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城市绿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个理想化(Idealized)的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城市热安全格局模型
yzw900501 2020-5-3 03:10
近日,哥本哈根大学余兆武研究团队发表了理论研究论文:一个理想化(Idealized)的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城市热安全格局模型。希望为城市热环境缓解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研究背景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被认为是一种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方法,但是目前大多数研究是基于不同案例(城市)进行研究其现状的景观组成与配置等对热岛效应缓解的效应,从而提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政策建议,如什么大小形状与景观格局降温效应最佳。但是由于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基于不同案例的研究产生了许多截然相反的结果,无法提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也无法提供一种普遍的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最优的空间格局。 研究问题 (1) 运用演绎分析,跳出目前普遍运用的研究逻辑(基于具体的案例)提出一个理想化的能够最佳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理论模型。且这一模型兼具可量化同时也是可操作性的特性 (2) 同时分析这一模型的局限性。 模型构建 城市热安全格局模型(urban thermal security pattern model, TSP urban )的构建主要有以下三部分。 1.基本前提 (Fundamental premise) 众所周知,城市绿色空间(UGI)的大小是影响降温效果的最关键且正相关的因素之一。UGI不仅降低了自身温度,还降低了其周围的温度。然而,UGI的冷却效果随着距边界的距离而减小并最终消失。因此,可以推导出关于UGI冷却效果的两个基本概念,即 阈值大小 和 冷却距离 (图1A)。 余兆武等人将 UGI的冷却效果定义为UGI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最大UGI冷却距离定义为UGI边缘与温度变化的第一个转折点之间的距离(与UGI温度相比)。这个转折点是最大 D T (T =温度),并定义为冷却强度。冷却效率(根据UGI的大小)定义为每个UGI的面积与其最大maximum T之间的曲线(图1B)。冷却效率曲线表明,在达到稳定的T最大值之前, D T 将随着UGI尺寸的增加而迅速增加。这是效率的阈值(TVoE),类似于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法”(图1B)。冷却效率曲线可以通过对数函数近似表示,这意味着计算对数函数的倒数可以得到给定UGI的TVoE点(在该倒数函数中x:y等于1:1;当x y时,意味着UGI的冷却效率正在降低)。因此,我们可以使用最小的UGI面积来计算TVoE值以获得最大的冷却效果。 Figure 1. (A) Two basic concepts derived from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UGI– threshold size and cooling distance . (B)The cooling efficiency curve of UGI. An increase in UGI size from q1 to q2leads to a large DT (u2- u1), while an increase in UGI size from q3 to q4 leads toa small DT (u4– u3). The size of q2-q1 is equal to q4-q3. 2. 概念构建 (Conceptual schematic) 基于以上推理,提出并定义了三种概念性UGI类型(图2)。具体而言, 效率型(EfficientType) (图 2B)定义为实现冷却效果的UGI最有效尺寸,可以将其计算并表示为TVoE(如上所述)。效率型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气候适应的关键控制节点。此外,效率类型也是平衡城市发展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最有效规模,这对决策者和城市规划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简而言之,效率型的UGI类型可以使用最小的面积来实现最大的冷却效果。因此,对于冷却效果而言,这是UGI最重要的类别。 生态型(Ecology Type) (图 2C)表示足够大的UGI,其中冷岛效率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图1B),但同时它具有很强的冷岛强度并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即调节城市小气候,减少城市洪水并提供动植物栖息地(图1B)。在城市内部,生态类型通常很少见,通常占据大片蓝绿色空间(例如,纽约的中央公园和北京的奥林匹克公园),并且具有相当独立的生态系统。这种类型可与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大陆-岛屿分布模式相媲美。广阔的“岛屿”提供了与丰富物种多样性相关的最全面的生态系统服务(将在文讨论)。在大“岛”周围的小“岛”(即有效类型和基本类型)可能符合岛屿生物地理学原理。UGI的生态型通常很少见,并且由于城市内土地资源的缺乏而难以规划(理论上,生态类型与有效类型之间的大小比为1:6,见图3E)。但是,这种类型是提供各种生态系统服务并形成优化的城市热安全模式所必不可少的部分。 基本型(Elementary Type) (图 2A)代表UGI小而分散的模式,包括小型公园,后院花园和小池塘等。尺寸,形状和周围环境会显着影响这些UGI类型的冷却效果。通常,基本型较小,分散,冷却强度低且冷却距离短(或没有冷却距离),并且可能仅包含一种简单的生态系统服务。 Figure 2. Three basic types of UGIdeduced from the size and cooling distance of each. The circle and square represent water bodies and green spaces. (A) This pattern represents the conceptual elementary UGI type. It can be such as the backyard garden, tree-lined streets of a certain width, etc. (B) This arrangement represents the conceptual efficient UGI type. This type is the most critical and calculable type in the TSPurbanmodel. (C) The largest circle in (C) represents the conceptual ecological UGI type. It is rare to see ecological UGI in the city however, it has comprehensive ecosystem services associated with rich species diversity . 3. 模型建构(Hypothetical build and apply) 过去 的大多数城市规划实践都将城市物理发展(例如人口增长预测等)作为优先事项(Pickett等,2016)。本研究尝试从相反的角度构建假设模型,即对UGI进行优先排序的策略。根据中心地理论,本模型也提出了五个简化假设以发展假设模型: (1)均匀,无界,各向同性的抽象空间(全部为平面), (2)均匀分布的建成区(建筑物的高度和密度相同)和人口, (3)均匀的入射太阳辐射和反射率, (4)静止区域,没有风或空气流动, (5)所有UGI都以等距的三角形网格存在。 根据这些假设,冷岛效应取决于UGI的物理特性。从理论上讲,能够最有效的进行降温效应的最佳UGI空间模式由特定的UGI大小(如果UGI的大小相等)确定,然后确定城市中可开发的土地。但是,当UGI大小不相等时,冷岛强度的对数函数(图1B)变得很重要。因此,结合三种UGI类型(基本,效率和生态型),我们假设这三种UGI基本框架构成了 理想化城市热安全模式模型(TSP urban ) 。每个高等级的UGI都可以提供比低等级的UGI更强的降温效果。根据这种逻辑,假设的理想化TSP urban 优先考虑相应绿地的大小,形成(分层)网络,然后在城市规划中设计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图3E)。最后,TSP urban 可以构建为基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城市UGI空间结构。图4显示了TSPurban的简单抽象3D模型。 Figure 3. (A–C) From single UGI to multiples, the circular shape of UGI cooling distances leads to either unserved or overserved cooling areas. To avoid this deficiency, we suggest hexagonal-shaped cooling ranges, as shown in (D). Within a given area, there must be fewer high-order ecological types relative to the efficient types and much lower order-elementary types, as shown in (D). For any given order, theoretically, the UGIs will be equidistant from each other. The higher-order UGIsneeds to be placed further apart than the lower order UGIs. (E) One ecological type plus six efficient types and some elementary types within a hexagonal pixel frame the hypothetical idealized TSPurban model. The blank spaces are for other land uses within a city, such as developed areas. In theory, this pattern could be the idealized model to cool the urban areas most effectively or the so-calledTSPurban. Figure 4. the simple abstract 3D model of TSPurban 进一步讨论 由于本模型是通过演绎分析推导出的理想化的模型,一般来说在现实世界是不存在的,但是这个并不影响其作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同时作为一个新的发现的价值。因为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本模型的价值在于通过抽象的模型来解释复杂的事物,这一思维方式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本研究也探讨了其适用性与潜在的影响因素以及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方面,从而更为完整的将这一模型阐述清晰。具体的讨论请参见原文。 1.模型适用性(Applicability of the model) 2.潜在影响因素(Potential influencing factors) 3.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Certainty and uncertainty) 结论 迄今为止,大量的研究探索热岛效应和相关的缓解策略。但是,大多数有关UGI降温效果的研究都是基于案例的,目的是探索UGI的现有景观组成和空间配置的效果,而不是对整个城市的最优的空间格局进行建模。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扩展了现有的研究逻辑和框架。我们从现有研究中提取了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三种基本的UGI类型(生态,效率的和基本型),它们都是可计算的和适用的。随后,我们提出了一个假设的理想化TSP urban 模型,但是由于所讨论的潜在影响因素和不确定性,理想的TSP urban 模型通常无法在现实世界中找到。 诚然,在TSP urban 模型中基于物理属性(阈值大小和冷却距离)的UGI冷却效果几乎是不可能找到的。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模式也受到中心地理论的启发。但是,TSPurban模型的更先进的部分是我们仅考虑UGI的物理属性,而中心地理论的假设前提包括许多心理学和人类行为,这使模型更加复杂。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其中各种因素都会影响UGI和TSP urban 模型的冷却效果。然而,TSP urban 模型的意义在于,这种假设的理想化的模型在于使用抽象模型来解释复杂的事物。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UGI的冷岛效应,并在进行气候适应决策时加以考虑。此外,该模型还可以扩展到区域规模,可以称为区域热安全模式模型。因此,我们认为这一模型(研究逻辑)是研究UGI的冷岛效应并减轻热岛效应的一种新路径。 作者简介 余兆武,博士,助理教授,现就职于哥本哈根大学地球科学与自然资源管理系。主要研究城市生态、城市气候与规划、城镇化及生态环境效应。Email: zhyu@ign.ku.dk
个人分类: 论文交流|28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城市绿地群落构建的缺陷与优化途径
热度 3 gardening 2016-3-11 23:13
刚在整理材料时,偶尔看到 2001年受邀撰写的一份报告 。虽然时间过去整整15年了,但文中提出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甚至愈演愈烈。当年提出的建议,有的得到了重视,如丰富绿化植物品种等,但诸如恢复和重建近自然群落方面,基本停留在口号上,甚至在所谓的绿地通透性、景观性等观点指导下,城市 绿地大树草坪化 更为明显。因此,该文虽比较粗糙,也有点片面,但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故没有对原文进行任何修改而发在博客里,也是对自己学术思想发展片段的记录和见证。 当然,为了增加可读性,新添了若干照片。 城市绿地群落构建的缺陷与优化途径 张 庆 费 近年来,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已无容置疑,但园林绿化工作者更需要冷静地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空前机遇,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准备好了?是否留下遗憾?群落是城市绿地的基本结构单元,直接决定着绿地的结构和功能。因此, 如何建立高效、稳定和经济的绿地群落,将是城市绿化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一、城市园林绿化群落存在的问题 当通过规划合法或多方面协调平衡确定绿地用地后,怎样充分发挥绿地的功能和作用,绿地形式和群落结构的选择是基础。 由于受城市用地制约和土地市场冲击等因素影响,绿化用地成本越来越高,尤其在市中心城区,有的城市土地拆迁费已达到 1 万元 /m 2 以上。 高成本必然带来高关注力 ,城市绿化从来未引起如此大的社会反响,一个绿化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往往得到政府、媒体和市民的极大关注, 绿化的形象问题凸现,高水平、高质量和高品质的绿化要求 也顺理成章被提出,这也给绿化部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绿化质量的内涵和外延尚未得到充分和广泛理解和认可,事实上,这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赋予绿地新的内容。绿地的构建如何让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接受和认可,确实不是容易的事。 于是 ,“一次成型”的绿化模式成了“灵丹妙药”,得到政府、绿化部门和市民的首肯 ,无所不在的疯狂“克隆”模仿,绿化的园艺技术和工程技术被极度重视和过度放大,城市美化运动此起彼伏, 工程的便利和利润优先, 贪快求简, 植物种植越来越密,树木径级越来越大 ,人工雕琢越来越细 , “ 物理”的实效被片面追逐,生态的过程被忽视 , 绿化甚至成了“摆阔比富”的手段和场所,绿地建设成本越来越高,后期人工维护费用也居高不下,城市绿地建设遭受前所未有的经济代价困扰。同时,群落剧烈的 种间竞争,“伤筋断骨”的“残疾”树木,植物种群的自然生存和发育空间被限制,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受阻,自然生产力得不到挖掘和发展,导致群落易退化,绿地病虫害猖獗, 随后的调整和改造接踵而来 ,浪费了人力和物力。 北美枫香密植 引种 棕榈类植物的窘境 尽 管绿化物种多样性已倍受重视,越来越多的观赏植物引入城市,但由于 缺乏物种丰富度与均匀度的结合,特别是群落的缺陷,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并未明显增加 ,加上不当的配置方式,往往导致群落结构的单一和单调, 多样性的自然维持机制并未形成或发挥 ,绿地群落的问题已经成为提高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瓶颈”。 二、绿地群落的特征和合理结构 绿地群落是城市自然景观组分,群落所有有机体具有生态联系性,尽管每一个种具有很大程度的功能和结构独特性,但必然对其它植物所制约的环境作出反应, 对环境制约的性质因种和时间而异 ,不同种类也不具备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可见, 绿地群落 形成是一个有序而渐进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 , 与自然群落不同的功能,决定了其结构的被控制性,成为 典型的人为干扰或干预系统 ,其 结构常常是一个未成熟系统的临时框架,不仅在历史中形成和演替中发展,更在人为干扰中嬗变 。因此, 关键是如何协调人类中心思维与群落自然过程的问题 ,园林绿化 技术的真正作用应是将自然潜力发挥极致 ,使人能诗意地自然栖居, 而不是随意改变自然 ,绿地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良性循环,具有稳定性和自维持的机制和能力。 因此, 和谐、有序和稳定 群落应 充分利用光照、水分和养分等环境资源, 最大限度地利用可更新和可循环的物质, 给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大的生境空间,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拥有相宜的生态位,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少,特别是建群种和优势种,种群间相互趋向协调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绿化植物-病虫害-天敌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同种间不致于因密度太大而恶性竞争,提高群落 自我维持和自我更新能力,减少人工外源能量的输入。总之,通过促进群落自然生产力,形成 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 实现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观资源的可持续维持及发展 。 三、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城市绿地群落构建途径 1 .开发以地带性物种为核心的多样化绿化植物品种,培育苗木产业 绿地群落构建的最大限制因子是规模化的多样性苗木来源,由于地带性植物的开发长期未得到应有重视,尤其缺乏品种意识,不重视植物品种间的筛选和园艺品种的培育,品种选育手段和快速扩繁技术落后,苗圃缺乏规模培育植物新品种的引导和技术。 近年来,植物新品种已越来越走俏,价格飞扬,各地运用的绿化植物种类明显增加,但值得指出的是,不少物种是在利益的驱使下,甚至冠皇堂冕地以所谓“绿色脱贫”和“绿色扶贫”的名义,直接挖自次生阔叶林,不仅破坏了日益减少的宝贵阔叶林资源,对山区的土壤生态也造成不利影响;而挖来的植物费用昂贵,成活率很低,鲜活的树木常常顿成枯干。因此,绿化植物的开发应用值得深思。 1.1 科学认识绿化植物的特点和功能,趋利避害,拓广多样化物种的应用 长期以来, 主观上对绿化植物要求太高,过于追求完美,轻易否定和放弃物种,导致绿地物种的贫乏 。如片面追求“四季常绿”,就造成适应性强、色彩和季相丰富的落叶植物被旁落;无序的“一次成型”等急功近利作法,也导致慢长植物和缺乏大规格苗木的植物被抛弃, 具有某些不足的绿化植物被轻易否定 。 植物本身无所谓低劣好坏,春萌、夏绿、秋实和冬枯是正常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关键是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以及栽培养护水平 。如何合理评价和衡量城市绿化植物,必将深刻影响植物的选择和应用。因此,应将生物多样性列入主要的绿化评价指标,加强多样性的绿化植物特性及其群落配置的研究和示范,特别 应增加对植物生长和群落发育的耐心 。 1.2 引导发展生产多样性植物品种的苗圃 杜绝城市绿地直接移用山林树木,绿地苗木必须来自苗圃,从制度上促进 地带性物种资源的研究开发。 我国气候和土壤差异大,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种类丰富,如华东地区(不包括山东)的种子植物有209科1650属6640多种,区系成分丰富,可为不同地域和小环境条件下的城市绿化提供丰富的物种资源。 由于城市土壤、小气候和污染物等特殊生境的胁迫,直接引进地带性物种具有一定难度,但只要真正重视种内不同生态型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加强抗逆性和适应性的试验,避免盲目引种,加大适应性品种的培育, 制止盲目追求新颖绿化植物径级的倾向, 树立“百年树木”的执著精神,脚踏实地 ;同时, 有节制地引进外域特色物种, 特别是那些原产我国,并经过培育改良的优良品种,如花灌木、观果植物、色叶植物和宿根花卉等,将为城市绿化提供丰富的物种资源。 通过重点培育绿化植物苗木产业,特别是建立种类丰富、批量较大和供应稳定的苗木基地,确保不同生态功能、多彩景观的绿地群落植物来源, 促进栽植植物及建成群落与城市环境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 构筑具有地域区系和植被特征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格局。 2 .模拟地带性群落的结构特征,遵从“生态位”原则,构建乔灌草复层群落结构 绿地群落植物配置核心是生态位的配置,利用不同物种生态位的分异,采用耐荫性、个体大小、叶型、根系深浅、养分需求和物候期等方面差异较大植物,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互惠共生, 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良性生态系统。 经过长期演化,顶级群落是与当地气候和土壤等相适应的最佳 生态结构。因此,绿地群落应 遵循自然规律进行种植设计, 借鉴地带性自然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 ,根据不同植物的生态幅度,营造以乔木为骨架和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乔、灌、草复合群落,并充分考虑群落的发展和动态演替规律,促使城市绿地群落与潜在植被特征相接近, 形成 接近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 增加总体物种潜在的共存性 ,为动物、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和繁衍场所, 确保 群落 空间结构、营养结构和时间结构的合理性 。 城市植物群落也应追求自然美,优化物种、群落外貌、形态和色彩等组合,重视植物的景观、美感、寓意和韵律效果,产生富有自然气息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底蕴,达到生态、科学和美学高度和谐的效果,并与城市景观特色、建筑物造型相融合。 在物种选择上,尽量选用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的物种,能在当地降雨条件下生存和生长,推广少灌或免灌群落;利用绿地凋落物和绿肥等土壤适宜物,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混交根瘤或菌根植物,减少施肥、除草和修剪等非再生能源的使用。另外, 绿地群落构建的重点也应转移到立地条件的改良 ,推广以人工介质为基础的种植土,创造和模拟植物适生生境,为更多物种的引进和健康生长奠定基础。 3 .恢复和重建城市近自然群落,创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在城市部分区域,特别是公园、河岸、绿带和科普基地等,适当恢复或重建部分近自然群落, 创建城市新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为野生生物的觅食、安全和繁衍提供良好空间,增加潜在物种的共存性, 为野生生物保育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满足市民接触自然野趣和自然生态教育的需求 。 近自然群落的构建应以多类型的混合生境创造 (habitat creation) 为基础, 利用 以土和水为主的自然环境异质性,模拟潜在植被,顺应进展演替规律,积极保护自然更新的幼苗幼树,并创造扩展空间的环境条件,如适当抽稀和创建林隙( forest gap )等,改善幼苗幼树的光照和营养空间,并通过管理演替 (managed succession) ,优化调控群落结构, 避免因栽植 少量的植物,而破坏野生状态的自然多样性 。同时, 配置为鸟类及其它动物提供食物的物种,如 蜜源植物和浆果植物等。 根据生境的自然特点和功能,采用适宜的群落类型,如 以种类丰富的草地代替单一的草坪,依照地带性野花的花期、花色、植株高度、习性等,辅以混播或混作,可构建色彩斑斓的低维护自然野花群落,改变单一草坪或杂乱野草的格局;再如,开发利用丰富的湿地资源,改变已往搬套陆地的绿化方式,建造带自然边缘的水体和湿地系统,构建水生和湿生群落,发挥近自然绿地群落的独特效益 。 四、结语 改变普遍存在的事后管理和末端管理为源头管理, 从改善群落设计和种植结构入手 ,优化城市绿地群落的结构,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窘境,特别是改变目前 暴发户性质的 超前铺张的 畸形绿化形式 ,强调 城市绿化 科学人文精神 ,倡导营造健康、自然和舒适的绿色空间,提高绿地群落构建水平是基本出路。 合理的绿地群落应根据城市气候、土壤和潜在植被特征、城市建设状况、经济基础和文化淀积,借鉴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模拟自然生态系统, 科学而艺术地再现地带性群落特征,构成稳定、高效、持续和经济群落 。
个人分类: 园林绿化|6208 次阅读|7 个评论
影响使用城市绿地进行休闲活动的因素:北京年青居民如何看
greenstraw 2015-9-19 18:31
Zhang, W., Yang,J., Ma, L., Huang, C., 2015. Factors affecting the use of urban green spacesfor physical activities: views of young urban residents in Beijing. UrbanForestry Urban Greening, 14: 851-857. 城市绿地能够为居民提供多重生态系统服务,包括空气净化、缓解热岛效应,提供户外休闲服务等等。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北京的城市绿地系统毫无争议地是投资最大、建设规模最大的一个,但是否其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也是最好的呢?这可能是政府管理人员、规划人员、科研人员和普通公众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这是本文的研究出发点。 我们和北京林业大学马履一教授的团队共同设计了一份网络问卷,针对北京市的青年居民( 15-40 岁)对城市绿地的使用情况和影响其使用的因素做了一次调查,试图对北京城市绿地提供的休闲服务做一个评价,得到的结果既有在预料之中,也有预期之外的。 我们设计的网络问卷共包括 5 个方面的问题:( 1 )被调查者的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和住址等;( 2 )可使用绿地的情况及可达性;( 3 )被调查者在绿地中从事的活动的类别;( 4 )被调查者对居住区绿地的质量的感知;( 5 )被调查者对在绿地中从事活动的满意度。在调查结束时,我们共收到的 2545 份答卷。经过质量检查,有 1062 份答卷是有效的。 调查的结果显示,参与者来自北京的 758 个小区,除了延庆之外,北京其它 15 个区县的城区都有代表。在我们列出的 6 种备选的常见绿地使用方式里面,散步是最流行的方式,有超过 88% 的参与者在绿地中进行该活动,排在其后的是赏景、跑步、遛狗、健身和从事球类运动。有 1% 的参与者没有从事上面任何一项活动。 图 1 :参与者分布位置,红点为参与者所在小区,灰色区域是建成区 参与者对城市绿地所作为活动场所感到特别满意的为 11% ,感到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是 10% 。表示能够接受的是 32% ,满意的为 47% 。参与者的满意度和房屋的价格,小区的建成时间,到最近的公园的时间,能够用于活动的绿地数量和植被的情况显著相关。一般房屋价格高的小区的居民满意程度高,新小区的居民满意程度高,到公园的时间短,有多个可供选择的绿地,以及植被管理好的地方的居民的满意程度高。 在问及影响参与者具体满意度的因素时,绿地太小是首要原因,其次是植被维护差、绿色植被数量少、绿地整体管理差,植物种类太少,设计差等。和宠物相关的因素也相当突出,主要是狗太多、没有拴住、到处都是狗屎等。 在我们预料之中的是城区可供居民活动的绿地仍然偏少、偏小,对居民在其中的休闲活动支撑不足。北京近年来投巨资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地建设,如 2007 年开始的郊野公园建设, 2012 年开始的百万亩平原造林,和即将进行的京津冀生态过渡带的建设。但为何居民仍然觉得绿地不够呢?从生态系统服务的角度来说,北京的近期的大规模绿地建设只是增加了生态系统服务的潜在供应量,但对大部分城市居民来说,他们直接受益的绿地的户外休闲服务并未增加。这里面可达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子。在我们在之前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发现( Zhang et al., 2014, Cities, 37: 57-65) ,以居住在市中心的居民为例,要到达郊野公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平均耗时是 1.57 个小时( ±0.48 ),而要到森林公园或是自然保护区的话,平均需要花 5 个小时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前面的问题提供了解释,即北京大规模建设了绿地,但居民却还是感觉得绿地不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可使用的绿地在城市郊区的集中分布也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北京众多的上班族经常抱怨的是早上上班的时候公共交通工具上都是去晨练的退休老人,一座难求。 结果中出乎我们预料的是居民对于绿地的设计和植被的生物多样性的关注。绿地的设计差、绿色植被所占的部分少,种类偏少都高居居民不满意的原因前列。在以前的研究中这类因素很少被列为显著影响使用城市绿地进行休闲活动的满意度的因素,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参与我们调查的人群普遍素质较高、见识广,所以对设计和生物多样性的因素比较敏感。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北京的绿地设计方式相对简单,常用的植物种类少,导致大家观感不佳。 在发现问题之后需要对症下药,我们建议可以在三方面采取措施来提高北京城市绿地的休闲服务功能。一是改变当前绿化建设重生态功能,轻社会服务功能的指导思想。北京正在进行和即将进行的大规模绿化都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题,为居民提供休闲服务只是附属功能。城市是人类的聚居区,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应该是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和管理的核心。二是增加北京绿地的连通度。北京的现实是城内地价高昂,在城市内部大面积增加城市绿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从我们的研究可以发现,北京年青居民在城市绿地中主要的活动是散步和观光休息。通过增加绿地之间的连接度,如建设绿色步行道、自行车道,空中绿廊和开放公园和单位绿地等将小块、散碎的绿地连接成一个安全的绿地网络,可以提高居民对绿地的使用和满意度,这应该是未来北京城市绿地建设的重点。三是提高居民绿地的质量和管理。对于居民来说,最方便的活动场所是居民区内部和附近的绿地。但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居民区绿地的建设和管理质量存在大量的问题。由于居民区绿地大都是由开放商建设,物业公司或单位管理,缺乏像公共绿地那样的统一管理方式和管理的标准,因此存在着建设和管理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这是当前北京绿地系统管理中的一个短板,急需管理部门出台相应的建设和管理标准以及采取有力的管理措施来加以改善。 文章的全文可以从下面链接获取: http://authors.elsevier.com/a/1RikN5m5d7V85G 欢迎订阅城市生物多样性和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微信公众号,微信添加 UBES_China 或扫描二维码
317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1: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