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信软学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第十届信息安全大赛经验分享
热度 1 uestc2014xiaoyu 2018-5-31 23:11
SunData Group 的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信安大赛历时半年有余,终于落下帷幕,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汲取了一些教训。据此,我们整理出了本文,以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队友们的辛勤付出,也希望能给你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深入调研,选题高远 在信安大赛的筹备阶段,最重要的就是选定一个好的主题。那么,什么是好的作品?很多人都会围绕信息安全、网络攻防、身份识别等方面思考。毫无疑问,信安大赛的主题离不开这些要点,但一开始就偏离应用场景,孤立地考虑这些安全技术,其实是固步自封,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在确定主题前,我们一定要广泛地关注行业动向,敏锐地洞察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关键所在,探索解决方案。只有真正切中社会痛点、直击安全要害的主题才能在强手云集的比赛中脱颖而出。 没有数据支撑的行业痛点和安全问题是苍白无力的。为了证明选题的意义,我们需要搜集大量可靠的数据。很多网络平台提供了各行各业的数据,比如中国知网提供了很多年鉴和统计数据。在这个过程中,也许找到的数据和行业痛点不够明晰,这就要求我们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和比较,有时甚至要采用迂回战术,才能真正凸显问题所在。 找到问题所在之后,就要展开调研,从各种途径寻求灵感。论文、技术帖甚至一些开源项目,都能对寻找解决方案有所启迪。也许信息的繁多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只要沉下心来,条分缕析,就一定能发掘出让人耳目一新的独特思路。也许你会有多种方案解决一个问题,这就要对不同的技术手段做比较,从性能、成本、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考虑,选择真正适用于应用场景的思路和方案。 一开始,作品只有一个大致的轮廓和方向。调研以后,一定要落实到实体上去,应用场景是什么?受众又是谁?安全性和现实意义何在?最后综合以上种种考虑,确定主题。 漫长备战,戮力同心 定题后到答辩前,这是一段最漫长最艰难也最关键的时期。只有硬实力与软实力兼备的团队,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下来并脱颖而出。制胜的关键,在于一开始就要对未来几个月的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包括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 战略上,我们要解决一些重要的认识层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对团队自身的认识,一方面是对比赛的认识。 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事业,最核心的问题,其实都在于“人”本身。面对一个旷日持久且充满变数的竞赛,队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搞好团队建设,保证团队的斗志、凝聚力和持续力。队长应该充分了解队员的参赛动机和性格特质,并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因人而异地做好激励,时时保证团结和高效。参赛动机影响参赛决心,在参加比赛这种问题上,动机无所谓好坏,但有强烈不强烈的分辨。动机越强的人,往往表现出越强的意志力和主观能动性。性格关乎团队凝聚力,团队同心,则其利断金;离心离德,则南辕北辙。队长应当考虑到每一个队员的性格,尽可能保证团队成员之间充分而深入的沟通,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有了隔阂要尽快消除,把大家团结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 战略分析还要求我们对比赛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对形势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对自身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前期调研之后,我们对比赛的要求、进程、特色、倾向性,对自身选题的背景、现状、相关研究、发展前景都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但并不一定全面和客观,我们还必须对这些信息加以筛选和整合。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和充分调研的前提下,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头脑风暴,尽可能多地提出宏观的解决方案。再针对这些方案逐步细化,对照我们对比赛和选题的判断,权衡利弊选出“相对最好”的一个方案。这里所谓的“最好”,是对安全性、现实性、创新性、可行性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这里的“相对”,意味着没有一种方案是尽善尽美的。毕竟我们要寻求创新,就很难做到十全十美。这就要求我们要对作品的创新性和局限性有一个客观和清醒的认识,在之后战术层面的设计和开发,做到扬长避短,把优势最大化,把创新点突显出来,并尽量规避不利的因素。 战略分析使我们有了一支团结高效的队伍、一个客观准确的定位、一项长远宏观的计划。接着,在战术层面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补充和实践这个计划。信安大赛这种国家级的比赛,必须同时兼顾系统开发、文档维护、视频演示、答辩准备等工作,这就涉及到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一个团队一定要注意分工的明确性与合理性,充分发挥各自最大的优势。至于更细节的操作性问题,得视具体情况而定,没有普适性的经验,在此不再赘述。只要团队富有活力,且分工合理,相信大家一定能找到最合适最有效的解决之道。 还要提醒一点,信安大赛的全部工作前后持续半年多时间,团队成员要一起面对来自外部的各种压力和变数,以及可能由此导致的内部隐患。如何灵活应对这些问题,是队长和其他成员应该共同思考的。这个过程虽不容易,却能锻炼我们的意志力、判断力、全局观和灵活性。 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关于决赛答辩的准备,我们要把始终把握两个原则:形象直观和突出优势。 第一个原则保证评委在较短的时间里更好地了解你的作品,第二个原则引导评委更多地关注你作品的亮点。具体而言,演讲稿的设置,就要注意扬长避短,详略得当;讲解时仪态大方,注意与评委的眼神交流,争取引导他们的关注点; PPT 和演示视频要做得简洁明快,生动形象,突出重点;回答问题时尽量把评委的关注点引向自己的优势方面,遇到有把握的问题可以多讲,没把握的问题尽快带过。总之,方式要视实际情况而定,形式也可以多创新,但要始终牢牢抓住这两个原则。有了此前半年的“厚积”,决赛又注重“薄发”的技巧,那么成功便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 结语 回首半年多的风雨历程,成败随风淡去,然而和同伴们一起拼搏的日日夜夜已经成为本科生涯中独特的记忆,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脑海中。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但愿你们珍惜金色年华,抓住机遇提升自我,请相信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学长学姐祝福你们。 小房间 2014 级成员:邓锦、赵钰玉、郭红英 2017 年 8 月 11 日 链接: http://www.ciscn.cn/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是一项公益性大学生科技活动,目的在于宣传信息安全知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扩大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信息安全意识;促进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吸引广大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培养、选拔、推荐优秀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创造条件。
个人分类: 学生的世界|19940 次阅读|2 个评论
致国际精英班学生的一封信
热度 4 uestc2014xiaoyu 2016-1-20 11:17
亲爱的国际精英班青年才俊们: 你们好! 今天是 2015 年的最后一天,从你们成为国际精英班的一份子起,也有小半年的时间了。明年就是 2016 年的第一天,又一个新的起点!和你们接触,和你们一起生活、学习也有小半年了。其实按照缘分来讲,从咱们学院国际精英班计划诞生的那刻起,我就和你们连在了一起。计划的宣讲,面试,录取,双向选择,确定导师,执行开课计划……各个环节,我都参与其中,自然也一直想着给你们写这封信。提笔的瞬间,想到了开复老师当初给中国大学生的几封信。当然,我没有这个高度,我只是把所感、所想、所盼,以唠叨的语句,寄望给你们。今天怀着平静而笃定的心情,给你们写这封信,慢慢梳理这段时间想要写给你们的话。主要是有感于九月份的师生双向选择、联系、确定的一系列事情,有感于和大家讨论出国的规划、源动力,有感于如何从本科阶段引导你们开启科研之门…… 图 1 “国际精英班”开班仪式 首先,你们的优秀毋庸置疑,你们的前途是一片光明,你们的未来是大有可为!但是,时下的教育氛围和价值导向,也不可避免给你们带来一些不确定、浮躁和功利。 何解?这一点源自面试大家时的感受。当我们评委们问到大家:“你们为什么选择出国?家里人支持你们出国吗?你们认为出国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是什么?……”大部分的同学还是比较有抱负和理想的,他们认为:首先,出国开拓眼界,能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对于个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其次,他们具有很好的国际视野,认为将来世界就是一个地球村,我们应该尽早走出去,具备全局观,无论是将来创业还是工作;第三,有的同学确实已经对个别研究领域很感兴趣,他们就想到国际顶尖学府去深造,去掌握更多改变这个时代的技术和能力……这些认识都是令人振奋的,我们从他们身上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同时,也深感“长江后浪推前浪”!但是也有个别同学的回答,让我们大跌眼镜“我们家经济不是问题,即使没有奖学金,经济也能完全负担,所以我们需要学院能给予全力支持就行……”甚至有的同学直接说“我认为出国不需要什么格外的能力,只要有钱就可以!”“大家都出国,我学习又不差,为什么不出国!”……这些同学也不免让我们担忧,他们的言论和观点肯定也是代表了一部分人群的。何以他们认为钱就是万能的,何以他们认为学院推出这个政策就是理所应当给他们服务的呢?!难道是伸手惯了?大家都出国,他们就必须也出国?难道他们觉得出国就是适合每一个人的吗?这种随波逐流的出国,又有多少人能真正适合呢? 当然,这些思考和疑问,我也不能强加给每一个精英班的学子们。只希望这点思考也能带给你们思索,希望你们能正确对待出国这件事情。能不断的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不要贸贸然就跟大流。随波逐流的最后,就被滚滚红尘给吞没了。试问,你们何以成长为社会真正的“中流砥柱”呢? 所以,我要肯定那些有理想的精英,积极向上有正能量的精英,敢于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奋斗的精英;对于那些现在还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出国的“精英”们,请你们站在 2016 的新起点上,自知、自勉。我们老师肯定会静静守护你们的成长,给予一如既往的包容、理解与支持。国际精英班面向的是学院精英中的精英,是大家在统一高考进入电子科技大学信软学院之后,根据对自己将来的初步规划,根据对专业的认识,根据各自的语言能力、自理能力、科研能力等,而进行的一个精英教育试点。试点就意味着“成效不可估计”,有好有坏,有成功有失败。所以,我们会不断继续改进,也请精英学子们勤练内功,开启新的 2016 ,期待收获 1 年、 2 年、 3 年后的梦想实现! “ 该班的培养模式与国际并轨,采用(部分)全英文授课;采用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学习、研究方法,挖掘和奠定学生的学习、研究潜力,并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或加入到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开源项目、国际项目;实施小班教学,培养过程强调“厚基础、重实践”,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机制与国际接轨;与国外知名高校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学院推荐学生到国外一流高等院校继续深造,或到国外大型企业从事信息技术、综合信息管理等领域软件工程研发或管理工作。 ” ——摘自【改革视点】信软学院“国际精英班”助力国际化人才培养 http://www.new1.uestc.edu.cn/?n=UestcNews.Front.Document.ArticlePageId=51696 其次,精英班的孩子们,咱们聊一点关于踏实做事,诚恳做人的老话。 九、十月份是你们联系导师,大家进行双向选择的时间,这期间也是各种小故事连连,我就不再一一赘述。首先,我很感谢大家的信任和喜爱,那么多的同学都来联系我,希望我们能成为师生,我也着实很多不忍,因为名额总是有限的。不过我觉得也是缘分,不管是否是直接的导师,我都愿意为你们分担困惑。好在大部分的同学最后都有了很好的归宿,才心安许多。这中间,我感受到了我们导师们的一些心理,有担忧、有期待、有挑剔、有无奈、有理解、有生气……我想这些都很容易理解,因为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希望自己能结识一个最优秀的学生;或者能多几个学生来联系,这样有选择和挑选的空间;或者能有一些很能干的学生,这样能帮自己多做点工作,……同样,我也看到并感受到了学生的各种心理,有的学生灵活,第一时间联系导师,很快就能确定,然后安心跟随导师,这是典型的一对一;有的学生亦是灵活,第一时间联系多位导师,然后逐一聊聊,择其优而选;有的学生遇到了难题:他联系的导师,同时有很多学生联系,那么那个老师就让他们自己 PK ,这就有点残酷;还有的学生,联系了一个导师,也已经确定了,后来却又毁约,投奔了第二个……种种,皆为常态,皆可理解。但是对于最后一个,我是不接受的。因为,这涉及到了诚信问题。 或许很多同学认为这没什么,就像找工作、应聘、联系导师等等,大家都是本着个人眼前利益最优化的原则,甚至于当事双方都如此做。话这样说,似乎很有道理,也很正常。但是,这也是我这几年一直不认同的!从研究生毕业的时候看到很多同学拿到 N 个 Offer ,到现在大家面临 N 个选择时的种种焦虑和踌躇,我觉得这个“最优法则”似乎有问题。 一,大家的交流成本是 N 倍增加的; 二,不利于大家以后做事的专注度,会让大家陷入一种盲目的挑选和争夺战,却忘记了最本初的理想和目的; 三,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焦虑,因为每个选择都会萦绕在脑子里,不利于健康,现代人有太多的焦虑来自不必要的“庸人自扰之”; 四,最终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并非最优的选择,就像你挑衣服,都挑花眼了; 五,忘记了做人的基本原则——“诚信”,对社会不是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说到诚信,大家觉得是老生常谈,在我看来,非也!同学们,其实诚信是我们在当下能守住快乐、能守住本心、能取得成功的法宝。因为诚信,我们做事情有底线,我们能快速的从众多的选择中做出决定,我们能安心、静心的做自己的事情,人一旦专注,离成功也就很近了。另外,大家都知道,凡事都是辩证的,那么对于每一个选择,每一个结果都没有绝对的最好和最坏。这样看来,我们又何必用世俗的标准和眼光来评判我们的选择是否最优呢?既然这样,我们只需要跟随自己的内心,你觉得喜欢这个专业,你觉得喜欢这个老师,你觉得喜欢这种风格,你觉得喜欢并认可这个团队,那就坚定的做出判断,并且认真的、踏实的去做!我想你总是能比别人收获更多。这也是我从这一年构建团队的感受中总结出来的。所以,在今年夏天的时候,我就明确的对前来联系我的学生,一再声明的一点:如果你认可我这个老师,认可我的团队,认可这个研究方向,我不在乎你的绩点和基础,只要你认真踏实我就愿意接收你;如果你已经跟随别的老师开展课题了,对不起,请你继续跟随你的导师,除非你们真的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并且这件事情你必须和你的导师说清楚;如果你只是把我的团队作为你的备选对象,那也对不起,请你想清楚了再来找我。 或许,有的同学认为,“晓瑜老师,你太较真了!” :) 呵呵,亲爱的同学,不是晓瑜老师较真,只是我有点笨,有点执着,我不想随波逐流,我不想让自己忘记自己的初心,我不想让自己变得很焦虑,我不想失去做老师的神圣。即便这条路有点冷清,我还是“甘之如饴”。另外,我不是一个很死板的人哦,大家都知道的,我是很 nice 的,甚至我的学生总是认为我不够严厉!哈哈哈,其实,我有严厉的时候,就是对于原则性的东西。那么,对于教育,对于指导学生,我一直是秉持鼓励和引导。 第三,开展学术研究和科研训练。 我想和大家说的是你们进入国际精英班,相对与其他的本科同学,学术研究和科研训练的压力是很大的。很多同学都面临如何选择课题,如何进行学术研究等。那么,对于精英班的同学们,对于我的学生: Eric 、凌霄、涵雅、陈喆,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你们把时间点安排好是首要的。然后,根据每个时间节点再来开展你们的研究会更加有的放矢。比如,托福、 GRE 、雅思等的考试时间,申请的时间,论文发表的周期等。大一大二保证绩点是基本的要求,同时开展学术调研和基本功练习,大三是提升学术的训练,争取产生学术成果,大四就要全力准备申请的流程和各种政策了。 有了时间点,就需要我们多讨论,在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方面,依托于不同的课题,来凝练和聚焦自己的方向、兴趣点,指导你们开始练习阅读英文学术论文,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如何做实验,如何做实验结果的分析等。这个方面是个巨大的工程,稍后我会专门用一篇博文来讨论。 好了,可爱的孩子们,最后我想给大家一点建议: 少一些抱怨,多一份踏实; 少一些空想,多一份务实; 少一些功利,多一份自足; 少一些虚度,多一份汗水。 在此,衷心祝愿每一位国际精英班的同学,能收获充实的 2016 !希望 2016 在路上的你们,健康、快乐、向梦想迈进一大步! 晓瑜 2015.12.31 晚
个人分类: 三尺讲台|26419 次阅读|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