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文学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齿轮思维,工科蚁命?
热度 4 zhengyongjun 2019-7-17 09:19
前几日,在微信上和高中同学阿迪聊天。阿迪是我们班的学霸,当年的高考成绩全县第二名,已超过北清的录取分数线。那时是先填报志愿,阿迪比较保守,报的是天大的电子工程专业。他研究生毕业后,进京在部委下属的一家研究院搞科研,后辞职下海,现在一家著名的IT企业里搞研发。阿迪说,他们IT圈搞研发的,吃的是青春饭。如果45岁以后,没有混进公司的管理层,基本没人要了。他说自己年过半百,还能赖在公司里,已属奇迹。他有几个研究生同学在深圳、武汉,被公司裁员赋闲在家好多年了。阿迪感叹说,这些年自己醉心搞技术研发,生活圈子狭窄,身无旁技。目前经济形势不好,又要面临公司裁员,一下子让他有些蒙圈。他担心自己失业后,无法适应社会,被边缘化。 我俩又聊到其他几个老同学。这几个同学,当年读的是专科,要么中文,要么历史,都是很水的专业。但是现在他们几个,从政的从政、经商的经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活得都挺精彩的。他说最近几年一直挺纳闷:为什么学理工科的人社会适应性差,社会地位不吃香? 和阿迪聊完天,我也陷入了沉思。网上有个金句:思维决定命运。我们学理工科的,之所以遭遇如此人生囧境,是否与我们的思维模式有关?记得在网上看到一个酷词,叫“齿轮思维”。所谓“齿轮思维”,是指经过严格科学思维训练后,所形成的具有高度逻辑性的严密思维模式。这个词,以精密齿轮驱动系统作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齿轮思维”环环相扣、逻辑性超强的思维过程。“齿轮思维”具有系统性、条理性、高效性、严谨性等特点,缺点是思维灵活性差。思维过程中,一旦某个环节被卡住,往往会导致死机现象发生。 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高度专业化、精细化的社会,就象上面的齿轮驱动系统一样。每个社会岗位,被高度地细分、细划。我们每个人,都只是社会机器上的一个小零件,就象社会性动物蚂蚁一样。 现代社会是一座摩天大厦,是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 它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一块砖,一颗螺丝钉。我们许多理工科毕业生,是社会按需求培养的,思维模式大多是“齿轮思维”。所以,理工科毕业生,由于过于专注技术,思维模式死板。一旦自己这个小零件老化破损,可能会导致蚁命人生的个体悲剧发生。 我们为社会服务,必须要有良好的“齿轮思维”模式。从社会管理的角度看,如此要求是对的,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从哲学层面理解这个问题,有点让人困惑。记得有一门学科叫“人学”。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哲的一个研究方向。马克思主张,幸福与高尚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价值祈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价值理想。但是机器化的社会禁锢了人的全面发展,使人异化,导致人“幸福与高尚”的归本性价值的丧失,出现许多非人境况,如:人格式微、人的尊严沦丧、人生意义被消解...... 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安身立命?马克思人学理论认为,为防止人的异化,我们每个人必须要不断创造自己的人格与尊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养成自己的风骨、气节、情志、意趣和生命意境,才能从容淡定地面对各种人生遭际,从而自觉担当使命、担负责任。 理论上确实如此,个人做好很难很难。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3760 次阅读|14 个评论
英国对人文学科的评价:看原创性,不看影响因子和被引用数
热度 7 liuli66 2019-4-13 11:55
在国内外大力破“唯影响因子”评价的情况下,很多大学教师尤其是“青椒”疑惑纠结:不用影响因子,那你拿什么评价我能否入教职、能否上职称、能否获得铁牛(tenure)? 英国大学“卓越科研评价框架”(REF)规定:科研评价,只看原创性,不看影响因子或被引用数。英国的科研评价理念和做法,可借鉴参考。 一、何谓“原创性”? 什么是“原创性”(originality)?如何评价“原创性”?英国针对大学的“卓越科研评价框架”关于科研成果原创性评价标准,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提出,原创性是科学的最高价值。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将原创性视为最高价值。他将原创性纳入科学的五种精神气质之中,即公有主义、普遍主义、无偏私性、原创性和怀疑主义。 正是通过原创性科研成果,人类知识才得以不断增长。从科学家转型为科学社会学家的齐曼提出,所谓原创性,就是给人类知识宝库“添新砖”“加新瓦”。 比如,提出新科学问题,探索新研究方法,获得新数据,提出新理论、新解释,或者是以上的组合。可以说,原创性是科学的精气神。 英国针对大学的“卓越科研评价框架”(以下简称REF),对科研成果的原创性提出相对可操作的界定,即原创性,指的是某个科研成果在多大程度上对某个科研领域的理解和知识作出了创新和重要的贡献。 具体来说,一个具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指的是,作出新的实证发现,或发现新材料,以及对这些新发现或新材料作出新解释;解决新问题或复杂难题;开发出创新性的研究方法、方法论和分析仪器设备;拓展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研究视野;提出新论证或/和新表述、新解释或/和新洞见;获得或采集到新的数据;或/和对社会政策和实践提出新理论、新分析或新表述。 英国对大学科研成果的评价,除了坚持原创性标准之外,还提出要兼顾对科研成果的“意义性”和“严谨性”进行评价。 所谓“意义性”,指的是某项科研成果在多大程度上对人类知识、学术思想或对社会政策和实践产生影响,或者对它们具有多大的影响潜力。也就是说,要全面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 所谓“严谨性”,指的是某项科研成果是否充分体现学术严谨性、体现学术诚信科研伦理,使用的概念、分析方法、数据资料、理论和方法论是否确凿可信。 二、如何评价人文学科成果的“原创性”? 英国REF对科研成果采取“代表作”制(一个教师提供5年来的4篇论文或成果),“专家同行评议”和“分类评价”。 REF将科研成果划分为四大类学科进行评价。 第一类:物质科学、工程和数学;第二类:医学、健康和生命科学;第三类:社会科学;第四类:人文与艺术。 REF把科研成果的原创性(以及科研成果的意义性、严谨性),划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四星、三星、二星、一星。 笔者曾经介绍REF对“物质科学、工程和数学”学科、“社会科学”成果的“原创性”(及意义性和严谨性)评价标准,这里再介绍REF对“人文学科”成果原创性的评价标准。必须指出:原创性是有“层次”之分的。 如果某项人文学科成果具有或潜在具有下列某些特征,可评定为四星级: •属于基点性的“参考点”(essential point of reference)。 •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对提出新思维,新实践,新范式,新政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现有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及应用作出了重要的扩展, •具有突出的新颖性、创新性或创造性。 如果人文学科成果具有或潜在具有下列某些特征,可评定为三星级: •• 属于重要的“参考点”(point of reference)。 •。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对提出新思维,新实践,新范式,新政策具有催化作用或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现有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及应用作出了较大的扩展, •具有较大的新颖性、创新性或创造性。 如果某项社会科学成果具有或潜在具有下列某些特征,可评定为二星级: •属于可识别出来的“参考点”(point of reference)。 •。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提出新思维,新实践,新范式,新政策具有渐进性和累积性作用 •对现有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及应用作出了一定贡献。 如果某项人文学科成果具有或潜在具有下列某些特征,可评定为一星级: •可以看出该成果对人文理解有贡献,但无助于对现有范式的提升。 •影响微小 如果某项人文学科成果未达到一星级的门槛,则打入“忽略不计”行列。 三、对人文学科成果的评价,不得看影响因子 REF《评价标准》规定:任何评估小组(四大类学科主评估组下,划分为34个小学科评估小组),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估,不得考虑发表该成果的期刊的影响因子,不得考虑期刊的档次和级别,包括人文学科的成果。 四、对人文学科成果的评价,一律不得看被引用数。 REF《评价标准》规定 ,对人文学科及二级学科,在成果评价时,一律不看被引用数。 结语 任何国家或大学的科研评价标准,必须与其发展阶段相适应,当具有“国别特色”或“自己特色”。在吾国很多大学处于世界三流或二流大学的情况下,在人文学科具有不同于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社会科学的学科特性以及具有鲜明“国情”的情况下,吾国大学(包括已宣称进入了世界一流大学的PK U),在现实中采用期刊档次如A刊、CSSCI及影响因子、被引用数等量化指标的评价做法,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当然也有不合理性。 对于那些已经接近或进入世界一流水平人文学科,对它们的评价要分阶段地超越影响因子等量化指标,逐步转向基于同行专家评议的对成果本身的原创性评价。对长聘正教授科研成果的评价,也当如此。
个人分类: 科技与创新政策|5431 次阅读|50 个评论
时世维艰,人文学科当证明自身的价值
热度 9 Boqitang 2016-4-16 18:08
In Tough Times, the Humanities Must Justify Their Worth 时世维艰,人文学科当证明自身的价值 帕特里夏·科恩 ( PATRICIA COHEN ) 海瑞两千 译 安德鲁·戴尔班科(Andrew Delbanco),哥伦比亚《美国研究》主任 卡迪·欧林斯基(Katie Orlinsky)供稿/《纽约时报》 有一种思想,像耶鲁这样的精英大学一直世代相传,这一思想也蔓延至像刘易斯(Lewis)、克拉克(Clark)这样的公共教育系统和一些较小的私立学院,这一思想就是:按照定义,传统的文科教育不是被用来为学生谋求某个具体职业做准备。更确切地说:人文学科培养起来的批判性思维、公民的和历史的知识,以及道德判断,有着全然不同的目的:这些是个人成长以及参与自由民主事务的先决条件,而不在于职业选择。 克里斯托弗·卡破泽罗(Christopher Capozziello)供稿——《纽约时报》 安东尼·T·珂容曼(Anthony T. Kronman)在他耶鲁大学的办公室里。 但是,在今天这个失业者阵容不断扩大、对大学的捐助不断收缩的新的历史时期,在一个复杂的且要求技术的世界里,人文学科的重要性问题已然成为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往的经济低迷,常常导致某些学科的注册学生数减少,这些学科被宽泛地归并在“人文学科”名下——一般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研究,哲学和宗教。许多业内人士担心:在目前这场危机中,这些领域将会遭到重创。 已经有学者点明了令人不安的迹象。高等教育编年和穆迪投资服务公司(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Moody’s Investors Services)12月份对200所高等学校所作的一项调查发现:已有百分之五被迫实施全面招聘冻结;另有百分之四十三,被迫实施部分冻结。 据 Wikihost.org . 网站公布的工作职位页显示,在最近三个月中,至少有24所院校登记注销,或者缓办宗教和哲学等系科的研究项目。现代语言协会的年终职位清单显示:英语、语言及外语专业的,从上一年下降到2008-2009年的21%,这样的衰减,是34年中最大的。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研究主任,安德鲁·戴尔班科(Andrew Delbanco)说:“尽管从事人文学科的人们也一直为这个领域的状况感到悲切,但从未像今天这样切实地感到如此多的恐慌:他们的领域正在变得无关紧要。” 正当几百万联邦刺激美元有可能渗漏给教育口的时候,由于额外的全面痛苦削减是一件近乎必然的事情, 人文学科要向行政主管、政策决策者、学生和家长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势必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得多的压力。 一些技术主管、研究员和商业领袖论证说:培养足够量的合格的工程师、科学家,对美国的经济活跃、国防以及卫生保健来说,是必要的。然而,一些人文学科的最忠实的倡导者供认:他们迄今未能提供有效地证明他们自身的论据。 这种信任危机业已表明:需要重新评价长期以来人们所认为的人文学科的首要且神圣的天职: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的:探索“人存在的意义”。 人文学科研究在20世纪的演进,“几乎全部集中于个人智力的开发上,”马萨诸塞州的高等教育专员理查德·M·弗里兰(Richard M. Freeland)说,“但我们迄今还没有倾以大量关注的是:学生如何才能把这些能力有效地应用于这个世界。我们已经在人文学科与科学以及我们作为公民角色与职业角色之间打造了一道分离的鸿沟。” 弗里兰先生是他所说的一场旨在弥合“高等教育领域中人文学科与科学以及与职业安排之间的裂缝”的革命性运动的积极参与者。美国学院及大学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最近发行了一份报告,报告论证说:人文学科应该放弃“已经过时了的文科教育象牙塔观念”,而代之以注重人文学科的实用的和经济的价值。 下个月,在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的克拉克大学(Clark University ),弗里兰先生和该协会将精心主持一次讨论这一主题的会议。弗里兰先生说:国内高等教育领导层对此颇多兴趣,但在教授和系主任中间,这一思想已经不时髦了。 直销人文学科,使得该领域的一些人忧心忡忡。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几部论及高等教育的书的作者,德瑞克·伯克( Derek Bok )论证说:“人文学科,对学生职业生涯所作的准备,贡献良多。”,他说他不仅仅是针对写作和分析技巧来说的,而且也是针对由象干细胞研究这样的新技术引发的这类伦理问题来说的。但是他又说:“比之改善经济,对文科教育应有更多一些的改善。我以为:政策制定者常常犯的最糟糕的错误之一就是:——不能超越经济来看问题。” 安东尼·T·珂容曼(Anthony T. Kronman),一位耶鲁大学的法学教授,《教育的终结:为什么我们的学院和大学已然放弃了生活的意义》一书的作者,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珂容曼先生说:要在一张可消费的原声带里概括出探索所谓“生存的人生价值”的好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美国人文学科及人文学科学位数百分比 但是,他补充说:面对当下普遍存在的对贪婪、无责任心以及对导致金融崩溃的诈骗的指责,“如果说有什么需要的话,依照我的年长人的观点,对人文学科的需要,今天更是迫在眉睫。”在他看来,现在正是需要重新检验“我们当关心什么?我们当尊重什么?”的问题的时候,一个人文学科“完全有能力加以解决。”的问题。 在戴尔班科先生看来,在清晰地表达人文学科的诸多好处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奥巴马总统。“他做了最近几年来连专业的人文主义学者都一直没有做好的事情,”他在谈到总统引用莎士比亚、福克纳、林肯以及W·E·B·杜波伊斯时如是说。“他使人民感到:有着某种共同的事业、那种夹杂着灾难和牵强附会的历史,属于我们所有的人,就是说,我们作为美国人,有着某些共同的东西。” 在二十世纪的后半叶,当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步入大学的时候,那些有心致力于人文学科的学生,其比例却越来越小。据“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Sciences)”最近发布的数据库“人文学科指标原型数据库( Humanities Indicators Prototype )”,日前人文学科在大学学位数中的所占份额,还不及上个世纪60年代中晚期最鼎盛时的一半。 眼下,人文学科学位数大约只占8%(约110,000学生),一个十多年来颇为稳定地保持着的数字。人文学科走低,始于1980年代初的苦涩的经济萧条期。 人文学科在一些优秀的文科中学依然兴隆。但是,这些私立学校与其它学校的分歧却愈发深广。威廉学院(Williams College)名誉校长、思想史教授,弗朗西斯·C·奥克利(Francis C. Oakley)在作报告时说:一些大的州立大学例行公事地拒绝那些意欲签读人文学科课程的学生。例如,在华盛顿大学,最近几年中,足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发现:他们无法从事人文学科课程的学习。 由于银根紧缩,人文学科也许会日渐回转到上个世纪初的那样一种生存状态, 那时,人口中只有极少一部分人上大学:也就是说,那是富人的领域。 这也许是不幸的,但却是不可避免的,珂容曼先生说。人文学科教育的本质——阅读伟大的文学和哲学作品,寻求“把握‘为什么活着’的问题”——也许会变为“许多人都负担不起的伟大的奢侈品。” (完)
个人分类: 其他|2553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载]大数据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发展
limer 2014-7-9 00:30
大数据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发展 2014-07-07 10:03:28 作者:孙建军 来源:《 光明日报 》( 2014年07月07日 11 版) 浏览次数: 183 网友评论 0 条 当前,科学数据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数据密集型知识发现方法受到科学界的普遍关注:科学家不仅通过对大量数据实时、动态地监测与分析来解决科学问题,更基于数据来思考、设计和实施科学研究。数据不仅是科学研究的结果,且成为科学研究的基础;人们不仅关心数据建模、描述、组织、保存、访问、分析、复用和建立科学数据基础设施,更关心如何利用泛在网络及其内在的交互性、开放性,利用海量数据的可知识对象化、可计算化,构造基于数据的、开放协同的研究与创新模式。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以“人文计算”、复杂网络分析、大规模数据分析为特征的研究方法逐渐被采纳,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性”显著增强,而批判性与人文关怀有所弱化,学界对此褒贬不一。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数据挑战 其一,科研资料总量的快速增加给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带来了巨大挑战。2006年,Gregory Crane提出,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在自身研究领域都面临大量文献资料的处理,这些文献资料的数量已经大大超越了传统阅读能力所能处理的范畴,因而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也将不得不借助计算机来处理完成相关文献资料,即“百万图书的挑战(Million Books Challenge)”问题。随着跨学科研究趋势的日益增强,传统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引入了大量的计算机处理模式和分析方法,各类依托计算机存储媒介数字学术资源的开发,基于复杂运算和分析的计算机模拟与实证,基于事实与证据的商业预测与案件证据推理等研究议题广泛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文知识的获取、标注、比较、取样、阐释与表现方式。尤其在语言学、文学、历史学、文艺学、民族学等多个人文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效果,并组建了专门的科研机构,形成了国际数字人文机构联盟和数字人文中心网络两大数字人文研究联盟。 其二,资料的数字化改变了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资料类型,数字资源的采集、加工和处理对研究成果的获得作用日益显著。目前,海量的图书、报纸、期刊、照片、绘本、乐曲、视频等人文资料被数字化,并在互联网上被提供给研究者存取利用。而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数据资源相对于数字文本、数字文献等数字信息资源,来源更加广泛,数据粒度更小,记录单元更加碎片化,结构更加多元化,机器生成数据也显著多于人工生成数据,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对资料的汇集、保存和综合利用更加依赖计算机的辅助,人文社会科学也越来越需要依赖计算机对研究过程的支撑,传统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对计算机技术和分析技巧的缺失甚至可能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终实现,进而将计算机分析处理能力延伸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科研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数据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思维 从当前数字人文和人文大数据研究情况看,人文及社会计算方法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融合出现了三类新的研究思维: 其一,人文社会科学开放与全过程研究思维。以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为最终成果,再利用主要以文献引用、转述和评论等为主。而数字人文研究可记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完整过程,资源化的原始数据、中间成果得以立体化应用,再利用水平显著提升。目前,国外以在线实验室、项目网站、开放数据集、项目论坛、项目社会网络为特征的立体开放研究思维普遍确立,可参与性大大增强。 其二,人文社会科学碎片化重组研究思维。大数据环境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更加注重片段数据、海量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清洗与分析,通过碎片化重组,深度揭示难以处理或无法预知的科学问题。比如通过海量自然语言表达效果观测公众的政治参与意识、通过科学家的在线时间与资源下载时间分布研究科学家的作息时间与工作强度等。 其三,人文社会科学计算分析研究思维。以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也主张采用是非论断,采纳或拒绝某一特定假设,是采用确定性、因果关系的研究思维。在大数据环境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可采用计算分析思维,对相关命题进行趋势分析。 此外,在上述研究思维体系下,跨学科协作、跨平台协作、海量资料加工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计算化趋势日益明显,并涌现出若干研究取向与热点问题。   人文社会科学大数据研究的基本特征 综合已有的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大数据研究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是所涉及资料均大大超过一般的阅读、分析和理解所能处理的范畴,是以往“不可研究”或“难以研究”的,大数据分析方法的出现提供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的研究空间,提供了新的研究可能。 二是一般引入计算分析方法,其结论并非观察、思索、领悟等传统方法获得,而是通过大量数据的汇集而“自动涌现”,其理论的获得不同于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三是均构建了可持续完善和丰富的数据集和分析工具,其可用性、共享性、重用性、协作性大大增强,提供了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大规模协作的可能。 四是均具有跨学科特征。数字人文研究需要汇集专业领域技能、数据管理技能、数据分析技能和项目协作技能,因而这类项目往往由跨度较大的不同学科的专业学者共同完成。 五是决定研究质量的主要是数据集的质量、数量和利用方式,而研究假设相对容易。在某种程度上,数据科学家将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大数据研究中的主角。   人文社会科学大数据研究的隐忧 虽然以微软、谷歌、IBM为代表的主流数据服务商都极力推崇数字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美好前景,但其也存在不足: 首先,非场景化的研究逻辑缺乏适用性与人文关怀。由于完全剥离了数据所处的具体环境,数据可能生涩,并且缺乏可理解性和适用性。比如商业分析中的数据挖掘,其可用性仅10%左右,并非“一挖就灵”。2012年,加拿大作家史蒂芬·马尔什在其文章《文学不是数据:反对数字人文》中也表示,将文学当作数据会失去文学本身丰富的意蕴。 其次,人文社会科学的大数据研究有可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却无法给问题合理的解释,也无法给出有针对性的对策,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比如舆情分析、政策计算、情感计算的应用。 再次,数据分析的集群研究会消灭重要的个体特征,而个体反而是众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关注的焦点。 最后,人文社会科学大数据研究过分关注技术分析,可能忽视创新思维和思辨分析,不利于大师级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培养。 总之,随着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的快速增长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日益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的大数据研究必然会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主流领域,但不会替代现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而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面向学科领域的网络信息资源深度聚合与服务研究”首席专家、南京大学教授)
379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A&HCI) 2013年收录期刊
assyrialiu 2013-8-20 17:11
美国著名的科技信息研究所(ISI,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自1958年创办以来,先后编辑出版了许多引文索引类刊物,其中最著名的是科学引文索引(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检索系列则有: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以及艺术和人文引文索引(AHCI,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AHCI, 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是人文学科领域最权威的索引,在许多高校招聘或评职称中,AHCI与国内的CSSCI具有同等效用,甚至更高质量。 这里,转载一个2013年最新的AHCI收录期刊,希望对广大人文学科同胞们有所帮助。 http://skc.hhu.edu.cn/picture/article/22/8f/d5/44d5a958450d8abad9708163c0e9/1635b190-32a9-4b25-a194-3758f40cab3b.pdf AHCI 2013.pdf 另外,AHCI的权威网站:http://www.ahci-thomsonreuters.org/
6874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看原始文献说起
热度 12 fdc1947 2012-9-17 07:15
做研究工作总是先从查文献开始,文献对于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 当我们学习已经被公认的一般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时,通常就从教科书学习,没有必要查阅原始文献。原始文献的表述是给当时的人们看的,往往远没有教科书表述得那么清楚和简洁。教科书是专为后人学习之用,凝结了编书者的智慧和劳动。 但是,如果我们要对某人的某个特定问题或特定观点作研究,那就非看那人在那个问题上的原始文献不可了。如果时间久远,原始文献已经消失,那也应该找到与原始文献尽可能接近的二手资料。 另外,如果不同的人对于某个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要想了解这个问题,那么,除了看那些不同的看法之外,也应当看关于这个问题的原始文献。 这些话,对于科学网上的诸位,一定有人要说是“正确的废话”。但是,有时候,正确的废话还是要一遍又一部地说,就像说大学生要诚实,要努力地完成学习任务一样。 说了学习自然科学的知识,也得说说人文学科。特别说一说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我们是中国人,生活在中国,似乎应当从骨子里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但是,这么多年以来,中国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所谓传统文化究竟是什么,学者们也已经是各有各的说法了。我等小老百姓也就更稀里糊涂,有不少人更是除了电脑游戏和打扑克,几乎什么文化都没有, 我想,作为一个中国人,还是应该尽可能多了解一点中国传统文化。怎么学呢?我看,最好的办法还是要看原始文献。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人说好的不得了,只有用上它,中国才能有救;也有人说一塌糊涂,中国之所以落后、昏聩,就是因为传统文化。 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大家都认为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是孔孟之道。另外,都认为还有一点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等。 这样,事情就好办了。我们可以先读一读四书五经(孔孟的著作都在里面,宜先读四书),读一读老庄,再读几部佛经。这些书并不多,中学毕业的文化程度,看一点前人在文字上的注解,并不很难(其中个别实在有点难度的,可先放下不管)。这样,对于传统文化就可以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不必也不要先去看别人的“心得”一类的东西,看了原始文献,你自己就会有心得的。 对于其他类似问题的学习,我的态度基本上都是这样,凡是可以看原始文献,不是十分困难的,都应该看看。 比如,我在一篇博文《 被妖魔化的化学》 中提到过“天人合一”,我说, 中国是一个缺乏科学传统的国度。在对待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问题上,人们容易相信似是而非的传统。相信“天人合一”就是一个例子。什么是天人合一?看看历史书就知道:天上掉下一颗星,什么人就遭殃了;发生了地震,那是上天的震怒,于是就要换一个宰相,如此等等,可是现在许多人却偏偏相信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之类的鬼话。 有人就批评道,某某科学大师都相信天人合一,你比他还厉害? 这样,我们必须看看“天人合一”是怎么一回事。天人合一是古人说的,是古人的概念。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汉朝人董仲舒。董仲舒说: “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 ” (《春秋繁露·阴阳义》)董仲舒说得很清楚:天和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他又对汉武帝说:“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 ”(《汉书·董仲舒传》)日食、地震、水旱灾害、着火等等,都是上天对于统治者的某些政策或某种做法表示不满的警告,这是上天对人类和他们的统治者的关爱。这就是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一”的主要含义。 再看看古人关于“天人合一”的实际理解。古人就是认为上天的行为与人事有关。我们可以在《汉书》里摘出几条: 孝武建元三年三月,有星孛于注、张,历太微。干紫宫,至于天汉。《春秋》“星孛于北斗,齐、宋、晋之君皆将死乱。”今星孛历五宿,其后济东、胶西、江都王皆坐法削黜自杀,淮阳、衡山谋反而诛。 三年四月,有星孛于天纪,至织女。占曰:“织女有女变,天幻为地震。”至四年十月而地动,其后陈皇后废。 六年,荧惑守舆鬼。占曰:“为火变,有丧。”是岁高园有火灾,窦太后崩。 …… (《汉书·天文志》) 文公九年 “ 九月癸酉,地震 ” 。刘向以为,先是时,齐桓、晋文、鲁釐二伯贤君新没,周襄王失道,楚穆王杀父,诸侯皆不肖,权倾天下,天戒若曰,臣下强盛者将动为害。后宋、鲁、晋、莒、郑、陈、齐皆杀君。诸震,略皆从董仲舒说也。 …… (《汉书·五行志》) 在《汉书》的《天文志》和《五行志》中,洋洋六万余字之多,都是类似的东西。古人花那么大工夫,就是论述这样的“天人合一”的。 实际上,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传千年。直到我小时候,受到的教育仍然是吃饭时不能把米粒撒在桌子上,浪费粮食是要被“天打的”。现在人赌咒发誓还是说,如果干了某某坏事就遭“天打五雷轰”。这种思想当然不能说它没有一点积极的因素,它警告人们不能做坏事,要讲仁义道德。实际上,基本上所有的宗教都这样劝善的,但是,它决不是现在有些人所谓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不能望文生义,把什么“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等现代的概念强加到古人的头上,硬说这些现代人发明的概念就是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古已有之。 所以,学习这些传统文化,也应当自己去看一点原始文献,决不可人云亦云。人云亦云容易犯错误。 年龄大一点的朋友会记得,“文化大革命”中间有一个批林批孔运动,批判“孔老二”。那时候又要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报纸上和上面发下来的文件,都批孔子的“父母在,不远游”。本人那时候大学毕业不久,从小又没有读过四书五经,动员中学生下乡,也跟着这么说。后来才发现上当了。人家孔夫子说的是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就是说,家里有父母要侍奉,就不要出远门,如果一定要出远门,要告诉父母你到哪里去。而我们把后面的话去掉不讲,真正的“断章取义”。所以,不看看原始文献是会上当的。 现在,许多讲传统文化的书,讲得天花乱坠,好得不能再好。到底好得怎样,最妥当的办法,还是要自己去看看原始文献。 做学问,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学科,方法上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个人分类: 教育|8977 次阅读|18 个评论
傲慢的科学,无助的人文
热度 1 hailang0 2012-7-14 12:03
由哈工大的教授污蔑文史哲开始,卷起的文理攻讦 战 目前在科网还是余烟缭绕。逼得俺不得不再说几句“ 人 文”——Human。 何谓“人 文 ”? 当大肆向文史哲泼污水的时候,就已经并不人文; 当文科低人一等,这个社会就并不 人 文; 当科人为了课题 去 大肆“搞人”,然后才“做事”,这个制度并不人 文 …… 人文 并不属于文科,但是大写的文人(有良心的)通常表现出仁者爱人、胸怀天下、冰雪肝胆、和而不同……等等的人文气质,人文品格,就像我曾经讲过的林琴南。 人文 学科既是文科的,又是其他学科的,它像宗教、哲学,瞩目的是人的终极关怀,是指导这个世界的第一级学科,科学也在其下。文科自不例外。 我曾经信手翻过一册人文读本,里面讲到爱因斯坦如何重视人文。他认为没有这种素质的科人,比如效忠纳粹的,其对世界、人类犯下的罪恶将十倍于常人。 理性却近乎“忍”情的科人,当你头脑发热、不懂装懂地指斥别科的业者,你就是非人——不 人文 的人! 因为,你没有起码的Human爱人 、和而不同 之心……
个人分类: 科学|273 次阅读|8 个评论
专制者最厌恶人文学科的自由发展!
热度 11 jiangjinsong 2012-7-11 09:23
通常他们采用两种策略: 或者简单粗暴地压制、禁止 或者威胁利诱地扭曲、假冒 因为人文学科涉及的是人对自身的认识,对自身的规划,对自身的展望。 集权社会不需要人文学科的自由发展 因为集权者已经对人类前途给出了一个不容怀疑的规定了。 反对人文学科的发展, 或者是集权者的有意帮凶, 也有可能是不明真相的群众无意中为虎作伥。 从中国人文学科的现状及其许多人的态度看, 我还是认为: 中国集权制度的土壤极其肥沃!
个人分类: 尚未分类|4207 次阅读|36 个评论
[转载]我们的基本制度 很好!
dongzg101 2011-10-24 04:44
我们的基本制度很好! 已有 58 次阅读 2011-10-23 17:41 | 系统分类: 人文社科 我们的基本制度很好! 我们的制度的执行规范也可以理解! 我们的制度和规范的执行简直是侮辱智商!
965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CALL FOR PROPOSALS
gl6866 2010-10-13 21:40
CALL FOR PROPOSALS: Computer Simulations in the Humanities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 Institute for Advanced Topics in the Digital Humanitie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rlott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omplex Systems Institute June 1st - 17th, 2011 Project Directors: Anthony Beavers, Marvin Croy, Patrick Grim, and Mirsad Hadzikadic This NEH Institute will advance research in the humanities by adding simulation techniques to the repertoire of methods already employed by humanists. A variety of simulation techniques will be addressed, including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agent based modeling, and connectionist networks. Humanists selected from a range of disciplines will work not only with technical experts, but also with other humanists already familiar with simulation methods. Twenty-four humanist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ll be selected for participation. One group will include eighteen humanists who are new to modeling, and a second group will consist of six humanists with modeling experience who can serve as project consultants on various teams. The scholars new to modeling must fulfill the following criteria: They must have concrete research plans that lend themselves to computer modeling with the promise of generating new knowledge; They must not currently use such techniques extensively; and They must have demonstrated an ability to pursue a research program in the humanities or a related discipline. Advanced graduate students are welcome to apply and will be considered according to the same criteria as other applicants. The applicants new to modeling should submit a 500 word proposal describing a concrete project that they think can be advanced with the help of modeling, why they think modeling can help and what they think they stand to gain from the experience in general. Experienced modelers should submit a 500 word statement that outlines their experience with modeling and what they think they can contribute to the Institute. Both groups must provide a redacted, two page curriculum vitae. Proposals should be submitted in a txt or doc format. The file name should begin with the last name of the author followed by an underscore and an abbreviation of the title of the project (example: Smith_EmpathicNetworks). To help with preliminary preparation, we will also ask participants to join a virtual, social networking space (platform still to be determined) to make initial introductions and share preliminary ideas that will better help the staff and other participants prepare for the immediate needs and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involved. To preserve continuity during the Institute itself, the twenty-four selected participants will be expected to stay for the entire duration. There will be a three-day follow-up program in 2012 (June 1st-3rd) that will involve only the twenty-four selected humanists and the four co-directors on this project. During this workshop, each of the eighteen humanities modelers will present their work and outline any obstacles that are impeding future success. Our hope with the second year workshop is that cross fertilization from shar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can remove any impediments and help modeling in the humanities take better hold. Deadline for proposals is November 15th, 2010. Notifications of acceptance and rejections will be emailed by December 15th, 2010. In January 2011 we will provide successful candidates with a short reading list to help them prepare for the experience. For 2011 on-campus housing costs will be covered for the 24 participants, and each participant will receive a $500 subsistence stipend, along with travel costs reimbursed up to $700. Participants serving as mentors will receive an additional $500 stipend. For the 3-day 2012 session on-campus housing costs will be covered, and each participant will receive a $200 subsistence stipend, along with travel costs reimbursed up to $700.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Marvin Croy or Rich Preville at mjcroy2@gmail.com . -- Anthony F. Beavers, Ph.D.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Director of Cognitive Science and the Digital Humanities Laboratory The University of Evansville http://faculty.evansville.edu/tb2/
个人分类: 海外观察|19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语义出版与数字人文
limer 2010-4-20 18:21
刚从日本回来,参加了第二届亚太数字人文中心网络会议,在该会议上,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马费成教授被选为亚太数字人文研究代表,将参加国际数字人文高峰会议。 在这个会议上,我们与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台湾的同行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它们已经开始将语义技术应用到了数字人文领域,具体来说就是利用领域本体对在线文献中的概念和实体之间建立了联系,这一研究给人文学者的研究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就我的感想,这一工作的目标应该是将人文学者从繁复的资料收集、整理和比对劳动中解放出来,自动实现不同资料、事件、记录之间的关联和集成,使人文学者的工作平台跃迁一个层次,不用再为这些基础工作费神,而将精力集中在资料分析和观点提炼上,从而极大的提升人文研究的效率。 此外,国外同行还在利用信息可视化技术再现或重现传统的人文资料,如利用3D复原技术,重构1000年以前的城市和街道场景,这一研究对于国家文化的保存和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相对于传统的文献资料来说,这是一种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知识和信息表现方式。 是的,数字人文这一方向的发展前景是激动人心的,语义出版技术不仅可以助推数字人文研究的发展,最终也将推动国家文化的传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36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家能从人文学科中得到什么?
Bobby 2009-4-8 06:42
科学与人文是人们理解周遭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从历史上看,由于我国教育体制中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和强调专才教育,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有严重化的倾向。学文的不知科学为何物,学理的写文章文不通字不顺。从做科学家的角度看,科学家能从人文学科中得到什么样呢? 一、科学家能从人文学科中得到文采 孔子说言而无文,行而不远,大意是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科学家为了传播自己的科学成果和理念,就应从人文学科中获取文采。 以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例,他就能诗善文。 60 年代初期,华罗庚为青少年写了一本通俗数学著作:《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他曾用他的一首诗作为序:神奇妙算古名词,师承前人沿用之,神奇化易是坦道,易化神奇不足提。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由此可见其文科功力。 再举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罗素,罗素一生涉及哲学、数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历史、宗教和政治等各个方面;他著有《数学纲要》、《数学原理》、《物的分析》、《心的分析》、《意义与真理的探究》、《人类的知识:它的范围和界限》等 40 余部著作,而他值得称道的是于 1950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婚姻与道德》)。他的作品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不能不说与他的文采有关。他曾著有小说:《 X 小姐的科西嘉历险记》( The Corsican Adventures of Miss X )、短篇小说集《郊区的撒旦》( Satanin the Suburbs )和《有名人物的梦魇》( Nightmares of Eminent Persons )。 当 1945 年 7 月 16 日 世界上第一个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南部核试验场试爆成功,美国原子弹之父、 Y 计划领导人罗伯特 奥本海默( Robert Oppenheimer )看到爆炸的火球和蘑菇云引用《博伽梵歌》( Bhagavad-gita )的名言说:我成了摧毁世界的死亡之神( I am become death, the destroyer of worlds )。这里可以看出作为一名科学家罗伯特 奥本海默深厚的人文素养 。 二、科学家从人文学科中得到丰富的想像力 据说,第一个提出将原子能量制造武器的人不是科学家,而是上个世纪具有多个头衔的英国著名科幻小说家赫 齐 威尔斯( H.G. Wells ),这些头衔包括科幻小说家、喜剧小说家、社会小说家、社会哲学家、未来预言家和人类历史学家等。虽然他在《获得自由的世界》( The   World   Set   Free , 1914 )中对原子弹的工作原理进行了错误的描述,但他是原子弹一词的发明者(他所描写的原子弹爆炸情景与后来的实际情形十分相似),并受到理论物理学家吉拉德( Leo Szilard. )的注意。虽然当时伟大的英国实验物理学家卢瑟福( Ernest Rutherford )公共宣称不可能利用核能,但吉拉德在他的私人信件中写道我有理由相信,目前有关物理学的发现在工业上应用,作家的预言会证明比科学家的预言更准确( I have reason to believe that in so far as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of the present discoveries in physics are concerned, the forecast of the writers may prove to be more accurate than the forecast of the scientists. )。果然不久,吉拉德就将核链式反应注册专利,并与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 Enrico Fermi )共同开发出核反应器来 。 三、科学家从人文学科中得到人文关怀并使人性张扬 从某种角度讲,科学是一种冷冰冰的利器。科学技术是人类生存的手段,而非终极目的。对科学技术的盲目祟拜和科学技术在思想领域的无限扩张可能导致科学技术的异化,导致科学主义、伦理困境、背离人性目标、剥夺人的尊严,甚至毁灭人类自身。爱因斯坦说过: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因此,科学家应适当关注人文学科,并能从人文学科中得到人文关怀,使自己从事的科学技术事业使人性张扬,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 参考文献 1 、 http://www.shuxueweb.com/2006/zlkf/HTML/583.html 2 、 http://www.jhunewsletter.com/news/2006/03/31/Opinions/Dissolving.The.Walls.Between.Science.And.Humanities-2242007.shtml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8872 次阅读|2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6: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