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学大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Ada E. Yonath 的传奇人生
qhwan 2018-4-7 12:20
Ada E. Yonath 的传奇人生 清明长假,赶上了学院组织的年度系列学术讲座,五名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成员分别介绍了他(她)的工作,涉及化学生物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课题。最后登场的是 79 岁的阿达 · 约纳特( Ada Yonath ), 2009 年化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她的讲座涵盖了有关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合成过程,抗生素作用途径,细菌抗药机理等,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把高不可攀的学术问题,化为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展现了大家风范,大师品质。虽然年岁已高, 但是好奇心不减,在会议间隙还不断问周围的人,为什么自然选择了镁(镁离子是许多酶解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学术生涯让人心态年轻纯洁,阿达就是一个鲜活的榜样。我们从她的科学生涯可以学到太多的东西。 Ada 自述: 1939 年 , 我出生在耶路撒冷一个贫穷的家庭 , 与另外两个家庭和他们的孩子共用一所租用的 4 室 公寓。我童年的记忆集中在经常担心父亲的健康状况不佳的同时,渴望了解周围世界的自然法则。艰苦的条件并没有抑制我强烈的好奇心。五岁时的我就已经在积极探索世界。其中的一个实验是利用公寓内的家具来测量我家小阳台的高度。我把一张桌子放在另一张桌子上 , 然后把椅子和凳子放在上面 , 但是高度还是不足以够着天花板。于是 , 我爬上了我搭建的构筑 , 不小心跌落到后院 , 手臂骨折 ..... 。顺便提一下 , 这个实验的结果还是一个谜 , 因为公寓的主人已经改装了天花板。 我的父母是在宗教家庭长大的 , 主要接受犹太教 ( 我父亲 ) 和持家 ( 我母亲 ) 的教育。我周围邻居所有的学校都与父母的学校类似。然而 , 尽管我的父母贫穷和缺乏正规教育 , 他们还是希望孩子们不走他们的老道 , 因此我可以在一所声望很高的世俗文法学校“ Beit Hakerem ”接受教育。 我父亲健康不佳,需要经常住院和动手术。并在我 11 岁时去世了。我妈妈必须勉力支撑 , 我在那个小小年纪就开始帮她了。在课余时间我做过清洁工 , 保姆和家教等各种工作。但是尽管我们勉力而为,也挣不到足够的钱养家。因此一年后 , 我母亲决定搬到另一座城市特拉维夫 , 与她的姐妹们离得更近些。在那里 , 我完成了我的高中教育。尽管生活拮据 , 我的母亲始终支持我继续学习的愿望。 高中毕业后,我在医疗部队的 绝密办公室 中度过了我的义务服役期 , 在那里我有幸接触到临床和医疗问题。服役结束后,我入读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主修化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然后到魏茨曼研究所从事有关胶原蛋白的高分辨率结构的博士论文工作。毕业后我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的梅隆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继续研究纤维蛋白 ( 肌肉 ), 然后转到麻省理工大学 (MIT) 学习 球形蛋白核酸酶的结构。 1970 年底完成我的博士后研究后 , 我回到了魏茨曼研究所。在那里 , 我发起并建立了以色列的第一个生物晶体学实验室 , 在之后十年中几乎是以色列唯一的生物晶体实验室。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 我是魏茨曼研究所的一名年轻研究员 , 但怀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 , 要阐明关于活细胞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 :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为此目的 , 我想确定核糖体的三维结构 -- 用于将基因编码中的指令转化为蛋白质的细胞工厂,从而揭示出主导这一过程的机理。这是一个历时 20 多年的漫长的探索的开始。但是在国际科学界对我的研究计划反应不佳,怀疑甚至嘲笑。我只能把这个艰辛的探索过程比作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旅程 , 当你登上一个高峰后,只是发现一个更高的珠穆朗玛峰站在你的面前。 我与柏林的马克普朗克分子遗传学研究所的 Wittmann 教授在这些领域展开合作 , 他在学术和经费上支持这些研究。与此同时 , 我利用初期的微薄经费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的资助继续维持我在魏茨曼研究所的实验室。多年后 , 由海伦 Kimmel 夫人在魏茨曼研究所建立了一个大分子组装研究中心 , 因此我得以领导一个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虽然我的研究开始是为了理解生命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 但它已经导致了对一些最广泛使用的抗生素的作用机理的详细了解。我的研究结果可能不仅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抗菌药物 , 而且可以给科学家提供新的武器来对抗耐药性细菌 -- 这是第二十一最紧迫的医学挑战之一。 由于核糖体对生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已经尝试多年试图揭示其工作机理。核糖体的结构成为问题的关键。如果对它的空间结构缺乏了解 , 就不可能形成核糖体工作机理的全面的了解。为了揭示分子水平上的三维结构 , 晶体是必需的。 但是培养核糖体晶体面临额外的挑战。核糖体是蛋白质和 RNA 链的复合体 ; 它的结构极其错综复杂 ; 它是异常灵活 , 不稳定 , 缺乏内在的对称性 , 这些特点都使核糖体结晶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 , 我们在以色列的魏茨曼研究所和德国的马克普朗克研究所 , 成功制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核糖体微晶体。我特别为这一目的而发展的流程 , 包括了一个由魏茨曼研究所的 Zamir 教授 , Ruth Miskin and David Ellison 所建立的可结晶化核糖体的制备方法。我的灵感来自于一篇关于冬眠熊的文章 , 它在冬眠前以有序的方式在细胞中包起核糖体 , 并在几个月内保持完好和潜在的功能不变。假设这是长期保持核糖体活动的自然策略 , 我从生活在严酷条件下的生物体中寻找核糖体 , 首先是由埃德曼博士给出的半嗜热生物 , 后来我开发了一个基于取自生活在极端环境中如死海 , 温泉和原子桩( atomic piles )的顽强细菌核糖体的独特的实验系统。这样 , 我们设法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制备核糖体的初始微晶体。然而 , 即使在获得初步的衍射结果后 , 当我描述了我的研究计划以确定核糖体结构时,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却以讽刺和怀疑作为回应。结果 , 我成为了世界的梦想家 , 村里的傻瓜 , 民间科学家 , 和被幻想驱使的人。 在 八十年代中期 , 基于前期生物化学工作( Malkin Rich, 1967, Blobel Sabatini, 1970 ),我们预言了一个跨越大核糖体亚基的隧道的存在 , 并假定这是新生蛋白质在形成过程中的不断延伸的通道 - 直到它脱离核糖体。在我的研究过程中 , 我开发了许多新技术 , 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结构生物学实验室。其中之一是低温生物晶体学 , 它包括将晶体暴露在极低的温度下 , – 185 ° C, 以尽量减少 X 射线轰击下晶体结构的解体。我们进行这个实验的那天特别独特。罕见的 Eureka! 事件之一。回想起来 , 我的兴奋程度仅次于十多年前第一次看到我们的第一个高分辨率结构。 事实上 , Eureka! 类型的实验并不常见 , 尽管我们经常从克服复杂的挑战中获得愉悦的感觉。(作者注:我理解这里的 Eureka! ,应该是登顶喜马拉雅山巅峰是的那种感受吧!) 在 九十年代中期 , 当我们证明了核糖体结晶学的可行性之后 , 世界顶尖大学或研究机构的若干研究小组也同时开展这方面的研究。由于他们可以重复我们的实验流程 , 我在这一领域不再孤单。在九十年代末 , 由于晶体制备技术、 X- 衍射检测技术和衍射相得测定技术的改进,我们以及那些使用我们的实验系统成功地突破了分辨率屏障。核糖体的小亚基的第一张电子密度图是一个真正的突破 , 对我来说 , 是一个巨大的兴奋。然后 , 在 2000 年和 2001, 我们发表了细菌核糖体两个亚基的第一个完整的三维结构。 这些发现显然构成了我在 20 年的研究生涯中的高峰 , 但是我对核糖体的探索还远远没有完成。有了新的有关核糖体结构的洞见 , 我可以继续深入研究以揭示核糖体的工作机理 , 以及抗生素药物是如何阻断细菌核糖体的作用的。由于核糖体对生命是如此的重要 , 许多抗生素药物都是以阻断其作用而生效。我们在长期寻求解决核糖体结构和功能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 也可能为改进现有的抗生素药物或设计新的抗菌药铺平道路。因此 , 我们将细菌核糖体结晶为病原体模型 , 并与二十多个抗生素化合物逐个结合。我们发现 , 药物在核糖体结构中的特定 口袋 中绑定 , 位于或靠近功能中心 , 因此可以阻止它们 , 使得核糖体不能制造蛋白质。自从 2001 年这些发现在自然杂志发表以来 , 我们已经揭示了几乎所有针对核糖体的抗生素的作用途径 , 我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在进行中。 对所有科学家来说 , 真正的科学发现是在顶尖的。就我而言 , 我可以回忆起曾经有人说过这样的话 : ' 为什么要在核糖体上工作 , 他们已经死了 ... 我们知道关于他们的一切 , 或者 : ' 这是一条死胡同 ', 或者 : ' 在你到达之前你会死的 ' 。事实上 , 令我满意的是 , 这些预测被证明是错误的 , 核糖体是活的和富有活力的 ( 我也是如此 ), 他们的高分辨率结构刺激产生了许多先进的研究。 将来呢?我们计划去寻找遥远的过去。核糖体是在每一个生命体中发现的 -- 从酵母和细菌到哺乳动物 -- 它们的活性部位的结构在整个进化过程中都得到了格外完好的保存。我们已经确定了在当代核糖体内的一个区域 , 它似乎是产生肽键的原始机器的遗迹 , 实质上是产生生命的。这些第一个核糖体是如何出现的?他们是如何开始生产蛋白质的?它们是如何演变成我们今天在活细胞中看到的成熟的蛋白质工厂?我们计划在今后的工作中回答这些问题和相关的疑问。 授予诺贝尔奖将核糖体暴露给公众。它激发了真正的科学兴趣 , 并打开了许多年轻人的想象力。我有一头卷发 , 在以色列有一句新的谚语 : 卷发指的是一个充满核糖体的脑袋 。此外 , 我们的研究增加了可爱的北极熊周围的关注 , 这激发了我自己的研究 , 因为我们现在正面临气候变化的威胁。 译自 Les Prix Nobel. The Nobel Prizes 2009, Editor 好的 Karl Grandin, , Stockholm, 2010
535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大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热度 6 accsys 2016-11-11 12:26
科学界的大师是那种能够在学术界某领域开天辟地,或虽然不是开天辟地,但也是能够创建独特方法,解决其他人所不能解决难题之人。 具备哪些素质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大师? 第一, 善于学习,善于总结所学知识的系统性,进而领会其精髓; 第二, 善于博类旁通,善于理解和运用事物之间的关联关系; 第三, 对事情善于追根问底,善于发现已有理论的优点缺欠; 第四, 善于对那些看起来成功的理论和方法用逆向思维进行比较,从而找到最优方法; 第五, 不追世俗,不盲目追逐学界热点,但能创造热点,认定方向,不出成果誓不罢休; 第六, 为科学兴趣而战,为人类未来而战,不求名利,只求有所作为; 第七, 尊重大师,学习大师思想方法,但不顶礼膜拜,有做大师的勇气和决心; 第八, 研究中百折不挠,在暂时的失败之中,善于思考,有超常的自信心和魄力; 第九, 善于思考,敢于想不曾有人想过的问题,善于开阔自己的视野; 第十, 面对失败能够有选择新起点的勇气。 中国现阶段难出大师的原因之一,就是市场化,追逐名利,追逐热点太盛行。 姜咏江 2016-11-11
个人分类: 随笔|2815 次阅读|9 个评论
诺奖演讲:1自然段证明【屠呦呦是科学大师】
热度 7 大毛忽洞 2015-12-8 09:07
诺奖演讲:1自然段证明【屠呦呦是科学大师】 韩非子说:“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白话文: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奏。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用数百人的粮食来供养他。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地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 屠呦呦说: “从1959年到1962年, 我 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了中医药知识。化学家路易˙帕斯特说过“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古语说:凡是过去,皆为序曲。然而,序曲就是一种准备。当抗疟项目给 我 机遇的时候,西学中的序曲为 我 从事青蒿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准备。信息收集、准确解析是研究发现成功的基础。接受任务后, 我 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并收集他们用于防治疟疾的方剂和中药、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在汇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2000余内服、外用方药的基础上,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正是这些信息的收集和解析铸就了青蒿素发现的基础,也是中药新药研究有别于一般植物药研发的地方。关键的文献启示。当年 我 面临研究困境时,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公元3-4世纪)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这使 我 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 ”。 请看国际惯例: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3355 次阅读|16 个评论
当代科学大师的学术传承谱系-陈可冀院士
热度 3 sciencepress 2014-4-2 11:16
【编者按】国家“创新方法工作专项”下“名老专家学术继承整理”研究项目关注当代中国杰出科学家、工程大师和名老专家,《学术思想传承与创新丛书》就是这个项目的成果之一。本文为您呈现的是中医药领域的杰出人物研究成果。科研人员应用现代文本挖掘技术,针对杰出人物发表的全部学术论文、指导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博士后出站报告论文进行文本挖掘并分析,从中归纳总结其主要学术思想的分布、随时间发展的规律、其学术思想的上游源起、横向及纵向传承发展的规律,从中发现其中最具有生命力的研究命题,并试图预测这些研究命题的发展趋势。 陈可冀先生的学术传承谱系 陈可冀 , 福建省福州市人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著名中西医结合内科、心脑血管科专家 , 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奠基者及开拓者 。 2004 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 , 中国老年学学会名誉会长等多项重要职务 。 研究人员 基于文本挖掘方法 , 逐步生成了 这些 陈可冀文献作者关系图谱 。 为排除低频率的噪音 ,首先 将相关文献共出现频率大于 3 次作为入选标准 , 进行图谱可视化结果 。 共计有 137 位作者姓名 ( 包括陈可冀 ) 出现 。 根据频率与彼此的连接关系 , 自然分成了 9 个环状性状表示的团队 , 同时也有一些分散成扇形分布的作者 。 这些作者都是和陈可冀院士共同发表过论文成果的研究人员 , 仔细解读后发现 , 其中既包括陈可冀院士的师友 , 也包括陈院士的同道或合作者 , 更多的是陈可冀院士的学生或再传学生 。 为了更加清晰地解读图谱 , 将作为纳入标准的出现频数数字不断提高 , 分别提高到 5 、 9 、 10 、 20 , 很多规律性内容逐渐呈现 。 陈可冀发表文献全部作者关系图 ( 共出现频数大于 3) 陈可冀发表文献全部作者关系图 ( 共出现频数大于 9) 陈可冀发表文献全部作者关系图 ( 共出现频数大于 20) 陈可冀学术传承人员及领域分析图 您能看出了一些门道吗? 本文摘编自《当代中医药领域杰出人物案例研究》( 2014年1月出版 ) 《 学术思想传承与创新丛书 》书影
个人分类: 科学书摘|6525 次阅读|8 个评论
追寻科学大师的踪迹
热度 3 fuleiucas 2013-5-28 18:59
——观“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有感 从 4 月 30 日到 5 月 3 日,观看了“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的几部音乐剧和话剧,真可以说享受了一场科学的饕餮盛宴。 “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是由中国科协发起的,旨在塑造科技界民族英雄的主题宣传活动。这次活动的形式是话剧或者音乐剧,而演员则是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且以学生为主,即师生演校友,师弟演学长。首批参演的五部剧目分别是由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演的《马兰花开》、《地质之光》、《钱学森》、《求是魂》和《爱在天际》,分别塑造了邓稼先、李四光、钱学森、竺可桢和郭永怀等科学家的光辉形象。由于各种原因,我只观看了后面的三部。 话剧《钱学森》剧照 钱学森是交大 1934 届校友,交大师生排演的话剧《钱学森》以其航空报国的光辉历程为主线,以他与夫人蒋英的爱情故事为副线,通过截取几个典型片段,再现了一代科学大师的爱国情怀和传奇人生。这部话剧有两处最让我感动。一是“选择”,国难当头之时,面对是投笔从戎还是航空救国的选择,作为交大学子的钱学森选择了后者。当时的中国其实缺少的并不是能上战场的热血青年,真正缺少的是强大的国力,缺少的是先进的科学技术。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血的教训,作为高等学府的科学人才,需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选择正确道路报效祖国。二是“回国”,面对美国政府的软硬兼施,尤其是特务分子的监视(这段讽刺式的描写很有趣)和导师的挽留,钱学森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国,他的那句“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更是表达了那个时代众多漂泊海外爱国同胞的心声,在当代仍未过时。 话剧《求是魂》剧照 竺可桢曾担任浙江大学校长达 13 年之久,将战时西迁的浙大打造成了“东方剑桥”(李约瑟语)。浙大同学们表演的话剧《求是魂》以竺可桢选择的浙大校训为名,主要展现了竺可桢在抗战时期带领浙大师生四迁校址、团结奋斗开创浙大教学科研光辉局面的动人事迹。竺可桢担任浙大校长,颇有临危受命之感;面对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他总是能够力挽狂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位教授为教学科研而有后顾之忧。他做这些的信念是什么呢?就是求是,就是追求真理!话剧里还有两个细节颇有兴味。一则是为浙大谱写校歌歌词的国学大师马一浮的放荡不羁,另一则是当时还是浙大学生的李政道喊出了中国人早晚必得诺贝尔奖的豪言,一老一少,亦庄亦谐,体现的不但是艰苦环境下的乐观主义精神,还体现了追求真理、实现国家强盛的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 音乐剧《爱在天际》剧照 郭永怀是“两弹一星”元勋,与钱学森一样海外学成归来报效祖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师生采用音乐剧的形式演绎了《爱在天际》,将人物的内心世界用音乐和歌曲的形式巧妙地展现出来,可谓别具一格。这部音乐剧最大的亮点恐怕就是音乐元素,特别是其中郭永怀和夫人李佩、女儿芹芹的对白,或者是轻松诙谐( Ing 唱段),或者是无限怀念,不禁让观众产生深切共鸣。该剧的背景设计也非常巧妙,尤其是那扇可以推开和关上的窗子,背景的巧妙设计和有机整合有效地拓展了舞台的空间,同时增加了更多的信息元素。郭永怀是科大创建的倡导者和创始人之一,对学生关心更是无微不至。其中龚卫星光着脚上大学的场景真是一个亮点,学生是不要命的上科大,科大是对学生关怀备至,直到今天依然如此。“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爱不能达到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科学不能达到的。”郭永怀的这句话体现出来的是科学家对于科学的无限热爱,也是对于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是一种大爱! 这三部作品都有不少笔墨描写科学家的爱情故事,加上音乐元素糅合其中,展现的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之美;而科学家为了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将对“小家”的爱融化在对“大家”的爱之中,体现了科学家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 长期以来,科学家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比较遥远。在一般公众眼里,科学家好像就是一群高智商的、不食人间烟火、整天在实验室里工作的人。《爱在天际》等作品展现出来的科学家形象却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避开了高大全,回归到了人性的本来面目,体现的是人文情怀。当然,这与师弟演学长的形式也有很大关系,年轻人总要用他们同辈人喜欢的方式去艺术再现,才能得到同辈人和更多观众的欢迎。让科学家走出象牙塔,走进大众,这也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个人分类: 科学与艺术|7269 次阅读|4 个评论
充斥‘马屁’的校园能够培育出‘学术大师’?
热度 7 lin602 2011-9-18 12:05
来大学任教马上30年了,大学的变化是挺大的,校园大,学生多,校园也漂亮了。 另外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校园中当官的热情一年高于一年。原来许多副处长的职位教师们都不愿干的,现在教授们争着当,辅导员以前都不吃香的岗位,现在百人竞争一个位子,普遍认为政工人员走得比教师要快,收入要高(许多年轻教师的工资尽管学历高,但收入并不高,教授的收入平均比正处级要低)。 走在路上,在会议上,经常见到一些人(部分人)争着对领导献殷勤,他们可以当着许多人的面拍着马屁。真是隆隆的‘马屁’声充斥着校园。 再仔细分析分析,发现还真是,提拔的干部中,许多(不是全部)都是献殷勤的高手。他们被提拔到许多重要的岗位上,管理着‘呆若木鸡’教师们。吃香的喝辣的,国内外经常考察,安排自己的子女及亲戚来学校工作,不少人还能经常‘公关’到大的科研项目。 你说,这样的环境能够‘熏’出科学大师?
2960 次阅读|7 个评论
从此不丢登机牌
热度 6 Nancyback 2011-4-21 23:08
近日因时令小疾客居江南。 上周五,上世纪 70-90 年代国际反应工程领域的风云人物,在比利时 Gent 大学卸任教授后移师美国,现已 81 岁高龄,任美国 Texas AM 大学研究教授的 Gilbert Froment 先生访问北京。上世纪 90 年代他在 Gent 工作的最后几年曾指导过的中国杰出科学家,中科合成油公司总裁李永旺先生在怀柔组织一个化学反应工程研讨会,以颂扬 Froment 先生的学术贡献,交流研究体会。承蒙邀请,另外也已有两年没见 Froment 先生,虽有不便,但很想再见老先生大师风范,也只好飞北京参加。永旺我们和其他多位同行一起,再次聆听了 Froment 先生的教诲,并向 Gilbert 汇报了各自对反应动力学和反应器理论的感悟。 会议茶歇,负责组织的秘书说,李先生能否把飞机票给我们,好给您报销。不经意间,把登机牌也拿了出来。当然,合成油公司不需要登机牌报销。这登机牌和机票放一起收藏,却是近日养成的一个下意识动作。 这个登机牌,这几个月却着实给我们课题组师生找了很多麻烦。 故事要回顾到 2011 年初,在 1-2 两个月,陆续有 5 位欧美教授来我们系讲学。两位华人教授是顺访。瑞士洛桑联邦工学院的 Wolfgang Harbich 博士,美国密西根大学 Johannes Schwank 教授和荷兰 Eindhoven 大学的 J. W. Niemantsverdriet 教授先后来讲学,都是我为主邀请的。由于是较系统的授课,而且是专程来访,关于他们三位的访问讲学,事先经请示有关领导,获得口头批准,由我们邀请方承担各种旅费和在天津的生活费用。 没想到的是,客人来的前后,正好赶上年底年初,财务处上班不正规,没有能够及时给客人们报销原来承诺的费用。春节过后,就委托组内兼职公益的谢丽丽同学为三位国际知名科学家,尊贵的客座教授们去报销。 记得在 3 月 8 日启程赴美国参加 AIChE 和 ACS 春季年会和其它学术活动之前,问起来怎么这么长时间,还不给各位先生们报帐,丽丽说,已经算好了,也去过几趟财务处了,但财务处会计说,需要客人的登机牌,才能报销机票,我说,以前没要过登机牌啊,你能否解释一下,一般坐飞机不会保存登机牌的,因为登机牌不写明机票金额,也不是凭证。记得临出发,丽丽过来,小心翼翼的说,李老师,要不咱找客人要一下登机牌,不然就得挂失登机牌。我说,你可以试试,不过,客人一般不会存登机牌的,要是要不来,又一定要,就挂失吧。 4 月 2 号从美国回来,因为对天津花粉的畏惧, 3 号就匆匆听学生们的工作汇报。中午停下来,丽丽说能否汇报一下报帐的事;我说好啊,丽丽说,帐还是报不了,需要登机牌,他们果然都没有留;我说,你还没有挂失啊;丽丽说,不给挂失,需要支付证明;我说,机票不是支付证明吗?丽丽说,美国教授的机票可以,另外欧洲两位教授的,是网上订票的行程单;我说,在国外网上订票,只能拿到这种机票,应该等同于机票;丽丽激动起来,说财务处不认,又不是我不给报;我说你给会计解释清楚啊,要登机牌,证明什麽呢,机票上航班号和登机时间,机票价钱都有,登机牌不就是只能证明人来过了吗?那你拿一个在天大讲课的照片,或者和院领导,校领导的合影,不就是一样的效果吗?丽丽实在忍不住了,号啕大哭起来,边哭边说,不是我不解释,人家不认,我有什麽办法?待丽丽稍微平静一些,我问,那机票不行,要什麽支付证明呢?会计说,要信用卡公司转账的证明复印件;我说,这个坚决不能找客人要,这在欧洲,是个人隐私信息。最后我说,那等上班,我去给会计解释吧。 正好当晚散步,遇到财务处古处长,说到学生报帐的事,解释了电子机票的等价性和不便要客人的信用卡信息的事。处长说,你明天让学生找我,我帮助跟会计商量一个方案。 第二天,丽丽找到处长,和会计讨论了面临的困难,处长说,确实最近有规定,外宾访问要凭机票和登机牌一起报销机票。不过,商量出来一个不要客人信用卡信息的方案。是找客人复印护照上进出境中国的边境签章。 丽丽果然要来了客人们的护照进出境签注页,两周前电话告诉我,登机牌可以挂失了。 几乎同时,收到了学院办公室发的通知,重申外宾访问报销需要登机牌。 丽丽昨天网上说,这些帐还没有报完。 感觉有必要告诉朋友们在中国做教授的艰难,写出了这一故事。希望领导们见谅。 2011 年 4 月 21 日于太湖畔。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126 次阅读|13 个评论
科学盗梦技术能让科学大师群出
热度 1 yindazhong 2010-11-3 09:51
上次在老祖博客见到了《盗梦空间》的介绍后,立马拖着夫人去电影院。夫人也欣然同行,因她知道我是科迷一个,除了她,科幻片也是我的至爱。 看过之后,果然感到编剧的想象力很丰富,能够启迪思维。不过同时也感到该片情节与自己的科学认知有一点距离。不过倒也没有着急把想法写出来,心想,反正以后有机会。 今见 唐常杰先生用科学家的目光看电影 --- 盗梦空间科普札记之二,忍不住插了一句话,却被唐先生认真地问了回来。于是面子上推卸不了,发了一些一家之言。这里再转回自家的园地里栽上,好赖也留个纪念,文责自负。俺这个盗梦技术,亦可称灵感收获技术迟早是要奉献给中华民族的。 以下先给出笔者在 唐 先生博文后面的留言及对话(略改),后面再附上 唐 先生的博文原文: ************************************************************************************* 【 14 】 楼: 发表评论人: yindazhong 笔者有真正的 盗梦技术 ,可以获取梦中的灵感,以至制造科学灵感并收获之。 博主回复: 印 老师是做人体科学和中西医结合等方面研究的,可能有独特的蹊径。能否透露一二? 唐 老师是 计算机科学 领域的大家,如此谦虚认真发问,不答则大不敬。尽管笔者对您的研究领域所知极为肤浅,实在是因祸得福,捡到了一两招 收获灵感 技术,亦如同大海边偶拾了一些贝壳。勉强提两点看法,仅供参考。 1 )要以计算机模拟大脑,或拟与人脑对接(如同电影阿凡达所示),首先要明白大脑的结构,以及脑中的 意念 、 思维 、 记忆 的物质基础。(这一点我已有较成熟的解读)。 2 )在上述基础上就不难理解 梦境 的生物学本质,以及如何应对自如地 入梦 , 续梦 以至 盗梦 。如此 盗梦 实际也就是诸多科学大师和艺术大师们获取灵感的共同(类似)途径。 3 ) 脑电信号 是数以亿计的脑细胞及其组合状态的宏观集合的一种表象,类似的我们还可以得到 脑磁信号 、 脑血流分布状态 、 脑 ATP 状态 脑血糖状态 等等,因此 脑电信号 绝不能看做是大脑意识的输出信号,在一颗脑袋上可以同时接几百个电极,并因此可以获得各种不同的脑电信号。这些信号可以因呼吸心跳、睁眼闭眼,甚至可以因头皮屑的状态而不同。笔者认为以 脑电信号 为思路,探索 人 - 机对接 有点类似 风马牛对接 ,成功的希望极其渺茫。 总之,如同笔者所作的衰老研究一样,先琢磨为什么,再琢磨怎么办是我一贯的科研思维方式。 再补充一句:亲身体验告诉我,进入一层梦境可以是科学现实,进入多重梦境只该是科学幻想。 ************************************************************************************* 用科学家的目光看电影 --- 盗梦空间科普札记之二 (唐常杰) (说明,原策划名为: 思想植入,托梦、转基因与本体 ,根据朋友建议改为为此名)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9573 上文 梦里乾坤递归深,醒来可知在那层 议论了《盗梦空间》的递归结构,本文从 托梦 开始发散,议论本体,最后涉及到科研选题等论点,杂,名副其实的 杂 文。       1 植入思想和强制托梦   电影《盗梦空间》的英文原名为 Inception 。分而析之,字根 cept = 拿 ;如在字根加前缀 ex , 则意为 除 .. 外 ;而今加上前缀 in ,则意为植入。所以,电影主题是思想植入,是一种 意识手术 ;说白了,就是用强制托梦的方式,把信息注入在受术者大脑皮层的非易逝存储区(不像硬盘,而像 U 盘),在一些涉及外星人的科幻片中多次出现。   众所周知,网络战中有四大手段,断、截、伪、改;一个比一个厉害,在在电视剧《 DA 师》中,这四个手段都用了。而《盗梦空间》在梦中修改或植入信息,相当于网络战的 伪 和 改 ,旨在影响或控制受术者的行为,从而谋取利益。    2 催眠术在高层梦境空间的推广   如前文所述,《盗梦空间》共有 6 层梦境。    N=0 时,植入思想可以表现为下列集合之一: { 催眠、洗脑(注入思想)、注入知识 } ;催眠术早已应用于治疗或谍战,据说, 注入知识 也已有人构思研究并小有成果。    N=1 时,植入思想表现为(有点迷信色彩的) 托梦 。小说中的托梦可影响受术者的行为。水浒中的晁盖托梦于宋江,喻示血光之灾,使宋江周身酸痛,从而去寻神医安道全。三国演义中,刘备梦见关羽张飞立于灯影之下,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动了错误的夷陵战争,导致火烧连营七百里的惨败。    N=2,3,4,5 时,《盗梦空间》演绎深层次梦中的强制托梦,可看成是 N=1 的托梦扩展或推广。不同点在于,小说中常是死人托梦,是做梦人自己忽悠自己;而《盗梦空间》是活人主动托梦,是深层次梦境空间中的强制托梦。   影片要点是托梦,如把片名 Inception 翻译成为 托梦 ,更直白坦诚一些;而翻译成为《盗梦空间》,则煽动性更大一些,有利于票房。    3 本体 近似于 说文解字。   曾给一位八十多岁的、到处找书看的老人 Z 推荐武侠小说。说,歌中唱到的、在南海边划圈的 D 老都喜欢看。殊不知, Z 老 对少林、武当、崆峒、峨眉等基本概念完全陌生,而且对小说家营造、并被阅读界公认的武侠规矩和习俗一概不知,看起来吃力,因而觉得荒诞乏味;推荐失败。   这说明,就是看武侠小说这样的简单娱乐,也需要专门的领域预备知识。   这个基本领域知识,用语义 Web 的行话,称为本体( Ontology )。网上搜索一把,可以查到许多解释,大都比较晦涩难懂。   在语义 Web 或 WEB2.0 中的本体类似于《说文解字》、但高于《说文解字》;它不只解释字词,还解释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所以,生造一个名词 说概解念 来描述它,或许更确切一些。   下面这一段灰色字,稍多一些专业术语,不感兴趣则可跳过: 语义 Web 中的本体,是为 机器理解 或 机器阅读 而研究的,其目标大致是:计算机 + XYZ 领域的本体,就能理解 XYZ 领域的文字,甚至打印出其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联想到相关概念,提出注意事项、推荐意见,等等。 4 《盗梦空间》中的本体   盗梦空间本体包括一些看懂电影需要的的必要概念以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应该作为电影票附件): ( 1 ) 概念 :六层空间: N=0 :现实世界; N=1,2,3,4, 时为 第 N 层梦境;其中, N=5 时,称为 Limbo (迷失层)。 ( 2 ) 概念之间的联系 :  ( a )退出第 N+1 层梦:回到第 N 梦境,需人在 N 层提供帮助(唤醒、高处下坠,被杀)或药效解除而自然醒。因此,盗梦是团伙行为,团伙须在第 N 层指派值班员,负责把搭档送进第 N+1 层和唤醒回第 N 层; (b) 进入最深的第 5 层去盗窃或注入思想,需 6 人合作,上一层的值班人唤醒下一层梦境; (c) 第 N+1 层梦的时间比第 N 梦境层慢 20 倍,时间随层次指数增长: T N+1 =C* (20) N T 0 ;    (d) 第 5 层为迷失域中只有死亡会回到现实,但会丧失其中记忆,对思想的盗窃和植入都无效。    5 梦中违规,照付代价 玄幻片需要悬念和惊险,通常,编剧和导演通过意外和误解来实现。 没有,也要制造一个。 电影中的柯布及其妻子藐视了本体知识库中的合作原则和时间伸缩原理,本来需 6 人团队联合行动,夫妻俩却违规操作,铤而走险,深入第四层,由于无人值班唤醒,酿成事故,他们为对规律的藐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相当于现实中一小时的时间中,在第四层过了五十年。正是: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何况在梦中!    6 思想植入与基因注入 以及科研项目   盗梦空间的 思想注入 也许能启发有缘人的科研项目。笔者的一个自然科学项目就是受电影和信息的启发而萌芽的。    预研与背景 : 基因表达式编程 是一种新的数据挖掘工具,它把公式(知识)看成的染色体,把基本函数如 + - x ,y Sin(x) cos(x) 看成基因。可比喻为愚公移山,让公式在进化中改进精度;    启发性信息 :    (a) 关于 转基因耐碱小麦 的科普短片,其中介绍了基因注入技术;    (b) 网络上一则 ( 可能是无稽之谈 ) 短文: 1000 年前外星人给人类注入了 聪明 的基因,加快了人类进化 。    观后之联想 : 如果观察提示对象有周期性或衰减性, 在进化时,注入周期性基因 Sin(x) 或衰减基因 e -x , 是否可大大加快进化进程?这里的 转基因 。是指 基因注入 。    结果: 笔者获得了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 GEP( 基因表达式编程 ) 的知识发现中的 转基因技术 研究 ;    致谢: 真想对两条启发性信息说 : 遇上你是我的缘 。 转让一个 idea : 《盗梦空间》的 思想注入 或许能启发新的研究项目,这里无偿转让一个 idea: 梦里很难创造实体性成果,但容易创造意识性成果,可否利用梦境注入知识,利用梦境进行思想风暴,梦境只消耗少量能量,从而,实现低碳学习和低碳科研。其中一项关键技术是开发脑电波 USB 接口, 把梦中容易消逝的想法保存在 U 盘中 , 先作有线的,继而作无线的, ,,,,,,,, 这是否太科幻了?。 不知谁是有缘人?    7 用科学家的眼光去看科幻电影   笔者正进行着一个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亚复杂系统中的 干预规则 的挖掘 ;看了盗梦空间后,真佩服其关于干预规则的大胆奇思和周密妙想。设若真能通过强制托梦植入思想,则关于社会行为的干预(如影响股市、房市等),就有了四两拨千斤的干预手段;但若被坏人滥用,也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幸好,这只是玄幻故事,至少几十年内不必担心。      自然科学基金鼓励奇思妙想 ,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描写那那个时代匪夷所思的奇思妙想。很多都在后来实现了。   同样是看《盗梦空间》,用导演的眼光,会注重电影艺术;用媒体的眼光,会注重其票房;用程序员的的眼光,会注重其故事演绎的结构;用科学家的眼光,会注重其搭载的想象力。   在写论文、写基金申请之前,如果觉得想象力贫乏,不妨放松一下,用科学家的耳朵,听听音乐,那天籁之音的宁静,或可致远;用科学家的眼光去看看科幻电影;在科幻中的无拘无束,或可解放想象力。   在这个意义上,适度地听音乐、看电影、玩电脑,适度玩物并不丧志。    8 争取下篇较精彩 .   原拟到此结束议题,写此文时,复习了计算理论 PPT ,触发新灵感,拟写 盗梦空间科普札记之三: 递归梦之不可判定性与不归路 , 将说明(或证明) 递归梦是否停止 这一问题是不可判定的 ,其推论是,盗梦江湖也险恶,递归梦设计中稍有不慎,就是不归路。拟晚上整理后,适当时机发出。    9 附录 。 盗梦空间较细化的 C 语言描述 。 比上文附录更细致,专业化色彩多一些,不感兴趣可以跳过。   Main 盗梦空间 ( void)    { Dream(0) ; // 从层数为 0 开始,调用下面的递归梦境函数 , 就开始电影故事;
个人分类: 科学之道|4598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缺乏科学精神是缺少科学大师重要原因
liuxiaod 2010-9-4 10:09
读科学史有感 当宗教接受理性的时候,科学就没有了最后的思想羁绊,并获得强大的生命力,这个生命力来源于思想的自由。 对功利的追求在多数情况下会削弱对真理的热爱;对功利的追求会诱惑我们减少必要的认知成本,进而损害理性实证的复杂过程;对功利的追求可能使我们放下必要的批判武器而屈从于权威和权贵;最后,对功利的追求必然从根本上不利于团队的合作。 编者按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由此引发的沉重思考牵动着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每一个关心中国发展的人,破解这个命题不仅关乎中国的教育事业,更关乎中国的未来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党委书记、常务副所长杨卫平研究员从科学史的角度出发,认为:科学精神的匮乏是我们民族从事原始性创新的软肋。欣赏有用的知识是社会常情,科学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同时也是一种世界观,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但诞生于西方的近代科学在中国引发广泛关注之日,正是中国积贫积弱之时,也因此,急于富国强兵的人们请进了能够带来坚船利炮的赛先生。可以说,科学在中国被看重得益于其工具性价值。但是,过于偏重工具性,也妨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正如杨卫平文中所言:现代科学精神的匮乏乃是我们民族缺乏科学大师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本期周末评论刊发杨卫平的相关文章,与读者分享他的思考。 ■对真理的热爱、允许自由探求的物质条件和思想环境是科学精神萌芽的三大基本要素 ■自然基础科学工作者一旦背上沉重的谋生包袱,其对真理的热爱将有可能让位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让思想冲破牢笼这句《国际歌》里的歌词,永远都不会过时 ■就如同修筑长城永远不可能真正抵御外族入侵,大一统的封闭思想体系也不可能长期地富国强民 □杨卫平 科学精神的匮乏是我们民族从事原始性创新的软肋。有必要重新认识科学精神和科学精神赖以存在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 新中国建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各项事业均取得重大进步,科学技术领域的面貌也取得伟大的变化。但在作为人类认知客观物质世界的原始性重大创新方面,中国对世界作出的贡献甚少。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国还没有诞生过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系统科学理论;在中国本土的中国人至今还从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作为上述现象的原因、同时也是结果,中国极度缺乏世界级的自然科学大师。去年,钱学森老人逝世了。温家宝总理多次引用钱老生前的话,引发了社会热议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总也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温总理说:应该说,我们早就看到了这些问题,并且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为什么成效还不够明显?(温总理2009年教师节看望教师时的讲话。) 显然,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极其复杂和深刻的。近年来,不断有专家、学者对此有过一些探讨和论述。观点深刻和言辞激烈的代表当属学者袁绪程在其博客中发表的《今日中国为何出不了大师?》一文。这篇博文认为:不可能存在没有伟大人物的伟大时代,也不存在缺乏大师的伟大复兴。中国必须期待一大批学术大师的产生,否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能是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袁同时为中国重建学术大师的生态环境开出了如下药方:狠抓教育、善待人才和加快政治体制改革。 近日重读《科学的历程》(吴国盛,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史纲》(柏杨,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以及施尔畏博士的新书《观察与思考》(科学出版社,2010年)等,感慨良多。我认为:现代科学精神的匮乏乃是我们民族缺乏科学大师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让我们从科学精神的起源、科学大师成长的个人经历以及大师存在的社会历史背景等方面探讨原始性重大创新所需要的基本个人素质以及社会文化生活环境的特征。 科学精神起源于好奇、闲暇和自由 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方式相联系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家的气质及行为规范等精神层面的反映。科学精神有多方面的内涵,其中:热爱真理、理性与实证、怀疑与批判、自由主义和协作意识是科学精神的主要内容。 众所公认,以逻辑严谨、追求实证、还原自然过程为特征的现代科学精神起源于古希腊。在这个伟大时代,产生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众多宗师大家。有最早期的自然哲学家泰勒斯,有人文科学家苏格拉底,体系哲学家柏拉图,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天文学家默东、托勒密,数学家欧几里得,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等等。 科学精神之所以起源于古希腊,固然是由于其继承和光大了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的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希腊的奴隶制和城邦民主制为科学精神的诞生提供了物质条件。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开篇就说:科学和哲学的诞生有三个条件:一是对自然界的惊异而产生的好奇心,二是有思考这些好奇心的闲暇时间,三是有不受束缚的思想自由。 希腊人天性乐观,热爱生活,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奥林匹克竞技会是他们欢乐生活的写照。他们崇尚理性、热爱真理,对知识有异乎寻常的热情。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充分反映了古希腊人对寻找世界本源的执着追求和热爱。希腊的奴隶制保证了贵族和自由民的优裕生活,使得民族中的精英个体得以闲暇并思考世界的本源问题。希腊民主的城邦制有助于科学和哲学的繁荣和发展。由于各邦独立自主、相互竞争,外邦人可以自由出入各邦;同时,没有任何占绝对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想来束缚人们的头脑,即或是体现希腊宗教思想的希腊神话,其完备的诸神谱系也反映了希腊宗教思想的对象性和逻辑性;所有这些,使得整个希腊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从科学精神的起源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对真理的热爱、允许自由探求的物质条件和思想环境是科学精神萌芽的三大基本要素。 在伟大的希腊科学精神的影响下,希腊产生了许多科学理论和科学发现。直到公元5世纪前后随着基督教的兴起、西罗马帝国的覆灭,以柏拉图学园被封和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烧为标志,欧洲进入了长达5个世纪的黑暗年代。从11世纪开始,基督徒带着一种狂热的宗教情绪开始了延续200多年的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运动促成了拜占庭所保留的希腊文明和欧洲人所继承的罗马文明的交流融合。同时也将阿拉伯人先进的科学、中国人的四大发明等带回了欧洲。12世纪,欧洲掀起了翻译阿拉伯文献的热潮。希腊原始文献经叙利亚文到阿拉伯文再被翻译成拉丁文。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哲学、欧几里得和托勒密的科学著作,开始为欧洲人所熟悉。在这次欧洲学术复兴的过程中,诞生了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罗吉尔培根。培根主张靠实验来弄懂自然科学、医药、炼金术和地下天上的一切事物,这一思想是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科学大发展的基石。 当代科学已经具有了若干新的时代特征。但我仍然相信,回顾科学的萌芽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的本质。 非功利性是科学大师个人成长的必要条件 非功利性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基本属性之一,功利主义对科学精神的所有要素造成直接伤害。对功利的追求在多数情况下会削弱对真理的热爱;对功利的追求会诱惑我们减少必要的认知成本,进而损害理性实证的复杂过程;对功利的追求可能使我们放下必要的批判武器而屈从于权威和权贵;最后,对功利的追求必然从根本上不利于团队的合作。有学者认为:需求驱动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从社会层面看这无疑是正确的。这里所强调的是:对于科学家个人来讲,对物质性功利的过分追求必然有碍于其原始性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应该看到的是:丰厚的物质基础可能是减少科学家物质性功利追求过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观世界科学发展历史,除了极个别的天才,几乎所有影响人类进程的科学大师都无一例外地拥有良好的家庭物质条件。这个结论可以在美国应用物理学家、普林斯顿天文学博士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得到佐证。良好的家庭物质条件(当然还有其他的教育条件),使这些大师从童年时代就有可能受到较弱化的功利主义影响,从而使得科学成为他们更加纯粹地认知自然实践而不是或不完全是谋生的手段。古希腊时期的科学哲学巨匠也基本上都出身于名门望族。如西方第一个自然哲学家、天文学家、几何学家泰勒斯出身于带有腓尼基人血统的贵族;柏拉图的母亲是雅典执政官七贤之一梭伦的后裔,父系可以追溯到古雅典王卡德鲁斯;亚里士多德的父亲尼各马克是马其顿王的御医;科学巨匠阿基米德是意大利西西里岛叙拉古国王的亲戚。 在近代科学大师中,达尔文也许是不以科学为谋生手段的典型。他1809年2月12日出生于富裕的医生家庭,在青少年时代是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他的父亲有一次指责他说:你除了打猎、玩狗、抓老鼠,别的什么都不管,你将会是你自己和整个家庭的耻辱。爱因斯坦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和叔叔雅各布爱因斯坦合开了一个为电站和照明系统生产电机、弧光灯和电工仪表的电器工厂。母亲玻琳是受过中等教育的家庭妇女,非常喜欢音乐,在爱因斯坦6岁时就教他拉小提琴。显然,他的童年也没有感受到太多生存和谋生的压力。有朋友曾提出反证,说费米是贫苦农民出身。仔细查阅资料发现:费米确实在乡下度过了两年的童年时光。他的爷爷斯德法诺在费米家族中第一个放弃耕地并投身效力于巴尔马克公爵,在费米的传家宝中,还保留着斯德法诺当年穿的制服上的铜扣子,上面有那位公爵的名字和邦徽的浮雕。他的父亲亚贝托在铁路局做职员,41岁时和比他小14岁的小学教员伊达第嘉蒂丝结婚。费米是他们连续三年生育的第三个孩子。这使他母亲没有工夫照料这第三个孩子,只好把他送到乡下,交给奶娘抚养,直到两岁半以后才抱回家来。可见费米也非出生于一般的贫民家庭。虽然肯定会有例外,但我的基本观点仍然是:早期家庭环境对形成孩子的世界观至关重要,并因此而影响着学术大师诞生的过程。 由于科学精神所要求的非功利性主旨,我们有理由得出结论:科学研究不应该更多地成为科学家谋生的手段,而应该更多地成为满足科学家好奇心的认知实践。自然基础科学工作者一旦背上沉重的谋生包袱,其对真理的热爱将有可能让位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这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小平同志说过:(中国)穷了几千年了,是时候了,不能再等了。 中国由于长期的贫困,以及清朝末年所见识的坚船利炮的西方科技威力,使得国人对科学的功利有崇拜般的痴迷,而对孕育现代科学的科学精神始终不以为然。如清朝末年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所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中华民族面对科学的基本心态的写照。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试图在保持腐朽的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建设一个近代的工业社会,其结果必然失败。五四运动的先驱严复对中国文化求真精神的薄弱十分焦虑,在所翻译的《群己权界论》一书的译凡例中指出:使中国民智民德而有进今之一时,则必自宝爱真理始。(《群己权界论》,英国约翰穆勒著,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竺可桢在1935年的一次《利害与是非》的演讲中指出:中国近30年来所提倡的科学救国,只看重西方科学所带来的物质文明,却忽略了培养科学成果的科学精神,认为科学精神应该: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真正阻碍中国科学精神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至上和实用思维。我们认为:对待科学的功利主义思想,除了文化传统和思想方法方面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长期积贫积弱的社会发展造成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兼容并蓄的社会思想环境是科学昌盛、大师频现的另一重要基础 近代科学诞生的历史背景是伟大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首先是一场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精神,认为人乃万物之本。就像莎士比亚所赞叹的: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人文主义所推崇的理性精神,正是科学精神的基本支柱。伴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也蓬勃开展起来。路德新教所宣称的因信称义,表达了自由和平等的观念、颠覆了教会的绝对统治权威。长期以来,被神恩、天启、权威所禁锢的人类思想开始得到解放。 在这一思想解放的过程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宗教和科学发展的关系。哥白尼的卫道者唯物主义哲学家布鲁诺,在罗马鲜花广场被教廷处以火刑,但哥白尼本人却是一个职业牧师。正是在长期的职业宗教生涯中,他利用业余时间创立了伟大的日心说。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在近现代科学史当中,不乏自然科学大师出身于宗教信徒,在修道院任职的孟德尔就是其中之一。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长达12年的豌豆杂交试验,以遗传定律奠定了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这个现象至少说明两点:一是路德新教所宣称的因信称义,是基督教思想方法中归于理性的表现,而这种理性的思维无疑有利于现代科学的产生;二是新教具有宽厚平和的特性。例如:近代物理学之父伽利略因发表《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而被教会判处终身监禁。他一直被监视居住在佛罗伦萨城外的一幢别墅里。正是在这里,他又完成了另一部伟大著作《两门新科学》,并最终得以出版。1980年,教廷正式宣布对伽利略的判决是不公正的,稍晚些,受火刑的布鲁诺也被教廷平反。 至于现代西方科学家当中,基督教的信徒同样比比皆是。1980年,包括杨振宁、丁肇中在内的7名诺奖获得者组成了一个委员会,使命是研究科学同宗教信仰的关系。科学,这个曾经的神学的婢女已经可以和小姐坐而论道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当宗教接受理性的时候,科学就没有了最后的思想羁绊,并获得强大的生命力,这个生命力来源于思想的自由。这就不难理解,何以在文艺复兴之后,自然科学得到了不可遏制的发展!让思想冲破牢笼这句《国际歌》里的歌词,永远都不会过时。 关于现代科学何以未产生于中国以及为何不能在中国发扬光大,已经有太多的研究,如李约瑟难题等等。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明了科学精神产生的基础,我们可以推测中国科学大师不断诞生的条件,并应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第一,从长期来看,要力争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长期稳定发展。有科学史研究表明,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先兆期,但随后都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而趋于消亡和失败。在中国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周、汉两朝,也分别经历过西东两周、西东两汉的动乱过渡时期。即使是中国历史上国力最强的唐王朝(公元618~907年),在其289年的存续时期内,也发生了无数的内外战争、宫廷变乱、藩镇割据等等重大社会动荡。这些,都摧毁了原本微薄的社会物质基础。此外,中华民族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生存压力特别巨大。因此,必须着力推进政治改革,确保国家长治久安;要大力发展经济,筑牢物质基础,藏富于民,着力蓄养一大批富足生活的中产阶层。中产阶层的跨代长期存在,应该是滋养学术思想大师的物质基础。 第二,在社会制度和社会管理层面,要鼓励和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思想的解放,是历史前进的先导。史学家公认:周秦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碰撞,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而在汉帝国的鼎盛时期,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对后世汉民族思想的禁锢产生了深远影响。就如同修筑长城永远不可能真正抵御外族入侵,大一统的封闭思想体系也不可能长期地富国强民。当前,在中国学术界,要防止学术的官僚化,弱化以院士制度为代表的学术权威和学术官僚体系,在法律的框架内,以更加相信群众的心态,欢迎各种不同的声音。 第三,在自然基础科学研究的制度设计和管理设计过程中,尽一切可能,摒除功利主义色彩的影响。目前,在我国科技界,仍然秉持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其中,最广受诟病的话题是对科研人员的绩效管理。由于科学界公信力的丧失或缺乏,使得各级科研管理机构对指标性的学术评价高度依赖,由此形成了我爱真理、我更爱论文的不良学术氛围,和我爱真理、但我不能得罪学术权贵的处世价值。因此,各级科研管理部门和决策机构,应深刻认识科学研究的规律,改进评估方法、减少评估频度并进而优化科研资源的分配。 中华民族是勤劳善良的民族,也是聪颖智慧的民族。我相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和日益丰富的物质基础积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同时也随着中华民族对现代科学精神的不断揣摩、理解和实践,我国必将涌现出一大批科学巨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 《科学时报》 (2010-9-3 A3 周末评论)
个人分类: 历史|217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大师的诞生需要文化方面的巨大变革
王震洪 2010-8-15 11:33
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经济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明显增强,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地位已上升到世界前列。在应用科技和军事技术研究和推广方面也成效卓著。但是,在创新性基础科学和技术研究领域却发展缓慢,缺乏具有世界影响的科技大师和原创的科技成果。中国在 350 年前,在经济、科技、政治、军事一直都领先于西方,但是之后,西方出现了牛顿、瓦特、达尔文、莱布尼兹、法拉第、门捷列夫、亚当斯密等科学大师之后,社会经济完全超越了中国。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标志是石器、铜器、铁器、蒸汽机 + 计算时代。中国在古代能领先西方是因为中国人首先使用石器、铜器和铁器(都比西方早 500 年),导致农业发展,人口众多,军事强大。清朝中后期,西方首先发展自然科学和机器生产使社会首先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把中国抛在了后面。从生产力理论看,这是机器生产力战胜铁器生产力;从历史发展看,是资本主义社会战胜封建主义社会。 当今,中国首先进入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表明,一个先进的制度必须有先进的生产力作支撑。但是,标志中国社会主义的先进生产力还没有出现。如果这种标志性的生产力长期不出现,社会主义就无法战胜资本主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一句空话,美国的航空母舰老是在我们的沿海转悠而阴魂不散,中国周边那些乌鸡小蝈 老是来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甚至不高兴的时候还敢打死几个中国人 .. 。只有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出现类似牛顿、爱因斯坦、亚当斯密那样的科学大师,成为世界科技、文化、制度创新的发源地,建立起崭新的生产力体系,才能和先进的制度适应,中国才能真正成为强大的国家。因此,我们的时代需要大师。 中国目前没有出现类似牛顿、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大师,文化的弱点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中国文化中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研究人员不重视是有目共睹的。 在古代中国,当官的是士大夫,而科技人员是匠人,布衣。做学问就是读四书五经,读孔孟之道,读帝王将相的著作,读历史、诗词、歌赋等。读好了这些东西,就当官,即学而优则仕。对于研究自然科学的人,家庭和国家是不重视的,是自己的爱好使然。中国古代出名的自然科学家大部分都是官员,如祖冲之、张衡、蔡伦、沈括、李时珍(后弃官不做)、宋应星等。在古代中国,如果有人整天观察和思考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烧水时壶盖为什么会动?可能会被秀才、举人、进士、士大夫所笑话。而这两个十分傻的问题的解决,却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础,也是西方人从这里开始对世界的认识才发展了资本主义,才战胜中国的。现在中国整个科技界和教育界还在走古代中国的老路,尽管不读四书五经,但读研究生、做科研常常是为了当官。当了官的人如果还有对科学的兴趣爱好,他会用权力为自己的研究兴趣爱好服务,如获得资助、获得实验室资源、出版条件等等。追求官位这并不奇怪,但是这种文化的形成使科技人员不去思考基本的科学问题,恶化了学术生态。 中国文化中学而优则仕的文化观根深蒂固是因为当官就有一切, 要使科技人员不去追求官位而追求学术卓越是很困难的。要改变这些,有几个建议:第一、要使官员没有那么大的权力,权力要在人民的监督之下,行使权力要公平、公正和公开,使科技人员对权力的崇拜降温。第二、建立爵位制度。为了适应中国文化中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对于做出不同成就的科技工作者可以授予爵位,爵位可对应用于处级、地厅级、省级、副总理级。像袁隆平那样的科技工作者可授予省级爵位,如果出了牛顿那样的科技工作者,可以授予总理级爵位。这些爵位的行政待遇和生活待遇和对应的行政级别一样,省级以上爵位甚至可以考虑世袭三代人。第三、要像改革开放初期那个时代一样对科技人才进行宣传(当时陈景润的宣传),舆论导向要让年轻人崇拜解决了世界级科学问题的年轻科学家(不仅仅是中国的,现在中国没有年轻的科学偶像,可首先宣传外国的如 格里戈里佩雷尔曼、陶哲轩等 ),而不是崇拜歌星影星,培养年轻人对科学的追求。 在学术自由和争鸣方面对人才的成长也存在很多制约。在中国文化中,对领导、师长、权威有一种服从的内在要求,如果针对领导、师长、权威的理论或学说提出不同意见或超越,往往被认为是破坏规矩,不会做人。领导、师长、权威常常利用自己在学术上的统治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压制异己。或者在项目评审、奖励评定给予照顾,让反对自己的人不能出头,而在不讨论、不争鸣、不反对的学术环境中,还有许多学科帮凶支持实施这种压制行动。这些与中国人长期在这种上级统治下级,一级服从另一级的等级结构体系中,已经习惯了绝对服从,领导就是最大的机会和生产力,养成了一种中庸的适应之道,养成了一种内向的国民或民族性格有关。事实上,一个学科的发展,需要同学科的科技工作者经常讨论核心科学问题,对出现的新观点进行评价、评论,甚至长期论战,才能越争越明白。但是目前这种讨论对于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来说,基本没有应有的作用。在参加的各种会议中要么提不出问题,要么不敢提问题,一团和气,和谐的学术会议到处可见,失去应有的学术会议的价值。目前,为了促进学术自由和争鸣,国家应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自由促进法》,促进和规范学术自由。在这部法律中应明确规定在《宪法》规定的内容如国体、政体不可讨论之外,任何具体的学术问题都可讨论。任何权威的理论体系都可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给予批评,各种权威或领导不准以各种形式打压批评和讨论者。如果打压批评者或讨论者要追究刑事责任。这部法律一方面可让批评者讨论者知道学术自由可达什么程度,不跨越红线;另一方面,可保证批评者和讨论者不被打压,保证了他们的利益。只有制度上的保证,学术才能繁荣。第二、对于各种古装影视剧中下跪的镜头要尽量删减,这种镜头是最丢人的,是塑造奴才性格的文化。电视剧中每每见到官员就下跪,对年轻一代国民性格的形成可能造成负面影响,而 亮剑 那样的电视剧要多放映。尽管中国古代下跪是普遍的,但我们不能老是宣扬那种场景,要宣扬铮铮铁骨的人,这和科学创新精神是一致的。 中国人的一些文化习惯或人性的弱点使科研环境长期处于不良状态,制约了科学的发展和大师的培养。第一、很多中国人普遍人格低下,对关系、人情比较看重,不讲原则,还不用说民主。一般情况下,很多事情通过正常渠道是可以办到的,但中国人老是认为不走关系,不找领导办不成事。不管大事小事都走关系去办,这实际上抬高了管事人(主要是各级官员)的价码,让这些人认为缺了他们事情就办不了,无形中让这些人有了优越感,忘乎所以,忘记了权力是人民给的。第二、很多中国人对不合理的事情常常不会主动起来反对,常常是忍耐再忍耐,因为他们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甚至一个群体中的许多人还会被收买。最具体的是一个单位、一个企业、甚至一级政府,管理层做了很多不合理的事情,一般的人都是争只眼闭只眼。第三、中国人生性软弱,但记着别人犯下的罪行。中国人在国家弱的时候被人欺负,在国家强大的时候有时也会被人欺负,这和国民性格软弱有关。中国人老是忘不掉过去的伤疤,如沙皇占去 160 万平方公里土地的问题,一直在提这些事情。事实上,那个时候中国土地要被占领那是历史的必然。因为中国清朝是封建主义社会,沙皇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必然战胜封建主义。在国际法不健全的时代,失败自然要割地。假若当时中国首先进入资本主义,沙皇是封建主义社会,割地赔款的反过来是沙皇俄国。所以既成事实的东西只能是以历史事件去回顾。不要悲伤,不要懊悔,只有发展才能巩固和扩大领土。上述这三方面的问题反映到科学研究中,就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一是科学研究中人情关系太普遍,原则性的东西太少。比如说很多院士认为,人情关系、包装等影响着学术如项目申报、评奖达到了 50% 比例,而欧美国家人情关系最多只占 5-10% 。在人家起点比我们还高的情况下,可能决定了我们的科技就永远赶不上西方。美国很多人也认为,中国这样的科研环境,即使经济总量赶上西方国家,科技可能永远也赶不上他们。二是整个学术界生态普遍堕落,因为大家都不起来反对不合理的东西,听之任之,希望有什么高人毛主席来救我们科学家。但事实是,学术生态的改善必须靠自己自律和大家起来反对不合理的东西才能改善。如果长期不改变,就形成一种习惯或潜规则,大家习以为常了。这种危害对科技的危害是相当大的。三是中国科学家思想上行为上都比较软弱,有新的想法和见解,总是瞻前顾后,唯唯诺诺,不敢当仁不让建立自己的理论。或者思想上是巨人,行动上的侏儒。常常在科学研究中延误战机。中国人在文化上有这些特点,也是西方国家看低中国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美国,中国人甚至还不如黑人地位高,其原因除了社会制度不同,西方妖魔化中国外,文化的弱点是一个重要原因。对文化上或人性上的弱点,要开展各种学习和教育宣传活动。例如,现阶段科学发展观、反三俗等学习活动结束后,可组织学习反对拉关系、走后门,开展如何养成坚持原则、树立独立人格的科学精神的学习活动,塑造对不合理的东西要主动起来反对等国民性格,使中国人的素质整体提高。具体实施,可编写出版《中国公民行为规范》、《公务员行为规范》、《科技人员行为规范》、《评审专家行为规范》,在规范中明确如何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公务员、科学家和评审专家。这样,让我们大家都对照着做,使自己人格尊严不断提高,不断改善国民素质。中国古代教如何做人的文献很多,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现在反而少了。事实上,很多中国人、不同职业的人他们真的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好一个健全人格的真正的人。所以按规范学习是重要的。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出现使中国建立了系统的封建社会教育体系,这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作为封建社会教育家,其教育体系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第一、孔子的教育体系注重社会科学,整个体系以维护统治阶级地位的学说作教育的核心内容,对自然科学几乎没有涉及。而自然科学与广大的民众的生活、工作相关,这是一种阶级利益的忽视。具体地说,孔子认为,自然科学是布衣做的事情,不值得他们去研究和探索,而自然科学事实上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第二、孔子强调人要学习和遵守各种规范,要求通过完整记忆、掌握使学生潜移默化达到善的目的,但是对这些规范的形成过程、机理和原因不去研究(社会学的东西也存在机理),缺乏对事物的实证研究,使学生学习处于被动、被受学的境地。由于受孔子教育体系的影响,中国教育以师为中心,师就是规范,师就是学生要掌握的,因此中国教育发展到现在建立起了工厂化的标准生产体系,很少有主动性和特殊性。而比较亚里斯多德的教育观,包括了体育、德育和智育的教育,这是比较全面的模式, 而且关注人的个性的教育, 而孔子的教育观主要是德育的教育。第三、由于孔子的教育体系强调规范的重要性,在历史发展中,中国教育文化观发展了对师、领导、权威的服从,国民的奴性不断形成,整个中国历史民主的缺失是明显的。 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如此漫长是由于中国没有出现牛顿自然科学(现代物理和数学)和瓦特蒸汽机这样的生产力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而牛顿自然科学和瓦特蒸汽机在孔子的不重视自然科学及被动教育模式下是不会诞生的。目前中国教育仍然在孔子的教育体系下发展,通过 60 年的努力,中国教育和科学技术仍然还在黑暗中摸索,这可能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很多人甚至还把沙子当金子,在全世界建设孔子学院,宣传某些落后的教育观和文化观。我个人认为,建设孔子学院还不如在落后地区多办几所标准小学、中学。办这么多的孔子学院甚至还不如华为一家世界 500 强企业的影响或者一部大片《卧虎藏龙》的影响力。增强软实力要依靠实质性的东西,不论是国民素质的提高,还是科研环境的改变这些都是有效的,靠几千年前的古人来提高,是对当代中国人不自信的表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科技,科技要靠教育,教育的发展必须对过去落后的教育模式的否定才能实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95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究竟为什么出不了科学大师?
周可真 2010-7-25 01:55
多年来我都一直这么认为,如果中华民族是如一个丛林中的部落那样的群体的话,那末,什么攀登科学高峰之类的话就不必去讲了,但是,中华民族可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而且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明史为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呀!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她不应该对人类作出伟大的贡献么?能满足于像小日本那样几乎只知利用别人的成果来发展自己么?更何况,连小日本都有人获得了诺奖,大中华竟然可以无动于衷?这倒不是小看小日本,也不是盲目自大,而是作为一个伟大民族所当有的自尊和志气!如果连小日本的科学技术水平都不想超过,我们这个民族还有什么脸面面对这个世界! 争创世界一流,攀登科学最高峰,理当成为每个中国科学家的志向。有了这个志向,就得认真思考创造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实现这个志向的问题。这个条件是什么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发达的科学理论头脑,只有具足了这样的头脑,才有可能做出重大的科学发现,也才有可能做出科学理论的原创性成果。 我向来的观点就是认为,知识、知识,识比知重要。在科学领域,识就是发达的理论头脑或高明的理论眼光,知就是观察或经验过程中所发现的事实。事实是属于实事范畴,有了这个实事,还须进一步求是,这个实事之是是什么呢?没有理论的观照,这个是就是黑暗中的东西,是永远显现不出来的。在这里,理论如照亮黑暗的光芒,离开了这种光芒,就什么都看不见,还能求到什么是呢!是一定是由于光芒的照耀而使事物之间的联系得以显现的情况下才能确定的。 实事求是的科研一定是在某种科学理论指导下才能进行的。而科学的实事求是也不是简单地像清代考据学者们所做过的那样,仅仅是搜寻证据材料,做些资料之真伪的辨别工作,而是要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并揭示科学规律是就是科学规律,这种规律是借助于一定的符合逻辑规则的理论而被系统地表述出来的,故求是不只是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过程,更是主体合乎逻辑地构建科学理论的创造过程,这种创造便是科学原创。 科学原创本质上是新的科学理论的建构。在新的科学理论尚未接受实验的检验时,这种理论便是属于科学假说。科学假说的提出,借用胡适的话来说,就是所谓大胆的假设。在大胆的假设的前提下,才有所谓小心的求证。胡适所谓大胆的假设的本义我们不去管它,但科学的大胆的假设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过程,即通过经验观察来搜集有关材料和对这些材料进行辨别真伪的分析,进而发现并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亦即新的科学理论形成的过程。 自胡适以来,中国科学界向来缺乏科学理论原创性成果,出不了科学大师级的人物,这究竟是为什么?试论之曰: 认识原因 :可能是由于受到英美实证主义科学思潮和清代考据学的学术传统的双重影响而把实证科学的实证活动简单地理解为清代考据学的那种实事求是的考据求证活动,并因此将胡适所谓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核心意义定位于小心的求证上,忽视了大胆的假设对于小心的求证的先在性、前件性,甚或把大胆的假设的理论活动与胡适所谓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谈主义联系在一起并混为一谈,视理论的假设活动为空洞的谈主义。 文化原因 :中国儒家文化向来就有畏圣人之言的儒教传统,与之相应,儒士的学术研究从来都是对既有的圣贤之书(经典)的解读和注释,几千年的这种经学学术传统使学者们养成了一种只知从既有的理论发出来进行微言大义的阐发或引经据典的考证,从来都想到不或者也根本不敢想离经叛道地另创一种理论。到了西学传进中国以后,中国学者要么就是保守地拒斥西学,要么就是激进地奉西学如至宝。拒斥西学者,固然仍旧是从事于老一套的经学之类的国学;奉西学如至宝者,也仍然是以传统经学方式来对待西方传来的经典:科学救国论者对待西方的科学理论,是或者作译介性的普及工作,或者作开发性的应用研究;民主救国论者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或者作照抄照搬的教条主义研究和呆板性运用,或者把它的一般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作辩证性研究与灵活性运用。 所有这些做法其实都没有超越传统的经学学术:对西方的科学理论的译介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照抄照搬,大致相当于传统经学中喜好引经据典的考据派;对西方的科学理论的开发性应用研究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证性研究与灵活性运用,大致相当于传统经学中喜好阐发微言大义的义理派 。总之,几乎没有一个学者有独立地创立新理论的意欲和作为,就是崇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毛泽东,也不过是主张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已,决没有离经叛道地标新立异的意欲和作为。这种态度本质上是中国传统经学之尊经重道的学术精神和拿来主义的实践精神。 体制原因 :新中国建国以来,学者向来被禁锢在一个行政系统中,无论是研究所还是大学,它们在管理体制上都不具有科学共同体的特性,而都是属于政治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只有政府部门所制订的行政规范体系,而没有独立于行政系统的科学共同体所制订的科学规范体系。在根本不存在独立于行政系统的科学共同体的情况下,科学研究活动根本无法按照科学研究本身的规律来进行,只能按照政治共同体的行政活动规律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没有自主性,而是党教干啥就干啥。中国科学界的权威都是党教干啥就干啥的模范人物,他们中有些人曾经到西方留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科学成就,回国以后就把在国外取得的成就和所学到的知识作为科研基础来进行开发性的应用研究,完成领导根据党的要求而要求他们所当完成的政府工程项目。中国科学家群体中受到重视的人物,几乎都是在完成政府工程项目中做出杰出贡献者,这些人的本领在于善于利用西方的科学理论来进行开发性的应用研究,但却不具备科学理论原创的能力抑或不具备开展科学理论原创性工作的客观条件,因为在党教干啥就干啥的科学权威或领导者的领导下,他们也是党教干啥他们就得干啥,没有独立地开展科研工作的空间。陈景润当年做歌德巴赫猜想的课题研究是游离于这些模范人物的领导之外而独立进行的,所以他才能做出这个领域中国际领先的成就来,如果他被要求参加政府工程项目的研究,他根本就没有可能做出这样的成就。政府官员都是追求与其政绩密切相关的实利的现实主义者或实用主义者,而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往往与实利无关或跟政府官员所期望获得的实利只有非常间接的联系,因此,在政府主导和控制之下,科学家是几乎没有可能开展原创性的科学研究的,除非把开发性的应用研究或 政府工程项目研究也都当作原创性研究来看待,从而把钱学森的科研成果和牛顿、爱因斯坦的科研成果视为同类,进而把他们一视同仁地都当作同一类的科学大师来看待。 简短的结论 : 1、认识上,确立理论与实验并重、假设与求证并重的科研观; 2、文化上,树立敢于质疑、挑战权威而标新立异的原创精神; 3、体制上,实行学政分离,使研究所和大学成为相对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科学共同体。
个人分类: 科学之思|5226 次阅读|43 个评论
“钱学森之问”的实质是什么?
dygnuist 2010-6-16 10:56
据报道, 2005 年温家宝总理看望钱老,钱老表达自己的看法,认为现在的大学没有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造成人才冒不出来。不过,此前他还有一段感慨之言: 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言下之意,不难看出,钱老对现在的大学并不满意。这就是所谓钱学森之问。它实际上揭示了一个事实:新中国 60 年没有培养出一名大师级的学者,而民国时期却出现过一大批杰出人才。 由此可以断言,在钱老心中一定有一个使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历史疑团:即为什么在那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何以人才辈出,群星灿烂,而在随后的 形势一派大好,越来越好 的新中国 60 年却是日月不光,山岳潜形,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换言之,还没有培养出一名大师级的学者。 对于这个问题,据报道,温总理在今年的五四青年节在北大的讲话,有学生用钱学森老人的话问道:为什么当代中国培养不出大师、创新型人才? 请看温总理是如何回答的:他说 大学应该由懂教育的人来办。 显然,总理的回答中透出了一丝无奈的语气(应该,还是不应该)。我们无意再去深究其回答的尴尬。但是,至少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温总理认可了,我们现在办教育的人很多都是不大懂教育的官员。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看到许多领导人连这个事实也不承认,或不敢承认。
个人分类: 科学时评|4196 次阅读|4 个评论
再轰一下“世界一流”和“科学大师”之说
wangxh 2010-4-20 19:36
在两会筹备与召开期间,科学网上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和培养一流科学大师讨论好像刚刚安静下来,原北大校长许智宏院士的一句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又挑起事端这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啊!看看最近与之相关的文章: (1)张诗忠老师: 杰出人才的培养,大师,土壤 (2)贾伟博士: 我们到底算几流? (3)曹聪老师: 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长都是被选出的 (4)中青报: 中国建世界一流大学眼下只是个传说 【科学网新闻中心正文,作者:侯金亮】 这说明什么?说明 科博人 科学网里的人,包括科学网编辑、博主以及游客 非常非常关心着这个国家及其发展!一看见这类事情,俺就脑子痒痒,手上的筋就难受,只好敲打键盘一吐为快喽。 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理性思考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即科学大师)?了。开始从 娃娃、土壤 中寻找答案了,这的确是好的开始。不过呢,倔人根本不抱有任何幻想,因为一切仍然建立在虚无缥缈的沙丘之上,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我们要脚踏实地地做事!娃娃在哪里?在襁褓里、在幼儿园里;土壤在哪里?在地上、在眼底下。我们仰脸皓天满世界找能找到吗?在嵇少丞教授的博文《 建一流大学要从娃娃抓起 》后跟了一帖:邓总设计师说过: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俺认为:中国建一流大学和发展足球运动要从太爷爷抓起,百年树人嘛!从娃娃抓起是对的,但是由谁去抓?应该是爹吧?可是爹被爷爷管着,爷爷又被太爷爷管着,要不从太爷爷抓起,这活儿根本没法干! 俺小人物的观点已经亮过N次,今番不再赘述。这里只想说: 如果明白袁隆平老先生为什么没有当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一切就大白于天下啦! 【后注】 这里原有一段百度出来的关于袁老先生不能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原因,由于错误,删除了。如果想了解可以看后面的评论,或看 杨正瓴老师 的博文: 基金申请资料一: 基金申请之三两语 。或者参考另一篇博文 : 袁隆平为什么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们有些事,它就是怪,袁老先生虽然没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却获得了筛选条件更为苛刻的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资格,真不知道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们做何感想!(许多人不是崇尚美国吗?为什么不跟着学学呢?要不直接给袁老先生来个破格提拔?) 其实倔人还有个疑问:为什么在被称为 那个 的年代出现了那么多大师级人物,而在被称为 这个 的年代却在拼命呼吁也呼出不来几个像样的大师呢?(即使有也不是在这个年代练出来的,而是在外国练出来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缺的东西太多了,大家不要继续好高骛远了,请带上您的聪明才智和五车才学回到地面上来吧!
个人分类: 心之悟|4642 次阅读|15 个评论
什么样博客受欢迎?(100311)
ymin 2010-3-11 10:42
什么样博客受欢迎?(100311) 闵应骅 最近发了几篇容攻击的广域网的文章。自认为费了很大劲,要读人家的文章,要读懂才能深入浅出。但是,费力不讨好,读者寥寥。看来比较技术性的博文还是不太受欢迎。 在学问社区,基金申请方面的博客,读者比较多。估计是因为大家都在申请,想长点见识。听说今年科学基金要发出95亿,真是成数量级的增长。这是好消息。但是,申请人也在增长,我估计,命中率也仍然会在18%左右,不会太高。不管怎样,总是提供了平等竞争的平台。不过,我发现,网上感兴趣的大多是基金申请的一些技术问题,例如申请书应该怎么写、格式任何、有什么注意事项之类,甚至想知道有什么潜规则。把申请基金当作提职、毕业、升迁的途径。虽然这些目的也无可厚非,但是,我希望这里面能有一些真正想投入学术研究的人。这可是一辈子的事,申请上一个题目不一定能真正搞科学。郭沫若好像说过,资助一万人中有一人成器,就很成功了。 最近两会上有委員提出研而優則仕的問題,接着就有人说那是歪曲事实,攻击执政党和领导人。这么上纲上线,对于经过五、六十年代的人来说,简直不寒而栗。打成右派的人,一辈子就完了,等改正的时候,已经到了黄昏。大元帅、国家主席都不能幸免。不过,我不相信第四代的领导人还会这样。其实,很简单。详细解释正如网上所说: 科技界缺的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不缺当官的人才。有希望成为大师的人是十分稀缺的,让创造高峰期的青年学者去当处理大量行政事务的官员,他根本就不可能再专心学术。李邦河指出,目前我国科研一冒尖就当官的情况十分严重,直接扼杀了成为大师级人物的可能。 我倒并不认为,他们不当官就可以做大师,但是,他们当了官,肯定做不了科学大师。虽然,我们宣传的许多大师都是当官的,例如钱学森,他是部长级,不知是少将还是中将。但那是中国特色的。
个人分类: 杂谈|3759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大师的成功之路
accsys 2009-12-6 10:27
历史上的科学大师虽然所处科技领域不同,然而他们的成功之路却有相同之处。大师者,必有自己独到的学说。然,大师之创新学说如何得来?偶见有人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仙人托梦,方始成。这是误解科学家劳动的笑话,自然不可相信。 大师成功之路必有三招。 1. 狂有成大师之野心; 2. 狂学诸家之学说; 3. 狂反其道而行之。 第一条是开山之举。野心常常不是一开始就有,往往是在研学中逐步形成的。众多学者并不是都能够立大志,始终不渝。故曰,大师之志,乃野心是也。 第二条是大师磨练之道。若不读透诸家之说,免不了会重复已有学说,会落一个不学无术之名之名,更有碍自家学说的提出。 第三条的反其道而行之是大师始成的要素。人类的科学认识总是一个从局部向全局发展的过程,不论历史上多有名气的学说,都摆脱不了空间环境和时间环境的限制,一旦时过境迁,常会出现破绽。这就给后来者提供了建立新学说的可能。反其道而行之是发现已有学说问题的重要方法。 世俗之人常将有颠覆志向之人,称之为狂徒。中国乃儒雅之邦,礼仪之国。中国人尊师重道,不善推陈出新。所以狂是贬义。今笔者反其道而用,大加赞狂,目的是疾呼科学的勇敢精神。特别是对至关国强的计算机科学家们,如今更是要提倡一个狂字。 2009-12-6
个人分类: 随笔|3483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学大师不会中伤中医
whong1987 2009-9-10 12:47
总是听人说这不科学那不科学,这伪科学那伪科学,而细细琢磨,其实他自己说的也/才不科学,而自己却以科学自居,俨然伪科学。 愚学科学好多年了,做科学也好一段时间了,有一些理解,在此奉上,恭请博友老师们指点。 科学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现实的限制而常常不能达到其极致。科学的魅力来自于其迷人的概念:科学是人类获得可靠知识的方法(科学方法)以及获得的可靠知识(科学知识)的总和。而科学的迷人之处在于它的可靠,然而这种可靠的判断确要以以前的经验(或由经验引出的理论)作为基础,因此我们不可能得到绝对可靠的知识,因为我们总是要基于不绝对可靠的知识去判断获取的知识的可靠性。 科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提供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最可靠的的知识的方法,如果一种方法比另一种方法获取的知识更为可靠,那么自然就更为科学。而科学的发展正来源于将更为可靠的方法纳入自己的范畴而舍弃经不住考验的观点。 科学的关键在于严谨,对任何一个结论的严谨支持,对结论的严谨阐述以及验证,而一开始的想法以及引发思想则没有要求,你可以有一个很奇怪设想,你可以认为你可以不吃饭而活着,但是这不是结论,你只有证明了它,你才可以把它作为结论。而结论必须是严谨的,严谨也就是要考虑到所有的可能。 而即便是严谨,也不是绝对可靠,因为你在考虑所有可能的时候要受到已有知识的限制,即便包括了假想的各种可能,也会因为知识的有限而存留预想不到的事情。因此,未能预见的偶然发现在科学史上留有不少奇迹。 这样,科学的精神就在于能怀疑自己。在已证实的结论受到挑战时勇于怀疑自己而进一步验证,弃或留;而对不能证伪的观点保留意见而不是因不能证明而否定,即我不信,但我尊重你的观点。 科学的精髓乃科学精神,而不少人却把本该时时存有质疑的科学知识奉为圭臬。认为不能被现代科学知识所解释的就不科学,不能被已有方法所认识的就不存在。不是科学并不意味着什么,然而,被认为不科学等于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认为不正确、不可靠,甚至会受到有意或无意的排挤。这即便是在科学工作者之间都存在,比如受诽谤的Paul Kammerer,更不用说牵涉更广泛利益的其它事物。 中医是否是科学,这看你如何去定义科学,如果把人类获取可靠知识的方法都算为科学,那么中医无疑是科学。如果你仅把现有的自然科学方法当作科学,那么现有自然科学方法还不能对中医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也就是说中医的一些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不同。然而,这些都不意味着中医不可靠。因为我们平时说的是否科学其实就是一种是否可靠(已经被自然科学方法检验的可靠),而这些都不意味着中医不可靠。 迷信科学知识而忽略科学精神其实给我们国家带来了不少麻烦,比如中医所受的摧残。 一味指责以及攻击中医的人不都了解中医,有的甚至不曾思考过医学是什么,他们只有批判指责以及排挤。即便是个别位居院士的人,抨击也仅是基于他无法用现有科学知识解释以及用现有科学实验方法认识中医。 常有人把中医和中国的经验医学混为一谈,他们认为中医只是一系列经验的集合,而他们却不知道中医理论可以和数学理论媲美。中医理论发展过程实践总结假设~理论实践理论是可靠的,而实际上,现代科学实用的也正是这样的方法。从神农尝百草开始,按毒性将要药分上中下,性分阴阳,五味入五藏,而后来的归经学说进一步丰富药理理论。而生理则有藏像经脉等等理论,这些理论以阴阳五行为纲领,系统而完备。 中医讲究辩征论治,四诊俱全,相似的症状可能因为不同的征候而治法不同。比如中暑的症状和中热及其相似,庸医得之,皆用暑药,何得而全愈? 有人因为不能理解阴阳五行而把它作为抨击中医的理由,因为他们不知晓这一理论一直完美地指导着中医的辩证论治。这套理论既然正确地指导了这么多年的实践,为何要给它戴上高帽子去批判,而不是走近它,认识它,借鉴、运用它,改进它呢?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的局限,几千年的专制,几千年的官本位,阻碍了我们国家很多学问的发展,其中包括中医,以及其它一些实证科学。这些,恐怕在今天都还存在余影,科学网上不是有人说这样那样的国情不利于科学的发展么。官本位使得中医难得人才,像张仲景这样优秀的,历史上屈指可数,而很多有天赋的人,只不过被卷入官场无力自拔而已。而今天则要好得多,追求的多样使得一部分人就是更喜欢科研,而不是一心向官。而更好的是,科学研究是被鼓励的,而不会被认为会威胁到统治者的统治,也不太会和诸如教会的利益发生冲突,即便冲突也不至于被烧死。不过,现今中医的发展必然会和一部分人的利益发生冲突,这个明眼人都是心里有数的。当然,不是所有冲突都会导致攻击,也不是所有批判都是因为这种冲突。有的行为是由冲动所引发,由自认为透彻一切的不明真相所促使的。这正如这篇博文,是一种无需思考的冲动让我去写,而自信对中医和对自然科学都有一定了解促使了我这种行为。不过我确定,我是认真审视过这种冲动和认真审查过我的了解的。 看一个科学工作者的科学精神以及科学素养,可以看他在面临挑战时对自己观点的态度,可以看他面对自己无法理解或不曾了解而确实被很多人认可的学问。而一个科学大师,应该知道如何对待不同体系的知识和智慧。 2009年教师节
个人分类: 争鸣百家|2698 次阅读|5 个评论
大智若愚的科学大师-桑格博士
hty333 2009-5-15 15:49
在近代生命科学的历史上,以科学大师身份的学者中,论起为人 谦逊的品格和执着的精神 ,桑格博士是其中少有的几位楷模,以他自已的话来说,自已 不过是个学习成绩平平 的学生 , 因为家境富有才得以进了剑桥大学读书,当1943年他在完成博士学位后,本来并不够优秀出众到能留到剑桥继续研究工作,可是时值世界第二次大战正在烧遍欧洲,英国也不能幸免于纳粹德国的轰炸,很多优秀青年都投身军涯,舍身报国去了,因为缺人,他才得以在剑桥大学的生化实验室里留下来从事生物化学研究。 桑格在1955年将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完整地定序出来,同时证明 蛋白质 具有明确构造。他利用自己新发现的桑格试剂(Sanger'sreagent),也就是2,4-二硝基氟苯(2,4-dinitrofluorobenzene)将胰岛素降解成小片段,并与专门水解蛋白质的胰蛋白酶混合在一起。再将一部分混合物的 样本置放于滤纸的一面,并利用一种色层分析方法来做进一步的实验,首先他将一种溶剂从单一方向通过滤纸,同时又让电流以相反向通过。 由于不同的蛋白质片段有不同的溶解度与电荷,因此在电泳后,这些片段最后会各自停留在不同的位置,产生特定的图案。桑格将此图案称为指纹(fingerprints);不同的蛋白质拥有不同的图案,成为可供辨识且可重现的特征。之后桑格又将小片段从新组合成氨基酸长链,进而推导出完整的胰岛素结构。因此得出结论,认为胰岛素具有特定的 氨基酸 序列。这项研究使 他单独获得了195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60 年代后他致力于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结构研究,利用酶解图谱法确定了RNA中各种碱基的排列顺序和DNA中核甙酸的排列顺序, 所以1980年再度获诺贝尔化学奖。 桑格 双脱氧测序 法的原理即用双脱氧核苷酸作为链终止试剂,通过聚合酶的引物延伸产生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分子后再进行分离的方法。测序引物与单链DNA模板分子结合后,DNA聚合酶用dNTP延伸引物。延伸反应分四组进行,每一组分别用四种ddNTP中的一种来进行终止,再用PAGE分析四组样品。双脱氧核苷酸在脱氧核糖上没有聚合酶延伸链所需要的3-OH基团,所以可被用作链终止试剂。从得到的PAGE胶上可以读出我们需要的序列。以该法为基础,后来对它进行了许多改进,使之更适合实际操作,为后来的大规模测序提供了技术支持,其中一个重要改进是利用单链DNA噬菌体载体将随机打断的DNA片断分别测序,在拼成完整DNA。 桑格 博士一生在科研上兢兢业业,专心执着,作为一名得过2次诺贝尔化学奖的大科学家,他一生总共只发表了80余篇科学论文,这和我们今天许多大牌教授们动扯上好几百篇论文比较真是形相见绌! 桑格的 DNA 双脱氧 测序技术 比当时的另一对 测序技术 的发明者 AllanMaxam and WalterGilbert 发明的 的 DNA 化学方法 不仅早了两年,而且在实际测序中优点非常明显,最终 桑格的 DNA 测序 法成了第一代测序的主流技术。 桑格的 双脱氧 测序技术是今天大规模基因组测序的基础。DNA测序,测定组成人类染色体30亿对碱基的宏大工程,是人类基因组计划最大的挑战。达到这个目标将帮助我们揭示人体两万多个基因的秘密。基因组序列图谱将成为21世纪的科学家探索人类生物学和其他更加复杂的现象的有力工具。 为纪念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桑格博士的杰出贡献, 英国 威康信托(WellcomeTrust)和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 ( MRC ) 于1993年共同组建了桑格研究所 (SangerInstitute) 。 现在 该所 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和科研最领先的基因组研究中心(另一为MIT的BroadInstitute).另外提及一下, 英国剑桥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固定研究人员只有69人,获诺贝尔奖的却高达8人次(获奖率12%) , 这是全世界生物学实验室中获得诺贝尔奖密度最高的。 (位于剑桥大学的 Sanger Institute) 桑格 ( Sange r )博士虽然自认为自已 不过是个学习成绩平平,从事 着 普通研究工作, 其实正是他这种 谦逊的品格 和他在科学上 执着的精神 才造就了他成为一名 在一生中得过两次诺贝尔奖的传奇 性的科学大师级的 人物, 他的人生充分体现了中国成语里的大智若愚的形像。 在今天中国科技界浮躁的生态环境中, 桑格 博士真是一位难得的学习榜样!
个人分类: 游学感想|8076 次阅读|2 个评论
谈科学“十三经”
武际可 2009-4-10 10:39
谈科学十三经 介绍《十三本科学大师著作摘要》 武际可 中国人对于古代学者的最重要的著作,从汉代的五经开始,历代逐渐充实扩展,至南宋,定型为十三经,即:《易》、《诗》、《书》、《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等十三部儒家经典。后代学者反复注释、演绎,发展成为浩瀚的国学体系。 在西方,并没有人从古代的全部文献中挑出十来本作为人人必须研习的经典。不过久而久之,在不同的行业中,也逐渐形成公认的不多的几部经典著作。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与教学的,也自然对他们挑出来的自然科学的经典著作特别关心。当然知道他们挑选的标准可以见仁见智,各有不同。在大致看过不同类型的自然科学经典著作目录之后,我比较赞同美国内德勒( John Warren Knedler )在他的著作《十三本科学大师著作摘要》( Master Works of Science Digest of 13 Great Classics )所选定的十三本名著。十三本!,这正好和中国的十三经的数字巧合了。所以我把它称作科学十三经。 内德勒所选的十三本科学史上的经典是: 欧几里德( Euclid ,前 325- 前 265 )的《几何原本》 阿基米德( Archimedes , 前 287 前 212 )的《论浮体及其他命题》 哥白尼( Nicolaus Copernicus , 1473-1543 )的《天体运行论》 伽利略( Galileo , 1564-1642 )的《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 牛顿( Issac Newton , 1642-1727 )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道尔顿( John Dalton , 1766-1844 )的《原子论》 莱伊尔( Charles Lyell , 1797 ~ 1875 )的《地质学原理》 达尔文( Charles Darwin , 1809-1882 )的《物种起源》 法拉第( Michael Faraday , 1791-1867 )的《电学实验》 孟德尔( Gregor Johann Mendel , 1822-1884 )的《植物杂交实验》 门捷列夫( Dmitri Ivanovich Mendeleyev , 1834-1907 )的《周期律》 居里 夫人( Marie Curie , 1867-1934 )的《放射性》 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 1879-1955 )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 内德勒的书最早是 1947 年出版的,到了 1973 年还由 McGraw-Hill (New York (etc), London) 出版社再版。时间过了近 30 年,换了一代读者,仍然有相当的市场,说明这本书是经受了历史的考验的。 内德勒的书在选择对象上是严格的。从所选的 13 部经典,我们可以体味出他选材的标准,这就是要有原创性、基础性和影响的深远。他不以名气大小作为选材的标准,亚里士多德的名气够大了,但他的著作,对近代科学的发展并不重要,所以一本也没有选。伽利略有两本《对话》,一本是《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宇宙体系的对话》一本是这里所选的《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前一本写得比较通俗也比较有名,而且伽利略被宗教法庭迫害也是由于它,但作者没有选,因为它比较大的篇幅是注解和捍卫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观点的,原创性没有后一本开创了动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新科学来得大。同时后一本有一定深度,一般读者不易读懂所以更需要加以摘要介绍。再例如,麦克斯韦 1873 出版 的 《电磁学通论》,奠定了近代电磁学的基础,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是一本公认的经典著作。作者还是认为,法拉第的电学实验更具有原创性,而没有把麦克斯韦的著作列入。作者在整个自然科学和数学中一共选择了 13 本书,其中关于力学的就有 5 本,即阿基米德、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的著作,这一方面可见力学在整个自然科学和数学中的重要基础性质,另一方面,也看出作者对自然科学的基础的了解和对力学的重视。 最后,作者并不是简单地把所选的 13 部经典著作加在一起结集出版,而是给出了这些著作的摘要。例如近期(中英文版都是 2004 年出版)由斯蒂芬 霍金结集出版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 ( 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伟大著作集 ) 选编了本书中的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四本,外加开普勒的《世界的和谐》,虽然也不失为一部很好的结集,但仅五本书结集起来就有上下两大卷,共 1300 多页之厚,如果不是专门研究物理或天文史的人一般是不敢问津的。 这本书的摘要,详略得体,如果不是专门从事科学史的研究,读到这些书的摘要,就很够用了。这本书的另一个好处是,有些著作由于出版年代已经很久远了,一般读者要想看原著,已经很难找到了,看了这本书的摘要,领略一个大概,对于现今的研究和教学也就可以了。所以我愿意推荐和介绍这本书给对科技史和力学史有兴趣的朋友阅读。 本来想把我下载的电子版本上传,但网站的规矩,不能够传大于5M的文件,所以介绍可以下载的网址。 这本书的电子版可以免费下载,地址是: http://www.archive.org/details/masterworksofsci017679mbp
个人分类: 科技史|8018 次阅读|7 个评论
时空旋转+反演:萨达姆是个科学大师
大毛忽洞 2009-4-7 22:44
时空旋转+反演:萨达姆是个科学大师 如果萨达姆先生不是从政,而是从事科学研究,他可能会是一个最伟大的科学大师。 因为他的科研条件是绝对的一流的啊! 看看达姆萨先生的大床,就知道是个孵化伟大 Idea的地方!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427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2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