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工业文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警惕科学
热度 4 tian2009 2012-11-23 17:34
发表于《读书》2012年第11期,pp96-103. 发表时题为《警惕科技迷信》,略有删节。这是原稿,略有校订。 警 惕科 学 田 松 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都是暂时的、偶然的、可以避免的。这个负面效应只能并且必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得到解决。当然,新的技术仍然会带来新的负面效应,那就由更将来的更新的科学技术来解决,不能因噎废食。总的来说,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之“功”远远大于其“过”。并且,那些“过”还在解决之中。 这是一部触目惊心的著作,书中冷静地介绍了一个个化工产品所导致的负面效应。苯、石棉、多氯联苯、卤化烃、乙烯雌酚、二氧化硫、甲基叔丁基醚、三丁基锡防污剂……,这些名字我们大多感到陌生,但是它们并没有因为我们的陌生而远离我们。恰恰相反,这些东西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如果没有它们,当下的现代化生活根本就无法进行。然而,这些东西无一例外地对人类和生态的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我且越俎代庖,现学现卖,简单地讲其中两个。 先讲苯。 苯在这本书里占了一章。1910年代初期,苯的第一种主要用途被发现:在橡胶行业做溶剂。“一战”期间,炸药制造需要甲苯,其产量大增。战后,苯作为溶剂,大量用在人造革、橡胶、胶水制造、制帽、凹版印刷、油漆、粘合剂、涂料、干洗、汽车制造、锡罐头组装等行业之中,也越来越多地用在有机物合成、石油制品生产、发动机燃料等领域。(第64页)反过来,如果没有苯,这些行业的生产都将无法正常运行。现代化的生活逐渐地建立在这些行业之上,建立在苯的存在之上。 此后,关于苯中毒的案例越来越多。虽然也有人建议采用其它物质作为溶剂,但实际上,管理者只在量上不断地加以限制。1946年,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建议,工作场所的苯暴露量限度为100 ppm,1947年这个数字降至50ppm,1948年降至35ppm。然而,1948年,美国石油研究所出版的一份文件中说:唯一绝对安全的水平就是零。(66) 苯不可能被取消,因为一直被我们歌颂的方便的现代化生活,就是建立在类似于苯这样的物质之上。 2001年,人们又意识到,汽油中含有苯!这意味着,不仅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可能与苯有密切接触,在汽车跑过地地方,每一个人都无法幸免。(86) 这个名词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过,自然也毫无了解。由于它的陌生,人们也许会认为,它距我们的生活非常遥远。其实,它和苯一样,无处不在。它最主要的用途是替代汽油中的铅作为引擎抗爆剂。这是后期技术取代早期技术的一个例子。 这个新材料最初被认为有很多优点。比如“价格低廉,易于制取,具有良好的传输和混合特性”。“能在炼油厂里制得;很容易和汽油混溶,不再分离,其混合物还可以通过现有的管道进行传输”(223);能使燃料充分燃烧,从而减少一氧化碳以及形成臭氧的前体物的排放(225)。 但是,人们很快发现,好处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多,更糟糕的是,与它的前任——铅——一样,甲基叔丁基醚也对环境和人体有害。1990年代之后逐渐确认,这个高科技成果能够诱发癌症、哮喘等疾病(228-232)。由于它“高度的水溶性、流动性和持久性”(227),在它完成了预定的任务,从发动机的汽缸中跑出来之后,还会长期稳定地存在,到处游荡,遇水而溶。于是导致地下水污染。好在这东西有味道,很低浓度就能被人察觉。一旦水源中的甲基叔丁基醚超过了某个阈值,水源就彻底不能用了。在丹麦,这个阈值被设为180微克每升,而在加利福尼亚,该阈值低至5微克每升。(227) 显然,在甲基叔丁基醚的发明、应用过程中,同样不符合那种一厢情愿的美丽图景。一方面,它对环境和人的健康所造成的伤害还在继续,另一方面,它的前任铅所遗留下来的问题,也没有随着它的使用而得到解决。 这样的化工产品比比皆是。在这本书里,还专门说到了石棉、多氯联苯、卤化烃、乙烯雌酚、三丁基锡防污剂等。具体过程与苯和甲基叔丁基醚都惊人地相似。人类当下的生活都建立在它们之上,科学共同体和管理者明知它们会导致环境问题,会对人身健康造成损害,但只能不断地规定最小限量,而不能根本上取缔。 所以,一个讲起来更加顺畅的新的说法应该是这样的: 这样一来,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是否功大于过,恐怕是个问题了。 自1962年《寂静的春天》出版算起,五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是逐渐减少了,还是越来越严重了?自1990年代,中国普遍地接受了环保的理念算起,二十年来,中国范围内,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是逐渐减少了,还是越来越严重了? 对于科学技术的功过,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总体评价。 三 为什么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是内在的、不可避免的?这是因为,现在普遍应用的科学之技术,都来自数理科学。数理科学的机械自然观与自然本身注定是有冲突的。科学及其技术的力量越强大,冲突越激烈。 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中,整个社会都把资本增殖作为最高目标和最高行为准则,人类通过科学对自然的改造也不例外。数理科学不仅为工业文明的意识形态提供支持(机械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社会进步观等),还提供有助于资本流通、增殖的技术。反过来,社会也对这样的科学和技术予以支持,使得其获得更多的资源,从而加强了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 地球生物圈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各种生物共同演化,彼此相连,地球上的物质相互转化,达成动态平衡。从寒武纪算起,生命的历史大概有五亿年,生物圈里各种物质的相互转化、相互作用,则有五亿年之久;从人类出现算起,也有大概一百万年。 人类目前大量生产的化工产品,有些是自然中从来没有过的,有些在大自然中只以特定的量存在于特定的场合。人类的身体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物质,人类的身体之中,也没有消解这些东西的酶;大自然中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物质,大自然中也不存在对应的消解这些东西的微生物群落。所以它们注定会危害生物体的健康,危害环境,最终造成全球生态系统的紊乱。 一项科学的技术在应用之初,它的好处是当下可见的。而其负面效应则很难马上就被人知晓。原因大致如下:有时候,负面效应要很长时间之后才能被人认识到;有时候,负面效应是分散的,并不集中表现为单一的效应,难以找到责任者;还有很多时候,负面效应的承担者与正面效应的享受者不是同一个人群,比如享受者是城市白领,承担者在生产第一线;更有很多时候,负面效应的承担者并非是人,而是自然环境,不会说话;最后,还有一种可能,承担者尚未出生,因为其影响在很久以后才会显现。由于负面效应显现的迟滞性,它一旦显现,就已经晚了。并且,一经显现,就不可逆。 要警惕科学,要警惕科学家!当科学家告诉我们他们发明了一个什么新奇的玩意儿,我们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欢呼,不应该是歌颂,而应该是警惕。惟此,才有可能把科学及其技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阻拦在其尚未发生的时候。 四 这本书有意识地列举了十二个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称之为十二个迟来的教训。除了一个个化工产品,还介绍了过度捕捞、辐射、美国大湖区的化学品污染等问题。这本书虽然意识到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严重性,并提出了“向历史学习”,“预防原则”等观念。但是,这本书仍然寄希望于未来的科学和技术,试图以加强监督等方式,减少、预防科学技术负面效应所导致的危害,“帮助人们预见代价高昂的后果、实现技术创新利弊影响之间的更好平衡、以及减少‘意外事件’的糟糕后果”(402)。在我看来,对科学及其技术的反思和批判还不够彻底。尽管如此,这本书提供的丰富的资料,足以让我们突破此书自身的思想束缚,在根本上认识科学及其技术的内在问题。 2011年12月6日 北京 向阳小院 Ocean Park Hotel, CA Sunny Yard, Berkeley 北京 向阳小院 (【丹】波尔·哈勒莫斯 主编,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研究中心译,《疏于防范的教训——百年环境问题警示通则》,中国环境出版社,2012年。文中括号内数字为该书页码。)
个人分类: 工业文明批判|8193 次阅读|8 个评论
隽永集:思绪一缕 灵感一现 智慧之光 (3):旧作新编
pww1380 2012-4-17 00:21
隽永集:思绪一缕 灵感一现 智慧之光 ( 3 ): 旧作新编 杨文祥 题记: 《信息文明之光 • 隽永集》在 这里所捕捉的虽然是一缕缕纷乱的思绪,一瞬间闪现的灵感和看似无序堆积的思想碎片,却很可能是智慧的闪光,更可能是人类精神的瑰宝。无论如何,这是作者作为一个精神主体所体现出来的人的智能、情感与意志的交相辉映。 尽管这缕缕不绝的思绪,一道道闪现不止的灵感和这些支离破碎的思想碎片,不过是一个不安的灵魂在其心湖中荡漾的死水微澜,可是我坚信,这既是我作为一个认知主体、情感主体和意志主体个体精神在不同时间点上起步的开端,更是一个个推动文化思考和文明进步的历史车轮继续前行的驿站。 留记于此,以为来日思想的启迪与思维之旅再出发的起点。 ————— 篱风 (杨文祥 pww1380 )写于 2011-12-30 清晨 ( 06:23 am ); 修订于 2012-1-11 1 0:31 am 人类在以工业文明高度发达为标志的物质型文明走到尽头之时,不是走向信息文明这一精神型文明——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最新文明形态,就只能走向自己的末日。近年来无论是严肃的学者关于自然灾变的预测还是眼球经济和文字市场的商贩关于世界末日的频频炒作,其内在的逻辑依据和这一依据所揭示的历史趋势都在于此。 参见: 1 .杨学祥《 2014 年可能发生特大灾害:不是世界末日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27028 2 .杨文祥《信息文明之光 (1) :信息文明与21世纪的精神家园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378023 3 .杨文祥《 隽永集: 思绪一缕 灵感一现 智慧之光 ( 2 )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25865 4 .杨文祥《 隽永集: 思绪一缕 灵感一现 智慧之光 ( 1 )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25857
个人分类: 吹过竹篱的清风:隽永集|2401 次阅读|0 个评论
稻香园新笔之四 什么知识,改变谁的命运
热度 1 tian2009 2012-1-16 22:24
稻香园新笔之四 什么知识,改变谁的命运 田 松 张艺谋拍了一个系列公益短片,主题叫做“知识改变命运”。这话抽象说来应该是不错的,我们常常引用的培根说的就是这事儿,知识就是力量,力量就可以改变命运。然而,知识怎么就改变了命运?什么知识,改变谁的命运? 自严复以来,进化的概念逐渐深入中国人心,在主流话语和大众话语中会漫不经心地表现出来。在我居住的稻香园小区曾经有个修车的小伙子,每次我的车出了问题,总是直接交给他。有一次,说起我刚刚从非洲回来,他脱口而出:“那里很 落后 吧?”这让我感到诧异。他自己已经处在社会底层,却仍然用“落后”这样的话语来描述另一个他完全陌生的世界。事实上,就连“落后”地区自身也接受了这样的话语。 2005 年, 在西盟佤族自治县,当地一位领导对佤族人一走路就会跳舞,一说话就会唱歌的传统很是自豪,他说:“我们这儿已经是和谐社会了。”这个刚刚出现的意识形态大 词使他能够赋予自己的文化以正面的价值。但是同时,他也说:“我们这儿还很落后”。这个传统的意识形态大词长期以来又使得他无法为自己的文化而自豪。 落后了,该怎么办呢? 回答是简单而一律的。落后了,就要发展,就要进步,就要现代化。 每当城市人来到“贫困”山区,看到那里“贫困的”人民,正面的反应是要生出同情之心来,帮助他们进步、发展,而看不到那里曾经存在的乃至依然存在的文化传 统。对于为什么贫穷,当下流行、典型的解释是,因为你落后,因为你不发达,所以穷。对策同样简单而一律:教育投入啊,科技投入啊,招商引资啊!教育投入, 提高人民素质,就能掌握先进生产力了;科技投入,招商引资,就能开办工厂了,就能往外卖点儿什么了,就有钱赚了,于是就进步了,发展了,富裕了! 纳西族拥有上千卷东巴经,记载着纳西族的传统智慧,包括神话、历史、传说、习俗、祭祀仪式,以及具体的生存技能,被人类学者誉为百科全书。但是,在张艺谋 的公益片中,这些是不能算作知识的。在“进步”、“落后”的话语方式中,知识天然地被定义为服务于工业文明的学校教育中所传授的内容,传统山村被当然地认 为是知识的荒漠。于是,所谓发达地区的人们想要表达善心的时候,常见的选项就是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的人们办教育,捐款,一对一助学,如此等等。一个新式的学 校被看成是文明与发展的星星之火。在农村的墙上我们也常常能够看到“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口号。让农民的孩子们刻苦读书,学习服务于工业文明的“先进”知 识,被视为农民致富的终极出路,有着天然的正当性。 然而,李昌平早就说过,农民的贫困是制度性贫困,科技未必能够帮助农民致富,反而会让农民更加贫穷;教育也未必能够让农民在未来致富,却极有可能让农民在当下致贫。 农民为什么贫穷?让我们退回到 80 年 前,退回到毛泽东同志做《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时候,那时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替当时的社会底层人民提出了一个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种地的吃不上 米,为什么我们的织布的穿不上衣?”在我童年看过的电影里,经常会有这样的台词。穷人自己往往回答:“因为我们的命不好。”而我们的电影主角则坚定地回 答:“不,不是因为你的命不好,而是因为你们被剥削了。” 回答简洁明了,干脆果断!你们为什么穷,因为你们被剥削了。在这种解释之下,对策也很简单:革命——消灭旧的剥削制度,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新世界。在毛泽东同志当时的对策之中,什么科技投入、教育投入、招商引资之类,就算是有,也只能处于从属地位。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来于尘土,归于尘土》,《博览群书》 2008 年第 3 期) 提到,在传统社会中,一个地域的人们如果能够祖祖辈辈在那里生活下来,必然掌握足够的生存智慧,可以与这个地区的环境达成和谐的关系,并可以在这种生活中 获得生存的意义,获得幸福。在自然的环境中,哪怕不是风调雨顺,一棵树只要活下来,也会越长越高。具有漫长历史依据的人类的生存智慧,也应该会使农民的日 子在本山本水之中,一天天地好起来。但是现在,在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几十年后,却看到很多地方的农民无法以种地为生,整村整村的年轻人进城打工,有些人 靠捡垃圾,甚至靠卖血为生。对此,我更愿意相信 80 年前中国共产主义先行者的解释,那不是因为他们落后,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受过现代教育,没有知识,而是因为,他们被剥削了! 去年在摩罗先生的博客上看到了《上海证券报》杨斌的一篇文章,《财富是如何从农村源源不断流向城市的》( 2007 年 7 月 23 日),印证了我的推断。杨斌指出: 农民负担不仅仅只是纳入农村税费改革视野的农业税、农林特产税,三提五统,税外税费和摊派 (可称之为“老三重负担”,有的专家估计这些负担全国每年约1800亿),农民负担的主要部分是目前尚不为多数人所认识的间接税费负担(每年近5000亿)和“暗税”负担(本文称之为“新四重”负担) 杨斌先生的原文很长,这里只能引用其中的一部分。 “新 四重”负担的第一重是间接税(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等)……间接税税含价中,人们在购买商品或消费服务时不知不觉已经将税收缴纳了,比如农民 花了100元购买工业日用品,实际上已经缴纳了17元的增值税……间接税是可转嫁税,纳税人不等于负税人。流转税形式上看,主要是由城市工商企业缴纳,但 实际承担税收负担的不是企业而是包括农民在内的广大消费者,他们在购买商品或进行消费时,将含在价格中的税收一起支付了。并且我国间接税(流转税)实行生 产地课税制度,纳税人以城市工商企业为主,工商业越发达地区其税源也越丰富,获得的流转税也越多,这样工商业集中的大中城市获得的流转税就占最大的比例, 通过分税制分得较大的份额,并作为城市公共产品的财力来源。 中央政府、省特别是大中城市政府获得的流转税收入,并不是全部由城市消费者支付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农民消费者支付的。 对 城市居民而言,他们负担的流转税,通过获得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包括义务教育、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等)而得到补偿。但农民负担的流转税却 主要转到了城市,他们居住地政府并没有获得这部分由其辖区内农民负担的流转税,从而也就不可能将其作为公共产品的财力来源。这就形成集中纳税和分散负担的 非对称性。财富由农村、由县乡源源不断地流向大中城市。 这还只是“新四重”的第一项。加上其余的如工农剪刀差、征地补偿不足等几项暗税,根据 2002 年的数据,农民直接或间接贡献的税赋近 8000 亿元。文章读过,触目惊心。财富在制度的安排下源源不断地由农村流向城市,当然就会产生李昌平所说的制度性贫困。 8 亿农民,平均每人每年承担的税赋达到 1000 元之多。这意味着一个三代五口之家,其负担将达到 5000 元。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就有农民孩子上了大学,父亲因无力承担学费乃至于自杀的消息。知识在改变命运之前,先要了人的命。 于是我们看到,所谓“知识改变命运”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在社会底层的某个个人因为苦心读书,龙门一跃,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从而命运得以改变。这些故事对于 某一个具体的个人,可能是成立的。但是,一个山村的整体,却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而得到改变。正如一个打工妹,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成为打工女皇,居于跨国公司 副总裁的高位,但是打工妹这个阶层的整体,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命运。又如我们某一个个人,可以通过考托考 G ,出国留洋,享受现代化上游的生活,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整体变成美国。 相反,当下全国一统秉承冥尺逻辑的制度化学校教育,会对农村的传统文化构成致命的打击。在这种教育的价值体系中,传统的生存智慧必然是原始的、落后的、愚 昧的,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的教育悖论:受学校教育越多的人,越看不起自己的传统。在这种教育中成功地被格式化,“学有所成”的,他们最好的出路是进入大 城市,成为或中心或边缘的现代人。而剩下的绝大多数,却失去了学习本乡本土的生存技能的大好时机,成了“浪费铺盖卷的废人”(参见田松《在空投的教育中失 去传统》,中华读书报, 2004 年 3 月 24 日)。 于是,一方面,当下的制度化教育把传统文化的潜在传承者变成了工业文明的候补劳动力,抽去了传统文明的釜底之薪;另一方面,当传统地区失去了传统的知识体 系,接受了冥尺逻辑之后,也会主动地从下游加入到工业文明的食物链中,为其上游提供自然资源及廉价劳动力。传统的人文生态以及与之相依存的自然生态难以为 继。其结果,生态日益恶化,传统日益消失,而农村则更加贫穷,命运更加艰难。 去年参加一个科学传播会议,一位同行在报告中说到这样的事件。某地,科学家下乡给农民送科学,农民竟然不屑于听。乡里无奈,组织农民去听,还要给农民每人 发十元钱误工费。在若干年前,恐怕我也会为此感到困惑和痛心。科学家把先进的科学知识送到农民家门口,农民不付钱,还倒过来要钱,真让人哀其贫穷,怒其愚 昧。不过我现在则感到这事儿有些荒谬,农民种田,还要“科学家”来教吗?种地是一种高度地方性的知识,农民祖祖辈辈就在本乡本土种田,哪里的土壤如何,气 候如何,什么时候种什么,怎么种,本地的农民应该是最清楚不过的。回到几十年前,所谓科学种田,无非是告诉农民,怎么上化肥,怎么打农药。这样的种地方式 在许多地方遭到了传统农民的抵制,只是农民的传统智慧完全不具备话语权,当时的抵制必然被斥为愚昧落后。然而,现在我们看到,经过这几十年农药化肥的大量 使用,土地的肥力几近枯竭,农业生态严重恶化。但是我们却很少听到有人批评当年的科学家愚昧无知,说当时进行抵制的农民富有远见;相反,当年的科学家依然 居高临下地跑到乡下要指导农民种地。 春节回东北过年,听到来自乡下老家的亲戚们说起农村的状况,更让我感到焦虑。在家乡,农民已经不能按照传统的方式种地了。以往农业生产的全部环节都是农民 独自完成,但是现在,很多环节都被割裂开来。比如,农民自己已经无法留种育种,只能到种子公司去购买种子。有些村子专门给种子公司种植种子田,种子公司从 商业利益的角度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不让农民知道自己种的是什么种子,农民知道自己是种玉米,但是不知道是什么玉米,将要在哪儿用。农民只是按照公司的 “科学家”规定的程序和步骤,按部就班地操作就行了,完全不必要甚至不能知道为什么。于是,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成了种子公司的农业工人,成了工业化农业流 水线上的环节。农民丧失了自己与土地的关联,丧失了自己传统的生存智慧,只好彻底依附在工业文明食物链的末梢上,便如中了丁春秋的吸星大法。而一旦这块土 地被榨干,食物链必然转移,寻找新的资源。李昌平说,《指望资本家救小农是靠不住的》(《南方周末》 2008 年 3 月 6 日 C19 版),可谓一针见血。当外来的工业文明摧毁了本土的传统文明之后,不可能在那里留下一个同样的工业文明,只会留下一片工业文明的残骸。而那里曾经拥有的土地和土地上的生活,都将不复存在。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农民的命运必然是与其山山水水关联在一起的,守护山水,就是在守护自己的命运。那么,依靠什么来守护自己的山山水水?第一位的知识不是来自于工业文明的,空投下来的现代知识,而应该是曾经与这片山水长期共存的传统的生存智慧。 尊重传统智慧,是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得以可能的前提。早在 1999 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科学大会上就对传统文明的地方性知识予以了肯定:“传统社会已孕育并完善了各自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体系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它们不仅蕴藏着现代科学迄今为人所不了解的信息,而且也是世界上其他生活方式、社会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的其他关系以及获取与创造知识的其他方式之反映。” (见《怎样当一名科学家》之附录,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91 页) 农村命运的真正改变,是让农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恢复其自组织的能力,获得对自己事务的主导权。一旦农民身上的严重负担得到解脱,农民的生活会逐渐好起来。这时,所谓现代科学,也可能成为这种地方性知识的有益补充。 现在,“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已经具有了极高的意识形态意义,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发展生态文明?我想,首先必须放慢工业文明的脚步,停止工 业文明对传统文化的侵害,让传统的生存智慧重新获得话语权,这样,构成未来社会和谐多元中的多元才有可能继续存在,生态文明才有可能出现。 如果说农民也需要掌握现代知识,那么,农民最需要的首先不是科技种田,不是牛顿定律,而是宪法,是关于民主和权利的法律知识。 2008 年 2 月 5 日 长春 西安花园 2008 年 2 月 23 日 北京 密云 2008 年 3 月 6 日 北京 稻香园 2008 年 3 月 9 日 2008 年 3 月 13 日 北京 向阳小院 (发表于《博览群书》 2008 年第 4 期, pp77-81. 这里在文字上重新做了校正。)
个人分类: 稻香园新笔|2724 次阅读|2 个评论
稻香园随笔之三 来于尘土 归于尘土
tian2009 2012-1-15 19:15
稻香园新笔之三 来于尘土,归于尘土 田松 人类只有一个太阳,这个朴素的事实设定了人类可以使用的能源的上限。对于某一个特定的地域而言,如果这里的人们在一年的时间里所使用的物质,不超过大地 (盖娅)和太阳在一年里的时间里在这个地域所生长出来的,这种生活方式就是可以持续的。超出了这个限度,这种生活就不可能依靠本地的资源得以持续:要么失 去与环境之间的和谐,逐渐荒芜,凋敝,枯竭;要么从外界巧取、窃取、夺取,引发更大范围的竞争,最终导致更大范围的,乃至全球的荒芜、凋敝和枯竭。 2000 年 10 月 19 日清晨,我们从泸沽湖北部的一座小村出发,经过两天的跋涉,于 20 日 傍晚来到了雄踞木里河与东义河交叉口之上的争伍村。这里没有公路,没有电,没有电话,手机没有信号,收音机也没有信号。所谓的路,只是蜿蜒在山岩密林中的 马帮小路,有的地方只有一脚之宽,有的地方还需要攀爬、跳跃。唯一的代步工具是马。不过,正值农忙,我们没有租到马帮,只好自己做驴。同行的李晓岑在第一 天就打出了大大的脚泡。这一带隶属于四川省木里县依吉乡。不过在明代,曾是云南丽江木土司的势力范围。金沙江,金沙之江也,并非虚浮的美誉,乃是写实。金 沙江上游的很多支流亦然,比如争伍村下面的两条大江。故木土司当年曾在木里设有金矿,并曾派兵驻扎。争伍村村民自称,他们就是当年木土司所派兵丁的后人。 直到现在,全村四十户,除一户外,全是纳西族。争伍村地势险要,站在村口高处,东义河与木里河两个方向的动静可以一览无余,可以料想曾是兵家所争之地。 自争伍向山下几公里,另有一个村名甲波,属纳西族阮可支系,由于历史上的政治因素,被划归蒙古族。自依吉乡政府来争伍的路上,还路过另一阮可村甲区。而争 伍则属于纳西族最大的支系:纳西支系。这几个村落构成了一个纳西文化共同体。再远,东义河的对岸,则是俄亚纳西族自治乡,纳西族迁徙史上著名的俄亚大乡, 与争伍等村构成了更大的共同体。 由于地理封闭,这里与外界的交流极为艰难,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东巴文化,也有着自然状态下的文化交流与渗透。我甚至想,在很大程度上,争伍村依然保持着他 们自明代迁居来此时的生活方式。在甲区村口的玛尼堆上,我们看到了刻有东巴文的玛尼石。在争伍的水源处,我们看到了本村东巴设置的祭署道场。 在纳西族的东巴神话中,署是人类的同父异母兄弟,人与署的祖先曾经互相争斗,后来分家。人类拥有田地、道路、房屋、村庄、家畜等一切人类之物,署则拥有山 林、水源、野生动物等人类之外的全部。因而,一个传统纳西人走到山里,看到的不是人类的资源,而是署的财产。人若想动用署的财产,比如盖房伐木,必须由东 巴祭祀,与署沟通,得到许可才可动手。若有人侵害了署的利益,就会遭致灾祸,也需要东巴祭署禳解。所以,传统纳西村寨必有祭署道场。纳西学者李静生曾在文 章中说道,纳西族独特的署自然观“保我纳西族数百年来无环境之忧。”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传统社会的物质生活必然依赖于其所生存的地域,所以,农民不可能不热爱自己的山水。中国农民安土惰迁,一个地方扎下根来,就做好 了子子孙孙天长地久的打算。所以,传统地区必须拥有与环境相处的智慧,并使人在这样的生活中获得幸福,否则,这种生存方式就无法延续。这种智慧往往是以神 话、巫术、原始宗教的方式存在的。在这种生存智慧之中,有一个普遍的方法论,就是类比,拟人,人类以待人之心,对待世上万物——万物有灵,从起点上,就存 了一份敬畏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的良弱之心。 争伍的世界有两个,一个物质世界,一个精神世界。争伍的物质世界为其精神世界提供了活动的舞台;反过来,争伍村的精神世界保障了其物质世界的存在。山神水神,就是山水本身。当精神世界的山神水神在人们的心中消失,现实世界中的山山水水也就岌岌可危了。 在争伍一带,我看到了一个自给自足的世界。当地以农业为生,种有大麦、小麦、玉米、苦荞等农作物;也种麻,麻籽榨油,麻衣纺织。各家各户也饲养猪、鸡等家 畜家禽,有马、牛等作为劳动助手。甚至,附近还有铁矿,本地铁匠竟然可以用自制的坩埚、石范铸造犁铧等农具。这样,衣食住行几乎都可以利用本地的资源得到 满足,对外界的需求极少。根据我们的调查,必需从外界引入的似乎只有盐和茶。以往,村民用多余的粮食、布匹,或者用山下江水中淘来的黄金,通过马帮与外界 交换。 由于地域封闭,在理论上,可以对争伍的物质生活做一个定量的考察。争伍的人口、耕地、山林都是相对稳定的;各种粮食的年产量、各种物资的年消耗量都可以做 相对准确的估算,马帮带进争伍村的物资也可以进行有效的统计;因而可以定量地得知人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情况。进而可以推论,争伍一地每年盖娅和太阳的产 出,能够支持这四十户人家过一个什么程度的现代生活?遗憾的是,我的这个设想一直未能实施。 不过,从长时段的历史角度考虑,不妨做一个定性的估计。如果从明代中叶算起,争伍村的这种生活方式,已经延续了大约五百年。五百年里,人们也盖了不少房 子,砍了不少树木,但是平均下来,如果人们在一年里砍伐的林木没有超出当地一年里可以生长出来的量,这里的林木就不会减少,人类与署就可以平安相处,也就 可以在这个地方延续下去。争伍村的人类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之间,已经进行了大约五百年的物质交换。倘若没有外部力量的强行干预,倘若没有重大的地质变迁,争 伍的生活方式还可以在这里继续下去。 我们还专门调查了垃圾的处理。如其它地区的传统农村一样,平时的垃圾垫猪圈。唯有春节时的垃圾需特别处理,要埋在没有生命的方位。在东巴看来,垃圾不仅具有物质属性,还有精神属性,甚至首先是精神的。现代人所遇到的垃圾问题,在纳西族的传统文化中是不曾有过的。 为什么传统地区不存在垃圾问题?从物质转化与循环的角度看,传统地区所使用的一切都是上帝造的,都是大自然演化出来的,是盖娅体内本来就有的。同时,人类 的用量没有超出一个太阳的供应,所产出的废物有限,能够被大自然(盖娅)重新吸纳。这时,人类是盖娅体内的正常细胞,人类活动所伴随的一切物质和能量转 化,可以理解为盖娅自身肌体活动的一部分。在这五百年里,争伍村的村民把自己的生活镶嵌在大自然自身物质和能量转化之中,整个区域的物质转化近乎是一个封 闭的循环。就如在我童年所生活的东北农村,剩饭剩菜喂猪喂鸡,平日扫地的垃圾倒进猪圈,最终成为肥料。衣服补了穿,穿了补,最后用来纳鞋底,穿在脚上,鞋 底越磨越薄,直至于无。可谓来于尘土,归于尘土。 传统社会的一切,都来于尘土,归于尘土。纳西族传统采用火葬,死后不留骨殖,同样归于尘土。 对于一个太阳的这个限度,总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难道我们就不应该发展吗?难道我们就不应该过更好的生活吗?更好的生活是谁 都 不反对的。但是问题在于,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生活? 丽江的宣科主持纳西古乐的时候,曾经讲过一个故事。说一群老外,问一位坐在河边晒太阳的纳西老婆婆:为什么你们的生活节奏那么慢?老婆婆说:年轻人,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死亡,你走那么快做什么呢? 人终有一死。金庸在《神雕英雄传》有这样一个情节,郭靖问成吉思汗,说你攻城掠地,富有万国,等你死了,又需要多大的地方? 人生一世,来于尘土,也终将归于尘土。生命有限,不过百年。怎样度过这有限的生命,才是值得的?这时我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少年时代保尔·柯察金的问题。 什么生活才是好的生活,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答案。在各民族传统圣人所设定的理想世界中,强调的都是个人精神的提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只有在工业文明之后,对于物质的占有才成为重要的,乃至最重要的标准。 我当然承认,基本的物质生活是必要的。但是,基本是多少,仍然是文化决定的。在现代人看来,争伍这样的村落的生活,远远没有达到基本的物质生活,而在纳西族的东巴先知看来,现代人的不基本生活,已经是太奢侈了。 以往我们相信,存在一个单一单向的冥冥中的尺度,这个冥尺可以绝对地标出先进、文明、发展、进步的量值。这种现代化的冥尺,是以对物质世界的操控能力为标 度的。然而,物质不灭,能量守恒,所谓现代化,是需要更多的物质和能量作为支撑的。对于争伍村来说,它的环境能够支撑它过一个什么程度的现代化生活呢? 同时,这个冥尺也是制造垃圾能力的尺度。现代人制造了越来越多的人造的东西,不能归于尘土的东西。争伍有多大的空间,可以容纳多少年的现代垃圾呢? 一种可持续的文明,必须解决与环境相处的问题,也必须让人们在这样的生存中获得幸福。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主张量入为出,节俭持家,但是,在现代化的大潮到来之后,在所谓的发展进步的名义下,我们进入了一个寅吃卯粮、父夺孙粮的按揭时代。 想象一下高踞于大江之上的争伍村,他们有自己的神灵,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歌声,自己的生存智慧。这样的生活,就一定需要改变吗? 人是这个世界上的匆匆过客,一个人是这样,一个人群是这样,整个人类也是这样。 作为一个游客,轻轻地来,悄悄地走,不带走一片叶子,只带走回忆,是好的。 一个人群生活在大山之中,自在地来,自在地去,不因自己的存在而毁坏山林,玷污流水,这样的生存,是好的。 人类作为一个偶然在盖娅中诞生,在一个太阳的照耀下,让来于尘土归于尘土的生命,从来于尘土归于尘土的生活方式中,获得生命的意义。这样的文明,是好的。 在争伍的最后一天晚上,我们是在东巴家外面的屋顶上度过的,因为东巴要准备法事,不便接待外人。早晨,天蒙蒙亮的时候,我们看到东巴骑着马,手执法器,威风凛凛。那时,东巴依然精神世界的领袖。 然而,就在那一年,一条公路正在通向依吉乡。 2008 年 1 月 30 日 北京 稻香园 2008 年 2 月 4 日 长春 西安花园 (发表于《博览群书》 2008 年第 3 期)
个人分类: 稻香园新笔|3771 次阅读|0 个评论
稻香园新笔之二 上帝造的与人造的
tian2009 2012-1-13 10:06
稻香园新笔之二 上帝造的与人造的 田 松 我现在越来越喜欢使用类比这种思考方式,也越来越喜欢采用比喻的说法。我频繁使用上帝这个词,并不意味着我相信一个人格的上帝,一个可以与人沟通的神。我只是采用了“上帝”这个比喻性的、拟人的说法。当然我也可以辨称,我所说的上帝是爱因斯坦或者斯宾诺莎的上帝,就是自然(规律)本身。比如我说:“上帝在造出人这种哺乳类动物的时候,没有让人喝牛那种哺乳类动物的奶。”这句话可以转述成:“大自然在演化出人类的时候,人类是不喝牛奶的。”“人喝牛奶,不是上帝的本意,而是人类自作主张”,可以转述为:“人喝牛奶,不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而是人类文化的产物。”进而,在生物圈的层面上,我还可以直接把“上帝”理解为“盖娅”。 相比于艰深的科学术语来说,比喻的、拟人的说法,更容易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因而采用这种叙述方式,可以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某些看似深奥的问题的讨论。当我采用上帝这个最庞大的拟人法,对于当下很多事物可能产生的生态危害,竟然可以给出一个非常简单的判断方法。那就是,上帝造的,常常是好的;人造的,往往是有问题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人们穿衣服,喜欢纯棉的,不喜欢化纤的,那是因为,化纤这种东西是人造的,而棉花是上帝造的。当然,你也可以说,棉花也不是纯粹上帝造的,现在我们用的棉花都是经过了人工育种,所以棉花也是人造的。这样说也有道理,不过,正好可以进一步说我的想法。我们可以在“上帝造的”与“人造的”之间做一个连续谱,一种物质,越是靠近人造的那一端,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就越容易出问题,比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等;而靠近上帝那一端,则不那么容易出问题,或者不出问题。 在我论证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之后,经常会有人强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垃圾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有一种说法认为,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相信未来的技术可以把垃圾堆变废为宝。人们常用的例子是景山,说景山本来就是垃圾山,现在变成了公园,没有产生什么问题。关于垃圾问题,我在其它文章中论述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不能解决垃圾问题,只会使垃圾问题更加严重。从本文的视角则可以这样表述,现代社会的垃圾与传统社会的垃圾不仅有量的不同,还有质的不同,因为传统社会的垃圾之中所包含的物质,都是上帝造的,都是盖娅体内本来就有的;而现代社会的垃圾之中所包含的物质,大多是人造的,都是盖娅体内自古以来所没有的。 导致了寂静春天的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等,作为现代技术重要成就,都是人造的,不是上帝造的。这些东西会残留在生物体内,并且,沿着食物链,从植物、微生物、昆虫、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最后到人,位置越高,残留越多,这就是富集。对此,生物学家有我所听不懂的科学的解释。不过,我有我拟人的解释。比如昆虫,是上帝造的,它的食品本来也是上帝造的——用科学话语来说,这些物质一直参与着昆虫体内各种物质的相互作用与转化——昆虫的身体知道怎么处理(或曰消化)这些东西。但是,农药之类的东西是人造的——用科学话语来说,这些物质从来没有参加过昆虫体内各种物质的相互作用与转化——昆虫的身体不知道怎么处理它们,只好让这些东西留在体内——富集了。 同样,鸡吃了昆虫,对于上帝造的昆虫,鸡的身体知道怎么处理昆虫的身体——消化了,新陈代谢了,变成营养了——但是,对于昆虫的身体之中富集起来的那些人造的东西,鸡的身体就不知道怎么办了,也只好让它们留在体内,进一步富集。同样,人吃了鸡,对于鸡的身体,人的身体知道怎么处理,而对于鸡的身体之中所包含的那些人造的东西,人的身体也不会处理,也只好让它们留在身体之中,更进一步富集。这些富集起来的东西,对于人的身体,只会有坏处,不可能有好处。因为上帝在把人造出来的时候,没有考虑过在人的身体中放置这些东西。 “现在每个生活在北美洲的人身上带有至少 500 种一战以前闻所未闻的化学物质。”( 莫德·巴洛、托尼·克拉克著,《蓝金——向窃取世界水资源的公司宣战》,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4 年 3 月 第一版,第 31 页)这些闻所未闻的化学物质,当然都是人造的,不是上帝造的,它们在人的身体里,也就做不了什么好事儿。然而,滑稽的是,这些物质除了来自食物之外,绝大多数来自口服或注射的药品——本来是用来治病,能使身体变好的东西。当然了,这些药品都是西药。而传统中医所使用的中药,几乎都是上帝造的,人的身体知道怎么处理它们。这是中医的又一个好处。 这样的类比还可以继续。 人类的古老文明都是在大河之畔孕育的,传统社会的城市也常常是依河而建。一条大河甚至能串起来上百个大大小小的城市。在以往的传统社会中,这些城市不但相安无事,还可以利用大河沟通往来,互利互惠。所以有“君在江之头,我在江之尾”的佳话。但是现在,上游成了下游的地狱。大河从一个城市流出,就变成了一条臭水沟,用现在的术语叫做污染。对此,可以这样解释。虽然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同样把垃圾倒进河中,不过那时的垃圾,一来量少,二来,其中所包含的物质都是上帝造的。而现代社会排放的垃圾,一来量大,二来,其物质成分大多是人造的。对于上帝造的东西,河流知道怎么处理它们,就如同上帝造的鸡吃了上帝造的昆虫。——用科学话语来说,这些物质一直参与着河流中各种物质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这个过程是大自然自身物质转化与循环的一个部分。而对于人造的物质,上帝造的河流就不知道怎么处理,如同上帝造的鸡吃了人造的杀虫剂。——用科学话语来说,这些物质不能参与到大自然自身的物质循环和转化之中,还妨碍的大自然原来的物质转化与循环的过程。于是,这些人造的物质,就造成了环境问题。于是我们看到,淮河死掉了,滇池死掉了,太湖也死掉了。 毫无疑问,今后,还将会有更多河流湖泊发黑发臭——死掉。 更进而言之,考虑到地球本身,也就是盖娅,我们可以看到,盖娅的体内已经充满了大量的人造的东西。如果把江河比作盖娅的血液,则人类已经致使盖娅得了坏血病,相当一部分部分血管已经坏死。如果把大气比作盖娅的体液,则人类已经改变了大气的组分——大气中所包含的成分虽然大多数是上帝造的,但是,有些气体上帝并没有造那么多,是人类造出了多余的部分。同时,如果把大地比作盖娅的肌体,则盖娅的肌体中,已经埋设了太多的人造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是人造的,不是上帝造的,所以盖娅不知道怎么处理它们,它们也必然会妨碍盖娅自身正常的物质转化和循环。对于现在我们常见的“降解”一词,我可以做这样的解释,盖娅能够处理的物质,就是可降解的。盖娅不能处理的物质,就是不能降解的,这些东西,大多是人造的。 随着人造的东西越来越多,盖娅的身体也越来越弱,如此以往,积劳成疾,盖娅也是会死掉的。 而且是会猝死的。 在盖娅神话的拟人话语和盖娅学说的“科学”话语之间,有很多阐释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对此,我在稻香园新笔之一《命悬一线的盖娅》(博览群书, 2008 年第一期)中已经有所说明,且让我继续铺陈。 今天的地球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生态系统。从地球诞生算起,演化了 46 亿年;从寒武纪算起,演化了 5 亿年;从类人猿出现算起,也有几千万年。这个物质系统演化的每一步,都几乎有无穷种可能性。如果上帝在其中的某一步选择了另外一种可能性,这个系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状态。而上帝竟然每一步都走对了——如果他不认为创造人类是一个错误的话!——人类的诞生是一种偶然,而且是几率非常之低的偶然。这种偶然让我感到神奇,也感到敬畏。 这个神奇的过程还可以讲得再科学一点儿,按照现在通行的话语,大概是这样的。地球上的生命是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有机物到单细胞,从单细胞到多细胞,逐渐演化出来的。在地球形成之后,各种初始物质就按照物理定律、化学定律和其它各种学的定律开始了它们的相互作用。对这个物质系统影响最大的是太阳,太阳提供了稳定的能量流,也提供着稳定的负熵流。从外太空来看,这个系统中的物质受到了三个周期的作用:一是地球的自转,一天一个周期;二是地球的公转,一年一个周期;三是月亮绕地球的公转,一个月一个周期。同时,这三个周期都是准周期。如果没有周期,物质系统没有循环,就不会产生稳定性的变化,也就不会产生生命。然而,如果是严格的周期,系统的每一个循环准确地回到上一个状态,就不会分化,也不会产生生命。如此,经过了漫长的年代,演化出今天作为生态系统的地球——盖娅。 我们可以假设,自类人猿出现之后的几千万年中,大自然已经演化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物质。反过来,就是这些上帝造的物质,在盖娅体内相互作用、转化和循环。地球上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构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它们都是盖娅的物质转化和循环过程的一部分。 对于这个过程,我也可以换一种表述方式。 盖娅在 46 亿年前诞生,在阳光的照耀下,肌体、骨骼、血液一天天成长。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都是盖娅身体的一部分,或者是她的骨骼,或者是她的血液,或者是她的细胞,或者是她的寄生虫。我们可以把人类比作盖娅的细胞。这个细胞曾经承担着盖娅的某种生理功能。同时,这个细胞自身也依靠盖娅身体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得以存活和生长。但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这个细胞开始变异,变成了癌细胞。 人类细胞的最大变化在于,开始分泌盖娅体内从来没有过的物质,进入到盖娅的血液、体液和肌体。 这些人造的,从来没有参与过大自然自身物质循环与转化的物质,源源不断地进入了自然界,它们对于地球这个复杂系统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变化,并不是现有科学所能算出来的。不过,根据蝴蝶效应,那怕是小的改变,经过长时间的累加,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对于盖娅来说,不可能是好的,只可能是坏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全球生态问题。这个问题的进一步恶化,最终会导致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崩溃!——盖娅死亡,或者猝死! 如果我们承认地球上的物质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的生态系统,承认地球这个生态系统也同样是可以崩溃的;又如果我们愿意相信盖娅作为一个完整生命的存在,愿意相信盖娅作为一个生命也是会死的;则我们就会看到,相比于上帝造的东西来说,人造的东西,对于地球物质系统,对于盖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人造的,还是上帝造的,这个法则虽然粗糙,但是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定性的对于人类行为之生态影响的判断方法。化工产品的危害大于机械工业的活动;生化产品的危害又大于化工产品。进而我可以断定,转基因这种更高级的技术,会导致更严重的生态危害。想象一下,上帝用了多少年,才能造出来一个与大自然中原有基因相互协调的新基因?而人类能够在短时间向大自然不断输送新的基因,必然会导致大自然微观生态的紊乱。这些人造的基因,相当于直接向盖娅体内释放病毒。 纳米技术也是一样。 癌细胞是一种强大而愚蠢的细胞。虽然强大,但是愚蠢。如果它安安静静地在人体内生活,本来可以与寄主共同生存七八十年。但它却在主人刚到中年的时候把他折腾死了,而它自身,也必将在主人死后,迅速死掉。 人类将是唯一的一种被自己折腾死的物种。而它的死亡,会使整个生物圈为之殉葬。 2006 年 7 月 28 日 北京 稻香园 2007 年 4 月 8 日 Sunshine loft, Berkeley 2008 年 1 月 4 日 北京 稻香园 (发表于《博览群书》 2008 年第二期,这里文字上略有调整)
个人分类: 稻香园新笔|3330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息文明之光(25):隽永集:思绪一缕 灵感一现 智慧之光 (3)
pww1380 2012-1-8 18:33
信息文明之光(25):隽永集:思绪一缕 灵感一现 智慧之光 ( 3 ) 杨文祥 题记: 《信息文明之光 • 隽永集》在 这里所捕捉的虽然是一缕缕纷乱的思绪,一瞬间闪现的灵感和看似无序堆积的思想碎片,却很可能是智慧的闪光,更可能是人类精神的瑰宝。无论如何,这是作者作为一个精神主体所体现出来的人的智能、情感与意志的交相辉映。 尽管这缕缕不绝的思绪,一道道闪现不止的灵感和这些支离破碎的思想碎片,不过是一个不安的灵魂在其心湖中荡漾的死水微澜,可是我坚信,这既是我作为一个认知主体、情感主体和意志主体个体精神在不同时间点上起步的开端,更是一个个推动文化思考和文明进步的历史车轮继续前行的驿站。 留记于此,以为来日思想的启迪与思维之旅再出发的起点。 ————— 篱风 (杨文祥 pww1380 )写于 2011-12-30 清晨 ( 06:23 am ); 修订于 2012-1-11 1 0:31 am 人类在以工业文明高度发达为标志的物质型文明走到尽头之时,不是走向信息文明这一精神型文明——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最新文明形态,就只能走向自己的末日。近年来无论是严肃的学者关于自然灾变的预测还是眼球经济和文字市场的商贩关于世界末日的频频炒作,其内在的逻辑依据和这一依据所揭示的历史趋势都在于此。 参见: 1 .杨学祥《 2014 年可能发生特大灾害:不是世界末日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27028 2 .杨文祥《信息文明之光 (1) :信息文明与21世纪的精神家园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378023 3 .杨文祥《 隽永集: 思绪一缕 灵感一现 智慧之光 ( 2 )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25865 4 .杨文祥《 隽永集: 思绪一缕 灵感一现 智慧之光 ( 1 )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25857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283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
jiangjinsong 2011-8-1 23:23
为生民立命 为天地立心 ▲我们需要从进步的蒙昧主义、科学的蒙昧主义、发展的蒙昧主义中解脱出来,树立独立的思想。——周立 《极化的发展》,周立著,海南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定价:28.00元 《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蒋高明著,海南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定价:32.00元 我们再也不能为GDP崇拜继续干那些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傻事了。 ——蒋高明 《中国生态环境危急》宣传海报 麦苗/设计 莫非/摄影 近期,海南出版社策划出版的“天下士”丛书率先推出了《极化的发展》和《中国生态环境危急》两部著作,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当下中国14亿人口的生存现状,同时抛出了有关“财富”和“生存”的问题:我们忙忙碌碌、奋不顾身地追求财富,究竟是为了什么?现在所追求的财富是否正在危害着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子孙?现在我们是否应该抛弃财富,而更多思考如何还后人一片净土? □本报记者 杨新美 抱着能为所有关心中国和世界的有识之士提供一个交流园地和信息库藏的理念,海南出版社希望通过“天下士”丛书让所有有代表性的观念在丛书中得到反映或经受考验,并期待该丛书能够成为所有关心人类福祉和文明命运的思想家、战略专家的真正朋友和精神家园。截至目前,“天下士”丛书在海南出版社的努力下,前后出版了《极化的发展》和《中国生态环境危急》两书。 天下士 忧国民 书真言 同是归属于“天下士”丛书,两本书的市场反馈却大相径庭:《极化的发展》迄今为止只印了一次共几千册,而《中国生态环境危急》在面世不久后就已经开始加印了。 尽管如此,丛书策划编辑能昀却说,其实“这两本书都是难得一见的好书”,其内容都非常有深度,只是各自侧重不同,风采不同而已。 由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周立所撰写的《极化的发展》一书,主要从农业角度,用经济学剖析了当前以石油资源为基础的工业文明的弊端,并且指出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农业文明也必将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灭亡。 而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所撰写的《中国生态环境危急》一书,则罗列出了近三十年中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出现的急速倒退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儿童出生缺陷、癌症村蔓延、土壤水资源污染、垃圾围城、沙尘暴肆虐、空气污浊不堪等问题。 这两部书虽然侧重角度不同,一本是谈及农业发展问题,一本是谈及生态环境问题,但其中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两本书结合起来阅读时,能很快从一些“谜团”中理出因果。如在《中国生态环境危急》中看到蒋高明所写的“吃化肥和添加剂的时代”后,对农民为何要使用害人害己的农药、化肥的问题疑惑不解时,周立的一篇“当粮食遭遇发展主义时代”却为我们给出了农民无奈之举的各种原因;在《极化的发展》中看到“生存系统价值分配的倒金字塔”图示不明白时,蒋高明书中的一个个真实案例恰好解释了这个图示;在面对三聚氰胺事件时,周立还用经济学给出了阐释,处于中间商的商家,因为最具有市场力,所以对上骗,对下欺,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扩充自己的利益。 翻阅两书,能清晰感受到两位作者迥然不同的写作风格。《极化的发展》以事例引出问题,对其进行剖析、论证,更多地跟随作者周立跳跃的思维去拨开“发展”的迷雾,看清人类向前迈进的荆棘;而蒋高明似乎更多的是集中列出一个个事件,给我们展示出中国大地山河的一幅幅画面,给我们留下了“课后题”,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 “周立的书从一个或几个点切入,对于粮食、农村发展进行了具体、详尽的剖析;而蒋高明的书则是搭建整体框架,对中国生态环境进行立体式的、全景式的鸟瞰。”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田松说,这两种看问题的方式都很重要,因为以往可能没有人做过这些事情。 “蒋高明写这本书既有环保人士的情怀,又有专业人士的理解和知识”,“作为经济学家,周立能从人、生态去思考,在当今实在很难得”,“要写出这样的书不容易啊,中国应该有更多的科学家、知识分子来写出真实”……在采访阅读过这套书的学者们时,几乎都能听到这类评价。 的确,作者写这两本书都是非常艰辛的,为了收集数据、资料、分析、写书花费了多年时间;其次,因为其中涉及当下极具争议的问题,如食品安全、转基因、水电站建设、环境污染等问题,写书、出书都如履薄冰。尽管每一步走得都很艰难,但是他们不害怕,也不忐忑,其中每一个数据都是真实的,来自以前的新闻报道或是环保局所提供的数据,他们只是在用事实说话。支撑他们做这件事情的是,他们都有忧国忧民的心,并将想法付诸实践,鼓起勇气说出实话。 国在山河破 在萨顶顶那首《万物生》中文版的歌中有着这样几句传唱着: 从前冬天冷呀夏天雨呀水呀 你说那时屋后面有白茫茫茫雪呀 两条鱼儿穿过海一样咸的喝河水…… 而歌词之中的万物之美如今在中国或许已难以觅得踪迹了。这不是在危言耸听,不是在耸人听闻。在《中国生态环境危急》里,蒋高明用文字描绘的一幅幅“素描”,我们的大地已经满目疮痍、奄奄一息:森林衰退、草原退化、近海赤潮、江河污染、湿地萎缩、山体滑坡、地表下陷。不夸张地说,整个中国的自然生态环境真正到了“国在山河破”的危急关头! 以几个案例说明当下问题的“急”迫: 水资源告急 最近的渤海漏油事件或许会让我们联想起另一起事件——2009年的2月20日,江苏省盐城市由于城西水厂原水受酚类化合物污染,导致市区大面积断水,带来了20万人的饮水问题。 “过去在江河湖泊里捧起水就喝,如今是不可能了。”蒋高明说,过去几年来,平均每两三天便发生一起与水有关的污染事故。中国水污染到了集中爆发期,直接危害的是百姓饮水安全。“目前,全国有3.2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其中约6300多万人饮用高氟水,200万人饮用苦咸水,1.9亿人饮用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水。” 垃圾焚烧的困惑 今年5月,《南方都市报》连续报道的珠三角“垃圾围城”,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甚至分析说,垃圾围城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解决垃圾问题,其重要性不亚于节能减排。而蒋高明说,实际上首都北京也难逃“垃圾围城”。在北京周边有近500多座垃圾场、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其中有的甚至离经济适用房、两限房居住区、村庄、住宅小区仅相隔1~2公里。 “而在处理垃圾问题中,现在较为严峻、较为隐蔽的问题是——垃圾不分类就进行处理。”蒋高明说。 以广东为例。10年前,广东的确出现了第一批分类垃圾桶,可到2009年广州原先的双色分类垃圾桶却悄悄退场,统一回收垃圾桶重新回到街头。蒋高明解释说,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居民辛辛苦苦分类的垃圾,最终被环卫工人混在一起,令居民寒心了。 蒋高明说:“垃圾中有一部分是化学家发明技术的成果,这些物质一旦合成,则很难降解。加之垃圾不进行分类处理,随意混为一体焚烧,会产生很多有危害的气体,也是很危险的事情。” 谁来为“盘中餐”保驾护航 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等化工名词一遍遍地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而除去这些,蒋高明说,还有好多是被我们消费者熟知却忽视的,如蔬菜上的残留农药,“动物速成班”将鸡鸭鹅等禽类的生命周期缩短。 蒋高明提出了疑问,“现在暴露出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是依靠媒体‘穷追猛打’后才发现的,除此之外,谁还能为我们的‘盘中餐’保驾护航?” “我们总是幻想整体是好的,但当我们把这些例子都拿出来时,会发现,这不是一个个案,也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一个普遍现象。”田松说,“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文明,已经遭遇到了全方位的生态问题。问题不是暂时的,而是长期的;不是局部的,而是整体的;似乎也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而且越来越严重。”而蒋高明的这本书直接说明了环境危急已经到达临界点了,再不注意的话,就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崇拜GDP 迷信进步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美丽山河变成今天这幅“落魄”的模样?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喝不到干净的水、吃不到安全的食物?究竟为什么我们的GDP增长了,环境却污染了?蒋高明认为,中国生态环境危急的根源之一就是长期以来我们采用单一的指标,即国民生产总值(GDP)来统领经济与社会发展事务,盲目崇拜GDP。在《中国生态环境危急》开篇,他就以“跑马圈水”的水电开发、儿童出生缺陷、中国的癌症村等触目惊心的案例,对此结论进行了剖析、论证。 1968年,美国总统罗伯特·肯尼迪曾说:“GDP并没有考虑孩子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它也没有包括我们的诗歌之美或者婚姻的稳定,没有包括我们关于公共问题争论的智慧或者我们公务员的廉正;它既没有衡量我们的勇气、我们的智慧,也没有衡量我们对祖国的热爱;简言之,它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那些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和另外一些同样也十分重要的东西。”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算了个账并给出了类似的结论:目前我国有一些政策是GDP指标的需求,而没有考虑到环境会受到破坏,没有考虑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会下降。例如在一个地方建造了一个造纸厂,也许GDP很快就上去了,但排放出的污染物却对生态环境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导致了当地的居民患上癌症等疾病,如此一来挣得钱根本不足以抵消对环境的破坏和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这些影响在GDP上并没有得到充分反映。”他说,所以今天GDP成为考核官员的一个方法,实际上就是在鼓励这些官员急功近利地以破坏环境、影响民生的方式制造表面上的富裕,而人们的生活却更糟糕了。 除了GDP这个导火索外,在周立看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由于迷信进步,发展正在走向极化。“因为对进步的迷信,现在我们只有一条路,即维持发展,这样本身就是反科学的。”他说,因为正常平衡的社会是一个有负反馈的系统,是一个一个有制衡机制、纠错机制的系统。在西方国家制衡机制主要依靠三个方面——自律、他律(法律、法规)和神律(宗教或是信仰)。在这种极化发展的情况下,中国目前的负反馈系统只有他律一支“腿”来使其稳固,这使局面失衡。 在《中国生态环境危急》一书中,田松在所写序言——“最后时刻的呼喊”中,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什么叫进步?这样的生活进步了吗?什么是发展?这就是发展吗?” 而对此问题,蒋高明在书中回答道,“当老百姓失去清洁的饮用水,呼吸着污浊的空气,连生命安全都岌岌可危时,GDP增长、工业产值的飙升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发展的确是硬道理,但是如果发展破坏了生存环境,那就没有道理了。中国必须改变目前的被动局面,不能再继续以牺牲环境和健康换美元了,否则,我们就是对子孙后代犯罪”。 还“青山绿山”之路 “盲目发展经济、追求财富、牺牲环境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有钱人的‘金山银山’不如老百姓‘青山绿山’”。这是蒋高明在《中国生态环境危急》中反复强调的。 时下,我们是否能刹住破坏生态环境的“车”?又该如何找回这“青山绿山”? “当务之急是调整发展思路。”蒋高明说。中共中央十七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是一个重大创举,是总结人类过去几百年来曲折发展道路所作出的重要理论突破。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推广曾经夭折的绿色GDP,并将其纳入官员考核机制。 对蒋高明的此观点,周立、蒋劲松等人都表示赞同。“绿色GDP这个指标更加真实的反映了社会生态发展的一些情况。这种做法是在不影响原有体制格局的情况前提下,通过修改指标的方法使人们慢慢按照一种更合理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发展。”蒋劲松说,“绿色GDP可以说是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一个体现,不搞绿色GDP,我们说科学发展完全就是自欺欺人。” 在转向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过程中,田松建议,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明中提取养分,同时可以向少数民族学习。实际上落后的文化,隐藏着的人类的生活智慧,有很多可借鉴的地方。蒋劲松也说,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生态文明可以汲取的智慧,比如天人合一的理念,节用爱物的生活方式,使得中国有限的土地可以长期养育众多的人口,而且保持着高度繁荣发达的文化水准,这与近代工业文明在短短几百年中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针对这种生态失衡、发展失衡的情况,周立说,我们需要从对进步的迷信中逃脱出来,树立独立的思想,并且我们每个人可以进行自我救赎,这需要我们要有敬畏大自然的意识,需要自律,并且每个人参与到问题中来,伸出手做力所能及的事。 的确,做好自己,做好点滴小事,就是为解救我国的生态环境作出了一点贡献,某种意义就是另一种爱国的形式。 现在,声音的力度是有了,就等着你来听了;文字是有了深度了,就等着你读到了;书也有了,就等着你了……为拯救美丽家园,从此刻开始阅读这两本书吧! 《科学时报》 (2011-07-14 B1 读书周刊)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手机版 | RSS | 科学时报社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2010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var __cc_uid="kexue"; _uacct = "UA-2597340-1"; urchinTracker();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8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在山河破的忧思——《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读后
热度 7 jiangjinsong 2011-5-31 00:36
国在山河破的忧思 蒋劲松 蔣科學按: 此文目前只是草稿,貼出歡迎批評,隨時修改,請勿轉帖,歡迎鏈接。 蒋高明老师是中国科学院有影响的研究员,这不仅表现在他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上,更体现在他对公共问题的介入上,他是中国科学家中少有的一位公共知识分子。《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这本书,原先题为《国在山河破》,后来由于某种原因改成了现在的名字,汇集了蒋高明老师对中国环境问题多方面的观察与思考。书中不仅揭示了中国触目惊心的环境现状,并且对环境恶化的深层原因进行了不懈的追问,体现了一个有良知的科学家对这片土地的深沉的爱。 环境问题,是工业文明的普遍特征,在中国大陆却又有其特殊的表现。事实上,由于中国大陆在全球化的经济秩序中处于低端位置,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技术低下、管理落后,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很难避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低成本优势。结果,中国大陆虽然没有充分享用全球化的成果,却要比上游承担更多的全球化代价。 中国大陆在环境问题上,先天不足,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的资源量较少,而且分布不均衡;后天不足,大跃进时乱砍森林,计划经济时代围湖造田,工业布局错误,以及改革开放之后乡镇企业的无序发展等等。更不用说,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一样,同样也有法制建设不健全,环保意识低下等等问题,环境保护常常受到有意无意的漠视。这就是中国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的根源所在。 正因如此,与那些处于全球化链条上游,能充分享受利益,且有能力将环境压力有效转移的国家相比,中国不再墨守工业化道路的传统模式,寻找一条能确保生态环境的发展新道路,就更具有紧迫性。 许多人说,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来说比较好的环境状况,可以与富足的经济生活共存,说明我们的环境问题不是工业文明的内在问题,而是因为工业文明不够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不高,法制建设滞后,环保意识低下所致,一句话,是现代化程度不够高的缘故。只要我们努力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改善不足的环节,真正转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上,我们的环境问题就一定能够解决。 但是,依我看来,这样的努力,充其量只能使中国大陆在全球化体系中向上游移动位置,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却不可能改进整个体系的总体效果。因此,不能以此来否定对整个工业文明根本困境的反思。处于全球化链条上游的发达国家的相对优越的处境,永远不能作为整个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的代表,因为它总是以那些落后国家的糟糕境况作为代价的。就好像传销骗局中,上线的发财神话,从来都是以众多下线的巨大付出作为前提的。所以,永远不能相信随着传销链条的扩展,下线也能够像上线一样富足。而以中国大陆如此巨大的体量,到那儿找足够多的下线?很难设想它会超越到其他经济体,移到全球化的上游位置。 环境问题并非无解,只是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仅仅在技术进步上着眼,不愿意改变我们自身,不愿意改变我们的价值观念,不愿意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那就毫无希望。只有彻底告别现代的生活方式,抛弃人与自然分离、对立的世界观, 超越无限发展和进步的观念,改变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价值观,我们才能超越现代性陷阱,才能彻底解决工业文明根深蒂固的顽疾——环境问题。 而要实现这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前现代的传统观念以及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日益边缘化的宗教,其实就是非常值得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中国大陆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为什么环境迫害如此严重。那就是因为,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大陆的思想界始终被一种极端的反传统激进思潮所笼罩。现代化进程缺乏相拮抗的力量来予以平衡,这样的现代化自然就会不断陷入盲动、癫狂的境界,各种形式的大跃进不断重演。 不破不立,只有砸烂旧传统,才能建立新传统的文化拆迁,忽视了传统文化内在的变革力量,忽视了文化生态的平衡,忽视了传统的智慧,往往会以科学的名义陷入流行一时的短见和偏见。中国大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其实是社会总体危机在环境上的反映,更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片面提倡现代化,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猖獗所导致的文化危机的环境恶果。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拯救。 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在西方触发了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环境保护运动,在高歌猛进的现代工业文明内部产生了一种质疑、批判的力量,也鼓励了适用技术、生态友好的科学研究。蒋高明老师所领导主持的内蒙草原的康复实验,在家乡山东的弘毅生态农场就是这种新文明转向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宝贵尝试。然而,这种科学技术的具体努力,如果没有更加广阔的社会文化转向的支撑是难以持续的。 所以,中国大陆深重的环境危机,反过来也是我们重新反思前现代的文化传统价值的良机,迫使我们重新思考现代性、全球化、科学技术的价值和意义,重新回味古人的生活理想和文化价值,重新拥抱中国古人的智慧。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从这层意义上讲,威胁我们生存的环境危机,又何尝不是中华民族总结经验教训,重新起航的出发点?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是一个摆在我们所有人面前的重大问题。 我们直面这一问题了吗?我们会给出正确的回答吗? 蒋高明,《中国生态环境危急》,海南出版社, 2011 年 5 月版,定价: 32 元。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4008 次阅读|36 个评论
最后时刻的呼喊——蒋高明《中国生态环境危急》序
热度 3 tian2009 2011-5-18 13:19
最后时刻的呼喊——蒋高明《中国生态环境危急》序
(此文为蒋高明著作《中国生态环境危急》之序言,发表于《绿叶》2011年第四期,第126-131页。两个版本略有不同。《绿叶》版中,蒋高明著作的书名写为《中国生态危机》,为初定名。这里是作者重新审校的版本,文中黑体为《绿叶》编辑所加。文中注释的页码为蒋高明书中页码。另外,本序言写作时间为2011年,非2010年。是作者失误,特向海南社致歉。) 即使对中国的生态问题早有了解,蒋高明的这部著作仍然让我感到震撼。中国的生态问题不论想象得多么严重,都不过分。我们已经到了悬崖的边缘。 最后时刻的呼喊 ——蒋高明《中国生态环境危急》序 田 松 一 这几天,北京的天空就像扣了一个灰盖子,连太阳的位置都看不见。《环球时报》转述法新社的报道说,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在2011年2月21日的独立检测显示,当天北京的空气污染超过了可检测的最差水平。 据2月22日出版的《中国经济周刊》,国土部公开承认,中国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遭受重金属污染。湖南的“母亲河”湘江因为接纳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在衡阳到长沙段沿岸,蔬菜中的砷、镉、镍、铅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这些“农作物”不仅被当地农户每天食用,还被运送到更多的乡镇和城市。 …… 这样的消息常常出现,似乎在为本书提供新的案例。我常常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身处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一方面,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年年攀高;另一方面,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已经威胁到我们最基本的生存。 很多人常说,没有科学技术,我们就不能生产足够的粮食,会有很多人饿死;没有科学技术,我们就会缺医少药,早早死掉。我们曾经真诚地相信,科学及其技术会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事情却诡异地走向了反面,曾经每日可见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现在成了奢侈品,乃至于入口的粮食都出了问题,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层出不穷,防不胜防…… 什么叫进步?这样的生活进步了吗? 什么叫发展?这就是发展吗? 粮食有毒,河水有毒,连空气都有毒,人类的生存还能持续多久?这样的发展,这样的进步,这样的GDP全球第二,有什么意义呢? 二 每当有问题发生的时候,我们常被告知,这是局部的、暂时的、偶然的,是发展中的代价,是可以治理的。我们也常幻想,在这个局部之外,更大的整体是好的。然而,读过本书,把一个个局部在地图上标注出来,就会发现,这个整体已经百孔千疮了!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文明,已经遭遇到了全方位的生态问题。问题不是暂时的,而是长期的;不是局部的,而是整体的;似乎也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而且是越来越严重的。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局面: 国在山河破! 即使对蒋高明的观点早有耳闻,即使对中国的生态问题早有目睹,这部著作仍然让我震撼。中国的生态问题不论想象得多么严重,都不过分。我们已经到了悬崖的边缘。 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除在西南(西藏东南部)、东北及天山山脉等地还保存有少数的原始森林外,其它地区的森林几乎全部退化了。中国已经成为“没有大树的国度。”(第131页) 由于“围海造田”和过度砍伐,中国天然红树林面积己由50年代初的约5万公顷下降到目前的1.5万公顷,70%的红树林丧失。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处于濒危状态,许多生物失去栖息场所和繁殖地,海岸带也失去了重要的生态防护屏障。(第161页) 中国的氮肥利用效率只有30%,就是说,有70%渗入土壤或被雨水带走,进入河流、汇入海洋。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几乎占到了中国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1997年仅农业部记录在案的重度土地污染事故就有1057起。(第58页) 在这部著作里,蒋高明对中国的生态危机做了鸟瞰般的描述:森林退化,河流污染,湿地萎缩,气候异常,沙尘暴频发,生物多样性丧失,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日渐狭小;饮用水短缺,食品毒化,化肥、农药过量应用,土地板结、土壤流失,垃圾包围城市、弥漫农村……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直接后果是民生艰难。一度作为田园象征和归宿的农村,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癌症成为农民的高发病: 江苏盐城市阜宁县古河镇洋桥村 :因为靠近一家农药厂、两家化工厂,该村于2001-2004年有20多人死于癌症(以肺癌、食道癌为主)。村民睡觉时以湿毛巾捂口鼻,鸭子不在水边而在猪圈里放养。 江西南昌市新建县望城镇璜溪垦殖场 :从化工厂里外漏的污水流进水稻田,将田里的水稻苗全部染黑。2004年,80户人家近20人患癌,以喉癌、肺癌为主。 陕西商洛市贺嘴头村 :从1991年到2003年的12年间,全村共有46人得癌症死亡,高峰期几乎一月一个。1991年周边工厂未建之前,全村两三年才有一两个得癌症的。 …… 这样的癌症村已经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这个名单在书中整整列了四页!(第21-25页) 我们当年追求的未来是这样的吗? 我们当年向往的未来是这样的吗? 我们的生活出了什么问题? 中国的生态危机不仅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生态危机,是中国接受了工业文明的必然结果。 我们的文明在整体上出了问题。 三 在工业文明的整体框架下,科学共同体逐渐蜕变成利益共同体。 在制度上,科学共同体有责任生产出能使资本增值的知识。科学家也从工业革命之前探索自然奥秘、追求形而上知识的哲人,变成了追逐现实利益的匠人。那些依然拥有哲学气质的科学家,很快就被边缘化了。 然而,这些匠人科学家在面对公众的时候,还常常展示其前辈的哲人形象,打着探索自然奥秘、为人类造福的幌子,谋求自己的功名利禄。这些年,我们目睹了科学家形象的衰落,几年前著名的上海交通大学陈进教授造假获取巨额科研经费案,刚刚披露的西安交通大学李连生教授作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案,都是明证。 更可怕的是,某些领域的科学共同体与大公司和某些政府部门强强联合,结成了更大的利益共同体。在转基因农作物悄悄推广、中国西南大规模水电“开发”等一系列事件中,都能看到这三方面力量的合力推动。科学家获得名誉、地位和课题经费,大公司获得利润,政府部门获得财政收入,而直接受到伤害的,则是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公众,和作为人类生存基础的生态环境。 现代化是一个食物链,上游地区优先享用下游的资源,并且把污染转移到下游去。科学及其技术是这个链条的马达和润滑剂。在中国内部,总体而言,东部是上游,西部是下游;城市是上游,农村是下游。在全球范围,中国处于中下游。中国以自身的环境和生态代价,为欧美国家提供着廉价的商品,接受着它们的垃圾;同时又因为碳排放全球第一,受到全世界的指责;这使得中国的GDP第二格外荒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中国的某些科学群体所结盟的伙伴,还有国际资本。 当今社会,科学主义依然是主流话语的一部分,人们普遍地相信科学,相信科学家,科学家也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和社会地位。然而,这个群体并未承担起与其荣誉和地位相称的责任——对于大自然、对于人类社会、对于中国社会的责任。实际上,由于科学家群体人文素质的缺失,很多人并不具备承担这个责任的能力,甚至从未意识到自己有这个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科学家的蒋高明挺身而出,就有了特殊的意义。 四 蒋高明是一位生态学家。我想,生态学家能够超越数理科学狭隘的机械视野,看到生命和情感。 人们常常忘记一些基本的事实,人是动物,是灵长类人科人属的哺乳类动物。在大自然中,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可以脱离其它生物而存在,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托,共生共荣。只有人类,仿佛游离于大自然的生态链之外,对其它所有物种都无敬畏之心。人类以科学技术为武器,不断侵害其它物种的生存空间。数理科学的机械论、决定论、还原论支配了我们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大自然被我们看成钟表一样的机械装置,可以拆卸,可以复制,可以替换。所谓“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仿佛人类有能力、有权利对自然进行改造,并且能使人类生活得更好。人以为自己在走向进步,走向发展,其实是走向绝路。当其它物种逐一被人类灭绝之后,人类还能存在多久? 物理学家能够看到宇宙和原子,却看不到草木鸟兽、地水风土与其间的关联。生态学则能让我们看到一个彼此依赖的生命共同体。 对于自然以及基于自然的生活,蒋高明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我常听他说类似这样的话:“土地不喜欢农药和化肥。”在这种表述中,土地是有情感、有意志的主体,是活着的生命。这是一种与机械论完全不同的环境伦理。对于大自然所遭受的残害,我相信他能感到真切的疼痛。这种疼痛感从他的言谈举止、字里行间,不经意地就能表现出来。这种感同身受的疼痛,使他不能旁观,不能沉默。 蒋高明是一个质朴的人,对于社会正义有着由内而外的追求,浑身上下洋溢着我们那个年代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 在内蒙,他以其生态学实践表明,只要人类不干扰,大自然就能最有效、最经济地恢复草场生态,“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这使很多同行颇有非议。科学家的新奇发明比不上自然本身,科学家也就无法设计课题、获取经费了。 在山东,他创办弘毅生态农场,以其生态学实践证明,无农药、无化肥的生态农业或中国传统农业的综合效益要高于工业化农业。这意味着,中国几十年的工业化农业得不偿失。而他的实践一旦推广,会使大部分农药厂、化肥厂不再有存在的必要。 还需要强调的是,蒋高明是一个成功的科学家。他和他的团队不断在国内外杂志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成果被国外同行写入教科书,以至于有国外学生慕名而来,做他的博士生。作为中科院的研究员,他本来也可以随波逐流,轻松地获得名利。但是他自然而然地站在了那个利益共同体的对立面。 作为科学家,蒋高明并不是科学主义者,他能够欣赏非科学的文化。他说,要感谢少数民族(第150页),感谢他们依靠传统文化,保留了一部分原始生态。传统民族敬畏自然,在神灵的指引下,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一直相信,在神灵话语与生态学话语之间,存在着某种转换关系。 所以我想,生态学家更容易接受人类学的基本理念——文化相对性:不同的文化只有差异,没有高低。蒋高明的思考已经从生态学延伸到社会、文化,以及文明本身。 蒋高明撰写了大量专栏文章,分析当下生态危机的根源,抨击那个利益共同体的无知、无耻、无度,批判“带血的GDP”。他在承担一个知识分子对于中国、对于人类、对于自然的责任。这也包括本书的写作。 蒋高明是一位有担当、有情感的科学家。他对自然的热爱,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发自内心,而不是出于利弊得失的精心考量。 五 这是一部中国本土科学家的痛心疾首、呕心沥血之作。 这是一位生态学家代表大自然向人类的控诉。 这部著作视野宏大,全方位地揭示了当下中国的生态危机,分析了危机背后的社会原因,并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解决方案。 工业文明如一架风烛残年的列车,虽然跑得飞快,却早已破烂不堪,修不胜修,很快就要散架了。 蒋高明的著作,在工业文明的丧钟上又重重地敲了一击。 振聋发聩。 如果这样的声音还不能把我们惊醒,我们将死无葬身之地,万劫不复。 我们还来得及吗? 2011年2月10日 北京-长春 Z62次 2011年2月15日 2011年2月23日 2011年2月27日 北京 向阳小院 蒋高明,《中国生态环境危急》,海南出版社,2011年5月
个人分类: 工业文明批判|3560 次阅读|4 个评论
工业文明的痼疾——垃圾问题的热力学阐释及其推论
tian2009 2010-12-12 13:07
本文发表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0 年第六期, pp45-55. 发表时版本略有差误,这里做了校正。 1 ,第 50 页(此版本第 7 页)中引文使用了正文普通字体,未能变成楷体,也未打引号; 2 ,发表版中注释 非本文所有,疑为误植。发表文本的英文摘要为编辑部所加,特此致谢。此文本所附英文摘要在发表版本的基础之上做了适当的校正。 此文发表于人地关系研究专栏。作为本期栏目主持人,我还约请了另外一篇关于垃圾问题的文章: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毛达之《海洋垃圾污染及其治理的历史演变》。主持人的话附在本文后面。 【这里是前两章,欲读全文及其中图片,请下载PDF文档。 工业文明的痼疾垃圾问题的热力学阐释及其推论 】 工业文明的痼疾垃圾问题的热力学阐释及其推论 田 松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875 ) 【内容提要】垃圾问题以往被认为是枝节问题、技术问题、管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 够的重视。本文从热力学出发对垃圾问题进行分析。一个人,一个社区,一个城市,都可以看作是类似热机的物理系统。这种有序的具有某种功能的物理系统持续运 行的前提是,从外界输入低熵状态的能量和物质,并向外界输出高熵状态的能量和物质。后者就是这个物理系统的垃圾。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垃圾是系统必然的产 物。因而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下,在地球有限的约束下,技术进步不能解决垃圾问题,反而会使垃圾问题更加严重。垃圾问题将会超过能源问题,成为未来人类社 会最严重的问题。人类解决垃圾问题的唯一出路在于,走出工业文明,寻找一个新的文明模式生态文明。 【关键词】垃圾,热力学第二定律,工业文明,生态文明 在主流意识形态和大众话 语中,垃圾问题一向被视为是枝节问题、技术问题、管理问题。如果某个地方出现了垃圾问题,人们首先会觉得是管理者失职。有一个比较普遍的乐观的说法,叫做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即相信垃圾问题是工业社会的副产品,可以随着技术的进步得到解决,乃至于变废为宝。 2009 年 可以算作中国的垃圾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的垃圾问题全面爆发,垃圾围城、垃圾处理场超负荷运转、垃圾填埋场提前退役、垃圾填埋场的空气和地下水污染、垃圾 焚烧场选址纠纷等各种与垃圾相关的事件在全国范围内此起彼伏。单是围绕垃圾焚烧厂,就有北京六里屯和阿苏卫、上海江桥、南京天井洼、广州番禺和李坑的群众 性事件 。如果把与液态垃圾和气态垃圾相关的事件考虑进来,则事态更加严重。 本文将从以热力学为基础,讨论人类社会与垃圾的关系;讨论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下,垃圾问题的必然性。 一,垃圾的界定 中文垃圾一词最迟到 宋代已经成为日常话语,其含义和用法与今无二。《新华字典》垃圾词条的释义为:废弃无用或肮脏破烂之物。其中,废弃是关键。废弃不等于无用, 无用也不一定被废弃。废弃这个词里,隐含着人的主观色彩。废弃的就是不想要的。垃圾这个词的特殊性在于,它不具体指向任何东西,但是任何 东西都可能成为垃圾。一个土豆,放在菜板上,不是垃圾;扔到厨房的垃圾桶里,马上就变成了垃圾;一个无用的手机,一直在抽屉里放着,不是垃圾;扔到客厅的 垃圾桶里,马上就变成了垃圾。因此,可以对垃圾做一个非常简单的操作定义: 所谓垃圾,就是被扔到垃圾桶的东西,被排除到系统之外的东西 。 当然,废弃与无 用又存在关联。就我们将要讨论的物理系统而言,被废弃的,是不能或者难以被这个系统所利用的。废弃,是指被我们界定的系统所废弃。在自然界中,一种 系统废弃的物质(如粪便),可能会被另一个系统所需要。对于我们所讨论的问题而言,垃圾是被人类社会所废弃的东西。 二,热机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是第一个直接从对技术的研究中产生的自然科学分支。它最初的研究对象是蒸汽机(热机)。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首要动力,但蒸汽机的效率非常之低,只有百分之几。提高蒸汽机的效率是当时工程师所关注的重要课题。 1824 年,法国工程师卡诺( Sadi Carnot, 1796 ― 1832 年)以热质说为基础,通过对热机效率的研究,给出了后来热力学的几乎全部基本定律。 热力学虽然从研究热机出 发,结论却是普适性的。无论什么样的物质系统,都要遵从热力学的基本规律。爱因斯坦对热力学钦佩有加,他说:一个理论,如果它的前提越简单,而且能说明 的各种类型的问题越多,适用的范围越广,那么它给人的印象就越深刻。因此,经典热力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经典热力学是具有普遍内容的唯一的物理理论,我 深信,在其基本概念适用的范围内是绝不会被推翻的。 热力学有两个重要的基本定律,第一个定律是人所熟知的能量守恒定律,这个定律虽然不是完全从热力学中产生出来的,但被归到热力学名下。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 论( 1905 年)诞生之后,由于著名的质能转换关系 E=mc 2 ,这个定律在理论上与另一个古老 的化学定律物质不灭定律就合并成了一个,可以叫做物质与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物质不灭,能量守恒。这个定律说,物质和能量既不能凭空创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并在转化的过程中,保持总量不变。这个定律无需过多阐释。 相对而言,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大容易理解。 为了研究热机的效率问题,卡诺设想了一种理想的热机(后人称其为卡诺机),它以理想气体为工作物质,在两个热源之间,通过卡诺循环,对外做功。 图 1 ,热机示意图 图 2 卡诺循环示意图 图一左, T 1 代表高温热源, T 2 代表低温热源。热机在两个热源之间工作;图一右是热机的示意图。图 2 是卡诺循环的示意图。卡诺循环大致如下: 1 ,等温膨胀:热机先接触高温热源 T 1 ,吸收热量 Q 1 ,工作气体达到温度 T 1 ,等温膨胀,推动活塞对外做功 W 1 ; 2 ,绝热膨胀:热机离开高温热源,在绝热状态下膨胀,对外做功 W 2 ,热机工作物质的温度降到 T 2 . 3 ,等温压缩:热机接触低温热源 T 2 ,向低温热源释放热量 Q 2 ,外界对活塞做功 W 3 。 4 ,绝热压缩:热机离开低温热源,在绝热状态下,外界对活塞做功 W 4 ,压缩工作气体,使之升温至 T 1 ,活塞回到原来位置。 在这个循环中,热机对外界所做净功为 W=W 1 +W 2 -W 3 -W 4 。由于能量守恒,热机对外所做的功等于它从高温热源获取的热量 Q 1 ,减去它传递给低温热源的热量 Q 2 ,即 W=Q 1 -Q 2 。热机的效率 =W/Q 1 =1-Q 2 /Q 1 。 卡诺证明,卡诺热机的效率 =1-Q 2 /Q 1 =1-T 2 /T 1 , 只与两个热源的温度有关,与热机工作物质的属性没有关系。因而提高热机效率的关键在于提高 T 1 ,或者减少 T 2 。 卡诺循环是一种理想的状 态,如果卡诺循环的每一个步骤都无限缓慢、无限均匀,卡诺循环是可逆的。卡诺证明,可逆热机效率是最高的,并且所有可逆热机的效率都相同。而现实中的任何 热机都不可能是可逆的。因而,现实中的任何热机的效率都低于卡诺热机。可逆与不可逆,是引伸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关键。 卡诺去世后,克劳修斯 ( Rudolph Clausius, 1822-1888 ) 和开尔文 ( Lord Kelvin 1824-1907 ) 分别对卡诺总结出来的规律进行研究和阐发,给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方式。 克劳修斯表述( 1850 年 ): 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 热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这个过程是可以自发进行的,比如热水和冷水隔着容器相遇,热量传导,最后成为温水。但是这个过程不可逆。一个盆里的温水,自发地一半变成冷水,一半变成热水,是不可能的。 开尔文表述( 1851 年 ):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转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以热机为例, 只有高温热源 T 1 没有低温热源 T 2 是不可能的。 热能够转化为功,但是不可能完全转化为功。就是说,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 100% 。 如果热机在没有低温热源的情况下也能工作的话,就是一个永动机。让一个这样的热机,从任何一个单一热源,比如海水中吸热,哪怕使海水的温度降低一点点,所 释放的热量完全转化为功,对于人类来说,也是无穷的能量。然后,由于有热力学第一定律,这些能量在使用之后,还是要转化为热能,就可以重新使海水升温。这 样,人类就有了取之不竭的能源。这种装置虽然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故称为第二类永动机。反过来,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可以表述为: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实现。 第一定律说的是物质和能量的守恒和转化,第二定律说的是,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是有方向的。但是,哪些过程可以自发进行,哪些过程不能? 克劳修斯指出,在热力学系统中,还有一个隐藏很深的状态量,他命名为熵 ( entropy )。 熵来自希腊语,意为转变。所谓状态量,是指描述系统状态的量,比如体积、温度、内能,都是状态量。系统的熵值也是标志系统状态的一个量。这个量,就与 系统的转变有关。它规定着系统自发过程的方向。一个孤立系统(与外界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能够自发地从低熵状态转变到高熵状态,而不能自发地从 低熵状态转变到高熵状态。就好比说,一个物体可以自动地从高处落到低处,而不能自动地从低处升到高处。采用熵这个概念,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有了一个简单的表 述: 一个孤立系统的熵的变化大于或等于零 。如果系统的初始状态没有达到热平衡,则系统会自发地达到热平衡,这是一个熵增的过程。到达热平衡之后,系统的熵不再变化,此后熵增为零。所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也被称为熵增加原理。 熵与功有密切的 关系。一个系统处于低熵的状态,就有更强的对外做功的能力。系统对外做功,熵增加,就失去了对外做功的能力。就如一个物体在高处具有势能,具有对外做功的 能力;当它从高处落到低处,对外做功,也就失去了对外做功的能力。所以里夫金对热力学第二定律有更加通俗的解释:能量总是从能用的,变成不能用的。 熵增加原理是针对孤立系的,对于非孤立系,稍作变通,也可以使用。比如把系统放大,把系统相关联的部分包括进来,成为一个更大的系统;或者对系统做一个明确的边界,考虑进出边界的能量流和熵流。 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对现 实物理世界的很多现象给予解释。比如,从冰箱里取出一块冰,放在手上,冰化成水,水又化成气,从手掌中消失,与此同时,室内的温度略有降低,湿度略有增 高。这个过程是我们能够见到的,是一个正常的过程,一个熵增的过程。但是相反的过程伸出手掌,掌心慢慢变湿,凝结出一颗水珠,水珠越来越大,最后变成 一个冰块,与此同时,室内的温度略有增高,湿度略有降低虽然不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但是违背第二定律,所以这个过程不会发生。 在宏观上,试图脱离卡诺循环,脱离公式,准确地理解熵的概念,是不容易的。 1877 年,玻尔兹曼( Ludwig Boltzmann , 1844-1906 )为熵找到了微观的解释,把熵定义为系统某一个宏观态的微观可到达态的对数 。 通俗一点儿,可以把熵理解为系统混乱程度的量度。熵值越高,系统越混乱。一个由气体构成的系统,其宏观状态是一个个分子的微观状态所决定的。不同的宏观状 态,对应的微观状态的数目是不一样的。某一宏观态所对应的微观状态的数目越多,该宏观态的熵越大。微观状态数目越多,系统就有更高的几率呈现出其所对应的 宏观态,因而系统会自动地从微观状态数目少的宏观态,变化到微观状态数目多的宏观态,使得系统的熵增加。比如说, 在 桌子上放一千个全同不可分辨的硬币,起初,可以让所有的硬币国徽朝上,这时硬币系统的熵最低。随机地持续地拨弄硬币,有些硬币会被翻过来,也可能再被翻过 去。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在足够长的时间之后,国徽朝上和朝下的硬币数目会大体相同。上下各一半的宏观状态,所对应的微观状态的数目最多,系统熵最大。继 续随机搅动硬币,再经过同样长的时间之后,可以预期,系统会一直处于这个上下各一半的状态,熵达到极大,不再增加。但是,不可能预期会有某个时刻,所有的 硬币回到初始状态,整整齐齐地亮出国徽。虽然理论上存在这种几率,但是几率小到实际上不可能发生。硬币数量越多,越不可能。 熵这个概念虽然最初是针对 能量 的,但是采用玻尔兹曼的微观解释之后,也很容易从 物质 的角度加以考虑。简而言之,物质在聚集的状态下,熵低;离散的状态下,熵高。比方说,人从矿石中提取硅,使硅由离散的状态变成聚集的状态,这是一个熵减的 过程,为此,人要对矿石做功,付出能量,如果把整个矿山和加工厂作为一个大系统,则大系统熵增;然后,把硅切割开来,放到一个个电子零件中去,硅由聚集态 重新变成离散态,熵增。再比如,把一堆红豆和一堆黄豆作为一个系统,当红豆和黄豆分别堆放时,熵低;把它们混在一起,熵增加。 回过头来考虑热机这个系统,它有如下特征: 1 ,封闭系统:热机与外界有明确的边界,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但是有能量交换,从高温热源吸收,向低温热源放热; 2 ,周期系统:热机一涨一缩是一个循环,每经过一个循环,系统回到原来的状态。 3 ,有序系统:热机承担某种功能,对外做功。 显然,热机这个系统的运 行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一是从系统之外(高温热源)吸收低熵状态的热量,二是向系统之外(低温热源)排放高熵状态的热量。二者缺一不可。对于热机这个有 序的周期系统而言,从高温热源获得的热量,是维持系统运转的能量;而排向低温热源的热量,则是热机自身所不需要的,必须排除系统之外的它是热机的废 热,是热机的垃圾。 【这里是前两章,欲读全文及其中图片,请下载PDF文档。 工业文明的痼疾垃圾问题的热力学阐释及其推论 】 田松( 1965- ),哲学博士,理学(科学史)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思想史、科学人类学、科学传播等。 参考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候选人毛达的归纳,特此致谢。 关于这个定义,我将在另外一篇关于垃圾的现象学分析中,另加讨论。 转引自: C. Kittel, 热物理学 .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81. 扉页 关于这个部分,在任何一个热力学教科书上都有详细的论述。本文采用了一部科普著作的说法。参见:陈宜生,刘书声,谈谈熵,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3 , pp34-36 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熵一种新的社会观,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年 C. Kittel, 热物理学 .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81. 【这里是前两章,欲读全文及其中图片,请下载PDF文档。 工业文明的痼疾垃圾问题的热力学阐释及其推论 】
个人分类: 工业文明批判|4384 次阅读|1 个评论
京师科学人文论坛:刘华杰主讲:阿米什人(the Amish)的生存智慧
tian2009 2010-11-29 04:50
京师科学人文论坛 生态文明建设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第四讲 阿米什人(the Amish)的生存智慧 主讲人: 刘华杰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持人: 田 松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时间: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18:30─20:30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 主楼B809 主办: 北京市哲学会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环境史研究中心 本系列讲座获得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支持 联系电话:58801058 内容提要 在高度现代化的美国国土上竟然生活着二十多万阿米什人(the Amish)。他们过着简 朴的农村生活,不读大学,不用交流电,规避高科技。他们真的愚昧落后吗?他们 有坚定的信仰,对于教育有着独特的理解,他们努力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他们自 在且好在着。 刘华杰教授简介 : 东北人,1966年生,北京大学地质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博士,现为北京 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传播学和博物学史。 主要著作: 《浑沌学纵横谈》(苗东升、刘华杰著)、《浑沌之旅:科学与文化》、《浑沌语义 与哲学》、《分形艺术》、《以科学的名义》、《一点二阶立场:扫描科学》、《中 国类科学: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观点看》、《看得见的风景:博物学生存》等。 主要译作: 《湍鉴:浑沌与整体性科学导引》(与潘涛合译,商务印书馆)、《怎样当一名科学 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科学哲学:当代进阶教程》(上海科技教育出版 社)、《事实、虚构和预测》(商务印书馆)、《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学》(北京大 学出版社)等。 本系列其它讲座: 第一讲:梅雪琴,北师大历史学院教授 环境史与生态文明 第二讲:卢风,清华哲学系教授 生态文明建设与四个转变 10月29日 主楼B809 19:0021:00 第三讲:刘华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阿米什人(the Amish)的生存智慧11月30日 主楼B809 18:3020:30 第四讲: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生态农业,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以山东弘毅农场为例 第五讲:田松,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传统的价值以纳西族署自 然观为例 ----------------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 主楼B806 Center for Science Humanity Studie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Website: www.scihum.com Email: scihum@bnu.edu.cn Tel: 86-10-58801058
个人分类: 广而告之|3791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网群英烩No.0021王晓明 在那些塔、釜、管线中有我的追求我的梦
readnet 2010-11-13 14:48
科网群英烩 让水滴洒向为科学网灌水勤奋笔耕的人们 科网群英烩粉墨登场 关键词: 科学网,博客,博主,工业文明,化学,化工,理想主义,王晓明,吴飞鹏,色球,色空间 让 水 滴 洒 向 为 科 学 网 灌 水 勤 奋 笔 耕 的 人 们 科 网 群英 烩 粉 墨 登 场 学者王晓明 发表于2010-6-16 9:31:47 查看评论 :18 │ 浏览:2160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生活点滴 寒春、吴飞鹏和我:三个理想主义者 最近实在很忙,从上学到上班的transition做的不够好,碰巧这几周下班之后还有诸多事情,以至于我在博客大赛最后几天就停止更新博客了,就连科学网给我发的获奖确认通知都一直没有回复这里算是公开回复一下好了,科网的组织者们辛苦了,也感谢你们给我发奖(尽管还不知道是什么奖),但是我应该不会去颁奖晚会现场了,请你们见谅。 因为太忙,本来打算今年夏天暂停博客的,至少暂停一个月左右,但是看到寒春过世的消息,让我不由得又生了动笔的念头。正在琢磨文章怎么写,又看见吴飞鹏老师删除博客文章,这下,这篇文章非写不可了。 寒春,美国人,英文名Joan Hinton,物理学家费米的学生,随费米参加过曼哈顿工程,之后逐渐信仰共产主义,来到延安,与丈夫阳早一起,成为解放区的农业专家 。美国一直有传闻,说寒春帮助中国做了第一颗原子弹,杨振宁文革期间回国访问,还专门找人核实过这个事情,但传闻终究只是传闻,寒春和阳早,一直在养他们的牛。。。 解放后,寒春夫妇一直是农业部门的外籍专家,不被人注目 ,他们被人关注,大概还是起源于杨振宁回忆录中提到了这个故事,慢慢的,有一些媒体的采访。 偶然有一次,我看见她指责改革开放政策是修正主义,不禁一怔: 真是个理想主义者啊,当年去延安时的理想主义,现在居然还在 。多年以来,寒春和阳早,以及他们的儿子阳和平,都是这么的理想主义。 你可以不赞同她的理想主义,但你不得不同意,她是一个值得敬重的理想主义者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 来中国这么多年,寒春一直还保留着美国国籍,在中国只是持有绿卡,这,是否是另外一种的理想主义呢? 吴飞鹏老师的理想主义大概不要我多说,这么长时间来在科学网,大家看得都很清楚,这也是为什么他的离开引发了诸多挽留的文章吧。在盲目追求paper的学界,有这么一位清醒的人,能够提醒大家,不要忘记我们的民族产业,有空为我国工业界的技术提升多做做贡献,实在是难能可贵 。尽管这种人大概不招主流的喜欢,但却让我敬重! 把我自己,跟上述两位并列,其实很有些脸红,我无德无才,实在配不上两位,但有一点共通之处的,是 我也有点不合时宜的理想主义 。在所谓的后工业化、信息时代、注意力经济的今天,我总有点莫名其妙的工业文明的情结。目前博士快要毕业,越到接近择业的时候,这种情结就越发的浓重。每次走进工业区,看见厂房,看见安全帽,看见熟悉的塔、釜、管线,我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尽管理性的我知道,在目前的这种大环境下,选择进入工业界,特别是做生产技术相关的工作,并不是最优的选择,但是 从感情上,我始终觉得,在那些塔、釜、管线中,有我的追求,有我的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尽管不合时宜,但理想主义者在理想面前,又能如何抉择呢?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5863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寒春,吴飞鹏,工业文明,理想主义 相关文章: 卢风讲座:生态文明建设与四个转变 后生可畏 小海龟干掉大海龟 一群科学网大佬在异地批陈儒军 很火辣 邓丽君姐姐和吴飞鹏姐夫 瑞典启示 吳飛鵬:批判批判科学主义的老蒋2----科学的太空舱 吳飛鵬:批判批判科学主义的老蒋1----幻孕症与学术泡沫 成熟的感觉:做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读《红楼梦》偶得(重组) 如果导师注重工程,我更学术,怎么办? 当前推荐数: 28 推荐人: lixuekuan qlms caxinra hcy98765 jiangjinsong famingkuang lgmxxl yhliu971225 nevergu Wuyishan weah0500 tangchangjie 葛肖虹 neilchau boxcar KONGX pkuzeal chrujun 马红孺 zlyang peng75463 chensuiyang tianyizhang6 wangdh gaojianguo cutefay xupeiyang cwhm 标题: 发表评论人: montec007 尽管这种人大概不招主流的喜欢,但却让我敬重! 不能说不招科研主流的喜欢。只能说是不招主流的喜欢。 标题: 发表评论人: caxinra 王兄毕业了?找到了那里的工作啊? 博主回复:还没毕业。 我前面不是说了经费短缺这个暑假科研暂停么?科研暂停总得找地方打点小工啊,呵呵。。。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oxcar 赞理想主义和理想主义者! 理,想,主,义。 ~~~~~~~~~~~~ 理理性 想思想 主主张 义道义 博主回复:吕老师说的很有道理,呵呵。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oxcar 我看理想主义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6079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atou 遥祝理想主义者早觅佳职!从家乡送去端午节的问候。 博主回复:多谢丫头老师!现在关键是如何定义佳职。。。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weety 我敬佩,但是我很难学得来 PS:背景音乐很拉风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555120 犬儒主义虽然很多,但是你们很坚强! 博主回复:多谢! 标题: 发表评论人: tianyizhang6 能做理想主义者是一种境界。 博主回复:我境界不够,所以可能快做不成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cwufp ip:210.72.154.* 呵呵,理想主义者比较固执,不是什么好事情。 你还年轻,该改还是改改,免得把自己的鼻子撞扁了。 博主回复:多谢吴老师提点!我正在试图改,但是也改的很郁闷。。。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atou 标题: 发表评论人: 胡俊峰 标题: 发表评论人: jsnjjlj 写得很好 标题: 发表评论人: cutefay 我觉得我在某些事情上是理想主义者,在某些事情上又很随遇而安 博主回复:嗯,大家都是啊:) 标题: 发表评论人: xiaxiaoxue86 标题: 发表评论人: xiaxiaoxue86 标题: 发表评论人: xiaxiaoxue86 标题: 发表评论人: xiaxiaoxue86 标题: 发表评论人: 缘缘卡 ip:124.126.171.* 公告栏的那段话说的我想哭~我要继续任劳任怨地好好学习、努力工作。 公告栏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远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记录总数: 18 总页数: 2 当前页: 2 9 3 4 :
个人分类: 科网群英烩|3573 次阅读|2 个评论
卢风讲座:生态文明建设与“四个转变”
jiangjinsong 2010-10-28 08:01
京师科学人文论坛 生态文明建设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 第二讲 生 态 文明建 设 与四个 转变 主讲人: 卢 风 清 华大学 哲学系教授 主持人: 田松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时间: 2010 年 10 月 29 日 星期五 19 : 00─21 : 00 地点 : 北京师范大学 主楼 B809 主办: 北京市哲学会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 历 史学院 环境史研究中心 本系列讲座获得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支持 联系电话: 58801058 内容提要 现代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为走向生态文明必须实现四个转变:1、经济运行模式的转变,即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线性经济转变为生态经济(涵盖循环经济);2、科技的转变,即由无限追求征服力的科技转向维护地球生态健康的调适性科技;3、制度的转变,即由受制于资本的逻辑的政治、经济制度转变为受生态学指导的政治、经济制度;4、观念的转变,即由现代性思想转变为涵盖生态主义的新思想。从我做起即改变自我,改变自我即改变自己的观念。 卢风 教授简介: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政 协 委 员 ,北京市人民政府特 约监 察 员 ,民盟中央教育委 员 会委 员 ,北京市政 协 理 论 与 实 践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 应 用 伦 理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 员 ,清 华 大学 环 境、 资 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研究 员 ,全国科学 逻辑专业 委 员 会副主任委 员 ,《 伦 理学研究》 杂 志 编 委,《科学技 术 与 辩证 法》 杂 志 编 委。 发 表 论 文 100 余篇,已出版的著作有 : 《启蒙之后 近 现 代西方人价 值 追求的得与失》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享 乐 与生存 现 代人的生活方式与 环 境保 护 》(广 东 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人 类 的家园 现 代文化矛盾的哲学反思》(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6 年) 《 应 用 伦 理学与当代生活》(中央 编译 出版社出版, 2004 年)等。 主 编 出版教材《 应 用 伦 理学 导论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2 ),是 北京市 2001 年精品教材建 设项 目 。 本系列其它讲座: 第一 讲 : 梅雪琴,北 师 大 历 史学院 教授 环 境史与 生 态 文明 10月20日 第二 讲 : 卢风 ,清 华 哲学系教授 生 态 文明 建 设 与 四个 转变 10 月29 日 主楼B809 19:0021:00 第三 讲 :刘 华 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阿米什人(the Amish)的生存智慧 第四 讲 :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 员 生 态农业 ,未来 农业 的 发 展方向 以山 东 弘毅 农场为 例 第五 讲 :田松,北京 师 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传统的价值以纳西族署自然观为例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3668 次阅读|1 个评论
瑞典启示
caoman 2010-9-30 09:27
每次欧洲行,都有新的感受,这次瑞典生物燃气考察之旅,不但增加了新见识,而且触发了诸多启示,涉及环境、教育、经济、社会等方面。 环境方面的启示:中国城市病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了。 瑞典城市环境的显著特点是空气清新、街道清静、建筑精典、绿树成荫。我国城市几十年以前基本也是这般景象,多是依山伴水,传载着中国不同地方的文化。中国30多年的城市建设结果,人均居住面积越来越大,物业管理水平和房价越来越高,空气和水越来越污浊,街道和楼房越来越拥挤吵闹,人造景观和豆腐渣建筑越来越多,城市病越来越严重,总体来看居住条件是好是坏值得商榷。强烈呼吁:城市建设应由开发转向整改,继承与发扬中国建筑文化,建一座楼房立一个百年丰碑,整改一片小区打造一个生态宜居。 在市中心办公楼院里保留如此的原生态 镶嵌在山水和森林中的城市 教学方面的启示:中国教育体制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了。 瑞典教育的特点是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对中小学生学分的管理较松,对老师的管理较严(如教师节有明确规定多少价值的礼物是受贿),崇尚科学和科学家(诺贝尔塔建立在城市中心最重要的位置,其造形与西方教堂相似,见下图)。中国教育的特点一直是应试为主,以分数论胜负,以论文论优劣,以关系论高低,学习期间好学的兴趣被扼杀逐渐沦为分数的奴隶,工作期间一旦取得一点学术成果很快就委以重任被沦为各种关系会议的奴隶,这样下去怎么建世界一流大学?何时能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强烈呼吁: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是试验、是必须、是迫不及待。 我终于到了我梦想的地方,几乎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我至少还有三十年 经济方面的启示:中国发展模式到了非转不可的程度了。 瑞典的发展,已经成功从后工业文明发展到了生态文明,这一点是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的,其主要标志是产业链完整,具体表现为新兴产业涉及各种废弃物的利用,和生态维护的各个方面(包括动物的生存环境),经济增长方式是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中国发展尚处于后工业文明阶段,表现为资源利用仍然是粗放型的,单位GDP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几倍的现象没有根本扭转,虽然树立了科学发展观,制定了利用废弃物的法规,但环境污染依然严重,贫富差别越来越大。其根源在于调整产业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是政治体制的变革。强烈呼吁:借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将工作重心从产业结构调整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生产沼气净化后直接给汽车加气 酒店里都配备上了垃圾回收桶 用各种有机废弃物生产沼气和有机肥的工厂 城市建设模式转变是我国各市主要领导人急需做的工作,教育和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历史使命,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投身其中,做力所能及并督促各级领导,不做历史罪人和人生憾事,我们一起行动吧! 原文网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a1d7f0100mdef.html
个人分类: 生态学|2871 次阅读|0 个评论
低碳不可能拯救工业文明
tian2009 2010-7-21 08:15
发表于《绿叶》 2010 年 第 6 期, pp61-65 ,发表时题为:低碳不可能拯救工业文明,文中的黑体及分段为编辑所加,特此致谢。 低碳的尴尬和误区 我们需要方向性的改变 田松 一 低碳这两个字现在热起来了。 我们的社会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人都在琢磨问题的根源,再开出药方。所谓低碳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由于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冰山消融,海平面上升,生物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寄生于生物圈中的人类文明也将遭受没顶之灾。究其根源,则在于导致了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温室气体的增加,则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我们当下的工业文明,是建立化石燃料(煤炭和石油)的大量燃烧之上的。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就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二氧化碳。所以减少碳排放,就是 拯救人类的仙方妙法,也是人类可以为生物圈做出的贡献。尽可能地减少碳排放,在少量、更少量碳排放的基础上生活,就叫做低碳。从碳的角度出发,最直接 的反应就是寻找少排放碳或者不排放碳的替代性能源,或美其名曰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燃料,逐一被人寄以厚望。当然,除了开源之外,还要节流。 大家想出各种节约能源的方法,顺手一搜,就能发现低碳生活多少条之类的行为准则:比如人走灯灭,比如多坐公交少乘出租,比如不用少用塑料袋,如此等等,大 多是给勤俭节约的老传统戴上一个低碳的新帽子,隆重推出。如果说有什么新鲜的内容,倡导素食可算上一个。作为一个有五年素龄的素食者,我当然要表示赞成。 然而,总体来说,对于五花八门的低碳法门,我虽然不表示反对,也不觉得能够起多大的作用。甚至,我认为我们关于低碳的讨论存在方向性的偏差。其一,在观念的层面上,大多数低 碳策略,都试图保留工业文明的整体框架,只在局部进行修修补补得的调整,对于当下的生态危机,便如扬汤止沸,注定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其二,在操作性的 层面上,大多低碳条款都有避重就轻的嫌疑,即把社会结构层面上的问题,转化为个人行为或者道德问题,则如缘木求鱼,隔靴搔痒。 二 在我看来,用低碳这个药方来拯救工业文明是不可能的。因为工业文明的整体理念,与低碳有着根本性的冲突。所谓低碳经济,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如果经济是 中心词,低碳就注定是做不到的;而如果低碳是中心词,经济则是不必要的。对于人类的未来,对于文明的方向,我们当下的理念充满着矛盾。一方面,我 们依然强调发展,强调进步,强调 GDP ,把提高经济指标当作全社会最重要的任务。一旦经济低迷,从上到下都感到恐慌,迫不及待地让经 济发展起来。出口不行,就拉动内需;没有内需,就刺激内需。刺激内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让老百姓去买本来不想买的东西。而另一方面,我们有强调节能 减排,强调低碳。只要我们把低碳的条文与拉动内需的举措做个对比,就会发现,它们几乎都是拧着的。比如,按照低碳的原则,生活要简朴,能不买 私家车,就尽量不买。但是按照拉动内需的原则,恨不得劝人们每家买上八辆。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为 什么我们可以在都市的街头喝一瓶矿泉水》(《博览群书》, 2006 年第一期),我问了一个印象派画家高更提出过的问题:它是什么,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我把矿泉水当作一个象征,象征着都市文明里的一切。手机、电视、空调、电脑,立交桥、隔离墩、摩天大楼,对于所有这些东西,如果我们追溯它们的来源,追到头儿,就会发 现,它们必然来自矿藏(包括煤炭和石油)、森林和天然水体;再追问它们用过之后,到哪儿去?则会发现它们必然变成各种形态的垃圾我把垃圾做广义的理 解,除了通常所指的固态的垃圾,还包括液态的废水,气态的废气,以及纯粹的耗散热(能量转化的终极形态是热)。从这个角度看,大家视为大敌的二氧化碳只是各种垃圾之中很少的一部分。所有的经济活动,无论是第几产业,归根结底,都会落实到实物上去,归根结底,都会把大自然中的物质和能量变成各种形态的垃圾 这是当下经济活动中所必然涉及的物质和能量转化链条。任何一种新的发明,都会加速这个链条的运转。比如手机,现在几乎人手一台,为此,我们需要开矿 山,需要使用能源,需要利用清水,而在手机废弃之后,则成为废物,变成垃圾,成为巨大的污染源。早有专家预测,十年前的手机电池,很快就成为环境的巨大威胁。每一轮全社会的手机升级,从照相、彩信到上网,从 3G 到 4G ,都会导致新一轮的开矿山,耗能源,污清水,而后成为新的垃圾。然而,所有这些科技发明和经济活动,在我们当下的文明体制中,都是被鼓励的,被赞美的。 当下人们的观念中,还有 一种巨大的误区,我称之为能源信仰。即相信,能源是人类文明中最重要的物质;即相信,只要有足够的 能源,我们就可以解决一切物质性的问题 ,包括垃圾问题。也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开发新能源,才成为当下火热的经济热点。人们相信,存在一种清洁的能源,这种能源不排放碳,甚至不产生任何污染。而只要有足够这样的清洁能 源,我们当下的工业文明既可以延续并且发展,又不产生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便宜事!首先,在技术上,清洁能源是不可能的。我曾专门写过文 章《清洁能源不清洁》(《新知客》, 2008 年第三期),我强调,能源的清洁与否不在于我们使用了哪一种类型的能源,而在于我们使用了多少。人 类每天应该使用的能源存在一个上限,一旦超过了这个上限,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能源,都是不清洁的,都是注定要导致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的。而在能源使用总量很低的情况下,即使是直接烧木材,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比如刀耕火种的民族,我们直觉地认为,这种生活方式会破坏环境,但是人类学家看到的却是:一面刀耕 火种,一面青山常绿。其次,我可以假设这种清洁的能源存在,并且真的被我们开发出来,源源不断,而问题在于,我们要用这些能源做什么?用来发展经济?如前 所述,那必然加速从自然到垃圾的经济链条的运转。无穷多的能源,会使得这个链条的转动无比迅速!所以,无穷多的清洁能源的出现,将是人类的灾难,而不 是福音。 我们现在最需要解决的不是能源问题,而是垃圾问题。以往人们认为,垃圾问题只是枝梢末节问题,是技术问题,并且终究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得到解决,所以无需担心。但是在我看来,垃 圾(广义的)问题是比能源问题、资源问题、粮食问题更严重的战略问题。而且,垃圾问题也不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得到解决。对此,我曾利用热力学定律加以论证 (《第三类永动机》,博览群书, 2007 年第九期)。不过,在此,我更愿意从历史的角度加以论证。这种论证方式更直接,更容易为不懂科学的 普通人所理解。如下:我们当下的科学技术水平,比二十年前要高得多,但是显然,我们的垃圾问题并不比二十年前弱,而是比二十年前严重;那么同样,二十年后 的科学技术水平也会比现在要高得多,则二十年后的垃圾问题,怎么可能会比今天轻,而不是比今天更严重呢!我不否认个别技术的进步会大大地解决某一种垃圾的 回收再利用问题,但是整体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垃圾问题更加严重。越是高端的技术,所导致的垃圾问题越严重。很多人期待纳米技术能够解决污水问题,我则相 信,这种技术即使能使污水变清,而本身所导致的生态问题,必然是得不偿失的。我把 2009 年看作是中国的垃圾年,在这一年里, 中国的垃圾问题全面爆发,从年初到年尾,垃圾问题越来越多地占据着报纸的版面。我们未来的垃圾问题,将会更加严峻! 三 对于科学及其技术的信赖,是工业文明又一个常见的意识形态。 我们过多地依靠科学,科学家也常常许诺,他们将会发明某种新的技术,解决我们当下所面临的某一个问题。然而,诡异的是,当下我们所面临的这个问题,常常是他们以前发明的为了解决别的问题的 技术所导致的。因为我们当下付诸应用的科学和技术,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有着根本性的冲突。 把我们的文明建立在未来的可能的技术上,是一场豪赌。 我们生活在日益复杂的技术之上,就像杂技中摞椅子,椅子越垒越高,椅子之上的生活越来越危险,而我们 的腰上却没有保险绳,能够保证我们在椅子坍塌的时候,安全着陆。而椅子的坍塌,是早晚的事儿。 因而,在当下的工业文明框架内部,低碳的理念充满着尴尬和误区。如前所述,如果把开发清洁能源作为实行低碳的措施,必然是南辕北辙。因为整个社会结构、整个文明理念是高碳的,无论用什么能源来驱动,都不可能有低碳的结果。而如果把减少能源的使用作为减排的手段,则这种措施又是与工业文明本身强调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相违背的。所以在实践中,是难以操作的。 所以低碳的讨论焦 点,很容易就滑向另外一个误区。就是把社会结构、国家制度层面上的问题,转化为每一个个人的行为方式问题或者道德问题。各种低碳生活原则都试图教育人们,怎样怎样就可以拯救地球。然而,当整个社会体系、整个文明框架都不改变的情况下,无论有多少个个人主动实行低碳原则,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举例而言,假设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人走灯灭,自然可以节约一定的能源,而问题在于,我们节约出来的能源,会用到哪儿去?最近几年不断有消息说,杭州、重庆、 济南等大城市在夏天举办冰雕展览,从拉动内需刺激经济的角度来说,当然会受到社会体系各个方面的支持。但是,这种活动所耗费的能源我们要用多长时间才节约 出来?大都市里整夜闪亮的广告霓虹灯,当然也是符合经济原则的,又要耗费多少能源?这样追下去,就会发现,相对于整个社会结构所鼓励所支持的这些能源消耗而言,我们从个人生活节约出来的能源,不过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最关键的是,在当下的社会结构中,开发能源具有天然的正义性与合理性,这被视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需!能源一旦开发出来,总是要用的! 再如塑料袋。即使我们每一个个人都不使用塑料袋,但是,我们从布袋子里掏出来的每一件商品上,却都打着密密麻麻的塑料包装!这种情况下,相信我们一个个个人节约出来的塑料袋对于环境能有实质性的贡献,岂不是太傻太天真了。 然而,这种避开对社会整体进行批评和反思,把矛头指向个体生活的讨论,是阻力最小的,也是最容易获得道德优越感的;同时,也是最麻痹人、最有欺骗性的。在我们陷入哪些行为方式更 加低碳的讨论时,在我们为践行低碳条款而洋洋自得时,我们会忽视真正的目标。而且,我们个人的低碳生活,常常会使得整个社会的高碳生活运行得更加顺畅。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反对在日常生活中实行低碳原则。我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尽可能地少用塑料袋,不用一次性筷子,尽量乘公共汽车我把这些作为一种姿态,一种象征那种依靠科学从而天降的方便舒适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一个个个人的低碳生活,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实行 低碳生活,真的想要拯救地球,最重要的,是对整个文明进行全面的反思,促使整个文明结构有方向性的改变。 人类需要及时转向一种新 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否则,人类文明将会在很短时间内彻底灭亡。然而,生态文明不是工业文明的延续,不可能通过对工业文明的修修补补而轻易到来。生态文明的建立,需要我们对工业文明进行彻底的反思和批判。 我们需要一个整体的方向性的改变。 2010 年 6 月 13 日 北京 向阳小院
个人分类: 稻香园随笔|30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外文明探索中的科学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
tian2009 2010-7-17 11:20
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 年 7 月 1 日 , B14 版 地外文明探索中的科学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 田 松 地外文明和外星人一向是科幻小说和电影的重要题材,今年火爆的《阿凡达》以及不大火爆但同样深刻的《第九区》,都说到了地外文明和外星人。同时,探索地外文明竟然也 可以作为现实的科学问题加以讨论。 贴身的科学外衣 顾名思义, 所谓地外文明,是地球以外的文明;所谓外星人,是地外文明中的文明主体,某种智慧生物,乃至于某种人形的智慧生物。其逻辑是:地球是太阳系的一个行星,生命与人是地球物质自然演化的结果;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普通星系,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数不胜数的银河系;所以,在整个宇宙之中,地球和太阳都不是独一 无二的,必然存在大量与地 - 日系统具有相似物质属性、物理条件的恒星 - 行星系统。在此系统中,演化出生命、智慧生命,乃至于人形的智慧生命,也不是没有可能性的。 如吴国盛教授所说,人对于地外生命的想象,是随着科学的进展而不断推向远方的。在哥白尼时代,整个宇宙无非太阳系大小,地外文明只能存身于月亮和火星之上。在布鲁诺 把天球打碎、把群星撒向无际的太空之后,科幻作品中的地外文明,依然要随着天文观测的延伸而渐行渐远。倘非如此,连命名都大有问题。关于地外文明的讨论一 直有着一件极为贴身的科学外衣。 在当下的工业文明中,科学不仅是抽象的认知体系,还可以化身为具体的工具,为资本和国家政府服务。在对地外文明的探索和讨论中,同样包含着这两重属性。 资本主义的惯性 寻找地外文明,是西方资本主义开疆拓土的惯性使然。资本按照其内在的逻辑,总是需要新的市场和原料基地,于是有资本主义早期的大航海时代。二战之后,地球仪上已无任何空白,再想发现新大陆,就只能到外太空去打地外文明的主意了。 地理大发现是早期资本主义列强竞争的产物,科学意义上的地外文明探索也是出于人类内部的竞争。起初,太空争夺是冷战的表现形式之一。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苏联发射的,这让美国人感到巨大的压力,于是启动了阿波罗计划。 1969 年, 阿波罗登月成功,美国在太空竞争中扳回了一分,也引发了更多的地外文明想象。这并不只是一场仅为荣誉而战的抽象竞赛,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争夺竞争双 方都相信,太空之中存在着可能开发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可能导致平衡倾斜,决定胜负。所以不难理解,寻找地外文明曾经是美国的官方计划。 1971 年,美国航天局就试图用射电望远镜从太空电磁波中寻找智慧生命的信 息。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四次向地外文明发出信息漂流瓶,分别由太空探测器先驱者 10 号、 11 号,旅行者 1 号、 2 号送入太空。先驱者送出的是一个金属盘,上面标示着地球的位置和人类文 明的一些基本信息。旅行者送出的是一个可以保存十亿年的金属唱片和一根金刚石唱针,唱片上记录着地球上的声音、人类的语言(其中包括汉语的几种方言),以及人类的音乐(包括中国古曲《高山流水》)。这些漂流瓶的设计者是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冷战结束后,两大对立阵营突然消失。美国 官方寻找地外文明的热情迅速下降,但民间依然热度不减。卡尔萨根和拍摄过《 E.T 》(意为外星人)的大导演斯皮尔伯格都热衷于此。 以全人类的名义 科学既能以 其衍生的技术服务于国家和资本,也能因其所追求的普适性,超越具体的国家立场。当然,也的确有人努力超越国家利益,从人类的视角来看待地外文明的探索。美 国 70 年代发射的漂流瓶一定程度上也在试图超越美国立场, 代表全人类向地外文明示好。由此延伸出来的话题是,太空的和平利用!不是某一个国家去寻找服务于该国的资源;而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去寻找服务于人类的资源。 对于太空的和平利用!以全人类的名义探索和开发太空资源!人类的狂妄与自大膨胀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人类中心主义和科学主义常常是一对连体婴儿,形影相随。 很多人真诚地相信,依靠科学及其技术,人类可以走向宇宙深处,与地外文明交流,做生意,并且移民就像哥伦布遇到美洲之后所发生的那样。为全人类而开拓,寻找地外文明就被染上了浓郁的科学的英雄主义和科学的浪漫主义色彩。这在库布里克的经典《太空奥德赛》之中,有非常生动的呈现。在太空中飞船缓慢行进的画面 上,配乐是蓝色的多瑙河 对于陌生的 人和事,人类的本能反应是防范和恐惧。所以早期的外星人故事,常常表现人类与外星的战争,比如奥逊威尔斯恶作剧般的广播剧《火星人来了》( 1938 年)。西方社会经过一系列的权利运动之后,权利的主体从白人扩大到 黑人,从男人扩大到女人。外星人不再被视为绝对的异类,于是在很多科幻作品中,外星人被赋予了善的特征。比如斯皮尔伯格的《 E.T. 》。在一定意义上,人类所想象的地外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镜像! 地外文明的讨论中,还隐含着更基本的人类中心主义预设:人类是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所以在地球上,人类注定是孤独的。人类只有在外太空才能找到自己的伙伴。人类在自己与地球其它物种之间,划上了一条截然分明的界限。并相信自己是地球的主宰。所以才幻想着,一旦地球上资源枯竭,人类就移民太空。人类不仅在地球上可以 为所欲为,到太空还可以耀武扬威寻找地外文明的人,把自己想象成了拯救人类文明、延续人类文明的英雄! 这种探索与开发地外文明的企图,是工业文明内在逻辑的自然延伸。 毫无益处的安慰剂 不过,《阿凡达》和《第九区》却是两个难得的异数,表达了很强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在《阿凡达》中,人类作为地外文明的入侵者,被描写成被高科技武装起来的野蛮的强盗。在《第九区》中,人类被描绘成奴隶主,无知无耻无情地奴役流落地球的外星人。 这两部电影虽然名为科幻,但更像反乌托邦的寓言,它们的作者没有尽可能从科学的角度想象、计算和设计地外文明,而意在表达对于人类社会的批判。就像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发明了铁幕,但他并不关心铁幕在技术上怎样实现。铁幕只是一个隐喻。 今天关于地外文明探索的讨论只是科学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一点回声。对于当下的人类文明,并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在梦想征服太空的同时,人类进入了有限地球时代,全球性的环境危机、生态危机愈演愈烈,工业文明已经穷途末路。但是,工业文明的惯性依然存在,很多人希望以科技无限来突破地球有限,于是,地外文明探索被赋予新的使命:即使暂时不能将人类移民太空,也要尽快将太空资源运回地球,甚至有人说,要将垃圾送到太空。 但我相信, 人类等不及来自遥远的地外文明的拯救。地外文明充其量是一种安慰剂,对于当下的人类危机,没有丝毫益处,相反,会使得我们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在本来错误的方向上走得更远,让世界变得更糟。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个人分类: 科学文化|4027 次阅读|4 个评论
寒春、吴飞鹏和我:三个理想主义者
热度 2 Synthon 2010-6-16 09:31
最近实在很忙,从上学到上班的transition做的不够好,碰巧这几周下班之后还有诸多事情,以至于我在博客大赛最后几天就停止更新博客了,就连科学网给我发的获奖确认通知都一直没有回复这里算是公开回复一下好了,科网的组织者们辛苦了,也感谢你们给我发奖(尽管还不知道是什么奖),但是我应该不会去颁奖晚会现场了,请你们见谅。 因为太忙,本来打算今年夏天暂停博客的,至少暂停一个月左右,但是看到寒春过世的消息,让我不由得又生了动笔的念头。正在琢磨文章怎么写,又看见吴飞鹏老师删除博客文章,这下,这篇文章非写不可了。 寒春,美国人,英文名Joan Hinton,物理学家费米的学生,随费米参加过曼哈顿工程,之后逐渐信仰共产主义,来到延安,与丈夫阳早一起,成为解放区的农业专家。美国一直有传闻,说寒春帮助中国做了第一颗原子弹,杨振宁文革期间回国访问,还专门找人核实过这个事情,但传闻终究只是传闻,寒春和阳早,一直在养他们的牛。。。 解放后,寒春夫妇一直是农业部门的外籍专家,不被人注目,他们被人关注,大概还是起源于杨振宁回忆录中提到了这个故事,慢慢的,有一些媒体的采访。偶然有一次,我看见她指责改革开放政策是修正主义,不禁一怔:真是个理想主义者啊,当年去延安时的理想主义,现在居然还在。多年以来,寒春和阳早,以及他们的儿子阳和平,都是这么的理想主义。你可以不赞同她的理想主义,但你不得不同意,她是一个值得敬重的理想主义者。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来中国这么多年,寒春一直还保留着美国国籍,在中国只是持有绿卡,这,是否是另外一种的理想主义呢? 吴飞鹏老师的理想主义大概不要我多说,这么长时间来在科学网,大家看得都很清楚,这也是为什么他的离开引发了诸多挽留的文章吧。在盲目追求paper的学界,有这么一位清醒的人,能够提醒大家,不要忘记我们的民族产业,有空为我国工业界的技术提升多做做贡献,实在是难能可贵。尽管这种人大概不招主流的喜欢,但却让我敬重! 把我自己,跟上述两位并列,其实很有些脸红,我无德无才,实在配不上两位,但有一点共通之处的,是我也有点不合时宜的理想主义。在所谓的后工业化、信息时代、注意力经济的今天,我总有点莫名其妙的工业文明的情结。目前博士快要毕业,越到接近择业的时候,这种情结就越发的浓重。每次走进工业区,看见厂房,看见安全帽,看见熟悉的塔、釜、管线,我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尽管理性的我知道,在目前的这种大环境下,选择进入工业界,特别是做生产技术相关的工作,并不是最优的选择,但是从感情上,我始终觉得,在那些塔、釜、管线中,有我的追求,有我的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尽管不合时宜,但理想主义者在理想面前,又能如何抉择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273 次阅读|11 个评论
土摩托目光如炬
tian2009 2010-2-19 20:53
如果田松老 师是正确的,那就意味着现在全世界的所有经济和能源政策都必须改写,人类必须去潘多拉星球采矿,否则就是死路一条了。这可是天大的事情啊!!!!!! 土摩托 《科学不是罗生门》 土摩托先生目光如炬,一眼就看出来我的理论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我们需要一个战略性的转变。 如果我们不能停下工业文明的角度,转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将会很快终结。 但是,去潘多拉采矿是不可行的。而且,也是没有用的。 现在有人宣称月球上有什么特别资源,跟着就有人摩拳擦掌,首先,这种方式本身即使理论上可行,逻辑上可行,实际上也注定是得不偿失的;其次,即使没有这些问题,这个思路无非是糟蹋了地球之后,再糟蹋月球,顶多是延缓人类的灭亡;第三,即使我们可以不产生任何后果地采来月球或者外太空的资源,地球上的垃圾问题仍然无法解决。 除非,是把垃圾用火箭发射到外太空去。我在《 第三类永动机 》中已经批驳过了。 人类所能够使用的能源存在一个上限,这个上限,就是太阳。具体观点,我在《 人类只有一个太阳 》中,早有论述。另外,如果您愿意深入了解我对工业文明的批判和垃圾理论,这篇文章也有帮助。《 为什么我们可以在都市的街头喝一瓶矿泉水 》。这些文章都收入在《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之中。 土摩托在博客里 继续来函照登 ,又有认为自己懂物理的各路人士给土摩托写信,告诉他小方的物理论述不对,右木木的也不完全对,我还是想继续问土摩托: 1,他们这些讨论,您能看懂吗? 2,如果你能看懂,你自己就可以直接批驳我的物理,用不着拿小方来说事儿。实话说,您拉来的这个权威实在是太糟了。根本就不需要我来回应。 如果您看不懂,为什么你认为,您一开始特当回事儿的小方,比我更懂热力学第二定律? 现在您是否依然认为,这几位来函的作者,比我更懂热力学第二定律?又或者您现在开始认为,他们与我是平等的,他们是在与我讨论,而不是在批判呢? 您看,他们至少表现得很谦虚,在讨论问题的时候,都是说探讨问题,没有认为自己就绝对正确。而为什么在《科学没有罗生门》中,会以那样揶揄的口吻谈论我的文章、讲座和理论呢? 我想问问您,您这算不算是一种偏见? 如果您现在开始相信照登的来函的话,那么,您现在是否认为,您的罗生门,贴得有点儿草率呢? 真诚地建议您问问自己这些问题。
个人分类: 博客精神|4178 次阅读|3 个评论
前方五十米是悬崖
tian2009 2010-2-5 22:14
前方五十米是悬崖 我们需要一个战略性的转变 田松 2009年,垃圾问题在各大报刊占据了越来越多的版面。垃圾围城、垃圾处理场超负荷运转、垃圾填埋场提前退役、垃圾填埋场的空气和地下水污染、垃圾焚烧场厂址纠纷,各种与垃圾相关的事件在全国范围内此起彼伏。我无可奈何地看到,我的黑色预言正在成为现实。 1990年代中期,我开始从热力学定律的角度,关注人类文明与整个地球的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关联,进而开始关注垃圾问题。我曾断言:垃圾问题,将会超出能源问题,成为未来世界最主要的问题。(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中华读书报,2004年6月23日)有人觉得我哗众取宠,耸人听闻;有人觉得我夸张其辞,根据不足;也有人觉得我偏激、悲观,不过我想,大多数人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即使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那也是在无比遥远的未来。 在我们默认的(缺省配置的)观念里,一旦我们的社会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本能地要寻求科学的帮助,希望科学能够发明出某种新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关于垃圾问题,人们也怀有同样乐观的预期,甚至还有这样的说法:所谓垃圾,就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仿佛现在作为问题的垃圾,都会被某种未来的技术变废为宝。然而,这只是一个幻觉。 对于这个幻觉,我从两个角度予以说明。 一个是基于历史的,相对而言,这个方式更容易理解。毫无疑问,今天的技术水平比二十年前要高得多,但是,我们的垃圾问题并没有比二十年前轻,而是更严重。同理,二十年后的技术水平也会比现在也高得多,为什么我们可以相信,那时的垃圾问题会更轻,而不是更严重呢? 实际上,现在的垃圾问题恰恰是现代技术导致的。现代垃圾和传统垃圾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在量上,我们垃圾产出是传统社会无法想象的;在质上,构成传统垃圾的物质都是大自然已经有的,有可能回到自然,重新长出花花草草来,而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大多是人造的,难以回到自然(科学一点儿的术语叫做不可降解)。从局部上,我不否认某些特殊的技术能够大大缓解某种特别的垃圾,但是,我同样怀疑,这种特殊的技术可能造成新的特别的垃圾,同时,科学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也必将在整体上使垃圾问题更加严重。 科学家常常声称,他们将会发明某种新的技术,来解决当下所面临的某个问题,然而,诡异的是,当下的这个问题,恰恰是他们以前发明的为了解决另一个问题所导致的。垃圾问题也是这样。 另一个回应是基于物理的,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物质和能量不能凭空创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也就是说,我们所喜欢的资源不能平白无故地从天上掉下来,只能从大自然已有的资源中转化过来我们以往关注的是这一点,现在仍然关注这一条。很多人都有一种能源崇拜症,似乎有了足够的资源,就什么都有了。然而,我们却忽略了更重要的另一点我们所讨厌的垃圾,也不能平白无故地消失。 所谓垃圾处理,并不能消灭垃圾,只能试图使垃圾这种物质,转化成别的物质形态。而最大的可能是,转化成另外一种形态的垃圾。在现实中,人们常常采用鸵鸟政策,让它尽可能地消失在人的视野之外。看不到,就假装没有。 目前我们使用的垃圾处理方式,就固态垃圾而言,无非是分类、回收、焚烧、填埋。回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垃圾总量,但是不能彻底消灭垃圾。而且,回收再利用的作用也是有限的。任何再生产品的生产,都需要水、需要电,也必然产生新的垃圾。 在回收之余,还可以再焚烧一部分,把一部分固态垃圾转化成气态垃圾。然后,就只剩下一条出路:填埋。最理想的填埋方式是把垃圾塞到一个个铜墙铁壁的垃圾棺材里。但是,国土的面积是有限的,一个地方埋了一个垃圾棺材,就不能再埋第二个。所以,我们当下舒适便利的现代化生活,是以不断被填满的国土面积为代价的。即使这些垃圾棺材不会泄露,不会爆炸,整个地球也有被填满的那一天。 地球有限,不但能源和资源有限,容纳垃圾的能力也有限。 在有限的地球上生活,无限的发展是不可能的。我们目前这种生活的持续也是不可能的。 垃圾问题是工业文明自身的问题。只要我们延续工业文明的道路,垃圾问题就必然存在,并且会越来越严重。 刚刚看电视,正在播放一个新款手机的广告,一男一女声嘶力竭地表彰这款手机的各种好处,像电脑,像音响,可以干这个,可以干那个,总之是诱惑你,刺激你,再买一台手机。消费,生产,生产,消费,这是现代人的生活,也是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础。然而,对于我们的一切工业产品,一旦我们追问一个高更式的问题:它们是什么,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就会发现,这个经济链条,也是一个物质和能量的转化链条。一切工业产品归根结底都必然来自:矿藏、森林和天然水体,而它们的去处,则必然是垃圾(固态垃圾、液态垃圾废水、气态垃圾废气,以及一切能量的最终归宿耗散热)。所谓经济发展,就是加速这个链条的转动。工业文明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机器,把矿藏、森林和天然水体变成垃圾,文明越发达,机器的效率越高,转化垃圾的速度越快。 在工业文明体制下,国家鼓励这样的经济行为,也呼吁国民加入这个转化链条中去,此所谓拉动内需。经济发展成了社会的最主要目标,一旦经济衰退、萎靡,甚至只是增长率不够高,整个社会就人心惶惶,如丧考妣,仿佛世界末日就要到来,忙不迭地就要刺激经济,提高增长率,却没有想到,经济列车重新加速,冲向的却是悬崖。 我们能够停下来吗?我们愿意停下来吗? 在我看来,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就坡下驴,放弃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取向。但是,我们却采取了相反的策略,把几千个亿填到了工业文明的锅炉里。 现在,垃圾问题的全面爆发再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反思我们当下的生活方式,实现文明走向的战略性转变。 当然,急刹车是不可能的,也是容易翻车的。 但是,我们需要刹车了。 每当我散布这些悲观的言论时,总会有人问: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我只能说,我也不知道。然而,你不能因为我们不能给出解决的方案,或者解决的方案不可行,而否定我的问题。我只是一个学者,我只是告诉人们这样一个坏消息,前方是悬崖。但是往哪儿走,怎么走,需要大家共同去思考。 在我看来,整个社会结构都需要做根本性的调整,首先需要在意识形态层面有所改变,放弃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宏观政策,放弃以GDP为主要乃至唯一指标的考核方案,采用包括生态环境和个人幸福程度在内的综合指数。具体到垃圾问题,要从国家制度层面把垃圾问题提高到战略问题的高度、提高到与能源问题相提并论的高度予以重视。简单地考虑,假如填埋垃圾的总量减少一倍,就相当于国土面积大了一倍。其战略意义不言自明。 在高新科技领域,要把诸如废旧电池处理、垃圾焚烧发电等与垃圾问题相关的技术开发提高到比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的开发更重要的程度;在当下的国家投入的每一个高科技领域,比如转基因、纳米、干细胞等领域,都抽取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到垃圾处理技术之中。对于每一项即将投入市场的新技术,要求在投放之前,提供解决该产品退役之后的垃圾问题的技术和方案(比如,新上市的手机,厂家必须提供该手机将来退役之后的电池处理以及其它零部件处理的方案);或者课以专门的垃圾处理税,专门投入到垃圾处理技术的研发领域。在当下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制定城市规划法案,全面推广并实施垃圾分类,提高回收比例,提高焚烧的清洁度,减缓垃圾填埋的总量。 在人类未来的生活中,垃圾问题已经不可避免地要伴随我们。一方面,过去埋下的垃圾并未解决掉,不能因为它们暂时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就对它们掉以轻心,它们依然是人类生活的巨大隐患,早晚需要我们回过头来面对。而当它们迫使我们面对它们时,我们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另一方面,即使我们能够停下来,为了延续我们当下的生活,我们每日每时还要产生数量巨大的垃圾,更何况,我们暂时还停不下来,还有虎视眈眈的新技术所将要产生的垃圾需要我们面对。 是焚烧还是填埋,垃圾场是建在近郊还是建在远郊,还只是个开头,一个预演,一个警示。我们还会遇到一波又一波、规模更大问题更严重的垃圾危机。 2010年1月14日 北京 向阳小院 (发表于《理财一周》之《上海杂志》2010年1月18日,C03版,发表时去掉了副标题。另外,关于垃圾焚烧,我是持怀疑态度的,这只是把固态垃圾转化成气态垃圾。至于清洁焚烧,我想是不可能的。不过,从现实的层面讲,由于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垃圾总量,且能发电,而受害者并不一定在本地,阻力也小,所以更容易且必然为地方政府所采用。文章写得匆忙,字数已经超了,未能对此充分论述。特此说明,我不是主烧派。)
个人分类: 逝者如斯|4169 次阅读|9 个评论
2010年1月16日公众环保课堂讲座:“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
tian2009 2010-1-12 23:45
2010年1月16日公众环保课堂讲座: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 ●讲座主题:垃圾工业文明难以消弭的最终产物 ●主讲人:田松,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主持人:毛达 ●活动时间:1月16日周六,下午2点5点 ●活动地点:达尔问自然求知社会议室 ●联络人:刘慧莉 1521 065 6612 ●内容介绍: 如果喝过的矿泉水瓶在每个人的家里堆积如山,我们还会这么轻易地喝一瓶矿泉水吗?北师大哲学系老师田松向每一个现代人提问,为什么我们能够站在街头,喝一瓶矿泉水。 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这其中的垃圾,包含了固体、液体、气体多种形态。在2008年垃圾问题尚未如此占领主流媒体时,田松就发出了这一颇具前瞻性的感叹。不幸的是,他的预感实现地如此之快。人们激辩于垃圾分类、填埋,还是焚烧的2009年,不正是垃圾围城企图自固态转为气态的大规模变身吗? 本次讲座,田松将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以矿泉水为案例,说明垃圾问题是工业文明的必然结果,是我们当下生存方式的产物。 讲座中,他还将以泸沽湖垃圾为例,论述在全球化的现代化工业文明中,下游必然成为上游的垃圾站和能源的供应地。 先读为快,田松老师的文章: 就让垃圾之花开在泸沽湖畔? http://shc2000.sjtu.edu.cn/0410/jiurangl.htm 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 http://shc2000.sjtu.edu.cn/0406/weilaid.htm 清洁能源不清洁: http://shc2000.sjtu.edu.cn/0804/qingjieneng.htm 我们的文明,建立在垃圾之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da37d010003fq.htm ●公交建议: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69号A座(路边两层灰色小楼内),可坐地铁10号线至北土城下,D2出口,乘坐82路、81路到北辰西桥南下(路对面即是),或乘坐113路到民族园西路下,向北100米。 这个网页上有地图:【 http://www.leshuixing.org/2010/01/january-16-public-environmental-classroom-lecture-the-future-of-the-world-is-rubbish-to-do.html 】 这儿也有海报【 http://www.greengo.cn/news.php?id=4913 】
个人分类: 逝者如斯|396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9: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