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宇宙射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宇宙射线增强或是导致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主要原因
qujiangwen 2018-12-18 16:21
近 10 年当中,全球共发生了三起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大流行,分别是 2009 年的甲型 H1N1 流感大流行, 2014 年的西非埃博拉病毒大流行和 2015 年的寨卡病毒大流行,这三次大规模的突发疫情均是由新发病毒传染病引发,而且这三场疫情均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 “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从发生地点而言,甲型 H1N1 流感大流行和寨卡病毒大流行均发生在美洲地区。面对甲型 H1N1 流感大流行,我们不禁会有如下疑问:甲型 H1N1 流感大流行为什么会在 2009 年 出现?为什么会首先在墨西哥出现?哪些因素导致了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的突然出现?我们怎样才能够提前预测何时何地会出现新发病毒传染病?以下数据或许可以科学解释上述问题: 1. 太阳黑子、宇宙射线和甲型 H1N1 流感大流行之间的关系 1.1 无太阳黑子数据分析 从 1849 年开始计算,至少有一次无黑子日的年份共有 112 年,其中有 24 年是无黑子日 ≥150 天,其中 1913 年全年中共有 311 天未出现太阳黑子;在处于太阳活动极小期的 2008 年和 2009 年则分别有 265 天和 262 天未出现太阳黑子,分别排在第 4 和第 5 位(图 1 )。根据比利时皇家天文台的观测, 2008 年未出现太阳黑子的天数达到了 265 天,这一数据的出现距 1913 年记录的观测史上天数最多的 311 天已经有 95 年之久,是仅次于 1901 年的 287 天和 1878 年的 280 天的历史第四低的纪录。 2008 年的年平均太阳黑子数量 4.2, 也是自 1913 年的 1.4 以来, 95 年后的最低点。而 2009 年 8 月平均太阳黑子数为 0 ,更是创下了 1913 年 6 月以来 96 年内的最低纪录。而且, 2009 年的年平均太阳黑子数只有 4.8 ,也是 96 年以来的低点。在太阳黑子第 23 活动周期向第 24 周期过渡期间,共有 817 天无太阳黑子,位于 1818 年以来太阳黑子各个活动周期无黑子天数的第 4 位(图 2 )。自 1849 年以来,在所有大活动周(即太阳活动整体水平较高),无黑子日持续出现的年份基本上都是处于该活动周接近末尾的下降段;而在小活动周(即太阳活动整体水平相对低),无黑子日持续出现的年份大部分处于该活动周的下降段。在太阳活动水平最小的第 12 活动周( 1878-1890 )和第 14 活动周( 1902-1913 )里,太阳黑子活动的高峰年偶尔出现了无黑子日。值得注意的是,第 24 活动周也是一个小活动周,太阳活跃程度与上述两个活动周水平相当,并且在 2014 年的太阳活动高峰期也出现了 1 天无黑子日。 图 1 自 1849 年以来无太阳黑子 ≥150 天的年份 注:横坐标为年份;纵坐标为无黑子天数。 图 2 自 1818 年以来,每个太阳黑子周期最小活动周期的无黑子天数的总数和每年的太阳黑子数的演变 注:太阳黑子( Sn )的值以相反的顺序排列。横坐标为年份。左边绿色纵坐标表示国际太阳黑子数;右边红色纵坐标代表每个活动周的无黑子天数。右下角的蓝色圆点代表了当前周期转换的无黑子天数 (272) 。 1.2 2009 年的宇宙射线增强情况 美国航空航天局 “ 同位素成分高级探测器 ” 的最新测量数据显示, 2009 年宇宙射线的强度比过去 50 年的最高值增强了 19 %, 创历史新高。增强的原因在于, 2007 年以来抵御宇宙射线的太阳活动在持续减弱,太阳活动正处于近一个世纪来的最低谷。宇宙射线是指来自太阳系外的带电粒子,而太阳活动则是抵御这些射线入侵的天然屏障,其中太阳磁场构成第一道防线。太阳磁场强度一般介于 6 纳特斯拉至 8 纳特斯拉之间,但 2009 年已下降至 4 纳特斯拉,这导致太阳磁场遮挡宇宙射线的能力大大降低。宇宙射线增强也与太阳风压降到 50 年来的最低值有关。太阳风是指从太阳上发出的带电粒子流,它可以改变宇宙射线的方向。太阳越活跃,太阳风就越强劲,因而它所起到的防御宇宙射线的作用也就越大。 2008 年和 2009 年,太阳风压降至历史低谷,使得宇宙射线的 “ 入侵 ” 地球变得更加容易(图 3 )。 图 3 1999-2009 年的宇宙射线强度 注:横坐标为年份,纵坐标为宇宙射线强度。红色的横虚线表示近 50 年的宇宙射线的高点;蓝色点虚线是宇宙射线的实测值;黑色的点虚线表示根据前期数据预测的宇宙射线强度。 太阳黑子活动、宇宙射线与甲型 H1N1 流感大流行之间关系的探讨 Hope-Simpson 首次指出流感大流行与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有关,都存在一个大约 11 年的流行周期 。但是太阳黑子活动对流感大流行发生的影响一直处于假说和争议之中,没有一个科学的理论和证据来充分证明二者之间确实存在因果关联 。我们的研究曾经指出,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是流感大流行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太阳黑子数与太阳的活动密切相关,在太阳黑子峰年前后,太阳活动到达高峰 , 耀斑出现的次数最多 , 耀斑辐射出的大量的紫外线、强 X 射线,以及宇宙线和非高能粒子。当太阳处于活跃期的时候,太阳周边的磁场就会变强,从而阻止来自太阳系外的 宇宙射线 ,使到达到地球的 宇宙射线 大大减少;但是当太阳处于低谷期的时候,太阳周边磁场则会变弱,辐射到地球上的宇宙射线 的密度就会达到最大。目前的研究表明,人类中引起大流行的新型流感病毒是由于作为基因重组事件的结果从某种动物或者禽类获得了一段基因,自 1918 年以来的历次流感大流行的病毒基本都是由人、禽或猪的基因经过重组而成 。而 2009 年的甲型 H1N1 流感大流行病毒就是北美猪流感、北美禽流感、北美人流感和欧亚猪流感的混合体 。基因重组机制也因此被认为是导致流感大流行的重要原因。基因重组是指当二种有亲缘关系的不同病毒感染同一宿主细胞时,它们的遗传物质发生交换,结果产生不同于亲代的可遗传的子代,称为 基因重组。灭活病毒间的重组例如用紫外线灭活的两株同种病毒,若一同培养后,可使灭活的病毒复活,产生出感染性病毒体,此称为多重感染再复活,这是因为两种病毒核酸上受损害的基因部位不同,由于重组合相互弥补而得到复活。死活病毒间的重组例如将能在鸡胚中生长良好的甲型流感病毒(如 A0 或 A1 亚型)疫苗株经紫外线灭活后,再加亚洲甲型(如 A2 亚型)活流感病毒一同培养,产生出具有前者特点的 A2 亚型流感病毒,此称为 交叉感染再复活。多重感染再复活以及交叉感染再复活是导致病毒基因重组和基因重排的重要机制,实验室采用紫外线以及伽马射线等辐射分别使流感病毒实现了多重感染再复活以及交叉感染再复活 。多重感染再复活以及交叉感染再复活是基因重组的重要机制,实验室采用紫外线以及伽马射线等辐射分别使流感病毒实现了多重感染再复活以及交叉感染再复活,同时也初步证明了流感大流行的发生可能与太阳黑子和宇宙射线的活动有关。随着季节的变换,候鸟每年都要在栖息地之间往返奔波。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因为地球磁场能导致在候鸟体内出现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如同向导一般导引候鸟归家,从而使它们在上千公里的迁徙中从不迷路。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的研究发现候鸟对磁场非常敏感,甚至对快速变动的人造磁场也能觉察出来。科学家让 12 只欧洲知更鸟处于人造振动磁场当中,然后观察这些鸟选择的方向。科学家们发现,当人造磁场与地球天然磁场平行时,鸟能找到通常的迁徙方向。但当人造磁场改变方向时,鸟就无法辨清方向。因此,候鸟迁徙并不是依靠躯体上的磁微粒等物体来定向的,而最可能的磁定向机理是磁敏感化学反应的微小变化 。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区有三条世界候鸟迁徙路线,是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而该地区处在南大西洋磁场异常区附近,并且地磁场一直在减弱,而紊乱的地磁场可能会影响候鸟的迁徙。另外 , 有证据显示 , 太阳黑子极值年的活动对地球气候有重要影响 , 引发 飓风 、暴雨和严寒等严重气候异常 , 并最终会影响到生态系统 。某些作为病毒重要储存宿主的鸟类的迁移方式受到地磁场减弱和极端气候变化的影响会延迟抵达迁徙地 。这种延迟可能是出发的延迟或者是途中迁徙时间的延迟或者两种情况均有 , 途中的迁徙时间增加可能会导致当地鸟类数量的急剧增加,而高密度的鸟类可能会因为竞争有限的食物来源而增加迁徙鸟类与其他野生或者家养禽类的接触 , 进而增加这些禽类体内存在任何一种流感病毒之间重组的机会。在候鸟迁徙路线上的生活水源,也可能会受到这些鸟类携带病毒的污染,从而传播給包括猪在内的其它动物。目前有研究表明,太阳黑子极值年的活动对 ENSO 事件(厄尔尼诺 / 拉尼娜现象)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人间的季节性流感的活动与 ENSO 的强度密切相关 ;而且在 ENSO 事件发生的年份,流感达到流行高峰的时间都要提前 。也有研究指出,从 1850 年开始的八次确定的流感大流行都发生在中等到强烈的厄尔尼诺事件期间 。 世界 范围内的流感大流行曾在 1918 年、 1957 年、 1968 年以及 2009 年造成大量伤亡。美国研究人员 2012 年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论文指出,流感大流行可能与拉尼娜现象有关。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为研究气候模式和流感大流行之间的关联,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 1918 年、 1957 年、 1968 年以及 2009 年 4 次流感大流行出现前一年赤道 太平洋 地区秋冬两季的海洋温度记录。他们发现,这些年份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海水表面温度均低于正常年份。研究人员表示,拉尼娜现象可以改变人类流感病毒的主要宿主候鸟的迁徙模式,影响它们在迁徙途中的健康和种群混合,进而影响到彼此间的基因交换,导致某些更危险的流感新毒株出现。此外,拉尼娜现象还会导致候鸟与猪等家畜接触, 2009 年流感大流行一大原因即为禽流感病毒与猪流感病毒发生了基因交换, 形成更危险的毒株 。最终, 在太阳黑子以及宇宙射线的作用下,某种甲型流感病毒很可能通过不断的物种间频繁接触和适应性突变获得与人类宿主细胞相结合的能力,通过与其它流感病毒的相互重组获得了有效的人际间传播能力,并最终引发流感大流行。 根据以上科学推理,我们总结流感大流行发生的理论依据包括:( 1 )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是流感大流行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2 ) 1918 年、 1957 年、 1968 年以及 2009 年 4 次流感大流行都发生在拉尼娜事件之后;( 3 )历史上 8 次确定的流感大流行都发生伴随着中 - 强的厄尔尼诺事件;( 4 )人间季节性流感的活动与 ENSO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强度密切相关,并且流感达到流行高峰的时间都要提前;( 5 )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多发生在季节性流感高峰之后( 3-6 月份),与候鸟迁徙时间高度一致。 据此,我们提出流感大流行的预警指标包括:( 1 )处于太阳黑子极值年附近;( 2 )太平洋上出现拉尼娜事件之后;( 3 )太平洋上即将出现或已经出现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 4 )当年或转年人间出现季节性流感病毒活动高于往年,或活动高峰提前;( 5 )当年正值候鸟迁徙时节。
个人分类: 流感进展|83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院流感研究与预警中心应考虑将太阳黑子和宇宙射线监测纳入预警系统
qujiangwen 2018-11-20 17:13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大流行的发生具有发病率和病死率高 , 传播迅速和波及范围广的特点,极易演变成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国际关注疾病。自1932年首次分离出流感病毒以来,流感病毒不断引起各种规模的流行。全球范围内大流行一般每隔10~50年就会发生1次,但流感大流行的准确预测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面对2009年的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我们不仅会产生以下疑问:甲流为什么会在2009年出现?为什么会在墨西哥出现?哪些因素导致了甲流的出现?我们怎样才能够提前预测未来的新发病毒传染病?为了理解这些复杂的问题,我们将需要考虑在对新发病毒传染病感兴趣的生物医学科学家、包括经济学家和人类学家在内的社会科学家和对环境感兴趣的地球和天文科学家之间建立新的跨学科 对话和合作。 由于目前的 纯医学和唯病毒研究无法彻底解决类似甲流等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起源问题, 所以为了找到这些导致流感大流行等新发病毒传染病发生的奇怪的 “ 新常态 ” 或新的因素, 我们将需要抛弃我们的学术孤岛( academicsilos ),即学术上相互隔离,不进行合作和沟通)和舒适地带,与新领域的科学家们合作 ,以便提高今后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大流行的太阳黑子学说, 因为 这一学说很可能是正确的,需要引起公共卫生专家的足够的重视。具体分析见: 流感大流行太阳黑子学说的科学解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9903-1093648.html 中国科学院流感研究与预警中心是由中国科学院批准的非法人创新单元,于2014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成立。 其宗旨是成为我国基础研究与流感一线防控体系相结合的权威性机构,着力解决我国新发、突发流感疫情的基础性、机理性、前沿性等重大科学问题,为国家应对不断发生的严重流行性病毒感染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但是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科学界对流感大流行的起源和发生机制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无法做到准确的预测预警,正因为如此,建立跨学科对话和开展交叉学科研究非常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流感大流行属于不可预测,但又重复发生的事件,可对世界范围内的卫生、经济和社会造成影响。当关键因素出现交集时,就会发生流感大流行,即流感病毒的出现伴随着可持续的人间传播力,且大部分人对这种病毒具有较低或不具有免疫力。在当今相互联系的世界中,局部流行有可能迅速发展成为大流行,使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对公共卫生方应对做出准备,来遏制疾病的传播。根据 世卫组织 规定,流感大流行警告共有六大级别:一级: 流感病毒 在动物间传播,但未出现人感染的病例。二级:流感病毒在动物间传播,这类 病毒 曾造成人类感染,因此,被视为流感流行的潜在威胁。三级:流感病毒在动物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这类病毒已造成零星或者局部范围的人感染病例,但未出现人际间传播的情况。四级: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播并引发持续性疫情。在这一级别下,流感蔓延风险较上一级别 “ 显著增加 ” 。五级:同一类型流感病毒在同一地区(比如 北美洲 )至少两个国家人际间传播,并造成持续性疫情。尽管大多数国家在这一级别下仍不会受到显著影响,但五级警告意味着大规模流感疫情正在逼近,应对疫情采取措施的时间已经不多。六级:同一类型流感病毒的人际间传播发生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地区。这一级别意味着全球性疫情正在蔓延 。 世界卫生组织的预警方案只是针对动物流感病毒而设定的 ,该预警方案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医学界由于搞不清楚哪些是导致流感大流行的因素,所以只能根据流感病毒的变异情况发布预警,而这种预警方式实际上在真正应对大流行时起到的作用有限,因为这种预警方式只是关注在动物和人际间传播情况,对大流行发生的先兆只是根据病毒流行的趋势,实际上只是一种疾病流行状态的一种告示,不是真正的预警。而实际上先兆往往是决定大流行发生的因素,当这种决定因素即将出现时,大流行往往就会发生,而在这之前我们早已提前预知并有条不紊的做好了应急准备和应对方案才是真正的预警。 目前,流感大流行发生的原因和预测预警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但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最新研究表明,流感大流行的发生可能与包括太阳黑子活动在内的宇宙空间环境变化有关,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与世界流感大流行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 20 世纪发生的几次流感大流行 (1946-1947,1957,1968) 基本都间隔在 11 年左右 , 这与太阳黑子平均 11 年的活动周期基本吻合 , 提示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可能对流感大流行的发生有一定影响。曲江文等采用 Logistic 回归研究太阳黑子活动与流感大流行以及新发病毒性传染病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是流感大流行和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的重要的危险因素,比值比 OR 分别为 3.85 和 5.60 ,并从太阳黑子活动影响病毒基因变异、动物迁徙以及气候变化等角度科学的分析了为什么太阳黑子活动可以影响流感大流行和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为阐明流感大流行和新发病毒传染病的起源和预测预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虞震东等发现新星暴发和宇宙线大的地面增强事件与流感流行有着重要的关系,认为这种流感大流行都是由宇宙线环境大的增强引起的,从而提出了科学预警流感大流行的对策,即立即加强对宇宙线环境的监测 。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拉尼娜现象造成的气候异常同全球大范围的流感暴发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过去四次流感的全球性暴发大流行都发生在拉尼娜现象之后,他们分析了 20 世纪 4 次流感大流行出现前一年赤道太平洋地区秋冬两季的海洋温度记录后发现,这些年份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海水表面温度均低于正常年份。研究人员认为拉尼娜现象可以改变人类流感病毒的主要宿主 — 候鸟的迁徙模式,影响它们在迁徙途中的健康和种群混合,进而影响到彼此间的基因交换,导致某些更危险的流感新毒株出现。此外,拉尼娜现象还会导致候鸟与猪等家畜接触, 2009 年流感大流行一大原因即为禽流感病毒与猪流感病毒发生了基因交换,形成更危险的毒株 。并且从 1580 年开始的八次确定的流感大流行都发生在中等到强烈的厄尔尼诺事件之后 。 近些年来,也有众多通过症状监测开展流感暴发的研究。如果互联网上关于某种传染病的搜索结果在短期内激增,这可能准确预示着此种疾病将会暴发。例如,在流感暴发季节,人们会通过 Google 等搜索引擎了解流感的暴发情况以及应对流感的一些措施,那么在这段时间内某些与流感的关键词,如流感、勤洗手、带口罩、流感疫苗等会高频率出现。同样地,在流感暴发季节,人们也会通过 twitter 等聊天工具反映用户本人、朋友是否感染流感,或者与流感相关的信息等。因此,利用 Google/twitter 等工具抓取与流感相关的关键词,通过分析这些关键词的频率可以准确地判断流感在哪里扩散。美国科学家将 2004-2009 年查询所得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流感估算结果与官方的流感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 Google 流感搜索引擎查询所得到的估测结果与历史流感疫情非常接近 , 并且可以赶在政府和流行病学专家之前两个星期提前预测到流感暴发的出现[ 9 ]。 Jiwei L 等通对 Twitter 数据流加以过滤,留取与流感相关的信息,并为这些信息加上地理位置标签,以显示相关流感 Twitter 信息来自哪里,以及这些信息在一定时间段内的变化情况,他们统计了 2008 年 6 月到 2010 年 6 月约 100 万用户发布的 360 万条同流感相关的 Twitter 信息,研究显示 Twitter 的流感信息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流感暴发数据之间呈高度正相关性,能够成功推断出哪些地区出现了流感暴发的初期症状,进而提前预测到某个地区流感即将到来[ 10 ]。虽然应用数字化监测手段能比传统监测方法能够提前预测到传染病的暴发 , 但是它并不能取代传统监测系统,而只能作为疾病监测预警手段的一种补充。在病毒学研究方面,目前认为流行大流行出现有三个原因:一是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发生重配导致一种新的亚型流感病毒的产生;二是禽流感病毒直接突变最后导致流感大流行;三是消失很久的旧的流感病毒重新在人群中流行 。曾光认为发生全球流感大流行要有四个前提条件 : 第一、病毒变异产生了新的亚型或者流行过的病毒亚型对人类的威胁重新出现;第二、人类普遍易感;第三、病毒能在人群中快速传播;第四、病毒对人类有强大的杀伤力,造成大量死亡 。 目前医学界由于搞不清楚哪些是导致流感大流行的因素,所以只能根据流感病毒的变异情况发布预警,而这种预警方式实际上在真正应对大流行时起到的作用有限,因为这种预警方式只是关注在动物和人际间传播情况,对大流行发生的先兆只是根据病毒流行的趋势,实际上只是一种疾病流行状态的一种告示,不是真正的预警。而实际上先兆往往是决定大流行发生的因素,当这种决定因素即将出现时,大流行往往就会发生,而在这之前我们早已提前预知并有条不紊的做好了应急准备和应对方案才是真正的预警。 根 据太阳黑子活动规律、宇宙射线资料、气象学监测、动物流感疫情以及配合目前的流感样病例监测在内的综合监测,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成为流感大流行监测预警的一种趋势。今年正值西班牙流感大流行100周年,中国科学院流感研究与预警中心应考虑将太阳黑子和宇宙射线在内的射线综合监测纳入流感大流行监测范围,以便于早日建立中国自己独特的流感大流行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 Fineberg HV. Pandemic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Lessons from the H1N1 Influenza of 2009. N Engl J Med. 2014,370:1335-1342. 2.Vaquero JM, Gallego MC. Sunspot numbers can detect pandemic influenza A: the use of different sunspot numbers.Med Hypotheses.2007,68,1189-1190. 3. Tapping KF, Mathias RG, Surkan DL. Influenza pandemics and solar activity. Canadian J Infectious Diseases. 2011,12:61-62. 4. Qu J. Is sunspot activity a factor in influenza pandemics? Rev Med Virol. 2016,26(5):309-313. 5. 曲江文,高志刚 . 太阳黑子活动对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的影响 . 环境与健康杂志 . 2012, 29 (2):188-190. 6. 虞震东 . 应对流感大流行威胁急需的一项对策 . 前沿科学 . 2011, 5(18): 37-47. 7.Shamana J, Lipsitchb M. The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pandemic Influenza connection: Coincident or causal? .PNAS. 2012, 109 (12):1-3. 8. Mazzarella A, Giuliacci A, Pregliasco F. Hypothesis on a possible role of El Niño in theoccurrence of influenza pandemics. Theor Appl Climatol. 2011,105: 65-69. 9. Ginsberg J, Mohebbi MH, Patel RS, et al. Detecting influenza epidemics using search engine query data . Nature, 2009,457 (7232): 1012-1014. 10. Jiwei L, Claire C. Early Stage Influenza Detection from Twitter. Social and Information Networks, 2013,18,( 1309).7340 . 11. 舒跃龙 . 加强监测是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基础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2006;20(2):122. 12. 曾光 . 流感大流行与应对策略分析 . 中华流行病杂志 .2006;27(2):93-95. 中科院流感研究与预警中心成立 2014年12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批准的非法人创新单元“中国科学院流感研究与预警中心”(以下简称“流感中心”)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正式揭牌成立。微生物所党委书记李俊雄主持了揭牌仪式。   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许瑞明对流感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肯定了流感中心团队在应对H7N9禽流感疫情做出的卓越成果,指出这是中科院实时、长效应对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举措之一,使中科院的流感研究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他希望流感中心能够不负众望,凝聚院内外流感研究的核心力量,为国家的流感基础理论研究和疫情预测预警作出贡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表示,希望今后能够通过流感中心这个开放的综合研究平台,把中国疾控中心第一手的信息和资源与中科院强大的综合科研实力结合起来,从而使中国的流感研究工作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微生物所所长刘双江指出,病原微生物研究作为微生物所新的学科生长点,近年来在中科院院士高福的带领下稳步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国际上公认的重要成果。刘双江表示,微生物所将继续支持和推动流感中心的发展壮大,希望流感中心能够以此为契机,探索一种新的合作机制,真正实现跨院跨所的强强联合,为国家应对不断发生的严重流行性病毒感染疾病提供更好的科技支撑力量。   流感中心主任、中科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高福介绍了流感中心的定位、研究方向、研究团队、运行机制设想等。高福说, 流感中心将建设成我国基础研究与流感一线防控体系相结合的权威性机构,服务于国家需求,着力解决我国新发、突发流感疫情的基础性、机理性、前沿性等重大科学问题, 为我国流感防控和保障人民健康提供理论基础并做出重要贡献。   在揭牌仪式之前举行的学术报告会上,微生物所相关研究人员先后从流感病毒侵入释放、流感病毒细胞核-胞浆穿梭、致病过程中宿主因子调控等方面作了研究进展报告。   中科院流感研究与预警中心依托于中科院微生物所,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等参与共建。 http://www.cas.cn/sygz/201412/t20141229_4283090.shtml
个人分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2623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22个州120多名儿童突然感染神秘病毒,新发病毒传染病将进入高发期
qujiangwen 2018-10-20 16:18
美国22个州120多名儿童突然感染神秘病毒 且无药可治 2018-10-17 09:59:28 来源: 北青网 北青网讯 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周二透露,在美国,有127例确诊或疑似罕见脊髓灰质炎病例。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国家免疫和呼吸疾病中心主任南希·梅索尼尔(Nancy Messonnier)博士表示,已在22个州确认了62例急性弛缓性脊髓炎(AFM)。 此前,该机构报告说,在16个州有38例确诊病例。 同时,另外65例AFM正在接受调查,其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影响的儿童平均年龄为4岁。 卫生官员已确定病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但他们无法确定与之相关的病毒是何种病毒。 梅索尼尔博士在一次媒体电话会议上说,我们感到很沮丧,我们无法找出病因。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二透露,22个州的62名儿童被诊断出患有急性弛缓性脊髓炎(AFM),其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 治疗因具体情况而异。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当支持呼吸的肌肉变弱时,可能发生呼吸衰竭。明尼苏达州的四个孩子(如下图)可能是该州最早的确诊病例。 AFM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会影响神经系统。特别是它攻击称为灰质的脊髓区域,导致身体的肌肉和反射减弱。 症状通常在病毒感染后发生,例如肠病毒或西尼罗河病毒,但通常没有发现明确的原因。 患者开始出现流感样症状,包括打喷嚏和咳嗽。这慢慢变成肌肉无力,眼睛移动困难,然后出现类似脊髓灰质炎的症状,包括面部下垂和吞咽困难。 AFM没有具体的治疗方法,通常建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干预。 http://news.ynet.com/2018/10/17/1476261t70.html https://www.cdc.gov/features/acute-flaccid-myelitis/index.html 英国科学家预测太阳活动从2020年左右进入极小期,并可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历史上的蒙德极小期和道尔顿极小期,都伴随出现了极寒天气,并出现了霍乱和鼠疫大流行,很可能与这一时期太阳黑子活动减弱,宇宙射线大幅增强有关。从2009年开始,太阳活动不断减弱,进入现代太阳黑子活动极小期,因此全球近些年不断出现了甲流,MERS, H7N9人感染禽流感,埃博拉,寨卡等新发病毒传染病。随着太阳黑子活动的继续减弱, 全球在未来30~50年内会不断出现各种新发病毒传染病,包括流感大流行。全球公共卫生将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强监测预警! 详细分析见论文 Sunspot Cycle Minima and Pandemics: The Case for Vigilance?(附件) Sunspot Cycle Minima and Pandemics The Case for Vigilance.pdf 以下为太阳活动进入现代极小期的证据: 太阳活动达到近百年来最弱的时期 科学家预测太阳黑子活动即将进入现代极小期 全球特别是美洲地区宇宙射线正在全面加强 冰河世纪到来?!罕见极寒“杀手”气温袭击北美,全美一片恐慌! https://m.sohu.com/a/215117490_659084/?pvid=000115_3w_a Is a mini ice age on the way? Scientists warn the Sun has 'gone to sleep' and say it could cause temperatures to plunge http://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2541599/Is-mini-ice-age-way-Scientists-warn-Sun-gone-sleep-say-cause-temperatures-plunge.html
个人分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4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印度寨卡病毒爆发, 2019年前后南美洲或再次爆发寨卡和流感病毒大流行
qujiangwen 2018-10-15 13:55
印度寨卡病毒爆发 感染人数达55人 据印度媒体报道,根据印度拉贾斯坦邦卫生部门的消息,该邦爆发的寨卡病毒疫情感染人数已经攀升至55人,其中11人为孕妇。该邦第一例寨卡病例于9月23日被确诊,随后患病人数不断上升。该邦卫生部长表示,其中38名病人接受治疗后目前状况稳定。 针对寨卡病毒感染人数的快速增长,该邦卫生部门进一步加大灭蚊的力度和对寨卡病毒相关信息的发布和科普,让更多民众了解和及时预防。派遣到发病地区的医疗监测小组从50个增加到170个,医院开设单独的寨卡病房对病人进行诊治。政府希望能尽快控制疫情的进一步发展。 寨卡病毒病由主要通过伊蚊传播的一种病毒引起。怀孕期间发生寨卡病毒感染可能使出生婴儿患有小头症和其他先天性畸形,统称为先天性寨卡综合征。寨卡病毒感染还与妊娠期间发生的其他并发症相关,包括早产和流产。 (央视记者 程炜) http://www.sohu.com/a/259395492_115239 2019年前后南美洲或再次爆发寨卡和流感病毒大流行 目前科学家最关注的是南大西洋异常区(South Atlantic Anomaly),其范围之大涵盖从南美洲智利一直延伸到非洲南部的津巴布韦的广阔地区。这片地区的磁场强度比正常弱30%-50%,持续弱化的速度也比其他地区快了10倍左右。南大西洋异常区的怪异之处不仅表现在磁场的日益弱化,甚至出现局部的磁场翻转,产生一个小范围内朝南的磁北极。美国NASA的数据表明,南大西洋异常区的范围在逐渐扩大,其中心每年向西方移动0.3°。科学家预测,若异常区继续以目前的速度扩大,到2240年将会覆盖半个南半球。 今冬厄尔尼诺的强度将是决定是否会发生流感大流行的关键!因为历史上的流感大流行的发生有如下特点,多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峰值年或谷值年附近,前一年出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现象,当年会出现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现象,大多数新发病毒传染病的发生必然伴随着一些特殊的因素,比如,剧烈的气候变化,候鸟的异常迁徙,动物种群的混合,射线活动的增强,最终导致病毒发生大的变异或重组,并且获得新的动物病毒基因,导致人体免疫力无法对抗而发生大规模的爆发或流行。 太阳黑子活动目前处于低值,宇宙射线活动全面加强 由于地球磁场的急剧减弱,南美洲地区宇宙射线活动会异常增强,加上厄尔尼诺的强大影响, 导致这一地区2019年发生新的流感大流行或寨卡病毒大爆发的可能性非常大! 其次为非洲地区,这一地区主要以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为主。全球急需做好重大传染病预警和应急准备工作! 预测的理论依据: 厄尔尼诺和宇宙射线将共同决定是否发生流感或寨卡病毒大流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9903-1125471.html 新发病毒传染病的中长期预测:将进入高发期和多发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9903-1095076.html 最新论文:寨卡病毒大流行或与地磁场减弱和宇宙射线突然增强有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9903-1128995.html 太阳表面再度出现无黑子状态 科学家称导致地球小冰河期提前来临 搜罗科学秘闻 2018-05-29 09:32 太阳表面再度出现无黑子状态,或导致地球小冰河期提前来临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ETtoday:美国太空总署(NASA)发现,太阳表面再度出现「无黑子」状态,这已经是今年第4次侦测到此现象,显示太阳表面活动可能正进入「极小期」,部分科学家忧心,这将导致地球的「小冰河期」提前来临,最快在2019年底前就可能发生。 根据英国《每日星报》(Daily Star)报导,一般来说,太阳表面应该会布满数个太阳黑子(sunspot),不过NASA最近再次观测到,太阳表面空无一物,完全不见太阳黑子,而这已经是2016年内第4次出现此一现象。 气象学者多利安(Paul Dorian)说,「太阳活动正急遽下降,可能是另一个冰河时代来临的前兆」。他认为,从历史经验分析,太阳活动减弱会造成对流层的温度下降,「也就是我们生活的空间」。 科学家过去就证实,太阳黑子的活动具有周期性,大约11至12年为1个循环。英国诺桑比亚大学(Northumbria University)的教授萨柯华(Valentina Zharkova)去年就曾指出,经过严密的计算和资料搜集,太阳将在2020至2050年间进入「蒙德极小期」(Maunder Minimum),进而影响地球出现「小冰河期」。 上一次出现「小冰河期」,是在西元1550年到1770年的220年间,当时全球气温下降,进而导致粮食减产,各地都发生饥荒、甚至瘟疫。有文献纪载,当时伦敦的泰晤士河水结冰,民众能直接在上面行走。 国外天文网站《SpaceWeather》发言人也表示,太阳表面活动正逐渐减少,将在2019、2020年左右降至最低点,且之后太阳表面出现「无黑子」的情况将越来越频繁。 太阳黑子活动与地球气温究竟有无关联,仍受到许多科学家质疑,不过近年来也有许多理论支持这项说法。部分科学家相信,全球气候变迁,除了与恶化的温室效应有关外,也与太阳黑子活动降低有所关联。 https://sh.qihoo.com/98566adee65747ad4?cota=1refer_scene=so_1sign=360_e39369d1
个人分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6571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新论文:寨卡病毒大流行或与地磁场减弱和宇宙射线突然增强有关
qujiangwen 2018-8-13 17:17
进入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新发传染病在全球范围不断出现,特别是 2009 年发生的甲型 H1N1 流感大流行、2014年西非的埃博拉病毒爆发以及2015年的美洲寨卡病毒大流行给人类健康、全球政治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使得世界各国切实体验到新发传染病的控制已成为必须面对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球已发现的新发传染病多达 40 余种 , 其中以病毒性传染病居多。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往往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病死率高、难以预测和防范等特点,极容易发展成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国际关注事件。然而人们对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原因、传播因素及流行规律等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为了探索宇宙射线是否对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发生有影响,我们利用宇宙射线活动数据与相关新发病毒性传染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阐明新发病毒传染病的起源和预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面对2015年美洲的寨卡病毒大流行,我们不仅会产生以下疑问:寨卡病毒为什么会在2015年出现?为什么会在巴西和墨西哥出现?哪些因素导致了寨卡病毒的出现?我们怎样才能够提前预测未来的新发病毒传染病?为了理解这些复杂的问题,我们将需要考虑在对新发病毒传染病感兴趣的生物医学科学家、包括经济学家和人类学家在内的社会科学家和对环境感兴趣的地球和天文科学家之间建立新的跨学科对话和合作。 由于目前的 纯医学和唯病毒研究无法彻底解决类似甲流等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起源问题, 所以为了找到这些导致新发病毒传染病发生的奇怪的 “ 新常态 ” 或新的因素, 我们将需要抛弃我们的学术孤岛( academicsilos ),即学术上相互隔离,不进行合作和沟通)和舒适地带,与新领域的科学家们合作 ,以便提高今后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目前科学界都在努力寻找 2015 年寨卡病毒在南美洲大流行的原因。 世界宇宙射线数据中心监测结果显示,墨西哥地区宇宙射线水平在2015年的1月份突然大幅增加,从784995uGy大幅增加到1324700uGy,并且全年持续在1300000uGy以上,随后巴西在2015年和2016年出现寨卡病毒和黄热病病毒流行和变异。 我们的最新的研究打破了唯病毒论的传统医学观念,首次创新性的提出巴西地区急剧减弱的地磁场、突然增强的宇宙射线是导致寨卡病毒大流行的重要原因,并科学的解释了其中的原理。日前, 由本人和世界著名宇宙学家Chandra Wickramasinghe合著的论文《Weakened magnetic field, Cosmic rays and the Zika virus outbreak》目前在综合性期刊《Current Science》上发表。该研究成果有望为寨卡病毒爆发的预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http://www.currentscience.ac.in/ Weakened magnetic field, cosmic rays and Zika virus outbreak (1).pdf 从 2014 年 6 月至 2015 年的地磁场强度变化来看,南大西洋磁场异常区磁场一直处于减弱的趋势,几乎覆盖了整个南美洲(图 2 和图 3 )。从 1999 年到 2016 年五月期间,北美洲高纬度地区磁场减弱了 3.5% ;而南大西洋磁场异常区稳定的向西移动,磁场强度减弱了 2% ,并且预测未来几千年的时间,地球磁极可能出现翻转。 欧洲空间局的卫星群收集到的数据显示,地球磁场目前正在不断削弱,尤其是西半球方向的磁场比科学家估计的要快 10 倍左右,这种变化可能意味着地球将出现磁极翻转,最新的测量已经证实磁北极目前正在向西伯利亚方向移动,科学家之前估计地球磁场在每个世纪将削弱 5% 左右,实际上目前地球磁场强度每 10 年就衰减 5% ,是过去估计速度的 10 倍。在 2014 年 1-6 月内,地球磁场的调查显示磁场西半球磁场正在减弱,从图 1 中可以看出,西半球大部分地区的磁场正在减弱,以蓝色标志,东半球的红色区域为磁场加强,尤其在印度洋的西南方向上,磁场加强现象比较明显,总体上看,西半球的磁场处于减弱的状态,并且地球磁场的总趋势是在变弱(图 1 )。 图 1 欧洲空间局蜂群卫星群提供的 2014 年 1-6 月地球磁场变化情况分布图 http://www.esa.int/Our_Activities/Observing_the_Earth/Swarm/Swarm_reveals_Earth_s_changing_magnetism 从 2014 年 1 月到 6 月间,欧洲航天局蜂群卫星群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这些变化以源自地核的磁场信号为基础。红色阴影表示磁场加强的地区,蓝色显示磁场变弱的地区。测量单位是毫微特斯拉。 、 图 2 2014 年 6 月地球表面主磁场的 “ 快照 ” http://www.esa.int/Our_Activities/Observing_the_Earth/Swarm/Swarm_reveals_Earth_s_changing_magnetism 由蜂群卫星群的数据制作而成。这些测量值主要来自地核 ( 约 95%) ,剩余测量值来自地幔、地壳、海洋、电离层和磁气圈等其他来源。红色阴影表示磁场加强的地区,蓝色显示磁场变弱的地区。测量单位是毫微特斯拉。 加利福尼亚高空气球平流层射线水平监测结果数据显示,从 2015 年 3 月到 2017 年 5 月,宇宙射线水平呈现系统性增加,大约增加了 13% 。在靠近巴西磁场异常区的墨西哥的宇宙射线监测结果显示,宇宙射线水平从 2015 年的 1 月份突然大幅增加,从 784995uGy 突然增加到 1324700uGy, 并且全年持续在 1300000uGy 以上(图 3 )。 墨西哥地区宇宙射线水平的突然增加可能与第 24 周太阳活动水平的减弱和巴西磁场异常区地磁场强度的剧烈降低有关。 图 3 2015 年寨卡病毒爆发与墨西哥宇宙射线突然增强之间的关联 注:横坐标为年份,纵坐标为宇宙射线强度(单位: uGy ) 南大西洋辐射异常区,是位于南美洲东侧南大西洋的地磁异常区域,较相邻近区域的磁场强度弱,约是同纬度正常区磁场强度的一半大小,属负磁异常区。它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磁异常区,区域涉及纬度范围 10 N~60 S 、经度范围 20 E~100 W ,区域中心大约在 45 W , 30 S 处,因它处于巴西附近,所以又称它为巴西磁异常。由于南大西洋磁异常区是负磁异常区,使得空间高能带电粒子环境分布改变,尤其是内辐射带在该区的高度明显降低,其最低高度可降到 200km 左右,造成辐射带的南大西洋异常区。 磁场被认为是一个巨大气泡,保护人类免遭连续轰击地球的宇宙射线和带电粒子的伤害。地球磁场对地球有保护作用,它可以阻挡许多来自外太空有害的宇宙射线和带电粒子,像 X 光之类的辐射线,还有带正电的质子或带负电的电子。如果没有地磁场,这些微粒就会不断穿越地球大气,使病原体发生变异或重组。 https://www.esa.int/spaceinimages/Images/2013/11/Earth_s_magnetic_field 南大西洋异常区上空的地球磁力保护变得薄弱之后,让更多的来自太空的辐射线得以穿透,到达大气层更低的地方,更接近地球表面,从而引发病毒发生变异或重组。目前太阳活动正处于太阳活动极小期和第 24 个太阳活动周期的下降期,伴随着南大西洋地磁场的急剧减弱,宇宙射线近 3 年呈现系统性增强的趋势,而且根据墨西哥宇宙射线的监测结果,宇宙射线在 2015 年 1 月突然大幅增加,并且持续全年。以寨卡病毒为例,香港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 24 株寨卡病毒毒株,他们在 GenBank 中有完整基因组或完整的多蛋白序列,包括 1947 年至 2015 年期间在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从人、动物和蚊子上采集的毒株,并将寨卡样本与其它致病黄病毒的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如 Spondweni 病毒、登革热病毒和日本脑炎病毒等,并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和开展了蛋白家族的分析,发现除了非结构 2B ( NS2B )编码区域外,所有编码区域的进化树拓扑结构是相同的,而且此发现得到了分子重排分析( bootscan analysis )和多序列比对的确认,结果表明 NS2B 与 Spondweni 病毒发生了遗传重组 。 2017 年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清华大学医学院和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进化导致寨卡病毒在埃及伊蚊上感染力增强》的最新研究论文,研究发现,在传播过程中,寨卡病毒非结构性蛋白 NS1 上的 188 位点发生自发性突变,造成了其对伊蚊的感染能力增强,导致自然界中携带病毒的伊蚊数量增加,变异可能是造成寨卡病毒突然在美洲大陆大范围流行的原因之一 。分子流行病学证据也表明,寨卡病毒很可能在 20 世纪也经历了多次重组 ,寨卡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单链 RNA 病毒,蚊虫特别是埃及伊蚊在自然条件下能够 感染不同种的寨卡病毒,这些病毒首先在蚊虫的肠道中繁殖,然后通过血液到达其它组织,最终在唾液腺中繁殖,病毒可以在蚊虫吸取一些像植物汁液或露水时通过唾液播散到食物表面。大幅增加的宇宙射线能够灭活被蚊虫播散到外界环境中的寨卡病毒,但是实际上这些被灭活的病毒是半传染性的,蚊虫可以在进食时混合感染不同的病毒并通过基因感染再复活以及交叉感染再复活机制形成一种新的重组的病毒。宇宙射线也可以直接导致寨卡病毒发生变异。变异的寨卡病毒和减弱的地磁场共同促进了寨卡病毒在南美洲地区的大规模流行。 参考文献 .Liu Y, Liu J, Du S, et al. Evolutionary enhancement of Zika virus infectivity in Aedes aegypti mosquitoes, Nature. 2017; 545(7655):482-486. Faye O , Freire CC , Iamarino A ,et al. Molecular Evolution of Zika Virus during Its Emergence in the 20 th Century. PLoS Negl Trop Dis. 2014 ;8(1):e2636. 厄尔尼诺和宇宙射线将共同决定是否发生流感或寨卡病毒大流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9903-1125471.html http://www.iap.cas.cn/xwzx/zhxw/201609/t20160929_4670965.html http://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12fde251886
个人分类: 我的论文|270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大发现:寨卡病毒大流行或与巴西地区突然增强的宇宙射线有关
热度 1 qujiangwen 2018-7-6 16:35
进入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新发传染病在全球范围不断出现,特别是 2009 年发生的甲型 H1N1 流感大流行、2014年西非的埃博拉病毒爆发以及2015年的美洲寨卡病毒大流行给人类健康、全球政治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使得世界各国切实体验到新发传染病的控制已成为必须面对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球已发现的新发传染病多达 40 余种 , 其中以病毒性传染病居多。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往往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病死率高、难以预测和防范等特点,极容易发展成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国际关注事件。然而人们对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原因、传播因素及流行规律等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为了探索宇宙射线是否对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发生有影响,我们利用宇宙射线活动数据与相关新发病毒性传染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阐明新发病毒传染病的起源和预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面对2015年美洲的寨卡病毒大流行,我们不仅会产生以下疑问:寨卡病毒为什么会在2015年出现?为什么会在巴西和墨西哥出现?哪些因素导致了寨卡病毒的出现?我们怎样才能够提前预测未来的新发病毒传染病?为了理解这些复杂的问题,我们将需要考虑在对新发病毒传染病感兴趣的生物医学科学家、包括经济学家和人类学家在内的社会科学家和对环境感兴趣的地球和天文科学家之间建立新的跨学科对话和合作。 由于目前的 纯医学和唯病毒研究无法彻底解决类似甲流等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起源问题, 所以为了找到这些导致新发病毒传染病发生的奇怪的 “ 新常态 ” 或新的因素, 我们将需要抛弃我们的学术孤岛( academicsilos ),即学术上相互隔离,不进行合作和沟通)和舒适地带,与新领域的科学家们合作 ,以便提高今后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目前科学界都在努力寻找 2015 年寨卡病毒在南美洲大流行的原因。 世界宇宙射线数据中心监测结果显示,墨西哥地区宇宙射线水平在 2015 年的 1 月份突然大幅增加,从 784995uGy 大幅增加到 1324700uGy, 并且全年持续在 1300000uGy 以上,随后巴西在 2015 年和 2016 年出现寨卡病毒和黄热病病毒流行和变异。 我们的最新的研究打破了唯病毒论的传统医学观念,首次创新性的提出巴西地区急剧减弱的地磁场、突然增强的宇宙射线是导致寨卡病毒大流 行的重要原因,并科学的解释了其中的原理。最近,由本人和世界著名宇宙学家Chandra Wickramasinghe合著的论文《Weakened magnetic field, Cosmic rays and the Zika virus outbreak》即将在综合性期刊《Current Science》上发表,敬请关注。 从 2014 年 6 月至 2015 年的地磁场强度变化来看,南大西洋磁场异常区磁场一直处于减弱的趋势,几乎覆盖了整个南美洲(图 2 和图 3 )。从 1999 年到 2016 年五月期间,北美洲高纬度地区磁场减弱了 3.5% ;而南大西洋磁场异常区稳定的向西移动,磁场强度减弱了 2% ,并且预测未来几千年的时间,地球磁极可能出现翻转。 欧洲空间局的卫星群收集到的数据显示,地球磁场目前正在不断削弱,尤其是西半球方向的磁场比科学家估计的要快 10 倍左右,这种变化可能意味着地球将出现磁极翻转,最新的测量已经证实磁北极目前正在向西伯利亚方向移动,科学家之前估计地球磁场在每个世纪将削弱 5% 左右,实际上目前地球磁场强度每 10 年就衰减 5% ,是过去估计速度的 10 倍。在 2014 年 1-6 月内,地球磁场的调查显示磁场西半球磁场正在减弱,从图 1 中可以看出,西半球大部分地区的磁场正在减弱,以蓝色标志,东半球的红色区域为磁场加强,尤其在印度洋的西南方向上,磁场加强现象比较明显,总体上看,西半球的磁场处于减弱的状态,并且地球磁场的总趋势是在变弱(图 1 )。 图 1 欧洲空间局蜂群卫星群提供的 2014 年 1-6 月地球磁场变化情况分布图 从 2014 年 1 月到 6 月间,欧洲航天局蜂群卫星群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这些变化以源自地核的磁场信号为基础。红色阴影表示磁场加强的地区,蓝色显示磁场变弱的地区。测量单位是毫微特斯拉。 、 图 2 2014 年 6 月地球表面主磁场的 “ 快照 ” 由蜂群卫星群的数据制作而成。这些测量值主要来自地核 ( 约 95%) ,剩余测量值来自地幔、地壳、海洋、电离层和磁气圈等其他来源。红色阴影表示磁场加强的地区,蓝色显示磁场变弱的地区。测量单位是毫微特斯拉。 图 3 2015 年地球磁场强度变化图 注:红色阴影表示磁场加强的地区,蓝色显示磁场变弱的地区。测量单位是毫微特斯拉。 加利福尼亚高空气球平流层射线水平监测结果数据显示,从 2015 年 3 月到 2017 年 5 月,宇宙射线水平呈现系统性增加,大约增加了 13% 。在靠近巴西磁场异常区的墨西哥的宇宙射线监测结果显示,宇宙射线水平从 2015 年的 1 月份突然大幅增加,从 784995uGy 突然增加到 1324700uGy, 并且全年持续在 1300000uGy 以上(图 4 )。 墨西哥地区宇宙射线水平的突然增加可能与第 24 周太阳活动水平的减弱和巴西磁场异常区地磁场强度的剧烈降低有关。 图 4 2015 年寨卡病毒爆发与墨西哥宇宙射线突然增强之间的关联 注:横坐标为年份,纵坐标为宇宙射线强度(单位: uGy ) 南大西洋辐射异常区,是位于南美洲东侧南大西洋的地磁异常区域,较相邻近区域的磁场强度弱,约是同纬度正常区磁场强度的一半大小,属负磁异常区。它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磁异常区,区域涉及纬度范围 10 N~60 S 、经度范围 20 E~100 W ,区域中心大约在 45 W , 30 S 处,因它处于巴西附近,所以又称它为巴西磁异常。由于南大西洋磁异常区是负磁异常区,使得空间高能带电粒子环境分布改变,尤其是内辐射带在该区的高度明显降低,其最低高度可降到 200km 左右,造成辐射带的南大西洋异常区。 磁场被认为是一个巨大气泡,保护人类免遭连续轰击地球的宇宙射线和带电粒子的伤害。地球磁场对地球有保护作用,它可以阻挡许多来自外太空有害的宇宙射线和带电粒子,像 X 光之类的辐射线,还有带正电的质子或带负电的电子。如果没有地磁场,这些微粒就会不断穿越地球大气,使病原体发生变异或重组。南大西洋异常区上空的地球磁力保护变得薄弱之后,让更多的来自太空的辐射线得以穿透,到达大气层更低的地方,更接近地球表面,从而引发病毒发生变异或重组。目前太阳活动正处于太阳活动极小期和第 24 个太阳活动周期的下降期,伴随着南大西洋地磁场的急剧减弱,宇宙射线近 3 年呈现系统性增强的趋势,而且根据墨西哥宇宙射线的监测结果,宇宙射线在 2015 年 1 月突然大幅增加,并且持续全年。以寨卡病毒为例,香港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 24 株寨卡病毒毒株,他们在 GenBank 中有完整基因组或完整的多蛋白序列,包括 1947 年至 2015 年期间在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从人、动物和蚊子上采集的毒株,并将寨卡样本与其它致病黄病毒的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如 Spondweni 病毒、登革热病毒和日本脑炎病毒等,并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和开展了蛋白家族的分析,发现除了非结构 2B ( NS2B )编码区域外,所有编码区域的进化树拓扑结构是相同的,而且此发现得到了分子重排分析( bootscan analysis )和多序列比对的确认,结果表明 NS2B 与 Spondweni 病毒发生了遗传重组 。 2017 年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清华大学医学院和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进化导致寨卡病毒在埃及伊蚊上感染力增强》的最新研究论文,研究发现,在传播过程中,寨卡病毒非结构性蛋白 NS1 上的 188 位点发生自发性突变,造成了其对伊蚊的感染能力增强,导致自然界中携带病毒的伊蚊数量增加,变异可能是造成寨卡病毒突然在美洲大陆大范围流行的原因之一 。分子流行病学证据也表明,寨卡病毒很可能在 20 世纪也经历了多次重组 ,寨卡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单链 RNA 病毒,蚊虫特别是埃及伊蚊在自然条件下能够 感染不同种的寨卡病毒,这些病毒首先在蚊虫的肠道中繁殖,然后通过血液到达其它组织,最终在唾液腺中繁殖,病毒可以在蚊虫吸取一些像植物汁液或露水时通过唾液播散到食物表面。大幅增加的宇宙射线能够灭活被蚊虫播散到外界环境中的寨卡病毒,但是实际上这些被灭活的病毒是半传染性的,蚊虫可以在进食时混合感染不同的病毒并通过基因感染再复活以及交叉感染再复活机制形成一种新的重组的病毒。宇宙射线也可以直接导致寨卡病毒发生变异。变异的寨卡病毒和减弱的地磁场共同促进了寨卡病毒在南美洲地区的大规模流行。 参考文献 .Liu Y, Liu J, Du S, et al. Evolutionary enhancement of Zika virus infectivity in Aedes aegypti mosquitoes, Nature. 2017; 545(7655):482-486. Faye O , Freire CC , Iamarino A ,et al. Molecular Evolution of Zika Virus during Its Emergence in the 20 th Century. PLoS Negl Trop Dis. 2014 ;8(1):e2636.
个人分类: 新发传染病|3560 次阅读|7 个评论
巴西黄热病疫情或与地磁场减弱和急剧增强的宇宙射线有关
qujiangwen 2018-5-4 14:24
巴西黄热病毒变异 据新华社里约热内卢5月15日电 (记者赵焱 陈威华)巴西研究人员近日绘制出目前巴西流行的黄热病毒完整基因序列,由此分析出一些基因序列出现了变异。不过研究人员指出,黄热病疫苗对抵御这类变异病毒依然有效。巴西卫生部所属奥斯瓦尔多·克鲁斯基金会的研究人员说,科学界此前还没有记录过这类变异,但黄热病疫苗对抵御这类变异病毒依然有效。参与研究的巴西奥斯瓦尔多·克鲁斯基金会的米尔纳·博纳尔多说:“疫苗肯定还有保护作用,一剂疫苗可以保证到世界任何地方遇到任何种类的黄热病都有效。”从去年12月开始在巴西暴发的黄热病疫情是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疫情集中在丛林和农村地区,城市中并未发现疫情。巴西卫生部最近的一次报告说,全国共确诊756例黄热病病例,259人死亡。疫情暴发以来,巴西奥斯瓦尔多·克鲁斯基金会研究人员就开始绘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首先使用的两份样品来自圣埃斯皮里图州今年2月死于黄热病的猴子。在全面分析后,研究人员发现一些蛋白参与病毒复制,导致病毒基因变异。研究成果刊登在该机构专业医学杂志《奥斯瓦尔多·克鲁斯研究所纪要》上。 http://www.jkb.com.cn/news/overseas/2017/0518/410265.html 中新社圣保罗5月12日电 (记者 莫成雄)当地时间5月12日,巴西卫生部发布新一期通报说,自从去年12月该国爆发黄热病疫情以来至今年5月10日,已确诊756例黄热病病例,其中259人因病死亡。 报告说,巴西卫生部共收到各级卫生部门通报的疑似黄热病病例3175例,已经排除1797例,确诊756例,还有622例待查。目前,巴西全国共有116个市镇发现有黄热病病例。东南部的米纳斯吉拉斯州是黄热病疫情重灾区,已确诊488例。其次是圣埃斯皮里图州,已确诊234例。这两个州死于黄热病的人数是全国最多的。圣保罗州、里约热内卢州和帕拉州也有死亡病例。巴西卫生部表示,目前所有的黄热病确诊病例均发生在农村地区以及部分内陆城镇,特别是森林等植被较密集的地区,大城市还未发现黄热病病例。黄热病是一种由黄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由蚊子叮咬传播,主要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热带地区流行。其临床表现包括高热、头痛、黄疸、出血等,严重时可致死亡。黄热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但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感染。(完) http://news.163.com/17/0513/13/CKAQAIG200018AOQ.html 巴西最近的黄热病疫情或与地磁场减弱和宇宙射线增强有关,具体分析见论文: IJCSMB.MS.ID.555636.pdf Weakened geomagnetic field, Cosm ic rays and the Resurgence of Yellow Fever Jiangwen Qu 1 , N.Chandra Wickramasinghe2,3* 1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 Control, Tianjin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a ; 2 Buckingham Centre for Astrobiology, University of Buckingham, UK; 3 Sri Lanka Centre for Astrobiology, University of Ruhuna, Sri Lanka *Corresponding: N. Chandra Wickramasinghe, E-Mail: ncwick@gmail.com , Tel: +44 (0)2920752146 / +44 (0)7778389243 Abstract The yellow fever outbreak in Brazil pose a serious public health threat. Research on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underlying yellow fever virus outbreak epidemiology may provide useful insights into the occurrence of yellow fever outbreak.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the lowering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strength and a sudden increase of cosmic rays in Mexico in 2015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yellow fever outbreak in Brazil. Potential mechanisms by which weakened geomagnetic field and cosmic ray activity may influence yellow fever outbreak in humans are discussed. Current and future surveillance efforts should be supported to construct a comprehensive early warning system involving weakened geomagnetic field and cosmic ray activity for detecting future yellow fever outbreaks as early as possible. Whist Brazil is still recovering from the Zika virus outbreak, the south-east of this country has recently been struck by the largest outbreak of Yellow Fever (YF) in Latin Americain many decades. The outbreak, which began in 2016, has rapidly and alarmingly spread eastward, reaching the most populated regions of Brazil where vaccine coverage is inadequate, so raising public health concern about high rates of urban transmission and the spread of YF beyond Brazil’s national borders. Other viral diseases that appeared to flare up in South America roughly at the same time include the arboviruses dengue and chikungunya. Although climate change, and poor hygiene are cited as causes for this sudden resurgence of viral disease, it is possible that a more fundamental reason exists, and its discovery could have a profound effect in determining public health strategy. It is generally known that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acts like a giant invisible bubble that shields the planet from the various mutagens such as solar particles and cosmic rays. Severe disruption of the magnetic field barrier would permit the ingress of damaging cosmic ray particles and also charged viral sized particles from outside the Earth. In the absence of other plausible causes is to such externally induced processes that we may be forced to turn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unusual patterns of viral incidence we have witnessed in recent years. The role of cosmic rays in causing genetic changes is well known. It is also known at times of low sunspot activity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is less able to protect the Earth from energetic cosmic rays, including galactic cosmic rays. One particularly strong effect that has recently come to light is the decrease in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straddling land masses in South America and Africa. The geomagnetic map shown in Fig. 1 was obtained in 2015 at a time when many of the new pandemics of viral disease which we have discussed actually started sweeping across South America and Africa. We think this is unlikely to be a coincidence. Fig. 1 Intensity geomagnetic field map at 2015.0. Red represents areas where the magnetic field is stronger, while blues show areas where it is weaker. New data released by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 reveals that our geomagnetic field is weakening by around 5% a year, which is nearly ten times faster than previous estimates 1 . Furthermore, the field is weakening faster in some places than others. For example, the South Atlantic Anomaly (SAA) is a large depression of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characterized by values of geo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around 30% lower than expected for those latitudes and covers a large area in the South Atlantic Ocean and South America. According to the monitoring data of ESA's Swarm satellite, Earth's magnetic poles may be getting ready to flip, and the South Atlantic Anomaly where the field is particularly weak has moved steadily westward and weakened further by about 2% 2 . Previous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the mosquito is a sensitive animal to the magnetic field, and the weakening of the magnetic field can increase the mosquito's reproductive speed and density 3 . YF is mostly transmitted to humans by bites from infected Aedes spp, especially Aedes aegypti. The rapid weakening of Earth's magnetic field in the SAA probable speeds up the rapid increase of mosquitoes and promotes the rapid spread of the yellow fever virus. A sharp change of the magnetic field in this region (which includes South America and Brazil) allows cosmic rays, and charged particles to reach lower into the atmosphere. At present, solar activity is now at its most inactive stage in recent 100 years.The sunspot cycle (No.24) that peaked in 2014 showed the lowest sunspot number recorded since 1906 with many consecutive days of very low sunspot numbers in 2016/17 4 . Cosmic rays reach amaximum intensity when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is weakening dramatically and the sun is least active. According to the World Data Center for Cosmic Rays (WDCCR), there was a sudden increase of cosmic rays in Mexico in January 2015 and continued throughout the year 5 . The sudden increase of cosmic ray intensity in Mexico (North/South American region) is probably the cause of the ZIKV and YF outbreak. A new study revealed that solar radiation and cosmic rays are physical mutagens of natural genetic mutation/recombination, and can lead to the emergence of some emerging viruses like pandemic influenza 6 . Zika virus outbreak may have been linked to a systematic increase in the flux of cosmic rays and a general decline of sunspot activity 7 .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wo yellow fever virus (YFV) samples collected during the current Brazilian epidemic revealed the 2016/17 epidemic virus is a new genetic lineage 8 . The weakened magnetic field and enhanced cosmic rays both contributed to the severe YFV outbreak. Thus, we make the bold suggestion that a surveillance of both magnetic field, sunspot numbers and cosmic ray activity may serve as a potential warning of future pandemics. Together with other epidemiological data such information might prove to be a useful factor for strategic disease control planning of YFV as well as other pandemic-causing viruses. References 1.Christopher F,NilsO,StavrosK,NicolasG,LarsT. Recent geomagnetic secular variation from Swarm and ground observatoriesas estimated in the CHAOS ‑ 6geomagneticfieldmodel. Earth, Planets and Space .2016;68:112 2.Pavón-Carrasco, F. Javier; De Santis, Angelo. The South Atlantic Anomaly: The Key for a Possible Geomagnetic Reversal.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2016;4:40. 3.Pan,H, Liu,X. Apparent Biological Effect of Strong Magnetic Field on Mosquito Egg Hatching. Bioelectromagnetics,2004;25:84–91 4.Wickramasinghe NC, Steele E, Wainwright M, Tokoro G, Fernando M, Qu J. Sunspot Cycle Minima and Pandemics: The Casefor Vigilance? Astrobiol Outreach 2017 ; 5: 159. 5.World Data Center for Cosmic Rays (WDCCR) http://center.stelab.nagoya-u.ac.jp/WDCCR/allplot1sta.php?st=MEXICO 6.Qu J. Is sunspot activity a factor in influenza pandemics? Rev Med Virol . 2016;26 (5):309-313. 7.Qu J, Wickramasinghe C. Was the Zika virus Outbreak in 2015 Triggered by Cosmic Events?.VirolCurr Res2017;1:102. 8. Myrna C Bonaldo, MarielaMartínez Gómez, Alexandre AC dos SantosFilipe Vieira Santos de Abreu, Anielly Ferreira-de-Brito, RafaellaMoraes de Miranda, Marcia Gonçalves de Castro, Ricardo Lourenço-de-Oliveira. Genome analysis of yellow fever virus of the ongoing outbreak in Brazil reveals polymorphisms. Memórias do InstitutoOswaldo Cruz. 2017;112(6):447-451 Weakened geomagnetic field, Cosmic rays the Resurgence of Yellow Fever https://juniperpublishers.com/ijcsmb/IJCSMB.MS.ID.555636.php
个人分类: 我的论文|2440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洲地震频发或与宇宙射线加强有关
qujiangwen 2018-1-24 09:07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23日17点31分左右,阿拉斯加Kodiak东南281公里处发生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最新消息,美国家地质调查局称,阿拉斯加附近发生的地震震级 从8级上调至8.2级,8.2级地震发生在阿拉斯加Kodiak地区东南方向278公里处。目前已发布针对阿拉斯加和不列颠哥伦比亚部分地区的海啸预警。 太阳黑子数与太阳的活动密切相关,在太阳黑子峰年前后,太阳活动到达高峰,耀斑出现的次数最多, 耀斑辐射出的大量的紫外线、强X射线,以及宇宙线和非高能粒子。当太阳处于活跃期的时候,太阳周边的磁场就会变强,从而阻止来自太阳系外的 宇宙射线 ,使到达到地球的 宇宙射线 大大减少。 但是当太阳处于低谷期的时候,太阳周边磁场则会变弱,辐射到地球上的银河宇宙射线的密度就会达到最大。 地磁场被认为是一个巨大气泡,保护人类免遭连续轰击地球的宇宙射线和带电粒子的伤害。地球磁场对地球有保护作用,它可以阻挡许多来自外太空有害的宇宙射线和带电粒子,像X光之类的辐射线,还有带正电的质子或带负电的电子。如果没有地磁场,这些微粒就会不断穿越地球大气 , 目前太阳黑子处于低谷值,预计2019年达到最低点。近期北美洲和南美洲地震频发或与这一地区减弱的地磁场和不断加强的宇宙射线有关。未来仍将维持高发频发状态。 因为俄罗 斯科学院列别杰夫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曾经提出了预测地震的新方法,通过监测由宇宙射线引起的地下声波来判断地层活动情况,这个理论已经在实验中得到初步验证。 列别杰夫物理研究所空间辐射研究室主任弗拉基米尔·里亚博夫近日对媒体解释了新方法的原理: 宇宙射线中含有一种穿透性极强的 介子,它可以穿透地下较深的地方,被穿过的地下介质会释放能量、引起振荡并发出声波。 这种声波能反映地震发源地的形成情况,振幅越大说明地层活动越剧烈。 这一理论已得到初步验证。2011年日本福岛大地震发生前后,安放在哈萨克斯坦高山科研站的传感器记录了地底传来的异常声学信号。研究人员认为,声波振幅在长期监测中的异常变化,可以作为预测地震的指标。 http://news.163.com/12/1222/09/8JAPMUC000014JB5.html http://www.kankanews.com/a/2012-12-26/0012097633.shtml 宇宙射线在不断加强 南大西洋地磁场异常区磁场减弱的最多 西半球地磁场在不断减弱 美国阿拉斯加湾强震引关注 地球处在大震活跃期? https://m.sohu.com/a/218539170_115376?_f=m-index_important_news_2
个人分类: 兴趣爱好|309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新观点:宇宙射线增强或是导致寨卡病毒爆发的真正原因
qujiangwen 2017-7-5 17:15
最近,美国NASA赚足了眼球, 事件起源于一段在网站上传的、题为“匿名者:美国航天局将宣布发现智慧外星生命”的视频。视频中称,NASA副局长托马斯 楚比兴曾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说,“我们的文明即将在宇宙中发现外星生物的证据”。这立刻就成了大新闻,国外诸多媒体纷纷援引报道。 26日,楚比兴不得不通过社交媒体推特澄清:“与一些报道所说的相反,美国宇航局没有事关地外生命的待定宣布。” 而在对视频发布者的账号进行仔细研究后,《华盛顿邮报》认为,这个账号与著名的黑客组织“匿名者”并无关系。 所以,期待与外星人“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小伙伴们,可能还得继续等下去了。 不过,一直在探索,从不忘“搞事”的NASA,向来都是“手中有料,心中不慌”。这不,近日NASA就在网站上发布视频宣布,十几年一度的太阳活动极小期就快来了,这颗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即将发生一些变化。 目前,太阳活动正向着低点而行。2014年,太阳黑子的数量曾经达到了相对的峰值,现在,它们正在向低谷滑落,预计将在2019-2020年达到低点。 在太阳活动极小期期间,太阳的磁场减弱,屏蔽星际宇宙射线的能力也相应减弱,因此到达地球的宇宙射线数量将会增加。而这宇宙射线恰恰是导致2015年南美洲寨卡病毒爆发的真正的原因! 没发现外星人 但NASA说太阳即将改变 http://news.163.com/17/0630/14/CO6G7PNO000189A3.html 宇宙射线为什么会导致寨卡病毒爆发?请见本人和英国著名宇宙学家 Chandra Wickramasinghe的 最新论文的分析。 Was the Zika virus outbreak in 2015 triggered by cosmic events? Jiangwen Qu 1 and Chandra Wickramasinghe 2,3 * 1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 Control, Tianjin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and Prevention, China ; 2 BuckinghamCentre for Astrobiology, University of Buckingham, UK; 3 Sri LankaCentre for Astrobiology, University ofRuhuna, Sri Lanka *Corresponding: N. Chandra Wickramasinghe, E-Mail: ncwick@gmail.com , Tel: +44 (0)2920752146 / +44 (0)7778389243 Abstract The Zika virus outbreak in 2015 posed a serious public health threat, particularly in view of its association with congenital abnormalities. We point out that this outbreak may have been linked to a systematic increase in the flux of cosmic rays and a general decline of sunspot activity that has been observed over the period 2010-2017. Future surveillance efforts should in our view take account of such events. Keywords: Zika virus,sunspot activity, cosmic rays The rapid spread of the Zika virus (ZIKV) in the America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congenital abnormalities such as microcephaly and Guillain Barré syndrome hasle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o declare an international public healthemergency on 1 February 2016. ZIKV was first detected in Brazil in May 2015 and subsequently in severalcountries of South and Central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The cases of microcephaly in Brazil,potentially associated with ZIKV infection, were identified in November 2015. RTPCR analyses on RNA extracted from Aedes aegypti mosquitoes captured fromJanuary to March 2015 in Mexico showedthe presence of ZIKV thus strongly suggesting that the mosquito vectorwas already carrying the virus at the start of 2015 1 . The ZIKV outbreak of2015 was possibly the largest and deadliest since the disease was firstrecognized in 1947, so it is reasonable tosurmise that some special or unusual factors played a role. ZIKV is classified as an arthropod borne, single strandedRNA virus of the Flaviviridaefamily and genus Flavivirus. Mosquitoes, e speciallythe species Aedes aegypti mosquitoes,can be infected by different Zika viruses in nature. The viruses firstreproduce in the mosquito'sintestines, and then enter other tissues through the blood, ultimately multiplyingin the salivary glands from which they can enter the blood of stream of amosquito-bitten victim. With the eventual control of the 201 5 ZIKV outbreak, this infectious disease can be expected to remain endemicposing a considerable challenge for the foreseeable future. The globalcommunity will be well served if criteria can be discovered that might help predicta possible future onset and hence minimise the ravages caused by similaroutbreaks in the future. V irus mutation and/orrecombination events are likely to be the main possibilities for the emergence ofenhanced ZIKV disease severity in 2015 , so it is necessary todiscover possible factors that may have led to such events. Arecent study published in the Lancet arguedthat exceptional climatic conditions arising from the strong El Niño event in2015 in North Eastern South America might have contributed, albeit in a poorlydefined way, to the rapid dispersal of ZIKV 2 . It is of interest to note in thiscontext that the primary cause of the 2015/16 El Nino event itself mightpossibly have been linked to solar activity 3 .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unspot numbers and cosmic ray activity can play a role in the emergence of influenza pandemics, e xtremes of sunspotactivity to within plus or minus 1 year being identified as an important riskfactor for influenza pandemics 4 . Thesunspot cycle (No.24) that peaked in 2014 showed the lowest sunspot numbersrecorded since 1906 with a steady weakening trend of solar activity from 1980to the present day (Fig.1). These conditions are ideal for facilitating ingressof high energy galactic cosmic rays which could have mutagenic effects. A systematic increase of cosmic rays in thestratosphere has been recorded throughout the period 2015-2017 alongside withthe general decline of solar activity (Fig.2) Whilst a general decline in sunspot numbers can provide an open gateway for mutagenic cosmicrays, coronal ejections of charged particles from the sun that reach thestratosphere, can additionally set up electric fields (eg the Aurorae) thatbring down extraterrestrial viral-sized particles (including virions) to groundlevel 5,6,7 .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both virion-sized particletransport as well as galactic cosmic rays could be localised with respect totheir points of arrival on the Earth’s surface. Thus an emergence of a new recombinant virus could be a highly localisedevent – for example the start of the new ZIKAV appearing in Mexico. Recombination and reassortment of genesin an endemic virus with compatible new virions are known to occur at highly variable frequencies in RNA viruses for example for Influenza A. Recent genetic studies reveal that ZIKAV inthe 2015 outbreak is probably a recombinant virus 8,9,10 , therecombination involving a component that may have undergone a cosmicray-induced mutation in 2015, and/or a virion arriving from an extraterrestrialsource. In conclusion we make the bold suggestionthat a surveillanceof cosmic ray activity on the ground, stratospheric sampling aswell as monitoring coronal discharges may serve asa potential warning of future pandemics. Such measures combined with otherepidemiological and genetic data might prove a useful factor for strategicdisease-control planning in the case of ZIKV as well as of otherpandemic-causing viruses. 论文链接: https://www.omicsonline.org/open-access/was-the-zika-virus-outbreak-in-2015-triggered-by-cosmic-events.php?aid=90426 著名宇宙学家 Chandra Wickramasinghe http://www.buckingham.ac.uk/directory/professor-chandra-wickramasinghe/ http://profchandra.org/category/blog/
个人分类: 我的论文|49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太阳黑子活动或是埃博拉病毒暴发的根源
热度 3 qujiangwen 2014-8-12 14:41
太阳黑子活动对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的影响.pdf 新发传染病的发生有其本身的规律,只要掌握其特点,就可以做到准确的预测预警。 论文 太阳黑子活动对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的影响(见附件) 末尾警示到,太阳黑子极值年或者前后一年是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2013年为预测中的太阳黑子峰值年,根据太阳黑子活动激发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最新理论,2012-2014年全球很可能会发生新发病毒性传染病,需要提前加强监测预警以及应急准备。2013年年底和2014年年初,太阳黑子活动频繁,个人认为,西非地区自2014年2月陆续出现的埃博拉病毒或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本人观点仅供参考。 近年来世界上多个地区发现了此前从未出现过的新型病毒,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东呼吸道综合症,一个个新发传染病的出现令我们的神经时刻紧绷。许多医疗专家担心,5年内可能爆发20世纪早期西班牙流感式的“末日瘟疫”,给人类带来一场浩劫。 无论是1918年至1919年造成全球5000万到1亿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还是近几年出现的禽流感、猪流感,最初的病毒都来自动物身上。从动物传播到人类身上的病毒容易引发瘟疫大爆发,因为这种病毒往往令人类措手不及,难以预防,而且扩散迅速,感染死亡率也非常可怕。 英国病毒学教授、流行病权威专家约翰·奥克斯福特(John Oxford)警告称,一场源自动物病毒的瘟疫可能在5年内爆发,引发灾难。 奥克斯福特认为,“末日瘟疫”可能首先由野生动物或家禽传播给一个人,随后由此人通过咳嗽或打喷嚏将其传给家人、朋友以及周围人群,最终通过飞机、铁路、公路以及海洋传播到全球。在科学家确定病源前,或许已经有无数人发病死亡。 由于现代技术和人口增长,人畜共患病的威胁比以往更大,便利的交通可以将新出现的人畜共患病迅速传至全球。这种传染病大爆发只要发生一次,人类或许就会被终结。 首先回顾一部电影。1967年,非洲。扎伊尔莫他巴河谷的雇佣军兵营中流行了一种奇怪的疾病,人员不断死亡。美国军医抽取了感染血样后,乘坐直升机离开。傍晚,另一架直升机飞来投下了巨型炸弹,整个兵营在一瞬间全被毁灭,只有惊恐的白脸猴在附近的树林中尖叫着……。 好莱坞大片《恐怖地带》的场景让不少人心有余悸:美国病毒专家奉命调查非洲的神秘致命病毒,发现已有人因走私非洲野猴而将病毒传入美国,并在加州小镇中迅速蔓延。他一方面追查带病猴子的下落,另一方面则要应付军方的最后通牒。将军已奉命用燃烧弹毁灭整个小镇,以防病毒扩散危害全国。在《恐怖地带》的前半部分,也就是病毒传播的一段,不少染病者七窍流血、五脏六腑全部溃烂的场面非常惊悚。 该片是以当年的一段真事为原型编剧成的,所以极具真实感。在片中肆虐的病毒是“马尔堡”病毒,又叫“青猴病”, 与埃博拉病毒同宗, 它最早在1967年被确认。当时,德国中部马尔堡市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接触了一只来自乌干达的非洲长尾青猴,而感染上了这种病毒,故马尔堡出血热也称为青猴病。就根据这段事的来历,美国华纳在1995年推出惊悚大片《恐怖地带》。电影见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2ycYo2Tpjs 而世界卫生组织8月8日拉响埃博拉疫情“全球警报”,呼吁国际社会向西非疫区提供援助。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说,西非地区埃博拉疫情“ 严重且反常”, 是“近40年来这类疫情最复杂的一次暴发”。 世卫组织6日至7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紧急闭门会议,磋商应对方案。世卫组织8日在声明中说,此次埃博拉疫情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毒的进一步国际传播将造成“尤其严重”影响,而“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对阻止和逆转埃博拉病毒在国际范围的传播至关重要”。 医疗援助团体“无国界医生”先前提醒,埃博拉疫情在超过60个“热点”地区暴发,已经“失去控制”。美国卫生部门7日说,埃博拉病毒“必然”会传播至西非以外地区。 2012年,一个关于2013年前后全球可能爆发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警告被发出。 电影《2012》描述了 强烈的地震、巨大的火山爆发,各式各样的自然灾害让地球瞬间成为人间地狱, 美国电影《2012》中的画面至今让人心有余悸。电影场景虽属虚构,但故事的起因却是一个风靡全球的观点——2012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电 影《2012》里的海啸、 地震、火山爆发等场景对很多观众造成了震撼, 描述了很多关于人类灭亡时的情景, 但是唯独没有描述传染病大流行可能造成人类的灾难。 实际上传染病的大流行特别是新发传染病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一直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比如1918年流感大流行,造成世界上至少5000万人死亡;20世纪的另外两次大流行也给人类带来毁灭性打击。 在世界历史上,黑死病鼠疫曾发生三次大流行,死亡人数数以千万计。第一次发生在公元6世纪,从地中海地区传入欧洲,死亡近1亿人;第二次发生在14世纪,波及欧、亚、非;第三次是18世纪,传播32个国家。14世纪大流行时波及中国。1817-1923年的百余年间,先后有过六次霍乱世界大流行,均从恒河下游三角洲地带向外扩散。第七次霍乱世界大流行自1961年开始,历时三十余年,这在霍乱流行史上是空前的。 2003年的非典疫情给世界特别是中国留下的阴影仍然挥之不去,新发传染病的防控任重而道远! 太阳黑子活动对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的影响。 目前 科学界认为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出现主要与人类乱捕乱杀野生动物、动物贸易、新农田开垦、城市化进程、人口的快速增长、国际旅游、人口流动、气候变化以及便捷的交通条件等人类活动或生态学因素有关 ,然而新发病毒性传染病一般只出现在特定的年份,这意味着在这些特定年份一定出现了某种不同寻常的因素,并对传染病的发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只有找到影响传染病发生的决定因素,才能找到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的根源,从而根据决定因素对未来的新发病毒性传染病进行科学预测和预警。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率( 57.14% )高于其它年份的发生率( 24.00% ),而且 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 OR 值为 5.60 ,提示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是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太阳黑子数与太阳的活动密切相关 ,在太阳黑子峰值年前后,太阳活动到达高峰 , 耀斑出现的次数最多 , 耀斑辐射出的大量的紫外线、强 X 射线,以及宇宙线和非高能粒子。而 宇宙射线与太阳黑子相对数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44,这主要是由于 当太阳处于活跃期的时候,太阳周边的磁场就会变强,来自太阳系外的宇宙射线也会被太阳磁场所遮挡,从而使照射到地球的宇宙射线大大减少;但是如果太阳处于低谷期,则太阳磁场变弱,照射到地球上的宇宙射线自然也就变多 。目前已发现的大 部分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病原体是具有高变异率的 RNA 病毒,对病毒的基因组来说,点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重排被认为是导致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出现的三种基本的变异机制 。太阳辐射和宇宙射线对容易变异的新发传染病病毒来说,本身就是自然界中点突变的一种物理性诱变因素,可以直接导致新发病毒的出现。另外,多重感染再复活以及交叉感染再复活是导致病毒基因重组和基因重排的重要机制,例如,实验室采用紫外线以及 γ 射线等辐射分别使流感病毒实现了多重感染再复活以及交叉感染再复活 ,同时也初步证明了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可能与太阳黑子和宇宙射线有关。另外 , 太阳的活动对地球气候有重要影响 , 引发 飓风 、暴雨和严寒等严重气候异常 , 并最终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大部分新发病毒性传染病 在自然界存在野生动物宿主, 而气候异常可以影响动物的迁徙模式或改变它们的栖息地,进而增加与人类和牲畜接触的机会和患病风险。例如,刚果暴发的致命的埃博拉出血热被证明与迁徙果蝠的大量涌入有很大关系;而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的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的暴发与此前迁徙的果蝠的栖息地的改变有关,这些果蝠之前为了寻找暂时的食物来源而进行迁徙,如今它们在终年提供水果的果园定居下来,果园的位置让这些果蝠接近了猪和马,并增加了将病毒传播给人类的风险 。 某些作为流感病毒重要储存宿主的候鸟的迁徙方式和迁徙路线也可能会受到太阳黑子和极端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延迟抵达迁徙地 ,途中迁徙时间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当地鸟类数量的急剧增加,而高密度的鸟类可能会因为竞争有限的食物来源而增加迁徙鸟类与其他野生或者家养禽类的接触,进而增加这些禽类体内存在任何一种流感病毒之间重组的机会;在候鸟迁徙路线上的生活水源,也可能会受到这些鸟类携带病毒的污染,从而传播给包括猪在内的其它动物。 大部分新发病毒传染病 在自然界存在野生动物宿主,在太阳黑子极值年附近,人类如果不断通过各种活动接触携带某些病毒的自然界野生动物或者它们的排泄物,宿主的病原体 就可能通过基因重组或基因重排等方式突破原有物种间的屏障,从而成功的在人间引发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 本次研究显示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是 导致 新发病毒 性 传染病发生 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因此,可以根据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和宇宙射线监测资料来科学的预警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发病毒性传染病,而且这种预警方法所需要空间信息全部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不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非常经济实惠。目前,天文物理科学家已经可以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太阳黑子活动周期 。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值年,根据太阳黑子活动激发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理论, 2012 — 2014 年全球很可能会发生新的病毒性传染病,需要提前加强监测预警以及应急准备工作。
个人分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577 次阅读|8 个评论
流感大流行不存在11年的神秘周期,但与太阳黑子和宇宙射线有关
qujiangwen 2014-4-16 11:31
破解大流感的神秘周期 2014年04月14日 02:07 第一财经日报   周志远   1933年,史密斯分离出甲型流感病毒,从而确认了神秘的流感病原体。此后,医学史家和医学统计学家们合作发现了流感暴发的神秘周期,即每隔9~15年,流感必然暴发一次,虽然不是每次都导致大量死亡。美国曾在1946年、1957年以及1968年爆发过三次全国性流感,更给周期假设带来众多信徒。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位著名流感专家埃德温·吉尔博恩认为,流感大爆发的确切周期就是11年,他督促美国政府做好应对1979年流感再次大爆发的准备。   虽然1979年美国并没有迎来流感大爆发,反而因政府置疫苗研发的安全流程于不顾,仓促研发流感疫苗,很可能让一些接种了疫苗的老人、儿童出现严重后遗症,给很多公众留下疫苗比流感还可怕的糟糕印象。但流感爆发存在神秘周期的说法并未消失。事实上,医学界大多认为的确存在一个大约10年的流感爆发周期。   对于这个神秘的周期,人们有着种种稀奇古怪的猜测。其中最靠谱的一种是—— 太阳黑子假说。毕竟太阳黑子的多少,会对辐射水平有所影响,而辐射则有可能导致基因变异,产生些奇怪的生物。因此,这一猜想一经提出就迅速流传,并影响至今。    但历史上,太阳黑子多或是少的年份,都曾经爆发过流感大流行。对此,支持太阳黑子假说的人认为,在太阳黑子活动弱的年份,爆发的可能是流感旧病毒,而在太阳黑子活动强的年份,由于辐射增加,导致病毒快速变异,此时引发流感大爆发的应该是新型流感病毒。   所谓流感大爆发的神秘周期,究竟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某种意外的巧合?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实实在在的证据和相关研究佐证,这个神秘的周期更像是金字塔那样的数字巧合游戏。   但最近,四川省人民医院创伤代谢组多学科实验室的学者们,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PLOSE ONE上发表的论文,对大流感的神秘周期给出了一个相当朴素的解释,它和天文、地理、星座等都毫无关系,而只和流感病毒自身固有的突变速率相关。   事实上,此项研究目的非常单纯。面对2013年突然爆发的零星H7N9流感的高致死率,他们试图利用已知的H7N9病毒的基因序列以及已知的突变速率,通过数学建模,模拟其在大自然中的随机突变。希望了解现存的H7N9病毒需要多长时间,才有可能获得从人类患者直接传染给另一个人的能力。   让人惊讶的是,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是大约需要11年。如果此前科学家们对H7N9病毒的研究没有问题,比如,它的基因测序没有出错,已知的能够在人类间传播的其他流感病毒的基因测序也没有出错,那么,利用已知的H7N9病毒的自然变异速率,经计算机模拟变异后发现,它要获得从一个患者传给下一个人的能力,不错,就是11年左右。如果该论文被后续的相关研究进一步证实,那么已流传数十年的大流感神秘周期的奥秘就将被彻底破解。   新的流感病毒要想来一次大爆发,必要条件当然是它必须能够从人直接传染给人。该研究组代表江华博士说:“即便H7N9突变后,获得人际传播能力,但它的毒性究竟是增强还是变弱,还难以预测。”因此,即便H7N9真的躲过人类卫生系统的监控,在某个阴暗的角落,获得了这样的能力,它也很有可能转变为一个低毒株,仅仅在人类中引发一次快速的普通的流感。   (作者为泸州医学院副教授、科普作家。“三思逍遥”关注生命科学领域的动态和热门话题。)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40414/020718784541.shtml http://jk.scol.com.cn/14/0402/08/11AER813N4BVT8AH.html 太阳黑子和宇宙射线活动对流感大流行发生影响的科学解释 . 太阳黑子活动与流感暴发学说的由来-----英国天体物理学家费雷德霍伊尔先生在同行中常发表一些非正统的理论,并依此推断太阳黑子活动与流感暴发有关。 英国天体物理学家费雷德·霍伊尔先生在同行中常发表一些非正统的理论,并依此推断太阳黑子活动与流感暴发有关。最近英国科学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和韦斯大学数学学院的查安德雷·威克拉姆辛博士的文章,他们对太阳黑子活跃时期和全世界暴发流惑流行的统计学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太阳黑子最活跃时期和出现流感大约每11年为一周期,至少从1761年起周期通常相合。他们并注意到太阳本身可出现周期性的活动高峥。他们认为,由于在太阳黑子活跌期产生强烈的紫外光以及电荷,改变在地球大气圈外层凛浮着的流感病毒分子,并传到地球表层引起流感流行。 这两位科学家也是提出生命的起源是贯穿整个字宙空间,并且地球上的生命体本身来自地球大气圈外的倡导者。虽然一些人认为弗朗西丝·克里克在阐明D的螺旋状结构即生命的遗传密码基本分子上赢得了诺贝尔奖金,但几乎很少科学家能接受他这种生物发生学说。自此,科学界便产生了流感大流行11年周期的说法 。 Yeung, J. W. K 总结了不同综述者自 1700 年以来流感大流行的情况(表1)。其中, 18 世纪可能共发生过 4 次流感大流行,分别是 1729-1733 年, 1775-1776 年, 1781-1782 年和 1799-1803 年;其中 1729-1733 年和 1781-1782 年确定发生过 2 次流感大流行。 19 世纪可能发生过 6 次大流行,分别是 1830-1833 年, 1836-1837 年, 1847-1848 年, 1857-1858 年, 1889-1892 年和 1899-1900 年,其中 1830-1833 年和 1889-1892 年确定发生过 2 次流感大流行; 20 世纪可能发生过 5 次流感大流行,分别是 1918-1920 年, 1946-1948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和 1977-1978 年,其中 1918-1920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确定发生过 3 次流感大流行。 21 世纪已经发生一次流感大流行,即 2009 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在墨西哥首发的“甲型 H1N1 ” 流感大流行。根据历史记载,除了 1729-1733 年, 1781-1782 年和 1899-1900 年之外,其余 13 次流感大流行和可能的流感大流行的起始年代都发生在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其中,发生于太阳黑子谷值年的为 1775-1776 年 , 1889-1892 年;发生于太阳黑子谷值年次年的为 1799-1803 年, 1857-1858 年, 1977-1978 年 , 2009 年;发生于太阳黑子峰值年的为 1830-1833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发生于太阳黑子峰值年前一年的为 1836-1837 年, 1847-1848 , 1946-1948 年;发生于太阳黑子峰年次年的为 1918-1920 年 。 根据表1, 可以看出,流感大流行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的11年的神秘周期。 表 1 不同的综述者总结的流感大流行或可能的大流行的记录 年份 流感大流行或可能的大流行 归纳的大流行年份 Beveridge Pyle Kibourne Patterson Potter 1710 1 1710 1729-1730 2 1 2 或 3 3(1729-1733) 1729-1733 1732-1733 3 2 3 2 或 3 1737-1738 1 1737-1738 1742-1743 2 1 1742-1743 1758 1 1758 1761-1762 2 1 1 1761-1762 1767 2 1 1767 1775-1776 2 3 1775-1776 1781-1782 3 3 3 2 或 3 3 1781-1782 1788-1789 2 2 或 3 1(1788-1790) 1788-1790 1789-1790 1799 2(1799-1802) 1799-1803 1800-1802 3(1799-1803) 3(1800-1803) 1802-1803 1 1830-1831 3(1830-1833) 3(1830-1833) 2 或 3 3 1830-1833 1831-1833 3 2 或 3 1836-1837 2 3 2 或 3 1836-1837 1847-1848 3 3 3 2 1847-1848 1850-1851 2 1850-1851 1857-1858 3 1 1857-1858 1873-1875 2 1873-1875 1889-1890 3 3 2 或 3 3(1889-1891) 3(1889-1892) 1889-1892 1891 1892 1899-1900 2 或 3 3 1899-1900 1918-1919 3 3(1918-1920) 3 2 或 3 3(1918-1920) 1918-1920 1920 1946-1947 2 3 1(1946-1948) 1946-1948 1948 1957-1958 3 3 3 2 或 3 3 1957-1958 1968-1969 3 3 3 2 或 3 3 1968-1969 1977-1978 3 3 2 或 3 3 1977-1978 注 : 1 流行 ; 2 可能的大流行 ; 3 大流行 目前认为关于导致世界流感大流行的理论有3种, 一是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发生重配导致一种新的亚型流感病毒的产生;二是禽流感病毒直接突变最后导致流感大流行;三是消失很久的旧的流感病毒重新在人群中流行 。甲型流感病毒通过抗原漂移或者抗原转换获得基因变化的能力,其中抗原转换是指流感病毒来源于病毒基因片段之间的重组,抗原变异大,形成新的亚型或新的毒株,可导致大流行,是发生流感大流行的基础 。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流感大流行的发生率(7.65%)高于非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各一年的发生率(2.14%),而且OR值为4.160,提示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是流感大流行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太阳黑子数与太阳的活动密切相关,在太阳黑子峰年前后,太阳活动到达高峰, 耀斑出现的次数最多, 耀斑辐射出的大量的紫外线、 强X射线,以及宇宙线和非高能粒子 。当太阳处于活跃期的时候,太阳周边的磁场就会变强,从而阻止来自太阳系外的 宇宙射线 ,使到达到地球的 宇宙射线 大大减少;但是当太阳处于低谷期的时候,太阳周边磁场则会变弱,辐射到地球上的宇宙射线 的密度就会达到最大 。目前的研究表明,人类中引起大流行的新型流感病毒是由于作为基因重组事件的结果从某种动物或者禽类获得了一段基因,自1918年以来的历次流感大流行的病毒基本都是由人、禽或者猪的基因经过重组而成 。基因重组机制也因此被认为是导致流感大流行的重要原因。多重感染再复活以及交叉感染再复活是基因重组的重要机制,实验室采用紫外线以及伽马射线等辐射分别使流感病毒实现了多重感染再复活以及交叉感染再复活 ,同时也初步证明了流感大流行的发生可能与太阳黑子的活动有关。另外, 有证据显示,太阳的活动对地球气候有重要影响,引发 飓风 、暴雨和严寒等严重气候异常,并最终会影响到生态系统 。某些作为病毒重要储存宿主的鸟类的迁移方式受到极端气候变化的影响会延迟抵达迁徙地 。这种延迟可能是出发的延迟或者是途中迁徙时间的延迟或者两种情况均有,途中的迁徙时间增加可能会导致当地鸟类数量的急剧增加,而高密度的鸟类可能会因为竞争有限的食物来源而增加迁徙鸟类与其他野生或者家养禽类的接触,进而增加这些禽类体内存在任何一种流感病毒之间重组的机会。在候鸟迁徙路线上的生活水源,也可能会受到这些鸟类携带病毒的污染,从而传播給包括猪在内的其它动物。某种甲型流感病毒很可能通过适应性突变获得与人类宿主细胞相结合的能力,在太阳黑子以及宇宙射线的作用下进一步进化,通过与其他流感病毒的相互重组获得了有效的人际间传播能力,并最终引发流感大流行。 流感大流行预测预警研究进展:2014年前后大流行风险加大 流感大流行的发生具有发病率高和病死率高,传播迅速和波及范围广的特点,极易演变成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国际关注疾病。自 1933 年首次分离出流感病毒以来,流感病毒不断引起各种规模的流行。全球范围内大流行一般每隔 10 ~ 50 年就会发生 1 次,但流感大流行发生的原因和预测预警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最新研究表明,流感大流行的发生可能与包括太阳黑子活动在内的宇宙空间环境变化有关,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与世界流感大流行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 20 世纪发生的几次流感大流行 (1946-1947,1957,1968) 基本都间隔在 11 年左右 , 这与太阳黑子平均 11 年的活动周期基本吻合 , 提示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可能对流感大流行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曲江文等采用 Logistic 回归 研究太阳黑子活动与流感大流行以及新发病毒性传染病之间的关系时发现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是流感大流行和 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发生 的重要的危险因素 ,比值比OR 分别为 4.16 和 5.60 ,并从 太阳黑子活动影响病毒基因变异、动物迁徙以及气候变化等角度科学的分析了为什么太阳黑子活动可以影响流感大流行和 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为阐明流感大流行和新发病毒传染病的起源和预测预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虞震东等发现新星爆发和宇宙线大的地面增强事件与流感流行有着重要的关系,认为这种流感大流行都是由宇宙线环境大的增强引起的,从而提出了科学预警流感大流行的对策,即立即加强对宇宙线环境的监测 。 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拉尼娜现象造成的气候异常同全球大范围的流感暴发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过去四次流感的全球性爆发大流行都发生在拉尼娜现象之后,他们分析了20世纪4次流感大流行出现前一年赤道太平洋地区秋冬两季的海洋温度记录后发现,这些年份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海水表面温度均低于正常年份。研究人员认为拉尼娜现象可以改变人类流感病毒的主要宿主—候鸟的迁徙模式,影响它们在迁徙途中的健康和种群混合,进而影响到彼此间的基因交换,导致某些更危险的流感新毒株出现。此外,拉尼娜现象还会导致候鸟与猪等家畜接触,2009年流感大流行一大原因即为禽流感病毒与猪流感病毒发生了基因交换,形成更危险的毒株 。杨冬红、杨学祥等综合 1890-2004 年的数据,发现流感大流行的发生一般有六大气候特征,即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 年, m+1 年或 M+1 年。1889-1890 年、1900 年、1918-1919 年、1957-1958 年、1968-1969 年和 1977 年的流感大流行都满足这六大条件 。在病毒学研究方面,目前认为流行大流行出现有三个原因:一是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发生重配导致一种新的亚型流感病毒的产生;二是禽流感病毒直接突变最后导致流感大流行;三是消失很久的旧的流感病毒重新在人群中流行 。曾光认为发生全球流感大流行要有四个前提条件:第一、病毒变异产生了新的亚型或者流行过的病毒亚型对人类的威胁重新出现;第二、人类普遍易感;第三、病毒能在人群中快速传播;第四、病毒对人类有强大的杀伤力,造成大量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流感大流行属于不可预测,但又重复发生的事件,可对世界范围内的卫生、经济和社会造成影响。当关键因素出现交集时,就会发生流感大流行,即流感病毒的出现伴随着可持续的人间传播力,且大部分人对这种病毒具有较低或不具有免疫力。在当今相互联系的世界中,局部流行有可能迅速发展成为大流行,使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对公共卫生方应对做出准备,来遏制疾病的传播。 根据太阳黑子活动规律、宇宙空间环境变化资料、气象学监测、动物流感疫情、病原学变异资料以及配合目前的流感样病例监测在内的综合监测,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成为流感大流行预警和防控的一种趋势。 2012年英国政府《全国紧急事务风险清单》( National Risk Register for Civil Emergencies)也提示 英国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 流行性感冒大流行 、沿海地区洪灾、恐怖分子攻击和与冰岛类似的火山爆发。 综上所述,目前科学界认为 流感大流行的发生与太阳黑子活动、超新星暴发在内的宇宙空间环境变化以及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异常有关,并且存在流感大流行发生的六大气候特征,这些因素的发现为流感大流行的预测预警和在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病毒变异或重现、人群易感以及是否获得有效的人际间传播能力也是流感大流行发生的基础和原因。 2011年和2012年9月出现超新星爆发, 2010-2011年全球连续两次发生拉尼娜现象,2014年 新的厄尔尼诺现象有可能形成,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值年, 种种迹象表明, 2014年前后发生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加大 ,全球需要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防范工作。 参考文献: 1. Vaquero JM, Gallego MC. Sunspot numbers can detect pandemic influenza A: the use of different sunspot numbers . Med Hypotheses.2007; 68, 1189-1190. 2. Tapping KF, Mathias RG, Surkan DL. Pandemics and solar activity. Availableonline: http://www.billhowell.ca/Pandemics,%20health,%20and%20the%20Sun/Tapping,%20Mathias,%20Surkan%20-%20Pandemics%20%20solar%20activity.pdf .Accessed August 17, 2009. 3. 曲江文 , 聂绍发 . 太阳黑子活动与流感大流行关系的探讨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 2011;15 (3):213-215. 4. 曲江文,高志刚 . 太阳黑子活动对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的影响 .环境与健康杂志 . 2012; 29 (2):188-190. 5. 虞震东 . 应对流感大流行威胁急需的一项对策 . 前沿科学 . 2011; 5(18): 37-47 6. Shamana J, Lipsitchb M. The 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pandemic Influenza connection: Coincident or causal? . PNAS. 2012, 109 (12):1-3 7. 杨冬红,杨学祥 . 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 . 沙漠与绿洲气象 . 2007 , 1(3):1-8 。 8 舒跃龙 . 加强监测是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基础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2006 ,20 (2) :122. 9. 曾光 . 流感大流行与应对策略分析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2006 27(2):93-95
个人分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56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超新星与宇宙射线
qujiangwen 2013-9-22 11:14
新研究捕捉到银河系大规模超新星爆发痕迹 2013年02月25日 15:35:32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东京2月25日电 一个日本研究团队日前报告说,他们利用国际空间站日本“希望”号实验舱中的观测设备,首次捕捉到银河系中大规模 超新星 爆发的痕迹,这将为研究银河系的演变提供线索。   综合日本媒体报道,这项新成果是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联合其他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获得的。借助“希望”号 实验舱 中搭载的全天X射线监视装置,研究人员观测到了距离地球约5500光年处存在温度高达300万摄氏度的气体。这片气体位于天鹅座附近,分布范围长达2000光年,呈马蹄形。   通过对来自这些 气体 的X射线进行详尽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其中含铁、氖等成分。根据气体的温度、分布范围等推测,这些气体应该是一颗质量是太阳几十倍的恒星发生超新星爆发留下的痕迹。爆发据推测发生在距今300万至200万年前。   大质量恒星在其生命尽头因为没有足够的热量平衡中心引力,会使整个星体向中心坍缩,导致剧烈的爆炸,称为超新星爆发。据报道,本次捕捉到痕迹的超新星爆发规模达到通常超新星爆发的百倍,在银河系中每10万至100万年才会发生一次,是比较罕见的天文现象。 .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3-02/25/c_124385465.htm 宇宙神秘粒子或介入超新星爆发 影响地球气候 2012年09月07日08:09 腾讯科学 我要评论 ( 15 ) 苏格兰天体物理学家提出超新星爆发新理论,推测宇宙中存在一种新的标量粒子,行为与希格斯玻色子类似,在超新星爆发额外能量启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腾讯 科学 讯 (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日前科学家可能发现了宇宙中一个最大的谜团之一:恒星爆炸之谜,最初的解释为其中可能存在一种类似希格斯玻色子行为的粒子起着作用。来自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查尔斯·王(Charles Wang)将在今年12月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对该理论进行验证,关于恒星爆炸之谜的最新解释在英国科学节上进行了宣布。如果该理论得到证实,那么科学家或许也可以从中预测未来全球变暖的趋势,因为根据恒星爆炸理论,地球的大气层也会受此影响。 转播到腾讯微博 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两种类型的超新星爆发机制 转播到腾讯微博 天体物理学家推测超新星爆发或由神秘基本粒子推动,在恒星内部启动额外的能量进程 查尔斯博士认为未知的基本粒子与恒星爆炸事件存在联系,而恒星爆发事件对地球大气层温度升高也有着直接的联系。当一颗恒星爆炸后会产生大量的宇宙射线,其中某些宇宙射线在穿过宇宙空间后进入地球大气层,对天气系统构成影响。表观上认为宇宙射线对云层的作用使得大气层中聚集了更多的云量,在该理论推导的机制中,全球变暖可能被关联到天空中出现的并不频繁的恒星爆发事件。天体物理博士认为我们不能控制恒星的爆发,但如果我们能理解这个过程就能更好地预测未来几十年地球气候可能发生的变化。 对于宇宙中的星系而言,平均一个地球年就会出现一次恒星爆发事件。这种类型的爆发具有强大的能量释放,可以认为是仅次于宇宙大爆炸的程度。在目前的天体物理理论中,恒星爆发也可以被称为超新星爆发事件,而现有的超新星爆发理论认为存在两种机制,一种为吸积伴星物质后导致核聚变失控爆炸,另一种为核聚变过程维持不了自身引力场而发生坍缩。超新星爆发原因仍然是宇宙中最大的谜团之一,使用当前的物理定律无法解开其中的奥秘。 但苏格兰阿伯丁大学天体物理学家查尔斯认为新提出的理论表明超新星爆发机制中存在一种新的粒子,其行为类似于希格斯玻色子,该神秘粒子可能介入了核聚变停止而发生引力坍缩的超新星爆发类型。 众所周知,恒星就像宇宙中一个巨型核电站,通过不可控的核聚变产生源源不断的能源,由两个轻核通过核反应形成一个轻核和一个较重的核,比如氘和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核反应形成氦核和中子,该过程中将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恒星核聚变机制可以保证恒星的能量转换过程中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压力,使得恒星不会变的过于“沉重”。 当氦核在恒星核反应中形成后,就会进入下一个机制而形成氧、碳和铁等较重的元素,该过程中也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更重要的是,进一步的能量释放发生在恒星内部靠近中央的区域,因此该理论一度被用于解释为什么超新星爆发时内部元素外翻速度超过了外层元素的逃逸速度。但后来科学家发生这个理论是不正确的,恒星中央核反应某些区域较大的能量释放并不是导致超新星爆发的推动力量。 根据天体物理学家查尔斯的理论,超新星爆发机制中存在一种未知的标量粒子,该粒子同时也是宇宙中一种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其行为与希格斯玻色子类似。推测中存在的神秘基本粒子存在于恒星内部并起着关键作用,主要在恒星内部额外能量中产生影响,导致了超新星的爆发。 探索宇宙射线源头:可能来自于超新星残余(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 14:40 新浪环球地理 宇宙射线源头探索又向前迈进一步(图片提供:NASA, ESA, CXC, and JPL-Caltech )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1月3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根据一支国际小组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恒星爆炸能够在太空中扮演超大功率粒子对撞机的角色,进而创造宇宙射线。宇宙射线实际上是指一直以来“轰击”地球的高能亚原子粒子。在这些轰击地球的微小粒子中,能量最大的相当于一个以时速98英里(约合每小时157公里)飞行的棒球。   根据天文学家的发现,宇宙射线来自于距离地球遥远的星系内部。但由于行星和恒星等大型天体的磁场能够让亚原子粒子的飞行轨迹发生偏移,天文学家很难跟踪它们的确切源头。除此之外,星系本身的磁场也会将宇宙射线捕获,而后让它们飞来飞去,就像装在密封瓶里的苍蝇一样。   一些天文学家表示,宇宙射线可能来自于超新星残余。这一理论认为,当一颗大质量恒星发生爆炸时,膨胀冲击波会对带电粒子产生推拉作用。这些粒子在超新星残余磁场内部弹跳,最终达到接近光速的速度并以宇宙射线的形式逃入星系。   直到现在,这一理论仍很难加以验证,原因在于:我们无法跟踪银河系内的宇宙射线,同时也无法探测到在其它星系内部被捕获的宇宙射线。在超高能辐射成像望远镜阵列系统(以下简称VERITAS)以及费尔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的帮助下,一支国际研究小组得以第一次发现能够证明“超新星源头论”的强有力证据。   根据这一理论,星爆星系所拥有的宇宙射线数量超过类似银河系这样的正常星系。原因在于这种星系存在快速恒星形成区,更多超大质量恒星以超新星爆炸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研究过程中,这支国际小组重在搜寻光的最大能量形态——伽马射线。与宇宙射线有所不同的是,伽马射线不会受磁场影响,我们能够在地球上对此进行观测并准确跟踪其源头。   研究小组成员、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卡维利粒子天体物理学与宇宙学研究所的基思·拜克托尔在2日举行的媒体吹风会上表示:“我们认为伽马射线来自于宇宙射线与星际介质的相互作用。”   正如所预计的那样,VERITAS小组发现来自距地球大约1200光年的星爆星系M82的伽马射线数量更多。费尔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也同样探测到来自M82以及另一个星爆星系NGC 253的伽马射线。此外,后者还探测到来自银河系“小卫星”——大麦哲伦云恒星形成区的伽马射线。研究小组成员、华盛顿特区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的查尔斯·德默尔表示:“根据我们的发现,拥有更多超新星的星系同时也拥有更多伽马射线。”   但这一产生宇宙射线的过程只建立在确定的能量水平上。能量最大的宇宙射线可能来自于超大质量黑洞喷出的粒子流,但这一理论无法得到验证。研究小组成员、法国空间辐射研究中心的尤尔根·科诺德尔赛德表示,这一新发现为揭开宇宙射线源头之谜又向前迈进一步。(杨孝文) http://tech.sina.com.cn/geo/space/news/2009-11-03/1440105.shtml 宇宙射线可能由超新星爆炸形成 日期:2009年11月09日 var str='';if(str!=){document.write(来源:);}else document.write(来源:科技部); 来源:科技部 据美国太空网11月4日报道,一组国际研究机构的最新研究结果认为,宇宙射线可能由超新星爆炸形成,而恒星爆炸就犹如太空中的大功率粒子对撞机。此项研究的参与者之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卡维利粒子天体物理学与宇宙学研究所成员表示,伽马射线应来自于宇宙射线与星际介质的相互作用。   所谓宇宙射线,指的是来自于宇宙中的一种具有相当大能量的带电粒子流,一直以来以高能亚原子粒子“轰击”着地球。在这些轰击地球的微小粒子中,最大者的能量相当于一个时速98英里(约合每小时157公里)飞行的棒球。   当宇宙射线到达地球的时候,虽然会有大气层来阻挡住部分的辐射,但射线流的强度依然可能对空中交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广受国际社会关注的全球变暖问题,甚至生物物种的灭绝与出现,都被某些科学家怀疑与宇宙射线有关联。   其实,自1912年德国科学家发现这种来自地球以外的穿透性极强的射线以来,大量研究就围绕其产生原因而展开。但宇宙射线来自距离地球遥远的星系内部,而行星和恒星等大型天体的磁场能够让亚原子粒子的飞行轨迹发生偏移,天文学家很难追踪到其确切源头。   关于宇宙射线产生源头的假说之一“超新星源头论”认为,当一颗大质量恒星发生爆炸时,膨胀冲击波会推拉带电粒子。在超新星残余磁场内部,这些粒子做弹跳运动,最终达到接近光速的速度并以宇宙射线的形式逃出星系。不过该理论之前一直无法加以验证,直到此次的国际小组借力于超高能辐射成像望远镜阵列系统(VERITAS)及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着眼于不会受磁场影响、亦能够在地球上进行观测的伽马射线,最终成功地探测到距地球大约1200光年的星爆星系M82、另一个星爆星系NGC 253以及大麦哲伦云恒星形成区,发现拥有更多超新星的星系同时也拥有更多伽马射线。   就目前来看,这一验证过程只建立在确定的能量水平上。但参与该研究的法国空间辐射研究中心的尤尔根·科诺德尔赛德认为,这一新发现为揭开宇宙射线源头之谜又向前迈进一 http://www.most.gov.cn/gnwkjdt/200911/t20091106_74067.htm ​ 神秘高速高能宇宙射线之谜:来源超新星残骸(图) 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dzh/2013-02-18/content_8283486.html 超新星遗迹中的加速质子为宇宙射线起源 http://tech.qianlong.com/33443/2013/02/21/3402@8515451.htm 美确认宇宙射线由质子组成 来源: 科技日报 2010年07月03日00:36 搜狐微博 ( 0 ) 我来说两句 ( 0 )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if(sohu.cmtBlogSW == true){$(cmtBlogA).style.display = none;}   本报讯 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上报告称,他们使用位于犹他州的高分辨率蝇眼阵列望远镜,确认高能的宇宙射线由质子组成。   美国的高分辨率蝇眼探测器(HiRes)位于犹他州盐湖城西的沙漠中,使用高分辨率的蝇眼探测器,科学家确认,在每个原子核中发现的带正电的成分(质子)组成了宇宙射线,而之前,科学家并不能确认这一点。   犹他州立大学的一名研究人员表示,该HiRes探测器采用立体观测技术,甚至能够探测这些外来的宇宙射线的方向。   宇宙射线起源于银河系外部,是宇宙中一种具有相当大能量的带电粒子流。在现代物理学发展史中,宇宙射线的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新的粒子都是首先在宇宙射线中发现的。宇宙射线研究已经成为探索宇宙起源、发展历史、天体演化、空间环境等科学之谜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刘霞)media_span_url('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0-07/03/content_204443.htm') http://it.sohu.com/20100703/n273253073.shtml 专家:中国SARS疫情最迟明春结束 不会再爆发 http://health.enorth.com.cn/system/2003/06/11/000577037.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宣传|0 个评论
俄科学家提出预测地震新法:声波测震
热度 1 杨学祥 2012-12-22 10:06
俄科学家提出预测地震新法 2012年12月22日 09:52:05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莫斯科12月21日电(记者贺颖骏)俄罗斯科学院列别杰夫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提出了预测地震的新方法,通过监测由宇宙射线引起的地下声波来判断地层活动情况,这个理论已经在实验中得到初步验证。 列别杰夫物理研究所空间辐射研究室主任弗拉基米尔·里亚博夫近日对媒体解释了新方法的原理:宇宙射线中含有一种穿透性极强的μ介子,它可以穿透地下较深的地方,被穿过的地下介质会释放能量、引起振荡并发出声波。这种声波能反映地震发源地的形成情况,振幅越大说明地层活动越剧烈。 这一理论已得到初步验证。2011年日本福岛大地震发生前后,安放在哈萨克斯坦高山科研站的传感器记录了地底传来的异常声学信号。研究人员认为,声波振幅在长期监测中的异常变化,可以作为预测地震的指标。 地震预测一直是个世界性的难题,现在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里亚博夫表示,目前广泛使用的地震预测方法准确性不高,如果上述方法能够被进一步验证和完善,可以增添一种帮助预测地震的新工具。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12/22/c_114119383.htm 声波测震的理论推理和试验方法 2011-9-26 06:38 |个人分类:灾害预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声波 地震 预测 声波测震的理论推理和试验方法 杨学祥,杨冬红 声源体发生振动会引起四周空气振荡,那种振荡方式就是声波。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声波借助各种介质向四面八方传播。空气,水、金属、木头等是声波的传播介质,都能够传递声波,声波在真空状态中不能传播。声波的基本常识我们可以在教科书和网页中看到。 声波的基本常识和公式 扬声器、各种乐器以及人和动物的发音器官等都是声源体。地震震中、闪电源、雨滴、刮风、随风飘动的树叶、昆虫的翅膀等各种可以活动的物体都可能是声源体。地震产生多种复杂的波动,其中包括声波,实际上那种声波本身是人耳听不着的,它的频率太低了(例如1Hz)。人对声音的感觉有一定频率范围,大约每秒钟振动20次到20000次范围内,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如果物体振动频率低于20Hz或高于20000Hz人耳就听不到了,高于20000Hz的频率就叫做超声波,而低于20Hz的频率就叫做次声波。所以说不是所有物体的振动所发出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到的。空气粒子振动的方式跟声源体振动的方式一致,当声波到达人的耳鼓的时候就引起耳鼓同样方式的振动。驱动耳鼓振动的能量来自声源体,它就是普通的机械能。不同的声音就是不同的振动方式,它们能够起区别不同信息的作用。 声音频率的高低叫做音调。声音的三个主要的主观属性 即音量(也称响度)、音调、音色(也称音品)之一。表示人的听觉分辨一个声音的调子高低的程度。音调主要由声音的频率决定,同时也与声音强度有关。对一定强度的纯音,音调随频率的升降而升降;对一定频率的纯音、低频纯音的音调随声强增加而下降,高频纯音的音调却随强度增加而上升。 振动传播的过程,是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波动是一种常见的物质运动形式,最普通的是机械波(如水波、声波)和电磁波。 物质在1秒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常用f表示。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频率f是周期T的倒数,即f =1/T。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传播的距离称为波长,它可以用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来表达,波长用λ表示。单位时间内波形传播的距离,称波速。波速v与波长λ、波源振动频率f之间的关系为:v=λf。机械波的波速由介质的弹性模量和密度所决定。 声波测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声音频率的高低叫做音调,弦乐的音调是用弦绷紧的强度来调节的,这就是说,受力不同的弦,发出的音调也不同。我在中学时,听到音乐老师的拉锯乐声表演,通过控制钢锯的弯曲受力程度,用弓弦也能拉出美妙的音乐。这表明,固体在受力条件下其振动频率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受力大小不同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声波测量固体受力强度的基础。 实验室可通过对岩石加压或拉伸,测量其敲击后发出的音调和音色,从而得到临近岩石破裂时声音特征。由于地球受周期性的潮汐形变作用,地壳应力变化应该具有明显的潮汐周期。 事实上,地震发生在地下几公里到几百公里,在地表敲击地壳使其振动发声,可用打夯、爆破等方法。为了降低试验成本,最方便的方法是,在重载汽车和机车上配备专用的录音机,记录不同地段、不同时间的声音,通过声波特征的变化,寻找反映深部地壳受力状况的信息。 需要有设备条件的部门联合参与 这是一项重要的而庞大的试验工程,需要有设备条件的部门联合参与来完成。任何异常都需要长期的监测和对比来实现,希望它能成为掌握地震变化规律和预测地震的有效手段。欢迎参与,欢迎讨论,让我们为攻破地震预测难题而努力奋斗。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90453.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4737 次阅读|1 个评论
流感大流行预测预警研究进展:2013年前后大流行风险加大
qujiangwen 2012-8-22 14:53
流感大流行的发生具有发病率和病死率高 , 传播迅速和波及范围广的特点,极易演变成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国际关注疾病。自 1933 年首次分离出流感病毒以来,流感病毒不断引起各种规模的流行。全球范围内大流行一般每隔 10 ~ 50 年就会发生 1 次,但流感大流行发生的原因和预测预警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最新研究表明,流感大流行的发生可能与包括太阳黑子活动在内的宇宙空间环境变化有关,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与世界流感大流行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 20 世纪发生的几次流感大流行 (1946-1947,1957,1968) 基本都间隔在 11 年左右 , 这与太阳黑子平均 11 年的活动周期基本吻合 , 提示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可能对流感大流行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曲江文等 采用 Logistic 回归 研究太阳黑子活动与流感大流行以及新发病毒性传染病之间的关系时发现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是流感大流行和 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发生 的重要的危险因素 ,比值比 OR 分别为 4.16 和 5.60 ,并从 太阳黑子活动影响基因变异、动物迁徙以及气候变化等角度科学的分析了为什么太阳黑子活动可以影响流感大流行和 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为阐明流感大流行和新发病毒传染病的起源和预测预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虞震东等发现新星爆发和宇宙线大的地面增强事件与流感流行有着重要的关系,认为这种流感大流行都是由宇宙线环境大的增强引起的,从而提出了科学预警流感大流行的对策,即立即加强对宇宙线环境的监测 。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拉尼娜现象造成的气候异常同全球大范围的流感暴发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过去四次流感的全球性爆发大流行都发生在拉尼娜现象之后,他们分析了 20 世纪 4 次流感大流行出现前一年赤道太平洋地区秋冬两季的海洋温度记录后发现,这些年份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海水表面温度均低于正常年份。研究人员认为拉尼娜现象可以改变人类流感病毒的主要宿主—候鸟的迁徙模式,影响它们在迁徙途中的健康和种群混合,进而影响到彼此间的基因交换,导致某些更危险的流感新毒株出现。此外,拉尼娜现象还会导致候鸟与猪等家畜接触, 2009 年流感大流行一大原因即为禽流感病毒与猪流感病毒发生了基因交换,形成更危险的毒株 。杨冬红、杨学祥等综合 1890-2004 年的数据,发现流感大流行的发生一般有六大气候特征,即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 m 或峰年 M , m-1 年, m+1 年或 M+1 年。 1889-1890 年、 1900 年、 1918-1919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和 1977 年的流感大流行都满足这六大条件 。在病毒学研究方面,目前认为流行大流行出现有三个原因:一是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发生重配导致一种新的亚型流感病毒的产生;二是禽流感病毒直接突变最后导致流感大流行;三是消失很久的旧的流感病毒重新在人群中流行 。曾光认为发生全球流感大流行要有四个前提条件 : 第一、病毒变异产生了新的亚型或者流行过的病毒亚型对人类的威胁重新出现;第二、人类普遍易感;第三、病毒能在人群中快速传播;第四、病毒对人类有强大的杀伤力,造成大量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流感大流行属于不可预测,但又重复发生的事件,可对世界范围内的卫生、经济和社会造成影响。当关键因素出现交集时,就会发生流感大流行,即流感病毒的出现伴随着可持续的人间传播力,且大部分人对这种病毒具有较低或不具有免疫力。在当今相互联系的世界中,局部流行有可能迅速发展成为大流行,使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对公共卫生方应对做出准备,来遏制疾病的传播。 根据太阳黑子活动规律、宇宙空间环境变化资料、气象学监测、动物流感疫情、病原学变异资料以及配合目前的流感样病例监测在内的综合监测,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成为流感大流行预警和防控的一种趋势。 综上所述,目前科学界认为 流感大流行的发生与太阳黑子活动、超新星暴发在内的宇宙空间环境变化以及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异常有关,并且存在流感大流行发生的六大气候特征,这些因素的发现为流感大流行的预测预警和在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病毒变异或重现、人群易感以及是否获得有效的人际间传播能力也是流感大流行发生的基础和原因。 2011年和2012年9月出现超新星爆发, 2010-2011年全球连续两次发生拉尼娜现象,2012年8月 新的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形成中,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值年, 种种迹象表明, 2013年前后发生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加大 ,全球需要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防范工作。 参考文献: 1. Vaquero JM, Gallego MC. Sunspot numbers can detect pandemic influenza A: the use of different sunspot numbers . Med Hypotheses .2007; 68, 1189-1190. 2. Tapping KF, Mathias RG, Surkan DL. Pandemics and solar activity. Availableonline: http://www.billhowell.ca/Pandemics,%20health,%20and%20the%20Sun/Tapping,%20Mathias,%20Surkan%20-%20Pandemics%20%20solar%20activity.pdf .Accessed August 17, 2009. 3. 曲江文 , 聂绍发 . 太阳黑子活动与流感大流行关系的探讨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 2011;15 (3):213-215. 4. 曲江文,高志刚 . 太阳黑子活动对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的影响 . 环境与健康杂志 . 2012; 29 (2):188-190. 5. 虞震东 . 应对流感大流行威胁急需的一项对策 . 前沿科学 . 2011; 5(18): 37-47 6. Shamana J, Lipsitchb M. The 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pandemic Influenza connection: Coincident or causal? . PNAS . 2012, 109 (12):1-3 7. 杨冬红,杨学祥 . 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 . 沙漠与绿洲气象 . 2007 , 1(3):1-8 。 8 舒跃龙 . 加强监测是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基础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2006 ,20 (2) :122. 9. 曾光 . 流感大流行与应对策略分析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2006 27(2):93-95 英国将太阳风暴列为国家安全威胁 中新网3月19日电 据“中央社”18日报道,英国最近公布新版全国国家安全风险清单,将火山爆发和太阳风暴列入国安威胁之中,而原先项目包括水灾、流行性感冒和恐怖袭击。   根据最近出版的 2012年英国政府《全国紧急事务风险清单》( National Risk Register for Civil Emergencies), 英国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流行性感冒大流行 、沿海地区洪灾、恐怖分子攻击和与冰岛类似的火山爆发。   这份清单显示,“极端太空天气”对通讯系统、电子电路和电力网造成威胁。太阳风暴是喷出磁能与带电粒子的太阳耀斑爆发,是太阳通常11年周期活动的一部分,预计2013年会达到高峰。   报道指出,太阳风暴不会影响人类的身体,不过会干扰电力网、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卫星运行。1989年一场强烈的太阳风暴曾中断加拿大魁北克(Quebec)电力网络,切断600万居民的电力供应。不过,上周出现的2004年以来最强大太阳风暴没有发生重大干扰。   英国《全国紧急事务风险清单》从2008年开始推出,评估可能危害英国民众福利、环境和安全状况的各种威胁。风险清单是列入机密的“全国风险评估”(NationalRisk Assessment)的公开版本。   据悉,火山爆发是在2010年的上个版本加入清单的。冰岛艾雅法拉火山(Eyjafjallajokull)2010年4月爆发,喷发出大量火山灰使欧洲民航业停摆,经济损失惨重。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2/03-19/3752701.shtml 哈勃最新拍摄8000万光年外处女座超新星爆发 http://it.sohu.com/20120906/n352467863.shtml 共同的预见:2013年前后发生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增大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29903do=blogquickforward=1id=507920 研究证明新发病毒性传染病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 http://bbs.sciencenet.cn/blog-529903-555946.html 持续关注H5N1禽流感变异,警惕新发流感大流行 ! http://bbs.sciencenet.cn/blog-529903-483438.html
个人分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16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流感流行与太阳黑子和宇宙射线活动有关
qujiangwen 2011-11-24 14:10
现代流感世纪之交大流行 有人将此与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相提并论 现代流感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在20世纪与21世纪新旧世纪之交大流行。时间范围是1999年11月至2000年4月,欧洲、美洲、亚洲均发生中度以上流感流行,其中最为严重的为法国,流行高峰时发病率达每10万人中有861人感染。 与往年同期相比,这次流感的发病人数并未增加,引发流行的毒株仍然是H3N2亚型。我国受到的危害也较为严重。以北京为例,1998年至1999年流感流行期间,流行高峰时发病率高达26.49%,非高峰期也有10%的发病率。 同样,在2000年1月,据英国首席医疗顾问利马·唐纳森教授估计,全国约5900万总人口中,平均每300人/10万人遭到流感袭击;而在苏格兰地区,平均每540人/10万人染上流感。短短数天,至少有50万人染病,而且染病人数一直呈急剧上升之势,这次流感被认为是英国11年来最严重的流感暴发。1989年,英国暴发的流感死亡人数2.6万。当时人们的关注焦点似乎在电脑的千年虫病毒,但没有想到,生物病毒首先袭击了英国人。由此,英国媒体戏谑,“感冒虫比千年虫威力更大”。 同样,2000年新年一过,加拿大的多伦多、蒙特利尔和温哥华等大城市,多家医院都出现流感病人爆满的情况,使得当地卫生部门迅速批准缓解流感症状的首种药丸“Tamiflu”上市。 2000年,感冒同样没有放过美国,最初在西岸暴发,首先出现在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此后蔓延至包括纽约、宾夕法尼亚、新泽西、佛吉尼亚、马里兰等19个州和首都华盛顿。如同1918年的流感,在美国,流感通常先在阿拉斯加开始,继而南移入侵美国西岸,然后抵达东岸。流感出现的季节通常在12月至翌年3 月。 2000年初,继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相继暴发流感后,欧洲其他国家也相继出现流感潮,其中法国的患者多达数百万人。法国传染病监察机构“警戒站”说,在法国肆虐的流感,到1月5日已有近100万人受感染。从12月27日至1月3日期间,平均每10万人中有741人患病。根据法国卫生部门的规定,如果每10万人中有157人受流感影响,就被视为疫症。因此2000年初的法国也被视流感疫区。 同样,意大利2000年初也暴发流感,初步统计每1000人中就有4人患病,患者病情持续3天~4天,引起并发症的病人可能有近万人。这次流感连雀鸟也不能幸免,当局捕杀了200万只雀鸟。而荷兰全国流感中心统计,2000年该国平均10万人中有260人发病,患病人数达全国总人口的10%~20%。在西班牙,流感病例比1999年多出30%,在南斯拉夫,流感病例达5年来的最高峰,贝尔格莱德有4万~10万人患流行性感冒。2000年初,阿尔巴尼亚流感的大规模暴发已导致至少数十人死亡,拉脱维亚有5人死于流感。挪威、丹麦、芬兰、瑞典、捷克、德国、保加利亚和以色列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流感肆虐。 http://www.stdaily.com/other/dzkj/2009/0505/5-4.htm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3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共同的预见:2013年前后发生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增大
qujiangwen 2011-11-14 14:30
2011年9月9日,英国《每日邮报》:半个世纪以来最亮超新星爆发,根据虞震东先生的宇宙射线激发流感大流行的理论,2013年前后极有可能发生流感大流行,这与我们先前的观点如出一辙,那就是要加强宇宙空间环境的监测来预警未来的流感大流行!共同的预见希望能够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共识和行政部门的重视,早期做好应急准备,减少对社会和民众健康的损失! 加强宇宙线环境监测 预警流感大流行来源 科技日报 2011年07月19日17:0    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曾经造成人类几千万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对它的预防预测。但是医学至今仍然不了解引起这种大流行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因而无法做到对它有充分准备时间的提前预报,以减轻它对人类的危害。《前沿科学》杂志2011年第2期发表了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虞震东先生的 《应对流感大流行威胁急需的一项对策》 一文,该文提出通过对宇宙线环境进行监测以预警新的流感大流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教授在对该文的推荐语中说,“虞震东先生研究宇宙大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已有几十年时间,他提出的宇宙环境大的变动对人类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观点独树一帜,别开生面。”记者为此采访了虞震东先生,请他就如何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威胁进行深入解读。   科技日报:   请您介绍一下历史上流感大流行的情况,您认为预测流感大流行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虞震东:   公元1918—1919年发生的流感大流行引起的死亡人数高达5000万—1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2.5%—5%。问题的严重性在于,现代科学无法保证这样严重的灾难今后不再重来。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流感项目负责人等著名流感研究人员就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发出了流感大流行的警告。但是,这种流感病毒至今并未引发流感大流行。2009年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根据该组织流感专家组的意见向全世界宣布,世界上开始了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流感大流行。但是,一年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这种流感病毒导致死亡的全世界总人数明显小于每年由季节性流感流行致死的总人数,并且没有发生大流行。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先后两次预测流感大流行的失败表明, 唯病毒论的现代流感研究对预测流感大流行明显无能为力,全世界的顶级流感专家们还不了解引起流感大流行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科技日报:   卫生部曾组织天文学、地质学、病毒学、流行病学等多方面的专家对您的研究成果进行讨论,认为您提出的研究宇宙线环境与流感大流行的关系为预警流感大流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您能不能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您的研究?   虞震东:   地球只是宇宙间一个小小的行星,人类不仅生存在地球上,而且也生存在宇宙中间。可惜相当多现代科研人员没认识到这一点!人类必然要受到宇宙大环境变化的影响,必然要受到各种重要的宇宙现象的影响。科学研究发现, 明亮的新星爆发和流感流行有重要的关系。 20世纪至今出现的最亮视星等达到2.2等的新星共有9个。 在这9个亮新星爆发后世界上都发生了严重的流感流行。 其中,最亮的新星是1918年出现的V603Aql新星。这个新星出现后就发生了1918—1919年的流感大流行。科学研究也发现,以宇宙线大的地面增强事件(GLE)为标志的大的太阳宇宙线耀斑爆发和流感流行也有重要的关系。自开始进行连续的宇宙线观测至今共记录到6次宇宙线大GLE事件。在这些事件后世界上也都发生了严重的流感流行。其中最大的GLE事件发生在1956年2月23日。随后在1957年初就发生了20世纪的第二次流感大流行。1968年的第三次流感大流行也是发生在宇宙线环境大的增强之后。这些情况表明, 致人大量死亡的流感大流行都是由宇宙线环境大的增强引起的。   科技日报:   上一次的1968年流感大流行至今已过去了40多年,已经超过了20世纪里流感大流行的最长间隔时间39年。您在论文中指出“ 一次新的流感大流行正在日益逼近 ”,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这个威胁?   虞震东:   根据我的研究, 研究和观测宇宙线环境可以科学预警新的流感大流行。 我建议立即加强对宇宙线环境的监测。当观测到宇宙线环境发生大的增强后,充分利用这个增强和流感大流行出现之间几个月的时间间隔做好应对准备,以大大减轻流感大流行对人类的危害。上面已经提到,卫生部在听取了多学科专家的意见后得出结论,认为我的研究为预警流感大流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有了新的认识固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实际行动。要用这个新方法建立起一个全新的预警系统来应对新的流感大流行的威胁。这种新的预警系统所需要的宇宙线环境信息全部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不需要大量的设备,因此所需要的经费也非常少。而医学界普遍认为,致人大量死亡的流感大流行今后肯定会再次突然袭来。所以我希望作为政府主管部门的卫生部应该认真对待世界卫生组织先后两次预测流感大流行失败的教训,早日下决心建设我国独创的流感大流行预警系统。   (科技日报) 超新星爆发形成9.6万亿公里的圆环(图) 2011年09月09日 15:30 来源: 新华网 美国宇航局近日拍到一颗名为1987A的超新星爆发时形成的美丽“星胆”,而这场绚丽的爆发距离地球约16.3万光年。“星胆”中围绕着超新星爆发后留下的30到40个闪亮的残余物,形成一个直径约9.6万亿公里的圆环,酷似由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成的项链。 美国宇航局近日拍到一颗名为1987A的超新星爆发时形成的美丽“星胆”,而这场绚丽的爆发距离地球约16.3万光年。“星胆”中围绕着超新星爆发后留下的30到40个闪亮的残余物,形成一个直径约9.6万亿公里的圆环,酷似由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成的项链。 据外媒报道,8日夜晚,天文爱好者们就能观测到百年一遇的超新星爆炸过程,这是1954年以来能用肉眼看到的最明亮的一次超新星爆炸。如果天气晴朗,人们可用双目望远镜在远离灯光的地方直接观测到这一震撼人心的天体活动。据专家称,观测的方位应该是北斗七星“勺柄”的东方。 百年一遇最亮超新星爆发上演 可望远镜观看 发表日期:2011-09-09 13:09:47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011年9月8日报道,今晚如果天气晴朗的话,全英国都可以看到,天文爱好者只需找到一块远离街灯的地方,用双筒望远镜就可观测到这一震撼人心的天体活动。据悉,超新星在爆发过程中会以惊人的速度向宇宙中发散出气体、辐射和尘埃,场面壮观。 即将爆炸的超新星与银河系仅有2100万光年的距离,由此爱好者们才能观赏到这一奇景。专家指出观测这颗超新星的最佳方法是在夜晚降临后的几个小时内,拿起望远镜朝北斗七星“勺把”的东部看。 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值年,根据太阳黑子激发流感大流行的理论,目前全球有可能正处于2012-2014年左右的的新流感大流行的酝酿期,这场新的大流行的病毒很可能是一种在致病率和致死率方面很强,会引发全球大灾难,并且有可能不亚于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这种病毒可能是H2N2,或者是甲型H1N1基因重组后的变异体。但笔者更倾向于前者。新流感病毒正在酝酿和孕育中,流感病毒从来没停止过进化,目前还不具备流感大流行的条件,预计未来1-2年左右我们将会面临新流感大流行。另外,历史上的1729-1733年流感大流行,许多专家评论说实际上为两次大流行,也就是1729年和1732年两次大流行,分别处于太阳黑子活动的峰值年和谷值年附近,经历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之后,在短短的2年时间内出现另一场大流行是很可能的,但是缺乏病原学证据,加上目前确实处于大流行的间期,新的流感大流行随时会卷土重来。依据历史经验以及科学统计和推理, 笔者推测2013年太阳黑子年峰值年前后有可能会出现一种甚至多种 新发传染病 ,新的流感大流行出现可能性更大,需要加强监测预警以及应急准备工作。 太阳黑子活动与流感大流行关系的探讨 【摘要】 探讨流感大流行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的关系 , 为阐明流感大流行的原因和起源提供科学的依据。 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以及 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 的方法对 1700-2009 年的太阳黑子活动与流感大流行的资料进行分析。 1700-2009 年以来发生的 16 次流感大流行或者可能的流感大流行中,有 13 次发生在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 后一年流感大流行的发生率( 7.65% )高于其他年份的发生率( 2.1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4.75 , P 0.05 ) 。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与流感大流行的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结果 表明, OR=4.160 ( 95%CI= 1.161-14.903 )。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是流感大流行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大流行;太阳黑子; 详细分析见以下网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29903do=blogid=483438 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或许只是未来流感大流行的开始 三十多年前,基尔伯恩根据二战之后全球流感流行的情况,总结出每11年一次大流行的规律,并预测下一次大流行发生在1979年,这个预测被证明是错误的,他的计算方法也是错误的,错在他混淆了流感全球大流行的概念。    1977-78年确实出现了被称为俄罗斯流感的流感流行,但相对来说,这是一场局部流行。称得上全球流感流行的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很快传遍全球,二是杀人以百万计,到目前为止,只有1890-91,1918-19,1957-58和1968-69这四次可以被称为全球性流感大流行,1946年流感流行达不到这个标准。    国际上对于流感流行的分级是按患者死亡率计算的,如果小于千分之一为一级,每年的流感流行都属于这一级;如果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五之间,则为二级,1957年亚洲流感和1968年香港流感这两次全球性流感大流行都属于这一级;如果在千分之五到百分之一之间,则为三级;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之间,则为四级;患者死亡率在百分之二以上为最高级五级,西班牙大流感属于这一级。1890年大流感没有可信的数字,不能分级。    西班牙大流感之下,隔了两级才轮到其他两次全球性流感大流行,足以证明西班牙大流感的威力。    美国官方预测,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按30%的人口生病来计算,发生二级大流行,美国会死9万到45万人,发生三级大流行,则死45万到90万人,发生四级大流行,会死90万到180万人,如果发生西班牙大流行那样的流行的话,最低死亡人数是180万人,没有上限。    如果将同样的计算方法来预测全球死亡人数的话,最低死亡人数是四千万,同样没有上限。现在世界人口是1918年的3.7倍,这样根据西班牙大流感最保守的两千万人死亡来计算,得出来的数字是7400万,专家进行了核算,得出的数字是6200万。但是,如果按近年来趋于一致的西班牙流感死亡在五千万到一亿来推算,下一次类似的大瘟疫全球死亡人数则在1.8亿人到3.7亿人之间。    这恐怕是除了核战争之外,最残忍的预测。    如此冰冷而又残酷的数字,看得人不禁发问:真有这个可能吗?    2005年,美国NIH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在接受NBC电视台的采访时, 对类似西班牙大流感的大瘟疫再次出现的预测是在15到20年之内,也就是在2020年或2025年之前。    如果预测失准哪?    福奇回答: 迟早会发生。    你相信宿命吗?    福奇的预测的根据是,从1836年开始,流感开始了在全球范围里的流行。流感流行的趋势是年年小流行,然后过一段时间后出现一次全球大流行。人类历史上的五次大流行,也就是流感流行二级以上的流行分别为1836年大流感、1890-91年大流感、1918-19年西班牙流感、1957-58年亚洲流感和1968-69年香港流感。    这五次流感大流行,第一次和第二次间隔54年,第二次和第三次间隔18年,第三次和第四次间隔39年,第四次和第五次间隔11年,也就是一次长间隔、一次短间隔、再一次长间隔。按这个规律算,第六次大流行应该是上一次大流行之后的半个世纪左右, 也就是今后的十年到十五年之间。    2018年,是西班牙大流感的百年之祭,从2009年开始的十个春天的任何一个,都可能是大流感祭台上的祭品。    2009年春天,不过是一个开始。 http://www.haotie001.com/article/690471.html 科学家称拉尼娜现象恐加大流感大爆发可能性 2012年01月17日 14: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17日电 据英国媒体16日报道,科学研究发现,拉尼娜(La Nina)现象造成的气候异常同全球大范围的流感爆发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异常下降的一种现象,通常伴随全球性气候紊乱。   美国科学研究人员发现,过去四次流感的全球性爆发大流行都发生在拉尼娜现象之后。据悉,这四次全球性流感大流行的共同特征是都出现了变异的流感病毒,而人类对这种病毒没有免疫力。   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的文章中,科学家们说拉尼娜现象造成的气候异常可能使携带流感病毒的飞鸟改变迁徙途径。   不过,科学家们也说,需谨慎对待这一假设。因为其他一些拉尼娜现象发生后,也并没有出现新的流感变异病毒扩散全球的情况。   因此,科学家们说,气候现象也许使得流感全球大流行变得更为可能,但仅此一个因素并不足以导致流感全球爆发的发生。而且它可能并不是流感大流行的必要条件。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2/01-17/3611039.shtml 2011年9月出现超新星爆发, 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值年, 2010- 2011年全球连续两次发生拉尼娜现象, 种种迹象表明,2013年前后发生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加大,需要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防范工作。
个人分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22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谈流感的起源与预测预警的问题
qujiangwen 2011-10-10 11:18
背景: 禽流感最近又成为全球关注热点。10月7日,罗马尼亚国内首次发现禽流感个例。随后,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国纷纷宣布发现禽流感病例。 本月6至7日,在华盛顿召开了8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卫生专家和官员参加的“国际禽流感伙伴计划”会议,讨论建立国际合作机制交流信息和集中资源,以共同对抗由H5N1型禽流感病毒变异而可能会引发的人类流感疫情。此外,本月24至25日在加拿大渥太华还将召开全球卫生部长会议,本月31日至下月1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召开亚太区禽流感会议,下月7至8日在日内瓦召开世界卫生组织禽流感会议。 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106/20110608/news_20110608_1359142.shtml 甲型H1N1流感发生以后,全球对流感的关注明显减弱,媒体几乎不报道关于禽流感和人感染禽流感的相关情况,禽流感正在淡出普通民众的视线,这种关注的减少会导致民众对流感大流行这种公共卫生威胁毫无防备,但是目前专家对流感的认识远远不足,起源也搞不清楚,自然谈不上预测与预警。然而世界卫生组织的简报表明,禽流感时刻在发生,时刻在威胁我们。我们需要持续关注H5N1禽流感变异,警惕新发流感大流行,提高民众认知程度!太阳黑子对流感大流行的发生有重大影响,对未来的预测预警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目前尚未得到专家的认可。然而得不到认可不代表这种观念不正确,需要继续验证,以实践和事实说话。甲型流感病毒时刻在进化,需要公众和专家持续关注其发生发展!近期处于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和鸟类迁徙的季节, 未来一月内禽流感或许会不断出现, 公众和专家尤其需要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新发流感大流行。 关于流感的病因,人们曾经进行过许多猜测:最早认为是天上星星的影响引起的,接着又认为与气候不正常有关,以后又推想来自沼泽地的毒气。到了19世纪末,关于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说法已找到了肯定的依据。人们又从许多流感患者的咽喉部发现了溶血性流感杆菌。于是有人就认为流感的病原是溶血性流感杆菌。直到20世纪初,科学家才把制造流感的真正“凶手”——病毒“捉拿归案”。1930年,美国人索普成功地从猪体内分离到了 猪流感 病毒。接着英国人史密斯等参照索普的方法,于1933年首次从流感病人中分离到了流感病毒(后定名为甲型流感病毒)。 目前学术界关于流感起源学说有几个方面,包括 (一) 突变选择学说(或称自然选择学说 ,认为新亚型是由旧亚型经过一系列突变,并在此基础上再经过机体自然筛选形成的新种)。该学说认为流感病毒的大小变异都是人群免疫压力造成的,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变异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为何量变必然导致质变,还有两种不同解释:一种认为量变是在决定两种表面蛋白的基因某一部位上的改变,在多年不断变换之后达到极限,因而突变必须转移到另一部位上,从而引起抗原空间结构的根本改变。另一种认为流感病毒基因上有许多隐性基因,决定着不同亚型的抗原性,原来的显性基因关闭,隐性基因开放成显性,形成了另一亚型。突变选择学说又分2个支派:1)无止境变异学说:机体是受流感病毒感染后,产生免疫力以消灭病原,同时防御和抵抗相似病原的再感染,使病毒发生变异,否则被淘汰,病毒发生变异后再次获得感染机体的能力,病毒得于不断地无止境地变下去。2)重复循环学说: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不是无止境的,而是重复循环的。此学说的主要根据是血清学调查得出 。(二)动物源学说。 该学说有3个观点,1是新亚型来源于动物流感病毒发生突变而获得对人的致病性;2认为新亚型是人流感与动物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组而形成的;3认为老的人类流感在人间消失后转入某种动物中保存下来,在一定条件下又引起人间的流行。 (三)潜伏感染学说。 该学说 认为 流感病毒能在动物或人群中以不易发现的传播方式潜伏下来,或流感病毒的基因与宿主细胞的基因整合在一起,或潜伏在患某些特殊疾病和有免疫缺损的病人中,受到一定条件的刺激时,又在人间造成流行 。(四) 气候突变学 说 , 又称 寒潮诱发学说, 该学说指出流感的流行是由于寒潮所诱发。流感的发生以冬春两季为多发,其原因,一方面是寒潮袭击后,日平均气温以及最低气温相差较大,甚至可相差10℃以上。此时,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往往不能适应气候的突然变化,因而突然着凉,诱发流感。另一方面,冬春季节气候干燥,鼻黏膜与口鼻腔的局部温度可降至32℃。这样的温度很适合流感病毒的复制繁殖。与此同时,由于鼻咽部血管收缩,黏膜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减少,更为流感病毒的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个学说指出在突如其来的寒潮时期,应加强预防才是。 (五) 飞禽传播学说。 该学说认 为传染源是飞禽,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了一条有趣的规律,每当流感在人群中发生大流行之前,流感病毒总是先在飞禽之中广泛传播。由于气候变化和寻找食物等原因,飞禽需要进行季节性的迁飞,这时它们便成为造成人类流感流行的一个重要媒介。实验表明,飞禽对流感十分敏感,它们比人类察觉流感大流行的时间往往提早一个星期左右,无怪乎也有人称这些飞禽为流感的“预报者”,起到帮助人们提早掌握流感动态,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的作用。目前,一些国家正在进行飞禽的流感病毒分离研究,争取尽早提供新疫苗,以控制流感的大流行。 (六)太阳黑子学说。 该学说认 为 认为流感的流行和太阳黑子活动因素有关。国内外一些医学专家认为,流感病毒的不断变异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他们分析了19世纪以来的10次全球性流感的发生时间,发现有9次是在太阳黑子活动的高峰年间。尤其是本世纪5次大流行,都与太阳黑子的大量出现和耀斑爆发的高峰期相吻合。专家们认为,太阳内部的剧烈活动是太阳热核反应增强的表现,这时向地球释放的能量骤增。太阳辐射的高能带电粒子、紫外线和X射线等,对容易变异的流感病毒来说,无疑是一种物理性诱变因素。据天文资料分析,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每隔11~12年为一周期,如联系流感流行,值得研究。又有流行病学家指出,差不多每隔19年就会有一种新型流感出现,威胁着全人类的现象,对此现象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此外,还有 天外来源学说 ,认为陨石将流感病毒带到地球上,也有人提出 地理环境学说 等,都尚无定论。而 只有 太阳黑子宇宙射线学说 可以完美的解释流感大流行的起源问题, 因为太阳黑子和宇宙射线的活动可以影响动物活动,气候变化和基因变异等,详细解释请参见论文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7136236 ), 其他学说只能部分的解释流感起源问题。更有意思的是流感的英文单词“influenza”最初起源于意大利,十五世纪意大利的人们认为 流感是由天体的影响 造成,所以他们把这种病称作“大灾难”( influenza的词源是意大利语,原字是influencia,衍生自influence的意思。中世纪的人们认为,很多灾难都和星球、天象有关,认为宇宙中的星球可以放出影响到地球的东西。这从当时许多用来表示灾难的词汇或多或少都和星象有关就能看出,比如disaster=dis(恶)+astar(星球)。人们对于占星术的信仰使当时的医生非常热衷于此,并以此来解释一些疑难杂症。人被视为宇宙的一个小模型,人体的各个部分也被相应的对照为宇宙的某个天体或者某些天体。比如“人体黄道带”据称就将人体同黄道十二宫联系了起来,根据太阳所处位置来制定治疗方案比如太阳位于金牛、双子、狮子、处女、摩羯几大星座时,就不能采取放血疗法。当1743年欧洲爆发了感冒大流行的时候,意大利人将之称作“influenza di catarro”,意即大灾难,其实是泛指,但是久而久之这个字就被用来专指流感了), 由此可见古人在流感起源上的卓越见识和先见之明! 在流感起源问题上,我们需要有大公共卫生观念,这种观念要大到什 么 程度?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大洲,整个地球?这都是不够的,要关注到我们的宇宙空间环境!医学专家不能只关注实验室微观研究,把流感病毒看的越来越 小,越来越细致,把每个片段,每个基因都搞清楚(实验室研究是必要的,可以为流行病学提供认识流感的基础),还需要关注 宏观环境因素 (在出现禽流感或者流感大流行时出现了哪些关键因素), 别忘了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 决定因素 , 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将导致流感出现和流行的因素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研究, 这种研究需要有广阔的视野,需要有交叉学科的理论方法,需要有创新思维和批判的眼光! 因为纯医学和唯病毒研究不能彻底解决流感起源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流感大流行(影响世界大部分地区的疾病暴发)属于不可预测 (注意:这种观点现在需要打破了), 但又重复发生的事件,可对世界范围内的卫生、经济和社会造成影响。 当关键因素出现交集时,就会发生流感大流行, 即流感病毒的出现伴随着可持续的人间传播力,且大部分人对这种病毒具有较低或不具有免疫力。在当今相互联系的世界中,局部流行有可能迅速发展成为大流行,使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对公共卫生方应对做出准备,来遏制疾病的传播 。 根据 世卫组织 规定 , 流感大流行警告共有六大级别:    一级: 流感病毒 在动物间传播,但未出现人感染的病例。   二级:流感病毒在动物间传播,这类 病毒 曾造成人类感染,因此, 被视为流感流行的潜在威胁。   三级:流感病毒在动物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这类病毒已造成零星或者局部范围的人感染病例,但未出现人际间传播的情况。   四级: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播并引发持续性疫情。在这一级别下,流感蔓延风险较上一级别“显著增加”。    五级:同一类型流感病毒在同一地区(比如 北美洲 )至少两 个国家人际间传播,并造成持续性疫情。尽管大多数国家在这一级别下仍不会受到显著影响,但五级警告意味着大规模流感疫情正在逼近,应对疫情采取措施的时间已经不多。    六级:同一类型流感病毒的人际间传播发生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地区。这一级别意味着全球性疫情正在蔓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的定义 是以监测为基础,通过监测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异常先兆或事件发展的不良趋势,进而对民众的预防行为进行超前调控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把事后补救转变为事先防范,建立一种积极主动的保障机制,对可能给民众造成的风险和潜在危害实行预先警报,并针对存在的危险迅速采取相应的紧急应对措施,避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影响的不断扩大(注意,这种定义只是本人自己的观点)。 预测预警的提前是弄清楚哪些因素是导致疾病或突发事件出现的关键因素,只有搞清楚这些因素才会做到心中有数,决定因素搞不清楚只能是 猜测, 而不是 预测和预警! 世界卫生组织的预警六大级别不能称为真正的预警,2009年发生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时候,这种病毒并没有按照他们的预警方案一步一步的出现,实际上这之前他们没有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状况进行告知,实际上也做不到,因为对动物流感开展完善的监测尚做不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预警方案只是针对禽流感病毒而设定的。这就是该预警方案的局限性。目前医学界由于搞不清楚哪些是导致流感大流行的因素,所以只能根据流感病毒的变异情况发布预警,而这种预警方式实际上在真正应对大流行时起到的作用有限,因为这种预警方式只是关注在动物和人际间传播情况,对大流行发生的先兆只是根据病毒流行的趋势,实际上只是一种疾病流行状态的一种告示,不是真正的预警。而实际上先兆往往是决定大流行发生的因素,当这种决定因素即将出现时,大流行往往就会发生,而在这之前我们早已提前预知并有条不紊的做好了应急准备和应对方案,这才是真正的预警。 根据太阳黑子活动规律、宇宙射线资料、气象学监测、动物流感疫情以及配合目前的流感样病例监测在内的 综合监测, 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成为流感大流行监测预警的一种趋势。
个人分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38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加强宇宙线环境监测 预警流感大流行
qujiangwen 2011-10-8 09:22
加强宇宙线环境监测 预警流感大流行 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曾经造成人类几千万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对它的预防预测。但是医学至今仍然不了解引起这种大流行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因而无法做到对它有充分准备时间的提前预报,以减轻它对人类的危害。《前沿科学》杂志2011年第2期发表了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虞震东先生的《应对流感大流行威胁急需的一项对策》一文,该文提出通过对宇宙线环境进行监测以预警新的流感大流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教授在对该文的推荐语中说,“虞震东先生研究宇宙大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已有几十年时间,他提出的宇宙环境大的变动对人类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观点独树一帜,别开生面。”记者为此采访了虞震东先生,请他就如何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威胁进行深入解读。    科技日报: 请您介绍一下历史上流感大流行的情况,您认为预测流感大流行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虞震东: 公元1918―1919年发生的流感大流行引起的死亡人数高达5000万―1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2.5%―5%。问题的严重性在于,现代科学无法保证这样严重的灾难今后不再重来。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流感项目负责人等著名流感研究人员就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发出了流感大流行的警告。但是,这种流感病毒至今并未引发流感大流行。2009年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根据该组织流感专家组的意见向全世界宣布,世界上开始了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流感大流行。但是,一年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这种流感病毒导致死亡的全世界总人数明显小于每年由季节性流感流行致死的总人数,并且没有发生大流行。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先后两次预测流感大流行的失败表明,唯病毒论的现代流感研究对预测流感大流行明显无能为力,全世界的顶级流感专家们还不了解引起流感大流行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科技日报: 卫生部曾组织天文学、地质学、病毒学、流行病学等多方面的专家对您的研究成果进行讨论,认为您提出的研究宇宙线环境与流感大流行的关系为预警流感大流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您能不能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您的研究?    虞震东: 地球只是宇宙间一个小小的行星,人类不仅生存在地球上,而且也生存在宇宙中间。可惜相当多现代科研人员没认识到这一点!人类必然要受到宇宙大环境变化的影响,必然要受到各种重要的宇宙现象的影响。科学研究发现,明亮的新星爆发和流感流行有重要的关系。20世纪至今出现的最亮视星等达到2.2等的新星共有9个。在这9个亮新星爆发后世界上都发生了严重的流感流行。其中,最亮的新星是1918年出现的V603Aql新星。这个新星出现后就发生了1918―1919年的流感大流行。科学研究也发现,以宇宙线大的地面增强事件(GLE)为标志的大的太阳宇宙线耀斑爆发和流感流行也有重要的关系。自开始进行连续的宇宙线观测至今共记录到6次宇宙线大GLE事件。在这些事件后世界上也都发生了严重的流感流行。其中最大的GLE事件发生在1956年2月23日。随后在1957年初就发生了20世纪的第二次流感大流行。1968年的第三次流感大流行也是发生在宇宙线环境大的增强之后。这些情况表明,致人大量死亡的流感大流行都是由宇宙线环境大的增强引起的。    科技日报: 上一次的1968年流感大流行至今已过去了40多年,已经超过了20世纪里流感大流行的最长间隔时间39年。您在论文中指出“一次新的流感大流行正在日益逼近”,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这个威胁?    虞震东: 根据我的研究,研究和观测宇宙线环境可以科学预警新的流感大流行。我建议立即加强对宇宙线环境的监测。当观测到宇宙线环境发生大的增强后,充分利用这个增强和流感大流行出现之间几个月的时间间隔做好应对准备,以大大减轻流感大流行对人类的危害。上面已经提到,卫生部在听取了多学科专家的意见后得出结论,认为我的研究为预警流感大流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有了新的认识固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实际行动。要用这个新方法建立起一个全新的预警系统来应对新的流感大流行的威胁。这种新的预警系统所需要的宇宙线环境信息全部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不需要大量的设备,因此所需要的经费也非常少。而医学界普遍认为,致人大量死亡的流感大流行今后肯定会再次突然袭来。所以我希望作为政府主管部门的卫生部应该认真对待世界卫生组织先后两次预测流感大流行失败的教训,早日下决心建设我国独创的流感大流行预警系统。 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1-07/20/content_327647.htm 2、 伽马射线蟹状星云 这是一张哈勃太空望远镜最新公布的蟹状星云照片,上面叠加了一颗正在从两极向外发射剧烈辐射的脉冲星的示意图。脉冲星是一种高速自转的中子星。 蟹状星云是1054年超新星爆发事件的遗迹,当时的古代中国天文学家曾经有过目击记录并流传下来。现在我们知道超新星是恒星在死亡时发生的猛烈爆发现象,这颗超新星留下的致密残骸现在就位于蟹状星云的核心位置。 最近,科学家们使用设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超高能辐射成像望远镜阵列对这一目标进行了观察,发现它正发出剧烈的伽马辐射,能级高达数千亿电子伏特,这是医用X射线辐射强度的数百万倍。 科学家捕捉到迄今宇宙中最强伽玛射线爆发 据每日科学网报道,英国天文学家通过美国宇航局斯威夫特卫星捕捉到了一张伽马射线爆发早期的图片。这是迄今为止自宇宙大爆炸以来,爆炸强度最强,也最为明亮的一次爆炸。 据科学家称,和其他的天文望远镜相比,斯威夫特卫星能够更快更准地定位到伽马射线大爆发,能够在伽马射线大爆发后的231秒内探测到它的紫外线光谱,这是目前所能获取到的伽马射线大爆发最早阶段的光谱。斯威夫特卫星还能在伽马射线大爆发开始数百秒内计算出爆炸发生的位置以及亮度,并能探询到引起爆炸发生的原因以及其所属的银河系。 目前所认为的一些伽马射线大爆发是由那些快速旋转、高密度的星球陷入黑洞后倒塌而引发的爆炸所致。英国伦敦大学穆勒太空科学实验室(Mullard Space Science Laboratory,MSSL)的马丁表示:斯威夫特卫星所能观测到的波长范围以及卫星不受时间和天气变化的影响而迅速反映的能力,很好地帮助了我们在爆炸最早期就能很快搜集到紫外线光谱。”同样来自英国伦敦大学穆勒太空科学实验室的保尔教授称:“通过观察伽马射线的早期爆炸图,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计算出爆炸的光度和距离,还能找出其所属银河系的相关特性以及爆炸对其周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人类的有关数据资料将更加丰富。” 据悉,早在2004年斯威夫特卫星就已经开始对伽马射线大爆发进行综合研究。运用获得的紫外线光谱,斯威夫特研究小组能够在这样的研究基础上,对其所属银河系的化学环境做更深入的了解。保尔表示:“新光谱不仅能让我们清楚伽马射线爆炸的距离,还向我们揭示了氢原子电子云(hydrogen clouds)的密度。对这些遥远的银河系了解越多,越能帮我们了解在宇宙早期他们是如何形成的。”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9/3/216933.html?id=216933 太阳活动降至百年低谷 宇宙射线强度创历史新高 2009年09月30日 14:53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 ↑大 ↓小 】   据美国航天局“同位素成分高级探测器”的最新测量数据,今年太阳系中宇宙射线的强度创历史新高。科学家说,地球上的人类不必为此担心,因为这对地球的生命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宇航员在太空作业时必须要穿戴防辐射效果更好的防护设备。   美国航天局29日发表新闻公报说:“2009年,宇宙射线的强度比过去50年的最高值增强了19%。增强的原因在于,2007年以来(抵御宇宙射线的)太阳活动在持续减弱,目前太阳活动正处于近一个世纪来的最低谷。”   宇宙射线是指来自太阳系外的带电粒子,而太阳活动则是抵御这些射线入侵的天然屏障,其中太阳磁场构成第一道防线。美国航天局说,太阳磁场强度一般介于6纳特斯拉至8纳特斯拉之间,但目前已下降至4纳特斯拉,这导致太阳磁场遮挡宇宙射线的能力大大降低。   美国航天局说,宇宙射线增强也与太阳风压降到50年来的最低值有关。太阳风是指从太阳上发出的带电粒子流,它可以改变宇宙射线的方向。太阳越活跃,太阳风就越强劲,因而它所起到的防御宇宙射线的作用也就越大。2008年和2009年,太阳风压降至历史低谷,使得宇宙射线的“入侵”变得容易多了。   不过,宇宙射线增强对地球上的生命并不构成威胁,因为地球还有大气层保护。但对在太空作业的宇航员来说,宇宙射线增强是确确实实的威胁,他们需要考虑添置一些防辐射效果更好的防护设备。   美国航天局还指出,宇宙射线增强对人造卫星也构成威胁,因为宇宙射线可能会破坏卫星的电路,导致卫星失灵。(新华网华盛顿9月29日电) http://www.chinanews.com/gj/gj-sjkj/news/2009/09-30/1895826.shtml 据每日科学网报道,英国天文学家通过美国宇航局斯威夫特卫星捕捉到了一张伽马射线爆发早期的图片。这是迄今为止自宇宙大爆炸以来,爆炸强度最强,也最为明亮的一次爆炸。   据科学家称,和其他的天文望远镜相比,斯威夫特卫星能够更快更准地定位到伽马射线大爆发,能够在伽马射线大爆发后的231秒内探测到它的紫外线光谱,这是目前所能获取到的伽马射线大爆发最早阶段的光谱。斯威夫特卫星还能在伽马射线大爆发开始数百秒内计算出爆炸发生的位置以及亮度,并能探询到引起爆炸发生的原因以及其所属的银河系。   目前所认为的一些伽马射线大爆发是由那些快速旋转、高密度的星球陷入黑洞后倒塌而引发的爆炸所致。英国伦敦大学穆勒太空科学实验室(Mullard Space Science Laboratory,MSSL)的马丁表示:斯威夫特卫星所能观测到的波长范围以及卫星不受时间和天气变化的影响而迅速反映的能力,很好地帮助了我们在爆炸最早期就能很快搜集到紫外线光谱。”同样来自英国伦敦大学穆勒太空科学实验室的保尔教授称:“通过观察伽马射线的早期爆炸图,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计算出爆炸的光度和距离,还能找出其所属银河系的相关特性以及爆炸对其周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人类的有关数据资料将更加丰富。”   据悉,早在2004年斯威夫特卫星就已经开始对伽马射线大爆发进行综合研究。运用获得的紫外线光谱,斯威夫特研究小组能够在这样的研究基础上,对其所属银河系的化学环境做更深入的了解。保尔表示:“新光谱不仅能让我们清楚伽马射线爆炸的距离,还向我们揭示了氢原子电子云(hydrogen clouds)的密度。对这些遥远的银河系了解越多,越能帮我们了解在宇宙早期他们是如何形成的。”(来源:腾讯科技) var ids; var idstext; TDs=document.all.table1.all.tags("TD") for (var i = 0; i TDs.length; i++) { obj=TDs ; idstext=obj.innerHTML; //alert(idstext); idstext1=idstext.substring(0,50); //alert(idstext1); idstext2=idstext.substr(50); //alert(idstext2); a=idstext2.indexOf(" "); b=54+a; idstext3=idstext.substring(0,b); //alert(idstext3); idstext4=idstext.substr(b); //alert(idstext4); idstext5=" "; idstext6=idstext3+idstext5+idstext4; testtest.innerHTML=idstext6; //al").length); } (0,b); //alert(idstext3); idstext4=idstext.substr(b); //alert(idstext4); idstext5=" "; idstext6=idstext3+idstext5+idstext4; testtest.innerHTML=idstext6; //alert(table1.getElementsByTagName("P").length); } src_ad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_src1"); dst_ad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_dst1"); tmp=src_ad.innerHTML; src_ad.innerHTML=""; dst_ad.innerHTML=tmp; var _PAGE_COUNT= 1; var _PAGE_INDEX= 0; var _PAGE_NAME="t20090306_363307"; var _PAGE_EXT="shtml"; 据每日科学网报道,英国天文学家通过美国宇航局斯威夫特卫星捕捉到了一张伽马射线爆发早期的图片。这是迄今为止自宇宙大爆炸以来,爆炸强度最强,也最为明亮的一次爆炸。   据科学家称,和其他的天文望远镜相比,斯威夫特卫星能够更快更准地定位到伽马射线大爆发,能够在伽马射线大爆发后的231秒内探测到它的紫外线光谱,这是目前所能获取到的伽马射线大爆发最早阶段的光谱。斯威夫特卫星还能在伽马射线大爆发开始数百秒内计算出爆炸发生的位置以及亮度,并能探询到引起爆炸发生的原因以及其所属的银河系。   目前所认为的一些伽马射线大爆发是由那些快速旋转、高密度的星球陷入黑洞后倒塌而引发的爆炸所致。英国伦敦大学穆勒太空科学实验室(Mullard Space Science Laboratory,MSSL)的马丁表示:斯威夫特卫星所能观测到的波长范围以及卫星不受时间和天气变化的影响而迅速反映的能力,很好地帮助了我们在爆炸最早期就能很快搜集到紫外线光谱。”同样来自英国伦敦大学穆勒太空科学实验室的保尔教授称:“通过观察伽马射线的早期爆炸图,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计算出爆炸的光度和距离,还能找出其所属银河系的相关特性以及爆炸对其周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人类的有关数据资料将更加丰富。”   据悉,早在2004年斯威夫特卫星就已经开始对伽马射线大爆发进行综合研究。运用获得的紫外线光谱,斯威夫特研究小组能够在这样的研究基础上,对其所属银河系的化学环境做更深入的了解。保尔表示:“新光谱不仅能让我们清楚伽马射线爆炸的距离,还向我们揭示了氢原子电子云(hydrogen clouds)的密度。对这些遥远的银河系了解越多,越能帮我们了解在宇宙早期他们是如何形成的。”(来源:腾讯科技) var ids; var idstext; TDs=document.all.table1.all.tags("TD") for (var i = 0; i TDs.length; i++) { obj=TDs ; idstext=obj.innerHTML; //alert(idstext); idstext1=idstext.substring(0,50); //alert(idstext1); idstext2=idstext.substr(50); //alert(idstext2); a=idstext2.indexOf(" "); b=54+a; idstext3=idstext.substring(0,b); //alert(idstext3); idstext4=idstext.substr(b); //alert(idstext4); idstext5=" "; idstext6=idstext3+idstext5+idstext4; testtest.innerHTML=idstext6; //alert(table1.getElementsByTagName("P").length); } var ids; var idstext; TDs=document.all.table1.all.tags("TD") for (var i = 0; i TDs.length; i++) { obj=TDs ; idstext=obj.innerHTML; //alert(idstext); idstext1=idstext.substring(0,50); //alert(idstext1); idstext2=idstext.substr(50); //alert(idstext2); a=idstext2.indexOf(" "); b=54+a; idstext3=idstext.substring(0,b); //alert(idstext3); idstext4=idstext.substr(b); //alert(idstext4); idstext5=" "; idstext6=idstext3+idstext5+idstext4; testtest.innerHTML=idstext6; //alert(table1.getElementsByTagName("P").length); } src_ad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_src1"); dst_ad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_dst1"); tmp=src_ad.innerHTML; src_ad.innerHTML=""; dst_ad.innerHTML=tmp; var _PAGE_COUNT= 1; var _PAGE_INDEX= 0; var _PAGE_NAME="t20090306_363307"; var _PAGE_EXT="shtml"; 共1页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转到第页 科学家捕捉到迄今宇宙最强伽马射线爆发 http://www.edu.cn 2009-03-06  南风 科学家捕捉到迄今宇宙最强伽马射线爆发 http://www.edu.cn 2009-03-06  南风 据每日科学网报道,英国天文学家通过美国宇航局斯威夫特卫星捕捉到了一张伽马射线爆发早期的图片。这是迄今为止自宇宙大爆炸以来,爆炸强度最强,也最为明亮的一次爆炸。   据科学家称,和其他的天文望远镜相比,斯威夫特卫星能够更快更准地定位到伽马射线大爆发,能够在伽马射线大爆发后的231秒内探测到它的紫外线光谱,这是目前所能获取到的伽马射线大爆发最早阶段的光谱。斯威夫特卫星还能在伽马射线大爆发开始数百秒内计算出爆炸发生的位置以及亮度,并能探询到引起爆炸发生的原因以及其所属的银河系。   目前所认为的一些伽马射线大爆发是由那些快速旋转、高密度的星球陷入黑洞后倒塌而引发的爆炸所致。英国伦敦大学穆勒太空科学实验室(Mullard Space Science Laboratory,MSSL)的马丁表示:斯威夫特卫星所能观测到的波长范围以及卫星不受时间和天气变化的影响而迅速反映的能力,很好地帮助了我们在爆炸最早期就能很快搜集到紫外线光谱。”同样来自英国伦敦大学穆勒太空科学实验室的保尔教授称:“通过观察伽马射线的早期爆炸图,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计算出爆炸的光度和距离,还能找出其所属银河系的相关特性以及爆炸对其周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人类的有关数据资料将更加丰富。”   据悉,早在2004年斯威夫特卫星就已经开始对伽马射线大爆发进行综合研究。运用获得的紫外线光谱,斯威夫特研究小组能够在这样的研究基础上,对其所属银河系的化学环境做更深入的了解。保尔表示:“新光谱不仅能让我们清楚伽马射线爆炸的距离,还向我们揭示了氢原子电子云(hydrogen clouds)的密度。对这些遥远的银河系了解越多,越能帮我们了解在宇宙早期他们是如何形成的。”(来源:腾讯科技) http://www.edu.cn/yu_zhou_da_guan_1131/20090306/t20090306_363307.shtml http://tech.enorth.com.cn/system/2009/03/05/003916228.shtml 据每日科学网报道,英国天文学家通过美国宇航局斯威夫特卫星捕捉到了一张伽马射线爆发早期的图片。这是迄今为止自宇宙大爆炸以来,爆炸强度最强,也最为明亮的一次爆炸。   据科学家称,和其他的天文望远镜相比,斯威夫特卫星能够更快更准地定位到伽马射线大爆发,能够在伽马射线大爆发后的231秒内探测到它的紫外线光谱,这是目前所能获取到的伽马射线大爆发最早阶段的光谱。斯威夫特卫星还能在伽马射线大爆发开始数百秒内计算出爆炸发生的位置以及亮度,并能探询到引起爆炸发生的原因以及其所属的银河系。   目前所认为的一些伽马射线大爆发是由那些快速旋转、高密度的星球陷入黑洞后倒塌而引发的爆炸所致。英国伦敦大学穆勒太空科学实验室(Mullard Space Science Laboratory,MSSL)的马丁表示:斯威夫特卫星所能观测到的波长范围以及卫星不受时间和天气变化的影响而迅速反映的能力,很好地帮助了我们在爆炸最早期就能很快搜集到紫外线光谱。”同样来自英国伦敦大学穆勒太空科学实验室的保尔教授称:“通过观察伽马射线的早期爆炸图,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计算出爆炸的光度和距离,还能找出其所属银河系的相关特性以及爆炸对其周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人类的有关数据资料将更加丰富。”   据悉,早在2004年斯威夫特卫星就已经开始对伽马射线大爆发进行综合研究。运用获得的紫外线光谱,斯威夫特研究小组能够在这样的研究基础上,对其所属银河系的化学环境做更深入的了解。保尔表示:“新光谱不仅能让我们清楚伽马射线爆炸的距离,还向我们揭示了氢原子电子云(hydrogen clouds)的密度。对这些遥远的银河系了解越多,越能帮我们了解在宇宙早期他们是如何形成的。”(来源:腾讯科技) 虞震东 男,1938年7月生,江苏金坛人。高级工程师。196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专业。1962年开始研究宇宙线对人类的影响问题。1963年写出论文“宇宙线是影响人类文明的一个因素”。1985年在国际学术界率先提出了“宇宙线环境”概念。专著《宇宙线环境研究》为国际学术界开创了宇宙线环境学这一科学新领域。在人类科学史上首先发现了流行性感冒大流行的第一个根源(见论文“用宇宙线环境信息预报流感流行”,载《第19届国际宇宙线会议论文集·第5卷》,525-528页,美国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1985年出版;中文《自然杂志》1985年第10期,740——742页)。在人类科学史上首先发现了7级以上大地震的第一个根源在人类科学史上首先发现了大洪水的第一个根源(见论文“大地震、新星和长江洪量洪水”,载《第19届国际宇宙线会议论文集·第5卷》,529-532页,美国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1985年出版),首先找到了中国8级大地震的根源(见论文“中国8级大地震的根源“载《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99年刊》第250页,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出版)。在人类科学史上首先发现了大洪水的第一个根源(见论文“新星和长江大洪量洪水”,载《大自然探索》1997年第1期,55-60页及论文“新星爆发是长江大洪水的一个重要根源”,载《自然杂志》1997年第6期,349-352页)。根据这些科学发现,他成功地预报了:(1)1984年世界上的流感流行(见1985年的上述论文);(2)1988年我国的大范围干旱、我国的7.5级大地震和世界上的流感流行(见论文“用超星预报中国四旱涝灾害、大地震和世界上流感流行的证实”,载《自然杂志》1989年第7期,529—533);(3)1996年的长江大洪水(见论文“用Eta Carinae星的信息预报长江大洪水”,载《大自然探索》1997年第3期,61-65页)。虽然已经退休且没有任何科研经费,现仍致力于研究宇宙线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问题。
个人分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1 次阅读|0 个评论
欧洲“CLOUD”项目结果的气候学意义
热度 2 Amsel 2011-8-25 22:29
Nature 昨天( 8 月 24 日)报导了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 CERN )的 “CLOUD” 项目的最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宇宙射线 确实 可以导致大气层的挥发物形成结核,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加天空的云层数量。 Nature 新闻: http://www.nature.com/news/2011/110824/full/news.2011.504.html “CLOUD” 项目的全称是 “Cosmics Leaving Outdoor Droplets” ,目的是研究宇宙射线对成云作用的影响。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对 CLOUD 项目的介绍: http://public.web.cern.ch/public/en/spotlight/SpotlightCloud-en.html 何祚庥院士 2008 年的文章也介绍了这个项目(那还是在气候门丑闻之前): 《一个可能影响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 —— 建议加强对宇宙线与气候的关联性研究》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showxwnews1.aspx?id=213874 这个实验结果有什么意义?意义太大了,它大大增加了 “ 气候变化 ” 争论中自然因素证据的砝码。 本来在1990年代的时候,人们已经注意到太阳活动和地球温度变化的关系,即,在太阳活动周期短的时候,全球平均温度温度偏 高 ;而太阳活动周期长的时候,全球温度偏 低 。见下图(这篇1991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文章可是被引用了700多次的),太阳活动周期和全球温度变化符合得非常好,包括符合1930年代那个温度异常。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不能解释这个温度异常。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land temperatures are plotted with the solar cycle length (Friis-Christensen and Lassen, Science 1991). ( 来源: http://www.oar.noaa.gov/spotlite/archive/spot_sunclimate.html 。这是 2001 年的文章,当时美国政府研究机构介绍这种观点还不算 “ 政治不正确 ” 。 )   光有统计相关还不够,还必须解释二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这个理论的建立者就是丹麦科学家 Henrik Svensmark ( Nature 新闻里面有他接受采访的一段评论)。 Svensmark 观察到,云层的覆盖程度和地表接收到的宇宙射线的强度有非常好的相关性。他的理论是,太阳活动改变地球大气层接收到的宇宙射线数量,宇宙射线数量改变云层数量,而云层数量改变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进而改变地表温度。他这个理论 1997 年发表在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 上面,至今也有 700 多次的引用。 ( Svensmark, 1997 ) (太阳活动强弱影响地表温度的机制。图片作者是澳大利亚著名怀疑派人士 Joanna Nova ) 这本来是值得广泛深入讨论的研究热点,但是后来“全球变暖”研究形势大变。 Michael Mann 的 “ 曲棍球杆 ” 模型 1998 年出笼,随即被 IPCC 报告 2001 年第三版和 2007 年第四版采纳, “ 中世纪温暖期 ” 的存在被否定,气候争论变得极端宣传化、意识形态化,气候争论中科学争论的热点也转为 Mann 的 “ 温度代理 ” 方法的争论。 “ 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灾难性的全球变暖 ” 被 IPCC 、媒体和活动分子渲染为 “ 科学定论 ” ,任何对 “ 全球变暖 ” 非 CO2 原因的研究都被边缘化,公众也很难注意到这方面的研究(比如有一位介绍IPCC报告的科普达人“橡树村”,见同台有人介绍这个太阳黑子关系到气候的理论,立马把后者打成“伪科学”)。 这次 CLOUD 项目的负责人是 Jasper Kirkby ,据加拿大保守派报纸“ National Post ”报导, Kirkby 在 1998 年曾宣称上个世纪的气候变化要有一多半的原因归因于太阳和宇宙射线,结果立刻遭到气候学研究者的攻击。 ( http://www.nationalpost.com/news/story.html?id=975f250d-ca5d-4f40-b687-a1672ed1f684 ) 所以无论是 Kirkby 本人,还是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对这个项目结果的发布都极为谨慎。上个月,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主任在接受德国世界报采访时说,“我要求我的同事只报告结果,而不加以解释。否则马上就会卷入气候变化争论的高度政治化的舞台。” ( http://calderup.wordpress.com/2011/07/17/%E2%80%9Cno-you-mustnt-say-what-it-means%E2%80%9D/ ) 无论如何, CLOUD 项目把气候变化自然原因的一个正面证据摆出来了。当然,双方还是会就这个证据和这个理论继续争吵下去。好在这个理论还可以接受更多的检验。它除了符合 21 世纪头 10 年全球温度停滞这个现象,还预测今后的 10 年全球温度应该是变冷的趋势(王绍武等“不久的将来气候会变冷吗?” 2010 年 10 月科学通报),原因是目前太阳活动极端不活跃( http://www.boulder.swri.edu/~deforest/SPD-sunspot-release/ )。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见证结果的年代。
个人分类: 全球变暖|3707 次阅读|3 个评论
宇宙射线的充电作用影响气候?
pony1984621 2009-7-24 16:07
ScienceDaily (July 22, 2009) 译文/马志飞 (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 宇宙射线的充电作用引发更频繁的雷电是否正在影响气候?在《全球变暖国际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Warming 》)的创刊号里,欧洲的科学家希望能回答这个问题。 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有很多。这是一个自从数十万年前就已经开始的长期影响,它也有天文渊源,即偏心率、轴倾角和的地球轨道岁差。地球上的自然过程,如火山活动和闪电同样影响大气中微粒的含量,并因此影响气候。微粒含量的升高能够增加大气中的云层覆盖厚度,减少了地球表面从阳光里吸收的能量。 然而,我们现在越来越多地利用化石燃料,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这些活动连同人类的自身活动也增加了其他温室气体,包括甲烷,如今已广泛引起人们的关注,并采取了一些措施防止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 葡萄牙埃武拉地球物理学中心的 Heitor Reis 和 Cludia Serrano 指出,在详细的气候模型里,另外一个因素必须要考虑进去。他们解释说,在较短的时间跨度内,太阳活动,遵循一个 11 年的周期,可能会产生一种微弱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以前并未得到认可。 他们的研究表明,以 11 年为周期的太阳活动能引起到达地球表面的宇宙射线的增多和减少,因此会造成闪电活动相应增多或减少。 较弱的太阳活动意味着较高的宇宙射线通量和较少的雷电,而当太阳活动处于最大高峰期时,大气中的带电粒子相对较少,对电荷的平稳流动有更强的抵抗作用,雷电也因此而爆发。因为这时候的阻力突然崩溃了。 这种闪电作用反过来又受到大气颗粒物的影响,而这些颗粒物主要取决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该研究小组解释说。这两个混合因素也会影响云层覆盖。因此,根据太阳活动这一点我们认为,化石燃料燃烧所释放的颗粒会对风暴、云层覆盖以及地球对太阳光能的反射能力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当太阳活动接近其最低宇宙射线通量时,将会增加云层覆盖和闪电次数,在这个时间点上,几乎相当于完全抵消了由于温室气体增加所造成的气温升高。 期刊参考: Reis 等人 . 煤炭和燃料燃烧以大气电场和银河系宇宙射线通量为介导对大气产生的影响。全球变暖国际杂志, 2009 年, 1 ( 1/2/3 ): 57 内政部: 10.1504/IJGW.2009.027081 改编自 Inderscience, via AlphaGalileo 提供的材料
个人分类: 科普翻译|447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9: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