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电动力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电动力学

相关日志

现代流体力学会融合到科学每一个分支
热度 3 yangxintie1 2018-6-3 09:56
有些写流体力学发展和趋势的文章写的非常好!(见后面链接),基本上把20世纪流体力学的发展尤其是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都勾划出来了,是一片比较好的科普教材。 但是作为流体力学的发展趋势来说。很多作者由于写的比较谨慎,没有一定的篇幅提到流体力学和其他各个科学领域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最起码和固体力学,热力学,燃烧学的融合,这些已经在软件上体现了。 也许最初这些苗头都比较弱小或者不太引人注意,但是风起于青萍之末,这些现在不以人注意的东西以后在科学舞台上翻起的巨浪。作者们没有给于充分的肯定。 比如量子力学,作者只提到了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但是没有提到量子力学的流体力学表象(不是指德布罗意最早的那个几率波解释说法)。也没有提到量子力学的系综和热力学系综的关系。 作者们没有提到,现在在轨道空间进行的薄层燃油燃烧试验的实验,火苗竟然是量子化的一团的跳跃出现,并且是间断的蛇形的前进。 作者们也没有提到细长杆扭曲以后翘曲打结的方程竟然和流体的小直径漩涡丝的方程是一样的,也和聚变反应的环流加速器里面的强磁场翘曲和抖动简化来看是一会事情,然而这个细长涡丝的方程,这也是一些特殊的量子力学方程。和陀螺进动方程。 很多流体力学发展趋势的作者甚至不知道,当然也不会提到科学家们在晶体纤维里面做出来的激光的激波。 关于引力问题和流体力学的关系很多作者也没有提到,流体力学的方程也就是纳维尔斯道克斯方程可以写成麦克斯威尔方程的形式。也就是说引力和漩涡可以有一种和电动力学方程组相类似的表达方式,然而这种关系早在100年前就被海森堡注意到了,在60年代苏联的卡斯图又一次提出引力和漩涡有着和电动力学麦克斯威尔方程一样的性质。严格的推导是在上世纪末做出来。 有了这种相融合的性质,电磁波的计电磁场的计算就可以用流体力学的数值计算方法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最初的隐身飞机的实验。就可以在水池子里面来做。高超音速的激波实验就可以在光纤维的晶体里面来做。 我们注意到很多搞数学物理的人,弄出来一批方程来说明隐物质,暗能量,黑洞,虫洞,其实拿出来的都是流体力学的动量方程。和连续方程,为什么不敢把能量方程端出来?为什么不敢把状态方程拿出来?就是因为有了状态方程以后。经过简化流体力学方程组就自动会简化出来那个尺缩效应!尺缩效应在空气动力学里面被叫做普朗特变换或者叫做格劳沃变换, 也就是说尺寸缩小效应仅仅是尽是流体力学计算中间的一个近似计算的步骤。一个中间变量的代换而已。像空气动力学学这样的方程组数学算法有多种,一种就是简化加变换,尺缩就是这么一种变换。通过变换得出需要的解答。而相对论,就是把这种变换赋予了物理空间压缩的背景。喊做变换就是时空变化。 这样实际上取代和发展了相对论对迈克尔荪莫雷实验的解释,但是成了太岁头上动土。这样的事情似乎做不得,于是有的科学家虽然拿出了状态方程,但是还要做个手脚,让他某项系数为零,不起作用了,于是就和旧理论和谐了,也比较容易得到支持,拿到课题,委委屈屈存活下来。 而国际上,在流体力学前沿发展方面约束小一些,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就一直在探索用流体力学雾滴模型来解释量子力学的单缝和双缝干涉实验。我们这里却都是些闻所未闻的事情。 现在的流体力学不仅仅是在科学技术工程上应用。而且应用在金融的流动,经济的流动,交通的流动,信息的流动,以及灾难事故情况下人潮的流动,谣言的流动等各个方面。只要是有节点通量守恒,有环路阻尼和能量关系的领域都可以用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的稳定性分析,实际和蠕变,破裂融合,可惜没有见到有几个地震力学家把他用在地壳变化和地震前失稳临界状态的数值分析上,从而把这种失稳临界态的特点和地球物理的声波测量方法结合起来,好的研究结果始终没有看到。 在社会科学方面,有个早期的三流的流体力学概念,基尼系数,早已经被所有的经济学家们如获至宝,津津乐道。但是粘性流体力学所有的系统稳定性法则还远没有被经济学家们学会。远没有应用在经济运行失稳,王朝崩溃的社会学里面。 作者这里揭示的也是冰山一角,目的想说明未来流体力学发展趋势是会渗透在科学的每一个分支,经济学,社会学每一个角落 现代流体力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pdf 流体力学的基础研究.pdf
个人分类: 非线性数理方法|5066 次阅读|12 个评论
物理学家发现电动力学的隐藏面(修改稿)
热度 14 zhpd55 2017-4-13 17:46
物理学家发现电动力学的隐藏面(修改稿) 诸平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 Phys.org ) 2017 年 4 月 11 日 报道,美国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 (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 简称 LSU )和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 Universidad de Valencia )的研究人员合作,发现了电动力学的隐藏面( Physicists discover hidden aspects of electrodynamics )。下图是 LSU 提供 的该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助理教授伊凡 ·阿格洛( Ivan Agullo )的照片及其对于经典电磁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LSU Department of Physics Astronomy Assistant Professor Ivan Agullo's new research advances knowledge of a classical theory of electromagnetism. Credit: LSU 无线电波、微波 以及 甚至光本身都是由电场和磁场 构成的 。经典电磁理论是在 19 世纪 60 年代由 詹姆斯 · 克拉克 · 麦克斯韦 ( James Clerk Maxwell ) 完成。当时 , 麦克斯韦理论是革命性的 , 并 对于 理解电磁 及 光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 19 世纪下半叶,麦克斯韦总结了宏观电磁现象的规律,并引进位移电流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核心思想是 : 变化着的电场能产生磁场 ; 变化着的磁场也能产生电场。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组偏微分方程来表达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这套方程称为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经典电磁学的基本方程。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其传播速度等于光速,这一预言后来为赫兹的实验所证实。于是人们认识到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电磁现象的规律,肯定了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经典电磁学或经典电动力学是 理论物理学 的一个分支,通常被认为包含在广义的 电磁学 中。它以 麦克斯韦方程组 和洛伦兹力为基础,主要研究 电荷 和电流的 电磁场 及它们彼此的 电磁相互作用 。当相关尺度和场强足够大以至于量子效应可忽略时 ( 参见量子电动力学 ) ,这一套理论能够对电磁现象提供一个非常漂亮的描 述。经典电磁理论主要发展于 19 世纪,以 詹姆斯 · 克拉克 · 麦克斯韦 的成就达到顶峰。 现在 , 由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 ( LSU ) 物理和天文学系 伊凡 ·阿格洛 助理教授 领导 和西班牙德瓦伦西亚大学 研究人员合作完成 的 新研究在 经典电磁理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他们 的 最 新 发现于 2017 年 3 月 15 日 已经在《物理评论快报》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 杂志网站 上 发表 —— Ivan Agullo , Adrian del Rio, Jose Navarro-Salas . Electromagnetic Duality Anomaly in Curved Spacetimes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 2017 , 118 : 111301 – Published 15 March 2017. DOI: 10.1103/PhysRevLett.118.111301 . 麦克斯韦理论显示 出 一 种 显著特征 : 当电荷和电流 不存在时, 它仍然是一成不变的 保持 电场与磁场 互变, 这 种 对称 性( symmetry ) 被称为电磁对偶性。 然而 , 尽管电荷 ( electric charges ) 存在 , 但是在自然界 从未观察到磁荷 ( magnetic charges ) 。如果不存在磁荷 , 对称性也就荡然无存。 为了解开此 谜 成为促使 物理学家搜索磁荷或磁单极子 ( magnetic charges, or magnetic monopoles ) 研究的动力源泉 。然而 , 迄今为止有关 磁荷或磁单极子 的搜索一直尚未 有人 获得 成功。 不过伊凡 · 阿格洛 和他的同事们可能已经发现了 为什么尚未获得成功的 原因。 伊凡 · 阿格洛说: “ 无论 磁单极子 存在与否重力 都会损坏 对称 性。 这 种结论 是令人震惊的。 最重要的就是在宇宙的基层不可能存在对称性,因为在宇宙的基层 重力无处不在 。 ” 重力 和量子效应 一起 扰乱了电磁对偶性 ( electric-magnetic duality ) 或电磁场的对称 性 。 伊凡 · 阿格洛 和他的同事们通过 考虑 先前理论发现这 种现象,先前理论解释了宇宙中其它类型粒子如 费米子 ( fermions )中的 这种现象 , 再将其 用 于 电磁场中的光子。 伊凡 · 阿格洛说: “ 我们已经能够 以 非常类似于费米子理论的方式写 出 电磁场 理论 , 并 通过运用为 费米子 研究而开发的强有力技术来 证明缺乏对称性 。 ” 这 种 新发现可能会对某些假设构成挑战, 可能会影响其它研究包括对于 宇宙诞生的 研究 。 宇宙大爆炸 ( The Big Bang ) 卫星收集 了来自 大爆炸 而释放出 的辐射数据 , 将其称为 宇宙微波背景 (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 缩写为 CMB 。这种辐射包含关于宇宙历史的有价值的信息。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在 宇宙大爆炸 后 10 万年发出,经过 140 亿光年才到达地球。 伊凡 · 阿格洛说: “ 我们通过测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 可以 得到 宇宙大爆炸究竟怎样 发生的精确信息。 ” 分析这些数据的科学家们认为 , 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中 的光子极化 并未受到 宇宙中重力场的影响 , 唯有 电磁对称性的存在这 才是真的 。然而 , 由于这一新发现表明 , 对称 性 在基本层面上 是 不存在 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的极化可以改变 而且是贯穿于 整个宇宙进化 过程 。科学家们 在分析数据时 可能需要考虑到这一点。 伊凡 · 阿格洛 目前的研究焦点 就是要确定 这 种 新效 应究竟所占多少 。 更多信息请注意浏览原文 ABSTRACT The source-free Maxwell action is invariant under electric-magnetic duality rotations in arbitrary spacetimes. This leads to a conserved classical Noether charge. We show that this conservation law is broken at the quantum level in the presence of a background classical gravitational field with a nontrivial Chern-Pontryagin invariant, in parallel with the chiral anomaly for massless Dirac fermions. Among the physical consequences, the net polarization of the quantum electromagnetic field is not conserved. 相关报道: 物理学家发现电动力学被隐藏的一面 h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412/21/1339386_645131478.shtml 闫同民: 让物理学家着迷的两张图 ( 现代物理知识 , 2017 , 29 (1) : 35-38. ) 科学研究就是寻求发现和了解客观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总是在不断地追求真理,是人类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物理学家们自己却大都不愿意把本身从事的工作完全归于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他们宁愿把自己当成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愿意问一些诸如宇宙从何而来和物质的最小单位是什么——这样我们一般人通常只是耸耸肩的问题。他们却要试图找到答案!于是“他们进入了夜幕笼罩着的森林,探寻着自然的基本设计,并且狂妄不羁地宣称,已经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徐一鸿《可怕的对称》)。他们工作的热忱是来源于科学理论的优雅、严谨和完美(可能对于一个完美无瑕的艺术的作品也是这样)。遗憾的是,与图画、话剧或小说中遇到的艺术形象相比,我们对物理图像还不太习惯。但是对于很有鉴赏力的人来说,它的魅力并不差。本文试图通过两张图来帮助那些虽然爱好科学,但还没有跨入物理学家这一特殊职业的人窥视物理世界一角,同物理学家们一起分享一下科学研究的快乐与烦恼。你要知道这两张图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让物理学家着迷,那你就应该看看闫同民老师的全文( 让物理学家们着迷的两张图.pdf )
个人分类: 新科技|8716 次阅读|21 个评论
我终于发动了科学史上的秋收起义--硕果累累的金秋
热度 40 kiwaho 2016-9-25 11:28
这周的 艳阳天 格外秋高气爽,若么下星期, 枫叶之国 即将迎来 蓝 天白日满地红 的壮观秋景。 值得欣慰的是,经过1 年多的 实验 折腾,随着夏末的 惊雷 逐渐散去,一个 当惊世界殊 的科学发现,及其在 能源 领域的突破性应用成果,竟然从我私人 实验室 的“ 旁门左道 ”姗姗而来,惊讶得连我都不敢轻易相信。 但由不得谁相信不相信, 科学真理 总是要傲然挺胸地走她自己的路。既然真理姑娘这么幸运被我逮到,我只好照单全收,并为其未来嫁接到各种现实应用运筹帷幄。 一路从 科技创新 的崎岖道路辛苦走来,原以为今年难有突破性成果,没想到初秋的serendipity 来得这么突然,感觉我好似发动了一场科学史上的 秋收起义 ,收获了硕果累累的战利品! 第一个好消息是,上周四,即9 月15 日,经连日数易其稿的本年度的发明成果 IP 提炼,洋洋洒洒95页,我正式向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 ,递交了专利申请书,锁定了申请号US15/267122 和优先权日。这是我有史以来写得篇幅最长的专利申请文档。 读了这么抒情的前几段文字,再不露点干货,也太对不起长期以来关注我的广大网友了。 这个 发明专利 申请我用了听似绕口的一句话:Dielectric blade comb piston unlimited voltage generator, fusor and more ,翻译成中文:电介质刀片梳状活塞驱动的无限电压发电机、核聚变装置等等。 前面我提到一个成语“旁门左道”,已经暗示了这一新科技的独特之处。尽管我只透漏了一句标题,聪明的业内人士,可能已经可以visualize 我的 门道 奇特在何处。 我之前之所以不敢相信我自己意外的发现,是因为我早知 人造高电压 的 吉尼斯世界纪录 ,迄今一直由美国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保持着: 32MV 。 今夏某次实验的一个瞬间,我用梳状介电刀片活塞运动, 竟然 录得大约40MV 的峰值。当然不是直接测量,这世界上没有哪一块电压表能直接测量这么高的电压。我随后几天一直怀疑表有问题,或者分压系数计算有问题,因为凭我一个民科哪能打破吉尼斯纪录呢? 当年欧洲强子对撞中心 LHC 不是激动万分,向媒体宣称测得中微子超光速了吗?后来还是蔫了,据称是某个插头松了导致误判。 我得吸取LHC 的教训,尽管我认为数据不存在瑕疵,但我目前还不能声张咋呼,得悠着点,先把精力投入到分析这一新的高压产生方式,到底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 不分析不知道,一分析吓一跳,哎呀,妈哟,不得了,我有可能动了 上帝 的 奶酪 ! 是谁主宰着这个世界?那可是万能的上苍啊,尽管我是地道的 唯物主义 者! 先给大伙讲一个故事。 话说1991 年10 月15 日,美国犹他州的一个 宇宙射线 观测站,探测到有史以来最猛的一颗宇宙射线粒子。其能量不是MeV 级,也不是GeV 级,TeV 也太小儿科了,它竟然高达3*10 20 eV ,即比地球上最高能粒子对撞机 加速器 产出的TeV 级,还高3 亿倍!而这颗“逆天”的粒子仅是一颗剥光电子的裸体铁 原子核 。 你要是对20 次方电子伏特没有直观概念的话,那就这样说吧:观测到的能量相当于一只美式棒球以高速行驶的汽车速度(100km/h )飞驰过来,其携带者,就一颗仅在原子显微镜下才可见的微不足视的原子核哦! 美国人一下懵了,直呼Oh my God !经慎重核实不是插头松了或其他因素导致的误判后,庄严地将这颗天外“铁坚强”核,命名为 Oh-My-God 粒子。 哪啥,前不久,就 中国 该不该上马超级对撞机,“ 王孟源- 丘成桐– 杨振宁– 王贻芳 ”之争拗形成罕见的言论 环形对撞 ,吃瓜群众记忆犹新 ,争来争去就 为了10 12 eV 这点破能量 ,我在早先博文中算过 ,也就0.16 微 焦耳而已,这比上帝加速的“ 铁坚强 ”差了8 个数量级 啊! 出于对上苍的 敬畏,我断言我的全新高压生成方式,绝无希望媲美上苍,但要 达到 高能物理界期待 的TeV能阶 ,还是蛮有 信心的! 这显然就是我的黑科技 应用的自然延伸 之一 。 你可知道上苍在我们 头顶上方能够 弄出多高 的 电压 吗? 据媒体报道及现有教科书,科学家保守测算,雷电最高电压可能在1000MV 。 但我对这一估计值严重怀疑,故 我敢较真。 那好,欲与天公试比高,须阴天,看风雨交加, 电闪雷鸣 。来日方长,拭目以待! 想试比高的人多着呢,最天真的是那些指望通过 磁芯线圈 实现高压梦的人。没错,理论上的次级电压 =(次级匝数/初级匝数)*初级电压, 匝数 比想要多大就多大,看似电压想变多高有多高。 实际上美国百年前的发明狂人特斯拉,费了9牛2虎之力搞出的Tesla线圈,也只能刚跨过MV的坎。这个坎现在已被看作线圈法的瓶颈了,再往上奔GV就得另觅它径了。嘿嘿,这条 幽径 总算被我找到了。 不像线圈那样不占多大空间,我的“ 葵花宝典 ”变压法,对 空间 的需求简直达到 贪得无厌 的地步,譬如10GV就得至少 百米 以上的单维尺度,幸好其它两维几厘米以上就行,也幸好 盘古开天地 整出了个 无限时空 ! 如果 拿空间换超高压 是必由之路,就容易理解为何自诩人定胜天的科技精英们,迟迟无法在实验室环境再现雷电,毕竟一般实验室的内部空间尺度,不足以玩10MV以上的高压,除非定制大尺度,以及使用可成百上千倍缩减尺度的超高耐压电介质环境。 第二个好消息是 ,我的推特账号 @kiwaho 长期无人问津,最近兴奋得 手发痒,推了几则科研进展最新消息,好家伙,竟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纷纷探听虚实!妈呀,我得见好就收,先来个饥饿营销。 极端高电压用于介电 聚变 约束是个啥效果? 限于条件,目前我只能适而可止,但前景真的很诱人,凭我现有 Gedanken 实验推断,这种介电型半热核聚变,很可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哪啥,安徽合肥市的 人造小太阳,以及全球合作的 ITER ,恕我直言,再等一个 世纪也没戏,信不信由你。 人们习惯将 核聚变 的适用化比喻为 圣杯 。也许,我差不多离够着摸到这个圣杯的把柄就差那么一点了。加油, 千瓦厚 ,赶紧握住她! 热核聚变在旧思维里都必须: 重子 们使出 洪荒之力 狂奔对撞,才能克服天煞的 库仑壁垒 。聚变能量扣除洪荒之力以及母盘的损耗,才是有效所得,仅当收支平衡后大于零,才具有商品经济价值,英语称之谓打破了 breakeven 。 洪荒之力的付出是要代价的,代价最低的是 氘氚 聚变, 50KeV 的小蛮力就能以5 barn(靶)的反应截面高效地反应。 遗憾啊,尽管前赴后继的全球研究者一拨一拨地苦撑到退休、死不瞑目,都未能将breakeven打破;尽管5万伏加速真的 小菜一碟 ,过去家家都有的 CRT 显示器内部就有近2万伏,那又怎样,还不是没卵用。 问题出在哪?我认为重子洪荒之力狂奔代价太大了,奔起来的显征就是产生 重子电流 ,这可不是电子产生的 轻子电流 ,重子至少比轻子重1800倍,跑起来“ 汗流浃背 ”可想而知,别以为用个 甜甜圈 的Tokamak马甲套着,重子核就能任人摆布乖乖聚变,惹急了说不定哗变! “甜甜圈”磁约束提出50年来,一直被奉为聚变的不二选择。殊不知它真不是“ 省油的灯 ”,维持“母盘”需要低温巨电流超导体,仅这一项能耗就差不多将breakeven的梦击个粉碎,除非常温超导诞生,偏偏学术界有人能从理论上证明这是不可实现之梦,所以,这条路趁早断念吧。 能否不要电流,让重子 坐地 或准“ 坐地起价” 呢?也就是靠强力 内敛 单聚 或 双聚 ,前者即是原子坐地 沦陷 ,后者邻座两原子 准坐地 聚变。无电流那不就是介电的特长吗,但这时原 裸奔 的50KV加速电压就远远不够了。加码吧,使出吃奶的力吧, 官人,我要 ,MV?GV?求你再高点到10GV行吗,我只要洪荒电压,不要电流!这场景有点像打劫用语:“只要钱不要命”。 点到即止,恕我不能泄露太多核心机密。 该技术在核聚变、 超级对撞机 方面的应用,只是未来 潜在应用的 冰山一角 ,大头我还没来得及宣传呢。 我的初步判断很多 ,仅枚举2 例就够吃你 一惊了: 1、 机电产品 节能大换代。 2、 个人 扑翼式 低空通勤家用飞机将取代塞满大街的汽车。 哪啥 ,我这 黑科技 不一定非要冲高压发展了 , 中低压 应用市场那可是大得难以估量。 没有 磁材料 和 稀土 ,现有 机电行业 立马洗洗睡了。 你可曾想过,若 电 比喻为 母鸡 , 磁 则是 鸡蛋 ? 电生磁的大道理谁都懂,可为何传统机电装置,即铜线圈绕组加铁芯或永磁体,非得“母鸡 和她的蛋蛋”一起用才能使得出劲呢? 传统机电设备所做功为时间积分: ∫ 电压V*电流I*dt,可见纵然电压V再怎么高,电流为零的话,也做不了功,而电流正是用来下磁“蛋”的,似乎电场一定要带磁场 一起玩 才能干点活。至于效率则很难苛求,因为电流电压相位差会造成电网 功率因数 下降,加上 励磁 损耗(永磁型无此项),拖累功效降低。 介电材料说白了就是电 绝缘体 ,理论上不能下磁“蛋”,虽无上述积分公式可言,但电场也能通过 电容器 吞吐能量:0.5*介电率 ɛ *(电压/极板间距) 2 *电介质体积,前三项之积是介电材料 储能密度 。 当今 能密 最高的介电材料非AF45 特种玻璃 莫属,每毫升CC体积高达38.5焦耳,临界击穿 电场强度 高达1200MV每米,而常规电磁兼备的机电装置,就算配用最好的 钕铁硼永磁 ,能密也远低于此数。可见无“蛋”纯“鸡”的机电设备也能 干重活 ,前提是解决好介电储能之吞吐。 科技社区曾有人做出过没有磁“蛋”的纯电场推动的马达,叫做介电马达。可惜啊,他们都玩不大,只能玩出1毫瓦左右的 微型电机 ,其介电储能吞吐方式为脉冲式充放电。 一千瓦,一兆瓦?可喜的是,在我 千瓦厚 这里都不是问题,无论现有 电机 、 发电机 能做出多大的 功率 ,我的“纯电场”黑科技都能做得到。 中国的 稀土 行业、 硅钢 和 铜矿 的未来,可能 会因我这一发明而走衰,但这点牺牲和由此带来的节能效果,以及 环境生态 的休养生息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再来谈谈家用可垂直起飞的扑翼式飞机。 正是因为 大功率脉冲做功方式 的经济性、技术可行性无法满足,才导致研发了100 多年的模仿鸟类飞行的 扑翼飞机 ,至今仍在全球各大实验室难产,小模型倒是能做,也仅限于演示的花架子,无法提升有效载荷payload。 话又说回来,纵使 鲲鹏 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但人类的大飞机,也能让鲲鹏羡慕得流口水。 成熟的 螺旋桨 喷气式 飞机虽然与 天道 异曲同工,但用于家用通勤那是永远没戏的,一来几公里的 跑道 没条件,二来不可能大家都富得像 赵本山 ,所以还得谦虚地向鲲鹏学习。 会 游泳 的人知道,要能浮在水上,脚掌、手臂、手掌要快速蹬水,同样鸟类也靠快速 振翅 才能停留空中。可见本质需求是一致的:脉冲做功方式,其上升沿越窄,效果越好。 传统 内燃机活塞 速度约莫20m/s,这离可适用的扑翼脉冲需求相差甚远。虽然变速器能增速,但齿轮组合铁疙瘩的自重又吞噬了有效载荷;不增 往复运动 的速度吧,为了得到足够升力,只好加大“翅膀”的尺寸,继而皮重和体积同增,照样没戏。 而 我的黑科技非常适合将机械能转换成脉冲电源,脉冲沿可短至纳秒级,通过特殊设计吐出脉冲能量,便可得到高推进线速,从而大幅减小推进面尺寸,提升有效载荷,且因电能方便输送,因而可构建小推进面矩阵MxN取代单一大推进面,或称“ 分布式推进 ”。若用非电脉冲的常规 机械耦合 ,实现这种推力分散分布,仅复杂的传动组件就可以重得有效载荷为负值,哪能飞起来? 可以预见,家用低空(几十米-几百米)飞机取代轿车的时代,宝只能押在我这里了。不妨憧憬想象她为方圆3米左右的漂亮瓢虫形 空中轿车 哦。 下一步准备静下心写论文投稿了,咱不能像 韩春雨 那样被科学社区质疑来质疑去,恕我对各路 大仙 的 好奇探究 不能 一一作答,只能点答对该项目未来 之推广有直接影响的大仙们。 不想当 将军 的不是好 士兵 ;不想拿 诺奖 的不是好 学者 。我盼呀盼,哪啥, 诺贝尔 炸药奖的 导火索 会不会因此绊我一脚呢?但愿吧! 再接下来,我得写 教科书 了,因为这一 发明 基于我亲手奠基的新学科: 介电动力学 —dielectrodynamics ,这门新学科只有母鸡没有鸡蛋,而 两者兼有的那门学科不说你也知道:electrodynamics— 电动力学。 其实,这次“起义”的第一枪,就是冲electrodynamics“ 正动派 ”来的。但没想把它推翻,因为它毕竟不是“ 反动派 ”,而是勤恳地为世界人民服务了约一个世纪。在新旧科技交替的或以新补旧的过渡期,它仍有进一步存在的必要,只要它能不 镇压 我dielectrodynamics就算万幸,且新来者主要 擅长脉冲方式工作,平缓工作方式非其强项。 迄今为止,我总共创造了2 个有希望被 牛津英语词典收录的单词,一个 是 我公司的名号:kiwaho( ki lo wa tt ho ur的未来学名) ,另一个就是这个dielectrodynamics 。 说着说着,我又诗意大发啦: 今日红缨依稀 在手,只需假以不长时日,即可随时缚住苍龙! 最后感谢 加拿大 ,多亏了 英明靓仔帅锅 领袖 特撸多 的 科教强国 之 大政方针,才能有此吊炸天的黑科技 秋收起义。 撸,接着撸, 期待明年撸出更多好成果。
6438 次阅读|82 个评论
J. D. Jackson 去世,91岁
热度 8 马红孺 2016-5-25 18:01
J. D. Jackson 于 2016 年 5 月 20 日去世, 91 岁。 Jackson 的经典电动力学第一版 1962 年出版后,很快成为物理研究生的标准教材,也取代 Stratton 的电磁理论成为电磁基础理论的权威专著。 1975 年出了第二版, 1998 年第三版。这本书在 50 余年的漫长历史中,其地位从没有动摇过。 Jackson 走了,这本培养了很多代物理学家的书还会保持其地位很长的时间。 据说,全世界做完 Jackson 习题的人屈指可数,网上流传几个版本的习题解答,似乎还没有一个所有习题的解答。 碰到电磁学的问题,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查 Jackson 的书,但最后一次认真读这本书大概是 30 年前了,读的是第二版。也许,该抽点时间,认真读一下第三版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561 次阅读|15 个评论
学四大力学有啥用?
热度 6 mzbsh 2016-4-14 15:00
给学生上电动力学,总是有学生问:学四大力学有啥用? 我知道他们实际是想问,学四大力学,对找工作有啥用? 我回答他们说,打个比方: 开挖掘机,可能只需培训一个月。修挖掘机,可能只要培训一年。造挖掘机,可能需要学习一辈子。 学四大力学,就是为造挖掘机之类的高端工作打基础。 现在社会的问题是:赚钱的,修挖掘机的不如开挖掘机的,造挖掘机的不如修挖掘机的。
个人分类: 观点|6045 次阅读|9 个评论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发表于1908年吗? ---观交通银行广告有
热度 2 wanglaow 2015-8-29 05:20
2015年,中国交通银行的一则电视广告,”交通银行-始于1908“ (http://v.qq.com/page/n/e/f/n0156ae75ef.html) 的解说词中出现了,“(1908年)爱因斯坦发表光量子理论....云云,令我顿生疑惑。 1908年,中国交通银行建立,它是中国近代以来延续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银行,现为中国五大国有银行之一。 1905年,是爱因斯坦的“奇迹年”,他发表了流芳后世的五篇论文,其中最有名的是关于狭义相对论的“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但是他自己最看重的却是那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因为他晚年认为光量子概念是他一生中所提出的最具革命性的思想,而相对论(狭义和广义的)不过是对前辈工作的一个自然推广与延续。 1908年,他发表的主要工作是和Laub合作研究狭义相对论,而关于光辐射问题的文章的公开发表,则主要集中在1909年的 “论辐射问题的现状”(1月23日收到,3月15日发表)和萨尔茨堡演讲“论我们关于辐射的本性和组成的观点的发展”(1909年9月21日演讲,10月30日发表)中。 在“论辐射问题的现状”,爱因斯坦的确第一次论证了,由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所推导出的辐射能量和压力的涨落看来是由两个独立的原因即光波和光量子所造成的。这的确可以看成是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的发表,而1905年的论文中提出的的确只是”试探性的“光量子概念,并且其中所包含的细节的正确性是很有争议的。 如果由论文提交的日期倒推,不妨可以认为爱因斯坦1909论文的主要想法可能的确是在1908年酝酿成熟的,因为从1905年开始他持续讨论辐射问题的文章中没有计算过辐射的能量和压力的涨落。 结论: 交通银行的这句广告词,正如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光量子概念时候所做的考虑一样,在细节上不够准确,但是鉴于今年是国际光年,交通银行要赶一下潮流,算是为科普工作做一点贡献,这种态度还是要鼓励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6824 次阅读|2 个评论
严格的数学证明
热度 11 lwg 2015-7-31 19:30
严格的数学证明 经过几天 的进一步研究,现在已经可以为数日以来定性阐释的理论观点,给出一个严格的数学证明如下—— ⒈根据电磁波基本方程⑴式, 产生电磁波辐射的必要条件是磁场 B 对时间t的二阶微商不为零。 ⒉根据洛仑兹变换,有公式⑵式, ⒊根据矢量微分法则,可导出⑶式, ⒋(定理1)对于如图1所示,X-Y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在匀强磁场 B (方向为Z轴正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电荷+q;可以证明d B /dt=0.(因此,无电磁波辐射产生) 定理1,证明如下: ⑶式第①项为零;(根据是:匀速圆周运动速率V不变,dV/dt=0) ⑶式第②项为零;(根据是: E 初始设定值就是零) ⑶式第③项为零;(根据是: E 初始设定值就是零) ⑶式第④项为零;(根据是: E 初始设定值就是零) 至此,定理1证毕。 ⒌(定理2) 对于如图2所示,X-Y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在电子-q,绕其与质子+q的公共质心(坐标原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可以证明d B /dt=0.(因此,无电磁波辐射产生) 定理2,证明如下: ⑶式第①项为零;(根据是:匀速圆周运动速率V不变,dV/dt=0) ⑶式第②项为零;(根据是: E的量值大小不变, dE/dt=0 ) ⑶式第③项为零;(根据是:d e v / dt平行于 e E ) ⑶式第④项为零;(根据是:d e E /dt平行于 e V ) 至此,定理2证毕。
4452 次阅读|45 个评论
绕来绕去,谜底原来在这里!
lwg 2015-7-28 09:35
绕来绕去,谜底原来在这里! 前一博文,《从电磁波微分方程探电磁波的本质特征》曾经试图从否定电荷匀速圆周运动不会在空间某点,产生电场 E 或磁场 B 对时间之二阶微商不为零的变化来否定电荷匀速圆周运动也要辐射电磁波的传统认识,为将电动力学贯彻到解释氢原子稳定性这样的“微观物理”领域探索一条道路。 在此后两天的进一步研究中,认识到:伴随着电荷匀速圆周运动,电流元的幅值虽然在对时间的一阶微商中就可以消去;但是,电流元的单位方向向量却可以固执地维持对时间求N阶微商也不可能为零! 换言之,前篇博文中,关于“电荷匀速圆周运动不可能在空间任一点产生电场E或磁场B对时间的二阶微商不为零”,这个判断是错误的。特此宣布撤回这个判断。 那么,氢原子稳定性的电动力学基石应该安放在哪里呢? 经过艰苦思索,发现谜底就在“绕来绕去”这几个字上面! 现实无线电工程中,人们力求使电磁波能量尽量远距离传播,对于产生电场 E 和磁场 B 一个沿经线方向,一个沿纬线方向的球面发散能流,往往都是不满意的;会为了传播的远一些,尽量产生类似可见光那样的平面波辐射,这已经是一个常识了。 但是,正如前面博文所陈述的理想实验结果所述,伴随匀速圆周运动,又绝对不允许有能量辐射散失! 怎样协调这个矛盾呢? 结论就是,伴随着电荷匀速圆周运动产生的电磁辐射能量流是一个首尾封闭的环流! 当首尾相位协调一致时,氢原子就处在稳态! 当首尾相位不一致时,氢原子就处在暂态——跃迁,吸收或辐射能量,转进到新的稳态。 这个谜底,竟然就是“绕来绕去”四个字。竟然这样简单! 正应了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样一句古语。 2015.7.28 晨
2443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氢原子能级定量理论之初步研究
热度 1 lwg 2015-7-26 05:03
关于氢原子能级定量理论之初步研究 本文约定: Mz——质子质量,Me——电子质量; +q——质子电量,-q——电子电量; Re ——公共质心到电子的半径, Rz ——公共质心到的质子半径; Ve ——电子的瞬时速度, Vz ——质子的瞬时速度;ω——角速度; C——光速;τ——推迟时长; θe——电子的推迟角,θz——质子的推迟角。 那么,根据我们已经论证过的理论, 如果条件许可电子和质子绕公共质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这个运动状态就对应着氢原子的一个相对稳定状态——一个特定的“能级”;最低能级状态,则对应着氢原子的“基态”。 即,我们需要查明,使上述相对稳定状态可以出现的条件,究竟是什么? 在相对稳定状态,电子和质子绕公共质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必定满足: Re Me=- Rz Mz, 即, Mz/Me=- Re / Rz ; 如图所示, 当质子对电子的推迟距离为L1时,电子对质子的推迟距离为L2;且因为光速C为常数,必有: L1=L2; 因为,θz Rz/Vz=L1/C=L2/C= θe Re/Ve=τ(推迟时长) 即, θz/ω=θe/ω 即, θz=θe 当Ve/C→0时,θe→0; 当Ve/C→1时,θe可以大于π弧度; 那么,当θ=π弧度时,电子和质子在互感磁场中受到的洛伦兹力,将是一个离心力! 当θ=2π弧度时,电子和质子在互感磁场中受到的洛伦兹力,将是一个向心力! 所以,在上述当θ=π弧度时,或者当θ=2π弧度时,电子和质子的运动速率都不会发生改变,满足保持绕公共质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必要条件。   换言之,由于推迟角度具有相当大范围内的可变性,所以,总可以找到在特定推迟角条件下,质子和电子受到的洛伦兹力仅有径向分量,没有切向分量,满足保持绕公共质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必要条件。
2878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新、旧两种理论的判决实验设计
热度 2 lwg 2015-7-10 11:06
关于新、旧两种理论的判决实验设计   新理论预言:在电荷垂直射入匀强磁场的实验中,随着真空度的提高,电荷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情况将无限逼近匀速圆周运动;对外辐射电磁波的强度将无限逼近零辐射。   旧理论断定:在电荷垂直射入匀强磁场的实验中,即使真空度很高,电荷也 只能是半径渐减的螺线运动,并且,伴随这个运动,有不可忽略的电磁辐射产生。 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电荷可以选用具有可视尺度的充电金属小球(小球还可以考虑包覆绝缘膜);采用机械加速机构,令小球射入铅锤方向的匀强磁场,布设高速摄像机从上方、向下进行运动路径记录。   欢迎所有有实验条件的朋友对上述两种理论预期进行实验检验。 在数据分析时,请注意: 要注意排除摄像记录有“近大远小”特点造成的误判。
2087 次阅读|7 个评论
我们才是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真正的维护者
热度 4 lwg 2015-7-9 07:53
我们才是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真正的维护者 在经过数日激烈的学术辩论之后,从反方跟帖中才明白,反方原来是一些卫道热情很高、却不知怎样才是真正卫道的“卫道者”。 比如,我们每天都要洗脸,洗去脸上的尘垢,这是我们自爱的表现;如果脸上有尘垢,却不去清洗,我们都知道,这属于不自爱的表现。这是日常生活中谁都知道的简单道理。 可是,切换到近日我们进行的学术辩论,上述浅显的道理,一些人竟然也搞不懂了。在不明白我方新理论的实情究竟是什么的情况下,仅凭一种模糊的感觉,知道我方新理论和目前的“标准理论”不一样,就神经过敏地发起了对我方的“学术圣战”。殊不知,我方其实只是要扩大经典电动力学的适用范围,为量子力学奠定更坚实的基础(抛弃量子力学理论目前赖以立论的很多特殊假设,让量子力学理论直接奠基在经典电动力学这个基础之上)。我方并不是“要想打倒量子力学和修改麦克斯韦方程组”,我方并不是“异教徒”;我们只是要给量子力学理论洗个澡,去除现在量子力学理论上不必要的尘垢。 具体说,我方仅仅是要用一个理论上的弱假设前提(实际上已经是大家熟悉的实验事实)——在匀强磁场中,电荷可以持续进行匀速圆周运动;去置换量子力学理论目前赖以立论的一大堆假设:包括极其怪异的假设——微观世界具有波粒二象性;或者极强的假设——本身没有尺度特征的电动力学定律只适用宏观尺度,不适合微观尺度。 请仅仅有卫道热情,却不知怎样才是真正在维护自己信仰之道的卫道者们,放下身段,严肃认真地研究过我方理论之后,以最严苛的态度审视我方观点,提出真正有价值的学术批评。
3390 次阅读|23 个评论
受激拉曼散射的光纤可以生成动力学激波是痴人说梦吗?
热度 1 yangxintie1 2014-11-24 16:59
光纤可以生成动力学激波在美国已经经过多年试验了,然而很少报道,这说明和军事用途有关, 我们都知道,高超音速飞行器实验很难做,激波管才百毫秒,话没落音气就完了, 超音速风洞亦如此,几百秒量级吧,要一个城市的电力消耗,如果转到光纤来模拟。那方便多了,这不是痴人说梦。然而这种动力特性在光学里面出现,会导致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和非线性电动力学新概念代替旧系统。 在我国的主流物理界还不把非线性光纤里面的孤波和非线性薛定谔方程认为是纯粹的量子力学,拒绝探讨的同时,我们见到德国多赛尔道夫大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成果 作者:Yuri S. Kivshar* and Boris A. Malomedt 研究所地址:Institutffir Theoretische Physik I, Heinrich-Heine-Universitat Diusseldorf, D-4000 Dusseldorf 1, Germany 它他们的研究表明,受激拉曼散射的光纤是可以支持激波生成的! 激波 (在光学上叫扭结孤子),不仅在反常色散的最近考虑的情况下有,而且在正常色散区。在这两种情况下,有一族根据任意(正)波的承载波数的扭结。 虽然所有的扭结是因为其背后的CW背景,在正常色散区的不稳定性,由受激拉曼散射引起的单独的固有的不稳定性的不稳定,实质上是弱于反常色散的情况。 下载原文点击这里下载:、 Raman-induced_optical_shocks_in_nonlinear_fibers.pdf
个人分类: 超光速|4059 次阅读|11 个评论
报告一下我所知道的最近关于超光速方面的有关研究发展情况
热度 1 yangxintie1 2014-7-7 10:52
报告一下最近关于超光速方面的有关研究发展情况。 1.早就有个报导说美国在搞这个光纤里作的风洞激波的模拟实验,光纤里面的光属于电动力学领域,风洞里面的激波是空气动力学的效应,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这个试验竟然就把电动力学和流体力学实验从基础上联系到了一起。一直半信半疑,现在终于听到可靠的消息了。 引人注意的是美国花大力器做这样试验,在实用技术这方面一定有重要作用。过去我们搞高超音速导弹冲压发动机,马赫数上到六以上就没有风洞可以试验,北京于鸿儒院士的那个爆轰管做实验,时间也只有顶多90毫秒,修个能吹几十秒的风洞,花费都是多少个亿以上,所以在光线里面模拟空气动力特性显得特别重要。 对我们搞超光速的研究的实际意义是既然在光纤里面用光把空气动力学试验的激波都打出来了,那么为什么介质里面的麦克斯维尔方程组还一直用所谓的本构非线性来解释呢?打开这个局限,在非线性系数上改进介质内的麦克斯维尔方程组,使得能够满足激波的产生,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引入可压缩的介质方程,这方面也可以有添加源项办法来做,如同西工大物理系 罗春荣教授和赵晓鹏教授作了马赫角与马赫数关系的推导,他们的主要的创新点是用电动力学的推迟势算激波斜角。但是出发点也是介质运动。 2. 最近有个美国博士生论文,论证相对论和可压缩变换相差不大,他引出闵科夫斯基空间来代替可压缩性流动方程的那个系教变化。尽管他也是楞拿着相对论来算空气动力学的效应的,但是这个理论和上面说的实验其实已经靠到了一起,从实验上来验证前面的理论,很不简单! 3. 东北大学一个辽宁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已经借鉴我们的有关理论推导开始用流体力学办法算电磁场,结果居然不错,题目是《稳态不可压流计算方法在稳恒电磁场中的应用》作者 雷洪, 赫冀成,单位是东北大学 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辽宁 沈阳 110004,因为守恒格式的程序那可是可以用麻袋装了,所以他们从流体力学和电磁学的相似性出发 ,揭示了稳态不可压缩流体流动方程、 稳恒电场方程和稳恒磁场方程在数学表达上具有相似性 ,均可用对流项 ,扩散项和源项来表达· 而且在数值求解中也存在类似规律 ,可利用计算流体力学中对对流项和扩散项的处理方法来处理电磁场方程中的对流项和扩散项。 把黄志洵教授在前沿科学发表的一篇文章在科学网介绍了一下,按照黄老师提议建立一个讨论小组,讨论如何在加速器上改进的问题,题目是“电子加速器加速电子能不能超过光速?寻找加速器研究者的帮助”详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354893do=blogid=808835 讨论还很热烈,一些年轻的高能物理研究者不断来指点。讨论最重要的一点是测量问题,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测超光速电子的速度,明知道他非常难测,为啥不能去测它的辐射,他的噪声,我想物理过程从椭圆型过渡到抛物型,双曲型,或者混合型的时候他的微绕发展一定不一样,所以辐射谱,尤其角分布的谱都可以考虑,搞高能研究的认为这个辐射基本就是顺着运动方向,所以实验上是可以滤掉的,所以我们特别需要先得到一些普通的发射谱数据,尤其是国外的数据进行分析,这里有个难点,新东西层出不穷,亚跨超三种不同流态噪声或者辐射谱的特征提取,我们搞气动的人都没有搞清楚,现在加速器分析还需要,真需要搞声学的搞声纳的以及搞数学的援助。 还讨论了是否 还有另一种“噪声”也值得我们发掘?或者说是束流不稳定,不集中,不同步的测量,主要是看这些数据是否有双曲型方程缠上的,还是混合型方程产生的,有没有双曲性扰动的成分? 以上是我所知道的最近的进展,
个人分类: 超光速|3584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国 光纤里用光做的空气动力学激波试验是怎么回事请?
热度 1 yangxintie1 2014-7-2 08:47
早就有个报导说美国在搞这个光纤里作的风洞激波的模拟实验, 这样就把电动力学和流体力学实验基础上联系到了一起。一直半信半疑,现在终于听到可靠的消息了。 在现代物理争鸣的长河中,只有两种人受人尊敬, 一种人以强大的数理基础证明或者说明现有的物理现象, 另一种人以坚实的试验来进行探讨,进行颠覆, 人们最鄙视的是空洞的白话文的设想和空谈,而且来头特别大,冠之以大统一论一类雷人题目, 所以这种底调的成果拥有者很珍稀,人们一直在找他。希望能够交流,这个愿望对于国内同仁来说也许能实现了。 对于从事纯理论推导和总在综述别人成果的人耒说,这个实验显得十分重要。另外引人注意的是美国花大力器做这样试验,在实用技术这方面有什么重要用呢?也想请教大家。 用电动力学方法用麦克斯威尔方程耒计算空气动力学的问题,前面文章讲过,己经有不止半打人了,前面几个中囯人是四川大学鲁用中,西工大物理系主任,前两个的主要的创新点是用波动方程的推迟势方法算激波斜角,廖明声的流体不变论是用度规不变性代替流体可压缩性,美国博士生论文更利害,引出敏客夫斯基空间来代替可压缩性的那个系教变化。覒在到的已经又是一个新人了,而且是实验上来验证前面的理论,很不简单! 但是也有人会问?这个问题为什么不能反过来作?倒是有些人这么探索,而且进了科学基金非共识裸题。比如的算宇宙黑洞和暗能量的群体,说是流体五个方程,但是为了保持相对论的度现不变方程,就要砍去引起可压缩性的状态方程,砍了这个方程会显得不完美,于是采用一种调和的办法,把状态方程某个指数改成零,使这个方程组实际起不到可压缩作用,然后靠相对论耒补上近似的压缩性。说穿了和掩耳盗铃一样,是种皇帝的新衣,但是另人不解的是:为什么聪明的学者都喜欢皇帝的新衣? 这方面更需要联合交流。如果谁在这方面感兴趣,请和我联系: yangxintie@126.com 这个美國人听说还是个华人专家,我一直在找他。 希望能见面交流,谁有消息也请打个招乎。告诉他至少有几个院士和一群探索者想在北京和他見面
个人分类: 相对论属于近似|4006 次阅读|2 个评论
建议全国新编教材删除运动质量这个概念
热度 5 wliming 2013-10-8 17:38
运动质量在相对论中是个缺乏明确物理意义的概念。由于 $E=mc^2$, 运动质量$m$ 跟能量$E$只差一个常数$c^2$,所以,有了能量这个物理量,就不需要运动质量。事实上,据北师大梁灿彬老先生讲,爱因斯坦在1948年跟友人的通信中就提高过,引入运动质量是没必要的。梁老先生自己也在课堂上表示,现在国际上的某些新版权威教材已经删掉了运动质量这个词汇,讲到质量就不言而喻指的是静止质量。删了运动质量,相对论公式中所有用到运动质量的地方都改成$\gamma m_0$,这里$\gamma=1/\sqrt{1-v^2/c^2}$,就可以万事大吉。 枪毙运动质量还有很重要的理由。这个概念是不少糊涂人产生糊涂的根源。 在相对论中,运动质量让很多人迷失了方向。有个公式是这样的: $m=m_0/\sqrt{1-v^2/c^2}$, 运动质量随着速度增加而增加。一些迷失的人在这里耗费了大量的脑力,质量是怎么增加的呢?他们觉得一定是粒子吸收了什么物质,比如电磁场之类,从而增加了质量。这想法大错特错。比如一个高速运动的电子,尽管运动质量大大增加了,但它内部并不比它静止的时候多出任何东西。否则,在这个高速电子的参照系,电子是静止的,你就会发现电子的静止质量不同于普通的电子。可是,这是实验上没有发现过的事情。特别是,一个电子是不可能吸收一个光子的,否则动量和能量不守恒(我几十年前大学时代的老师就给我们讲过这事)。熟悉康普顿效应的公式推导的人,很容易证明这个结论。但是,这些迷失的人不懂这个道理,永远地迷失了。 原子核物理中有个质量亏损,就是质子中子结合成原子核,质量少了一些。可是有些人说,质量没少,不过是有些质量变成了运动质量。这话让人哭笑不得,因为这完全是废话,由于能量总是守恒的,运动质量当然也守恒。我们讲的质量亏损,是静止质量的减少! 所以,运动质量常常就这样跟你打岔,让你很纠结。我跟学生讲,不要跟我提运动质量! 总之,让运动质量这个词汇从此消失吧。
个人分类: 物理学|2062 次阅读|13 个评论
[经典电动力学之4]双各向异性材料
Photon11 2013-8-20 16:02
1. Tellegen形式 我们知道普通材料的本构关系是 然而不排除空间色散和倒易性导致的更广泛的材料形式 关于后面的磁电耦合参量一种广泛接受的形式是 其中 是Tellegen参量,而 是手征参量,因此也可以称做Tellegen形式。 的起源是外部磁场诱导出环形电流然后产生电场,是磁电耦合,与分子单元的手性有关。D滞后于H1/4个周期。 代表Tellegen介质,表征的是 电磁耦合,考虑磁子伴生着电偶极,当外部电磁场影响电偶极时,伴随着影响了磁子,从而产生磁响应。响应没有相位滞后,对应的是倒易性的破坏。 2. 研究人员 由于双各向异性介质的研究并不多,所以具有原创性以及现在代表性的人物需要注意 美国宾夕法尼亚 A. Lakhtakia, T. G. Mackay 芬兰赫尔辛基 S. A. Tretyakov, A. Sihvola, I. V. Lindell 以及 D. L. Jaggard, N. Engheta 当然还有Landau、Kong以及Post的书。 3. 争议 关于双各向异性介质的本构关系有很多形式,比如Drude-Born形式,Tellegen形式等。从频域说,各种形式i是等价的,但是时域表现是完全不同的,其物理意义也不一样。 前面所谓的Tellegen形式采用的较多,而且是local的。而Landau书中采用了 形式是非局域的,反应了空间色散。我们的工作仍然需要继续揭示一下这个问题,因为torsion对应的是空间的非完整性。 4. 磁电耦合常数 结合Tellegen介质的本构关系以及Lorentz倒易定理,Lorentz倒易定理说的是发射和接收的互易关系 有 以及 无耗散性决定 以及
个人分类: 经典电动力学|3 次阅读|0 个评论
[经典电动力学之3]晶体光学中的Fresnel方程
Photon11 2013-8-14 11:31
1、概述 Fresnel方程是描述各向异性介质中电磁波的传播规律的主方程,所谓的各向异性来源于本征的:晶体的各向异性、旋光;外部的:磁光、电光、力光等。Fresnel研究晶体光学是从1821年开始的,这时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关于maxwell方程的工作还没有开始,因此Fresnel的思路并非今天我们从课本中学到的思路,而是用了更物理的途径——继承、猜测和创造。 在Fresnel之前,Wollaston和Malus已经在Huygens的基础上研究了单轴晶体,而Brewster和Biot 发现了更复杂的双轴晶体。Fresnel已经知道其他人的工作,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偏振和传播互相影响的双折射的理论框架。 首先他意识到O光和E光是两种振动模式,晶体对不同偏振模式的折射率反应是 不一样的。以此为出发点,引入弹性曲面、折射率曲面和光线曲面等辅助的物理图像。 2、基本方程(Landau) 考虑各向异性介质材料的本构关系为 而maxwell旋度方程对单色波来说 设波矢为 ,则上述方程为 因此,在各向异性介质中, 彼此垂直,同时 垂直于H,因此 在同一个平面内。另外考虑Poynting矢量 ,同样的 也在 平面内,并垂直于E,因此 不在同一个方向上,这是各向异性介质材料的特点。 有了以上的一般性概念,可以直接分析其中场的传播特性了。 令 ,这里的 可以认为是矢量折射率 代入到前面的公式中 两者结合有 那么本构关系有 因此,最终有矩阵方程组 有解条件为行列式为0: 这就是Fresnel方程。 注1:Fresnel方程隐含了色散关系, 结合频率给出等波矢曲面; 注2:在介电常数的主轴坐标系内,此时 ,菲涅尔方程 给出 注3:显然,对不同的晶体结构以及不同的外场依赖行为就有不同的 函数,也就有不同的色散关系。不失一般性令 ,进行Taylor展开有 后面的每一项都有物理效应,分别对应于旋光效应,磁光效应,电光效应,以及各种二阶效应等,这些统统可以用Fresnel方程解释。 如果是各向同性材料, ,代入到方程 中有 ,亦即 如果是单轴晶体, ,代入到方程中有 其解为 ,此时对应的是球面————O光 ,此时对应的是椭球————E光 这时在晶体中有两种传播模式存在,意味着双折射的出现。 更复杂的是双轴晶体,由于我不专攻这个,不再叙述。 存两个链接 http://www.tfp.kit.edu/downloads/script_part_4.pdf http://www.ep4.ruhr-uni-bochum.de/imperia/md/content/sfb/summerschool2007/lecture_oppeneer_schwerte.pdf 3、磁光效应 首先由于电位移矢量而不是电场是transverse的,因此我们以D为研究对象。采用新的坐标系,其中一个轴为波矢方向,令坐标1和2为垂直方向,那么在方程 立刻就有 当然,本构关系有 结合起来就有 方程有解的条件为 ,显然这也是Fresnel方程。 下面考虑某种磁性介质with ,根据热力学原理应有 当材料本身无吸收时,介电常数是厄米的 也就是说实部是对称的,而虚部是反对称的。 现在考虑介电常数的逆 , 显然 的对称性与 一样。 我们关注其虚部,由于任何反对称二阶张量都与一个轴矢量对偶,可以这样处理两者的虚部 那么 同理, 在物理中,矢量 称作回转矢量。 4、旋光介质 既然外磁场可以产生各向异性,不排除内部结构的空间色散也导致自然旋光性,其原因是传播的电磁场导致了各向异性。 把介电常数按照 展开,保留1次幂 在单色场中,以上的介电常数对应的本构关系是 后面的省略。但是有以下的 标注1. 朗道的书中考虑非磁性材料,书中说“无论空间和时间的对称性原则不排除电位移矢量依赖于变化的磁场。但是他不在本构关系中明显的表示磁场是由于磁场与电场是根据旋度方程 联系的,因此可以把B依赖的式子表示成 的空间导数—空间非局域性”。 这一论断当然是对的。然而,考虑到metamaterial的概念的引入后,这时 从对称性上可能会更好? 标注2. 无吸收时, 是厄米的这一性质可能要常常用起来。
个人分类: 经典电动力学|7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动力学中的多元函数泰勒展开
plgongcat 2013-3-28 15:14
电动力学中的多元函数泰勒展开 http://wenku.baidu.com/view/e8a570d850e2524de5187ebb.html
个人分类: 理论|28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偶然翻出的电动力学笔记
热度 1 Axfisherman 2012-12-14 19:20
以前的总结,随便贴点,可能对某些同学初学理解有点用,不好写 公式,就贴文字,年代久远理解偏漏在所难免 物理世界的尺度:宇观-宏观-微观 + 介观 宏观物理世界的主导物质形态:场(电场,磁场,电磁波)与媒介(质点系,电荷系,凝聚态) 电磁波源于动态电场与磁场的相互作用,主要由Maxwell 方程组的旋度方程描述,涉及场强E/H (线耦合), 场通量密度 D/B(面耦合), 流密度 J/Jm(体耦合)六类物理变量(宏观Jm并非由磁荷运动形成,故并非基本量而散度方程会引入另一基本体耦合量:电荷体密度)。线性媒介的电磁性质由其线性响应参数描述,即介电系数与磁导系数(可逆响应),电导率与磁导率(不可逆响应)。真空宏观定义为一种电导率与磁导率为零 (无损耗) 而介电与磁导系数不为零(有可逆/周期响应)的特殊媒介。由物质方程可将变量D, H, J, Jm 约化为基本变量 E, B的求解与响应参数的确定 (媒介体性质作为一种约束条件将六类变量通过物质方程约化为两类基本变量,再通过特殊问题所涉及的媒介边界性质具体求解这两类变量)。四类实值响应参数可等效化为两类复值参数,如复介电系数与复磁导系数,其实部描述媒介在电磁场中的极化和磁化性质(可逆性),虚部描述电磁场在媒介中的电损耗与磁损耗程度(不可逆性)。 电磁波在媒介中的色散与各向异性现象说明响应参数一般应是波频与波矢的函数,真空无色散且为各向同性。实际问题中可通过实验或仿真确定响应参数,并用其求解问题及验证相关模型。常见的色散模型包括电导体模型,Lorentz 模型(半导体与绝缘体的阻尼谐振子近似),Drude 模型(金属自由电子气近似),固体等离子体模型等。 电磁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涉及界面的边值关系,即界面两侧场与界面电荷电流的关系,由边界场积分方程给出。基本结论是界面电场通量密度D法向分量差值为面自由电荷面密度,界面磁场强度H切向分量差值为面传导电流线密度,界面电场强度E切向分量与磁场通量密度B法向分量差值为零。这从无旋静电场与无源静磁场的物理图像也可看出。 定态波动方程(Helmholtz)给出最基本的时谐电磁波解(单色波),如平面波,球面波,导波等。实际问题涉及的基本模型之一为平面波在由媒介一射向媒介二在其界面的反射与折射,更适合的响应参数是波阻抗Z与折射率n,其积与商分别给出复介电系数与复磁导系数。边值关系在这类模型中给出基本的反射与折射规律 (1)理想绝缘介质(PIM):E切向连续(与场叠加原理)导出入反折射波的相位关系(Snell law与全反射);PIM无面传导电流,故H切向连续(E正交入射面)与E切向连续(E平行入射面)导出两类偏振波的入反折振幅关系(Fresnel 公式与完全偏振反射/Brewster角)。全反射时反射波与入射波振幅相同(无损耗),相位差由入射角与相对折射率决定。物理过程是入射波在界面上变为沿界面传播的衰逝折射波(平均能流密度只有沿界面方向不为零,瞬时能流密度沿垂直界面向介质二方向指数衰减,深度与入反相位差有关),能量暂时储存在折射波中沿界面传播一段距离后又全部反射入介质一中转化为反射波的能量。PIM中折射波的传播不引起介质中的热损耗,故全反射中介质二实际提供了一种弹性势能的载体,波的入射类似于一种弹性碰撞。 (2)电导体(EC):由于电导率不为零,导体内电磁波将引起传导电流并将能量转化为不可逆的热能,故导体可看作有损耗的PIM,其中实介电系数变为复介电系数的实部,而其虚部为电导率与波频之比。将PIM内电磁波解的实波矢换为导体内的复波矢(k平方为频率平方与介电系数与磁导系数之积)即可得导体内的电磁波解,其振幅沿界面垂直方向指数衰减,穿透深度并非电导率或复介电系数虚部的单调函数,在良导体情况(电导率很大或复介电系数虚部远大与实部即传导电流远大于位移电流)才近似反比于电导率与波频的平方根,导致理想电导体模型(PEC)与趋肤效应(高频波沿导体表面传播)。边值关系给出反射系数R(反射与入射波的能流比),PEC电导率趋向无穷,反射系数为1。故一般导体提供了一种非弹性势能的载体,电磁波入射类似力学的非弹性碰撞,但入射在PEC上却类似于无损耗的刚性碰撞。 狂狷书馆 燕处
47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全球缩放”。
crossludo 2012-8-31 11:31
“全球缩放” 。 基本物质的转换、量子真空态释放的无限能量、依据悬浮原理建立的无声运输系统、后生成基因工程、通过能量医学治疗模式进行的光和声的康复疗法、电动力学新理论等。例如:俄罗斯和德国的科学家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秩序的、相互连接的世界,在这里,所有物质都是根据数学分形顺序组织起来的。这种新观点被称为“全球缩放”。这个发现描述了对数空间的谐波结构,说明了通用常数的性质,规定了组成宇宙的非线性但却是分形双曲线标度。“全球缩放”将会彻底改变通讯技术,产生更环保的建筑设计,影响生物技术和医学技术及反重力研究。而这些因素共同预示着,人类的创造力将发生巨大变化。不仅如此,在科学技术、医学、艺术、文化和宗教之间的相互理解方面,人类也将会取得许多重大突破
个人分类: 每日心得|1292 次阅读|0 个评论
Maple计算物理函数包介绍
热度 1 maplesim 2012-8-7 12:50
概述 Maple 11 引入了 Physics 函数包,经过多年的持续开发,Maple的计算物理功能已经非常强大。Maple 允许你研究和处理计算物理领域中的广泛问题,包括经典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理论。同时它也提供研究生水平的场论使用资源。 • Physics package提供计算物理中计算对象的表示和相关的操作, 包括时空矩阵 ,Kronecker 和 Levi-Civita 对称和反对称符号,Pauli 和 Dirac 矩阵,微分算子 ,以及d'Alembertian时空坐标上的微分算子 ☐,n 维 Dirac 函数 ,量子算子,交换子和交换子代数,等等... • Physics package扩展了标准的计算领域, 提供了关于反交换和交换变量和函数的操作,以及相关的乘积和幂次操作;时空的张量指数, spinor和/或gauge类型,泛函微分,关于反交换变量的微分,张量表达式的微分和简化使用爱因斯坦求和约定。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利用Maple强大的计算引擎,相比传统使用纸笔计算的方式,更直观和方便。 • 作为计算领域的延伸,该函数包包含了一个Vectors子函数包,用于实现抽象向量微积分。 该函数包提供非投影三维向量的表示,非投影倒三角微分算子、梯度、散度、旋度、拉普拉斯算子的惰性和活动表示对象,以及笛卡尔、柱面、球面向量基下的投影三维向量的代数表示(非矩阵)。然后可以使用无坐标向量公式完成计算任务,探索其中向量和向量操作的无坐标属性,使用与教科书中相同的符号输入和操作向量表达式。 • 计算中的所有约定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灵活的交互式助手设置。 为了完成该计算领域,需要建立约定区别交换、反交换和非换变量、三维向量、张量等不同的对象。当用户在Maple工作表中加载Physics函数包时,会调入默认的约定设置,用户也可以使用设置助手修改这些约定。 • 教科书式的数学符号: 反交换和非交换变量显示为不同的颜色,非投影向量和单位向量分别显示为箭头和在顶部显示符号、向量微分算子( 倒三角算子)和拉普拉斯算子分别显示为 ∇ 和 ∆、Bras〈ψ⎢和 Kets⎢ψ〉等显示为与教科书相同的格式。 • 为 每一个 Physics 命令提供大量的示例和说明, 提供示例说明如何使用函数包中的命令解决 解析几何 、 力学 、 电动力学 、 量子力学 中的问题。 • 微分几何函数包提供了完整的计算工具处理高级广义相对论 。Maple 15新增加了十七个新的命令。 • Maple 在求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符号解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包括物理中的许多领域。Maple 15提供了新的算法进一步增强领先地位。 • 特殊函数,用于表示计算物理的解,也是 Maple 的一个强项, 同样在 Maple 15中得到增强。一组新的特殊函数,Bell 多项式,已经被加入到Maple 15中。 物理计算示例 力学:拉格朗日单摆 问题 求平面单摆的拉格朗日方程,端点处的质量为 m ,假设条件为: a) 以恒定频率 沿圆周均匀移动移动。 b) 单摆相对于 在平面上水面振荡。 解 a) 问题的原理图如下: 拉格朗日方程定义为: (2.1.1) (2.1.2) 其中 T 和 U 分别是系统的动能和势能,这里主要由质量点 m 产生。势能 U 是重力势能。 (2.1.3) 其中 g 是 重力常数 ,我们选择沿着 y 轴方向,因此重力为 。动能为: (2.1.4) 为了计算速度,单摆质量点的位置向量 为: (2.1.5) 选择水平 x 轴和参考坐标系的原点(圆圈的中心位置),得到 x 和 y 的坐标: (2.1.6) (2.1.7) (2.1.8) (2.1.9) 该表达式含有三角函数的乘积,所以可以使用Maple中的三角简化技术简化方程: (2.1.10) 对于重力势能,表示为质量点 m 的参数方程的形式。得到: (2.1.11) 从而得到期望的拉格朗日方程: (2.1.12) 考虑到拉格朗日系统的定义在建立关于时间 t 的微分之上,因此我们可以消除其中的两项 和 ,从而得到: (2.1.13) (2.1.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步骤与 a 部分相同: (2.1.15) (2.1.16) (2.1.17) (2.1.18) 现在,相对于 a 部分,唯一的不同是表达式使用 y 坐标,得到: (2.1.19) 这种情况下的参数化方程是: (2.1.20) (2.1.21) (2.1.22) 对于重力势能,表示为质量点 m 的参数化方程形式,得到: (2.1.23) 从而得到拉格朗日方程: (2.1.24) (2.1.25) 获取 L 中的不可微分项: (2.1.26) 从而得到拉格朗日方程: (2.1.27) 电动力学:旋转带电圆盘的磁场 问题 圆盘的半径为 a ,均匀带电电荷的表面密度是 以恒定角速度 围绕轴线旋转,其中 是圆柱坐标(极角)。计算圆盘轴上的磁场。 解 磁场 的表达式,依赖于电荷的电流 : 这里 是空间中任一点的位置向量, 是存在电流的任一点的位置向量,在这种情况下圆盘直径是 a , 是面积单元。 表示积分域,上面的表达式是一个曲面积分。 (2.2.1) 的表达式可以输入为圆柱坐标系下的二重积分 ( ); 该坐标系下圆盘的面积表示为 , 其中 变换范围是 0 到 a , 的范围是 0 到 。 (2.2.2) 我们选择与前一个问题相同的参考系统,原点在圆盘的中心,z 轴的方向垂直于圆盘。z 轴上一点的位置向量是: (2.2.3) 圆盘上一点的位置向量是: (2.2.4) 根据定义,一点 上的电流 等于电荷密度乘以电荷速度,也就是: (2.2.5) 最后,圆盘上一点 上的速度 可以通过计算 相对于时间 t 的导数得到,同时我们需要考虑单位向量 随时间的变化因素,这是因为它依赖于角度 ,圆盘是旋转的。 对 的导数计算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改变 从圆柱坐标系到笛卡尔坐标系的投影转换,明确 对 的依赖关系。 (2.2.6) 现在让 依赖于 时间 t , 然后求微分。 (2.2.7) (2.2.8) 让 , 然后移除 对 t 的显式依赖关系,得到 的表达式。 (2.2.9) 或者使用更简单的方法,知道 因此 通过 依赖于时间,用户可以计算 = 。为此目的,使用 VectorDiff 命令,自动考虑 依赖于 。 (2.2.10) 此时,我们已经定义在选定坐标系上的所有量,表示为恒定角速度 ,圆盘半径为 a 。磁场的表达式如下: (2.2.11) 但是为了完成积分,我们仍需要将 表示为积分变量 的函数。出于该目的,需要将 和 改变为笛卡尔基下的形式。 (2.2.12) (2.2.13) 改变后的 如下: (2.2.14) 现在可以完成积分计算,得到磁场 的值。 img border="0" alt="H_ := `assuming`( , " align="center" src="http://www.maplesoft.com.cn/products/maple/physics/images/physics-package-in-maple_156.gif" width="17" height="17">, , 和 。我们需要验证 的 对易(Commutator) , 使得 中的任意 components 为 0 (例如见 Chapter VI of Cohen-Tannoudji)。出于此目的, 的三维向量量子算子可通过 Vectors 函数包构建 ( vectorpostfix identifier 是 '_'), 以及 , 以及 和 和它们的元素可以设置为量子算子。 想要设置 和 为量子算子,只需要设置 和 。 (2.3.1) 因此对于 以及 自身表示为向量算子 和 的形式。 (2.3.2) (2.3.3) 其中, (2.3.4) (2.3.5) 的对易规则是关于 和 元素对易规则的子序列。这些规则可以通过使用 Setup 命令设置。这里需要输入许多交换子,一个方便的替代方法是使用索引(张量)符号(见下面的问题2)或者创建一个 Matrix 的索引过程。例如: (2.3.6) 现在可以使用 Matrix 构造器生成交换子,整个矩阵可以传递给 Setup 。 (2.3.7) (2.3.8) 中的元素是: (2.3.9) (2.3.10) (2.3.11) 使用 expansion 展开交换子: (2.3.12) (2.3.13) (2.3.14) 为了验证上面的表达式确实等于0,需要考虑下面的交换子规则: (2.3.15) 使用 Simplify : (2.3.16) (2.3.17) (2.3.18) (2.3.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使用张量符号表示量子算子元件 , 显示为 (请参考Chap VI in Cohen-Tannoudji练习部分)。 设置时空张量为 3、欧几里德三维空间,因此“时空”张量实际上是三维空间张量。为了使用教科书式的符号,使用 lowercaselatin 张量索引(见帮助 Setup )。 (2.3.20) 使用张量符号设置 r 和 p 的 Commutator 规则,使用 Simplify 命令应用爱因斯坦求和约定求积, Define r 和 p 为三维欧几里德空间的张量。 (2.3.21) 现在可以使用张量符号设置相关的交换子规则;消除前面关于量子算子的设置和代数规则(通过使用 Setup 中的 redo 参数项消除前面的定义,这里的例子不是必须的,但某些情况下需要)。 (2.3.22) 验证这些代数规则如何工作: (2.3.23) (2.3.24) (2.3.25) (2.3.26) 现在输入 , 以及 和 表示的 。对 LeviCivita 伪张量使用默认的缩写 ep_ 。 (2.3.27) (2.3.28) (2.3.29) (2.3.30) 因此, 可以给定为: (2.3.31) 用户可以展开这个规则,得到实际值,然后使用 Simplify 命令, (2.3.32) (2.3.33) 或者使用 Simplify 规则,而不是首先展开。 (2.3.34) 法律声明: Maplesoft, Maple是Waterloo Maple Inc.的注册商标。该程序可能包含错误,莎益博公司对使用该材料导致的损失不承担责任。该程序仅适用非商业、非赢利用途。如果您想使用这个应用程序,请联系莎益博公司。
个人分类: Maple基础学习|11835 次阅读|4 个评论
“蛟龙”载人潜水、“神九”载人飞天的几个电动力学问题
热度 17 等离子体科学 2012-6-28 16:17
这是从 吴老师的力学问题 来的。 当然,力学问题也有点问题: 1.“ 由于有压载铁,潜水器才能成为负浮力”——“ 潜水器”成为“力”,这是语法问题,不讨论。但是“负浮力”一说值得商榷。浮力是向上的,那么负浮力就是向下的了?怎么产生的? 实际情况是,如果在潜水器外边加压载铁,浮力只会增加(因为总体积增加,所以排开的水的体积也增加)。但是所受的重力也会增加。因为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即与物体体积相等的水所受的重力(但方向相反),所以如果密度比水大的物体,所受重力一定大于浮力。所以加上压载铁尽管增加了浮力,但是增加的重力更大。总的效果是增加了方向向下的、重力和浮力的合力。 2.加了压载铁,“ 加速度还可大于重力加速度”— —从传说中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那时起人们就知道,无论加了什么,重力加速度都不变。 变的是重力和浮力产生的合力所对应的加速度。 主要想说的是电动力学问题。 吴老师说:“ 如果‘蛟龙’也将声波转换为电磁波传送、接收,则因电磁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也远小于在太空和大气中的,也会有较大的延迟。 ” 实际情况是,光学电磁波(速度每秒30万公里)在海水里传播速度不会变化太多。但是会衰减很快。 其实人们早就在琢磨潜艇是否可以用无线电通讯——这是世界难题,真正的尖端科学。 抄一段笔者几年前的博文: 世界大国的威慑打击力量,特别是第二次打击力量,核潜艇是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而潜艇的长距离水下通讯以及对周围目标的长距离侦测,一直是难以解决的尖端问题。 人类相互之间的通信联络和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离不开波。在地球环境这样的“介质”中,主要就是声波和电磁波。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是利用眼睛对在物体上反射(或发射)的可见光接受和耳朵对声波的感知。但是要实现远距离的快速通讯,还是要靠电磁波。古代的烽火台和现在的各种“无线”通讯手段都是依靠电磁波的长距离、弱衰减的快速传播。有线的通讯手段也是在导体或光介质中传播电磁波(或者电磁波通过模式转换而成的静电波)。 但是在水下(特别是海水中),电磁波衰减得很厉害。这主要是水(特别是海水)是弱电离、强碰撞的。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这样的介质中会激发带电粒子不同的振荡模式。而这些振荡因为与水分子的热碰撞而很快衰减。越是高频的电磁波,越容易激发带电粒子的高频振荡模式,使得电磁波在水中的衰减长度越短。有人把这种现象比做金属对电磁场的屏蔽效应。但它们在物理上不一样。后者主要是因为其很高的截止频率(这个问题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说),而电磁波在海水中的衰减与前几年大家谈论的等离子体隐身的原理类似。 正因为海水的这个特性,潜艇的水下通讯和侦测主要靠声纳。但是声波在水中也很难传得远。特别是岸基的指挥系统如何同远在地球另一半的核潜艇进行通信联络?这是各国海军、特别是核大国海军面临的一大难题。 还有一个问题: 神九的通信问题。 神九可以用微波通信,没问题。因为大气对电磁波的吸收可以忽略。但是也不是总没问题。这几天神九要回来了。路上会有问题——就是大家熟知的“黑障”。 “黑障”问题和海水对电磁波的吸收问题是两种问题。但是相互联系。笔者写过一篇《 金属为什么多是亮晶晶的? 》,也是相同的问题:光学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传播问题。 也抄一段相关的在下面: 只要学过大四的等离子体物理(电动力学里也会讲),就知道:光学电磁波在(均匀、非磁化)等离子体中的色散关系是: w 2 =( w pe ) 2 +k 2 c 2 。这里 w pe 是“等离子体频率”,即等离子体受到高频电磁扰动后自由电子振荡的频率。这个频率由 ( w pe ) 2 =4 p ne 2 /m e 给出。其中的圆周率 p 、电子电荷 e 与质量 m e 都是基本自然常数,所以实际上 w pe 只与等离子体中自由电子密度的平方根成正比。固体金属里的自由电子密度大约是 10 22 -10 23 /cm 3 ,对应的等离子体频率 w pe 大约在 10 16 Hz的范围 ,在紫外的频谱区。所以一般的固体金属对整个可见光谱(~ 10 14 Hz )都是“截止”的。 “黑障”问题就是典型的截止问题:航天器在返回大气层时与大气的高速相对运动会产生高温,造成大气分子电离,在航天器周围产生高密度的等离子体。因为等离子体的截止频率与密度的平方根成正比,所以这种高密度等离子体的截止频率超过了微波通信的频率,导致通信的“截止”——微波波段的电磁波无法穿透这层包裹航天器的等离子体。 而海水对电磁波的吸收则是因为电磁波激发的游离电子的高频振荡与海水中水分子间的碰撞。(上面已经说过。) 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等离子体物理问题。 还有就是吴老师提到的轨道变化(因为速度减小引起的,或者航天器任务需要的变轨)。 这种变化需要在轨动力。目前我国航天器的在轨动力都是化学推进器提供的。但是化学推进器的比冲(单位推力产生的动量)很低(300秒),效率也不高。所以航天器要带大量的推进剂(一般占发射重量的70%)上天(想象一下你开的宝马或者桑塔纳70%的载重能力要用来装汽油)。更先进的推进器是电推进器。除了一些特殊用途的微推进,电推进主要是等离子体推进。这里面的等离子体物理问题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以后有时间会详细说说。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7178 次阅读|45 个评论
[转载]QuantumGas_Y12M06W1
Veda 2012-6-1 16:15
2012-05-28 题目:用腔量子电动力学测量量子点的非马尔科夫声子失相位(dephasing) 作者:K. H. Madsen, P. Kaer, A. Kreiner-M?ller, S. Stobbe, A. Nysteen, J. M?rk, P. Lodahl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5623v1 证实与L3光子晶体纳米腔具有空间耦合并谱失谐的单个量子点衰变速率展现宽带放大,这是声子辅助过程的一个明证。实验数据能用考虑了得自纵向声学声子的失相位的微观非马尔科夫模型进行解释。作者并解释了L3光子晶体腔与微柱形腔和Anderson局域化腔的行为的根本区别。比较理论和实验提出腔中量子点受到的等效声子密度。这个物理量决定了声子失相位过程。作者证实在腔量子电动力学装置中能敏锐测量等效声子密度。 题目: 热流驱动自旋波放大:阻尼和交换相互作用 作者:S. Borlenghi, M. Franchin, H. Fangohr, L. Bergqvist, a. Delin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5650v1 题目:在超流费米气体中BCS极限下产生涡旋偶极 作者:S. Gautam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5670v1 数值研究在超流费米气体中BCS极限下产生涡旋偶极。产生涡旋偶极的方法可以是障碍物运动速度超过临界值,也可以是将超流的两部分突然混合。在盘型俘阱中,冲击波能形成密度涟波,当蛇形不稳出现时,密度涟波衰变成涡旋偶极。 题目:电磁声子凝聚和激射 作者:David Snoke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5756v1 备注:23 pages, 6 figures; Based on the book chapter in Exciton Polaritons in Microcavities, (Springer Series in Solid State Sciences vol. 172), V. Timofeev and D. Sanvitto, eds., (Springer, 2012) 本文综述了微腔中电磁声子凝聚与半导体腔结构中标准激射之间的相似和差别以及所谓“光子凝聚”的新实验。 题目:1D波色气体中相互作用淬灭之后依赖时空的关联函数的精确时间演化 作者:Jorn Mossel, Jean-S\'ebastien Caux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1.1885v2 研究相互作用的Lieb-Liniger气体在将相互作用突然关掉后的非平衡动力学。精确计算出依赖时空的关联函数在此后的时间演化。 不同的关联函数具有不同的弛豫行为。将长时平均与几种统计系综的预言结果做比较。固定粒子数的推广Gibbs系综给出长时情形和所用长度尺度的正确结果。 题目:具有零陈数是的驱动-耗散原子超流中的Majorana模 作者:C.-E. Bardyn, M. A. Baranov, E. Rico, A. Imamoglu, P. Zoller, S. Diehl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1.2112v2 研究2D费米子系统中耗散诱导的p-波配对态并说明在零陈数相中存在空间分开的Majorana零模。构造出阱俘Majorana零模的耗散涡旋的一个模型,并通过将问题映射到手征1D线——观察到用拓扑不变量(绕数)突然变化表征的非平衡拓扑相变——说明其拓扑起源。作者说明涡旋核部位存在单个Majorana零模与所用模型的耗散性质密切相关。操控耗散开启了实验实现这类态——无Hamiltonian对应物——的可能性。 题目:通过角分辨透过光格子中冷原子的量子衍射光栅研究Fock空间 作者:Adhip Agarwala, Madhurima Nath, Jasleen Lugani, K. Thyagarajan, Sankalpa Ghosh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2.5246v2 备注:40pp,PhysRevA 改变腔模与光格子之间的相对角度,通过腔的透射谱的峰也随之而变,这反映了被照射位置处原子的统计分布。因此,这种量子衍射光栅的角分辨透射谱能能提供关于光腔中超冷原子量子态的Fock空间结构的大量信息。 题目:物质波参数放大的动力学 作者:Robert B\"ucker, Ulrich Hohenester, Tarik Berrada, Sandrine van Frank, Aur\'elien Perrin, Stephanie Manz, Thomas Betz, Julian Grond, Thorsten Schumm, J\"org Schmiedmayer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3.5357v2 基于密度矩阵方法发展出参数放大的模型,它很自然地考虑了物质波的特殊性:巨大的损耗和源状态布居的时间依赖关系,长的相互作用时间,以及被放大模的空间动力学。用该模型解释了从1D简并波色气体发射的两支原子束的实验细节。 题目:量子点微腔系统中选择自旋的Purcell效应 作者:Qijun Ren, Jian Lu, H. H. Tan, Shan Wu, Liaoxin Sun, Weihang Zhou, Wei Xie, Zheng Sun, Yongyuan Zhu, C. Jagadish, S. C. Shen, Zhanghai Chen 来源: http://arxiv.org/abs/1008.1017v6 证实单量子点激子自旋态与量子点-微腔系统中的腔模选择性耦合。通过调节外磁场,不同的激子自旋态与腔之间的耦合不同。由于Purcell效应,自旋向上的激子态的发射强度相对自旋向下的激子态增大了26倍,表明光发射的选择性放大。用四能级速率方程建模,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定量相符。 题目:ZnO微米线中室温1D电磁声子凝聚 作者:Liaoxin Sun, Shulin Sun, Hongxing Dong, Wei Xie, M. Richard, Lei Zhou, L. S. Dang, Xuechu Shen, Zhanghai Chen 来源: http://arxiv.org/abs/1007.4686v1 腔-电磁声子的形成源自激子与腔模之间的强耦合,它是最有希望实现室温下宏观自发相干的复合波色子。至今,多数的关于电磁声子量子简并的实验都是在复杂的2D平面微腔中进行的。空间维数对激子电磁声子组成的复合波色子系统的相干量子简并性的影响仍不清楚。本文报道在ZnO微米线中第一次观察到1D电磁声子在室温凝聚。 题目:1D ZnO 激子电磁声子在室温下的热增宽可以忽略 作者:Aurélien Trichet, Liaoxin Sun, Goran Pavlovic, Nikolay A. Gippius, Guillaume Malpuech, Wei Xie, Zhanghai Chen, Maxime Richard, Le Si Dang 来源: http://arxiv.org/abs/0908.3838v2 半导体中的激子与声子库完全解耦——即使在室温——这是因为激子与光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实验材料ZnO。 2012-05-29 题目:在弱非线性,弱色散和弱耗散极限情形下冷原子气体的流体力学 作者:Manas Kulkarni, Alexander G. Abanov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5917v1 冷原子系统经常展现流体力学行为并维持非线性色散波的传播。虽然这种传播有赖于系统的诸多细节,在弱非线性,弱色散和弱耗散的普适极限下,仍能获得许多信息。在此极限下,使用归约微扰方法将与冷原子有关的流体力学模型映射为手性1D方程, 例如,KdV,Burgers,KdV-Burgers 以及 Benjamin-Ono 方程。这些方程已经被研究得很清楚。因此,上述的映射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用以估算原始的流体力学方程和研究非线性,色散和耗散之间的相互影响。非线性,色散和耗散三者是非线性流体力学的标志。 题目:光格子中相互排除的三组分费米原子的超流态 作者:Kensuke Inaba, Sei-ichiro Suga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5964v1 若三种排斥相互作用的各向异性强,其中二种原子形成Cooper对,第三种仍是费米液体。第三种原子的密度涨落导致一个等效地吸引相互作用。若填充接近半填满,改变填充因子不影响超流的稳定性。确定了 温度-填充-排斥相互作用各向异性 相图。 题目:赝凝聚中的相位相干:用随机 G-P方程做 ab initio 分析 作者:D. Gallucci, S. P. Cockburn, N. P. Proukakis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075v1 研究非零温准-1D波色气体中相位相干对温度的时间依赖性。得到的结果与Richard et al. (Phys. Rev. Lett. 91, 010405 (2003)) 和 Hugbart et al. (Eur. Phys. J. D 35, 155-163 (2005))在整个实验温区 ($0.8T/T_{\phi}28$)的数据一致。分析从1D随机G-P方程出发,以通过自洽修正的方式计入横向赝1D效用,这使该模型在 $\mu ~ few \hbar \omega_\perp$情形下可用。 题目:BEC中1D相位涨落的动量谱 题目:S. Richard, F. Gerbier, J. H. Thywissen, M. Hugbart, P. Bouyer, A. Aspect 作者: http://arxiv.org/abs/cond-mat/0303137 备注:Phys. Rev. Lett. 91, 010405 (2003) 用Bragg谱测量纵横比为152的BEC的轴向动量分布。观察到1D相位涨落的动量分布的洛伦兹特征。分布宽度对温度的依赖性为赝凝聚理论提供了一个验证。观察到的凝聚长度与无密度涨落情形一致,即使相位涨落很大仍然若此。 题目:细长形凝聚物的相干长度:用物质波干涉测量所做的一项研究 作者:Mathilde Hugbart (LCFIO), Jocelyn Retter (LCFIO), Fabrice Gerbier, Andres Varon (LCFIO), Simon Richard, Joseph Thywissen, David Clement (LCFIO), Philippe Bouyer (LCFIO), Alain Aspect (LCFIO) 来源: http://arxiv.org/abs/cond-mat/0501456v1 备注: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D 35 (2005) 155-163 测量凝聚物介于相位相干与相位强涨落之间的过渡区时,它的空间关联函数。观察到1D相位涨落从高斯型连续变化到指数型。作为温度的函数,空间关联函数的宽度说明凝聚相干长度在两个参数区之间没有尖锐的转变。 题目:纳米管对超冷原子的散射和吸收 作者:B. Jetter, J. M\"arkle, P. Schneeweiss, M. Gierling, S. Scheel, A. G\"unther, J. Fort\'agh, T. E. Judd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161v1 研究静止和振动纳米管对冷原子的散射。发现用修正的成对求和方法能极大地简化散射势的计算。若用BEC,纳米管对原子的量子反射变得重要起来。实验中观察到的纳米管对原子的非平庸吸收,用原子间相互作用和量子压强进行解释。纳米管的振动不会显著减小凝聚分数,但低频振荡会显著加热原子气。 题目:被修饰的,噪声-或无序-恢复的光格子 作者:Hannes Pichler, Johannes Schachenmayer, Jonathan Simon, Peter Zoller, Andrew J. Daley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189v1 外部噪声是任何量子系统的固有性质,并对表现敏感多体现象的系统都有特别强的影响。本文说明被修饰的格子方案能控制光格子最低能带中量子原子气的特定类型的噪声,选择特殊的修饰场参数能消除格子噪声的一级效应。研究噪声诱导玻色子和费米子远离该参数区的非平衡动力学,并阐明同样的技术也能减少投影格子势中的空间无序。 题目:抖动的颗粒激光 作者:Viola Folli, Andrea Puglisi, Luca Leuzzi, Claudio Conti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5977v1 备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至今仍无关于抖动的颗粒物发射激光的研究,本文中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激光受到颗粒运动的影响和控制,并且观察到竞争的随机激光。证明引力对光学应用无序材料有影响。 题目:随机动力学中的分析力学:最大概率的路径,大偏离速律函数和Hamilton-Jacobi方程 作者:Hao Ge, Hong Qian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052v1 分析力学是牛顿确定论动力学的数学结构。作为浸没于流体中的过阻尼粒子的随机过程,既然处处不可微分,扩散是没有动量的。本文研究证实,随机微扰常微分方程 $dX_t=b(X_t)dt+\epsilon dW_t$ 描述的随机动力学产生分析力学,其中 $W_t$ 是布朗运动。在小 $\epsilon$ 极限,随机方程除 $\dot{x}=b(x)$ 之外的解是稀有事件。当出现这类事件时,随机运动的最大概率轨迹是拉格朗日力学 $\mathcal{L}=\|\dot{q}-b(q)\|^2/4$ 和 哈密顿力学 $H(p,q)=\|p\|^2+b(q)\cdot p$。哈密顿守恒定律意味着稀有事件的最大概率轨迹沿路径具有均一的“额外动能”。稀有事件也能用大偏离原理表征,将 $X_t$的概率密度函数表示成 $f(x,t)=e^{-u(x,t)/\epsilon}$,其中 $u(x,t)$ 是满足对应哈密顿-雅克比方程的大偏离速率函数。具有 $\nabla\times b\neq 0$ 的不可逆扩散过程对应受到洛伦兹力 $\ddot{q}=(\nabla\times b)\times \dot{q}+1/2\nabla\|b\|^2$的牛顿系统。随机运动和分析力学之间的联系能用应用数学的各种方法研究,例如奇异微扰,粘滞解和可积系统等。 题目:原子光学中的非绝热量子混沌 作者:S. V. Prants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077 备注:substantial text overlap with arXiv:1201.0326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17(7): 2713-2721, 2012 驻波激光场中原子物质波的相干动力学。在缀饰态图像中,二能级原子在两个光学势中弹道式传播。当波包中心通过场节点时用一个势到另一个势的转变概率最大,并由简单的指数公式给出,指数是Landau--Zener 参数 $\kappa$。 若 $\kappa \gg 1$,则运动本质上是绝热的。若 $\kappa \ll 1$则几乎是共振和周期性的。若 $\kappa \simeq 1$,原子波包在每个节点处劈裂并进行非绝热跃迁,与上述两种情形相比,波函数变得非常复杂。这种效应被称作非绝热量子混沌。 波包在 $\kappa \simeq 1$时激增与点状原子的具有正的最大Lyapunov 指数的经典理论中质心的混沌运动 之间联系密切。建立起来的量子-经典对应被下属事实所证实:Landau-Zener参数$\kappa$在模拟质心混沌运动的映射中指定了半经典动力学的混沌区。在动量和位置概率的行为中发现了非绝热量子混沌的表现。 题目:光格子中冷原子的哈密顿混沌 作者:S. V. Prants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087v1 备注:substantial text overlap with arXiv:quant-ph/0701038 Hamiltonian Chaos beyond the KAM Theory (Berlin: Springer Verlag and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10), 193-223 考虑一个移动的二能级原子与驻波单模激光场之间无损耗相互作用的基础模型。原子平移运动的经典处理给出半经典的哈密顿-薛定谔方程,其是具有两个运动积分的5D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原子动力学可能是正则的或混沌的,这取决于控制参数——即原子与场的失谐和反冲频率——的值。用原子电偶极$u$的随机行走,给出原子混动输运的半经典理论。基于原子跨过驻波节点时该变量的跳迁型行为,构造了指定质心运动的随机映射。发现失谐,反冲频率和原子能量之间的关系,在此条件下,原子在光格子中可以做混动运动。得到原子输运具有分形性质的解析条件,并解释了动力学分形的分级结构。原子在驻波场中运动的量子力学处理是用原子在两个光学势中运动的缀饰图形得到的。…… 题目:量子流体动力学相似是否比薛定谔方法更具有一般性? 作者:Piero Chiarelli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131v1 备注:substantial text overlap with arXiv:1107.4198 研究量子流体力学相似(QHA)的薛定谔方程等价的等价形式并将其推广到随机情形。QHA除了重新得到标准的量子力学之外,还能描述随机动力学,这得 Kostin 给出的耗散的薛定谔方程。研究表明,QHA适于处理带有局部噪声的问题。在此情形,QHA能得到无薛定谔方法得不到的结果。 题目:超冷原子中与核自旋无关的短程三体相互作用 作者:Noam Gross, Zav Shotan, Servaas Kokkelmans, Lev Khaykovich 来源: http://arxiv.org/abs/1003.4891v4 备注:Phys. Rev. Lett. 105, 103203 (2010) 研究超冷$^7$Li气体中跨过Feshbach共振的三体重组损耗并与 报道的具有不同核自旋态的结果比较。在两种状态下,重组最小的位置和宽度以及Efimov共振是一致的,表明短程物理与核自旋无关。 题目:线圈QED中超强耦合动力学的量子模拟 作者:D. Ballester, G. Romero, J. J. García-Ripoll, F. Deppe, E. Solano 来源: http://arxiv.org/abs/1107.5748v2 备注:Phys. Rev. X 2, 021007 (2012) 提出一种实验方法在标准线圈QED中模拟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在超强和深强耦合区的动力学。 题目:超快激光诱导的亚波长结构趋向纳米尺寸:等离基元效应的强大作用 作者:Min Huang, Ya Cheng, Fuli Zhao, Zhizhan Xu 来源: http://arxiv.org/abs/1109.6780v2 题目:从三原子连续谱中的缔合Efimov三聚物 作者:Olga Machtey, Zav Shotan, Noam Gross, Lev Khaykovich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1.2396v2 备注:Phys. Rev. Lett. 108, 210406 (2012) 发展了一种实验方法用于从三原子连续谱中的rf缔合Efimov三聚物。 题目:自旋-轨道耦合BEC中的量子三临界性和相变 作者:Yun Li, Lev P. Pitaevskii, Sandro Stringari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2.3036v2 研究受到等强Rashba 和 Dresselhaus 自旋-轨道耦合的自旋1 /2相互作用波色子的相图。 题目:光格子和超格子中超冷波色原子的同格点上三体相互作用 作者:Manpreet Singh, Arya Dhar, Tapan Mishra, R. V. Pai, B. P. Das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3.1412v2 备注:Phys. Rev. A 85, 051604(R) (2012) 理论研究光格子中加入三体相互作用的Bose-Hubbard模型中的相变。 2012-05-30 题目:自旋-轨道耦合光格子中的Dzyaloshinskii-Moriya (DM)相互作用和螺旋序 作者:Ming Gong, Yinyin Qian, V. W. Scarola, Chuanwei Zhang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211v1 最近在超冷原子气体实验中实现的自旋-轨道耦合能用于研究不同类型的螺旋序以及多铁效应。光格子中的自旋-轨道耦合能产生 Dzyaloshinskii-Moriya (DM) 自旋相互作用,这对自旋螺旋序是至关重要的。推导深Mott绝缘体区半填满情形的一个等效自旋模型,证实用现有的实验参数就能在光格子中实现极强的DM相互作用。用经典 Monte Carlo仿真得到费米子和波色子的等效自旋模型的构成丰富的相图。 题目:双阱势中电磁声子凝聚物的对称破除效应 作者:A. S. Rodrigues, P. G. Kevrekidis, J. Cuevas, R. Carretero-Gonzalez, D. J. Frantzeskakis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262v1 研究当存在非共振抽运和非线性阻尼时,双阱势中准1D电磁声子凝聚物的对称态和反对称态的存在性,稳定性和动力学。系统的某些典型特性,如非对称解的分岔,与原子凝聚物领域中考虑的双阱系统的哈密顿类似物看起来相似。然而,也有些非平庸的差别:例如,当原子数稍大些,在相关的杈形分岔中呈现的母分支与子分支的性质是不稳定的。另一个在原子凝聚中未出现的有趣特性是当相互作用是吸引时,分岔是亚临界而非超临界的。这些结论得到数值仿真的证实。 题目:1D光格子中硬核任意子的动力学性质 作者:Yajiang Hao, Shu Chen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272v1 题目:极化费米混合物中界面传导对相关物理参数的依赖关系 作者:N. Ebrahimian, M. Mehrafarin, R. Afzali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281v1 备注: Physica C (2012) 考虑存在Hartree-Fock(HF)势时质量不对称的极化费米子系统。关注具有各种相互作用强度的BCS参数区,并用数值方法得到化学势,HF势和质量比的容许值。得到N-SF界面热导对相关物理参数,即温度,质量比和相互作用强度的函数关系。重要的是, 从温度$T_{\text{m}}$开始界面传导随温度下降而减小,温度为$T_{\text{m}}$时粒子的平均动能恰好能够克服SF能隙。得到$T_{\text{m}}$对质量比和相互作用强度的函数关系。得到给定温度时热导随HF势和非均衡化学势的变化。最后,由于相关温度随质量增大而升高,通过考虑成对势对温度的依赖关系研究了 $^6\text{Li}$-$^{40}\text{K}$ 对应的情形。 题目:偶极量子波色气体的各向异性激发谱 作者:G. Bismut, B. Laburthe-Tolra, E. Marechal, P. Pedri, O. Gorceix, L. Vernac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305v1 用Raman-Bragg谱测量偶极Cr BEC的激发谱。能谱对偶极相对激发动量的取向有依赖关系,这证实各向异性源自原子间偶极相互作用。将实验结果与基于局域密度近似的Bogliubov理论以及大激发波长下对含时 Gross-Pitaevskii 方程的数值仿真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声速具有各向异性。 题目:与费米子物质耦合的动力学规范场的原子量子仿真:从弦破除到淬灭后的演化 作者:D. Banerjee, M. Dalmonte, M. Müller, E. Rico, P. Stebler, U.-J. Wiese, P. Zoller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366v1 用光格子中超冷原子的费米-波色混合物,构造了一个 与费米子物质耦合的U(1)规范理论的量子仿真器。构造以量子 链接为基础,它用离散量子变量实现连续的规范对称。在低能情形,具有交错费米子的量子链接模型呈现于能量子仿真的Hubbard型模型。这容许研究弦破除和淬灭后的实时演化,经典仿真却不能实现。 题目:自旋-轨道耦合量子气体的求和规则,偶极振荡和自旋极化 作者:Yun Li, Giovanni Martone, Sandro Stringari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398v1 使用求和规则方法研究简谐阱俘的自旋-轨道耦合BEC的偶极振荡。指出气体的自旋极化所起的关键作用。在条纹相到自旋极化相的转变处,最低的偶极频率展现一个特征跳跃。对于大的凝聚物,在自旋极化相到单个极小相的二级转变附近,最低频率趋于消失,这反映了自旋极化率的发散行为。将结果与最近的实验测量和等效质量近似的预言做了比较。 题目:具有单个杂质的1D Hubbard模型连续谱中的二体束缚态 作者:Jiang-min Zhang, Daniel Braak, Marcus Kollar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431 报道具有一个杂质势的1D 二体(波色子或费米子)Hubbard模型连续谱中束缚态。这个态具有Bethe-ansatz形式,虽然模型是不可积的。而且对于大范围的参数空间,其能量位于连续能带中。这个态能连续地从连续谱中调出调入。 题目:1D 中精确可解的自旋-轨道模型 作者:Brijesh Kumar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436 利用非局域幺正变换,得到自旋1/2和赝自旋1/2轨道具有最近邻耦合的 Kugel-Khomskii 模型的精确解。该变换将自旋与轨道彻底分离,自旋变成顺磁的而轨道形成一个XXZ Heisenberg链。文中讨论了关联的属性。评论了该模型对Sr$_2$CuO$_3$ 的适用性。 题目:任意维费米气体的普适性质 作者:Manuel Valiente, Nikolaj T. Zinner, Klaus Molmer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388v1 题目:Holstein-Hubbard模型中的双极化子和极化子:相似与差别 作者:O. S. Bari\u{s}i\'c, S. Bari\u{s}i\'c 来源: http://arxiv.org/abs/1006.3160v2 备注:Eur. Phys. J. B. 85, 111 (2012) 2012-05-31 题目:2D和3D中强关联玻色子从超流到正常相的转变 作者:Juan Carrasquilla, Marcos Rigol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484v1 用量子蒙特拉罗研究2D和3D格子中硬核玻色子(XY 模型)的有限温度相图。 题目:光量子流体 作者:Iacopo Carusotto, Cristiano Ciuti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500v1 备注:71pp,rev 本文综述在非线性光学系统中对光量子流体的基本理解和控制。当存在由介质的光学非线性诱导的等效光子间相互作用时,多光子系统能像量子流体那样集体运动,其内禀的非平衡性质产生诸多奇异的特性。本文将提到近期实验观察到的各种光子流体动力学效应:从超流绕缺陷以低速流动,到超声流动中出现的 Mach-Cherenkov 锥,再到拓扑激发——如量子化涡旋,大型不可穿透障碍物表面上的暗孤子等——的流体动力学形成。虽然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几年得到广泛研究的一类半导体系统(即,光与物质强烈耦合的平面型半导体微腔,腔电磁声子是其中的元激发),但是光量子流体的概念能应用于诸多系统:从大块非线性晶体,到光腔中的原子云,再到光子晶体腔,最后是基于Josephson节的超导量子线圈。本文的结论部分憧憬了实现强关联光子气体的动人远景。重要的是,作者给出实现光子阻塞的不同机理,讨论预期将出现于强非线性腔中的新奇量子相,并指出操控光子的人造规范场能给出各种各样的现象。 题目:阶跃势中流体的统计力学 作者:V. Zaskulnikov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546v1 研究阶跃力场所产生的流体边界的表面效应。考虑经典的简单流体,用局部场模拟固体。确定出特定的表面$\Omega$-势$\gamma$,表面数密度,Henry吸收常数。得到表面团簇展开(表面$\Omega$-势展开成活性的幂)。这个展开与压强的团簇展开相似,后者中的Ursell因子被Ursell因子的一级矩对sectors 或 orthants的积分所取代。将接触定理推广到有限阶跃场的情形。发现表面数密度(其不变部分)由成对Ursell函数的一级矩决定。分析了高温极限和低温极限情形,与先前得到的一般性结果一致。建立了与固体和流体置换操作有关的解的对称性。 题目:光化学反应模型中的图样形成 作者:Hidetsugu Sakaguchi, Daishiro Kijima, Shunsuke Chatani, Toshiaki Hattori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576v1 备注:Journal of the Physical Society of Japan, 2011 vol.80, 124001 在实验中用准直紫外光照射光聚合薄膜得到条纹形和柱形图样。提出一个光聚合的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具有空间周期的柱形结构。 题目:具有拓扑非平庸平能带的推广Bose-Hubbard模型中的Mott绝缘-超流转变 作者:Xing-Hai Zhang, Su-Peng Kou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641v1 题目:半填满 2D Hubbard模型中依赖动量的赝能隙 作者:D. Rost, E. V. Gorelik, F. Assaad, N. Bl\"umer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788v1 题目:波色子Josephson节中自旋压缩态的动力学产生 作者:B. Juli\'a-D\'\iaz, T. Zibold, M. K. Oberthaler, M. Mel\'e-Messeguer, J. Martorell, A. Polls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756v1 在双阱势超冷玻色子原子凝聚物中形成压缩态。重点是这种态怎样从初始的相干多体量子态中动力学形成。描述两种情形:在稳定点附近的系统演化中和在非稳定点附近的短期演化中的压缩形成。后者在极短时间内产生强压缩态。基于波色-哈伯德Hamiltonian的半经典近似,能预言压缩量,它通过简单的解析公式与$N$和相干自旋形成建立标度关系。 题目:自旋量子比特的线圈量子电动力学 作者:K. D. Petersson, L. W. McFaul, M. D. Schroer, M. Jung, J. M. Taylor, A. A. Houck, J. R. Petta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767v1 通过把InAs纳米线双量子点与超导腔耦合在一起实现线圈量子电动力学结构与自旋量子比特的组合。用电偶极自旋共振驱动单个自旋的旋转并证实阱俘于腔中的光子对单个自旋的动力学具有敏感响应。这种混合量子系统允许测量自旋寿命和观察自旋的相干旋转。证实强度为1MHz的自旋-腔之间的耦合是能实现的。 题目:用单个自旋测量机械运动 作者:S. D. Bennett, S. Kolkowitz, Q. P. Unterreithmeier, P. Rabl, A. C. Bleszynski Jayich, J. G. E. Harris, M. D. Lukin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740v1 理论研究用二能级系统做探测器测量机械谐振子。最近的实验中,用与金刚石中氮缺位中心有关的单电子自旋测量室温下磁化悬臂的热运动 {Kolkowitz et al., Science 335, 1603 (2012)} 。本文详细分析该方法的敏感极限以及测量谐振子零点运动的可能性。进一步讨论了测量的反作用,发现虽然反作用将导致加热,但仍能用于探测零点运动。虽然本文只关注氮缺位中心与磁悬臂的耦合,但是得到的结果同样适用于多种自旋-谐振子耦合系统。文中还讨论了制备机械谐振子的非经典态。 2012-06-01 题目:强耦合微腔激子-电磁声子中的动力学Stark效应 作者:Alex Hayat, Christoph Lange, Lee A. Rozema, Ardavan Darabi, Henry M. van Driel, Aephraim M. Steinberg, Bryan Nelsen, David W. Snoke, Loren N. Pfeiffer, Kenneth W. West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879v1 在强耦合微腔量子阱激子-电磁声子中观察到非共振动力学Stark平移。Stark效应在10K GaAs/AlGaAs系统中通过fs抽运-测量被证实,对抽运能流 2 mJcm$^{-2}$ 和红失谐 50 meV,兰移接近meV量级,与理论相符。强耦合电磁声子Rabi二重态的能级结构不受兰移的影响。这里证实的效应将容许产生与密度无关的势并赋予电磁声子凝聚物具有良好定义的相位线性。为调控这类凝聚物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就像冷原子系统中的偶极势。 题目: 三角格子中超冷波色系统的可识别性 作者:Zhi Lin, Jun Zhang, Ying Jiang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949v1 解析计算三角格子中超冷波色系统(Bose-Hubbard模型)的动量分布,结果与实验数据定性符合。 题目: 半导体双量子点中光学声子激射 作者:Rin Okuyama, Mikio Eto, Tobias Brandes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955v1 提出将半导体双量子点与LO声子模(起腔的作用)弱耦合在一起能实现光学声子激射。若以远大于声子衰变速率的电子隧穿速率抽运量子点将发生激射,而在极慢隧穿情形,将观察到声子发射的反聚束效应。强电子-声子耦合时,Franck-Condon效应诱导的等效热化使上述两种效应消失。 题目:1D中晶格费米子的自旋扩散 作者:Andrew P. Snyder, Theja N. De Silva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7019v1 组合利用热力学Bethe ansatz和局域密度近似计算由不均衡布居数所驱动的自旋流和自旋扩散系数。 题目:Larkin-Ovchinnikov超流中相互作用诱导的可移动费米杂质的局域化 作者:Jian Li, Jin An, C. S. Ting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7027v1 理论研究2D光格子中可移动费米杂质与Larkin-Ovchinnikov超流之间的相互影响。当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充分强时,杂质原子被局域化并配成对。 题目:受到任意含时均匀外场的1D紧束缚模型的动力学 作者:W. H. Hu, L. Jin, Z. Song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5.6999v1 用路径积分方法计算两个1D系统的精确传播子。指出Bloch加速定理能被推广到量子化的冲量-动量定理。证明在任意含时均匀外场中演化的高斯波包总是保持其形状。波包的停止和加速都能通过脉冲场以绝热方式实现。 题目:二格点Bose-Hubbard模型的解析方法:从Fock态到薛定谔猫态和纠缠熵 作者:Luca Dell'Anna 来源: http://arxiv.org/abs/1108.6188v1 备注:Phys. Rev. A 85, 053608 (2012) 题目:狭长管光格子上非均衡费米子超流中振荡配对振幅和磁性可压缩-不可压缩转变 作者:Kuei Sun, C. J. Bolech 来源: http://arxiv.org/abs/1112.1622v2 备注:Phys. Rev. A 85, 051607(R) (2012) 题目:在BEC中从畴壁湮灭中产生涡旋和 3D skyrmion 作者:Muneto Nitta, Kenichi Kasamatsu, Makoto Tsubota, Hiromitsu Takeuchi 来源: http://arxiv.org/abs/1203.4896v2 备注:Phys.Rev.A 85, 053639 (2012)
4200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动力学讲义=Lectures on Electrodynamics》钟学富
ustcpress 2012-5-7 14:41
《电动力学讲义=Lectures on Electrodynamics》钟学富
丛书:理工科核心课程双语规划教材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书号(ISBN):978-7-312-02899-1 页码:300(16开) 定价:33.00元 编辑邮箱: edit@ustc.edu.cn (欢迎来索要目录、样章的PDF) 当当购书链接: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525287 【 内容简介 】 本书精选电动力学的基本内容,以讲义的形式按课堂教学顺序组织成 46 讲。内容包括矢量分析、静电场、静磁场、麦克斯韦方程、物质中的电磁场、电磁波的传播、辐射理论和相对论力学等。各讲内容均衡、简练,公式推导详细,附思考问题,突出重点,减轻阅读困难。本书重点解决课堂教学的 “ 程序化 ” (将科学体系变为讲授的时序)问题,可直接用作教师教案,组织课堂讲授;在适当增加内容之后,本书可作为普通大学本科或师范院校物理系电动力学课程的教材;本书还可作为参考阅读资料,帮助提高科技英语水平。 【 作者简介 】 钟学富, l939 年生,四川新都人,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门化。曾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1987 年赴美为访问学者,在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物理系从事固体理论研究。现居美国。单独与合作发表中英文物理论文约 30 篇。主要成果包括确立半导体中一类光转化杂质模型,经实验证实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首次提出在晶体场计算中考虑传导电子贡献,此概念被用于修改穆斯堡尔效应中的电场梯度公式。另外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光明日报》、《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刊物发表涉及信息论和物理学的哲学问题的论文约 l0 篇。近年来陆续出版《物理社会学》、《社会系统》、《休闲哲学》等专著,尝试将自组织及相关理论应用于社会研究,发展社会科学的演绎理论。 【目录】 Preface Lecture 1 Introduction to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Vector Analysis ( Ⅰ ) : Gradient Lecture 2 Vector Analysis ( Ⅰ ): Divergence Lecture 3 Vector Analysis ( Ⅱ ) : Curl Lecture 4 Electrostatic Field ( Ⅰ ) Lecture 5 Electrostatic Field ( Ⅱ ) Lecture 6 Poisson's Equation and Laplace's Equation Lecture 7 Solving Laplace's Equation Lecture 8 Example of Boundary Value Problem: Conducting Sphere in a Uniform Field Lecture 9 Electrostatic Images Lecture 10 Solving Poisson's Equation Lecture 11 Electric Field in Dielectric Media Lecture 12 Gauss's Law in Dielectric Media Lecture 13 Poisson s and Laplace's Equations, Boundary Conditions in Dielectric Media Lecture 14 Solving Electrostatic Problems in Dielectric Media Lecture 15 Microscopic Theory of Dielectrics Lecture 16 Energy of Electrostatic Field Lecture 17 Electric Current ( Ⅰ ) Lecture 18 Electric Current ( Ⅱ ) Lecture 19 Magnetic Field of Steady Current Lecture 20 Vector Potential of Magnetic Field Lecture 21 Magnctic Ficlcl in Maiier Lecture 22 Field Equation.and Boundary Conditions Lecture 23 Magnctic Propcrties of Matter( Ⅰ ) Lecture 24 Magnctic Propcrties of Matter ( Ⅱ ) Lecture 25 Elcctromagnetic Induction Lccture 26 Magnetic Encrgy Lccture 27 Slowly Varying Currents ( Ⅰ ): Transient Behavior Lccture 28 Slowly Varying Currents ( Ⅱ ): Steady-state Behavior Lecture 29 Resonance in R-L-C Circuit Lecture 30 Physics of Plasma Lecture 31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of Superconductor Lecture 32 Maxwell's Equations, Electromagnetic Energy Lecture 33 Electromagnetic Waves, Boundary Conditions Lccture 34 The Wave Equation with Sourccs Lecture 35 Propagation of Plane Wave in Non-conducting Media Lecture 36 Propagation of Plane Wave in Conducting Media Lecture 37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of Monochromatic Wave ( Ⅰ ) Lecture 38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of Monochromatic Wave ( Ⅱ ) Lecture 39 Interference, Waveguide and Cavity Resonator Lecture 40 I,inear Response, Harmonic ()scillator Model Lecture 41 Theory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Lecture 42 Electrodynamics, the Field of Moving Charges Lecture 43 Basic Postulates and Concepts of Relativistic Theory Lecture 44 Covariant F-'orm of Electromagnetic Equations Lecture 45 Relativistic Mechanics Lecture 46 Lagrangian Formalism of Elcctromagnetic Field
个人分类: 专业英语|559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动力学概论》李书民
ustcpress 2012-3-26 09:31
《电动力学概论》李书民
出版日期:2007年10月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书号(ISBN):978-7-312-02674-4 正文页码:339页(16开) 字数:429千 定价:38.00元 编辑邮箱: edit@ustc.edu.cn (欢迎来索要目录、样章的PDF) 当当网购书链接: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891745 【 内容简介 】 本书根据作者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授电动力学的讲义整理而成,通过比较自然的逻辑体系和简单易记的符号系统,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经典电动力学的内容和方法,突出了理论物理教材简洁、优美、严谨的特色.全书共分 8 章: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静电场、静磁场、似稳场、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辐射、狭义相对论、带电粒子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本书尽量完整地给出了公式的推导和结论的证明,每章配有较丰富的例题与习题,适合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物理类专业师生及有关专业研究人员与工程师阅读. 李书民老师英年早逝,本书是他的遗作. 【 作者简介 】 李书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
个人分类: 物理图书|37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沁园春 电动力学 【中华新韵】
热度 1 yxhow 2012-2-13 14:22
近日重温电磁科学及其发展历程,联想毛主席《沁园春·雪》,感叹世事物理,几多相似,乃仿词一首,以作教学之用。 电动嘉学,散旋有度,妙趣无穷。 品麦君四式,如诗如画。电磁二场,相变相成。 电溯真源,磁萦假荷,对称疑云掩碧空。 问来日,望金秋玉宇,谁去迷蒙? 科学美若仙峰,引无数杰足竞跃登。 有库安毕法,搭桥拓路;赫波马特,唤雨呼风。 千古传人,爱因斯坦,几度追光欲探灵。 俱往矣,奔统一圣境,还看新生。 叶兴浩 2012年元月
个人分类: 科海拾贝|2403 次阅读|1 个评论
Magnetoplasmonics 磁等离子体光子学(II)
热度 1 gxdu 2011-10-1 10:45
Magnetoplasmonics 磁等离子体光子学(II)
光驱动下,贵金属纳米结构中电子的集体震荡模式有偶极子模式和多极子模式。偶极子模式最常见,是一辐射模式,单个偶极子的辐射分布在电动力学中有严格的数学描述,可参考杰克逊的《经典电动力学》。多极子模式均不是辐射模式,其对远场辐射贡献为零。在等离子体光子学中,有模式之间的耦合,也有贵金属纳米结构之间的耦合,二者均非常重要。 电偶极子的辐射分布中有远场球面波分量,球面波是一种传输波,其电场和磁场分量满足自由空间的比例关系;但近场分量不是一种传输波,其电场分量站主要,而磁场分量小得多。当自由空间中有两个贵金属纳米粒子受光照射,他们辐射的电磁波会作用到对方。特别是当二者靠近到他们可以通过其辐射的近场分量相互作用时,这种相互作用会大大增强,这就是贵金属纳米结构之间的耦合。 例子是,考虑一维纳米粒子链,粒子半径是 40 纳米,粒子之间的距离是 60 纳米,当其中一个粒子收到光辐射,自由电子集体震荡时,链上其他粒子也会通过彼此之间的近场耦合而发生同频率的震荡。但由于金属的欧姆热损耗和偶极辐射损耗,这种震荡的幅度随远离激发粒子的距离迅速指数衰减。 如果加入磁性材料,电子的集体震荡行为就受磁矩的影响,具体如何影响,能多大程度的影响。首先,由于自旋轨道作用,磁矩会诱导与磁化方向相反的旋度电流(楞次定律)。这种旋度电流反过来能翻转磁矩吗?考虑圆偏振光作用于磁性材料上,电子会是怎样的运动轨迹呢? 简单的考虑自由电子在光场中的运动,光电场在 xy 平面内, Eq.(1) 电子轨迹为 Eq.(2) 第一项为光诱导的回旋运动,考虑光周期为飞秒量级,在一个光周期内,可以忽略电子受到的散射,认为电子是自由的。这样,一个光周期内,电子在一个圆偏振光中的运动轨迹为圆周运动和平移运动的合成。圆周运动分量的旋度和光的旋度相同。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3883 次阅读|1 个评论
相對論、量子場論及其發展(84)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1-6-23 11:32
相對論、量子力學及其場論的 , 本質、規律 , 及其必然且必需的發展 ( 84 ) 任意牵引运动系的电动力学 ( 接 ( 83)) 电磁场,电磁波的一切特性都能由 Maxwell 方程组等电动力学方程及其解确切反映。 但是,这些方程都只是总结在“地球”这个近似惯性牵引运动参考系中实验观测所得经验定律而得到的。 因而,都只能在惯性牵引运动参考系中才近似地正确。 而在非惯性牵引运动系,就既由于迄今尚无足够的实验观测,无从类比归纳得到相应的经验定律;又由于迄今尚无确切、整体的多线矢表达式和统一、连续、演绎的多线矢代数和解析矢算,而无法演绎推导得到相应的确切方程。 本文以 4 维时空位置 1- 线矢作为基本矢量,按通常矢量空间理论,适应可变系时空多线矢的结构特性,建立起一整套统一的可变系时空各类多线矢和矢量场 ( 包括非惯性牵引运动、黎曼型弯曲时空的 ) 代数和解析矢算。用以表达并研讨各种物理问题,并发展了相应的时空观。 利用这种矢算法则,以可变系 4 维时空距离 1- 线矢表达的可变系 4 维时空电磁势 1- 线矢量场,演绎导出了普适于非惯性牵引运动系弯曲黎曼型时空的各种电磁多线矢量场、能量动量张量和电动力学方程。它们也都自然地含有各时空联络系数,仅在这些系数全部为零时,才都蜕化为通常已知各相应方程。 并给出了远、近程,及其过渡条件下的电磁相互作用力的表达式,与以可变系 4 维时空距离 1- 线矢表达的可变系 4 维时空引力数量场,和各高次、线的多线矢力一起,为统一研讨各种自然力创造条件。 (未完待續)
个人分类: 物理|24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对有志从事科学研究者的学习建议
热度 5 taoyingyong 2011-6-2 18:31
由于现代物理学,数学的发展,使得各类科技分支都异常多;因此使得年轻人的研究寿命反而减少。 爱因斯坦时期,物理学,数学分支较少。因此爱因斯坦可以在不到7年的时间学习物理学几乎所有分支。可是现在的情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我建议有志于科学研究之士可按下述规律学习人类文明。 1。最好在18岁前学完微积分和解析几何(更好是先由自己来亲自发明一次微积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 2。在20岁前学完:理论力学,光学,热学,电磁学,分析力学,电动力学,狭义相对论,机械运动学。 3。在21岁前学完:初等微分几何学,拓扑学,代数学,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法初步,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 4。22岁以前学完:实变函数,泛函分析,调和分析,傅立叶分析,偏微分方程理论,现代微分几何初步,黎曼几何空间论,微分拓扑学,李群。 5。24岁以前学完量子场论,规范场论,量子电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核子理论,粒子物理引论,高等量子力学。 6。25岁以前学完固体力学,超导理论,能带论,分形论,模糊数学,混沌论,突变论,耗散论,协和论,现代群论,动力系统。 7。26岁以前学完超对称物理学,超弦,理性力学。 8。27岁前学习古今各种哲学思想,并融合化学,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地理学。 以后的日子就要看一个人的悟性与造化了。可是一般的学者会耗费20到30年的时间来学完这些文明,这是远远不够;后果就是他们根本没有多少研究时间,青春往往在前面就被浪费了。 要想作出更好的理论,总是要先站到前人的肩上的;这好像是牛顿说的,我觉得很有道理。 希望大家都能成功! 当然,我是做不到了,呵呵,只负责转载。
415 次阅读|5 个评论
电动力学中的静电场与静磁场的对比
热度 2 xiyangxixiah 2011-5-2 12:56
物理系本科生熟知的电动力学第二章与第三章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也就是说由于电与磁的相互转化,相互作用致使电磁弱电力统一。由此麦克斯韦方程包含了所有电磁的运动规律。 静电场考虑的是空间电场分布,根据泊松方程与拉普拉斯方程,在不同坐标系下,分离变量法,还有两个关键的条件即边值关系(绝缘介质,导体,通电导体)可以确定电场分布的唯一性。这里是利用标量电势来求解之。 静磁场引入磁势量A,其旋度为B,其散度根据规范条件为0。同样可以写成泊松方程与拉普拉斯方程,只是分离变量的时候有所差别,每个基矢方程分别写出方程再解之,求解方法与静电场相同。边值条件也就是磁势边值条件,其中B连续也可写成A连续。由于其解包含电流密度或者电流的空间分布,所以只要知道电流密度或者电流的空间分布即可求得磁势的空间分布。 引入的磁标势,为了减少计算量,仿照静电场的条件,即磁场强度H是磁标势的负梯度,磁场强度H的散度与磁化强度M的散度差一个负号是磁化电荷密度/真空磁导率。边值关系(非磁物质与磁性物质),但磁标势引入的重要条件是无电流的单连通区域,所以边值关系可以简化为切线H与法线B的连续性(无磁性),即磁标势连续性与法线磁标势梯度连续性。对于铁磁性来说,B=U(H+M)所以对其来说法线方向多了磁化强度M。M在法线方向的投影为磁化电荷密度/真空磁导率的负值。 多极:电势展开前三项,电量产生的电势,电偶极势,电四极势。磁势展开前三项,激发磁势,磁偶极势为MXR,磁四极势。其中第一项为0,磁偶极势产生的B为其旋度。则对比过来磁标极势为M.R。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8574 次阅读|1 个评论
杂志社发来了论文的印刷版
热度 8 jmluo0922 2011-3-9 16:27
杂志社发来了论文的印刷版
经过一年多的“耐心”等待,《伽俐略电动力学》(GED)终于发来了最后的印刷版。 杂志的主编Cynthia K. Whitney教授是一位负责的编辑,对我的英文投稿进行了全面的审定和修改,同时将公式和符号不规范的使用一一更正。最主要的一点是他的物理功底十分雄厚。在利用驻波方程描述氢原子轨道共振,推导薛定谔方程时,帮助我用驻波节点(node)概念引入了E=-2T,驻波能量与电子动能T的关系,在此特别致谢! 我的文章计划在2012年7月出刊,经同意我先将文章的PDF版上传到本网,只供大家阅读,如要向第三方传播,请与GED编辑部联系。电子邮件地址: galilean_electrodynamics@comcast.net 文章的名称为: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nd Stability of the Hydrogen Atom, 全文见附件。欢迎交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附件: Luo.pdf 注:PDF文件中的Figure 5 显示出错,正确的图如下:
个人分类: 物质结构|5744 次阅读|22 个评论
郭硕鸿的电动力学
热度 1 liuxiaod 2010-12-14 22:50
国内的电动力学教材大部分选用郭硕鸿的,小宋到美国留学的时候要求考博士资格考试,主任不允,要求小宋必须学过电动力学以后才能考,小宋说学过郭硕鸿的书,主任说不行,一定要学Jackson的,小宋说郭硕鸿跟Jackson的一样好,主任不相信,不过同意小宋试试看,考不过继续读书,结果小宋考过了,电动力学的课就免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周四讨论班:电动力学中的电荷禁闭(有讲稿)(王玉瑾)
GrandFT 2010-4-21 09:29
题目:电动力学中的电荷禁闭 时间:2010.5.6 下午4:30 地点:16-308 主讲:王玉瑾 提纲 电动力学中的电荷禁闭 1.线性介质中的电荷禁闭(相当于解一道电动力学习题) 2.非线性介质中的静电禁闭(仅在轴对称情况下推导出简洁形式的方程) 3.吴大峻的静电禁闭理论(介绍一种解非线性介质静电学的方法) 4.电动力学中的电荷屏蔽效应(介绍性的) 参考书目 王育邠 葛墨林,《大学物理中的前沿问题》,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第一章 电动力学中的电荷禁闭。 讲稿
个人分类: 周四讨论班|30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周四讨论班:电动力学中的电荷禁闭(王玉瑾)
grandft 2010-1-26 14:25
谁来讲:电动力学中的电荷禁闭 时间:待定 地点:18教学楼405室 主讲:王玉瑾 说明:如果你学过电动力学就可以考虑讲这个题目了,因此三年级的同学就可以尝试一下。 参考文献: 王育邠,葛墨林,《大学物理中的前沿问题》,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第一章 电动力学中的电荷禁闭 如果你找不到这本书可以找我。
个人分类: 周四讨论班|3151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来讲:A simple derivation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of an arbitrarily moving ch
grandft 2009-12-24 10:10
题目:A simple derivation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of an arbitrarily moving charge 摘要: The expression for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of a charge moving along an arbitrary trajectory is obtained in a direct, elegant, and Lorentz invariant manner without resorting to more complicated procedures such as differentiation of the Linard-Wiechert potentials. The derivation uses arguments based on Lorentz invariance and a physically transparent expression originally due to Thomson for the field of a charge that experiences an impulsive acceleration. 文献:H. Padmanabhana, Am. J. Phys. 77 (2), February 2009. 讲这个内容之前,你最好先简单综述一下电动力学中的标准处理。
个人分类: 讨论班课题推荐|2727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磁学、电动力学,及其发展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09-5-28 09:22
电磁学、电动力学,及其发展 人们最初认为电与磁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分别、类比地研讨它们的特性,形成电磁学。 但是,从大量实验的逐渐积累中、才认识到它们都是带电粒子运动表现的两种特性。 进而,这些符合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重要结果,并总结为马克斯威尔方程组等电动力学方程及其解,而能确切反映电磁场,电磁波的一切特性。 而只有在 《相对论》基础上, 当将 4 维时空的电磁势矢量,以及运用其梯度、散度、旋量等概念, 才能严格地推导、证明 ,演绎矢算地推导出这些方程,对它们给出了更全面、更深刻、更美化的统一描述。 这也证实了《相对论》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但是,总结得到这些方程的实验,都只是在地球这个近似惯性牵引 运动系上进行的, 因而仅适用于惯性的牵引 运动系。 而由 《相对论》还知道:对于 非惯性牵引运动系,还存在引起时空弯曲的特性,通常平直时空的闵可夫斯基矢量及其矢算已不适用。通常由曲线坐标,并推测相应度规张量特性所得到的爱因斯坦场方程,也仅能唯一地适用于引力问题,且不能演绎地证明。 只有建立了能反映相应时空弯曲特性的,时空可变系多线矢,及其矢算,才能演绎矢算地导出包括非惯性牵引 运动系 电动力学的各方程。 进而还能形成能统一表达、研讨价还价种自然力的统一场论。 由此形成的相对论的发展,就能全面用于研讨包括实物粒子、 声子、 光 子、 电磁场,等等各种物质形态,各种速度 ( 包括光速 ) 的,的运动规律。
个人分类: 物理|48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赫兹实验证明位移电流存在
liuxiaod 2009-4-3 21:49
  自从 1879 年柏林科学院悬奖以后,赫兹一直在思考采用什么样可行 的方法证明位移电流的存在。问题难就难在长期来就形成了的一种凝固 不变的思想,即认为电流只限于导体中电粒子的运动,充其量只能是自 由电荷在真空或空气中的流动。这种思想束缚的严重性从现在的一些学 生的言谈中仍可找到一斑,因为有些学生学过麦克斯韦方程组后虽然能 从理论上接受位移电流的观点,但他们却认为这仅仅是麦克斯韦理论的 一个数学模型而已。位移电流既然是一种电流,那么除了它产生的场所 与传导电流不同外,它应具有传导电流的一切特点,如能产生热效应、 电动力学效应和电流的磁效应等等。其中以磁效应作为检验位移电流存 在的标准最为可行。1879 年科学院奖悬文中业已指出这一点,这是由于 亥姆霍兹联想到美国物理学家罗兰(H.A.Rowland,1848~1901)的一个实验而得出的结论。这个实验就是罗兰在 1876 年做的十分著名的运动 电荷磁效应实验。他将一粒子电荷镶在一个绝缘圆盘的边上,让盘快速 旋转,结果使附近的一根磁针扰动了。亥姆霍兹由此得到了启发:从相 对运动的观点来看,运动的电荷就好像介质中的位移电流,既然运动电 荷能产生磁效应,位移电流也应当能够产生磁效应。方向既已指明,剩 下的问题就是寻找具体的方法来观察位移电流的磁效应了。路子虽然很 多,未必条条可行。例如,我们可以设想用一迅变电场或磁场使一块介 质交变极化,同时观察这块介质是否产生出作用于磁针的力。这种方法 诚然经济,但过于直接而难以实现,因为磁针在迅变位移电流作用下是 无动于衷的,正如一种极速的交流电不能使磁针运动那样。赫兹自然不 会采取这种方法。   1885 年,赫兹到卡尔斯鲁高等工业学校担任实验物理学教授,有幸 发现该校实验室里有种名为黎斯(Riess)线管的振荡线圈。这种线圈具 有初级和次级,若给初级绕组输入一脉动电流,在次级线圈两端的狭缝 中间便会产生电火花。赫兹断定这是初级线圈中电流振荡感应的结果。 他又发现,如果调整初级与次级的相对位置,火花会有明显的变化,而 且当次级线圈在某些位置上时,根本不会产生电火花。敏捷的赫兹立即 想到,既然初级线圈中的振荡电流能激起次级线圈的电火花,那么它应 当具有使介质产生位移电流的能力,根据麦克斯韦的理论,这种位移电 流也应是迅变或振荡的,它反过来又影响次级线圈,使它产生的电火花 发生明显的强弱变化。赫兹抓住了这个思路,认为解决柏林科学院的问 题的时机到了。他说在变化的条件下我偶然发现了次级火花现象,?? 起初,我以为电扰动可能是紊乱的和无规律的,但是当我发现次级导体 中存在一个中性点时,??我就信心百倍地相信柏林科学院的问题能够 解决了。 1886 年赫兹设计了一种直线型开放振荡器来代替黎斯线圈中的初级线圈。做法是:将一根短而直的导线截为两段,截口处形成火花隙, 两个外端各焊上一个金属球或一块金属板,以增加振子的电容。虽然这 种振子的频率需要用现代的理论来计算,特别在赫兹的时代还没有分布 电容和分布电感的概念,但是赫兹还是根据开耳芬的振荡周期公式对振 子的频率作了粗略的估计。赫兹计算后发现,该振荡器的频率极高,足 以使次级线圈产生电火花并使附近的介质极化。1886 年 12 月他给亥姆 霍兹的一封信上说道:我已成功地、毫无差错地显示一个直线电流的 感应作用。我冒昧地希望用这种方法将会解决与这个现象有关的一两个 问题。 1887 年,赫兹在直线型振荡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台感应平衡器(induction=balance),它由一个直线型开口振子和一个圆圈形带火花 隙的感应检验器组成。实验时给振子输入脉动电流,使之起振,同时调 整检验器的位置,直至它的火花隙不产生火花时为止(这个位置即为赫 兹所说的中性点位置)。如果这时将一块金属挪近感应平衡器, 由于金属中感应出变化的电流(即涡流电流),从而产生一个附加电磁 场作用于感应器,使它重新发射出电火花。这种感生电流又发射出一种 附加电磁波,致使感应器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因而产生出电火花。 同时,感应平衡器中的直线振荡器的振荡不仅能使金属产生迅变的感生电流,也应当能使附近的介质块产生极速的交替极化,从而导致迅 变的位移电流。如果麦克斯韦的理论预言正确的话,这种位移电流非但 能够产生,而且必定要反过来影响感应平衡器的平衡状态。赫兹先 后将制成厚板的沥青、人造沥青、纸、干木、砂石、硫磺、石蜡、以及 用橡皮槽盛好的 45 公升汽油挪近感应平衡器,预料中的现象果然发 生了。   赫兹就是这样证明了麦克斯韦关于位移电流的预言,获得了柏林科 学院 1879 年悬奖。赫兹这次实验构成了他的电磁波实验的第一步。他的 这项实验成果载于他所写的《论绝缘体中电扰动产生的电磁效应》。 (摘自《科学发现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57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