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白头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那只白头鹎为什么死了?瞅瞅
热度 6 mimu 2020-7-21 08:28
那只白头鹎为什么死了?参见郑永军教授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607-1242758.html (456的100%裁图) 至于具体原因,或有以下几点可能: 中毒; 感染; 撞死的:看看附近有没有玻璃幕墙? 受伤; 寿终正寝有可能吗?看羽毛色泽还没到 也可能是愁死的,没见头顶都愁白了么?
4165 次阅读|14 个评论
再力花间白头鹎
huailu49 2017-6-18 07:23
个人分类: 动物世界|27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追随气候变化的步伐,体验宋徽宗笔下的自然之美
热度 11 ecoliugy 2014-4-23 15:27
宋徽宗笔下的白头鹎(写生珍禽图卷 - 白头高节) 北宋气候偏冷,但从徽宗笔下,可见北宋时期白头鹎最北分布至少到开封。 气候变化是极为普通的自然现象,我们每个人每一天无一不在经历着气候的变化。四季的更迭、昼夜的变化,以及时空地域之间的变化和差异,以及气候所引发的的水旱虫灾害等等。早期人类便意识到了气候变化的强大魅力,或尊敬,或恐惧,人类怀着一种敬畏的心理,对气候的认识和探索从未停歇过。中国人从早期的观天象,预测时节,指导耕种,到今天每天都在关注的天气预报等等,均体现了人类对气候科学的重视。然而,因为它的普通与平常,气候变化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话题。 之前曾多次到河南安阳,对殷商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殷商之安阳,水草肥美,气温远比现在要高,据出土动物骨骼,那时候安阳还有大象、犀牛、竹林等各种亚热带动植物,对比今日之安阳,完全难以想象 4000 年前,我们的祖先是生活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之中。只能依稀勾画出一个轮廓出来。 此次泼水节假期,又到安阳呆了几天。对比安阳的历史与现在,对比西双版纳与安阳,从历史时空和地理时空上,对气候变化感悟颇为深刻。在我看来,此刻之安阳(或河南)或许与宋朝有些相似之处。恰巧,此次在安阳的电力新村小区内,看到几只未曾见过的白头翁(学名白头鹎 Pycnonotus sinensis ),清脆的歌声,萦绕在樱花和竹林之间,仿佛让人看到了宋徽宗赵构《腊梅山禽》图中的景象。 宋徽宗是北宋的第八个皇帝,做皇帝不行,但艺术上确是才华横溢。从流传后世的诸多作品看,他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自然爱好者、鸟类爱好者和细微的自然记录人。宋徽宗留下了大量的画作,把北宋的草木花鸟描绘得惟妙惟肖。他的画作中有白鹅、红腹锦鸡、珠颈斑鸠、树麻雀、椋鸟、喜鹊、灰喜鹊、鹰、戴胜、鹡鸰、绣眼、菖蒲、芦苇、红蓼、圆柏、木芙蓉、桃花、田字萍、、车前草、梅花、石榴、栀子花等等。昔日北宋都城是开封,离安阳约 2 个小时的车程,对比看今日之安阳的自然生态、物种组成大抵与宋徽宗笔下的北宋开封相似。 宋徽宗《腊梅山禽》图。画面充满了希望、理想、爱情与富贵。 图中白头鹎正随着气候变化从长江以南向北向西扩张到更多区域。 《腊梅山禽》中的白头翁应该是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物种之一。 据《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白头翁分布的北界大致是开封 — 郑州 — 洛阳一线,因此宋徽宗恰巧可以听闻和观赏到白头翁的英姿。宋灭亡后,宋徽宗被俘,抓到了黑龙江,后半生恐再也没看到过白头翁。北宋时期,相比较而言是气温较低的时期,甚至连梅花、柑橘和竹子这类植物在西安 — 洛阳 — 开封一线都变少了。白头鹎作为江南地区典型的留鸟,开封有可能是其分布的北界。 而要是宋徽宗活在今天,那么他被俘之后,在东北也可能会见到这种“白头偕老”的小鸟。 现代科学调查数据显示, 2003 年,有人在北京发现了白头鹎, 2005 年出现在大连, 2011 年在青海。白头鹎正随着气候变化的脚步向北边的东北方向和向西边的青藏高原扩张。同样的现象在北美得到了非常好的科学记录,通过鸟友观测和遗传分析发现,北美的山雀交错带(两个亚种群分布交错区)从 2000 到 2010 期间,每年一公里多的速度向北移动。气候变化使得很多动植物向北扩张,正悄悄改变者我们的自然环境。同时,气候变化也带来了欣赏艺术的自然生态,使得整个中原、东北,甚至是青海地区,均可以感受到宋徽宗神笔之下,那种“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的古香古韵。在这国在山河破的时代,气候变化之下,能有此诗情画意,岂不快哉!
8740 次阅读|17 个评论
白头鹎
a12345xiao 2012-2-12 20:50
白头鹎
在与大家欣赏这种鸟之前,我先申明一点:我开通“博物观察之鸟类观察”这一版块的目的主要是与大家分享快乐和交流的,我是带着欣赏的眼光来看我所观察到的鸟,没有很强的专业性,那样在博文里面就没有太大意思了,再说对此我也是个门外汉,对专业懂的很少,不是专门研究鸟类的,所以大家在阅读我的相关博文时,如果描述的和实际情况不符,敬请明示和赐教。 白头鹎 ( Pycnonotus sinensis )属于雀形目鹎科鹎属。比麻雀稍大,最主要外形特征是额至头顶黑色, 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 ,故名。活泼,常几个结群树的上半部树枝上跳来跳去。并发出鸣叫。对人不是很畏惧,有时人离他“近在咫尺”它都不会飞走。以前听说过 白头翁 ,但没见过,后来在学校里面和居住的小区内及其他好几个地方见到了现在所说的这种鸟,当然当时也不认识,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叫白头鹎,也就是白头翁。 根据武汉观鸟会的记录,在武汉发现的鹎科鸟类有5种,白头鹎、领雀嘴鹎、绿翅短脚鹎、黄臀鹎和黑 鹎,目前我只看到了白头鹎和领雀嘴鹎,其他3种还没看到,可能是出去观察的机会少了,鸟儿们是不会主动找我们来观察的, 。在观察和查找资料中,我发现鹎类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额羽较较直立高耸,看上去一种很酷的样子。现在展示一下来自中国鸟类图库的白头鹎照片。第一副由康博鹰于20091227拍于四川;第二副由金山于20110514拍于山东。
个人分类: 博物观察|632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种可爱的鸟儿——白头鹎
flly 2009-5-7 12:17
前两天,中午的时候去山上转转。日头很毒,不过也有收获,最有意思的是看见鸟儿洗澡。鸟儿站在石头上,一会儿跳到水中,然后再跳上来,抖抖身上的水珠。那种怡然自得,确实让人羡慕。 拍了两种照片,回来看看,还能认出来。六倍变焦在家用机里面还是不算小的,可是拍鸟就差多了。还好是中午,快门速度还算足够。 鸟儿的照片。想着有钱了买什么相机,单反or长焦。各有优缺点啊。 头上明显的一块白。有人说它小时候不好好学习,所以头发白了什么都不会:) 洗澡好舒服啊!!
个人分类: 摄影|402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4: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