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潘建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潘建伟:科技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
redtree 2020-8-28 07:27
潘建伟:科技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 作者:赵竹青 来源: 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0/8/27 16:37:24 人民网北京8月27日电(赵竹青)由科技部、中央宣传部、卫生健康委和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202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于8月23-29日举办。科技活动周以“科技战疫、创新驱动”为主题,旨在展示科学技术对战胜疫情的重要支撑作用和系列成果,以及科技创新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为进一步向公众普及我国最新科技成果,宣扬科学精神,人民网科技频道于近日专访了中国 科学院 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潘建伟在专访时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这种“要素驱动”模式目前正面临着不可持续的巨大困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我们这一代科技工作者的责任非常重大。” 人民网科技:疫情给您的科研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现在回归正常节奏了吗? 潘建伟:在疫情初期,由于实验室的研究生无法返校,部分研究工作的进度有所延迟。不过,由于旅行减少了,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问题,一些工作相关的讨论交流也给可以在线上进行。后来疫情逐步控制之后,各项研究工作也开始恢复到正常节奏。总的来说,虽然有所延迟,但在大家的努力攻关之下,我们的总体科研进度还是在预期的范围之内。 人民网科技:您认为科学精神的核心是什么?能否和广大青少年聊聊您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和体会。 潘建伟: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对思想的解放。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科学革命,开端于牛顿在前人发现的基础上所建立起的经典力学。通过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忽然发现,原来以前一直被认为是神圣的、只能去仰望的星辰,它们的运行居然都是可以计算的。人们终于明白,自然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更是可以被改造的。因此经典力学以及后来的经典电动力学,奠定了以蒸汽机和电力技术为代表的两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人类也由此开始进入近代社会。 然而经典物理学仍然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观念困境,那就是一种机械的宿命论。经典物理学告诉我们,所有粒子未来的运动状态原则上都可以通过力学方程来精确预言。那么,如果构成人类的原子、分子,也是完全遵循经典物理学规律的话,我们的一言一行,是否早已由力学方程确定好的呢? 幸运的是,在20世纪初诞生的量子力学,从原理上打破了这一困境。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微观粒子的状态会被测量所影响,因此量子力学立即带来了一种革命性的观念:观测者的行为可以影响物理系统的演化。而这种更加积极的观念,促使人们去深入认识微观世界的规律,最终催生了现代信息技术,导致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因此,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带来技术的进步,让我们生活得更好,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带来观念上的革新。 人民网科技:科技周的一大使命,就是让民众爱上科学,爱上科学精神。能否分享一下您是怎么爱上科学研究的故事? 潘建伟:我小的时候,因为记忆力差,不理解的东西我很难记住。后来到了初中学物理之后,我觉得我学物理还行,因为物理特别简单,理解了几个公式之后,所有东西都能够推演出来,我觉得这个东西对我来说可能比较好。所以从那时起我就对物理比较感兴趣了。后来在中 国科大 上大学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量子力学,发现微观世界里有很多奇妙的现象,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完全不同。我也曾经因为苦苦思索这些奇妙现象而不得解,那一学期的量子力学期中考试还险些挂科,但这反而激励我将探索量子世界的奥秘作为奋斗的目标。 除了个人的兴趣外,还有一种使命感驱使着我从事科学研究。我们科大当时就是为了“两弹一星”培养人才而建立起来的,所以科大涌现了一批两弹一星元勋,比如钱学森、郭永怀、钱三强、赵九章、彭桓武等等。老一辈科学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郭永怀先生。郭永怀先生当时从基地回来为了保护数据,在飞机失事的时候,他跟他的警卫员抱在一起,尸体都烧焦了,数据却是完好的。所以当时有很多外国人都想不明白,我们中国当时条件那么差,为什么能够把两弹一星造出来?就是一些有家国情怀的科学家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正因为有两弹一星的基础,才为我国创造了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老一辈科学家奠定了我们国家稳固的大国地位,完成了他们那一代科学家的使命。 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但是我们一直都是依赖于所谓的要素驱动,主要靠的是人们很辛苦地劳动换来的,真正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其实比较少,而且对环境的破坏也很严重。这种要素驱动的模式发展到目前,其实已经面临着不可持续的巨大困难。党中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的新优势。所以我们这一代科技工作者的责任非常重大,勇于创新、推动国家掌握更多的核心关键技术是我们的使命。 人民网科技: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还有很长路要走。对于如何更好地将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中,您有着怎样的思考? 潘建伟:当今社会,技术的革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离不开科技金融体系的支撑。我们知道,正是由于拥有相对完善的资本运行机制,美国的企业热衷于面向长远的风险投资,从而成为美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美国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支持科技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尽管相当部分的企业IPO时都是亏损,但其中的优秀者迅速做大做强,涌现了一大批如微软、谷歌、苹果、亚马逊等国际著名的高科技企业。我国推出了类似的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是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落地的有力突破。但从目前实际实施的情况看,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视企业盈利超过扶持企业成长的倾向。 鼓励创新的科技金融体系仍然较为缺乏,使得我国企业对短期内无法获利、或是存在较大不确定因素的前沿研究和未来可能的颠覆性技术,投入热情普遍不足。例如,就我所从事的量子信息研究领域,通用量子计算机何时能够实现还是未定之数,需要长期努力。但美国的科技企业巨头,包括谷歌、IBM、微软、英特尔等都早已投入巨资开展量子计算研发。直接的效果是,谷歌在去年率先实现了“量子优越性”,而我国企业的投入与美国相比仍然差距很大。 除了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外,营造一个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整体社会氛围也非常重要。所以,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攻关的同时,也要加强科学普及,加深公众对创新性科技的认识。
个人分类: 人物|1348 次阅读|0 个评论
Nature: 中国科学家实现纠缠量子记忆50 km传输
热度 3 zhpd55 2020-2-15 10:38
Nature : 中国科学家实现 纠缠 量子记忆 50 km 传输 诸平 Fig. 1 Schematic of the remote entanglement generation between atomic ensembles. Credit: Nature (2020). DOI: 10.1038/s41586-020-1976-7 据鲍勃 · 伊尔卡( Bob Yirka )在物理学家组织网( Phys.org ) 2020 年 2 月 13 日的报道,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与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 Jinan Institute of Quantum Technology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SIMIT )的研究人员合作,已成功地通过 50 km 的盘绕光缆发送了纠缠的量子记忆。原子集合体之间远程纠缠生成的示意图见图 1 所示。相关研究结果于 2020 年 2 月 12 日已经在《自然》( Nature )杂志网站发布—— Yong Yu , Fei Ma , Xi-Yu Luo , Bo Jing , Peng-Fei Sun , Ren-Zhou Fang , Chao-Wei Yang , Hui Liu , Ming-Yang Zheng , Xiu-Ping Xie , Wei-Jun Zhang , Li-Xing You , Zhen Wang , Teng-Yun Chen , Qiang Zhang , Xiao-Hui Bao , Jian-Wei Pan . Entanglement of two quantum memories via fibres over dozens of kilometres. Nature , 2020,Volume578,Pages 240–245. Published:12 February 2020 . DOI: 10.1038/s41586-020-1976-7 该联合小组在《自然》 ( Nature ) 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描述了他们进行的一些实验,这些实验涉及长距离纠缠量子存储,克服了挑战以及仍有待解决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中,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量子互联网的发展。虽然量子互联网与当今的网络几乎相同,但具有更强的安全性。一种这样的方法基于量子密钥的开发,该量子密钥将允许私人对话的各方知道入侵者正在监听,因为这样做会改变密钥的状态。但是在这样的系统中,需要测量密钥的量子状态,这可能会受到 环境条件的 影响,从而使该方法几乎不切实际。 另一种方法涉及使用纠缠的粒子来形成网络,但是由于此类粒子的灵敏度高且寿命短,因此已证明难以实施。但是此类研究正在取得进展,中国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将 量子记忆 纠缠在距离 20 km 的建筑物之间,和在实验室跨越 50 km 的电缆绕线内。 第一个实验是基于使用处于期望的量子状态的小原子云(它表示一种存储状态)进行的,读写操作是使用光子完成的。为了进入记忆状态,研究人员迫使它们进入光腔,使光子与云中的原子相互作用。一旦设置了内存状态,云就会发出 光子 以宣布其就绪状态。 然后将该光子极化,使其携带有关存储器集合体状态的信息,这意味着它可以用于纠缠存储器。但是要防止其在传输过程中丢失,需要将其波长转换为光缆通信中常用的波长。正是在这一点上,内存已准备好通过 电缆传输 。事实证明,该过程的效率约为 30 %。第二个实验涉及从光子中仅创建两个量子位的 内存 ,并将它们发送通过 50 km 的盘绕光纤。虽然说这两个实验都不可能导致量子互联网的创建,但是两个实验都表明中国科学家正在接近最终目标。更多信息请注意浏览原文或者相关报道。 一个连接远程量子处理器的量子互联网应该能够实现许多革命性的应用,比如分布式量子计算。它的实现将依赖于远距离量子存储器的纠缠。尽管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目前在两个节点之间实现的最大物理分离是 1.3 km ,更远距离的挑战仍然存在。但是,潘建伟研究团队演示了两个原子系统在一个实验室中通过城市级光纤的光子传输的纠缠。原子集合体就像存储量子态的量子存储器。他们使用空腔增强来有效地制造原子光子纠缠,使用量子频率转换来将原子波长转换为电信波长。通过双光子干涉实现了 22 km 以上的野外部署光纤的纠缠,并通过单光子干涉实现了 50 km 以上的盘绕光纤的纠缠。其实验可以扩展到物理上相隔相似距离的节点,从而形成原子量子网络的一个功能段,为在多个节点和更长的距离上建立原子纠缠铺平道路。 On the way to quantum networks Abstract A quantum internet that connects remote quantum processors 1 , 2 should enable a number of revolutionary applications such as distributed quantum computing. Its realization will rely on entanglement of remote quantum memories over long distances. Despite enormous progress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at present the maximal physical separation achieved between two nodes is 1.3 kilometres 10 , and challenges for longer distances remain. Here we demonstrate entanglement of two atomic ensembles in one laboratory via photon transmission through city-scale optical fibres. The atomic ensembles function as quantum memories that store quantum states. We use cavity enhancement to efficiently create atom–photon entanglement 13 , 14 , 15 and we use quantum frequency conversion 16 to shift the atomic wavelength to telecommunications wavelengths. We realize entanglement over 22 kilometres of field-deployed fibres via two-photon interference 17 , 18 and entanglement over 50 kilometres of coiled fibres via single-photon interference 19 . Our experiment could be extended to nodes physically separated by similar distances, which would thus form a functional segment of the atomic quantum network, paving the way towards establishing atomic entanglement over many nodes and over much longer distances.
个人分类: 新科技|7274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奥科学家合作首次实现了复杂量子隐形传态
zhpd55 2019-8-24 17:21
中奥科学家合作首次实现了复杂量子隐形传态 诸平 中国科学家 和 奥地利科学家首次成功地转移了三维量子态。在未来的量子计算机中,高维隐形传态将发挥重要作用。 来自奥地利科学院和维也纳大学的研究人员,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量子物理学家一起,他们成功地实现了复杂高维量子态的远程传输。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8月15日在《物理评论快报》(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杂志发表——Yi-Han Luo, Han-Sen Zhong, Manuel Erhard, Xi-Lin Wang, Li-Chao Peng, Mario Krenn, Xiao Jiang, Li Li, Nai-Le Liu, Chao-Yang Lu, Anton Zeilinger, and Jian-Wei Pan.Quantum Teleportation in High Dimensions.Phys. Rev. Lett., 2019,123, 070505. DOI: 10.1103/PhysRevLett.123.070505 – Published 15 August 2019.更多信息请注意浏览原文或者相关报道。 Complex quantum teleportation achiev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University of Vienna Austrian and Chinese scientists have for the first time succeeded in transferring three-dimensional quantum states (symbolic image). Credit: ÖAW/Harald Ritsch Austrian and Chinese scientists have succeeded in teleporting three-dimensional quantum states for the first time. High-dimensional teleportation c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future quantum computers. Researchers from the Austri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University of Vienna have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d what was previously only a theoretical possibility. Together with quantum physicist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they have succeeded in teleporting complex high-dimensional quantum states. The research teams report this international first in the journal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 In their study, the researchers teleported the quantum state of one photon (light particle) to another distant one. Previously, only two-level states (qubits) had been transmitted, i.e., information with values 0 or 1. However, the scientists succeeded in teleporting a three-level state, a so-called qutrit. In quantum physics , unlike in classical computer science, 0 and 1 are not an 'either/or' – both simultaneously, or anything in between, is also possible. The Austrian-Chinese team has now demonstrated this in practice with a third possibility 2. Novel experimental method It has been known since the 1990s that multidimensional quantum teleportation is theoretically possible. However: First, we had to design an experimental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high-dimensional teleportation, as well as to develop the necessary technology, says Manuel Erhard from the Vienna Institute for Quantum Optics and Quantum Information of the Austrian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quantum state to be teleported is encoded in the possible paths a photon can take. One can picture these paths as three optical fibers. Most interestingly, in quantum physics a single photon can also be located in all three optical fibers at the same time. To teleport this three-dimensional quantum state, the researchers used a new experimental method. The core of quantum teleportation is the so-called Bell measurement. It is based on a multiport beam splitter, which directs photons through several inputs and outputs and connects all optical fibers together. In addition, the scientists used auxiliary photons—these are also sent into the multiple beam splitter and can interfere with the other photons. Through clever selection of certain interference patterns, the quantum information can be transferred to another photon far from the input photon, without the two ever physically interacting. The experimental concept is not limited to three dimensions, but can in principle be extended to any number of dimensions, as Erhard emphasizes. Higher information capacities for quantum computers With this,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team has also made an important step toward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such as a future quantum internet, since high-dimensional quantum systems can transport larger amounts of information than qubits. This result could help to connect quantum computers with information capacities beyond qubits, says Anton Zeilinger, quantum physicist at the Austri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University of Vienna, about the innovative potential of the new method. The participating Chinese researchers also see great opportunities in multidimensional quantum teleportation. The basics for the next-generation quantum network systems is built on our foundational research today, says Jian-Wei Pa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an recently held a lecture in Vienna at the invi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Vienna and the Academy. In future work, the quantum physicists will focus on how to extend the newly gained knowledge to enable teleportation of the entire quantum state of a single photon or atom. ABSTRACT Quantum teleportation allows a “disembodied” transmission of unknown quantum states between distant quantum systems. Yet, all teleportation experiments to date were limited to a two-dimensional subspace of quantized multiple levels of the quantum systems. Here, we propose a scheme for teleportation of arbitrarily high-dimensional photonic quantum states and demonstrate an example of teleporting a qutrit. Measurements over a complete set of 12 qutrit states in mutually unbiased bases yield a teleportation fidelity of 0.75(1), which is well above both the optimal single-copy qutrit state-estimation limit of 1 / 2 and maximal qubit-qutrit overlap of 2 / 3 , thus confirming a genuine and nonclassical three-dimensional teleportation. Our work will enable advanced quantum technologies in high dimensions, since teleportation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quantum repeaters and quantum networks.
个人分类: 新科技|304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戏说中国科教江湖的四大后起之秀的门派套路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9-4-27 21:22
戏说中国科教江湖的四大后起之秀的门派套路 蒋继平 2019年4月27日 最近在网络媒体上看到中国科教江湖的四大新秀的一些传言。 我这里提及的四大新秀是: 施一公, 饶毅,潘建伟和方舟子。据说, 有“打假皇帝” 之称的方舟子最近对施一公和潘建伟在国际上获奖而发了一些评论, 而北大的饶毅对方舟子的评论进行了攻击, 方舟子对此立即进行了反击。 看到这些报道和信息, 我今天利用周末不上班的业余时间, 用武侠小说作家金庸惯用的手法,来戏说这科教江湖的四大后起之秀的武功门派套路, 借此消度时光, 从中获得自己的乐趣。 这在当今社会属于“消费名人”的一套生活方式, 是社会性的一种潮流和趋势。 先来说方舟子的武功门派。 先说他是因为最近的江湖风云是他发起的。 他对潘建伟和施一公的获奖都发了评论, 认为他们获奖的档次不是很高, 也不值得大肆渲染。看到他以往的所作所为, 我认为方舟子属于中国武林的“全真教”, 他是教主。为什么说他是全真教教主呢?因为他自称是中国科教界打假的代表人物。 既然能够理直气壮地打假, 那么, 他自己必须是全真的。而且, 据我观察, 方舟子自己是教主, 但是, 他在江湖上的许多行动都是他手下的教徒干的,其中有组成北斗七星的七员干将。 再来说饶毅。 饶毅最近对全真教教主的傲慢有点看不惯。 饶毅在科教武林的身份应该属于少林的戒律院院长。北大属于中国科教领域的排头兵, 而少林一向以来以中国武林的名门正派著称。饶毅在中国科教界的一些言行与少林戒律院院长的责任和言行有些雷同。所以, 当饶毅看到方教主公然挑衅其他两位后起之秀时, 毅然站出来为他们接招, 并且猛烈地挥出一掌。结果遭到了方教主的一套组合拳和连环腿的反击。 然后来看潘建伟的武功门派。在我的影响中,潘的武功应该出自武当。 武当的武功一向以内力而著称, 防身多余攻击, 不喜欢张扬, 不主动出击, 见招折招。 当方教主上门挑衅时, 他不动声色, 几乎以视而不见的姿态来对付对手的套路。 最后来说施一公。 施的武功套路很难定位, 我暂时把他与昆仑派连在一起考虑。 昆仑派历来出一些民间高手, 而且有好有坏,很难评判。施对方教主好像不放在眼里, 至少不直接接招, 一如继往地在深山修炼自己的武功修为。最近, 据说施的武功又上了一个档次。 虽然这四个武林后起之秀相互间有一些打斗, 但是, 也只是互相切差武艺, 并没有真正地要伤害对方的意图。 事实上, 他们有时候更加团结一致来对付东邪西毒和丐帮。 要知中国科教江湖谁执牛耳, 让我们拭目以待。
个人分类: 万花镜|1135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个化学博士也敢评论量子加密?
冯用军 2019-3-23 23:41
近日,偶然看到一篇微信公众号,一个貌似叫袁岚峰的化学博士,竟然跨界点评起量子加密来了 还给胡编文取了一个标题党《量子加密惊现破绽?请媒体提高知识水平,不要乱搞大新闻》 真是笑话,想当年我揭秘潘建伟是当代巫师、量子保密通信不可破解是当代巫术
个人分类: 反伪科学研究院|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潘建伟等科学家关于量子保密通信现实安全性的讨论
quantumchina 2019-3-14 16:31
本文系转载,来源: 墨子沙龙 微信公众号 正如潘建伟团队目前应邀为国际物理学权威综述期刊《现代物理评论》所撰写的关于量子通信现实安全性的论文中所指出的那样, 过去二十年间,国际学术界在现实条件下量子保密通信的安全性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信息论可证的安全性已经建立起来。 王向斌、马雄峰(清华大学)、徐飞虎、张强和潘建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五位量子保密通信领域的科学家共同撰文,为了公众渴望了解量子保密通信现实安全性真实情况的需要,对其做如下介绍。 关于量子保密通信现实安全性的讨论 王向斌 1 马雄峰 1 徐飞虎 2 张强 2 潘建伟 2 (1.清华大学 2.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近来,某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题为“量子加密惊现破绽”的文章,宣称“现有量子加密技术可能隐藏着极为重大的缺陷”。其实该文章最初来源于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一篇题为“有一种打破量子加密的新方法”的报道,该报道援引了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研究组的一篇尚未正式发表的工作。 此文在微信号发布后,国内很多关心量子保密通信发展的领导和同事都纷纷转来此文询问我们的看法。事实上,我们以往也多次收到量子保密通信安全性的类似询问,但一直未做出答复。这是因为学术界有一个通行的原则:只对经过同行评审并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评价。但鉴于这篇文章流传较广,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为了澄清其中的科学问题,特别是为了让公众能进一步了解量子通信,我们特撰写此文,介绍目前量子信息领域关于量子保密通信现实安全性的学界结论和共识。 现有实际量子密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主要采用BB84协议,由Bennett和Brassard于1984年提出 。与经典密码体制不同,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性基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即便窃听者控制了通道线路,量子密钥分发技术也能让空间分离的用户共享安全的密钥。学界将这种安全性称之为“无条件安全”或者“绝对安全”,它指的是有严格数学证明的安全性。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000年,安全性证明获得突破,BB84协议的严格安全性证明被 Mayers, Lo, Shor-Preskill等人完成 。 后来,量子密钥分发逐步走向实用化研究,出现了一些威胁安全的攻击 ,这并不表示上述安全性证明有问题,而是因为实际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的器件并不完全符合上述(理想)BB84协议的数学模型。 归纳起来,针对器件不完美的攻击一共有两大类,即针对发射端--光源的攻击和针对接收端--探测器的攻击。 “量子机密惊现破绽”一文援引的实验工作就属于对光源的木马攻击。 这类攻击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被提出 ,而且其解决方案就正如文章作者宣称的一样 ,加入光隔离器这一标准的光通信器件就可以了。 该工作的新颖之处在于,找到了此前其他攻击没有提到的控制光源频率的一种新方案,但其对量子密码的安全性威胁与之前的同类攻击没有区别。尽管该工作可以为量子保密通信的现实安全性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但不会对现有的量子保密通信系统构成任何威胁。其实,自2000年初开始,科研类和商用类量子加密系统都会引入光隔离器这一标准器件。举例来说,现有的商用诱骗态BB84商用系统中总的隔离度一般为100dB,按照文章中的攻击方案,需要使用约1000瓦的激光反向注入。如此高能量的激光,无论是经典光通信还是量子通信器件都将被破坏,这就相当于直接用激光武器来摧毁通信系统,已经完全不属于通信安全的范畴了。 而对光源最具威胁而难以克服的攻击是“光子数分离攻击” 。严格执行BB84协议需要理想的单光子源。然而,适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的理想单光子源至今仍不存在,实际应用中是用弱相干态光源来替代。虽然弱相干光源大多数情况下发射的是单光子,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概率,每次会发射两个甚至多个相同量子态的光子。这时窃听者原理上就可以拿走其中一个光子来获取密钥信息而不被察觉。光子数分离攻击的威胁性在于,不同于木马攻击,这种攻击方法无需窃听者攻入实验室内部,原则上可以在实验室外部通道链路的任何地方实施。若不采用新的理论方法,用户将不得不监控整个通道链路以防止攻击,这将使量子密钥分发失去其“保障通信链路安全”这一最大的优势。事实上,在这个问题被解决之前,国际上许多知名量子通信实验小组甚至不开展量子密钥分发实验。2002年,韩国学者黄元瑛在理论上提出了以诱骗脉冲克服光子数分离攻击的方法 ;2004年,多伦多大学的罗开广、马雄峰等对实用诱骗态协议开展了有益的研究,但未解决实用条件下成码率紧致的下界 ;2004年,华人学者王向斌在《物理评论快报》上提出了可以有效工作于实际系统的诱骗态量子密钥分发协议,解决了现实条件下光子数分离攻击的问题 ;在同期的《物理评论快报》上,罗开广、马雄峰、陈凯等分析了诱骗态方法并给出严格的安全性证明 。在这些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光子数分离攻击问题在原理上得以解决,即使利用非理想单光子源,同样可以获得与理想单光子源相当的安全性。2006年,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等组成的联合团队以及美国Los-Alamos国家实验室-NIST联合实验组同时利用诱骗态方案,在实验上将光纤量子通信的安全距离首次突破100 km,解决了光源不完美带来的安全隐患 。后来,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的科研团队甚至把距离拓展到200 km以上。 第二类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集中在终端上。终端攻击,本质上并非量子保密通信特有的安全性问题。如同所有经典密码体制一样,用户需要对终端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和监控。量子密钥分发中对终端的攻击,主要是指探测器攻击,假定窃听者能控制实验室内部探测器效率。代表性的具体攻击办法是,如同Lydersen等 的实验那样,输入强光将探测器“致盲”,即改变探测器的工作状态,使得探测器只对他想要探测到的状态有响应,或者完全控制每台探测器的瞬时效率,从而完全掌握密钥而不被察觉。当然,针对这个攻击,可以采用监控方法防止。因为窃听者需要改变实验室内部探测器属性,用户在这里的监控范围只限于实验室内部的探测器,而无需监控整个通道链路。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会担心由于探测器缺陷而引发更深层的安全性问题,例如如何完全确保监控成功,如何确保使用进口探测器的安全性等。2012年,罗开广等 提出了“测量器件无关的(MDI)”量子密钥分发方案,可以抵御任何针对探测器的攻击,彻底解决了探测器攻击问题。另外,该方法本身也建议结合诱骗态方法,使得量子密钥分发在既不使用理想单光子源又不使用理想探测器的情况下,其安全性与使用了理想器件相当。2013年,潘建伟团队首次实现了结合诱骗态方法的MDI量子密钥分发,后又实现了200 km量子MDI量子密钥分发 。至此,主要任务就变成了如何获得有实际意义的成码率。为此,清华大学王向斌小组提出了4强度优化理论方法,大幅提高了MDI方法的实际工作效率 。采用此方法,中国科学家联合团队将MDI量子密钥分发的距离突破至404 km ,并将成码率提高两个数量级,大大推动了MDI量子密钥分发的实用化。 总之,虽然现实中量子通信器件并不严格满足理想条件的要求,但是在理论和实验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之下,量子保密通信的现实安全性正在逼近理想系统。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测量器件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加上自主设计和充分标定的光源可以抵御所有的现实攻击 。 此外,还有一类协议无需标定光源和探测器,只要能够无漏洞地破坏Bell不等式, 即可保证其安全性,这类协议称作“器件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 。由于该协议对实验系统的要求极为苛刻,目前还没有完整的实验验证,近些年的主要进展集中在理论工作上。由于器件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并不能带来比BB84协议在原理上更优的安全性,加之实现难度更大,在学术界普遍认为这类协议的实用价值不高。 综上所述, 正如我们目前应邀为国际物理学权威综述期刊《现代物理评论》所撰写的关于量子通信现实安全性的论文中所指出的那样 ,过去二十年间,国际学术界在现实条件下量子保密通信的安全性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信息论可证的安全性已经建立起来。 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实用化量子保密通信的研究和应用上创造了多个世界记录,无可争议地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令人遗憾的是,某些自媒体在并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情况下,炒作出一个吸引眼球的题目对公众带来误解,对我国的科学研究和自主创新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鉴于量子保密通信信息论可证的安全性已经成为国际量子信息领域的学界共识,此后,除非出现颠覆性的科学理论,我们将不再对此类问题专门回复和评论。 当然,对量子通信感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我们撰写的《量子通信问与答》了解更多的情况 。 参考文献: . C. H. Bennett and G. Brassard, Quantum cryptography: Public key distribution and coin tossing , in 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Bangalore, India (IEEE, New York, 1984), pp. 175–179. . H.-K. Lo, H.-F. Chau, Unconditional security of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over arbitrarily long distances , Science 283, 2050(1999). . P. W. Shor, J. Preskill, Simple proof of security of the BB84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protocol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85, 441 (2000). . D. Mayers, Unconditional security in quantum cryptography , Journal of the ACM (JACM) 48, 351 (2001). . A. Vakhitov, V. Makarov, D. R. Hjelme, Large pulse attack as a method of conventional optical eavesdropping in quantum cryptography , J. Mod. Opt. 48, 2023 (2001). . G. Brassard etal ., Limitations on practical quantum cryptography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85, 1330 (2000). . 庞晓玲,金贤敏, 攻击是为了让量子密码更加安全,墨子沙龙, 2019 年 3 月 13 日 . . W.-Y. Hwang, Quantumkey distribution with high loss: toward global secure communicatio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1, 057901 (2003). . X. Ma, Security of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with Realistic Devices , Master Report, University of Toronto, June (2004). . X.-B. Wang, Beating the photon-number-splitting attack in practical quantum cryptography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4, 230503 (2005). . H.-K. Lo, X. Ma, K. Chen, Decoy stat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4, 230504 (2005). . C.-Z. Peng et al ., Experimental long-distancedecoy-stat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based on polarization encoding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8, 010505 (2007). . D. Rosenberg, et al ., Long-distance decoy-state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in optical fiber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8, 010503 (2007). . T. Schmitt-Manderbach et al .,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free-space decoy-stat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over 144 km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8, 010504 (2007). . L. Lydersen et al ., Hacking commercial quantum cryptography systems by tailored bright illumination , Nature Photonics 4, 686 (2010). . H.-K. Lo, M. Curty, B. Qi, Measurement-device-independent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8, 130503 (2012). . Y. Liu et al .,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device-independent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1, 130502 (2013). . Y.-L. Tang et al ., Measurement-device-independent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over 200 km.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3, 190501 (2014). . Y.-H. Zhou, Z.-W. Yu, X.-B. Wang, Making the decoy-state measurement-device-independent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practically useful , Physical Review A 93, 042324 (2016). . H.-L. Yin, etal ., Measurement-device-independent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over a 404 km optical fiber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7, 190501 (2016). . H.-K. Lo, M. Curty, and K. Tamaki, Secur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 Nature Photonics 8, 595 (2014). . Q. Zhang, F. Xu, Y.-A. Chen, C.-Z. Peng, J.-W. Pan, Large scal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 Opt.Express 26, 24260 (2018). . D. Mayers, A. C.-C. Yao, Quantum Cryptography with Imperfect Apparatus , in Proceedings of the 39th Annual Symposium on Foundations of Computer Science (FOCS’98), p. 503(1998); A. Acín et al ., Device-Independent Security of Quantum Cryptography against Collective Attacks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8,230501 (2007). . F. Xu, X. Ma, Q. Zhang, H.-K. Lo, J.-W. Pan, Quantum cryptography with realistic devices , in preparation for Review of Modern Physics (invited in 2018). . 王向斌,量子通信的前沿、理论与实践, 《中国工程科学》 , 第 20 卷第 6 期, 087-092 页 (2018). . 量子通信的问与答, 墨子沙龙,2018年11月14日. 文章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timestamp=1552552031src=3ver=1signature=eOX1LqvptQX63V0Xg3JqKyM9cAQtNdxlB89w9D-cu7EME5jRQ*v1fl2h20490HUOvcfpSKXWAgVZCh7PvlhllCj2C0uFCSvx7kP4AVsP2VEH2o-r2QiCQAod6mOstunVqRRLmTqvI26UfTTSmu-h8cjB25TWOaL*f2squKT5pOc=
个人分类: 量子信息|2623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国燕团队CNS封面设计作品案例(7):潘建伟院士量子通讯Nature
rubyland 2017-12-29 14:43
2017年年末,《自然》杂志围绕本年重要科学进展和事件评选出十大科学人物(潘建伟被冠名“量子之父”)。《自然》新闻特写代理主编布伦丹?马赫(Brendan Maher)表示:“从量子通信和基因组编辑,到一场潜在核危机和美国环保政策的退步,该人物列表总结了2017年科学和科学家的成就与挫折。随后几日,”“墨子号”实现星地量子通信入选2017年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想来和潘建伟院士还是有些渊源的,非常感谢他指引我走上了前沿科学可视化的道路。2009年潘建伟院士第一次成功实现长城上量子隐形传输实验并在Nature Photonics上发表论文,将做封面之时提出建议——科技传播系应像MIT的科学可视化团队一样致力于前沿科学成果封面设计,科技传播系师生从而迈入了前沿科学成果可视化艺术的探索之路。当时,登上国际前沿期刊的中国封面屈指可数,大部分还都是国外设计师的作品。而现在,随着量子实验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世界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科技传播系也努力致力于让更多普罗大众感受到科学的美丽与技术的神奇。周荣庭、王国燕、梁琰等骨干教师不断学习、实践、积累、探索,终于在科学可视化设计和美丽化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显示度的独特成果,让高冷的科学由一堆堆冰冷的数据符号,转换为一个个令人惊叹的美丽科学艺术品。 图为2010年为潘建伟院士第一次成功实现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输实验所设计的NATURE PHOTONICS封面,第一次做封面设计就被nature关注,很受鼓舞。 2015年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自然》杂志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了这一成果。该成果进入了2015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但背后的设计工作让人崩溃!无数稿的修改和调整,无数个版本的设计!精益求精永远在路上。 中国科大科技传播系王国燕博士的设计团队一直专注于前沿科学可视化的研究与设计,先后协助几十个科学家团队的Nature,Science ,Cell,PNAS等论文设计过大量期刊封面,合作请联系: gywang(at)ustc.edu.cn 王国燕的学术主页: http://stpc.kankexue.com/teachingStaff/201.html 王国燕的百度百科介绍: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5%9B%BD%E7%87%95/20394991?fr=aladdin
个人分类: 科技传播|5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重磅丨“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入选Nature2017年度“十..
Kara0807 2017-12-20 13:58
“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入选Nature2017年度“十大人物 2017 年即将过去。著名学术期刊 Nature 发布了本年度科技界最重磅榜单之一: 2017 年度十大人物 。他们分别是 潘建伟、 David Ruchien Liu (美籍华人) 、Marica Branchesi、Emily Whitehead、Scott Pruitt、Jennifer Byrne、Lassina Zerbo、Víctor Cruz-Atienza、Ann Olivarius 、Khaled Toukan。 这十大人物均是本年度重要科学进展及事件的中心人物,但这次榜单中也有少数的负面人物, Nature 认为他们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以下为 Nature 官方刊登的十位年度人物的简介,仅供各位参考: 潘建伟 “中国量子之父” 将量子通讯延伸到宇宙空间的物理学家。 在中国,一些人叫他:“量子之父”。对于潘建伟来说,这是一个贴切的名字,他被广泛地誉为引领中国走到长距离量子通讯(利用量子定律安全地传输信息)前沿的科学家。2008年在欧洲接受科研训练后,潘建伟全职回到中国工作,自那时起他便点燃了中国对量子技术的热情。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量子物理学家Christopher Monroe说 : “ 一年总会有那么几次,当我读到他们正在做的事情时感到十分震惊。” 今年7月,潘建伟和他在位于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团队报告称,他们打破了量子隐形传态的记录,将一个光子的量子态传输到一个距地面1400公里的轨道卫星上的光子上。并且在今年9月该小组利用这颗卫星向北京和维也纳发射了光子,用来产生量子加密密钥,使这些城市的团队能够以完全安全的方式进行视频聊天。因为探测光子会干扰量子态,所以黑客不能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截获密钥。 潘建伟的博士导师、合作者维也纳大学教授Anton Zeilinger表示,这次实验是一次“历史性事件”。 潘的团队掀起了量子互联网的发展大潮:一个可以在全球共享量子信息的卫星和地面设备组成的网络。 这种技术将带来无法破解的全球加密,以及利用长距离的量子连接的新实验,比如将来自地球的探测器的光线组合成一个超级分辨率的望远镜。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并将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运行另一个量子实验。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潘健伟表示:“许多激动人心的结果将会出现。这真的是一个新时代。” “尽管他领导了一个跨越多个学科包含50个科学家的团队——包括量子模拟、计算和光学,但潘是这些工作背后的‘基本大脑’”,Zeilinger说, “他使团队成为了充满想象力、组织性和实验天赋的结合体。” 作为一名孜孜不倦、充满热情的乐观主义者,潘建伟也有着说服资助者的天赋。他相信,中国政府将支持他的下一个大计划:一项耗资20亿美元、为期5年的计划,将专注于量子通讯、计量和计算,这与欧洲2016年宣布的一项价值12亿美元的旗舰计划如出一辙。 “潘的技巧在于选择正确的问题并承担风险”,Monroe表示, “中国很幸运拥有他。” David Ruchien Liu “基因的修改者” 这名生物学家所开发的基因修改工具是自然中前所未有的,而它有一天可能救命。 25 年前,David Ruchien Liu还是一名本科生,直到今天,他的指导老师哈佛大学荣誉退休教授、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科里(E. J. Corey)依然记得David的本科毕业论文。科里这样评价:“那篇论文绝对完美,不需要任何编辑。” 然而,David却痴迷于“编辑”。 十多年来,他一直专注于研究一种强大的基因编辑技术——近来被人们熟知的CRISPR。 然而,要想真正精确地编辑基因组,这项技术还不完善。CRISPR在重写某些细胞中的DNA序列片段时并非完全可靠,科学家们想要在基因组中实现的某些变化也可能带来问题。 今年十月,David在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的团队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中他们大胆尝试调整CRISPR系统。David使用腺嘌呤碱基编辑器,催化DNA碱基的TadA酶,得以在无需切割DNA的情况下实现单基因替换(腺嘌呤(A)和胸腺嘧啶(T)碱基对转化为鸟嘌呤(G)和胞嘧啶(C)碱基对)。 这种酶并非天然存在,David和他的团队能做到这一点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 David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冒险色彩。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生期间,他还开发了一种将非天然氨基酸与活细胞蛋白质共同表达的方法。 “我记得一些优秀的高年级研究生告诉我,这个项目非常疯狂,”David说。 David在读博士四年级时,科里邀请他回哈佛大学作学术汇报,他的报告让化学系教授们印象深刻,所以David一拿到博士学位,他们就邀请他入职。2017年2月,David的团队搬到了著名的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 David的团队开发新酶的研究,其中就涉及基因编辑技术。在2013年,David加入了一家名叫Editas Medicine的公司,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由不少业内知名人士共同创办,致力于开发基于CRISPR技术的治疗方法。 但是,这种临床应用受CRISPR-Cas9本身不可预测性的限制,CRISPR-Cas9是基因编辑技术中非常热门的工具。虽然Cas9酶在能科学家的指导下靶向切割DNA,但DNA必须依赖细胞自身的修复系统来恢复剪切,对基因组产生不同的编辑效果。 David的实验室寻找能够改善这个问题的方法。 2016年,博士后亚历克西斯·科莫(Alexis Komor)以及David的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共同报告了首个碱基编辑,他们依靠天然酶把C转换成T,或者把G转换成A。 这是研究人员首次通过可靠且可控的方式使活细胞的基因序列发生了单字母改变。 自那以后,这种方法已被用于一系列生物体中,包括小麦、斑马鱼和小鼠等。今年九月,中国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曾使用David的基础编辑技术来纠正人类胚胎血液疾病的单碱基突变(single-letter mutation),又名定点突变(该实验使用的胚胎并未允许进一步发育)。 另一位博士后Nicole Gaudelli也渴望在这项工作上有所建树,创造出一种能将多个A和T转化为G和C的酶。Gaudelli建议打破基本规则:如果第一步是创造一种新的酶,那么没有人会接受这样的项目,毕竟,这样做既浪费时间,失败的风险也太高。然而,David鼓励她坚持原先的做法。数月的工作之后,Gaudelli成功合成了一种新酶,理论上可以逆转48%的人类已知的致病位点突变。10月份,研究小组报告显示, 这种酶比传统的CRISPR-Cas9系统更可靠。这些工具有助于基因治疗方法的未来发展。 犹他州盐湖城大学的基因工程师Dana Carroll说:“ 他们的成果将惠及许多基因突变造成的疾病 ,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Marica Branchesi “融合的促进者” 这名天文学家帮助科学家们充分利用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引力波事件。 8月17日以后的几个星期里,地面及太空的每一台天文望远镜貌似都看到了同样的东西。在意大利和美国最新发现的引力波事件的推动下,全球大约70个天文机构同时宣布,首次直接探测到了两颗中子星的合并。这一发现一举解决了多个天体物理学的奥秘,包括伽马射线暴和宇宙中较重的元素的起源。 这是由Marica Branchesi所率领的Virgo(欧洲处女座天文台)的引力波探测器多年努力的结果, 她不遗余力地弥合观测天文学和引力波研究这两个物理学领域之间的鸿沟。 负责LIGO(美国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的物理学家、Virgo 的前合作伙伴发言人Gabriela González认为,“Branchesi称得上是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之间的关键桥梁”。 Branchesi于2009年加入Virgo,当时她刚好在她的意大利家乡乌尔比诺大学找到了一份工作。彼时,Virgo和LIGO都开始运作,显然他们需要有人担任天文学界的大使。引力波是时空结构中的涟漪,揭示了普通望远镜无法看到的宇宙的一面。在中子星合并的情况下,Virgo和LIGO都仅能观测到最后几分钟,许多有关碰撞的信息及产生的元素都只能通过传统望远镜获得。 Branchesi开始从事这项工作后, 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说服天文学家,这些信息是值得探究的,因为许多人正对Virgo与LIGO立项多年却一无所获表示怀疑。 今年刚加入Gran Sasso科学研究所的Branchesi说:“我的工作是说服天文学家们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领域。2013年左右就看到了大家身上的变化,因为探测器的重大升级,使发现引力波的几率提高了几乎千倍”。没多久,几十个天文机构就签署了接收Virgo和LIGO探测信号的协议。(作为交换,这些天文机构必须保密,直到引力波探测小组首发该信息。) 当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被探测到后,Branchesi的外交技巧也派上了用场,在10月16日发表的数十篇论文当中,有一篇摘要文章褒奖了3500多名作者。Branchesi收集了大量的贡献者信息,并确保科研结果是公平的。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天文学家Eleonora Troja说: “Branchesi在确保所有重要结果都能得到体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像许多其他人一样,Branchesi也期待进一步的科研成果,但今年可能就很难取得突破了。当物理学家们着手建立LIGO和Virgo之时,能探测到中子星合并其实是超出了希望列表的。然而,这一切是Branchesi所期望看到的。 Emily Whitehead “活生生的证言” 一个小女孩与白血病的抗争鼓舞了新一代癌症疗法。 最有力的表达可能是无言的。7月,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项听证会上,12岁的Emily Whitehead从旁听席上站起,径直走向讲台上发言的男人。她没说一个字,只是抓住了男人的胳膊。 “我就是觉得,如果我站到他身边,就能帮到他,” Emily 回忆说。 5年前,她是世界上第一个接受CAR-T试验疗法的孩子。 在发言的人是她父亲Tom。他当时在呼吁专家组批准这一疗法,该疗法能够使用基因方法改造患者的免疫细胞,使其可以识别和攻击癌细胞。看到女儿朝自己走来,Tom开始哭泣。顾问组的专家们也一度哽咽。“显然,我们被打动了,”儿科肿瘤学家Timothy Cripe说道,他也是专家组的一员,来自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Nationwide Children’s Hospital。 “她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活生生的证明。” 专家组投票一致同意,批准了这项疗法。这在针对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儿童和青少年同类疗法中尚属首次。不到几个月,另一项CAR-T疗法也被开了绿灯,这次是针对非霍奇金性淋巴瘤的,使得2017年成为对于这类癌症疗法而言历史性的一年。 “这是个分水岭,”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癌症免疫疗法研究者Crystal Mackall说。不过,她声称,首先得到批准的两项疗法仅仅是CAR-T展现能力的初步实例。 几十个学术团队和生物科技公司正在致力于CAR-T疗法,力图提升现有疗法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并且提供现成的、无需为每位患者专门设计的版本。 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 “成功和失败之间的界限或许只是一步之遥,” 儿科肿瘤学家Stephan Grupp说道,他是 Emily 在宾州费城儿童医院的主治医生。CAR-T免疫细胞注射几天之后,Emily发生了一种名为“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严重免疫反应。如果不是Grupp医生反应迅速,使用一种在当时尚未得到验证的方法进行干预治疗,他说,几乎可以肯定Emily已经不在人世了。 这样的悲剧不仅将会摧毁Emily的家庭,也会使CAR-T疗法的研发脱离正轨。 如今Emily已经完全康复了,她欣然接受了作为此次癌症革命代言人的角色。 “感觉太棒了,”她说。“所有这些人都喜欢仰望我,这真的很特别。” Scott Pruitt “政府机构拆除者” 一个以绝对效率陆续拆散美国环境保护局的官员。 今年4月,当成千上万人走上美国街头进行科学大游行时,许多抗议者的怒火都是针对Scott Pruitt的。 他是一位公开的气候变化怀疑者,而他如今以被美国总统特朗普命名为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的局长。 在Pruitt被特朗普命名为环境保护局局长之前,他曾是这个机构最大的批评者。作为俄克拉何马州的总检察长,他至少诉讼了EPA14次。“ 把他任命为EPA的局长太可怕了”,明尼苏达大学环境化学家Deborah Swackhamer说道。她曾是EPA的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直到Pruitt在11月份整体裁掉了这个委员会,“Pruitt有着一切造成大量伤害而所需的能力”。 在他于2月上任之后, 他立即将三把火烧到了十几条环保法规上,开始进行将它们停止或干脆撤销的过程。 这些法规所管理的包含了排放,矿业,以及有害排放物等等。而对于Pruitt的上任,化石能源以及化工行业则是热烈欢迎的。“他会作出他认为是正确的行为,并且似乎毫不关心来自于外部的评价”,华盛顿Bracewell律师事务所的律师Jeffrey Holmstead对此说道。他代表了能源行业的多家公司。 在10月,Pruitt宣布,由于“利益冲突”的原因,一切持有EPA补助资金的科学家都不允许参加该部门的独立顾问委员会。该规定的直接结果就是EPA旗下多个顾问委员会,超过一半的会员们被辞退了。 而这些空出来的职位则被各行业的现任职员,以及与工业界有关系的科学家们补上了。 许多科学家们都感觉到他们被边缘化了,而EPA的员工则十分担忧他们的未来。在特朗普政府的预算中,EPA研发办公室的预算将被砍40%,而被撤掉的职位绝大多数都是科学家。 “我们知道他(特朗普)不会是一个支持科学的政府,但是我很佩服他破坏EPA的科学和科学家的那些充满创造力的手段,” 倡导组织忧思科学家联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的分析员Gretchen Goldman说道。 Jennifer Byrne “勘误侦探” 一位以曝光论文漏洞为使命的研究员,论文错误检测工具的发明者。 Jennifer Byrne有两份工作: 白天,她是一位癌症基因研究员;晚上,她则是基因研究论文的“错误猎手”。 在过去两年里的无数个夜晚中,当她的丈夫和孩子在客厅看电影时,她则是在电脑上检查论文,试图找出其中的错误或可能的造假。“我会在PubMed (一个免费的搜索引擎,提供生物医学方面的论文搜索以及摘要)上进行搜索,并希望没有人发觉我并不在沙发上。”她开玩笑般的说道。 就职于悉尼Westmead儿童医院(CHW)的Byrne目前已经找出了数十份论文中的基因序列错误。而其中绝大多数还有其他的可疑之处,比如低质的图片,以及相互覆盖的文字。Byrne怀疑,其中有些例子有着违规的行为,但是她并无法证明她的怀疑。 不过,她这份工作的影响已经初露苗头。现已有9篇论文因为Byrne而被撤稿,其中有7篇发生在今年。而在10月, 她与法国计算机科学家Cyril Labbé合力推出了一款叫SeekBlastn,可以自动找出与Byrne发现的问题十分相似的线上程序。 “在我去世之前,这些工作会让我十分骄傲”,她说道。 Byrne首次发现这些错误的规律是因为有5篇论文皆描述了她曾研究过的一个罕见基因。这5篇论文都描述了在癌症细胞中关闭这个基因的效果,但是Byrne却发现,在这些研究中,他们使用的基因序列是错误的。其中4篇论文已被撤稿,但第五篇的作者和编辑却杳无音信。 深知外面还有更多含有错误的论文,Byrne在2016年找上了有着开发垃圾稿子识别程序经验的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的研究员Labbé。他们希望学刊的编辑和出版社可以使用他们的软件,在出版之前对所有论文进行检查。 悉尼大学的语言学家Nick Enfield表示,许多科学家都对劣质或虚假的论文污染学刊环境的问题感到绝望, “但是很少人会像Jenny努力去曝光它们”。 因此,Enfield向Byrne提供了一些研究资金,来聘请一个助手帮她检查论文中的错误。“她的动机来自于她的信念:出版诚实的数据是最重要的”,Byrne在Westmead儿童医院研究所的同事Belinda Kramer说道。 Byrne表示,她勘误的工作让她得知了研究是一个多么依赖信任的领域:“我以前以为科学是由大脑和金钱驱动的。信任则是个很容易被忽略和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一部分。” Lassina Zerbo “ 禁止核试验的追踪者” 面临着可能颠覆世界的威胁,这位地球物理学家正在为禁止核扩散而努力着。 Lassina Zerbo,从2013年8月至今担任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CTBTO)执行秘书。为该组织在全球推动禁止核试验相关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 在 2016 年北朝鲜进行的核试验事件中,他全面负责协调CTBTO的外交应对,并实时为条约成员国提供数据及分析方面的咨询。 他参与发起了CTBTO青年组织,希望通过教育年青一代,让这个世界远离核武器的威胁。 在出任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执行秘书之前,Zerbo博士曾担任该组织全球数据中心主任。在2006、2009、2013年北朝鲜核试验,以及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危机中,他表现作出卓越的外交和领导能力,并领导发起了CTBT科学与技术会议。 Zerbo在巴黎第十一大学获得地球物理博士学位,并曾在全球最大的矿业资源公司必和必拓(BHP-Billiton)及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 Plc)工作。 2013年,Zerbo博士荣获“军备控制年度人物奖”。此外,他还是布基纳法索“司令级国家勋章”、智利“伯纳德·奥希金斯大十字勋章”的获得者。 除了在公职机构担任领导职务外,Zerbo博士同事也是众多能源、技术、发展、和平及安全相关智库的成员,并在2014-2016年间出任世界经济论坛“核安全全球议程委员会”(Global Agenda Council on Nuclear Security)副主席。 Víctor Cruz-Atienza “追赶地震的人” 当今年9月一场7.1级地震降临墨西哥城的时候,这名地震学家的预测被证实了。 Víctor Cruz-Atienza,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教授。他所专注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地震动力学与波传播、构造地震分析与震源建模等。 1985年9月19日,墨西哥沿海发生了8.0级地震,当时年仅11岁的Víctor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与无助。当时,他与父母及兄弟住在墨西哥城南部的一所房子里。所幸的是,这栋两层楼的房子建在岩石地基之上,并未发生严重坍塌。而其他人则没那么幸运了:在这次地震中,有上百座房屋倒塌,上千人死亡。 那一天改变了Víctor一生的轨迹。 “大地的震颤唤醒了我内心某种直觉。”他后来说道。随后,Víctor考入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地球物理专业,后来在法国和美国留学深造,所学的都是与地表断层断裂相关的地球物理相关专业。 2016年,Víctor已经是墨西哥自治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学系主任,他也将自己的学识贡献给了故乡,尤其是在墨西哥环太平洋沿岸区域的地质特征分析研究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历史总是充斥着各种巧合,今年9月19日,正是1985年那场地震整整32年后,当Víctor正在美国缅因州出席一场学术会议时,墨西哥城再次发生了7.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20公里。他立即赶回家乡参与到灾后相关工作中, 事实证明,他当初预测的由于当地地质结构的特殊性,确实存在长期持续发生地震的可能性 。不过得益于1985年地震后当地加强了建筑抗震指标,这次地震并未造成太大的伤亡。 有一句话或许最能代表Víctor为何多年一直专注地震相关研究: “每场地震都像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动物,它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和记忆。” 或许某个一瞬间,真的能够改变人的一生。 Ann Olivarius “正义的英雄” 致力于在学术机构内消除性骚扰,让女性可以平等地获得发展与进步的机会。 为了处理日益增多的电话咨询,Ann Olivarius不得不多雇佣20%的员工。今年,来自英国梅登黑德的诸多女性正在通过电话寻求Olivarius的法律援助,让她帮助处理一系列的性骚扰案件,她们管自己的遭遇叫做#MeToo(意即我也被性骚扰过)。 几十年来,Olivarius已经处理了许多发生在学术机构里的性骚扰事件。但是,2017年她获得了超乎以往的关注, 因为在她的努力下,一些科学界、娱乐界、媒体界和工业界位高权重的男人因为性骚扰而失去工作。 Olivarius认为现在大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旦社会上形成共识,就会有更好的方法和机会来改善这种情况。 1970年代以来,Olivarius一直在从事这项工作,在耶鲁大学读本科的时候,她被一个男教授性侵学生的事件所激怒。Olivarius选择依据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条跟几个原告一起起诉耶鲁大学,要求实现校园内的性别平等。她们个人的伤害虽然没有被抚平,但却获得了更广泛的胜利。 法院最终承认,大学的性骚扰确实是一种性别歧视,这一里程碑式的判决为美国校园性骚扰案件确立了法律框架。 从耶鲁大学毕业后,Olivarius在高盛等大企业从事法律与财务方面的工作,等她赚够了足够的钱可以从事喜欢做的事情时, 她选择了一个最具挑战的项目——和记者出身的丈夫McAllister Olivarius共同成立了一家关注儿童性侵害案件的律师事务所。 他们代表原告处理了在一系列在学术领域最突出的性骚扰案件,包括耶鲁大学、罗切斯特大学和牛津大学等机构。 在乔治城大学认知心理学家Elissa Newport看来,Olivarius对受害者体贴周到,对加害者的辩护人防御心很重,Newport正是罗切特斯特案中的一位申诉人。 对Olivarius而言,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所有对性骚扰问题的注意力转化为持久的法律变革,她的第一个想法是对发现违反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条者课以严厉的经济处罚。 Olivarius为之奋斗的是改善女性的工作条件,让她们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Khaled Toukan “芝麻开门” 通过不懈努力,保持了中东第一个同步加速器发展节奏和光明前景的物理学家。 2010年5月,消息传出以色列海军空袭了一艘来自加沙援助船队的土耳其船只,彼时,中东首个同步加速器(简称SESAME,刚好是芝麻的意思)的规划会议正在进行。该项目是由以色列、土耳其、巴勒斯坦、塞浦路斯、埃及、伊朗、约旦和巴基斯坦这些看似不可能合作的国家共同发起,而这次意外的军事行动极有可能让SESAME陷入困境。幸运的是,项目最终平稳度过危机,而这主要得益于Khaled Toukan——SESAME的发起人。他辗转于各个代表团,最终让局势得以平静。波兰科学院的生物化学家Maciej Nałęcz称赞他: “处惊不乱,非常可贵的人才”。 经过20年的发展,中东首个同步加速器实验室最终在约旦建成,它是中东地区的第一个同类大型科研项目的主要国际研究中心,至此,中东终于被列入了世界科学版图。 Toukan是一备受尊敬的物理学家,曾担任过大学校长和三届政府部长。在2008年至2017年间担任SESAME项目管理委员会主席的牛津大学物理学家Christopher Llewellyn Smith看来, 没有Toukan,就不会有SESAME。 这个位于约旦安曼市外的价值1.1亿美金的工厂可以在133米高的环形区域内传播高能电子,可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等领域基础研究。 多年以来,Toukan缓和了SESAME合作伙伴之间紧张的政治关系,确保了该项目可以在成员国提供经费不足的情况下的稳定财务状况。 Toukan说,项目不得不以月为单位来制定发展计划。最近,他说服约旦政府利用欧盟资金来为SESAME建造一座价值700万美金的太阳能发电站,此举旨在将运营成本减半。 2003年以来,Toukan一直无偿为SESAME工作,他总能抽出时间来应对各种局面。如今,身为约旦原子能委员会主席的 Toukan 正在监督第二个历史性项目——该国第一个用于研究的核反应堆。 Toukan 希望SESAME的成功将带来更大的示范效应,并能与更多的国家进行合作。 虽然有一些人怀疑该项目是否会成功,但是Toukan笃信的是:“胜券在握,动力十足,因为SESAME的成绩摆在眼前”。 来源: DeepTech深科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 往期文章推荐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49期 | 斯坦福研究院名人堂成员:Peter E. Ha 🔗 经济学人万字总结17年AI领域并购趋势 | 谷歌领跑,人才竞争白热化 🔗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56期 | 机器学习之父:Tom M. Mitchell 🔗 澳门大学陈俊龙教授《社会机器》推荐序 🔗 92岁院士,一件衬衣穿了30年,却将420万全部积蓄捐给了他们 🔗 刚刚获得“科学奥斯卡”的中国80后数学家 | 网友曾说:强到无法理解 🔗 最会玩的清华博士 | 我给自己发了五千万个红包,得出来这样一个规律 🔗 北大清华学霸用神经学理论论证烤串为啥好吃,发过SCI就免单 🔗 纪念 | 余光中走了,从此他的世界里再无乡愁 🔗 AI泰斗Michael I. Jordan | 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统的4大趋势和9大研究课题 🔗 武汉大学蔡恒进 | 揭秘人类自我意识和高级智能进化之谜 德先生公众号 | 往期精选 在公众号会话位置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德先生往期文章! 人工智能|机器崛起|区块链|名人堂 虚拟现实|无人驾驶|智能制造|无人机 科研创新|网络安全|数据时代|人机大战 …… 更多精彩文章正在赶来,敬请期待!
个人分类: 德先生|12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开学第一课:潘院士面对小学生的量子“黑科技”科普
热度 3 cherrylu1960 2016-9-1 17:05
俺好歹也算个科学爱好者,也热爱科学普及工作,故对相关新闻及话题自然有更多的关注。 开学了,9月1日,一早看到央视微信公众号早新闻的内容预告:潘建伟在北京交通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将发表主题演讲《开学第一课:量子卫星》,请注意收看。于是特意重新下栽了《央视新闻》的客户端,查看滚动专题,倒是出现了北京交大的开学典礼,可看了半天,并没有出现潘院士的身影,看来预告赶不上变化,潘院士并没有出现在北京交大。 继续搜索等待,发现潘院士去了中关村一小,给小学生科普量子“黑科技”去了。 院士从大学校园下放小学校园,跨度有点大,足见对祖国花朵科学教育的重视,培养科学兴趣,从娃娃抓起,很好。 小学生对话大院士,内容还是那个高深难懂的量子科技,情景如何?是不是应该有点意思呢?俺的内心充满了期待。 怀着好奇心和对量子“黑科技”的关注,打开央视新闻客户端,耐心看完了长达 49 分钟的直播回放。遗憾的是,现场在室外,人声嘈杂,音响效果不太好,直播视频录的比较糟糕。不过还是努力调整手机的声音,甚至把耳朵贴近手机,想听清楚大院士,面对小学生,如何科普量子科技。潘院士的报告大约 30 分钟,大致内容还是回顾量子力学的发展历史等等,比较常规的讲解,很谨慎,并不是专门针对小学生的。期待中的与小学生的互动环节没有,倒是有一些仪式性的东西。 镜头没有在孩子们身上停留多久,估计面对这样的室外报告,现场比较混乱,没有多少孩子能认真听下来,这种传统报告也很难让孩子们听懂,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何况还有央视记者干扰,比如打断专门从外地赴京来听课的少数民族孩子的听讲,强行对人家进行采访,问人家来北京去哪里玩了,等等。哎,反正,开学第一课,就是个仪式性的东西,仪式完了,大家包括院士都松了一口气。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孩子们需要从小接触最顶尖的科学概念,即使不懂,也会有收获, 1000 个孩子能有一个孩子对院士提到的东西产生兴趣,活动就没有白搞,从这一点上,我支持中关村一小的做法。至于形式,大家都在探索,需要有成熟的条件,搞清需求的内容和供给的能力。 孩子喜欢好玩的东西(当然我作为大人也喜欢),科学应该有好玩的一面,但如何表述它,让人们了解它好玩的一面,分享者和被分享者都能从中得到快乐,真的很难。让院士给小学生科普量子科技这样连科学家都搞不太清楚的高深东西,的确很难为他。自始始终,院士的表情看起来有些凝重,没有笑容;孩子们的笑容肯定不是来自于对量子科技的欣赏。双方没有从分享中获得快乐。值得思考。 科学应该表现好玩,量子科技好玩吗?如果真能描述的那么神奇,肯定好玩,比如可以实现“孙猴子瞬间翻越十万八千里”这样的奇迹,多么诱人。但科学研究有风险,有成功,也可能会失败,前景有可能是光明的,也可能是暗淡的。失败了看起来就不好玩了,但谁能精确预测成与败呢 ? 这个时代很有趣,有趣在于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多超乎常理的发现,颠覆性的理论不断涌现出来。有些东西看起来现实中存在,但却很难得到应用,有些看起来不一定存在,却正在发挥作用。量子为何会产生纠缠,谁也搞不清楚,可人们却正在利用其干大事了,黑科技啊! 这个时代很有趣,对于现代科学的成果,人们不是盲目接受,而是有了越来越多的质疑。科学在理性的质疑中前行,人们的智力水平在质疑中得到提高。 科学不是万能的,它有不确定性,科学是可以质疑的,我想,这个道理孩子们从小就该知道。 让孩子们从小了解科学的规律,慢慢培养一些科学的思维,比具体解释一些科学概念重要的多。这样的科普也难的多
个人分类: 科学杂谈|5897 次阅读|4 个评论
量子卫星是神马浮云还是永动机?
热度 3 冯用军 2016-7-9 00:48
统一台湾、打倒美帝、踏平倭寇、横扫菲鸡、拳打阿三,指日可待,就靠潘建伟们了 中国要登月、去火星,也就拜托潘大师了,先把自己传上去 你想象一下,如果我大天朝能突破这种隐形传输技术,瞬间传输一支军队到岛国、美帝去,还用得着天天研究怎么突破第一岛链、第二岛链么? 量子通信,是真NB还是吹NB? 今年关于量子通信的好消息真是多啊,一副战天斗地、赶美超英的景象…… 许多高僧大德拥有如意神通,即身体可在瞬间抵达遥远的地方,只是他们绝不会为了名闻利养而随意显露,因此,普通人极少有机会见到。可是,关于这点,许多唯物主义者将之视为神话虚构,因为,现今的物理学理论无法解释,更无法以实验来证实。然而,真正具有智慧的物理学家从不否定任何未知的可能,他们甚至认为一切皆有可能,而从理论上和实验上去探索这些可能。如今,中国科学家首次以实验方法证实,超时空穿越完全可能,未来,物质在瞬间即可远距离传输到另外一个遥远的地方!这是物理学再次向佛学解构的宇宙真相逼近的微小一步。 星际旅行将梦想成真,宇宙飞船丢垃圾桶,潘建伟们的量子时空穿梭机启动 《魔兽世界》召唤传送门 本文是新华社前天发布的新闻通稿,这两天在各种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有广泛转载。标题五花八门,如《 我国取得量子态隐形传输技术突破 超时空穿越或实现 》(新华社)、《“ 超时空穿越”神奇场景变现实 》(沈阳日报)、《 科学家实现隔空传物 》(新京报)、《 我国量子态隐形传输获突破,时空穿越或成真 》(北京日报)……百度搜索结果: http://news.baidu.com/ns?word=%C1%BF%D7%D3%CC%AC%D2%FE%D0%CE%B4%AB%CA%E4+cont:1179277566cl=1tn=newsrn=30 超时空穿越示意图 南京日报图片 新华社合肥6月4日电(记者熊润频) 存 放着机密文件的保险箱被放入一个特殊装置之后,可以突然消失,并且同一瞬间出现在相距遥远的另一个特定装置中 ,被人方便地取出 。 潘建伟们耗费纳税人巨资、一拖再拖的所谓“量子卫星”即将“发射”( 环球网:大陆下月发射量子卫星 或将无惧黑客袭击 )... 现在是“ 广告时间 ”: 【环球网军事-航空7月8日报道】大陆下月将发射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同时也将展示一系列先进科技,其中包括 无法被黑客破解的通信技术 ,以及 量子隐形传送技术 。文章称,这颗量子卫星已完成地面测试和检查,并在本月初转运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报道称,量子卫星能解决一些目前困扰世界的重大问题,因此受到各国科学家和政府的关注。近年,量子科技发展迅速,各界都相信量子计算机很快就能面世。这样的 计算机能力惊人,足以破解目前一切加密方法 。根据量子物理学基本定律, 当数据载于量子形态的粒子中,在不损毁数据本身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测量或复制数据 。只要应用这条定律,就有可能防止窃听。而以 量子纠缠技术传送信息,速度比光速还要快,而且无须通过任何 实质媒介 传送 。报道称,有了这项技术,星际乃至星系际通信,就会变得和在地球上拨个电话一般容易。大陆研究人员计划在地面铺设1000公里的量子通信网络,而这次发射量子卫星则是为了一个更宏大的目标——连接大陆与欧洲,以证明全球性的量子网络的可行性。 若这种科技真的有效 ,就能马上应用到政府部门及军事领域。通过量子卫星,北京就能在无惧资料被第三方破解的情况下,跟远在太平洋的核动力潜艇沟通。 量子卫星上的 量子纠缠源 ,这是卫星上最重要的单机之一,主要负责产生纠缠光。 新华社 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今年将注定成为全球瞩目的科学地标——今年7月,我国将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而科学实验中心(上海)即设在该院:今年底,全球第一条远距离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将建成并验收,京沪两地及沿线的金融、政务机构可利用这条线路,进行远程数据灾备和量子安全数据传输,从物理原理上确保不可能被第三方窃听到有用信息。 去年1月,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重大项目启动,建设量子保密通信上海总控及大数据服务中心、陆家嘴金融量子保密通信应用示范网。 上海国盾量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亮点】 负责人介绍,总控中心是“京沪干线”“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陆家嘴金融网”等重大项目量子通信网络的管理、监控、控制和展示中心,负责全网监察和运维指挥。大数据服务中心将布局量子通信金融数据战略灾备设施和“量子金融云”应用的试点,同时将试点建设“量子政务云”,用量子技术保护每一个比特。陆家嘴金融量子保密通信应用示范网建成后,将与“京沪干线”和“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互联互通,为金融机构提供高安全等级的数据服务。 广告结束,进入正题: 2013年6月4日有武汉当地媒体报道:《武汉投资130亿告别“看海”一天下15个东湖也不怕》,大意是武汉将花三年时间,改造完善市内排水系统,完成后将告别“看海模式”。现在3年已过,新系统运行第一年,在暴雨中转眼武汉又成汪洋。 ( 投 百亿 改造排水依旧“ 看海 ”? 武汉 官方给3个理由 ) ——嘴巴一张一闭,都你说了算 1、根据波粒二象性,“无实质媒介传送”,并未所谓“量子通信”的专利; 在量子力学里,两个粒子在经过短暂时间彼此耦合后,单独搅扰其中任意一个粒子,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另外一个粒子的性质,就算他们远隔千山万水也能相爱相杀。 这就是所谓的量子纠缠,像不像传说中的心电感应? 这种“纠缠现象让远距离的瞬间通信成为可能,这就是小黑羊理解的“量子通信”了(这是小黑羊为了便于理解做的通俗解释,科学的解释请查看原文链接,有炸药博士的雄文) 潘建伟院士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从合肥带到北京一个保险箱,钥匙忘带了。于是我请合肥的同事测量一下钥匙,告诉我;我在北京复制它。” 2、量子卫星通信“无法被黑客破解”,破解了肿么办,潘建伟以死谢罪有毛用,数百亿老百姓血汗钱打了水漂谁负责?或者压根就是王林的“气功骗局”、侯希贵的“隔空治病”,神马玩意儿都木有,你叫黑客如何破解?破解毛线啊? 3、 量子通信是“隔空传物”+加密技术, 潘建伟教授曾在某论文中的解释就是“隔空传物”、“不可破解不可拦截” 。 潘建伟大师的这个解释让我想起了“用宇宙语拯救人类的智慧女神张香玉”。 “隔山打牛”我见过,但众所周知,“隔空传物”要么被定义为“西方巫术”,要么被定义为“中国气功”,如果谁觉得“巫术”和“气功”靠谱,那谁肯定是“脑子进水”或者“被驴踢了”...【 今天看到 公众号“知识分子”对潘建伟院士的采访,潘院士说的是“量子通讯”,关于通讯和通信 ,我觉得含义是不一样的,下面摘录一段定义,我是比较认同以下解释的: 通信:广义的通信是指用任何方式,通过任何媒介,将信息从一地传达到另一地。狭义则指:通过电子技术将语言、文字、图像等信息,从一地传送给另一地。即通常所谓电信。按业务内容可分为电报、电话、传真、数据通信等。 通讯:比较详尽、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件,人物或经验的新闻体裁。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和通讯小故事等。 以上两个词要严格区分,不能混用。( 一个“通信”“通讯”不分的人,你还能指望他搞出保家卫国的高大上“神器”,我看悬 )量子通讯原词见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406249.htm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412000 】 4、量子通信的西方阴谋。 2012年10月,美国著名科技期刊《连线》杂志为量子通信写过一篇报道。在潘建伟团队工作的陈宇翱教授告诉《连线》,中国将发射卫星用于量子密钥传输、量子纠缠传输、量子隔空传输等试验。潘建伟的老师塞林格表示,中国在接下来的几年将投入 3.43亿英镑【这里人傻、钱多、好骗】 建造5颗科技卫星, 其中一颗就是用来做量子通信研究。 除了卫星,塞林格估计中国在量子通信项目上的投入大概在3000至6200万英镑左右。而这更是远远超出欧洲和加拿大。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物理学家理查德休斯透露,与之相反的是,2008年,美国国安局和国家标准技术局停止了对所有量子通信研究的资助,因为当时美国政府认为所有的这类研究处于一面混乱当中。 岛国量子通信设备 5、量子通信存在“先天致命缺陷”。 《连线》分析,量子通信有一定缺陷,比如量子隔空传输实验只能在晚上进行, 白天太阳光光线会稀释掉所有传输的量子信号 。另外,量子通讯领域的开创者Charles Bennett也表示出担忧,他说:“要想进行远距离量子通信必须要解决量子信息存储问题。 量子很容易被大部分材料吸收,现在的技术保存量子几分之一秒都很困难 。或多或少可以看出,要想通过量子通信实现“隔空传物”还很困难。 6、 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说:“也许在某个世纪,真的能够传输人类本身,就像《星际旅行》中的科学幻想。”他的前博导泽林格估计“也许一千年后真的能够远距离转移一只咖啡杯。”最乐观的是,美国《福布斯》杂志对20年后新职业预测中有隔空传物专家一项,写道:“想象走到街区尽头的隔空传物站,拆毁身体,接着就在上班处出现。汽车不会有了,汽车修理工不需要了,加油站服务员不需要了,基于隔空传物器的全新经济可能发展起来。” 2016年,一位武汉网友梦想 :“比如再遇到1998年那样的洪水,江防现场再也不会因运输困难,而缺乏紧急救灾物资。国务院的指挥中心,只要输入仓库和现场的电子地址,执行指令后,江边可以立刻出现成吨的水泥、沙袋等等。”有了潘建伟们, 那些矿难的矿工也不用担心了 ,发生矿难后,根本不用费老大力救援了,潘建伟一来,被困百米井下的矿工就可以瞬间传到地面上了;有了潘建伟们,飞行员王伟也不会再失联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也不会被炸了,使馆和使馆工作人员可以瞬间转移到“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2号”了;有了潘建伟们,中国再不用建航母了,直接把美帝的航母“隐形传态”来海南就可以啦,甚至白宫、奥巴马也可以传来,飞机、高铁、轮船等一切交通工具也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马斯克的space X也可以破产了,因为在神秘的“量子巫师们”那里,你想去那里都可以,火星,小case啦,距离132亿光年的 Abell1835的星系群也可以“ 秒到 ” 。 7、 2010年4月2日,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一项研究,证明量子通信加密不可破译的神话幻灭。这项研究由挪威科技大学光电学院和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多位光电专家合著。研究称“所谓的量子加密技术声称永远无法被破解,但我们对两个商业性量子加密系统的实验显示,市面上可以购得的设备稍加改装就能远程控制该加密系统,我们可以在量子信息传递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得密钥。” 还有研究者指出,因为现今量子密码传送技术仍需要连接光子密钥传送设备。所以黑客只需通过拒绝服务攻击,轰炸密钥传送设备服务器,就能导致量子密钥无法传送。量子通信可靠性有问题。 欧洲电信标准委员会也曾撰文指出,现有的普通加密技术如“公开金钥加密法”可靠性很好,风险很低,所以人们对量子通信加密技术没有多大兴趣。 8、不要以为人民日报、中科院、院士、权威、国级领导等的东西就靠谱,它们也有常犯错、常犯浑、常反科学的时候,我先给大家看点材料: “大师”们不变的铁杆粉丝——官员、演艺界人士、商人——“他们为什么信‘大师’?因为恐惧。 1986年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成立,理事长为国防科工委科委主任张震寰:“特异功能研究”的精神领袖钱学森“以党性保证”其真实性。几乎半个中国的省份成立“特异功能研究”机构 、 严新气功成为中国首批获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注册的气功功法、 在“大师”张宏堡的报告会上,数十位老将军鱼贯而入,挤满最前几排,聆听台上人的教诲:“我就是你们的父亲,你们必须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尊敬我。”  在“大师”离席时:老将军们如赛跑,竞相冲到台上,抢坐“大师”的椅子,争喝杯里的剩茶。 1982年,后来“大师”中的领衔人物张宝胜被引荐到一位“中央同志”面前表演特异功能,这段经历成为张宝胜行走江湖的重要资本。 王林,正是在当时被各方邀请治病,时为“人体科学工作组”发起人的伍绍祖,还为王林题字——“超于常理之外,合乎情理之中,发展人体科学,造福中国人民”。 一场张宏堡发功会,到场副部长近20人,厅局级干部约200人,处级以下干部甚至被拒绝参与。 1981年5月,全国第二届人体特异功能科学讨论会在四川省重庆市召开,标志着政界、科学界“绵羊”的结盟。在杨超主持开幕式并作报告后,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聂春荣作了《推动人体科学研究》的演讲;钱学森更是提交了万字长文《关于开展人体科学基础研究》。 后来“气功热”的主要推动者、国防科工委科委会主任张震寰致信胡绩伟及人民日报党组,直斥后者干“糊涂事”,事情再次闹到了胡耀邦处。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批示“守住两条线”:“这不是我们的科研方向,报刊上不要介绍和宣传”。然而,在4月20日中宣部向全国宣传系统发出的通知中,这一意见发生了微妙变化,在“不宣传、不介绍”外加了“不批判”。钱学森的介入使“三不”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发生变化。他征得张震寰赞同,给时任中宣部副部长郁文写信,“以党性保证”人体特异功能是真的。这封信又转到了胡耀邦手里。面对这位大科学家,胡耀邦似乎也不得不作出让步,他批示说,“三不”政策稳妥公正,“但可以允许极少数人继续研究这个问题,也允许他们办一个小型的定期的研究情况汇编,发给对这方面有兴趣的科学工作者阅读和继续探讨”。不久后,陈祖甲参加一次中国科协会议,会上传达了胡耀邦的批示。陈祖甲亲眼目睹了科协主席周培源因不同意由科协出面办“情况汇编”,与钱学森发生争执。钱情绪激动,称批示“对研究人员是性命交关的”,要求把批示“转给大家”。钱学森的意见没有得到科协的支持,但他很快主导了“情况汇编”类刊物的面世。1983年,《人体特异功能研究》出版创刊号,头条即钱学森的讲话:《这孕育着新的科学革命吗?》。清华大学很多研究特异功能的人破格评上了教授, 钱学森在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即507所)先后作了百余次报告、发言,谈论人体科学等话题,该所很快成为人体科学研究的重镇,张宝胜等“大师”被正式调入,其特异功能甚至被认为可用于军事目的。 1984年,《重庆工人报》发表长篇报道《神医·神话·现实》,正式推出“气功大师”严新。严新是“人体科学”领域以“气功”出山的第一人,对“气功大师”的宣传开始抬头。此后六年间,仅是关于严新“神迹”的著作就有十几种之多。 《光明日报》 多次报道清华大学针对严新的研究,称其证明了“ 人体可以不接触物质而影响物质,改变分子结构 ”【与潘建伟们的“巫术”多么相似】。1987年是这段荒诞岁月里重要的一年。 一位中央领导(当时的人大委员长谭震林明确表示支持气功、特异功能等人体科学的研究。叶剑英元帅、国家副主席王震亲自观摩张宝胜表演。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主任、国防科工委党委书记,主管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研究和国防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张震寰将军,出于用于军事国防的目的,明确支持特异功能研究) 在接见相关代表时表示,“气功不是迷信,而是科学,这不是什么既不要反对也不要宣传的问题,而是要大力宣传,以便促进这项科学研究的深入,为四个现代化服务。”这一 年,中国人体科学学会首次召开会议,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瞭望》杂志的记者一一出席 ;也在那一年,张香玉、张宏堡、田瑞生等气功大师纷纷“出山”,掀起了一股“气功热”;还是在那一年,江西省司法厅、公安厅和南昌市气功学会联合派人到监狱测试王林,王林随后出狱。 1987年,江西省司法厅、公安厅和南昌市气功学会联合派人到监狱测试王林。 一举成名后,王林出狱。 他先当上了南昌市公安局的顾问,当时南昌市公安局一名科长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王林。 在当时的10名顾问中,有80多岁的气功、医学专家,有南昌市地方领导,王林是最年轻的一个,时年35岁,没有工作单位。但王林此后辞去了公安局的顾问。 于是,王林又被安排进了江西省行政学院。 王林的第一幢别墅就在梅岭的方志敏烈士墓旁,独门独院。 1992年3月31日,王林进京,在江西省体委一名办公室主任的陪同下,接受中央人体科学工作六人小组的测试。 “当时测试的房间内,四个角都设置了高速摄像机,以每秒400幅的速度录制,再以每秒20幅的速度放映。还安排了两名魔术团团长,并没有向王林透露身份,如果测试中王林需要助手,则由两名魔术师给予配合”,一名在当时很快得知测试情况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有领导告诉王林,这次是给中央领导表演,不能作假。你如果现在承认自己的手艺是魔术,不是特异功能还来得及,不算欺骗国家。但王林坚持要接受测试”,这位知情者说。 表演获得了成功,王林为中央六人小组表演了“空杯取酒”,但没有表演“空盆取蛇”。 王林成为江西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接受中央六人小组测试的气功师。那个时候,作为《人民日报》分管科技的记者,陈祖甲参加了很多次测试,“但没有一个是成功的,包括气功大师张宝胜。很多气功师拒绝接受测试,或者测试不成功后说自己受到了干扰没法发功”。 王林唯一一次不成功的表演,是给一位中央高层领导。“警卫员要搜他的身,让他很不高兴。表演的时候,他不小心把屁股对准了领导,又被警卫员呵斥。等变出蛇来,警卫员说是从他裤筒里出来的。结果领导批评了警卫员,但也没让他表演完。” 在80年代,有两姐妹在国务院科技办公室一个人的带领下,到处表演腋下认字,当时就能拿出200万买房子。 1988 年,“气功”节目登上了春晚。气功师张加陵表现了气球站人、意念推板和纸吊灯管等节目。后来有专业人士指出节目是剪接而成,主持人姜昆后来也承认,踩爆了好几只气球。“绵羊”已经疯狂, “山羊”们的身影越发黯淡——在主流媒体上失声,在出版界也步履艰难——领军人物于光远此时已调任社科院,其身份已不适宜再反对“人体科学”研究;当伪气功引发了民众的狂热后,反对者甚至要担心自己的安全。曾有两位《健康报》的新闻工作者与杜继文并肩作战,写作多份报告揭露严新骗局,无人理睬,最终放弃;由于受到威胁,一位著书反伪的医生晚上出门甚至要带菜刀。1988年,随着国际组织“对于声称异常现象科学调查委员会”来华访问,并通过测试令所有“超人”折戟,《科技日报》、《北京晚报》发表了一系列怀疑论者的文章,但这种声浪终究被年底出版的钱学森等著的《论人体科学》盖过了。那一年,在507所所长陈信主持的向中央多个部门领导作的汇报表演上,张宝胜一败涂地,但目击者、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写作的《“奇人”张宝胜败走麦城实录》却直到1995年才刊登出来。 严新的气功能改变2000公里外的物质分子结构,张宝胜能用意念把药片从玻璃瓶内抖出来,张香玉能使用“宇宙语”与天外信息交流,沈昌能用意念把癌症“抓”掉,张小平能治百病,有的气功甚至能使农作物增产【与潘建伟们何其相似】 。严新首创的“带功学术报告”被实用的“大师”们广为效仿,大小“报告会”一时间遍地开花。 “医家秘传气功”的学员们聚坐在北京妙峰山,人人头顶一口铝锅;山西气功师宣称改造了90%以上的蚊子; 严新甚至接手了两弹元勋、晚期癌症患者、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邓稼先的治疗 ,邓被折腾了一个月后逝世。 在张宏堡要求弟子在家中悬挂他的头像、顶礼膜拜后,北京、四川两位反对他的干部于1995年2月的同一天被袭击受伤。陈祖甲曾采访的一位科学杂志主编透露,当他拒绝一篇有关特异功能的论文时,连手下编辑都跑来施加压力,抱怨“你别弄死我们啊”。于光远似乎并不惧怕这种压力,他把战火烧到了境外。1989年1月9日,香港《大公报》发表于光远谈话:《我坚决反对反科学的所谓“人体特异功能”宣传》;2月,聂春荣针锋相对地写了篇《我坚决支持人体特异功能的科学研究》。1994年3月,还没等到设想中的“ 气功大厦 ”成真,著名的“人体科学”支持者张震寰去世,仿佛预示着风潮落幕。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这位戎马一生、曾亲自参加 气功辟谷 的老人还在关心同志的病情,“托人寻找有擅长的气功师帮助调理,可是唯独不考虑他自己”。在悼文中,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原解放军总参通信部政委管谦评价他“不唯书,不唯上,勇于实事求是,旗帜鲜明地支持人体特异现象的存在”。 1980年代后期起,中国科普研究所模仿“大师”,搞了多场揭露伪气功的报告会,常由郭正谊院士出面,与“大师”针锋相对。 张香玉、张小平先后因涉嫌诈骗落案【 潘建伟获取巨额国家科研经费是否有问题? 】。1994年末,在院士联名上书中央后,《关于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中央委员会文件的形式下达,为攻击吹响号角。 1995年2月,中国科学院112名院士联名签发“科普倡议书”,呼吁通过科普反对伪科学。主流媒体上终于又集中出现了对特异功能宣传的批判,雪藏7年的对张宝胜“走麦城”的揭露终获刊发,《工人日报》更是用头版消息加整个第五版的规模刊登了六位专家揭露严新骗局的文章。 以1999年取缔“法轮功”为分水岭,盛极一时的“大师”们坠入低谷。严新、张宏堡等先后前往美国,后者在2006年的一场车祸中丧生;沈昌和此前的张香玉一样,因经济犯罪入狱;张宝胜等则销声匿迹,再无声息。 反对“特异功能”的精神领袖、国家科委副主任于光远得到的支持越来越少;叶圣陶因撰文反对而被责难;科协主席周培源因不同意出面而陷入争执。“清醒的文化人不能说话了。” 胡耀邦曾对“特异功能”批示“荒谬绝伦”,又要求“不要介绍和宣传”,但面对支持力量,也不得不作出让步。 有良知、懂科学、富正义的我们今天站出来揭露潘建伟们的“量子巫术”【 好听点叫“量子魔术” 】,就跟当年的于光远、叶圣陶、周培源、胡耀邦们一样,就跟当年揭发严新、李洪志等邪教头目一样。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大地上,潘建伟们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反伪科学的司马南、 何祚庥、郭正谊、杜继文、陈祖甲们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自古终究是邪不胜正... 【 参考资料:《1979-1949年中国“伪科学事件”与科普政策互动影响》,孙颖通;《中国类科学—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观点看》,刘华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钱学森鼓捣“人体科学”始末》,陈祖甲 】 纸包不住火,美丽的谎言终究会被吹破,量子通信就是21世纪的“特异功能”,潘建伟们就是21世纪的“李洪志们”,反科学分子就是21世纪的“柯云路 廖文伟 ”。人民的眼光是雪亮的,真理终究不会被“乌云”遮盖,大家一起,将“量子通信”这种类似巫术的东西丢进太平洋吧,除四害,除恶务尽。 ... n.“量子通信”可以“隔空传物”,“星际旅行”可以“变成现实”,物理学再这么乱搞下去,我看离佛学、离神学、吹牛逼学倒是越来越近了,而离科学却越来越远了,此所谓“南辕北辙”... 面对“特异功能”派的大肆进攻疯狂鼓吹,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胡耀邦于1979年4月24日批示“荒谬绝伦”,认为罪不在孩子,而在于地委、党报,胡耀邦在批示中用了两个感叹号:“我们该要怎样警惕啊!该要怎么努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啊!” 中共当人最讲究“实事求是”,耀邦同志批示“言犹在眼”。潘建伟们只是普通人,不是马列气功师张宏堡、救火先锋严新、盖世华佗胡万林、藏密传人张海、养生达人李一、神仙干妈赵群学、天外来客张宝胜、人体科技沈昌、法轮邪教李洪志...早日脱下你们的“袈裟”、卸下你们的“法帽”、关掉你们的“光环”、戳破你们的“神话”,过点正常人的生活、说点正常人的话语、干点正常人的事吧,会死啊。 “大师”远去,孕育他们的土壤却远未消失 。上世纪末的“决战”并未伴随意识上的刷新,新世纪的十多年来,伪科学的浪潮依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生的“大师”玩的还是老一套—— 权贵的支持、学界的背书、老板的追捧、信众的愚昧 ——只是更有钱了。 1987年4月7日,上海中医药研究院利用“气功外气”麻醉患者 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在新一轮伪科学“神秘主义运动”的支配下,疯狂的“量子通信”,谁在为“量子巫术”保驾护航,谁是“潘大师”后面的大人物和五毛党推手? 美帝【 没钱、傻、不好骗? 】、欧鬼、俄熊都木有这耗费数百亿的玩意儿,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它的“真面目”: 拳打美帝,脚踢日本,口吐菲律宾,让我们拭目以待... 伟哥 ,加油哦,偶看好你 参考文献: 附件一、 王国文:一揭潘建伟等“巫师”的皮(王国文系列揭露文章,可登陆中科院中工院主办科学网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2815 ) 隔空传物,似巫术,据说是凭借一种非定域的神奇力量。定域或非定域一词在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涉及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情形时,非定域作用是指那种无论距离多远的、无滞后瞬间的、无需媒介的、无可阻拦的超时空作用,常称超光速作用或类空作用。爱因斯坦称之为鬼魅远距离作用,把它比作传心术式的影响。 我们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所谓的非定域作用。假如在北京有许多龙风双胞胎,把第一对中的G1留在北京,把M1送到上海,把第二对中的M2留在北京,G2送到上海,等等。如果把双胞胎比作纠缠的量子对(量子双胞胎),假如对北京的任意一个婴儿做性别手术,比如把G1做成女孩,由于“存在”非定域作用,那么上海的同胞M1就会瞬间变成男孩。专家们认为这并非荒谬,因为手术前“量子双胞胎”各自的性别均依赖于对方而处于不确定状态。一本名家所著教材中是这样写的:“一旦对其中一个粒子做自旋取向测量,使其产生坍缩,比如向上,则另一粒子虽然处于遥远而未知的地方,也将瞬间同时发生自旋态朝下的坍缩。” 他们认定有非定域作用,但并不讳言那是一种尚不清楚的神奇力量。 现在许多专家认为,量子纠缠意味着非定域作用,相信这已为量子力学实验违反贝尔不等式所“证明”。1993年,贝内特等6人根据非定域作用提出一个隔空传物(teleportation)理论和通信应用方案。teleportation 也被译作量子隐形传态、量子离物传态或量子态超空间转移。惊人的是,奥地利泽林格领导的研究组和意大利马提尼的研究组各于1997和1998年报告量子隐形传态已经实验实现。后者比前者投稿早了三个月,争要优先权。贝内特自己把隔空传物比作伏都(巫术),伏都教(voodoo)的巫师擅长通灵术,替人除祸消灾。 隔空传物理论和所谓“实验实现”产生的反响耐人寻味。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约瑟夫森2001年在一篇短文中写道:“量子理论与信息和计算理论现在已被富有成效地结合起来。这些发展可以导致对像传心术等过程的解释,传心术是不列颠的研究前沿领域,这些过程在传统科学中还是不能理解的。”一位博士在试论“气”的物质属性一文中谈到:“许多高功夫[气功]师都能感觉到意念的瞬间性可能是超光速的(不同于电磁波),量子力学长期以来也坚持量子作用是超光速的(称为非定域性),...这一点对于揭示气功外气的量子属性有很重要的意义。”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说:“也许在某个世纪,真的能够传输人类本身,就像《星际旅行》中的科学幻想。”他的前博导泽林格估计“也许一千年后真的能够远距离转移一只咖啡杯。”最乐观的是,美国《福布斯》杂志对20年后新职业预测中有隔空传物专家一项,写道:“想象走到街区尽头的隔空传物站,拆毁身体,接着就在上班处出现。汽车不会有了,汽车修理工不需要了,加油站服务员不需要了,基于隔空传物器的全新经济可能发展起来。”一位网友梦想:“比如再遇到1998年那样的洪水,江防现场再也不会因运输困难,而缺乏紧急救灾物资。国务院的指挥中心,只要输入仓库和现场的电子地址,执行指令后,江边可以立刻出现成吨的水泥、沙袋等等。”此类梦想,不一而足。 让笔者杜撰一个幽默故事。北京要派孙悟空立刻去深圳任动物园园长,巧遇特大台风和洪水,一切交通中断。幸好两地都有隔空传物专家以及有双胞胎猴子可以帮助解决问题,这对猴子,一只在北京,另一只在深圳,都持有同胞的全息像,好比是互相纠缠的。现在北京的隔空传物专家按程序首先要做的是,把老孙-猴子联合体按特定方式拆分,用数学语言,即把描述老孙的态矢量与这对猴子的纠缠态张量的“张量乘积”投影到描述四只八卦炉的各个态张量上。四只炉子是四对双胞胎猴子的化身,代表老孙与猴子的四种不同基本纠缠方式,专干对老孙进行脱胎换骨的勾当。贝内特等人的理论表明,在2号炉上的投影正好是同胞的全息像,而在1号上的变了,右侧各器官都扭转了180度,在4号上左右反了,而在3号上的,不仅左右反了,右侧各器官还都扭转了180度。这时深圳的猴子当园长要等老孙在北京被销毁,因为拷贝是被禁止的。按理论,他进哪一只炉子是随机的,几率各占四分之一。这回老孙随机闯进的是2号炉,专家笃信他包含的全部信息刚好原样转移到深圳那只猴子身上。一当用手机告知是2号,深圳猴子就被“核实”是地道的孙悟空了。如果不是2号,也很简单,只要按告知的炉号,用相应的“线性变换”做一下修复就行。听起来像煞有介事,然而悟空窃喜,专家们混淆虚实,认虚为实,把俺老孙的信息就地替换深圳猴子全息像中的信息,当作信息在量子信道上的远距离隔空传送。隔空传物是巫术,悟空熟知,对付巫术要靠独门绝技。 言归正传。我们早就知道,假如在理论上能够做出一个不发散的线性波包,其中只与粒子的能量和动量相关的傅立叶分量(特征分量)就是粒子的波函数,那么它就是一个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统一体。这样的波包可以做出来,而用波包的含峰片和不含峰片的干涉可以解释杨氏双缝实验。有意义的是,它也能解释最不可思议的量子纠缠。例如考虑由非线性晶体产生的一对纠缠光子(A,B),可以设想,当光子A波包的含峰片向甲某方向运动时,B的一个不含峰片跟着A的含峰片走,如影随形,合成新的体系S1,同时,A的一个不含峰片跟着B的含峰片走,合成新的体系S2。并且,如果甲某对A的含峰片进行测量,它的伴随者也必然受到同样的测量,甚至若B的含峰片连同其伴随者在乙某处被毁了,在甲某处A的含峰片的伴随者也还总是“阴魂不散”,真所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伴随成分的永不分离性是量子纠缠的根本特征。这可能就是量子理论中二光子的四波函数纠缠数学表示式所反映的真实情景,这四个波函数是上述四片的特征傅立叶分量。显然,这种方式的纠缠决定着甲某和乙某双方实验测量结果的统计性关联,这种关联无关于无端的非定域作用。爱因斯坦在1946年文章“自述”中表示“坚持认为”:“体系S2的实在状况与我们对那个在空间上同它分开的体系S1所采取的行动无关。”总之,量子纠缠并不意味着存在鬼魅远距离作用,也不意味着量子力学与相对论性因果律相抵触。元朝管道升写给夫君赵孟頫的词“你侬我侬,忒煞多情。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们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是量子纠缠极好的写照。”顺便指出,鉴于如此的量子纠缠情景,显然半透半反镜加上符合计数测量不会有纠缠光子的功能,即通过他们不会产生真的光子纠缠或纠缠交换。 我们还注意到,贝尔对量子波包峰外部分的存在和效应毫无意识,他想当然地引进经典型的潜变量和其经典式的分布函数推出一个不等式,推论非定域性(鬼魅远距离作用)必定存在。他的不等式和类似的不等式是用“潜变量”把经典实体装扮成量子实体推导出来的,因此这类不等式根本不可以作为鉴别量子纠缠是否具有定域性的试金石,也不能用来鉴别子体系间是否存在纠缠,更不能用来鉴别量子隐形传态是否实验实现。由此看来,依据量子纠缠非定域性解释的隐形传态理论纯属数学游戏。美国康奈尔大学穆尔明教授说:“在我看来,似乎非定域性为某些深深的困惑太廉价的提供一条出路。”西班牙量子物理教授散托斯认为贝尔的结论是二十世纪物理学史上最大的忽悠(delusion)之一。非定域作用既不存在,何来量子隐形传态的实验实现?何来传送的好保真度?恐怕连一条量子态编码的短信“您好”也不能隔空传送成功。 对神话和巫术,不妨一笑了之,但是,我们不能不冷静地、认真地思考一下目前一种流行的说法:“量子隐形传态可用于大容量、原则上不可破译(万无一失)的保密通信,也是量子计算的基础。”这个魅力无限的梦想前景吸引了不少量子世界的拓荒者和投资者。近十年来,它在媒体上已闹得沸沸扬扬,实际上,真的业绩乏善可陈。不无担心,量子信息科学的发展有迷失方向的危险。以笔者拙见,不仅量子隐形传态(隔空传物),一切取决于非定域作用的信息技术开发方案都不能指望成功,更不能指望通过这类研究来否定爱因斯坦一生坚持的定域实在论思想。 (作者: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国文) 附件二、 王国文:谁在推动潘建伟等的惊天骗局? 爱因斯坦认为,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不完备,因而该理论含有鬼魅隔空作用的意味。关于他与玻尔的争论,郭光灿院士说:“这场争论的本质在于:真实世界是遵从爱因斯坦的局域实在论,还是 玻尔的非局域性理论。”事实是,玻尔虽然坚持量子力学的完备性,但从未表示过相信有鬼魅隔空作用,也从未有过什么非局域性理论。有意思的是,现时世上居然传播着一条某些物理学家编造的特大、特时髦的谎言:当测量一个粒子时,另一个与之关联的粒子会瞬时改变状态,无论它们相距多么遥远。这种隔空影响称非定域关联,常称非定域性。谁知竟不断有圆谎实验——量子隐形传输——震惊世界。被跟进的势头曾一度高涨,不过近年明显减弱,并渐趋孤立。量子隐形传输理论的基础是这个非定域性,好在最著名的大学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对量子隐形传输都无动于衷,美国《科学》杂志也不青睐量子隐形传输的文章。虽然宣扬这个非定域性的文献汗牛充栋,相关的通俗作品也不计其数,但否定或怀疑隔空影响的专家和作品也不胜枚举。著名量子物理学家格里菲斯在他的书《一致的量子理论》中写道:“非定域的影响源于逻辑错误,当后者被纠正,那些非定域性鬼东西消失。”科学屈从逻辑!与麦克斯韦齐名的赫维赛德有一句著名的遗言:“逻辑万古不朽,坚忍不屈。”还有,一个好兆头是,开始在教科书中出现反非定域性的声音。诺奖得主温伯格的新书《量子力学讲义》(2013年首版)中写道:“量子力学中纠缠的存在自然产生一个问题,在纠缠体系的一个部分上的测量是否可用于将消息发送到另一部分上,而不受有限光速设定的限制。不,不能被利用。” 然而意味深长的是,师徒一对,维也纳大学的泽林格组和中科大的潘建伟组还在大搞量子隐形传输。青篮相竞,于2012年八月九月在《自然》杂志上先后刊出文章“百公里自由空间通道上的量子隐形传输与纠缠分发”(下称文1)和“143公里上用主动前馈的量子隐形传输”(下称文2)。文1受到好评:“为基于卫星的量子通信、远距离的量子力学基础检验铺平了道路”,“来自于潘建伟小组的另一个英雄的实验工作”,“有望成为远距离量子通信的里程碑”。文2主持人泽林格称:“我们的实验表明,量子技术如今是如何地成熟,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地有用。”他们给人的印象是,量子隐形传输技术已经成熟,下一步该是准备建覆盖全球的量子通信网络了。潘建伟透露,我国计划在2016年发射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泽林格得知这个情况后,专程来了两次,希望能参与这项工作。与此相关,潘建伟团队的成果入选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他个人获2012年度国际量子通信奖,还有做过同类工作的陈宇翱获欧洲物理学会2013年度菲涅尔奖。“汤森路透”组织发布的2012年度诺贝尔物理奖预测中,首列了贝内特,布拉萨德和沃特斯,因他们开创性地提出了一种量子传输协议,称该协议已经通过实验验证。这种传输很神奇,贝内特把它比作伏都教的通灵术。文1和文2似乎都是该协议的实施范例和验证。 对文1,《物理世界》网上有人评论:“我们渴望宇宙的奇迹,但像这样的文章让我们失望。...我发誓可以用6个字母的单字voodoo(通灵术)解释量子隐形传输。”日内瓦大学的尼古拉斯·吉辛是欧洲搞量子信息第二大团队的领军人,隔空鬼魅作用的铁杆支持者和最疯狂的鼓吹者,不知怎么滴,这回倒认为,潘建伟组在青海湖上的隔空传输有点欺骗,是一桩隐性诈骗。他说:“这隐性诈骗在于,同一个紫外激光器似乎在同时产生纠缠光子和隔空传送的光子,这不会发生在一个实际的系统中。还有一个关于隔空传送在什么时候实际发生的问题。当贝尔态测量——触发隔空传送过程——被爱丽丝做的时候,驶向鲍勃的光子还几乎没有离开多远。充其量几米。因此,所称隔空传送97公里是有点过分了。”难道潘建伟对贝内特等人的隔空传输理论,连起码的阅读能力都没有吗?吉辛相信他有这个能力,因此那97公里是欺骗。细查,量子力学并没有告诉我们有量子隐形传输的可能性,文1连隐性诈骗都不是。专门研究量子力学基础的中科大教授沈惠川称潘建伟懂量子力学“了了”。还有,该校一位专长光学和物理学史的资深教授认为潘搞的量子隔空传输是荒谬的。北京有一位在思考贝尔态测量问题的教授说,在这个问题上,觉得潘不诚实。福州学者梅晓春说:“量子隐形态传输”的确具有很大的欺骗性,文章写的不明不白,实验结果不明不白。许多专门搞量子力学的人都看不懂,更不要说其他不是量子力学专业的。连他们自己课题组的人都弄不懂,我曾在学术会议上问过他们研究组的人,也问其他单位搞这个东西的人,都是一问三不知。” 对此,曾有研究者说:“想要给大家都讲明白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 对于潘建伟和泽林格密锣紧鼓合谋把隐形传输上“神州”的事,有人气愤地说:“联合起来骗中国的钱?”“咱中国钱多、人傻,洋鬼子快来啊。”至今只有十分精通量子隐形传输理论的同行尼古拉斯·吉辛指出他们有故意欺骗行为。不论主观动机如何,大搞巫术科技,总是祸国殃民。 国内网上对隔空传送此类胡作非为有过猛烈的痛斥:“这也敢拿出来,你真以为人都傻了吗?”“假的,不可能”,“伪科学”,“忽悠,接着忽悠”,“刘谦的魔术”,“中国又开始出新的气功大师了”,“见鬼了吧”,“愚人节吗?”。他们像一群嚷嚷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孩子,恐怕科学史上没有一篇论文有过如此的遭遇。据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克特勒非常反感这种不触及真正物理问题的所谓时髦工作,说泽林格不懂物理,最会的就是用分束器把一束光分成两束 ,又挺会搞钱,招了一大批学生给他干活。另一位得主康奈尔也表示类似的看法,绝对不支持他的学生用BEC 做量子信息。关于文2,量子光学大师、诺奖得主格鲁伯说:“起初,我试图谨慎地跟踪其发展,但开始就连在幻想什么和究竟领悟了什么都难以区分,更不用说对于居然已经实现的什么了。”据知,美国国防部早就否定量子隐形传输项目。政府在新一轮科技规划中对光量子信息项目不再支持,并从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的量子计算组撤回资金,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所也失去对量子加密研究的资助。显然的原因是花了大钱,实事一项无成,很可能在怀疑那是一个大骗局。 对于隐形传输,以往有记者去过这种工作的实验室,想看看光子到底是如何隐形传输的,好像很失望,除了看到在符合计数器上得到的一些曲线之外,没有别的。那么要问,不用符合计数器,远离的双方能否独立观察光子的态的隐形传输?当然最好是不用,但是1997年以来的历次实验表明,离开符合计数器就什么戏也没有了,它们像是魔术师的必备道具。看来,文1和文2的作者们不免有按愿望分析数据和做出想要结论的嫌疑。一般实验结果本身就是提供证据,很少需要做其它验证,而量子隐形传输实验常常还需要做某种验证,否则缺少说服力。这种传输多般用贝尔型不等式(CHSH不等式)的违反来验证。文1在5月发布的预印本中,未报道这种验证,在8月的论文中补充说:“CHSH不等式的违反经无定域性漏洞观察。”后面将指出CHSH不等式本身没有科学意义。做科学实验要准备失败,甚至是必由之路,但一再编造不反映事实真相的成果就有问题了,演示量子隐形传输的实验似乎属于这种情况。 再细看实验路线,量子隐形传输理论要求贝尔态测量作为其实现的关键步骤。这种测量需要一个被传输的态与纠缠态相乘的乘法器,还需要一个贝尔态分析器。在文1和文2中,他们用半透半反镜做乘法操作,用一些偏振分束器、光子探测器和符合计数器的联合做贝尔态分析。但是,对半透半反镜的物质结构及它与光的相互作用机制我们是非常清楚的,它是线性光学器件,顾名思义它不能用来做非线性的乘法操作,而所用的贝尔态分析也是糊弄。其乘法操作的目的是产生纠缠交换,他们是依靠非物理的(子虚乌有的)波函数坍缩产生想要的纠缠交换,如一本量子信息物理教材中讲的:“尽管两个光子之间(以及分束器中)并不存在可以令光子极化状态发生改变的相互作用,但“全同性原理的交换作用+符合测量坍缩”还是使两个光子极化状态发生了改变——纠缠起来。”我们知道,由两个体系的态通过线性光学器件混合成的态原则上是可以分解成各子体系的态,即不可能有这种纠缠交换发生。还有,文1中报道测得光子态隔空传输的平均保真度为0.804,文2报道其平均保真度为0.863,后面要论述,光子的态根本无隔空传输的可能性,哪来的保真度,这种所谓的保真度是接收方在光束上按愿望分析实验资料得出到的结果。对贝尔态测量和隐形传输,泽林格(2000年)杜撰传输一个大活人来说事:“对辅助物和 这个人进行联合 测量把他们变成一个随机的量子态,以及产生了大量随机的(但有意义的)资料——每个基元态2比特。因鬼魅隔空作用,这一测量也瞬间改变了遥远对应物的量子态 。”常听说,隔空传输的科学幻想于1997年终于实现,那是一个弥天大谎。隔空传输是幻想,但不是属于科学幻想,是巫术。如果量子巫术获诺贝尔物理奖,那我们可有好戏看了:“鬼科学看好降价的诺贝尔奖鬼”(此话见于路透网)。 就数学表述的完美性和成效而言,量子力学好到无与伦比,但就物理思想而论,这个理论竟烂到不明物理实在,诠释无奇不有,纷争不已。费曼认为“无人懂量子力学”,不懂例如指不知道一个粒子到底是如何同时通过双缝发生干涉的。还有,不知道一对全同粒子到底是如何发生纠缠的。拉比在玻尔诞辰百周年纪念大会上讲:“我觉得,我们还未得要领,下一代人,他们一旦找到那个要领,就会拍拍脑袋说,他们过去怎么会想不到的呢?”量子干涉的玻尔互补原理解释和海森伯的不确定性原理解释导致他们否定微观粒子的实在性,而量子纠缠的爱因斯坦的隔空作用解释导致他本人不虔诚相信量子力学。他因坚持定域实在论而被人称为老顽固。的确,用贝尔型潜变量——粒子的位置、动量、自旋等——肯定无望建立起量子理论,这好像不仅说明实在论荒谬,而且说明量子力学意味着分离的物体间存在隔空作用,因此一个极端尖锐的问题摆在物理学家和哲学家的面前。随着进入信息时代,因渴求新的信息理论和技术,反对爱因斯坦的定域实在论思想达到了高峰。特别是,出现了根据非定域关联的量子隐形传输理论和其“实验实现”。爱因斯坦不相信存在像传心术那样的鬼魅隔空作用,薛定谔称之为巫术。科学地看,绝不可能有无需载体、无需时间、无论多远、无任何东西能够阻挡的信息传输通道。量子力学哪里告诉我们传递信息可以不用物理载体?脱离载体的信息传递是不可思议的。事实表明,即使不懂量子力学,只要不失科学精神,照样能取得辉煌成就。然而,如果不懂装懂,基于对量子力学的错误认识编造虚假实验事实,那就要引起警惕了。 几乎没有人会相信神出鬼没、超距感应的事情,这类玩意儿只见于幻想小说或电影,像《西游记》、《星舰奇航记》。惊人的是,1997年以来,在杂志上发表的有关论文中及相关的通俗读物中,都声称这样的事已经真的实现,以致期望带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以量子隐形传输为基础的量子信息技术是一场革命还是一个骗局?下面我们来看这个“革命”或“骗局”是怎样形成的。 (1)波函数坍缩假设的谬误 波函数坍缩假设是1927年海森伯提出来的。坍缩是指,一个体系的某个观察量在被观测时,体系的波函数即刻坍缩到该观察量的本征态。如果观察量是粒子的位置,则坍缩到一个点状波包,认为它代表一个实在粒子。爱因斯坦不接受这个假设,认为不能想象一个无限扩展的平面波会在探测屏上瞬间坍缩成一个很小的波包。薛定谔杜撰一个猫思想实验用来暴露和嘲笑波函数坍缩假设的荒谬性,因这个假设意味着人眼的最后一瞥决定猫的死活。海森伯后来(在1960年)明白表示波函数坍缩不是实在的物理过程,是一种数学过程。这里存在着波函数是实体还是实体的某个方面的问题,或者,实体原本不存在,而是为观测所创造。如果实体原本存在,则不可能发生如此般的坍缩。在剑桥的一次会议上,90位物理学家有一次非正式投票,只有8位宣称它们的见解与波函数坍缩有关。加之因波函数坍缩无任何可信的实验证据,有人称之声名狼藉。我们总是相信,测量到的一定是测量前存在的,至多加上测量所引起的某种变化。科学解释因果关系,所有科学分支都服从因果律,而波函数坍缩假设违反因果律,因此许多人欢迎不含波函数坍缩的量子力学诠释,这类诠释有,玻姆的潜变量诠释,多世界诠释,一致性历史诠释和系综诠释等。泽林格等认为符合计数测量引起的波函数坍缩——“后选择”,能使前置的半透半反镜成为量子纠缠器,这是他们制备多光子纠缠态的唯一办法,因为靠晶体的非线性连产生三光子纠缠态也还希望渺茫。非物理过程怎么能产生物理过程量子纠缠呢?不论量子纠缠的真相如何,仅凭这个情况看,用半透半反镜结合符合计数测量制备多光子纠缠态是魔术,所称的各种应用都是画饼充饥。泽林格认为:“最基本的思想是,信息是量子力学的中心概念。所以,量子力学并不是关于实在的,而是关于信息的,关于知识的。”“信息在做判断时是量子化的,所以世界就表现为量子化的。”用这种唯信息论解释波函数坍缩也无意义。 为了协调量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冲突,乃至解决量子力学的诠释问题和测量问题,我们不得不去猜想潜在的实体和潜在的变量。可以想象,潜波作为变量天生与薛定谔的波动力学相容。已经发现,用潜波等权叠加的初包能描述一个微观粒子,以及用它的含峰片(实体)与不含峰片(准实体)的联合能解释一切量子干涉现象,这证明波函数坍缩是臆想,是多余的假设,也说明以表观坍缩代替名副其实坍缩的退相干纲领没有意义。关于退相干,阿德勒(S. L. Adler)在文章“退相干为什么解决不了测量问题”中称:“我不相信,详细的理论计算或近期的实验结果表明退相干已经解决了与量子测量理论相关的困难。”卫贝(N. Wiebe)和巴冷廷 (L. E. Ballentine)说:“我们的结论是,对解释宏观物理经典行为的出现,退相干不是必需的”。霍兰德(P. R. Holland)指出:“试图纯用波函数和密度矩阵说明量子体系的经典行为未抓住这个要点:态的经典概念,即每一瞬间的粒子位置,在逻辑上是有别于态的量子概念,前者不作为特殊情形包含在后者之中。书籍中忽视了这一点。它意味着仅根据波函数的处理,从量子力学不能获得在观念上和数学上一致的经典力学导出。”波函数坍缩假设是量子隐形传输理论的要素之一,在文1中称瞬间投影。 (2)贝尔不等式理论的谬误 亨利·斯塔普称贝尔不等式理论是“最深刻的科学发现”。贝尔不等式的建立有三个假设:1.量子力学是正确的,2.爱因斯坦的实在论或(和)定域性成立,3.观察量是潜变量(如坐标、动量、自旋角动量等)的统计平均。第3条因想当然而常被省略,这条是关键,不等式的推导完全按这一条的思路完成。量子力学公认是正确的,没有问题,而又默认“观察量是潜变量的统计平均”,因此,贝尔型不等式的实验检验违反,就被认为无疑证明了实在论和定域性至少有一个不成立。这个结论的合理性似乎无可怀疑,近半个世纪以来在物理学界和哲学界获得广泛的认同。然而我们很清楚,微观粒子的行为与经典质点的行为大不相同,“观察量是潜变量的统计平均”这个假设未摆脱经典质点行为的意味,这至少说明这个假设是值得怀疑的,因而贝尔不等式的合理性值得怀疑。常听说阿斯佩克特等的实验证明了非定域性,这个说法也有问题。现在,我们在这里列出一部分量子物理专家对贝尔不等式的批评: (1)洛察克(G. Lochak):“依我之见,贝尔不等式的实验违反无关于所谓的“非定域性”或“非分离性”。这违反只不过表明量子几率不是经典几率!” (2)德拜锐(W. De Baere)等:“首先,必须认为量子数学体系本身是完全定域的,意即在一个地方的测量结果统计不依赖于远处另外的同时作用。并且,在所有现时有趣的量子场论中,对类空间隔(x-y的平方),观察量的对易子 等于零,这保证定域性。” (3)佩雷斯(A. Peres)等:“贝尔定理并不意味着量子力学本身存在任何非定域性。特别是,相对论量子场论明显是定域的。简单而显然的事实是,信息必须被量子化或不量子化的物质携带。因此量子测量不允许任何信息传送快于实验中发射的粒子格林函数中出现的特征速度。” (4)阿德尼尔(G. Adenier):“虽然证明贝尔不等式违反的实验愈来愈准确和无漏洞,必须强调,不管如何地准确和接近理想,它们能证明的不外乎量子力学的有效性,而不是那定理的有效性。” (5)贝尼(G. Bene):“然而,我们坚持认为这样的结论 在物理上不能被接受。定域性原理(或爱因斯坦分离性)在所有物理学分支中,甚至在量子物理中,包括最深奥的量子场论,我们已经用得很好。颇难相信它只在测量情形中失效。毕竟,测量只是两个物理体系间的作用,其一是原子组成的宏观测量器件,对它的结构和作用我们从量子力学有相当好的了解。无留给神秘非定域影响的余地。” (6)阿卡笛(L. Accardi)等:“我们证明定域条件与贝尔不等式不相关。我们检查认为贝尔不等式的实际起源是经典(柯尔莫戈洛夫)几率理论可应用于量子力学的假设。” (7)散托斯(E. Santos):“实际上至今被实验上违反的所有不等式都不是单独从实在论和定域性条件推导出的真正贝尔不等式,而是要求辅助假设推导出的不等式。颇为显然,这种不等式的违反不能驳倒整个定域潜变量理论家族,而只是有限的家族,即满足辅助条件的那一些。”“依我之见,错误信仰 影响的扩大是二十世纪物理史上最大的忽悠(delusions)之一。” (8)格里菲思(R. B. Griffiths):“非定域的影响源于逻辑错误,当后者被纠正,那些非定域性鬼东西消失。” (9)温伯格(S. Weinberg):“量子力学中纠缠的存在自然产生一个问题,在纠缠体系的一个部分上的测量是否可用于将消息发送到另一部分上,而不受有限光速设置的限制。不,不能被利用。” 批评贝尔不等式者远不止这些。文1和文2的作者好像对这些批评不闻不问。 非定域性观点已成时尚,量子物理专家都在谈论非定域性,多数称贝尔不等式理论和阿斯佩克特等的实验已证明量子非定域性的存在。殊不知这是以讹传讹。实情是这样的,阿斯佩克特等把贝尔型不等式(CHSH不等式)用在光子上,对一种特定的实验安排,由不等式预言的结果为小于等于2。另一方面,对同样的安排,量子力学预言结果为严格等于2乘根号2(=2.828)。他们的实验结果为2.697(误差0.015),与量子力学的预言相符,而比CHSH不等式的预言结果大得多。他们于是做出结论:爱因斯坦的定域实在论思想是错误的,非定域性(鬼魅隔空作用)确实存在。至此,我们可以有一个简单的想法,既然实验结果符合量子力学,而又有充分理由相信量子力学本身是正确的,那么从这实验结果,可以直接了当断定贝尔的理论是错误的。一个物理不等式扯上哲学的定域实在论是节外生枝。值得注意的是,阿斯佩克特在2007年《自然》上发表的文章“量子力学:是定域的,还是非定域的”中承认,否定定域性不是他们的实验的逻辑结论,不过他还是“倾向”认为量子力学是非定域的,宣告爱因斯坦的定域实在论思想的丧钟已敲响。好一个“倾向”! 理不直,气还壮。冯诺依曼在他1932年的书中给出了潜变量不可能性的首个“证明”,并声称:“应当指出,我们无需进一步去研究“潜参数”的机制,因为我们现在知道量子力学确立的结果从未能借助它推导出来。”贝尔反对他的证明说:“然而冯诺依曼的证明,如果真的去抓住它,会在你手中瓦解!一无所有,不但搞错了,而且很愚蠢!”鉴于已经发现以潜波为变量的量子理论能重复量子力学的一切预言,现在我们是否能用同样的话去批评贝尔的定域潜变量不可能性的证明?阿斯佩克特号召借非定域性这种神秘力量掀起“第二次量子革命”,不幸,至今实事一无所成。贝尔的理论被捧成教条和否定爱因斯坦的定域实在论思想实为科学史上最愚蠢之举。 (3)对量子纠缠认识的谬误 量子纠缠被认为是物理学中的最大奥秘。量子纠缠态在数学上定义为:“如果一个粒子复合体系的量子态无法分解为各子体系量子态之张量积,这个态称为纠缠态。”量子纠缠在物理上通常理解和描述为隔空瞬时影响,认为它的存在已被贝尔型不等式的检验所证明。最早发现量子纠缠的是狄拉克(1926年),不是爱因斯坦(1935年)。量子纠缠是确实存在的现象,最好的纠缠态例子是氦原子中的单态2sS_0和三重态2sS_1。氦中的两个电子(1和2)有四个状态((A1),A(2),B(1),B(2)),它们形成两个轨道纠缠态(A(1)B(2)+A(2)B(1),A(1)B(2)-A(2)B(1)),态交换引起的附加能量称交换能。近年已经能用激光把氦原子中的两个2s电子的交换能测得非常精确,而且与精确的理论计算结果很好符合。无论在这理论还是实验中都无隔空影响的意味。在氘分子中有类似的情形,当两个氘核远离时,保持着曾作用时留下的纠缠印记,而无隔空影响可言。对量子纠缠找不到可类比的事实,只有一些能表达逻辑关系的隐喻。元朝管道升写给夫君的词——你侬我侬,忒煞多情。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们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可以隐喻量子纠缠中的交换真相。还可以打个比方,两位干部担任了四个职务:东乡的书记兼了西乡的乡长,西乡的书记兼了东乡的乡长,那末,东乡的书记感冒,西乡的乡长不免要咳嗽了,无论两个乡相距多远。这个情况可以隐喻量子纠缠中二者联动的真相,联动完全发生在同时同地。事实上,已经发现不仅用初包的含峰片(实体)与不含峰片(准实体)的联合能解释一切量子干涉现象,还进而发现,两个初包的不含峰片的交换并融合能解释一切量子纠缠现象,因此,无需再担心量子纠缠中有幽灵作怪,也不用再担心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冲突。把量子纠缠理解为隔空瞬时影响已造就那条科学谎言:“当测量一个粒子时,另一个与之关联的粒子会瞬时改变状态,无论它们相距多么遥远。”对量子纠缠的此种理解已导致一系列错误,以量子隐形传输理论最为荒唐。谁知竟不断有圆谎实验震惊世界,而且越来越疯狂,文1和文2即是典型。对这种子虚乌有的隔空瞬时影响(非定域性),著名瑞士物理学家尼古拉·吉辛夸口:“未来的科学史家将把我们的时代描绘为非定域性伟大发现的新纪元。” (4)量子不可克隆定理的谬误 1982年沃特斯和祖瑞克发表了题为“单量子不能被克隆”的论文,他们证明这种克隆与量子力学的叠加原理不一致。既然单量子无法被克隆,所以量子密码原则上可以提供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保密通信系统。然而我们知道,激光器的类型何其多,因为光是容易被放大,即光子容易被克隆。光学专家都很清楚,激光器发射出处于一种或一些特定模式的光子,但是媒质的光放大作用,原则上无模式限制,只受能级匹配等物理条件影响。沃特斯和祖瑞克说:“因为没有预先的知识,我们不可能选择正好合适的拷贝体来做这件事。”其实,无需去特意选择,只要条件准备充分,可让其自动选择。做过气体激光器的(包括笔者)都知道,在气体媒质中,光子的增益不依赖偏振方向,故只要准备充分条件,对任意方向偏振的光子原则上都能克隆。再说,量子力学是线性理论,然而实际量子过程(像制备或测量过程)都不是线性的,即不能原则上从量子态的线性推论某个非线性过程一定不可能发生。他们做出的结论——除水平和垂直偏振的之外,对任意偏振的单光子的克隆是不可能的——也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例如对各向同性的光放大媒质,从旋转对称性考虑,如果能克隆水平偏振的光子,那么偏振旋转任意角度的光子照样能克隆,反之,如果任意态不能克隆,转到水平方向也不例外。祖瑞克强调只是“未知的”量子态克隆被禁止,因为对已知的量子态,能够简单地一模一样制备(拷贝)。然而,能否克隆取决于客观法则,它不依赖于我们对被克隆态的未知还是已知,一般科学家都不能容忍主观意识左右物理规律。因此,未知量子态不可克隆定理出自对量子态叠加原理的误解和误用,是一个伪定理。这种克隆并不违背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事实上连羊都可以被克隆,因而由这伪定理做出的结论“量子加密能保证万无一失”是一句假大空话。在量子密码派与现代密码派的博弈中,这句话是前者对付后者的利剑。这个伪定理还有更严重的后果,没有它就不会有量子隐形传输理论。 (5)量子隐形传输理论的谬误 1993年贝内特等6人发表一篇论文,题目为“经过经典的和EPR的双重通道隐形传输一个未知量子态”。他们根据纠缠量子的所谓非定域关联、波函数的坍缩假设和未知量子态的不可克隆定理提出了量子隐形传输理论,即集上述系列谬误之大成。打个比喻,北京要派孙悟空(比作一个光子)立刻去深圳任动物园园长,巧遇特大台风和洪水,一切交通中断。幸好两地都有隔空传物专家以及有双胞胎猴子(比作一对纠缠光子)可以帮助解决问题。这对猴子,一只在北京,另一只在深圳,都持有同胞的全息像(比作与对方交换的部分)。现在北京的隔空传物专家按程序首先要做的是,把悟空-猴子联合体按特定方式拆分,用数学语言,即把描述悟空的态矢量与这对猴子的纠缠态张量的“张量乘积”投影到描述四只八卦炉的各个态张量上。四只炉子是四对双胞胎猴子的化身,代表悟空与猴子的四种不同基本纠缠方式,专干对悟空进行脱胎换骨的勾当。贝内特等人的理论表明,在2号炉上的投影正好是同胞的全息像,而在1号上的变了,右侧各器官都扭转了180度,在4号上左右反了,而在3号上的,不仅左右反了,右侧各器官还都扭转了180度。这时深圳的猴子当园长要等悟空在北京被销毁,因为克隆是“被禁止”的。按理论,他进哪一只炉子(坍缩到那个态张量上)是随机的,几率各占四分之一。这回悟空如果随机闯进的是2号炉,专家笃信,他包含的全部信息刚好原样转移到深圳那只猴子身上。一当用手机告知是2号,深圳猴子就被“核实”是地道的孙悟空了。如果不是2号,也很简单,只要按告知的炉号,依照相应的“线性变换”做一下外科修复就行。听起来像煞有介事,然而悟空窃喜,专家们把俺的信息就地替换深圳猴子全息像中的信息,当作信息在量子信道上的远距离隔空传送了。量子态的隐形传输理论在数学上是严格的,无可挑剔,但是,我们要严防被数学形式所迷惑,重要的是看数学所表达的物理实质。不难发现,这个理论在物理上混淆了虚实、颠倒了远近,纯属数学游戏。科学史上没有一个理论比这更荒唐。量子物理学家可能都知道,要用量子态编码隐形传输“您好”这样一个简单信息也无望成功,那不是因为“您好”不是一个“未知”的信息,而是根本不存在隐形传输的可能性。事实上,凭借量子隐形传输至今实事一项无成,不是因为技术上的困难,而是原则上无可能性。隐形传输信息无异于传心术,这个理论已导致科学与巫术的联姻,不折不扣属于伪科学。一般而言,巫术科学起自愚蠢,恐怕很有可能因利益诱惑走向欺诈。 (6)一个惊天骗局形成 一般而言,理论探讨中发生谬误是科学发展必由之路,是宝贵的经历。而基础研究的实验不仅是为了证明理论的预言,更重要的意义是去纠正理论中的错误。不过,实验工作者多般热心于前者,期望获得正面结论,在特重功利的当代,更是如此。1997年泽林格的研究组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实验的量子隐形传输”,被认为是里程碑式的成就。实现隐形传输无疑是破天荒的,如果是真的话。此后,出现了一种说法:“量子隐形传态可用于大容量、原则上不可破译(万无一失)的保密通信,也是量子计算的基础。”这个魅力无限的梦想前景吸引了不少量子世界的拓荒者和投资者。大容量通信,量子加密和量子计算的各种“突破性成果”随之接踵而来。更耐人寻味的是,泽林格预言:“也许一千年后真的能够隔空传送一只咖啡杯。”潘建伟说:“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大胆一些,不可以想象:由各种各样分子组成的人,也可以在瞬间,带着他所有的记忆,带着他的品质,带着他的痛苦和欢乐,甚至包括感冒,传输到遥远的地方?”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约瑟夫森2001年在一篇短文中写道:“量子理论与信息和计算理论现在已被富有成效地结合起来。这些发展可以导致对像传心术等过程的解释,传心术是不列颠的研究前沿领域,这些过程在传统科学中还是不能理解的。” 最乐观的是,2006年美国《福布斯》杂志曾对20年后新职业预测中有隔空传物专家一项,写道:“想象走到街区尽头的隔空传物站,拆毁身体,接着就在上班处出现。汽车不会有了,汽车修理工不需要了,加油站服务员不需要了,基于隔空传物器的全新经济可能发展起来。”我们已经看到一副科学与巫术联姻的景象,包括最近震撼世界的文1和文2,一个惊天骗局已经形成,它不仅愚弄了无数的外行人,还迷倒了无数的内行人。 现在根据以上的讨论,对文1和文2以及以往的同类论文要给予负面的评论,意见是,此类工作依据的理论、实验路线和做出的结论都是错误的,宣称隐形传输技术已经成熟和为建覆盖全球的量子通信网络奠定基础,是一个弥天大谎。荒唐的量子隐形传输理论及其巫术性实验演示危害极大,至少有四: (1)浪费国家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已经浪费巨大,还有扩大之势,阻止这种浪费是当务之急。建议对我国863计划中、973计划中以及十二五规划中有关量子隐形传输的项目和课题重新进行审议,该停的就停。特别是,不要投入几亿甚至几十亿元去搞量子隐形传输通信工程(包括上飞船),那绝对是祸国殃民的事。办这类蠢事可能比腐败的危害更大。 (2)在学校里误人子弟,在社会上误导公众。量子隐形传输理论及其实验演示已见于教科书和许多通俗读物,贻害不浅。呼吁教科书的作者和科普作家严肃、谨慎从事,不要把太不可靠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和公众。 (3)危害科学和文化。科学与巫术联姻会把科学发展引向歧途,乃至侵害我们的思想和文化。事实上已把量子信息科技的发展引向错误方向,也已有被邪教利用的情况,其危害不可小觑。 (4)骗局影响的扩大要靠炒作和忽悠,其竭力的炒作和天花乱坠的忽悠不仅污染学术环境,还败坏了学术风气。 看来,现在是揭穿这个惊天骗局的时候了!望受其影响者,及早走出迷途,加入反“巫术科学”的行列。 附件三、 气功大师今何在 2006年10月28日09:42 人民网 中国特异功能始于1978年四川日报唐宇耳朵识字,后1983年钱学森认定“新时代有新科学,生命科学奇妙无穷”(大意),从此,中国隐居山林的强者开始一步步走出,大气功师纷纷出山,其中四川尤其钟天地之灵秀,特异功能者全国最多。话说此后不久,废柴美苏研究了数十年的超功能者就被中国人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全面赶超,我中华原是东方文化发源地,那神灵就自然要比基督邪教的要多些,也要灵验些,所以,直到95年美国停止特异功能研究,我国的特异功能者仍旧层出不穷,直到特异功能者非要救中国为止…… 张香玉,女,1987年起授自然中心功,信徒上十万人,1992年被捕,判7年,后不明。 严新,男,1984年7月被杂志宣传后发迹,被称为中国第一大气功师,自称阻止过原子弹和兴安岭大火。现旅居美国或加拿大,行踪不明,但是有以其为名的“生命科学研究会”,并被人民网以“学者”身份报道。 张宝胜,男,被称为中国特异功能第一强者,1983年被调入国防科工委员507所,并被认为其功能可被用于军事目的。 参与过叶剑英元帅的救治活动,在此期间叶帅被折磨逝世 。连续8次出现在春节晚会前排并被镜头拍摄,原因是央视认为不让他来他会搞坏春晚的灯泡。此人不授弟子不赚钱,只要吃喝。现行踪不明。 张志祥,男,1988年自称是“元极功法第X代传人”,母亲是“元极功法第X-1代传人”,开始在湖北一带传授元极功。1993年脱离气功学会创建“元极学会”,在湖北鄂州莲花山处盖起了元极学校,并养殖研究绿毛龟。据其弟子说该基地不用征税。此人目前是湖北省鄂州市政协委员。 庞明,又名庞鹤鸣,男,90年代初创建“智能功”,信徒数量一般,00年发表声明说有小团体借其身份不法活动,主动撤消康复中心,并退出气功学会,解散信徒。其余不明。 田瑞生,男,90年代中期开始传授“香功”,该功与一般气功不同,以近似广播体操的修炼手段获得了迅速而广泛的传播。此人在95年4月1日和2日在北京做报告,发“信息水”。6个月之后,于9月30日肝癌死亡。其子隐瞒不报,并冒领其父原单位退休金42个月。 张宏堡,男,1987年8月“出山”,传授中华养生益智功。传授期间,传说在云南一带治好过一个丧失生命特征的车祸受害者。1995年逃往泰国,98年又辗转美国,却在关岛入狱400余日。其间自修MBA和管理书籍,认定自己有管理博士水准,到美国后,三次推脱,终于成为“中国影子政府”大总统。2006年7月31日所乘轿车与大型集装箱卡车(俗称十八轮)相撞,车祸身亡。
个人分类: 反伪科学研究院|6774 次阅读|9 个评论
饶毅之问:物理学还有不是玄学的一部分?
热度 47 xqhuang 2016-3-29 09:06
饶毅之问:物理学还有不是玄学的一部分? 为了开创中华“脑缠学”(人脑意识的量子纠缠)研究,生物学界掀起一场学物理、用物理的运动,生物学家纷纷拜物理学家为师。不久前的一档电视科普节目:【 遇见科学之美 】,面对勤学好问的饶毅同学,潘建伟老师夸他的量子力学已达职业物理学家的水准,不想饶同学并不领情: 像这种玄学 ,... 。潘老师急忙打断: 不不不,是科学 ! 饶同学继续砸场: 物理学还有不是玄学的一部分 ? 饶同学,你不能一棍子打死一船人啊!玄学,或奇葩说是有专门所指的,那就是所谓的二十世纪物理学革命,奇葩爱的相对论和以奇葩波为核心的量子力学。饶同学对科学史很感兴趣,我就八卦八卦奇葩爱和奇葩波,有一年,两个大奇葩要争夺“宇宙第一奇葩”的宝座,进行了一场华山论剑。 奇葩波 :爱先生,您发明的相对论真是神功! 奇葩爱 :where!where!where! 奇葩波 :您在宇宙一端、我在另一端,您一发功,我就瞬间变小了,太神了! 奇葩爱 :我只用了一成功力! 奇葩波 :如果功力全部发挥出来,会有什么后果? 奇葩爱 :你将从宇宙彻底消失! 奇葩波 :佩服佩服! 奇葩爱 :江湖传闻,你也在修炼独门神功? 奇葩波 :您真是神通广大。 奇葩爱 :可否让我开开眼界? 奇葩波 :爱先生,可看过中国神功秘籍“西游记”? 奇葩爱 :啊!你也看过? 奇葩波 :嘿嘿,不仅看、还认真学习。 奇葩爱 :my god! 奇葩波 :我修炼了孙悟空的分身术。 奇葩爱 :量子神功? 奇葩波 :专克你的相对论! 奇葩爱 :先别吹,亮招吧! 奇葩波 :你不是可以瞬间让我从宇宙彻底消失吗? 奇葩爱 :不信? 奇葩波 :我现在可以瞬间分身无数,整个宇宙都是我! 奇葩爱 :不确定原理? 奇葩波 :你根本无法确定哪个是真正的我,如何发功? 奇葩爱 :量子神功是非定域的,超距、超光速,违背因果律! 奇葩波 :相对论不是同样超距、超光速,也违背因果律! 奇葩爱 :不可能! 奇葩波 :我们在宇宙两端,你能让我瞬间变小,不是超距、超光速? 奇葩爱 :这个...,那个..., 奇葩波 :别忽悠了!根据相对性原理,你说让我消失,在我看来是你消失了! 奇葩爱 :这秘籍都被你破解了?我该退出江湖了。 奇葩波 :我给你安排好“休假式治疗”,有你喜欢的美女陪你晚年。 奇葩爱 :好吧,从此江湖没有爱。 。。。。。。 奇葩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奇葩,数风流奇葩,还看天朝。为“奇葩说”站台的新奇葩层出不穷,比如,有奇葩跪舔“海森堡测不准原理”,说这是被无数科学实验验证的量子力学精髓!不吐不快,冒死上网戳穿谎言。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或不确定原理),可以用数学表示为:△x△p≥h/4π,其中h是普朗克常数、△x和△p分别代表运动粒子的空间坐标和动量的不确定性,式子的物理意义:粒子的位置确定越精确,它的动量就越不精确,反之亦然。通俗说,对于一个运动的物体,永远不可能同时知道它的位置和动量(或速度),当x值确定(或△x=0),动量p就可以是任意值;当p值确定(或△p=0),位置x就可以是任意值。 测不准原理的反常识,被人们认为是科学革命,这就有了“奇葩波”的量子神功,一旦“奇葩波”动量(或速度)不变,他就分身躲在宇宙的任何地方。我对“不确定原理”的理解与众不同,如果宇宙最基本的规律是建立在不确定基础之上,就是鼓励胡说八道! 还是用反证法,若“不确定原理”为真,已知对于给定的单光子,其速度和动量不变,根据海森堡测不准原理,该光子的空间位置是完全不确定的!如果这也是真,整个物理学可以关门打烊了。请问,引力波、GPS、量子通信,哪个不是建立在光子的动量(速度)和位置可以同时精准测量和确定的基础上? 哥本哈根的量子理论之所以是奇葩说,是因为它是为迎合一群奇葩的奇葩想法的数学拼凑。最初的量子理论虽然奇葩,至少仍保留了经典物理的哈密顿量,或多或少还有点物理味道。现代的量子纠缠,哈密顿量这件物理外衣都不穿了,靠一丝不挂博取眼球,请欣赏潘饶师徒的一段精彩对话: 潘老师 :量子理论妙就妙在,波函数的塌缩可以是超光速,瞬间进行的。 饶同学 :除了量子可以纠缠,原子、分子能不能纠缠? 潘老师 :原子、分子都可以纠缠。 饶同学 :那晶体材料、眼镜片呢? 潘老师 :对,都可以。 饶同学 :摄像机呢? 潘老师 :对,也可以。 。。。。。。 文克玲博主抱怨科普没用: 反正在科学网上,没有观察到一个科普有用的个例 !文教授太谦虚了,我认为您的科普就很有用(反面教材!),至少让读者看清量子力学、相对论有多么奇葩。文老,现在给您一个科普机会以证明量子理论不是奇葩说,哈密顿量是量子力学的核心的核心,这点您没有意见吧?请写出眼镜片或摄像机的哈密顿量,并根据薛定谔方程解出它们的波函数。您可别告诉我,这玩意儿的科普文章,网上到处都是的。 文教授认为科普对成年人没用,对青少年还是有用的。谬论!有用没用,关键看科普内容,成年人为什么不容易被科普?因为他们比青少年拥有更强的是非对错的判断力。【遇见科学之美】的科普对象就是青少年,当最有希望问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华第一物理天才,被学生物的拳打脚踢、公开调戏,被逼得像傻瓜一样胡说八道: 可以很保险地讲,量子力学没人懂 !是科普出问题?还是科学出问题? ************************************* 最新鲜出炉的《 量子通信 》: 量子通信利用量子力学原理,克服了经典加密技术内在的安全隐患,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国防、金融、政务、商业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将对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产生深刻的影响 。(疑问:一个使用者自己都不懂的原理,如何 被严格证明使用该原理的产品是无条件安全? )
个人分类: 科人网事|13551 次阅读|138 个评论
[转载]【诺奖级猜想】意识的本质是量子纠缠?
热度 3 uestc2014xiaoyu 2016-2-17 16:23
转载链接: http://www.shu4.com/file/208128.html 编者注: 意识的本质是量子纠缠吗?近期,一篇有关量子脑理论的学术论文受到了广泛关注。作者Matthew Fisher是 IBM T. J. Watson 研究中心史上第一位访问学者,随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学系及Kavli理论物理学研究所工作。2007年,他暂时离开UCSB物理学系,以研究物理学家的身份加入了微软Station Q实验室。在2009到2010学年,Fisher在Caltech担任教职,并于2011年夏天回到UCSB物理学系。今年 Matthew Fisher 获得美国物理协会的奥利弗·巴克利奖,这是物理学的顶级奖项,这也让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呼声非常大。他在2003年当选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于2012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Fisher在量子脑理论的论文中给出了多种实验验证方案。考虑到相关实验的可行性,学术界或许在今年就能给出部分结论,我们不妨拭目以待。如果意识的本质真的是量子纠缠,Fisher的这一工作无疑是诺奖级猜想。为此,新智元邀请静沙龙群友任全胜老师对量子脑理论等相关问题做了进一步解读。 意识的本质是量子纠缠吗? ——暨量子、生命、AI与科学的极限 任全胜 北京大学信息学院电子学系 副教授 一,缘起 2016年1月17日,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士在“未来论坛”年会上做了一场大胆新颖的演讲,其中涉及了有关生命本质的思考、神经活动中的量子机制、量子相干保持时间的技术进化、第六感官、人类的认知极限、宏观——微观——超微观世界的关系等跨界和前卫的科学问题,给国内略显沉寂的科学氛围带来了阵阵涟漪。这个演讲在赢得喝彩的同时,也招致了一些非议,一些学者分别从缺乏实验验证、有失严谨、接近伪科学、简单还原论、外行跨界等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是要创建一个‘量子纠缠’教吗?”的质疑言犹在耳,中科大常务副校长 潘建伟 院士就于2月3日在一篇报道中就量子纠缠、人类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简称AI)三者的关系亮明了自己的观点:“人类大脑里面的思维机制和量子纠缠、量子叠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量子测不准原理告诉我们,你是不可测的,‘不可测’就保证了人类和机器人的本质区别,人类有自由的意志和自由的思想。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没有到量子用上去之前,即不到量子人工智能的时代,我是一点儿不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潘校长的观点则在人工智能界引起了关注和讨论。 实际上,施校长和潘校长上述观点的核心,都聚焦在量子与生命的关系,及其对生命科学、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前瞻性启示意义。他们作为中国一流大学的副校长与中国科学院院士,理应对科学发展的趋势提出自己战略性的预见。“量子与生命的关系”这一科学命题本身也非异端邪说,对应于量子生物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笔者应新智元之约,尝试结合前期的一些调研和思考,对上述量子与生命的相关争议做进一步解读。 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教条,在当时僵化的意识形态壁垒上撕开了一道口子,为“改革开放”开辟了空间。科学相比于政治,更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历史上的科学革命,也都是以个别“违教条、反常识”的学说或实验为先导,在沉闷的科学意识形态壁垒上撕开一道口子,为新科学的诞生开辟空间。围绕重大而根本的科学问题,开展一次百家争鸣的学术讨论,会促进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融入科学革命的进程。但笔者尚非“学家”,且于不同学科班门弄斧,错漏浅薄难免,不值方家一笑,聊以抛砖引玉。 二,从量子脑理论到量子生物学 让“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我们这里应当回归“量子与生命”的科学问题本身。神经活动背后的量子机制,或曰量子脑理论,围绕这个问题的研究和争论由来已久。 广义相对论领域与霍金齐名的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于1989年在其《皇帝的新脑》一书中即提出,已知的物理学定律不足以解释意识现象,而他认为未来正确的量子引力新物理学应当在经典与量子力学之间架起一座桥。他认为大脑可能利用了量子测量时波函数塌缩的特性,而目前单纯由算法驱动的电脑不足以实现强人工智能。而今年1月24日刚刚去世的“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早在1991年即针对彭罗斯的观点亮明了自己的态度,他相信人类本质上是机器,尽管在功能上很复杂,却完全能够被当代的物理学所解释。——都是开山鼻祖式的人物,“布里顿的驴子”会听谁的? 随后,彭罗斯与斯图亚特·哈梅罗夫(Stuart Hameroff)合作,提出了他们的神经微管量子引力效应理论。后来针对这个学说,学术界也展开了持久的争论,而争论的焦点则集中在微管量子相干的保持时间上。正如施一公在演讲中提到的,“微管可以形成量子纠缠,但是微管的时间尺度是10^(-20)秒到10^(-13)秒,远远小于人的记忆和意识的形成时间。”——量子相干保持时间或量子退相干问题是整个“量子与生命”问题中最紧要的关键点,而这涉及到施一公所谈的宏观——微观——超微观世界的分野。 从本质上看,一只蚂蚁或一个小球都是由巨量的微观粒子构成的。为何人类不尝试用量子力学来描述这些宏观物体呢?是因为这些巨量微观粒子间的随机热运动导致波函数之间难以“步调一致”,两个粒子之间即使能够产生纠缠态,也会随即被嘈杂、混乱的周围环境所破坏,换句话说,就是难以形成具有功能意义上的量子相干保持时间。当然,宏观尺度上有时也可以表现出量子效应,这属于超流、超导等宏观量子现象的研究领域,一般需要足够低的温度做保证。可以理解为,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时候,原子或电子的随机热运动才能够“冷静”下来,发生超导或超流的相变。而反观生物体内的环境,它温度太高了,量子力学的理论与实验经验毋庸置疑地表明,如此湿热、嘈杂、混乱的环境里不可能存在与生命功能密切相关的量子效应。 果真如此吗? 施一公演讲中有关神经活动中存在量子效应的观点,主要引述自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著名凝聚态物理学家Matthew Fisher于2015年9月3日发表于Annals of Physics的一篇文章,题为《Quantum cognition, the possibility of processing with nuclear spins in the brain》 ,从理论上论证了基于磷原子核自旋的量子神经机制的可能性。这篇文章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它在理论上论证了以波斯纳分子集群(Posner molecule or cluster)形式存在的磷酸钙,可以作为磷原子自旋量子比特的存储器,其量子相干保持时间可以大于10的5次方秒,也就是一天以上的时间。而神经科学中学习与记忆的基础——类似STDP等长时程突触增强与抑制现象的持续时间就是几小时到1天的尺度。因此,这么长的量子相干时间尺度足以覆盖大多数的神经活动。 在量子信息科学的视角下,这又意味着什么呢?让我们先回首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助理教授Matthew Sellars领导的量子信息研究组于一年前发表在Nature上的一个工作。他们通过激光在稀有元素铕原子核的自旋态上写入量子比特后,实现了长达6个小时的量子相干时间。诀窍在于,他们将晶体放在一个固定和振荡磁场的结合体内以保存脆弱的量子信息。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中国留学生钟满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量子态非常脆弱,一般会在几毫秒内坍塌。我们把这个存储时间延长到几个小时,这可能会彻底改变量子纠缠态在通信网络中的传输方式。即使是以行人的速度传输我们的晶体,在特定距离内我们这种方法的损耗也要远远少于激光系统。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将这些晶体当做用于量子纠缠的可携带的硬盘。”——从这个角度看,量子相干保持时间,如晶体管门电路尺寸之于传统信息科技一样,的确可以作为衡量量子信息科技的进化指数。 Sellars研究组的工作与Fisher探讨的量子神经机制有三个共同点:一是都“选择了”原子核的自旋态作为量子比特的存储载体;二是都要“千方百计”地屏蔽周围环境的电磁场对原子核自旋量子态的干扰和破坏作用;三是二者给出的量子相干保持时间在量级上是接近的,而磷酸钙波斯纳分子的量子相干保持时间更长,达到了天的量级。那么,在类似人体体液的体外溶液中存在的纳米级磷酸钙波斯纳分子,何以能够PK人类最前沿的量子存储技术呢?原因在于,波斯纳分子在水中以每秒10的11次方高速转动,即磷原子核处的偶极磁场幅度和方向将以10皮秒为时间量级而飞快改变,这意味着可以等效地“屏蔽”掉周围水分子的质子偶极磁场对其的影响。如果Fisher的理论推算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被体外溶液中的同位素实验所证实,人类将再次见识自然与生命的鬼斧神工。 Fisher的工作比起之前的量子脑理论更吸引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前述相干时间的因素外,还有如下一些亮点: 一,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神经量子信息体系。 包括量子比特、量子纠缠的产生、量子传输与存储、量子测量,及分子层面的量子相干与测量对细胞层面神经脉冲活动的影响机制等,它们都有潜在的生物分子及相关酶化学反应过程等作为载体,整个逻辑链条的每个环节都清晰明确、有理有据。即使单纯从量子信息系统的研究角度看,其思路也是有创新意义的。 二,量子纠缠产生机制所发生的载体——焦磷酸盐及其水解的酶化学过程,与生命体能量存储运输的基本单元ATP直接相关。 焦磷酸盐是ATP水解过程的两个产物之一(另一个是AMP),焦磷酸酶也在生命体里普遍存在。ATP对于体内细胞来说异常重要,因为它作为储能器,可以轻易地被输送到各处细胞为生命活动供给能量。这听起来给人的感觉是,似乎量子纠缠机制不仅仅会涉及神经活动,这方面尚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但ATP水解的逆过程,即将具有较高能量的磷酸盐与AMP组装为ATP的过程,分别涉及动物体内的氧化作用及植物体内的光合作用,而量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量子隧穿、量子游走等机制在其中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三,Fisher不仅做了理论 论证,还提出了可行的多种实验验证途径 上的。 例如作者提到,液态核磁共振(NMR)方法可以用来测量波斯纳分子集群中磷原子核的自旋动力学(自旋相干时间),用原子核自旋非零的钙、氧同位素替换方法可以使分子中磷原子核自旋态退相干,并通过NMR测量到。据NewScientist的报道,Fisher正在与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合作,试图通过实验给出证据;很多实验方案在中国也是不难开展的。考虑到相关实验的可行性,学术界或许在今年就能给出部分结论,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目前,Fisher的研究尚未有任何实验事实做支撑,有些人称其为臆想,也有人说是伪科学。笔者百度了伪科学的定义,摘录如下:“自称为科学,但又不遵循科学方法的知识或理论;伪科学貌似科学,但无法用科学方法予以检验;可证伪性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包括伪科学)的标准。” Fisher的理论遵循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并能够用科学方法予以检验,是可以证伪的,因此称其为臆想或伪科学都不够严谨,至少它比难以证伪的弦论更不像伪科学。“科学”好比孙悟空,广博艰深、真假难辩,有些是人类“非科学”的系统化经验总结,有些真的是“伪科学”,有些则仍在科学探索的范畴里,而且越是前卫的科学探索最初越显得不那么成熟,对其更为负责任的称呼是“边缘科学”,有别于“主流科学”或“时髦科学”。 施一公和潘建伟作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公开发言一般会比较谨慎,他们敢于那样表态,背后或许有他们的信息来源和独立思考,不会空穴来风。另一方面,在跨领域的交叉学科问题上,即使身为某个相关领域的权威学者,也不宜轻率地对他人的科学观训练盲目质疑、在没有深入调查的情况下对他人的科学研究轻易否定,这便是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这在量子生物学领域,不乏前车之鉴: 我们现在已知道叶绿素光合作用中量子效应在其中起了关键而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个发现最初于2007年发表在Nature上,并被纽约时报报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格雷厄姆•佛莱明(Graham Fleming)领导的实验室利用飞秒激光技术,在极短的时间内往光合作用复合物上照射激光,并观察到了像是打着节奏一般的光回波,这些“量子鼓点”意味着光子的能量不是通过单一路径传入反应中心的,而是利用量子相干性同时从所有可能的路径进行传递。在微生物与植物体内湿热、混乱环境中发现的这种量子相干给量子科学家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2014年出版的《Life on the edge: the coming of age of quantum biology》一书对此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麻省理工学院(MIT)一个由Seth Lloyd领导的量子信息研究组在看了纽约时报的报道后,称之为“量子欺诈(quantum hanky-panky)”。在后来的一次CBC访谈中Lloyd回忆说:“我们认为那是真正的歇斯底里…… 就好比,‘我的天,它是我一生中听过的最不切实际的事!’” 他们觉得世界上很多最聪明最有钱的研究组花了数十年去试图搞懂如何创造一台量子计算机,而纽约时报的那篇报道却宣称一片卑微的叶子却能够完成量子计算最核心的一些功能。困扰这些MIT研究人员的主要挑战是如何保持脆弱的量子相干态,物理学家们千方百计地要屏蔽外界环境对他们机器的影响,而量子相干却被宣称能够在湿热、喧嚣的生物环境中得以保持,这意味着午餐品味沙拉时他们刚刚吃掉了一台量子计算机,自然会令他们发疯。在怀疑之余,Seth Lloyd开始全面审查这个工作。令所有人吃惊的是,Lloyd的调查结论是伯克利Fleming研究组发现的“量子鼓点”确是量子纠缠的信号,Lloyd认为叶绿素分子里的激子的确在以量子游走的方式寻找到达反应中心的路径,恰对应于量子计算中的旅行商问题(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后续的研究表明,诸如菠菜、海藻等大部分植物的叶绿素中,都发现了基于量子相干的量子游走机制。现在正在研究的问题是生命体何以能保护并利用它们的量子相干态,而这些研究的结果未来必将促进量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 由此,在人类实验技术进入飞秒与纳米的时空尺度后,量子机制在重要生命过程中“可以”起到关键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有了确定无疑的实例,这是人类科学经验的意义世界中量子通向生命的第一束光,在保守、教条、沉闷的生命科学和量子科学的意识形态壁垒上撕开了一道口子,为量子视角在其他众多生命科学领域的潜在可能开辟出了广阔的空间。于是有关“量子与生命”的展望不再那么“伪科学”,似乎可以广开言路了。但有人或许会害怕,害怕这口子一开,牛鬼蛇神都趁机钻了进来……这自然有可能。可还是那句话,让“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我们应当回归科学本身,而非鸵鸟政策、因噎废食。除了光合作用外,量子生物学领域的其他研究已表明,量子隧穿与量子纠缠在嗅觉、鸟类导航、神经活动乃至基因的适应性突变中也可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这个list相信在未来还会不断延长。 三,AI、量子、科学、生命的极限与超越 量子生物学的这些研究进展表明,自然再次超乎人类的理解,这提示人类应当放下自负与傲慢,重新回归对自然与生命的敬仰,以敬畏和谦卑的心态去面对自然、探索生命的奥秘。这恰对应于施一公的演讲主题 “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他是这么总结的:“我认为人类的认知极限就在于,我们是一堆原子,我们处在宏观世界,但我们希望隔着两个世界去看超微观世界。那是一个最美好的、极其美妙的世界。”笔者认为有关“极限”问题的讨论是施一公演讲的一大亮点,潘建伟2月3日表明的观点则对应于人工智能的极限。(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个事情,要知道一年以前人们都还在畅想人工智能的“奇点”,如今讨论的却是“天花板”……)而彭罗斯与明斯基近30年前围绕这个问题的交锋甚至涉及到现有理论物理学的极限。由此展开,人们可以讨论不同的极限: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极限、深度学习的极限、人工智能的极限、生命科学的极限、理论物理学的极限、科学的极限、人的极限。这并非春节假期里漫无边际的畅想,它们在人文、科学、技术、世界经济、国际政治、科学革命、民族复兴等方面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量子生物学、量子脑理论当下及未来的研究进展,必会深刻影响人类对这些极限问题的认知,从而影响在前述诸多方面的判断。 2015年10月美国白宫召集了很多计算领域的专家们开了一个国家战略研讨会:the White House National Strategic Computing Initiative Workshop (NSCI),有关计算科学的“极限”,专家们形成了诸多共识(摘录自微软研究员Doug Burger的与会总结): 1) It is clear that CMOS is coming to an end. 2) It is clear that there is no replacement for CMOS devices within the next ten years. 3) People view quantum as a good long-term bet for a disruptor. 4) No new computational models outside of quantum, neuromorphic and approximate computing were discussed. 5) There was a general concern among the attendees in how legacy codes can benefit in this “New Normal” of computing. 技术创新战略的“代差优势”是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能够主导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关键要素之一,面对计算科学的“新常态(New Normal)”,美欧从国家战略上必须寻找新的技术创新战略高地。这里边提及的量子计算与神经形态计算(类脑计算)与本文的主题直接相关。在欧盟“人脑工程”项目的报告书中,即明确提到:“HBP-led innovation in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neuromorphic computing and neurorobotics can establish European leadership in future computing technologies of potentially vital importance for the world economy of the 2020s and 2030s.” 类脑计算相比于深度学习等传统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优势包括低能耗、低延迟、算法通用、自主学习等,除此之外,最能够引人遐想的是其类脑潜力,即通向强人工智能的可能。量子脑理论目前在实验验证方面还没有尘埃落定,如果量子机制在脑信息处理中的确起到了关键作用,会否为类脑计算的未来发展划定极限?这是值得密切关注的问题。 另一方面,微软和谷歌目前在量子计算方面都有了大量的投入,2015年将量子计算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研究报道也屡见不鲜。那么,一个很自然的问题就是,未来的量子人工智能时代,人类能否实现强人工智能而临近奇点呢?这个极限问题涉及到前述彭罗斯与明斯基交锋的焦点。彭罗斯认为,已知的物理学定律不足以解释意识现象,未来正确的新物理学应当在经典与量子力学之间架起一座桥。2009年在一篇discover杂志的访谈中,彭罗斯给出了他最新的看法,即生命与大脑可能超过了现有量子力学能告诉我们的极限;当代的物理学家永远不会了解宇宙的终极理论,除非他们能透过今天那些不成熟理论的表象看到我们所生活的客观世界的最深层的实在。彭罗斯认为:“有意识的大脑活动并不遵循经典物理,它甚至不依照传统的量子力学活动。描述它活动方式的理论我们现在仍不知道。……所以我仍然希望能发现一些结构自洽的东西,因为我相信它应该存在。当最终物理学家了解量子物理核心的时候,我想这个理论应该很美。……我很肯定,解决量子力学谜题将会对许多科学产生巨大的影响,诸如量子力学是如何应用在生物学中这些问题。最终,它很可能以各种我们想象不到的方式,导致一个完全不同的理论,带来一场新的思维上的革命。”(《世界科学》2009.12,译自 discover杂志) 理论物理学和生命科学能否突破彭罗斯所谓的极限,将人类带往那个新的科学高地呢?它离我们是否还很遥远?沿Fisher的文章顺藤摸瓜,似乎能找到一点点线索,那看起来像一线曙光,尽管十分地微弱。 在基于原子核自旋的神经量子理论探索方面,Fisher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Fisher在文章引言中引用了胡虎平及其妻子、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病理学系兼职教授Maoxin Wu的工作。胡虎平1986年在兰州大学生物物理学专业硕士毕业后,于1987年留学美国,并于1991年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获得了生物物理学的博士学位。他们长期研究的结论更富颠覆性:“自旋有可能是驱动量子力学、时空动力学和内在意识的根本自指过程。自旋是意识的载体和精神与大脑的接口,可以称之为‘精神像素’。量子力学的随机性结构源于自旋态的自指塌缩,这里所谓的塌缩是语境相关的、非计算的、非局域的和不可逆的。” 彭罗斯坚信大脑最深层的奥秘是非计算的,胡虎平夫妇的研究似乎对此给出了一个回应。当然,他们的工作如果不被扣上伪科学的帽子,也必然属于边缘科学的敏感禁地。它不仅尚未被实验数据验证,而且已涉及精神与物质的分野,实质上已触及科学的边界。我们最好就此打住,但这又涉及到施一公演讲中提到的“第六感官”问题,且是演讲内容中争议最大的部分,看起来有继续讨论的必要。 所谓第六感官,或称超感知觉(extrasensory perception,简称ESP),指无须来自感觉器官的刺激和感觉器官为中介而知觉外界事物的一种现象,泛指所有暂时无法解释的人体特异功能。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 指采取科学方法对超感官知觉或超常心理现象的研究。这里笔者无意多谈,感兴趣的读者可参阅Claude Swanson共1000余页的两卷综述性巨著:《The Synchronized Universe: New Science of the Paranormal》和《LIFE FORCE, The Scientific Basis: Breakthrough Physics of Energy Medicine, Healing, Chi and Quantum Consciousne》 。Claude Swanson本科就读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专业,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受过严谨的科学观训练,其综述比其他相关书籍更为全面和严谨。 现在回到最后的两个极限问题: 科学的极限与人的极限 。我们知道,科学研究离不开经验的支持,现代科学是物质化的,其获取经验的方式是科学实验。如施一公所言:“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看世界完全像盲人摸象一样,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有形的,我们自己认为它是客观的世界。其实我们已知的物质的质量在宇宙中只占4%,其余96%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的,我们叫它暗物质和暗能量。”而量子脑理论、胡虎平的自旋理论及Claude Swanson所综述的众多边缘科学,似乎预示了科学已日益临近精神与物质的交界,这便涉及到科学探索方法的极限问题。前述量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再次表明,当前科学经验的边界绝非人的边界。那么科学探索方式的极限等同于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极限吗? 我们知道,量子计算技术中超导量子比特利用了超导约瑟夫森隧道结的非线性效应。这个超导领域的重大发现者、科学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布赖恩·约瑟夫森(Brian David Josephson)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的30多年时间里,远离了科学的主流,转而投身于“精神-物质统一计划(Mind-Matter Unification Project) ”。这一计划主要从理论物理的观点去了解自然界中智力与大脑的有关过程,包括大脑如何工作、语言和理智能力、音乐和心绪的基本联系等,其基本出发点是,量子力学不是自然的最终理论和完整图像(这与彭罗斯的观点不谋而合)。约瑟夫森认为对于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而言,都存在一种高度有序化的纯一状态:前文所述的宏观量子效应中,金属导体在临近绝对零度的状态,其电子当电流通过时毫不骚动,处于有序化的纯一状态,形成超导现象;不同的流体在各自的特定低温下,其阻力减小,以致趋近于零,形成超流现象。就精神世界而言,人的念头持续不断、纷繁芜乱,通过精诚不懈地调节,意识场可以像处于绝对零度的超导体一样,达到完全有序化的状态。约瑟夫森借用超导、超流理论作为比量,说明人脑的意识场,当“精神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时,可能进入“顿悟状态”(state of insights),涉及由诚而明的境界。 对于这个问题,中国科学院大学已故数学教授牛实为老先生曾指出 :“探索真理应该是两条道路互补:一条是器证与推理,另一条是悟证与直觉。”“中国古代有些哲人,像研究科学一样,精进不懈,开显良知良能,认识到与终极实体有关的人类自性问题。”他进一步说:“六祖慧能明心见性,说明了自性寂光开显,这是无住生心的自然成就;爱因斯坦抓住了物质辐射之光,通过奇妙的构思与时空联系起来,建立了相对论,揭开了宇宙、原子的奥秘。这两种光能截然不同,但可能是一纸之隔,两者一隐一显都是人类的灯塔,是互补而相通的。”——这提示我们,如果将这两条探索真理的道路结合起来,或可超越现有科学探索方式的极限。 我们知道爱因斯坦是以十分微妙的方式笃信宗教的,爱因斯坦认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只是一个尚未完全理解的真正实体的局部。这就会使一个有思想的人,为一种谦恭的感情所征服。这是一种真正的感情,与任何神秘主义毫不相干。我的宗教在于:对至高无上的精神,怀有一种谦恭的赞美;这种精神,在我们理解现实的事务中,可以部分地显示出来。我想知道上帝是怎样创造这个世界的;我想了解它的思想,其余都是次要的。”——爱因斯坦信仰“斯宾诺莎的上帝(Spinoza's god)”。斯宾诺莎认为,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有时称之为“上帝”或“大自然”,无论是上帝或自然,指的是既存的每一件事物,包括所有精神上的东西。——对于斯宾诺莎与爱因斯坦来说,上帝就是所有事物的秩序与和谐中显现出来的大自然,这便涉及到了人的极限。 生命体是最典型的非平衡态系统。这个非平衡态统计物理与耗散结构理论的奠基人是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伊利亚·普里高津(Llya Prigogine)。施一公演讲的结束语——“那是一个最美好的、极其美妙的世界”,使笔者联想到了普里高津在《从存在到变化》(From Being to Becoming)一书中的一段话:“对于目前大多数的科学发现者而言,科学可以说是一种意图,希望超出我们这个看得见的世界,进入一个无时间的世界(斯宾偌莎的世界——the world of Spinoza)。或许存在有一个更精细形式的实体(a more subtle form of reality),……那是一个开放的世界(open world),人与自然要进行新的对话。”——如果真能达致这样一个无时间的世界,或许便已超越人的极限。而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也有很多类似的表述,如明代释莲池所言的:“灵明洞彻,湛寂常恒,非浊非清,无背无向,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欤”。 四,中国科学事业的极限与超越 一路走来,我们似乎从一个纳米级量子神经机制的科学问题,逐渐走向了一个宏大的历史叙事: 2010年,中国科学院召集300多位专家经过一年多研究认为,当今世界正处在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前夜。中国科学院大学已故数学教授牛实为先生认为,21世纪的科学革命将呈现出两个主旋律,第一个是“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的合流”,我们已看到,生物学和物理学各自呈现的对自然之描述现在开始合而为一;而第二个主旋律则是“现代科学与中国哲学的合流”。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史专家董光璧研究员也曾指出:“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新文化的种子,向世界提供我们文明中的最佳遗惠,以在现代科学技术文明的基础上发展新的科学知识系统和新的人文价值体系,当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一项伟大的历史使命。” 2014年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主席来到北京大学考察,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提到:“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 “党中央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前进。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则认为:在现代中国,“整个知识群体长期处于思想被殖民的状态”,丢失了自己文化传统的根本。“西方的知识体系自16世纪之后开始得到发展,在18、19世纪得到长足的进步,到20世纪初基本完成。这个知识体系是建立在一系列‘宏大的论述’基础之上的。…… 今天,社会科学,尤其是美国,已经转移到微观研究。欧洲还继续有‘宏大的论述’的传统。…… 美国的研究主要转向了微观。微观研究是美国人的优势。…… 如果用学术化一些的语言来说,欧洲人建立假设,美国人来检验。这种分工和合作,一直相当有效。” “中国的知识体系还没有经历过这样一个‘宏大的论述’阶段,就直接进入了微观研究阶段。并且,中国似乎没有主观条件再去做这样一个‘宏大的论述’。中国自‘五四运动’以来,就努力接受西方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早已经放弃了知识体系的论述。…… 现在的学者根本就没有‘宏大的论述’的意识;相反,他们不觉得这样的论述有什么价值。……这种情况不会得到轻易的改观,因为中国一切视西方美国为标准,并且把这些标准通过评审制度等等高度制度化了。” 香港的科学史学者陈方正教授也认为:“吸收、发展科学,其实相当于一整个文明之移植,是移山倒海那样的大业”。“然而,到了二十一世纪,当中国希望在科学的前沿和先进国家竞争,而科学的全面进步则系于整个民族的取向、心态时,这样的制约就好像出现了,它表现为:中国人太注重实用和当前的效果,缺乏对科学本身之精深、奥妙的向往与追求”。 然而,20世纪西方诸多大科学家却早已指出,东方文化传统中保存有“内在而未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将为科学的未来发展开辟道路” ,并由此探索“一种根本不同的社会和经济结构”,“进行一场真正的世界意义的文化革命” 。 果真如此吗? 2016年2月7日 (乙未年腊月廿九) 重要文献和书目: 1.M. P. A. Fisher, Quantum Cognition: The possibility of processing with nuclear spins in the brain, Annals of Physics, 2015, 362:593-602. 2.J. Alkhalili, J. Mcfadden, “Life on the Edge: The Coming of Age of Quantum Biology”, Bantam 2015. M. Mohseni, Y. Omar, G.S. Engel, M.B. Plenio (eds.), “Quantum Effects in Biology”, Camb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3.C. Swanson, “The Synchronized Universe: New Science of the Paranormal”; “LIFE FORCE, The Scientific Basis: Breakthrough Physics of Energy Medicine Healing, Chi and Quantum Consciousness, Volume II of Synchronized Universe”, Poseidia Press, 2009. 4.牛实为,《中国自然哲学基础丛书:易经系统观》,《中国自然哲学基础丛书:内经生态观》,《中国自然哲学基础丛书:道德经自然观》,《中国自然哲学基础丛书:华严经真空观》,《自性光明论》,北京: 金城出版社,2011.
个人分类: 量子机器学习|348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潘建伟团队获颁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热度 3 redtree 2016-1-8 16:47
潘建伟团队获颁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作者:邱晨辉 来源:中青在线 发布时间:2016/1/8 11:40:03 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大榜”揭晓 连续三年产生,自然科学一等奖迎来45岁最年轻得主 中青在线北京1月8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今天,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大榜”随之揭晓,备受瞩目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领衔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作为该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潘建伟也因年仅45岁的年龄优势,刷新了2006年支志明49岁获自然奖一等奖的记录。 自然科学一等奖被认为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授予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做出突破性进展、被学术界公认并广泛引用的中国公民。此前,华罗庚、吴文俊和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获此殊荣。不过,在过去十几年里,该奖有9次出现空缺。2013年起,这一局面开始改变,到今年已连续3年产生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意味着我国重大原创科学成果接连产出,基础研究发展的势头喜人。 陈志敏介绍,潘建伟率领的科研团队,长期从事量子力学基础问题实验检验,系统地发展了多光子纠缠干涉量度学,在广域量子通信和光学量子信息处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为我国在新兴的量子信息产业抢占先机、成为领跑者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一组来自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的数据,可以佐证潘建伟项目团队的“厉害”——其研究成果7次入选我国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3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1次入选《自然》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科技亮点”;其项目组成员曾获得国际量子通信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等重要奖项。
个人分类: 人物|135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逐鹿量子计算
uestc2014xiaoyu 2015-8-21 15:48
引自:http://weekly.caixin.com/2015-08-14/100839889_all.html#page2 能颠覆经典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是全球科研的焦点。阿里巴巴斥资与国家队一起建立量子计算实验室,能否让中国加速跑? 财新记者 于达维 计算机的出现,在50多年间深刻颠覆了人类的生活模式。那么,什么会颠覆如今的计算机?科学家给出的答案是: 量子计算机 。   量子计算机被全球各国科学家公认为最重要和尖端的科技之一,近年,各国科技部门以及多家大型科技企业都在这一科研领域投入巨资。在谷歌两年前建立量子计算机实验室之后,阿里巴巴集团也跟中国在量子计算机研究上的国家队走到了一起。 7月30日下午,阿里巴巴集团(下称阿里巴巴)旗下 阿里云 宣布联合中科院成立“中国科学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 根据阿里巴巴发布的新闻稿:实验室将结合阿里云在经典计算算法、架构和云计算方面的技术优势,以及中科院在量子计算和模拟、量子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优势,颠覆摩尔定律,探索超越经典计算机的下一代超快计算技术。   阿里巴巴以资金和阿里云应用经验助力中国量子计算机研制,无疑会加快中国量子计算机面世的步伐。但这能否让中国在这一领域领先,并不确定,因为该领域的世界科研竞争太过激烈。   量子计算机是指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计算机。在科学界看来,在量子计算机强大计算能力的帮助下,人类可以提供更为精准的天气预报、让药物发现过程更高效、迅速计算出最佳路线、甚至发现更多的系外行星。   根据中国科学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的研究计划:预计到2025年,量子模拟将达到当今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水平,初步应用于一些目前无法解决的重大科技难题;到2030年,研制具有50-100个量子比特的通用量子计算原型机。   按照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主任潘建伟的说法,新一代量子计算机能够解决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超级计算机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而速度将比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中国“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快百亿亿倍。   实际上早在五六年前,计算机业界就开始预测,经典计算机的摩尔定律很快就会因为芯片的晶体管精细程度达到分子级别而达到极限。目前的加工水平已经达到10纳米,极限已然接近。而量子计算机,是让计算能力得到倍增的必由之路。并且这一计算能力的飞跃,将远远超越从算盘到当代超级计算机的提升。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每年3000万元的投入并不算多,对于研发量子计算机来说也是杯水车薪,但这却是中国民营企业在前沿技术研发上的最大一笔投入。这件事情的示范意义在于,工业界与学术界割裂的鸿沟由此开始弥合。   当然,前方面临的困难并不简单。 15年计划   根据阿里和中科院这次的计划,阿里巴巴将每年投入3000万元,建设量子计算实验室,首期合作5年,计划合作年限为15年。实验室成立后,将面向国内外延揽掌握核心技术、处于创新能力高峰的拔尖人才,打造中国量子计算研究的“梦之队”。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王坚博士对财新记者说,通讯和计算的问题是互联网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从计算能力上说,传统的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而量子通讯技术对于通信安全性问题的解决,属于一种根本性的突破。   不断被挑战,但不断被验证的摩尔定律,终于即将走到尽头。在人类对于晶体管的加工水平已经达到十几纳米量级的时候,微观粒子的量子效应已经不可以忽略不计,这让已经奏效数十年的以经典物理为基础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也基本走到了极限。   但是希望总是在绝望之后出现。如果能够对于粒子的量子效应加以利用,其对于计算能力的提升将不只是百倍、千倍的级别,而是百亿、千亿倍的级别,在这种计算能力的帮助下,不仅许多因为计算能力而困扰人类的科学问题可以解决,对于广大公众和企业来说,在云计算时代作为一种服务而被提供的计算能力,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量子计算机与经典计算机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每个数据用不同的粒子的量子状态表示,而且根据量子力学的原理,粒子的量子状态并不确定,而是不同量子状态的叠加。经典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是比特,量子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就是量子比特。   在目前的经典计算机中,每个比特只能有二种状态━━0或1,这构成了数字计算领域的信息存储基础。而在量子计算机中,由于量子叠加效应,一个量子比特可以同时拥有两种状态,这就意味着,N个量子比特可同时存储和处理2的N次方个数据。   从理论上说,只需要6个量子比特,就可以达到目前64位的经典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一个40比特的量子计算机,能在很短时间内解开当前先进的1024位电脑花上数十年解决的问题。50个量子比特的计算能力,把当今世界前500名的超级计算机全部加起来,功能都无法胜过它,250量子比特所包含的比特数超过宇宙内的原子数量。   潘建伟团队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告诉财新记者,现在他们的能力是做到8-10个量子比特,要在量子模拟上达到超越“天河二号”的水平,大约需要45个光子的量子系统,但这不是普适的量子计算机,而是针对特定问题的量子模拟机,而要达到超过现有超级计算机百亿亿倍的水平,大概需要100个量子比特。   但是,量子模拟和量子计算机对于量子比特操控的容错性要求大不一样,前者可以认为单一的物理比特就可以作为量子比特,但是后者出于纠错的目的,需要用多个物理量子比特去编码一个逻辑比特,也就是说,用45个光子量子比特可以完成量子模拟,但是真正到量子计算机的时候,所说的100个比特应该是逻辑比特,意味着几百个物理量子比特。 “苹果”还是“安卓”   IBM的科研人员最近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使用超导材料制成的量子芯片原型电路。他们将超导材料制成的四个量子比特整合为一体,预计未来数年之内即可以构建出16位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未来五至十年之内将达到数百位的量子比特。   理论上,实验室中任何可控的、有稳定特征能态的量子系统都可以作为量子比特,比如离子、中性原子、光子等。但是一个个独立的量子比特做不了量子计算机。为了实现量子运算,用作量子比特的粒子必须处于缠结状态,也就是所有的粒子都必须具备相干性。而且这种状态必须保持尽量长的时间,也就是保持纠缠。这是实现量子计算面临的两个最大障碍。   目前实现量子计算机的两种主要研究途径,就是基于量子光学的量子计算和固态量子计算。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院士郭光灿说,固态量子计算机包括超导量子干涉或半导体材料量子点的操作,自旋、能级、磁通量、相位等都可以作为可操作的目标。而量子光学则主要是操作束缚在腔、离子阱中的原子或离子,操作原子、离子的能级。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前者容易扩充,但相干性不好,后者相干性好,但难以实现纠缠。”他说。   英国科技网站新科学家的顾问迈克尔•布鲁克斯(Michael Brooks)2014年曾撰写一篇名为《量子计算机购买指南》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把“自旋或超导”形容为量子计算世界的“苹果或安卓”。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周正威告诉财新记者,大家普遍认为适宜做量子计算的系统应该具有可集成性,并且期望量子计算系统能够建立在现有工业基础之上,希望建造量子计算机的技术仅仅是产业的再升级,而不是在重新凭空建造一个全新的物理系统。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当前半导体量子点系统和超导电子学系统受到了美国和日本的高度重视。半导体集成电路和超导集成电路,这两个系统已经有成熟的工业基础,如果能够在这样的系统中通过产业升级建成量子计算机,无疑是这个行业的福音。   当然,在他看来也不能完全绝对,不排除在这两个系统之外的具有可集成的系统中构建量子计算机的可能。   目前潘建伟团队在量子比特研究上主要是在光子纠缠领域有雄厚的积累,并在超冷原子做出了一些国际水平的量子模拟工作。2012年他们实现了对八光子纠缠态的操纵,并实现拓扑量子纠错;2013年,他们首次成功实现了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实验;2015年,首次成功实现了量子机器学习算法。   接受财新记者采访的专家坦率地表示,多光子纠缠只是原理性验证,和做一台计算机是两个概念。因为做成真正的计算机,有非常多的非科学成分,例如实用性如何,造价如何。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赵士平对财新记者说,美国最近有很多关键性的进展,把过去参数比较好的设计,弄到可以集成化的程度,这样就可以做一些事了。虽然和真正的量子计算机还是有些距离,但在量子器件的设计上,尤其是在超导的领域,已经有了比较统一的目标。   利用超导量子比特,实际上早在2007年2月,加拿大D-Wave系统公司就制造出了首个商业量子计算机,128位的D-Wave one,后来他们推出的D-Wave two,号称有512个量子比特,售价1000万美元,谷歌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都是这种量子计算机的首批买主。   但是这台“号称”的量子计算机有些名不副实。去年加入谷歌量子计算机实验室的美国加州圣巴巴拉大学物理学教授约翰•马丁内斯(John Martinis)就曾经撰文指出,D-Wave的机器虽然具有量子计算的部分特征,但并没有真正提升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郭光灿告诉财新记者,目前马丁内斯团队在固态量子芯片上做得最好,已经做到11个量子比特。“我们是采用半导体量子点的方法,也需要绝对零度左右的低温环境,国内也有很多人是做超导,现在是主流。”   今年7月17日的《自然通讯》,发表了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固态量子芯片研究上取得的进展,他们成功实现了半导体量子点体系的两个电荷量子比特的控制非逻辑门,逻辑门是计算机运算的基本单元,这一进展是进一步研制实用化半导体量子计算的基础。   王坚表示,对于不同的技术路线,我们没有太多的选择权,因为大家对于量子计算本身技术方向并不是很清楚,国际上能在前沿做的实验室也没有几家。   在他看来,对于量子计算这个项目,阿里巴巴最大的收获是有机会介入这个领域。共同参与这个过程,成为这个变革的推动因素。共同打造一种未来的技术,技术路线上也是开放的。   陆朝阳透露,联合实验室的技术路线将不局限于只做光子体系,而是选择了三个最有希望的体系,一个是光子体系,一个是超冷原子体系,一个是超导量子比特,这也相当于一个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达到普通计算机水平,用光子的体系,20-30个量子比特,就可以达到。   在光子体系上,潘建伟的团队在国际上可以说是最领先的。“我们希望把这个优势继续保持下去,当我们能够操纵大约30个光子的时候,我们将能够做一些令人惊叹的事情。”陆朝阳说。   他们的第二步是在五至十年内实现利用超冷原子体系作量子模拟,用来解决物理化学、材料设计等方面目前没法算清楚的问题。第三步的目标是10-15年内,利用超导量子比特,制造大规模的通用量子计算机。   使用超导的方式,可以在芯片上集成,可以操纵的精度很高,达到99.99%,超越了容错量子计算理论上的阈值,在科学上说,已经完全满足了DiVincenzo量子计算五条黄金标准,相当于前面的道路上已经看见了绿灯。“这方面美国做得最好,我们会奋起直追。”陆朝阳说。 投入杯水车薪   早在两年前,一直视通信与计算技术为生命的阿里巴巴,对基于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团队技术实施量子通讯技术开发的安徽量子通讯有限公司(下称量通公司)产生了兴趣。但是几次沟通下来,他们改变了主意。   这种改变不是他们不想合作了,而是他们过去想过的合作方式并不适合这一领域。   “一开始的时候,是我们主动的,”王坚告诉财新记者,通过几次接触量通公司,我们感觉需要解决的问题还远远不到产业化的程度。“这不是一种现成的技术,已经在国外实现,我们实现本土化,而是到底怎么能够产业化,外国人也没搞清楚,但是这恰恰是我们可以领先的地方。”   “企业愿意做这样一个桥梁,一起来赢得量子计算的话语权。这也是少数几个,真正能够拿技术换市场的机会。”他说。   而对于中科院来说,阿里巴巴也恰恰能够提供一个验证量子通讯、量子计算技术的规模化实验平台。因为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就可以看出,技术的演进都是从小范围的应用到大规模地推广的过程。“现在我们就有这个条件。”   每年3000万元,看上去很多,实际上远远不够。伦敦大学计算机学教授彼得•本特利(Peter J Bentley)就曾经表示,相对于我们从真空管到晶体管再到硅芯片的进化速度,量子计算机的进展的确非常缓慢。这是一个非常难的物理问题,我们至今依然未能完全理解它。“谷歌可能需要花费数十亿美元以及数十年时间,才能让我们看到真正的量子计算机。”   为了让量子计算机抗环境干扰,只能让它在超低温环境中运行,不管是超导的方法,还是半导体量子点的方法,都工作在绝对零度(零下273.15摄氏度)附近。为构建这种环境,科学界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而这还不是量子计算机本身。   从阿里巴巴的角度,先实现参与,如果真有成功的迹象,继续增加投入也不无可能。   “3000万元确实不多。其实是太少了。”王坚表示,如果跟国家领导人说,是花几百亿元在横店重建圆明园,还是花几百亿元研究量子计算机,答案肯定是后者。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不是钱的问题,信心是无价之宝,研究成果对阿里巴巴也是无价之宝。不知道15年以后是否肯定有回报,但阿里巴巴也不是做慈善的。   但是也必须承认,愿意在量子计算上花这么多钱的科技公司,愿意花这样的时间和精力,在中国也还没有第二家。   王坚表示,五年内应该可以看到初步的成果,后续的投入,还要看后续的发展。 与未来同行   实际上,对于潘建伟的团队来说,钱也不是主要问题,主要还是人的问题,如果需要走超导的技术路线,需要重新组建团队。毕竟光学系统集成化有很大的困难,而超导的方法、半导体量子点的方法,可以沿用原来半导体的平面工艺。   有知情人士对财新记者透露,潘建伟团队目前也在招募研究固态量子芯片的人才,其中目标之一就来自马丁内斯团队的中国博士后,争取他回国效力,分享他在超导芯片上的经验。   陆朝阳透露,每年来自阿里巴巴的投资,将主要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而在设备上、运行上主要还是国家的投入。因此知识产权还是属于国家的,阿里巴巴享有优先的购买权和投资权以及署名权,也可以培养自己的技术队伍。   在潘建伟看来,跟阿里巴巴的合作,将很好地解决“科技和科技成果转化两张皮”的问题。“很多前期基础研究成果出来之后,变成真正的成果之前还有一段技术研发的路需要走。”   能够跟企业合作,在中国的科学家看来也是乐见其成。周正威说,最大的好处,是让科研的成果变得有用,而不是停留在原理性验证上,要做出产品,这样科研的导向就不一样了,和工业界合作,必须是形成产品的东西,会导致工作的评价标准不同,从工业界获取的资源,包括管理模式都不一样。这样体制内的许多固有问题都不存在了。   “有利于推动实用性的研发,科学界的体制不可 能让你做这件事,也不可能五年不发文章,工业界 就肯定直奔目标去努力。”他说。中国量子计算技 术的研发必须跟工业界结合,才能加速这一领域的 发展,缩小跟先进国家的差距,否则会被越拉越远。 希望参与团队能够在企业的助力下做出实质性的突破。   去年加入谷歌的马丁内斯团队,就是最好的例子。而目前在量子计算机上发力的,也都是像微软、IBM这样的软硬件巨头企业。   退相干问题目前是马丁内斯及其团队着重解决的最大问题之一,作为“量子比特”的粒子处于量子状态的持续时间一秒都不到,而且与其他粒子发生碰撞后就不再处于量子状态。   根据他们2013年在《科学》上发表的论文,他的团队已经制造了一台5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该机器利用超导材料和可备份量子比特信息的错误纠正系统来维持量子信息。而去年的消息是他们已经将其扩展到了9量子比特,并计划每年量子比特数翻一番。   微软的量子计算机计划已进行了十年,该公司正 在开发被称为拓扑量子比特(topological qubit)的新型量子比特,这并不是以粒子的某种物理状态,而是以粒子彼此移动经过的方式进行编码,虽然他们现在尚未制造出一个量子比特,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其固有优点,就是抗环境干扰能力特别强。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赵士平对财新记者说,目前在量子计算的理论上已经研究很透彻了,如果实验上能够达到一些阶段性的成果,尽量可以用起来。“10-15年肯定会有一些或大或小的应用。”   王坚说,量子计算到量子计算机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现在我们只是能够证明量子计算的原理是可行的,但是量子计算机长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如果因为我们的合作,能够让真正的量子计算机出来,都是无比大的贡献。   在他看来,普通计算机与量子计算机之间的差别,比煤油灯和电灯之间的区别要大得多,同样,研发后者遇到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   “做没做出来,都是正常的,做出来是我们运气比较好。既然我们愿意做一件15年的事情,那对于结果也是足够开放的。后续的投入,还要看后续的发展。”王坚表示。
个人分类: 量子机器学习|16586 次阅读|0 个评论
量子通信时代来临?
热度 4 lindasmile 2012-8-22 15:06
对于建立联系的渴求,使得人类一直在追求更加快捷高效的通信方式。从人工时代的鸿雁传书,到光电时代的电报机、电话机,再到微电子时代的电子邮件,通信技术可谓一日千里。如今,当人们正置身于电子通信的海洋中时,一种全新的通信技术正在不断实现突破——微电子技术或许正在走向物理极限,具有神奇色彩的量子通信技术有望开辟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大)上海研究院 潘建伟 院士领导的实验小组 2012 年 8 月 9 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在海拔 3200 米的青海湖,利用量子通信技术在自由空间内,在累计 4 个小时内以量子态隐形传输的方式向 97 公里外远距离成功传输 1100 多个光量子态,从而首次通过地基实验坚实地证明了实现基于卫星的全球量子通信网络的可行性。 实验的本质突破 : 从二光子到多光子 2010 年,中国科大和清华大学合作,将量子 态隐形传输 的距离从先前的数百米记录一步跨越到 16 公里。此次,中国科大独自实现了 97 公里的突破,这两次实验自然而然地被联想到一起。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实验的价值并不在于距离突破,而是实验方案的本质不同。 “ 2010 年的 16 公里和今年的 97 公里,并不具备可比性,因为这两次实验方案完全不同。”潘建伟实验组 成员 陈宇翱 教授向《科技导报》介绍了此次实验原理。 1900 年,德国物理学家 M.Planck 提出:与原子作为一切物质的构成单元一样,“能量子”(量子)是能量的最小单元,原子吸收或发射能量也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量子论应运而生。 量子通信是以量子态做为信息单元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送的。量子通信根据传送类型不同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密码模式,用于传送经典信息,比如量子密钥分发,量子身份认证等;另一种是传送量子信息,比如量子态隐形传输等。 此次实验使用的正是量子态隐形传输。 1993 年美国 IBM 实验室最早提出量子态隐形传输的理论方案,当时提出的是多光子方案——实验需要超过 1 对 即至少 3 个以上光子, 该方案是未来实现远距离量子通信和分布式量子网络必不可少的环节 。 1997 年维也纳一个实验室实现了 IBM 的理论方案; 1998 年罗马的科学家将上述多光子方案简化成只需用 1 对光子( 2 个光子)的方案,即把态制备到其中一个光子上去,再通过量子纠缠作用,把这种态传到远处。 2010 年中国科大和清华大学的合作,使用的就是上述简化方案。 这一次中国科大使用了多光子方案,顺利完成了 97 公里的量子态隐形传输。而此前,国外实验室的多光子方案最远通信距离只有 1 公里。 两大技术亮点:瞬间移动与自由空间传输 “在经典信息传送中,比如我要传一封信给你,需要扫描一下;而隐形传输则利用了量子纠缠,很神奇地就可以得到想要的量子态。”陈宇翱教授告诉《科技导报》,本组实验的首要亮点是实现了隐形传输,即瞬间移动,这利用了神奇的纠缠现象,一对具有纠缠关系的量子,当一方发生态的变化时,另一方无论相距多远,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形象一点讲,我们的实验模式可以简化为 3 个光子,光子 1 和光子 2 具有纠缠关系,光子 1 位于发射端,光子 2 被发射到远处,把代表外来信息的光子 3 和光子 1 进行联合测量,之后光子 2 会变成光子 3 的状态。简单来讲,就是发射端的态被破坏了,而接收端的态变成了发射端的态。” 据悉,本次实验是通过两端的望远镜调整衍射光斑来发射和接收光子的。 除了实现瞬间移动之外,潘建伟实验组还通过独立实验,实现了纠缠量子在自由空间分发距离的量级突破。在上述三光子模型中,所需要传输的光子 3 和光子 1 在同一个地方,而更多的情况是光子 3 不在光子 1 的本地,这就需要先进行纠缠分发把纠缠光子分别传送到发射端和接收端,纠缠分发也是验证量子力学基础检验的必要环节,一个长久存在的问题是在多远的距离之间还能继续保持神奇的纠缠现象 。国内外研究组近年来不断探索 增加纠缠光子分开距离的方式 ,但是纠缠光子之间的实际最远距离始终停留在 10 公里量级。潘建伟研究组通过 在收发两端均引入空间激光通信中的自动跟瞄技术,将两个纠缠光子反向分开 102 公里 ,在信道总衰减合理的情况下,成功实现超过百公里的量子纠缠分发,在百公里尺度上验证了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的矛盾。这项关键技术的突破,是未来迈向空间更远距离量子纠缠分发,以及全球化量子通信的重要一步。 广泛应用还要多久? 与传统通信技术相比,量子通信技术的优势时常见诸报端。解放军 通信指挥学院通信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 孟宝宏 曾对媒体如此总结量子通信技术的诸多优势: 保密性好—— “ 一次一密 ” 的加密方式,令量子通信所提供的密钥无法被破解;能实现超光速通信,令线路时延为零,不受障碍阻隔;环保,不存在任何电磁辐射污染;可实现远距离通信。不过,新技术从突破到实现应用往往需要很长时间,量子通信技术的推广也将面临一些挑战。 “就量子通信实验来看,虽然这次发展出一个新的纠缠源,其亮度比原来提高了 4-5 倍 ,每秒钟产生纠缠光子对的效率相应提高。但就应用而言,亮度还是较低,这导致传一个态给接收端需要很长时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发展新技术,比如量子存储技术。不过,目前最好的存储技术 离实用化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潘建伟小组 在 量子 存储 的 实 用化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成功 实现 了 3.2 毫秒的存 储 寿命及 73% 的 读 出效率的量子存 储 , 该 成果 为 目前国 际 上量子存 储综 合性能指 标 最好的 实验结 果,朝着 实 用化的量子 存储迈进 了一大步 。 此外,青海实验保真度为80.49%。“这在实验中算是比较理想,但在实际应用中还不够,需要进行纠缠纯化提高保真度,而这同样在实验室内容易实现,实际应用上比较困难。”陈宇翱告诉《科技导报》。
5377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潘建伟获2012年国际量子通信奖 为首位获奖华人
ssglwu 2012-7-2 09:07
吴国林 潘建伟获 2012 年国际量子通信奖 为首位获奖华人 2012 年 07 月 01 日 来源: 中国科学报 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2_07/01/15692751_0.shtml 本报讯(记者蒋家平)量子通信、测量与计算( QCMC )国际大会组委会近日宣布,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 2012 年度国际量子通信奖,以表彰其在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领域,特别是在量子通信实验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这是该奖首次授给华人物理学家。 国际量子通信奖自 1996 年起由 QCMC 国际大会设立,分为实验奖和理论奖两个奖项,每两年颁发一次,主要授予在量子通信、量子测量和量子计算研究领域作出过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今年的理论奖则由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控制理论研究领域作出过杰出贡献的麻省理工学院 Keck 极限量子信息理论中心主任塞斯 · 洛伊德教授获得。 据悉,历届获此奖项的科学家包括:量子密钥分发以及量子隐形传态方案的提出者查理斯 · 本尼特,大数分解量子算法的提出者皮特 · 肖尔,函数奇偶校验量子算法的提出者戴维德 · 德义奇,离子阱量子计算以及量子中继器实验方案的提出者伊格纳西奥 · 西拉克和皮特 · 佐勒,离子阱量子计算的实验奠基者戴维德 · 维恩兰德,腔量子电动力学的实验奠基者塞尔日 · 阿罗什和杰夫 · 金伯尔,以及开辟量子通信实验研究领域的安东 · 塞林格等。 该奖项将于今年 8 月 1 日在第 11 届 QCMC 国际大会上正式颁发。 QCMC 国际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是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领域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
个人分类: 物理学哲学量子信息哲学|259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籍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可能是潘建伟
热度 1 zw373737 2009-10-16 11:38
2009年诺贝尔奖全部揭晓过后,我猜想中国籍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可能是70后的潘建伟。 刚才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的邵科馆举行了第五届彭桓武理论物理论坛第一次见到潘建伟,他作了 光与冷原子的量子操纵及其应用 报告。感觉自己也成了追星族,作为外行近些年一直关注潘建伟。 ●1997-1998年,首次成功地实现了量子态隐形传送(1997)以及纠缠态交换(1998);   ●1999-2000年,首次成功实现三光子(1999)、四光子纠缠态(2001),并利用多粒子纠缠态首次成功地实现了GHZ定理的实验验证(2000);   ●2003年,首次成功地实现了自由量子态的隐形传送;   ●2003年,首次实现纠缠态纯化以及量子中继器的成功实验;   ●2004年,首次取得五粒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纵;   ●2006年,首次实现两粒子复合系统量子态隐形传输,并在实验中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对六光子纠缠态的操纵。   ●2006年夏,中国潘建伟小组、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欧洲慕尼黑大学-维也纳大学联合研究小组各自独立实现了诱骗态方案,同时实现了超过100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实验,其中,潘建伟小组在2009年进行的实验又将绝对安全通信距离延长到200公里。   ●2007年,实现六光子薛定谔猫态。通过实验成功制备出国际上纠缠光子数最多的薛定谔猫态和可以直接用于量子计算的簇态,刷新光子纠缠和量子计算领域的两项世界纪录。   ●2008年,利用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建立了由300米光纤连接的两个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这种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可以被读出并转化为光子纠缠,以进行进一步的传输和量子操作。该实验成果完美实现了远距离量子通信中急需的量子中继器,向未来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的最终实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8月28日出版的国际著名科学期刊《自然》,以《量子中继器实验实现》为题发表了这项重要研究成果。   ●2009年,由中国科大潘建伟、陈增兵、彭承志等人组成的团队针对量子通信实用化展开了攻关研究,研制成功量子电话样机,并在商业光纤网络的基础上,组建了可自由扩充的光量子电话网,节点间距达到20公里,实现了一次一密加密方式的实时网络通话和3方对讲机功能,真正实现了电话一拨即通、语音实时加密、安全牢不可破的量子保密电话。该成果已于今年4月发表在国际光学领域著名期刊《光学快递》上,并立即被美国《科学》杂志以量子电话呼叫为题进行了报道。伟   男,1970年生,浙江省 东阳 市人。现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授、博导。   1970年3月出生在东阳市马宅镇,   1984年考入 东阳中学 (浙中名校,先后培养数名国内外院士,著名的有 严济慈 院士、 李正武 院士、 王伏雄 院士等)   1987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   1999年获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   2003年他被奥地利科学院授予Erich Schmid奖。此奖为奥地利科学院授予四十岁以下的青年物理学家的最高奖,两年一度,每次一人。   2004年他又在欧洲连续获得3项研究大奖:欧盟的玛丽居里奖,奖金115万欧元;洪堡基金会索非亚奖,奖金105万欧元;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尼托奖,奖金113万欧元。   2005年6月,获得欧洲物理学会2005年度菲涅尔奖(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以19世纪最伟大的光学家菲涅尔命名,每两年颁发一次,主要授予在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   2008年11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的TWAS Young Affiliates(通讯院士)   2009年7月,潘建伟极其团队回归,并在上海浦东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工程中心。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763 次阅读|15 个评论
潘建伟回答记者和网友提问(转自搜狐新闻中心)
DaojingHe 2009-5-5 00:49
潘建伟:这个称号对我来说,对我们做的工作、科研团队近年来获得成果的肯定,得到这个荣誉我们团队会更加努力,争取在以后的几年做出更好的成果。谢谢大家。 网友:您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了量子态隐形传输以及纠缠交换;首次实现了未来长程量子通讯的关键期间纠缠态等很多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这些理论实在是太高深了,你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您的科研成果有那些应用? 潘建伟回答: 一个主要的成果是为将来远距离的新一代量子通讯打下了基础。而这一类通讯手段,在原理上完全保密的,不能被窃听。在将来的国防上都可能会有比较重要的应用。这是其中一点。另外一个可能应用,就是我们通过对纠缠态的研究。可以为将来的高速度的新一代量子计算机的研究打下基础。   网友:以您的成就,国外一定由很多的机构想挽留您,但您却回国了,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想法?您怎么看待国家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关系?   潘建伟回答: 目前为止确实有很多国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愿意给我终身教职。但是,我觉得作为科学家首先还是有自己的祖国。我记得很多年之前,我曾经看过一个片子叫《两弹一星》,看了之后自己感受很深。如果没有很多科学家,为国这样做贡献的话,我觉得我们现在也不可能在国际上有今天的地位。我觉得我们作为新兴的学科,对提升国家在国际上的科研和竞争力非常有用。所以,通过把我们自己的专业带回国内。通过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在国际上取得的领先的地位,不仅在科研上有一些成就,而且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的科学家,为祖国作出了一些贡献。作为一个爱国的科学家来说是最幸福的事情。这是我为什么愿意把我自己的力量贡献给祖国的原因。   网友:您的科研成果令国外同行瞩目,多篇论文在外国权威杂志上发表。包括国际最权威学术刊物《自然》〉,您这些成就的取得肯定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吧,能不能谈谈您在国外学习的感受和启示?   潘建伟回答: 在很多年之前我刚开始出国的时候,我们国内的实验科学还比较薄弱,就是国家对实验科学上的投入比较少。我在96年出国的时候,国外的实验室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正好有机会加入开创到量子信息科学的团队里面去,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我到了国外一年之后我们就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选择好的实验室,或者好的导师到国际上最好的实验室学习,对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并且把这个东西学好之后,把这个实验技术带回国内之后,这样的话,在比较短的时间里面对提升国家的科研水平是很有帮助的。如果,当时我没有留学经历的话,我们就很难作为开辟量子信息实验学科的先驱之一,把这样一个比较新兴的学科在国内首先开展。那么,现在我们有了先进的技术之后,得到了国家的支持比较充分。包括有比较充分的科研经费的支持。这样的话,经过几年之后在多光子纠缠操纵方面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我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先到国外去学习先进的技术,在适当的时候把这个技术带回国内来。在国际进一步努力的话,就很快把国内的科研水平提上去。这是我自己最主要的学习的感受和启示。   网友:潘教授,请问你是否考虑过你的工作要获得诺贝尔奖?   潘建伟回答: 尽管我们1997年以来做这些工作在量子信息实验里面非常的重要,而且就我个人的观点来说,我在奥地利时候的博士生导师(塞林格),应该很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但我不觉得我以往所做的工作,能够让我获得诺贝尔奖。而且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拥有一种探索自然界一些规律或者是奥秘已经是很最快乐的事情。所以能否得奖,首先需要幸运,而且这只是格外的奖赏罢了。尽管现在我们还没有一个是由本土培养出来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我相信随着国家对科研投入上的增加,国外杰出的华人学者会越来越多的回到祖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相信在十年或者是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内会作出世界级的科研成果来。   问题:潘建伟教授,因为好多人跟我提起您的时候都说潘教授是中国科学家离诺贝尔奖距离最近的人之一,您对自己这个距离有一个什么样的判断?您怎么看待中国百姓对诺被而奖热切的期望?   潘建伟:现在有时候会流传这样的说法,我觉得这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是很不好的,有多远谁也说不清。我们97年做的工作是比较有意识的工作,而且比较重要。我在奥地利的导师有可能因为这个工作获奖,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我以前所做的工作不会让我得诺贝尔奖。现在比较遗憾的是我国还没有在本土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但对科研者而言,你有权利、追求、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本身就是非常快乐的。至于将来能否得奖,要看有没有这个幸运。如果得奖了对于真正的科学工作者只是额外的奖赏。并不因为追求获奖而做什么事。我相信现在我们也看到了随着国家对科研的投入,国内的综合实力越来越高。而且我们经过几年努力,目前我们的研究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如果很多人有机会做一些事,经过十几二十年的努力,会有很多人得诺被而奖。但我不愿意说我的工作会有多远,大家一起加入这个努力。   主持人:我曾看过一本书说一个原子的跨境运行,您从事的领域对于我们大众来讲其实是比较难的,您能否用通俗的手段讲一下您所从事的量子研究离我们有多远?   潘建伟:量子力学在国民经济或者媒体的生活中,跟量子联系在一起国民经济的总产值占到60%,但是当时做的是比较宏观的东西,大家不必要太在意量子离我们的远近。随着近些年技术的发展慢慢我们操作单个原子和单个量子,这样量子会越来越进入我们每天的生活。现在的信息时代,量子计算机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用同样速度计算机来化解400位自然数的话,用世界最快的计算机要算100亿年,如果量子计算机研制出来只要算一分钟。所以这会给我们的信息带来新的革命,这是我们目前做的事。我们97年做了一个量子信息实现领域的新方向,我们做的是光子,光子状态从一个地方可以传到另外一个地方,到2004年已有进展,在美国可以把原子传输。我们可以大胆地想象,将来某一天也许我们可以传输非常复杂的物体,用我们97年开辟的手段,但具体原理我有没办法讲了,这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   网友:您有偶像吗?比如对您有特别大影响的人?   潘建伟:对我来说,我的偶像或者我心目当中从来没见过面的导师,是爱因斯坦。我记得我刚进科大的时候得到一本《爱因斯坦文集》在他的自传小序里面,他讲了一些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当时自己看了之后,觉得有点像天籁之音,讲出自己平时隐隐约约有的,但没有能够讲出来的想法。因为他那里面讲到,自然界的规律不是你这个人到底是不会贵族,或者是高贵决定的。不是由你的地位高你就对或者是错。而是由自然界本身所决定的。而且,自然界的规律是永恒的,昨天是这样的,今天是这样的,明天也是这的,将来也是这样的。   网友:据您理解,概括一下一个科学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品质?   潘建伟:我觉得对于科学家来说,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就很难成为一个好的科学家;正因为喜欢之后,做事情就会比较有耐心。如果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比较快乐,同时又比较有耐心的话,就不怕失败。如果你这次失败了你可以再来一次,如果再失败了可以再来一次,直到成功。还有一条,就是要相信大家都差不多,在智力上没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就需要有平常心。如果心态不正常的话,在失败的时候,人就容易发疯或者是很压抑,这样的话很难进一步往前走。但是,如果做自己喜欢的事,又比较有耐心或者是快乐的话,最后能不能成功当然另外一个因素,是不是幸运了。如果你有耐性,而且快乐的话,人生历程当中总有一天,会有某个幸运或机会属于你,这样的话你就会成功了。   网友:您现在除了担负国家量子信息实验室的研究重任外,还是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兼博士生导师,觉得教学和科研工作有什么不一样,哪个更有成就感?   潘建伟:我觉得科研与教学的最大不同是科研需要有创新,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新的东西或者一些新的课题。但是教学的话是把已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我觉得哪个更有成就感就很难说了。我也很喜欢教书,这就是我为什么担任教授,因为我觉得把一个好像比较困难的东西用比较简单的语言讲出来,教给学生的话,让学生学了之后有一种顿悟或者快乐的感觉,而且慢慢他们的能力也能够提升起来的话,我也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网友:潘建伟教授,你好,我想知道你现在所从事的研究是不适理论物理与实验相结合的,我想你的理论功底很深,你所从事的方向,是不是算光学方向?`   潘建伟:我们的研究方向是和量子力学的基础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需要对基本理论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从这种意义上讲,从事量子信息研究的人,需要有比较好的功底。我的研究方向是用量子光学手段来进行量子信息基础的研究。但是,也存在其他的方法。可以进行量子信息的研究。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做的研究方向是量子光学,但是量子信息不只有一个研究方向。   主持人:我们知道学术要探究,探究就要有争执,您的学生意见与您向左您是尊重还是呵斥还是悉心教导?   潘建伟:这要分情况,学生刚到实验室有时候会提出一些幼稚的做法。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学生我三十年前就做过了,这样学生会觉得原来三十年前潘老师就做过了。也有呵斥的情况,但有时候会呵斥错,因为老师不一定总比学生好。比如有一次有一个问题,我凭经验认为是对的,我的学生用计算证明我是错的。所以三种情况都有,真理致上。   潘建伟:我觉得给我影响最大的是父母,因为父母给了我生命,没有生命我就什么都没有。我非常幸运找到我的爱人,我现在努力做的事是如果把事业做好,和家人一起白头到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7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3: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