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体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Unpublished data:short-term effect of DR and Exercise
elric1986 2013-7-26 03:48
………………………………………… 《趣味帖》欢迎大家灌水!! ………………………………………… 关键词: 短期效果,节食,健身,体重,体温,体检各项指标,健康寿命... 背景介绍: 本人加入农学院附近的Stadium健身俱乐部已有250多天,健身次数大约为每周4次(周一~三,周五),每次约1.5-2.5小时(有记录,数据待处理),周四晚有时游泳(还未routine化)。健身计划主要是跑步15min,速度8-10-12km/h,每5min加速一次,热身运动后压压腿,跑步之前之后均测体重(差别在0.2-0.4kg);接着是常规力量练习:胸前平推、夹胸、肩上举,胸前平拉、哑铃等,每项每组10-15个,慢速,共做3组;之后练习腹肌15-30min(若不参加课程的话,参加操课的话,去上腹肌练习课程)。根据每天晚上的操课(有教练),选择性参加,我喜欢周一、三、五的拳击操,拳击操完后接着腹肌30min;周二晚上的动感单车1h,很有感,加上强劲的节奏音乐,爽歪歪了(骑完后一般体重立马降0.5-1kg)。 另一项是节食,一般来说减少日常摄入量至吃饱的70-80%即可,但要加强蔬菜水果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减少碳水化合物比重。由于我很少关注calorie的摄入量,因为overwhelming的有关节食的研究表明节食带来很多好处的关键不在卡路里的减少(我们实验室也有相关研究,哈哈),而在于相关的营养元素和食物的组成有关,components of diet,比如蛋白质(有个每日摄入的最低标准,我忘了回头补充)。 我个人的做法是每周末做好饭菜保存冰箱,提供下周一二三的午饭,周四周五面包三明治或者pancake,加鸡蛋和肉。蔬菜常吃西兰花,豆角,西红柿,蘑菇,黄瓜等;水果有最爱的苹果和香蕉,橙子还有猕猴桃等;坚果一定不要忘了,有花生,开心果(Aldi便宜),Pine nut松仁,核桃和腰果等;其他的如饮料基本不喝soft drinks可乐什么的,绝大多数只喝小黑狮子超市的2L一瓶的矿泉水,便宜实惠,加上偶尔的啤酒或红酒。关于冰箱保存食物好不好,暂不讨论了,尽量不要放了时间长了为好,我还是有点懒。 当然,要是有机会吃好的,我绝不心软,但也不会spoil myself吃到扶墙走 数据统计与分析: 因为这纯属个人兴趣爱好,所以只作简单的日常记录,包括早晨起床后的体温测量,健身前后的体重,日后俺如果有更多的personal medical care equipments,我将很有兴趣去尝试呢,比如血压计、测心跳的和血糖仪(打算买个试试)(之前有听到一个报告关于Quantified self,有兴趣者请google之)。数据输入excel保存,待日后查看和分析,用作比较。本人也在和健身房遇到的好朋友商量,可否参与进来,那样多有意思哈(据我观察,好多都是坚持了练习了很久的朋友,有男有女)~ 我的体重数据记录开始于办理健身卡后,也就是2012年10月28日;腋下体温记录开始时间不长,大概在参加了之前VIB组织的一个lifelong fitness and aging的报告后,也就是了解到quantified self后吧。 实验结果: 我将分别上传两个图,一个是体重记录(图1),另一个是体温记录(图2)。体重记录的图显示为每次去健身房锻炼前和完成所有练习后的体重,很有意思哦~大家请看,其实想减肥,只要坚持1-2月时间就可以瘦下来啦。我是去年9月份在国内呆了一个月,每天吃的好,体重上升飙到67.5kg,锻炼后立马降下来了。我得到的pattern和不久前报道的研究数据有相似之处(见图3),不过它的表明适度的节食10天之内体重就立马下降,然后平稳下来。感兴趣的请查阅文献Robertson and Mitchell, 2013, Benefits of short-term dietary restriction in mammals. 当然,我这个不是经过严格实验控制的,所以结果有variation也正常,同时也要注意每个人的情况也有所不同的哦! 本人身高约1.68m,BMI稳定在22左右吧,fit well~ 第二个图呢我的体温pattern,近期大概2个月的数据,还在继续测量中……哈哈,过段时间再更新。 会不会有人要问为什么测体温呢?第一简单易操作,第二体温的波动对个人健康有很好的indication,包括感冒发高烧或低烧啊,紧张啊等,还有其他的比如甲亢,哈哈~睡眠不好也会使早晨的体温有所改变的哦!参考 http://en.wikipedia.org/wiki/Human_body_temperature 。 需要提到的一点是:两个图分别出现一个拐点,那就是我去印度旅行回根特后生病发了个小高烧,15天旅行体重也下降了2kg,不过很快就恢复了正常,杠杠的。 最后再说一句题外话,本人enjoy it and make me feel good,也已习惯这样的健身强度和饮食调整。从大学也就是2004年开始就坚持跑步、力量练习和游泳了,强度不大。我不是要长大块子肌肉,健康更重要,特别是延缓衰老,同时还能降低患病风险。 祝大家生活健健康康,防衰老秘诀就是moderate dietary restriction和regular exercise,其实在古时的天朝就有啦,想想武当张三丰张真人也! 这才是我博士研究的老本行呢,下次继续谈论营养、衰老和疾病的问题,涉及到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和疾病生物学,如癌症、糖尿病等。
个人分类: 乐趣科普|34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医学会发表孕期体重指南
xuxiaxx 2011-11-3 09:15
孕妇体重增加多少才合适?美国医学研究院 29 日发布一份体重指南,总体原则是孕期体重超标者少增重,体重不足者多长肉。这是 1990 年以来,美国医学研究院首次就孕期体重发布全国性指导意见。 美国医学研究院特意声明,考虑到世界各地育龄妇女营养状况和妇产要求的差异,这份指南主要针对美国妇女。 美国医学研究院按照育龄妇女孕期体质指数( BMI ),从正常、超重、肥胖、体重不足 4 种情况,向孕妇提出合适的增重范围。体质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这一指数在 18.5 — 24.9 之间为正常,超过 25 为超重, 30 以上则数肥胖。 建议说,体重正常者孕期可增重 11.3 公斤— 15.8 公斤,超重者可增重 6.8 公斤— 11.3 公斤,肥胖者可增重 5.0 公斤— 9.0 公斤,而体重不达标者应增重 12.7 公斤— 18.1 公斤。 这份指南起草者之一、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安娜 西加—里兹说,对于孕妇孕前体重超标的女性来说,孕期并非减肥时机。 根据指南,为确保胎儿健康发育,在孕期第 4 个月—第 9 个月,超重和肥胖孕妇应该每周增重 0.5 磅(约 227 克);相比之下,体重正常或不足的孕妇的怀孕期间每周应增重 1 磅( 450 克)。 近 20 年来,美国民众肥胖率持续偏高,而这与育龄妇女和新生儿体重超标者比例上升也有一定关系。医学调查显示,超重新生儿今后体重超标的风险更大。 纽约蒙蒂菲奥里医学中心高危妊娠专家埃伦 兰兹伯格说:“孕妇不应该抱有为两个人吃饭的想法。如果你想要一个健康的婴儿,为母婴健康考虑,你应该吃得恰如其分。” 为此,这份指南呼吁美国民众和医疗机构注重孕期营养和锻炼事宜,建议医生和助产士关注孕妇的体重情况。 指南作者之一、产科专家伯特里克 卡塔拉诺说,孕期是最好教育期,“妇女怀孕时更容易接受有关体重问题的讨论,因为这也符合小宝宝的最佳利益。” 来源:健康报网
22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位博士生的致谢词(转自牡丹园BBS)
waterman84 2011-10-17 12:54
我从进入大学到博士毕业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过得浑浑愕额。十年前,我身高170c m,十年后,我身高还是170cm;十年前,我体重60kg,十年后,我体重还是60kg;十年前 ,我一无所有,十年后,我还是一无所有。十年前,我眼睛明亮、有神,十年后,摘掉眼 镜,我已看不清自己有多少个手指了;十年前,我声音洪亮、清澈,十年后,已经是慢性 咽喉炎,声音嘶哑;十年前,我踌躇满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十年后,我心如止水, 只求温饱;当然,我也得到了一些东西。十年前,我还是个农民的儿子,十年后,我成为 了一个博士;十年前,我只懂得砍柴、种田、割草、放牛,十年后,我已经成为了一个懂 机械、金融、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但如果您问我这十年最大的长进是什么,我将告诉您: 十年前,我十七,十年后,我二十七。 这十年中,我最渴望、最追求的是什么?是知识?不是。是美女?不是。而是钱。在 我的脑海里,钱就是那种一块、一毛的硬币,我曾无数次翻天覆地的把它们找出来,目的 就是去买一包方便面,吃一顿晚餐,而且找的时候不能太仔细了,太仔细了,下次就没有 了。有时候,当我不知道下顿饭在哪里的时候,我想要是天上能掉下点钱就好了,我抬起 头,只看到发黄的树叶正一片一片的落下来;我想要是能在地上捡点钱就好了,我低下头 ,只看见一些面包的包装纸以及一些插羊肉串的竹签。我从没见过天上掉过钱,也从没在 地上捡过钱,所以我不相信有神的存在,因此我没有信仰。 衷心感谢我的恩师对我的淳淳教诲和悉心关怀,在我博士三年里,他给予了我生活上 、学习上无微不至的关心。他也许是我十年大学生活里,唯一知道我名字的老师,也感谢 他在承担100多个学生的指导任务下还能给我精心的指导。恩师对我的指导和影响之大,怎 样言说都表达不尽,自己取得的点滴成绩无不凝聚着恩师的心血。恩师国际化的视野,前 沿而精髓的学术造诣,严谨勤奋的治学风格,都让我永志不忘,深刻影响着我日后的工作 和生活。 衷心感谢学院其他老师给予我的帮助。 衷心感谢各位同门师兄弟姐妹,感谢我们一起度过的苦难岁月。 衷心感谢我年迈的父母,我在这十年之中不忠不孝,没有让他们过上一天幸福的生活 。他们还不停的支持我,关心我,鼓励我。经常问我“缺钱吗?”所以我相信亲情。我从 不要他们的钱,我不想看到一百块钱,就想起几百个鸡蛋,几百担猪草,几千个红砖。 衷心感谢我的五个姐姐,是她们陪我度过快乐的童年。她们美丽纯真的少女时代唤起 了我对异性的尊重与渴求。她们在我求学的十年中,不停的给我打电话,询问我的身体, 生活,要我多吃点,给我寄钱,我也一直拒绝她们。这十年里,她们在广东的毛织厂、制 衣厂过着非人的岁月。我不想看到那种用血、肉、生命、青春换来的东西。十年前,她们 还是花一般的容颜,十年后,当她们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已经不相信她们就是我的姐姐了 。 最后,我要感谢与我相茹以沫的女友×××博士,我们以总共不到600元的月收入,在 上海和杭州这两个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生活了5年。这5年里,我没有给她买过像样的礼物, 而她却无数次在我青黄不接的日子里给我寄来她省吃俭用的钱,我才得以完成学业,所以 我相信爱情。我无法明白她以275元的月收入,居然还可以救济我,或许她那纤细、苗条的 身材就是最好的答案吧。 谨以此文献给千千万万的苦难中的学子! 我出生的时候是一个下雪的深夜,我的父亲在床边生了一堆柴火,我的母亲躺在四周 漏风的那间破屋角落的床上,咬紧牙关,生下了我。27年后,也是在一个下雪的深夜,我 完成了我的博士论文。当我打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我站起来,拉开窗帘,打开窗户,白 天还吵吵闹闹、喧嚣的世界变成一片洁白,让人顿感清净.
个人分类: 博士|17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Nature:肥胖和体重不足 基因对血压的影响 “智障”相关的新基因
genevalley 2011-10-7 23:39
(选自英国Nature杂志,2011年10月06日出版) 用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福山型肌营养不良”的希望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5288issue=7367 与“智障”相关的新基因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5299issue=7367 RNA异常剪接对血液疾病的影响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5301issue=7367 人卵细胞可将体细胞重新编程到多能状态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5303issue=7367 “老年性黄斑退化”的病因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5305issue=7367 布朗运动的彩色噪声谱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5310issue=7367 用光将纳米机械物体冷却到量子基态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5313issue=7367 封面故事: 严重肥胖和体重不足的病因可能互成镜像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5319issue=7367 基因对血压的影响 http://www.natureasia.com/ch/nature/updates/index.php?i=85322issue=7367 用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福山型肌营养不良”的希望 Nature 478 (7367) | doi:10.1038/nature10456 发表日期:11年10月6日 “福山型肌营养不良”是由一个移动基因元素(SVA反转录转座子)向fukutin基因的非编码区域的插 入引起的。Tatsushi Toda及其同事发现,这种插入会由于一个异常剪接事件(一种被称为“致病性外显子捕获”的情况)而将fukutin transcript截断。用反义寡核苷酸(它们能防止异常剪接)来处理肌营养不良小鼠模型的细胞或人类患者的细胞,可以恢复fukutin的功能。这些 结果对于表现出“SVA外显子捕获”的其他疾病也有参考意义。 与“智障”相关的新基因 Nature 478 (7367) | doi:10.1038/nature10423 发表日期:11年10月6日 虽然与X-染色体相关的、早期发生的认知障碍(或称“智障”)的很多基因缺陷已被识别出来,但人们对其 “常染色体隐性形式”的基因决定因素却了解很少。与前者相比,后者更为普遍。在一项试图对这种状况的分子基础有更多了解的系统性研究工作中,研究人员对患 有这种状况的136个有血缘关系的家庭进行了“纯合性定位”、“外显子富集”和“下一代测序”。他们识别出了50个与“智障”相关的新的候选基因,同时也 在以前被发现与神经疾病相关的几个基因中识别出了新的突变。这些新的候选基因中很多都与已知的“智障”基因产物发生相互作用,而且被预测会在对正常脑发育 和功能至关重要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RNA异常剪接对血液疾病的影响 Nature 478 (7367) | doi:10.1038/nature10496 发表日期:11年10月6日 对“脊髓发育不良”样本所做的外显子组测序和分析,在“RNA剪接机构”的多种组分中发现了经常性的、非 重叠的改变,其中包括在U2AF35、ZRSR2、SRSF2和SF3B1中发生的突变。大多数受影响的基因在pre-mRNA处理过程中涉及 3´-splice site的识别,被认为能引起异常RNA剪接和造血功能受损。这些结果显示了异常剪接在人类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人卵细胞可将体细胞重新编程到多能状态 Nature 478 (7367) | doi:10.1038/nature10397 发表日期:11年10月6日 此前,人们一直没有可能做到利用人细胞通过体细胞核转移(实验室所采用的利用一个供体细胞核在其他哺乳动 物体内生成一个卵细胞的成熟方法)实现体细胞核的重新编程及胚胎干(ES)细胞的衍生。但现在,Dieter Egli及其同事报告,他们通过向人卵细胞中转移体细胞基因组,成功衍生出了三倍体人多能干细胞系。利用传统方法(先将卵细胞去核,然后将供体细胞融入其 细胞核中)重构的人卵细胞在发育过程的解理阶段总会停止发育,但当卵细胞基因组没有被去掉、体细胞基因组被添加进去时,所得到的三倍体细胞会高效地发育到 胚泡阶段。虽然这项研究尚未生成原始的、由“核转移”获得的二倍体ES细胞,但它却表明,这样的重新编程在人体中是有可能的。这项工作对于再生和生殖医 学、发育生物学以及关于干细胞多能性的研究都是有意义的。它还提出了与无私供卵相关的有趣的伦理问题。George Daley 和 Jan Helge Solbakk在News Views文章中、Insoo Hyun 和 Paul Tesar在Correspondence文章中都对这项研究工作在研究与伦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老年性黄斑退化”的病因 Nature 478 (7367) | doi:10.1038/nature10449 发表日期:11年10月6日 “老年性黄斑退化”(AMD)是老年人失明的一个主要病因。“补体因子H” (CFH)的一个多态性已被与该疾病密切联系在一起,但这种联系的机制却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CFH专门与脂类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结 合,后者由于氧化应激而在AMD疾病中积累。丙二醛和被丙二醛修饰的蛋白能诱导炎性反应,而CFH在试管中和在小鼠的视网膜中都能中和这种炎性潜力。 与AMD相关的一个常见的CFH多态性导致与丙二醛的结合受损,这有可能解释为什么有这一多态性的纯合子个体患该病的风险增加6-7倍。 布朗运动的彩色噪声谱 Nature 478 (7367) | doi:10.1038/nature10498 发表日期:11年10月6日 在布朗运动中,一个颗粒的运动是由与周围溶剂分子的快速碰撞驱动的;这种热力被假设是随机的,其性质由一 个高斯白噪声谱决定。该颗粒与粘性溶剂之间的摩擦力会阻尼其运动。然而,被排开的流体则会反作用于该颗粒,产生一个水力“记忆”和具有一个彩色噪声谱的热 力。实践证明,对彩色噪声谱的直接实验观测是困难的。现在,Sylvia Jeney及其同事报告了在对一个微球在一个强光阱(optical trap)中的布朗波动所做的测量结果中存在这种彩色谱的明确证据。他们预测,热噪声的这些细节知识有可能被用来开发新型传感器和在“芯片上的实验室” (lab-on-a-chip)应用中开发基于颗粒的分析方法。 用光将纳米机械物体冷却到量子基态 Nature 478 (7367) | doi:10.1038/nature10461 发表日期:11年10月6日 研究人员首次仅仅利用光学方法,将一个人工制成的纳米机械物体冷却并在量子力学基态进行了测量。2006 年,研究人员发现,微镜面可以用光辐照压力从室温冷却到大约10 K。在经过5年时间的攻关之后,现在Painter等人发现,有可能利用这一方法将来自一个纳米机械振荡器的所有经典运动凝固,将它冷却到其自己的量子基 态。现在,这一结果连同其他两项最近的进展(在这两项进展中,研究人员用不同方法将不同类型的机械系统冷却到了它们的基态),为在宏观机械系统中对量子力 学原理进行验证打开了大门。这项工作为在量子体系中对中尺度机械振荡器进行光学控制铺平了道路。 封面故事: 严重肥胖和体重不足的病因可能互成镜像 Nature 478 (7367) | doi:10.1038/nature10406 发表日期:11年10月6日 体重不足和肥胖都会构成重要健康风险。但虽然肥胖已被与若干种基因变异体联系在一起,而人们对体重不足的 遗传基础却知之甚少。现在,对来自欧洲和北美28个细胞遗传中心的数据所做的一次大规模分析显示,体重不足经常与16号染色体上一个短的区域的复制相关。 同一染色体区域的删除以前曾被与肥胖症联系在一起。所观察到的相关表现型与该位点基因删除的携带者中所报告的表现型是相对的或成镜像关系的,与该复制区域 内的基因的转录水平的变化相关联,而不是与相邻区域内基因的转录水平的变化相关联。这表明,严重肥胖和体重不足可能有互成镜像的病因,并且可能是由能量平 衡的相反效应造成的。 基因对血压的影响 Nature 478 (7367) | doi:10.1038/nature10405 发表日期:11年10月6日 与其他常见的复杂疾病相比,实践证明,要确定血压升高的遗传基础特别困难。一项涉及20万欧洲裔人士的多 阶段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填补了欧洲裔人士遗传知识中的一些空白。该研究识别出了16个相关位点,其中只有6个含有以前已知或被怀疑调控血压的基因。研究人 员还在高血压、左心室壁厚度、中风和冠状动脉病之间发现了一个联系,但未发现与肾病或肾功能之间的联系。与来自超过7.5万东亚、南亚和非洲裔人士的数据 所做比较证实,在欧洲裔研究对象中所识别出的变异体有很多还在其他族裔中影响血压。
个人分类: 文摘|2342 次阅读|0 个评论
2万元能扭转胰岛素抵抗的新方法:有效缓解“三高”与II型糖尿病
nhuliujun 2011-10-7 20:25
专业研究肥胖症与减肥,专业体重管理。主要干预因肥胖导致的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炎等顽固性慢性疾病。通过健康行体重管理,改善80%的亚健康状态,有效缓解II型糖尿病 ,高血脂、脂肪肝,降低高血压,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不需住院,也不需打针、吃药;在家、办公室,甚至是旅途中都可以完成的。 合同签约,健康纤体,无效退款!每45天(一周期)轻松减肥原来体重的约10%。纤体后对亚健康的改善效果,可以由第三方(三级甲等医院和医生)进行评价! 如果你身边的熟人或朋友或者他们的小孩被超重、肥胖或糖尿病困扰,而你的朋友他们虽有钱而束手无策,你可以联络我们。我们能帮你的朋友摆脱困境! 地址:南华大学北校区 电话 18773411274 欢迎“三高”“糖尿病”领域的学术泰斗们来切磋!
42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WHO糖尿病实况报道
xuxiaxx 2011-9-23 08:14
重要事实 全世界有3.46亿人患有糖尿病。 2004年,估计有340万人死于高血糖引起的后果。 超过80%的糖尿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据世卫组织预测,2005至2030年期间糖尿病死亡数将增加一倍。 健康饮食、经常锻炼身体、保持正常体重和避免使用烟草,可预防或推迟二型糖尿病发病。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当胰腺产生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者人体无法有效地利用所产生的胰岛素时,就会出现糖尿病。胰岛素是一种调节血糖的荷尔蒙。高血糖症或血糖升高,是糖尿病不加控制的一种通常结果,时间一久会对人体的许多系统带来严重损害,特别是神经和血管。 一型糖尿病 一型糖尿病 (过去称为胰岛素依赖型,青少年或儿童期发病型糖尿病)的特征是缺乏胰岛素分泌能力,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一型糖尿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利用现有的知识也无法预防。 症状包括尿液分泌过多(多尿)、口渴(烦渴)、常有饥饿感、体重减轻、视力减退和疲乏。这些症状可突然出现。 二型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过去称为非胰岛素依赖或成人发病型糖尿病)由于人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造成。世界各地的糖尿病患者中有90%的人患有二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体重过重和缺乏身体活动所致。 症状可能与一型糖尿病相似,但往往症状不明显。结果,可能在发病多年之后才诊断出患有糖尿病,此时则已出现并发症。 直到最近,这类糖尿病还只见于成人,但目前也有儿童发病情况。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高血糖症,最早在妊娠期间发病或被确诊。 妊娠期糖尿病症状类似于二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通常都是通过产前筛查而不是报告症状后被诊断出来的。 糖耐量受损(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 糖耐量受损(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 是指人体血糖值介于正常与糖尿病血糖值之间过渡阶段的一种中间状态。糖耐量受损患者或空腹血糖受损患者面临发展为二型糖尿病的高度风险,虽然这并非不可避免。 糖尿病的常见后果是什么? 糖尿病发展下去,可能损害心脏、血管、眼睛、肾脏和神经。 糖尿病增加了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5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 足部神经病与血流量减少结合在一起,增加了患足部溃疡的可能,最终导致截肢。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是失明的一主要病因,它是视网膜小血管长期累积损伤的结果。患糖尿病15年后,大约有2%的患者失明,10%左右的患者视力严重减退。 糖尿病是导致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10-2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肾衰竭。 糖尿病性神经病是因糖尿病而对神经造成的一种损害,它所影响的糖尿病患者比例高达50%。虽然因糖尿病性神经病会引发许多不同的问题,但常见症状还是麻刺感、疼痛、麻木或手脚酸软。 总体来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风险比未患糖尿病的同龄人至少增加一倍。 糖尿病造成的经济影响如何?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个人、家庭、卫生保健系统和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后果。世卫组织估计,在2006-2015年期间,仅因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中国就将损失预计的国民收入5580亿美元。 如何才能减轻糖尿病负担? 预防 事实表明,改变一下生活方式,对预防二型糖尿病或推迟发病是有效的。为有助于预防二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人们应当: 达到和保持健康的体重。 身体活动——经常定期进行至少30分钟强度适中的活动。需要增加活动来控制体重。 保证健康饮食,每天吃三到五次水果和蔬菜,并减少糖和饱和脂肪的摄入量; 避免使用烟草——吸烟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险。 诊断和治疗 可以通过相对价廉的验血进行早期诊断。 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降低血糖和其他损害血管的已知危险因素水平。戒烟对避免并发症也具有重要意义。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即节省费用又具可行性的干预措施包括: 适当控制血糖。一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二型糖尿病患者可采用口服药物治疗,但也可能需要胰岛素治疗; 血压控制; 足部护理。 其他可节省成本的干预措施包括: 视网膜病(造成失明)筛查和治疗; 血脂控制(调节胆固醇水平); 筛查与糖尿病有关的肾脏疾病的早期征兆。 在采取这些措施的同时,还应当保证健康饮食、经常锻炼身体、保持正常体重和避免使用烟草。 世卫组织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活动 世卫组织的目标是鼓励和支持采取有效措施,以监测、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为此,世卫组织将: 提供预防糖尿病的科学指南; 制定糖尿病医护规范和标准; 提高对全球糖尿病流行的认识;包括与国际糖尿病联合会联合,纪念世界糖尿病日(11月14日); 监测糖尿病及其危险因素。 世卫组织《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全球战略》补充完善了世卫组织的糖尿病工作,其重点是采取全人口办法,促进健康饮食和定期身体活动,从而减少全球日益增多的体重过重和肥胖问题。 转载自: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12/zh/index.html
135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女士看过来
热度 11 pukin 2011-9-17 22:44
刚才看到女博主刘玉仙老师的博文题目“ 刘玉仙近中远期规划(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5715do=blogid=487451 ) ”,以为是科研成才计划,进去一看原来全是关于体重的 近一年内,把体重降到53公斤以内。 近五年内,保持并力争降到50公斤以内。 近十年内,保持在50公斤以内。 哈,刘老师和50公斤干上了。女士们一般比较注意体型和胖瘦,而男士们往往不怎么在乎这些。 我正好看到一个衡量是否肥胖的一个公式,做一回好事,免费推荐给科学网的女士们 评价肥胖病有多个指标,最方便常用的是体质指数(BMI)。 体质指数(BMI) = 体重/身高 2 (kg/m 2 )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标准是: BMI在 18.5-24.9 为正常,大于 25 为超重,大于 30 为肥胖,小于 18.5 为体重不足。 按照WHO的标准,刘玉仙老师的体重控制在55公斤内就属于标准体重
个人分类: 生活其他|760 次阅读|11 个评论
“观字通”尹继来在方舟子面前出大洋相
热度 3 wliming 2011-8-26 16:45
方舟子说,他“刚录了一期号称能看笔迹测出一个人的身高、体重、相貌、性格、往事、命运等等的“观字通”尹继来。他对我的测字结果是:女性,身高1.6米,圆脸,身材好,该大的大,该小的小……我上场时他傻眼了:‘原来是打假的。’全场爆笑。这个节目还有很多笑点,是迄今为止亮剑最有喜感的一期。” 这些骗子居然也能在民间生存下去,而且活得很舒畅。
个人分类: 娱乐|3198 次阅读|12 个评论
男人四十,少买裤子
热度 2 chemicalbond 2011-6-7 09:33
虽然距离不惑之年还有好几百天的时间,近日经常为穿裤子发愁却应验了一些朋友的预测。我从小就是个排骨先生,大学毕业之后,长期以来能够在误差范围内把体重维持为一个基本常数 ----- 这一直是医生和朋友们津津乐道的事;可是,偶尔也有些人喜欢说些别人不高兴的话,“别急,还没到时候。你早晚都会发胖的。” :-) 他们真是说对了。大概就在最近两年之内,我的裤子尺寸都换了两次,足足两英寸啊。可惜了某年感恩节的时候狂买的好几条裤子,到现在只有捐助了。小杯具一个。 不过,这事也不是谁都会发愁,至少我妈就非常高兴-----以前她几乎每次在电话里都唠叨着要我多吃点,长胖点。这下好了,至少我再也听不到这种抱怨了 :-) 【其实,我并不胖啊,连发福都算不上;只是以前太瘦身了,哈哈】 抱怨年龄相关的代谢速度是没用的。 我很清楚运动的减少肯定是个重要因子。难道都是博客惹的祸? 可能算来算去要算到科学网博客的始作俑者们了-----谁让他们整了这么一块好玩的地方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65 次阅读|3 个评论
没太胖过,没太瘦过
热度 1 wangyf1970 2011-5-22 09:02
没太胖过,没太瘦过
在北方时,别人看到我,总是要担心地说“你冷不冷”,我知道,那是因为在大家眼里,我有些瘦得可怜。北方人都是挺厚实的身板,和他们相比,我就象一个风筝、一个竹杆。但我知道,其实我不瘦,只是学习熬累了身体、形容枯槁,显得很瘦。 小时侯也胖过,只是相比别人,算是不瘦的——妈妈最自豪我小时侯象有钱人家的孩子,这在七几年那个时代,实属不易。不过现在看来,那仍然不是胖的,只是在矮子之中选拔出来的高个罢了。 不管怎么吃,就是不会太胖,于是就有了口福,吃什么都香。在我的人生之中,因为坚持、坚持我的信念,坚持走理想之路,所以必然地要遭受许多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这些大风大浪,让我莫名其妙。我希望我的人生,就象我的体重,不要太瘦,也不要太胖,平淡地让我享受普通人的幸福就好。 我知道这是奢望。 因为揭露了上帝的许多秘密,因为偏袒着人类,所以我必定要受上帝的惩罚,不得不忍受他所派来的,各色人等,极尽所能地想摧毁我的意志。 这些都是徒劳。我的意志力稳定得就象我的体重,怎么弄也不会有大的改变,呵呵~。 呵呵,可能有人要笑我,拿最伟大的事情,用最通俗的比喻来说。没错,越是高尚的事业,越是容易受到一些人的庸俗化,这是上帝的小性子,没办法。我在被这类人的不停的搔扰之中,也学会了把崇高性感化。
个人分类: 自传|5466 次阅读|2 个评论
环肥燕瘦,哪个更健康?
songshuhui 2011-4-11 17:03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1-04-04 05:18 作者:赵承渊 近些年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家对健康话题空前关注。肥胖作为世界公认的健康杀手,流行速度和波及人口逐年增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估计,目前全 世界大约有10亿超重人群,3亿肥胖人群。美国尤为严重,有2/3的人超重,而其他发达国家也好不了多少,至少有一半的人口超重。我国近年来肥胖和体重超 标人口也在快速增长当中,媒体甚至以“肥胖浩劫”来形容当下的严峻形势。医学研究已经证实,肥胖与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某些肿瘤 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肥胖人士不但容易罹患这些“富贵病”,且患病后治疗更加困难,死亡率也更高。 而与此同时,对窈窕身材的狂热追求也使得部分减肥人士走上极端:由节食到厌食,已是瘦骨嶙峋还不满意,直至饿到生命垂危的事件也屡见报道。对美的见 解可以见仁见智,但为此舍弃健康则未免本末倒置。体重过轻同样会带来诸多问题:孕妇和育龄女性体重过轻会给胎儿、月经和生殖健康带来危害;过轻的体重会损 害免疫力,使得疾病康复时间延长;内脏缺乏适量的脂肪,会使得固定脏器的韧带松弛乏力,造成胃下垂等问题;过瘦的人相关激素水平不足,易导致骨质疏松甚至 骨折等等。 医学上关于“过重”或“太轻”的判定标准常采用BMI作为指标。BMI(Body-Mass Index,体重指数)是用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 来计算。根据WHO的标准,BMI低于18.5为体重过轻,高于25称为超重,BMI高于 30则为肥胖。在一项针对146万成年白人的医学调查中,研究者发现BMI处于20.0-24.9之间的人群总体死亡率最低,BMI过低或过高时死亡率都 在升高,人群总体死亡率与BMI的关系呈现“U”字型分布。由于WHO的标准是以欧洲人为样本制定的,而通常情况下,同等BMI值的亚洲人要比欧洲人含有 更多的脂肪,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风险更高,因此多年以来一直有学者主张对亚洲人等其他种族和人群重新划分BMI值以确定体型标准,但WHO并未 采纳。最近,一项以亚洲人群为研究对象的医学调查结果出炉了:在85万东亚人群(中国、日本、韩国)中,BMI处于22.6-27.5之间的人总体死亡率 最低,BMI高于或低于此值死亡率均升高,故此看来以人种来修订超重和肥胖的划分标准似乎并无必要。 而从BMI与死亡率“U”字型的关系来看,还是保持体重适中、身材匀称最为保险。虽然环肥燕瘦各有风情,但从“讨老婆就要讨健康老婆”的角度来说, 两位古代美女都稍稍走了极端。通常情况下,体重超标的部分实际上多数是沉积在皮下和内脏的脂肪。当我们摄入的能量不能被全部消耗掉时,剩余部分就会以这种 形式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然而现代生活越来越安逸,忍饥挨饿等紧急情况越来越稀罕了,脂肪组织这种“战备物资”只会越积越多,成为尾大不掉的赘肉。而这 些赘肉同样需要心脏供血,需要参与代谢,脂肪细胞又可分泌一些体液因子导致胰岛素抵抗,心脏、血管、胰岛细胞负担过重,久而久之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也 就不请自来了。医学上将超重与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合起来称为“代谢综合征”,是多种慢性病的前期表现。 经胃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首先要经过肝脏进行加工处理,因此肝脏往往成为过度营养的第一个牺牲者。大量的脂肪“油滴”沉积在肝脏细胞内,甚至会把肝细 胞核挤到边缘位置,从显微镜下看,肝细胞主体变得透明,细胞轮廓有细胞核的地方变粗,看上去像一枚枚戒指挤在一起——好看归好看,但肝功能却受到了损害。 医学上将这样的肝脏称为“脂肪肝”,也是我们在体检时经常听到的名词。脂肪肝与肥胖是一对好兄弟,往往同时出现。不过脂肪肝并不仅仅见于营养过剩和肥胖的 人士,饮酒是造成脂肪肝的另一大原因。为此临床上常常将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steatosis)”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由此看来,不论是外在体型还是内在器官,多余的脂肪都是健康的大敌。所谓减肥,实际上要减去的也就是这些惹祸的脂肪。既然我们知道这些脂肪因何而 来,那么减肥其实也就没有所谓的捷径可走:只有在降低热量摄入(节食)的同时增加消耗(运动),我们的赘肉才能被稳步甩掉。当然还有更激进的做法:通过做 手术把脂肪拿出来……不过这种终极方式对普通人来说还是有些失之惨烈。至于其他五花八门的方法,包括汤药,针灸,睡觉等等旁门左道,诸位尽可看好自己的荷 包,作壁上观即可。 不过节食+运动看上去虽然简单,但也是门道多多。单节食一项,就有“低脂饮食”、“阿氏食谱”、“地中海饮食”、“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高蛋白”、 “低碳水化合物低蛋白”“低卡路里饮食”等多种组合,每一种似乎都有自己的依据并为此争论不休。近来经权威医学期刊文献报告,低卡路里饮食还是硬道理,在 这个前提下,不管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三大营养物质的比例怎么搭配,减重的效果差别不大。当然,科学家也说了,为了在减肥的同时满足口腹之欲,地中海饮 食( 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水果、蔬菜全谷物,低脂肪含量,多吃鱼、家禽、坚果、豆类,少吃红肉)是个好选择。至于那些实在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进食冲动以及体重 基数过大的人,外科也有一些新奇的办法,比方说在胃上捆一个可调节松紧度的带子,这样胃的容积下降,吃不了多少就会产生饱腹感,达到节食的目的;或者干脆 一不做二不休,把胃切掉一部分了事,据说球王马拉多纳就做了胃的部分切除术,现在看来身材尚可接受。 运动方面则贵在坚持。此处坚持的含义有二:一是指运动的习惯要持之以恒,每周应保持3-5次,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超过3个月不运动,一切都得从 头开始;二是指每次运动需要坚持足够的时间,短平快的运动只能消耗人体储备的糖原,还没开始燃烧脂肪就结束的运动是没有什么减肥效果的,故此,目标为减重 的运动应是有氧运动,且运动时应至少使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 60%并坚持20分钟以上,效果才较为理想。 至于因肥胖和饮酒而造成的早期脂肪肝则完全可以逆转。戒酒,少摄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多吃青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同时辅以有效的运动即可收到不错 的效果,著名的“暴走妈妈”减肥捐肝就是一个良好的范例。不过一旦脂肪肝病变时间过长,进入“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ASH)”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阶段,肝脏的损害就难以挽回了。所以要给肝细胞“瘦身”,还是提早行动吧。 脂肪肝并不是肥胖人士和饮酒人士的专利,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很瘦的人、甚至营养不良的人罹患脂肪肝。这些人要么本身就有脂代谢方面的紊乱,要么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要么则患有某些感染性疾病和慢性病,这种情况与生活习惯所致的脂肪肝有所不同,故此应提高警惕,及早诊治。另外,医学家们发现,相对于 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在许多慢性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当中起的作用更大,内脏脂肪堆积与代谢综合征常常互为因果。而内脏脂肪主要分布于腹腔,腰围越大往往意味着 内脏脂肪越多,故此人们常常把腰围和腰臀比作为衡量肥胖程度的参考指标。 不过古语说“过犹不及”,脂肪组织也并非越少越好。近些年的医学研究发现,脂肪组织并非单一的惰性能量存储器,而是参与了多种生理活动的内分泌器 官:脂肪细胞通过分泌脂联素等调控能量平衡;通过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参与炎症反应;还与其他一些体液因子共同作用于血管新生。人体需要一定量的 “基本体脂”和必要的脂肪储存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基本体脂对于男性来说,比例大约是3%-5%,对于女性来说更高,约在8%-12%之间。我们在健身 房测量的 “体脂比”(Body Fat Percentage),是另一个描述人体肥胖情况的指标。理想的体脂比男性大约在14-17%,女性大约在21-24%之间。运动员可以更低,女性可低 至14-20%,男性可低至6-13%。体脂比过低会影响身体健康,青少年可能出现生长发育停滞,女性会有月经周期紊乱甚至闭经。如果出现食欲旺盛而体重 却日渐下降,要小心是否存在内分泌方面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甲亢。患有甲亢的人身体仿佛一台加速运转的机器,无论从精神还是代谢上均处于超速状态,长 此以往各系统都将受到损害,比如心脏会出现心律失常,消化系统会出现腹泻,血液系统会出现贫血,男性可能会ED甚至乳房发育等等。 肥胖几乎已经成为席卷全球的灾难。之所以是“几乎”,乃是因为根据调查,亚洲人中印度和孟加拉国人似乎并未受到肥胖的严重影响。他们的总体死亡率与 BMI 过高并无明显关系,对他们来说,只有过低的BMI会增加所有原因的死亡率。也就是说,对于印度人和孟加拉国人,总体死亡率与BMI的关系呈“L”型,个中 缘由还需医学专家们进一步探索。也许对这两国人民来说,贵妃那样的美女从健康角度更有优势。然而那毕竟是他们的事,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不要过分的环肥 也不要极端的燕瘦,中庸之道仍然是最佳选择。 参 考 材 料 wikipedia中关于BMI和Body Fat Percentage的词条 Iris Shai, Dan Schwarzfuchs, Yaakov Henkin, et al. Weight Loss with a Low-Carbohydrate, Mediterranean, or Low-Fat Diet. N Engl J Med 2008; 359:229-241 Wei Zheng, Dale F. McLerran, Betsy Rolland,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Body-Mass Index and Risk of Death in More Than 1 Million Asians. N Engl J Med 2011; 364:719-729 Frank M. Sacks, George A. Bray, Vincent J. Carey, et al. Comparison of Weight-Loss Diets with Different Compositions of Fat, Protein, and Carbohydrates. N Engl J Med 2009; 360:859-873 您也可能喜欢: 形象显老未必就不健康 美腿有害健康? “吸烟有害健康”是怎么写到烟盒上的(上) 走路速度也是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 【荐书书评】龚东力作《别闹了,美国宇航局》 无觅
个人分类: 健康|9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向适当的身高进化
热度 1 fs007 2010-12-27 09:17
寻正 身高与美国总统竞选优势见后文== 近来多被朋友问及身高问题,总有人为儿女身高不足担忧。回忆求学时代,经常有个子不高的同学被称戏为根号二,身材高大的同学总是更有安全感。 当我们用科学考察论证身高的问题时,就会发现普遍人的偏见实在是荒谬至极,个子矮的人不应当为身高担忧。即使本文可能也难以改变人们的看法,但对矮个子来说,未尝不是福音与安慰。处于择偶期的青少年,一定学会对比高个子与矮个子的优劣,高个子有卖相,但却是矮个子经久耐用,比较实在。 图一、婚姻竞争 从进化论角度,在人未进化出意识来,仍然跟其它生物一起在食物链上竞争时,个子高大占据生理优势,因此,古猿人身材向高大发展,有利于在跟其它动物进行体力拼搏时占上风,所以高个子的生理优势是动物性的。 当人成为万物之灵时,个子高大并不是优势,在人类相系竞争时,我们有一种向个子矮小进化的趋势。根据犹太人的传说,人类始祖亚当与夏娃也身量极高,比天齐地,远比现代人为高。 如果我查看秦时代,秦兵马俑,据说仿真人制作,个子都很高大,在1.8-1.9米间。查中国远古文献,古人身材都高大得利害,比如至圣先师孔夫子,身高九尺六寸,按汉尺算,达到2.2米,有人依据文物中的鲁尺算,他有1.97米,而另有学者根据孔子壁画像,估计他身高1.91米。历史上孔子老爸是大力士,估计遗传学上是靠得住的。 秦瓦解,楚汉争霸,项羽身高8尺2寸,按秦尺算,超过1.89米,力能举鼎,是个大力士。而跟项羽争锋的刘邦呢?只有7尺8寸,1.80的个子,就低了一个级别。高矮相争,其结果不言而喻,项羽力猛,但再而衰,三而竭,矮个子的刘邦凭着韧性夺得了天下。 三国时代,三强相争,个子最高的孙权偏安江东,他父亲兄弟都是出名的武将,他个子高大不足为奇;刘备个子排第二位,据说7尺5寸,也就是超过1.7米,而曹操个子最矮,只有7尺,也就1.6米多一点。最终曹操奠定了夺取天下的实力。 三国武将中,论武艺吕布天下无敌,据说身高达1丈,算是名赋其实的巨人,往往一下两下就砍翻了对手。但力大者不能持久,所吕布不耐久战,也极早出局。 到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又出现了二强相争,蒋介石比毛泽东稍高,不得不黯然以微弱劣势退场,偏安于一隅。 图二、蒋介石与毛泽东比身高 到了七十年代,毛去世之后,邓小平以自己无人能及的身高优势执掌大权,而邓小平的韧性,在高层领袖中,难有人相匹。 在人类的相互竞争史上,高个子占表面的优势,而真实的取胜者,往往总是矮个子,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趋势。我们看看生理学上高个子跟矮个子的对比吧: 表一、高个子跟矮个子的对比 在军事上,从体力上来说,在正面攻击单打独斗时,高个子可能会占优势,但进行群体协作与耐力上,矮个子占了优势。在历史上,日本军队,越南军队,中国的志愿军,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蒙古人差点征服了全世界。在西方有名的希腊军队与百战百胜的罗马军团,相对于他们击败的对手而言,都算矮个子军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人中那些因为达不到军队身高标准的人组成了志愿军,称为矮子军(Bantam Division),当时英军普遍身高1.68,这些人大多不到1.60。矮子军为英军的战略性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其顽强的战斗力与忍耐力难有其匹。 统计学家Galton曾统计芬兰军队中高个子与矮个子的战争优势,它发现高个子比矮个子有超过1/3的几率死亡。在军队中服役的蓝球运动员死亡率最高,因为他们都是高个子,而矮个子运动员的死亡最低。 显然,在人类的争竞中,矮个子的优势有三,一是普遍的高个子偏见让高个子更多地被选择进入军队,高个子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生理安全感也让他们更易于采取直接的物理性攻击模式,所谓四肢发达,则头脑简单,就是折射出这个道理来:项羽说,刘邦啊,咱们单挑吧;刘邦说,大哥哇,我这人喜欢斗智不斗力。好战者亡,经过数千年的淘汰,人类地选择矮个子基因。在圣经中讲述巨人时代,邪恶盛行,为什么呀?高个子喜欢动拳头嘛,上帝干脆发大洪水全部洗白重来,挪亚被选中延续人类,估计跟他个子不高有关。 自从人类发明弓箭这个远程攻击武器以来,个子高大就成了劣势,因为太易成为目标,也更容易被远程攻击射中。这成为矮个子的第二个优势。矮个子的第三个优势是协作与耐受力,人类自从成为万物之长,食物往往不成问题,而在竞争过程中,最大的麻烦在于散热,在军事行动中,部队的耐久性取决于散热能力,这就把高个子摆在不利局面了。当食物真正成为问题时,高个子也因为食物需要量更大而处于劣势。 从生理角度来说,高个子由于体积更大,对关节磨损更重,因此,相对于矮个子而言,高个子更易摔伤,在车祸中高个子更易受伤死亡,矮个子更少股骨头骨折,矮个子更少背痛腰痛这些慢性损伤,如前述,更少中暑,还更少下肢静脉曲张。 除了上述优势外,矮个子还有明显的更长的寿命。如果你接触过百岁老人,你会发现他们都不高,日本冲绳人以长寿闻名于全球,其高龄老人身高男性平均不到1.60米,而女性不到1.45米,在百岁老人中,平均身高只有男性1.48,女性1.39。 美国学者撒马拉斯(T.T. Samaras)是研究身高与寿命的领衔人物,他原是一名工程师,后来受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启发,认为身高会导致寿命减少,转而研究身高对寿命的影响,他创建了Reventropy Associates(逆转熵增会社),倡导人类向身材矮小发展,多矮?有人建议人类的最佳高度为50厘米。 图三、人类进化趋势设计 你多半以为撒马拉斯本人不高,故而带有对身高者的偏见与歧视。他身高1.78米,虽然不算高,但也不算矮。因此个人偏见可以排出,他的研究都发表在正式学术刊物上,不是空穴来风。我们看看他的研究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新思维吧。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系统越大,其维系系统有序性的成本就越高。人的高度决定着人的容量体积(相关性0.8),体积越大,这个系统越多机会增加破坏性的熵值,越容易最终塌陷也就是说越容易死亡。 撒马拉斯统计了两个列举著名人物的资料,对比这些名人的身高与寿命关系,见图四。 图四、名人身高与寿命的关系(资料来源:撒马拉斯2002年) 进一步,察看运动员身高与寿命的关系,调查2613名芬兰著名运动员,有如下关系(图五)。 图四、芬兰运动员身高与寿命的关系(资料来源:撒马拉斯2002年) 这种关系如果局限于同一种运动员也成立,图六显示美国棒球运动员的寿命与身高的关系,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人类寿命显著增加,原作者已 经进行了统计调整。 图六、美国棒球运动员身高与寿命的关系(资料来源:撒马拉斯2009年) 这种线性关系在不同的人群中还比较一至,见图七。 图七:不同人群身高与寿命之间的交换(资料来源:撒马拉斯2002年) 撒马拉斯进一步总结了更多人群基础上确立的身高与寿命之间的交换关系,见表二。 表二、身高与寿命之间的交换关系 资料来源:撒马拉斯2009年 人们长期以来对男女之间的寿命差异争议不断,撒马拉斯认为决定男女寿命的最根本生理基础在于男女身高的差异,以美国为例,白人男女身高差异为14.4厘米,而寿命相关为7.2年,用身高每增加1厘米减寿0.5年,可以完美地解释这种差异,见表三。 表三、男女身高与寿命差异 资料来源:撒马拉斯2002年 身高跟寿命的联系并非在人类的一种特有现象,在其它动物中也普遍存在,针对同一种动物,个子矮小的相对长寿,如果在饲养过程中故意地减少食物,让动物长得矮小,也会增加寿命。比如狗,Greer在2007年报道的针对77钟狗的寿命与身高的研究,有如下关系: 图八、不同品种的狗的平均身高与寿命的关系(来源:Greer 2007年) 怎么实现寿命的差异呢?当然是死亡率上的差异造成的了。撒马拉斯对比了不同身高人群在总死亡率上的差异,比如同处加州,不同民族的人身高不同,死亡率差别也大: 图九、身高跟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加州不同族群比较,进行统计学年龄标准化)(资料来源:撒马拉期2009年) 我们知道,人的生长发育都是由一个受精卵细胞而来的,一个1.83米重达86公斤的人,相对于一个1.52米只有50公斤重的人来说,其体细胞达到100万亿,多出40万亿。个子高的人体细胞要分裂更多次才能达到要求的细胞数量,会显著消耗其DNA的末端的端粒,加快衰老过程。同时,这个高个子也有额外40万亿的细胞受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发生癌变,从而导致寿命减少。 机体在维护维持一个更大的系统时,需要更多的能源与消耗,比如更高的胰岛素水平与更大的心输出量;人体的内脏器官,除开心脏与肺,都相对于机体容积在更矮的人有更大的功能储备。为了维持大脑的血液供应,高个子需要更高的血压。 基于上述机制,高个子更易患癌症,更易于患心血管疾病,从而减短其寿命。撒马拉斯对比了五个长寿地区各种激素依赖性癌症的发生率,见图十。 图十、激素依赖性癌症在部分国家地区的人群死亡率(地区从左至右,身高显著增加;数据来源:撒马拉斯2009年) 由于个子高有更多的心血管负担,身高跟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有显著相关关系,见图十一。 图十一、欧洲及加州各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与身高的关系(来源:撒马拉斯2009年) 现在你仍然担心自己或者儿女的身高不够么?上帝是公正的,传道书9章11节:我也看到日光之下,跑得快的未必在前面;力量大的未必战场得胜;有智慧的未必得饱足;有天才的未必得富余;有知识的未必得幸运。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耶稣进耶利哥,面对欢迎的众人,他住进了矮子税吏撒该的家中,让一干高个子羡慕而嫉妒,不惜背后中伤撒该(路加福音19章1-9节)。身高不是一种有价值的追求。 相反,如果我们理性地设计我们的身高,我们应当象撒马拉斯提倡的那样,向矮个子进化。据估计,美国人口在10年间体重增加了平均4.5公斤,作为一个后果,在2000年为航空服务业增加了3.5亿加仑的燃料要求,价值2.75亿美元。撒马拉斯进一步估计,如果我们的身高减少20%,我们可以节约15亿吨的矿物质与塑料,1.3亿吨食物,以及86万亿加仑的清水。整个经济效益达到3万亿美元! 鉴于此,各国政府与服务机构应当考虑进行身高体重歧视,让个子高大的人付出他们应当付出的合理经济价格,而拒绝让矮个子对他们进行隐性补贴。比如以后乘飞机、火车、与长途汽车等等,要按体重与身高计价,住旅馆进餐馆都量了身高体重再算账。如果实行了这样的制度,我们或许可以加速向合理的身高进化。 后记 :如果你仍然在乎子女成年后的身高,应当学习科学知识,人的身高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基因,但环境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当人们为子女的身高担心时,他们往往错过了最佳时期。人的身高除基因外,取决于在母体内发育与出生后最初两年的成长状况。人在两岁时的身高差不多预言了成年后的身高,而胎内发育障碍可以显著影响身高,低体重儿或者说相对于发育年龄体小者倾向于成年后长得矮,因此,孕育期胎儿及婴幼儿的营养非常重要,也是为什么各国在迅速工业化时期,伴随着人群营养状态的改善,人口平均身高不断增长的原因。 部分幼儿在发育过程中,会有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的现象,这不仅仅是导致身高发育不足,还会对智力与全面发育产生影响,适当用生长激素(工人合成的生长素)进行治疗,幼儿生长发育会有较大改善。对于相对孕育年令较小的婴幼儿,也可以采用生长激素治疗,会增加成年后身高与改变身材乃至于智力发育状况。此外不建议常规性地用生长激素促长,在青少年时期用生长激素效果不明显,而生长激素治疗成本极高。民间偏方以及各种其它的增高方式与器械基本上都起安慰性作用,大多无益有害,家长需要细心评估,不要身高没赚到,反而把上帝补贴的寿命给搞丢了。 身高与美国总统竞选优势见后文==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15836 次阅读|13 个评论
mirror-也论体重与跳水的问题
liwei999 2010-12-16 17:03
也论体重与跳水的问题。 (138749)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rch 01, 2008 09:51PM 有人别出心裁地讲控制体重是为了美 控制跳水运动员的体重主要是为了美观( ),为此不得不说几句。 作为竞技比赛,自然要有其技术含量。如果是以盘儿亮、条儿顺论美可以取胜,那就成了选美了。围绕跳水的教练讲体重轻则落得慢引来的这个话题,各类讨论基本都属于不入流的档次。物理上入水时间的快慢固然可以有个是非判断,但是更核心的问题是要解释为什么控制体重对竞技很重要!这一点,能指导拿奖牌的理论才是合理的。假冒的力学和美学都不灵。 竞技里的确需要有物理的条件,残疾人奥运要另开就证明了这一点。物理的条件之所以叫做物理就是选手之间的肉体上差别几乎可以忽略,最后往往是精神上的作用。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字。 讨论事情的优劣,最要紧的是提抽出来一个共通的尺度。对于跳水、体操这类的运动,这个尺度已经有了,但是没有人正面地论述过。论飞机的机动性能,有个推理质量比的数据。根据这个尺度,就可以理解体操一类运动中需要小体型的选手的道理了。 时间问题应该理解为运动员的心理时间这个时间因人不同。发挥好了时候,因为动作从容、流畅,就感到滞空时间长了。控制体重是为了保持竞技的心态,与磕药的意境往往是一致的。因为人的肌肉极限能力要比平常状态高两倍,物理上的潜在空间还是很大的。而这个物理潜力的发挥取决于心态的控制。用药物来控制显然就不公平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55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世界最胖女体重317公斤 医生称有死亡风险(图)
xupeiyang 2010-12-12 11:45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1日09:26 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