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诗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欲读书之柳如是的诗文
Mech 2020-3-26 22:57
《柳如是别传》的第四章快读完了,按篇幅算看了有六成。因为书里引用大量柳如是的诗文,我倒是想读过这本《别传》后,再找柳如是诗文一窥全豹。毕竟柳如是流传于世的诗文也不算太多。 柳如是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为《戊寅草》。该书由陈子龙作序并刻印。从诗文中看,即使在与钱谦益交往之后,陈子龙仍为柳如是的最爱。但陈的经济实力不足,似乎也无力或无意在正妻面前维护她,他们同居时杨爱只是没有名分的外室。他们的分手让杨爱特别伤心,从名字就能看出来。杨改为柳,不足道。杨爱杨影怜,改为柳隐柳如是,似有些累觉不爱的意思。“如是”出自稼轩词句“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我猜测她要表达的意思是美人迟暮故旧飘零,用该阙词前几句,“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别号蘼芜,更是出自“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有藕断丝连之意。所以嫁钱谦益后,可以继续用柳如是,但 不能 再 用 蘼芜这个别号。柳如是的选择也是目光如炬,陈子龙后来抗清兵败被俘自杀,更符合她对英雄的向往。假如当时陈子龙能给杨爱如夫人的名分,或许两位后来有葛嫩孙三式的佳话。 柳如是的第二部诗集《湖上草》和书信集《柳如是尺牍》都是书生富商汪然明刻印。用现在的词语,汪然明是柳如是的蓝颜知己。通信时柳如是自称“弟”,汪然明有时候则直呼美人。按陈寅恪的考证,汪然明很费心地帮柳如是寻觅佳偶,并玉成柳如是与钱谦益。 迎娶柳如是后,钱谦益把自己与柳如是等几位诗人唱和的诗结集为《东山酬和集出版》。前两首就是柳如是初访半野堂的赠诗和和答。其中柳如是的诗不太多,最多的是钱谦益的诗作。 周书田编校《柳如是集》,收入辽宁教育的“新世纪万有文库”, 2001 年出版。该书包括了前述四书,并补充清人《诗媛八名家》中前四书未收入的作品而成的《柳如是诗》和编校者自辑的《柳如是诗文拾遗》。因此是较为完备的柳如是诗文集。虽然没有注释,总体上仍属于通俗读物,简体横排。 更高级些的版本有周书田扩充的《柳如是集》, 2002 年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该书有志为《柳如是别传》的补编,增加了陈子龙、谢三宾、汪然明等人诗文。谢三宾是柳如是在陈子龙和钱谦益空挡期中热烈的追求者,谢年轻多金强悍有些恶霸地主的范儿,用现在的词语追求似乎已经到了骚扰的程度。如果不是嫁给谢的座师钱谦益,真不知道如何收场。该书还有陈寅恪先生的相关诗文。更有意思的是附录了柳如是的读书札记,近于典故宝典。另有上海古籍版《柳如是诗文集》。两书都是繁体竖排,我这种没有文化的人阅读反而不便。 顺便一提,与柳如是相关的还有两部历史小说。一部是刘斯奋的《白门柳》三部曲 ( 《夕阳芳草 (1984) 》《秋露危城 (1991) 》《鸡鸣风雨 (1997) 》 ) ,曾在九十年代末获“茅盾文学奖”。柳如是可算其中女一号,但并非大女主小说,真正的主角是男一号钱谦益。该书对史实处理比较严谨,例如柳如是并非秦淮名妓,而是江南名妓或盛泽名妓。按陈寅恪先生所说,秦淮与 盛泽青楼业都发达,但秦淮官多,盛泽商多,几近于现在的帝都和魔都。 常见柳如是属于“秦淮八艳”的说法,我真不知于史何据。另一部历史小说更简明通俗,宋词的《南国烟柳:乱世名姬艳史》 (1988) ,我没有看过。该书副标题很有当年或者更早些街头录像厅港台片的风格。 总之,《柳如是别传》读完后,可以看看周书田编校的横排简体《柳如是集》。 欲读书系列博文 欲读书之《希腊罗马名人传》 ( 部分已读 ) 欲读书之《英国史》 ( 未读 ) 欲读书之《大街》和《名士风流》 ( 已读 ) 欲读书之大卫 · 洛奇的教授小说 ( 部分已读 ) 欲读书之希腊神话和其他 ( 部分已读 ) 欲读书之《徐霞客游记》 ( 部分已读 ) 欲读书之《品园》 ( 已读 ) 欲读书之《东坡乐府笺》 ( 已读 ) 欲读书之《应物兄 ( 上下册 ) 》 ( 已读 ) 欲读书之《全宋词》 欲读书之丘成桐回忆录 欲读书之《柳如是别传》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3153 次阅读|0 个评论
杜甫草堂·浣花溪别
yaojunwei 2019-3-1 15:58
杜甫草堂·浣花溪别 久闻草堂名,今日始相见。 一夕不相别,再逢已数朝。 旧径揽行眉,步履声声慢。 千古皆吟风,诗文各流芳。
个人分类: 应如室|3471 次阅读|0 个评论
汉魏南北朝诗选
pujvzi 2018-9-8 12:22
缪熙伯挽歌 古人将死,有自作挽歌者。挽歌,窀穸之日,亲友执绋,牵引死人棺木时所唱之歌欤?今死人亦唱歌,鼓吹,自古已然也。自作挽歌,余只见缪熙伯与陶靖节二人诗。今录缪熙伯诗。挽歌又作輓歌,其理将同? 生时游国都,死没弃原野。 朝发高堂上,暮宿黄泉下。 白日入虞渊,悬车息驷马。 造化虽神明,安能复存我。 形容稍歇灭,齿发行将堕。 自古皆有然,谁能离此者。 轻车迅迈图 \0 \0 一:张平子思玄赋系辞 天长地久岁不留,俟河之清秪怀忧。 愿得远渡以自娱,上下无常穷六区。 超逾腾跃绝世俗,飘遥神举逞所欲。 天不可阶仙夫稀,柏舟悄悄吝不飞。 松乔高跱孰能离,结精远游使心磶。 回志朅来从玄祺,获我所求夫何思! 注:张衡字平子。柏舟渡人至天。赤松子,王子侨。离,近也。 二:郭景纯游仙诗 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 绿萝结高林,蒙笼盖一山。 中有冥寂士,静啸抚清弦。 放情凌霄外,嚼蘂挹飞泉。 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 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 顾瞻中宇,一朝分崩。 天网既紊,浮鲵横腾。 运首北眷,邈哉华恒。 虽欲凌翥,矫翮靡登。 俯惧潜机,仰虑飞罾。 惟其崄哀,难辛备曾。 庶睎河清,混焉未澄。 注:郭璞,字景纯。浮丘,洪崖,仙人名。 三:曹孟德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四:曹子建美女篇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干。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五:嵇叔夜赠秀才从军诗 良马既闲,丽服有晖。 左揽繁弱,右接忘归。 风驰电逝,蹑景追飞。 凌厉中原,顾盻生姿。 浩浩洪流,带我邦畿。 萋萋绿林,奋荣扬晖。 鱼龙瀺灂,山鸟羣飞。 驾言出游,日夕忘归。 思我良朋,如渴如饥。 愿言不获,怆矣其悲。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闲夜肃清,朗月照轩。 微风动袿,组帐高褰。 旨酒盈樽,莫与交欢。 鸣琴在御,谁与鼓弹。 仰慕同趣,其馨若兰。 佳人不存,能不永叹。 轻车迅迈,息彼长林。 春木载荣,布叶垂阴。 习习谷风,吹我素琴。 交交黄鸟,顾俦弄音。 感悟驰情,思我所钦。 心之忧矣,永啸长吟。 注:嵇康,字叔夜。 六:阮嗣宗咏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注:阮籍,字嗣宗。嵇康死在魏末,阮籍死在晋初。一荣一辱,后世不得而言也。 七:刘越石扶风歌 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 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 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 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颠。 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 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 浮云为我结,归鸟为我旋。 去家日已远,安知存与亡。 慷慨穷林中,抱膝独摧藏。 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 资粮既乏尽,薇蕨安可食。 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 君子道微矣,夫子故有穷。 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 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弃置勿重陈,重陈令心伤。 注:刘琨字越石。刘琨与祖逖少时具有远志,闻鸡鸣而起舞者,是此二人也。 八: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注:鲤鱼者,谓尺牍也。 九: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後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范縝著《神滅論》   或問:「子云神滅,何以知其滅也?」答曰:「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也。」   問曰:「形者無知之稱,神者有知之明。知與無知,即事有異;神之與形,理不容一。形神相即,非所聞也。」答曰:「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是則形稱其質,神言其用,形 之與神,不得相異也。」   問曰:「神故非質,形故非用,不得為異,其義安在?」答曰:「名殊而體一也。」   問曰:「名既已殊,體何得一?」答曰:「神之於質,猶利之於刃;形之於用,猶刃之於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捨利無刃,捨刃無利。未聞刃末而利存,豈容形亡而神在?」   問曰:「刃之與利,或如來說;形之於神,其義不然。何以言之?木之質無知也,人之質有知也。人既有如木之質,而有異木之知,豈非木有其一,人有其二邪?」答曰:「異哉言乎!人若有如木之質以為形,又有異木之知以為神,則可如來論也。今人之質,質有知也;木之質,質無知也。人之質,非木之質也;木之質,非人質也;安有如木之質而復又異木之知哉?」   問曰:「人之質所以異木質者,以其有知耳。人而無知,與木何異?」答曰:「人無無知之質,猶木無有知之形。」   問曰:「死者之形骸,豈非無知之質也?」答曰:「是無知之質也。」   問曰:「若然者,人果有如木之質,而又有異木之知矣。」答曰:「死者如有木之質,而無異木之知;生者有異木之知,而無如木之質也。」   問曰:「死者之骨骼,非生者之形骸邪?」答曰:「生形之非死形,死形之非生形,區以革矣,安有生之人之形骸而有死人之骨骼哉?」   問曰:「若生者之形骸非死者之骨骼,死者之骨骼則應不由生者之形骸;不由生者之形骸,則此骨骼從何而至此邪?」答曰:「是生者之形骸變為死者之骨骼也。」   問曰:「生者之形骸雖變為死者之骨骼,豈不因生而有死?則知死體雖猶生體也。」答曰;「如因榮木變為枯木,枯木之質寧是榮木之體?」   問曰:「榮體變為枯體,枯體即是榮體。如絲體變為縷體,縷體即是絲體。有何別焉?」答曰:「若枯即是榮,榮即是枯,則應榮時凋零,枯時結實也。又榮木不應變為枯木,以榮即是枯,無所復變也。又榮枯是一,何不先枯後榮,要先榮後枯何也?絲縷同時,不得為喻。」   問曰:「生形之謝,便應豁然都盡。何故方受死形,綿歷未巳邪?」答曰:「生滅之體,要有其次故也。夫欻而生者必欻而滅,漸生者必漸而滅。欻而生者,飄驟是也;漸而生者,動植是也。有欻有漸,物之理也。」   問曰:「形即是神者,手等亦是神邪?」答曰:「皆是神之分也。」   問曰:「若皆是神之分,神既能慮,手等亦應能慮也?」答曰:「手等能有痛癢之知,而無是非之慮。」   問曰:「知之與慮,為一為異?」答曰:「知即是慮,淺則為知,深則為慮。」   問曰:「若爾,應有二慮。慮既有二,神有二乎?」答曰:「人體惟一,神何得二?」   問曰:「若不得二,安有痛癢之知,復有是非之慮?」答曰:「如手足雖異,總為一人。是非痛癢雖復有異,亦總為一神矣。」   問曰:「是非之慮,不關手足,當關何處?」答曰:「是非之慮,心器所主。」   問曰:「心器是五藏之心,非邪?」答曰:「是也。」   問曰:「五藏有何殊別,而心獨有是非之慮乎?」答曰:「七 思無方,何以知是心器所主?」答曰:「心病則乖思,是以知心為慮本。」   問曰:「何不寄在眼等分中邪?」答曰:「若慮可寄於眼分,眼何故不寄於耳分邪?」   問曰:「慮體無本,故可寄之於眼分。眼自有本,不假寄於它分也。」答曰:「眼何故有本而慮無本?茍無本於我形,而可偏寄於異地,亦可張甲之情寄王乙之軀,李丙之性託趙丁之體。然乎哉?不然也。」   問曰:「聖人之形猶凡人之形,而有凡聖之殊,故知形神異矣。」答曰:「不然。金之精者能照,穢者不能照。有能照之精金,寧有不照之穢質?又豈有聖人之神,而寄凡人之器?亦無凡人之神,而託聖人之體。是以八采重瞳,勛華之容;龍顏馬口,軒皞之狀:此形表之異也。比干之心,七竅並列;伯約之膽,其大若拳:此心器之殊也。是以知聖人之定分,每絕常區,非惟道革群生,乃亦形超萬有。凡聖均體,所未敢安。」   問曰:「子云聖人之形必異於凡,敢問陽貨類仲尼,項籍似大舜,舜、項、孔、陽智革形同,其故何邪?」答曰:「珉似玉而非玉,雞類鳳而非鳳,物誠有之,人故宜爾。項陽貌似而非實似,心器不均,雖貌無益也。」   問曰:「凡聖之殊,形器不一可也。聖人員極,理無有二,而丘旦殊姿,湯文異狀。神不系色,於此益明矣。」答曰:「聖同於心器,形不必同也。猶馬殊毛而齊逸,玉異色而均美。是以晉棘、荊和,等價連城;驊騮、騄驪,俱致千里。」   問曰:「形神不二,既聞之矣;形謝神滅,理固宜然。敢問經云『為之宗廟,以鬼饗之』,何謂也?」答曰:「聖人之教然也。所以從孝子之心,而厲偷薄之意。『神而明之』,此之謂矣。」   問曰:「伯有被甲,彭生豕見,墳索著其事,寧是設教而已邪?」答曰:「妖怪茫茫,或存或亡。彊死者眾,不皆為鬼,彭生伯有何獨能然?乍人乍豕,未必齊鄭之公子也。」 問曰:「易稱『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而不違』,又曰『載鬼一車』,其義云何?」答曰:「有禽焉,有獸焉,飛走之別也。有人焉,有鬼焉,幽明之別也。人滅而為鬼,鬼滅而為人,則未之知也。」   問曰:「知此神滅,有何利用邪?」答曰:「浮屠害政,桑門蠹俗,風驚霧起,馳蕩不休。吾哀其弊,思拯其溺。夫竭財以赴僧,破產以趨佛,而不恤親戚,不憐窮匱者何邪?良由厚我之情深,濟物之義淺。是以圭撮涉於貧友,吝情動於顏色;千鍾委於富僧,歡意暢於容髮。豈不以僧有多稌之期,友無遺秉之報,務施闕於周急,歸德必於在己!又惑以茫昧之言,懼以阿鼻之苦,誘以虛誕之辭,欣以兜率之樂。故捨逢掖,襲橫衣,廢俎豆,列缾鉢,家家棄其親愛,人人絕其嗣續。致使兵挫於行間,吏空於官府,栗罄於惰遊,貨殫於土木。所以姦宄弗勝,頌聲尚擁,惟此之故也。其流莫巳,其病無限。若陶甄稟於自然,森羅均於獨化,忽焉自有,怳爾而無;來也不禦,去也不追,乘乎天理,各安其性。小人甘其壟畝,君子保其恬素;耕而食,食不可窮也;蠶而衣,衣不可盡也。下有餘以其奉其上,上無為以待其下。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為己,可以為人,可以匡國,可以霸君,用此道也。」
个人分类: 杂文|2051 次阅读|0 个评论
《陈寅恪记梦诗文的研究》
kyotosizumoto 2017-2-13 15:06
陈寅恪记梦诗文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在陈寅恪的诗中,有个经常出现的主题就是对梦的描写。 在现实和理想的矛盾对立之间,梦已经成了一座沟通二者的桥梁,甚至连陈寅恪晚年撰写的回忆录也是名为“寒柳堂记梦”。因此,咏梦诗在他的晚年生涯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思想意义和生命情调。如:1950年的“续命河汾梦亦休”,1951年的“模糊残梦上心头”,1954年的“早宗小雅能谈梦”,1955年的“说梦痴人总未休”,1956年的“南渡残生梦独多”,1957年的“一梦华胥四十秋”,1958年的“记梦东京惜旧痕”,1959年的“楼外明河照梦流”,1962年的“羊城犹自梦尧年”…… 根据笔者对《陈寅恪诗集》中收录的陈寅恪晚年36首咏梦诗的统计,他在五十年代的咏梦诗有24首,在六十年代有12首。其中,53—55年和65—66年写的最多,约占一半多。实际上,研究他的咏梦诗中所想表达的心境,几乎在这几年的诗歌中都可以得到具体的表现。那么,他的“梦”究竟是什么呢?试对他在这几年中的诸多咏梦诗的境界加以分析。 先把陈寅恪在1953-1955年间写的咏梦诗列举如下: 枕上忽闻花气息,梦惊魂断又新年。(《癸巳元旦赠晓莹》1952年2月) 绕身眷属三间屋,惊梦风波万里船。(《广州癸巳元夕用东坡韵》1953年2月) 艾诩人形终傀儡,槐酣蚁梦更荒唐。(《次韵和朱少滨癸巳杭州端午之作》1953年6月) 镜里西湖装百态,梦中东海事千端。(《次前韵再赠少滨》1953年) 欲梦高寒冷肝肺,可怜无路黑甜乡。(《热不成寐次少老闻停战诗韵》1953年) 赤城绛阙秋闺梦,碧海青天月夜情。(《癸巳七夕》1953年8月) 高楼秋夜灯前泪,异代春闺梦里词。(《癸巳秋夜,听读清乾隆时钱唐才女陈端生所著《再生缘》,卷十七第六十五回中“惟是此书知者久,浙江一省遍相传。髫年戏笔殊堪笑,反胜那沦落文章不值钱”之语,及陈文述《西泠闺詠》卷十五绘影阁詠家囗囗诗“从古才人易沦谪,悔教夫婿觅封侯”之句,感赋二律》1953年秋) 名园古刹两堪伤,剩博南安梦一场。(《寄题社稷坛牡丹畦》1954年仲春) 早宗小雅能谈梦,未觅名山便著书。(《无题》1954年) 画符道士翻遭祟,说梦痴人总未休。(《乙未人日》1955年1月) 同梦恖恖廿八秋,也同欢乐也同愁。(《旧历七月十七日为莹寅结婚纪念日赋一短句赠晓莹》1955年9月) 东城老父机先烛,南渡残生梦独多。(《余季玉先生輓词二首》1955年) 西南我亦曾漂泊,梦怕如珠米价钱。(《题唐玉虬悼亡奇痛记一绝》1955年) 然后,再把他1965-1966年间所写的咏梦诗列举如下: 新秋景色旧山河,七六年华一梦过。(《有感》1965年秋) 高唱军歌曲调新,惊回残梦太平人。(《高唱》1965年) 香江烽火梦犹新,患难朋交廿五春。(《八月二日下午冼玉清教授逝世四日始闻此輓冼玉清教授》1965年10月) 卌年香茜梦犹存,偕老浑忘岁月奔。(《又题红梅图一律》1966年1月) 犀渠鹤膝人间世,春水桃花梦里船。(《丙午元夕立春作仍次东坡韵》1966年2月) 白日黄鸡思往梦,青天碧海负来生。(《丙午春分作》1966年3月) 南国高楼魂已断,西陵古渡梦初回。(《丙午清明次东坡韵》1966年4月) 梦的作用按其功能来分,大体上可分为两种功能,一种是心理补偿作用,一种是心理释放作用。所谓补偿,是指人的理想或目标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而在梦中得到虚幻的实现。所谓释放,是指人在现实中处在极为压抑的环境和压力之下,而在梦中得以改变或者超越这种外在施与的压力,从而达到心理调适的效果。梦在古典文学中,有其特殊的意义指向。这种指向就其功能而言,虽然也不外补偿与释放两种,但是,它的形式本身却蕴含着更深的意义,那就是:文学形式下的梦与心理研究上的梦相比,它具有更多约定俗成的性质,文学作品中的梦可能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它已经成了一种代表着某种特定意象的符号,而被作家采用。而在这种符号化的过程中,梦成了一种象征,这种象征可能指向作者所真正向往的境界,他们常常利用梦与现实的疏离与对立体现出一种对现实的焦灼感和不信任感。这种特质,在陈寅恪的诗中体现得格外分明。 为此,我们有必要分析陈寅恪诗中梦的主题,在找到陈先生梦的主题后,我们才能看到他到底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和心情。 1、焦灼的梦 ①枕上忽闻花气息,梦惊魂断又新年。(《癸巳元旦赠晓莹》1953年2月) 癸巳元旦,即1953年2月14日。此时陈寅恪和夫人唐筼在广州中山大学。这是一首七绝,前两句为“烧余红烛岭梅边,珍重残妆伴醉眠”,忽闻梅花气息,而“梦惊魂断”,其原因盖在于“又新年”,又是新的一年淹留了。在同年所写的《次韵和朱少滨癸巳杭州端午之作》中有“惊心节物到端阳,作客犹嗟滞五羊”之语,在1955年所写的《乙未人日》诗中,有“岭南此日思悠悠,愧对梅花六岁留”之语,在1956年陈寅恪写的《丙申六十七岁初度晓莹置酒为寿赋此酬谢》一诗中,亦有“幸得梅花同一笑,炎方已是八年留”之语,可见陈寅恪蛰居岭南的心境。梅花开于冬季,傲寒凌霜,而又宣告着春天的到来。杜甫《江梅》诗云:“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即寓此意。新的一年往往是新的生活的开始,本是普天同庆的日子,而陈寅恪在此闻梅香而断魂惊梦,又言“愧对梅花”,实际上是通过梅花这个他的情感贯注的对象来表达他对现实的不满之情。唯其对现实有不满之情,他才会觉得每一次新年的到来,都是他淹留日久的表现,则此处之“梦”所梦之处一定不是他此时所安身托命岭南。 ②绕身眷属三间屋,惊梦风波万里船。(《广州癸巳元夕用东坡韵》1953年2月) 癸巳元夕,即1953年2月28日。全诗为: 海月黄昏雾隔天,人间何处照春妍。绕身眷属三间屋,惊梦风波万里船。 久厌鱼龙喧永夜,待看桃杏破新年。先生过岭诗为历,此是南来四上元。 首联二句实有寓意。望月而怀远,是古典诗词中的常用方式。如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处之月为“海月”,则月下一定有虽然天各一方,但却与自己“共此时”的人正在望着这同一个月亮。此人所在之处在“海上”,应为当时孤悬海外的台湾的寓指。在同年所作的《次前韵再赠少滨》中,陈寅恪也曾写道:“镜里西湖装百态,梦中东海事千端。”而“梦中东海”,则更加证实了这个隐喻。“雾隔天”,又给这幅画面涂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雾为障碍,它模糊了人的视线,而春天的妍丽也被阻挡在外。这两句充满着叹惋之感。“绕身眷属三间屋”则从怀人之境拉回到现实,眼前的一家人,栖息在这几间屋里,平静而压抑,但自己在梦中却像是在万顷波涛之上的一艘正被大浪冲击得左右摇晃的船上,在梦中受着惊吓、遭着恐慌。这是何等焦灼的心境在梦境中的体现! 陈寅恪从性格上来看,是一位很敏感的诗人,情感上的敏锐带来的是倍于常人的精神上的苦痛。他很孤独,像一位充满了傲骨的战士,屹立在那个时代,和时流迥异。用他自己的诗中的话来说,就是“一生负气成今日”,这是何等的伤感与凄凉!他又具有历史学家特有的通识和预见,能够发现在他身边发生的事情到底对他所全身心投入的那个传统意味着什么。 在他写作这两首梦诗之前的1952年,他所工作的岭南大学在全国院系大调整中并入了中山大学,他从此成为中山大学的教授。名义的改变并不是世界末日,但实质的改变却是这位敏锐的历史学家所能迅速理解的。此次全国高等学校院系大调整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其中,陈寅恪曾将自己的学术生命寄托多年的清华大学被改成为纯工科的大学,其文科并入北京大学。就连在他南来后对他有知遇之恩的陈序经校长所在的岭南大学也成为历史,而代之以中山大学。无论是公义还是私谊,陈寅恪在情感上都很难接受命运这样的安排。 更重要的是,他已经领略到了一丝透骨的凉意:他一生服膺且身体力行的传统文史之学即将在这片土地上走向衰落。1952年,陈寅恪接到了杨树达寄来的《积微居金文说》,杨树达在信中言及陈垣曾勉其“学韶山”之事,“学韶山”即学习马克思主义,并以其方法来治学。 陈垣,广东新会人,在宗教史、元史、考据学、校勘学方面成就卓异,与陈寅恪并称为“南北二陈”,当时他出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垣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思想转变极快,1950年初,他在给武汉大学席启駉的信中说: 九一八以前,为同学讲嘉定钱氏之学;九一八以后,世变日亟,乃改顾氏《日知录》,注意事功,以为经世之学在是也。北京沦陷后,北方士气萎靡,乃讲全谢山之学以振之。谢山排斥降人,激发故国思想。所有《辑覆》、《佛考》、《诤记》、《道考》、《表微》等,皆此时作品,以为报国之道止此矣。所著已刊者数十万言,言道、言僧、言史、言考据,皆托词,其实斥汉奸,斥日寇,责当政耳。解放以后,得学毛泽东思想,始幡然误前者之非,一切须从头学起。年力就衰,时感不及,为可恨耳。 如此,则陈垣对杨树达如下的劝告也成为意料中事:“来示谦欲法高邮,高邮岂足为君学?况我公居近韶山,法高邮何如法韶山?前屡得骆君绍宾寄示近作,甚欲以此意谂之,不知尊见以为何如?”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为清代朴学巨擘,尤精于语言文字学,杨树达去信给陈垣表示欲追踪于王氏父子,孰料陈垣劝其改师“韶山”,即改用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以治学。当得知此事后,陈寅恪不禁在写给杨树达的信中说: 援老所言,殆以丰沛耆老、南阳近亲目公,其意甚厚。弟生于长沙通泰街周达武故宅,其地风水亦不恶,惜艺耘主人未知之耳,一笑。 丰沛是汉高祖刘邦的家乡,南阳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家乡,杨树达为湖南人,为毛泽东的同乡,此处陈寅恪之语多调侃之意,很明显是对陈垣的做法不以为然。他杀如此的拒绝融入新中国,也讥笑别人的融入行为。 再看1952年陈寅恪收到删去了自己1949年之前所写之序的重印本杨树达的《积微居金文说》书之后,他在给作者的信中称“然拙序语意迂腐,将来恐有累大著,今删去之,亦未始非不幸也”。可以看出陈寅恪对时局有了清醒的认识。然而认识固然清醒,但心情却绝对不会淡然。陈寅恪已经看到了有一张巨大的网将向他覆盖下来。这是造成他“惊梦”的主要原因。这种焦灼之感,只有身处其境的人才会真切地感受。 2、荒诞的梦 艾诩人形终傀儡,槐酣蚁梦更荒唐。(《次韵和朱少滨癸巳杭州端午之作》1953年6月) 这首诗是和朱师辙诗。朱师辙,字少滨,是清代著名文字学家朱骏声的后代,曾任中山大学教授,1951年退休后卜居于杭州,与陈寅恪是诗友,两人唱和诗甚多。朱师辙原诗作于1953年的端午节,即1953年6月15日,原诗为有“当国已知尊屈子,群黎尚盼复陶唐”之句,陈寅恪的和诗却尖锐了许多。朱诗中,尚有希望主政者领导国家“复陶唐”之意,陈诗中却一笔扫却,并揭示出这些不过是空想而已。《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戸上,以禳毒气。”艾人为端阳节物,艾草所扎成的草人,空有人的形体,却没有人的实质,一切唯人所命,不过是任人摆布的傀儡而已,陈寅恪以此来比喻“当国已知尊屈子”的行为不过是一场傀儡戏而已,而“群黎尚盼复陶唐”的希望,也无非像那位进入槐安国的淳于棼一样,不过是在一棵大槐树里的蚁穴中做的一场大梦而已。对功名富贵的沉迷,还有比这个结局更荒唐的吗?陈寅恪用这个典故,意在说明朱师辙希望主政者的治国能使中国重归唐虞之世的愿望是不切实际的。诗中充满了对新政权深深的疑惧之感。 3、忧郁的梦 欲梦高寒冷肝肺,可怜无路黑甜乡。(《热不成寐次少老闻停战诗韵》1953年) 此诗依然是在和朱师辙诗。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正式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打退了强大的美国军队,为中国赢得了安全的东北边境和国际社会的尊敬。对于中国军人的浴血奋战,朱师辙给予以很高的评价。其《闻朝鲜停战签字喜赋三叠前韵寄寅恪》诗云: 喜闻胜利说辽阳,停战铭功大吉羊。谁建良谋和冒顿,莫教空想梦高唐。 除根须服消毒散,培本尤宜大补汤。几度羁魂工部詠,何时结伴好还乡。 而陈寅恪出于历史学家的本能,在诗中对停战协定的签订审慎地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他称此次停战协定是“孤注澶渊安北宋,诡盟梨树误中唐”,澶渊之盟本是一个屈辱性的和约,此处以之比喻朝鲜停战协定,拟之不伦。诡盟梨树,指公元787年,唐贞元三年的唐与吐蕃清水会盟之事。 陈寅恪以这两个历史上的战例作例子,实是含有告诫当局之意。“孤注”是对中国而言,因为当时中国出兵朝鲜,实际上是在打一场并没有必胜把握的战争,然而只要能达到澶渊之盟的效果,扼制住敌人,就能够安定国家,维持均势;“诡盟”是对美军而言,陈寅恪担心一旦美军破坏停战协定,则其影响将像唐代的梨树之盟一样,会误国误民。现在看来,陈寅恪的担心未免有些过虑,因为停战协定签订时,中朝军队与联合国军已经在三八线附近呈胶着之势,谁也无力消灭谁而取得决定性胜利,这才有停战协定的签定。 然而,历史学家总是比常人要想得远一些,陈寅恪随后说“千秋旧史金为镜”,实际上点明了告诫之意。联想到陈寅恪在同年八月所作的《癸巳七夕》中有“笑他欲挽天河水,不洗红妆洗甲兵”之语,可以看到陈寅恪在诗中有一定的反战倾向。而对于此诗中的“梦”,我们注意到此诗写于一九五三年暑热之时,诗题中又有“热不成寐”之语,所以此处的“欲梦高寒冷肝肺,可怜无路黑甜乡”,可能是在写实。但写实的背后,有一种对国家民族的忧虑之感和关切之情。 4、感叹的梦 高楼秋夜灯前泪,异代春闺梦里词。(《癸巳秋夜,听读清乾隆时钱唐才女陈端生所著《再生缘》,卷十七第六十五回中“惟是此书知者久,浙江一省遍相传。髫年戏笔殊堪笑,反胜那沦落文章不值钱”之语,及陈文述《西泠闺詠》卷十五绘影阁詠家囗囗诗“从古才人易沦谪,悔教夫婿觅封侯”之句,感赋二律》1953年秋) 据《编年事辑》,陈寅恪于1953年9月开始撰写《论再生缘》。所谓“异代春闺梦里词”,表面上似为《再生缘》的作者陈端生所发,然而实有深意。据陈寅恪自叙其作此文之原由时说:“衰年病目,废书不观,唯听读小说消日,偶至再生缘一书,深有感于其作者之身世,遂稍稍考证其本末,草成此文。承平豢养,无所用心,忖文章之得失,兴窈窕之哀思,聊作无益之事,以遣有涯之生云尔。” 真的是如陈先生所说“聊作无益之事,以遣有涯之生”吗?从它引起的公案来看,这篇文章的用意绝对没有这么简单。余英时的考证是得到过陈寅恪的首肯的,他认为《论再生缘》是陈寅恪借对陈端生生平与创作的考证,来表达对自己身世的感伤,感慨世变之作。据余英时自述,陈寅恪当年读过他的《论再生缘书后》一文后,曾说过:“作者知我。” 我们应该遵从陈寅恪的本意,则此处“异代春闺梦里词”中的“异代”,实为清代的陈端生和现代的陈寅恪所处时代的说明。“梦里词”者,正隐含着人生无常之感。 这样的梦境,在陈寅恪的晚年时时浮现。如1965年秋的《有感》:“新秋景色旧山河,七六年华一梦过。”从前七十余年的人生,就像一场梦一样滑过,此时的陈寅恪,已经将俗世的纷扰看得淡了,“蜗角风云金鼓振,牛衣涕泣病愁多”,《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而“蜗角风云”即用此典;西汉王章,为诸生学于长安,疾病困窘,卧牛衣中与妻子决别,见《汉书·王章传》。政治的纷争,不过是蜗角争斗,贤人不必挂怀,但生活的痛苦却是实实在在的,夫妻两人处在患难之中,病愁交加,这才是真实的生活。但陈寅恪此时最关注的却是“纵有名山藏史稿,传人难遇又如何”,也许是感到来日无多,陈先生开始为自己的身后担忧,他担心没有人能够传继他的学问,而事实上,在他的晚年,能给他精神上的些许慰藉的弟子就只有蒋天枢,而蒋先生的学问并没有继承陈寅恪的主要研究方向,他们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师道尊严与弟子对老师发自内心的由衷崇拜的联合。 5、怅惘的梦 ①早宗小雅能谈梦,未觅名山便著书。(《无题》1954年) 此处之“梦”,即“寒柳堂记梦”之“梦”。陈寅恪出身于清朝官宦世家,对他所属的那一个集团曾经的辉煌有留恋与珍惜之情。《小雅》为《诗》之一体,《毛诗序》说:“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大抵《小雅》记载的是王朝由盛转衰之时的情景。晚清时代虽在一步步走向衰亡,然而也有回光返照,即所谓的“咸同中兴”,而光、宣之世更在一班遗老遗少的心目中有着美好的回忆,其情形正与《小雅》所记录的时代相似。陈寅恪的“早宗小雅”,实际上指的就是他对这个特定历史时段的体认。陈先生一贯注意晚清史事,如对于以记载晚清史事切实而闻名的《花随人圣庵摭忆》的作者黄濬,尽管他因为做汉奸而死,但陈寅恪依然惜其文才,其《丁亥春日阅花随人圣庵笔记深赏其游晹台山看杏花诗因题一律》云:“当年闻祸费疑猜,今日开编惜此才。世乱佳人还作贼,劫终残帙幸余灰。”诗中不乏惋惜之意。 1965年的《高唱》颇有隐喻色彩:“高唱军歌曲调新,惊回残梦太平人。”此诗疑为李宗仁而作。李宗仁是国民党政府最后在大陆的一位代总统,在国民党内地位很高。1965年7月20日,他携夫人郭德洁和秘书程思远,冲破蒋介石集团的重重封锁,从海外回到北京,受到大陆方面的隆重欢迎。他在声明中希望“留台国民党军政同志凛于民族大义,也与我采取同一步伐,毅然回到祖国怀抱,团结抗美,一致对外,为完成国家最后统一作出有用的贡献”,并在记者招待会上主张如果美国入侵中国,则全体中国人民将与它“周旋到底,义无反顾”。李宗仁回归时,年已七十五岁,已是皤首老翁,所以陈寅恪在诗中写道:“如何鹤发开元叟,也上巢车望战尘。”其诗意显然是在讥讽李宗仁晚节不保。 ②画符道士翻遭祟,说梦痴人总未休。(《乙未人日》1955年1月) 此处之“梦”,和上面的“早宗小雅能谈梦”的意思相近。全诗为“岭南此日思悠悠,愧对梅花六岁留。废疾久遮今世眼,登临犹发古时愁。画符道士翻遭祟,说梦痴人总未休。节物不殊情绪异,阿龙何地认神州”。诗中以“今世”与“古时”相对,寄托兴亡之感。道士画符,本为驱鬼,却反而被鬼捉弄,世事殊难料到。痴人说梦,本属无谓,但却未曾停息,那么这个痴人之“痴”,兴许是别有怀抱?“阿龙”,是东晋名相王导的小名,《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此时节物未变,但精神完全不同,就算有想恢复王室的王导,又从何处去体认这个神州呢?此处的“情绪”,似乎不是指政权的交替,更多的似是从文化层面着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指导精神已经变换,传统的东西看不到了,关心这个传统并以延续它为职志的陈寅恪,自然也就觉得无处去体认这个神州了。 ③东城老父机先烛,南渡残生梦独多。(《余季玉先生輓词二首》1955年) 东城老父,见唐陈鸿《东城老父传》,记以斗鸡得宠于唐玄宗的贾昌于兵火之后,回忆太平盛事,与眼前的荣华零落两相比照,更显其悲怆。此篇传奇,陈寅恪曾颇加注意,并写有《读〈东城老父传〉》一文,文中提及“老人岁时伏腊得归休,行都市间,见有卖白衫白叠布。行邻比鄽间,有人禳病,法用皂布一匹,持重价不克致,竟以幞头罗代之。近者老人扶杖出门,阅街衢中,东西南北视之,见白衫者不满百,岂天下之人,皆执兵乎?”以此观世变之亟,民少而兵多。而早在玄宗盛时,东城老父已经看出“上生于乙酉鸡辰,使人朝服斗鸡,兆乱于太平矣,上心不悟”来,知道祸乱不可避免,此种洞烛先机的思考,换到另一个时代,不也是依然适用吗?此时陈寅恪已经南渡岭南,此生剩下的时间,在他看来已是残生,人一旦失去对将来的信心,则将特别容易回想起从前的往事,此处的“梦独多”,形容自己对以往“盛世”的追恋,有深深的眷恋情绪在心中弥漫。 此外如1965年10月所作的《八月二日下午冼玉清教授逝世四日始闻此輓冼玉清教授》中,回忆起与冼玉清教授“香江烽火梦犹新,患难朋交廿五春”的交情,1966年1月作的《又题红梅图一律为寅恪与晓莹结褵时曾农髯丈熙所绘赠迄今将四十载矣》一诗中与夫人唐筼“卌年香茜梦犹存,偕老浑忘岁月奔”的矢志不渝的爱情,均是对往事的追怀,或温馨,或相濡以沫,体现出深厚的情感。 残梦终归是残梦,在晚年记忆中,陈寅恪宁愿他的梦是“犀渠鹤膝人间世,春水桃花梦里船。”(《丙午元夕立春作仍次东坡韵》1966年2月)左思《吴都赋》:“家有鹤膝,户有犀渠。”犀渠为盾名,鹤膝为矛名,两者都是兵器,吴地民气褊急,故称。陈寅恪意谓:人世间充满了干戈争斗,何如春水与桃花之间,一艘船儿悠悠地在梦中滑过,让记忆剩下这些太平盛世时的影子,岂不更好?这是一个老年人所经常想到的景象。此诗下两句是“曼衍鱼龙喧海国,迷离灯火忆童年”,也许,陈先生正在梦中重新回到他的童年时代吧?正是这种意绪,使得陈寅恪在心境上抛开了晚年外界强加给他的种种迫害与不公,而回到内心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如1966年4月所作的《丙午清明次东坡韵》: 史书既欲尽烧灰,何用今朝上塚哉。南国高楼魂已断,西陵古渡梦初回。 贤妻孺仲恹恹病,弱女渊明欵欵来。翻忆凤城一百六,东风无处不花开。 陈氏祖茔在杭州牌坊山,即古西陵唤渡处。既然历史将被烧成灰烬,也无人关心,那么,清明的上塚自然也就徒具形式,无庸再维持了。自己虽然身处岭南,但在梦中,陈先生回到了江南,他回想起多年未曾到过的杭州,只记得东风吹过,处处花开。这种感情,实际上是陈先生在现实中受到迫害之后心灵向内转的过程,看起来轻松,实则沉重之极。他在《论李栖筠自赵徙卫事》一文中伤感地说:“故其家非万不得已,决无舍弃其祖茔、旧宅并与茔宅有关之田产而他徙之理。”然而眼下的他,却不幸正中了自己的论断之中。这是他无限伤感的原因。所以当“文革”起来后,当预感到他和与他相濡以沫四十余年的妻子唐筼都即将不久人世的时候,陈寅恪发出这样沉痛的呐喊,就是情理之中的了:“涕泣对牛衣,卌载都成断肠史;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作为既废且残的一个老人,他是多么希望当局能够放过自己,但他的名气太大,就算他想像豹子一样,为了自己的毛皮不被人觊觎而隐于雨林,也难以实现。陈寅恪逝于公元1969年10月7日,一个多月后的11月21日,唐筼也病逝于广州。陈寅恪的梦终于永远沉寂了……
个人分类: 陈寅恪|1517 次阅读|0 个评论
《陈寅恪自由观诗文的研究》
kyotosizumoto 2017-2-11 09:50
陈寅恪自由观诗文的研究 在陈寅恪诗文中,多次出现“自由”与“不自由”的主题。如1929年在著名的《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他就说: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栲,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代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陈寅恪又以此总结王国维的一生:“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 在《阅报戏作两绝》一诗中,陈寅恪十分感慨地说:“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 1932年,他在讲课中还特别教育学生:“一定要养成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批评态度。十三年后,他在病中还念念不忘地对学生王钟翰说:“因为作学问与政治不同,毕竟有它自己的独立性的。” 1938年,他在诗中再次感慨说:“真信人间不自由。”当时正是国难当头,哪里有“自由”可言?这一伤感情绪在所难免,也是可以理解的。 1945年,陈寅恪在诗中又说:“换羽移宫那自由”。这时正值抗战胜利,国共面临交锋,难道这就是诗人所谓的“换羽移宫”? 新中国成立后,在著名的《论再生缘》中,陈寅恪借对端生的赞美,表达了自己的当时感受: 端生此等自由及自尊即独立之思想,在当日及其后百余年间,具足惊世骇俗,自为一般人所非议。 然后,他得出的结论是: 若就六朝长篇骈俪之文言之,当以庚子山哀江南赋为第一。若以赵宋四六之文言之,当以汪彦章代皇太后告天下手书为第一。……庚汪两文之词藻固甚优美,其不可及之处,实在家国兴亡哀痛之情感,于一篇之中,能融化贯彻,而其所以能运用此感情,融化贯通无所阻滞者,又系乎思想之自由灵活。故此等之文,必思想自由灵活之人始得为之。……再生缘一书,在弹词体中,所以独胜者,实由于端生之自由活泼之思想,能运用其对偶韵律之词语,有以致也。故无自由之思想,则无优美之文学。 而在《柳如是别传》中,陈寅恪一开言就表明自己的研究宗旨是:“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其实,陈先生后半生一直借研究“红装”来体现他的自由心境。其“颂红妆”系列如下: 1935年,武则天。《武曌与佛教》。1936年,秦妇。《续秦妇吟》。1941年,崔莺莺。《读莺莺传》。1944年,杨贵妃。《长恨歌笺证》。1944年,韦丛。《元微之悼亡诗笺证稿》。1944年,琵琶女。白香山琵琶引笺证》。1952年,李武韦杨婚姻集团。《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1953年,陈端生。《论再生缘》。1954—1964年,柳如是。《柳如是别传》。这些颂红装的论著,多是借古喻今,指桑骂槐,表达他的自由观念。再可证五十年代初陈寅恪亲自口授答复不担任中国科学院第二历史研究所所长之聘信中所言: 我认为研究学术,最重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所以我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俗谛”在当时即指三民主义而言。必须脱掉俗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扬。受“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学说有错误,是可以商量的,……但对于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说:“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我认为王国维之死,不关与罗振玉之恩怨,不关满清之灭亡,其一死乃以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正如碑文所示,“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其岂庸鄙之敢望。”一切都是小事,唯此是大事。碑文中所持之宗旨,至今并未改易。我决不反对现政权,在宣统三年时就在瑞士读过《资本论》原文。但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你以前看法是否有和我相同,我不知道,但现在不同了,你已不是我学生了。所以周一良也好,王永兴也好,从我之说即是我的学生,否则就不是。将来我要带徒弟,也是如此。 因此,我提出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其义就是不要有桎梏,不要先有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也不要学习政治。不止我一人如此,我要全部的人都如此。我从来不谈政治,与政治决无连涉,和任何党派没有关系。怎样调查,也只是这样。 因此,我又提出第二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书,以作挡箭牌”。其意是毛公是政治上的最高当局,刘少奇是党的最高负责人,我认为最高当局也应和我有同样看法,应从我之说,否则就谈不到学术研究。 1953年,他在《答北客》一诗中说:“不采苹花即自由”。那时的陈寅恪以为自己不涉政事就可以取来一片自由天地,这显然是文人的一种清高孤傲的态度与处世情操。 李慎之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论作为思想家的陈寅恪》一文中指出: 可以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并非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有的,甚至其语言都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有的(中国古文中的“独立”与“自由”与现代语言中的“独立”与“自由”意义迥不相侔)。首先引进“自由”这个词儿的是严复。他在日本学习西方变法维新而变成强国以后,在甲午(1894年)海战中打败中国海军、朝野震动之际,于1895年提出,西方之所以强、中国之所以弱,原因就在于国民之“自由不自由异耳”。二十年之后,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自由”在全国知识界得到广泛的讨论,也得到广泛的拥护,然而以干脆的语言标举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个原则的,则不能不首推陈寅恪先生。 但是,无庸怀疑的是,新中国以后陈寅恪一直把马列主义与他的自由观对立起来。这和他在1927年撰写的王国维的碑文中所说的“自由”显然是不同的。他那时以“思想而不自由”来解释王国维的“吾宁死耳”的自杀行为。并没有把思想上的不自由归结到某个意识形态上。而新中国成立后他却明确地认为,“不要有桎梏,不要先有马列主义的见解”已经表明了他的自由观在1949年前后所发生的变化。 在表达他的上述观念之余,他写了不少对所谓不自由的思想制约进行批判的诗文。从1950年到1966年4月,16年中共存诗241首,多数是吟咏时事之作。陈寅恪借诗篇针贬时事,臧否人物。 陈寅恪晚年一直有韩愈情结。即,他自比韩愈。其研究论文《论韩愈》成了他的思想的一个写照。陈寅恪与现政权有着严重的价值抵触。《赠蒋秉南序》中就表现出了这一情结。韩愈因为上书《谏迎佛骨表》而被贬潮州,其侄孙韩湘探望,韩愈为之赋诗,其中有“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二句,韩愈当时的心情是悲愤加上正气凛然,陈寅恪当时亦应如此。但是,我们知道韩愈起初还是对大唐皇帝的虚心纳谏存在幻想的。如同陈寅恪对解放初期的新中国的幻想。因此,作于1952年的《春秋》一诗中就明确点出了“春秋旧说今皆废,独讳尊贤信是真。”所谓春秋旧说,是指《春秋》所记载的一些为人所称道的忠臣敢谏和国君纳谏。在这里,假如我们考虑到时代环境——当时的新中国举国上下只闻歌颂而缺乏批评的不正常政治环境有感而发。到了1953年,他在《癸巳六月十六夜月食时广州苦热再次前韵》一诗中再次提出了“屯戍尚闻连浿水,文章唯是颂陶唐”的诗句。陶唐,指帝尧氏。连续两年的诗歌,针贬的全是不能批评和只听赞美的时代风气。 不仅如此,到了1954年,陈寅恪又开始讽刺“主人端要和声多”的现象。如下: 《闻歌》:江安淮晏海澄波,共唱凉州乐世歌。座客善讴君莫讶,主人端要和声多。 前两句是在描写全国上下沉醉于胜利之中、尽情歌颂的欢乐情绪。这印证了他的另一首诗中的“而今举国皆沉醉”一句。陈寅恪所要讽刺的却是最后一句“主人端要和声多”!他当时似乎是采取了冷静观察不加评论的态度,根据吴宓日记的记载,说当时的陈寅恪“自处与发言亦极审慎,即不谈政治,不论时事,不臧否人物”。所以当有些基层干部希望他出面表态时,他的真实思想是:“座客善讴君莫讶”,这分明是在嘲讽同僚们的吹牛拍马现象。“主人端要和声多”则直接指向了“主人”!看起来,陈寅恪此时还是以客人(即遗老)自居的。陈寅恪此时依然没有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 马斗全在《陈寅恪的明察》一文中分析说: 此时已在毛泽东亲自出面严厉批判梁漱溟之后,陈寅恪对只能歌颂不能批评、全国只有一种声音表示了更深的忧虑。可惜陈寅恪的清醒之见和忧虑,在当时不能向高层人士表达。他若讲出来,不但不会被采纳,而且必为又一梁漱溟,因此“唯是颂陶唐”那首诗中又有“闭口休谈作哑羊”句。可见此时的陈寅恪,心情是多么沉重,只能将其心声,发于诗中。我们现在读陈寅恪建国初期的这几首诗,回顾国家后来所发生的一些事,才更加感到陈寅恪的伟大,感到他当时所觉察并深以为忧的问题,于国家和民族是多么重要,其意义是多么深远。 凭着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敏锐直觉,陈寅恪预先发现了思想改造和焚书坑儒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他冷眼旁观着新中国出现的“改男造女”不正常现象,特别是旧知识分子们的“涂脂抹粉”的言行。在以后出现的知识分子改造运动中,陈寅恪固守自己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并未随波逐流,而是保持着自己一贯的宗旨和作风,利用古体诗歌针贬当时的思想禁锢和人格沦丧现象。 1952年作《男旦》:改男造女态全新,鞠部精华旧绝伦。太息风流衰歇后,传薪翻是读书人。 “改男造女”,显然是指当时正进行的所谓“思想改造”。“鞠部”,又称“鞠部头”。指旧时戏班。《旧唐书·文宗纪下》:“己酉,改法曲为仙韶曲,仍以伶官所处为仙韶院。”而仙韶院的头牌女伶又称“鞠部头”。“太息”,即叹息。典出《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而这里的“传薪”,典出《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陈寅恪对戏曲有很高的鉴赏力。他在诗中借写男旦,表达出当时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实际上是一种戏剧般的“改男造女态全新”行为,并说当时的思想改造则是强行从思想上展开的“欲改衰翁为姹女”的“改男造女态全新”行为。有一些不负责的作者四处主张这里的“男旦”暗指冯友兰。真乃无聊之极也。略知冯氏在1952年的言行就不该发此论。陈寅恪在这里自比“衰翁”,无论是生理上还是思想上,他最终也未能被改造成“姹女”。而此诗最后点出主题是“传薪翻是读书人”,这又回归到了他对同僚们的思想改造行为的鄙视。 1961年陈寅恪做《无题》:折腰为米究如何?折断牛腰米未多。还是北窗高卧好,枕边吹送楚狂歌。 “折腰”,典出《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陈寅恪先生在此继续发问:在当时的环境下,即使折断了牛腰,又能换来多少名和利(米)呢?!“北窗高卧”,典出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词: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有别、归来意。”而“楚狂”,典出《论语·微子》:“楚狂接舆”。但是,陈寅恪晚年所处的已经不是羲皇盛世了。于是,北窗高卧其实是想说明自己在动乱之世依然保持着自己狷介的本性。他甚至在造神运动渐成气候的文革前夜,以嘲讽的笔调,对个人崇拜进行了指责,留下了“一自黄州争说鬼,更宜赤县遍崇神”的诗句。
个人分类: 陈寅恪|1625 次阅读|0 个评论
鲍海飞诗文佳作阅读札记(16)——读书、诗、童心、月光、创新
热度 1 pww1380 2013-3-20 22:15
鲍海飞诗文佳作阅读札记 (16) ——读书、诗、童心、月光、创新 杨文祥 1 .(134.) 一切学问皆始于读书,与读书无缘,也就与学问无缘。 因此,读书本身也是一门学问。 读书不但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门很少有人能真正参透的大学问。 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样来读书?这貌似简单实则内容无比丰富的三个问题涵盖了关于读书这门学问的全部内涵。 在上面这篇文章里,鲍海飞老师通过自己的读书体验,用散文诗的语言,对这三个问题作出了自己情趣盎然别开生面的回答。 —— 鲍海飞诗论佳作《为什么要读书?》阅读札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669573 2 .(133.) 诗意灵动诗思飞扬的诗论。 —— 鲍海飞诗论佳作《遐想---诗是什么?》阅读札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666205 3 .(132.) 能够给予孩子美好心灵和真善美的熏陶的父母是最伟大的父母。有这样父母的儿童是最幸运也是最幸福的儿童。 只有拥有一个伟大父母群体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未来不仅在我们的手中,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里,更在我们与自己的子女在精神和情感生活中的互动之中。 —— 鲍海飞诗歌佳作《 写给孩子的诗歌-下雪啦! 》阅读札记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4092 4 .(131.) 平易流畅的语言,振靡发聩的洪钟,指点迷津的航标,催人奋进的号角! (注:这里的“振靡发聩”要比成语“振聋发聩”更符合我对此诗的理解) —— 鲍海飞诗歌佳作《 眼前无道确有道 》阅读札记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3112 5 .(130.) 诗风婉约,尽写出诗人心中的凄楚。 —— 鲍海飞诗歌佳作《 秋日枫叶能几时? 》阅读札记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0813 6 .(129.) 童心盎然,生动地描绘了幼儿的稚气与天真。 —— 鲍海飞诗歌佳作《 写给孩子的诗歌-天气预报 》阅读札记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9846 7 .( 128 .) 月光, 月光, 千百年来, 你拨动了多少诗人的心弦, 千百年来, 你又吟唱着多少动人的诗篇? ——鲍海飞博文佳作《 一样的月光 》阅读札记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628527 8 .( 127 .) 用形象的语言揭示了抽象的哲理。 ——鲍海飞博文佳作《 对话---支撑与依托 》阅读札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649760 9 .( 126 .) 小小的创新,大大的学问。 ——鲍海飞博文佳作《 创新、环保与出路 》阅读札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635445 10 .( 125 .) 一道淙淙流淌的山溪, 一组清丽优雅的诗句。 ——鲍海飞博文佳作《 谁在风中痴笑? 》阅读札记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627252
个人分类: 吹过竹篱的清风:鉴赏集|3365 次阅读|2 个评论
光与影的舞蹈 诗文与哲思的交响(3):门外谈艺篇
热度 1 pww1380 2012-8-18 21:48
网海泛舟:光与影的舞蹈 诗文与哲思的交响 ——博文 - 摄影佳作评论札记( 3) 杨文祥 1 .( 21 ) Thanks a lot. 作为 77 级的一员,深为这一来自 81 级的惊喜所感动。 ——欣读余昕《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 献给 77 级 —— 来自 81 级的礼物 》感怀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1126do=blogid=546043 2 .( 22 ) 谢谢张老师。 您的佳作为网络世界和信息文明的艺术长卷增添了一幅幅个性鲜明,人的精神追求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的精美画面。 ——杨文祥《 网海泛舟:光与影的舞蹈 诗文与哲思的交响 ——博文 - 摄影佳作评论手记 》评论回复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41959cid=1586708goto=new 3 .( 23 ) 这只可爱的小鸟,显然是自然界的“思想者”。 在大自然的“行动”和“思考”面前,我们人类不过是一位记录者,无论是用相机还是用文字。 当然,相机和文字是我们用来记录的手段和工具,在相机和文字的背后则是我们的思想。 只有那些身手不凡的高手,才能够把大自然或粗犷、或细腻,或排山倒海气势磅礴,或小桥流水低吟浅唱的“行动”准确生动地记录下来。只有那些思想深邃的思想者,才能够把大自然的“思考”精确地加以记录和诠释。 感谢张老师在这里不仅准确地记录了大自然的“行动”,同时也精确地记录了大自然的“思考”。 ——读张玉秀《 向陈安博士交卷:风、游、思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20do=blogid=539100 4 .( 24 ) “风、游、思”题目甚佳,动静相观,因果互动,哲思深邃。 风 1 和风 2 二图最符题意,实际是“风”与“游”的统一 ——“游”在“风”中。思 2 最为传神,加上陈安博士的图片说明,令人忍俊不禁。 ——陈安. 风游思 —— 《国家地理》的答案鉴赏手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540089 5 .( 25 ) 乡愁是一缕淡淡的哀伤,回家则是踏上登天之路的一路欢欣。 ——读刘波《 回家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59899do=blogid=529814 6 .( 26 ) 壮观!回味无穷。 ——读刘波《 西藏纪行 (6) --- 神山圣湖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59899do=blogid=536465 7 .( 27 ) 这是一篇很有意义的精神分析佳作。 当我们的“本我”——精神自我——跳出三界之外——超越现实中的有限自我,在自我面前实现精神自由——反观这一切的时候,就会意识到——觉悟到, 无论是梦醒时分的或兴奋或惆怅,还是梦乡里的“惊恐喜乐”,都不过是同一个春秋大梦的两个既相互关联又各具不同形态的精神境界 。 ——读高英《 惊醒梦中人 》感怀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82215do=blogid=541463 8 .( 28 ) 一个聪明懂事的宝宝,一个慈爱幸福的母亲。 三八节快乐! ——读高英《 草莓的感动 》感怀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82215do=blogid=544506 9 .( 29 ) 雪山、白云、高原、丽江, 还有生活在红土地上的各族同胞。 神圣、洁净、安详。 圣洁得令人肃穆,洁净安详得令人陶醉。 ——读徐耀《 印象丽江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3939do=blogid=540680 10 .( 30 ) 大千世界,异域奇观。 ——杨文祥《 撒哈拉沙漠奇景“ 羊上树”( 多图) 》评论 http://bbs.gmw.cn/thread-405481-1-1.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bs.sciencenet.cn/blog-496942-547604.html
个人分类: 吹过竹篱的清风:门外谈艺集|4605 次阅读|2 个评论
与大千世界的心灵对话 —— 鲍海飞诗文佳作欣赏(10):门外谈艺
pww1380 2012-8-18 19:54
与大千世界的心灵对话 ——鲍海飞诗文佳作欣赏( 10 ) 杨文祥 1 .( 74 ) “ 残香犹几许,寻迹向春泥 ”这一佳句,令人拍案叫绝。 ——读 鲍海飞《 踏青与探青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557126 2 .( 73 )这首用中文古体诗翻译莎翁十四行诗的译作,诗意浓,给人的感觉很美。 不知道海飞兄是否有意尝试一下在翻译语义和意境的同时,把原诗的韵律也加以表现?我以前曾做过尝试,但始终无法令人满意。以前也见到过别人的这种尝试性译作,在我看来,也不是很理想。 因此我认为, 诗歌艺术的 全息翻译 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愿望和理想。 不过我希望海飞兄能够有所突破,挣脱这个“魔咒”的禁锢。 ——读 鲍海飞《 莎士比亚之第 98 春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558032 3 .( 72 )谁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生活就向谁绽放她的微笑。 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好与欢乐,完全存乎于仁者之心。 ——读 鲍海飞《 野菊花 - 浪卷流云雪染霜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558803 4 .( 71 )笔端绘出斑斓的春色,心中自有浓浓的春意。 ——读 鲍海飞《 春色 - 醉红满天飞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559862 5 .( 70 ) 路凄迷, 烟雨苍茫何处问消息。 ________ 寓意隽永,词坛佳句。 ——读 鲍海飞《 相见欢 - 痴笑映林溪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561161 6 .( 69 )“ 一树樱花雪,半塘柳色裙 ”,对仗严整且明白如话。 在我个人看来,这是现代诗人语言艺术追求的佳境。这一艺术佳境是一种将中华古典诗词音韵的美——即音乐美与现代诗歌语言的晓畅的美融为一体的艺术境界。 ——读 鲍海飞《 一块去看君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554248 7 .( 68 )生动的语言,纯真的心情,目不暇接的春色,悠远的意境。 ——读 鲍海飞《 心牵一树花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553867 8 .( 67 )冬去春来,自然铁律。 春天来临之际,不仅是寒冬的离去,更是生命的狂欢。 “ 春花一夜笑翻天,吐气扬眉俏蕊纤;长夜漫冬情种育,鸟鸣蜂舞竞翩跹 ”所描绘的正是这一时刻。 ——读 鲍海飞《 春花一夜笑翻天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552973 9 .( 66 )好文。值得一读,更值得深思。 企业的困境就是中国的困境,更是我们每个中国人今日的困境。而深化改革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就在于此。 ——读 鲍海飞《 中国企业面临的真正困境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552556 10 .( 65 )又是一个新春,更是新的希望。 惜春之心,期盼之殷,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读 鲍海飞《 又是一年春水吟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551837 11 .( 64 ) 雨打菊花白,风吹柳叶哀; 苍茫云影去,碧海涛声来。 ————雨菊风柳,满怀伤逝之哀痛。云海狂涛,奔涌动地之悲声。 ——读 鲍海飞《 雨打菊花白 --- 思念还是忘记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550886 12 .( 63 )凄美的诗句,哀婉的挽歌。 逝者安息。 ——读 鲍海飞《 逝者安息 --- 我是露滴我是云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550512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bs.sciencenet.cn/blog-496942-561293.html
个人分类: 吹过竹篱的清风:门外谈艺集|345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与大千世界的心灵对话——鲍海飞诗文佳作鉴赏 11(门外谈艺篇)
热度 1 pww1380 2012-8-13 14:14
与大千世界的心灵对话 ——鲍海飞诗文佳作阅读与鉴赏( 11 ) 杨文祥 1 .( 84 ) 一醉清波羞映半池天。 ———— 绝妙佳句。 ——读 鲍海飞《 相见欢 — 昨夜梦荷田 》手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571131 2 .( 83 ) 深情一语‘妈妈好’!拥抱入怀胜万金。 ——佳句,令人动容的人间真情,直追“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隽永。 ——读 鲍海飞《 有女金不换 》手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570754 3 .( 82 ) 这首诗是一警世之作,与佛家的劝世格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的寓意有几分近似。更与《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有异曲同工之妙。 ——读 鲍海飞《 人生的回报 》有得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569648 4 .( 81 ) “蛙声起,虫鸣戏,雀归林。碧海青天明月又一轮。” ————“鸟鸣山更幽”。在蛙声与虫鸣的应和中,描绘的是一个宁静清新的初夏月夜。 ——读 鲍海飞《 相见欢 --- 明月又一轮 》感怀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568100 5 .( 80 ) 咏春菊 ——感海飞《小小菊花》雅意有作 阒然墙角下, 春光唤朝霞。 长风知何去, 此地留芳华。 ——读 鲍海飞《 小小菊花 -- 留下芳华映壁白 》感怀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566435 6 .( 79 ) 常坐溪边私语对白云。 ——形象鲜明,情真意切。 ——读 鲍海飞《 乡愁亦或乡恋 --- 私语对白云 》手记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566041 7 .( 78 ) 海飞佳作有生活、有人生、有哲思。 ——参见:《杂诗一首和海飞》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564342 8 .( 77 ) 从信息理论的角度看,温度还是一种信号,即信息传递客体。如果具有足够的技术手段,通过对地球温度,即地球“体温”的精确测量,就应该可以推导出地球的年龄。 ——读 鲍海飞《 研究与认知 -- 温度是什么? 》手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563009 9 .( 76 ) 诗词需要解释吗?诗词能解释吗? ______ 诚哉,这是对诗词精魂的追问。诗词的灵魂,就存在于这一不可穷尽的追问之中。 ——读 鲍海飞《 诗词精要 -- 挥汗洒青襟 》手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564205 10 .( 75 )⑴ 这首用中文古体诗翻译莎翁十四行诗的译作,诗意浓,给人的感觉很美。 不知道海飞兄是否有意尝试一下在翻译语义和意境的同时,把原诗的韵律也加以表现?我以前曾做过尝试,但始终无法令人满意。以前也见到过别人的这种尝试性译作,在我看来,也不是很理想。 因此我认为,诗歌艺术的 全息翻译 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愿望和理想。 不过我希望海飞兄能够有所突破,挣脱这个“魔咒”的禁锢。 ⑵ 通过平仄音的规律性组合所形成的抑扬顿挫错落有致的音韵和谐的节奏效果并伴之以规则性的押韵形成中文诗的声韵与节律规则。这一规则通称韵律。而英文诗则通过音步和押韵形成其韵律。 音步( foot )是一种重读与非重读音节的特殊性组合。这种组合在声韵上的作用相当于中文诗平仄音的排列组合。 中英文二者的区别是,中文语音既有平仄,也有轻重音,而英文语音则只有重读和非重读音节之分而无平仄之别。 这样,根据英诗 音步 这一概念,再仔细观察一下十四行诗在押韵规则上是如何处理的,你就可以在明了英诗韵律的基础上,通过英文与中文在语音上的比较研究,探索如何创造性地翻译和表现英诗特别是十四行诗的韵律效果。 ⑶ 另外,英语语音中的升调和降调与中文语音平仄之间是否可以形成一种对应性的语言现象,如有兴趣也可以做一些比较研究工作。相信这一研究,能够有助于你英诗翻译艺术的飞跃。 ——读 鲍海飞《 莎士比亚之第 98 春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558032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bs.sciencenet.cn/blog-496942-572045.html
个人分类: 吹过竹篱的清风:门外谈艺集|3071 次阅读|2 个评论
李应繁诗文选 (油印本):植字(2) : 读报有感 / 自序
liwei999 2011-2-27 00:53
李应繁诗文选 (油印本):植字(2) :  读报有感 / 自序
读报有感 七律二首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1985年7月15日消息,到杭州游览乘车,沿西湖花岗公园后面的山林深处驰去,可以看到掩映在万绿丛中的宫殿,这便是林彪在杭州的行宫,即著名的四一七工程。 整个工程占地三百零七亩,建筑面积二万八千立方米,耗资三千万元,用刚才三千吨,木材八千立方米,水泥一万八千吨。另一主楼,为中西结合式样建筑,分地上、地下两部分,有一个小剧场,一个舞厅和数十间会客室,地下部分建筑面积四千平方米,有大小?房四十余间,其中有一个巨大作战指挥室,其地下通道,直进后山山林,全长九百米。 四人帮倒台后,这里成为浙江高级宾馆,对外开放,游人可买票参观,还可以到温泉游泳,或在酒吧要一杯饮料小坐,现代诗人荒芜有二绝云: 《一》 行宫歌舞玉深深,半入山林半入隍, 借问西湖谁得似,半闲?里贾平章。 《二》 山南海北起行宫,地狱天堂相映红, 惭愧人民新纪世,几家得意万家愁。 大兴土木傍西湖,胜地名山敢玷污, 七四工程逾贾宅,千万广厦似郿坞, 楚王问罪思移祚,曹操献刀蓄已图, 篡党夺权成泡影,图穷匕见急奔吴。 自序 我自1980年以来,劳动之余,又复读书看报和写作,到1986年6月止,已粗制滥造杂文、文史、诗歌、词、联共十五册,名之曰晚兴集。闲文化局杨有贡同志索稿于余,因就集中各文体选其一二以进,这个选本,是写给他的底稿。 我一生乐观,自视甚微,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拳拳于生死寿夭,不以物喜,不以己忧,故虽在艰苦曲折之中,不以为奇耻大辱,不以为山海沉冤,心平气和,随遇而安,因此年近八旬而形神不衰。晚近以来,事事如意,兴趣之浓,更倍于囊时,晚兴集便在这幸福愉快环境中写成的。 是集内容,不是科技之中大成果,也不是文学中之阐微发隐,其为诗文,记我视听,抒我感想,是我个人生活中之小事,书以存之,虽是敝帚自珍而已。是为序。 1986年6月写于马坝县志办公室
个人分类: 叔爷诗词|4265 次阅读|0 个评论
数字化是抢救文化遗产的第一步
liwei999 2011-2-22 23:55
数字化是抢救文化遗产的第一步
书香门第是个蛮动听的词儿,也是个不错的吹牛资本,比起小时候夸耀我爸爸比你爸爸官大显得要高雅一些。但随之而来的是濒临灭绝的家族文化遗产,亟需抢救,责无旁贷。譬如那些祖宗留下来的手抄本油印本的诗文,一本本泛黄褪色,字迹模糊,边角磨损。夹杂眉批的诗词歌赋,随时可能灰飞烟灭,看着让人揪心。抢救运动,刻不容缓。 抢救运动的第一步是数字化。只有数字化,才好上载到互联网(或刻成光盘),以利永久保存和流传,才对得起祖宗的心血墨宝,也为民间文化遗产的整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扫描还是麻烦点儿,我的数字化手段主要是拍照,用佳能傻瓜G11,到灯火通明的洗手间,噼里啪啦就开拍了。最近这个春节没白过,在家做的就这事儿:老爸又收集了更多的善本半年前带给我,一直没顾上数字化的工作。拍照完是修剪微调,希望图片清晰可辨。先上载上来做几个幻灯,给各位显摆一下:别人家的遗产是真金白银,我家的遗产就是这些善本。 接下去的植字考证注释整理工作,就困难多了,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完工。愚公移山,一步一步来吧。 引用: 立委按:老爸从故去的大伯的收藏中找到了四大本《李应繁诗词》真迹孤本。自从我整理扫描家传孤本《李老夫子遗墨》以来,我似乎自然成为李家文化薪火的传承人,孤本交由我保管。于是,下一个文化工程就是植字上网,以利广为流传。文章千古事,可是过去很多有价值的文字失传了。如今,托现代科技之福,数字化永久保存已非难事。第一步是,拍照上网,业已完成。下一步植字编辑赏鉴,不求速进,每日一诗,持之以恒,必能功成也。关于李应凡的身世以及诗词的价值,请参见《李应凡诗词立委手抄本》以前上网的原按语。先睹为快者请看真迹孤本的拍照幻灯。 ........... 下面的旧贴是我当年自己手抄的部分诗稿上网的介绍。这次得以一睹工工整整的善本,何其幸也。我大伯生前与李应凡来往密切,推心置腹,才有应凡叔伯把自己的手稿真迹存留我大伯(他的世侄儿)处的安排。也才有我今天的继承、保管和推介。我小学的功底欠缺,自感担子不轻,当兢兢业业,勤以补拙,不负前辈。 ~~~~~~~~~~~~~~~~~~~~~~~~~ 《李应凡诗词立委手抄本》原按: 这是我的远房叔爷李应繁的诗词选集。与我爷爷三兄弟留守家乡从事乡村教育不同,李应繁年少时闯荡江湖,凭着过人才气,解放前也曾供职上层(曾任顧祝同抗日時期的秘書),有很多传奇故事。他是我见到的一个少有的乐观豁达的年迈智者。他尽管年衰背驼,但精神矍铄,态度谦和,手住拐杖,背负行囊,来去无踪,很有高僧仙道的风采。他出口成章,无处不诗,令我心折。26年前我在繁中教书的时候,从大伯处借来他的诗歌,手抄留存,现扫描上网,以为纪念。 《李应繁诗词》是他晚年生活的记录,走的是白居易的道路,差不多老妪能解,有些干脆就是顺口溜,风趣俏皮。不经意间见功力,这是叔爷风云一辈子以后返璞归真的自由挥洒。 摘自 《李应繁诗词》真迹孤本上网 以下 Picasa 幻灯链接需要翻墙(国内有象 Picasa 的可以外联的相册和幻灯的存贮地么?): https://picasaweb.google.com/liwei999/1#slideshow/5574349409610748786 https://picasaweb.google.com/liwei999/2#slideshow/5574354795975610466 https://picasaweb.google.com/liwei999/3#slideshow/5574365863518804034 https://picasaweb.google.com/liwei999/4#slideshow/5574369070996797410 https://picasaweb.google.com/liwei999/102#slideshow/5574372400434918850 https://picasaweb.google.com/liwei999/202#slideshow/5574374097801550274 https://picasaweb.google.com/liwei999/302#slideshow/5574380444133495922 【相关博文】 李应繁诗文选 (油印本):植字(1):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2400do=blogquickforward=1id=415447 1. 立委博客【夫子遗墨】专栏: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2400do=blogclassid=123455view=me 2.《李老夫子遗墨》简介: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2400do=blogid=281233 3. 《立委随笔:圣皋陶之苗裔兮》: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2400do=blogid=278723 4.《李老夫子遗墨》总目次: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2400do=blogid=281234 5. 《李应繁诗词》真迹孤本上网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2400do=blogid=278679 6. 《李应凡诗词真迹》(1)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2400do=blogid=279242 7. 《李应繁诗词》(一) 8. 《李应凡诗词》(二)
个人分类: 夫子遗墨|28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温家宝引用诗文结集《温文尔雅》
xupeiyang 2010-10-22 14:26
http://news.qq.com/a/20101022/000243.htm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谈自己的工作态度时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概括今后工作时说 行百里者半九十 谈宏观调控绝不能半途而废时说 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回答记者什么是快乐问题时说 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 谈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问题时说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谈到两岸合作问题时说 以上为温总理在历年 两会 记者会上引用过的诗文。 本报讯 自2003年温家宝就任总理以来,在记者招待会等公开场合,经常引用诗文来为自己的讲话做注脚。近日,一本结集了温总理在公开场合引用过的诗文的图书《温文尔雅》公开出版。该书面市后,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关注和热议。昨天,记者专访了该书的主编、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汪龙麟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厅副主任何长江,对该书进行了全面解读。 《温文尔雅》全书分为诗和文两大部分,共有103篇,包括31篇诗,72篇文。该书以温总理在不同场合引用的一百多首传统诗文名句为题,详细解读温总理引用的语境和环境,以文学赏析的形式解读其背景出处,既有对文本的知识性分析,又有对原文义理的评述与阐发,展现了古典诗文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魅力。 本书的主编汪龙麟教授表示,希望借此书可让读者领略到一个大国总理的文化底蕴和语言魅力,体会到东方古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同时激发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著述的阅读激情和探索兴趣。 一篇书评写道,温家宝总理被许多媒体和群众称为诗人总理,他在各类讲话中对诗文的灵活运用,充分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熟练运用本民族的传统智慧应对处理各类事务的能力,也为他所引用的诗歌赋予了时代新意。 ■疑问 1 诗歌《仰望星空》未被《温文尔雅》一书选录的原因是什么? 《仰望星空》未被收录缘于是原创 2007年9月,温家宝总理在《人民日报》发表诗歌《仰望星空》,引言提及他在同济大学的一次演讲,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这首诗歌在青年学子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但是该诗歌并未被《温文尔雅》一书选录。 后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布将校歌正式确定为《仰望星空》,选择温总理的诗歌作品《仰望星空》为歌词。2010年的北京高考选取温总理诗歌为作文题。 该书总策划、中国画报出版社编辑孙左满表示,图书选录的标准为温总理在公开场合引用的,而《仰望星空》为温总理原创诗歌,因此未将《仰望星空》选入。 此外,孙左满还表示,温总理引用的名句主要出自中国古典诗文,因此少数被引用的国外诗文并未被选入《温文尔雅》。 ■疑问 2 一位教授曾说,总理引用诗文的百分之九十五是教科书没有的,如何理解这句话? 总理引用的诗文可丰富学生视野 2007年5月4日,温总理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与青年学子们共度五四青年节。在人民大学图书馆回答同学们的提问时,温总理针对有同学问及自己在谈话中引用古诗文时说,我在网上看到,沈阳师范大学有位教授曾经把我前四次记者招待会引用的古代诗文统计了一下,说总理引用诗文的百分之九十五是教科书没有的,这应该引起我们教学上的深思。 汪龙麟教授认为,总理的这番话令人深思,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反省教科书的编写。因为,教科书的编写是着眼于知识体系的科学 合理,强调的是学生对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温总理引用的很多诗文,出典甚为广泛,是需要课外广泛阅读方能了解的。 汪龙麟教授表示,但是,从另一角度看,温总理在不同场合对这些古诗词的引用,其解读的视角和运用的方式,作为范例用来启发我们如何学习和运用古代诗词是很有意义的。由于大多数诗文是中小学教科书中未收录的,因此《温文尔雅》一书对于丰富中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阅读视野也有较大意义。 出版故事 十审十校保证内容准确 《温文尔雅》的编写工作自2008年7月启动,历时两年才正式出版。谈及出版策划过程,孙左满表示,由于涉及国家领导人在各类场合的讲话,内容上要求高度精准,因此出版社是相当谨慎的,不仅邀请了高校的专业教授进行编写解读,还邀请了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相关领导进行把关审核。孙左满说,一般图书出版只需三审三校,而《温文尔雅》的出版则经历了十审十校。 孙左满表示,《温文尔雅》的出版过程总体较为顺利。为了慎重起见,图书样稿出来后,还特地邀请相关部门进行审核,之后才正式出版印刷。值得一提的是,该书还邀请到国务院相关同志作序,以及著名书法家林岫题写书名。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厅副主任何长江表示,之所以担任该书主编,是因为《温文尔雅》是本知识性读物,有利于古典文化的传播与普及。由于日常事务繁忙,编写工作都是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完成的。他说,在编写过程中,主要是从学者的角度,并结合工作经验,对图书内容进行整体上的把握。 忍痛割爱删除几篇诗文 汪龙麟教授表示,《温文尔雅》的编写过程中,主要遇到了三大难题。一是如何解读温总理引用的诗文。尽管关于温总理引用诗文的报道较多,但图书不是材料的简单摘录,而是有其内在的逻辑以及独特的视角。因此,图书分为诗和文两类后,再按照诗文的年代顺序进行编排。 其二,引文的出处力求准确、有据可靠,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工作量。汪龙麟教授说,书中引用的每一句诗文都是有出处的,都与相关著作仔细核对过。可惜由于篇幅所限,引文的详细注释并未全部刊登,但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确很用心。 汪龙麟教授表示,此外,编辑催书很急,要求严格,审稿、校对后,部分内容推倒重写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经常接连几个晚上赶书稿,非常辛苦。 目前,《温文尔雅》一书已顺利出版,但汪龙麟教授表示仍有遗憾。他说,成稿时有30万字,由于篇幅所限,出版时只好忍痛割爱,删除了几篇诗文,出版时是26万字左右,希望将来再版时,能够把这几篇也加上,如再配上插图的话就更好了。 【诗文例举】 多难兴邦 2008年5月12日,一场震动整个亚洲的大地震突如其来,顷刻间,城镇变成废墟,成千上万鲜活的生命被吞噬。5月23日上午,已经几次奔赴灾区的温家宝总理,又来到设于四川长虹集团培训中心院子里的北川中学临时学校看望师生。在一间教室里,温总理拿起一支白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他说:我们要记住这四个字。相信经受过灾难的同学会更加努力。将来会有一个新的北川中学。它将不仅是一种纪念,更是地震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精神的一种象征。 多难兴邦出自《左传昭公四年》,晋国大夫司马侯提出多难以固其国的主张,他的思想精髓超越了那个时代和争讼纷纭的诸侯之战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后世的有识之士对其作了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将它表述为多难兴邦。提炼后的表述,文字更为简洁,寓意也更为鲜明。 2008年5月23日,在灾后临时搭建教室的黑板上,温家宝总理用白色粉笔又写下了这四个苍劲大字,他是在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向世界人民表达灾后重建和发展兴邦的信心和决心。 我要评论( 11 ) 相关阅读: 温家宝引用诗词结集出书 95%未见于教科书(图) 2010.10.21 温家宝称加快政改步伐至死方休 网友热切回应 2010.10.11 温家宝首上《时代》封面 文章关注人民币问题 2010.10.10 温家宝接受CNN专访 谈及政治改革等敏感问题 2010.10.06 温家宝和菅直人交谈 重申钓鱼岛是中国领土 2010.10.05 温家宝在联大会议发言: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 2010.09.24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1475 次阅读|0 个评论
顾炎武的诗文成就——顾亭林诗文研究(五)
可真 2009-5-2 12:18
顾炎武 1613 - 1682 中国 江苏 昆山 按顾炎武平生履历,其诗文创作活动大体可分三个时期:崇祯时期、顺治时期、康熙时期。 崇祯时期是顾氏诗文创作生涯的预备阶段和初创时期。这期间,他在应付科举考试而 为贴括之学 的同时,也 往往从诸文士赋诗饮酒 ,不过其传世者极少,至今所存者仅有文字已残缺不全的《题叶圣野襄画卷》一首( 1642 )和只能大致推定为甲申以前作品的《和若士兄孔昭元奉诸子游黄歇山大风雨之作》一首 ,而 现存于《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 1983 )的散文中,可以断定为明末所作的仅有《亭林佚文辑补》中的《与归庄手札》 8 篇。 从他在这期间致归庄的一则手札中可以了知其原委情由之大概: 弟诗不足观,以比兄作,则瓴 甋 之于宝鼎矣。何足 翣 !敬完赵。吾辈不能多读书,未宜轻作诗文,如盆盎中水,何裨于沧海之大,祗供人覆瓿而已。予将守口如瓶,不作雷鸣之瓦釜矣。 由此推想,顾炎武在这时期刻意创作的诗文原本就不会太多,何况其后来又曾对潘耒说: 读书不多,轻言著述,必误后学。吾之跋《广韵》是也。平生所作,若此者往往多有,凡在徐处旧作,可一字不存。 故纵使其早年诗文作品并不算少,至潘耒编刻顾诗文集时,他出 于尊重 先生遗愿,也会有意将这些 旧作 弃之于集外。 入清以后,顾炎武的诗文作品渐次增多, 据 王蘧常 先生所编《顾亭林诗谱》统计,顾炎武一生赋诗凡 332 篇 428 首;而 现存于《顾亭林诗文集》的散文则有 316 篇 ,此外尚有佚文《致归元恭札》( 1667 ) 1 篇 ,其中可以断定为清顺治年间作品的有二十余篇包括 议论文 6 篇 乙酉四论( 1645 )、《庙号议》( 1646 )、《庙讳御名议》( 1646 ) , 记 4 篇 《杨氏祠堂记》( 1654 )、《都督吴公死事略》( 1656 )、《齐四王冢记》( 1657 )、《拽梯 郎 君祠记》( 1659 ) , 序 7 篇 《方月斯诗草序》( 1656 )、《礼仪郑注句读序》( 1657 )、《吴才老韵补正序》( 1657 )、《劳山图志序》( 1657 )、《营平二州事序》( 1659 )、《顾与治诗序》( 1660 )、《吕氏千字文序》( 1661 ) , 墓志、行状 4 篇 《 吴同初行状》( 1646 )、《先妣王硕人行状》( 1646 )、《歙 王 君墓志铭》( 1646 )、《汝州知州 钱 君行状》( 1657 ) ;可以断定为康熙年间所作者,有 议论文 4 篇 《北岳辨》( 1662 )、《郡县论》( 1664 ?)、《钱粮论》( 1663 1677 之间)、《生员论》(约 1668 1677 之间) , 序 10 篇 《肇域志序》(约 1662 )、《吴才老韵补正序》( 1657 )、《西安府儒学碑目序》( 1663 )、《朱子斗诗序》( 1663 )、《程正夫诗序》( 1666 )、《音学五书序》( 1667 )、《钞书自序》( 1668 )、《初刻日知录自序》( 1676 )、《广宋遗民录序》( 1679 )、《音学五书后序》( 1680 ) , 跋 2 篇 《书杨彝万寿祺等为顾宁人书籍启后》( 1662 )、《书太虚山人象象谭后》( 1679 ) , 记 4 篇 《五台山记》( 1663 )、《裴村记》( 1663 )、《复庵记》( 1663 )、《圣慈天庆宫记》( 1666 ) , 墓志、行状 5 篇 《书吴潘二子事》( 1663 )、《 文林郎王 君墓志铭》( 1672 )、《从叔父行状》( 1673 )、《 常熟陈 君墓志铭》( 1675 )、《寇公墓志铭》( 1679 ) , 杂文 6 篇 《谒 櫕 宫文一》( 1662 )、《谒 櫕 宫文二》( 1663 )、《谒 櫕 宫文三》( 1669 )、《谒 櫕 宫文四》( 1677 )、《广师》( 1678 )、《华阴县朱子祠堂上梁文》( 1681 ) ;此外,绝大多数为不同时期的信札,可以精确系年者约 70 余篇,其中较重要的有 《与潘次耕》 ( 1666 ;载《亭林文集》卷六) 、 《与友人论学书》 ( 1667 ;《文集》卷三) 、 《与黄太冲书》 ( 1676 ;《亭林佚文辑补》) 、 《与施愚山书》 ( 1679 ;《文集》卷三、《蒋山佣残稿》卷二) 、 《与次耕书》二则 ( 1679 ;《文集》卷四、《残稿》卷三) 、 《与 史馆诸 君书》 ( 1679 ;《文集》卷三、《残稿》卷一) 、 《与三侄书》 ( 1679 ;《文集》卷四、《残稿》卷三) 、 《答徐甥公肃书》 ( 1680 ;《文集》卷六) 、 《病起与蓟门当事书》 ( 1681 ;《文集》卷三) 等。另外,尚有未传世之作如 《诸忠义传》 (至晚写成于 1655 年) 、 《莘野集序》 ( 1681 )若干篇。 顾炎武的诗文还在吴炎在世时 (案:吴以康熙二年罹湖州史狱难) , 即享誉文坛。如前所述,据吴炎称,顾炎武与归庄的古文均曾得到大文豪钱谦益的许可。又据归庄说,对于顾炎武的诗古文,即灌老诸公,皆击节称赏;四方之士见其诗古文者,往往咨嗟爱慕 。 不过,后世的文人学者似更青睐顾炎武的诗。例如,清 杨际昌曾评论说: 经史学问,词林如竹 垞 考核称首,遗民中黄太冲 (引者案:即黄宗羲)、 顾亭林(炎武)相望江浙间 顾文逊黄 ,黄诗逊顾。 杨氏特别欣赏顾炎武的诗,是因其认为顾诗具有 清雅有法 的 品格。他对顾诗艺术特长的这一高度概括,其实是基于 朱彝尊 (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人。顾炎武学友。 1629 - 1709 ) 对顾诗的一段评论: 诗无长语,事必精当;词必古雅,抒山长老所云清景当中,天地秋色,庶几似之。 朱氏这段经典评论,常为后世顾诗评论家所引述。近人对顾诗的品评,其大致亦不外乎此。如陈友琴 (笔名珏人、静岩,男,安徽南陵人, 1902 - 1996 ) 先生认为,顾诗的艺术特色在于: 概括性强,无废话,无冗字;含蓄、凝重;诗无长语,事必精当,词必古雅;风霜之气,松柏之质,两者兼有 。 陈 先生也指出顾诗的缺点,是过于着重声韵对偶,用典较多,体裁变化较少,且过于爱写律诗,而尤以长律为多。 不过, 陈 先生视其为缺点者,却未必就是其缺点。例如,其用典较多,就未尝不可以理解为是其诗词必古雅的一种表现。再如,其律诗特多,也未尝不可以理解为正是其诗 有法的一种表征。而由于其 律诗特多,其体裁自然也就显得变化较少了。 以上所论,是为顾诗艺术形式上的总体特色。然而,人们之所以欣赏顾炎武的诗,却并非都是从其艺术形式着眼,也有从思想性方面去欣赏它的。 例如,冯鲁川 (清代古文桐城派著名学者,山西进士,由刑部郎简放庐州知府) 先生就是从思想性方面来鉴赏顾诗的。他指出: 牧斋、梅村之沈厚,渔洋、竹坨之博雅,宋元以来亦所谓卓然大家者也,然皆诗人之诗也。若继体风骚,扶持名教,当时不容己之言作后世不可少之作,当以 顾亭林 先生为第一 。 冯氏之见,实有其高明于朱(彝尊)、杨(际昌)之辈者;他所见及的顾诗所具有的扶持名教的作用(其意显指贯穿于顾诗中的爱国精神于世人大有教益),恰恰是为明清之际其他诸大家的诗所稍欠甚或根本缺乏的。应当说,冯氏这个见解是相当深刻的,也是切于实情的。顾炎武的诗,确有如冯氏所说的那种社会作用,虽然这种作用有其历史局限性,于今而论,其积极意义显然是要大打折扣了。 要而言之,顾炎武的诗作成就,本质地体现在其 寓名教之心于古雅之辞 ,历史性地达到了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至于其文章,顾炎武曾自称文章尔雅,宅心和厚,吾不如朱锡鬯 ,应该说,这倒并非是他的过谦之辞,而乃是基于其知己知彼的如实之论,诚如朱东润 (江苏泰兴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传记文学家、文学史家, 1896 - 1988 ) 先生所评,顾氏之文具有善用典实,熨帖切当,不事藻饰,纯朴感人之特点,故较诸喜好在字句声律上做功夫的朱氏(彝尊)之文,便显得不如后者那样尔雅了。 顾氏文章的纯朴和他的文学思想有着内在联系。其著书立言乃以救民以言 自命,因而以文须有益于天下 严格自律,故其为文也不贵多 ,而特重创新 ;其行文则只求辞主乎达 ,以此之故,遂不经意文字藻饰,而是重在 切当地 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追求其文章有益于天下上做功夫。这也正如其做诗,以其奉行的是诗主性情,不贵奇巧 ,即恪守诗以义为主,音从之 的原则,故并不专注于诗之韵律以求其所以为诗,而是在保证不失其所以为诗的前提下,务求不失其所以为我 。 顾氏之文的纯朴与其诗之古雅,从本质上说,其实都是表明其在艺术形式上达到了如他本人在评论魏晋以上的古人之诗所说的那种变化自然 的境界 。其诗文艺术何以能入此高妙之境呢? 其友人 王宏撰 (字山史) 在评论其著述成就时,曾称道顾炎武 留心经术,胸中富有日新,不易窥测,下笔为文,直入唐宋大家之室 。顾炎武 的 另一位学友 程先贞 (字正夫) 亦 曾称述曰: 东吴顾征 君亭 林 先生,今之大儒,于书无所不读,习熟国家典制,以至人情物理,淹贯会通,折衷而守之,卓乎为经济之学者也 其著述之富,汗牛充栋,要皆崇正黜邪,一轨于圣贤之微旨。抽关启钥,尽见其全。其辩详以核,其论典以要;其思平实以远,其义纯粹以精。本于经而不泥于昔,闻原于史而不拘于成说。多前贤所未明,一旦自我发之者。自汉、唐以来,诸儒林立,观其意思,略于郑康成、王文中辈相仿佛,皆能深造理窟,力追大雅,以斯文为己任者也。以视今之作者,不啻奏黄钟大吕于秋虫响答之前,其巨细不侔矣 。 要之,顾炎武所以能在诗文创作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归根结底是由于其博学多识的缘故。事实上,早在明末时,顾炎武就曾对归庄说过:吾辈不能多读书,未宜轻作诗文,如盆盎中水,何裨于沧海之大,祗供人覆瓿而已 。及至老年,他又对弟子潘耒道:读书不多,轻言著述,必误后学。 足见, 主张 为诗作文必须以博学多识作为基础 ,是顾炎武平生一以贯之的诗文创作之道 。正是由于其自觉地坚持和贯彻了这一创作之道,他才能在文学艺术上达到变化自然的高妙境界。其文学艺术上的成就,一方面以其好古而多闻之实学功夫为基础,同时又是其好古而多闻之实学功夫的体现。 《亭林文集》卷五《吴同初行状》。 此诗为潘耒所编刻之《亭林诗集》所原缺者,是由清人吴映奎最早以《亭林先生佚诗》收录于其《顾亭林先生年谱》中的,但他并未对此诗的写作时间详加考订。直到王冀民先生作《顾亭林诗笺释》,才对其诗写作时间有所推断,谓: 先生集中不收甲申以前诗,味此诗状物抒感,略无忧虞激愤之情,当系在学宫为秀才时往来应酬之作。 (《顾亭林诗笺释》, p.1030 ) 《亭林佚文辑补 与归玄恭手札》。 《亭林余集 与潘次耕札》。 详言之,《亭林文集》 144 篇,《亭林余集》 16 篇,《蒋山佣残稿》 98 篇,《亭林佚文辑补》 57 篇,《熹庙凉阴记事》 1 篇。这 316 篇中书信部分有些在内容上有重复之处,此类情况一般出现在既载《文集》又载《残稿》者中;其中有些书信极短,仅一二行字,但即便一行十数字我们也把它当作一篇来看待。 详见拙作《顾炎武年谱》 55.4 条。 《归庄集》卷五《与叶嵋初》。 杨际昌:《国朝诗话》卷二,《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 同上。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 沈德潜:《明诗别裁》卷十一。 详见陈友琴:《略论顾炎武的诗》,《光明日报》 1964 年 6 月 14 日 。 转引自沈嘉荣:《顾炎武论考》, p.323 。 《亭林文集》卷六《广师》。案:据朱彝尊自述,顾炎武还曾盛称仆古文辞,谓出朝宗、于一(引者案:即侯方域、王猷定)之上(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三十一《与顾宁人书》)。 参见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下编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 p.10 、 65 。 《日知录》卷十九《直言》:救民以事,此达而在上位者之责也;救民以言,此亦穷而在下位者之责也。 《亭林文集》卷六《答友人论学书》:窃以为圣人之道,下学上达之方其所著之书,皆以为拨乱反正,移风易俗,以驯致乎治平之用,无益者不谈。《日知录》卷十九《文须有益于天下》:文之不可绝于天地之间者,曰明道也,记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日知录》卷十九《文不贵多》:乃今人著作则以多为富,夫多则必不能工,即工亦必不皆有用于世。 《日知录》卷十九《文人摹仿之病》:毋剿说,毋雷同,此古人立言之本。 《日知录》卷十九《文章繁简》: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简,则失之矣。 《日知录》卷二十一《古人用韵无过十字》。 《日知录》卷二十一《诗有无韵之句》。 参见:《日知录》卷二十一《诗体代降》。 《日知录》卷二十一《古人用韵无过十字》。 王宏撰:《山志》。 程先贞:《赠顾征君亭林序》,载沈岱瞻《顾亭林先生同志赠言》。 《亭林佚文辑补与归庄手札》。 《亭林余集与潘次耕札》。案:从文中虽青主读书四五十年,亦同此见的话,可知其文当为傅山五六十岁时所作。
个人分类: 顾炎武专论|13149 次阅读|0 个评论
顾炎武与惊隐诗社——顾亭林诗文研究(四)
可真 2009-5-1 12:11
顾炎武 1613 - 1682 中国 江苏 昆山 顺治四年( 1647 )四月,清松江提督吴胜兆密谋起兵叛清归明,事泄未遂,吴氏及其同党俱被执杀。而巡抚土国宝借机欲尽除三吴名士,故株连甚广。顾炎武的亲友中如顾天麟、顾天逵、陈子龙、杨廷枢、顾咸正等,均受其连,相继罹难。江南的抗清斗争为此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挫折,陷于极度低落状态。同年八月,清军攻入福建,南明隆武帝自延平出逃至汀州。二十八日,被清军先锋追及,与皇后及从臣俱被擒杀于汀州,隆武政权至此覆灭。这一连串的事件,给顾炎武以巨大打击。但是,他在悲痛之余,仍以精卫自励,表示了抗清复明的坚定决心: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 不过此后,其抗清活动是以更加隐蔽的形式来进行的。 隆武政权覆灭后,南明的抗清势力除了鲁王(监国)政权以外,尚有顺治三年( 1648 )十一月称帝于肇庆的桂王(号永历)政权,以及起初沿用隆武年号而后称臣于永历的以郑成功为首的海上抗清武装力量。(鲁监国自顺治三年六月清军破绍兴后,亦飘泊活动于福建沿海一带。)顾炎武在顺治四年十月安葬嗣母后,又设法同海上抗清武装力量取得联系。为此,他曾给郑成功写过一封信,他把这信黏于《金刚经》书中,托一僧人送往海上。不料,此事为其家仆陆恩得知。这位居心叵测的仆人,暗中以金钱从那僧人处购得其信,把它藏慝起来。 与郑成功联系不上,顾炎武又曾亲至海畔,欲由海道入闽以投鲁监国,然亦未果。他终于感到自己在江南无所作为了,于是有远行之意 这在其顺治五年所作的《将远行作》一诗中有明确的表露 。但他并未立即实行其远行计划,而是于其年秋暂隐于太湖,继续其《天下郡国利病书》的写作 。 不过,此时顾炎武毕竟不能专注于他的写作。这一二年间,他曾流转于江南各地,并以顺治七年( 1650 )参加了吴江的惊隐诗社。 惊隐诗社又名 逃社 ,亦称 逃之盟 ,入社者皆为明朝遗民。 杨凤苞《秋室集 . 书南山草堂集后》述之颇详: 明社既屋,士之憔悴失职高蹈而能文者,相率结为诗社,以抒其旧国旧君之感,大江以南,无地无之。其最盛者,东越则甬上,三吴则松陵。然甬上僻处海滨,多其乡之遗老,闲参一二寓公;松陵为东南舟车之都会,四方雄俊君子之走集,故尤盛于越中。而惊隐诗社又为吴社之冠,汾湖叶桓奏社中之领袖也。家唐湖北诸之古风庄,有烟水竹木之胜,岁于五月五日祀三闾大夫,九月九日祀陶征士,同社麋至,咸纪以诗。今考入社名流,见于桓奏《南山堂集》者略具。迹其始于庚寅,终于甲辰。诸君子各敦蛊上履二之节,乐志林泉,跌荡文酒,角巾野服,啸歌于五湖三泖之间,亦月泉吟社之流亚也;后之读遗民录者必有取于斯也夫。 当时这类诗社遍布于江南各地,尤其盛行于江浙吴会间。虽为诗社形式,其实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可以说是一种潜在的抗清力量,或非正式的隐秘抗清组织。一旦政治气候适宜,它们就极有可能转变成公开的有组织的抗清武装力量。由于吴江位处江浙交界地带,是当时东南舟车都会之地,极便各地人士结集,故明末复社即成立于此;而此时此地遗民诗社,亦更盛于其它地方。 惊隐诗社的主要发起人和领袖人物是叶继武 戴笠 (字耘野,吴江人,顾炎武挚友) 《高蹈先生传》: 叶继武字桓奏,九江大使仲宾之九世孙,经魁叙之之孙,廪生鼎新之次子也。少博学能文,年十九补归安弟子员。为人慷慨有大节,轻财好施,笃于友谊,事母尤以孝闻。居分湖后,弃举子业,隐居唐湖北渚,所居名曰古风庄,有烟水竹木之盛,因与吴兴沈祖孝、范风仁,同邑吴宗潜、潘柽章等举逃社,为岁寒交,一时三吴高士莫不指唐湖为武陵、柴桑焉。四方宾至无虚日,继武倾赀结纳,人皆以孟尝君称之。已而同社中有罹横祸者,继武为之抚膺流涕,于是杜门谢客,自号为懒道人,栽桃种菊,著书自娱,卒年五十有九。同人私谥为高蹈先生。著有《南山堂稿》、《壬子懒余草》,未刻行世。 参加惊隐诗社的人员,至今有姓名可考者有 50 人 。其中与顾炎武有较密切关系的,有归庄、陈济生(字皇士。顾炎武的二姐夫)、潘柽章(字圣木,一字力田, 16261663 )、吴炎(字赤溟,? 1663 )、钱肃润(字季霖)、戴笠(字耘野)、王锡阐(号晓庵, 16281682 )、王礽(字云顽)、朱明德(字不远)、朱鹤龄(字长孺, 16081683 )、顾有孝(字茂伦)等人。 惊隐诗社的活动,始于顺治七年。康熙二年( 1663 ),其社中骨干潘柽章、吴炎二人,因受南浔庄廷鑨《明史》案牵连为清朝当局所杀。其社为形势所迫,不得不以翌年终止其活动。 顾炎武参与惊隐诗社的活动,主要在其社开张后的头四五年间。顺治十一年( 1654 )其侨居南京钟山后,尤其是顺治十四年( 1657 )北游后,很难再见他与惊隐诗社联系的踪迹。惟顺治十八年( 1661 )他自北归南而东游杭、越时,曾两度经过作为惊隐诗社活动中心的吴江,其间会见过社中骨干潘柽章、戴笠等人,其彼此间又不免以遗民志节相互勉励了一番 。 附:惊隐诗社成员诗词举例 叶 继武 :《九日寒斋同逃社诸子祭陶元亮杜子美两先生》(七律) 龙沙嘉会结寒盟,修祀先贤荐菊觥。 离乱家乡移酒郡,晋唐史历纪花名。 一时共得南山意,千载同怀北极情。 但愿久长持晚节,萧萧门外任浮荣。 吴炎、潘柽章:《宁远捷》(乐府) 博主按:吴炎、潘柽章曾合著《今乐府》诗集二卷。此诗为其中之一,其题注曰:美袁中丞也。谓讴歌袁崇焕获宁远大捷也。袁崇焕(1584-1630 )字元素,号自如(或又字自如),广东东莞石碣人。 明末抗清名将。明熹宗天启六年( 1626 年),努尔哈赤亲率后金军攻打宁远城,袁崇焕指挥军民英勇抗战,用红夷将军灭虏大炮猛轰后金军队,致努尔哈赤身负重伤(不久死去)。此乃万历四十六年后金誓师反明以来明军之首捷。此后袁崇焕在抗金战争中又屡建奇功,成功地阻扼了后金势力的南下,惜乎后来明廷中皇太极反间计而将袁崇焕冤杀 。 边火鸣秋笳,惊秋高肥马。 冒顿入眼中,已无宁远城。 宁远城坚不可下,书生意气还凭陵。 抚循将与卒,劳苦如弟兄。 男儿七尺宁作格斗死,何当隐忍穹帐偷余生? 两尸夜攻不已,云楼折冲车起。 一炮发,震十里,名王血肉化泥滓,北人为号南人喜。 附识:明朝灭亡后,吴炎隐迹湖州山中,潘柽章则隐居韭溪,因同感明代未有成史,遂仿《史记》体例,合力著述《明史记》,由柽章分撰本纪及诸志,吴炎分撰世家、列传,创作数年,已成书十之六七,会吴兴庄氏《明史》案发,二人被株连,皆被处死。(庄氏纂史时曾请吴、潘参与,二人未应,但庄氏仍将其二人名字列入参订者名单中。)案发后,吴、潘从容就缚,在杭州狱中赋诗如常。受审时,俱不屈于严刑拷打,痛骂清朝官员,以至于齿蹴尽落而不绝口,最后被斩决。时顾炎武在山西汾州,闻吴、潘罹难消息,悲愤万状,作《书潘吴二子事》及《祭吴潘二节士诗》,诗中有云:一代文章亡左马,千秋仁义在吴潘。巫招虞殡俱零落,欲访遗书远道难。以吴、潘比左丘、司马,盛赞其史才。潘柽章有《国史考异》、《松陵文献》等书行世;吴炎遗著,有近人陈去病所辑《吴赤溟先生遗集》一卷。 《亭林诗集》卷一《精卫》。 《亭林诗集》卷一《将远行作》: 去秋窥东溟,(引者案:潘耒手抄原本作 去秋窥大海 。)今冬浮五湖。长叹天地间,人区日榛芜。出门多蛇虎,局促守一隅。梦想在中原,河山不崎岖。 此书初稿约写成于顺治九年( 1652 )。 详见《秋室集》卷一《书南山草堂集后》。 《亭林文集》卷五《书吴潘二子事》: 苏之吴江有吴炎、潘柽章 二子皆居江村,潘稍近,每出入,未尝不相过。又数年,潘子刻《国史考异》三卷,寄予于淮上 又一年,予往越州,两过其庐。 予之适越,过潘子时,余甥徐公肃新状元及第,潘子规余慎无以甥贵稍贬其节,余谢不敢。二子少余十余岁,而予视为畏,以此也。 《亭林文集》卷六《与戴耘野》(此书作于康熙十九年): 一别廿载,每南望乡关,屈指松林数君子,何尝不缅想林宗,长怀仲蔚,音仪虽阔,志向靡移。
个人分类: 顾炎武专论|8900 次阅读|1 个评论
亭林与玄恭的文学交往——顾亭林诗文研究(三)
可真 2009-5-1 11:30
顾炎武 1613 - 1682 中国 江苏 昆山 在复社诸同仁中,跟顾炎武交往关系最密切的是其同乡同学、明代著名文学家归有光 ( 1506 1571 ) 的曾孙归庄 ( 1613 1673 ) 。 ( 按:归有光,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明代散文家,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派。) 在其亲密无间的接触与交往过程中,他们各自所本的家学传统也都或多或少对对方产生了一些影响。 归庄,字玄恭,昌世子。少通五经,工诸体书。性豪放,善饮,酒酣落笔,辄数千言不能止生平最善顾炎武,以博雅独行相推许,而俱不谐于俗。里中有归奇顾怪之目。诗歌、古文、墨竹无不工,自谓狂草近代无敌,以酒至者,长笺短幅,挥洒不倦,独不喜应贵介。 顾、归二人性情颇为相似,且志同道合,自崇祯六年 ( 1633 ) 订交,他们成为终身挚友。归庄尝自称其二人同乡同学又同心,不须文字见深交 。又曾说:每念同里同学,同心同乡,惟兄一人;二十余年,渊路赠处,管鲍相恤,亦惟兄一人。 关于他俩早年在文学上的交往情况,顾炎武曾自述道: 弱冠始同游,文章相砥厉。 自余所见及,里中二三十年来号为文人者,无不以浮名苟得为务,而余与同邑归生独喜为古文辞,砥行立节,落落不苟于世,人以为狂。 自崇祯之中年,先王考寿七十余无恙。而叔父(引者案:即炎武从叔父顾兰服)既免丧,天下嗷嗷方用兵,而江东晏然无事。以是余与叔父洎同县归生(引者案:指归庄),入则读书作文,出则登山临水,闲以觞咏,弥日竟夕。 这一时期顾炎武致归庄的信札,有不少就是反映他们当时这种生活情况的: 例一:数日前有诗一章致兄,并借《易演义》,当已达览矣。文藁二首呈正,乃近日之作,恐亦无当于大方之目耳。 例二:别兄归至西斋,饮酒一壶,读《离骚》一首,《九歌》六首,《九辩》四首,士衡《拟古》十二首,子美《同谷》七首,《洗兵马》一首。壶中竭,又饮一壶。夜已二更,一醉遂不能起,日高三四丈犹睡也。月之二日将往千墩,面兄之期当在初七八。届期更以酒三爵榼一架奉访于西郊 (引者案:归庄系昆山积善乡李巷人。积善乡在县城西北。) 与兄考五经谱四声可哉? 例三:缉、合、叶、洽不知可通叶否?兄试为考之。《九歌》:操吴弋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辑、洽为韵。《九辨》:愿衔枚而无言兮,尝被君之渥洽。太公九十乃显庸兮,诚未遇其匹合。合、洽为韵。子美《八哀》诗叶、洽为韵。《左司郡中对雨》诗缉、叶为韵。据弟所见如此。 此三例说明,顾、归平时常就诗文相互切磋、讨论;也说明,顾炎武通过对古代诗文的赏析,已然对古音韵发生浓厚兴趣,开始探究音韵问题了。 顾炎武同归庄的交往关系如此密切,其诗文创作理念及文风诗格势必互受其影响。以归庄来说,其曾祖归有光的文学就对他影响甚深。钱谦益 (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常熟人。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 1582--1664 ) 曾说:玄恭早夜呼愤, 思继述乃祖太仆公之文章 ,以余为知太仆也,时时就问于余 。归庄本人曾自称诗赋师家公 。其友人吴炎(? 1663 )尝评论其古文道: 夫世、穆、神三庙间,海内古文家为最盛,而玉峰归太仆先生其最也。太仆之为文,粹于理,豪于气,不斤斤剽拾秦汉以来绪余,而独出其性灵才识,以推广尘氛而磅礴上下海内之传述其说而颇俎豆太仆者无异词。然而旁搜极览,卒未有继太仆其人者。何则?其理驳,其气靡也太仆之曾孙玄恭,乃今复以文特名宜乎玄恭之文之继太仆而起也且玄恭之文,固所谓粹于理而豪于气者。 要之,无论在主观意志上还是在客观效果上,归庄都是试图继承并且在某些方面确实继承了归有光的文学传统,譬如粹于理而豪于气的风格。 顾炎武在文学上既然常跟归庄相互切磋,自然不能不受到归氏家学的某些影响。据顾炎武的挚友吴炎 (字赤溟,又字如晦,号赤民,吴江人) 说: 余尝以后进旅谒虞山(引者案:虞山指钱谦益),颇赏余与潘子力田之为今乐府若序,因屈指东南古文家曰:老夫耄矣,所见如归子玄恭、顾子石户、王子 玠 石者,乃今又得二子!虞山之于文,三百年间少所许可,何况当世,而推太仆,后举玄恭玄恭、石户皆与予称肺腑交,独恨不识 玠 石耳。然东南古文家不啻数十百,而虞山所举三家,玉峰居其二焉。 我们从钱谦益 对当时东南古文家的品评可以体会到,至少在钱氏看来,顾炎武与归庄的古文是属于同一路数,都是从归有光这一脉传承下来的。 事实上,不只是钱谦益持有这种看法,顾炎武的学友王宏撰 (字修文,亦字无异,号山史,陕西华阴县人,清代关中著名学者, 1622 - 1702 ) 也曾称顾炎武下笔为文,直入唐宋大家之室 ,这个观点实质上和钱氏是相同的在明代文坛上归有光是以唐宋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而著称的一位散文大家。由此看来,归有光的文学确乎对顾炎武产生了实际影响。 反之,顾炎武的家学对归庄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归庄在诗文创作方面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诗仿香山 (引者案:指唐白居易) 、剑南 (引者案:指宋陆游) ,而豪逸过之 。其效法唐宋的诗学品格固然是受诸多因素(特别是其乃祖的文学)的综合影响而形成的,但是顾氏家学的影响无疑也应该是其中因素之一,这种影响正如归氏家学对顾炎武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归、顾二人亲密无间的交往活动而达成的。 直至康熙初年,虽然其天各一方,他们也仍然保持着书信往来(尽管不甚频繁),并就诗文创作继续进行相互探讨、切磋,如康熙六年,顾炎武致庄书中就讲到: 两次惠诗文,并已盥手细读。每得佳句,为之徘徊击节,而犹嫌其稍入宋调,不若《孝子传》之真古文、真大家也。 顾炎武在明末的诗文作品罕有流传至今者,现只能依据其挚友归庄的同期作品来推测其此阶段诗文创作的大致情况。归庄生前曾自订其从明崇祯七年到清顺治二年 ( 1634--1645 ) 十二年间所写的文章,其自序曰: 此三百余篇者,自甲成语戍至乙酉十二年中之作,体制不一,亦不尽工,于是去其十之五,仅存一百六十篇,分为《回澜》、《破浪》、《安流》、《到海》四集。《回澜》者,丁丑以前,取法先辈,力挽颓风之作也;《破浪》者,戊寅以后,一变其格,大抵议论激昂,气势磅礴,纵横驰骤,不拘绳墨之作也;《安流》者,辛壬之间,意取逢时,酌今古之中,中程式者也;《到海》者,古文之气,传注之理,先民之法,兼得之,而举子之业,蔑有加焉者也 虽然,余方悔之矣!天之爱我如此,顾乃敝精神、竭心力于区区之间,真属无谓。假令以十余年之精神心力用之于求道,安知不超入于圣贤之域,何至年过四十而尚无闻乎! 可以相信,这一时期顾炎武在诗文创作的志趣和风格上应该是近似于归庄而不会相去太远的,至少在精神心力未尝用之于求道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体制不一,亦不尽工大概也适用于顾炎武;其他方面则未可知也。 干隆:《昆新志》,《归庄集》附录二引。 《归庄集》卷一《宁人柬来赋此却寄》。 《归庄集》卷五《与顾宁人书》。 《亭林诗集》卷五《哭归高士》。 《亭林文集》卷五《吴同初行状》。 《亭林余集从叔父穆庵府君行状》。 《亭林佚文辑补与归庄手札》。 同上。 同上。 钱谦益:《归玄恭恒轩集序》,《归庄集》附录四引。 《归庄集》卷五《与某侍郎》。 吴炎:《归玄恭古文序》,《归庄集》附录四引。 同上。 王宏撰:《山志》。 王德森:《昆山明贤画像传赞》,《归庄集》附录二引。 《致归元恭札》,引自拙著《顾炎武年谱》 55.4 条。案: 从这里可见,顾炎武的诗文作品虽然在别人看来具有唐宋大家风范,但他本人(至少在康熙以后)却并不认为宋代诗文是值得效法的。又:顾炎武自述:当先帝颁《孝经》、《小学》厘正文字之日(引者案:时值明崇祯八年),臣乃独好五经及宋人性理书(《亭林余集三朝纪事阙文序》)据此推想,顾炎武在青年时代还是喜好宋代诗文的。 《归庄集》卷三《自订时文序》。
个人分类: 顾炎武专论|6439 次阅读|0 个评论
顾炎武与复社——顾亭林诗文研究(二)
可真 2009-4-30 23:51
顾炎武 1613 - 1682 中国 江苏 昆山 顾炎武之自觉地学习诗古文,主要是在复社活动期间;其学风和文风诗格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来自复社的影响。 复社是由太仓人张溥( 1602 - 1641 )于崇祯二年( 1629 )统一各地的文社而成立的一个党社联盟,其中包括江北的匡社、南社、吴中的羽朋社、应社、松江的几社、江西的则社、浙东超社、浙西的庄社、闻社、武林的读书社、山左的大社、历亭的席社、莱阳的邑社、中州的海金社、端社、黄州的质社、昆阳的云簪社等。 复社的组织构成情况表明,复社成立之前,全国已有不少地方出现了党社组织。这些党社的成员大多为普通的文人学士,也有一些是在职官员;其组织活动一般是采取诗酒唱和、讲学论道的形式。这类社团在明末的大量出现,并非是一种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中国社会发展到这一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这个时期正在成长之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政治与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是当时已然萌生的近代民主意识的一种外化形式。 张溥,字天如,号西铭。崇祯元年以恩贡入太学,崇祯三年中举,四年更会试及第而成进士。他早先曾与同乡张采( 1596 - 1648 ,字受先,号南郭)共举应社,及贡入京,得交诸太学生,颇受众人拥戴,由是名满京都。后以故请假归里,被吴江令熊开元(字鱼山,嘉鱼人, 1599 - 1676 )延至县府,奉为上宾,当地的一些富贵子弟,也慕其名而纷纷从学。之前,还在崇祯元年会试结束之后不久,一些落第的江南士子便曾相约一起筹组社团,以 昌明泾阳之学,振起东林之绪 。至此,张溥遂利用自己的声望,在熊开元等人的协助下,发起召开了复社成立大会,其会议地点在吴江之尹山。 张溥在复社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申明了复社的宗旨: 自世教衰,士子不通经术,但剽耳绘目,几幸弋获于有司。登明堂不 能致 君,长郡邑不知泽民;人才日下,吏治日偷,皆由于此。溥不度德,不量力,期与四方多士共兴复古学,将使异日务为有用,因名复社。 所谓 兴复古学,将使异日务为有用 ,是包含着 振起东林之绪 的意义的。如果说 兴复古学 是复社的学术宗旨的话,那末 振起东林之绪 则是复社的政治目标,亦即张溥所谓 异日有用 所欲达成的 古学 之致用目的。复社的活动,其实是在 兴复古学 的外衣下,继承东林党的未竟事业,继续开展社会的改良运动。 按清人所编《 顾亭林 先生年谱》之旧说,顾炎武是 14 岁参加复社的。但是据笔者考证,当时江南有应社而未有复社,所以,那应该是指其参加应社而言。应社是由张溥、张采、杨彝等人以天启四年( 1624 )创建于苏州常熟之唐市的,其初入社者来自吴郡、金沙 和槜李 ,三地合起来不过 11 人。 顾炎武加入复社,是在他 17 岁的时候,即复社成立之当年。据《复社纪略》载,张溥在复社成立之年所作的《复社国表》中详列复社姓氏计有七百余人,其中有昆山 顾继绅 之名;继绅乃炎武庠名,则其入社必在复社成立之年无疑。 如果顾炎武确实很早就参加了江南应社,其加入复社就不过是随应社之并入复社而自然转为复社成员,并不怀有特别的动机。但是,据顾炎武后来回忆,他曾一度很热心于参加 文会 (指复社的集会): 老年多暇,追忆曩游,未登弱冠之年,即与斯文之会,随厨俊之后尘,步杨、班之逸躅,人推月旦,家擅雕龙,此一时也。 其如此热衷于参加 文会 ,究竟是图的什么呢?据其后来自述,他承认那不过是 从四方之士徵逐为名 罢了。也就是说,他是为了追求在士林中快速成名,才那样热情高涨地参加复社的组织活动的。顾炎武后来反思和检讨明末清初的学风时曾指出: 凡今之所以为学者,为利而已,科举是也。其进于此而为文辞著书,一切可传之事者,为名而已,有明三百年之文人是也。 由此,我们也可以说,当顾炎武在复社中 随厨俊之后尘,步杨、班之逸躅,人推月旦,家擅雕龙 的时候,他尚只是一个 为名 的 文人 ,较之于那些 为利 而求早日金榜题名的举子,实在相差无几。 尽管顾炎武参加复社的初衷不过 为名 ,但他在复社中的活动,客观上却使其广泛地接触社会,由此结识了一大批文人学士,从而给予他后来的学术活动和政治活动的开展以很大助益。 就复社对作为其社中成员之一的顾炎武所产生的直接影响而言,其积极方面的影响至少有这样两个方面: 其 一,复社所倡导的学以致用的学风对顾炎武实学思想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复社以 奖进后学 的办法来吸引广大的读书青年加入其组织,以利用群众作后盾去干涉政治,实有救亡图存之意;或者毋宁说,它的干涉政治乃是一种社会改良运动,而这个运动的开展是以 兴复古学 为形式的。据崇祯年间南京提督学政御史倪元珙就复社的活动情况向明思宗所上的奏疏称,复社 诸生诵法孔子,引其徒谭经讲学,互相切劘,文必先正,品必贤良 。足见,复社所要 兴复 的 古学 ,就是经学 。故张溥在其所作 复社盟词 中,要求其社中成员 毋读非圣书 ,应该一心只读 圣书 (儒家经典);而读书通经是为了 将使异日务为有用 。由是观之,复社 兴复古学 的学术意义端在提倡通经致用之学。明末的学风,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正是通过复社 兴复古学 的运动而逐渐由虚转实的。顾炎武 27 岁在 秋闱被摒 的情况下能做出 退而读书 的决定并且立即付诸行动,这和他在一个较长时期 里潜移默化地受复社学以致用的学术风气的熏陶无疑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另外,顾炎武年青时之所以独喜为古文辞,这固然与其家学传统有深切的渊源关系,但无疑也和复社兴复古学的文学思潮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后来提出文须有益于天下 的文学主张,这就更其明显是对复社讲求务为有用的实学精神和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弘扬了。 其二,由于复社领袖以 文必先正,品必贤良 来严格规范和积极引导其社中成员,不仅培养了一批如夏允彝(字彝仲,号瑗公, 15961645 )、陈子龙(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 1 6081647 )这样颇负经世之才的著名学者,更培养了一大批晓大义、重名节的儒 家正人 君子。且看清 . 吴山嘉所编《复社姓氏传略》,其中所录 1200 余人中,大多为抗清义士或明朝遗民,极罕有降清者,因此之故,清末石韫玉 ( 字执如,号琢堂,又号花韵庵主人, 1756 - 1837) 为其书作序乃极口称道 复社君子正以结有明二百余年养士之局 也。再看计六奇(字用宾,号天节子,别号九峰居士,无锡人, 1622 -?)所撰的《明季南略》,其中所载清兵下江南时或举行起义或宁死不屈的许多著名爱国义士,诸如江阴的黄毓祺、苏州的杨廷枢、长洲的刘曙、昆山的朱集璜、吴江的吴 据陆世仪《复社纪略》(载《东林始末》,上海书店, 1982 )卷一、《国朝山左诗抄》卷九 宋琏 条。(参见拙著:《顾炎武年谱》 45.5 条)案:匡社,《复社纪略》谓江北匡社,《国朝山左诗抄》则谓吴中匡社,未知孰是。兹姑从《复社纪略》。 杜登春:《社事本末》,转引自《陈子龙诗集》附录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一,《东林始末》,上海书店, 1982 。 在今江苏南通市境内。 在今浙江嘉兴市境内。 《亭林文集》卷三《答原一公肃两甥书》。 参见:《亭林余集 三朝纪阙文序》。 《亭林余集 与潘次耕札》。 参见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二十一 孙淳 条。 当时流行的则是理学,特别是阳明心学。 参见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一。 顾炎武在复社活动前后至少有十二年(崇祯二年至崇祯十五年)。复社在张溥在世时,共开过三次大会:崇祯二年尹山大会、崇祯三年( 1630 )金陵大会、崇祯六年( 1633 )虎丘大会。张溥逝世后,崇祯十五年( 1624 )春,复社又开过一次大会,仍是在苏州虎丘举行的,主盟者为维扬的郑元勋和松江的李雯。此后,复社不再有大会,社局告衰矣。作为复社晚期主盟者之一的松江人李雯,顾炎武后来在《日知录》卷十 行盐 条中曾引用其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松江李雯论:盐之产于场,犹五谷之生于地,宜就场定额。一税之后,不问其所之,则国与民两利。又曰:天下皆私盐,则天下皆官盐也。此论凿凿可行 。 足见,他和李雯必有过密切交往,故而深受其思想影响。由此推断,顾炎武应该是参加了由李雯等人所主持的崇祯十五年复社虎丘大会的,至少这时候,顾炎武仍与复社保持着密切联系。 《日知录》卷十九《文须有益于天下》。
个人分类: 顾炎武专论|5263 次阅读|1 个评论
亭林家学传统——顾亭林诗文研究(一)
可真 2009-4-30 22:56
博主按 :学人亭邀我加盟,我不能无所表示,只是入学人亭者大多会吟诗,而我却不会做诗,则何以表示呢?想来想去,还是把自己研究顾炎武的成果中涉及顾氏诗文者拿出一部分,以连载形式予以发表,以贡献给学人亭,至于是否合适,也不去管它了。 顾炎武 1613 - 1682 中国 江苏 昆山 顾炎武 55 岁时曾对自己以往的为学经历作过一番总结性的回顾,他说: 自少为贴括之学者二十年,已而学为诗古文,以其间纂记故事。年至四十,斐然欲有所作。又十余年,读书日以益多,而后悔其向者立言之非也 。 由此可见,其全部学术活动是起步于诗文的学习与创作。 而且,不仅在时序上是这样,在逻辑上诗文的习作亦是其学术活动的基础,他下面的论述就足可以说明这一点: 不能文章而欲闻性与天道,譬犹筑数仞之墙而浮埃沫以为基,无是理矣。 后之 君子于下学之初即谈性、道,乃以文章为小技,而不必用力。然则夫子不曰其旨远,其辞文乎?不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乎? 毫无疑问,顾炎武 学为诗古文方面的学术活动,是其为学 的基本功。 顾炎武对诗文的兴趣首先是来自于其家学传统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文学思想与诗文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定势和定向的作用。 据杨彝、万寿祺等《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说,顾炎武本生祖左春坊左赞善讳绍芳、嗣祖太学讳绍芾、兄孝廉讳缃,并以诗文为海内所宗 。 顾炎武《钞书自序》亦说 : 自炎武之先人皆通经学古,亦往往为诗文,本生祖赞善公 文集至数百篇,而未有着书以传于世者 。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谓顾绍芳 (字实甫) 著有《宝庵集》,并论其诗曰: 实甫工于五律,不露新颖,矜炼以出之,颇有近于孟襄阳、高苏门者。 《喜陆彦先至》云:常忆秋风里,离尊共黯然。所期宁此地,相见忽经年。白眼时人过,青山旅梦牵。悬知有新语,羞属蒯缑篇。 另据清《淞南志》载,顾炎武的嗣祖绍芾亦工诗善书,且有《庭闻纪述》、《梦庵诗草》行于世 ;顾炎武《钞书自序》则称其嗣祖书法盖逼唐人,性豪迈不群 。 炎武本生父同应亦工诗文,并著有《药房》、《秋啸》等集。 其同胞兄缃更是天才俊逸,世传其《两京赋》埒平子 (引者案:指张衡) ,《时务策》比长沙 (引者案:指贾谊) 。 显然, 顾炎武的家学传统是以工诗文而宗汉唐为主要特点的 。 顾炎武青少年时代 独喜为古文辞 以及后来古文辞纵横《左》、《史》,诗独爱盛唐 ,都与其深蒙家学之熏陶与影响有着内在的关联 。 《亭林文集》卷二《钞书自序》。 其二十年的贴括之学显然不能算是一种学术活动,它理所应当被排除在顾炎武的学术活动之外。 《日知录》卷十九《修辞》。 载沈岱瞻《顾亭林先生同志赠言》。 《亭林文集》卷二《钞书自序》。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五《顾绍芳》,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 。 参见钱邦彦:《校补顾亭林先生年谱》万历四十一年条。 《亭林文集》卷二《钞书自序》。 参见:张穆《顾亭林先生年谱》万历四十一年条引《苏州府志》。 钱邦彦《顾亭林先生年谱》崇祯六年条引《昆新合志》。 顾炎武自述,见《亭林文集》卷五《吴同初行状》。 李因笃对顾炎武诗文的评语,见李因笃《受祺堂文集》卷三《钮明府玉樵诗集序》。 曾为顾炎武《诗本音》作序的曹学佺在其序言中称吴门顾宁人,家传《诗》学(见顾炎武《音学五书》曹叙),这说明顾炎武在诗文方面确实是深受了其家学影响的。
个人分类: 顾炎武专论|532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