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社会网络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世界"六度分离"的起源,记研究生阶段我的第一篇PRL
热度 19 yhu 2011-3-10 01:52
傍晚散步回来,打开邮箱,发现编辑部的通知,我们最近的一篇论文已经在网上发表了。看见她正式发出来,稍微有点兴奋,当然发表的杂志影响力高是原因之一,最主要的是这篇多磨难的论文终于发表出来了。从 2009 年初,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到 2009 年末基本完成,包括附录中的数学解析,再到和编辑审稿人两个来回,终于让编辑和审稿人明白这个问题重要性直到发表历时 2 年有余。 本文实际上可能解决了复杂网络和人类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及其重要的问题。半个世纪前( 1969 Sociometry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 Milgram 做了一个很有影响的社会实验,用以研究真实社会中朋友关系网络传递信息的能力。试验开始阶段随机选择了 296 位实验者让他们传递一封信件给居住在波士顿郊区的一个股票经纪人,实验者仅被告知包括该股票经纪人的居住地点等在内的个人信息。同时要求实验对象只能够通过认识的朋友传递信件。最终共有 64 封信件被成功送达,并且所有成功路径的平均长度大约为 6 。该实验结果显示我们的世界是 六度分离 的。 Mligram 的实验使人们意识到真实的社会网络中任意两个人之间都存在着很短的平均路径。但是这个实验所揭示的除了( 1 )社会网络中任意两个人之间都存在着很短的平均路径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 2 )社会网络中的个体能够根据局域信息高效地找到短的路径( 1999 Kleinberg Nature )。 Kleinberg 给出了一个非常绝妙的证明,他严格证明了如果假设朋友之间的距离分布为幂侓分布的话,当且仅当幂侓指数为 -1 时,个人才能通过局域信息高效的进行信件传递,也就是 Navigation (个人将信息传递给他 / 她所有朋友中离目标点地里位置上距离最近的人直到传给目标点为止)。这在计算机等领域有着及其重要的潜在用途,也正是出自于对此证明的欣赏和论文的优美才引导我去继续思考这个问题。 Kleinberg 的论文实际上带给我们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 Kleinberg 对社会网络空间结构及其 Navigation 猜想是正确的,那么社会网络中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特殊的幂侓结构呢?如果 Kleinberg 的猜想是错误的,那什么又是正确的 Navigation 呢?不论如何,这里必须有个非常重要问题没有解决。带着这个疑问,查阅了一些论文,由于不同领域在写法上误解,很多人都认为 Kleinberg 证明的最优幂侓分布(密度函数)指数为 -2 (只看结论不看详细证明的人几乎都这样认为,详细见论文)。实证中最容易测得的是分布函数的指数为 -1 ,这连个指数意义是不一样的。通过分析后来我们发现实际上所有的实证都指向 Kleinberg 的猜想是正确的!居然幂侓指数为 -1 的这个分布在如此复杂的社会中,如此色彩缤纷的社会网络中竟然是普适的!普适的,就是物理的! 接下来要回答的是,为什么社会网络中会存在这种普适的物理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对个人有什么好处?放在心中不时地思考大概 2 个多月,有很多种方案,在这种特殊的空间结构下也看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最后在考虑到人们之间保持朋友关系需要代价并且这个代价和朋友之间的距离正相关时,一个人最佳的交朋友的方式就是在他能够给出的代价下,使得朋友关系网络的多样性最大,这也意味着他的朋友关系网络能给他带来最大的信息量,在这样约束条件与目标函数下,最优的空间分布就应该是实际的分布。当计算机模拟显示出这一猜想对应的和实际情况分布完全一样时,虽然没法做社会实验,但是自觉告诉我们这个理论及有可能是正确的,因为模型十分简单,有人也评价为优美。往往简单优美的东西就是自然地东西!无论如何至少我们发现并在国际上第一次提出这个重要问题。记得 2010 年在威尼斯国际复杂网络会议上,狄老师介绍讲完这个工作后 ( 狄老师开始让我去讲,我英语不好,不敢上 ) ,由于当时把我们安排在一个比较偏僻的报告厅,很多人都没有听着,后来与会者不少知道我们可能解决了这个问题,散会后,很多人都围着狄老师又重新讲了至少 3,4 遍,他们才放我们去吃饭,当时狄老师樊老师带着我们组的几个同学(我第一次出国),大家都觉得特别有面子。(博文如有错别字都是输入法的问题,呵呵)。 论文PhysRevLett.pdf SupplementaryEntropy.pdf
个人分类: 未分类|10517 次阅读|42 个评论
电影与科学的姻缘
热度 3 silversoft 2011-1-8 00:09
最近看到武夷山老师的的博文《 “ 演到老 ” 和研究到老:演员和科学家的一个对比》,不禁引起我的共鸣。本人也凑个热闹,从科学、技术角度,谈点电影与科学的姻缘关系。不妥之处,多请内行指教。 电影是一种综合媒体艺术,起源于 18 世纪“工业革命”。它由演员、摄影、音乐、戏剧、文学、环境、多媒体制作等要素构成。电影技术及其表达形式与当时所处的科技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从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平面到 3D ;从单一镜头到蒙太奇、慢镜头回放等等。从电影反映的内容上看,美国好莱坞大片对科学题材,尤其是科幻比较偏好:如早年的《大白鲨》、《 ET 》、《侏罗纪公园》,到现在的《后天》、《阿凡达》,都是大片制作、投入和票房都是巨大的。这些影片,至少对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大有益处!但国内的科幻片,除了《珊瑚岛上的死光》( 1980 年,上海电影厂摄)在当时改革开放伊始,引起了轰动以外, 80-90 年代以来,科幻已经沦为替儿童、娱乐打斗片而服务的配角地位,实在是令人惋惜。在国内电影追求票房第一的背景下,科普、科幻片已经是凤毛麟角!这种状况和当今我国“科技大国”的称号相比,是极其不相称的。 当然,电影最后拍摄出来上映,是否好看和卖座,除了故事情节、导演和技术条件外,与主要演员的演技和知名度有很大关系。所以,导演启用哪个主角,主角与哪个配角搭档,也是一门高深的技术。于是,美国电影演员网络的形成 ---Bacon 数(演员网),成了社会网络的主要研究对象 , 同时还包括以早期著名图论数学家厄迪斯命名的 Erdos 数(数学家网),这些网络的发现灵感,最早朔源至于心理学家密尔格兰在 1967 年发现的人类社会网络的“小世界现象”。于是,后来就有了美国电影《六度分离》和 2010 年的最走红的《社会网络》,虽然这两部片子并不是科幻片,内容反映的都是真实的社会传奇。前者说的是一个骗子企图实现“六度分离”的故事,而后部电影的目的是详细推介一位最年轻的、未来的比尔 . 盖茨式的“ IT ”英雄(不是 ET )。 至于武老师博文中提到的演员与科学家,实际上演员网络与科学家网络有很多类似之处,均属于社会网络范畴。这和科学网“复杂网络圈”中多位同仁研究的内容有相同之处。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包括现实主义和理想浪漫主义等众多的流派、方法。在发达国家,已经把科学与艺术融合得比较充分,互为灵感之源。科技提升了电影,而电影取材、宣传、普及科学技术,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而国内科学与电影视乎还是冰火两重天,大众仍然把电影当成一种娱乐(贺岁片)和媒体工具。看来,我们的科学与电影、艺术太绝缘!如果国内的制片商能够与科学家结缘,让我们在娱乐之中体会到科学的魅力就太好了。
个人分类: 论文交流|8351 次阅读|7 个评论
评论《数据挖掘的三个挑战》
热度 2 BlueGemini 2010-12-15 20:58
今天,实验的老师上传了香港大学的计算机学院教授在中国计算机前沿发表的《Three challenges in data mining》,读后对目前的数据挖掘领域的一些前沿技术有了些体会。下面就随便聊下这篇文章。 文章主要讲了三个部分:转移学习,社会网络和移动环境学习。大家知道现今的机器学习领域,性能较好使用的较多的大多是监督和半监督的算法,这就涉及到需要大量标注的训练集。但是现实是,当涉及某个新领域的新任务时,并没有大量的标注的训练集,这就严重制约了新领域新任务的机器学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大家提出了转移学习的概念,所谓转移学习就是利用和任务领域相关领域的大量已标注的训练集,结合现今领域少量的标注训练集对新领域的学习模型进行训练,以此期望改善新领域的学习模型的效果。转移学习的用处很多,只要是该领域的训练集较少,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当然也可以用在希望通过相关领域训练集共用,然后让几个领域的任务的性能都能得到提高。该文中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无线Wiki获取使用者位置信息预测的问题,具体也没有搞的很懂,但是主要是将不同设备的训练集共用,然后达到共同提高。第二个例子提到的是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应用,因为生物数据需要大量实验才能达到,需要很大的代价,所以怎样共用各个领域已经标注的实验数据,就变得很有价值。 由于个人是做情感分析,所以这里就重点摆一摆情感分析的应用,大家都知道最早提出情感分析的那几个牛人都是在电影评论集上的实验,而且他们也提供了标注数据集,当然其他领域也有很多标注数据。假如我想做网上书店评论的情感分析,这里由于书和电影有很多相关的地方,这里可以尝试一下使用标注的电影评论集来对书店评论的分类模型进行训练,来提高精度。又假如,我目前的任务是做网络舆情分析中的情感分析研究,大家知道网络舆情分析的对象是论坛,论坛都是跨主题的,也就说它和每个领域都相关,但是又没有已经标注的训练集,所以如果利用现有的标注训练集来训练论坛评论情感分类模型,是个值得研究的方向。该文中也提供了篇有关情感分析的论文,已经加到了附件中。 文章的第二部分讲述了社会网络中的CF(协同过滤)和链接预测问题,这两个问题都和个性化推荐系统有关。目前提出的主要问题是稀疏网络的问题,有时候节点之间的链接很少。在新的领域中,初始链接也是很少的几乎没有,这样就无法进行推荐,这就是所谓的冷启动问题,有人提出了用转移学习的方法去解决冷启动问题,有人提出用标签的方式等等。大的网站如google和Amazon拥有大量的用户,不存在稀疏网络的问题,但是目前有很多中小型网站存在这样的问题,怎样利用这么多网站已有的数据,整合起来进行链接预测和协同过滤,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文章第三部分提出了一个有别于传统机器学习的领域:基于移动平台和环境相关的机器学习。主要是想开发基于移动平台如手机等的应用:商店推荐、慢性疾病监测等,希望结合用户所处的环境:地理位置,天气状况,身体状况,运动轨迹等等因素,这就需要大量的传感器去采集数据,这是硬件上的问题。软件上的问题就是噪声(低质量)数据较多,个人的所能提供的信息依然有限,这就需要我们整合更多人的信息来进行模型的学习。 总体来说,启发很大,然我以后的研究中多了些解决思路。第一部分的转移学习是通用的方法论,可以应用到很多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领域。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都是和应用相关的,作者提出了很多新颖的应用方向和解决思路,也让我眼界大开。说起又想起了作者的单位,香港大学,感叹呀!今天看到了科学网上的新闻,IEEE全球52个华人会士,大陆地区才两个清华一个,华科一个(没想到华科那么牛),但是还不如香港和台湾,感叹呀,你说比不过米国就算了,小弟也比不过,有点打击人。努力学习呀,争取以后不给中国人丢脸! 情感分析中的转移学习 情感分析中的转移学习2 情感分析中的转移学习3
个人分类: 数据挖掘|6722 次阅读|9 个评论
社会网络Ⅲ(101128)
ymin 2010-11-28 08:56
社会网络Ⅲ(101128) 闵应骅 社会、经济、能源、环保、教育等方面的社会网络研究牵涉到许多方面,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无穷多,而一个人、一个组可能是无法完成的。而在技术支持方面,现在有所谓以技术为中介的社会参与系统(Technology-mediated social-participation systems,TMSP)。例如Wikipedia和TopCoder,使得许多用户参与去解决困难问题成为可能。TMSP用全国甚至全世界共同的智慧去解决许多当前社会问题。为了支持这种大的紧密的协作,就需要新的计算和通信技术。例如用Wikipedia和Linux,大量人力可以集体创建大型智能产品;用the Iowa Electronic Markets预测选举结果;用eBird提供跟踪鸟类迁移数据;用Twitter检测地震等等。 那么,以技术为中介的社会参与系统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今年11月的IEEE计算机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 1.个体心理学,关于人类动机的理论。 2.社会心理学,关于群体形成、成员社会化、领导、群体决策(包括信息级联、风险转移)的理论。 3.组织设计,关于在组织中分组和链接活动方法的权衡。 4.经济学,包括机制设计(如何设计一些刺激去影响选择)和行为经济学(人的决策和理论油耗为何如此不同)。 5.政治科学,关于民主、选举和管理。 6.社会学,关于许多推动和禁止社区形成的非经济因素,形成群发事件的社会因素。 7.法律,关于平衡个体和群体权利的有效方式(譬如保护知识产权)。 这么多学科和领域的交叉,我相信没有一个人是全懂的,需要的是协作。所有这些社会网络问题都需要许多人的参与与合作,不是一个人、一个研究组所能完成的。以技术为中介的社会参与系统需要网络上的融洽、和谐、友好的气氛,而不是仇恨、敌视、我打你杀的气氛。我们不应该在网络上强化斗争、冷战,而要和谐和合作。这也符合胡锦涛总书记提倡的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
个人分类: 网络|2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会网络Ⅱ(101127)
热度 1 ymin 2010-11-27 08:00
社会网络Ⅱ(101127) 闵应骅 网络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因特网是一个网络,电话网、电信网、有线电视网也是网络,电力网也是网络,自来水也是一个网络。社会中,把个人或单位看作节点,某一种相关性看作连接,譬如朋友关系、亲戚关系、共同兴趣、财务交换、仇恨、性关系、信念、知识、威信、利益的相关等,于是就形成了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有人把它翻译成社交网络。近来,社会网络的研究很热,据说在医疗保健、教育、环保等方面已经看出实际的用处。成功的例子是Wikipedia,这个网络给许多人提供了答疑解惑的渠道,也为大家达成共识提供了机会。 本人在 社会网络(091212) 中谈到:1960年代,Stanley Milgram发现所谓短通路连接原理:人们的分离度只有6。这应该看做是分散算法的基础。Stanley Milgram做过一个实验,他要美国中西部的一些人转发一封信到波士顿的一位朋友。他只告诉此人的姓名、地址,及某些基本的个人信息,规则是他们必须邮给与其第一名字相同的他们的朋友,姓可以不同。没有人能够鸟瞰整个网络,但是,这封信却能很有效地传递到波士顿朋友手中,不会超过6次传递。这的确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它说明了小世界原理。其实,我们每人都生活在一个自己的圈子里。譬如你在公司工作,你有许多商界的朋友;你在文教系统,也许你有许多学术界的朋友;你住在小区,小区里有许多人天天看到。我记得文革的时候,陈毅元帅挨斗的时候对红卫兵说:你们懂我们中央政治局的生活吗?这话说明,即使是中央政治局的高级领导们,他们虽然心想全国、全世界的大事,但他们也生活在一个圈子里、一个网络里。当你和别人比的时候,常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感觉,那就是你在与你同一个圈子里的人比。社会网络分析是现代社会学的关键技术,已经在人类学、生物学、经济学、地理学、信息科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语言学等诸多方面得到应有。 社会网络中的连接有强有弱,节点也有强有弱。我们可以定义所谓中介中心性,是指网络中通过一个给定个人的所有通路数。如下面的社会网络图中,中间的黄点代表中介中心性最高的节点。 毫无疑问,互联网应该提供社会网络方面的技术支持。但是,万维网之父Tim Berners-Lee最近说社会网络是对Web的威胁。他说,像Facebook和其他的社会网络站点鼓励用户提供信息,利用已有信息,但不和其他站点分享信息。大的社会网络都用信息墙,隔离其他的Web。Facebook, LinkedIn 和 Friendster这些网络是一个中心平台,一个封闭的内容仓库,你无法完全控制其中你自己的信息。
个人分类: 网络|6501 次阅读|3 个评论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新框架:基于三角结构模型的复杂网络管理研究
热度 1 tianli99 2010-11-23 22:18
working paper 013 博士后报告第四部分内容 以后公开
个人分类: 经济管理论文|4929 次阅读|1 个评论
链路预测的工作新思路
halcon 2010-11-3 01:47
今天中午Imperial College London商学院的一个博士生Tore Opsahl给我们做一个报告。他并非研究链路预测的,但是却启发了我的研究思路。他关注的是在线社会网络的交流模式,因此报告的题目是Communication in a Facebook-like Community,这篇论文刚刚挂在arXiv上,下载地址是:arxiv:1010.2141. 他的研究思路这样的,利用Facebook中的用户配置文件(留下了很多用户的信息,例如年龄,性别,学校等等信息)考察社会网络中的通讯到底和什么因素相关。用的方法很简单:Logistic回归。抽取数百万条用户的朋友数据,如果一个人加另外一个人为好友,则可以根据这个信息建立一条有向边。根据边的存在与否,利用Logistic做二元回归,即观察有朋友关系和没有朋友关系与哪些因素相关。利用独立变量回归发现,我们倾向与我们同龄,异性,有一些共同朋友的人通讯。进一步用多元回归发现其实我们是愿意与我们具有相同学历,Reinforcement和Reciprocity(sorry这两个因素我没太理解)的人交流。 其实方法和结论都蛮有意思的。也是我喜欢的研究方法将网络中的故事读出来,而并非把所有的故事都抽象成枯燥的点和边。该工作其实严格地讲属于链路预测的范畴,但是讲出的故事,得到的信息比单纯的链路存在与否要丰满许多。不仅知道了交流的存在与否,而且符合哪些特征的人更倾向于交流。但是该工作也有很大的缺陷。第一,Logistic回归的时候输入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没有检验。也就是说很多因素,例如学历,年龄,学校之间的相关性忽略了。另外,我觉得更为有意思的新加入系统的节点倾向与谁交流没有回答。新加入节点的行为模式对于提高网站的知名度非常重要,没有做这个分析有点可惜了。另外时间序列因素没有考虑到也有些不解。
个人分类: 未分类|4226 次阅读|1 个评论
Web2.0与社会网络
halcon 2010-10-13 16:48
从10月7日抵达牛津到今天已经近一个星期了,总算把生活琐事都安顿下来了。学院秘书Jennie发来一个本地租房网的信息,找打了一个当地人家。在国内就约好了10月7号上午来看房子,如果可以直接入住。还好一切都很顺利。房东人很好,不用交押金也不用交当月的房租直接让我入住,晚上还开车带我去附近的超市采购了吃的,这样这几天内我不愁没有东西吃。第三天从一个中国人手中花了70镑买了辆二手自行车。说是二手的,其实怎么也有9成心。尽管算成人民币已经700块了,但是觉得车子真好,在国内也要上千了。还好,他也有头盔,车灯,车锁之类的东西,统统全部拿下。 今天已经是正式上班第三天了,三天里其实没干什么活。除了读了一篇关于facebook数据统计的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跑着办银行卡,办初入门卡等等之类的琐事。有意思的是我对facebook是情有独钟,记得8月中欧暑期班的时候我就讲过facebook的用户数已经超过5亿,流量也超过了google,称为天下第一。这才真正标志着Web2.0时代的到来。只有超过google,才能证明Web2.0的力量。很巧,昨天晚上电影院放映讲述Facebook故事的电影《the social network》。由于与研究课题非常相关,于是实验室的所有人都去看了,去了才知道免费。真实太爽了。看了片头才知道,这个故事我在暑假的时候看过了。记得当时当当网刚刚把《facebook:性,金钱,天才,背叛》的书挂出来不久,我就买了一本。电影的情节与书差不多。有兴趣的可以去买本书看看。电影也很有意思,不知道国内能不能看。 看着世界上最年轻的百万富翁的人生轨迹,大家都很兴奋,很开心。CABDyN的负责人很激动地说,明天告诉你们老板好好干,前景太光明了。其实并不尽然,商业和科学研究有相通之处,但链接彼此的通道太过漫长。在我看来,web2.0的兴起为社会网络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我们可以研究个性化时代中在线社会网络中的行为模式,进而分析疾病传播,集群行为,产品营销,知识共享等诸多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 手头的这篇文章已经被PNAS接收,马上就要正式发表了,题目是《Spontaneous emergence of social influence in online systems》。分析了facebook中两千多个应用程序在用户间传播的过程。发现这些应用程序可以分类两大类:或者扩散到全网,或者很快消亡。分析过程做的非常漂亮,很干净。这和我最近在做个性化推荐算法时候的发现类似:用户的兴趣分类两大类(流行产品和非常不流行的产品),我想流行的应该是适合大众口味的东西,非流行的才是个性化口味的东西。即一味地追求的流行或非流行的都是不对的。在手头这篇论文中,我猜测流行的应用应该是大众化的东西,例如聊天程序等,而快速消亡的应该就是个性化的应用。
个人分类: 未分类|3963 次阅读|9 个评论
social network相关的几个定义
abyssoop 2010-9-9 11:35
今天在北邮参加一个社会网络的seminar,NoshirContractor给出了几个社会网络相关的简单的句子,看似简单,要完全理解其函数以,还得好好琢磨。 1SocialNetworks: Itsnotwhatyouknow,itswhoyouknow. 2Cognitivesocialnetworks:Itsnotwhoyouknow,itswhotheythinkyouknow. 3Knowledgenetworks:Itsnotwhoyouknow,itswhattheythinkyouknow. 4Cognitiveknowledgenetworks:Itsnotwhoyouknow,Itswhatwhoyouknowknows.
个人分类: 论文交流|5584 次阅读|2 个评论
足球的复杂网络
zhaoxing 2010-6-20 12:02
看世界杯,突然联想到是否能用网络去抽象足球运动? 一个最简网络模型构建: 比赛中,球员为节点,传球为有向联系。 利用现有复杂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定量方法,或能有有趣发现。 例如,哪个球员才是场上隐藏的关键节点,哪些球员之间看似漫不经心的配合才是球队进攻的关键。 而作为对手去分析,就该紧密盯防对方关键球员节点,重点阻断对方关键传球联系。 根据很多经验,这些常常并不是表面上看来这么简单。用网络方法,或许能深层次抽象。 其它相似的团体协作运动也可以此类推。
个人分类: 网络科学|2804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社会网络中“弱连接”的优势
sosnzyf 2010-5-28 13:49
【转载】 社会网络中弱连接的优势 林永青    早于互联网开始流行之前的10年,马克格兰诺维特就和一位数学家林登.佛里曼就开始深入地研究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的课题。他的一个主要论点就是: 有大量数学论证和社会学实验表明, 强连接(strong tie)往往形成一个个小圈子;而弱连接(weak tie)却会连接出一张大网络。   有一个实验:随机抽取一个人,要求他将一本书透过自己的关系传出去,收到的人会被要求也以自已的关系再传出去,这样依次传递,直到传给一位指定的人。有一次指定者是一名黑人,结果在传递过程中,从白人团体手上传入黑人团体的桥, 往往起重要作用的,是被信息传递双方圈子认为是认识的人(acquaintance),而不是朋友(friend) 。这些实验说明了强连接需要较多的时间加以维系(互动较多),对社交时间产生排挤效果,使得一个人的关系网络较小,从而产生信息通路上的重叠浪费。所以一群好朋友(强连接)当中,信息常常会转来转去好久,转不出那个小圈子。就是因为缺少弱连接的桥。 (2008-9-9补充-再看一则弱连接故事:  一位银行家接到裁缝的电话,说晚宴的礼服做好了,请他过去试一试。这位银行家和裁缝一见面,就发现对方好象情绪不高,有什么心事。就问,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吧?裁缝说,他的小儿子刚刚被公司解雇了。他儿子学的是财务管理,而公司刚刚上了一个财务管理分析系统,不需要原来那么多人手。银行家笑着说,这是小事,我的一位投资人朋友正需要找一个私人助理。我帮你介绍一下。后面可能发生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银行家和裁缝之间,无论学识、财富,还是社会地位,都决定了这是一个 弱连接 ,但 弱连接往往能办成大事 。 )   本书的作者 格兰诺以弱连接的优势来研究人力资源市场 ,发现在市场经济中,找人或招聘其实很大部分并非由市场力量来运作,而是透过人际关系的介绍。 人际关系至少扮演了两个角色,一个是提供双方信息,一个是提供推荐(信用);而弱连接的优势理论则指出了,拥有更多弱连接的人,可以拥有信息流通的优势,因此,往往可以得到更多的工作机会和业务选择机会。   作者论证了 是社会关系,而不是制度安排或普遍道德,能够在经济活动中产生信任。 (当然,社会关系是保障信任和诚实行为的必要非充分的条件)也就是说,信任更是一个社会结构问题,而非法律安排或道德伦理问题。   近年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开始从美国传播到其它国家。社会网络理论有自己的方法,可以将个体行动者与总体社会结构结合在一起研究,能为个体行动者建构情境模型。因此它不像经济学理性行动理论那样,抽离了社会情境与社会结构,只谈个人意志与理性选择,导致低度社会化的失误;同时,它视社会结构为个体行动者互动过程中的情境与结构性条件,而非决定性的力量,所以也不会有过度社会化的社会决定论调。   (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已经不止于大理论的阶段了,它的中层理论乃至应用模型都初步具备了;同时,社会网络分析又有着一套完整的数学工具,加之互联网络的大量实践,正处在一个开始快速演进的上升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790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区推荐
shiyancui 2010-4-20 17:12
信息过载推动着个性化推荐系统的发展,用户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可以作为影响推荐的一个因素,在同一社区或同一小组的用户之间存在着某些相似的特征,并且通过社区可以促进创新点的扩散,并且各个社区和小组之间有重叠,例如,sum,他可以在一个音乐组和另外一个博客社区,所以通可以把音乐组里看到的新歌推荐给博客社区里相似的用户。 本人最近才看这方面的论文,理解不多,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个人分类: 未分类|155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张大规模博客间复杂网络结构图
limer 2010-2-19 11:23
这是去年春节时我画的一个由CSDN上的大规模博客间链接形成的复杂网络结构图,这张图内有接近10000个节点和10000个关系。该图的原始大小为9000*9000,由于太大,打开时容易死机,现被我缩小,只能看到整体结构,看不清内部细节。但是,统计显示这是一个小世界和无尺度网络。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937 次阅读|3 个评论
社会网络(091212)
ymin 2009-12-13 11:51
社会网络(091212) 闵应骅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google搜索这么快?我们平时上网,给定了web地址以后,有时要好久才能上去。而google上去得特别快。设定搜索短语以后,又很快出来大量搜索的结果,而且不是胡说八道。而上IEEE或ACM数字图书馆搜索就要慢得多。康内尔大学计算机系的Jon Kleinberg也考虑了同一个问题。后来他得了2008 ACM Infosys Foundation Award in Computing Sciences. 人们想通过Web搜索得到信息。我们必须懂得网络,特别是由某些人创建,并反映社会结构的那些网络。你可以从单位的网络中寻找中心的和重要的人物。对于Web页,你也可以问类似的问题,从而形成寻找信息的途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社会网络的原因。如果你想买一个笔记本电脑,你会去找关于产品评论的博客、网上累次提到的名牌看看,然后,你知道哪一个是最时兴的、实用的笔记本。这些大家约定俗成的信息就是共识,最好的共识就是权威。共识和权威,二者相互促进。 创建搜索算法的基础是用共识和权威的链接去评价网络中的其他东西,从而进入其他领域,例如引用率分析,进而到社会网络。 1960年代,Stanley Milgram发现所谓短通路连接原理:人们的分离度只有6。这应该看做是分散算法的基础。Stanley Milgram做过一个实验,他要中西部的一些人转发一封信到波士顿的一位朋友。他只告诉此人的姓名、地址,及某些基本的个人信息,规则是他们必须邮给与其第一名字相同的他们的朋友,姓可以不同。没有人能够鸟瞰整个网络,但是,这封信却能很有效地传递到波士顿朋友手中,不会超过6次传递。 Jon Kleinberg 创建了一个算法,做网络结构的科学探索。他建立一个社会网络模型,允许人们在这类搜索中成功搜索到离目标最近节点。有一系列的数学定义、链接树和定理。关键是我们必须以相同的概率创建不同分辨率的链接。我们可以有不同级别的分辨率来看这个世界。譬如说,从地理上说,人们可能是近邻、邻居、在同一地区或在同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链接,把不同级别的人群联系起来。如果我们只注意局部的链接,信息就很难送得远。但是,如果我们只注意长距离的传送,信件很容易到了波士顿地区,但很难找到最后的目标。 这一思想也可以用在P2P网络上。因为P2P不要求单个peer对整个网络有什么了解。 网络的下一步该怎么发展是目前知识界许多人关心的问题,期待着网络发展的新思路。许多人相信:今天的网络越来越像整个社会,有人想用管社会的办法来管网络。社会网络也许是一种思路。但是,请注意,社会网络是指把社会一些本质的特征应用到网络上来,解决网络中的问题,而不是指怎么用因特网解决社会问题。不要以为,社会问题很复杂,就想用因特网来解决。网络解决不了社会问题。
个人分类: 学术导航|4166 次阅读|1 个评论
社会网络个体身份匹配—祝复杂网络圈开通
热度 1 skycrest 2009-11-27 17:27
区别于现实社会的公民身份唯一认证体制,在形态各异的现代网络社区中,每个个体都将会拥有许多不同的身份,电话网络中的电话号码,电子邮件网络中的email地址,以及因特网上的各种注册ID等等,其中除了少数一些网络社区 (比如电话网络等) 采用实名体制外,目前大部分的网络为了能够吸引到更多的用户采用的均是匿名体制。这种匿名体制在充分保障用户言论自由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风险。首当其冲的就是管理风险,传统国家的管理模式将在网络化国度里受到严峻的挑战。事实上七大工业国家司法部长早在1999年司法部长级会议就已经达成共识,认为网络犯罪将是21世纪最主要的犯罪形态,全世界网络犯罪立案数量的逐年成倍上升以及近些年国际恐怖主义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组织恐怖活动层出不穷验证了这个观点。正如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院士在2006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上所说,过去对个人隐私的认识有绝对化趋向,但现在不仅中国,全世界都认识到,需要在个人隐私和公众及国家利益间达成平衡,而不是把个人隐私绝对化。 如何实现这种平衡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强制实行网络实名体制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风险,降低管理难度,但这显然与网络文化相背而驰,也将可能同时损害到开发商和用户的权益,实行起来必然会困难重重。因此当前需要提出一种比强制实名更为民主化,同时在突发情况下比完全匿名又更容易管制的网络体系。一种较为合适的做法就是鼓励实名,但不强制实名,然后利用实名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以及实名用户和匿名用户之间的交互行为来达到监管所有网络用户的目的,从而可将一个社会性问题转为后台的技术性问题。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将某个个体在不同网络社区中的匿名身份进行串联对应。事实上,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在提供高质量交流载体的同时,也将记录社会成员之间大量的互动信息,即通常所说的社会网络,比如email网络,电话网络,QQ网络,MSN网络,我们这个科学网也可以算是其中之一。这些社会网络以及实名用户提供的结构信息为解决上述关键性问题提供了可能。 基于这个目标我们设计了复杂网络间节点匹配算法,正在进一步改进中。目前的算法应用于无标度网络已可取得非常好的匹配精度,但对于节点局部对称性很高的网络,效果稍差。同时我们以此申请了去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次招据尚需继续努力 。 目前存在的问题: 1.获取若干实际社会网络数据,并需已知大量的节点匹配对,只有这样才可验证算法在实际网络中的效果,目前我们仅有阿里巴巴内部的部分好友网络以及对应聊天网络数据。 2.其中一位基金评审专家指出这么做可能有违网络民主,人家本来好好的匿名着,你非得设计个什么算法把他的私人信息给整出来,呵呵,我觉得批评得是。但是我还是要说我们这么做跟在公共场所设置摄像头异曲同工,即并不是想把所有匿名的人的私人信息都给找出来并公布于众,而是在突发情况下帮助相关人员更有效率地管理网络社会,想必应该还是有点用的。 再接再砺吧,也希望能给复杂网络研究添砖加瓦,欢迎大家给出宝贵意见! 相关文章:Phys. Rev. E 80 , 026103(2009),Qi Xuan and Tie-Jun Wu,Node matching between complex networks. 链接: http://scitation.aip.org/getabs/servlet/GetabsServlet?prog=normalid=PLEEE8000080000002026103000001idtype=cvipsgifs=yes 距离以上博文发表都快一年了,呵呵,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继续完善了节点匹配算法,提出了多种改进方案,比如迭代节点匹配算法,一对多节点匹配算法,基于相似度传播的节点匹配算法。参考基金评审意见作了修改并充实了内容,最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谢谢各位提出宝贵意见的评委以及大家的支持,^_^,也感谢我的师弟一直和我一起做这方面的研究,关于这个课题应该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继续努力! 最新相关文章: J. Phys. A: Math. Theor. 43, 395002 (2010). Qi Xuan, Fang Du, and Tie-Jun Wu, Iterative node matching between complex networks. 链接: http://iopscience.iop.org/1751-8121/43/39/395002 关于一对多匹配的目前也已录用,不过尚未刊登。 如对以上文章感兴趣,但又进不了国外数据库的,发邮件给我: crestxq@hotmail.com ,我给您发Copy过去。
个人分类: 复杂网络|4968 次阅读|6 个评论
将复杂网络应用于反恐的悖论
yangfanman 2009-11-19 09:50
将复杂网络应用于反恐的悖论 Science的复杂网络特刊里面争论最大的应该是应用在反恐方面。报道的争议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使用这种方法到底有多大效果,还有就是获取数据的合法性。 我在想,有人将复杂网络应用于反恐战争,其理论基础或前提应该是像文章中所说的那样,一个恐怖组织本质上就是一个项目团队,这跟平常的团队是一样的, 但我觉得,进行恐怖战争的团体(或贩毒集团、间谍网络等)有他们内在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决定了使用复杂网络手段进行研究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个悖论,那就是:已经得到的信息,那就没有必要使用复杂网络进行研究;得不到的信息,使用复杂网络进行研究也挖掘不出来。 比如说,现在在世界的某个地方,有N个人正在进行某项秘密活动,你现在要使用复杂网络对他们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我希望大家能承认,正像文章中已经说过的那样,我们的网络必须是动态的,单单一个静态网络无法抓住整个集团的动态活动,这个前提我相信要大家接受应该不会有异议的。那么问题来了,你能否收集到这个犯罪集团的所有动态信息? 答案1:你能收集到(他们的各项犯罪证据),那么你还用和他们费什么话建立一个复杂网络出来呀!直接抓人和猎头就完了。 答案2:要是收集不到的话,那么你建立的这个网络无疑没有很好的表现出网络中这些成员的关系,那么分析好像也没有什么用了吧。 你可能会继续争辩,虽然我拥有的是局部动态信息,但有就比没有强,多多少少肯定是会有一些insights的。 可是,这太难了吧。搞地下活动最重要的就是保密了,尽量让信息不外泄这点觉悟估计人家还是有的。事实上,我们平常如果仅仅看着两个人走进房间,然后人家关上们,过了一个小时,一个人出来了,你能知道他们两个人一个小时内讲了什么吗?就是整天天天见的人,中国不是也有句话,叫知人知面不知心吗? 对于恐怖网络的研究,最难的应该就是信息的收集。我们在收集恐怖信息的时候,对象是非合作的。单单从表面现象上去发现成员之间真正的社会关系,这简直不是人干的事。看几盘录像带就搞定人际关系了,这有点太托大了。即使是中性对象,infer一下好像也很难,不信你试试从CCTV的新闻联播节目中发现一下我们几个常委之间的关系情况试试?美国人可以通过录像带分析分析国内的领导人关系嘛。推不出来别抱怨数据质量不行,难道领导人的信息收集起来比拉登还困难?有用数据收集起来太困难了,在某些场合甚至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报道中怀疑要大量军方问询平民的原因。抗日影片里面日本鬼子不都这么干吗?可问题是,如果鬼子进了根据地,老百姓就是不合作,你不还是没办法,除非有汉奸出来兴风作浪,拿着复杂网络的牛刀你想杀鸡还真挺难(不但找不到鸡,连找点鸡毛分析分析去向都难)。可换句话说,鬼子藏到了老乡家里,结果八路军杀来了,老百姓人人都争先恐后的告诉你,谁谁是阶级敌人,我领你去抓他,那么还用建立和分析网络干什么。人心所向收集数据的最大困难(这好像变成了一个社会学问题),也间接决定了复杂网络应用到这一问题的两难境地。 从实际行为来看,社会网络中具有弱链接的强作用,因此单单从网络的拓扑结构出发,来猜测人家的密室之谋,太难了吧。我们现在可是小学一年级水平,连分析网络结构,来预测一下谁给你介绍了工作都做不好呀。否则香港的警匪片里面,还要卧底干什么?经典情节往往是明明知道人家是黑道的,但是没有证据呀,然后派一个卧底进去。现在不用派卧底进去了,在老大家门口安个摄像机,看看他和谁来往就可以了,你信吗? 使用复杂网络来反恐,不能说一定不行,而应该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这个问题上,你只能叫复杂网络锦上添花。比如分析出已知网络中那个节点是最重要的,这样的工作在事后当当诸葛亮是可以的。但是想让它雪中送炭帮你一把,自己感觉比较难。CIA与其定下一个宏伟目标:建立一个基地组织的恐怖集团网络;还不如先弄清楚谁是基地成员,现在到底躲在哪里现实些吧。 最后说一点,反恐问题是相互联系的人类各种群间相互不能理解和沟通造成的严重社会问题。人与人相互之间不能理解,不能沟通,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高智慧生物的最大问题和悲哀。大的如伊斯兰和西方世界之间,国内如汉族和维吾尔族、藏族兄弟之间;小的如杨佳和上海警察之间。我们常常做得就是会自以为是的指责另一族群的卑鄙,然而却很少有人能看到对方眼里的自己是什么样子。虽然我们这个世界有太多太多这样的悲剧,然而能安静下来去体谅别人的不幸和痛苦的人却没有几个。从 长远上看,大家与其站在柏林墙的两面,采用高压政策,使用各种杀手锏(如复杂网络)研究怎么对付别人,还不如研究研究能否能推倒墙,然后和睦相处。只有消除问题存在的土壤,问题才最终有解决的可能。这方面一个比较好的范例可能是中国在金三角搞得替代种植( http://www.taixing.cn/show.php?contentid-26919.html ),让老百姓种植粮食虽然不能搞掉贩毒网络,但是可以消除鸦片。水都没有了,鱼儿们只有渴死的份了。
个人分类: 时效网络|4393 次阅读|4 个评论
《Science》最新一期刊出“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专辑
热度 10 zhaoxing 2009-7-24 16:33
Science , 24 July 2009 (Volume 325, Issue 5939) Special Issue: Complex Systems and Networks Introduction to special issue Connections B. R. Jasny et al.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325/5939/405 News Ourselves and Our Interactions: The Ultimate Physics Problem? Adrian Cho In the field of complex socioeconomic systems, physicists and others analyze people almost as if they were interchangeable electrons. Can that approach decipher society and what ails it?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summary/325/5939/406 Econophysics: Still Controversial After All These Years Adrian Cho Econophysics is the biggest branch of complex-systems research, and physicists have flocked into finance. But many economists view econophysicists as dilettantes.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summary/325/5939/408 Counterterrorism's New Tool: Metanetwork Analysis John Bohannon Researchers have created sophisticated new programs to probe beneath the surface of social interactions. How well do they work against terrorists?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summary/325/5939/409 Investigating Networks: The Dark Side John Bohannon A few months ago, Lawrence Wilkerson, a former U.S. State Department official and Army colonel, painted a nightmare scenario of how social network science can be applied in a battle zone, outlining something he called the mosaic philosophy.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summary/325/5939/410 Perspective Scale-Free Networks: A Decade and Beyond Albert-Lszl Barabsi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abstract/325/5939/412 Revisiting the Foundations of Network Analysis Carter T. Butts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abstract/325/5939/414 Disentangling the Web of Life Jordi Bascompte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abstract/325/5939/416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Sustainability of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Elinor Ostrom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abstract/325/5939/419 Economic Networks: The New Challenges F. Schweitzer et al.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abstract/325/5939/422 Predicting the Behavior of Techno-Social Systems Alessandro Vespignani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abstract/325/5939/425 Review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Circuits: Predicting Numbers from Alphabets H. D. Kim et al.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abstract/325/5939/429
个人分类: 网络科学|11277 次阅读|10 个评论
推荐他只因喜欢他
zhaoxing 2009-4-21 02:15
推荐他人博文的动机更复杂,但有时可能仅是因为喜欢那位博主。 推荐问题上,社会网络中的信任和情感网络不可避免的起到重要作用。 看一篇博文,有时是被主题所吸引,有时只是被写博文的人所吸引。推荐一篇博文,也是如此。 其实很少看完一篇长文,但点推荐却很频繁。因为信任和喜欢那位博主,即便没看完,也认为一定是值得推荐的。 推荐有时也是认同,认同的不仅某篇博文,也认同那个人。 曾很好奇,若自己点一下自己博文的推荐,会出现什么结果?没敢点因为怕显得太自恋。其实人人都自恋。 --- 这也反映了:小圈子中的同行评议,是多么的脆弱。 与道德无关,只缘身在情景建构下的社会群落。 --- 更多阅读: 引用他只因喜欢他?
个人分类: 网络科学|5914 次阅读|9 个评论
复杂网络书评系列之二:《社会网络与组织》
热度 1 zhanghaisu 2009-4-10 21:06
张海粟 为什么要在复杂网络书籍推荐系列中,介绍一本社会网络与组织行为学方面的书籍?主要原因有二个: 第一,复杂网络从一开始兴起就处处有社会网络的影子在出现。社会网络、生物网络、Internet和包括电力网络、交通网络在内的技术网络等构成了复杂网络研究的主要载体,也是新思想出现的源泉。社会网络里面关于派系、抱团等研究概念已经在复杂网络里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第二,这本书本身非常有特色地探讨了社会组织的演化的目标、演化的驱动等问题。对于复杂网络演化的研究来说,从网络个体与背景、目标相互作用的角度来解释了网络演化的机理。 对于第二点展开一些来说。作者回顾了社会网络研究中主要的两个派别(结构主义和个体主义)的论点,以及各自在发展之中有失偏颇的地方。作者回顾到,社会网络的著作中对于个体主义的抨击很强烈,因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结构主义的社会学著作中,网络的节点以及网络的整体行为是一个非常常规的、可以预测的行为,而节点本身的活力被网络研究中完全忽视了。 作者试图以一种兼顾的方式将两种研究联合起来,对结构主义之中呼唤个体主义的重新回归大加推崇。此时的社会网络中加入了节点个性,而不是先前的割裂节点之间联系而只关注个性的研究。 作者在带有个性的组织网络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组织网络的动态演化问题:首先作者也依照惯例猛烈地抨击了从(社会)网络研究的奠基人开始,网络研究只是关注于静态网网络统计特性,而忽视了很多网络演化特征的研究。作者提出了网络两个演化驱动力,非常有启发。一是随机偶的网络,比如分寝室,大家上人们的偶然相遇等形成的网络。第二是目标引导的网络,比如带有会员性质的俱乐部等。这两种社会组织网路的演化轨迹是不是一样的?外界的条件是如何影响和促进这些网络的演化的?这些都是作者热衷于考虑的问题。也和我们目前的想法比较吻合,希望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社会网络与组织 Martin Kilduff and Wenpin Tsai 王凤彬,朱超威 译 人民大学出版社
个人分类: 复杂网络演化|5360 次阅读|4 个评论
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国州级政府科技政策评述
pikeliu 2008-12-28 21:05
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国州级政府科技政策评述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 年 12 期, 33 - 37 。 摘要:美国各州政府近 10 年来普遍地采纳知识经济的理念,大力支持研究型大学与产业界一道创造高新技术。以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 CNSE )为例,作者分析了政府、产业界巨资支持的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的 社会网络;还剖析了州级政府制定科技政策时的各种利益博弈过程,以及州级科技政策改善国家创新体系的作用。 关键词:科技政策;美国州级政府;社会网络 一、迷信于高科技的州政府科技政策 (一)州政府投巨资支持研发 自 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美国各州政府都在知识经济框架下探讨本州的发展经验以及优劣势。许多州政府的科技政策显得非常积极,主要表现为投入巨资支持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研发。例如,加州政府于 2000 年资助加州大学 3 亿美元成立加州科学与创新研究院( CISI ),下设 4 家研究所,每家研究所由 2 个以上的加州大学分校合作建设,并要从产业界等渠道找到相当于州政府资助经费一倍的匹配经费。 2004 年,加州政府又宣布通过发行 30 亿债券的方式支持干细胞研究。 再如,宾州自 2004 年 11 月通过清洁能源法案后连续几年投入巨资支持清洁能源的研发和使用。宾州州立大学为此专门重组校内研究力量成立宾州能源与环境研究院( PSIEE ),现已吸引多家能源公司的巨额资助。 2007 年 11 月德克萨斯州的公民表决通过州政府关于发行 30 亿债券资助癌症研究的 10 年计划,该计划要求申请者从其它来源获得同样数额的配套资金。这像是各州政府在巨资支持研发方面开展竞赛。 (二)州政府迷信于高科技的基本特征 美国学者罗杰盖格( Roger Geiger )曾这样总结 21 世纪初叶美国州级政府的科技政策:第一,重点支持创造高新技术和发展高科技产业;第二,强调产业与学术机构合作产生聚集效应;第三,支持高技术创业公司。 积极的科技政策源于一种对高科技的迷信即突破性的尖端科技能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硅谷的成功使人相信,高科技产业的聚集会产生经济效益的溢出,使当地企业受益。然后,创新观念传播和实践,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资本和智力资本;创业公司在此良好的环境中快速地成长。 目前看来,这种对高科技的迷信已经蔓延到全美国。当然,这种积极的科技政策的产生、贯彻和延续除了政府、大学、企业等三大角色的意愿之外,还要有一些客观条件。其一,所在州拥有相应的智力资本,即有若干所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大学,有一批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相关企业。其二,所投资的科研领域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学术效益。例如,纽约州的纳米科技、加州的干细胞研究、宾州的清洁能源研究有着良好的前景。其三,只有大州、富州才有财力支持以创造高新技术为目的的产学战略联盟。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统计, 2006 年宾州、加州、纽约 3 个州的州政府部门拨付的研发经费各为 1.1 亿美元左右,密歇根州、俄亥俄州、佛罗里达州的分别为 7500 万、 5510 万、 4230 万美元。这 6 个州占了美国所有各州政府部门拨付的研发经费拨款总额的 49% 。 虽然许多人士认为统计口径存在问题,例如没包括州政府对(大学)科研基础设施的直接拨款,但是这一统计情况已反应出:只有富州才有财力支持高科技的发展,没有实力的州只有跟随富州的成功做法。 根据最近在美国一年多的观察,笔者发现州政府的积极科技政策对大学科研的组织与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大型的跨学科中心在研究型大学涌现,承担起传统院系所不能承担的研究任务,如组建跨学科的研究团队解决工业实践和社会实践面临的应用性问题。这些跨学科中心经过几年努力后大都成为相应研发领域的尖塔,以及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下文将详细剖析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下文简称 CNSE )这一典型案例。 CNSE 是围绕纳米科技而组建的跨学科研究中心,是单独建制的学院。 (三)创造产学合作聚焦效应的典型案例 奥尔巴尼分校的纳米科技研发工作最早是由该校物理系的几名教授于 90 年代末开展的,起初得到纽约州科技与学术研究办公署( NYSTAR )的小额资助,自 2002 年起得到了纽约州政府的巨额资助。该校于 2003 年专门建立世界上第一所纳米科技学院 CNSE 。到目前为止, CNSE 还配套吸引了多家私营企业的资金,公私两类资金累计将近 40 亿美元。巨额的资助使得 CNSE 能购置最先进的研究设备,优越的科研条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和学生,现有的 40 来名教授大部分来自外地。 2007 年纳米科技研究机构的排名中, CNSE 名列全世界排名第一。 根据规划, CNSE 的未来规模将相当 4 个标准的计算机芯片工厂; 2006 年 CNSE 有 1000 名技术工人,到 2008 年将达到 2000 多名。通常芯片工厂工人的平均工资是 5 万左右,而 CNSE 的技术工人工资是 8 万到 10 万美元之间。纽约州政府 2006 年 7 月为吸引美国第二大芯片制造商 AMD 公司在奥尔巴尼市附近设立一家投资达 30 亿美元的、制造下一代芯片的工厂,决定配套支持该公司 10 亿美元。这些大项目极大地激励了相关企业在奥尔巴尼市集聚,当地房地产业也得以快速发展, 2008 年上半年当地房产价格比 3 年前涨了 1 倍以上,并且价格坚挺(近一年来其它城市的房产价格因次级按揭贷款危机而下滑)。 CNSE 作为龙头不仅带动纽约州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它也是奥尔巴尼分校的学术发展龙头,带动其它学科的发展。 2005 年以来, CNSE 与奥尔巴尼分校商学院合作成立科技管理方向的 MBA 项目,培养未来纳米科技产业的商务精英;还与该校的生物医学学科合作开展纳米生物科学研究。 CNSE 有助于奥尔巴尼分校进入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行列,成为美国东部重要的科研中心。 CNSE 还带动了位于附近城市其它高校的发展,如与位于附近城市的美国最老工科大学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和几所社区学院合作培养技术工人。 笔者在美国期间曾多次参观 CNSE ,每一次参观都是一次震惊。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无法详细介绍所看到的最先进的实验设备,可以这么概括: CNSE 是世界领头企业以及最顶尖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展合作的场所。产业界的合作伙伴在此设置实验室,为教授和学生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现场合作机会。师生们与来自世界领头企业以及其它大学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共享着世界上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合作研究当今纳米科技(产业)的最前沿问题。目前 CNSE 的多数教授曾在产业界(如 GE 、 IBM )长期从事研究工作,这种丰富的产业界与学术界两栖经历能为学生学习提供独特的视角,并能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铺垫丰富的人际网络。 总之,像 CNSE 这样一些大型的跨学科中心把技术创造、产业聚集、人力资本生产和新公司创建等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在短时间内把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集中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交互良好的学术共同体。这里看不到企业(产业研究)与大学(学术研究)之间的界限,做到美国人常说的无缝对接( seamless connection )。盖格 曾这样评论这些大型研究机构:它们精心地创造集聚效应,产学双方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能进行高水平的交互。这种交互能极大地促进大学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向产业界转移。 CNSE 目标是成为 21 世纪的贝尔实验室。 2007 年 1 月卸任的纽约州州长 George Pataki 就希望能以 CNSE 为龙头,在该州再造一个硅谷。我们有理由期待:纽约州政府、奥尔巴尼分校、产业界巨头会在纽约技术谷( Tech Valley )写出精彩篇章。 二、社会网络中的科技发展 (一)社会网络中的研发尖塔 像 CNSE 、 CISI 这些大型的跨学科中心 大都是 由大学、政府、企业等联合投资共建,需要同时向大学以及大学之外的机构等负责。它们一般不附属于某个院系,并且会经常跨越学校的边界。 CNSE 事实上相对独立于奥尔巴尼分校,不通过大学的教务长,而直接向大学校长和纽约州科技与学术研究办公署( NYSTAR )报告。 CNSE 还要积极地与哈佛、耶鲁、 MIT 等校以及世界级大企业通力合作开展研究。 CNSE 现有合作伙伴企业近 260 家,包括 AMD 、 Intel 、 IBM 、德州仪器、 GE 、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日本东京电子有限公司、荷兰 ASML 等世界级大企业。像 AMD 、 Intel 这些大企业原本是多年的竞争对手,但是它们开始集聚于 CNSE 开展合作,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显然,政府、企业和大学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即下一代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需要重大技术突破,而这要有多方的合作研究,无法由一家半导体生产商也无法由一个部门来实现。 像 CNSE 这样一些跨学科乃至跨学校的大型研究机构与州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学术机构、大企业以及与所在大学的有关院系之间的合作关系各种各样,相当复杂。盖格认为,这种复杂的社会网络一定程度上保证这些研究机构在大学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大学的智力资源。 也正是有这种关系网络, CNSE 、 CISI 这些 研发 尖塔能产生积极的尖塔效应,拉动其它地方或其它研究领域的研发活动。 (二)社会网络中的政府科技政策 粗看起来,各个州政府在制定科技政策时并没有一个清晰的长远规划,部分原因在于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难以规划;主要原因在于科技政策不仅受经济、智力因素的约束,还受到社会的、政治的因素影响。科技政策是政治家在权衡各种利益的情况下做出的,他们处于复杂的社会网络中,各种力量对他们既拉又推。 美国两大政党的国家治理理念稍有不同,如 共和党人可能更多地考虑大企业的利益,民主党可能更多地考虑中下层阶层的利益。 两党在科技政策方面也有些差异。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国家,但是在制定和实施科技政策方面,联邦政府中的总统、州级政府中的州长都起着核心主导的作用。就举 CNSE 这个项目来说。前任共和党州长 George Pataki 认为,纽约州的长远未来有赖于技术进步。在他的任内(连续 3 届 12 年)州政府大大地加强了研发的资助力度,特别是对纳米科技研发的资助,非常有利于 CNSE 的快速发展。但其它学科如生物科学的投入可能就会相对较少。 2006 年 2 月,纽约州几所私立大学(如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康纳尔大学等)为首联合近 20 所知名大学要求州政府增加对干细胞研究的投入。许多人士认为, 2007 年上任的民主党州长会制定新的科技政策,担忧现有的研发项目会受到较大的冲击。从现有的一些情况来看,民主党州政府对干细胞的研究更感兴趣,已经宣布了 6 亿美元的支持。民主党州政府还启动了 7 亿美元的 纽约州北部地区复兴基金 ,其中有 5000 万美元直接拨给罗彻斯特大学的临床与转化科学研究所 。 奥尔巴尼分校担忧如果州政府早先已承诺的纳米科技研究资助在将来不到位的话,就难以想象 CNSE 的成功未来;而这已有先例,美国成立最早的莱斯大学纳米研究中心近几年就因资金不足而步履维艰。 除了两大政党外,还有这样一些利益集团会在州政府科技政策的出台前后发出声音:大学(特别是公立大学)的领导游说政府官员和议员为学术研究拨更多的经费;科学家们欢迎州政府的研发投入,但又担心近在身旁的州政府会经常评估科研进展,干扰学术自由;大多数学生及家长则认为,政府在研发上投的钱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无多大相关,他们的反对声会此起彼伏。例如,奥尔巴尼分校的许多学生表示, CNSE 与已无关,希望政府能更多地支持自己的学业。大企业一般不会发出声音,因为政府的政策一般不会不利于它们。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尽可能地照顾本州的小企业发展,不然民众会怀疑政府被大企业收买了。特别是这些高科技项目的投资,可能会被公众认为只是让大企业受益,那么政治家需要做出一番解释。州政府还要考虑本州各地经济发展的平衡,优先照顾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研发项目。例如,纽约州北部比较落后,州政府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支持来自北部的研发项目。 还有,美国作为一个基督教国家,宗教力量在起着重要作用。关于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争论就是一个例子。基督教的主流派别认为在受精的一刹那,人的灵魂就已产生,因此受精卵也是人。作为虔诚的基督徒,布什总统认为提取干细胞而摧毁胚胎 等同于谋杀 。 2006 年 7 月在参众两院通过允许进行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法案 H.R. 810 后,他行使了总统否决权。现在个别州允许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但是联邦政府的科研资金不可用于该研究。 我们的观察发现,州级政府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具有这样一些特征:一是,科技政策是政治家(政府官员、议员)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如希望下次选举中本政党胜出的压力),综合协调各方意见而定下的政策;二是,政府需要明确地告诉公众某一政策或某项大的研发项目投资会促进本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三是,在程序上,特别是推出巨额的研发投资计划时,不仅要在州议会讨论通过,个别州还进行全民公决。 也许最为重要的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美国政治家的治理理念发生了变化。他 们更多地采纳涓滴理论,即让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在科技研发方面,政府期望通过巨额的资助让若干个研发项目成为尖塔,创造知识生产上的突破性效应,从而带动其它地方或其它研究领域的研发活动。同时,社会公众的理念也发生了变化。 近年来,美国多项民意调查显示,多数公民认为当前经济发展依赖于 10 年前的科技投入。所以,对于政府是否应该积极地支持与私营企业有关的大型研发项目,在多数州并没有引发过于激烈的争论。 三、不断完善中的国家创新体系 前面提到,政府是于复杂的社会网络中制定和实施科技政策。根据有关学者的定义 ,我们知道这种社会网络就构成了国家创新体系( NIS )。那么,美国政府的科技政策演变历程,就是国家创新体系不断调整的过程,也就是各级政府、学术机构、产业界各自职责的演变历程,同时也是彼此相互作用的性质和形式不断变化的历程。下面主要讨论州级政府作为研发资助者的重要性。 (一)州级政府科技政策的演变 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在研发方面与大学、产业界之间建立了相当紧密的关系。当时联邦政府的科技政策是与冷战背景特别是苏联卫星上天等事件分不开的,也就带有国防色彩。相比较,州政府对大学科研的重视可以说是近 30 年的事。 1980 年贝多法案通过后,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各组成部分的角色和功能都与 80 年代以前有所不同。联邦政府的科技政策开始重视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增强工业竞争力。于是,不少州开始跟随联邦政府实施比较积极的科技政策。 州级政府在资助研发项目时,要面临着两大困境:第一,学术研究的结果往往不确定;第二,本州能否真正获取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基本上都是未知的。当时,有关各州的科技政策主要侧重于支持能促进当地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发展的大学科研。小企业成为关注的重点,这既有经济上的考虑,也有政治因素。当时,各州科技政策可概括为:( 1 )支持技术发展,重点扶持与当地产业有关的大学科研;( 2 )向大学与企业联合研究中心提供资助;( 3 )建立各种项目帮助小企业获取和吸收大学科研成果。这些政策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失去各方的支持。在一些所谓的测算中,州政府支持的科研项目并没有产生让人满意的公共利益,大多数项目的研发支出大于收益,特别是基础研究(大学科研)的项目更是如此。 美国州级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力度经历短暂几年的下滑后,各州政府在 21 世纪来临之前普遍接受知识经济的理念。许多州的科技政策显得更为积极,甚至是迷信于高科技的产业聚集会产出巨大的经济效益溢出。我们也就看到了加州、纽约等州的巨额研发投入。 (二)州政府和公立大学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们曾撰文分析,州级政府积极的科技政策是在 20 年来联邦政府的研发投资没有快速增长、私营资本 侧重支持科研成果转化阶段,而引发了研发前期、中期阶段资金缺口 的情况下实施的。 联邦政府一直重点致力于创造科技创新的基础性环境,例如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税收法律、专利法等;布什政府还把更多的钱放在了基础教育(如通过 No Child Left Behind 的法案),以及支持大学生的学费贷款。 并且,联邦政府近 10 年来侧重于支持小企业的科技项目,例如联邦 商务部负责的先进技术计划( ATP )起初是想支持大企业之间的科研合作,以期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后来逐步地倾向于支持高技术小企业的启动。另外, 联邦政府或企业界的研发资助越来越要求有一定比例的配套经费或配套基础设施。在这些背景下,州政府也就开始致力于支持大企业的高科技项目, 重点支持会产生明显经济效益的研发项目, 投入巨资改善当地大学的科研设施,引进大批优秀人才,以进一步吸引联邦政府和私营企业的研发资金。 由于政治等因素,州政府的科研资助经费倾向于流向公立大学,处于本州旗舰位置的公立大学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科研任务,其学术地位也相应地得到上升,在国家(区域)创新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们与州政府、产业界积极地互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提升学校的科研竞争力。例如,前面提到的奥尔巴尼分校在最近的美国大学排名中上升迅速,其纳米科技研究则是迅速地进入世界最前列。美国公立大学的这些成功经验以及州政府的积极科技政策值得我们借鉴。 (三)技术创造抑或技术扩散? 我国学者王春法曾分析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中期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调整,认为那种调整方向并不主要是促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创造,而是促进科技知识的扩散和应用。由此,促成了以 Spin-off 形式产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大规模兴起与发展,以及出现了创办技术孵化器和科学研究园区的高潮。王春法认为,美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表明,由国家创新体系所决定的国家创新能力是多方面因素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知识扩散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重要的不在于创造出什么样的新技术,而是如何应用这些新技术知识以及怎样尽快地将这些新技术投入应用。 但是,从目前美国州级政府巨资支持技术创造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技术应用和技术创造都是科技创新链上两个重要的过程,不可偏向某一个过程。当然我们也会有这样的一个解释,即美国各地自 80 年代以来已经建立了较多的侧重于技术扩散的科技园区,那么近年各方自然地会把重点放在技术创造这一个过程。 不管如何,我们必须认识到,技术创造对一个大国的重要性,中国必须在一些基础研究方面、一些关键的高新技术领域有所创新。如果我们把重点放在创新链的另一端技术的应用上,那么,只能长期跟随和受制于他人。格林斯潘有一段讲话是需要我们深思的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模式,就是从外部进口先进技术,以区域内低成本劳动力进行再制造。中国现在也在做同样的事情,而且很成功。保持这种对全球市场的灵活性,对我们大家的政策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中国不能再是廉价的世界工厂了! 四、结语 美国州级政府的积极科技政策是在各方的配合下产生的,目的是要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确保整个国家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维护科技创新领先地位和世界大脑地位。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幅度地提高了科技研发的投入。国外研究机构认为,根据购买力测算,中国的研发支出已经位于世界第二,超过日本。当然,我国人均的科技投入还是不多的。根据美国经验,我们有这样一些建议:我国政府和各界都应该高度重视高新技术的原始性创新,而不是模仿基础上的创新;需要集中资源支持一些战略性高新技术领域的研究,集中资源建设一批大型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形成一些研发尖塔;要充分地认识到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地位,重视理工类学科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类人才的培养。中央政府要高度重视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立法,重点致力于改善基础教育,同时重视高校教育教学环境的改善,构建适合科技创新的法律环境和人才环境;地方政府要切实重视高新技术的创造与扩散,特别要积极配合中央政府的科技政策 , 加强与邻近省市的合作,联合资助一些具有前瞻性的高新技术的研发,避免重复投入。(感谢 NYSTAR 的 Kathleen J. Wise 和 Ken Nyeu ) 参考文献 文中所列举多个跨学科中心案例的资料来源于所在大学或该中心或州政府的官方网站,不一一列出。 ROGER GEIGER. Knowledge and Money: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the Paradox of the Marketplace . Stanford , C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180-231. 213.254-261. JOHN JANKOWSKI. New NSF Survey Finds Six States Account for Nearly Half of State Agencies' RD Expenditures . http://www.nsf.gov/statistics/infbrief/nsf08309/ , 2008-05-08 . NELSON, R. (ed.) (1993),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Oxford. 董 金华 .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中三大主体角色新动向的启示 . 科学学研究 ,2005,(5):715 - 720. 王春法 . 主要发达国家国家创新体系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 . 北京 :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177 - 190. 祝慧 , 孔华 . 专访格林斯潘:世界经济最大威胁来自美国房价 . 第一财经日报 , 2008-1-28 ( 1 )
个人分类: 美国科技与教育|580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9: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