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青年学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打乒乓的随想
热度 44 weijia2009 2013-3-7 16:30
打乒乓的随想 贾伟 最近忙得一塌糊涂,刚收到博友短信,批评我好久不写博,不大像话。于是赶紧坐下来码一段话,算是更新一下博文。 昨天吃午饭的时候跟一个国内来访的青年学者聊天,他说他们单位的常规锻炼活动是打乒乓,一个老院士带着一帮青年教师活动。有意思的是,老院士的乒乓热情和技术与日俱增,而他身边一帮年青人本来球技很精湛,半年下来技战水平大不如前。因为他们发觉跟别人打球时,回球总是习惯性地往对方最舒服的地方送,被对方一抽杀便很快败下阵来。 听完了这个朋友绘声绘色的描述我笑了,想象那一帮聪明的年青人,打个乒乓球都想着去博取老爷子的喜欢,结果弄得自己球都不会打了。乒乓球如此,别的方面说不定也会是这样。 想起眼前的一个故事,前不久科学网上曾泳春博主有一篇题为“ 撒娇 是一种 人生 态度 ”的博文,我没看懂!我同意泳春博文中的“敬畏自然”一说,也理解“示弱”的方式,但“敬畏自然”加上“示弱”怎么就变成了“撒娇”,恕我智商低下、语法和逻辑水平都不高,实在是整不明白,两个概念彼此八竿子也打不着!但更令人称奇的是, YC 的著名粉丝蒋劲松同学很快写 博文 呼应,讲了一个农民一面种庄稼一面喂麻雀从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最后他老人家隆重点题,认为该农民是一种对自然敬畏并示弱的行为,是在向大自然撒娇!我一面阅读他的高论一面鸡皮疙瘩掉了一地(可能这也算是对胡扯的一种敬畏 + 示弱的表现),我十分担心老蒋同学一如既往地这么取悦偶像,再过两年可能连中国话都不会讲了 …… 借机调侃一下两位博友,言归正传。刚看到新华社刊发的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的一个 发言 ,她分析中国为何改变不了“世界工厂”的尴尬地位,原因是科技、教育、学科之间都存在着脱节。 她举例说,第三代核电大型铸锻件曾是卡在中国核电装备业咽喉中的骨鲠,多次试验都没有成功。上海交大的潘健生院士主动带领十几位教师助阵,他们向负责研发的上海重型机器厂讨项目,并提出“这个项目立不上一个课题、拿不到一分钱也要做!”自从潘院士和一批教师加盟后,该厂基础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的优势显现。去年 7 月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大型铸锻件研制成功,潘院士的科研团队也从大锻件生产工艺中归纳提炼出基础理论问题,迄今发表高水平论文 100 余篇,并从这个产学研合作中衍生出“ 973 ”计划项目。 看完马书记的这段话,我开始感慨。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个潘院士了不起,要是中国两院院士几千号人中有一半人能这么做,中国何愁提不高创新能力!但仔细一想之下,我很快又改变了念头,潘院士这样有胆量去动真格接受挑战的毕竟是凤毛麟角,我们这么多老院士真要是哗啦一下冲到工业第一线去,那可能就不妙了,别的不说,这个打乒乓的“局面”会从科研领域直接转移到工业领域去。 院士当中不乏懂行并位居学科前沿的领军人才,但创新这个东西要靠年青人,这个观点无须争论!而我国创新能力不强、几十年如一日地担当“世界工厂”的根本原因是年青学者不在科技领军者的行列,这些年青人就像那个打乒乓的科研团队一样,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地跟在老同志后面跑,何来争先一说? 回到开头吃午饭的场景,我向国内学者介绍这里的科研情况时,直接指着饭厅里吃饭的几个美国同事介绍他们的领域和背景,我顺便告诉他在角落里吃饭的那个老头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我说,“不好意思,我们这里对院士是尊敬的,但没有人去众星捧月,所以他老人家在那儿一个人显得有点孤单。我们这里也打乒乓,不过那帮打得很好的家伙不带老头儿玩,嫌他水平太差了。”
10137 次阅读|86 个评论
欢迎申请“2013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
zjohnliu 2013-1-9 22:14
欢迎依托我单位申请外国青年学者基金。 2013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指南公布 2013年度,科学基金将继续实施《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实施方案(试行)》,即由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两部委分别推荐、获推荐个人填报申请、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专家评审。符合申请延续资助条件的在研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本项目指南相关规定直接向我委提出延续资助申请。为做好2013年度项目的申请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告如下: 一、项目申报 (一)项目申报进程: 2013年度将安排两批次项目受理,具体推荐、申请截止日期分别如下: 1. 第一批次:(1)部委推荐截止: 2013年1月16日; (2)公布推荐接收人员名单: 2013年1月18日; (3)个人填报申请书截止: 2013年3月1日24:00。 2. 第二批次:(1)部委推荐截止: 2013年6月30日; (2)公布推荐接收人员名单: 2013年7月4日; (3)个人填报申请书截止: 2013年7月19日24:00。 (二)资助期限、资助强度及项目开始日期: 资助期限及资助强度: (1) 6个月:10万元人民币; (2)12个月:20万元人民币。 项目开始日期: (1)第一批次项目的开始日期为:2013年7月1日; (2)第二批次项目的开始日期为:2014年1月1日。 (三)限项要求: 申请人同期只能承担1项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 (四)申请及评审程序 1.申请人在落实国内依托单位及国内合作者之后,填写推荐申请书(参见附件1),并提交依托单位。依托单位根据隶属关系向中国科学院或教育部提出申请。 国内合作者应为相关领域的学术专家,了解科学基金有关管理规定,其责任是对申请人在项目申请、项目实施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协助。 2.自然科学基金委接受来自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的推荐项目,并根据实施方案,审核所提交的推荐项目,对审核通过的推荐项目进行网上公示,再通知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根据通过的推荐项目清单,分别通知申请人所属依托单位,由依托单位通知申请人并协助其在线填报正式申请书。 (五)申请书填报要求 1.依托单位必须使用外国青年学者完整和规范的姓名(严格按其护照上所登记姓名),为申请人申请登录科学基金ISIS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参见附件 2)。 2.申请人填写正式申请书时,必须使用完整和规范的姓名,根据本指南所列受理期间登录ISIS系统在线填写并提交申请书及相关附件。申请书提交后打印成功提交的纸质版申请书与附件材料一式两份,签字后送交依托单位。申请人和依托单位必须保证申请材料电子版与纸质版的一致性。 3.依托单位登录ISIS系统对申请项目予以确认,并将两套纸质版申请材料完成签章手续后,于上述第一条中规定的个人填报申请截止日期前报送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以邮戳为准)。 依托单位应与申请人保持密切联系,在筹划研究课题、办理申请手续和项目实施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政策咨询和帮助,保证项目申请和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附件材料 申请人应提供如下附件材料: (1)申请人与依托单位签订的协议复印件。①须由依托单位与申请人签订,且包含生活保障的约定;②生活保障期限:覆盖获得基金资助的期限,或协议中包括申请人在基金资助期间全时在华工作的条款;③签章指依托单位的法人签字及依托单位公章。 (2)申请人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该证书不得以其他形式的材料或证明代替。 (3)两封推荐信。至少一封来自中国内地以外的学者。 (4)不超过五篇代表性论文的首页复印件。 二、延续资助项目申报 (一)申请人资格: 在研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负责人。 (二)延续资助项目申报进程: 2013年度将安排两次延续资助项目受理。具体申请截止日期如下: 1.第一批延续项目申请截止:2013年4月29日24:00; 2. 第二批延续项目申请截止:2013年10月26日24:00。 (三)申请材料: 1. 项目申请书: 阐明在研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果; 2. 与依托单位签署的协议复印件: ①须由依托单位与申请人签订,且包含生活保障的约定;②生活保障期限:覆盖获得基金资助的期限,或协议中包括申请人在基金资助期间全时在华工作的条款;③签章指依托单位的法人签字及依托单位公章。 3. 项目负责人在研项目期间出入境记录复印件。 (四)申请方式: 1. 在研项目负责人使用原有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ISIS系统(英文版),在线填报《项目申请书》,并提交电子版。 2. 经依托单位审核通过并加盖公章后,将纸质版申请书一式两份提交至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 依托单位应与申请人保持密切联系,在筹划研究课题、办理申请手续和项目实施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政策咨询和帮助,保证项目申请和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件1. 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推荐申请书 附件2. 申请用户名和密码的操作流程 联系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局 外事计划处 联系人: 周嘉 张琳 电 话:010-62327001; 010-62326943 传 真:010-62327004 更多阅读 2013年度自然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指南
个人分类: 个人日志(Diary)|32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本是这样的
热度 48 wangdh 2012-6-19 23:17
学术本是这样的
学术本是这样的 (王德华) 这几天在美国参加行为和神经生物学学术年会会议。近四天紧紧张张的会议昨晚在晚宴、摇滚、劲舞、红酒的混杂气氛中落下了帷幕。会议非常好,收获很多,新的想法很多,感想很多,感慨也很多。对我来说,是一次集中的最新学科进展信息轰炸,也是一次心灵的涤荡,心底里那一点东西又被这种气氛折腾了出来,有一种熟悉却似乎久远的味道,是一种以前很熟悉后来很陌生的味道。确实喜欢这里的蓝天白云,喜欢这里的清新空气,喜欢这里安全的食品,仔细想这些不属于自己,心底里更加喜欢、真正喜欢的还是如此这般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 每天按时坐在会场里,听着老中青科学家们的学术报告,除了接受新的学术信息的冲击,心理上接受的冲击更大,思绪也有溜走的时候。这才是学术会议,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充满会场,每天的墙报时间更是年轻人的天下。连续 3 天每天下午专门安排 2 个小时的墙报交流时间,这也是每天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的高峰。每天都有 70 多个墙报展示,这对于一个专业学术会议实属难得。每个墙报的展示者都那么热心、激情地给你介绍着他(她)的工作,这里你就明白了什么是兴趣、什么是激情、什么是热爱。美国学者的 Professional 很是让人感慨和羡慕,这里本科生、博士生、博士后、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知名教授都没有标签,有的就是学术标签,那是一种资格,是激情四射的资格,是满腹经纶的资格,是一种互相欣赏,是一种平等交流。老中青科学家欢聚一堂,与国内很多场合相似,明显的不同是国内学术会议的演讲人似乎突然间成了年轻人的时代,中老年学者有些稀缺。 坐在晚宴餐桌上,不说感慨万千,心情的确难以平静。无心参与狂欢,也无心走近去欣赏,更多的时候是那走远的思绪。跟朋友说,这里的学术气氛真好,国内学术界最大的问题是学术环境问题,没有多少人是在踏踏实实做科研,没有多少学生是为了兴趣和追求做科研,大家都喜欢做短平快、炒剩饭的事情,很少有人静静地专注于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域或学术问题,执着地探索下去,几年、十几年这样探索下去。好的学术苗子得不到及时的扶持,学术界也变成了名利场、官场、娱乐场,成了利益团体、利益小圈子,权利和政治代替了真正的学术,学者们没有了真诚和良心,更多的是交易。不敢多想,更不能忘记自己就是身在这种学术环境中求生存,还得活下去。无论哪个国家,哪个院所,学术环境一旦毁坏了,还妄谈什么科研创新呢,那才真是痴人说梦呢。 会议晚宴上最后有两个节目:一是奖励有突出贡献的老科学家,一是奖励青年学者。青年学者有三种奖励,一种是 Young Investigator , 一种是 Travel award , 一种是现场评选出的优秀墙报 (Poster) 。这都是让人激动人心的时刻,欢呼声、尖叫声、掌声四起。今年获得终身奖的科学家的学生到台上介绍自己的导师,讲述着自己当年与导师在一起的那些日子、那些记忆;屏幕上播放着老科学家的录像,听着他讲述自己的科研经历,科研故事,科研探索,自己的学术生涯。全场都沉浸在欣赏和敬佩中。这就是科学精神的传承,科学传统的传承,科学文化的传承。 突然间,朋友的学生的学生走了过来。这位漂亮的小姑娘刚在本领域的顶级刊物上发表了封面文章,走过来礼貌地将论文抽印本递到老师的老师手中,封面上还有自己写的几句话。朋友拿着文章赞不绝口,看得出他心里是多么得兴奋,一个劲地说这是我学生的学生。他的海外同事打趣说这是您的孙女的文章了,朋友高兴地应着:是的、是的。朋友说,这是做导师最高兴的时刻,最兴奋的事情,最喜欢的事情。我很赞同也很羡慕,我也非常理解这种抑制不住的内心的喜悦。我说隔辈的感觉很不同,那是一种说不出的兴奋,是一种欣赏,也是一种满足。以前曾多次听朋友夸奖他的这位学生,今天看到自己欣赏的爱徒的学生在一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哪有不兴奋的道理。 我真的很羡慕这种场面,我也非常期待这种场面,期待这种感觉。这才是学术传承,这才是学术发展。学术只有这样,也才有希望。有希望,人活得才精彩,才有精神。 趁着热劲,赶紧记录下这种感觉。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9737 次阅读|47 个评论
让青年学者拥有左膀右臂,插上飞翔的翅膀
热度 4 xieyujiang 2012-5-7 09:39
先举两个实例,当然只是个例,虽不具代表性,但也能说明一定问题。 我有一个朋友在美国读博士 3 年即毕业,做了 1 年博士后,即成功应聘为 Assistant Professor ,走上了 tenure track 道路。他靠 20 万的科研启动费,仅用 4 年半的时间就评上了终生教授,建立了一个 十 多人的研究团队。试想,如果靠他孤家寡人一个,没有左膀右臂,没有精干高效的研究团队,他能得到如此快速的发展吗?在团队建设方面,他有完全的自主权,可以招博士后,也可以招硕、博士研究生,也可以招实验员。经过实践,他有以下体会:( 1 )他招过几个博士后,有中国的,也有美国的,但总体感觉博士后投入产出比很低,因此他不太愿意招博士后。( 2 )优秀的研究生是他科研的主力,但他似乎不太乐意招国内公派留学的学生,虽然能省钱,但是科研状态却不那么积极。( 3 )他也招了一些实验员,把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交给他们去做,让自己和研究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 我博士毕业不到 3 年导师就退休了,留下一个独立的实验室还有我孤家寡人一个。虽然已经是副研究员,有项目、有经费,但没有研究生招,要招只能联合培养,还要自己去找,高不成低不就。我常常在想,如何组建一个精干高效的研究团队呢?是招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好还是招项目聘用人员好?如果不考虑人力成本,硕士毕业生 VS 博士生,哪个做科研更高效?本科毕业生可不可以当硕士生来用?若招个志同道合的年轻博士毕业生一起来创业,行不行?这些问题,说实话,我没经历过,我也不知道,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 由于我们这个课题组主要从事焊接修复应用研究,时常有一些修复加工的活,操作往往需要两个人。我刚接手课题组时,说实话科研助手找博士太高,找本科太低,因此组里聘的第一个人是个硕士,我想他既可以协助我做实验,也可以和我一起做生产。后来有一段时间,我既要赶写项目申请书,又要忙于生产加工,实在分不开身,所以后来又招了一个本科,主要做实验员并辅助生产加工。再后来,我拿到了一个比较大的课题,感觉这几年由于新老交替我们这个课题组已经落后别人很多了,如果再不利用现有资源奋起直追,恐怕我们这个方向就很难立足了,所以又招了一个博士,希望共同努力把课题组的各项工作做好。目 前我们这个团队主要以固定人员为主,当然也有一些实习的学生。在团队建设方面,我没有一大堆理念,也没有太多条件去选择,我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去做我自己认为最好的选择,当然像我这样的选择,可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价。 最近看了很多科研团队建设方面的博文,不论是喻海良博主的 《九问青年学者,准备好建立自己的团队吗?》 还是 彭真明 博主的 《谈高校科研团队的现状与重要性》 ,还是赵斌博主的《 年轻学者,是在大树下乘凉,还是去远处争夺阳光? 》 都说明建立自己的科研团队很重要,并且鼓励有条件的青年学者去建立自己的团队。而当今中国的普遍现实正如陈安博主的 《悲催的副教授和副研究员们》 所述,目前的制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青年学者做事的权利和选择的自由,很难有条件去建立自己的科研团队 。 我们也从饶毅 博主的 《科学和教育改革的基层尝试:五年北大生科发展格局构建》 看到了中国的科教体制改革已在试航,拥有助理教授的青年学者正获得正高职称的所有学术待遇,让那些想飞也有能力飞的青年学者插上飞翔的翅膀。最后引用喻海良博主的《 答胡锦涛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坚持远大理想》 作为结语,我们青年一代一定会是负责任的一代,希望我们的社会为年青人提供茁壮成长的土壤。
2944 次阅读|5 个评论
在美国,青年学者有更多的机会吗?
热度 2 csiro 2012-4-10 16:19
我遇到一个美国教授,他说在澳洲和中国都是教授有更多的获得项目的机会。在美国,他有过这样的经历,曾经申请遥感方面的课题,不中;后来改由博士后牵头申请,中了。 由此判断,美国的管理层希望直接把项目给年轻人,而不是给老资格的学者,然后由这个学者招聘博士后干活。
个人分类: 交流篇|3131 次阅读|2 个评论
喜欢这样的青年学者
热度 15 wangdh 2011-12-24 00:47
喜欢这样的青年学者 周五下午是我们研究组“法定”的组会时间。今天(2011.12.23)上午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以前通过电子邮件咨询我关于国际合作项目的一位青年学者,没有见过面。他说他现在北京,希望能当面跟我聊聊他的工作。我问他在北京待多久,他言晚上就离开北京。我说下午我有会议,他问是不是我们研究组的会议,我答是。他马上又问我能否给他 5 分钟的时间让他在我们研究组组会讲讲他的工作。这太让人感动了,送知识上门,哪有这么好的事情。我马上告诉学生下午组会加一个内容。 近期的组会,学生们讨论问题比较热烈,发言比较踊跃,也很轻松,这就是我希望的一种状态。时不时会有火花突现,年轻人只要能够进入角色,肯花时间思考,随着知识背景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进步很快,新点子也多。由被动听,到试着参入,到主动参与,到争着发言,从概念模糊、没有底气、怕说错话,到底气十足、来龙去脉娓娓道来,有板有眼、沉着老练,是研究生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些阶段。学术必须要交流,交流是进步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喜欢交流、善于交流,对于一个学者的学术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和必要的。和谐的气氛有利于学术交流,正确的心态有利于学术交流。 小伙子很帅气,三点左右到达我们的会议室,然后坐下静静地听着我们自由松散的讨论,很快就能参与到讨论中来。最后他给我们讲了他今年的工作进展,是关于他主持的国家基金委的青年基金的内容。一年的时间,一个人,在地方院校里,白手起家,做得有声有色。自己有很多的思考,很多的火花,很多的想法,我自己很受感染,希望我的学生们也能够有些触动。相比于我们研究组的实验条件,他的科研条件实在是简陋了些,但是从对科研的激情和热情来看,我们又比这位青年学者逊色了不少。他在回答大家的提问时,感慨最多的是科研经费的不足,有想法又无法实现,的确是一种无奈,但他也对未来的科研项目申请充满了期待。如果他能进一步获得资助的话,将来的工作应该是可以上个台阶的。 我特别欣赏年轻学者对工作的这种热情和激情,这种干劲和追求,这就是朝气,是年轻人独有的。在地方院校,在没有同伴、没有研究生、一个人孤军奋战、不到 20 万科研经费的情况下,一个年轻博士要保持这种状态,坚持下来,每年还需要完成相应的教学和科研指标,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也够难的。我很受感动,所以就有意拖延了组会的时间,有了比较多的时间讨论。尽管我们不是一个研究领域,大家的讨论还是很有启发性的,有些问题和建议也是不错的。一个刚起步的青年学者,离开导师后,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题,兼顾实践(实用价值)和理论(学科发展)两个方面,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和工作积累,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我一直有个观点:青年学者获得博士学位后要离开自己的导师去独立发展,这对自己的业务发展非常有利。没有护翼才能体验到大自然的残酷,也才能知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成长道路,真正成长起来,也会明白如何扬长避短和扬长补短。早独立,早发展。真正独立了,才会有真正的独立思考。真正独立了,往往会行动得早、行动得多,不会等待、不会依靠。独立很艰难,艰难中成长起来的,才是真让人敬佩的学者,也会珍惜自己的事业,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所谓逆境出人才。懂得珍惜,珍惜机会、珍惜条件、珍惜环境,也就离成功近了一步。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但我们看到的还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志气、骨气是需要磨练而出的,温室里的花朵虽然鲜艳但经不起风雨。俗语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学问大概也有这样的规律。 有理想有志向的年轻人,特别需要爱护、需要扶持,社会应该树立一种风气。在各种基金项目的评审时,对于那些真正有才华、热爱科研、有潜力的年轻学者,一定要大力支持,给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专家们要有慧眼,不要只看说得好的,更要看做得好的;别只盯着喝洋墨水的,也关注自己身边的。 谢谢这位年轻人给我们带来的思考,与我们分享他的科研进展。衷心祝福他。 周末杂感。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6893 次阅读|21 个评论
是否可以说中国科技界“整体缺钙”?
热度 30 wangdh 2011-12-7 12:06
是否可以说中国科技界“整体缺钙” ? (王德华) 新闻 李国杰院士:科研工作为何效率低下 中报道的 李院士近日的一番话,引起了一些争议。报道说: 【 对于引领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李国杰院士有许多思考。他认为,开展前瞻性研究不但需要技术积累,还需要胆识与气魄。可是他“恨铁不成钢”:“我国当代科技人员的胆识与气魄已不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科技人员,普遍有“缺钙”的毛病。老一代科研人员敢于造原子弹、氢弹,可是现在一些年轻科研工作者‘骨头软’,只满足于做小事。” 李国杰解释了什么是“小事”:“近十年来,由于科技评价制度强调‘数字化’考评,导致科研人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习惯于对技术细节的改进而缺乏判断宏观市场和洞察未来的眼力。 ”】 关于李院士抱怨年轻科研工作者“骨头软,只满足于做小事”,在当今矛盾逐渐激化的环境下,一定会引起青年学者们强烈的反叛情绪。在当代中国,科学研究已经不是几所重点大学、几个国家级研究所的事情了。不管是否具有从事科研的硬件条件,也不管是否具有正规科研训练、科研思维和科研视野的人员,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要求大学教师搞科研、发文章,教育部的各种评估如“ 211 ”、“ 985 ”、“重点学科”、“硕士点”、“博士点”,还有近年广受争议的高校学科评估,更少不了大学教师们的职称晋升,这些都要求科研成果和论文。同时,国家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在逐渐增加,一些本不具备科研实力的人员也获得了数额可观的经费支持;我国研究生招生大跃进,博士生数量已经世界第一,这样从事科研的队伍剧增,各种科研层次的人员都在加大。各个科研单位的各种考核,也都有论文数量的要求,这样的导向,必定产生“短平快”的豆腐块论文、低质量论文、破碎化的论文。这些的确是科技界很严重的问题。 我倒是觉得,李院士提出的问题是应该需要重视的。我们的确要明确,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科研?仅仅是一些满足心理要求和个人自豪感的 SCI 论文吗?这些问题的解决,如果从国家的层面上,进行政策性导向,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是很有益的。 那么,年轻人是不是做得还不够好呢?青年学者,尤其是国内的年轻学者确实不容易,要坚持下来更是艰难。对于那些真正热爱科学、坚守科学、执着追求科学的青年人来说,本来不该这样艰难的。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应该具有国际科学视野,有做大事的雄心,要做重要的研究,做有用的研究,做有实际价值的研究。科学突破和创新,寄希望于年轻人身上,无疑是正确的。年轻学者担负起这个责任,也是历史的必然。 从另一个角度讲,任何事情都要从小事做起,科学研究需要一个数据一个数据的积累和收集。小事做好了,才能做好大事。小事做不好,大事也不会做好。但不能满足于做小事,小事积累多了,就应该升华。从小事着手,从大处着眼,应该是没有错的。也就是说,具有坚实的基础和雄厚的实力,又要具有对学科领域发展良好的把握能力和前瞻能力。当然,尽管学术论文很重要,但“小事”绝对不只是SCI论文数量和点数,“大事”也不只是CNS数量。 从当今的实际情况看,国家的很多人才计划,对于一个年轻学者来说(相对于国内的青年学者),科研经费应该也不算少的,动辄几百万的科研经费,让多少科学人羡慕啊。这些年过去了,他们是否就做出好研究了?实际上也不是。的确有不少有才华的青年学者,在良好科研条件和充足科研经费的支持下,如鱼得水,发展势头很猛。但也有很大比例获得资助的青年学者,其科研成绩与所获得的支持不是很相配。他们中的很多也是在忙于各种评估和考核,也是很疲惫。这些人才可是被寄希望于应该做点大事,做系统的研究,做前沿的研究,并引领国内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身体力行地改变国内的学术环境。 频繁考核、评估,显然没有起到促进科研的作用。但是如果真的没有了考核,当今的环境下,学者们就能做出好科研了吗?也不见得。如果没有具体要求,不用怀疑很多的经费将会打水漂了。很多人懂得应付的诀窍,这也是当今科技界的弊端。没有一个健全、公正公平有效的评估机制,仅凭一张嘴,就可以将上千万上亿元的课题结题,也是对国家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当前的现状就是,如果没有要求吧,(有些)科学家拿钱不干事;如果有要求或要求过高吧,多数科学家就忙于应付,浮躁情绪蔓延。 适应环境是生物的本能。环境是大家集体创造、营造和维持的。 面对现实,您说咋办? 我们科技界到底缺少了什么?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6406 次阅读|30 个评论
青年学者出书要慎重
cuilanzi 2010-12-21 19:25
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大学老师,往往都比较看重发文章、出书。因为这是各自学校科研考核的基本量化指标。文章发表、论著出版的平台档次高了,似乎意味着职称、薪酬、地位也都跟着涨了。于是乎,众多青年教师宁愿自费在所谓的高级别、高水准的刊物发表文章、出版社出书,这似乎都成了学界不言而喻的潜规则了。 让自己的文字变为铅字,曾经是多少文人或者治学者梦寐以求的,但而今,刊物、出版物泛滥,什么都可以掺杂水分,什么都可以用钱来打发处理。曾经非常神圣的事情,变得如此廉价和不堪入目。 不止一次碰到这样的人,说,你们出版社出一本书要多少钱?能否让我的博士论文出版,或者说,我这两年上课的讲义想出版为教材每每遇到这样的青年教师,我总是不好意思直接回绝对方,只是委婉地说,我们出版社并不是所有书出版都要钱的,如果你的书稿质量的确很好,我们会优先出版的。接着,对方说,现在不是说两万就可以买个书号就可以出吗?我一听雷倒了。如果是新闻出版局的人听到,估计第一个会把当事人绳之于法的。都过去好多年了,人们总是对书号念念不忘,以为用钱就可以买到书号,而有书号就可以出书了。 多么荒谬的一个想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把书号分配给各个出版社,是不需要交钱的,每个书号都是从网上实名申请的,是国家为了方便管理出版物而设定的各个代码和序列。出版社不应该更不被允许私自买卖书号的。 都说要板凳甘做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但真正能做到此的学者又有几人呢?文科导师带研究生,稍微负责的会指导学生写学位论文,并督促学生多看书多写文章;会造学术成果的就给每届学生拟个撰写大纲,学生就是大纲拓展研究的执行者和撰写者,等书出版了,成果也是导师的;不负责的随便发个书目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也见不到导师一两次;工科、理科导师带研究生,专心治学的,能经常与学生一起奋战在各个项目或者课题中,并指引学生走入治学之路;能赚钱的,学生都是其工作室或者公司的廉价下属员工;不能赚钱的,学生就是其实验室里的实验员或者打杂的学术界各色人等都有,以前总说学术界是最干净的地方,其实伴随着铜臭气的污染,大学校园早已不像五四时期那么纯净了。 让我吃惊的是,现在学校招大学教师,真正靠能力和学识来评判的标准越来越低,能与学校里有权柄的人搭上关系,也许比有更强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人更有机会获得受聘资格。有位理论物理专业的博士曾说,他给招聘学校的领导送2万都觉得拿不出手。 这个社会让更多的治学者没有了专心治学的沃土,治学者自身也失去了更多安心治学的信心。一等人才从政;二等人才经商;三等人才治学。这样的不成文顺口溜似乎是对现在学术界的极大讽刺!多么不希望听到这样的话,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耐得住寂寞,用五年时间去专研一门学问,用十年时间去深专一门学问,那么这期间你一定会得到你意想不到的声誉和收获的。刚开始做学问,千万不要想太多的附赠值,那些只会让你做学问做得不扎实,不深入。写文章是需要的,出书也是需要的,但它们不应是你求取声誉或物质的筹码。
个人分类: 出版无限|5170 次阅读|8 个评论
不要让有潜力的优秀青年学者“死掉”
热度 1 wangdh 2010-11-13 16:05
不要让有潜力的优秀青年学者死掉 (王德华) 青年学者成才一直是个敏感问题,也会一直是个重要问题。都知道青年一代的重要性,也都表示一定要大力扶持青年人成才,但好像总是不那么令人满意,青年学者的怨声载道时常在不同场合回旋。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年轻。青春是美好的,让人羡慕的,值得歌唱的,是多彩的,是迷人的,是创造的,是希望的。青春又是耗不起的,是最珍贵的,也是青年本人最容易忽视的。等沧桑的年轮刻在了苍老的脸庞上的时候,对于青春的羡慕和回味也只能是羡慕和回味了,她永远不再属于你了。那是一种失落,一种精神的失落。所以,我说青春和年轻是一种特权。 前些日子我们单位拿出 400 万元支持青年学者跨学科合作创新研究,通过申请者的申请报告,全所研究员投票表决,最后 20 余名青年学者获得资助。我当时就想,这会儿研究所的这些年轻人可以安心做点真正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了,也许几年后,他们中的一批或几位会成为某个学科领域的带头人、佼佼者。这些年来,科学院有些政策在有意识支持青年学者,如 35 岁以下的青年人才有很多机会。我们所也为此设立了被称为小杰青的优秀青年学者基金,已经评选了几批了。可以说,优秀的有潜力的青年学者,在科学院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如果真的想做点学问的话,是有条件的。他们是幸运的,也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不指望将来他们每个人都优秀,他们当中总有一批是会成长起来的,这是规律。 这又让我想起 10 月下旬研究组的一次短暂聚会。在学的学生希望是过来人的师兄师姐们指点迷津。有位学生说的话,我一直回味着,总记着要写点文字,今天算是完成这个任务。学生说,他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对他的成长特别关键,如果没有这个基金的资助,他(的学业)死定了。他说,在基层没有多少科研条件,没有什么好设备,有时候最起码的科研条件也没有,想做点事情太难了。他还记得自己在一个地下室里,亲手编织饲养动物的笼具,手被枝条划破而沾满鲜血 他的经验是:放下架子,心态要好,别期望太高,踏实做事,执着追求。他度过了最难的坎,现在发展势头很好,每年的产出也不错。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做得并不比重点院校和科学院的差,甚至还要好些。这里面和背后包含了许多。无论怎么说,个人素质是最重要的,是决定性的。其他的都是条件,好的条件无疑会促进成才,差的条件也不是不能成才。 我们当然不希望青年学者都这么艰难成才。我们有责任为有才华的青年人才提供脱颖而出的舞台,为有潜力的青年提供展示他们智慧和创造力的舞台。关键时候,他们只需要一点点的鼓励,就可以成长起来。还是在关键时候,他们在绝望的时候,如果还看不到任何的光芒,也就很容易倒下了。 社会需要关注和支持那些优秀的青年,那些有潜力的青年,那些热爱科学的青年,尤其是国内的那些土博士青年学者。另一方面,作为青年学者,如果你还有对科研的那么一点执着的话,就要坚持,踏实做事,相信阳光会照在你的头上。青年的特权要充分利用,青年的机会要充分把握。关键是:青年是一个耗不起的时代。 (王德华 2010.11.13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6243 次阅读|16 个评论
向我国大气和海洋界的青年学者致敬
热度 1 ldh 2010-10-23 16:12
今天我上AMS网站上去查J. Climate接收而待发表文章的情况,发现大气所的宋洁博士和海洋大学吴立新教授指导的博士生马浩分别撰写的论文被J.Climate在线发布,等待刊出。这两位青年学者在科研上很踏实,也富有钻研精神,同时也很努力。对于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在此我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我也希望我自己和我的学生向他们学习。 近一段时期我们国家的学术风气不太好,比较浮躁,但仍还是有一大批的青年学者始终奋战在科研的第一线,尽管他们中的很多收入低,也买不起房。例如,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从事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的青年学者在J. Climate发表的文章迅猛增加就是一个明证。 自己从事科研工作这么多年,由于研究方向的关系,还未有第一作者的文章在J. Climate发表过,甚是遗憾。因此我的目标是通过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使自己的研究能符合我们国家的科研需求,争取在未来几年内能有一篇第一作者的文章在J. Climate上发表。 Early Online Releases Current Issue Available Issues Early Online Releases Journal Information Online ISSN : 1520-0442 Print ISSN : 0894-8755 Frequency : Semimonthly Special Collections Staff and Editors Instructions to Authors Manuscript Submission How to Subscribe AMS Alerts (What is this?) JOIN: Journal Online Issue Notification Journal of Climate Climate research concerned with large-scale variability of the atmosphere, oceans, and land surface, including the cryosphere; past, present and projected future changes in the climate system (including those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climate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Occasionally the Journal of Climate will publish review articles on particularly topical areas. Such reviews must be approved by the Chief Editor prior to submission. Table of Contents View Abstracts Add to Favorites Email Download to Citation Manager Track Citations Select All The following published papers are now available online as preprints (i.e., prior to their appearance in an issue of the print journal). Article Oct 22, 2010 Climatology of Anticyclonic and Cyclonic Rossby Wave Breaking on the Dynamical Tropopause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Jie Song , Chongyin Li, Jing Pan , Wen Zhou Abstract . PDF (3379 KB) genSfxLinks('s0', '', '10.1175/2010JCLI3157.1'); Oct 22, 2010 The North Pacific climate transitions of the winters of 197677 and 198889 Sang-Wook Yeh , Yune-Jung Kang , Yign Noh , Arthur J. Miller Abstract . PDF (2059 KB) genSfxLinks('s0', '', '10.1175/2010JCLI3325.1'); Oct 22, 2010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ISCCP Simulator Using Ground-Based Remote Sensing Data Gerald G. Mace , Stephanie Houser , Sally Benson , Stephen A. Klein , Qilong Min Abstract . PDF (2318 KB) genSfxLinks('s0', '', '10.1175/2010JCLI3517.1'); Oct 22, 2010 The role of regional SST warming variations in the drying of Meso-America in future climate projections Sara A. Rauscher , Fred Kucharski , David B. Enfield Abstract . PDF (9266 KB) genSfxLinks('s0', '', '10.1175/2010JCLI3536.1'); Oct 22, 2010 Global Teleconnections in Response to Freshening Over the Antarctic Ocean Hao Ma , Lixin Wu Abstract . PDF (13536 KB) genSfxLinks('s0', '', '10.1175/2010JCLI3634.1'); Oct 22, 2010 An Estimate of Low Cloud Feedbacks from Variations of Cloud Radiativ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with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on Interannual Time Scales Zachary A. Eitzen, Kuan-Man Xu, and , Takmeng Wong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7349 次阅读|4 个评论
学术积累对于青年学者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至关重要
wangdh 2010-8-23 00:12
学术积累对于青年学者申请基金资助至关重要 (王德华) ( 注 : 本文所言仅限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青年学者主要指土博士,没有大树遮荫,没有关系开路。个例不说明问题。随便说说,别较真。) 是否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SFC) 项目似乎已逐渐被认为是一个科研人员实力的反映,所以很多单位将 NSFC 作为对科研人员考核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这样一些要求进步和有追求的年轻学者就感到了一种压力。 NSFC 竞争的激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每年都会有 80% 的申请者是徒劳的 (不说失败也是一种收获的话)。大家都清楚,一项基金要获得资助,取决于很多方面的因素。还是要提到当今的大环境,在有部分申请者、评审者和管理者缺乏职业素质和职业规范的大环境下,不好说质量好的申请书就一定能够获得资助,这样就导致了许多问题。 不能说没有人事关系的作用,也不能说没有其他不规范的地方。但是,相对于国内的地方基金、单位基金和科技部、教育部等等一些较大项目的评审而言, NSFC 是当之无愧的最后一片净土。这是多年前就有些学者就提出了这种看法。这样的话, NSFC 是很多科研人员寄予最大希望的基金会,也是最有可能获得资助的基金会。 我们不讨论 NSFC 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管理方式。作为一个普通科研人员,尤其是刚出道的年轻科研人员,要充分利用 NSFC 作为科研生涯的希望和保证。如何才能使自己的申请中标几率高一些呢?有很多老师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网上也有很多秘籍(如前几天曹老师的博文)。除了申请书的撰写技巧等方面以外,这里提出以下几个需要引起年轻学者重视的方面: 1 、学术积累很重要。这一点我在以前的一些文章中写过很多了,不多说。对于年轻学者来说,学术积累十分重要但却是一个劣势。那么,应该力求使自己的研究内容新颖,有新意的科学问题(想法),能够让评委在 30 分钟内眼睛一亮。 2 、不要间断科研工作。这还是强调积累。博士毕业后,要尽量争取每年(或 2 年)都有论文发表,或者逐渐有新论文发表。如果没有论文发表,每年也应该有较好的研究进展(有些新进展是可以写进申请书的)。 3 、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在博士或博士后的基础上,开拓一个新的领域(方向)的能力,对于年轻学者很重要。博士毕业后,最能说明自己能力的是自己在新单位开展的新工作,最好是自己开拓的新领域(方向)的研究工作。逐渐将博士期间的工作总结成文发表是自己的一种责任,但在新的领域新的论文发表,表明了自己的一种能力和发展潜力。 如果没有间断科研工作,逐渐开拓出新的领域或方向,不断有学术论文发表,有比较好的积累,获得基金资助应该是不困难的。 但是,如果获得基金资助后,项目总结报告中发表的论文仍然是博士论文的工作,或者是一些不沾边的论文,行内的人很容易明白,也就不会轻易同意给予资助的。 如果博士毕业后多年都没有论文发表,或者间断了科研工作,这样评审者就无法判断你的科研能力和潜力。即使你在学期期间有很好的论文发表,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特别是年轻学者,几年都没有学术论文发表的话,一定会是很被动的。有些年轻的海龟学者和人才计划入选者,回国后如果没有什么像样的论文发表,同样会被动的。 相信个人实力,相信 NSFC 的公正性,这是在国内博士毕业后还坚持在科研战线的青年学者的一种信念。如果热爱科学,专注科研,有较好的研究积累,有很好的研究进展,这样的青年学者如果一直得不到国家基金委的支持,要么是所在的单位出了问题,要么是我们国家的科研环境或科研体制出了问题。 (王德华 2010.8.22 )
个人分类: 生态学科研入门|10267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丘成桐:希望年轻人得到尊重
jjmm26 2010-5-14 08:15
4月26日,人民大会堂河南厅,华人数学家丘成桐将自己获得的2010年沃尔夫数学奖奖金全部捐给清华大学,设立数学奖学金,以奖励在数学方面有突出才能的清华学生。 因为诺贝尔奖中没有数学奖,沃尔夫奖堪称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在沃尔夫奖35年的篇章里,一共有50位数学家获此殊荣,这50位当代数学大师的成就,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当代数学的水平和进展。 获此殊荣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拥有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等多重身份,在他到香港转机,即将飞往美国之时,记者有幸找到了他。尽管操着一口并不流利的香港普通话,但丘成桐依然热情地和记者畅谈了他的获奖过程以及治学理念。 丘成桐说,1月31日晚上,他收到以色列教育部部长兼沃尔夫基金会理事长Gideon Saar的亲笔签名来信,通知他获得了2010年的沃尔夫数学奖,原因是他在几何分析方面的贡献,以及对几何和物理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 丘成桐告诉记者,定于5月13日在耶路撒冷举行的沃尔夫奖颁奖典礼,他将与美国数学家丹尼斯沙利文分享10万美元的数学奖奖金。 国际数学大师唐纳森(Simon Donaldson)将丘成桐誉为近1/4世纪里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丘成桐几十年来一直非常高产,他解决了一系列猜想和重大课题,如卡拉比猜想、正质量猜想、闵可夫斯基问题、镜猜想以及稳定性与特殊度量间的对应性等数学领域内的难题。作为几何分析学科的奠基人,丘成桐和卡拉比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已经成为数学和理论物理经常用到的基本概念。 对于这次的获奖,丘成桐表示,他已看得云淡风轻。他曾获得过克雷福特奖,这是瑞典皇家科学院为了弥补诺贝尔奖不设数学奖的空白,而特意设立的6年才颁一次的数学大奖。他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选择在国内建立更多的研究所,以此培养出真正的年轻科学家。 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对于我来说没有任何利益关系,我只希望年轻人得到尊重。丘成桐说,面对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的现状,虽然有些改进,但是在教育环节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纰漏。 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年轻科学家,让年轻人发挥所长,这应该是目前中国教育最为关心的问题。丘成桐表示,要培养出一位优秀的年轻学者,就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经历去提拔他们,首先要有一位优秀的指导老师指导他们往一个正确的研究方向走,辅助他们作出一流的研究结果,同时,还要对其进行鼓励,提供一定的经费、报酬让他们发挥所长。他强调,对于优秀的年轻学者要给予相应的提升,让学生觉得自己从事的这项工作能够得到尊重,就会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但是目前在对年轻学者的培养中,每一个环节做得都还不够,首先是经费,其次是学院中的评审制度极不健全。丘成桐举例说,中国对精英大学拨款还不及美国主要大学的经费的1/10。哈佛大学一年的经费是35亿美元。 除此之外,无论大学还是研究所,无论从行政还是教学方面,能够判定一个学生在学术上的研究结果、提拔优秀年轻学者的评审者往往都是固定的那几个年老学者,他们对于与日俱进的研究结果只能看到极为狭窄的一面,对于年轻学者新的研究理念,很多老学者根本无法理解。 丘成桐说,在美国大学,一般来讲都希望能够聘请到40岁以下的教授,在特殊情形下,会考虑聘请40岁到50岁的教授。60岁以上的教授除非在极特殊的情况一般不聘请。而不久前哈佛大学聘请的两位终身教授,年纪都是20多岁。而在中国,院士的年龄平均都在70岁左右。同时,为了利益之争,有时也会出现因不同派系的两方评审者相互进行打击,不同学校为了保护自己校方的利益,将自己学校的学生分数打高点,而给别的学生则会打低点。 要做伟大的工作就必须有一颗平常心,为兴趣而努力。 丘成桐感慨地告诉记者。 对于中国目前种种超出教育以外的问题,丘成桐叹了一口气,他表示,这种机制对年轻学者的打击是致命的,很多年轻学者为了作出好的研究,不辞辛苦,历时多年,但最终在评审环节中却看到研究不如自己的人被提拔,自然会不平衡,选择放弃。长此以往,中国的人才会像沙漏一般,一点点地流失殆尽。 丘成桐向记者提及一个例子:复旦一名39岁的年轻数学学者,因自己的研究结果常年不被重视,最后被迫到国外的研究所工作,在今年他被数学大会邀请演讲他的数学研究理论后,才被中国相关学术机构重新重视。 丘成桐说,在如此焦躁的研究环境下,年轻的学者们不会想到与优秀的学者相互往来彼此交流,反而是与有权力的人进行更多的来往,年轻学者只要了解到评审者所研究的方向,就都会朝着这股主流方向进行研究,而更多所谓的冷门或是基础科学研究却无人问津。 谈起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时,丘成桐认为在恶性循环之下,中国原本好的人才没有留住,新的人才又不被发现,所以优秀人才越来越少。丘成桐建议,目前解决优秀人才缺乏的唯一方法,是大量引进海外甚至是非华裔的学者,让他们共同参与到如何建立一个好的教育和科研机构的工作中来。
个人分类: 未分类|20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要是我有1000万的话……..
hughliu 2010-2-17 19:00
今天在组里,他们说笑话,让我回想起曾经发生在我们课题组学生室里的一件小事。 某一天,大家在学生室里各自干各自的事情,突然有一个师兄跑进来,骂了一句:要是我有 1000 万的话,我就买台 SQUID 天天抱着测。估计是因为 SQUID 排队的事情,心里不快,大家都笑了。后来大家话匣子打开了,要是有 1000 万的话,买个 XXX 抱着天天用 我说:要是我有 1000 万的话,我就买个 F30 天天抱着看纳米结构,妈呀, 1000 万还不够买设备的呢。不知道谁喊了一声:要是有 1000 万,你们还搞什么科研呀!我们一下哄堂大笑。我说如果我们都有 1000 万了,我们就搞投资,造福更多的人,到时候,我们每个人出个 10 万,成立个基金,专门奖励青年学者,这样不是更好?大家都点头称是。 如果我们每个搞科研的都有 1000 万的话,会怎么样?我想会有一批搞科研的离开现在的岗位,也会有一批留下来。留下来的这批肯定很轻松,至少不会为自己以及家人的生存操心了,肯定会踏心下来做工作,那时候中国的科研想不上去都难呀。 可惜这只是个空中花园
个人分类: 心情|1506 次阅读|4 个评论
突然,她的眼里涌出了泪花
wangdh 2009-10-26 21:55
突然,她的眼里涌出了泪花 (王德华) 今天下午有一青年学者来访,风尘仆仆,给我带来了礼物,给我带来了谢意。本没有任何值得感谢的,相识本来就是一种缘分。 她, 70 后,博士毕业几年了,也有了一个基金,近几年发表了几篇很不错的论文。在地方院校里面,一个人勤勤恳恳地工作着,兢兢业业地工作着。没有稳定的团队,没有固定的帮手,这几年工作得很累。渐渐地多了些迷茫:将来怎么发展?未来怎么规划? 她陈述着这几年来的工作和遇到的困难,我不时回应着。她说道 80 后上来了,心里很着急,跟他们是拼不过的。我说:不要跟后一代拼,也不要跟前一代比,要跟自己拼,至多跟同辈人比比。媒体上说 70 后被遗弃了,那是胡说。前后两代都不会给你们造成很大的威胁,同辈人才是压力,自己是关键。每个人的起点、背景、环境、志向 等等都不同,如何可比?当然,现在引进的人才大多是 70 后,这些新引进的人才回来就是教授博导,估计会给你们心理上造成一些压力。 看得出,她,对科研工作的热爱,对科研工作的执着。由于自己力量的孤单,而显得有些无奈和力不从心。她说,她就是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想废掉自己的所学。 我说:你们这个年龄,什么事情都很难,但不能停下来,再累也要向前走。需要尽快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这样你就会有个明确的发展目标,有了自己的学术圈子。科研需要圈子,需要学术交流,需要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年轻人忌讳每个领域都蜻蜓点水,天长日久,终不能站立起来,形不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在学术圈内,还是没有人会注意到你。 既然喜欢科研,就要坚持下去。女性学者发展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一定要处理好家庭和业务的关系。在不影响孩子的教育和家庭稳定的前提下,来发展自己的业务。如果为了业务,而影响了孩子和家庭,是不可取的。 很重要的一点:要经常与导师联系,经常求助于导师,千万不要忽视导师的帮助。我经常对我们的学生说:当你遇到困难时,要想到研究组,研究组永远是你的坚强后盾,研究组的所有成员都会尽力帮助你。 也许这句话刺激了她的情感神经,亮晶晶的泪珠突然就在眼里打转转。停顿了许久,我也尽力岔着话题 看得出她心里的委屈和那颗需要安慰的心。 青年学者,尤其是刚毕业不久的博士(刚出站的博士后),事业的发展会遇到一个瓶颈。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往往是孤单的;在最需要人手的时候,也是孤单无援的;在创意最多的时候,也是最需要资助的时候。在最需要资助的时候,往往是最难获得资助的时候。很多的不协调,很多的不理解 . ,每个领域似乎都是这样过来的,社会好像就是这样子的。 要离开了,她说很开心,心里亮堂了许多。望着她离去的背影,衷心祝福她。一直在眼前飘浮的却是她那晶盈盈的泪花,那是国内土博士70后的眼泪。我毕业的学生中也有几个70后,也在艰难地奋斗着。也祝福我的学生。 (王德华 2009.10.25 )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10903 次阅读|31 个评论
后生可畏又可喜
wangdh 2009-7-14 01:13
后生可畏又可喜 ( 王德华 ) 前几日在单位主办的小型国际会议上( 3 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Integrative Zoology ),有部分翅膀逐渐丰满的国内年轻学者,看到他们的突出表现,不禁想起了后生可畏这个成语,实际上更是后生可喜。 两天的会议我主要参加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生物学效应专题,其他专题由于是平行进行,便没有机会参加。在这个专题里,有几位国内的青年学者被安排做口头报告。说实在的,开始我也有些担心,从他们的话语中也知道他们自己内心也有些紧张和不安。但是,等他们上场后,表现非常出色。他们神态自如,充满激情,井井有条,胸有成竹。讲解清晰,口语流利,表达清楚,身体语言优雅。报告很成功,自然赢得了响亮的掌声。 一般国内学者在国际会议上做口头报告的机会不是很多(至少我们学科的经历是这样),青年学者的机会就更少。所以在国内举行的这种小小国际会议上,是一个非常难得的锻炼机会,应该善于抓住这些机会。 有两位我比较熟悉的年轻学者,他们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土博士,都有近年内到国外的实验室访问进修了一年左右的经历,并且他们去的实验室在国际上也都是在业内很有声誉的实验室。同时,他们在国内读博士期间也都是表现不错的研究生,都以优秀的成绩获得了学位,都离开了导师的实验室到了新的单位工作。这么短的时间内,在新的单位里做出了不错的成绩,是很让人欣慰的。国内博士期间的训练和国外进修期间的训练结合起来,成就了他们的今天。 这两位青年人本科都不是名牌大学,英语基础不是很优秀。他们流利的英文报告,想必是幕后下了大功夫。他们对研究背景和对自己研究结果的熟悉程度,很明显告诉你他们下了多少功夫。他们对科学问题的把握程度,也展示了他们的学者风采。他们都是 70 后。 也许他们在新的单位上还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如经费问题、待遇问题、人事问题等等;也许在他们日后的成长道路上会有一些坑坑洼洼。希望国家能重视这些国内出身的、以顽强的毅力支撑下来的、已经崭露头角的年轻人,给他们以扶持,给他们以鼓励,相信他们做得不会差。他们缺少的是机会,是舞台,是鼓励,是平等。这一点,我坚信! 不管是否能够得到平等的机会,不管是否得到意外的支持,希望这些青年学者坚持下去。风雨过后,会有彩虹。痛并快乐着,苦并享受着。祝福他们! (王德华 2009.7.13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6616 次阅读|6 个评论
成家与立业 【漫谈地球物理】之二点二
dongping2009 2009-6-16 10:21
题目二:地球物理反演问题的不唯一性 曹大侠及进平兄两人好为人师,在到底是先成家后立业,还是先立业后成家的问题上,针锋相对,科学网上一干众人,包括本人,跟在后面起哄架秧子,吵吵不停。 说来说去,一到这个问题,我敢肯定,每个人的回答,都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自己的经验与教训,然后给出了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求解方式,甚至极端如陈 安 博士者,还给出了这个问题的唯一解。 但我们大家都知道,问题远远不是如此简单,可以说这是一个千古难题。有多难?我这里不拿哥德巴赫猜想作例子,因为那与我本人的专业差距太远。就说说地球物理反演问题的不唯一性吧。因为,对于地球物理问题,反演不唯一性将会伴随在我们身边,而且会非常忠实地伴随下去,一直到永远。 也不拿其中较难的问题为难大家,来个简单的,非常简单的问题波动方程求解! 最简单的一个解:正弦函数 y=sinwt ,当然是波动方程的解。 如果仅仅如此的话,那我们人类的生活,也真是没有太大的意思了,首先学者杨玲肯定就不干了。别的不说,世间存在那么多美妙的音乐,包括梁山伯与祝英台,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那些千古绝唱,又总能够传承下来?当然我们大家,就没有办法能够欣赏到,学者杨玲推荐的那么多优美的音乐了。 所以说,不能够仅仅是停留在基频的 y=sinwt ,还应该有更高阶的谐波,有驻波,有球面波。对于我们生活的地球,如果将它看作弹性介质体的话,不仅仅包含有地震的体波,当然了,地震体波还包含有纵波与横波;还应该有地震面波,以及地球的自由震荡波(右上图, 0 S 3 型自由振荡波)。如果进一步考虑地球为非弹性介质体的话,应该存在粘弹性波,等等等等。 回过头来,再说说成家立业的问题,我们大伙每人都自觉不自觉地设立了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初条件与边条件,然后在那儿求解,所以有的说了: y=sinwt ,有的则说,这是描述的地球自由振荡波(右图, 0 S 0 型自由振荡波)! 要我说,这是哪儿对哪儿呀! 不过,既然是求解,我这儿也给出一个解: 如果是年轻时候的我,对于这个问题,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直接去找她,没得说,当然爱情重要;但如果是现在的我,则这样回答:事业更重要,有了事业,爱情也可再来。 因为,我依据的是我本人设定的初条件与边条件,应该与其他人不太一样。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4226 次阅读|8 个评论
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 【漫谈地球物理】之一
热度 3 dongping2009 2009-5-14 11:43
副标题: 知识创新的主力? 引子:我在 纪念人类发现地壳100 周年 一文中说到,西方科学家们对于地球物理学方面的贡献,大而化之到对整个现代科学的贡献,不须赘述。这从我们教科书上,比比皆见的动辄以某某西方科学家命名的现象,例如牛顿三定律之类,便可一目了然。 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虽然最近若干年来 ,这种情况已有部分改变,例如我们近邻一些科学家们的名字,也已经数次出现在教科书上:对于地球潮汐问题进行开拓性研究的竹内均,与贝里奥夫共同发现板块俯冲地震带的和达清夫,深入研究了地球自由振荡规律的志田顺,以及对板块运动动力驱动机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的上田诚也等等。 反观我们,迄今尚无受到学界公认,可写在教科书中的模型、公式与基本概念,能够以中文的名字出现。我在讲授地球物理学基础一课之时,偶尔与研究生们言及此类问题,便顿生怅然若失之感。 重回正文! 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的重要支撑之一,便是对于岩石层(一说岩石圈)的定义。关 于岩石层的概念,基于其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迄今已有如下数种不同的定义:(1)力学定义,与对流的软流层(一说软流圈)完全隔离的地球最外层刚性部分;(2)地震学定义,位于低速软流层之上的高速盖层;(3)热定义,地表向下的热传导地温线与地幔绝热地温线(一般为 1300 ℃ )相交的深度;( 4 )弹性定义,百万年时间尺度上可视为完全弹性的地球外部圈层;( 5 )化学定义,较软流层轻、缺水且相对稳定的具有低流变性的地球外壳;此外还有岩石学与电性等方面的岩石层定义。 这些定义分别针对岩石层的不同特征而提出,因而给出的岩石层基底深度各有差异,有些定义之间的差异较大。不过总体而言,大洋岩石层厚度随海洋板块的年龄增加而变厚,直至达到100km或更厚一些,而大陆岩石层的厚度一般大于100km,最厚处可以超过200km的观点,几乎成为上述这些定义的共识。 这里给出关于岩石层的地震学定义: 岩石层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之上的固态上地幔部分,软流层物质是固态,不过其强度非常小,仅能承受很小的应力作用,其与岩石层的强度之差高达100倍或以上 。 岩石层这样的定义意味着,大陆实际上不能发生漂移,但确实能够随板块的运动而运动。如果我们将软流层比喻为浩渺无边的大洋,岩石层板块就是一艘航行在大洋的集装箱货轮,而一个个大陆就是那些个装在货轮上的集装箱。这也就是为什么由我的本家魏格纳(Wegener,左图)先生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一开始没有受到地球物理学界的吹捧,导致魏格纳后半生的时光一直处于无限郁闷状态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魏格纳先生也是一位非常严肃的科学家,他虽然于上世纪20年代以前,根据地图上海岸线的形状悟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不过,这位魏先生还是做足了功课,试图支撑他的这一学说:包括拟合大陆的外形、古气候、古生物、地质及古地磁极等等的大量证据。他认为,中生代地球表面存在一个泛大陆(Pangea),这个超级大陆后来分裂开来,再经过漫长的二亿多年的漂移,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 相比较气象学家魏格纳,固体地球物 理学家们相对固执一些,也显得略为有些呆板。打一开始,固体地球物理学家们就顽强地抵御魏氏的大陆漂移学说,尤以地震俯冲带发现者之一的Jeffreys(右图)为代表。时至现在,我们思考这种问题都很有意思,因为地震俯冲带正是板块边界的重要证据之一。 这种情况渐渐发生了一些改变。 到了1954年, Hess发现太平洋水底至少存在160个海底平顶山(Guyot),就是说大洋底下也并不是一坦平阳,也存在大陆上高山一样的隆起。又过了几年,年仅24岁的研究生Morgan,于1959年发表了他的著名的关于描述板块运动雏形的一篇论文,在此基础上Hess(1962年)提出了他关于海底扩张的理论,非常有趣的一个现象是,这篇如此震撼地学界的重要论文,不是发在Science、Nature或JGR等顶级杂志上,而是发表在一个纪念文集中。按照我们现在一般性的规定,这篇论文甚至连核心期刊论文都不是。 如果事情仅仅停留在Hess对于其论文观点的阐述程度,我估计Hess的遭遇会与魏格纳的情况很类似。但比较幸运的是,几乎是紧接着,Vine和Mathews(1963年)从海洋磁异常、Wilson从热点(1963年)及转换断层(1965年),各自通过不同的途径,进一步寻找到了完善Hess海底扩张理论的一系列新证据;此后,Karig(1968年)从弧后盆地与边缘海成因、Le Pichon(1968年)及McKenzie和Parker(1971)比较系统地描述了全球板块的相对运动、Morgan(1971年,是年36岁)进一步从地幔柱角度等丰富与发展了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的理论。 到了1971年的年末,应该可以说,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成为一个重要的学说,构建了我们现今的新地球观而屹立于地学界,已经成为铁板钉钉的事实。非常遗憾的是:中国人对此几乎没有任何贡献。 我这里进一步统计了一下,这些科学家发表他们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第一篇论文的年龄分布:除了Morgan当时非常年轻之外,其他如 Vine也是刚刚24岁,Karig仅为26岁,McKenzie为29岁,Le Pichon为31岁,Mathews为32岁,一些人当时正处于研究生阶段。 所以我说: 青年学者包括研究生才是知识创新的主力。 但Wilson与Hess俩人的岁数多大?我将在以后专文说说他俩,他们可以称得上我们地学界的两位牛人。 附件:应鲍得海先生要求,粘贴上有关全球板块运动的动画演示,请下载附件。友情提示:图中的年龄数字大部分以百万年为一个时间单位。 全球板块运动动画演示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18877 次阅读|16 个评论
青年学者占据了学术报告的讲台
wangdh 2009-4-30 23:21
青年学者占据了学术报告的讲台(王德华) 经过紧张的 3 天学术交流( 2009.4.26 - 4.28 ),第五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在天府之国四川的南充落下帷幕。来自全国 96 个科研和教学等单位的 260 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90 名代表在会议上报告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尽管有些代表由于交通问题和单位的事情提前离开了会议,但是多数代表还是坚持到了最后。报告人在认真报告着,听众也在认真地听讲着。应该说,会议是成功的。 我们这次会议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占了很大的比例,报告人多数也是年轻学者。这种景象,无疑会让我们很欣慰。如果非要按什么零后分类的话,他们多数应该属于 70 后吧。无可非议,这一批青年才俊已经是我们这个行当的骨干力量了。 哪里有年轻人,哪里就充满了朝气。看着他们一个个朝气蓬勃、满怀自信地报告着自己的科研结果,你会沉浸在他们的故事之中,你会在他们报告的瞬间忘却喧哗浮躁的环境。他们的老成,他们的紧张,他们的沉着,他们的诙谐,他们的天真,他们的青春,都是会议一个很美丽的风景。 更让人欣慰的是前几届会议上还没有多少进展的刚离巢不久的学生们,这次会议上许多都有了新的结果。在艰难的条件下,他们坚持着,艰苦着,努力着,憧憬着。终于看到了他们在自己建立的实验室里做出了一些新的结果。作为老师,还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学生的成绩更高兴的事情呢?无论他们的结果如何、结论如何,老师心里都是无尽的欣慰和自豪。枝叶长开了,就会有枝繁叶茂的时候;花朵开放了,总有繁花似锦的时刻。我们默默祝福着,殷切期待着。 世代更替是自然规律。这次会议上,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现象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我的老师、我的学生、我的学生的学生也相聚在了这个会议上。当学生的学生走到我跟前问候我的时候,我竟然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我的老师那一代早已经将接力棒交给了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一代也必然不久就要将接力棒传递下去。跟同事们聊天时,他们还半开玩笑说我们这一代现在已经是 12 点的太阳了,我说:美吧,我们已经是下午三点的太阳了。伟人曾对青年人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年轻真好。真诚祝愿他们。是雄鹰,总是要飞翔的。祝愿他们的翅膀越来越丰满,祝愿他们飞得越来越高。 (王德华 2009.4.30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8438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