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多伦多大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Bombardier:好指南是如何“诞生”的?
fqng1008 2013-10-28 10:02
从《中国医学论坛报》上扫描下来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主席、加拿大多伦多大学Bombardier的文章“好指南是如何‘诞生’的?”保存于此。 1 2 3
个人分类: 临床研习|25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初访多伦多大学
热度 10 xiazhi397288 2013-9-30 20:25
经过香港-德里-布鲁塞尔-多伦多等多翻转机,在历经29小时的超长”飞人(非人)”折腾后,生平第一次来到了美丽的加拿大,并有幸于最佳的季节抵达盛开的多伦多,目睹加国红枫壮景。 多伦多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首府,原名约克(York)(1793-1834年)。总共约有279万人口,为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北美第四大城市,且滨临北美五大湖之一的安大湖。 提及多伦多,首先不得不说下其中著名的公立大学-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http://www.utoronto.ca)了。它始建于1827年,为加拿大最为古老的大学之一。同时,它还是美国大学协会中仅两所非美国学府之一(另一所即是麦吉尔大学)。多伦多大学科研水平高,规模大,师资力量强,被公认为是加拿大最好的大学(在世界上排名约为20名左右,在加拿大一般和麦吉尔大学一起轮番占据No.1的位置)。 说起来,加拿大大学总共约有90所,且基本都是公立大学。而作为加拿大在校学生数量最多的大学(多伦多大学2013年在校学生有8.3万学生,其中本科生约6.7万,研究生约1.6万。而来自中国的学生有五千余人),多大已经荣获了10人次的诺贝尔奖,为加拿大第二多(最多的为麦吉尔大学,12人次; 第三为英属哥伦比亚大学,7人次)。 当然,多伦多大学值得一提还有它那首屈一指的图书馆系统,藏书量有约2100万,分布在44座分馆和资源中心,在北美仅次于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而图书馆中最大的是罗伯茨图书馆(John P. Robarts Research Library),居加拿大各图书馆之首。 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多伦多大学给加拿大乃至整个全球都起来了巨大的推动。单说生物医学方面,其主要贡献就有:发现干细胞、胰岛素及复制T细胞、人造咽喉的成功制造、肺叶移植术和人造胰的发明、制造了首台实用电子显微镜、分离出了引起纤维囊肿的基因、发现老年痴呆症的基因因素等。 著名科学家,香港大学现任校长徐立之教授,赴港之前即是在多伦多大学任多伦多病童医院研究所遗传系主任及首席遗传学家,同时为多伦多大学教授及H.E. Sellers囊状纤维症讲座教授。我们知道,徐教授是在1989年便准确发现人体第七条染色体内的囊状纤维症基因缺陷,从而奠定了他在世界遗传学界的权威地位的。 而为我们大众所熟知的白求恩、钱伟长、大山,【女神】林志玲(经济学、西洋美学双学位)等也都毕业于此校。此外,多大还培养出了4位加拿大总理,15位最高法院大法官及1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7名在1980年后获得),Ebay创办人之一的Jeffrey Skoll,史上第一位女太空人Helen Sawyer Hogg也都是多大毕业生。 附一:加拿大G7/G10/G15: 早在十九世纪,已有三所加拿大大学已经跻身世界百强,这三所大学是麦吉尔大学,西安大略大学,多伦多大学。在二十世纪初叶,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皇后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和阿尔伯塔大学在学界取得巨大的进步,也跻身世界百强,这就是G10的前身G7。到了90年代,滑铁卢大学,蒙特利尔大学和拉瓦尔大学加入G7,加拿大十所科研实力最强劲的高校的领导人成立了一个组织,每年举行两次非正式聚会,讨论项目合作、资源共享、数据交换等事宜。其主席由各校领导人轮流担任,这就是“Group of Ten”,又称“G10”。至2006年,这个组织又陆续吸收了卡尔加里大学,达尔豪斯大学,渥太华大学。2011年,萨省大学和曼尼托巴大学的加入使成员增加到15个,合称“G15”。 附二: 多伦多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 ( http://www.utcssa.ca/ ) 从里面的信息中心可以找到: 1.新生手册 http://www.utcssa.ca/infocenter/studentmanual.html 2.安全知识手册 http://www.utcssa.ca/infocenter/safety.html
13521 次阅读|20 个评论
[转载]人造皮肤技术获突破:可设定形状一次生长数厘米
crossludo 2012-8-3 11:29
人造皮肤技术获突破:可设定形状一次生长数厘米 重大突破:多伦多大学科学家现在可以制造分米级别大小的人造皮肤。 皮肤细胞特写:在此之前,科学家只能一次性制造微米级别的人造皮肤。 据国外媒体报道,多伦多大学科学家近日成功通过将单个皮肤细胞置入凝胶状单片实现单片皮肤的生长,而且可以让皮肤生长为设定好的形状,比如形成字母。这种皮肤大面积生长技术(一次10厘米的程度),相对于目前人造皮肤技术来讲可谓是实现了一大飞跃。对于那些烧伤或其他皮肤损伤患者,他们的皮肤移植手术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因为这项试验成果变得更加简单。 据专家介绍,科学家已经可以完美地模仿人类皮肤的生长过程,并且其精细度可以达到用皮肤拼写出他们家乡名称的程度,同时可以实现一次性制造分米级别的人造皮肤,这对需进行皮肤移植手术的患者特别是那些经历了烧伤的患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科学家已经实现了皮肤大面积生长技术(一次10厘米的程度),相对于目前人造皮肤技术来讲可谓是实现了一大飞跃。 多伦多大学机械与工业工程系副教授阿克塞尔-顾恩德表示,“其实有很多有趣的‘软材料’,特别是一些生化材料,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宣称有能够完美实现从微米级别到分米级别的材料出现。”科学家们的这项发明已经发表于《新材料》杂志上,目前已经开始了商业化运用。 科学家通过将生物材料和化学物质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镶嵌水凝胶状物质,可以作为活结缔组织的替代品。在与人体皮肤组织结合的部分,每个分子都能精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种技术和传统的“脚手架”技术不同,是在一种三维结缔组织结构中“种植”皮肤细胞的方式。这次的新技术是在镶嵌水凝胶状物质中“种植”皮肤细胞并为之提供适合细胞生长的环境。“种植”细胞的精度非常高,甚至科学家可以用这些细胞来拼写字母,这对于修复烧伤皮肤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该项目负责人、三年级博士研究生冷莲表示,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技术的稳定性非常好。她说,“在这项研究中,当我们把一个细胞种植在正确位置的时候,我们会在其周围制造一个非常自然的细胞结构。” 顾恩德补充道,“我的实验室目前正在用不同的材料对不同的结缔组织进行试验,等到皮肤样本可以用机器来预先制造好的时候,这项技术会变得更便宜,也更有效率。”目前,多伦多大学的两个实验室在多伦多新宁医院中进行合作。
个人分类: 仿生科技|15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跑在多伦多大学
热度 1 harveyho 2011-10-29 07:19
跑在多伦多大学
多伦多大学在市区北部,与唐人街接邻,大学内绿草茵茵,平坦宽敞,为多市区难得的一 跑步 好地。 9月底, 天气 尚为15度,跑步 爱好者 还能求什么? 甩开步子便是。 跑了约一个小时,应该有6,7公里。 随心而欲,不求路线。如为了看Banting Institute, 折返两次,才圆了我一个愿望。 上图。 校园绿树成荫,为喧闹都市之一片清静地: 折返colleage st两次, 为了看Banting曾经工作的地方。 刚好碰到一婚礼场面: 加国跑步风气不如纽国,许久才见一女子也跑。 最后不能忘了Banting曾工作的地方: 楼的后面:
个人分类: 健身|467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追忆篇-1:留美同窗林家翘教授追忆钱伟长
sqdai 2010-8-12 18:11
【按】今天起陆续贴出 钱伟长 先生的几位挚友和旧日学生对他的追忆,所利用的是网上的材料,仅对个别文字(如译名、错字等)做了改动。为了使博友更好地理解这些文字,博主用蓝字稍加补充说明。 留美同窗 林家翘 教授做客新浪追忆钱伟长 http://www.sina.com.cn 2010 年 07 月 31 日 01:39 新浪嘉宾访谈 【博主附言】 林家翘先生简介: 1916 年生,著名应用数学家、力学家、天文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周培源应用数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37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41 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获硕士学位; 1945 年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著述颇丰,尤以流动稳定性理论研究和星系螺旋结构分析闻名于世。 林家翘先生与钱伟长先生的友情:两位著名学者交往了 70 余年,彼此情深谊长。他们 1939 年结识于昆明的昆华书院,一同参加第七届中英庚款考试并被录取; 1940 ~ 1941 年同为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主任辛吉教授的研究生; 1943 ~ 1945 年聚首于加州理工学院,林在攻博,钱为博士后,一起受业于冯 ? 卡门教授。二位的治学理念完全一致,有一次钱伟长先生访美,二人曾作彻夜长谈;清华 90 周年校庆时曾欢聚于清华园; 2006 年林家翘先生九十华诞,钱先生派我校周哲玮副校长和我赶到北京贺寿,并让我捎去他的情真意切的贺信。 2010 年 7 月 30 日 ,钱伟长在沪逝世,著名的应用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 家林家翘 先生曾经与钱伟长有过一段同窗求学、同舟共济的经历( 1939 年,中英庚款会选派第七届庚子赔款留英公费生,其中力学只录取 1 名,但同为西南联大学生的钱伟长、林家翘、郭永怀(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 ) 因分数一样,同时入选。正当包括他们在内的 21 人准备奔赴英国,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突然爆发导致航线中断,他们不得不返回昆明。在几个月后,他们被改派加拿大留学,但他们上船后发现护照上竟然有日本国签证,并注明准许这批中国学生在横滨登岸游览;同船公费生们一致认为此事有失国体,遂全体愤然离船,再次返回昆明。直到 1940 年 8 月,才再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攻读,后来又去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深造。)其间,钱伟长、林家翘等人一直在一起学习、生活。新浪新闻邀请林家翘教授做客直播间,追忆与钱伟长共同生活学习的岁月。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 亲爱的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今天的新浪新闻直播间。北京时间 7 月 30 日上午 ,中国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 钱伟长 先生逝世,享年 98 岁。今天,我们特别邀请 94 岁高龄的 林 教授作客新浪直播间,给大家谈谈他记忆中的 钱伟长 先生。 林老,您 和钱伟长 先生共同学习的经历应该从什么时候算起? 林家翘: 我想应该从我们考取了留英公费生并一起出国这段经历开始。最初是去英国留学,但后来改到加拿大。那个时候不能到英国去了,英国已经跟德国打起仗来了,所以我们就改变留学的地点,改去了加拿大。因为加拿大是跟英国最靠近的一个所谓 子国 ,那时候还有大英帝国。我们是去多伦多大学。 其中有一段波折,因为那个时候中国跟日本已经开战,日本侵略我们,大家都不愿意坐着海船到日本靠岸。当时为了这个事,大家有很多的讨论,结果最后是因为这个讨论,改变航行的旅程。 主持人: 你们到加拿大都是学力学? 林家翘: 对。多伦多大学的老师刚好是英国教育出来的,他的名字叫辛吉 (J. L.Synge) ,当时任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主任,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因躲避德国空袭来到加拿大,他的学术研究面很广,他指导我做的工作跟钱伟长做的工作并不是一个课题,因为他不愿意两个人都做一个课题,免得同学之间会发生问题。所以给钱伟长的是一个固体力学的问题,给我的是一个流体力学的问题。 主持人: 当时你们在加拿大一块学习了多久? 林家翘: 在加拿大只有一年的时间。因为我那会儿所有的研究计划由 周培源 先生 ( 著名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 1927 年入加州理工学院学习, 1937 年开始任西南联大物理系教授, 1943 年再赴加州理工学院做研究 ) 指导,他觉得我越早转到加州理工学院越好。他自己也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对那里很熟悉,所以我很快就从加拿大转到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去了。 我是在加州理工大学才读的博士学位,钱伟长是在加拿大已经读完博士学位以后,到加州理工大学做博士后,都是跟着冯 卡门学习。他在加拿大很快把学位论文大纲已经做好了,所以很快就把学位念完了,两年博士论文就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是一篇很有权威性的论文。 主持人: 您还记得他当 时 博士论文的题目是什么吗? 林家翘: 题目是关于板壳理论的。钱伟长这个人是非常聪明的,板壳理论他原来不会,可是他在那儿很快的就把这个学会了,掌握了,然后就做出来了。 ( 该博士论文中提出的关于扁壳的非线性方程组被国际上称为 钱伟长方程 ) 。 钱伟长年轻时代时接受新事物非常快速 主持人: 您觉得他特别聪明? 林家翘: 非常聪明的一个人,而且很能努力。他之前已经在国内做过一段研究,所以他对于怎样做研究,怎么样努力,很有独立的想法,所以他做得很成功;再加上老师给他的指导,他很容易就做成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很快地做成了毕业论文。 主持人 :但其实他研究的内容在去加拿大之前他是没接触过的。 林家翘 :钱伟长创新的本领、掌握新东西的本领相当高。我起初还告诉他一点我知道的而他不知道的,结果后来他在这方面就比我知道的很多了,所以他的发展是非常顺利的。 主持人 :当时是一块儿住吗? 林家翘: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一块儿住,那时候到那边找一个合适的房子不像现在那么容易,因为中国去加拿大的学生不是特别多。我记得好像搬过一次家,不过这种琐碎的事情记不清了。 主持人: 生活艰苦吗? 林家翘: 我们那时候因为是公费留学,所以我们比一般普通的中国留学生生活要好。尤其是到加拿大这种地方,不如英国那边费用高,所以我们花的钱差不多只有公费的一半就够了,所以我们那时候还可以拿一点求学的公费资助自己在国内的家人。 主持人 :在加拿大的时候,钱老在那边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林家翘: 他很能够让人觉得他是非常聪明,做事情非常努力,而且有成果的一个人,就是说没问题,是个人才,他的成就大家都看到了。因为加拿大人对于中国留学生的体验也不是那么多,可是我们这一批去的都是公费生,是经过选择的,所以他们都觉得中国实在是有很好的学生。 主持人: 中国学生聪明、努力。 林家翘 :聪明、努力,而且能够做出新的成果,这是最要紧的。我们做科学研究的人,最主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有新的成果、新的方向和发展。当时他们觉得我们这方面都很好。在加州理工大学,老师冯 卡门也对我们做的工作很满意。 主持人: 您和钱伟长在清华大学也是同校? 林家翘: 是,只不过那时候我们并不熟悉,因为他比我高两班。在大学本科高两班,就很不容易有什么关联了。 主持人 :你们有什么共同点? 林家翘 :那时候是这样子,大家都觉得我们两个人考留英公费生都有机会考上,大家都觉得我们两个人读书读得可以,成绩比较好的。 主持人: 留英公费生怎么考? 林家翘: 主要是一套考试,就是普通的考试。中国从前念书最要紧就是通过考试,它是那种态度,就是要求学的东西都学的踏踏实实,到时候出的题目一看就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回事,就很容易考取。要是学的时候学的不扎实,到时候一考这个问题我从前想过但没想通,考试的结果就不好了。 在考取留英公费时钱伟长仍然不擅英文 主持人: 当时要不要考英文? 林家翘: 要。 主持人 :但是我听说钱伟长考大学的时候英文很差? 林家翘 :他英文就是不好。但当时主要不是考英文,考试委员会选派学生的时候,主要看他在专业的方向考的好不好,英文可以慢慢出国以后学。当时大家都觉得一出国以后,到那边英文还没有学不会的,因为到国外英文就是本地话了,学本地话就容易了,有一点底子就可以学会。钱伟长英文稍微有点差,差一点,可是后来也就跟上去了。 主持人:语言方面,钱老出国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林家翘 :他开始跟别人交谈有点不那么容易,但是后来也就没问题了。 主持人: 钱老适应了挺长时间? 林家翘: 这种事情很难说,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是用数学,说数学方法的英文跟说一般英文相比还是容易得多,主要内容还是数学内容,所以他并没有真正的困难。专业数学问题他一下就走上路了,所以他就不需要那么多讨论,他觉得他并没有受英文不好的影响。 主持人 :他学习速度比较快。 林家翘 :我总觉得是这样子,反正他是一个比我能干得多的一个人,做事是比较能干。他比我大四岁,做什么决定的时候,大家一讨论,好像他就很出色。他办事情的能力比我们高,那是没问题。 在人群中人们总是愿意跟随钱伟长的决定 主持人 :大家也会愿意跟随他? 林家翘 :没问题。当时同学里头有的人就不大爱说话,有的人很爱说话。我觉得那个时候他没问题,在我们那些同学里头,在加拿大时候的同学里头,他是一个带头性质的人。我后来听他们说,钱家在无锡当年就是出身于一个有名的世家,所以他这样有能力也并不奇怪。 我们如果有大的决定,如要要处理什么事情,恐怕钱伟长出的主意我们总是采纳得多一点。他做事很有把握,敢做决定;我们就是有点试探性质的,不敢做决定。总觉得他好像很有领导天才。 主持人 :很让人信服。 林家翘 :因为他可以说出道理来。 主持人 :有具体的例子吗? 林家翘: 这种事恐怕不少。有些大家觉得困难的事情,结果他一句话就给解决。不一定非得是困难,哪怕可能大家一块去吃饭这样的小事情。 主持人: 您觉得钱伟长他性格是偏内向还是偏外向? 林家翘: 他是绝对的外向。 主持人: 很开朗。 林家翘: 非常地开朗。 主持人: 钱伟长 先生在很多领域都成就卓著。 林家翘: 非常出色。他这个人就是我刚才说的,他非常聪明、非常有领导才能,而且他能够做出成果来,他绝对是一个人才。 主持人: 您之前在电话里说,您觉得钱伟长有特别超前的眼光? 林家翘: 是。就是他办事情,他很能够把握前头的事情,能看清走这个方向是不是会成功,像这种事情他都很能干的。我刚才说过一句话,他们钱家在无锡那一带也是拥有世家文化的一个家族,所以他有这种能力也不是特别让人绝对奇怪的事情。 他对于事情有整体观,有整体观才会有带头的作用。钱伟长他在这方面的确是很好的人才,非常好的人才。 主持人: 谢谢林 教授。 60 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再翻开从前那些记忆,那些琐碎的事情,可能林老已经不会记得那么的清楚,但是 钱伟长 先生在海外一起生活的聪明、努力,以及他的开朗、乐观,还是给他留下的一个整体的印象。今天早上在林老知道钱老去世的消息的时候非常的震惊,我们到达现场的时候,他一再要求我们一个真实的证据,他似乎还不敢相信这是一个事实,不管怎么样, 钱 先生作为我们科学界泰斗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带给我们的一些记忆或者他的贡献绝对是不可磨灭的。当时《大家》的编导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钱伟长是一个万能型的科学家,是在他所研究的科学领域特别的广。钱伟长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一个没有专业的科学家,我的专业就是祖国需要的专业。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37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胰岛素问世:一个伟大的贡献
chqxiao 2009-5-31 19:58
1921年5月,年轻的加拿大外科医生班廷在同事们帮助下,成功地从动物胰腺分离出胰岛素。1922年1月,他们将纯化后的胰岛素用于治疗第一例糖尿病患者,奇迹般地挽救了其濒于死亡的生命,其后,在另外的病人身上使用也取得满意的疗效。5月,这一成果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全美医生协会大会上报告,引起极大的轰动,被确认为现代医学最重要的进展之一。胰岛素正式宣布问世,并正式用于临床治疗!它开创了糖尿病治疗的新纪元,在医学史上可圈可点。为此,班廷及其主要合作者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校园里镶嵌着这块牌匾:叙述胰岛素发现的经过 多伦多大学发现胰岛素的实验室原址 胰岛素问世八十多年来,拯救了千千万万的糖尿病人。在此之前,糖尿病是一种不治之症,就像当今癌症和艾滋病那样,恶魔般地肆意夺去患者的生命,而人们对此却束手无策。为了纪念班廷医生对现代医学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同时唤起全人类对糖尿病防治的关注,联合国决定每年11月14日为世界糖尿病日。这一天正是班廷的生日!美国糖尿病协会设立班廷奖,每年奖励世界各地在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取得突出成就的优秀医生。
个人分类: 医生-医院-医改|7824 次阅读|1 个评论
胰岛素的故乡——多伦多大学
热度 1 远帆 2009-5-22 23:15
The Hometown of Insulin University of Toronto □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 杨远帆 (本文于2009年5月22日刊登于清华大学《荷风》) 上 月初,《荷风》主编联系我,希望聊聊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半年交换学习的所见所感。面对聪明而年纪相仿的同学,我远没有足够阅历来谈“感悟”,倒是写一些自己的体会出来,可以相互交流,引起思考。 缘起 最初打开 清华大学本科生 交换项目手册,一眼便看中了多大,原因很简单,只为那份属于它的不老传奇。是他,年轻时牵挂民众疾苦,日后 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英勇战士——医学院 1916 届毕业生白求恩。还在 1900 年,年仅十岁的 白求恩 把爷爷行医用的铜牌挂在胸前,憧憬 将来救人于危苦;而来到边区之前,他已在人工输血与外科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所有的英雄都应当被永久 地 铭记,而当我在多大提起 Norman Bethune ,熟悉的人一定会指给我看医学院大厅 里 的那幅画像 —— 这一 位“白求恩 教授 ”是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创院院长 , 安大略省最有名望的医学家。而这位“ 老白求恩 ”,恰恰是白求恩大夫的祖父,历史 竟如此传奇 !处于不同文化背景 中 , 人们 所见所思既相联又不同,而这种错易之感也伴随整个交换学期,让我学会用不同视角审视世界。 上排正中是诺尔曼·白求恩大夫在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毕业照(毕业照摄于1916年)。 享誉世界的医学院 多大是加拿大人的骄傲,依傍清澈的安大略湖,她是枫叶之国最深邃的思想,是多元文化中心腾飞的力量。在艺术与科学的交织中,这里走出了众多文学艺术大师,培养了大数学家菲尔茨,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加拿大各界领军人物,综合排名常居世界前 25 位。 在学术上,多大最值得骄傲的是她著名的医学院,那是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医学王国。医学院解剖学系享有崇高威望,其编写的 Grant’s 系列临床解剖学、胚胎学书籍经久不衰,一直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教材。 Maud Menten 参与提出的米氏方程早已 是 生化反应酶动力学的基础; 而年轻的医学院毕业生 Banting 等人发现了 胰岛素 并投入临床,成为 20 世纪人类对抗疾病最锋利的宝剑,挽救了千万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后来聊起这段传奇,有人笑说他们只是生得早加运气好 , 而当我 了解到 Banting 医生为了求证一个前途未卜的推想,竟变卖诊所,全无收入,在一间酷热且充满动物熏人气味的小屋里没日没夜志愿工作数年的往事,才深深感叹 —— 宝剑锋自磨砺出!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在现代医学与生命科学相互促进的大潮中,多大更确立了其地位。电子心脏起搏器在这里问世,肺叶移植手术在这里开创; T 细胞受体、干细胞性质相继在附属医院被发现,奠定了现代免疫学与器官移植的基础。多大还别有一份中国情缘,医学院长廊壁上铭刻着毕业生 Davidson Black 在任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系主任时, 在周口店 发现 了 北京人头盖骨 的故事;现任港大校长 徐立之 在那里因发现囊性纤维化基因而一举成名;“两弹元勋”林家翘、钱伟长、郭永怀在这里求学的经历都已在传为校园佳话。徜徉于校园宁静的女王公园 ,我似乎看到他们年轻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样子。 很多人问我多伦多大学的教学氛围和国内有些什么不同?具 体细节不一而足。但总体来说,多大医学院下属有 29 个与清华生物系规模相当的系,因而开出的课程的门类非常广,选择面宽,仅生化实验就有从初级到 Independent research 七种 —— 只你有兴趣学,那么“ 上不封顶 ”。实验课也颇有新意, 8 名同学一班,自主性极强,与 TA 讨论充分,实验报告的要求更贴近真实论文,还辅导学生写申请项目的 Proposal ,收获不小。 微生物实验科上,老师手把手教我们制备样本使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 注重师生交流 多大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给我留下了印象很深,授课基本是在师生之间的问答中进行的。这让中国学生很不习惯,中国大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比平时、甚至比自己在小学课堂上内向许多,不利老师得到教学效果反馈。另外,看得出多大教授们很享受与有激情的年轻学生们探讨的过程,再加上小班教学,使得交流更容易。和北美许多大学一样,课下的沟通同样得到鼓励,教授中午常去一些学生餐厅用餐,于是就有了许多某位教授发得了 Nature 下得了 Kitchen 的趣闻;而 Dean’s Madness Day 是系主任每月一次在教学楼大厅摆下茶点,请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随意品尝与交流,教授们直接听取学生反映各种问题,学生们也能更多了解作为学者的真实生活与情怀。相应地,多大的学生活动也很重视与校友 、 老师的交流 ,重视 同学自身的收获, 于是 往往限定参加名额数而不求人多或者场面宏大。在规划自己未来的方向时,不论如何选择,学生们显得更胸有成竹,这与他们得到更多信息和指引不无关系。 医学院学生会组织的 Career in Medicine 活动,请在医学界小有成就学长回来和同学交流。 在生物系时,有老师抱怨学生刚进来还算多能干细胞,却没有向期望的方向分化 , 毕业出国好似突变细胞突破了基底膜 , 很快就转移了。但我们有没有注意,培育过程中是否加入了足量的细胞因子?在协和 , 管学生的老师也希望有 更多时间和学生交流,却被牵扯在大量的“重要会议”上。我认为大学里, 老师对学生做人和做事的影响应该是第一位的 ,如有缺失,其它各种因素的入侵便不可避免。而最近一年清华生物系有了很多新的变化与改进,大家越来越关心学生的教育, 是很好的趋势 。 而 能够把这一点做好,可能是北美大学在四年时间,从科学素养普遍不高的高中生里培养出一批批拔尖人才的原因之一吧。 基础与临床相互促进 诸如此类不复赘述,而多大医学院有一条主线贯穿教学,那就是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医学的紧密相关。微生物课讲到细菌分泌的时候会介绍相关的尿道感染和治疗原理,细胞课讲到表面蛋白 dystrophin (抗肌萎缩蛋白)时会从医院请研究相关疾病的大夫来参加讨论课。医学院 29 个系融成整体,而不像国内生物和临床医学分得很开,沟通不足并因不了解而相互轻视。在这里我惊异于基础课老师对临床的了解与重视,让生命科学知识更联系实际应用;也惊异于医生们对医学研究进展的熟悉,他们大都经过生命科学本科教育,优秀的医生拥有实验室, 把出色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周刊等著名 杂志 上与世界同行交流。 我在 北京 协和医院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上早期临床课时,见到一些有氧呼吸电子传递链异常的病人,各种症状和生化课学到的每步反应相应,大大加深了理解,但生化课上完全接触不到;而在医院,大夫们只知道是“线粒体”出了问题,都补充“辅酶 Q ”,疗效不一,结果见过病例算得上“世界第一”,却没有深入探究。 线粒体中的有氧呼吸电子传递链,Quinone(辅酶Q)是其中第三步反应的关键物质,如果其下游的反应出现问题,补充Quinone显然起不到作用。 (picture from Huntington's Outreach Project for Education, Stanford ) 多大医学院拥有的不仅仅是一批优秀的实验室和医院,更是其宽松健康的学习和研究氛围,在多大,科学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娱乐。学生每天穿 过医学院图书馆,门口就摆着本周的 Science , Nature , NEJM … 不需正襟危坐,茶余饭后扫上几眼,看看课程相关的进内容——因为明天的测验里很快会涉及到相关问题,课堂讨论也常谈起新的进展—— Science, Nature 离他们没多远。而西方起自 50 年代的公共卫生和人口学研究已取得社会效应,公共卫生已日趋成熟并反映在医学生培养中, 医学科学的范畴已不仅仅是国内认为的医疗技术 。现在清华、协和都 想 创办 自己的 “ 世界 一流医学院”,仅仅盖大楼请老师恐怕还不够,对于最一流医学生,需要改变目前工匠式的培养模式。 美丽的多伦多大学校园 清华人 在出国前,我就有个疑问,经过清华的生命科学教育的学生,拿到世界上来比水平到底怎么样?离别美丽的枫叶之国前,我 偶然遇到一位获得过美国医学研究最高奖 Lasker Award 的华人科学家,于是会后向他提出心中埋藏的这个疑问。他想想后很高兴地回答我: “ You can’t easily find such a university as Tsinghua whose fate is so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fate of a nation. If you guys treasure the history of Tsinghua and preserve your motivation, you’ll finally be among the world’s best. While without the motivation, considering the overall environment, you are just…” “ Motivation?” 我有点困惑。 教授沉思片刻,用中文郑重地解释说:“ 使命感 。” 该期清华大学《荷风》版面 后记: 离开清华园已经有一年了,还时常从清华信息门户或者同学们口中得知清华每一天的变化,甚是欣喜。清华每一年都有一个崭新的面目,老师们每年都在为本科生的教育奔走着,昨天还看到更加合理的新选课系统投入使用,又是一个大家期待的进步。 这一年,除了施一公教授以外,生物系引进了很多年轻老师,从同学们口中听说系里进步越来越快了,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大大增加了,还将举办第一届本科生接待日增进师生互动,而对研究生培养的管理也越来越严格,听说原来走形式的初期考核今年居然让一半人“挂掉”了。开风气之先,难能可贵。 祝福清华,祝福清华生物系! 全文发表于卫生部《中国卫生人才》杂志 探寻医学使命(1).pdf 探寻医学使命(2).pdf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5058 次阅读|5 个评论
多伦多大学(多图)
weisman 2009-4-14 10:27
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简称多大,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是加拿大规模最大且最有影响力的公立大学。多伦多大学建立于1827年, 是北美大陆历史最悠久和最富盛名的大学之一, 世界排名头二十位。 世界所有公立大学排名第 9 (据 2006 年《美国新闻周刊》)。多伦多大学图书馆的规模在北美名校中位列第 3 ,略逊于哈佛和耶鲁。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已经是 如果我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 由于其规模、声望以及影响力,多伦多大学吸引了世界各地及加拿大国内的顶尖学生。 多伦多大学共有三个校区,其中最大的是位于多伦多市中心的圣乔治校区(St George Campus),也是多伦多大学的主校区。因此,通常所称的多伦多大学往往指的是多伦多大学的圣乔治校区。另外两个校区则是分别位于多伦多市中心外的士嘉堡的士嘉堡校区(University of Toronto at Scarborough),以及位于密西沙加的密西沙加校区(University of Toronto at Mississauga)。多伦多大学是世界学术重镇之一,也是加国高等教育的翘楚,每年教授获得全国性的奖项就占了全加拿大的四分之一强, 荣获诺贝尔奖的教授人数也是加拿大最多的。 参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30437.htm 多伦多大学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
个人分类: 海外生活|640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05: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