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地球科学原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地球科学原理之34 地球将来的氧化-还原平衡
热度 1 rock6783 2009-5-10 19:29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虽然太阳风在逐渐增强,但由于现地球表面已是强氧化性环境,能受太阳风强烈作用的氢已相当少,就算因冰川作用而造成地磁场的消失或反转,因太阳风而失去氢等还原性气体的可能性不大。氧气的分子量达 32 以上,就算一段时间地磁场完全消失,就目前地球的引力来说,因太阳风作用大量失氧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没有物质的出和入的变化,所以,地球失去氧化性物质或还原性物质的可能性不大,就地球整体(包括固体地球、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来说,将来会保持氧化 - 还原性不变。 因为从今后,地球的去气作用减弱,但仍有一定的去气作用,只要地球还没有完全固化,还有去气作用的话,地壳内部的还原性物质仍将继续排出,所以,地壳以内的还原性将不断减弱,氧化性将不断增强。 虽然目前,人类大量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并将其燃烧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但能被人类开采利用的煤、石油和天然气,仅是沉积矿物有机物中的很小一部分,不足沉积矿物有机物的 1% (Falkowski et al, 2000) ,所以,大量的矿物有机物仍将不断沉积而埋入地壳中。这样,地壳的氧化性将减弱,还原性将增强。 由于大量还原性矿物有机物被逐渐埋入地壳中,强氧化性的氧气留在了地表大气中。在地球没有完全固化之前,由于冰川造成的火山喷发和地震,地壳内具有强还原性的物质将不断排出地表。若这些经火山喷发和地震排出地表的还原性物质的还原性,能中和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氧化性,理论上地表的氧化 - 还原性将不会变化。但是,地球大气中氧气的演化历史也告诉我们,原始地球本没有氧气,地球大气中的氧气的确在不断增加 ( Schlesinger , 1997 ) 。所以,由于大量的还原性的矿物有机物被埋入地壳中,将造成了大气中氧化性的氧气的不断积累。而且,随着地球热量的不断散失,地球将不断固化,地球的去气作用将逐渐减弱。在地球去气作用减弱及矿物有机物的不断埋藏的共同作用下,大气中的氧气量将会不断增加。地表的氧化性将不断增强,还原性将不断减弱。 大气中氧气浓度逐渐增大,氧化性不断增强的后果是:由于氧气浓度太高,大气成为富氧大气,在富氧大气里,生物(特别是植物)的着火点降低,大量的植物被烧掉,通过燃烧大量的植物,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植物的总生物量将降低。由于植物总量的降低,动物和微生物这些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的生物量也将相应地降低。由于地表总生物量的降低,高含氧引发的大火就通过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了矿物有机物的沉积量。通过矿物有机物沉积量的降低,降低大气中氧气的浓度。 通过大火烧掉植物,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最终降低地表的生物量,虽然可以缓解氧气浓度的进一步上升,使地表的氧化性暂时维持在一定水平,但它不可能完全阻止氧气浓度的进一步升高。随着地球热量的散失,地球不断固化,地球的去气作用逐渐减弱最终停止。地壳内不会再补充还原性物质于地表,虽然氧气浓度太高引发的大火使大量植物消亡,减弱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减少整个地表的生物量。使矿物有机物沉积减弱,可以适当减慢氧气浓度的升高,减缓地表氧化性的增强。但只要地球上还有植物存在,它仍将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要地球上仍有生物,矿物有机物仍将沉积并被埋入地壳中。地球表面的氧气浓度仍会继续增加,地表的氧化性仍将继续增强。直至最后,要么地表的氧气浓度太高,氧化性太强,所有的植物都被烧光,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不会再产生氧气,也不会再有矿物有机物的沉积,地球表面的氧气浓度达最大值,氧化性达最大值。要么由于地球完全固化,停止去气作用,地球上的二氧化碳被植物的光合作用用光,地球的温室效应已相当弱,整个地球因温室效应太弱而全球冰冻,地球成为一个大冰球,植物因二氧化碳缺乏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或因全球冰冻而死亡,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不会再产生氧气,地球表面的氧气浓度达最大值,氧化性达最大值。 总之,只有当地球上的植物完全死亡,不再进行光合作用,地球也不会再有矿物有机物的沉积而埋入地壳,地球表面的氧气才会不再升高。这样,若地球及周围的条件不变的话,地球的氧化还原性将维持一定的衡定。 到此,我们讨论完了 第三章 地球的去气作用和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化学平衡 ,下面,我们将继续讨论 第四章 生物对冰川的作用及太阳系的生命 。我们先来看看 第一节 生物演化对冰川的作用 。那么,冰川是怎么形成的?温室效应和冰川有什么关系?地球上的生物具有怎样的演化过程?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 35 冰川的形成原因及植物的演化历程 参考文献: Falkowski P et al.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A test of our knowledge of earth as a system. Science. 2000, 290: 291-296 Schlesinger W. H. Biogeochemistry; an analysis of global change (2nd edition). San Diego : Academic Press. 1997. 1-588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6955 次阅读|3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33 光合生物出现后的氧化-还原平衡
rock6783 2009-5-7 13:14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因为地球的原始大气,虽然还原性远比宇宙大气低,但仍是强还原性的环境。所以,最早出现于地球上的光合作用生物,肯定是由厌氧非光合生命体经厌氧光合生物(如硫细菌、光合细菌等)逐渐演化而来,也肯定是厌氧型生命体。最早的光合作用生物出现后,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二氧化碳和水是氧化 - 还原性中性的物质,最终合成了强还原性的有机物,这使整个系统的氧化性降低,还原性增强。为了维持系统的氧化 - 还原性平衡和稳定,必须释放出强氧化性的物质作为弥补,所以,在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同时,必须释放出氧气等氧化性强的物质。最初出现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本身尚没有利用氧气氧化有机物获取能量的能力,即它本身仍是厌氧生物,氧气对它来说仍具有毒性,但它若要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强还原性的有机物,它必须释放出氧气,来补偿氧化还原 - 平衡。所以,这些生物,可能利用了环境中的一种能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及时消耗的机制,使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在生物体内或其周围环境中不会增加和积累,不至于对自己造成危害。如环境中的二价还原性铁,转化为三价的氧化性铁,就有可能消耗大量的氧气 ( Cloud , 1972; Cloud , 1976 ) 。随着环境中的还原性铁及其它还原性物质逐渐被消耗,环境的氧化性逐渐增高。在这种氧化性逐渐增强的环境里,逐渐演化出能利用氧气氧化有机物获取能量的光合作用生命体。因为氧化有机物所释放的能量,远大于分解有机物所释放出的能量,所以,通过氧化有机物获取能量,肯定是一种高效的生命方式。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的光合作用生物慢慢被淘汰,逐渐被演化出的更高级的氧化有机物获取能量的光合作用生物所替代。这类光合作用生物,因为靠氧化有机物获取能量,获取能量的效率大大提高,生命力也得到大大加强。能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的能力,也肯定得到加强。这就使地表大气中的氧气逐渐增加。 地球上的氧气量,是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成正比的。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越多,制造出的氧气越多。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最终构成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一切生物。所以,有机物的量,是一切生物量的总和。因为地表适合生物生存的空间有限,地表生存的生物量也有限。所以,仅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由于地表生存的生物量有限,植物不可能通过光合作用无限地合成有机物。这样,植物也不可能无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但是,研究发现,地表生存的生物量,仅只是地球上生物合成有机物总量的很小一部分,地球上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绝大部分以干酪根等沉积物的方式,被埋入地壳中 (Falkowski et al, 2000) 。因为地球上已埋藏大量干酪根等沉积有机物 (Falkowski et al, 2000) ,这说明植物已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大量氧气。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这些氧气,绝大部分因氧化地球演化早期的还原性环境而被消失掉了,如氧化宇宙大气遗留下的氢和硫化氢成水和二氧化硫;氧化还原性的低价铁、锰等金属成氧化性的高价物 ( Schlesinger , 1997 ) 等。当地表环境已是氧化型后,变地表还原性环境为氧化性所消耗氧气的能力下降,光合作用产生的部分氧气,逐渐在大气中积累,成为地球现有大气所独有的大气特征。 冰川形成后,地磁场形成,对太阳风的阻挡作用加强,虽然太阳风在逐渐增强,但对地球的影响反倒变得较弱。所以,地球的氢散失逐渐减少或消失,地球整体的氧化 - 还原性保持稳定。在地表,由于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强还原性的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这本来也应是氧化 - 还原性平衡的。但是,由于大量的强还原性的有机物因沉积而被埋入地壳中,而氧气则留在了地表。所以,自从光合作用生物出现以来,地球氧化 - 还原性变化趋势为:由于地表氧气的逐渐积累,氢等轻元素逐渐减少,地表的氧含量逐渐增加 ( Schlesinger , 1997 ) ,氧化性逐渐增强,而地壳的还原性逐渐增强。地壳内,由于冰川的周期性形成,地内保存的宇宙气体,以去气的形式,通过火山喷发和地震,不断排出地表,这样,地壳内的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不断减弱。由于大量的去气气体,因火山喷发和地震作用,周期性地排入地表大气中,造成氧化性逐渐增强的地表大气,因去气作用而出现氧化 - 还原性的周期性波动:大量火山喷发和地震时,由于去气作用带来的大量还原性宇宙大气和其它还原性物质的补入,大气还原性增强,氧化性降低。而在火山喷发和地震作用相对较弱的时期,由于植物不停的光合作用和不停的矿物有机物的沉积作用,制造大量的氧气补入大气中,大气的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所以,大气的氧气浓度或氧化性,是呈阶梯性地逐渐上升的,直到目前的程度。 我们通过前面几回的分析知道了地球氧化 - 还原平衡的过去和现状,那么,根据这种规律变化,地球的氧化 - 还原平衡,将来会怎么变化呢?这对人类又产生怎样的影响?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 34 地球将来的氧化 - 还原平衡 参考文献: Cloud P. Beginnings of biospheric evolution and their biogeochemical consequences. Paleobiology, 1976, 2: 351-387 Cloud P. Paleo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banded iron formation. Precambrian iron-formation symposium, Abstracts and Field Guides. 1972: 7-8 Falkowski P et al.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A test of our knowledge of earth as a system. Science. 2000, 290: 291-296 Schlesinger W. H. Biogeochemistry; an analysis of global change (2nd edition). San Diego : Academic Press. 1997. 1-588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7628 次阅读|1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32 有机物的能量及氧化-还原平衡
rock6783 2009-5-5 09:02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生命体由有机物构成。生命由能量维持,而维持生命的能量,除植物经光合作用能直接利用光能外,生命可以利用的能量,主要是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生命体通过利用有机物分解或氧化所释放的化学能,维持生命的存在。所以,供给生命体能量的有机物,甚至构成生命体的有机物,只能是分解或氧化能释放出能量的高能有机物。以葡萄糖为例,对高能有机物分解或氧化释放出的能量进行比较发现 ( 王镜岩 , 2002) : C 6 H 12 O 6 + 6O 2 6CO 2 + 6H 2 O + 能量 G 0 = -2870 kJmol -1 ( 1 ) ( G 0 是指 pH 为 7 时标准自由能的变化) C 6 H 12 O 6 2C 2 H 5 OH + 2CO 2 + 能量 G 0 = -226 kJmol -1 ( 2 ) C 6 H 12 O 6 2CH 3 CHOHCOOH + 能量 G 0 = -197 kJmol -1 ( 3 ) 由( 1 )式可知, 1 摩尔葡萄糖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可释放出 2870 kJ 的自由能;而 1 摩尔葡萄糖部分氧化为二氧化碳同时分解为乙醇时,仅释放出 226 kJ 的自由能; 1 摩尔葡萄糖没有氧化,仅分解为乳酸时,只能产释放出 197 kJ 自由能。这说明,有机物分解释放出的能量,远小于有机物氧化所释放出的能量。所以,除生命演化早期的原始生命体利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外,先进的生命体,都是利用氧化有机物来提供能量,供生命的维持。 能被氧化并能通过氧化而释放出大量能量的有机物,肯定是还原性有机物。或者说,等量的有机物,其还原性越强,将其氧化所释放的能量就越多。其氧化性越强,其所含的能量越少。所以,为生命体提供能量和构成生命体的有机物,绝大部分是还原性强的有机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固化在还原性强的有机物内,以供生命体利用。 由于构成生命体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水和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均是氧化 - 还原性中性的物质。要将氧化 - 还原性中性的物质,变成还原性强的有机物,又要使整个体系的氧化 - 还原性不变,就必须同时产生氧化性强的物质。所以,光合作用生物的策略是:将氧化 - 还原中性的水和二氧化碳变成能供生命体利用的强还原性的有机物( CH 2 O ),同时产生强氧化性的氧气。低等的甲烷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在无氧的环境里,它的策略是:将它能利用的其它强还原性有机物( CH 2 O )分解为还原性更强的甲烷( CH 4 )。为了维持整个体系的氧化 - 还原性平衡,系统肯定得释放出氧化性强的氧来。甲烷细菌就利用释放出的氧来氧化它能利用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来获得能量生存,如沼气发酵。这样,甲烷细菌,在无光和无氧的环境里,通过它能利用的有机物的结构氧氧化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来获得能量。在甲烷细菌维持生命的过程中,强还原性的有机物( CH 2 O )最后变成了氧化 - 还原性中性的二氧化碳,为了维持氧化 - 还原性的平衡,它必须以产生比有机物( CH 2 O )还原性更强的甲烷来作为氧化 - 还原性补偿。产乙醇细菌在无氧条件下生存的策略是:将强还原性的有机物( CH 2 O )分解为氧化 - 还原中性的二氧化碳,同时,产生还原性更强的乙醇来维持氧化 - 还原性的平衡。产乙醇细菌,也可以看成是利用它能利用的有机物的结构氧,氧化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来获得能量供自己生存。如此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所以,在一个密闭系统内,假设没有物质交换的话,一种物质变成了氧化性强的物质,它还必须同时产生一种还原性更强的物质来补偿氧化 - 还原性平衡。一种物质变成了还原性更强的物质,它还必须同时产生一种氧化性更强的物质来补偿氧化 - 还原性平衡。一种物质的氧化性增强了还是减弱了,可以参照以下方法进行粗略地定性计算: 因为 H 2 O 和 CO 2 是氧化 - 还原中性的物质,所以,氢和氧的比例为 2 : 1 ,碳和氧的比例为 1 : 2 ,可以看成是氧化 - 还原中性的比例。因为氢是强还原性物质,氧是强氧化性物质,所以, CH 2 O 3 可以被看成氧化 - 还原性中性的物质结构式。假设一种物质由碳、氢、氧等三种物质构成, 1 : 2 : 3 的比例,可以被认为是氧化 - 还原中性的。若氢的比例降低或氧的比例升高,被认为氧化性增强,还原性减弱;氢的比例升高或氧的比例降低,则被认为还原性增强,氧化性减弱。同理,若某种物质只由氧和氢或碳和氢或氧和碳二种元素组成,则参照 H 2 O 和 CO 2 计算两种元素的比例来计算氧化 - 还原性。下面,我们以上述例子进行详细说明。 对光合作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光合作用将 CO 2 和 H 2 O 合成 CH 2 O ,产生 O 2 。 CH 2 O 和氧化 - 还原性中性的 CH 2 O 3 比较,明显少 2 个强氧化性的 O ,说明 CH 2 O 的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所以,氧化 - 还原性中性的 CO 2 和 H 2 O 经光合作用,变成了强还原性的 CH 2 O 。为了维持整个光合作用系统的氧化 - 还原性平衡和稳定,必须要释放出氧化性强的物质来进行弥补。这样,光合作用在合成 CH 2 O 的同时,必须释放出 O 2 。 对产乙醇细菌分解作用分析如下:产乙醇细菌将 CH 2 O 氧化为 CO 2 ,释放出 C 2 H 6 O 。因为 CH 2 O 是强还原性的物质, CO 2 是氧化 - 还原性中性的物质,所以, CH 2 O 氧化为 CO 2 时,系统的还原性减弱,氧化性增加。为了维持系统的氧化 - 还原性平衡和稳定,必须释放出比 CH 2 O 具有更强还原性的物质。 C 2 H 6 O 和 CH 2 O 比较,少一个强氧化性的 O ,而多了 2 个强还原性的 H ,所以, C 2 H 6 O 比 CH 2 O 具有更强的还原性。通过释放出具有更强还原性的 C 2 H 6 O 来弥补因 CH 2 O 氧化为 CO 2 所造成的系统还原性的降低。 甲烷发酵,具有类似的原理。 有了这些基础,我们就可以来分析光合生物出现后地球的氧化 - 还原平衡了。那么,地球在光合生物出现后,地球的氧化 - 还原又是如何变化的呢?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 33 光合生物出现后的氧化 - 还原平衡 参考文献: 王镜岩 . 生物化学 ( 下册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2.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70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31 光合生物出现前的氧化-还原平衡
rock6783 2009-4-28 21:10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前几回我们介绍了 第二节 地球演化过程中的 pH 平衡 ,现在,我们来讨论本章 第三节 地球演化过程中的氧化 - 还原平衡 。 地球是太阳系仅有的含有大量氧气的星球 (McElroy, 2000; Nunn,1998) 。还原性环境,对绝大多数生物,特别是动物,具有很大的毒性,动物不能离开氧气而生存。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生物提供了氧气。氧气氧化是生物氧化有机物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 ( 王镜岩 , 2002) 。但是,为什么植物合成有机物的同时,还必须放出氧气呢?地球今后的氧气是增多还是减少?氧气的浓度会怎样变化?这些有关地球生物生存的重要问题,仍是没有研究清楚或没有完全研究清楚的问题。地球演化过程中,有很多平衡,如 pH 平衡、能量平衡、物质平衡等,其中,还必须遵循一个平衡原理,那就是氧化 - 还原平衡。那就是说,若没有物质转移的话,每一个系统的电子得失,即物质的氧化 - 还原性必须保持平衡和稳定。要解决以上这些有关地球生物生存的重要问题,就必须研究清楚地球的氧化 - 还原平衡。在这里,我们对地球演化过程中的氧化 - 还原性平衡进行分析,并应用这个原理来分析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一些相关问题。 1 光合生物出现前的氧化 - 还原平衡 光合作用生物出现前的地球,根据大气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宇宙大气阶段和原始大气阶段两大部分。宇宙大气,是指地球表面的大气,主要由太阳系形成时的宇宙大气成分,如氢、氦等组成的大气。原始大气,指的是宇宙大气中的氢等轻气体由于太阳风的作用散失后,留下的较重气体和地球去气作用产生的气体共同构成的地球演化早期的大气。 1.1 宇宙大气的形成及其氧化 - 还原特性 根据目前大家公认的太阳系形成理论,地球由原始尘埃物质和气体经吸积而成 (Wood, 1968; Anders, 1968; Ringwood, 1960; Hanks and Anderson, 1969; Taylor, 1993) 。因为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99.866% ,太阳主要 70% 的氢和 27% 的氦组成 ( 吴泰然和何国琦 , 2003) ,这说明,地球由吸积刚形成时,主要的气体是以氢、氦为主的宇宙大气。由碰撞吸积形成地球时,构成地球的各小星体之间的空隙中,自然会藏有大量的以氢、氦为主的宇宙大气。由于大量的碰撞能转变成热能,造成地球表面熔融后 (Wood, 1968; Ringwood, 1960) ,由于当时以氢为主的宇宙大气的大气压相当大 (Rezanov I. A., 1995) ,在巨大大气压的作用下,大量的宇宙大气也会溶于液体岩浆中 (Ballentine et. al., 2005) 。后来,碰撞作用逐渐减弱,由于大量的热量从地球表面辐射到宇宙空间中,地球表面的温度逐渐下降。当温度下降至类花岗岩类低熔点岩石的凝固点时,这些岩浆冷却为固体岩石,地球最早的岩石圈形成。由于地球岩石圈形成,进入原始地球内部的宇宙大气,就被圈闭在地球内部了。随着太阳温度的逐渐升高,太阳风逐渐增强 (Canuto et. al., 1983) 。在地球刚形成时,没有冰川形成,地球磁场还未形成;至少地球刚形成时,地球的磁场相当弱,不足以抵挡太阳风直接到达地球表面 (Sagan 1965) 。总之,在强大太阳风的作用下,地球表面的氢、氦等轻气体大量散失 (Hunten and Donahue, 1976) ,地球的宇宙大气阶段宣告结束。 由于宇宙大气,主要由氢组成,氢是一种强还原性物质,且地球刚形成时,氢的浓度相当高,所以,宇宙大气阶段,地表处于强还原环境中。宇宙大气,是一种强还原性大气。地球吸积形成过程中,宇宙大气越来越多,地球的还原性越来越强,直至地球上的氢浓度达最大值时为止。所以,在地球吸积形成和演化的早期,以氢为主的宇宙大气光浓度最高时,是地球还原性最强时。后来,随着太阳风的作用不断加强,地球的氢不断散失,以氢为主的宇宙大气浓度逐渐降低,地球的还原性逐渐减弱。最后,地球表面的以氢为主的宇宙大气逐渐散失殆尽,地球的还原性降低减缓,地球开始处于一种氧化 - 还原性相对稳定的时期。 1.2 原始大气的形成及其氧化 - 还原特性 随着太阳风的逐渐加强,宇宙大气中的氢、氦等轻气体,大部散失。尚留下的少量氢、氦等轻气体和水蒸气、二氧化碳、氮、二氧化硫、硫化氢、氯化氢、氟化氢等分子量 18 以上的重气体共同构成地球演化早期的原始大气。原始大气中,水蒸气、二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硫、氯化氢、氟化氢等气体,都是氧化 - 还原中性的气体。只有硫化氢是还原性气体,氢气是强还原性气体。因为光合作用生物出现前,地球的表面环境的确表现为强还原性 (Nunn, 1998) ,所以,可以肯定,原始大气中除含有一定量的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外,尚含有一定量的氢等强还原性气体。也就是说,由于地球演化早期的太阳风比较弱,再加上地球的引力相对水星和金星大,地球演化早期,尚保存有一定量的氢等强还原性宇宙大气。 地球演化早期,光合生物尚未形成前,冰川尚未形成,地球尚没有强烈的火山作用。随着太阳风的不断加强,氢等轻宇宙气体的散失作用会加强,降低地球原始大气的还原性。但少量地外星体撞击地球,也会造成一定量的撞击火山的喷发,造成圈闭在原始地壳内部的强还原性宇宙大气喷出地表而补充地表的原始大气的还原性,使地球原始大气的还原性升高。当这两种作用相等时,地球原始大气的氧化 - 还原性保持一种相对的稳定。但由于太阳风的不断增加,地球总会有一定量的氢散失,所以,地球总体(包括地表和地内)来说,还原性还是逐渐减弱的。若地表氧化 - 还原性相对不变的话,这种还原性降低,主要表现在地球内部的还原性逐渐降低。 其实,氧化 - 还原平衡,与能量代谢相关。在讨论光合生物的氧化平衡时,我们先得弄清氧化 - 还原平衡与能量代谢相关。有机物通过什么样的能量代谢方式,能获得最大的能量?什么方式的能量代谢对能量的利用率最高?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 32 有机物的能量及氧化 - 还原平衡 参考文献: 王镜岩 . 生物化学 ( 下册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2. 吴泰然,何国琦 . 普通地质学 .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3. 9-63 Anders E. Chemical processes in the early solar system, as inferred from meteorite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1968, 1: 289-298 Ballentine C.J.,Marty B., Lollar B.S.,Cassidy M. Neon isotopes constrain convection and volatile origin in the Earth's mantle. Nature, 2005, 433: 33-38 Canuto V. M., Levine J. S., Augustsson T. R., Imhoff C. L., Giampapa M. S. The young Sun and the atmosphere and photochemistry of the early Earth. Nature, 1983, 305: 281-286 Hanks T. C., Anderson D. L. The early thermal history of the Earth.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 1969, 2: 19-29 Hunten D. M., Donahue T. M., Hydrogen loss from the terrestrial planets.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1976, 4: 265-292 McElroy M. Comparison of planetary atmospheres; Mars, Venus, and Earth. In: Margulis, Lynn; Matthews, Clifford; Haselton, Aaron ed.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effects of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life on planet Earth(ed.2). 2000: 29-44 Nunn J. F. Evolution of the atmosphere. Proceedings of the Geologists' Association, 1998, 109: 1-13 Rezanov I. A. Earth's origin and early evolution based on geologic data. Pacific Geology(in Russian), 1995, 14: 139-144 Ringwood A. E. Some aspects of the 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earth.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1960, 20: 241-259 Sagan C. Is the early evolution of life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rth's core?. Nature, 1965, 206: 448 Taylor S. R. Early accretional history of the Earth and the Moon-forming event.In: Campbell I. H., Maruyama S., McCulloch M. T. ed. The evolving Earth. Lithos, 1993, 30: 207-221 Wood J. A. Meteorites and the origin of planets. New York : McGraw-Hill Book Co. 1968. 1-117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4987 次阅读|2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30 有机碳沉积对地球的作用
rock6783 2009-4-25 20:36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沉积碳酸盐岩为 6 10 7 Gt(1Gt=10 9 t), 有机物沉积为 1.5 10 7 Gt ( Falkowski , et. al., 2000 ) 。 因为有如下方程式 ( 曹宗巽和吴相钰, 1979 ) 光合作用形成 1 摩尔( CH 2 0 )有机物,将产生 1 摩尔 O 2 ,固定 1 摩尔 CO 2 。简单地说:植物光合作用形成 1 摩尔( CH 2 0 ),将固定 1 摩尔 CO 2 。根据( 9 )式可知,每消耗 1 摩尔 CO 2 ,将形成 1 摩尔 CaCO 3 或 MgCO 3 。所以,也可以这样说:植物光合作用形成 1 摩尔( CH 2 0 ),将引起 1 摩尔 CaCO 3 或 MgCO 3 沉淀。 有机物( CH 2 O )的分子量为 30 , CaCO 3 的分子量为 100 , MgCO 3 的分子量为 84.3 。我们假设地壳里的碳酸盐岩沉积岩中, CaCO 3 和 MgCO 3 各占 50% ,则碳酸盐沉积岩的平均分子量为 92.15 。有机物( CH 2 O )和碳酸盐岩的质量比 =30 92.15 100%=32.5% 。 因为沉积有机物,主要是干酪根 (Kerogen) ,约占沉积有机物的 80-90% ( Durand, 1980; 张厚福等, 1999 ) 。 Durand 等根据世界各地 440 个干酪根样品的元素分析发现,干酪根主要由碳、氢、氧、硫和氮组成。质量百分比平均值为:碳: 76.4% ,氢 :6.3% ,氧: 11.1% ,这三者共占 93.8% ,是干酪根的主要成分 ( Durand, 1980 ) 。因为碳、氢和氧的原子量分别为 12 、 1 和 16 ,所以,根据干酪根的原子比可以将其分子简写为: C 64 H 63 O 7 。 C 64 H 63 O 7 和( CH 2 0 )比较,明显地少氧和氢。所以,有机质在还原环境下,经高温高压而形成干酪根的过程,是有机物( CH 2 0 )利用自己的结构氧,氧化碳和氢,使氧和氢以 CO 2 和 H 2 O 形式逸出的过程 ( 张厚福等, 1999 ; Tissot, 1984; Waples, 1985 ) 。简写方程式如下: n(CH 2 O)= C 64 H 63 O 7 +x H 2 O+yCO 2 (18) 因为等式两边相等,在 (CH 2 O) 里,就原子数来说, C 原子数 =O 原子数, H 原子数 =C 原子数的 2 倍 , 即 C=0 , 2C =H ,则有方程式 (19) 和 (20) : 64+y=7+x+2y (19) 2 (64+y)=63+2x (20) 解方程得: x=44.75,y=12.25,n=76.25 。所以,( 18 )式可以写成: 76.25(CH 2 O)= C 64 H 63 O 7 +44.75H 2 O+12.25CO 2 (21) 因为 76.25 摩尔( CH 2 O )形成 943 克 C 64 H 63 O 7 ,同时形成 12.25 摩尔 CO 2 ,这 12.25 摩尔 CO 2 又变成了无机碳。由( 17 )式可知,进行呼吸作用时,分解 1 摩尔( CH 2 O ),产生 1 摩尔 CO 2 ,所以,可以认为,有 12.25 摩尔的( CH 2 O ),在( CH 2 O )不断演化成干酪根的过程中,分解成了 12.25 摩尔 CO 2 。 因为 CH 2 O 的分子量为 30 ;所以,每形成 1 摩尔 C 64 H 63 O 7 ,需要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 CH 2 O )的量 =76.25 30= 2287.5 克 。但因为在干酪根演化形成的过程中, 12.25 摩尔的有机物分解为 12.25 摩尔 CO 2 ,返回了大气中,所以真正沉积在 1 摩尔 C 64 H 63 O 7 里的矿物有机物( CH 2 O )的量 = ( 76.25-12.25 ) 30= 1920 克 。C 64 H 63 O 7 分子量为 943 , C 64 H 63 O 7 占干酪根质量比的 93.8% ,所以,每形成 1 克 干酪根,将要沉积有机物( CH 2 O )的量 =1920 943 93.8% 克 = 1.9 克 。 这样的话,干酪根的量为 1.5 10 7 Gt ( Falkowski , et. al., 2000 ) ,实际沉积的有机物应 =1.5 10 7 Gt 1.9=2.85 10 7 Gt 。无机碳酸盐岩沉积岩量为 6.0 10 7 Gt ( Falkowski , et. al., 2000 ) ,有机物( CH 2 O )与碳酸盐沉积岩( CaCO 3 或 MgCO 3 )的质量比为 32.5% 。形成所有碳酸盐沉积岩所需光合作用合成并沉积的矿物有机物量 =6.0 10 7 Gt 32.5%=1.95 10 7 Gt 。 若以硅平衡系统为主的升 pH 值作用和以碳平衡系统为主(其它地球去气气体 HCl 、 HF 、 SO 2 和 H 2 S 等参与)的降 pH 值作用相等,则沉积 1.95 10 7 Gt 矿物有机物,造成 6.0 10 7 Gt 碳酸盐沉积。 但据以上计算可知,已经沉积的矿物有机物的量是 2.85 10 7 Gt ,超过 1.95 10 7 Gt 。这说明,硅系统的升 pH 值作用造成的 pH 值上升,尚没有达到碳酸盐沉积的值,要造成碳酸盐岩的沉积,还必须有 这 2.85 10 7 Gt-1.95 10 7 Gt=0.90 10 7 Gt 矿物有机物的形成,参与 pH 值的升高。 所以,矿物有机物的沉积,不仅造成无机碳酸盐岩沉积,而且也参与了 pH 升高的作用。 当然,从原始海洋形成至现在,随着海洋 pH 值的升高,海洋里的各种物质,是逐步沉积的。首先是氧化物,影响比较大的是氧化铝,铁的二价氢氧化物和三价氧化物,氧化锰及大量的 SiO 2 。后是磷酸钙等磷酸盐类,再后是后生的海绿石和鳞绿泥石等硅酸盐。然后才是碳酸盐类。在大量形成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碳酸盐之前,若海洋里还有铁或锰离子的存在,先沉积的往往是菱铁矿或菱锰矿。最后,才是土状荧石,天青石,石膏、钠盐、钾盐、镁盐等硫酸盐或卤化物 ( 赵澄林和朱筱敏, 2001 ;鲁欣, 1955 ) 。由于铁、锰等离子在氧化物阶段就已大量沉积,所以 ,在硅酸盐和碳酸盐阶段形成海绿石、鳞绿石、菱铁矿和菱锰矿的量相对较小。除非在特殊的环境或特殊的时期(如火山喷发等),才可能形成一定量的这类矿物。而硫酸盐岩和卤盐岩,只有在相当特殊的环境里才可能形成。所以,形成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成了缓解海洋 pH 值继续上升的主要作用,形成的这类盐岩也最多。 以上我们介绍了地球的 pH 值平衡原理,下面,我们将继续介绍本章 第三节 地球演化过程中的氧化 - 还原平衡 。那么,地球演化过程中,地球系统的氧化 - 还原是如何保持平衡的?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 31 光合生物出现前的氧化 - 还原平衡 参考文献: 曹宗巽,吴相钰 . 植物生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79. 31-125 鲁欣著,杨士儒等译 . 沉积岩石学原理 .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55 张厚福,方朝亮,高先志,张枝焕,蒋有录 . 石油地质学 .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1999.39-100 赵澄林,朱筱敏 . 沉积岩石学 . (第三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2001. 6-37 Durand, B.(ed.).KerogenInsoluble organic matter from sedimentary rocks, Paris: Ed. Technip, 1980. 1-519 Falkowski P et al.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A test of our knowledge of earth as a system. Science. 2000,290:291-296 Tissot B. P. Recent advances in petroleum geochemistry applied to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APG Bulletin, 1984, 68: 545-563 Waples D. W. ed. Klein G. D. Geochemistry in petroleum exploration. Boston: Int. Hum. Resour. Dev. Corp. 1985. 1-232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7237 次阅读|3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29 地球的pH值演化过程
rock6783 2009-4-23 20:05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38-40 亿年前当地球的地壳冷却至水蒸气的凝聚点时,就有液态水的形成 ( Nutman, et. al., 2001; 张均, 1998 ) 。因为地球已经进行了 6 亿多年左右的去气作用,原始大气中已有很多的 CO 2 ,也有很多的地球去气作用排出的 HCl 、 HF 等其它酸性气体。所以,地表一有液态水的形成,就会有 CO 2 等酸性气体溶入。所以,海洋刚形成时, pH 值应是比较低的,应为 0.3 左右 ( 陈福等, 1997 ;陈福, 2000 ; Krauskopf and Bird, 1995; White and Waring, 1963 ) 。 构成地壳的硅酸盐岩,如花岗岩、玄武岩和橄榄岩,是在高温下形成的各种硅酸盐的复合物。在高温高压下形成时,由于聚合、络合等作用,往往形成复杂而难以风化的结构。风化它们,需要较低的 pH 值。 pH 值不低,硅酸盐岩就算能风化,也风化得不完全或风化得相当缓慢; pH 值越低,硅酸盐岩风化得越彻底、越迅速。所以, pH 值越低,风化作用越强, pH 值越高,风化作用越弱。构成地壳的硅酸盐岩,一旦风化后,在常温常压下,就很难再形成类似的硅酸盐岩;要形成单种的硅酸盐岩,也需要比风化时高得多的 pH 值及相对高的单种硅酸盐的浓度。这种情况除在热液矿床形成时有可能形成外,海洋和湖泊等地球的主要水圈很难发生。所以,硅酸盐岩的风化,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不可逆的。 由于构成各种硅酸盐岩的结构不一样、金属离子不一样,风化作用对其的影响也不一样。就结构来说, SiO 4 四面体作为硅酸盐的基本构造单位,可以孤立地被其它金属离子包围起来,也可以彼此以共用角顶的方式连结起来形成各种形式的硅氧骨干。其中,岛状硅氧骨干硅酸盐岩含硅最少,含金属离子最多,最易风化,如橄榄岩类;其次为环状和链式硅氧骨干硅酸盐岩,含硅较少,含金属离子较多,比较容易风化,如辉石类。风化它们,需要的 pH 值也不太低。架状硅氧骨干硅酸盐岩含硅相对较多,含金属离子相对较少,较不易风化,风化释放出的金属离子也较少,风化它们,需要相对较低的 pH 值,如长石类。层状硅氧骨干硅酸盐岩含硅最多,含金属离子最少,最不易风化,风化释放出的金属离子,也相对最少,风化它们,需要很低的 pH 值,如云母和高岭石类等。层状及架状硅氧骨干硅酸盐岩和石英岩( SiO 2 岩,硅酸岩)一样,都具有近似架状的结构,只是架状及层状硅氧骨干硅酸盐岩含的金属离子比石英岩多,石英岩含硅比层状及架状硅氧骨干硅酸盐岩更高而已。所以,层状及架状硅氧骨干硅酸盐岩,虽然还是硅酸盐岩,但已十分接近石英岩。总体来说,岛状硅酸盐岩环状硅酸盐岩链状硅酸盐岩架状硅酸盐岩层状硅酸盐岩架状硅酸岩( SiO 2 岩、硅酸岩),岩石所含金属离子越来越少,含硅越来越多,越来越不易风化,风化它们需要越来越低的 pH 值。 在同等结构条件下,活泼金属离子(如钠、钾等)形成的硅酸盐岩易风化,快速彻底地风化它们的 pH 值相对不太低;不活泼金属离子(如锰、铅等)形成的硅酸盐岩不易风化,快速彻底地风化它们,需要相对较低的 pH 值。 就不同岩石来说,含架状或层状硅氧骨干较多的花岗岩类等酸性硅酸盐岩,难风化,风化后提供的金属离子和硅酸根离子少;含岛状、环状或链状硅氧骨干较多的橄榄岩、玄武岩等基性硅酸盐岩,易风化,风化后提供的金属离子和硅酸根离子多。 由于地壳形成的早期, pH 值较低,硅酸盐岩风化迅速, SiO 2 不断形成,从原始海洋形成至 38 亿年前,经近 2 亿年, pH 值不断增高,达 5.0 以上,开始有二价铁的氢氧化物沉积(因这时的大气为强还原环境,不会有三价铁的存在) ( 韩吟文和马振东, 2003 ) 。 较高的 pH 值,为生命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38 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生命,后来又出现了消耗 CO 2 ,光合不放氧的生物 ( Nutman, et. al., 2001; 张均, 1998 ) 。 35 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 ( 张均, 1998; Schopf, 1993; Tice andLowe, 2004 ) 。 在大量的绿色植物强烈的光合作用下,若地球的去气作用产生的 CO 2 小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的 CO 2 ,则大气中 CO 2 浓度不断减少, CO 2 造成的降 pH 值作用将小于硅酸盐岩风化和 SiO 2 沉积造成的升 pH 值作用。这样, pH 值将不断升高。 当 pH 值升至一定程度,将造成碳酸盐的沉积。碳酸盐的沉积,将大量释放 H + ,具有强烈的降 pH 值作用。这样,地球排气作用的降 pH 值作用和碳酸盐形成的降 pH 值作用一道,与硅酸盐岩风化形成 SiO 2 沉积的升 pH 值作用,和光合作用消耗 CO 2 的升 pH 值作用相等, CO 2 平衡体系和 SiO 2 平衡体系,将重新建立平衡。 总的来讲,地球去气作用产生的 CO 2 及 HCl 、 HF 、 SO 2 和 H 2 S 等酸性气体溶于海洋,造成 pH 值降低 ( pHpHCO 2 时,是 CO 2 起主要作用, pH pHCO 2 时,是 HCl 、 HF 等其它酸性气体起主要作用) 。低 pH 值,造成地壳的硅酸盐岩风化加强和 SiO 2 的形成,使 pH 值上升,完成 CO 2 转化为 HCO 3 - 的过程。植物的光合作用,使 pH 值进一步升高,超过碳酸盐的沉淀值,造成大量的碳酸盐沉积。碳酸盐的沉积,又使 pH 值恢复至正常值。 在地球演化的各个时期,地球上的活生物量相当少,通过光合作用形成这些生物量,所消耗的 CO 2 也比较少。但是,从地球形成至今,已合成并沉积了大量的矿物有机碳,这将消耗大量的 CO 2 ( Falkowski , et. al., 2000 ) 。地球上大量的碳酸盐岩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通过光合作用,形成这些矿物有机物时形成的。那么,这些矿物有机物到底有多少呢?它们能消耗多少 CO 2 ?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 30 有机碳沉积的作用 参考文献: 陈福 . 酸性含矿热液的成因及成矿演化模式 . 地质地球化学 , 2000, 28(1): 48-52 陈福 , 王中刚 , 朱笑青 . 自然界酸性溶液的形成和向成矿溶液演化机理 - 表生循环水向成矿溶液演变机理之 ( 二 ), 矿物学报 , 1997, 17(4): 399-411 韩吟文,马振东 . 地球化学 . 北京:地质出版社 . 2003. 303-370 张均 . 生物进化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8. 41-99 Falkowski P et al.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A test of our knowledge of earth as a system. Science. 2000,290:291-296 Krauskopf K. B., Bird D. K. ed. Introduction to geochemistry. (3 ed.) New York: McGraw-Hill. 1995. 0-647 Nutman A. P., Friend C. R. L., Bennett V. C. Review of the oldest (4400-3600 Ma) geological and mineralogical record; glimpses of the beginning. Episodes, 2001, 24: 93-101 Schopf J. W. Microfossils of the early Archean Apex Chert; new evidence of the antiquity of life. Science, 1993, 260: 640-646 Tice M. M. Lowe D. R. Photosynthetic microbial mats in the 3,416-Myr-old ocean. Nature, 2004 431: 549-552 White D. E., Waring G. A. Volcanic emanations, Chapter K. Data of geochemistry, 6th edition. U. S. Geological Survey Professional Paper. 1963: K1-K27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6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26 去气作用对地球的作用
rock6783 2009-4-13 21:22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前面我讨论了地球的去气作用,从这回开始,无们开始讨论 第二节 地球演化过程中的 pH 平衡 。首先,我们来看看前面讨论过的地球去气作用对地球演化的作用。 目前为止,人类仅在地球上发现生命的存在 ( Bada, 2004; Owen, 1984; Grady, 2003 ) 。生命能在地球上存在,主要是因为地球有适于生命存在的比较温和的环境条件。温度和 pH 值,是影响生命生存的两个重要的环境条件。地球的温度不太高,也不太低,使液态的海洋能够存在,且昼夜温差变化也不太大。地球的生命起源于海洋,在生命起源时,海洋的 pH 值不太高,也不太低,比较适于生命的存在 ( Bada, 2004 ) 。那么,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如此适合生命生存的温度和 pH 值呢?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地球为什么能保持 pH 平衡呢?这历来是科学家想知道的问题,也是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所以,对这些现象和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认识过去,更可以预测未来全球变化的趋势,为人类及地球生命的可持续生存,提供宝贵的资料。我们利用现有的地质、生物、化学、天文和气候资料进行约束,就地球演化过程中的 pH 值平衡提出了理论。 1 地球的去气作用及其对地球的作用 地球具有去气作用 ( Ozima and Podosek, 1983; Berner, et. al., 1983; Chester, 1993 ) 。自从地球开始熔融分层开始,至地球完全固化为止,地球能不断地从内部排出水蒸气、 CO 2 、 HCl 、 HF 、 N 2 和 SO 2 等气体 ( Chester, 1993; Wi gnall, 2001; Sigurdsson, 2000; Tabazadeh and Turco, 1993; 陈福等, 1997 ;陈福, 2000 ) 。由于地球的去气作用,我们有了今天的海洋,有了今天的大气层,这已形成共识 ( Hunten, 1993; Deming David, 2002; Matsuda and Marty, 1995; Marty, 1995 ) 。可以这样说,除陨石从地外带来一部分 CO 2 外,地球上绝大部分 CO 2 ( Grieve, 1998 ) ,都是由于地球的去气作用而形成的。 熔融的地球,由于不断向外辐射能量,外表层较轻的岩浆冷凝成花岗岩质原始地壳 ( Chambers, 2004; McClendon, 1999; Nutman, et. al., 2001 ) 。内部也逐渐分化出地幔、地核等各个层次 ( Chambers, 2004 ) 。由于地球不断向外辐射能量降温,地表的温度降至水蒸气的凝聚点以下时,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聚成水,这就有了原始的海洋 ( Deming David, 2002; Kasting, 1988 ) 。地球刚形成时,太阳光的强度远比现在低 ( Canuto, et. al., 1983 ) ,若没有大气中的 CO 2 的温室效应作用,地球表面的温度将继续下降。当地球表面温度降至冰点 以下,海洋将结冰,最后,地球有可能变成一个像木卫二一样的大冰球 ( Greenberg and Geissler, 2002 ) 。由于地球去气作用产生的 CO 2 等温室气体,再加上当时还没有生物制造 O 2 ( Nutman, et. al., 2001 ) , O 2 含量相当低,而去气气体本身具有强还原性 ( Allard, 1983 ) ,这使大气中的甲烷等还原性气体含量相对较高 ( Pavlov, et. al., 2000 ) ,这些温室气体共同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的温度保持在 冰点 以上,使地球不至于完全变成大冰球。 所以,可以说,地球的去气作用通过不断从地球内部排出 CO 2 等气体,通过增强温室效应,解决了地球继续降温的问题。但同时,它又带来了另一个地表会因 CO 2 等温室气体过多而增温的问题。 若地球的 CO 2 等温室气体过多逐渐增多,而没有相应的减少或控制措施的话,最终地球肯定会像金星一样,成为一个生命不可能生存的星球。那么,地球怎么解决这个温室气体过多而增温的问题呢?是什么原因使地球没有成为第二个金星?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 27 碳平衡系统对地球的作用 参考文献: 陈福 . 酸性含矿热液的成因及成矿演化模式 . 地质地球化学 , 2000, 28(1): 48-52 陈福 , 王中刚 , 朱笑青 . 自然界酸性溶液的形成和向成矿溶液演化机理 - 表生循环水向成矿溶液演变机理之 ( 二 ), 矿物学报 , 1997, 17(4): 399-411 Allard P. The origin of hydrogen, carbon, sulphur, nitrogen and rare gases in volcanic exhalations; evidence from isotope geochemistry. In: Tazieff H., Sabroux J. C. ed. Forecasting volcanic events. Amsterdam: Elsevier Sci. Publ. Co., 1983, 1: 337-386 Bada J. L. How life began on Earth: a status report.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4, 225(3-4): 253-269 Berner R A , et al. The carbonate - silicate geochemical cycle and its effect on atmospheric CO 2 over the past 100 million years. American Jour Science, 1983 , 283: 641-683 Canuto V. M., Levine J. S., Augustsson T. R., Imhoff C. L., Giampapa M. S. The young Sun and the atmosphere and photochemistry of the early Earth. Nature, 1983, 305: 281-286 Chambers J. E. Planetary accretion in the inner Solar System.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4, 223:241-252 Chester D. Volcanic gases and the effects of volcanoes on climate. Chester D. (eds.) Volcanoes and Society. London: Edward Arnold Press, 1993. 158-185 Deming David. Origin of the ocean and continents; a unified theory of the Earth.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2002, 44: 137-152 Grady M. M. Astrobiology; the search for life beyond the Earth. Geology Today, 2003, 19: 99-103 Greenberg R.; Geissler P. Europa's dynamic icy crust. Meteoritics Planetary Science, 2002, 37: 1685-1710 Grieve R. A. F. Extraterrestrial impacts on Earth; the evidence and the consequences. In: Grady, M. M.; Hutchison, R.; McCall, G. J. H.; Rothery, D. A. ed: Meteorites; flux with time and impact effects. Geological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s, 1998, 140: 105-131 Hunten D. M. Anonymous. In: Atmospheric ed. evolution of the terrestrial planets. Special section; evolution of atmospheres. Science, 1993, 259: 915-920 Kasting J.F. Runaway and moist greenhouse atmospheres and the evolution of Earth and Venus. Icarus 1988, 74: 472-494. Marty B. Nitrogen content of the mantle inferred from N 2 -Ar correlation in oceanic basalts. Nature, 1995, 377: 326-329 Matsuda J., Marty B. The 40 Ar/ 36 Ar ratio of the undepleted mantle; a reevaluation.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1995, 22: 1937-1940 McClendon J. H. The origin of life. Earth-Science Reviews, 1999, 47: 71-93 Nutman A. P., Friend C. R. L., Bennett V. C. Review of the oldest (4400-3600 Ma) geological and mineralogical record; glimpses of the beginning. Episodes, 2001, 24: 93-101 Owen T. Life as a planetary phenomenon. Advances in Earth-Oriented Applications of Space Technology, 1984, 4: 31-38 Ozima M, Podosek F A. Noble gas geochemist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1-36 Pavlov A. A., Kasting J. F., Brown L. L., Rages K. A.,Freedman R. Greenhouse warming by CH 4 in the atmosphere of early Earth.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E, Planets, 2000, 105: 11981-11990 Sigurdsson H. Evidence for volcanic loading of the atmosphere and climatic response. Palaeogeogr Palaeoclimatol Palaeoccol, 2000, 89: 277-289 Tabazadeh A, Turco R. Stratospheric chlorine inj ection by volcanic eruptions : HCl scavenging and implications for ozone. Science, 1993, 260: 1082-1086 Wi gnall P B. Large igneous provinces and mass extinction. Earth - science Reviews, 2001 53: 1-33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6060 次阅读|3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24 岩石圈形成后的去气作用
rock6783 2009-4-9 22:38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上一回,我们分析了岩石圈形成前的去气作用,这里,我们来分析岩石圈形成的去气作用。 1 概述 原始地壳形成后,地球仍有去气作用。由于地球外被岩石圈形式的外壳,壳内气体要能排出,只有在这个壳破裂或由于某种原因,造成负压腔才可能发生。 当地球的内部温度还比较高时,也就是说,地球除岩石圈外,地内全是液态时。两极或单极的冰川形成或消融,由于均衡调整作用,造成地球膨胀和收缩。冰川形成时,地球膨胀,地壳最容易破裂的地方,形成裂缝(如洋中脊)。地内压力突然降低,大量的地内气体就会向裂缝处汇集。这时形成的洋中脊,除喷发大量玄武岩岩浆外,还喷发大量的气体。 当冰川消融时,地球收缩,形成岛弧和地槽,在岛弧和地槽的形成过程中,会形成负压腔。大量气体向负压腔处汇集。岩石圈破裂时,大量的气体和岩浆被排出地表。所以,地球早期的火山喷发,不管是洋中脊处的玄武岩喷发,或是岛弧或地槽形成时的安山岩或花岗岩岩浆喷发,均比现在猛烈,喷发出的气体,也远比现在多。 当火山喷发结束后,岩石圈内液体岩浆里气体浓度将又会在气体在各种物质里的溶解度、气体浓度梯度和压力及浮力的综合作用下,重新分配。最终重新形成一种平衡。不管怎么样,由于部分地表气体被火山及地震排出地表外,地球中心位置的气体,就会不断向地表转移。 由于地球的产热能力下降,而散热能力变化不大。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内部的温度逐渐降低。地球内部的压力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在温度和压力的综合作用下,岩石圈下地内物质,不断固化。到目前为止,除软流圈和外核外,已基本呈固态。 当冰川形成时,洋底破裂形成洋中脊,地内压力突然降低,原在高压下呈固态的岩石圈下物质,由于压力降低而变成液态的岩浆,从洋中脊涌出。溶解在这些岩浆中的气体物质,也由于压力的下降而从这些岩浆里逃逸出来,进入大气中。 当冰川消融时,地球收缩,形成岛弧和地槽,在岛弧和地槽的形成过程中,会形成负压腔,由于负压腔的压力小于原来的压力,负压腔下的软流层物质,由固态转为液态。溶解在岩浆里的气体,由于压力的降低,从岩浆里逃逸出来,进入负压腔上部。后来,由于这个负压腔破裂,气体和岩浆一道,由破裂处涌出地表,形成安山岩或花岗岩岩浆喷发形式的火山喷发。 由于海底玄武岩岩浆喷发时,气体只有在岩浆涌出后才产生,所以岩浆喷发时,气体相对较少。而岛弧或地槽形成时的火山喷发,气体在岩浆喷发前就已大量聚集在岩浆上部,所以,火山喷发时,气体量大,往往形成爆炸式火山喷发。 气体直接从固态物质里逃逸的可能性比较小。随着地球的温度不断降低,地球形成岩浆的能力逐渐降低。气体从地内排出的量也越来越少。地球的去气作用也越来越弱。一旦地球完全固化,地球将完全失去去气作用。 2 后期去气作用的阶段性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当地壳形成后,地球的去气作用,主要是通过火山喷发和地震而完成的。而火山和地震,主要与冰川的形成和消融相关 (MeGuire, 1992; Zielinski et al, 1996) 。冰川的形成和消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所以,地球的去气作用,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当地表岩石的风化作用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大量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盐岩和矿物有机物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效应也降低。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温室效应时,在地球的两极(两极有陆地)或一极(一极有陆地)形成冰川。由于冰川的形成,从单极或双极挤压地球,地球膨胀,从而造成一轮造海运动,引发火山喷发和地震。火山喷发和地震导致大量的地内二氧化碳气体排出地表。 若火山和地震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抵消风化作用和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消耗,地表温度将继续下降。引发更大规模的冰川形成,造成更大规模的火山和地震的发生,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当火山喷发和地震排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量超过风化作用和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的量时,大气温度开始上升,冰川开始消融。冰川消融,地球收缩,产生的造陆过程中,会引起火山喷发和地震,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样,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进一步增加,地球进入间冰期。在间冰期,除极少量的外星体撞击外,地球的火山喷发和地震明显减少。间冰期,气候温暖、湿润,绿色植物大量繁殖,将大量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盐岩和矿物有机物,这又会引起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降低,引起新一轮的冰川、火山、二氧化碳循环。 去气作用产生的主要是水。水以水蒸汽的形式排出后,冷凝成液态的水,降入海洋,使海洋的水不断增加。去气作用中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硫,被氧化成硫酸,硫酸与地表岩石风化产生的金属离子结合,形成各种硫酸盐。去气作用中产生的氯化氢、氟化氢等物质,也与岩石风化作用产生的大量金属离子形成各种卤化物,以氯化钠最为显著。 去气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主要由风化作用和光合作用而转化为碳酸盐岩和矿物有机物。冰川的形成和消失,导致火山活动的加强和减弱。火山活动的强弱变化,导致地球地去气作用的强弱变化。地球的去气作用变化,又引起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变化。而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变化,又导致冰期和间冰期的形成。地球就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不断演化的。 地球的去气作用,主要发生于间冰期向冰期转化的时期,及冰期向间冰期的转化期;而冰期及间冰期,相对较弱。去气作用强时,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期;去气作用弱时,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期。地球上有多少次冰川期周期性变化,也一定会有多少次的地球去气作用的周期性变化。 地球的去气作用,强烈影响地球的演化,那么,哪些因素影响地球岩石圈形成后的去气作用呢?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 25 影响岩石圈形成后去气作用的因素 参考文献: MeGuire W J. Changing sea levels and erupting volcanoes: cause and effect ? Geology Today, 1992, 7: 141-144 Zielinski G A, Mayewski P A, Meeker L D, Whitlow S, Twickler M S. A 110,000 yr record of explosive volcanism from the GISP2(Greenland) ice core. Quaternary Research, 1996, 45: 109-118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47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23 岩石圈形成前的去气作用
rock6783 2009-4-7 22:56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上一回,我们分析了地球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有了这些基础,我们就可以来分析地球的去气作用。这一回,我们先来分析地球岩石圈形成前的的去气作用。 组成地球的冷星云物质,主要是硅酸盐岩,含有大量的结晶水 ( 韩吟文和马振东 , 2003 ) 。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硼酸盐和卤盐等 ( 韩吟文和马振东 , 2003 ) 。 当地球的表层物质开始熔融后,由于高温和高压的作用,物质的大量结晶水,以水蒸汽的形式,被释放入地球外层,形成大气圈,形成原始的大气层。同时,当熔融地球层的温度升至碳酸盐及其它易分解物质的熔点时,这些易分解物质将分解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氯化氢、氟化氢等气体。这些气体和水蒸汽一道,共同组成了原始大气层。 由于这时地球表面尚有高气压的宇宙大气存在,已熔融液体岩浆表层里的水蒸气等气体的排出,还受到当时大气压的影响。在这个大气压和熔融状态下岩浆里原始大气的溶解度的共同影响下,原始大气里的各种气体会在原始大气和熔融地球表层液体岩浆之间,建立一种浓度平衡。在这个平衡的影响下,熔融岩浆里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去气气体,并不会完全排出,同时,原始大气中的氢等宇宙大气,还会向岩浆里溶解。 因为地球熔融的早期,只是表层的物质熔融,所以,只是表层物质所含的水、二氧化碳等气体释放入大气圈。当地球逐渐向地心熔融时,地球外部的岩浆又已开始凝固了。凝固了的岩浆形成岩石圈,阻止了内部圈层熔融产生的水蒸汽、二氧化碳、氢等气体向大气圈的释放。 当然,这些被襟固在固体地壳内的气体,由于比重较轻,也会向地表运动。但由于地表地壳的封闭,它们不可能排出地表。这样,在压力、浮力和气体在不同岩浆里的溶解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出现了从岩石圈下至地核,不同深度分布不同的气体浓度。随着这些地内岩浆物质在压力的作用下的固化,这些气体,也就被暂时襟固在这些固体物质中了。只有当这些物质在压力降低熔融再转化为液体时,溶解在这些物质里的气体,才会释放出来。 岩石圈形成前排出的水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量的多少,决定原始海洋的规模。也即,若古老地壳形成之前排入大气层的水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多的话,则形成的原始海洋规模大,海洋深且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大。当然,因为刚形成的原始地壳,除少数外星体撞击造成的环形山外,很少有山脉,所以,只要有一定量的水,海洋将形成完整的水圈,也就是海洋将包围整个地壳,海洋中很少有陆地出露。 而排水的多少,又由原始地壳形成时,地球熔融的厚度决定。在原始地壳形成之前,地球熔融的深度越深,排入大气层的水就越多,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也就越多。若原始地壳形成时,地球熔融的厚度不足,则排入大气圈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量也少。简单地说,原始地壳形成前,地球熔融后排入大气圈的水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量,至少应受两个条件限制: 一是最大量限制。就是说,原始地壳形成前,排入大气圈的水和二氧等气体量不能太大。因为水蒸汽和二氧化碳等气体,都是温室气体,若这些气体太多的话,将形成强烈的温室效应。若这种温室效应太强,因为地球虽然已形成了阻碍地内水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排出的原始地壳,但地球的排气作用不可能完全停止;再是太阳的发热量在逐渐增强;在这些作用的综合影响下,原始地壳的温度永远不可能降至水的凝聚点 ℃ 以下,这样,液体的海洋也就永远不可能形成。若真是这样的话,地球将就是另一个金星 ( 欧阳自远 , 1994a ) ,永远不可能有生命在上面存在。 二是最小量限制。就是说,原始地球刚处于熔融状态,原始地壳就形成了。这样,只有很少量的水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形成。这些温室气体不足以维持地球的表面温度在 0 ℃ 以上。这样,地球将和现在的火星一样 ( 欧阳自远 , 1994a ) ,形成一个冰冷的地球。由于其上的水太少,也不可能形成大质量的冰川。没有大质量的冰川形成,地球也就失去了进一步演化的动力,也就不可能产生构造运动。没有构造运动,地内就算能继续熔融,能产生大量的水、二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也不可能再排出地表外。这样,地球将一直维持冰冷状态,地球上也不会产生生命现象;至少不会演化出多细胞生物,更不用说智能生物了。 就现状来说,地球没有变成火星,也没有变成金星,还有智能生物存在。这说明,地球原始地壳形成前,地层的熔融厚度是介于这两个极限之间的。也就是说,原始地壳形成前,地球熔融的厚度导致的排出的水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量,既不会使地球温室效应太强,形成超水凝聚点(假设是 100 ℃ ,当然,由于当时大气压较高,温度肯定超过这个值 )的热球;也不会使地球温室效应过低,形成低于凝固点(假设是 0 ℃ )的冷球。理论上说,由这两者的相关参数,及氢等宇宙气体构成的大气压,我们应可以算出原始地壳形成时地球熔融的大约厚度。 同时,若地球完全熔融后再凝固形成地壳的话,将造成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元素组成,呈现完全标准的梯度。也就是说,亲铁元素,将强烈地向地核运动。地壳将强烈地亏损这些元素。但是现在这些亲铁元素却在地壳内富积 ( 韩吟文和马振东 , 2003 ) ,这也证明,地球不是完全熔融后才形成原始地壳的。地球是在原始地壳形成后,再逐渐向地心熔融的。这样,若地球熔融刚开始就形成原始地壳,也就是原始地壳形成时,熔融的地球厚度不大。这时形成的地壳里的亲铁元素将会更多地保存在原始地壳中。若原始地壳形成时,地球熔融的厚度已经很大,这时,大量的亲铁元素将向地心转移,这时形成的原始地壳里,亲铁元素的含量,将会减少。所以,我们也可以根据地壳里亲铁元素的异常富积量,推算出原始地壳形成时地球熔融的厚度。 当然,计算时,我们还得考虑由于造山运动造成的地幔和地壳之间的元素扰动,即地幔的亲铁元素向地壳的转移作用。 以上,我们分析了地球的岩石圈形成前的去气作用。岩石圈,作为液体地球物质的圈闭圈,它肯定会对地球的去气作用产生影响,那么,岩石圈形成后,地球又会有怎样的去气作用呢?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 24 岩石圈形成后的去气作用 参考文献: 韩吟文,马振东 . 地球化学 . 北京:地质出版社 . 2003. 303-370 欧阳自远 . 比较行星地质学 . 地球科学进展 , 1994a , 9(2): 75-77.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51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22 地球的起源及早期演化
热度 1 rock6783 2009-4-5 09:33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前面,我们讨论了第二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其证据 。现在,我们来讨论 第三章: 地球的去气作用和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化学平衡 。我们先来看看 地球去气作用 。 海洋是由于地球的去气作用产生的水形成的 ( Deming, 2002 ; Redfern, 2000 ) 。大气中,除氧气等极少数气体外,绝大多数气体,如氮气、氩、二氧化碳等,都是由于地球的去气作用形成的 ( Nunn, 1998; Allard, 1983 ) 。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球去气作用的主要途径,会将大量的地内气体排入大气中 ( Thordarson and Self, 1996; Thordarson et al, 1996; Muenow et al, 1979; Stoiber et al, 1980; Signorelli et al, 1999 ) 。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除制造大量的有机物外,还产生大量的氧气供地球上生物的生存。地球的去气作用,还与全球变暖、冰川形成等全球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 Nunn, 1998 ) 。有关地球的去气作用,已有大量的研究,人类对其也有一定的认识 ( Nunn, 1998; Allard, 1983; Thordarson and Self, 1996; Muenow et al, 1979; Stoiber et al, 1980; Signorelli et al, 1999) 。但有关地球去气作用的运作机制,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所以,利用目前人类积累的资料进行约束,对地球的去气作用,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是必要的;也是最终解决全球变化问题的必须。 1 地球的起源及早期演化 1.1 概述 有关太阳系的起源,有很多种假说。现在大家比较一致地认为,太阳系是由冷星云物质演化来的 ( Anders E, 1968) 。地球作为太阳系里的一颗行星,肯定也和太阳系的其它星体一样,具有相同的起源。也就是说,地球也是由于冷星云物质不断演化来的 (Valley, 2002; Hanks and Anderson, 1969; Ringwood, 1960; Tolstikhin and Hofmann, 2005; Taylor, 1993; Anderson and Phinney, 1967 ) 。 在大小不等的星子进一步演化成行星及卫星的过程中,吸积作用,是主要的星体增大体积和质量的作用 ( Hanks and Anderson, 1969; Ringwood, 1960; Taylor, 1993 ) 。通过吸积作用,行星和卫星的体积和质量不断增大。星体越大,吸积作用就越强。这样,无数的太阳系物质,经过吸积作用,形成了有限的行星和卫星。地球,就是这样通过不断的吸积作用形成的。 现今的地球,是一个圆的地球。除赤道受月球的引力影响,有一定的膨胀,呈旋转椭球体外,可以认为地球是一个标准的圆球。一个物体,要成为一个标准的圆球,它肯定熔融过。只有熔融过的物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才会成为标准的圆球体。要不然,它不会具有这样标准的球体形状。 一个冷的地球,要变成一个热的、熔融的地球,它需要大量的热量。综合分析地球的起源过程,能造成地球熔融的热量,可能有三种:吸积作用时外星体(可大至质量达地球的十分之几;也可小至宇宙尘埃)的动能转变为热能 ( Hanks and Anderson, 1969; Ringwood, 1960; Lyons and Vasavada, 1999 ) ;组成地球物质的放射能转变为热能 ( Hanks and Anderson, 1969; Wood, 1968 ) ;地球在熔融状态下由于重力分异作用及体积收缩,重力势能转变为热能 ( Hanks and Anderson, 1969; Ringwood, 1960; Kappelmeyer and Haenel, 1974) 。 重力势能转变为热能,只有在地球充分熔融后,才可能起作用。它只可能使地球一旦熔融后(可以是部分熔融,也可以是全部熔融),使其内部温度更高。所以,这不是一种使冷地球变成熔融地球的起始能量。那么,造成地球从冷地球变成熔融地球的起始能量,就只有吸积作用的动能和放射能了。 地球内部散热少,热量容易得到保存和积累,而表面的热量较容易通过辐射散失到宇宙空间去。所以,若是放射能为主造成地球由一个冷的地球变成熔融地球的话,那它肯定首先从内部开始,造成地球内部首先熔融,然后再向外扩展。 在吸积作用引起的碰撞过程中,碰撞时的动能,除一部分以声、光等能量释放入宇宙空间外,大部分动能转变为热能(若我们能算出以声、光等形式释放的能量的比例,我们就可以知道地球的吸积作用总共产生了多少热能)。碰撞体与地球碰撞时,碰撞体和碰撞体周围的地球或地球胚表面产生大量热。这个热量,会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不断增高 ( Taylor, 1993; 吴泰然和何国琦 , 2003) 。 若是以吸积作用的动能为主造成地球由一个冷的地球变成熔融地球的话,那它肯定首先从外部作用于地球,造成地球外部首先熔融,然后再向内扩展。因为,吸积作用时,撞击地球的外星体,只可能从外部撞击地球。 比较放射能和吸积作用时的动能两者之间的大小,可以发现,放射能,在短期内的能量是相当小的。它的作用,只可能表现在积累效应上。从地球的起源看,地球本身就是由于吸积作用而形成的。由地球的质量可知;吸积时,外星体撞击地球的速度也可大体推知。由 E k =1/2mv 2 ( E k ,动能; m ,地球质量; v ,撞击速度)可求得地球吸积过程中的总动能。而放射性热能仅为 2.37 10 20 cal/ 年 ( 陈永生和李自安 , 1998) ,所以,吸积过程中的总动能转变成的热能,肯定远远大于地球从开始形成前 10 亿年的总放射能。所以,地球吸积时,被地球重力吸引的外星体的动能转变成的热能,才应是使地球熔融的主要能量。由于吸积作用时的动能是主要的使地球熔融的能量,所以,地球也应该是从外部开始熔融的。 1.2 吸积作用及其演化 在 41 亿年前形成的月壳或水星壳上,至今尚能观测到很多 39 亿年前外星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 ( 欧阳自远 , 1994a ; 欧阳自远 ,1994b) 。这说明:第一,从 41 亿年前至 39 亿年前,有大量的外星体撞击过月球和水星; 39 亿年前之后,外星虽然仍在撞击,但撞击频率大大降低。第二,我们现在能观测到月球和水星的撞击坑,说明月球和水星的质量和体积,在这时就已经通过吸积作用而形成。因为地球或太阳系的大约年龄是 45-46 亿年 ( Wood, 1968; Nutman et al, 2001 ) ,所以,我们可以说,太阳系的行星(如水星和地球)和卫星(如月球)的质量和体积,是在 46 亿年前至 41 亿年前形成的。如果地球是由于吸积作用形成的学说是正确的;太阳系的形成年龄约 46 亿年也是正确的话,那像地球、水星、金星等的质量和体积,也是在这近 5 亿年里通过吸积作用形成的。这就说明, 41 亿年前至 39 亿年前,以月球表面为证,外星曾高频率猛烈撞击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而 46 亿年前至 41 亿年前,要通过吸积作用形成像地球这样大的质量和体积的星体,撞击频率和规模,远远超出 41 亿年前至 39 亿年前的撞击。 在这种高密度、全方位的撞击下,撞入地球(或地球胚)的小尘埃物质,除造成地球胚表面局部熔融外,自己可能就完全熔融了。撞入地球或地球胚的较大尘埃物质,虽然核心尚能保存固体状态,但表面也和地球或地球胚的撞击表面一样成了熔融状态。撞击地球胚或地球的物质质量和体积越大,保留下来的未熔融核也就越大。这样,就由熔融部分和非熔融部分共同组成了地球胚。早期的地球胚,由于质量和体积都较小,相对表面积大,保温能力弱,而散热能力强。质量小,保留的放射性物质也少。更为重要的是,质量越小,万有引力也就越小,吸引其它星体引起撞击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这样,就不可能使撞入地球胚的未熔融核继续熔化。若短时间内没有其它星体撞入的话,甚至会使本身的温度逐渐降低,从而使已熔融的物质变成固态物质。这可能就是很多较小行星外形不呈球形,而呈不规则形状的原因 ( Anderson and Phinney, 1967 ) 。只有当星体通过吸积作用,体积和质量足够大、熔融物质足够多时,才可能呈球形(这可以通过观测太阳系里最小体积和质量的球形体行星,来大概推算要形成球体的最小体积和质量 ( Anderson and Phinney, 1967 ) 。当地球胚足够大时,由于引力增大,撞击更加频繁。地球胚表面因频繁的撞击而呈熔融状态。但地球胚的内部和较大撞击体的核心部,仍呈固态。 所以,在 46 亿年前至 41 亿年前(对于地球,可能是 46 亿年前至 39 亿年)这段时间,的撞击频率,也不是一样的。综合考虑太阳系可供吸引的宇宙尘埃物质或小星体的数目和吸积行星的质量变化,可以认为:一开始,虽然宇宙尘埃物质或小星体数目多,但地球等行星的质量和体积小,引力小;所以,吸积作用引起的撞击少。后来,随着地球等行星的体积和质量的增大,引力增大,出现一次吸积撞击的高峰期。最后,虽然地球等行星和体积和质量变得更大,引力更强,但随着能被吸引的宇宙尘埃和小星体的数目减少,吸积撞击频率也减少。至 39 亿年前,大规模的撞击已经很少见了。所以,地球的吸积作用,表现为先慢、后快、然后再慢的变化过程。吸积作用最强的时候,也是地球体积和质量增加最快的时候。 虽然现在仍有少量外星体以陨星的形式加入地球 ( Grieve, 1998 ) ,但地球的吸积作用,在 41 亿年前基本结束, 39 亿年前全部结束。在地球熔融的初期,地球基本呈现为一种表面熔融、但内部由地球未熔融的内部固体部分和很多撞入的较大外星体固体核等共同构成的态势;或者称为部分熔融体。 1.3 放射能和重力势能对地球熔融的作用 早期的星际物质(由太阳刚衍生来时),就应有放射性,可能越是早期,放射性越强。但是,由于吸积作用发生前的星际物质,体积和质量都较小,相对表面积比较大,这样,虽然有较强的放射性发热作用,但只要其体内发热作用小于表面的热辐射作用,这些星际物质的温度就不会升高。就算其发热相当大,会使这些小星体升温。因这些星际物质或小星体,肯定不会有大气层,没有保温作用,随着其温度升高,热辐射能力随着增强,最终会使其发热量等于辐射的热量。星际物质越小,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辐射的热量就越多。所以,很小的星体物质,是不可能有高温存在的。随着吸积作用,星体体积越来越大,放射性物质越来越多,而相对表面积则越来越小。这样,发热能力增强,而散热能力降低。大量的热量保存在较大星体(如地球)内部,就有可能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 早期吸积作用时,各种不同比重和密度的物质吸在一起,地球中心和地球表面的物质密度和比重相差不大,可以认为地球从外至内具有均匀的比重和密度。 对于放射性物质来说,这时的地球中心和表层应具有相似的分布。由放射性物质引起的发热,从表至内,也应是相似的。在地球形成早期,吸积作用引起的碰撞主要发生在地球的表层。地球的表面热量远大于内部。在吸积碰撞和放射性发热的共同作用下,地球表面的热量不断增大,温度不断上升。当其上升至低熔点物质(如花岗岩类硅酸盐岩)的熔点时,这类低熔点物质开始熔化。而这时,地内的物质,由于受碰撞的影响比较小,仅在放射性发热的作用下,温度还不至于升至岩石熔化的程度。所以,早期的地球开始由冷变热的时候,首先是从表层开始的。 由于花岗岩类低熔点岩石,恰好又是较轻的岩石,它们的比重较小。所以,当它们熔化成液体后,将向地表运动,而混杂在它们之中的其它高熔点岩石(如玄武岩或橄榄岩),恰好又是大比重岩石,这些岩石较重,且处于尚未熔化状态,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将向地心运动。这样,在地球内部物质尚未熔化的状态下,表层物质从开始熔化时,就开始了重力分异分层。重力分异过程中,大量的重力势能转变为热能 ( Hanks and Anderson, 1969; Ringwood, 1960; Kappelmeyer and Haenel, 1974) 。 地内物质虽然没有碰撞能,但在重力分异能和放射能的共同作用下,地球内部的温度逐渐增高。放射能,在地球内部的各处,均是相等的。但重力分异能,均发生在液态的环境下或液态和固态交界的地方(只有处于液态的物质,才可能发生重力分异作用,固态的物质,是不可能发生重力分异作用的)。而且,从高温的地表沉下来的物质,也带来大量地表的热量。地球的熔化,从地表逐渐向地心移动。 在地球的熔化层逐渐向地心移动的过程中,至 39 亿年前,剧烈碰撞时期结束,地球的吸积作用基本结束。由于失去了外星体撞击带来的热量,地表的重力分异作用也基本完成。地表层,仅只有放射能在不断补充热量。但液态的岩浆,传热能力远大于固体的岩石。放句话说,这时的地球表层,产热能力下降,而散热能力加强。当产热小于散热时,地表温度下降。当温度下降至花岗岩类岩石的熔点时,浮在液态岩浆表层的花岗岩类岩浆开始凝固成花岗岩。这就是最早的地壳。 当地球表层开始形成花岗岩类岩石时,地球的内部善没有完全熔化。由于固态的岩石散热能力远小于液态的岩浆。在地表形成固态的岩石后,就好像给地球穿上了一件保暖的外衣。在这个外衣的保护下,地内物质重力分异和放射能发热产生的热量不能逃逸。随着时间的推移,放射性发热可能会有所减弱,但随着地壳下液态岩浆层的越来越厚,重力分异作用越来越强。在这些作用的综合作用下,虽然地表形成了固态的地壳,可能还在不断增厚,但地球内部的液化作用则越来越强。最终,除地表的地壳外,整个地球完成了液化过程。由于除地壳外,整个地球完成了液化过程,铁、镍等重金属物质,沉向地心,形成地核;而相对较轻的物质,不断向地表移动,不断补充地壳下的花岗岩岩浆。和地核的铁镍地核相比,相对较轻的橄榄岩类物质,也相应地向地表移动,形成地幔。这样,完整的地核、地幔和地壳等构成的地球内部结构终于形成。 后来,随着地球分异作用的完成,地球就只剩下放射性产热。且放射性产热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减弱。虽然地球有了地壳这件外衣,但总是在不断散热。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时,地球整体的温度就要不断地降低。随着地球的温度降低,地表的地壳,或岩石圈,将不断增厚。 由于岩浆到底呈液态或呈固态,由物质本身性质(主要为该物质的熔点)、温度和压力三者共同决定。地球的内部压力基本没有变化,但温度却在不断降低,这样,除外层的岩石圈,在常压下都呈固态外,地内物质,虽然温度仍超过其常压下的熔点,但因压力太大,而呈现准固态状。这些准固态物质,在地震波作用下,表现为固态物质的性质。但当这些准固态物质处于较低压力下时(如常压),就有可能再转化为液态物质。 就现今地球的状态来说,在组成地内物质的熔点、温度和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地球表现为固态岩石圈、具有一定液态性质的软流圈、固态的下地幔、液态的外核和固态的内核的不同圈层结构。 1.4 宇宙大气的形成及演化。 和太阳、木星等太阳系大星体一样,在地球形成的早期,也即地球的吸积形成期,随着大量的宇宙物质通过吸积形成地球胚或早期地球时,除带来大量的硅酸盐物质及铁、镍等金属物质外,也肯定带来了大量的氢、氦等宇宙气体物质 ( Rezanov, 1995 ) 。由于太阳、木星等太阳系大星体都含有大量的氢等宇宙大气物质,所以,可以想象,在地球胚或地球形成的早期,地球胚或早期地球的周围,也肯定具有稠密的宇宙大气物质。这时的大气层,可以称为宇宙大气层。它主要由氢及氦等惰性气体组成 ( Rezanov, 1995) 。 后来,随着太阳的升温 ( Canuto et al, 1983 ) ,太阳风的加强,这些轻气体物质,受太阳风的作用,慢慢散失掉了 ( Rezanov, 1995; Bogard, 1988 ) 。 但是,在 40 亿年前, 地球处于熔融状态时,或在地球通过碰撞吸积作用形成时, 2.5 10 25 g 氢等宇宙大气包裹地球,地球大气压相当大 (Rezanov, 1995) 。 大量的宇宙气体,充斥于宇宙物质的间隙或溶解入熔融态地球物质而被埋入地球的内部 (Chris et al, 2005) ,这可能就是地内气体具有强还原性的根本原因。这种强还原性主要以氢的形式体现。当地球表面处于熔融状态时,氢等宇宙大气在液体岩浆里的量,主要受当时氢等宇宙大气的浓度(大气压)和这些气体在熔融地球里的溶解度的共同作用。若氢等在液体岩浆里的溶解度越大,宇宙大气的大气压越大,则溶解在液体岩浆里的宇宙大气越多,反之则越小。若不考虑宇宙大气在构成地球的各圈层物质里的溶解度不同的话,宇宙大气的溶解,从地表至地心,也应呈一定的密度梯度。地表溶解的浓度最大,地心的溶解度最小。若地球只是部分地熔融,除少量在地球胚或早期地球形成时就贮存在地球内部间隙的宇宙大气外,地球中保存的宇宙大气,主要应是溶解于熔融的地球中宇宙大气。当然,在地球胚的逐渐形成过程中,只要有熔融体和宇宙大气共同存在,在一定的宇宙大气的大气压和熔融岩浆的宇宙大气溶解度共同作用下,就应有宇宙大气的溶解过程。 以上我们分析了地球的吸积、熔融及宇宙大气的演化过程。下面,我们详细讨论地球的去气作用。那么,经吸积后而熔融的地球,在固态岩石圈形成前具有怎么样的去气作用?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 23 岩石圈形成前的去气作用 参考文献: 陈永生 , 李自安 . 地球形成与演化的一种新说法 . 北京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1998. 13-86 欧阳自远 . 比较行星地质学 . 地球科学进展 , 1994a , 9(2): 75-77. 欧阳自远 . 月球地质学 . 地球科学进展 , 1994b, 9(2): 80-81 吴泰然,何国琦 . 普通的地质学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3. 9-339 Allard P . The origin of hydrogen, carbon, sulphur, nitrogen and rare gases in volcanic exhalations; evidence from isotope geochemistry. In: Tazieff, Haroun; Sabroux, Jean-Christophe ed. Forecasting volcanic events. Amsterdam: Elsevier Sci. Publ. Co., 1983, 1: 337-386 Anderson D L, Phinney R A. Early thermal history of the terrestrial planets. In: Runcorn, S. K. ed: Mantles of the Earth and terrestrial planets. London: Interscience Publishers. 1967. 113-126 Bogard D D. On the origin of Venus' atmosphere; possible contributions from simple component mixtures and fractionated solar wind. Icarus, 1988, 74: 3-20 Canuto V M, Levine J S, Augustsson T R, Imhoff C L, Giampapa M S. The young Sun and the atmosphere and photochemistry of the early Earth. Nature, 1983, 305: 281-286 ChrisjB, BernardM, BarbaraSL, MartinC. Neon isotopes constrain convection and volatile origin in the Earth's mantle. Nature , 2005 , 433 : 33 - 38 Deming D . Origin of the ocean and continents; a unified theory of the Earth.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2002, 44: 137-152 Grieve R A F. Extraterrestrial impacts on Earth; the evidence and the consequences . In: Grady, M. M.; Hutchison, R.; McCall, G. J. H.; Rothery, D. A. ed: Meteorites; flux with time and impact effects. Geological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s, 1998, 140: 105-131 Hanks T C, Anderson D L. The early thermal history of the Earth.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 1969, 2: 19-29 Kappelmeyer O, Haenel R. Geothermic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pplication. Geoexploration Monographs. Series 1. no. 4. Berlin-Stuttgart: Gebrueder Borntraeger. 1974. 1- 238 Lyons J R, Vasavada A R. Flash heating on the early Earth. Origins of Life and Evolution of the Biosphere, 1999, 29: 123-138 Muenow D W, Graham D G, Liu N W K, Delaney J R. The abundance of volatiles in Hawaiian tholeiitic submarine basalts.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1979, 42: 71-76 Nunn J F. Evolution of the atmosphere. Proceedings of the Geologists' Association, 1998, 109: 1-13 Nutman A P, Friend C R L, Bennett V C. Review of the oldest (4400-3600 Ma) geological and mineralogical record; glimpses of the beginning. Episodes, 2001, 24: 93-101 Redfern R . Origins; the evolution of continents, oceans and life. London: Cassell Company. 2000. 0-360 Rezanov I A. Earth's origin and early evolution based on geologic data. Pacific Geology, 1995, 14: 139-144(in Russian with English abstract ) Ringwood A E. Some aspects of the 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earth.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1960, 20: 241-259 Signorelli S, Vaggelli G, Romano C . Pre-eruptive volatile (H (sub 2) O, F, Cl and S) contents of phonolitic magmas feeding the 3550-year old Avellino eruption from Vesuvius, southern Italy. Journal of Volcanology and Geothermal Research, 1999, 93: 237-256 Stoiber R E, Williams S N, Malinconico L L. Mount St. Helens, Washington, 1980 volcanic eruption; magmatic gas component during the first 16 days. Science, 1980, 208: 1258-1259 Taylor S R. Early accretional history of the Earth and the Moon-forming event.In: Campbell, Ian H.; Maruyama, Shigenori; McCulloch, Malcolm T. ed. The evolving Earth. Lithos, 1993, 30: 207-221 Thordarson T, Self S, Oskarsson N, Hulsebosch T. Sulfur, chlorine, and fluorine degassing and atmospheric loading by the 1783-1784 AD Laki (Skaftar Fires) eruption in Iceland. Bulletin of Volcanology, 1996, 58: 205-225 Thordarson T, Self S. Sulfur, chlorine and fluorine degassing and atmospheric loading by the Roza eruption, Columbia River Basalt Group, Washington, USA. Journal of Volcanology and Geothermal Research, 1996, 74: 49-73 Tolstikhin I, Hofmann A W. Early crust on top of the Earth's core.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 2005, 148: 109-130 Valley J W, Peck W H, King E M, Wilde S A. A cool early Earth. Geology, 2002, 30: 351-354 Wood J A. Meteorites and the origin of planets.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 1968. 1-117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3637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8: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