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独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阻止团队领导在他人论文上“挂名”有多难
热度 2 SoSoliton 2020-3-2 13:40
科技部去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指出: “按照对科研成果的创造性贡献大小据实署名和排序 , 反对无实质学术贡献者 ‘挂名’ , 导师、科研项目负责人不得在成果署名、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侵占学生、团队成员的合法权益。 ”近日 印发 的 《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 “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 又进一步强调: “ 《意见》发布后 , 对论文无实质学术贡献仍然 ‘ 挂名 ’ 的 , 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 两份文件对 无 实质学术贡献 者 “挂名” , 先是 “反对” , 后是 “追责”。 在老文看来 , 对 无 实质学术贡献 者 “挂名” , “ 反对 ”容易 , “ 追责 ”很难。举个例子。众所周知 , 现实中最典型、最常见的 无 实质学术贡献 者 “挂名” 现象 , 是 团队领导在其所有成员的所有论文上 “挂名”甚至挂“通讯” 。要 追究 团队领导 责任 , 首先必须 判别领导究竟有没有实质学术贡献 。如何判别? 这个问题连神仙都说不清。 首先 , 从团队分工看 , 你加入团队 在一般看来 意味着你充其量只是团队领导手下一 “事物官” , 也就是一干活的人。清末民初学者章太炎说 :“盖学者亦如官吏中有‘政务官’与‘事务官’之别。”王汎森先生申论其义 , “政务官是规划或开辟一片花园的人 , 事务官中有人做比较重要的工作 , 种植了大片的花草 , 有的只是在花团锦簇的园子旁加种几棵小花。 ”换言之 , “政务官”是园子的主人 , “事务官”是“园丁”;“政务官”指点江山 , “事务官”激扬文字。“事务官”做的事情再多再重要 , 都属于其 “政务官”所治理的范围。 显然 , 一个研究团队的领导 至少名义上 是该团队当之无愧的 “学术政务官” , 而其他成员充其量算是 “事务官”。团队成员虽说只有分工不同 ,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 但团队成员做出的研究成果若要发表论文或拿奖 , 则还必须分出个一二三。这种情况下如何区分? 历届 诺贝尔奖 表明 , 得奖的 “大多是‘政务官’ , 或是 ‘政务官’搭配着贡献最大的‘事务官’”。也就是说 , 一项出自团队的成果 , 如果得诺奖 , 领导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选。诺奖这种论文 “皇冠上的明珠”都属于领导 , 更何况区区一篇论文的 “通讯”。 其次 , 研究表明 , 一项工作只要有领导(无论这个领导是上级安排的还是一起工作的成员认可的)参与 , 不管参与多少 , 也不管是否实质参与 , 那么这项工作都会被领导理直气壮地认为是在其英明领导和正确指导下完成的。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行为学家 Nicholas Epley教授研究小组曾经做了一个实验 , 他们把参与研究的志愿者分成三人一组 , 让其中两人解字谜 , 而让第三人只是袖手旁观 , 或者在另一组中让第三人作为一个主管 “努力协调所在小组的工作”。Epley说 , 主管角色其实是 “胡扯工作”(bullshit work) , 其作用不比袖手旁观者大 , 然而担任主管的志愿者最终声称做了更多工作 , 他们坚信他们的协调努力影响了任务的结果 , 而实际上 , 有、无主管的两组得分相差无几。 领导做的尽管是 “胡扯工作” , 但关键是 , 领导也这么认为吗?领导不这么认为 , 你可能想讲道理或 “ 吐槽 ” , 认为其根本不应该在你的论文上挂 “通讯” 。 但是 , “清官难断家务事” , 团队事 比家务事更复杂 。特别是 , 基于上述第一点 , 到哪评理都是作为 “事务官”的你没理 , 给你扣顶 “没有团队精神”的帽子算是轻饶你了。 最后 , 团队乃至个人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领导 , 都归功于领导 , 这在学术圈外已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 , 更是媒体和社会大众坚信不疑的天理。也就是说 , 团队领导只要愿意 , 在其所有成员的所有论文上挂 “通讯” , 这种做法还有坚实的舆论和吃瓜群众基础。领导若不这么做 , 反而会让人感觉特别蹊跷 , 定被颂为 “高风亮节”。 例如 , 假设一个团队在高大上刊物发表了一篇 “好”论文 , 第一作者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研究生 , 通讯作者是一位奋战在一线的青年教师 , 另外还有若干署名作者 , 包括团队领导 。 这样的 “好”论文从目前统计看 , 几乎没有不 第一时间在大众媒体报道的。媒体的报道不可能像学者们写论文引用他人论文一样把所有作者都列出来 , 通常只列一位作者的名字 (特别是标题中) , 这位作者是谁呢?到各高校网站、各新闻媒体查阅一下以往的报道 , 可以发现 , 这位作者基本上是团队领导 。 如果这位领导是个 响当当的 牛人 , 媒体更热衷于这么做。 总之 , 如果你是团队一员 , 那么无论从哪个方面说 , 领导在你的所有论文上挂 “通讯”都有“正当”理由 , 也有坚强支撑 , 不管领导对论文有没有实质贡献。这是阻止领导在团队成员论文上 “挂名”的最大困难所在。同时 , 这也预示着要杜绝领导在团队成员论文上 “挂名”或侵占团队成员成果 , 唯有两条途径:一是靠团队领导自律 , 真正具备科学家精神;二是鼓励并支持 年轻学者 远离 有 “挂名” 嗜好的 领导或牛人 , 做一个独立学者。 团队和学术独立 …… 科学研究需要足够的沉默 远离导师和牛人 , 做一个独立学者 年轻学者的学术独立指的是什么 跟谁合作最可能做出最好的科学?
个人分类: 管点闲事|10124 次阅读|2 个评论
张海霞︱坚持学术独立永远不会独行
热度 3 张海霞 2019-6-2 12:38
张海霞︱坚持学术独立 永远不会独行 2019 年 6 月 2 日 今天凌晨,在西班牙马德里的万达体育场,克洛普率领利物浦队站上欧洲之巅,赢下球队历史上第六座欧洲冠军奖杯,疯狂庆祝的球场上,一首歌曲响彻云霄: You will never walk alon (你永远不会独行)!全场上下不仅是红军将帅和铁杆球迷而是全世界知道利物浦的人都无不为之动容:利物浦一只足坛劲旅近几十年的沉沉浮浮、克洛普一个重金属风格的铁血教练近十年来在六次决赛上折戟沉沙的坎坷征途 …… 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真的让人感慨万分:感谢利物浦,感谢克洛普,感谢红军将士、感谢 KOP 球迷,几十年来为全世界人民诠释的这种 “ 对纯粹足球精神的热爱和坚守 ” ,你真的永远不会独行! 联想到我自己从 5 月 29 日发出 “ 退出 IEEE 编委会的郑重声明 ” 以来,身处 “IEEE 限制审稿人事件 ” 的漩涡,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人民的支持和鼓励,有来自包括 IEEE 候任主席福田敏男教授和其他同行的声援和抗争,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行业内外的学者的力挺,他们都主动地在各种媒体或者社交网络表达自己支持的声音,这里贴一些有代表性的报道和新闻在这里。 其实,这一次最让我感动的是来自普通老百姓的关注和支持,还有很多很多,我摘录几句特别让我感动的在这里: 来自东南亚的同事: Well done. Just now we saw your letter to Prof. Toshio Fukuda (the IEEE Presidentas-elected). We confirmedly agree with your views and strongly support your action. We think today you are the proud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来自卢旺达人民: I have seen your tweet from Junhui Qian regarding your resignation from IEEE! I would like to say congratulations on this exemplary decision you have taken which reflects the need for resisting injustice and the need for academic freedom. Yes, such a ban is totally unethical and reflects a high level of hypocrisy mingled with imperialism as well as a great fear to compete. 来自美国网友 : I am a member of the IEEE and have been for almost 20 years. I don’t at all agree with this decision. …… 在此,我真的要套用这句歌词感谢世界各地的朋友们: 谢谢大家,捍卫学术独立和自由的路上,我们永远不会独行! 再次祝贺利物浦,相信:正义必胜!
个人分类: 国际交流|4292 次阅读|3 个评论
远离导师和牛人,做一个独立学者
热度 53 SoSoliton 2017-1-17 09:25
年轻学者博士毕业或博士后出站,是继续留在导师(supervisor)身边工作,还是离开导师另攀高枝或寄人篱下,亦或是坚定地做一个独立学者?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然莫衷一是的问题。英国伯明翰大学微生物学教授 Laura Piddock 的建议 ,在动辄寻求合作或加入团队的学者看来,可能有点离经叛道。 其一,他建议年轻学者开启自己的学术生涯时,一定要远离自己的导师,即使是有幸继续留在读博士或做博士后的机构工作,也要与导师保持距离。这种距离包括: 1. 研究领域的距离。确保研究领域的独特性。你正在做的事情根本不同于你以前的导师,这一点必须是绝对明确的。 2. 物理空间上的距离。工作地点不要与你以前的导师在同一栋楼;如果不幸在同一栋楼,要确保不共享同一区域。许多大学就像科研“酒店”(research hotel),所以虽然与你以前的导师共享一个实验室是诱人的(因为他们有你可能需要的所有设备),但你不应该这么做,否则,你会被视为仍然是他团队的成员,而不是独立的。 有国人总结成功的五大要素:自身努力,高人指点,贵人相助,菩萨保佑,小人不捣乱。年轻学者离开导师后,是否可以找其他高人指点或贵人相助呢?Piddock教授认为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作为一个独立学者,同样要跟高人或贵人保持一定距离。所以其二,他建议: 3. 找一个非合作者作顾问(mentor)。注意mentor不是supervisor,mentor大概相当于高人和贵人吧。另外,顾问必须是非合作者,这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你的领域与顾问的领域可能变得模糊不清且合作将永远优先,久而久之你会逐渐失去自我。永远不要低估有些学者可能是多么的雄心勃勃和残酷无情,所以找一个在你的领域中没有既得利益(这样可确保你即使发Science他也不惦记)的人作顾问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个顾问应该和你在同一学科内,这样他明白潜规则(unspoken rules)和成功所必需的东西。 4. 谨慎对待那些希望与你合作的同事。如果这个同事与你以前的导师有过合作记录,那么你将被认为是他们的学生/博士后、所以在从事和发展他们的想法。这是很残酷的现实。确信找你合作的人是看中你独特的技能而不是其它原因——想起了 美国科学院院士Tilahun Yilma前不久对咱中国人说的话: “ 如果实验室做的事情仰仗于某个年轻科学家的点子,而实验室的大教授仅仅因为是实验室的‘头’就可以把研究成果抢过去,这是非常不好的,这对中国科研体系来说也非常不好。” Yilma 形容 一些中国教授就像“奴隶主” 。请注意,这样的合作也可能挑起你和你以前的导师之间的冲突,而你与以前的导师可能仍然有持续的合作。慎重决定哪一种合作对你是最有价值的! 5. 如果你是一名女性,要找一个女顾问。作为女性学者的陷阱怎么高估都不过分,但不幸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找一个比你早出道几年的人指点一下应该是必要的。 Piddock 教授的观点其实跟 Yilma 是一致的。Yilma表示,在美国实验室体系里,如果年轻科研人员只要能获得自己的实验室,有自己的经费,就被允许离开,不必再为原来的实验室“打工”。站在大学角度讲,“大学雇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不是让他们给学校别的教授干活的,而是让他们独立开展研究的。” 总而言之,年轻学者博士毕业或博士后出站后,开启学术生涯,傍导师或傍所谓的大牛可能有好处,但加入须谨慎、远离须果断,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丧失“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年轻学者只有 走出导师或其他牛人的阴影( move out shadows ),才能成为并被外界认为是一个独立学者。 学术独立: 年轻学者的 学术独立指的是什么 跟谁合作最可能做出最好的科学? 科学研究需要足够的沉默 科研合作:人人都要吹哨子 一枚鸡 蛋和一篮鸡蛋 打光棍有利于科研不利于教学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28810 次阅读|63 个评论
复旦校风:学术独立,思想自由
热度 5 bugu234 2014-6-30 08:59
上海复旦大学已经有 100 多年历史。可是校友会才成立了 30 年。 昨天我参加了校友会成立 30 年的庆典活动。活动开始时,全体起立,大屏幕放映校友会合唱团演唱的复旦大学校歌,使我非常感触。 复旦大学校歌,作词 : 刘大白,作曲 : 丰子恺 。成为校歌是上一世纪 20-30 年代的事。使我感到惭愧的是:作为复旦校友近 50 年的我,这是第一次聆听了这首校歌。公正地说,我的“孤陋寡闻”主要不能怪我。这是中国的历史原因造成的。 下面是复旦大学校歌的歌词: 复旦复旦旦复旦 巍巍学府文章焕 学术独立思想自由 政罗教网无羁绊 无羁绊前 程远 向前 向前 向前进展 复旦复旦旦复旦 日月光华同灿烂 复旦复旦旦复旦 师生一德精神贯 巩固学校维护国家 先忧后乐交相勉 交相勉前 程远 向前 向前 向前进展 复旦复旦旦复旦 日月光华同灿烂 复旦复旦旦复旦 沪滨屹立东南冠 作育 国士 恢廓学风 震欧铄 美声 名满 声名满前 程远 向前 向前 向前进展 复旦复旦旦复旦 日月光华同灿烂。 这首校歌的歌词,完全符合现在的时代精神,而且将无疑地传承下去。 校歌由著名诗人兼教育家刘大白作词,可惜他英年早逝。 作曲人丰子恺先生是一位文艺大师,多才多艺。 校友会庆典活动的压台活动,是在上海交响乐厅进行的。由上海交响乐团演奏了高水平的交响乐。那优美动听的音乐声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回荡。
11706 次阅读|11 个评论
永无止境的博弈:行政力量vs学术独立思想自由
zcgweb 2013-3-31 08:54
行政力量和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是一对天生的、互不可缺的伴侣,犹如电磁波传播过程中电波与磁场的彼此互相转换而挽手前行,缺少了哪个环节都不行,但同样,哪一个过度了也都不行。行政力量犹如带孔的笼子,学术独立思想自由则渴望在蓝天中自由地飞翔。将学术适当保护或运行于‘带孔的笼子’是一个折衷的选择,否则即便有good idea但没有行政力量来组织的话也难以成大事,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带孔的笼子 ’的孔的数量和直径应该有多大才好?这一点可能具有动态性,即在一个novel idea在怀孕阶段其笼孔直径(简称‘笼径’)可以最大化,以便于自由地呼吸(完善创意等);但创意即将成熟或许需要组织力量的时候,那么则‘笼径’可以适当缩小化(但不是关闭,需要保密的项目除外)。换言之,动态地调整笼径,既符合从科学思路和科学创意直到工程化实现的原则,也能够最大程度地使得社会收益最大化。进一步还可考虑建立一个model进行simulation,或许可以为大家纠结了好半天的行政管理问题找到一个两方面都认可的合理解决方案。 CZ @ 2013.03.31 08:50:55
27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胡适“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
热度 3 ma00186 2012-8-25 00:47
最近,在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潘光哲编胡适读本《容忍与自由》。该书精选了胡适1918年至1959年间发表的19篇文章,内容主要是关于文明、自由和社会。三、四篇读下来,已有相见恨晚之叹!深感胡适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现在看来,说他的思想超出他所处时代100年、与民众平均意识相比应该是超过了100年!从他的文中,真正能够感受出所谓赤子之心、大家风范。 “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发表于1947年,计划的核心是以人才、设备和研究成绩为标准,选出五至十个大学,集中力量在十年内培植,使它们成为第一流的学术中心、国家学术独立的根据地。这里的“学术独立",必须具有四个条件:"(一)世界现代学术的基本训练,中国自己应该有大学可以充分担负,不必向国外去寻求。(二)受了基本训练的人才,在国内应该有设备够用和师资良好的地方,可以继续作专门的科学研究。(三)本国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如工业问题、医药与公共卫生问题、国防工业问题等等,在国内应该有适宜的专门人才与研究机构可以帮助社会国家寻求得解决。(四)对于现代世界的学术,本国的学人与研究机关应该和世界各国的学人与研究机关分工合作,共同担负人类学术进展的责任。" 为了同时兼顾支持其他大学,胡适提议“本年宪法生效之后,政府必须严格实行宪法第164条的规定:教育文化科学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全国人民与人民团体应该随时监督各级政府严格执行。” 胡适还建议:“今后中国的大学教育应该朝着研究院的方向去发展,凡能训练研究工作的人才的,凡有教授与研究生做独立的科学研究的,才是真正的大学。凡只能完成四年本科教育的,尽管有十院七八十系,都不算是将来的最高学府。从这个新的‘大学’观念出发,现行的大学制度应该及早彻底修正,多多减除行政衙门的干涉,多多增加学术机关的自由与责任。” 胡适认为:“学术的发达,人才是第一要件。我们必须集中第一流人才,替他们造成最适宜的工作条件,使他们可以自己做研究,使他们可以替全国训练将来的师资与工作人员。” 6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学术独立了吗?想来我们在航天、生物、农业、数理及相关领域都有了一定的地位。我们的成绩,与人才、设备(这些都是国家的投入)是分不开的。上世纪50年代一批海归、近十几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海归、破格提拔(应对文革造成的人才断层),说明一旦发展目标明确,集中人才是先行举措。但是,这同时也说明了这几十年间,我们在某些领域没有跟上、没有培养出人才。那么,大学办的如何呢?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而师资、设备没有跟上,加之独生子女因素,社会风气,培养的学生素质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且不论原因,只说事实,近几年来,本科就到国外读的学生是越来越多。何时能够自己培养人才,我们才算走上学术独立之路。
个人分类: 读书与思考|727 次阅读|5 个评论
我在北大的学术独立之路--给年轻的博士和博士后们一点启发
热度 47 张海霞 2011-12-26 23:05
看到王德华老师的文章 “ 学术独立是年轻学者的一个首要目标 ” ,深有同感,我 1998 年底博士毕业离开母校和大名鼎鼎的导师,机缘巧合去某大学做了博士后, 2001 年春天出站后到北大 微电子工作,算起来正好十年了,当初离开鼎鼎大名的导师,博士后出站离开得心应手的环境,我选择的是一条看似艰辛和曲折的路,这十年来作为小土鳖,我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经历了从一个初入门的教师到一个有相对独立方向的教授的成长, 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并开始赢得国内外同行的尊重。 做为一个过来人, 这十年里我经历了内心的成长和能力的锻炼,这十年的经历也是较为幸运的职业经历, 我总结如下几个年轻人在学术独立中必须经历的心路历程: 1 、 加倍努力,不要抱怨: 因为脚下无根,所以很努力,比别人付出的多,有一个学生问关于女生发展的问题,我说在工作上不分男女,只有工作成绩,这十年来我出差超过其他同事,加班也一样不少,只要是工作需要的,我都尽力去做,不抱怨,不强求,积极进取;也有不少来的早和条件好的同事最终被淘汰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工作不够努力,抱怨多于努力,几年下来就逐渐落后了。 2 、 团结他人,精诚协作: 其实刚到一个新单位的时候 ,都有不适应和不协调,即便是我这样性格开朗的人,也难免有些误会,但是只要心胸开阔、积极团结他人,多与他人合作,在工作中表现出诚意和能力,最终会得到大多数的支持。 3 、 敢于挑战,不惧权威 ,这也是最重要的,无论哪个场合和国内国际会议,我几乎都是第一个提问的。作为一个研究者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盲目服从,不管是谁都要坚持并且敢说出自己的主张。同样,研究中遇到难题,也要敢于接受挑战,敢于与众不同走新路,只有这样才能有独立的机会,否则无论在哪里都不会发展很好。 其实,不仅仅是学术,各个方面都是这样, 从自己做起,少怨天尤人 ,现在的社会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自己可以做主的独立的人,没有谁逼迫你去做什么,很多看似不得已的选择,其实还是自己内心的“小九九”在做鬼,捉捉这个鬼,自己会轻松很多。希望这些经历能够给还在困惑中的广大朋友们一点启示,人生很漫长,我们就给自己点时间慢慢来吧,也许不是那个最亮的星,也许不是跑得最快的兔子,但是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自己做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土鳖”,不是比度过一个“傀儡的人生”要好吗?要开心吗?百年之后,那些功名利禄不都是浮云吗?何必斤斤计较?还是做自己真的想做的事情吧,只要你愿意,选择可以很简单。 写下自己的想法,希望对渴望学术独立的博士和博士后们有所启发,也期待有更多的朋友早点行动起来,做一个独立自主的研究者。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472 次阅读|80 个评论
年轻学者的学术独立指的是什么?
热度 19 SoSoliton 2011-12-26 12:17
拜读了王德华老师的博文《年轻人应早点学术独立》和赵斌老师的博文《是在大树下乘凉,还是去远处争夺阳光?》,被两位期待年轻学者快速成长、尽早独立的拳拳之心所感动。读后促使我思考一个问题:年轻学者的所谓学术独立究竟指的是什么?是分家抑或分枝?是另起炉灶抑或另立山头?是我行我素抑或单打独斗?也许,要真正理解何谓学术独立才能更好地追求学术独立。 我尝试理解的学术独立是,学者应该要具有属于自己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行为,而且这种思想和行为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和控制,包括人的因素,如导师、团队负责人、领导、学术权威等,以及非人的因素,如体制、意识形态等。 在这种界定下,我认为年轻学者从刚涉足学术的那一天起就应该把追求学术独立作为首要目标。这一点与具备独立科研工作能力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也是一致的。 学术独立首先要有独立的学术思想,其次要能够在自己的职责和能力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起实现学术思想的研究条件和研究队伍。影响这两个过程的任何因素都是对学者学术独立和学术自由的干预,因此,学术独立不应简单地理解为离开谁或人人都要吹哨子的问题,要谨防摆脱了一个(些)因素的桎梏又落入了另一个(些)因素的陷阱。没有独立之学术思想的年轻人,无异于在各大工地转悠的农民工,到哪都不可能独立;有独立之思想但无独立实现思想之本钱,也即有想法没办法的年轻人,暂时借鸡生蛋也不失为一条切合实际的独立之道;既有独立之思想,又有独立之本钱,那才可考虑尽快独立。盲目者,本身就不应加入到科研队伍中来,还谈何独立! 本质上说,学术独立与当家与否无关,一个学者的学术威信和学术积累也与其是单打独斗还是融入团队、是“主角”还是“配角”没有必然的联系。纵观科学研究方面的杰出人才,从大团队中冒出来的反而更多一些。当然,年轻学者离开导师另立山头事业发展快的例子也不乏其数,主要理由正如王德华老师所说:充分自由、有紧迫感、有成就感。但也应该看到,这三点理由基本上是“废除生产队、实行分田到户”后自己吹自己哨子的好处,而科学研究本质上需要有人吹哨有人听哨的生产队体制。“分田到户”的“个体户”体制除了能充分调动个体积极性外,有其固有的局限性,那就是不能对抗大问题,不利于重大科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当今的重大科学问题需要大团队、大合作,年轻人作为听哨的“配角”融入这种大团队中,对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提升自己的学术境界、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并为日后成长为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吹哨“主角”,未必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而且,做任何事情,即使是“配角”,也不妨碍其有独立的学术思想,而且也需要其有创造性的学术思想。因此,年轻学者既要有在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上当家作主的崇高理想,又要有甘愿寄人篱下投身科研团队的卧薪尝胆,长远看,形式上的当家作主未必比暂时寄人篱下更有利于实现自己的学术独立目标。 的确,大树底下不长草,大树底下好乘凉,伴着大树终究不会有出息,要么在源头被扼杀,要么在温水中被煮死。因此,应当鼓励年轻人成为一棵独立的参天大树。但不一定越早越好、越快越好,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同时要注意在追求学术独立的过程中也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就博士生毕业后是否一定要离开导师而言,完全尊重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查阅近百年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人员名单,不难发现,有师徒关系的比例高达 40% 以上,而美国居然在 60% 左右。这就说明导师并不都是“黄世仁”,名导师反而是自己成功的垫脚石和阶梯。不排除有很多导师或“大牛”对年轻人有很强的控制欲,对这样的导师或“大牛”,年轻人还是尽早离开为妙,哪怕是讨米要饭也要义无反顾。 当今中国,影响年轻学者学术独立的最大障碍其实不是人,而是体制和机制。如果是人的因素,可以选择离开或独立。最近流传一个说法:科研人员跳槽是重组队伍的一个有效方式,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而面对体制和机制,除了适应,别无它法。 (发表于《中国科学报》 2012 年 2 月 1 日第 3 版《 学术独立指的是什么? 》)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17125 次阅读|18 个评论
中研院的随想
热度 31 weijia2009 2011-6-11 11:41
中研院的随想 贾伟 有一次跟耶鲁的郑永齐教授晚餐上聊天,他说去国内西南地区旅游,公园门口有规定,院士可以免费进入,那天同行的几个中科院院士都进去了,轮到他进门时,他掏出了(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院士证,结果人家拿去研究了一番,也放行了。看来中研院的院士跟中科院的院士在某些场合是可以“相互认同”的。 如果说两家科学院是兄弟单位的话,中央研究院算是“兄长”。中研院成立于1928年,是民国时期全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首任院长为蔡元培,那时候李四光、竺可桢、傅斯年等一批蜚声海内外的文理大家云集于中研院。至抗日战争前,已在南京、上海、北平等地相继建立起天文、气象、社会科学、历史语言、物理、化学、工程、心理、动植物研究、地质调查等十几个研究所。到1949年政权更迭,中研院的多数研究所和院士留在了大陆,成为中国科学院及后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建院基础,中研院则在(迁至台湾的)硕果仅存的史语和数学两个研究所基础上重新建设,经朱家骅、胡适、王世杰、吴大猷、李远哲、翁启惠六任院长的苦心经营,如今重铸辉煌,拥有30余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基础学科设研究所、跨学科设研究中心),分数理科学、生命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三大学部,共有研究和技术人员近千人。 尽管规模上跟“弟弟”中科院相比要小很多,中研院的科研质量在亚洲可算独树一帜。2007年的一项统计表明,中研院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的次数为9.15,超过新加坡国立大学的7.44,韩国首尔大学的7.35,以及中国科学院的5.01。前面说的中研院院士跟中科院的院士“相互认同”其实一点也不为过,事实上中研院的院士门槛可能要高于我们中科院。北卡罗莱纳大学药学院的(中研院院士)李国雄教授曾跟我详细介绍过中研院院士的遴选,其过程十分严格,一个有别于中科院院士选举的特点是它面对海内外所有华人学者。像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前两次选举均未能过关,2008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后,才于最近一次高票当选。中研院的院士选举始于1948年,每两年增选一批(约十几个人),目前中研院两百多名院士中大部分都在国外,以美国居多,在台湾者有七八十人,还有一部分在香港。 记得好几年前跟几个朋友吃饭聊天,其中一位是当年的中科院院士候选人,几杯酒下肚后他便跟我们夸耀他的一个人格特点 - 不盲目崇拜政府领导。他跟我们举了个例子,说有次国务院副总理来访问他的研究所,他作为所长懒得出去接待,便派了个副所长出面去“应付了一下”,副所长接待副总理这才叫“对等”嘛!我们都笑了,不是笑这件事有趣,而是笑这位仁兄借着酒精度在高调地说假话。在这个方面我倒是看过一个有可信度的介绍,物理学家吴大猷担任中研院院长期间,有次李登辉以“副总统”的身份来参加中研院经济所的学术会议,吴大猷以与李副总统不熟悉为由没有去经济所会场迎接,径直到物理所办公去了,其副手也没有去接待。中研院直属“总统府”领导,李登辉却被中研院的“下属”领导晾在了一边,这种天真的、不惟上的学究气在我们今天的学术界只怕已经是少之又少了。 我有时在想,中科院未来的发展未尝不可以从中研院这个兄弟单位身上学习一些东西。中研院历经沧桑,目前蜗居于东南一隅而依然光彩照人,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称道:一是其面向全球华人科学家的院士选举制度使得中研院的学术架构和院士水准始终保持国际水平;二是管理层数十年来倡导的学术自由、人格独立、与政治保持适当距离的“院内”文化使学术研究始终得以在良性的轨道上发展。
10746 次阅读|53 个评论
[学术思考]学术独立
blueyye 2010-1-1 11:11
要想发展世界一流大学吗 ? 先请维护学术独立 ! 要想孕育诺贝尔奖成果吗 ? 先请保证学术独立 ! 不能指望一个学者会在不能独立思考的环境里健康成长和创造新知。终结自以为是的行政长官指令式发展学术模式已是当务之急。我们,一群学术草根,能唤起学术独立吗 ? 我们坚信:独立自由的探索精神是学术之本!独立自主的学术判断是学术根基! 自从盘古开天地,西学东渐到如今,哪一次学术思想蓬勃发展不是学术独立时期产生 ?! 哪一次学术伟大成就不是学术独立时期积聚 ?! 正如经济学大师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 1883-1946) 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最后所言:事实上,统治世界者,就只是这些思想而已。许多实行家自以为不受任何学理影响,却往往当了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俘虏。狂人执政,自以为得天启示,实则其狂想之来,乃得自若干年前的某个学人。(徐毓 枬 译本,商务 1983 年第 2 版, 330 页) 我们反对任何用权力和金钱干扰学术的行为!我们反对一切不学无术者垄断学术的体制!让学术自由存在,让学术自主发展,让学术健康发展! 独立自由和独立自主的学术自治具有自我修复机制,具有自我维新机能,能在自戒、自惩而自足中自行完善。 只有学术独立,才有学术尊严,才能根绝学术腐败和学术造假,才会有学术的复兴
个人分类: 学术思考|2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吴国盛《学术独立 思想自由》(转载)
jlpemail 2009-4-2 11:30
学术独立 思想自由 吴国盛 科学精神之于北大的冀望 科学是一个来自西方的东西,我们中国人实际上不很了解。 近代中国对西方科学的理解,受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一个是中国传统的实用理性,经世致用的思维方式,中国人只能按照自己熟悉的方式来理解外来事物;另一个是西方人借以敲开中国大门的坚船利炮,也就是带来蛮力的那些高技术,给当时的中国人很深的印象。两个因素加起来,使得大部分中国人心目中的科学,往往等同于科技,而科技往往等同于技术。所谓技术,只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它代表着有效性。中国人讲科学的时候,心里想着的是这种有效性。科学救国、科教兴国,都是在呼唤这种有效性。这里没有精神什么事儿。 只有少数有识之士意识到科学的精神层面。比如竺可桢先生。他在1941年发表的科学之方法与精神一文中指出,要区别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他认为,科学精神就是追求真理的精神。要求真,要讲是非,为此不计成败利钝,这才是科学精神。国人通常对科学方法较感兴趣,因为它关乎有效性,所以趋之若鹜。但对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却很有点叶公好龙、敬而远之,这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 中国文化是一种血缘文化、亲情文化,信奉生命的流变是宇宙的基本道理,人伦关系和社会关系高于个体的独立;儒家讲的仁,即推己及人的有差等的爱,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是最高的人性理想。为了达到这个仁,中国文化推出了礼作为基本的教化方式。儒家的仁-礼,就是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人-文。 西方文化是一种地缘文化、契约文化,信奉事物变化背后不变的东西,同时强调个人的自由高于一切。从希腊开始,自由被理解为追求理性之自足、自主、自律、自我展开。为了达成这种自由,希腊人推出了科学作为基本的教化方式。自由-科学,就是希腊人的人-文。所谓科学精神,对于希腊人而言,就是自由的精神、理性的精神。不理解自由,就不理解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就不理解为学术而学术、为真理而真理,就不理解科学何以独独在希腊出现。我们中国人传统上对自由是不理解的,觉得这是一个坏东西,因为自由差不多就是胡来的意思。就是在今天的语境中,这个词往往也是一个坏词,什么自由主义、自由散漫、自由化,都不是好词。没有对自由起码的认同,就决不可能有什么科学精神。有的只是对有效性的追求,科学就只是手段,不可能达成高尚的人性理想,谈不上精神。 希腊科学精神经过中世纪基督教的洗礼,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理性认知意义上的自由,被行动决断意义上的意志自由所补充或替代。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形成了新的人-文,这里的人成了意志自由的主体,以实现意志、攫取能量为己任,相应的,作为文的科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开始面向经验,服务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使命。于是,希腊的理性科学转变成近代的实证科学、实验科学。 实验科学的精神在尊重理性之外添加了一个新的维度尊重经验事实,但为何要尊重理性?为何要尊重经验事实?近代科学发展的早期都有宗教上的考虑,也就是说,在近代早期,科学与宗教并不是两个彼此外在的东西,不如说,科学工作直接服务于宗教信仰。尊重理性和尊重事实,都是信奉上帝所要求的。18世纪启蒙运动之后,上帝受到冲击。19世纪,实证主义冒头。科学有脱离更崇高目标的苗头,降格为一种有效率的工具。但有些科学家还是死死守住它的精神层面,强调理性固有的精神魅力。比如爱因斯坦,就说自己信仰斯宾诺莎的上帝,其实就是理性。 对我们中国人来讲,尊重事实相对于尊重理性来说,是比较好理解的,所谓实事求是本就是我们传统中固有的。然而真正的理性始终与自由相纠缠,是我们中国人特别欠缺的。因此,我多次反复地讲,科学的精神,就是自由的精神。 这种自由的精神具体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到北大,有两个方面,一个外部学术制度方面,一个是学者内在的操守方面,但都不外乎学术独立、思想自由。从学术制度上讲,大学应该具有相对独立性,政府的教育行政当局不要管这么多,要教授治校而不是官僚治校;要有自己的理念,而不是顺从世俗社会的召唤。我过去说过,大学要与时尚保持距离,就是这个意思。从学者而言,学术应该有学术自身的价值,而不应该只是敲门砖,是升官发财的手段;要有自己内心的评价标准,从而不屈从各种各样的外部强加的评价标准。 北大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一个代表。中国人希望从北大身上看到的,恰恰就是科学精神即自由的精神。历代北大人确实在这个方向上努力得最多,成果最显著,给国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北大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依然必须在这个学术独立、思想自由上下功夫、做文章。
个人分类: 科学书场|460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