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国文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點感歎:爲什麽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瞭解如此之少?
jiangjinsong 2010-6-9 09:24
个人分类: 傳統國學|3170 次阅读|49 个评论
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叶浩生教授纵论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意识研究
JYH64J98Y99H 2010-5-29 14:17
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理论心理学协会执委,中国心理学会首批认证心理学家,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叶浩生 责任意识,包括诸如责任感、责任心、尽责性特质等,是心理学研究和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之一,对任务绩效、组织行为、人际关系等有重要的预测作用,与稳定婚姻、健康行为、寿命长短等也都有正向的关联,因而在法律、咨询、管理等诸多领域受到广泛重视。这些研究大都源于西方哲学、伦理学、心理学和法学领域,不同领域的研究对象存在差异,理论解释难以沟通,测量工具推陈出新,众多研究各执一词,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局面。即使是在西方心理学中,责任意识也没有统一的概念、理论和评价测量工具。国内的诸多相关研究,无论在概念界定、理论背景,还是在结构探索及测量方法上,大多都沿用了西方思路,研究结论及多元化局面也和西方大同小异。 西方责任意识研究,通常将其作为一种个体心理现象。但从根本上说,责任意识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一种社会化了的个体心理现象。因此,社会的文化背景必然极大影响着个体的责任意识。如果说责任意识研究的的多元化局面,是个体主义文化的必然结果,那么注重整体性的中国文化,又培育了怎样的责任意识种子呢?本辑两篇文章分别从道家和儒家最为本土和传统的中国文化角度,对责任问题进行了文化考量。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探索现代中国人的责任意识,忽视了道家思想,就等于舍本逐末。《中国传统道家责任心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一文,为探索责任意识的文化渊源作出了努力。作者指出,为政方略主张无为自化,实际上也是无为而无不为;自我责任则是贵己重生,超越自我幻象、回归生命朴茂天真的涵养精神,最终达到无为自化的至德境界;等视万物的经世情怀,则超越了阶级、民族、宗教等分别,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直接催生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博爱精神。上述责任意识结构并非像西方通常认为的三个独立维度,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统一于道家尊崇的真人人格。道家式的责任意识最大特点是它的超越性,要求修养者超越有限自我的束 缚,转向在与宇宙贯通的过程中定位自身,这 是对当前责任主体境界的一种挑战。这一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背景的探索,丰富了有关责任心理结构内容维度的理解,有助于深化责任心理学基础理论的建构。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但并没有发展成为实然的主流。儒家文化虽继承了道家传统,但其积极入世的思想却让它成为了中国人责任意识的直接动力。如果说道家思想中的责任意识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推衍,那么儒家则是一种由我及人的推广。《 责任意识的社会与文化心理学分析 》一文,致力于根据儒家文化,理解现实中中国人的责任意识特征。 作者基于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概念,总结了中国人人际关系的义、利、情三要素及其中的责任意识成分,分析了差序责任意识的认同基础、运作范围、三维结构和动态机制,展示了中国人以自我为中心、一圈圈外推、越推越薄的责任差序。这种与公民责任意识原则相背离的差序责任意识,导致了当代中国人独特的责任判断、责任冲突与责任解决模式。这种宏观的考察,显示了文化环境对责任判断的影响,为理解中国人的责任行为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视角。 当然,从文化角度探讨责任意识相关的心理内涵、结构与过程,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透彻的了解,这两篇文章也只是做了粗浅的尝试;另外,影响中国人责任意识的思想也不仅仅是本土的儒道两家,佛家思想也对中国人的责任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期待未来研究者能做出更进一步的探索。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4281 次阅读|0 个评论
雷人的新版《三国》片头曲,儿童不宜
HigherQM2007 2010-5-6 19:43
风云起处 苍黄变化 箭在弦上 不得不发 允文允武 三分天下 鼎之轻重 可以问吗 弹剑作歌 披挂上马 霸王大业 不是空话 男儿碰撞 一团火花 百年人生 瞬间光华 塞北秋风猎马 江南春雨杏花 千古江山如诗如画 还我一个太平天下 这首新版《三国》片头曲歌词,只有允文允武一句拽文,其他的狗屁 不通,特别是可以问吗与不是空话两句,程度稍好一点的中学生 也不好意思这么写,真是欺我华夏无人,斯文扫地了吗? 对比《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首还叫歌吗?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楮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遥想大明才子杨慎作此歌赋,尽用白话,洗尽铅华,已流传500年, 亦 必将千古流芳。观之如今新版劣品,徒增笑柄。如我华夏文明不灭, 有何面目以对后世之来者?呜呼,哀哉!是可忍,孰不可忍! 另外,血腥的新版《三国》实为儿童不宜之作品,因为其中尽力渲染 杀人场面。 在这样的剑光血影中长大的我国儿童,长大以后,凡事不 顺,怎么能不草菅人命,杀人放火,手起刀落,弑父杀母?
个人分类: 未分类|482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文化正宗的继承者是中共
周可真 2010-5-1 02:08
好的电视剧就象一部人生教科书。 最近,我看了《隐形将军》,想了很多。这位作者一定是一位学者,一位严肃的作家,一位对中国文化有着十分深刻理解的作家。 《隐形将军》所讲的故事的背景是国共起家之时及其后所发生的事。 国共起家之时是一个军阀混战的时代,能够在这个时代发家并最终成功的,至少在理论上是军阀中之皎皎者。 两党都是真正的中国党派,继承了中国文化的传统信仰和传统观念,但其中正宗的继承者是中共。 中国文化的内在矛盾,归根结蒂一句话,孝与忠的矛盾。 孝是亲情,忠是民族情感。 个人与民族的关系是个体与他的类的关系,一定是一种既同又异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是几千年中国历史运动的全部奥秘所在。 当今中国社会的一切矛盾仍然是孝与忠的矛盾。 孝,亲情,是当今中国政治腐败的文化根源; 忠,民族情感,是当今中国政治稳定,国家富强的根源。 本文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思维的产物。 注: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之所以失败,根本的文化原因在于其缺乏辩证思维,由此导致其或者只讲亲情,或者只讲民族情感。讲亲情是私,讲民族情感是公。公私兼顾才能掌握中国的命运。
个人分类: 传统文化|11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文化的两面性与中国人格的双重性
fqng1008 2010-4-10 07:11
一、两面派的由来 中国有着对两面派最丰富、最生动的形容词,如两面三刀、 表里不一 、 阳奉阴违 、 口是心非 、 言不由衷 、 口蜜腹剑 、 佛口蛇心 、心银貌恭、笑 里藏刀、 贼喊捉贼、 嘴甜心毒等等,还有许许多多的泛成语或俗语,如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面喊哥哥,背后摸家伙、既当婊子,又立牌坊、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君子之表,小人其里、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人前道德文章,人后男盗女娼、 说得比唱的还好听、 明里是人,暗里是鬼、台上人民万岁,台下老子第一、人前是君子,人后是流氓、 打着红旗反红旗、 台上光明正大,台下肮脏恶戳 、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 说的是 大众民主,谋的是家天下等等。 难以想象,两面派竟然是来源于这样一个故事:元朝末年,元军和朱元璋领导的义军在黄河以北展开了拉锯战,老百姓苦不堪言,谁来了都要欢迎,都要在门板上贴上红红绿绿的欢迎标语,来得勤换得也快。豫北怀庆府人生活节俭,于是想出了个一劳永逸的办法:用一块薄薄的木板,一面写着欢迎元军的保境安民的标语,另一面写上欢迎义军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标语,哪方来了,就翻出欢迎哪方的标语,既省钱又方便。但想不到这个方法后来竟惹出大祸。 一次,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率军进驻怀庆府,进城见家家门口五颜六色的木牌上满是欢迎标语,心里高兴。可是突然一阵狂风刮来,木牌翻转,反面全是欢迎元军的标语。常遇春气极之余,下令将凡是挂两面牌的人都满门抄斩。 怀庆府两面牌后来演变为成语两面派,这一段有关两面派来源的血泪史,不仅沉重地阐释了中国的民间智慧,而且也引出中国人格的双重性及其相关的文化基因中国文化的两面性。 二、显文化和潜文化 中国文化一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官场文化与市井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御用文化与民间文化,儒教文化与土匪文化,君子文化与小人文化,傻子文化与骗子文化,正统文化与谋略文化等等。然而,还有最具鲜明特征的是显文化和潜文化中国文化两面性的一对范畴表面上冠冕堂皇是一套,内里告诫自己和子女的又是另一套。 在中国文化中,正面是阳光文化或称为显文化,冠冕堂皇,催人上进,例如仁、义、礼、智、信、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为公、大公无私、助人为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等(当然,广义的显文化 包括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 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由于显文化的高调和完美,甚至脱离了人性,只属于圣人和君子那样理想化人格,难以在实践中推行,于是功利主义的、鄙视和漠视人类的美好价值真善美的背面,即阴暗文化或称潜文化就成为显文化的补充。 有人把潜文化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厚黑 文化,即反道德的不择手段的权谋之术,与知耻而勇的儒家文化完全相反,厚黑文化通常不为历朝公开宣扬,但如今一本揭露和批判封建官场腐败的《厚黑学》,却被人们奉为成功之道的经典而风靡于世。二是痞子文化,即不择手段不顾廉耻的、不敬畏天地良心的下三滥的心理行为倾向,我是流氓我怕谁就是典型特征。三是犬儒文化,是理想破灭以后从愤世嫉俗转向不负责任的玩世不恭的处世哲学,既有装孙子的味道,又有嘲弄真善美的玩世不恭。四是游民文化,表现为游离于社会正规秩序之外、失去社会固定角色地位、不讲规则、没有是非、没有相对固化价值观的混世意识和游民心态;五是拜金主义和拜权主义文化,如当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露的商品拜物教。前几年,南方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潜文化谋丛书》,包括《止学》、《处世悬镜》、《天下无谋文丛》、《韬晦术》、《 权谋残卷 》、《 罗织经》、《荣枯鉴》、《守弱学》、《势胜学》、《予学》、《仕赢学》、《观人经》、《解厄学》等,都是古人对这些潜文化的阐释。 显文化产生于 人如何适应统治者需要的规范。首先是人要听命于天,天的代表者是天子,那就听命于天子,于是儒家提出了大量的规则和道德规范如克己复礼,通过自身的修养来满足统治者的要求。总体上说,中国的文化是一个奴性文化,用鲁 迅的话来说是一种伺候主子的文化。但同时它也有两面性:一方面要求个人如何克制自己来适应统治者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却要对国家具有雄才大略,有治国安邦的才能和志向。这两方是矛盾的,在这样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中,如何使之得到完美的统一,这就是这种文化的艺术之所在。用好人去伺候一个坏人,而且坏人还掌握好人的生死大权,同时道德规范了好人不能违背坏人,这对于一个好人来说是一个很难的题目。于是好人就只有几条路走了,一是好人变成坏人;一是坚持还是好人,这样得到好名声而结束自己生命;再就是既不使自己变成一个坏人,也不坚持自己是个好人,而且使坏人向好人转化,又让他感觉不到,同时又实现了自己治国安邦的宏伟大志。因此,中国人的最有办法是中庸 。 显文化和潜文化并行不悖地构成中国文化。 潜文化是暗中通行的真文化,显文化则常常成了明面上给人看却行不通的假文化。表面上一套, 暗中一套;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特色。为什么不少人,特别是五四以来很多人,认为中国主流文化中儒家的仁义道德、礼义廉耻是虚伪的,称其为 伪道学,概源于 此 。 三、双重人格的文化基因 中国人的双重人格,来自现实生活的长期锤炼,又表现为文化的构造。例如:有士可杀不可辱,则有大丈夫能屈能伸;有是可忍孰不可忍,则有小不忍则乱大谋;有杀身成仁,则有识时务者为俊杰;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则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井底之蛙焉能知大海,则有一叶而知秋;有富贵不能淫,则有有钱能使鬼推磨;有公仆,则有父母官;有华山自古一条路,则有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义无返顾,则有好汉不吃眼前亏;有士为知己者死,则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些泛成语其实是历史的积淀,是我们的祖先、先人和同代们在各自的生活社会实践中根据具体语境说出来的。每个人,当他得到汉语系统的完整教育之后,就能在大脑里形成完全不同的两套思维模式。一套是儒家式的义理哲学,一套则是世俗的明智文化。两套价值体系并存,常能令人不知取舍,却潜移默化地让人具备双重人格。 每个人都可以从汉语里找到自我辩护的泛成语,其实也就是找到了在泛成语及汉语背后存在的道德支撑。因为汉语的很多泛成语都来自于历史事件,都是从典故而来,都是五千年文明的积累。每个泛成语能够流传至今,正说明其道德价值为中国历史社会所容,说明这是世人所遵守的某类规则(无论是法则还是游戏规则,也无论是明规还是潜规则)中的一款。更为关键的是,两套体系又能交叉互动,形成许许多多的子体系。这样一来,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世界里找到汉语道德的依据。于是久而久之,双重人格就在我们世世代代的遗传中复制出来,并流传下去。 汉语道德与根本的伦理道德体系的不同在于,它只是一套说辞,一套宽解自己与他人的话语。它不是真正的道德,它只能在精神上得到一点点的胜利。探讨国人的双重人格,其实质是映射出道德本身的不确定性。事实上,作为社会哲学的儒家文化带有典型的理想主义色彩,建立在自律基础上的修生养性目的是把自己修炼成君子、圣人,从而实现社会的君子之治和圣人之治。但是,这种理想人格过于高远而且有悖于人性。历史上的官场是知识分子云集之处,也是功利主义最发达之处。只要儒家秉承学而优则仕,倡导官本位,就必然会蜕化为一种个人生存哲学的文化,必然陷入自我分裂的矛盾中,从真信仰走向伪信仰,儒家学说后来就变成了考科举、升官的敲门砖。当今贪污腐败的恶性蔓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信仰的丧失,伪信仰的猖獗。 四、真假观与利害性 五、公德与私欲 六、台前与幕后 七、功利主义:死要面子活受罪 八、核心价值观:提炼还是引进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4091 次阅读|1 个评论
《顾炎武与中国文化》前言.
可真 2010-1-12 04:11
我从 1982 年由苏州大学考入南开大学,师从方克立先生攻读中国哲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至今整整 26 年。这 26 年中,我从事顾炎武研究的时间就占去了一大半,从 1990 年着手撰写《顾炎武年谱》算起,到现在已十足有 18 年了。 我的研究顾炎武,从一开始就是把他当作一位思想文化名人来看待,从文化哲学角度来加以研究的。我对文化哲学的兴趣始发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哲学与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的前言中,我曾做过这样的追述: 1983 年召开的第 17 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是哲学与文化。会上,东西方哲学家虽然哲学立场、观点各异,却一致宣称: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当代哲学研究的重心正在逐渐地移向文化问题。其时,笔者正当在南开大学哲学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主攻方向是中国哲学范畴。从那时起,我在学习和研究中国哲学的同时,对于文化问题亦自觉地有所关注。 1986 年夏,我国学术界于青岛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文化研讨会,与会者来自社会各界,有各行各业的哲学与文化爱好者,包括本人在内,其总人数竟逾六百,远远超出了会议组织者的预期,以至于其在安排与会者住宿时都有些措手不及(为此还招致了一些与会者的不满)。此次学术会议,论规模,在国内可谓盛况空前。由此可见当时国人于文化问题的关注之热切,五四以后在中国大地再度掀起的文化热当以此次文化大会为标志。从此,我对文化问题亦更加关切了。 青岛会议结束之后,我回苏州大学不久,约于是年秋冬之际,会同有关同事在苏州大学发起、组织了一次全校性的文化讲座。我对文化问题的学术探讨,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1989 年夏,我又参加了在桂林召开的一次道家文化研讨会。在这个会议上,我作了关于儒释道关系的简短发言。此后,就这个问题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乃撰成了 《试论儒、释、道之联结点》一文,发表于《苏州大学学报》 1991 年第 3 期。这是我对 文化问题探研的最初成果。 不过,老实说,我起初从文化哲学角度来研究顾炎武时,尚未有明晰的文化哲学概念,当时以为,从事哲学研究的学者对文化现象进行反思性研究,这大概就是属于所谓文化哲学的研究了。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才形成了比较明确的文化哲学概念,并且发表了一篇题为 生活 论 哲 学 的未 来 形 态的文章 ,其中提出: 西方哲学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进展,皆是由于探寻前一个阶段的问题的原因而引起的,即由于探寻存在问题的原因而进展到认识论,进而由于探寻认识问题的原因而进展到实践论的。据此规律则可以预断:现代哲学的进一步的发展,将是以探究实践的原因为理论驱动力,由此形成一种新的哲学形态生活论。 同时指出: 一如实践论是对于认识论的一种扬弃,生活论则是对于实践论的一种扬弃。故生活论的研究范围,理所当然包括原属于实践论研究范围的实践和认识在;但是在生活论中,实践和认识不再被看作实践主体的两种活动形式,而是被看作生活主体的一种活动形式社会生活。在生活论视野中,社会生活是人的生活的一种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除了社会生活,人还有另一种生活形式,即个人生活。生活论所要研究的,就是社会生活与个人生活的关系。这种研究,亦可理解为是从人的全部生活中来考察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由此达到对人的本质的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论亦即是人论,抑或人学。 并且认为,生活论的内容当包括人论、文化论和历史论三大部分: 人论是生活论的理论基础部分,它以人的本质作为其研究的对象。所谓研究人的本质,就是研究人的内部关系,研究作为人的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的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文化论为生活论之主体部分,它以人的全部生活即文化作为对象世界,着重探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关系。 历史论是对人论和文化论的综合,是生活论中的通论。它把人类历史理解为由人与文化的相互作用构成的特殊运动,进而通过对人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来达到对于历史本质的把握。 我对文化哲学的上述理解,是反映了我此前的研究经历的,是对这段研究经历的自我反思与理论概括。 本书所收之论文,是属于我所理解的文化哲学范畴的研究成果。以顾炎武与中国文化作为本书的书名,是要表明,我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是围绕着顾炎武来进行的,而我对顾炎武的研究是把他放在中国文化整体中去把握的,换言之,顾炎武研究和中国文化研究在我的学术活动中是相互统一而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这样的研究应该是属于我所谓生活论(即文化哲学)之文化论范畴。 本书共分四篇: 顾学篇中的八篇是直接研究顾炎武思想的论文,其中《 顾炎武经世观念的历史嬗变》( 2005 )是在发表之后被纳入拙著《明清之际新仁学顾炎武思想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6 )而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的,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故被收入本书;而《顾炎武对异质文化的态度》的基本内容则直接来自该拙著,因其比较独特且与本书主题有较高关联度,故经改写后亦被收入本书。其他论文皆是独立于已出版的四部拙著之外的,其中多数已公开发表,只有《略论顾炎武的史学思想》和《顾炎武实学的特点》是首次在这里发表。 儒学篇中的五篇论 文皆 是首次公开发表,反映了我对儒学及与儒学直接相关的一些问题的新思考。其中《 周易 讲座》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我学习与研究《周易》的过程与方法,并表达了我对《周易》的某些独立的学术知见。《文化论视域中先秦儒家的人性论》这篇短文以全新视野对原始儒学中的人性论作了别开生面的诠释,尽管未作展开的论述,但自认为对今后的儒学研究具有新的自我启示意义,或许对其他学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试论孟子的弱权主义及其文化影响》主要从其消极性方面对孟子所提倡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做了分析,认为 如果说贫者之相对于富者,贱者之相对于贵者,前者皆可被归于弱者之类,后者皆可被归于强者之类的话,那末,以贫者不服于富者所表现出来的平均主义和以贱者不服于贵者所表现出来的反权威主义,则皆可被归于以弱者不服于强者所表现出来的弱权主义之类,这种弱权主义以强者对弱者的同情和弱者对强者的不服为特征,它对造就中国国民特殊的国民性产生了独特的历史影响。其观点未必就能成立,但确是发笔者个人之独见,或者对其他学者具有启发意义。 《我对新儒家哲学的看法》、《复儒与反儒皆非合宜之论》两篇,表达了我对儒学的总体看法,包括对儒学于现时代的意义的看法,同时也反映了我的文化发展观。 道学篇中的六篇除《 论老子的执政之道及其现实意义》以外,均为首次公开发表。《道家名义考》、《 老子是隐士吗? 由反思老、庄同被 归入 道家之理据而引起的思考》和《 先秦道家(老聃学派)代表人物考》都是属于考证性的论文。《法自然即守中 读〈老〉札记一则》和《儒家、道家同尚中道》属于同一组文章,是围绕中概念而开展的对于道家思想的新探索。 文哲篇中除《 中国艺术中的悲秋与悲剧》以外,其他五篇都是反映我对中国哲学与文化建设所作的方法论思考的论文,主要表达了我的哲学与文化价值观中西文化相互统一、秩序与自由相互统一、哲学与科学相互统一。至于 《 中国艺术中的悲秋与悲剧》一文, 是缘于我在研究顾炎武的过程中,研读了至少千余首诗,对其量有四百余首的顾诗全部精研细读,虽然我对顾诗的研读是从思想史、哲学史的研究方法入手的,主要是探究它们的情感内容和思想内容以及诗人的诗论与文论的思想内容,对其具体的艺术形式未予深究,但以此对文艺美学倒也培养了一种兴趣,况且在传统上美学属于哲学类,至今在中国学科分类上也是如此,只是我对美学素无专门研究,收入本书的这篇文章其实是属于中国哲学的评论性文章,严格说来还算不得美学评论。不过,我对中国古典艺术的某些具体作品特别偏爱,如该文中所提到的苏园、梁祝、红楼之类,对二泉印月也十分欣赏 后者其实也是悲情之作。因此,内心有关于这些作品的具体审美感受,对这种感受予以哲学的思考,就可以使原有的具体审美经验上升为具有一定理论抽象度的美学观念。 本书作为一部学术论文集所表达的是作者个人的学术观点,将其汇集成书而出版的目的,是为了积极参与学术共同体的认知交往,并通过这种社会交往来克服自己在某些学术问题上至今尚不自觉的主观偏见,以达到相对客观全面的认识。为此,我衷心希望学界同仁对本书提出批评指正的意见。 此文原载《江苏社会科学》(南京) 1996 年第 3 期,后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哲学原理》 1996 年 9 月第 7 期全文转载,并被收入拙著 《哲学与文化研究》 。
个人分类: 博主.读者|56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中国文化赤字?
antiscience 2009-11-22 12:21
评:同意张从兴的分析。中国古代文化,老外一直感兴趣,自愿在传播。当代中国文化,老外在什么意义会感兴趣?当代中国,官文化为主,难道让老外喜欢中国的官场文化!老外为了与中国作生意、谈判,当然需要了解一点,但也许并不是真的想学习。中国社会流行官文化,并不奇怪,怪是的相当一批知识分子,包括科学家,奴才相十足。不敢说真话,这也罢了,老实并没有错。关键的是,这些人经常不必要地说假话、做假见证,讨好权贵。这也不算最厉害的,最可恶的是一些知识分子劝领导人做坏事,以科学的名义论证某种恶行是善举,从而把领导人送进阴沟里,坑害领导人也坑害了国家。因此,第一步是,知识分子自律。不说真话可以,但要尽量少说或不说假话,别给领导人乱支损招。 中国文化赤字很大? http://www.zaobao.com/zg/zg091122_008.shtml 新加坡《联合早报》 (2009-11-22) ● 张从兴 中国周记   中国能否尽快摆脱文化赤字并实现文化盈余,与中国是否有高水平的中译外专业人才之间,其实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关键是在中国文化本身。不久前,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中国翻译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幕式上讲话时指出,中国的历史文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理应对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但现实情况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严重入超,文化赤字很大。   王晨所谓的文化赤字,是指中国人在世界上表现中国核心价值观、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文化产品及中国文化的对外影响力仍然有限,中国文化的对外影响力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他认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对外交往的不断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对外传播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而紧迫。   在他看来,中国缺乏翻译人才是造成文化赤字的关键因素,因为翻译是对外交流和沟通的桥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不论是对于中国尊重文明多样性、吸收世界各国文明成果,还是对于介绍中国发展、中国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翻译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可是,中国翻译界目前却面临着突出的人才问题,特别是对外传播事业中亟需的高水平的中译外专业人才,相当匮乏。翻译人才队伍的严重断层造成翻译质量上的问题,影响了中国的对外形象。 软实力未必和国力成正比   王晨所言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翻译确实是沟通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的桥梁,但是他可能忽略了这点:历史上很多伟大的翻译工程或翻译事业,并不是由文化输出方进行,而是由文化输入方承担的。   以世界历史上时间跨度最长,规模最宏大的翻译事业汉传佛教译经事业为例,作为文化输出方的印度几乎很少主动把佛经翻译成汉文,再输出到中国,反而是作为文化输入方的中国,既有朝廷迎请梵僧、胡僧入华译经弘法(如:东汉之竺法兰、迦摄摩腾,南北朝之鸠摩罗什、真谛),也有华僧远赴天竺求法,把梵文佛经带回国翻译(如东晋之法显、唐之玄奘、宋之义净)。到了20世纪,把藏传佛教经典翻译成汉语,给汉传佛教补充养分的藏汉译经事业,也不始于雪域的喇嘛或仁波切,而是汉地僧侣和居士如:能海、观空、法尊、隆莲、任杰等。   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是否与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成正比,也有可议之处。从历史上看,长期四分五裂的古代印度,其国际地位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然无法与以大一统为常态的古代中国相提并论,可是却能成为佛教文化传入中国的文化输出方。   至于能海上师和法尊法师等汉地僧侣,在民国年间去学经求法的藏地,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当时的西藏还是农奴制社会。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生产力极其落后的雪域高原上诞生并发展的藏传佛教,仍然能够成为向汉传佛教补充养分的文化输出方。 而谁也不能否认,作为世界三大宗教文化之一的佛教文化,并非文化软实力。 美国的例子   换个例子,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学术也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这一点应该没人会否认。可是,美国并没有把足以体现美利坚文化软实力的俗文化产品(如:好莱坞大片)或雅文化产品(如:马克吐温、海明威等小说家的小说,塞缪尔亨廷顿、约瑟夫奈等大学者的学术著作)主动翻译成外文。   别的外文不说,把美国的好莱坞大片、小说、学术著作,翻译成中文的,估计不是中国大陆人,就是台湾人,再不然就是香港人。   由此可见,中国能否尽快摆脱文化赤字并实现文化盈余,与中国是否有高水平的中译外专业人才之间,其实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关键是在中国文化本身。   如果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能够为当今世界的文化困境或文化危机提供独具特色且深具创意的解决方案,即使不翻译成外文,外国人也会争先恐后地主动学习汉语,直接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最后提一句,相信王晨所谓的中国文化指的是当代的中国文化,若是指传统的经典文化,那大可放心,无论是五经之首的《易经》、四书之首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或是孙武子的《孙子兵法》,等等等等,在世界各地早就有了很不错的外文译本,而且不止一种版本。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于丹——中国的比尔·盖茨
vcitym 2009-10-27 18:32
摘自 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9654 您读过《周易》吗?其中的系辞,洋洋洒洒,一下子把一本占卜的书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里面有这样的一句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西方一百多年前有个社会学家叫M韦伯,他将人类理性区分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很可能他事先读了《周易》,受了点启发。   按道理,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总应该在形而上和形而下这两个方向上发展其民族理性,既要发展价值理性,又要发展工具理性。以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与近现代工业文明相结合的当代西方文明,在形而上和形而下这两个方向的发育上是均衡的。但在中华文明这里,情况有些不同。   英国学者李约瑟指出,在近代之前,中国有着西方远远不及的科技成就。于是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科技既然如此发达,为何近代科学不在中国首先出现?有一个现成的懒汉答案:中国当时没有走上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道路。可是事情远比这复杂。西方近代科学起步的时候,他们那里也是封建社会,也不是商品经济。事实是,中国在人类历史跨入近代的前夕,就在形而下的方向上衰落了。   让我们看看在十七世纪明清交替的年代中国和欧洲知识领袖们都在干什么。这个世纪很能说明问题。   1578年,李时珍《本草纲目》脱稿;   1611年,伽利略制作成世界上的第一架望远镜;   开普勒的火星运行和行星运行的著作出版;   1628年,哈维发表了血液运行的研究成果;   徐光启《农政全书》脱稿;   1630年,伽利略发表了天文学和新科学方法的著作;   1637年,宋应星《天工开物》刊行;   1641年,徐霞客此年逝世;其游记应在此之前脱稿;   1644年,托里彻里完成了空气压力试验;   1655年,阎若琚开始考证《尚书》;   1661年,波意耳宣布了他的化学研究成果,提出波意耳定律;   1666年,牛顿创立了微积分,完成了白光分析;   1667年,顾炎武完成《音学五书》;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原理》。   《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看得出中国的知识领袖在做形而下的总结,好像从此以后就洗手不干了似的。而刚从中世纪的神学形而上解放出来的西方知识领袖们却不是在做总结,而是在各个领域里直挂云帆,开拓起步。他们在形而下的方面突然来了精神,要接中国人的班了。   其中1655年阎若琚开始考证《尚书》一事,本来是形而上的探索。十七世纪中国的这一事件,颇受胡适的重视,他把阎若琚的工作同十二世纪朱熹对古文经的怀疑联系起来看。这样,在胡适看来,从朱熹到阎若琚,表明在世界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全球性的疑的思潮中,中国是往形而上疑,考证起儒家经典来了;而西方是往形而下疑,先是哥白尼推翻了地心说,进而是整个科学技术的乘风破浪。   胡适把西方的形而下的开拓和中国的形而上的经典考据看得同等重要,并对中国人在形而上的考据中所形成的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的传统颇感得意洋洋。他在1934年总结说:   (东西方)这些不同国度的新学术时代的大领袖们在科学精神和方法上有这样非常显著的相像,使他们的工作范围基本不同这一点变得更加引人注意。伽利略、开普勒、波意尔、哈维、牛顿所研究的都是自然的对象,是星球、球体、斜面、望远镜、显微镜、棱镜、化学药品、天文表。而与他们同时的中国所运用的是书本、文字、文献证据。中国人产生了三百年的科学的书本学问;欧洲人产生了一种新科学和一个新世界。   尽管胡适把中国人所创造的三百年的科学的书本学问看得同西方的一种新科学和一个新世界一样重要,但他自己走的是形而上的路。现在的中国人跟胡适比,有所不同了吗?不管你怎么宣传袁隆平,他的形而下的形象在大多数中国人的脑海里总是模模糊糊的。安徽大学有位教授,农民叫他魔芋大王,乃全国劳动模范、扶贫状元。他在电视上多次出现过,中央领导多次接见过,他的事迹也在不同的媒体上宣传过。我们都知道他的事迹,但有多少人记得他的名字?而走形而上之路的于丹易中天等等等等,转眼间便红遍全国如日中天。哪怕是一个学数理化出身的知识分子,达到一定的地位后,总要玩玩唐诗宋词,才显得深沉;他那支毛笔再臭,也有人拍他的马屁,于是到处题字污染环境,这不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事吗?有一个叫杨叔子的工科大学教授,博导,素质教育的始作俑者,官至某大学校长。做他的研究生,得先背诵孔夫子的经书,否则不给与专业的指导。   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们中国人一如既往,仍然走在形而上的大路上,虽然中国人的形而上并非泛指意义的拷问与价值的追求,而专指制度的维护和对弱势者的教诲。不管你怎么大喊大叫地强调形而下的技术创新,中国人的形而上的价值取向是明摆着的。   从阎若琚到胡适,恰是三百年。在这三百年里,西方是形而下的凯旋,中国则在形而上的道路上越走越铁。到了20-21世纪之交,西方造就了一个又微又软的形而下的比尔盖茨,中国造就了一个又淡又定的形而上的于丹。两颗明星的璀璨度差不大离。   于丹是有自己理论的思想家,其次才是文学教授。她的理论核心就是淡定。主流媒体看好于丹之处,我猜想也是这淡定二字。社会要和谐,有人不淡定怎么行?当代大儒们拿孔夫子的原著来诘难于丹,说你于丹的心得根本就不靠《论语》的谱。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当年孟轲提出了义的理念,就没有人批评他从仁处走迷了?当年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来制约君权,就没有人批评他从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处走迷了?在南宋,传统的儒家们也曾对朱熹有过同样的不理解。儒家思想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的生命力就在于此。关键是儒家思想在今天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如果孔夫子两千多年前就提出淡定,汉朝的中国还用得着接纳佛教?于丹只不过是打着孔夫子的旗号来阐述她自己的思想。历代的儒家,不都是这样做的吗?   于丹淡定主义的作用,可以从网上反映出来,一些青年本来心里忒不平衡,也就是不大淡定的意思,总有点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心理疙瘩。但读了《心得》,便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发现世界原来是这么美好,他淡定了!至于淡定主义的世界意义,这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就不用我废话了,肯定不会小于比尔盖茨的形而下成就对全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小布什一旦把《心得》印成传单,从空中往山里一撒,拉登们立马淡定。比尔盖茨赚的钱虽然多,但解决这世界的大问题,我是说对付拉登们,还是要靠于丹来淡定他们。 作者简介:傅善增,男,1944年生,1968年毕业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英文系。在天津南开大学任大学英语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和英语教学法。现已退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从网上看到这篇文章,共享一下。 整体思维引领重大自主创新的若干深层次问题
个人分类: 技术相关|3897 次阅读|0 个评论
检讨中国文化:出了问题该先解决问题还是先找出原因?
famingkuang 2009-10-6 13:38
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家庭鸡毛蒜皮的小事,我发现咱中国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一旦出了某个问题,大伙第一件做的事往往是找责任人这是谁负责的?这是谁犯的错?而对问题的处理往往就被放在第二位了。 而问题的原因岂是一时三刻就找得到的?于是你指责我,我指责他,他指责你。所以中国人在出了问题之后往往是骂架,骂解决不了就打架。而需要解决的问题反而放在后边没人管了。 比如,有一次在发发家,B在煮饭的时候忘记插电了,结果到吃饭的时候,饭根本就没熟,这时候A怪B插电这样重要的事都能忘记?B怪C为什么在隔壁看电视都不过来看一下,C怪A一天到晚游手好闲都不煮饭。结果是可想而知了,大伙不但没饭吃,还得了一肚子气,最后各自空着肚子上床蒙头睡大觉。 本来大伙的目的是吃饭,没饭吃,想办法弄饭吃才是问题的关键,这才是大伙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可是大伙都忘了真正要解决的问题,转而进入了相互攻击的战斗中了。这既伤了和气又不解决实际问题。可是咱中国人就那么热衷做这种傻事。 不管是家庭小事还是国家大事,好象都喜欢采用这种方式去解决,我们中国人怎么啦?是哪里出了问题?该不该好好的检讨一下?
个人分类: 反思|706 次阅读|5 个评论
中国文化下的移动支付使用者使用意愿与行为分析——基于整合型信息接受模型
caoyuanyuan 2009-9-7 17:17
社会科学家,2008年08期 【摘要】文章基于整合型信息接受模型,探讨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移动支付使用者接受和使用行为,提出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移动支付使用者接受模型,该模型依照Hofstede文化纬度理论,新增了文化层面的五个因素:权力距离、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男性化/女性化、不确定性回避、长期导向/短期导向,是对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的扩展。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现代服务业接口技术及其符合性测试平台的研发, 课题编号:2006BAH02A36 1、 引言 根据移动支付论坛( mobile payment forum, http://www.mobilepaymentforum.org )的定义,移动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业务,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商业交易。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 PDA、移动PC等。 随着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业务被当作是一种能够提升运营商收入、体现融合趋势的重点业务来发展。然而,各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一些国家发展迅速,而同时另外许多国家却阻力重重发展缓慢。根据国信办软科学课题《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欧洲和亚洲的部分国家移动商务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欧洲的奥地利、挪威在移动支付应用方面领先于全球其他地区;相对而言,世界上高新技术和金融服务最发达的国度之一美国的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却还处在一个非常初期的阶段。究其原因,文化应该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 以往的研究表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质 ,相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人群也可能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质;同时, 顾客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影响消费者的期望或者感知的因素之一 ,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意向和行为 。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手段,移动支付的接受和使用也自然会受到使用者人群的文化特质所影响。 因此,本研究基于整合型信息接受模型(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 ),并根据 Hofstede 文化纬度理论,建立中国文化背景下移动支付使用者接受模型,以求探索中国文化对移动支付使用者的意向和行为的影响。 2、 文献综述 国外的移动支付使用者采纳或接受研究通常基于技术接受模型( TAM ) 和创新扩散模型 , 探讨模型是否适用于移动支付服务的使用意愿和与实际使用 ,一些研究考虑了移动支付环境的特点,增加了一些影响因素,如成本 、网络外部性 、信任和安全 。 国内陈华平等人基于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新增风险认知和成本两个影响移动支付接受意愿的因素,提出移动支付使用者研究模型 。 事实上,影响顾客的期望或者感知的因素有很多,而顾客的文化价值取向就是一个。荷兰的文化学家 Hofstede 将文化价值取向划分为 5 个维度,即权力距离、个人 / 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男性 / 女性特征和长期导向。他认为社会中每个成员的文化价值取向可以通过上述 5 个维度的大小来加以界定,不同国家或者民族之间的成员存在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 , 同一国家或者民族内部的成员之间也存在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 Alexander 和 Sheila 使用 Hofstede 的理论中对中国和美国的文化特质进行了对比,中国文化具有高不确定性避免、集体主义、高权利距、母系文化的特征,这表现在中国社会普遍存在不喜变化、倾向于群体合作、服从上级命令、注重人际关系维系的行为特点 。而国内的研究者则在中国文化的不确定性规避、、母系 / 父系文化这两个纬度的特征有着不同的看法,提出了中国在接纳创新时具有低不确定性风险;和传统文化提倡的母系文化特征相比较,现实文化中父系文化特征日益显露 。 在文化因素对用户的影响方面, Sean Dwyer 等人研究了文化因素对新产品扩散的影响 , Liu 进一步研究了文化是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和意向 。国内的研究者从 Hofstede 的文化视角探讨了中国文化在创新中的作用 ,并指出文化是研究我国电子政务门户的用户接受水平的重要变量 。 3、 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 1989 年 Davis 在理性行为理论( TRA )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接受模式( TAM ) 后,对使用者行为的研究发展迅速,相关的理论研究如模型扩展和各领域的实证研究十分广泛。 Venkatesh 等人对历年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发现这些研究在不同的范畴中各自具备解释力,并尝试发现这些实证模型的特色,把模型作整合,提出了整合性信息接受模型( UTAUT ) 。 UTAUT 包含 4 个对使用意愿与行为有影响的关键因素,即期望效用、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和便利条件,以及 4 个控制变量:性别、年龄、经验与自愿。其中期望效用、努力期望和社会影响对使用意愿有重要影响,便利条件对信息技术使用行为有很大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这个新架构对使用行为的解释力高达 70% ,比过去所知的任何一个模型均有效。 UTAUT 模型如图所示。 图 1 UTAUT 模型 3.1. 期望效用( performance expectancy ) 使用行为会受到个人的期望效用影响, Venkatesh 对期望效用的定义为,个人相信信息科技的使用能够可以帮助他在工作上获得表现,其影响因素包括知觉有用性、工作合适、相对利益以及结果期望。 3.2. 努力期望( effort expectancy ) 使用行为会受到操作的难易影响, Venkatesh 将影响努力期望的因素归纳为:有用性、复杂性以及容易使用。 3.3. 社会影响( social influence ) 个人对信息接受和使用,会受到他人的影响。 Venkatesh. 对社会影响的定义是,个人察觉到他人认为他应该或不应该使用新信息系统,并将社会影响层面的因素分为主观规范、社会因素、公众形象。 3.4. 便利条件(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 Venkatesh 对便利条件的定义为:个人相信现有组织与技术架构都会支持信息系统的使用。现有组织与技术架构都会影响使用者使用该系统。这一层面的因素包括:认知行为控制、促成条件、一致性。 3.5 控制变量( moderators ) UTAUT 模型中还有四个影响显著的控制变量:性别( gender )、年龄( age )、使用经验( experience ),以及自愿性( voluntariness of use )。在以往关于控制变量的研究的基础之上, UTAUT 进一步分析了两个以上变量对使用意愿和行为的复合作用,发现会使影响更为显著。如:在绩效期望对使用意向的影响方面,男性比女性明显,如考虑加入年龄因素,则年轻的男性更为明显;在努力期望方面,女性比男性明显,特别是缺乏使用经验的年轻女性;社会影响方面,女性也比男性明显,尤其是在非自愿情况下且缺乏使用经验的年长女性,而年长者的影响强度会随着使用经验的积累而递减。 4、 Hofstede 文化维度理论 Geert Hofstede 的文化维度理论是迄今为止在学术界被最广泛接受的跨文化理论分析工具。 Hofstede通过对IBM分布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分支机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各国文化与工作相关的文化差异表现在四个方面的维度上:权利距离 ( Power Distance)、不确定性回避 ( Uncertainty Avoidance)、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和男性化和女性化 ( Masculinity/Feminity ) ,后来又在Bond等研究的基础上引入第五个维度,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 ( Long- term/Short- term Orientation) 。 其中权力距离所谓权力距离 ( Power Distance) 是指 一个社会对组织机构中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情况所能接受的程度 , 其大小是通过权力距离指数 ( PDI: Power Distance Index) 表现出来的。 所谓个体主义社会 (Individualism Society) , 按照霍夫施泰德的观点 , 是指一种组织松垮的社会结构 , 在这种社会中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为淡薄 , 人门只顾及他们自己和其直系亲属 ; 而集体主义社会 ( Collectivism Society) 则相反 , 它是一种严密的社会结构 , 其中有内部群体和外部群体之分 , 人们一出生就结合在强大而紧密的内部群体之中 , 这种内部群体为他们提供终生的保护 , 而他们反过来也毫无疑问地忠诚于内部群体。 男性化 / 女性化霍夫施泰德把这种以社会性别角色的分工为基础的 男性化倾向称之为男性或男子气概所代表的维度 ( 即所谓男性度 : Masculinity Di-mension), 指社会中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差别清楚 , 男人应表现得自信、坚强 , 注重物质成就 , 女人应表现得谦逊、温柔、关注生活质量 ; 而与此相对立的 女性化倾向则被其称之为女性或女性气质所代表的文化维度 ( 即所谓女性度 :Feminine Dimension), 指社会中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互相重叠 , 男人与女人都表现得谦逊、恭顺、关注生活质量。 所谓不确定性回避 (Uncertainty Avoidance) 是指一个社会感受到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情景的威胁程度 , 并试图以提供较大的职业安全、建立更正式的规则、不容忍偏离的观点和行为、相信绝对知识和专家评定等手段来避免这些情景。一个鼓励其成员战胜和开辟未来的社会文化可被视为强不确定性回避的文化 ; 反之 , 那些教育其成员接受风险 , 学会忍耐 , 接受不同行为的社会文化可被视为弱不确定性回避的文化。 长期 / 短期导向 ( Long- term/Short- term Orientation) 表明一个民族持有的对待长期利益或近期利益的价值观 , 主要反映人们对将来与现在利益进行权衡时考虑长远利益的相对程度。长远取向表现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注重将来的倾向 , 并不注重短期利益;而短期取向的人总是期望能快速得到结果 , 注重短期利益 。 5、 考虑文化因素的移动支付使用者接受与使用模型 综合前述研究,考虑文化影响因素,本研究在 UTAUT 模型的基础上增加风险认知影响因素作为影响接受意愿的重要要素,并使用风险认知、期望效用、努力效用、社会影响和便利条件作为基础要素衡量文化影响因素,如图 2 所示。 图 2 考虑文化因素的移动支付使用者接受与使用模型 5.1 、个人主义 / 集体主义 Sean Dwyer 等人认为,在集体主义社会中人们对群体意见的尊重和信任程度也较高,当某一新产品被群体认可时,就很容易被其他成员所接受。而个人主义文化强调尊重个人意见,崇尚张扬个性,因此,个人的消费选择不易受群体影响。同时,集体主义文化中的集体归属感和攀比心理,也容易促使个人接受群体的选择 。 中国历来被认为是一个集体主义国家 ,人们普遍存在从众心理,容易受到群体意见的影响。对于移动支付这一新的支付方式,只要被一部分群体接受,就会让其他成员更加容易接受。而当手机支付成为普遍的支付方式之一时,剩余的个体为了让自我感觉没有游离到群体之外,将会更普遍的接受这一支付方式。同时,集体主义的文化特征还可能导致个体更倾向于选择已经拥有一定数量用户的移动支付运营商和移动支付方式,更倾向于在已经普遍开展移动支付应用业务的交易中采用这一支付方式。 因此,中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因素对社会影响有正向的影响,有利于移动支付被消费者快速接受,有如下命题: 命题 1 :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因素对社会影响有正向的影响。 5.2 、权利距离 在高权利距离的社会中,人们 对大型企业的信任程度也较高,更倾向于通过改变自身的行为来适应企业规则和环境要求 。同时,相对于低权利距离的社会来说,权威阶层在高权利距离的社会中受到尊重和崇敬,他们的意见或行为能够影响社会其他成员的决定。所以当权威阶层率先购买某一新产品时,就能够影响社会其他成员的消费决策,甚至其他社会成员也乐于模仿权威阶层的购买决策。 中国是一个高权利距离的国家 ,出于对银行、通讯等大型企业的信任,人们更倾向于通过改变自身行为来适应环境,因而在接受和使用过程中,大多数人都遵循着并不方便的种种使用规则,如繁琐的开通手续、步骤繁多的短信支付方式等。同时,在社会中,有良好职业、高收入、高学历的社会阶层受到普遍尊重,当这一阶层逐渐开始使用移动支付,会迅速成为其他阶层个体效仿的对象;由于大多数个体对权威阶层和精英阶层的信任,也会让他们更加相信移动支付是一种有用、有效的新支付方式。 因此,中国文化中的高权利距离对社会影响和努力期望有正向的影响,有利于移动支付被消费者快速接受,有如下命题: 命题 2 :中国文化的高权利距离对社会影响有正向的影响。 命题 3 :中国文化的高权利距离对期望效用有正向的影响。 命题 4 :中国文化的高权利距离对努力期望有正向的影响。 5.3 、不确定规避 不确定规避能够影响人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在高不确定规避的社会里人们对于不了解的事物会持谨慎态度;而在低不确定规避的社会里,在新生事物的性能、功效等还不被了解时,人们出于好奇态度,往往乐于尝试 。 虽然中国人传统上不崇尚冒险,讲究循规蹈矩,遵守规则,但对于传统道德领域之外的事物一般则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低不确定规避,比如基因产品,当欧洲人还在争论其潜在危害性时,基因产品已不知不觉地充斥了中国市场 ,对于电子商务这一新生事物,也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 。同样在对待移动支付这一新生的支付方式时,人们在对其并不十分了解的情况下,甚至是相关法规制度还没有很完善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接受和尝试使用。 因此,有如下命题: 命题 5 :中国文化的低不确定规避对风险认知有负向的影响。 5.4 、男性主义 / 女性主义 男性主义重视通过物质财富的占有来表明个人的成功,因而在男性主义社会里人们易于接受新颖的消费,借此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 。而女性主义社会人们更关注生活质量。 中国当前的价值取向已日渐功利化,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在大多数情况下成为衡量成功的标准,现实社会中男性主义特征十分凸显。而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较高阶层又呈现出女性主义的文化特征,有良好职业、高收入、高学历的社会阶层越来越关心细节,注重生活品质。移动支付这一新兴的支付方式,在注重财富和成就的文化氛围中,可以加强消费者对其效用的感受。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对高端消费者来说,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会比较强地影响其对移动支付有用性感受。 因此,有如下命题: 命题 6 :中国现实文化的男性主义对期望效用有正向的影响。 5.5 、长期取向 / 短期取向 长期取向注重节俭,人们能够接受逐步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短期取向急于跟进消费潮流 由于制度环境等各种各样的原因,中国在文化现实上表现为较为明显的短期取向 ,新的技术和新的项目相对容易获得各方面的认可,以及政府和各界资金的支持,而较少考虑到旧的设施如何处理的问题,所以说在很多国家存在的旧技术的壁垒问题在中国并不十分明显。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信用卡成了移动支付发展的一大障碍,而在中国这个障碍不存在的一个表面原因是信用卡在中国并未得到普及,但深层次的文化影响因素中,短期取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对于移动支付的发展,短期取向会促使移动支付设施和网络的建设,对移动支付接受有着正向的影响。但从社会资源的角度上,也许各地方政府和企业应该慎重考虑一下是否对一些过渡性项目继续投资和建设,比如城市一卡通等。 因此,有如下命题: 命题 7 :中国现实文化的短期取向对便利条件有正向的影响。 6 、结论 图 3 中国文化下的移动支付使用者接受与使用模型 以往对于移动支付接受的研究较为缺乏文化因素影响的研究,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不同的文化维度是如何影响信息接受与使用模型的基础要素,进而影响使用者接受意愿与行为。我们认为中国的文化特征对移动支付的接受与使用具有显著支持性。本文提出的命题丰富了移动支付使用者接受与使用模型,为移动支付企业在目标用户选择和开拓市场策略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对移动支付产业发展规划有一定的帮助。 本研究中对中国的文化特质判断主要来自于前人的研究,而事实上不同国家或者民族之间的成员,甚至同一国家或者民族内部的成员之间都可能存在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因此研究还不全面,未来可以细分后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Naumov,Alexander I. ,Puffer,Sheila M..Measuring Russian Culture using Hofstede s Dimensions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2000,(8):709-718.) 。 HofstedeG. Culture s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Issues . BeverlyHills , CA : Sage, 1980. 106-137. Liu, B., Furrer, O. and Sudharshan, D., (2001)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ulture and Behavioural Intentions Toward Services,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Vol. 4 No. 2, 118- 129 F.D. Davis ,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3 (3) (1989) 319 340. E. Rogers,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fourth ed., Free Press, New York, NY, 1995. J.J. Chen, C. Adams, User acceptance of mobile payments: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mobile payments, in: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Business (ICEB), Hong Kong , December 5 9, 2005. L.-D. Chen, A theoretical model of consumer acceptance of mpayment, in: N. RomanoJr. (Ed.),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Americas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AMCIS), Acapulco , Mexico , August 4 6,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Atlanta (GA), 2006. T. Dahlberg, N. Mallat, A. Oorni, Trust enhanc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consumer acceptance of mobile payment solutions, in: Presentation at Stockholm Mobility Roundtable, Stockholm, Sweden, May 22 23, 2003. T. Dahlberg, A. Oorni, Understanding changes in consumer payment habits do mobile payments attract consumers? in: Presentation at Helsinki Mobility Roundtable, Helsinki, Finland, June 1 2, 2006. M. Kleijnen, M. Wetzels, K. de Ruyter, Consumer acceptance of wireless fin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Marketing 8 (3) (2004) 206 217. N. Mallat, Exploring consumer adoption of mobile payments a qualitative study, in: Presentation at Helsinki Mobility Roundtable, Helsinki , Finland , June 1 2, 2006. N. Mallat, M. Rossi, V. Tuunainen, A. Oormi, Use context for mobile payment services, in: Presentation at Hong Kong Mobility Roundtable, Hong Kong , China , June 1 3, 2005. K. Pousttchi, Conditions for acceptance and usage of mobile payment procedur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Business (ICMB), Vienna , Austria , June 23 24, 2003. H. van der Heijden, Factors affecting the successful introduction of mobile payment systems, in: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Bled eCommerce Conference, Bled , Slovenia , June 17 19, 2002. A. Zmijewska, E. Lawrence , R. Steele, Towards understanding of factors influencing user acceptance of mobile payment systems, in: Proceedings of the IADIS WWW/Internet, Madrid, Spain, October 6 9, 2004. T. Dahlberg, N. Mallat, A. Oormi, Consumer acceptance of mobile payment solutions ease of use, usefulness and trust, in: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Business (ICMB), Vienna, Austria, June 23 24, 2003. 陈华平 . 移动支付的使用者与使用行为研究,管理科学, 2006 年 12 月, 48-55. 李颖,中国文化下的电子政务门户用户接受度分析, 2007 Venkatesh V , Morris M G , Davis G B , Davis F 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wards a Unified View Hofstede, G. H., Bond, M. H. (1988). The Confucius connection: From cultural roots to economic growth.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6(4), 4-21. Hofstede G J.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 2nd ed. New York : McGraw- Hill, 2005, 92- 105 Sean Dwyer, Hani Mesak, Maxwell Hsn. An Exploratory Examin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culture on crocs-National Product Diffusion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 2005 ( 2 ) 谢衡晓,从 Hofstede 的文化视角看中国文化在创新中的作用,《科技创业月刊》, 2006 周锰珍,石建斌,电子商务信息中的跨文化因素分析,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007 年 10 月,第 20 卷第 5 期, 72-75
个人分类: 我已发表的论文|11369 次阅读|0 个评论
究竟什么是科学?(转载)
hotjava 2009-8-9 19:45
编者按:这是一篇值得好好学习的演讲。对于我们了解科学的一些常识很有帮助。但是,文中有些内容是值得商榷的。世界的主流文化是民主、科学、法治、人性化,这本身就包含了尊重自然,尊重不同的文化及不同的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的意思。不可把民主、科学、法治等世界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看成是消灭其他文化的杀手。并且非常不同意吴先生所说的,中国过去一百年是学习西方的一百年,至少中国的 反右 、 大跃进 、 文革 这些事情不是在学习西方,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 专制思想在沉渣泛起。中国即使有过学习西方,也是选择错了对象,把西方人丢弃的共产主义拿来中国了。而不是民主与科学与宗教信仰这些东西。另外,中国的科学仅走博物学的路子是行不通的。这可能会容易一些,因为中国缺乏逻辑理性与实验的传统,但有实用理性,这与博物学有近似的地方。但是,这对中国的科学发展无益。这是必须理性认识清楚的。 2003 年 9 月 13 日 在国家图书馆 文津讲坛 的讲演。发表于吴国盛著,《反思科学》,新世界出版社, 2004 年 1 月版,第 1-30 页。 究竟什么是科学? 吴国盛 很荣幸来到这样一个古老而幽深的文化环境里,跟大家一起探讨当代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种现象,也就是科学。今天我想讲的是,究竟什么是科学? 为什么要讲这么一个题目呢?原因是今天科学很重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我们对科学的理解却未必很深入、很恰当。我们常听到说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话当然是对的,没有错,但如果把科学只是理解成生产力就不对了。科学不仅仅有用处,能够为我们带来物质财富,带来高效率的生活,而且首先是一种精神。虽说我们这几年也有不少人在谈科学精神,但究竟什么是科学精神,我认为这个问题学术界也好,大众传媒也好,都没有讲清楚。这是一个背景。第二个吵景是,告别贫困奔小康的中国人开始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大家特别喜欢讨论我们古代究竟有没有科学的问题。很显然这个问题依赖于我们如何看待科学。第三个背景是如何看待当代科学的负面影响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和依赖导致的风险这样一些负责影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比较显著,大家看得比较明显,有些是工业革命之后才出现的比如化学污染,有些是工业革命之后加剧的比如生态破坏、物种的灭绝、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这里不多说了。大面积的风险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新现象。今天的人类越来越束缚在一个由科技所主宰的庞大体系之中,因其庞大,因其复杂,而带来很多不可预测的大面积的风险。比如前不久美国东部地区的停电,再比如前不久的冲击波病毒等等,我们对技术越依赖,这些风险就越不可避免。这样一些后果,让我们思考科学最初的动机究竟是什么?目前的这个科学是否达成了我们原初的动机?如果没有,那么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科学? 把这个背景交代一下,是为了引出我们今天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科学? 简单地讲,所谓的科学,从最广泛意义上讲,是指导人与外部事物之间打交道的理论知识,通常首先是指导人与自然界之间打交道的理论知识。这种知识的最原始的形态是博物学。从我们人类的远古开始,从我们的农耕文化开始,人类就开始辨认周围的动物、植物,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毒的,哪些有药用,哪些是可以吃的,哪些动物可以用来驯化,哪些动物是驯化不了的、肯定对我们有害的,这就是基本的博物学知识。 博物学知识有两个功能,第一种是功利性的,刚才讲的那些都是功利知识,大家比较容易明白。第二种是精神性的,它帮助我们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沟通渠道,建立一种交流的方式,使我们人和自然有一种亲近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博物学知识首先不是功利的,而是要领悟自然,沟通自然,这是人类对待外部世界最原始的动机。这样的知识无论哪种文明都有,西方文明、中国文明、非洲文明、美洲文明都有。但由于博物学知识在今天这个大讲功利的时代并不能提供最功利化的知识,因而成了末流,人们有意无意觉得它不怎么科学,至少也是过时了的科学。总的来说,博物学被极大的边缘化了,较少进入现代人的视野,有意无意被遗忘了,人们一提起科学,通常不大会想到它。 今天占支配地位的是另外一种科学,就是所谓的近代科学,更准确说是近代西方科学。近代西方科学是在近代欧洲诞生的一种科学类型,它重视数学的运用,重视实验,也称为实验科学、实证科学。由于近代西方科学在今天影响最大,人们往往把 科学 等同于它,往往用它的标准作为科学的标准。我们经常说一门真正的科学应该有两个要素,一个就是数学,必须是可以数学化的,量化的,可以进行计算的,可以预测,因而可以控制,第二个是实验,它必须能够诉诸实验。这种说法描述的就是近代西方科学的特征。近代科学现在是主流科学,我们理解人也好,理解万事万物,有机的无机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我们都会认为一种科学的方式就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研究,如果没有经过实验的处理,被认为是不可靠的,不牢靠的,总而言之,是不 科学 的。现在所谓的实验科学,并不简单是你去观察去求证的问题,牵扯到实验设计、实验预测以及实验数据的可重复性等等,在现代的实验科学背后,它隐含着一套数理结构,所以全面地来讲,近代西方的科学应该叫数理实验科学,如果考虑到博物学在近代西方也有传承,那么上述科学或可称为数理实验传统,以区别于博物学传统,但是数理实验传统是近代科学的主流,也是当今我们能够接受为真正科学的一个标准。 以这个 科学 标准来看,应该说中国古代是没有科学的,严格说来西方的古代也没有科学,只有近代才诞生出这么一个数学加实验的数理实验科学。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西方近代科学确实有它自己的来源和先驱者,这里面特别需要提到的就是希腊人所开创的 理性科学 ,近代科学中的 数理 成分,就是直接得自希腊人的这个 理性科学 传统。 什么是理性科学呢?理性科学就是那种单纯通过头脑中的思维和思辨,构造出一套逻辑严密的推理体系,它认为理是这个世界的本质,讲理推理是与这个世界打交道的恰当方式。这样一套理性科学对我们中国人来讲是很陌生、没有见过的,照我的理解,它是独独属于希腊人的,所以我们称之为希腊理性科学。 我们迄今为止提出了三类科学:博物学、数理实验科学和理性科学,那么这三类科学是个什么关系?刚才我们提到了,近代的数理实验科学实际上来源于希腊的理性科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希腊的理性科学是近代科学之父之源,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也看到,现代的数理实验科学,在很大意义上忘却了希腊意义上的理性科学的精神,而这个精神又恰恰是使得现代科学有效的根据,是使得现代科学永保生命活力的一个根据。中机古人说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近代科学的这个源头活水就在希腊理性科学那里,而且我自己相信,现代科学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忘记了这样一个源头活水。对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后进的国家来说,这里面的问题是,我们可能学到了近代科学的木,这个本却没有学到,我们学到了它功利的方面,它的高效率、好方法的方面,却忘记了这个精神的方面。所以我们今天提出三类科学的概念,目的就是要指出今天最盛行的数理实验科学的限度,指出它的根执,指出如果我们今天忽视这个科学理性,忽视这个科学精神,会使我们的科学发展走偏;还要指出最原始的博物学在今天需要重新得到重视,因为通过博物学这个环节,可以缓和人与自然的冲突,科学与人文的冲突,东方与西方的冲突,而这些冲突,大家知道是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有 科学 的观念在起作用。下面我想依次对理性科学、数理实验科学和博物学分别做一个讨论,以回答究竟什么是科学这一问题。 希腊理性科学 我想先从希腊理性科学说起。目前国内外学术界都认同,从希腊理性科学到近代欧洲的数理实验科学的发展,构成了科学的正宗来源。即使没有把我们中国看成是科学的发源地,我们似乎也可以暂时承认这一点,因为对现代中国人而言,科学这个词确实是一个外来词,我们的古汉语嘛面没有科学这个词,它是英文science的一个翻译,而且还不是我们中国人翻译的,是日本人翻译的。大概在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传到中国。早期我们中国曾经把science翻译成格知,是我们中国的一个老词,格物致知的意思。日本人觉得西方人的这个学问,science,跟我们中国儒家的学问不大一样,儒学是综合性的学问,文史哲不分的,而这个science是一个分科性的学问,数、理、化、天、地、生,所以把它翻译成科学,取分科之学的意思。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我们就科学进行追根究底,首先要承认它是一个洋学问,来自于西方。此外,我们今天沉浸于其中的所谓科学的时代,实际上也是以数理实验科学为主体的科学的时代,所以我们今天谈科学从希腊开始谈起是有根据的。 希腊人的理性科学与希腊的人文理念有关。我在别处多次讲过,不同的人文理念伴随着不同的人文形式,理性科学在希腊时代,作为一种人文形式,是与希腊人对于自由的追求,与他们把自由为作基本的人文理念密切相关的。比较起来,我们中国古代有着完全不同的人文理念,因而也伴随着不同的人文形式。我的意见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古代文化是把仁作为基本的理想人性,而把礼作为达成这种理想人性的基本形式。 一个民族,一个人也好,他总得追求点什么,他的最基本的追求,取决于他认为什么是理想的人,什么是最值得人类追求的东西。说一千道一万,说到最后,人终有一死,我们之所以自认为我们的生活是有意义的,我们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就因为我们觉得人是应该追求点什么东西的,那个东西便决定了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一个人毕生从事的事业。过去许多人总是疑惑,说我们中国人也不笨,都很聪明,为什么我们古代就没有出现西方历史上那么多伟大的科学家呢?我想我们不应该从一种欧洲中心主义的角度来看问题,我们只能说不同的人文追求,决定了一个民族会把他们的主要精力和智力运用到不同的领域。我们中国的人文形式,并没有体现在科学方面,而是体现在我们的文学、艺术、礼仪、道德方面。 希腊人不同,他的最高人文理念是自由。一个人如果不懂得自由的话,那么他就只能是奴隶,就不可能成为一个高贵的人。那么怎么样才能使他懂得 自由 呢?希腊人认为只有学习一门叫做 科学 的知识,才能进入自由的境界。而科学,在他们看来也就是所谓自由的学问。所以大家可以注意到,希腊科学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纯粹的非功利的。希腊科学的第一个形态是数学,数学也是希腊时期最发达的一门学问。数学按我们今天的看法,应该属于理科学问,可是在希腊时期,它却既不是文科也不是理科,因为当时文理不分的,如果你非要给它指定一个归属的话,那我说它应该算德育课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希腊人看来,唯有通过数学的方式,我们才可以领悟到那个最高的人文理念 自由 。大家可以看一看,数学的对象是很奇特的,几何学的研究对象根本不在现实生活中。比如圆,我们现实中的圆没有一个是真正圆的,我们看到的圆或多或少总有点不圆,只有几何学中的圆是真正的圆,是一个最完美的圆。因此,希腊人认为,我们唯有通过学数学才能知道有一个理念世界存在,它超越于我们的此岸世界,这个世界中的所有成员都是最完善最真实的。希腊人由于发现了这样一个超越的理念世界,而创造了一门理性科学。 理念世界与理性科学的一个特征是纯粹性、内在性。如果我们的思维,我们的精神世界永远纠缠在各种各样的现实纠纷之中的话,那么我们的思想不可能是纯粹的,我们就要考虑各种各样的现实因素,我们也就不可能给出一个纯粹理性的方案来解决我们世界的问题。比如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中,更多的是随机应变,见机行事,原则性不强,总是可以通融,这确实是两条完全不同的文明道路。希腊人认为,那个最真实的世界是纯粹的,是绝对的,因而是内在的。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知识,就是哲学。这里所说的哲学,其实也是理性科学的一种形态,是成熟得最早的一种典型的科学形态。严格讲来,中国古代既没有现代数理实验意义上的科学,也没有希腊理性科学意义上的哲学。希腊理性科学的另一个成熟形态就是数学。早期的希腊学问家,既是哲学家,也是数学家。这是西方科学传统的一个突出的特征,直到近代欧洲都在延续。我们注意到,近代以来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为什么?因为他们考虑来考虑去,最终都要考虑那个纯粹世界的问题,考虑这个世界背后的那个理念问题。从希腊时代开始,哲学和数学以及近代的数理科学,常常是渗透在一起的。 希腊人喜欢辩论,喜欢讨论问题。有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整天没什么事干,吃饱了就上街逛,见到人就跟人讨论、辩论。讨论什么呢?讨论一些概念问题。比如什么是美呀?人们告诉他,美就是花儿、漂亮的姑娘。他说不对,他说你只告诉我花儿美姑娘美,可是什么是美呢?是什么使得姑娘和花儿成为美的东西呢?他追求的是一个普遍性的理念,在追求的过程中,发展了推理的逻辑和技巧。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说,一个没有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句话反映了希腊人的人文追求。在他们看来,一种生活的理想是通过批判方式而获得的,它不是通过祖宗传下来的,不是通过某种宗教信条灌输下来的,而是通过理性的考察,理性的论证才获得的。内在性、纯粹性和批判性是希腊理性科学的基本特征。 这样一种为学术而学术,为科学而科学,自由的追求,这样一种精神,并不是每个民族每个文明都有的。现代思想家普遍意识到,近代欧洲的科学之所以能够出现,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吸收和综合了希腊的科学精神有关系。 我们说近代的西方文明是两希文明,就是希腊和希伯来文明,这个两希文明构成了整个近代西方文明的支柱。近代西方单靠它的科学这一条腿是不够的,它既有它的科学,又有它的宗教和信仰,构成了一条精神支柱。这两大文明在中世纪后期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大家知道,基督教作为宗教和科学本来是两码事,宗教讲天启,讲信仰,而希腊科学讲理性,讲怀疑,讲批判,讲理性的分析,这两者怎么能结合在一起呢?可是,中世纪后期的经院哲学家确实对希腊科学和基督教教义做了一个非常伟大的综合,所以诞生了近代的西方文明。 大家知道《圣经》里很多故事在今天的科学家看来应该说是荒诞不经的,许多故事显然不合情理。但经院哲学家说,我们要把一些表面上的字句和它的精神实质要分开,它可能只是为了让普通民众能够听得懂而做的一些比喻,或者是象征的说法。这明显是为了发展和创新所做的一些权宜策略,但是同样的策略在伊斯兰教那里却没有成功。从科学史上看,整个中世纪的早期,文明的火炬先是掌握在阿拉伯人手里,是阿拉伯人最先发现了希腊文明,但是在阿拉伯世界并没有发展出相应的经院哲学,也就是说希腊的科学精神、理性精神并没有渗透到阿拉伯文明中。当时也确实有阿拉伯思想家想把亚里斯多德的著作整合到《古兰经》里去的,但是没有获得成功。当时阿拉伯世界政教合一的首领哈里发说,谁胆敢只需要通过怀疑和批判的头脑就可以掌握真理,那么我们的真主已经为他准备了烈火。这样一说,就堵住了经院哲学这条路。而相反呢,在基督教那边,有一位叫托马斯?阿奎纳的经院哲学思想家,成功地整合了希腊的理性科学与基督教神学,开创了一个新的思想领域。所以 20 世纪有一位哲学家叫怀特海的人说过,实际上牛顿、伽利略的思想,都是通过阿奎纳这个环节从希腊那里传过来的。 好,我们已经谈过了希腊理性科学,这个理性科学我把称为沉思型的科学。一说沉思,大家肯定想到罗丹的雕像思想者,实际上,许多流传下来的希腊雕像都是沉思的形象,流传下来纺一尊亚里斯多德的雕像也是沉思的形象。为什么把理性科学称为沉思型的科学呢?因为希腊人相信真正的世界,真正的意义世界,真正的价值世界,是理性的世界,而通达这个理性世界的方式是沉思。 近代数理实验科学 我们从考察两个重要的人物进入对近代科学的讨论,一个是英国的弗朗西斯?培根,一个是法国的笛卡尔。培根有一句名言叫做 知识就是力量 ,他是近代科学的一个预言者和设计师,他强调近代科学必须用来增进人类的物质财富,所以他谈到知识就是力量的时候,已经指明了近代科学的发展道路。培根科学代表着一种新型的科学形象,就是力量型的科学,科学技术必须转化为生产力,必须转化为一种巨大的力量。 另外一种科学的形象可以由笛卡尔来标志,他也有一句名言,叫做 我思固我在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比较深奥,但却指出了近代人的精神世界所发生的一个重要转型。首先,它表明了现代是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时代。 我思 成了这个时代一个基本的价值原点,从此以后,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价值判定都要按照 我 来进行判定,它是否存在,它以什么方式存在,它存在的价值如何,必须以 我 为葫据,这个 我 当然不是笛卡尔本人了。这是一个大写的我,是主体,因此,笛卡尔宣告了一个主体时代的方来。再者, 我思 的这个 思 表达了对希腊理性科学的一种继承,笛卡尔像希腊人一样认为,我们的世界本质上是一个思的世界,是一个理性的世界,是一个内在的世界。只不过,这个世界过去不由人所掌控,而是一个超越的神的领域,现在,开始回归到 我 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今天的价值原点,今天的精神支柱,开始奠定在大写的我、大写的人类主体之上。所以笛卡尔这个人很重要,他指出了现代人类精神的基本动机是主体的 思 ,其实也就是尼采后来所说的 will to power ,强力意志,或者求力意志。这种强力意志、求力意志构成了近代主体性的主要内容,也构成近代文明的主旋律。主体意志的开发,主体意志的展示,主体意志的实现,展示了现代文明的基本轨迹。 过去的哲学史经常说笛卡尔是讲演绎讲推理的,培根是讲观察讲归纳的,笛卡尔是理性主义者,培根是经验主义者,这些都对,但比较表面化。其实他们俩之间有内在的一致性,他们的一致性就在于他们共同的认同科学都必须是力量化的,都必须是有效率的,都必须是能看到物质效果的,所以近代科学一开始,它给自己规定的任务就是要有所作为。所以近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是控制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这是我们新科学的一个使命,这样的使命在过去从来没有过的。过去有科学,但是过去的科学的任务是理解,是comprehension,是一个综合型的、理解型的知识。人生活在世界上本来就是一个很渺小的物种,它属于大地,属于自然,在中世纪属于上帝。人生的使命在于意识到这种归属。但是近代以后,这种思想全都变了,世界是属于我们的,自然是属于我们的,地球是属于我们的,一个主体意志正在上升,这个上升的主体意志要表现自己,因而新型的科学必须是力量化的。这种力量化的、主体外化的新型科学的范式体现在很多方面: 第一个我们看到,现代科学允诺的是一个无限的世界图景。过去欧洲人的世界是有限的,我们中国人的世界是不确定的,或者我们不太关注它。但从哥白尼开始,有限的、层层包裹着地球的天球被打碎,迎来了一个无限的宇宙图景。哥白尼本人当然没有实现这一点,但他把宇宙的中心由地球移到太阳,使得宇宙的无限化成为可能。地心时代,恒星天球每天绕地旋转一周,所以不能是无限的。中心转移之后,恒星天球成为不必要,为宇宙的无限化准备了逻辑上的可能性。除了宇宙图景的无限化外,数学也从一种有限数学转向无限数学。笛卡尔本人在这个问题上有直接的贡献,他是直角坐标系的发明者,而我们知道,直角坐标系本身就预设了一个平直而无限的三维世界。牛顿在推进无限的世界图景方面也有直接的贡献。大家知道牛顿是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也是微积分的发明者,微积分是无限数学。无限数学和无限的世界图景是近代科学带来的第一个重大的变化。 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无限的数学,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无穷的世界图景,原因是人类的主体意志要求一个无限的扩张。今天的乐观主义者普遍相信人类社会是一个无穷发展向上的过程,我们虽然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我们会不断地解决问题,不断地克服困难,所以我们的社会将沿着一个螺旋上升的方式不断进步。在这样一个不断上升的图景背后,实际上蕴涵了一个时间概念上的巨大变化。历史上的大多数文明均认为时间基本上是循环的,有些希腊人甚至相信,多少年之后相同的事情会再一次发生,比如今天这个讲座,在若干年后再次重演,还是在座的这些人,还是我来讲。希腊人是这样,印度更不用说了,印度的轮回观念更加强烈。那么我们中国呢?也有不太强烈的循环观念。但是从基督教开始,时间被认为是一条直线,单向的延伸下去。像耶稣受难的这样事情的不能再重复,所以当时基督教世界与希腊文明的这个冲突一直存在,经过一千年来的演变,欧洲人终于确认了这种单向线性的时间发展观,因此近代以来,线性的、发展的、不可逆的时间观念,成为近代科学的一个形而上学背景。 第三个方面,自然被看作一部数学的机器,看作一部可以计算、可以量化的机器,这成为近代科学的另外一个形而上学基础。从常识看,世间万物多种多样,没有雷同,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正是这样丰富的大千世界,使得我们人生充满着多样性的意义。但是近代科学为了达成自己控制和征服的目标,它需要创建一个控制论的模型。这个模型基于一种新的因果概念,即刺激-反应型的因果概念。原因在希腊时期有四种,有目的因、质料因、形式因和动力因,到了近代以后,四因只剩下一个因,就是动力因,因为什么?因为控制论思想在作怪,对自然的控制、征服和改造成了一个主导动机,于是自然知识体系只抓住了也只需要抓住动力因的方面。所以说近代的数理实验科学本质上是控制论的、机械决定论的,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掌握不同的输入会导致什么的输出,从而完成对自然系统甚至社会系统的控制。这个目标最早的理想模型,在 18 世纪已经提出了,那就是基于牛顿力学的拉普拉斯模型。拉普拉斯是一位法国天文学家,也是数学家,他把牛顿的力学体系做了进一步的数学化和普遍化,并成功运用于天体力学中。他说,对一个具有非凡计算能力的妖来说,只要给它一个初始条件,它就可以知道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这个妖史称拉普拉斯妖,集中体现了近代数理实验科学的理想。这个理想就是要把全部的事务都还原到一个决定论的理论体系中,有了这样的体系,我们就可以完全控制自然。 这样的体系基于近代科学的数学化纲领和还原论纲领,就是把质的东西全部还原为量的东西,过去的一滴露珠,树上一只鸟的叫声,一段黄昏天空的云彩都具有独特的意义,但是在现代的科学世界图景中,它们都不具有特殊的意义,除非它被纳入我们要征服和控制的体系中来。如果云彩本身是漂亮的,那么我们可以做模拟,可以模拟它,可以在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中再现它等等。所以说,控制的、支配的动机,要求数学化、还原论的纲领,这是近代的数理实验型科学的基本特征。 近代科学经过20世纪的发展,让我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自然界本身未必是一个机械论的体系,我们的生命系统未必是可以完全还原的,所以20世纪兴起的很多新的学科,比如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超循环理论,非线性科学、混沌学和生态科学等等。这些新的学科越来越展示了一个和古典科学不相同的世界图景。人们发现,世界本质上可能是复杂的,而不是简单的,也不是完全可控制的。这样一种思想,这样一种新的科学理念,实际上构成了对近代数理科学的一系列形而上学基础的质疑。 在古典的科学图景中,世界是一个无穷的舞台,可以供人类的主体意志充分地展示。因此我们今天从不怀疑星际移民的可能性,尽管这在古代是很可笑的念头。今天的人类把坟球看成一个能源库、垃圾场,把这个星球全部破坏完了我们可以离开,我们可以换一个地方,因为宇宙是无限的,适合于人类居住的星球肯定不止一个。但是我们今天知道,适合于人类居住的星球也就是一个,就是我们现在所居住的地球。 在地球上面,我们的近代科学与技术实施了种种对生命系统的控制,对生态系统的控制,但是我们忘了一点,就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本身并不是一个可以被完全控制的系统。生命本身十分奇怪,当你试图按照某种决定论的方式去改造它的时候,结果你会得到与你预想完全不一样的后果。过去有句老话, 人算不如天算 ,这在现代生态科学中表现得最充分。你费尽心机想拯救某些物种,结果发现你没有把它拯救住,因为生命系统后面有复杂的生态联系,而且人类目前对生命系统的了解应该说仅仅是皮毛,它后面所蕴含的无限复杂的关系还不为我们所知。令人很难相信,生命系统可以完全纳入我们的控制论的范围之内,我想,这是我们近代数理实验型科学所遭遇的极限。 在过去的两百年内,近代科学及其技术,是产生了非常伟大的成就,它确实从总体上,把人类这个物种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实现了人类的主体意志。但是我们如果进一步看就发现,近代的以控制论为主导的这个科技体系难以逃避两个界限。 第一个界限就是所谓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规定的熵增现象。热力第二定律是19世纪发现的,它和能量守恒定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你即使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也不能逃避熵增过程。这个熵增过程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封闭系统的混乱度必然增加、秩序度必然减少,可用的能量越来越少,最终宇宙会进入一种热平衡状态,所谓的热寂。这当然是一个让人悲观的结论,但19世纪时也有人觉得,宇宙如果是无限的话,热力学第二定律对于整个宇宙可能就会失效。不过,大家尽管觉得这个定律很重要,但究竟为什么重要还不大清楚,到了20世纪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个定律确实重要,而且在许多领域里发挥作用。大家发现,一切机械体系都必定向外界排出高熵,我们的物理体系很难避免熵增的后果,并且我们对世界的控制越厉害、越是追求和制造新的秩序,我们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向外界输出的熵就越多,这是宇宙论和物理学上的一个限制。 第二个界限就是自然系统的不确定性。过去我们总是觉得这个世界本质上是决定论的,我们原则上可以预言自然界的未来反应,原则上知道我们的行为的后果是什么,但是现在来看并不一定。刚才我们提到现代社会进入了一个风险时期,风险社会的意思是说,由于我们的社会被高度的科技化、高度的复杂化,这个复杂化的科技系统本身就表现出一种不确定性。我们上半年刚刚度过了一个非典时期,这个非典就是风险社会的一个典型表现。按照非线性科学的理论,复杂性系统内部的每一个小小的扰动都有可能波及整个系统,巴西的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有可能导致北京的一场风暴,这种所谓的 蝴蝶效应 是我们过去没有想到的。 面对这些界限,我们应该反省近代数理实验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反省征服自然、控制自然这种现代性主题的限度。由于我们中国特殊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遭遇,中国人对西方科学的引进更多倾向于功利的、器物的层面,突出了近代西方科学背后的现代性主题。相比起来,西方社会由于有它强大的人文传统和批判传统,使得它的文化本身具有某种平衡机制,而我们中国呢,我们自己固有的人文传统在过去的一百年来被扬弃得差不多了,而与西方的近代数理实验科学相制衡的西方人文精神并没有充分地引进,西方自由的人文理想,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价值理想,民主、平等的政治文化,还有待引进。传统的人文丢了很多,西方的人文也学得有限,这是我们目前存在的非常深刻的问题。人文的缺失使得近代的数理实验科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现代技术发展缺乏一个有效的制约,我们更多地强调了它的效益的一面、力量型的一面、控制和征服的一面、可量化的和可视的一面,而忽视了人类的精神文化中那些不可视、不可量化甚至难以言表的一面。 博物科学 作为对近代数理实验科学及其限度的反省,我愿意提出博物科学的复兴问题供大家讨论。刚才我提到,所有的古老文明、所有的原始文化都有博物科学,都有对居住地周边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的一个基本认识,对周围的地质地貌特征的基本认识,这样的认识符合原始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想,是一种基本的、内在的生存知识、生活知识。 为了克服今天这个单纯的征服型的、力量型的科学的局限,我提出了两条路线。第一条就是要重新唤醒对希腊理性科学的重视,从西方科学的源头处,找到克服近代力量型科学的限度的根据。按照我的理解,这就是弘扬科学精神的真正动因,也就是说,弘扬科学精神就是要重温希腊理性科学的精神。我认为,希腊人开创的理性精神和自由精神就是真正的科学精神。 这条线索对我们中国人来讲,还不是特别熟悉,也不大容易为中国学界所理解,因为我们中国不是近代科学的故乡,也不是科学精神的故乡,希腊人那种对自由,对理性,对真理的单纯的追求,对古代中国人来讲是闻所未闻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包括科学精神在内的许多西方的文化精神,都不大容易引进。比如法治精神就是如此。我们能够接受 法制 但不太接受 法治 ,前者说的是使用法律这种方式来治理国家,后者则说的是按照法律的要求来治理国家,前者法律是工具,后者法律则是最高的准则。科学也是一样,我们很容易接受科学作为工具,却不容易接受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 为科学而科学 这种自由的精神。这条重温希腊自由精神的线索,还需要下大力气才有可能收到效果。 第二条路线就是博物科学的复兴。下面我多说几句。博物学英文是natural history,直译是自然史,但译成博物学更准确。博物学是对大千世界丰富多样的自然现象进行收集、分类、整理的知识,在早期,它实际上差不多涵盖了除数理科学之外的所有自然科学。像法国18世纪的博物学家布丰的44卷本《博物学》,不仅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的知识,也包括天文知识、物理学知识,属于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这个百科全书式的风格正是博物学特有的风格,我们中文称为博物学也含有博学的意思在里面。 博物学在近代以后慢慢的丧失了它的地位,为什么呢?因为在生命科学领域里,过去那种单纯的收集和发现生物多样性,以及对它们进行分类,研究它们的亲缘关系,这样的一些学问渐渐被认为没有什么用,对自然界隐藏着的决定论的规律没有足够的洞察,因而在近代征服自然的时代主题面前发挥不了什么大的作用。生物学的其它分支,就是那些按照数理实验传统的方法对生命世界进行研究的新兴学科,慢慢取得了重要的地位。今天我们一提到生命科学,就想到了实验室,想到了分子生物学。越来越多的大学不再开设博物学的课程,认为这是小儿科,是哄小孩子玩的,是非常初级和低级的学问。 我们知道,博物科学的意义恰恰不能从单纯的有用性,单纯地控制和改造的这个角度来理解。它代表的是与近代西方数理实验科学完全不同的一种科学传统,它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与近代数理实验科学完全不同。恢复博物学传统,目的在于改变现代主流科学吨待自然的态度。 博物学首先一个特点是要聆听自然、倾听自然,对自然保持一种虔诚的态度,对自然保持一种谦恭的态度,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本质上都来源于自然,来源于活生生的自然,而不是来自实验室中的自然切片,不是实验室中遭到 拷打 和 拷问 的自然。我们知道,实验室的基本方法就是把事物切开来、分解开来进行研究,在这种研究背后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知道了局部就知道了全体,窥一斑而知全豹。所以实验室科学的有效性,建立在这个世界的普遍统一性之上,建立在时间和空间的均匀性之上。但是我们知道博物科学不需要这个前提,它并不要求一种普遍的有效性,它所要求的是对生命本身的一种直接的接近,这是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博物学改变的是科学对待研究对象的一种心态。博物学的对象不是无情的,而是有情的,博物学家对待自己的研究对象是要付诸情感的。所有的博物学家都对事物本身有一种热爱,有一种同情和了解。近代科学主流从某种意义上培养了一种人对于自然的自豪感或者叫傲慢感,那是一种因为拥有科学知识而产生的对于自然的傲慢,以及对于其它物种的优越感,缺乏对其它事物的同情,没有一颗同情之心。这里的同情并不是可怜的意思,而是不认同,不认为能够交流。总体上讲,近代主流科学事实上培养了一种对于自然万物的无情之心。近代的数理科学就其形而上学的基础处,就认为自然界本质上是冷冰冰的,是一种纯粹物的结合,是一个数学体系,是在人类之外跟人类毫不相干的一个体系。近代数理实验科学的一个要求就是把科学家的个人的追求、个人的爱好、个人的情绪排斥在科学研究之外,通过这样一个去人化的过程,来保证科学研究的客观性。我们知道,这样的一种要求对实验科学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它的目标是达到一种有效的控制,如果你加进各种各样的不确定的因素,当然难以保证它的高效性。与数理实验科学传统相反,博物学要求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对自然的情感。 博物学在近代最伟大的成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的并不是一套数理体系,他提供的是一套新的自然观念。从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现代影响来看,我们可以体会到博物学的重大意义,它改变的不仅仅是生命科学本身,也不仅仅是科学本身,它甚至改变了整个人类的存在方式。博物学的现代形态是生态科学、环境科学,我们可以预期,它们也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自然观,改变人类的存在方式。 博物学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以起到沟通科学与人文的作用。进化论可能是今天人文学科最关注的科学理论,因为它实际上决定了对人在世界中的位置的看法。这里我还想提到德国的文学家歌德。大家知道歌德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写过很多文学作品,但是他在德国人的心目中也是一名科学家。他曾经研究过很多动物植物和矿物问题,研究过光学问题。歌德在他大量的关于自然知识的文献之中,一直在探讨 原型 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整个古典文化的共同问题。古典文学有所谓人物的 典型 问题,有思想 主题 问题,古典音乐中有所谓的 主导动机 问题。也就是说,德国的古典音乐,古典文学,古典哲学,包括它的博物学,都是在谈论主导动机、典型原型这样一些基本的原理。大家知道博物学基本的工作是分类,它要为大千世界做一个分类。某种意义上我们的图书馆也是在类似博物学的工作,为书分类。每一种分类都代表着对对象的一种理解。在文学作品中,我们谈典型人物,谈人物性格的划分,实际上,每一种划分都包含着我们对人物的不同理解。在博物学中也一样,你对物种每一种分类,都表示我们对它的基本特征有更多的理解。所以说在博物学这里,使用了很多在我们看来是人文的方法,人物的个性、主导动机、矛盾的冲突这样一些在文学和艺术批判中经常出现的方法,也同样可以运用在博物学里面。所以我们说博物学是沟通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的一个桥梁。 博物学的复兴根据何在?除了上述理由之外,还有现实的根据。我认为,现代的许多新学科,特别是以混沌学、非线性科学和生态科学为代表的新型学科,实际上是在复兴某种博物学传统。博物学传统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并且以捍卫这个多样性为自己的使命,决不会以追究现象背后的数学结构来消灭多样性。大家知道,我们的地球现在面临很多问题,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由于极大的张扬了自己的意志,极大的扩张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却使得其它的物种丧失了它的生存空间。过去 500 年,地球上的很多物种,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大量的灭绝。这个灭绝不是自然的消失,因而自然创生的速度远远小于灭绝的速度,物种的减少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环境主义者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说我们的生态系统好似一架飞机,我们人类就坐在这架在太空中飞行着的飞机里面,每一个物种就相当于飞机上的一个铆钉,每个物种的灭绝都意味着一个铆钉不翼而飞,长此以往,人类自身的安全怎能得到保障。所以,我们今天要大讲特讲拯救生物的多样性。从博物学角度看,多样性乃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源泉,也我们生活意义的来源。维护自然生态其实也包含着对文化生态的维护。在过去的 500 年内,自然的物种是大大的减少了,其实我们人类的文化生态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越来越多的语言消失掉了,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被同化掉了,地球上本来存在的众多的方言、土语、希罕的语言消失了。我们看到在中国的境内,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在消失,很多人不再过他们祖先的生活,不再保留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态的破坏,其结果也不是美妙的。 过去马克思说,一个压迫别的民族的民族是不自由的,我们同样可以说,一个压迫别的物种的物种是不自由的。所以我们今天呼唤物种的多样性,生命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其实在我看来也就是要回到希腊人曾经一度提倡的自由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博物科学与希腊的理性科学是相通的。正因为它们是相通的,所以都能够起到对今天的数理实验科学的纠偏和制衡作用。 今天我们一提到科学二字,大概指的都是近代的数理实验型科学,是功利性的、力量型的、征服和控制型的科学,而沉思型的理性科学和亲近自然的博物科学,不大被人重视。今天我借究竟什么是科学这个标题,主要想揭示这三种科学传统在今天的不均衡状态。揭示这种不均衡状态,也为了恢复它们之间的平衡。为了恢复平衡,就需要对主流传统做一个限制,对边缘传统做一个扶持。这种限制和扶持也不是简单地一贬一扬,而是要通过回溯到根源处,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发现均衡的可能性。我们可以讲,希腊的理性科学是近代数理科学之根,博物学则是近代实验科学之根,近代数理实验科学传统的根在两千年前的希腊,更在更加久远的古代。希腊那种非功利的理性科学精神在今天的主流科学共同体中也不缺乏,我经常跟很多科学家讨论这个问题,讨论科学研究的动机,他们说其实我们对科学的功利的方面也不重视,我们更看重在探索过程中迸发出的灵感火花,更看重那种有所发现、有所获得的快乐,这种精神恰恰是希腊人的那种沉思型的、非功利型的、审美型的科学精神,那种将对真理的探索与人生理想的实现结合在一起的人文精神。 应该说,希腊的理性科学是我们中国文化所不熟悉的,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不存在为学问而学问,为追求自由而追求真理这样的科学精神,因此,从这个角度去纠偏现代科技,我们中国文化是插不上嘴的。但是,从另外一条路线,即从博物型科学角度去纠偏现代科技,却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完全可以说上的话,因为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博大精深的博物学资源,我们的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我们的中医药学,都是非常好的博物科学。我们的天人合一的智慧为今天对生物多样性的追求和环境保护的思想,提供了精神资源。所以,我们今天提倡博物学,实际上是要激活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中的这个因素,来纠正或者克服当代主流科学中出现的某些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这也是我今天讲科学的三种传统的目的所在。 我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讨论批评。谢谢大家! 问答 听众:吴教授你好,我认为,环境污染也好,生态破坏也好,就说这些问题是由科学带来的吧,最终还不是得靠科学来解决? 吴:我想这个说法要作分析。作为解决问题的科学,我想你当然指的是近代的数理实验科学。我认为,数理实验科学的解决问题只能是局部的、暂时的,而从长远来看,这种类型的科学是不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长远来看,还是一个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问题。长远来看,单纯的采用数理实验科学的方法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近代科学带来的每一次新技术的实施,必定同时带来了很多当时看不见的后果。技术越高级,后果越深远。这些后果在我们过去的 20 世纪,已经看得比较清楚了。比如说导致环境污染的 DDT ,发明的当时是很有好处的,当时确实拯救了很多人,但是后来发现危害很大,这个过程也就经过了十多年二十多年。还有一些高技术成果,目前有利的方面看得比较多,而不利的地方不大容易看见。比如现在很多人讨论的这个转基因作物的问题,现在看来没什么坏处,而好处十分明显,农业增产,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但是从长远来看,它究竟有没有害处,现在不大知道。环境污染的治理也是一样的,如果你认为通过化学的办法可以彻底治理污染,那你就不大会顾忌排污,你就会认为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是行得通的。如果你知道用科学来治理科学所造成的污染,从根本上说是做不到的,当然局部的说可以做到,那你就会顾忌污染。从长远看,这里最终涉及的是正确地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而对数理实验型科学的完全地依赖,坚持认为我们的数理实验科学总是可以不断地发展,总是能解决一切问题,那你就不会去调整和摆正人与自然之间的位置关系。你会老觉得掌握了现代科学的人类是了不起的,物种灭绝了也不要紧,我们可以通过克隆技术把它克隆出来,生态环境破坏了不要紧,我们再造一个人工生态环境。在这些想法和做法的背后,是决定论的、可逆性的思想在作怪。照此作法,没有什么是需要顾忌的,没有什么是需要敬畏的。问题是,这样搞下去,我们将来想后悔都来不及了。所以,对你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局部的暂时的来看是合理的,但是长远来是不够的。因此需要恢复某些原始的科学传统,以对近代主流的数理实验科学传统形成制衡。 听众:吴老师你好,我有一个想法,我觉得我们可能根本解决不了科技带来的问题,因为我们始终生活在这个科学技术里面,发展也好,制约也好,根本没有办法脱离它们。不知您怎么看。 吴: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不认为我能够彻底回答它。现代技术的危险被20世纪后期的许多西方思想家提出过,你这个想法很像他们中的技术决定论者,就是认为现代技术已经脱离了人的控制而自主的发展,人不过只是技术自主发展、自主进化的一个工具。比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是一个座架,enframing,起绑定作用的一个东西,像是一个瓮,就是我们叫瓮中之鳖的那个瓮,进去以后就出不来了。当然,海德格尔也未必认为完全出不来,他在后期不断地谈到通过艺术的方式来拯救,通过一种思思出来。 我个人的想法,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可以有两种方式突破这个技术之瓮。一个是外援的方式,即从西方文化的源头即古希腊精神中吸取外援,另一个就是内部发掘的方式,即发掘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的资源。当然,对我们的外援的东西对于西方是内援,反之,对我们是内援的东西对西方是外援。这两条路,其实大家都在走。西方的内援一直没有断过,所以他们这些年比较重视外援,而我们中国内援中断,外援不足,麻烦更大,问题更多。我刚才提到的科学的三个传统、三个类型,就是想为争取内援外援提供一些线索。 为了解决当代思想的困境,当代人类的问题,当代科学的限度,我们需要向内向外重新寻找新的资源。从西方方面来讲,我们需要寻找近代数理实验科学的源头,它的源头活水是什么?没有这个源头活水,科学本身是很难持续发展的。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除了有一个富国强兵科教兴国的问题之外,我们还有一个对传统文化的总体评价的问题。一个伟大的文化,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民族,如果只是单纯的追求活着,仅仅把人种延续下去的话,那当然是不够的。它需要有一个文化上的发扬光大,可是这样的文化光大怎么样能够跟西方当今最最强势的科学文化结合起来,是一个问题。我觉得复兴博物型科学可能是一个思路,当然这样的道路并不是那么容易走下去的。刚才我们提到托马斯?阿奎那,把希腊的理性精神与基督教精神相结合,实际上这种结合也不是他一个人做的,前面有很长的准备,前前后后也得有200来年吧。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过去的100年,完全是西学一边倒的100年。19世纪后期还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后来打倒孔家店了,就德先生,赛先生了,直到现在的科教兴国。但是我们现在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我们中国今天有两个基本的国策,一个是科教兴国,一个是可持续发展,反映了这个情况。 不客气地说,今天有多少搞科学的,知道科学的来源是希腊,知道这种学问的最神圣之处在于它是自由的学问?从上到下,有多少人不是把科学当作实用工具的?有多少科学家以追求自由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而不是仅仅把科学作为一种职业?又有多少科学家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与民族文化的复兴有着内在的关联?我今天只是把问题提出来,供大家讨论批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8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势”
flowerofmay 2009-3-11 14:31
中国人造字,实在太有学问了,体现出中国人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 比如势字:执力为势;不执力,显然无势。 用势遣词造句:势力;势能;态势;权势;蓄势待发;装腔作势;势如破竹若将其中势字换成执力,其意似乎更好理解。 势不是力本身,但是营造了一种场。研究天下势,其实是研究各方执掌力量状况。实力增强者,势变强,影响力增大;相反势小,则影响力弱。天下势从来不会一成不变,而根据各方力量的改变而变化。 风水轮回转。法国势强时,法语曾风行世界,成为外交通用语言;后来美国势强,美语大行其道;今天,中国势渐强,中文悄然在世界流行。1999年我去美国时,真的没有想到仅仅几年,天下势便成如此模样了。更没想到的是,今年牛年,全世界经济走势居然都要看中国了。 究其根本,势还是源于力! (作于2009年2月3日,北京)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6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部分
张三火 2008-12-10 20:03
今天下午,文史出版社的徐社长和王主任来到我院,召开了编者见面会。日前,文史出版社的社长找到我们学校的医古文老师,说是要出一个系列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共计500册。该系列读本分为几个部分,其中一部分为中医学,想出二十本,希望我们帮助选题。因为是科普读物,要让人们能够读懂,并从中正确了解中医,所以,尽量避免专业术语写作,要通俗易懂,贴近当代生活,可读性要强。 针对上述要求,拟定下列书目: 1、 神奇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2、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3、 中医外科与华佗 4、 孙思邈与《千金方》 5、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6、 宋代儒医 7、 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8、 奇妙的经络 9、 神奇的针灸疗法 10、 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望闻问切 11、 阴阳五行与中医学 12、 历史上的长寿中医 13、 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14、 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 15、 中医养生之道 16、 医疗保健与传统节日 17、 药食同源中医食疗 18、 中医服食及神秘的炼丹术 19、 中医气象学五运六气学说 20、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预计将在明年上半年出版,希望这套系列书能让人们更多的了解中医。
个人分类: 中医研讨|458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文化的优越性:“与时屈伸”的辩证法
可真 2008-10-29 07:12
博主按 :笔者向来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中国文化,言其缺失者多矣,今且换一种眼光来审视,而言其优长。敬请高明驳正。 自西学东渐以来,中、西文化在其日渐频繁而密切的接触、交流过程中,彼此间的碰撞、冲突不断,至今仍然是矛盾重重,但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 除非西方国家运用武力入侵中国,中国人从来没有对西方文化进行过决绝的抵制 ,即使是对西方文化进行口诛笔伐的人,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也未尝真正抵制过西方文化,反倒是,常常的一边在声讨西方文化,一边却在享用西方文化的成果,最典型的事例就是,握着洋笔、点着洋灯、写着反洋的文章,抑或穿着洋服、拿着洋筒、喊着反洋的口号此类情形,就是在我国的爱国主义影视片中都不难看到,至今也仍有人白天开洋车,晚上写回归原儒的文章,抑或晚上在电视机前或电影馆中欣赏洋片,白天在课堂上大讲或在博客上大写西方文化的堕落。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中国文化的优越。 在中、西文化接触、交流与碰撞、冲突过程中,中国人所做出的种种反西方文化的表示,其实都是其文化假象,根本不反映其文化本质。 中国人大抵可分君子小人两大类,君子好名,小人好利。好名者爱面子,好利者讲实惠。大凡爱面子的人,最会口是心非,言行不一,明知中国文化不敌西方文化,可心里不服,嘴上要强,于是最易做出 握着洋笔,点着洋灯,写着反洋的文章 之类的事,其实他们中绝大多数反洋是假,死要面子活受罪是真。而大凡讲实惠的人,最易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当其感到西方文化的传入威胁甚至侵害到自己的根本利益时,就会竭力反洋,宣扬本土文化或其他什么文化是如何如何优越,其实他们中绝大多数反洋也是假,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才是真。远近都不说,只举一个不远不近的事例:文革时作为四人帮之死党的陈阿大之流,他们反洋反得最凶,平时却最爱偷着看洋片《风流寡妇》之类。这看似小事,其实以小见大,这般表面上拒西方资本主义于千里之外的绝对反洋分子,其心里实在一点儿都不反洋,甚至可能还有些崇洋心理呢。小人的反洋通常是嘴上反洋,心里崇洋。 总之,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他们中真正心口如一、言行一致地反洋的人,是极其罕见的。换言之, 绝大多数中国人是并不反洋的,这只要看看平时中国人对待在中国生活或偶尔来访的洋人或老外普遍友善(甚至于显出一副巴结讨好的样子)的态度,就能体会到中国大众内心是怎么看西方的人和文化的。 《周易》是儒家五经之首,《易经》和《易传》最能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特质,其中思想实质为儒道兼综的《易传》所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言,最为典型地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特质。自强不息是说明了中国人从不服输的要强本性,厚德载物则是说明了中国人从不拒外的宽容本性。要强与宽容的结合就是刚柔并济要强是刚,宽容是柔。 刚柔并济就是中国人能屈能伸的大丈夫本性。 这种本性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有时表现为内刚外柔,有时则表现为外刚内柔。内刚外柔是大丈夫之屈,外刚内柔是大丈夫之伸。大丈夫何时屈何时伸,完全看时,是之谓与时屈伸。 与时屈伸也就是《易传》所谓为道屡迁、唯变所适的辩证法,这种辩证法是集中体现中国人大丈夫本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它的精神实质是以我为主的实用主义 。这种实用主义在当代中国最集中地反映在邓小平所谓 不管白猫黑猫,会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的猫论上。所谓会抓老鼠,就是对我有利。猫论的实用主义本质就在于:凡有利于我者,皆可为我所用。至于是用白猫还是黑猫,这是属于时的问题,它取决于时,时宜用白猫则用白猫,时宜用黑猫则用黑猫。时的本义是季节,即所谓天时也。季节是变换的,季节的变换所体现的是天道的变化。所谓为道屡迁,就是指天道变化。所谓唯变所适,就是指顺应天道变化,根据天时的变换而采取合乎时节的行动。能如此行动者,就是与天地合其德的圣人,即俗语所谓俊杰、大丈夫。中国向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之说,此说正在于强调自强有为之人当审时度势而唯变所适,反对不识时务而守株待兔。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犹言大丈夫能屈能伸也。 与时屈伸的辩证法乃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深受其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几乎人人精通此道,仿佛是生来如此。正是这种辩证法,使得中国人决不拒绝对我有利的东西,而不管白猫抑或黑猫,并且只要稍识时务,便知何时该用白猫,何时该用黑猫。在中、西文化接触、交流与碰撞、冲突过程中,只有极少数完全不识时务的人,才会对西方文化进行决绝的抵制,而且这般长有花岗岩脑袋的人在中国是绝对让人瞧不起的,他们的主张也根本没有市场。一般的中国人,不管是爱面子的,还是讲实惠的,都不会对西方文化中那些明明白白地对自己有利的东西采取发自内心 的拒绝态度。 在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上,中国人内部的真正分歧其实不是缘于其文化心理,而是由于其利益关系 ,即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内部利益关系造成了其利害不同的影响,才使他们表现出诸如崇洋、反洋之类的现象,这些现象本质上不过是其内部利益关系冲突的表现。反洋者之所以反洋,除了完全不识时务的因素以外,通常都是出于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或生怕失去自己的既得利益的缘故;而崇洋者之所以崇洋则通常都是没有既得利益可以维护的人出于对反洋者的痛恨或热切地期待改变自己现实命运的缘故。但是, 即使既得利益者的反洋,也只是担忧或害怕与他们有利益冲突的同类会因西方文化的传入而获得利益并因此使他们自己蒙受相应的损失而已,其实他们何尝是出于中国文化原因才反洋的呢?他们不过是想独受西方文化之益,而阻止别人分享其利罢了。 明于以上道理,则知 中国压根儿就不存在拒斥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异族文化的文化基因 ,恰恰相反,中国文化中与时屈伸的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欢迎一切有利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异族文化的。这种以我为主的实用主义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正是中国文化的优越性所在。正是因为有这种文化上的优越性,中华民族才得以生生不息,并且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壮大。
个人分类: 传统文化|6882 次阅读|11 个评论
余秋雨解读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中国文化【转载编辑】
encke 2008-8-12 11:10
(本文中访谈内容来自腾讯网,原文中的部分错别字已更正) 著名艺术理论家、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中的千年一叹,一叹千年,使我刻骨铭心。我为中国能有这样的学者而衷心感到开心和骄傲,他从文学美学的高度苦苦探寻着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中的不朽精髓。今天,余秋雨从奥运开幕式中解读中国博大悠远的中国文化,以及他心目中认定的中国核心元素。让我们细细 地去聆听艺术总顾问余秋雨先生的思考吧 余秋雨先生,居中 腾讯体育讯 8月11日,著名作家余秋雨做客腾讯网大型奥运文化系列访谈节目盛事龙门阵,为你解读奥运开幕式中丰富的中国元素。 主持人贺超: 我完全是一种全新的姿态看这样的一场比赛,到今天我们的 开幕式 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尽管已经变成了昨天的历史,可是这个历史始终停留在每个人的脑海里,我们通过报纸,通过电视,通过网络可以看到很多对于当时开幕式的评论。 主持人王宁: 我觉得我们很多的普通的老百姓回忆开幕式都会用壮观、奢华、美丽、奇妙、惊艳等等等等这些非常棒的词汇来形容它。 奥运是一个宣传中国文化的盛事,在做奥运的时候是宣传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宣传我们中国的现代文化。 主持人贺超: 这么多的词汇形容开幕式是不为过的,你认为用哪个词形容开幕式最好? 余秋雨: 我一定会让你们失望,我拒绝用词汇,因为中国习惯用形容词来捕捉一个非常宏大的现象,所谓的形容词是人们已经形容过很多很多次以后被大家接受的一个固定的圈套。我们去捕捉一个新的现象很委屈那个现象,所以我一般不用形容词来形容它,我们用一种非常实实在在的说法来形容它,我们做学术人都是如此,到最后拒绝形容词。 主持人王宁: 说说您的实在吧!用实在的话怎么形容开幕式。 余秋雨: 我想它有好几个接受层面,第一个接受层面是世界,全世界对它的感觉,现在看起来评价不错。因为世界对中华文化还是有一种陌生感,他们觉得突然成长起来的巨人到底它的文化内涵是什么都不太清楚,所以有那么多的误会,那么多的猜测,那么多的抱怨甚至有那么多的诬陷都有了。这次看到奥运会,以为你们要做宣传,做什么样的带有自我膨胀的东西,你们一下子回到了古代,安安静静的把自己的祖先,曾经美丽过的东西呈现出来,他们会感到震惊,这个效果达到了,大家都觉得很好看,而这个好看又和高科技连接在一起了。觉得高科技和传统文化的组合是一种我们能够接受的美。这是一种。 第二个层次是国内的观众。国内的观众就层次很多了,一般的观众我相信他和文化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好多文化人可能会感到不满足。比如感到人文精神可能不是很明确,不是很感动,但是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他可能就要接受一个盛事大典,就是有一种美丽的热闹的镜头,他们就觉得很痛快。这个目的大概也能够达到了。 文化界和艺术界的朋友,当然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这种非常正常,大家千万不要认为他们是不是在唱反调,不是的,因为艺术的创造是无限可能的,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各种人对于中华文化的把握也不一样,审美也不一样,你认为是不是这个精神,我认为是不是这个精神又不一样,大家如果共同认为是这个精神,表现方法也不一样。你喜欢比如画面的感动,我喜欢的可能不是那么宏大的画面,我喜欢的是另外一种感动方法,可能情况会有一点不一样。 主持人王宁: 有哪个镜头会让你觉得触动您的内心呢? 余秋雨: 整个开幕式当中第一让我感动的是点火,这个点火是太空行走,在人们的众目睽睽之下用这么一种方式实现,我觉得这个构思很好。其次当然我感到是非常好的焰火,是 鸟巢 里边的欢庆直指蓝天,直指夜空,而且把整个城市都包括了,这是那么的绚丽。 还有进入的过程是很好的,是一个画轴,这个也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的符号。这个相当不错。从这个思路下来到做到汉字的部位,文字的部位都很好。我们的活字印刷,在这之前各种各样都不错,甚至于包括孔子的弟子们,穿那个服装的颜色设计,我很喜欢。组合成一种既斯文又宏观的团队,这个很好。但是我如果从艺术的角度探讨,从四个人提携木偶开始,开幕式的脉络开始有点转了,有点零碎,有点转。这个问题后面一直没有能够解决了。漂亮的东西还是很多,船桨,直到点火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这是一个艺术构思上的问题。在精神上我和团队在这个问题上可能会有一个非常正常的重点上的不一样,我比较强调中华文化对现代人的感动的能力还有多少。 就是让人家看的时候,内心的深处会哆嗦一下。 主持人贺超: 您更强调的是一种传承下来的东西,因为您会感动。 余秋雨: 不完全是这样的。希腊的雅典奥运会有一些感动的东西,我们这个是非常漂亮,非常宏观,但是总的说来比较外层,这些东西的选择都比较外层,我相信这些导演的思维,我们要呈现大的仪式当然需要外层,但是当外层还没有找到精神内核的时候,这个外层就会显得比较零碎,比较浮面,有的时候会显得比较冗长,比如我找到一个卷轴,卷轴很好,后面反复出现的时候,有的地方就出现稍稍有一点勉强,这个有可能。解说也是一样,有一些片断的演绎过程也会显得有一些冗长了。所以关键就是感人的地方还需要寻找。 主持人王宁: 我突然间发现,其实很多的网友在评价开幕式的时候确实没有用到感动、动人这些词,基本用的是震撼。 余秋雨: 我认为,有的网友有的朋友批评它是人海战术,这个批评是不对的,因为在这么大的场合里面需要人多这是必然的。我后来做过艺术总顾问的,世界团奥会的开幕式,他们是减少了人,但是他们是做出了一个S形的流动体,还是有很多人在那里走,人海战术的批评是不公平的。和我有差距的问题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留存到今天的古文明,一定还有更多的精神价值的东西,除了这个和字之外,还有更多的精神价值让我今天感动,这个需要寻找,我有一些寻找,我的这个寻找的方法可能和学术界的一些朋友比较一体:就是我们在寻找能够让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和在一起、想起它就会眼泪汪汪的一种东西是什么。 主持人王宁: 找到了吗? 余秋雨: 我写了那么多书其实我都在寻找这个东西,走了这么多书,我在18年前辞去了高校校长的职务就是在寻找这个东西,是什么使我们这个民族能够活下来,是什么让我们充满了伤痕的情况下,还不忍离开它,总有一种力量在,就要寻找这种力量。我们开幕式用非常漂亮的方式把我们的一种审美符号宏观呈现,这已经很感动了,我觉得这个不能否定,但是一定还有感动人的内核。 主持人贺超: 我比较赞成您的这个说法,但是我也挺理解他们的这种做法,就是想我们要尽力的表现我们的某一种强大,某一种繁荣的时候,我可能在某一种关注度里会把它外放,就会特别强的这种外在形式的表现。比如说一个英雄,我要表现我特别强悍,特别有风采,我可能会忽略或者会弱化某一种特别人性化的东西。就恰恰您刚才提到我们在中间看不到细节,看不到那种让人感动的文化内涵的存在。 余秋雨: 我所说的感动人的东西,它也是要找到外化结构的,不是说几句漂亮的话讲出来,不是的。就要找到外化结构,这个外化结构是非常难非常难的。这一点我必须要这么说,我们的电影艺术家,我们的现场演出的艺术家们他们这些年来为中国符号的展现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你知道艺术就是这样,有的是主要作用于空间的,有的主要作用于情感的内在的时间的,我个人觉得,这一些年来由于我们电影艺术的成功,由于现场表演的成功,作用于视觉空间的东西特别发达。而作用于像音乐一样,作用于情感内涵的东西的外化我们必须薄弱了。所以不是他们团队的东西,而是整个中华民族在文化呈现上都有这个问题,要呈现一个宫殿,呈现一个海洋般的人群的组合,呈现出非常多的色块的艳丽的搭配,这方面我们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在这里边,还有人之为人,非常普通的人之间的一种今天想起来都要让人很感动,人会发颤的东西,这是需要寻找的。 我多次在美国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演讲的时候,我说你们看到了我们电视剧、电影那么宏大的场面感到有点害怕和陌生,其实我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做过那么久,我想告诉你们,中国真正感人的是万家灯火,千家炊烟。在万家灯火、千家炊烟里边的寻常的人情物理一旦用一种最聪明的方法呈现的时候,让人热泪盈眶,而这个东西又是我们对于世界价值的参与。这个地方就是民族情感和世界情感其实是一致的,就是人类情感,为什么我们在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的有一些画面让全世界的人都掉眼泪了。因为这是民族情感和人类情感是合为一体了,我想我们民族精神当中是有一些东西可以进一步寻找。所以我不认为我们要给团队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只是说他们很成功的完成了一个开始。如果文化界和艺术界对他们有不满足的地方,这正是研究的新的起点。 主持人王宁: 我们的团队已经开始发现或者是开始寻找这些令人感动的东西,比如说最后姚明拉着小林浩的手上台,可能也是希望能够通过一种共通的语言或者是共通的环境让大家感受到那个令人感动的一刻。包括在升国旗的时候我们的那些棋手一丝不苟的那些动作已经延续了日日夜夜,但是在这一刻他们体现出来的那些细节还是让人感动的。 余秋雨: 你刚才讲到的姚明领着那个小小孩走的时候,那个当然是令人感动了,如果我参与的话,我会强烈的要求把这个小孩的来历说得更明白一点,不是用语言来说,而是用从废墟里边背出来的好几个小孩救出来的这么小的生命,生命的起点,这是生命的极致状态就是我们的巨人姚明,奥运会就是要展现人类生命的极致状态,但是它的起点是什么呢?我们的汶川地震已经发现了,这里边是有一个仪式存在了,我所寻找的人类学的人性仪式,这里边会有找到,不是说找不到。有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时候,歌唱祖国9岁的小女孩,就是她的衣服,她的眼神,她的面对如此空旷的场面和如此多的人毫无害羞和恐惧的那种坦然,这让人感动了。我看到电视报道海外的很多人看到这个小孩就掉眼泪了,好多华侨就掉眼泪了,这个就是一个仪式出现了,它没有讲语言,就是这么一个形象让人感动了。 主持人贺超: 这个小孩的父亲是我们的新闻同行,我们法制晚报的一个摄影记者。据说这个小姑娘是在参加张艺谋的奥运歌曲竞选的时候从里边被张导选中的,选中以后一直特别保密,截止到开幕式之前都没有公布出去,所以没有人知道。当时她父亲带着她上 北京 各个商场挑衣服,挑了很多很多衣服,当天晚上我们看的这个红色的衣服是现场挑的。这个小孩天生就是一个不怵事的小姑娘,那么大的场面自己一个人上去唱,和她的天性有关系,她非常放松。 余秋雨: 到仪式的时候,摆脱这个小姑娘本人的经历和本人的素质了,当她出现的时候,她已经成为一个仪式化的象征,她唱中国人都会唱的歌,而且国旗正在行进,唱的人居然那么小的一个小孩,她完全对世界一点儿不惊恐,这个感觉很好,美丽的不惊恐,这个感觉非常好。我喜欢的仪式是这种仪式,而不是说一定是非常蹊跷的大规模的艳丽的不完全是这个。这个要,要的时候最后要落实到这些点上来。让人们的心理情感在赞叹以后还有感动。我们赞叹的因素非常多,厉害啊,好看啊!壮观啊!奢华啊,好多形容词,最后还是让人心头倾情一颤,两颤,觉得身为中国人真是值得的,有这么一点点。 主持人王宁: 其实我觉得刚才余老师说了很多颤,在我们奥运会进行到第三天真的出现了很多,比如说您刚才特别说到了在赞美之中的不惊恐,比如说昨天的郭文珺,她的经历很坎坷,父母离异,她希望把这块金牌作为自己在之前那么多沧桑坎坷之后的一份献礼,她从开始打枪到最后得到金牌就没有笑过,最后升国旗的时候微笑了,这种平和一定是经过世事沧桑的锻炼才得到的,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坚韧的脊梁和精神内核。 余秋雨: 现在我们的志愿者,我看到日本的一个知识,这次惊恐的是奥运村里边的那些大学生,那些志愿者的那种快乐,那种平静让他们惊恐,怎么是这样的一代人,这是他们的心理状态。这个群体的心理状态是我们文化的一个最高的目标,也就是我们都说文化是什么,是潜在的集体心理,这个集体心理我觉得好。现在人们的心态已经大大的调整过来了,您刚才讲的这个运动员,那个运动员都是这种心态的一个呈现。比如 举重 运动员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都是小孩,但是他们完全是像小孩一样天真,非常顽皮的笑,笑完以后,最后教练去拥抱他,那就像回到大哥哥或者是爸爸的怀抱里一样。 主持人贺超: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龙清泉最后试举164公斤的时候他失败了,但是他扔下了,然后微笑了。如果是十年以前,我们的运动员如果扔下了可能会特别沮丧。 余秋雨: 十年前也有极优秀的运动员,我觉得让他作为我们民族心态成熟的一个标志,以后还会这样。比如说一样的道理,我们如果说像龙清泉一样,如果举不好的话,也对举不好这件事情,第一,进行一点自我调侃,第二,再给自己鼓鼓劲,我们中华民族现在如果在文化和人文上遇到外面的各种误会或者是遇到有一些不良的批评的时候,我们也用这种心态,就用平常心来面对了。总之是世界如此之大,文化如此之多,我们也对你们曾经不了解过,你们现在不了解我们也很正常,不生气,不愤怒,不极端。这样的话,我们如果到了这个地方,我觉得我们的文化就厉害了。这个我必须要讲的是,这不是我们刚刚在学,我有一次在中央台曾经有过这个发言,世界上曾经如此大规模的欢迎过世界各国来宾的其实只有一个国家,就是中国,什么时候?唐代的长安,尽管那个时候谈不上奥运会,但是你想想看,这是什么概念?当时的罗马城不到五万人,长安是100万人,70几个外交社团,我们长安城里面吃的是阿拉伯面食,用的是罗马一粟,看的是印度杂技,穿的是波斯的服装,世界各国的宗教在我们那儿都有他们的教堂,中国人已经很习惯于用平静的心态面对丝绸之路来的各国的客人,这种平和的心境,从容的心境希望能够在我们新的世纪不仅复活,而且更好的弘扬。 主持人王宁: 开幕式上孔子带着三千弟子入场的时候,耳边相起了四海之内皆兄弟,为什么人能够宽容,还是我们的心态的力量。 余秋雨: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是不是这次奥运会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结合,我说你搞错了,这里没有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区别,因为奥运的梦是同一个地球,是不分东西的,是人类共同为健全和友爱所缔造的一个梦,这个梦第一个内容是健全,第二是友爱。上次在中央电视台一个节目里面我就讲到,我曾经在奥林匹亚的一个最早的运动场里我呆了很久,而且我自己还跑了一圈,我在想,当希腊的运动员开始在长跑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在做什么,我当时就想起,我们的祖先其实已经说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已经说出有朋自远方来,已经说出君子当自强不息这样的话,而且每个君子不仅仅是诗书礼乐,而且都要学会射箭,都要学会驾驭车马,都要很强健的,老子这样的人为了步送,他十天十夜的走,他是也好的射箭能手。他们在做古代奥林匹克的时候,我们中国的祖先也在追求健全和友爱的梦。 主持人贺超: 那您说夸父追日不就是马拉松吗? 余秋雨 : 还有墨子。一方面走十天十夜,还有脑子里面想的是兼爱。不要打仗,非攻,同时自己也要走那么多的路,加在一起就造成了一个古文明,世界各个古文明都在追求的梦,唯独我们这个梦没有中断。看起来好像我们中间有一段不好的历史,但是文化没中断。 主持人王宁: 刚才特别说到的射箭,要简单的呼吁一下,题外话,因为现在射箭是韩国的长项了,也是他们的强项,刚刚的赛事是男子我们的团体射箭冲进了四强,这是历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昨天的时候是中国的射箭得到了团体的银牌,今天如果男子能冲到决赛里面,就证明我们中国正在拾起我们已经丢失这么长时间的文化,肩负在我们身上这么重的责任已经在往前走了,这个希望是一个好的开始。 余秋雨 : 奥运 一方面我们会重温我们过去的祖先的健康的梦,另外一方面,这个梦是没有国界的。为什么叫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们的有一些技艺,如果外国学得好也好,如果有一些技艺,中国学得也特别好。互通有无比较好。 主持人贺超: 这儿有一个简单的资料,您刚才提到日本人,日本NHK电视台在转播了我们的 开幕式 ,著名的歌手谷村新司,这个人其实非常值得一说,当年在80年代的时候很多港台歌手翻唱的歌曲全是谷村新司的歌曲,他们底下有这样的评价,中国做事的规模太惊人了。还有人说,汉字的绝美被表达得淋漓尽致,书简让我们日本人应该觉得感谢中国文化才对。还有说, 鸟巢 放鸽这是多么动人的创意,太极拳是刚柔并济,潺潺流水与鸟语花香展现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这是外国人眼中我们整个开幕式带给他们的触动。 主持人王宁: 中国我们有一个统计,有58%的观众朋友们认为这次奥运会开幕式很成功,有24%的朋友觉得还可以。在为你为奥运开幕式打多少分的100%的是19%,90到99分是42%,80到99分是35%了。应该是良好了,在我们的卷子中。 余秋雨 : 这部作品我们不能以一般的艺术作品的评判来看。我是非常强调现代的戏剧美学,所谓现代的戏剧美学是一定要和它演出的效果和面对的观众的群体的接受程度要直接有关。你不能单纯的来看我们好还是不好。这个没有这个标准,这个标准一定要和我们面对的是40亿观众,他们绝大多数对中国文化一无所知,这是一个前提在。我们也唯一的获得了一次向全世界展示的机会,面对这个机会我们能做的事情是要提供几个符号。这几个符号是外国无法重复的,凭心而论,这几个符号的开头的卷轴还有活字印刷的选择是非常精彩的。 主持人王宁: 那29个脚印我很喜欢。 主持人贺超: 太出乎意料了。 余秋雨 : 这是蔡国强他们想出来的。四大发明和文化观念有一点点差异,我在中央电视台的歌曲大奖赛讲过,因为四大发明的重要性我还有一点不同的意见,因为四大发明重要,但是不是说中国最重要的发明是这四大,这是当时在近代以后在欧洲产生了传播和影响的是这么几种。而中国自己的主要的发明我想第一是我们是农耕文明,它的天文立法应该是第一项发明。第二我们永远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医中药是它的第二发明,这个很重要。比我们现在讲的更重要一点,但是这个因为世界都了解,所以表达起来方便。 主持人贺超: 像本土文明是四大。 余秋雨 : 前面两种,印刷和造纸比较好,后面两种表现比较薄弱。也难于表达了,所以不要过多的强调四大发明,其实几大几大我是不太喜欢的,我比较喜欢的是你抓住了哪几个符号,透彻的呈现其实就可以了。 主持人王宁: 刚才余老师已经充分的表达了自己一直以来把持的一种精神,就是不极端。绝对不用特别极致的词语,包括不用多么华美的形容词。刚才在聊天的时候余老师特别告诉我们说,他还是会说这次开幕式当中某种不足,他绝对不会只唱赞歌,只说好。这才是我们所有的网友最希望看到的,因为我们是说实话的媒体。 主持人贺超: 我们做了十个精彩瞬间,我们看一下,这些都是我们网友公认认为是非常美的。我们和你们的公认结合起来,然后我们再说缺点。我得先问一下您,您能记住的十个精彩瞬间您跟我们说一说。 余秋雨 : 我刚才已经讲过了。 主持人贺超: 各位先看。这是我们网友选出的十大震撼人心的瞬间。正在收看我们节目的朋友你也可以看看这十大精彩瞬间和您能想象的十大精彩瞬间是否能够结合。 主持人王宁: 焰火点亮日晷。 主持人贺超: 这是大脚印,特别精彩。 这是长卷。 主持人王宁: 火树银花。 主持人贺超: 这是五环。 主持人王宁: 听说这是一个航空的材料制成的。这是龙柱。花季女孩飞天。 主持人贺超: 太极的那个。这是最绚丽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咱们这个火炬的造型。我觉得像中国古代长袍卷的瞬间卷出来的火炬。 主持人王宁: 刚才那个您觉得跟您的共识是一样的吗? 余秋雨 : 有点不一样,我喜欢的都有了,对于龙柱我没有那么看好,对于小女孩飞起来也没有那么看好。还有对于祖国山河的拥抱,这三个没有进入到我所选的最精彩的东西。 主持人王宁: 其实我觉得开幕式是我们开始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一个起点,因为最近我看到很多世界级的名将都在逛秀水,昨天是阿根廷队在中国买中国结和小火柴盒,我们中国的名将赵蕊蕊在买门票。然后印度的巴比在买长衫。您觉得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文化符号? 余秋雨 : 这个民族给人家的生活的体验非常的细节是零售。我们到哪儿去也一样,我总要到市场里面看一看,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种以政府行为,以官方行为表现出来的某一种隆重,这个隆重也需要,隆重完以后我们要正常生活,大家对于城市的接受是什么?它这个信号是不是和我们日常生活的信号能够对接。我的日常生活的信号,因为每个人,包括你,包括我,包括他,我们这些人的生活是寻常人的生活,我们这些寻常人的生活如果对接的话,我愿意住在这座城市,我不但愿意住在这座城市,我甚至愿意把爸爸妈妈都带来,这是了不起的评价。原因何在,原因就是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上对接了。现在如果我到中国的城市去有一些市长或者是市委书记跟我讲,我们要造高尔夫球厂,我们这儿要造多少的 网球 厂,这个跟一般的旅行者和度假者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一般的旅行者想有多少好吃的东西,有多少可零售的东西,有多少干净的街道,有多少非常舒服的可以居住的地方。我们中国在接纳世界各国宾客的时候也要明白这一点。第一,我们一般人瞧不起的秀水街,显然是他们的热点,哪怕是最高贵的,我看到电视里报道有好多国家的皇室成员都在秀水街,并不是他们经济贫困到秀水街去,是因为他们愿意到那儿看民间的和他们自己有关的,他们也不是居高临下的了解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也不是,他们就自己作为一个寻常的人他需要这样走。这一点非常重要。第二点,他们也非常希望能够进入一种自我参与和创建过程。 所以他们可能对798也比较有兴趣,据我所知,因为哪种长期不是我们博物馆凝固式的创造,它本身属于创造过程当中,在看的人他们自己也有所参与,这个他们会比较喜欢。你刚才讲到非常重要的一点了,我们中国在大期的时候除了像开幕式这样的辉煌呈现之外,还有一个背景,这个背景就是从容的,充满幸福感的,充满安详感的那个可爱的自然生态。这是世界各国都非常愿意面对的,他们也不相信我们有这样的生态,我可以说,我国外走得多,他们总觉得我们这儿是全部自由都没有的,都没有自由,都觉得过着非常恐怖的生活,好多人都非常可笑的在做这么一种幻想,哪怕是智商极高的一些欧美教授都在做这种幻想,其实我们的寻常生活是非常可爱,甚至某种意义上比我们大的典礼还可爱,比我们大的演出还要可爱,是我们千百万人的日常生活。我这次到四川地震现场看到地震灾难地方的日常生活也让我很感动,它就是日常生活起来了,该卖的还在卖,该买的还在买,该打麻将的还在打。中国人的这种乐观的,幽默的一种拥抱生活的一种精神在那儿获得一种很好的体现。何况我们这儿并没有遇到局部性的大灾难的情况下,那人们的生活变得更有吸引力了。这个我觉得比仪式还要重要,比演出还要重要的中国文化的大背景。 主持人贺超: 其实我们今天的谈话也像开幕式一样,会形成一个前后呼应,您刚才的那句话也呼应了刚才说的八个字,万家灯火和袅袅炊烟。真的融合成为我们最美丽的生活画卷了。 余秋雨 : 这个画卷也是我们的文明成为千年不倒,而且唯一留存到今天的魅力就是这个东西,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很多文化人和历史学家所说的是那些金戈铁马,那是搞错了,那些王室里边,这个弟弟杀了那个哥哥,这个爸爸杀了那个儿子,这个其实不重要,它真的不太决定一个文明的盛衰,只是决定一个王室的盛衰,后面换了一个接班的人可能很好,就把这个东西都抹去了,但是我们有的时候文化学者不是说他们不好,他们有的时候可能太忙,有点懒惰,把过去历史上已经编好的故事我们再编成电视剧,编成什么,完全基本上顺着这个思路来的,那个有点不好。这次奥运会包括我们开幕式的很大的功劳就是我们开始重新以巨大的热情和全世界人民一起重新读解中华文明。以我们巨大的热情和全世界人民一起重新阅读中华文明,这是非常好。不要再完全读那些老版本了。 我觉得他们的这次开幕式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的,尽管有一些符号是老的,但是耳目一新的展现,重新阅读中华文明,而这个阅读是和全世界人一起读,这是一个壮丽的视野。 而且也让我们每一位网友,每一位听众都好好过日子,好好过我们现在的盛事的日子,很重要。 主持人贺超: 其实这也是余先生今天告诉我们的,最真实的文化,最真实的生活是在我们常态的设备(?)中间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所有的将相贵族到头来可能是戏台上的主角,最后会被刷掉,最后留在最总焰火(?)里的传承会永远流传下去。 主持人王宁: 看到您的书了,这是您重新开始阅读中华文化的开始和寻觅吗? 余秋雨 : 这本书我写了20几年,看起来是薄薄的一本书,当时我觉得中华文化的历史要重新读解,我知道我不能那么懒惰光看那么多书,文化大革命时我逃到山里边,突然遇到蒋介石的一个图书馆,我在那里读了很多很多古书,但是我后来发现,光阅读不行,而且我读了那么多了,所以我就开始用自己的脚步行走。我行走代价很大,在17、18年前你没有犯错误是很难辞职的,我辞了23次终于被批准,然后我放弃一切就开始去走,这个动力在哪里呢, 我就坚信中华民族一定有一种非常动人的东西让我们受尽艰苦也不忍离去,它一定有一种力量在。 尽管我一生受了那么多的委屈,我家里有很多人死于灾难,如果再投生的话,我大概还是选择中国,有很多理由,其中一个理由是唐诗,唐诗太美了,还有其他很多很多理由,这是我寻找它的一个理由。我觉得光在中国讲中国还不行,还要和埃及文明和巴比伦文明对比一下,走了17、8年才变成这样的书,这是边走边写,这本书名是《寻觅中华》,这本书如果用中国的语言就叫一个人心中的中国文化史,我自己感受最深的文化史,有的是面面俱到的,有的不是,有的是我自己心中的,这就是我自己心中的文化史,从最早的皇帝到夸父追日,实际上在写的过程当中我当然要走很多地方,有一种刺激性的感觉,所以就写了另外一本叫《摩挲大地》,这本书准备出六本,我的文笔生涯就是向读者的一个汇报。 主持人王宁: 今天我们因为时间关系,我们的访谈马上就要结束了,最后一个问题,来问问老师他最喜欢看的奥运比赛是哪个? 余秋雨 : 我因为是这样的,昨天看了中国和美国的 篮球 比赛,因为它实在是那些人太吸引我了。 主持人王宁: 是美国人吸引您还是中国人吸引您? 余秋雨 : 都吸引,我在美国时代广场看到姚明的相竖在那儿,觉得非常的吸引。凭心而论,我要看赛况,有的时候很难说自己喜欢的运动我一定要仔细看,有的时候就几个运动员表现得特别好玩,我就喜欢这个了。 举重 ,我个人来说不是特别喜欢,这几个小孩表现得特别好玩,就引起我非常好的关注。 主持人王宁: 我们一点一点欣赏吧!带着我们美丽的眼睛。 主持人贺超: 我们今天聊了很多关于开幕式的很多的回忆,余先生也在这儿讲了他对于文化,对于中国文化包括自己文化的一种解读,我们可能这辈子都没有办法像余先生那么优秀了。但是我们可能也不能像他那样走很多国家,我们现在生活在 北京 ,有很多的朋友来到北京,四海一家都在北京,当我们身边有外来的朋友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我们心中的北京的样子,我们心中的中国文化的样子解读给他们,让他们更了解我们。 主持人王宁: 而且最重要的是像刚才余老师说的,要相信自己,要热爱我们自己的文化,和余老师一起无论是在文字当中还是在旅途当中去寻找我们中华的根,记住就像余老师这本书里面我刚刚看到的一句话,记住,你有美丽的基因。
个人分类: 随意随想|9307 次阅读|2 个评论
“去中国化”运动只能引起中国对美国善意的警惕
杨学祥 2008-8-5 08:31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左兰成、司马源发自北京 7 月 31 日 ,美国国防部公布了《 2008 国防战略》报告,这份 23 页的文件解答了包括美国军方对华战略在内的诸多问题。与 2004 年版的美国《国防战略》只明确提到一次中国不同, 2008 年版多达 17 次。中国不断推进现代化并发展军事能力的主要着眼点是台海冲突,但这也能在其它意外事件中派上用场。美国国防部将通过引导和防范,来应对中国不断增强的军力及其使用方式的不确定性。我们将继续改进并完善必要时对中国做出反应的能力。我们将继续向中国施压,要求其增加国防开支、战略、计划和意图方面的透明度。我们将与美国政府其它部门合作制定一项全面的战略以引导中国做出选择。 国防大学海军少将杨毅认为,在美国看来,中国发展对他的霸权是一种威胁,但美国对待这种威胁,不是采取过去的遏制和对抗政策。美国很清楚,这样会把事情搞得更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所以正如这份报告中所强调的那样,美国选择引导( shape )和防范( hedge )。 事实上,美国文化对中国的引导( shape )和防范( hedge )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好莱坞、《时代》周刊和《科学》期刊封面成为中国文化名人争相追逐的目标,引领中国科学文化新潮流。美国境内的中文网站不断发起一场场去中国化运动,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医到中国地震预测(首例海城地震预测已被世界公认),一概都被列为伪科学;从中国科技部到中国顶级科技期刊《中国科学》,一概被批为支持伪科学。美国掀起的这场去中国化运动值得关注。 美国文化科学的先进性不容否认,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是客观存在。美国人不能指望中国完全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进入美国文化。因为美国可以豢养少数境外的文化俘虏,却不能养活大批中国文化人。同样,美国可以优待中国的少数精英,却无法维持中国为数众多的平民生活。中国的问题还是需要中国人来解决。去中国化运动只能引起中国对美国善意的警惕。 应该承认,美国文化科学也不是完美无缺的。短暂的历史和唯利是图的传统,在世界的形象多受非议,难以取信于天下。中国有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美国存在于世是合理的,中国存在于世也是合理的。互利互信才是共荣之道, 据《财经网》记者李虎军报道,几年前发端于中国的人兽混合胚胎研究,已经在英国生根发芽。 7 月 18 日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开幕的 2008 欧洲科学开放论坛 (ESOF2008) 上,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干细胞生物学实验室主任斯蒂芬明格 (Stephen Minger) 博士讲述了人兽混合胚胎研究落户英国的曲折经历 。 今年 1 月,明格博士领导的研究组和纽卡斯尔大学的一个研究组,首次获得英国人类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 (HFEA) 颁发的人兽混合胚胎研究许可。英国议会下院则正在审议一个新的人类授精与胚胎学法案,新法案如果通过,人兽混合胚胎研究将在这个欧洲大国获得明确的法律支持。在英国发生的这一切,会给欧洲乃至全球的干细胞研究和再生医学带来深远影响。而明格博士等科学家之所以提出人兽混合胚胎研究的想法,得从一位中国女科学家说起 。 2003 年 8 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盛慧珍教授的研究小组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英文杂志《细胞研究》上发表论文报告说,通过融合人兔细胞,得到了胚胎干细胞。这是世界上第一篇关于人兽细胞融合,或者说人兽混合胚胎的正式论文。 2001 年,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的陈系古教授曾宣称获得了类似研究成果,但由于未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没有获得国内外同行的普遍承认。明格博士对《财经》记者说,他正是在看到盛慧珍研究组的论文之后,萌生出了在其实验室也开展人兽混合胚胎研究的念头 。 中国期刊绝不像有人描述的那样支持伪科学。可以对比的是,韩国的黄禹锡曾于 2004 年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论文称已成功克隆出人类胚胎,但最终被证实造假根本没有一起成功的例子 。有谁攻击过《科学》杂志支持科学造假吗? 容忍西方科学杂志的错误(美其名曰对科学的宽容),攻击中国杂志的权威性(美其名曰捍卫科学的纯洁性),双重标准的美国传统令世界瞠目。 美国对中国的引导( shape )和防范( hedge )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 左兰成,司马源。美 08 国防战略 17 次提到中国 明确指出对华防范。 2008 年 08 月 04 日 10:53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2008-08-04/105316057651.shtml 2. 李虎军。人兽混合胚胎旋风刮到欧洲。百灵网 2008-07-19 18:33:00 。 http://news.beelink.com.cn/20080719/2555374.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798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