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自然辩证法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广西大学研究生公共政治工作理论课建设研讨会侧记
ssglwu 2015-4-28 11:09
吴国林 2015 年 4 月 25 日下午在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507 会议室参加了“广西大学研究生公共政治工作理论课建设研讨会”。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公共管理学院的相关领导和学者,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尚智丛秘书长、董春雨副秘书长、崔伟奇副秘书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暨华南理工大学吴国林教授作为特邀专家参加了座谈会。 会议主题:博士生公共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硕士生公共课必选题之一《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教学与研究。 会议由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雷德鹏教授主持,先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有关教师介绍广西大学的做法与困惑。然后是尚智丛秘书长、董春雨副秘书长、崔伟奇副秘书长和吴国林教授介绍了所在学校的做法。吴国林教授谈到了按新大纲自己主编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年)的使用情况。各位专家就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加强考核和科学研究等展开了细致讨论。也有专家提到,有的学校准备实行课程不及格率,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会议气氛热烈,富有成效。 附注: 吴国林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本教材强调什么作为硕士生教材的两点: (1)理论深度;(2)学科前沿。 因为真正专业的教材,都是与时俱进的,就像物理学、生物学等专业学科一样。 1. 2. 3.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与讨论会|23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吴国林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前言
热度 1 ssglwu 2014-5-6 06:29
吴国林 吴国林主编的《自然辩证法概论》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这里是“前言”部分。写出这本教材的特点。若要引用,请见原教材。 前言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然辩证法不同于各门具体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它是联系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工程的重要纽带。 自近代科学革命以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不仅改变了天然自然,而且创造了人工自然。人类不仅认识宏观世界,而且不断向微观世界探索;不仅认识物理世界,而且探索人的意识本身。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优势居于世界先进民族之列,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的复兴。与此同时,我国在发展的道路也遇到了一些不能回避的问题。 自然辩证法这一门硕士课程,力图面对新时代、探讨当代新问题,寻找或启示新思维,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恩格斯早就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为此, 本教材有以下的突出特点: (1)理论深度。本教材与相同书目的其他教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注重理论深度。没有理论深度的思考,是无用的思考。如果一本教材,一位学生拿着就能读懂,而且很简单,那么,这本教材的意义就不大。如果一本教材的内容,在任何一本同样的教材中能找到,内容没有多大变化,那么这样的教材也没有必要出版。一本教材,只有当有自己的研究,并有自己的特色,并能给读者以启发,那么这样的教材才是有意义的。 一本用于硕士生的教材,不是一本小人书,而必须有理论深度,使人读后能提升理论思维。一个勤于理论思维的民族,并将理论思维与实践相联系,这样的民族就一定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如果一位硕士生,还不能进行有深度的哲学思维,这样的民族也不能有多大的前途。如果一位硕士生,仅懂得本国的有关知识,不理解当代世界的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当代的哲学方法、科学方法和技术方法等。 事实上,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是一门学科,这门学科在国外称之为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等等,都有非常专业的研究,这就是物理学、化学、经济学等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一样。也就是说,必须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才能理解这门学科,掌握其思想内核和方法论。为什么要专业训练?因为现代科学技术都需要专业训练。没有专业训练,不可能一代一代地推进现代科学技术,带给人类更加灿烂的未来。 我们要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中国“近代科技”落后了?还是我们的科技思想在近代之前就已经落后了?只是因为当代经济全球化还相当弱?为什么日本这么一个小国敢于入侵中国?它凭什么,它有什么入侵的手段?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两弹一星”、神舟飞船?当然,还要问,为什么美国是当今“唯一超级大国”?它靠什么? 在问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还要问:中国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等等,有没有与当代科技主流相一致的东西?我们是否需要反思?阻碍中国掌握和创造核心技术的因素中,有没有思维方式这一因素?等等。 当然,本书不是对所有这些问题以直接回答,可能会从一个侧面给予启示。 本教材还适当采取了一些符号,以使表达更清楚和严格。哲学并不是要将问题说糊涂,而是要把问题搞清楚,探索出常人所不能想象的东西。因此,必须的符号思维是需要的,符号思维让人们能够脱离形象思维,而关注推理或逻辑本身。试想一想,没有符号思维,现代数学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有微积分,也不可能有现代物理学,也就不可能有人造卫星,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卫星定位系统(如GPS或中国的北斗定位系统等),没有这一卫星定位系统,不可能有现代汽车自由行进在任何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因此,我们在科学解释与技术解释中,适当应用了逻辑符号来表达,使问题更清楚明白。我们以为,作为硕士研究生,基本的逻辑推理是需要掌握的知识,因为现代科学技术都需要建立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之上,比如,没有逻辑符号的推理,能将电子计算机创造出来吗?符号思维是理性思维最基础的东西。 (2)学科前沿。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的相关教师致力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我们的教师都有一定的研究特色。本教材除了借鉴国内部科学技术哲学的相关前沿成果之外,还有我们自己的独特研究。本部教材的特点包括:当代自然观部分突出当代的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其中包括量子信息;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更多地介绍了现代科学哲学的理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技术本质、技术方法、技术演化的观点;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着重探讨了科学的社会运行、科学对文化的影响的问题。 本教材共分四篇,并分为十五章和附录。教材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论述自然界的物质性和自然界物质的系统性与层次性。理解“物质”概念必须把握“实在”这一重要而基本的哲学范畴,对“实在”的认识又随着人的认识发展而不断发展。测量就是待测对象、仪器与观察者之间所构成一个相互作用过程。没有测量,就没有自然科学。量子力学的测量不同于经典测量,量子测量也没有主观的介入。 时间、空间与物质之间紧密联系。 量子态就是一种新资源,展示了微观物质存在的新形式。人工自然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创造出来的自然界,它促进了自然界的新发展。 系统的组成、结构、环境、功能和边界是完整规定和描述系统的五个基本因素。自然物质系统呈现出层次结构。 第二章论述自然界的系统演化。自然界不仅存在,而且演化。演化是不可逆变化,可导致有序结构的破坏,也会导致更加有序结构的产生。整个自然界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演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信息可以分为经典信息和量子信息。信息用以消除事物不确定性。一个系统中的信息量愈大,信息熵减少愈多,系统就愈有序,组织化程度就愈高。 一个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基本条件是:系统必须是开放的,系统处于非平衡态,系统具有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具有随机涨落因素。 自然界的演化具有复杂性的特点。 混沌是非线性系统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是自然界演化复杂性的表现。复杂性表现为非线性、内在随机性和开放性等形相,每一形相都反映了复杂性在某一方面的本质性质,这些形相的整合就是复杂性的实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吸收了历史上多种自然观的积极因素,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它将指导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第三章论述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科学具有经验、理性和实践的基本特征。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家对科学本质特征从多维视角展开了研究,为我们认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提供了基本素养。逻辑实证主义主张,一切未能受到可观察经验验证或不合乎逻辑的分析命题的其它知识都是空洞无意义的。整体主义 主张被检验对象以理论体系为单位,理论体系是由各种彼此间有某种约束关系的单个陈述所组成,另一方面它又包括了知识整体中的不同成分而相对独立于知识整体。证伪主义认为,如果一个假说要成为科学的一部分,它必须是可证伪的。 历史主义则主张科学的发展就是新旧范式的转换或新纲领替代旧纲领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的获得是科学家根据现有的理论 ( 原有知识 ) 来建构科学知识。 第四章论述技术观。技术表现为作为客体的技术、作为知识的技术、作为活动的技术等多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认为,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技术的演化发展从其动力机制来看可分为社会需要导向型、科学理论导向型、现象发现导向型和日常改进型。技术的演化的直接动力来自技术体系的内在矛盾。现代技术发展并不是线性发展的,而是体现出技术与科学的协同进化。 第五章论述工程观。 工程是现代文明、社会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是指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运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得以实现的活动。 工程活动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特定的实现目标,工程是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工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含不确定性与风险性。科学、技术与工程,既相互区别,又密切相关、相互渗透。 第六章论述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 演绎与归纳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两种基本的认知方法。 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演绎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既对立又统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为了正确地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经验上升到理论,然后再由理性回到感性、由理论回到实践,达到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就必须自觉地掌握并运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认识解释和预见。科学解释与预见,从本质上讲,两者是一致的,仅仅差别一个时间因素。 科学哲学家亨普尔提出了著名的 D-N 解释模型(演绎-律则解释模型)与 I-S 解释模型(归纳-统计解释模型)。 本章还论述了问题猜想的创新思维方法。科学实践的方法则包括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观察和实验涉及到一个基本问题:观察的理论负荷,以及观察的客观性等。 第七章论述技术方法论。讨论了技术方法的一般研究,即技术认识的方法论基础及技术研究的一般过程。技术思维及其特点和技术活动的一般方法。 人们在设计、制造各种人工物及其论证过程中,都贯穿了一系列技术解释问题,技术解释是理解技术及其认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 。本章讨论了技术规则的解释与技术客体的解释。 第八章论述工程方法论。 工程方法就是为工程目标的实现提供相关“如何做”的技术,可分成特殊方法和一般方法。工程活动具有物理性和意向性双重属性。工程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是由多个环节相互作用而建构成的一个系统。层次分析法、工程环境分析法、工程评估方法等是主要的工程系统方法。 第九章论述科学、技术与工程的社会关联。论述了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技术与工程。考察了科学共同体、技术共同体和工程共同体。科学、技术和工程既对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对自身产生了深刻的作用,三者之间形成了内在的关联,成为有机统一的社会性运作过程或系统。科学、技术和工程又在研究与发展 (RD) 活动中强化了它们之间的一体化运行。 第十章论述了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成为决定现代社会特点和走向的决定性力量,成为人类社会变迁的重要根源,也成为国家和民族兴盛的关键。社会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评价塑造着科技发展,社会也制约着科技的发展。 科技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反映在国家与科技的关系上,就是科技兴国与国兴科技的统一。 第十一章论述科技与人文。科学技术是人猿揖别的标志,是人的社会进化的手段,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础,是人的生存条件改善的依托。 科学技术的发展关涉人的善与恶、人的尊严与人的自由。 从文化形态上看,科学技术与人文之间形成了“两种文化”的关系。 在两种文化的对话和讨论中广泛地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反对将科学与人文完全分离和绝对对立起来,倡导两种文化之间更加广泛的对话、更加宽容的理解、更加融洽的合作,走向科学与人文的融通,其最高境界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第十二章论述了工程的社会人文向度。 工程的社会性一方面体现为工程所具有的强大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体现为它 是在社会中形成的。 在当代工程中,科学与工程更为紧密地整合, 工程与科技的关系也呈现出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工程作为人的社会性建造活动,也是为人而进行的建造活动,工程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满足人的需要、为人服务,工程从多方面、多维度成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由此形成了工程的人文指向,产生了工程的伦理和人文教育问题。 第十三章论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思想。 毛泽东号召向科学进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倡导自力更生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建立宏大的工人阶级科学技术队伍。 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江泽民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重视和关心科学技术人才;关注科学技术伦理问题。胡锦涛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科学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重视科学技术和环境的和谐发展;选择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民生科学技术。 第十四章论述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容与特征。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是在各自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社会建设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中国化的理论先河;邓小平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江泽民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胡锦涛推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系统化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具有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自主性、人本性等基本特征。 第十五章论述创新型国家建设。 创新型国家是指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从而在国际社会中保持强大竞争力的国家。创新型国家有4个基本特征:一是科技进步贡献率较高;二是创新投入高;三是自主创新能力强;四是创新产出高 。 产业创新是获得竞争性产业优势的基础。 产业创新需要以技术为基础,在产业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核心技术。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目标 是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方针 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对策是 建设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政策体系;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每一章都有阅读材料和相应的思考题。 最后在附录中, 给出了常见的逻辑符号、真值表与推理。这也是考虑到我国的大部分学校中,不重视现代逻辑教育。逻辑思维不仅是自然科学工作者需要的,而且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所必需的,当然,作为一位硕士研究生,掌握基本的逻辑思维,也是极为必要的。 事实上,现代西方科学之所以能够兴起,有一个重要的逻辑因素。 我们希望这本教材有特点,真正能成为一本硕士研究生使用的教材,有助于研究生提高哲学理论水平,改进思维方式,塑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我们知道,尽管做了许多努力,但还会有许多不成熟之处,恳请各位同仁和研究生批评指正,以便不断修订和完善。 吴国林 2013年12月10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第 3 卷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 1972: 467.
个人分类: 科学技术的哲学与教学问题|1986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七届三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
ssglwu 2014-4-8 07:53
吴国林 做为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理事,吴国林教授于2014年3月28-30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参加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七届三次理事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在理事会上,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理事长、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出席会议,并代表总会做报告。在学术年会的分会场,吴国林教授做了“ 试论实践推理 ”的报告,受到了多位学者的激烈讨论。实践推理是一个难问题,该报告是对实践推理的最新推进,细致研究了实践推理的模式与实质,这为研究技术推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论文将发表于《自然辩证法研究》。 会议期间,相关学者还讨论了自然辩证法的教学,《自然辩证法名词》的技术哲学名词、物理学哲学名词的重新修订,全国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的建立等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 2.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与讨论会|24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然辩证法的焦虑与自信(二)
热度 8 lvnaiji 2014-4-7 09:47
吕乃基 二、自然辩证法的自信:学科归属 自然辩证法的上述种种焦虑虽不是主流,但也有必要引起重视,以揭示焦虑的缘由,消除其根源,更好发挥自然辩证法在学科体系中的作用和影响,发挥自然辩证法从业者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谋求从业者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焦虑的根源之一是自然辩证法在学科体系中的定位模糊。在名称上,或自然辩证法、或科学技术学、科学技术元勘、科学技术论、研究生政治课,以及科技与社会,或者干脆就是“大口袋”,等等,名不正则言不顺。不过名称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自然辩证法所涉及的内容及其在学科体系中的定位。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在于:作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桥梁,在知识阶梯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早在一个世纪前,普朗克就预言,存在着由物理、化学、生物学到人类学的连续的链条,列宁把这种趋势叫做“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一个世纪来,学者从各个角度进一步阐述这一观点,一方面自然科学需要“奔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另一方面要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建立于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然而双方的结合点或环节究竟由哪门或哪些学科组成,如何来锻造这一环节,以及这一环节与其相邻环节即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怎样联系起来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尚无明确的分析和结论。这一环节或桥梁就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这一名称未必适宜,但自然辩证法自提出至今一百多年的发展,实际上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在现实中所发挥的社会功能,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自然辩证法将它的根深扎于自然科学与技术之中,同时又通过一系列中介进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自然辩证法作为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提炼、概括和总结,对此已有共识;有必要认识到自然辩证法同时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和起点。首先,自然辩证法作为“低层次”的学科,如同物理学向化学和生物学,化学向生物学的渗透一样,必然渗透到作为高层的人文社会科学;实际上在人文社会科学自身,经济学向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渗透也是这样的性质。其次,相对于浸润了更多“应当”和感情色彩的人文社会科学来说,自然辩证法更强调事实和规律,其知识体系更是非嵌入编码知识 ,因而必然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之中。由于这样的渗透,人文社会科学因此而奠基于科学技术之上。反过来,正如经济学接受伦理学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选择和引导一样,位于低层次的自然辩证法也必然接受高层人文社会科学的选择和引导,并将此传递到各门科学和技术。这种双向的桥梁和中介作用,实际上就是自然辩证法的原理之一:上向和下向因果关系。 自然辩证法在由科学技术到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定位,其根源在于研究对象的独特性:也就是由自然界向人类社会的生成过程。 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以及STS(即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分支。自然哲学研究自然界作为整体的存在方式与演化方式,研究科学结论背后深刻的哲学问题,是对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哲学概括与提炼,科学哲学主要讨论科学家如何进行观察实验,如何提出假说,以及如何构建并发展理论等,涉及到人文科学中的方法论和认识论问题。关于科学革命、共同体和范式等内容的讨论,对于本质主义和宏大叙事的批判,以及SSK和实践转向等新的进展,不仅加深了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系,而且直接介入社会和人的领域。知识的社会建构,也就是社会的知识建构。技术哲学探讨技术的本质,技术发生、发展的动因和机制,以及技术的影响等,进一步渗入社会之中。现在的产业哲学和工程哲学与经济和社会的关联愈加紧密。STS则全面研究科学技术经由各个渠道与社会和人的相互作用,科学技术如何推动社会与人的进步,社会与人又怎样对科学技术进行选择和引导。显然,STS不仅是自然辩证法的一个分支,而且已成为社会本身不可分割以及作为基础的组成部分。由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到 STS,其研究对象大致覆盖了由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诸环节,四个分支之间形成了逻辑上前后相续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各个环节之间的并列的关系,而且体现了过程性、历史性。作为这四个分支的结合,自然辩证法之所以成为沟通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极其重要的一环,成为前者“奔向”后者的桥梁,在根本上在于其研究对象,在于由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生成这一特定过程。 从根本上说,演化是存在的基础。自然哲学将各门科学的成果综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自然界的生成过程,关注生命起源,以及向人的生成过程。在这里,超循环理论、耗散结构理论,以及协同学和突变论,在这些关系到自组织的理论中还有大量哲学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所谓“自组织”,就是自己发生的过程。复杂性科学关注的核心之一是“涌现”。2014年年会上的学术报告之一,也就是“过程哲学”,不仅涉及自然界的演化,而且关注由自然界向人类社会的生成,以及关注社会的发展,可以说覆盖了由宇宙大爆炸至今的一切过程。 重要的是,由自然向人类社会的生成过程永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一生成过程本身将无尽止地迈向更高台阶。科学技术处于不断地发展之中,由此使社会的基础不断提升而推动社会进步;人类社会也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人类通过对自己行为的不断反思,以及通过对社会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来更好地选择、引导科学技术,并使之融入社会之中。由自然界向社会的生成过程永远不会完结。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由于种种原因沿不同途径并处于由自然向社会生成过程的不同台阶和不同阶段,彼此间还发生种种关联,因而这一生成过程极其丰富多样和极其复杂。于是,自然辩证法就不仅具有上述理论意义,而且因其对象的变迁和多样性,以及彼此间的复杂关联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一点后文还要谈到。 从自然辩证法的四个分支在历史上的发展次序来看,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到近现代黑格尔的自然哲学,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直到现在,自然哲学历史悠久。科学哲学的前身是认识论、方法论,而认识论与方法论则始于笛卡尔、培根时期。技术哲学大致萌芽于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拉普作了系统研究,到现在成为“有一个光辉未来”的领域。STS的第一本标志性著作当属20世纪30年代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至今尚处于蓬勃发展之中。这四门学科在历史上出现的顺序正对应于它们各自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并且与它们所研究的对象——由自然向社会的生成过程相一致。在这里,由自然向人类社会的生成过程是历史的东西,由自然哲学到STS四门学科之间的递进和关联则是逻辑的东西。逻辑的东西不仅与学科从自然哲学到STS的发展历程相一致,而且与其研究对象即由自然到社会的生成过程相一致。“往后,一切科学都将成为历史的科学”(马克思),各门科学分别研究由宇宙大爆炸至今的一个阶段,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就是由自然向人类社会的生成过程。 总之,自然辩证法不是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的“大口袋”,不只是研究生的政治课,也不仅是科学技术哲学/元勘/学/论;自然辩证法是沟通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中间环节,研究由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生成过程。自然辩证法要说明人类社会如何坚实地建立于自然界之上同时又超越自然界,以及将自然界纳入到人类社会之中同时又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并将通过对实践日益有效的介入推动这一进程。 自然辩证法既是科学技术的终点,也是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起点。随着自然辩证法由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STS研究渐次提升进入社会与人的领域,自然辩证法将成为新的文科生长点,并将与经济哲学和管理哲学等共同构建有坚实基础的新文科。这一过程,也就是“从是简单到复杂这个抽象思维的过程符合现实历史的过程。”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必将因有自然辩证法这一坚实的基础而更为真实有力,并将对现实产生更强大的指导作用。 基于这样的学科定位,“科学技术与社会”这一词组虽然未必百分之百契合,但可能是现有的称谓中较为合适的一个。虽然“有关部门”未必接受,学界也未必认同,但重要的是对涉及内容的把握。为论述方便,更为祛除上述自然辩证法的种种焦虑,文中依然称“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的定位具有独特性,包括各种二级哲学在内的任何其他学科都不可能替代;自然辩证法的定位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越发彰显。自然辩证法的定位因科学技术和社会本身的不断发展而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三、自然辩证法的自信: 社会归属 应该看到,前述在自然辩证法在社会归属上的焦虑并非出于 学科自身的发展所致,而是在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果不立足于学科自身的发展,一味依赖外部环境,依赖行政命令和领导恩赐,那么一旦环境变化,领导更迭,朝令夕改,免不了落得个“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毫无疑问,与所有其他学科一样,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和生命力不仅在学科本身的一般理论,而且在于对其所处语境的介入与互动。作为研究生政治课,固然是自然辩证法发展的重要契机,自然辩证法由此完善了学科,培育了队伍,扩大了社会影响;不过需要意识到,政治课只是自然辩证法介入语境并与之互动的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自然辩证法在当代中国语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对自然辩证法作出重大贡献已故的于光远先生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了 自然辩证法学派的马克思主义属性和中国特色,在普遍的意义上以由自然到社会的生成过程为研究对象,在特殊的意义上,“正在中国兴起的哲学学派”必然要以“正在兴起的中国”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国由自然向社会生成的特殊道路,以此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社会历史责任。 从总体上说,根据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大致可以把由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生成过程分为两类。一类是发达国家,在这些国家中,两次科技革命在其社会内部各种因素作用下自行发生,科技革命又推动这些国家由传统走上现代化,进而由现代化走上后现代化,也就是推动由自然界向社会的生成。这些国家走的是一条“内生型”或者说“自组织”的发展道路。另一类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普遍是从外部引进科技而开始现代化,随即发生外来科技与本国传统的整合,换言之,这些国家由自然界向社会的生成过程走的是一条“外生型”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他组织”的道路。显然,中国就属于这一类型。 在封建社会,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着重处理人际关系,经济得不到充分发展,几千年来在缺乏必要物质基础的情况下以伦理道德处理人际关系和自我修养,在缺乏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情况下构建社会。计划经济年代,虽然科学技术有所发展,但主要服务和从属于政治和意识形态,在这种情况下构建起来的社会停滞不前,如同空中楼阁,靠一次次的“运动”来维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迎来了科学技术的“春天”,90年代后明确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技术也开始获得它们本来的地位并成为社会的基础。中国逐步走上了由自然向社会生成的正常的发展道路。在整个历史上,在由自然到人类社会的生成过程中,中国走了一条特殊的发展道路。研究这一特殊过程,对比内生型国家走过的历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再加上当代中国面临两次科技革命的迭加,有可能走上跨越的发展道路,对此的研究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普遍意义,自然辩证法对此负有重任。 从上述思路出发,可以发现,当前所密切关注的领域或多或少都与这一特殊的发展道路有关。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问题,第一类问题主要是以生态化和信息化带动和规范工业化。信息化和工业化分属第二次浪潮和第三次浪潮。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基本完成之后进入信息化,以及着手处理工业化带来的生态问题,而中国工业化尚未完成信息化即接踵而来,生态问题也已横亘于前行的路上,中国面临两次浪潮的迭加。如何在现有工业化水平上发展信息化,反过来又如何以信息化缩短、提升工业化,以生态化规范工业化,这就是中国“兴起”之路的独特之处。种种后现代的讨论也介于其中,既增加了中国之路的复杂性,也带来了机会。以上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中国当前正在发生的由自然向社会的生成过程是社会两次转型的迭加。 第二类问题在于上述两次社会转型再与改革开放的迭加。这样的“三重”迭加,致使中国由自然向社会生成过程越发特殊,或者说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特色既不是自嘲的对象,也不是骄傲的资本,只是中国在行进道路上不得不面对的客观现实。眼下,政府职能的转换和互联网以及二者的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例如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就意味着由“他组织”转向“自组织”。 第三类问题在于,中国的转型处于世界的格局之中。中国越是强大,就越感受到世界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根本点在于,位于后现代、现代化和传统中的世界各国,因全球产业链和全球气候而处于越来越密切的关联之中,尚未过去的金融危机加深了关联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上述问题都在自然辩证法的视野之中。 面对自然辩证法特定的社会归属,自然辩证法从业者义不容辞,充满自信。 如果说学科归属主要在于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那么社会归属更是对社会的介入,具有更多实践色彩,因而赋予更强的责任和担当。这样的社会归属必将凝聚更多人的参与。 自然辩证法的学术归属是普遍意义上的理论基础,社会归属重在对特殊层面的关注和实际介入。没有学术归属,自然辩证法就缺乏理论基础,对于特殊性的研究将因缺乏学术根基而显得空泛甚至虚妄;没有社会归属,失去对当代中国这一特殊层面的关注,不仅从业者失去生存的基础和安身立命的处所,学术归属也将因失去来自特殊性的滋养而枯竭,只能跟在西方学术界后面亦步亦趋。 独特的学科归属和深深介入的社会归属,这就是自然辩证法自信的无穷源泉。 吕乃基,论非嵌入编码知识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 1 。 104 - 107 ;论非嵌入编码知识的权力 科学文化评论 2007 , 2 。 28 - 3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P105 于光远 . 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 . 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 1996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6828 次阅读|22 个评论
自然辩证法的焦虑与自信
热度 22 lvnaiji 2014-4-5 08:57
自然辩证法的焦虑与自信 吕乃基 “自然辩证法的焦虑与自信”,意为自然辩证法从业者对自己所从事之“业”的焦虑与自信。需要说明的是,此处说的“焦虑”并非主流;自信,则有待确立。 一、自然辩证法的焦虑 在刚结束的2014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年会上,一些理事和代表表达了对于所从事的自然辩证法的某种焦虑心态。这种焦虑主要源自学科归属和社会归属。 学科归属指在国家学科名录上的所属,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或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归到一级学科“哲学”的名下,成为与“中西马”等并列的二级学科。二级,已经自降身段了;在哲学大类下的各个二级学科中,中西马等其他二级学科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有深厚的底蕴和社会浸润,马哲更是其中的正统;自然辩证法无论从学术、人员还是社会影响等方面都不能与之同日而语。在中西马等老牌二级学科看来,科学技术“哲学”,那些源于科学技术的名词,大伙都看得懂的大白话式样的论述,称得上是哲学吗?从业30余年,什么样的书是哲学书?博主的体会是,翻开一本书,每一个字都认得,合起来不知所云。什么样的人是哲学家?我的一个朋友是这么理解的:往前看,一直往前看,最终看到自己的后脑勺。在被称为“哲学”的一级学科中,在高校中隶属于哲学系或哲学学院的自然辩证法基本上处于边缘地带。在中西马等哲学中传统二级学科的强势之下,自然辩证法中的各分支和各路人马自觉不自觉地纷纷引入种种常人难以理解的词汇,译介西方后现代的种种流派。在本届年会上,仅有的三个大会学术报告,分别是科学哲学、实践哲学,以及过程哲学,可谓哲学味十足,不次于随便哪一个传统二级学科。略感遗憾的是,这些内容虽不能说不是自然辩证法,总感到少了自然辩证法自身的“味道”;虽也述及中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总感到少了中国特色和自己的原创。 社会归属,顾名思义,或许与自然辩证法一样,也是“大口袋”。对于自然辩证法从业者——大部分是高校教师,最重要的当是课程和人员归属,直接关系到这些“业内人士”的饭碗。自从研究生开设“自然辩证法”作为政治必修课后,包括笔者在内的众多从业人员(未作统计,应有数万之众吧)也就有了铁饭碗。后来博士生也开设了“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铁饭碗越发熠熠生辉,俨然成了“银饭碗”。与此同时,自然辩证法有了自己的硕士点乃至博士点,不仅上政治课,而且有专业课,包括必修和选修课,培养具有共同“范式”的“共同体”;一时风光无限,盛况空前,甚至盖过中西马……,隐隐然有了金饭碗的“范儿”。然而好景不长。“自然辩证法”改为选修,课时大幅缩减;博士生的政治课更名,大幅减少其中的科技成分,除了在完整的一门课中登台亮相一两次外,基本上没自然辩证法从业人员什么事。硕士和博士生政治课让出来的大部分课时基本上由近年来纷纷组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接管。说来也是。想当年,那些工科高校的全部文科不就是唯一的“马克思主义教研室”吗?正是这样的一个教研室,后来孕育出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文科,这些活蹦乱跳不听管教的孩子们简直忘了自己的生身父母。现在回过头来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理所应当,名正言顺。还应了“否定之否定”一说。不同的是,眼下有了过去所没有的工作量的规定,不再如当年“马克思主义教研室”那么单纯,高校老师的收入与课时正相关,这些变化直接关系到高校老师的饭碗,直接关系到自然辩证法业内人士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上的生存需求,叫人如何不焦虑?一些业内人士为了生计而不计名分,从哲学系跳槽,站到马院的旗下。 社会归属还包括自然辩证法的研究生生源,以及毕业后的去处,大致相当于社会对自然辩证法这一“行业”的认可程度和接受方式。现在招收自然辩证法研究生的高校普遍反映,生源存在“三多三少”:文科生(尤其是“思政”)多理工科少。文科生不是不能读自然辩证法,但是理工科过少对于自然辩证法具有致命影响;三本和五大生多二本一本少,或多或少会影响培养质量;以及女生多男生少,这里也就是一个适宜的比例问题。毕业生继续在“业内”从业者寡,或主动改行,或改教大学政治课。看来,社会之所以接受,大概就止于一纸文凭,说的更确切些,在于“洗文凭”,“洗”去原来的“思政”和“五大生”,换来一纸显得高深甚至眩晕的“哲学”硕士、博士证书。看来,这些自然辩证法从业者的自我定位,尚不如那些考研者心知肚明:途经,如此而已。 上述种种归属不明,令自然辩证法从业者不禁自问:“我是谁”? 博主愿在此声明:上述种种焦虑并非主流。因而将不回复针对这一点的评论。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9353 次阅读|51 个评论
对于老的追悼和哀思
热度 2 lvnaiji 2013-9-28 07:03
吕乃基 惊悉中国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于老光远先生去世,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界的重大损失(仅就学术界而言)。笔者曾在十余年前在《东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发表论文: 以“正在兴起的中国”为研究对象 ——续“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 现在回过头来看于老当年的思想,尤感深邃和亲切。此处节选此文上载于科学网,以作为笔者对于老的追悼和哀思。 于光远 先生于1996年底出版了专著《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以下简称《哲学学派》),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了自然辩证法学派的马克思主义属性和中国特色,在自然辩证法界引起高度重视。 一、普遍地以由自然到社会的生成过程为研究对象 在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的研究对象上,于老论述了三方面,其一是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大致包括自然观和方法论。大部分自然辩证法工作者就是在这一领域从事研究和教学活动,因而于老对此并未作展开。 于老详加论述的是第二方面,也就是这一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之处,在于这个学派“特别关心社会问题”,“即把社会的自然的研究提到了更重要的地位”,从而“为自然辩证法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大陆”。“这样,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就越出了以往只注意天然的自然,只注意自然科学基本问题的研究的范围,向社会的自然的研究迈进”。于老从以下两个层面详细论述了这一点。首先是他在1991年提出的重要概念:“社会的自然”。于老用大量例证论述了这一概念,指出“有了人类之后,有许多自然物受到社会影响,打上了社会的烙印,成了某种具有社会性质的东西”,也就是成为社会的自然。天然的自然与社会的自然二者的关系是 ,“社会的自然以天然的自然为基础 ,社会的自然在整个自然界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人在这二者之间具有特殊的地位,这是因为人既是自然物,又具有社会属性。 其次 ,值得注意的是,于老对于这一问题的论述中逻辑的演进过程正是人类由自然向社会的生成过程。概念在辩证论者头脑中运动的过程也就是逻辑的东西浓缩地、抽象地再现了历史的东西。于老主张,中国的自然辩证法学派不仅要从研究天然的自然到研究社会的自然,而且更重要的是研究由天然的自然到社会的自然的生成过程,还要认识到这一生成过程本身处于不断提升之中。这是因为“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中,社会生产力增加的历史具有根本的意义”,所以“在自然发展史的讨论中,我们要把工业史、农业史放进去”。 关于这个学派研究对象的第三方面,于老认为在于“特别重视在实践中讲求聪明,倡导发展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聪明学”。于老所强调的聪明学不同于方法论,主要用于实践,在于研究于老所认为的中国哲学学派的核心研究对象:社会的自然,“因为社会的自然这个概念的重要意义只有在人类社会的实践中才能认识和显示出来”。由此可见,于老所论述的聪明学与前述第二方面完全一致,从根本上说,在于研究由自然向社会生成过程中的方法、思路、战略、决策。 总之,于老认为,在普遍的层面上,这个中国学派的特点就在于研究从天然的自然到社会的自然这一领域,也就是研究由自然向社会的生成过程。 二 特别地以“正在兴起的中国”为研究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于老强调上述工作“不应该限于一般的、抽象的思辨,而是要去做特殊的具体的研究,向着实践的方向前进,直到在实践生活中显示出这种研究的重要意义”。“不侧重于解决人类社会史发展的根本问题”,要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和理论问题。“这个学派的特点必然导致特别关心社会问题——特别是中国经济文化建设”。于老希望,“自然辩证法工作者要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并且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从各方面帮助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更大成功”。于老所强调的特殊的具体的研究,就是要结合中国国情的研究。这就是中国的道路,现代化和改革开放正使中国由自然朝着社会生成。所以特别地“要联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路子”,研究中国特殊的由自然向社会生成的道路。 科学技术哲学既要研究由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生成过程的普遍性与普遍规律,也要探索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特殊性。从总体上说,根据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大致可以把由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生成过程分为两类。一类是发达国家,在这些国家中,两次科技革命是在其社会内部各种因素作用下自行发生的,尔后,科技革命又推动这些国家由传统走上现代化,进而由现代化走上后现代化,也就是推动由自然界向社会的生成过程。这些国家走的是一条“内生型”的发展道路。另一类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普遍都是从外部引进科技而开始现代化,随后即发生外来科技与本国传统的整合问题,换言之,这些国家由自然向社会的生成过程走的是一条“外生型”的道路。显然,中国就属于这一类型。 在封建社会,中国主要是以政治和意识形态为中心,经济得不到充分发展,几千年来是在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的情况下以伦理道德处理人际关系和自我修养,换言之,是在缺乏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情况下来构建社会。在计划经济年代,虽然科学技术有所发展,但主要是服务和从属于政治和意识形态,并没有成为社会的基础而与之紧密结合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构建起来的社会停滞不前,如同空中楼阁,靠一次次的“运动”来维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技术也开始获得它们本来的地位并成为社会的基础。因而在整个历史上,在由自然到人类社会的生成过程中,中国走了一条特殊的发展道路。分析研究这一特殊过程,对比内生型国家走过的历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再加上当代中国面临两次科技革命的迭加,有可能走上浓缩的超越的道路,因而对此的研究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普遍意义,科学技术哲学对此负有重任。 从上述思路出发,当前密切关注的领域都与这一特殊的发展道路有关。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问题,第一类问题中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信息化和工业化分属新的科技革命和近代科技革命。发达国家是工业化基本完成之后进入信息化的,而中国工业化尚未完成信息化即接踵而来,于是就面临两次科技革命的迭加。如何在现有工业化水平上发展信息化,反过来又如何以信息化缩短、提升工业化,便是中国“兴起”之路的独特之处。相关的生物技术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也正被提上议事日程。西部大开发从空间上看是解决东西部的巨大差距,从时间上看也是着眼于发展的不同阶段:东部正由工业化后期进入信息化,而西部工业化仍是重大甚至首要的课题。其他还有如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前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问题,后者也是现代化道路上必然要走的一步。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问题也正在突现出来,还有高技术产业化和技术创新等。在精神层面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令人困惑的是,有关后现代的讨论也往往介于其中)在近年来一直是讨论的热点。以上这些问题从根本上都源于中国当前正在发生的由自然向社会的生成过程是两次转型的迭加。 第二类问题在于两种转型——社会转型与社会结构转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现代化与改革开放二者的迭加。在由这种迭加所致使的中国由自然向社会生成的特殊过程中,产权关系和政府职能的转换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毫无疑问,“正在中国兴起的哲学学派”必然主要地以“正在兴起的中国”为研究对象,并以此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社会历史责任。 以上分析了中国学派在普遍层面和特殊层面的研究对象。在这两者的关系上,前者是理论基础,缺乏这一基础,个性的研究就将缺乏根基而显得空泛甚至虚妄;后者则以特殊性丰富普遍性,且具有更强的实践色彩,更为迫切而赋予更强的责任。 三 国际交流中的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将在普遍和个别两个层面与国外相关学派进行交流。在普遍的层面上,于老所提出的中国学派与国外的相关学科在研究对象上是吻合的、一致的,因而在这一层面上完全可以交流,对话。 相比较而言,在特殊层面上的交流无论对于国外的学派还是对于中国学派都更有意义,在这一领域最现实最重要的课题无疑就是全球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随着各种世界性组织及其制度的形成,全球化正在从经济推进到政治和文化领域。从深层上可以说,全球化就是在由自然向社会生成过程中沿着不同道路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国、各民族之间,从经济、政治到文化全方位地和越来越紧密地彼此相关。于老近年来多次讲到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调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方面是全球化从经济、政治到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中国经由全球化而影响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道路具有普遍意义。中国的道路也将影响发达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如何处理两次迭加的社会转型无疑对于发达国家克服现代化的某些弊病而走向后现代具有借鉴意义。 于老希望,“亚洲的文明必须是现代化的文明,因而亚洲要学习世界上进步的文明,同时,亚洲的文明也会以其特殊的传统,特有的创造来丰富世界的文明”。在同样的意义上,中国学派通过普遍层面的交流与国际接轨,与国外学派同步前进,通过特殊层面的交流而融入世界学术潮流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取得自己的地位,为世界学术的发展和全球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界在学术上取得长足进步,硕果累累。不过相对而言,沿袭西方学术道路者众,而立足于中国现实者偏少。在悼念于老之际,笔者呼吁各位学界同仁,更多地关注中国现实,则学术界幸甚,中国幸甚。
个人分类: 人文|2460 次阅读|4 个评论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中的一段经典的中文翻译值得商榷
热度 2 charlesqwu 2012-5-29 11:55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中的一段经典的中文翻译值得商榷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中的一段经典的中文翻译值得商榷 如果你搜索“真理碰到鼻尖”,你会发现许多网站都在引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中的一段经典: “从歪曲的、片面的、错误的前提出发,循着错误的、弯曲的、不可靠近的途径行进,往往当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 让我们来看看恩格斯的原文。恩格斯基本上是用德文写作《自然辩证法》的( 但 也 包括 一些 英语和法语 句子 ),关于真理和鼻尖的整个一段原文如下: “Aber diese absolute Erkenntnis hat einen bedeutenden Haken. Wie die Unendlichkeit des erkennbaren Stoffs aus lauter Endlichkeiten sich zusammensetzt, so setzt sich auch die Unendlichkeit des absolut erkennenden Denkens zusammen aus einer unendlichen Anzahl endlicher Menschenköpfe , die neben- und nacheinander an dieser unendlichen Erkenntnis arbeiten, praktische und theoretische Böcke schießen, von schiefen, einseitigen, falschen Voraussetzungen ausgehn, falsche, krumme, unsichre Bahnen verfolgen und oft nicht einmal das Richtige treffen, wenn sie mit der Nase drauf stoßen (Priestley). Das Erkennen des Unendlichen ist daher mit doppelten Schwierigkeiten umschanzt und kann sich, seiner Natur nach, nur vollziehn in einem unendlichen asymptotischen Progreß. Und das genügt uns vollständig, um sagen zu können: Das Unendliche ist ebenso erkennbar wie unerkennbar, und das ist alles, was wir brauchen.” (source: http://www.mlwerke.de/me/me20/me20_481.htm ) 为方便起见,我把英文版(Clemens Dutt 翻译)对这一段的译文列出如下: “But this absolute knowledge has an important drawback. Just as the infinity of knowable matter is composed of the purely finite things, so the infinity of the thought which knows the absolute is composed of an infinite number of finite human minds , working side by side and successively at this infinite knowledge, committing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blunders, setting out from erroneous, one-sided, and false premises, pursuing false, tortuous, and uncertain paths, and often not even finding what is right when they run their noses against it (Priestley). The cognition of the infinite is therefore beset with double difficulty and from its very nature can only take place in an infinite asymptotic progress. And that fully suffices us in order to be able to say: the infinite is just as much knowable as unknowable, and that is all that we need.” (source: http://www.marxists.org/archive/marx/works/1883/don/ch07c.htm ) 依照互动百科的介绍: “198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于光远等重新翻译的《自然辩证法》。这个译本根据德文本并参照英文本作了校订,纠正了以往中译本中的一些错处”。这一版本中对恩格斯这段经典的中文翻译如下: “但是,这种绝对的认识有一个重大的障碍。正如可认识的物质的无限性,是由纯粹有限的东西所组成一样,绝对地进行认识的思维的无限性,是由无限多的有限的人脑所组成的,而人脑是一个挨一个和一个跟一个地从事这种无限的认识,常做实践上的和理论上的蠢事,从歪曲的、片面的、错误的前提出发,循着错误的、弯曲的、不可靠的途径进行探索,往往当正确的东西碰到他鼻尖上的时候他还是没有得到正确的东西(普利斯特列)。因此,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是被双重的困难围困着,就其本性来说,它只能在一个无限的渐近的进步过程中实现。这已经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说:无限的东西即可以认识,又不可以认识,而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切。” (于光远等翻译《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p.106) 对照德文原文、英文译文和中文译文,我认为恩格斯的这段经典的中文翻译有以下值得商榷的地方: (1) 鼻子和真理的关系不是“真理碰到鼻尖”,而应是“鼻尖碰到真理” -- 前者说法有悖于恩格斯的原文,也否定了科学研究的主动性,非常不恰当。 (2) 德文原文中的Menschenköpfe(对应于英文译文中的human minds)是意指“思考者们”(或“思想家们),直译为“人脑”很不恰当,应意译为“学者们”(或“科学家们”)更合适。 (3) 德文原文中第二句最后一短语中的sie(他们)是指前面的Menschenköpfe”(学者们); 相应地,英文译文中的they是指前面的human minds。但中文译文中此处的“他”是指前面的“人脑”呢?还是指后面括号中出现的普利斯特列呢? -- 前者符合恩格斯的原文但不符合中文语法,后者根本不是恩格斯的原意。 (4)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从整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恩格斯的这段文字是在讨论知识和真理的无限性时进行的。他想要阐明的是: 知识是无限的,但每一个科学家的智慧和能力又是有限的,因此认识无限的东西只能由无限多的科学家们在时间的长河中来完成。原文第二句强调的是这种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过程的艰辛和曲折,“人脑一个挨一个和一个跟一个”其实是指: 科学家们肩并肩、一代接一代地进行着这种艰辛和曲折的探索。恩格斯原文的这层含义在中文译文中没有很好反映出来。 Friedrich Engels (28 November 1820 – 5 August 1895)
12248 次阅读|4 个评论
让我们的春天不再寂静
Terrace 2012-1-31 12:28
让我们的春天不再寂静 ——浅谈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摘要】本文从讨论新近的一部热门电影 《猩球崛起》 为切入点,引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的话题,再结合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关于“自然的报复”这一论断,尝试性地讨论了我们应该怎么样面对自然,保护自然。在深入讨论这一问题的同时,一方面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寻根,简单阐述了“天人统一”和“师法自然”的思想,提出了要注意“时”和“度”的问题;一方面从国外的观点寻找支撑,具体表述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的思想和观点。最后,结合国内外这几年的天灾人祸提出倡议,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实施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 GDP ,追求低碳生活,从而让我们的春天不再寂静。 【关键词】科技的双重性 自然辩证法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低碳生活 最近好莱坞出了一部电影,叫 《猩球崛起》 ,我看了以后,觉得里面蕴含了一些人文的思考。故事主要是基于人类用猩猩做实验研发基因药物这一背景展开的:首先,借用黑猩猩凯撒的眼睛,看到人类做出许多美好的事物,例如艺术和理性,接着他开始看见人性的黑暗面 —— 压迫、狭隘、自私、贪婪,和对于未知事物与对象产生排斥等等。其次,好莱坞很热衷的一个主题就是关于科技对人类、自然的反作用。譬如人类自大地认为自己懂得扭转、推进、或是掌控自然法则,然后不顾任何后果的做出一些行为。《猩球崛起》中,观众能从猩猩们哀怨的眼神和愤怒的呐喊中读出更多的不公平,从而让观众更直观地审视科技对生命、自然的负面行为。所以,《猩球崛起》也映射人类与自然以及跟他们自己较劲,最后的解决之道,就是建立一个人类与生命、自然和平共处的全新世界秩序。否则,人类会受到非常严重的、致命的惩罚。 通过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就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一个基本的问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记得恩格斯早就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后面也举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西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那同一种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在欧洲传播栽种马铃薯的人,并不知道他们随同这种含粉的块茎一起把瘰疠症也传播进来了。”恩格斯的话,跟我们之前讨论《猩球崛起》的观点不谋而合,有时候,人类自大地认为自己掌控自然法则,但是实际上我们没有,而且还很无知。所以恩格斯接着警告我们:“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恩格斯把这个问题已经看得很透了,我们不能说,我们是自然界的唯一主宰,从而为所欲为,这往往得不偿失,悔之晚矣。在修蔡仲先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时候,蔡先生放过一段视频,给我印象特别深,原来我们把麻雀定为“四害”,全国人民一致打麻雀,结果麻雀是打了,害虫也多了,现在看来像是个笑话了,但是确实反映了一个问题:我们认识自然地水平远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高,所以我们要谦虚,要不断向自然学习,敬畏自然。 关于敬畏自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包括佛教也有很多论述。这里不再赘述,关于我们拿着一个现实性的环境问题,或者说科技双重性的问题,去寻求答案,我们是要考虑去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那里面去寻根的。值得一提的是, 1988 年 7 月 1 日, 7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发布了一个《巴黎宣言》,开宗明义地指出:“人类要想在 21 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 2500 年前去寻找孔子的思想和智慧。”以前听过北京大学金开诚先生讲,他把中国传统文化总结为四大重要支柱,即阴阳五行,天人统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其中“天人统一”思想,专门针对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展开来论述的话,主要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能不能和谐相处;二是怎么和谐相处,关键是第二个问题。 首先我想说一下关于能不能的问题,答案肯定是能和谐相处。为什么呢?恩格斯也说过,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就好像手和全身的关系一样,所以肯定能相处好。在原始社会,或者更早,我们就是一个整体,一个生态系统。只不过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不断地创造和使用工具,科技的创新等等,我们开始打破,甚至颠覆了原来正常的生态系统。很长一段时间,确实,流行于全世界的口号 ——“ 向大自然宣战 ” 、 “ 征服大自然 ” ,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既然这样那么,怎么和谐相处的问题显得更加实际,也更加棘手。 这里面阐述两个小例子,以佐证我们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孟子 · 梁惠王上》中说: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里的“时”字用得特别好,我们跟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策略就是要注意“时”的问题。“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也就是说,我们与自然相处,不是我们不砍树,而是我们有规划地砍树,绝对不能乱砍乱伐。还有《唐律》中有关于保护稀有飞禽物种的法律,这个也是中国法制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时的基本想法就是,你可以捕鸟射雕,但是一定要有个“度”,不能都把他们杀了。唐朝的时候,我们已经有某种朴素的思想,来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当然这些例子都不系统,真正要说开环境保护之先河的话,不得不提上个世纪 60 年代,美国学者卡森女士所写的一本书《寂静的春天》 。在书中,作者用血淋淋的事实,希望唤醒无知、愚昧的人们,不要再用使用蛮力,来对付也是地球一分子的昆虫、植物。也呼吁我们,要尊重生命,谦卑为上,不要自以为是。否则将有一天,会为人类带来无可挽救的灾难,毁灭性的灭亡。 道理是这个道理,谁都知道要和自然和谐相处,但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它需要游戏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博弈与权衡。卡森这本书一出版,就遭到利益团体,化学药品制造商们的打压和抹黑。但卡森以其专业的认知,和对生命的悲悯,不畏流言,说出事实的真相,提醒世人:了解化学物质,毒害地球的真实事件,和环境生态,所面临的严重危机。作为一个化学工作者,我非常了解我们所合成的药物对于人类的意义,同时也包括危害,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它有害,我们就不合成,不研究,基础研究还是要开展的;一方面我们不能它有利,我们就忽视它的副作用。必须说明的是,环境一旦破坏了,科学家是有责任的,但是不能把所有的环境危害的结果强加给科学家,这是一个社会性的事务,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要有一揽子计划,科学家作为一份子,有责任有道义积极参与其中。 不幸的是,作为一个学者与作家,卡逊所遭受的诋毁和攻击是空前的,幸运的是,她所坚持的思想终于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回到我们之前的问题上来,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与自然做朋友,向自然学习,师法自然,才是我们践行保护环境之道,这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智慧。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人类自己。 环境保护,这个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些年来,各国也开始了重视环境保护,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关注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和工业界的事情,更是我们每个公民自己的分内之事。但是近些年来, 雪灾、瘟疫、暴风雨、海啸、地震 …… ,接踵而至,触目惊心!每次大灾都是数万生灵涂炭。 2007 年 5 月 4 日晚强 龙卷风 袭击美国中部堪萨斯州格林斯堡镇,全镇 90 %以上的建筑物被毁,救援人员说,龙卷风几乎将整座小镇“从地图上抹去”。 2008 年春节前夕,一场近 50 年来罕见的暴雪突袭神州大地,全国 19 个省级行政区均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公路不通,电网中断,水管冻坏,人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2008 年 5 月 6 日,缅甸首都仰光市郊被洪水淹没缅甸热带风暴的受灾人数估计已达 2400 万,这是缅甸总人口的近一半。数十万人无家可归,灾民缺乏药品、饮用水、食物、毯子、帐篷。是天灾,还是人祸?地球愤怒的报复,真是应验了恩格斯的话。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四川省汶川发生了 8.0 级特大地震灾害。重灾区面积超过 10 万平方公里,涉及 6 个市州、 88 个县市区、 1204 个乡镇、 2792 万人。截至 22 日 10 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 51151 人遇难, 288431 人受伤,累计失踪 29328 人。远的不说,新近的2011年,确实是自然灾害空前肆掠,损失无比惨重的一年,其中包括澳大利亚百年一遇的洪水,日本“311”大地震及其核危机等重大事件。 我们都知道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可是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问题呢?正如我前面所说,道理是这个道理,谁都知道要和自然和谐相处,但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它需要游戏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博弈与权衡。人类对于我们所居住的星球越来越无能为力,2011年的世界气候大会,无法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公约,加拿大也退出了《京都议定书》,这也表明我们不愿联合了,发达国家拒绝履行承诺,只能自顾自了。我们索取的太多太多,而且在索取之后剩下的是更加的贪婪和剧烈膨胀的野心。人类对大自然破坏的后果已逐渐暴露出来,人类正史无前例地遭受大自然疯狂的报复。人在 “ 征服自然 ” 中无法 “ 胜天 ” , 在协调与报复人的自然界的关系中亦无法 “ 胜天 ” 。作为自然界生物的人必须和自然界和谐相处。人类不要站在自然之外去统治和主宰自然。 “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因此,我们必须停用这种非自然的方法,以保存最后一片天然的生存空间。卡森女士如此告诉我们。透过新颖、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方式,尝试去解决和其它生物,共享地球会产生的问题。人类唯有更谦卑、尊重大自然,反省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停止错误的方式,才有可能挽救人类自己。从操作层面上来说,首先人们的观念上应该进一步统一, 保护大自然,其次,国家层面上说,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 GDP ;个人层面上说,追求低碳生活,分享绿色心情,从而让我们的春天不再寂静。 参考文献: 【1】陶涛,基因药物引发的人文思考——《猩球崛起》影评,剧透,网络个人博客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138do=blogid=52117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 p383-384. 【3】卡逊 (Rachel Carson) 著,吕瑞兰 译,寂静的春天 【4】具体数据均来自百度百科
个人分类: 科普百科|461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发展”or“可持续发展”?
热度 1 陈龙珠 2011-6-24 06:52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以来,在中国开创了翻天覆地的伟大事业。 由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们创立的“邓三科”理论,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 “邓三科”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民间简称。 然而,科学技术的不少成果,对社会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应用中被监管得不好,将有害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当今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可以理解为,我们选择的精神和物质文明发展模式,不但应该有益于当代,而且其成果还应该不对后代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显然,要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当代社会就必须研发并利用好对当代和未来社会无害的科学技术。 扼要地提可持续发展观,看似优于 大杂烩形式 的科学发展观。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1988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1年全国自然辩证法教学与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照片之三
热度 1 ssglwu 2011-6-4 08:01
2011年全国自然辩证法教学与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照片之三
吴国林 这是供参加该会议的相关人员进行下载。为第三部分照片。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2550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1年全国自然辩证法教学与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之照片
热度 3 ssglwu 2011-5-31 22:37
2011年全国自然辩证法教学与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之照片
吴国林 这是供参加该会议的相关人员进行下载。为第一部分照片。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2621 次阅读|5 个评论
2011年全国自然辩证法教学与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会议侧记
热度 1 ssglwu 2011-5-28 20:54
2011年全国自然辩证法教学与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会议侧记
吴国林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教社科【 2010 】 2 号)的精神及部署,教育部社科司正在部分高校进行新课程试点, 2011 年秋季将在全国高校普遍实施。为此, 2011 年 5 月 19-22 日在郑州大学召开了“ 2011 年全国自然辩证法教学与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自然辩证法课程改革与学科发展对策。专题内容包括四个系列:( 1 )硕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与对策(须选课 18 学时 1 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 )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与对策(必修课 36 学时 2 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 )博士生与硕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有机衔接;( 4 )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发展与对策。 大会主席台 徐维凡副司长讲话 大会会场 陶建文、吴国林、黄理稳合影 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与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近 100 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就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徐维凡就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设置调整作了重要讲话,提出增加共识,做好充分准备。研究生的教学也要进行相关培训。有关进行硕士生与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试点的学校介绍了试点经验。《自然辩证法概论》选修课的时间与具体做法,不同学校有所不同,从不同学校的反映来看,学生对此门课反映良好。 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吴国林、黄理稳与陶建文三位老师出席了会议。吴国林、黄理稳共同组织了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的会议讨论。吴国林教授做大会发言,其题目是“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思考 ”,强调:( 1 )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与意识形态的统一。过分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就会失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2 )信仰与学术的统一。政治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3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原初马克思主义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原初马克思主义。没有源,就没有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做到经典文本、理解与应用的统一。( 4 )学者与教师的统一。方法与内容的统一。学者要有人格力量。( 5 )本科、硕士、博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统一。本科、硕士与博士生课程,难度应当不断上升。 黄理稳 教授代表小组在大会做小组总结,还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有关研究生课程改革的积极准备情况与实施方案,受到了会议的肯定。陶建文副教授就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做小组发言。 会议组织参观了河南省博物馆,显示出河南具有深厚而悠久的文化。
个人分类: 科学技术的哲学与教学问题|3029 次阅读|2 个评论
“究万物之理”ppt之一
热度 9 lvnaiji 2011-4-17 19:34
一1自然界的存在方式.ppt 一2自然界的演化方式.ppt 吕乃基 前不久曾上载了 “物理”——究万物之理 一文,现应闫建民等网友之邀,将前面两次的ppt上传。虽与传统的“自然辩证法”有相似之处,但博主的独创应该在50%以上,因而大概有“控股权”吧。 请各位网友大力评论!
个人分类: 科技|3685 次阅读|28 个评论
关于召开广东省自然辩证法2011年学术会议的通知
热度 1 ssglwu 2011-4-10 00:01
吴国林 关于召开广东省自然辩证法 2011 年学术会议的通知 我会定于 2011 年 10 月 22 日至 23 日在广东省梅州市嘉应学院举行 2011 年学术会议,会议规模 50 人左右。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会议主题:( 1 )自然科学前沿的哲学问题;( 2 )社会科学前沿的哲学问题;( 3 )技术哲学的前沿问题;( 4 )科学方法论的前沿问题;( 5 )以及与上述主题相关的科学技术哲学问题。 会议时间: 2011 年 10 月 22-23 日 会议地点:梅州,嘉应学院 主办单位:广东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嘉应学院 , 华南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嘉应学院 政法学院。协办单位: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论文摘要及全文的提交与录用: 1 、参会人员向主办方提交论文摘要截止时间为 2011 年 8 月 20 日。摘要应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摘要正文、关键词( 3 - 5 个),摘要字数控制在 500 字以内。 2 、主办方将在 2011 年 9 月 1 日左右向摘要提交者发出会议邀请函,收到邀请函之后请参会者及时向组委会提交论文全文。 3 、请通过电子邮件将论文摘要和全文以附件形式发至 shenjian88696@163.com 会议资费:    1 、会议注册费 200 元;    2 、参会者交通费、住宿费自理;    3 、会议期间的餐费和学术考察费由主办方承担。 会议时间安排: 10 月 21 日 :全天报到 10 月 22 日(上午):开幕式、主题报告 10 月 22 日(下午):分会场报告、闭幕式 10 月 23 日 :会议考察 会议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沈健 ( 嘉应学院 ) 、吴国林 ( 华南理工大学 ) 通讯地址:广东省梅州市梅松路 160 号嘉应学院政法学院(邮编: 514015 ) 广东省自然辩证法 2011 年 学术会议组委会 2011 年 1 月 10 日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与讨论会|5576 次阅读|1 个评论
自然辩证法有数学模型吗
gongshiliang 2010-10-4 10:11
自然辩证法有数学模型吗 作者:赵克勤 【刊于 1988 年 5 月 10 日出版的《自然辩证法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 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任何一门学科,不论它是自然科学的还是社会科学的,只有当它用数学方法来描述和刻画本学科所要解决的问题时,这门学科才算真正建立起来了,根据这种观点,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自然辩证法可以有自己的数学模型吗? 显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作简单的否定还是肯定的回答。但是,我们已经看到,辩证法早就随着变数的出现在数学中显现出来,稍后,关于偶然必然的问题又有了一门专门的数学分支概率统计学;20世纪60年代,人们又针对某些客观现象提出了一门新的学科模糊数学。自然辩证法本质上着眼于事物的联系、可变与转化,很多数学分支都反映了辩证法的规律。因此,实际情况是:一方面,辩证法渗透到数学的各个领域,并且不断地开拓出新领域;另一方面,无论是传统的经典数学,还是近些年创建的一些数学新学科、新分支,都从不同角度为自然辩证法的某些方面提供了数学模型。由此看来,自然辩证法数学模型的提出和建立应当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根据自然辩证法和数学这两门学科的特点,有关自然辩证法数学模型似应有以下两个功能,它将从一个比较广泛的角度为经典数学、模糊数学、突变论等学科提供一种近乎统一的模型,从而建立起基础理论;更主要的是,这种自然辩证法的数学模型应当使自然辩证法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定量的运算,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人们长期来只能辩证地思维,不能辩证地运算的状况,后者对建立严密的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对人们掌握和运用自然辩证法以及对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分类: 集对分析|4690 次阅读|2 个评论
人有前世吗?
lxj6309 2010-9-3 17:23
不断有消息说,人类真的有前世,如:人是不是真的有前世来生呢?英国电视五台拍摄的纪录片《这个男孩活过》讲述了一个男孩前世今生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却真实地发生在英国的一个家庭里面。( http://www.jiaodong.net/wenhua/system/2010/05/08/010831168.shtml )、 二○○二年第七期《东方女性》杂志(海南省妇联主办),以显著的位置、近二十页,详细而真实地报道了「转世奇人」唐江山的前世、今生( http://ming.2466.cn/lunhui/141697.shtml )。这些消息新闻可能会造假,姑且不论,但从物质守恒的角度,恩格斯确曾论说过实质同类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可能改变人们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整个宇宙应该是不生不灭的,从来一直都在那儿,但是,各部分之间存在运动的转化,而且转化是完备守恒的。 下面把恩格斯的原话摘录于此: 运动的不灭不能仅仅从数量上去把握,而且还必须从质量上去理解;一种物质,如果它的纯粹机械的位置移动虽然也带有在适当条件下转化为热、电、化学作用、生命的可能性,但它不能够从自身产生出这些条件,那末这样的物质就 丧失了运动 ;一种运动,如果它失去了使自己转变为它所应当具有的各种不同的形式的能力,那末即使它还具有潜在力,但是不再具有活动力了,因而它部分地就被消灭了。但是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想象的。 于是我们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放射到太空中去的热一定有可能通过某种途径(指明这一途径,将是以后自然科学的课题)转变为另一种运动形式,在这种运动形式中,它能够重新集结和活动起来。因此,阻碍已死的太阳重新转化为炽热的星云的主要困难便消失了。 不论这个循环在时间和空间中如何经常地和如何无情地完成着,不论有多少百万个太阳和地球产生和灭亡,不论要经历多长时间才能在一个太阳系内而且只在一个行星上造成有机生命的条件,不论有无数的有机物一定产生和灭亡,然后具有能思维的脑子的动物才从它们中间发展出来,在一个短时间内找到适于生活的条件,然后又残酷地被消灭,我们还是确信:物质在它的一切变化中永远是同一的,它的任何一个属性都永远不会丧失,因此,它虽然在某个时候一定以铁的必然性毁灭自己在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而在另外的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一定又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 《马恩全集》第 20 卷,《自然辩证法》导言,第 378-379 页
个人分类: 经典马克思|101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然辩证法》经典论断 试译
热度 1 liuli66 2010-2-28 13:50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尤其是《导言》,是自然辩证法学科中的ldquo;道德经rdquo;。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的未完成稿,生前没有出版。自从 1925 年《自然辩证法》手稿用德文和俄译文对照的形式在苏联第一次全文出版以来,《自然辩证法》已有 28 种文字的译本。 《自然辩证法》中译版本有: 杜畏之译 1932 年版本, 郑易里译 1952 年版本, 曹葆华、于光远、谢宁等译 1955 年版本, 于光远等译 1984 年版本, 以及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1 971 年版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 卷)、 中央编译局 1995 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和 中央编译局2009 年(《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9 卷)节选版本等。 那个翻译《几何原本》的徐光启说: 欲求超胜,必先会通,欲求会通,必先翻译。 那个翻译《天演论》(进化论)和《国富论》(市场经济),屡试未中进士的而ldquo;洋进士rdquo;的吾校校长 严复说:翻译要ldquo;信达雅rdquo;。 笔者追求翻译:一达(辞达而已矣),二顺,三中国化-中国话。努力形成:通达通顺通俗的翻译(ldquo;三通rdquo;版)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笔者试译《自然辩证法 导言》若干经典论断。 为避免ldquo;麻烦rdquo;,笔者不对ldquo;巨人rdquo;(特别是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的翻译做任何评论。其实,评论已体现在我的试译中。 本试译,修改更新中,请勿引用。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论文艺复兴 德文原文 Es war die grouml;szlig;te progressive Umwauml;lzung, die die Menschheit bis dahin erlebt hatte, eine Zeit, die Riesen brauchte und Riesen zeugte, Riesen an Denkkraft, Leidenschaft und Charakter, an Vielseitigkeit und Gelehrsamkeit. 英译文 It was the greatest progressive revolution that mankind has so far experienced, a time which called for giants and produced giants - giants in power of thought, passion, and character, in universality and learning. 试译: 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他们思维创新,激情燃烧,性格坚毅,多才多艺,学识渊博。 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 中央编译局 1995 选集 这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mdash;mdash;在思维能力、激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论科学发展的速度 Aber von da an ging auch die Entwicklung der Wissenschaften mit Riesenschritten vor sich und gewann an Kraft, man kann wohl sagen im quadratischen Verhauml;ltnis der (zeitlichen) Entfernung von ihrem Ausgangspunkt. Thenceforward,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s proceeded with giant strides, and, it might be said, gained in force in proportion to the square of the distance (in time) from its point of departure. 试译: 从此,科学大踏步地向前迈进,仿佛获得了一种神奇力量,一日千里。 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 中央编译局1995 但是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而且很有力量,其发展势头可以说同从其出发点起的距离 ( 时间距离 ) 的平方成正比。 论化学发展 Die Chemie emanzipierte sich eben erst durch die phlogistische Theorie von der Alchimie. By the phlogistic theory, chemistry for the first time emancipated itself from alchemy. 试译: 借助于燃素说,化学第一次从炼金术的窠臼中翻身得解放。 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 中央编译局1995 化学刚刚借助燃素说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 论形而上学自然观 Was diese Periode aber besonders charakterisiert, ist die Herausarbeitung einer eigentuuml;mlichen Gesamtanschauung, deren Mittelpunkt die Ansicht von der absoluten Unverauml;nderlichkeit der Natur bildet. But what especially characterises this period is the elaboration of a peculiar general outlook, in which the central point is the view of the absolute immutability of nature . In whatever way nature itself might have come into being, once present it remained as it was as long as it continued to exist. 试译: 这个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的核心观点是自然界是永恒不变的。就是说,不管自然界是怎样产生的,只要它一旦出现了,那么,它就自始至终永恒不变地存在下去。 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 中央编译局1995 这个时期的突出特征是形成了某种独特的总观点,这个总观点的核心就是 自然界绝对不变 这样一个见解。不管自然界本身是怎样产生的,只要它一旦存在,那末它在存在的时候就总是这个样子。 打开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缺口 Die erste Bresche in diese versteinerte Naturanschauung wurde geschossen nicht durch einen Naturforscher, sondern durch einen Philosophen. 1755 erschien Kants raquo;Allgemeine Naturgeschichte und Theorie des Himmelslaquo;. The first breach in this petrified outlook on nature was made not by a natural scientist but by a philosopher. In 1755 appeared Kant's Allgemeine Naturgesehichte und Theorie des Himmels . The question of the first impulse was abolished; the earth and the whole solar system appeared as something that had come into being in the course of time. 试译: 给这种僵化的自然观打开第一个缺口的,不是自然科学家,而是哲学家。 1755 年康德发表了《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于时,第一推动力的问题被排除了;整个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被认为是某种在时间进程中不断生成的东西。 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 中央编译局1995 在这个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的,不是一位自然研究家,而是一位哲学家。 1755 年出现了康德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关于第一次推动的问题被排除了;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生成的东西。 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并消逝着 die Natur nicht ist, sondern wird und vergeht nature does not just exist , but comes into being and passes away 试译: 自然界不 只 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并消逝着。 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 1995 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和消逝着 新的自然观 Die neue Naturanschauung war in ihren Grundzuuml;gen fertig: Alles Starre war aufgelouml;st, alles Fixierte verfluuml;chtigt, alles fuuml;r ewig gehaltene Besondere vergauml;nglich geworden, die ganze Natur als in ewigem Fluszlig; und Kreislauf sich bewegend nachgewiesen. The new conception of nature was complete in its main features; all rigidity was dissolved, all fixity dissipated, all particularity that had been regarded as eternal became transient, the whole of nature shown as moving in eternal flux and cyclical course. 试译: 新的自然观其主体面貌已经完全地呈现出来了:所有僵硬的东西都会被融化,所有固定不变的东西都会被蒸发,所有曾经被看作永恒存在的特殊东西将 转瞬即逝;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恒的流动中,处于永恒的循环中。 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 1995 新的自然观就其基本点来说已经完备:一切僵硬的东西溶解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恒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回到古希腊自然观 Und so sind wir denn wieder zuruuml;ckgekehrt zu der Anschauungsweise der groszlig;en Gruuml;nder der griechischen Philosophie, daszlig; die gesamte Natur, vom Kleinsten bis zum Grouml;szlig;ten, von den Sandkouml;rnern bis zu den Sonnen, von den Protisten bis zum Menschen, in ewigem Entstehen und Vergehen, in unaufhouml;rlichem Fluszlig;, in rastloser Bewegung und Verauml;nderung ihr Dasein hat.   Thus we have once again returned to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great founders of Greek philosophy, the view that the whole of nature, from the smallest element to the greatest, from grains of sand to suns, from protista to men, has its existence in eternal coming into being and passing away, in ceaseless flux, in un-resting motion and change, 试译: 于是我们又回到了古希腊哲学伟大创立者的观点: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存在于永恒的生成并消逝中,存在于永不停息的流动中,存在于无休无止的运动和变化中。 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 中央编译局1995 于是我们又回到了希腊哲学的伟大创立者的观点: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不息的运动和变化中。
个人分类: Marxism|1582 次阅读|10 个评论
自然辩证法教学体会
zff 2009-2-1 19:08
今天开始正式上班,我自然是自己在家里上班。改了一摞《自然辩证法》试卷。研究生的成绩好在不用那么早就给出,否则我这个假期就惨了。 好像要等到19号以后才上课啊。 好久没来更新博客了。虽然经常逛逛,看看著名的博主们比如武夷山老师、刘立老师等的精彩博文。 过年期间似乎不敢、不想也没有精神写科学网博客了。 这期间看书也是看闲书,不想太多科学、科研、学术等,似乎没有资格上科学网网发表博客了。 今天,忽然要步入正轨。总结一下这几年的教学体会,见教于各位专家。 一、我的教学简历: 1996-1998,在湖北某师范学校教英语精读、听力(STEP BY STEP)等。 2004年-至今,讲授《自然辩证法概论》,最多时一周16-17节课。 讲授《科技社会学》,《科技政策研究》,《自然辩证法原著选读》(只讲过2次课8课时,但准备了好久哦)。 授课对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工程硕士。高校教师进修班。等等。 二、我教学的几段体会 1、累。 嗓子累、身体累、心理累。 一开始上课一言堂,从头讲到尾,每次四节课,累的半死,好像效果也不太好。我跟学生隔得好远,看不到学生的反应,只是知道自己讲完了备课的内容还是没有。没有互动。 2、开始走近学生 这期间开了一些教学会议,像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寻求教学经验。知道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选了一些主题,在第一次上课就交给学生,让他们准备主题发言。前期较少,后期发言踊跃。但是主题比较分散,发言学生还是属于少数,一个班200多人,最多也就40-50个学生上讲台发言。感觉还是不太对劲。 学生积极性还是上来了,与学生交流也更多,觉得教学开始生动有趣,不会那么累了。 这期间在北工大教师节演讲中以自己教学体会《走近学生 共同成长》获得全校第一名。受到鼓舞。教学还是需要方法的啊。 3、学生的参与要更有效 和北大刘奇老师、地大王薇老师、清华刘立老师等多次交流教学,获得收获特别大。 分组、组内讨论、代表发言、集体组织。 好像目前的体会就是这么多。 教学内容要时时更新。这是选择知识作为自己工作内容的教师们的基本要求啦。 开学之后课堂还是很多,一周平均8节课。希望能够得到同仁的指导啊。
个人分类: 教学|7293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4: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