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职业精神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师生之间还是签订一个“权益和责任协议书”吧
热度 21 wangdh 2018-1-25 10:44
师生之间还是签订一个“权益和责任协议书”吧 王德华 一位博士生因为生活和学业中的各种压力而走向了自杀之路,着实让人惋惜。有说是导师奴役学生导致的恶果,也有说博士生是成年人了,个人的行为应该自己担责。有各种说法是很正常的,但不管怎么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死不能复生。 媒体又一次抓住了机会,把当今已经没有多少温情的师生关系,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渲染得阴冷阴冷的。原本是温馨愉快的师生关系,却变得冷若冰霜。导师们看了心寒,研究生们看了心凉。 有些事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悲惨的事情也是可以不发生的。 悲惨的事情发生了,应该引起重视的还是想办法如何避免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有哪些措施可以抑制此类事情的发生。 作为研究生,当遇到师生之间的难题的时候,应该知道有哪些途径可以获得帮助。我想每个研究生培养单位都有相关的管理部门,学院有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学校也有研究生院,研究生院又会有具体的研究生事务负责部门。遇到问题,学会寻找解决途径,能够找到相关部门寻求帮助,是一个大学生起码应该具备的能力,更何况是研究生。如果学生不懂,不会,不知道,导师可以告诉学生,研究生管理部门可以告诉学生,《研究生手册》上也应该有这些实用的内容。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微信时代,年轻人应该越来越机灵才是。 我在 2013 年曾经写过一篇调侃的文章,说在研究生复试的时候导师可以与学生签订一个协议: 链接: 研究生复试:咱们是否签一个君子协议呢? 几年过去了,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问题,不是越来越少,貌似越来越尖锐,矛盾的类型和性质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着改变。师生之间的矛盾需要付出生命才能解决,问题就不是一般问题了。 所以,我特别想提一个建议,针对当今日益恶化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可以或者应该制定或签订一个关于师生双方的权益与责任协议书。双方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益后,就认真执行它。 师生权益和责任协议书可以包括 4 个方面的内容 : 导师的权益 导师的职责 研究生的权益 研究生的职责 导师有哪些权益 ? 导师除了有晚上 12 点以后不接学生催论文修改稿电话的权利外,也应该有不被研究生辱骂、甚至威胁的权利。 研究生有哪些权益?研究生有不给导师倒水泡茶的权利,女研究生还有晚上拒绝男性导师单独约谈的权利。 导师有什么职责?导师有责任了解和清楚自己研究生的基础和能力,也有责任给研究生留出谈恋爱的时间的责任。 研究生有什么职责?研究生有保持试验台清洁的责任,有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的责任,也有把中文写通顺、把英文写的符合语法的责任。 就这些吗?在这里只是开个不是玩笑的玩笑而已。( 具体内容,请您补充完善 !) 师生双方的权益和职责包含的内容是很多的,具体应该包括哪些大的方面,哪些具体的方面,真的需要认真讨论和协商。 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维护师生各自的权益,保证研究生的学术生活正常有序进行。 签订了协议书就能保证不出问题了吗?这谁也不敢保证,但师生双方都有一个职业操守的意识,有一个契约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签订了协议书,师生之间还有温情吗?该有的,总是有。没有的,想索取也是空想。有人说西方的师生关系就是工作关系,不掺杂情分,人非草木,所以我不信。我们东方的师生关系今天这么冷冰冰的,也不能说就是由于我们的情分过浓所导致的。 师生关系,本质上应该算是一种缘分。缘分的事情,怎么少得了情分。但因为情缘,而忽视了职业要求,那就是自寻烦恼了。 非常希望各位导师和研究生提出自己想到的双方的“权益和职责”,先谢了!。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4512 次阅读|45 个评论
职业精神:绩效与限度
Mech 2016-10-28 08:50
《 名士风流 》中的主要角色都是所谓知识分子,用中国现在的语言,公共知识分子。这个说法洋人听不懂,因为知识分子总是公共的,不然就是我这种非知识分子的脑力劳动者了。不管怎样,他们都不是专业人士。但不以人废言,其中男主人公的一句话,倒是透露了职业精神的真谛:“ 对我无法解答的问题,对我无能为力的事情,我不太关心 (p. 50) 。” 在我看来,职业是尘世中的追求,属于国王而不是上帝。如耶稣基督说,国王的归国王,上帝的归上帝。 Render therefore unto Caesar the things which are Caesar's; and unto God the things that are God's. 这话在四部福音书中的三部中都出现过。既然是尘世的追求,就要论事功看绩效,算投入产出比。每个人禀赋不同,职业方案也不同。或者十年磨一剑,或者十天磨一剑。 职业中,对自己职业限度的认识很重要。哈尔莫斯在《 我是个数学家 》中这样说,“ 如果一个问题我看着很难,用一个月试着去解而没有解出来,那么我就相信这个问题不是无足轻重的,我完全相信,像这样一个问题更适合于比我强的数学家去解决 (p. 549) 。” 哈尔莫斯肯定也是远高于平均水准的数学家,也如此有自知之明。从职业角度,不是每个数学家都适合作张益唐。 职业精神,至少包括对自己限度的透彻理解。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35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职业精神:《包法利夫人》的一句拉丁文
热度 2 Mech 2016-8-2 22:14
《包法利夫人》第三部第 2 章中,药剂师训斥他的徒弟,愤怒中说了句拉丁文 ( 李健吾的《外国文学名著译丛》汉译本 256 页 ) Fabricando fit faber, age quod agis. 注释说其意思为“ 夫匠者,心无二用,以工得名。 ( 汉译本 359 页 ) ”这个译文古朴隽永,达雅兼备。 后半句, Age quod agis. 是句拉丁名言, 干该干的事情 。因此上述译文是否“信”我略有存疑。虽然有拉丁字典,但恐怕不是查查就能解决。简易的办法,核对一下 FullBooks.com 上的 Eleanor Marx-Aveling 的英译本 Madame Bovary by Gustave Flaubert 的 Part6 相应部分,注释平实得多 The worker lives by working, do what he will. 尽管如此,我觉得汉译本的注释胜于原文,如果真不一样的话。我自己也兼顾信达雅尝试翻译一下, 夫匠者,以工立身,致力于业。 这大概就是所谓职业精神 professionalism 。大可以作为专业人员的座右铭,教书匠也不例外。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5337 次阅读|4 个评论
不可推卸的责任:下一代人的问题是上一代人造成的
热度 21 wangdh 2015-11-29 13:11
不可推卸的责任:下一代人的问题是上一代人造成的 ( 王德华 ) 前些日子面对部分学生的现状,写了几句随感,有不少同感者,也有不少朋友提出质问和反对意见,甚至认为这是误国误民的言论。一个话题引起讨论,争论,是很让人喜悦的。学者,对一件事情有不同看法,正是我们希望的。一个声音是很可怕的。不同的声音,会引起一些新的进一步的思考。 链接: 做人听父母的,做学问听导师的 昨天我把今年10月份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动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整理了一下。没想到,针对“静下来、钻进去”这个题目竟然有这么多朋友发表观点。 链接: 静下来、钻进去才能做好的科学 关于当今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态度,只要是践行者,每个人就会有每个人的体验和感受。情绪好的时候,会很享受。情绪差的时候,一些小事也会有聚集效应,短时间内会胸闷头大。 老师这个职业,是个良心活。所以,我总是觉得,不是一个博士毕业的人就可以走上讲台的。在讲台上,就有了一份责任。一个人面对众人,心里一定是要有责任感的。如果随意,可能会浪费了学生的大好时光,日久天长也会耽误了学生的青春年华。 那么,面对一些现实情况,一些很让人伤脑筋、不愉快的现象,该怎么做呢?既然是身为老师,该说的一定要说,该做的一定要做。教师作为一个职业,是有职业要求的。但是,教育的对象是人。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地位的不同,人格的平等,就使得这对矛盾以各种形式出现。认真了,就受累了。不认真,就会出问题。教师说自己现在是弱势群体,学生更是一肚子苦水,满腹冤屈和抱怨。 我在一次给研究生做报告时说,生活就是这样的,我们走过来了,开始明白了一些道理,开始说给你们听,希望你们尽量不要去重复我们当时的那些错误,避免一些遗憾。我们往往在年龄大了,才明白自己当年的那些叛逆行为,那些针刺心口窝的话对父母是多么得不敬。我们也有做父母的时候,有说是有儿女方知父母恩。同样,往往很多年后,我们才意识到当年导师的一些话是很有道理的,也后悔当时没有听导师的劝。这就是生活。人一出生,就向着一个终点走,身体的长大、变老是挡不住的,这是一条单行道。很多年很多年的经验是什么呢?父母的话,老师的话,总有听的,总有不以为然的。有些受益的,有些是需要在生活中碰壁才开始明白的。所以,很多的错误在一代一代人的成长过程中,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会重复出现。等你们做了父母,做了导师,你们还会重复我今天的话,重复那些让你们讨厌极了的大道理。 一代一代重复,面对同样的困境,说着同样的道理。不同的时代,有时候只是换了一个形式而已。 有时候,我也在想,什么都温顺好吗?好坏之分,实难说。这就是个性了。世界上各色人都存在,千差万别的个性也存在。强求统一,是有些违背天性了。我们也知道,社会必须有规范,行业必须有行规。入圈,守规矩,是社会所要求的。作为个体,要明白这个理。张扬个性,一定是在规范之内的。 人生路上,有些弯路应该是必须走的。那么,哪些弯路是人生道路上必须要走的呢?谁也不会有个统一答案的。 父母和老师,喜欢唠叨,以为自己经历了,有说的资格了。可是年轻人往往不买账,不喜欢听,不喜欢絮叨。他们喜欢独立,喜欢探究,喜欢去自己体验。很多事情是不可以亲自体验的,只能靠理性去判断。 问题又来了,作为老师和父母,该说哪些事情呢?该什么时候说呢? 一次跟年轻朋友聊天,说到今天的一些年轻一代的所谓不好的行为。年轻人说了一句:我们年轻人身上的这些问题,都是你们这一代造成的。听了这话,当时还是愣了一下。转而思考,这道理是对的。如果说下一代人出了问题,责任一定是在上一代人身上。作为父母,作为幼儿园老师,作为中小学老师,作为大学老师,作为研究生导师,我们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和学生的各个方面。这个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所以,有一次一位老师反驳一位滔滔不绝申诉当今年轻人的各种恶习时说,他们这一代这么差,正说明你们这一代做得也很差。他们是你们教育出来的,他们这么差,你们还能好到哪里去吗? 意识到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是好事。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问题。问题积累久了,就更难解决了。如果需要一代人或几代人吞下恶果,那代价就太大了。 教育,不只是学校教育,更重要的还有家庭教育。做老师需要学习,做父母同样需要学习。教会孩子和学生知道和遵守社会规矩是第一重要的。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9861 次阅读|31 个评论
我们需要职业素养, 职业操守, 职业精神
热度 9 PhenixInRocky 2015-4-12 00:06
读了何广平老师的文章《被裹挟的日子》,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身在任何一个职业中的人,都被各种 “ 不情之请 ” ,各种游离于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的事情所裹挟。作为一个正直的当事人,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耗费了精力和时间,内心也受煎熬,实在难受。 在我看来,那些提出非分要求的人,缺乏的是现代职场上的 “ 职业操守 ” ,或者 “ 职业精神 ” 。英语里有个词,这叫做 professionalism 。它有什么含义呢?英语字典里的解释是: ’theskill, good judgement, and polite behavior that is expected from a person whois trained to do a job well’ ,是一个能很好胜任工作的工作者应该具有的技能、判断力以及礼貌的举止。随手在网上搜索,看到密苏里大学的 ShelvyL. Campbell 一个演讲的幻灯片,题目是《工作场合的专业精神( Professionalism in the workplace )》。按照 Campbell 女士的观点,它包括了这样几个要素: · Trustworthy: 值得信赖的。我们在生活中,多么希望我们信任为我们服务的专业人士,比如医生、律师、老师等等。我国的病人非要塞红包给医生,说明病人一方充满了不信任,是典型的工作场所缺乏职业精神的体现。 · Competent :胜任。一个具有职业素养的专业人士,应该能够胜任他(她)的工作,这样我们才能信赖他(她)。 · Respectful :尊重。 · Act with integrity :诚实。作为专业人士,工作中应该有诚信,比如科学家,科研人员,造假、伪造推荐信,违背了专业精神。 · Considerate :为他人着想。 · Empathetic : 有同情心。 依我拙见,后两项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前四条是专业人士应该具有的基本要求。其实这些条目都应该贯穿于我们工作的边边角角的,我也在一些小事里体会到一些同事的专业程度。我读博士的时候,有天导师跟我说:你给审稿人写的回复我看了,你对他恭维太多,这样会让他感觉我们在讨好他( suck up to him ),这样不专业,会让他降低对我们的信任。我刚刚开始做博士后的时候,有一次导师和我讨论一个技术问题,他问我,你做过这个没有?我薄脸皮儿的中国思维又来了,碍于面子,我支支吾吾,不愿承认自己虽然了解原理,但其实没有亲手做过。他看出来我的犹豫,说,在职场上,我们都要 professional ,你诚实告诉我你没有做过,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寻求帮助,不然我今后怎么知道你给我的信息里有多少是不能被信任的? 还有一件事,一个同事的太太要生小孩了,他有些担心地去跟老板请假——因为他正在忙一个时间很紧的项目。老板的回答是:“哦,祝贺你!家庭是最重要的事情,你休假一段时间,别担心项目的事情!”我跟同事说,你老板人很好啊。同事说,老板这是 professional ,什么场合要说什么话,你以为他不想我天天呆在这里工作?可是他的专业素养,战胜了不愉快的想法。但是开组会的时候,他一定会催我催得要命。一码是一码。我想想,同事说得有道理。 还有一个身边发生的故事,一个女孩子拿了西方某国某院士级别的知名教授的全额奖学金读博士。而开始读了俩月,发现因为和丈夫分居两地实在难熬,于是决定放弃博士学习,去和丈夫会合。她内心非常忐忑地去和导师 “ 摊牌 ”—— 担心会挨骂。按照我们的一般思维,导师定会大发雷霆,将她赶出办公室,从此不再见这个人吧?可是教授想了想,说, “I think you made a good decision (我觉得你的选择是对的),祝你一切好运,我让秘书帮你办理退学手续。将来你的生活里有了什么喜讯,比如找到了好工作,读了博士,或者在哪儿定居了,记得告诉我! ” 你觉得那个教授不生气?他至少会非常不爽,但是他用极其专业的态度处理了这件事,各方都皆大欢喜,而女生对于导师还感激涕零。反过来说,大发雷霆,把这个学生臭骂一顿,或者拖着不放人,又能得到什么好结果呢? 我也经历过一些何老师提到的那些 “ 不情之请 ” 。有国内的朋友找我,问有没有关系不错的教授,给他出个邀请函。其实朋友能找到经费,就打算出来玩玩儿,也不打算做什么研究。我回绝了,并且告诉朋友,这种事情,最好不做。别说很少有教授会这样做,只要一开口,我还得搭上我的 reputation (声誉)。不知不觉中,我要求自己像做的 “ 专业 ” 的前辈们看齐,不论做什么,都专业起来。大到沟通和工作方式,小到工作场合的衣着和言谈。实验室有个加拿大同事,和我一起做实验的时候穿个有破洞的牛仔裤和皱巴巴的上衣,随意地很.但是要有病人来(我们的试验和临床相关),他就换上衬衫西裤,头上喷上发胶,瞬间从科技猥琐男变身回专业的科技工作者--这也是professional的表现。 也扯上毕姥爷的事儿说说。有朋友说,这事并非是在私人场合,如果是这样,毕姥爷显然也不够专业。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在非私人场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难道不要三思?我和毕老师有一面之缘,知道他是个很文艺的人,也听过他唱别的小曲儿,理解他并非恶意。但这次他显然是大意了。 学术圈,和任何的专业圈子一样,要讲职业素养。我们试想,如果我们圈子里的人都非常专业,具备了上述的几条标准,同事、同行之间的信任岂不是更多?工作岂不是省去了很多的麻烦?东方的文化,让我们做起这些来非常困难,我们常把面子、人情、利益想得高于职业操守。对于学术研究这种掺不得虚假的工作来说,的确可悲了些。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也不用揣摩学生的成绩单到底是真是假,再也不用担心推荐信是否真出自签字那个人的手?那时候,我们发表的数据,可信度就更高了。 以上内容,纯属给孩子换尿布间的间隙闲扯,几个概念的差别也未深究,欢迎任何professional的拍砖指导.
个人分类: 杂说|9081 次阅读|20 个评论
青年教师对“青年教师收入低”问题的正能量看法和可行性建议
热度 1 active007 2014-6-23 15:00
我是一名青椒,高校里的青椒。今天看到一成名教授的帖子“ 年轻教师活得有尊严是中国科技的未来 ”,真的是感激涕零,觉得终于有人为我们考虑点,说点话了,虽然未必有用。 首先,我们的综合收入明显低下。我有一篇帖子,谈了和农民工的比较。其实,我们的社会认可度也偏低,外出时经常听到中国老百姓说,读那么多书有啥用?什么都耽误了。 其次,有没有成就感?有没有兴趣?兴趣可能有,但绝对没有多少成就感,而职业成就感是推动我们从事这行的决定力量。 综合起来,不如到中学去工作,我辞职到某省级重点中学呆过半年,教数学。真是羡慕啊!一级教师工资和副教授差不多,但可通过补课和校内补习班稳定的赚得额外收入,付出多少,回报多少。而相比之下,高校的额外收入主要是课题经费,课题经费的风险系数多高?一个是稳定的收入,一个是有风险的收入(不确定的收入),你选哪个?? 另外,中学主要工作是教学,教学过程中看到孩子的学习兴趣浓厚,成绩提高,是一件多么富有成就感的事情啊!!!我体会过这种感觉,为了这份成就感,当然还有收入,我利用一个暑假时间迅速将自己的中学数学水平提高到教授奥数的水平,这也需要研究、做题,看了不少书,做了大量的难题,总结出了很多规律,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我总结的东西真的很有用处,不仅可以发文章,而且可以用到奥数班上,研究出了点东西都能用得上,这种感觉真好!! 相比之下,高校里的课题、项目、文章、书籍,有多少东西没有重复呢?有多少东西你拿出来后,可以自豪的说,这个在做什么的时候有用,不信我给你演示下?举例证明一下。包括我们的龙芯。更不用说其他的“所谓自主研发产品了”,这些在产业应用中只能靠“欺骗”才能获得效益。美国副总统最近曾对媒体说:市场上有哪项技术是真正有你们中国研发的??切中要害。 不是我没有民族精神,不是我不热爱我的祖国。这样的浮躁氛围下,单靠一个两个等少数扎扎实实的科研工作者是不会有好的突破和发展的,我看不到希望,更鼓舞不起自己的斗志。所以,我不会安心的呆在高校的。 我有职业精神,我觉得追求职业的成就感是每一个人的追求,这样我们祖国的各行各业才能扎实的发展起来,学学日本和德国的细致入微和稳健;学学美国人的自由和职业精神,学学世界杯的荣誉感吧!! 最后,我推荐博士们,无论海龟还是土鳖,进入中小学工作吧,你的收入会稳健的提高,最重要的是你会获得一种职业成就感! 补充几点: 有人说,海归们只要你们评上教授、拿到课题收入远比中学老师高,我呵呵了。首先,我给你们算算,未来不确定收入的价值怎么算呢?最简单的是NPV法,但贴现率有多高呢?风险多大贴现率就多高。 我认识的数学博士到中学后,首先5年内买上房的据我了解到的占100%,因为收入稳定偏高,所以有的正在供第二套房。其次,你们有多少时候能够踏踏实实的睡个好觉的?反正,我在中学的那段时光,我每天晚上备完课,总能总结出有价值的规律,带着愉悦的成就感,踏踏实实的睡得很香。 我们都是博士了,应付中学的知识更有高度,轻松些。但是,这绝不是说每个博士都能做好中学老师,如果你没有扎扎实实的读过基本经典著作,没有扎扎实实的做过几本经典的数学习题集(俄罗斯,美国,法国)的,你根本不可能在中学教好。所以,进中学是对“扎实的人生态度”的回归。 我说一个极端的例子,媒体报道:某年的中学数学竞赛试题难倒了高校数学教授一大片,这些叫兽们出来说奥数怎么的变态,怎么的不好,怎么的摧残孩子。事实呢?奥数出来的孩子,出了少数被逼学奥数的,很多很多在未来的发展中发展很好,举我们数学的例子,已经去世的数理金融专家史树中、北大数学系的几个数学教授等等很多,他们现在年龄都很大了,中学时代都参加过数学竞赛,或参加期刊杂志征集的竞赛数学解答活动。我只能说,你们这些叫嚣的数学叫兽的水平太低了。是,你们写了不少文章,编了不少书,十年二十年之后,有多少能够经得起检验的东西残留下来,可能有点但不会多。 美国、俄罗斯、法国的中学教师好多都是博士或者高校的知名教授,过去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的情况。我国呢?未来这会不会是趋势呢?我觉得,要回归职业精神的话,这是趋势。不信,咱们走着瞧!!
3329 次阅读|4 个评论
职业操守与职业精神
lin602 2014-2-10 23:11
职业操守与职业精神这二个词我想不需要解释了。社会上职业门类很多,这里就说说高校。也不用进行论述,还是说说例子。 1 高校中评职称是一件大事,只要职称没有到顶,总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升职称。讲师-副教授-教授。评职称一般是评委投票,由院一级的职称评审组及校一级的职称评审组投票,评委是学校定的。按道理,做这样的评委一定要公正、公平、客观,这就涉及到操守问题。有的评委比较客观,做得好,但也有一些评委,不那么公正,与自己关系好的,材料不行也投,与自己关系不好的,材料好也不投。听一个朋友说北方一个学校,每年到评职称时,晚上许多人提着礼去找评委。 2 评项目一般是省部及自然基金委请专家函审及会审。这里面名堂太多了,凡是经常去参加评审的评委,仔细分析一下他的项目数与经费数,一般是比较多的,因为他帮其他评委忙,别的评委也会帮他忙。自己的熟人就给高分,以牺牲其他人的利益。这其实是一个职业操守问题, 这个现象也是非常严重的。评奖也是这样的。 3 职业精神方面的例子更多些,不少人做教学与科研是副业,炒股投资炒房是正业,上课指导研究生是副业,办自己公司是正业。不是说办公司就不好,但一定要摆正关系。 4 现在既做学校的管理又做教授的人叫‘双肩挑’,在分配资源、公资私用、近水楼台先得月方面,已经成为高校的一个公害。其实仔细分析,这也是缺少职业操守。 现在社会上不良现象也在影响着高校,加上房价上涨年轻教师收入太低,买房困难,也是影响年轻教师全身心投入于教学科研的一个原因。当然大多数年轻教师都在兢兢业业做教学与科研工作,但这大环境在时刻影响着他们的‘心’。 总体上我感觉,中国的大学教师与发达国家相比,职业精神有所不如。可能也是中华文化中一些不好的东西吧。
33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公仆
热度 1 nli2233 2014-1-19 05:06
耶稣在教育信徒如何做一个好的上帝的仆人的时候,说: “你们谁有仆人耕地或是放羊,从田里回来,就对他说,‘你快来坐下吃饭’呢? 岂不对他说,‘你给我预备晚饭,束上带子伺候我,等我吃喝完了,你才可以吃喝’吗? 仆人照所吩咐的去做,主人还谢谢他吗? 这样,你们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当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所做的本是我们应分做的。’” (路加福音第17章,7-10节)。 为了便于阅读,我把英文原文附在下面: 7 “Suppose one of you has a servant plowing or looking after the sheep. Will he say to the servant when he comes in from the field, ‘Come along now and sit down to eat’? 8 Won’t he rather say, ‘Prepare my supper, get yourself ready and wait on me while I eat and drink; after that you may eat and drink’? 9 Will he thank the servant because he did what he was told to do? 10 So you also, when you have done everything you were told to do, should say, ‘We are unworthy servants; we have only done our duty.’” (Luke 17:7-10) 看见了吧,做仆人的,不要觉得上帝欠了你什么,你辛勤工作,只是表示你做了你应该完成的工作而已,没有必要抱怨,没有必要邀功。 我不是基督徒,请不要误以为我在传福音。而且,我也认为,如果拿这个标准去要求世上做奴仆的人们,也未免太苛刻了。 但是,我认为,吃公家饭、自称公仆的人们,如果拿这些标准经常自省的话,那咱们国家的公务员系统的工作绩效,就不得了啦。 1. 看看自己是不是辛勤地做好本职工作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 看看自己是不是等到自己服务的对象享受到好生活之后,自己再享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 看看自己是不是从来也不要求公众赞扬自己,从不向公众邀功(见荣誉靠后,见困难向前)。 4. 看看自己是不是认真听取公众的”吩咐“,自己的工作是不是体现了公众的需求(倾听群众的意见,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 5. 看看自己是不是谦虚谨慎,是不是经常感觉自己的业务能力还需要提高(低调自省,戒骄戒躁)。 其实,以上这些标准,对于公仆们来说,就是其职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分类: 公共政策|41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职业精神比金钱更重要
热度 21 nli2233 2014-1-14 07:10
刚看见武夷山老师的博文“《纽约时报》乐评人与评论对象不能交朋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758890 ),从乐评人的职业道德联想到科学上同行评议的职业道德问题,讲得非常好。 记得我在以前的博文里也提到过,我主张在科技系统也要讲究职业精神。所谓我理解的职业精神,就是挣一份钱,要对得起那份钱所要求的付出,也就是说,工作要认真,不能马虎,更不能得过且过磨洋工。吴飞鹏老师说他实验室有人一年来做实验室工作的时间,加在一起,还不到两个星期,这样的人就是缺乏职业精神的典型例子。 职业精神的另外一层含义,是不能借职务之便,取得不义之财。做新闻的,做有偿报道,就是没有职业精神。做官的,接受贿赂,并给予对方好处和方便,也是没有职业精神。当科学家的,把职务发明拿出去自己挣钱,也是没有职业精神。 我有个朋友,是做同声翻译的。他给几任美国总统,国务卿做过同声翻译,就是接见外宾的时候,在椅子后面翻译双方谈话的。他还经常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比如世界银行的、国防部的等等,也是去做同声翻译。他不是政府雇员,而是个自由工作者,上面的这些工作都是跟政府签订合同按劳取酬的。当然,收入不错。 我曾经问过他,如果他愿意把一些细节透露出来,或者自己写书写文章,或者透露给别的好事者,不是可以挣很多钱么?哪怕是不太关键的细节,也会有新闻价值,也会有人感兴趣的。他回答说,这个不可以,这是职业道德问题,我会丢饭碗的。 我说,不是你现在写,而是说将来,比如你退休以后,将来没有丢饭碗问题了。他回答说,那我也不能做,因为那样会毁了同声翻译这个行当,这同样是职业精神问题。 他对职业精神的理解和坚守,让我肃然起敬。 吴飞鹏大侠这些日子反复在强调,年轻人不能奢望以今天的努力换取未来的安逸,这是赌博,不应该提倡。努力应该是一辈子的事儿。我理解,这个努力,也有职业精神的意思在里面。一个人,如果没有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那么他今天的努力,就可能成为未来的祸害。
个人分类: 心有所感|7201 次阅读|25 个评论
“戏大于天”----从文艺界的老理儿看职业水准
sunyu367 2013-6-3 13:12
“戏大于天”----从文艺界的老理儿看职业水准 看到研究人员因成果归属问题破坏该成果一手资料(标本)的报道,心下茫然,也没有心情说是非,不过,把美好的东西毁掉,毕竟是悲剧。 电视剧里经常看到梨园行里有“戏大于天”的行规,不管多大的腕儿都认这个理儿。记得,《北方有佳人》里的小女孩儿因为这个讲究,害死了自己的师傅,当时看到这段,果真是悲由心生了。老文艺界如此,现在的文艺界也是如此,以善良的名义思考,为艺术献身的行为都是职业选择,这些选择需要理解----从职业水准角度去理解,他们虔诚地热爱他们所选择的职业,他们应该被尊重。即使有人会为了争取某个角色而采取非常行动,只要不伤及无辜,不破坏公平,看在祖师爷的份儿上,就多担待些吧。 沿着这个思路想想,“破坏标本”这事儿,与“戏大于天”的行规还是有些距离的,倘若有“学术大于天”的虔诚之心,自然不会发生这样令人遗憾的事情;倘若学者皆有“学术大于天”的虔诚之心,这种成果归属矛或许也不会存在。 如此看来,文艺界“戏大于天”的老理儿,值得学术界学习啊!
3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医师职业精神
sarstone 2013-3-22 13:42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职业精神是社会分工和角色扮演的要求! 良好的职业精神是走向成功的必然之路! 医师职业精神.pdf
个人分类: 讲学资料|29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要强调理想莫如先强调职业精神
热度 24 nli2233 2012-11-21 02:51
在西方,不少人喜欢引用大名鼎鼎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一句话:“ If you're not a liberal when you're 20, you have no heart. If you're not a conservative when you're 40, you have no head. ”网上有人用文言文把这句话翻译为:“弱冠之年而不轻狂壮志者,非有心也;不惑之年而不稳重内敛者,非有智也。”我觉得特别精彩。 不过,早有好事者说了,这句话不是丘吉尔最先说的。相似的意思,早就有人表达过了。比如,法国政治家、历史学家 Francois Guisot ( 1787-1874 ) 就说过 : “ Not to be a republican at twenty is proof of want of heart; to be one at thirty is proof of want of head. ” 这句话后来被法国总理 Georges Clemenceau ( 1841-1929 ) 改成了:“ Not to be a socialist at twenty is proof of want of heart; to be one at thirty is proof of want of head. ” 看来,原始的说法是 20 岁对比 30 岁的,也就是弱冠以后对比而立之年的。 更有好事者进一步考古,说相似的意思最早并不是来自于法国人,而是美国人。 Thomas Jefferson 在 1799 年就记录了美国第二任总统 John Adams ( 1735-1826 )说过的一句话:“ A boy of 15 who is not a democrat is good for nothing, and he is no better who is a democrat at 20. ” 这里成了 15 岁比照 20 岁了。看来越是年代久远,越有低龄化的趋势。 这句话的说法还有不少变种。比如,常常看到的一个表达是:“ Any man who is under 30, and is not a liberal, has no heart; and any man who is over 30, and is not a conservative, has no brains. ” Head 变成了 Brain ,显示了医学进步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管怎么说,这里揭示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人的想法、判断、追求等等是会改变的。 而且,一个趋势是,人年龄越大,就会变得越保守。当然,世事茫茫,总有例外的个案。不过,我们这里只考虑一般情况。 1980 年代,我见过一位在科学院机关工作的年青人,比我年龄稍长。他当年刚刚放弃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在当年还是稀缺品,很抢手的),而进了科学院机关工作。他的导师是科学院一位重量级人物,因此尽管他不是官二代,仕途也是被看好的。大概三、四年后(我记不清楚了,可能是更短一段时间后),他离开了机关,下海了。原因是什么呢?原来他进入机关工作的时候,就立下了志向:三年当上处长,五年做到局长。他的理想没有能够实现,因为他连个副处长都没有当上。理想破灭了,所以走了。在当时,他的理想太不现实,破灭是难免的。令人欣慰的是,他很快就调整了自我,踏上了新的征途。 费翔唱的《故乡的云》里面有一句歌词:“我曾将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行囊。”也是说理想破灭的。当年负笈美国求学于各大名校的华人,几乎个个怀抱着未来成为世界一流科学家、学者的理想,但是在冷酷的就业市场面前,相当大比例的人才改了行,搞数理的不少去做了金融,还有几乎所有专业都有人改行学了电脑、财会。这些人,在放弃了成为一流科学家、学者的理想的同时,却收获了成功在美国扎根成为中产阶级的理想。 王德华老师说,年青人还是要有点理想。其实,不光年青人,就算中年人、老年人也都有理想。谁心里没有个梦想,谁内心深处没有个期盼呢?但是,要承认,处在不同位置、不同境遇下的人,他们内心的期盼是不同的,没有必要强调千篇一律。 其实,尽管科学网上大谈理想,我个人觉得,现在的中国,还是更多的要强调专业精神,或者职业精神。 理想常变常新,而职业精神是永恒的 。一个人,对得起自己的岗位,是最重要的。吃国家俸禄的,就要对得起国家,不能总是想着给自己捞;在私企工作的,要对得起老板,不能敷衍应付。做技术开发的,要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光想着发 paper ;当老师的,就应该首先把培养人的事儿做好,不能自己一头扎到象牙塔里而把学生丢一边。 沉下心来,稳住,脚踏实地,把本职工作做好。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谈什么理想吧。
个人分类: 心有所感|7542 次阅读|37 个评论
医学是博学而人道的专业:医生真的应该是Ph.D.才好
weixh 2012-11-7 22:28
医学是博学而人道的专业:医生真的应该是 Ph.D. 才好 —— 兼评郭航远、马长生、霍勇、钱菊英编著《医学的哲学思考》 浙江省绍兴县中心医院 魏兴海(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一、 中国的医事之痛 二、如何成为一个好医生 三、医学中的社会和伦理学问题 四、医学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五、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和“儒医” 六、生与死:东方和西方 七、结语:医学是博学而人道的专业   大约在 1982 年春天,温州医学院的学生会油印刊物《柳叶刀》刊发了徐向军同学选译自第 15 版《西氏内科学》的《绪论》 —— 《如何成为一个好医生》。这是我进入医学专业不久,就幸运地接触和感受到的对医学实践的哲学思考。 三十年很快就要过去了。 2011 年初夏,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郭航远,会同北京上海的著名医生 马长生、霍勇、钱菊英 等编著出版了《医学的哲学思考》一书,洋洋 52 万字的大著,捧读良久。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许多人信息超载,有些人还得了信息丰富综合症( information fatigue syndrome ) , 有些得了分析瘫痪症( analysis paralysis ) , 又有些得了信息眩晕症( information vertigo syndrome ),我就是其中自我诊断的一个。但读完《医学的哲学思考》(以下简称郭著),还是感受到编著者的激情和心底的呼喊。全书十八章,大体说来,是下面的六个问题,结语是我借用了第 21 版《西氏内科学》第一卷第一章的题目。 一、 中国的医事之痛 现代医学发生了严重的危机,然而为什么发生危机?发生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却是仁智所见,各有不同。郭著第二章《医疗危机与医学目的》,以美国为例,分析了美国近 50 年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认为目前医学的发展,是“供不起的、不公正的医学”;“错误的医学目的,必然导致医学知识和技术的误用”。郭著分析,其具体表现为( 21-22 页): 1 、社会对健康服务的需求量和需求层次不断提高,而当代医学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在一些少见病、疑难病的治疗上; 2 、在征服某些疑难病和慢性病方面不切实际, …… 对不能治愈的病人又难以提供恰当和优质的服务; 3 、不适当地把主要力量和资源用在疾病的治疗上,忽视了对疾病的预防, …… 当前的“文明病”、“富贵病”和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最需要的是预防而不是治疗; 4 、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过于片面,忽视了关心和照料 …… 在精神心理服务上软弱无力; 5 、在组织架构和服务组织上,过分热衷于大医疗。 ...... 医学失去了人的尊严,不能实行阳光医疗和阳光行政。以上五条分析不一定完整和严密,但却出于实感。有人预言,“所有国家或迟或早都会发生一场医疗系统的危机”,郭著分析了两方面的原因和七个解决途径( 22 页):原因之一,对医疗卫生服务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缺乏清醒而正确的认识;原因之二,医学技术主义和医疗服务的市场化进一步加深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困境。解决之道在于“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广大群众接受医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七个解决途径,之六为,改变医务人员单点执业的规定,使医生成为多点执业人或自由职业者;途径之七为,转变已经扭曲的卫生经济政策,使医务人员的服务价值得以真正体现。这两条与其说是共识,还不如说是呼吁。因为这关涉到意识形态和重大的法律法规改变。 郭著借助于对中国传统医学的描述,而呼唤医学目的的回归。“我国传统医学是人文主导型医学,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 23 页)然而,中国传统医学近百年来同样遭遇了变局和危机。 郭著进而论述了“医学模式与医学目的的转变”,但这个部位比较单薄,无论是“医学伦理拷问”、“继续教育的跟进”、“医学道德考量”、“医疗消费定位”,还是“卫生资源配置”、“医学人文熏陶”、“价值认同”、“新医学目的反思”。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在 1977 年被明确提出,已经 34 年了; 30 年前我们的学生时代就已经开始讨论,我记得邱仁宗和阮芳赋两位社会学者的名字。为什么总是“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来”,是什么障碍了医学模式的转变?是什么障碍了“ 2000 年人人享有保健”的承诺?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著名经济学家 科斯强调,“要解释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就必须研究对它们产生影响、支配或约束作用的制度安排。” 郭著认为,“先进的医学生命价值观导向的是科学、合理的医疗行为,能够引导医学行为朝有利于全社会医学资源更加合理配置的方向发展”。迄今为止,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承认是亚当 . 斯密的“看不见的手” —— 市场机制,才是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动力;继续教育已经趋于形式化和烦琐化;过度医疗、学术腐败和医学科普的趋利化倾向,违反了科学的基本道德,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明显损害公共福利的利益冲突;卫生资源配置的“倒金字塔”结构,是卫生公平缺失和公正丧失的最好表征,更无论“公平和效率”。 第十五章《解读过度医疗》和第十七章《修复医事之痛》,是对上述危机的详细解读和对策之论。 1 、中庸思想正与过度医疗相反对;“利益驱动因素是医学诚信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也是医疗过度和不规范的主要原因。”( 253 页) 2 、过度医疗的性质和边界:“当前的过度医疗有其特点:这一异常现象是体制性的, …… 面广、人多、量大,不是个别现象;具有持续性、顽固性、不易克服。”( 255 页)作者定义了六条标准,多半的原因在于医方,但对于第六条:“对某些死亡征兆已经明显或死亡不可逆转的病人仍进行挽救生命的无效治疗”( 255 页),主要的责任常常在患方,比如著名的哈二院巨额医疗费事件。 3 、适度的医疗,具备优质、便捷、可承受性三要素;日本以效益、风险、医疗服务质量三个变量来确认优质医疗。有效、安全是基本的条件;便捷和价格适中是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医疗的前提。最优化的医疗,是准对个体化的某个人的最合适的医疗,既不一定是最贵的,也不一定是最先进的,但一定是最合适的。 4 、过度医疗的原因,各国有所不同。作者例举的过度市场化,包括以药养医;医学本身的复杂性;制度的原因;道德的原因;监督的原因等等。说的都有理 —— 根本的原因在于体制内的腐败,腐败者不仅有人财物的处置权,而且还掌握着话语权!作者提出的治理对策有十条( 260-261 页),都在做,都在提倡,但效果有限。根本的出路是利益的平衡机制和对权力的制约机制。 第十七章《修复医事之痛》提出了“医患交往的失语现象”和“诚信”范畴,是较为恰当的主题。医患关系的确立,很大程度上是“诚实信托”关系的建立;“诚实信托”既是医患关系建立之初的先设前提,也是医患关系建立之后的巩固确认。良好的医患关系,是这种“诚实信托”关系的不断强化,具体的一对一的医患关系如此;总体社会层面的医患关系也是如此。媒体在这方面,应该正确传达医方和患方的真实意愿。现代的市场经济,就是以“诚信”为基础的自由平等交换的经济,茅于轼因此对中国的道德前景持乐观的态度。诚信的缺失,根本在于自由和平等的缺失,在于权利和义务的不匹配。 二、 如何成为一个好医生 成为一个好医生,是对每一个医生的最低标准;也是对每一个医生的最高要求。一个合格的医生,只可以是好的,但好又没有一个最后的标准,好无止境。吴阶平前辈说:“做一个好医生必须在医德和医术两个方面不断下功夫。”( 1987 ,《关于医德和医术》) 早在 1984 年,吴阶平就提出“临床思维”的问题,研究临床思维的特点和规律,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医疗质量的关系等等。 1985 年 9 月,《给皖南医学院八一级同学的信》提出了“要学会向病人学习的本领”。 1996 年,在《<院士思维>应约稿》中,强调了病人“社会属性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生物属性,、、、精神心理状态是客观存在,而且从各方面起作用”,“科学进展决不能降低精神心理方面的重要性”。可谓先见之明,语重心长。协和老校长董炳琨为吴阶平写传,题为《一个好医生的成长》( 2011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对后进如我辈者,有很大的启发。 这就是郭著第四章《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第七章《倡导儒家仁爱精神》所讨论的主题。 2005 年,美国内科学院发表《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 —— 医师宣言》,为全球大多数国家所推崇,也被中国医师协会所采用。“患者利益至上”原则,是几千年来亘古未变的原则,也是医师安身立命的基础所在;医学诚信,是全社会形成的共识,每个医师和社会成员都有义务去维护;不仅如此,医师还有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的义务;有义务通过自己的职业努力促进社会公平。因此,一个普通和健全的社会必须实现医师崇高的社会地位,医生神圣、医道尊严。好医生,是自身成长的结果,是社会期望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结果,是医患互动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的结果。 儒家的仁爱精神,是历史时期的一种学术主张,一种文化发现,它既不是一种制度,也没有成为宗教;是以家庭伦理替代社会伦理的原始社会主义思潮,是中国式的乌托邦。《周礼》是其集大成的代表著作,可对应于柏拉图的《理想国》。它可以是中国伦理思想的源头,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至少要强调其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因此不可能不加改造直接应用。 仁爱精神过于高蹈,难以成为一个好医生的日常追求;而只能是一个好医生持续追求的悲悯和最后的宗教情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好医生吴阶平,一生追求光明、追求和谐、追求完美,但始终没有以“仁爱”自况。晚年倒是对自己的缺点有诸多的解剖。诚如恩格斯所言:“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只是在幻想中存在的东西。”不懈的追求,才是一个恰当的断语。 重复一遍,用医界领袖吴阶平前辈的话说:“做一个好医生必须在医德和医术两个方面不断下功夫。”( 1987 ,《关于医德和医术》) 三、医学中的社会和伦理学难题 西方在过去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患者和医生之间的关系已变得更为平等。有行为能力的成年患者在伦理学和法律上都有权接受或拒绝医生建议的治疗措施,包括维持生命的治疗。患者有权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医疗保健。患者通常相信医生的技术能力,相信他们对患者福利所做的承诺,而且对他们为患者福利而努力的承诺抱有信心。 《医师的职业精神 —— 新世纪医师宣言》说:“医学与社会达成承诺的本质是公众对医师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建立在医师个人以及全行业的正直基础之上。”我国医疗危机的本质是信任危机 —— 既是经济社会转型期信任危机在医疗领域的反映,又带有现代医学本身的特殊性 —— “科技的迅猛发展,市场力量介入医疗体系、医疗卫生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医师发现越来越难以承担他们对患者和社会所肩负的责任。”(《新世纪医师宣言》) 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的原则,事实上受到市场力量、社会压力和管理需要的影响;社会公平原则,要求医学界必须在医疗卫生体系中促进公平消除歧视,包括医疗卫生资源的公平分配,但这是一个利益冲突严重的社会难题。唯有患者自主原则,至少在形式上可以达成,但也因医师缺乏深切的同情和大多数患者基本科学素养的欠缺而影响实际价值。 但无论如何,知情同意是患者的天然权利(或称哲学权利)。医生透露真实的信息,尤其是如何告知坏消息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国人的家庭观念根深蒂固,而个人自治原则并未得到宣扬;代理人作为第三方常常并不是事先得到确认,而且代理人的能力和资格,也缺少评估和法律的程序,能否确实替代患者作出接近患者意愿的决定也是问题。常常出现为了满足代理人的社会虚荣,而长期继续无益的生命维持治疗。 如何告知坏消息,是临床医师必须认真学习的课程,尤其要注意时间、地点和循序渐进的告知方式,以及医师本身的态度和语气。 老年医学遇到的一个难题是:一旦患者失能或不能确切表达自己的意志,如何作出医疗决策和生命终结的决定?近年国内外设计推广了“生前预嘱”的工具,国内已有专业的网站,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科的年青医护人员也都签具了“生前预嘱。”“生前预嘱”作为事先指令包含两种类型:代理人指令和指示指令。前者指定有谁代表患者的信念作出治疗或终结生命的决定,是保健法律顾问、还是某个家人;后者说明患者在失能时,想或不想接受何种治疗,包括不接受复苏、不接受气管插管、放弃生命支持等等。安乐死和医师帮助下的自杀牵涉更复杂的法律问题,在中国有待进一步讨论。 最后的一个难题,是对期望寿命小于六个月的患者如何实施全面的临终关怀,包括姑息治疗、临终安慰和对家人的关怀。由谁提供、在何场所、财政来源、法律保障,都是社会和家庭很快将遭遇的难题。虽然三分之二的患者愿意死在家里,但并非所有这些患者都能舒舒服服地在家里生活到死亡来临。家属和亲人一方面常常感觉到对患者生前照顾不周的亏欠;另一方面,即使在临终时刻依然迫于生活和工作压力,不一定能保证陪伴在患者身边。如果医师照顾临终患者,持续与死亡遭遇,医师们也面临个人存在的心理、情绪、成就感等多方面的挑战。对于这种苦境,如果患者能预先制定医疗计划和生命终结的决定,对患者及其家人、对医师及整个社会都能产生重要的心理价值和综合利益。 四、医学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现有的医学系统已经建立了一种经济制度,在其中可利用的医院床位、医生及其他局部资源决定了医疗保健的样式。经济学家认为,医疗保健市场与大部分商品和服务市场是不完全相同的。信息不对称的事实确实存在,患者没有足够的信息,或者足够真实可靠的信息去选择他们自己的保健服务。医疗保健市场的信息噪音又特别迷惑人。 对医师本身,因为学科专门化程度的加深,甚至对相邻学科的知识也形同陌路;对本专业范围的知识,尤其是关于疾病负担和预后,患者最需要的帮助是什么?哪些干预措施最终是无效的?哪些仅仅是安慰剂的效应?哪些又是社会经济不可忍受,在经济上是没有效益的?许多领域并无循证的依据。比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多种治疗选择,其结局并未清楚;而广泛应用十年之久的前列腺癌筛查,最近美国得出结论是:既没有使患者受益,也没有社会经济效益。 对一家医疗机构而言,它的发展决定于它自己认为需求有多大以及它自认为在社区和地区中起什么作用,其规模受到许多非医学因素的影响。国内机构大量重复地购置高端设备,除以检养医的利益驱动外,更受竞争情况和机构威望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社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医疗服务资源的变化影响着临床决策的门槛。最典型的例证是,近 2 年随着新农保的推行,居民个人的财政压力明显减轻,医疗需求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医院越建越大,床位越来越多,但仍然不敷应用。但从寿命的角度看,更多的医院服务,不一定是最好的医院服务。美国的例子,是波士顿和纽黑文的对比,波士顿的病床数和住院服务比纽黑文多出 50% 以上,但病死率和纽黑文相同。 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的供应对决策的影响微小到难以觉察,但对中国而言,最终“看病贵”的问题凸显出来。另一个影响“看病贵”的因素是“以药养医”的政策所产生的严重副作用。 2010 年,全国医疗服务市场的总量在 3 万亿左右,中医药占比三分之一。同样的美国公司的药品,中国市场的价格,比巴基斯坦高二分之一以上。世界其他地区的情况也是如此,同是英国葛兰素公司的药品,加拿大的价格是美国的二分之一。药品企业对医疗行业的回馈,在法律和伦理上都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一方面,灰色的利益常常给权力寻租提供了机会,许多院长和地方医界领袖因此身陷囹圄,仕途断绝,晚节不保,埋没一世英名;另一方面,灰色利益也给中国医生群体背上了沉重的社会和心理压力,也使医生群体在道德上成为乞讨者、在舆论上随时成为被鞭笞的替罪羊,使医师的职业荣誉感蒙羞。最终的结果,如同经济学上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机制,受害的不只是医生群体。 这是医学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问题和中国特有的社会政治难题。补救的办法,要搞清什么是最终有效的医疗卫生策略,能对生命质量、对预期寿命、对患者和家人的最后安慰提供帮助;同时也要搞清楚患者需要什么?而不是医疗供应方能提供什么。科技的进步所带来的方便,是大家切实能体会的;而在健康领域,利益和风险并存。医方、患方要共同地做出成功的决定,需要创造这样一个环境:医疗服务提供方,患方代表和第三方支付者要达成一个利益平衡的协议,使三方的利益不会产生冲突。创造这样的环境,对医疗卫生改革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绝大的智慧和勇气。 有人将经济学家分作三大类,一类是独立的经济学家,他追求的是学理的探索和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一类是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又一类人仅仅是个体户,只代表了个人的利益。医师群体,也可依类比附。如果医师和医界领袖在职业和学术活动中不能保持独立,不能以患者和社会的利益优先考虑,而仅仅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即是医师群体道德的重大滑坡和社会悲剧。 医学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复杂如此,社会规则和制度设计者有责任保障医师群体在经济、法律和伦理上的独立自主 —— 医师是社会的自由职业者,有史以来从来如此。 恢复中国医师的自由职业地位,是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基础性工程! 五、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和“儒医” 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孙宏涛医生在《百度百科》撰写了《医学人文精神》的条目,我也以为是最真实和真切的感受。 孙医生说:“当我提倡医学人文精神的时候,我理解,是要倡导当前大背景下的学医人、行医人所应该追求完善的人生价值观。医者应当如何生活?我之为医的价值标准等一系列命题,是当下特定背景下医者们的价值观、人性观、时代精神及其规范。” 人文,如同文化,可以有上百种的定义,本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辞海》中对于“人文”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可以理解为它是文化现象的总和。   文化简言之包括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符号是文化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规范则包括习惯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则,是文化主要内容。历史上的医学事实,与其说是一种科学事实,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 “ 医事 ” 的社会文化属性是尤其明显的。一方面国人缺少“科学精神”的熏陶,另一方面,又有“科学崇拜”的迷信,形成了一个最坏的组合。管理机构和不少医生也在其中没有醒悟,这是西方话语霸权的余毒。对 SCI 的迷信程度,使国内原先的顶尖刊物失去了作者和读者。须知 90 多年前,《中华医学杂志》初创的时候,和美国顶尖杂志是同一品位的。杂志不该有等级之分,没有读者应该倒闭。学术杂志的这种体制性生存,是学术腐败的乱象之一。    “ 医事纷乱 ” ,不堪忍受,众人瞩目。在这样纷乱环境中,作为医者本人,不理清自身 “ 行医精神 ” ,恐怕迟早会被盲目狂潮所淹没。医患之间,神圣和尊严消失殆尽;绝对的对抗使 2011 年 9 月成为中国医学史上的“黑色 9 月”。后世的历史学家一定会有深刻的反思。 孙医生说:“当我们不能改变别人的时候,不妨做好自己。我想作为医者,当提到人文精神的时候,这种理想状况至少应该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专业学习上,踏实谦虚,厚积薄发;与人(患方)沟通上,清晰准确;更重要的是,让他明白你确实已经是设身处地为他着想了;即无论患者卑微、权贵,无论贫穷,巨富,道德水准,文化背景,均做好自己的行医行为。” 上面这些,是一个三甲医院一线的专科医生的真实心声,是和《希波克拉底誓言》及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论》的精神一致的。从理论形态说,“人文精神”,也称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是西方文艺复兴运动所倡导,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所反复讨论、甚至招来尖刻批评的。确实,在中国,作为社会思潮和启蒙运动,人文主义并没有完成。它的核心思想是: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和迷信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和神秘主义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张扬的是人道主义、科学精神和人的精神价值。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郭著讨论到《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43-46 页)时,提出了现代技术的割裂和医生的异化;商品经济的影响;以及教育和管理的滞后。都对,也都不对。现代技术确实隔离了医生和病人的接触,但仍然可以通过人的努力加以弥补;医生的异化持续存在,“庸医杀人不用刀”,但中国医生的群体形象从没有跌落、下降到今天的程度。其二,经济学的事实证明,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经济是纯粹的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也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经济是纯粹的计划经济。在实际的混合经济的形态中,商品经济代表着公平交易和自由竞争的原理;计划经济表示着公共的目标和道德的趋向。(福崗正夫,《经济学入门》, 34 页,日本经济新闻社, 1986 )任何时代,患者都是医者的衣食父母,都受到经济关系的制约;但医学的商业化怪圈,于今为烈。高投入、高技术、高消费、高盈利的循环,在某些高等级医院尤其明显。县级以下的基层医院的状况令人忧虑。(钟南山,《中国医生亟需补上人文这一课》,《健康报》, 2011-11-18 )其三,教育是持续的,包括不胜其烦的公共基础课培训;层级式的严密管理,也是有目共睹。问题在于:整个社会的人文启蒙并没有完成,快速的社会转型和医疗服务系统公共管理的缺位和错位,导致了今天的现实。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事活动中持续的需要和存在,是医学的本质属性之一。我曾经探索过, 呼唤过“儒医”精神(《呼呼儒医精神》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 : 33 ), 今天看来却有了“腐儒”的味道。 由于儒学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至尊至高的地位,因而 “ 儒医 ” 成了医家中最高的称誉。在宋代,医学被认为是实现儒家理想的重要途径。范仲淹年轻时,尚未得志,作良相固然可恩泽天下,同样能实现救人利物心愿的,就莫如良医了。 “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 就成了旷世流风、儒士箴言,儒医的传统便形成了。 医生需要人文修养,也需要儒学修养。但儒学在现代社会里不能满足医生的实际需要,即使新儒学,那时另外一种行当。医生是一门行当,一种技艺,他需要悲天悯人的情怀,但仅有爱心又是不够的。再说,良相和良医之间的体制途径也是断绝的;传统的“儒医”,缺乏独立和批判的精神,这正是现代医生所需要的。医生“自由执业”的天然权利应该得到保障,因为医生群体是医改的“生力军”,这是基础性的命题。再次,现代医生的人文修养,可能要包括医学通科修养、医学史、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人类学、医学叙事学、医学社会学、哲学和经济学等等。所谓“学”,都有自己学科的方法、工具和主题。接受过人文学科专业训练的医生,对医学的深度和广度、系统和整体,会有更好的理解和应用,会有独立的研究和创新。这接近“医学 Ph.D. ”( Doctor of Philosophy 简称 Ph.D . )的内涵 ,是与 “ 专业学位 ” 博士相对的学术型博士,是全世界公认的学历架构中最高级的学衔。 Ph.D . 的拥有人并不一定修读“哲学”,所谓哲学博士,是指拥有人对其知识范畴的理论、内容及发展等都具有相当的认识,能独立进行研究,并在该范畴内对学术界有所建树。因此,哲学博士基本上可以授予任何学科的博士毕业生,而无论文理。 这就是我所说的“医生真的应该是 Ph.D . 才好”。但事实上,据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的 Ph.D. 赵海潞介绍(《医学 Ph.D. 的培训与考核》,《华夏医学》, 2010,23 卷 5 期 ,572-573 页 ),“ Ph.D. 与 5 个 P ”指的是:问题解决能力;演讲能力;论文水平;课题建议书;实验方案。这并不是我们看到的老一辈学者如工程院院士陈灏珠教授的范式和模样。   六、生与死:东方和西方 《生与死》: Life and Death    ——Walter Savage Landor    I strove with none;    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    Nature I loved,    and next to Nature, Art;    I warmed both hands before the fire of life;    It sinks,    and I am ready to depart. 译文: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译) 华尔特 - 兰多( Walter Savage Landor ), (1775 - 1864) , 英国诗人和散文家。在牛津受的教育,在威尔士写下史诗《格比尔》 (1798 年 ) 。他的中年在意大利度过,在那里,他完成了多部头的散文作品《臆想对话》中的绝大部分。兰多的诗文风格多样,《生与死》是清纯又浓烈的歌词,强调了大自然、艺术和生命。死亡也是那样的自然。另一个使我想起的,是哈佛毕业的梭罗,他的《瓦尔登湖》,“超验的自然主义体验”。译者徐迟先生所说,在繁忙的白昼你并不觉得它有什么好处,直到黄昏,心情渐渐寂寞和恬静下来,才觉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我衷肠”,而“到夜深万籁俱寂之时,就更为之神往了。”这本书在中国尚受欢迎,多个版本,它有稳定的读者。在夜深人静时捧着它,像是找回生命最本真的意义。东西方的生死观是那样的不同! 郭著第十八章《医学的哲学翅膀》讨论了生死问题。有儒家的生死观:入世乐生、敬畏天命、轻死重礼、舍生取义。有道家的生死观:生死齐一、自然轮回、安命无为、审美观照;有佛家的生死观:因果报应、物我两空、追求涅槃。中国人的生死观,不像日本人 —— 从樱花获得感悟,生死一如樱花一样短暂而且绚烂。中国人从儒、道、释的混合中,因时空境遇不同、各取所需。民间普遍的状态是:相信轮回、相信报应;顺境时入世,逆境时出世;到老年转而信佛,自求多福。这与中国历史上人民普遍的生存处境有关,既是个体自身、也是群体民族的生存策略。“好死不如烂活”,活下去才有希望,希望在下一代。这是中国式的“现世主义”。上一辈对下一辈、第三代的自我牺牲式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如同祥林嫂嘴里的“阿毛”,体现了国人的苦境和悲境。这样的代际情愫,谁敢谈论死亡!要理解国人,如同理解我们中国医生自己。 基督教的生死观,在中国是 16 世纪传入的耶稣会天主教,不是马丁路德经过了宗教改革的新教。漠视现世的“原罪说”,寄希望于天国,正切合多数国人的体验。我对宗教不敢造次乱说,到此。 人死观比人生观更深刻,这是无疑的。但中国人不愿意谈论死亡,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从哲学的层面讨论死亡,更是一件艰难的事。用孔老夫子回避的策略,也不失为上策:“未知生、焉知死”。 网络公开课上,哈佛的《幸福课》大受欢迎,而耶鲁的《死亡课》就比较冷落。我最初讨论这一节的时候,是想仔细讨论东西方死亡观的差异,讨论死亡的自然进程,讨论呼吸停止、心脏死亡和脑死亡,进一步讨论器官捐献和器官移植。但现今我已经改变了初衷。我一面在听耶鲁的先生盘腿坐在讲台之上滔滔不绝,一面在用二指禅打字。耶鲁的《死亡课》,如同令人心烦的恬噪。 东方人自有东方人的生死观,尤其是中国人。中国人总有一天,会有死得很自然的时候。 七、结语:医学是博学而人道的专业 成为一名医生,远不是完成医学学业和住院医生培训就能实现的事。但完成这句话,已经需要十年时间。和所有需要淹博知识的专业一样,医生是一种终生学习的生活方式。而医生自己常常是最不注意保健的,他(她)可以同时成为一个好配偶、好父母,好儿女、好公民,但他(她)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别人的信赖,帮助病弱者康复,回归家庭和社会。 医生赖以进行工作的基础是科学技术,但医学不是一种纯科学,而是包含医学科学与人道主义和专业属性的需要高度负责精神的职业。关注最新医学文献中的报告,把握最新动态和发展,并作出正确的评估;同时还要与各种形式的利益冲突相协调,以病人的利益为最高的利益。 20 世纪 20 年代的巴斯特医生开创了“微生物学黄金时代”,揭示了传染性疾病的真相,巴氏消毒法至今仍为我们带来利益。科赫发现了结核菌,为结核病控制开创了道路。 40 年代发现了青霉素,开创了抗生素的时代,大多数感染性疾病获得了救治; 80 年代从分子水平对免疫学和遗传学的认识,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使我们可以通过基因操作获取人类的利益。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已经取代了无对照研究,促进了以证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的发展;传统医学重新受到重视和取得了新的发展。从基础到临床,从经验到证据的医学转化得到加快;转化医学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另一方面,新的传染病又出现了全球范围的流行,比如 SARS 病毒和 HIV 病毒。多重耐药细菌从 ICU 传播到普通病房,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精神卫生成为突出的问题。全球性的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老年保健的需求,对医疗卫生系统提出了挑战。医生要面对诸多挑战,而医疗的商业化趋向和高新技术的非人化设施,阻碍了医患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医患关系也面临着新的考验。 专业分化越来越细,专业的设置总是不断强化学科的边界,而创新总是通过学科边缘的交叉获得生发;体制,也起到了边界强化的作用。举例来说,媒体报道,全国精神科专业医生只有 3 万,其实大多数焦虑抑郁症患者在县级综合医院获得了恰当的处理;又载,全国帕金森专科医生只有数百,其实是因为大多数县级医院的神经科没有三级学科划分;又如国家的全科医师培训项目,有对一个内科主任医师,还要求 10 个月脱产的培训,都明显体现了学科的高墙。医学通科修养越来越差是事实,新一代的住院医生是否还会通读《希氏内科学》不得而知,但学科的高墙也是一个体制性的障碍。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提出了学科整合的要求,而且也对通才型的“苍生大医”提出了呼唤。 同时,必须理解和学习医学的人文学科,把它看成自己工作的重要依据。中国 医学史研究发现和证实了传统医学“医者意也”的真理(廖育群,《医者意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桂林);“人参文化”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医学人类学研究“ 文化在日常诊疗实践中的意义与功能”,也证实了萨满对产妇的止痛作用(徐一峰、严 非《文化与健康 —— 医学人类学的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上海);尤其著名的是 20 世纪 80 年代在湖南医学院湘雅二院研究“神经症”的哈佛教授凯博文,他的《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全球药物 —— 伦理、市场与实践》、《疾痛的故事》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从人类学意义上说,医学与其说是一种技术,毋宁说是一种文化。 医学伦理学不断遭遇伦理难题,比如脑死亡、安乐死、试管婴儿、捐卵事件、人类基因组研究和基因专利。医学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兴起了身心医学,确实大多数躯体疾病都有心理因素的参与;而所谓“健康人”,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上的问题和痛苦;临床神经心理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医学社会学是研究医学社会关系的实证性社会科学,自从 20 年代协和医学院开展社会学调查以来,总觉得难以为继。 医学社会学家们的一个明显兴趣是关于社会阶层与疾病的关系问题。 中国现时的医患关系,是社会学家难得一遇的研究机遇;若费孝通先生地下有知,一定会亲自出马力挽狂澜的。我记得 80 年代初,社会对温州经济议论纷纷之时,老将出马,一篇《温州模式》就形成了温州如今名正言顺的繁荣。医学与哲学的研究,我以为毛泽东的《实践论》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应该在医改中得到应用。没有实践哪有理论,医改虽关民生,毕竟用不到如同“政治体制改革”一般的自上而下的操作; 90 年代《医师法》的出台,严重阻碍了医疗服务自发改革的动力和路径,否定了医师自由执业的自然法(天然)权利,否定了自下而上改革的可能性;民营医院的潮起又潮落和医改话语的政治化倾向,增加了医改的成本和难度。“实践第一”的观点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观点,哲学的话语比较中听、好用。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皇后,如同数学是自然科学的明珠一样。任何社会事物都有经济学的规律在里面,否则无法运转、揭不开锅。北大经济学教授周其仁的系列评论《病有所医当问谁》(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最得我心。按照经济学原理,医疗作为服务商品,要么“难而不贵”,要么“贵而不难”,又难又贵不符合经济学原理,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本:一是市场开放性差,有需求得不到服务;二是有服务但价格高,因为服务提供单位没有或较少得到政府补贴;三是管理方的愿望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卫生服务单位的愿望是:既要揭开锅,又要造高楼。于是打开了“以药养医、以检养医、以高技术养医”的最不经济的潘多拉魔盒。所谓卫生经济学,也将研究“ 价值规律在卫生领域发生作用的范围、形式和特点 , 医务价格的理论政策和医疗收费标准的制定。”我看到了不少“教科书”,但没有看到给力的实证研究。 最后说医 叙事医学 (narrative medicine), 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医学院的普通内科医师和临床医学教授 Rita Charon 医师于 2001 年在美国医学协会期刊 (2001) 提出的新名词 , 主要是用于探讨 ... 更多 学叙事学、也称 叙事医学 (narrative medicine) 。这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医学院的普通内科医师和临床医学教授 Rita Charon 医师于 2001 年在 JAMA (2001) 提出的新名词,主要是用于探讨文学叙事能力对于医学的积极意义 。 2011 年 11 月 4 日,在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召开叙事医学座谈会,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九三学社中央主席 韩启德在发言中指出:“医学不仅仅是科学,也是艺术;医学本身就是人文,同时也是科学。医学需要技术,也需要人文。生与死的问题,不是叙事可以解决的,但是叙事医学是一种手段,是需要的。用叙事的手段来指导医疗实践是可操作的,但是叙事的方法、叙事的技巧最后还是要放到对患者作为一个人的关怀中来,患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叙事,更多的还是需要人性的关怀。”(健康报, 2011-11-11 ) 来自临床一线的知名医生与医学人文学者、文艺界人士进行了沟通。今年热播的电视剧《医者仁心》,就是很好的医学叙事作品;上世纪 80 年代,达式常、潘虹主演的《人到中年》,眼科医生陆文婷感动了许多中学生,他们因此选择了学医。邓小平先生也看过,因此加快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人生体悟和人道精神应该是医生的必备品质,其重要性不在医术之下。医生自己必须是一个人性丰满的人,才可能把病人看作一个人而不只是疾病的一个载体。医学要能真正造福人类,也必须具备人文的品格。著名心血管医生胡大一提出了三个回归的口号:“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回归基本功”。心内科还有“四面旗帜”、“五条防线”的说法,也是有益的探索。 医乃仁术,医者父母心。医学不是“ Scienceofcure ”(治疗的科学) , 而是“ Scienceofcare ”(关怀的科学)。医学人文关怀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最温暖的润滑剂,也是医学最终的目的。对一位临床医生来说,医学是博学而人道的专业,人文精神与悲悯情怀是始终不能缺少的美好品质。 2011-11-19
个人分类: 医学通识|362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文媒体为什么老爱这样干?
热度 2 JRoy 2012-7-24 06:38
中文媒体为什么老爱这样干? 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欢迎讨论。 我们大家也许都知道 娱乐的炒作方法之一就是强奸民意! 就是那种用别人/公众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至少是故意曲解别人的意思来表达自己的立场。这是传媒最善用也最好使的手段之一 ,目的无非有二:1,"发泄"自己的观点(绑架别人使得自己的观点显得更壮观,自己的价值观具有“普世”精神);2,提高点击率迎合民众从而赢得网民的关注. 科学网上也有这样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十分有些十分罪恶和让人恶心。有时候,故意引爆一些新闻热点,造成不必要的社会埋怨和矛盾。 1,明明是独家第一个报道,却也要挂上 “网络爆红***”。明明是想红还没红呐,哈哈... 2,科学网上,常常有人开始一个话题用:"有人说...有人告诉我....今天出门碰见陌生人在讨论.....".我相信这里面大多数是真的,但也不排除一大批的夸大和捏造嫌疑。因为有些人讲的就不可信,听两个陌生人说话怎么可能听的那么完整和详细! 3,“人们对院士不满,人们对中国高校不满”等等.... 其实有时候主要是自己不满,缺乏实际的数据调查仅仅是泛泛而谈 -- 事实上,在网络上人们对任何东西都不满,比如教育这块我说过除了山村女教师之外人们好像对任何东西都不满 -- 这是一个怪异的文化现象,现实生活中要“美好”的多:比如网络上全是风骚和色狼,现实中哪有那么多? 等等 但是现在这个卑鄙的伎俩在中文新闻报道中大量存在!!举几个例子: 最近中文网络各大媒体广泛讨论的: "媒体称官员普遍赞成延迟退休 反对者多是工人" 但是我查找那么多的相似报道,没看到任何一个调查数据。 不知道他们这种 媒体口中的 “媒体称” 怎么来的,以讹传讹? 事实上,我是相信这个结论的,但是我们不能“想当然”,也不能轻易用自己的想法/观点代表民意。 比如上面说的官员赞同,工人反对。调查的那个地方的?那些部门的?事实上,我对官员们纷纷表态是持谨慎意见的,要知道公务员的压力都是很大的他们很多想早退休的,因为万一“出事了”是没有退休金的。---- 不要全想当然的诱导网民们:去认为都想赖着官不走!!若是以讹传讹的话这不是坑害“无知网民”嘛!! 所以,还是有数据为好,那怕数据不全不够大!也是要有点的,不要都是 “媒体说”,最后变成外星人说了,因为地球人都不知道说先说的。 再有一例,比如最近的北京洪水。现在网络风传的是 “ 外 媒关注北京暴雨袭城 称中国外表光鲜里子落后 ” 大家可以看看千遍一律的报道,所有的门户网站都是用的如下的版本(底部)。但是实在没看出怎么得出的这个标题!!我也整天看BBC, CNN,Sky,Bloomberg,RT 等等新闻台,他们有关注倒是真的,但是从没见仁见有 “外表光鲜里子落后””的评价之类的,事实上 他们 新闻报道就归报道,多是事实而没有太多的评论。也许有些媒体评论了有跟怎么的“焦点访谈” 之类的 --- 我还没看到! --- 但是,我也对外媒有这样 “中国风味的讽刺话语” 持谨慎态度。 当然了,其实说出哪个媒体来怎么评论的,是最有说服力的。这个和上一个例子有捏造嫌疑,这个至少有夸大嫌疑!反而国内媒体说多了,晚几天外媒有可能会报道:中国民众在反问为什么政府没有很好地预案.....哈哈,标准 “里应外合”了。 还是那句话,虽然我对这样的结论是赞同的。但是媒体要有真实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即使在看似正确的东西你的报道也要谨慎。 否则,就在家里捏造新闻得了 ---- 这是职业精神!!! ---------------------------------------------------------------------------- 补充最近关于北京暴雨的一个热点新闻头条,大家找找看他的结论怎么来到(貌似仅有点相关的评论也不是针对这次大雨的吧?)? 几乎所有的门户网站都是这个内容和这个标题!事实上,若是不存在这样的评论再仔细去看这个新闻报道,他的话语很恶毒的!比如:北京难以匹配国际大都市地位 -- 国际不国际这类本来就是“面子”问题,就有点中国特色也就咱们爱关心,谁定义的什么叫国际大都市啊?外媒的逻辑很难说出这样的话!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 北京昨天晴空万里,但世界关注的焦点是,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的北京到底怎么了。截至22日,此次暴雨北京境内的遇难人数已达37人。其中,溺水死亡25人,房屋倒塌致死6人,雷击致死1人,触电死亡5人。目前,死者已有22人确定身份,其余15人正在确认中。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说,“中国首都被泡在水里”。德国《莱茵邮报》更为刺眼的标题是“北京沦陷”。去年,中国一些大城市在暴雨中不堪一击的窘况让外媒慨叹,中国“上面光鲜,下面落后”。如今,北京的袭城暴雨令这些说法再次浮出水面。有媒体称,北京难以匹配其国际大都市的地位,日本学者北条博雅的话听起来则很中肯,“就像做鞋子,不管款式多么新颖美观,最重要的一定是穿上舒服”。 一部分中国民众在网上表达了类似观点。但在这场“对中国的灾难测试中”,中国人也展现出另外一面。上海同济大学教授王晓渔2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北京市民在雨夜守望相助,让中国的公民社会现出善良的原形。 纪双城 李珍 青木 刘洋 刘莎 柳直
个人分类: 时政评论|2962 次阅读|7 个评论
对药物说明书的疑虑
热度 1 zyzhai 2012-4-4 21:48
对药物说明书的疑虑 翟自洋 不知不觉,口腔又溃疡,这次吞咽也变得困难。于是去医院,拿回一些国产药。 药有两种,均与之前不同。于是看说明书,都是小小一张纸的一面: 其一,“【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禁忌】尚不明确”,“【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其二,“一次……挤喷药液 适量 ”(“适量”是多少量?一头雾水。门诊医生只管开药,药房医生只管取药——再跑医院一趟,问个明白?只是,医生真说得清么?厂家自己又明白么?),“小儿 酌减 ” (“酌减”怎么个减法?想起一则报道,大意是,在农村里进行赠药公益活动,因发药人未言明大人小孩用量有别,导致一儿童死亡),“【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禁忌】尚不明确”,“【注意事项】尚不明确”,“【有效期】 暂定 XX个月”。 就我长期用口腔溃疡国产药的经历看,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三项齐备的,倒是难得一见。 此前服用过一种药丸(同样用于口腔溃疡),“每40丸3g,每次3-6g”——究竟是40丸,41丸,……,还是79丸,抑或80丸?小小的药丸,都从大瓶子里倒出,假如年老眼花,或数学不好,数清数目恐非易事。为何不做成小包装呢?随之还有困惑——一次吞5丸呢?10丸呢?还是全部吞下?溃疡没治好,脑筋伤了! 对于医药,我完全外行,只从一个求医者的角度提问:这样的说明书,放在国外,行得通么? 又是什么让厂家可以无视患者体会,含糊其辞,随心所欲呢? 患者无法直接面对药品生产厂家,他们对说明书的不爽,是否会转而发泄到一线医生身上呢? ==================================== 不由得联系近期的热点事件。王浩同学的不幸逝世让人痛心。一位有理想爱钻研待人和善的热血青年,就这样倒在了辛勤工作的第一线,含恨告别尚未来得及展开的博士生涯和捶胸顿足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双亲,却让参与调查的网民纷纷表示“高兴”。如果说行凶者人格偏执,事件本身有偶然性,参与调查的 超半数 网民的冷漠,却足以让人震惊! 一线医生的繁忙艰辛和巨大精神压力是实实在在的,而患者拖着病躯忍受挂号、看病、取药一而再再而三排队的痛苦也是实实在在的,医药费昂贵更是不争的事实。 医患的身份并非泾渭分明,医生也会生病,病人的亲朋里或许就有医生。医患的尖锐对立,将使所有社会成员沦为弱势群体。简单虽道理,只是不少人似乎并不明白,或者假装不明白。 医患双方,自说自话,于事无补。痛定思痛,直面现实,找出症结,化解矛盾,方为正道。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换位思考,回归到尊重人性的本位,从就医者和一线医生的感受入手,解决问题。 向在困境中坚持理想、勇于担当的一线医生们致敬。也希望你们在坚持职业精神的同时,理直气壮地要求身边的人一道坚持,包括要求药品厂家提供严谨、规范的说明书。 推荐阅读: 邹振东:《 重建医患关系,请从细节做起 》——我所看到的谈王浩事件文章中,最喜欢的一篇。读后感:媒体传播应基于善意;制度在细节中,细节需要人来考虑和执行(其他行业同样适用!);最终或应归因于全民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教育的缺位 吴云鹏:《 对于国内医患血案的再思考 》——医生也是普通人,宣传愈高愈神圣,排斥愈重。专业体制背后,是人文和民众科学文化素质的差异 唐闻佳:《 忧人才危机 盼医患和谐 》——有理想愿担当的医生逃离了,有志于救死扶伤的青年学子对医疗行业望而却步了,表示“高兴”的人们还高兴得起来么?
3904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职业精神与 主人翁精神
dongzg101 2011-9-16 05:33
IBM运营战略首席顾问:职业精神与主人翁精神 来源: 搜狐商学院 作者:商业评论网 2011年09月06日11:59   南方一家知名企业。这家企业先后从世界500强公司聘请了两位高管担任CEO,均已失败告终。为此,企业董事长非常失望,每每和我谈起此事,总是慨叹人心不古,慨叹主人翁精神难觅。   作为战略与领导力顾问,我当然能理解董事长此时的心情。不过,董事长并未从我这里得到支持哪怕是同情。我说,期待着从天上掉下一个“具有主人翁精神的职业经理人”的馅饼,既不现实,也不公平。这个世界上天才本来就少,具有主人翁精神的天才则更少,雷锋只有一个,还被大家挂在了墙上。   董事长说,我的要求不高,只希望他能把公司当家。   我反问道,你把公司当家吗?   他说,我当然是,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几乎把老婆孩子都忘了,公司已经成为了我真正的家。我的全部心思都在公司的业务上。我请来的CEO虽然每天工作时间也不短,但总是遇到事情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我说,你错了,你没有把公司当家,你把公司当成了你的私有财产。   稻盛和夫说:“才能亦是天赐,不可独为己谋利。今天,上天把创办和领导京瓷的才能赋予给了我,如果上天将其赋予给其他人而不是稻盛和夫,京瓷一样会成为世界500强。所以,我从来不敢将企业作为我自己的私有财产,企业是创业者、员工、商业伙伴、社会所共有的,我只是负责照料好而已。”   我继续着对董事长的“批判”。想想看,你当初极力推动公司上市时的动机,有多少成分是出于公司的业务需要,有多少成分是来自于你急于进入胡润排行榜的虚荣心?还有,去年年底确定公司激励和利润分配政策时,你内心考虑最多的是作为大股东你个人的利益,还是这个企业员工和其他股东的利益?再想想,在并购和整合那家濒临倒闭的小型国有企业时,你的出发点是为大众、为员工、为客户,还是为你自己?   如果这些就是你所谓的主人翁精神,其实这种“精神”人人都有,不过就是自私而已。你请来的CEO他们也具有为自己谋利的动力和能力,也就是这种你所展现的“精神”。   所以,假如你本身就是一个自私的董事长,你招来的肯定也是一个自私的CEO,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如果你幸运地招来了“雷锋”,“雷锋”也不可能为你的私利服务,“雷锋”一定会很快离开。   说得直白一些,假如你是一个做假账的老板,你任用的会计就不可能是一个正直的人。   我这一番话,还真把董事长给“雷”倒了。   当然,他完全不接受我的批判。他坚信自己是一个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只是找到一个同时具备主人翁精神和职业精神的CEO太难了。   我提醒他,如果一个人同时具有主人翁精神和职业精神的人,上帝都会喜欢,上帝怎么会舍得给你呢?   CEO只是个替罪羊   这位董事长先后开除了两个CEO,第二位CEO的情况我大致了解一二。   2007年年底,公司制定了赢利增长8%的目标。2008年一开春,CEO就启动了“春雷行动”,大力拓展已有客户基础,为客户提供更高附加值,提高毛利率。与此同时,公司也开始考虑新市场的策略和当年的行动计划。由于CEO个人的经验集中在传统市场,他自然对于现有客户的精耕细作比较上心,新市场和新业务就显得有些缓慢。   不幸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公司的原有业务受到很大的冲击,而新兴业务又没有发育起来。结果,2008年成为了公司自成立以来,亏空最厉害的一年。   总得有人为此负责。自然,CEO引咎辞职。   当时,我就想,有个替罪羊真好。董事长此时一定觉得自己超级伟大:你们看看,我早就说我们的未来在新兴市场,金融危机和惨痛的亏损再次证明,我对未来的判断是正确的,我们的问题出在执行上,我们的整个执行团队存在严重的问题。   我没有想为CEO开脱责任,他在市场判断和执行力上确实存在问题,在世界500强工作很多年,每天“数豆子”已经使他失去了足够宽广的视野和纵深洞察力。但是,我们想想,从公司战略制定,到关键市场推广策略,再到新兴市场团队的组建,有哪件事是CEO独立做出的?董事会和董事长在此过程中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任何人有先见之明,洞悉金融危机的爆发吗?   反过来,我们看看。公司在新兴市场的两个产品线上的战略摇摆,明摆着就是对产业大势判断不清,明摆着就是一种投机行为。这能证明董事长高瞻远瞩吗?万一业务失利,承担责任的一定不是董事会和董事长,一定是CEO。因为CEO是唯一一个有能力、有潜力、有理由、有必要、有义务“背黑锅”的人。 (责任编辑:许晓书)
77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
sarstone 2010-12-20 21:47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 ——挑战、嬗变、和重塑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伴随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社会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地位逐步确立,医疗制度改革日趋深入,作为重要社会人的医院以及重要社会角色的医师承受了来自社会不同力量的压力和挑战,并且,由于它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又不可或缺的特点,在相当程度上也就成为了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的焦点之一。“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大众普遍的抱怨 ;传统的白衣天使医生形象,不断被不同媒体曝光出的“丑闻”所遮掩,负面称谓的比比皆是;媒体和街议巷论中医师职业道德滑坡的指责不绝于耳 。医师形象及其职业精神遭遇了大众从未有过的质疑。我们不禁要问,医师与社会之间是否还有共同的价值诉求?两者是否还有一种内在精神契约存在?理性地分析与思考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压力和嬗变,找到因应之策,对我们在新世纪新时期重塑医师形象,重塑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医师职业面临的多元挑战 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转型,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对社会方面面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就医师职业而言,传统的工作环境中“单位人”地位,为服务对象“福利性”工作模式,医院不问效益的“粗放式”管理,和保障与分配的“大锅饭”配给制,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渐被一一打破,与此同时,经济社会日益进步带来了人们对医疗服务的新的更高的需求,新技术革命带来了新的医疗产品和新型的服务可能,市场驱动下的各种逐利动机和诱惑纷至沓来,医师职业正当其冲。日趋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变迁,给医师及医疗体系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迄今为止的社会转型时期里,中国的医师职业者或早或晚,或先或后,都遇到了从个人、组织、社会、技术、到体制、文化、法制等多个方面的挑战。 1.1. 从个人层面上看,医师职业地位在市场经济为主体背景下发生了再定位。医师作为社会保障服务业的一部分,处于市场利益分配链条的下游水平,内在价值始终难得肯定;医师劳动付出与收入的失衡日益明显;收入相对较低带来了社会地位的下降;医师作为一种工作而不是职业,在中国传统意义对医学的工具化取向上得到进一步强化。另外,社会转型中经济利益取向带来了社会心理的集体浮躁,医师逐利动机日益彰显,民众单纯以经济目标得失多少衡量医疗服务的倾向日益突出;而经济的不平衡带来了消费能力的巨大差异,有少数不论必要、只论价高为好,追求最大最好最高医疗消费满足的富裕者,更有缺医少药或因病致贫的广大低收入人群;病人权利意识随着社会进步而更生强化,虽然缺乏专业知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医学专业的情绪化质疑;“张悟本现象” 代表江湖游医的典型案例,反映了转型时期大众科学精神的集体沦陷和伪科学的泛滥 ;医师作为社会多种利益的承载者、创造者、消费者、和保护者,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各种社会力量的焦点或作用中心。 1.2. 从组织层面上看,医院职能发生了再定义。医院不再仅仅是医疗保障服务的提供者和社会福利的执行者,差额拨款制将他们推向市场使之成为了市场中的竞争者和经营企业,尽管带着“非盈利”的帽子医院却要依靠自身创造利润来生存和发展 ,适者生存法则使医院走向了单向分化;少数人力和技术资源优厚的大医院成为王者,而多数中小医院普遍生存困难,岌岌可危,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势成必然;医生置身其中,同样分化也是自然,然而,作为医院和自身生存利润的发掘者,要求他们拿出绝对的勇气和坚强的决心来坚持“患者利益至上”,显然是不现实和不公平的。 1.3. 从社会和制度层面上看,市场效益优先的社会取向使得人们关注经济收入甚于人本价值;技术至上和人文弱化成为时代风尚,各地为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竞相购买大型设备,引进高新技术,而完全无视资源优化配置要求 ;人口红利和新技术催生的旺盛医疗需求,重量轻质的新型“跑马圈地”运动成为价值选择;同时,由于实行医疗服务价格双轨制,硬件成本市场化,人力成本社会福利化(忽略),医师价值难以合理体现仍然是体制的痼疾 ;有些商家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利用和迎合这个缺憾,利用灰色途径,或小恩小惠、或明码标价地促销自己的产品,药品∕材料“回扣”和各种服务收费“提成”等成为广为病患和民众诟病的医界顽疾;社会转型时期特有的法制和伦理真空,使我们也难于在第一时间有效纠正这些问题;迄今为止仍在探索中的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还没能给社会提供充分可靠健全的保障制度;有关政府机构和准政府机构的专业组织的惰性和官僚习气,以及医疗行业的沉疴使得医疗行业管理缺位仍是业界的突出问题。 2. 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在社会转型压力下的危险嬗变 在社会转型的重重压力之下,医师的职业形象悄然发生了嬗变。据媒体报道,有的医生不管病患是否需要,大量使用特殊药品和特殊耗材,收取回扣和提成谋取私利,有的医生公然索要收受“红包”。 还有的缺乏责任心,手术时错将没有骨折的肢体切开,进行内固定治疗。有的人惘顾病患的生死,将不成熟的人工心脏移植技术用于人体试验,最终造成病人死亡。甚至有的医院为贪图利益,居然将未婚少女诊断为不孕症进行所谓的治疗。网络平台和街议巷论中的描述医务人员形象,“黑衣天使”、“白狼”、“吸血鬼”等形容词屡见不鲜;医务人员被患者或家属杀害或伤害的案件屡屡见诸于报端 ,令人触目惊心。凡此种种,反映出少数的医师,个别的医院的确存在明显的医疗行为失范,医德医风滑坡,以及医疗核心价值的迷失问题。这一切暴露了医患之间的日益尖锐的对立倾向。这给我们社会敲响了警钟! 与此同时,失范的媒体、炒作式的报道正在加重对医师形象和职业的妖魔化氛围 ,更糟糕的是,在这些刺耳的杂音中,我们很少听到医师及其团队的声音,仿佛他们都陷入了集体失语,而媒体和大众似乎以此证明自己找到了道德高地,并为自己的话语优势而沾沾自喜,却甚少去思考社会的整体利益。社会似乎不肖于倾听医学专业的声音,对专业队伍的社会责任也无意去关心了。医生及其职业精神陷入了广受质疑的困境,医院及专业队伍的内涵建设仿佛也陷入了进退失据的窘况。 发生所有这一切嬗变的根源,都可以归结为与医疗有关的社会角色各方之间业已存在并日益突出的利益冲突! 3. 认识职业精神的现实的危机和我们已经采取的的行动 必须指出,这种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的嬗变绝不是仅仅在中国发生的、特有的现象。在新技术革命、全球化、信息网络高速发展浪潮中的西方发达国家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也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Starr PE ( 1982 )就开始认识到,高度发达的工业经济在推动社会转型的同时,也在侵蚀美国医学传统的的职业精神 。 在中国,这种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的嬗变也还没有改变其主流。白求恩作为传统的医师楷模的形象几乎无人不知,他的事迹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精神被毛泽东主席概括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 。与时代赋予他的、特有的道德高度相比较,后人难免会产生有如罗曼罗兰对阿尔卑斯山顶峰的难与比肩之感。尽管如此,改革开放的的各个阶段,我们也依然发现了很多医师形象的优秀代表和模范人物。如 80 年代的张华和华山抢险英雄群体, 90 年代的医学大家“ 黎氏三兄弟” ,进入新世纪后,扎根边疆为民爱民的吴登云大夫,发现并艾滋病村并密切接触治疗的 桂希恩教授 ,抗击“非典”中的勇于牺牲的白衣战士,慎独判断不盲从、科学救治降“ SARS ”的钟南山院士,献身高原医学的专家李素芝院长,抗震救灾中的医务人员群体等等,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和实践很好地诠释了医生崇高的职业精神。必须承认,他们代表着中国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的主流。因此,媒体和有识之士也纷纷发出“不要丑化医师形象” 的声音! 针对在社会转型的重重压力之下医师的职业形象和职业精神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嬗变,国家卫生部 1988 年 12 月就出台了《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 ,各地各医院也陆续出台了自己的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措施。卫生部的七条医德规范大致概括了古今中外医德精髓的主要原则,遗憾的是却忽视了对医疗活动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而且这种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法也有悖于道德自律的准则。目前,医学界对职业精神各自要求、各自表述,行业缺乏共识而混乱的状态,显然难以有效地推进职业形象和职业精神的根本好转。 4. 对重塑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的思考: 4.1 .还原医师的真实形象,理性认知医师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精神 在新中国前三十年泛意识形态化的演绎中,医师形象经历了从低谷和波峰的大洗礼。多数的“资产阶级的反动权威”(专家)被广大的赤脚医生或替代、或改造、或融合。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复杂的,一方面是广大百姓的基本医疗保健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医师的职业精神受到了意识形态运动严重的刻意扭曲和肢解。之后随着工农兵大学毕业的医生的推出,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在社会中有了初步的、稳定的、向专业精神回归的表达。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医师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教育训练体制已经建成,医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大幅提升,职业精神有了初步的规范。 医师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绝非妖魔鬼怪,他们是人类生命的监护人,是人类社会的守护神。医学专业独立的价值和判断不容忽视,其职业精神必须尊重。应该看到,在不同历史、不同文化千百年来的人类文明中,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的主体和核心价值并无太多改变。我们已经先后进行了大大小小的五次医疗体制改革,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在经历了一次次的曲折反复的认知后,我们期待着向科学理性的回归! 4.2 .明确职业使命,重建价值共识,平衡各方利益冲突,是重塑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的关键所在。 医学的基本使命是维护个体生命安全,保护人类健康发展。 2002 年由美国内科学基金会等发起和倡议 的《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 —— 医师宣言》(中国医师协会于 2005 年正式签署该宣言)中的三项基本原则,即, 患者利益至上、患者自主决定、和维护社会公平, 代表了医学与社会的价值共识或精神契约。它是职业精神的基础。它构成了我们行为和判断的前提。由于 80% 的医疗资源由医生支分配使用 ,医师 可能成为多种利益的代理人, 成为 多样化利益冲突的焦点,发生在医师身上的利益冲突会严重损害其形象和职业精神。因而, “医师有责任认识、向大众揭发并处理责任范围内或工作中产生的利益冲突”。我们时刻处处都要问问扪心自问,我们的行为和决策是否维护了上述核心价值? 重要的是,职业精神所蕴含的内在的 医学伦理,不仅仅在于明确什么对什么错,亦或是善是恶的纯说教,而是要有明确的、现实可行的适当规范,形成医学实践决策的指南( Guidance in practical decision making ) 。 4.3. 重塑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的出路和方向 重塑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是涉及复杂科学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医师(个人),医院(组织),社会(大众)等多个不同的层次上进行系统性思考。 重塑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不仅仅是纠正某个医师、某家医院、或某种失范行为,还要着力于解决医疗体系中潜在的制度缺陷,以及调整和改变对医师和医疗机构的不合理的社会压力,协调各方利益。建立起医师、医院、社保基金组织、患者和全社会的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应成为我们的终极目标。 4.3.1. 加强职业精神的教育和培训。 自觉或不自觉地,每一名医师都是伦理学思考者或实践者。所有的伦理原则,都有赖于其个人内化的深度方能表现出相当的自觉和自律。医师必须保持对个人(病人)义务、集体(单位或社保组织)义务、和社会(大众或人类)义务的均衡。长期的、系统的、反复的教育、培训和实践自省是必然选择。 4.3.2. 发挥行业团体和组织的作用。 由于医师等专业人员使用专业语言,共享专业价值,工作始终具有独立、自主的特征,在新时期新阶段,行业团体必须在行业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以期形成现代意义的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发展的行业共同体。各类医院和管理机构也必须保持对员工职业精神状态的高度敏感,适时地进行政策干预,以保证其良性发展。 4.2.3. 强化社会监督和价值共识 显而易见,维护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不仅仅是医师、医院、或协会的事务,它同样是社会大众的责任。有专业深度的舆论监督和社会评估非常重要。同时,大众舆论要持续保持对价值共识的关注和评论,维护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的较高水准。 5. 小结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医师形象及职业精神面临的多元挑战的概略回顾和分析,发现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在社会转型压力下发生了危险嬗变,并指出与医疗有关的社会角色各方之间业已存在并日益突出的利益冲突是其主要原因。在客观分析了现实状况后指出这种嬗变还没构成主流。最后,就重塑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从还原医师的真实形象,理性认知医师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精神;明确职业使命,重建价值共识,平衡各方利益冲突,是重塑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的关键所在;重塑医师形象和职业精神的出路和方向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参考文献 : 1 . 温家宝。 政府工作报告。 2006 年 3 月 5 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6-03/15/content_4305660_3.htm   2 .讴歌。医生形象成为社会非议焦点 白衣天使温情远去。中国青年报, 2006 年 09 月 13 日 3 . 理性看待“张悟本现象”。 http://www.chinanews.com.cn/hb/news/2010/06-11/2337649.shtml 4 .陈亚光。控制运行成本力争收支平衡。健康报, 2008,10,31 5 . 文聪,包新益。医院共享昂贵设备降低患者治疗费用。羊城晚报地方版, 2009,4,24 第 A19 版 6 .中国医师学会 。 2009 年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 http://www.cmda.gov.cn/zhinengbumen/falvshiwuheweiquanbu/tongzhigonggao/2009-05-04/5771.html 7 . Chinese doctors are under threat. The Lancet, 2010, 376(9742): 657~28 8. Hafferty FW, Levinson D. Moving beyond nostalgia and motives ---- towards a complexity science view of medical professionalism . Perspective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2008, 51(4): 599~615 9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 659~61 10 .白剑锋。不要丑化医师形象。中国社区医师, 2006 , 22 ( 10 ):卷首语 11 .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卫生部卫医字【 1988 】第 40 号 12 . Medical Professionalism Project. Medical professionalism in the new millennium: a physicians’ chart. Lancet, 2002,359: 243~46 13 . Camerlain M. My patient and values in the paradigm of health-care reform . Canadian Journal of Diagnosis, 2001,12: 104~7
个人分类: 时评|3951 次阅读|2 个评论
让职业精神支撑大学师生关系
wangdh 2010-7-17 01:36
让职业精神支撑大学师生关系 (王德华) 当今大学里师生关系日趋冷漠和功利化。有人戏说当今大学里,教授不像教授更像商人,学生也不像学生,整天混日子逛网吧谈恋爱;研究生导师更像老板包工头,研究生则像打工仔打工妹。我们也会看到这些现实:有些教师对所教的课程没有了激情,学生对课程学习丧失了热情。导师们总是抱怨一些研究生对科研没有兴趣、对事业没有追求;研究生们也总是哭诉有些导师从不给予任何学术上的指导,要么是放羊倌、要么是监工,在业务上根本没有任何训练。大学生毕业后,在脑海里留下印象的教师不多,能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有较大影响的老师也不多。研究生毕业后,似乎是总算结束了那段噩梦般的经历,从此也不会再与导师有什么联系,心中似乎也没有什么值得留念的不可否认,我们当今的教育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去解决。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教师和学生是主体,所以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件很重要很迫切的事情。 大学里的师生关系怎么会发展到今天这个状态呢?原因当然很多。在经济大潮和社会急剧变革过程中,当今的大学已经不是一片单纯的净土,生活在这里面的人们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再也没有当年的那种率真。这方面社会已有共识;关键是,面对这些现实,我们需要进行哪些反思,如何作些调整和纠正。 当今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呢?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长为人,让知识和技能陪伴他们,让智慧武装他们。我认为理想的也是基本的要求是:教师潜心学问,熟悉学科和领域发展动态,熟悉教材,对教学有激情和热心,对学生有爱心和责任心,认真备课,认真讲课,热爱讲课,乐于将知识、思想和智慧传授给自己的学生。教师们有涵养,有人格魅力,有感召力,有思想,有智慧,能影响学生,受学生喜欢和爱戴。作为学生,对读书有无限的兴趣,对未来充满幻想,勤奋学习,乐于思考,勇于创新,生活充满阳光,虽然有坎坷、有挫折、有磨难,但豁达乐观、朝气蓬勃。老师和学生,是师徒,也是朋友,以心换心,真诚相对,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那究竟该如何构建这种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答案其实可以很简单:回归教育的本质,回归职业精神。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具体讲,就是上好每堂课,备好每堂课,抛弃功利性;学校也不应该给教师造成异常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要让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教学,潜心思考钻研教材,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教案,积极与学生们在课上和课下交流。学生的职责就是树立作为学生的职业精神,能够经受各种诱惑,能够安心学习,无拘无束放飞理想;学好专业知识、学会生活的能力,发展健全的身心,将来能够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 我们要认识到,大学扩招已经导致当今的教学质量严重下滑,师生关系也日趋淡漠,同时就业困难等社会现实问题也已经十分突出。此外,对大学教师的不合理的评价和绩效考核方式,也在进一步影响和恶化当今大学里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不少大学生在他们的高中时期由于应试压力,已经丧失学习兴趣,丧失对知识的渴求,进入大学后松口气的想法流行。社会上太多的诱惑,突然的宽松散漫的管理环境,加上时代发展的因素,当代大学生身上很多被国人看重的优秀传统(如尊重父母,尊重老师,团结友爱)已经逐渐丢失,新的思潮不断冲击着他们稚嫩的头脑,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设计成为主流。这样,社会的发展、教师的意识、学生的观念等各个方面掺杂在一起,造成当今大学生身上和校园里传统文化的错位和缺失。教师和大学管理者对此应有清醒认识,尤其要认识到文化传承的影响力。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大学,一个丧失传统文化的大学,很难培养出有品位的学生。没有文化的大学,也很容易被其他文化所侵蚀。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大学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化传承和创新教育的一个关键因素。要在社会和校园里重新树立尊师爱教的风气,让爱和责任贯穿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注:本文发表在《科学时报》 (2010-7-16 A3 周末评论) 链接: 让职业精神支撑大学师生关 系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8871 次阅读|28 个评论
办公事,请少用私人电子邮箱
yyzhao 2009-1-29 23:43
到科学网来开博或读博的人,绝大部分都是专业人士,或者将要成为专业人士的学生,自然明白职业精神的重要性。职业精神并非只是敬业而已,还要遵循本职业的做事规范,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这些大道理我们都明白,可是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职业精神往往体现在一些小地方,而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可能会影响别人对你的评价,而使你处于不利的地位。 不少同行喜欢使用搜狐、新浪、谷歌、微软等个人电子邮箱,而不用单位邮箱。如果是私人通讯,这样做是恰当的。如果是公事,我以为就不太合适。私人邮箱给人一种不庄重、不正规、不负责的印象。对方是熟人还好,互相了解,使用什么邮箱都没有关系。如果对方是生人,你又有求于对方,你给对方的第一印象就可能大打折扣。 你给专业杂志投一篇稿子,如果使用私人邮箱,编辑和审稿人会先入为主,认为你的单位,或者你自己不值得信赖,从而作出于你不利的决定。你向国外申请学习或者工作的位置,而推荐人使用的是私人邮箱,其份量和地位就不免令人生疑。 私人邮箱通常代表私人身份,以专业身份办事,还是使用单位邮箱更显得郑重其事。
个人分类: 杂议|6023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