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阅读习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研生涯必修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EditSprings 2019-6-25 10:28
参加科技活动就等于进行 学术 对话。由于科技圈非常庞大,对话则主要通过写作和阅读进行。关于写作的建议有很多,但较少有人关注阅读。实际上,阅读是跟上学科发展的基础。然而,学术文献发展迅速。对于科学家而言,无论他们经验是否丰富,在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时都会遇到麻烦。过量的文献可能导致粗略的、低质量阅读,这不利于培养新科学家。良好的阅读习惯必不可少,需要在科研生涯的一开始就培养。本文提出了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十条简单规则,主要适用于早期的研究生,但对于以后的 科研生涯 也会有帮助。 规则1: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第一步是要认识到阅读是研究人员训练(或从事科研活动)的基本部分。如果你不经常阅读,就会很快与研究前沿脱轨,不能参加学术对话。将未读的论文堆放或归档(见规则 9 )只会造成已掌握知识的错觉。草率阅读没有效率,是不可取的,每天应该至少精读一篇论文。阅读时间因人而异。有的人利用每天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的时间来完成这项任务,而有的人则在工作日早上阅读。你需要每天抽出一段安静的时间来阅读,无论是在工作间隙还是在家里都可以。但如果你只能 抽 出几段较短的时间拼凑在一起,那么要将每日的阅读时间固定。 规则2:通读全文,理解主题背景 特别是在科研生涯的早期阶段,你需要了解尽可能多的背景信息。如果你认为自己在读研期间时间不多,那你想象一下当你正式进入科研岗位之后就有时间了吗。你需要同时兼顾教书、指导学生、管理研究项目等多重任务时应该怎么办。不要走捷径!通读文章可以帮助你了解该学科内的相关概念、方法、研究成果、潜在意义等等。一旦你在某个领域掌握了很好的背景知识,就可以有选择性地阅读论文,以填补某些知识空白,或纯粹满足好奇心。但良好的背景知识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建立,在科研生涯早期打好基础可以节省以后的时间。 规则3:不要忽视学科的支柱——经典论著 再次强调阅读经典论著的重要性!你或许从事科技前沿工作,但你的学科背后肯定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只阅读新的研究进展,而忽略学科发展的基本过程(即使按照现在的标准某些方法或许已经过时)一定不会在科研道路上走得长远。你需要找出并阅读涉及本学科基本概念、方法、或论点的基础性论文。哪怕这样的论文可能追溯到两个世纪以前,也要仔细找出拜读。因为只有通过阅读经典著作,你才能对你的研究课题有深刻的理解,不仅可以避免重蹈覆辙,还为你取得重大科研进展奠定了良好的背景。 规则4:如果要着手新领域,需要按时间顺序阅读文献 在科研生涯早期,或者转入一个新领域时,可以考虑按时间顺序阅读文献。最近的文献可以让你了解学术对话的发展历程,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分别是谁。进一步阅读早期文献,你会发现相关概念、方法或理论解释在不同时期可能有差别。按时间顺序阅读文献可以让你意识到术语使用或含义上存在着微妙且戏剧性的变化,这有助于增加相关主题的背景知识。 规则5:跨学科阅读,拓宽思维 挖掘其他学科领域中有趣的想法、概念、或方法来避免思维受限。你需要关注其他领域的科研进展。但你也不必成为下一个达芬奇,做到同时兼顾精读和泛读。你只需要锁定一些期刊定期阅读,这些期刊要么涵盖多个领域,要么提供了广泛讨论的平台。你还可以加入期刊俱乐部,或者利用社交网络关注本领域外的知名科学家。 规则6:创建期刊列表 找出与你研究课题相关的期刊,并订阅新内容。从大处着眼,如果你列出的期刊名单少于 20 本,那么你很可能遗漏了大量资源。偶尔发表相关信息的期刊也应考虑在内。还应注意那些发表新的分析、实验或统计方法的期刊,因为它们有时并不是发表主要研究成果的期刊,而容易被忽略。你需要重新评估你为自己科研生涯准备的期刊清单,参考因素包括期刊的发展趋势以及编辑标准变化等等。 规则7:除了学术论文,还需阅读书籍 专著可以提炼知识或提出开创性的想法。通过阅读经典的和近期的学术书籍,你会发现经典 书籍 相对更容易理解,如果幸运的话,你还可以救助周围前辈的资料库。然而,寻找新的相关 书籍 并不像寻找新文章那么简单。谷歌学术以及大多数大型社论都可以通过邮件定制新书。还有一种方法是寻找定期刊摘相关 书籍 的期刊,例如《生物学季度评论》。最后,还可以在你所在机构的资料库查询新书的推送方式(可能是电子提示),因为涉及新奇内容的传统纸质书几乎已经绝迹。 规则8:利用参考文献管理器整理文献 利用参考文献管理器可避免文献杂乱堆叠。该管理器的使用有一定的规则。首先,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更新最近的阅读资料。第二,把读过的论文存储到管理器中,科学数据库能帮你完成这一步。未读的论文最好放在“阅读”文件夹中,可以根据主题或紧急程度进行细分。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在参考文献管理器中存储论文会迫使你识别出有意义的关键词。因此,不仅要输入参考文献中已经包含的关键词,还要创建个性化的关键词列表,这将有助于你建立该学科的背景知识。 规则9:定期回顾阅读内容 你读的越多,就会忘记得越多!一个有效的记忆方法是对一个(或多个)主题进行回顾。你可以借助参考文献管理器来完成。不过,我建议更进一步,使用电子表格或文本来存储主要文献中的基本信息。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形式,知识回顾都可以帮助你掌握正反论证方式,用于你自己的学术写作。与此同时,它还可以作为“自我提示”。当然,还能最终写成一篇正式的综述论文。 规则 10 :建立自己的资料库,独立思考,并启发他人 尽可能自己收集论文和学术专著。不要完全依赖你导师 ( 或你的同事,或你所属机构 ) 的资料库。当然,互联网也可查询信息 ... 除非不通网!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你所在机构的资料库,尤其是在研究经费受限的情况。考虑订阅一些特别有趣的期刊,或者成为相关期刊出版协会的一员。在你科研生涯的早期,由于资金限制或博士后阶段的机构间流动,建立自己的纸质资料库可能是一个挑战。然而也不要等到你获得稳定职位才着手建立,你可以选择数字资料库。对于处于科研生涯后期的科学家来说,个人资料库是必须的,它是起引导作用的一个重要部分。 结语 在科研生涯的各个阶段,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必不可少的。资深科学家应该培养阅读习惯,整理参考文献,并把这些习惯灌输给他们的学生。尤其是规则 10 可以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既是一个好的例证,也可以作为分享知识和满足好奇心的工具。良好的阅读习惯基于严格的自律,特别是规则 1,2,3,5,8,9 对此提出了要求。由于自律是早期科研工作者的一项重要技能,他们应该将阅读作为发展这项技能的一种方式。最后,科学的迷人之处在于发现的兴奋感和增强理解的乐趣。而阅读对两者都有贡献,因此阅读是一种乐趣! 母语润色 ¦ 专业翻译 ¦ 论文预审 ¦ 修改指导 ¦ 图表服务 ¦ 基金标书 ¦ 用户评价 ¦ 联系我们
101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青年报》报道各国阅读量对比缺乏原始数据,缺乏可信度
热度 11 AlecXu 2013-8-6 18:38
搜狐最近援引《中国青年报》一篇新闻报道( http://learning.sohu.com/20130520/n376447338.shtml )中给了一些不同国家人民阅读量的数字,为了说明中国人缺乏阅读习惯,举例说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也就是普通人每六天读一本书,虽然这个阅读速度并不惊人,但我怀疑普通人有这么多的精力和时间长期坚持读书。由于搜狐新闻没有给出具体的数据源,我在网上用英文搜索关于各国阅读习惯的研究,恰好看到 World Culture Score Index 就在最近刚做了调查研究(基于全球30个国家一共3万人的调查),其中给出的数字和搜狐的报道反映出来的信息十分不同。而我们可以想象阅读时间和阅读量会有一个很紧密的关系。搜狐缺乏数据源的报道和 World Culture Score Index 的研究有较大出入,让我对搜狐的报道充满疑虑。 含有World Culture Score Index 详细统计数字的链接: http://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nop-world-culture-scoretm-index-examines-global-media-habits-uncovers-whos-tuning-in-logging-on-and-hitting-the-books-54693752.html USA 的洛杉矶时报对其的报道可见: Hours spent reading books around the world 洛杉矶时报给出的阅读版图中显示在中国,印度及东南亚国家是世界上最愿意花时间阅读的国家,而印度更为世界之最,每周10小时42分钟,泰国为9小时24分钟,中国为8小时。英国, 墨西哥,巴西,台湾,日本和韩国等则全球垫底,其中韩国为接受调查的国家当中最低的,为每周3小时6分钟。 World Culture Score Index 除了给出看书的时间以外,也给出了在看电视,听广播,网上冲浪等方面的数据,这里把他们做的统计数字一并贴过来: * Hours spent reading in Poland are the same as the global average. ** Hours spent on the Internet/Computer in Argentina and Russia are the same as the global average. *** Computer usage excludes those who report no time using computer/Internet for non-work purposes.
个人分类: 时事|22698 次阅读|29 个评论
阅读习惯的改变
pgg 2013-5-10 12:48
阅读习惯的改变 猪头哥是个生性保守的人,从小受父亲的影响爱读点书。年纪越来越大,买的书越来越多,渐渐有点“恋书癖”的性质了。这种习惯的直接后果就在《首先,扔掉瓶瓶罐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9091-687452.html )里提到的那样,家里塞满了一些当时一冲动买来却 N 年都不会再翻一页的书,既费了钱,又不省事! 以前俺是极不屑于读电子书,虽然尾巴同学多次建议,但固执的猪头总觉得阅读电子书没有印刷本那种捧在手上闻着墨香的满足感!连读文献都去打印出来。魔障啊,魔障! 改变是一件小事引起的。无它,唯钱尔!俺想买一本中意的书,又苦于囊中羞涩,“被迫”开始阅读其电子版。真是不试不知道,试了真奇妙。现在阅读电子书更适合快速阅读,比起自己一页页慢慢翻,效率提高何止十倍,而且重点部分截图做笔记,简捷方便! 很容易实现“直取所需方捷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9091-688388.html )!更重要的是,回归到阅读的本质,书是要读的,不是拿来藏的! 刚才豆瓣给我发消息说等的一本新书上架了,我点击一瞧,电子版和印刷版同步供应,且电子版便宜将近一半价钱,毫不犹豫选择电子版,就它了,价格实惠又不占地,挺好的!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1999 次阅读|0 个评论
阅读-心灵-灵魂 —— 阅读shy4079《旅程》有感
pww1380 2011-10-16 20:08
杨文祥 现代人由于缺乏阅读的习惯而错失了与古人与他人精神交流的机会。   缺乏与古人、他人的心灵对话,今人的心灵终于由于得不到精神营养的滋润而日益苍白空虚,终于由于心灵的枯竭与窒息而失去了灵魂。 参见: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474749PostID=35750424
个人分类: 千虑一得|23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克服阅读英文时心中默念的毛病?
热度 3 jianghx 2011-2-26 09:43
如何克服阅读英文时心中默念的毛病?
读英文文献时,为了准确辨别作者的研究意图和方法,我们习惯性地在心中默念,然而这样阅读速度上不去,速度一快就根本不知道所读的东西讲的是什么。有些章节我们明知道是过渡性质的内容,可以习惯性的心里默读,看的慢慢收效很低。阅读速度慢什么都记不住,是限制我们科学研究的拦路虎之一。 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改掉英文阅读的这一不良习惯?我有些经验大家交流一下。 第零、先检查一下你的眼睛有无问题(许多人只能慢慢地读,因为他们确实是有视力有问题,虽然情形很少但存在),然后测试一下目前你的 正常 阅读速度(不要可以求快求慢),我的速度是一周才能看一篇regular paper(40页左右)。 第一、排除环境干扰。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读文献,避免电视、音乐、噪音、其他人的干扰,这样你读的会快一点。看的时候,眼睛离开文献远一点,使得眼睛一看就是一片,而不是一行。 第二、在前一点基础上,全神贯注地读一会文献,读文献的这个时间也不要太长,比如读35-45分钟左右,保证精力尽全力快读。这样做的价值在于你阅读速度还可以的,说明只要有努力就有成效,提高一点自信心。 第三、读文献时候需要学会“预判”和“鉴别”。不管读什么,速度快的原因就是有大块的“无内容”可以快速阅读甚至直接略过,看整片时速度非常快。通过练习,你能够识别一个文章或一段中的最重要部分,遇到“她”时候你脚步要慢下来,试图找到关键思想、重要概念模式、重复的单词,抓住她。结论是,看文献可以略过大部分文字,只有到你明知是重要的地方慢下来。 第四、重要的地方,这时心里可以默读。我建议,这个时候大声读出来就好了,因为她重要,学习英语朗读比默念对大脑的记忆刺激效果要好得多。而且第二点要求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读文献(你大声说话也不干扰别人)。 第五、强制自己不重复读。我们宁可看一遍没有记住什么,也不要放松自己反复看。比如看一遍没有任何感觉,好,几个小时或者第二天再从头速读一遍(只有在速读中判断的要点可以重复一下下),若还搞不定,再来,第三天读。 第六、若在你努力速读时候发觉自己还是在默念,可以把手指头放在嘴唇上看文献,或者是哼歌看文献(选择那些无需大脑就能哼的自娱自乐的歌)。 附录:看一些不太重要的材料,比如英文的八卦杂志,或者其他文章,如science上其他领域文章,你可以看的很快,不用抓住全部意思和要点,只要他写的有趣你自然会记住,看多了速度会快一点。 阅读障碍
个人分类: 晴耕雨读|16552 次阅读|5 个评论
我近期的阅读习惯与博文写作的建议
Bobby 2010-12-12 08:55
也不知是年龄大了脑袋退化了,还是懒了,总之,近期我是不愿意看那些深奥、繁杂的东西。如果我在 1 秒钟内还没有抓住文章要点并且理解它,我绝不会再看第 2 秒。当然,也可能是我上科学网主要目的是消遣,不是来费脑筋来的。我这个人就这样,休息就是身心都休息,身体体息,让我脑袋高速运转,我不干,我讨厌。我休息时最讨厌下象棋 / 围棋之类费脑筋的事情。 那么自然也就希望博客的作者照顾一下我等的阅读习惯,在博文写作方面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 、把你的意思分条叙述,比如明确分节 / 分段,并用大小标题概括中心思想置于节 / 段前。 2 、长篇或超长篇的文章,先来个摘要。 3 、如果是叙事文章,学习一下新闻稿的写法,即采用倒金字塔结构,以事件/消息要素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事件/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事件/消息的最前面。 4 、尽量图文并茂,现在找个相关的图片啥的也挺容易,是不是? 5 、文风尽可能简洁明了,不要拖泥带水;能短则短,别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98 次阅读|9 个评论
享受完整的读书过程(老蠹说书之3)
lxh2009 2009-10-6 18:24
“十一”长假,朗朗晴天,正好是睡懒觉和读书的时机。日上三竿,从床上悠然起身,洗漱完毕,驱车来到长江二桥下面的徐家棚社区,与事先约好的旧书店老板见面洽谈,顺利淘得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文学名著英文版若干册。 回到家中,几番放下又捧起,摩挲不已,爱不释手。外文出版社的图书,排板样式、印刷效果、纸张质量及外观装帧等都属一流——可能原本是设计对国外发行、代表中国文化及出版业的形象吧!这几本书虽然都有30年左右历史,书页也稍有些发黄,但书的整体品相就是好!而其中的水墨、水彩、木刻插图多出自名家,堪称艺术佳品,极具欣赏价值——所以,还没有读到书中文字,便已经陶醉其中。 眼下国外有一个新名词称作google generation,系指时下那一拨过分依赖电脑和网络的年轻人——包括读书,也可以从网上下载或有、或没有知识产权的作品,不用花一分钱,可以坐在电脑跟前看,也可以存到手机上看——极有可能会对我辈花钱买书还要挤占生活空间颇有微词。对此,本人给予理解的同时,却不能苟同。 读书不是与文字的简单照面,而是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首先是确定选什么书去读,这个要因人而异,好比人的身体,缺什么营养,就补什么吧!能够“花一样钱补两样”自然更好。任谁也不大方便去给他人指点、圈定所谓“必读”。第二,同样的书,有不同的版本外观,选自己喜欢的,阅读起来乐趣会更多,前面已略有叙述。第三,阅读的环境,比如欧阳修所提到的“三上”,也很有意思。小的时候,经常会在树杈上、草堆中津津有味地阅读连环画;现如今读书,出门的时候是在飞机、火车上,在家则习惯斜倚在沙发上、躺在床上,怎么慵懒、舒适就怎么来,较少正襟危坐地在书桌边读过。第四,每读完一本书,掩卷思考、回味,再几番翻书求证,然后能写下点文字体会,那就更好。 因为这些,除了工作需要查找、阅读的电子文档文献资料以外,我很少在电脑上读书。我更重视“硬拷贝”图书的质感,并愿意为自己设计完整的读书过程,充分享受其中的乐趣。
个人分类: 老蠹说书系列|4337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者读文献,越读越多,也越读越少
zhaoxing 2009-4-7 15:11
现在的学者阅读了更多的文献(甚至老文献),但在每篇文献上花的时间变少了。 科学知识增长和社会节奏变迁似乎也影响了学者的阅读习惯。最近,《Aslib Proceedings》刊发了Carol Tenopir等人对于学者信息搜寻和阅读习惯的一项研究 。该文主要的结论是:1977年以来,学者们阅读的文献数量在增加,但阅读每篇文献的时间在减少;缘于数字图书馆的便利,学者们现在阅读了更多的老文献; 此结果对于论文作者的启示在于:我们在写作时,应当更注重主旨的凝练,并在显著位置给出最值得回味的结果,以便快速阅读的读者能有更大的机会领会文章主题。 具体的做法可能有: (1)写长摘要而不是短摘要。 (2)引言部分即给出最重要的结果。 (3)结论部分精炼总结。 (4)先写长文,修改时尽量缩减篇幅。 (5)一两个主题句在文中反复强调。 这也可以推广到博文的写法:写短博文而不是长博文。尽管这将不易被编辑部推荐,但至少节约了博主和读者最宝贵的时间。 参考文献: Tenopir, C., King, D. W., Edwards, S., Wu, L. Electronic journals and changes in scholarly article seeking and reading patterns. Aslib Proceedings,2009,61(1):5-32.
个人分类: 计量学|5460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6: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