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重大突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马斯克的脑机接口秀有重大突破吗?-----人眼新问(20)
dsm9393 2020-9-5 21:26
马斯克的脑机接口秀有重大突破吗? Is Musk's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show a big break? ------ 人眼新问 ( 20 ) 马斯克 的 脑机接口 能让盲人复明吗? 都世民( Du Shimin ) 摘要:本文首先讨论马斯克的脑机接口秀有没有重大突破?有关专家对此发表的看法,笔者加以综合,以此说明这次发布会并没有重大突破,阐述其相关内容,便进一步讨论有关问题 。 关键词:马斯克,脑机接口秀, 盲人复明 ,重大突破。 突破在哪里? 2020 年 08 月 29 日 , 来 自 DeepTech 的 一篇报道 : 这场 15 万人在线观看的直播中, 马斯克 发布了传说中的 Neuralink 脑机交互设备,并向大家展示了三只植入脑机芯片的小猪。 马斯克现场 “遛猪”,宣布在脑机接口重大突破! 这是马斯克的 Neuralink 的发布会 。在其他网站也有相关报道,已成为网络上的近期热点话题。( https://tech.ifeng.com/c/7zK9RX7yb7z ) · 哈佛大学脑科学博士韩璧丞告诉 Deeptech , “ Neuralink 发布的 高通量电极的接口装置是一个突破 , 这是 工程上的重大突破 ” 。 这位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公司的创始人 , 对 侵入式脑机接口 的 发布会 发 表的看法 。 没有说明 电极的接口装置 在 减少发热、散热、结构复杂程度、激光器拆装是否方便?成本是否低廉 ? 等多项技术指标如何综合考虑? · 杜克大学研究员刘冰却认为 : 马斯克 展示的所有技术 , 都是早已存在的,并没有特别新的东西。 ·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安德鲁 ·杰克逊指出,这次展示中并没有什么“革命性”的内容,主要展示了在解决多电极植入的工程挑战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 我国植入式脑机接口和计算神经科学专家刘冰认为, 马斯克 没有提供特别的新知识、没有展示全新技术,因此马斯克也 算不上夸大其词 。 · 柔灵科技公司创始人孙瑜则认为,马斯克所展示的,是把一项已有的技术产品化,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或者是电极。 ” · 马斯克现场 “遛猪” 主要展示了在实现脑机接口的技术路径方面的探索,而非基本原理或技术应用上的突破。 业内专家认为,脑机接口技术的突破应在传感精度、集成计算效率、编解码能力、互适应手段等方面下功夫。 笔者思考马斯克的新近发布会,确实没有展示创新的内容,只是作了些技术改进 , 也就谈不上有什么重大突破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脑机接口 的两种方式的争论由来已久 早在 20世纪20年代 , 科学家发现脑电波后,对脑机接口的探索就已经开始。此后数十年,这项技术逐渐带来一些实用化产品,比如为失聪者植入人工耳蜗可恢复听力。总体来看,脑机接口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神经康复和辅助医学领域,在重症医学领域的应用十分有限。 脑机接口 已经有 几十年的 历史 ,逐渐形成了两大派别: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进行 开颅手术 。 会带来什么样的风险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像是做脑电图检测,设备从头皮或大脑外围获得信号,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不会产生创伤;而侵入式则要在大脑植入芯片,但是获得的信号非常精准。在脑机接口领域,侵入式和非侵入式的争论由来已久。 上述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非 侵 入式的创始人 韩璧丞 认为 : 只有 那些有 脑疾病的患者才 可能 愿意接受开颅手术,这导致了至今 没有 普通人身上 的 数据;二是人类大脑中有近千亿个神经元,要去精细获取每个神经元的信号几乎不可能,而单个神经元的信号并没有太大应用 价值 。 认同侵入式脑机接口的 专 家 认为 : 在大脑之外获取大脑内的神经信号,好比在大海边捕捉蚊子飞过的声音,无论怎么努力,信号的纯净度存在瓶颈。 马斯克也想减少 侵入式的 “ 开颅风险 “ 。他曾表示, “ 希望植入(芯片)过程能够像激光近视矫正手术一样没有创伤,甚至不需要全身麻醉 ” 。 另外这种做法很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以及隐私问题 。 这是上述争论的关键所在 。应当指出的是,这次发布会并没有人体实验的数据,因此风险承诺更难评价,在帕金森手术中植入的是单个电极,如果 植入 上千的电极,问题可就大多了。 也就是说对马斯克的发布会有没有重要突破?涉不涉及两派的争论 ? 笔者思考 应该不涉及。 如何解读马斯克展示的具体内容? 1 ) 马斯克首先演示的 是 手术机器人 ,这 不是新的话题 。 可以把 Neuralink 的新版芯片 LINK V0.9 植入 动物 脑内。芯片尺寸为 23mm X 8mm , 需要在颅顶开洞,将其植入,安装方式与头骨平齐 。 2 ) 马斯克 展示 现场 “ 遛猪 ” , 是想 以 此证明该设备对大脑信号的采集和解读能力。 对此 韩璧丞 认为 , MIT sodini 实验室此前 也 发布过一个 类似实验 ,在猪的脑表面读取了类似 ecog 信号。 3 ) 脑机接口和机械臂 中科院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李骁健博士说,早先美国国防部资助的 “ 脑控机械臂 ” 的需求,借助于脑机接口和机械臂,让 “ 缺胳膊少腿 ” 的伤兵能实现生活自理。 “ 早期做的这类电极要扎得比较深,是戳进大脑深处( DBS ,即深度脑刺激疗法)。 ” 教授级高工的李骁健博士也认为 : 马斯克展示的这种电极不会扎得深,就是刺在大脑皮层上,实际上就是 运动控制 。 4 ) 关于盲人复明的研究 过去 有商业公司尝试在盲人的视觉皮层植入电极,期望让盲人获得视觉感应,目前只能让盲人看到一些光亮,根本没有真实视觉。欧盟的脑计划也有此相关内容,深圳的研究所也做这方面的工作,没有成功的相关报道 。 5 ) 机器与大脑之间的解码与互动 关于马斯克所阐述的这项技术的其他一系列应用,则都要牵扯到机器与大脑之间的解码与互动。 北师大珠海校区认知神经工效研究中心的李征研究员认为 : “ 如果不考虑精度的话,对于脑电波的解码在 20 09 年就已经有人做了 。 马斯克那个视频,一些变量精度的确提高了,他们选择的解码比较容易。 ” 密歇根大学医学院麻醉系的黄梓芮博士认为 : 目前的芯片植入主要针对运动皮层,而 运动皮层信号的解码技术早已实现 ,不是难点。 如果马斯克发布会涉及解码人类语言,决策或意识内容,那么一定要有神经解码的新技术 。 Neuralink 与人脑打交道,缺少神经科学的知识,机器学习也可能会走弯路。 李征认为,马斯克对于这个项目的诸多美好设想,目前的限制不是硬件,而是神经科学知识。我们对一些疾病了解还不够深入,所以即使他们今天已经做好了植入系统的硬件、软件和 FDA 的许可,还是不能解决马斯克列出的大部分问题 —— 或许能解决一两个,其他的都要等着神经科学或者其他方面的研究到位才能做到。 在美国多年从事康复研究的林方博士认为, 脑机接口只是作为辅助工具 ,帮助那些有语言障碍或者运动障碍的人实现正常的器官功能。 Neuralink 目前能解决与动作有关的信号解码,但与人的思维意识还有很大距离。 6 ) 无线传输 林方博士评价, Neuralink 的系统实现了微型化,没有现有设备的累赘,但还需要实现解码信号的 无线传输 。只是相对于有线传输,无线传输需要解决 电池能耗问题和解码信号的高保真问 题。电池的问题或许通过无线充电来解决,否则长期而言就需要反复拆卸、安装植入大脑的装置。 黄梓芮则认为, “ 基于我对发布会内容的理解,这 无线 传输似乎已经实现。目前的主要挑战是距离限制( 3-10 米),有效频段范围和数据的质量。 ( http://nws.sciencenet.cn/ , 2020 年 08 月 29 日 ) ( http://dy.163.com/article/FLHSBJ1605119734.html ) ( http://news.sciencenet.cn/ 2020/9/1 14:42:21 ) (微信号: ChinaVentureWeixin ) ( https://www.linkedin.com/feed/news/ 马斯克靠小猪掀起脑机狂潮 -4932148/ ) 问题在哪里? 马斯克在发布会上说,未来人人都可以在脑部植入一个芯片, “ 解决从记忆力丧失到听力丧失、失明、瘫痪、抑郁、失眠、极度疼痛、焦虑、成瘾、中风、脑部损害等一系列问题 ” 。 在马斯克看来未来的前景十分美好: · 可以用来重新训练大脑中导致上瘾和抑郁的部分 ; · 可以帮助强迫症患者,是否可以刺激催产素、血清素和其他化学物质的释放 ; · 可以帮助那些患有受伤、自闭症和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或 ALS 的残疾人 ; · 可以 “ 直接用我们的芯片 ” 播放音乐 。马斯克的芯片成了 “播放器”。 实际上 Neuralink 的目的是实现人机共生或人机 融合、恼 机 融合 。这与美国人工智能专家库兹韦尔一样的思维,一样的诳语 。 ·有人担心人工智能会屠杀人类,因此需要寻找解决的办法,这就是 将 人 和机器结合,通过脑机接口,实现 大 带宽的信息传输。 “ 如果你不能打败他们,那就加入他们。 ” 这是 脑机 融合的研究目的吗? · Neuralink 是马斯克的联合创始人之一, 2019 年的发布会之前,他曾公开表达质疑。他向《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表示,马斯克推动的技术更适 合 基础研究, 想 推动人类使用这种技术可能 为时过早 ” 。 · 2017 年,研究小组曾在一次手术中将 10000 个电极植入活羊的大脑,但实验失败了。 没有说明失败的原因 。这表明 植入电极 越多是不是就越好? · Neuralink 使用的是柔性聚合物,这种聚合物在人体内不太可能 使用 十年, 如果材料更新,难道再进行升级手术不可吗?至少电池是需要更换,一个正常人谁能干这种事情 ! 笔者思考 应当指出的是,上面综合了专家的有关评论,都是属于同向思维,同方向研究的专家,但是没有对 脑机接口 有不同看法的专家的意见,如何检验马斯克对他研究的脑机接口的诸多承诺?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是在视觉方面,因为人眼的感官信息占了绝大部分,因为人的视觉又与大脑有关,还与心有关,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例如, · 视觉系统到底有几个通道?视觉系统的反馈通道在哪里?视觉通道中有没有无线传输通道? · 视觉系统的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怎么才能找到他们之间的链接?怎样解释这之间的运行机制? · 视觉系统的细胞之间的同步运行机制,在引入诸多电极以后,这两者是什么关系?电极之间的同步与细胞的同步,是不是相同的运行机制? · 脑电波与视觉之间的关系,这之间的细胞连接至今不清楚,神经元回路能不能够与实际细胞连接相同?尚未证实。 · 脑机接口 能否让盲人复明?欧盟的 脑 计划还有三年时间,就可以知道他们解决了盲人复明问题没有?研究盲人复明问题,还有其他方法,这些方法之间,谁能解决?谁能搞清这之间的内在机制?马斯克认为 10 年内能解决,他的话能不能兑现?只能拭目以待!
个人分类: 博客|32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凯伦·阿姆斯特朗:人类精神的重大突破——《轴心时代》前言
fqng1008 2019-6-14 23:12
也许每一世代的人们都相信,历史已到了一个转折点,但是我们当下遇到的问题似乎特别难以解决,未来愈发不可预见。我们所面临的许多困境背后隐藏着更深刻的精神危机。在 20世纪当中,我们目睹暴力以空前的规模爆发。令人悲痛的是,我们彼此伤害和损毁的才能已然可与人类非凡的经济和科学进步相媲美。我们似乎缺乏某种智慧,以将侵害控制在安全和适度的范围之内。最早的两枚原子弹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爆炸,于人类现代文明辉煌成就的中心展现出以恐怖手段造成的自我毁灭。由于我们不再将地球尊为神圣,而仅将其视为一种“资源”,人类面临着爆发环境灾难的危险。除非发生某种能与人类的科技禀赋相并行的精神变革,否则我们将不太可能拯救这个星球。纯粹理性的教育无济于事。直到付出代价,我们才发现,一所杰出的大学可与集中营比邻而居。奥斯威辛、卢旺达、波斯尼亚,以及纽约世贸中心的垮塌,无一不是现实真谛阴郁的显露。这使我们领悟到,当每个人的神圣感丧失之后将会发生什么。 人们认为,宗教是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这种神圣态度的,但它却似乎往往投射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暴力和绝望。几乎每天,我们都能看到由宗教而引发的恐怖主义、仇恨和褊狭。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传统的宗教教义和宗教实践落后于时代潮流并且令人难以置信,从而转向艺术、音乐、文学、舞蹈、运动或毒品,以求带给他们似乎是人类所需要的超越的灵性体验。当我们比以往更加充分地关注我们的人性,并感到被来自于内心的东西深深触动,刹那间超越自我而欢欣鼓舞之时,所有人都会追寻狂喜和入迷的瞬间。我们是探寻意义的造物。而且,不同于其他动物,如若我们不能在生命中找到意义和价值,便很容易陷入绝望。一些人正在寻找信奉宗教的新途径。自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许多地区出现了宗教信仰的复兴。我们常称作“原教旨主义”的好战的虔信只是后现代社会的人们寻求启蒙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现今的困境当中,我相信人们能够找到德国哲学家卡尔 •雅斯贝斯(Karl Jaspers)所称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是卡尔•雅斯贝斯的著名命题。他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500年前后,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即北纬25度至35度这一区间。这段时期“结束了几千年古代文明”,是人类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译者注)给予我们的启示,因为它对于人类的精神发展颇为关键。1自大约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起,在世界四个非同一般的地区,延绵不断抚育着人类文明的伟大传统开始形成——中国的儒道思想、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以色列的一神教以及希腊的哲学理性主义。这是佛陀、苏格拉底、孔子以及耶利米、《奥义书》的神秘主义者、孟子和欧里庇得斯生活的时代。在这一具有高度创造力的时期,宗教和哲学天才们为人类开创了一种崭新的体验。他们中的很多人未曾留下姓名,而另一些成为我们的导师,至今仍能使我们心存感动,因为他们教导我们应当如何做人。在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轴心时代是在知识、心理、哲学和宗教变革方面最具创造性的时期之一。直至创造现代科学技术的西方大变革发生之前,没有任何历史阶段可与之相提并论。 但是,身处不同境遇中的轴心时代的贤哲们会对我们当下的社会状况发表怎样的见解呢?我们为何应当向孔子或佛陀求助呢?的确,当我们需要的是创建一种更具创新性的、反映我们自身之社会现实的信仰时,研究那个遥远的年代只不过是人类精神考古的一次演练。而事实上,我们从未超越轴心时代的洞见。当人们历经精神和社会危机之时,往往回溯那段历史以寻求引导。他们或许以种种不同的方式诠释了轴心时代的发现,却从未更胜一筹。例如,拉比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均为轴心时代之后结出的硕果。正如我们将在本书最后一章看到的,这三种宗教传统都重塑了轴心时代的见解,并且奇迹般地赋予其某种地方特色,使它直接适用于它们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 轴心时代的先知、神秘主义者、哲学家和诗人们是如此前卫,他们的见解是如此激进,以至于后世的人们往往倾向于将它淡化。在此过程中,人们常常创造出某种虔信,而这却恰恰是轴心时代的改革家们希望摆脱掉的。我认为,这种情况也正发生在现代社会当中。轴心时代的贤哲为我们的时代带来一则重要的信息,而他们的洞见会令当今许多自认为信奉宗教的人感到惊讶甚至震惊。例如,人们往往假定,信仰大概就是相信某些教义命题。的确,人们一般都将信奉宗教的人称作 “信徒”,似乎认同那些宗教信条便是他们的主要活动。然而,大多轴心时代的哲人对任何教条或玄学都不感兴趣。像佛陀这样的人对人的神学信仰漠不关心。一些贤哲甚至断然拒绝探讨神学问题,声称它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且具有破坏性。另一些人则认为,寻找某种绝对的确定性——这正是很多人都期望宗教能够提供的——是不成熟、不切实际和不恰当的。 在轴心时代得到发展的各种思想传统延展了人类意识的边界,并在其存在之本质当中显现出超验的一面。然而贤哲们未必将其视作是超自然的,他们之中的大多数拒绝讨论这个问题。恰恰由于精神体验是不可言喻的,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谦恭地保持沉默。贤哲们当然不会试图将其自身关于终极实在的观点强加于人。与此相反,他们认为,人们永远都不应将任何宗教教条或道听途说的东西接受为信仰。质疑一切并对照个人体验,以经验为依据去检测任何教义,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如若一位先知或哲人确实开始强调那些强制性的教条了,这大抵便是轴心时代已失去其前进动力的征兆。假使有人曾问及佛陀或孔子,他是否信仰上帝,或许他会微微皱起眉头,非常礼貌地说明这并不是一个恰当的问题。假使有人曾问及阿摩司或以西结,他是否是一位 “一神论者”,只信仰一个上帝,他或许同样感到困惑。一神论并非问题所在。我们在《圣经》中很少发现明确维护一神论的语句。然而有趣的是,一些强烈支持这类教义的表述实际上却背离了轴心时代的精神实质。 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你相信什么,而在于你的行为举止。宗教关乎你所做的事,而这可以深刻地改变一个人。在轴心时代之前,宗教仪式及动物献祭曾处于宗教探求的核心地位。人们在神圣的戏剧性场面中体验神明。正如今天人们所感受到的强烈的戏剧震撼,那些场面引领你进入现实生活的另一层面。轴心时代的贤哲改变了这种状况:他们仍然重视仪式,但赋予了它新的伦理意义上的重要性,并将道德置于精神生活的中心。唯一能与他们所指称的 “上帝”“涅槃”“梵”或“道”相配的是过一种富于同情心的生活。的确,宗教就是同情。今天,我们在开始接受一种宗教性的生活方式之前,往往假定一个前提,即必须证实“上帝”或“神”是存在的。这是个有益的科学实践:首先设立一个原则,然后才能应用。但轴心时代的贤哲们可能会说,这是本末倒置。首先你应当实践一种伦理性的生活;接下来,个人修为和平素的仁爱之心而非理论上的认信,将为你揭示出所要寻求的超越。 这便意味着你必须准备做出改变。轴心时代的贤哲对于训诫他们的弟子以使其得到小小的进步并不感兴趣。在此之后他们可能会带着重新恢复的活力再次回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平常生活中。贤哲们的目的是创造一种完全不同的人格。所有圣贤都颂扬一种同情和怜悯的精神,他们强调,人必须摒弃自大、贪欲、暴力和冷酷。不仅杀人是错误的,你甚至不应对别人说出一句带有敌意的话,或者做出一个过激的手势。进一步说,几乎所有轴心时代的贤哲都意识到,你不能只对自己的亲友行善,而应当以某种方式将你的关切扩展至整个社会。事实上,一旦人们开始了局限自己的视野和同情心,这便是轴心时代即将落幕的另一征兆。每一种思想传统都发展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金规则”(Golden Rule)(又译“金科玉律”“黄金法则”“金箴”“金律”等。——译者注)的独特程式。就轴心时代的贤哲而言,尊重一切生命的神圣权利——而非正统的信条——即是宗教。如若人们怀着善意行事,对其同伴宽大为怀,则有可能拯救这个世界。 我们需要重温轴心时代的这种精神气质。在地球村里,我们不能再固守一种狭隘或排他的视角。我们在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方面,必须学会将身处遥远国度的人们看得与我们自身同等重要。轴心时代的贤哲并非在田园牧歌式的环境中创造了其富于同情的伦理规范。每一种思想传统都是在与我们所处的社会相类似的境遇中发展起来的,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暴力和战乱的痛苦折磨。的确,宗教变革最初的催化剂往往是有原则地对侵略行径进行遏制,这些侵略行径就发生在贤哲身边,为他们所亲历。当轴心时代的哲人着手从精神层面寻索暴力的缘由时,他们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开始探究迄今为止人类经验当中尚未被发现的领域。 轴心时代的一致见解对于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来说是一个有力的宣告。轴心时代的人们都发现,富于同情的伦理规范卓有成效。这一时期创造出的所有伟大的思想传统一致认同博爱和仁慈的极端重要性。这也告知我们关于人性的一些重要信息。发现我们自身的信仰与他人如此深切地相合,使我们体验到一种确证。因此,我们在并不背离自身传统的前提下,即能够向他人学习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提升对同情的特殊追求。 如若我们不熟悉轴心时代之前的历史,我们便不能鉴识这一时期的成就。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前轴心时代的古代宗教。它具有某些普遍特征,对于轴心时代非常重要。例如,在各个社会中,大多都有对高位神的早期信仰,通常被称为 “苍天神”,因为他与天空相关。由于他不为人们所见,因此逐渐淡出了人们的宗教意识。一些人说他“消失”了,另一些则认为他被年青一代更富有活力的神灵以暴力所取代。人们通常在其周围世界和内心之中体验到神圣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一些人相信,神明、男人、女人、动物、植物、昆虫和岩石共同分享着神圣的生命。万物均受到维系一切的宇宙苍穹秩序的控制。即便是神明也必须顺从这种秩序,并与人类合作以维护宇宙神圣的能量。如若这些能量得不到更新,世界将会堕入原始的虚空之中。 动物献祭在古代社会是一种普遍的宗教实践活动。这是一种使损耗的能量再生,以维持世界正常运转的方式。人们深信,生与死、创造与毁灭无法解脱地纠缠盘绕在一起。他们意识到,自己能够存活下来是由于其他生物为了他们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故而,献祭的牲畜因着自我牺牲而受到人们的尊重。 由于没有这样的死亡便不会有生命,一些人设想,在太初之时,世界是作为一种牺牲的结果而产生的。另一些人则讲述一位创造之神的故事,他杀死了一条龙 ——无形体和未分化的共同象征——以使世界脱离混沌,带来秩序。当人们在礼拜仪式中重演这些神话事件时,敬拜者感到他们已身处神圣时代之中。他们会经常展开新的计划,上演再现宇宙诞生初始的仪式,给人类短暂脆弱而终有一死的生命活动注入神圣的力量。如若它并非“栩栩如生”,或被赋予一种“灵魂”,人们便无法忍受。 古代宗教依赖于人们所称的永恒哲学,因为它以某种形式存在于大部分前现代文化之中。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物体或每一种体验都是复制品 ——是神圣世界在现实中一个暗淡的影像。 因此,神圣世界是人类生活的原型。因为它比地球上的任何事物都更加丰富、强大和持久,人们不顾一切地想要参与进去。在一些土著部族的生活中,永恒哲学至今仍是一个关键要素。例如,相对于物质世界,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更为真切地体验到其神圣的黄金时代王国。他们在睡眠或瞬间闪现的幻象中隐约感受着黄金时代,它是永恒并“时时”存在的。它构成了常常被死亡、动迁和无休止的变化所折磨的人们日常生活的永久背景。一个澳大利亚人去打猎时,会极力模仿“原初狩猎者”的行为,以致感到完全与他融为一体,能够企及他那更为强有力的本体。之后,当这个澳大利亚人脱离那种原始而深沉的精神体验时,他害怕死亡命运的势力会将自己吞没,使他和他所做的一切归于虚无。这也是古人的体验。只有当他们在宗教仪式中效法神灵而抛弃世俗生活中孤独脆弱的个性时,他们才真正存在着。当他们不再仅仅是他们自己,而是再现他人的姿态时,其人性便达到圆满。 人类是极具模仿能力的。 8我们常常努力对自身的天性加以改进,使其接近于一种理想状态。即便是在当下,我们已然遗弃了永恒哲学,一些人仍盲目地追随时尚的指引,甚至粗暴地对待他们的面容和身形,以迎合对于美丽的流行评判标准。对名人的狂热崇拜说明,我们仍然敬畏那些“超人”形象。有时候,人们竭尽全力观察他们的偶像,在偶像面前体验到一种心醉神迷的提升感。他们模仿偶像的衣着和行为举止。似乎人类天生即趋向于原型和典范。轴心时代的贤哲们将这种灵性发展成更为可信的形式,教导人们探寻内心深处理想的、原型的自我。 轴心时代并非完美。其主要缺点是对女性漠不关心。轴心精神大多在城市环境中产生,由军事力量和富于掠夺性的商业活动所支配,妇女在此则逐渐失去了其在乡村经济中曾经享有的地位。轴心时代的贤哲中没有女性。即使当妇女被允许在新的宗教信仰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时候,她们也通常是被边缘化的。并非轴心时代的贤哲们憎恶女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是没有注意到她们。当贤哲们论及 “伟大的或觉醒的人类”时,他们并非意指“男人和女人”——虽然如若受到责问,他们中的大多数也许会承认,女性同样有资格获得解脱。 由于女性问题并不涉及轴心时代的本质,我认为继续讨论这一话题有些离题。每当我试图陈述这个问题,似乎都显得很生硬。我觉得应当对它进行专门研究。轴心时代的贤哲们并非像教会中某些神父那样,彻头彻尾地厌恶女人。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人,全神贯注于男人们富有挑衅性的行为,以致很少认真考虑有关女性的问题。我们不能刻板地遵从轴心时代的改革家;的确,这样做会从根本上违背轴心时代的精神要旨 ——它强调,盲目遵从会将人们限制在一种自卑和不成熟的自我当中。我们所能做的是,将轴心时代普遍关切的理念延展到包括女性在内的每一个人。当我们尝试对轴心时代的见解进行再创造时,必须重视现代社会中的最佳理念。 各个轴心民族并非遵循了同样的道路,而是沿着各自的轨迹前进。他们有时获得了在轴心时代完全值得称道的洞见,而后却又放弃了。印度人始终引领着轴心时代前进的步伐。以色列的先知、祭司和历史学家零零星星、断断续续地接近理想,直到公元前 6世纪被放逐巴比伦,经历了短暂而激烈的发挥其非凡创造力的时期。中国缓慢渐进地发展着,直到公元前6世纪晚期,孔子首先发扬了完满的轴心精神。希腊人从一开始便走向与其他民族全然不同的道路。 雅斯贝斯认为,轴心时代在各个地区发生的时间实际上比人们从前料想的更为接近。他的意思是说,例如佛陀、老子、孔子、墨子和琐罗亚斯德,都几乎生活在同一时代。现代的学术成果修正了这种年代测定。目前可以肯定的是,琐罗亚斯德并非生活在公元前 6世纪,而是早得多。要想确切地注明这些社会运动所发生的时间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在印度,当地很少有人对历史感兴趣,并尝试保存确切的年代学档案资料。现在,多数印度学研究者一致认为,佛陀生活的年代比人们从前料想的晚了整整一个世纪。而正如雅斯贝斯所假设的,道家的圣人老子并非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他不是与孔子和墨子同时代的人,而几乎被确认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我在试图追踪最新的学术争论,但目前很多这类日期都只不过是推测,而且可能永远也不会确定无疑地为人们所知。 然而,尽管我们面临着重重困难,轴心时代的总体发展状况确实使我们洞察到这一重要典范时期精神演进的历程。我们将循着这种年代学的顺序,依次说明四类轴心民族的发展进程,注视着一种新的见解逐渐生根、发展壮大直至达到高潮,并最终在公元前 3世纪末期慢慢逝去。然而,这并不是故事的终结。轴心时代的先行者们已经为他人奠定了发展基础。每一代人都可以设法使这些原初的洞见适用于他们自身的特殊境况,而这应是我们当下的任务。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饮用水除砷技术和材料取得重大突破
redtree 2017-1-22 21:54
饮用水除砷技术和材料取得重大突破 作者:王卉 来源: 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1/22 16:13:29 日前,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国际认证机构(NSF International)在中美两国三地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对一项能有效消除饮水中砷污染装置微鼻水过滤器的认证,这项技术和材料将水砷浓度降低至美国环保署(EP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设定的健康标准以下。 这一技术突破,使全球含砷饮用水及含砷工业废水中彻底消除砷成为可能。 这是25年以来,第一个通过此项认证的技术和产品。 “这是对中国医科大学和美国夏威夷大学合作历时十多年的研究成果的最好肯定,对于全球超过两亿还在饮用高砷水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好消息。” 中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所长、环境与慢性病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儿基会砷中毒领域顾问孙贵范表示。 “NSF这种认证甚至可以说是很严酷。”微鼻滤料的创始人、夏威夷大学教授董良杰对《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说,NSF认证历时一年,在各地现场测试就耗时半年。不仅经过同行评议、权威机构认证,也是各地问题的现场解决,可重复,而且能够实地产业化。 凸显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医科大学教授郑全美,这些年专注于地方性砷、氟中毒的发病及临床防治工作,她在一些砷中毒病区调查时发现,由于长期饮用砷含量较高的地下水,一些村民的身体已经出现初步病状,但他们自己并不知情。 “这已经是癌症症状了,严重的,整个内脏也该有癌变了。”指着发布会现场展示的一些严重砷中毒患者的图片,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孙殿军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但对于砷中毒,当前并没有特效药,他告诉记者。 上世纪90年代,孟加拉国爆发全国性因饮用地下水造成的慢性砷中毒。当消息在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后,引起全世界的惊骇。在印度、我国大陆和台湾、智利和其他国家也陆续发现砷中毒病区和污染区。 此后,砷的深度处理技术和产品研发是多年来全球科学家研究的一项重点课题。 砷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类金属元素,主要与含硫的岩石和矿物结合。在某些特殊地质、地貌、气候和水文条件下,含砷矿物发生溶解,将砷元素释放进入地下含水层,导致地下饮用水的天然砷污染。 工业生产尤其是有色金属矿山开采和冶炼造成的砷污染是人体暴露砷的另一主要途径。 孙贵范介绍,几乎所有砷污染均来源于打井抽取地下水作为饮用水而发生。依据水砷浓度的不同,人们会在暴露短短几个月乃至长达数年不等的时间里出现明显中毒症状。损害可累及多器官和系统。 国际癌症组织(IARC)将无机砷列为人类第一类致癌物,美国毒物和疾病登记署(ATSDR)一直将砷列为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品毒物的首位。 十年磨一剑 工业对含砷废水的处理标准是不超过0.5毫克/升,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设定公共饮用水的最高砷允许浓度每升不超过0.01毫克。 在美国几个大型课题的支持下,2006年,砷吸附技术和材料在夏威夷大学被董良杰团队初步研发成功,当时主要针对美国工业的砷排放。 中国有那么多砷污染地区,能否把材料进一步研发,用到天然地下水砷污染造成的饮用水的除砷,而不只是针对工业。2006年,董良杰携带专利回国,寻找合作者,卫生部向他推荐了孙贵范,合作就此开始。 “我们俩是学科交叉。董良杰团队研发材料,在实验室先测试,我的团队拿着他们研发的材料到全国砷中毒现场的老百姓家去验证。”孙贵范对《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说。2006年做到2015年,恰恰十年。经无数次反复修改材料的配方和制备条件,终于获得成功。 孙贵范团队研究全国砷中毒问题近20年,有全国50万口井水的检测资料,2013年美国《科学》杂志就他在砷污染方面的研究曾发表封面文章。 此次NSF认证的这一技术和材料,经过孙贵范团队在我国山西、内蒙、甘肃、云南、湖南等多省区砷中毒病区和污染区现场验证。 孙贵范发现,该材料克服了不同地质条件和不同水质化学元素组成的影响,在各种实际砷污染现场均获得高效吸附不同价态砷的效果,且不造成二次污染。当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时,该材料不但吸附砷,还可高效吸附铅、汞、镉等重金属。 同时该材料使用简便、实用,不耗能、不用电,也不用压力和化学的方式。更为彻底和有效。 饮用水安全行在路上 中国是全世界关于地方病砷中毒的一个比较大的病区,孙殿军介绍,这些年中国政府对此问题很重视,主要措施是寻找低砷水源,搞改水工程,在“十二五”期间在砷中毒地区此类改水工程基本全覆盖,造价非常大。 “此技术对消除重金属对我国饮用水的影响是一个有力补充,尤其是对我国偏远地区,缺乏低砷水源的地区,不适合建集中供水的地区。它不仅除砷,也有其他作用,应该推广。” 孙殿军说。 NSF主任Rick Andrew提醒,如果消费者使用井水,在一个有资质的实验室检测水中砷浓度是非常重要的。在所在省市县的环境质量部门或供水系统的市政部门有具有检测资质的实验室名单。 一方面地方老百姓需要认识到砷中毒的健康危害,另一方面,孙殿军也希望产品价格能便宜些,以更为老百姓所接受。 微陶重金属过滤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苏州纳米科学城,这个汇聚国家和国际纳米科技的发展基地完成了微鼻产品的商业化。同样采用该技术和材料的美的相关产品也已经面市,此次NSF认证,就是采用了微陶公司和美的公司的相关过滤产品。 上海某公司项目经理王健,刚从一知名国际大公司辞职投入净水行业,“特别是有了孩子后,更有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希望为水环境的改善做点事情。”除了采纳这一经过NSF认证的材料和技术,他也自信公司产品能配合饮水方式的新设计而独树一帜。
个人分类: 生活与健康|19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重大突破的预印本获得了八千多次浏览
热度 24 gaoshannankai 2017-1-16 21:40
公布 南开大学 一项 重大突破 请各位验证(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1007380.html 2016-10-06,我们把它放到了冷泉港预印本网站上 《TwonovellncRNAsdiscoveredinhumanmitochondrialDNAusingPacBiofull-lengthtranscriptomedata》 http://biorxiv.org/content/early/2016/10/06/079517 到今天一看,8000多次浏览,1151次全文下载,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这篇文章彻底改变了科学界自1981年来对线粒体的一些基本观点,特别是给出来过去一直没有 搞清楚的机制,精准的阐明线粒体转录本自原始本到成熟本的处理过程,提示各位研究者,线粒体 的重要性被大大低估了。 通过预印本,我们传播了新知识,纠正了错误认识,特别是澳大利亚一个组cell的一项工作, 这项工作基本都是错误的,具有极大的误导性,被我们一炮打死。 通过email,我们也解答了很多国内外老师同学对全长转录组和线粒体新发现的一些疑问, 希望他们进一步了解我们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入研究我们发现的新基因的功能。 文章最大遗憾是,ND5和ND6以及他们的反向互补基因的转录本都没有拿到全长序列。 科学网上,讲首发权最多的刘立老师,其次估计能算我一个了,我在此前博文多次预言到, 未来世界 发展的两条主线-你我都能看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861742.html 未来世界的两条主线,一句话来形容就是: 文明的冲突和中美全面争霸, 前者是国际安全领域, 后者是经济与科技领域。随着,我们国家科技进一步发展,国际首发权和话语权,将越来越重要。 数理化领域,国际上承认的预印本网站是康奈尔大学的那个;生命科学领域则是冷泉港这个, 我在科学网多次传播类似ORCID,researchgate以及预印本的这些信息,纠正了很多老师的错误概念。 大家切记,这两个预印本网站各有侧重,一定不要乱投。 另外,各位老师,特别是没有太多前期发表文章经验的老师,一定不要去挂预印本,预印本是 双刃剑,不仅能帮你传播正确的知识,也能让你的错误传播到世界各地。大家应该牢记中国某个大牛 要测恐龙基因组的笑话,让全体中国科研工作者蒙羞。 强烈反对,不负责任地把没有90%以上把握的文章挂到预印本上。 中国学者要自律,谁要去预印本网站胡搞,放一些狗屁不通的文章, 我们全体科研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清理门户,把他搞臭。 这里给中科院预印本网站提一个小小建议,能做到国际一流的,不在乎期刊IF的稿子才会挂预印本, 那么肯定是首选国际预印本网站。中科院预印本如何做出特色,还请贵网站好好思考一下, 我个人建议要注重发挥出自己的特色,不是简单模仿一下国际预印本 1.对于预印本的文章,增设推荐人,在稿子下,放1-2个本领域知名度较高专家的评语; 2.建立预印本与国内sci或核心期刊的绿色通道,每年选取一定数量的稿件,直接出版。
4546 次阅读|34 个评论
以后有越来越多的期刊鼓励一稿多发
热度 9 gaoshannankai 2017-1-13 13:31
我在科学网多次和大家解释,一稿多投多发不是学术不端, 可是还有很多老师被少数狗屁不懂的人欺骗,搞不清楚。 这年代骗子太多太狡猾,一定要跟着八路走啊,不要上鬼子汉奸的当。 一稿多投 是否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高山 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997297.html 我经常接到一系列此类期刊的邀请,说自己某一篇文章被选入xx, 让我整理一下,用通俗的话解释解释,再发表一次。所以,我预测啊,随着 期刊越来越多,高质量稿源枯竭,会有越来越多的期刊邀请稿子比较好的 作者一稿多发。 我们这项工作还是比较重要的,他首次在国际上提出,用全长转录组研究 动物线粒体的转录,可以得到原始体到前体的全部序列,为进一步理解线粒体转录, 行使功能和理解进化,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文章主要作者来自南开大学动物系, 包括多名老师与研究生,合作方是中医药大学。 通过这一方法,我们破解了主要模式生物的线粒体基因组转录(成果没有发表), 其中包括 公布 南开大学 一项 重大突破 请各位验证(一)-高山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07017do=blogid=1007380cid=4670400 DearDr.Gao, Yourrecentpaper“PacBiofull-lengthtranscriptomeprofilingofinsectmitochondrialgeneexpression”(publishedin“RNABiol.201613(9):820-825”)hasbeenselectedtobefeaturedinournextissueof WorldBiomedicalFrontiers ,becauseofitsinnovationandpotentialforsignificantimpact. Researchresultswithsignificantpotentialtoimprovehealth–ortotreatorpreventdisease–oftendeserveanimmediateleapontothe“frontpage”.However,scientificbreakthroughsdon'talwaysmakethefrontpage–andsomedon'tmakeanypage!Wearetheplatformforyoutostandoutfromamong~100,000paperspublishedeachmonth,inordertoattractmoreattentionfromthepublicandpotentialinvestors. WorldBiomedicalFrontiers focusesoncutting-edgebiomedicalresearchfromaroundtheglobe.Ourwebsitereceivesmorethan10,000visitspermonthfromaninternationalaudienceofacademicandindustrialresearchersanddevelopers,providinggreateropportunityforyourresultstoberecognizedandappreciated. Ifyouacceptourinvitationtofeatureyourpaperonourwebsite,a $45processingfee willbecharged.Wewillthenposttheabstract/summaryofyourpaperinthelatest sectionof“Editors’Picks” withadditionalinformationfromyouhighlyrecommendedtofurtherexplainyournovelfindingsandconceptsinplainlanguage;photosand/orfiguresarewelcomed.Herearetwoexamples( 1 and 2 ). Inordertoreportbreakingpublicationsinatimelyfashion,pleasecontactuswithintwoweeksifyouwishyourpapertobefeaturedinournextissue. Sincerely, MichaelYang Editorof WorldBiomedicalFrontiers , NewYork,USA Phone:1-(917)426-1571 E-mails: editor@biomedfrontiers.org Website: http://biomedfrontiers.org
2716 次阅读|11 个评论
孟佳老师-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狠的审稿
热度 22 gaoshannankai 2016-12-3 17:55
孟老师讲,他的审稿回复非常狠,和我的比起来,我很不客气的告诉你 你那个审稿回复已经很客气了。但凡给我的审稿回复,就差一点就撕逼了。 早给你看看我的审稿回复,你就不用“跑马”了。 青椒21:早晨收到拒稿信,于是起床跑了组半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2469-1018233.html 好在现在不是哥白尼那个时代了,否则他们要弄死我。 所以,我只能把他们的评论 贴出来,让人民群众看看,是我自己装逼,还是确实国际权威对我进行打压。 文章我也贴出来,审稿大家也看了,与1981年开始的国际认同和教科书相违背都是他们说的, 将来实验证明我们是对的,那么我可以不可以作为证据说明是 重大突破 。 我为什么投低分的《NucleicAcidsResearch》,就是因为他们水平低,胆子大,敢说; 最怕CNS那些更层次的坏蛋,他们不送审,将来证明你成功了,他们就说,当时不是 认为你的结果不对,主要是你这些东西狗都知道,我们早就发现了,没有当回事,所以就不送审。 这些管用伎俩,我都把他们暴露出来,让人民群众监督,科研研究,必须坚持大鸣大放大字报, 防止少数人,小圈子坐庄,一定要走群众路线,让坏人没法得逞。 各位看客,大家从我博文里,对学术圈这些了解不少吧,涨姿势把?? 公布南开大学一项重大突破请各位验证(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1007380.html 我们这篇文章,实际上完全颠覆了在1981年以来人们对于线粒体基因组的认识, 基因组是分子生物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的核心和基础,我现在说这个有问题, 也是找死。1981年那篇文章是国际上这个领域的很多老大一起署名的 AndersonS,BankierAT,BarrellBG,deBruijnMHL,CoulsonAR,DrouinJ,EperonIC,NierlichDP,RoeBA,SangerF etal : Sequenceandorganizationofthehumanmitochondrialgenome . Nature 1981, 290 (5806):457-465. 教科书的内容也是根据这个来的,我现在要把他们全部修改。其实大部分内容没有发,只放了两个新基因。 其实,我们这项工作应该补充到nature子刊一级,因为不是首次注释线粒体基因组,所以只能是子刊, 但是,我怕不给送审,先找了个低分的《NucleicAcidsResearch》故意去暴露一下,因为越是高分的期刊, 编辑和审稿人越虚伪,一般不敢说不行,就是说大家不感兴趣,不送审,这样倒不好;我不如送个低分的, 这里的人水平低,不知天高地后,就好比中国这些狗屁专家,什么都敢说,我让他们暴露,反面证明我这个不是不重要,他们骂的越凶,越证明我这个还是有味道的。 三个审稿人是stronglyreject,大家看看 审稿人一 GaoandcolleagueshaveanalyzedpubliclyavailablePacBiodatafromRNAtoreconstructthemitochondrialtranscriptomefromtheMCF7humancellline.TheycomparethehumansequencetotheirpublishedmitochondrialtranscriptomefrominsectandclaimpresenceofnovelgenesMDL1andMDL1ASencodedbytheD-Loop. WhileIfeelanalysisofthelongreadsfrommitochondriacanelucidateopenquestionsinmitochondrialtranscription,andaddressesquestionsofinteresttomitochondrialbiologists,Idonotfeelthismanuscriptisyetreadyforpublicationinanyjournal. 大家请看最后一句,他讲的是Ifeel,都不敢说懂不懂,最后就说哪个期刊都不要给他发,可以想想 这个哥们已经快疯了,才说出这样的话,搞的编辑都不好意思了。我这人就不信邪,你能控所有期刊? 老子发国内核心,我还就不信你能一手遮天。 你看看多牛逼,这个人应该是线粒体的权威,如果我没有猜错,他就是参与了1981年国际上重大科研计划,线粒体基因组的其中一个人。 这个口气和我们中国的某些院士是一样的,我曾经也经常听到咱们中国的院士 爱教育我们,以后老子看到哪个小年轻再写“重大突破”和“奠定基础”,立马扔到垃圾箱。 Themanuscriptcouldbesubstantiallyimprovedbyadeeperunderstandingoftheextensiveliteratureinthefieldofhumanmitochondrialgenomicsandtranscription.Asis,theirpapershowsdatathatdirectlyconflictswithwell-establishedfactsofhumanmitochondrialbiology–withoutsufficientexplanationofpossibleartefactualreasonsforthediscrepancies.Giventhediscrepancieswithwell-establishedknowledgeinthefield,itisdifficulttoevaluatetheirboldclaims,whicharenotsupportedbyextensivenewevidence. 他讲的我的这些发现,与人类线粒体生物学基本知识相违背,也就是说,我很多基本的东西都不懂。 你既然说了,对于我们的大胆的claim无法评估,作为一个严谨的科研工作者,你应该说自己不懂, 或者没有这个能力,因此不给出任何有误导性的建议和评论。 2.Theintroductionfailstodiscussthebroadliteratureofmitochondrialtranscriptionandthevariousmethodsthathavebeenusedtoanalyzeandquantifytranscription,includingNanoString,qPCR,andmanyothermethods. 他讲我们三代测序得到的结果与以往所有的方法都不同,废话,这不是放屁么 Thepapertheyciteaboutthis“controversy”isthe1981originalannotationofthemolecule–whichhassincebeenstudiedbythousandsofresearchers. 他讲我们的发现与1981年以来成千上万的研究者发现的不同 审稿人二,暴露缺乏很多基本知识,我就不放了 审稿人三,看一眼,就不看了 Basedonmyinitialreadingofthepaper,myrecommendationwouldbetorejectit.Itmakessomeoutrageousclaimsgoingagainstalltheextensivedataonmitochondrialgeneexpressionpublishedinliterallyhundredsofstudies,yethaspreciouslittletosupporttheseclaims(andwhatithasseemsdeeplyflawed). 总体而言,完全都是依据教科书和1981年的论文打压我, 都他妈的一样,还叫创新么?有本事用实验证明我错了。我不是韩春雨,我随时准备和 挑衅者单挑,而且我喜欢一剑封喉,不是你封我,就是我封你。
5075 次阅读|47 个评论
公布南开大学一项重大突破请各位验证(一)
热度 84 gaoshannankai 2016-10-8 11:44
本来想过些天公布,但是一个网友很快就定位了我们提交的预印本。 大家可以直接到这里下载,还望给予引用 http://biorxiv.org/content/early/2016/10/06/079517 太可怕了,还好我这次就放了一点点发现,没有全部公开。 现在网上搜索太厉害了,特别是海外的google。 因此,我的很多东西都被海外一些强的实验室抢发了。 本想发中国期刊,爱一次国,把版面费留给中国,可惜报国无门啊, 谁给引见一下,咱们既不认识高俅,也不认识蔡京。 这次公开的内容,是有关线粒体,长非编码RNA,以及转录调控新机制。 我们用线粒体模型,把他们一网打尽。多余的废话我不讲,第一步 请广大生命科学科研人员检验,是不是假阳性,是不是真东西。 生命科学的复杂性使假阳性处处存在,欢迎大家从各个角度进行检验。如果是假阳性,错了,我不怕丢人,而且我会感谢指出我们错误的同行。 我们为了大家检验方便,特别提供了一个简单的pcr引物和实验流程, 大家用普通的pcr,花几十元找个本科生练手,就可以p出来。 但凡重要的基础重大理论突破,都必须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谁都能明白。 这一机制已经在人,大小鼠和昆虫(麻皮椿)中发现,应该是进化中得到的 更为广泛的机制,是跨物种的,我们做生物信息做出来的东西,是非常 可靠的,主要就是因为他是多个物种出现。 我们第一篇文章,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推翻了1981年nature建立的线粒体 基因转录模型,发现原本所有动物线粒体认为不转录的D-loop区域,都是 转录的,而且给出了全长序列,以及他在人类线粒体中表达量。 后续还发现他与肿瘤细胞的关系,已经申请专利。 人类线粒体参考序列大家都可以从NCBI上下载NC_012920 不过没有必要,我们把两条序列放到了附件里。下面是我们发现的转录新模式 大家有兴趣就根据附件3里面的引物,自己pcr搞一下,欢迎批评指正。 supplementary3.doc 从下图可以看出,整个线粒体正向转录为一条原始转录本(红色虚线),所谓的D-loop区域也是 原始转录本一部分,并且通过同样的切割机制切下来(红色大箭头)。 反向的转录本(绿色大箭头)比他稍微短一点,那些小箭头以后给大家解释。 两条转录本构成正负反馈机制,这个是以后要讲的。怀疑是DNA污染,DNA-RNA 嵌合体的同志,我们已经做了各种可能的排除,当然也希望你们用证据证明我们是错的。 请方舟子和各位打假的老师给予检验。 什么物种都可以做,你们实验室什么材料都可以做,不过我们只提供了人的引物,其他物种引物你们要自己设计。人,大小鼠,我们申请了专利,其他物种是贡献给国内同行的礼物,谁搞出来就是谁的。 如果我们确实做出重大发现,绝不借机搞垄断打压同行,我们吃到肉,让国内各位也能喝到汤。 这是我高山向来做人的准则,如果是假阳性,大家也不要骂我。嘿嘿 不过,各位老师,不要急于用我们的结果做功能,一来其调控机制比较复杂,我后续会介绍。 二来,现阶段我们要更广泛检验,以确保我们第一步结果是正确的,之所以不急于发表哪个期刊, 先放到网上,除了怕审稿剽窃,更重要是想通过更广泛的检验,确保每一步是对的。 否则发表出去,会误导很多人,影响我们中国学者形象。因此,各位检验过的老师同学,可以 告诉我名字,如果来得及,我会在发表文章致谢中,标注。 最后,感谢科学网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更感谢各位网友的长期支持。
16289 次阅读|145 个评论
[转载]我国秸秆制乙醇技术获重大突破
redtree 2014-8-10 09:48
我国秸秆制乙醇技术获重大突破 作者:袁于飞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4-8-10 8:48:08 本报北京8月9日电 记者袁于飞 日前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获悉,该公司研发团队历时7年攻关纤维素制乙醇生产技术获得突破,创新性地开发了适用于玉米秸秆等多种原料,形成全套纤维素制乙醇的生产技术。 据统计,我国每年可收集秸秆总量约7亿吨,除去用于造纸、饲料、造肥还田及收集损失外,按剩余20%秸秆计,每年约有1.4亿吨秸秆可用于生产乙醇,按照5吨秸秆产1吨乙醇,年产量可达到2800万吨。开发利用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生产燃料乙醇,以1吨秸秆净收入200元计算,每年还可为农民增收280亿元。 据介绍,我国于2001年开始试点使用燃料乙醇,现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和应用国。中国石化在2007年组建了纤维素制乙醇技术研发团队,对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并对全套关键技术进行集成。2013年底,中石化技术团队完成年产5万吨纤维素制乙醇工艺包开发,可为万吨级示范装置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原标题:《我国秸秆制乙醇技术获重大突破》)
个人分类: 能源信息|10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证候指数简介与证候关键科学问题的重大突破
热度 1 zhj71626 2014-5-21 20:30
证候指数简介与证候关键科学问题的重大突破 赵宏杰(吉林市中医院 吉林吉林 132011). 关键词:证候指数;关键科学问题;证候;重大突破;评价 摘要:国家、中医药学科需要取得证候关键科学问题重大突破。笔者提出证候指数方法自认为取得了证候关键科学问题的重大突破,寻求评价、确认、推广。 证候研究是中医学现代研究的重要方向。证候现代研究有若干关键科学问题,其中证候客观化、证候微观化、证候生物学基础、证候量化、证候疗效评价等问题,都涉及了中医学如何利用现代医学生物学和现代科技发展自己的问题。各种总结认为相关的研究项目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但是没有提关键科学问题取得重大突破。 笔者提出的证候指数,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综合评价方法和综合指数方法,综合利用证候传统四诊信息和现代医学生物学理化指标,并且可以形成无量纲的数量化表达,从方法学上实现了证候关键科学问题的重大突破。 为了宣传和推广,所以写成此文,寻求质疑、批评、讨论、合作、支持。 1.国家、中医药学科需要重大突破;权威推动可以大幅提高推广效率 1.1国家、中医药学科需要重大突破 如同近30年的国内各个学科一样,中医科研人员在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兢兢业业殚思极虑;因为前些年的投入严重不足,大家的努力比其它学科还要多几倍。中医学现代研究不仅仅是中医人在做,近年来973计划等项目的资料显示国内多个高等院校、许多现代科技学科的众多学者参与了中医药的研究;这也是取得各种重要进展的重要因素。 习近平主席去年会见WHO总干事陈冯富珍时说要促进中西医结合。习主席说中国将迎难而上,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等问题,习近平版的医改中西医结合依然要发挥重要作用(可参看陈竺的讲话)。 一方面2015年的973计划指南中医理论专项的数目减少了;另一方面2014年全国政协委员吕爱平指出:“目前,传统中医药服务能力没有充分发挥,中医药临床服务能力在全国总体健康服务的比例有逐渐下降趋势,我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合作、融合的特色和优势没有凸显。” 所以说国家、中医药学科都需要证候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证候指数研究的深入开展和推广可以很好的促进上述问题的解决,在此恳请各位重视证候指数研究。 1.2权威推动可以大幅提高推广效率 中医学现代研究是学科交叉研究,而且由于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体系的差别、跨度大;其顺利开展的困难也更大。 笔者研究过程中的体会,一是得到评价的困难大,同时熟悉中医学和现代科技的学者极少,表现为对我的研究虽然基本上没有质疑,但是说赞同也非常困难;二是组建研究团队的困难大,中医学现代研究的队伍仍然不多,评价的困难大幅增加了组建研究团队的困难。笔者的证候指数研究在2010年和2012年两次获得国际学术会议邀请会议演讲的情况下仍然很难找到合作者,就是例子。 中医界的情况是学术权威推动的研究方向(包括基金指南支持的方向)非常容易得到追捧。因此我期待大家能够认可并且推动学术权威认可证候指数的研究,以便在国内推广的快几倍几十倍。 2.证候指数方法简介 证候指数的理论基础较多涉及证候模型观、黑箱理论(目前应用层面可以用隐函数解决,张连文等有研究)和王永炎院士证候概念中的内实外虚、多维界面。 四诊合参是中医证候分析的经典方法,四诊信息是多属性信息,或称多维信息;合参是多属性信息处理方法,合参得出的结果即证候类型。传统中医的做法中四诊信息的望闻问切获得的,合参用法是属性数学的方法(有的也称为圆机活法)。证候指数做法中,四诊信息包括了传统的望闻问切信息和理化检测指标:影像学指标、功能检测指标、生化指标、病理指标等;合参的用法采用现代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多属性综合评价、多属性整合判断、多指标评价这样的方法。合参得出的结果即包括证候类型也包括证候类型的具体量化数值。 综合评价法(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是指运用多个指标对多个标的进行评价的方法,称为多变量综合评价方法,或简称综合评价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如不同国家经济实力,不同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小康生活水平达标进程,企业经济效益评价等,都可以应用这种方法。 建立证候指数:搜集若干M疾病N证候疾病、证候诊断和理化指标的临床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基于四诊信息、理化指标的证候综合评价,给出评价的具体数值结果;这个结果我们称之为证候指数。根据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我们就可以对新的M疾病N证候的理化指标资料,进行证候指数的计算评价,得到证候类型和量化的数值。 3.证候指数方法的价值 证候指数方法差不多可以同时实现证候客观化、证候微观化、证候生物学基础、证候量化、证候疗效评价等问题在临床应用层面的解决。 3.1完整保存和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具备整体、动态、联系、协调的原则和方法,能够反应中医优势和特点。) 3.2实现了指标的客观化,吸收了证本质研究和证候理化指标相关性研究的成果,包容性强大,能够及时吸收传统证候研究和现代医学研究的进展; 3.3 与结局指标比,可以让患者和医生及时的看到变化,与量表指标比,适用面更广; 3.4过去有学者用证候积分,但是对于向其他学科和全社会介绍中医,展示中医的科学内涵,指数这个概念价值极大,因为指数概念与非线性,周期波动性、隐函数,复杂系统,信息这些概念的关联度远远高于积分这个概念; 3.5 对于基层单位和简便化需要高的地方和时刻、危机时刻有意义;有利于观察体内多层次、多环节之间的互动关系。 4.结语 习主席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落实到中医科研上,应该包括学术自信。中国人提出了中医学现代研究的课题,中国人应该能够评价这个课题是否取得重大突破了。我们不至于把这个评价权交给西方人吧。 还有就是怎样及时评价的问题了。 更多文章请登录cnki、万方检索赵宏杰吉林市中医院。 参考文献: 黎明全;赵宏杰;王洪峰;创立证候指数、证候替代指标的方法及方法学基础.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2010-07-01 张学斌;赵宏杰.证候指数证候替代指标方法对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关键突破性作用简介.中医临床研究杂志;2014-2: 作者简介:赵宏杰( 1971-),男,吉林吉林人,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学和证候现代研究方法学、中医理论及临床研究。
个人分类: 证候指数.证候替代指标|160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研究进展----Nature重大突破:最详细遗传图谱
热度 1 xupeiyang 2011-7-22 14:53
由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组完成了世界上最详细的遗传图谱,这张遗传图谱精确的绘制了来自母本卵子和父本精子中的遗传物质的位置。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杂志上,另外一组研究成果也公布在了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全文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1-7/2011721174658941.htm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143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文信息处理正酝酿重大突破
热度 2 geneculture 2011-6-3 11:28
附件 : 我们已经进入 以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海量信息时代 。一个与此相关的 严峻事实是,数字信息有效利用 已成为制约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 全局性瓶颈 问题。 语言信息处理无可避免地成为信息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的一个新的战略制高点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将促进“以 图像 和 自然语言理解 为基础的‘以人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发展 , 推动多领域的创新”。目前,我们正处于 两个基本背景之中 : 第一,以 Google 为典型代表的基于信息 \ 知识处理的国际公司的崛起,正在形成比微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商业垄断以及对信息 \ 知识有效利用的持续性、战略性控制; 另一方面,经过长期的研究积累与技术沉淀,中文信息处理正处于酝酿重大突破的前夜。 中文信息处理领域能否并且如何抓住这个新的历史机遇,迎接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优良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将是在这个领域中辛勤耕耘着的我国科技工作者必须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 http://nlp.csai.tsinghua.edu.cn/site2/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6:frontpagecatid=34:frontpage-articlesItemid=54lang=zh
2084 次阅读|8 个评论
死刑适用有可能面临重大突破——新八条出炉
zhouguojun 2011-5-14 09:08
昨晚看网络新闻,其中备受关注的“药家鑫案”又有新的进展,因时间仓促,草草拟就两句,似未到位。故重新再读,新闻表述为药家鑫4月22日的一审判决——死刑,不服,于5月5月提起上诉。 “上诉状显示,药家鑫上诉理由具体为: 第一,原判决对“犯罪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罪行极其严重”认为定性不当。原因是“案发在车辆少和行人少的郊区路上;路灯暗,光线不如白天的好,药家鑫高度近似眼神不好;杀张妙身上的部位比较乱,药本人也不知道杀了多少刀,致命仅有一刀,是激情和瞬间作案;是由平时的抑郁和压力所致。 第二,西安中院认可了药家鑫的自首情节,却未按自首减轻判罚。 第三,药家鑫是初犯、偶犯,父母又进行积极地赔偿。 第四,根据国家目前针对死刑的慎重态度,认为中院量刑过重。” 从以上上诉理由可得出刑法有关死刑适用的如下潜在结论: 第一条:在“路灯暗,光线不如白天的好”的地方杀人可不偿命; 第二条:“高度近视(原报道“似”应为笔误)眼神不好”杀人可不偿命; 第三条:捅杀“不致命的部位无论多少刀”致死可不偿命; 第四条:在“致命部位只捅杀一刀”可不偿命; 第五条:“激情杀人”可不偿命; 第六条:“瞬间杀人”可不偿命; 第七条:“抑郁杀人”可不偿命; 第八条:“压力杀人可不偿命”。
个人分类: 有感而发|24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普通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为何至今仍无汉语及中文应有的适当地位?
热度 1 geneculture 2011-4-29 02:45
实践方面,同英美等国的英语教学和英文信息处理相比较,汉语教学和中文信息处理两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缺乏应有的足够先进的普通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含:计算语言和程序语言)或形式信息学理论指导。 理论方面,西方的普通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含:计算语言和程序语言)或形式信息学均缺乏基于汉语或以汉语为例的基础性研究突破——至少学界主流在普通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领域仍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重大突破。 附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696do=blogid=35167 张小平 :华人的语言劣势(不能不转贴并评论) 已有 1293 次阅读 2008-8-15 11:21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 推荐到群组 邹晓辉原贴: 十几亿华人在自然语言和程序语言两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我们知道,从结构语言学到形式语言学乃至到计算机程序语言与计算语言学,都是基于西方语言(尤其是英语)的实际情形和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几乎没有考虑汉语及中文的实际情形和需要。我认为,这样的语言学和信息学的基础地位对广大华人是非常不利的。 试问:十几亿华人在人际交流的自然语言和人机沟通的程序语言两方面处于不利地位,从何而谈在文化、教育、科技、经济、政治乃至宗教等问题上的平等? 试问:印度可全民学英语且能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甚至可大批量地学习计算机程序语言且也能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中国的广大民众可能像印度人那样吗? 试问:按照现在这种汉语理论和语法及其中信息处理技术发展水平,究竟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可能设计并制造出具有足够智力的高质量的全自动翻译系统? 如果这三个最基本的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么,就不可能谈在教育和科技上的全面赶超。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如不打破这个“恶性循环”中国在赶超问题上就很难有真正的出路。 本博主评论:这是一个很现实而又棘手的问题,我在想,凡事都会有利有弊,难道在这件事上就只有弊而没有利?中国现在的发展很快,但是我却感觉到瓶颈已经就在眼前了,其中,语言就是一个大的要素,在这件事上,需要全国人民集思广益,现在看来只能希望多出几个李阳,把全国人民的英语水平给弄上去,毕竟人家日本韩国也处在同样的不利地位,但是却上去了。 geneculture 2011-4-29 02:32 本人不同意采用博主仅仅从不利因素这方面所概括的“华人的语言劣势”这样的说法。 因为, 首先,有利与不利是相辅相成的,不能以偏概全。 第二,本人指出至今“这样的语言学和信息学的基础地位对广大华人是非常不利的”旨在提醒本国这两方面的研究人员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即:西方普通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含:计算语言和程序语言)或形式信息学两个方面均缺乏基于汉语或以汉语为例的基础性研究突破。具体涉及或影响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现在我国的大学和中小学乃至幼儿园虽然都在学英语,但是,国人还是必须要学汉语(含:文言和白话以及现代汉语)的,然而,大家的母语到底学得怎么样呢?暂且不说各自的外语学得怎么样,暂且也不说外国人的汉语又学得怎么样。另一方面,各方面都需要计算机编程和计算机辅助,在信息时代的国人又有多少人能够精通基于英语的编程语言呢?暂且也不说究竟又有多少人可直接采用基于英语的各种程序语言而编写软件。 最后,必须指出:同国外的英语教学和英文信息处理两方面相比较,现在的汉语教学和中文信息处理两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 geneculture 2008-12-25 10:43 日常语言(口语)好学;但是,哲学和前沿科学的许多内容(书面语)就不好学。例如:本体、存在、此在、理解,几个词就是专家也很难解释或翻译的令人满意。 博主 张小平 回复:听说过译不准原理:) geneculture 2008-12-9 06:20 感谢张小平,感谢各位! geneculture 2008-12-9 06:18 首先,我要感谢张小平先生!因为,如果没有他关注并转载我2007-4-28 在奇迹论坛首页 - 信息科学(前沿学术问题探讨专栏)贴出的关于“十几亿华人在自然语言和程序语言两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帖,那么,也就不会有以上各位在这里一起热烈地谈论上述这番话题。 接下来,我要感谢各位先生和女士!因为,看到大家都关心这个很现实而又棘手的问题,我很欣慰。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把它讨论的再深入些!因为,我认为至少可从实用(自然人与计算机以及人机协作的英语学习、理解和使用)和实证(自然人与计算机以及人机协作的语言学理论)两个方面来继续展开这个话题。 附录1: 可以说,英语及其理论的形式化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形成,相比之下,而汉语及其理论的形式化却姗姗来迟(至今仍没有获得根本性突破的其他先例)。这不仅严重地制约着汉语及其理论的发展,而且,也延缓了中西语言形式化体系乃至完整的形式信息理论的形成。 http://qkxue.com/bbs/viewthread.php?tid=812extra=page%3D1 附录2: 类似于粒子物理学的微观语言学(micro-linguistics)不仅对“实证”(自然人与计算机以及人机协作的语言学理论)有效,而且,对“实用”(自然人与计算机以及人机协作的英语学习、理解和使用)也相当有效。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50331 博主 张小平 回复:我倒是没想到汉语形式化的问题,我只是想到自然语言这个劣势,您的想法有价值。
个人分类: 语言学基础研究|1812 次阅读|1 个评论
祝贺夏宁邵教授团队戊型肝炎疫苗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xupeiyang 2010-9-1 10:03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8/236902.shtm 我国戊型肝炎疫苗研制取得重大突破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0)61030-6/abstract The Lancet, Early Online Publication, 23 August 2010 doi:10.1016/S0140-6736(10)61030-6 Cite or Link Using DOI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recombinant hepatitis E vaccine in healthy adults: a large-scale,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Original Text Feng-Cai Zhu MSc a , Prof Jun Zhang MD b , Xue-Feng Zhang MSc a , Cheng Zhou MD c , Zhong-Ze Wang MD d , Shou-Jie Huang MD b , Hua Wang MD a , Chang-Lin Yang BSc d , Han-Min Jiang BSc d , Jia-Ping Cai BSc d , Yi-Jun Wang BSc d , Xing Ai MSc a , Yue-Mei Hu MD a , Quan Tang MD a , Xin Yao MSc c , Qiang Yan MSc b , Yang-Ling Xian BSc e , Prof Ting Wu PhD b , Yi-Min Li MD e , Prof Ji Miao PhD b , Prof Mun-Hon Ng PhD b , Prof James Wai-Kuo Shih PhD b , Prof, Dr Ning-Shao Xia MD b http://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1014845 Clinical Trial of Recombinant Hepatitis E Vaccine This study has been completed.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8138 夏宁邵教授研究论文被引用情况
个人分类: 科学名人|361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