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低学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阶层固化的重要原因是家庭教育
热度 4 jiangming800403 2018-8-18 12:32
我相信个人奋斗、知识改变命运,这也是我三十年特别是近二十年人生经历的体验。时代在变化,改开初期小本经营就能发家致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仅娃哈哈、万向、新希望这些民营实业巨头难以再次出现,即使BAT这样的知识新贵基本上也形成了市场垄断,后来者难以有一席之地,如果说阶层固化,这是阶层固化。另一方面,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高昂的不动产价格,已经 逐渐对外省人非常不友好,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固化。大约08年以前,一线城市的不动产价格还不是非常不友好,那时候普通的外省子弟,咬咬牙按揭买房,现在如果把房一卖回原籍的话,基本上都可以财务自由了。但是随着人口越来越多,一线城市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家境一般的外省人也越来越难以逾越,从某种意义上这同样是固化。 但是,另一方面,现在年轻人的机会应该更多。2000年以前高等教育还是精英教育,90%以上的人都是普通农民与非技术工人,有才华的年轻人也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考不上大学。虽然那时候似乎更多的人可以自学成才或者实现逆袭,但更多的人实际上被埋没了。 如果说过去很多人考不上大学是因为调皮捣蛋,但本身还是很聪明,金子总会发光。最近十几年,高等教育迅速普及化。考不上大学的只能说是因为智力平常(甚至平庸)或者实在缺乏学习精神和习惯。实际上很多大专生的智力和刻苦精神都远不如过去的很多低学历者。一般情况下,受教育水平低下的年轻人 大部分也处于社会的中下阶层(虽然某些重体力劳动的收入可能较高),同时低学历、低收入的社会中下层结婚较早,生育水平仍然较高,家庭难以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 虽然政府一直致力于教育资源的均等化,但是学校教育不可能完全取代家庭教育,这些孩子本来天赋平平,又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必然是所谓的“寒门难出贵子”。 过去的寒门贵子,实际上也反映“耕读之家”的传统文化。虽然很多家长虽然由于各种原因自身学历不高,但还是或多或少的属于“书香门第”,孩子不论是遗传还是家庭教育环境的基础都还不错。七八十年代或更早的高考落榜生放到现在很多都能上不错的大学,他们的孩子很多还是有天分,同时从小受到的比较好的家庭教育,从而可以是“寒门贵子”。 而现在的低学历家庭其家庭教育环境普遍更差。所以说不重视家庭教育必然会造成知识与财富两级分化的代际积累。当然社会中上阶层生的孩子太少,所以对孩子过度关注,这也是一个教育问题。 在少子化恐慌的背景下,鼓吹自由生育,甚至奖励生育的声音越来越响亮。所谓的鼓励生育必然会使社会中下层的生育水平进一步增加,一个家庭不是一二个,而是两三个、三四个小孩,家庭教育资源本身有限,每个孩子能平均得到的更少,即“输在起跑线上”,甚至这些孩子在DNA层面已经落后了。为了自己的生育自由,而不顾孩子将来的发展条件,这种多子多福、重男轻女观念是封建糟粕,是需要加以清除,而不是赞扬和鼓励的。 实际上,西方国家鼓励生育政策效果并不理想,无疑都加剧了婴儿在社会中下阶层加速集中,进一步加速了社会的不平等与混乱。而日本则是另外一种情况,随着妇女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性职业生涯与回归家庭相夫教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造成多数妇女晚婚晚育,甚至接近15%的终身不婚。而养家糊口的经济负担,使低收入的日本男性恐惧结婚和承担家庭责任,日本男子的不婚率更是超过了1/5。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17056 次阅读|18 个评论
低学历家长、留守儿童家长更为功利吗?
热度 1 lyxiang 2015-4-23 11:33
教育,是涉及到引领数以亿计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符合科技进步、社会发展需求有用之才,影响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幸福生活的民生工程,亦是涉及到为中华名族之崛起、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撑、人才保障的基础工程,必然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公众普遍关注。作为描述教育现状,剖析教育存在问题、提出教育发展思考的教育蓝皮书,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是十分自然的。2015年教育蓝皮书所阐述的观点意见,引发社会公众的讨论,是必然的结果。 如何确立健康的教育价值观,以形成有利于教育改革、科学发展的政策环境与社会氛围,以引领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有用之才,使之在有为有位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实现其社会存在价值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实现美好生活的梦想?是社会公众、特别是每一位家长时刻在思考的问题。2015年教育蓝皮书显示: 绝大多数公众持有较健康的教育价值观,重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重视能力培养, 与应试教育现实中的名校竞争、对孩子的强制形成明显反差。 比较而言,低学历家长、留守儿童家长相对更为功利。 是这样吗?低学历家长、留守儿童家长真的更为功利吗? 受教育程度决定着出路。一般来讲,学历的高低,决定着人们的职业状态。学历较高的家长与低学历家长相比较,所从事的职业、对社会的贡献、体现的社会存在价值、获得的收入与其生活质量诸方面均存在着差异,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及低学历家长们自身的工作经历,不同学历学生就业状态的差异(低学历家长、留守儿童家长的子女根本不具备“拼爹”的条件与资本)等客观存在、不争的现实,直接影响、教育了低学历家长、留守儿童家长与“绝大多数公众”,接受教育、不接受教育结果不一样的意识,成为低学历家长、留守儿童家长与“绝大多数公众”的基本共识。 差异决定意识。同时上学,上什么学校也不一样。无论是幼儿园,中小学校还是高等学府,招收学生的门槛各不相同,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教学资源各不相同,产生各不相同学习效果,出路自然各不相同了。如,普通大学与名牌大学之间,一是所招收的学生之间在科学知识与规律掌握程度上存在着差异,即入学的起点、基础不同;二是学校之间教学环境、学习风气、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社会教育资源),以及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经验、教学效果等诸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科学文化素质、思维方式、业务能力均存在着差异。虽然同样是上大学,学习相同的专业,同样取得大学毕业文凭,但是在毕业后就业的方向、就业单位的性质以及待遇等诸方面会出现较大的差异,用人单位、条件好的用人单位自然是愿意录用重点、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等客观存在、不争的现实,导致大学生、名牌学校的大学生更有出息,良好的教育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可以取得更大的发展,又成为低学历家长、留守儿童家长“绝大多数公众”的基本共识。 失衡的教育资源。 农村、贫困地区、城镇、大城市孩子们在生活条件、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屡见报端、显而易见。农村孩子走几十里山路去上学,大城市孩子上学是车接车送。农村孩子在“缺本少笔”状态下学习,大城市孩子在享受多媒体、笔记本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描述农村与城市在教育资源(师资水平、教学设备、社会教育条件等)的差距:“ 大城市处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小城市则处于落后国家位置,而乡村则是贫穷国家的状态”。教育资源的严重失衡、巨大的差距,是客观现实存在。 差距决定思路方法。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获得良好教育,社会上的部分人员,均在拼命争夺幼儿园、中小学、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学历、地位越高,社会资源、人脉越强,能量越大(个别人除外)。学前班、奥赛补习班等各类补习班屡禁不止,依然火爆;转移户籍、学籍,以期享受“农村学生”的招生优惠政策;不择手段地获取各类“保送”、“加分”名额,以期获得更好地教育机会;各种教育腐败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公众,把子女送到国外“镀金”,接受更好的“教育”……等等。必须说明,这仅是少数人的作为,少数人的行为败坏了教育环境与社会风气,搅乱多数人的思维,促成多数人在条件、能力条件下的效仿。 面对这样的教育现实,绝大多数 处于社会底层的 低学历家长、留守儿童家长、亦或没有背景的家长又能如何?他们绝不能像“绝大多数公众”那样、可以持有较健康的教育价值观,重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重视能力培养,而不考虑孩子学习成绩,不考虑在哪上学、上哪所学校!正是因为自身学历低、或体力劳动后疲惫,或不在一地共同生活,无暇顾及子女教育的现实,正是因为 客观现实存在的 贫困的生活、艰难的教育环境、 失衡教育资源,使得他们 为了 子女 的基本生存、 能够改变命运、跳出龙门,为了 子女比自己“更加有出息”,不再重蹈自己的覆辙、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能够改善生活条件、过上幸福生活,他们只能、也仅能 相信教育是唯一改变自己孩子的命运渠道,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有更为体面的社会地位, 采取更加严格要求与制约,寄希望于子女的刻苦学习, 去学习改变命运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寄希望于好教育与教师,只能更加“功利”了。因为“功利”,承载着他们对子女满满的希望!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因为“功利”,是他们 现实状态下的不二选择。 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一系列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出台,推动着农村生产条件、生活环境在发生着变化; 招生等有关教育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等 一系列有利于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政策出台,推动着 教育资源分配的公正化,推动着 农村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在发生着变化,推动着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农村改革、发展带来的变化,将逐步改进人们的教育理念,逐步改变社会公众的教育价值观。“低学历家长、留守儿童家长”将与“大多数公众”一样,持有较健康的教育价值观,不会、也不再那么“功利”!他们会与学校共同努力,在注重子女掌握科学知识与规律、构建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同时,更加重视子女运用科学文化知识与规律于社会生产、科研实践的能力,更加支持子女通过社会生产、科研实践,来培养科学精神、思维模式、创新能力,使之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共和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才。
1832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2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