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制造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草中笋的每日体悟(17)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9-2-18 08:11
草中笋的每日体悟(17) (十七)完美主义者是家庭矛盾的制造者 蒋继平 2019年2月18日 世界上有些人属于完美主义者, 他们在生活中时时处处追求完美, 总是希望把世界上所有优秀的, 具有特性的,被自己认为好的东西都结合在一起。他们看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就认为是最好的, 经常唠叨不休地要想获得。 记得我博士毕业刚到一个公司上班不久, 我顶头上司问及我的家庭生活问题, 我如实地跟他谈到了我的另一半以及儿子的事, 他听了后立即总结说, 我的另一半属于完美主义者。我立即问他为什么会得出如此的结论, 他说她的另一半也是这样的人。 所以, 他有切身感受。 他告许我, 因为他的另一半属于完美主义者, 凡事非常挑刺, 经常为了一点小事而要做到称心如意的地步, 搞得他神经紧张, 得了高血压。 那时候我的血压是115/75. 顶头上司看到我的体检报告真是羡慕不已, 拉着我的手要我介绍经验。 想不到, 20年后我自己也得了高血压的病。 我觉得我的高血压的一半功劳应该属于我的另一半, 是她的完美主义生活方式给我增加了本来不应该有的生活压力。 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 家庭居室是日常生活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是, 每个房子都有其独特的设计方案和架构模型, 每个架构模型都有其特色。 因为每个人的审美方式不一样, 有的人喜欢这种模型, 另一些人喜欢另一种模型, 这是很正常的事。 正因为如此, 建造商绞尽脑汁设计出多种不同风格的模型供大家选择。 在选择模型时, 所有的购房者都会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套模型。 但是, 即使自己最喜欢, 从完美的立场来看,也肯定有不如人意的地方, 或者说, 这个模型与另一个模型比较, 虽然很对自己的胃口, 但是, 还是有某个方面不如另一个模型。完美主义者们就会不停地唠叨这个不如人意的地方, 搞得家庭很不和谐。 所以, 我认为完美主义者们是家庭矛盾的制造者。 在我个人的感觉中, 完美主义者中女性的比例比男性要高出一些。 细细想来, 完美主义者是一群不懂辩证法的人, 是走极端的一类人。 她们不懂得世界是多样的, 是对应的道理。 比如说, 做了女人就不能是男人,所以, 当了妈妈就不能成为爸爸, 人是不可能完美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838 次阅读|2 个评论
量子芯片——多进制优点2
jiazhang55 2017-3-22 23:06
我想,大多数计算机制造者,对于通用量子计算机的进制,都喜欢多少量子位,就是多少进制。这样对于基础软件开发者而言,非常方便。尤其是硬件语音开发者更喜欢这样。 但是,固定进制法有很大的弊端,就是语言绑定。如果我们选择了1000进制,那么我们所有的软件语言和硬件语言都是基于1000进制制作的,如果我们有了1001个量子位,所有的语言结构就都需要改变,甚至整个系统都需要重做。 所以,在我们设计硬件语言的时候,就需要避开固定进制,转向灵活进制。 就是硬件语言的进制使灵活进制。例如50量子位的硬件,我们就可以选择50的倍数的进制类型来编程。当然,也许一次计算用不了100或150进制这么多位数,但必须这样使用。 因为以后我们想改变量子位数时。只需要将计算机次数减半,就可以了。而并不需要重新设计语言。而之前编号的程序依然可以用。
个人分类: 交流感受|3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哈特兰门”制造者、美国科学院院士Peter Gleick为何自毁形象?
hillside 2014-2-22 19:05
—— Peter Gleick是仅谎称会员还是又假造文件? ——气候学家邮箱频频被黑、人身不时受胁,昨办? 据2012年初多条消息报道,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水问题专家Peter Gleick不惜牺牲名誉、孤注一掷地反击一个气候变暖怀疑论组织,前因后果一言难尽。 根据介绍,2012年2月, 一系列据称来自Heartland Institute的内部备忘录泄漏,Heartland Institute(哈兰特研究所,亦译“哈兰特”)被认为支持人为气候变暖怀疑论者,备忘录讨论了匿名企业捐款以及如何打击全球变暖拥护者。 哈特兰研究所公布了盗窃者的电子邮件追踪情况,把目标锁定在一位名叫皮特·格莱克(Peter Gleick)Peter Gleick承认是他采用冒称为该组织会员的名义获取了这一文件,他表示这一行为是“自己专业判断和道德的严重过失”,随后辞去美国地球物理联盟科学道德工作组主席一职。 另据 http://www.lifeweek.com.cn/2012/0313/36659.shtml 等网页介绍: “格莱克先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环境科学家。此人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全世界公认的水问题专家,曾经获得过麦克阿瑟天才奖,现任一家专门研究世界水资源问题的太平洋研究所(Pacific In stitute)所长。事情败露后,他在第一时间发文承认并表示道歉,称自己是出于对哈特兰研究所恶毒攻击气候变化科学家的愤怒,这才导致冲动战胜了理智,做出这件违反职业精神和道德标准的事情。 格莱克为自己的 冲动 付出了代价,太平洋研究所董事会发文称对此事严重关切,批准他暂时离开太平洋研究所,并立即任命了一位替代者。一家报纸停止了他的环保专栏,另有好几家相关机构终止了与他的合作。 这件事在学术界引发了激烈争论,支持者认为,哈特兰(hillside注:原网页如此,此处有误,应系“格莱克”)只是扮演了一个调查记者的角色,其目的是为了拯救人类的未来而向一个邪恶的势力宣战,应该鼓励。反对者则认为,无论动机多么高尚,这样做都是不妥的,格莱克的行为会让大众以为科学家也会玩阴的,不利于在公众中开展严肃的科学讨论。 美国田纳西大学环境系的约翰·诺特(John Nolt)教授则认为,格莱克这么做太不值当了,哈特兰研究所的猫腻在环保圈子里早已是尽人皆知,没必要为了这个公开的秘密铤而走险,最后把自己也搭进去了。确实,美国早在2010年就出版过一本名为《Merchants of Doubt》的书,揭露了哈特兰研究所等自由派智囊机构的反环保阴谋。此书的中文版即将面世,暂定名《贩卖怀疑的商人》。本刊记者通过邮件采访了本书的两位作者之一、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科学史系教授内奥米·奥利斯克斯(Naomi Oreskes)博士,请她谈了对这本书,以及“哈特兰门”事件的看法。……” 我认为,采取非光明手段获取哈特兰研究所的内部文件对于Peter Gleick来说,是成亦损,败亦损。我认为Peter Gleick的行为也并非仅出于“冲动”,也是长期积怨所致。 在具体做法上,Peter Gleick并无特别的谋划,只是以会员自称给哈特兰研究所打了一个电话,邮箱也不见得是匿名邮箱,并没有像黑客那样刻意欺骗。 我最关心的是,Peter Gleick除了谎称会员骗取哈特兰研究所的内部文件外,是否在传播过程中伪造、假造2页哈特兰研究所称为“伪造门(fakegate)”(见附件1网页)的情况。就我搜索来看,目前为止Peter Gleick既没有承认,哈特兰研究所也并无证据。哈特兰研究所不认可的、文件中多出的2页从何而来可能仍是一个谜。 Peter Gleick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并不后悔自己的做法,因为他已使哈特兰研究所形象大损。哈特兰研究所2012案发后曾声称要起诉Peter Gleick,后来似乎并无下文,这与他们的一些行为不宜见人不无干系。 欢迎知情的网友进行补充。 附1:下图为哈特兰研究所用著名爆炸案杀手头像制作的含威胁意味的大幅广告,无怪乎Peter Gleick教授忍无可忍。 http://www.csmonitor.com/Science/2012/0507/Heartland-Institute-s-digital-billboards-make-bombastic-comparisons-video (此网页中有比较详细的描述,请需要者自行前往浏览) 附2:英国卫报对哈特兰研究所广告引发争议、导致撤资的专题报道,篇首有一幅模仿哈特兰研究所广告风格制作的图片 http://www.rawstory.com/rs/2012/05/20/heartland-institute-losing-key-staff-funders-after-unabomber-fiasco/ (报道内容较长,可点击网址浏览) www.csmonitor.com/Science/2012/0507/Heartland-Institute-s... I don't know if climate change is being caused by natural causes or humans. My suspicion is the former is being accelerated somewhat by the latter. But I am an artist with common sense not a scientist nor a right wing corporate shill. What do I know of such matters. What I do know for certain is this Koch brothers bankrolled propaganda front is very good weather for corporate fascism. After being pressured to remove their billboard comparison of global warming activists and Ted Kaczinsky the unabomber, they now claim the billboard was a scientific experiment. To prove what you may ask? Just how how far these fascist corporate douche bags will go to manipulate mob opin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wisdom of Dr Goebbels. PS: This is not an experiment. ( http://www.flickr.com/photos/expd/7156096832/ 以上为一位网友对哈特兰研究所广告的点评) 附3:美国NPR广播网的专题报道 Climate Scientist Admits To Lying, Leaking Documents http://www.npr.org/2012/02/22/147263862/climate-scientist-admits-to-lying-leaking-documents 哈特兰研究所 Bast says one of the documents that Gleick circulated, a two-page strategy that casts Heartland in the worst light, is a forgery. He says an internal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at document did not originate in this organization. There's no trace of that document anywhere in a Heartland office computer. 附4:Peter Gleick声称并未假造文件,只是原样转载 http://fakegate.org/gleicks-confession/ Gleick’s Confession From Huffington Post, February 20, 2012: Given the potential impact, however, I attempted to confirm the accuracy of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document. In an effort to do so, and in a serious lapse of my own professional judgment and ethics, I solicited and received additional materials directly from the Heartland Institute under someone else’s name. The materials the Heartland Institute sent to me confirmed many of the facts in the original document, including especially their 2012 fundraising strategy and budget. I forwarded, anonymously, the documents I had received to a set of journalists and experts working on climate issues. I can explicitly confirm, as can the Heartland Institute, that the documents they emailed to me are identical to the documents that have been made public. I made no changes or alterations of any kind to any of the Heartland Institute documents or to the original anonymous communication . 附5:有待证实的一条消息,声称Peter Gleick意识到“伪造文件”的一些说法。不过,并不其他证据。 http://fakegate.org/fakegate-another-global-warming-scandal/ On February 20, 2012, Peter Gleick confessed to stealing documents from The Heartland Institute with the intent of exposing its funding sources and damaging its reputation. He also disseminated a fake “climate strategy memo” that he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activists on the left claim describes Heartland’s “secret strategy” to mislead the public about the true nature of climate change. At first Gleick claimed he obtained the fake memo along with other documents from The Heartland Institute. Now he claims it came from an anonymous source before he stole the documents. Heartland has consistently and unambiguously said the memo is a forgery and was not produced by anyone associated with The Heartland Institute. “Fakegate” is the title given to this scandal by the London Telegraph’s James Delingpole. 附6: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5835 气候学家的生命堪忧 2012年08月03日 06:41 AM 言论自由大辩论网站网络编辑 玛丽亚姆·奥米蒂 (环境网站“中外对话”经授权翻译转载) 2012年5月,在伊利诺伊州梅伍德,沿艾森豪威尔高速公路有一个展示隐形炸弹人特德·卡钦斯基面部照片的广告牌,在日夜不停茫然地凝视着过往的司机们。卡钦斯基曾发动一连串炸弹袭击,造成3人死亡,23人受伤。他的头像旁写着这样一行字:“我仍然相信全球变暖。你呢?”这是由总部设在芝加哥的右翼智库哈特兰研究所支付费用的众多海报之一 。 哈特兰研究所将气候学家比作美国恶棍名册上的恶棍 ,奥萨马·本·拉登和连环杀手查尔斯·曼森也在其中。 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答案是他们都认为全球变暖是人为的。 然而,这项运动很短命。炸弹客广告牌仅挂了一天就被拆掉了。原因是有大量投诉,而且大量的企业赞助者也在发现后半路撤回资助。海报或许大煞风景,但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IK)所长汉斯•约阿希姆•舍恩胡贝尔并不主张将它们拆掉。他从自19世纪以来就是德国科研重镇的波茨坦打来电话说:“如果你相信言论自由,此类现象应该是普遍存在的。究竟哪些事儿不该说,我很难界定。我相信,我破坏他人自由之日,就是我的自由结束之时。” 哈特兰 研究所将气候学家比作连环杀手的做法对舍恩胡贝尔来说已经不新鲜了。61岁的他已经习惯于总有那么几个难以控制的抗议者,手持指责他是“绿色法西斯主义”和“种族灭绝”的标语牌,跟着他出席高层会议。舍恩胡贝尔是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的顾问,也是获得诺贝尔奖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员。他的知名度使他成为气候变化怀疑论者明显的攻击目标。舍恩胡贝尔对未来能源发展的愿景也与许多商业和政治利益的意见相左:他坚定地支持全球基础设施最终都使用可再生能源来取代化石燃料和核能。…… 注:上文系节录 附7:美国255名院士公开信的起草人Peter Gleick院士2007年在国会听证会上的证词《对科学完整性的威胁》(Threats to the Integrity of Science)中对联邦政府破坏科学完整性的批评(载于《科学》2010年5月7日): 全文见 http://news.hzau.edu.cn/showarticle.php?aid=29149 在过去的几年,已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在联邦政府层面上,存在着用各种各样的战略和战术对科学过程的完整性所作的系统性挑战和威胁。独立的政府审核机构和顾问委员会被解散。获取数据和信息的途径减少了。联邦政府的科学家遭禁口。科学声望,而不是科学证据,受到质疑。由联邦政府机构或政府之外的人士准备的科学分析和结论,因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原因被没有做过科研的人加以改变。党派机构的工作已取代了超党派科学家的工作。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对全体科学家、特别是气候科学家的政治攻击愈演愈烈,这让我们深感不安。所有的公民都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事实。科学结论总会有某些不确定性;科学永远不绝对地证明任何事情。当有人说社会应该等到科学家能绝对地肯定时再采取行动,这等于说社会永远不采取行动。对像气候变化这样的可能造成大灾难的问题来说,不采取行动会让我们的星球冒着危险。科学结论从对基本定律的理解推导而来,受到实验室实验、自然界的观察以及数学和计算机建模的支持。科学家像所有的人一样会犯错误,但是科学过程被设计了寻找并改正错误。这个过程本质上具有对抗性质——科学家享有声誉和获得认可,不仅是由于支持传统的学识,更是由于证明科学共识是错误的,存在着更好的解释。那正是伽利略、巴斯德、达尔文和爱因斯坦曾经做过的。但是当某些结论已经过全面和深入的检验、质疑和检查,它们就获得了“充分确立的理论”的地位,常常被称为“事实”。   例如,有确凿的科学证据表明我们的星球的年龄大约是45亿年(地球起源理论),我们的宇宙是在大约140亿年前的一次事件中诞生的(大爆炸理论),今天的生物都是从生活在过去的生物进化来的(进化论)。即使是这些被科学界普遍接受的理论,如果有人能够显示它们是错误的,仍然能够一举成名。气候变化现在已归到了这个范畴:有确凿、全面、一致的客观证据表明人类正在改变气候,因此威胁着我们的社会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否定气候变化的人士最近对气候科学,以及更令人不安地,对气候科学家的许多攻击,一般是由特殊利益或教条驱使的,而不是诚实地努力提供一个能令人信服地满足证据的另类理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和对气候变化的其他科学评估,有数千名科学家参与,产生了大量和全面的报告,也产生了一些错误,这是不出意料和很正常的。在错误被指出之后,就得到了改正。但是最近的这些事件丝毫没有改变有关气候变化的根本结论。…… 附8:Peter Gleick在scienceblogs.com开设的博客(仍在动态更新中): http://scienceblogs.com/significantfigures/index.php/author/pgleick/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peter-h-gleick/ 据博客网页介绍,Dr. Peter H. Gleick is co-founder and president of the Pacific Institute in Oakland, California. He is a hydroclimatologist by training, with a B.S. from Yale University and an M.S. and Ph.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from the Energy and Resources Group. His research and writing address the critical connections between water and human health, the hydrological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sustainable water use, privat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over water resources. Dr. Gleick is an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water expert and was named a MacArthur Fellow in October 2003 for his work. In 2001, Gleick was dubbed a visionary on the environment by 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In 2006 he was elected to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Washington, D.C. In 2011, he and his Pacific Institute were awarded The U.S. Water Prize. 附9: http://www.weather.com.cn/climate/qhbhyw/05/507518.shtml 科学家抗议政治绑架了“气候问题” 停止把“脏水”泼向科学家 院士们指出,像所有的人一样,科学家也会犯错误,但是科学过程的目的是发现并改正错误。他们说,对气候科学家本人的许多攻击,一般是受特殊利益或教条驱使的,而不是诚实地努力提供一个能令人信服的可替代理论。 院士们敦促决策者和公众立即行动起来并且呼吁政客停止把赤裸裸的“脏水”泼向科学家。…… 附10: https://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4649-The-real-climategate 真正的“气候门” 莱万多夫斯基 斯蒂芬 28.11.2011 又一批英国气候学者的电子邮箱被黑,又一批私人通信被公之于众,这明显是要破坏即将举行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但斯蒂芬·莱万多夫斯基认为,这种没完没了地攻击科学的做法才是真正的丑闻。 在“气候门”事件爆发约一年后,曾对这场子虚乌有的“气候门”丑闻作出误导性报道的英国广播公司终于向东安格利亚大学正式道歉。 也就是说,“××门事件”发展到最后只剩面红耳赤的道歉,而唯一犯错的也只有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它预测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将于2035年消失,然而正确的日期则应为2350年前后。有趣的是,戳破这个错误的正是一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撰写人。 是不是说我们便可以就此忘掉所有与“气候”有关的“门”了呢? 绝对不是。 因为还有太多真正的气候门事件没有解决,我们决不能就这样放过它们。 首先,竞争企业协会最近又公开了一批私人邮件。虽然这家所谓的“智库”即便按照美国人的标准来判断都算是臭名昭著,但这批邮件——没错,又是通过黑客入侵获得的——诚实地揭露了真正的气候门。引述其中一位科学家的话说:“那些否认生物物理学事实的人绝不会承认……地心引力的存在”,而“这并非是一场君子之辩,我们是和一群残忍的敌人肉搏。(美国参议员詹姆斯·M·)英霍夫威胁要起诉…我们的同事。” 那才是真正的二号气候门:英霍夫参议员携麦卡锡主义的“神威”,企图给气候科学家定罪,仅仅是因为35年前他们曾经预测地球的温度将在上个世纪末上升0.1度。 这绝非孤立的事件:无聊至极的弗吉尼亚州大法官肯·居西奈利已经多次对弗吉尼亚大学发起诉讼——虽然出师不利,却愈挫愈勇。《华盛顿邮报》称之为“捍卫学术探究自由之战”,而诺贝尔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的评论更让人想起尼莫拉牧师对纳粹统治下人性腐蚀的控诉:“起初,他们追杀气候科学家……” 乔治·W·布什的爪牙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大肆进行内部审查。航空航天局总监后来表示,这些审查“削弱、排挤或错误地描述了气候科学”。这才是真正的气候门。…… 加拿大《全国邮报》不断地刊发诽谤性的文章,终于被维多利亚大学的安德鲁·韦弗教授 告上法庭 。澳大利亚 全国性的日报 也卷入其中:它对科学事实的误读荒唐的离谱,并且至今仍未停止。这些真正的气候门不过只是冰山一角。它们的背后腐败的反科学利益集团以及他们的支持者才是元凶首恶。 几个小时前,就在 德班气候变化会议 即将召开的时候,又一起科学家私人信件被窃案件浮出水面。先是哥本哈根,现在轮到了德班。当科学事实铁证如山不容动摇之时,仍有人企图垂死挣扎,用窃取私人通信这种人所不齿的方式毁谤那些希望救地球于危难之中的人们。 附11:格莱克(Peter H.Gleick)著作简介 1.世界之水:2008~2009年度淡水资源报告 格莱克(Peter H.Gleick)著、何金平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0年9月1日 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自1999年以来,Peter H.Gleick等学者开始编著系列著作《世界之水》,由美国岛屿出版社每两年出版一卷。《世界之水:2008~2009年度淡水资源报告》是该系列著作的第6卷,是一本关于21世纪全球淡水资源使用和管理现状、发展趋势及相关问题的综合性著作。《世界之水:2008~2009年度淡水资源报告》正文包括6个部分,提出了“水峰值”概念和水“软途径”模式,对水资源的商业使用、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的长远发展目标等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中国的水资源问题以及美国的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此外,《世界之水:2008~2009年度淡水资源报告》附录中还提供了几个典型的水工程实例和全球水冲突事件编年表,以及大量数据资料。最后,《世界之水:2008~2009年度淡水资源报告》提供了《世界之水》第1卷-第5卷的目录。《世界之水:2008~2009年度淡水资源报告》可供水资源研究人员、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和学生使用,也可供关心水问题的各类人员参考。 2.瓶装水迷恋的背后故事 出版日期: 2011年11月1日 Peter Gleick knows water. A world-renowned freshwater expert, Gleick is a MacArthur Foundation genius, and according to the BBC, an environmental visionary. And he drinks from the tap. Why don't the rest of us? Bottled and Sold shows how water went from being a free natural resource to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commercial products of the last one hundred years - and why we are poorer for it. It's a big story and water is big business. Every second of every day in the United States, a thousand people buy a plastic bottle of commercially produced water, and every second of every day a thousand more throw one of those bottles away. That adds up to more than thirty billion bottles a year and tens of billions of dollars. Have we simply been hoodwinked by corporate executives or are there legitimate reasons to buy all those bottles? With a scientist's eye and a natural storyteller's wit, Gleick investigates whether claims about the relative safety, convenience, and taste of bottled vs. tap hold water. And he exposes the true reasons we've turned to the bottle, from fear-mongering by business interests and our own vanity to the breakdown of public systems and global inequities. Jewel-encrusted designer H2O may be laughable, but the debate over commodifying water is deadly serious. It comes down to society's choices about the human right to water, the role of government and free markets,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green, and fundamental values. Gleick gets to the heart of the bottled water craze, exploring what it means for our most basic necessity to become a luxury. 显示更多 显示更少 附12:科学网的有关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0036-539806.html “全球变暖”分子从头到尾离不开造假宣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0036-539822.html 美国科学院会不会开除Peter Gleick?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0036-540109.html 靠假造文件来诽谤对手的Gleick辞去了两个位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2210-479252.html “气候门”事件尘埃落定,研究者违规指控不成立
个人分类: 人物沧桑|40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则评论
majian 2012-1-13 01:31
看到一则评: 记得有一个理论物理学家说过:“有三类物理学家 ——理论物理学家,实验物理学家,以及机器制造者,(marion:机器指实验设备) 相比而言,机器制造者是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类人。” 科大的课程设置思路是精英教育,希望你的那些同学都能干最重要的那类人的工作, 或者至少也要能看得懂最重要的那类人的工作,而不是只会改改别人的程序什么的。 当然,现在科大通过高考分数招进来的已经没什么“精英”了, 试图以此为基础进行精英教育的思路是否还合适,有待商榷。 深以为然,谨记.
个人分类: 百家|5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的博客到底是写科学还写人事的?
热度 5 wsn6999 2011-12-11 18:00
科学网的博文精选,你到底是怎么了?自从饶毅参选院士落马以来,几乎每天的上博文精选的文章都有关于饶毅的。很遗憾,今天看到的一共九篇6篇有饶毅先生的名字!!难道博文精选就是选名人的博文,或是选有关名人的博文吗?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久了,怎么还是在纠结,院士都选出来怎么还在嚷嚷?记得少帅张学良说过:“不要做舆论的制造者!”。。。此处掠去一万字。 好了,有个逻辑的分析:博文精选的人是个女人,她喜欢看男人们叨叨;博文精选的人是个男人,他自己就是个叨叨的人。要名人效应吗?要是这个世界男人变得爱叨叨起来,那么叫女人情何以堪??? 学学我老板,关起门来,拔了网线,好好做学问吧!
1109 次阅读|6 个评论
马德里一瞥:泡泡制造者
热度 5 陈安博士 2011-9-6 07:03
马德里一瞥:泡泡制造者
个人分类: 新西游记|2654 次阅读|14 个评论
晶体管在测试和电路应用中容易造成损害的一些情况
xiemx 2011-3-25 21:33
作者: Xie M. X. (UESTC ,成都市 ) 一只设计和制造好的晶体管,如果在测试过程或者在电路应用中处理不当,也会容易造成其损坏。有些地方看来是一些小问题,但是如果稍微一疏忽,就会对晶体管产生永久性破坏的大问题。这里仅就这样的一些小问题加以简单的说明,以期引起晶体管的设计制造者和使用者们的注意。 (1)双极型晶体管(BJT): BJT在结构上的重要特点就是基区宽度很窄,并存在一定的基极电阻。因此,横向通过基区的电流(即基极电流,是多数载流子电流)决不能大,否则就会发热严重,立刻损坏发射结或者基极。BJT在正常工作时,通过的主要电流是从发射极到集电极的较大的电流(是少数载流子的扩散电流);而横向流动的基极电流是很小的。在测试或使用BJT时,若采用双电源供电,则应该首先加集电结的反向电压,然后再加发射结的正向电压,以保证较大的发射极电流大部分就直接流到集电结去,而不横向流过基区;相反,如果是先加上了发射结电压,那么大的发射极电流就会立即进入基区、并横向流过基区而从基极流出,这样就容易烧毁发射结或者基极。 根据同样的道理,当BJT在测试或电路使用过程中,不管是双电源供电还是单电源供电,假若操作不小心、或者因为焊点脱落等原因,一旦造成集电极通路断开,也会使得较大的发射极电流横向流过基区而破坏晶体管。如果有这种情况出现的话,那么即使再怎么好的BJT,也会失效;然而遗憾的是,当产生这种问题以后,往往并不为测试者或使用者所知,还误认为是晶体管本身就不好。 (2)MOSFET: MOS栅极结构是比较脆弱的,过高的栅极电压、或者过大的沟道电流都会使它遭受损害。因为现在MOSFET的栅极电容都做得很小了(特别是VLSI中的器件),因此栅极上很少量的静电电荷就会产生很高的静电电压而破坏MOS栅极——ESD。所以,在制造、测试、储存和使用MOSFET及其IC时,决不可用手、或者带电的物件去接触栅极,同时储存架、工作台和操作员的手都需要接地线(以释放静电荷)。 在测试和使用MOSFET时,也需要注意防止因沟道电流过大而损害MOS栅极。对于耗尽型MOSFET,如果是双电源供电的话,应该首先加栅电压(控制住沟道的宽度),然后再加较高的源-漏电压,以保证源-漏电流不超过额定值;反之,如果是先加较高的源-漏电压的话,那么源-漏电流就有可能过大而立刻烧毁MOS栅极。根据同样的道理,当耗尽型MOSFET在测试或电路使用过程中,不管是双电源供电还是单电源供电,假若操作不小心、或者因为焊点脱落等原因,一旦造成栅极通路断开,那么就容易造成器件失效。JFET的情况与耗尽型MOSFET的差不多,因为JFET多半是耗尽型器件,所以,先加源-漏电压、或者断开栅极通路,都将容易造成器件失效。 对于增强型MOSFET,最好是先加源-漏电压,然后再加栅电压;如果是首先加上了较大的栅电压、产生了较宽的沟道,然后再加上较高的源-漏电压,就容易出现过大的源-漏电流。不过,在测试或电路使用过程中,不管是哪条通路断开了,对增强型MOSFET的影响应该不会太大。
个人分类: 微电子器件|3596 次阅读|0 个评论
物勒工名(纪念512)
fmchen 2009-4-8 16:41
物勒工名是吕氏春秋上的一句话。兵马俑出土的秦代兵器上刻有相邦吕不韦以及监管者及工匠的名字,是对吕氏春秋上这句话的最好验证。研究发现这些兵器质量一致性很好,说明在两千多年前青铜兵器的制造及制造管理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具体说就是标准化程度高、互换性好。 而人们普遍认同质量管理源于泰勒的标准化作业,至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我们在为老祖宗的智慧沾沾自喜的同时,也为现今的如此沦落而羞愧不已。 假如后人能够在建设所有工程建筑上刻上设计者、建造者、监管者的姓名,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垮塌和对生命的无情的剥夺。512夺取了多少孩子的生命啊,这些生命难道换不来丝毫的改变吗! 历史好像很容易忘却哪些真正的建造者,我们只知道大雁塔是唐朝的建筑却不知道是谁设计谁建设的,钟楼、鼓楼你知道吗?故宫的设计图纸从电视看到好像保存了下来,但是我仍然忘记了那位尊敬的建造者的姓名。 回顾历史,好像我们只记住了朝代和皇帝的名字,国外的我们更多的记住了那些科学家的名字,这很奇怪。山西的那些大院,我们只知道主人曾经如何的富有,也不知道那活是谁干的。 如果历史真能做到物勒工名,也许中国的发展会是另一番景象?
476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