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陈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讲述科学史的独特角度
热度 2 pup 2020-6-28 22:09
讲述 科学史的独特角度 ——《科学大师的失误》编辑手记 文/ 陈静 ( 北京大学出版社副编审) 戴维为何会与法拉第反目?迈克尔逊、欧拉为什么感到遗憾? 爱因斯坦一生中干的最大的蠢事是什么? 伽利略错在何处 ? 为什么哈伯获得诺贝尔奖了还遭人鄙视?哈恩为何为自己的发现后悔?为什么约里奥 -居里夫妇一而再再而三地错失良机?霍金到底做了什么不光彩的事?…… 这许多的疑问都可以在杨建邺教授的《科学大师的失误》中找到答案。正如 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 所 说 : “ 科学史不限于罗列成功的研究活动。科学史应该向我们阐明失败的研究过程,并且解释,为什么某些最有才干的人们未能找到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而另外一些人的名声又如何大大地强化了他们所陷入的误区。 ” 《科学大师的失误》的选材角度恰好验证了麦克斯韦的话,讲述数十位著名科学家或败走麦城、或错失良机、或留下污点的故事。如果将书中的 26讲,看成一条特别的“线”,这条“线”恰恰串起了科学史上著名的“失败”与“错误”。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科学史图书出版的老编辑,虽然本书中的很多故事都似曾相识,但其独特的视角和鞭辟入里的分析仍让我一睹为快,尤其是关于希尔伯特 “越俎代庖”的迷之自信和关于歌德鲜为人知的性格描写,忍不住要特别分享一二。 读者也许还记得 华罗庚 曾说: “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今天,数学 甚至 在 人文科学 领域也发挥着 “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力量。 在 20世纪的数学界拥有执牛耳地位的希尔伯特决定“越俎代庖”,直接参与到物理学的革命进程之中。他一心想用公理化方法来改造物理学,并且自信地认为,能担此重任的,非他不可。十年之后,希尔伯特的“越俎代庖”并未成功,最终只能长叹一句:“物理学还得由物理学家来干,数学家干不了!” 为什么希尔伯特会有此等的 “野心勃勃”?狄拉克说过:“数学是特别适合于处理任何种类的抽象概念的工具,在这个领域内,它的力量是没有限制的。正因如此,关于新物理学的书如果不是纯粹描述实验工作的,就必须基本上是用数学形式和方法来描述的。”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希尔伯特曾经的豪言壮志了。 希尔伯特的努力也并未全然无效,至少有两件事可以让他在物理学家面前自豪的。一是希尔伯特曾经因为更懂四维时空的数学,能够采用比爱因斯坦更直接的方法来论述性对论。另一件事则让希尔伯特几乎 “沾沾自喜”了。当玻恩和海森伯用“矩阵代数”建立起微观世界的力学——矩阵力学时,希尔伯特就以数学家的敏锐提出:“根据我的经验,每当我在计算中遇到矩阵时,它们多半是作为波动微分方程的特征值出现的。因此,你们那个矩阵也应该对应一个波动方程,你们如果找到了那个波动方程,矩阵也许就很容易对付了。”但这两位物理学家并没有重视希尔伯特的建议,去找出那个“波动方程”,也许他们打心底里认为希尔伯特根本不懂量子力学吧。结果不久,却让薛定谔找到了这个波动方程,即如今鼎鼎大名的“薛定谔方程”。 我们很难评价希尔伯特投身物理学研究的那十年是多大的 “失误”,也无法假设如果玻恩和海森伯多谦虚那么一点,科学史是否就能重写这一节。历史总是在这种成功与失败中螺旋前进,不仅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如此,生物学家、化学家、宇宙学家等各个领域都如此,而其中折射出来的深刻教训都让读者唏嘘不已,例如 子虚乌有 的 N射线却一度激起了法国科学界的狂热反应,PCR技术引起的官司让曾获得过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恩伯格无地自容……这些科学史上的“阴暗面”至今仍值得我们引以为戒。此外, 当玻尔的理论 理论和 J.弗兰克的 实 验相 冲突 时 , 当戴维看到法拉第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时,当达尔文收到华莱士的信中谈到进化论时……他们 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也纤毫毕现。 我们熟悉的诗人、作家歌德, 20多岁时就写下《少年维特之烦恼》,还是个优秀的画家,但很少有人了解到,歌德同时在科学领域也作出了令人称赞的发现 —— 他曾在植物学、矿物学等领域取得了有进展的研究 , 遗憾 因其在艺术领域的名气掩盖了, 幸而 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的 《科学的旅程》 一书中就专门 肯定了 他 的 科学贡献 。 在《科学大师的失误》中,歌德并不是主角,而是在讲述高斯的故事时,用歌德作为类比。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一个更丰富、更立体 的歌德形象,他在受到王室赏识时会受宠若惊,总是表现出一副卑躬屈膝的样子。对此,贝多芬直言不讳地劝他说: “您大可不必这样去敬重他们,您这样做是不妥的……”他们俩一起挽手散步,迎面走来了王后和公爵们。贝多芬小声交代歌德:“挽着我的手别松开,他们该给我们让路。”但歌德还是撇开了贝多芬的胳膊,站在路旁鞠躬如仪;而贝多芬则不同,他径直穿过皇室成员,坦然接受公爵们的礼敬。天才的歌德也是谨小慎微的凡人,难怪恩格斯曾说:“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 为什么歌德不能像贝多芬那样?作者给出的回答简短有力: “ 歌德没有这种精神力量,高斯也没有。 ” 《科学大师的失误》的作者杨教授并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讲故事的层面,而是在每一讲都特别安排了专门的一小节,对错误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和反思,进一步 从哲学 思想、 方法论 、 科学心理学、人物性格和想象力等多个维度,深刻 揭示 导致 失误的不同原因 , 让读者清晰地认识到,科学史的真实面貌——每一个伟大成功背后却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和失误。 与杨教授此前的另一部优秀科普作品《物理学之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在《科学大师的失误》中,同样能读到 “科学与艺术”的有机融合。全书引用了中外 诗人 苏轼、袁牧、海涅、雪莱、 蒲柏 等十几位诗人的诗句,引用哲学家如 康德 、 芝诺 、 休谟 、 黑格尔 、 罗素 等十几位的格言,此外,还有柯南道尔、狄更斯、但丁等文学家的经典作品。这些丰富的素材恰到好处的出现的行文中,不仅考验着作者的人文储备,也体现出一位优秀科普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对读者而言,收获的不仅是理性的哲思,还有阅读的美感。 《 科学大师的失误 》 , 杨建邺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年6月出版。 本文已发表于《北京晚报》2020-6-24,发表时略有改动。
个人分类: 我的豆腐块|5041 次阅读|2 个评论
通过教育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pup 2019-9-16 08:23
通过教育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文/陈静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人称“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阿德勒拥有相当高的地位。他开创的“个体心理学”中的重要发现之一:自卑情结,如今近乎人尽皆知,影响了后来的诸多心理学流派。也因为他在心理学领域的巨大光芒,人们往往忽略了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实际上,阿德勒以心理学为研究基点,结合大量诊疗实践,创建出独特的儿童心理学思想,主张通过积极应对生活问题来弥补和发展个体的缺陷,强调教育的实效性和社会性,这些对后世的儿童教育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怎样教育我们的儿童?这大概是我们当前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阿德勒的很多观点和理念都可以应用到儿童教育中,比如他提到的“自卑是人类奋斗和成功的基础,自卑又是一切心理适应不良问题的原因”,即“人的底层动力源于自卑”。他甚至认为人们从小就在追求优越感,想成为征服者,战胜或超越他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童年时对家庭不平等地位的认识以及其导致的对峙和竞争态度。”当儿童产生了自卑情结,则需要精准地找到他在哪一点上勇气不足,并适当予以鼓励;同时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合作意识,此时关注的焦点应该是提高孩子的勇气、增加兴趣并清除儿童自以为存在的局限。 另一方面,当对优越感的追求超过一定程度或方式不对时,也会带来社会适应不良的问题。比如,怎样才能让一个数学不好的学生提高成绩呢?在阿德勒之前的,通常的方法就是“攻克”这一“症状”。对此,阿德勒的方法是:“所有的努力都放在提高患者的社会兴趣上,一旦他能与他人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树立集体观念,他的心理问题便解决了。”在《生活的科学》一书中,阿德勒将发展中遇到问题的儿童分为三类:被溺爱的儿童,被忽略或被敌视的儿童,有生理缺陷的儿童。阿德勒对每一种类型的行为表现以及将来的心理发展状况都进行了生动的分析,比如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害羞、孤僻、口吃、尿床,或者无心向学,甚至闹事、触犯法律……同时也分析了为什么罪犯往往都出自于那些在早年生活中曾背负过重压力的孩子,或者出自于那些自幼娇生惯养和被溺爱宠坏的孩子中间。1931年,为了更好地实践和完善自己的儿童心理学思想,阿德勒创办了个体心理学实验学校(Individual Psychology Experimental School),旨在预防和干预问题儿童的不良行为,减少他们的挫折体验,提高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阿德勒的儿童教育理论围绕着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格这一核心问题。正如他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所说:“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其目的都在于培养和指导人的个性,或者可以说,整个教育是有关生活这门广泛的心理艺术的一个分支。”他也在《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一书中反复强调,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这才是儿童教育的首要目的。其他诸如如何帮助孩子积累书本知识以提高他们的智力一类的问题则是儿童教育的枝节和皮毛。 与另一位著名教育家杜威( John Dewey ,1859—1952 )不同,阿德勒强调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他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不应仅仅局限于让孩子学会赚钱或在产业体系中谋得一个职位。我们需要的是地位均等的伙伴,是平等、独立、有责任心的合作对象,是能够为我们共同的文化做出贡献的人。” 这也不难理解,当面对“生命的意义何在?”这一几乎人人都会面临的人生之问时,阿德勒给出的终极答案是:“生而为人,我们唯一的要求,同时也是最崇高的赞誉,莫过于人人都成为一个可靠的工作伙伴、一位亲密的朋友,成为婚姻家庭关系中一位值得信赖的伴侣。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或许可以这样说,他必须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无愧于’人类同胞’这一称号。”这个答案即使是放在当下,面对纷繁芜杂的新思潮和多元文明体系的巨大挑战,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阿德勒更像一名教育家,他关注个体如何更健康地成长,教导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生的“三大任务”:工作、爱情和友谊,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活出生命的意义。 阿德勒的一生也是践行其教育思想的直接受益者。回顾阿德勒磨难重重的童年:体弱多病,成绩落后,常被同龄人欺负……所有这些都令儿童时期的阿德勒产生了补偿动机:一定要努力超越别人!为此他终生不懈奋斗:成功摆脱了童年的软弱自卑,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发表大量作品,独树一帜创立个体心理学的思想体系,建立多所儿童知道中心,创办《国际个体心理学》杂志,与弗洛伊德、荣格并列被后人称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三巨头”,对荣格、霍妮、沙利文等著名心理学家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启发。阿德勒倡导通个人的不断创造和追求,超越自卑情结,培养健全的人格,完成具有社会适应和社会服务价值的生活任务,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作者系北京大学出版社副编审) (本文已经发表于《科普时报》2019-8-30)
个人分类: 我的豆腐块|4050 次阅读|0 个评论
物理学之美,美在哪里?
热度 5 pup 2019-7-15 14:29
■ 陈静 今年4月11日,科学家从“事件视界望远镜”拍到黑洞的第一张照片,证实了数十年前爱因斯坦依据广义相对论的预言。 为什么在没有看到真实照片之前,很多科学家就已经确信黑洞的真实存在?纵观科学史,类似这样的“无中生有”并非个案,比如麦克斯韦在没有具体实验的情况下,仅凭抽象的“审美判断”提出了电磁波假说;在吴健雄的实验验证之前,杨振宁和李政道就提出了宇称不守恒规律…… 是什么指引着科学家做出这样的科学预言?又是什么让科学家坚信自己的预言? 难道真如诺奖得主狄拉克所言:“学物理的人用不着对物理方程的意义操心,只要关心物理方程的美就够了”?为什么杨振宁先生也总结说“物理学存在三种美:现象之美、理论描述之美、理论结构之美”? 也许,上述这些疑问,读者都可以在《物理学之美》书中找到答案。 缘起 2008年,《科技日报》原副总编王直华与北京大学出版社教育出版中心主任周雁翎,开始策划《物理学之美》,目的是让普通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认识到物理学这门学科的美好一面,进而热爱物理学,投身物理学。当年,与此一并启动的是一整套的“科学之美丛书”,拟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六门学科。 《物理学之美》幸运地邀请到科普作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建邺来创作。几次沟通之后,作者很快就精选了九个专题,以时间轴为隐线,从开普勒的和谐宇宙到杨振宁—米尔斯的规范场的故事。每个专题重点讲几位密切相关的大师的故事及其理论,各个专题看似跳跃,内在又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也是九堂简短有趣的通识课。通过物理学思想史上这几个重要的节点,既将该学科的大框架搭建起来了,又顺便带领读者重访了物理学史上那些美丽的瞬间。 《物理学之美》的选题立意和创作内容都得到了杨振宁先生的称赞,也获得了北京市科协专家的认可,获得科普专项资金资助。经过三年的努力,《物理学之美》首版于2011年8月,获得了2012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北京市优秀科普作品奖和吴大猷科普著作奖。这本书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9年1月,我们推出了颜值更高的插图珍藏版。 回忆20多年前,我的中学时代,那时候总觉得物理方程式很难,课本很枯燥,即使当时成绩很好,但对物理从来也提不起兴趣。在我全程参与《物理学之美》的编辑出版过程中,十多年里十几次反复阅读书稿,经常感觉那些曾经挂在中学教室墙上的科学大师的画像,如今跃然纸上,万分亲切。如果我在中学时代有机会阅读这么优秀的科普图书,我对物理学科的态度一定会更积极。 角度 正如本书作者在“前言”中所说,《物理学之美》强调的不是现象之美,而是物理学理论之美,尤其是理论中的结构之美。因此,作者从理论的发现过程着手,虽然同时描写大师的生活经历、性格喜好等,但最主要的是结合当时的科学文化背景,再现大师如何在研究中感受到模糊的美感,又如何建立审美判断,最终引起物理学思想的革命。 可贵的是,《物理学之美》并没有无限夸大每一个审美判断的功能,而是正视每一个物理学家因为不适当地利用这些判据而遭遇的失败。 比如,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的曲折的过程,是科学史上很有趣的一段故事。1921年,当普朗克等著名物理学家提名爱因斯坦为诺贝尔奖候选人时,瑞典医学教授古尔斯·特兰德曾极力反对,并曾私下表示说“绝对不能让爱因斯坦获奖,哪怕全世界支持他”! 对于这种分歧,本书作者将之归结为一种审美判断的冲突,他认为“19~20世纪之交的科学革命过程中,科学的审美判断发生了巨大的、革命性的变革,科学家之间发生的争议差不多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老一派的科学家(以古尔斯·特兰德为例)抓住“实验是检验一切理论的根本标准”,不容动摇;而新成长起来一派年轻理论物理学家(以普朗克为例)已经发现,“判断真理的标准发生了变化,有了新的标准,不能死死抓住实验标准而断然否定物理学理论中的美学标准”。 本书策划周雁翎在媒体上发表书评文章《倾听科学与诗的对话》,从另一个特别的角度总结了《物理学之美》一书的闪光点。当谈到麦克斯韦等伟大科学家的大胆想象时,周雁翎感叹道:“这是科学与诗的对话,是情与理的对话,是不同知识体系的对话,是异质思维方式的对话,也是两种文化的对话。这种对话,在人类思想史上永远闪耀着智慧之美的熊熊火光。” 心思 《物理学之美》的编辑过程确实花费了比其他图书更多的时间和心思。翻开书我们可以看到丰富的知识链接和图片,涉及书中人物的回忆录和书信,科学家自己创作的诗句,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态,他们的学术圈和理论示意图……这些附加资料可以调节读者的阅读节奏、可以传递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意,但同时,也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获得这些图片资料?又如何使用这些资料?怎样编写图说才能让图文结合得更自然?至今回忆起来,这个过程仍然令我印象深刻且受益匪浅。 2009~2010年期间,我频繁地进出北京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和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访问世界各大纪念网站,最终收集到数千张相关的科学史图片。又经过反复筛选,选中500多幅图用到《物理学之美》中,并和作者一起反复打磨图说文字。 另一点有意思的是新旧两版在装帧设计方面的变化。2011年做第一版时,为四色印刷,内文用70克轻型纸;封面也是面向初中生的、明亮的色调和手绘风格,典型的那时青少年读物的标配。当我们准备做珍藏版时,周雁翎决定将全书改为黑白单色印刷。没想到出版后的整体效果竟意外的好。书中500多幅照片,黑白的呈现方式显得更有质感,也充满了无限的历史感和空间感;同时,珍藏版的封面也采用雅黑的背景,主体用一张带聚光效果的“伽利略审判”场景图片,既有故事性,也给空间以想象力,仿佛在太空般的深邃里看到无限的希望。而因彩色印刷改为黑白印刷节约下来的成本,用在提升纸张质量上,图片的最终呈现效果反而更有层次了。加上硬壳精装、护封等各方面的升级之后,珍藏版整体上更具高级感,真正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也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有机融合。 ( 作者系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 ) 《中国科学报》 (2019-07-12 第6版 读书)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t=id=32801
个人分类: 我的豆腐块|7730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喜剧][唐伯虎冲上云霄 唐伯虎衝上雲霄 (2014)][高清720p][香港]
lcj2212916 2015-3-14 10:56
导演: 张敏 编剧: 王晶 主演: 杜汶泽 / 陈静 / 林子聪 / 詹瑞文 / 何浩文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2014-10-01(香港) 又名: Flirting in the Air 《唐伯虎冲上云霄》电影主要讲述杜汶泽饰演一位误打误撞来到古代做了唐伯虎的飞机师,与多位古代美人相伴,其中的扮演者就包括陈静和落选港姐文凯玲。而对陈静的演出,杜汶泽同样有赞无弹,他指对方似吃了聪明豆般精灵,大家拍床戏甚有默契。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87873115
740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5: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