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睡眠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321,睡大觉(外一篇)
yindazhong 2010-3-21 19:01
今天是第10个 “ 世界睡眠日 ” 。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当年在农村插队常说“没钱打肉吃,睡觉养精神”。现在改职业,研究生命科学了,睡眠机理也成了经常思考的问题之一。 睡眠不足可导致人体机能发生紊乱。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健康人能忍受饥饿长达3个星期之久,但只要缺觉3昼夜,人就会变得坐立不安、情绪波动、记忆力减退、判断力下降,甚至出现错觉和幻觉,以致难以坚持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医学研究表明,偶尔失眠会造成第二天疲倦和动作不协调,长期失眠则会带来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出现障碍和工作力不从心等后果。 记得十年前把衰老和睡眠生化作了一个大胆的链接,在大化学家鲍林创办主编的《 Medical Hypothesis 》发表了一篇‘天方夜谭’文章 : “去羰基应激是否就是睡眠过程重要的抗衰老生化 ? ( Is carbonyl detoxification an important anti-aging process during sleep?(原文附在本文末尾) )”。一晃十年过去了,衰老之谜已成过去,睡眠之谜应该走上前台。 下面先附上一篇相关的论文,供科学家伙(陈安专利词汇)们一起来烤烤火,做做白日梦如何? 睡眠生化机制初探 何志恒,印大中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衰老生化实验室, 中国湖南长沙 410081 ) 摘要: 关于睡眠机制的研究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运用细胞电生理学来研究睡眠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由于种种技术上的困难,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多集中于临床和医学范围,例如嗜睡症、抑郁症等。虽说睡眠的节律性较易理解,但作为其本质——睡眠的基因和分子水平的自动平衡调节仍是一个迷。细胞因子( IL - 1 和 TNF α )对睡眠的诱导作用已显示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睡眠的可能性。到目前为止,关于睡眠的功能已有不少理论和假说,但人类对睡眠的生化机制的认识尚处于起步阶段。 关键词: 觉醒;快波睡眠;睡眠机制;慢波睡眠 The Elementary Studies of Biochemical Mechanisms of Sleep HE Zhi-Heng, YIN Da-Zhong ( Laboratory of Aging Biochemistry ,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 Changsha 410081 , Hunan , China ) Abstract: Sleep research is an old discipline. Over the past century, much progress in the field has been achieved, e.g., through the cellular electro - physiology. Due to some unsolvable technical difficulties, sleep researchers are more focused on clinical aspects of sleep problems, such as narcolepsy, depression and so on. Although the circadian component of sleeping comparatively has been well understood, the homeostatic component - the true essence of sleep - remains a mystery. The induction of cell factors ( IL - 1 and TNF α ) to sleep has shown the possibility to understand sleep in molecular level. So far, there have been a number of theories and hypotheses, but humans ’ knowledge about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sleep are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Key words : awakening; rapid eye-movement sleep (REM); sleep mechanisms; slow wave sleep (SWS) 自古以来,睡眠占据了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生命 1/3 左右的时间,是生命过程的一大奥秘。由于睡眠研究涉及面宽,难度大,诸多领域的科学家都在不断进行探索。 1949 年Moruzzi和Magoun揭示了觉醒状态的维持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作用有关,该发现标志着关于睡眠的神经科学研究的兴起 。随着 1953 年电生理研究对快动眼睡眠( REM )的发现,睡眠神经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 1 细胞电生理学研究与快波及慢波睡眠 电生理学从细胞水平上把睡眠和觉醒成功地联系在了一起。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运用离子通道和基电流( elementary currents )假说成功解释了睡眠脑电图( EEG )的形成机制。加拿大学者 Steriade 的研究表明:小于 1Hz 的低频振动协调着各种睡眠节率,如:慢波( 1-4Hz )、纺锤波( 8-13Hz ),和高频波( 40Hz ) 。 REM 是由Jouvet 40 年前发现的 ,它由脑干中心引发,并与边缘区域(如:杏仁核,扣带回前部)的显著激活作用有关。Maquet 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处于工作状态下活跃的大脑区域在 REM 状态下又被激活。该结果与Wilson和McNaughton 对大鼠的 SWS 研究结果有类似之处。然而睡眠过程中再激活的特征有待进一步解释,因为被训练过的大鼠在觉醒的安静状态下也能出现再激活现象 。关于代表深睡状态的慢波睡眠和睡眠中的异相期和梦境等已有许多专门论述,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作赘叙。 美国学者McCormick 详细研究了在以上振动频率下的离子电导率和它们受上行网状激动系统的调节情况。通过研究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组胺和谷氨酸代谢亲和受体(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 )的作用,尤其是 1,4,5- 三磷酸肌醇的生成而实现了睡眠的细胞电生理研究。很可能谷氨酸代谢受体也具有激活管理大脑皮层Ⅳ的肾皮质神经元的功能,这样就构成了“下行激动系统” 。 对于产生 REM 的脑干神经中枢群的研究也很成功。该研究还在下丘脑和前脑基底部进行了成功的重复,该区域是控制和协调慢波睡眠( SWS )和 REM 的神经元集中部位。美国学者McCarley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在长期的觉醒状态下,腺苷在前脑基底部积累,并通过其受体将腺苷定位于神经元中 。日本的Osamu Hayaishi 的研究同样指出腺苷在调节睡眠和觉醒中起关键作用,虽说该作用对于前列腺 D2 来说是下游的。但必须指出还有许多矛盾的地方,希望能从所涉及的各类细胞来解释,包括它们的(神经)输入与输出以及调节其活动的化学物质。 本人利用 KT88 - AV2000 数字视频脑电地形图监测了人在正常状态下由觉醒致深度睡眠的不同阶段,枕部的 EEG 呈现特征性改变。随着睡眠的加深, EEG 表现为频率逐渐变慢、振幅加大, δ波所在比例逐渐增多。( Figure1 - 5. ) 2 睡眠的昼夜节律和自动平衡 在不同的研究水平,对于区分组成睡眠的两个基本要素:平衡和节律的理论和实验是认识睡眠要素的重要进步 。睡醒平衡,或称之为睡醒稳态,是指处于觉醒的时间越长,所需睡眠的时间就越长;节律则与每日睡眠的习惯性时间的改变有关。这两个要素在人类身上可运用强加的去同步化实验来分离。 睡眠的节律性要素较易理解,其功能就是根据日夜交替来调整人体处于一系列的行为状态中,其作用机制最终将通过基因和分子水平的研究了解清楚。例如:运用双光子显微技术,美国的Gillette 研究表明谷氨酸和乙酰胆碱通过作用于细胞的 Ca2+ 库,引起 Ca2+ 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释放而引起明显的上交叉核节律钟( suprachiasmatic nucleus circadian clock )的变化。 作为睡眠的自动平衡调节至今仍然是一个迷。许多研究表明该要素可从 EEG 的慢波睡眠的时间长短和总量上得以表现(Borbély )。例如:慢波睡眠在睡眠剥夺之后的增加。在处于冬眠,甚至是一般麻痹状态下也可出现 SWS 增强的现象,这非常有趣并且暗示睡眠能进行活跃的身体修复过程,而此过程在低温代谢状态下是不能进行的。然而,由于对影响睡眠的局部调节因素──生长因子、细胞素和其它分子正在研究之中,所以该修复过程的本质还不清楚 。尽管如此,可自动平衡这个因素似乎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它存在于被研究过的所有哺乳类和鸟类中。有证据表明果蝇也同样具有类似的睡眠状态,在长期的睡眠中其感知阈增大;若被剥夺睡眠达 12h 之久,则显示出睡眠反弹,即受试对象长期被剥夺 REM 的情况下,一旦得以宁静地睡眠,就使 REM 增加而得到补偿。现在对大鼠和果蝇在睡眠周期中基因表达的变化的分析正在一步步揭示与行为状态有关的许多体内分子的作用。 3 睡眠和细胞因子 已报道的睡眠因子包括单胺类和多肽类因子等。细胞因子诱导睡眠的研究目前主要在生化和神经元水平上进行。例如白细胞介素( IL )、干扰素( IFN )、集落刺激因子( CSF )、肿瘤坏死因子 (TNF) 、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羰基毒素等,他们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同时,也发现细胞因子与睡眠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在动物实验中, IL - 1 注射后数分钟,即可引起 SWS 的增加; IL - 1 β无论是直接注射到脑还是静脉注射,均可引起 SWS 持续时间和幅度的增加。有研究发现 IL - 1 的效应依赖于其运用的剂量和时间的长短,小剂量 IL - 1 β促进 SWS ,而大剂量 IL - 1 β则抑制 SWS 。 同样发现 TNF α无论是脑室注射还是静脉注射,均使 SWS 增加;因此, TNF α对睡眠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大多数实验均证实:睡眠剥夺后,其血浆 IL - 1 和 TNF α样物质升高,从而促进睡眠,达到维持机体平衡的目的;如表达量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则会损伤机体免疫功能。 人体的睡眠研究表明,剥夺睡眠后尿液中氧化和糖基化代谢产物会大幅度增高,说明缺少睡眠造成的生物垃圾产物的蓄集和生理平衡的打破。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目前正在兴起。 4 临床研究 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大量的工作集中在对于睡眠的临床研究。在对狗进行了长期地研究后,美国科学家 Mignot 正在进行与嗜睡症有关基因的筛选。该症状的特点是患者在觉醒状态下突然进入 REM 。法国巴黎的Adrien 和美国的 Gillin 报道了睡眠和抑郁症之间的有趣联系 。这是一个复杂的研究,似乎完全的睡眠或选择性的 REM 剥夺可减轻抑郁症,若患者再一次睡眠,则又可出现抑郁症。但相反的是,一些抗抑郁剂,特别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消除 REM 达几个月,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后果。 我国临床部分的研究偏重失眠和睡眠呼吸障碍的诊治两方面。前者包括各种中西药物,推拿,按摩,针灸和生物反馈等 ,后者着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sleep apnea syndrome , SAS )的诊断和治疗 。 5 睡眠的意义 为什么睡眠对人类如此重要?现代科学一般认为,在睡眠过程中,大脑和神经系统得到了修复整理,营养补充,能量储存。因此有人用三个“ R ”( Repairing, Restoration, Regeneration )来描述这个过程。 19 世纪 20 年代的后半期曾有人进行过人的断眠实验,有三个青年人坚持断眠了 90 个小时,结果虽然他们的感觉、反应的敏捷度、运动速度、记忆力,以及计算能力都变得迟钝。其中一个人,在断睡第二个晚上出现了幻视,体温下降等异常状况。还有些科学家发现与发育密切相关的“生长激素”在夜间比白天分泌得多(哈达等, 1966 年)。最近又进一步确认了生长激素分泌旺盛的时期是在 SWS 阶段(高桥等, 1968 年) 。然而,睡眠过程到底如何驱除疲劳,恢复脑力和体力,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现代科学对于神经和大脑的睡眠生化过程了解得还很肤浅。 在诸多假说中,一些假说认为睡眠在某种程度上与学习和记忆有关。在睡眠的纺锤波和慢波阶段,伴随着突发性放电,该现象虽到目前为止还未得到直接证明,但由于大量 Ca2+ 流入神经元而造成电生理改变的可能性是有的。英国的Berridge 提出了他个人的观点,认为内质网是神经元内的神经元。内质网是一个延伸到细胞各个角落(包括神经元的树突和棘突)的连续的网状结构。该结构既可通过其上的电压和受体门控通道,使 Ca2+ 进入其中,成为 Ca2+ 库;又可作为瞬间 Ca2+ 流的源泉导致反馈现象,包括 Ca2+ 波。这种 Ca2+ 的释放是一种信号机制,能有效的调节神经的兴奋性和基因表达对环境的可塑性、适应性。因此,很容易想到在 SWS 期间, Ca2+ 流入能诱导基因表达,从而产生长期的适应性变化。 然而,虽然在睡眠中可能存在其他调控机制以保持体内平衡。但有证据表明,正常的与睡醒平衡(睡醒可塑性)有关的基因表达是在觉醒期间被诱导的,并非睡眠期间。例如:在觉醒期间, CREB 的磷酸化,以及其它转录因子和一些早期表达基因的水平都很高,而睡眠期间则很低。近年来,一种早期表达基因, Arc ( activity-regulated cytoskeletal ),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为 Arc 选择性的出现于被激活的突触中,而且这种现象仅出现在觉醒期间而非睡眠期间(Tononi)。事实上,不论睡眠是否对于可塑性重要,但运用觉醒和睡眠之间的比较可了解可塑性变化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调控相关。对于在睡眠期间各种与可塑性标示物水平低的原因目前认为是在睡眠期间特定的神经调节系统处于休止状态,如:去甲肾上腺素系统(而不是血清素激活系统) 。目前一些实验室(Borbély,Krueger,Tononi )正在进行相关地研究 。最近Siegel 用一种原始的单孔类动物 ── 针鼹所作实验的结果还显示了一种复合的睡眠前兆现象 。 刘同想等人的研究表明 :长期睡眠较差的老年人老年环、老年斑、脱牙数得分、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慢性胃炎、糖尿病患病率及血清过氧化脂质( LPO )明显偏高,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明显偏底,提示睡眠质量差对老人健康有害,并可加速衰老。最近美国芝家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人如果一段时间睡眠不足,身体会出现衰老症状,严重者会患上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提示衰老过程与睡眠有密切的相关性。 印大中 教授最近( 2000 年) 根据衰老生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睡眠过程的神经元膜的去毒化假说,认为觉醒过程中种种生化副反应(如氧化和糖基化)造成的垃圾堆积造成了神经系统的“疲劳”。指出睡眠过程的单胺复原(去羰基毒化)可能是重要的睡眠生化机理或者就是日复一日的“返老还童”过程。 睡眠到底是生物体的局部现象还是总体的现象?单个神经元能睡眠吗?神经元会感到累吗?其原因是什么?睡眠到底能提供什么益处,致使大脑如此地依赖于睡眠?睡眠能否促进突触生长或重塑? SWS 和 REM 具有相同作用 ? 或者互补作用 ? 或者根本毫无相互作用? 这些都是当前睡眠研究的疑点和兴趣点。 6 展望未来 总而言之,“人为什么要睡觉?”从分子水平上来讲,现代科学对于这样一个似乎简单的问题不是“不甚清楚”,而是“甚不清楚”。 目前,与睡眠科学相关的大脑神经生物学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都很重视的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睡眠的奥秘正在被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逐步解开。 7 致谢: 衷心感谢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的湖南师大衰老生化室的印大中教授,李国林、李莉、刘希彬等研究生以及本科生李莉、张志坚等同学。 参考文献 ( References ) : Moruzzi G, Magoun H W. Magoun: Brain stem reticular formation and activation of the EEG . Electroencephalog Clin Neurophysiol, 1949, 1: 455-473. Aserinky E, Kleitman N. Regularly occurring periods of eye motility, and concomitant phenomena, during sleep . Science, 1953, 118: 273-274. Destsexhe A, Contreras D, Steriade M. Spatio- temporal analysis of local field potentials and unit discharges in cat cerebral cortex during natural wake and sleep states . J. Neurosci, 1999, 19 (11): 4595-4608. Jouvet M, Michel F, Courjon J. Sur un stade d'activite electrique cerebralerapide au cours du sommeil physiologique . CR Soc Biol, 1959, 153: 1024-1028. Kudrimoti H S, Barnes C A, Mcnaughton B L. Reactivation of hippocampal cell assemblies: effects of behavioral state, experience, and EEG dynamics . J Neurosci, 1999, 19(10): 4090 – 4101. Mccormick D A, Bal T. Sleep and arousal: thalamocotical mechanisms . Annu Rev Neurosci, 1997, 20: 185-215. Porkka-Heiskanen T, et al. Adenosine: a mediator of the sleep-inducing effects of prolonged wakefulness . Science, 1997, 276(5316): 1265-1268. Borbély A A. A two process model of sleep regulation . Hum Neurobiol, 1982, 1(3): 195-204. Krueger J M, Obal F JR, Fang J. Humoral regulation of physiological sleep: cytokines and GHRH . J Sleep Res, 1999, 8 (Suppl.1) : 53-59. 黄蓉,黄席珍 . 睡眠与细胞因子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HUANG Rong, HUANG Xi-Zhen. Sleep and cell factors . Chinese J Geriatrics) 2002 , 21 ( 1 ): 7 - 8. Gillin J C, Sitaram N, Wehr T, et al. Jr: Sleep and affective illness . In Post R M, and Ballenger J (eds.), Neurobiology of Mood Disorders, Williams and Wilkin Co., Baltimore, 1984, 157-189. 张远惠 . 失眠的诊断及治疗 . 中国第二届睡眠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ZHANG Yuan-Hui.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somnia . Proceedings of Second Chinese Conference of Sleep). 1996.22 - 23. 黄席珍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新近几点认识 . 中国第二届睡眠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HUANG Xi-Zhen. Some new points in understanding sleep apnea syndrome . Proceedings of Second Chinese Conference of Sleep). 1996.39 - 41. 松本醇治 . 睡眠是什么——探索睡眠与梦的世界 . 王建平,毕晓白译 . 北京:科学出版社 .(Tibetan Yogas. WANG Jian-Ping, BI Xiao-Bai Translated. What is Sleep —— Exploring the World of Sleep and Dream . Science Press, Beijing) 1998. Cirelli C, Pompeiano M, Tononi G. Neuronal gene expression in the waking state: A role for the locus coeruleus . Science, 1996, 274: 1211-1215. Siegel J M, Manger P, Nienhuis R, et a l. Monotremes and the evolution of REM sleep . Phil Trans of the Royal Soc, 1998, 353: 1147-1157. 刘同想,孔素平 . 睡眠质量与疾病及衰老关系的研究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 (LIU Tong-Xiang, KONG Su-Ping. Studie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sleep quality, diseases and aging . Chi Behav Med Sci ) 1994 , 3 ( 3 ): 134-135. YIN Da-Zhong. Is carbonyl detoxification an important anti-aging process during sleep? . Med Hypoth, 2000, 54(4): 519-522. 以下链接给出{18}原文: Is carbonyl detoxification an important anti-aging process during sleep?
个人分类: 生命科学|545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高效睡眼密笈-睡五分钟等于六钟头
brbaba 2010-2-22 19:41
  熬夜是很正常的事,但经常熬夜对身体会产生很坏的影响,无意中看到这篇文章,转载过来,或许对经常熬夜的同行们会有所帮助。   睡觉的诀窍   根据医学和我的体验、观察,一个人真正睡着觉最多只有两个钟头,其余都是浪费时间,躺在枕头上做梦,没有哪个人不做梦。至于醒来觉得自己没有做梦,那是因为他忘记了。   通常一个人睡两个钟头就够了,为什么有人要睡七、八个钟头?那是你赖床躺在枕头上休息的习惯养成的,并非我们需要那么久的睡眠时间,尤其打坐做功夫的人晓得,正午只要闭眼真正睡着三分钟,等于睡两个钟头,不过要对好正午的时间。夜晚则要在正子时睡着,五分钟等于六个钟头。   就这个时间的学问又大了,同宇宙法则、地球法则、易经阴阳的道理有关系,而且你会感觉到,心脏下面硬是有一股力量降下来,与丹田(肾上)的力量融合,所谓水火既济,豁然一下,那你睡眠够了,精神百倍。   所以失眠或真要夜里熬夜的人,正子时的时刻,哪怕二十分钟也一定要睡,睡不着也要训练自己睡着。   过了正子时大约十二点半以后,你不会想睡了,这很糟糕。更严重的,到了天快亮,四、五点钟,五、六点卯时的时候,你又困得想睡,这时如果一睡,一天都会昏头。   所以想从事熬夜工作的人,正子时,即使有天大的事也要摆下来,睡它半小时,到了卯时想睡觉千万不要睡,那一天精神就够了。   不过失眠的人都挨过十二点,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结果快天亮睡着了,到第二天下午都昏头昏脑,因此你会感觉失眠、睡眠不足,实际上是你没有经验。      睡眠与养生   一、睡眠的规则   战国时名医文挚对齐威王说:我的养生之道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有睡眠才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人一个晚上不睡觉,其损失一百天也难以恢复。   晚21点到凌晨5点为有效睡眠时间。人是动物,和植物同属于生物,白天(凌晨5点到晚上21点)活动产生能量,晚上(21点到凌晨5点)开始进行细胞分裂,把能量转化为新生的细胞,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随着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时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这和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而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良是一样的道理。   睡觉是养生的一大功能,养就是用大量的健康细胞去取代腐败的细胞,如一夜睡不着就换不了新细胞。如果说白天消亡一百万个细胞,一晚上只补回来五十万个细胞,这时你的身体就会出现亏空,时间长了,人就糠了,像糠萝卜似的。为什么世上有百岁老人呢?因为他们每晚都在21点钟准时睡觉。   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夜里生长,所以夜晚在农村的庄稼地里可听到拔节的声音。人类和植物同属于生物,细胞分裂的时间段大致相同,错过夜里睡觉的良辰,细胞的新生远赶不上消亡,人就会过早的衰老或患病,人要顺其自然,就应跟着太阳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人在太阳面前小如微尘,与太阳对着干是愚蠢的选择,迟早会被太阳巨大的引力催垮。这是客观真理。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有入睡难,睡眠质量不高的毛病。睡眠不好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如肝火过盛,睡觉警觉;胃火过剩,睡觉不安;肝阴不足,睡觉劳累。   二、睡眠与疾病   现代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形成四大病:水果病、冰箱病、电视电脑病、熬夜病。肝脏有一特点:卧则回血,坐立向外供血。   子时(23:001:00),其实23点就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并不是0点开始的,这是我们犯的误识。肝胆相表里,互为一家,23点胆经开了,如若不睡,大伤胆气,由于十一脏腑皆取决于胆也,胆气一虚,全身脏腑功能下降,代谢力、免疫力纷纷下降,人体机能大大降低,胆气支持中枢神经,胆气受伤易患各种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躁动症等。子时胆要更换胆汁,胆经渐旺人如不卧,胆汁更替不利,过浓而结晶成石,久之即得胆结石,如果把胆给摘了,一摘就胆怯了,全身的免疫力下降了50%以上,所以不能摘,要用它本系统的巨大潜能把它化掉。   丑时肝经最旺,丑时(1:003:00)不眠,肝无法解除掉有毒之物,产生新鲜血液,因藏血不利,面呈青色,久之易患各类肝病,现在有些人肝不太好,特别在欧洲平均4个人就有一个大三阳或是小三阳,大都是因为违反自然规律过了子时不睡觉造成的。甲肝比较好治,乙肝就很难治。乙肝病毒携带者,是由于晚上经常不睡觉,人太虚弱了,也就是说秩序太乱了,病毒已经到了细胞里了。也就是说乙肝的病毒已经到了细胞里面,但是现在它还没有能力造成肝炎,当人身体处于最薄弱的时候就形成成肝炎,乙型肝炎就意味着将来40%60%的肝硬化。聪明的人是应该了解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不聪明的人就是应该被淘汰的人。   垃圾睡眠给肝脏带来多大伤害?   肝主疏泄,过子时不睡,可引起肝疏泄不利,肝气郁结,可见易怒,头痛头晕,眼红,眼痛,耳鸣,耳聋,胸肋胀痛,女性月经不调,便秘,也可引起肝气升发不足,人会目倦神疲,腰膝酸软,晕眩,失眠,惊悸,精神恍惚,重则会晕倒在大街上,不省人事。   肝有藏血、调节血液的功能,过子时不睡,会造成肝血不足,还会引起吐血、流鼻血、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眼底出血、耳出血等出血证状。   肝开窍于目,过子时不睡,易引起肝虚,则出现视力模糊、老花、夜盲、畏光、迎风流泪,等症状,还会形成青光眼、白内障、眼底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等眼疾。   肝主筋,其华在爪,过子时不睡觉,会引起肝血不足,就出现筋痛,麻木,屈伸困难,痉挛抽搐,易造成灰指甲,缺钙,髌骨软化,癫痫病,骨质疏松等症。   肝与心,过子时不睡觉,可引起肝血不足,由于心主一身之血脉,肝有储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会造成心脏供血不足,引起心慌、心颤等症状,严重的形成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肝与脾,过子时不睡觉,会引起肝胃不和,由于肝助脾胃消化,由于肝气太虚不能助脾胃消化,使人脾胃消化功能不好,表现为舌苔厚,长期以来会造成中气塌陷。   肝与肺,过子时不睡觉,无法滋阴潜阳,肝阴亏损,引起肝火过盛灼肺,出现干咳、或咳嗽、咳痰血等木火刑金的证状,易导致牛皮癣等各种皮肤病。   肝与肾,过子时不睡觉,肝虚导致肾亏,由于肝肾同源,容易造成生殖系统疾病、不育、骨病、牙病、脱发、糖尿病、肾衰竭等疾病。   三、睡眠的方法   交通规则你不懂就容易出事故。比如说,23点至凌晨3点为子丑时,胆肝经最活跃的时候,肝胆要回血,躺下去回血,站起来供血。如果你每晚22点钟左右躺下,静静得不要说话,到23点的时候,也就睡着了。肝胆开始回血,把有毒的血过滤掉,产生新鲜的血液,到一百岁也没有胆结石,也没有肝炎、囊肿一类的病。如果你天天熬夜到1点多,肝回不了血,有毒的血排不掉,新鲜的血生不成,胆又无法换胆汁,所以这些人容易得胆结石、囊肿、大三阳、小三阳各种病症。   在欧洲地区,平均四个人就有一个肝炎病毒携带者,这就叫不懂规则。睡前半小时最好不要讲话,睡觉的时候更不要说话,如一说话,肺经动,然后心经又动,(因为心肺共为上焦)人就容易进入兴奋状态,所以就很难入睡。   21:0023:00为亥时。亥时三焦经旺,三焦通百脉。亥时入眠,百脉皆得濡养,故百岁老人得共同特点即21:00(亥时)之前入睡。女性若想长久的保持容颜娇好,应做到早睡早期。   睡觉要关窗,不能开风扇、不能开空调,人生病很多都与此有关,因为人在睡眠之中,气血流通缓慢,体温下降,人体会在表面形成一种阳气层,这种阳气层它使人叫鬼魅不侵,什么意思呢,阳气足的人,不做恶梦,就是这种阳气,占了上风。开空调,开风扇,情况就不一样了,开窗户,窗户走的是风,风入的是筋,如果开空调,也有风,风入筋,寒入骨,早上起来,身上发黄,脸发黄,脖子后面那条筋发硬,骨节酸痛,甚至有人就开始发烧,这就是风和寒侵入到了筋和骨头里的缘故,这也就是气受伤了。如果说晚上睡觉不开窗,不开空调,不开风扇,连房门也关上,效果最好,如果热,把房门打开,把窗户关上,效果就差了一点,但是他不至于第二天早上起来浑身乏力,后背僵硬.   有人把客厅的空调开开了,把卧室的门打开,和直接开空调睡觉是差不多的,开了空调以后,空调那个寒进了骨了,所以心里发冷,心在哪,心在脑髓,脑为髓之海,骨髓里有寒,那肯定心里就寒了,怎么办,补肾阳、补中气,什么时候补到心里不冷,烧就退了,寒走出去了。   睡觉要尽量早睡,睡得晚,伤了少阳之气,必然第二天是疲倦无力,要关上窗户,不开空调、电扇,保护阳气。   肝胆在下焦,如果胃出现问题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寝睡不安,一个是胃寒,如果这个人胃阳本来就不足,过多的喝绿茶,就会出现胃寒,胃寒的时候人是睡不好觉的,或者吃带泥沙之物过多,胃隐隐作寒,肯定是睡不好;   再一个是胃热,就是热气往上走,嘴里喘的都是热气,像这种情况也睡不好觉;再一个是胃燥,口干舌燥,胃里感觉到燥;   还有一个就是胃厚,气味的味,胃厚,这种情况就是吃了这种厚腻的味道,有人吃海鲜、吃鱼、吃炖鸡,味道好鲜美,吃多了,美味不可多用,这些东西在里面要稀释它,不稀释它,它在里面味太厚了,所以这个也睡不好觉;   再一个腹涨,腹是涨鼓鼓的,也睡不着,翻来覆去也睡不着;再一个是胃气太虚,冒冷汗,这也睡不好觉,这些原因都可能形成胃不宁,胃不宁就睡不好。   睡觉时要肢暖,四肢要暖,因为四肢是阳之本,这个大家都知道了,四肢不暖,肯定是肾阳不足,应该在睡觉之前把手脚捂暖,手脚和肚脐、背后的命门都要盖好。   睡眠法因人而异,下面介绍3种做法:   1、睡觉前简单的压腿,然后在床上自然盘坐,两手重叠放于腿上,自然呼吸,感觉全身毛孔随呼吸一张一合,若能流泪打哈欠效果最佳,到了想睡觉时倒下便睡。   2、仰卧,自然呼吸,感觉呼吸像春风,先融化大脚趾,然后是其他脚趾,接着脚、小腿、大腿逐渐融化。如还未醒着,再从头做。   3、入睡快的人可右侧卧,右手掌托右耳。右掌心为火,耳为水,二者形成水火即济,在人体中形成心肾相交。久之,养心滋肾。   睡眠一定要早起,即使在冬天,也不可超过6点起床,春夏秋季尽量在5点之前起床,因为人在寅时(3点5点)肺经旺的时候起床,能够使肺气得以舒展,以顺应阳气的舒长,来完成新陈代谢,肃降浊气,使肺气清,这样有助于养肺和顺应太阳的天势升起人体阳气,使人一天阳气充足,否则,就好像发动机,过了这段好时机就很难发动人体阳气,人体阳气淤积在人体下部不能由命门向上发动升起,会形成淫气,严重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早晨5点至7点是人体大肠经最旺的时候,人体需要把代谢的浊物排出体外,此时如果不起床,大肠得不到充分活动,无法很好的完成排浊功能,使浊物停留而形成毒素,危害人体血液和脏腑百骸。早晨7点到9点人体胃经最旺,9点到11点人体脾经最旺,这时人的消化吸收运化的能力最好,如果这时还不起床,人体胃酸会严重腐蚀胃粘膜,人体在最佳吸收营养时间得不到营养,长期以来会患脾胃疾病,造成营养不良、中气塌陷。所以千万不要赖床,赖床会造成头昏、疲惫不堪、睡眠不足的感觉,而应按时起床,历史上许多伟人都是有三四点钟起床的习惯,比如华盛顿、拿破仑、康熙皇帝、曾国藩等。另外早起能增加工作效益,俗话说:三天早起,一天工。   现代医学证明,早睡早起的人精神压力较小,不易患精神类疾病。早晨不要太早出去锻炼,因为早晨在太阳没有出来之前,地下道的漳气、浊气正往上走(尤其是城市),这些气对人体损伤是很严重的。   养身三大事,一睡眠,二便利,三饮食,其余起居、服装等皆是辅助。   三事中睡眠第一。然胃纳不和者,夜眠不安,故以通便利为第二。而饮食无节,饥饱过度者,肠胃必受伤,而营养日减。睡以安神为主,神以心安为主,应配合年龄,壮年至多七小时至八小时,多睡则智昏头晕眼红胀,四肢疲软,童年必睡足八小时,或过九小时勿碍,老或病人至多六小时已足。   睡眠中不可忽视的疾病警告   应注意:   (一)睡眠宜早,勿过十时,老年人以八点为正,勿过九点。凡交十一时,为阳生时,属肾,此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千万勿以安眠药片助睡。   (二)枕上切忌思索计算未来事,睡时宜一切不思,鼻息调匀,自己静听其气,由粗而细,由细而微细而息。视此身如无物,或如糖入于水,化为乌有,自然睡着。   (三)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可坐起一时再睡。   (四)如在午时,即上午十一点至一点,为阴生之时,属心,此时如不能睡,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凡有心脏病者切宜注意,每日于此二时注意,则元气日强,无心跳腹泄或小便频速之病。   (五)夏日起宜早,冬日起宜迟。居北方宜防寒气,如在粤桂等省,早起防山岚瘴气中病。食后勿仰天睡,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必损肺伤肝,万望注意。 (转)
个人分类: 科研保健|17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研究发现长期缺乏睡眠会导致肥胖
xupeiyang 2010-2-7 11:39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7日10:20 新浪健康 充足睡眠会使人保持身材,而长期缺乏睡眠会导致肥胖。   新浪健康讯 据英国《泰晤士报》2月6日报道,近期一些研究显示,缺乏睡眠同某些癌症、心脏病和糖尿病发病率上升存在关联。而越来越多的研究也一致认为,缺乏睡眠会使人变得肥胖。其中的奥秘在于,调节新陈代谢的荷尔蒙同睡眠多少息息相关。   在夜间,肾脏过滤功能和肠活动减弱。没有证据表明,睡觉前进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只不过会让人在第二天早晨有饱腹感。尽管一些饮食专家表示,在入睡前进食碳水化合物食物会让人增重,但是由于夜间人的新陈代谢减缓,因此这种担忧也是多余的。   不过,调节新陈代谢和饥饿感的荷尔蒙却和睡眠有很大关系。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研究发现,睡眠会使胃促生长素保持在低水平,这一激素会影响我们对饥饿的感知。与此同时,睡眠还能使瘦素保持在高水平。瘦素的功能是抑制身体对更多食物的需求。   通俗地说,充足睡眠会使人保持身材,而长期缺乏睡眠会导致肥胖。有实验表明,限制睡眠会使身体感觉饥饿,每天都缺少900卡路里的热量。(林筱)
个人分类: 肥胖减肥|1902 次阅读|0 个评论
SLEEPING IS NEVER TIME WASTING
LEOLAND 2010-1-25 13:02
曲津華 英語界有個說法,叫做 NEVER SAY NEVER,雖然忘記了是在哪個電影中聽到的,但其勸告人們說話不要太極端的意思,於我,卻NEVER會忘記了。 這里用到NEVER這個極端詞,自感絕對恰當,因為這里說的是睡眠,因為這里所說的睡眠有百利而無一害。 中國有個很老的處世哲學叫中庸,是說什么事情都要有個度。為了支持這個理論,人們也讓過猶不及這個說法進入了常用度非常高的成語之列。據說近代名人閻錫山就是個篤信中庸的人,以致其可以幾十年如一日地八面玲瓏,周旋於蔣和毛之間,二人都對其愛恨兼備,卻也不好辦人家。老先生后來被蔣帶去了臺灣,待遇還是相當地不錯,并安樂終老于寶島,可見這個老海歸卻把老祖宗傳下來的中庸玩得已至爐火純青的境界。 面對睡眠,我們的態度應該是多多益善,不玩中庸。雖說對睡眠贊之有百利而無一害,話說得有點滿,實乃強調之意。睡眠的好處早被各種科普書科普文章反復地覆蓋、耕耘了不知多少次,也應該早已深入人心了。這里話說的滿了一點,卻也是有科學依據的,那就是人體有被叫做自適應的自動調節機制睡眠夠了會自動醒來。對正常人來說,眼睛一閉一睜,一天就過去了;特殊情況下,眼睛也有一閉不睜的,不在此論。 搞科學的人,搞事業的人,都有比較急迫的時候。這種境況下,人們往往有兩條路可以選,一是提高效率,二是減少睡眠。對智商約等于100的人來說,效率的提高談何容易?所以大多數凡人就都不由自主地奉獻出寶貴的睡眠了。即使知道這不太好,也就在某種力量(大多都離不開名利二字)的驅使下而為之了。可憐的睡眠,天賦的睡眠(說其是一種人權也不為過),就這樣地被侵犯,被褫奪,被糟蹋,被侮辱兼被損害著。 除了主動失眠的人,還有一個被動失眠的龐大群體。比較來說,主動失眠人士還持有自己的睡眠權,還可以隨時調配睡眠的時間安排,享受睡眠的美妙和滿足;而被動失眠者們則很讓人同情。 細分起來,除了相當大量的主觀被動性失眠的人,還有極少量的客觀被動性失眠的人。前者屬于患者,后者則是在承受以不睡眠為刑罰手段帶來的巨大悲痛。失眠癥患者終日都在祈盼能睡個好覺,其中的辛苦、痛苦,我等外人即使能從文學描寫中意會一些,卻無法真切體驗,只好深表同情吧。其實更可憐的還是擁有睡眠權卻無法行使的人,那可真叫苦。不是多次從媒體中看到被禁止睡眠而屈服于暴力淫威的事例嗎?這一招數確實厲害。可以說,不讓睡覺可以摧毀一切意志堅強的人,哪怕TA有鋼鐵般的意志。 實在忍不住了,還要重復一下睡眠的好處:有利于保健,有利于長壽,有利于美顏,有利于節能,有利于減碳,有利于。從另外角度看,多睡眠不僅有利于個人的強壯,也有利于家族的繁盛。這倒不是睡眠要跟食色二欲爭功,確實如此吧。 统计数据显示,失眠人不在少数,至少你在周边的朋友中就不难发现。对这些为失眠而痛苦并力求早日脱离苦海的可怜人,我们在同情之余也要珍惜自己的睡眠幸福感現代人當以睡到自然醒為榮,以能早睡而迟上床為恥。總之,多睡有益健康,少睡早日滅亡。 是為感悟,惜稍晚矣。 2010-01-24
个人分类: 闲读偶得|2482 次阅读|3 个评论
睡眠与老年痴呆研究进展信息分析
xupeiyang 2009-11-26 10:21
http://www.sciencenet.cn/htmlpaper/20091126957548977930.shtm 改善睡眠或可缓解老年痴呆 研究发现,食欲素与睡眠清醒周期能够影响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发病。 细胞外-淀粉样蛋白(A)的积聚被认为在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发病机理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当大脑组织液(ISF)中的A肽增加到一定水平,便形成了淀粉样蛋白斑块。美国科学家如今发现,食欲素通过调节睡眠清醒周期,从而影响了大脑组织液中的A水平。 美国圣路易斯市华盛顿大学的David M. Holtzman和同事通过微量透析测定了大脑组织液中的A在野生小鼠,以及作为阿尔茨海默氏症模型的转基因小鼠大脑海马状突起中的水平。大脑组织液中的A水平的一种日变化在清醒期间具有较高水平,在睡眠中具有较低水平在这两种小鼠以及健康的人类中都有发现,这意味着它源自一种正常的调节过程。在转基因小鼠中,其水平与清醒的时间总量有关。 家鼠在持续的光线下并不会消除睡眠清醒周期,或是A水平的波动。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相对于光周期的正常强度而言,被剥夺了睡眠的受试小鼠增加了大脑组织液中A的水平,而随着动物的睡眠,A水平则立即减少。这些发现表明,大脑组织液中的A水平的调节与睡眠清醒周期紧密相关,而非是否暴露在光线或黑暗中。 至于食欲素是睡眠和失眠的一种主要调节因素,科学家研究了这种神经肽是否也在调节大脑组织液中的A的日变化。在光周期开始的6个小时中(这时A浓度通常很低,并且小鼠处于睡眠当中)向脑室内注射食欲素增加了大脑组织液中的A水平和失眠效果。相反地,通过微量透析在24小时中持续施用一种食欲素受体对抗剂,则减少了失眠以及全部的大脑组织液中的A水平,同时消除了每日的A波动。在除去这种对抗剂后,昼夜节律立即得到了恢复。总而言之,这些发现表明,食欲素信号调节了大脑组织液中的A水平。 睡眠清醒周期调节A水平的发现引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慢性睡眠剥夺是否能够导致A在大脑中的积聚。研究人员发现,与没有被剥夺睡眠的对照组相比,在转基因小鼠中,睡眠剥夺造成了更大的A蛋白斑块沉积。更为重要的是,食欲素受体对抗剂的施用减少了蛋白斑块在几个大脑区域中的形成。研究人员在最近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这项研究表明,食欲素信号和睡眠清醒行为调节了可溶A在大脑组织液中的水平,并且操纵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能够影响A蛋白斑块在阿尔茨海默氏症小鼠模型中的形成。有趣的是,睡眠紊乱在患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人中很常见。未来的研究将因此而调查在有可能罹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个体中改善睡眠模式或操控食欲素水平,是否能够减缓淀粉样蛋白斑块和最终的老年痴呆的形成。(来源:科学时报 群芳)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abstract/sci;326/5955/1005?maxtoshow=HITS=10hits=10RESULTFORMAT=fulltext=David+M.+Holtzmansearchid=1FIRSTINDEX=0resourcetype=HWCIT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Science Express on 24 September 2009 Science 13 November 2009: Vol. 326. no. 5955, pp. 1005 - 1007 DOI: 10.1126/science.1180962 Prev | Table of Contents | Next Reports Amyloid- Dynamics Are Regulated by Orexin and the Sleep-Wake Cycle Jae-Eun Kang, 1 Miranda M. Lim, 1 Randall J. Bateman, 1 ,2 ,3 James J. Lee, 1 Liam P. Smyth, 1 John R. Cirrito, 1 ,2 Nobuhiro Fujiki, 4 Seiji Nishino, 4 David M. Holtzman 1 ,2 ,3 ,5 ,* Amyloid- (A) accumulation in the brain extracellular space is a hallmark of Alzheimers disease. The factors regulating this process are only partly understood. A aggregation is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process that is likely responsive to changes in brain interstitial fluid (ISF) levels of A. Using in vivo microdialysis in mice, we found that the amount of ISF A correlated with wakefulness. The amount of ISF A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uring acute sleep deprivation and during orexin infusion, but decreased with infusion of a dual orexin receptor antagonist. Chronic sleep restric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a dual orexin receptor antagonist decreased, A plaque formation in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transgenic mice. Thus, the sleep-wake cycle and orexin may play a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1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Washington University, St. Louis, MO 63110, USA. 2 Hope Center for Neurological Disorders, Washington University, St. Louis, MO 63110, USA. 3 Alzheimers Disease Research Center, Washington University, St. Louis, MO 63110, USA. 4 Sleep and Circadian Neurobiology Laboratory,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Stanford University, Palo Alto, CA 94304, USA. 5 Department of Developmental Biology, Washington University, St. Louis, MO 63110, USA.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lec1p0ml1u71I6xI1I00f01000j10040001rl Alzheimer Disease and sleep Sleep Disorders 299 of 531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Term: Sleep Disorders Description: Conditions characterized by disturbances of usual sleep patterns or behaviors. Sleep disorders may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categories: DYSSOMNIAS (i.e. disorders characterized by insomnia or hypersomnia), PARASOMNIAS (abnormal sleep behaviors), and sleep disorders secondary to medical or psychiatric disorders. (From Thorpy, Sleep Disorders Medicine, 1994, p187) Synonyms: Short Sleeper Syndromes, Sleep Related Neurogenic Tachypnea, Sleep-Related Neurogenic Tachypnea, Subwakefullness Syndrome, Subwakefullness Syndromes, Short Sleeper Syndrome, Long Sleeper Syndromes, Sleep-Related Neurogenic Tachypneas, Long Sleeper Syndrome 1 2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05 29 2008 28 2006 26 2004 25 1999 20 2003 18 2009 16 2007 16 2001 15 2002 12 1998 12 2000 11 1997 9 1996 9 1988 7 1990 6 1995 5 1993 5 1989 5 1987 5 1 2 1 2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USA 132 Japan 15 United Kingdom 14 France 13 Italy 11 Canada 10 Switzerland 10 Netherlands 8 Germany 8 Spain 7 Norway 6 Argentina 4 Australia 3 Ireland 3 Brazil 2 Taiwan 2 Sweden 2 Thailand 1 Hungary 1 South Korea 1 1 2 1 2 3 ... 7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San Diego 14 Seattle 13 Pittsburgh 8 Baltimore 6 Newcastle upon Tyne 6 Stanford 6 Amsterdam 5 Aioi 5 New York 4 San Francisco 4 Los Angeles 4 Bergen 4 Berne 4 Washington 4 Palo Alto 4 Buenos Aires 4 Toronto 3 Rochester, MN, USA 3 Montpellier 3 St. Louis 3 1 2 3 ... 7 1 2 3 ... 8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Sleep 12 J Am Geriatr Soc 10 Am J Geriat Psychiat 10 Int J Geriatr Psychiatry 9 Int Psychogeriatr 8 Neurology 8 J Geriatr Psych Neur 8 J Sleep Res 7 Alz Dis Assoc Dis 6 Clin Geriatr Med 5 Drug Aging 5 Neurobiol Aging 5 Psychiat Clin Neuros 5 Am J Psychiat 5 Dement Geriatr Cogn Disord 4 Sleep Med 4 Geriatrics 3 Rev Med Suisse 3 Am J Alzheimers Dis Other Demen 3 Exp Gerontol 3 1 2 3 ... 8 1 2 3 ... 64 Top Terms Publications Humans 295 Alzheimer Disease 291 Aged 223 Patients 188 Sleep Disorders 176 Dementia 152 Aged, 80 and over 95 Middle Aged 83 Depression 74 Circadian Rhythm 65 Caregivers 63 Sleep Initiation and Maintenance Disorders 62 Adult 52 Sleep Apnea Syndromes 49 Sleep, REM 49 Neuropsychological Tests 47 Evaluation Studies as Topic 47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43 Cognition Disorders 43 Diagnosis 43 1 2 3 ... 64 1 2 3 ... 47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Ancoli-Israel S 12 Vitiello M 11 Reynolds C 9 Hoch C 9 McCurry S 8 Teri L 8 Bliwise D 7 Logsdon R 7 Van Someren E 6 Yesavage J 6 Corey-Bloom J 5 Gibbons L 5 Boeve B 5 Kaufer D 5 Lopez O 5 Cardinali D 5 Volicer L 5 Kupfer D 5 Houck P 5 Von Knel R 4
个人分类: 老年健康|2591 次阅读|0 个评论
睡眠不足影响信息整合能力研究动态与信息分析
xupeiyang 2009-11-24 20:53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11/225444.shtm 美研究发现睡眠不足易导致决断失误 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睡眠不足易导致决断失误。对于那些从事高风险职业的人来说,睡眠不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期刊《睡眠》上报告说,他们选取了49名军校学员,要求这些人分别在睡眠充足及不足的情况下完成所谓的信息整合型任务,即凭借对已有信息的整合分析迅速作出相应决断。 结果发现,睡眠不足会降低人的信息整合能力,从而导致决断失误。当被调查对象睡眠不足时,他们完成信息整合任务的准确性会比正常情况下降低2.4%,而睡眠很充足时,准确性会比正常情况下提高4.3%。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托德马多斯说,当士兵在特定情形下需要快速作出决断时,准确而迅速地进行信息整合至关重要。除士兵外,消防队员、警察等压力大、风险高的从业人员也同样需要良好的快速决断能力。因此研究者认为,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相关行业提高工作效率。 更多阅读 《睡眠》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http://www.journalsleep.org/ViewAbstract.aspx?pid=27617 SLEEP DEPRIVATION AND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 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Information-Integration Categorization Performance W. Todd Maddox, PhD 1,2 ; Brian D. Glass, MA 1 ; Sasha M. Wolosin, BS 1 ; Zachary R. Savarie 3 ; Christopher Bowen 3 ; Michael D. Matthews, PhD 3 ; David M. Schnyer, PhD 1,2 1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and 2 Institute for Neuroscienc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3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West Point, NY Background: Sleep deprivation is a serious problem facing individuals in many critical societal roles. One of the most ubiquitous tasks facing individuals is categorization. Sleep deprivation is known to affect rule-based categorization in the classic Wisconsin Card Sorting Task, but, to date, information-integration categorization has not been examined. Study Objectives :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information-integration category learning. Design : Participants performed an information-integration categorization task twice, separated by a 24-hour period, with or without sleep between testing sessions. Participants : Twenty-one West Point cadets participated in the sleep-deprivation group and 28 West Point cadets participated in a control group. Measurements and Results : Sleep deprivation led to an overall performance deficit during the second testing sessionthat is, whereas participants allowed to sleep showed a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increase during the second testing session, Sleepless participants showed a small (but nonsignificant) performance decline during the second testing session. Model-based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a major contributor to the sleep-deprivation effect was the poor second-session performance of a subgroup of sleep-deprived participants who shifted from optimal information-integration strategies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session to less-optimal rule-based strategies at the start of the second session. Sleep-deprived participants who used information-integration strategies in both sessions showed no drop in performance in the second session, mirroring the behavior of control participants. Conclusions :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neural systems underlying information-integration strategies are not strongly affected by sleep deprivation but, rather, that the use of an information-integration strategy in a task may require active inhibition of rule-based strategies, with this inhibitory process being vulnerable to the 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Keywords : Category learning, procedural learning, striatum, sleep consolidation, sleep deprivation Citation: Maddox WT; Glass BD; Wolosin SM; Savarie ZR; Bowen C; Matthews MD; Schnyer DM. The 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information-integration categorization performance. SLEEP 2009;32(11):1439-1448.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1cdj4aq866g41I39I1I00f01000j10040001rl Sleep Deprivation AND sleep consolidation Learning 77 of 112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Term: Learning Description: Relatively permanent change in behavior that is the result of past experience or practice. The concept includes 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Synonyms: Phenomenography 1 2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09 10 2008 9 2006 7 2007 6 2004 6 2003 5 2001 5 2000 5 2005 4 2002 4 1984 4 1994 2 1975 2 1999 1 1997 1 1996 1 1992 1 1986 1 1979 1 1978 1 1 2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USA 20 Germany 10 Belgium 9 Switzerland 4 United Kingdom 4 China 3 Canada 3 France 3 Italy 2 Japan 2 Israel 2 Brazil 1 Singapore 1 Norway 1 Netherlands 1 1 2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Lige 9 Lbeck 6 Zrich 4 Boston 4 Philadelphia 3 Berkeley 2 L'Aquila 2 Caen 2 Hengyang 1 Kingston, Canada 1 Shanghai 1 St. Louis 1 Munich 1 So Paulo 1 Singapur 1 Washington 1 Aioi 1 Bergen 1 Berlin 1 New Orleans 1 1 2 1 2 3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Physiol Behav 5 J Neurosci 4 Science 4 Neurobiol Learn Mem 4 Learn Memory 3 Trends Neurosci 3 Neurosci Lett 2 Brain Res Bull 2 Chronobiol Int 2 Sleep 2 Neuron 2 Plos One 2 Biol Psychiat 2 J Sleep Res 2 Brain Res 2 Neurosci Biobehav R 2 Zh Vyssh Nerv Deyat+ 2 Biol Psychol 2 Dokl Akad Nauk Sssr 2 Behav Neurosci 1 1 2 3 1 2 3 ... 26 Top Terms Publications Sleep Deprivation 71 Memory 55 Humans 55 Sleep 46 Animals 43 learning 40 Sleep, REM 36 Learning 28 regulation of circadian sleep/wake cycle, REM sleep 23 Adult 23 Brain 21 learning or memory 19 Methods 18 Hippocampus 17 Eye Movements 15 Wakefulness 14 Rats 14 Neurons 14 Plastics 14 Time Factors 12 1 2 3 ... 26 1 2 3 ... 13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Maquet P 6 Born J 5 Peigneux P 5 Tobler I 4 Dang Vu T 3 Desseilles M 3 Stickgold R 3 Oniani T 3 Albouy G 2 Boly M 2 Balteau E 2 Rauchs G 2 Degueldre C 2 Luxen A 2 Gais S 2 Palchykova S 2 Meerlo P 2 Walker M 2 Eustache F 2 Rauchs G 2 1 2 3 ... 13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17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四、武学天才健身长寿之道
ljry8044 2009-10-25 10:45
确切地说,本文所介绍的并不是健身、防病之道,而是成功、幸福的发展和延续之道。事实上,也只有成功、幸福发展和延续下来,才能真正地健康长寿,也必然会健康长寿。 如果仅想为了健康、长寿而生存,反倒难得其道。事实上也是如此,到了经济、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各种成人病患者随处可见,可是,又有几人不想将这些疾病治愈?只是,仅从防病、治病的角度没法从根本上将那些防不胜防的成人病给防治住,得关注心脏、得关注大脑神经、得关注血管、得关注肠胃、得关注肝脾,得关注关节、得关注腰颈锥、得关注我们的肺,可谁关注得了这么多,就算天天关注神经、或者腰颈锥等某个器官,也未必就能将其关注好,比如抑郁症患者,能治愈的也总是只有那么少数一部分,再看看那些腰颈锥疾病患者,又有多少得以痊愈的? 非常糟糕的是,由于总也解决不了问题,一些研究人员则开始怀疑人类的进化除了问题,因为人类是所有的动物中唯一难以活过自然寿限(青春期的4~5倍,大概100~120岁)的。不少研究人员认为,人类姿势由水平变成直立后,诸多生理结构的改变为人类难以长寿的根本原因。比如,古人类直立后,开始倾向于用浅显的胸呼吸,从而导致呼吸系统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容易得病(实际情况是:将学习工作或者行走调整至和谐状态时,我们自然会本能地加深呼吸)。再比如,古人类直立后,心脏往大脑输送血压的工作要比其它爬行动物费力得多,下肢的血液回流也费力得多,因此,人类的心血管系统也极易得病(研究数据却表明,多从事快走之类的锻炼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心血管疾病)。 而伟大的传统武学家早就指出,并非人类进化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出了问题,是生活不和谐所致。 1、人类多病痛之根因 让我们看武学天才孙禄堂的精彩论述吧: 世人不知有逆运之理,但斤斤于天地自然顺行之道,气拘物蔽,昏昧不明,以致体质虚弱,阳极必阴,阴极必死。 夫人生于天地之间,秉阴阳之性,本有浑然之元气,但为物欲所敝,于是,拙气拙力生焉,加以内不知修,外不知养,以致阴阳不合,内外不一,阳尽生阴,阴极必敝,亦是人之无可如何者。 以上两段极为科学、精妙地指出:人类不得健康、长寿的一大根本原因在于直觉本能导致的种种弊端所致。 其中,夫人生于天地之间,秉阴阳之性,本有浑然之元气指出: 人类是为动静、开合(武学家将动静、开合、刚柔、快慢、劳逸等对立而又统一的矛盾变化称之为阴阳)等节奏性变化而生存进化的,而且人类本来就具备促使身体动静、开合变化发展的能量(即所谓的浑然之元气)。 斤斤于天地自然顺行之道,气拘物蔽,但为物欲所敝,于是,拙气拙力生焉,加以内不知修,外不知养,以致阴阳不合,内外不一,阳尽生阴,阴极必敝,亦是人之无可如何者指出: 受节能省力的直觉本能的影响,人类常常倾向于采用手足等局部环节或器官来完成各种运动动作,从事工作、学习等各种生活,从而导致相应的局部环节得不到应有的保养,容易在过劳中早衰,而其它环节则不得应有的锻炼而变得虚弱早衰。而且,由于缺少其它环节的协同发力,局部性运动时又难以将体能充分释放出去,难以在运动完毕后安静下来休息好,甚至睡觉的时候身体还承受着压力。这非常糟糕,既锻炼不好,也放松不好,白天难以集中精神学习、工作,晚上难以彻底放松下来休息睡眠,并恶性循环下去,从而导致的阴阳不合。并且导致身体的不同部位分别往过劳而衰(阳尽生阴或者阳极必阴)和过衰早亡(阴极必死或阴极必敝)方向发展,很多人对此无可奈何,对各种成人病防不胜防,无法避免早衰早亡的命运。 其中,内不知修,外不知养里的内、外与传统武学里的内劲、外劲中的内、外一个意思,读者不必深究。大体来说,洗衣服时不知道协调肩胯等发力,只知道以手臂发力,就是内(肩胯等)不知修,外(手臂)不知养的一种情况,其弊端已经在之前第五章详细分析过了。 至此,可能会有读者对此不以为然,因为上述一些问题也在近来被科学家所发现和证实。比如,研究人员发现,缺少锻炼者更容易衰老,常锻炼者往往能拥有更加年轻的细胞,爱运动者过早死亡的概率比其他人小70%。研究人员还发现,过劳也会催人老,很多田径、足球等其它极限运动员往往年纪轻轻就疾病缠身,一些人甚至高强度运动中猝死。不过,这些建立在一堆调研数字上的研究发现不够系统科学化,难以对广大群体产生直接指导作用。而武学家建立起来的一套阴阳理论不仅系统科学,而且还极为实用,就是为切实指导生活服务的,相当地精妙。 2、健康长寿根本之道 我们已经知道,要想健康长寿实在不容易,既要让全身各器官受到均衡锻炼,还不能使任一器官过劳,还得休息好,睡好,这实在太难了。不过,本书还是在前两章给出了科学的锻炼方法,就是通过幸福地追求和谐境界来解决上述问题。 下面再介绍一些以孙禄堂为首的传统武学家给出的健身长寿之道,确切地说应该是成功、幸福的发展、延续之道。孙所推荐的这种健身、长寿之道极为科学合理,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是近一个世纪前的武学家所完善的理论,而且,孙所推荐的这种健身、长寿之道必将成为今后全人类健身、长寿的终极之道。 孙所推荐的健身长寿之道就是要追求中和的生活境界,本人所推崇的和谐理念就是源于中和而得。不过更多地从便于读者理解的角度来阐述的,但不及孙禄堂阐述得系统科学,要想更加系统的从根本上理解,读者还是学习一下孙禄堂的原著。 1) 健身长寿的根本之道 孙指出,阴阳不合,阳极而阴,阴极而敝是现代人不得健康长寿的一大根本原因。因此,孙禄堂等武学家又指出,要想健康长寿,就得阴阳平衡,得阴而阳,阳而阴,循环反复下去,也就是说要劳逸结合,动静平衡,要做到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注意,武学家要求全身心的动和全身心的静,要求一动无一不动,一静无一不静,静无不静,表里上下全无参差牵挂之意,动无不动,前後左右均无游疑抽扯之形,一肢动百骸皆随;一屈,统身皆屈;一伸,统身皆伸,开则俱开,合则俱合。这样才能消除动不起来,静不下去的阴阳不合的弊端,才能在运动时享受淋漓酣畅地释放能量的亢奋快感,也才能在运动完毕后彻底安静下来享受舒服惬意的安逸生活。如果不能全身心地运动好或者休息好,必然会导致阴阳不合,阳极而阴,阴极而敝。 而能量流转才是发生动静、快慢等运动变化(阴阳转化)的根本因素,因此,孙禄堂又指出通过一气运阴阳来使生活健康、持久运转下去。 孙禄堂又指出可通过拳术十三势之作用来研求一气伸缩之道,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练习太极拳来研求控制和运用能量(一气)的技术。 这样,就建立了一套非常科学的健身理念: 练习拳术十三势研求一气伸缩之道进而能一气运阴阳进而使生命在阴阳转化(凡快慢、动静等所有生活的运动变化都属阴阳变化)中循环往复下去,从而避免阴阳不合,阳极而阴,阴极而死的弊端。 注意,孙禄堂在此指出,练习拳术十三势(太极拳)之作用远不仅在于能健身(尽管练习太极拳确实可以起到很好的健身效果,而且,目前绝大多数人练习太极拳的目的就是通过太极拳运动本身来获取健身效果),更在于能研求一气伸缩之道,从而能将太极拳的健身机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使所有的生活都像太极拳一样变成极有利于身心健康的锻炼,而且,还不会使自己过劳,从而能延年益寿。否则,光把太极拳练好了,其它生活却总处在阴阳不合,阳极而阴之中,还是难以避免阴极而死的遭遇,而且,如果其它生活不协调,太极拳也未必就能练好。总之,研求一气伸缩之道才是太极拳运动的根本健身价值所在。 孙禄堂在此极为科学、精辟地指出,最佳健身、养生之道不是从事某项体育运动,而是使自己整个身心在正常生活中得到均衡的科学锻炼。 对大多数几乎没有运动的现代人来说,从事足球、篮球、羽毛球等体育运动固然可以使很多日常动不起来的环节受到锻炼,从而能防止其过衰得病,延年益寿,但是,这些均不是最佳的根本健身之道。最直接的证明就是,科研人员发现,走路快捷的老年人往往是更加健康、长寿的,走路缓慢的老年人更易死亡,走路少的老年人也更易得病死亡。因此,一些科研人员建议通过行走速度而不是篮球、足球等其它运动技能来预测老年人寿命。因此,将与我们密切相关的走路,洗衣等正常生活全部变成有益身心健康的均衡锻炼,努力去享受这些锻炼,从而坚持坚持下去,这才是健康长寿的根本之道。 2) 太极拳健身之道 孙禄堂还指出,练习形意拳、八卦掌同样可以研求一气伸缩之道,养气练神,并指出,其创编的《形意拳学》、《八卦拳学》的宗旨就是纯养正气。不过,很多人还是更偏向于练习太极拳。那么,太极拳的独特健身特征又是什么呢? 我们看孙禄堂对其编辑的《太极拳学》(人们习惯将其称为孙式太极拳)的说明: 是编拳术不尚血气,纯任自然,不能伤其后天之力,专以善养人之浩然之气为主。 是编讲究为修身而作。凡我同胞,无论何界,男女老幼,皆可习之。身体过懦者,可以使之强,过刚者,可以使之柔。或有身体极弱及有劳伤病症者,或因其它拳术,非血气之力不能练习者,亦均可以练之。将气质驯至中和,气固而神自完,祛病延年,可操左券。 孙禄堂指出,练习太极拳(健身太极拳)应在纯任自然,不能伤后天之力情况下善养人之浩然之气(也即化后天之气为先天中和之气),将气质驯至中和,从而能一气运阴阳,延年益寿。 孙禄堂又极为精辟地指出了养生太极拳的最佳练法和独特的健身价值意义所在:在非常自然的状态下克服直觉本能导致的生活不和谐的种种弊端,将生活调整至和谐状态。 孙指出应以日常行走、洗衣、炒菜等自然状态下的速度节奏练习养生太极拳,使身体受到均衡锻炼,并且,顺理成章地将练太极拳时的和谐(中和)状态迁移至日常生活中去,使生活变得和谐起来,自然健康长寿。 这种纯任自然,不伤后天之力的锻炼方式不伤身,不像在从事足球、篮球运动时那样易在初始锻炼时遭受腰酸背痛之苦,而且最容易将正常生活调整至和谐状态,要想将足球、篮球等全身运动的技巧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可要难得多,而且,也未必可行。 正因为此,研究人员发现,太极拳运动几乎对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身体各器官均有极高的锻炼价值,而且几乎对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各病症均有一定防治效果,被全世界公认为人为创编运动运动中的一大最佳运动。 非常遗憾的是,很多现代人练习或传授练习太极拳时并未明白纯任自然,不伤后天之力的道理,统统按照年老体衰的老年人的生活节奏习练,使得太极拳的健身价值主要体现在老年群体身上。而且,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些老年人居然在习练极为柔缓的简化太极拳时出现了膝盖伤痛的事情,追究原因后才发现,这些老年人在习练太极拳时未能做到纯任自然,不伤后天之力,常常过度压低拳架,使膝关节受伤。 另外,在本书上篇已经讲过,在英、美等发达国家,跌跤导致了大量的老年人伤亡事故,已经成为威胁众多老年人生命安全的一大致命杀手。 于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拨款拨款数千万(数据可能有问题,所查不同资料出现了矛盾,待验证)研究防 跌跤的方法,结果发现,很多体育锻炼都可以增强老年人的防跌跤能力,但是,太极拳防跌跤的效果最好。于是,美国卫生国家研究院有拨款 65万美元,支持爱默蕾大学医学院把关于太极拳防止老年跌跤的功能课题列入科研项目。经过数年研究,体操运动专家得出的结论是:太极拳的优越性之一是它运动的整体性。 其实,太极拳的优越性不仅在于其整体性,更在于其流畅性。要想在快速的机动变化中保持平衡,流畅性更关键,孙禄堂早已非常清楚地指出了这一点了。孙禄堂指出,太极拳的优越性就是中和,用现代语言讲就是整体流畅性。 孙禄堂还非常清楚地指出,练习太极拳的根本价值就是研求一气伸缩之道,将气质化至中和,使日常行走等生活达到中和状态,这样自然能在行走等正常生活中控制好整个身体平稳、流畅地移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摔跤问题。 可怜的美国人,花费了高达数千万的研究经费,动用多家研究单位,历经多年时间,才得出了一个片面的而且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结论。而孙禄堂早将全面系统并且可以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写入到《孙禄堂武学录》中去了。其实,不知道学习国外先进的东西固然不可取,光知道学习国外先进的东西而全盘否定了自己国家的优良传统更不可取,尤其是放弃了融合了无数数中国传统军人的鲜血和合传统文化精华而成的传统武学更是不能再愚蠢的事情了。 3) 武学家的休息、睡眠之道 在上述介绍的孙禄堂武学家所完善的健身理论里,已经包含了科学的休息、睡眠的道理了。不过,考虑到太多人不会休息和睡眠,我们在此将在此强调一下武学家的休息和睡眠思想。 我们知道,缺少了放松、休息不行,身体很容易在过劳的压力中阳极而阴,从而阴极而死。不过,放松、休息过多也不行,这并不会使人恢复活力,反倒会使人越发疲乏无力,变得懒散起来。 而睡眠就是最好的放松和休息,睡好同样非常重要,研究人员发现,睡眠太多或者太少都不利身体健康,都会增大死亡的风险,比如,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的人死亡率高出正常人的80%。 那么,如何才能睡得恰到好处呢?专家们众说纷纭,提出的建议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大都很难产生实质性的参考意义。而且,我也没见到哪个专家在谈自己改善睡眠的实质性的做法。 那么,如何正确看待放松和睡眠呢?孙禄堂已经在其武学录中告诉我们了。孙指出,生命得在阴阳转换(动静、开合等的运动变化)中延续下去,实现阴阳转换的本质因素就是一气(能量流转),因此,生命的延续过程就是一气运阴阳的过程。因此,生命不能没有运动,必须伴随着能量的流转,运动停止即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故而,孙禄堂等传统武学家又强调休息、睡眠时应静中求动,以使生命在运动中循环往复下去。而不会使身体无限制地安静下去,那只会走向衰亡。 下面,我们还是借助一下行走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一下武学家对休息睡眠的精妙解释吧。我们知道,就行走来说,放松主要有两个好处: 第一、可以使身体得到节奏性的休息,从而使行走能持续进行下去。 缺少了必要的放松,即使是站立都能很快将人累倒。试着以立正的军姿站立不动,不要15分钟,我们就十有八九会难受得坚持不下去。高中、大学军训时,就从没发现过一人在动态的刻苦训练中累倒过,但是在站军姿时,却常会被旁边同学昏厥时怦然倒地的声音吓一跳。 第二、可以将能量存储起来,使之得到更加高效地利用。 从前腿着地至垂直单支撑瞬间,身体重心都在支撑腿后方,支撑腿只会对身体做负功,导致能量被浪费,蹬地越有力,浪费越多。而高质量的放松工作则能很好地将能量转化为身体各环节的弹性势能存储起来,做到合则气聚丹田,并能在垂直单支撑过后将其释放出来重新被利用,做到开则气贯四梢,不使其遭浪费。 而我们的休息或者睡眠就像行走过程中的放松一样,是为了能在亢奋后舒服、惬意地安静下来,使整个生活都变成享受,不使自己累坏、累垮,是为了将体能更好地储存起来以备需要时再能被释放出来高效利用,以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并使美好的生活持久下去。 但是,身体肌肉虽有弹性,却不像弹簧那样可以在静止时将能量给储存住。所以,行走时须注意动作的放松,但是却又不能松懈,一旦松懈下来后,就会导致体能被浪费,降缓行走速度。因此,行走时得放松,但又须做到松而不懈。 同样,休息或者睡眠也是如此。休息得过多或者睡得过久会使储存起来的能量被慢慢消耗掉。因此,不少期望通过更多的休息或者睡眠来恢复身体状态的人发现,过多的休息或者睡眠不但无助于恢复活力,反而会导致越发乏力的后果,还会导致接下来几天的工作或者学习等生活受影响。这既无助于提高生活质量,也不利于健康长寿,断不可取。 因此,孙禄堂指出,休息或睡眠时不能无动静,仍得含此一气,并要注意静极而动。显然,孙禄堂对休息和睡眠的认识是非常科学的,认为休息和睡眠也是能量流转的运动过程,是使身体逐渐放松能量得到积蓄后又逐渐恢复活力的过程,身体具备了活力后,则应顺势亢奋起来去享受生活,而不要刻意补休或者补睡。 孙禄堂对休息和睡眠的整体认知水平几乎足以让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相关专家汗颜,到目前为止,国内相关的健身专家基本上还在不切实际地胡乱提建议,告诉人们一天得睡几个小时好,告诉人们应该以什么姿势睡觉而不知道睡眠是与活动量与活动强度密切相关的。说实在的,再没有比忽视自身情况以规定姿势规定时间睡觉更愚蠢的事了,而我们现在太多的浮躁的专家们就喜欢做这种事情,还常常去误导其它人。
3815 次阅读|1 个评论
您家的宝贝睡饱了吗?
famingkuang 2009-9-28 08:04
我家的小发发上过一个学期的小学(一年级上级),那时的他每天早上六点半就得起床,晚上为了完成作业,往往过了十点才得睡觉,有时他妈妈要是认真点,偶尔十一二点钟才得睡觉,也是常有的事。 现在小发发不去学校了,晚上九点钟睡觉,一觉要睡到第二天早上七点半到八点才醒。一觉自然醒的感觉应该很爽吧? 我不知道这样下去会对小发发产生什么样深远的影响。我只是明白,现在的学校教育真的不是我的孩子想要的教育。 轻声的问一声:您家的宝贝睡饱了吗? 小时候的小发发睡姿美不美?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98 次阅读|17 个评论
科学版“黄粱一梦”
songshuhui 2009-8-27 19:47
圆儿 发表于 2009-08-25 15:37 梦黄粱一梦 唐人传奇小说中, 有一篇《枕中记》,大意是说,青年卢生,旅途中住在一家客店里,同道人吕翁谈话之间,连连怨叹自已穷困的境遇。吕翁便取出一个枕头,对卢生说:你枕着这个枕头睡,就可以获得荣华富贵。这时,店主人正在煮黄粱饭(黄色的小米饭)。卢生枕着这个枕头躺下,不 想一睡下去,立刻做起梦来。在梦里,他娶了一位高贵而美丽的小姐,生活阔绰,十分体面。第二年,又考中进士,后来步步高升,做官一直宰相,后来又 受封为燕国公。五个儿子,都和名门望族结了亲,而且也都做了官;一共有十几个孙子, 真是子满堂,福禄齐全。他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才寿终正寝。梦一结束, 他也就醒来了。这时,他才发觉原来是一场梦,店主人煮的粱黄饭还没有熟呢。卢生想想几十年荣华富贵,竟是短暂的一梦,很觉惊异。吕翁笑道:人生就是这样!这就是成语黄粱一梦的由来。 这只是一个传奇故事,但你并不会觉得太惊奇,因为很可能你也有过类似的梦境。每个人都做过梦, 可梦是什么? 一种预言, 一种暗示, 还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为何有时候人做梦比真实过的快,好像受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效应一样?有的梦像演电视剧一样会跳过一段时间,所以短短的几个小时好像过了好几天一样。人脑里什么样的机制能造成这种现象呢? 梦是什么? 这还要从梦本身说起。从中国古代的周公解梦,到外国现代的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古往今来, 梦一直充满了神秘. 人为什么会做梦? 梦是不是生活的影子? 不光是人, 动物会不会做梦呢? 它们梦里有些什么? 几年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Matthew A. Wilson(马修?威尔逊)实验小组宣布,他们搞明白了他实验中的几只老鼠在睡觉时做什么梦。Wilson实验小组把微小的电级插入老鼠脑中的主要负责 学习记忆的海马区域。 然后, 他们训练这几只实验鼠在一个圆形的轨道上转圈,并让它们每隔一段时间周期性地停下来。 老鼠奔跑时, 插在脑子里的电极就能够监测它们脑中几十个神经细胞的活动状态。 然后就到了老鼠睡觉的时候了。 我们知道, 当动物进入梦乡的时候, 有时眼睛会快速的运动。于是在老鼠眼动睡眠状态中时,Wilson发现那些老鼠清醒的时候观测到的活跃的神经细胞也开始活动了。 虽然细胞活动频率和清醒时并不完全相同, 但是细胞活动的时间次序有着一定的规律性!所以Wilson教授断定, 老鼠正在梦见醒着时在圆形轨道上跑圈的经历。 甚至在一些实验中, 他能够讲出做梦的老鼠在梦里跑到了轨道上的什么地方! Wilson对他的发现解释在科学界还有些争议,但是大部分科学家已经认同了梦就是大脑内神经细胞的活动反应的观点。 黄粱一梦 后来,有科学家们抱着对梦里面时间概念的变化的好奇心,做了个实验研究梦的时序问题。美国亚利桑那大学,McNaughton教授实验小组的研究员用小鼠做实验,先让小鼠在一片游乐园有次序的玩50分钟,然后让它们去睡觉。在此同时,实验者观测mPFC(内侧前额叶皮层)的活动。他们发现,小鼠玩的过程中皮层的活动在睡觉的时候重复了一遍,更神奇的是,重复的很快,像回放快镜头一样,能快6-7倍。也就是说,小鼠做梦的时候,脑子里回放了一遍它们在游乐园玩的时候的情景,但是速度要比它们真正玩的时候快很多!这个结果发表在了2007年11月的《科学》杂志上。对于这个发现,科学家们的解释不一。有的认为睡眠过程中细胞的快速回放是因为这个时序才是神经细胞的自然状态,而日常生活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神经细胞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有的对这种观点持否定意见,认为这种现象是因为睡觉的时候生物钟信号无法进入做梦的区域而造成的。究竟这种黄粱一梦的特性有何功用,看来还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得出。 你可能觉得奇怪,我们做梦大多数内容古怪离奇,和平常生活完全不是一回事,怎么能单纯的用重复白天的记忆解释呢?关于梦的光怪陆离,科学家也没有给 出一个定论。有EEG实验表明,做梦的时候左脑的活动相对右脑低很多。而我们知道,左脑是负责逻辑语言的,而右脑更具有想象力,所以这样的结果就可能导致梦里超脱逻辑,很有创意。但是为什么要如此,至今还没有人能说清楚。 小贴士:我们需要梦 生理学家曾经尝试剥夺动物的睡眠,结果几天后动物就死于非命了,大脑解剖中并没有看到明显的损伤。如果普通人连续几天不睡觉,记忆损伤会非常严重。实验表明,动物的学习和记忆很可能是把日常生活分成很多小份,然后分别储存记忆,而睡眠和梦恰恰起了巩固记忆这些小份的作用! 大自然赋予人睡眠的能力,看来一部分是让睡眠帮助大脑整理信息的。睡觉和做梦竟然成了学习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真让人匪夷所思。睡觉和做梦并不是耽误时间的坏事,而那些熬夜苦读的书生违背了自然的规律,丧失了自然赋予的巩固学习记忆的好机会,可能真有点儿得不偿失。 文字科学编辑:姬十三 图片出处:图一是 这里 图二是 这里 图三是 这里
个人分类: 心理|1588 次阅读|0 个评论
睡太多或太少都容易患糖尿病
xupeiyang 2009-8-11 13:49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09-06/10/content_11516843.htm 每晚睡眠少于5个小时或多于9个小时的人患糖尿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纽约州立大学下城医学中心的科研人员收集了29818名参与2005年全美健康调查的人的相关数据。被调查者来自50个州,年龄介于18岁至85岁之间,其中85%为白人,15%为黑人。   研究人员在对相关数据分析后指出,糖尿病在黑人和白人中的发病率分别为12%和8%,而肥胖症(BMI指数大于30)在这两个人群中的患病率分别为52%和38%。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14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红猪]好好睡~
eloa 2009-7-10 22:11
小红猪小分队 发表于 2009-07-09 6:28 译者:xyz,一个已经远离专业数载的小公务员,信息安全专业硕士,从小生活在上海,因为今年三月在上海多伦美术馆的活动第一次走进松鼠会,并成为志愿者在签到处收发了无数份问卷调查(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我~),很高兴能够通过这个组织结识到更多的朋友。本文的原文见 这里 。 导言 :不久以前,新加坡歌手许美静承认患上抑郁症的消息曾令很多歌迷唏嘘不已,然而翻开娱乐新闻的版面,有关明星患抑郁症的报导总是不绝于耳,似乎这类精神疾病已经成为了现代人健康生活的潜在杀手,然而很少会有人想到这些困扰或许会与我们的睡眠状况休戚相关,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国外专家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吧。 不良的睡眠习惯是否会令我们精神错乱?请看EmmaYoung的报导。 精神病人往往同时伴有睡眠质量低下的情况。对此,人们长久以来将之视为精神疾病所造成的后果。然而,现在这一观点可能将被彻底推翻。新的研究发现低下的睡眠质量恰恰可能是导致精神疾病的罪魁祸首,而这当中甚至包括了那些仅仅因为睡眠导致行为表现异常而被医生误诊的情况。由此带给我们正反两方面的启示,一方面,积极的睡眠疗法将可能会对精神病人的康复起到辅助甚至是关键的作用,而另一方面,这也令人震惊地表明,对于现在大量包括儿童在内的服药人群而言,药物治疗对于其康复非但可能收效甚微,甚至可能起着负面作用。 缺少REM睡眠可能会对我们处理情绪的方式造成损害,从而导致精神疾病。 然而,现在还不清楚究竟有多少精神病案例是这种情况。这是很可怕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精神病学家MattWalker说:被诊断为患有精神问题的人中,究竟有多少实际上只是睡眠问题?是3%、5%还是50%?,你不认为我们的社会对这个比例心中有数是至关重要的么? 首先,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的是,睡眠障碍是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会导致精神问题。在睡眠研究人员发现了这个问题后的几年间,他们仅仅为了解决这个最基本的疑问,就倾注了大量的精力。 事实上,医生们很早以前便已经注意到:不规律的睡眠同他们所研究的精神异常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他们发现,抑郁症成年患者在熟睡时感到呼吸困难的数量,比一般正常人多五倍;有大约25%至50%的注意力缺陷伴多动症(ADHD)患儿同时为睡眠问题所困扰,而这个比例在正常儿童中仅占7%。 然而,直到不久以前,将睡眠问题看作是精神疾病的症状而非原因的观点还一直根深蒂固,以致无人质疑。正如哈佛大学睡眠研究专家RobertStickgold所言:人们很自然地认为抑郁症或狂躁症患者必然会表现出睡眠质量下降的情况,却从来没有试着想过从反面来研究它们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他表示,即便是偶尔出现了正确的研究方向,其结论也常被大大地忽视。 例如,1987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PatriciaChang及其团队曾对1053名男性医学院毕业生进行了平均长达34年的跟踪研究。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有101人曾被临床诊断为抑郁症患者,其中有13人自杀。研究显示,在这些人中,有失眠状况的学生患抑郁症的比例是其他人的2倍。由此,该团队谨慎地结论说,失眠是其他更严重疾病的风险标尺。倒是Stickgold的观点更为大胆,他认为该研究数据表明才失眠可能成为抑郁症的先兆。 看到PatriciaChang的研究成果,再加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某些睡眠问题确实能够引发同某些精神疾病相似的症状,Stickgold已经不是唯一被说服的人。 2006年,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的PaulPeppard及其团队对抑郁症和睡眠呼吸紊乱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研究。睡眠呼吸紊乱(SDB)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是患者睡眠时出现暂时的呼吸停止,其原因是气管收缩或堵塞导致含氧量急剧下降,并造成患者的暂时性苏醒。课题小组随机选取了800名男性和600名女性在职人员,对他们进行了SDB和抑郁症的评估。根据SDB由轻到重的程度,研究人员将症状分为四个等级,结果发现,SDB等级每增加一级比如从极微到轻微,该级别患抑郁症人群的比率几乎增加了一倍(参见内科医学,第16卷,第1709页)。同时,由于对于SDB的病理原因十分清楚,它是由气管壁过厚,或者舌或扁桃体体积相对于气管口过大等物理原因所造成的,因此SDB不可能是由抑郁症引起的。这次研究恰恰证明了睡眠紊乱可能导致抑郁症。 事实上,宾州匹兹堡大学睡眠和生物钟研究小组的课题带头人DanielBuysse的研究也发现,抑郁症患者在服用了用于治疗睡眠问题的药物(如镇静剂等)后,其情绪异常也出现了明显的好转。虽然Buysse并没有给出属于此类抑郁症患者的确切比例,但是他由此进一步认为,一部分抑郁症患者的病情是由失眠引起的。 不良睡眠理论可能也将帮助我们解释一些与其他精神疾病相关的典型行为的产生。例如,根据去年五月发表的一篇综述称,有大量的证据证明睡眠不佳会引发双相型精神障碍患者的狂躁发作。(参见美国精神病学期刊第165卷,830页)。Stickgold甚至认为睡眠不足还会引致一些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症状,如不能熟练掌握操作机器等重复性工作。Stickgold的团队发现,对于此类需要机械技巧的工作,健康人很快就能有所提高,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却无法办到。他们指出:我们确定了同睡眠特异相关的一种过程学习的缺陷。(参见生物精神病学,DOI:10.1016/j.bps.2004.09.012)。因此,理论上来讲,改善睡眠质量将有助于这一类症状的缓解。 感到情绪波动?小睡一会儿吧 当你发现你的工作关系在一天之中逐渐恶化的时候,尝试着打个盹吧。在一项尚未公布的研究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MattWalker及其团队向参加实验的人们展示了象征喜、怒、哀、乐等情感的不同面部表情的图片,并要求他们评判这些表情的情绪化程度。试验在中午和下午6点分别进行,在后一次试验中,参与人员明显对于愤怒和恐惧的表情更为敏感。 然而,在志愿者午间进行了90分钟REM睡眠的情况下,上述的这种区别却没有发生。而且,经过午睡的志愿者们更易于接受象征喜悦的面部表情。Walker由此得出结论认为REM睡眠可以帮助我们更新不断激化的情绪反应。他表示:睡眠可以帮助我们将情绪的罗盘指向好的方向。 睡眠不足紊乱症 因睡眠不足引起的行为障碍问题也可能常常地被误诊为注意力缺陷紊乱症(ADD)或注意力缺陷伴多动症(ADHD)。2005年,马赛诸塞州Marlborough睡眠问题中心主任CliffordRisk在美国胸科医师学会的年会上公布了他的一项研究成果。在他研究的34名患有睡眠窒息症的成年患者中,有16人伴有中度或重度的注意力缺乏。而通过针对窒息的治疗,60%患者的注意力得到了改善由此至少说明,在研究的人群中睡眠窒息症是注意力障碍的病因。 类似地,肯塔基州路易斯威尔大学DavidGozal及其同事在对83名ADHD患儿进行分析后发现,有四分之一的轻度患儿同时患有睡眠窒息症,而这个比例在重度患儿和健康儿童中为5%。他们由此得出结论,SDB会引发一些同轻度ADHD相似的行为,这很容易导致误诊,并延误诊断和真正有效的治疗(参见2007年儿科杂志,第111卷,第544页)。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那些通过接受扁桃体和淋巴组织摘除手术来治疗打鼾和睡眠窒息症的儿童中,手术前被诊断为ADHD的比率高达四分之一,这一数字在正常儿童中仅为7.4%。而术后一年的观察发现,这其中一半的儿童已没有ADHD的症状(参见耳喉鼻学头部及颈部治疗,第133卷,974页)。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妇幼医院研究睡眠与ADHD之间关系的MarkKohler担心,一些正在接受利他林等药物治疗的儿童,实际上或许只是患有睡眠障碍症-而这一真正病因却受到了忽视。 那么睡眠问题究竟是如何引起行为或精神问题的呢?这其中的某些联系是明显的。例如,每一个家长都知道当孩子感到疲劳时,他们往往表现为多动而非困倦。睡眠障碍会造成同压力有关的激素指数的突然增高,从而导致白天的情绪紧张,这正是许多精神失常的一项表现。更为重要的是,睡眠障碍可能会从根本上影响大脑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并影响到大脑对情绪刺激做出准确反应(另见插入段落)。 众所周知,夜间睡眠不足往往会导致第二天人非常敏感易怒,但究其原因却未必清楚,Walker及其同事们的研究揭示了这一现象的症结所在。实验中,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是正常睡眠人群,另一组则是已经35小时没有睡眠。研究人员分别向他们展示了大量的图片,这些图片的内容会变得越来越令人烦躁。结果显示,缺少睡眠的这组人员比正常休息人员的大脑杏仁核活动增加了60%,而杏仁核恰恰被认为是大脑最先对情绪产生反应的区域。更进一步的扫描研究发现,缺乏睡眠的人,其杏仁核区域无法与前额叶之间进行正常的通讯,而后者正是用于向大脑控制情绪的部分发出安抚信号的器官。我们有高度发达的前额叶,它的作用正如一个情绪的制动器,正是由于其对情绪的控制作用,才能够使我们在听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的时候不至于火冒三丈,Walker介绍说。他认为,由于睡眠不足导致的杏仁核与前额叶之间通讯的缺失,可能造成人们表现出一些精神疾病方面的症状。他进而补充道:有相当数量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等),都是由于前额叶活动受阻所引起的。现在也已有一些初步证据,证明ADHD及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PTSD)也与此有关。 另一组研究团队通过大量研究发现,睡眠特别是伴有梦境的快速眼球运动性睡眠(REM)能够帮助大脑进行记忆处理。而这个过程一旦受到破坏,人就可能患上PTSD之类的精神疾病。 2008年8月,Stickgold及其团队撰文指出,当他们向人们呈示激发感情的图片,或那些描述景观的中性图片,在一天的过程中,人们会对看到的这些景观逐渐淡忘。经过一晚上的睡眠,人们通常只能回忆起那些激发其情绪的图片来,在这些情况下,受试的记忆一直保持明晰,或变得更加深刻(心理科学,第19卷,第781页)。Walker指出,当回忆往昔时,占据在记忆中的多是那些曾经为之激起过某些感情的事情。他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于激烈的情绪如同标记了重要事情的红色标志旗。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你回想起那些事情的时候,你并没有重新体验当时的那些发自肺腑的情绪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脑在保留了关于某事记忆的同时,却丢弃了关于它的内在情绪。Stickgold和Walker都相信,这一记忆丢弃的处理机制恰恰发生在REM睡眠过程中。 他们指出,在REM期间,大脑对血清素及降肾上腺素的分泌将会中断。降肾上腺素是一种与压力、害怕以及畏惧有关的神经化学物质;这些反应在人体内被肾上腺素继续执行。血清素则控制着人的愤怒和攻击性情绪。Walker介绍说:在REM过程中,人体就如一间奇妙的生物剧场,上演着数日来的种种经历,令你宛若身临其境,却不会分泌刺激性的生物化学物质。由此,虽然梦的内容可能很牵动情绪,但其最终可以帮助将记忆中关于情绪化的部分渐渐抹去。 而对于PTSD患者而言,他们睡眠过程血清素及降肾上腺素的分泌失去了该有的抑制,因此在睡眠过程中,那些不愉快事件的情绪细节都会被完全清晰地回忆起来。Walker认为,虽然还不确定这一现象的原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很多PTSD患者醒来以后血清素及降肾上腺素的指标都比正常人高。这可能表明,这些神经递质的分泌不能像在正常REM中那样被有效中断,从而不能使记忆中那些情绪化的内容被遗忘掉。 很明显,要想搞清楚睡眠干扰究竟如何引发精神疾病症状,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我们还需解释许多不符合我们推理的事实,例如为何抗抑郁症药物在降低REM的同时又疗效显著。另外很多抑郁症患者表示,他们在通宵不眠后反而心情愉悦,这同样还是一个迷。 然而,至少当谈及睡眠障碍对于精神问题的影响方式及程度,Walker表示:我们正在接近真理。五年前无论科学家或是普通人都还对此毫无察觉。而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对此提出问题,这就说明,总有一天我们必能找到答案。 什么才是真正的睡眠? 当有人说他们感到半睡的时候,他们的感受可能是真实的。传统睡眠模型认为,在睡眠中人体有一个贯穿全身的控制中心,它负责在该打瞌睡的时候向整个大脑传递信号。然而在去年,位于铂尔曼的华盛顿州立大学的James Krueger指出,大脑中的某些区域是独立进入睡眠的,而只有当大脑中足够多的区域从清醒转入休眠时,人体才会进入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睡眠状态(《自然综述神经科学》,第9卷,第910页)。 他和他的同事们相信,睡眠是由于一个个独立的皮层柱工作疲劳而引发的皮层柱是一些神经元聚合,被认为是大脑最基本的处理单元。中枢调节机制只是在稍后才将要进入休息的状态确定下来罢了。 这一观点可以用来解释一些睡眠异常。如梦游症,患者可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处理事情;又如睡后迟惰,表现为在刚醒来后的半个多小时里,人还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中。 Krueger表示:设想一下在大脑中存在这样一种状态,即在有一部分是处于清醒状态的同时,还有一部分是处于睡眠状态,上述现象便很容易得到解释。 尽管这一观点迄今还没有完全被其他睡眠研究专家所接受,Krueger相信关于睡眠理论的反思已经开始。在我看来教科书将被重写。
个人分类: 小红猪翻译小分队|154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医的曙光——3+X 理论!
热度 2 yindazhong 2009-7-3 11:23
中医的曙光告天下书! 笔者在破解衰老之谜之后(巴黎世界老年学大会几天后将有重大新闻),举一反三,看见了睡眠疲劳的生化本质,看见了西医发展的瓶颈,也看见了中医的未来,以及中医的问题所在。知道中医发展的关键,在于 理论要突破 !近年来总算初步完成了中医理论三部曲的开拓(其中两部已正式发表),不经意也顺便看见了经络的生物学本质(简况见后一篇博客文摘),自称为中医理论的 3+X 体系。通过了 3+X 科学考核,中医将从此实现跨越,光芒四射,名正言顺,登堂入室,进入现代科学的高等学府,中医的路将会越走越宽! 笔者将在不久后逐渐登出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中医理论三部曲。以飨天下! 关于笔者论衰老的系统资料可参阅笔者在《博客中国》的旧作,第一篇: 漫谈衰老(1)
个人分类: 中西医集合|8164 次阅读|13 个评论
[Dr.You第33期]读者来信:机器人会不会梦见电子羊?
eloa 2009-6-8 19:53
Dr.Who 发表于 2009-06-08 0:36 第三十三期问题:关于睡觉和做梦的问题 (查看详情,请点击群博右边栏的Dr.YOU专辑) 啊哈,这一期大丰收~!Dr.Who收到了好几封关于做梦的来信。Yunfeng Zheng同学将清醒的状态比喻成城市里的交通灯;青儿同学的来信有图有真相,很好很强大;雪同学带领我们回顾了不少《蜡笔小新》的剧情;thoulove同学投递来了一个对话体的科幻故事;潮汐同学和ye-yd同学也带来了自己的见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Yunfeng Zheng 睡,是一个状态,这个状态下,你的大脑处于广泛的抑制:听觉、视觉、触觉、运动控制,总之,你不能控制自己了,很迟钝。 甲:看来,这个状态很危险啊。一直醒着行不行啊,这样就不会有危险了,为什么要睡呢? 乙:不行啊,我少睡两个小时都不行,第二天累得很,脑子不转。 甲:是啊,我也一样。可是,为什么呢?美好人生,至少三分之一都被浪费了哦 乙:磨刀不误砍柴工啊 清醒的时候,积累了短时记忆,睡眠把短时记忆转换成长时记忆,科学家最近发现,睡眠帮助腾空大脑,利于新的学习。(参考Science,doi:10.1126/science.1166657,Jeffrey M. Donlea,Paul J. Shaw, Use-Dependent Plasticity in Clock Neurons Regulates Sleep Need in Drosophila) (想像一下,白天,你的大脑从外界吸收了大量的信息,储存在一个地方,就好像人们把信投到了家门口的邮筒里了;到了黄昏,邮递员把邮筒里的信集中起来送到邮局,邮局的分拣中心把这些信件分拣归类到不同的邮包里发往各个城市,最后,某个小区物业把收到的信件放进每家的信箱里。长时记忆形成了。) 短时记忆转换成长时记忆的过程,是在广泛抑制下的对码、激活、修正、再存储。对码区需要短暂解除抑制。 梦,是一个无意识的意识过程,确切地说,是一个不受控的意识过程。一方面,在对码区解除抑制的状态下苏醒过来,相关内容串联起来成为梦境,另一方面,让梦想变成现实、美梦成真等等成语又说明,大多数的梦都是脱离现实的,离奇、荒诞、不合逻辑、异想天开。 让我们看看什么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 下了班,你的一个好朋友找你喝酒,你们聊起了你和他各自的初恋,他说:她的美,完全就是西施,可惜,99朵玫瑰也最终没有把她留下,说着、喝着,他醉了。 晚上,躺到床上的你慢慢睡着了,隐隐约约:一个人,慢慢走近你,走近你,原来是你初恋的她,手里一束玫瑰花,送给你,你高高兴兴地接了,然后,看她转头走开,你跟在后面追,追啊追,你的朋友在喝酒,就着油炸臭豆腐下酒,你确信他已经醉了,卖臭豆腐的摊主是个美女,可是,她怎么不是你的她呢?你,找不到你的她,很着急,很着急,醒了! (一般来说,记忆的抽屉里,玫瑰花和油炸臭豆腐是分开存放的,除非你的爱情火花是油炸臭豆腐点燃的。上边这个梦,则是因为读过鲁迅《故乡》的你,短时记忆西施转换成为长时记忆的过程中,与豆腐西施对码,然后脱抑制激活了你喜欢吃的油炸臭豆腐,从而形成了怪异的梦境。) 开场白到此结束- 非睡的生理状态是清醒(病理状态可能就不是),清醒是一个兴奋与抑制交替的过程,好比城市交通,无数个路口都有红绿灯在交替,让各种感觉和内在思维都变得有序。绿灯是兴奋性突触,红灯是抑制性突触。 红灯很重要,让兴奋性信息准确传递,让你的思维合乎常理,符合逻辑,所以,违反交通规则的事情在这里是不被允许的,白日梦休矣。 青儿 在探讨睡眠与做梦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睡眠的基本知识。 1. 首先是睡眠成分,和它们的判断标准。 区别清醒与睡眠的标准是肌电,入睡后肌肉松弛,记录不到肌电,这点是很好判断的。 哺乳类动物有两种睡眠成分:非快动眼睡眠(non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NREM)与快动眼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REM),两者之间的判断标准是头皮或硬脑膜外脑电成分分析。 NREM(非快动眼睡眠)有四个时相:stageⅠ-Ⅳ,其睡眠程度逐渐加深;REM(快动眼睡眠)是最深度的睡眠。 上图展示NREM睡眠四个时相不同的脑电波形,其实四个睡相之间没有绝对的划分标准,随着入睡程度加深,脑电逐渐趋向大波幅,低频率。 stageⅠ:睡眠和清醒的转换时段,在低电压EEG基础上混杂有alpha和theta波,后二者在清醒脑电中经常见到。 在这个阶段,人的身体放松,呼吸和心率开始变慢,大脑变得放松,思维开始漫游,这 种感觉真的不错。可以把第一个阶段看成是通往睡眠之门。 (from moly) stageⅡ:出现spindle和K-complex波。是实验中判断入睡与否的指标。 在这个阶段,人仍然是清醒的。事实上,在睡眠实验中,大多数人在第二阶段被叫醒后 会说:我还醒着呢。(from moly) stageⅢ:spindle和delta(20-50赫兹)混杂EEG波形。 stageⅣ:脑电以delta波为主,间或有spindle。 在Ⅲ、Ⅳ阶段,就是深度睡眠了。进入深度睡眠后,人的血压,呼吸和心率都达了一天中的最低点。血管开始膨胀,白天存储在器官里的血液开始流向肌肉组织,滋养和修复它们。(from moly) 上图显示清醒和REM睡眠时相脑电特征:两者之间没有很大区别,都以theta波为主。 第五阶段也许是最有趣的阶段,但是科学家仍然不清楚这个阶段究竟有什么用。第五阶段也被称为快速眼动阶段,或简称为REM。在20 世纪50 年代,科学家Nathaniel Kleitman 发现:当人在处于这个阶段时,眼睛向各个方向快速的移动,故由此而得名。这个哥们还发现,当人在这个阶段被弄醒后,他们称都正在做梦。因此,这个阶段也被称为梦境睡眠。通常认为,人做梦的大多数时候都处于这个阶段。(from moly) 2. 让我们了解一下正常年轻人睡眠特征,注意,是年轻人,人老了,睡眠的特征也改变了。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夜间睡眠时间大约持续八小时,如图所示,一夜之间有4-5个NREM/REM睡眠循环周期,每次持续大约70-90分钟。 入睡初期以NREM stageⅢ、stageⅣ为主,又称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 SWS),生理功能是补充体力,moly提到过,此时期血管开始膨胀,白天存储在器官里的血液开始流向肌肉组织,滋养和修复它们。 如果慢波睡眠缺失,个体容易感觉到疲乏,成人年龄超过40岁,基本上记录不到stageⅣ睡眠了,所以很多老年人抱怨睡眠质量不高,易醒,睡眠时间短,醒后疲乏等等,与慢波睡眠缺乏有关。 临床上经常用到的镇静催眠药,如地西泮(安定)及其它药物,虽助眠,但其延长的是stageⅠ、stageⅡ睡眠,服药者即使睡眠时间增长,但睡眠质量不高,与慢波睡眠缺乏有关,我的姥姥经常抱怨,服用安定后,越睡越累,是有生理学基础的,如果有种药物特定延长慢波睡眠,那就是人类的福音了。且不说各类睡眠障碍患者,军方一定会拿去用于快速恢复士兵体力,增强其战斗力。 REM睡眠以做梦、眼珠转动,肌张力消失为特征。REM期大脑活动不亚于清醒时刻,有EEG为证,其具体特征有PGO波,这是一始自脑桥,顺序弥漫于丘脑外侧膝状体和枕叶皮层的相电位,我们知道外侧膝状体与听觉信息处理有关,枕叶皮层与视觉信息处理有关,PGO波用神经电生理学揭示了我们绘声绘色的梦境。REM其它特征如前庭细胞兴奋眼球肌神经元(眼珠转动的原因),桥脑网状结构抑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出现肌无力现象。实验中记录到REM期肌电电位最低,这个也很好解释, REM期脑活动不亚于清醒时,如果不对运动系统加以抑制,那么不免手舞之足蹈之,也就是梦游了。 有人认为,REM睡眠与智力增长有关。不过这方面的文献报道,说法各一,难成定论。 3. 睡眠、意识与脑功能 通常我们讲意识,是指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这内中神经机制涉及感觉信息的三级传递通路。首先,外周感受器接受刺激,将信息传递给脊髓二级神经元,后者再传递到丘脑,丘脑将信息整合后,递呈给大脑,我们就感受到周遭世界了。 外周感受器遍布全身,如听觉细胞,味觉细胞,触觉细胞,视网膜细胞等等等等,它们采集最原始、最粗糙的信息,而丘脑功能类似于国务院大臣,他们负责挑选最精要的信息报告给最高总督,大脑。 我们讲讲清醒与睡眠时的脑的感知功能。 如果将脑比作一位端坐高堂的皇帝,那么丘脑就是一扇门,它的开闭决定了外周信息是否能传达到脑,而决定门闩开合的,又是脑内另一套机关睡眠觉醒控制系统。 这个系统很简单,就是两个力士角力,它们是腹外侧视前区和脑干的上行激活系统,前者负责关门,门一关,我们就睡着了;后者负责开门,门一开,我们就看到花花世界了。 4. 为什么睡眠中就没有意识了? 其实,说睡眠中没有意识,单指NREM睡眠没有意识,既不能感知外界信息,大脑活动也基本停滞。 上图是脑血流MRI成像图,与清醒时相比,NREM期大脑活动弥漫性降低(红色和黄色显示区域)。 REM睡眠期,脑活动虽有所降低,但不至于像NREM期那么明显,打比方说,皇帝处理完政事,夜间回宫,大门一闭,笙瑟喧嚣,虽然不理民间疾苦,可是皇帝自己的小日子是过的悠哉游哉。这时候最好将控制系统隔断,不然皇帝一句醉言,惹世间多少情仇。神经系统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它们抑制住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你梦中就是上九天揽月,身子骨也得老老实实的趴在床上。那些没发育好的神经系统,就按捺不住躁动的运动系统,于是梦游了。 5. 动物做梦吗? 就人类而言,REM睡眠对应于做梦,因为我们会口述梦境。动物不会说话,我们真的不知道它们有没有做梦。但是很多动物有REM睡眠。 不过这个谜团也许很快就能解答,日本科学家Yukiyasu Kamitani 于2008年发表在《神经元》的实验,帮助我们直视大脑活动。实验过程是这样的:给受试者展示一系列简单几何图片,同时用MRI记录其大脑活动。研究人员借助软件解码记录到的脑信号(当然这个过程非常复杂,我无力解释,大家理解一下),在不知道图片内容的前提下,研究人员能够解析出受试者看到了什么。 (呃。本来这里有个视频,但是现在我们没法向大家展示抱歉抱歉。Dr.Who) 所以,我们很期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实验大鼠在梦中看到了什么。它们有没有宗教,它们心中的上帝是什么模样! 6. 梦中灵感是怎么回儿事? 如果我懂比较多哲学知识,也许能将这个问题解释的深入一些,希望学哲学的同学能跟进补充一些资料。 大脑处在永恒的运动中,即使没有外源和内源信息的传入。大多数的大脑活动产自于内,外来信息对这个强大的自组织系统只能产生轻微的干扰,虽然这些信息对大脑适应外界环境帮助很大。脑功能活动越高级、缜密,依赖于外界信息的因素就越少。如思考复杂问题时需要屏气凝神。 上面的解释偏重大脑的自立功能,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一个与外界隔离的大脑无论如何没多大功能,比如狼孩智力低下。 但是我们可以将两者合一,Llinas和Pare在1991年的一项研究指出,REM睡眠和清醒时脑活动程度并无多大差别,两者之惟一的差别在于大脑在清醒期接受了外界信息输入。照此说来,负责信息传递的丘脑应该在清醒期功能大幅增强。研究结果显示,清醒期丘脑只有很小一部分神经元有活动。他们认为,意识是脑的自发活动,依赖于组织神经元的天然特性,外界信息并不能起决定作用。由此,我想到一句话:不是幡动,不是风动,惟尔心动。 上面左图显示视觉信息由眼睛传入视皮层所涉及的神经通路,右图显示脑内各结构之间的联系。现在有一说法,认为大脑是一个复合体(complex),不仅解剖结构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就是基本的构成单位神经元,其功能也不是可以一言以蔽之的。因其信息处理系统不是线形,此复合体功能具有足够的弹性,却也具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正如这边的蝴蝶掀起翅膀,可能在大洋彼岸扬起海啸,也可能就此湮没,悄然无声。 当脑内信息处理过程中,出现了海啸,我们就认为这是灵光一闪。发生在清醒时刻,我们习以为常,发生在睡眠时刻,我们就感觉匪夷所思,将之神化、崇拜。其实,从上面论点看来,大脑的活动永不停息,不论是清醒还是REM睡眠,不论有没有外界信息输入。毕竟,对于大脑这个浩如烟海的信息处理器而言,一时的外界刺激只能用比特计吧! 雪 首先,我是一个门外汉~吼吼^_^如果我写的不咋地,对付看吧,我觉得虽然松果都好吃,但也有被嗑烂的那种松果吧!我就是把松果都嗑烂的那只松鼠。如果给松鼠会的同志们各自分工的话,我想我不是那个嗑开松果的小松鼠,我是那个吃松果的小松鼠。的确是这样的啊!我已经看了许多日子,但从来没写过。 黑土大爷一边冲着Dr.Who竖大拇指一边说,小样儿~听说你郁闷了小互,你心眼太多,怪不得睡觉总做梦。 想知道为什么睡着了才能做梦,只要知道做梦的原因就行了,我们会发现做梦的原因都有相同点,就是先要睡着。黑土大爷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心事太多的人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晚上做许多梦。Dr.Who同学长大了,心事儿多了,于是总做梦。 好了,下面切入主题 记得《蜡笔小新》有一集是这样的,小新做梦,梦见到了海滩,海滩有许许多多比基尼女郎。这时,小新很想尿尿,同时比基尼女郎招手呼唤小新:小新!快来玩呀!小新扭捏着说,我想尿尿。眼睛四处扫厕所,比基尼女郎善解人意地说,小新,尿到海里就可以了~接下来,我们就看到小新跑到海里,忽然脸上现出很舒服的表情,周围蓝蓝的海水变成了黄布拉吉绿布拉吉的颜色。(黄布拉吉绿布拉吉是东北方言的音译,意思就是不黄不绿的颜色)果然尿出来就好舒服啦~小新刚说完就醒过来了,啊!天哪,小新醒来一看,哪有啥子海滩,尿褥子上了! 小新到厨房接了一杯水,把水浇到妈妈屁股位置的裤子上,再把妈妈翻到自己的褥子上,接着喃喃自语,美亚,你怎么又尿床了。然后小新就睡到妈妈的褥子上。 (~ o ~)~zZ 小新又梦见了海滩,海滩有许许多多比基尼女郎。这时,小新很想尿尿,同时比基尼女郎招手呼唤小新:小新!快来玩呀!小新扭捏着说,我想尿尿。眼睛四处扫厕所,比基尼女郎善解人意地说,小新,尿到海里就可以了~小新想到这是假的,尿在海里就会尿褥子了,于是拒绝了比基尼女郎的提议,比基尼女郎又说:小新!那有厕所,尿到厕所里就可以了。果然,海滩上突然出现了一间厕所,小新急急忙忙地跑过去,过了一会儿走了出来,还是那句话果然尿出来就好舒服啦~小新刚说完就醒过来了,啊!天哪,小新醒来一看,那有啥子海滩,尿褥子上了! 小新到厨房接了一杯水,把水浇到爸爸屁股位置的裤子上,再把爸爸翻到妈妈的褥子上,接着喃喃自语,爸爸,你怎么也尿床了。然后小新就睡到爸爸的褥子上。 (~ o ~)~zZ 小新又梦见了海滩,海滩有许许多多比基尼女郎。这时,小新很想尿尿,同时比基尼女郎招手呼唤小新:小新!快来玩呀!小新扭捏着说,我想尿尿。眼睛四处扫厕所,比基尼女郎善解人意地说,小新,尿到海里就可以了~小新想到这是假的,尿在海里就会尿褥子了,于是拒绝了比基尼女郎的提议,比基尼女郎又说:小新!那有厕所,尿到厕所里就可以了。果然,海滩上突然出现了一间厕所,小新想,我不受骗,那是假的厕所,我不去。于是小新找到妈妈,美亚,我要尿尿。妈妈狠狠砸了一下小新的头,小新脑袋上长出一个包子,妈妈磨牙道,不许叫我美亚,那边有厕所,到厕所去尿,快点回来!小新这下想,我可知道那个厕所是假的,我不想去是妈妈你让我去的,那我就去尿吧!小新跑进厕所,过了一会跑了出来,依旧是那句果然尿出来就好舒服啦~小新刚说完就醒过来了,啊!天哪,小新醒来一看,那有啥子海滩,尿褥子上了! 小新苦恼的看着他画出的地图,跑到小白的家,把小白抱到爸爸的褥子上,然后又是一杯水浇到小白身上小新就睡到了小白的房子里 醒来以后.. (咬手绢~)你们都看过这集的,人家作文一直都不及格,不要再让我写这集了,不然我得上进成啥松鼠了,我这都飚老多字了~ 作为一只松鼠,我们都有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思维习惯,当看完这集时我们不由得探讨起《蜡笔小新》里蕴含的背景知识我常常看了一会电视节目就突然对我妈说,妈!你快听,这个背景音乐是不是XXX? 一、做梦的原因 我们先分析一下小新做梦的原因,戴维.福克斯曾经归纳出做梦的原因,我们做梦时梦到的事情多数是自己所关心的事情,如考试、爱情等,另外一些情况,如有的人在睡眠中口渴了,肚子饿了,或有尿意等,他们所梦见的也基本上都与这些事情有关。小新做梦的原因是他有了尿意,但也可能不是,有同学就会问了,会不会是小新没有尿,大脑在做梦的时候发出了有尿的错误信号才使小新尿尿呢?我觉得这个设想不太现实,如果没有尿在肚肚装着,想尿也尿不出来呀! 二、和第一个原因不一样的做梦的原因(没错,你相信作者没有打错字,这第二个还是做梦的原因) 有时候我会做梦,做很稀奇古怪的,比如说一会儿变成一个被困进城堡的公主,一会儿又变成在海上航行同时和海盗打仗的勇士,而这个勇士在海上航行的目的是救出困进城堡的公主,也就是说在梦里,谁困住了我?而我在救我自己。英国的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埃文斯提出的,他认为,梦就如同将电脑的终端取下之后,重新对程序进编制,然后加以检点,因此,睡眠就是切断了外界信号的输入,运动系统也静息了这样一种状态。在此基础上,梦再对大脑的程序进行检验,然后在重新编制,并加以润色,以此来训练大脑能把近期的信号应用于将来的事态的能力。 也就是说,在A日你看到了一个城堡的图片或者关于公主的故事,然后又在B日看到了大海,或者勇士救公主的故事等等,晚上睡觉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87于是就做了这样的梦 三、和第二个原因不一样的做梦的原因 还是说《蜡笔小新》吧!我是动漫控~吼吼~记得有一集美亚让小新叫醒爸爸,小新让小白舔爸爸的脸,同时,爸爸在梦中梦到心仪的女下属在勾引爸爸,(说白了就是性幻想之类的,我们这噶管这个叫做梦搞破鞋~)那个大美人用舌头舔爸爸的脸,爸爸胡乱的擦脸上的口水,一边纠结地笑着说,不要这样,不要这样了。过了一会儿,爸爸醒了,发现脸上果然有液体,惊觉着可能是真的。扭头一看是小白小新!叫你不要让小白舔我的脸了!小新一边抱着小白一边跑,嚷道,妈妈!爸爸被我叫醒了! 从这一集我们可以看出,爸爸做梦的原因是大脑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四、由拼音字母组合合成的总结 我是一个爱好科学的正在上学的初三的学生(我们这个地区是四年制,明年上初四可能就很难有时间享受爱好了,所以我寻思着怎么着也要解答一次Dr.Who出的BT题,哪怕说的乱七八糟、遭人唾弃)我才刚刚学化学和物理就发现了科学松鼠会这个网站,我非常庆幸我很早的发现了这个有许多没壳的松果的地方,本来我是对化学和物理兴趣很一般的人,但因为总看科学松鼠会的文章对化学和物理非常感兴趣,我的化学和物理成绩不是拔尖的,可我真的非常对化学和物理感兴趣,我想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科学松鼠会出了一本书,我本来是想买的,可是我们这个地区没有卖的(我在书店逛得时候深感科普与大众的距离就如同象牙塔和十字街头的距离,畅销书许许多多,科普、历史类的书极少,内容硬的书又特贵)唯一一个不用动脑子的支持松鼠会的方法都断了,所以我寻思给Dr.Who捧个人场我就不亏心白看文了,俗话说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碰个人场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 最后,请叫我爱好科普聪明美丽善良可爱比白雪公主灰姑娘蒙娜丽莎朱莉等等大美人都爱松鼠会的左璐同学!囧~我感觉我有自恋狂的潜质 祝松鼠会蓬勃发展,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克里克将哺乳动物具有较大的新皮质和睡眠见于哺乳类和鸟类这两种情况联系起来进行考虑。从心皮质中含有纵横交错的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和神经细胞之间的结合部有兴奋性这两点来看,可以认为大脑皮质是由若干个兴奋单位或者说兴奋要素而组成。神经之间的连接有三个特征:第一是辐散传入;第二是强度完整;第三是聚合。 兴奋信号就进入了这样一个网壮结构的局部,作为这一部分的处理特征,只要有信号输入,就有与之相应的适度的信号输出。当有与若干突触有关的信号输入的时候,就会有相互关联的信号输出。 因此,若问把他们异常的精神状态与这种电子计算机模型联系起来之后将会有以下几种关系:(1)当突触的连接过多或不顺的时候,就会产生空想;(2)不论输入什么信号,相同的回路都会兴奋(强迫观念);(3)尽管是一般不会引起反应的不适当的刺激也会发生反应(幻觉)。 克里克认为,电子计算机出错可以把浅路截断进行检查,但是人脑就不同了,只能在异相睡眠的时候,才能对浅路进行检查。在异相睡眠的时候,大脑正在被正常的输入和输出所隔离,而且正受到来自脑干的非特异性刺激,而且这种刺激很活跃,这就是所谓的无意识的梦。PS:我不知道这段有没有用,我看了好几遍整个资料硬是没看懂,最后模模糊糊觉得这段用一句话概括很精辟做梦的原因可能是大脑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thoulove 这是一个或许浪漫的故事。 夏天的夜晚真的很美!她站在大桥上,眺望着这穿流不息的车流,车的灯光闪烁着,像星星的眼睛在眨啊眨。因为下雨,今天没有星星,月亮也像害羞似的藏在了乌云后面,车渐渐的少了,四周很安静,一个小伙子像幽灵一样来到了她的身边,微微一笑:你好。很晚了,不害怕吗,早点回家睡觉去吧。 她断定:这小子可能是个好心肠的傻瓜,旁边站着美女,居然赶她走,太傻了,于是说:我有个麻烦,就是晚上睡不着,睡着了也是老做梦,看你这样好心,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吗? 他想了几秒,说,你是在问,为什么只有睡着了才会真正地做梦吗? 她看着他疑惑的样子,点头说,是的,假如我知道了睡着了会做梦的原因, 我就可以避免这个原因,然后我就可以只是睡觉而不做梦,这样我的睡眠质量就可以变好,我非常讨厌做梦,可是梦总是事先没有预约的到来,每次做梦后醒来,总是很累。 他说:要想了解睡着了会做梦的原因, 首先要了解梦是什么?它是否会令人感觉欢乐? 她说,有时,当我不做噩梦的时候是的,可是当我做噩梦的时候,它会令人感觉痛苦。 他问,那么,你喜欢梦吗? 她说,看情况了,有时候我在梦中完成了我梦寐以求的梦想,那时候我就很喜欢这个梦,而有时候,在梦中我遭遇了可怕的情景,我就很讨厌这个梦。 他接着问,梦是一种感觉吗? 她说,是啊,在梦中,我可以看,可以听,可以笑,也可以哭。 他问:梦是一种人造的东西吗? 她说,不是,人造的东西大多可以想开就开,想关就关,但是梦无法想开就开,想关就关,在我做噩梦的时候,我在梦中哭着,喊着,可就是无法醒来,那痛苦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他问:但是,如果他不是你造的东西,你又如何能感觉到他呢? 她想了想,说,是啊,可能是我造的东西吧。 他继续问道:梦有没有牙齿? 她听到这个问题,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说,你这是什么傻问题,梦怎么可能有牙齿? 他说,我曾经梦到被一个张着一个长满牙齿的嘴的怪兽追,后来醒来想,梦或许也有牙齿吧,不然怎么可能变成一个怪兽,张牙舞爪的追我呢? 她的脸上出现了一个露出牙齿的微笑,说,那我也问个傻问题好了,没有梦的指引,你会迷路吗? 他说,不会,正相反,如果我在森林迷路了,我累的睡着了,然后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像你一样的美女告诉我怎么走才可以走出这个森林,然后我醒来,按照美女说的走,结果就是更加迷路。 她问,梦能提供保护作用吗? 他说,不能。 她说,你错了,梦能提供保护作用,记得那次,我家里漏雨,雨把被子弄的很冰凉,于是我做了一个光脚在河水里走的梦,于是就冻醒了,可见梦能提供保护作用。 他问:梦是否是自然产生的? 她回答:是的,我睡着了,然后梦就自然的产生了。 他问:梦是否有很多不同种类? 她回答:是的,噩梦,快乐的梦,奇幻的梦,等等。 他问:梦会在晚上醒来吗? 她回答:是的.有时候会在太过于强烈的梦中惊醒。 他问:梦可以储存信息吗? 她说:有时可以的,记得那次我在睡觉前看了一本小说,然后小说的情节以梦的形式出现了,醒来后感觉小说的情节记得很清楚,可见梦可以帮助人储存信息。 他问:你会在公众场所讲述你的梦吗? 她回答:不会,顶多和朋友聊聊,不会在公众场所讲述。 他问:你在现实生活中见过梦吗? 她回答:没有,我只在睡着的时候见过梦。 他接着问:梦有危险性吗? 她说:那要看情况,假如你梦见自己在梦中做了坏事,而不告诉其他人,就没有危险,如果你说了,或许会很危险吧。 他问:梦会很烦人吗? 她说:那要看情况,曾经我好几天做同样的梦,真是够烦人的。 他说,经过这样的问答式讨论,我们依稀了解了一些梦的特征,现在,我们或许可以给梦一个清晰的定义了。现代汉语词典给梦的定义是: 梦:睡眠时局部大脑皮质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 那么,你觉得,这个定义不清晰在哪呢? 她说,或许是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了吧,先定义松树是会长出松果的树,又定义松果是松树长出的果实。就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我们既不清楚睡眠是什么,也不清楚大脑皮质是什么,而且这个定义无法帮助我们达到无梦的优质睡眠。 他说,是的,所以现在我们要把梦的定义先放下,看看睡眠的一些特征。不过为了避免循环定义的错误,我们以一个观察入睡的人的角度来讨论,刚才我们以一个做梦的人的角度来讨论的,好吗? 她说,好的。 他问:睡眠时会流汗吗? 她回答:会的,有时候做噩梦的时候会惊醒,然后发现自己流了一身汗。 他问:睡眠时会发出声音吗? 她回答:有些人睡眠时会说梦话,发出奇怪的声音。 他问:你是否可以控制睡眠? 她回答:是的,可以,我可以决定10:00睡觉,也可以决定11:00睡觉。 他问:睡眠有生命吗? 她回答:没有,大多数有生命的东西都很难被控制,比如,小猫小狗,你叫它趴下,他可能会跑起来,既然可以控制睡眠,所以睡眠没有生命。 他继续问:睡眠是否很值钱? 她回答:不值钱,在不睡觉的时候,你可以做成千上万件事情,那些事情的成功后就可以赚钱。而在睡眠的时候,你除了可以做梦什么都做不了。所以不值钱。 他问:睡眠的数量是否很多? 她说:不是,一点也不多,你今天会睡眠,明天也会睡眠,每天都会睡眠,但是睡眠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 他问:睡眠能提供保护作用吗? 她回答:不能,当你睡着了,很多周围的情况就都不能清楚的知道了,别人可以很容易伤害你的,想起来就让人觉得害怕。 他诡异的笑了笑,说,讨论到这里,我想可以回答为什么睡着了会做梦? 这个问题了。 她说,我也有点明白了,每个人都有希望达成的梦想,但是每个人的能力有限,当人遭遇挫折,就会在梦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做梦的方式给自己希望,让自己不那么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 他说,是啊,还好宇宙有梦这个东西,不然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无趣,没有希望。 她说,既然现在我们已经讨论出一个简单的问题的答案,我们已经得出结论说,梦是个好东西,可以带给人希望,那么为什么只有睡着了才会真正地做梦? 他叹了口气说,我知道你的困难,既然梦是个好东西,每个人都想多要一些好东西,所以何不在醒着的时候也做梦呢? 她说,是啊,为什么呢? 他提醒他说,你忘记了,那就是还有噩梦。 她恍然大悟,说,对啊,问谁有那个能耐只做好梦不做噩梦呢,生活中也是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梦中也是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将来会不会发明一种仪器,把所有的噩梦过滤掉,让人只做好梦呢? 他说,好的,让我们假设未来的某天,这种仪器发明了出来,那么这个仪器之后的未来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 她说,首先是很多人买了这个仪器,因为只有好梦,所以他们醒来后都会很开心。 他打断了她说,然后呢,他们沉迷于做梦,每个人都在一天的24个小时中用越来越多的时间来做梦,然后没有人来在现实世界中工作,世界一片混乱。 她说,没有那么差吧,我们设想有个天才继续发明,发明了醒着的时候也可以做梦的仪器,真的应该感谢他,现在人们可以24小时都做梦,边做梦边工作,每个人都那么快乐,世界一片和平。 他无奈的摇了摇头,说,要怎么说你才明白 她第一次打断他说,算了吧,我们是达不成共识的,我会用我一生的时间来发明这两个仪器,我们是不合适的,我们分手吧,你也可以用你一生的时间来阻止我。 他看着她的眼睛,她同样看着他的眼睛。一分钟过去了,他了解到她是认真的,说,我不会阻止你的。 他和她分开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没有再见面。一转眼,一千年过去了,她终于发明出了那两个仪器,而他,早已忘记了那个一千年的约定。 潮汐 为什么只有睡着了才会真正的做梦? 这真是个令人着迷的问题。相信会有不少精彩的答案。遍历睡眠研究史,对于睡眠和梦的研究都有不少,不过关于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很清晰的回答。因为自从1953年阿塞林斯基和克莱特曼发现REM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并发现在此睡眠阶段醒来,往往会清楚并详细的描述正在做的梦,从而把REM睡眠和做梦联系起来,使研究人员能够清楚的知道做梦的时间以来,睡着了和做梦的关系就已经被确定了。更多的经历被放在了睡眠和梦上,而对于两者之间的联系,罕有关注。 为什么睡着了才会做梦,我有一些疯狂的想法想要和大家分享,有趣的是,这也是从梦里得来的。 在你的生活中,你的意识几乎每天都会发生相当深刻的变化:当你决定结束一天的时候,你会听任自己任由睡眠摆布当你睡觉的时候,你肯定会做梦。这和我们通常的认知不太一样。大部分人会说他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做过梦了。但实际情况是,你每天都在做梦,只是在你醒来的时候,你已经不记得了。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在无意识下做的梦,并且在无意识中就已经将它们遗忘了。 这跟我将要提出的想法有很大的关系,最初我就是从这里着手的-无意识。当睡眠的时候,人不会特意的关注某些事情,并有意识的调动起某项功能以便完成或思考这项事情。很有意思的是,我是在无意识的梦中才清楚的知道这其中的差别的。当时我在梦中认为自己已经清醒了,于是试图睁开眼睛。但发现怎么也睁不开。在一段短暂的挣扎后,我才真正的清醒过来并了解到自己刚才是在梦中。梦境是如此的真实以至于同现实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其中的一切指令都是大脑在无意识中发出的,身体似乎并不太听话。 然后很有意思的是,我突然想到了为什么清醒的时候不会做梦。因为我们是有意识的。而有意识的行为都带有目的性,明确或不明确。于是我们的注意力,感知等等都会为了完成目的而运作,集中于少数的细节。从而得到现实的情报。而在梦中,最不清楚的恰恰是细节,也就是所谓的焦点。在我个人的梦境经历中,有着认识到那是一张桌子,但是却并没有意识到他的颜色,材质,样式等的情况。在大多数对梦境的描述中,对于细节的描述往往并不丰富。而同现实中另一点重要的不同是,在现实中对于焦点的关注。会使人对于一些其他的细节视而不见。但实际上。这全部的材料都已经在脑中有着全息的情报包括关注到的和没关注到的。在梦中出现的东西似乎更加以这种全息的形象出现。我们会说梦到了一匹马,而在现实中我们会说我看到了一匹黑马,或一匹小马等。在梦中,情报似乎以一种更加令人着迷的方式被加工。它们被整体化,具现化,或被升华,抽象。整个过程就象创作一副令人着迷的艺术品。而这一切在清醒时是不可想象的。 还有一个想法是做梦到底是什么?解释有无数种。但一个共识是做梦的材料来自于现实。从朱夫特发现梦境总是与他一天前或一星期前的经历有关以来,这种状况被不断证实。比如经历战争的人会做关于战争的梦等等。关于这些我有一个疯狂的想法,与其说我们在做梦,不如说我们是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重新构造一段我们在清醒的时候所不能甚至是不可能经历的历程。它会在无意识中将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些担忧,期望,恐惧的和喜爱的,操心的好想要回忆起的东西,构建一个梦境世界。然后开始全息的构造情报,将清醒时无法意识到的特点可能等以最本质的形象呈现出来,并联系其他情报,从而试图让我们体会一种不可能存在的经验。我们可能会从这种经验中取得十分宝贵的东西。但是梦并不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它并不负责判断(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判断是不可能的,这很有意思),而只是展示出由它所联系和构造出来的东西。它常常是无逻辑的,跳跃的,抽象的,后印象的。人类的梦,很可能是长久的进化带来的一种危机处理机制。一种即使在睡梦中也能获得经验的方法。这应该与人类早期短暂的寿命不无关系。而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显然在晚上入睡的时候做这件事情划算的多。 我感觉自己说了一堆疯话,哈哈。不过真的很好玩。 ye-yd 梦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我觉得梦是人对于信息的一种延续处理的机制。 古人说过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觉得这解释的很好。 梦的产生绝对不是无中生有的,对于一个未知的事物我们是绝对不会做出关于它实际存在的梦。也许有人说我没见过外星人,我也做过和外星人想关的梦。对,你是没见过外星人,但是并不代表你没对外星人下过定义。像一个对于ET完全没了解的人,他做外星人的梦就不会想到ET,他顶多是把自己看过的各类物种重新组合而已。 能做的梦都是自己理解范围的,能够下定义的东西。同样是一个词-黑洞,一个科学家做出的梦就会有黑色的洞和宇宙中的黑洞两种选择;而小学生他对于这个词就不会出现宇宙中的黑洞,因为他对于这个词没有下定义,梦里自然无法出来。当然如果你跟他解释黑洞是什么,有什么特性,使他对于黑洞有个自己理解的范围,那么以后做梦对于黑洞多了一个选择,至于能不能做就要看几率问题了,有定义并不等于一定做那个梦,只是多个选择,就像经常考试的人做梦见考试总比那些不经常考试的人多。只有在自己的定义下,自己的梦才会有出现,同样是梦中出现的龙,东方人梦见东方龙基本上是飞黄腾达,西方人梦见西方龙就考虑最近厄运连连。 那么梦是怎么来的呢,有了定义就有梦吗?我理解是梦是人对于信息的一种延续处理的机制。一个能做梦是睡觉前思考没有结束,大脑依然在处理问题,那么睡觉后就会延续的思考下去作为梦的体现。梦的内容与睡前思考有很大的联系,早些年外国有过例子: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他们先让实验对象玩俄罗斯方块,然后了解他们在梦中见到的景象;共有二十七人参加研究,当中十人是俄罗斯方块的专家,十二人是新手,另有五名健忘症患者;结果发现十七人在睡梦中见到游戏中的方块,包括三名健忘者在内。处理信息并不会是单一的,复杂的结构紧密的联系导致我们大脑里在做梦时,会把以前的记忆也加之联系起来,使之更具有效率。像我们高二化学学到苯,当时凯库勒之所以能够发现环状结构进而推出凯库勒结构式出来,并不是说他无缘无故就做出了这个梦,本身凯库勒已经对于苯的特性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再者他那时正在为苯而焦头烂额,思考已经到了临门一脚的情况,即使他当时没有做梦也能够在以后推出凯库勒式出来。做梦只是依旧在思考的一部分,可以说那些睡梦里得到所谓的灵感只是平常积累的知识的一次集中处理体现而已,就像我们给一个小学生一张高考试卷叫他做梦出答案那时不可能的。 平常的梦与睡前看的东西也有联系,我们都知道我们睡前看鬼片,那么做梦就很有可能梦见刚才的鬼片;我们睡前看某些很黄很暴力的东西,那么春天就很快到了因为睡前看的刺激了,导致睡觉了对这还念念不忘,睡觉了自然会把这残留的记忆和自己本身的理解发扬光大。连续的思考让梦境内容不会无中生有,可以说我们的梦只是我们思考的体现,对于信息处理的延续。 好吧,上课睡觉我相信作为学生都是必备的技能,尤其是上某些枯燥的又没多大兴趣的课更是睡意倦浓。在上课睡觉和在宿舍睡觉是两个环境,可以说上课睡觉里我们梦见课堂的几率大得多,因为我们处于的环境在睡觉时无时无刻地影响我们的梦,老师的讲课同学的声音都作为外界的信息传入进来,那么梦就会倾向于课堂方向。就像是在做数学题,不断添加外在条件使之限定区间越来越小,可以说如果睡觉时得到外在信息影响足够大的话,那就能够得到梦境范围。 有的人做梦会有延续,但是更多的人梦醒了不会延续的,也就是说就是终结了。我觉得梦能否延续和当时醒来的清醒程度有关,清醒程度高的话那做的梦一旦醒来就几乎不会连续下去,相反继续做回原来的梦的几率很大。我们经常在醒来时,会感觉到梦的存在,但是随着记忆的追究和时间流逝会觉得越来越模糊的,那是自己本身在不断否定它的存在,我们一边回忆梦是在下意识已经认为那是假的,在现实和梦境冲突成了一个对立的矛盾,而出于是假的那就没必要去记忆的前提,自然不会有清晰的存在。能连续做下去的梦都是残留较强的记 忆且未被自己下意识去删除而去引导而成的,自己本身也做过连续的梦,在做梦中被打断如果不是很清醒(比如早上闹钟响起,被吵醒在迷糊中把闹钟关了就继续睡~),而且那个梦还记得那么接着睡会再次进入原来的梦,虽然觉得有些离谱,但是确实发生过身上。我相信不少人有过睡觉前开过闹钟可醒来后闹钟被关闭了,完全不记得什么关的,印象中好像是醒来关的,但是不确定,进而怀疑昨晚有没开过。我说过梦是人体处理外界信息的一种延续的机制,人在所思所想并不会一下子中断,反过来我们可以理解成梦在处理中醒来那只是暂停,梦里梦外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界限,对我们大脑来说信息是唯一的,至于是怎么来是无关紧要的。那么只要自己没有做出停止的倾向,那么就会继续做下去,在理性未复苏的情况下,感性意识沿着本能继续延续上一层面的事。当然清醒程度和醒来时间并没有太大的联系,做噩梦醒来后大脑收到的刺激会比做美梦收到的刺激大得多,刺激大的往往能够使理性意识很快复苏,训练有素的军人比普通人更容易觉察到外来刺激醒来,同样的一个逻辑严密的侦探往往比思维跳跃的画家清醒得快。 高中生物书上提出过人体是个精密的仪器,它不会无缘无故变出一个毫无作用的功能出来。在睡觉时身体各类活动迹象都会减缓,这是人体自动调节体内能量的结果,在没必要的浪费下最少的能量支持着身体正常运行。做梦中也是如此,睡觉中做梦,如果在梦里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那么就会有着另外的一种情况,这个情况我碰见过,我同学也碰见过,那是很诡异的存在,自己虽然能感觉到周围的变化,但是却无法让自己去动起来。不管你是多么用力去想身体动一下,都是无功而返。就像是身体不是自己的那样,原本轻灵的做动作此时如同被一座大山压住周转不灵、僵直。通俗点的说法是说碰上了鬼压身或者灵魂出窍,我想植物人的感觉形容或者更好点。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回复控制了身体。 我想这是大脑自己保护的一种功能,因为我们那个时候大脑无法分辨出这是梦里的动作还是清醒后指令,在梦里我们认为是清醒,想动,可是大脑控制动作的那部分拒绝执行,对于无法确定的指令判断为梦里的动作信息,选择不执行,随着时间延长意识恢复,我们才能真正获回行动权。这把之理解成如同电脑中休眠待机那样,需要准备时间回复。当然如果大脑没有判断或者判断失误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出现很诡异的一面,睡觉过程里身体动了起来,梦游也许就是这样产生的,小时候的踢被子也可以理解成梦里动作在瞬间被大脑误判为真实动作。 一般来说经常做梦不好,你老是超负荷使用大脑,多梦也是一种病;而一直不做梦,只能说明你对于联系不够紧密,大脑活跃度不高,最大的遗憾是你损失一种人生的美好享受。好了,为了提高做美梦的几率,你可以有意识睡觉前多看一些你喜欢的书,你喜欢的电影,让其在梦里重演。哦,你梦太多呀,那你别胡思乱想太多了,你想太多导致的,实在控制不了想的话,那你去运动发泄你那丰裕的精力,当你一身疲惫睡觉时没梦的几率会变大的。你说白日梦呀,那个先去讨论什么样才叫睡觉先囧~ 完结。 Dr.Who说 :有人说所谓的睡眠不过是那些储存了我们意识的机器的停机维护时间有人说睡眠是我们将短期记忆收集整理成长期记忆的必要过程有人希望如同海豚那样能够两个大脑半球轮流睡觉还有人开发出了可以让人两天内只睡四小时的药物 对于我来说,睡眠和做梦都是很享受的过程就是有那么一点点点点长了而已。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2847 次阅读|0 个评论
穿袜子睡觉----捏手掌心快速降压
麦立强 2009-6-8 11:44
医学专家称穿袜子睡觉可提高睡眠质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8日10:35 健康时报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徐尤佳   美国《预防》刊文,其中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海伦伯格斯博士提出脱掉袜子睡觉,会降低脚部的温度,对促进睡眠不利。在脱衣上床后,刚开始体温肯定是会有所降低,如果这时穿着袜子,可以使双脚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快速入睡和提高睡眠质量。   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情况:明明睡前被子是盖得好好的,可半夜总是被冻醒,发现双脚在外面已是冰凉。即使在夏天,夏被或者毛巾被也总是不能保证双脚的 安全,双脚发凉是经常的事而且遇到闷热天气,整晚都开空调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保证双脚的温度,和睡眠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   美国专家的建议,和我们中医对脚的保健认识,是相同的。脚部汇集全身的经络,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睡觉前用热水泡脚,是很多人习惯的促进睡眠的做法。   如果有双袜子能一直给你双脚站岗,即使你睡眠中蹬了被子,也不会那么容易感觉到双脚冰凉了。当然,穿了一整天的袜子,您就别再劳驾它继续跟着您睡觉了,不然它的味道也足以破坏这个美国专家的研究结果。穿一双柔肤舒适透气感好的袜子,也许真可以帮助我们美美的睡上一觉。   链接:常失眠做做准备活动   洗完脚后,仰卧床上,举起双脚用劲地相互摩擦,脚部感到温热就可以了,还要用手的劳宫穴和脚的涌泉穴按摩刺激,心肾相交,利于睡眠并提高睡眠质量。(徐玲艳) 高血压患者按捏手掌心可快速降压(含做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4日10:26 家庭保健报   上下班的途中或是乘车、散步时,高血压患者随时都有发病的可能。如果在没有降压药的情况下,可迅速按捏自己的手掌心,血压即可有所下降。   具体方法很简单:先从右手开始,用左手拇指用力按压右手掌心,并从掌心一直按捏到指尖,五个手指均按捏一遍;然后,按此法按捏左手掌心。两手分别做完约需10分钟时间。   山东省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郭旭光
个人分类: 健康保健|3704 次阅读|3 个评论
三种有助睡眠的食物
jijianlin 2009-5-8 11:23
紧张的生活节奏,好的睡眠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下是营养专家总结的有助睡眠的三种食物: 现如今生活节奏加快,想睡个好觉都是挺难的事情,美国的营养学家总结出了三种助睡眠的饮食方法。   色氨酸食物降低兴奋度   代表食物:小米粥色氨酸在人体内代谢生成5羟色胺,它能够抑制中枢神经兴奋度,产生一定的困倦感。   同时,5羟色胺在人体内进一步可转化生成褪黑素,褪黑素被证实有确切的镇静和诱发睡眠作用。   小米在所有谷物中含色氨酸最为丰富,晚餐主食中加些小米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有利于提高进入脑内的色氨酸数量。此外,南瓜子仁、腐竹、豆腐皮、虾米、紫菜、黑芝麻等蔬菜中的色氨酸含量也非常高。   此外,色氨酸会借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饮食组合(即先吃碳水化合物、后吃蛋白质的进食顺序)顺利进入大脑中,给你一个安稳的睡眠。因此,睡前不妨搭配着吃点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蜂蜜全麦吐司或水果,这个方法对多数人都有效,它既有像安眠药的安眠效果,却没有安眠药依赖的副作用,不会让人上瘾。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茱蒂丝渥特曼博士认为。   维生素B族的食物消烦躁   代表食物:全麦食品B族维生素相互间有协同作用,能调节新陈代谢,增强神经系统的功能。   全麦食品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它具有消除烦躁不安、促进睡眠的作用。燕麦、大麦、糙米、全麦面包、全麦饼干等都属于全麦食品。   钙和镁的食物放松神经   代表食物:牛奶、核桃研究发现,钙镁并用可成为天然的放松剂和镇定剂。   钙含量丰富的牛奶被公认为助眠佳品。坚果类食物中镁含量较多,在临床上,核桃常被用来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状。   这些食物同时食用,效果会更好一些,但全麦面包可能会干扰牛奶中钙质的吸收食用,这两种建议间隔食用。适当的饮食虽然对睡眠有效,但个体千差万别,如果睡眠质量很差,应及早就医。 CDLF 、 CQB 、 CQB-F 、 CQG 、 CQB-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3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感受时间消失说起
ricefrog 2009-3-15 12:21
时间会消失吗?曾有人说时间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公平的,过也是一天,不过也是一天,但是在现在这样一个anything is possible, impossible is nothing, just do it(以上为广告词)的时代里,时间消失,也的确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这不,昨天我就体味了一把时间消失。 平常,我是不会午休的,这似乎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我似乎是一个睡眠不多的人,一天7小时似乎足够,这是小时贪玩,大时被压迫学习,以后再大以后习惯的过程。曾经还给朋友们说过,白天我睡不着,睡着了就会头疼。可是昨天一件奇异的事发生了。 说实话,最近是比较累的,每天的睡眠最多7小时,有几天是连续的6个多一点,因此在上个周四,周五的晚上我都刻意地多休息了一下,周五更是从晚上一点睡到早上10到,我想这样该休息过来了吧。可是昨天下午吃完饭回来,坐在椅子上我就觉得有些犯困,于是似往前一趴,竟然睡着了。 一觉醒来,一看表,8点多了,吓一跳。再一看身边的同学什么都是自己做自己事,跟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于是我也没太在意。可是后面看书做事时,似乎把这睡眠的一个多小时时间就过滤了,突然想起来给朋友打电话时,一看表都10点多了,幸好朋友周末也没有休息太早,可我还一直以为是早打了呢。 也许真的是白天睡觉不适应吧,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到晚上回去前都觉得这一晚上过得不可思议的快,真像是时间机器调快了2小时一般。 时间会消失么?其实用理性的思考来讲,怎么我都不会相信的,可是它却实在的发生了,我想这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吧。有时世界是客观的,物质的,不管我们怎么样它都真实的发生着该发生的一切,又真实的让所有幻想仅仅存在于头脑中的成为幻想,可是另一方面我们又能真实的感受到一切,可是它却没有发生。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很久以来就在想这个问题。特别是看过美丽心灵以后。也许一件事情,我们以为它发生了,但是大家都不相信或者都没有感觉到,那它就没有发生,或者别人会以为你有病,但是这件事一旦被别人也感受到,你就恢复自由了,就正常了。恩很奇妙的事。。。
个人分类: 学习心得|3484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发现睡眠不足易感冒
jiangbaoguo 2009-1-14 13:27
新华网北京1月13日专电美国研究人员12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每天睡眠不足7个小时的人罹患感冒的风险是睡眠不少于8小时的人的近3倍。 这项研究首次表明,即使是轻微睡眠紊乱也会影响人体对感冒病毒的反应。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人员让153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接触感冒病毒后在一家饭店内禁闭5天。期满之后,研究人员对照、研究他们接触病毒前的睡眠情况、接触病毒后出现的感冒症状和血液中的抗体数量。这项研究结果刊登在新出版的美国《内科学文献》月刊上。 研究发现,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的人出现打喷嚏、喉咙痛等感冒症状的几率是睡眠不少于8小时的人的2.94倍。 研究人员说,睡眠质量低可能影响细胞激素或组胺,从而影响人体免疫功能。研究人员谢尔登科恩说:这项研究再次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抽出时间保障夜间睡眠的理由。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6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生最大的乐趣
dewyeyed 2008-11-29 13:28
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吃的下,睡的着。 不是通常意义的一天有三餐,晚上能躺下,而是真正沉浸于吃饭与睡眠中的乐趣。 因为不需要做实验,于是把所有的热情和细致都用在了做菜上;因为有朋友们捧场,所以努力自我提高与提高别人。 于是,两个月以来,我的火候+搭配与小梅花的刀工+清洁技术一起日臻完美。 于是,整个楼道与小组成员,都渐渐发现并欣赏我的菜谱搭配天份。 于是,小梅花的清洁技术帮了实验很大的忙,也帮了自信心很大的忙。 周末的时候,做菜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事件,从早到晚的忙碌只为齐齐坐下来的争先恐后。 平常的时候,做菜是生活中最精彩的调剂,手忙脚乱的紧张更添凡常上班之后的悠闲。 而关于睡眠呢。 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中午睡,晚上睡,早上清醒的起来,很是潇洒。 可是,随着报告的紧赶细修,随着小说的惊心动魄,曾几何时,入睡成了一种奢望。 那段时间,翻来覆去的听深夜广播节目和手机上储存的音乐,循环往复地思考明天的午餐。 那个时候,搜索了心里所有的小角落,希望发现没有解开的结或者怨念,希望找到唯一的原因。 可是,总是找不到,总是睡不着,总是越困越累却越清醒越郁闷。 不禁地想,是不是寿命将要结束了,这才格外地清醒与宁静? 被师姐嘲笑,小小年纪,企图看穿生死,是一种年少轻狂。 被同学安慰,常常失眠,一定是有什么解决不了,是一种坚定。 被自己劝解,曾经如此,得到意外收获,一定还是能好的吧。 现在,经过一整个晚上的恬然睡眠,与中午的但愿长睡不复醒,觉得生命的花瓣终于舒展,心里的皱褶终于抚平。 好菜好饭好睡眠,这就是我所珍惜的人生最大乐趣。 吃的下,睡得着,夫复何求?
个人分类: 晴窗朝露心奉茶|48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我睡个好觉
songshuhui 2008-9-3 15:11
段玉 发表于2008-05-6 星期二 11:33 分类: 医学 | | 如果你从事脑力劳动,如果你是一个工作狂,如果你是一个求知强迫症患者,那么往下看吧。 1, 睡觉为了啥?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傻,你会说:当然是因为困了所以才睡觉的。那么什么叫困呢?其实就是身体需要休息。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在我们醒着的时候一直处于活跃的兴奋状态,机器都不可能永动,化学大分子构成的细胞更需要喘口气。工业革命之前,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主要通过体力劳作来实现,人们对发达肌肉组织的青睐一直从那时延续到今天。 科学的发展让学而优则任从力拔山兮气盖世手中接过了改造自然的接力棒。生活在都市丛林中的人们需要更多的依赖自己的脑力而不是体力来维系自己的独立生活。说白了,那颅腔中的小小核心决定着城市中新的劳动关系和劳动等级。如果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那海纳百川的小宇宙呵(此处删抒情描写 800 字)这宇宙的宙斯就是我们的大脑丰富记忆的载体,快速反应的指挥中心。 早期的体力改造自然时期,我们睡眠是为了让劳作一天的肌群们得到充分的休息。现在的脑力改造自然时期,我们睡眠更主要的是为了让辛苦一日的脑细胞得到充分的休息。因为身体的主宰改朝换代了,那么现在提出与时俱进的改良政策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所以现在睡觉为了啥?主要是为了休息脑子,休息神经系统。当然,前提你是一个脑力劳动者。 2, 怎么睡啊? 我不想听什么科学依据,也没那么多时间。已经看了你这么长的啰嗦了,现在你快点让我睡个好觉吧! 1) 在白天的时候尽可能多的晒太阳太阳会给你睡眠的力量,即使你不是希瑞。 2) 清晨(刚起来)时做适量运动一日之计在于晨 3) 傍晚(别在睡前 3 小时内)做适量运动好状态要保持 4) 中午小睡,不超过 45 分钟小睡让你重装上阵 3, 为什么这么睡啊? 如果你也认为睡眠时间长就是休息的好,那么我应该首先提醒你修正自己的看法。其实我们更应该在乎的是睡眠的总量假如睡眠时间长短是横坐标,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提醒你注意睡眠纵坐标的发展,也就是睡眠质量的高低。而这两者的所构造的面积才应该是我们真正的睡眠总量。无疑,时间和质量的博弈之间,每个人都期望着鱼与熊掌兼得那就是:睡眠时间尽量少(我还想多看一部电影再睡呢)。睡眠质量尽量好(睡得像死狗一样)。想找到让你的梦想照进现实的科学依据吗? Kacper M. Postawski 写了一本书叫做《 powerful sleep 》(《强大的睡眠》),文字流畅内容简单。有更强大的爱好者 Jude 做了翻译版,你可以 下载 来看一看( 点此下载 )。有问题可以问: www. powerfulsleep.com 。祝你睡个好觉。 标签: 电子书 , 睡眠 , 翻译
个人分类: 医学|1090 次阅读|0 个评论
睡眠是什么
songshuhui 2008-9-3 12:21
fisher 发表于2008-05-9 星期五 17:52 分类: 医学 , 生物 | | 人类生命的三分之一左右时间是在睡眠状态。睡眠时我们的身体和思想对外界的刺激不再有反应,而大脑却不时的活跃一下,带给我们梦境。如此明显而庞大的一个生理现象提出了一个问题:睡眠是什么,为什么睡觉,为什么做梦。 睡眠是什么?梦是什么? 科学的定义是:一个对外界刺激不敏感的状态,这个状态可以比较容易的被逆转(醒来)。所以昏迷不是睡眠。 我们对睡眠的感觉是一觉睡到醒或一觉到天亮,但是睡眠实际上是由若干个 90 分钟左右的循环组成的。每个循环中,大脑有时候休息,有时候兴奋(还兴奋?答案请往下看)。而我们多数的梦境都产生在大脑兴奋的时候。 做梦的时候,大脑兴奋的活动着,大部分大脑区域的活动量甚至比醒的时候还强。做梦时的大脑消耗的营养量比清醒着做微积分题时消耗的还要高。支配我们身体肌肉的那些脑神经也非常兴奋,它们想让我们的身体跳舞,但是身体却很冷静。因为在做梦的过程中,大脑的命令被拦截,身体完全不动,甚至连翻身也没有。有梦睡眠在每个周期中大概占 1/4 ,在整体的睡眠时间中也大概占 1/4 。 睡眠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休息一会,兴奋一会,完成一个大概 90 分钟的周期,然后开始下一个周期。读到这里,读者如果被允许和自己的大脑对话,他们多半会说,这么宝贵的睡眠时间,你不好好休息,那么活跃干什么!至此,牵扯到了下面两个问题,为什么睡觉,为什么做梦。 睡觉为了什么?做梦为了什么? 关于睡觉为了什么,做梦为了什么,在科学研究领域,没有人真正知道,也没有让所有人信服的解释。正是因为这样,睡眠和梦吸引了很多的注意力,有很多假设和争论,但是没有定论。有个笑话是,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睡眠的功能是战胜疲倦。 也许我们根本不需要睡觉? 看来不是,因为所有的脊椎动物都睡觉,很多无脊椎动物也被观察到有睡眠现象。如果睡眠不重要,应该很容易在进化的过程中被丢掉。连小小的果蝇也睡觉。连水里的海豚也睡觉。等等,海豚?必须经常换气的海豚?它们睡着了就危险了阿!大家不要担心,因为海豚睡觉是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轮流来的,左边睡,右边休息,右边睡,左边休息。加起来每天也能达到 7 小时左右。这么复杂也要睡,可见睡眠多么重要。 对于睡眠的作用一个显而易见的假设是让大脑休息。之所以不是为了让身体休息,是因为身体的休息其实不用睡觉,静静地躺着就可以,还有其他研究结果表明睡觉主要是为了大脑。很对阿,为什么没有被科学界接受呢?因为没有找到任何一个具体的大脑生理功能是在睡觉过程中被修复,或者恢复了的,也没有找到任何大脑中的有毒物质是在睡觉时候被清除了的。 另外一个理论在我看来更像一个笑话。说的是,睡眠可以让我们躲避危险。比如如果一个小兔子在黑天乱跑很容易被抓住吃掉一样。天黑了那就别瞎跑了,睡眠于是出现了,还可以节省能量,多好! 如果不让动物睡觉,会导致某些动物的死亡,但是人类如果不睡觉到目前为止看来不会导致死亡。 目前最长的连续不睡觉的人 Randy Gardner, 1963 年时坚持 11 天没有睡觉,在结束 11 天的煎熬后,他用了一周左右就又恢复了正常。虽然不会死亡, 但是会出现易怒,精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现象。更重要的是,在困的时候保持清醒真的很难! 做梦是为了什么?答案依然是不知道。假设也有几个,都没有被科学界公认。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让人做梦在一个人开始做梦时就打断,但是让他进行非梦境睡眠这个人会有情绪上的变化,并且会非常渴望睡眠,在被允许自由睡眠时,会很快进入梦境睡眠并且持续比一般时间更长的梦境睡眠。前面提到睡眠有好几个 90 分钟左右的周期组成,每个周期都有一部分时间在做梦,但是通常人只能记住最后一个周期的梦境。有人可能说,我梦境中伟大的思想就这么被遗忘了。不要担心,梦境时,虽然大脑很多区域很活跃,但是掌管逻辑思维的前脑却不活跃,这也是为什么梦境不是那么有逻辑。又有人说,我伟大的艺术素材就这么被遗忘了。也许吧,但是能有机会进入自己的艺术世界,不也不错么? 控制睡眠? 人需要多少睡眠?没有定论。基本上因人而异。而人类情绪对自己生理功能的控制和调整能力又使得睡眠的需要有时可以被心情影响。 是不是在一个周期的时候醒来可以更容易清醒?并没有科学研究表明这个理论的正确性。但是聪明的商家已经抢了先机。他们制造了一种手表,它可以探测到手臂的运动。因为做梦的时候全身一动不动,所以很有可能这个手表是在一个睡眠周期的结束时把你唤醒。同时,它记录的数据可以告诉你很多睡眠的信息。 与此相比,自己把闹钟定在一个半小时的整数倍似乎来得更划算。你也许会问,科学吗?但是科学更多的不是告诉你该怎么做,而是告诉你这是我们知道的,你来为自己作决定。 标签: 睡眠 , 神经科学
个人分类: 医学|153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