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文长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单元庄:凤凰涅槃 弦歌不辍 文长征彪炳千古-姚远提供素材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6-4-4 17:53
单元庄:凤凰涅槃 弦歌不缀 “文长征”炳赫千古(姚远提供素材和思路) 2015-08-22 09:20来源:光明网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作者:单元庄   70多年前,中国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如果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北上抗日是“武长征”,那么,由中国教育界和文化界主导的高校与文物的大迁徙可称是“文长征”。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战火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祖国大好河山被日军铁蹄践踏,一片狼藉。在占领区,日军实行奴化教育,意欲毁我中华文明之根基。战前,中国共有高等院校108所,战争中91所遭日军轰炸,25所院校被迫停办,艰难维持的83所中,教职员工和学生数量急剧下降,财产损失高达3360余万元。   在国破家亡的生死关头,当时的国民政府倡导“我们切不可忘记战时应作平时看,切勿为应急之故而丢却了基本。我们这一战,一方面是争取民族生存,一方面就要于此时期改造我们的民族,复兴我们的国家,所以我们教育上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看到战后。”严厉批驳战时非常教育“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知道教育是千年万年的大计,所谓‘百年树人’,一个国家,要建国,要强盛,就要培养无量数的人才,以为领导,以为中坚”、“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尤其当国家临到存亡断续的关头,成为绝对的需要,这是一个国家最强韧、最可靠的生存力量”。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北平研究院院长李煜瀛、同济大学校长翁之龙、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等102人联合发表声明,揭露日本侵略军破坏我国教育事业的罪行,提出“教育为民族复兴之本”的口号,倡导采取果断措施,将部分高校迁往内地坚持办学。   在此背景下,1937年9月1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创设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的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由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即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原北洋大学,即现在的天津大学与河北工学院)3所院校组成的西安临时大学,后迁陕南汉中,形成战时我国最大的大学联合体之——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全校共设6院23个系,后分立为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工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农学院。此外,浙江大学、中央大学等迁往遵义、重庆等地。1945至1946年,两个联大与内迁高校陆续回归平、津、冀及江浙复校,其中西北师范学院于1944年11月迁往兰州;1945年,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等相继迁至西安、咸阳等地。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当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以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浙江大学为代表的中国高等学校成功组织了牵涉70万师生员工、百余高校、200余次,逐渐向大后方西部空前的战略迁徙;以举世卓绝的“文长征”和抗战八年“教育救国”的壮举,传承弘扬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书写了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   1938年2月中旬到同年4月28日,长沙临大(后西南联大)从长沙搬迁到昆明。师生步行主要有三条路线迁入昆明:1、滇香港越南路线,经广州、香港乘船到越南海防市,再坐火车到昆明;2、广西越南路线,经过桂林、柳州到南宁,再经过镇南关到越南河内,最后顺滇越铁路到达昆明;3、湘黔滇路线,这是最艰苦的一条迁移路线。师生徒步经过湖南湘西进入贵州,最后抵达云南昆明。   在战火硝烟中,浙大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举校西迁,穿越江南六省,行程五千余里,最终抵达遵义湄潭,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中华民族保留和培养了一批科学文化精英,在沿途播撒下了现代文明的种子。   与此同时,华北、东北的高校师生突破敌人的层层封锁线,屡屡遭受敌机轰炸和机枪扫射,在日机逼近山陕交界处的风陵渡后,徒步征服难于上青天的秦蜀故道,翻越秦岭,再迁至秦巴山间盆地的陕南继续办学。最曲折的经北平、天津、越南、云南、重庆、成都,万里迢迢聚集到大后方西安的西北联大。其后,又分支师范师生跋涉千里到兰州办学。   在这感泣天地的“文长征”中,最值得铭记的是,时任西北联大生物系教授,我国组织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开拓者汪堃仁院士,于1939年5月,筹借路费,与妻子携带仅2岁的长女、尚在襁褓中6个月的次女,从塘沽登船,经香港抵越南海防,换乘火车到昆明,再由昆明乘卡车穿过云贵高原,到达山城重庆,已是7月。此时,盛夏酷暑的重庆,敌机不时狂轰滥炸,考虑到内地教学急需要生理仪器,他找到中央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授蔡翘的教学仪器厂,自己筹款买了数套生理实验仪器,合家复由重庆出发,乘江轮溯江而上,经泸州、成都、剑阁、广元,途中多次更换交通工具,不时还得步行,前后历时4个月,行程万余里,历尽艰险,终于在1939年9月到达陕南城固。汪堃仁教授代表着抗日战争中的“文长征”,不仅在中国教育史,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留下了震惊世界浓墨重彩的一笔,彰显了中华知识分子“先天而忧”的天下情怀。   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中,西南联大与西北联大具有无以伦比的地位、作用与贡献。在最艰苦的条件下,西南联大保存了最完好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西南联大的教育与社会功能被教育史家评为“点-线”效用,而较之西南联大,西北联大则更有其独特而长期鲜为人知的贡献。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新闻 国内 正文 单元庄:凤凰涅槃 弦歌不缀 “文长征”炳赫千古 2015-08-22 09:20来源:光明网   在那烽火岁月里,西北联大师生积极进行抗日救国宣传,为救亡图存、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的贡献与建树,被教育史学界公认为具有“面”之辐射力和影响力。战后,与西南联大的几乎全部北归不同,西北联大除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迁回原址复校外,主体永留陕甘办学,在西北留下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师范学院等国立5校。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西北联大造就了150余名教授、1500余人的师资队伍,培养了9000余名学生,成为战时中国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两所高等学府之一,完整保存了中国最早的法政、师范、女子师范、体育、西医、农业、土木、矿冶、电机、纺织、化工、水利、航空、工业管理、农业等高等教育的火种,形成理、工、农、医、师范、综合等完备的西北高等教育体系,为国族文脉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自然科学方面,西北联大创造了诸多世界与中国第一。例如:曾炯促使中国现代数学进入世界3大前沿领域之一,魏寿昆教授创始中国冶金物理学,张伯声教授创建的世界波浪镶嵌地球构造学派,汪厥明教授创立的中国生物统计学,师昌绪教授开拓的中国高温合金学专业体系,李仪祉教授开创的中国科学治水系统,虞宏正教授发明的胶体化学,汪堃仁开拓的组织化学,林镕教授发展的植物分类学,等等。   在文史领域,西北联大同样创造了很多中国的第一,号称中国科学考古第一人、中国西北考古第一人的黄文弼教授,是我国最早和最具影响的两考古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大学和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基地的奠基人之一。他在西北考察楼兰、于阗等,被称为今天考古工作的起点或坐标。他一生曾4次深入新疆考察,行程38300公里,填补了斯坦因的新疆50万分之一地图的空白点;陆懋德教授开辟了我国史学方法研究;王子云教授创立了艺术考古;黎锦熙教授革新汉语言学和现代方志学,修成8部陕西地方志;汪奠基教授发展数理逻辑;沈志远教授潜心马克思主义传播;曹靖华教授潜心俄罗斯文学传播;许兴凯教授潜心日本研究……以上名人和名事,彰显了西北联大依托中华民族文化、融会创新世界学术的首创精神,展现了其立足西北、直达世界科学前沿的殊人风貌。   在人才培养方面,西北联大更是群星灿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院士毕业于西北联大-西北工学院;西北联大师生中先后成为院士的有50余人,而其直系后继10校(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先后共有160余名院院士。   此外,还有著成首部《南海诸岛地理志略》和《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为今天捍卫国家领土安全提供重要依据的西北联大-西北大学地理系主任郑资约教授;有在国民政府内政部方域司长任内主持南海划界、主持提出“11段线”(9段线前身),为今天捍卫国家领土安全提供重要依据的傅角今教授;有毛泽东26个老师之一、我国语言文字改革家黎锦熙教授;有中共隐蔽战线后3杰之一、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申健;有开国大典和共和国第一位播音员齐越;有在第二届远东运动会上为我国夺得第一枚田径金牌两项长跑冠军的郭毓彬;有在第五届远东运动会上为中国夺得第一个篮球冠军的王耀东教授。   西南联大和西北联大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凤凰涅槃”,为抗日救亡、民族复兴而进行的中外罕见的高等教育大迁徙,成为我国在战时高等教育布局调整以及融入地方社会文化的典范,是中国高等学校区域分布由“点”、“线”布局向“面”的布局演化的历史性转折,它将高等教育制度系统地传入西北,奠定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基础;它整合、保存和光大了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萌芽(北洋大学堂)、中国最早的发证教育(京师大学堂仕学馆、京师法政学堂)、中国最早的农(京师大学堂农科)、医(京师大学堂医学实业馆)、师范(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女子师范(北洋女师范学堂)高等教育,民国最强的高等工程教育(北洋大学)、中国最早的矿冶高等教育(焦作路矿学堂)、中国最成熟的家政教育(北洋女师范学堂);它从知识、思想、文化等方面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社会进步,为战后中国西北建设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为21世纪的西部大开发蓄积了宝贵的人力资本;特别是它凝聚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共赴国难的团结精神,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成为中国与世界高等教育史中最为烁目的经典与案例。   在那艰苦岁月中,西北临大、西南联大和数十所高校数十万师生,以“天下”之情怀、艰苦卓绝的“文长征” ,在山乡林莽茅屋陋巷中,在硝烟与炮火的轰鸣中,既潜心攻读,研治学术,创新科技,又宣传抗日,开发民智,保存了中华文脉、存续了中国高等教育之“根”“魂”与“命脉”。这种壮怀激烈、可歌可泣的“文长征”,与国家民族生命与共、荣辱与共所彰显的“民族魂魄”,为万世立表,为后世楷模,被高等教育大家潘懋元盛赞“在中国教育史上堪称奇迹”。   今天,“文长征”昭示天下的一个重大而特殊的意义在于,这一在战火硝烟生死存亡中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凤凰涅槃”,又一次彰显了中华数千年文化文明凝练塑造的以唐宋科举为代表的中国高等教育优秀传统和体质特征,揭示了中华高等教育作为国家“上层再生产”(布罗代尔)与“社会重器与公器”,以打破政治与教育权力垄断,社会层级间自由流动为制度基础,以培养具有“天下情怀”的治国精英为首要功能,以“公(共)治天下”为核心的“国家社会利益至上”为目标价值的本质属性与特征;“文长征”再一次证明,由其传承、彰显、弘扬、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体系与优良传统,是数千年中华文化文明的不朽积淀,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最显著的体系特征,是中国高等教育对人类文明、世界高等教育的伟大创举与贡献,是国家民族崛起强盛之本!   这中华文化文明之魂魄、中华教育之特质、人类文明与教育之创举、国族强盛之根本,有两联大校歌为证——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   “华夏声威,神州文物,原从西北,化被南东。努力发扬我四千年国族之雄风。 ”    2015.8.15    (鸣谢:本文得到西北大学姚远教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任大援教授的大力帮助,特别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介绍:   单元庄   教授,西安朝华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   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新华社《瞭望》国策委员会专家委员   
个人分类: 西北联大往事|1316 次阅读|1 个评论
单元庄:抗战“文长征”彪炳千古-姚远提供素材和思路
kexuechuanbo 2016-4-4 17:37
单元庄:抗战“文长征”彪炳千古(姚远提供素材和思路) 2015-08-25 11:06光明网   “抗战时期,70万师生员工、百余所高校完成了200余次迁徙——也就是‘文长征’。它书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西安朝华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单元庄教授近日在光明网撰文《凤凰涅槃 弦歌不缀 “文长征”炳赫千古》时指出。昔日战火纷飞的年代,抗争、迁徙,中国大学在颠沛流离中发展壮大。单元庄所指的“文长征”,是如何让中国高等教育“凤凰涅槃”?这次迁徙缘何意义如此之大?它对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有何借鉴?对此,记者专访了单元庄教授。     记者:您在上文中提出了“文长征”的概念,以前学者对这一说法鲜有提及,我们对它应该如何认识? 单元庄: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战火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抗战前,中国共有高等院校108所,战争中91所遭日军轰炸。危机关头,政府部门提出“我们切不可忘记战时应作平时看”,部分高校采取果断措施,迁往内地坚持办学。具体各大高校的迁徙线路在《凤凰涅槃 弦歌不缀 “文长征”炳赫千古》一文已做详细阐述,其中涉及当时西北联大、西南联大、浙江大学为代表的诸多中国高等学校,他们成功组织了涉及70万师生员工、百余高校、200余次的高校迁徙——也就是“文长征”,这次迁徙书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   记者:在当时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您认为这次“文长征”具有怎样的特殊意义?   单元庄:我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教育优秀传统集中体现在两个时间段:一是中华文化文明处于上升期的唐宋科举制度中;另一个就是在近代抗日战争时期近百所高校的“文长征”中。 50元充值卡 等您来领!立即打开 时政频道国内 单元庄:抗战“文长征”彪炳千古 2015-08-25 11:06光明网   “抗战时期,70万师生员工、百余所高校完成了200余次迁徙——也就是‘文长征’。它书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西安朝华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单元庄教授近日在光明网撰文《凤凰涅槃 弦歌不缀 “文长征”炳赫千古》时指出。   昔日战火纷飞的年代,抗争、迁徙,中国大学在颠沛流离中发展壮大。单元庄所指的“文长征”,是如何让中国高等教育“凤凰涅槃”?这次迁徙缘何意义如此之大?它对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有何借鉴?对此,记者专访了单元庄教授。 单元庄:抗战“文长征”彪炳千古 (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记者:您在上文中提出了“文长征”的概念,以前学者对这一说法鲜有提及,我们对它应该如何认识?   单元庄: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战火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抗战前,中国共有高等院校108所,战争中91所遭日军轰炸。危机关头,政府部门提出“我们切不可忘记战时应作平时看”,部分高校采取果断措施,迁往内地坚持办学。具体各大高校的迁徙线路在《凤凰涅槃 弦歌不缀 “文长征”炳赫千古》一文已做详细阐述,其中涉及当时西北联大、西南联大、浙江大学为代表的诸多中国高等学校,他们成功组织了涉及70万师生员工、百余高校、200余次的高校迁徙——也就是“文长征”,这次迁徙书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   记者:在当时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您认为这次“文长征”具有怎样的特殊意义?   单元庄:我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教育优秀传统集中体现在两个时间段:一是中华文化文明处于上升期的唐宋科举制度中;另一个就是在近代抗日战争时期近百所高校的“文长征”中。   “文长征”在中国教育史上,甚至在世界教育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也彰显了中华知识分子“先天而忧”的天下情怀。在那艰苦岁月里,数十所高校师生心怀“天下”,在山乡林莽茅屋陋巷中,在硝烟与炮火的轰鸣中,潜心攻读,研治学术,创新科技,宣传抗日,开发民智,保存了中华文脉、存续了中国高等教育之“根”。   此外,“文长征”还使得中国高等教育完整体系得以保存。这一点当年的西北联大体现颇为明显。当时该校有150多名教授,“文长征”期间又培养了上万名优秀人才,学校教学体系完善,涉及文、史、哲、经、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甚至还设有边政学、妇女教育等学科,这些都为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当时在各方势力混战动荡不安的环境下,中国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依旧得到充分体现,那就是坚持独立办学、专家治校,培育以国家利益至上的治国人才。这些人与国家民族存亡与共,彰显出的“民族魂魄”可堪为后世楷模。 记者:您刚刚提及在中国历史上,教育优秀传统集中在唐宋时期和“文长征”中,这两个时间段教育发展都具备哪些特点和相似之处?   单元庄:我觉得这两个时间段之所以教育能够迅速发展,并为国家建设提供大量优秀人才,均在教育发展的制度基础、首要功能、目标价值、专业形态和专业机制等方面可圈可点。   在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基础是打破了政治与教育权力垄断,社会层级间可以自由流动。通过科举取士逐步打破社会森严层级界垒和传统门阀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国家政权向广大寒门庶族开放,体现了“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这样社会层级间形成了一条自由流动的通道。辛亥革命以后,固然出现军阀混战局面,但社会各阶层间流动加大,社会开放了很多,为当时的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这两个时间段教育的首要功能也有一定相似之处,都是培养“先天下而忧”的治国精英。唐宋科举制度首要功能是为国家治理培养具有“天下情怀”的社会精英,一以贯之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天下意识”和“天下情怀”。而“文长征”中,基于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政府部门依旧提出“战时教育一定像平时教育一样”的理念,着力培养振兴中华的优秀人才。   还有,教育首要目标价值应该是“国家社会利益至上”。唐宋科举制度打破传统等级屏障,建立开放的社会流动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先天下而忧”的天下情怀和“公(共)治天下”的价值追求,被制度化为科举教育的核心目标价值。同样,在“文长征”中,学生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大批优秀人才投身救亡图存之中,纷纷将自身命运和国家命运密切结合。 在办学职业形态上,不管是唐宋时期还是“文长征”中,都做到了尊重传统,让教育凌越时俗。教育被看做是国家治理的“公器”“重器”,都是服务于国家治理,因此具有超越常规的特殊性,超越到其他功能学科。这种特殊性要求其“产品”具有明确的社会公共意识和独立的思想人格,而不是某一或某些利益集团的附庸。   在办学组织运行机制方面,唐宋时期与“文长征”都坚持教育开放,机会平等,学者治校。比如,郑板桥、苏轼等都曾有过为官实践,都是兼有治理思想和实践的“二元人物”,办学中也都是站在实践和理论的高度。   记者:基于唐宋时期和“文长征”这两个时间段的分析,能否谈一下它们对于当今社会高等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有何借鉴之处?   单元庄:毫无疑问,首先要从根本上破除现实高等教育实际固化和不平等秩序,重建“自由流动机制”,但这显然不是高等教育自身所能够解决的。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先天下而忧”的治国精英。比如,在现行高校中,培养既具有 “天下情怀”和“公共角色人格素质”,有志于国家经济社会各层次领域管理,又拥有不同专业知识技能的高级管理人才。   总之,通过逐步深化改革,应使高等教育与民族国家文化文明的内在关系、 “上层再生产”的首要职能,及其“国家社会利益至上”的目标价值得以恢复和重建,使得高等教育不仅成为“知识科学、理性与自由、公共精神的教化的策源中心”,而真正成为国之“重器及公器”和“社会的心脏”。   教育与社会改革虽然并非一日之功,但却孕育奠定于大学之中!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个人分类: 西北联大往事|271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9: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