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流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关于人才评价与流动的讨论
热度 4 wangdongsheng 2018-4-20 11:02
一 利用帽子评价人才合理吗? 人才流动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人才的评价,解决为什么要引进你的问题,或者说是价值的问题。可以想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 “ 请专家评价 ” ,就当是所谓的 “ 同行评议 ” 吧,这样大家能够接受以帽子评价人才的合理性就显现了,那是同行评议的结果!!所以各个高校抢夺这些人才没有毛病!自然价码也就上去了!!为什么大家觉得不满意呢?是因为这种评议往往限制名额,比如杰青是 200 人每年,就假定我们可以分出 1,2,3,4 的排序,那么 200 名和 201 名有差别吗?杰青是个人自主申报(广泛参与权),长江则限制每个高校同一学科(大学科啊!不是谁都可以参与玩的)申报 1 人,更难比较了,那就数 SCI 数吧, SCI 不行就获奖。。。。。因为谁也提不出大家都接受的评价办法?? 所以现在问题已经很清晰了:谁应该为第 201 名和大学科所谓的第 2 名评价??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政府层面有形的手”主导了前 200 名的人才评价,而后 200 名则留给了“市场层面隐形的手”,所以目前人才评价的现状就是政府层面和市场层面的双轨制,还有国内层面和国际层面的双轨制!由此引发了院士、校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在“两会期间”就人才评价及流动提出的种种怪相。这种双轨制下必然会有人获得非正常但合法的巨大收益,这实际上是全社会为维持这种“评价双轨制”买单。 关于“双轨制”经济上最知名的是“价格双轨制”,并间接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巨大变革,我们 1970 年代的人比较熟悉了。这段中国 1980-1990 年代历史大家可以查查网络,是发展的过程! 1993 年大学上课老师讲“有计划市场经济”,突然不讲了,因为要进行“市场经济”变革。 1993 年中国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邓小平南巡”。 二 为什么不应该限制人才流动? 最近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是各个城市爆发的“抢人大战”,包括坐拥北大、清华两座宏大学府,看不出怎么缺人才的北京,讨论往往又与房价及房地产市场相联系。“抢人大战”是政府在唱主角,也再次间接认证“人的充分自由的流动将是未来中国最大的红利”的判断。实际上仔细观察,提出限制或规范人才流动的似乎是教育部,包括某年( 5-6 年前?)我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实名向长江学者奖励办公室提议:取消“长江学者申报必须原单位同意”的条款,未获理睬。是教育部跟地方政府唱对台戏吗?至少行政上二者没有隶属关系。地方政府职能是提升地方活力及发展地方经济,而人才不可或缺;教育部职能是平衡全国的教育资源,人才流动显然存在打破平衡的危险。 对教育部而言似乎要装下全国的“一盘大棋”,必须看到人才培养是全球性的了,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看看中国为世界贡献的留学生数量,看看海归人才的数量,以前这些都是看增长率,现在都可以看绝对数了,就已经很清楚了,当然我们还出了普林斯顿的“讲席教授”颜宁。就国内而言,互联网、快速交通和物流业等发展已经将空间的距离极大压缩了,大学教育 1998 年自主择业开始,培养也不在是为“地方服务”的概念了,所以教育优先发展的策略应是“生均教育经费的全国一致,包括小学至大学教育的全部阶段”,因为培养的人才都是中国的,都在为中国服务,甚至服务于国外及全球。 这个操作起来也不难,如全国总教育经费占 GDP 的 4% 为总量,中央政府根据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进行财政补贴计算即可。若如是,显然西部相对不发达地区学校教育会获得更大的经费支持,自然教师待遇也会提升,同时全国性的人口流动也不会受制于“户口”等的制约,减少“留守儿童”及“少年失学”的现象。可能大家感兴趣的问题是,清华大学获得的经费会减少吗?似乎不会,越是好的高校获得经费的渠道越是多样,如竞争性的研发经费、私人及校友捐助等等。 最后,将我的观点总结一下作为本文的结束。首先,全国性的人口流动是不可逆转总趋势,人才更是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教育部门要顺应大势,从全局性的角度布局,优先实现全国教育经费的统筹,将是利国利民的当前大事!!其次,在人才的评价上要逐渐地消除双轨制,这依赖于政府层面的逐步退出,让它回归到“科研共同体”的内部。事实上近 5 年,我国几乎每年毕业了世界最大总量的博士生群体,获得了世界上投入最多的科技及研发经费,政府退出科研评价层面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而国家需求则通过竞争性的科研资源投入加以体现。
7375 次阅读|4 个评论
㐬、巟和充
热度 4 fdc1947 2017-7-2 08:46
㐬、巟和充 㐬、巟和充这三个字看上去有点相近,㐬、巟只差一点,㐬和充也只差一竖;有时候写字会犯糊涂:这个字到底有没有一点?或者这个字地下中间有没有一竖?所以,把它们弄弄清楚还是有好处的。 㐬字极少单独用,只是作为文字中的一部分,如:疏、蔬、毓、流、硫、旒、巯等字。巟也极少单独用,是如荒、慌、谎等文字的组分。充则经常用到,由它组成等常用字不多,有统、铳等。 把这三个字的意思弄清楚,就不大容易混淆了。 巟,这个字的上部是“亡”,下部是“川”的形变。川是河流的意思,亡的本义是逃跑、逃亡的意思 (亾是亡的过去的写法,形象地表示人藏起来了、逃亡了) 。水都从河流里跑出来了,就是水太多了、泛滥出来了。所以, 古人解释“巟”为“水广也”。水广,引申为大。水大而流出河道,实际上有大而不定之意。 这里,不得不先说一下“荒”。荒(上草下巟)的意思是草多,那就是荒芜了。现在我们所说开荒种地,荒凉的土地,荒草遍地、荒无人烟等等,都是“草多”的意思。 但是,古人多用假借荒字来表示巟。《诗经·周颂·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汉·毛亨对此的解释是:“荒,大也”。也就是说,大王(周太王)扩大了事业。许慎《说文解字》引《周易·泰卦》:“包巟用冯河”,而后来的版本都是“包荒用冯河”。所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凡此等皆假荒为巟也。荒、芜也。荒行而巟废矣”。也就是说, 由于人们长期把巟写成荒,致使人们不再使用巟字。 例如, 荒唐 ,原义是广大到不着边际。这里荒其实就是巟,就是大;唐,其本义是“大言”,也引申为大。《庄子》说庄子的话是“ 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韩愈也说“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当然,现在荒唐的意思变化成了“ 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或“放荡、 没有节制 ”。 又如, 洪荒 ,去年这个词时髦了一阵子,大家众说纷纭,很多人都没有说到点子上。洪是水大,引申为大。荒就是巟,也是大。这也是一个同义反复的词,仍然表示大、广大无际。过去最著名的儿童启蒙著作《千字文》一开始便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宇宙虽然古人分开了解释时说,“往古来今谓之宙,上下四方谓之宇”,但是实际使用时,绝大多数情况都把宇宙理解为天地之间,天下。如《庄子》“余立于宇宙之中,……,逍遥于天地之间”。所以,“宇宙洪荒”就是“天下很大,无边无际”的意思。与“荒芜”并没有一点关系。“原始”也不是其本义,而是后来的一种理解。 又如, 荒诞 。诞的本义也是大,荒还是巟,大。荒诞与荒唐的本义相近。 谎,繁体字謊,又写作 詤,都是言字旁。荒、巟,大。 谎,就是巟言,就是不着边际的大话,本义是梦话 。当然,如今的意思,谎是故意的骗人,不光是大话了,这是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意思发生了一些变化。 慌,过去又写作 㤺。 心大而不定,神志不清,称慌( huǎng )忽,过去有时候直接写为荒忽,现在多写作恍惚。心大而不定,引申为恐惧、害怕,心慌意乱,慌慌张张。又引申为急忙,如慌忙。 这几个字,读音都是来自巟。 㐬,现在读作 liú ,这个字的上部是倒着写的“子”字,下面的部分却与“川”一点关系都没有了,古人的解释是头发。古人“子”字的另一种写法是“㜽”,上面的三根表示头发。 㐬就是把㜽倒过来写。人倒了过来,就是古人所说的“不顺忽出”,也就是事情反常,突忽,也就是莽撞唐突 。古人把它假借为“突”(突的原义是狗从洞里突然钻出来),两个字音义都差不多(㐬读如流是后来的事情)。也有人认为㐬就是生孩子的意思,生孩子都是头先出来的,那意思就是“顺”了。到底是不顺还是顺?好像并不很重要。古字往往从相反的两种方向去解释,像“乱”往往就解释成“治”。 疏,疏是通的意思,现在还称疏通 。疏的左边是疋字旁,疋的原义是脚(足),引申为走。右边是㐬,“不顺”。不顺,走走就顺了、通了。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也就是这个道理。东西太多了、挤在一起,就不容易通,稀疏了,就容易通,所以疏引申为稀疏。写的文字,有时候不好懂,需要作注解,做了注解就通了、容易懂了。疏,于是引申为作注解,作说明。过去给皇帝写信说明一件事情,称上疏。 蔬,就是菜 ,现在还称蔬菜。这是后起的字,最先就写为疏,草字头是后加的,意思实际上也是通。古人早就知道,吃了菜,人才能够通畅,于是把菜称为蔬。 毓,毓就是育,本是同一个字。毓的左边是每,每的本义是草很盛(本来每字的写法是母字上面一个屮,半个草字头,还是草的意思), 把孩子养得像草一样茂盛,便是毓,这是古人养育的原义 。后来去了每的偏旁,下面加上一个表音的“肉”,变成了育。略后一些,古人就说育(毓)的意思是“养子使作善也”。引用孟子的话:“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就是让善人去教养不善之人。这就是“教育”了。 流 ,是三点水一个㐬。在水中,不顺自然会顺过来,流下去。 旒,是旌旗之下悬挂的装饰物,又指帝王礼帽前后悬挂的玉串。这个字,最早应当写为 㫍,这是与“流苏”差不多的东西,于是后来就写成了 旒,甚至简写为㐬。这也是㐬如今读如流的由来。 硫,就是硫黄,古人称石硫黄。当然是黄色矿物一类的,所以是石字旁。硫黄的熔点很低,加热后容易液化流动,所以称硫黄。 硫与旒,都是从流字派生出来的 。 至于巯,更是现代才有的化学用字。巯基是氢硫组成的基团,读音也是氢的声母加硫的韵母,与氢氧组成的基团称羟基一样。 充字的上部,也是一个倒写的子字。其下部,是儿,实际上是一个变体的“人”字。这样的人顶着一个子(也是人,可能是个孩子),它的原义是“长也,高也” 。古人说人为长,说物为高。这个习惯与如今普通话不大一样了,南方的方言倒还是如此。南方人不说人高,说人长,把高个子称为长子(相对:矮子)。 由于长、高,于是就引申为美,引申为满。充塞,就是充满。充裕就是富足宽裕。充腴,就是肥胖、丰腴。充泽,就是丰润。充饥、充腹就是塞饱肚子。 统是丝字旁,是治丝的意思。充是高、大的,统和由统组成的词,统治、统一、统辖、统率(帅)、统计、统筹等等,都有“高大上”的意思。 这样,我们就能够分清楚充和㐬的差别了。
个人分类: 汉语言|16183 次阅读|8 个评论
达西定律在流体传输中应用
sunshinetx 2016-4-28 08:31
达西定律在流体传输中应用 以一维的模型为例,来推导流体在多孔介质的传输运移模型。 图 1 流体传输模型示意图 根据质量守恒关系,可以得到 流入量 - 流出量 = 累积 +/- 注入量(消耗量) 如果我们假设没有物质损失即注入量(消耗量)为零,我们可以得到其数学形式如公式( 1 ), (1) 公式( 1 )两边同时除以 ( △ V △ T) , (2) 对公式 (2) 两边取极限可以得到 , (3) 公式( 3 )可以写为如下形式 , (4) 同时,又知道 m x =ρu x (5) 联立公式( 4 )和( 5 ),可以得到公式( 6 ), (6) 如果忽略流体的重力,达西定律可以写为如下形式, (7) 将公式( 7 )代入公式( 6 ) , 可以得到 , (8) 如果我们假设多孔介质的渗透率均质同性,那么公式( 8 )可以写为如下形式, (9) 对于压缩性很小的流体(如液体(水,石油等)),流体的密度可以看作是压力的函数, 如公式( 10 )所述, ( 10 ) 对于压缩性很小的流体,( p-p 0 )项非常小,故高次项可以忽略,因此公式( 10 )可以写为如下形式, ( 11 ) 将公式( 11 )代入公式( 9 )并化简,可以得到公式( 12 ) ( 12 ) 对于压缩性很强的流体(如气体),流体的密度和压力关系不在遵循公式( 10 )的关系。根据热力学定律,真实气体的压力和密度之间的关系如公式( 13 ), ( 13 ) 将公式( 13 )代入公式( 9 ),化简可以得到, ( 14 ) 需要指出的是: 公式( 12 )和公式( 14 )的应用条件是不同的 : 公式( 12 ) 应用于 液体 在多孔介质的流动 , 公式( 14 ) 应用于 气体 在多孔介质的流动。 符号和量纲如下所示:
个人分类: |3250 次阅读|0 个评论
流动高工
热度 16 mqr 2015-11-27 20:27
流动高工 1961 年从学校毕业,一年以后转正,成了地质技术员,到1980年,这一“员”就“员”了近二十年。其间转换了三个单位,都没有碰到评工程师的事儿。 我在福建时,单位也有工程师,多是在五十年代评的。也见过被认命的工程师,但大家心中都有个数,没把那“工程师”当回事儿,你道为何?被认命的“工程师”是技术16级(中专转正是16级),比13级技术员(大本转正是技术13级)低了3级,众口虽然不说,但心中都有杆秤。 1980 年,我刚到黑龙江,单位开始评工程师,传达文件时,有关高级工程师部分,单位总工(清华大学毕业)根本没有传达,他认为单位除他之外,没有一个够资格的,仅凭外语一条,就可以把所有的人全卡住。所以大家完全不知道还有高级工程师这回事儿。直到批下来,总工自己是高工,大家才第一次听说还有“高级工程师”这一级。我们这些老技术员,则大都成了工程师。 1987 年,有了新的精神,要评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放宽了对外语的要求:评高级工程师,要由局里的人到队里主持外语考试,先发下考试提纲,有翻译文章的人可以不用参加考试,自然通过;评工程师不用考试,只要求提交一份翻译资料。 就这样的条件也是十分苛刻的,当年中专根本不学外语,高中学外语,但高考不考外语,谁把外语当回事儿?在大学的几年,批这批那,学几个单词,也大都就饭吃了。考也只能是“拜拜”和“喂得罗”(水桶——外来语,黑龙江人都这样叫水桶)的水平,走个形式而已,实际是放弃了对外语的要求。 此时,原总工已调离本单位,他认为,单位再没有一个外语有过翻译文章的人。 不,大家都知道,还有一个本人。评高级工程师,全单位,只有我一个人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过两篇翻译文章,除地质报告之外,也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过成矿理论和工作方法的文章(一共是五篇)。虽然都微不足道,但和绝大部分一篇都没有的人比,还应该是排在前面的。 外语考试开始了,一个个参试者,拿着大词典、小词典、参考书……每个书桌都堆得满满的。我本来是有资格不用参加考试的,但新的总工说,还是参加吧,我就参加了。我前后左右一看,唯独我一个人,只带了一只笔。考试2个小时,我40分钟就交了卷儿。其它人考了整个一上午,近4个小时。我真是一个笨鸟,最后我才明白,让我参加的真正意图,我的试卷,成了考场的范本,大家全都达到了优秀。 这段时间,我很忙很忙,先后有四个要评工程师的人,拿来资料,要我给翻译(我翻译完后,其它人再转抄);还有唯一一个有资格评教授级高工的老工程师(建国前参加工作),以科研队需要的名义拿来一本小书,让我给翻译。我都一一给翻了。 也是这段时间,很多人也很忙,跑评委家,跑领导家…… 我曾做梦,我一定可以评上。 但是,最终,我没有评上,那些外语只会“拜拜”和“喂得罗”的人,那些一篇文章也没有的人,全评上了,苍天哪!我问总工,仅凭外语一条,单位除我之外,哪一个是真正够格的。总工说,局里主持的考试,大家都是优秀,你也是优秀!!! “假做真时真亦假”,这句话,你道曹雪芹是随便说的吗?不是,但曹雪芹是想不到的,现代版对这句话的孵化,远远超过他原来的意义,早已经不是一句话,而变成了一杆枪。 不管怎样说,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但我很感谢地矿局的领导,在指标已经没有的情况下,想出一个新招,以县区地矿单位,没有地矿高级工程师为名,由地矿单位额外评出可以调出的高工,取名叫“流动高工”,这才把我“流动”上。虽然“流动”上了,但你真想调出,是十分不容易的。因为像我这样的人,是个真正的牛,是有力气拉车的。 让人难过的是,和我一样有论文的张某某没有评上,而他完全没看在眼里又没有论文的一些人却评上了,气得他一股急火肝病发作而一命鸣呼,连“流动”的机会也没有了。现在想来,此又何必。不是白死了吗! 注:我的博客上职称是副教授,是我自己套的,那时刚学上网,注册不上,就套了个副教授。
个人分类: 闲文|6178 次阅读|41 个评论
博士,您孩子也是博士吗?——发达国家教育代际流动
热度 6 watercitylc 2014-12-26 03:53
教育公平涉及千家万户,对教育公平的讨论不仅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时常引发公众和社会的思考,戳痛人们最敏感的神经。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显著提升,农村学生在研究型大学中的减少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教致贫”、“因教返贫”、“寒门难出贵子”等一系列对教育公平的质疑也从未消失。在倡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今天,教育的阶级再生产功能将随着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而不断强化。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计算,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在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 源强国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借鉴。结合OECD2014年报告,关注发达国家在教育流动 方面的最新进展,以期引起思考和关注。 一、父母受教育程度 OECD报告中给出了20-34岁大学在校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概况。按受高等教育的父母的比例排序,可以看出在这20-34岁这一学生群体中,日本父母接受高等教育的比重最高,为76.42%;意大利最低,为27.75%。OECD国家父母接受高等教育的均值为55.3%,换言之,在OECD国家中一半以上大学在校生的父母接受了高等教育。主要发达国家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逐步完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毛入学率在15%-50%之间)过程,大多数发达国家在上世纪末都实现了普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我国在2002年才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1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4.5%,离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二、绝对教育流动 绝对教育流动( absolute educational mobility )反映了子女相对于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变化情况。 OECD 将绝对教育流动分为两类:向上流动(子女受教育程度高于父母)和向下流动(子女受教育程度低于父母)。 OECD 报告中对绝对教育流动情况的考察以 25-64 岁非在校生人群及其父母为研究总体。这一年龄群体涵盖了一个国家的主要劳动人口,能够反应出一国总体的教育流动状况。 具体来看,俄罗斯教育向上流动程度最高,为 58.13% ,捷克最低,为 21.22% 。有意思的是,一些传统型发达国家,如英国( 38.14% )、德国( 24.03% )、美国( 30.34% ),其教育向上流动均低于 OECD 国家平均水平( 39.22% )。这三个发达国家见证了世界科技中心的变迁和漫长的科技兴隆期,拥有着世界上最好的研究型大学或最发达的职业技术教育,教育向上流动却还未达到 OECD 国家平均水平。相反,从教育向下绝对流动情况来看,德国( 17.94% )、美国( 16.40% )和英国( 14.46% )却高于 OECD 平均水平( 11.64% )。文凭和受教育程度成为个人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地位提升的唯一渠道并不意味着社会进步和正常的社会流动;相反,只有当教育带给个人更多的选择时,教育才在真正意义上促进着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需要明确的是,教育不流动或教育流动水平低并不意味着父母或子女受教育水平低。例如美国(21.31%)、德国(18.41%)、英国(16.29%)父母和子女均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高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13.61%)。在亚洲国家中,日本(21.60%)父母和子女均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高于韩国(10.05%);而意大利无论子女和父母均接受高等教育(2.77%)还是完成高中教育(8.74%)的比例均处于OECD国家末端。 四、父母接受高等教育与子女教育流动的关系 父母接受高等教育与子女的绝对教育流动之间是否存在一定关联?是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比例越高,越能促进子女向上的教育流动?从OECD国家的经验来看答案似乎并非如此。从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的比例、向上流动的比例、向下流动的比例三条曲线来看,两条蓝色的曲线即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的比例和绝对教育流动向下的比例更为吻合(Pearson相关系数=0.676,p=0.000)。换言之,从总体上看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比例越高,子女绝对教育流动向下的水平越高。 (感谢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张青根博士提供的讨论) 参考文献: 1、OECD Highlights from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4 2、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6083 次阅读|12 个评论
高校应该尊重人才的自由流动
热度 34 chrujun 2014-11-16 09:15
前些年,听说不少高校为了限制人才流动采取扣档案等措施,不让人走。我觉得这种做法很不对,是不尊重人权的落后做法。今年六月左右,我校信息院一个优秀的自动化团队被挖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去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学院。由于我在信息院蔡自兴教授门下做了10年的博士后,其中一位教师上过我的研究生课程《数字信号处理》。对这个事情还是挺关心的,听说信息院当时特意为此向学校领导打了报告。我觉得学校对去意已决、无法挽留的优秀人才采取放行措施是对的,虽然对学校是一大损失,但尊重了个人选择职业的自由,这是先进国家的常规做法,值得鼓励。 多年以前,我在信息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做了一站博士后,觉得老是呆在学校对今后发展不利。因此联系到中石油物探局做联合培养企业博士后。我问了我的导师,导师当时没有表态,我估计他不想让我走。因此我找了我在企业的副导师和一位在学院当领导的师兄写了推荐信。后来听说导师知道我去企业做博士后很不高兴,我的师兄被骂了一顿。现在回头看,我出去做博士后对学校还是我个人的发展都是双赢结局。我到中石油后,合作导师何展翔教授级高工告诉我要根据物探方法的需要研制地球物理仪器,而不是模仿现有的进口仪器。何教授的教诲让我走上了自主设计仪器的道路。回学校后我根据深部找矿的需要研制成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深度三维谱激电观测系统,并行观测能力达到800道。一下子把其他竞争对手抛到了身后。目前很多竞争对手都在做类似的工作,估计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达到我们现在的水平。如果我不到中石油做企业博士后,就得不到长期从事非地震勘探应用的何展翔教授级高工的指导。就不会在地球物理仪器研发上采用新思路,还在走模仿进口仪器的老路子。尽管导师当时对我的流动很不高兴,师兄也挨了批评,但这个事情从长远来看对双方都有益。作为导师的学生,开辟一条新路也为他老人家争了光。 做博士后的事使我感到允许人才自由流动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高校,不应该为人才流动设置各种障碍。 如果没有人才的自由流动,我也不可能把地球物理仪器搞到今天的水平。在我的地球物理仪器研发团队里目前有8名骨干,一人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加入,其余7人全是从其他单位挖来的。包括年产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总工1人、中兴3人、华为1人、西南自动化所2人。如果这些企业和科研单位都采取卡档案等不让人才流动的措施,我不可能在短期内组建一支高水平的仪器研发队伍。我要特别感谢这些企事业单位以人为本的人才政策,值得我们学习。 因此,我对团队的人才流动也执行开放的制度。对团队急需的人才要流动,当然首先是想办法挽留。如果人才一定要走,去意已定,也让人家高高兴兴地走,并希望常回来看看。其他情况下,尽量满足人才流动的要求。 回头看学校放走顶尖自动化团队的事,我认可张尧学校长以人为本的做法,甚至要为他的做法鼓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虚位已待,已经为此量身定做了一个学院,这支队伍已经下定决心到新环境开辟新天地,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大家好聚好散,让他们高高兴兴走,希望他们常回来看看。作为一位改革者,就要有这种大度和自信。不谋一人一事,而是建立制度自信,从长远角度为中南大学的可持续发展谋篇布局。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28989 次阅读|71 个评论
科研人员都去哪儿了?——数据的解读
热度 15 watercitylc 2014-11-4 00:51
科研人员的国际流动问题近来引起了国外科学界的关注。 《自然》杂志曾对全球2300位读者进行调查,并与专家进行了交流,试图弄清楚科学人才流动的深层趋势,他们到底为什么流动,流动趋势会发生什么变化。 2012年底,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发表了一份 涉及4个领域(生物学、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材料学)内16个国家17000位研究者的迁移 调查报告 (GlobSci)。那么,科研人员到底去哪儿了? 影响科研人员国际流动的因素有很多,对科研环境的追求,组织的忠诚,对待遇的要求等等。对个体而言,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对其流动与否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然而,对一个国家来说,当本国的科研人员都流向他国却无法对其他国家的科研人员产生吸引力时,就要重新考虑现有的制度设计。 制度设计 和 科研文化正如一个国家科研发展的“一体两翼”,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制度与文化相得益彰,制度可以为文化起到正向激励的功能;而在一种消极的文化形态之中,如果仍能得到的制度的庇护和保障,这种文化就被制度所强化,制度也会陷入消极文化的囹圄之中。科研人员的国际流动是个现象,更是个问题。流动的受益方( 西方 传统 科研列强 )尚能组织大规模社会调查来 探索此问题,而我们作为科研后发国家却只顾“招贤纳士”,引进了人才却不见得能 用好人才。如此,“后发优势”迟早会被“后发劣势 ”所取代,制度的红利也会日益衰减。 结合OECD2013年的报告,简要列举科研人员国际流动的事实。 (注 :统计样本均为有 至少两次科研发表 的科技人员;部分数据为OECD原始数据,部分数据经计算得出 ) (一)科研人员流动基本概况 OECD统计了1996-2011年间至少有两部发表的科研人员的流动情况,将这些科研人员分大致为三类:Stayers(不流动),Returnees(回流)和New inflows(新流入)。从图中可以得到几个很有意思的事实: 1、中国香港的回流人员比重第一(11.8%);而 中国大陆倒数第一 (2%)。 2、中国香港的不流动人员比重倒数第二(81.8%),仅高于瑞士(80.7%);而 中国大陆第一 (96.8%);除南非之外,所有金砖国家(巴西、印度、俄罗斯、中国)的不流动人员比重均为世界前五(包括中国台湾省)。 3、中国大陆和日本的新流入人员占其总科研人员的比重均为 倒数第一 (1.2%);除南非之外,所有金砖国家的新流入比重均为倒数后五名。 (二)科研人员净流动次数 1、从1996-2011年科研人员净流动数角度看,美国、英国、中国、澳大利亚和瑞士居于所有国家前列。 2、在双向流动次数(某国科研人员流入量+科研人员流出量)总计超过2000的国家中,美国流动科研人员最多,达到84028人次。其中来自英国的科研人员最多(12739人),其次为加拿大(10932人)和德国(8042人)。 3、中国和印度流入美国的科研人员总数仅次于英加德,分别为7978人和6550人。在与中国间科研人员流动超过2000人次的国家和地区中间, 美国流入中国的科研人员最多,为8537人 ;其次是中国香港为2965人,日本紧随其后(2418人)。以上为本人结合原始数据计算得出。 (三)国家间科研人员流动 图中给出了1996-2011年间,流动次数大于2000的科研人员国际流动情况。OECD考虑了一下几个指标:某国科研人员净流出数(x)、某国科研人员净流入数(y)、双向流动总数(x+y)、净流量差额的绝对值(|x-y)|、净流动比 。 1、从国家间科研人员流动总量来看,有13组国家的科研人员流动总量超过了5000次。美国和英国之间的科研人员流动达到了23062次,远高于其他国家间的人员流动。 2、在这13组国家之中,11组与美国相关。可见美国依然是世界上学术研究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国家。 3、中美间科研人员流动也越来越频繁:在过去16年中,两国间科研人员双向流动共计16515人次。 (四)国家间科技人员净流失 1、从国家间的科技人员净流失统计图可以看出,印度对美国的科研人才流失最为严重,净流失(流出量-流入量)3185人。发展中国家的人才问题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印度仍未采取有效措施来抑制人才外流的现象。 2、主要发达国家对美国的科研人员流动值均为负值,可见美国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主要发达国家的学术和人才政策较为开放,鼓励科研人员自由流动。而事实证明,科技强国往往有着较高和较频繁的人员流动。 3、美国对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科研人员流动为负值,分别为-1827和-1860。这和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息息相关。美国近年来在东亚地区加大投资,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同时派出各领域专家到该地区从事科研和生产活动。韩国一直是东亚经济发展强劲的一支力量,与美国之间开展广泛博弈,是美国在亚洲不可小觑的新兴经济体。 参考文献 1、《环球科学》科研人才流动大调查: http://www.infzm.com/content/83587 2、 OECD Statistics: http://www.oecd-ilibrary.org/science-and-technology/oecd-science-technology-and-industry-scoreboard-2013_sti_scoreboard-2013-en
25131 次阅读|19 个评论
高校人才流动的利与弊
热度 2 yuliping 2013-7-15 23:04
今天和以前一位同事聊天,不知怎么聊到人才流动问题,这几年,我原单位有好几位同事调离,同事说是单位的损失,我说,也不能完全这么看,人才流动其实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可以写的地方太多了,不是几句话就能讲清楚的,今天我想谈谈人才流动的利弊问题。 第一,对人才本人而言,流动总体上利大于弊 流动的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调动申请书上写的原因基本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呵呵。但流动的结果大致其实是差不多的,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更换工作单位,寻找新的平台,总体上对于个人发展是有利的。但是人才流动要适应新的环境,社会关系要重新建立,不是全家一起流动的可能会出现两地分居,小孩上学也面临适应问题…… 第二,对于原单位而言,流动总体上弊大于利 既然有人要调走,总有调走的理由,有能力流动的,都是单位的业务骨干,走的大多数都是不该走的,人才流动的损失是不要说的。深层次也许会暴露原单位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基本的理论,最杰出的 10 %的人才是要不惜一切代价留下的,但走的往往就是这 10 %。那么人才流动对原单位有没有好处呢?我想也是有的,比如某个学科单位本来就没有打算建设,这方面的人才走了反而是减轻负担,优化结构;完全教学型高校走几个科研很好的也没有关系;位子摆不平的,人走了就摆平了等等。 第三,对引进单位而言,流动总体上利大于弊 新单位之所以要引进人才,无非是单位需要,符合单位发展战略,会对引进人才会设定一系列标准,经过一系列考核,总体上是符合单位发展方向的,因此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新单位引进人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偶尔引进不太合群的人才单位也很头疼,不可能没有一点问题。 第四,对国家而言,人才流动利远远大于弊 人才的合理流动能够产生更多的碰撞,对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才的不合理流动能暴露出深层次的问题,有利于国家加以改进。总体上,我国知识分子尤其是大学老师的流动还是面临不少体制上的障碍的,编制问题、档案问题等等。说穿了,国家可能怕流动,担心这担心那,其实这些担心是多余的,但是不能一下子放开,可以逐步放开。 对于义务教育和中学教育,国家合理布局是对的。对于高等教育,我认为没有必要太强调区域布局,比如一个地级市应该有一所大学,这没有关系的。高校也存在一个教师市场,只要引导得当,市场机制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不要担心某些地区的某些高校人才跑光,现在其实是对高校重新洗牌的最好时机。 2013.7.15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7174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为什么不担心金融危机
热度 2 jiangming800403 2012-12-14 13:58
中国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仍然处于历史性的高点,这是中国金融体系最可靠的安全绳。 尽管年内经过两次下调,大型金融机构仍为20%,中小型金融机构仍为16.5%, 足量的超额准备金足以应对中等强度的挤兑风潮。 2012年10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89.68万亿元,贷款余额62.01万亿元, 存贷差27.67万亿元,超过存款余额的1/3, 现金为王可以应对流动性危机,近30万亿的资金储备可以保证银行不会被挤兑到破产关门, 经济即使再困难,也总会慢慢过去。 距离1221只有一周了,还关心这些做什么
个人分类: 经济时评|2587 次阅读|5 个评论
Nature上的人口流动的准确预测模型
热度 2 vcitym 2012-4-16 19:26
最近Nature上报到了一篇关于“人口流动的准确预测”的模型,原文名称和作者: A universal model for mobility and migrationpatterns Filippo Simini, Marta C. Gonzalez, Amos Maritan Albert-Laszlo Barabasi Nature 484 (7392) | doi:10.1038/nature10856 下载链接: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84/n7392/pdf/nature10856.pdf 摘要: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需要预测人口流动、运输网络使用、甚至疫情的规划人员借助一个基于“引力定律”的模型。该模型假设,在两个地点之间旅行的个体数量是与来源地和目的地的人口数量成比例的,并且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少。这种方法有其局限性,因为它只关注两个特定点之间的流动。在这项研究中,Albert-László Barabási及其同事提出另一种模型,它将在所有中间点上的人口密度都考虑了进去。他们的无参数辐射模型预测了包括从通勤和迁移到打电话在内的一系列现象,其预测结果要比引力模型准确性高得多。该体系只需要有关人口密度的数据,容易测量,因而即便是在没有系统性收集数据的地区也可用来预测通勤和运输模式。(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4/262652.shtm ) 博主:质疑人们习惯的借用,出现了新的更精细的模型。其中作者就找到了“引力模型”的 有很明显的局限性: 局限性 1 , 缺乏的严密的推导过程。 局限性 2 ,缺乏理论指导,实践者使用一系列的阻碍函数(力的法则或指数)和多达 9 个参数去匹配经验数据。 局限性 3 , 需要先前的交通数据来匹配参数, 它不能预测缺乏系统的交通数据的区域的流动性,比如传染病流动区域。 局限性 4 ,引力模型具有系统性预测误差。 局限性 5 , 在没有限制情况下, 分析的矛盾性。 局限性 6 ,从确定性角度来说,“引力模型”不能解释两地间迁移人口数量的起伏现象。 针对“引力模型”的局限性,作者提出了“辐射模型”。 辐射模型的优点是可以显著提高所有受流动与交通过程影响的预测的精确性,跨越从传染病学到城市化进程到经济资源流动等领域。介绍的参数自由化模型平台能预测流动和交通模式,甚至是没有系统数据的地区也能预测,因为它依赖于人口密度,而全球人口密度估计是相对比较精确的。
个人分类: 技术相关|11332 次阅读|3 个评论
“博士后”的“流”与“动”
热度 26 boxcar 2011-9-3 08:12
昨天下午,“小甜甜”(丁甜)的新博文“ 提高博士后比例并非长久之计 —— 评博士后十二五规划 ”【 1 】被置顶,引来众多读者阅读和评论,似乎预示着近期科学网近期可能会有一场关于博士后的讨论。在该话题方兴未艾之际,俺也来凑个热闹,动手写一篇关于博士后的博文。博文的风格相当老套,还是喆学的两大招式——撷英和拆字(词)。 博士后,通常是指博士在毕业之后,进入不同学科或单位的博士后流动站,继续开展科学研究的工作经历和职位。必须注意,博士后不是学历,也不是学位,只是一段工作经历而已。当然不能因为叫了“博士后”,就被认为落到了博士的“后面”,而需要像本山大叔督促范伟那样“不能老在后面呀,得往前整!” 在中国,同样是博士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有了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博士后制度建立之初,有博士学位的学者如凤毛麟角,其时的博士后更是罕见,“物以稀为贵”导致博士后当时倍受重视和礼遇,在住房、工资收入、户口调动、配偶工作安置都有许多优惠政策,此时的“博士后”多少有点儿“博士侯”(“侯爵”的“侯”字)的感觉。 N 多年后,本科生扩招、硕士扩招、博士生扩招许多倍之后,毕业的博士也在不断地增多,博士的名单变得越来越厚,是为“博士厚”!此时,博士后就变得不再稀缺和稀奇,随着拥有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经历的高端人才就业难度的不断增加,许多博士都担心做博士后反而可能耽搁就业,“博士后”对他们可能意味着是“博士侯”(“等候”的“侯”),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先找一个固定的职位,然后再联系做一站在职博士后(一般在其工作单位内部)。 在国内的一些单位,对专职的博士后的支持,已被单位认为是一个赔本的买卖。因为这些博士后是从外单位“流动”进来的,出站后还要再“流动”出去,对设站单位没有长远的贡献,所以不大受欢迎,上级单位在政策上似乎也不大鼓励。相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单位可能倾向于支持那些单向流动的博士后,他们“有进无出”,在出站后仍能留在该单位工作。正因为这个原因,目前有些大学中在职的博士后比例是比较高的。有些博士后,甚至是在一个单位的某个学科专业拿到博士学位后,留在该单位继续工作,同时申请到相同单位另一个学科的博士后流动站去做博士后。在这种情况下,博士后的流动其实只具有形式意义,而没有太多实质内容。这就是目前中国博士后存在的“流”的问题,即流动性存在不足。 因为“流”不足、甚至学科跨度都不大,所以不少博士后在博士后阶段主要是延续博士阶段的研究工作,甚至是在忙着整理和发表博士阶段未及发表的学术成果中度过了博士后时期,而没有努力进行新研究领域的开拓。加上博士几年的辛苦劳顿,许多人早已身心疲惫,加上结婚生子买房子过日子方面的诸多压力,以及其他工作的影响,不少博士后难以在科研方面投入太多精力,显得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行动迟缓,这便是当下中国博士后在“动”方面存在的问题。 之所以会有“流”与“动”这两方面的问题,根源在于博士后流动制度与现有的其他劳动人事制度之间很不搭调。博士后的流动性,导致博士后的职位和身份具有了“临时工”的性质,就像手里捧着个“瓷饭碗”一样让人感觉“没着没落”;相比之下,其他固定职位则像是“铁饭碗”,有更高的稳定性。博士后这个“瓷饭碗”在十多年以前之所以还有很多人愿意端,那是因为当时这个“瓷饭碗”像元代青花瓷古董一样稀缺和值钱,是绝对的卖方市场,这种宝贝当然不怕“流动”,因为流动可以带来升值(身价的提高)。到现在,“博士后”这个“瓷碗”却是现代化陶瓷厂批量生产的瓷器,多得让人数不过来,已经是不折不扣的买方市场,就只能挥泪大甩卖了,此时的“流动”缺乏保障,让人时刻担心可能出现的待业和贬值。在其他人事用工制度相对稳定,工资薪酬上涨也勉强跟得上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临时身份的博士后收入增长似乎不见得多明显,加上其他特殊待遇也一再缩水,似乎除了住房安置以外就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了。 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能鼓励博士后们“流”和“动”?博士们在毕业时想得更多的恐怕是“留”和“冻”吧?!此时计划“提高博士后比例”【 1 , 2 】,或许可以满足当代中国一切都在飞速增长和前进的心理预期,如果没有足够合理的配套政策与措施,最终收获的可能只是空洞的数字。 -------------------------------------------------- 参考: 【1】 丁甜: 提高博士后比例并非长久之计 —— 评博士后十二五规划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9391do=blogid=482192 【2】 刘仲武: 支持提高博士后比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527do=blogid=482305
个人分类: 科研|9702 次阅读|55 个评论
供应与需求的衔接——再告诉你一点经济真相(34)
newniu 2010-10-27 23:51
最近阅读了郎咸平在各地演讲的记录。在分析后面的提问时,我发现了两类人:有一类人关心应该如何投资;另一类人则关心如何渡过危机。两部分人都在发愁,一部分发愁如何花钱,另一部分发愁如何借钱过难关。现在大家都愁得睡不着觉,有的人愁花钱,有的人愁找钱。金融危机让人有一种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的感觉,从盛夏直接坠入严冬,而且是从没有经历过的寒冬。没有经验,没有感觉,面对着变幻莫测的环境,没有人知识怎么办,眼前只有迷茫、困惑和恐惧。 近二三十年来,世界上发生了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经济危机。日本现在还没有从上世纪的经济衰退中走出。阿根廷经济危机,东南亚经济危机,墨西哥经济危机,以及现在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如影随形,在世界各种制造着不大不小的麻烦。不过这些危机远离中国,仿佛是遥远的事,用不着思考。直到最近的危机才让人感觉到有点寒意。当经济老大美国身上出现危机时,全世界都跟着出现了问题。美国打喷嚏,我们感冒;我们接受了全球化带来的发展,也不得不接受它带来的危机。我们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小危机不断出现,大危机也时常光临,当我们注意一下这些危机发生的过程时,会清晰地发现一条经济繁荣和萧条的规律。它类似于男女感情的发展,从偶然的相遇开始,经过初始阶段的接触慢慢进入热恋,最后以婚礼作为爱情的高潮,随后进入爱情的坟墓。经济的开始阶段,社会需求繁荣,似乎只要开一家工厂或者当上小老板都可以迅速致富,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笑容,这即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各经营单位之间的竞争加剧,开始出现企业破产倒闭。竞争加剧,倒闭者大量出现,与此同时巨无霸企业也涌现出来。大型企业主导了市场的竞争,例如家电企业海尔、长虹等。我国90年中后期就遇到这种情况,国企倒闭工人下岗。与此同时,经济出现增长乏力现象,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开始降低利率。在低利率刺激下,经济进入下一阶段,大型企业努力扩张,人们开始借款消费。经济表现为股票价格上涨,企业利润水平上涨,房地产价格上涨。我国21世纪开头就是这种做法,政府降低利率,努力启动房地产市场。下一阶段是严冬阶段,经济发展一落千丈。 当经济萧条时,一种很自然的想法是让人们花钱,甚至是从银行借钱花,以需求拉动生产。花钱可以帮助提高经济繁荣,可是借钱消费遗留了一个问题这钱总要还的。还钱会不会抑制消费?这个问题没有人去细想,借贷暂时促进了经济繁荣,也埋下了未来萧条的种子。暂时的繁荣以未来的萧条作为代价。当积累的借贷越来越多时,问题慢慢爆发,并以加速度放大,开始是金融危机,最终以经济危机收场。 许多有头脑的人可能会想为什么这些危机发生的过程一模一样?许多经济学给出了很多的答案,我不妨也给出一个解释。在这里我先借用一下郎咸平的理论海尔现象。他在解释房价越来越高时,曾经指出由于企业家做企业不赚钱了,把原本搞企业的钱去搞房地产了,如海尔不把钱投入到本行业研发,做起了房地产。现在我们明白了两件事:海尔等企业有钱;企业很难做。企业为什么难做?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马克思的观点。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或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追逐高额利润的驱使下,所有资本家都拼命发展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结果是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后于整个社会生产的增长,商品卖不出去,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成为引起经济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 我们也不得不说,中国内需不旺完全能够用马克思的理论来解释,只需要把其中的几个主语修改一下即可。在中国,富人(富有的企业)有钱无处花,没有投资方向,比如海尔。穷人(穷企业)无钱没法花,房子,医疗处处需要钱,但就是没有钱,比如某些农民、白领等。当这个死结越拧越紧,经济也越来越低沉。这时就有人想到借钱给穷人花,很显然买房子是最好的方式。房子可以抵押,由穷人通过工资每月付款。当借钱买房时,很自然会形成一段自我增强的繁荣期,不过很多经济学家称之为回光反照期。为什么是回光反照?因为再向后即是经济灾难时期。有两个原因,一、借钱总要还的,当还钱时会抑制需求。二、房子有一些特殊性质。在各种贷款方式中,买房子很容易贷来钱,并不是银行仁慈,而是从形式上看,房子容易升值和保值。虽然银行说得很好,比唱得还好听,但是无法掩盖他们的经济目的。他们绝对不会贷款给你治疗大型疾病,虽然这比买房子更急切。 房地产的特点使银行愿意把钱借给贷款人。房地产是经济活动的基础性产业,意思很直接房地产并不能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可以阻碍经济发展。这类似于人的基本需求商品,它们不能保证你生活愉快,但是它可以让你不快乐,例如道路交通。假设道路很宽,只有你一个人在使用整个道路,你并不会感觉到多快乐,因为你只是占一小片地方。然而如果道路拥塞,你会骂爹骂娘,感觉很不爽。粮食同样此类问题,家里就算有满仓的粮食,随便吃,你也不见得会高兴。然而如果粮食稀少,大米价格快速提高,你会在吃饭上多花钱,会降低生活质量。房地产同样如此,它虽然不能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可以拖经济的后腿。房地产还有稀缺性、垄断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房子变成了一种非常特别的商品。 当政府采取刺激房地产的政策时,富人们的钱有了流动的方向。例如我国温洲地区的资金有上万亿,这批资金流动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的房子价格就快速向上窜。由于其它领域不够活跃,巨量资金在房地产领域找到了一条出路。然而房地产的发展并不是无限的,房子不断被建设,房子价格不断上涨。显然这个游戏不能永远继续下去。虽然大家知道玩不下去,可是又不得不玩。当房价处于高位之后,银行不敢不放贷款,否则房价就会降下来,甚至原来已经购买房产的客户放弃还贷,把房子交给银行。这时的房地产完全处于逆水行舟的情况房价要么上升,要么下降,根本无法平稳。银行也无路可退,只有不停发放贷款。由于房子高价,吸引大批资金来建设房子,总会有一天银行和投机者承受不起,房价大跌,银行受损,泡沫破了。 美国次级贷为什么破灭?原因在于次级贷假设房价在不断上涨,如果不上涨,马上会出问题。我国的房地产投机同样是基于房价不断上涨。投机者认为房价不断上涨,所以大家纷纷购买,希望赚个差价。当房价处于上涨通道,投机者自然会紧握自己手中的房子,不会出售。市场中房子稀少,进一步促进价格上涨。假设房价涨得慢了或者不涨了,那么投机者开始向外出售,买得慢慢变少,卖得变多。这必然会造成房价下跌。下跌又进一步造成投机者出售,更进一步推动下跌。既然房价不可能永远上涨,就会有下跌那一天。当泡沫破灭,由于银行是资金大头,受损害的首先是银行,引起经济下滑。 除了让泡沫自行崩溃以外,政府还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快点让泡沫破灭,直接限制房屋买卖行为或者出让大批土地建房,使房地产价格快速回落;二是设法使房子价格保持在高位,让真正用户一点点把高价房吃掉。第一条路是最好的,地产价格回落到正常价值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和民生,制止暴利。然而、当大家都兴高采烈时,没有人愿意做一个带来痛苦的坏人。从讲政治的角度看,没有官员会这样干,也不想留一个不好的名声。 第二条路很容易被选择,比如减少房地产生产,死死地抬着房价,以保护银行。这种情况类似于当年的日本,经济慢慢衰退,实体经济和民生受到巨大影响。现在三星的市值已经超过了索尼。日本人不能说不勤劳,也不能说不聪明,为什么近20年,经济始终徘徊不前?很重要一点是他们过于保护银行,保护富人。银行存款富人占大头,银行倒了富人最吃亏。 房价高涨必然要危及实体经济、危及银行,这已经成为基本定律,以上也介绍了原因,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我们会注意到另外一个问题,即西方自从二战以来,几乎没有再出现像29年那样惨烈的经济危机了。在这里,有两个原因起着主要作用,一、经济学界对经济运行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对货币理论的认识。在经济危机中,人们尽可能少花钱多办事,还会从银行中把钱取出来。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市场中出现货币紧缺。在危机开始,政府就会有意识地增加货币供应,降低货币紧缺产生的危害。 二、政府的福利和遗产税。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富人钱太多了,穷人钱太少了。政府则想法取长补短,在税收上调节,对富人多收税,特是收遗产税。人总逃不过一死,继承人除了交纳遗产税,还要交纳个人所得税,两税相加,联合税率可能高达70%以上。日本税务局前几年宣布将拆除美智子皇后的故居,然后公开拍卖土地。皇后的父亲去世后,他的子女们无法缴付高昂的遗产税。日本的遗产税非常高,使日本豪门经常抱怨富不过三代,美智子皇后的娘家也不例外。由于存在遗产税,富人们除了要想着赚钱,还要想着如何花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需求与供应不平衡的问题,使二者能够衔接起来。 三、促进企业竞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产品价格便宜,企业利润率较低。那些大企业家、大富豪也不容易积累财富。在竞争环境中,企业会更多以民众需求为中心,提升需求层次,实现经济跨跃式增长。 日本,中国,美国栽在房地产上,完全经历着类似的程序。富人手中有大量钱,银行中有大量钱,没有地方使用。政府还想着要保持经济高速发展,怎么办?让穷人借钱花,扩大需求。银行是不敢随便借钱给穷人的,除非有抵押,房子正好能够满足。利率下调,大量热钱拥入房地产,随着房地产的兴盛,经济指标越来越好。每个人都会觉得明天比今天好。当投机性需求开始进入后,房子价格越升越高,银行走上了进退两难之路。银行越放贷款,越被套入,不过谁也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天。银行不放贷款,房价马上下跌,立刻被套。银行家们怎么选择?他们其实也很麻烦。 我国是一类特别的情况,供应与消费严重脱节,然而一直没有问题出现?我们通过出口解决了供应问题。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在供应着全世界,他们创造的财富被企业主拿走,政府所获得的税收也大于这些人的收入。在几年前,我看到一匹马在拉着一车的货物奔跑在路上,马儿以体力创造的财富都被马主所得,自己只能吃饱肚子。现在的中国劳动力就如那一匹匹奔跑在路上的马儿。这些做的结果是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发行了大量的货币。 最后,我们把思维放开一下,谈一谈房地产如何抑制经济发展。房地产对整个经济来说存在两种作用:房地产开发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上游和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地产价格上涨又会导致各类企业成本上涨,抑制企业发展。促进与抑制同时存在着,主要看那种力量占主导地位。建一栋房子会突然提升许多需求。由于企业是租房子,抑制过程会持续房子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前面几年来看,促进显然是大于抑制的,然而房子并不能无限地建设。当经过几、十几年建设后,必然出现建设停滞,抑制过程却还在持续,高抑的房租使企业付出巨大成本。因此、提高房地产价格来发展房地产是一种饮鸠止渴的经济方法。 1999年,经济学家劳伦斯总结出一个摩天大楼指数,将经济危机与摩天大楼的建成联系起来。他发现世界最高大楼的兴建通常都是经济衰退到来的前兆,劳伦斯把这个发现称为百年病态关联:大厦建成,经济衰退。美国纽约胜家大厦和大都会人寿大厦1908年前后落成,接着金融为继席卷全美,数百家中小银行倒闭;1913年伍尔沃斯大厦落成,美经济出现收缩;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华尔街克莱斯勒大厦和帝国大厦相继落成,之后纽约股市崩盘,引发全球经济大萧条;70年代中期纽约世贸中心和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再夺全球最高,后发生石油危机,全球经济陷入衰退;1997年吉隆坡双子塔楼取代了西尔斯大厦,亚洲发生金融危机。有人因此预言上海军刀大楼(环球金融中心)落成,中国经济衰退!军刀大楼指环球金融中心,这座大楼从外观上看像两把日本军刀,被人戏称为军刀大厦。这座标高494米的摩天大厦虽然在绝对高度上没有超过台北的101大厦,但是却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办公楼层和观光楼层,而在14年前动议修建的时候本来也是冲着世界第一去的,但是很快遇到东南亚金融危机,这栋由日本人牵头的大楼只好停工,一停就是10年。 2004年复工不久又遇到中国的宏观调控,两年后日本人森稔又不得不忍痛向摩根士丹利出让了10%的股权才把楼完完整整地盖起来。2008年8月28正式启用,预言有一点不正确,9月则遇到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并不是单纯的中国经济衰退,而是世界性经济衰退。 这是魔咒,还是巧合?在这里,我们也许无法做出一个多么令人信服的解决,但多少可以把握住脉胳。财团为什么要建摩天大楼?很显然,房地产已经成为一类非常赚钱的行业,建摩天大楼能够赚取很多的租金。在建造摩天大楼的过程,产生大量的工作岗位和需求,促进了经济发展。当摩天大楼建造完成,它突然性地增加了商业租赁市场的供应,同时停止了建造的需求(只有维护费用)。商业租赁是一块固定的蛋糕,突然来这么一个大家伙要求分食,必然会产生动荡,最终把处于危险边缘的经济推下悬崖。房地产的兴旺并不意味着经济好转,而是意味着经济在走向悬崖。
个人分类: 经济真相|2970 次阅读|0 个评论
杂说“流”与大学
boxcar 2010-8-19 08:13
最近,流是在中国被提及频率极高的一个字。全国人民刚刚平复下甘肃舟曲的特大泥石流灾难所带来的哀痛,昨天(8月18日)云南贡山也发生了泥石流灾害,已造成了2人死亡,90人失踪,此间还传来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多处发生泥石流的噩耗【1】。就在大自然的泥石流不断肆虐、纷繁不绝的洪水这种流体也不断冲击着日渐老迈的河堤的同时,咱科学网上又在为一流大学展开新一轮的大讨论。由于本人水平层次不高(绝非一流人才),出身门第有限(母校尚不是公认的一流大学),交游不广(没在一流大学留学或进修过),所以无力也无意去评判大学、学科和人才是几流(虽然这种评判的帖子最火、最吸引眼球也最赚点击量),只能坐而论道,从自然规律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的角度,来说说流,论述一下自然界的流和人们眼中的流(特别是一流大学的流)之间的关联。 自然界中的流,往往是实实在在、可以被看见或感知到的流体流动。例如,水流、气流和泥石流。流体可以流动,是因为组成流体的组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是太强,且相互之间不形成完全固定的相对位形;流体发生流动,是因为不同部位之间存在压差,所以会自动地向低压方向流动。描述流体的那些方程我就不费心去查找和书写了,反正这篇我博文也不是学术论文,只是粗浅、定性地谈点儿感受,简单地归结起来是一句著名的话水往低处流。 人们嘴里常说的流,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人为弄出来的分类。例如:一流大学、一流人才、上流社会、二流子、卑鄙下流等等。如果拿人类社会的种种流和自然界的流去对比,我们会发现二者其实是大相径庭的。人类社会当中的流比较稳定,流动性也并不强。真正上流社会的绅士,通常不会再一夜之间就堕落成卑鄙下流的流氓,社会上到处流窜游荡的二流子也不可能立马变成绅士。正常情况下,真正的一流大学即使不幸发生衰败,也不会再短期内就变成末流的小角色,毕竟是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虎死余威在,当然,人们眼中的N流大学再怎么追求一流大和拼命去学【2】,也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便跻身一流大学行列,因为罗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静下心来想想,人类社会的很多流,与其说是流,倒不如说是势(地位),流前面的数字越小,则势越高,当然如果容纳流体(人才其实是流体【3】)则势能会越大,所以才有人往高处走之说。 力争一流,其实就是要忙着提高地位,积蓄势能,参照水利工程的做法就得修水坝。修水坝绝对是个技术活,要尽量借助山势争取因势利导,设计不能出偏差,施工也需要一丝不苟地干,要用真材实料而不能偷工减料,否则会有巨大隐患,真的来了洪水发生漫坝、管涌乃至决堤,就会杯具掉。争创一流大学何尝不是如此,简单地追求一流大和盲目地学,靠各种指标数字的堆砌不难成就水坝的高度和形状达到中看的目的,却未必就能够赋予它足够的强度真正做到中用。正如修座大坝是很辛苦的,建设一流大学当然也不是轻松的活儿。 其实,老天爷有时闲着没事儿也会修些水坝,那是地震或者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后山坡上的土石滚落到河道中形成的,结果是阻塞河道而形成堰塞湖。抛开堰塞湖周围的凌乱场面,那些堆积得很高、有水从隘口溢出形成瀑布的堰塞湖一定也很壮观,这时可观的势已经有了,但我们在观赏的同时,不可不防这个不稳定的东西会给处在下游民众带来巨大的威胁,所以堰塞湖需要努力清除掉。有时天上掉馅饼的传说也会降临人间,由于某种机缘可以帮助一个人、一个组织机构甚至一个国家达到前所未有的层次或境界一流,不过这种偶发的机遇所带来的地位(势)往往并不稳固,如果自己只顾洋洋自得地孤芳自赏而不能设法加固它,在一个大的冲击下可能会迅速土崩瓦解。稳固地积累达到一个高度殊为不易,破坏和下滑却可以来得异常迅猛。 最后,俺在闲话几句人们眼中的流(势)。古诗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看事物的角度不同,用的评价手段不同,得出不同的结论很自然,所以才会大学排名总是错的【4】,大家自然都可以去点评各种关乎谁是谁不是一流大学的排行榜。在我看来,一所大学是否一流、在人眼中的高低贵贱(学费多少)可以见仁见智,达到那个像三峡大坝一样宏伟壮丽的高度时内在的根基是否稳固才是最最要紧的。 ~~~~~~~~~~~~~~~~~~~~~~~~~~~~~~~~~~~~~~~~~~~~~~ 参考: 【1】 新浪网:我国多地发生泥石流灾害: http://news.sina.com.cn/z/nanfangbaoyu2010/index.shtml 【2】 吕喆:建设一流大学的模式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1111 【3】 吕喆:论人才的流体特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0003 赵星:大学排名总是错的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4047
个人分类: 科学网|4240 次阅读|6 个评论
谈人才的“培”“养”和“流”
boxcar 2009-12-10 12:31
刚才在王宝山老师的事外桃源中看到了他的新博文 人才,不但要培,更要养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7457 ),很受教益。写下两个评论之后,仍感意犹未尽,遂决定再专门起一文,谈谈我对人才的培植、养成和流动问题的看法。 我个人虽算不得什么人才,但对人才问题也是关心日久,此前也曾在本网博客中不止一次地写过有关人才流动的博文,还曾冒昧地对钱学森大师与温家宝总理的那段著名对话进行过解读。以往我的博文中曾有4篇是关于人才流动的,王老师的这篇博文分析了培养环节,我还想就这两个环节再作一点补充。 如果按照王老师的思路拆词解字,那么培字取其培植之意、来个土立口的解读是没问题的。如宝山兄说言,在培植阶段,未来的人才首先需要的是发现(放入土中);其次是需要的是一个大至合理的方向目标引领(向上、向前),此间自然需要扶植(立住),而且必须要尽量做到正直;那个口字,在我看来,应该是一片广阔的立言立行的空间,让人才到了一定的水平和层次后可以有大作为,这其实也就是钱学森所说的那个冒字了。 不过这个培植过程中是要把人才看作一种植物,要他扎根下来,根越深,则从土壤中汲取的养分越多,长得越好,形成所谓树大根深的局面,这样抗御风沙等恶劣环境的能力就越强。实际情况也差不多,很多人才也确实是在一个地方、一个领域扎下深根之后逐渐成长起来的,那些频繁地变换着工作单位和研究方向的年轻人,有些会由于工作不够连贯而不能做得很深入,反而虚耗了很多时光,浪费了年轻人身上最宝贵的创造力。 说完了培,咱再说说养。我觉得最该养字后面接上的是活字, 也就是说首先要人才或者被认为是人才的人能活下去(这是最低纲领),有可能的话,还要使之能活得很好、活得有尊严、活得有品味、活得有...(这是最高纲领)。这些当然是人才的成本,如果按照最高纲领来理解,成本还是相当高的,当然这就意味着需要投入,甚至是大投入。当然既有了投入自然就得要产出,否则会违背经济学的规律,也难以持久。人才其实是有产出的,人才的能力一旦得以施展,会有很多成就,也可能会带来大的效益,而人才能冒出来或者被选拔出来本身,也会被认为是一种产出(即使未必直接对应着实际的效益),只有有了这些产出,花钱养他们的人才能高兴,因为有了一个好的投入产出比;同样,有了产出,当初发现和培植他们的人也才能有如同当了伯乐或者孔子般的成就感。不过现在我们看到的现实却是,更多的领导可能只想要产出而不愿意投入,就如农村的懒汉只想收割庄稼而不愿播种、锄草、施肥一样。于是,另一个关于人才的动词映入我们的眼帘流,即人才的流动。 其实关于人才流动,我实在不想在这篇博文里说太多了,因为我的人才流体力学系列四篇博文已经说了不少,下面还会继续下去。这里只说和人才的培养有关的流动。其实合理的流动可以促进人才的培养,这大概可以从很多大师的游学经历看出来,多看、多了解、多交流肯定有利于人的个人能力和水平提升,这一点绝对毋庸置疑。人才流动市场的形成,同时也必然促成人才价格的上涨,这一方面会增加养的成本,另一方面则是人才待遇的改善。人才向外流动趋势的出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向人才释放其个人能力施展空间。所以人才流动总的来讲对人才自身肯定是有益的,但其不利之处是最初发现并进行人才培养者会有很大损失,从而进一步会导致对人才培养的轻视和对人才流动的过度依赖。 =============================================== 本人此前所写的与本文相关的博文: 人才的流体力学(1~4) 1)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9715 2)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0003 3)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1949 4) 人才的流体力学(四)自由落体的悲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4576 5)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7239 6)大师的眼光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0458
个人分类: 科研|3813 次阅读|5 个评论
瓦斯数值模拟(热分析、流动、扩散)
COMSOLFEM 2009-11-1 11:57
采矿是高危行业,存在水、火、瓦斯、粉尘、顶板和冲击地压等六大灾害,而在这六大灾害中瓦斯和粉尘是采矿最大的 杀手 。 设计良好的通风系统及高质量的通风设施构筑是杜绝各种安全隐患的重要环节。
个人分类: 岩土工程|3045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才的“流体力学”(四)——自由落体的悲哀
热度 1 boxcar 2009-10-23 23:41
最近这两天本网有个很火的话题浙大的海归涂博士悲惨地以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在一个让人悲悯叹息的事件发生之后,我等生者在唏嘘之余似乎更应该做些思考,把想到的东西写出来,用于纪念这位虽不相识的学人。于是,我决定继续我的人才的流体力学系列博文,并给这第四部分起一个比较形象的标题自由落体的悲哀(但绝无调侃之心),谨以此文献给已经逝去的涂序新博士,并为某些可能会处于类似境地的人才和引进人才者诫。 在前面的三篇博文中,我把人才比作是流体,然后用一些力学的思想去解析人才流动的问题,当然这种想法更多地是基于一种比较宏观的考虑,但涉及到具体的某个人,都可能有独特的状况,而且最终也算是细节决定成败。也就是说,每个人(优秀并得到了众人的承认与赏识者可被称为人才)都有自己具体的情况,虽处于某种大潮之中(例如现如今化海龟为海带的归国求职潮),却都是各有特点的一滴水,不过混迹在大潮之中并不起眼,只有当他立身潮头之时(能成为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或者忽然飞溅于一片潮水之上(忽然因某种独特的原因成为焦点)时才为人所见。很不幸,涂博士成了这样一滴被世人关注的一滴水,但却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在其死后获得了空前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涂博士的经历虽不见得多么有代表性,但也绝对不是空前绝后的个案。如果我们分析一下这个案例,排除掉个人家庭方面的一些影响因素(清官难断家务事,我等外人更不变乱说),涂博所去的Z大的人才引进与涂博本人的求职基本具备了当前中国高校人力资源市场博弈的基本特征:一方面是大学求贤若渴延揽人才,一方面是大牛们若即若离、讨价还价,小博忙不迭地投送简历面试谈判签约,之后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传说中的双赢和多赢场面实在是并不多见。这种场面 连续热闹了几年之后,发达地区高校的固定教职从高到低已接近满员,但想求职的海归人物的层次却越来越高,在这种大背景下,潜在的矛盾和冲突可能一触即发。 由于信息不对称及传递的延迟,让海归及其周边人等(亲属朋友同学等)在对未来职位和生活状况的判断难以绝对契合实际,有时难免有很高的期望值,对自身优势的信心可能又同时让他们对自己有较高的评价甚至产生某种强烈的优越感(这本身并不是错),这两者可能让人才的心态处于一个水平。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高水平的心态其实未必有足够的现实条件为其提供可靠的支撑。以目前中国的现实状况,人才所去单位很难在生活条件、工作条件、职称级别、人际环境和收入状况等方面全面满足人才的需求,不满情绪和失落感甚至会在一段时间里不断提升,这种偏高的自我评价和预期在遇到明显偏低的现实时会产生巨大的落差,而用人单位最初承诺的不兑现会让人才偏高水平的心态迅速失去支撑,在比较极短的情况下会以一种自由落体的形式直落下来,击碎了人才的梦想甚至生命,留给世人一种自由落体的悲哀。 那么如何挽救这些危险的自由落体?首先,用人单位需要尽量建立起一个牢固的支撑,不该出现承诺好的条件不兑现的情况。其次,人才们也要注意防低自己的心态和心理预期目标,避免其不小心攀爬上危险高度,以减小落差,规避风险。再次,周边的人在发现了落体症候时要出面干预,及时给落体背上降落伞或者在下面放上安全气垫,让落体即使难以避免落地,也是以相对安全的方式,也许这要靠给人才合理的心理辅导吧。 如果像一滴水那样从高处落下,落到水潭之中总会激起一片飞溅的水花和水面上的环环涟漪,但当涟漪平息下来之后,谁还记得这滴曾经落下的水呢?
个人分类: 社会|6120 次阅读|15 个评论
人才流动的力学分析
boxcar 2009-10-13 09:52
人才的流体力学(三) 在前面两篇博文中,我曾经论述了人才的流体特征,下面说说我对人才流动过程的受力分析。因为我上高中的时候,当时的物理老师曾经谆谆教诲我们说:力学的关键就是受力分析。所以,研究人才的流体力学,我还是要从受力分析入手。 人才受到的力大体分两类:一类是驱动力,另一类是阻力,牵着促进人才的流动,而后者阻碍人才流动。 驱动力是既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内在的驱动力之一通常的情况是当人才在一个地方呆腻了,总想换个环境,这时难免想活动活动,换个地方生活,这是内部产生的,完全是因人而不同,当然这种内驱力有时会和外界的作用力产生协调作用,那效力更大。外在的驱动力有可以细分为吸引力和推动力,两者的方向都是向前的,都能促使人才发生流动。吸引力就是人才前面有更优越的收入待遇、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等,让人难免见异思迁,心神往之,于是跃跃欲试地准备跳槽,去实践人往高处走的古话,所以它可以牵着人才走。推动力来自人才的后方,从作用效果看它仍是推着人才去向前流动的,但其具体情况比较复杂。虽说推动力的受力物体自然还是人才本身,但施力物体可能不只一个,而且作用点和作用方式却大不相同。首先,人才最近的人是一个推动力来源,例如家里人抱怨人才在现在这个岗位上的收入太少、太不受重用等会促使人才考虑换个工作。其次,人才周边人际环境(包括同事和领导等)可能是一个推动力的来源,特别是当人才发现自己真的不但不受重用,甚至处处被排挤、被迫穿小鞋走窄道的时候,自会萌生去意。最后,原来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的恶化也是人才流动的一个推动力,例如长期在一个单位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工作空间越来越小、机会越来越少(包括获得经费的机会和额度都大不如从前等)时,人才会考虑换个地方了,正所谓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当八路。这些都是推动人才流动的外力。或许还有其他的情况,留着让阅读此贴的博友们帮我补充吧。 说完了驱动力,再说说阻力。人才流动的阻力其实很多,首先当原来单位在认识到要流动出去的人才的重要(不可或缺)时,自然想挽留,这种挽留无论出自真心还是假意,是基于现实需求的考虑还是仅仅是为了自己不折面子,都是对人才流动的阻力。阻力的施力方式很多,有直接扣住档案不许走的行政方式(这招最近这些年早已失灵),有勒令交付巨额的违约金或培养费的经济方式,有动用重量级人物出面游说的感情方式,也有满足人才所提出条件(包括薪金待遇、职务职称甚至家属工作等)的补偿方式等不一而足。其次,人才流动的阻力还可能来自一些利益的牵绊,人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在一个单位工作时间长了,都会逐渐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络,这种人际关系网络既有情感层面的作用(没事儿大家见见面、聊聊天、吃吃饭、喝喝酒、打打麻将、一起参加体育运动等),也有现实利益层面的作用(所谓的朋友多了能办事儿和好办事儿),想流动一下,就必然换个大环境,这些人际关系网络是带不走的,需要花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去重新编织,但欲取得功效尚需时日,所以对于比较依恋和依赖人际关系网的人才来讲,这绝对是一个比较大的阻力因素。第三,爱人工作、孩子的学校等能否解决好也是制约人才流动的一个关键因素,不过这个因素更象是一种惯性,不算是一种显示的阻力。最后,要引进人才的单位内部也会存在一些阻力因素,因为新人才的引进会和既有人员之间难免发生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很多人会抱怨单位太喜新厌旧、给引进人才的待遇太好等,有形的脸色和无形的阻力都会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影响最终的决定。 综上所述,我分析了人才流动的驱动力和阻力问题。总之,要想成功引进人才,就需要加强吸引力,尽量排除各种阻力的影响。
个人分类: 社会|8734 次阅读|3 个评论
群山在上帝面前流动
热度 1 dongping2009 2009-4-10 16:25
评论人:dongping2009 标题:流变学:高情逸韵住何方?   评论内容:要把流变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离不开数值计算这一工具,因此,非牛顿流体力学的计算方法,也是流变学一个很独特的发展领域。 ------------------- 严重同意。长时间尺度(例如百万年为单位进行时间度量)下的地球介质,便是比较典型的流变介质的例子,例如地幔对流模型与地核发电机模型等等。 博主回复:说得很对,长时间尺度下的地球介质,便是比较典型的流变介质的例子,所以流变学者常用群山在上帝面前流动来阐述流变学的思想。 评论人:dongping2009 标题:流变学:高情逸韵住何方?   评论内容:群山在上帝面前流动-- 好!郑兄,我特意为这句话找到了两张地质图片。请见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5402 标题: 发表评论人: gfcao 删除 回复 好壮丽! 没经过加工吗? 博主回复:哦,曹兄,谢谢您这一问,我仔细追查了一下,这两张图我为了就我上课用的PPT尺寸,做了一些加工,与我拿到的原始图片相比,变形较大,现在后面补贴上原始图形,再次谢谢! 补注:非常抱歉,这两张图片的原作者何人,及来源何处,现在本人已不可考。 我得到的原始图片(放到网上以后,我比较了一下,感觉这两张图片与我计算机里存储的原始图片比较,还是有点小变形,好像这回感觉变瘦了,不过基本上变形不大,这从下右图中山脚下两辆小汽车的形状可以判断):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9903 次阅读|2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2: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