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可预测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地震不可预测吗?
zhpd55 2018-6-14 09:45
地震不可预测吗? 诸平 Credit: CC0 Public Domain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十周年之际,对于当时地震留下的影响至今记忆犹新。我当时正在图书馆二楼资料室翻阅新期刊,突然间书架子卡咋卡咋地响,有书掉到地上。“不好,地震啦!”,大家站起来赶快往楼下跑去。“注意点,别惊慌!快撤离。 ” 等下到一楼,只看见校园里站满了人。但是也有在一楼看书的师生,似乎没有感觉到地震,他们在继续看书学习。震感很快就过去了。随后知道是四川汶川发生地震,陕西是属于余震波及区之一。之后还有多次震感,晚上不敢在屋子里睡觉,大家在操场上席地而坐。因为余震不断,学校也放假了,近处的学生可以回家,距家较远的就在操场安营扎寨,担心再震,人心惶惶。。。。。 关于地震是否可以预测,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地震可以预测,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地震不可预测。 2006年,唐山地震30年后,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撰写纪念文章,称“地震预报作为世界难题仍然没有解决”,这是“一项世界性的科学难题,攻克难关决不是 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 ” 。 1997 年 3 月,来自日本、美国和意大利的几位学者合作,在美国《科学》( Science )杂志发表文章,明确指出 “ 地震不能预测 ” 。详见 Robert J. Geller, David D. Jackson, Yan Y. Kagan, Francesco Mulargia. Earthquakes Cannot Be Predicted. Science, 14 Mar 1997: Vol. 275, Issue 5306, pp. 1616-1617. DOI: 10.1126/science.275.5306.1616 . Geller 1997 Earthquakes Cannot Be Predicted.pdf Robert J. Geller 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理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学系; David D. Jackson 和 Yan Y. Kagan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Francesco Mulargia 来自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 Universita di Bologna ) 。地震真的不可预测吗?早在 1982年8月7日,光明日报社总编室编的《情况反映》第2177期,披露四川省乐山地区地震局预测发震时间,多次“预测到小时,乃至分钟”的令人震惊的精准结果! 人民网转载陈一文的文章—— 中国地震预报从“预测到小时”到“不能预测” ( 2010年08月05日10:37),回顾了40年来中国地震的预测预报历史,有助于我们对地震是否可以预测这个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因为几乎每一次强震,都牵动着人们敏感而脆弱的神经。面对毁灭性灾难,人们痛定思痛,屡屡追问,以人类现在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水平,到底能不能在事先对地震做出预测预报?我们先看看国际合作研究,然后再看看我国对唐山地震的预报经历,可以给出地震可以预测的结论。 国际合作研究现状 自 2007 年以来,研究地震可预测性合作实验室( Col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Earthquake Predictability, CSEP )一直在研究地震预测模型,以找出每个模型与竞争对手的对比情况,以及每个预测对后来的地震活动的预测程度 。根据 2018 年 6 月 13 日发表在《地震学研究快报》 ( 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 ) 上的特别聚焦部分,在加利福尼亚、新西兰、欧洲和日本的四个中心,以及在世界各地的无数实验室中, CSEP 的实验和严格的测试程序已经清楚地显示出了地震的可预测性。德国波茨坦地震公( GFZ Potsdam in Germany )的 Danijel Schorlemmer 在为《地震学研究快报》评价此项成就时说:“ CSEP 的基本理念在原则上很简单,但在实践中却很复杂:预测模型应该在未来的观察中进行测试,以评估它们的性能,从而确保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公正的测试。” 在它的四个测试中心(第五个测试中心在中国,正在筹建中),从一组模型中自动生成的地震预测与该地区观测到的地震活动进行比较。 CSEP 的实验遵循严格的规则,包括对所研究区域的精确描述和高质量的地震记录,以及其他标准。实验结果表明,该地区观测到的地震的数量、分布和震级与预测结果是相吻合的。 例如,在意大利,有 3 个 CSEP 实验正在对该国进行为期一天、三个月和五年的地震预测。正如马泰奥 · 塔罗尼( Matteo Taroni )和他的同事们在焦点部分所写的那样,这一天的预测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有用的,足以让这些模型被纳入意大利民防部门的地震预报 。 根据新西兰地质与核子科学研究所( GNS Science )的大卫 · 罗迪斯( David Rhoades )和同事们提供的信息, CSEP 中心实验从 2008 年到 2017 年期间,包括了 2011 年 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 Christchurch )的 6.2 级地震和 2016 年新西兰凯库拉( Kaikoura )的 7.8 级地震 , 提供数据用于这些大地震期间改进实时社区警告 。 有一些注意事项, CSEP 实验中得到的经验可以用来评估 “ 经典 ” 预测,以使未来的预测更具可测试性。在他的焦点论文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荣誉退休人员 David D. Jackson 将 CSEP 测试应用于 1988 年的 30 年预测,该预测是由加州地震概率工作组制定的,包括圣安地列斯 (San Andreas) 、海沃德 (Hayward) 、圣哈辛托 (, San Jacinto) 和帝国断层 (Imperial faults) 的 16 个地区。他的结论是,只有一场地震,即 2004 年的帕克菲尔德 (Parkfield)6 级地震,是与 1988 年的预测有关的。 研究人员还利用 CSEP 测试用于预测地震的候选模型。一个例子来自斯坦福大学的 Camilla Cattania 和他的同事合作论文,观察了著名的地震触发机制称为静态库仑应力假设( the static Coulomb stress hypothesis ) , 该假设意味着应力使地质材料变形的变化可以通过断层促进新的震动 , 这可用于预测地震。他们的分析,应用于 2010-2012 年在新西兰 坎特伯 雷 地震序列( Canterbury earthquake sequence ),提出了基于物理的模型,如库仑模型( Coulomb model )对于地震预测比以前想象的更有希望,特别是与其他统计模型相结合。 Danijel Schorlemmer 说, CSEP 的未来将包括更多类型的地震建模,包括组合模型、 3-D 模型以及更多基于物理的建模,以及扩展使用来自亚洲和南美的地震数据集。更多内容请注意浏览原文或者相关文献,特摘引部分列出,仅供参考。 Ex plore further: Quake prediction model developed ;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studies the predictability of earthquakes . June 12, 2018, More information: Preface to the Focus Section on the Col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Earthquake Predictability (CSEP): New Results and Future Directions, 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8). The Col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Earthquake Predictability: Achievements and Priorities, 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8). Prospective CSEP evaluation of 1-day, 3-month, and 5-year earthquake forecasts for Italy, 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8). Highlights from 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New Zealand Earthquake Forecast Testing Center, 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8). The forecasting skill of physics-based seismicity models during the 2010-2012 Canterbury, New Zealand, earthquake sequence, 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8). Ranking some global forecasts with the Kagan information score, 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8). Exploring magnitude forecasting of the next earthquake, 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8). Ensemble smoothed seismicity models for the new Italian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map, 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8).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global earthquake forecast models: Two years of observations support merging smoothed seismicity with geodetic strain rates, 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8). 我国唐山大地震预测时间表 根据张庆洲整理的《唐山大地震预测时间表》,早在 1967 年 10 月 20 日(距唐山地震 9 年),李四光在国家科委地震办公室一次会上指出: “ 应向滦县、迁安(均属唐山地区)做些观测工作。如果这些地区活动的话,那就很难排除大地震的发生。 ” 这是对唐山地震的第一次长期预警,接下来的中期、短期和临震预报也相当精彩:    1972 年 11 月,北京市地震队耿庆国在全国地震中期预报科研工作会议上提出:河北、山西、辽宁和内蒙古四省旱区范围内,将发生 7.5 级以上大地震。    1975 年 12 月,地震地质大队 1976 年地震趋势意见上报国家地震局:河北乐亭至辽宁锦州一带及其东南渤海海域,可能发生大于 6 级地震。    1976 年初,唐山市地震办公室负责人杨友宸,综合唐山市四十多个地震台站的观测情况,在唐山防震工作会议上作出中短期预测:唐山市方圆 50 公里内, 1976 年 7 、 8 月份或下半年的其他月份将有 5—7 级强震发生。    1976 年 5 月,杨友宸在国家地震局济南地震工作会议上郑重提出:唐山在近两三个月内有可能发生强烈地震!    7 月 6 日,开滦马家沟矿地震台马希融正式向国家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作了短期将发生强震的紧急预报。 7 月 7 日,山海关一中地震科研小组向河北省、天津市和唐山地区地震部门发出书面预报意见: 7 月中下旬,渤海及其沿岸陆地有 6 级左右地震。 7 月 14 日,国家地震局查志远副局长主持在唐山召开京津唐张渤群测群防经验交流会,唐山二中田金武郑重发出地震警报: 1976 年 7 月底 8 月初,唐山地区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有可能达到 8 级。    7 月 16 日,乐亭红卫中学向河北省地震局唐山监测中心台发出书面地震预报意见: 7 月 23 日前后,我区附近西南方向将有大于 5 级的破坏性地震发生。    7 月 22 日,山海关一中地震科研小组再次向河北省、天津市和唐山地区地震部门发出了书面预报意见: 7 月中下旬,渤海及其沿岸陆地有 6 级左右地震。    7 月 26 日,国家地震局汪成民一行 15 人到北京市地震队听取汇报。北京市地震队提出七大异常。    7 月 27 日 10 时,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查志远等人听取了汪成民的汇报。副局长查志远决定,让汪成民明天去廊坊落实水氡。    27 日 16 时,吕家坨矿地震办公室赵声和王守信向开滦矿务局地震办电告紧急震情:第二个峰还在上升,上升 ……    27 日 18 时,马家沟矿地震台马希融向开滦矿务局地震办和上级作强震临震预报:地电阻率的急剧变化,反映了地壳介质变异,由微破裂急转大破裂,比海城 7.3 级还要大的地震将随时可能发生!    28 日 3 时 42 分 53.8 秒,唐山发生里氏 7.8 级特大地震,超过 24 万人在地震中遇难。但是唐山大地震中却出现了 “ 青龙奇迹 ” ,同处震区的青龙县,直接死于地震灾害的只有一人!更多信息请浏览陈一文撰写的《 中国地震预报从 “ 预测到小时 ” 到 “ 不能预测 ” 》。
个人分类: 新观察|139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什么类型的地震能被预测?
热度 3 qsqhopeiggcas 2017-8-10 13:29
咱先摸摸自 2000 年以来每年全球地震的家底(图 1 ),每年全球平均发生 5.0 级以上地震约 1834 次, 6.0 级以上地震约 164 次。 图 1 2000-2011 年全球 5 级以上地震次数 http://news.163.com/12/0627/17/8518IFI500014AEE.html 如果有人说, T A 能全部预测 6.0 级及以上 地震,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非上帝能够做到。这就提出了一个科学问题,即什么类型的地震能被预测? 一、 标志性地震能被预测 什么是标志性地震呢?如 图 2 所 示,我们定义 锁固段在体积膨胀点与峰值强度点 发生的地震为标志性地震( characteristic earthquake ), 之间的系列破裂事件为预震 ( preshock ) ,临近峰值强度点的预震为前震( foreshock )。 图 2 三轴压缩下岩石(锁固段)变形破坏过程 示意图 为什么说标志性地震可以被预测呢?因为它的发生遵循确定性规律,即: S f ( k )=1.48 k S c ( 1 ) D = /0.48 ( 2 ) E a = E m +E r ( 3 ) | M F - M C |= 0.5 ( 4 ) M P= min ( M F , M C ) -0.2 ( 5 ) 式中, S f * (1) 和 S c * 分别为未校正前第 1 锁固段膨胀点和峰值强度点对应的 CBS 值; S c 为 校正后 第 1 锁固段膨胀点对应的 CBS 值; ; S f ( k ) 为 校正后 第 k 个锁固段峰值强度点对应的 CBS 值; D 为 第 1 锁固段膨胀点之前的 CBS 误差值; E a 为某地震区主震前积累的能量; E m 和 E r 分别为主震和余震释放的能量; M C 和 M F 为 锁固段膨胀点和峰值强度点对应的标志性地震震级, M P 为锁固段在此期间发生的 预震或 前震震级 。 上述公式是我们提出的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涉及的核心公式,这些公式已得到了全球大地震的认可。还得说明下,除特定地震区第一个标志性地震不能被预测外,后续的标志性地震都能被预测。 以小江地震区(图 3 )为例,说明什么是标志性地震(图 4 )。 小江地震区当前周期曾发生 4 次标志性地震事件 ( 秦四清等, 2016c ),即 1500 年 1 月 13 日宜良 M S 7.0 级地震、 1733 年 8 月 2 日东川 M S 7.5 级地震、 1833 年 9 月 6 日嵩明 M S 8.0 级地震与 1970 年 1 月 4 日通海 M S 7.8 级地震。从图 3 看出,误差修正后标志性地震事件的孕育规律遵循式( 1 )。这说明除 1500 年宜良 M S 7.0 级地震不能被预测外,后续标志性地震都能被预测,这些地震震级较大,其破坏性可想而知。 图 3 中国及其周边地震区划分图(秦四清等, 2016b ) 图 4 小江地震区 1446.4.7-2015.11.21 之间 CBS 值与时间关系(据秦四清等( 2016c )修改) (数据分析时选取 M S ≥6.0 级地震事件;误差修正已被考虑) 二、 某些预震能被预测 因为锁固段破裂是一个累进破裂过程,在相邻标志性地震之间会发生诸多的预震,其震级受式( 5 )约束。由于预震多为随机事件,多数不能被预测。然而,近期我们的研究表明,若某地震区存在次级锁固段,则 可以预测 某些预震。 仍以小江地震区为例。 图 5 示出了该地震区自 1970 年 1 月 28 日至 2015 年 11 月 21 日之间,次级锁固段破裂导致的标志性地震事件的力学联系。根据 1995 年 10 月 23 日云南武定 M L 6.3 级地震前的 CBS 值,可较准确地连续预测到 2008 年 8 月 30 日四川攀枝花 M S 6.3 级地震与 2014 年 8 月 3 日云南昭通鲁甸 M S 6.6 级地震的临界 CBS 值。 图 5 小江地震区 1970.1.28-2015.11.21 之间 CBS 值与时间关系 (数据分析时选取 M L ≥4.0 级地震事件;横坐标对应的时间减去 3000 年为实际年份) 对不存在次级锁固段的地震区,目前尚无法对预震进行预测,但能根据式( 5 )能判断其震级上限。因某地震区每次标志性地震前的预震事件众多(图 6 ),这是一个广阔天地,给各路大仙们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蒙的次数多了,也有猜对的时候,但对数百年或更长时间才发生一次的标志性地震, 在不掌握其规律的前提下,蒙也蒙不对。为何汶川大地震造成的损失如此惨重,是因为事前无法知道龙门山断裂带将发生 8.1 级地震。 图 6 花岗闪长岩破裂 AE 能量特征(据乔兰等, 2014 ) 对标志性地震和某些预震,其发生的物理机制明确,且具有扎实的实验基础,显然建立在其上的预测方法可称之为物理预测。 三、 标志性地震发生前有无可靠的宏观前兆异常? 对于事后观测到的各种宏观异常,如 气象、动物、地声和地光等异常现象,目前尚缺乏合理的物理机制解释( Rikitake , 1994 ) ,需借助统计检验分析判断这些异常现象作为地震前兆的可靠性。应该指出的是,统计检验无法对观测现象本身是否为地震前兆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但观测现象若要被视为可信地震前兆,则必须首先通过统计检验 (吴忠良, 1999 ) 。 卢双苓等( 2015 ) 以《中国震例》为主要参考资料,统计了中国大陆(范围 : 17. 0°~55. 0°N , 70°~150°E )在 1966 ~ 2002 年间,发生的 1576 次 M = 5.0 级地震的宏观异常现象,其中动物习性异常 58 次,地光异常 18 次,地声异常 17 次和气象异常 9 次,分别占地震总数的 3.68% , 1.14% , 1.08% 和 0.57% ,表明这些宏观异常现象与大地震的相关性很差,不能作为大地震的可靠短临前兆。 我们对全球大地震的分析表明,标志性地震发生在其所属地震区的地震平静期,在前震事件发生后至标志性地震事件前,地震活动很弱。以唐山大地震的孕育过程(图 7 )为例,说明标志性地震发生前所谓的事后异常不具有物理基础。 图 7 唐山地震区公元前 1767-2015.11.21 之间 CBS 值与时间关系 (数据分析时选取 M S ≥5.0 级地震事件;误差修正已被考虑) 从图 7 可看出 1969 年 7 月 18 日渤海 M S 7.4 级地震是 1 次显著前震事件,该震发生后直至 1976 年唐山大震前,该区未发生 M S 5.5 级地震,这意味着震源体没有新的较大破裂面产生,即其物理状态基本保持不变,事后找到的所谓“异常”是如何出现的呢?若哪位大仙知道,给个物理解释。 连震级较大的标志性地震前都未发现可靠的短临前兆,至于震级较小的预震,震前能出现所谓的宏观前兆吗?谁不服,提前预测一个我国 7.0 级及以上地震试试,放马后炮谁都会哦。 多年来,前人基于诸多大地震前观测到的异常现象,总结出多种地震孕育模式和地震预测方法,但目前尚未发现可重复观测到的地震短临前兆,也没有可信的大地震短临预测成功案例,其原因在于: ( 1 )异常现象能否作为大地震前兆仍待考证。某物理量监测值在正常背景值范围内出现异常变化后,应首先鉴别其是否为地震异常 (张国民等, 2001 ) 。 秦四清等( 2016 a , b , c )的研究表明 ,每个地震区主震事件的孕育历时均很长,一般为数千年乃至上万年;标志性地震事件的时间间隔一般为数十年或数百年。目前各种异常现象的观测时间最长仅为几十年,通常多为几年甚至震前的几个月,因此我们对事后分析认为的异常是否为可信大地震前兆持严重怀疑态度,估计某些异常可能反映了大地震孕育过程中应力的局部涨落效应,而不是大地震前兆。再次强调,判断某种物理异常是否为可靠的大震前兆,需进行长期观测才能得出明确结论。 ( 2 )产生异常现象的物理机制不明确。若认为某种异常现象是地震前兆,必须严格论证异常现象的真实性,且阐明其产生机制,并接受可重复性检验,如此才能找到可靠的地震前兆。秦四清等 ( 2016 a , b , c ) 基于大量震例分析发现,前震事件后至标志性地震事件前,处于临界状态的大多数地震区再无较大地震发生,即震源体物理状态基本不变,相应地监测物理量也基本不变,故不存在可识别的短临物理前兆。 ( 3 )可能混淆了异常现象与大地震发生前、震时与震后的对应关系。以电磁或电离层扰动异常为例,若在某次大震震时或震后短期内观测到显著异常,容易从物理机制上给予解释。然而,根据上述分析知,标志性地震事件发生前,大多数地震区长期处于物理稳定状态,若大震前能观测到显著异常,不仅不能证明其是短临前兆,反而证明是太阳高能辐射扰动所致。 四、 实现大地震物理预测,需具备哪些必要条件? 关于大地震经验或统计预测方法,俺认为属于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谁觉得好玩,可以找别人玩,但千万别找俺玩。 只有实现了大地震物理预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蒙和猜”的问题,才可能实现从预测到预报的突破。那么,实现大地震物理预测,需具备哪些必要条件呢?俺认为以下条件是必须滴: 1. 可靠的孕震地质模型 2. 与尺度无关的破裂失稳预测模型 3. 能定量界定活动块体边界 4. 依托长期可靠的深部监测数据 5. 能判断某次大震的地震类型 6. 能判断某次大震是否为主震 本来嘛,地震预测是严肃的科学问题,但在某些糊涂虫们的忽悠下,特别是在某些科学素养较差的学者蛊惑下,视预测为猜测的儿戏,甚至把预测当成了“算命”,真可悲呀! 学者嘛,钱少点、项目少点并不可怕,没啥想法坐冷板凳不可怕,可怕的是科学精神的丧失。 图片来自网络,无商业目的,在此致谢! 参考(略)
个人分类: 科普|9908 次阅读|12 个评论
签到行为的可预测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supermac 2015-5-3 22:34
题目:签到行为的可预测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人类日常的出行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本文通过两组手机用户上报的位置信息分析人类签到行为的 空间规律特征,着重分析了访问地点数、平均跳转距离、回转半径和最常访问地点等因素对签到行为的可预测性的影响。研 究表明签到行为具有一定的记忆性,用户访问的地点数、对最常访问地点的访问规律是影响可预测性和规律性的主要因素, 用户的活动范围和平均跳转距离对可预测性的影响则微弱得多。 引用信息: 卢扬 , 樊超 , 韩筱璞 , 荣智海 . 签到行为的可预测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15, 44(2): 163-171. 论文下载: 2015-签到行为的可预测性及影响因素分析.pdf 自评: 对于人类空间移动 规律的 研究来说,其直接应用就是兼具理论意义和商业价值的位置预测,因而这个方向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关于预测算法和准确度的讨论。那么,人类的空间移动规律在多大程度上是可以被预测的呢?Barabasi小组在2010年的文章用熵的方法给出了结论,该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大批结果相继涌现。这篇文章是我们承担2013腾讯项目《社交关系对用户移动轨迹的影响》的第一篇论文,我们沿用熵和Fano不等式的方法讨论了影响可预测的一些因素。此外,我认为更重要的事情是我们注意到了不同的数据集,不同的行为种类有着不同的规律性、记忆性和可预测性,这些特征在不同的时间段也有不同的表现。在我们现有的研究中,暂时还没有发现能够“一统江山”的预测算法和机制模型,再好的算法也有针对人群和适用范围,即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想要得到物理学上的普适模型还要克服很多困难。
个人分类: 成果交流|4659 次阅读|0 个评论
PNAS: 如何刻画网络的结构一致性及链路可预测性?
热度 3 babyann519 2015-3-28 22:09
Significance Quantifying a network's link predictability allows us to (i) evaluate predictive algorithms associated with the network, (ii) estimat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network is explicable, and (iii) monitor sudden mechanistic changes during the network's evolution. The hypothesis of this paper is that a group of links is predictable if removing them has only a small effect on the network's structural features. We introduce a quantitative index for measuring link predictability and an algorithm that outperforms state-of-the-art link prediction methods in both accuracy and universality. This study provides fundamental insights into important scientific problems and will aid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filtering technologies. Abstract The organization of real networks usuallyembodies both regularities and irregularities, and, in principle, the formercan be modeled.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formation of a network can be explainedcoincides with our ability to predict missing links. To understand networkorganization, we should be able to estimate link predictability. We assume thatthe regularity of a network is reflected in the consistency of structuralfeatures before and after a random removal of a small set of links. Based on theperturbation of the adjacency matrix, we propose a universal structuralconsistency index that is free of prior knowledge of network organization.Extensive experiments on disparate real-world networks demonstrate that (i)structural consistency is a good estimation of link predictability and (ii) aderivative algorithm outperforms state-of-the-art link prediction methods inboth accuracy and robustness. This analysis has further applications inevaluating link prediction algorithms and monitoring sudden changes in evolvingnetwork mechanisms. It will provide unique fundamental insights into theabove-mentioned academic research fields, and will foster the development ofadvanced information filtering technologies of interest to informationtechnology practitioners. 全文下载地址(免费) http://www.pnas.org/content/112/8/2325.full?sid=61535af6-9110-483a-9370-a9389abd7977 更多详情参见周涛老师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75do=blogid=867520
个人分类: 科研工作|15440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