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响应时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说说那42秒火灾视频
热度 2 fpe 2016-4-17 17:46
说说那42秒火灾视 频 最近,广东发生的一场火灾,突然变成了道德问题,群情汹涌,好不热闹。这里我来说一下,双方都没有错,要怪就怪死者。从道德层面,我们不应该谴责死者的;从科普层面,死者必有逃生方面的失误,这里我来说一说哪里出了错。 消防队伍有错吗?按照中国的消防制度,消防站的配置是安装 15 分钟的响应时间来准备的。也就是说,他们在接警 15 分钟以内到场,都不算迟到(克拉玛依大火中消防队伍的迟到也不够 15 分钟,所以理论上是不可能出现消防队的失误的)。香港是职业化消防制度,要求是 5 分钟到场。伦敦也是职业化制度,要求 150 秒钟到场(这是英国国歌演奏的长度。据说,在 19 世纪,伦敦剧场经常发生踩踏事故,所以一旦发生火灾,乐队一定要奏国歌,让逃生者不要恐慌。“天佑吾王(后)”的演奏长度是 2.5 分钟,所以英国剧场大门逃生容量的设计标准是 2.5 分钟内保证全场疏散,响应地伦敦消防队的响应时间是 2.5 分钟到场)。如此,你可以看出,国内的消防制度存在的问题了么?消防站的配置不足,你纵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解决响应时间问题。燃烧学大牛, F.A. Williams 就说了,你家的安全水平与到消防站的行动距离成反比。所以,当事人在安装防盗门窗的家中堆放燃料,本身就是死路一条,在现有制度之下,理论上是无法救人的。如果你幸运,被人救下,那是巧合。从制度层面,你是救不了的。 最近,我才搞明白,兵役制消防不是袁世凯搞的,而是 1983 年武警改革的产物。在此之前,我国的公安消防、专职消防和企业消防都是职业化的。由于 1983 年以哈尔滨大火(独克宗之前中国最著名的城市大火)代表的暖相气候威胁,让国内公安消防、企业消防和专职消防的管理效率问题凸显,所以才办了兵役制消防,以一周工作 7 天,每天工作 24 小时的代价,随时提供消防服务。类似的作法,在英国曾经搞过。 1833 年,英国消防之父 Braidewood ,从爱丁堡消防队长的职位被挖到英国伦敦担任消防队长。他从泰晤士河的水手(包括脚夫,搬运工)中间征召对灭火有兴趣的人,给予比当时收入水平高 50% 的待遇,要求提供 7/24 的服务。因为他是有心人,注意到消防工作的内在特征:随时待命,有时激动。如果消防队员跟随正常的作息制度(正常按照 8 小时工作时间上下班),那么他们很难转入工作状态,转入工作状态的耗时很长,而且过渡的过程容易犯错,所以 Braidewood 首创了不工作则已,一工作就是 24 小时的值班制度。目前,香港的消防队员是职业化的,他们实行工作 24 小时,休息 48 小时的轮班制度。而 Braidewood 刚开始办职业消防之时,也存在人手不足的问题,所以一个月只给 1.5 天的假期。结果,消防队员要罢工,要抗议,因为这种隔离圈养的生活方式对人在社会中的生活非常有害(你总不能在消防站准备鸳鸯房吧?)。我想,国内消防队员只能干 2 年,就是和违反常规的 7/24 小时工作制有关。干长了,收入不行,精神也会出轨的。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不是生来就孤独的。 那么,兵役制消防与那 42 秒视频有啥关联?因为兵役制消防的待遇只有正常水平的 1/10 , 所以兵役制消防把消防工作的整体水平都拉低了,找不到人手,是无法配置消防站的关键。当然,这也有一个投入问题,关键是尊重消防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如何,经济收入是最简单的杠杆。因为消防队员的收入低,所以消防工作不受全社会的重视。在美国,全社会重视消防,职业消防队员是美国公务员体系当中最有技术含量,待遇最好的一群人。这种好事对国内来说是天方夜谭,只因为兵役制消防可以提供近似无限、无偿、无知、无畏的人手投入到危险的工作中去。我看了很多反对消防职业化的观点,关键的核心问题是,有些人不承认中国要崛起,认为中国的廉价劳力的供应是无限、无偿、无知、无畏的。碰到这样的左派人士,我无话可说,还是给他们看一看这 42 秒钟的火灾视屏吧。面对防盗窗的绝望,当事人难道不知道逃生的困境吗?很可能不知道,因为科普工作也是职业化消防的一部分。靠兵役制消防?谁会重视那些孩子们说的话呢? 1903 年发生的芝加哥易洛魁人剧场大火,从失火到控制,大约经过了 8 分钟。在这 8 分钟以内, 587 人随风而逝(最终死亡 603 人)。今天,我们的消防站响应时间是 15 分钟,显然救人不是制度设计的首要考量。那么,影响中国消防职业化的因素是什么?缺人吗?缺钱吗?缺乏对国外制度的认识吗?都不是,也许有人能告诉我,我是不知道的。 图:制度没有错,剩下的只能是当事人的错了。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4915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13: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