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四川农业大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四川农大水稻所在The Plant Journal上发表两篇论文报道水稻减数分裂研究进展
lipng6575 2019-5-16 14:07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李平团队连续在国际学术杂志 The Plant Journal 在线发表两篇论文揭示水稻减数分裂机制,李双成教授和李平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主要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NO: 31570004 )资助。 2018 年 12 月 27 日在线发表了题为 “OsSHOC1 and OsPTD1 Are Essential for Crossover Formation during Rice Meiosis” 的研究论文。 减数分裂是真核生物有性繁殖所必需的过程,对植物育性及生产有重要影响。交叉 (cross over, CO) 不仅是减数分裂所必需的,也是配子中新的等位基因组合形成的基础。这项研究利用图位克隆法,成功分离了一个减数分裂关键基因 OsSHOC1 。在 Osshoc1 突变体中,雌、雄配子体发育均不正常,细胞观察发现该突变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CO 数量显著减少,导致未配对单价体大量增加。利用 CRISPR/Cas9 技术敲除该基因,敲除( KO )突变体能重演 Osshoc1 突变表型,说明 OsSHOC1 是水稻正常 CO 形成所必需的。进一步利用酵母双杂交( Y2H )、荧光双分子互补( BiFC )和免疫共沉淀( Co-IP )等实验证实, OsSHOC1 能与 OsPTD1 发生直接相互作用,基因敲除 OsPTD1 后发现敲除植株与 Osshoc1 突变表型高度类似,也表现雌雄不育及 CO 数量减少。此外,该研究还利用 q-PCR , GUS 报告基因和原位杂交等手段研究了两个基因的表达模式,系统证实它们均主要在减数分裂期小花表达,与其功能基本一致。总之,该研究表明, OsSHOC1 和 OsPTD1 是水稻雌雄育性和减数分裂 CO 形成的必要条件,并可能提示一种普遍保守的减数分裂机制。 水稻所 2017 届博士毕业生任云和 2018 届硕士毕业生陈丹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111/tpj.14214 2019 年 4 月 20 日在线发表了题为 “ Defective Leptotene Chromosome 1 ( DLC1 ) encodes a type-B response regulator and is required for ricemeiosis ” 的研究论文。 减数分裂是真核生物有性繁殖所必需的,对植物发育及产量有重要影响。这项研究利用图位克隆方法,并结合 RNAi 干扰和基于 CRISPR/Cas9 的基因敲除技术,成功分离了一个水稻减数分裂早期关键基因 Defective Leptotene Chromosome 1 ( DLC1 ) 。在 dlc1 突变体中,雌、雄配子体发育异常,显微观察发现该突变体在减数分裂早期 — 细线期出现染色体浓缩停滞,并在随后的时期出现一系列异常,同时该突变体花药绒毡层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PCD )过程也被异常阻止。 DLC1 编码一个典型的 B 型反应调节因子( RR ),主要在花粉母细胞( PMCs )和绒毡层中有较强的表达,具有核定位特征和转录活性,推测可能作为一个转录因子起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DLC1 在酵母和植物细胞中能与 5 个推导的水稻组氨酸磷酸转移蛋白( HPs )相互作用。由于 RRs 和 HPs 是双组分信号系统( TCS )的重要组分,该结果提示 TCS 确实可能直接参与了水稻早期减数分裂的调控过程。该研究证实 DLC1 是水稻减数分裂和生殖发育所必需的,为水稻早期减数分裂过程的信号转导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我所在读博士陶阳、毕业生陈丹、邹挺和曾精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111/tpj.14344
个人分类: 科研新闻|3636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们的胡延玉老师
热度 4 lipng6575 2018-1-31 20:18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们的胡延玉老师 今天是公历2018年元月31日,农历二0一七年腊月十五,是我们的老师胡延玉教授的生日。按照与您老人家的约定,今天应是您的学生们一起为您庆祝九十大寿的日子,可是您老人家失约,于2017年6月27日就永远离开了我们。 胡延玉老师于 1927 年腊月十五(公历 1928年元月7日)(学校档案记载为 1929 年 12 月出生)出生在四川富顺的一个家境较好的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1946 年考入川康农工学院农艺系, 1947 年并入四川大学农艺系, 1950 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农艺系留校工作。1955-56年在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班学习,师从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娄成后先生。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迁雅安独立建院(四川农学院),老师也随迁雅安并在四川农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教学科研岗位上耕耘了一辈子。她历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四川植物生理学会理事、四川省细胞生物学会理事、四川省生物技术领导小组顾问。她主讲本科生《植物生理学》、研究生的《高级植物生理学》、《作物生理生化分析》、《植物生物技术概论》等课程,1985-1990年招收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生物技术方向共六届7名硕士研究生。 胡廷玉与倪德光老师夫妇年轻时的照片(倪老师是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生理学教授) 胡老师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由于之前与水稻研究室(水稻所的前身)有合作,所以主要以水稻为研究对象,并与水稻研究室李实贲教授、周开达教授组成导师指导组,指导水稻室的全体研究生。胡老师退休后,周开达老师(时任水稻所所长)返聘她继续协助指导研究生和负责生物技术育种工作的指导。这为水稻研究所在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著名植物病理学家陶家凤教授(上面右图第二排左一)退休后也受周开达老师之邀返聘到水稻所开展水稻病害及病理研究,协助指导研究生,为水稻所开启了植保研究方向。至此,水稻所就形成了杂种优势利用、水稻栽培、品种资源与常规稻育种、生物技术、植物病理等五个主要研究方向。 胡老师从1985年招收首届研究生,至1990年共招收了六届7名研究生。她对每一位学生都关怀备至,是我校第一位给学生发劳务补助的导师,还为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尽她所能的支持。那时的师生关系,情同母子(父子)关系, 学生们经常被叫到老师家里改善生活, 与老师的沟通也不仅限于学习,也包括生活、社会等诸方面,因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胡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不仅限于在读期间,毕业后也同样关心。我们7名师兄师弟师妹中有6名攻读了博士学位,这与她的劝说有关。她还为我1993年能去中科院遗传所朱立煌老师实验室开展博士论文研究做了大量工作 (注:胡老师与中科院遗传所的陈英老师关系密切,经陈英老师推荐去了朱立煌老师实验室) ,以此开启了两个单位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长期合作。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她比学生本人还高兴,她的学生们也愿意第一时间与她分享!师兄师弟师妹们除经常给老师打电话汇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外,也经常回来与老师相聚。在老师生病住院期间,远在外地工作的杨洪全(复旦大学教授)、叶珍(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教授)、罗琼(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刘剑飞(重庆农科院副院长,胡老师为导师组成员)专程到医院探望和陪伴,在川工作的涂生斌(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究员)、石永刚(先锋种业玉米科学家)都专程去看望。在雅安生活的师兄高春福也时常去医院探望。这体现了学生们与老师的深厚情谊。 胡老师的早期科研工作主要是植物生理方面,比如光合作用等,后来开展了一些应用基础研究,如水稻花药培养与育种,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育种、油菜远缘杂交胚拯救、玉米孤雌生殖诱导开展单倍体育种、植物快繁技术,包括马铃薯、果树、花卉等快繁技术。对马铃薯脱毒快繁研究是她坚持得最长的工作,直到近80岁时农学院王西瑶老师从中国农大博士毕业后来接手这项工作。胡老师 先后承担国家教委、国家科委“ 863 ”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七五”、“八五”项目、农业部和四川省功关及重点科研 7 项,其中“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水稻油菜育种中的应用”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研究”获省教委科技推广三等奖,发表论文 37 篇,主要著作有:《小麦品种旗叶和穗下节的生理特性及其与籽粒充实度的关系》、《小麦品种花后的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关系》等。 参与完成的成果“高配合力优良杂交水稻恢复系蜀恢 162 选育与应用”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02 年)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 年)(主动放弃获奖排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胡老师还经常关心水稻所的发展,80多岁时还到水稻所生物技术研究室来与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座谈,要他们有远大目标,抓住机遇,奋发有为。即使在重病期间(2017年4月下旬),当我与陈学伟去医院看望她时,虽然说话很吃力,但她还在问陈学伟的研究情况,投到Cell上的论文什么时候能发表出来? 正如学校党委书记在胡老师去世后看望慰问家属时所说,胡老师是川农大精神的缔造者和实践者,为川农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学校永远不会忘记她! 胡老师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很多人生道理,既是导师又是慈母,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化成了一颗星,黑夜中最明亮的那颗星,将继续照耀着我们前行!
个人分类: 杂谈|6448 次阅读|4 个评论
2017年度工作盘点(川农大水稻所)
热度 2 lipng6575 2018-1-22 14:13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2017年度业务工作盘点 1 .科研项目:新增科研课题 30 项,其中自然科学基金 11 项(含参与的 2 项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 “ 超级稻增产基因的聚合及分子设计育种利用研究 ”和 “ 控制水稻穗型的遗传网络解析 ” ) , 在研课题 64 项,本年度纵向到位总经费 2000 万元以上,列全校第三位。 2 .科研成果:以第一完成人和第二完成单位取得的成果 “ 四川盆地杂交中稻持续丰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 ” 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以第二完成单位取得的成果 “ 南方季节性干旱时空演变特征与防旱减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的 2 项成果分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 3 .品种与专利: 4 个杂交水稻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获授权专利 7 项、品种权 3 项。 17 份不育系和恢复系通过技术鉴定。 4. 论文:在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Plant,Plant Cell,Plant Biotechnology,Plant Physiology Journal 等 SCI 期刊发表论文 34 篇, EI 收录 1 篇, CS CD 期刊发表论文 25 篇。陈学伟教授团队在 Cell 发表的 “A Natural Allele of a Transcription Factor in Rice Confers Broad-Spectrum Blast Resistance” 论文入选中国科协 2017 年度 “ 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 。 5. 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 四川省植物病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 ” ,完成“四川省植物病理学会”的登记。举办了 “ 作物重大病害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2017 年学术委员会暨学术交流会 ” 和首届 “ 成都植物功能基因组与分子设计育种研讨会 ” ,以及 “ 作物重大病害重点实验室研究生论坛 ” 6. 实验室建设:参与的教育部“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准立项建设, “ 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通过以张洪程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评审,获得省科技厅批准,即将挂牌。协助完成 “ 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 阶段建设并通过验收。组建了“稻米及制品检验检测中心实验室”, 2018 年将正式运行。 7. 学科建设:牵头完成 “ 植物保护学 ” 和协助完成 “ 作物学 ” 学科自评估,主持申请“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并获得批准。与农学院、玉米所、小麦所共同完成作物学科一流学科建设规划和通过专家论证工作,并获国家和四川省批准建设。 8 .学术委员会:制订了《水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章程》,成立了以陈学伟教授为主任、郑爱萍研究员和李双成研究员为副主任,王玉平、王平荣、陈荣军、张红宇、樊晶和孙永健为委员的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制订了年度工作计划,开展了 2017 年度学术交流会,预审了博士学位论文及预答辩,开展了博士生中期考核和开题报告评审。 9 .科研团队建设:根据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规划,加强本所科研和教学团队建设,组建了基因资源研究中心、品种改良中心、产业技术研究与推广中心、病虫害研究中心和国际合作交流中心等五个中心,初步完成各中心发展建设规划。 10. 技术推广与社会服务:“两季田水稻节水节肥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被遴选为 2017 年四川省农业主推技术(全省水稻共 2 项)。承担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派遣 3 名科技特派员并负责 2 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积极为四川粮丰各示范区提供技术服务与指导。在全省核心区和示范区推广杂交稻机直播和钵苗机插秧示范取得显著成效,东坡、三台、崇州等各建立了 200 亩、 100 亩试验示范基地,在东坡建立了 2 个水稻专家大院,培训基层农技员、种粮大户和农民 1800 余人次。粮丰工程示范区东坡区示范面积 1.5 万亩,亩产 730.3 公斤,增效 679 万元;粮丰工程示范区三台县示范面积 2.0 万亩,亩产 658.0 公斤,增效 360 万元。 “ 蜀优 217” 在中江县大面积示范平均亩产 862.93 公斤,创我省川中丘陵水稻百亩示范方验收单产历史记录。2名“三区”人才积极在贫困地区推广我所杂交稻新品种,助贫困户增产增收。 11 .国际合作与交流: 30 余名国内外著名专家来所交流, 10 余名教师受邀在国内外机构及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教师 10 余人次赴国外开展交流合作, 4 名教师出国访学如期回国。与 “ 一带一路 ” 国家的科技合作有序开展,国合项目取得预期成效。 12 .研究生培养:新招收博士生 15 名(含 2 名留学生)、硕士生 56 名,毕业博士 16 名、硕士 42 名,毕业生就业率 100% 。 13. 师资队伍建设:新入职博士 4 名, 1 名教师破格晋升为研究员(校特聘二级岗), 1 名教师晋升为副研究员。至此,我所在编教职工 48 人,合同制科研助理及工勤技术人员 45 人,其中正高级职称 16 人(二级岗 9 人,校内特聘二级岗 3 人),副高级职称 15 人。
个人分类: 科研新闻|477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历经千锤百炼,方可水到渠成---记水稻所陈学伟研究员
热度 3 lipng6575 2017-7-3 14:28
历经千锤百炼 方可水到渠成 2017-07-03 作者:张俊贤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 宣传统战部 ——记水稻所陈学伟研究员 “得知论文被接收,没有觉得特别兴奋,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步步研究最终水到渠成的结果。”谈起刚刚在全球顶尖学术期刊《Cell》上发表的论文,陈学伟显得很平静。“当然还是高兴,能被《Cell》接受,也表示我们的工作得到认可。”相比于最终的结果,他更享受于平时的积累和收获:“研究的过程很让人享受,每一个发现每一个进步每一个过程都会带来兴奋。” 追求水到渠成,是陈学伟一贯风格。而这种看似自然的水到渠成,并不是信奉信马由缰的偶然,而是根植于对整体思路的精密部署和对细节的完美掌控,历经千锤百炼才达成的绽放。 一份研究了20年的材料 这次发表文章中使用的研究材料叫“地谷”,这个材料,颇具传奇色彩,陈学伟 从1997年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开始和它结下不解之缘,“这个材料是当年陶家风老师那一辈从其他地方引进回来的,具有高抗性,水稻所很多人都研究过它。” 这个材料也是李仕贵教授当年做博士论文的材料,而李仕贵教授的博士论文《水稻几个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2000年成功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开创了我校第一。“我的硕士论文其实就是在李老师博士论文的基础上进行的。”陈学伟说。师从周开达院士、朱立煌研究员和李仕贵教授,陈学伟的学术之路起点不俗。三位导师对待学术的严谨、执着精神也深深影响了他。水稻所打开眼界做学问的风气更是让他受益匪浅。硕士一年级下半年,陈学伟就非常幸运地被送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所联合培养。当时,周开达院士在水稻育种上成效卓著,中科院朱立煌老师则是当时水稻界分子生物学的开山大师,强强联合培养方式在水稻所发展历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地谷具有持久广谱抗病性,在几位老师的指导下,鉴定和定位了几个抗病基因,但没能成功克隆。陈学伟没有放弃,师从朱立煌老师完成了博士学业,博士论文依然做的这个材料,在朱立煌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李仕贵老师的鼎力支持下,师弟尚俊军的通力协作下,先后成功克隆了两个抗病基因,但这两个都是小种特异性抗性基因,不具有广谱抗病性的特点,“它为什么具有广谱抗病性,我就想把它弄清楚。”2004年他赴美先后在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著名植物病理学专家Pamela Ronald教授的指导下,继续从事水稻抗病性研究,着力点是抗病分子信号转导及抗性机理研究,研究期间,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绩,他先后在PNAS、PloS Biology等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申请获得专利多项。 “经过多年的积累后,重新来审视地谷这个材料,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2010年在决定回水稻所组建水稻重大病害理论与应用研究室后,他就委托李仕贵老师帮他准备材料。2011年回国后,新的研究正式拉开帷幕。一投入就是6年。 科研如同解密,充满乐趣 水稻稻瘟病被称为水稻癌症,是造成水稻减产或者绝收主要的病害,在世界水稻种植区都可发生,是全球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地谷是少数具有广谱抗性的水稻材料之一,然而这类抗性背后的作用机制一直不清楚。科学家们也一直在致力于解开广谱抗性水稻背后的秘密。 “发现一个新东西、新现象,就有好奇心,想去知道根源,愿意想办法去找答案。”在陈学伟看来,科研就像解密一样,投入其中就能享受到乐趣。“这个世界非常奇妙,但是都有规律,只是我们不晓得规律在哪儿。在我看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是相对的,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都是有现象、有本质,都需要抓住现象,去看本质到底是什么。” 重新着手攻克难关,陈学伟开始尝试不同的研究方法,他抛开经典的图位克隆方法,使用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从1000多个相关基因中确定3个候选基因,期间要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我们这个研究是在前人基础上的才得以展开的。”陈学伟介绍,国内外对不少水稻都进行了基因组测序,这为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提供了基础。他们将地谷和基因组已经测序的66份非广谱抗病水稻进行分析,终于发现了这个处在极易被忽略部位的具有广谱抗病性的天然变异位点,这是地谷具有广谱抗病性的重要原因。 “下一步还会继续深入下去,比如要搞清楚如何去激发的这个变异过程,把这个过程弄清楚。” 对陈学伟来说,论文发表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还有很多的未知等着他们去继续探索。 校长郑有良记忆中故事 “思维敏捷,逻辑思维能力很强。”这是不少人对陈学伟的评价。 校长郑有良对陈学伟也是印象深刻。 有这样一段小故事。当年,郑有良还是农学院院长,有一天,陈学伟直接到办公室来找他,第一句话就问:“我是园艺的,想考作物遗传育种的研究生,可以不?”郑有良不假思索的回答:“当然可以!”当然,他的这个不假思索的回答也是受到自己导师颜济先生的影响。颜济先生经常说美国一位世界知名小麦育种专家就是杀猪匠出身的,跨专业也并不可怕。 陈学伟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的笔试,在面试时,由周开达、荣廷昭、郑有良等学术大咖组成的“豪华”阵容面试团,集中火力考察了陈学伟。陈学伟表现相当优异,“不能说考察他本科学的茶学知识、作物方面的知识,他答得上来,而是他对问题的反映敏锐度,他的思维能力很优秀。”郑有良当时就觉得这个年轻人将来肯定会有所作为。 “陈老师具有很强的科研思维能力,我们每个周都要进行工作汇报和读书汇报,在进行工作汇报时,对于学生实验过程遇到的每个问题,他总会提出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在进行读书汇报时,他要求我们要抓住每篇文章最突出的亮点,揣摩其思路和技术上值得学习之处,然后要提出如果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展工作的思路。每次读书汇报结束时,他都会一一进行点评,在他点评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极强的科研思维能力,从中让我们学会到了很多。”今年刚毕业的博士生周晓钢说。 运动员要跑100米,平时就要训练150米 陈学伟对学生很严格,他管得很细致。 写文章不能凑字数,要体现逻辑思维。试验台面要整洁,药品物品用后要及时放归原位。就连到田间,喝水的塑料瓶他也要求同学们写上名字,免得混淆。喝完的空瓶子不允许随便丢在田间地头,要一一捡起来,集中到垃圾桶扔。至于采样时,不小心掉落在水田里的小剪刀等器具,则一定要求摸起来,因为可能会伤到人。 “他要求我们做每一件事、每一个实验都要认真仔细,不能马虎,要做就要做好,做到极致。”周晓钢说。 读书报告、实验进展报告每周举行,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准备, “开始有人以为其他人做了报告,自己就可以走走过场,结果陈老师就一一点名要求学生提问和谈读文献的体会,做的不好就会被批评,这下大家紧张起来,再不敢应付了。”硕士生袁灿说,“陈老师经常讲,运动员要比赛跑100米,平时就要训练150米。平时的严格要求才能在关键时候发挥作用。” 博士生刘亚对此最有体会,写毕业论文时,他才恍然发现自己每周的实验进展报告完全可以直接用于论文中,这让他的论文写作过程非常轻松。“陈老师要求实验进展报告要做成ppt,里面的数据、图片要按照发表文章的格式一丝不苟的完成。以前不理解,觉得平时的实验进展告,随便口头讲讲就可以的。”刘亚这才明白了陈老师的严格要求多么好,“我后来经常跟实验室的同学说,陈老师喊你们做的事,一定要照做,可能现在还不懂意义何在,以后自然就明白了!” 严格的要求让学生迅速成长。从2011年引进回国至今,陈学伟研究员带领课题组已在《PloS Genetics》、《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Molecular Plant》、《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BMC Plant Biology》等主流SCI期刊发表论文共近20篇。 永远的川农情怀 在表彰大会上,陈学伟的发言满满都是“感谢”二字,感谢学校、感谢水稻所、感谢同事、感谢国内外的专家、感谢各中层单位、感谢团队成员家属,唯恐有所疏漏。“这并不是个人的成绩,而是团队的殊荣。” 他是个重感情的人,对受到的帮助和支持充满感恩之心。“走到现在,我受到关爱太多了。我的义父李明宽小时候救过我的命,而且一直鼓励着我、关心着我,没有他的恩就没有我的今天;中学期间一直在与病魔作斗争中度过,中学的班主任老师、物理、化学等任课教师们以及学校领导对我相当好,他们把我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经常送我上医院,关心我的身体和学习;在川农的时候,周开达、李仕贵、黎汉云等几位恩师对我关怀备至;在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求学期间恩师朱立煌先生对我精心指导,陈受宜先生、翟文学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在美国博士后工作期间,博士后导师在科研思维、论文撰写和实验室运行管理方面对我进行了系统性指导,让我在科研综合能力上得以大幅度的提升。我回国工作期间,这几位恩师对我的工作一直特别关心并给予鼎立支持。” 而对学校的情感,更是异常深厚。 1990 年,尽管中考特别优异,他却因身高缘故落榜中专,1993年,考大学时,分数超过了重点线,但再次因为身高的缘故,没有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当时觉得读川农也没有希望了,义父准备托点关系,去读个中专。”没想到,意外的领到了学校茶学录取通知书。“上本科的时候,也不太努力,就喜欢踢球,天天都在足球场上。”回想起自己的青春时光,陈学伟开心的笑。 被问及为什么会跨专业考研,他的回答很简单:“那个时候川农茶学还没招研究生。”而之所以选择作物遗传育种,师从周开达院士做水稻研究,只是因为“我们学校的作物很强,而水稻是粮食主食。”家住农村的他天然对水稻研究有种敬意。 “周开达院士如果没生病,我相信陈学伟后来会继续读周老师的博士。”郑有良这个判断正是基于对陈学伟重感情的认识。 出国期间,陈学伟与李仕贵老师一直保持联系与合作,也一直在关注学校的发展。当学校面向海内外诚聘英才的公告发布后,李仕贵老师第一时间告诉了陈学伟这个好消息。虽然此时陈学伟已经晋升为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助理项目科学家,发展势头较好,但是回国回母校创业的心意更为迫切。“我就是想找个工作,可以投入自己喜欢的事业中。”他低调而谦逊。 学校也为他干事创业营造着有利环境:300万引进人才启动经费、150万杰青培养经费,为他启动科研工作提供了支持。学校还特意为他配了三个助手,李仕贵教授也把最优秀的硕士、博士分到他的研究团队支持他开展工作,充实实验室人手。 “学校不仅是我智慧启蒙的地方,也是推动科研工作的好平台!”这是陈学伟的肺腑之言。 本文引自 http://www.sicau.edu.cn/news/news/2017/0703/30262.html 延伸阅读请链接: 水稻所陈学伟研究团队在《CELL》发表高水平论文 http://www.sicau.edu.cn/news/news/2017/0630/30231.html 学校奖助陈学伟研究团队1350万 http://www.sicau.edu.cn/news/news/2017/0630/30249.html 川农大水稻所一篇Cell论文奖1350万元?所长撰文回应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23978 关于Cell论文学校奖助的那些事 http://liping6575.blog.163.com/blog/static/902523552017633730131
个人分类: 转载|5503 次阅读|3 个评论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
lipng6575 2017-6-21 15:43
6 月 20 日上午,在水稻所学科建设工作推进会上,正式成立了“水稻研究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学术委员会是我所年初确定的 2017 年工作任务之一。 2017 年 3 月启动了《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章程》的起草工作,多次征求各方意见和修改, 5 月底正式发布《章程》试行方案。根据《章程》,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由各研究室按照推荐条件推荐人选,经水稻所党政联席会议审议并通过建议名单,并提名学校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学伟研究员担任所学委会主任委员。 6 月 9 日,由陈学伟研究员召集各推荐人选召开预备会议,正式选举产生了两名副主任委员,并决定学委会秘书人选。 在成立会议上,副所长李仕贵介绍了水稻所学术委员会的筹备情况,宣读了“学术委员会章程”,宣布第一届水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由陈学伟、郑爱萍、李双成、王玉平、王平荣、陈荣军、张红宇、樊晶和孙永健等9人组成,陈学伟研究员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双成研究员和郑爱萍研究员担任副主任委员,钦鹏担任学委会秘书。李平所长向委员们一一颁发了聘书。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全部由70后和80后具有高级职称的青年教师组成。 主任委员陈学伟代表全体委员发表了言。他表示将在所领导的带领下,严格按照所学术委员会章程履行学术委员职责,统筹好并办理好全所学术事务。他说各位委员的判断、观点、投票事关水稻所的发展方向和前途,涉及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甚至终身学术名誉,委员们要提升责任意识、学习制度规章、树立纪律观念,秉承公正、公平、公开原则,高质量地履行委员职责。进一步加强所内外学术交流,增强学术氛围,促进科研和学术水平再上新台阶。 李平所长代表所党政感谢各位委员接受聘任,希望各位委员不辱使命,统筹好全所学术事务,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完成好所学位委员会委托的博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和开题报告、毕业论文的预估等事项,组织好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为我所科学研究再上台阶贡献智慧和辛劳。 李平所长为陈学伟研究员颁发聘书 所领导与学术委员会委员合影 附件: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章程 (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我所学术民主,加强学术指导和交流,充分发挥专家在重大决策中的作用,根据《四川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结合我所实际,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所学术委员会是我所统筹行使学术事务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的机构,在所行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业务上接受校学术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组织规则 第三条 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数为7-11人的单数,首届委员会委员由各研究室推荐1-2名,经所党政联席会研究确定,所长聘任。下一届委员人选由上一届委员会推荐,所党政联席会审定,所长聘任。 第四条 学术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名。主任委员由所长提名,所党政联席会审议,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副主任委员由主任委员提名,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学术委员会设秘书1名,由主任委员提名,学术委员会审议和聘任,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第五条 学术委员会委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正高级职称,或者是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或者已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或者已取得公认的学术业绩,且未担任党政领导职务; (二)学风端正,治学严谨,无学术不端行为; (三)公道正派,责任心强,愿意且能正常履行委员职责。 (四)原则上在55岁以前 能够完成一届学术委员会工作 。 第六条 学术委员会委员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三年,连任原则上不得超过三届。换届时新委员人数应不少于委员总数的四分之一。 第七条 学术委员会委员在任期内有下列情形,经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提议,由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决定,可免除或同意其辞去委员职务: (一)主动申请辞去委员职务的; (二)因身体、岗位和职务变动等原因不能履行职责的; (三)怠于履行职责或者违反委员义务的; (四)有违法、违反教师职业道德或者学术不端行为的; (五)因其他原因不能或不宜担任委员职务的。 第八条 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增补由主任委员提名,所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通过,经公示无异议后由所长聘任。 第三章职责、权利和义务 第九条 学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主持制订我所学科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接受所学位委员会的委托开展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监督与考核; (二)组织对所内研究机构设置和重大平台建设等的论证; (三)对引进人才、重要科研岗位专家人选、各级人才计划申报人选的学术水平等事项进行评价和推荐; (四)组织论证、评议和推荐我所拟申报奖励的教学与科研成果,以及省以上科研项目申报立项; (五)组织所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六)受理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开展相关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受理学术及成果纠纷的申诉,开展相关调查并提出裁决意见; (七)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讨论、制定和协调所内科研分工,推进内外协作,形成科学发展的良性机制。 第十条 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在所学术委员会会议中自由、独立地发表意见,讨论、审议和表决各项决议; (二)为水稻研究所的学科建设、人才与团队建设、科学技术创新与发展等工作提出具体建议和意见; (三)在学术委员会内部任职中,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决议学术委员会重大事项时,有表决权和建议权。 第十一条 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应履行以下义务: (一)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遵循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 (二)遵守学术委员会章程,坚守学术专业判断,公正履行职责; (三)勤勉尽职,积极参加学术委员会会议及有关活动; (四)对学术委员会审议的保密事项恪守保密义务。 第四章 运行制度 第十二条学术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全体会议,由主任委员主持,或由主任委员委托的副主任委员主持召开;学术委员会召开的各类表决性会议,应出席委员达2/3以上时方能举行。 第十三条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决议重要事项时,均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进行决议。需要学术委员会表决的议案,应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作出决定,须达到投票人数的2/3通过方为有效。学术评议事宜可根据情况采用记名或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在学术上,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注意听取和保留少数委员的意见。 第十四条学术委员会会议实行回避制度。在审议与委员本人及其亲属,或与委员有师生关系的人员的有关事项时,该委员须回避。 第十 五 条对于所学术委员会做出的决定,当事人如有异议,可于异议期内提出书面复议申请,征得三分之一以上委员同意后召开全体会议予以复议。经复议后做出的决定不再复议,但可以向校学术委员会提出申诉。 第五章 学术委员会顾问 第十 六 条 为了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建议和咨询,学术委员会可聘请所内其他资深专家作顾问,顾问人数不限,每次会议根据议题可以邀请不同的顾问列席。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七条本章程的修改可由所学术委员提出动议,全体委员会议审议通过,并提交给所党政联席会确认。 第十八条学术委员会开展活动所需经费从所基本运行费中列支。 第十九条本章程由所学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个人分类: 科研新闻|32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四川农大水稻所生物技术研究室3名博士、10名硕士喜获学位
热度 2 lipng6575 2017-6-15 17:57
2017年6月14日下午,四川农业大学在成都校区麦立方隆重举行研究生授位仪式,水稻所生物技术研究室有3名博士研究生和10名硕士研究生分别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 2017届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 研究室全体研究生与导师合影( 校长郑有良偶遇,主动加入合影)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3855 次阅读|2 个评论
水稻研究所2016年度业务工作总结
lipng6575 2017-1-20 15:26
一、科研工作 1、十三五科研课题立项开局良好,纵向科研经费年度到位创新高: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课题等27项,在研课题59项,本年度到位经费近2500万元,列全校院所第二位。 2、发表论文整体水平持续提高:在 Plant Cell, PloS Genetics , Plant Cell Environment,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DNA Research, Plant Physiology 等SCI期刊发表论文28篇,其中影响因子超过6的有6篇;在CSCD期刊发表论文20篇,论文整体水平持续提高 。 3、品种、专利及成果:“泸优257”通过国家审定,5个品种通过省级审定,4个品种列为国家和省市主导品种,8个品种得到转化,到位转化费168万元。我所培育的新品种蜀优217,在汉源采用我所研制的水肥一体化新技术进行“百亩吨粮”高产示范,平均亩产达到1000.2公斤,最高亩产达1040.9公斤。 获授权专利3项、品种权3项。“四川盆地杂交中稻持续丰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通过成果鉴定和登记,计划2017年申报省科技进步奖。 二、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 1、成功举行“作物重大病害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学术研讨会,承办了“长江流域杂交水稻协同创新中心”及“川粮协同创新中心”杂交水稻新品种现场考察会暨学术研讨会。 2、牵头申报了“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省重点实验室,一院三所(农学院、水稻所、玉米所和小麦所)共同申报的教育部“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参与“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现场考察会相关工作,“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实验室”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共同完成作物学科评估申报工作和作物学科“双一流建设”规划工作。牵头筹建“四川省植物病理学会”。 3、承担公共平台大型仪器设备的服务和管理,完成中央支持地方学科建设项目、南繁育种条件建设项目及省育种攻关分子育种平台建设项目的仪器设备的编制和采购申报工作。 4、新引进1名博士充实水稻栽培研究室,4名教师出国进修及开展合作研究,陈学伟研究员获批为第二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三、教学工作 1、有6名教师参与本科生课堂教学,指导10名本科生毕业实习,3名教师担任本科生班主任,3名教师担任研究生班主任;给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4门课程教学。 2、新进站博士后2名,新招收博士生11名(含2名留学生)、硕士生52名,4名博士生赴国外留学及联合培养。毕业博士12名、硕士36名,1名博士生和2名硕士生获校级优秀论文,李文博、梁越洋、朱孝波、高烽焱等博士的论文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毕业生就业率100%。 四、合作与交流 1、10余名国内外著名专家来所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6名教师受邀在国内外机构及会议上作学术报告。成功申办第八届国际稻瘟病大会。10余名教师赴国外考察,重点开展了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合作,杂交水稻新品种在境外试验示范取得较好示范效果,开展了老挝糯稻资源和缅甸优质稻资源的收集工作。“中国-孟加拉联合水稻研究中心”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申报了“国家杂交水稻国际合作示范基地”。 2、 共同组建长江上游、中下游杂交水稻品种区试科企联合体及四川省水稻品种区试科企联合体,与多家种业企业开展水稻商业化育种联合攻关,与中粮集团成都粮油基地等稻米及制品企业开展横向科技合作。 五、社会服务 1、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眉山东坡建设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核心区3000亩、试验基地200亩,在眉山东坡和三台永明分别建设示范区12.5万亩和10.3万亩,提供全程技术服务与指导,核心区增产30%以上,示范区增产10%以上。在眉山东坡区进行了杂交水稻机械化直播示范4000余亩,经农业厅组织专家验收,亩产达到757.26-773.05公斤;进行了钵苗机插秧示范3500余亩,经科技厅和农业厅组织专家验收,亩产达到775.7 -779.2公斤。均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2、3名四川粮丰工程科技特派员及2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积极为四川粮丰各示范区提供技术服务与指导。与眉山市岷江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眉山市农业局、东坡区农业局、眉山职业技术学院联合,通过“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开展了水稻“两高一优”生产竞赛活动,共有24个单位(种粮大户、合作社)参赛,经过专家验收,最高产量865kg/亩,平均每亩增收61.49元,米质均达优质食用稻米标准。 3 、基层培训:参加省、市、县各种培训20余次,参加眉山东坡、三台、温江、崇州、郫县、达县、巴州区、彭山等地水稻生产技术指导。培训各级农业技术人员500余人次,培训种粮大户及农民1200人次。 4、参加四川水稻机械化生产的指导和培训,开展了崇州市水稻机直播、机插秧高产栽培示范推广及产业化工作。 5、扶贫攻坚: 积极参加扶贫攻坚,在前锋区、岳池、泸县等地以杂交稻新品种推广和技术服务为主,对口帮扶。
个人分类: 科研新闻|4550 次阅读|0 个评论
传承好、发展好周开达院士开创的事业是最好的纪念
lipng6575 2016-10-6 23:00
10月6日上午9时,四川农业大学在成都校区图书馆前隆重举行周开达院士铜像揭幕仪式。荣廷昭院士、万建民院士、陈温福院士及学校领导邓良基、郑有良、庄天慧、张强、朱庆、陈代文、王曙光、王斌、何临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周开达院士夫人李仁恕及亲属、师生代表,水稻研究所全体教职员工及参加110周年校庆的校友等参加了仪式。 校长郑有良主持仪式, 校党委书记邓良基致辞, 周开达院士学生代表、水稻研究所所长李平发了言 。 邓良基在致辞中高度评价周院士是四川农业大学学术星河上最璀璨的明星。他说,我们敬立周院士铜像,就是要彰其德行,垂范千秋。他希望大家要吸收和释放周开达院士 “热爱科学”的激情能量。正是在这场与水稻育种研究的“恋爱”里,周院士奉献了自己所有的爱,在杂交水稻育种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功绩卓著,他育成的杂交水稻品种为西南乃至中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要传承和弘扬周开达院士“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1990年,58岁的周开达带领研究所的老师们“背井离乡”,从环境相对优越、条件相对成熟的雅安,来到气候更适宜种植水稻的温江,在相对艰苦的地方重新创业。他态度坚决,总是义无反顾地冲在科研的最前沿,从不会在艰苦的环境和条件面前退却;要感恩和铭记周开达院士“教书育人”的真切情怀。周院士主持水稻育种科研时,抱定培育英才的坚定信念,殚精竭虑,育人不倦。由他培养出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已在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他创办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已成为我国杂交水稻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水稻高级人才培养和水稻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平在发言中表示,要发扬周院士勇于创新的精神,记住先辈的初心,传承好、发展好先辈开创的事业,永远前行,谱写新的华章。(全文附后) 在热烈的掌声中,荣廷昭、万建民,陈温福、邓良基、郑有良共同为周开达院士铜像揭幕。全体人员向铜像庄严三鞠躬。 该铜像为头像,高 90cm,由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师生团队设计铸造完成。铜像形象综合参考了周开达院士工作照和部分合影照,样稿反复修改了十几遍,不断完善,力求做到神似。 周开达院士不同时期的工作照 李平的发言全文如下: 尊敬的师母、各位来宾、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在建校110周年校庆之际,在我所创建80周年之标,在我国杂交水稻研究50周年之际,今天我们在这里为恩师周开达院士的铜像举行揭幕仪式,把我们心中的丰碑永久塑立在这里,为的是纪念这位水稻事业的开创者,为的是纪念这位成都校区的艰辛开拓者!从此,我们可以来这里向老人家汇报工作,和老人家叙一叙我们的酸甜苦辣,让老人家看得到我们一代又一代奋斗的身影! 纪念是为了激励后人!是为了发扬被纪念者的精神!周老师的一生是创新的一生,更是创业的一生!为了明天不再饥饿,他来到了四川农学院,学习作物增产的科学方法;他投身到水稻育种中来,坚信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他坚信水稻具有杂种优势,并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因此,他开创了“地理远缘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不育系的方法”,成功培育出冈D型杂交水稻,在我国南方稻区13省市大面积推广应用,西南稻区75%的稻田里曾经种的都是他的杂交稻。他提出的“亚种间重穗型杂交水稻选育思路”,并配以重穗稀植栽培技术,省工节本又增效,深受农民的欢迎。他开创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成果推广模式,组建了包括南方13省市区的“冈D型杂交水稻协作组”,使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他教育我们要读大田之书,把论文书写在田野里;他也不拒绝新鲜事物,积极拓宽研究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了一批复合型人才,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为我所第四代专家团队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生命不息,创新不止,即使当上了院士,也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而是当成事业的新起点,永葆创业精神。 各位同事,各位同学,正是因为有周老师这样的科学家为了大地的丰收而毕生奉献,我国再也不是忍饥受饿的国度;再也不用垦荒种粮、战天斗地,而是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还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腾挪出大量的肥沃土地。我们通过缅怀周老师的丰功伟绩,来缅怀我们先辈的艰苦创业历程,来向所有农业专家致敬!纵观我所80年的历史,我们的先辈都是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而奋斗,而今天的我们,要为吃饱了饭的人们提供更充足、更优质、更健康、更环保的产品,责任更加重大,工作更加艰巨。或许我们没有先辈的历史机遇,无法达到他们的事业高度,无法取得他们的学术荣誉,但我们没有理由停止前进的脚步。我们要记住先辈的初心,不忘我们的初心,传承好、发展好先辈开创的事业,永远前行,谱写新的华章!
23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六月的行囊
lipng6575 2016-6-18 16:31
六月的行囊 李晓铃 ( 在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2016届本科生授位典礼 上代表 教师发言) 九月的风,吹过西边的雪山和原野, 停留在,小小稻田的中央。 在稻田边的绿荫里, 爱,在悄悄生长。 你懵懂期望的眼睛, 曾在银杏树间流浪。 你的长发或短发, 也好像眷恋的惆怅。 公寓前,繁花飘落, 六月里是酸涩的海棠。 一如你少年时的骄傲, 还有骄傲过后的神伤。 轻狂与迷惘,在这里沉淀, 知识和理性,在这里启航。 教室里,我勾画了你的书页, 操场上,你惊艳了我的时光。 心事,在这里发芽, 时而快乐,时而忧伤。 爱情,在这里萌动, 时而低吟,时而浅唱。 那一怀,如水的温柔, 在这林下花间荡漾。 你,是谁花开的模样? 谁,是你雨湿的过往? 六月里,你要去远方, 去到你的来日方长。 来日里红尘滚滚, 不会再是,学校里的空想。 带着你,表白或没表白的希望, 带着你,实现或没实现的梦想。 带着虞美人和七里香的婆娑, 把你的学校,也装进行囊。 母校,是一片百岁的森林, 你是森林中飞出的凤凰。 母校,是一座坚实的新城, 你是新城里,温暖的春光。 今天,你去你的彩霞满天, 去你的诗,去你的远方 而我,守我的三尺讲台, 守你母校的,地老天荒。 银杏叶,绿了又黄 庆幸师生,相识的一场。 今天,为你整理心情, 告别那些,相聚与离别的,忧伤。 从此,你乘着六月的清风, 让盛放的梦,在风中飞扬。 请铭记一段,你青春的故事, 把我们的爱,也装进,你的行囊。 ---来自农学院网页 http://nxy.sicau.edu.cn/?p=12a=viewr=1546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15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举行座谈会欢送毕业研究生
lipng6575 2016-6-18 11:08
2016年6月16日水稻所在二教201会议室举行毕业研究生座谈会,毕业研究生及导师参加了座谈会,水稻所党委委员、协管研究生工作的王玉平研究员主持会议。 每位毕业生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去向,分享了学习生活心得及对科学求证的理解,表达了对学校、水稻所及导师的感激之情。教师们也分享了与同学们一起工作的心得,表达了学生与导师相互成就的关系,对同学们几年来的辛勤劳动及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对同学们即将开启的新征程表示祝福。 李平教授作了总结发言。首先对同学们经过几年的努力,今天终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表示祝贺!对同学们几年来取得的科研业绩及对水稻所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几年前我们在这里欢迎大家入学,转眼之间,我们又在这里祝贺大家取得学位顺利毕业,在这里欢送大家奔赴新的工作岗位,开启新的征程和新的人生。 希望同学们把在研究生阶段的经历好好总结,应用于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 一是要把科学思维应用到各种决策和实施过程之中。对待每一件事情都要像做学位论文一样,要有一个很好的开题报告,我要做什么?怎么做?预期结果如何?在做的过程还需要不断修正,不断总结。 二是要在工作和生活中继续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在工作中与同事要友好相处,相互协作,无私帮助;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即使做不到严以律己,也要做到宽以待人。宽容别人成功,为英雄鼓掌;也要宽容别人失败,为遇到挫折的同事加油鼓劲。 三是要有理想,追求高的目标。马云说我们要有理想,万一实现了呢?人生中有很多机遇,抓住一次就有可能是拐点,是向上的拐点。曾经在我的实验室读研究生的陈红霖同学,以前连大学本科都没有考上,读的我校成人本科,经过努力考上了我的研究生,后来考上了中科院遗传所的博士,现在在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工作,工作两年来发表SCI论文11篇,其中一作7篇,累计影响因子达到32,还有主持获得的专利和参与审定的品种及政府奖等。他取得的这些成绩,或许他自己以前都没有想到。所以,不管你现在如何,只要目标定得高一点,脚踏实地的去努力,抓住一晃而过的机遇,都能实现人生的重大转折。 四是继续发扬好的学风和学术道德,在工作中要讲职业道德。要给工作单位带去正能量,求实创新,在单位一天,就要为这个单位做出贡献。我经常说,单位是全体职工的,不是领导人的。企业首先是职工的,然后才是投资人的,企业赚的钱首先是给职工发工资和福利,如果有利润才是投资人的。小到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大到国家,都是同样的道理。 最后祝同学们生活愉快,家庭幸福,工作顺利,事业有成,早日成为杰出校友! 座谈会结束后,水稻所在学校食堂设宴为同学们饯行。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5036 次阅读|0 个评论
李双成研究员在线发表水稻粒型粒重调控机制研究重要进展
lipng6575 2016-5-19 09:04
5月18日,《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 lant B iotechnology J ournal , IF=6.09) 在线发表了四川农业大学 水稻研究所独立完成的 研究论文“ OsmiR396c-OsGRF4-OsGIF1模体调控水稻粒型和产量 ”( The OsmiR396c-OsGRF4-OsGIF1 regulatory module determines grain size and yield in Rice )。该论文报道了一个控制水稻粒型粒重的主效QTL (GLW2)的图位克隆、功能分析和调控机制, 是 水稻产量性状解析和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粒重是水稻重要的产量构成因子之一,明确其遗传调控机制对于水稻高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一个水稻特大粒材料307R,通过构建多个近等基因系进行遗传剖分,成功克隆了一个控制水稻粒型粒重的主效QTL GLW2 。 功能分析显示GLW2位点编码一个植物生长调节因子 OsGRF4 ,具有 正向调控水稻粒重的功能 。随后研究证实该基因受上游miRNA miR396的直接调控, OsGRF4基因内部 miR396结合位点的2个碱基的变异降低了miR396靶向剪切 OsGRF4的活性 , 从而导致大粒水稻表型 。该研究还发现, OsGRF4蛋白在 体外、 体内均能与Os GIF1发生直接相互作用,后者的过量表达同样可以导致水稻的大粒表型。因此,该研究综合利用遗传、生化等手段系统证实了GLW2基因是控制水稻粒型粒重的关键基因,并解析了该基因的上下游可能的调控机制,从而建立了 OsmiR396-OsGRF4-OsGIF1模体调控水稻粒型和产量的 遗传 途径 。同时,该研究还对近等基因系及其配制的杂交稻的产量性状进行了评价,初步结果显示导入该基因可以较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增幅达 13.7%–28.0% ), 表明 该基因 在水稻高产 育种 中具有重要利用价 值。 水稻研究所李双成研究员为第一作者 , 2013级博士生高烽焱为共同第一作者 , 李平教授为通讯作者 。 论文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pbi.12569/full
个人分类: 论文简介|45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为了一粒种子,永远追赶太阳的人
lipng6575 2014-9-23 08:40
2014-09-18 11:50:40 作者:李劲雨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宣传统战部 http://www.sicau.edu.cn/news/news/2014/0918/21665.html —— 专访我校南繁基地水稻科技工作者 编者按 : 在海南陵水、云南西双版纳的两片田地非同寻常,它们是我校水稻、玉米南繁育种两大基地。数十年来,水稻研究所和玉米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们南北往返 “ 迁徙 ” ,进行艰苦卓绝的科研攻关,洒下了辛劳的汗水,培育出了希望的种子。 在教师节到来之际,本网谨以上、下篇献给伟大的南繁育种人,向他们献上节日祝福! 为了一粒种子,水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化身追赶太阳的 “ 候鸟 ” ,高温烈日下忙碌在南繁北种的试验田里,每年有 8 个月痴守那片寄托无限希望的稻田,不断培育新的生命。 不久前,水稻研究所又有 3 个新品种获得国家审定,分别是王玉平的水稻新品种 “ 广优 498” 、马炳田的水稻新品种 “ 内香 6 优 498” 、邓其明的水稻新品种 “ 川谷优 918” 。 没有南繁就没有如今辉煌成就 9 月份的四川,微风拂面,天气已有秋意,早晚凉爽宜人,水稻研究所科研人员的大田收种已经结束,进入室内考种阶段。不久后,他们将前往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的一片田地里,顶着 35 、 36 度的烈日高烤,一边抗击偶遇的台风,一边整田、播种,重新开始一个季节的辛勤劳作。 60 多口人, 80 多亩水田,一个普通的三层小楼,一台电视机,一口抗旱水井,一个小水塘,这就是我校位于海南陵水的水稻南繁育种基地。 海南拥有独特的光热资源,冬季具有 “ 天然温室 ” 之称。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从育种目标的提出、实施到新品种推向市场需要十几年的艰辛付出。利用海南这个天然温室,可以让育种材料夏季在四川种植一代,秋冬季在海南种植一代或两代,南北交替种植,一年繁殖 2-3 代,这样可以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大大提高新品种的更新频率。 “ 从 1973 年周开达老师的水稻杂种优势课题在陵水县启动南繁研究,我校水稻南繁工作已走过 41 个年头,经历了周开达、黎汉云、李仁端等老一代专家团队及李平、李仕贵、吴先军等当代专家团队的辛勤耕耘与奉献,历届研究生们也抛洒了汗水。大家克服了诸多困难,为我省及我国的水稻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 水稻研究所办公室主任邓其明说。 没有南繁这个平台,就没有今天的突出成就。这是水稻研究所的共识。 “ 现在,南繁基地已是集科研、人才培养、信息交流与材料交流不可或缺的平台。 ” 水稻所所长李平评价它的重要性。 纵观水稻所在科研教学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育成了近百个杂交稻新组合(其中有 8 个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在全国 15 个省市和东南亚国家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得了国家级、部省级奖项有 40 余项(其中国家发明一等奖 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6 项),还有我校首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重要 SCI 论文及优秀人才的成长,无不与南繁基地有关。 前辈艰苦卓绝曾搭床于猪圈 当年挺拔帅气的水稻育种技术人员高克铭早已青丝变白发,他于 1976 年追随周开达、黎汉云在海南做育种工作 38 年,如今退休又被课题组返聘。数十载足以改变任何人的面貌,却不能改变他们为国家水稻事业发展特别是保障粮食安全的赤子之心。 1973 年,我校的水稻南繁育种从周开达在海南的几分科研田正式开始, 1976 年迎来了全国性的 “ 大南繁 ” ,从那时起我校的南繁工作便有规模地开展了,村子周围大小荒弃田块都用到了。 70 年代,基地灌溉水不足是面临的巨大挑战,井水常常被打干,栽种的秧苗面临旱死危险,多家南繁单位常因抢水发生冲突。为阻挡台风当地的房子修得低矮,人们下身子才能钻到农房里,卫生条件极差,水盆里常见淹死的跳蚤。饭菜自己动手做,豆瓣酱、猪油、清油、辣椒从四川带过去,每做一顿饭都伴着被柴火呛出的眼泪。为了增加营养,吃上一口豆花,有人硬是把一个几十斤重的手工石磨背到海南基地 …… “ 现在的南繁基地住宿非常拥挤,但与那时比实在不算啥。 ” 水稻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吴先军介绍。那时租用的 20 平米小农房,挤下了 8 个人,周开达老师索性就住进旁边停用的猪圈里,几个木板搭成一张床,那里就成了可供休息的家。 基地没有晒场,收回的种子遇到暴雨要放在锅里用微火烤干,找不到干柴火,大家急得直跺脚,一双双眼睛望着有如水注的天空,乞求老天早点放晴。 没有固定田地,游击式南繁工作经历了十几年,除生活条件难苦外,还严重制约着育种工作。经多方协商,村里同意将一块牛圈地划拨出来,他们修建了 6 间小平房, 4 个人住一间,用预制板搭建了一个简易厨房。没有厕所,要方便得去村公厕;没有自来水,要从远处的井里挑水做饭,水质很差,煮好的稀饭是红色的;天热洗澡,要到夜深人静时在井边用井水相互冲淋。但不管怎么说,这好歹是自己的基地,一个固定的 “ 家 ” 。 又过了十几年,随着事业的快速发展,南繁基地越来越拥挤,于 1998 年增建了两间平房,同时经多方努力,终将 “ 三昧寺 ” 外面一处荒地、小学校的教学实习空地共计三亩多地花费 2 万多元征用了下来。经各课题组自筹经费,加上省教育厅资助的少量经费,一栋带有厨房、饭厅的平房和一栋三层小楼于 1999 年建成使用。科研 “ 候鸟 ” 们第一次住上了带有卫生间、自来水淋浴的房间,过上了 “ 体面 ” 的南繁生活。那一年,周开达老师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因为身体原因在这里开展了他最后一次南繁工作。 基地当时没有电话,与家人联系极为困难,主要以书信为主,有急事则用电报。采访中,大家想起了电影《手机》中一个让人捧腹大笑的画面,基地也曾有这样场景:村上一户富裕的农民家有电话,常会跑到地头上热心地喊 “ 某某某你老婆来电话了!快来接吧!她问你春节回不回家过年? ” 就是在这群致力于农业教育和杂交水稻研究事业的专家团队手上,首创出了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方法,培育出冈 •D 型系列不育系及系列杂交稻,提出 “ 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超高产育种思路 ” 及 “ 重穗稀植栽培技术 ” ,创造出 “ 光敏不育系生态育种方法和技术 ” ,解决了四川及长江中上游地区两系杂交稻育种的难题,发掘与创建出具有固定杂种优势特性和具有早代稳定特性的特异种质,为探索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国水稻籼稻区都有专家们培育的冈 •D 型杂交稻种子。截至 2013 年 6 月,仅冈 •D 型杂交稻的推广面积就达 3.048 亿亩,增产稻谷 228.58 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 320 亿元。 第二代团队多重身份应对困难 时代的脚步不断前行,南繁工作也不断迎来新挑战,科技工作者们每年 10 月下旬都会赶赴海南,而位于成都的水稻研究所就成了 “ 空巢 ” 。大家脑里、心里、眼里装着的全是水稻,将妻儿老小丢到一边不管,就是为了培育出足够的优良品种,让更多的饭碗装上中国粮。 记者了解到,目前基地仍然存在租地难、用水难、用工难和住房拥挤等问题。 基地一年要换一个 “ 站长 ” ,由年轻教师轮流担任,这是周开达院士生前定下来的规矩。站长工作很锻炼人,既要负责大家日常生活,又要负责财务管理,与地方沟通交流,还要兼做四川省南繁指挥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由于陵水是全国有名的反季节蔬菜基地,种植蔬菜的利润远远高于种植水稻,农民更喜欢自己种植瓜菜或者把地租给瓜菜种植大户或企业,一亩地会获利数倍,而城镇化建设占地也造成田地租赁困难。如今,田租不仅大幅上涨,还面临无田可租的危险。每个课题组的田都不够用,只能精减规模,打紧安排。 “ 周开达 老师修建这个新基地时曾设想未来 10 年或 20 年都够用,没想到发展太快,三年后就开始拥挤起来。 ” 李平说,随着团队的扩容,一间 13 平米的宿舍,除了 4 张床外就没了空间,更谈不上工作间、空调、热水,大家便把床当成办公桌,顶着太阳露天整理育种材料,不时拍打叮在腿上的蚊子。 “ 一般人来玩一玩可以,若是工作几个月容易患抑郁症。 ” 邓其明说,基地的生活十分单调,只有一台电视机,上不了网,最好的业余生活就是田间地头散步、欣赏月亮。 “ 或许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家才能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才有机会与自己的同事、学生朝夕相处,难得!难得! ” 李平解嘲地说。 “ 干上这一行,就要承受一切,想想老一辈走过的路,没人会抱怨。 ” 大家共同回忆起走过的日子,深深为自身绽放的 “ 川农大精神 ” 自豪。每次为了将四川繁殖的种子带到海南去,大家手上都要提着二十几斤,头上顶着包裹,多次转车,火车挤上不去,就先上去一个人,从窗口把袋子拉进去,没有坐的地方就躺在座位底下或站到厕所里。李仕贵、李文华曾经背着重重的种子在重庆转车,过天桥、走站台,赶到火车上衣服都湿透了,可以拧出水来。两人互看了一下被汗水淌花的脸,李仕贵一句话把两人都逗笑了: “ 内裤都打湿完了呢 ……” “ 用水是以前、现在乃至今后都要面临的问题。 ” 邓其明说,由于当地灌溉用水较晚,南繁从播种到栽秧这段时间严重缺水,有时苗子在秧田里抽穗了都栽不下去。地下水倒是丰富,抗旱井又不能深打,否则出来的水含盐量太高而造成死苗。 近年来,周围农民纷纷跑到城里打工了,很少有人愿意在基地上做临时工,工价大幅上涨不说,还请不到人。一些老面孔碍于人情偶尔来做几天工,现在主要靠教职员工及学生一手一脚地做起各种农活,海南紫外线比四川强得多,个个晒得黝黑。一旦出现台风和暴雨,墙上的瓷砖都会被风雨掀掉,田里一切都会被 “ 洗白 ” 。 就是这样,水稻研究所的师生们犹如一支雁阵往返四川、海南两地,研究所教职工大会、支部组织生活会等都在基地召开。 一项项重大成果,就在不断 “ 追赶太阳 ” 的节奏下诞生了。自 2000 年周开达院士生病的 10 多年里,研究所取得了 3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若干项省级一等奖。 “ 南繁育种工作时刻牵动校内师生们的心,校领导常来基地看望我们。 ” 李平介绍,党委书记邓良基、校长郑有良多次专程考察水稻南繁基地,关心基地人员的生活和工作,对一代又一代 “ 南繁人 ” 的不懈奋斗、辛勤工作表达敬意和感谢。今年 4 月份,郑有良给师生们送去了慰问金,并将支持基地改扩建,闻听好消息,共进晚餐的 60 余名师生员工报以热烈掌声。郑有良还专门嘱咐将基地人员的合影照片发在校园网上,他的心思很细腻,想让更多人能够目睹不平凡的南繁人。
个人分类: 转载|17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四川农大校长郑有良考察水稻所南繁基地并慰问了教职员工和学生
lipng6575 2014-4-16 15:01
2014 年 4 月 12 日 下午,四川农业大学校长郑有良、中国工程院院士荣廷昭、学校科技处处长曾维忠、荣院士办秘书曹默菊一行在参加“ 长江流域杂交水稻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促进会”前夕, 专程前往学校水稻所南繁基地,实地考察了水稻育种试验地和协同创新中心新品种示范情况,关切地询问了基地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并对基地的进一步建设进行了探讨,并对全体南繁人员表示慰问。 在基地食堂举行的慰问晚餐会上,郑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洋溢的讲话。他说,水稻所自 2000 年周院士生病以来的十多年中,取得了 3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若干项省级一等奖,是学校最具品牌的研究所。他对一代又一代 “ 南繁人 ” 远离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奋斗、辛勤工作,继往开来地为学校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并代表学校对参加南繁的教职工和学生带来了慰问金。共进晚餐的 60 余名师生员工对郑校长的讲话报以热烈的掌声,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水稻研究所所长李平、党总支书记吴先军、副所长李仕贵等陪同考察和慰问活动。 郑校长、荣院士与南繁基地全体人员合影
个人分类: 科研新闻|3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英国剑桥大学杨明耀博士加盟川农大
热度 2 majiaping 2012-6-14 11:25
川农大和英国剑桥大学的距离从来没有这样近过,6月12日,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2年、曾在世界顶级生命科学杂志《Cell》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杨明耀博士,正式加盟母校,担任全职教师。    对于杨明耀来说,从英国剑桥大学到四川农大任教,是离开母校多年后的一次“回归”。他是川农大畜牧专业77级本科学生,后攻读动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曾留校任教,在川农大度过了12年,1990年赴英,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获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从2000年至今,就职于英国剑桥大学动物学系,在英国皇家学会院士Simpson教授研究室工作,一直从事分子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和进化遗传研究,探讨动物的发育过程,并由此研究不同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发育过程的演化。现已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除Cell外,还包括MolecularCell(影响因子14),Neuron(影响因子14),PNAS(影响因子10)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其论文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单篇引用次数近200篇次。   郑有良表示,这次我校引进的杰出的顶级专家,让川农大和英国剑桥大学联系起来,感到特别振奋。他代表全校师生对杨明耀回校工作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他表示学校会尽力为其提供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让教职工满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杨明耀表示,经常从网页上看到学校发展的近况,学校近年来变化之大、发展之快是有目共睹的,学校重视科研、重视人才的氛围是激励自己回国的主要原因。此外,自己是川农毕业的学生,是学校培育了自己,所以,他在多家单位中选择回到母校工作,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争取为川农大争光。”他计划回校后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基础课,如分子遗传学,生物进化和发育演化学,英文文献阅读等。在科研上,主要是用果蝇作研究材料做进化,进行发育和遗传方面的研究;进化发育学方面,在DNA水平上,继续研究基因和基因顺式调控子在果蝇演化中的作用以及其调控对生物形态多样性的作用机制;从蛋白质水平上,如蛋白磷酸化等,研究蛋白调控在演化过程中对生物形态多样性的影响。同时,借助川农大动物遗传育种平台,开展动物分子遗传学研究,比如对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调控及遗传机制方面的研究。         杨明耀科研现状:      杨明耀目前研究的课题是以昆虫作为模式动物,探讨基因的改变和不同的调控序列如何经过发育过程以塑造出特殊构造,从而进一步揭示进化生物学的奥秘。在线粒体DNA复制机制方面,与同事一道发现了新的模型,即线粒体DNA双向复制模型。之后又证实了完整的线粒体DNA的复制中间体其实是双链结构,提出了线粒体DNA的复制中间体,其轻链具有RNA和DNA杂合体的性质,其开创性成果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世界顶级生命科学杂志《Cell》,在线粒体DNA复制领域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5302 次阅读|4 个评论
论文发表5天,副教授连升三级
热度 36 pukin 2012-5-27 10:32
刚才看到一条微博: 顺着链接点进去一看,原来是四川农业大学一个31岁的年轻副教授,在5天前,也就是5月22号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一篇论文,而被川农校方连升三级,从副教授直接升级到教授二级岗。这位年轻教授的成果是发现了导致猪肥胖的重要因素,而这个因素可能对控制人的肥胖有重要意义。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位也许是国内最年轻的二级教授李明洲,因为猪壮,恐怕要和中南大学最年轻的刘路教授一样,红遍全国了,祝贺 新闻链接地址: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detail_2012_05/27/14838933_0.shtml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13634 次阅读|53 个评论
[转载]四川农业大学科学家携手探索猪DNA甲基化与肥胖之间奥
majiaping 2012-5-23 20:12
2012 年 5 月 22 日 ,由四川农业大学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主导,由中、美、英、加等四国共 12 个单位的 50 多位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猪脂肪和肌肉组织的基因组甲基化图谱》( An Atlas of DNA Methylomes in Porcine Adipose and Muscle Tissues )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自然 - 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发表。该研究首次构建了猪不同部位脂肪和肌肉组织的 DNA 甲基化图谱,为预防人类肥胖疾病的发生和促进猪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这一重要经济性状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表观遗传学基础。该研究对促进猪作为人类肥胖疾病研究的理想模式动物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肥胖是引发多种疾病的元凶,已成为世界五大流行性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预计到 2030 年,全球大约有 58% 的成年人可能成为 “ 胖子 ” ,并且世界卫生组织声称每年至少有 280 万成人死于超重或肥胖。目前,美国每年与肥胖相关的医疗开支高达 1470 亿美元;此外,中国的肥胖问题也不容乐观,肥胖人口已达 3.25 亿人。如何有效遏制肥胖症蔓延,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论文的第一作者 —— 四川农业大学李明洲副教授谈到: “ 目前很多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找 ‘ 肥胖基因 ’ ,但仅依靠 DNA 序列信息并不能全面地解析肥胖的致病机制。 DNA 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的一个重要机制,在肥胖发生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全面了解 DNA 甲基化的机制及功能对肥胖及其他疾病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选取了中外三个不同猪种(长白猪、藏猪和荣昌猪),对 DNA 甲基化和肥胖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猪是最接近人类的模式动物,与人类具有相似的代谢功能、心血管系统、成比例的器官大小、出生后棕色脂肪缺乏等特性,且与人类在遗传学上也具有高度相似性,特别是遗传决定的代谢相似性。这使得猪成为研究人类肥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疾病的最佳模式动物。 由于脂肪和骨骼肌组织在肥胖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人员从猪的不同部位分别采取了 8 种脂肪组织和 2 种骨骼肌组织,随后采用 MeDIP-seq 技术进行了基因组范围内的 DNA 甲基化分析,共获得 1381G 的海量数据,成功绘制完成了猪的全基因组甲基化图谱。基于所得结果,他们全面地总结及分析了在不同的品种、性别和组织区域中 DNA 甲基化的分布及差异性。 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 华大基因项目负责人吴红龙指出: “ 我们发现启动子中不同甲基化区域能够抑制一些已知的肥胖基因和新基因的表达,与肥胖相关表型的变异密切相关。此外,我们还发现肌间脂肪组织的甲基化模式与内脏脂肪组织更加相似,这是首次从表观遗传学角度证明肌间脂肪组织也是导致肥胖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为研究脂肪沉积和肌肉生长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该研究小组还发现,约 80% 的已知人类肥胖基因和 72% 的影响猪肉品质的基因都在所定义的甲基化差异区域内,研究分析表明这些基因的甲基化调控模式与已知的生物学功能相一致。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了许多与肥胖表型变异有关的新基因。 华大基因执行院长王俊教授指出: “ 随着表观遗传学的兴起,科研人员已逐渐从分子水平开始解析复杂的临床现象,这为解开生命奥秘及征服疾病带来新的希望。我希望日后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从而为遏制肥胖病蔓延做出积极贡献。 ” 本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 李瑞强(现北京大学研究员)表示: “ 本研究将基因组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手段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应用到农业经济动物的研究中,其研究成果不仅对于人类医学有一定促进作用,对于农业动物的分子育种也提供了宝贵数据。 ” 本论文的通讯作者 —— 四川农业大学李学伟教授表示: “ 本研究为与肥胖相关的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同时也为挖掘猪重要经济性状的功能基因奠定了重要的分子基础,这对提高猪的分子育种效率,实现猪肉健康生产,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注:李学伟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国家 " 百千万 " 人才一二层次人选,西德格廷根( Goettingen )大学博士,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猪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发表论文 60 余篇,论著 2 部,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 ,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并获四川省首届优秀科普图书一等奖。 1995 年被加拿大国际发展署( CIDA )聘请为中国加拿大瘦肉型猪国际合作项目遗传育种技术负责人。现任第四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 ( 生命科学学部二部委员 ) ,动物生产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副理事长。
317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6: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