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创新文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想说什么……
热度 18 王铮 2017-4-8 09:24
我想说什么…… 今天,拿到了我在**出版社新出的,一本书,书名叫《新地缘政治经济学结构:进化与治理》。这件事,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按说,新出版了本书,阐述了自己的学术观点,是应该高兴的事,也应该谢谢编辑与出版社。但是,人世间很多事情就出在“但是”身上,但是我或多或少高兴不起来,但是我或多或少有些羞愧。为什么呢?还得从头说起。 几年前,我申请到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国家经济安全的地缘政治经济学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我提出了基本的观点,我认为当今世界已经形成新的三个世界,即金融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世界)、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世界)和资源开发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世界),所谓地缘政治经济学关系,接触的就是这三类国家在博弈。于是,连续安排我的博士研究生熊文、陈志健、胡敏、王宇和一些硕士生,如韩钰,参加这项工作,展开研究证实这一观点,发现新的现象。按照基金要求,项目计划出版两本专著。其中第一本书是以熊文的博士论文为基础由我最后修改出的,《新地缘政治经济学框架的建模与模拟》(熊文、王铮,2016,经济科学出版社),这时与出版社签订合同,决定出版第二本书。后来这个研究工作主要由我带领胡敏和硕士生韩钰完成,她们发展了早期项目提出的模型,完成了政策的数值模拟。这样以胡敏博士论文为基础,并且包含了课题组我和其他人的一些研究结果,由我统筹着并修订完成了这本新的书,《新地缘政治经济学结构:进化与治理》。胡敏为这本书的写作,付出了辛勤的拉动,特别是她做博士论文时正在怀孕期间。由于这个劳动,胡敏理所当然地应该是第一作者,接替她工作的王宇作为第二作者,我提出了基本的思想和观点,提出了技术路线,对他们的论文和书稿做了最初和最后的修改,这是导师的责任,也就理所当然的作为责任人——通讯作者,应该放在作者群的最后;我指导学生完成额论文,习惯是这样,不去争第一作者。没想到,书排版完成了,出版社发现当时的合同我是签名人,只能王铮作为第一作者。我反复申请,编辑同志说,出版计划是出版社的上级单位批准的,作者次序不能更改,如果更改,他们要受处分。我不能埋怨编辑和出版社,他们也是明哲保身。结果身为书稿主要执笔者的胡敏降为第二作者。这时,我曾经想放弃出版,可是就面临着出版社经济损失谁来赔偿的问题,咱们毕竟好一个”穷“字了得,而且大家辛辛苦苦的完成了科研任务,也需要发表,贡献给社会。经过商量,几个作者接受了现在书上的排名,而我,作为第一作者,或多或少保持了惭愧。 西方学术界长期以来流行通讯作者制度,论著排名,导师名字总在后面,本来我们一辈的导师也保持这种风格,我的导师严钦尚就是这样,我想这 是从他导师传下来的。对大家集体完成的工作,他要求把有贡献的都列上,他说,列上别的参加者的名字,你(项目负责人)不会掉块肉;不列上,就在别人心上扎把刀了,这个研究团队就没有活力了。遵循导师教诲,多年来我坚持”贡献者人人有份;谁做的主要工作,谁排第一“的这个传统,是继承,也是悼念。 朋友说,你这样,你会吃亏的。我说,连这点穷酸气也没有,我就不是读书人了。 可是到了中国最近几年,发生以排名顺序论功行赏的了”文无第二“的风气,而且影响“一辈子”,排名偏后的作者在讨论成果时不被承认,可笑的是,排在最后的通讯作者,贡献可能是最大的,也是责任最大的,反而成为可有可无的贡献者,这是一种“官本位”文化。这种官本位文化导致了许多师生的矛盾和成果的误判。我所知道的一位先生,留学回来的,坚持了西方作者排序的优良传统,结果在申报院士时,被人认为第一作者文章太少,吃了大亏。另一方面,西方期刊不知道中国人的“官本位”排序习惯,习惯把排名最后的作为责任人,误了学术交流。我就知道一个故事,只不过在这里不好说。所以,中国一定要把国际的学术作者排名模式学过来,其实有排名的都是贡献者,“武无第一,文无第二”的这种不良的管理“潜规则”, 是不利于创新的。早上,看到一个微信,据说美国前副总统拜登评价中国说:“你们说不出任何一个创新项目,创新变革以及创新产品是来自中国”,我感到心里沉重。毕竟不是爱迪生时代了,靠一个人的创新是不能适应时代的,要发挥集体的力量,而这种集体力量的发挥,必须承认每一个参与者的贡献,发挥每一个参与者的力量,切不可把所有成就都归功于项目负责人,以集体的完成的名义让领导人或者第一作者侵占成果,不承认每一个参与者的存在。总之,我们的这种“集体贡献文化“,”文无第二“文化,一定要破除。这样我们才能推动创新。 顺便说一句,第五章的题目“人民币汇率……”,“人民币”三个字 这里文不对题,书中,讨论的是一般汇率问题,对 美元、对卢比,模型与方法,都应该是有意义的,只不过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这里多以人民币为例。而且治理与管理是两个意思,治理(governance)强调组织的参与方,合作、协调、保障各方面利益的精神,与平时说的 操控、control,意义对立。本来校稿时,应该校对出来,可恨我大年初二那天,就开始病倒,校对就疏松了。 当然,我还是要向广大读者推荐本书,这本凝结了我们课题组的多年的心血。其中全球产业在国家相互作用下的投资、技术转移模型,还有如何从增长动向分析各国地缘政治经济结构立场的方法,它们都是新型地缘政治学的分析方法与理论,北京大学王恩涌教授是中国研究地缘政治学的权威,他高度评价了我们课题组特别是胡敏博士采用数学模型研究地缘政治问题。虽然此前熊文、丛晓男、顾高翔、陈志健、龚轶、吴静及王铮就从各方面发展了繁杂的模型,但是这里由胡敏、王宇、王铮最后修订、集成的模型是一个完整的、可计算的 ,实用的模型。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相信本书对研究地缘政治学、 政策科学和经济数学模型的学者和官员、青年学生,都有帮助。特别是本书强调的从经济分析角度认识地缘政治问题,以全球合作治理的精神来处理地缘政治问题,面对特朗普的新思维是得一读的。谢谢出版社!谢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战略研究院对研究的资助。 另外,本书的模型,正在由王宇在顾高翔、胡敏、龚轶前期完成的软件基础上开发为软件系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作为公益共享软件提供。凡购买此书的读者, 可凭发票免费赠送。 对了,有的朋友说,俗话说的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你说反了。我说,山人自有道理。原来的说法是创新管理文化;我这里的说法是,官场管理文化。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17186 次阅读|35 个评论
创新型文化与机制
benlion 2012-6-23 15:34
20-21 世纪的科技与产业:认知、计算机科学与 IT 通讯技术 - 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 -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 - 细胞、分子计算机科学与纳米机器人技术。 “ 系统生物学( systems biology ) ” 是 1968 年美国科学家在举办一次国际会议上提出, 1993 年在德国科学家的论文中又一次出现,系统医学、系统遗传学、系统生物工程和 系统生物科学(国际上均已建立) 是实验与理论结合在分子细胞水平提出并定义为: 系统论和实验、计算、工程方法的生物系统与人工生物系统研究。 2001 年国际上发表系统生物学的论文是 4 个科学家几乎同时从定义的不同组成部分展开,到 2002 年之后才是这个整合的定义,而国际上论述其原理 - 结构论和结构模型(不是结构生物学或化学,而是系统论的结构建模)则到了 2007 年之后。 机制应该是关键,所说的摩尔根奠基美国遗传学,那是有了一种适合科学创造性研究的社会机制。世纪之交,中国、日本和美国的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发展,将预示环太平洋的文化创新时代。 不仅过去,现在和将来中国都不会缺乏有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思维和研究方案的人才;但是,这些人才能否得到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更何况在成就之前只能说是潜能呢?这才是非常担忧的问题,更有像乔布斯、盖芝那样的发明和创业天才,如何能够建立一种机制和造就一种土壤使之能够发挥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呢? 精神独立和人格独立是中国在民族独立(建国)、改革开放(经济)之后将要解决好的问题,即文化创新。 缺乏一个信仰精神(去等级偶像崇拜和追求精神和思维的独立是创新的前提) - 理论思维 - 基础科学 - 应用技术 - 产业创新链条及其社会机制的建立,创新力度不够或普及对科学和技术的信息内涵认识不足,这是文化历史背景造成。 西方 5 百年哲学思考和社会实践建立的是一种知识、制造与虚拟经济结构及其运作机制。
2423 次阅读|1 个评论
教育与创新文化
热度 1 bqzhu 2011-2-23 16:37
教育与创新文化
长期以来中国人和美国人一直在对比和思考中、美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 1979 年,中美互派教育考察团,对两国教育进行评估。美国学校:教室如市场,学校不重视文化课,而是非常重视音乐和体育等学科,特别是小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非常受到重视。孩子不遵守纪律,上课乱动,二年级了还不会背乘法口诀。中国学校:孩子遵守纪律,非常勤奋,甚至一大早拿着饼,吃着饭去上学,晚上回家还有大量的作业。近来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蔡美儿出版了《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又引起轰动。该书介绍了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 A 、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 2010 年底,中国学生首次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 “ 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 ” 一个学生评估项目,考试中获得了阅读、科学和数学项目的世界冠军。但 30 年来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上中国仍然远落后于美国。 难于评说两种教育方法的成功与失败。但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式教育方法的最大弊病是灌输了功利主义,丧失了自立精神,扼杀了创新文化。从学校到家庭中国式的教育以考高分,上重点高中,上名牌大学,文凭学历,出国镀金,当官或找个不吃苦又拿高薪的好工作为目的,成功了光宗耀祖全家欢乐;不成功,子女没有自立精神和能力,只能当“啃老族”,全家痛苦。为达目的,中国的教学方法以“垫鸭式”,“模子式”,“记忆式”为主。作文本来是学校中极少的可以发挥学生自由思想的园地,但老师要求学生写一样的内容,用规定的词汇,这块园地也失去了。课堂作业压力已经够重,还要上各种各样的业余班、补习班。家长们相互攀比,因为要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培养出的人才像工厂传送带上的产品,是一个类型。难怪国外的机构忌讳在同一部门同时聘用两个中国人,因为是一个类型的人才,互不服气,相互拆台。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谈创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则鼓励要原创新。但是理性的思维在文化背景影响面前总是要败下阵来的,因此创新谈何容易。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多次,评审会上似乎也极难通过一个原创新课题,跟随潮流能有所添砖加瓦就算是创新了。因为要强调 SCI 文章发表数和引用率,申请要长篇大论阐明国内外现状、目的意义。一个原创新课题怎么能办到呢? 创新文化的培育不是一、二年能办到的。中国人勤奋好学,但不善于创新。无论是在小事还是大事上,在中国受教育人和美国受教育的人均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反映。如有人穿了件漂亮的衣服,前者见了就会说:“这衣服很漂亮,请问在那里买的,我也要去买一件”,而后者见了则说:“这衣服真亮,可惜我已失去了机会,再也不能买和你相同的衣服了。”七十年代,美国的同位素质谱分析精度达到了百万分之几,而其它国家在千分之一左右。因此各国科学家都到美国去学习质谱技术。美国人以他的傲慢羞辱别国科学家。当时中国学者普遍感到应尽快引进这些先进技术。可是引进先进技术的步阀,研究所始终是跟不上仪器制造商,因为他们有强的精加工能力。因此八十年代后中国只好从仪器制造商那里进口了大量的质谱仪器,同位素分析精度也算是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然而 1976 年我到澳大利亚访问了同样受到美国人羞辱的 Compston 教授。在他那空荡荡的实验室墙上只有概念的设计框图,中间堆着一堆磁铁。他指着这堆磁铁对我说:“我要用这堆磁铁扎烂美国人的质谱体系,如果我不能成功,那就用这堆磁铁扎烂我的脑袋。”十五后他成功了,创立了离子控探针质谱,成为地球科学中强有力的分析仪器。而中国只好再花大价钱从仪器制造商那里进口这类仪器。这两件事使我深深体会到什么是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创建首先要从教育着手,提倡非功利主义、无目的论的哲学和教育理念。上世纪初西方的自然科学得到飞速发展并产生了工业革命。当时西方知识分子受到马赫哲学观的影响比较大。这从当时著科学家的名言可以看出。居里夫人曾说:“让每个人都吐丝作茧,不必问原因,也不必问结果”;而爱因斯坦则说:“探索就是一切,目的何在何需追究”。 有人问非欧几何的创导者研究非欧几何有什么用,得到的回答是:“如果我知道有什么用,我就不研究了!” 马赫哲学观在教育和学术探讨上弘扬了非功利主义、无目的论的哲学理念。但中国在宣扬这些科学家的治学精神时往往只讲前半句,而忽略了重要的后半句。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的教育理念和哲学观也是非功利主义的,因此那个时代产生了百家争鸣和许多的创新的学术思想,并一直影响到现代。春秋战国以后,中国主流教育中功利主义和目的论影响变得愈来愈严重。中国书院式的教育体制中则保留了自由探讨,师生平等,没有文凭、学历、功名、就业等的压力,因此是非功利主义的,但不是主流的教育体制。马赫哲学观在中国和影响则很小,而且在批判修正主义第二国际伯恩斯坦“运动就是一切,目的是没有的”时,把马赫哲学也批判了。但批判的人似乎也不明白“目的是没有的”这话的含意。 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学技术跟踪、赶上、引进的时代应趋于结束。要在中国真正迎来创新时代,创新文化建设已迫在眉捷。
2574 次阅读|1 个评论
多重使命所引发的文化冲突
jianxu 2010-8-20 23:06
一个研究机构的使命(mission)是什么? 这将决定其存在的价值以及未来发展的定位。如果连自己的使命都搞不清楚,何谈战略与健康发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研究机构被赋予了多重的使命,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包括基础(科学)研究、工程应用研究与发展、办企业(公司)、研究生教育等等。事实上 ,将这些功能捆绑于一体,非但不能相互促进,反而会因为彼此追求目标的差异,而引发文化(价值观)上的冲突。避免群体之间利益冲突的结果只能是在资源分配和学术评价标准上的相互妥协,以折中换和谐。文化的建设也只能限于小环境、小气候。 基础(科学)研究 。 它所追求的是揭示自然、挑战人类的知识极限,创造新知识,为技术革命提供基础和源头。基础研究的成果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在别人之后完成的类似工作几乎是没有意义的。基础研究要求开放,面向全球,研究成果的界定依赖于国际同行们的认可。科学家个人的智力贡献在基础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许多情况下,基础研究成果的意义很可能是在短期内无法预见的。据说,今天的卫星定位(GPS)系统便是基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研究成果的基本表达形式是科学论文。基础研究需要相对宽松的环境,急功近利,以数量论成败的评价规则只能导致产出低端成果、垃圾论文,甚至造假。基础研究并非一定都要有明确的实用目标,没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探索,便不会有重大的原始创新与新发现。 工程应用研究。 其投入的目标应该是直接、具体的。为经济或社会需求提供技术或者产品。制造原子弹就是为了形成核威慑;新药的研制就是为了治病救人。工程应用研究的成果可以有第二、第三。人家有,我们没有,就会受制于人。造大飞机的虽有波音和空客,我们也可以当仁不让。工程应用研究必须依赖于一定规模的团队。过分强调个人作用会有损于团队的组织与合作。应用研究的成果并非都要公开发表,经过艰苦摸索获得的工艺或者knowhow决不可向竞争对手泄漏。因此,用论文来论成败自然是不妥。能真刀真枪地解决实际问题就是有本事。 办企业(公司)。 其目的很简单,就是赢利、挣钱。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企业家对社会的贡献在于为国家增加税收和解决国民的就业。企业家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理解基础研究(科学论文)的价值。当然,如果科学家们弃笔从戎则另当别论。授权企业家指导学生,学生们变成打工仔自然是见怪不怪,谁让你遇上了真老板。 研究生教育 。其目的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社会需求的人才。(等同于大学)。办好教育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文化氛围、导师的思想与德行对于学生们有着极大的影响。姑且不论导师的学术水平,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要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在类企业的文化下,学生们的思想还有活跃的必要吗?他们还会对学术报告感兴趣吗?在论文不重要的环境下,学生们还会重视对基本的科学素养论文(和研究报告)写作的训练吗?导师们整天忙于应酬、饭局、签单订合同,学生们还会静下心来温书吗?导师们还会有心情修改学生们的论文吗? 瑞士军刀 :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典范。只不过是旅游和户外活动方便而已,恐怕没有人会每天都用它来砍瓜切菜,因为它不专业。 小诊所,不分内外科,医生什么病都能看 。(图片来自网络) 杰伊 A 拉宾格尔和哈里 柯林斯在 《一种文化?:关于科学的对话》 一书的序中这样写到: 尽管在这个世界上做一位学者可能不是收入最高或声誉最好的职业,但是,确实可以得到许多补偿。其中,比较重要的补偿是有机会做出一些发现或为我们这个时代深层次的争论做出贡献,并有机会在充满着诚实、正直和睿智的环境中开展工作。 在一个肩负多重使命、多功能的院子里,有可能打造出这种理想的 环境 吗? 我们究竟想要什么?学术大师?教育家?企业家?鱼和熊掌真的能够兼得吗?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链接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究竟谁更重要? 剑桥的学术评价准则及我们的差距 学者型科学家正在走向 濒危 研究员们为什么不去听学术报告?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7659 次阅读|7 个评论
我国科技政策与自主创新的若干讨论
liu4335 2009-6-28 16:20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91 次阅读|1 个评论
培育创新文化 促进科技创新
suqing1961 2009-5-6 16:56
本文将刊载在《科技导报》 2009 年第 9 期学术聚焦栏目 陈广仁,苏青 2009 年 4 月 24 日 ,中国科协科技与人文专门委员会于召开创新文化研讨会,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单位的 3 位院士、十余位专家学者就培育创新文化、促进科技创新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 中国科协常委、科技与人文专门委员会主任张开逊研究员主持研讨会。 1 考量创新文化的价值 张开逊提出,创新、文化这两个重要概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人类活动永恒的主题,并以多种形式表现出丰富内涵。从创新文化的背景和实际看,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经历了 3 个不同层次创新文化的变革:① 哲学层次。在理解宇宙的基本途径方面,古希腊自然哲学强调逻辑、数学,近代科学传统强调实验、数据,改变了人类了解自然界的方式;② 科学层面。解释宇宙基本理念方面发生了日心说、牛顿力学、进化论、相对论、宇宙大爆炸理论等重大变革,改变了人类解释自然规律的方式;③ 技术层面。涌现了许多使物质世界发生改变的技术发明,人类拥有了丰厚的科技遗产,改变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方式。今天人类面临巨大的永不满足的社会需求,科学遗产也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创新逐渐成为大众文化,创新文化成为科技创新与人文素养最重要的汇聚点。 清华大学 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教授 李正风指出,创新只有在特定文化环境下才能源源不断产生,不同的文化会造就不同创新行为模式、形成不同特征创新文化。不同特征创新文化包含不同要素,但可能同样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彭先觉院士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带来了极大变革,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发展应与人文思索相结合,考量人类共同的利益,使科技发展在社会事务中起带头或促进作用,确保人类社会的科学、持续发展。特别是制定科技规划、科技政策和确定科研项目时,应结合科技前沿、社会发展、人文探索等进行充分讨论,使科技决策对国家、世界和人类社会担负更多责任。 2 认识创新文化的本质 张开逊认为,科学技术领域创新指以新的观念理解宇宙,以新的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把科学和技术比喻为一棵想培育好的苹果树,这个树就是科学,长出红苹果给人类带来利益。树很重要,苹果很好吃,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树要长得好需施肥、浇水,施肥和浇水就是教育,而比肥和水更不引起别人注意的重要因素是合适的温度和充分的阳光,这就是文化,它看不见摸不着但非常重要。 中国科协 调研宣传部部长 王春法博士指出,创新原指生产函数的移动,其后简化为科技成果的第一次商业应用,后来泛化为管理创新、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并逐渐上升为政治概念。目前关于创新问题的讨论,混淆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内涵,对其政治意义、政策意义、学术意义的分层、定位、界限不够清晰。单从科技领域看,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在本质上有区别,科研实践创新、科研政策创新有很大不同。学术研究中,需从创新概念演变史严格界定其内涵,确定所论创新的意义及所指,从而推及创新文化的培育及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惠国表明,创新文化可分观念型创新文化和制度型创新文化。观念型创新文化主要包含科学精神、企业家精神。创新从技术创新发展为科技创新,内涵和范围逐渐泛化,从整个过程看,核心是普及科学精神和企业家精神。 3 厘清创新文化的内涵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金吾伦指出,创新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要有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创意;二是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创意要实现价值。发现、发明与创新有区别。发现、发明一定有新东西,但并不一定能实现价值,只有实现价值的发现、发明才是创新。文化可分为内在文化和外在文化,内在文化主要是观念问题,外在文化是制度问题。观念是创新最主要的内在动力,制度是实施创新的外在保障,两者结合可形成物流、人才流、资金流、信心流、知识流良性互动创新文化链。 北京大学教授甘子钊院士提出,科学创新首先是体系创新,体系创新的目的是创新体系,创新体系的目的是体系创新。 王春法认为,创新文化由创新、文化 2 个概念组合而成。文化的概念十分复杂,不同文化概念与创新组合在一起含义不同。《易经》中文化本意是教化人,指通过文之教化而逐渐树立文明、礼貌、修养。创新文化包含观念、制度 2 个层面,制度层面指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氛围、环境、形象、规章制度等外在条件,观念层面指创新精神、科学思想、价值导向、伦理道德等内在价值。创新文化是为创新活动而形成的一整套价值体系、思维模式、行为准则、社会动态,主要由科学传统、科学遗产、社会形象、社会态度、科研方法、科研偏好等构成。创新文化是后天学习、代代传承的,不同群体对创新文化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对科技工作者,创新文化是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对科学共同体,创新文化是科研方法、习俗惯例和价值观;对普通公众,是支持、鼓励科学创新的社会氛围。不能用一种创新文化要求所有人,应对不同群体的适用范围和要求加以区分。 张开逊强调,创新文化包含内文化、外文化。外文化一般指体制、评价体系、企业运作机制、资金来源、社会认同等。内文化包含思维方式、探索精神和团队意识等方面。 4 消解传统文化的制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研究员宋长青提出,创新文化指科技创新的环境。文化包含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创新文化的观念层面指这种文化特征融入每个参与个体内在的思想中,制度层面指设计一种促进创新的行动方法。中国对文化的制度层面较为关注,但应注意到观念层面对制度层面有影响,实现科技创新的核心在观念层面,其效果只能借助历史和现代环境考量。中国近代自然科学历史较短,自然科学规范较为薄弱,五千年文化传承中主要是社会礼仪、出人头地、学而优则仕等文化教育。在这种隐性文化理念影响下,读书变成一种生存途径,读书者一旦实现了功利目的,就可能舍弃读书这一途径。面对目前这种强烈的社会生存压力、职业竞争压力,创新文化观念很难诉诸现实。制度作为一种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规则要求。科学文化制度建设中,应制定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具体奖惩、考核政策,使科技界主流既能接受又有较强约束,使科研人员逐渐按照创新文化制度设计的方案行动。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田铭认为,文化的作用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科学文化和技术文化有一定区别。意识形态对中国科技界的影响较为严重,中国科学家缺乏批判、怀疑等科学精神。建立一种文化要求一个相对封闭、独立的环境。科技界是一个行业,有其规范、制度,应注意建立和完善科学文化,尽力减少外部干扰,促进科研活动顺畅进行。 北京理工大学周立伟院士强调,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传承着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应大力予以弘扬。但中国传统文化中循规蹈矩、盲信顺从等特质却不利于创新文化的培育。创新文化倡导怀疑、批判、创新,不承认绝对权威和终极真理。目前科学界浮躁、急于求成、学风不正的现象较为普遍,提倡科学文化是首要任务。高等院校在创新文化的培育中可发挥更大作用,应通过传播理性、辩证、求实、求真、创新等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培育学生做人做学问。 甘子钊认为,当代科学是一个社会事业,需强调团队合作、国家引导、社会认识,但科学事业在具体过程中仍是个人或小组行为。目前应降低对科技体制宣传的力度,降低科技体制改革政策出台的频率,鼓励科研一线人员努力做好科研工作。 彭先觉补充,目前科研工作须依赖经济、技术的支撑,科学技术的社会性特性已非常明显,科研工作须依靠社会支持才能进行。科学特别是技术的目的性、综合性更加明确,要求各层次科研人员在团队中发挥各自作用。 李正风指出,培育创新文化应注意弘扬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内涵,并消解特权文化、意识形态等因素对创新文化的制约和负面影响。 张开逊强调,目前有很多错误观念已经制度化,造成工具和目标的错位,追求数量被看作成就,浅薄、浮躁已成为阻碍科技创新的大问题,应通过文化反思纠正这些制度化缺陷。 李惠国认为,观念形态文化是制度之母,有什么观念文化形态就有什么样的制度。目前有些不利于创新的文化因素影响着制度制定,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开展及创新文化的培育。建设创新文化,除完善科学共同体内部制度外,还应优化科学创新的社会环境。须加强科学技术的社会宣传,改革自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培育其探索精神。 5 促进创新文化的培育 金吾伦指出,创新文化就是有利于创新的文化。创新文化是为了促进创新事业,创新事业必然会产生新的创新文化。创新文化并不是现成的、不变的,其在创新过程中产生并需着力打造。不断进行创新时创造了创新文化,创新文化又促进了创新事业的发展。打造创新文化需通过确立核心价值、创新团队、创新制度、创新目标、冒险氛围、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来实现。 甘子钊认为,科学研究的动力是研究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科技工作者群体的这种追求构成了人类历史上一种最具公益性的事业。评价科学成果首先要看该成果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层次和作用,但面对科学越来越成为一种国家事业,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等社会功能日益重要,须正确处理科学的本源目的、科学的社会作用两方面的关系。因此,科学文化的培育应贯通于学习科学和科学工作两个方面。 王春法强调,培育创新文化应优化创新价值观、习俗惯例、社会心态,重视创新特质,树立创新态度、创新思维、责任意识、团队精神,端正社会心态,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创新特质包含创新精神及办事独特、观察敏锐、兴趣广泛、追求执著、成功欲望强烈、不因循守旧等个性,应确立尊重个性、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和机制。在处理科学及社会事务时,应尊重专家、专业知识、专业边际。 金吾伦表明,创新是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其理念和方法具有创造性、前瞻性,包含机制创新、组织创新、设备创新、知识创新等。怀疑、批判、开拓是创新精神的重要内涵。创新文化的目的是促进创新事业发展,探索、弘扬创新文化须依赖科学界、人文界的汇通,学界应重视结合科学创新实践经验、人文探索思想成果,破除科学与人文的壁垒,切实总结、传播创新文化。 6 强化创新文化的实践 甘子钊提出,创新主要指科研创新,创新文化应重点落实在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中。人文素质重在教化做人,人文修养对科研工作能起积极作用。当前,应警惕人文素养在中、小学教育中被边缘化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在科技界就是:一些科研人员忙于社交攻关、追名逐利,学而优则士成为风尚,一些部门出现了伯乐比良驹还要多的怪现象。 彭先觉认为,人文、艺术等素质教育很重要,但最基本的是怎么做人,应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够自立于社会,为社会尽更多责任和义务。中国教育体系目前在怎么做人的教育上还比较薄弱,应在各个方面进行教育培养。 李惠国指出,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企业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归根到底是市场行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一定要强调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的核心价值表现在崇尚竞争、勇于变革、敢冒风险、追求卓越 4 个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竞争是基础创新的动力和源泉,生产率是竞争力的基础,取决于生产出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企业家要树立新的生产率范式,采取最好的方法、集合最优秀的人才、用最好的技术,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是一个多因素互动的复杂社会过程,企业家应具有变革的胆识、勇气、决心、毅力、耐心和信心。技术创新有不确定性、高风险性,风险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产品质量是产品信誉的基本保障,是保持企业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支撑条件。作为一种文化价值观,要求在企业领导阶层、全体员工中倡导和培育企业家精神。科学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是创新文化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应通过各种形式加以宣传、倡导、弘扬和培育,逐步使全体国民树立社会共有创新文化的价值观,崇尚勇于创新。 李正风认为,追求卓越与鼓励竞争应联系在一起。没有竞争压力就很难激发出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创新的主体在企业,这是因为激烈、无形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家不得不去创新。创新文化即怎么激励创新。创新还面临着社会的价值选择,在社会价值选择中被肯定的创新逐渐演变为一种成功的创新,而社会选择过程就是竞争的过程。创新实际上与鼓励竞争联系在一起。创新需要鼓励竞争、共同参与、平等合作、怀疑精神、批判精神,也需要包容多样性、多种目标均衡、社会诚信体系等。创新文化实际上是一个矛盾体,它是在个人与社会、自由和约束、能力与权力、收益和责任等对立之中寻求某种平衡。创新文化不是单向性的,而是多向的结合。 王春法指出,科学共同体主要可发挥学术交流、科技评价、科学规范 3 方面功能。目前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水平尚存在一定问题,科技评价中同行认可、社会认可、政府认可倒置,科技规范的作用及功能较为薄弱。科学团体应在创新文化培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个人分类: 科坛漫步|464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2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