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读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新年随想
nestpen 2008-12-22 09:39
新年随想 文章来源:博览群书 作者:潘小松 发布时间: ( 2008-4-24 ) 浏览次数:43   作文不易。即如眼前的这篇,起个题目便费周折。想学曹聚仁《文笔散策》的路数,究竟策字在母语里的含义在我这代人这里其实糊涂得很,还是不出洋相的好。钱钟书说自己的著述是效古人野芹之献,周汝昌干脆给自己最喜欢的集子起名《献芹集》;也想顺着这个路数去做,却 发现于己并不贴切,况且碰上新年,用这样的字眼也寒伧,较自比乌鸦嘴好不到哪儿去。现在的读者不比从前:从前的读者谦卑得像学生,现在的读者写意得如消费者。作者如今一仆而不知几主,至少读者是轻易不去得罪的。等有一天发薪水的差事也含糊了,真要卖文为生,读者便是衣食父母了。君不见市面上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书籍报刊乎?它们都证明着在下的上述浅见。未来以文化史为饭碗的人,如果不注意到纸张背后的这些因素,我保证你就不能让读者满意。说文化史而不说文学史,是因为狭义的文学未来恐怕绝种,现在则一如稀有物种或者濒临灭绝物种。印刷技术的普及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它一场革命一样证明写书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不需要文学家们来罗唣。网络的革命则更加彻底,你纵有百科全书的大脑,怎敌过它的广被!电视普及到边远的蒙古包,戏台子的营生当然就不会那么广泛了。我小的时候,戏剧的写作还算文学的四大门类之一,剧作家的光环远亮过导演;现在似乎写无论什么剧本的都是生产环节的一道工序。读者们抱怨没有好的文学作品,我想上面提到的这些因素恐怕至少能构成原因之一。文学写作跟文学研究一样需要生态环境。你恐怕要跟在下说曹雪芹举家食粥还写出《红楼梦》呢!愚见倒以为:一则,《红楼梦》里的文化内涵不是食粥食出来的;二则,天才的个例不具有典型意义;三则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时,怕不认为读者是作品的消费者。世上好像只有原创型的作家被要求身世经历要坎坷,不如此则断没有好作品。其实这真的是大误解。愚见所及,文学历史上大作家的不幸和坎坷大抵不是自愿的。似乎只有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里有一个为磨练意志而睡钉子床的。高尔基努力的方向也不是回去当流浪儿呢,虽然他自己强调安身立命的哲学是骨子里熬出来的穷人哲学,比经院派哲学家强。四十多年的人生阅历、三十年的阅读经历告诉我,即便是充满理想的革命文学家,其努力的方向也是教人摆脱坎坷人生的。文学评论的意思说来说去不是个方法的问题。近三十年的学院式文学训练对我帮助甚微,并不解决文学评论的根本问题。评价作品和作家其实还是大立场和小立场的问题。大立场中立一点来讲,就是作为读者你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所属的人群。鲜明一点讲就是你的阶级立场。有一股不小的势力三十年努力抹杀文学评论里的阶级性,却不曾想三十年后我们在更大的社会生活体验里产生了阶级意识。普鲁斯特的七大卷《追忆逝水年华》我还没有耐心细读,不知有没有阶级立场;至少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涉及阶级的,所以当年有左翼评论家攻击他的时候,他说自己小说里的主人公的收入没有超过几几几的。而《尤利西斯》的写作技巧最让学院教授们五体投地,很为艺术而艺术哩。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耽读周作人的文字,纸窗瓦屋,苦茶药味,闲适得很,后来却因为父亲电话里提醒他当过汉奸而败了我读他作品的兴致。有时候想:我们日常读到的,真的是文字本身表达的意思吗?读者对作者的好恶也时常决定对作品的评价,这一点是我这个半吊子作者也有过切身的体会的。有时会因为作者的一张照片或者与作者的一段交往而改变文字阅读的感觉。人的理性至少在文字的评价层面不可靠,这一点就可以证明。 二   文学的创作与阅读都折射时尚,因此作者和读者的写作趣味和欣赏趣味都不一定关合文学传统,这是一部分人追求的所谓经典面临的尴尬。读者或者说评论者尤其在趣味或者写作方法上不愿表明立场,作品碰上公允的评价因此成为奢侈的待遇了。因为见得多了,读者的文字感觉一如饮食的味觉。到底要分伯仲的时候,就看品尝时的心情了。这是构成文学评论的小小的因素。读书时常常发现,掌故野史有时给人的知识要多过高谈义理的东西。究其原委,故实是可以想见的东西,而义理则可能未经推敲,是不具备思想家品质的人一时的胡说。所以《红楼梦》里的主人公说:除了《四书》,胡说的也多的很哩。大凡缺少思想的读者,喜欢强调自己读各派理论的书。学子们启蒙阶段,尤其怕漏掉哪家的学说,以不知胡塞尔的现象学为耻。新时代的写作沾染了些微经院气,以为时尚;读者们不买账,以为你连地道的中文都不会。我自己读了几十年新小说,觉得语言上反不如《三言二拍》过瘾,盼望能读到用三言二拍的风格来翻译《十日谈》的文字。母语写作与批评因此有了外来语言影响的问题。传统文学经典今天面临的尴尬,多少与青壮年的阅读成长过程的外语(包括用母语写的外语)因素相关。一两代人的语言品位训练的内容,不能不影响文学批评的语言价值判断。往深处探讨,又涉及检讨海通以来百年的西学东渐的得失;这是个大题目,不是人微言轻如我可以妄言的。何况此话题还涉及好几代人的社会理想和思想蓝图,其间关乎百年社会精英的追求,更不是可以随便议论的东西。缩小到文学的西文东传(译),也有个开风气之先的功劳问题,也不是随意可以抹杀的。即便是一百年后,我辈也只能有选择地说,林琴南的桐城派古文翻译的林译小说要好过许多欧式语句的白话翻译。钱钟书专题论文里有一篇是讲林译小说的,晚年还念念不忘阅读这些小说的经历。钱先生是学西洋文学出身的,该不是偏见。他对文学批评的时尚问题发表过意见,说自己的《宋诗选注》因为时尚付了代价,而成书时却因为不够时尚也面临尴尬。我们的写作者尝试过西式的自由体白话诗歌乃至意识流的小说,读者到底没有觉得文学因了这些时尚而像古典的那样不朽而上口耐读。文学欣赏看来跟饮食一样有骨子里带来的顽固症呢。或者文学语言根本就是亲母语的,无论怎样翻译都难讨好外语的读者。研究《红楼梦》七十年的周汝昌也是燕京大学外语系出身,学位论文翻译过陆机的《文赋》,外教很赏识的。你去读读他的《献芹集》和《北斗京华》,或者能找到与愚见差不多的调子。散原精舍的主人陈三立当年听说钱锺书学西洋文学时表示,我们自家的文学不就挺好嘛!不知钱先生是否彼时就有打通中西的念头,反正他的魅力绝对与传统文学修养和文言写作能力有关。在我看来,外文在他那里一直是个好玩的东西,并不是安身立命的所在。《谈艺录》和《管锥编》壁立不群,究竟不是东海西海的时尚产物,它们的根基在扎实的母语经典训练。时贤的著作我也有极佩服的。他们东海西海的打通功夫也十分了得。然一涉著述的文字,连他们自己也承认与老先生们相比差得太远。更悲哀的是:因为童子功底子没有打好,连弥补的可能都没有。到我这里,干脆是中文西文都没有学好。中文没学好就去学英文。英文没学好就去卖文了。而按职业的划分,在下又很有接近文学批评的机会。如此,读者可以相信我的文学品位乎?看我辈的文字而进行外国文学启蒙的人可得真谛乎?评价外国文学翻译的得失涉及自身的成绩,因此难展开也。 三   这段文字开头是拉开架势高谈阔论的,结果还是抹了去;原因是自己实在不擅长高头讲章。好在尚有自知之明。即便是约稿的朋友压迫,我也不因为需要拉长文章而改变文章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初衷。究竟还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吧。自从没有了评职称的烦恼,我索性跟自己约法,违背思路的文章作法无论如何不取。最近干脆是没有想法的文章也死活不写了。好在还有一份薪水,单靠卖文一定不免冻馁。书是还读的,并且读得不少。然而,并不想做书评的工作。因为,读的时候虽然兴致很高,评的时候却要科学地符合规范地引用书里的话,而这于我实在不是一件享受的事情,所以最好不写。《对岸的诱惑》的作者赵毅衡一定有同感,因为有读者跟他要中西文化交流记援引书籍的证据。我很理解赵先生,写到兴头上,哪里有工夫给你提供证据,说事还来不及呢!好在我对他的另一个集子《有个半岛叫欧洲》的个别篇什印象更深,所以不去理会徐志摩在欧洲是否真的很善于社交什么的。赵先生关于东西交流的议论很合我的脾胃,奈何我只对英国那个山间小镇开的旧书店更感兴趣。胡同里的贵族洋人给我的文化交流意象也更深刻一些。我从周汝昌的《芳园筑向帝城西》里无意中也读到一些切实的文化交流意象。话说洋教会办的辅仁大学买下恭王府的花园,一位起了个中文姓字林某的外国教师来到潇湘馆,陈垣教授打趣说当年住这儿的妹妹也姓林呢!话扯远了。真的,赵毅衡的这两个集子给我的东西交流感性知识比我同时读的两大本比较文学论文集子要多。那两本集子也很费心力,只是艰深有余而趣味不足。所以,我只记得一篇谈张德彝和王韬写法国艳女的文字。我读那两本大论文集子的时候有种感觉,今后文学研究的疆界恐怕更加模糊难定,甚而至于成为文化研究的组成部分。就好像现在小说和非小说的界限模糊一样。我读艾柯的小说《洛娜王后的神秘火焰》,总觉得很有一部分是他的自传。艾柯本人可能说这是误读。然而,对于真实与否的问题,在读书上我还是相信常识的判断,并不太相信作者自己的表白的。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一书里说,五十年里没有真历史。他老人家要是今天还健在,恐怕五个小时前的历史纪录都不信呢!做过口译的人知道,五分钟前的话如果没有录音也是不容易一字一句重现的。如此,误读恐怕不失为一种批评的途径,歪打可能正着。读书不是断案子,不是下判决书,逻辑和证据在注解里再充分详细,于事也不一定有补益。从前的文人讲读什么什么书不无小补,实在是不容易量化的结论。后来者读到这里去溯源,发现那书其实不那么不无小补,全忘了先贤在文里调皮,不过顺嘴一说。文章的好坏不由先哲定,要你自己去断。这也是文学批评的初衷始料不及的事情。就好像语法书说形容词不能用做动词,而偏有诗圣用的很好一样。 try { showAd(3,0,1); } catch(ex){}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72 次阅读|0 个评论
病房
nestpen 2008-12-20 23:21
走出病房再来说书                      潘小松      常听说某某大老在病房里手不释卷,或者仍然笔耕如犁。以我的观察,那是病得无伤大雅。一个人如得了考验生死的疾病的时候,大抵是没心思读书的,尤其是读现在的人写的书。前些日子母亲在上海瑞金医院外四病房动手术。术前术后我都买了适合消闲的当期《周末画报》,红男绿女的,煞是靓丽鲜活,然而伊回答:没有心思。那么,陪伴病人的人又怎样呢?以我为例,什么愿望都有,唯独觉得读书在这个病的环境里实在奢侈得让人想不起来。普通百姓的病房里人们第一渴望的是早晨略得的新鲜空气,唯一感觉有生命力的是年轻美丽而又不太世故的护士。陪伴病人的健康人在这里散发的讯息也都同生理的病和医疗领域社会的病相关,因而也病态兮兮的不显健康。病前在浮华世界里折腾的人纵有亲友慰问的花篮相围,所思考的也是康复后退休与否的问题,感叹钱挣那么多有什么用。唯一与书沾点边的是母亲隔帘床位一个女教师模样的病友,她在看DVD里播放的韩剧。从父母亲的家到医院要坐城铁,我有时便在站台买一本新鲜的《生活周刊》或者《读者》之类,比较而言,《读者》这样普通的杂志真的怨妇气少一些。也在陕西南路站买过一本法国文学随笔集,在异地读一本书居然得不到在长久居住的城市所读的味道,阅读的理性之不可靠在这里可窥一斑。走出病房换空气,偶然发现绍兴路上有许多跟书有关的洋房。在一家出版社的门市买了一本21位批评家访谈录,拿到病房,发现更不适合在此阅读。   倒是一百五十年前的赫曼#8226;麦尔维尔评论霍桑的文字从破旧泛黄的纸页里跳进我的视线:今天的世界一如它被创造时那样年轻。我的脚感觉佛芒丘清晨的露水,一如伊甸园里亚当感觉的露水。大自然也没有被我们的祖先们过度翻腾,它的迷人神秘处后人也尽有得寻找。人们言说的只有万千分之一,这万千分之一也只是增多了要说之事的途径而已。物质世界的超丰裕似乎比稀缺更使现代作家束手无策。书籍的超丰裕也让读书的人束手无策。一本本该休闲的《推理》杂志,也满是现世的纷扰,难叫人静下心来。真懂得推理玄妙的阿加沙#8226;克里丝蒂的《自传》反让我读得安宁。这本自传始写于1950年4月。15年后阿加沙#8226;克里丝蒂75岁,自传完成:似乎该停笔了,因为,就生活而言,要说的就这些了。这位英国女作家晚年享尽了辉煌,大西洋两岸都有无数的读者追捧她。1968年,第二任丈夫因杰出的考古学成就受封,1971年她自己也受封。1965年阿加沙就写道:我知足,我想做的都做了。68本小说,100多个短篇,17个剧本在全世界以103种语言传布。够骄人的了。《自传》的前言是阿加沙1950年4月2日在伊拉克古城宁姆鲁德写的。宁姆鲁德古称卡拉,是亚述人的军事要塞。我本该写侦探故事的,可作家有写本不该写的东西的自然冲动。出人意料,我渴望写自传了。听人说,每个人迟早有写自传的冲动的。写自传的冲动突然占据了我!   女作家接着想到的是自传这样的字眼太大,需要刻意研究自己的一生,要以编年的方式纪录人名、日期和地点。而她想的则是把手伸进生活的盆里就能幸运地捞起一把记忆,并且是各种各样的记忆。生活在我看来由三个部分组成:享受并吸纳目前,时光匆匆不容我待;暗淡不明的未来,可以做无数有趣的计划,越荒唐不经越好,反正一切都不是如人所料,捎带还享受了计划的乐趣;第三,过去,记忆和现实是人眼前生活的河床,一种气味突然把你带到以往,一座山的形状和一首往日的歌,些微琐细都会让人突然说我记得莫名的奇特的快乐油然产生。阿加沙说记忆是年岁给予人的补偿,是令人快乐的补偿。不幸的是人们觉得记忆还不够,要向人说道记忆。那么记忆如何选材呢?阿加沙以为生活就如同坐在电影院,咔嚓!我在这儿,一个吃着生日蛋糕的孩子。咔嚓,两年过去了,我坐在祖母的膝盖上只是瞬间。瞬间之间只有空洞的岁月。那时人在哪里?皮尔#8226;金特问过(阿加沙引用):我在哪里,我自己,完整的人,真实的人?阿加沙说:尽管有时我们隐约知道真实的人,却从未见过完整的人。我自己以为,人的记忆代表看似无意义的瞬间,那些瞬间则代表内心的自我,真实的我。精神的家园培养心智,肉身的阿加沙却 依然故我。我不了解完整的阿加沙;于是我相信,只有上帝了解完整的阿加沙。童稚以后的阿加沙一路前行,往哪儿去?自己也不知道。总之是让生活激动人心。我总认为生活是激动人心的,至今仍然这么看。因为一个人对生活的了解充其量只有自身的一小部分,所以生活就如同演员的台词,就那么几行,接着身陷人海。我以为扮演不明不白的角色是生活中最具欺骗性的事情。   我喜欢活着。有时我也沮丧得可以,悲惨得唏嘘,伤心不已,但一旦克服我便很清楚地知道,活着本身就很伟大。   因此阿加沙写自传的时候打算享受记忆的快乐,不急不忙,不时写上几页。她说她十分喜欢一幅中国画卷叫老者消闲,说是画上一个老者坐在树下playing cats cradle.猫的摇篮乎?望有教于我。   <博览群书>2008年3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84 次阅读|0 个评论
愿童年的科学梦想成真
hhanb 2008-12-17 17:07
愿童年的科学梦想成真 读《成为科学家的 100 个理由》有感 科学家之所以成为科学家的理由很多,就像本书书名所显示的那样,但纵使有无数条理由,还是有其内在规律的。虽然每个科学家的理由各不相同,但通读《成为科学家的 100 个理由》一书后,我感受最深刻的一点,是儿时树立的科学理想对于科学家的影响极其深远。一旦在儿时树立起了科学理想,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科学动力,只要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在家庭学校以及父母和老师的积极引导下,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将走上科学探究之道。尽管他们中只有一部分幸运者能够获得这样那样的科学奖励,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一定会在科学研究事业上有所成就与建树。 《成为科学家的 100 个理由》一书是为庆祝世界著名的科学研究机构,阿卜杜斯萨拉姆国际理论物理中心成立 40 周年,由该中心邀请了多位科学家撰文汇编而成。参与供稿的科学家们大都以亲身经历,客观真实地再现了自己科学生涯中最为关键的经历,为读者坦诚述说了他们各自走向成功的经验与体会。正如书中序言部分所写的那样:就我而言,若年轻时能读到类似的作品,也许会更好地改变自己的人生路途。为此,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认为,本书对于青少年朋友尤其是大中学生具有特别的意义。我相信这一定是该研究中心科学家们共同的心愿。 儿时是催生科学梦想的黄金时期 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科学家阿德勒,是 1998 年 ICTP 狄拉克奖的获得者。阿德勒的父母懂得教育孩子一定要从培养科学兴趣入手。据阿德勒介绍, 2 岁时爸爸就给他制作了一个小工具箱,妈妈则给他编写了一本几何书。稍大一点后,父亲就开始带他一块儿制作科学玩具。还不时带他到大自然去观察采集标本,甚至还一起抓过蛇。 8 岁时就带他参观了纽约的自然博物馆。正是在这些科学启蒙教育的感染下,阿德勒一度曾想成为天文学家。 决定性的事件发生在阿德勒上小学 6 年级时。一天他参观了同学的无线电实验室,一下子迷上了无线电,至今在他办公室的书柜里还摆放着当年制作的电动机,多么令人骄傲的作品啊。这时知识的需要就成为迫切的现实,于是在父亲的鼓励下他阅读了《无线电元器件》一书。父亲夸奖他一定能成为无线电专家。当然,阿德勒没有让父亲失望。 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奥尔特曼,是 1989 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6 岁时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就成了他心目中的英雄,于是他把核科学家当成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物。 12 岁时就读了一本介绍核物理的书籍,于是开始想象自己也成为了核物理学家。 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格林也说:我对物理学的兴趣始于童年时代,可以说是父母精心培养和一位杰出物理老师启蒙的结果。尽管,我们没有能在本书中读到这个细节的更为详细的内容,但可以想见,格林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那位杰出的物理老师,一定为他幼小的心灵买下科学的种子,做了许多有益的事。这一点值得今天的父母和老师学习和借鉴。 科普书籍为你插上科学理想的翅膀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科学家布洛姆伯根,是 198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这位科学家小时候,就是因为喜欢阅读科学家传记而确立科学志向的。他说自己最喜欢阅读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的传记。意大利科学家博西尼利, 10 多岁就开始如饥似渴的阅读有关相对论和原子物理学通俗、半通俗读物。而随后阅读的正是阿西莫夫一本题为《遗传编码》的小书改变了我的生活。由于切身体验到阅读科普读物的意义,洛姆伯根在成名以后,特别热心于科普事业,写了许多关于分子生物学的普及读物。此外,他身体力行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科普宣传。他说过:我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深切地悟出:科普书籍对于年轻一代是多么重要。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德瑞斯豪斯清楚地记得小时候阅读克鲁伊夫的《微生物猎人》一书时的情景,她说正是受这本书的鼓舞,我主动自学了数学和科学并以优异成绩升入高级中学。 而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科学家芬恩,是 2002 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芬恩很小的时候就看了《大众机械师》和《大众科学》等科普杂志。芬恩印象最深的是每到晚上,父母轮流给他讲述《日常生活中的奇妙故事》,书中关于机械和电器的内容他特别感兴趣。等到他长到七八岁时候,父母则花大价钱给他买了一套 20 卷的《知识之书》,从此芬恩打定主意献身科学。 科普读物是少儿科学启蒙的良师益友,希望广大的家长、幼儿园和中小学的老师们多给孩子们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发明创造的故事,多鼓励孩子阅读科普书籍。 少儿科学实验是实现科学理想的助推器 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布罗姆利,接受的学校教育虽不怎么样,但在祖父的帮助下,我 4 岁便能流利地阅读,上中学之前便已培养了对科学技术的兴趣。这不是因为儿时遇到过什么杰出的老师,而是因为我拿到了储藏间的钥匙。在那里面,我照着化学、物理实验手册,边自学边实验。 看得出,布罗姆利从小就是一位喜欢实验探索的科学爱好者。由于儿时起就逐渐培养起来的科学实验基本功是布罗姆利在后来的科学研究中受益非浅。在他刚开始研究工作时,就遇到了挑战,他只好凭借自己的能耐,将一台遗弃的破旧回旋加速器进行改造。后来他就是利用这台修复过的设备,成功进行了分离反应,成为美国最早证明氮 14 、碳 14 均具有正奇偶性的科学家。再后来,他还将其提升改造为世界上第一台可变能量加速器。 1960 年布罗姆利加盟耶鲁大学,创立了新的实验室。在此后的 25 年时间里,该实验室培养的核科学家比世界上其他任何研究机构都要多。而这一切都或多或少同那间儿时玩过科学实验的储藏间有联系。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霍普菲尔德,孩提时代就特别喜欢捣腾小玩意儿,母亲的缝纫机有一把小螺丝刀,成了他最喜爱的玩具,只要这把螺丝钉在他手上,凡是能拧到的螺丝,他都要鼓捣来鼓捣去。霍普菲尔德的父亲本身就是一位工艺操作的高手,平时家里的五金电器都是自己修理。每当父亲干活的时候,小霍普菲尔德都要凑上前去看个究竟。有一回客人看见霍普菲尔德把家里的留声机拆的七零八落,就要制止他。可他母亲却说:没关系!这使得霍普菲尔德很开心。 稍许大点以后,母亲干脆鼓励霍普菲尔德在厨房做化学实验。从自霍普菲尔德开始了正规的小科学实验。这之后,除了做过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他还进行过电气方面的设计,制作过简易电报机和套装科学玩具。再后来他不仅学会了自己修理自行车,还自制过模型飞机。由于这些准科学实践活动的锻炼,使得霍普菲尔德成了班上最优秀的学生,这更激发了他对科学的追求。 这些难道不是成为科学家的理由吗?不要小瞧儿时的科学启蒙教育,如果正确对待话,就是在培养未来的科学家。 当然,成为科学家的理由还有很多,到底还有哪些值得关注,请阅读此书吧!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51 次阅读|1 个评论
静夜狂思-44-阅读的四种境界
考槃在涧 2008-11-26 13:39
其实也包括思考、写作、研究。 第一境界:读。这时读是一种任务。为了考试而读,为了生存而读,为了赚钱而读,为了时尚而读,为了写论文读。这个时候读书犹如例行公事,无乐趣可言,不痛苦就不错了! 第二境界:读喜欢。这时读是一种爱好。读着读着,发现有的书读起来还是蛮有趣。有的喜欢读小说,有的喜欢读历史,有的喜欢读权术,有的喜欢读八卦。读喜欢的书就笑逐颜开,读不喜欢的书就如坐针毡,昏昏欲睡。 第三种境界:喜欢读。这时读是一种习惯。读着读着,发现喜欢读的书多了起来。读的时候,甘之若饴;几天不读,就浑身不自在,百爪挠心。 第四境界:读。阅读的最高境界,这时候读是一种本能,就像呼吸。你不会觉得呼吸很爽,也不会觉得呼吸的时候很有快感,但如果你不呼吸,你就死了。读到了这个境界,读的时候不觉得如何,一天不读就气喘吁吁,心跳过速,浑身发酸,头晕脑胀,几欲杀人。而一书在手,顿觉气定神闲,心旷神怡,俄而平静如初,无所用心也。 如果我死时会有遗憾的话,最大之一肯定是读的书还不够多。
个人分类: 哲思|4733 次阅读|11 个评论
教育解释(1)
余孟孟的博客 2008-11-19 22:09
余孟孟 读德国教育学家:沃尔夫冈-布列钦卡的《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 世界上的事情,丰富多彩,千差万别,但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都是关于人的事情。人的事情,虽也繁复,大致而言,却也无非行与思二事而已。行,即行为或行动;思,即思考或构思。行与思,最初是消融在一起的,行即思,思即行。随着人类行事方式的复杂化和思维运作的条理化,行和思的关系便逐渐淡远了。行,依然是在思之下的行,但远离了专门之思的伴随;思,依然是关于行的思,但往往也热衷于为思而思。 关于培养人的事情,即教育的事情,也可以从行与思的角度来看。教育首先是一种行为,并且是人类行为。和其他的人类行为如饮食,睡觉,社交等相比,这种人类行为往往表现出很强的意向性,目的性和计划性。所以,使用教育行动一词似乎更趋于准确。 教育史研究表明,教育行动存在于人类所有社会当中。不仅如此,人们关于教育行动的思考几乎同教育行动本身一样,在原始社会中就产生了。那时的教育之思和教育之行往往是两事合一事,交融在一起的。然而,行虽笨拙,思虽朴素,但关于教育的最基本的问题却都涉及并凸显出来了。那就是关于教育要培养出什么样的理想人格和如何培养的问题,即教育目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的问题。这也是任何时代和社会都无法回避和漠视的教育大问题。正是在思考这些以教育大问题为中心的诸多教育问题的过程和流变中,有关教育行动的规则被制定出来,有关教育思考的结果被纪录下来,并一直流传下去。正是在时间维度上漫长的流变,那些规则和结果作为人类认识和思维教育问题的成果,逐渐被筛选,被充实,被改造,被整合,从而由教育经验发展到教育思想,再到教育理论,最后到教育学(刘庆昌教授对人类教育认识历程的总结)。这是教育知识的形态发展,也是教育之思的生命历程。 教育之思的成果,即教育知识,被要求应是能指导教育行动的。也就是说,这些关于教育的知识必须是教育行动前提的有用知识。那么,教育行动本身的构成要素成为教育之思的思维对象,便是顺理成章之事了,从而就是产生了不同领域的教育知识。这种有用的,能规范和指导教育行动的,或曰实践型的教育知识,一般而言,可以分为三大域: 1.理想域。即教育规定的受教育者要达到或接近的理想人格状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关于教育目的的知识。 2.人域。即教育行动领域中有关人的知识。这里的人域又可分为两个次域:受教育者域和教育者域。也就是关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这两方面的知识。 3.物域。即有关教育手段,方法,组织,工具等知识。
个人分类: 思孟读书|417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读书十七则
潘夏辉 2008-11-18 21:22
一 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 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差不多是对的。 从一个人的读物可以大致判断他的精神品级。 二 藏书多得一辈子读不完, 可是,一见好书或似乎好的书,还是忍不住要买, 仿佛能够永远活下去读下去似的。 嗜好往往使人忘记自己终有一死。 三 许多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 不过,也不必愤慨,倘若你想到这一点:许多人也只是外表像人罢了。 四 书籍少的时候,我们往往从一本书中读到许多东西。 我们读到了书中有的东西,还读出了更多的书中没有的东西。 如今书籍愈来愈多,我们从书中读到的东西却愈来愈少。 我们对书中有的东西尚且挂一漏万,更无暇读出书中没有的东西了。 五 一个人是有可能被过多的文化伤害的。 蒙田把这种情形称作"文殛",即被文字之斧劈伤。 我的一位酷爱诗歌、熟记许多名篇的朋友叹道: "有了歌德,有了波德莱尔,我们还写什么诗!" 我与他争论:尽管有歌德,尽管有波德莱尔,却只有一个我, 这个我是歌德和波德莱尔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我还是要写! 开卷有益,但也可能无益,甚至有害, 就看它是激发还是压抑了自己的创造力。 我衡量一本书的价值的标准是: 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写点东西, 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它似乎全然无关。 六 我平生最佩服两种人: 一是有非凡记忆力的人;一是有出色口才的人。 也许这两种才能原是一种,能言善辩是以博闻强记为前提的。 我自己在这两方面相当自卑,读过的书只留下模糊的印象, 谈论起自己的见解来也只好寥寥数语,无法旁征博引。 不过,自卑之余,我有时又自我解嘲,健忘未必全无益处; 可了不被读过的东西牵着鼻子走,易于发挥自己的独创性; 言语简洁,不夸夸其谈,因为实在谈不出更多的东西; 对事物和书籍永远保持新鲜感,不管接触多少回,总像第一次见到一样。 如果我真能过目不忘,恐怕脑中不再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而太阳下也不再有新鲜的事物了。 七 古来贤哲常论博学与智慧的不同。 智慧是灵魂的事,博学是头脑的事,更糟的是舌头的事。 西塞罗讽刺这些博学家说:"他们只学来和别人讨论,而不是和自己谈心。" 灵魂是种子,它可以在知识之水的浇淋之下长成参天大树, 也可以在知识之水的浸泡下发成一颗绿豆芽。 八 自我是一个凝聚点。 不应该把自我溶解在大师们的作品中, 而应该把大师们的作品吸收到自我中来。 对于自我来说,一切都只是养料。 九 有两种人不可读太多的书:天才和白痴 天才读太多的书,就会占去创造的工夫,甚至窒息创造的活力, 这是无可弥补的损失。 白痴读书愈多愈糊涂,愈发不可救药。 天才和白痴都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尽管原因不同。 倒是对于处在两极之间的普通人,知识较为有用, 可以弥补天赋的不足, 可以发展实际的才能。 所谓"貂不足,狗尾续", 而貂已足和没有貂者是用不着续狗尾的。 十 有的人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有的人却只是对别人的感受发生认同感受罢了。 两者都是真情实感受,然而是两码事。 十一 在读一位大思想家的作品时, 无论谴责还是辩护都是极狭隘的立场,与所读对象太不相称。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对话式的理解,其中既有共鸣,也有抗争。 十二 一个人受另一个人(例如一位作家,一位哲学家)的"影响"是什么意思呢? 无非是一种自我发现, 是自己本已存在但沉睡着的东西的被唤醒。 对心灵所发生的重大影响决不可能是一种灌输, 而应是一种共鸣和抗争。无论一本著作多么伟大, 如果不能引起我的共鸣和抗争,它对于我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十三 前人的思想对于我不过是食物。 让化学家们去精确地分析这些食物吧, 至于我,我只是凭着我的趣味去选择食物, 品尝美味,吸收营养。 我胃口很好,消化得很好,活得快乐而健康,这就够了, 哪里有耐心去编制每一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表! 十四 世人不计其数,知己者数人而已, 书籍汪洋大海,投机者数本而已。 我们既然不为只结识总人口中一小部分而遗憾, 那么也就不必为只读过全部书籍中一小部分而遗憾了。 十五 学者是一种以读书为职业的人, 为了保住这个职业,他们偶尔也写书。 作家是一种以写书为职业的人, 为了保住这个职业,他们偶尔也读书。 十六 只有聪明人才能写好格言,但只读格言的人却是傻瓜。 十七 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书往往是我们年轻时读的某一本书, 它的力量多半不缘于它自身, 而缘于它介入我们生活的那个时机。 那是一个最容易受影响的年龄, 我们好歹要崇拜一个什么人, 如果没有,就崇拜一本什么书。 后来重读这本书,我们很可能会对它失望, 并且诧异当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 但人们不必惭愧,事实上那是我们的精神初恋, 而初恋对象不过是把我们引入精神世界的一个诱因罢了。 当然,同时它也是一个征兆, 我们早期着迷的书的性质大致显示了我们的精神类型, 预示了我们后来精神生活的走向。 年长以后,书对我们很难再有这般震憾效果了。 无论多么出色的书,我们和它都保持着一个距离。 或者是我们的理性已经足够成熟, 或者是我们的情感已经足够迟钝, 总之我们已经过了精神初恋的年龄。 摘自南大小百合读书版精华区,作者:genie
个人分类: 文摘|3257 次阅读|1 个评论
博客*读书*人生*大学之道
考槃在涧 2008-11-18 15:47
博客 可能很多不写博者都会问写博者,你们写博到底有什么用?这类问题是解释不清的。显而易见,写博既不能带来经济利益,又不能带来学术地位;但要说是浪费时间,中国又有上千万人在不断的浪费时间,还有人因此发财、出名。 要我说,博客的作用就跟大学一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谓明明德,就是通过无功利的写作,理清自己的思路,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要做什么,不是一天到晚瞎忙。所谓亲民,就是如果没有博客,我们彼此根本就不会认识,大家不过在自己的天地里孤芳自赏;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读者分享到了作者的知识和观点,作者分享了读者的态度和反馈,读者和作者都不断调整完善自己,求真,求善,求美。 读书 谈到这个问题,想到读书。要说在实际运用中,大学专科的知识就已经够个十之八九了。就中国现状,对生存最有帮助的知识技能,都不是在书本中学的,也不是在书本中能学到的。 我们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大多数时候,理论和运用、知识和地位、智慧和金钱都隔着一道银河。 读书和科学一样,不过是生活无忧者的开胃酒。人类比禽兽进步一点的正好是,人类不但需要吃喝拉撒睡性这些必要品,还需要读书和科学作开胃酒。那么读书到底有什么用?回答还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谓明明德,就是提醒自己是人不是禽兽;所谓亲民,就是和天下读书人以纸为媒,以墨为香地相约字里行间;所谓止于至善,就是通过读书了解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求真,求善,求美。 古诗云,刘项原来不读书。如果你读过关于狒狒群体研究的书,你会发现,刘项做的,一点也不比狒狒们高明。狒狒与人的差别,不在于它们中没有刘邦和李世民,而在于它们中没有苏格拉底和爱因斯坦。 人生 说到读书,又想到人生。陈安兄在大作《 再说人活着有什么意思 》中说,有思想的人则快乐更少些,想得深了,就会厌世,实在是这世界 99% 的是无趣、无奈和无聊,我不很同意。尽管老陈文章的基调是我觉得为了那少有的罕见的快乐,还是值得活下去的,而且说不定那些偶发的快乐的重量会超过所有的痛苦,即便回忆也是甜蜜的。 其实人活着的作用不会比写博客更大。人生百年,死后皆空,什么帝王将相,富翁高官,终究难逃一死。生前的一切荣华富贵,辉煌荣誉,功名成就,死后统统带不入棺材。于是有人及时行乐,最后发现只带来更深的失落。 张爱玲说,人生是华美的睡袍,里面长满了虱子,我认为她这句话不懂人生。要我说,人生是龙井茶,看上去很美,闻起来很香,品一口很苦,回味则微甜。童年看人生,觉得很美;青年闻人生,觉得很香;成年品人生,觉得很苦;中年以后回味人生,觉得微甜。当然,有的人没有什么人生可以回忆,自然只剩下苦了。 人最大的问题,是以为一个幸福的人生是安稳、顺利、圆满的。如果我们要这么去看待人生的话,不幸福将是注定的。佛家说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织盛是人生八苦,这么看来不顺利不圆满那都是注定的了。 说思想越深越痛苦者,恐怕还不是真正的思想者。在我看来,这句话差不多就跟知识越多越反动一样的反动。博客、读书、思想,都是我无趣男人生的下酒菜,我一杯茅台博一篇,绣口一开就是天下,怎么会痛苦?就算偶尔痛苦,也不过是吃多了水煮鱼喝口银耳汤,换换口味罢了。 诚然对于某个人来说,世界的 99% 都是那么无趣、无奈和无聊,可我们的世界是如此丰富,仅仅那有趣的 1% ,就足够一个人去追寻十辈子;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掉欢乐的 1% ,偏偏去追逐那无趣的 99% 呢? 康熙想向天再借五百年,我没那么贪心,弱弱的问一句上帝,能不能借我五十年?今后上了天堂,给你打杂看门还债。 最后要我说,人生的意义还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是说,人活一辈子,总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有什么意义;亲民是说,人活一辈子,总要让熟悉他的人说,张三是个好人,张三走了大家挤几滴眼泪而不是敲锣打鼓放鞭炮;止于至善是说,人虽然不能选择父母和自己的天赋,但他可以选择做他爱做的事,求真,求善,求美。 《红日》送给大家,人生就是人生,既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无趣。 李克勤 红日 哦 ....... 命运就算颠沛流离 命运就算曲折离奇 命运就算恐吓着你做人没趣味 别流泪心酸更不应舍弃 我愿能一生永远陪伴你 哦 ....... 一生之中兜兜转转哪会看清楚 彷徨时我也试过独坐一角象是没协助 在某年那幼小的我 跌倒过几多几多落泪在雨夜滂沱 一生之中弯弯曲曲我也要走过 从何时有你有你伴我给我热烈的拍和 像红日之火燃点真的我 结伴行千山也定能踏过 让晚风轻轻吹过 伴送着清幽花香像是在祝福你我 让晚星轻轻闪过 闪出你每个希冀如浪花 快要沾湿我 哦 .......
个人分类: 明志|5563 次阅读|21 个评论
毛遂自荐与博士当官
考槃在涧 2008-11-17 17:53
昨天去了趟中关村图书大厦,今天中午趁休息的时间跑了趟甜水园,刚才又在网上买了不少,加起来一口气买了几十本书。有李淼老师的《超弦史话》,以前一直没买到;鸿飞兄推荐了多次的《西方政治思想史》和《狂热分子》,这些书还都没有到手。 已经到手的是一堆数学、物理书,几本光恒老师推荐的高阳的历史小说,还有这本《历史问题与问题历史》。买回来已经读了一半,一开始就有一篇有意思的文章《毛遂其实还有自惭》,和我前面写过的几篇文章有类似的观点,现在全文转载过来,在新浪网上有这本书的全部文章。 ------------------------------------------------------------------------------------- 毛遂其实还有自惭(转自新浪,作者刘诚龙) 毛遂在平原君那里当了三年食客,才不露,能不显,不惊不乍,不咸不淡,平原君没有正眼瞧过他,国有疑难怎么也想不到问他。秦国围住了邯郸,平原君想从千儿八百食客里挑选二十个有勇力文武备具者到楚国去游说求救,合纵于楚,选了十九人,想凑个整数,硬是想不起来凑谁,此时毛遂便自告奋勇,自个儿推荐自个儿,平原君还是有点不相信他,问他在这里几年了,毛遂说已有三年,平原君说:你在我的布袋里三年,是锥子应当早就刺破布袋显露出来了,可是你一直没露出来啊。毛遂说:我今天就是要请求你把我放进你的布袋。平原君见他如是说,就把他凑了个整数,同意带他出使楚国。结果,毛遂不辱使命,在平原君结结巴巴、不得要领向楚君陈述得夹缠不清之际,毛遂抱剑上前,巧舌如簧,舌灿莲花,以雄辩的口才说服楚王联赵结盟,共同抗秦。 毛遂这番举动,是人人皆知的事,但关于毛遂人们可能也仅仅只知这件事。毛遂这样露了一把,我曾经想当然地认为他此后一顺百顺,人生就此撰写满辉煌篇章。其实不是,毛遂后来死了,在他自荐之事没满一年,就死了,死因还真跟他自荐有关。原来,公元前二百五十六年,燕国趁赵国大战方停喘气不赢之机,派遣大将栗腹攻打赵国,派谁挂帅出征以敌强敌?赵王便想起了敢于自荐的毛遂,欲提拔毛遂为帅,统兵御燕。毛遂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赶忙到赵王那里去,不是去推荐自己,而是去推辞自己:不是我怕死,是我德薄能低,不堪此任,我可披坚当马前卒,不能挂袍任率印官,如是,则上可保国之江山社稷,中可保您知人之明,下可保我毛遂不为国家罪人。当年自荐,意气风发;此时自辞,何其乃尔?一个毛遂,判若两人,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赵王很是不解:先生去年自荐,才情高迈,真伟丈夫;如今脱颖而出,正是建功立业之时,怎么忸怩如小女子?毛遂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骐骥一日千里,捕捉老鼠不如蛇猫。逞三寸舌我当仁不让,仗三尺剑实非我能,岂敢以家国安危来试验我之不才之处。按说,毛遂此话说得入情入理,但赵王却为了展示自己求贤若渴,怎么也不听毛遂之言,硬是要他挂帅迎敌。 一个靠嘴巴子干活的人,哪里是人家拿枪杆子的对手?尽管毛遂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但也无法抗敌,落得个一败涂地。被赵国精心树立起来的人才榜样,是这么个样子?有何面目回去见江东父老,除了以死谢罪,别无他途。于是毛遂避开众人,到一个山林子里,拔剑自刎,鲜血淋漓地倒在毛遂自荐的神话里。 毛遂的悲剧是不是再次验证了枪打出头鸟?不,根本不是。毛遂不是死在毛遂自荐上,而是死在自己的一时之能上。在常人的眼中,只要有一能便想当然地一通百通,一专百专,一俊百俊,一能百能,文史哲,政经军,无所不能,无所不通,赵王认为毛遂三寸舌头转得那么出神入化,肯定是三尺剑也会舞得风生水起的,为了体现赵国对人才多么重视,便霸蛮地把毛遂滥用上了。 我读了小半辈子书,对大名人毛遂的事迹到前几天读了鄢烈山先生的《毛遂之死》才知道,真算孤陋了,可是这怪不得我,要怪也只能怪老祖宗的教育思维方式,我们拿历史人物来教育人,要么是一俊遮百丑,要么是一丑遮百俊,很少以一切人,人的一切来教的。可笑的是我们一些博士也跟鄙人一样寡闻。博士从政近年来几成风潮,却没几人能展其长的,原因何在?博士们只知有毛遂自荐,不知有毛遂自惭,到现在博士考公务员依然热火朝天,只有自荐,没有自惭,读毛遂只读一半,显然还是不够的。 新浪关于此书的链接: http://book.sina.com.cn/nzt/yc/lswtywtls/index.shtml ------------------------------------------------------------------------------------ 关于这本《历史问题与问题历史》,网上毁誉参半,有人说这本书讲的全是大家熟知的东西,看来现在大家的历史知识都是空前的丰富啊。公平的说,此书有的文章不错,有的文章不咋地,一天看完,长点知识可也。 回过头再说这篇文章,我们今天毛遂自荐的人不少,乱用毛遂的人更多。大家一方面努力在自己的领域建立起专业壁垒,另一方又努力的去突破别人的专业壁垒。没学过管理的人往往以为管理很简单,可能大家对管理的理解还停留在枪杆子出政权的水平上:只要有权力,就能搞好管理。 其实做管理这件事,真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说做官,搞政治很难的话,管理只有比这两件事更难的。为什么我们老骂政府的管理能力低下?不是政府不想搞好管理,不是政府手里没有权力,只是管理这件事情,真是一件很技术很专业的事;绝不是拿个Phd或者政治智慧很高就一定能做好的。它不但是一门学问,还是一种艺术;不但需要学习,还需要天赋。 我本人鄙视官,但并不鄙视管理。有可能很多人认为二者是一回事,其实二者的差别就跟潘金莲和林徽因的差别那样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860 次阅读|10 个评论
童年之死:媒体和成人的自扰
bookscent 2008-9-29 21:31
儿子在小学一年级顺利度过了第一个月。 9月1日上学那天,出发前的心情就像面对一个仪式。如果不是恰逢周一早上有例会,我 愿和妻子一同看着儿子走进教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这一天。在饱受正统教育的人的心里,这个平平常常的日子成为一生中无法解开的结。 我隐约记得自己刚上小学时的情景。那还是70年代,教室很简陋,课桌是像门板一样的东西,每个孩子都要自己带着板凳。我们是走着上下学。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本田字格是姐姐跑去给我买的。开始几天我很不乐意去,但很快情况就有了巨变,我 成了人人夸奖的好学生。那时只有语文和算术两门课,我几乎不太费力就能考双百分,我觉得上学很自然、很简单。那一段有着我此生中不会再有的简单和欢乐。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一年级的装备及书包的重量都在跟着GDP一同增长。 余光中在《日不落家》中写道:人的一生有一个半童年。一个童年在自己小时候,而半个童年在自己孩子的小时候。童年,是人生的神话时代,将信将疑,一半靠父母的零星口述,很难考古。 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我觉得我的这半个童年虽然不再如30年前那般简朴,但同样充满欢乐。我相信儿子的欢乐远不会少于我。 许多家长在感概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社会干扰多、游戏和交往匮乏,等等,似乎只有自己所经历的那种童年才是幸福的。这完全是成人掺杂着怀旧的一种偏见。 我曾经拜读过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教授大卫帕金翰(David Buckingham)的那本《童年之死:在电子媒体时代成长的儿童》(After the Death of Chil dhood: Growing Up in the Age of Electronic Media)(张建中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书的中文题目也许正迎合了上述想法,但其实它并不是这本书的结论。我觉得这本书之所以吸引我,是它的精辟并保持了中立与严谨的态度,它更像一本严肃的专著,而非不负责任的煽情。就如一场辩论会,书中给出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研究论据。 关于电子媒体时代对儿童的影响,书中引述了艾尔凯德的一个观点,这也成为全书的一大亮点:书报这些旧媒体需要识字才能阅读,这是一种天然的知识障碍(intellectual barrier),而电视的普及消解了这一障碍,让儿童早早地接近了原本属于成人的世界,这对儿童的成长是催赶式的。或者说,当初印刷品将儿童和成人分开,如今重新整合到了一起。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童年的体制化(institutionalization of childhood)问题也出现了,儿童的教育成了固化的机构按照固化的程序所进行的一种职业化的行为。还有,儿童作为一个新的市场目标,也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商业化的围追堵截。等等。这些认识是深刻的,但只代表了一个方面。 书中同样也展示了另一方面,认为电子媒体的出现对儿童是一种解放。我更相信这一点。这不仅是面对现实的积极选择,也是事实。 有MP 3播放装置,即便我们再忙,也可以保住儿子听故事的乐趣;当儿子痴迷于电视《哆啦A梦》的想像力时,我们会引导他读书,告诉他更多有趣的故事是在文字里;在电脑上玩了游戏之后,儿子发现去室外和伙伴们嬉戏更有魅力,从此对室外活动更加迫切也更加珍惜,每天都想着出去。玩是人的天性,儿童对快乐的单纯诉求得到了更丰满的满足,这有什么不好吗?每天下班回到小区,看着一群满嘴新词儿的孩子满头大汗沉浸在玩沙包的传统游戏中,我绝不会相信这一代孩子会有什么变异。 如果我们成人能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突破传统的价值理念,就会发现,电视电脑电玩的普及只是有限地改变了游戏的形式,知识障碍的消除莫不是让儿童在更公平的平台上成长。我相信,如果我们真能透彻把握这个娱乐时代的特点,就总会有办法利用电子媒体所提供的可能性,引导孩子全面发展。 媒体对童年之死的话题乐此不疲的夸大,利用话语权咬住所谓典型案例死死不放,不过是为了吸引眼球。这是成年人的自扰,与儿童无关。 《联合国儿童权利保护公约》第13条规定儿童有自由表达的权利,第17条规定儿童有接近各种媒体的权利,第31条中确定儿童有休闲以及参与文化生活的广泛权利。让我们一起回味《童年之死》一书的最后一句话:我们必须有勇气准备让他们来对付这个世界,来理解这个世界,并且按照自身的特点积极地参与这个世界。 电子媒体时代,童年正得到解放。我们不如将担心搁置一旁,以饱满的好奇心看着孩子如何青出于蓝。
个人分类: 开卷有益|6000 次阅读|0 个评论
道德、经济学与世俗智慧 妙言摘录
wangfangnk 2008-9-20 04:37
这是以前读一篇经济学文章时摘录下来的句子,一直觉得经济学对于社会道德法制之类的分析,从理性人最基本的利益最大化出发,揭开那些温情脉脉的道德面纱,绕过那些收效甚微的理想主义的美好说教,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别人,然后在人类道德最底线的基础上建立约束和法律制度,实在是人类最伟大的进步。 这几天被毒奶粉整得很愤怒,也很无奈,不由得又翻出了这篇旧的摘抄,再看看,很感叹。 经济学与世俗智慧妙言摘录 最近看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上转贴的CROCK的经济学与世俗智慧一文,觉得其中有许多对经济学原理与一些世俗智慧的精彩论述,深入浅出却又引人深思,颇有趣味却不失严谨,现摘录如下,以时习之: 1.所以民主制度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无非是让两只力量相当的狗互相咬,最后都成了看家狗,轮流看家。主张天无二日,地无二主,一山不容二虎的单一思维,实在不是世俗智慧。 2.越是追求控制的组织,越会倾向于选择听话的官员,而不是越有能力的官员,决策者得到的信息就越失真。你的权力越大,人们欺骗你的积极性就越大。 3.至多我们只能通过辨明好事与坏事来推断),那么不要急于给人定性,可以鼓励那些坏人出于假装好人的目的不得不做好事,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至于把一个本来不怎么坏的人逼成坏人(用博弈论的话说,就是预期的自我实现:你认为对方是坏人,所以就处处对他坏,因为你对他坏,出于自卫,他不得不反击或者做了对你不好的事,于是这刚好让你证明他果真是坏人。 4.对于不幸的个体,有一句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其可恨之处. 5.任何人不需要为他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忧虑,应该羞愧的是没有做好自己能做并且应该做的事情。如果没有能力帮助别人,我们首先要帮助自己获得心灵上的自由。 6.古老犹太法典里的一句话:容忍不能改变的(仁);改变能改变的(勇);知道二者的区别(智)。 主意只要是好的,哪怕他受利益集团的驱使也可以接受;主意如果是坏的,哪怕目的再纯洁也枉然 7.不能狠狠惩罚那些我们认为有害的犯罪实在不是因为这种行为应该原谅,而是因为无法给那些比这种行为更严重的犯罪处以重罚。 8.中国古代的韩非子曾经提过:医生为病人吸出伤口的毒不是因为亲情,而是因为利益。 9.任何主张通过增加监督机关的说法都需要经得起人们这样的推敲:谁来监督监督者?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奥肯剃刀原理完全适用:如果对反贪局长的监督难度与直接监督其他局长的难度一样,那么为什么要增加反贪局?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隐含在一个叫核心定理(core theorem)的命题里(Basu,1998):凡是能被最终实施的行为是包含社会所有成员在内的大博弈的纳什均衡,如果不是纳什均衡,那么通过增加科层的级别(例如设置反贪局、稽查员、巡视员等)不能提供新的好处,除非科层数目的改变打破了原先的均衡,并且产生了一个新的福利更高的纳什均衡(完全有可能产生一个更差的均衡)。 10.一个良好的制度是稳健的,而不是实施一个刀刃上的均衡。先小人(非均衡路径的规定)后君子(均衡路径的规定)的制度就比先君子后小人的制度更稳健,因为它能抗万一高估了政治家水平的风险. 11.关于宽容。宽容作为先动(first moving)策略是应该值得鼓励的,但是作为后动方(second moving),宽容却并非是一个对个人对社会最有利的策略。 12...
个人分类: 信息经济|40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蜜蜂的神奇世界
bookscent 2008-9-1 17:50
今年春天的某个上午,我们一家3口来到海淀公园。这一次,和风美景不再是最让我陶醉的,我的心思在手里的一叠稿子上。这是即将付印的《蜜蜂的神奇世界》的校样。 数日后,当这本书出版的时候( http://www.kbooks.cn/bee/ ),我有一种按耐不住的冲动想写一篇上好的书评,几个月过去了,却一直不能实现。我再一次体验了激动至无语的感受。 看过这本书的我的同事写下了一些文字,这里供大家参考: --------------------------------------------------------------------------------------------- 探究蜜蜂世界的图片饕餮《蜜蜂的神奇世界》 刘四旦(科学出版社) 《中华读书报》2008年8月27日 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对蜜蜂的认识远不如对身边的猫猫狗狗来得亲近熟稔,但我想于尔根陶茨教授的《蜜蜂的神奇世界》会改变人们的这种看法:蜜蜂的存在与你我休戚与共。 于尔根陶茨教授不愧两次荣获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欧洲最佳科学家的称号,他的这本科普著作令人耳目一新。图文交替,研究者的学术创见、新的知识与现有的知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根学术探究的主线贯穿始终,让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许多有趣的知识、还有或许对你来说是常识的东西在这里给了你全新甚至是颠覆性的解释。 图片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被使用。220多幅第一手的精美图片,蜜蜂世界在高倍的镜头下纤毫毕现,神奇而壮观。 画面外摄影师屏息凝神的专注与虔诚通过这些图片感染了你,你不得不带着对生命的惊叹和敬畏来摩挲品味这场图片的饕餮。图片的确像作者所设想的那样,对解释神奇的生命世界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自然科学题材的枯燥乏味在这里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充满神奇魅力、令人叹为观止的微观世界。 这场丰富生动的视觉盛宴,使人联想到了雅克贝汉天地人三部曲中的《微观世界》。这部获得1996年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的记录片,拍摄出昆虫世界的宏大场景,恢弘的音乐配合着镜头的想象力展示出大自然造物主的无穷奥妙。《蜜蜂的神奇世界》也给了我们类似的震撼。有所不同的是,科学探究的理性在这里替代了音乐的空灵,通俗简约但不失严谨的文字把你带进了画面内外的蜜蜂世界。如果说《微观世界》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法国气质的浪漫,那么《蜜蜂的神奇世界》则阐释着德国人的理性哲学;如果说观赏《微观世界》我们须保持静默,倾听和观赏这奇迹,那么阅读《蜜蜂的神奇世界》更需要的是凝思:不时地掩卷沉思,继而循着镜头的方向和作者的文字一道去深入探究生命的奥妙。二者终究是殊途同归,人们发现,与自然之间的接触,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其实对我们来说始终是一种需要,它让我们感受到生命存在的奇迹,感受到生物之间奇妙的感应和联系。 文中关于蜂群是一个由众多个体组成的哺乳动物或荣誉哺乳动物的提法非常新颖。蜂群是一个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上,自觉组织并存在复杂调节系统的有机整体,那些体现哺乳动物优越性的特征。本书循着这一思路介绍了蜜蜂各种体现哺乳动物特征的令人惊奇的行为,比如清理蜂房、照料蜂卵、服侍蜂后、访问花朵、吮吸花蜜、生产蜂蜜、建造蜂巢、守卫蜂巢、保暖或降温等等,甚至与我们人类自身所具有的特异或基本的特征,如饲喂、争斗、睡眠、交流、行贿神奇的蜜蜂世界就这样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你眼前。从这点上讲,将蜂群视为哺乳动物并以此谋篇布局是作者的一个精妙设计,这超越了一般科学家做科普读物的想象!把高高在上的科研活动通过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辅之以精美图片,带你走进了神奇蜜蜂世界的深处,你不得不喟叹于这种最令人惊叹的生命形式,甚至对天地万物生出一种顶礼膜拜的冲动。 蜜蜂的吃喝拉撒睡、甚至性、行贿、皇室政权迭替,简直就是人类世界在昆虫王国的影子存在。在你不自觉地将人类与蜜蜂比对的过程中,这本书告诉你很多关于蜜蜂的有趣知识,也纠正了一些我们错误的看法。比如在关于花,蜜蜂知道些什么?一节中介绍的关于蜜蜂的花朵知识,再如温度与蜂群智能等。再去百度知道上看看关于蜜蜂在什么情况下螫人的问题,各种答案令你啼笑皆非。我想书中的解答会令你信服,并在遇到类似情况时会做出合适的反应。蜜蜂以慢动作看物体,对我们来说很模糊的动作能被蜜蜂分阶段看得一清二楚,许多害怕蜜蜂的人驱赶蜜蜂或黄蜂时手突然的移动,往往更容易招来攻击。 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更有意思的可能是从中领略研究人员探知未知世界的巧妙手段。比如通过设计行为实验来测试蜜蜂的认知能力;在刚羽化的工蜂胸部背板粘贴微型芯片观察他一生的采集活动;通过热敏照片研究巣脾的建造、子脾小气候的控制等等。这说不准是青少年成为未来大科学家的启蒙呢。 虽然笔者有一些生态学的专业背景,但本书所展示的蜜蜂作为一个物种所承载的生态意义却远远超乎我的想象。由于对农作物的受粉贡献巨大,蜜蜂成为欧洲第三大最有价值的家养动物。蜜蜂之于植物,犹如人类之于地球。蜜蜂为植物授粉,在植物界扮演支配者的角色,这与人类在地球上扮演的角色非常相似。类似的表述书中比比皆是,以至于让你觉得在生态学的基础教程中应该对生态系统中关于生产者的描述进一步细化,需要加入蜜蜂的身影,以彰显其在植物世界的重要地位。这一切顺理成章地在书中归结到对蜜蜂和人类的未来的探讨,并达成共识:保护蜜蜂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我想说的是这多少给人一种危言耸听的感觉,对一个物种的漠视与过分拔高同样不合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不可能用这种由此及彼的简单线性推理来预测其未来。我更希望这些论断的初衷是让人们正视蜜蜂的生态意义,推而广之去重视与人类一样的其他生命存在,保护物种多样性。 一直试图想廓清这是一本给什么人看的书,到现在这个问题依然困扰着我有多少人会主动去关注蜜蜂的世界呢?但我想就如同蜜蜂访花一样,这枝在书丛中骄傲绽放的美丽花朵,已经拥有了吸引蜜蜂的丽质,有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它,并带动更多的读者去欣赏它。无疑,这些读者将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因为,穿行在这个赏心悦目的神奇世界将带给他一次精神的洗礼:震撼于一个与他生息相关的遥远存在,并对生命和身边的世界开始认真的思索。而这仅仅是开始,因为,他掀开了蜜蜂世界的这口魔井:发现的东西越多,越有更多的奥秘等待去探索。人生另一口魔井难道不会随之而打开吗? --------------------------------------------------------------------------------------------- 荣誉哺乳动物的生存之道 贾明月(科学出版社)http://odetteyyd.ycool.com/post.1921617.html 现在有5秒钟的时间给你,想一个跟蜜蜂群体有关的词。 好,时间到。你的答案是勤劳还是协作?或者更有科学素养一点,是舞蹈?如果时间再多些,或许有人会回想起天才的建筑师称号和美味的蜂王浆。但是,这种随处可见的小生物拥有着多么奇妙的生存武器,多数人可能一无所知。 就让我们从舞蹈说起。第一个发现并详细讲述蜜蜂跳舞故事的,是奥地利的动物行为学家卡尔冯弗里希,他凭借至今令人叹服的研究成果获得了197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冯弗里希1886年生于维也纳,家庭坚实的科学背景让他甚至在上学前就拥有了一个私人的微型动物园,对自然界的兴趣得到了充分开发,并被他珍视一生。冯弗里希的主要研究对象除了蜜蜂还有米诺鱼,一种通常被用作鱼饵的鲤科小鱼。对于把50多年的时间花费在这两种不起眼的小动物身上,他的解释是:从任何一种动物中,我们都可以窥得生命的几乎全部奥秘。 也许正是这句话,让冯弗里希的研究工作后继有人。2007年,追随者之一于尔根陶茨在《蜜蜂的神奇世界》一书中,全面总结了自己和先辈们的研究成果,这也是蜜蜂的生活第一次如此深入地通过文字呈现在公众眼前。书中叙述最精深细致的一段,正是关于蜜蜂跳舞传递信息的描写。要知道,同在威尔茨堡大学,陶茨可算作冯弗里希的徒孙,如此优良的师承怎能浪费。原版德文版书名中使用了Phnomen一词,有不寻常的现象之意,陶茨用这个词来形容他所熟悉的蜜蜂世界。 蜂群超个体是陶茨最为津津乐道并在全书中努力向人们推广的概念。所谓超个体,是美国生物学家威廉惠勒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指将一群个体合在一起,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生命的生物体。这个概念的外延可以不断扩展,甚至有人认为整个地球也可以当作一个超个体。具体到蜜蜂,是指视一群蜜蜂为一个脊椎动物,或者更进一步讲,一个哺乳动物。蜂王和雄蜂分别相当于卵子和精子,各司其职的工蜂们则相当于不同器官组织中的一个个体细胞。 这可不是异想天开的科幻思维,蜂群与哺乳动物的相似之处比你能想到的还要多。 如果仅把蜂王当作蜂群的后代,哺乳动物和蜂群的第一个相似点就是,它们的后代数量都很少并且都被细心呵护,构成这种呵护的哺育方式和发育小环境也大体相当。二者都由雌性的特殊腺体分泌营养液(分别是乳汁和蜂王浆)哺育后代,不同的是,蜜蜂幼虫是被姐姐喂养,而不是母亲。哺乳动物有子宫保护胚胎的发育,而蜂巢中幼虫生长的特定区域子脾,也承载同样的功能。另外,二者都拥有超凡的学习和认知能力,蜜蜂的聪慧相信许多人已有了解,而可能不为人所知的是,子脾的温度(35℃)竟也几乎和哺乳动物的体温(36℃)吻合! 可能已经有人在头脑中绘制一幅雌雄同体的蜂群怪人图了,不过且慢,蜜蜂们也许会认为这是对它们生存策略的侮辱。第一,你能想象一个人的一只手在家里打扫卫生,同时另一只手在千里之外招惹一朵紫罗兰吗?同一时间,一个哺乳动物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行动,而蜂群则把一个个细胞分散开,覆盖的范围比自身的尺寸大了几千万倍。第二,你能想象一个人的心脏出了问题,然后皮肤细胞纷纷转化为心肌吗?工蜂执行任务时有分工,可是一旦蜂群内的情况或环境有所变化,它们也可以转换角色,让整个群体继续运转。可以说,工蜂们不止相当于体细胞,还是一生都能保持分化能力的干细胞。人们多年来对哺乳动物成体干细胞的转分化能力争论不休,日本研究者去年报道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轰动了全球科技界,而蜜蜂,已经把这项技术熟练地在自身应用了上千万年了。 受制于环境,是生物生存繁衍的重大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讲,摆脱环境束缚的能力标志了物种进化程度的高低。这一点,哺乳动物已经做到了极致,而作为昆虫的蜜蜂,也结合了高等生物和低等生物双方面的生存策略,同样攻克了这道难题。 也许有人会对上文提到的35℃的子脾表示疑问,这个温度的意义何在?事实上,蜂群每年酿造的大部分蜂蜜,都被工蜂们用来加热子脾,耗费这么大的能量来维持温度,难道只是为了暖和点儿?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提到蜂群与哺乳动物的第三个不同点:并没有一群大脑蜂或者指挥蜂充当施令者的角色,蜂王只是生育机器,工蜂们各自为政却有条不紊。没有指挥,也没有串联彼此的神经系统,在日常生活,尤其是事关存亡的采集活动中,交流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事,也是蜂群智能的最高表现。而陶茨的研究发现,那些能准确传递信息的工蜂,正是在接近36℃的温度下发育而来的。蜜蜂花费大部分的心血来创造智慧,这件事对人类也是颇有寓意的呢。 作为一位拥有生物、地理、物理多方面专业背景的社会生物学家,陶茨在专业内外均涉猎甚广,也乐于为杂志撰写书评。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才始终不忘提醒自己站在进化和哲学的高度,跳出动物行为学的框架,以更广阔的视角探查眼前这小小的昆虫。 目前世人对陶茨的评价中,最光彩的一句大概就是说他与理查德费曼有许多共同之处,没错,就是那位顽童式的物理学家。他们都写出了精彩的科普作品,都对自然保持着孩童般澄澈的欢喜赞叹。在博物学家这个词即将成为历史之前,从满眼的分子、细胞中抽出目光,阅读一些关于自然界小小存在的有趣文字,或许可以暂时拾回那已久被遗忘的、最初吸引我们的曼妙生命世界。
个人分类: 开卷有益|8093 次阅读|0 个评论
《沉思录》让谁沉思?
bookscent 2008-8-30 22:33
(转载自本人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cb9a70100ahzd.html ) 英文meditation这个词有两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次是听Sting演唱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那首略显晦涩的歌曲Shape of My Heart,第一句就是He deals the cards as a meditation。歌词很有挑战性,害得我反复品嚼,一度欲罢不能。 再一次,就是今年《沉思录(Meditations)》一书的热卖。这一回,我是彻底看不懂了。不是书的内容看不懂,是何以热卖没搞懂。 我记得三联书店2002年出过一版,也是何怀宏教授译的,却没多少人知道。这次中央编译出版社一口气出了《沉思录》、《沉思录-中英双语典藏版》、《沉思录-青少版》多个版本,在各大书店都被摆在了明显的位置。出版社很善于赶趟儿,三联的自然也就再版了,甚至连梁实秋先生翻译的版本也出现了(江苏文艺出版社)。此外还有陕西师大版的《马上沉思录》等。同样的内容蜂拥而至,这样的景象在书界已是司空见惯。 中央编译版的《沉思录-中英双语典藏版》封面上有一行字:温总理读了百遍的案头书。这行字可不是放在腰封上、书签上或是什么附加材料上,而是真真地印在了封面上。看到这样的包装,我忽然想起在一期鲁豫有约里鲁豫坦诚敬告某位嘉宾的那句话:别拿总理说事儿!我觉得策划这本书的人是否也该沉思一下:这合适吗?领导人也能成为商业元素(和国际接轨?),也许只有中央编译社有这个底气。 不仅如此,在这行字的下面还有一句:每个人都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这行字让我一阵恶心。把话说到极点是不负责任的商家惯用的伎俩,没想到在如此严肃的读物上也出现了。后来听说这句是从何老师的话里引出来的,我看了上下文,方才有些理解。 照这样看,策划者大概试图把这本书定位在大众励志读物上,这让我颇为困惑。问题是,从市场表现来看它还真的火了,这让我更加困惑。我本以为这种书应该是小众读物。我在想,读者的独立意识都到哪里去了?这么容易被忽悠?我实在看不出这本书对大众而言有多少可读性,让它承载类似普及或启蒙的重任恐怕谈不上。 说心里话,我觉得何老师的译文应属上乘,但我对诸如译文准确简练,优雅凝神的评价仍不敢苟同。作为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帝王,马可奥勒留的原文我们不易看到也未必能看得懂,英文译本恐怕也不止一种,如今再转到中文,什么叫准确已经难以界定了。至于文笔,我看也不要期望能把它当成文学来读。这种古典作品,究竟有多少人有耐心去咀嚼它并且嚼得烂?网上已经有人在说看不太懂了。青少版当然读着省劲儿,但那已经不再是《沉思录》了。 我当然不否认这是一本好书,毕竟是伟人名著,密密麻麻的表述里满是真理和建言。杨绛先生在《走到人生边上》里写道: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自省录》(注:就是《沉思录》)是他和邻邦交战中写成的。我的《自问自答》是我和自己的老、病、忙斗争中写成的。在斗争中挣扎着写,也不容易。拉一位古代的大皇帝作陪,聊以自豪吧! 但是,宗教般的说教对自卑自责者是一种无上的精神营养,对不乏主见者不过是多余而分神儿的唠叨,而对凑热闹的却只能是一次走过场似的作秀。图书策划者非要不分高低地把大家都忽悠过来不可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它被越来越多的跟风购买者扔到一个角落并逐渐淡忘的时候,您是否觉得,对一本好书而言,有时候畅销也是一种伤害,相互的伤害。 出版者大可以因为商业上的成功而窃喜,但要真以为自己为民众提升智慧做出了贡献,那可就是太过自作多情了。 今天中午,我在书店又看到中央编译社出的《道德情操论》,和《沉思录》一样的包装风格,封面也印上了一句话,一样的火爆并且字体更大:温家宝总理五次推荐的大师巨著。我当然还会翻翻看看,但这次仅仅是翻翻足矣。 下班的路上,我听着MP3,还是那首Shape of My Heart。Sting沧桑而不失细腻的嗓音配上优美的曲调,才是我当下的心情最需要的。 我一直觉得,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精神食粮,是多样性让我们的生活如此精彩。对于图书,在品种增长的同时,我们可否让每个品种都单纯一些、地道一些、独特一些,精英的归于精英,大众的归于大众,该厚的厚,该薄的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帮人用尽了智慧,结果却是让一些不伦不类的四不像充斥在我们的周围,甚至连严肃的话题也成了娱乐业的一部分。
个人分类: 开卷有益|3828 次阅读|2 个评论
幻想之眼
bookscent 2008-8-30 22:24
(转载自本人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cb9a70100a6hh.html ) 看以情节取胜的作品,是一种思维按摩,你只需被动地享受。看以思想和文字取胜的作品,则更像是一种思维体操:你要参与,要动起来。 张文质的《幻想之眼一个教育者的内在冲突》说不上该叫随感录,还是梦呓。它没有什么情节,更无悬念,充满了无头无尾的句子,也无所谓前后,你可以从里面任何一段读起,毫无妨碍。我被它吸引,一字不漏地读完。我想,与其说是在读它,莫如说是在以它为引子来思索自身。 就像照哈哈镜,有趣的不是镜子,而是镜子里照出的自己。这种书立了一面镜子,好看与否和你自己很有关系,看你是否有一双幻想之眼。 他写出童年的质量往往就是我们一生的质量这样的话,没有展开论述,更没有讲一个故事作为旁证。但有这一句也就够了。作为一个6岁儿子的父亲,这10几个字足以让我浮想联翩。有很多时候,我想表达一种感受,却苦于找不到恰当的文字,这一句话,正是我求之未得。 还有,我们真的要避免无限夸大我们这个职业的崇高性和它的能力。我觉得这不只是在说老师,套在我所从事的编辑这个行当上也是一样。这又是我一直想说的。 再比如,一种强制,如果突然在空气中消逝了,该有多少人失去生活的方向啊!我又何尝不想表达同样的意味:我们往往是被裹挟着往前走,甚至包括我们的那些所谓业绩,也常常是在某种强迫或无奈下完成的,以至于,强制反过来成为我们的一种需要。 所谓一句话的力量,就是在这样的互动和思索中体现出来。 好在,《幻想之眼》不是无病呻吟虚张声势,也不是精致却不中用的散文诗。我感觉出作者乃是一个饱经实战历练的教育工作者,而非闭门于书斋的所谓专业作家。幸亏如此,保证了它依然有血有肉,掷地有声。 这样的书,当然不是正餐,但它能成为很好的点心,饿了随手拿起吃点,味美又毫无完成任务的压力。
个人分类: 开卷有益|45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诗:同情绪一同舞动的文字
bookscent 2008-8-30 22:22
(转载自本人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cb9a70100a20t.html ) 有很多时候,某种情绪控制着我们。 喜悦,激动,悲愤,哀伤,等等。一声叹息,一句怨骂,或是一个夸张的动作,这些最为直接的抒发,总是缺乏力量。它们可以满足一个人的一个瞬间,却不能成全一群人的一段时间。 此刻,我们需要一种形式,将情绪传播。 如果不是汶川地震,很多人可能忘了,舞台上还有一种节目叫诗朗诵。看着演员们含泪吐字,我在想,为什么是诗歌?为什么在这样的时候,人们总是选择诗歌,而不是别的什么。 过去我从未产生过类似的疑问。是岁月,拉开了我与那些单纯事物之间的距离,让我不由自主,要去重新探究,重新审视。 细细品味,一切都不难理解。 首先,是诗的音乐性。歌曲和音乐总是能把我们带入一种情绪,或是用来寄托一种情感,其中的奥妙,甚至包括了生理上的要素。诗、歌、音乐、舞蹈,其起源之初是一体的,只是后来才彼此分家。诗,只剩下了文字,但依旧保留了节奏感和形式美,以及对意境的追求。抑扬顿挫,最能抒怀。 其次,是诗的快捷。七步之内能成佳作。创作之快,是散文小说之类或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相比的。 再有,是诗的庄重。顺口溜、三句半等等,有诗的形式,却不过是轻浮自娱的游戏,难登大雅之堂,何谈去承载悲剧的重量。 当然,还有诗的通俗性。它不像交响乐那般晦涩,总是让未受训练的耳朵不知所云。它的意思就在它的文字里。诗是情绪被简单装裱后的外化,是由俗及雅的桥梁。 中国是多愁善感的民族,也是诗的国度。诗歌艺术之妙,独具一格。只可惜,今人 忙忙碌碌,哪有情志去享受。其实,那既不费时间,又简单易行。 我很怀念我中学时读过的流沙河写的那本《写诗十二课》,通俗明了、引人入胜,现已找不到这本书了。眼下正在读张有根、翟大炳合著的《中国诗歌艺术指南》(广西师大版2008年4月定价15元),只有15万字,35篇短文(自称是通往诗歌后花园的35条路径),易读易懂,值得推荐。
个人分类: 开卷有益|45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安澜园:废墟与记忆
bookscent 2008-8-30 22:15
(转载自本人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cb9a701009j3h.html ) 无论是名人故居,古村落,还是名胜遗址,前人遗物给我带来的震撼总是始料不及。 我亲见这些人文景观的次数并不多,但每一次都刻骨铭心。身处其中,感觉近旁的空气都发生了变化。朽木凉石散发着一种湿湿的纯净气息,挥之不去。此时静静地站立或慢慢徜徉其间,我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呼吸,舒缓的节奏宛如时间的流逝,我试图用想象力去弥补残垣断壁, 去勾勒这里曾有的热闹,将并未经历过的从前虚构成自己内心深处的记忆。 产生这种微妙的情绪波动不由自主,难道我和古人心有灵犀? 我想,如果我们能抛去审视历史的政治滤镜,将视野从朝代的久远收回到生命的长度,进入古人生活的原生态,就一定会看到,这些场景中上演的情节与今人的喜怒哀乐如出一辙,或者更为精彩。而宿命般的衰败,正可以让人在类似举目颓垣又断椽,繁华回首付云烟(清陈鸿诰《重过安澜园》)的叹息中反思自己正在经历的年华。 所以,以场所为研究核心的历史著作总能引起我的兴趣。一座塔,一处园林,一片旧宅,等等,不论它们已沦为什么样的废墟,只要还留有确切存在的依据和痕迹,都会让原属纯粹书本上的历史变得更加鲜活可信。 安澜园,盛于明清时期、毁自太平天国兵火的江南名园,位于浙江海宁,今只残存几处景点。一代代的人惦记着它、研究着它。海宁学者张镇西先生的新著《失落的安澜园》(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汪曾祺题写书名),与其说是一本园林书,不如说就是一部地域历史读物,能打动我们的远不只是不同凡响的园林构建,更有背后传奇般的故事。 当年乾隆南巡,为治理钱塘江的事日夜不安,希望早日海静澜宁。乾隆在这片雨凝花气一团紫,烟幻树光千种青(清俞兴瑞《侍家大人游安澜园》)的园子里驻扎,赐名安澜园,叹谓安澜天下。 安澜园长久地兴盛过,所以它的毁败才让人倍感失落。岂期欢乐难再得,春风一去栏杆涩。(清杨凤翰《安澜园歌》)。第一眼在这本书里看到安澜园精细的复原图时,我多少有些震撼。我能感受到,学者们所醉心的研究,一定参杂有对先辈高超技艺和高雅生活的追恋。 读这本书的时候,正值四川地震。我在想,其实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长久依恋的圣地,也许就是自己简陋的家。对那些深陷于灾难中的不幸者来说,这次被毁家园的一砖一瓦都曾经是那么美好 让我们想象这样的场景:若干年后,某个老人站在一个地方,向他的子孙叙述这里曾经发生的惨烈一幕,然后告诉后人,人有旦夕祸福,天下永远安澜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只要我们曾经幸福过,就会有不死的记忆留在心中。
个人分类: 开卷有益|5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山南水北
bookscent 2008-8-30 22:12
(转载自本人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cb9a701009eri.html ) 如果一个功成名就的人有一天突然离开都市,回归田园,总会让我有这样的判断:这是一个实现了财务自由的人的高超之选。 所以,像韩少功这样的名作家,在子女自立、二老归天、温饱不愁之后,回到山村种地劳动,我看远不能叫归隐。身边依旧有电话、宽带、卫星电视,也没有停止写作,并且成书后依然能出版,出版后还大受欢迎。如他自己所说:真正的隐士是不会出版作品自我暴露的,所以,与其说是出世,不如说是入世,与其说是退避,不如说是进发。 这本记录了他湖南山村生活见闻和感悟的长卷散文集《山南水北》,让我爱不释手。我想他的稿费收入也不会比他务农的收益要小吧。 兼得城与乡的益处,在主流和边缘之间自由过渡,这不正是很多人(包括本人在内)所想往的生活吗? 《山南水北》吸引我的是它传奇般的情节、诗般的文笔、哲人般的思辨。是下面这段话让我毫不犹豫买下了这本书:一个脱离了体力劳动的人,会不会有一种被连根拔起没着没落的心慌?会不会在物产供养链条的最末端一不小心就枯萎?会不会成为生命实践的局外人和游离者?连海德格尔也承认:静观只能产生较为可疑的知识,操劳才是了解事物最恰当的方式,才能进入存在之谜这几乎是一种劳动者的哲学。 读这样的作品,我有时常会生出许多难以摆脱的疑问。 作家的知识和素养让同样的山村生活在他眼中的意义(幸福感、趣味性,等等)远别于一位普通老农。这是一种主观上的提升,这种提升的能力源于自身受过的教育、多年的积累。我想,我们无论身在何处,都应该可以靠自身的力量来找到某种想要的感觉,而不一定非要身处某一个特定的环境。 比如,就算是身在喧闹浮躁的城市,我们依然能打造田园般的心情。同样,如今的农村也并不是世外桃源。在韩少功的这本书里,我们也看到了阴暗面,看到了一些和城市里大同小异的世态万象。 那么,为什么大家总还是想着要回归自然?那种纯朴的、对任何人都会带来同样感受的标准化的自然真的存在吗?我看没有。 我无法将这样的自问自答进行下去。有点累。我倒是觉得韩少功用进发这两个字可谓恰到好处。没有哪一种目标明确的变化不需要付出努力,包括归隐。抱怨外在不如修炼自身。 见我看《山南水北》,爱妻拿出Peter Meyle的《普罗旺斯的一年》(A Year in Provence)。一中一西,放在一起阅读会很有意思。
个人分类: 开卷有益|48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客主题之读书
fxf 2008-8-23 18:04
??博客主题的四个词,来自家中悬挂的中国结,那是01或02年制作时,随意提出的,今天看来,亲手制作的中国结简陋、陈旧,只是四个词的意义,依然揣在怀中,丰富着、沉淀着,多少情思融入其中,冷暖自知。想想,尘世的凡人,不管我们知不知道,也不管我们愿不愿意,人生岁月,其实就是一个词或几个词的影子,而我们的一生,只是诠释。 ??读书,对于我的意义,夸张一点,怎么肯定都不为过,反之,怎么否定也不为过。在父母、弟妹眼里,我是另一个样子,一个我根本不会承认和相信的样子,在外人眼里,我的样子会更离谱,因为从他们的眼神里,我能够知道亲人和外人对我的误读有多深。实际上,哪一位知识分子不是这样呢?仔细想想,如果不把读书和我们联系起来,不把读书作为背景,不把读书作为土地,任何猜测下的我们的样子,都必然是偏离的、扭曲的,何况,阅人如同读书,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清雅见风骨,流氓见色情,小贩只见钢镚闪。 ??读书,塑造了自己喜欢的模样,至少,是真实的模样。唯有读书时,心才能沉下来,如同停泊在湖边的一叶扁舟,静静地飘在水面上,偶尔随着过路的风摇摆几下,那也是安静的,水纹不会荡得很远,只是懒懒的几个圈,这时,才能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真是沧海之一粟,并且是最小的那一粟,而自己的全部价值,就在于完成这一粟,所有现实的或想象的风雨,所有现实的或想象的波澜壮阔,仅仅是一种回忆,曾几何时,年少轻狂的心灵,想要探索做人的秘密,今天才明白,人的一切,终将成为回忆,这就是做人的秘密。 ??读书,是我最重要的日常生活,书中自有什么,主要是看我有什么书,我想要什么。最近这几年,我最想要的就是安静,安静的以致宁静,安静是描述环境的,宁静是描述心灵的,描述心灵最好的词不是宁静而是沉静。宁静虽然已经是一种境界,但多少显得稚嫩,唯有沉静,需要曾经沧海、除却巫山的阅历,而这阅历,并不需要事事亲为,否则,再丰富的阅历也是单薄的,读书是阅历丰富起来的另一个重要途径,甚至是知识分子丰富阅历的主要途径,所以才有了诸葛亮的致远之志,所以才有了康德的传世之作。 ??读书,是最好的交谈,现实的交谈容易散漫,虽然散漫也是一种享受,但长久的散漫就会滑入无聊,尤其是对等的交谈,在不对等的交谈中,聆听是另一种享受,好的教师上课,学生更喜欢的是洗耳恭听,而不是传说的互动、频繁的问答。读书不会有这些顾虑,读书时,读者是略显傲慢的主人,决定着交谈的时间、方式,常常是以最不理想的时段、最不尊敬的姿势,读着最喜欢的书,这样的交谈,读者拥有绝对的主动权,而且,在读书中,读者可以随时、多次戛然而止,比如,《董桥散文》,我至少上三次,拂袖而去,实在是读不下去。 ??读书,是一个学者的基本功,一个不肯或不会读书的人,难成大器。不肯读书的学者,容易因为无知而成为蠢货,甚而开始无德;不会读书的学者,容易因为无识而成为糊涂蛋,甚而开始无趣。我宁愿成为糊涂蛋变得无趣,也不愿意成为蠢货变得无德,于是,经常读书,虽然有时候也读不懂,变得很糊涂。读书,已经成为我最快意的事之一,或春日草坪上,或夏日树荫下,或秋日披衫,或冬日拥被,手捧一书,淡淡墨香弥漫,字里行间闪烁着,作者睿智的眼睛,浅浅的微笑,若能得知己,何必红颜?一样的逍遥、浪漫! ?? 于是,读书注定成为第一主题。
个人分类: 关于博客|3798 次阅读|1 个评论
读书 生活 回味
wangdh 2008-7-13 02:43
读书 生活 回味 王鲁平 ( 2008.5 ) 人生于天地间,生而无惑者,至少我不曾见过。有惑读书,乃是正道。步入社会,芸芸众生,为人处世得当者,终为胜者。而达此目的,不读尽人生百态恐怕难以水到渠成。至垂暮之年,回首往事,若无一二使之感悟、回味,岂不遗憾?只有边走边读边感悟,才会历经岁月而不衰。 读书成才是每一个有志之人都要经历的过程。 古往今来,成大器、成大事者 , 无不读书破万卷。试想 , 毛泽东若不阅尽二十四史 , 何来其人生之巅?李白若不少时即诵吟前朝诗篇 , 何来诗仙美誉 ? 书中有天下 , 天下在书中。世态炎凉、人生百态 , 我们从书中获得。从书中明天下之理亦可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愿。不读书者不成材。 品位人生、感悟社会是另一种更重要的读。 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 人类探索了几千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 康德漫步思人生。哲学家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便是如此。但是刚刚成年的我们又如何做才能成为胜者呢 ? 感悟人生。书中的责任那是别人的责任 , 只有真正自己有了责任 , 才明白什么是责任。高尔基从社会中锤炼终成伟人 , 伏尔泰从实践中得出启蒙的真谛。只有在社会上仔细品读、处处思考、外圆内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品读人生、感悟社会者才是智者。 老人是智慧的化身 , 白发是经验的标志。 历经人生苦难的人,当回味过去时才能得出人生的真谛。回首过去 , 很多人惊叹;展望未来 , 不少人彷徨。老人们的垂暮之思是夕阳之美。难怪黑格尔也叹道 : 也许只有我死那天才可参透这奇怪的人生 ! 是的 , 也许我们没有哲学家活得深刻 , 但是如何活得不悔、活的精彩呢 ? 回味过去,才可展望未来。任何向往和希冀都会基于过去的往事。只有不断品味过去 , 回味人生才可让自己活得无愧、活得精彩 ! 人生毕竟是一部书 , 书中毕竟有人生。读书立志,儿时的梦想;品读社会,中年的成熟;回味历史,终是人生的智者。 儿子的一篇习作。看他的原稿上老师只有几个字的修改。 儿子喜欢读书,他喜欢的书读得很快。几乎每个与他交谈过的人都会感叹他的 才华 和知识的 渊博 。当我听到夸奖时,我常说 你们再问深层次的问题他就会露馅,表面的东西太多,深度的东西少。 浮躁、不踏实是他的弱点,兴趣广泛是他的优点。有兴趣再踏实,凭他的才气,他会成功。只有才气而不脚踏实地,则前途未卜。 不读书者不成材 。 希望他能真正领会。 只有真正自己有了责任 , 才明白什么是责任 。 道理讲得很对。责任对于一个年轻人意味深长,肩膀没有承受力,则很难负起责任。明白了责任,有了责任感,就快成熟了,父母也就轻松了。 人生毕竟是一部书 , 书中毕竟有人生 。(孩子)人生的书是靠自己来书写的,父母是这部书的第一读者,书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父母才能品味出浓和淡。读书中的人生,写好自己人生的书,这是我们的希望。
个人分类: 为人父母|2193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装载》------推荐《看不见的心》:一部经济学罗曼史
热度 1 freefloating 2008-6-21 15:43
看不见的心:一部经济学罗曼史 我很喜欢这本书,可惜被别人借走不还给我,一直想推荐却不能引用,怕起不到很好的推荐效果,不管了,有缘的读书人一定会看的。 这本书中关于牺牲、人性、道德的诠释我非常接受。 编辑推荐 “应该要求每个不了解 华盛顿 特区以外发生的 爱情故事 的政治家和官僚们都读一读 《看不见的心》 。山姆·戈登是个现代英雄——思路清晰,观点明确,却不失柔情。罗塞尔· 罗伯茨 娴熟地将经济与爱情融合在一个动人的故事中,能猎获众多的读者。” 内容简介 一个爱情故事能包含多少 经济学 问题? 本书通过华盛顿特区爱德华学校的教师山姆和劳拉的视角,帮助我们重新审视有关商业、经济学及政策干预等问题。山姆生在资本主义体制里,长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他相信只有在自由的经济中我们的人性才会绽放光彩。劳拉喜欢华兹华斯甚于 《华尔街日报》 。山姆能看到胜者的地方,劳拉却只看到牺牲者。她希望政府能够保护消费者和工人不受山姆所钟爱的市场因过度发展而带来的伤害。 就在山姆和劳拉就如何使世界更加美好展开争论的同时,另一条故事线索在另一对男女间展开。依瑞卡·博德文这个政府某监督部门的主管一心想将一个残酷的首席执行官查理·克鲁斯绳之以法。这两条线索是如何发展连接在一起的呢?山姆为什么面临被解雇的危险?依瑞卡能找到她需要的证据吗?劳拉会爱上一个奉亚当·斯密为教主的男人吗?本书为读者提供的答案使我们对商业和市场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者简介 罗塞尔·罗伯茨(Russell Roberts)是圣路易斯市华盛顿大学经济、政治和 公共政策 默里·魏登鲍中心的约翰·M·奥林高级研究员、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的时事评论员。他的著作《选择: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的寓言》被 《商业周刊》 评为1994年年度最佳商业类图书。 以下为超星的pdf,不是很清楚。 看不见的心
个人分类: 爱我所爱|7497 次阅读|8 个评论
儿子高考后的一篇作文:《人生的又一个起点》
wangdh 2008-6-18 23:42
人生的又一个起点 王鲁平 随着 6 月 8 日 下午 5 点 的铃声响起, 20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落下帷幕。虽然高考结束了,但心情依旧不是那么平静,回望自己走过的 12 年求学路,有些东西还是希望写下来。 首先我想谈谈对待考试成绩。考试结束后,很多人就会关心成绩以及录取分数线,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我认为,对待考试成绩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较为平静的心态,宠辱不惊,淡定自如。高考是人生一个难忘的经历,高考的气氛是感人的。上考场的当天,看到考场外的家长们,心中总会有些感动。曾经看过回忆辽沈战役的纪录片,在锦州战役打响前,几十万人喝壮行酒,那场面真的和这差不多,其紧张气氛就不言而喻了。考场里面,考试铃声的响起犹如冲锋号般尖锐,全国 1000 多万大军开始向出题人的阵地发起了猛攻。仔细想想,淮海战役中国共双方不过 140 万人参战,这场面真是比淮海战役还宏大。自己参加了这么恢弘的战役,难道还不自豪?大战过后,对于结果,不要太在意。常言道:不以输赢论英雄。苏东坡说的更好: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二,我想说说这 12 年的意义。回首 12 年求学路,我们真正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这些问题,我想大部分人没有想过,我认为现在是时候该仔细想想了。这 12 年里所学到的很多知识会随着时间的冲刷而显得越发黯淡,但是永远隽刻在心的是什么呢?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间真挚的友谊和成熟的世界观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如果没有从学校中学到这些东西,这 12 年不说是白读,但也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12 岁到 18 岁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阶段,如果这 6 年没能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没有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到了 18 岁时就不能正确使用党和人民所赋予的权利,也就无法履行自己应履行的义务,那么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后继无人,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无论学生还是学校都应从民族和国家高度看待这 6 年,切莫让这 6 年荒废过去。 6 年中,会有很多事情让我们回味,同学间的帮助会让我们体会友谊的真挚,老师的默默付出会让我们明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真正含义,父母的含辛茹苦会让我们理解人间大爱之高尚,而通过一篇篇课文在脑海中所建立的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更会激励着我们立志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既而毕业后在高等学府和工作岗位上更加努力,永不言弃。 第三,我想说一下高考后的长假应该怎样安排。因为其时间长,所以高考后的长假是一个很难得的假期。好好休息自然不必说,没有一个人会在这方面吝啬的。但是,我认为,有两件事情应该好好做,一个是看书,一个是旅游。国父中 山 先生在拜会前清两江总督张之洞时曾经说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布衣亦可傲王侯。关于读书,我觉得应该好好计划一下读什么书,切莫拿来就看。就拿诗词鉴赏类的书来说,市面上现今有很多种,但很多是没有价值的,有些书初次读来或许有所感动,但仔细斟酌却发现其中空洞无物;所以读大家的书是捷径,大家写的书是经过时间和历史所检验的,是真正的精华,头回念或许不能彻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想每一个人都不会后悔当初之选择。所以读书如交友,宁缺毋滥。旅游是提高一个人精神境界的一个捷径,我曾到过青藏高原数次,每一次去都感悟不同,但都会被其宁静所感动。毛主席讲: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旅游归来收获的不仅是愉悦,更是沉思,旅途的沉思越多,人生的积淀越深。 高考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人生的又一个起点。不管高考的成败,生活还要继续;不管成绩如何,她都是一笔财富,就看你如何对待。就以此文来纪念我们不再挂在嘴边的高考和这 12 年的求学路吧。 ************************************** 这是儿子在他妈妈的唠叨下,今天晚上在一个小时内完成的作文。 高考结束后,狂睡了几天,狂欢了几天。妈妈希望他能收收心,静下来读点书,思考一些问题。 儿子作文的特点是大话多,空话多,立意有些成人化。我多次给他指出,要从自己的切身体验去写,写身边的事情,写自己经历的事情,要充满感情去写。虽然有些空,但他的布局往往不错,语言读着感觉也不错。生活阅历少,但喜欢写点大的内容。作文中学生,当应鼓励和引导,但更希望加强生活阅历和思考,从小事情写起。小事情,往往反映大道理。 自己还是凌晨五六点钟的太阳,小屁孩一个,大谈国事和权利似乎有些早,但考虑读书的兴趣和假期安排,到是蛮合理。如果他真的感到高考是一种经历,不太在乎成绩,那么到是我们所希望的。12年的读书经历,才是开始,世界观正在形成时期,确实应该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农村所谓3岁看小、7岁看老的话,也有些过于武断,但反映了朴实的道理,人格培养需要从小熏陶。12年的读书生涯,如果能够培养起自己的读书兴趣,获取一些有益知识,能够知书达理,不再象街头上的小混混,应该就是很成功的。 玩,是孩子的天性。确实应该计划出玩的时间来。如果有机会,高考结束可能是比较好的一个时机了,一家人在一起,无疑可以加深情感,增添生活的幸福记忆。(王德华 2008.6.18)
个人分类: 为人父母|3185 次阅读|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