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免疫组测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精准医疗”又“被降温“了
热度 4 SNPs 2019-12-11 15:36
最近几天朋友圈里都在传一篇文章: 原来Nature Medicine 上面刚刚发表了两篇和液体活检有关的文章,说用游离DNA测序可能有很多假阳性,因为测到突变许多不是来源于肿瘤细胞,而是源于克隆性造血。 上面的文章出来以后引起精准医疗(肿瘤测序)公司和他们的投资人非常紧张,以为精准医疗的寒冬要来了。其实大可不必那么紧张,这篇文章不是精准医疗,液体活检的丧钟,顶多是一个警铃而已。凡事担心这类文章的公司和投资人都是本来就没有做透功课的创业者,或者是在资金寒冬到来以前没有做好棉袄的公司。 问题不是出在精准医疗,液体活检这些概念,概念都是好的。问题在我们为什么去热追这些概念而不是发起这些概念? 问题也不是发现cfDNA突变与组织突变的一致性不到1/4,问题是我们那么多做液体活检的公司和科研单位,为什么没有首先发现这个现象? 跟踪我博客的读者都知道我 从一开始就提醒大家 ,认为精准医疗是政治概念,需要冷静思考,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几年下来,许许多多肿瘤测序公司倒闭了,投资人的钱,政府的钱交了学费。可是我们真的学到什么了吗? 我们缴付了昂贵的学费,应该学到原创的重要性。很可惜,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有很多还是热衷于当最佳的老二! Nature Medicine的文章后面真正的危机是,文章的作者肯定已经申请了专利,把如何过滤从克隆性造血带了的噪音的方法保护起来了。那么,怎样才能拿到这个专利的使用权?怎样才能绕过这个新的壁垒?增加的运营费用从那里来?我们又落后了一步,如何赶上? 其实,所谓的克隆性造血就是我们免疫组测序早就看到的现象。在我 上一篇博客 里面有这样一张图: 每个色块代表一个淋巴细胞克隆,色块的大小代表该克隆在体内(血里)的频率。左侧是正常人,右侧是肿瘤病人。那些很大的色块代表一些大克隆,就是所谓的克隆性造血。因为这些克隆的频率很高,说明他们的复制和繁殖率高,因此就能累积不少突变。不是说频率小的克隆就没有突变了,而是说小克隆的突变不容易被高通量测序发现,尤其是测序深度不够的情况下。 知道哪些个体有大克隆或者克隆性造血,(并不是所有人,所有病人都有这样的大克隆),知道大克隆有多大,就应该能研发出更好的filter,把噪音去掉,提高诊断率。如果有人愿意和我们合作开发这个新的去噪音的技术,我很高兴合作。 危机,危机,机会和危险总是共存的。碰到危机不是坏事,困难总是创新的机会和起因。麻烦就在危机也是别人先碰到,结果解决危机的方案也由别人提出了。 上面的照片是我上次回国在上海路边拍到的,连理发店都推出精准剪发的项目了,难道精准这个词还有那么高的价值吗?一个概念热,都是有热钱涌入的关系。创业者要有寻求冷的能力和耐力才能最后胜出。不靠烧钱取热,踏踏实实地把功课做足,才会有后劲,才会享受到最后。 相关博客: 两篇捅破精准医疗泡沫的文章 捅破泡沫动了谁的奶酪? 给精准医疗泼点冷水
个人分类: 免疫组库新领域|16963 次阅读|82 个评论
在美国免疫学年会上的讲课录像:免疫组测序技术的应用
SNPs 2015-5-23 10:28
我在2007年开始研发免疫组测序技术,经过“八年抗战”,最近有些突破性进展。这些进展也得到了学界的认可:作为一个门外汉(我不是免疫学家),五月份被美国免疫协会大会邀请 做学术报告 , 虽然有点迟,总算被认知了。 点击下图 链接 录像: 其实,我在免疫组测序方面的工作几乎是在实时地向大家汇报, 我的博客有很多篇文章 介绍研发的环节和思路。 这个领域因为我们的竞争对手,美国西雅图的Adaptive公司,最近的一系列运作(去年年底融资一亿美金,今年年初以两亿美金收购从我们这里拿大血液病领域技术使用权的Sequenta公司,最近又融资近两亿美金),迅速变的热门起来,许多国际大公司,投资公司纷纷找上门来谈合作,谈投资。 我们还是一如既往,不去吹泡泡,而是把技术和产品扎扎实实地做好。 录像的演讲对技术,尤其是做这个项目最关键的多重PCR技术有详细的介绍,还有对软件,自动化等的强调。 在应用方面,讲了我们开发出的描述免疫组的三个指数:多样性指数,变化指数,和共享指数。这些指数其实就是“转化医学”,把高精尖的技术变成阳春白雪,大家都能用,都会用。
个人分类: 免疫组库新领域|559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