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广义货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经济的几个问题之一——广义货币偏多吗?
热度 1 Chiyankun2016 2016-9-22 07:24
中国经济的几个问题之一, 广义货币偏多吗? 经常看到专家们说,中国的货币发行量太大,比美国多得多,这也曾经成为中国经济崩溃论的一个依据。最近又在网上看到一则崩溃论,其中说: 【广义货币(即 M2 ,包括流通现金、企业和个人存款等)达到中国 GDP 的 210% ,同期美国的 M2 只占 GDP 的 70% 。】 表面上看,问题大得不得了。但是究其实,我让作者不高兴了,我要说中国的情况可能比美国稳定。 为什么?中国的个人存款,流动性极低。因为中国人有长期的勤俭节约,储蓄防灾的习惯。现在,中国的个人储蓄第一是为了应对可以计划的和意想不到的急需:可以计划得到的,一是为了买房子,二是为了孩子上学。应急的流动性低,不言自明,人一辈子应急的事情不可能太多;计划得到的事项,也都是需要长期积累才能用,因此总体而论,流动性也很低,因为不存到足够的数额或者不到一定的时间那是不能动的。而美国人个人存款相当少,如果算上信用卡的债务,恐怕是负数。 再者,中国以实体经济为主,而美国 80% 是服务业,服务业资金周转快,那些以钱生钱的“金融创新”又加快催生经济泡沫就更快了。而实体经济资金的周转慢得多。这么看起来,中国的这 M2 比美国高就很正常了。 我想,我们的经济学家,不但要学习外国的理论,更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来应用这些理论。要对中外的不同之处加以分析比较而不是笼统的把外国的理论套到中国来。货币是否发行过多,当然是个重要问题。我看至少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研究: 第一中国的储蓄存款与外国的储蓄存款流动性的差别。美国时兴超前消费。大多数人的信用卡债务多于存款。而中国呢,我猜想中国的个人存款总额是在逐年上升,也就是说狭义货币不断向这个被当做广义货币的一部分的个人存款转移。这就减少了狭义货币的流动性。我们应当能够通过调查研究,弄清楚,这个增长率是在什么范围内波动。 首先,这个私人存款的总额度是多大?与 GDP 的比值是多少?这个比值的波动有多大? 其次,这个私人存款的“年度使用率”——即每年提出投入使用的总额与上年的粗暖总额的比例有多大? 我猜想,个人存款的总额恐怕与 GDP 相当,可能还多一点。因为许多人的存款都高于他们的年收入很多。储蓄这个问题,只要你有这个意识,就能积累出超过年收入的数额。而提取的比例大概在一成以内。 我相信,如果做这样一个研究,就可以发现,我们中国有一笔相当大的稳定的储蓄。这一点,在那些以为直接消费才是经济动力的西方经济学家眼里,是个缺点;但是在我看来是个巨大的优点,是我们国家可以用来发展长远的事业的本钱。然而如何考察 M2 ,如何考虑流动性,就应当与西方经济学有所不同。我想只有“年度使用率”那一部分,可以放在 M2 中。 此外,现在中国也是用信用卡。但是中外在这个方面的差别也值得研究。是否应当定义一个信用卡年度拖欠余额。 第二,我们还应当考察不同经济领域的货币流通速度的不同。实体经济与服务业不同,实体经济中,重工业与轻工业又不同;服务业中,真实的服务业与虚拟的也不同。比如说在银行里,对实体经济的投资与证券业又有很大的不同。 在回到本文开始引用的那条消息: 【广义货币(即 M2 ,包括流通现金、企业和个人存款等)达到中国 GDP 的 210% ,同期美国的 M2 只占 GDP 的 70% 。】 我假设个人存款与 GDP 相当,那么中国的 M2’ 为 GDP 的 110%, 美国为 70% ,但是美国的实体经济只有 20%,80% 左右是服务业,中国大体上是一半一半。那么如果我们假设两国的服务业与实体经济的周转是相同的,假设实体经济的 M2 的比例为 x ,服务业为 y ,解这个方程组,可以得到 x=1.77 , y=0.43 ,由于假设的误差很大,应当取 x=1.8 , y=0.4 。也就是说生产一元实体经济产值,需要的周转资金为 1.8 元,而生产一元服务业产值只需要周转 0.4 元。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否靠谱。如果在 20% 之内,我就很满意了。这就是费米说的,如果抓住主要的事实,你可以用粗略的估计得到惊人准确的结果。考虑到中国这些年还建设了像高铁这样的回报率很低的基础设施,而且这类投资现在也都算在银行贷款之内,只要个人存款与 GDP 在同一个水平,中国的投资效益就还真的很不错。而且,实体经济创造财富,而虚拟经济,往好了说,也只是瓜分财富,甚至还制造陷阱。
个人分类: 经济断想|3424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