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研究人员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研究人员

相关日志

10款研究人员必知的电子工具
Enago 2018-12-27 19:07
作为一名研究人员,您是否正为各种截止日期、同时应对多项任务、自我提升、拓展人脉等忙的不可开交? 随着技术的进步,您可以通过一些软件工具来完成大量耗时繁琐的工作。 如今已有各种各样的在线资源可简化研究人员的工作。 本篇文章,我们将介绍多个不同用途的工具,希望能帮到追求高效的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英论阁为中国科研人员举办一系列作者研讨会 更多精彩文章,请 点击 订阅 英论阁学术院 或关注英论阁微信公众号enagocn § 博客内容皆由 英论阁 资深学术专家团队撰写提供§
个人分类: 用英语写论文|30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人员简介
kexuechuanbo 2017-5-28 22:41
袁敏 发布时间:2016/6/30 11:30:19 点击次数:22 次 姓 名: 袁敏 性 别: 女 研究方向: 数学史、数理天文学史 职 称: 副教授 导师类别 : 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 邮 箱: yuanmin@nwu.edu.cn 一、个人简介: 袁敏,女,1972年生,陕西省西安市人,西北大学数学系副教授。1995年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1998年西北大学数学系科学技术史专业硕士毕业,2001年该专业博士毕业。1998年7月开始在西北大学数学系工作,研究方向为数理天文学史、数学史。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和巴黎第七大学REHSEIS研究小组作访问学者,2008年10月至12月在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作SBFT访问学者。 二、科研情况: 科研项目 1. 中国古代历法思想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201101-201312,主持; 2. 中国古代内行星算法的模型与精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01-201312,参加; 3. 传统数值算法及其现代应用价值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01-201012,参加; 4. 中国传统科学中的数值计算方法及其现代价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501-200612,参加. 学术论文 1. 赵斌,赵继伟,袁敏.一类生物数学模型的产生和发展.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3):534-536 2. 王昌,袁敏.Vague拓扑空间和Vague连续映射.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10):3644-3645 3. 王昌,袁敏.Vague软集的一些代数性质.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46(13):15-17,22 4. 白欣,袁敏,陈镱文.《测量全义》与《量地指南》比较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2):333-337 5. 任瑞芳,袁敏.莱布尼茨微分方程思想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4):716-720 6. 袁敏,曲安京.假如开普勒是中国人.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30(1):69-74 7. 袁敏.关于吴烺生平的一点注记.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1):152-156 8. 袁敏,曲安京.梁武帝的盖天说.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25(2):85-89, 104 9. 贾小勇,袁敏.拉格朗日一阶偏微分方程完全积分概念探源.自然科学史研究,2008,27(4):485-497 10. 白欣,杨舰,袁敏.17、18世纪西方测量术传人中日两国的历史思考.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30(5):75-80 11. 徐传胜,袁敏.彰显人类文明的亮丽篇章——《数学史概论》评述.中国科技史杂志,2008,29(2):200-205 12. 曲安京,袁敏,唐泉.中国古代历法家对“算理”的探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26(1):1-11 13. 袁敏,曲安京.《大衍历》日食原理.清华学报(台湾),2007,新37卷第1期:159-173 14. 邓可卉,袁敏.古代中西黄赤交角测量和计算中几个问题的比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7,36(2):240-243 15. 克罗德·德布鲁讲演,袁敏,姚璐译.生物技术与生命伦理学的历史与新进展.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6):1029-1032 16. 冯晓华,袁敏. 关于HPM和PME结合的研究.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5):661-664 17. 曲安京,王辉,袁敏.“消息定数”探析.自然科学史研究,2001,20(4):302-311 18. 曲安京,袁敏,王辉.中国古代的九服晷影算法.自然科学史研究,2001,20(1):13-21 三、教学情况: 1、承担课程情况 承担过数学系本科生课程:数学史;全校通识课程:数学史、数学文化;全校公共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工程数学、复变函数与数学物理方程;研究生选修课:古今数学思想、变分法的起源与历史. 2、教材与专著 李培业,袁敏:《益古演段释义》,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7月,ISBN978-7-5369-4683-5 杨宝山 发布时间:2016/6/30 11:28:47 点击次数:7 次 姓 名: 杨宝山 性 别: 男 研究方向: 数学史 职 称: 副教授 导师类别 : 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 邮 箱: yyangbaoshan@tom.com 一、个人简介: 学习经历 1978.8——1982.8 宝鸡师范学院数学系本科毕业。 1987.8——1988.8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助教进修班结业。 1990.1——1990.7 西安外语学院公派出国进修班结业。 1993.1——1995.7 澳大利亚西南威尔士大学访问学者。 2000.8——2004.8 西北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 工作经历 1982.8——1986.8 大荔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1986.8——2003.8 渭南教育学院数学系教师。 2003.8——至今 西北大学数学系教师发表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二、科研情况: 1.关于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思维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2.丢番图的《算术》,《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4/04 3.发掘数学史教育功能,促进数学教育发展,《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5/04 4.柯西《分析教程》中的无穷小,《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5.试论17-18世纪的西学东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02 6.驳古克礼对《中国早期自然科学成果》的批评,《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2/03 赵继伟 发布时间:2016/6/30 11:27:22 点击次数:5 次 姓 名: 赵继伟 性 别: 男 研究方向: 世界数学史、科学史和科学教育、口述科学史和科技政策 职 称: 副教授 荣 誉: 硕士生导师,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 邮 箱: xbdxzjw@163.com 一、个人简介: 赵继伟,男,回族,1975年生于山东聊城。199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计算机与应用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7年至2000年在山东聊城任职公务员。2000年至2005年西北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首批硕博连读,获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7月留系工作至今,并于同年晋升为讲师。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赴英国伦敦大学高等研究院Warburg Institute作访问学者,研究中世纪阿拉伯代数学史。2007年起任陕西省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2010年晋升为副教授。 二、科研情况: 1.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主持西北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卡尔达诺《大术》研究”(2005NW40,2005); 主持西北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大术》研究”(2005); 主持英国学术院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 “中世纪阿拉伯代数学史研究” (BA—ESRC,2006-2007); 主持西北大学数学系教学项目 “专题数学史课程建设”(2010); 主持中国科协国家纵向课题“朱显谟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20101003-14,2010);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项目“代数方程根式求解理论前史研究”(11001217,2011)。 参与项目 参与曲安京教授主持的陕西省精品课程项目“科学史概论”(2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数学史与中学数学教育整合的实验研究”(BHA050023,2005)、中国传统科学中的数值计算方法及其现代价值(10471111,2005)和国家自然科学项目“传统数值算法及其现代应用价值研究”(10771169,2008)。 2.学术论文: 2011年 1 曲安京,赵继伟(通讯作者),冯振举.球积术案例及其分析.西北大学学报,2011,41(2):347-350 2 赵斌,赵继伟(通讯作者),袁敏.一类生物数学模型的产生和发展.西北大学学报,2011,41(3):535-537 2010年 1 赵继伟.卡尔达诺关于三次方程的特殊法则.自然科学史研究,2010,29(2):197-215 2 赵继伟.费拉里和塔塔利亚的一个争论问题.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0(3):560-564 2009年 1 赵继伟.卡尔达诺关于方程变换的一条错误法则.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39(1), 165-168 2 赵继伟,王鹏云.古巴比伦正四棱台体积公式古证复原.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 28(2), 183-190 3 赵继伟.卡尔达诺的5个成连比量的法则.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37(5), 14-19 4 赵继伟, 陈振勋.对一个古代数学游戏的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汉文版),2009,38(5):563-566 2008年 1 赵继伟.卡尔达诺关于四次方程特殊法则的构造原理——兼论数学史的研究范式.自然科学史研究,2008, 27(3), 325-336 2 赵继伟.卡尔达诺的构造性几何证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36(6), 14-18 2007年 1 Charles Burnett, Ji-Wei Zhao, Kurt Lampe.The Toledan Regule: A Twelfth-Century Arithmetical Miscellany.SCIAMVS,2007(8):137-227 2006年 1 赵继伟.婆什伽罗球表面积公式古证复原.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 25(2), 131-138 2005年 1 赵继伟.试论阿基米德数学发现方法的定位问题.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2):94-98 2 赵继伟, 杨宝山.卡尔达诺的“黄金法则”.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3):370-372 3 赵继伟.我国科技奖励研究的发展特点.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1):46-48 4 赵继伟, 杨宝山.中国企业科技奖励的政策变迁.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9-12 3.学术专著 中国近现代科技奖励制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任副主编,完成17万字。 4.学术交流 2005年7月在西北大学参加第一届丝绸之路数学与精密科学史国际会议; 2007年5月在河北师范大学参加第二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国际研讨会; 2008年3月赴日本京都大学数理学院参加日中数学史国际会议; 2009年5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第三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国际研讨会; 2009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第七届中国科学技术史国际会议; 2010年6月在北京参加第12届中国科学史国际会议; 2010年7月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参加第7届汉字文化圈科学史国际会议; 2010年8月在西安参加近现代数学史国际会议,均作学术报告。 亢小玉 发布时间:2016/6/30 11:25:55 点击次数:5 次 姓 名: 亢小玉 性 别: 女 研究方向: 科学传播史 职 称: 教授 荣 誉: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秘书长 邮 箱: xdxbkk@nwu.edu.cn 一、个人简介: 亢小玉(1973--),女,陕西汉中人,1995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随即留校至《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编辑部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2003年调至《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2009年取得副编审任职资格,2015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编,同时,还担任全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秘书长,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副秘书长,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常务理事。 科研方面,入职后共主持4项科研项目,其中,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基金2项;西北大学科研基金1项。参与研究的项目共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战略规划类项目1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等。 在论著方面,共发表论文35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权威和核心期刊的论文15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论文《中国数学期刊的演进》从科技史角度对近代中国数学期刊的发展进行了详细梳理,该文被评为陕西省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以第一作者发表在《编辑学报》的《《科学》与《学艺》扶持华罗庚典型个案研究》从编辑学角度对期刊的识才育才功能做了重点阐述,该文被评为陕西省高校学术期刊优秀论文二等奖。著作方面,共参与了4本著作的撰写,其中参加撰写的著作《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获得了陕西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在获奖方面,曾先后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编辑、陕西省高校优秀编辑、陕西省科技期刊优秀主编等荣誉,亦多次荣获西北大学先进工作者称号。 王昌 发布时间:2016/6/28 15:46:49 点击次数:31 次 姓 名: 王昌 性 别: 男 研究方向: 近现代数学史 职 称: 副教授 荣 誉: 博士生导师 邮 箱: heart_cw@126.com 一、个人简介: 2000-2004 陕西师范大学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学士 2007-2009 西北大学 数学学院 硕士 2009-2012 西北大学 数学学院 博士 2012-2016 西北大学 数学学院 博士后 二、科研情况: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同伦论的历史研究(11501444),2016-2018,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学天元项目,有限群表示论的创立(11326048),2014,主持; 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点集拓扑学的创立及其思想方法研究(2013M532079),2013-2014,主持; 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有限群表示论的“公理化”进程(2014T70932),2014 - 2015,主持; 5.陕西省教育厅项目,点集拓扑学创立的思想方法及其应用价值研究(15JK1735),2015-2016,主持; 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历法通史研究(15ZDB029),2016- 2020,参与;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传统科学中的数值算法系统研究(11171271),2012-2015,参与;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代数方程根式可解性理论前史研究(11001217),2011-2013,参与。 科研论文(通讯作者以*标出): 1.Chang Wang*, Anjing Qu, Entropy, similarity measure and distance measure of vague soft sets and their relations, Information Sciences, 2013, 244:92-106. 2.Chang Wang*, Some properties of entropy of vague soft sets and its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Fuzzy Systems, 2015, 29(4):1443-1452. 3.Chang Wang*, Anjing Qu, The applications of vague soft sets and generalized vague soft sets, Acta Mathematicae Applicatae Sinica,English Series, 2015, 31(4): 977-990. 4.王昌*,曲安京,弗雷歇的博士论文及其影响,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36(03):37-40. 5.王昌*,弗雷歇在抽象空间方面的最初工作,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30(01):84-89. 6.王昌*,李亚亚,从希尔伯特空间到巴拿赫空间的建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5,32(5):90-93. 7.王昌*,弗雷歇与希尔伯特的抽象空间理论比较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3(01):163-167. 8.李斐,王昌*,分布观念下的常系数线性偏微分方程,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31(10):109-113. 9.李亚亚,王昌*,紧算子理论成因探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30(12):80-84. 10.李亚亚,王昌*,试论希尔伯特的积分方程与谱理论,自然辩证法通讯,2015,37(3):78-82. 学术会议与国际交流: 1.2016年1月,参加“Advanced Study of the Workshop on History of Modern Mathematics”,(西安,会议联系人); 2.2015年10月,参加“第九届全国数学史学会年会暨第六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会议 ”,(广州); 3.2015年5月,参加“A Symposium on the History of Functional Analysis”,(西安,会议联系人); 4.2014 年9月,参加“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and Education of Modern Mathematics”,(杭州,会议联系人); 5.2014 年2月,参加“A Seminar on the History of Modern Mathematics”,作题为“A brief history of homotopy theory”的报告,(加拿大温哥华); 6.2013 年7月, 参加“The Asian Mathematical Conference 2013”,作题为“A study on the original thought of Hausdorff’s work on point set topology”的报告,(韩国釜山); 7.2013 年4月,参加“第五届全国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会议”,作题为“除子概念的产生及其应用”的报告,(海口); 8.2012 年11 月, 参加“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作题为“Generalized vague soft sets and their similarity measure”的报告,(印度新德里); 9.2012 年11 月, 参加“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History of Mathematics” ,作题为“Fréchet’s doctoral thesis and some ideas”的报告,(印度罗塔克); 10.2012 年5 月,参加“History of Modern Mathematics: For Whom and How?”,(西安,会务组成员); 11.2010 年8 月,参加“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Modern Mathematics”,作题为“Artin’s work on Galois theory”的报告,(西安,会务组成员); 12.2008 年-2015年,参加 “吴文俊近现代数学思想讲座”,(西安)。 三、教育情况: 承担课程: 主要承担工程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学史等本科生课程; 代数几何初步,现代数学发展史等研究生课程; 历年来指导本科毕业论文。 教学项目及奖励: 1. 曲安京,袁敏,赵继伟,王昌,科学史课程获批2013年度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2. 指导本科生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全国二等奖,陕西省一等奖,陕西省二等奖; 3. 指导本科生参加美国MCM/ICM竞赛获得M 奖(一等);H奖(二等)。 杨莎 发布时间:2017/1/4 10:58:39 点击次数:8 次 姓 名: 杨莎 性 别: 女 研究方向: 博物学史、认识哲学 职 称: 讲师 电子邮箱 : youngsara@pku.edu.cn 一、个人简介: 1. 学习经历 2012.09 - 2016.07 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博士 2013.08 - 2014.08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访问学者 2009.09 - 2012.07 北京大学,世界史,硕士 2004.09 - 2008.07 南开大学,生物科学,学士 2. 工作经历 2016.07至今 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讲师 二、科研情况: 1. 学术论文 杨莎, 2016. 阿萨•格雷与进化论. 自然辩证法通讯, 38 (04): 138-146. 杨莎, 2016. 被遗忘的自然体系传播者,1790-1820. 自然辩证法研究, 32 (04): 61-64. 2. 译作 保罗•劳伦斯•法伯著.《探寻自然的秩序:从林奈到E. O. 威尔逊的博物学传统》. 杨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 科研项目 参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博物学文化与公众生态意识关系研究”,13ZD067 4. 科研奖励 北京大学2016年优秀博士论文奖
个人分类: 科学史论文|508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博客抄袭及不当回应事件看科研人员的心理亚健康问题
段伟文 2015-8-7 15:14
从博客抄袭及不当回应事件看科研人员的心理亚健康问题 前段博客抄袭及不当回应事件过去一段时间了。时值气候反复无常的仲夏,此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当事人立马成为众矢之的,也给其原单位造成了莫大的困扰。在此事件中,不容否认的是,当事人抄袭他人博文一事属实;而尤其引起网民反感的是,当事人对其不当行为引来的批评态度硬拗,其言论不仅不符合学术诚信的要求,甚至严重违背了社会公众的基本伦理认知。因此,各方的挞伐理所应当。当事人急删博客与微博相关内容,多少表明其自觉理亏或对后果的进一步发酵有所顾忌。有鉴于此,相关媒体报道的焦点是,对此恶性事件不能不了了之,并一再追问如何处理此事。由于此事事实清楚,单位的基本处理方式应该是严肃的批评教育、责令道歉并在一段时间内禁止网络发表与言论;相关网络也可以像学术期刊一样对其发表做出时限性乃至永久性的禁令;以此案例举一反三,单位与网站应制定出网络信息发布学术诚信规范及不端行为处理办法,以此规范相关言行。 在采取了这些“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必要的举措之后,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深入考量,这涉及到对人本身的关怀,即当事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极端不智的态度?其实,当事人“无权无势”,仅仅是一位一般的退休研究员,但又为何会做出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来?他早年经历坎坷,青年时代主要从事科学专业杂志翻译工作,其真正的哲学学术生涯很短,中间身体出现大问题,虽勉强通过职称等名利角逐,但不是博导,种种理想与现实的鸿沟和不够成功的事实对其的内心所造成的压力可想而知。故此事件的表象与社会观感恶劣确是事实,但深层的问题可能是不那么成功的知识人的心理亚健康问题。即便从常识的眼光来看,当事人的一些话语风格之怪异,其所编造的理由牵强还振振有词,皆可见其中存在着复杂的心理因素;这种怪异的言行实际上类似于儒林外史中的一些酸腐文人及其余绪方鸿渐、孔乙己等人的人格表现,而那些人的独白如果像今天这样拿到微博上晒,效果应该是类似的。 因此,对研究人员的心理亚健康问题给予一定的人文关怀,应该是由此事件引出的一个有价值反思视点。以人文社科研究人员与高校教师为例,特别是社科院的研究人员主要在家办公,加之教育部给社科院的研究生招生指标很少,没有多少学生可以交流,不那么有名的或业务不繁忙的大多数人其实十分寂寞。有的人耐得住寂寞做出了成就,但这种寂寞也使他们长期处于见物不见人、门朝天开的状况,其社交能力与情商的发展受到限制,很多时候容易话痨、偏激、耽于臆想、自说自话。对他们中的不少人来说,有机会说比说什么重要,而且很多时候会把臆想和猜测当作事实来讲。比方说当事人为狡辩提及的子虚乌有的学术不端行为媒体反应实验可能不是简单的杜撰,而掺杂着其关于可能的研究方法的臆想。在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这些臆想的东西在其头脑中容易构建出一种自我兑现的诺言,进而在心理与言论上形成一种由“臆断式自我欺骗—自我求证—寻求更多臆想证词—反正我信了到信不信由你”的自欺与欺骗的罗生门。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纾解,就会发展成严重的心理亚健康问题,它是导致很多学历、层级、文化程度高的人会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爆发出偏执、硬拗等令人难以理解的行为的重要内因。我们应该曾经目睹或听说:一位平时很和气的领导或水平高的专业人员会因为门卫阻拦查证等大光其火、很多师生与同行合作关系最终以类似敌我关系结束...... 从科研人员的成长过程来看,很多人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却依然不那么成功是使心理亚健康情绪累积、放大乃至爆发的重要肇因。为了成就理想,科研人员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学者往往牺牲良多,耽误婚嫁者有之,半路出家与中年学艺者有之,“避长扬短”与厚板钻孔者亦有之,但鉴于生涯规划、知识积累、研究方法、机遇把握、研究策略等方面的不足,使他们未能实现预想中的成功。而当自我认同和自我期许与其真实状况之间的落差大于其心理承受力时,心理亚健康的潘多拉的盒子就打开了:落寞、幽怨、孤愤、狷介、迂腐乃至狂傲与自暴自弃,这就是很多不那么成功的学者高处不胜寒的结构性人格悲剧所在。在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为了避免这种悲剧重演,我们应该从爱惜人才、关心人才的角度直面科研人员的心理亚健康问题,对此展开深入调研与多学科研究,寻找标本兼治的有效对策。
个人分类: 纵论|3594 次阅读|1 个评论
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研究人员名单
anley 2015-1-3 07:45
广东工业大学可拓学与创新方法研究所 专兼职研究人员名单 (2013年8月) 序号 姓名 职称 职务 工作单位 1 蔡 文 研究员 荣誉所长 广东工业大学 2 杨春燕 研究员 所长 广东工业大学 3 胡宝清 教授/博导 副所长,可拓论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 4 邓群钊 教授/博导 副所长,可拓工程研究中心 南昌大学 5 黄金才 研究员 副所长,可拓创新方法研究中心 国防科技大学 6 杨国为 教授 /博导 可拓论研究中心 主任 南昌航空大学 7 杜国平 教授/博导 可拓论研究中心 副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 8 李桥兴 副教授 可拓论研究中心 副主任 兰州大学 9 陈文伟 教授/博导 可拓论研究中心 国防科技大学 10 孙弘安 教授 可拓论研究中心 江西赣南师范学院 11 何 斌 教授/博导 可拓论研究中心 广东工业大学 12 李日华 教授 可拓论研究中心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13 陈 薇 教授 可拓论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 14 陈巨龙 教授 可拓论研究中心 吉林化工学院 15 汤 龙 博士 可拓论研究中心 广东工业大学 16 邹广天 教授/博导 可拓创新方法研究中心主任 哈尔滨工业大学 17 田英杰 研究员 可拓创新方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大学 18 秦建军 副教授 可拓创新方法研究中心 北京建筑大学 19 刘 巍 教授/博导 可拓创新方法研究中心 大连海事大学 20 杨益民 教授 可拓创新方法研究中心 南京财经大学 21 孙佰清 副教授 可拓创新方法研究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 22 单 伟 副教授 可拓创新方法研究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3 李毓洲 博士/讲师 可拓创新方法研究中心 广东工业大学 24 张晓伟 博士/讲师 可拓创新方法研究中心 广东工业大学 25 赵燕伟 教授/博导 可拓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浙江工业大学 26 余永权 教授/博导 可拓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广东工业大学 27 陈 建 副研究员 可拓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浙江工业大学 28 方耀楣 教授/博导 可 拓工程 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 29 黎敬波 教授/博导 可拓工程研究中心 广州中医药大学 30 唐文艳 副教授 可拓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工业大学 31 王体春 博士/讲师 可拓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2 李小妹 博士/讲师 可拓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工业大学 33 汪明慧 博士/讲师 可拓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工业大学 34 李 杨 博士/讲师 可拓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工业大学 35 李兴森 教授 可拓学学术 交流中心主任 浙江大学 36 李卫华 教授 可拓学学术 交流中心副主任 广东工业大学 37 张玲玲 副教授 可拓学学术 交流中心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大学 38 王 涛 博士/讲师 可拓学学术 交流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
个人分类: 可拓学---学科介绍|8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人员忙于搜罗报销凭据告诉我们什么?
热度 16 黄安年 2014-2-5 08:04
研究人员忙于搜罗报销凭据告诉我们什么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4 年 2 月 5 日 发布 春节期间 , 几位科学院和高校在职研究人员和教师来访和电话交谈学术研究生态 , 给我这样一种感觉,现在真有点程序员、统计员、财会员指导研究员的味道,研究人员为量化学术项目报销需搜罗各类凭据而烦恼不已。财务部门近来严格了报销手续和限制项目 , 项目立项决定通报本已滞后 , 而报销时间更加滞后,使得疏于票据准备的研究人员显得格外困难。在研究人员中,精于财务票据收集和统计的高手毕竟少之又少 , 往常无需件件商品或购物、交通活动保留发票等证据的,现在却要求件件有着落 , 活动当初并不确知这个项目究竟批了没有,自然更不在意票据完好保存 , 即使有所保存 , 时间不长 , 不能一下了像财会室那样立马找出来。报销又有限期 , 过期作废,这还不让所有需要项目费报销的人忙个不停。这样,平时不常聚在一起的研究人员,见面时的话题由学术转为集中于报表和报销凭据,可谓数钱票据真忙,一堆研究人员聚在一起数票据,交流报销诀窍,甚至互借票据的情况屡见不鲜,我这次借你几张票据应急对付,下次我得还你相应钱数的票据,因为有了可供报销的票据就等于有了钱票 , 在这没有钱万万不能的时代,能够不一丝不苟吗? 令人悲哀的是 , 这类情况还非个别,研究人员到了个个为报销发愁,单位财会人员需要验证一大堆难以笔笔刨根问底的单据,要花费多少人力?问题是并非中纪委组织专案组来查账,这样做,究竟有多大的必要呢,如果立项审批单位对于研究人员没有基本的信任,为什么要批钱呢 , 毕竟研究人员监守自盗的情况是个别的。你既然批了那么多项目费归研究人员使用 , 有材料证明项目保质保量地圆满完成了 , 不就结项了吗?至于钱怎么花需要件件有凭证吗?话说回来 , 即使提供了件件的凭证你能够保证件件是原件?这无疑是自找麻烦,因小失大 , 浪费了研究员、 统计员、 财会人的宝贵时光。这不是繁琐哲学是什么 ? 更有意思的是项目完成了 , 结果没有用完拨给的项目费,这省下来的钱 , 据说是要全部上缴的,连个分成或者让研究者继续使用都没有,这种规定同样是造成不花白不花心理的重要动因,那么请问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到哪里去了 ? 同样令人不解的是没有立项或者没有项目费却有研究成果的学者没有获得丝毫的奖励 , 原因却是对于单位的 GDP 指标没有帮助,你说这种量化指标算个啥? 我确实感到了在职量化学术工作者的烦恼,也为自主学术 , 不受票据报销的烦恼而有所欣慰。不过,话说回来,再怎么烦恼,这钱本该属于自己的研究所得 , 再烦恼,还得烦恼地忙着找到足够的票据 , 并快乐地烦恼着 !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4623 次阅读|31 个评论
一些国外生态学研究人员主页——偏重全球生态学、气候变化生态学
热度 1 hillside 2014-2-1 22:28
原本打算将此帖放在群组,可惜群组这玩艺不太好玩,常常传不了图片、加不了链接,不是群主的话,半小时后就失去了修改权、撤销权。 本文根据白珍建博友的博客主页(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97651 )提供的链接整理,特此说明。 从网页看,她(注:根据白珍建博友的回复,原来是“他”)是一位研究生,将自己收集的网站拿来与网友们分享,但因仅有超链接,没有列出具体的网址,本博逐一点击后并作了不少增补。 Collins http://temperate.lternet.edu/collins/ The Collins Lab PLANT COMMUNITY ECOLOGY Scott L. Collins scollins@sevilleta.unm.edu 505.277.6303 Scott is currently Professor of Biology Director of the Sevilleta LTER.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plant community dynamics; gradient models and structure; the role of disturbance in communities; fire ecology; patch dynamics; landscape ecology; grassland ecology; analysis of species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pulse dynamics in aridland ecosystems. Welcome! Our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natural disturbances and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on mesic and arid grassland ecosystems. We ar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fire, grazing and drought in mesic grasslands in North America and South Africa, and how rainfall variability, temperature change, and shrub encroachment affect aridland ecosystems in the southwestern US. Harte http://socrates.berkeley.edu/~hartelab/ In the Harte Lab, we study global change ecology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species distributions. John Harte , Professor Energy and Resources Group (ERG)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Policy Management (ESPM) Walker http://www.unlv.edu/lifesciences http://www.unlv.edu/lifesciences/research Ecology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Dale Devitt Michelle Elekonich Allen Gibbs Mira Han Brett Riddle Javier A. Rodríguez Stan Smith Lloyd Stark Peter Starkweather Daniel Thompson Lawrence Walker Smith http://www.yale.edu/smithlab/html%20files/index.html http://www.yale.edu/smithlab/html%20files/smithpeople.html People of the Smith Lab Melinda D. Smith, Principal InvestigatorAssociate Professor of Ecology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Yale University Box 208106 Yale University New Haven, CT 06520-8106 USA phone: (203) 432 9422 Email: melinda.smith@yale.edu Zavaleta http://people.ucsc.edu/~zavaleta/index.html Erika Zavaleta (Professor) We pursue research to enhance the stewardship,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wild ecosystems. Our projects focus o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plant communities, links between biodiversity and human well-be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interacting global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We work with a wide range of NGOs, government agencies, land managers and community members to bridge strong science to effective action. Hungate http://www4.nau.edu/Hungate_Lab/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Research in our group focuses on the roles of plants and microorganisms in ecosystem processes, especially carbon, water, and nutrient cycling. A major thrust of our research examines biogeochemical responses to global changes, such as rising atmospheric CO2, climate change, N deposition, and altered land use. For example, we are currently studying how elevated CO2 alters the hydrology of scrub woodlands, and how increased temperature influences the nitrogen cycle in grasslands. In addition to understanding ecosystem responses to such perturbations, we are also interested in how ecosystem responses can feed back to alter the pace and even direction of future global changes. A second major thrust of our research addresses how single species can affect ecosystem processes, for example, how infestation with the pion-needle scale alters the water budget of pion-juniper woodlands, or how mycorrhizae influence decomposition of fine roots. Harpole http://www.public.iastate.edu/~harpole/ I received my Ph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in 2005, working with David Tilman. My primary field site was at Sedgwick Reserve, near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My dissertation focused on the role of multiple resource limitation for controlling biodiversity and invasions. I also worked at Cedar Creek Ecosystem Science Reserve in Minnesota testing niche and neutral theory. As a postdoc I worked with Katharine Suding at UC Irvine. We are applying a predictive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understanding the roles of cattle grazing, N-deposition and spatial processes as drivers of alternative states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California grasslands. I joined the Ecology, Evolution and Organismal Biology Department at Iowa State University in 2008. CV.pdf Google Scholar Profile Classen http://web.utk.edu/~aclassen/Home.html Research in the ecosystem ecology laboratory focuses on the plant-soil interface and how abiotic and biotic factors interact to shape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imée Classen Maja Sundqvist Assistant Professor, Ume University PI of the Ecosystem Ecology Lab; Aimée’s CV is here Associate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2014- Associate Editor-in-Chief, Ecological Monographs, 2012- Associate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2012- Assistant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2008-12 Staff scientist,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2005-08 PhD, Biological Sciences,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2004 Sala http://sala.lab.asu.edu/ Osvaldo E. Sala Julie A. Wrigley Chair and Foundation Professor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and School of Sustainability Our research revolves around three major themes that closel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1)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climate on the functioning of arid and semiarid ecosystems, (2) scenarios of changes in biodiversity and their consequences for the functioning of ecosystems, and (3) effects of woody-plant encroachment on ecosystem services. We tackled these three themes at multiple scales from the local to the regional and global. We are driven by questions and hypotheses and use multiple tools to address them; including synthesis, manipulative field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 modeling. We work extensive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enarios as a way of simplifying,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ng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that emerge from the study of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We have worked in many regions of the world from the Patagonian Steppe and grasslands of the Great Plains of North America to arid ecosystems of South Africa and the annual grasslands of California. Currently, most of the experimental work is focused on the Chihuahuan Desert, at the Jornada Long Term Ecological Research site. Our research effort is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our education and outreach mission. We collaborate with several institutions beyond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including Asombro Institute for Science Education and SARAS . Suding http://nature.berkeley.edu/sudinglab-wp/ Katharine Suding ASSOCIATE PROFESSOR Email: suding@berkeley.edu Office: 347 Hilgard Lab Phone: (510) 642-1334 Fax: (510) 643-5438 Website(s): Suding Lab Research Group(s): Suding Group Office Hours: By Appointment. Please sign up on the lab calender. For login information, contact me or Liana Nichols (liana at berkeley.edu) Research Group(s): Suding Group Office Hours: By Appointment. Please sign up on the lab calender. For login information, contact me or Liana Nichols (liana at berkeley.edu) Research Interests Plant Community Ecology; Restoration, Invasion biology, Environmental change, Conservation Research Description I am a plant community ecologist working at the interface of ecosystem, landscape and population biology. My goal is to apply cutting-edge “usable” science to the challenges of restoration, species invas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My research group… Hooper http://fire.biol.wwu.edu/hooper/index.html David Hooper Department of Biology 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Bellingham, WA 98225-9160 phone: (360) 650-3649, FAX: (360) 650-3148 email: hooper@biol.wwu.edu Vitousek http://www.stanford.edu/group/Vitousek/index.html The Vitousek Group and colleagues carry out research related to nutrient cycling, most notably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throughout the range of environments and ecosystems. The Hawaiian Islands are the focus of the majority of studies. Our group has looked at nutrient dynamics in the soil profile, litter, native forest ecosystems, forest and grassland systems affected by invasive species and agricultural systems. Studies have documented how an invasive grass has changed the fire frequency and suppressed the ability of the native forest to return. How an invasive nitrogen fixing tree changes the nutrient dynamics in the soil and facilitates further encroachment by other non-native plants. TERACC http://www.umaine.edu/teracc/ Terrestrial Ecosystem Response to Atmospheric Climatic Change TERACC is a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ordination network of global change scientists that was initiated in 2001. The goals of TERACC are to: 1. Integrate and synthesize existing whole ecosystem research on ecosystem responses to individual global change drivers. 2. Foster new research on whole-ecosystem responses to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warm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global change, such as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and increased N deposition. 3. Promote better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empiricists, experimentalists and modelers. Through these efforts, TERRAC hopes to better integrate observational, experimental, and modeling techniques into a unified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ecosystem response to global change . LTER http://www.lternet.edu/ The Long Term Ecological Research (LTER) Network was creat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 in 1980 to conduct research on ecological issues that can last decades and span huge geographical areas. UKREATE http://ukreate.defra.gov.uk/index.htm UK Research on The Eutrophication and Acidification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he UKREATE Project: The UKREATE umbrella project is funded by the 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 (Defra)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 (NERC). The umbrella consists of a consortium coordinated by Prof Bridget Emmett at the Centre for Ecology and Hydrology (CEH) in Bangor, and a Defra project Officer, William Cook. The aims of the project are to: Collate dat which provide evidence for damage or recovery in a range of terrestrial habitats due to nitrogen deposition. Determine whether factors such as the form of nitrogen, grazing pressure or traits of plants present modify the impacts observed. Test proposed indicators of change in both experimental and survey settings. Clarify what determines the fate of nitrogen in soil which acts as the main sink for nitrogen.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nked ecosystem model chains to forecast likelytiming responses in both soils, vegetation composition and their interdependance. Collate survey data and continue long term manipulation experiments to help test and develop model chains. Examine the potential modifying and interactiv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with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deposition. Support the UK National Focal Centre for Critical Loads Mapping. Provide knowledge transfer to a range of stakeholders and contribute to the Review of Transboundary Air Pollution (RoTAP). NutNet http://www.nutnet.umn.edu/ Nutrient Network: A Global Research Cooperative Welcome to the Nutrient Network! Two of the most pervasive human impacts on ecosystems are alteration of global nutrient budgets and changes in the abundance and identity of consumers. Fossil fuel combustion and agricultural fertilization have doubled and quintupled, respectively, global pool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lative to pre-industrial levels. Concurrently, habitat loss and degradation and selective hunting and fishing disproportionately remove consumers from food webs. At the same time, humans are adding consumers to food webs for endpoints such as conservation, recreation, and agriculture, as well as accidental introductions of invasive consumer species. In spite of the global impacts of these human activities, there have been no globally coordinated experiments to quantify the general impacts on ecological systems. The Nutrient Network (NutNet) is a grassroots research effort to address these questions within a coordinated research network comprised of more than 40 grassland sites worldwide. NutNet focal research questions: How general is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productivity-diversity relationships? To what extent are plant production and diversity co-limited by multiple nutrients in herbaceous-dominated communities? Under what conditions do grazers or fertilization control plant biomass, diversity, and composition? NutNet goals: To collect data from a broad range of sites in a consistent manner to allow direct comparisons of environment-productivity-diversity relationships among systems around the world. This is currently occurring at each site in the network and, when these data are compiled, will allow us to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several important, unanswered questions in ecology. To implement a cross-site experiment requiring only nominal investment of time and resources by each investigator, but quantifying community and ecosystem responses in a wide range of herbaceous-dominated ecosystems (i.e., desert grasslands to arctic tundra). NutNet membership: NutNet membership is open to ecologists who are committed to either intiating a new NutNet node, collaborating with researchers at an exitisting network site, or furthering the network goals in other substantive ways. There are two primary rules of membership: You must play well with other members of the team, and You must carefully follow the research protocol for the core sampling. PrecipiNet http://precipnet.ucsc.edu/ PrecipNet is a Research Coordination Network focusing on the impacts of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precipitation timing, magnitude, and variability on biological communities, ecosystem processes, and human society. The mission of PrecipNet is to promote communication, intellectual exchange, and integration of methods and results across ecological, geographic, and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Participants include climatologists, plant and ecosystem scientists, and social scientists. ILTER http://www.ilternet.edu/ International Long Term Ecological Research - Welcome! ILTER is a 'network of networks', a global network of research sites located in a wide array of ecosystems that can help underst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across the globe. ILTER's focus is on long-term, site-based research and monitoring. ILTER’s vision is a world in which science helps prevent and solve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logical problems ILTER can contribute to solving 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and socio-economic problems through question and problem-driven research, with a unique ability to design collaborative, site-based projects, compare data from a global network of sites and detect global trends. Most ILTER members are national or regional networks of scientists engaged in long-term, site-based ecological and socio-economic research (known as LTER or LTSER). They have expertise in the collection,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of long-term environmental data. Together they are responsible for creating and maintaining a large number of unique long-term datasets. PC-ORD http://home.centurytel.net/~mjm/index.htm 一种生态学软件 PC-ORD performs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data entered in spreadsheets. Our emphasis is on nonparametric tools,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randomization tests, and bootstrapped confidence intervals for analysis of community data. In addition to utilities for transforming data and managing files, PC-ORD offers many ordin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not available in major statistical packages including: CCA, DCA,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 Mantel tests and partial Mantel tests, MRPP, PCoA, perMANOVA, RDA, two-way clustering, TWINSPAN, Beals smoothing, diversity indices, species lists, many ordination overlay methods (quantitative, symbol-coding, color-coding, grid, joint plot, biplot, successional vector), various rotation methods, 3-D ordination graphics, Bray-Curtis ordination, city-block distance measures, species-area curves, tree data summaries, publication-quality dendrograms, autopilot mode 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NMS or NMDS). Very large data sets can be analyzed. Most operations accept a matrix up to 32,000 rows or 32,000 columns and up to 536,848,900 matrix elements, provided that you have adequate memory in your computer. The terminology is tailored for ecologists. The full manual is included as a context-sensitive help system. del Moral http://faculty.washington.edu/moral/index.html Plant Ecology Lab in the Department of Biology Studying the recovery of barren landscapes since 1980. Roger del Moral Professor of Biology Dr. del Moral received his doctorate with C. H. Muller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in 1968. He immediately joined the Botany Depart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Here he began a series of studies of vegetation patterns in forests and alpine sites. In 1976-1977, he spent a year in Australia at the CSIRO in Queensland and at Melbourne University. Along with David Ashton, he was the first to demonstrate that Eucalyptus inhibited native Australian shrubs in nature. His pioneering work on plant competition in stable alpine habitats was interrupted by the 1980 eruption of Mount St. Helens. He was among the first ecologists to begin study of the recovery of this volcano, studies which have produced one of the longest continuous records of primary succession now extant. In 1984, he worked on reclamation of derelict sites in the U.K. (with A. D. Bradshaw, A. Fitter and M. Chadwick), while in 1985 he was introduced to a wide variety of Japanese volcanoes (S. Kawano, H. Tagawa, M. Numata, M. Shizuoka). He has explored volcanoes in the Russian Far East with Sergei Grishin), in Sicily with Prof. Emilia Poli Marchese (during his Sabbatical), in Iceland (Hekla and Surtsey) with Dr. Borgthor Magnusson and in New Zealand with Professor Bruce Clarkson. In 2007, he published Environmental disasters, natural recovery and human responses , a general book on restoring the landscape using the lessons gained from nature . Research Interests Dr. del Moral has studied and described vegetation structure in forests, prairies, wetlands and meadows throughout Washington. His approach is deductive, rather than purely inductive, in that his projects test a priori hypotheses rather than merely describing communities. He has studied factors that contro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stable communities, but since 1980, his work has centered on primary success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restoration. Most of this work has explored the mechanisms of vegetation recovery on Mount St. Helens, but he has conducted research on several other volcanoes. A series of papers have combined long-term plot records, focused field experiments and laboratory trials to explore mechanisms of primary succession. Several bits of conventional wisdom have been modified or shown to be overly simple. Stochastic processes are very important during early succession and landscape effects, more than any other factor, dictate the nature of early species assemblages. In contrast to prevailing theory, abiotic amelioration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t biotic facilitation, physical safe-sites are initially more important than nurse plant effects, refugia contribute litt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surroundings, and mycorrhizae play a very limited role on volcanic succession. His studies in Japan and the Russian Far East have shown that similar processes have controlled succession on volcanoes in these regions. In Sicily, working on Mount Etna, he has found that there has been little vegetation convergence on lavas during eight centuries. In 2005, the 50th paper from his lab concerning primary succession was published. With Lars Walker of UNLV, he completed a book on the current concepts of primary succession that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 and developing concepts surrounding how landscapes are recolonized after devastating disturbances. Widely recognized as a major synthesis of the state of knowledge in primary succession, the book has won praise from ecologists and restorationists alike. In 2007, he published a book on ecological responses to natural disasters intended for a more general public. He and Lawrence Walker hopes that this book stimulates a wider knowledge of ecological principles in the service of great quality of life. His doctoral students have also worked on a many projects. Rex Cates performed ground-breaking studies in plant-animal chemical interactions. Ted Hinds produced detailed energy budgets for cheat grass communities. The late Joy Belsky quantified environmental gradients in subalpine meadows, while Martha Cushman developed predictive models to relate vegetation structure to avalanche frequency. Virginia H. Dale modeled bumblebee foraging behavior in alpine habitats of Mount Rainier, while David Wood demonstrated that successional sequences were based on contingent factors. C. L. Huang showed how competition altered expected successional pathways. More recently, Jon Titus developed elegant experiments that demonstrated that primary succession on Mount St. Helens did NOT require mycorrhizae, while Dennis Riege demonstrated that old-field succession in the Olympic Rainforest was controlled largely by competition from introduced herbs. Chad Jones completed his study of invasions of glacier forelands in the North Cascades and Tara Fletcher Ramsey recently finished a though study of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ivy invades natural vegetation. Current students are investigating several aspects of succession on Mount St. Helens. Mark Bradford http://bradfordlab.com/ Hi, you’ve reached the homepage of the Bradford lab group at Yale University’s School of Forestry Environmental Studies. Our research explores two main questions: How do plants and soil organisms respond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How do these responses affect ecosystem function, especially the movement and storage of carbon in soils? Why focus on carbon and ecosystems? Soils and plants store huge quantities of carbon. Disturbances that degrade ecosystems release this into the atmosphere – in forms such as carbon dioxide – contributing to our changing climate. But soils and ecosystems are much more than reservoirs for carbon – their health is directly tied to water purification, flood prevention, maintenance of biodiversity,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Understanding how and why plants, animals, microbes and soils respond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will therefore help us understand the consequences for human well-being, and how we might manage them. We use experimental and observational approaches to investigate these effects of global change, both in the field and laboratory. We primarily work across forests and grasslands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The overall goal of our research is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required for reliable prediction of global change impacts on ecosystems, and their likely feedbacks to the climate system. Wilsey http://www.public.iastate.edu/~bwilsey/homepage.htm Brian J. Wilsey B.S. 1986 Henderson State University M.S. 1988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h.D. 1995 Syracuse University Title and Mailing Address: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cology, Evolution, and Organismal Biology, 253 Bessey Hall, Iowa State University, Ames, IA 50011-1020 Office: 131 Bessey Hall Lab: 40 Bessey Hall Phone: (515)294-0232 Fax: (515)294-1337 E-mail: bwilsey@iastate.edu RESEARCH INTERESTS OF THE WILSEY LAB In the Wilsey lab, we are interested in the ecology of prairie grasslands. Tallgrass prairies are among the most species-diverse ecosystems. We commonly count 20-30 plant species in Iowa within small quadrats (0.4 m2), and most small prairies ( 10 ha) support more than one hundred species ( Martin et al. 2005 , Wilsey et al. 2005a). It is still largely unknown how this very high species diversity develops and is maintained over time. Develop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echanisms behind diversity maintenance is a central focus of work in the lab (e.g. Wilsey et al. 2005, Polley et al. 2005, Martin and Wilsey 2006, Isbell et al. 2009, Wilsey et al. 2009). Furthermore, we are studying how changes in species diversity influence community stability and ecosystem process rates (i.e. ecosystem services). Power http://www.uws.edu.au/staff_profiles/uws_profiles/doctor_sally_power Doctor Sally Power ASSOCIATE PROFESSOR, Hawkesbury Institute for the Environment PhD University of London UWS Organisational Unit (School / Division) Hawkesbury Institute for the Environment Gough http://www.uta.edu/biology/gough/lab/index.htm Laura Gough Ph.D. Associate Professor of Biology I am interested in the forces that structure plant communities particularly nutrient availability and herbivory, how species diversity feeds back to affect ecosystem function, and the effects particular traits may have on species responses to perturbations in a community context. My research spans several different ecosystem types with an emphasis on arctic tundra. Reich http://www.forestry.umn.edu/People/Reich/index.htm Peter B. Reich Regents Professor Distinguished McKnight University Professor F.B. Hubachek, Sr. Chair in Forest Ecology and Tree Physiology Resident Fellow, Institute on the Environment (IonE) Ph.D. 1983, Cornell University Ecology, tree physiology, ecophysiology, and silviculture Office: 220f Green Hall Phone: (612) 624-4270 Fax: (612) 625-5212 E-mail: preich@umn.edu Areas of Interest My current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impact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o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his includes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elevated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other air pollutants, land use/management, fire and biotic invasion on health, biodivers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forest and grassland ecosystems both in Minnesota and globally. This work simultaneously attempts to bridge the fields of physiological, community, ecosystem, landscape, and global ecology. We tend to focus on the broad ecotone of central North America, where boreal forests, northern hardwood forests, oak woodlands/savannas, and grasslands converge and mix. However, we are involved in projects that address similar themes and issues in many other biomes and geographic locations, including work in several other continents (Australia, Europe, South America). This work includes links and joint affiliation/cooperation with other groups such as the Institute on the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he Cedar Creek Long-Term Ecological Research Project (University of Minnesota—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the Hawkesbury Institute for the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the TRY Global Database Initiative (coordinated by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Biogeochemistry, Jena, Germany) and several others ( http://forestecology.cfans.umn.edu/reich.html ). Chapin http://terrychapin.org/ F. Stuart Chapin, III (Terry) is an ecosystem ecologist whose research addresses the sustainability of ecosystems and human communities in a rapidly changing planet. This work emphasizes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Alaskan ecology, subsistence resources, and indigenous communities, as a basis for developing climate-change adaptation plans. terry.chapin@alaska.edu Professor Emeritus of Ecology Department of Biology and Wildlife Institute of Arctic Biology 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 Office: 193 Arctic Health Phone: 1.907.474.7922 FAX: 1.907.474.6967 Home phone: 1.907.455.6408 Cleland http://labs.biology.ucsd.edu/cleland/cleland/People.html Elsa E. Cleland, Assistant Professor I study the responses of plant communities and ecosystems to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such as nitrogen deposition, elevated CO 2 , shifting precipitation, and invasive species. I am also interested in strategies for restoration of native plant communities in the context of present and future environmental changes. Knapp http://rydberg.biology.colostate.edu/knapplab/index.html Research in our lab focuses on plants, with a goal of understanding ecological patterns and processes from the leaf to the ecosystem level. Our research is conducted primarily in the field utilizing the comparative approach and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s of key ecological drivers. Key areas of interest include: plant physiological ecology, ecosystems ecology, climate change, long-term ecological research, invasive plant species, restoration ecology, fire and herbivory effects on communities and ecosytems. Grime http://www.shef.ac.uk/aps/staff-and-students/acadstaff/pgrime Emeritus Professor J Philip Grime Tel: +44 (0)114 222 4766 email : j.p.grime@sheffield.ac.uk Career BSc (1956) PhD (1960)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Member of Nature Conservancy Grassland Research Unit, Department of Botany,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1961-63) Ecologist, Connecticut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 Connecticut, USA (1963-64) Deputy Director, Unit of Comparative Plant Ecology (UCP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1964-89) Director, The Buxton Climate Change Impacts Laboratory,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1989-present). Main Research Interests Role of plant, animal and microbial functional types in community and ecosystem processes. Investigations of the impacts of changes in land use and climate on vegetation. Use of microcosm techniques and field manipulation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ominant plant species on the trophic structure of herbaceous vegetation.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s of the consequences of genetic impoverishment on vegetation properties. Lamb http://homepage.usask.ca/~egl388/index.html Saskatchewan Plant Community Ecology Lab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research into the mechanisms that structure plant communities. We study the mechanisms structuring plant community diversity, plant - soil interactions, plant competition, rangeland ecology and management, and statistical ecology. All aspects of plant community ecology. I am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the role of competition in structuring plant community diversity and plant - soil interactions Grace https://profile.usgs.gov/gracej James Grace RESEARCH ECOLOGIST Short Biography Jim Grace obtained his B.S. in Biology from Presbyterian College in South Carolina, his M.S. from Clemson University, and his Ph.D. from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After graduate school, he held faculty positions at the University of Arkansas and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where he reached the level of Full Professor. He currently holds an Adjunct Professorship in Bi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Louisiana in Lafayette. In 2000, he received the millennium Meritorious Research Award from the Society of Wetland Scientists and in 2003 received the National Science Excellence Award from the U.S. Geological Survey. He has published over 160 papers and reports, including 3 books, one on competitive interactions, one on community analysis, and one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Latest news releases related to our work can be found at: Huxman http://eebweb.arizona.edu/faculty/huxman/index/Home.html Professor, Ecology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Director,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Biology Director, Steele-Burnand Anza Borrego Desert Research Center I am a physiological ecologist who focuses on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functional traits in plants and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ecosystems. I investigate physiological or plant-mediated processes from the spatial scale of cells to that of whole landscapes. A recent focus of my scholarship is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s of climate-ecosystem interactions and their influence in coupling of carbon and water cycles in arid landscapes, which encompass ~ 40% of Earth’s surface. I am interested in the plant processes underlying these coupling and how these patterns and mechanism are related to processes in diverse biomes from around the globe. I am excited to be involved in the newest UC Reserve site - the Steele-Burnand Anza Borrego Desert Research Center. I lead the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Bi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This is an exciting program that focuses on landscape scale research that serves issues of conservation and ecosystem management. We work with the Nature Reserve of Orange County and a number of stakeholders (city, county, state, federal and non-profit groups) to bring academic research to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We partner with groups to focus on science literacy and public engagement using a number of programs. From 2007 to 2012 I led the UA Biosphere 2 , an interdisciplinary department in the UA College of Science. B2 serves as a center focused on research, outreach, teach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 about Earth, its living systems and its place in the Universe. The program excels at understanding complex environmental systems using highly controlled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computational modeling, and observational arrays deployed in natural landscapes. This unit houses research faculty and professional staff focused on understanding how water works in the Earth system, synthesizing and incubating important topic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aging a diverse stakeholder community in science, including decision makers, practitioners, K-12 educators and the public. Fay http://www.ars.usda.gov/pandp/people/people.htm?personid=38279 Philip A. Fay Research Ecologist Grassland Soil and Water Research Laboratory 808 E Blackland Rd. Temple , TX 76502 Voice: (254) 770 6533 Fax: (254) 770 6561 email: philip.fay@ars.usda.gov http://www.ars.usda.gov/spa/gswrl/pfay Education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 Bachelor of Science, Biology, 1982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 Master of Science, Biology, 1987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 Doctorate, Biology, 1992 Research Interests ( Vita ) Ecosystem ecology of grasslands- soil and plant carbon and water relations,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their responses to rising greenhouse gas (CO2) concentrations and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variability. Current Research Projects Lysimeter CO2 Gradient Experiment (realtime display) Nutnet Grassland Plant Diversity Impacts on Soil CO2 Efflux Rainfall Manipulation Plot (RaMP) Experiment ( Konza Prairie Biological Station ) Rainfall Mesocosm Experiment ( Konza Prairie Biological Station ) Gross http://www.kbs.msu.edu/people/faculty/gross Katherine L. Gross ​ ​ ​ University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Plant Biology and KBS Director Ph. D.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1980 W. K. Kellogg Biological Station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Hickory Corners, MI 49060 Phone: (269) 671-2235 Fax: (269) 671-2104 Email: grossk@kbs.msu.edu Research Interests I am broadly interested in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species diversity in plant communities. My current research focuses on how nutrient input and management impacts the diversity, productivity and composition of grasslands. We have established several longterm experiments to test hypotheses about how nutrient enrichment (fertilization) impacts grasslands. In one experiment (part of the KBS LTER) we have followed community response to fertilization and disturbance for over 25 years. Another set of experiments in a low-productivity grassland in SW Michigan allows us to evaluate how the scale of soil resource heterogeneity and presence of clonal species influences plant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We ar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how species traits, particularly clonality and growth form, affect responses to resource enrichment. I am also interested in the consequences of diversity in managed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On the KBS LTER project we have been monitoring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different crop management systems on the composition of weed communities in different crops. We have also established an experiment (the Biodiversity Experiment) in which crop type and rotation are varied to determine the impacts of rotational diversity on crop yield, weed communities and a variety of ecosystem services. Experiments and field studies established as part of the Great Lakes BioEnergy Research Center (GLBRC) at KBS are used to test hypotheses relating diversity, productivity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to the sustainability of alternative biofuel crops. I am no longer advising graduate students, but maintain a research program with postdocs, undergraduates and summer interns. I am delighted to serve on graduate student committees and to support the research of non-MSU students interested in working at KBS. As Director of KBS I am promote and support a number of programs to provide undergraduates with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that help define and direct their career interests. For information on these programs, email director@kbs.msu.edu. Hector http://www.ieu.uzh.ch/staff/professors/ahector.html#5 Andy Hector Professor of Ecology (former member of IEU) current: Department of Plant Sciences University of Oxford South Parks Road Oxford OX1 3RB Research interests Community ecology; Biodiversity, ecosystem functioning and ecological services; Statistical analysis (courses in linear, general, generalised and mixed-effects models) JRGCE http://globalecology.stanford.edu/DGE/Dukes/JRGCE/gce.html The Jasper Ridge Global Change Experiment Beginning in 1992 and continuing today, a number of studies of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have been conducted at Jasper Ridge Biological Preserve. These studies have been led by scientists at Stanford University and the 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s Department of Global Ecology (located on the Stanford campus) with scientists from other institutions participating. Jasper Ridge Biological Preserve, which is owned and operated by Stanford University, is located on the east side of the Outer Coast Range of central California near the Stanford campus. Jasper Ridge has a Mediterranean climate with cool, wet winters and very dry summers. The Jasper Ridge global change experiments have been designed to exploit grasslands as models for understanding how ecosystems may respond to climate change. Although many experim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plant species, relatively few have been done on an ecosystem scale. Jasper Ridge grassland ecosystems where chosen as model systems for several reasons. First, they are dominated by annual grasses, which have a number of advantages for these types of experiments. Annual grasses are relatively free of historical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their complete life cycle can be studied each year; they are small in stature making experimental design easier; and multiyear studies can potentially reveal changes in species composition over time. Second, these grasslands are rich in both species and plant functional types. Although much of the grassland at Jasper Ridge is dominated by annual grasses, other common functional types include early and late blooming annual forbs (non-grass, herbaceous plants), perennial grasses, and perennial forbs. Third, gophers frequently disturb Jasper Ridge soils, so experiments that cause moderate soil disturbance are not unrealistic in these ecosystems. Two core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have been central to Jasper Ridge global climate change experiments. The first were the 1992-1997 Open-top Chamber Facilities, which have been almost entirely dismantled. The second is the Jasper Ridge Global Change Experiment facility, which began baseline measurements in 1997-98 and treatment manipulations in the 1998-99 growing season, and continues operating today. Both of these facilities enabled their own set of core studies as well as a number of related studies. To learn more about these studies, please explore the links shown on the left side of this page. Buell-Small Succession Study http://www.caryinstitute.org/science-program/research-projects/buell-small-succession-study Dr. Steward T.A. Pickett Plant Ecologist Ph.D., 1977,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 Expertise: urban ecology, landscape design, succession Phone Number: (845) 677-7600 x130 Fax Number: (845) 677-5976 Email Dr. Steward T.A. Pickett Download CV 2801 Sharon Turnpike; P.O. Box AB The Buell-Small Succession Study is a long term ecological study designed to document old field succession. The study was founded in 1958 by Murray Buell, Helen Buell, and John Small. It includes ten fields that were actively farmed until released for the study. Each year a team of researchers returns to the fields and measures the percent cover of plant species in permanently marked plots. By looking at how the species in the plots and their cover change over time, researchers can learn how succession progresses in the fields. Understanding the succession of the BSS fields can help researchers determine how other abandoned fields in similar systems will change over time. Because the BSS data set is extensive in space and continuous in time, it can be used to answer a wide range of additional questions. Park Grass http://www.era.rothamsted.ac.uk/index.php?area=homepage=indexdataset=1 Park Grass Experiment The Park Grass experiment is the oldest experiment on permanent grassland in the world. Started by Lawes and Gilbert in 1856, its original purpose was to investigate ways of improving the yield of hay by the application of inorganic fertilisers and organic manure. Within 2-3 years it became clear that these treatments were having a dramatic effect on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what had been a uniform sward. The continuing effects of the original treatments on species diversity and on soil function, together with later tests of liming and interactions with atmospheric inputs and climate change, has meant that Park Gras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ecologists, environmentalists and soil scientists. 附: e-RA: the electronic Rothamsted Archive The electronic Rothamsted Archive (e-RA) provides a permanent managed database for secure storage of data from Rothamsted's Classical Experiments, the oldest, continuous agronomic experiments in the world. Together with the accompanying meteorological records, associated documentation and sample archive, it is a unique historical record of experiments that have been measured continuously for nearly 170 years. Users have easy access to experimental data and specialist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n the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practices on soils, crops and associated ecosystems. Currently, e-RA holds records of yields and other data for the Broadbalk winter wheat, Park Grass permanent grassland, Hoosfield spring barley and Alternate Wheat and Fallow Classical experiments.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Rothamsted, Brooms Barn and Woburn are also available. The links, left, will lead you to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n the experiments or the data. All Datasets shows a full list of current datasets which are continually being added to. The data in e-RA are availabl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but remain the property of Rothamsted Research and the Lawes Agricultural Trust. Most of the data held within e-RA are password-protected and access is subject to our Data Access Policy . The Open Access data are available to all, no password is required, although users are required to acknowledge Rothamsted Research as the data source. The importance of e-RA, the Long-Term Experiments and Sample Archive have been recognised by the BBSRC in awarding them National Capability (NC) status. NC is defined as being a strategic compon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base. NCs are by definition externally facing and engaged with the user community. Cedar Creek (Tilman) http://www.cbs.umn.edu/explore/cedarcreek Cedar Creek is now accepting applications for Plant Community Ecology Internships and Prescribed Burn Technicians. See our Employment page for more information. Linking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Current Uncertainties and the Necessary Next Steps Why long-term research is necessary for truly understanding environmental phenomena. PNAS, Global Change Biology , Ecology Letters , Nature Regents Professor G. David Tilman Ph.D.,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76 tilman@umn.edu I study the impact of human consumption and population pressure on the planet's ecosystems and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habitat destruction. Big, heavy stuff, and my students are making a big, heavy difference. Research highlight: Biodiversity research at Cedar Creek 附:明尼苏打大学( umn.edu )的生态学研究者们 http://www.cbs.umn.edu/explore/departments/eeb/faculty-research/directory Ecology, Evolution and Behavior Barker, F. Keith Bee, Mark Borer, Elizabeth Cavender-Bares, Jeannine Cotner, Jim Finlay, Jacques Hobbie, Sarah Jansa, Sharon Lanyon, Scott Lehman, Clarence Centinel Climate Tracker Modelling Wildlife Muller-Landau, Helene Powers, Jennifer Shaw, Ruth Snell-Rood, Emilie Stephens, David Sterner, Robert Tiffin, Peter Ward, John Zuk, Marlene 美国犹他大学的生态系统研究组 http://www.biology.utah.edu/research/interest.php?int=22 Ecosystem Science Ecosystem science is focused on how organisms in their natural habitats are affected by biotic and abiotic factors, and how these organisms in turn modify their environment. This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merges the life sciences and the physical sciences to address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science issues. Name Unit Phone Email Belnap, Jayne ​ ​ jayne.bel...@usgs.gov Bowling, Dave Bowling Lab 801-581-2130; 801-585-5671 david.bowl...@utah.edu Cerling, Thure Cerling Lab 801-585-0415 thure.cerl...@utah.edu Davidson, Diane (Dinah) Emeritus Faculty ​ Ehleringer, Jim Ehleringer Lab 801-581-7623 jim.ehlerin...@utah.edu Pataki, Diane Pataki Lab 801-585-1899 diane.pat...@utah.edu Sekercioglu, Cagan Sekercioglu Lab 801-585-1052 ...@utah.edu 加州大学圣芭拉拉分校美国国立生态分析与集成中心 http://www.nceas.ucsb.edu/ NCEAS: Advancing Ecology to Improve Lives and the Environment Established in 1995,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cological Analysis and Synthesis (NCEAS) is a research center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and was the first national synthesis center of its kind. There is broad acknowledgement that NCEAS has significantly altered the way ecological science is conducted, towards being more collaborative, open, integrative, relevant, and technologically informed. Different from the scientific tradition of solitary lab or fieldwork, NCEAS fosters collaborative synthesis research – assembling interdisciplinary teams to distill existing data, ideas, theories, or methods drawn from many sources, across multiple fields of inquiry, to accelerate the generation of new scientific knowledge at a broad scale. NCEAS has helped create a large community of scientists from multiple disciplines, eager to collaborate to answer some of the toughest environmental questions facing society. Through collective Working Group projects scientists share data and methods, synthesize vast amounts of information, and discover new insights and understanding to improve lives and the environment. Some examples of the Center’s research include: Environmental Science Benefiting Human Livelihoods Ecological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Ec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 Marine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Economics and Ecology 瑞典斯德歌尔摩大学生态学研究者 http://www.su.se/emb/english/research/research-areas/ecology Climate effects All organisms are adapted to a certain climate. A present concern is how resistant organisms and ecosystems are under the rapid rate of current climate change. Changes of the ecosystems will also affect humans in many ways. However, it is not simple and straightforward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Since all organisms are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including interaction of organisms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e effects of a change in climate might sometimes be counterintuitive. Human utilization of nature and this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also needs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research at our department includes among other things studies on population ec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the understanding of species distribution in relation to climate, and the effects on species interactions and whole ecosystems. We address questions related to temperature change, CO2 increase and sea-level rise. Research areas with contact people The role of seagrass beds as a carbon sink ( Mats Bjrk ) Modelling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e variation on plant population dynamics ( Johan Ehrlén )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rophic interactions – host plant utilization in butterflies ( Johan Ehrlén ) Effects of climate-induced sea-level changes on coastal ecosystems: plants and arthropods ( Peter Hambck ) The role of micro-climatic refugia for expanding and retreating populations ( Kristoffer Hylander ) Effects of climate on plankton dynamics in the Baltic Sea ( Monika Winder ) Phytoplankton food quality responses to ocean acidification ( Monika Winder ) Research areas with contact people Population ecology Effects of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on plant population dynamics ( Johan Ehrlén ) Ec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consequences of plant-animal interactions ( Johan Ehrlén ) Evolutionary ecology: recruitment strategies in plants with extremely small seeds ( Ove Eriksson ) Dispersal biology in mosses ( Kristoffer Hylander ) Host-parasitoid systems: immunology, search behaviour, ecology and evolution ( Peter Hambck ) Insect responses to spatial heterogeneity ( Peter Hambck ) Community ecology Historical landscape ecology ( Ove Eriksson ) Coastal ecology, how marine processes affect the terrestrial coastal ecosystem ( Peter Hambck )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in tropical mosaic landscapes ( Kristoffer Hylander ) Ecosystem ecology Function and dynamics in the Baltic sea ecosystem; fish, their prey and predators,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from eutrophication and fishing ( Sture Hansson )
个人分类: 生态环境述评|35275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学研究应是在好奇心驱使下自由自在的研究
热度 102 Majorite 2013-2-24 03:18
科学研究应是在好奇心驱使下自由自在的研究 作者: 嵇少丞 人不同于动物,不能光想着什么东西好吃? 从2012年第8期“读者”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一个外国人眼中的新华字典》,开始我还不相信,后来拿出《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找出猪、牛、驴、羊、鸡的中文解释,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地吓一跳。 “猪:一种家畜, 体肥多肉,肉可食,鬃可制刷,皮可制革,粪是很好的肥料!” “牛:家畜名,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 “驴:一种家畜,像马,比马小,耳朵和脸都较长,能驮东西、拉车、耕田、供人骑乘,皮可制阿胶。” “羊: 家畜名, 毛、皮、骨、角都可作工业上的原料,肉和乳供食用。” “鸡: 一种家畜,公鸡能报晓,母鸡能下蛋。” …… 当下大城市里的孩子,吃过很多猪肉,没看过一次猪跑。作为权威性中文字典,至少应对猪、牛、驴、羊等动物给予一定的动物学、形态学和生态学的描述,让孩子即使没有见过这些动物从今之后也能认识这些动物,不要一上来就是杀了吃肉,再把它们身体什么部位可以做成什么产品,活着的时候用来做啥劳动工具等说给孩子们听。《新华字典》这样的解释已经由来已久,反映我们中华文化十足的功利性。 一个国家最权威的字典,不应站一个屠夫或大厨的立场,对动物的描述主要就是哪个部分可以做成什么菜吃,社会上甚至还有吃啥补啥的食疗说法(猪头肉,耳丝、红烧猪蹄、炒肝尖、烀猪心、油炸肥肠、紫色血料、五香酱驴肉……),另外还强调哪些动物死后做成什么器件,实在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悲哀! 似乎基于同样的文化基础,我们中国人谈生意甚至谈工作也要到饭桌上谈,不在一起吃喝,不足联络感情,无法相互信任,无法买卖产品。 有学者【见 Richard E. Nisbett: The Geography of Thought:《 思维的版图:东西方思维差异及其原因》】 做过如下心理测验:给受试人看三幅图画,分别是鸡、牛、青草,让他们将其分为两类。结果大部分中国人把牛和青草分为一类,而把鸡分到另一类;而大部分西方人把牛和鸡归为一类,而把青草分为另一类,西方人这么分类是认为,牛和鸡都是动物,而青草是植物。然而,中国人基于功利性,首先看到的是牛要吃草这个利益关系。 从这样的文化土壤,让我联想起我们中国人科学研究的驱动力。真正的科学研究是在好奇心驱使下的自由自在的研究,而不是各种功利性的驱动:职称、职务、工资、奖励、做官、院士、头衔....国内有的研究人员甚至觉得研究做好了,若不得国家级大奖、不做官、不当院士,研究就是白做了,亏了。 系统的近代科学与现代科学为什么不能诞生并蓬勃发展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上?不能不与中华文化过分的功利性有关。即使中国古人的“仰望星空”也不是真正的天文学研究,而是为皇帝观天象,为统治政治服务;中国古代道士的炼(仙)丹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化学工程与采矿冶金的研究,而是为了皇帝的长生不老,万岁万岁万万岁。就是当下中国,国家对科研的投入和实验条件都不比其他国家差,但是研究人员中又有多少不为名、不为钱、不为利、真正献身科学事业的人?许多科研人员一出了几篇国际SCI文章,就要申报各种奖励,就瞄准当院士的大目标飞奔而去。一旦为钱与名利做研究,这“研究”就掺水了,弄虚作假与浮躁吹牛就会趁虚而来。文革中科研条件那么差,中国科研人员还是做出一些国际一流的成果(例如, 青蒿素的发现、 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发现、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一比 20 万地质填图,等等) , 现在条件这么好,真正的成果倒出不来, 令人深思啊。 最近,北京大学名教授陈平原先生提及王鸿飞博士几年前的一个观点: “以我在Columbia的学术标准来衡量,我所在的研究所和中国最好的大学99%的研究员教授和毕业的博士是不合格的。以美国三流大学的学术标准来衡量,中国大陆99%的研究员、教授和毕业的博士是不合格的。”陈平原写道,“让我惊讶不已的是,读科学网上的争辩文字,竟有不少人认为王文在理,只是不该说得那么透彻、那么决绝”。其实,任何不带偏见和对西方大学有足够了解的人,也都看到王鸿飞提到的问题,只是不想说出而已,当然即使不是99%,至少也有90%。然而, 正是这90%的人正在花费国家80%以上的科研经费、正是承担着中国科研与大学教学主要任务的主力军呢。 以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追求真理是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使命”,发表在海外一个华文报纸上,说的几乎是同样的问题,迄今还没过时。 追求真理是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使命 据说,当年牛顿讲微积分,有位小商人发问道:“这学问有什么用?”,牛顿仿效古希腊最负盛名、最有影响的数学家欧几里德先前的做法,气愤地扔给他一英镑,讽刺他道:“这位先生还想从学问里找好处啊!”又过了很多年,爱因斯坦讲相对论,有位珠光宝气的富妇问:“这有什么用?”,爱因斯坦引用Benjamin Franklin的话反问道:“刚出生的婴儿有什么用?” 时至今日,那位鄙薄小商人和无知富妇关于科学的提问有时也会挂到政府官员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口头。他们似乎只关注科学与引进人才的物质功能,完全不顾科学的内在精神价值。他们只欣赏科学之树上有实用价值的果实,为果树浇水施肥也只是为了日后采摘大批果实,而要将科学森林中暂时不结果或不以结果为目的的树木不屑一顾,或统统砍倒,这是一个可悲的事实。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人类再也不认为科学更崇高的使命正是在于对真理的追求。 科学家常常发牢骚:“我们这个时代是工程师和企业家的时代,绝不是真正科学家的时代。人类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能满足食欲和肉欲就够了,他们用不着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的科学家。现代生活追求利润和效率,真理、心灵、思想,再没人要了。” 太急功近利,势必鼠目寸光。整天直愣愣地想什么树上结什么果实,什么果实好吃,这是任何猿猴都能有的想法,只有大智的人类才会想到宇宙的起源,地球的演化,物质的组成,人为什么要活着,人类能变得更聪明吗?这类问题。所以,科学更深层的本质表现为科学研究的目的不是通常意义上那种有益于人生活得更好些,而是使人类对真理的沉思更完美,这正是人类比动物更高尚的一面。 整天直愣愣地想什么树上结什么果实,什么果实好吃,这是小松鼠都能有的想法。 加拿大有位世界著名的教授,在学科的年会上遇到几位已成名的他过去的研究生,晚上一起下馆子吃饭。大家围着桌子坐好,等了二十分钟也不见服务员送菜单来,有位高足打趣地说:“看,饭馆都不愿为我们服务了,因为我们是搞纯理论研究的科学家,一帮无用的人。”。他那低沉的声音像一片阴云掠过了餐桌。谁也没再说话,谁都在想自己作为科学家对社会有什么贡献,难道这社会真的用不着我们了?老教授看着大家一板一眼地说:“科学家是唯一能够愉快地、自觉自愿地干自己本行的人。现在就是把你们的工资消减百分之五十,你们还会选择干科研这一行,而这正是我们同时代人所缺少的。他们只是硬着头皮为了挣钱苦应付而已。假使社会上的各行各业的职工,都像科学家追求真理一样热爱自己的工作,以尽善尽美的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以此为最大的快乐,那么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将大有希望了。我们科学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既享受了乐趣,又表现了自我。” 我的一位同事说:“我死时要带上两道难题去问上帝。”。科学家在天堂里享受永生的极乐还嫌不够,还要在那里和上帝讨论科学。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沉浸在一种与宇宙、与真理同在的激情之中。思维活动给科学家带来乐趣,而这在鄙薄的小商人和无知的二奶眼中则毫无乐趣,就如同一个太监面对三千后宫佳丽。 宇宙星辰与我们吃喝拉撒睡没关系,我们就不该研究吗? 仰望星空,人类的好奇心 笔者曾是位德国亚历山大·洪堡学者,在波茨坦爱因斯坦塔边的地球科学研究所学术度假一年。德国现代教育体制的奠基人 -- 威廉·冯·洪堡 洪堡有句名言:“大学是研究学问、追求真理的地方,而不是职业或技术培训中心,更不是卖文凭的机构。”。目前,中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好像和洪堡的思想正好相反,把大学“改革”成一种新兴的产业、商业和生意,学生成为顾客,父母为他们买单,教授变成“摆地摊儿的”,教育的源头活水——“学”正在逐渐枯竭,科学终极价值的东西,在这里也正演变成找份工作的敲门砖。如此戕害教育和科学,其实不就是戕害一个伟大的民族走向世界文明前列的未来吗?
个人分类: 中华民族|12738 次阅读|130 个评论
参加欧盟驻中国代表处赞助的会议有感
热度 1 gl6866 2011-12-8 11:42
一、 ChinaAccess4EU 研讨会 自我从德国回来后,就比较关心欧盟国家的情况。今年11月1日应邀参加了在紫光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召开的题为ChinaAccess4EU的研讨会,其主题是关于“支持欧盟进入中国的研究与创新项目”(Supporting the EU to access to the Chinese research innovation programmes)。据我在清华工作的小朋友讲,这次的会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成功,因为他们没能请到中国的“腕儿”级官员。虽然这个研讨会是由欧盟赞助的,但重点就是清华大学和葡萄牙创新学会(SPI)的一家咨询公司在操办。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没有官员到场,这根本就不算是个什么会。欧洲人很讲实际,他们认为中国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门只开了很小的缝,理应开得更大些。我对这个题目是没有兴趣的兴趣,因为这涉及到国家的大政方针,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所能定夺的。 上午的话题就是向像我们惯常开会那样,上面有人讲,下面大家听,然后提问。以前也开过这样的研讨会,曾经请来科技部的某司长,欧盟国家的人对该司长很不客气,提了若干非常直接而尖锐的问题,让该司长很难堪。我想自然会是这样,首先,司长级的官员在北京大概不少,欧盟提出的诉求绝对不是科技部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其次,这种会又是面向企业的,那科技部就更难协调了。第三,我想司长这一级的官员恐怕更担心的是说错话而丢掉帽子。因此,科技部这回只派来了个处长,我看他讲完就走了,完全是应付一下而已。研讨会到了下午基本就没什么人了。我作为旁观者很希望了解欧盟国家为什么那么想进入中国的研究与创新项目,为什么又进不来。我下午参加了几个圆桌会议。这些圆桌也基本上是务虚的,例如,信息通讯技术;医疗和生物化学;纳米技术与新材料;清洁能源;技术转移。 这些话题都是漫无边际得大,根本就不可能在这种会议上解决。我最感兴趣的是“技术转移”因此就重点参加了这个圆桌的讨论。发现他们担心的首要问题就是害怕他们的知识产权(IPR)在华无法得到保障。那么对于企业而言,某知识产权恐怕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尤其是对中小企业而言。在担心IPR遭到侵权的情况下,同时又抱怨中国在这方面的口子开得不大,因而陷入前怕狼,后怕虎的二难境地,使得欧盟国家的企业很难进入中国,当然也不乏成功的合作范例,但毕竟不是很多,或许有很多我不知道。其他各个圆桌似乎应该找到更加对口的单位去谈,因为这里来的都是些学者,他们对中国的企业了解不多。但他们希望了解,可是却又无法得到更准确的信息。给我的感觉是那次会议也就是浮皮潦草,没有实质上的意义 。 二、 Mobility of European Researchers to China研讨会 昨天(12月7日)我又应邀参加了在欧盟驻京办事处召开的Mobility of European Researchers to China的China Links Meeting。这次的主题是关于如何调动欧盟国家研究者的积极性,让他们来中国找到相应的资助并进行相应的研究。我倒是认为,这次会议有点儿意思。欧盟国家也面临人才的流失的问题,他们培养的学生大都流向美国、日本甚至韩国这样的发达经济体。现在他们发现,中国也是个不错的出路,而且可能未来还是不错的出路,只是他们以前没有认识到(known)。还有就是欧盟国家似乎也有一套他们的“潜规则”,就是年轻人在正式进入研究圈子之前,必须有个历练的过程,或是做博士后,或是做其他与研究相关的研究。当然那些出类拔萃者另当别论。这个“潜规则”,如果是的话,倒让我想起爱因斯坦对年轻人的忠告,大概是说,毕业之后不要急于到研究单位谋职,最好在其他地方做些工作,然后发现一下自我,看看是否是块做研究的料,最后决定是否献身科研事业。 俗话说,远来的和尚好念经。这次便请来一些远来的年轻和尚,让他们谈一下自己在中国的经历。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这个Workshop分为三个session。第一个是关于鼓励更多的欧盟国家的研究人员来中国做研究。这当然主要是指,年轻人。其主旨有二个,其一是获得项目资助的动力:给力的的地方;吃力的难处;未来的趋势等。其二是让欧盟国家的研究团体了解中国:是缺乏信息还是没有机会。这个session来了二位中国的相关部门的人,一位来自国家留学基金委;一位是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国向国外开放的政策以及研究经费的资助等具体细节,我看与会的年轻人都听得很来劲。另外二人则是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北京办事处主任Stefan Hase-Bergen,另一位是个女孩子,Kate Woodcock是Marie Curie Fellow,来北京大学做有关心理学研究。这些都是政策层面的东西,中国讲得更加宏观,而西方人则更加微观,尤其是Dr. Woodcock,讲的就是她个人的经历。 第二个session我认为对外国人有些益处。重点讲如何让欧洲的研究人员成功到融入到中国的研究环境。包括四个方面:一、研究系统的结构与运作方式的不同;二、欧洲与中国在研究优先性上的不同;三、在研究团队中所遇到的文化差异问题;四、与想要来中国的人的支持和个人事项等。这个session请来了三位成功者,一位中国女士,来自中国科学院纳米科技中心的纳米材料与纳米安全性的生物效应实验室;专门讲了这些年该实验室与国际同行的合作,这次研讨会上只有她采用了ppt来展示该实验室的研究活动。另一位是法-中粒子物理实验室法方主任Olivier Martineau-Huynh,此人年龄也不大,但对中国颇有了解,说如果你申请一个小的,很具体的课题的话,没人会理睬你。你必须申请一个大课题,组织庞大的班底,才能说服政府掏钱。我想他这种invent a big story的办法,的确说到了点子上。但话又说回来,就是有宏大叙事,果真能弄到钱吗?最后一位是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Andry Godfrey教授。我看他倒是顺风顺水,在中国搞科研还是比较滋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个session的主持人David G. Evans在中国已经有15年的工作经历,虽然不能说他是中国通,但我想他一定属于外国专家局的贵宾。 最后一个session讲的内容是欧盟国家在中国继续进行研究人员的事业流向的问题。说白了,这个session讲的净是所谓的sad stories。也就是说,这些人希望在中国发展,却发现很困难。具体而言有二个方面,首先,打道回府或到其他地方去;其次,在中国克服困难并激励自己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先从年纪较大的Josef Reinhard Wählen讲,他现在供职于华为集团公关部,已做到集团的高级主管层,他就是几次转行找到了华为的,例如,最初是做研究,其次又到摩托罗拉任职,最后由于女儿来中国,才把他也带进来了。我觉得他就是面临曲折而不放弃的人之一。另外二位则不那么让人乐观,一位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前博士后人员,Cedric Larricq,来自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AC),他觉得这清华的日子挺不好过,我就听他说骑车在清华转悠,我估计他要到其他地方去了。最后一位我深表同情,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便到了中国,现在供职于德国卡尔斯鲁尔Frauhofer系统与创新研究所,是位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目前在中国科学院政策所负责国际合作项目的管理。她的最大一个困惑就是非常难以融入中国的科研体制中,我觉得她说的是实话,我对她提了一个问题,问她能否举例说明她的最大困难,她就是说,有一年我带着丈夫和二个孩子来中国,大家对他们全家都客客气气,吃饭时也都到他们的桌旁坐坐,然后说,“嗨,好久不见你了,最近还好吗?”然后就把她全家撂在一旁,到其他地方去应酬去了。她的挫败感很强,估计她果真要打道回府了。 欧盟这次主办的研讨会的目的达到了,至少从它设定的主旨来看。我在会上还结识了新朋友,会见了老朋友。算是有收获。研讨会之后的Buffet由欧盟驻中国办事处副主任Carmen Cano女士的良好祝愿下结束。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3536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个青年研究人员(25-40岁)的中科院之梦
热度 12 chenbinmse 2011-5-30 09:25
非常荣幸承蒙科学网赵总编的邀请,谈谈心中的中科院。本人没有在中科院学习或工作过,可以说完全是一个局外人,再加上自己的阅历有限,写的只是自己的一点拙见。下文若有偏颇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总之,衷心祝愿中科院的未来更加辉煌! 依稀记得,我的第一次亲密认识中科院是在大四准备考研的时候。我学的专业是材料学,国内设置有该专业的大学非常多,但有此专业背景的中科院研究所却只有那么几所。我和当时班里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一同复习考研,他选的就是我们这个专业久负盛名的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而我之所以和中科院失之交臂,主要是因为我想实现我从小的梦想:上清华大学。后来,我们双双如愿。就这样,初高中以及大学阶段对中科院懵懂未知的我,通过考研这件事,一下子对中科院有了初步的认识。 中科院从成立到现在,为我国科技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展望未来,她又再为下一个更宏远的目标而奋斗。作为一名青年研究人员,我想就我的那么一点点阅历,谈谈我心中的中科院之梦。这里,我把从 25 到 40 岁之间的研究人员统称为青年研究人员,这个划分基本上囊括了一个人从刚开始读博士到最终挑起大梁的整个过程。当然啦,有些杰出的人才可能在 30 多岁就已经挑起了大梁。我选择青年研究人员作为切入点,一来自己就属于这一类,可以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聊聊;二来,历来大家可能趋向于认为青少年就是祖国的未来,包括各国政要知名人士等的演讲也有提及,这里就不再列举了。 虽然没有在中科院学习或工作过,但我身边有很多来自中科院的朋友们,大多数也属于青年研究人员,从他们那里耳濡目染了一些有关中科院的情况。此外,我在类似于中科院的 2 个日本研究机构工作过。一个是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Science (NIMS) ,此研究机构主要做基础方面的研究;另一个是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IST) ,此研究机构主要偏重于应用研究。因此,我就以在偏重于基础和偏重于应用的研究所的工作经历,说说我的中科院之梦。由于有些观点得益于我从朋友那里的所见所闻,所以可能部分代表了这个青年研究群体的梦想。 (a) 中科院朝着更加一流的国际声誉努力,因此 建议取消研究所前面的地名 。目前,如果中科院的研究所坐落在某个地方,习惯在研究所的前面冠个地名,如某某地方某某研究所。这样做感觉中科院研究所比较 local ,不太国际化。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个人认为,一个好的名字应该简洁明了,其简称也容易记住。举个我们专业的世界知名的研究所,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Research (IMR) ,一目了然。 (b)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建议加大力度资助培养青年研究人员 。我和朋友们闲聊的时候,大家普遍认为国家是非常需要人才的,但这里所说的人才是已经功成名就的人才,如千人,百人等。诚然,每个研究所是需要这方面的杰出人才,他们可以带领某个学科方向的前进,但绝大部分实干的且正处风华正茂的还是青年研究人员们。以我曾工作过的 NIMS 为例,里面有一个研究中心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Young Scientists ( ICYS ),它专门资助一个研究人员的 early career 阶段。你可以说它是一个博士后,但与普通博后不同的是,进入 ICYS 的人员要写自己的 proposal ,有自己的项目和资金。也就是说, ICYS 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在做独立研究了,不再是简单的“打工者”呢。日本国内也有 类似资助青年研究人员的奖项: JSPS Fellowships ,资助的人数更多。大家可能听说过一些在牛实验室打过工的人,当时发表的文章很多,一旦独立工作后,反而大不如从前,这正说明了尽早培养独立研究能力的重要性。 (c) 青年研究人员的启动研究很难,因此梦想中的中科院有一个 更加公平的,大力合作的科研制度和氛围 。众所周知,青年研究人员正处在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但如何启动研究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没有科研设备。很多人可能会说,赶紧加盟大老板啊,其实谁不愿意找大老板呢。关键是大老板手下从不缺人,即使暂时缺人,他那么多毕业的学生也会有巨大优势。那么,是不是建立了一个更加公平的,大力合作的科研制度和氛围就能解决问题呢?不敢说能从根本上,但至少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此问题。我以前所在的 NIMS 是这样做的:所里都有一些常见的研究设备,这类研究设备要么很贵要么非常常用,它们的一个特点就是公共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一年的使用费可能还不到一个博后一个月的工资。举个例子来说,做材料的可能都要用到电镜来标准。我所了解的是国内做一个电镜样品就要超过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更何况一年的使用费呢。此外,如果你要使用 NIMS 其他研究组的专业设备,也很容易促成合作的,而且这类合作可能都不用掏什么钱,最后发文章的时候把对方挂为 合作 作者。别人为什么会愿意呢?这将在下面的评价机制中说说。所以,有这么低的进入门槛,青年研究人员的启动研究就变得相对容易多了。 (d) 要保证一个公平的,好的科研合作氛围,一个 合理的评价机制 必不可少。其实,一个研究所内,绝大部分的科研设备都很齐全了,只不过是分配在不同的课题组里。个人感觉,国外做科研大多拼的是 idea ,国内拼的是如何拥有资源(设备等)。那么如何促进各课题组之间乃至跨所之间的有效合作,一个合理的良性评价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以前所在的 AIST 给我印象深刻。每发一篇文章或申请一个专利,都会评定每个作者的贡献,有多种选项,当然一种最常见的选项是第一作者多少,老板多少,剩下的贡献由其他作者均分,这样其他作者也不会在乎排名先后呢。即是说,每个作者在这样的评价体制中都会分到一杯羹。有了这样的机制,很多人也愿意合作了。另外,评定工作的重要性时,也不是按影响因子来,也不是分专业,而是分领域。就材料专业来说,常见的顶级期刊有 Nature , Science , Nano Lett , Adv Mater , Phys Rev Lett 等,一流期刊如 Appl Phys Lett , Acta Mater 等,如果按此划分的话,有的材料专业方面的领域一辈子也发不了这样的杂志。我在 AIST 的 SiC 半导体研究中心的时候,连大家很不起眼的杂志 Mater Sci Forum 都归为很重要的贡献,可能这个杂志现在连 SCI 都不收录了。 (e) 一项研究最终的是要服务社会,因此 建议加大力度和工业方面的合作 ,尤其是做偏重于应用方面的研究。我曾工作过的 AIST 的 SiC 研究中心,主要是偏重于应用研究,它在申请课题经费的时候,必须要拉到一些大公司共同来参与。这样,研究中心设计出好的参数,并不断优化,最终由大公司来做出最终的产品,最后服务于社会。这种由制度规定下的研究所和企业合作模式,既能让研究所提升研究能力,又能让企业不断升级,并最终达到服务社会大众的目的。 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了这么一点点感想,可能有些建议并不适合,但不管怎样,我们由衷的祝愿中科院越来越辉煌!
个人分类: 纸上“练”兵|9725 次阅读|26 个评论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招聘博士后启示
chenmingliang 2011-3-22 10:55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陈明亮教授,承担多项国家课题,根据需要,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 研究方向: 1. 基于网络数据增值服务的商务模式创新和创业规划 2.互联网客户舆情监测与沟通渠道治理 3. 社交网 / 社会媒体背景下的客户关系管理 4. 互联网背景下消费者决策、行为背后的心理与神经机制(依托“浙江大学神经管理学实验室”) 5. 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控 6. 异质商务智能融合技术与方法 7. 非常规突发事件背景下从众等群体行为演化规律研究 基本要求: 1. 已获得博士学位,或即将 ( 本岗位报到前 ) 获得学位,身心健康; 2. 具有与研究方向相关的学科背景或从业经验,学术成果突出者优先考虑; 3. 有志于科学探索,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4. 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良好的英语读写能力,能用英文顺利进行学术论文写作和学术交流; 6. 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不接受兼职。 岗位待遇: 享受浙江大学学科博士后科研人员的相关待遇。如有能力独立承担合作课题,将额外提供丰厚奖励,具体面谈。 申请程序: 1. 申请人先通过电子邮件联系(要求提供详细简历,包括科研成果清单),达成意向后邀请来杭面试。 2. 通过面试后,申请人按浙江大学有关要求(参见浙江大学博士后工作办公室网站 http://hr.zju.edu.cn/postdoctor/ )提交相关申请材料,由学校进行审查确定是否可以进站工作。 3. 人事管理方式按浙江大学相关规定执行。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紫金港校区),邮编 310058 联系人:陈明亮 电话: 15005819625 E-mail : chenml@zju.edu.cn
437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一样”的秘密与价值
kejidaobao 2011-3-18 15:46
文/杨书卷 “我们发现了一种名为Grb10的基因,与通常的基因表达规则不符的是,如果来自父母双方的不同,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功能。”英国巴斯大学再生医学研究中心Andrew Ward所在的研究小组,发现并证明了一种基因的异常之处,这一研究成果刊登在近期出版的英国Nature杂志。 所有动物的细胞中,每个基因组都是成对出现: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同源染色体基因表达活性不同的现象,称为基因印记。多数情况下这两条基因都是活跃的,但对某些基因而言,其中一条被关闭时,基因仅能表达来自一方的同源基因,而另一方不表达。Ward的研究小组正是根据这一状况设计小鼠行为实验研究,揭示出了基因背后这条令人吃惊的“幕后花絮”。 在这项强制遭遇测试中,研究人员发现,缺乏父方Grb10基因表达的小鼠更喜欢控制其他小鼠,与脑中父方Grb10基因活跃的小鼠相比,更有可能获得同伴的“尊重”,这在哺乳动物中可是一种处于统治地位的标志。此外,这些小鼠还更有攻击性,可能扯断同笼的正常小鼠的胡须。而缺乏母方Grb10基因表达的小鼠通常会变得又大又重。 “好像是父母双方以不同的策略来帮助后代,一方致力于身体,而另一方致力于精神:即母亲的基因表达涉及胎儿成长、新陈代谢、脂肪储存,而父亲的基因表达调控着成人的社会行为。”Ward对这一现象也充满迷惑,从而激发出他下一步的探索计划:“一种基因居然能影响大脑和肌肉两个方面,这太让人惊讶了。Grb10与胚胎发育有关,对人类健康非常重要,今后我们将主要研究Grb10基因如何进化出这种双重功能。”(3月2日《科技日报》) 生命体中成千上万的基因,储存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这一“生命的密码”,在记录和传递着遗传信息,其复杂设计很多时候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那么,生命体中,还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不一样”的秘密呢? 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2月25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上报告说,老鼠实验表明,新生哺乳动物的心脏在受损后完全能够自我愈合。现今,心脏病已成为发达国家威胁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这一发现为治疗人类心脏病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路。 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刚出生1周的小鼠15%的心脏切除,结果发现,在3周内,受损的心脏重新完好地长出来,其外观和功能与正常心脏无异,而心脏中的心肌细胞是新生细胞的主要来源。 此前的研究已经证明,一些能够重新长出鳍和尾巴的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等低等生物,可以部分再生其受损的心脏。该研究报告作者之一、内科医学助理教授希Hesham Sadek说,“此次发现,新生哺乳动物的心脏也能够自我修复,只不过,它在发育老化的过程中‘忘记’了这一技能。”Sadek也对下一步的计划信心满满:“我们认识到,哺乳动物的心肌再生是有可能的,这使得未来将可以通过药物、基因或者其他方法以唤醒成年老鼠乃至成人的心肌再生能力。现在,我们将趁心脏仍具备再生能力时对这个短暂的‘窗口期’加以研究,并找出心脏是如何以及为什么会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关闭’这一非凡能力的答案。”(2月25日美国Science)。 几十年来,材料科学家试图造出一种“不一样”的金属,既能比钢坚硬,又能像塑料一样轻易被模压成各种复杂形状。现在,由Jane Schloer带领的美国耶鲁大学材料科学小组就研制出“刚柔相济”的块体金属,使这一梦想初步实现。 这种合金材料与普通金属的晶体结构不一样的是,它的原子排列没有规则,在低温低压条件下,不会像普通金属那样晶化,这样它就能像塑料一样随意塑形。该小组已造出一些具有复杂形状的物品,这些物品不到一分钟就能成形,而且比普通钢材坚硬一倍。由于实际应用的深度需求,材料科学的发展令人瞩目,许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取得了完美的成功(2月28日美国每日科学网站)。 不过,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沈延安的关于地球历史上最大一次生命灭绝事件的原因“不一样”的研究,带给人类的则是更多的“警示”作用。 古生物化石记录表明,在过去5.4亿年,地球上共发生了5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其中发生在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生命灭绝事件最为惨烈,造成了超过90%的海洋生物物种消失和大量陆地生物灭亡。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地球科学家对此次大灭绝事件的现象和原因莫衷一是。沈延安通过对阶段性异常的多种硫同位素研究发现,提出了新的理论模式:硫同位素异常是厌氧海水(海水中缺少氧气)的间歇性上涌造成的,而二叠纪末富集CO2的大气、厌氧海水的间歇性上涌等造成了当时地球表层环境的不断恶化,从而导致生命大灭绝。这一结论对研究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大气中CO2的不断升高有可能导致海洋缺氧,如果此类海洋环境进一步恶化,将对人类的生态环境 造成灾难性的破坏(2月22日Natural Communication)。 越来越多地知晓自然界“不一样”的秘密,就是了解其潜藏的价值,可能会带给人们巨大的惊喜;但在另一方面,也表明有更多的自然现象,其复杂性人类还无法把握。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知道的越多,我们不知道的也就越多,因此,当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呈现出杰出的创造性的同时,也必须对大自然保持必要的敬畏之情,这也是人类作为自然界最高智慧应有的理智态度。■
个人分类: 科技风云|2763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因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动态与信息分析
xupeiyang 2011-3-18 12:35
基因疗法治疗帕金森病首次在临床上取得成功 研究人员将该病毒注入22名病患的大脑内;另外23名病人则接受“假手术”,让他们误认为自己注入了该病毒。研究人员通过对这些病人手术后6个月的运动功能记录后发现,接受基因疗法病人的运动能力提高了23.1%;接受“假手术”病人的运动能力提高了12.7%。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3/245168.shtm AAV2- GAD gene therapy for advanced Parkinson's disease: a double-blind, sham-surgery controlled, randomised trial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eur/article/PIIS1474-4422(11)70039-4/abstract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3b51s4amekpeI7I1I00h001000j100500001001100000120dbgTest=true Top Terms Publications ‍ Parkinson Disease 1,222 ‍ Genes 988 ‍ Animals 913 ‍ Humans 907 ‍ Gene Therapy 666 ‍ Neurons 657 ‍ Dopamine 499 ‍ Therapeutics 386 ‍ Rats 365 ‍ Patients 353 ‍ Proteins 346 ‍ striatum development 289 ‍ Genetic Vectors 287 ‍ Substantia Nigra 282 ‍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271 ‍ Gene Expression 265 ‍ Tyrosine 3-Monooxygenase 260 ‍ Disease Models, Animal 260 ‍ Viruses 252 ‍ Nerve Growth Factors 240 1 2 3 ... 306 信息分析报告 gene therapy and Parkinson.docx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365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Nature》:日本研究人员发现350万年前存在厄尔尼诺现象
lzhangss 2011-3-14 20:34
日本研究人员通过对珊瑚化石的分析发现,厄尔尼诺现象在约35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这是目前发现的全球最古老的证明厄尔尼诺现象的化石。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3月10日出版的的英国《Nature》(《自然》)杂志上。 日本北海道大学与国立科学博物馆和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联合研究小组,对在菲律宾吕宋岛的上新世温暖期(约460万年前至约300万年前)地层中发现的一种微孔珊瑚化石进行了分析。研究小组根据同一地层出现的浮游植物化石,断定珊瑚化石的年代在约350万年前。 珊瑚在生长过程中,会如同树木的年轮一样,每年都会产生一道横线,而作为珊瑚主要成分的碳酸钙中碳同位素的比例会随着海水温度和盐分的变化而变化。研究小组以此为线索,根据化石上的横线数目,分析了约70年间海水水温的变化,结果发现每隔三、四年会出现水温大幅下降和降水减少的现象。 化石显示的水温变化与现在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菲律宾附近的气候很相似。研究人员说,化石表明当时的厄尔尼诺现象是持续发生的,并且周期比现在的要短。 厄尔尼诺现象指南美秘鲁近海的海水温度升高,导致全球气象异常的现象。研究小组认为,当时的气温比现在高2至3摄氏度,如果当前全球变暖的趋势持续下去,厄尔尼诺现象很可能周期出现。 更多阅读 《自然》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本文来自环境人( http://www.environmentor.cn/ )。原地址文: http://www.environmentor.cn/research/top/2011-03-13/3149.html
15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适当午睡可活更久且有效提升工作状态
wangke321 2011-3-12 16:09
作者:   发表时间:2011-03-11   摘自:新华网 来源:科学网   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的研究发现,那些每周至少有三次约30分钟午睡的人,将有助把患上心脏病死亡的风险降低37%。研究人员认为午睡可以有助人们放松和降低血压,对大脑有相当的益处。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参加试验的志愿者,那些经过午睡后的志愿者明显在一系列的笔试中比那些没有午睡的志愿者表现更好。   该项研究的领导者马修-沃克(Matthew Walker)博士表示,适当的打盹对人的帮助是明显的。在对于民航飞行员的研究中发现,如果驾驶员在飞行途中能够稍微小睡约30分钟(在此期间,飞机由副驾驶操纵),睡醒后的工作状态和整体的警觉性可以提升约34%和54%,这将有助于保障飞机飞行的正常安全。   研究人员认为,大脑能够利用小睡的这段时间,处理短期记忆(将其有效的转移到大脑中的长期记忆区域),以“腾出"空间来接受新的信息。之前科学网(kexue.com)也曾发表过相关文章,德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的大脑在睡眠时,要比清醒的时候更容易记住最近的记忆内容。在睡眠的最初几分钟,事件就开始由“海马区”(被认为是大脑存储新记忆信息的一块区域)向大脑的新皮层进行转移。只需40分钟的睡眠,很多记忆就已经“下载和存储”到大脑中,而不容易被新接收的记忆信息所扰乱。   关于午睡的一些事儿:   不同的午睡时长:   6分钟:最近的一些新记忆信息开始转变成长期记忆;   20分钟:心率减慢,有助提高警觉性和注意力,提升情绪。即便没有真正的睡着,只是静静的躺着也对你的心情相当有好处;   40分钟:如果你昨晚没有睡好,40分钟的小睡就已经能让你到达快速眼球运动(REM)的阶段,REM睡眠亦称异相睡眠(Para-sleep)等。是全部睡眠阶段中最浅的,在REM睡眠时醒过来的人会不同于在其他睡眠阶段的情形,会充满警觉心并且精神饱满;   90分钟:如果你有充足的时间能够午睡1.5~3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真正进入到了深度睡眠的状态。   午睡的时间:   如果你睡得太早会发现自己难以入睡,而睡得太晚则会影响晚间的睡眠。比较推荐的时间是:早睡早起习惯的人,午睡可以大约在下午1点,晚睡晚起的人,可以将午睡时间定在下午2:30左右。   帮助午睡的技巧:   选择一个光线阴暗的房间或者带上眼罩,保持躺姿;   可以在睡之前喝杯咖啡,因为咖啡因大约会在20~30分钟后生效,那时你正好醒来;   闭上眼睛,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慢慢的深呼吸。
188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何得不到研究人员的青睐?
热度 15 limer 2011-3-11 23:28
最近出版总署李东东署长做了“ 建立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工程 ”的提案,目的是 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建设我们自己的高水平科技期刊。 由此,提案我想到了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这是教育部主办的一个论文在线发表网站,其目的是“ 给科研人员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提供及时发表成果和新观点的有效渠道,从而使新成果得到及时推广,科研创新思想得到及时交流”。 这个网站自创办以来,教育部可谓投入了不少心血,然而,直到今天我都没有正儿八经的上这个网站看过一篇文章,原因很简单,这是一个“柠檬市场”,文章质量实在是难于恭维。 其实从这个网站的创建目的来看,本意是值得肯定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网站上的文章质量如此低下呢? 假如把这个网站比喻成一个综合性期刊的话,我们可以理解,新创的科技期刊没有3~5年的发展是难于创立知名度和权威度的,但是这个比喻显然不合适,这个网站不是一个综合性期刊,它更像是一个平台,一个可以装下所有学科领域的发表平台,为什么学者不情愿在这里发表高质量的文章呢? 也许这是一个鸡生蛋,还是单生鸡的问题,没有好文章,读者就少,读者少,作者就不愿意发表好文章,这个看似难于困境的难题,难道没有解决之道吗? 该网站的管理者显然早已认识到该问题的存在,所以这三年以来一直都在招标相关的课题,研究如何提高网站质量、增加网站知名度。 技术上的考虑,似乎并不奏效,网站技术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带来内容质量的飞跃。 这不得不让我们好好思考,如何运营这样的科研成果网络发表平台,国外知名的开放仓储和开放获取期刊早已存在,为什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就是得不到读者青睐呢? 我们可以提出众多理由,技术上的、信息构建上的、审稿模式上的、评价机制上的。。。。等等等等。 我相信这些理由,哪一个都有可能葬送这样一个公益性的平台,然而我们不应忽略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延续400多年的科技期刊,作为正式的科学交流系统生机依旧?为什么一个学科拥有多种期刊,而不是一种期刊?为什么每年都有新的期刊创立?为什么有些期刊能在短短2~3年内获得学者认可,并得到较高的影响因子?为什么读者倾向于阅读一个学科内特定的基本期刊,而不是所有的期刊?为什么读者推崇某些期刊,而鄙视另外一些期刊?不同的期刊定位有哪些差异?不同的期刊解决了读者的哪些需求?期刊到底有哪些功能? 这些问题看似很多,难于一一回答,其实并不困难,期刊作为正式交流系统的核心,其本质是: 品牌,一种期刊就是一个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征属性,包括权威度、知名度、读者定位、主题偏好、编辑风格。。。等等。 我们反观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它有这些品牌思想吗?它有自己的编辑风格吗?它有自己的主题偏好吗?它方便读者查找文献了吗?(这里的方便查找不是检索功能,而是定位匹配。) 显然都没有。 以图书情报学科为例,《图书情报工作》与《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是该领域知名的两种期刊,任何一个图书情报学者看过一眼,就知道它们的定位差异,并选择出自己更加倾向发表的对象,这种差异是人为设置的,目的就是读者细分,方便读者选择,然而,这种品牌差异,正是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所不具有的。 认识不到这个核心问题,导致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花了大量精力在改进网站技术上之后,才发现, 从一开始,这个网站的定位就存在问题,对现代科学交流体系认识不够深刻,才导致方向性和建设思想性错误。 谈这个问题并不是想全盘否定这个网站,毕竟错误并非不可纠正,问题是李署长再次提出这样一个期刊建设工程,实在是意义重大,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如何建设我国的高水平科技期刊,尤其是如何借助互联网和数字出版创造出我国高水平科技期刊, 只有理解现代科学交流系统的本质,才能盘活已有的期刊资产,创立高知名度期刊品牌以及网络交流平台 。 如何建设科技期刊,科学网有很多专家,该文权当抛砖引玉。
501 次阅读|20 个评论
[转载]适量饮酒可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
williamshell 2011-3-8 11:43
加拿大研究人员综合30年内数十项研究结果后认为,适量饮酒者比滴酒不沾者患心脏病风险低,但过量饮酒不利健康。 防疾病: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教授威廉·加利率领研究团队回顾1980年至2009年84个以饮酒与心脏病关系为主题的研究,比较饮酒者与不饮酒者患心脏病、中风以及因这两种疾病死亡的比率。研究发现,适量饮酒与患心血管病几率以及因病死亡几率低存在关联。同一所大学教授苏珊·布赖恩率领另外一个研究团队回顾这一时期63项研究,调查饮酒与胆固醇、脂肪细胞、血管状况等心脏病相关指标关系,同时研究不同种类酒是否对健康影响不同。布赖恩团队研究后得出结论,适量饮酒可显著增加体内“好”胆固醇含量,有效预防心脏病。 适量指女性每天摄入最多15克酒精,男性每天摄入最多30克酒精 。布赖恩团队说,适量饮酒对健康的好处来自酒精本身,与喝哪一种酒无关。 需适量: 两个研究团队分别撰写报告,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网站。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并非新发现。但是卡尔加里大学研究人员说,他们的研究更全面、更新。尽管酒可能促进健康,但过量饮用会适得其反。前英国医学院院长伊恩·吉尔摩等医学专家说,英格兰和威尔士每年3万人死于肝病,大部分与酗酒相关,1986年以来肝病致死率显著上升。吉尔摩说,如果英国能切实改变“酗酒文化”,今后20年肝病致死人数可减少2.2万人。如果任由这种“文化”发展,死于这种疾病人数可能增加8900人。 可替代: 卡尔加里大学教授加利认为,酒精与心脏病间关联已无需讨论,眼下只需要考虑如何把这个结论“应用到临床”,怎样告诉公众,适量摄入酒精总体而言对健康有好处。英国心脏基金会高级护士凯茜·罗斯认为,公众不必因为适量饮酒有益健康改变饮食习惯。“如果你本来滴酒不沾,用不着转而饮酒。经常运动,注意饮食均衡可以起到同样作用,”她告诉英国广播公司记者。罗斯提醒,过量饮酒对心脏起不到任何保护作用,反而会导致高血压、中风、癌症,损害心脏。
21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信息论应该创新了”
热度 3 gl6866 2011-3-7 16:00
按: “ 信息论应该创新了” 这篇博文是闵应烨老师2月份写的一篇博文,引起了不少人的议论,其中也包括我自己。这篇博文的主要内容讲的是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列了一个五年的2500万美元大题目,研究后申农时代的信息论。这个题目的领导人是普渡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Wojciech Szpankowski,在普渡大学建立了一个信息科学中心,包括美国9所大学的40名研究人员。这的确是个大项目,而且题目出的也很大,1、信息是什么;2、压缩和数据传输的极限;3、结构信息的压缩极限;4、多发送和多接收;5、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6、信息论在经济领域有用吗?下面是我整理出来的若干评述: (1 ) yinglu 2011-2-9 18:21 信息论原是关于通信的狭义信息论,现在事实上已经走向广义信息论,休息本体论,宇宙信息论!因此信息论创新不在信息论内部,而在信息论外部! 博主回复(2011-2-9 18:29):申农的信息论是经典的,公认的。其他那些嵌入“信息论”三字的名词也许属于“草根”吧! (2)nipy 2011-2-19 19:18 真正广义信息的概念应该是不仅在通信领域,而且在认识层次的智能、知识、科技和社会发展领域;本体层次的物质、能量和事物相互关系领域和与系统科学、哲学相结合的领域都具有普适性,因此,广义信息概念,也必定应能比较全面揭示信息的本质,这也正是我们要努力探求的!参看 我对广义信息概念的基本认识。 博主回复(2011-2-28 10:30):其实,人们对“智能”“知识”这些东西并没有科学的定义,而“信息”则被申农形式地定义了,所以才能发展为一个产业。空洞的东西常常只能说说而已。中国的传统,譬如中医,里面就充满了“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3) wangyong77 2011-2-22 23:23 信息的可靠性的研究是值得关注的,大量的信息是不可靠的。信息论用概率来表示信息,岂不知概率本身也可能是随机变量,有它自己的概率分布。明天下雨的概率是0,。3,如果这个消息不可靠,那么明天下雨的概率就是围绕在0.3周围的一个随机变量。这个随机变量如果越集中在0.3周围就越可靠。 (4)zhangxw 2011-3-2 17:03 如果忽视事物本身的复杂程度,单独定义信息就比较肤浅的。应当首先明确“物”的复杂程度,再说,信息是对它的刻画,映射思路就顺了。我认为物的复杂程度就是广义的熵。 博主回复(2011-3-2 17:50):把信息看作是对“物”的刻画,倒是很符合“唯物主义”。但现在似乎应该把“信息”和“物质”“精神”并列起来。不过,要等待伟大的科学家来定义,空谈没有用。 (5)gl6866 2011-3-6 13:36 闵老师的博文让我们见识了国外最近怎样希望在更高层面上探讨信息论的问题,这非常及时。但我到不认为弄清楚“信息是什么”的问题是首要的,这个问题太大了,就好比在问“存在”是什么、“知识”是什么一样。我看了您的介绍,仍然觉得他们的工作还是在自然科学之内,最后加上个有点社会科学意义的经济学,所以我并不完全看好这个大题目,就像我国的大项目一样。尤其是量子信息,根本与普通的信息论是两码事,那是物理层面的问题,2500万恐怕连建个量子实验室都不够。申农活着的时候就曾说过不再为信息的概念负责了。在狭义信息论中,申农完全反对将信息与意义联系起来讨论。可现在,这个问题行不通了。信息论是申农在科学领域中搞出来的,但他自己也糊涂,为什么当时就用了“信息”这么个模糊的词语。 博主回复(2011-3-6 14:34):谢谢你的评论。从哲学的高度来研究信息,牵涉面很广。但是,我想,从信息技术的角度讲,还是要扩展申农的信息论。考虑语意、空间和时间因素,来推广申农的工作。就这三者,能扩展一点也是好的。这对当前IT技术的发展就很有好处。 (6)zlhua 2011-3-6 18:26 呵呵,任何一个涉足信息科学的研究者都应该首先回答:"信息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因为它是信息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如果还不能很好揭示信息的本质,那也应该在自己所研究的领域,从专业的角度来先给信息下一个定义,比如shnnon,他则是在通信领域,通过研究通信过程的基本规律来回答自己对于信息的基本认识,信息可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呵呵,还有维纳....不过,截止目前,我还是比较认同钟义信老师的观点:信息是个复杂的概念,应该分角度分层次定义,如果从本体论层次来定义,那它是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方式.... 博主回复(2011-3-7 10:13):"任何一个涉足信息科学的研究者都应该首先回答:"信息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事实上,很多人回答不出来,包括我自己。 (7)zlhua 2011-3-7 11:19 所以,这可能就是我们研究了这么多年的信息科学技术,一直想赶超,却一次又一次地被超越...最后还是只能跟着发达国家后面喝彩....其实,磨刀不误砍材功...原理和本质的东西通了,技术更容易推陈出新了.......呵呵,就像买东西,你首先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需求越清楚,越容易买到适合自己的东西....而不会被琳琅满目的商品所累... 博主回复(2011-3-7 11:24):有道理!这就说明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个人分类: 信息科学|5351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日发现动物生殖细胞促成基因
xushui 2011-3-4 19:48
日发现动物生殖细胞促成基因 近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再生科学综合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精子卵子原细胞的产生原理,为今后治疗不孕不育指明了方向。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该所网站上。   人的成长都是由单细胞受精卵经过无数次的分裂而成。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发现,精子卵子的原细胞———“原始生殖细胞”的初始形成时间是受精卵从数百个分裂成数千个这一阶段,并由几个分裂成大约40个左右,而其他的细胞则会形成神经、肌肉和器官等体细胞。同由受精卵分裂而成的细胞由此就开始了各自不同的命运。   此次,日本研究人员利用大鼠进行试验,发现从生殖细胞诞生开始,大约800个遗传基因的活动就在不断变化。而在这些基因中,一种叫“Blimp1”的基因在原始生殖细胞和体细胞的分离过程中起了主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经过详细调查发现,在受精的第六天到第八天之间,只有具有“Blimp1”基因的细胞才会变为生殖细胞,而如果“Blimp1”基因不活动,即使应该成为生殖细胞的细胞最终也将变为体细胞。
个人分类: 生命科学|891 次阅读|0 个评论
白血病男子移植骨髓后体内艾滋病毒奇迹消失
热度 2 sheep021 2011-3-4 17:14
http://www.jxnews.com.cn 2010-12-29 蒂莫西·雷·布朗(Timothy Ray Brown)一定是2010年最引人注目的病人。   有关他的一切都神秘极了,很少有人知道他头发的颜色,家里养着什么宠物,或是喜欢哪个电影明星。尽管如此,全世界的媒体都在争相报道这个居住在德国柏林的42岁白人男子。他曾经被艾滋病纠缠了整整10年。12月8日,一个由德国三所大学医学部研究人员组成的七人小组在著名科学杂志《血液》上发表在线论文称,“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这个病人的艾滋病被治愈了”。   自从1981年艾滋病毒被发现后,在这个“世纪杀手”多达6000万人的追杀名单中,布朗也许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被治愈的人。这名德国病人的痊愈被视为“令人震撼的突破性进展”。   治疗白血病时治愈了艾滋病   奇迹发生在一栋砖红色的建筑里,那是位于德国首都的夏洛特医院,也是欧洲规模最大的大学医院。   布朗是这家医院的老病号了。自从10年前被诊断出患有艾滋病后,他就一直在这里接受药物治疗。病毒没有击垮这个中年男人的身体,而是一直在他体内平静地潜伏着。   在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教授张林琦看来,这正是艾滋病毒可怕的地方。如果将细胞看成一座金库,这种病毒就像是一个劫匪。这个在显微镜下看来就像是个“小刺球”的病毒,会破解“金库”大门的“安全密码”,冲进细胞内部。然后,它会将自己的印记整合进细胞最内部的染色体,变成细胞的一部分。   如今,人们对这个抢劫者带来的危险已经不再陌生,它会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一旦免疫组织崩溃,人的抵抗能力变低,就极有可能因感染死亡。   抢劫者可能在病人体内潜伏10年以上。因此,当人们将药物“警察”派入被感染的病人体内时,也往往难以追捕到这些悄悄隐藏的坏蛋。   布朗就一直生活在这群劫匪的阴影之下。同时,另外一种可怕的疾病又悄悄地缠上了他。几年前,这个倒霉的男人确诊患有白血病。在两种“绝症”的夹击之下,看起来,他几乎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可能。   不过,夏洛特医院临床医生主任埃克哈德·蒂尔(Eckhard T hiel)并没有放弃,这个主攻血液学和肿瘤学的医生决定进行一个大胆的尝试。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的一些科学家曾经发现,有一些人天生不会受到艾滋病毒的感染。蒂尔和他的同事们开始思考,如果在与布朗骨髓配型的捐献者中找到一个“天生不受艾滋病毒感染者”,“在用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后,是不是病人体内的艾滋病毒也会跟着一起消失呢”?   事实上,在普通人的细胞“金库”外,大多设置了两个“安全密码”,一个被称作CD4,另外一个则被称作CCR5。但对艾滋病毒来说,这两组密码破解起来非常容易,所谓的安保措施形同虚设。   但在那些天生对艾滋病毒“免疫”的幸运儿细胞上,由于基因突变,CCR5基因编码区域第185号氨基酸后发生了32碱基缺失。这种被称为CCR5△32的缺陷型基因就相当于为金库加密,劫匪无论使出怎样的招数,都无法溜到金库之中。   布朗十分幸运,在60名适合布朗进行骨髓移植的捐献者中,研究小组为他找到了一位具有CCR5△32型基因的人。2007年2月,当布朗接受移植手术后,捐献者的骨髓开始在他的体内运作,新的血细胞开始产生。   如同医生们曾经预想过的那样,新生成的细胞具有CCR5△32缺陷型基因。在3年多的追踪调查后,医生们确信一个奇迹发生了,“艾滋病毒在这个病人的体内完全消失了”。   在这个大家甚至不敢大声提到“治愈”二字的领域里,这绝对是个振聋发聩的发现   就在一年以前,为这个病例撰写的论文发表在世界医学界享有盛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那时,这个来自德国的研究小组很谨慎地表示“通过骨髓移植长期控制了艾滋病毒”。张林琦记得,这个病例令整个科学领域“震惊极了”。   在那篇论文发表之前,这种可怕的病毒一直被称作“史后世纪的瘟疫”。艾滋病毒被誉为全世界“头号传染病杀手”,每年有200万人因此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也在自己的官方网站撰文称,如果坚持治疗,“艾滋病毒感染者可以保持良好状态,保持劳动能力,延长生命时间,即使在低收入国家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也可以做到。”不过,WHO同样斩钉截铁地说:“艾滋病毒感染不能被治愈。”   因此,当布朗体内再也找不到艾滋病毒的行踪时,路透社在报道中写道,在这个“大家甚至不敢大声提到‘治愈’二字的领域里,这绝对是个振聋发聩的发现”。   尽管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但对它的研究并没有因此搁浅。 目前,抗病毒治疗可以延长病人寿命30年到50年,比完全治愈的预期寿命只提前10年。   上个世纪90年代,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提出了著名的“鸡尾酒疗法”,即同时使用几种药物,每一种药物针对艾滋病毒繁殖周期中的不同环节,从而达到抑制或杀灭艾滋病毒的目的。   今年11月,一篇由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小组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论文称,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艾滋病的感染风险和传播速度,“它第一次证明了定期服用药物可部分减少艾滋病在男同性恋和双性恋男性高危人群中的传播速度”。   曾经在美国担任何大一助手的张林琦发现,虽然药物可以抑制新的细胞被感染,但已经被感染的细胞却还能在体内存活很长时间。这些病毒悄悄地潜伏着,致使药物甚至根本没法发觉。这成为“根治艾滋病的最大障碍”。   他把艾滋病毒比作“微观世界中的超人”,尽管直径只有短短的100纳米,却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对手”。   几年前,这个已经和艾滋病毒打了19年交道的“海归”教授决定开始研制艾滋病疫苗。如今,在实验室的动物实验里,疫苗已经产生了“非常好的观测结果”。   今年7月,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专家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称发现了两种能够“绑定”并打击90%%以上艾滋病病毒变异毒株的抗体。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疫苗即将投入生产。张林琦说:“虽然方向清楚,但路有多远,谁也不知道。”   当布朗被治愈的消息传出后,那些曾经认为“这是一个没法根治疾病”的科学家都感到非常兴奋。这证明了医学界之前的猜想,“如果利用基因手段将细胞表面的CCR532碱基敲掉,那么感染者体内的艾滋病毒就可能被彻底清除。”   一些欧美的科学家已经准备鼓励CCR5△32型人群捐献骨髓,并在全世界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中寻找适合的配型。他们兴奋地告诉绝望的病人,“别担心,艾滋病是可以治愈的”。   复制布朗的幸运并不容易   不过,想要复制布朗的幸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张林琦看来,这个德国病人被治愈的过程,简直就像“被闪电连续击中好几次的小概率事件”。一个被艾滋病毒感染的白血病患者,一个对艾滋病毒“免疫”的骨髓配型,一个能付得起巨额医疗费的钱包,这些要素缺一不可。   至少,一个中国病人很难完成这一点,因为黄种人中少有具有CCR5△32型基因的人。而在100个欧洲人中,也只有一个人具有这种保护能力极强的突变基因。   美国艾滋病病毒医学协会前会长扎格认为,“如果将这种方法变成标准疗法,存在着很大风险。”   目前,干细胞或骨髓移植常用于癌症治疗,但没有人知道健康人如果接受这种手术需要承担多大的危险。它涉及利用强力药物和放射物摧毁人体原有的免疫系统,然后输入捐献者的骨髓,以重造一个新的免疫系统,而这种疗法及其引发的并发症很有可能提高死亡率。   “这个方法并不实际,而且很可能把人杀死。”美国马里兰大学人类病毒学院的加洛博士说。26年前,正是这个科学家与他的工作伙伴一起发现了艾滋病毒。“我不想在这个有趣的事情上泼冷水,不过,你知道,这充其量也就是件趣事而已。而且,直到这个人死了,进行详细的检查,才能完全确定病毒彻底消失了。”   对于张林琦来说,“科学的不可预测性太大了,一些事情开始时看上去只是好玩而已,但最后很可能带来里程碑式的进展。”   他曾经的同事帕克斯顿就是一个好例子。那个病毒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同性恋。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出于好奇,他对自己周围一些同性恋朋友的血液进行检测。结果令人大吃一惊,一部分人很容易被艾滋病毒感染,而另一部分则根本不会被感染。   科学家们在帕克斯顿的实验基础上找到了CCR5△32。而正是十几年前那个出于好奇才进行的实验,救了德国病人布朗一命。   “科学发展不可能一步到位,距离治愈艾滋病可能还有很长的路,但现在至少跨出了第一步。”张林琦说。对于这位长期从事艾滋病病毒研究的教授来说,这位奇特的德国病人至少证明了一点,如果能在体内敲掉CCR5的32碱基,就有根治艾滋病的可能。   “在基础科学研究中,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快,没有人能说得准,究竟是在什么时刻,在哪个实验室里,这项研究就会取得成功。”他认真地说。 见: http://news.jxnews.com.cn/system/2010/12/29/011553933.shtml 评: 搂草打兔子。 虽然今天捡了一只死兔子,但不可守株待兔哦——不能死盯着 CCR5△32基因不放。眼光依然要高远。
个人分类: 奇闻怪病|202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6分钟超强锻炼等同6小时
tzwu 2011-3-3 23:14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现代人生活紧张忙碌,经常不得不在工作、家庭、健身娱乐中寻找平衡点。对于那些渴望拥有健康体魄的忙人或懒人来说,最近的一项研究成果堪称福音。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每星期进行6分钟的超强度锻炼,其健身效果与每周6小时相同。      根据加拿大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的马丁·吉巴拉教授的研究成果,那些在健身房挥汗如雨的锻炼一族完全可以改变目前每周3次、每次2小时的锻炼计划,将时间缩减至每周3次、每次2分钟。这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锻炼效果却基本相同。      不过,短短2分钟的锻炼却非比寻常,要求身体超速运转,锻炼者必须在固定单车上用尽全力,拼命蹬车,每30秒为一组,分4组完成。试验表明,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良好的锻炼功效,锻炼者必须能够忍受超强度运动所带来的不适。研究人员提醒,这种超速锻炼具有一定风险,想尝试的人应该首先向医生或健身指导进行健康咨询。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6月出版的《应用生理学杂志》月刊上。研究过程中,共有23人参加了测试,他们的年龄分别在25岁至35岁之间,男女均有。      试验中,测试者被要求骑固定单车近30公里,然后计算他们所用时间。第一组中速蹬车,用了2小时;第二组快速蹬车,60秒钟一组,共用了10分钟;第三组超速蹬车,30秒钟一组,只用了2分钟。      之后,测试者参与了其他锻炼项目。两星期后,3个试验小组被要求重复上述蹬车试验,每个测试者能力都有所提高,而且提高的程度基本相当。此外,其他测试结果显示,测试者肌肉获得氧气比率的提高程度也相同。研究还发现,2分钟的超强锻炼所产生的肌肉酶,与花10倍长时间锻炼所产生的肌肉酶一样多。肌肉酶对于预防二型糖尿病有重要作用。 摘自2005年7月29日《中国民航报》
个人分类: 休闲娱乐|18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纳米级光学显微镜问世 能在普通白光照明下直接观测
chaohe 2011-3-3 13:55
纳米级光学显微镜问世 能在普通白光照明下直接观测 英国和新加坡研究人员1日报告说,他们制造出能够观测50纳米大小物体的光学显微镜,这是迄今观测能力最强的光学显微镜,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能在普通白光照明下直接观测纳米级物体的光学显微镜。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和新加坡同行当天在新一期《自然·通信》杂志上报告了这项成果。由于光的衍射特性的限制,光学显微镜的观测极限通常约为1微米。研究人员通过为光学显微镜添加一种特殊的“透明微米球透镜”,克服了上述障碍,使这一极限达到50纳米,观测能力提高了20倍。 论文第一作者王增波博士告诉新华社记者:“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在普通白光照明下直接观测纳米级物体的光学显微镜,是一个新的世界纪录。” 据介绍,目前一般使用电子显微镜观测极其微小的物体,但它也有一些缺陷。比如在观测细胞时,电子显微镜只能显示出细胞表面的状况,而不能用于观测细胞内部结构。之前还有研究人员先为细胞染色,然后利用特制光学显微镜观测染色后的细胞内部结构,但这种方法对病毒无效,因为染料无法进入病毒内部。而这种新型光学显微镜首次提供了在普通条件下观测细胞内部结构和病毒活动机理的手段。 领导该项研究的曼彻斯特大学教授李琳说,这可能会为观测细胞和病毒的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有助于研发新的药物和疾病治疗方法。 研究人员还表示,利用类似方法可以进一步制造出观测能力更强的光学显微镜。从理论上说,这种基于“透明微米球透镜”的光学显微镜不存在观测极限。
个人分类: 学术探讨|1863 次阅读|0 个评论
Wiley-Blackwell上海办公室诚聘
热度 1 whocj 2011-2-28 21:38
Wiley-Blackwell生命科学部上海办公室目前有如下职务空缺: 作者服务经理 我们寻找一名具有宽广生命科学知识背景的候选人,负责我们本地和国际期刊的作者服务,以及与中国相关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进行联络,以便扩展我们的本地化服务,更好地满足作者和编辑的需要。 申请人应该拥有生命科学领域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最好是分子生物学、分子医学、生物技术或其他相关领域,但并不仅限于这些领域)。我们希望申请人之前已在国际主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普通话流利,并能用自如地用英语进行口头或书面交流。自我管理和领导才能也是需要的。如果有出版从业经验和国外博士后研究经历者,优先考虑。 作者服务培训生 我们在为国际著名的高影响力期刊《 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 》、《 Electrophoresis 》 和 《 Proteomics 》的编辑部寻找一名作者服务培训生。申请人将会得到期刊出版相关的直接经验,如约稿、期刊运作、同行评议、为中国和国外的作者和审稿人提供支持 、选择合适的文章进行推广等等。 申请者需要拥有在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能够自我激励、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书面/口头沟通技巧、善于与人交往、思维灵活、熟悉相关的文字和图形软件,普通话流利,并能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如果有出版从业经验和国外博士或博士后研究经历者,优先考虑。 欢迎感兴趣的应聘者发送邮件至 hrasia@wiley.com 进行申请。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您申请的职位名称并附上您的简历,同时说明您目前的年薪水平以及期望的年薪水平。 详情请至: http://as.wiley.com/WileyCDA/Section/id-406620.html
513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要迷恋统计学
热度 10 孙学军 2011-2-28 18:04
在生物学实验中,统计学是非常重要的工具,而且不只是工具。许多研究人员容易在统计学上犯的错误是等到实验结束后在考虑统计学,好像统计学能把研究拔高一样,事实上,统计学应该在试验设计阶段就必须考虑到,而在实验结束后又必须要摆脱统计学的干扰,要从统计学数据中提炼出真正具有科学价值的信息。但也要注意,统计学重要性只是体现在工具上,不能超越生物学意义本身。 首先我们要明白,统计学是生物学研究迫不得已的工具。 对生物学研究来讲,有两个重要因素决定统计学的必要性,一是来自生物的个体差异性,几乎不存在完全一样的个体,尽管为了解决个体差异问题,我们在选择试验对象的时候尽量选择类似的群体,例如选择动物在年龄、性别、体重、血缘关系等方面尽量一致,但仍不能保证这些个体的差异。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检测方法,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获得数据的准确性越来越高,但测定误差总是伴随着检测技术,特别是生物样品的检测,由于样品本身组成的复杂性,处理样品步骤的复杂性,总会带来最终数据与真实数据之间的差异。更不幸的是,我们甚至都不清楚这些差异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我们也无法在目前条件下排除这些影响因素,统计学就是在不清楚这些差异的情况下,采用数学原理和方法排除随机误差和差异的干扰。 在研究开始阶段, 必须认真考虑如何才能获得具有统计价值的数据,利用什么样的统计学工具。 通过理论分析和预试验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目标数据的差异大小,根据差异大小我们可以大体判断出获得统计学差异应需要的样本量,总的原则是,如果目标差异比较大,试验材料个体差异比较小,可以用比较小的样本量,反之则需要扩大样本量才能获得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数据。当然这种技巧不能过分,例如你不能为了获得统计学差异把样本数无限扩大,大幅度扩大样本量会带来另一种可笑的结果,就是容易获得没有任何生物学意义的统计学差异。一般来讲,动物数在 10 只左右是许多具有显著改变的常用样本量。如果把样本量扩大到 20 才有统计学差别,一是可能本身没有生物学意义,另一个可能是试验检测方法的稳定性值得怀疑。 在进行比较复杂的操作时,如在进行动物试验时,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的分组和所有的动物,可以采用分批进行的办法,但在进行这样的试验,要坚持平行对照的原则,也就是每次每阶段都尽量有全部的实验分组。否则会违背统计学原则。 在数据统计阶段, 要避免只盲目相信统计学分析,忘记数据本身的具体分析。 统计学对医学研究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但由于统计学过分强调整体规律的分析,自然会抹煞个体特点,有时候一个偶然的数据可能隐藏着重要信息,这方面统计学往往无能为力,甚至会更容易让研究人员忽视这种个体改变的现象。因此,在分析数据的时候,不要过分迷恋统计学工具。现在统计学都采用计算机软件,更加容易出现这样的不利影响。因此,在获得原始数据时,应该仔细分析任何可疑的细节,许多重要发现都隐藏在意外中,而原始数据是发现意外最重要的来源。甚至有人认为,统计学是抹煞创造性的技术,也有一定道理。 在统计完成后的生物学意义分析阶段 ,必须要注意统计学意义与生物学意义的区别。 有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不等于有科学意义,而有的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可能掩盖了有科学价值的重要信息。统计学毕竟是工具,不能把统计学区别与真实的区别等同起来,尽管在统计学教学过程,老师肯定会反复强调这个问题,但不幸的是,这种错误仍会经常发生。例如一个能降低血压的药物,可使血压平均降低 几个mmHg ,也许可能具有统计学区别,这样的变化对轻度高血压患者也可能有一定价值,但对严重高血压患者可能就没有临床应用价值了。我曾经就犯过类似错误,有一个研究中我们发现一种处理可以使脑细胞的 pH 从 7.39 升高到 7.42 ,我认真分析了导致这种改变的因素,但我忽视了这样的改变几乎不会对细胞功能产生任何干扰的问题。结果弄出个笑话,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我相信许多人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你看文献足够仔细,会发现许多已经发表的论文中也经常有这类无中生有的报道。 总之,统计学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几乎在所有的研究阶段都会发现其踪迹,但统计学毕竟是工具,工具永远不是实质,我们绝对不能因为工具重要而把工具凌驾于生物学意义之上。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8617 次阅读|0 个评论
机器世界“加速”智能进化
热度 1 kejidaobao 2011-2-28 15:46
机器人是个并不新鲜的概念。不过,“云机器人”——把如今风行天下的云计算和机器人结合起来,碰撞出的科学火花可就不容小觑了。 近日,欧洲科学家成功启动了名为RoboEarth的云机器人计划,希望借助互联网与云计算,帮助机器人相互学习和知识共享。这意味着机器人将具有学习能力——在执行任务时,它们能下载数据并寻求其他机器人的帮助,更快地在新环境下工作。 也就是说,原来只存在于“概念”之中的“学习型”机器人已经走入现实世界,这应当感谢数字技术的超常发挥——强大的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可以获取更多的机器自我学习的信息。其实,RoboEarth就是一个巨大的网络数据库系统,存储并更新着海量的目标识别、导航、任务、智能服务等机器人所需信息,可以让全世界的机器人接入并更新信息。当机器人处于陌生的、多样性的人类生活环境时,就能从网站中自我学习,甚至从其它机器人那里学习经验,来读懂人类环境并有效应对。RoboEarth的研究人员之一、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Max Weibeier表示,这意味着机器人很快将拥有自己的互联网和维基百科了(2月11日《科技日报》)。 RoboEarth帮助机器人成为“学习型”机器人,在机器人与人越来越接近的智能道路上一马当先。美国佛蒙特大学科学家Josh Bangade也有不俗的表现,他对现有的多款著名步行机器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开发出一种计算机模拟系统,使机器人也可以像动物“进化”一样,逐渐学会更好地步行。 Bangade首先在计算机上通过模拟系统,创作出一种虚拟机器人,模拟系统根据机器人脊骨的每一个片断采用了各种不同的运动算法。成功接近目标后,就会被应用于下一个片断,当各种不同算法分别成功地适应各脊骨片断的运动时,机器人就已进化出有效的“腹部”运动模式。之后,Bangade开始为机器人增加腿部。随着腿部的缓慢“生长”,虚拟机器人的腿部运动开始从滑行到步行进化,这样它就逐渐学会了如何更快地行走,并最终掌握了更加自然的步法。 当然,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让机器人改变它们的身体或让其腿部生长,不过Bangade研制出一个概念验证版机器人。这款机器人拥有一个简单的脊骨和四条腿。最初,一个额外的支柱帮助四条腿像蜥蜴一样向外伸展,然后逐渐将它们收拢,最终机器人可以用腿站立起来。可见,真实的机器人也可以利用相似的过程进化出有效的步法(2月11日科学网)。 智能机器人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初已经开始,但其智能水平一直难以提高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对此较为统一的专家认知是:其难点不光在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不够和感觉传感器种类少,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其他方面——缺乏编制机器人理智行为程序的设计思想。而现在,研究出具有学习功能、进化功能型的智能机器人,则是近期在机器模仿人行为中的科学突破,标志着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已取得阶段性的进展。 和智能机器人类似的是,网络也在智能上越来越进化了。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电脑奇才William Pado和他的同学们就称,他们已利用尖端科技,创造了一个聪明的网站trueknowledge.com,可以回答“数万亿个”问题。 Pado兴奋地说:“这个网站的新颖之处在于它能回答问题,但并不是像搜索引擎那样给你一大堆检索结果,让你参考提到问题关键词的文章,而是直接给出答案。比如问Bob Bill的生日是哪天,它就会告诉你。如果它不知道答案,它会说不知道。但它会学习,随着我们输入更多信息,它将知道得越来越多。现在,忘掉搜索引擎(即google)吧,我们已经创造了回答引擎!”(2月13日英国《每日邮报》)。 Pado采用的是一种智能的网络技术——语义技术。它能理解用户提出的问题,并结合现有的知识来推断,以此回答过去从未见过的问题。换句话说,使用语义技术的网络,是一种能理解人类语言的智能网络,它不但能够理解人类的语言,而且还可以使人与电脑之间的交流变得像人与人之间交流一样轻松,而Pado就是这样的第一批的“吃螃蟹者”。当然,trueknowledge能否成为下一个google,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此外,智能手机的进化,也使其开拓出了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料的新用途:奔赴太空操控卫星。尽管手机曾被气球带入高空,但这将是手机首次被送入距地球几百公里的轨道。美国萨里卫星技术公司的项目经理Sean Kenyon解释说:“现代智能手机非常神奇,拥有诸多的先进功能。在即将进行的实验中,手机将被用来操控一颗长30厘米的卫星,并给地球拍照。我们将最大限度地发挥手机的功能。在理想情况下,手机可以进行操控和思考。”(1月24日英国广播公司网站) 正如一位智能机器人制造者所说,生命和非生命有目的的行为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机器人是一种系统的功能描述,这种系统过去只能从生命细胞生长的结果中得到,而现在已成为我们自己能够制造的东西了。2月21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文章为“2045年:人类将变得永生”。文章回溯到1965年,17岁的高中生Ray Kurzweil演奏了世界上第一首由电脑作出的乐曲。41年后的今天,Kurzweil相信,电脑将变得智能,而且会比人类还要聪明。根据他的计算,人类文明将在35年后终结,而人工智能将帮助我们无限延长生命。也许这个结论看上去荒诞不经,但是,换一种角度,我们也许可以更深刻地理解Kurzweil所提出的问题,那就是:它是否是标志着有机智能与无机智能之间界限打破的时间预言呢?■
个人分类: 科技风云|25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保护环境
seaohy 2011-2-27 17:08
24日出版的《柳叶刀》杂志的 一篇论文 列出了心脏病的各种诱因。空气污染被认为是 心脏病最大诱因 。 论文指出,空气污染引发心脏病的病例多于吸食毒品可卡因引发的病例,其危害程度与酒精、咖啡和过度劳累相当。研究人员称,尽管对患者个体来说,空气污染对心脏的危害也许小于酗酒或吸毒,但从整个人口的角度来看,空气污染影响的人群最多,导致的心脏病例数量也最多。其它心脏病诱因 包括 :交通堵塞,使用可卡因、暴饮暴食、大麻、负面情绪、体力消耗过度、正面情绪(positive emotion)、暴怒、性活动、呼吸道感染、喝咖啡。其中,可卡因使心脏病发作风险增加2300%,暴饮暴食增加700%,性活动为300%。使用可卡因的人为少数,有1%的人是因为可卡因诱发心脏病;而咖啡饮用普遍,但这一饮料诱发心脏病的人却占了5%。超过2%的人在性交中或者过后诱发了心脏病。
17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徐国良研究组招聘助理研究员 (化学专业)
talentblog 2011-2-25 18:08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徐国良课题组现招聘研究人员(助理研究员职位)。该课题组的主要研究动物生长发育与病变过程中基因表达的生物化学机理,为人类重大疾病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并开发新技术。实验室详细情况介绍请参考www.sibcb.ac.cn/PI.asp?id=8。受聘者将协助指导研究生并参与申请科研经费。受聘者可享受有吸引力的薪水和其他福利。 具体要求如下: (1) 具有学士或以上学位,研究生学历或者3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本科为化学专业,最好为有机化学专业。 (2) 有从事有机化学研究的工作经验,精通HPLC、GC-MASS、LC-MASS、TLC及核苷类化合物分析,从事过小分子有机物合成与分析的候选人优先考虑。 (3) 富有独立工作能力、责任心和协作精神。 (4) 思想开放, 乐于学习和接受新事物。 请应聘者将应聘材料,包括个人简历与应聘理由陈述(cover letter)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yfhe@sibs.ac.cn。实验室将予严格保密,应聘信息在职位满额前一直有效。
3249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采访录音
热度 1 何裕民 2011-2-25 11:26
时间: 2011 年 2 月 24 日 记者: Eliza Barclay ,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 (伊丽莎巴克利小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 采访对象: 何裕民,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内容: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 National Public Radio )是美国最大的公共广播电台,这是一期关于中国人饮食结构变化以及中医在当下饮食保健方面的重新兴起的报道。 记:中国人食肉量的增加对中国人的健康有影响吗? 何:最近三十年中国人食肉量增加的很厉害,我们有个数据, 80 年中国人每年平均肉消费是 13.7 公斤左右,最近要达到 60 公斤左右了。 记:那这个对健康这方面造成了什么影响? 何:现在我们有很多和它有关的疾病(发病率)都直线上升,比如说最典型的肿瘤,像肠癌、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又像冠心病,我们都有很多数据,像糖尿病、高血压,发病率都在直线上升,我们可以一个个谈。肿瘤,我们国内统计 2006 年比 1973 年增加了将近 80% 。而且这个数字从上海来看增加的很快,上海有一个区 90 年代末比 80 年代末乳腺癌增加了一倍。 记:这里是不是和饮食,食肉有直接联系? 何:主要是高糖、营养过剩和动物脂肪摄入过多。 记:那中药对这些病是不是有一些很明显的效果? 何:中药控制是重要的,对肿瘤治疗是很有效果的,但是我们认为在控制过程当中饮食问题肯定要调整,所以我们觉得饮食的、心理的、行为的等各方面,特别是饮食,而且防范比治疗更重要。 记:你们是不是也提供一些关于健康饮食这方面的信息? 何:对,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一个是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发表的两版的《癌症与肿瘤》,一版是 1997 年,一版是 2007 年;另外一方面我也指导我的研究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然后提供册子广泛宣传。 记:没有这些信息的情况下,为什么大家都吃得不健康呢? 何:这个问题很复杂,第一个因素是中国农耕文化,长期营养是以谷物类为主,总羡慕肉食类的;另一个和西方的宣传也有关系,比如“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这是一点。 第二点就是,中国人“好吃”,所以中国人大鱼大肉的应酬很多,这是一种文化关系。 第三点就是,的确肉食更好吃一点。 记:一方面吃掉很多肉,一方面也在宴会上也浪费掉很多,是不是在中国也浪费掉很多肉? 何: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个健康问题,因为肉源要消耗大量的谷类,所以这也是个生态的问题,这个问题对我们已经引起充分的重视了,但呼吁整个社会接受估计还要一个过程。 记:在中药里面食品的治疗也有很大一块,在今天的食品中,是不是也起一些治疗作用呢? 何:其实中医药是从食疗过程当中发展过来的,因此食疗是很重要的一块,所谓食疗主要是以谷物类粗纤维为主的,加上一些活性成分的,这是很大一块,可以治疗很多病。 记:那中药食疗里有没有关于肉的东西? 何:有,《黄帝内经》就强调了反对“膏粱厚味”,这里的“膏粱厚味”就是指肉,认为“膏粱厚味”就导致糖尿病,导致皮肤溃烂,会导致短命,所以主张的是入淡。 记:现在中国的普通大众是更容易接受关于中医给的健康饮食建议,还是更容易接受西医给的健康饮食建议呢? 何: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两者这间没有太大的矛盾,西方关于健康饮食也有不同的意见,我们所接触的比较容易接受的是和中医可以对接的,比如对肉类,我们所说的“红肉”,在西方说来是高卡路里,这个观点就可以对接。所以这里面没有太大的冲突,当然,西方把这里面的成份搞得很清楚,中国人把很多功能、吃下去的感觉搞得很清楚,这里面有对接。 记:从数据上来讲的话,中国人饮食上摄入肉的量比西方人还是少的,那中国人摄入肉的量会不会往上走?或者是往下降? 何:我估计到了这个水平,以后会往下走,因为我们现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政府上有一些措施,民间也在呼吁。 记:政府对这方面采取了一些什么措施呢? 何: 2004 年国务院有一个健康饮食推广计划,现在我们有“健康行为进社区”等等,都在主张低油、低盐,少糖。老百姓在这些努力也逐渐开始接受了,当然年轻人接受的不多,中老年人开始接受了。 记:在中药领域的领军的人们,是不是也在传递健康饮食的信息呢? 何:有,比如说我下个星期在北京卫视,连续五集讲健康饮食的问题,春节前后好几家电视台也在播放我讲的“过年要注意饮食问题”,其他方面,尽管观点有差异,但是这方面的书籍很多。这一点,我们国内中医比西医认识得更清晰一点,也都在做,都在呼吁。 记:像张悟本这种以中医之名行欺诈之道的,在中国来说是不是一个问题? 何:我们说这是在消费中医,当然这件事情的影响是很大的,张悟本这个事件一出之后,很多关于健康的书销量直线下降,这个问题有几个深层次的因素,第一个是民众的确需要这方面的知识;第二方面,我们这些专家也在反思,我们传播的手段、方法有问题。 记:您认为像张悟本这种人,为什么会这么流行?卖出这么多书?背后的原因您认为是什么? 何:这个背后的原因,第一是有这个需求,第二他是商业化炒作,第三我们总体民众对这方面有需要,但是集体识别能力很差,这三个因素合在一起。 记:我听到的一个原因是为民众提供的健康饮食类的信息太少了,所以致使民众转向张悟本之类的途径,您认为是不是这样? 何:这个说法不完全对,因为和张悟本同时很多人都在传播,只不过处于无序状态,谁的手段大,能力强,被接受的也就更多,张悟本他的背后有一个公司在包装,也通过传播能力很强的湖南卫视的媒体。 记:现在还有类似张悟本这种不是专业的,来给健康的建议吗? 何:张悟本事件早晚是要出的,不出在张悟本也会出在李悟本,因为中国的发展期很短暂,这方面暂时处于无序状态,张悟本事件后包括有关部门和我们批判他的人,也是一个洗牌的过程,现在对健康传播严肃多了,国内有关部门在征询意见,可能要出台健康传播的规范,包括要有资质,包括传媒要连带责任,所以现在正从无序逐渐走向有序。补充一下,也可能会有其他刑责,但可能越来越严格,越来越控制。 记:在您看来政府为什么采取关掉诊所这类的措施来处理张悟本呢? 何:关掉他的诊所,让电台进行检讨,我觉得这很正常,因为他没资质误导百姓,采取措施是对的。 记:您认为张悟本他是不是已经对大众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呢? 何:客观地说,另外一些人可能伤害到大众的健康,比如建议吃生泥鳅之类,张悟本只是夸大了一些效果,但是他使很多人产生了一种迷茫、失望,一种信仰危机,一种公信力危机。 记:您认为中国普通大众相对于 20 年前,对中医药的兴趣是不是越来越大了呢? 何:这个非常难说,中老年人,特别一些大中城市,有文化层次的中老年人对中医的兴趣大了;年轻人这方面还比较淡薄,受欧美、媒体的影响对高科技更有兴趣一些,所以这个问题我认为分两极。 记:您认为中医相比于以前,会不会发展得更加精细,复杂?中医是不是一直在进步,往前发展,发现一些新的治疗方法? 何:我们觉得中医学和西医学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西医学是看到“病”,很精致的把它打击了,但是他没有看到其他因素;中医学对病也有认识,不是很准确,但中医学看到周边的,注重调整。比如说对饮食,国内西医对饮食没有中医对饮食调整那么看重,中医认为病有前因后果,所以永远无法达到西医那么精致化的水平,但是它也能解决一些问题,它更多的从进化角度,从综合调整角度解决。 记:中国现代城市中食品环境变化很快,这种情况下中药是不是会起到一定作用来应对这种变化? 何:我刚才说过中老年人更接受中医,这是因为中老年生病以后接受过西医的治疗,但是因为昂贵,或者是有这样那样的欠缺,最后还是会追寻一种替代的中医治疗,年轻人没有这种体验,认为中医不能把“病”搞清楚,包括像方舟子。我相信会有发展,包括我们对肿瘤的治疗,都广受欢迎,而且效果非常不错。 记:中医会不会是在富豪、官员之中更流行一些呢? 何:我认为中医是 U 字形的,没钱的农村地区也比较流行,还有就是比较有钱、有文化的也能接受,因为他认为这个对他更好,伤害更少。所以我们的病人当中很大一部分是地位较高,文化层次较高的。 记:那就是中间的这一部分人是比较倾向于西医药的? 何:对。 记:您是不是同意中国现在的医疗体系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何:是。 记:您认为问题是出在哪里? 何:这个的原因有很多,第一个,中国这三十年发展,有很多新的疾病出现了,社会负担越来越重,没有做好防范。 这个“防”,很多病都可以防,比如说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至少可以减少 50% 的发病率,但我们现在才开始做,而且落后于社会需求。 第二点是我们的治疗模式,中医治疗模式比西医要廉价得多,我们因为追求欧美的高科技,靶向、支架用得很多,去年我们支架装了 30 万根,相当于上百亿医疗费用,所以我们还没到很富就已经背上了高科技带来的医疗负担。其实很多疾病不需要装支架,因为支架后面有医药公司在推,这是个巨大的负担,很多人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加上锻炼加上中医药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这个因为有巨大商业利益,又加上我们的体制问题,所以造成这个结果。 第三个问题就是公平性问题和医疗费用的分担问题,这个问题更大,我们现在的医改就是在改这个问题,医疗的公平性问题。但是我们医院把很多不该治的病当成重病在治,花掉了 30-50% 不该花的钱,这样下来,这个问题的矛盾就更尖锐了。 最后一点就是现在医学上把人文这一块给忽视了。 记:在美国,大众对政府提出的健康标准不是特别在意,比如说美国政府有健康标准但还是有很多胖子,但在中国政府提出的健康饮食的建议是不是民众接收会更好一点呢? 何:我个人认为中国政府在推行健康饮食这方面有效果,但是效果和预想的差距很大,政府在传播和实施方面力度还是不够的。美国很多的推广,我的理解是有很多公司在背后运作,我认为中国在推广健康饮食上,初衷是好的,但是力度上差很多。比如说奥运会和世博会期间都推出小的盐勺,但是都没有后期追踪。 记:那在健康饮食上是不是都存在这个问题? 何:对,比如少盐,盐加不加碘,少糖,少油,都意识到了问题,但推广力度不够,都浮在了表面。但是我们民间做得都还可以,我们在近万名肿瘤患者中推广少油、少动物脂肪,因为他们生命受到威胁,所以都还比较容易接受。 我们有以每个县为主体的,把健康饮食和生态结合在一起的项目,是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从生态健康、饮食调整、心理调整各方面开展,希望十年以后这个项目对全国有个放射作用。 记:是不是关于环境保护是一块的? 何:对,我们的题目叫生态健康,包括三个层面:一个是和生态保持和谐;第二个是身体和谐,身体和谐是指饮食、生活方式;还有一个文化支撑系统,包括环境在内,这个项目很大。 记:听起来很大的样子,也比较抽象,能不能解释一下具体有哪些措施来实现这个项目? 何:这个项目首先是政府要保护的水源地。我们要做的,第一农业发展上化肥之类都不能用,尽可能保持原生态;第二,有污染的企业不允许进入。第二个环节,我们从小学生做起,通过媒体把好的生活方式、合理的理念,包括保护生态和谐的理念宣传出去,以保护动物、保护环境做的宣传现在已经开始了。第三,我们会建立志愿者队伍,对当地油、烟、酒的消耗加以监控,对政府官员的考核首先是健康达标不达标。第四点,我们对每个人建立健康档案,指导健康饮食,如果你遵照这个健康饮食的话我们的医疗费用就可以全免。最后,医疗方面能用传统中医药为主的,我们就尽量避免创伤性的,原来的医疗还会保留,但是尽量避免。 记:上海与肥胖相关的疾病是不是在全国来说,相对是比较严重的?但同时上海关于健康饮食信息传播是最充分的,是不是存在这个矛盾的现象? 何:对于上海是饮食健康问题最严重的,倒不能这样说。我感觉最近三五年,上海高层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比如酗酒等不良饮食习惯已经减少了,但是在上海还有一个生活压力问题。对于上海健康饮食信息传播充分的问题,我认为上海还缺少一个强有力的机制,如果有了这样一个机制,则可以事半功倍。 记:问一个个人问题,你吃肉吗? 何:吃,很是严格控制。 记:大约有多少? 何:每天不会超过 50 克。 记:谢谢。
个人分类: 访谈与时论|3445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基因组测序的意义--重要文献推荐
热度 4 DNAgene 2011-2-24 14:32
这已不能算是新闻了。两周前,Lander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历史回顾。人类基因组测序论文发表十年了,基因组测序对生物学医学知识有哪些推动作用,过去的观念是什么,现在的看法又是怎样,下一步应该往什么方向走。Lander从基因组测序、基因组结构与生理、基因组变异、罕见和常见遗传疾病、癌症、人类的历史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展望。 我向有关专业方向在读研究生、准备考试的考生郑重推荐这篇论文。认真读读,就可以对基因组学的近年来的进展有个很全面的把握。 同时也要提醒大家,就像教材一样,这篇文献可读性强的同时,有它的局限。它适合粗粗了解某一领域的现状。但对正在开展相关问题研究的研究人员(包括研究生)来说,它在细节问题上的报道可能有些陈旧或者不够准确。我举一例。人类基因组中有多少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至今仍没有确切答案。Lander的文章回顾了十年前的看法(3.5到10万个),介绍了最近的估计(2.1万个)。他引的文献是1997年PNAS的一篇论文。我感觉和我印象中的数字有差距,就查了一下最近的文献( Pertea and Salzberg, 2010 )。准确数字应该是在2.2-2.3万之间,人和人之间基因数目有一定差异,可以差到几十甚至几百个基因。 做研究还是要看原始文献或者专业综述。 另外提醒大家,就 像Lander这样的大人物也不是神,他也不可能对所有生物学知识进展了如指掌。在很专业的问题上,专家的看法比“大家”、“大师”更可信 。同时请参看本人另一博客《 圣经也出错:Genes IX的小错误 》。 Lander ES: Initial impact of the sequencing of the human genome. Nature 2011, 470: 187-197.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70/n7333/full/nature09792.html Pertea M, Salzberg S: Between a chicken and a grape: estimating the number of human genes. Genome Biol 2010, 11: 206. http://genomebiology.com/2010/11/5/206/abstract http://www.cbcb.umd.edu/papers/HumanGeneCount-Pertea-Salzberg-reprint.pdf
13310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日常生活常犯的致命小错误
shawnshen 2011-2-19 18:47
1、内衣不是每天都换——内衣穿一天,上面就会留有约0.1克的排泄物 调查中,52%的妇女承认,她们的内衣不是每天都换的。微生物学家查尔斯·格巴博士指出,内衣穿一天,上面就会留有约0.1克的排泄物,大约相当于1亿个大肠杆菌。这些细菌会附着在手上,如果你不洗手就去揉眼睛甚至拿东西吃,就会因此而染上疾病。 2、食物掉了捡起来再吃——食物掉到地上后,仅仅两三秒钟就会被细菌污染 40%以上的妇女表示,她们吃过刚掉在地上就被捡起来的食物。以前也有种叫做“5秒钟规则”的说法,指落地食物只要在5秒之内捡起食用,就是安全的。研究人员指出,这种说法会对人造成极大的误导。实验证明,食物掉到地上后,仅仅两三秒钟就会被细菌污染。因此,所有掉在地上的食物,都应该立即扔进垃圾桶。 3、光脚健身——可能感染到脚癣(俗称“香港脚”)或跖疣 调查发现,32%的人都是光脚健身的,尤其是在跳健美操或肚皮舞时。专家建议,这时最好穿一双轻便的鞋子。因为健身时脚会大量出汗,潮湿的环境最利于细菌滋生,这些细菌会通过别人的脚遗留在地板上,当你的脚踩上去,就可能感染到脚癣(俗称“香港脚”)或跖疣(一种足底疣)。 4、睡前忘记刷牙——导致牙周病的细菌同样会导致你的心脏出现问题 43%的人承认,她们睡前偶尔忘记刷牙。专家提醒,人在睡眠过程中,唾液分泌量会大大减少,而这些唾液是杀灭细菌的主要力量。所以,偶然的一次不刷牙,也许就会造成口腔细菌趁虚而入,其结果是龋齿及牙周病危险大增。另外,许多研究证实,导致牙周病的细菌同样会导致你的心脏出现问题。 5、洗澡不打浴液——导致人体发臭的细菌以汗液,特别是腋窝和腹股沟排放的汗液为生 调查显示,近1/3的妇女不是每天洗澡都打浴液,而是用水冲冲而已。专家指出,洗澡打不打浴液,最好根据你的出汗情况而定。导致人体发臭的细菌以汗液,特别是腋窝和腹股沟排放的汗液为生。汗多时,光用水冲是洗不干净的,会导致细菌滞留,滞留的时间越长,人就越“臭”。 6、如厕后不用肥皂洗手——当你上完厕所擦拭时,手与大肠杆菌源距离极近 调查中,只有38%的人如厕后用肥皂洗手、2%的人洗手时间超过10秒钟。专家表示,当你上完厕所擦拭时,手与大肠杆菌源距离极近,可能造成细菌感染,如果不用肥皂,根本无法完全清除细菌。
个人分类: 生活百事通|94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院人,What is your occupation?——兼问“研究人员"的英文?
热度 5 sugorge 2011-2-17 10:21
科学网上好多网友都来自中国科学院。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被问到:"你的职业是什么?”或者白话一说,“你是干啥的?"。作为科学院里一名小兵,我的回答一般是:“做点小研究”。 这个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在正式场合,这句小小的问话,好像还不太好回答。比如填履历表,我们这些做点小研究的人,在职业这栏到底应该填什么呢? 我一直填的是”科研人员”。但今天偶尔在网上看到一个中国职业大全表(http://hi.baidu.com/%D0%C4%CB%E6%D7%D4%C8%BB/blog/item/76bb0cfa2ea5c49f59ee909d.html),跟我们最靠近的职业可能(/只有)是研发人员,是不是以后应该换上这个? 但要真是填研发人员,感觉怎么像是来自企业,做过软件、产品开发什么的,将”发”字帖在自己身上,总觉得有点勉强。而且作为科学院人,总念念不忘科字,为什么职业这一栏没有与小科有关的? 再谈到出国开会,填签证表,一样,总要被问到what is your occupation? 我一直填的是researcher,今天一较真,查牛津字典,嘿,怎么没有这个单词,难道一直这么老土? 在科学院,大家的奋斗轨迹是从(实习)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员到底应该怎样翻译?大家现在都自我翻译成assistant professor,associate professor and professor。教授一定要授很多课的,而在科学院,好多好多的我们,却没有很多时间和机会授课。我知道国外很多科研机构有research associate,research scientist, senior research scientist的position。也许这个是我们科学院人的职业的最贴近的说法。但在华夏,能自称自己是科学家的,好像要很大很大的勇气呢。 想来,不管怎样,researcher是再不能作为职业填在occupation一栏了。外国人不认,因为人家字典根本不收researcher这个单词;国人也不认,因为好多好多人,把”researcher”翻译成研究员,而不是研究人员,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个人分类: 学英语|30900 次阅读|13 个评论
清华大学化工系生物化学工程研究所林章凛教授实验室招聘博士后
talentblog 2011-2-16 17:38
清华大学化工系生物化学工程研究所林章凛教授实验室主要从事蛋白质(基因)分子改造方法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多年来获得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工业酶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科技支撑计划、NSFC、国际合作项目等的稳定支持。 现因工作需要,拟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2名 。 研究方向 蛋白质分子改造基础工具、生物催化、生物炼制、生物医学 拟招聘研究课题 (1) 蛋白质活性包涵体的研究:主要用于生物催化剂和蛋白质的高效制备和快速纯化。最新论文见Microbial Cell Factories 2011, 10:9( http://www.microbialcellfactories.com/content/10/1/9 ). (2) 微生物抗逆性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基础机理,最新论文见PLoS ONE 6: e16228. doi:10.1371/journal.pone.0016228 (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16228 ) 应聘条件 1. 获得(或即将获得)分子生物学、工业微生物、生物化工、生物工程、生物医药工程等和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有志从事科学研究,年龄35岁以下; 2. 已有良好的科研业绩,在SCI杂志上发表过相关论文; 3. 有蛋白质分子改造/蛋白质组学等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 4. 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责任心。 待 遇 按照清华大学博士后规定享受相关待遇,优秀者可以面谈确定。 联系人 林章凛 教授 E-mail: zhanglinlin@mail.tsinghua.edu.cn 实验室主页: http://www.chemeng.tsinghua.edu.cn/scholars/linzhl/zhanglin.htm 电 话:(010) 6279-4403 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化工系,北京100084 有意者请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一份详细简历(包括教育和工作经历、论文发表情况及其他成果)和一份科研与工作计划的概述。
41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因测序能否拯救人类
热度 3 kejidaobao 2011-2-12 13:30
本刊记者/李 娜 1月23日,Nature Genetics网站上报道了杜克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研究者发现,单独用基因测序来了解人类疾病是不够的,要掌握测序结果和对应病症之间的生物相关性,功能性检测必不可少。这又是一项关于基因测序与疾病诊断、治疗关系的研究。 基因测序能解决的问题有限 据报道,杜克大学人类疾病模型中心的尼古拉斯·卡山尼斯实验室,主要研究一类名为“纤毛运动障碍”的疾病。纤毛是一种类似天线的投射器官,对细胞的正常功能运作起着关键作用。纤毛运动障碍可涉及所有分布纤毛的部位,气道纤毛功能障碍导致的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可引起反复的呼吸道感染。 研究人员在斑马鱼模型(它们的许多基因都和人类相似)中对控制纤毛的关键基因TTC21B进行了测序,检测变异情况。最终结果发现TTC21B基因对人类纤毛运动障碍的致病变异贡献率约为5%。 研究者艾利卡·戴维斯指出,“根据我们的研究,基因测序虽然重要,但其能解决的问题有限。还必须对病人变异基因的相关功能进行检测,并结合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其他学科,才能透彻而全面掌握疾病相关情况。”戴维斯还指出,每个病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基因变异,基因测序和功能检测同时进行,才能更加接近真实,对于病人及其家族的意义也就更大。 从科学家绘制出人类基因图谱草图之后,广大民众就开始对基因测序诊治疾病抱有巨大期待,期望向一些夸大其词的科学家和商业机构所宣传的那样,一旦出现病患,就“按图索骥”,找到致病变异基因并予以纠正,然后就能获得健康。但是十余年过去,现实与人们的期望之间落差很大。 离临床应用还差得远 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计划”小组宣布完成基因图谱草图。这份草图由多国科学家联手绘制,耗时10年,耗资30亿美元,内容是人类分布在细胞核中的23对染色体上的约6~10万个基因,约30亿对碱基。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说,这一进展将“彻底改变我们对绝大多数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手段”。“人类基因组计划”甚至被称为“生命登月计划”。 科学家们称,基因组计划给医学带来广泛的发展空间。未来,只要将一滴血放在装满基因的芯片上就可验出病症。未来的药厂将会根据不同病人的基因报告开药方,而且基因本身也会成为药品。科研人员预言,将来许多病症会在症发前就被消灭。 然而十年过去,态度审慎的科学家不断质疑基因组计划和基因测序的意义,认为基因测序似乎并没有实际建树,对于临床医学也贡献甚微。香港大学生物化学系金冬雁教授告诉记者,他认为全基因图谱或全基因组测序最多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目前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的实际帮助并不大。目前在疾病诊疗中有真正价值的测序,主要都是验证性的特定基因测序。也就是说,已知某突变或基因型与某病或某药的关系,然后通过测序找出该突变或基因型。如果顺序反过来的只是做研究,谈不上有真正的临床应用价值。从这个角度看,无论全测序或是全测序加功能检测,都只是研究和探索,目前都离实际应用还差得远。 巨大期待与深远的担忧 有些科学家对基因组计划心怀巨大期待,从事基因组计划研究的科学家们认为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只不过还需要一定的进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告诉《科技导报》记者,随着对遗传密码的深入了解,基因测序对于人类在分子水平上认识自身状况乃至疾病都会有很大帮助,只不过利用基因测序诊断疾病需要一定的进程。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总协调人、现任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院长的弗朗西斯·柯林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基因图谱草图十周年之际表示,人类基因组计划定能实现其潜力。因为(基因组研究遵循的)技术第一定律表明,对一个真正的变革性发现而言,其直接效果总被高估,而其长期效果总被低估。本刊记者也曾经采访过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董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他指出近十年来重要的生物医学进展都与基因有关,并高度赞誉中国参与的1%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工作是中国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里程碑。 但是也有人对于基因测序表示了担忧。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脑血管病研究所吴海云研究员说,目前完成一个人的基因组测序,大约只需1万美元,估计几年内可降到1000美元。很可能,十几年后,为个人进行基因组测序,会和现在的血、尿常规化验一样,成为一项普通的医学检查。但是,“单纯从技术上来说,目前基因组的研究结果要转化成临床实用的疾病风险评估或诊断方法,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基因组检测涉及到数量巨大的基因信息,一般人能否理解这种检查的利弊,从而决定是否做这项检查?如何保证测序的准确性?因为只要有万分之一的错误,就可能产生很多混乱的信息。我们目前对整个基因组基因的功能、基因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基因序列和非基因序列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基因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还所知甚少,得到分析结果后,如何进行正确的解释?这些解释,是否会使被检查者获益?” 更进一步的担心则来自精神层面。吴海云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上述问题可能会被逐一解决。当我们人类可以越来越多地扮演上帝的角色,人类和物种不再是自然进化,而是由我们人类的意志掌握时,如何保证这个意志会引领我们走向光明的未来呢?人类可以预测天气,今后或许可以预测地震,甚至预测个人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命运,但谁能预测人类的意志?■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事件|3505 次阅读|4 个评论
感谢中国计算机学会对JDCTA Speical Issue CFP的张贴!
chinyung 2011-2-11 11:47
欢迎数字版权管理(DRM)领域内的计算机专业研究人员、工程师关注和投稿! http://www.ccf.org.cn/sites/ccf/nry.jsp?contentId=2590507188926
391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上首先要摈弃一些东西
热度 4 lin602 2011-2-9 17:58
科学网上写博客看博文大部分是做学术的教师、研究人员甚至研究生们,探讨的大部分是应该是学术、教育、学术环境等问题。其实大家来看看、写写与交流的。 可是看看网上的博文内容,许多内容是挺好的,一是真诚,二是发表自己内心的看法,让人受到启发也树立一种信心。 但也可以看到不少让人觉得不舒服的东西。例如: 某某大师,某某名博主,某某侠,某某王.....。这些字眼经常出现在一些博文中。其实不就是这些‘名人’多写了些博文,有的敢写一些、胆大点、写得多点而已。这就是大师,名主,大....,....王等等。唉,有些人(不是全部)不就是借这些人的势扩大自己名声。没有必要吧。 推荐博文时,不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文章与内容欣赏,而是有种我推荐你,你推荐我的‘交换’动机。 网上也可以看到‘小团体’的影子,同时对别博文进行批评与赞赏。 还有匿名乱打的‘狼牙棒’,他们不用真名,出口粗俗,不是讲道理,以理服人,而是骂人。(我还是认可甚至赞赏用真名发帖的批评) 让大家的博文发自内心,让博文具有一种责任感,平等、高雅、幽默、平淡成为科学网博客上的主流。 补记:科学网博客从开始到现在,我认为风格及风气上是有变化的,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霸气在慢慢减弱,平等在慢慢提升,对骂与互骂也在逐步减少(当然许多是斗气的结果),心平气和更加普遍,写出来的博文我觉得质量也在提高,看的人也在逐渐增加。衷心希望这块地方成为知识人来‘喝茶’‘聊天’‘交友’‘发呆(从丽江看到的名词)’,赏科学美文,看精心摄影美景,听自己不知的消息,叹社会中的不公,盼科学进步,认与自己观点相近的人,愤社会的丑恶,但不给任何利益的‘茶馆’。
3294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国的科研为什么难受:优秀的人多的是!(脚印)
热度 4 罗岚 2011-2-7 08:48
春节阻止小孩长时间的玩电游,他冒泡了:你以为自己了不起,优秀的人多的是! 当然不会把小孩的话当回事,也许是大部分时间在自己的商品房进行一些研究,对外沟通比较少,引起了小孩的不理解----其实,从做博士开始就是参考着其他博士的脚印和自己确定的方向进行,博士后也是如此:首先是一个多伦多博士后的脚印,虽然在中国有了个特聘职务,大部分时间还是只在自己的空间研究;再是一个天津博士后师兄的脚印,和老板一起做教授. 读了博士选择研究所或进行研究,如果没有能力独立,无论领导喜不喜欢,肯定难受:到目前为止,工作过的研究,政府机构里都有优秀的研究人员流动到发达国家,这些研究人员在中国也都是正式工作:更让留下的研究人员难受的是,向发达国家流动之后,中国没有了结他们工作应该得到了尊重和报酬.更有甚者,还造谣诽谤. 全世界没有义务工作和科研,不论承不承认. 在中国做科研不容易,想作出成绩更不容易:除了科研人员自己的毅力和恒心,还要为研究团队想好作出成绩以后的退路.也许,这也是中国的教授们只能做老板的原因,有眼光的老板没准可以导出一些成绩.
3798 次阅读|11 个评论
研究者的目标
热度 3 Rein 2011-1-31 16:14
有段时间一直在做研究的目标是什么。是发paper么,是被引用多少次么,还是能去好学校当教授么?发paper,被引用,似乎可以作为短期目标,但是如果说研究人员只是为了发paper,这也太无趣了。至于拿教职什么的,不能当了教授就不做研究了吧?所以这也不像是做研究的目标。 感觉自己比较欣赏中世纪,文艺复兴的很多科学家。比如为了证明地心说,或者日心说而献身的科学家。当然日心说或者地心说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现在这种还没有从科学上解决的问题也有。比如,现在很多科学家为了证明创造论或为了证明进化论而努力中。不过,好像这些和我这种计算机的研究者半点关系都没有。这不是什么自然学科,不存在什么挖掘自然的真理而努力这种研究目标。甚至,做网络研究,还不像人工智能或者人机交互,对于我的“其他目标”(比如想当老师)有促进。 不过最近读数据中心的论文,很有意思,感觉研究人员也很自觉地站在了两个阵营中。一种是server-centric的研究,一种是switch-centric的研究。在国内,我接触过一点点以微软server-centric的数据中心阵营中的研究人员(微软搞server驱动程序啥的,所以站在server-centric阵营)。但是,很明显,我现在的实验室是属于switch-centric的研究阵营(Stanford是在大力推广OpenFlow switch的)。这两个阵营到不像前面那些科学家的例子那么对立,不过还是蛮有“冷战”的味道。至少,两个阵营都在极力证明自己的方法更有前途。 前几天某个商学院的教授也在bible study中分享,他当时觉得大家对人性的假设很不正确(大概是说之前有个什么最基本假设说人在拥有所有信息下可以做出最优决策),他觉得这个不符合圣经中对人性的说明。于是他的研究对市场的分析就建立在人是没办法做出最正确的判断下做的,最后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大概是这个意思吧,我对这个领域完全不熟)。 于是,我开始在想,做研究是不是应该有一个比发paper更高一个层次的目标,比如某种价值观的输出?
个人分类: 学习交流|5162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科学家辨认出所有物种生理时钟机制
热度 1 chenkuifu 2011-1-28 10:20
伦敦路透电)科学家已辨认出控制所有物种24小时生理时钟的机制,这项发现将让人们更了解因轮班工作引起的疾病,例如糖尿病、忧郁症和癌症等等。研究也发现,人类细胞里的昼夜节律与藻类是相同的。   英国剑桥和爱丁堡大学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可更深入了解护士、飞行员和其他从事轮班工作者的健康问题。这些人的生理时钟都因受到干扰,无法正常运作。   在第一项研究中,剑桥的科学家首次发现,红血球细胞也有24小时的节律。   研究员表示,这是一项突破性发现,因为昼夜节律向来被认为与脱氧核糖核酸和基因活动有关联,但红血球细胞并没有脱氧核糖核酸。   领导这项研究的雷迪指出:“这对健康有多重含义。我们已经知道,生理时钟紊乱……与糖尿病、精神健康问题甚至癌症等代谢失调类病症有关。”   他的研究小组把净化过的红血球培植在温度为人类体温的暗室里,并在接下来几天定时抽样检验红血球。   他们发现,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在血液中大量产生的抗氧化蛋白(peroxiredoxin),其成分会按照一定模式在24小时内来回变化。   研究组在期刊《自然》发表的报告也指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海洋藻类也有类似的24小时生理时钟。这突显了内部的生理时钟向来很重要,即使是古生物也有昼夜节律。
个人分类: 未分类|3194 次阅读|2 个评论
正在推动科学和伦理的中国
techne 2011-1-24 23:22
该译文发表于《世界科学》,此处为原始译稿。 正在推动科学和伦理的中国 约翰.波福莱特(John Pomfret),华盛顿邮报特约撰稿人 王 键 星期一,6月28日,2010年A01 深圳,中国——去年,赵博文(音译)作为团队的一员破译了黄瓜的遗传编码。目前,他正在探索人类智商的遗传基础。 (中国研究人员和数据分析师赵博文在BGI的实验室,该机构已经脱离了政府的支配。) 赵今年17岁。   在它把世界带进技术威力后的几个世纪——回想火药、灌溉和印刷字——中国已渐渐返回伟大科学强国的行列。带着尚显青涩的焦躁,在一些案例中,中国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在可能改变世界的研究中正在开始复兴。   卸下了西方常有的社会和法律约束,中国的先驱科学家也正在推动伦理的界限和原则,他们创造了一个新的——对很多人来说,是令人不安的——位于远东的狂野西部。   10年前,没人认为中国是个科学方面的竞争对手。它的最好的和最闪亮的人才都这么认为并离开中国,流失进了哈佛、斯坦福和MIT的大学研究实验室。   但在过去的五年,在西方受过教育的科学家和有魄力的企业家进行全力拼搏,迎战中国死板的官僚体制,以建立研究机构和公司。这些已经挽回了在西方受过训练的中国研究者的国内印象分数,他们致力于把中华人民共和国转变为一个科学超级强国。   “他们成长的如此迅速和突然,以至于人们还在怀疑”,拉斯莫斯.尼尔森(Rasmus Nielsen)说,他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遗传学家,在同中国搭档合作。“我们应当习惯这一点,现在有来自中国的竞争,并且事情变化的程度确实相当剧烈。”   中国已经斥资数十亿(美元)用于改善它的科学声望。几乎每个中国部委都拥有某种规划,要在从导弹到医药的每个领域赢得一项技术优势。北京的科技部,王刚,将在7月份访问美国,人们期待他会示范中国的某些成功之处。   在五月,比如,在德国的一次国际会议中,一台中国生产的超级计算机排名为世界第二快机器。根据超级计算机的数目,中国现在是第四大地区,同德国不分胜负。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和技术期刊中的研究文章数量,中国已经一跃成为第二大地区——从1995年的第14名——排在美国之后。   由比尔和玛琳达.盖茨基金会支持,中国的医学研究者,与一家美国公司合伙,在去年击败了一个印度小组,开发出一种成本低于5美元的用于子宫颈癌的新测试。目标是在3年内检测1000万中国妇女。   作为耗资数百万美元创建绿色中国能源的一部分成就,中国的工程师已经显著地改进了西方和苏联的煤气化技术(coal-gasification technology)。 行动,而非研究   “这里要行动”,S.明.孙(S. Ming Sung)说,他是清洁空气特遣组的首席亚太代表,该特遣组是一家建立在美国的非营利机构,他还是壳牌石油的前任执行官。“在美国,有更多的论文研究者。这里,他们要做事。”   与此同时,中国军方的研究人员也开始临近尖端的重要突破:一种陆基反舰弹道导弹在美国海军内部引起了关注。   2007年,中国遗传学家在非洲人、亚洲人和高加索人种的基因结构中发现了巨大的差异。他们不久将报道一项进展,它表明为什么有些人——比如西藏人——能够很容易地生活在高纬度地区而其他人不能的原因。   还有很多难题。在创新方面中国还被看作是疲弱的,而且中国的官僚主义者例行公事地对发现进行书面指令——被西方科学家视为荒谬的幻想世界出发令。   2008年,科技部给研究人员两年时间提出用于临床试验的30种药物,并且只有5天时间进行申请以获得资助。这完全无视事实,自从1949年的共产主义革命,中国只开发出一种国际认可的药物——青蒿素(Artemisinin)——以抗击疟疾。   中国的科学和技术也在骗局和不时带来问题的实践中风浪不断。在中国超过200家的机构为人们进行有争议的干细胞治疗,这些患者被损伤、疾病或生育缺陷所困扰。虽然政府去年开始规范整个产业,但没有哪项技术已经经受严格医疗试验的约束。   中国也是已知的“垃圾”专利的主要来源——它指荒唐的“发明”主张,不比蛇油式骗局更有料。   “这一发现将会震撼世界!”刘剑(音译)怒吼道,他是华龙(音译)肥料技术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刘声称他已经开发出一种方法,通过纳米技术的使用来降低肥料用量,虽然农业部官员对这个说法冷嘲热讽。“你会帮助我们募集些资金吗?”在一次会见中刘问道。   最后,剽窃和篡改结果看来像筷子一样平常。武汉大学的一项研究披露了伪造报告的整个产业,以及在去年迅速取得14亿5千万美元的论文写手,这自2007年以来增长了5倍。 中国作为初生科学超级强国的涌现滋生了关于美国同北京关系的疑问。自从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向中国学生敞开大门,几十万人已经涌入美国。其中大多数研习科学和工程并且在横跨全美的研究机构中受到欢迎。但随着中国开始成为竞争者,美国专家已经开始质疑这一实践。   FBI官员宣称在美国存在着盗取美国工业、科学、技术和军事秘密的大规模活动。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中国人被确定有罪,他们偷窃美国的技术并输往中国。   “同中国的科技关系一直都处在各种政治压力的对立面上”,理查德.P.萨特梅尔(Richard P. Suttmeier)说,他为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研究了中国的崛起。“既然面对持续的竞争,在相互信赖的缺失中发现合作的基础是个问题。它就会转向关于间谍活动和技术饥渴的疑虑。”   那种饥渴在BGI(华大基因)的大厅中是明显的,BGI是赵博文和更多的1500名其他中国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家。位于南中国深圳大城市带的一个工业区,BGI已经成长为致力于译解有机体起源图谱的世界主要遗传学机构之一。   在过去的几年里,BGI的科学家对鸡、蚕、熊猫、水稻变种以及来自格陵兰岛4000年前残留的人类进行了基因测序。   在一月份,BGI作出了迄今最大规模的对基因组测序设备的采购,从建在加利福尼亚的Illumina公司购买128部超级高科技机器。在获得它们之后,BGI可能会很顺利地超越美国的基因测序产量。 避开指令   在11层的实验室内,气氛完全是硅谷式的开始:短裤,踝手链,设计者的眼镜以及随意的纹身。赵在去年夏天的实习期来到BGI,进行关于黄瓜的工作。现在则作为全职雇员继续他的研究,赵开始把他的注意力转向一个西方研究者因为伦理担心而早已退却的主题:赵计划研究他在北京一所顶级中学中表现最佳的1000名同学,并且根据他们,他补充说,“同其它1000名普通孩子进行比较”。   BGI的秘密——并且也是许多中国最佳科学机构的秘密——看起来是摆脱了来自中国政府的官僚控制。BGI始于21世纪之初的北京基因组研究所(Beijing Genomics Institute),但在2007年科技部试图指示它能研究和不能研究什么之后离开了北京。   深圳市政府向它提供了几百万美元作为保证和运行费用来实现南迁。去年,BGI从中国开发银行得到了150亿美元最高限额贷款。   “我们来这里是因为对我们来说它是从事科学的最佳地点”,杨黄明(音译)说,他是这家机构的创建者。“我们对政治不感兴趣”。   到目前为止,中国最成功的研究机构是国家生命科学院,以NIBS知名,它负责中国超过半数的同行评议出版物。该院的23名主要研究者,它的主任和代理主任,都是来自美国的海归学者。它也是中国唯一不设党委书记的主要研究机构。   罗敏敏(音译),37岁,神经生物学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得到他的博士学位并在杜克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工作后,于6年前回到中国。罗说他在NIBS拥有一笔很大的预算,并且比在美国时有大得多的研究自由。他正在研究与注意力缺乏的紊乱有关的遗传因子。   “如果我还在美国,做出发现的机会将会小的多”,他说,“这里,人们愿意承受风险。他们给你钱,并且重要的是你能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个人分类: 翻译作品|15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寻觅科学开拓的新方向
kejidaobao 2011-1-20 14:09
文/杨书卷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的物理学教授Brian Greene曾这样理解科学突破:大家都从这个方向看问题,而你却从后面看过去。因为不同的思路往往可以发现全新的东西,而如果我们受控于我们所看到的东西,那么就会被引导到同一个方向。从科学观点来看,转换视角非常重要。 在热情高涨的新能源领域,Brian Greene的说法正在被科学家们付诸实践:美国和瑞士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新的太阳能利用装置。这种装置从植物处获得灵感,利用金属氧化物为媒介,将太阳能转化为“可储存”和“可移动”的能量(2010年12月24日美国Science)。 在各类新能源中,太阳能最受到青睐,因为它无任何污染,更没有能源短缺的说法。但是,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的总量尽管很大,能流密度却很低,且受到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辐照度既间断又极不稳定,而目前占据主流应用的光伏电池,使用的是光照半导体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的原理,一直存在着能量利用效率低、成本高、储存难、占地广等瓶颈制约,很难使太阳能在新能源更替中取得相应的不可替代的位置。 其实,锁定和利用太阳光能,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最有效的途径,但由于人们难以破解其深层的奥秘,这种地球上“最常见”的光能利用却一直无法走入大规模的应用阶段。而现在,光伏电池的缺点已十分突出,寻觅新方向的要求使得“仿生”太阳能电池的开发频传佳音。 “可储存”和“可移动”太阳能利用装置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研究人员利用石英窗和特殊孔洞将太阳光线聚拢到一个圆筒里,筒壁布满二氧化铈。金属铈的氧化物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结合氧原子能力呈现差异。研究人员借助这种特性,向装置导入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英国光电企业“太阳能世纪”首席技术官Daniel Davis认为新装置“非常令人激动。”因为想想看,“与在屋顶上装太阳能板相比,在撒哈拉沙漠建一个大企业,生产可移动和储存的液态燃料不是更好?”(2010年12月26日新华网) 但是新装置当前只是个雏形,效率不高,仅能转化、储存0.7%~0.8%进入装置的太阳能。不过,装置设计者之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Sossina Haile认为,改进装置绝热性能和缩小用于聚拢太阳能的特殊孔洞,能够把太阳能转化率提高到19%,达到商用要求。 美国的另一组研究人员也在新式太阳能电池上获得突破:通过使用碳纳米管和DNA等材料,该电池能像植物体内天然的光合作用系统一样进行自我修复,从而延长电池寿命并减少制造成本。 传统光电化学电池一个最大弊端是其内吸收光线的染料难以更新,科学家对DNA进行编程,一旦DNA识别出染料分子,系统就开始自我组装,完成染料更新,就像植物体内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的自我再生。领导这种新式电池研制的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学助教崔宗献表示:“这是一种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是革新性光电化学电池,新方法将来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1月7日《科技日报》) 美国麻省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Karen Gleason和他的研究生Miles Barr在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上也不遗余力。他们展示了一种新型印刷技术,该技术能将太阳能电池印制到薄薄的、柔软的材料如普通卫生纸上,即使将印制好的太阳能电池纸折成了纸飞机,也还能产生电流。而对于广泛制造太阳能电池来说,寻找一种低成本、柔软灵活、有弹性的材料将对未来的太阳能电池多元化应用非常有效。 科学家寻觅各种新的方法,来探求太阳能转化的高效实用方式,使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太阳能利用可以摆脱目前的困境,在整个综合能源体系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而近日,俄罗斯莫斯科流行病学和微生物学研究所的斯维特拉娜·哀莫列娃和她的科研组,可能已经找到一种比抗生素更好的治疗感染方法,使因抗生素滥用而倍感忧虑的人们也产生出欣慰之情。 这种方法不是另觅一种药物,而是物理学成果——低温等离子体。研究人员利用实验室里的低温等离子体焰炬轰击两种常见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细菌经常出现在伤口感染处,但已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5分钟后,等离子体焰炬杀死了一个皮氏培养皿里生长的99%的细菌,10分钟后,它杀死一只受伤老鼠伤口处90%的细菌,而且这一过程不会损伤生命组织。更重要的是,研究组已经证实等离子体可以杀死生长在伤口处的由生物膜保护的细菌(2010年12月出版的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由于人类长期以来对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而且出现了能抵抗绝大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低温等离子体疗法不仅避免了药物经常引发的副作用,而且这种离子化焰炬不管细菌对抗生素有没有耐药性,一律都会杀掉。哀莫列娃巧妙地“绕开”了常规的抗生素治疗的方式,让人们可以有理由大声对滥用抗生素说出“不”字。 寻觅科学开拓的新方向,往往是科学突破的起始。而实现突破与否,往往就取决于一点点洞察力——看是否能够将事物以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新太阳能电池的突破研究与替代抗生素治疗的新方法均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个人分类: 栏目:半月科技风云|2761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不是学生,是研究人员
热度 1 sqdai 2010-12-17 09:16
著名物理学家彭桓武院士说:研究生不是学生,是研究人员;硕士生是初级研究人员,博士生是中级研究人员。(转引自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content.aspx?id=240455 ),说得极有道理。 在国外教学科研单位工作、学习过的人都看到,大多数研究生融入了那里的研究集体,做着研究人员的工作。我自己早年在中科院力学所做研究生时,也有类似的经历,参加了所在研究室里的科研活动,自己觉得是研究人员的一份子,唯一差别是必须通过研究生课程考试。 目前,在高校里,虽说一般由专门机构(如研究生院、研究生部等)管理研究生,但更多地还是把研究生当作学生。然而,大家都知道,研究生已经是各类科研工作的生力军,翻开国内的科技刊物(尤其是高校学报),大量论文的第一作者是研究生。国内不少研究生也进入了科研团队,但他们较少有当家作主的地位。因此,我认为,应当转换观念,实践彭桓武院士的主张:把研究生当作研究人员。 对于研究生来说,把自己当成研究人员的最大好处是: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有更大的当家作主的感觉,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研究所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对所在团队的成败得失有更大的责任感(而不是团队里的打工仔),从而更自觉地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做得好上加好。 对于管理者来说,可以更明确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的实际作用,更合理地调配人力。更重要的是,应该提高研究生的物质待遇。记得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当研究生时,享受的国家助学金是成为同类单位工作人员的同学工资的 75 %,远高于目前流行的标准;若能达到当年的标准,导师用于培养研究生的经济负担可以大幅度减少(只需要给数额较小的 RA 或 TA 津贴),也可更多地留下青年人才。 更全面地说,研究生是兼有学生特征的研究人员。 不知以上想法是否对头? 写于 2010 年 12 月 17 日晨
个人分类: 科海随笔|8945 次阅读|15 个评论
招募科学计量学领域的研究志愿者
yuliping 2010-10-3 02:29
近几年,本人主要从事网络经济及科学计量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近期的兴趣主要是期刊评价、学科评价、以及期刊评价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对于网络经济领域的研究,有研究生可以参与,但对于科学计量学领域的研究,团队尚在完善过程当中,需要招募数名研究志愿者共同进行探索,基本要求如下: 1 、对相关研究领域有浓厚的兴趣。 2 、有如下特长之一或者兼而有之。 ①敏锐的洞察力 ②良好的数理功底 ③英语写作水平较高 ④对博弈论掌握较好 3 、最好是大学老师或者科研院所的工作人员。 4 、以 35 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 5 、专业不限。 课题组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参加者予以回报: 1 、必要的科研经费支持。 2 、基于定量方法的培训与学术沙龙交流。 3 、合作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计划参与者每人每年以第一作者发表 1-2 篇 CSSCI 、 EI 、 SCI 、 SSCI 期刊论文。 4 、未来科研课题的申请与合作。 感兴趣的朋友请将个人简历发到我的邮箱: chinayangzhou@yahoo.com.cn ,如果您有什么想法也请直率地提出,期待您的加盟! 俞立平 2010.10.3于江北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3840 次阅读|4 个评论
爱因斯坦说研究人员分为三种,你是哪一种?
热度 1 sqdai 2010-8-30 06:02
爱因斯坦说过: 研究人员分为三种:一种人从事科学工作是因为科学工作给他们提供了施展他们特殊才能的机会,他们之所以喜好科学正如运动员喜好表现自己的技艺一样;一种人把科学看成是谋生的工具,如非机遇也可能成为成功的生意人;最后一种人是真正的献身者。这种人为数不多,但对科学知识所做的贡献却极大。 我在各地做有关科研方法的讲座报告时经常引用这段话,并问我的年青听众: 你是爱因斯坦所说的三种研究人员中的哪一种? 今天,我也要拿这个问题来问问我的博友们。 当我在讲座中问年青朋友时,常让他们自愿举手:自认为是哪一种人,就在说到该种人时举手,每人可举手三次,因为你可以喜好科学并为之献身,同时也想通过科研谋生或者生活得更好。一般来说,多数年青人举手表态,自认为搞科研是为了谋生;也有不少人前两种兼而有之。 我觉得,新一代青年可爱而务实。说他们可爱,是因为他们坦率,不隐讳自己的想法,怎么想,就怎么表态;说他们务实,是因为与我们在年青时的心思相比,他们少了一点浪漫主义色彩,很注重实现自身价值,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就拿做科研来说,他们想:我为啥不能把通过科研成家立业、养家活口这一点堂而皇之地说出来?为啥我要用伟大理想之类的话来装饰自己?作为我这把年纪的人,我喜欢现代年青人的率真可爱,也希望他们更多地懂得自己的社会责任。 做研究为了养家活口,无可非议。比那种表面上说得好听,实际上处心积虑地损人利己、一心为私的人好多了。假若在务实的基础上,有那么一点理想主义的成分,那就更好了。我们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地倾心投入才能做好;而做科研绝非易事,其间会有种种磨难挫折。如果仅仅为了养家活口,在巨大困难面前很容易退缩:唉,科研这么难,我还是干别的去吧!干什么都能养家糊口,我干吗在一棵树上吊死?于是,在科研战线上很可能就走掉了一位很有潜质的青年研究人员。 若有一点儿兴趣爱好加上一点儿献身精神,情况就不大一样了。这样的人能正确面对困难,迎战困难,倾全力出战,且战而胜之。钱伟长如此,华罗庚如此,有成就的科学家莫不如此。有的青年朋友会说,他们是人杰,我们小八拉子怎么能跟他们比?是的,一般人大多没有像他们那样的资质和成就,但是他们也是通过一步一步的努力,才取得成绩、取得成果,最后取得成就的。我们要在科研中取得成绩,首先应该学他们的样。 在科研的道路上,唱高调毫无用处。重要的是:心存高远,踏实前行。 写于 2010 年 6 月 7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222916.html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11090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值得科研人员终身收藏的视频网站
luguirenqian 2010-5-26 17:11
值得科研人员终身收藏的视频网站 学他人之长处,弥补自己之不足。现在将我收藏的几个视频网站与需要的人分享,可能有的人早已经收藏了这些网址,那就请您飘过。 1. 课乐网 ,收集国外诸多重点大学视频课程,学科多,门类齐,是国内难得少见的视频课程网站。对学地球科学大类的人来说,有点不足就是关于地球科学科的课程太少。网址: http://www.galaaa.com/ 这个网站是您不能上国外网站或者上国外网站慢的最佳选择。 2. 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 ,相信大多数人知道,在此,不再多说。唯一不足的就是教育网很难登陆上去。 网址: http://ocw.mit.edu/OcwWeb/web/courses/courses/index.htm 3. 英国公开大学 ,这是由英国十几所大学联合起来,组建了英国公开大学。有很多课程提供详细资料和视频,学科较全。 网址: http://openlearn.open.ac.uk/course/index.php 当然,还有很多视频网站。没有必要全都推荐给大家,我自己觉得这三个就足够了。如果您的网络比较好,上国外网站快,那就只收藏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就可以了。今天在将我收藏的这三个网站与大家分享的时候,在网站上搜索了一下:发现在以下这篇文章介绍得更详细:世界名校课程下载地址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0960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414/15/531543_23022064.shtml 如有需要了解更多的人员,请参考上文的详细介绍。
个人分类: 未分类|2220 次阅读|1 个评论
论研究人员的可持续奉献
huabolin 2010-5-20 10:11
化柏林 1.引言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如此重要,那么对应的科技人员应该如何理解以人为本,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呢?国家只注重整体上的可持续发展,可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人这个本体,是否更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呢? 2.通过著名科学家生平看研究人员的可持续奉献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关键是可持续奉献 , 因此,如何让研究人员保持可持续奉献,这是研究人员以及科研管理人员所面临的问题。 人生是施与不是索取。但是施与是有条件的,至少要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基础上才可以谈奉献。如果穷到要饭的程度,那又如何奉献呢?就像跪在路边讨饭的乞丐,又能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为社会做贡献呢? 2009年是中国科学家逝世的大年,有点像中国政治界的1976年。吴大观、贝时璋、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纷纷逝世。他们除了留给中国科技界一些科技财富外,关于可持续研究与奉献的问题也应该引起科研人员的思考。 (博主提醒:如果了解三位科学家,以下三段可一览而过,每段看最后一句) 吴大观,发动机专家,航空工业和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制事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毕生致力于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航空发动机研制方法和程序的研究,主持研制多种型号的发动机,并培养了几代专业人才。为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研制和促进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16年11月13日出生于江苏县(今镇江市)农村小商人家庭。2009年3月18日因病去世,享年93岁。近日通过对吴大观事迹的学习,深深体会到了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优良作风与传统, 使我感动的有很多,包括为理想而奋斗,为信念而执着,报效祖国、刻苦勤奋、淡泊名利等,然而给我启迪最多的却是科研作风 。 钱学森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钱学森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2009.10.31逝世于北京,享年98岁。1950年,钱学森同志开始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如果能当时在美国英勇就义了,那还能对中国的现代科学有如此大的推动力吗? 著名生物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最年长的院士贝时璋先生,2009年10月29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7岁。贝时璋(1903.10.10~2009.10.29)实验生物学家,细胞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早年从事无脊椎动物实验胚胎学和细胞学的研究,对细胞数恒定动物与再生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30年代初发现了中间性丰年虫,并观察到其雌雄生殖细胞的相互转化现象;70年代提出了细胞重建学说。重视交叉学科,致力于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发展,先后组织开拓了放射生物学、宇宙生物学、仿生学、生物工程技术、生物控制论等分支领域和相关技术,并培养出一批生物物理学骨干人才。 如果没有长寿做基础,如何开创与推动这么多学科的发展? 先进的典型有很多,媒体也加强了对先进人物的宣传,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还特别辟出一块时间播放时代先锋。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评选的感动人物中,没有发现哪一位百万富翁(一百万现在当然不能算富翁了,在北京连个房子都买不到)的子女像吴大观一样艰苦奋斗、像洪战辉一样刻苦学习。 吴大观93岁高龄、与航空打了68年的交道。贝时璋活了107岁,钱学森活了98岁。 贡献越大的科学家,必然要有更长的生命。如果没有长寿做基础,很难持续的为祖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做贡献。吴宝俊博主撰写的博客《【科学网】工作狂与黄泉路》(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5918 )对很多英年早逝的现象发表了一针见血的评论。 3.可持续奉献的核心与关键 具有吴大观这种高尚情怀与品质的人在老一辈科学家中很多,现在的共产党队伍中也不止他一个。餐桌与书桌混用在具有正高职称的博士团队中仍占很大比例,甚至有人还需坐在床上,即卧室、餐厅与书房三合一。因为他长在一个革命的年代,生活在一穷二白的国度上,大家一样受苦受难。虽然那个年代很艰苦,但大家都一样,要穷一起穷,要苦一起苦,所以心理很乐观很平和;而如今,虽然整体条件好了很多,但是大家的差距很大,特别是由于非正常劳动所带来的高收入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所以很多人不乐观、心里不平衡。对于喝三鹿奶粉、在充满甲醛的房子里长大的一代,让他们艰苦奋斗、能有纯朴自然的作风是很困难的,要求他们像吴老一样学习与工作是不现实的。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国家的角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从微观的角度,就是以挣钱为中心;国家追求GDP的增长,个人就难免追求经济收入的增长。因此国家近几年强调科学发展,要建和谐社会,注重以人为本,放松对GDP的追求与强调显然更加先进与高明。所以加强对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这一代(80后、90后)教育培养的同时,也应该为这些人的成长创造一个能够培养艰苦奋斗、淡泊名利高尚情操的环境。 要想实现可持续奉献,保持革命的本钱非常重要。科学家的脱发率比一般人高得多,体重也低于平均水平,眼睛普遍不好。只有保持好革命的本钱,才能更好的为祖国奉献。而像牛玉儒等,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这种精神固然可佳,但作法并不值得提倡,尤其不能推广学习。在年轻力壮、年富力强正是为祖国事业贡献的时候却走了,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在为国家奉献最大的时候却倒下了,不能继续为国家做贡献了,多么可惜呀!不仅要做到学到老,活到老,干到老,而且力争多学点,多活点,多干点!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关键是可持续奉献。 4 .结论 在学术风气比较浮躁的今天,学习吴大观、贝时璋、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先进事迹显得更有意义,不为评价体系与考核指标所牵动,一心一意搞研究,做学问。一生只为一件事情奋斗,吴大观一生致力于解决航空发动机问题,袁隆平一生致力于解决水稻杂交问题,王选一生致力于解决汉字照排问题。有的研究人员连自己的研究方向都说不清楚,更何谈解决什么问题。一生能解决一个问题,并不容易,不管是理论探讨还是实际应用。因为,作为一名研究人员,致力于解决一个什么问题是最关键的,把研究聚焦于一点,这比追求论文数量、项目数量、各种头衔与奖励要踏实的多。这也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学术界的真实写照。 古代的先贤,现代的英雄,当今的模范,不都是为追求理想的人生目标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吗?古代大禹怀着治服洪水、为民除害的宏愿,三过家门而不入;现代的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甘洒热血写春秋;今日的优秀青年为了实现远大理想,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可是想想真能鞠躬尽瘁吗?如何在无限的服务中,使自己的贡献最大化,是每一位研究人员应该认真思考的事情,更何况很多研究本身需要长时间的关注与投入。 致力于解决问题,是研究人员之根本,也是做研究的最高境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关键是可持续奉献。 参考文献 http://kxfz.people.com.cn/ http://www.thn21.com/Article/yi/5790.html http://www.hudong.com/wiki/%E5%90%B4%E5%A4%A7%E8%A7%82 http://baike.baidu.com/view/4213.htm#7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322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研究人员的圣经
hoverwong 2010-5-7 11:37
摘要:获得硕士或者博士学位 是很难的工作,本文档对此给出了全方位的建议。第一节描述了问题什么是论文?第二部分陈述了毕业论文获得通过的正式要求。三、四节描述了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种种障碍。五、六节对选题和项目实施给出了建议。七、八和九节关注的是阅读和写作。十节描述了学问的评审过程,并就如何应对给出了参考意见。最后,十一节给出了接收人工智能方面投稿的期刊列表。 1 什么是毕业论文? 要获得博士或者硕士学位,你必须完成一篇毕业论文并通过口头答辩(人工智能系的研究生无需笔试 )。在口头答辩中,一般问及的都是要求对论文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澄清,所以最主要的评价依据就是毕业论文。合格毕业论文(至少是 Edinburgh 大学认为合格的)的定义,可参看校历中有关研究生学习的部分: 3.2.6 和 3.2.7 。摘录如下: 博士论文 博士学位的基础要求是: a 博士申请人必须通过论文的表达以及在答辩中的表现证明他可以从事所在领域的原始创新研究,能够将特定的研究项目与本领域的知识体系结合起来,能够一种严谨而学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结果。 B 毕业论文必须包括原始创新的工作,这些工作对本研究领域的知识以及理解作出了明显的贡献,毕业论文包含值得出版的材料;论文显示出作者对本领域知识以及相关文献充分地掌握;论文显示出作者能对自己的工作和本领域其他学者的工作进行严谨的判断;论文体现出来的工作能够在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和研究期间完成;文字表达合格,参考文献充分而适当,具备可理解的内在结构,本领域的其他学者可以明白论文中提出的目的、背景、方法和结论。 C 毕业论文的篇幅原则上不能超过 100,000 单词。但如果由导师建议,委员 会认定篇幅的扩展确实属于处理论文主题所必须的,篇幅可适当扩大。 硕士论文 硕士论文的基本要求是: i. 申请人通过论文的表达和书面 / 口头的答辩,表明自己已经获得并理解了本领域的先进知识,能够将对特定论题的知识与更广范围的研究联系起来,能够用严谨而学术的方式表达知识。 ii. 论文必须是申请人所从事研究的合格记录组成的原始工作或者对本领域知识的合格而严谨的调查研究。论文显示出申请人有能力运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具备足够的领域 知识。论文所采用的方法或者陈述是独立完成的。文献陈述是合格的,包括适当的 引用。 iii. 论文的篇幅不能超过 60,000 单词, 6.1 部分说明的情况例外,或者由导师建 议,委 员会认定篇幅的扩展确实属于处理论文主题所必须的,篇幅可适当扩大。 博士研究的创新性和意义需要有多大?所包含材料都是值得表达的就是一种简 单的判断规则。将论文的精华提取出来,就是一篇可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当然, 并没有 一定的标准,最后的决定取决于答辩委员会的成员。 硕士论文的定义所包含的有用信息更少。在人工智能系,我们并不需要笔试。很多 硕士论文是研究的记录而不是严谨的调查,当然,后者也可以。同样,将硕士论文 的精华 提取出来,也应该是一篇短论文。但是不应该要求可发表在期刊上,系里的 Workin g Pap er 就可以了。 如果你还不了解期刊论文或者 Working paper 的标准赶快读一些!同时还要读 一些毕业论文。不要被美国大学的毕业论文吓倒,他们的学生要花五到六年的时间 学习,而 我们英国一般是三到四年。 -- 2 研究阶段学习的程序 在爱丁堡大学, 全日制 博士生至少要学习 33 个月,非全日制学生至少要 45 个月,对 于硕士,全日制学生最少要 21 个月,非全日制学生至少要 33 个月。在此期间,学生 一般要 住在爱丁堡。一般要求三年完 成 博士学业,两年完成硕士学业。学生资格只在此期 间有效 。博士的最长学习期限是五年,硕士是四年。 过去,人工智能专业的研究生很少能在规定期限内提交自己的论文。为了减少所花 费的时间,每个学生的研究工作将按照系里通知 16 号所描述的方式组织,通知里列 出了每 一阶段研究生应该达到的要求。这些要求不时地会有一些细微的调整,因此本文没 有将之 包含在内。 3 研究生的常见问题 对于第一次做研究的人来说,研究过程中充满了陷阱。了解这些,有助于避开这些 陷阱。 3.1 解决大问题 很多学生的选题太大了,特别是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要知道很多对人类来说是很 容易的东西,对模型来说却是太难了。很显然,帮助你选择合适论文题目的责任落 在你的 导师肩上。此外,你还要阅读文献,跟同行们交流,弄明白最新进展是什么。论文 的进 一步的工作部分是产生思路的绝佳来源。阅读文献要严谨。重新完成原先不成功 的工作 ,也是选题的一个来源。 3.2 天上掉馅饼 选好题后,下一步做什么?在屋子里正襟危坐,手持笔和纸,期待好的思路从天而 降,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你应该做的是: a) 阅读文献,而且要带着问题读,例如,里面是不是包含着错误,我应如何 利用这篇文献,等等。 b) 多跟其他人交谈,别一个人闷头傻做。不要觉得自己的思路太丢人了,别 人也聪明不到哪儿去。 c) 先尝试所选题目的简化问题。 d) 以工作论文的形式写下自己的思路。想象自己正在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思想 。你会惊奇地发现原先不甚清楚的思路成型了,缺陷也显露出来了。 e) 向一个小组报告你的思路,效果同上。 3.3 整日沉溺于计算机中 计算机是非常吸引人的。一个计算机痴能花数年的时间去调试程序,调整输入 / 输 出例程。当 BUG 被清除或者输出很漂亮时,计算机痴人们会有一种成就感。这是虚幻 的!作 为一名研究者,你的程序必须在比代码更高的级别上具备解释性,这样才能为领域 知识作出 真正的贡献。在上机实现之前,先从理论上规划好程序。如果有些部分必须经过上 机验证 ,验证完了后要迅速离开计算机,并继续从理论上进行设计。如果你觉得这样太难 了,尝 试向其他朋友,以论文的方式或者在研讨会上描述其工作原理。如果人们没办法明 白,那 就是你的问题要加油啊。 3.4 自创一门语言 另外一种沉溺于计算机中的表现是想自己写一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不错, 现有的语言肯定不能完全满足你的要求,但这并不成为自创一门语言的理由。你总 是能找 到合适的替代品,恰好满足你的要求。要编写有用的新语言,不仅需要对 AI 具有百 科全书 式的了解,还要有系统程序设计的经验。没有人会使用你写的语言甚至你也不 会!你 的全部精力将花在语言的设计上,自己的项目倒忘得一干二净了。如果你确实觉得 现有的 语言不能满足要求,就此写一篇论文,详细阐述该语言的缺陷。如果你的意见确实 有道理 ,对现有语言的增强一夜之间就会出现。 3.5 空想主义 收集实验数据的过程充满乐趣,有可能出现各种现象。要确保自己知道想根据实验 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a) 向别人解释你认为试验将会表现出什么结果。 b) 假设试验已经做完,数据就绪了,你想用它来做什么? c) 不仅要先在一两个人身上做试验,而且要分析。别梦想试验自动会呈现出 什么东西。 3.6 象牙塔 独立思考是好事,但如果完全与他人封闭就是错误的。只有保持联系才能了解本领 域的最新进展。跟别人聊聊他们的研究。有选择地参加讨论会和报告会。每周花些 时间来 读评论、摘要和选出的论文。 3.7 无人理解的天才 很容易以为别人不理解你的研究的原因是因为你是个天才,别人都是草包。实际上 还有其它的可能: l 偏爱行话。人工智能领域充斥着很多行话:尝试用普通英文将自己的思路 表达出来;尝试用别人的行话重新表达你的思路。试试看,效果是不是不一样了? l 如果我能做,那肯定是微不足道的。一旦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就会觉 得微不足道。然后想:这太容易了,我再试试别的吧。这可是没完没了的!你的解 决方法对别人 而言可不是微不足道(可能是错误的或者过于复杂了),并可以作为进一步工作的 基础。 座右铭:先做容易的,然后逐渐加大难度。 l 喜欢玩复杂。写个复杂的程序并不是什么美德,相反挺让人烦的。用最简 单的方式做事情。 Occam 原则在这里是完全适用的。 3.8 迷失在抽象中 为了体现价值,你的研究工作必须是为了理解智能的某些属性,例如,搜索的控制 ,知识表示和学习。但是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在具体的情境下抓住抽象的属性, 也就是 说你必须构建程序来尝试搜索的控制,知识的表示以及学习到的知识。想在抽象中 把握问 题,只会一事无成,最终失败。 3.9 目标过高,一事无成对最终结果有很高的标准是很正确的,但如果一开始就设 置高目标就不大现实,很 有可能根本开始不了。先做简单的事情,然后再应用你的高标准,使之逐渐精炼为 有价值 的成果。 3.10 方法学并不成为一篇论文 由于人工智能是相对比较年轻的学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其本质上属于交叉学 科。人工智能还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研究框架,或者是定义良好的方法学。作为一 名人工 智能专业的学生,你所面临的的一个困难就是如何形成适合于所研究问题的研究方 法。在 形成合适的方法学之前,会遇到很多其他的方法学或者哲学观点,其中很多是令人 难以容 忍的或者容易引起误导的。然而,你会发现这些观点的支持者大有人在,或许就坐 在你的 邻桌。因此,方法学的形成往往都是在与同行的激烈交锋中形成的。在这种斗争中 ,你逐 渐形成了对人工智能以及相关哲学问题的世界观,体现在你阅读文献,参加研讨会 以及其 他工作中。在以后的岁月中,这将成为你所信奉的准则,只是偶有些微的改变。但 是,当 你开始写毕业论文时,或许会感到需要对自己的生活哲学进行扩展。要克制自己 答辩 委员会的委员们可不一定全跟你志同道合。对自己所持方法论的假设作简要的总结 ,对于 适当的论点或者框架应给与引用,将自己方法论观点的表达限制在确实有助于理解 论文的 主旨的范围之内。如果你的观点过于激进,你就可能需要五十页的篇幅来进行阐述 ,而且 总是不那么令人信服。 3.11 发现的过程并不成为理由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会逐渐对技术问题形成某些看法,有些是新奇的,大多数则 是已有概念的复述(或者新的理解)。在论文的描述中,要牢记:支持某个观点、 技术的 理由,与你是如何相信该观点的过程是不同。读者或答辩委员会的成员很少对后者 感兴趣 他们感兴趣的是支持观点的一般论证。如果你开始信服某个观点,很容易认为 自己发 现的过程就是最好的理由。此时需要你冷静下来,然后对论点给出合理的阐述,特 别当你 的观点与他人的信仰冲突的时候。 4 心理障碍 如同创作小说、编写戏剧或者绘画这样的创造性劳动一样,从事研究也会碰到心理 问题。 4.1 心态 一名研究人员所需要的技能之一就是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保持心态的一个重要 因素是对所做工作的信念。要有一点自豪感!相信自己探讨的问题是重要的,你对 问题的 解决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否则的话,怎么会有动力伴随你度过漫漫研究之路?获得 自信的 第一步 是选择自己相信的研究题目(详见小节 5 )。当然,也不能因此目空一切,听不进 去任何批评。要做好一旦发现自己的思路有错立马改正的准备。 4.2 研究中的萎靡不振 缺乏研究上的成功,会让研究者觉得萎靡不振,其实这完全是自我暗示的结果。对 自身能力的怀疑,会将自己置身于危险的境地:取得研究成果所需的投入和热情消 失得无 影无踪。摆脱这种境况的方法是认识到研究能力并非依靠某种神秘的存在,它是可 以后天 习得的技能。按照这本小册子所说的去做,你也可以做原始创新的研究。 4.3 应对批评 接受批评总是很难的,但这不等于就要对批评置之不理。如果想在研究上取得进步 ,就必须学会征求批评并认真思考,必须学会区分有用和无用的批评。如果自己实 在区分 不出来,请朋友帮忙出出主意。如果批评是不合理的,或许是由于误解了你的解释 ,你能 对此作出改进吗?你必须学会承受某些打击:投给期刊的论文被拒绝;被怀疑时的 痛苦。此时,要学 会微笑面对,不要轻言放弃君不见,多少著名科学家曾经忍受过难以承受的指 责和批 评。实际上,有些时候批评和指责的出现完全是因为个人之间的矛盾每一位科 学家都 想胜过别人一头。你要把这当作对你的全面考验。 4.4 清晨冷静地开始 几乎所有的人都发现,很难沉下心来开始每天的工作。但一旦开始了,一切就正常 了。解决的方法有两个: 1. 坚持有规律的工作时间,不一定是朝九晚五,但每天必须有一个固定的开 工时间。否则,你会发现自己被没完没了的家务琐事缠身。 2. 先做一些吸引人的工作。例如,别一上来就写比较难的部分,可先处理对 你来说是小菜的事情或者画个图表什么的。 4.5 定理癖 如果所选择的领域尚无好的研究方法学,你肯定渴望自己创建一个。对于数学家来 说,这种渴望就是要证明定理定理癖。对于工程师来说,就是不停地试来试去 。小心 !只有那些确实与你的研究相关的定理才是需要证明的。例如,证明某个过程的结 果,如 果该过程对所做的研究有帮助就是相关的,否则就是不相关的没什么必要去证 明。 4.6 惧怕曝光 有了很好的想法后,需要通过定理证明,编写程序或者解释给朋友听等方法来检验 它。但是,有时候不知为什么你停滞不前了,你发现很难开始着手相应的工作。想 想看, 是不是由于潜意识中对自己的想法可能毫无价值的恐惧所致。艰苦的经验告诉你, 问题的 解决方法总是在午夜不期而至,黎明时分又消失得无影无踪。拿出点勇气来!研究 就是这 个样子,向前了十步,又后退了九步。越早地用实验检验自己的想法,就能更早地 发现其 中的不足和问题。 -- 5 选择研究项目 所选择研究项目必须满足如下的标准: 1) 渴望做。 2) 待解决的问题够博士研究水平。 3) 必须是最新的,也就是说三年内都可做。 4) 系里有人愿意指导你。 其中第一条的重要性无论怎么估计都不过分。你需要倾尽自己所有的热情,以便在 艰难、孤独且不规范的研究过程中保持动力。选择那些你认为最重要的问题进行研 究,选 择那些可利用你所擅长的技能的领域,例如,对于数学家来说,具备数学推理的能 力,对 于语言学家来说,对自然语言的了解。选择那些全新的领域时要小心,很快你就发 现自己 亟需去学习最基础的东西。 选择好感兴趣的领域或问题后,接下来必须寻找有关的项目。这就是需要导师发挥 作用的地方了。在系里从事本领域研究的老师中找一位做导师。他或许可以提供一 些项目 供你参考,还可以从价值和可行性两方面对你的设想给出意见。总的来说,刚从事 研 究的学生总是低估项目的价值,高估项目的可行性即使看起来相当成熟的项目 实施起 来也是困难多多。所以要认真听取导师的意见,不要选题过大。 请导师建议一些阅读材料。你可以从论文和毕业论文的进一步的工作部分找到 合适的项目。继续研究别人遗留下的问题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方法,找一些你觉得做 的差劲 之极的工作,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思路重做一遍。或许你可以简化对方的程序,跟 别人的 工作联系起来,或者自己开发一个更强大的程序。 要有很多欲待蓬勃而出的想法,并构建研究目标的层次结构。这不仅形成了工作的 框架结构,而且在发现(不可避免地)已经有人尝试过更深层次的问题时,可以充 当保护 网 。项目必须避免下列可能导致坏的研究的各种情况:研究解决的问题无关 轻重, 研究没有建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6 研究方法论 你必须从众多的研究方法中选一个。很多人开始时会尝试不同的方法,但最终会集 成为一种。例如,你或许会首先分析人类绩效的某些方面,然后用他人理论来说明 ;或许 你会理智地重建他人的理论,并寻找出其中的优缺点。理智的重建方法总是富 有成效 的,这也是由于一种令人遗憾的情况经常存在:在发表的论文中,往往对工作是如 何实现 的以及性能怎么样涉及较多,而对假设和原则的描述则寥寥无几。但是,不管怎么 样,首 先要寻找一种理论。 下面是方法论的一个例子(由 AB 提供)。 6.1 阶段 1 想象下面这种情形用所设计程序的输出表明该程序具备建模能力,又如在数学 推理中的证明,自然语言中的实例对话以及在视觉领域中的情景识别等。 6.2 阶段 2 什么样的理论假设有助于处理上述情形,将该理论假设可能包括的过程和数据结构 大体描述出来。要尽量一般性的考虑问题。将所遇到的问题视为一般问题的特例。 若非确 实与要解决的问题相关,不要使用特殊的处理方法,如果可能,要尽量使用已有的 人工智 能方法。证明某个问题可用已有的方法解决也是科研成就。 6.3 阶段 3 考虑进一步的情况,看看自己规划的解决程序能否处理上述假设,根据假设对解决 程序进行约束,泛化,扩展以及调试。 6.4 阶段 4 如果觉得自己的解决程序已经足够可靠了,选择一门合适的程序设计语言实现该程 序,并根据阶段 1-3 进行调试。 6.5 阶段 5 在一些以前没有考虑到的实例上运行程序。修改自己的程序直到它已经足够健壮 也就是说程序可在很多实例上运行,并且每次有新的输入时并不会可耻的崩溃。 6.6 阶段 6 通过运行于某些实例上,对你的程序进行评价。对成功 / 失败的次数进行统计,并 分析每一次失败的原因,并将所有的发现在论文中描述出来。 6.7 阶段 7 用与特定实现无关的语言描述你的程序。尝试是否能够引出什么新技术,并与本领 域以前的技术进行比较。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应该将你的新技术应用于其他领域 。 注意:阶段 4 和 5 所花费时间远超出你的想象以年计所以要保留足够的时间 。 7 写论文 研究论文是我们最主要的产品,是衡量我们个人 / 研究组进展和成就的准绳。正是 由于论文的地位如此重要,你应该将研究生期间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写论文。写论文 是与其他 人工智能研究者交流的最主要方式,也是理清和调试自己思路的好方法。 书、毕业论文和期刊论文,不仅厚度不同,写作的方式也有差别。首先要分清楚本 系对论文的区分,详情可参考系里的第 8 号通知。下面给出的是非正式的说明,不一 定反 映最新的情况。 首先应该将写作作为日程生活的一部分。将自己所作的每一件事情都记录下来:自 己的思路,程序文档,讲座笔记,论文笔记。这有几个目的:辅助记忆(你会惊奇 于自己 忘得如此之快),理清思路(你会经常发现当自己试图把某件事情解释给自己或者 他人听 时,问题出现了或者被解决了)和作为写技术论文的起点。要确保自己记录的清楚 以方便 日后阅读,还要保证归档正确以便日后查找。我个人发现,将笔记输入计算机是很 有效的 (为此,你应该学学 troff , LaTeX 或者不大常见的 TeX )。 7.1 研究论文 指提交给期刊、会议以及书籍发表的论文。其他类型的论文在提交之后也可以归于 这一类。这种规定鼓励本系师生在外面发表系里的研究工作,并为其他研究者提供 了论文 的预先拷贝。 7.2 教学论文(以前叫做特殊场合的论文) 是指那些教学材料,例如,讲课笔记,程序设计初步指南等等。 7.3 软件论文(以前叫做技术论文) 指与系里开发的软件有关的文档,如程序设计初步指南 ,手册和编辑工具等。还 包括对 本系创建的特别软 / 硬件的描述,例如, LOGO tutle 以及机器人等。 7.4 研讨论文 指用于内部交流和讨论的论文,也包括学生项目和论文计划。 7.5 工作论文 这是对研究工作的描述,包括已经完成的以及正在实施的。此时,不要害怕展示尚 未成熟的想法。应该养成将自己的思路写成一篇工作论文的习惯。如果你的思路不 清楚, 很快就会有人给你指出来并提供更好的想法。 7.6 出版论文 论文在内部出版之前必须经过导师的同意。当你和导师都认为有值得在外部发表的 地方时,应提交给期刊。从在第 11 小节所列出的列表中选择一家期刊。在准备发表 论文时 ,要牢记所有对论文有贡献的人都得到了应有的承认,例如,你的导师,以及任何 对思路 的形成作出贡献的人,还有那些曾评论过论文草稿的人,等等如果某个人的贡献相 当明显 (例如你的导师的帮助),可考虑是否需要联合署名。记得对自己获得的支持表示 感谢。 如果有些地方把握不准,去找导师讨论。 一般会把交论文的数份拷贝投给期刊,然后期刊编辑会将之转送给几位审稿人评审 。如果被拒绝了,也不要过于闷闷不乐高兴一点。仔细阅读审稿人的评论。他 们说得 对还是他们误解了你?选择的期刊适合发表你的论文吗?投稿被拒绝后,可以考虑 转投其 它的期刊,但首先要认真考虑自己认为正确的那些评审意见。 7.7 会议论文 会议论文,与期刊论文相比,地位要次要一些。会议经常考虑的是工作进展的描述 。会议论文通常也会像期刊论文那样送交评审。会议论文和在会议上口头发言都有 长度的 限制(从 5-15 页, 10-30 分钟),因此一定要精心准备。在会议上报告自己的论文是 很有 价值的:可以从比平时更多的听众那里得到反馈;你更有机会与大人物碰面,更容 易申请基 金资助。 是非常好的有关科学论文的风格和陈述的指南,可以从 中找 到有关如何写毕业论文的有用信息。所有这些文档均可在 Forrest Hill 图书馆中找 到。 8 写作指南 在研究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写很多文档:论文计划和论文大纲,研究笔记,论 文的读后感,会议论文和期刊论文以及最后要完成的毕业论文。写期刊论文、会议 论文和 毕业论文的标准并不高,但却是三种论文被拒的主要原因。毕业论文写得糟糕虽不 一定意 味着完全失败,但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写和送审会让你感到精疲力竭。写作能力欠佳 还会使 得他人很难理解你的工作。因此,良好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本小节描述 了提高 写作能力的诀窍和规则,不会再有比这更全面的见解了。有关写作技术报告的详细 信息, 请参考 ;面对大批听众,如何用直白的英文表达自己的思想,可参考 。良好写作能力的培养并无什么快捷之道,下面要提到的这些规则也不难。但是 请注 意:如果在写作过程中,您老人家想打破下面提及的某条规则,一定要有合理的理 由,还 要三思而后行。例如,你想用术语将基金委员会给镇住,而不想让他们知道实际上 你没取 得什么成就。 l 论文必须是具有信息含量的,也就是说,得有自己的观点,且能被自己的 研究所证明。 首先要自己明白论文想要传达的信息是什么。在纸上用几句话将之总结出来,或者 讲给朋友听。所持观点在标题,摘要,简介,结论以及论文结构中要有所反映。 l 仅仅使自己的论文可被理解是不够的还必须以一种不会被错误理解的 方式进行表达。确保所有的关键点都被清楚地、显著地和经常地表达。不要在一个 句子里包含几 个关键点。不要假定某个关键点非常明显而无需说明。说出自己想说的,说出来, 再把刚 才说过的重复一遍。 l 不要试图在一篇论文中把所有的问题都说清楚。坚持主要的观点,只有与 此本质上相关的内容才包含在内。将其他的问题留给下一篇论文。读者应可以从论 文的第一页中 就把握住论文的主旨。冗长而散漫的简介应该被无情地裁减。 l 科学论文的基本框架是:问题是什么,你是怎样解决的,得到了什么结果 。 l 为了使论文的技术标准保持统一,写作时,脑海中应有一个假想的目标读 者。 l 写论文并不一定要从头按部就班地顺序写下来。特别是简介部分,当你搞 清楚了要得到的结论后,这部分是很容易写的。因此,写论文时,首先描述中心思 想,例如,主 要的技术、过程和证明。然后再思考读者要理解该中心思想必须知道些什么,然后 将这些 信息放在简介部分或者章节中。 l 可用实际例子来阐明某个过程,但这不可以取代对过程的正式描述。 l 清楚地说明自己完成的工作中哪些是创新的,哪些是效果更好的。将之与 相近的工作作清晰的比较。 l 如果发现自己屡次用很长的名词词组代表某个实体或者思想,这说明你需 要定义一个新的术语了。除非真的需要,不要定义新的术语。 l 学会使用键盘(所有 9 个手指),屏幕编辑器,字处理器和拼写检查器。 将自己的论文(直接,或者根据笔记,或者根据手稿)输入到计算机中。这样,在 修改校对的时候 会节省时间。最终的论文必须经过拼写检查器的检查。 l 请几个人看看你的论文草稿。考虑花时间将他们的意见融合到正文中去。 如果他们读不懂,那是你的问题,而不是他们的问题。还没有考虑别人的意见就要 求人家重新读你的论 文是很失礼的行为。毕业论文的草稿必须经过导师的审阅,可能还有内部评审者的 检查,一般不会给外部的评审者检查。 下面的内容与所有类型的写作都有关,但主要是关于毕业论文写作的。 l 毕业论文不应该是你知道的有关该论题的所有材料的堆砌。相反,论文应 该有一个中心论点,你必须仔细考虑论文的每一部分对该论点的作用有多大。要记 住毕业论文的 写作并不是专门针对答辩委员会成员的。你应把毕业论文的写作当作在对后来研究 者作陈 述。如果论文布局恰当合理,论点清楚,他们会击节赞赏的。还要考虑到你写论文 时和别 人读论文时的知识状态是不一样的,因此论文中的材料必须足够详细,以避免因此 对别人 的阅读造成困扰。还有一点应该牢记心中,全世界的研究者(至少潜意识地)会根 据你的 工作判断你所在院校和系所的研究水平。即使你不这样认为,答辩委员会也会这样 认为 所以你也必须这样认为。 l 你可以自顶向下,自底向上或者双向的写自己的毕业论文。自顶向下,意 味着你从笔记开始,然后逐渐将之解释成论文的章节。自底向上,你首先描述自己 工作的各个方 面,然后将之集成为一篇毕业论文。单独使用上述方法的一种都不会特别成功。自 顶向下 有时不怎么起作用,因为在解释的同时,你对于已完成工作的看法也在改变。而自 底向上 ,会变成互不相关片段的大杂烩。因此,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更有效。 l 在做研究的过程中,你应将自己的思路和结果写成一系列的笔记和工作论 文。其中的部分论文具备了在期刊或者会议上发表的水平。将这些笔记和论文集成 为一个文件( 纸质的或者电磁的),这就是毕业论文。这属于自底向上的工作,接下来是自顶向 下的工作。 l 提炼出毕业论文的论点,应具有下面的特性: 论点有几句话组成,也就是说跟摘要的长度差不多。 这些句子形成了论点的每一步。 每一句话都应概述了论文的某一部分(大概是一章)的内容。 论点对于确定论文的标题,摘要,总结,结论和整体都起指导性的作用。 l 论文论点将在下面几方面发挥作用: 确保论文的各部分以一致的方式集成在一起。它还表明了应如何将不同的 笔记和论文重新组织成为毕业论文。 它能够回答诸如 我已经完成了什么工作?和为什么这些工作配得 上所授予的学位? 这样的问题。此时,你应该已经对摘要,介绍,结论和标题等 部分的重点 已经很清楚了。 他能回答诸如在进一步工作中应讨论什么?这样的问题。实际上 ,你必须精确地知道每一章在整体中起的作用是什么,也就是说,想证明什么。 l 论文论点很简短,且容易编辑。你可以不停地对之进行调整,直到有令人 惊喜地发现。 l 现在又要回到自底向上的活动了重些已有的材料,写作新的材料,才 满足论点的需要。 为了能对上面的描述有所体会,这里给出一个例子,著名人工智能研究者 Fr. Alo ysius Hacker 的博士论文。 实例 The Computational Modelling of Religious Concepts by Fr. Aloysius Hacker 1) 我们用计算机中的思想来理解宗教概念。 2) 以前对宗教概念的解释,例如神圣的三位一体和圣迹,经常遇到哲学问题 。 3) 由于缺乏合适的术语学而导致了问题的出现。计算性的术语学经常提供了 一种合适的近似。 4) 虽然有一些问题仍然存在,例如,自由意愿。 5) 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计算的神学正在出现。 上述五点中的每一点都对应论文中的一或者两章。 第一章介绍了计算机建模的一般概念,通过计算性的概念与宗教概念之间的类比, 反映了宗教地位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非因果关系,从而成功地将计算机建模应用于宗 教中。 并因此纠正了持续了两千多年的一些理论争论。 第二章描述的是相关工作,综述了很多有关有争议的概念(例如,神圣的三位 一体,圣迹)的理论见解,并指出了这些见解之间内在的矛盾。 第三、四章是毕业论文的核心。第三章将三位一体与三重递归函数进行了类比,并 以此来解决上帝同时是一个和三个实体的哲学难题。 第四章进一步扩展了这种类比,将宇宙看作一份程序,上帝是程序员,圣迹被看作 程序被中断时插入的运行时修补程序。 第五章是进一步的工作。突出存在的问题被指出来,即对自由意愿问题的讨论 ,以及可能的计算性说明。 第六章是结论部分。总结了得到的结果,以及计算性方法揭示宗教问题的成功之处 。这些工作表明,一种重要而新颖的神学研究方法已经初见端倪。 9 阅读指南 紧密地跟踪相关研究是获得博士学位的最主要的子目标之一。系里曾召开的研究 困难会议上曾就阅读习惯提出了一些难点问题,引述如下: 阅读是很困难的:随着学术进展的不同,研究者所面对的困难也不同。开始时不 知道读什么(很多文档没出版),后来被阅读吸引住了,并成为逃避实际研究的借 口。最 后研究者失去了持续阅读所需要的时间和耐心(有时还害怕发现别人的工作远比自 己的出 色)。 很显然,除了阅读,还有很多方法保持对相关研究的跟踪,但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 题。一名研究者必须学会在学习他人的工作和推进自己的工作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 。 可把他人的研究按照与自己研究相关程度的不同,安排在不同的同心圆上,越往外 相关程度越低。例如,如果你正在研究首语重复法引用的查找,那么内圈应该由与 首语重 复法相关的工作组成,中圈由自然语言理解和计算语义学的研究组成,外圈由人工 智能和 语义学的研究组成。还可以尝试增加其他的外圈。很明显,对于外圈研究的跟踪所 花时间 应该比内圈的少,所以对于不同的圈,应采用不同的学习技术。 9.1 外圈 可通过快速浏览或者阅读论文摘要来保持对外圈研究工作的适度了解。最近人工智 能论文的摘要写作水平有所提高。在 11.4 部分包含了出版 AI 摘要的出版商和期刊列 表。 每周抽出一个钟头的时间去图书馆快速浏览最新到的期刊,是个不错的主意。另外 一种快速 获取信息的方法是参加会议时同时参见短时间的陈述和长时间的教程性质的报告。 跟别人 在咖啡屋里或者走廊上就他们的最新思想作简短交谈也是很有价值的。有关 AI 的背 景知识 可在一般性质的课本中找到,例如, , , 。当然, 上述 材料都是很基础的讲稿。 9.2 中圈 此时你应该花更多的时间。上面提到的那些方法仍然适用,但还不够你还需要 从头到尾阅读某些论文,进行时间更长的交谈。你要阅读一些更专门的课本和参加 研讨会 等等。保持已读论文的完整记录,并对之作出一些评论,否则,随着记忆的模糊, 曾经的 一些体会和教益也会随之消散。有些人觉得此时索引卡片很有用。 9.3 内圈 要深刻地理解论文,只读一遍是不行的。你必须读几遍,而且要深入进去。看懂所 有的例子,并做一些练习。跟作者取得联系。就某些问题和 / 或批评意见,跟作者交 谈或 者写信。要深刻的了解某项工作,最具价值的方法是教给别人。做一场报告,无论 是正式的 还是非正式的。自己经常使用的论文一定要手持一份拷贝,如果没有,去复印一份 。 读论文时你会发现:如果脑海中一直有一个希望论文回答的问题,那么对论文的理 解会更深刻。具体的问题取决于当时的情况,可能是这个样子:在我的程序中能 够该技 术吗?他是如何解决 X 问题的?这作为一篇期刊论文合格吗?在讨论时 我应 该如何表达该思想? 最后不要害怕自己因为所提的问题显得那么无知。每个人都对自己无知的领域很敏 感。人工智能是一门交叉学科,所以我们肯定都有很多无知的地方。人们都很喜欢 回答问 题这会让他觉得自己很重要。与对某项工作比较了解的人一起讨论,比自己一 个人读 论文的收获往往更多。 10 毕业论文的评审 当你的毕业论文历经数稿,导师终于对之表示满意后,就可以准备提交论文了。通 知系办说你准备提交毕业论文。要保证自己的论文符合系里面的有关规定。将一式 两份的 毕业论文送到系办。 你的导师和系主任将选择合适的本系和外单位的评审委员,他们或许会非正式地与 你商议评审委员的名单。当所有的评审委员都评审完了可能需要数月的时间 本系 的评审委员负责安排一场所有评审委员都参加的答辩。 答辩是你与答辩委员们之间的问答对话,要持续数个小时。你的导师可以作为旁观 者参加,这取决于答辩委员会是否同意。答辩通常在系里的某间办公室中举行。在 答辩举 行的那天,有些外单位的评审委员(可能还有你)需要从外地赶来。穿着为正常的 上班装 即可,答辩的气氛是比较轻松的。如果能让你觉得更自在,可以稍微精心打扮一下 。 在答辩之前和之后,答辩委员会都要向系里提交报告。答辩后的报告是答辩委员会 联合签署的,包含了对论文的最终意见。结论通常为下列所列之一: 1) 完全接受。 2) 接受,需要些微修改。 3) 接受论文,但答辩不通过,将对答辩人作进一步考察。 4) 考虑延长期限,重新提交论文。 5) 考虑将博士学位降低为硕士学位。 6) 拒绝。 第 1 , 3 , 6 种结论是很少见的。你将被非正式地告知最终的结论,该结论理论上存 在被系里或者学校的学术委员会推翻的可能(但此前尚未发生过)。 第 2 种结论允许纠正论文中存在的排版和拼写错误,小部分需要重写等等。你应在 原有论文的拷贝上修改,如果需要,可以往上 程 ?乱场1 系的评审委员将就论文 是否已经 完全改过了进行检查,然后会通知负责处理你的论文的教师,并通知你最终的结论 。这可 能需要数个月的时间。第 4 种结论要求论文被全部重写,有时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你必须重写,重新 联系,重新提交毕业论文,跟同样的答辩委员会再重复一次答辩的过程。这是你最 后的机会 。第二次答辩已经不可能得出第 4 种和第 5 种结论了。 第 5 种结论是针对那些被认为是不适合获得博士学位者的,但又觉得可以授予硕士学 位。这 并不应该被看作是一个安慰奖。有时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重写。你需要重新装订 论文(用硕士论文的封面!),重新提交,通过由与上次不同的委员们组成的答辩 委员会 组织的答辩。 答辩的目的是让答辩委员会认为该毕业论 文具有 博士 / 硕士水平。特别是答辩委员 会的委员们将在他们的答辩前报告里对论文提出各种疑问,这些疑问在答辩的过程 中必须得 到解答,必须够在答辩后的报告中不再提及。如果答辩后报告仍然存在疑问,系里 在授予 学位时不会不考虑他们的意见。 答辩委员们会就他们的疑问进行提问,希望得到满意的解释。由于时间的限制,通 常先从最严重的和 / 或最一般的问题开始。例如,他们可能会首先要求你用自己的话 总结 出你认为自己论文最关键的贡献是什么。因此,要预先要为此准备一个简明扼要的 答案。你 还可以和导师一起,预想一下可能会被问到的其他问题。不过一般来说,你最担心 的问题 已经在论文中得到充分的说明,所以实际答辩时被问到的问题往往出乎你的意料。 这样, 答辩的头一天晚上最好睡个好觉,答辩的时候才能保持活力和警醒,这可比你一遍 又一遍 这可比你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回答并不会被提问的问题强啊。 不要在那儿不知所云地回答问题。注意答辩委员们的问题和说明,给出简明而中肯 的回答 。如果答辩委员们认为你对所研究领域的问题有一致和高水平的理解,他们将倾向 于授予 你学位,即使论文中有一些小失误。 答辩有点像调试程序。毕业论文就是程序,你就是程序员,博士 / 硕士标准是语言语 法,答 辩委员会是解释器。在答辩过程中,你得到了不同的错误信息。这些信息不一定全 是真的 有可能是由于误解但都必须认真对待。假设每一条错误信息都会使得你的 论文作 一处修改。当然,你希望只需要小的修改,但是让这种期望蒙蔽了自己而忽略了问 题可能 是更基础的。不要冒犯答辩委员们。你不可能靠大棒或者甜言蜜语通过答辩,恰如 你不可 能通过强力或者说服让计算机执行带有 BUG 的程序一样。你要做的是:理清自己的思 路,消 除你跟答辩委员会之间的误解,要保证自己已经知道如何修改自己的论文,那就去 修改吧 。答辩是一个合作的过程,答辩委员会是想让你过的,因此应该给他们所需要的所 有帮助
个人分类: 未分类|15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值得科研人员终身收藏的视频网站
tianfei906 2010-5-7 11:29
学他人之长处,弥补自己之不足。现在将我收藏的几个视频网站与需要的人分享,可能有的人早已经收藏了这些网址,那就请您飘过。 1. 课乐网 ,收集国外诸多重点大学视频课程,学科多,门类齐,是国内难得少见的视频课程网站。对学地球科学大类的人来说,有点不足就是关于地球科学科的课程太少。网址: http://www.galaaa.com/ 这个网站是您不能上国外网站或者上国外网站慢的最佳选择。 2. 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 ,相信大多数人知道,在此,不再多说。唯一不足的就是教育网很难登陆上去。 网址: http://ocw.mit.edu/OcwWeb/web/courses/courses/index.htm 3. 英国公开大学 ,这是由英国十几所大学联合起来,组建了英国公开大学。有很多课程提供详细资料和视频,学科较全。 网址: http://openlearn.open.ac.uk/course/index.php 当然,还有很多视频网站。没有必要全都推荐给大家,我自己觉得这三个就足够了。如果您的网络比较好,上国外网站快,那就只收藏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就可以了。今天在将我收藏的这三个网站与大家分享的时候,在网站上搜索了一下:发现在以下这篇文章介绍得更详细:世界名校课程下载地址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414/15/531543_23022064.shtml 如有需要了解更多的人员,请参考上文的详细介绍。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资料收藏|662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专业委员会
wjc05 2010-2-26 15:53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专业委员会   挂靠单位: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顾问委员会 : 姓 名 任职单位 陈翰馥院士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戴汝为院士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郭 雷院士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胡海岩 院士 北京理工大学 黄 琳院士 北京大学 李德毅院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马志明院士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薛禹胜院士 国家电力公司南京自动化研究院 张嗣瀛院士 青岛大学 朱位秋院士 浙江大学 主 任: 陈关荣 香港城市大学 副主任: 姓 名 任职单位 方锦清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陆君安 武汉大学 陆启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吕金虎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汪秉宏 中国科技大学 汪小帆 上海交通大学 秘 书长 ( 兼 ) : 吕金虎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委 员: 姓 名 任职单位 曹进德 东南大学 陈天平 复旦大学 陈增强 南开大学 邓杰生 香港城市大学 狄增如 北京师范大学 段志生 北京大学 范正平 中山大学 高会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关治洪 华中科技大学 韩 靖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何大韧 扬州大学 洪奕光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黄志龙 浙江大学 胡晓峰 国防大学 蒋国平 南京邮电大学 李 兵 武汉大学 李春光 浙江大学 李 翔 复旦大学 刘曾荣 上海大学 刘志新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刘宗华 华东师范大学 卢文连 复旦大学 欧阳頎 北京大学 沈寿林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史定华 上海大学 史玉明 山东大学 谭跃进 国防科技大学 王成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王恒山 上海理工大学 王金枝 北京大学 王 龙 北京大学 王青云 内蒙古财经学院 谢智刚 香港理工大学 许伯铭 香港中文大学 张 伟 北京工业大学 郑志刚 北京师范大学 周昌松 香港浸会大学 周 进 上海大学 周天寿 中山大学 http://www.ee.cityu.edu.hk/~gchen/CSCN09/comm.htm
个人分类: 复杂网络|7979 次阅读|1 个评论
云南师大高教所公开招聘专职研究人员的公告
冯用军 2009-4-21 16:52
关于云南师范大学高教所公开招聘专职研究人员的 公 告 云南师范大学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遗脉,其前身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为了促进云南师范大学高教所更好的建设和发展,经所领导研究决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现面向社会及省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公开招聘专职研究人员2 名(博士 ),具体事宜公告如下: 一、招聘对象 高等教育管理学、比较教育学、教育统计学及相近专业应往届博士; 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211、985大学优先考虑 。 二、基本条件 1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奉献精神。 2 、科研能力突出,综合素质较高。博士要求主持或承担校级以上项目 1 项,参与省级以上项目 1 项,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或 CSSCI 收录期刊独撰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1 篇及以上,在省级以上期刊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 3 篇及以上(如导师为第一作者,可放宽到第二作者)。 3 、应届博士研究生应于 2009 年 7 月前能按时取得博士学位 。 4 、博士年龄在 40 周岁以下,即 1968 年 7 月 1 日 以后(含 7 月 1 日 )出生 。 5 、无违纪违法行为。 三、管理要求 经考核确定的拟聘人员,相关待遇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四、招聘办法 本次招聘工作,坚持公开招聘和择优聘用的原则,通过报名、资格审查、体检、面试、聘用等步骤进行,由云南师范大学高教所统一领导并组织实施。 五、报名时间及办法 报名时间: 2009 年 3 月 3 日- 4 月 30 日(上午 8:0012:00 ,下午 2:305:30 ,双休日除外)。 报名地点:云南师范大学高教所(明竞楼 405 室) 联系人:甘老师 冯 老师 咨询电话: 08715516626 (电话及传真), 08712885068 通讯地址:云南昆明市 121 大街 298 号云南师大高教所 1705 信箱 邮编: 650092 电子邮箱: ysdgjs@yahoo.com.cn 注意事项: 1 、报名时请提供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及获奖、科研成果、主持与参与项目等的复印件(原件备查,应届生须提供学生证及研究生院 / 部 / 处证明);通过电子邮箱报名者,请提供上述材料的扫描件,待报到时审核原件。 2 、体检不合格者不予聘用。 3 、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被聘用资格。 4 、本公告解释权归云南师范大学高教所,其他未尽事宜,按云南师范大学有关规定办理。 云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 二 OO 九年三月三日
个人分类: WIEA世界创新教育协会|241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1: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