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2016年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华冰聊专利:2016年中科院专利运营排行榜
bingbing800 2017-2-24 09:02
作为中国科技创新聚集地,中国科学院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一直备受关注。随着 2016年中科院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行动”的启动和《中科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发布,各研究所摩拳擦掌各显身手。笔者统计了2016年中科院各研究所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并公开的专利运营数据,以期从专利的角度反映出各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情况。 总体来说,中科院 2016年的专利运营具有以下四个看点: 看点一:专利运营方式呈现“转让独大” 常见的专利运营方式包括专利(申请)权的转移(分转入和转出两种)、专利实施许可和专利质押保全三种。 2016年中科院累积运营专利780次,其中包括到专利(申请)权转出658次,占专利运营的84%; 专利(申请)权转入 78次,占专利运营的10%; 专利实施许可 44次,占专利运营的6%; 暂时不涉及专利质押保全。从数据统计来看,中科院的专利运营方式以专利(申请)权转出为主,充分体现了中科院作为中国科技创新源头供给的实力。 看点二:专利运营排行榜Top10 在中科院专利运营排行榜上,排名前三的研究所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专利运营 82次,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54次,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40次。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 排名首位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 “长春应化所”)的专利运营以“院地合作”为主。2016年长春应化所向常州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院(以下简称“储能院”)转出43件与医疗造影剂、高分子聚合物制备相关的专利; 同时,长春应化所又从储能院转入 18件与中药炮制、高分子聚合物制备、储能器件制备相关的专利; 但是,储能院是 2010年4月长春应化所与常州市政府共同组建的自收自支的行政事业单位,属于长春应化所的全资子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专利运营的对象全部都是该所参股企业和有技术合作的企业,并且这些企业均为初创型企业,成立时间在2015年和2016年。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以独占许可的方式将 23件许可给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并凭此跻身排行榜第6位。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则是依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等强大技术力量建立的高技术公司,其法人是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双聘研究员、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刘静。 看点三:专利转出形式偏爱“血缘关系” 2016年专利运营排名前十的中科院研究所共向5家研究机构64件专利,向42家企业转出235件专利,累积转出专利299件(专利转出总量T10)。 其中:向与中科院研究所有合作关系或其下属研究机构转出 60件专利,占专利转出总量T10的20.1%; 向中科院研究所全资企业、技术入股企业、技术 +资金入股企业共计22家转出171件专利,占专利转出总量T10的57.2%; 向 3家其他研究机构和20家一般企业共转出专利68件,占专利转出总量T10的22.7%。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 由此可见,中科院研究所在专利技术转出过程中更偏爱与其有“血缘关系”的转让对象,占77.3%,有效保障了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资金支持和技术落地实施。 看点四:专利转让对象青睐“年轻范儿” 在接受专利运营 Top10中科院研究所专利(申请)权转让的42家企业中,共有21家企业成立于2014年以后,专利转出数量达到174件,占专利转出总量T10的58.2%。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 21家“14后“初创企业中有12家企业是由中科院研究所参股成立,3家企业与中科院研究所有技术合作关系。 专利转让企业的 “年轻范儿”与2014年1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若干意见(试行)》的印发、2015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订和2016年中科院 “十三五”期间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行动的启动息息相关。正是由于上述法律的修订和行动的开展,为中科院研究所科研人员的“离岗创业”提供了有利保障,研究所的科研领军人物凭借积累的技术优势,带领科研团队加入到创业大军中,依靠科技创新的高新企业如雨后春笋,有力的带动了中科院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数据说明: 1、中科院专利运营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出版社公开的专利运营数据; 2、所述专利(申请)权转入计数方式为:专利的受让人并非专利的原始申请人。 华冰,专利执业代理人 知乾知识产权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总经理 知乾,使创新技术更值钱! 公司网址: www.zhiqianip.co m 联系电话:400-0303-972 010-62580655 邮箱:zq@zhiqianip.com
个人分类: 专利|2654 次阅读|0 个评论
真傻当选《电网技术》​2016年度优秀审稿专家
热度 15 zlyang 2017-2-15 12:52
真傻 当 选 《 电网技术 》 2016年度优秀审稿专家    《电网技术》(月刊)创刊于1957年,国家电网公司主管、主办,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出版。被美国工程索引(E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12种国内外著名文献数据库和文摘期刊收录。2015年度中国百强报刊。多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电力报刊协会优秀期刊等荣誉称号。根据2015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电网技术》的影响因子、综合排名和总被引频次在电气工程领域期刊中分别位列第1、第2和第3。 http://www.dwjs.com.cn/CN/volumn/home.shtml 不好意思了。 感谢《电网技术》(Dianwang Jishu/Power System Technology)。 祝《电网技术》越办越好! 目前俺 为 4个SCI检索期刊 、 10余个EI核心检索期刊 、其它10余个学术(性)期刊,以 及“ 中国 科技论文在 线 ”网站审稿。 欢迎您的指教!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相关链接: 2017-01-24, 真傻当选《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6年优秀审稿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29607.html 2016-12-07,真傻当选《中国电力》期刊优秀审稿专家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19258.html 2015-05-12,真傻当选《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优秀审稿专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889545.html 2014-03-01,嘚瑟:真傻当选《电工技术学报》 “ 2013 年优秀审稿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775820.html 真傻当选2012年 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 评审专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656443.html 真傻被评为:2009年 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 评审专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320480.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6463 次阅读|31 个评论
高绪仁获中国农工民主党徐州市委2016年度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
GaoXurenKnee 2017-1-21 20:27
高绪仁获中国农工民主党徐州市委员会颁发的2016年度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个人分类: 高绪仁任职|7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陈梓铭,丹萌:2016年度医疗大事件
fqng1008 2017-1-6 16:46
著名医学网站Medscape盘点了2016年最受医生关注的31条医疗新闻,有超过60%的医生表示,寨卡病毒爆发是在过去一年中,他们最关心的新闻…… 1. 寨卡危机 2016 年,寨卡病毒在发现了近70年后突然席卷全球。 这一病毒从2015年开始爆发,至2016年2月,已经影响了全球34个国家,随着人口流动和传播,席卷全球,美洲疫情尤其严重。 2 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携带寨卡病毒会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如小头症。 今年的巴西奥运会由于受到寨卡病毒的影响,曾有来自十多个国家的150名医生、科学家和伦理学家联合签署公开信,要求世卫组织将里约奥运易地或推迟举行,这一信函虽然被“驳回”,但寨卡对全球健康造成的影响和恐慌不可小觑。 2. 全球首个“三个父母”的孩子出生 今年4月,一个没有线粒体遗传疾病的健康宝宝出生了。宝宝的母亲因为线粒体基因存在缺陷,前两个孩子均患上疑难病,双双夭折,第三个孩子在孕育时缺陷基因就被来自美国的一个医疗团队修正改良,剔除了母亲原先卵子中有缺陷的DNA,替换上另一名健康女性捐献的卵子DNA,宝宝最终健康出生。 由于美国政府不认可该技术,上述美国医疗科研小组为了避免法律纠纷,是在没有法律明确禁止的墨西哥完成的这项工作 3. “ 超级细菌”的最后防线沦陷 2016 年5月,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第一例抗多粘菌素细菌。 该案例报告了4月份在诊所治疗尿路感染的一名49岁女性。尿培养显示大肠杆菌阳性,并对多粘菌素具有耐受性。 多粘菌素现为抗超级细菌的最后防线——抗多粘菌素细菌的出现加剧了人们对超级细菌能使普通感染致命的恐惧。不过该病例感染不耐碳青霉烯抗生素。 4. 阿片类药物滥用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三月份发布关于阿片类用于治疗慢性疼痛的最终提案,以规范目前导致每日死亡40例的过度用药情况。CDC指出,现过度用药泛滥与医生相关,故也能通过医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规范。 今年年初,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FDA)已经宣布阿片制剂政策在监管方面的彻底改变。在四月份,美联邦政府发布一项全国疼痛指南,首次统筹减少慢性疼痛负担。 5. 医疗过错:第三大死亡因素? 《英国医学期刊》(BMJ)于16年5月发表了一篇研究认为,在美国,医疗过错是导致人们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研究样本包含了美国从2000年到2008年中的超过3000万名住院患者,其中有超过25万患者死亡原因是医疗过失,占全美每年死亡人数的9.5%。 不过Medscape在6月份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医生并不认为医疗过失会造成这么多死亡,原因可能是原作者对“医疗过失”一次定义过于宽泛。 6. 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争论 今年9月,一篇发表在英国权威医学期刊上的文章指出,他汀类药物的功效可能被低估了,而危害则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 一个BMJ专家评论道,这个研究支持了他汀类药物的益处,不过研究者可能没考虑试验结果的局限性,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个人试验结果对一些有害性没有深究,以及一些负面数据的变量没有纳入考虑。 另一位专家则继续评论道,产业支持的试验对于临床安全性“只是把错误的处方加入到有偏见的估测中”。 7. 美国首例子宫移植 今年二月份,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诊所为一名26岁女子“Lindsey”进行了全国首例子宫移植手术,这是自去年宣布技术方案后,该小组一直在尝试的事。 不过在3月初患者出现酵母感染引起的并发症后,治疗组不得不对其进行子宫摘除。 克利夫兰诊所表示,包括Lindsey手术在内的子宫移植研究仍在进行中。 8. 外科医师协会发布出入手术室穿戴指南 美国外科医师协会(ACS)8月份出台外科医师出入手术室衣着相关规定,旨在重新提供关于帽子穿戴及更换刷手服时机的循证共识。 其中一些常规指南包括建议在术后与病人家属交谈前应更换受污染的刷手服和(或)帽子。另外在污染手术后即便衣服没有受到明显的污染,也应更换刷手服及帽子。对于Medscape的报道,部分评论员要求查看这些新建议的循证基础。 9. 人类食管重建成功 今年4月份,美国内科医师使用FDA批准的现有组件及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粘附凝胶成功地重建一例严重损伤的食管。在术后7年且金属支架取出3年半后,患者仍能正常地进食及吞咽。创口处上皮细胞显示无异常,且组织层次正常。 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病例发表于《柳叶刀》4月8日的在线期刊上,它为未进行复杂组织工程时食管缺损再生提供了证据,不过这个新方案在进行临床试验前还需要在动物实验中取得验证。 10. 癌症登月计划 在今年一月份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提出了一项全国倡议:由副总统拜登在余下当政几个月期间统领一项“登月计划”,以寻求对癌症的治愈疗法。在之后的一个月里,总统已要求国会拨款10亿美元以资助此项目。 此次癌症登月计划旨在加快治愈癌症的研究进度,争取在5年内完成在癌症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方面需要10年才能完成的进展,包括帮助癌症研究人员更快获取所需药物、加速癌症患者临床入组、推动精准肿瘤学发展等一系列举措。 这一计划的提出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关于精准医疗的又一轮热潮。
个人分类: 临床研习|12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自然》公布2016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redtree 2016-12-22 17:31
《自然》公布2016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来源: Nature自然科研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16/12/20 9:08:23 2016年版的 《自然》 年度十大人物今天(12月19日)公布了,这是《自然》选出的在今年对于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十个人。“今年的名单突显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员,在天文学,生殖生物学和少数族裔在科学领域的权利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Richard Monastersky,《自然》的特写编辑表示,“2016年《自然》十大科学人物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他们都在今年的重大科学实践中发挥了作用,并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变化。” 加布里埃拉·冈萨雷斯 GABRIELA GONZALEZ 引力密探 原文作者:Davide Castelvecchi 一位物理学家帮助首次捕捉到人类搜寻已久的引力波的直接信号。 一年前,Gabriela Gonzalez正在努力保守她人生中最大的秘密。在美国,两个大型探测器检测到了引力波的信号——爱因斯坦预言中的时空涟漪,但此前从未被直接观测到过。冈萨雷斯的工作是在将这些发现公之于众前,协助领导一千多位科学家仔细验证。 这样的新闻很难长期保密,但这个发现实在太重大了,因此,研究团队花费了将近五个月时间来分析位于华盛顿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两座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测器得到的数据。作为LIGO科学合作组织的发言人和负责协调分析的关键人员之一,Gonzalez需要协调分散于全球各地的研究团队,包括位于意大利比萨附近的处女座干涉仪研究人员,LIGO与处女座干涉仪共享数据。 在管理这个巨型项目的过程中,Gonzalez发挥了自己的多面能力。大多数物理学家很早就知道自己会成为理论家还是实验家,但Gonzalez开始研究生学业时选择的是理论方向,后来才转到了实验物理学领域,并表现出惊人的天赋。“这种天赋使其可以成为一流的科学家。”LIGO项目的创始人之一、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Rainer Weiss说。 Gonzalez说,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她在LIGO项目上“什么工作都做过一点”。有段时间,她承担了诊断干涉仪性能的重要职责,以确保它们达到无与伦比的敏感度。现在,其敏感度足以探测出 4千米长的干涉臂上1021分之一的长度变化,这相当于DNA的宽度与土星轨道之比。她还协助领导过数据分析团队,并说服引力波研究者和常规天文学研究者开展合作。他们将在即将到来的多信使天文学时代,联手寻找会同时释放引力波和电磁波的现象。 宣布LIGO发现之前的那个月紧张而忙碌,Gonzalez和同事努力确保团队已经获得了板上钉钉的证据。他们知道,历史对报告“发现”引力波的研究者并不仁慈:就在最近一次的2015年初,一支国际团队不得不撤回了南极一架望远镜发现引力波间接信号的声明。 让LIGO团队压力倍增的是,在得到最初发现不到一周时,流言就已流传开来,记者也开始致电询问。Gonzalez说,在漫长的分析过程中,自己从未在不与同事商讨的情况下,擅自做出重要决定,她的领导能力获得到大家的称赞。“加布里埃拉让我们顺利度过了这一阶段,”Weiss说。 Gonzalez就职于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靠近位于利文斯顿的LIGO干涉仪。2008年,她成为了系里的第一位女性正教授。冈萨雷斯说,她在职业生涯中从未遭遇过直接的性骚扰或歧视,但“我或许不得不比其他人更努力地证明自己(的能力)。” Gonzalez说,到2017年三月,她目前的LIGO发言人任期将结束,之后不会再竞选,而是计划回归到全职研究岗位。她协助创立的科学领域—引力波天文学才刚刚起步。“对我来说,科研工作一直都是一场趣味横生的旅行,而现在的风景越来越美。” 杰米斯·哈萨比斯 DEMIS HASSABIS 思维缔造者 原文作者:Elizabeth Gibney 人工智能开发者打败围棋高手,下一步,剑指全球问题。 资深棋手Demis Hassabis在今年三月迎来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比赛,而他甚至没有亲自上场:在他的团队创造的程序AlphaGo与顶尖棋手李世乭对弈时,Hassabis只能在一旁观看。最终,电脑赢得了比赛,这标志着AI领域的巨大胜利;也为哈萨比斯的系列战绩再添一笔。 位于伦敦的DeepMind公司是AlphaGo的开发者。作为DeepMind的联合创始人, 哈萨比斯感到兴奋而欣慰。“我们下了一着险棋,而且成功了。” 但这场胜利不仅仅是一场棋赛的胜利。Hassabis想要向全世界展示机器学习技术的实力,他希望未来能利用这项技术制造类似人类一样的综合AI,使之能够解决复杂的全球性问题。 在他早慧的青年时期,Hassabis就已经勾勒出了这一愿景。他是一个象棋神童,十几岁时就设计出了销量百万的新颖电子游戏,20岁出头就开设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在拿到认知神经学博士学位后,他于2010年创建了DeepMind公司。四年后,Google据报道以4亿英镑的价格收购了这家公司。 DeepMind的研究者们将来自神经科学的灵感应用于各色各样引人注目的AI项目中,从语音合成到伦敦地铁导航,皆包括在内。Hassabis说,DeepMind每一个算法的复杂性都建立在之前算法的基础上,并融入此前只在不同AI中单独开发出来过的能力。DeepMind的AI已经从学习如何观察和做出相应行动的阶段,进入到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计划和推理的阶段。在解决现实问题方面,他们的团队利用机器学习将Google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减少了15%;Hassabis希望这一技术能得到更大规模的应用。 虽然DeepMind的研究者也会发表论文,但他们对进行中的工作是保密的,这一点让一些学者感到苦恼。一些数据隐私倡议者则对Google DeepMind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署的合作感到担忧,但科学家却蜂拥进入DeepMind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Hassabis非常谦逊,但充满热情。他在伦敦大学学院的博士导师Eleanor Maguire说,他拥有一种用自己的激情感染他人的天赋。“一旦他开始谈论自己感兴趣的事,他的热情就会传染给别人。”在管理公司的同时从事科研意味着只能在凌晨时分做研究工作,但Hassabis表示他并不介意这一点:“我们从事的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我觉得为此牺牲是值得的。” 特瑞·修斯 TERRY HUGHES 珊瑚礁哨兵 原文作者:Daniel Cressey 珊瑚研究者就大堡礁的大规模白化事件发出警示。 今年三月,在飞过大堡礁上空时,Terry Huges的心沉了下去:海面之下映入眼底的是一片苍白斑块,那是珊瑚已经死亡或即将死去的明确迹象。 Hughes是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RC)珊瑚礁研究卓越中心的主管,他说,自己和学生在看到航空调查的破坏结果后哭了出来。白化事件袭击了几乎整个大堡礁,初步调查显示,大堡礁北段81%的珊瑚礁都遭到了严重打击。这是有记录以来大堡礁最为严重的白化事件——而且,这次事件只是太平洋各海域的珊瑚正在普遍遭遇的灾难的一个缩影。 热带太平洋的强厄尔尼诺变暖模式触发了这场灾难。高的异常的水温使得珊瑚排出与之共生的虫黄藻,而后者为珊瑚提供了大部分食物,以及它们的鲜艳色彩。一些珊瑚能在白化后恢复,但另一些则会死去。10月和11月的追踪研究表明,在绵延700公里的大堡礁北段,已有67%的浅水珊瑚死亡。 大型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Hughes本人正在大堡礁中段附近从事研究。在领导开展初始调查后,他实质上成为了这场灾难的发言人。在媒体对白化报道的高峰时期,修斯一天接受了35场采访。 “在澳大利亚,就连从来没去过大堡礁和很有可能永远不会去的人们也将它视为国家标志,”Bob Pressey说;他是Hughes在ARC的同事。 这场危机推翻了一些既定的观念。Hughes说,对白化的传统观点是,珊瑚会在排出虫黄藻后慢慢饿死。但今年的水温实在太高,“许多珊瑚在开始挨饿之前就死去了;它们实际上是被热死的。” 过去几年来,随着全球温度反复创下历史新高,全球的珊瑚都陷入困境。2015年十月,在夏威夷、巴布亚新几内亚和马尔代夫的珊瑚相继发生白化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宣布,珊瑚白化已成为一场全球性事件。 今年,白化扩散到了澳大利亚、日本和太平洋的其他地区。研究者表示,随着气候变化推升基准温度,白化将会更为频繁地侵袭珊瑚礁。在一些情况下,频繁的白化将会使得大部分珊瑚都无法存活。 Hughes还不打算放弃大堡礁。但最近的白化事件使珊瑚变得非常脆弱,极易受到病原体和捕食者的攻击。如果不久后再次发生,还将会对珊瑚带来更大的打击,“我们想要告诉公众的是,”他说,“应对气候变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古斯·凡德尔 GUUS VELDERS 冷却者 原文作者:Jeff Tollefson 大气化学家为达成国际气候协定打下基础。 大气化学家并没有多少拯救世界的机会,但在今年十月,Guus Velders得到了一个属于他的机会。他参加了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举行的国际谈判,会上,各国代表试图约定逐步停止生产和使用氢氟烃(HFCs)——一种常在空调中使用的超级温室气体。 大多数国家同意了大力削减氢氟烃的时间表,但印度和少数其他国家想另外推迟四年。在经过模型计算后,Velders告诉谈判国,这一让步对地球的影响很小。 这一点以及他先前的工作为达成全球协议铺平了道路。10月15日,有关禁用氯氟烃的协议签字通过,广受好评。说话轻声细语的Velders是荷兰国立公共卫生与环境研究院的一位研究员,他对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感到自豪:“我之前从来没有参与过能促进在气候方面达成全球共识的工作,”他说。 但这并不是个巧合。Velders的同事说,他是氢氟烃排放领域的世界级专家,除他之外,没有人能在基加利会议上提供如此迅速的分析。他也与科学界同仁一起,将1987年签署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一个旨在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协定——改造为对抗全球变暖的工具。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规定,制冷剂也是强力的温室气体;Velders的团队还表明,《蒙特利尔议定书》在控制全球温度方面的贡献实际上高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最近,他的团队还估测了氢氟烃在本世纪可能造成的变暖程度,为有关氯氟烃的协议打下了基础,该协议成为《蒙特利尔议定书》的一个修正案。 “Velders的团队总能在正确的时间回答合适的问题,”Durwood Zaelke表示,他是一家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倡议团体——可持续发展与治理研究所的主席。“可以确定地说,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法达成协议。” 现在,Velders的团队又回到了原点。由于禁令的达成,他们有关氢氟烃排放增长的预测作废了。对于这样的“研究挫折”,Velders完全接受。 赛琳娜·M·杜尔基 CELINA M. TURCHI 寨卡侦探 原文作者:Declan Butler 医生与时间赛跑,试图解开巴西东北部的医学谜题 2016年,对寨卡病毒的恐惧在全球扩散,作为美洲首个出现疫情的国家,巴西正处于恐慌的中心。一些研究者甚至呼吁推迟8月的里约夏季奥运会。但Celina Maria Turchi Martelli远离媒体喧嚣,抗战在巴西东北部的寨卡疫情前线,试图解开这个医学谜团。 Turchi是一位医生兼传染病专家,2015年9月,她的生活被寨卡病毒彻底打乱了。当时,巴西卫生部派她去调查她的家乡伯南布哥州新生儿小头症(头部和脑部异常小)病例显著增加的情况。很快,她就确信巴西正面临着一场公共卫生危机。“作为流行病学家,在我最坏的想象中,也没想到新生儿小头症这样的疫情,”她说。 Turchi就职于累西腓市的Aggeu Magalhães研究中心。她立刻联系了全球科学家寻求帮助,她组建了一支包括流行病学家、传染病学家、儿科医生、神经病学家和生殖生物学家组成的专家团队。Turchi说,他们面临的挑战是艰巨的:寨卡病毒并没有可靠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人们对小头症的病例定义也没有达成共识。但她积极联系的合作获得了回报:Turchi和同事们最终得到了足够的证据,表明怀孕前三个月内感染寨卡病毒和新生儿小头症间存在关联。 不过,Turchi表示,寨卡病毒的谜团还远未解开。虽然寨卡病毒已经传播到了美洲各地,但人们预计的巴西东北部之外的小头症病例爆发并未发生。Turchi正与她的专家团队一起探究各中原因。Turchi说,当她刚开始在累西腓市的医院研究这场疫情时,她必须大胆创新,“并没有什么现成的书本供我参考。”现在,她和她的同事正在自己撰写这本书。 亚历山德拉·埃尔巴克彦 ALEXANDRA ELBAKYAN 窃文者 原文作者:Richard Van Noorden 付费论文盗版网站的创始人在博得赞誉的同时也官司缠身。 不过几年的时间,Alexandra Elbakyan就从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在逃犯人。 在2009年,当时的Elbakyan还是一位研究生,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准备自己的毕业研究项目。她需要阅读大量学术论文,却无力支付高昂的费用,这令她倍感沮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她学会了如何绕过出版社的付费墙。 很快,她的技术供不应求。每当看到有科学家在网络论坛上请求无法访问的论文时,Elbakyan都很乐意伸出援手。“因为发送原本需要付费的论文,我经常收到人们的感谢,”她说。2011年,她决定将这个过程自动化,于是,Elbakya建立了Sci-Hub,一个抓取付费论文并向任何发出请求的人提供论文的盗版网站。今年,由于主流媒体的关注,人们对Sci-Hub的关注大大增长,使用量也随之飙升。根据Elbakyan的数据显示,Sci-Hub目前约收录了6000万篇论文,2016年的下载量有望突破7500万次,而去年为4200万次,据估计,这约占全球科学出版商所有下载量的3%。 这可谓是大规模的版权侵犯,并为Elbakyan本人带来了声誉、批评和一桩法律诉讼。很少有人支持她的违法行为,但更多的人则认为Sci-Hub推动了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认为论文应被(合法地)免费阅读和重复使用。“她的所作所为令人敬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学家和开放获取拥护者Michael Eisen说。“难以获取科学文献获取是巨大的不公,而她一举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Sci-Hub运营的最初几年里,一切风平浪静,但随着其规模不断壮大,订阅出版商无法继续无视它的存在。2015年,荷兰出版商爱思唯尔在出版行业的广泛支持下,以侵犯版权为由在美国向Elbakyan提起诉讼。如果Elbakyan败诉,她将面临支付上千万美元损失费的局面,甚至可能锒铛入狱。(因此,Elbakyan没有透露她目前的位置,而是通过加密电子邮件和信息接受本文采访)。2015年,美国法院命令关停Sci-Hub,但Sci-Hub通过其它域名再次开张。 Elbakyan的名字屡见报端,她说她每周一般会收到一百条支持她的消息,有时也有捐款。她感到自己在道德上有义务维持网站的运行,因为用户们需要它来继续自己的研究。“运行一个像Sci-Hub这样的论文获取网站有错或可耻吗?我不觉得,因此我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她说。 不论是批评者,还是支持者都认为即使Sci-Hub不复存在,它的影响还会长存。“全面开放获取是大势所趋,”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非营利组织Impactstory的联合创始人Heather Piwowar说,Impactstory旨在帮助科学家追踪其在线产出的影响。“但是我们认为,并且也希望Sci-Hub正让收费获取的出版商惊慌失措。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恐慌才能真正驱使他们做出正确的事情,向开放获取模式转变。” 无论这一点是否能实现,Elbakyan说她都将会继续建设Sci-Hub,尤其是扩充年代较久的文献;与此同时,她正在攻读科学史硕士学位。“Sci-Hub网站是我自己维护的,但如果我倒下了,将会有其他人代替我,”她说。 张进 JOHN ZHANG 生殖医学“逆子” 原文作者:Sara Reardon 争议性的体外受精技术引发争论。 震惊、愤怒、质疑、祝贺,各种褒贬不一的反应一并向张进袭来:今年9月,他宣布自己已经利用有争议的“三亲”技术让一名健康男婴诞生。 这种技术旨在防止婴儿遗传线粒体(制造能量的细胞结构)相关疾病。但出于伦理和安全考虑,美国禁止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执行此类操作。任职于纽约新希望生殖中心的张进在该中心位于墨西哥的一家诊所内执行了这项操作。 批评者认为此举企图逃避法规限制,并指责张进在会议上而非通过论文发表来宣布此事。 但张进对这些反对意见置之不理。“最重要的是生下健康的婴儿,而不是向全世界宣布,”他说。 张进惯于挑战科学和伦理的边界。20世纪90年代,他与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生殖内分泌专家Jamie Grifo合作开发了一种帮助高龄妇女怀孕的生殖技术——使用较年轻的卵子中的线粒体来替换较老的线粒体,相当于张进今年使用的技术的另一个版本——但没有获得成功。 美国监管部门于2001年禁止该技术后,张进与他在中国的合作者接手了这项工作。2003年,张进的团队创造了多个胚胎,并移植进一位女性体内。所有胎儿均流产后,中国也禁止了该技术。 Grifo和其他一些人对张进的最新成果表示赞赏。“我认为他最终取得成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Grifo说。但也有人指责新希望团队。“他们所做的许多事情都是很不安全的”,包括向供体卵子内注入了一种可能引发染色体异常的药物,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的干细胞科学家Shoukhrat Mitalipov说。 张进不为所动。他说,许多其他面临线粒体疾病风险的家庭已经对他的操作表达了兴趣,他希望自己可以在其它国家执行这一操作。“再过5-10年,人们再看这项技术时就会说,‘我们当时为什么那么愚蠢,为什么要反对它?’”他说。“我认为,我们首先必须展现出它为人类创造的福祉。” 凯文·埃斯维特 KEVIN ESVELT CRISPR警示者 原文作者:Heidi Ledford 锋芒初露的年轻生物学家认为基因驱动的伦理比实验更重要。 10岁时,一次去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旅行激发了Kevin Esvelt对摆弄演化的兴趣。面对曾经启发了达尔文的鬣蜥、鸟儿和种种多样性,Esvelt为之叹服,并立志认识(并改进)演化。“我希望更具体地了解这些生物是如何诞生的,”他说。“而且,坦白地说,我希望能带来属于我自己的见解。” 现在,Esvelt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生物学家。作为基因驱动这项富有争议的技术的先驱之一,在MIT媒体实验室建立起自己的实验室不到一年后,他就已经崭露头角。他的方法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方法来绕过演化,强制基因在种群中快速散播。该技术可用于消灭蚊媒疾病(比如疟疾)或根除入侵物种,但也可能引发意外的生态链反应,或被用于制造生物武器。 2013年,Esvelt在研究Cas9酶时突然产生了CRISPR基因驱动的想法。“那是让我欣喜若狂的一天:这将让人类完全摆脱疟疾,”Esvelt说。“然后我又想到,‘等等。’” 顺着这个思路,Esvelt一直努力确保在实验前先解决伦理问题。2014年,他首先敲响警钟,呼吁就基因驱动展开公众讨论,此时他甚至还未证明CRISPR–Cas9基因驱动有效 (K. A. Oye et al. Science 345, 626–628 (2014); K. M. Esvelt et al. eLife 3, e03401;2014) 。自那之后,Esvelt与同事已经展示了如何将基因驱动技术变得更加安全,以及如何逆转其影响(J. E. DiCarlo et al. Nature Biotechnol. 33, 1250–1255; 2015)。 今年,他的主张终于开花结果。全球的研究者和决策者已经就该技术展开了讨论,美国国家学院发布了一份报告,敦促继续推进基因驱动研究,但保持审慎。在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研究基因驱动的Omar Akbari认为,Esvelt的努力在恰当的时机吸引了公众对这项新生技术的注意,也吸引了研究资金。“我认为这要归功于Kevin,”Akbari说。“对于科学家而言,能做到他所做的并非易事。” 古伊勒姆·安格拉达-埃斯库德 GUILLEM ANGLADA-ESCUDE 行星猎手 原文作者:Alexandra Witze 一位天文学家发现了已知最近的系外行星。 今年年初,当电脑屏幕上显示出一个外星世界存在的证据时,Guillem Anglada-Escudé并没有感到意外。他几乎可以肯定,有一颗地球大小的行星绕半人马座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运行。比邻星是距太阳最近的恒星,二者之间的距离仅1.3秒差距(4.2光年)。 Anglada是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的一位天文学家,对他而言,这个发现与其说使他感到震惊,倒不如说让他如释重负。他和同事一直在拼命工作,试图在行星搜寻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而发现比邻星证明了他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们做到了,”他说。 发现已知距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引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人们不禁要问,在我们的宇宙近邻之上是否存在生命,以及天文学家能否发现它们。 起初,正是这样的问题让Anglada加入了行星搜寻的行列。Anglada是一个科幻小说迷,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长大,他与天文学的渊源始于为欧洲空间局的盖亚任务(绘制包含10亿颗恒星的三维星图)做数据模拟。之后,他将自己的数据处理技术用在了寻找系外行星上。他开发出了一种方法,从全球首个地面行星搜寻设备——欧洲南方天文台位于智利拉西拉的高精度径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ARPS)——收集到的数据中提取微弱的行星信号。 “Guillem天赋异禀,能在别人囿于细节时纵观全局,”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的天文学家,Anglada的合作者Mikko Tuomi说。 但Anglada很快陷入了学术争论中,与其他研究者争夺一颗绕恒星Gliese 667C运行、体积大于地球但小于海王星的行星的发现人资格。“我原本可以退出研究领域,做些其它事情,”他说。“但我决定全力从事研究。” 他一头扎进了HARPS数据中,发表了一篇又一篇论文,讨论他在数据背景噪声中发现的行星信号。之后,仿佛是为了反击秘密和竞争,Anglada开始公开寻找绕比邻星运行的行星。 他建立了一支团队,获得了HARPS和其它望远镜的观测时间,后者可以用来检查行星存在的潜在证据是否是由恒星活动引起的,因为它们与行星信号很类似(许多声称发现系外行星的研究都存在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将他们获得的几乎所有详细信息都发布在了外联网站和社交媒体帐号上。如此透明“完全没有危险”,Anglada说。“我们觉得没有其他人会做这件事。” 他们用几天时间证实了行星的存在,用几周时间提交了一份详细介绍这项发现的论文手稿。这颗行星被命名为比邻星b,它至少是地球质量的1.3倍,每11.2天绕比邻星运行一次。 比邻星b虽然接近母星,但处于宜居带内,表面可能存在液态水。这意味着它不仅是迄今为止确认的3500多颗系外行星中距离我们最近的一颗,而且还是一颗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行星——对于研究人员和科幻小说迷来说是个双重惊喜。 就在今年8月《自然》发表其论文前不久(G.Anglada- Escudé et al. Nature 536, 437–440; 2016),Anglada向英国科幻小说作家、小说Proxima(Gollancz, 2013)的作者Stephen Baxter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他们在通信中讨论了在一个某一半球始终朝着耀星的星球上(就像比邻星一样),生命会是什么样子。 人类最终还可能有望详细考察比邻星b。突破摄星(Breakthrough Starshot)项目计划向附近的一颗恒星发送激光驱动的小型飞船舰队,这一项目可能以比邻星为目标,因为它是最近的最佳选择。 下一步,Anglada计划观察比邻星b是否存在凌星现象,即从地球上看,它是否会从母星前方通过。这种机率不高,但如果确实存在,那么当比邻星的光穿过它的大气层时(如果比邻星b有大气层的话),人们便可以收集到更多科学信息。 如果凌星没有发生呢?Anglada或许会转而探索来自其它行星的信号。 伊莲娜·朗 ELENA LONG 多元化的开路先锋 原文作者:Elizabeth Gibney 一位跨性别物理学家为少数群体获得更大程度的包容铺平了道路。 物理学家不排斥以新的方式看待世界,但是他们需要先看到数据。这为Elena Long带来了问题,身为一名核物理学家,她一直在为让物理学领域更包容性取向少数和性别少数群体而努力。“我们没有任何数据,因为人们认为询问我们是否存在太过冒犯了。这就像是第二十二条军规一样。”Long是美国物理学会(APS)开展的一项史无前例的调查的设计者之一,这项调查记录了LGBT群体物理学家的经历。 在今年三月的学会会议上,美国物理学会公布了调查发现,现场座无虚席。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在324位给出回应的科学家中,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在前一年曾在工作场合受到排挤、恐吓或骚扰。跨性别物理学家受歧视的发生率最高。Long本身是一名跨性别人士,对此并不觉得意外。2009年,她开始在美国托马斯·杰斐逊国家加速器实验室(Thomas Jefferson National Accelerator Facility) 攻读博士学位,那里缺少雇员保护和医疗保健福利。没有LGBT支持网络,她感到孤立无援。“我爱自己的工作,我爱研究,但环境很严峻,”她说。 因此,她成立了LGBT+物理学家支持小组,推动美国物理学会扩大LGBT群体的认识,最终,美国物理学会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来收集有关LGBT歧视的数据。她说,许多物理学家甚至不明白这项研究有什么必要。不过,得益于Long及其同事的努力,物理学界在科学界成为了处理这类问题的典范,OSTEM学会(Out in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的委员会成员Samuel Brinton表示。“我们基本上就在使用他们的成果,来推动其它学科领域向更好的方向转变,”他说。美国物理学会接受了3月的报告中提出的建议。8月,学会的一个大型分部投票决定将2018年的会议从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市撤到别处,因为该州的一条法律要求人们按照出生性别使用相应的公共厕所。 与此同时,Long获得了实验室颁给她的两项青年科学家大奖,并成为了两项新的加速器实验的联合负责人。“我认识很多做志愿工作的博士后,他们的科研通常会受到影响,”Long在新罕布什尔大学的博士后导师Karl Slifer说。“我从未在Elena身上看到这样的问题。”(Long将她严格的时间管理归因于自己设计的一个电脑程序,她用它来规划每一天每一个小时的活动。) 现在,Long正在美国物理学会协助建立一个以多元与包容为核心的成员小组,她希望这个小组能帮助其它少数群体中的科学家成长壮大。“我确定,在我从未想到过的一些方面,还有其他物理学研究者面临着困难,”她说。“我不希望他们需要等待七年才能获得一席之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2017年《自然》关注人物 ● Cori Bargmann,陈-扎克伯格计划(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科研主席 Bargmann主管着这个30亿美元的慈善计划的研究工作,陈-扎克伯格计划致力于2100年前治愈、预防或控制所有疾病。 ● Robert Feidenhans’l ,欧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European XFEL)主席 作为全世界最强大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的新任主管,Feidenhans’l将指导这个价值12亿欧元的设备的筹备,使其在2017年年中完全投入运行。 ● Jef Boeke,人类基因组编写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Write) 联合负责人 Boeke是这项雄心勃勃的人类基因组合成计划的主管,他与同仁已经快要完成对酵母基因组的编写了。 ● 吴伟仁,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中国计划于2017年下半年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以收集月岩样本并带回地球,这自20世纪70年以来属于首次。 ● Marcia Mcnutt,美国国家科学院主席 McNutt曾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内阁担任职务,在特朗普担任总统期间,她将在政府代表美国科研,扮演核心角色。
个人分类: 人物|24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自然》评出2016年度重大科学事件
redtree 2016-12-17 23:05
《自然》评出2016年度重大科学事件 来源: 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6/12/17 15:54:58 新华社伦敦12月16日电 英国 《自然》杂志网络版16日公布了其评出的2016年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事件 ,其中除了科学家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等重要科学发现外,中国在航天、气候变化以及基因技术领域取得的多项重要成果也被《自然》杂志认为产生了重大影响。 2016年较受瞩目的科学事件当属引力波。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研究人员2月宣布,他们利用LIGO探测器在2015年9月14日探测到来自于两个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证明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中的引力波。 《自然》杂志指出,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几乎100年后,科学家终于以让人惊叹的方式证实了它。这也给黑洞的存在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而黑洞也曾被爱因斯坦的理论预言过。 但粒子物理学家在2016年的运气似乎没那么好。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开展的两个独立实验都在2015年底报告了一些异常迹象,研究人员曾推测这可能是一种新粒子,并且质量是希格斯玻色子的6倍,但2016年8月更多数据公布后,研究人员确认这只是统计上的偏差,并不是真的发现了新粒子。 2016年的航天领域里,中国收获了丰硕成果。8月,中国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发射升空。11月,中国成功发射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10月与11月间,中国两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工作生活了30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新纪录。 此外,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也于9月在贵州正式落成启用,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在基因技术领域,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逐步成熟。《自然》杂志预计未来在美国和中国会有更多基于这一技术的临床治疗应用。 在气候变化方面,由近200个国家努力达成的全球气候协议《巴黎协定》11月4日正式生效。《自然》杂志评论说,中国和美国在这一过程中起了积极作用。 疫情方面,寨卡病毒是2016年的一大焦点。世界卫生组织2月将与寨卡病毒相关的新生儿小头症病例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升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到11月,世卫组织才宣布这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球多个团队正加紧开展针对寨卡病毒的研究,来解开有关寨卡病毒的不少谜题。 2016年的一个大热概念无疑是人工智能,谷歌下属的“深度思维”公司利用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在围棋人机大战中击败了韩国九段棋手、世界冠军李世石。《自然》指出,除了围棋,人工智能还可以让机器语言翻译的错误率降低60%左右,并帮助物理学家探寻新的超级材料。 一直备受争议的细胞核移植“三父母”技术在2016年也取得突破。美国一个团队宣布,世界首个细胞核移植“三父母”婴儿已在4月诞生,手术是在未限制“三父母”技术的墨西哥展开。12月,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也发布声明说,经过审慎评估,该局已正式认可了这项技术。 2016 in news: The science events that shaped the year Climate accords, controversial assisted reproduction and the CRISPR patent battle are among the year's top stories. Alison Abbott , Declan Butler , Davide Castelvecchi , Daniel Cressey , Elizabeth Gibney , Heidi Ledford , Jane J Lee , Lauren Morello , Sara Reardon , Jeff Tollefson Alexandra Witze 16 December 2016 Article tools Paul Nicklen/NGC An emperor penguin in Antarctica’s Ross Sea, which will now host the world’s largest marine reserve. From an election that stunned the world to catastrophic technical glitches in space, researchers weathered a turbulent year. But they also announced some remarkable advances — the direct detection of gravitational waves, the birth of a baby with DNA from three people and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at cracked the one board game that computers had yet to master. Catching a wave Physicists bagged some big game this year. On 11 February, researchers announced that they had finally sensed the ripples in the structure of space-time known as gravitational waves — capping a decades-long quest. The signal, spotted in September 2015 by the twin detectors of the 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 (LIGO) in Louisiana and Washington state, came from the merger of two black holes some 1 billion years before. Nature special: The year in review The announcement was a stunning affirmation of Albert Einstein’s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almost 100 years after he had published it. And it provided the most direct evidence yet that black holes — another prediction of Einstein’s theory — exist . Astrophysicists hailed LIGO’s feat as a triumph, saying that it heralded a new way of observing the -cosmos, enabling the detection of phenomena that might not be picked up by other means . Just weeks after the LIGO announcement, another experiment demonstrated that the search for gravitational waves could one day occur in space.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s LISA Pathfinder mission tested technologies for a future trio of probes that would sense gravitational waves coming from even larger and more-distant objects than the ones LIGO observed. Particle physicists were not so lucky. They spent much of the year holding their collective breath. Two separate experiments at 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 near Geneva, Switzerland, had reported anomalous measurements in late 2015 that suggested the existence of a particle six times as massive as the Higgs boson . At the time, experimenters warned that the anomalies could be -statistical flukes. And more data released in August confirmed this. By then, theoreticians had written hundreds of papers in attempts to interpret the original data with a zoo of possible models. Win McNamee/Getty President-elect Donald Trump on the campaign trail in October. New world order A tumultuous US presidential campaign ended in a surprise victory for Republican businessman Donald Trump in November. Researchers struggled to understand how a Trump administration would treat science — in part, because it did not feature prominently on the campaign trail . Still, some of Trump’s views were clear: he has alleged that climate change is a hoax perpetrated by the Chinese, and has pledged to withdraw the United States from the Paris climate agreement. He has also suggested a link between autism and childhood vaccinations. Related stories 2016 in pictures: The best science images of the year Donald Trump's US election win stuns scientists Computing glitch may have doomed Mars lander More related stories As Trump’s administration began to take shape, researchers started to lobby against what they saw as an incoming president with little use for science. In late November, more than 2,300 scientists — including 22 Nobel laureates — sent a letter to Trump urging him to “adhere to high standards of scientific integrity and independence in responding to current and emerging public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threats”. The United Kingdom’s 23 June vote to leave the European Union shook the country’s scientific community. Researchers remain worried about the fate of millions of euros in annual research funding from the EU and the immigration status of UK university staff from non-British EU nations. Some UK researchers have reported being cut out of EU collaborations, and some foreign scientists say that they feel so unwelcome that they plan to leave the country. In happier news, the UK government — led by a cabinet that came to power in the wake of the Brexit vote — announced a surprise funding boost in November worth £2 billion (US$2.5 billion) annually by 2020. A failed military coup in Turkey in July spelt upheaval of a different kind for academics: the Council of Higher Education promptly fired more than 1,500 university deans . About 58% of the positions have since been refilled by their former occupants. But more than 6,500 professors have been dismissed on suspicion of involvement in the coup. Human-rights groups say that many of the dismissed are innocen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woes rocked Venezuela, Brazil and South Africa this year — and did not spare researchers. Rolling blackouts, food queues and increasing violence prompted hundreds of scientists to leave Venezuela’s universities , and, in some cases, the country. Brazil’s researchers are facing drastic budget cuts and the demotion of the science ministry, and protested against proposals to freeze federal science spending and weaken the country’s environmental laws . And austerity measures in South Africa have led to chronic underfunding of universities and triggered a rash of campus protests and violence . NASA/JPL-Caltech/SwRI/MSSS/Mai A sunlit part of Jupiter. To boldly go In the year that saw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Star Trek , technical glitches set back several space missions — but there were also notable victories. In March, the 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s flagship Hitomi X-ray astronomy satellite failed just weeks after launch. Investigators determined that a software error had caused the spacecraft to rotate out of control and break apart. In July, NASA’s Juno probe arrived at Jupiter , but problems with its main engine delayed the rocket firing that would have shrunk its orbit into a tighter ellipse around the planet. The spacecraft continues to gather data on Jupiter’s atmosphere and magnetosphere on every fly-by — just more slowly than planned. Meanwhile,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 mourned the end of two probes. In October, the Schiaparelli lander — part of the ESA’s ExoMars mission — smashed onto the red planet’s surface after a measurement error caused its parachute and braking rockets to deploy at the wrong times. But at least its companion spacecraft managed to enter orbit around Mars. ESA’s other loss was sad for some scientists, but deliberate. The pioneering Rosetta spacecraft crashed onto the surface of Comet 67P/Churyumov–Gerasimenko in September as planned, radioing back close-up images before it lost contact — and bringing the mission to an end. Rising space power China garnered several wins. In August, it launched the first ever quantum satellite, aimed at testing ways to extend secure quantum communication into space. In September, the country completed construction on the world’s largest single-dish tele-scope, the 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 in the southwestern province of Guizhou. And in November, China launched the Long March 5 rocket, one of 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It is meant to send people, rovers and heavy-duty planetary probes into space. Finally, two Chinese astronauts broke their country’s record for the longest-duration space mission when they spent a month aboard the Tiangong 2 space laboratory in October and November. Source: ASAPbio/PrePubMed/bioRxiv CRISPR in cour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pplications for the genome-editing tool CRISPR–Cas9 continued apace. On 28 October, a patient with lung cancer at West China Hospital in Chengdu became the first person to be treated with cells edited using CRISPR–Cas9 . As part of a clinical trial, researchers disabled a gene that normally holds a cell’s immune system in check, in the hope that the edited cells would mount an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the cancer. More cancer trials using treatments based on CRISPR–Cas9 are expec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next year. But the commercial landscape for CRISPR–Cas9 therapies remains uncertain. The battle over US patent rights to the gene-editing technique reached fever pitch after the 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declared an ‘interference’ proceeding between two research teams in January. The proceeding, which could conclude early next year, aims to determine who first invented the technique . Each team applied for patents that could be crucial for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Meanwhile, research using CRISPR–Cas9 in human embryos expanded this year. It is a controversial area of research that has raised concerns about the potential for designer babies — but regulators in some countries have approved projects in this field. Teams in China , the United Kingdom and Sweden announced their intentions to use the technique to optimize its use in embryos and to study human development. Work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expected to follow, despite a prohibition on the use of federal funds to study human embryos or to modify human eggs or sperm. Geoffroy Van Der Hasselt/Anadolu Agency/Getty Green lights illuminate the Eiffel Tower to celebrate the Paris climate agreement. Climate crunch Representatives of a record 174 countri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gathered on Earth Day, 22 April, to sign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agreement forged in Paris in December 2015. But for the accord to come into force, more than 55 countries accounting for at least 55% of global greenhouse-gas emissions needed to submit ratification or acceptance documents. The biggest boost came in September, wh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 which together account for 38% of global emissions — formally joined the agreement. Brazil and 30 other countries joined a few weeks later, and the EU sealed the deal on 5 October . The pact came into effect on 4 November. But that wasn’t the only global climate deal afoot. On 6 October, the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curbed emissions from international flights . And on 15 October, 197 countries agreed to amend the Montreal Protocol — designed to protect the ozone layer — to phase out hydrofluorocarbons, powerful greenhouse gases commonly used in air conditioners. Countries also broke a four-year-long impasse on 28 October to create the world’s largest marine reserve in the Ross Sea off the coast of Antarctica. All the while, global warming continued. An epic El Niño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helped set global-temperature records in the first five months of the year. This put 2016 on track to become the third straight warmest year in a row. The blazing warmth prompted corals around the world to bleach , a process in which the stressed animals expel the algae that help to keep them alive. The El Niño faded away in May, but coral bleaching continued throughout the year and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into 2017. Nacho Doce/Reuters A four-month-old baby born in Brazil with microcephaly. Zika spreads In Februar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declared that clusters of birth defects linked to outbreaks of Zika virus in Brazil constituted a global public-health emergency. These birth defects included severe cases of microcephaly, a condition in which fetuses or newborns have abnormally small heads and brains. But the expected explosion in microcephaly cases and other Zika-linked birth defects across the Americas has not materialized, despite the virus’s spread across the continents. Even in Brazil, extremely high rates of microcephaly remained confined to the country’s northeast region — and researchers began to suspect the influence of confounding factors . In July, Brazilian authorities launched a study to find out whether environmental, socio-economic or biological elements, when combined with Zika infection, could explain the odd distribution of elevated rates. They expect preliminary results early next year. On 18 November, the WHO declared the end of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health emergency on the grounds that the link between Zika and birth defects had been established, and that the focus needed to shift to understanding the consequences of Zika infections, including the birth defects, and developing a vaccine. Several ongoing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jects should produce results next year on a number of Zika-related questions , such as what proportion of infected pregnant women go on to have babies with birth defects. Google/Getty Go player Lee Sedol reviews a match agains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ind games In January, a computer program beat a world-class human player at the ancient game of Go for the first time. But the ultimate showdown was in March , when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called AlphaGo, trounced Lee Sedol — one of the world’s top players. The AI, developed by the Google-owned company DeepMind in London, opened with three consecutive wins in the five-round tournament. Lee took the fourth game and nearly won game five, but AlphaGo triumphed. In October, DeepMind researchers debuted another AI, one capable of navigating the London Underground without any previous knowledge. The sophisticated program combined memory with the ability to learn from experience. This brought AI a step closer to performing human-like tasks such as reasoning. AI also helped to reduce errors in machine translation of languages by around 60% , and aided physicists looking for new super materials . These advances were largely powered by deep learning, which harnesses huge data sets and a hierarchical, brain-like method of computing. Controversial conception After decades of research, assisted-reproduction techniques that mix DNA from three people are bearing fruit. These procedures prevent children from inheriting metabolic diseases caused by flaws in mitochondria, the cell’s energy-producing structures. In September, researchers working in a Mexican clinic reported the birth of the first healthy baby conceived through one such procedure . A baby in China was also reportedly born using the same technique. And in October, a clinic in Ukraine announced that two previously infertile women had conceived through a similar procedure . On 15 December, following scientists’ advice, the United Kingdom’s Human Fertilisation and Embryology Authority said that the technique was ready for clinical use , which could start as soon as 2017. Nature 540, 496–499 (22 December 2016) doi:10.1038/540496a
个人分类: 科技新闻|253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0 05: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