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生活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柑橘凤蝶生活史
热度 3 mimu 2018-7-28 12:05
自然教育的好材料,路边的芸香科植物上常见卵和幼虫。 附上几张生态照:
7286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丁亮原创:黄柄壁泥蜂生物学
zhuchaodong 2017-9-12 08:48
自然课堂|神奇的黄柄壁泥蜂! 原创 2017-09-11 图文 丁里昂 童心同行自然课堂 上周, @吴小咖是个好孩子 同学在游玩的途中用手机拍到了黄柄壁泥蜂在猎捕蜘蛛。国内文献中鲜见对生物行为的观察和记述,所以我也是第一次知道了它居然是猎捕蜘蛛的!十分兴奋。 周末携夫人,拖着吴小咖奔赴他找到巢穴的处所。 黄柄壁泥蜂科氏亚种 ( Sceliphron madraspatanum kohli Sickmann,1894)的雌蜂在交配后独立开始筑巢,她们衔泥在石壁或墙壁上建造一个个坚固的巢穴,之后猎捕蜘蛛放入其内,在蜘蛛身上产卵,每一个巢室内产一枚卵,囤积足够一条幼虫发育的蜘蛛后,封闭这个巢室然后开建下一个。幼虫在它们自己的巢室内吃光母亲准备的蜘蛛盛宴后,结茧开始进入滞育状态,度过寒冷漫长的冬季,第二年化蛹羽化,变成一只新的泥蜂,咬破巢室的土壁,飞向蓝天。 它们通常是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挨着建造巢室。我们刚找到吴小咖前两天发现的那个巢时,很兴奋!她正好从洞中爬出来,趴在巢上望着我们,梳理了一下触角,然后就飞走了。 图 1 刚从巢内钻出来梳理触角的黄柄壁泥蜂妈妈 我们激动的等着她抓蜘蛛回来,但很快兴奋就转化为失望,她没有抓蜘蛛,而是衔了一个泥丸回来,开始封闭这个巢最后一个巢室的口子。等了很久她仍没有再回来,说明八成她已经彻底离开这个巢了,我也看不到任何其他有趣的行为了。 图 2 黄柄壁泥蜂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建造出一个由数个巢室组成的泥巢 她们似乎很会选地方,特别喜欢在金属窗框和砖墙的拐角处筑巢,很多巢穴都建 在了这种最坚固的地方。在周围转了很久,没有发现其它正在建造的巢穴,我们只能悻悻的回家了。 过了两天,我实在是按捺不住心中的不甘,再次拖上吴小咖奔赴永定河畔。发现那个巢还是没有动静,她确实离开了。烈日灼烤,寻找了很久,终于被我在永定河畔的一栋建筑上发现了很多泥巢,而在一个很适合观察的高度上,恰恰有一个新泥初筑的大巢。 图 3 终于找到了一个新巢 不一会,她就衔着泥丸回来了,一个泥丸只够给半面巢壁加高一层,但她取泥的速度极快,1-3分钟就能再次取回一个泥丸,这可能和此处正坐落于永定河畔有关,而这一段恰好人工续上了水,所以岸边湿泥易取。 图 4 左图第一个泥丸被她从中间向右加高巢壁,右图第二个泥丸向左加高 每一个泥丸被她慢慢在巢壁的一侧渐渐摊开,之后用两枚大颚修整平整,我怀疑她在这个过程中分泌了一些类似唾液的东西融入了泥土中,导致泥巢干后无比坚硬。她在建造过半以后,每增加一层都会钻入巢室内用身体丈量深度,以此决定什么时候增加最后一层。 图5 从衔泥丸到增建一层后入洞测算深度的全过程 在又增建了一层之后,她离开了很久,大约有10-20分钟的时间,我推测她是去抓蜘蛛了! 图 6 这枚泥丸果然变成了她这一巢室的最终一层 她终于回来了!如我所期,带着一只嫩绿色的蜘蛛!我想当然地照搬之前研究蜜蜂的经验,以为她会很快把这只蜘蛛塞进洞,然后去捉下一只蜘蛛,等到囤满蜘蛛后才产卵封口儿。但是我错了,奇怪搞笑的事情发生了。 图 7 她终于带回了第一只蜘蛛 她叼着蜘蛛在洞口转了好几圈以后,竟然……倒退了进去!因为腿太长,她每一个动作看起来都很滑稽,这出乎意料的杂耍般的表演,让我俩忍俊不禁。她这是在干吗? 图 8 图 9 倒退进洞的全过程 从第二只蜘蛛开始,她都是很快地正向塞进洞底。我们这才分析出,原来她是捕捉到第一只蜘蛛后,进洞在洞底产卵的啊。 图 10 从第二只蜘蛛开始正向塞进洞底 在囤积好足够的蜘蛛以后,她开始封口了。封口只用了一个泥丸。 图 11 封口的全过程 我们切下了一个完整的旧巢,想研究一下内部的结构,没想到这是一个今年的新巢。她的幼虫发育的速度惊人,在最后一个巢室内的卵尚未孵化时,最早的4个巢室内的幼虫竟然已经结茧了,进入了滞育期(假死期)。 图 12 倒数第二个巢室内的幼虫也已经快要把蜘蛛吃完了 然而,黄柄壁泥蜂的命运是多舛的,我们最后解剖了数个旧巢,发现其中每一只幼虫都无法发育成新蜂了,它们全被一种小蜂寄生致死,由于没有携带专业的显微设备,无法准确鉴定。根据之前的经验,感觉像是一种啮姬小蜂。 寄生率如此之高,不知是自然的选择还是其它原因所致。待我回去研究过这种小蜂之后,也许会有后续的更新吧。 图 13 黄柄壁泥蜂的寄生性天敌疑似啮姬小蜂 这头黄柄壁泥蜂妈妈抓回来的蜘蛛,后经吴小咖的朋友林业杰鉴定为蟹蛛科的三突尹氏蛛 Misumenops tricuspidatus (Fabricius,1775)。她的猎物们应该都被蛰刺了一下,注射了少许毒素,麻醉但不至于杀死,利于保鲜吧。 黄柄壁泥蜂在一条和寄生天敌拼效率抢时间的悲壮不归路上奋勇向前时,她们还有很多邻居在享受着初秋的暖阳。 雌性草螽挺着长剑般的产卵管静静地听着雄草螽的鸣唱。 越冬代的马蜂扎堆儿不知在开什么会议。 拟态成熊蜂的食蚜蝇和多肉天敌点玄灰蝶同时享用着八宝景天的花蜜。 小黄赤蜻给秋日点缀上最艳丽的色彩。 【小课堂】 泥蜂总科(Sphecoidea)一直以来被认为在演化的历史中是蜜蜂总科的姊妹群。最新关于分子演化的研究结果显示,蜜蜂“总科”甚至只是泥蜂总科演化树上的一支而已。在分子生物学的证据还没有转化为分类学订正之前,我们姑且保留蜜蜂类“总科”的地位。 蜜蜂总科的行为高度特化,多数种类的成虫能够建造精巧繁复的巢穴,之后采集花粉、花蜜或花油回巢制作蜂粮饲喂后代。少数属种像杜鹃鸟一样营盗寄生行为,将自己的卵产入其它蜜蜂巢穴中,幼虫以其寄主蜜蜂的幼虫和蜂粮完成幼虫期发育。 其它泥蜂类和蜜蜂截然不同,绝大多数都是捕食性的,但它们捕捉的猎物不是自己享用,而是囤积在巢穴或洞穴中,饲喂后代。成虫自己仍访花吸蜜维生。不同种类的泥蜂猎捕不同种类的昆虫,比如蠊泥蜂(Ampulicidae)猎捕蟑螂,泥蜂(Sphecidae)猎捕螽斯,大头泥蜂(Philanthidae)猎捕蜜蜂,不同种类的节腹泥蜂(Cerceridae)猎捕不同类别的甲虫等等。 【丁老师寄语】 小朋友也开始做自己的自然观察笔记吧!不要着急,就从身边最简单的开始,慢慢体会自然的奇妙! 版权所有 严禁转载 违者必究 小编加戏: 这篇贴子让我回忆起了我的幼年时光。我貌似观察过泥蜂,发现它的窝是湿的,就趁它飞出去赶紧摸了摸。怕泥蜂蜇人,就没敢继续观察。通过与丁老师交流,发现没知识真不行。泥蜂不把它攥手里是不蛰人的,另外湿湿的洞口竟然还可能混合了 它的唾液 ,知道这些我才不摸呢! 赶紧关注我们吧,找到你曾经熟悉的昆虫朋友!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61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肉鸡变成了座山雕
热度 7 RollerMaMing 2017-8-21 22:46
实拍天山座山雕成长记:肉鸡变猛禽 从4月破壳而出到振翅离巢,一只座山雕大概需要经过120-150天左右的成长期。8月21日,中科院鸟类专家、新疆动物学会的马鸣课题组公布了他们用4台红外相机和卫星跟踪器长期监测记录的秃鹫育儿故事——肉鸡是如何变成了座山雕。 2017年年初,马鸣一行5人在天山深处科考时在一处悬崖峭壁上发现了4个秃鹫窝。于是,他们架起4台红外相机长期监测,记录生活在此的秃鹫父母及其育儿的成长过程。“肉鸡变秃鹫”马鸣打趣这些座山雕的成长过程。 2月春节和元宵节刚过,天山秃鹫陆续进入繁殖期。寒风料峭,秃鹫的食物——腐烂尸体——越来越多了。秃鹫可能很早就开始准备今年的繁殖了,首先是寻找配偶,之后就是调情、交配、筑巢、下蛋、孵化,忙地是不亦乐乎。 3月,热闹之后,整个就是一个寂静的春天,原来3月是秃鹫孵卵期,山谷里很安静。生卵和孵化,是个漫长的过程,非常辛苦。我们从监测视频中看到( http://www.pearvideo.com/video_1131381?st=1 ),秃鹫的家很简陋。在高高的峭壁上,秃鹫妈妈卧在一些用树枝搭的窝上孵卵。这枚卵比鹅卵大一倍(约210克),卵壳白色。秃鹫爸爸常常盘旋在上空巡视,或带回食物,偶然还会替换秃鹫妈妈孵卵。马鸣告诉记者,秃鹫孵化过程需近2个月(55-58天),这在猛禽中算是孵化时间最长的。秃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俗称“座山雕”,是新疆天山大型猛禽之一,展开双翅有3米宽。目前,秃鹫数量较少。主要是其生活在食物链最顶端,繁殖期较长,通常一窝只产一卵(独生子女),属濒危物种。 4月下旬,秃鹫雏鸟破壳而出,毛绒绒的小玩具,体型十分娇小,只有170多克,全身布满灰色的绒毛。秃鹫妈妈几乎寸步不离的护在羽翼之下,避免雏鸟日晒雨淋被风吹跑。 5月下旬,一个月过去。此时,雏鸟如同家鸡大小,体重1500克左右。它身上的绒毛被渐渐长出来的黑色羽毛覆盖,可以站立了。雏鸟食量此时更大,一天需200克到300克的食物,秃鹫爸爸和妈妈轮流觅食,用带回来的腐肉喂养它。胃口越来越大的雏鸟着急时会猛啄父母讨要食物。马鸣说,“这个时候的小秃鹫已经可以看出猛禽的威猛样子。”秃鹫喜吃腐尸,被称为自然界的“清道夫”。 约一个月的时间小秃鹫从170克,长到了1700克,看上去就是一个“肉鸡”啊。身上的黑色羽牙开始萌发,已经具有反抗能力。 6月,已长成幼鸟的小秃鹫发育更快了,翅膀长出黑色的飞羽,尾羽亦长全。秃鹫的幼鸟既不是早成鸟,也不是晚成鸟,因为现在的幼年秃鹫多数时间在巢穴附近走来走去,拍打翅膀,练习跳跃,正在为飞翔做准备呢。我们称其为“半早成鸟”或者“半晚成鸟”,攻击力已经非常强了,母亲有的时候也不敢靠太近。 7月,是小家伙最难熬的日子,烈日当头,无处躲藏。有时候天山上暴雨瓢泼,悬崖上的小秃鹫简直就是个“落汤鸡”。各种各样的考验,孤独、寂寞、危险无处不在。 8月,经过120天的喂养,羽翼渐渐丰满的小秃鹫已不需要妈妈的全天呵护,独自练习飞翔。最初,小秃鹫胆子比较小,刚飞几十米就会停下或摔落。慢慢的,它越飞越远。但是,为了得到食物,它还是要飞回窝里。在最初的一个月,小秃鹫活动半径不会超过2公里,一直在巢穴周围活动。 (资料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马鸣、刘旭、吴道宁、才吾加甫、铁虎、才开(牧民)、王述潮、卢欣、赵华斌、邹大虎、王逸、谢焕旺等摄影) 天山秃鹫繁殖生活史,肉鸡变成座山雕的过程,难得秃鹫爸爸妈妈都在照顾“肉鸡”,使其最后变成了座山雕(资料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马鸣、刘旭、吴道宁、才吾加甫、铁虎、才开(牧民)、王述潮、卢欣、赵华斌、邹大虎、王逸、谢焕旺等摄影) 8月21日卫星跟踪器获得的小秃鹫活动轨迹,中间密集的地点是秃鹫巢穴,已经有上千个点位信息了,小秃鹫胆子越来越大了,已经不是“肉鸡”(资料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马鸣、刘旭、吴道宁、才吾加甫、铁虎、才开(牧民)、王述潮、卢欣、赵华斌、邹大虎、王逸、谢焕旺等摄影)
个人分类: 兀鹫与秃鹫|11007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一种毒蛾的生活史
热度 2 mimu 2016-9-29 21:50
中秋节在森林公园游玩期间,无意中发现公园里面的梧桐树染病了,叶子被虫子吃的精光。本以为是灯蛾科的美国白蛾干的好事,但是在树干上发现一只幼虫,感觉却是某种毒蛾的幼虫。不确定这种虫子就是梧桐树病害的罪魁祸首,就带回来观察了一下,没想到居然顺利拿到了整个生活史摄影记录。 先看幼虫:角度问题,没办法把身体放在一个焦平面上拍。只好保证头部清晰。 化蛹:2天后顺利开始化蛹。蛹的表面密布绒毛,该不会也是有毒吧? 成虫:几天后一不留神成虫就出来了。 卵:卵的颜色真漂亮,像一小簇火棘果。 图集: 产卵以后的蛾子很快就会死掉了,还是做个标本吧,等待专业高手鉴定。比较典型的特征是,前翅中央有一个L型深色斑纹,有点像L纹灰毒蛾(LymantriaumbriferaWileman,1910)?如果我命名的话,就叫黑钩灰毒蛾好了,对应黄白钩蛱蝶。(临时DIY的工具,下图请忽略我的展翅水平。)
个人分类: 博物观察|6542 次阅读|4 个评论
一虫一故事
热度 6 huayanc 2016-8-23 07:29
一虫一故事 今年六月底的 最后一个星期给 一个昆虫夏令 营 当志愿者, 带着十几个 10岁左右的小屁孩抓虫子。这种跟虫子有关的夏令营在OSU似乎是第一次办,主办部门很是重视,派几个记者视频记录整个过程。活动办的还不错,13个小孩,志愿者超过13个,其中包括2个正教授,基本是一对一的陪着小孩玩。教育从娃娃抓起,美帝的小孩太幸福了。可能主办部门也觉得整个活动的最后效果很不错,为了宣传这个项目,时隔两个月后,今天又派出记者来视频采访我们这些志愿者中的老师和学生。让我们对着镜头谈谈我们为什么选择成为昆虫学工作者,以引起更多的小孩和家长们的兴趣,并鼓励他们参与进来学习虫子。记者要求我们各自从不同的方面说说自己的故事。我最后一个被采访,能说的都被前面的人说的差不多了,我只能拿出我的最爱来说了。那就是,我喜欢虫子,也喜欢摄影,成为昆虫学工作者是因为可以用摄影来表现各种虫子的美。第一次被采访,面对着镜头时紧张的要命,NG了一条,第二条通过。记者还用“完美”来鼓励了一下。 由于时间限制,受访的时候只能简短的说几句。其实我更想说的是,虫子很小,但虫子的世界很大,而且很精彩,虫子的美可以通过其形态,行为,生态很生理等各个方面来呈现,简直可以说一虫世界,一虫一故事! 下面是跟踪拍 摄 了大半年的欧洲松叶蜂( Neodiprionsertifer )的故事。 图 1. 产 在 针 叶松 针状叶片上的叶蜂的卵。摄于 2015.3.25. 其实卵是前一年的9月份产下的,经历了长达3~4个月的寒冬,此时的卵已临近孵化。 图 2. 卵在松 树针 叶上的近 观 ,可 见 卵是从叶 侧 的棱角 产进 去的,叶蜂的 产 卵器是有多 锋 利才能做到的呢?而且它 为 什么从棱角 产 而不是从更容易的正面 产 呢? 这 里的故事足以写一篇文章。可惜我 还 不知道。 图 3. 刚 孵化的叶蜂幼虫。 摄 于 2015.4.8. 图 4. 刚 孵化的幼虫会聚集在一起取食,据 说 是 为 了防御天 敌 。 团结 力量大的故事叶蜂也能演 绎 。 摄 于 2015.4.8. 图 5. 叶蜂的幼虫食量惊人,一两天内就能 够 把整个枝条的 针 叶吃光, 简 直像用剃 头铲 推 过 一 样 。 这也是这个虫子成为重大的森林害虫的原因。摄 于 2015.4.14. 图 6. 长 大一点的幼虫开始没那么聚集取食了,因 为 食物有限,而它 们 个体本身抵御天 敌 的能力也增 强 了。 摄 于 2015.4.15. 图 7. 幼虫受到惊 扰时 会瞬 时 把 脑 袋和尾部 翘 起来,用于恐吓靠近的天 敌。摄 于 2015.4.21. 图 8 老熟幼虫, 变 黑的体色 预 示着它要化蛹了。 摄 于 2015.4.23. 图 9. 正在吐 丝 做 茧 自 缚 化蛹的老熟幼虫。哪些基因能 够 控制幼虫的吐 丝 ? 这 又个精彩的故事! 摄 于 2015.4.25. 图 10. 刚结 好的 茧 。幼虫吐 丝 作 茧 的速度很快,一天之内就能完成。 摄 于 2015.4.25. 图 11. 幼虫往往 选择 比 较隐 蔽的地方化蛹, 这 个 茧结 在了松子与枝条之 间 的 缝 隙中。 摄 于 2015.5.3. 图 12. 刚羽化的雌成虫。摄于 2015.8.23.
6577 次阅读|23 个评论
人纹污灯蛾的生活史
热度 2 mimu 2015-11-28 22:04
从甲壳动物病毒到节肢动物病毒,我的研究对象开始悄然延伸。关注过的宿主物种也很多很多,不过本着无为而无不为的想法,多数昆虫并不在我的考查范围之列,比如人纹污灯蛾,如果不是刚好偶遇了它的生活史各个阶段,加上看到张珑老师的蝴蝶生活史博文,想起来要整理一下助个兴,估计我没有机会对这类昆虫的生物学特性有更多关注。 人纹污灯蛾( Spilarctia subcarnea )其实很常见,我在武大和单位园区的路边就见过几次,还用手机拍过。人纹污灯蛾的成虫,雌雄略有差异:雄虫略小,且触角短、锯齿状;雌虫触角羽毛状。灯蛾科的不少成虫很漂亮,比如大丽灯蛾、凤蝶灯蛾等等,以后有空再介绍。人纹污灯蛾的成虫外表看起来倒是很素净,看看它翅膀合拢时的样子,似乎平淡无奇,只是翅面上的这个几个黑斑,虽然简单,很像汉字的“人”字,而且也确实有点人脸五官的意思: (套头反接拍摄,2011,武大) (腾龙90,2014,恩施) (手机拍摄,2015,小洪山) 不过一旦翅膀打开,里面居然是亮瞎眼的大红(网图),难怪,人家还有个名字叫红腹白灯蛾嘛: 顺手抓了一只回来放在盒子里,没想到第三天就在盒子底部产下一大片卵。卵呈淡绿色,直径 0.6 毫米左右,产卵数量大约 150-200 枚。 盒子顺手放在窗台上,想等光线好的时候加增距镜上架子拍,不想几天后居然就孵化了,注意到的时候大约已经是第二天了。据说这种蛾子一年繁殖 2-6 代,繁殖速度够快的。人纹污灯蛾的幼虫头部黑色,胴部淡黄褐色,背线不明显,亚背线暗绿色,体上密生长毛: 本来想将幼虫养的大一些的,可惜赶上马上要出差采样,没办法,悄悄放回到花园里面了。嘿嘿,管理花园的方师傅,别怪我喔。人纹污灯蛾的幼虫主要啃食芍药、萱草、鸢尾、菊花、月季等花卉以及十字花科植物的叶子,我们园区的花不多,也没人种菜,估计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的。 不过这样也就错过了拍摄虫蛹的机会,留下一点小小的遗憾,但是也留下一点点今后继续关注的理由。自然生态摄影大概就是这样,总有遗憾,没有完美。博物学观察,也是润物细无声,需要长久的积累。
16025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艾滋病毒的安居生活
fqng1008 2015-8-25 07:28
艾滋病 是由艾滋病毒(HIV)感染引起的。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一种只有一条核苷酸链的RNA病毒,现已发现这种病毒有两种亚型,即HIV-1和HIV-2。目前,HIV-1的感染已在全球蔓延,而HIV-2感染仅限于非洲西海岸。在致病性和传播力方面,HIV-1强于HIV-2。 那么,艾滋病毒是如何感染我们的免疫细胞,破坏我们的免疫系统呢?让我们看一看它进入人体和在体内漫游的整个过程吧! 1. 进入人体就找“家” 有一天,有几个艾滋病毒趁人不注意,钻进了人体。它们进入人体后,顺着血液游啊,游啊,东钻钻,西逛逛,好 惊奇 呀!这个说:“人体可真大呀!我们游了半天,都游不到头,好像进了迷宫。”那个喊:“人体里的细胞可真多呀!我都游累了,想进细胞里歇一歇,可我都试了那么多的细胞,还没有找到能让我进去的细胞呢!” 病毒是一种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它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因此只能找别人的细胞当作自己的家,寄生在里面,才能生存。可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能让病毒进入。每个细胞表面都有一些特殊结构,凹凸不平,我们把这种结构叫做受体。艾滋病毒的表面有一些凸出表面的球形触角(一种蛋白质),这些触角就像侦察敌机的雷达,专门会找到与它们相适应的细胞。这样的过程就像孩子们玩的拼图游戏,如果病毒的结构正好能和这些受体结合,病毒才有机会钻进细胞。 可是,艾滋病毒能与哪种细胞结合呢?艾滋病毒游着,游着,突然发现前面有一种细胞,它的表面有一个凹槽,恰好和艾滋病毒身上凸出的触角相配,艾滋病毒立即凑上前去,一扭身子,很快挨了上去,并死死地吸在细胞的受体上面。“嘿,不大不小,正合适!”艾滋病毒高兴极了。 2. 钻细胞走进“家” 艾滋病毒抱住的是什么细胞呢?原来是CD4淋巴细胞。艾滋病毒对这种细胞有特别的亲和力,所以有人也称其为艾滋病毒的靶细胞或宿主细胞。病毒只有在活的细胞里,吸取细胞内的养分,利用细胞的DNA,生存并产生成千上万个新病毒,使艾滋病毒能够传宗接代。 艾滋病毒紧紧地吸在CD4细胞膜上,想赶快进入细胞内大吃一顿,它们已经迫不及待了。于是病毒就把受体当作门,使劲儿地钻。可艾滋病毒想直接钻进CD4细胞是不行的,因为它们的基因外面还有一层蛋白质构成的核衣壳。“没关系,我把衣服脱去就可以了。”艾滋病毒很聪明,它们把自己的外膜与CD4细胞膜融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体,很快就把自己的核衣壳全部脱去,这样它们钻进CD4淋巴细胞中去了。 “细胞里面的营养太好了,设施也非常齐全。”艾滋病毒看到有这样好的家,就非常高兴地住了下来。 艾滋病毒终于找到了适合它的家,现在它要饱餐一顿,然后再开始传宗接代。病毒的繁殖,医学上称为复制。这种复制需要把原来的病毒基因作为模板,照着模板的形状复制出新的核苷酸链,然后再装配成完整的病毒。 3. 借来模板再复制 在CD4细胞里,脱去了衣壳的病毒使自己的基因RNA暴露无遗。这时,病毒就可以开始复制了。可是,艾滋病毒属于核糖核酸(RNA)病毒,只有一条遗传物质带,必须借用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DNA做自己的模板。 病毒复制的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除了有模板外,还要有许多酶催化。这和我们做化学试验一样,有些化学反应需要加入催化剂才能进行。艾滋病毒复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催化剂”叫做逆转录酶。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艾滋病毒先用自己本身的单链RNA作为模板,复制出一条DNA链,再用这条DNA链继续复制,得到了一个双链DNA分子。艾滋病毒的这种先从RNA到DNA的复制方法正好与一般的DNA病毒(从DNA到RNA)复制的顺序相反,因此称为逆转录病毒。 病毒的双链DNA分子就是艾滋病毒的根,称为艾滋病毒的“前病毒”。艾滋病毒太会伪装了,它把自己复制的前病毒DNA伪装得几乎和它的宿主细胞一个模样,使自己能够很好地藏在CD4细胞中,不被免疫系统发现。即使在显微镜下,这些混有艾滋病毒的CD4细胞也很难同正常的CD4细胞区分开来。艾滋病毒不但会伪装,还很会躲藏,它的躲藏手段是躲进CD4细胞最核心的部位,并在整合酶的作用下与人体细胞核的遗传物质DNA整合为一体。这种手段太阴险了,它可能使人体免疫毫无察觉,因此人体的免疫系统就再也无法把它从体内清除出去了。这种高超的捉迷藏本领使得艾滋病毒在体内能够通过不断地复制自己,并迅速传播。 4. 有些病毒快复制 艾滋病不但会隐藏,而且它们在CD4细胞内还有分工。有一些病毒一进入CD4细胞后,就迫不及待地想繁殖下一代。它们复制出“前病毒”后,又把大量病毒DNA转录为一条长长的病毒RNA,再被蛋白酶剪断成许许多多小段,这些小段的遗传物质可重新组合,装配病毒的核心,变成许多新的艾滋病毒。 新病毒从感染的细胞中像发芽一样钻出脑袋说:“哈哈!我们在这个细胞里呆腻了,该换一换地方了。”说着,就要跑出来。可它们还没有穿衣服呀!别急,它们有办法!它们在爬出细胞的同时,顺手拽来一些CD4细胞的衣服穿上,然后纷纷跑出了原来的细胞。穿上新衣服的艾滋病毒才是成熟病毒颗粒,才能继续寻找新的CD4细胞攻击。   5. 有些病毒先睡觉   有些艾滋病毒想:“听说,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可多了,光是这种CD4细胞就有10亿个左右。我刚刚进来,子孙发展得还不够多,这时要想打垮人体的免疫系统还不那么容易。还是先潜伏下来,慢慢发展着自己的后代,见机行事吧!”于是,一些病毒在细胞里吃饱了,喝足了,就暂时不活动了,并不急于进行破坏活动,也不大量复制,舒舒服服地睡在细胞里躲藏一段时间。只是在人体细胞要复制另外一个细胞时,制造自己细胞DNA的同时,也制造了艾滋病毒的DNA。可艾滋病毒并没有善罢干休,它在悄悄地等待时机。等到更多的CD4细胞被感染,等到体内环境稍稍有所变化,只要它找到了适合它大量复制的机会,它就会像前面那些病毒一样,大量复制起来。   这就是艾滋病的潜伏期,人体的免疫功能尚维持基本正常,感染者一般不表现出该病的临床症状,血中的病毒量也很少。   6. 免疫部队遭破坏   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体内的艾滋病毒开始了大量复制,这种复制的速度非常快,很快就会复制出成千上万个新病毒,这时的血液中可以查到大量的病毒。大量的艾滋病毒在人体内漫游着,复制着,不断地感染新的细胞,使这些在人体内起重要免疫作用的CD4细胞不断地被破坏、死亡。随着CD4细胞数量的逐渐减少,免疫功能也逐渐下降,最终因全身的CD4细胞不断受艾滋病毒的蚕食而毁灭,导致人体免疫功能衰竭。   艾滋病毒在人体内漫游,最终使感染者发展成了艾滋病,这是一种在人体免疫系统完全被摧毁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病症,是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和有效疫苗预防的一种顽症。我们了解了病毒在人体内漫游的过程,是为了更深刻地了解预防这种疾病的必要性,同时找出对付病毒的方法。
个人分类: 临床研习|1455 次阅读|0 个评论
羊肚菌之有性孢子
热度 3 Macrofungi 2015-5-4 23:34
我们通常以大型真菌的成熟有性孢子开始到下一次有性孢子形成成熟为止为一个完整的生活史,羊肚菌也是如此,我们对羊肚菌有性孢子——子囊孢子的认识和研究是比较多的,而依旧也是不充分的: 羊肚菌属于子囊菌,子囊菌的特点是子囊孢子(区别于担子菌的担孢子),这是一个明显的分类特征。羊肚菌子囊孢子通常是八个,椭球形,无色,里面有小的油滴供给萌发所需要的能量;成熟的子囊孢子顺序排列在圆柱状、桶状、透明的子囊中,成熟的子囊孢子通过子囊顶端鳃盖的开裂得以弹射、释放。 黑脉羊肚菌示意图 (图片来源自网络 仅供交流学习之用) 虽然在自然界中,羊肚菌的子囊孢子需要发生释放借助于空气或其他媒介才能得以传播,但想观察到羊肚菌的孢子弹射却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曾有不少报道称观察到这种事情的发生,伴随着“噼啪”或轻微的破裂、爆破声;也有研究指出,羊肚菌子囊孢子的弹射需要光照、水分、空气湿度、避免人为扰动等才能实现,但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想得到自然弹射的子囊孢子却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成熟的子囊果 通常情况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在不经意间,发现采摘的新鲜羊肚菌子实体周围或菌盖表面弹射或粘附了大量的子囊孢子。菌盖表面的粘附残留的子囊孢子通常为灰黄色,粉粉状覆盖在菌盖凹坑内部,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毛烘烘的。 粘附有大量子囊孢子的菌盖 黄色羊肚菌(普通羊肚菌、粗柄羊肚菌)弹射的孢子印通常为黄色、橘红色,粉末状,肉眼可见的孢子印的最远边缘距离最近的菌盖约 5-7cm ,通常子囊的大小约 200um ,子囊孢子长轴长度约 20um ,弹射距离约为子囊长度的的 250-350 倍,也算是一个强力弹射了。(求物理高手,是否能帮忙核算一下子囊内的爆发力有多大?并给出核算公示以便理解,在此谢过 O( ∩ _ ∩ )O~ )。 粗柄羊肚菌孢子印 羊肚菌的子囊孢子和菌丝或组织是一样的,都是多核细胞,每个子囊孢子有数量不等的细胞核,这些核是一种还是两种,亦或是多种还是未知。因此现在无法定义羊肚菌子囊孢子为同核体还是异核体(科研专家们赶紧跟进吧,羊肚菌界研究需要你们的参与),当然在这里肯定不能说单核体概念了。 羊肚菌子囊孢子的萌发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曾有报道称可以达到百分之百的萌发率,即便是保存几年的子囊孢子依旧有很高的萌发率。我们在纯水或简单的培养基下培养, 6-12 小时就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孢子膨大和发芽管形成现象的发生。萌发的子囊孢子很快将形成新的多核体菌丝,开始新的征程,进行领域扩张繁衍 ~~~~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1942 次阅读|6 个评论
笨笨的秋麒麟瘿蝇
热度 2 huayanc 2015-5-4 11:44
如果你喜欢拍摄虫子,去找秋麒麟(goldenrod)草总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秋天秋麒麟开花的时候,各种访花昆虫会缭乱你的眼睛。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过后,哥伦布的秋麒麟只剩下枯死的茎秆在寒风中哆嗦着,你仍有机会找到神奇的虫子。在枯死的茎秆中,你会很容易发现总有那么几棵长了个肿瘤,看起来有点像小洋葱。这个肿瘤大多数是瘿蝇造成的虫瘿。 秋麒麟瘿蝇( Eurosta solidaginis )是实蝇科的昆虫,但与大多数为害果实的实蝇不同的是,它却偏爱秋麒麟的茎秆,并为自己建造一个家——虫瘿。瘿蝇的生活史复杂而有趣。春末的时候,雌虫在秋麒麟嫩芽的底端产下一粒卵。一个星期左右,卵就孵化了,幼虫就开始钻进茎的分生组织并开始取食。秋麒麟的反应就是围绕着幼虫膨大成球状,即虫瘿。随着幼虫的长大,虫瘿也就越来越大。到秋天的时候,幼虫会咬出一条通道到虫瘿的表皮。这是将来成虫爬出虫瘿的出口,因为瘿蝇的口器是舔吸式的,无法咬开厚厚的虫瘿。随着深秋气温的降低,幼虫开始增加体内的甘油和山梨醇以作为天然的防冻剂。随后虫子停止取食并进入滞育期(生长和发育都暂停)以度过寒冷的冬天。开春后,幼虫化蛹并在两周左右羽化成成虫。成虫爬到幼虫在秋天的时候咬出的虫道,把脑袋顶到虫瘿的表皮下,并开始分泌液体把最后的表皮溶解掉。成虫爬出虫瘿后,会在虫瘿上作短暂休息并晾干翅膀。交配后,就又开始新的生命轮回。 秋麒麟和其访花昆虫 虫瘿 秋麒麟瘿蝇的蛹 刚羽化的秋麒麟瘿蝇雄成虫,特征是翅膀与其他实蝇一样,有着花花的斑纹。与其它实蝇不同的是, 秋麒麟瘿蝇行动缓慢,笨笨的,不大会飞,一生多是靠爬来移动。
5513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们研究组关于野生动物生活史权衡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热度 8 wangdh 2013-11-5 21:50
我们研究组关于野生动物生活史权衡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德华) ( 特别说明:这些工作是一位博士生和两位85后的硕博连读生完成的 。) 动物繁殖更多的后代无疑是有利的,因为这样可以使其更多的基因传递下去。所以,自然选择过程倾向于生产更多后代的动物。那么为什么还有一些动物生产的后代较少呢?因为动物的生活史对策中存在权衡( trade-off )机制。母体繁育后代具有昂贵的代价,甚至可能导致母体的死亡。动物产生更多的后代,就意味着可能会加速它们的死亡速率,最终导致其在一生中所产生后代的总量实际上是偏低的。所以,动物会优化每次繁殖过程所产生后代的数量,这样就使后代的总量最大化。 动物生活史的权衡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可决定后代的数量。权衡机制和最佳对策的选择是动物生活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动物生活史的权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如可以预测动物权衡应对环境变化(如气候)的能力等。那么,为什么动物生产更多的后代就会加速死亡速率呢? 一种解释是,动物在繁殖期间其身体本身生理过程发生了变化。试想,如果动物把所有的能量都投入到繁殖过程中,那么将没有多余的能量投入到免疫功能和氧化防护等自身保护的其它生理过程中。从这个角度来讲,繁殖对于动物来说可能会产生三方面的挑战和压力,即繁殖过程损害了动物的免疫功能,增加了有害物质的产生,也损害了防御有害物质的能力。这方面最重要的有害物质可能是氧自由基,它们能直接损害动物体的身体组成如 DNA 、蛋白质和脂质等,这就是氧化应激。氧化应激降低了动物的生理功能,导致生理功能失常,甚至死亡(衰老)。如果自由基是动物生活史权衡重要的潜在机制,那么动物繁殖期的氧化损伤将会增加。野外的一些相关研究也表明,动物在繁殖期氧化损伤的水平确实较高。然而,实验室中的一些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发现繁殖期动物的氧化损伤并没有发生变化,甚至有降低的现象。导致野外和实验室研究所获得结论差异的原因,学界一直没有明确的结论。 基于这些科学问题,我们研究组近几年以栖息于内蒙古草原的布氏田鼠 ( Lasiopodomys brandtii ) 和长爪沙鼠( Meriones unguiculatus )的室内繁殖种群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我们 采用双标记水稳定同位素技术( doubly labeled water, DLW ),直接测定了布氏田鼠( Wu et al., 2009 )和长爪沙鼠( Yang et al., 2013a )在哺乳高峰期的每日能量消耗量(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 DEE )和泌乳量( milk energy output ),对哺乳期母体的能量代价、最大持续能量收支 (maximum metabolizable energy intake) 的生理限制因素及其对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母体在哺乳高峰期的持续能量收支和繁殖输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限制因素是不同的。高温环境时,受动物自身散热能力的限制(符合散热能力限制假说, heat dissipation limitation hypothesis ),而低温环境时,受乳腺泌乳能力等外周能量消耗器官的限制(符合外周限制假说, peripheral limitation hypothesis )。研究结果阐释了动物最大持续能量收支限制的机理,对于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下恒温动物的适应策略,甚至人类的一些生理适应变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研究组又从生态免疫学 (ecological immunology) 和氧化应激(胁迫)生态学 (oxidative stress ecology) 的角度对动物的生活史权衡(繁殖和生存)潜在的生理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动物在哺乳期的高能量代价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即动物在哺乳和免疫功能之间是否存在权衡)依赖于所选择的免疫指标( Xu et al., 2012; Yang et al., 2013b )。通过测量繁殖期动物血液和肝脏中的氧化损伤指标,发现血液中的氧化损伤升高,而肝脏中的氧化损伤则下降( Xu et al., 2013; Yang et al., 2013b )。因此,学术界研究结论不同的原因,在于野外实验的科学家总是倾向于测定血液样品中的氧化损伤( oxidative damage ),而实验室中则大多关注实际组织中的氧化损伤,所以研究结论依赖于所选择测定的组织和指标。选什么组织,测定什么指标,是很重要的。认识到这一点非常关键,这对我们理解生态免疫学和氧化应激生态学领域已有的工作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因为我们不确定是血液损伤重要还是组织损伤重要。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我们在未来相关研究的实验设计中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Functional Ecology 和 PloS One 等学术期刊上。 相关论文: Wu SH, Zhang LN, Speakman JR and Wang DH(2009) Limits to sustained energy intake. XI. A test of the heat dissipation limitation hypothesis in lactating Brandt’s voles ( Lasiopodomys brandtii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12 : 3455-3465. Xu YC, Yang DB and Wang DH (2012) No evidence for a trade-off between reproductive investment and immunity in a rodent. PLoS ONE 7(5): e37182.doi:10.1371/journal.pone.0037182. Xu YC, Yang DB, Speakman JR and Wang DH (2013) Oxidative stress in response to natural and experimentally elevated reproductive effort is tissue dependent. Functional Ecology doi: 10.1111/1365-2435.12168. ( http://www.functionalecology.org/view/0/summaries.html#yanchaoxu ) 。 Yang DB, Li L, Wang LP, Chi QS, Hambly C, Wang DH and Speakman JR (2013a) Limits to sustained energy intake. XIX. A test of the heat dissipation limitation hypothesis in Mongolian gerbils ( Merionesunguiculatus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16 : 3358-3368. Yang DB, Xu YC, Wang DH and Speakman JR (2013b) Effects of reproduction on immuno-suppression and oxidative damage, and hence support or otherwise for their roles as mechanisms underpinning life history tradeoffs, are tissue and assay depende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16:4242-4250. 王德华 Researchgate 网页 :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Dehua_Wang/publications/ 文章PDF文件,点击下载: WuSH-JEB-2009.pdf Xuyc-PLoSONE.pdf YangDBJEB2013.pdf YangDB-JEB2013.pdf Functioanal Ecology: http://www.functionalecology.org/view/0/summaries.html#yanchaoxu
个人分类: 科普随笔|6550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科研动态 6月5日
xupeiyang 2012-6-5 10:44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 · 何川、杨财广等Nature子刊解析DNA修复酶 new · Cell子刊:阿司匹林的防癌机制 new · Cell评论:肿瘤生活史 new · 张耕耘博士连发两篇Nature子刊解析基因组 new · Nature重大成果:首个哺乳动物单细胞计算器 new · 吴朝栋JBC揭示“健康”的肥胖基因 new · 中山大学,康奈尔大学Nature子刊文章 new · PNAS:“双面性”细胞保护分子 new · 华大基因Nature子刊:最全面玉米基因组分析 new · Cell重大成果:首个RNA结合蛋白完整图集 new · Nature新闻:重新定义siRNA筛选 new · Nature子刊:新技术加速DNA“重写” new · Nature子刊:扩充遗传字母表也许并不难 new · PLoS:闻香识年龄 new · Science:生物钟的“电池” new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1604 次阅读|0 个评论
羊肚菌——菌核
Macrofungi 2012-1-9 11:09
羊肚菌——菌核
羊肚菌——菌核 菌核是真菌在发育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细胞分化现象,是菌丝从一种功能转化为另一种功能的表现。菌核的形成是羊肚菌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有不少研究者指出菌核是羊肚菌完成生活史的必要阶段,但这个迄今为止仍未定论。在野生条件下很少能发现羊肚菌菌核的存在,这也给那些想证明菌核是羊肚菌完成其生活史的必要阶段的研究人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图注:实验室条件下粗柄羊肚菌核形态的显微观察 (图片私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不少研究者指出,羊肚菌的菌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初生菌丝发育而成的;第二种是由次生菌丝发育而成。这两种不同来源的菌核是不一样的,虽然都可以继续萌发形成新的次生菌丝,但只有通过菌丝融合形成的次生菌丝所形成的菌核才有可能发育形成羊肚菌子实体。但也有学者指出羊肚菌的子实体不是来自菌核,而是来自菌核萌发的菌丝,且菌核组织没有分化,因此羊肚菌菌核是假菌核 。还有人指出在实验室条件下存在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菌核结构,一种是簇集形式的菌核结构,另一种的分散分布在培养基中的菌核结构。 前些年导师在野外采集羊肚菌的过程中发现有假菌核的存在,分布在子实体下方的土壤中杂草根系和野菜等草本植物根系之间,成浓密的菌丝束和假菌核结构状,假菌核有麦粒大小,表层由的较致密的菌丝构成,内层为疏松菌丝体,子实体下方有不同厚度的腐殖质层,可见浓密、粗壮的菌丝;假菌核形成于腐殖质层和下方黄土的交界处,呈不均匀点状分布。土壤表层腐殖质层较厚,上方生长的子实体较大,菌柄下方菌丝层厚,假菌核多;腐殖质层较薄,子实体较小,紧挨菌柄的菌丝层也较薄,土壤中没有发现假菌核的存在【 1 】。自然条件下假菌核的调查研究是对羊肚菌遗传理论研究的补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解开羊肚菌完整生活史的神秘面纱。 今年,有学者通过菌核的低温处理,在实验室条件下成功的培养出羊肚菌子实体【2】,这是否是羊肚菌大规模栽培的开始?我们拭目以待吧。 【1】 何培新 楼海军 申进文 2009郑州市粗柄羊肚菌生境调查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x3764027w76646rn/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34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双孢蘑菇杂交育种(一)
Macrofungi 2011-11-22 11:42
双孢蘑菇杂交育种(一)
双孢蘑菇杂交育种(一) 双孢蘑菇 2009 年的世界年产量 双孢蘑菇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食用菌,无论是在美国,欧洲,新西兰,澳大利亚还是在东亚国家的中国和韩国。 2009 年全球双孢蘑菇的总产量为 40 0万吨,总产值在 47 亿美元(下图所示)。 双孢蘑菇的典型生活史 同隔担子菌纲的典型特征是在其生活史种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单倍体,细胞核的融合仅发生在孢子形成前的担子中,每一个双倍体的细胞核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单倍体孢子,这些单倍体孢子通过担子梗进入到四个独立的担孢子中。单倍体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不能产生子实体,这些不育菌丝被称之为同核体,具有不同的交配型同核体之间可以产生融合继而发生细胞核的交换形成异核体(或者称之为双核体),在一个细胞种呈现出两种不同的交配型细胞核可以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时候形成子实体。这些非己可亲和性或异宗配合现象是由一个或两个不连锁的位点所控制,正因为这些数量众多的交配型位点组合,在担子菌种远缘杂交中成功的几率是非常很高的。大部分的同隔担子菌纲 真菌展示出的是这种异宗配合生活史。而对双孢蘑菇的生活史而言,绝大多数的担子只产生两个担孢子,四个减数分裂的细胞核通过非姐妹核进入一个担孢子中的过程分布在这两个担孢子中(如下图所示) , 这种情况经常导致一个菌丝包含有两种不通风的交配型,也就是可育菌丝,这种类型的生活史是典型的次级同宗结合生活史,在双孢蘑菇的生活之种仅有少数的担子形成三个或四个担孢子。也只有在这种担孢子中才包含有一个单倍体的细胞核,也即是同核体,这种类型的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才能进行杂交育种。二十年前,科学家 de Sonoran 发现了一种新的突变菌株,这个菌株主要产生四个担孢子,每个担孢子都是同核体。 数据译自: ANTON S.M. SONNENBERG, JOHAN, J.P BAARS, PATRICK M. HENDRICKX, BRIAN LAVRIJSSEN, WEI GAO, AMRAH WEIJN JURRIAAN J. MES Breeding and strain protection in the button mushroom agaricus bisporus (ICMBMP7) 2011 : 7~15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868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人感染,全家长虫
热度 14 fs007 2011-11-4 08:44
一人感染,全家长虫
寻正 来自离世隐地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侠,艺成下山,崛起于洪门,敢作敢当,不管不顾,既起于灯灭,蛰伏于晨曦,任你丐雄,还是豪侠,埋卵之处,奇痒无比,但凡是罩子,要被踢翻;再好的裤子,要被搅散。而且内力深长,瓟法明快 ,连番大战,绝不落下风,一两年间,名动江湖。居中高手,人人自危,都道“母蛲虫来也”。 如果我们称长虫蛔虫为大侠,那么它的表妹蛲虫(Enterobius Vermiscularis,意肠虫,俗语Pinworm,钉虫)就是少侠,从外观与结构上看,蛲虫成虫是蛔虫的缩小版。蛲虫之所以是少侠,还在于她有行侠江湖的习惯。在《诸病源候论》中,形容蛲虫如“菜虫”,“成痔、疥、癣、癞、痈、疽、诸疮”,“无所不为”。在中学时代,有人到学校做学术报告,遍讲诸虫,我唯一能记住的,就是针对蛲虫眉飞色舞的描述:“现在他睡着了,你拿起手电,掀开被子,拔下他的内裤,哇!好多白白的菜虫!正在蠕动,还有的正从肛门往处爬……” 图一、蛲虫卵(55X25微米:左上)及成虫(8-10毫米:左下,右) 蛲虫之所以让中医先祖们误解,就在于她奇特的运动能力,她能一个小时爬10多厘米,听起来不象很快,但对于蛲虫来说,已经足够她出山之后,把她的世界逛个遍了。她的运动能力与江湖游荡的习性,让她在中医眼中成了所有皮肤局部病变的祸首。 少侠出山之后,并不仅仅把活动范围定为左右横断山脉。雄性蛲虫天生短小,身体柔弱,在交配之后,往往不堪折磨,精尽虫亡。雌蛲虫新婚丧夫,花悲痛为力量,从隐居的盲肠顺便而下,出肛门,扮少侠。没有雄虫的拖累,雌虫闲逛完全不知疲倦,当然,也毫无禁忌。蛲虫往往会逛进女性的阴道中,产生白带。有时闲逛能力超强的,可以经尿道系统达到肾脏或者经子宫输卵管达到腹腔。 蛲虫如此强的体外周游能力,还导致了寄生虫学家对其生活史的误解。在1855年,寄生虫研究的先驱库肯麦斯特(F. Küchenmeister)认为穷人传染了蛲虫,就是因为全家睡一张床,少侠出洪门,江湖游逛脚软的时候,就需要回家歇脚,由于蛲虫没长眼睛,黑灯瞎火地,跑到另外的人肚子里去了——睡着了的人,上下通道都守得不紧,所以她畅行无阻。 蛲虫爬出肛门,就会边走边做记号,仿佛还要重回旧居一样,她在人的皮肤上产卵,卵会牢牢地粘在皮肤上,洗都洗不掉。她的蠕动及粘附的卵会引起骚痒,引起骚痒的机制尚不明确,有三分之一的感染不产生任何症状,但却有些人痒到疼痛,文献记载一位贵族痒得暴跳如雷,抓起那些游侠,个个咬成两截!这就是蛲虫如何在人体循环生长的:痒了人就会无意识地去抓,结果虫卵粘上手或者藏进指甲缝,然后带入嘴中,蛲虫的生活史就完成了。这么简单的生活史,就不需要太多的科学家吃蛲虫,在1865年,卢卡特(R. Leuckart)带着三个学生,吃一顿蛲虫宴就把其生活史搞定了。 图二、蛲虫生活史(源:Mahon Mansuelis 2000) 一只蛲虫会产1.5万只卵,远远不能跟蛔虫与绦虫相比,但绦虫一般一人只长一条,蛔虫的纪录是上千条,而蛲虫的记录则是上万条。少侠称雄江湖,靠的就是数量优势,有作者戏谑道,“老妇人有时为在早晨向医生炫耀她们收获的纪念品,会通宵不眠以捉虫为乐。”蛲虫卵孵化的条件是氧气,只需要6个小时就发育到感染期胚胎卵,此后虫卵可被消化液激活,也可以自动激活,释放出幼虫来,这幼虫如果在肛门周围,它扭几扭就又爬回肠道里去了,这称为返肠感染(Retroinfection)。 虽然无论幼虫还是成虫,都不可能翻山越岭从一人的肛门爬出,又从另人一的肛门爬入。蛲虫卵不耐旱,如果处于温暖潮湿的环境,蛲虫卵可以有数周的存活时间,而在干燥环境中,只能存活数天。蛲虫卵虽然不怕洗洁剂等化学药品,但洗衣机搅一搅就烂了。蛲虫的生活史以人为唯一宿主,使得它看起来象一个容易消灭的目标,但现实却恰恰相反,由于蛲虫的活动能力,蛲虫成了最难消灭的寄生虫之一,这对不少患者来说,几乎是刻骨铭心的教训。 不象其它肠道寄生虫,往往欺负的是穷人,而蛲虫的确颇有侠义风格,专门欺负富人与城市人口。在西方国家,蛲虫感染率可高达总人口的10%,有报道英国儿童一半被蛲虫少侠光顾——现在你就知道为什么英国人发明了紧身裤了:蛲虫上身最为尴尬的事就是她会从裤里子往外掉,想想这一场景,当护士上夜班,忽然肛周奇痒,不敢当众抓,只能屁股扭啊扭,希望痒过就算了,却不料几条白胖的虫子从裤腿抖出来了!紧身裤不见得不往外掉,但起码出来不为人注意,不象虫了。 图三、蛲虫之偶像(源: OfDresses.com ) 在国外的患者交流网站上,往往看到有十年二十年蛲虫史的人为蛲虫所困挠,而他们受教育水平高,收入不错,鉴于蛲虫感染跟人的清洁卫生习惯有关,这些人几乎个个有洁癖,但仍然无法完全清除蛲虫,以致于有专业人员认为不可能消除蛲虫,只能尽量减少感染的量。 蛲虫少侠逛出肛门就决定了其生命的终结,不管她最后到达哪里,都是解体化尘的涅盘,所以蛲虫成虫的寿命极短,只有数周。在蛲虫解体过程中,她释放出虫卵,蛲虫的虫卵可以粘在被套衣物上,也可以脱落随尘飘浮,大面积地污染人的生活环境,其结果是一人长虫,室内环境就全被污染,最后传遍全家,由于多达1/3的人没有症状,导致了没有症状的得不到治疗,成为隐藏库,让其他家庭成员多年不愈。因此,许多专家建议,治疗蛲虫感染得全家一起吃药。 由于蛲虫少侠环游江湖的习性,让蛲虫卵极易于分布在聚居区,这是为什么城市比农村更易发生蛲虫感染的原因。巴西学者在2009年报道,在公共厕所中,每16个中有一个被蛲虫污染,而公共汽车则几乎每五辆就有一辆被污染。更早的报道有称在小学的餐厅里,墙面上每平方英尺就有119个虫卵,到了教室里,就有305个,而在厕所则多达5000个!难怪偶尔看到小学教师报怨蛲虫20年不愈。蛲虫只有不到2个月的寿命,之所以难以治愈,就是因为循环感染,治疗蛲虫感染的药物,要么麻痹要么杀死成虫,但成虫解体后虫卵就有可能附着在肛周皮肤及破肤皱折里,随后被激活返回肠道,造成返肠感染,让治疗失败。 蛲虫幼虫不仅仅是返回肠道造成反复感染,最奇特的案例是它能在人的眼睛与鼻腔里发育成熟,在1976年印度报道了一例15岁女孩从眼睛里爬出多达42条虫,而今年又有报道在14岁子孩眼里爬出6条虫,另外还从鼻子里爬出一条成虫,这样的报道也出现在长期感染蛲虫不愈的人的讨论中。这就是蛲虫最古怪而又令人害怕的地方,否则,蛲虫感染除了引起肛周奇痒,造成社交场合的尴尬外,并不引起严重的健康后果。 图四、从眼睛里爬出的蛲虫样本头部(源:Dutta Kalita 1976)
个人分类: 医学普及|33320 次阅读|17 个评论
百年科学蛔虫宴
热度 18 fs007 2011-10-20 11:31
百年科学蛔虫宴
寻正 在1970年2月初,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四个大学生在享受了冬季狂欢的盛宴10天之后,先后进入了大学医院的急诊室。其中三人呼吸困难、脸色青紫。他们有严重的呼吸抑制甚至衰竭,另外一个症状相似,但没有严重到发紫与呼吸困难。最初的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然而,抗生素疗法一点作用都不起。在四天后,医生在第一位学生的痰液中发现了一条4毫米长的猪蛔虫幼虫,于是明白了他感染了猪蛔虫,他的症状是由猪蛔虫在体内进行肺迁移造成的。他们随后接受强的松治疗而顺利恢复。 图一、痰液中蛔虫幼虫(源:1972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该事件随后被发现跟一位叫柯安日(Eric Kranz)的寄生虫学研究生有关。柯安日跟他的四位室友因没有按时交房租而发生纠纷,被室友强行踢了出去,他曾扬言会在他们的食品中加蛔虫卵。虽然后来柯安日因为证据不足而被判无罪,此案成为使用寄生虫作为生物武器或者生物恐怖主义的经典案例。这些不幸学生的病案被详细报道在医学界顶尖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柯安日对室友重复了一次人体实验,科学家为发现蛔虫生活周期反复进行,已经长达一个世纪。 蛔虫在人体内只能存活1-2年。当它们死亡,或者丧失活动能力,再也不能维持在肠道内的位置时,它们就被从便中排出来。当它们受到刺激,尤其是有麻醉作用的药品或者食品的刺激时,它们就可能从人的口鼻爬出来。有时它们引起人反胃,也可能被呕吐出来。由于蛔虫普遍感染人群,在某些卫生状况差的人群——这基本上包括了现代科学产生前的所有人——中,其感染率可接近100%,蛔虫是人类寄生虫中最显眼的之一。所有民族医学记载中都有它的身影。蛔虫并不需要中间宿主完成生命周期,自然地你可能以为它应当是现代医学首先解密的寄生虫。然而,它奇怪地要在人体内穿越到肝,再旅行到肺,最后重回胃肠道寄居。它的脏器旅行让相关发现延迟了起码半个世纪,导致了无数的吃蛔虫的实验,以致于让人怀疑寄生虫学家是不是发展出了对胖乎乎的蛔虫的特别胃口。 图二、医生就餐记 早在18世纪初,科学家就开始解剖蛔虫,发展相关解剖知识。在显微镜的帮助下,发现了蛔虫蛋。在过去,人们相信蛔虫是自发产生的,象其它虫子一样,食物在人的肠道中腐败发霉就产生了。还有人认为母蛔虫怀孕把小蛔虫一只一只地生出来。发现了虫卵,自然人们就想到蛔虫可能是卵生的,然而从科学上进行证实却远比预想的要难。 生命自发说越来越受到质疑,在19世纪中叶,科学家开始尝试解密蛔虫。在1855年库肯麦斯特(Küchenmeister )针对带绦虫进行首次人体实验时,科学家已经发现虫卵可以发展成为幼虫,库肯麦斯特最先把蛔虫卵喂狗,却没有在其肠道中发现任何东西。这可能导致了这位天才的寄生虫病学家放弃了对蛔虫的兴趣。 到了1860年,德国一位名叫莫斯勒(F. Mosler)的医生最先吃蛔虫蛋,他失望地发现自己并没有产生蛔虫病。因为肠道寄生虫病在小孩更常见,他接着又用两个小孩实验,开始喂几个虫卵,后来大量地给,都没有产生明确的感染。小孩还产生了前面提到的柯安日的受害者类似的症状。其他的科学家则开始动物实验。法国的戴纹(C.J. Davine)在1861年用牛,1862年用大鼠,德国的卢卡特(R. Leuckart)在1867年用狗、兔子、猫、以及小鼠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效果基本上是否定的。这些实验室导致了科学家猜想蛔虫也需要一个中间宿主介导才引起人的感染。在1886年,冯*林斯窦(von Listow)会宣称他找到了中间宿主,是一种白色的小蜈蚣虫。 图三、菜园中常见的白色蜈蚣虫,曾被怀疑为蛔虫中间宿主 在1868年阿特伯格(Unterberger)证明了哥氏蛔虫卵在鸽子直接发育成成虫,1873年,享利(Henry)则发现狗蛔虫卵在猫直接发育。6年后,意大利的格拉西(B. Grassi)试图一锤定音,一次吞了上百枚虫卵,在22天后他在自己的大便中发现虫卵,宣称蛔虫在人也能直接发育。从他发现虫卵的时间很短上判断,他可能以前就吃了不洁食物。然后需要再等7年,一个名叫开兰竹西欧(Calandruccio)的再尝虫卵,再次地,他失败了。同莫斯勒一样,他也进行了小孩的实验,也失败了。在放弃失验后,小孩吞服虫卵两个月后,他突然发现小孩大便中有大量虫卵,使用打虫药,他从小孩身上收集到143条长虫。他的结果后来为巴西的拿茨(Lutz,1887年)在一个32岁的女性以及德国的爱普斯坦(Epstein,1891年)在3个小孩身上得到了验证。 科学家基本上可以结论蛔虫是可以直接传播的,但经常不一致的发现让科学家们大惑不解,蛔虫在人体内究竟是怎么变化的。1916年,英国的斯图尔特(F. Stewart)再重复动物实验,通过仔细的解剖研究,他在大鼠的肺中发现了蛔虫幼虫。次年,他的研究为美国学者证实。斯图尔特的奇怪发现让他重燃中间宿主之说,认为我们是吃了经啮齿动物口水沾染的食物而得病的。基于这一理论,在1818年一个名叫贞夫吉田的日本食蛔英雄走上历史舞台,他吞下了从豚鼠肺中收获的50条约1.7毫米长的蛔虫幼虫。他感染了蛔虫,由进一步的动物实验他认为蛔虫幼虫会钻透肠壁,越过腹腔,再穿膈肌,到达胸腔,然后钻入肺部。 为蛔虫生活史加上最后一块拼板的是日本慶応大学的浓野垂,他于1922年狂吞2000只虫卵,然后每天检查自己的痰液。在第三天,他发现了1只幼虫,第四天5只,第五天178只。接着他的肺炎如此严重,无法动弹,也就无法数痰中幼虫了。在50天之后,他进行了打虫治疗,从大便中发现667条还不是很成熟的蛔虫。他还给他不幸的兄弟喂了500只猪蛔虫卵,记录了同样的症状,但既没有从痰中找到幼虫,也没有产生明确的蛔虫感染。 图四、为蛔虫生活史做出贡献的浓野垂毕业于中国满洲大学 图五、“我是你兄弟,你给我吃寄生虫?” 浓野垂完全蛔虫生活史并没有就此打消科学家对蛔虫的胃口。在蛔虫世界中,人的蛔虫跟猪的蛔虫形态学几乎完全相同。为了验证人是否感染猪蛔虫,潘恩(Payne)在1925年以及高田在1951年都还用志愿者进行实验。李色克(Lysek)则在1961年吃猪蛔虫餐,比较古怪是的,他宣称在大便中找到了成熟的蛔虫。后来人们发现,猪蛔虫跟人蛔虫流行分布大不一样,表明交叉感染可能极少见。正是这种种族特异性让此前的诸多实验困难重重。 蛔虫的古怪生活习性让科学家转了不少圈子,它们费时费力在人体进行了脏器旅行,达肝,穿心,入肺,再进入痰液,回到喉头,被人吞下,回到原来的出发点,才决定还是小肠适合居住。在1927年,佛勒波恩(Fulleborn)解释说,人或者猪无非是被当着了中间宿主,而原始的中间宿主已经从历史中消失了。高度的宿主特异性跟此理论有冲突。不必要的脏器旅行损肝伤肺,还使得蛔虫幼虫数量大减,是明显的损人害已的行为,与寄生虫天性也不太符合。上帝仍然保守着他的秘密,但幸运的是,我们不再需要吃蛔虫餐了。 图六、百年科学蛔虫宴
个人分类: 医学普及|8153 次阅读|30 个评论
香菇的生活史
Macrofungi 2011-6-6 21:43
香菇是典型的四极性异宗结合真菌,其交配系统由 2 个非连锁的交配型因子 A 与交配型因子 B 所控制( Takemaru , 1961 ; Tokimoto et al.1973 ; Murakami Takemaru , 1975 ), A 因子控制细胞核的配对和锁状联合的形成, B 因子控制细胞核的迁移和锁状联合的融合。香菇的生活史分为无性和有性两个阶段。通常所说的生活史是指有性生活史,即从有性孢子(担孢子)开始到产生新一代有性孢子所经历的整个过程(图 )。香菇的担孢子成熟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生成菌丝体,每个细胞内只有一个细胞核,因而也称之为单核或单倍体菌丝,这种菌丝体也叫做初生菌丝体,通常称之为单核体( Monokaryon ),可以无限的生长保持下去。两个可亲和的单核体菌丝融合以后,进行质配,可形成每个细胞内含有 2 个细胞核的次生菌丝,也被称之为双核体( Dikaryon ),双核期维持的时间很长,这也是香菇生活史的主要阶段。这种双核菌丝在生长过程中通过锁状联合( Clamp connection )使来源不同的两个核均匀地分布到每个细胞中。双核体是香菇生长的主要阶段,同单核体一样,同样具备无限生长的能力。在无性生活史中的单核体和双核体菌丝不发生细胞核的融合。这两种形式的菌丝体都可以通过试管或平皿转接而扩大培养,为香菇的遗传育种和菌种制备提供了便利。次生菌丝体进一步分化,可以形成组织化的菌丝体,即三次菌丝体,从而发育成子实体。在子实体形成过程中,双核体中两个不同交配型的细胞核在担子中发生核配,形成双倍体,随即迅速进行减数分裂,发育成 4 个单倍体的细胞核,通过担子梗迁移至担孢子,从而完成整个生活史。减数分裂过程是香菇生活史的有性阶段,但这个阶段非常短暂。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2026 次阅读|0 个评论
防病治病——话说病毒
热度 4 qpzeng 2011-3-17 11:45
从艾滋病(AIDS)到非典型肺炎(SARS),从病毒性肝炎到禽流感,大家从过去发生的重大医疗事件就可以得出结论,病毒性疾病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是多么严重! 首先是它们的致病性强,病毒感染后肯定会发病,尽管有时潜伏期很长;其次是它们引起的疾病难以治愈,导致的死亡率极高。例如,患了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的人,必须终生服药,而且很有可能在服药过程中因病毒自身突变产生抗药性而无药可治! 有趣的是,病毒只是一种不完整的生命形式,在“食物链”上处于末端!在空气中短暂暴露或用普通消毒方法就能使它们灭活,可以说很“脆弱”!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它们只能在活细胞内繁殖,一离开细胞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令人诧异的是,恰恰是病毒的这种独特“性格”而赋予了它们能“以小制大”和“以柔克刚”的“气质”! 以下用几个比喻形象地描述病毒及病毒性疾病,给科学网的非专业读者科普科普,也希望病毒学专家们批评指正。 一、“特洛伊木马”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是引起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罪魁祸首”!HIV-1是一种逆转录病毒,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因此它可以“摇身一变”整合到人类的染色体上,就像“特洛伊木马”那样终身藏匿在细胞核中。如果它自己不主动出来,你是绝对拉不动它的。它可以时而“假死”,时而又跟你“捉迷藏”。你吃药时,它就“不吃不喝”,你不吃药了,它又开始“活蹦乱跳”起来,这就是为什么艾滋病患者必须终生服药的原因。 乙型肝炎病毒(HBV)不仅能引起乙型肝炎,还有可能从慢性炎症发展到肝硬化直至肝癌,也是一种很棘手的病毒。HBV在病毒分类学上虽然不属于逆转录病毒,但它的生活史中也存在一个逆转录阶段,因此也可以整合到人类染色体上,成为像HIV-1一样“挥之不去”的“跟屁虫”! 二、“变色龙” 绝大多数生物(动植物、真菌、细菌、多数病毒)都依靠DNA合成酶复制自己的DNA,但HIV-1的遗传物质不是DNA而是RNA,它依靠独特的逆转录酶进行复制,而且它只管“生”,不管“死”。什么意思呢?逆转录酶的复制非常容易出错,不能将上一代的遗传特征忠实地传给下一代。由于变异太大了,产出来的“仔”几乎没几个能成活。可是,正是因为这种分子缺陷导致的表型多态性,让HIV-1犹如一条“变色龙”,让人体的免疫系统完全成了“红绿色盲”甚至“睁眼瞎”,根本无法识别它们,导致正常的免疫监测完全失效。更有甚者,基于病毒蛋白表面结构设计的艾滋病疫苗始终都研制不出来。 抗乙型肝炎疫苗是针对HBV颗粒的表面抗原蛋白而设计的,它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表面抗原蛋白很少变异。流感病毒种类繁多,上次流行的毒株与下次流行的毒株可能完全不同,因此流感疫苗只能季节性接种。 三、“陪葬品” 构成病毒的生命物质与构成细胞的生命物质完全相同,只要细胞不“饿”,病毒就“饱”,因此很难找到杀死病毒而不杀死细胞的特效药。形象地说,在抗病毒药物面前,细胞像“陪葬品”那样与病毒“同归于尽”!正如前述,HIV-1的逆转录酶是细胞唯一不具有的病毒成分,因此逆转录酶抑制剂就成为首选的艾滋病治疗药物。可是,这些药物(核苷酸类似物)都是“冒牌”的核酸合成前体,病毒“受骗”,细胞同样会“受骗”,只不过病毒繁殖速度远远高于细胞而已。逆转录酶本身经过突变会慢慢变得“聪明”起来,最后可以识别真假核苷酸而“不上当”!因此,人们不得不又开发出蛋白酶抑制剂,要求与逆转录酶抑制剂合用,以防止病毒产生抗药性。尽管大把吃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毒副作用太大,让人有“生不如死”的感觉! 四、“饿虎” 人类依靠免疫系统抵抗疾病,包括传染病和肿瘤。可是,HIV-1专门感染T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对任何疾病都失去抵抗力,就像饿虎猎杀野牛时狠狠咬住它的喉咙一样!只要患了艾滋病,等于是“引狼入室”,世界上所有见过的疾病都会上身。如果艾滋病患者不经任何药物治疗,其全身将千疮百孔、体无完肤,最终会在“百病”的折磨中悲惨死去。 由此可见,病毒是最难对付的,而其中逆转录病毒又是最最难对付的!预防是对付病毒感染的首选方法,普通病毒乃至HBV可以通过疫苗接种进行预防,HIV-1等恶性病毒则要“洁身自爱”,杜绝一切可能的传播途径(吸毒、性),避免病毒通过血液侵入人体细胞!
个人分类: 科普集萃|4068 次阅读|8 个评论
一种奇妙蝴蝶的重生——方舟子
woodenson 2009-10-9 14:20
一个很好的迁地保护的案例,转自新语丝。 一种奇妙蝴蝶的重生 方舟子 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英国,采集蝴蝶是一项非常流行的爱好,其中最受追 逐的标本之一是一种在中国也产的灰蝶科蝴蝶,英国人称为大蓝蝶(中名嘎霾灰 蝶)。实际上这种蝴蝶既不是很大,也不是很蓝。它并不是一种特别美丽的蝴蝶, 被特别看重的原因可能是其难得:它数量稀少,而且生长在人迹罕至的荒野,每 次采集相当于一次远征。 即便如此,仍然有大量的大蓝蝶被采集制作成了标本。至今还有大约3000个 大蓝蝶标本收藏在英国的博物馆里。在19世纪末就已经开始有人呼吁对它进行 保护。进入汽车时代以后,到大蓝蝶栖息地采集更加方便了,有的地方的大蓝蝶 已经绝迹,保护变得更为迫切。1930年,英国建立了第一个大蓝蝶保护区,围起 栅栏,雇了一名铁匠在那里看守不让人采集标本,停止在那里烧荒,并禁止放牧。 那里原来生活着一个较大的大蓝蝶种群,但是在受保护9年之后,就一只不剩了。 此后还有更多的大蓝蝶保护区逐渐建立起来,但是大蓝蝶的数量却越来越少。 1950年代时英国大约还有数万只大蓝蝶,到1972年时只剩下了300多只。1975年英 国通过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首次把大蓝蝶列为法定保护对象,但已无济于事。 1979年,英国最后一只大蓝蝶死去。 大蓝蝶在英国灭绝的前夕,牛津大学杰里米托马斯等人追踪残存的大蓝蝶 的生活史,发现了大蓝蝶灭绝的秘密。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英国著名博物学家 佛罗霍克在研究了大蓝蝶20年之后,已发现了它与蚂蚁存在着奇妙的关系。托马 斯等人的研究表明这一关系要比人们想像的还要奇妙得多,也重要得多。 大蓝蝶对生活的要求极为挑剔,离不开一种百里香植物和一种红蚁。每年的 六、七月间,是英国大蓝蝶飞翔的季节。每只大蓝蝶成虫的寿命只有四、五天。 在短暂的生命结束之前,雌大蓝蝶必须找到合适的百里香产卵。这些百里香必须 是生长在红蚁巢的边上,而且含苞待放。她把卵产在百里香的花蕾里。一、两周 后,幼虫孵化出来,就以百里香的花为食。在吃了大约两周的花宴,蜕了三次皮 之后,幼虫掉到了地上,等待路过的红蚁发现它。 大蓝蝶幼虫靠分泌蜜汁吸引红蚁。红蚁发现大蓝蝶幼虫后,会用触角拍打它, 让它分泌蜜汁,然后把它带回地下蚁巢。在蚁巢里,其他红蚁和红蚁幼虫围上来, 分享大蓝蝶幼虫的蜜汁。等到蜜汁被吃完,大蓝蝶幼虫失去了利用价值,就有生 命危险,所以它还必须能够保护自己,像红蚁幼虫那样蠕动,散发出红蚁的气味 和声音,让红蚁误以为大蓝蝶幼虫是它们当中的一员,允许它继续在蚁巢中住下 去。 大蓝蝶幼虫必须在蚁巢中整整待上10个月,不仅能躲避天敌,而且还有营养 丰富的食物供享用。在给了红蚁一点小甜头后,大蓝蝶幼虫在蚁巢内四处走动大 吃红蚁的卵和幼虫,把自己吃成大胖子。在这种情况下,大蓝蝶幼虫仍然危险重 重。如果蚁巢中有蚁后,她会误以为大蓝蝶幼虫是一只以后也将变成蚁后的超级 红蚁幼虫,从而发出化学信号让工蚁把它杀死。如果蚁巢的规模太小,或者红蚁 又搬来了一只大蓝蝶幼虫,红蚁的卵和幼虫不够吃,大蓝蝶幼虫最终也会饿死。 所以大蓝蝶幼虫藏身的蚁巢规模要足够大,不能有竞争同伙,还不能有蚁后。 在满足了这些苛刻条件之后,大蓝蝶幼虫才能在蚁巢内安全度过秋、冬、春三季, 在蚁巢内结茧、化蛹,在夏天来临时变成蝴蝶,从蚁巢中走出,飞翔而去。 如果没有红蚁的收养,大蓝蝶不可能生存。红蚁本身对生活环境也有一个要 求:它们喜欢温暖,在朝南向阳的山坡筑巢,而且地面上的草的高度最好少于2~3 厘米。如果草的高度太高,把阳光遮住了,蚁巢的温度太低,红蚁幼虫会冻死。 大蓝蝶的栖息地被划为保护区后,禁止烧荒和放牧,反而让那里草的长势失 去控制,让大蓝蝶更快地灭绝。即使是在没有保护的地区,山坡的放牧也越来 越少。本来,还有野兔吃草能对之有所制约,但是在1950年代,一种传染性很强 的病毒入侵英国,让野兔患上致命的粘液瘤病,野兔的数量锐减99%。随着草皮 越长越高,大蓝蝶依赖的那种红蚁迅速消失,被另一种较耐寒冷的红蚁取而代之, 这种红蚁也喜欢吃大蓝蝶幼虫的蜜汁,但能识破伪装,将它杀死。等到草皮高度 超过10厘米,连百里香也难以生长、繁殖了。 这些发现来得太迟,无法拯救英国大蓝蝶的灭绝。但是大蓝蝶在其他国家还 有幸存,可以从那里引进。英国逐渐恢复了52处百里香草地,并进行管理,通过 割草、放牧绵羊控制草皮的高度,红蚁数量也随之上升。1983年起,大蓝蝶被从 瑞典带到英国释放,它们逐渐在30多个地方成功地繁衍下来。到2008年,英国大 蓝蝶的数量已多达数以万计。大蓝蝶成了第一个成功获得重生的濒危蝴蝶物种, 这一切都是由于对它的习性和灭绝的原因有了较为透彻的了解。英国大蓝蝶因人 类的盲动而灭绝,因科学的进展而重生。生态学的研究让人类有了逆转环境恶化 的能力,但是如果环保不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想当然地采取行动,结果反而会 更为糟糕。 2009.09.20 (《中国青年报》2009.9.30)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4760 次阅读|0 个评论
Reed Parrotbills
kestrelwing 2009-4-29 18:16
1. eggs of Reed Parrotbill with a brood size of 5 2. nestlings, withtwo eggs unhatched egg 3. adult Reed Parrotbill is feeding the young 4. nestlings with primaries 5. nestlings with more feather 6. old nestlings are ready to leave the nest 7. crabs are dangerous to nestlings of the Reed Parrotbill 8. one of nestlings became victim of crabs 9. more details. the nestling has beenbeheaded by crabs all photos copyright @Lihu Xiong.
个人分类: 那些芦苇丛的精灵|97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4: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