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世界地球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地球,我们永远的向往 -- 写在2014世界地球日
hucs 2014-5-3 08:00
地球,我们永远的向往 -- 写在2014世界地球日 胡春松 平原是您的胸膛 江湖是您的血旺 山峦是您的脊梁 花草是您的衣裳 我们向往海洋,那里有巨大的宝藏 我们喜欢昆虫和鸟兽,它们是生命的同行 我们向往森林,那里有原始的风光 我们喜欢空气和湿地,它们是生命的原乡 地球,我们永远的向往 地球,我们永远的歌唱 注: 作于南昌大学, 2014 年 4 月 22 日 。(英文稿投JAMA杂志:JAMA14-3877) 今年 4 月 22 日第 45 个世界地球日。 联合国将今年活动的主题定为“绿色城市”。 ---- 作者简介: 胡春松,男, 1968 年 2 月生, 江西进贤人,中共党员,医生,诗人,南昌大学在职博士(生)。著有医学专业著作以及诗书《青春诗语》(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青春论语》(见网络版,纸质版待出版)、诗书《美丽中国》(待出版)、诗书《中国·梦》(创作中)、《青春私语》(创作中)。作者是“岭峰体”诗歌提出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提出并建立了现(当)代诗歌评价的“五美”标准(结构美、意境美、思维美、语言美、韵律美);作品充满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交织的多重色彩;尤以“纯韵”(亦称“春韵”—作者命名)诗歌见长;提出并建立慢病(包括急性心脑血管事件)防治通用公式,即健康长寿方程式(健康长寿=RT-ABCDEF + E(e)SEED-BasED + 210),它是每个人管理自己健康的金钥匙。另有:科学网博客(2009.10-),人民微博(“颂子”,2013.3-),雅虎博客(2007.6-2009.9). . . 工作描述: 左手医学,右手诗学。 ---- 胡春松 副主任医师 / 副教授 在职博士(生) 南昌市八一大道 461 号 南昌大学医院心血管科 南昌 330006
个人分类: 博士研究|11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日特刊
WileyChina 2014-4-22 09:25
2014 年4月22日是第45届 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 ,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 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Wiley 积极响应世界地球日的号召,出版了一期特刊,其中收录了4篇相关的研究论文和综述,以帮助我们界定作为“地球管家”的职责和任务。这些文献探讨了人们在产生影响环境的意图或者做出相关行为时心理变化的过程,包括信仰、动机以及自适应进化偏见等心理变化。这本特刊收录在 期刊 Social Problems中,该刊是社会问题研究协会( Th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Social Problems ,简称SSSP)的官方期刊,期刊影响因子高达1.857。 点击免 费阅读特刊 Country Contexts and Individual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ngBehaviors: A Comparison of U.S. Versus German Individuals’ Efforts to ReduceEnergy Us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The Emergency of Climate Change: Why Are We Failingto Take Action? Analyses of Social Issues and Public Policy Hope for the Future in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OnStatistically Modeling Self-Sacrifice in the Face of Global Warming Analyses of Social Issues and Public Policy Naturally Green: Harnessing Stone Age PsychologicalBiases to Foster Environmental Behavior Social Issues and Policy Review
个人分类: Health Science|6533 次阅读|0 个评论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思考
zhuangwei 2013-4-24 22:03
昨天,和老师聊天,看着窗外的雾霾,突然想起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刚刚过去。最近一直在想自己的论文,可曾记得自己的专业生态学对保护地球要起什么作用? 加上,最近四川的地震,心中有些伤心。好像感受到了地球母亲的痛苦。想想了迈克尔 杰克逊为地球唱的那首歌里的画面。为战争、荒漠、污染所吞噬的人们,不同肤色的人们,跪在已经黄土上,在狂风中,抓住已经干死的树枝,不愿离开生育自己的土地,人们大声的呼喊,痛苦的流涕,渴望时光倒流,砍伐的大树重新生长,被割掉象牙的大象复活,荒漠重新变成绿洲,河流重新清澈,雾霾变蓝天。 学了四年生态了,做些什么? 这个题怎么解?
个人分类: 地球 我的母亲|292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撞之后,地球发生了什么?
热度 23 dongping2009 2013-3-22 08:20
一撞之后,地球发生了什么? 魏东平 引子:昨天,在我“ 写给科学网编辑MM们 ”的那篇博文后面,很多网友追着问我,你老人家与那位MM两辆车一撞之后,到底发生了哪些后续的故事啊?这里谨以“一撞之后,地球发生了什么?”一文回答,并以此文,献给2013年的世界地球日。 相信大多数人都看过一部名为“侏罗纪公园”的科幻电影,从而知道曾经主宰地球长达数亿年,横行霸道不可一世的恐龙家族,到了大约6500万年前,整体遭遇到了灭顶之灾(图一)。 我们还知道,我国大陆地区自西至东呈三个台阶状降低的地形,主要归结于印度板块自6500至5000万年前开始,对欧亚板块的碰撞(图二)及随后欧亚板块之东亚部分的板内汇聚。 但我们并不知道的是: 随后于大约5000万年前,亦即印度板块通过喜马拉雅碰撞带,大规模实质性地碰撞到欧亚板块之际,相距遥远的的太平洋板块,同样摊上了一件令人惊心动魄的大事。 我曾经在“ 从夏威夷到中途岛 ”的博文中,比较直观地说明了太平洋上,东起自夏威夷(Hawaii)岛,先沿正西偏北方向展至中途(Midway)岛以西一些,再折而往北偏西方向,一直近达阿留申群岛一线,形成大大小小的一连串岛屿,包括夏威夷岛链与帝王岛链的形成过程,这里过度引用如下: 原理其实很简单,由于整个太平洋板块的持续运动,而现在夏威夷岛屿所处的位置是一个不动的活火山,这个活火山实际上来源于其下方的地幔热柱,并且每隔一定的时间,它便会大规模喷发一次,而形成一个岛屿,见图三。 现在的夏威夷岛屿就是如此形成的,其实,除去Hawaii岛屿,其它三个岛屿Maui、Oahu和Kauai,当初也都是形成于现在的Hawaii岛的位置,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岛屿随着太平洋板块整体的西北向运动,逐渐远离当初形成他们的活火山口而去,从而形成一连串的岛屿,这里称作岛链。 推而广之,再看图四,整个夏威夷岛链与帝王岛链,都是如此形成的。图四中各岛连线标出的数字即为该岛屿形成时的实测年龄(单位:百万年);可以看出,自夏威夷至中途岛折而向北至整个帝王岛链的岛屿,年龄越来越老。非常奇妙的是,这些岛屿的实测年龄与我们通过太平洋板块运动速度推断的相应位置之板块年龄,非常非常地吻合。 这样,我们接着要问的一个问题是: 图四中显示的夏威夷岛链与帝王岛链,亦即在中途岛之西北的地方,为什么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有一个大约120度夹角的转折(Hawaiian-Emperorbend)? 考虑到中途岛以北的交点处附近,其相关岛屿的年龄大约为4700万年,我们的问题可以换句话问: 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使得太平洋板块的运动,在大约在4700万年前,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折运动,从原先的北偏西方向运动,逆时针旋转大约60度角,变成了现在的沿西偏北的方向运动? 事实上,如我前面所言,海底扩张与板块运动学说的建立,有很大程度归功于上述形成夏威夷岛链之非常漂亮的解释,主要是由旋回理论的创始者威尔逊(Wilson),于1963年根据他老人家的热点理论,或曰地幔热柱理论 (关于地幔热柱理论,请参考本博文后面的评论18) 给出的,但对其中的夏威夷—帝王岛链间的转折现象,威尔逊老先生则基本上选择了无视。 到了2006年,Sharp和Clague两人,尝试给出了一种稍许前进一点的解释。他们认为,临近Kimmei海岭之夏威夷—帝王岛链的转折,与早期的西太平洋岛弧岩浆活动的年限基本一致,大致发生在5000万年以前,反映了当时太平洋板块产生转折运动的状态。 瞧瞧!这段话等于基本上什么也没说,是不是? 另有一种比较靠谱的观点认为(Tarduno等人,2003),传统的地幔热柱或热点基本不动的理论可能有点不靠谱,实际的地幔热柱与我们在地球表面看到的龙卷风一样(图五),它们在地幔深处也一样是飘忽不定的,也是在运动的,更为详细一点的解释,请参考我老人家的“ 龙卷风与文化图腾 ”及“ 地幔热柱与龙卷风 ”等相关博文。Tarduno等人指出,正是这种飘忽不定的地幔热柱(热点)运动,导致了我们观测到的夏威夷—帝王岛链的转折运动。 回过头来,我们可以这样设问: 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于5000万年前的一撞,如何影响到地幔内部的流动与地幔热柱(热点)的形成(参见图六与图二及图三),进而影响到太平洋板块的运动? 也就是说,在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 一撞之后,地球到底发生了什么?还真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下面这张图片,用于对评论10的回复: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19005 次阅读|87 个评论
写在世界地球日(4月22日):历史的回顾
热度 7 lionbin 2012-4-22 10:47
写在世界地球日(4月22日):历史的回顾
今天(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是一个特别而平常的日子。作为地球环境保护的坚定成员,有必要在这个节日到来之际说一些话。虽然下面的内容有老生常谈之嫌,但我还是想不厌其烦地再说一遍。在过去的50年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故事和思考,仍然值得我们今天的人继续学习和反思。 联合国最早举办一些与地球相关的纪念活动(也算是地球日雏形),是选择在春分。从理论上说,春分时节,阳光直射赤道,昼夜等长,这代表了世界的平等;另外,这一天太阳可以同时照耀两极,无极昼极夜现象,全球一片光明,这似乎也象征着人类要抛开彼此间的争议和不同,和谐共存。因此,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庆祝春分节气的传统。 而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地球日”(确切地说,应该美国地球日),则是1970年4月22日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一个当时刚满25岁的学生丹尼斯·海斯(Dennis Hayes)在校园发起和组织的,他因此也被誉为“地球日之父”。1970年的“地球日”活动,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它推动了西方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还促成了美国国家环保局的成立,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的召开,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成立,国际性环境组织——绿色和平组织的创建,以及保护环境的政府机构和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增加,“地球日”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其影响随着环境保护的发展而日趋扩大并超过了美国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1990年4月22日这一天,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在“地球日”活动组织者们的呼吁下,举行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参加人数达几亿人。从此,地球日才真正成为“世界地球日”。中国也是从那次地球日开始,在每年的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并根据当年的情况确定活动主题。 中国今年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 丹尼斯·海斯 上个世纪70年代,人们能对全球的环境问题有如此的关注,除了1970年是个多事之秋(比如“阿波罗13号”的悲剧导致登月计划的失败,南卡罗来纳州萨瓦那河附近一家核工厂发生泄露事故等),人们也开始对汽车含铅尾气的排放、工厂大量排放浓烟和污水等感觉不满,更重要的可能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的《寂静的春天》( Silent Spring )在1962年的出版,为这样的环境运动做了一些理论铺垫。 《寂静的春天》一书以生动而严肃的笔触,描写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给人类带来不堪重负的灾难。这本书一问世,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敲响了人类将因为破坏环境而受到大自然惩罚的警世之钟。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但是,这本书很快遭到了猛烈的抨击,那些靠牺牲环境发财的人指责卡逊是“歇斯底里”,是“煽情”,是“危言耸听”。 这种情况放在目前,有些不可理解,所以先让我们回忆一下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社会意识状况。那个时候的报纸或书刊,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在世界各国致力于战后重建的大背景下,人类的确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由于人类在当时“征服”自然中屡屡成功,所以思想极度膨胀,全球当时流行的口号是“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中国当时提出的口号是“人定胜天”有异曲同工之“妙”。此时,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甚至没有人怀疑征服自然的正确性。卡逊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她当时瘦弱、身患癌症,但勇敢地向当时人类的基本意识和几千年的社会传统挑战。作为一个学者与作家,卡逊遭受了空前的诋毁和攻击,甚至有些是直接针对她本人的恶毒攻击,就如当今在网上的一些不负责任的攻击一样。这本书出版两年后,她心力交瘁,与世长辞,但她所坚持的思想终于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历史是公正的。1992年,即在卡逊逝世后的第28年,也是该书问世的第30年,《寂静的春天》被推选为近50年来最具有影响的书。这本科普图书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原因就在于它留给人类以振聋发聩的启示,引发了一场关于发展观问题的世界性大讨论。 雷切尔·卡森和她的《寂静的春天》 由于这本书的出版,以及1970年的地球日宣传活动,在1972年6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受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的委托,芭芭拉·沃德(Barbara Ward,经济学家)和勒内·杜博斯(Rene Dubos,生物学家)合作撰写了一份非正式报告,这就是后来出版的《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 Earth)一书。虽说当时只是一份非正式报告,但却起了基调报告的作用,其中的许多观点被会议采纳,并写入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因此,本书是世界环境运动史上的一份有着重大影响的文献。 《人类环境宣言》大会召开的时候,我国正值十年动乱时期,人们的脑子里充满了极左的情绪。1974年,这本书的中译本发行,但只是内部发行。为了让这本书出版,中国当时的环境保护学家也是费劲了心机,将她定位为“反面教材”让大家批判,出版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为了便于在这一领域中与帝、修、反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我们把《只有一个地球》一书译出,作为反面教材,供领导和有关同志批判。”1981年,《只有一个地球》中译本再版发行,曲格平同志以《欣慰的纪念》一文为其恢复了名誉。“ 对待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我们差不多是采取事不关己、幸灾乐祸的态度。那时候,我们相信,并不存在什么世界性的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有的只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公害是资本主义罪恶制度的产物,社会主义制度是不可能产生污染的。谁要说有污染、有公害,谁就给社会主义抹黑 ”(曲格平)。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讨论地球与地球环境的话题了。但希望我们不仅仅停留在讨论的层面上,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的朋友们,都来关注我们的地球家园,并加入我们的行列,为地球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我们的贡献。 《只有一个地球》中译本,左(1974),右(1981) 【附录】:小学教材中的《 只有一个地球 》
个人分类: 生态研究|7235 次阅读|24 个评论
写在世界地球日(附录):小学教材《只有一个地球》
热度 3 lionbin 2012-4-21 22:31
写在世界地球日(附录):小学教材《只有一个地球》
爱惜地球,从娃娃抓起,有些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下面这篇文章,应该是很有眼光的,所以附录在此,我们大家都来读一读吧。该文被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四年级上册选编。 据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宇庙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庙海洋中,就像一叶扁舟。 同茫茫宇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了。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其实,人类生活的范围是很小的。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地下埋藏的煤、铁、金、银、铜、锡、铅、石油和天然气,它们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这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最多再开采二三百年就没有了。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无节制地滥用自然资源、随意毁坏自然资源,它们再生的速度和数量赶不上使用的速度和数量,生态平衡已经失去。如果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就会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月球上修建移民基地。但是,这还只是设想,要实现起来很难很难,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到了那个时候,能去火星和月球居住的人也只是很少一部分。绝大多数人怎么办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个人分类: 生态研究|5056 次阅读|5 个评论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世界地球日”网址
gongshiliang 2012-4-21 18:21
明天(4月22日)是第43个“世界地球日”,美国环境保护署(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简称EPA)有相关背景介绍,详情可浏览其网站: http://www.epa.gov/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44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又是一个-----地球日
pedestrian99 2011-4-22 22:39
2011年4月22日是第42个世界 地球日 。今年 地球日 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地球村一员,每个人都应该自觉爱护地球家园,珍惜资源。 回想起几年前,亲身投入到地球日的宣传,仍记忆犹新。 那是09年的世界地球日前夕的某一周末,为配合地学院学术部地球日主题活动,以志愿者身份特在海淀区白石桥附近的紫竹院公园开展“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主题宣传。 上午9点多到达紫竹院,和公园负责人联系之后,在公园入口内的小广场,摆置宣传设施、布置展板。周末的紫竹院公园,游人如织,可刚开始真正聆听宣讲,肯于接受宣传材料的游人并不多,一些人一见问卷调查,要么推托,要么转身就走,大有事不关己的态度,与国外诸如之类宣传大受欢迎形成鲜明对比,也许他们想和家人朋友要游乐;也许这不关乎他们的直接利益;也许有人会说觉悟的问题(可这是北京,在全国来说,人的素质还算高的),也许更主要的是我们的工作浮于形式不切实际。 那天天气也很好,到了10点多钟,游玩的人更多了,随着一部分人向我们宣传点靠拢,其他人也逐步受到感染,特别是一位热心阿姨的带动下,许多人纷纷索要宣传材料并签字,表示对之一活动的支持。有人还问一些地球生命起源之类的感兴趣的话题,看来还是群众的力量大呀,不到一小时,宣传进入高潮,特别是向这位热心阿姨的加入,使得人们来关注本次活动。细想来,我们的工作方式有待改善呀,诸如此类的活动更应当进入社区,让有丰富社区工作经验的大妈们,宣传起来会事半功倍的。 临近中午,天也热了,看着厚厚的宣传材料见底,签名布(簿)上,写满名字,大家喜悦之情,不以言表。开始兜售(宣传材料)而不要,大家的沮丧,到主动接受应接不暇的烦恼,都一扫而光。总之,基本完成本次地球日宣传活动,至于能引起多大的社会关注,下一步怎样开展工作,这些问题对需要认真对待。 中午时分,本次地球日活动结束,带着愉快的心情,大家也秀(show)了一把。 (开始时宣传展板前稀疏的围观人员) (驻足了解的人群,穿横条衫的为热心的阿姨) (签名) (活动结束,来张合影) (男生合影) (男生秀) (女生秀1) (女生秀2)
328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地球日 4月22日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
xupeiyang 2011-4-22 07:51
天 地 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35840 2011年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 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 环境保护 活动。该活动最初在1970年的美国由盖洛德·尼尔森和 丹尼斯·海斯 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2009年第63届 联合国大会 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15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历史上的今天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xupeiyang 2011-4-22 07:26
4月22日是一年的第112天(闰年则是113天),距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53天。星座是 金牛座 。4月22日也是 世界地球日 和 世界法律日 353年, 王羲之书写 兰亭集序 1724年,德国哲学家 伊曼努尔·康德 诞生 1958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成 1972年,—男一女划船横渡 太平洋 1983年,著名医学专家 林巧稚 在北京逝世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19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被忽視的世界地球日,被重視的冰島酸雨說
LEOLAND 2010-4-22 20:53
曲津華 昨日今天,中國人被一個大酸雨傳聞所纏繞。而今天的深圳竟然是非常配合早上還陽光刺眼,中午竟電閃雷鳴,一場大暴雨如期而至。 也是很巧,剛剛有新聞說冰島火山灰已經飄到中國,又有短信傳言成幾何級數被擴散,就來了這麼一出豪雨。 750 年一遇的酸雨雖不可信,深圳官方給出的雨水酸度值卻值得關注。氣象臺說,中午測得雨水酸度為 pH 5.35(补记:环保部门测得平均值为4.91),屬弱酸性,不是異常,也不會如民間所傳將致癌。聽到這里,有些疑惑,以 7 為中性的 pH 值,5.35顯然已經是酸性了,還要多酸才夠酸?如果是正常,爲什麽不把近年來的雨水酸度平均值告訴公眾?我們也學過化學,也知道化石燃料所致的酸雨已經有年頭了。可是,爲什麽不把這次大雨之前的雨水酸度平均值告訴大家呢?也好讓絕大多數不從事氣象和環境監測工作的公民能有個比較。也許是疏忽吧,但願。(新闻链接 http://sznews.oeeee.com/a/20100423/877160.html ) 也許是讓這場傳言給 有好好招呼人家一下。這回做不了別的,寫一點文字做紀念吧。對我們腳下的這個星球,對它怎麼好都不過分。畢竟,我們都要依存它啊。 2010-04-22
个人分类: 科学劄记|25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日和世界地球日不是同一概念
黄安年 2010-4-22 13:16
地球日和世界地球日不是同一概念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4 月 22 日发布 地球日说的是 1970 年 4 月 22 日,在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和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的倡议和组织下,美国数十万群众参与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呼吁创造一个清洁、简单、和平的生活环境。地球日活动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 2009 年 4 月 22 日,第 63 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将今后每年的 4 月 22 日定为世界地球日。这样今年就成为第一个世界地球日。 (见 《今年 4 月 22 日是第一个世界地球日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4 月 2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4359 ) 今天中午凤凰卫视气象预报节目时说 : 今天是地 41 个世界地球日,这样的说法是把地球日和世界地球日混为一谈了。 新浪网称 今年 4 月 22 日是第 41 个世界地球日 也错了。( http://www.sina.com.cn 2010 年 04 月 22 日 09:12 生活新报 ) 人民网称 为迎接第四十一个世界地球日的到来( http://env.people.com.cn/GB/11425020.html ) 还有报道称 今天,是第 42 个世界地球日 , http://www.sina.com.cn 2010 年 04 月 22 日 08:50 中国家电网 ( http://tech.sina.com.cn/e/2010-04-22/08501326063.shtml ) 还有称 新华网北京4月22日电(记者吴黎明)今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设立40周年 (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4/22/c_1249250.htm ) 开来 , 准确区别地球日和世界地球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9 : 40 部补:今晚新闻联播节目中 , 播音员也称 今天是第 41 个世界地球日,这反映了新闻编辑和审查官员没有搞清地球日和世界地球日的区别。
45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类迎来第41个世界地球日
xupeiyang 2010-4-22 12:11
第一张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由美国气象卫星泰洛斯1号在1960年4月1日拍摄 据美国媒体报道,今年4月22日,人类将迎来第41个世界地球日。许多国家的民众都在筹备大大小小的庆祝活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也展示了一批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呼吁各国同胞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世界地球日起源于美国。1969年,一位美国出版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为人类地球母亲设立一个节日,让全世界的民众在每年的这一天搁置分歧、关注我们共同的需要宝贵的自然资源。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缅甸外交家吴丹批准了这项提议。 最初选定的地球日并非4月22日,而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每年3月21日前后。因为这一天全世界任何角落昼夜时长均相等,它象征着世界的平等,也象征着人类抛开彼此间的争议,和谐共存。很多国家都有庆祝春分节气的传统。早期联合国也在每年的春分举行世界地球日的活动。 阿波罗8号从月球上拍摄地球升起 真正让地球日走向世界并将其固定在每年4月22日的,是来自美国威斯康辛州的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他1969年在美国各大学举行演讲,选中了25岁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作为助手。在两人和一些环保人士的共同努力下,1970年4月22日,近2000万美国人首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 这次活动大大推动了人类环保事业的发展:美国环境保护署随之成立,各国立法保护环境的进程加快。在一片保护环境的呼声中,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召开。 这次运动的成功使得在每年4月22日组织环保活动成为一种惯例。发源于美国的地球日也从春分日移动到了4月22日,地球日也渐渐走出美国,走向世界。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其后,每年的4月22日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并根据当年的情况确定活动主题,今年确定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地球兴亡,匹夫有责。在地球日迈入不惑之年之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为保护共同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世界地球日 上一页 1 2 上一页 1 2
个人分类: 历史事件|1367 次阅读|0 个评论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nevergu 2010-4-21 22:33
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动画来源于YOUTUBE) 动画内容解释: 1970: 2千万群众集会纪念第一个地球日。数月后,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第一次公开表示支持。 1971: 美国最大的铁路公司成立,即使如此,当时每加仑汽油仅是33美分。(译者注:现在每加仑汽油在芝加哥平均3.3美元,大概增加10倍) 1972: 美国 EPA禁止使用滴滴涕( DDT)。 1973: 中东石油禁运引发石油危机。 1974: 尽管受到游说集团阻挠,国会通过饮用水安全条例。 1975: 国会发布法律限定汽车尾气排放量。 1976: EPA 开始禁止使用可引起癌症和其他健康问题的多氯联苯(PCBs)。 1977: The U.S. adds the first plants to its endangered species list despite their disturbing lack of cuteness. 1978: Congress bans CFCs in aerosol sprays after scientists realize CFCs can deplete the Earth's ozone layer . 1979: A partial meltdown at Pennsylvania's Three Mile Island nuclear plant ruins an otherwise good day. 1980: Congress creates the Superfund program to clean up toxic waste sites . Those expecting super fun sites are quickly disappointed. 1981: Acid rain intensifies over the Northeastern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1982: Dioxin contamination forces the U.S. government to buy homes in Times Beach, Missouri not the last time it would have to buy up toxic assets. 1983: A long failure to clean up the Chesapeake Bay begins. 1984: 8.6 million acres of protected wilderness are established in 21 states. Somewhere in the distance, a coyote howls. 1985: Scientists discover a giant hole in Earth's ozone layer. During the next year's NBA All-Star Game , Spud Webb dunks through it. 1986: Congress declares the public has a right to know when toxic chemicals are released into the air, land, or water. The public breathes a sigh of relief and a little sulfur dioxide . 1987: Medical waste washes ashore in New York and New Jersey, forcing beaches to close. Efforts to rebrand the area don't work out. 1988: Congress bans ocean dumping of sewage sludge and industrial waste , ending a cherished American tradition. 1989: The Exxon Valdez spills 11 million gallons of crude oil into Alaska 's Prince William Sound , one of the worst environmental disasters in U.S. history. 1990: The EPA's Toxic Release Inventory tells the public which pollutants are being released into their communities. 1991: The U.S. government begins using products made from recycled content. 1992: The U.S. Energy Department and the EPA launch the Energy Star program to label energy-efficient products. 1993: A cryptosporidium outbreak in Milwaukee sickens 400,000 people and kills more than 100, raising awareness of microbes in water supplies . 1994: The first genetically modified tomatoes hit the U.S. market. 1995: Wolves are reintroduced into Yellowstone and central Idaho. The initial awkwardness quickly fades. 1996: Public drinking-water suppliers are required to inform customers about chemicals and microbes in their water. 1997: The U.S. joins other countries in Kyoto, Japan, to negotiate a global climate-change treaty it winds up rejecting. 1998: Earth has its warmest year since record-keeping began in 1880. 1999: The EPA announces new rules to improve air quality in national parks and wilderness areas. Somewhere in the distance, a coyote coughs. 2000: High temperatures and low rainfall spark the worst U.S. wildfire season in 50 years. 2001: The U.S. formally rejects the Kyoto treaty. The treaty suffers brief self-esteem issues before hooking up with Europe on the rebound. 2002: The U.S. suffers its second-worst wildfire season in 50 years. 2003: The EPA retrofits 40,000 school buses nationwide to cut back their tailpipe emissions. 2004: The EPA requires cleaner fuels and engines for farm and construction equipment. 2005: The 2005 Atlantic hurricane season produces a record number of tropical cyclones , including Hurricane Katrina , which devastates the Gulf Coast . 2006: An Inconvenient Truthis released, winning Al Gore an Oscar, a Nobel Prize , and a lifetime of being criticized every time it snows. 2007: The bald eagle is removed from the endangered species list . 2008: The EPA releases a list of eco-fugitives. Captain Planet comes out of retirement. 2009: The EPA issues a proposed finding that greenhouse gases may endanger public health or welfare. Congress issues a proposed finding that the EPA is a jerk. 2010: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celebrate the 40th Earth Day, once again dedicating a full day to the planet's health. The Earth is touched, even though it creates days in the first place by rotating, which means Earth Day is a regift. But it's the thought that counts. Russell McLendon at the Mother Nature Network
个人分类: 新闻评述|35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随笔]善待地球:致世界地球日
blueyye 2009-4-22 08:54
人类和河狸是折腾地球最甚的两大物种,不同的是后者只是拦河筑坝、建造住所,对生态影响不大;前者则要翻江倒海、改天换地,往往破坏生态。尽管从太空不能看见生物改造地球的痕迹,可是人们还要折腾给天看。 地球发怒了:忽而把大陆气温猛增到50C,忽而让大气环流带来严寒;很可能再把两极冰雪融化让海平面上升2-10 米 淹没沿海繁华城市。说不定某天 除病毒 细 菌 外高等动植物将荡然无存。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还没有伟大到能复制一个地球的地步,地球需要善待。少开车,多植树,也是善待地球。 善待地球吧,它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迄今拥有的惟一家园致世界地球日
个人分类: 学术随笔|3744 次阅读|2 个评论
写在世界地球日 【漫谈地球物理】开篇
dongping2009 2009-4-22 08:32
我 2009 年 2 月 2 日 在科学网上正式开设博客,迄今已经 80 天了,认识了很多很有知识的科网人,也从各位高人处,学到了很多以前不太了解的知识。代价便是,以前要在 IGS 围棋网上下 80 盘棋,但现今,我这 80 天来,所下围棋盘数则没有超过 8 盘;以前经常挑灯鏖战,现在则非常少,睡眠反而比以前多了些。一句话,科学网某种程度上,治好了我比较严重的网上围棋瘾。 所以说,科学网于我而言,真是一个好地方。但看起来,科学网也有使我成瘾的趋势,所以也要多多加以预先防范。 ^_^ 80 天来,我在科学网上,到处留言,到处承诺,一会儿夸口要写这篇文章,一会儿炫耀要讲那个议题。比较严重的是两个:一个是答应 杨秀海 先生,要写两篇幼儿教育的文章,一个则是主动告诉 曹广福 先生,说我要写一篇关于地球自由震荡的文章,想着将上帝他老哥的一个关于科普的文章比下去。当然最近,我又对 武夷山 先生说过,正在准备一篇关于阿拉斯加地震的文章,等等。这些承诺,应该要给予兑现,套用一句流行语之大意,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正好今天是世界地球日,我们学院的研究生们,在此之前,已经策划了一系列比较系统有趣的关于地球日主题的活动。 强行插播一条广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的研究生会,于世界地球日( 2009 年 4 月 22 日 ),也就是今天下午 3:30 ,在玉泉路园区的综合楼414教室 ,安排了一场高级科普报告,由石耀霖院士开讲,题目是:漫谈地震。欢迎踊跃参加。 我对研究生们的这些活动,是举双手赞成的,并且在我被授权范围内,也给他们尽可能多的支持,包括活动经费方面的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持。我们一代代人,包括现在的我们,总是在一遍遍同样地重复一个真理: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只不过实际做起来,我们这一代人,正在自觉不自觉地、有意无意地,做着很多透支使用,原本应该属于我们下一代所有的事情来。 自上科学网以来,我便希望能够在科学网上,写上一些关于地球物理科普方面的文章。这样的感觉是越来越强烈,所以自 3 月中旬开始,我便有意识地收集有关方面的写作素材,好在我有一定的底子,就是教过若干年的地球物理学基础这门研究生课程,而且也希望,在下一个学年度,对我这门课程,包括讲课方式、课程内容本身等等,能够进行程度比较大一些的修改,所以这也便有些一举两得的意味。此外,正好我太太在从事幼儿地震科普方面的努力,因为她是我的当然领导,我自然是作为一名义务工作者,帮她打打工,写点东西,也对她所涉及到的相关专业内容的东西把把关。所有这些,凑在一起,促成了我坚定将这件事情做成的信心,虽然我一开始仍然怀疑,最终这件事情,会变成一件虎头蛇尾的事情来。 所以,我决定给自己定下一个较低的目标,在 2009 年度,就地球物理相关问题,先选出 10-20 个我觉得有把握可写的小题目,开始一步步做起来,这样子,也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如果在 2009 年度,完成了 10 篇这样的东西,算是成绩及格, 15 篇良好, 20 篇则当然是优秀了。完成了这个既设的目标,我当然会感觉到很有成就感。 但是即使这样,实际做起来,我发现还是面临许多的困难,包括科普的定位,我对科普的理解,以及如何选定要写的题目,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我对文字驾驭能力的缺乏,这些都给我造成了很多困惑。 正好 祖乃甡 先生 帮我发明了一个词汇:再等等。我于是立刻便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这也是我在科学网上的一贯风格, ^_^ ,这样便自然而然地,祖先生的词汇变成了魏同学语录,而且在我的首页上,一挂就是好多好多的天数。 但终于,我完成了关于今年度,最初所设定的 20 个小题目的内容选定,也同时基本完成了相关方面的材料收集工作,并且其中的近 10 个优选小题目,我也基本完成了文字写作。 所以,前两天,我终于可以撤下再等等的横幅,换上新的,以表达我喜悦的新的心情。不过,虽然术业有专攻,但是学习无止境。所以我也很清楚,科学网上高人云集,但只要是我写出来的东西,有错就改,那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正所谓:自娱与娱人齐飞,交流共学习一色。 但毕竟,这些东西还是相对专业,尽管我已经尽我所能,做了最大的努力,希望将文字用得直白些。但有些事情,并不是我咋想就咋成的。于是,退而求其次,防止密集轰炸的办法,引起众位兄弟姊妹的疲劳与反感,决定从 5 月上旬开始,每两周一篇成系列地发出,虽然其具体内容,并无传承关系,而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东西。但中间,我也会不定期地,穿插介绍一些关于地球物理人物的八卦,逗大家一个乐子。 顺便,关于世界地球日,请点击: 世界地球日相关介绍 。 是为开篇。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5409 次阅读|2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04: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