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新生研讨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新生研讨课如何上才能效果好?
热度 1 vcitym 2018-2-5 15:56
最近几年,为了提升大学一年级学生对 大学学习的认知以及专业学习能力,为 “ 双创 ” 打基础,众多大学开设了 “ 新生研讨课 ” 。 “ 新生研讨课 ” ( Freshman Seminar )一般由大学知名教授专门为大一新生开设的小班专题讨论课程。主要教学方式是以小组方式与开课教授就某一专题共同开展研究,在教授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进行口头辩论和写作训练。与其他类型课程不同,新生研讨课没有固定的教材,开课专题可以涉及任何学科领域,有教师依新生的特点自行确定,学校鼓励交叉学科选题。全校学生不分专业,原则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一门新生研讨课。(引自百度百科) 由于学校不同,专业不同,上课教授的教课方式以及专业背景等的不同,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效果也会不同。新生研讨课各有各的不同,但效果应该基本是相似的。那么,到底啥样的效果是最好的?我个人认为,大致可以有几个类型,首先是转变高三到“高四”角色,其次是嫁接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认知训练,再次可能就是点燃希望,构筑梦想,重拾自信。当然,也许还有更多类型。 在我的新生研讨课上,有一位同学的总结感悟写的有代表性。征得 该 同学同意,将其感悟粘贴在这里进行分享。也希望有更多同学能够有这样的收获和感悟! 注:标题经博主修改过。 《地理空间模型应用》新生研讨课结课感悟 刘之毅(学号: 1010171224 ) 研讨课进入了尾声,但是他给我留下的一切却历历在目,想到郑老师第一次给我们上课给我留下的和蔼可爱,严谨认真的印象;想到第二次上课郑老师给我们布置完任务后我的一脸懵逼;想到自己担起组长责任时拿出的勇气;想到组员与我一起完成任务时的快乐 …… 这次研讨课给我留下的太多太多。 郑老师作为信工学院的院长,教授,他的眼界以及许多方面的能力都令我敬佩,也值得我学习,特别是他的教学方式令我学到很多,在研讨课上郑老师把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以及参与进行学习,让学生参与进去,一步一步自己去做进而学到东西,老师则处在引导地位。这样的方式启发也引导了我,我们平时在教训别人时,或者给别人分享经验时往往把自己放在过高的地位上,进而使得自己的引导在别人看来变成了指令,别人必须怎么怎么做。这样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把自己放在指导的客体位置上,至于怎么做做什么还是让别人自己亲自参与进去进而学到东西。另外我也认识到现在的大学课堂,老师是处于非常高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太多,无法全部照顾得到,因此老师就迫不得已通过是说教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效果也不是很好,因为学生在老师教学时都干了写什么,是否真真正正的学习了都无法判断,但是这也是在当下的实际情况下比较好的一种方法,因此我们作为学生要自己进想改变,改变的目的就是自己提高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通过这样,来让自己适应并且在课堂中学会东西,具体表现在老师问什么问题时要积极回答,参与到课堂里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课堂中受益。 在研讨课上我收获的第二个便是我重拾了自信心。为什么这样说,原因在于在我高考失利后,我的自信心被高考打的支离破碎,我变得低沉萎靡,态度消极。进入大学以来生活一团乱,渐渐的我发现自己就像行尸走肉,每天都是吃饭,睡觉,上课等等,生活索然无味,但是却又对各种活动十分拒抗,原因就在于不自信,觉得自己去了就是丢人,之后我自己反思,认识到我的那种高中时具有的自信没了,那种不甘人后,只争人前的拼劲更没了,那种认为自己最棒的意识没了。我同时认识到我自己没上过什么台子,去演讲一类的都不敢参与,我怕了。直到研讨课上我走上小台子去做演示,在英语课上我走上台子去做演讲,老师夸我很适合上台,郑老师也微笑鼓励我,我渐渐在台子上感觉到,我不管下面有多少人在认真听,我不在意,我在台上感受到一股劲,那就是我要做的足够好,让所有人在我演讲时都能被我吸引,这就是我自己心中的那股自信心回来了,这让我心里很不平静,我现在想也敢迈出一步一步去超越自己,或许这才是我大学的起点,比别人晚了但是我不怕,慢了就追上去,我相信我可以超越他们。 在研讨课上学到的第三点就是关于 GIS 这个专业以及团队合作,我是地球物理学的一名学生,这次研讨课给我带来了一个新的专业也是一个新的行业, GIS 这个专业真的很好,在这次研讨课上我认识到他的魅力同时也认识到它的难处,最主要的我学会了几个地球探测的几种实用软件, Google 地图, mapinfo ,等等,我学会了一些 mapinfo 的用法,对一些问题具有可解决的能力。在这次引导小组的过程中,我的分析问题,以及对问题进行规划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另外我也认识到了小组合作的魅力,小组合作在一项科研活动中十分重要,我也经历了一次小组合作的流程,并且亲自组织了一次,这对我将来进行团队科研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便是我在这次活动中结识了几位好朋友,他们来自各个专业,过着不一样的生活,有着我必须要学习的优点,向他们看齐,向他们学习,这是我今后的目标,他们是重要的好友,也是可敬的对手。 这次研讨课我学习了很多,能力上的,心态上的,以及知识上的,这些都十分宝贵,这些我都会铭记在心,今后勇往前行。 最后,谢谢郑老师的陪伴以及教导。
12375 次阅读|1 个评论
“工程中的振动问题”课程结束
热度 4 Mech 2017-8-8 15:07
这门课程也是在 2011 年秋季学期为应对学校大类招生而开设。具体开课是冬季学期。到现在为止,共讲了九轮,共有 248 人选课。事实上,有 6 轮选满了 30 人,另外 3 轮分别是 17, 24,25 人。后 5 轮课程结束时都写了总结,链接附在后面。 当初的设想,通识课《混沌与非线性思维》强调理论方面,新生研讨课《工程中的振动问题》要突出工程应用。这样从我这两门课程,多少也能体现力学学科的特点。当然,这两门课程都有为力学专业吸引学生的考虑。我个人期望,就是要突出力学的特点,让感兴趣的学生了解,或者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说是广告,也只是希望更合适的学生来学,而没有必要更多的学生。 突出工程应用的初衷,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学生完全没有工程经验,因此听课也只是了解大概,无法进行有效的讨论。实际教学中,主要是讨论振动现象,用的教材是我的导师刘延柱教授所著《振动力学趣谈》。另外,振动作为讨论课有些太“硬”,学生缺少必要的数学、物理、力学知识准备。或者更客观地说,我没有很好的办法在学生现有知识基础上开展有效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基本在学生情况和课程要求之间找到平衡。在第九轮时,我觉得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学校要求新生研讨课每年要有两学期开设。原计划在冬季和春季学期开设,目的是能用学生秋季学期所学的知识。后来发现,随着课程门数的增加,春季学期学生选新生研讨课的人数比较少,所以经常人数不够没有开设。当然,也许是我开课时间不太适宜,通常是前两节。另外,我个人比较喜欢与“理论力学”同步开设,因此后来就调整到秋季和冬季学期。实际上,冬季学期选课学生也不多。 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吸引学生的作用很有限。多数学生并非是要全面了解各个专业,而是选课具有某种随意性,主要是看时间是否合适。例如,早上前两节的课,选得人就少。课程虽然只有 5 次,但不能调课,特别是放假停课还要补课,补课也很难找时间。原则上,能补课,也就应该能调课。不能调课,也就是不能补课。也给任课教师出差带来极大不便。 各方面综合考虑,我决定今后不再讲这门课。与《混沌与非线性思维》课程成熟后又讲了几轮不同,《工程中的振动问题》几乎是在最佳状态戛然而止。这样我看也很好。 第 五 轮 “ 工程中的振动问题” 结束 第 六 轮 “ 工程中的振动问题” 结束 第 七 轮 “ 工程中的振动问题” 结束 第 八 轮 “ 工程中的振动问题” 结束 第 九 轮 “ 工程中的振动问题” 结束
个人分类: 教学行思|6973 次阅读|8 个评论
第九轮《工程中的振动问题》结束
Mech 2016-11-24 21:48
上学期的五周课其实在两个月前就结束了。大概两周前把卷子看了。课程结束到最后考卷上交时间比较长。有时候容易忘记。 与第八轮一样,这次也是开在第一学期。但这一轮学生参与比较积极。有几个学生在课堂上做了 PPT 报告。讨论发言也基本上没有冷场的时候。总体上我比较满意。鉴于以后或许要减少这门课开课次数,我简直有理由怀疑这是不是“天鹅之歌”了。 开课的 1/2 节,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时间段。尤其是新生第一学期,愿意选前面两节课的,总是比较积极的学生。本学期原计划仍然开在 1/2 节,但学生选得太少,课就关掉了。这其实也是开在前两节好处的另一面,真正喜欢的学生才会选。 第八轮《工程中的振动问题》结束 时,曾考虑逐渐减少新生研讨会和通识课。现在觉得至少可以把新生研讨课减下来。特别是过去几年的情况表明,该课基本也无助于吸引学生学力学专业。目前由每年 2 到 3 轮,减少到 1 到 2 轮。通识课可以考虑沿另一条路径减少,减少学生人数。当然,不论减少时数还是人数,都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真正感兴趣的学生选。
个人分类: 教学行思|3577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八轮《工程中的振动问题》结束
热度 1 Mech 2015-11-24 10:28
课堂教学其实在两、三周前已经结束。考试周到处出差开会,学生的总结一直没有看完。昨天才陆陆续续完成。成绩提交了,算是正式结束。 这次与以往都不同的是开在第一学期。不仅是学生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更加不足,而且我还没有准备这种不足。不过问题也不大。准备知识不足,只要学生上课及时有反馈,就很容易解决。就怕学生不说,我也不知道。例如,理论力学课,我改卷子才发现,有的学生矢量叉乘不会计算。 另一个比较麻烦的是国庆长假放掉了一次课。学校要求必须补上,但学生课表不同,没有大家都方便的补课时间。最后只好课间和课后每次补一些。时间差不多够了,但整个教学的节奏都需要相应调整。 这次人少,只有 17 人。原因或许与开在第一、二节有关。过去基本选满 30 人,没满两次 也是24和25 人。人少,讨论更充分些,也可以弥补少次课的不足。本学期开始仍开在一、二节,选的学生更少,没有到开课的最低人数,干脆停掉了。 我感觉这门课对多数学生的帮助较为有限。这种新生研讨课,如果学生不投入时间准备,基本上就只是拿个学分。有学生说看到公式就不懂,我难以想象刚经过高考的理工类学生对初等数学公式畏惧到这种程度。这门课可以考虑以后不开了。我自己更合适上《理论力学》那种比较“硬”的课,特别是教动机强、准备好的学生。除这门新生研讨课外,通识课也可以考虑停掉。
个人分类: 教学行思|3091 次阅读|3 个评论
第七轮“工程中的振动问题”结束
热度 1 Mech 2015-1-6 12:36
所谓第七轮,其实比第六轮只晚一周,几乎是平行班了。但授课对象不同,不是全校新生选修,而是伟长学院二年级学生选修。 从我个人的主观感受看,二年级学生对研讨课似乎没有新生重视。估计多数学生没有准备教材,也没有课后阅读。因此课堂讨论很难组织。我不得已只能讲课,不然课堂就冷场了。当然也有些同学主动发言,积极参与,但比例比较小,尚没有达到活跃课堂的临界值。 我个人推测原因,这些学生基本上已经有了分流的打算,多数学生没有选择力学专业。这样他们的兴趣就差一些。从我了解的情况看,多数学生选管理、通信等比较热门的专业,或者打算先学数学以后改金融。我个人完全理解。我给学生的建议是,如果确实有兴趣,还是做感兴趣的事情;如果没有特别兴趣,选热门专业也不错。 班上似乎有 3 位同学决定分流到力学专业。特别是沈泽皖同学,上课带本丁文镜先生的《自激振动》。他在课程快结束时得知自己可以选一对一导师,想选我做他的导师。他希望本科学力学打好基础,硕士转向机械等工程专业。我觉得这也是种明智的选择。 虽然课程名称相同,其实并不是新生研讨课。我再上两轮试试。如果对学生帮助不大的话,我要考虑是不是还有必要继续上。
个人分类: 教学行思|3365 次阅读|1 个评论
第六轮“工程中的振动问题”结束
Mech 2014-12-20 11:27
基本沿用第五轮的做法,取得差不多的效果,也许还稍有改进。 虽然学生比较少,只有 24 人而不是 30 人,但上课基本上都是主动发言,不需要点名。而且也出现多人同时举手的情况。还有两位同学做用 PPT 做了 presentation 。其中一位是文科同学重修,上次得了 A- ,正好本学期还有 1 个学分空着,就重修了。另一位同学要了我的联系方式,说以后有问题找我。 不足之处是同学之间的讨论还比较少,基本是向我提问或者回答我的提问。这可能有我的原因。教师的旧习惯,学生有问题就马上回答。后来我就注意,先让同学回答。以后继续改进。在解决了学生上课主动发言的问题后,再引导开展学生讨论。教师应该无为而治。 研讨课上的问题,也让我注意了自己在课题组研讨中的表现。过去组会上有人报告后,我总是最先提问。现在我尽量克制,最后提问。先让硕士生提问,然后博士生,接着是博士后,最后才是教师。这也算上研讨课的收获,教学相长吧。
个人分类: 教学行思|282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