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solid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伪科学与伪环保结盟反怒江,造谣记者与地震大仙演双簧
热度 4 zbt92 2011-2-28 17:42
文 / 水博 关心中国水电发展的人们应该还记得: 《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章轲曾多次利用某退休专家炮制出“我国水资源开发超过了国际警戒线”的谎言,并公开叫嚣水电开发该降温了;宣称我国四川、云南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已经达到了 100% ,但当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全社会才知道云南省的水资源开发(水库蓄水)程度,根本就不是什么 100% ,而是可怜的 7% ! 到了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上,我们才发现我们国家的水电开发程度,远远落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至于我们排放了与我们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二氧化碳。让中国的发展遭遇到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双重压力,水电开发不是该降温了,而是该提速的结论已经非常鲜明,但还是有人将冷饭拿出来试图热炒。 最近,这位曾经因造谣水资源开发过度而呼吁水电开发改降温了的记者,又有了惊人之作。一篇《怒江水电开发扩大化 老地质专家称恐酿巨大灾难》的煽情文章,再次成为社会的关注的焦点。 由于存在着发生地震的威胁,就把怒江的水电开发,比喻成“ 当你看到一个小孩向悬崖边走去时,你能不叫他止步吗? ”。这个比喻的确很有创意。不过,比喻的对象,极其不恰当。如果准确地比喻,应该说,当一个无知的小孩看到一个成人走向悬崖边去工作的时候,难免会吓得惊叫。但是,他根本不知道,有时候不仅悬崖边上的工作也必须有人要去干的,而且,这个悬崖可能已经安装好了“护栏”。对于水电开发这个能够保障安全的“护栏”,就是我们水电建设的抗震设计规范。只要你不越过护栏(遵守章程),即使必须去悬崖边上工作也不会出任何危险。那么,我们把对开发怒江发出惊叫的退休地质专家徐道一比作一个无知的小孩,是不是有点过分呢?非也。 据考证,这位退休的地震地质专家曾经是一位职业的地震大仙。在 1991 年 9 月的《地质地震》杂志上,徐道一等人发表了题为“中国大陆 8 级地震的有序性 ---- 一种新的预测方法”的文章。在那篇文章中,徐道一和其他几位同志曾经利用他们发明的太极序列方法,预测过 1990 年到 1996 年(特别是 91 年 29 年)之间中国大陆将会有 8 级大地震。他们以 6 年的时间为赌咒,希望证实他们的太极序列是可以预测大地震的。然而,非常遗憾,最终他们还是没有能蒙上。 然而,在失败的事实面前,别的同志都有所醒悟,而只有徐道一大仙并不死心。他居然把 1997 年发生在我国西藏玛尼的一次 7.4 级的地震,硬说成是国家地震记录有误,应该算是他的太极预测成功的证明,并且在 2003 年 4 期的《安阳大学学报》再次上发表了他自己一个人的《太极序列和它在中国 8 级地震预报中的应用》一文。不过这一次地震大仙自己也已经没有底气了,他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没敢再作出新的预测。其实,如果我们徐大仙骗人的胆量再大一点,再继续如法炮制的赌咒 6 年内中国就会发生 8 级大地震,他还真能把汶川大地震给蒙上。可惜,大仙又失算了。由此可见,在科学问题上徐大仙确实是一个无知的小孩。 这一次,造谣记者和大仙们为了避免被人误解,在文章中还“此地无银”的强调说“‘我们的意见都源于对断裂构造、当地地震的了解与认识,是纯学术性的。我们反映意见未受他人之托,纯系我们的自觉自发行为。’孙文鹏说。”。尽管,造谣记者和大仙们在文章的一开始,都极力掩盖自己想达到的反对怒江建坝的意图。但是,在文章的最后,还是不小心露出了马脚。 文章的最后说到“在回答记者有关什么是西南地区水电开发的最佳模式时,孙文鹏和徐道一表示,‘都江堰式’的水电模式可取。‘都江堰式’与‘高坝式’是两类互补的不同水利工程模式。孙文鹏解释说,‘都江堰式’水利工程的基本特点是造价低,对技术、建材要求不高,建设周期短,抗地震能力超强,易于修复,有利于生态环境,长期效益好。” 由此可以发现,大仙们对怒江开发的质疑可能主要不是地震危险性,而是对水坝建设的不满。因此,他们才会故意不理会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众多在高地震区已经建立的水坝的现实,而专门用危言耸听的方式炒作怒江的水电开发。要知道蓄水发电,不是水电大坝的唯一目的。世界上还很多水库,虽然不能发电,但是也必须要建设。因为,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部是不均匀的,如果没有蓄水水库进行调解,既不能防止洪涝灾害,也不能保证枯水期的供水。都江堰没有任何蓄水作用,它并不是水库,只是一条灌渠。灌渠与水库的功能和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绝不能互相取代。 这就好比修道路和盖房子决不能互相取代。不能因为看到修一条路比早一座房子的“造价低,对技术、建材要求不高,建设周期短,抗地震能力超强,易于修复”,我们的地质专家就只准修路,不让盖房。高坝大库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就像房子对人的生活一样必不可少。引申来看,既然高坝大库非建不可,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让建设高坝大库同时也发出电力呢?这就是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必须要开发利用水电的根本道理。也正是反坝的地震大仙和退休地质专家们的无知之处。 应该指出的是:不管我们专家的专业水平有多么高,然而,一旦思想动机上出了问题,都绝对不可能再做出准确的判断。例如,四川的地质地震专家李有才。他根据多年的地震研究实践经验,曾经坚持认定紫坪铺地区的地震烈度,要比国家区划所标定的高得多。如果他当年只是根据科学依据,如实地提出自己的专业意见,不仅能说明他的专业水平,而且也确实能对国家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然而,由于他对水坝建设抱有严重偏见,所以,他在提出地震烈度的意见的同时,还坚决要求停止紫坪铺水电站的建设,甚至警告说必须炸掉水坝。所以,他的意见虽然得到过中央领导的批示,但是,一直也没有能被接受。当年社会很多人也都以李有才是当地最了解情况的地质专家为依据,极力反对紫坪铺水电站的建设。称一旦发生大地震紫坪铺水库的后果不堪设想。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李有才自己曾认为地震证实了自己的水平。但是,我们却在庆幸,我们当初幸亏没有接受李有才们的建议停止紫坪铺的建设。因为, 大地震发生后,被李有才和反水坝人士们点名警告的“四川岷江上的紫坪铺水库高坝”,不仅没有发生任何“不堪设想的后果”。而且,还在地震中立了大功。紫坪铺水库形成的宽阔水面,为地震后道路的严重塌方和空中气候受阻的救灾提供了可靠的水路保障;震后不几天( 5 月 17 日 )紫坪铺水电站就率先恢复发电,为灾区的抢险救灾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不仅如此,水库的 11 亿库容,成为当时危机四伏的众多堰塞湖的最后屏障,保障着整个成都平原免受堰塞湖溃决的洪水威胁。 特别是大地震发生后,一些当地搬迁走的水库移民,曾经敲锣打鼓到水电站表示感谢,说如果不是建水库让他们当了移民,他们很难逃过这一劫难。 也许有人还搞不明白,李有才也早就预测出了相同的结论,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直接接受他的意见呢?我们必须告诉他,确实是不能。不仅过去不能接受,今后李有才的预测也同样还不能接受。除非李有才能明确的解释出他的预测,所依据的科学道理。因为,目前我们的地震科学水平还不是非常高,没有办法解决地震的精确预测和预报问题。我国的地震列区划,是按照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建议,根据历史上发生的地震记录的统计概率得到的。如果没有人能提出比这种统计分析更科学可靠的方法,我们只能按照这一原则划定我国的地震烈度区划。 汶川地震之后,我们虽然提高了紫坪铺地区的地震烈度区划,但那决不是根据李有才的天才预测,而是根据我们地震区划的统计原则,必须做出的修改。因为大地震已经发生,该地区的数据已经发生了变化。正是为了弥补这种建立在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的地震烈度区划可能带来的风险,我们的水电工程规范才要规定,对特殊重要的工程,必须要进行专项地震研究。 总之,事实已经证明,虽然李有才关于地震烈度的预测是对的,但是,他的反坝建议还是错误的。如果我们把这种利用专业身份,炒作反水坝的现象,称为“李有才现象”的话,那么徐道一等退休专家的反对怒江水电的表现,连“李有才现象”都算不上。因为,李有才尽管因为不了解水电专业而反对修坝,但是,起码他还是在明确地了解了紫坪铺工程的具体情况之后,才提交意见的。而我们的大仙们,甚至连一些基本情况都没搞清楚,居然就能给有关部门连篇累牍的提交二十多份意见。 根据文章所叙述的“ 但我们感到,水电开发规划的制订者没有对地质风险表现出足够的警惕,对风险的评估仍侧重于或停留在一个个坝址的孤立微观评价上。 ”和 “‘我们很关心,这一重要的结论在有关部门(怒江水电开发)的规划与报告中是否被提及?’徐道一说”等内容说明: 徐大仙们到现在还不了解怒江规划评价是否包括地质风险部分,更不知道怒江水电规划到底是怎么评价地震风险的。也就是说,他们所写的二十几封建议,都是仅仅建立在怀疑的基础上的。我们真有点搞不明白,如果仅仅是怀疑,不管给哪一个部门随便打个电话都能问清楚,犯得上非要写二十几份建议吗? 进一步,我们再看看大仙们提出怀疑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文章介绍说“卫星照片显示,由于怒江断裂带在新构造运动活动区内活动最强、破碎最烈,在怒江上建梯级水电站,筑拦江大坝必然要横跨断裂破碎带 ( 或层间破碎带 ) ,而怒江大断裂是一条仍在活动的断裂带。据统计,在怒江流域的多数横剖面上,都能见到怒江大断裂和宽度在 100 米 以上的大断裂 2 ~ 3 条,以及几个至 30 多个的小破裂面,整个构造破碎带的宽度在 400 ~ 1000 米 ,其风险显而易见。怒江流域雨量充沛,在雨季特别是在 6 ~ 8 月降雨集中。暴雨骤降在断裂密布、地层陡立而破碎的怒江两岸,可形成大洪峰。‘怒江水电梯级开发可能加大地质灾害风险。’孙文鹏和徐道一说,在怒江上建设梯级拦江大坝,必须充分了解怒江的上述特点和地质风险。” 原来,大仙们怀疑怒江开发的依据,仅仅是根据“卫星照片”。然而,我们怒江水电开发的实际规划中关于地质问题的解决,不仅要利用国家地质和地震部门所能提供的全部资料,而且还要对很多关键部位通过开挖探洞进行实地勘探 2001 年,怒江大水电规划单位就在现场查勘和初步地质调查基础上,对松塔、丙中洛、闪打、贡山、马吉、鹿马登、福贡、碧江、亚碧罗、泸水、六库共 11 个水电梯级初选坝址基本上都做了地勘工作,其中的马吉、亚碧罗、泸水为重点勘察梯级。勘测外业工作历时约两年,其主要内容有:规划河段现场地质查勘、 1:20 万区域地质资料复核、 1:50000 各梯级水库区地质测绘、 1:5000 各梯级坝址区地质测绘、 1:10000 天然建材普查、滑坡与泥石流专题地质调查和勘探、岩溶及泉水调查、地下及地表水水质分析;平洞、钻孔、坑槽探等地勘工作;工程物探和岩土试验工作。 然而,在根本就不知道怒江开发的规划到底都做些什么的情况下,地震大仙就敢根据卫星照片,给中央领导写出二十多份建议,大胆的怀疑怒江水电规划根据实地勘探的所作的结果。这种做派倒是非常符合大仙的思维定势。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一个地震大仙走火入魔的可笑举动,居然能被我们的伪环保造谣媒体吹捧为“记者注意到,有关怒江水电开发的争论历时已久,但孙文鹏和徐道一这样核心部门的专家站出来,大胆提出关键事实,还是首次。”。一个地震大仙,凭着一张卫星照片,就敢否定根据几年的实际工作的所勘探出来的结论,的确还是首次。 特别是造谣记者在文章中还说到“徐道一在掌握了大量的科研数据后发现,近 200 年,尤其是近 60 年来,中国西部(特别是西南地区)大地震频繁发生,其中, 1950 年西藏东部 8.6 级特大巨震邻近怒江, 1976 年云南龙陵 7.3 级地震、 1988 年云南澜沧江 7.4 级地震、耿马 7.2 级地震、 1995 年中缅交界 7.3 级地震、 1996 年云南丽江 7.0 级地震发生在怒江或其附近地区。” 稍有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丽江分明是在金沙江附近,中间还隔着澜沧江,而绝不可能是在怒江。大仙所列举的大地震,分明没有一个发生在怒江的。 这位大仙和造谣记者所列举的数据完全是在故意张冠李戴的骗人。历史记录分明是唯独怒江近代没有发生过大地震,然而,他们却上演了一场利用专家身份和记者话语权的骗人双簧。 这也就是这篇《怒江水电开发扩大化 老地质专家称恐酿巨大灾难》能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的根本原因。可见,我国的地震大仙和伪环保记者造谣、煽情的水平之高超。
3139 次阅读|5 个评论
医学证据 EvidenceUpdates for: 2/25/2011
xupeiyang 2011-2-27 20:27
Dear Prof. Peiyang: New articles: colleagues in your discipline have identified the following article(s) as being of interest: Article Title Discipline Rele- vance News- worthiness Effect of adding pharmacists to primary care teams on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Diabetes Care General Practice(GP)/Family Practice(FP) 6 5 Prophylactic botulinum type A toxin complex (Dysport(R)) for migraine without aura. Headache Special Interest - Pain -- Physician 4 4 Computer-navigated surgery in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re radiographic outcomes better than conventional surgery?. Arthroscopy Surgery - Orthopaedics 7 5 Supervised exercises compared with 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 for subacromial shoulder pain: 1-year results of a sing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hys Ther Surgery - Orthopaedics 6 6 Vancomycin or metronidazole for treatment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clinical and economic analyses. Canadian Agency for Drugs and Technologies in Health (CADTH) General Practice(GP)/Family Practice(FP) 7 5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Primary Care(US) 7 5 Gastroenterology 6 5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long-term weight management schemes for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Health Technol Assess General Practice(GP)/Family Practice(FP) 6 4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Primary Care(US) 6 4 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 use and futur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Scottish Health Survey. Eur Heart J General Practice(GP)/Family Practice(FP) 6 5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Primary Care(US) 6 5
个人分类: 循证医学|18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高校“去行政化”的本质是解除套在教师和科研人员身上的权力枷锁
热度 1 xscjack 2011-2-26 09:29
作者:沈翀 来源:半月谈 发布时间:2011-2-25 11:02:33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半月谈:高校去行政化,别走了“官霸”来了“学霸” 从吉林大学“政学分离”,到华中师范大学校领导退出校学术委员会,再到一些大学校长“对现代大学制度的思考”,高校“去行政化”正在成为一种共识和潮流。在一些高校采取措施克服行政化倾向时,重视学术权力及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平衡成为重点,这获得了社会各界相当程度的赞许和肯定。 不可否认,这种做法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来说的确是一种突破,然而需要警惕的是,在当下的高校氛围中,节节上升的“学术权力”,也很有可能沦为权力和利益运作的另一个空间。高校“去行政化”,不仅要去除盘踞已久、显而易见的行政权力,也要去除看似光鲜、实则变质的学术霸权! 按照教育界人士的一般理解,所谓学术权力,是指以开展和增进学术为目的,由学者自己对学术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力。为体现学术权力,高校建立了诸如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机构。可惜的是,熟悉高校运作和高校科研人员生态的人们都知道,所谓学术权力,在一些高校已经蜕变为被少数人垄断、谋取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工具。 与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职称、项目和评奖,都成为学术霸权染指的对象。在某些高校,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已经蜕变为“学术大佬”的分赃机制:一个教师或者科研人员能否获得职称、项目和奖项,关键并不在于他学术水平如何,而在于他是否有某位教授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成员支持,是不是属于某一个圈子,或者是不是某个团体自身发展所需。 而某些掌握着学术权力的“学术大佬”们,也热衷于通过这种方式培植自己的人,以维护自身和小团体利益。这个“学术江湖”中,同样充满了利益交换、博弈和对弱者的牺牲。在行政权力当道时期,一些不正常的现象被口诛笔伐;而当学术权力走上前台时,这些现象被附上了一层“学术”的神圣光环,反而获得了足够的正当性。可以想象,当霸权借助“学术”之名出现时,对于真正的学术将是一场更大的摧残和毁灭。 学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而创新需要民主、有序的学术环境。学术权力仍然是“权力”,真正的学术自由既不需要“官霸”也不需要“学霸”。高校“去行政化”的本质是解除套在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身上的权力枷锁,而不是用一个新的枷锁去替代另一个枷锁。(《半月谈》2011年第3期)
172 次阅读|1 个评论
F1000-The Scientist 2011年2月26日 01:09 (星期六)
xupeiyang 2011-2-26 05:15
Mad science? A documentary about the research of neuroscientist Robert White goes beyond his macabre head-transplant experiments to highlight his contributions to science By Hannah Waters Puzzle me this Why are placebos so mysterious? By Graeme Stemp-Morlock The evolution of credibility A new book on the practice of science explores the winding path of discovery, and much more By Frederick Grinnell Small video competition This year, Nikon’s Small World competition is accepting video entries, such as digital time-lapse photography By Richard P. Grant Fungus fights malaria? A genetically modified fungus that targets not mosquitoes, but the malaria parasites inside, could be a powerful tool for malaria eradication By Hannah Waters Supplemental or detrimental? Journals debate the value of supplemental materials By Michele Solis Down but not out Cells on standby are surprisingly busy By Richard P. Grant Opinion: When to hunt the rare Hunting can generate revenue to boost conservation efforts, but when should it be allowed for endangered populations? By Gary Luck Multicellular evolution not linear New genetic analyses show that multicellularity was gained -- and lost -- several times in the blue-green algae By Carrie Arnold Rewards of risk Secrets to scoring big money grants for innovative, out-of-the-box research By Megan Scudellari Mud made of fish poop Fish excrement found in seafloor sediment forces scientists to rethink the way they reconstruct earth's climate history By Hannah Waters Top 7 in biochemistry A snapshot of the most highly ranked articles in biochemistry and related areas, from Faculty of 1000 By Jef Akst When stress is good Fast blood flow protects against atherosclerosis: 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 By Christina M. Warboys, Narges Amini, Amalia de Luca, and Paul C. Evans
个人分类: 科学杂志|22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医学证据 EvidenceUpdates for: 2/24/2011
xupeiyang 2011-2-25 13:16
Dear Prof. Peiyang: New articles: colleagues in your discipline have identified the following article(s) as being of interest: Article Title Discipline Rele- vance News- worthiness Risk of gynaecological malignancies in cytologically atypical glandular cells: follow-up study of a nationwide screening population. BJOG Oncology - Gynecology 6 6 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s and locking plates in the treatment of two-part proximal humeral surgical neck fracture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with a minimum of three years of follow-up. J Bone Joint Surg Am Surgery - Orthopaedics 6 6 Internet-based outpatient telerehabilitation for patients follow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Bone Joint Surg Am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5 6 Effect of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blockade on calcium channel blocker-associated peripheral edema. Am J Med General Practice(GP)/Family Practice(FP) 6 6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Primary Care(US) 6 6 Internal Medicine 6 6 Smoking Cessation Reduce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 J Med Surgery - Thoracic 6 5 General Practice(GP)/Family Practice(FP) 6 4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Primary Care(US) 6 4 Surgery - General 6 3 Anesthesiology 6 3
个人分类: 循证医学|20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医学证据 EvidenceUpdates for: 2/23/2011
xupeiyang 2011-2-24 21:01
Dear Prof. Peiyang: New articles: colleagues in your discipline have identified the following article(s) as being of interest: Article Title Discipline Rele- vance News- worthiness Serum IgA rheumatoid factor and pyridinoline in very early arthritis as predictors of erosion(s) at two years: a simple model of prediction from a conservatively treated community-based inception cohort. 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 Rheumatology 6 5 Multicenter phase III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docetaxel and trastuzumab with docetaxel, carboplatin, and trastuzumab as first-line chem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HER2-gene-amplified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BCIRG 007 study): two highly active therapeutic regimens. J Clin Oncol Oncology - Breast 5 5 Impact of clopidogrel loading dose on clinical outcom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Heart Cardiology 5 5 Cognitive-behavioural therapy for persistent and recurrent psychosis in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spectrum disorder: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Br J Psychiatry Psychiatry 5 5 Deformational plagiocephaly: a follow-up of head shape, parental concern and neurodevelopment at ages 3 and 4 years. Arch Dis Child Pediatrics (General) 6 5 Foot orthoses in the prevention of injury in initial military training: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m J Sports Med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6 6 Surgery - Orthopaedics 5 5 Autologous platelets have no effect on the healing of human achilles tendon ruptures: a randomized single-blind study. Am J Sports Med Surgery - Orthopaedics 5 5 The accuracy of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for the diagnosis of midlumbar and low lumbar nerve root impingement. Spine Neurology 5 5 Surgery - Orthopaedics 5 4 Learning curves of the Airtraq and the Macintosh laryngoscopes for tracheal intubation by novice laryngoscopists: a clinical study. Anesth Analg Anesthesiology 5 5 Effect of real-time feedback dur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outside hospital: prospective, cluster-randomised trial. BMJ Cardiology 5 4 Emergency Medicine 5 3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vildagliptin in the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in a patient population /=75 years: a pooled analysis from a database of clinical trials. Diabetes Obes Metab General Practice(GP)/Family Practice(FP) 5 5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Primary Care(US) 5 5 Minimally invasive versus classic procedures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lin Orthop Relat Res Surgery - Orthopaedics 6 5 Efficacy of intravitreal bevacizumab for stage 3+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N Engl J Med Pediatric Neonatology 5 5 Pain relief for reduction of acute anterior shoulder dislocation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comparing intravenous sedation with intra-articular lidocaine. J Orthop Trauma Emergency Medicine 5 5 Intensive versus conventional insulin therapy i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undergoing D2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orld J Surg Endocrine 5 4 Intensivist/Critical Care 5 3 Use of be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 as rescue treatment for children with mild persistent asthma (TREXA):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Lancet Respirology/Pulmonology 7 6
个人分类: 循证医学|1731 次阅读|0 个评论
梁启超家还有点老北京的模样
xupeiyang 2011-2-24 09:51
 昨天是戊戌变法领袖人物之一梁启超的诞辰日。东直门内南小街北沟沿胡同23号是梁启超当年在京的居住之所。各种自建房屋已将故居切割成大杂院,只有门口的东城区文保单位标牌表明该院落有着特殊身份。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1-02/24/c_121115988.htm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18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医学证据 EvidenceUpdates for: 2/22/2011
xupeiyang 2011-2-23 12:16
Dear Prof. Peiyang: New articles: colleagues in your discipline have identified the following article(s) as being of interest: Article Title Discipline Rele- vance News- worthiness An integrated safety profile analysis of belatacept in kidney transplant recipients. Transplantation Surgery - Urology 6 7 Phase III Randomized Study Comparing Docetaxel Plus Trastuzumab With Vinorelbine Plus Trastuzumab As First-Line Therapy of Metastatic or Locally Advanced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Positive Breast Cancer: The HERNATA Study. J Clin Oncol Oncology - Breast 6 5 The albumin in acute stroke (ALIAS)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 safety analysis of part 1 and rationale and design of part 2. Stroke Neurology 4 4 A multi-center double-blind pilot comparison of onabotulinumtoxinA and topiramate for the prophylactic treatment of chronic migraine. Headache Neurology 6 4 Improving cardiovascular health at population level: 39 community cluster randomised trial of Cardiovascular Health Awareness Program (CHAP). BMJ General Practice(GP)/Family Practice(FP) 5 6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Primary Care(US) 5 6 Cardiology 4 4
个人分类: 循证医学|14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华人科学家邓青云教授获2011年沃尔夫化学奖
UniPHY 2011-2-22 16:09
作者:梅进 来源: 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1-2-17 10:44:50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华人科学家邓青云教授获2011年沃尔夫化学奖 邓青云教授 据沃尔夫奖(Wolf Prize)官方网站消息,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化学工程系华人科学家邓青云( Ching W. Tang )教授荣获刚刚颁发的2011年沃尔夫化学奖。与他一同分享这一荣誉及10万美元奖金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 Stuart A. Rice 和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 Krzysztof Matyjaszewski 。三人的获奖理由是“在化学合成及属性领域所作的深入、创造性的贡献,以及对于有机材料的理解”。据悉,邓青云教授是第一位荣获沃尔夫化学奖的华人。 始创于1976年的沃尔夫奖是国际最高学术大奖之一,由以色列的沃尔夫基金会颁发,在农业、化学、数学、医学、物理、艺术6个领域授奖。 除化学奖外,2011年沃尔夫奖还颁发了农业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艺术奖。获奖者分别为—— 农业奖: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Harris A. Lewin和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James R. Cook。 医学奖:日本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和美国怀特黑德研究所的Rudolf Jaenisch。 物理学奖: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Maximilian Haider、德国达姆施塔特理工大学的Harald Rose和德国尤利西研究中心的Knut Urban。(科学网 梅进/编译) 更多阅读 沃尔夫奖官方网站通报(英文) 罗切斯特大学网站相关报道(英文)
16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调查显示美国近年化学博士数量呈上升趋势
UniPHY 2011-2-22 16:06
作者:王丹红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2-22 8:57:08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调查显示美国近年化学博士数量呈上升趋势 美国化学家失业率达到历史新高;供过于求质疑声出现 美国近年化学博士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图片提供: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如果我们今天不培养更多的化学家,那么未来我们就不会拥有他们,这意味着我们将没有创新,没有竞争力。但是现在,许多化学家却没有工作。”——美国化学协会职业管理和发展部副主任大卫·哈维尔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化学协会职业培训委员会跟踪了每年化学博士学位的授予数量。两个机构的数据略有差异,但均显示:从2006年开始,美国每年授予化学博士的数量呈增长趋势;从1999年至2005年间,每年大约有2050人获化学博士学位;从2006年至2009年,平均每年有2400人获化学博士学位。 化学博士的就业情况如何呢?美国化学协会2009年对其成员的《薪水和就业状况全面调查》报告显示,化学家的总失业率为3.9%;10年前,这一数据是1.5%。今天,美国化学家的失业率达到历史新高,有人质疑:学术机构是否培养了过多的博士,以至于超过了国家对他们的需求? 美国化学协会职业管理和发展部副主任大卫·哈维尔说,自己所在部门的首要工作是帮助新的研究生,但最近却接到了处于职业中晚期的化学家们的求助信。他说,到最近为止,化学家的失业率一直非常低,但情形不会一直如此,“我们看到了许多临时解雇”。 最新出版的美国化学会周刊《化学和工程新闻》发表了题为《博士困境》的长篇报道,文章提出:我们培养的博士太多了吗?供过于求了吗? “也许,我们现在生产了太多的博士。” “博士项目增生的结果导致对研究经费的需求超过供给,供应和需要的失衡导致同行评审系统以牺牲新思想为代价去保护已建立的领域……这些博士训练项目培养出太少有新想法的科学家,太多平均水平的科学家,他们既不能为问题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也不能获得公众的注意。” 一位新近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的学生,投递了60个申请,却没有获得一个回音。不愿透露姓名的他说:“基本上,我在这个时刻的选择似乎是永远做博士后,或退出科学领域,但我对这两个选择都没有兴趣。” 美国人芬顿·赫提兹曾在英国的肯特大学拥有教授职位,当大学停止在化学系招收新生时,他于2003年回到了美国,从此走在“博士后”的漫漫征途上。 然而,在博士数量膨胀的同时,人们却一直抱怨科学家数量的短缺。2008年,微软公司主席比尔·盖茨在美国众议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上作证时说:“美国公司非常缺乏拥有开发下一代技术的专业技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另一种闹得沸沸扬扬的观点是:当婴儿潮一代退休后,没有足够的科学家来填补他们的职位。 理查德·弗里曼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科学工程人力项目负责人、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正在对生物科学家和生物科学界的职业竞争情况进行研究。他认为,科学家短缺之说是一个伪命题。他说,美国生物科学界的任何科学家短缺问题都可以由来自其他国家的科学家来填补:“如果婴儿潮一代退休了,我们很容易从中国、欧洲、印度和拉丁美洲请来科学家。在美国之外的国家,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在大量增加;在美国,大量的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外国出生的。” 与化学博士数量增加趋势相同,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外国人占博士学位总数量的比例也在上升之中。国家科学基金会有关博士学位获得者调查的数据显示,1989年,在物质科学领域,持临时签证的外国人占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比例为31%,到2009年,这一数据上升到44%。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科学和工程学指数2010》证实了这一现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化学博士训练项目中注册的临时居民已超过项目中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注册数量;外国人占美国化学界博士后总数的比例已经过半。 有人认为,导致美国化学家供过于求的原因之一是大学化学系中太多的化学博士授予项目。美国化学会职业培训委员会估计,化学领域大约有196个博士学位授予项目。 在最近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哈佛大学化学教授乔治·怀特赛兹和麻省理工学院化学教授约翰·多伊奇谈到了化学界博士过多的情况。他们写道:“博士项目增生的结果导致对研究经费的需求超过供给,供应和需要的失衡导致同行评审系统以牺牲新思想为代价去保护已建立的领域……这些博士训练项目培养出太少有新想法的科学家,太多平均水平的科学家,他们既不能为问题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也不能获得公众的注意。” 美国化学协会的大卫·哈维尔说:“也许,我们现在生产了太多的博士。”但他并不认为这是一个长期问题。“展望未来,人们需要更多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化学家们制造的。如果我们今天不生产更多的化学家,那么未来我们就不会拥有他们,这意味着我们将没有创新,没有竞争力。但是现在,许多化学家却失去了工作。” 那么,是不是说,现在应该停止新博士的培训,直到让所有人都找到工作为止? 哈维尔说,当然不是。但美国国家综合医学研究所生物化学家约翰·施瓦布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学术界不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在今天的形势下,学术界应该如何反思自己在新博士培训中的作用呢? 工业界形势巨变 “20多年前,有相当比例的博士毕业生在学术界或工业界获得研究职位。现在,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进入只需要科学背景的工作,而不是研究职位。” 2010年,美国的《经济学家》、《科学美国人》和《米勒-麦克库尼》杂志曾经讨论过科学博士供应过量的问题。这些文章指出,博士研究生处于学术金字塔的最低层,但这并不是简单地因为学术界顶层没有足够的位置来容纳它所生产的所有博士。 当时,这些言论并不太多涉及化学界,因为部分化学博士的职业之路是教授,而更多人则在工业界寻找职位。然而,工业界形势的变化影响了化学家们的供需方程式。 美国劳工统计局估计,从2008年到2018年间,社会对化学家职业的需要大约会上升2.8%。2010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网站上的一篇文章,将化学家职业评选为十大“高收入但没有未来的职业”之一,与旅行代理人和时装设计师并列。 美国化学委员会经济学家开文·斯威夫特估计,化学工业界的雇用人数在1981年达到高峰,但其中相当部分职位并不属于传统的化学领域,如IBM和英特尔公司雇用了大量的化学家。 分析化学家的职业需求离不开过去几年中制药业形势的变化。大型制药公司曾经大声说要聘请全部化学家,如今却变得异常安静。根据芝加哥一家顾问公司的估计,制药界在2009年减少了约6.1万个职位,在2010年减少了约5.4万个职位。尽管这些职位并不都属于化学家,但说明今天的化学家在制药业找到职位并不容易。 在制药业工作近20年后,化学家马克·达西博士在2009年3月失去了自己的永久职位,从那时开始,他寻找所能得到的各种工作,并投递了330个申请,迄今为止没有获得一份永久性职位。 鲁道夫·胡利亚诺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药物学教授,他致信《科学》杂志编辑,抗议最近常常被提及的观点:博士短缺。他在信中说:“我指导博士生培训项目已经20多年。在我的经历中,绝大多数新博士非常难找到能够发挥他们在博士训练期间所获技能的工作……如果现在我们真正急需新博士,那么在我们的自由市场系统,年轻的科学家们应该看见快速上升的报酬和充足、有吸引力的工作机会。但这绝不是今天生物医学界的现状。” 胡利亚诺对《化学和工程新闻》表示,他相信在训练和攻读博士学位方面,教授和学生可能并不都出于纯粹的动机。“很显然,有许多教授是真诚致力于研究生教育,许多学生也真正对研究职业感兴趣。然而,许多独立研究员的实验室需要帮手,基本上,研究生们是廉价的劳力资源……目前的经济气候是,年轻人只有相对有限的职业选择,因此,尽管没有强烈的动机,他们中的大多数也倾向于上研究生院”。 胡利亚诺认为,生物科学家走向非传统职业的倾向也许是今天博士过多的一个选择:“20多年前,有相当比例的博士毕业生在学术界或工业界获得研究职位。现在,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进入只需要科学背景的工作,而不是研究职位。他们处理临床试验、管理生产。这些都是很好的工作,但它们真的不需要一位博士,因为做这些工作不必经过严格的研究训练。” 但也有人对此持相反意见——一个人在博士训练期间获得的技能:解决问题、故障分析、效率等,都可以应用到化学研究领域之外。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酶应用战略首席科学家凯艾姆·阿尔比扎蒂说:“看看化学界之外的领域,想想对化学知识的应用,以及那些需要研究生阶段实验训练中所获技能但并非研究型的工作。我认为,从工作的可获得性来讲,我们真的不需要训练那么多的博士。” 对那些希望攻读科学类博士学位的年轻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化学部主任、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化学教授马修·波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30多年来,我一直告诉年轻人,你们上化学或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生院只有一个理由:你的内心有一种呼唤,愿意在这个科学领域里学习,就像一个人听到来自艺术、音乐或神职工作的呼唤一样,你做这样的事情只是因为爱和自我满足。5年后的工作市场很难预测。” 《科学时报》 (2011-2-22 A4 国际) 更多阅读 《化学和工程新闻》相关报道(英文)
16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高海燕教授当选杜克大学物理系系主任
热度 1 UniPHY 2011-2-21 22:37
来源:清华大学 发布时间:2011-2-20 9:17:42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高海燕教授当选杜克大学物理系系主任 高海燕(来源:杜克大学) 日前,清华大学物理系系友 高海燕 当选杜克大学新一任物理系系主任。 高海燕教授为清华大学物理系长江讲座教授、杜克大学物理系终身正教授,全球华人物理学会主席,美国物理学会理事(APS General Councilor)。她于1966年出生于上海,1988年获清华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1994年获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博士学位,1995年获麻省理工学院Peter Demos奖。高海燕主要从事中高能实验核物理学研究,已在国际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36篇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上。
2555 次阅读|1 个评论
网上可以买私人飞机啦!
热度 1 xupeiyang 2011-2-21 08:49
网店卖飞机售价60万元起 卖家称从美国代购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1-02/21/c_121102292.htm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2229 次阅读|1 个评论
今日医学证据 EvidenceUpdates for: 2/19/2011
xupeiyang 2011-2-20 14:59
Dear Prof. Peiyang: New articles: colleagues in your discipline have identified the following article(s) as being of interest: Article Title Discipline Rele- vance News- worthiness Written action plan in pediatric emergency room improves asthma prescribing, adherence, and contro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Allergy and Immunology 6 5 Perioperative intravenous lidocaine infusion for postoperative pain control: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Can J Anaesth Special Interest - Pain -- Physician 6 5 Effects of a home-based walking program on perceived symptom and mood status in postoperative breast cancer women receiving adjuvant chemotherapy. J Adv Nurs Oncology - Breast 5 4 Can modifications to the bedroom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sleep of new parents? Two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es Nurs Health General Practice(GP)/Family Practice(FP) 4 4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Primary Care(US) 4 4 Axillary dissection vs no axillary dissection in women with invasive breast cancer and sentinel node metastasi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Surgery - Oncology 6 6 Predictive accuracy of SYNTAX score for predicting long-term outcomes of unprotected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revascularization. Am J Cardiol Surgery - Cardiac 5 5
个人分类: 循证医学|16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设备或将掀起计算机内存革命
热度 1 zlhua 2011-2-19 22:34
作者:Paul Franzon 来源:《计算机》 发布时间:2011-1-25 10:07:24 新设备或将掀起计算机内存革命 研究者们研发的“统一化”的新设备能够执行内存的易变和非易变操作,这项应用可能给计算机的启动时间和服务器能效带来影响。 (图片来源: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者研发出一种新型设备,有望给计算机内存带来重大突破。这项技术使得大规模“服务器农场”(server farms)更加节能,而且还能加快计算机的启动速度。 传统上的计算机存储设备分为两种。诸如闪存之类的慢速存储设备用来保存数据,慢速存储设备能够在计算机断电之后仍保留数据,所以也叫做非易变设备。 与之相对,快速存储设备(也叫易变存储设备)虽然能胜任更快的存取操作,但无法在计算机电源关闭后保留数据,因此易变存储设备的工作需要有持续的电源来作为保证。 但现在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了一种“统一化”的新设备,既能够执行易变存储操作,也能够执行非易变存储操作,将来这项技术也许会用到计算机内存中。 “我们已经研制出一种新型设备,它也许将掀起计算机内存的一场革命。”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教授、该项研究论文的共同作者Paul Franzon说。 “我们的设备叫做双浮动栅场效果晶体管(FET)。而现有的用于保存数据的非易变存储设备使用的是单浮动栅,这种设备用浮动栅的充电与否来表示1和0,即一个比特的信息。使用了双浮动栅之后,设备便能够用非易变的方式存储一个比特,或者用易变的方式存储一个比特——就像普通的计算机内存那样。” Franzon说。 双浮动栅FET有望使诸多计算机难题得到解决。举例来说,计算机可以做到即时启动,无须从硬盘读取启动数据到内存——因为那些数据已经在内存里了。 这种新型设备也可以“按计算需要进行能源分配”。例如谷歌公司的服务器农场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即使这些服务器的使用率很低也不能关机,因为关机会影响到内存中的数据。 “双浮动栅FET能够帮助解决这个问题。”Franzon说,“因为数据能够快速地保存到非易变存储器中,读取操作也同样十分迅速。”这能够让部分服务器内存在低使用率的情况下关闭而不影响性能。 Franzon也指出,研究小组已经调研过了这项技术的可靠性,他们认为该设备“在易变模式下保存数据,能够达到很长的使用寿命”。 研究者的论文《使用Novel浮动栅设备进行计算》将于2月10日在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出版的《计算机》( Computer )杂志上发表。(来源:科学时报 丁佳)
个人分类: 快乐学习|1361 次阅读|1 个评论
今日医学证据 EvidenceUpdates for: 2/18/2011
xupeiyang 2011-2-19 17:34
Dear Prof. Peiyang: New articles: colleagues in your discipline have identified the following article(s) as being of interest: Article Title Discipline Rele- vance News- worthiness Preoperative intra aortic balloon pump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Surgery - Cardiac 5 5 Comparing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2 clinical decision rules to rule out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primary care patients. Ann Fam Med Internal Medicine 6 5 Early activation of intracranial collateral vessels influences the outcome of spontaneous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 Stroke Neurology 6 3 Hospital Doctor/Hospitalists 4 4 Internal Medicine 4 4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and venography for young or non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acute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troke Neurology 6 5 Shockwave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roximal hamstring tendinopathy in professional athletes. Am J Sports Med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6 5 Effect of training traditional birth attendants on neonatal mortality (Lufwanyama Neonatal Survival Project): randomised controlled study. BMJ Obstetrics 6 5 Pediatric Neonatology 5 4 Everolimus for Advanced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N Engl J Med Gastroenterology 6 6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blockade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alysis of data from the ONTARGET and TRANSCEND studies. Lancet Neurol Internal Medicine 6 6 General Practice(GP)/Family Practice(FP) 4 3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Primary Care(US) 4 3 Effect of Timing of Chronic Preoperative Aspirin Discontinuation o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Circulation Hematology/Thrombosis 6 5 Tranexamic acid to reduce blood loss after bilateral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double blind study. J Arthroplasty Hematology/Thrombosis 6 5 Surgery - Orthopaedics 5 4 Lower extremity ulcer management: best practice algorithm. J Clin Nurs General Practice(GP)/Family Practice(FP) 5 4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Primary Care(US) 5 4 Endocrine 5 4 Cost-Utility of Aspirin and Proton Pump Inhibitors for Primary Prevention. Arch Intern Med Cardiology 5 5 General Practice(GP)/Family Practice(FP) 5 3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Primary Care(US) 5 3 Hospice care delivered at home, in nursing homes and in dedicated hospice faciliti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evidence. Int J Nurs Stud Geriatrics 6 4 The Alberta Physical Activity and Breast Cancer Prevention Trial: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 Prev Med Oncology - Breast 5 4
个人分类: 循证医学|19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耿锐斌]中国志愿者登上“火星”
热度 1 Fangjinqin 2011-2-19 16:48
参加“火星-500”项目的中国志愿者登上“火星” 作者:耿锐斌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1-2-19 11:34:55 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2月18日发布消息说,参加“火星-500”项目的中国志愿者王跃当天在俄医学生物问题研究所开始模拟“登陆火星”。 据悉,王跃同俄罗斯志愿者亚历山大·斯莫列耶夫斯基于莫斯科时间18日12时55分(北京时间17时55分)打开“登陆舱”舱门并“登上火星”。按计划,此次出舱历时1小时左右,控制中心对两名志愿者的出舱活动进行了电视直播。 身着“奥兰-E”型密闭宇航服的王跃与斯莫列耶夫斯基将完成一系列勘察任务,其中包括使用磁强仪寻找“火星”正负磁场、采集土壤岩石样本,并用专门容器将其带回“返回舱”等。由于“奥兰-E”型宇航服重量达32公斤,因此两名志愿者在“火星”表面可进行短暂休息。 搭载着6名“火星-500”项目志愿者的模拟航天器本月1日进入“环火星轨道”。12日,王跃、斯莫列耶夫斯基与另外一名意大利志愿者乘坐的“登陆舱”模拟在“火星”表面着陆。14日,来自俄意两国的志愿者打开“登陆舱”舱门并成功“登上火星”。 “火星-500”项目的试验目的是了解未来前往火星宇航员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为未来火星探测积累经验。由于从飞船发射、飞向火星、火星着陆到返回地球的一系列过程需要近500天时间,这项试验将持续520天。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和意大利的6名志愿者将用250天“飞往火星”,30天“驻留火星”,240天“返回”地球。
个人分类: 信息通报|1565 次阅读|1 个评论
千人专家-科学家 F1000-The Scientist 2011年2月19日
xupeiyang 2011-2-19 05:51
Misconduct and adventure The Lab, a new interactive film from the 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 is a fresh approach to research misconduct training By Hannah Waters Watching bears sleep A "heroic" five-month study reveals the secrets of black bear hibernation By Megan Scudellari Speaking of science Our monthly roundup of notable quotes from around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By The Scientist Staff Visual science Some sparkling examples of science illustration By Richard P. Grant Trading resistance via nanotubes? Bacteria may be able to exchange large molecules -- including those that confer antibiotic resistance -- via microscopic tubes, but some researchers are skeptical By Edyta Zielinska Contaminated genomes Human DNA sequences are found in nearly a quarter of the publically-available non-primate genomes,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better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By Hannah Waters Light therapy, circa 1939 Before the damaging effects of UV radiation were widely appreciated, physicians saw the sun mostly as a source of healing By Cristina Luiggi Opinion: When the wells run dry The practice and funding of science may change drastically when humanity enters an era of energy crisis, in which cheap oil is but a distant memory By John Day Impure genius Lewis Cantley has made a career of turning chemical contaminants into groundbreaking discoveries By Karen Hopkin Top 7 from F1000 A snapshot of the highest-ranked articles from a 30-day period on Faculty of 1000 By Megan Scudellari Skin wounds trigger tumors Researchers show how stem cells in hair follicles can transform into cancer while helping to heal an injury By Carrie Arnold Top 7 in cell biology A snapshot of the most highly ranked articles in cell biology and related areas, from Faculty of 1000 By Bob Grant Scientist to watch Anne-Claude Gingras: perfecting proteomics By Jef Akst
个人分类: 科学杂志|12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求助 Solid State Chemistry( Anthony R. West)
热度 1 jiashengxu 2010-9-4 12:33
求助 Anthony R. West 在1984年著作的 Solid State Chemistry 电子版本的emial : jiashengxu@163.com 纸质版本的请联系 QQ:6394016 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5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9: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