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睡眠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睡眠

相关日志

肠道微生物组如何影响运动能力,所谓的“精英肠道微生物组”真的存在吗?
niuneat 2020-8-4 10:50
本文由谷禾健康整理编译自:VIOME TEAM, 2020 Gut Microbiome Health and Cellular Health are the Keys to Optimizing Physical Performance AND How Athletic Performance is affected by your Gut Microbiome, Cellular, and Mitochondrial Health.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您可以模仿最优秀的运动员的微生物组和细胞健康状况,从而可以跑得更快,跳得更高,也就是说可以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是不是感觉很神奇? 每个人身上都充满了微生物,而运动员身上的微生物可以为他们的比赛提供优势。 这要从肠道微生物组开始说起。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有数万亿种细菌,病毒和真菌,它们生活在人体的多个微生物生态系统中,称为微生物组。 对于运动员来说,肠道微生物在他们的表现和恢复速度方面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肠道微生物负责帮助我们的身体分解碳水化合物,纤维,蛋白质,调节能量 。这些微生物影响身体的炎症反应,压力适应力,神经功能,甚至影响精神力量,所有这些对于运动都很重要 。 设想如果你的细胞健康状况不佳或不佳,这可能意味着您的细胞功能无法有效发挥,能量产生低下或细胞由于氧化应激,炎症或环境毒素而处于应激状态。 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处理围绕能量调节和运动恢复的大量数据的能力使研究人员探索了以下问题: “微生物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预测下一位伟大的运动员吗?” “将来,我们能否从精英运动员身上收获微生物,并将高性能的微生物能力传递给其他人?” “食物和营养会通过在细胞乃至线粒体水平上积极影响他们的身体,从而影响运动员的恢复能力,增强免疫力以帮助他们训练和比赛吗?” “基于性能的益生菌和益生菌会被广泛使用吗?” 尽管没有人能预测未来,但探索这些问题的过程会带来许多可能性。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精英肠道菌群” 运动表现,恢复能力,甚至运动员从事的运动类型都与特定的微生物有关。现在,这些发现促使研究人员寻找增加肠道中有益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的方法,以获得更好的运动能力和更快的恢复能力。 在一项研究中,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从波士顿马拉松比赛训练的运动员的肠道微生物样本中取样。研究人员在马拉松比赛后再次对参与者进行了测试,发现人体分解乳酸所需的一种细菌数量激增。这些科学家认为,这种特定细菌的增加是对体内乳酸水平升高的一种反应,因为它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 。 他们的发现引出了一个问题:这种细菌将来是否可以用于降低体内乳酸水平并可能加快恢复时间? 在另一项研究中,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将赛艇运动员的肠道微生物组与超级马拉松运动员进行了比较,发现其组成存在明显差异,这表明特定的运动可能会促进特定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 这些研究的发现,不仅使公司寻求创造基于性能的益生菌和益生菌,更是促使一些科学家们相信,将来他们将能够挖掘精英运动员的微生物组来帮助他人。 微生物组影响运动表现的九种方式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微生物组是如何准确地影响运动能力?以下是微生物组影响运动表现的九种方式: 01 减 少 炎 症 肠道微生物组在炎症中起着重要作用:升高或降低炎症水平。炎症会干扰运动表现,减慢恢复速度,并且是许多慢性疾病的根本原因。 肠道微生物组失衡或营养不良与炎性疾病相关(我们前面的文章有阐述过:炎症性肠病中宿主与微生物群的相互作用),因此保持健康的微生物组有助于减少全身炎症至关重要 。 此外,现在可以更容易地看到人体细胞的炎症水平,这可能是由肠道微生物群和环境因素(病原体、压力、运动等)共同触发的。 02 提 高 能 量 水 平 当肠道微生物组保持平衡和健康时,它可以帮助提高能量水平,并且线粒体可以调节和产生细胞能量,因此,对人体和微生物健康都至关重要。通过以下方式,可以转化为更好的性能: 通过更好的乳酸分解来减轻疲劳 控制氧化还原功能,可以延迟疲劳症状 增加ATP水平,你的分子能量 调节新陈代谢 向线粒体提供必需的代谢产物–细胞的动力源 调节能量的收集,存储和消耗 03 增 强 精 神 力 量 这个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其实我们的肠道微生物会沿着迷走神经与大脑对话。肠道微生物在心理健康状况中起着重要作用。 肠道微生物失衡,则可能导致精神疾病。肠道失衡或营养不良甚至与焦虑和抑郁有关(我们前面的文章有阐述过:深度解读 | 肠道菌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肠脑轴是塑造精神力量中看不见的手,对于那些承受不起压力的职业运动员来说,这是必不可少的。 04 塑 造 理 想 的 身 体 成 分 肠道微生物组有助于身体更有效地运转。平衡的肠道会影响以下方面,因此通常更容易健康: 身体成分 白色与棕色脂肪 膳食对血糖的反应 05 强 健 骨 骼 微生物组通过激素和免疫系统调节帮助建立骨骼质量和强度。均衡的肠道菌群也可以增加钙和镁的矿物质吸收。在运动相关的创伤中,功能正常的微生物组可以加速骨骼愈合 。 06 帮 助 营 养 吸 收 和 使 用 平衡的微生物组对于更好地吸收和使用营养至关重要。如果您的肠道微生物组有炎症且不平衡,则微生物是为了努力存活下来,而不是提取必需的维生素,蛋白质和酶。 此外,肠道菌群还通过将消化道无法加工的食物转化为生存所需的营养来提供营养 。为了使运动员在巅峰时期表现出色,他们需要拥有蓬勃发展的肠道微生物群。 07 提 升 水 合 状 态 肠道微生物组与运动过程中适当的水分调节有关,这意味着人体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水。另外,肠内膜的完整性是适当水合作用的关键因素,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组也有助于维持水分 。 08 改 善 睡 眠 肠道微生物组失衡(功能失调)与睡眠质量差和认知灵活性降低有关,因为肠道微生物组控制着各种激素(例如皮质醇,5-羟色胺和GABA)的水平,所有这些激素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微生物群还影响褪黑素的产生,这对于适当的睡眠-觉醒周期是必不可少的 。 高质量的睡眠、良好的肠道健康、能量水平和表现都存在于一个强化循环中,这些循环既可以相互促进,也可以拖累你。运动员知道他们需要适当的睡眠才能表现良好。但是,许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有一种促进睡眠神经递质的药是在自己的肠道内产生的。 09 抗 氧 化 防 御 系 统 人体内有一个强大的系统,称为抗氧化防御系统,即氧化还原信号,它使用抗氧化酶使您保持健康。运动员需要这套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才能始终保持出色的表现并保持比赛的最高水准。 健康的氧化还原状态与均衡的肠道微生物组有关。这个肠道微生物组调节的抗氧化酶系统 : 防止运动引起的组织损伤 防止剧烈运动引起的氧化损伤 与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有关 减轻身体疲劳 改善运动表现 通常,密集和持续的运动训练以及高水平的竞争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可能超过典型人体的能力。这使运动员容易受到氧化应激的影响,并更有可能累积有害的炎症。 肠道微生物组学和人类细胞科学的未来是性能科学的未来 健康饮食(多样性饮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你可以通过饮食把你的运动表现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特别是支持属于你独特的微生物群和身体的饮食。 谷禾健康肠道菌群健康检测服务结合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您了解健康的独特需求以及独特的食物并补充建议。帮助您微调肠道微生物组的功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有害代谢物的产生并最大化有益代谢物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Blaser MJ. The microbiome revolution. J Clin Invest. 2014;124(10):4162-4165. doi:10.1172/JCI78366 2. Christopher Bergland Does Gut Microbiome Influence Mindset and Mental Toughness?Harvard researchers link specific gut microbiota with peak athletic performance. 2017 3. Torrice M. A Conversation with Jonathan Scheiman. ACS Cent Sci. 2017;3(10):1057-1058. doi:10.1021/acscentsci.7b00470 4. Monda V, Villano I, Messina A, et al. Exercise Modifies the Gut Microbiota with Positive Health Effects. Oxid Med Cell Longev. 2017;2017:3831972. doi:10.1155/2017/3831972 5. Endurance exercise and gut microbiota: A review.Author links open overlay panelNúriaMachabDolorsFuster-Botellaa June 2017, Pages 179-197 6. Clemente JC, Manasson J, Scher JU. The role of the gut microbiome in systemic inflammatory disease. 2018 BMJ ;360:j5145 7. Pessione E. Lactic acid bacteria contribution to gut microbiota complexity: lights and shadows. 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 2012;2:86. Published 2012 Jun 22. doi:10.3389/fcimb.2012.00086 8. Neish AS. Redox signaling mediated by the gut microbiota. Free Radic Res. 2013;47(11):950-957. doi:10.3109/10715762.2013.833331 9. Clark A, Mach N. The Crosstalk between the Gut Microbiota and Mitochondria during Exercise. Front Physiol. 2017;8:319. Published 2017 May 19. doi:10.3389/fphys.2017.00319 10. Davis CD. The Gut Microbiome and Its Role in Obesity. Nutr Today. 2016;51(4):167-174. doi:10.1097/NT.0000000000000167 11. Xu X, Jia X, Mo L, et al. Intestinal microbiota: a potential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Bone Res. 2017;5:17046. Published 2017 Oct 4. doi:10.1038/boneres.2017.46 12. Krajmalnik-Brown R, Ilhan ZE, Kang DW, DiBaise JK. Effects of gut microbes on nutrient absorption and energy regulation. Nutr Clin Pract. 2012;27(2):201-214. doi:10.1177/0884533611436116 13. Colgan SP. Swimming through the gut: implications of fluid transport on the microbiome. Dig Dis Sci. 2013;58(3):602-603. doi:10.1007/s10620-013-2575-3 14. Galland L. The gut microbiome and the brain. J Med Food. 2014;17(12):1261-1272. doi:10.1089/jmf.2014.7000 15. Anderson JR, Carroll I, Azcarate-Peril MA, et al. A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of gut microbiota, sleep, and cognitive flexibility in healthy older adults. Sleep Med. 2017;38:104-107. doi:10.1016/j.sleep.2017.07.018 16. Neish AS. Redox signaling mediated by the gut microbiota. Free Radic Res. 2013;47(11):950-957. doi:10.3109/10715762.2013.833331
17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丁俊贵:睡眠的生理机制
fqng1008 2020-7-22 10:32
一、巴甫洛夫学说 睡眠机制,是 И . П .巴甫洛夫观察到狗在不强化的条件反射实验中会自然入睡,于是提出内抑制过程扩散到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结构便产生睡眠的学说。但以后的实验研究未能提供更明确的支持论据。 1949 年意大利的 G .莫鲁齐和美国的 H . W .马古恩发现中脑的上行网状激舌系统是产生大脑觉醒状态的重要结构,随之有人设想,睡眠仅是觉醒活动暂时中断的结果,而疲劳则是引起中断的重要原因,这种认为睡眠为被动过程的看法,和切断中脑或切断感觉神经传入纤维所造成的睡眠状态的实验结果相吻合。长期积累的神经生理学实验资料表明,局部电刺激动物下丘脑或脑干的一些结构均可引起睡眠,以后人们发现异相睡眠中机体处于激动状态,说明睡眠是一个主动活动过程,并提出存在 “ 睡眠中枢 ” 的观点。从 60 年代起开展了大量实验研究工作。莫鲁齐等提出脑干尾段存在睡眠中枢的假说。他们认为延髓和脑桥内存在上行抑制系统,这一系统的活动可以导致睡眠。此系统一方面接受来自躯体和内脏的感觉传入冲动,另一方面又受到前脑梨状区皮层、扣带回和视前区等结构的下行控制。与此同时, M .儒韦提出关于觉醒 - 睡眠周期的单胺学说。他认为从蓝斑前部发出的上行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维持大脑皮层觉醒态电活动,加上乙酰胆碱能系统的活动,才能完成注意、学习、记忆等高级功能;而黑质 - 纹状体环路的多巴胺能系统,则维持觉醒的行为表现,至于睡眠过程,则由中缝核群前段发出的上行 5- 羟色胺能系统维持慢波睡眠,而其中段核群一旦触发蓝斑区域细胞活动后,后者的上行冲动激活大脑皮层电活动,使之出现快频低幅波,同时,其下行冲动则抑制脊髓运动系统,从而形成异相睡眠。应当指出,这两种假说并无根本分歧。因为他们争论的仅是和睡眠有关的脑结构的部位。当今许多工作正是沿这两种设想向纵深发展。从 70 年代起,莫尼埃和 J . R .帕彭海默分别从入睡的兔和羊脑内提取出多肽物质,将它注入另一只动物脑室内,可诱导 δ 波,酷似慢波睡眠。这一发现为睡眠机制研究开拓了新的途径。 二、现代医学研究 现代医学普遍认为睡眠是由中枢内发生了一个主动过程而造成的,中枢内存在着产生睡眠的中枢,在脑干尾端存在能引起睡眠和脑电波同步化的中枢。这一中枢向上传导可作用于大脑皮层(称之为上行抑制系统),并与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相对抗,从而调节着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 由于中枢神经递质研究的进展,已把睡眠的发生机制与不同的中枢递质系统功能联系了起来。慢波睡眠可能与脑干内 5- 羟色递质系统有关,异相睡眠可能与脑干内 5- 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有关。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睡眠是经过长期进化的动物后天获得的一种生理功能。这种生理现象,自古以来就引起人们的很大兴趣,对它的解释也众说纷纭,大体上有血液中毒学说、睡眠中枢学说、网状系统上传阻断学说和自律神经系统学说,而最近研究表明,引起睡眠的内源性化学物质有 22 种,其中有一种叫做 ASP5-a-DSIP 的物质,具有调节 “ 24 小时节律 ” 的编程效应。 近年来神经生理研究表明:脑干蓝斑核和中缝核是产生和维持睡眠的特异中枢。蓝斑核头部向上发出纤维至大脑皮层,与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一起维持醒觉;中缝核头部向上发出的纤维与 “ 无快眼运动 ”( NREM ) 睡眠的产生和维持有关。蓝斑核和中缝核尾部都参与 “ 快眼运动 ”( REM ) 睡眠过程。去甲肾上腺素 ( NE ) 与 5- 羟色胺 ( 5-HT ) 是维持睡眠和醒觉状态起决定作用的一对介质。当脑内 NE 含量不变或增高时,降低 5-HT 的含量可引起失眠;当脑内 5-HT 含量正常或增高时,降低 NE 含量则引起嗜睡。 在近些年来对睡眠中枢的探索中,以色列海法市医学院睡眠中心,通过扫描发现脑蓝斑核还是主管睡眠时做梦的神经中枢;美国科学家发现,大鼠的大脑中有一个主管睡眠的 “ 开关 ” ,是位于大脑深处的微小细胞核团,此即大鼠睡眠中枢;意大利研究者,通过对家族性失眠病例的研究,在病理上发现有丘脑退化现象,推断人也应该有睡眠中枢。而科学家们通过神经细胞的电生理实验,初步认为,在眼后侧脑的前部存在控制睡眠的睡眠中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沃特曼和他的助手们,发现了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有致眠作用;同时他们还发现,儿童夜间血液中褪黑素含量是 300 ,成人只有 100 ,而老年人最高不过是 40 ,以此解释儿童睡眠多于老年。 三、中医学认识 祖国医学对于睡眠的产生机理是基于阴阳学说的原理而认识的,其主要有阴阳学说、卫气运行学说和神主学说三种观点。 1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睡眠和醒觉的生理活动,是人体的阴阳消长出入变化所产生的。《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说: “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 阴阳是自然界的规律,中医有关睡眠的理论,离不开阴阳学说的统摄。 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具有日节律,人体阴阳消长与其相应,也有明显的日节律。《素问 · 金匮真言论》说: “ 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 天地阴阳的盛衰消长,致一天有昼夜晨昏的节律变化,人与自然相应,故人体的阳气亦随之有消长出入的日节律运动。平旦,人体阳气随外界阳气的生发由里外出,人起床活动;中午,人体阳气最盛;黄昏,阳气渐消;入夜则阳气潜藏于内,人就上床休息。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灵枢 · 口问》篇说: “ 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 阴主静,阳主动;阳气衰,阴气盛,则发生睡眠;阳气盛,阴气衰,人即醒觉。这种阴阳盛衰主导睡眠和醒觉的机制,是由人体阳气出入运动来决定的。 2 . 卫气运营学说 卫气来源于水谷精气,营运不休,属人体阳气的范畴。《灵枢 · 营卫生会》篇说: “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 卫气运行的规律是:白天运行于阳经之外二十五周,夜间运行于阴经及五脏二十五周。平旦时,卫气出于目,循足太阳经、手太阳经、足少阳经、手少阳经、足阳明经、手阳明经之外运行,再从手阳明经入掌中,足阳明经入足心,行阴分至目,为一周;夜间卫气运行于阴经及五脏,如《灵枢 · 卫气》篇说: “ 阳尽于阴,阴受气矣。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 ” 以肾、心、肺、肝、脾五行相克的顺序周行。白天卫气行于阳,人体阳气盛于外,温煦周身,卫外而为固,人寤而活动;夜间卫气运行于阴经及五脏,人卧寐休息。卫气通过阴阳跷脉,来司目的闭睁。由于卫气昼夜运行的规律,使人体出现寤与寐的不同生理活动。 3 . 神主学说 睡眠的神主学说认为,睡眠和醒觉由神的活动来主宰。正如张景岳所说: “ 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 中医所说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又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灵枢 · 本神》篇说: “ 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 神随先天之精而生,孕育于父母,分为神、魂、魄、意、志五种,分藏于五脏,主宰于心。《灵枢 ·邪客 》篇说: “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 心主神明,统摄协调五脏,主持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神在人体具有重要的地位,神充则身强壮,神衰则身虚弱。神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随自然界阴阳消长而变化。白天属阳,阳主动,故神营运于外,人寤而活动;夜晚属阴,阴主静,故神归其舍,内藏于五脏,人卧而寐则休息。《血证论》说: “ 寐者,神返舍,息归根之谓也。 ” 又说: “ 肝藏魂,人寤则魂游于目,寐则魂返于肝。 ” 神安静守舍则能寐,若神不能安其舍,游荡飞扬,则会出现不寐、多梦、梦游、梦语等病症。 中医睡眠的三个学说,相互关联,共同组成了中医睡眠的理论体系。睡眠的阴阳学说是中医睡眠理论的总纲领,揭示了睡眠与醒觉的基本原理;卫气运行学说是阴阳学说的具体化,揭示了睡眠的运动本质;而神主学说则突出了中医的整体睡眠观,揭示了睡眠是人体的生命活动形式。现代医学关于睡眠有抑制扩散学说、中枢学说、睡眠物质三大学说,随着脑科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进展,各学说还不断蕴蓄证据,与时俱新。 《黄帝内经》的三种学说虽与现代研究未尽合拍,但别具意蕴,能裨实用,并有三个特点: 一是,认识到睡眠 - 觉醒时序与大自然的昼夜交替的统一性,人体营卫之气昼夜循行五十周,至夜营卫都会于阴,营卫相会时人入睡,叫做 “ 合阴 ” 。五十营为日周期,是人体生命节律之一。 二是,指出失眠发生机制的多元性,可从不同脏腑论治睡眠障碍。以失眠为例,在卫气行于五脏六腑之时,不论哪一环节,只要发生卫气 “ 不得入于阴则气虚,故目不瞑矣。 ” 还明确指出: “ 夫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 ” 以此,五脏六腑之阴虚以及营气不足都可以导致失眠。 三是,在 2000 多年前就把睡眠和体质、免疫功能联系在一起,《灵 枢 ·大 惑论》指出,睡眠还与肠胃的大小和体质有关,说肠胃大者多卧,肠胃小者少眠,痰湿偏盛体质者因气机不畅而多寐,阳气偏盛体质因气机流畅,卫气留于阳也,久而睡眠少。饶可相契的是,近年来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在结肠壁的巨细胞中,发现了引发睡眠的睡眠因子 —— 胞壁酸,它既能促进睡眠,又有免疫功能。 当进食后,胞壁酸分泌增多而有睡意,同时还可以解释患流感和麻疹病人嗜睡的原因,此系胞壁酸分泌增加,睡眠也随之增加,吞噬细胞活跃,免疫功能和肝解毒功能增强,体内代谢速度加快,从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睡眠有益机体生长。《黄帝内经》不仅把睡眠归于有免疫功能的卫气,更用营卫循环的机理奠定了睡眠理论。 众所周知,睡眠是由人脑控制着。人脑有大脑、小脑、间脑、中脑、脑干等几部分组成。其中脑干是呼吸、心跳等中枢的所在地。现代生理学家研究发现,主管睡眠的睡眠中枢可能在脑干尾端。动物实验观察到,在脑桥中部断离脑干可以增加大脑皮层的觉醒活动,使动物处于觉醒状态而很少睡眠。如果用低频率电刺激来刺激脑干尾端,可引起同步化脑电波和睡眠。苏联生理学家认为,睡眠就是睡眠中枢兴奋而使其他脑神经细胞抑制扩散和加深的结果。兴奋和抑制是神经细胞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它们既相互对立,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和转化,在白天大脑皮层兴奋时,睡眠中枢处于被抑制状态,人就没有睡意,当大脑皮层兴奋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被逐渐消耗时,大脑皮层则从兴奋转向抑制,而处于抑制状态的睡眠中枢则转为兴奋状态,并且扩散到大脑皮层以下较深的部位,表现为睡眠。睡眠时人身一切器官处于低能代谢状态,并吸收各种营养以补充白天的消耗和不足。可见,睡眠既是避免大脑过度疲劳导致衰竭的一种保护反应,又是一个补充营养的好机会。
个人分类: 临床研习|30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食物消化,避免损害和改善肠道健康的建议(科学支持)
niuneat 2020-6-18 10:46
谷禾健康 随着多年来科技的发展与生活脚步的加快,各种慢性疾病开始困扰着我们,且有年轻化的趋势。我们都希望一直能保持健康,那么具体该怎么做? 本文将从食物消化的过程开始,详细讲述如何改善健康。 消化食物过程以及需要多长时间 通常,食物需要 24到72个小时 才能通过消化道。确切的时间取决于所吃食物的数量和类型。 首先,食物通过消化系统的速度相对较快。在6到8个小时内,食物通过了胃,小肠和大肠。胃排空(2至5小时),小肠转运(2至6小时),结肠转运(10至59小时)和整个肠道转运(10至73小时)。 消化率还取决于你吃的 食物类型 。 · 肉和鱼可能需要长达2天的时间才能完全消化 。它们所含的蛋白质和脂肪是复杂的分子,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在身体内被分解。 · 纤维含量高的 水果和蔬菜 可在 不到一天的时间内 消化 。这些高纤维食物通常可以帮助你的消化道更有效地运转。 · 消化最快的是加工过的含糖垃圾食品 ,例如糖果。身体会在几个小时内排出,很快你就又感觉到饿了。 消化过程中会发生什么 消化是人体分解食物并吸收人体所需的营养的过程。剩下的就是废物,身体会清除掉。 消化系统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口、食管、胃、小肠、大肠。 口 腔 咀嚼时,口腔中的腺体会分泌唾液。这种消化液含有分解食物淀粉的酶,咀嚼是为了将食物弄成一种糊状的团状物,或者更容易吞咽的丸状物。 食 道 吞咽时,食物会向下移动到食道。食道是连接嘴和胃的管道。食管下括约肌下端的肌肉门打开,食物就会进入胃中。 胃 胃中的酸会进一步破坏食物,然后产生混合着胃液和部分消化的食物,称为食糜。这种混合物继续下去,进入小肠。 小 肠 在小肠中,胰脏和肝脏会贡献自己的消化液。胰液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胆囊中的胆汁可溶解脂肪。维生素,其他营养物质和水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剩余的未消化部分接着往下,进入大肠。 大 肠 大肠从食物中吸收所有剩余的水分和剩余的营养。其余部分变成固体废物,称为粪便。直肠会储存大便,直到要排便为止。 正常的大便每周3次至每天3次。尽管每个人的肠道都是不同的,但是健康的肠道通常会有一定的规律。食物通常需要24到72个小时才能通过消化道。直到六到八个小时后,食物才到达大肠(结肠),然后开始要上厕所。 如果一直没有感觉,可能是便秘。便秘有很多原因,从脱水或低纤维到甲状腺等各种问题,但最好的选择是 首先检查饮食和肠道状况 。确保你已经喝了足够的水,并在饮食中加入了各种水果和蔬菜,保持肠道状况良好。 我们的肠道负责让我们的身体维持正常工作状态。当我们吃的食物被分解时,肠道会吸收支持我们身体功能的营养物质-从产生能量到荷尔蒙平衡,从皮肤健康到心理健康,甚至消除毒素和废物。 此外,关于免疫系统的70%在肠道中,因此确保我们的消化系统处于最佳状态对于解决我们的许多身体疾病至关重要。 为了使食物在消化系统中顺畅流动并防止腹泻和便秘等问题,可以进行以下选择: 01 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都是纤维的丰富来源。纤维有助于食物更轻松,更彻底地通过消化系统。 02 限制红肉和加工食品 研究已经表明红肉产生与心脏病有关的化学物质。加工食品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内壁发炎,而胃肠道内壁正是吸收食物的主要位置。你的肠胃可能无法识别你吃进去的可消化食物,更有可能将高果糖玉米糖浆或人造成分等食物识别为“攻击者”,从而引起炎症反应。我们的身体实际上在抵抗这些食物,就好像是感染一样。 因此尽可能食用更多的绿色食品,例如绿色水果,蔬菜和未加工的肉类,可以降低对身体造成的压力。 03 坚持运动 身体运动也会带动消化道运动。饭后散散步可以防止气体和腹胀。运动还可以控制体重,从而降低罹患某些癌症和消化系统其他疾病的风险。 04 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足与肥胖有关,肥胖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出现问题。 05 适当解压 过度的压力会加剧消化系统疾病,例如烧心和肠易激综合症。诸如冥想和瑜伽等缓解压力的技术可以帮助您放松心情。 06 尽量避免引起过敏 我国在2011年4月发布了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其中增加了食品中可能含有致敏物质时的推荐标示要求。在推荐标示内容部分,特别对致敏物质做了标示的详细规定。对食品及其制品中选用了某些可能导致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配料,宜在配料表中使用易辨识的名称,或在配料表邻近位置加以提示。 例如上世纪80年代, 欧美有不少人发现他们对自己的主食面包过敏。就在于肠胃对面筋蛋白质中的醇溶谷蛋白的过敏反应。于是欧美兴起了轻/无麸质食品。 注:麸质(Gluten)是存在于多种谷物中的一种谷蛋白,亦称面筋蛋白,对中国人来说,就是俗称的“面筋”,它是大麦、小麦、燕麦、黑麦等谷物中的精华物质,具有弹性,能给面食带来“劲道”的口感。 人类的肠道内有超过100万亿种细菌,被称为“肠道菌群”。拥有健康的肠道菌群对于你整体健康至关重要。破坏肠道菌群与许多健康问题有关。 有意思的是,许多饮食,生活方式和其他环境因素都可能对肠道菌群产生负面影响。饮食和生活方式因素,包括不良的睡眠质量,饮酒和缺乏运动,都可能会损害肠道细菌。 做什么会损害肠道菌群 1 饮食不均衡 由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等各种各样的整体食物组成的饮食会导致肠道菌群更加多样化。实际上, 仅改变几天的饮食习惯就可以改变肠道菌群 。这是因为您吃的食物提供了有助于细菌生长的营养。富含全食物的饮食可以为肠道提供多种营养,帮助促进各种细菌的生长,从而导致肠道菌群更加多样化。 通常丰富多样的肠道菌群被认为是健康的。 肠道菌群缺乏多样性,不利于从感染或抗生素等有害影响中的恢复 。 不幸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多样性饮食已经丧失。据报道,全球75%的粮食供应仅来自12种植物和5种动物。有意思的是,研究表明,生活在非洲和南美农村地区的人的肠道菌群要比生活在美国和欧洲的人更为丰富。他们的饮食通常不受西方饮食的影响,富含纤维和多种植物蛋白。 2 饮食缺乏益生元 益生元可以在通过上消化道时不被消化,却能被肠道菌群发酵,可 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的生长和活动 。许多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都含有益生元。饮食中缺乏它们可能对您的整体消化健康有害。 益生元含量高的食物包括: 小扁豆,鹰嘴豆和豆类;燕麦;香蕉;菊芋;芦笋;大蒜;韭菜;洋葱;坚果类 一项针对30位肥胖女性的研究发现,每天服用益生菌补充剂三个月可以促进有益菌例如双歧杆菌生长。 益生元纤维补充剂还促进短链脂肪酸的产生。这些脂肪酸是结肠细胞的主要营养来源。它们可以被吸收到您的血液中,从而促进新陈代谢和消化系统的健康,减少炎症并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 此外,富含益生元纤维的食物可能会降低胰岛素和胆固醇水平。 3 饮酒过多 一般来说,饮酒会对肠道细菌产生有害影响。但是,适量食用时,红酒中的多酚含量可能对肠道细菌具有保护作用。酒精会上瘾,大量饮酒会对身体和精神产生有害影响。在肠道健康方面,长期饮酒会引起严重的问题,包括营养不良。 一项研究检查了41名酗酒者的肠道菌群,并将其与10名几乎不喝酒的健康个体进行了比较。酗酒者肠道菌群失调占27%,但在任何健康个体中都没有。 另一项研究比较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酒精对肠道健康的影响。在20天内,每天喝272毫升的红酒,272毫升的脱醇红酒(一种酒精含量极低的葡萄酒)或100毫升杜松子酒(一种烈酒)。 其中杜松子酒减少了肠道中有益菌的数量,而红酒实际上增加了已知可促进肠道健康的细菌数量,减少了梭菌等有害菌的数量。 适量饮用红酒对肠道细菌的有益作用似乎是由于其多酚含量的缘故。多酚可以逃避消化,并被肠道细菌分解的植物化合物。它们还可以帮助降低血压并改善胆固醇水平。 4 抗生素的使用 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感染和疾病的重要药物,例如尿路感染等。它们通过杀死细菌或防止细菌繁殖而起作用,并在过去80年中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但是,抗生素的缺点之一是它们同时影响好细菌和坏细菌。实际上,即使是单一抗生素治疗也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 短期改变 抗生素通常会导致有益细菌(例如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短期减少,并会暂时增加有害细菌(如梭菌)。 长期改变 但是,抗生素也会导致肠道菌群的长期改变。服完一定剂量的抗生素后,大多数细菌会在1-4周后返回,但它们的数量通常不会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一项研究发现,单剂量抗生素减少了拟杆菌的丰度,并增加了耐药菌株的数量。这些影响可能会持续两年。 尤其是在生命早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某些个体长期破坏生态系统,这在我们之前的文章里面也有详细阐述。 Thiemann S, et al , 2016 5 缺乏规律的体育锻炼 体育活动被简单地定义为身体燃烧能量的任何运动。散步,园艺,游泳和骑自行车都是体育锻炼的例子。我们都知道锻炼身体可以带来许多健康益处,包括减肥,解压和降低患慢性病的风险等。 此外,最近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也可能会改变肠道细菌,改善肠道健康。较多的锻炼与更多的丁酸以及丁酸产生菌有关(丁酸是一种对整体健康至关重要的短链脂肪酸)。这在我们之前短链脂肪酸的文章中也有详细阐述。 一项研究发现,与体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相比,职业橄榄球运动员的肠道菌群更加多样化,细菌种类增加了一倍。此外,运动员的Akkermansia含量较高,该细菌被证明在代谢健康和预防肥胖中起重要作用。 女性群体中也有类似的报道。一项研究比较了19名经常体育锻炼女性的肠道菌群和21名不常体育锻炼女性的肠道菌群。经常体育锻炼的女性有很多促进健康的细菌,包括双歧杆菌和阿克曼菌属等,这表明经常体育锻炼,即便是在低强度到中等强度,定期进行体育锻炼也是有益的。 6 抽烟 吸烟会对体内几乎所有器官产生有害影响。戒烟可以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从而改善肠道健康,这种情况会在九周后发生。 烟草烟雾由数千种化学物质组成,其中70种会导致癌症。吸烟会对人体几乎所有器官造成伤害,并增加患心脏病,中风和肺癌的风险。 吸烟也是引起炎症性肠病的最重要的环境风险因素之一,这种疾病的特征是持续的消化道炎症。此外,吸烟者罹患克罗恩氏病(一种常见的炎症性肠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高两倍。在一项研究中,戒烟增加了肠道菌群多样性,这是健康肠道的标志。 7 睡眠不足 保证良好的睡眠对整体健康非常重要。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与许多疾病有关,包括肥胖和心脏病。睡眠是如此重要,你的身体拥有自己的昼夜节律。这是一个24小时的内部时钟,会影响您的大脑,身体和激素。它可以使您保持警觉和清醒,但也可以告诉您何时应该入睡。 肠道也遵循日常的昼夜节律。由于缺乏睡眠,或者倒班,或者在深夜进食都会干扰生物钟,可能会对肠道菌群产生有害影响。 2016年的一项研究首次探讨了短期睡眠剥夺对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该研究比较了九名男性中两晚睡眠不足(每晚约4小时)与正常睡眠时间两晚(8.5小时)的影响。睡眠不足两天导致肠道菌群发生细微变化,并增加了与体重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和脂肪代谢有关的细菌数量。然而,睡眠剥夺对肠道细菌的影响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睡眠不足和睡眠质量差对肠道健康的影响。摘要:身体有一个称为昼夜节律的24小时内部时钟。睡眠不足会破坏昼夜节律,这似乎对肠道细菌有有害影响。 8 压力过大 压力过大会增加有害细菌(如梭菌)和减少有益细菌(如乳酸菌),过度应激会降低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变肠道菌群分布。 我们说健康不仅仅是饮食,体育锻炼和充足的睡眠,还需要适当解压。高压力水平也会对身体产生有害影响。 在肠道中,应激会增加敏感性,减少血液流量并改变肠道细菌。对小鼠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压力(例如隔离,拥挤和热应激)可以减少肠道菌群多样性并改变肠道状况。小鼠在压力暴露下也会影响菌群构成,导致梭状芽胞杆菌等潜在有害菌增加,而乳酸杆菌( Lactobacillus )等细菌的有益菌减少。 一项针对人体的研究探讨了压力对23名大学生的肠道细菌组成的影响。在学期开始时和学期末进行肠道菌群检测。期末考试带来的高压力导致包括乳酸杆菌在内的有益菌的减少。有关压力与肠道菌群之间关系的研究还很新,目前对人类的研究还很有限。 如何改善肠道健康 健康的肠道菌群富含有益菌,对于整体健康至关重要。有很多方法可以改善肠道健康。饮食健康,多样化的饮食,良好的睡眠和减轻压力的程度,都是改善肠道菌群的好方法。 以下是有关如何改善肠道菌群的一些技巧: 肠道菌群检测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肠道菌群,处于自己独特的平衡中。不同的食物将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我们所有人。也许令你感到不适的食物会使别人充满活力和健康,对你有效的药物对别人无效。 通过肠道菌群检测,可以更科学准确了解自己的肠道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营养计划以满足自身需求。人们会越来越倾向于采用个性化的方式以维持健康。 多吃富含益生元的食物 多吃富含益生元纤维的食物,例如豆类,洋葱,芦笋,燕麦,香蕉等。 食用更多的益生菌 益生菌可能会增加健康的肠道细菌数量。发酵食品,例如酸奶,泡菜,干酪、酒酿、酱油、食醋等都是极好的来源。当然也可以服用益生菌补充剂。 留出充足的睡眠时间 要改善睡眠质量,傍晚之后请尽量不碰咖啡因,尽可能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睡觉,并进行有条理的睡眠,以便于每天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入睡和起床。 减轻压力 定期运动,冥想和深呼吸运动可能有助于减轻压力水平。如果您经常感到压力很大,苦不堪言,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则需考虑去看心理医生。 吃富含多酚的食物 优质食物包括蓝莓,红酒,黑巧克力和绿茶。多酚的消化效率不高,通常会进入结肠,在结肠中被细菌消化。 保证均衡饮食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一篇关于营养科学的文章指出,营养物质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这包括41种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包括 14种已知的维生素 (维生素A,B-1,B-2,B-6,B-12,C,D,E,K,生物素,胆碱,叶酸,烟酸和泛酸)和 16种必需矿物质 (钙,氯,铬,钴,铜,碘,铁,锰,镁,钼,磷,钾,硒,钠,硫和锌),以及1 1种其他物质 ,这些物质目前尚未归类为维生素,但应该归为维生素,包括两种类型的omega-3脂肪酸和9个氨基酸。 而大多数营养素都藏在我们日常的食物中,我们可以尽可能选择多种类的食物来加以均衡。这些营养素一旦缺乏,就会对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结 语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疾病的预防开始逐渐成为医学上的重要环节,从预防做起能更多地免受疾病之苦。最后,希望大家从饮食的点滴开始,调整生活方式,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健康状态。 【主要参考文献】 Archer SN, Oster H. How sleep and wakefulness influence circadian rhythmicity: effects of insufficient and mistimed sleep on the animal and human transcriptome.J Sleep Res. 2015;24(5):476‐493. doi:10.1111/jsr.12307 Aschoff J, Wever R. Human circadian rhythms: a multioscillatory system.Fed Proc. 1976;35(12):. Ayas NT, White DP, Manson JE, 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sleep durat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women.Arch Intern Med. 2003;163(2):205‐209. doi:10.1001/archinte.163.2.205 Bermon S, Petriz B, Kajėnienė A, Prestes J, Castell L, Franco OL. The microbiota: an exercise immunology perspective.Exerc Immunol Rev. 2015;21:70‐79. Cardona F, Andrés-Lacueva C, Tulipani S, Tinahones FJ, Queipo-Ortuño MI. Benefits of polyphenols on gut microbiota and implications in human health. J Nutr Biochem. 2013;24(8):1415‐1422. doi:10.1016/j.jnutbio.2013.05.001 Claesson MJ, Jeffery IB, Conde S, et al.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correlates with diet and health in the elderly. Nature. 2012;488(7410):178‐184. doi:10.1038/nature11319 Clarke SF, Murphy EF, O'Sullivan O, et al. Exercise and associated dietary extremes impact on gut microbial diversity.Gut. 2014;63(12):1913‐1920. doi:10.1136/gutjnl-2013-306541 Clemente JC, Pehrsson EC, Blaser MJ, et al. The microbiome of uncontacted Amerindians. Sci Adv. 2015;1(3):e1500183. doi:10.1126/sciadv.1500183 Corrao G, Rubbiati L, Bagnardi V, Zambon A, Poikolainen K. Alcohol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meta-analysis. Addiction. 2000;95(10):1505‐1523. doi:10.1046/j.1360-0443.2000.951015056.x Daisy Coyle, APD. 8 Surprising Things That Harm Your Gut Bacteria. healthy.net David LA, Maurice CF, Carmody RN, et al. Diet rapidly and reproducibly alters the human gut microbiome. Nature. 2014;505(7484):559‐563. doi:10.1038/nature12820 De Filippo C, Cavalieri D, Di Paola M, et al. Impact of diet in shaping gut microbiota revealed by a comparative study in children from Europe and rural Africa.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0;107(33):14691‐14696. doi:10.1073/pnas.1005963107 De La Cochetière MF, Durand T, Lepage P, Bourreille A, Galmiche JP, Doré J. Resilience of the dominant human fecal microbiota upon short-course antibiotic challenge. J Clin Microbiol. 2005;43(11):5588‐5592. doi:10.1128/JCM.43.11.5588-5592.2005 De Palma G, Blennerhassett P, Lu J, et al. Microbiota and host determinants of behavioural phenotype in maternally separated mice.Nat Commun. 2015;6:7735. Published 2015 Jul 28. doi:10.1038/ncomms8735 Dethlefsen L, Huse S, Sogin ML, Relman DA. The pervasive effects of an antibiotic on the human gut microbiota, as revealed by deep 16S rRNA sequencing.PLoS Biol. 2008;6(11):e280. doi:10.1371/journal.pbio.0060280 Dethlefsen L, Relman DA. Incomplete recovery and individualized responses of the human distal gut microbiota to repeated antibiotic perturba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1;108 Suppl 1(Suppl 1):4554‐4561. doi:10.1073/pnas.1000087107 Dewulf EM, Cani PD, Claus SP, et al. Insight into the prebiotic concept: lessons from an exploratory, double blind intervention study with inulin-type fructans in obese women. Gut. 2013;62(8):1112‐1121. doi:10.1136/gutjnl-2012-303304 Ensari I, Sandroff BM, Motl RW. Effects of Single Bouts of Walking Exercise and Yoga on Acute Mood Symptoms in People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Int J MS Care. 2016;18(1):1‐8. doi:10.7224/1537-2073.2014-104 Gangwisch JE, Malaspina D, Boden-Albala B, Heymsfield SB. Inadequate sleep as a risk factor for obesity: analyses of the NHANES I.Sleep. 2005;28(10):1289‐1296. doi:10.1093/sleep/28.10.1289 Gibson GR, Beatty ER, Wang X, Cummings JH. Selective stimulation of bifidobacteria in the human colon by oligofructose and inulin. Gastroenterology. 1995;108(4):975‐982. doi:10.1016/0016-5085(95)90192-2 Gim MN, Choi JH. The effects of weekly exercise time on VO2max and resting metabolic rate in normal adults.J Phys Ther Sci. 2016;28(4):1359‐1363. doi:10.1589/jpts.28.1359 Heiman ML, Greenway FL. A healthy gastrointestinal microbiome is dependent on dietary diversity. Mol Metab. 2016;5(5):317‐320. Published 2016 Mar 5. doi:10.1016/j.molmet.2016.02.005 Jernberg C, Löfmark S, Edlund C, Jansson JK. Long-term ecological impacts of antibiotic administration on the human intestinal microbiota . ISME J. 2007;1(1):56‐66. doi:10.1038/ismej.2007.3 Jumpertz R, Le DS, Turnbaugh PJ, et al. Energy-balance studies reveal associations between gut microbes, caloric load, and nutrient absorption in humans.Am J Clin Nutr. 2011;94(1):58‐65. doi:10.3945/ajcn.110.0101 Konturek PC, Brzozowski T, Konturek SJ. Stress and the gut: pathophysiology, clinical consequences, diagnostic approach and treatment options.J Physiol Pharmacol. 2011;62(6):591‐599. Lee YY, Erdogan A, Rao SS. How to assess regional and whole gut transit time with wireless motility capsule. 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4;20(2):265‐270. doi:10.5056/jnm.2014.20.2.265 Leonel AJ, Alvarez-Leite JI. Butyrate: implications for intestinal function.Curr Opin Clin Nutr Metab Care. 2012;15(5):474‐479. doi:10.1097/MCO.0b013e32835665fa Liang X, Bushman FD, FitzGerald GA. Rhythmicity of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is regulated by gender and the host circadian clock.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5;112(33):10479‐10484. doi:10.1073/pnas.1501305112 Lozupone CA, Stombaugh JI, Gordon JI, Jansson JK, Knight R. Diversity, stability and resilience of the human gut microbiota. Nature. 2012;489(7415):220‐230. doi:10.1038/nature11550 Macfarlane GT, Steed H, Macfarlane S. Bacterial metabolism and health-related effects of galacto-oligosaccharides and other prebiotics. J Appl Microbiol. 2008;104(2):305‐344. doi:10.1111/j.1365-2672.2007.03520.x Meyer JD, Koltyn KF, Stegner AJ, Kim JS, Cook DB. Influence of Exercise Intensity for Improving Depressed Mood in Depression: A Dose-Response Study. Behav Ther. 2016;47(4):527‐537. doi:10.1016/j.beth.2016.04.003 Parnell JA, Reimer RA. Prebiotic fiber modulation of the gut microbiota improves risk factors for obesity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 Gut Microbes. 2012;3(1):29‐34. doi:10.4161/gmic.19246 Pinder RM, Sandler M. Alcohol, wine and mental health: focus on dementia and stroke. J Psychopharmacol. 2004;18(4):449‐456. doi:10.1177/0269881104047272 Plovier H, Everard A, Druart C, et al. A purified membrane protein from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or the pasteurized bacterium improves metabolism in obese and diabetic mice.Nat Med. 2017;23(1):107‐113. doi:10.1038/nm.4236 Queipo-Ortuño MI, Boto-Ordóñez M, Murri M, et al. Influence of red wine polyphenols and ethanol on the gut microbiota ecology and biochemical biomarkers. Am J Clin Nutr. 2012;95(6):1323‐1334.doi:10.3945/ajcn.111.027847 Ríos-Covián D, Ruas-Madiedo P, Margolles A, Gueimonde M, de Los Reyes-Gavilán CG, Salazar N. Intestinal Short Chain Fatty Acids and their Link with Diet and Human Health. Front Microbiol. 2016;7:185. Published 2016 Feb 17. doi:10.3389/fmicb.2016.00185 Ruairi Robertson,PhD. 10 Ways to Improve Your Gut Bacteria, Based on Science. healthy.net Slavin J. Fiber and prebiotics: mechanisms and health benefits. Nutrients. 2013;5(4):1417‐1435. Published 2013 Apr 22. doi:10.3390/nu5041417 Sonnenburg ED, Smits SA, Tikhonov M, Higginbottom SK, Wingreen NS, Sonnenburg JL. Diet-induced extinctions in the gut microbiota compound over generations. Nature. 2016;529(7585):212‐215. doi:10.1038/nature16504 Sullivan A, Edlund C, Nord CE. Effect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o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human microflora. Lancet Infect Dis. 2001;1(2):101‐114. doi:10.1016/S1473-3099(01)00066-4 Thaiss CA, Zeevi D, Levy M, et al. Transkingdom control of microbiota diurnal oscillations promotes metabolic homeostasis.Cell. 2014;159(3):514‐529. doi:10.1016/j.cell.2014.09.048 Vulevic J, Juric A, Tzortzis G, Gibson GR. A mixture of trans-galactooligosaccharides reduces markers of metabolic syndrome and modulates the fecal microbiota and immune function of overweight adults. J Nutr. 2013;143(3):324‐331. doi:10.3945/jn.112.166132
2814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7诺奖与生物钟 ------人眼新问〔12〕人眼与生物钟是什么关系?
dsm9393 2020-6-10 17:25
2017诺奖与生物钟 ------ 人眼新问〔 12 〕人眼与生物钟是什么关系? 都世民 (Du Shimin)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什么是生物钟?生物钟是系统机制还是分子机制?诺贝尔奖为什么颁给生物钟分子机制?生物钟搞清楚了吗?笔者提出一些疑问,对此先做简要讨论 。 关键词:生物钟 ,睡眠, 人眼 , 诺贝尔奖,分子机制 。 The 2017 Nobel Prize and the Biological clock -- Human Eyes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eyes and biological clock? Du Shimin Abstract: What is the biological clock?Is the biological clock a systemic or molecular mechanism? Why the Nobel Prize for biological clock molecular mechanism? Is the biological clock clear? I put forward some questions, to do a brief discussion. Keywords: biological clock, sleep, human eyes, Nobel Prize, molecular mechanism. 一. 引言 2017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给了三位美国生物学家: 遗传学家 杰弗里 ·霍尔( Jeffrey C. Hall ), 分子生物学家 迈克尔 ·罗斯巴什( Michael Rosbash )以及迈克尔 ·杨( Michael W. Young )。奖励他们在 发现控制生物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上做出的重要贡献。[ 1-4 ] 文[ 1 ]指出 : 揭示生物钟的分子构成和运行机理对我们了解生命、生命的演化和生命的活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对治疗由于生物节律失常造成的人类疾病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 对生物钟行为的机理研究 , 也首次建立了行为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克隆了第一个行为基因,为行为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物质的周期性运动就是钟,生命物质的周期性运动就是生物钟。这种说法对吗?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的季节,也是周期性的 ,宇宙是有宇宙 钟 吗?地球自转一周是重复的,地球 钟存在吗?我们的整个生命都在钟的掌控之中吗 ? 生物钟是人类的工具,还是他控制人体这个小宇宙? 现代科技探索,都注重于微观层面,特别是在生物医学方面更是如此,知名教授饶毅和施一公,他们的文章和演讲,最后都是以诺贝尔奖观点,来说明他们要说的问题,这是否意味着诺贝尔奖就等于在某个方面的盖棺定论,诺贝尔奖是不是科技探索的引导方向呢?我们是注重系统机制还是分子机制?或者说是两种机制都要去研究,不能注重某一个方面,忽略另一个方面。我们研究生物钟,从分子机制方面的探索,获得了诺贝尔奖,肯定了生物钟基因的存在,但是从睡眠的角度去研究生物钟,这是分子机制还是系统机制呢?[ 5 ]如果从人的眼睛去研究生物钟,又会做出什么样的结果? 二 . 什么是生物钟? 生物钟 ( biological clock ) 又称 生理 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 无形的 “ 时钟 ” ,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 内在 节律 性 ,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 1 ]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周期性运动就是钟,生命物质的周期性运动就是生物钟。生物,也是一种物质,只不过是一种 “生”物,是能一物生一物的有“生”命的物质。生物钟,因此也就是万千自然物质钟的一种,也叫生物节律或生物韵律,是指不同生物体内各种随时间变化而做周期性变化的生理生化活动。以 24 小时为周期的人的血压、体温、体力、情绪等生理指标的律动,植物花的开闭和叶片的光合作用等,都是随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昼夜变化律动。生物的节律性运动和生物钟应该是普遍的生命现象。[ 2 ] 上面的两种说法,是有不同的,生物钟是对于生命科学普遍存在,那么植物也包括在内,植物有大脑吗?没有 。是分子机制吧,还是系统机制呢? 对于生物现象的许多机理研究都是在大鼠、小鼠和果蝇这三种动物模型中展开的,它们也同样被用来研究生物钟的机理。这些小的动物作为模式,能说明人的生物钟的机理也是完全一样吗?然而,研究睡眠是以人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以某种动物作为模型,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其结论一样吗?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机制 。 生物钟是受大脑的 下丘脑 视交叉上核 (简称 SCN )控制的,和所有的哺乳动物一样,人类大脑中 SCN 所在的那片区域也正处在口腔上腭上方,我们有 昼夜节律 的睡眠,清醒和饮食行为都归因于生物钟作用。[ 1 ] 《科普中国》编辑审查的这个生物钟词条, 在文字上存在着矛盾,我们人体是由什么控制?是生物钟控制人体 , 还是电脑或心控制人体?生物钟是受大脑的 下丘脑 视交叉上核 (简称 SCN )控制,却又认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的内在 节律 性 是由生物钟控制,笔者认为这种叙述是矛盾的,缺少根据,无论是在文字的逻辑上和科学根据上都是不足的 。生命体的活动是系统性的,电脑的 控制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系统性的,生物钟是无形的,是分子机制,这种机制与系统机制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能够直接等同吗?不行! 生物钟有四点功能:提示时间、提示事件、维持状态和禁止功能。[ 1 ] 生物钟的几个基本特征:[ 2 ] ·生物钟是内源的、自主的、不依赖于环境变化的生物节律。 · 昼夜节律的生物钟周期不是精确的 24 小时,而是接近于 24 小时。 ·生物钟具有温度补偿的性能,能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保持稳定。 · 光照不是产生节律的原因 ,但能够调节和重置昼夜节律生物钟的相并使其同步。 上面所说的结论,与人的实际情况是有差别的,文献[ 5 ]指出 :婴儿在三个月以内,生物钟是混乱的,到 11 个月才逐渐清晰,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生物钟到底是先天还是后天?这是矛盾的。如果从生物钟基因的角度,那是不是婴儿时期的生物钟基因没有长成功?而到了 11 个月才成熟,可是到了老的时候,生物钟是在变化的,老人是早睡早起,是基因突变吗?不清楚! 三 . 十问生物钟 综上所述,无论是生物学业内专家,还是《科普中国》的词条,对生物钟的各种解释,是有矛盾的,诺贝尔奖为什么颁给与生物钟有关的研究?是因为分子机制吗?还是因为确立的基因,这就能代表生物钟搞清楚了吗?我们要不要研究生物钟的系统机制,把生物钟的 “ 无形 ” 变为 “ 有形 ” ,给出他的系统框架,为此笔者提出以下 10 个问题: 1 . 生物钟是先天,还是后天形成? 生物钟是内源的、自主的、不依赖于环境变化的生物节律 ,这种说法是表明生物钟是先天的吗? 2 . 生物钟是有形钟还是无形钟?生物钟在什么地方?是在周期基因里吗?还是在 视神经交叉的上面 ?这些说法为什么相互矛盾? 3. 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的 昼夜节律 是怎么形成? 4. 植物人为什么没有生物钟?是因为基因突变吗?有什么证据? 5. 隔离实验为什么只控制外界的时间信息?而光仍然存在 . 6. 盲人与正常人的生物钟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是因为眼睛还是因为基因,怎么解释? 7. 没有大脑的人有生物钟吗?生物钟是由大脑控制吗? 8. 隔离实验要不要进行电磁波屏蔽?受试者受到电击的原因是什么? 9. 隔离实验表明体温与睡眠紧密相关,为什么 37 天后却突然改变?是基因突变吗? 10. 隔离实验获得的测量参数中,脑电波有什么变化? 11. 生物钟是分子机制还是系统机制?生物钟的表现是宏观系统的感觉,可是研究者却追求分子机制,这之间是什么关系? 三 . 人的眼睛与生物钟是什么关系? 1 盲人的生物钟与正常人为什么不同? 2 研究睡眠时为什么要去观察眼动?睡眠与生物钟有关,那么眼动也应该与生物钟有关 . 3 生物钟与人的年龄有关系,而人的年龄与视力也有关系,那么生物钟与人的视力是什么关系呢? 4 生物钟到底在什么地方?如果是在基因里, 盲人 有没有生物钟的基因?植物人有没有? 5 生物钟为什么与第 3 只眼有关?天目开的人,生物钟与天目未开的人一样不一样 ? 6 如果生物钟与人的眼睛有关, 隔离实验设计应该考虑对眼睛限制,获取更多的数据 . 7 睡眠时做梦,为什么眼球会快速移动?是大脑控制吗?有什么根据? 8 人在睡梦中,视觉感官在工作吗?为什么人闭着眼睛?快速眼动是什么通道控制?是视觉通道还是昼夜节律通道? 9 快速眼动睡眠与非快速眼动睡眠差别,用大脑未关闭来解释有些不充分,因为无大脑的人不可能有这种情况,因为他们大脑不可能控制,又该是什么来控制? 10 人为什么会闭着眼睛睡眠?是为大脑清除垃圾吗?如果用脑电波的幅度来解释,没有大脑的人又该怎么解释? 11 人体内有几个生物钟 ? 生物钟分级的说法根据是什么?主钟、子生物钟与孙生物钟是依据什么分类?人的睡眠时间、警觉性、眼动、短期记忆、大脑激素、褪黑激素的分泌,这些因素的周期节律由哪一种生物钟控制?能分得清楚吗? 笔者为什么讨论 生物钟 ?因为生物钟与人的眼睛有关,也与光有关,这分子机制能否在这里体现?如果能从这里体现 , 盲人的复明,能否通过基因解决?生物的昼夜节律与人的视觉通道是分开的吗?第 3 只眼是什么通道?能用离子通道解释吗?不能够!会不会有电磁波通道的存在?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1 ] 生物钟 ,百度百科词条, 本词条由 “ 科普中国 ” 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https://baike.baidu.com/item/ 生物钟 /439601 ) [ 2 ] 2017 诺贝尔生物与医学奖:生物钟的故事 ,( https://www.jianshu.com/p/1f20f690beb2 ) [ 3 ] 生物钟 —— 2017 年的诺贝尔奖 , 本文来自俞强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6037-1079191.html  [ 4 ]张田勘 ,揭开生物节律的奥秘: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来源: 北京日报 , 2017/10/11 9:31:19 。 [ 5 ] 斯蒂芬 · 斯托加茨, “同步”,[ M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年 4 月。 [ 6 ] 都世民, “多学科论眼”,中国知网 CNKI 大诚编客网页, 2019-03-08 , http://z.bianke.cnki.net/collection/2035310 。
个人分类: 小宇宙探索|33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动物也睡眠吗?
热度 5 wangdh 2020-5-16 10:32
动物也睡眠吗? 王德华 动物也睡眠吗?答案是肯定的。所有的动物都睡眠吗?这个问题就不能确定了。我们人类每天都需要睡眠,睡眠占了一生近三分之一的时间,睡眠对于人类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睡眠是由于动物大脑的功能活动而引起的生理性活动降低,给予适当刺激后就可完全苏醒的一种状态,是身体对周围环境失去知觉和反应的一种可逆性行为。睡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行为过程,通常的行为表现是躺卧、静止和闭眼等。 科学家在对人类睡眠的研究中,根据睡眠时的生理活动分为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两种类型。快速眼动睡眠时,脑电图表现为去同步化波,全身肌肉松驰,并伴有做梦现象,而非快速眼动睡眠时,脑电图表现为同步化慢波,并伴随肌肉张力下降和意识活动减弱等。由于哺乳动物还有冬眠和休眠等行为,所以判断动物的睡眠的标准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动物可以迅速转入清醒状态,脑电图具有特征性改变的特点。睡眠的可逆性这个特征可以把睡眠与昏迷状态区分开来。睡眠时对刺激的反应能力降低这个特征可以把睡眠与清醒时的静止状态区分开来。 一些学者认为睡眠是动物维持生命所不可缺少的一种本能行为,所有的动物都具有睡眠行为。遗憾的是学术界至今只有很少数的动物物种被研究过睡眠行为,被研究的物种中有些物种的“睡眠”并不符合睡眠的电生理学的特征,如昆虫中的果蝇,尽管研究发现其具有反应迟钝等符合睡眠定义的行为学特征,但在昆虫中并没有发现有快速眼动睡眠的确切证据。在鱼类中也发现有类似睡眠的行为表现,但学者们发现珊瑚礁的硬骨鱼类在白天和晚上都连续活动,称为“睡眠游泳”,似乎不存在睡眠现象。两栖类的牛蛙是夜行性的物种,其在静止时的敏感性比活动时的敏感性还高,被学者描述为是不睡眠的物种。牛蛙的这种不睡眠行为,主要是提高警戒性,避免被捕食。在爬行动物中,有研究发现具有快速眼动睡眠的行为,也有些研究并没有发现这种行为。由于缺乏充足的证据,一些学者不倾向于认为两栖类、爬行类、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具有真正的睡眠行为。 鸟类具有类似哺乳动物的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但快速眼动睡眠的时间比多数哺乳动物要短。现在关于睡眠的信息大多来自于对哺乳动物的研究。 哺乳动物的睡眠时间因物种而异,一般在 4-19 个小时不等,快速眼动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 10-50% 。 如鸭嘴兽的每天的总睡眠时间是 14 小时,其中快速眼动睡眠时间是 7 小时。相应地,蝙蝠分别是 19 小时和 3 小时,狒狒分别是 9.5 小时和 1 小时,大鼠分别是 13 小时和 2.5 小时,猫分别是 12.5 小时和 3 小时,马分别是 3 小时和 0.5 小时,长颈鹿分别是 4.5 小时和 0.5 小时,家兔是 8 小时和 1 小时,人类分别是 8 小时和 2 小时。企鹅的睡眠时间是 11 个小时,鸽子是 11 个小时。大多数动物的睡眠是间断性睡眠,睡眠期间会有觉醒。 动物睡眠的姿势也各不相同,陆地生活的哺乳动物睡眠时一般是侧卧或俯卧姿势,海獭可在浮游在水面上的支撑物上仰卧睡眠,大象、马和长颈鹿等是站立睡眠,蝙蝠是头朝下倒挂着睡眠。草食类动物因担心天敌袭击,总是保持警觉的姿势睡眠,睡眠时间较短。食肉类很少被其它物种袭击,所以可以舒适放松的姿势安心睡大觉。有些鸟类睡眠时会缩起一条腿,只用一条腿支撑身体。猫头鹰在树洞内睡眠,睡眠时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更有意思的是海豚等鲸类的睡眠,它们在游泳的时候睡眠。这类动物的睡眠是非快速眼动睡眠类型,是单半球睡眠。它们在睡眠时也能维持正常的呼吸,主要是依靠其大脑两个半球交替睡眠的能力。 关于动物睡眠的功能,学术界有一些解释。一种说法认为睡眠是为了恢复觉醒活动时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动物睡眠是为了节省能量,因为睡眠与体温调节有关。如澳大利亚的树袋熊,睡眠时间可以长达 18-23 个小时,主要取食营养含量较低的桉树叶,能量代谢率较低,但树袋熊具有很长的消化道,食物在消化道内滞留的时间很长,可以得到充分消化。睡眠也被认为是一种强制性的休息行为。有证据表明大鼠如果剥夺睡眠,会导致其死亡。 有学者认为,睡眠的功能因物种而异,对于一些物种而言,节省能量对其生存是最重要的,但对于另一些物种来说,保护自己以免被其它物种捕食是最重要的。还有一些物种,可能更需要珍惜时间。 总之,人们对动物(包括人类自身)睡眠的认识还很有限,还需要在更多动物类群更多物种中开展研究,以获得更多更全面地信息。 (本文将发表在《科学画报》上,发表时将有删减。)
个人分类: 科普随笔|15761 次阅读|13 个评论
香味新说——玫瑰味与记忆
zhpd55 2020-2-4 11:10
香味新说——玫瑰味与记忆 诸平 图 1 实验条件图示 香味学:一门时髦的科学 香味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食品或者日用品中的香味会对人产生诱惑力。糕点、糖果、饮料、香皂、化妆品等商品,因为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而招人喜爱。 一个人能接受一万多种气味 。它们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和心情。茉莉、玫瑰、石竹的香味,比一杯浓咖啡更能唤醒大脑的细胞;如果教室里充满薄荷的香味,学生更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或者通过考试。香味能改变肌肉的力量、呼吸的节奏和脉搏的快慢,同时影响视力和听力。例如麝香促进新陈代谢,如果有人中暑晕倒,将少许麝香吹入鼻孔,能收到开窍醒脑的功效;而薄荷油、玫瑰油、柠檬油则相反,会延慢新陈代谢。难闻的气味加快加深呼吸,而香兰素、玫瑰油、 柠檬油 则有相反的作用。还有闻甘菊或老鹳草的气味,血压会上升;而闻香子兰、蜜蜂花、缬草的气味能使血压下降。白杨和山楂味能加强心脏收缩。而且近代科学证明,香味能够杀死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预防感冒和减少呼吸道感染等功效。 香味对身体有益 ,尤其是一些特殊的香味,可以改变血压和其他生理反应,其功能完全可以与降压药和解除精神压力的放松法相媲美。在国外也有人将苹果香之类的小瓶放在办公桌上,不时嗅它几下,即可使精神为之一振,工作效率大增。 生物学家还研究出香味的许多新作用。比如用一种特别的香味来减轻工厂工人和管理人员的紧张与忧虑 ; 在监狱中施放好闻的香味,可减少犯人相互斗殴和使用暴力 ; 在课本中加上清新的香气,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经临床试验证实,有 15 种鲜花的香气对心血管疾病、 哮喘 、高血压、肝硬化、失眠、神经官能症等疾病有显著辅助疗效。这是由于花卉的芳香油分子对不少疾病有镇静、止痛、平喘、催眠的特殊功能。英国还出现了一批专业的 香气治疗师 ,利用香气帮助人们消除精神不适。在婴幼儿睡房里用点茉莉花香,会使孩子安静地入睡 ; 在大人睡房用点玫瑰花香,可使人心情愉悦 ; 薰衣草香气,则令人睡得安稳 ; 在浴室使用菊花香味,能消除人的疲劳等。 因此可以说,香味学已经成为一门时髦的学科,而且是一个最有前途的领域。虽然说用 香味治病即芳香开窍是一门科学 ,但是,要认识到单纯香味产生的效果非常有限,更别说香味能治某种大病了。为了取得明显的疗效,医生会将香味同声音、反射疗法、催眠等手段结合起来。 玫瑰味:改善睡眠中的学习 睡眠时轻松学习是许多人的梦想。德国的科学家的实验已经证实了这一过程不是没有可能。 据德国 弗莱堡大学 ( University of Freiburg ) 2020 年 1 月 31 日提供的 消息 ,该大学的科学家以及心理和精神健康前沿领域研究所 ( Institute for Frontier Areas of Psychology and Mental Health , IGPP ) 的科学家合作研究发现, 玫瑰的气味能够改善睡眠中的学习 。 睡眠实验室研究首次证明了气味在学习和睡眠期间对学习成功的支持作用。弗莱堡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弗莱堡心理与精神健康前沿领域研究所( IGPP )和弗莱堡大学生物学院的研究人员合作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外也可以很容易地获得这种效果。在这项研究中,在校两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英语词汇 - 在学习期间和夜间都带有和不带有气味棒,然后对其记忆英语单词情况进行比较。该研究结果于 2020 年 1 月 27 日在开放获取 (Open Access) 杂志《科学报告》( Scientific Reports )上发表—— Franziska Neumann , Vitus Oberhauser , Jürgen Kornmeier . How odor cues help to optimize learning during sleep in a real life-setting . Scientific Reports , 2020,Volume10, Articlenumber:1227. DOI: 10.1038/s41598-020-57613-7 . Published:27 January 2020 . 2020-57613-7.pdf 总部位于德国弗莱堡的 IGPP 感知与认知研究小组负责人,科学家,此项研究的负责人 Jürgen Kornmeier 博士说: “ 我们证明了香料在 日常生活中 的支持作用是非常可靠的,并且可以有针对性地使用。 ” 参与此项研究的还有德国弗赖堡大学医学中心的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系的研究人员。 学习和睡觉时玫瑰味的影响 在这项研究中,第一作者兼学生导师 Franziska Neumann 对来自德国南部一所学校的两个六年级的 54 名学生进行了多项分组实验。 测试 小组的年轻参与者被要求在学习英语 词汇的 同时,将玫瑰香熏香放在家里的桌子上,晚上放在床旁的床头柜上。在另一个实验中,他们还在英语测试期间在学校进行词汇测试时,将香棒放在旁边的桌子上。将结果与其中一个或多个阶段不使用香棒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具体实验条件见图 1 所示。 Franziska Neumann 说: “ 如果在学习和睡眠阶段都使用香棒,学生的学习成功率将显著提高约 30 %。 ” 结果还表明,在词汇测试期间额外使用香棒可促进记忆。不同条件下的归一化差错率( Normalized Error Rate )见图 2 所示。 图 2 不同条件下的归一化差错率比较 不同条件下的归一化差错率平均值比较见表 1. 表 1 不同条件下的归一化差错率平均值( ±SD )比较 分组 对照 N LT LS LST 实验组 0.33(0.17) 0.32(0.12) 0.25(0.16) 0.18(0.11) 对照组 0.32 ( 0.15 ) 0.34 ( 0.16 ) 0.36 ( 0.19 ) 0.35 ( 0.16 ) 结果适合日常使用 Jürgen Kornmeier 博士说: “ 除了开创性的初步研究以外,还有一个特别的发现,那就是当香水整夜出现时,它也能起作用。 ”“ 这使此发现适合日常使用。 ” 以前的研究已经假定,该香精仅在特别敏感的睡眠阶段才需要存在。但是,由于需要在睡眠实验室中通过脑电图( EEG )来轻松地测量大脑活动以确定该睡眠阶段,因此该发现不适合日常使用。 Jürgen Kornmeier 博士说: “ 我们的研究表明,我们可以使睡眠期间的学习变得更加容易。还有谁会认为我们的鼻子可以大大帮助他们学习呢? ” 更多信息请注意浏览原文或者相关报道。 Sleep linked to language skills in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Abstract
个人分类: 健康生活|458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为啥要睡觉,现在终有答案
jackiekeyi 2019-5-5 15:49
睡眠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问题之一,现在终有解释了。 我们都需要睡觉,但为什么呢? (照片:维基共享) 人类平均每人要花费26年时光在睡眠中度过。斑马鱼花费时间更多,为什么?令人好奇的是,睡眠问题为什么会成为生物学重大谜团之一。 众多生物学家们相信,睡眠对保持大脑或神经系统健康特别重要。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精神障碍,如记忆损失、幻觉甚至狂躁。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最近发表一篇研究报告,着重论述睡眠不足如何影响大脑。长时期睡不好觉,大脑就没时间修复神经元DNA白天工作积累的损伤。 这种状况可从斑马鱼研究得到答案。斑马鱼是透明的,这对研究有帮助。用显微镜可观察到它的DNA和蛋白。研究人员发现,鱼清醒状态时断裂DNA链聚集在一起,染色体不活跃;睡眠状态DNA链自行修复,染色体活跃。该项研究表明,动物,也包括人类,自行修复单一神经细胞必须通过睡眠。 斑马鱼不是唯一研究睡眠问题对象。科学家们2017年对老鼠剥夺睡眠研究惊讶发现,睡眠不足会伤害大脑 据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报导 :2017年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损坏大脑。 大脑细胞会过度消费而受损。短时间睡眠不足仍可修复——清除潜在有害碎片细胞,重建神经系统,保护健康大脑神经连接。但长期睡眠不足,意大利马尔凯理工大学(Marche Polytechnic University)的Michele Bellesi认为,有可能诱发慢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和其它神经疾病风险。 大脑在睡眠中修剪 威斯康星大学( University of Wisconsin)的研究取得突破性发现,对为啥睡眠问题找到更多答案。简言之,人们通过睡觉整理记忆,忘却痛苦。 “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报道 说,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Giulio Tononi的研究团队于2016年7月发表的论文论证了为啥要睡眠问题。Tononi研究团队根据小鼠睡眠前后取出的大脑切片研究发现,睡眠后细胞取样切片神经突触或神经元连接减少了18%。换句话说,睡眠时大脑神经元连接被修剪或削弱。 根据 2017年2月一项研究 ,将大脑缩小视为好事虽不客观,但次日大脑有更多空间去记忆。科学警报( Science Alert )报导称,研究人员认为睡眠能“修剪”我们记忆,微调清醒状态学到知识。睡眠能让大脑快速接受新事物,建立自己新记忆。 “睡眠能为我们学习支付费用。”Tononi解释道。 我们一夜不睡为啥难于集中思想学习新知识呢?该项理论作出了回答。其原因是大脑容量已达到上限,所以说;它需要修剪。 该理论也与以前研究结果一致。例如,EEG记录所显示,人脑电响应特性一天开始时低于结束时。这表明连接性可能较差。 如果Tononi研究让你害怕睡眠会修剪大脑,那就错了。他的研究同时还发现,大脑修剪过程中保护了某些突触,保持其稳健可靠功能。这个修剪区域就是存储重要记忆的地方。 “重要事情必须记牢。”Tononi安慰道。 睡眠问题关系到所有人,可见其重要性。大脑如何对待它,也许是明日要解开的谜团。
个人分类: 医疗与健康|3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买个吊床,睡个好觉
热度 1 smallland 2019-2-4 16:06
婴儿在温柔晃动的摇篮里更容易入睡;抱着,也是不断摇晃效果好。成人也差不多,坐车就容易入睡,当然太颠了不行,轻微晃荡才行。有研究说,吊床的摇晃效果有利于睡眠和记忆。其实不用研究,猜也能猜到。 几百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可能像现在的黑猩猩一样,在树上睡觉。坚固的大树叉上不行,少数食肉动物能爬上去。黑猩猩睡觉,喜欢高高的树冠,找来坚韧的木条,做一个稳稳的床,一晚睡上八九个小时。 人类的祖先必然适应了轻微摇晃的床,这样的床大型食肉者上不来,轻微摇晃着才有安全感。安全了,自然睡的好,对巨大的脑袋的发育,对睡眠,都有好处。还有研究说,睡眠好,对记忆有好处;睡眠时人能无意识地反刍清醒时零碎记忆的东西,反刍后才会强化。 睡个好觉,或许在早期的人类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545 次阅读|2 个评论
贪睡赖床诱发疾病,睡眠太多会致人早死
jackiekeyi 2018-10-1 15:30
贪睡赖床诱发疾病 , 睡眠太多会致人早死 常炯 大家知道,睡眠太少就会生病,但很少人知道睡得太多同样危害身体。美国一位电视记者问到这个问题,他说他倒班工作”回家睡觉了10个小时,是否真的会缩短寿命?“《美国心脏协会杂志(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作出了回答:一天睡眠9小时的人比睡眠8小时死得早, 睡眠10小时的人早死概率30%, 睡眠11小时增加到50%。这是该杂志最近发表的对300多万人荟萃分析研究报告上的数据。 难道睡眠必须控制在7-8小时”时间窗“内?否则睡得太多就有生命风险? 睡眠时间长诱发疾病 * 中风 美国研究人员长达7年半调查发现,每天睡眠超过9小时的人比睡7小时人中风危险要增加70%,睡眠时间是增大中风危险的独立 因素 。老年人血液黏稠度比较高,如果睡眠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而血液黏稠度增加就容易诱发中风等脑血管疾病。 睡眠时间太长也会诱发糖尿病 。 睡眠时间超过 8 小时 , 患糖尿病的风险则会增加 3 倍多 。 * 呼吸道 、 心脏 和 消化疾病 贪睡与爱睡懒觉的人 容易感冒。研究表明, 卧室 中 早晨 空气 含有大量 细菌 、 病毒 、 二氧化碳 和尘埃。那些长期关门闭户的贪睡者,最容易出现感冒、 咳嗽 等症状。睡眠过多会破坏心脏休息和运动的 规律 ,心脏收缩乏力,稍一活动就心跳心慌。睡眠过多还破坏定时进餐,胃肠发生 饥饿 性蠕动,打乱了胃液分泌规律,影响消化功能。 * 越睡越懒 , 智力下降 大部分人错误认为,消除疲劳就应该多睡觉。睡眠时间过长的人会变得懒惰、软弱无力,甚至智力下降。睡懒觉使中枢长期处于 亢奋状态 ,神经中枢受到长时间抑制,活动功能变得缓慢,终日昏昏沉沉 ,精神萎靡不振。 持久地过多睡眠会破坏昼夜节律,导致炎症增加,免疫能力下降。周末补觉也不是最佳选择,而应构建健康睡眠模式,养成有规律、持久的健康睡眠健习惯。 疾病导致长时间睡眠 患病常常需要睡得更久,通过睡眠恢复和调养身体。睡眠持续时间长的人通常是罹患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服用了镇静剂药(包括几百万人服用抗高血压处方药)的人也是如此;慢性疼痛、类风湿关节炎和狼疮患者如同青少年罹患注意力缺陷症一样,睡过了又想睡;罹患抑郁症病人(人数逐渐上升),特别年青人总瘫睡在床上;双相障碍情感疾病患者,有可能只睡2个小时,也可能整天不起床。在睡眠障碍患者中,嗜睡症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造成长时间睡眠原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呼吸气流减少和心与肺同步性出现紊乱。学校上课或上班工作时不自主地打瞌睡也是嗜睡症状。 那些被称为“睡眠过度”即睡眠过多的失眠者,很少引起人们重视。他们睡眠效果不好,卧床时间长,总认为自己没睡够,赖在舒适床垫上不起身。问题是,这种思维与处理方式往往事与愿违。医治失眠最常用方法之一就是限制睡眠,树立卧床时间等于睡眠时间观点:从短而有效睡眠开始,练就良好睡眠能力,改变自己睡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调整生物时钟,不少人的生物时钟遭受过多睡眠意愿极大破坏。 罹患肥胖症的人往往是睡眠过多另一群体。美国大约有1.7亿成年人超重,肥胖是过多睡眠重要因素。几乎罹患任何一种炎症疾病的人睡眠时间都较长, 肥胖人的身体显示出炎症增加迹象。 不过持续短睡眠也会因瘦素( leptin ) 和饥饿激素( ghrelin) 的增加导致食欲大增而肥胖。 总的来说 , 睡眠时间过长往往与急 、 慢性疾病有关 , 并非是学校 、 上班和家庭压力所致 。 有些人睡眠时间确实太长 。 睡眠如同食物 不必惊奇,任何一种疾病或情绪压力都可能导致长时间睡眠。睡眠如同食物,人们通过睡眠缓解疲劳,重生和修复身体内部器官和细胞,包括DNA、蛋白质和记忆。重建的细胞组织,有些可直接看到或感受到,如脸部皮肤和肌肉力量。 对多数人来说 , 当前睡眠最佳时长 7 小时最有利健康 。 有些人睡得少 , 有遗传基因原因 。 无论是帕勃罗还是毕加索或其他技术大咖 , 或者功能性轻度躁狂症患者 , 他们只睡 3-4 个小时 。然而 , 我们大多数人都要睡更长时间 。 临床指导手册建议 , 成年人一般每天睡眠最好 7-8 小时 。 睡到这个时间 , 人就有充沛精力和健康气色 。 青少年可以多睡 2 个小时 , 有利健康成长和充沛学习精力 。 许多小孩和成年人都没得到所要求睡眠 , 刷屏 、 拍照 、 痴迷电子游戏 , 热衷享受 “ 敲击出 ” 的酒精睡帽 , 事后兴奋得没法入睡 。 一个人没睡够自然就想再睡 ; 一个人肚子饿了就想吃东西 。 反复睡意拉长了睡眠时间 。 持续长时间睡眠诱发疾病 , 同时也是多种疾病症状之一 。 睡眠本身虽不会直接致人死地 , 但良好睡眠是能力效益 、 健康身体和自我形象 ( 你时刻能感受到 ) 重要因素 。
个人分类: 医疗与健康|402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再依赖日出日落,我们还要遵循一天24小时的作息吗?
热度 7 beckzl 2018-2-4 21:33
  关于作息规律的争议有太多太多了。   为什么一日要食三餐?不吃早餐真的不健康吗?对倒时差的和上夜班的人而言,早餐又如何定义?   为什么长辈总是强调要早睡早起?22点睡7点起与0点睡9点起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那些不分昼夜的劳动者也需要遵循日出而起日落而息规律吗?   所谓的按时作息是顺应人类天性还是只是文化强加的结果?   在科学史上,关于作息的研究有很多,其中不乏脑洞大开的惊世之作。    如果说把人扔进昼夜不分冷暖不变的山洞里去,将一天强行改为28小时,能够行得通吗?    又或者把一天缩短成21小时,把一周拆成8天,这样的生活会不会更有效率?    ____________   克莱特曼是世界公认第一位系统研究睡眠的专家,被称作“现代睡眠之父”。   他是REM(快速眼动)睡眠的发现者,也因此提出了睡眠的不同阶段。 克莱特曼   在功成名就之前,他就对睡眠有非常多与众不同的猜想。   例如睡多少合适、长期不睡会发生什么以及何时入睡何时醒来的问题。   但想要弄清楚这几个问题就必须先找到衡量睡眠的标准。   以睁开眼睛证明清醒还说得过去,但闭上眼睛可就不能代表睡着了,毕竟装睡的人是永远都叫不醒的。   在此十年前,脑电波图的诞生为许多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的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让研究者非常容易判断出睡眠和觉醒之间的转换。   并且,那个年代科学家们已经知道了人的体温在一天当中的周期性规律。   睡眠时体温开始下降,直到醒来后才开始逐渐升高,周而复始。   也正是这两个趁手兵器的出现,才让克莱特曼有机会脑洞大开。   当时43岁的克莱特曼已经以自己的身体为实验材料做过相当多关于睡眠的实验了。   他曾经强制剥夺自己的睡眠长达180个小时*(约一周),企图将每天24小时的作息规律调整为48小时。   最终克莱特曼尝试了一周“白天39小时,晚上9小时”的生活,但实验并没有成功。   *注:目前睡眠剥夺的世界纪录长达40天,即968个小时。 克莱特曼   类似的,他的学生也尝试将每天缩短成12小时,24小时里睡两次。   这位学生顽强地坚持了33天,但仍旧没能很好地适应这样的作息。   也许这两个失败的实验都太过激进,又或者实验环境受到了不确定的干扰。   克莱特曼又开始规划一个更加严谨更加可行的实验。    他准备了两个新的方案,分别将一天压缩成21个小时和延长为28小时。   这样正好能把一周的时间划分成8天和6天,不仅幅度变小更容易适应,也不会对实验人员的工作生活带来太大的影响。   起初实验在芝加哥大学进行,克莱特曼每隔一段时间就测量一次包括他自己在内所有实验人员的体温。   如果参与实验的人员体温变化周期符合新的作息规律,则说明他们已经适应了新的作息。   反之,如果仍保持则原来24小时为一个周期的规律则不能称作已经适应了新作息。   实验很快结束了,最终的结果有些不太明朗。   有一位学生到实验结束时体温变化周期已经与新的作息周期吻合。   可是克莱特曼本人的体温周期稳如泰山,还遵循着原来24小时的规律。   但这次的实验也有许多不严谨的地方,比如雷打不动的日出日落、白天与黑夜间的气温变化等等。   为了排除正常生活中的各种干扰,克莱特曼选择在美国肯塔基州的猛犸洞穴再次实验。   猛犸洞穴是世界上已知最长的洞穴,已探明的部分长达600公里。   那里常年保持12摄氏度的气温,也没有见到太阳的可能性。   可以说克莱特曼尽力排除了所有的干扰因素,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克莱特曼和学生理查德找到了洞穴中一个宽20米,高8米的洞窟。   他们在那架设了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个洗漱台以及两张床。   本以为一切已经完美就绪,直到老鼠的驾临他们才知道自己有多幼稚。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把床用铁架架在半空中,架子的支脚还要用铁桶当城墙来防老鼠。   在这一次的山洞实验当中,两人遵循每日28小时,一周6日的作息。   每一天还有详细的规划,其中9小时用来睡觉,10小时用来工作,剩余的时间可以干除睡觉外的任何事。   他们在清醒的时候每2小时就测一次体温,睡眠时则每4个小时测一次(两人的睡眠时间错开,相互测量)。    两人躲进暗无天日,深幽可怖的猛犸洞穴,一去就是32天。   1938年7月6日是两人与外界约定好的重出江湖之日。   接送的专车载着两人返程,车一停下就围了上来,十分关切地询问两个看起来像个野人的家伙。   次年,克莱特曼出版了这次实验的专著《睡眠与失眠》,书中详细记录了实验最终的结果。    在那32天里,理查德仅仅花了一周的时间就适应了28小时的作息,体温变化与新作息相吻合。    而比理查德年长20岁的克莱特曼本人却仍旧没有进展,无论如何强迫自己都无法适应。    他的体温变化规律还是倾向于保持24小时一天的作息。   似乎人体的内部有一个独立自主的生物钟在运转,即便没有任何外部环境变化作为参照它也依旧精准。   克莱特曼因为这个实验为人熟知,后来成为了“现代睡眠研究之父”,但还有更多难题等待解决。    人的规律作息可能难以被更改,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如果不主动更改,它就会非常精准可靠呢?   24年之后,一位地质学家偶然的经历又带给了我们新的认识。 米歇尔·希夫尔   米歇尔·希夫尔当年只有23岁,对冷战期的太空竞赛和军武竞赛兴趣浓厚。   他不止一次设想过在长途星际旅行时或居住在辐射避难所中的生活场景。   作为一名地质学家,希夫尔经过良好的训练,常常深入洞穴勘察。   洞穴内的生活像极了他所好奇的那种生活方式。   因此他总有意无意地在进入洞穴后让自己忘记时间,尽量不让外界的因素干扰。 米歇尔·希夫尔   在1962年7月16日,希夫尔发现了一个没有阳光射入的漆黑洞穴。   起初他打算在洞穴中逗留约两周的时间,但他很快就发现两周的时间太短,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研究。   在这2个月时间里,他扔掉了手表,像个野兽一样累了睡饿了吃。   以睡眠来推算日期,一次睡眠就记一天。   希夫尔本子上记录的天数越来越多,很快就到了离开的时候。   离开的那一天,根据记录上的记下的36天推算,应该是8月20日。   然而,此时真实的日期已经是9月14日了,希夫尔自己记录时间足足比现实少了25天!   这个结果非常出乎当事人的意料,正常人的生理周期难道不是应该遵循24小时一循环的吗?   这个巨大的疑问困扰了希夫尔整整10年之久,他决定进行一次超长时间的洞穴隔离实验。   他选择了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处底下洞穴开始他超过6个月的噩梦实验。   一开始希夫尔的作息十分规律,大约保持在24小时30分钟左右。   他在笔记中写道:我的睡眠是完美的!身体会自己选择何时入睡与进食。   之后的几个星期希夫尔的昼夜周期渐渐延长至26个小时,还算得上比较稳定。   但从第六周开始,事情就变的有些失控了。   真实时间的第37天,对洞穴里的希夫尔而言是第30天。   这一天他度过了一个漫长的“白天”,然后一觉睡了15个小时。   这惊鸿一觉似乎打开了什么切换开关,希夫尔的作息开始出现巨幅波动。   虽然大多数时候依旧是26小时左右,可偶尔会出现长达36小时甚至48小时以上。   更令人觉得费解的是,希夫尔在经历这样漫长的日子时完全没有察觉。   他甚至觉得48小时的一天过起来就像普通的一天,丝毫不会觉得漫长。   但混乱的作息也让希夫尔在漫长而无聊的洞穴隔离生活中变得越发崩溃。   他开始感到极度的空虚,想尽快逃离这个吞噬灵魂的洞穴。   在79天的时候他打电话给同事乞求退出,却被告知连一半的时间都没撑到。   挫败感让他感到窒息,一度想要以自杀了解,最后因为挂念父母而作罢。    最终他在这个地底洞穴中生活了长达205天之久。   希夫尔为科学的献身又再度带来的新的观点: 固有的规律作息即使在没有干扰的隔离的环境下也会逐渐崩坏。   实验过后,希夫尔的笔记被赞助方NASA详细研究,这些发现可能对士兵、潜艇兵和宇航员带来极大的帮助。   想要搞清楚人的作息规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其难度恐怕不亚于登陆火星。   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研究又给了我们新的希望。   三位生物学家对果蝇体内控制生物钟的节律基因发现做出了关键性贡献。   这一基因证实了果蝇体内确实存在真实的生物钟,如果抑制这个基因,果蝇的作息将会变得混乱不堪。   可哺乳动物的生物钟调节机制会更加复杂,有太多因素会影响作息周期的规律性。   它有时候温顺乖巧,有时候又狂躁不堪,无力驯服它的我们只能畏畏缩缩患得患失地口口相传: “早睡早起规律的生活更才健康。”   *参考资料 Nathaniel Kleitman. Wikipedia, 2017.10.10. Joshua Foer, Michel Siffre. Caveman: An Interview with Michel Siffre. Cabinet (2008) Issue 30: The Underground Summer. Siegel, J.M. A tribute to Nathaniel Kleitman.Dept. Psychiatry and Brain Research Institute, UCLA and Neurobiol. Res. (151A3), VA GLAHCS, North Hills, CA 91343.   Kleitman, father of sleep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Chronicle, Sept. 23, 1999,Vol. 19 No. 1. Michel Siffre.Wikipedia, 2018.1.28. Stuart Jeffries.The history of sleep science.2011.12.01.
8793 次阅读|7 个评论
家有龙凤,睡的可好? ——少年儿童睡眠质量现状调查
yangjundr 2018-1-4 22:47
腾讯问卷: 家有龙凤,睡的可好? ——少年儿童睡眠质量现状调查 (请点击如下 “腾讯问卷 ” 连接,本人确保链接和网址安全) https://wj.qq.com/s/1743007/8a94 家有龙凤,睡的可好? 足够的睡眠时间对于人体健康,尤其是少年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一生的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学业任务和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抵占了小孩正常的睡眠时间。小孩睡眠时间不足成为一个所有家长普遍关心的公共话题。 那么,您家的孩子睡眠时间够吗?想不想了解一下同龄孩子普遍的睡眠状况呢?敬请参加这个无需登录、无需注册、无需填写任何个人隐私信息且无任何商业目的的社会调查问卷吧! 声明: 1、本社会调查是由西安初级中学初中学生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无任何商业目的,也未得到任何商业机构的资助,与任何机构和商业团体和个人业务利益冲突,其结果也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2、填写本社会调查无需登录、无需注册、无需填写如任何个人隐私信息 3、本社会调查问卷不收集任何个人信息,调查结果将向社会公开,如您能在本问卷第18题中留下可用的联系方式(Email或QQ号或微信号)。我们将会在问卷结束后将完整的调查报告电子版通过预留的联系方式(Email或QQ号或微信号)发送、分享给每一位参与者。 4、我们将确保不泄露每一位参与者预留的各种联系方式(Email或QQ号或微信号)和任何私密信息。 (请点击一下 “腾讯问卷 ” 连接,本人确保链接和网址安全) https://wj.qq.com/s/1743007/8a94
个人分类: 科普|3084 次阅读|0 个评论
真的不能叫醒正在梦游的人吗?
beckzl 2017-10-16 21:49
  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过这样一个传说: 千万不要尝试叫醒正在梦游的人,一旦叫醒非死即疯!   虽然这个说法的来源无从考究,但它却似乎拥有某种魔力,让几乎所有人都对它深信不疑。   在文学作品或是影视作品中,甚至在给孩子玩的益智游戏里都有所体现。   例如陪伴许多人度过童年的精美小游戏《梦游先生》,其核心就是通过场景的互动防止主角被吵醒,否则将会失去一条生命。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传说的存在,梦游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一件非常神秘且可怕的现象。   每当它发生,人们总是以一种避之不及的畏惧态度看待。   又因为梦游总发生在深夜,不易被发现,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梦游奇闻。   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位女子发现自己莫名增重,20年来惊讶地胖了127斤。   严重的肥胖一直困扰着她,不管是求医问药还是自己控制饮食都没有效果。   最终一位睡眠专家指出可能是梦游暴食症惹的祸。   当这位女子看见自己梦游疯狂进食的记录视频时,才相信了这个疯狂地解释。   录像显示,这位可怜的女子一个晚上去了8次厨房,吃下了超过2000卡路里的食物。   另一位同样也是来自美国的妇女更进一步,她每晚10点睡下后两个小时便会进入梦游状态。   她离开卧室来到隔壁房间,打开电脑连接上网络,登陆了自己的邮箱发出了3封邮件。   邮件虽然大小写混乱,语法和措辞有些奇怪,但内容却逻辑清晰可读。   其中一封是邀请朋友到家做客:“明天来,把这里的烂摊子收拾干净。晚餐畅饮,下午4时。带葡萄酒和鱼子酱来就成。”   很多时候梦游者表现出的状态和能力很难让人相信他们真的还在睡梦之中。   甚至令人怀疑梦游中表现出的才是最真实的人格。   因此有不少牵涉梦游的刑事案件也成为了多年来争执不休的焦点。    至今为止最著名的要数1987年发生在加拿大的一起凶杀案。 帕克斯离开法庭   23岁的帕克斯因为欠下高额的赌债而被迫挪用公款偿还,可没想到事情败露,最终丢了工作。   举步维艰的生活让他压力骤增,案发当晚他向妻子坦白了债务问题,他们计划向妻子的父母求助。   帕克斯疲惫不堪,坐在沙发上倒头就睡,一觉醒来却发现了自己手上近乎见骨的刀伤和大量血迹。   他觉得自己可能伤害了他人,立即就驾车到警局自首,但他本人却想不起任何经过。   经过调查取证,警方发现帕克斯在晚上驱车25公里来到妻子的父母家用小刀捅死了岳母,重伤了岳父。   然而,在确凿的证据面前睡眠专家却给出了不同的意见:帕克斯当时处于梦游状态。    陪审团受到专家意见的影响,结合帕克斯此前的梦游记录以及遗传,且帕克斯与被害人关系和睦并无明显的杀人动机,最终判其无罪。   此案件是历史上少有能以梦游成功辩护的案例,自然也饱受非议。   舆论认为梦游纯属诡辩,有了这个先例,将来会有更多的凶手以梦游脱罪。    假装梦游可能吗?真正的梦游又是否能办到驱车上门杀人这样复杂的事情呢?   现代研究认为,梦游者在睡眠时,脑部某些区域发生了不正常的活跃现象。   通常是负责控制运动以及空间知觉的区域处于兴奋。 梦游时脑部部分区域血流量增加   他们在梦游时双眼睁开,不仅能自由行走还能习惯性地做出一些常见的行为。   但此时,他们脑部负责推理和判断的区域依旧处于休眠状态。    这直接导致患者在梦游时无法对发生的事进行判断,会体现在许多细节上。    包括无法识别人脸,对疼痛等刺激毫无反应,自言自语但又无法与人交流。   例如患上梦游暴食症的那位美国女子,她就曾在梦游中多次弄伤自己,还磕掉了一颗牙齿。   一些传统的观点认为,梦游就像字面上理解的那样,在梦境中游走。   以弗洛伊德的观点来解释的话,梦代表的是潜意识的欲望,而梦游的人则是想满足这些欲望。   这种观点的影响颇大,导致人们认为梦游者在现实的所作所为同样也出现在梦境当中。    但事实并非如此,梦游并不做梦。   现代医学证实了人的睡眠遵循某种固定的规律,从入睡到清醒分为两大阶段: 快速动眼睡眠期与非快速动眼睡眠期。   两者交替一次约为90-100分钟,称为一个睡眠周期,一次正常的睡眠由4-5个睡眠周期组成。 睡眠周期的五个阶段,阶段一为快速动眼睡眠期   一般认为,连贯的故事性梦境发生在快速动眼睡眠期,此时大脑的活跃程度接近清醒,也较容易对梦境产生记忆。   而梦游则发生在非快速动眼睡眠期当中最为熟睡的阶段,约持续30到40分钟。   这一阶段的睡眠非常深沉,不容易被唤醒也较少出现连贯的梦境。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大多数梦游者都对自己半夜做出的怪异举动没有任何记忆。   英文中用 “sleepwalking” 来表示梦游也显得比中文更为贴切。   梦游的成因到目前也未有定论,但一般认为与遗传和过度劳累等相关。   儿童梦游的发生率也高于成年人,因此也有观点认为梦游与大脑发育有关联。    在医学上梦游症与说梦话、鬼压床、磨牙一样属于睡眠行为障碍的一种,并不是什么神秘的现象。   至于那个最让人关心的“千万不能叫醒梦游者”的传说,当然也是无稽之谈。   实际上为了保护梦游者,防止他们在梦游时做出诸如跳楼撞墙这样伤害自己的举动,美国国家睡眠委员会建议叫醒他们。    被叫醒的梦游者并不会惊吓过度口吐白沫而亡,只会和所有在熟睡中被叫醒的正常人一样,感到迷惑不解。   我是谁?我在哪?谁把我弄醒了!   此时被唤醒的梦游者有可能表现出应激的暴力倾向,不排除攻击他人的可能。   因此美国国家睡眠委员会给出了专业建议, 在远处用超大分贝的尖锐噪音唤醒梦游者 。   这样才能保证唤醒者的人身安全,反倒不用太担心梦游者突然醒来后出现意外。    这种粗暴的厌恶疗法甚至能让某些梦游者不再发作。   当然,如果没有把握叫醒梦游者,又或者梦游者的行为较为温和,最好的方式还是将其引导回床上。   对于每晚在固定时间梦游的患者,还可以采取提前叫醒的方式阻止。   除了这几种方法外,当然还要及时解决梦游者的心理问题。   不能叫醒梦游者的谣言也许并非出于无知,而恰恰是想利用梦游的神秘为他们的伪装铺路。   始作俑者伪装成梦游者在人们无知的掩护下得以为所欲为。   若真如此,那弗洛伊德“满足潜意识的欲望”的理论兴许无比正确。    梦游,也可能是某些人梦想中的游戏。    *参考资料   何荆贵,张熙,王鲁宁. 睡眠行为障碍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6,(01):17-19.   MATT SONIAK. Why Aren't You Supposed to Wake a Sleepwalker? Mental Floss. 2013.2.25.   Claudia Hammond. Is it dangerous to wake a sleepwalker? BBC future. 2012.2.22.   唐玲荣,莫文斌,李珺. 梦游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 中国科技信息,2011,(10):220.
39004 次阅读|0 个评论
睡眠生化原理——子弹仍然在飞——只是越飞越近
热度 4 yindazhong 2017-7-28 11:39
睡眠生化原理——子弹仍然在飞——只是越飞越近 2000 年,俺在Medical Hypothesis 发表文章:“Is carbonyl detoxification an important anti-aging process during sleep”。开辟了睡眠抗衰老的跨学科全新研究领域。 2009 年7月,俺在科学网摆下擂台 : 人为什么要睡觉——科学摆擂台 。 2013 年3月,俺在科学网发表了博文: 睡眠 与衰老在哪里拥抱? 进一步点明了睡眠是日复一日的返老还童! 2013 年10月,俺又在科学网发表了博文: 感谢纽约科学家初步证实了俺的 睡眠 “排毒”抗衰老假说。 最近,又看到了生物谷的文章: 当你睡觉时,你的大脑在“排毒” – 觉得文章不错,就此转载在此,留下科学脚印。不过睡觉原理远非该文所述的“下水道”机理那么简单!睡眠生化正如我2000年文章中强调指出的那样,主要是羰基毒化(carbonylation)的逆反应——decarbonylation! 呜呼!睡眠生化原理的子弹仍然在飞,只不过已经越飞越近! 亲爱的,你慢慢飞…… 当你睡觉时,你的大脑在“排毒” 作者:环球科学 麦肯·内德高等 来源:环球科学 麦肯·内德高等 2016-7-8 13:56:38 下载生物谷资讯App 就像城市中的排污系统一样,大脑中也存在着一套用于清除有毒废物的特殊系统。在我们睡觉时,这套系统就会开始工作。 人脑的重量仅有3磅(1.36千克)左右,约为平均成人体重的2%。然而,这个器官却消耗了人体20%~25%的能量。在这过程中,大脑会产生大量可能有毒的垃圾蛋白和其他生物废物。成人的大脑每天需要清除7克垃圾蛋白,并用全新的蛋白替换。这个数字意味着大脑每个月会产生半磅(约227克)废物,一年内就能产生3磅垃圾,和大脑总质量相当。 人体一定存在某种机制可以将这些废物清除掉,否则大脑无法正常运行。很难想象大脑这样一个可以产生思维、指挥行动的精密器官会没有高效的排污系统。可是直到不久前,大脑的“下水道系统”都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科学家一直不清楚,大脑细胞到底如何处理自身的废物,能处理到何种程度,以及这些废物是否会被转运出神经系统再进行处理。科学家也不知道,为什么大脑并没有进化出把废物传送到肝脏的系统。毕竟肝脏就像是垃圾处理和回收厂一样,专门负责清理身体内的废物。 大约5年前,我们开始尝试弄清楚大脑清除蛋白和其他废物的机制。我们还研究了这类机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认知障碍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我们认为废物处理机制受影响时,会诱发这类神经疾病,因为此时大脑中的废物蛋白得不到及时清理,会在细胞周围累积。 我们之所以对这个想法产生兴趣,是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大脑细胞中确实会出现有害的蛋白质团块或聚集物,而且往往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而且我们还知道,这类聚集物会干扰大脑中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传导,继而给大脑带来不可弥补的损伤。事实上,科学家可以在动物身上人为制造过量蛋白聚集物,让它们产生类似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以及其他由衰老导致的神经退行性病理现象。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清除大脑蛋白和其他废物的系统,并认识到该系统在动物睡眠时最活跃。实际上,大脑需要把可能有毒性的废物清除掉,正好解释了为何动物需要睡觉,甚至把生命中1/3的时间都置于非清醒状态下。 我们希望,搞清楚这套系统失灵时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将帮助我们研发出新一代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 诊断 技术和治疗方法。 胶质淋巴系统 在身体的大部分区域,组织产生的蛋白废物会由淋巴系统这样一个复杂的液体运输网络进行清理。载有废物的液体会经由这个网络,在细胞之间流动。这些液体将废物收集到小管道中,再汇入大管道,最终进入血管。该管道结构也为免疫系统提供了通路,因为对抗感染的白细胞所在的聚集点——淋巴结一般位于管道网络的关键节点。 不过一个世纪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淋巴系统并不存在于大脑和脊髓中。主流观点一致认为,大脑内的废物清理由大脑自身负责。我们的研究认为这种观点并不准确。 大脑血管周围的空隙叫做血管周围间隙(perivascular space)。这些空隙像甜甜圈一样(doughnut-shaped,即中空的环状)包裹在血管周围。血管周围间隙的内壁由血管细胞(大部分是内皮细胞和光滑的肌肉细胞)的表面组成,但外壁则是大脑和脊髓特有的,由一种叫做星形胶质细胞的特殊细胞延展出的分支形成。 星形胶质细胞是一种特殊的支持细胞(support cell),可以为复杂的神经元网络提供各种功能,以帮助信号在大脑内传导。星形胶质细胞的延展部分——星形胶质细胞终足(end feet)会缠覆在大脑和脊髓中的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周围。然而星形胶质细胞终足和血管之间的隧道状空隙内几乎空无一物,因而形成了一条高速公路,令液体得以在大脑内快速运输。 科学家很早就知道血管周围间隙的存在,但直到2012年才发现其特殊的功能。30年前,当时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帕特里夏·格雷迪(Patricia Grady)首次对血管周围间隙内的液体流进行了描述,但直到很久以后,科学家才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格雷迪在研究中记录到,当向狗或猫的脑脊液中注入大蛋白后,可以在血管周围间隙内发现这些蛋白。当时其他研究组无法重现格雷迪的发现,也丝毫没有意识到该发现的意义,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就此停滞。 几年前,当我们开始研究大脑的排污系统时,我们把精力集中于前人发现的一个水通道。这个水通道由水通道蛋白-4 (aquaporin-4)构成,嵌在星形胶质细胞终足上。事实上,此处水通道的密集度甚至可以和肾脏相比,要知道肾脏的主要职责就是运输水分。 水通道的数量如此之多,而且它们的位置还恰好面向了血管壁,这让我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与血管周围间隙边界相邻的血管内皮细胞上并没有这些水通道,这就更有趣了。这表明血管里的液体没法直接流入大脑组织,而是必须通过血管周围间隙进入星形胶质细胞,然后才能接触大脑组织。 于是我们猜想,血管周围间隙很可能在神经系统中扮演着淋巴系统的角色。它会不会是脑脊液的通道呢?动脉搏动似乎可以驱动脑脊液在动脉周围间隙内流动。接下来脑脊液可以通过星形胶质细胞的终足进入星形胶质细胞,然后进入大脑组织,最后离开星形胶质细胞,沿着静脉周围间隙流动,清理大脑产生的废物并带离大脑。 我和实验室的其他成员——杰夫·艾利夫(Jeff Iliff)以及拉希德·迪恩(RashidDeane)一起,开始验证这个假设。我们对脑脊液进行化学染色,然后利用可以观测到活体大脑组织深处的显微镜技术,成功地直接观察到了脑脊液在血管搏动的驱动下进入动脉周围间隙的过程。脑脊液以星形胶质细胞为入口,进入了大脑组织,这之后液体离开了星形胶质细胞,同时带走大脑中的废弃蛋白。 脑脊液通过大脑中小静脉周围间隙离开大脑。小静脉不断汇聚为大静脉,直通向颈部。废液继而进入正常的淋巴系统,从此被纳入正常的血循环。和来自其他器官的废液一起,这些液体最终会被肾脏过滤或是被肝脏处理掉。 研究刚开始时,我们根本没想到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竟如此重要,居然会是大脑内的淋巴系统中的关键角色。我们又在转基因鼠上进行了试验,进一步确认了我们的结论。试验中用到的小鼠的基因经过修改,其体内不会表达构成水通道所需的水通道蛋白-4。在这些小鼠体内,脑脊液进入星形胶质细胞的速率下降了60%,使得脑内液体的运输显着减慢。 至此,我们找到了大脑清除废物时“排污系统”的完整通路。我们将这个发现命名为“胶质淋巴系统”(glymphaticsystem)。这个名字结合了“胶质细胞”(一类脑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就属于该类)和“淋巴系统”,反映了我们所发现的胶质细胞的新功能。 当意识到胶质淋巴系统的重要功能后,我们立即想到,神经退行性疾病往往会导致某些蛋白在脑内积聚,那么这些蛋白在正常大脑中是否会和一般的细胞废物一起被胶质淋巴系统清理掉呢?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与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的β-淀粉样蛋白上。 之前有科学家认为,在正常情况下,β-淀粉样蛋白是由脑细胞自身的降解或循环过程清理掉的。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中,β-淀粉样蛋白会在细胞间积聚成淀粉样蛋白斑块,可能导致了疾病产生。我们发现在健康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会被胶质淋巴系统清理。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蛋白——如帕金森病、路易体病(Lewy body disease)和多系统萎缩症(multisystem atrophy)中出现的突触核蛋白(synuclein),也会被胶质淋巴系统清除。假如胶质淋巴系统没有正常工作的话,这些蛋白就可能会累积至不正常的水平。 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共有的一个症状,为我们提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很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都有睡眠障碍,这个症状的出现要比痴呆症状早很多。睡眠对健康十分关键。随着人年纪增大,其睡眠时间往往更短更零散,睡眠质量也会下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和对照组相比,患有睡眠障碍的中年人25年后出现意识衰退症状的几率更高。 即使是正常人,在被强制要求不能睡眠后也会出现类似于神经和精神疾病的典型症状——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弱、疲劳、易怒、情绪波动大。极度缺乏睡眠可能使人精神恍惚、产生幻觉,还可能会导致癫痫性发作甚至死亡。确实有试验观察到,动物被禁止睡眠长达数天就可能死亡。而人类并不比动物强到哪去。一些家族 遗传 的严重失眠症会导致病人的睡眠逐渐减少,一步步迈向死亡,从被 诊断 出来到最后死亡的整个过程通常不到18个月。 结合这些事实,我们猜测伴随痴呆症出现的睡眠障碍可能不仅仅是疾病的副作用,反倒很可能是导致疾病的原因之一。假如胶质淋巴系统在动物睡眠时清理废物的效率高于在动物清醒时,那么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睡眠障碍可能会进一步使病情恶化。因为我们之前的试验都是在麻醉的小鼠上做的,我们猜测之前观察到的脑脊液快速流动的现象可能在清醒动物身上不会出现。大脑在正常运作时有其他需求,这可能会限制胶质淋巴系统的工作效率。 为了测试这个想法,内德高实验室的谢璐璐(Lulu Xie)和康泓轶(Hongyi Kang)训练小鼠学会保持不动,同时用显微镜对其脑部进行观测。我们用一项叫做双光子成像(two-photon microscopy)的新技术,拍摄到了染色后的脑脊液图像。然后,我们比较了清醒和睡眠状态下,小鼠脑脊液在胶质淋巴系统内的运动过程。 因为成像时无创无痛,小鼠通常会保持安静,有时候小鼠甚至会在试验时睡着。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成像,比较同一只小鼠在睡眠和清醒时某个脑区的脑脊液流向。 结果我们发现,胶质淋巴系统内的脑脊液在小鼠清醒时明显较少。当睡眠或是麻醉开始后不久,脑脊液的流动就显着增加。在与美国纽约大学的查尔斯·尼科尔森(Charles Nicholson)合作的一项研究中,我们发现脑细胞之间的间隙在小鼠睡眠时增大了60%以上,这正是脑脊液去向静脉周围间隙时的必经之路。我们现在认为,在小鼠睡眠时,脑细胞之间的空隙会扩大,从而增加了胶质淋巴系统中液体的流量,有助于脑脊液更高效地清除大脑内的废物。 我们的研究同时揭示了脑脊液的流速是如何被控制的。一种叫做降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的神经递质可以调节脑细胞间隙大小,从而控制胶质淋巴系统的流量。降肾上腺素的水平在小鼠清醒时增高,睡眠时降低。我们在试验中观察到,降肾上腺素水平会在动物睡眠时瞬间降低,这可能是胶质淋巴系统流量增加的原因。 移除大脑内的废物 在证明了睡眠期间脑细胞间隙大小的扩张收缩,对脑功能和排污效率都很重要后,我们推测,缺少睡眠可能会诱发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小鼠试验显示,胶质淋巴系统确实在动物睡眠期间移除了大量β-淀粉样蛋白——清理速度是动物清醒时的两倍。而另一方面,缺少水通道蛋白-4的转基因鼠的胶质淋巴系统会受到显着影响,和普通小鼠相比,它们清理废物的速度下降了40%。 胶质淋巴系统可以高效地清理掉β-淀粉样蛋白,这个发现对传统观点产生了冲击。科学家之前普遍认为,细胞产生的废物是在细胞内部由自身分解掉的(通过泛素化和自噬进行降解),但我们的发现表明,大脑会将很大一部分废物冲刷出脑系统,然后再进行降解。这些试验似乎确认了大脑的排污系统会在动物睡眠时,通过胶质淋巴系统把包括β-淀粉样蛋白在内的废物蛋白转运出去。 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戴维·M·霍尔茨曼(David M.Holtzman)团队的工作也支持了这个观点。他们发现,动物清醒时脑细胞间隙内的β-淀粉样蛋白的浓度要比睡眠时更高。而且当转基因鼠(可以比正常小鼠累积更多淀粉样蛋白斑块)的睡眠减少后,它们脑内的淀粉样蛋白斑块会更快地形成。 目前为止,相关的研究都还停留在实验室内。制药公司还没开始考虑用胶质淋巴液冲刷大脑,从而用物理方法移除淀粉样蛋白和其他有毒蛋白,来治疗痴呆病症。但或许他们应该往这个方向努力。单在美国,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就要花费近2 260亿美元,因此人们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手段。虽然很多阿尔茨海默病的 临床试验 正在进行,但目前还没有什么药物有显着疗效,所以对胶质淋巴系统开展研究或许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我们可以找到某种调节胶质淋巴系统的药物,增加病人睡眠时的脑脊液流速,对大脑进行有效地“清洗”。治疗常压脑积水(normal-pressure hydrocephalus)的一种疗法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这方面的思路。 常压脑积水是一种众所周知的神经疾病,常见于老年人群体,是由于过量脑脊液累积在大脑中的空穴——脑室中导致的痴呆病症。使用一种叫做腰椎穿刺的手段,可以将脑脊液抽出,从而显着提高病人的认知能力。人们一直不太清楚这种疗法的原理。我们的研究似乎说明,通过恢复脑脊液在胶质淋巴系统中的流动,可以使病人的认知能力得以恢复。 尽管新药一时半会还不能面世,但是关于胶质淋巴系统的知识,给科学家提供了检测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全新思路。 美国石溪大学医学院的海伦妮·本维尼斯特(HeleneBenveniste)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可以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胶质淋巴系统的活动进行成像和测量。这意味着可以用胶质淋巴系统的测试结果预测疾病程度,如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痴呆症以及常压脑积水。甚至还可以用来预测大脑受伤的病人的恢复能力。目前关于胶质淋巴系统的研究,大部分关注的都是它移除大脑内废物的能力,但其实对该系统的进一步研究还可能揭示大脑工作的基本原理,这仍是一块处女地。 有趣的是,胶质淋巴系统内的液体的作用,或许并不仅仅是移除废物,这些液体还可能为大脑组织运输营养或是其他东西。最新研究表明,胶质淋巴通道可以给神经元输送葡萄糖,以提供能量。现在,科学家正在进一步探索,白质(神经元轴突外部的鞘,就像电缆外层的绝缘层一样)是否也依赖着胶质淋巴系统,靠其运输来的营养和其他物质维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这些研究很可能会揭示胶质淋巴系统在大脑的日常运转中还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功能。 ( 生物谷 Bioon.com)
个人分类: 生命科学|7148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小闪:谁“偷”了你的睡眠?
fqng1008 2017-4-15 08:55
新研究表明,老年人的 睡眠 问题与脑容量减少有关。 由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大型横断面成像研究发现,较长睡眠时间和白天嗜睡分别与内嗅皮质体积和灰质体积减少有关。此外,在一个大量多相试样老年人群体中,夜间睡眠持续时间与左嗅量有关。 这项研究包括年龄大于65岁的501名参与者(女性占71%)。睡眠问题利用12项医学成果研究睡眠量表进行评估,评估睡眠障碍、打鼾、睡眠呼吸急促或头痛、睡眠充足以及嗜睡。评分0-6,评分越高表示睡眠功能障碍越严重。研究人员还进行了T-加权MRI来获得局部脑容积。线性回归模型被用来研究睡眠问题和脑体积之间的关联性,每个睡眠问题作为因变量。 结果表明,左嗅量降低与睡眠时间较长相关( P =0.003)。此外,皮质( P =0.011)和灰质( P =0.010)减少与白天嗜睡增加相关。研究者发现,排除老年痴呆症参与者( n =62),白天嗜睡和大脑皮质和灰质体积之间的关联性更强(分别为 P =0.008, P =0.009)。 虽然这项研究并不特别新颖,但是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方面。 首先,大样本量和研究重点针对的是老年人是独特的,使研究对文献做了重要贡献。尽管一些研究显示睡眠质量差与脑体积变小有关,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大脑额叶。 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与内嗅皮质体积减少有关,但是相关的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大脑区域也是重要的。这表明睡眠质量差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睡眠时间延长和白天嗜睡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的标志。 目前尚不清楚睡眠不佳是脑萎缩的原因还是结果。可能是睡眠不足引起大脑的变化,但肯定会还会是其他方面的,大脑损伤可能导致睡眠改变。 有一种流行观念,老年人睡眠质量差是正常的。其实,在没有合并症的情况下,老年人每晚应该有7小时的高质量的睡眠。 医生需要筛查老年患者的睡眠问题,如果检测到问题,采取措施来解决睡眠问题。医生需要找出这个问题的原因,而不只是利用药物治疗睡眠问题。睡眠问题可能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如药物副作用、呼吸暂停、抑郁以及其他问题。关键是要找出引起睡眠问题的原因,打破老年人睡眠不好的误区。 参考文献地址: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862195
个人分类: 临床研习|9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对“贪”的辨析
xuhf 2017-4-14 21:36
……虽然自私才是万恶之源,但贪心也让自己堕入万劫不复。其实为什么有贪?也是由于人有思维,看见任何美好的事物都想去得到它,拥有它。这些细微的欲望,平时如果不是修行人,……,根本不觉得是犯错误,都认为非常的正常。 并不是说我们不可以拥有这些东西,只是不能过多,过多就成为贪。因为人生活在红尘当中,当然需要这些物质来帮助自己,让自己能够好好地生活,不可能说什么都不需要。只是说修行人不能有贪求之心,多余出来的东西就属于贪。 那怎么去界定自己是不是贪心这个问题。也就是基本上能供应自己平时生活所需。包括睡眠也一样,每个人每天需要休息七到八小时就足矣,超出了这样的时间就属于贪睡。吃饭也如此,本来一天老祖宗就定为每日三餐,吃多、吃少是每一个人的肉身载体的需求。如果三餐外再额外去不断地吸取你们那些人世间的垃圾食物,所谓你们说的“补什么营养”,没有这样的必要。只要人没有太多的妄念,一天三餐足矣。适当地吃一些蔬菜水果,也就是帮助自己这个肉身载体消化,其实也是一个净化的过程。 只要不超量,不以追求这些美味为标准,就不算过分,不算贪心。 说到这里,也可以讲讲你们人世间的保健品。我相信你们在座的各位,每一个人都犯过这样的毛病与错误的想法。如果保健品能保住你们健康长寿,那你们还是有自我的存在。本身这个肉身载体,就是服务你们自己成长的一个载体罢了。现在的人犯的错误就是让自己去服务这个载体。 这样告诉你们,分析给你们听,你们就应该清楚有没有这个必要。如果你们一直都有修行,都非常清静,我相信你们不需要任何保健品也照样生活得很好。因为已经知道肉身载体不是自己的,为什么花那么大的财力与精力养这个色身,而不是多花一些时间来修正自己,达到清静无为的状态,超越自我。如果你们每个人都达到这样的境界,比你们人世间的保健品强百倍! …… 至于为什么你们认为的,你们爱吃这些人间的美味界定为贪吃。其实只要是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包括我们。但是看你们以怎样的态度去判定是不是贪。我相信,一个正常的人不会去喜欢一些与自己不能达成共振的一些食物,因为频率不同,就非常排斥。 为什么你们现在对这些你们感兴趣的食物就想去吃?那就证明你们有这样的需求,需要这样的养分。如果你们真正不需要,你们也不觉得它好在哪里,也就是它跟你们也有共同的频率。只要你们不过于奢求,一天能满足自己正常的饮食起居就足矣,不需要暴饮暴食,额外增加自己肉身载体的负担。这样多多少少也会影响到自己的智慧,也就是灵性的提升。 其实,老祖宗传下来的饮食起居是有一定的道理,早睡早起,有益于这个肉身载体,包括灵性的成长。晚上的时候早点睡觉,早上早一点起床,对你们每一天的精神非常重要! 只是现在的世人已经迷惑颠倒,把这些生物钟,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已经被这些网络,等于也是妖魔鬼怪祸害得差不多。不管是肉身载体还是内心深处,都被妖魔鬼怪全部地侵占,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等于妖魔鬼怪残害了我们这些子孙后代,残害得已经面目全非,没有多少人是正常人,有正常人的生活。 ……先改变自己,改变周围,才能去改变这个污浊的世界。
个人分类: 天书|3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睡觉可以清除不好的记忆
热度 1 hongkuan15 2017-3-15 09:21
关于我们为什么要睡觉,多年来,科学家提出了很多想法。 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节约能量的方法。其他人提出,睡眠为大脑提供了清除细胞废物的机会。还有一些人认为,睡眠只是迫使动物静静地躺下来,让它们可以躲过捕食者。 近期,在《科学》(Science)期刊上发表的两篇论文为另一个观念提供了证据: 我们睡觉是为了忘记每天所学到的一些东西。 为了学习,我们必须增加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或者叫突触。这些连接使神经元能够快速有效地在彼此之间发送信号。我们就是在这些网络之中存储新的记忆。 2003 年,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生物学家朱利奥·托诺尼 (Giulio Tononi) 和基娅拉·奇雷利 (Chiara Cirelli) 提出,突触在白天生长得非常激烈,令大脑电路变得“嘈杂”。当我们睡觉时, 大脑得以减少连接,这样真正的信号才可以超过噪声。 在此之后的几年里,托诺尼博士和奇雷利博士与其他研究者发现了大量间接证据,支持这一所谓的突触自稳态假说。 比如,事实证明,神经元可以修剪它们的突触——至少是在实验室里。在对神经元丛进行实验室实验时,科学家给它们一种药物,刺激它们生长额外的突触。之后,神经元削减了一些生长。 其他证据来自大脑释放的电波。在深度睡眠期间,电波减慢。 托诺尼博士和奇雷利博士认为,这种变化是由突触缩小带来的。 四年前,托诺尼博士和奇雷利博士得以通过观察突触本身来检验他们的理论。他们获得了一种用于脑组织的切片机,用它从小鼠的大脑上得到超薄切片。 该实验室的助理科学家路易莎·德·维沃 (Luisa de Vivo) 对这些从小鼠大脑取出的组织进行了精心研究,一些小鼠是醒着的,其他一些处于睡眠状态。她和同事们确定了 6920 个突触的大小和形状。 他们发现, 睡眠小鼠脑中的突触比清醒小鼠的突触小 18% 。“整体而言,那个巨大的变化颇为惊人,”托诺尼博士说。 第二项研究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格雷厄姆·H·迪林 (Graham H. Diering) 领导。迪林博士和同事们通过研究小鼠脑中的蛋白质来探索突触自稳态假说。“我真的是从这种细节出发来研究这个问题的,”迪林博士说。 在一个实验中,迪林博士和同事们创建了一个小窗口,通过它可以窥看小鼠的大脑。然后,他和同事们在小鼠大脑内添加了一种化学物质,能够点亮脑突触上的表面蛋白。 透过窗口,他们发现, 在睡眠期间突触表面蛋白的数量下降。 如果突触缩小,这种下降就应该会出现。 迪林博士和同事们随后开始寻找这种变化的分子触发因素。他们发现,在突触内,有数百种蛋白质在夜间增加或减少。但有一种名为 Homer1A 的蛋白质格外突出。 在对神经元进行的早期实验室实验中,Homer1A 被证明在突触减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迪林博士想知道它是否在睡眠中也很重要。 为了发现这一点,他和同事研究了经基因工程改造、不能制造 Homer1A 蛋白的小鼠。这些小鼠可以像普通小鼠一样睡觉,但是它们的突触不像在普通小鼠中那样改变其蛋白质。 迪林博士的研究表明, 困倦引发神经元制造 Homer1A,并将其运送到突触。 当睡眠开始时,Homer1A 也打开了它的修剪机制。 为了观察这种修剪机制如何影响学习,科学家对普通小鼠进行了记忆测试。他们把这些动物放在一个房间里,如果它们走到地板的某一部分,就会受到轻微的电击。 当天晚上 ,科学家将一种化学物质注入若干小鼠的脑中。在实验室中,这种化学物质已被证明可以阻止神经元减少其突触。 第二天 ,科学家把所有小鼠都放回之前所在的房间。两组小鼠大部分时间都是一动不动, 恐惧地回忆起电击的记忆 。 但当研究人员把老鼠放入不同的房间,他们看到了很大的区别。普通组的老鼠好奇地到处嗅着。另一边,在睡眠期间被阻止减少大脑突触的小鼠 再次一动不动。 迪林博士认为, 受注射的小鼠不能把记忆缩小到它们遭受电击的特定房间范围内。没有夜间的修剪,它们的记忆最后变得模糊。 在他们自己的实验中,托诺尼博士和同事们发现,修剪并不是针对每个神经元。1/ 5 的突触没有改变。有可能这些突触之中编码了已经良好地建立起来、且不应被修改的记忆。 “你可以用一种聪明的方式来忘记,”托诺尼博士说。 其他研究者警告说,新的发现并不能为突触自稳态假说提供决定性的证据。 华盛顿州立大学斯波坎分校的睡眠问题研究者马科斯·G·弗兰克 (Marcos G. Frank) 说,很难判断大脑夜间的变化是由睡眠还是生物钟引起的。“这是该领域的一个普遍问题,”他说。 俄亥俄睡眠医学研究所 (Ohio Sleep Medicine Institute) 的马库斯·H·施密特 (Markus H. Schmidt) 说,虽然大脑可能在睡眠期间修剪突触,但他质疑这一点是否是睡眠存在的主要原因。 “这项工作很好,”他谈起这项新研究时说,“但问题是,这是睡眠的功能之一,还是它的主要功能?” 不仅大脑,许多器官在睡眠时的功能似乎都不一样,施密特博士指出。比如 肠道似乎就会产生许多新的细胞。 托诺尼博士说,新的发现可以促使人们审视目前的睡眠药物在大脑中发挥什么作用。虽然它们可以让人们感到困意,但它们也可能干扰形成记忆所需的突触修剪。 “你可能其实是在损害自己,”托诺尼博士说。 在将来,睡眠药物或许可以精确瞄准参与睡眠的分子,确保突触得到适当的修剪。 “一旦你知道一点基本事实层面发生的情况,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思路,”托诺尼博士说。 原文检索: Luisa De Vivo, Michele Bellesi, William Marshall, Eric A. Bushong, Mark H. Ellisman, Giulio Tononi, Chiara Cirelli. Ultrastructural evidence for synaptic scaling across the wake/sleep cycle. Science, 2017 DOI: 10.1126/science.aah5982 Graham H. Diering, Raja S. Nirujogi, Richard H. Roth, Paul F. Worley, Akhilesh Pandey, Richard L. Huganir. Homer1a drives homeostatic scaling-down of excitatory synapses during sleep. Science, 2017 DOI: 10.1126/science.aai8355 原题:Science:人为什么需要睡眠? 本文转自:Bio360
1692 次阅读|1 个评论
衰老研究揭示深层生命密码,提示大脑功能奥秘 ——疲劳与睡眠的
热度 1 yindazhong 2016-9-26 09:54
衰老研究揭示深层生命密码,提示大脑功能奥秘 ——疲劳与睡眠的生化机理 什么都不说了,看下面的网页: http://benthamscience.com/journal/abstracts.php?journalID=ctmcarticleID=133965 近来好多人来函索要全文,在此再次奉上 全文如下: The essential mechanisms of aging, What have we learnt in ten years.pdf
个人分类: 生命科学|2905 次阅读|2 个评论
负离子对健康有益(修改稿2016-05-29)
热度 2 zhpd55 2016-5-27 18:14
负离子对健康有益 诸平 辑 Research review: Health Benefits of Negative Ions Air ionization is known fordecades, as i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egative ions and air quality: the morenegative ions in the air, the less polluting particles. In urban environment,and especially inside buildings, negative ions are missing. To assess thenocivity of this lack of negative ions, scientists have studied the influenceof air ionization on our physiology. Here are some picks from their researchresults. 负离子的积极作用 Negative ions have positive effects · Pathogens removal (清除病原菌) · Particles removal (消降尘粒) · Action on asthma and respiratory disorders (对哮喘和呼吸障碍有作用) · Action on blood oxygenation and pressure, heart rate (对血液氧化、血压及心率有作用) · Action on sleep (助睡眠) · Action on headaches (有助于缓解头痛) · No risk exposing oneself to high quantities of negative airions (暴露于高剂量空气负离子环境之中毫无风险) Pathogens removal (清除病原菌) Negative Air Ions help kill airborne bacteria Reduction in viability of bacteria in the presence of negative air ions And the absence of either ozone or positive air ions. The survival fractions shown are the mean of 5 replicates. Fletcher et al. BMC Microbiology 2007 7 :32 doi:10.1186/1471-2180-7-32 来自《自然》( Nature )的研究成果:空气负离子的杀菌作用 Article in Nature analyzingbactericidal effect of negative air ions: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281/n5730/abs/281400a0.html · 来自于威利网络图书馆的相关研究:高剂量空气负离子对浮游菌具有有效的抗菌活性 High amounts ofnegative air ions have an efficient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n airbornebacteria: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365-2672.2009.04359.x/full#b20 · 来自 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 NCBI )的相关研究:应用负离子化预防肺结核传播 Using negativeionization to prevent tuberculosis transmission: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656548/pdf/pmed.1000043.pdf · 来自 NCBI 的相关研究:挥发性精油和空气负离子的抗微生物作用 Antimicrobian action of essentialoil vapours and negative air ions: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0850191 · 来自斯普林格的相关研究:英国医院采用空气负离子发生器消除不动杆菌属抗药性细菌 Acinetobacter(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 removed from a British hospital using negativeair ionisers: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00134-005-0002-8 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dn3228#.VIOycVfF_yA · 芬兰医院通过空气负离子化除菌 Bacteria removal by negative air ionisation inFinnish hospital: http://www.info-systel.com/jbreton/effects_of_ionization_on_aerosols.en.html Particles removal ( 消尘作用 ) · 捷克畜牧生产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显示,空气负离子化作用能够使牛棚内 PM10 降低 70%~75% 。 Negativeair ionization enables to decrease PM10 to 70-75% in a stable: http://www.agriculturejournals.cz/publicFiles/52302.pdf · 采用空气离子化作用消除生物气溶胶 Bioaerosol removalusing air ionization: http://www.info-systel.com/jbreton/effect_of_air_ions.en.htm Action on asthma and respiratory disorders ( 负离子对哮喘和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 ) · Strong medication decrease (roughly -50%) on a set of 30patients suffering bronchial asthma, after a 17 months period of high densitynegative air ions treatment (Th. Le Cossec, doctorate thesis, Université de BretagneOccidentale): http://www.ionisation.be/Effets_benefiques_de_l_ionisation_negative_de_l_air_Revue_de_70_publications_scientifiques_Mars_2011.pdf · “Negative ions can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epithelialcells of the nasal mucosa, accelerate mucosa cilia movement of the bronchus,improve alveolar ventilation, increased percentage of oxygen saturation in theblood. Clinical results show, after inhalation of negative ions concentrate inhigh doses during 30 minutes, a 20% increase of the oxygen absorption, and anincrease of carbon dioxide of 14 5% emission. This normalize-ation of lungfunction may help asthmatic patients.” http://www.baike.com/wiki/%E8%B4%9F%E7%A6%BB%E5%AD%90%E7%A9%BA%E6%B0%94%E5%87%80%E5%8C%96%E5%99%A8 · “Russian research conducted at the Institute of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Biophysics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inPushchino, Russia, found that exposure to negative ions increased levels of theprotective antioxidant enzyme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in mammalianerythrocytes. The researchers concluded that the primary physiochemicalmechanism of beneficial biological action of negative air ions is suggested tobe related to the stimulation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by micromolarconcentrations of H2O2 (hydrogen peroxide).” (Jim English)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9237652 Blood oxygenation and pressure, heart rate (对血液氧化和血压及心率的作用) · Exposure to negative air ions significantlyreduces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observed on rats):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8188611 · “Cardiovascular system: negative ions allowcoronary expansion and increase coronary blood flow, improve the cardiacfunction by adjusting heart rate and speed of blood flow, relieve angina andallow normalization of blood pressure.” 来自维基百科的相关介绍 : 负离子不仅能促成人体合成和储存维生素,强化和激活人体的生理活动,因此它又被称为 空气维生素 , 认为它像食物的维生素一样,对人体及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雷雨过后,空气的负离子增多,人们感到心情舒畅。而在空调房间,因空气中负离子经过一系列空调净化处理和漫长通风管道后几乎全部消失,人们在其中长期停留会感到胸闷、头晕、乏力、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下降,被称之为“ 空调综合症 ”。在医学界,负离子被确认是具有杀灭病菌及净化空气的有效手段。其机理主要在于负离子与细菌结合后,使细菌产生结构的改变或能量的转移,导致细菌死亡,最终降沉于地面。医学研究表明,空气中带负电的微粒使血中含氧量增加,有利于血氧输送、吸收和利用,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增强人体肌能,调节肌体功能平衡的作用。据考证,负离子对人体 7 个系统,近 30 多种疾病具有抑制、缓解和辅助治疗作用,尤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更为明显,负离子在医学界更是被称为“空气维生素”。 空气负离子还有镇静、催眠的作用。如果我们每天吸入适量的负离子,持之以恒,对健康大有裨益:使人精力旺盛,消除疲劳和倦怠,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睡眠,消除神经衰弱。降低疾病发病率,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在负离子作用下,可使骨骼的兴奋性增加,运动时值降低,有助于运动员提高成绩,特别是对一些需迅速反应的项目,如短跑、游泳等。 补充生态负氧离子可以改善身体 亚健康 状态。医学研究证明,人体生活环境中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与人体的健康水平之间存在着一个正相关的关系。高浓度生态负氧离子的空气对于调理身体的亚健康状态十分重要。生态负氧离子透过血脑屏障被人体吸收利用后会会调整身体内的酸碱失衡及氧化还原失衡,恢复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状态,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此外,空气负离子具有极佳的净化除尘效果,能够强效清除PM2.5、雾霾等空气污染,分解甲醛等装修污染,呵护身体健康。 治疗疾病 1 .呼吸系统:负离子能促进鼻腔黏膜柱状上皮细胞形成,使支气管粘膜的纤毛运动加速,促进水肿消退,改善肺泡的换气功能,提高血氧饱和度。临床结果表明,吸入具有治疗浓度的负离子30分钟后,肺吸收氧气增加20%,排出二氧化碳增加14.5%,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促使哮喘患者等的肺功能及肺泡分泌功能恢复正常。 2.神经系统:负离子能穿透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调节大脑皮层功能使兴奋和抑郁过程于平衡。通过调解人体脑垂体的内啡肽和干扰素的水平,起到镇静、镇痛作用。可以减轻血液中血管紧张,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间的平衡; 3.心血管系统:负离子通过神经反射和体液作用,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的功能,调整心率使血管反应和血流速度恢复正常,缓解心绞痛恢复正常血压; 4.消化系统;负离子调节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和吸收,对结肠炎、痢疾及习惯性便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5.内分泌系统:能通过血液循环,改善内分泌功能,如提高性腺功能和改善甲状腺功能等; 6.代谢系统:促进机体氧化还原过程,能激活体内酶系统,促进体内合成和储存维生素、促进机体新陈代谢,降低血中乳酸含量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7.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增强机体抗菌能力; 8.血液系统:负离子能进入血液直接影响血液中带电离子的组成和分布,促使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血钙的增加,降低血糖、血脂和血液粘稠度; 9.运动系统:负离子可以加强骨压电极化现象,促使有用的骨增殖,无用的骨溶解消失,对骨进行生理需要的正常改造,使病理性骨力线得以恢复,并增加骨细胞代谢功能,对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关节炎有明显治疗作用; 10.皮肤及五官科疾病:负离子对皮肤神经末梢感受器有良好作用,继而使皮下组织的酸碱度向碱性方面转化。 http://www.baike.com/wiki/%E8%B4%9F%E7%A6%BB%E5%AD%90%E7%A9%BA%E6%B0%94%E5%87%80%E5%8C%96%E5%99%A8 Sleep ( 负离子对睡眠的作用 ) · 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PubMed 数据库的相关报道,英国利物浦体育与运动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研究结果显示,负离子可以显著改善体温、心率、呼吸作用,特别是在休息期间。 “Britishresearchers at the Centre for Sport and Exercise Sciences in Liverpool exposedmale subjects to negative ions and measure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includingbody temperature, heart rate and respiration, while at rest and during exercise.Negative ions were found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all physiological states,particularly during rest.” (Jim English)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8064146 · 来自斯普林格的研究结果:空气离子化作用对老鼠清醒和睡眠阶段的影响。 Effects of air ionization onwaking and sleeping phases in rats: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BF02188943 · 来自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空气负离子有助于改善失眠。 Report of various research worksobtaining insomnia reduction with negative air ions (JM. Olivereau, UniversityParis VI): http://www.persee.fr/web/revues/home/prescript/article/psy_0003-5033_1976_num_76_1_28137 Headaches (负离子对头痛的影响) · JM. Olivereau (University Paris VI) reportsvarious research works obtaining headaches reduction with negative air ions: http://www.persee.fr/web/revues/home/prescript/article/psy_0003-5033_1976_num_76_1_28137 · Hawkins (University of Surrey, England) ran adouble-blinded experiment with negative air ionisers on a set of 106 subjects;headaches complaints decreased by 50% with negative air ioniser: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72494481800266 No risk exposing oneself to high quantities of negative airions ( 暴露于高剂量空气负离子环境之中毫无风险 ) · A.P. Krueg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No oneas yet has found that the negative air ions concentrations produced by anyproperly constructed commercial generator may be harmful.” · Many scientific studies experiment exposure to high levelof negative ions density (10K/cm3 and beyond), without reporting anyside-effect. Do you want toknow more?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注意浏览如下链接 If you want to dive deeper into the airionization topic, we advise you the following readings which are as manyattempt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findings regarding negative airions and the way they benefit human physiology: Superoxyde Dismutase (SOD) suggested as theprimary physicochemical mechanism for beneficial biological action of negativeair ions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9237652 Review (dated) by JM. Oliveau of negativeair ionization impacts on psychophysiology, and discussion of its variousaspects whose root cause might be serotonin regulation by negative air ions http://www.persee.fr/web/revues/home/prescript/article/psy_0003-5033_1976_num_76_1_28137 Review of 70 scientific studies on negativeair ionization - J.-L. Guilmot http://www.teqoya.com/user-info/Effets_benefiques_de_l_ionisation_negative_de_l_air_Revue_de_70_publications_scientifiques_Mars_2011.pdf Review of air quality aspects and a visionof some research outcomes http://nutritionreview.org/2013/04/positive-health-benefits-negative-ions/ http://www.eatprayflying.com/how-can-negative-ions-help-with-hypertension-cardiovascular-and-lung-diseases/ http://www.kiflow.com/info/ions.html http://www.negativeiongenerators.com/negativeions.html http://nazdorovie.in.ua/en/science-medicine/negativeion http://nutritionreview.org/2013/04/positive-health-benefits-negative-ions/ http://www.lightair.com/source.php/1373603/Negative%20ions%20are%20Positive_3.pdf http://www.teqoya.com/blog/research-review-health-benefits-of-negative-ions/ http://nutritionreview.org/2013/04/positive-health-benefits-negative-ions/ The Positive Health Benefits of Negative Ions 近绿者寿: 亲近自然更健康,远离自然会遭殃。 The closer we are to Nature, the healthier we are. The further away from her we get, the more diseases we have - Father Sebastian Kneipp, a famous naturopath (1846). http://www.iriswellbeing.com http://www.respirasalt.com/uploads/Halotherapy_for_Dermatology.pdf ; 洞穴疗法(speleotherapy)/盐雾疗法(Halotherapy) 其本质上还是负离子作用的结果。 In 1966 at a hospital in Jerusalem, doctors performed a series of tests on thirty eight infants between two and twelve months old. All suffered from respiratory problems. The research reported that negative ions without any other treatment seem to cure attacks of asthma and bronchitis more quickly than drugs. They also observed that there were no adverse side effects frequently found when treating such children with drugs. Halotherapy, Dry Saline Aerosol Therapy has been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Speleotherapy - underground natural healing rock salt chambers. The beneficial health effects of the microclimate of salt mines have been known for centuries. Even before they were first described in a book published by a Polish physician Feliks Boczkowski in 1843. Since then, the practice of bringing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diseases down to the salt mines for healing spread throughout Europe, and it has become a standard feature of Spa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In the 1980s Eastern European scientists began to build Halotherapy chambers that re-created in clinics and other above ground facilities the microclimate of salt mines. These Halo chambers have floors and walls lined with rock salt. Patients sit in the Halo chamber (salt therapy room) for 45 minutes per session while music and aesthetical, natural environment creates a relaxed mood that promotes healing. Salt covering of Halotherapy chamber surfaces is performed chiefly to deliver negative ion environment (like water falls, pine forests, ocean and sea shores). Another major reason is to deliver an aesthetic function for stress reduction, which is a powerful psychological effect contributing to healing. Is it necessary to use Dry Saline Generator (Halogenerator) in a salt therapy room which surfaces are covered with salt? Concentration of 3-5 mg of particles of minerals per cubic meter, with breathable particles of 1-5 micrometers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for creating right healing Halotherapy environment. This factor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experts and is very well known.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this concentration of minerals has a critical importance for therapeutic action in the respiratory tract. Saline therapy, natural remedy for respiratory,dermatology and cosmetology problems. byRichard Zagrobelnyin Health / Wellness (submitted 2009-06-09) 其他自然疗法汇编 The Natural Remedies Encyclopedia (共计956页); A Complete Handbook of Nature Cure - Arvind Gupta (共计265页); Natural First Aid Remedies - Brighter Day Natural Foods
个人分类: 健康生活|4904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