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于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希望科学网出一个于敏的纪念专辑
热度 1 Chiyankun2016 2019-1-21 10:01
希望科学网出一个于敏的纪念专辑 著名科学家,中国的氢弹之父于敏去世了。 希望科学网,科学界能够隆重纪念他。 谢谢!
166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于敏:倾注一生心血 只为“祖国强盛”
redtree 2019-1-20 18:02
于敏:倾注一生心血 只为“祖国强盛”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去世 作者:高雅丽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7 8:40:32 ■本报见习记者 高雅丽 “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这样的肺腑之言,出自一位年轻人之口。 为了这个信念,从1961年起,他毫不犹豫地服从国家分配,28年隐姓埋名,换来沙漠腹地的一声惊天“雷鸣”。 当时的这位年轻人,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2019年1月16日13时35分,于敏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93岁。 “于敏先生是中华大地上成长起来的非常杰出的物理学家,他一直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也是我们身边聪慧而亲切的师长。”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对《中国科学报》说。 氢弹第一功臣 1964年底,杜祥琬从莫斯科回国,进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论部工作。在这里,杜祥琬结识了于敏,与他共同工作、学习55年。 当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已经成功爆炸,研究重心转移到了氢弹原理。1965年9月到次年1月,于敏带领部分科研人员在上海华东计算所,突破了氢弹的设计原理,提出了一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设计方案。 杜祥琬说:“在计算过程当中,于敏先生很敏锐地发现了氢弹的设计原理。他立即给理论部主任邓稼先打电话说,我们抓住‘牛鼻子’了!” 1966年12月28日,首次氢弹原理试验在罗布泊核试验场展开。杜祥琬告诉记者,当时考虑的是要做不失氢弹特征但要减小威力的试验。“试验中有两个速报任务,当于敏先生听到关键的数据后便脱口而出,与理论预估的结果完全一样。” 1967年6月17日,氢弹研制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氢弹试验成功,我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于敏虽然不赞成‘氢弹之父’这种说法,但公正地说,他是氢弹的第一功臣。”杜祥琬表示。 国家利益至上 1986年初,当国际气氛越来越紧张的时候,邓稼先和于敏预料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要全面禁止核试验。于是,他们向中央提出了加速我国核试验的建议。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于敏突破关键技术,使我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1988年,于敏与王淦昌、王大珩院士一起上书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建议加速发展我国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使我国的惯性聚变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于敏一生热爱祖国,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他两次毅然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作为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钱三强曾评价他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时,亦称赞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良师益友 于敏不仅是一位好的科学家,也是关心年轻人的好师长。 在杜祥琬的记忆中,“紧皱眉头”是在于敏脸上最常看到的表情。“他总是不断地思考问题,1975年我负责重新组建中子物理学研究室,于敏经常到基层来,甚至到组里找到负责工作的同志讨论非常具体的业务问题。” 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的中科院院士胡仁宇说,自己从事科研几十年,遇到了不少老师、同事和朋友。而在这些人当中,于敏是对他帮助最大、影响最深的人之一,是他的良师益友。“这是我一生中有幸碰到的‘机遇’之一。” 于敏用“求是科技基金会”100万元奖金,除了上交万元特殊党费,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设立了“于敏数理奖励基金”,鼓励青年人从事科学研究。 1980年,于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5年1月,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2018年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于敏被授予改革先锋奖章。 于敏曾对记者说,“核武器最终会被销毁”。对于倾注一生心血的事业,他更希望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永远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 “于敏一直是这样的风格,生活上的困难、工作上的困难他都不在意,关键是能把事情干成。当我承担领导工作时,于敏嘱咐我要‘由微观进入宏观,再由宏观驾驭微观’,他的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杜祥琬说。 《中国科学报》 (2019-01-17 第1版 要闻)
个人分类: 人物|9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印度人真的有那么笨?
热度 4 lijianguo531 2015-3-25 11:28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上面讲了一个关于氢弹研制保密的消息。主要是由于最近美国的福特博士公开当年参加美国氢弹研制的一些细节而引起的争论。在最后讲到曾经一个与于敏院士相识的学者退休后想写一本科普读物,里面涉及到一些氢弹研制中所遇到的轶事。于敏先生在看过文章后说:“听说最近印度正在研究氢弹,你这本书里有的内容可能会给他们启发,所以我建议你先不要发表。”然后又补充:“不过我们当年突破这一步也就几个月,印度就算再笨,3年也能突破了,到时候发表就没有任何问题了。”十五年后,这位老先生的科普读物仍未能发表,他对学生愤怒地说:“千万别相信印度人! 但是,我们都知道印度人并不笨。他们曾经也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孔雀王朝的缔造者。现在印度的计算机和软件开发能力也远在中国之上。但是我们细细想来好像印度人创造的辉煌多集中于较为虚拟层面的思想意识和数学领域,他们的动手能力真的是一般,特别是军工,像阿琼坦克、卡佛里发动机、LCA等等。核弹工程是理论突破与工程实践高度融合的项目,取得这方面的突破实属不易,不知道印度人能熬到什么时候? 大家怎么看?
个人分类: 世间百态|10939 次阅读|5 个评论
国产专家一号 氢弹“首功” 隐姓埋名28年 于敏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5-2-2 14:15
国产专家一号 氢弹“首功” 隐姓埋名 28 年 于敏 “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而严肃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入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自慰了。”于敏说。 请见附件 ()1于敏.doc    2015 年 1 月 9 日 10 时,北京人民大会堂。 89 岁的“ 2014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于敏坐着轮椅,缓缓来到主席台中央,接过国家主席习近平颁发的荣誉证书。这是党和国家的崇高褒奖,也是一名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耀。   这一刻,距离罗布泊沙漠腹地一声惊天“雷鸣”—— 1967 年 6 月 17 日 8 时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 于敏是一个神秘人物,由于保密的原因,他的著述多未公开发表。 直到 1999 年 9 月 18 日,于敏才重回公众视野,作为 23 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代表发言。 在这之前,因为从事工作的保密性,他隐姓埋名长达 28 年。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这句话浓缩了于敏与核武器研制相伴的一生。   国产专家一号   “在我这里,除了 ABC ,其它都是国产的……当然要留学,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回来再给国家做点事,但不要到落叶归根时才回来,应该在开花结果的时候就回来。”——于敏 1926 年 8 月 16 日,于敏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他在天津耀华中学念高中时,就以各科第一闻名全校。 1944 年,他顺利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系。后来于敏发现,因为是工学院,老师讲课更强调知识的运用,而他对新知偏偏喜欢寻根探源。他喜欢沉浸在“纯粹”的理论之中,高深的物理学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他。于是, 1946 年于敏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 他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并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教授们的欣赏。 1949 年于敏本科毕业,随后考取研究生,两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很快,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专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这期间,于敏与杨立明教授合著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彭桓武称赞于敏是“国际上一流的”核物理学家。 曾有一位日本专家来中国访问,听了于敏关于核物理方面的报告后问道 : “于先生是从国外哪所大学毕业的?”于敏风趣地说 : “在我这里,除了 ABC 外,基本是国产的!”这位日本专家赞叹道 : “你不愧是中国国产专家一号!”   中国的“氢弹之父”   “核武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丧失威慑能力,我们就要重新受到核讹诈。我们不搞核竞赛,但我们要用创新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方法打破垄断。”——于敏   在《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中,“于敏”的条目下写着:“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研制氢弹就摆到了第一位。   其实,于敏也没想到这辈子会与氢弹结缘,没想到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绑得这么紧,一次与钱三强的秘密谈话,让他的人生改变了轨道。    1961 年 1 月的一天,于敏奉命来到钱三强的办公室。一见到于敏,钱三强就直截了当地对他说:“经所里研究,请报上级批准,决定让你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的预先研究,你看怎样?”   从钱三强极其严肃的神情和谈话里,于敏明白了,国家正在全力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理论也要尽快进行。 接着,钱三强拍拍于敏肩膀郑重地对他说:“咱们一定要把氢弹研制出来。我这样调兵遣将,请你不要有什么顾虑,相信你一定能干好!” 片刻思考之后,于敏紧紧握着钱三强的手,点点头,欣然接受了这一重要任务。   “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   “这个决定改变了我的一生。”从此,从事氢弹研究的于敏便隐姓埋名,全身心投入到深奥的核理论研究工作中。 当时国内很少有人熟悉原子能理论,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又是惟一没有留过学的人,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后来站到世界核科学的高峰。 彭桓武院士说:“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他没有老师,他的工作是开创性的。” 钱三强称,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研制工作初期,于敏几乎是从一张白纸开始。他拼命学习,在当时中国遭受重重封锁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搜集国外相关信息,并依靠自己的勤奋进行艰难的理论探索。 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是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而我们的设备更无法与他们比。国内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 95 %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 5 %的时间留给于敏用来氢弹设计。 不过,穷人有穷办法,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员,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 一篇又一篇的论文交到了钱三强的手里,一个又一个未知的领域被攻克。 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人提出研究成果报告 69 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1964 年 10 月 16 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世界上引起轰动。 1965 年 1 月,毛主席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远景规划设想的汇报时指出:“原子弹要有,氢弹要快。” 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下达命令:把氢弹的理论研究放首位。 这年,于敏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 9 月, 38 岁的于敏带领一支小分队赶往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抓紧设计了一批模型。但这种模型重量大、威力比低、聚变比低,不符合要求。 于敏带领科技人员总结经验,随即设计又一批模型,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 于敏高兴地说:“我们到底牵住了‘牛鼻子’!” 他当即给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为了保密,于敏使用的是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隐语,暗指氢弹理论研究有了突破—— “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 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 “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 “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年底,于敏开始从事热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研究中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解决了热核武器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并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967 年 6 月 17 日早晨,载有氢弹的飞机进入罗布泊上空。 8 时整,随着指挥员“起爆!”的指令,机舱随即打开,氢弹携着降落伞从空中急速落下。十几秒钟后,一声巨响,碧蓝的天空随即翻腾起熊熊烈火,传来滚滚的雷鸣声…… 当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的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多年后,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时,同于敏晤面,称赞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是“中国的氢弹之父”。   氢弹“首功”,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朱光亚院士评价称,在突破氢弹的技术难关的过程中,“于敏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作用被同行们评价为氢弹的“首功”。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69 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于敏的胃病日益加重。 当时,我国正在准备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那时他身体虚弱,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大家见他这样,赶紧让他就地躺下,给他喂了些水。过了很长时间,他才慢慢地恢复过来。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   直到 1971 年 10 月,上级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后来许多人想起来都后怕,如果那晚孙玉芹不在身边……   出院后,于敏顾不上身体未完全康复,又奔赴祖国西北。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 1973 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在中国核武器发展历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于敏说,自己是一个和平主义者。 正是因为怀抱着对和平的强烈渴望,才让本有可能走上科学巅峰的于敏,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默默无闻的核武器研发。   于敏认为自己这一生留下了两个遗憾,一是这一生没有机会到国外学习深造交流;二是对孩子们关心不够。   其实,于敏的一生中,应该说有无数次出国的机会,但是由于工作的关系,他都放弃了。   从 1961 年到 1988 年,于敏的名字一直是保密的。 1988 年,他的名字解禁后,他第一次走出了国门。但是,对这一次出国,于敏至今说起来甚感尴尬,但也颇有自己的一番心得。   由于工作的关系,于敏此次出国是以某大学教授的身份去美国访问。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尽管去了许多地方,但他始终像个“哑巴”,要问也不方便问,要说也不方便说,让他备受“折磨”,很不好受。   他说:“我这一生在和别人的交流方面有无法弥补的欠缺。博学,就必须交谈,交谈就不能是单方面的,不能是‘半导体’,必须是双向交流。但从我所从事的工作来讲,和外面接触总有一个阀门,因此交谈起来吞吞吐吐,很别扭。不能见多识广,哪能博学?所以,从此以后,我就决定不再出国了,把机会多让给年轻人一些。”   在他家客厅的墙上高悬着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他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他说,中国核武器事业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兄弟单位大力协同完成的大事业。   如今, 89 岁高龄的于敏仍是单位的重要“顾问”,以他平生所学,继续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提供宝贵的咨询和建议。
个人分类: 其它|110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奖者至今仍健在的人
热度 6 pukin 2015-1-10 13:28
2014 年国家最高科技奖授予了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于敏院士。 已故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王选院士曾经在他的一篇文章里写到: 【 九院理论部一些了解当时研究工作内情的同志近年来告诉我,就科学技术方面(而不是从组织管理方面)而论, 对原子弹贡献最大的是周光召,对氢弹贡献最大的是于敏 。我觉得, 两弹元勋 邓稼先之伟大在于,不仅自己有才华,而且能够让他手下比他更出众的人充分施展才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周光召、于敏这类帅才,也需要邓稼先这种帅才,当然也还需要精通科学技术、能在全局上选择正确方向和做出正确决策的朱光亚这样的科学家帅才和领导。 】 注:九院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简称。是以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集理论、实验、设计、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院 。 1999 年 9 月 18 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 23 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 23 位“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新中国六十多年的和平发展环境和他们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 这 23 位功勋奖章获得者已有 16 位过世,他们是: 郭永怀、邓稼先、赵九章、钱三强、王淦昌、钱学森、姚桐斌、钱骥、吴自良、陈芳允、杨嘉墀、彭桓武、朱光亚、王大珩、黄纬禄、屠守锷。 目前仍然健在的有 7 人: 程开甲 、王希季、 于敏 、 孙家栋 、任新民、陈能宽、周光召 。 其中孙家栋院士2009年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程开甲院士获得了 2013 年的国家最高科技奖,于敏院士获得了 2014 年国家最高科技奖。他们的获奖实至名归!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5468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社评:幸亏于敏等元勋让中国成为第五个有核国家
baocunkuan 2015-1-10 08:35
向老科学家致敬! http://opinion.huanqiu.com/opinion_china/2015-01/5375516.html   88岁的“两弹一星”元勋于敏获201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主席习近平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自为他颁奖。于敏是 中国 的“氢弹之父”,他当年取得的氢弹理论突破至今是全球两大氢弹构型之一,被称为于敏构型。像中国其他“两弹一星”元勋一样,于敏所从事的工作曾长期保密,他的存在直到1988年才被外界得知。   这是一个回肠荡气、又会让不少人有些哽咽的爱国故事。从今天市场环境下年轻人的视角望去,邓稼先、钱三强、于敏以及他们的战友们,几乎是神一般的人物。他们什么个人利益都不图一头扎进分布在沙漠及深山中的研究机构和试验场里,几近“常年失踪”。他们有的人没能等到国家公开授勋,有的人等到了,已经白发苍苍。他们都是这个国家顶尖的知识精英,他们的生命却贡献给国家做了构建共和国实力的基石。   中国能在国际社会中第五个成为有核国家,是非常让人庆幸的事。如果没有那些英明决策和于敏那代人的伟大付出,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有可能改写,中国的战略自信绝不会有今天的质量。中国避免了印巴等后来拥核国家的曲折,牢坐在安理会五常的位子上,逐渐成为一支具有全球影响的战略力量,于敏们的贡献是决定性的。   于敏获500万元人民币奖金,舆论一致认为这是他应得的。看看一些小明星一年挣多少钱,人们就会忍不住想,奖给于敏那样的功臣多少钱都不算多。   每次依然健在的“两弹一星”元勋走进人们的视野,都会带来心灵的震撼。他们从共和国的前三十年走来,风尘仆仆,那是有过错误和曲折、被一些舆论称为不堪回首的年代。当我们批评那个年代的时候,总会发现一些最神圣的东西,或许每个时代都不是简单的,都有它自己的骄傲。历史的确是承前启后的。   今天的中国如此丰富、多彩,但像是很难再出于敏这样的人。人们为“两弹一星”元勋们的事迹唏嘘,也会多少为今天的道德面貌有一番感慨。   时代已变,于敏已难复制,但“两弹一星”元勋的精神应当在这个国家长存,不断照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和知识界。   市场经济自有它的力量,它能在个人私心与国家需求之间搭建形形色色的有效桥梁。但“两弹一星”精神绝没有过时。市场经济可以是血脉、肌肉,但它被证明成为不了支撑国家战力的骨头。   于敏和他的时代同伴们都很爱国。客观说,他们当时为之奋斗的中国要比今天的中国差多了,但他们没有嫌弃它,与那个中国共命运,也共荣辱。今天的经济繁荣与和平为自由主义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长土壤,国家被一些人认为不重要了,更有一些人宣扬个人主义的至高无上,反对爱国主义,这非常幼稚,与中国所处的真实大环境格格不入。   今天的很多科学家也已经“市场化”了,他们被更加市场化的社会生活层层包围。即使今天中国核心部门的许多科研人员,也会受到各种“俗念”的诱惑。大家都想一想于敏吧,想一想在1986年就去世,连改革开放的很多成果都没有看到的邓稼先,我们或许都摆脱不了对利益的考虑,但以他们做精神榜样,的确能帮助我们不沉迷于名利场,永远记得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那份责任。   “两弹一星”元勋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整个中国社会都应坚持站在他们面前做对照,这是我们永远都需要的勇气和真诚。再现实的社会都应有一些理想主义,那样的社会不仅健康,而且会多一点幸福。
9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两弹一星”功勋于敏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redtree 2015-1-9 12:36
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作者:马丽 魏艳 赵竹青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5/1/9 11:09:42 资料图: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的于敏 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马丽 魏艳 赵竹青)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今天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独得该年度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于敏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 据悉,经过严格评审,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此前已有24位著名科学家获此殊荣。 【于敏院士简介】 核物理学家 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宁河。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曾任该院副院长。 在我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我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两弹一星”功勋于敏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5-01-09 10:09: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北京) 于敏资料图 人民网:于敏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他用2年8个月,研制出我国第一颗氢弹,创造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比美国少用4年半。1988年于敏才被正式解封,他的妻子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他颁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此前已有24位著名科学家先后获此殊荣。 于敏院士生于1926年8月,天津宁河人,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历任二机部九院理论部副主任、九院副院长、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等职。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 他于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上世纪50年代,于敏率先在国内开展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与合作者找出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的空白。他曾与北京大学杨立铭教授编辑出版中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他还是中国惯性约束聚变和X光激光领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 于敏不仅是核物理学家,也是中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他在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方面屡有突破。 在氢弹突破中,于敏组织攻克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形成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带领科研队伍完成了核装置的理论设计,并定型为中国第一代核武器。“氢弹突破和武器化”项目获198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核武器小型化方面,于敏领导突破了一系列关键问题,为中国第二代核武器研制奠定可靠基础,该项工作获198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中子弹突破中,于敏作为主要领导人和参加者,提出了中子弹的设计指标、明确了中子弹探索的主攻方向,指出了某些关键技术问题和难点,该项工作获198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核武器基础理论发展中,于敏揭示了武器核反应内爆过程的运动规律,解决了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弛豫过程,辐射波与冲击波的传播规律等一系列基础问题。他参与的“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研究获198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在核武器发展战略中,他曾与邓稼先联合提出“加快核试验进程”建议,中央果断决策,在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前提早规划,为中国提升核武器水平发挥了重要的前瞻作用。 上世纪70年代起,于敏在倡导、推动国防高科技项目尤其是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惯性约束聚变和X光激光领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完) (原标题:“两弹一星”功勋于敏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个人分类: 科技新闻|94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