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机器崛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机器崛起》| 赛博战争——越来越多的机器与越来越少...
Kara0807 2017-12-18 14:32
《机器崛起》| 赛博战争——越来越多的机器与越来越少的人类 在“ 《机器崛起》| 加密数字货币—“密码朋克”的反抗 ”一文中,我们回顾了“密码朋克”以及“加密无政府主义”的前世今生以及数字现金、区块链等“衍生品”的历史起源与发展。随着加密无政府主义的兴起,美国政府对赛博朋克的反抗头疼不已。1979年,科幻小说作家乔纳森·波斯特在 OMNI 杂志撰写了一篇名为《赛博化战争》( Cybernetic War ) 的文章,并预测在未来战争中,计算机是当仁不让的主角,第三次世界大战将是人类为机器创建的赛博化战争;到1999年,世界上大约会有十几亿台计算机,它们在地球上或是在外太空绕地球轨道运行,三分之一的计算机将被部署在商业和科学领域,三分之一会被部署在人们家中,另外三分之一的计算机将被部署在武器和军事装备之中。赛博战争开始在政治和军事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赛博化战争”端倪初现 在斯波特的描述中,未来赛博战争的军火库里装备了一系列梦幻般的武器:巡航导弹、智能炸弹、多弹头的洲际导弹,还有一些诸如机器人模式识别、编码、博弈论、密码学和仿真的工具等。当然,在1979年,这些术语仍然有些语义模糊、不明确,一切听起来都充满了未来主义色彩。 波斯特关于未来战争的分析无疑处于科技的最前沿。在当时,美国军方还处在越南战争失败的阴霾中,电子邮件还未出现,网络新闻组——这一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也尚未建成。当时, OMNI 杂志使用了一张NORAD(North American Aerospace Defense Command,北美防空司令部)控制台图片以阐明充满未来感的梦幻武器。 它从四个特征方面设想了未来的控制论战争:精度、速度、自动化和侦察。 “赛博化战争”端倪初现 在斯波特的描述中,未来赛博战争的军火库里装备了一系列梦幻般的武器:巡航导弹、智能炸弹、多弹头的洲际导弹,还有一些诸如机器人模式识别、编码、博弈论、密码学和仿真的工具等。当然,在1979年,这些术语仍然有些语义模糊、不明确,一切听起来都充满了未来主义色彩。 波斯特关于未来战争的分析无疑处于科技的最前沿。在当时,美国军方还处在越南战争失败的阴霾中,电子邮件还未出现,网络新闻组——这一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也尚未建成。当时, OMNI 杂志使用了一张NORAD(North American Aerospace Defense Command,北美防空司令部)控制台图片以阐明充满未来感的梦幻武器。 它从四个特征方面设想了未来的控制论战争:精度、速度、自动化和侦察。 NORAD控制台——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作战指挥室与阴极射线管的脉搏同步跳动。 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徽章以及NORAD防护区域 美国防空司令部NORAD内部 在波斯特看来,控制论战争不仅与精确性有关,它还将是快速的,他希望未来能研发出 以光速进行袭击的武器 ,而未来战争的另外一个新特点紧随这些新式武器大幅增加的速度而出现:控制论战争将是自动化的。波斯特相信,当前的火力输出速度已令人恐惧,因此以“人类的速度”进行反应将是难以企及的。 越来越快的自动化意味着,在战争中,机器正变得越加重要,而人类正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在未来的战争中,硬件和信息将比士兵和普通民众更加果断。 这些战斗系统有一个共同点,都依赖于一种超级武器——不知疲倦的计算机。 赛博朋克们确信计算机化的未来是不可阻挡的,然而他们仍然无法确定机器将如何使善良与邪恶的力量同时受益,他们的未来愿景在反乌托邦和乌托邦之间摇摆不定。正是这种介于反乌托邦和乌托邦之间的紧张情绪将决定五角大楼在“控制论战争”中的利益。因为这些新式武器既可用作压迫的工具,又可用于反抗。波斯特相信,个人计算机的崛起、网络的传播会加强并威胁着统治阶级和当权者,未来将会见证许多人类与机器的冲突。 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刚刚在东南亚的稻田和森林小径里遭受了越南丛林战士们的羞辱。 美国军方机构开始反省,士兵们缺乏纪律的不良习惯以及普遍低落的精神士气使得领导这支遭受重创的军队是一件费力的事情。此时,科技和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出路。许多高级军官很快将他们的希望寄托于网络化且自动化未来所带来的一种紧张而短暂的战争之上。在这种战争中,军事和民用领域被明确地划分开来。 此外,闪耀的机器们不会酗酒、抗命或陷入抑郁。 在1973年参与以色列战争时,美国已经意识到,战争在瞬间内取得胜利是有可能的。时任美国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的司令员威廉姆·德普伊将一些关于战争进化的重要思想记入了战地手册FM100-5中,不久之后一位特殊的改革者对这一战争进化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约翰·博伊德。 博伊德将自己驾驶轰炸机进行战斗的思想进行了超浓缩精炼,最后提出了我们现在熟知的OODA循环理论。 OODA代表“观察(Observe)、调整(Orient)、决策(Decide)、行动(Act)”。这一闭环反馈模型随后被写入了1982年的FM100-5手册。 为了抢占先机,攻击者必须首先看到机会,决定下一步行动,并且要比敌人更加快速的执行,然后不断重复这一过程。 至此,整个军队都通过一个闭环反馈来进行周期性的运转了,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空地一体战”的雏形。 博伊德的OODA循环理论 空地一体战 强调火力、卓越的指挥与控制,以及能够在变化的战场上拥有比敌方更快的应对能力。战场上的赢家将是观察更迅速、调整更迅速、决策更迅速、行动更迅速的一方。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方法便是使用智能武器,特别是精确制导弹药。 在空地一体战和精确制导弹药的背景下,赛博战争(Cyberwar)的概念出现了。 赛博战争的概念初现端倪后,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讨论赛博战争的思想风潮。1987年 OMNI 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未来战争的里程碑式文章,保罗·莱尔为这篇文章描绘的场景所配的插画首次使用了“赛博战争”一词。文章预测,机器人战士将很快地在赛博战争中产生冲突对抗。 飞行机器人 可以在空中停留数天,侦察地形、窃听无线电通信,传递讯息;同时也可以接受行动指令,像神风特工队一样猛扑向敌人的机枪阵地。五角大楼也开始计划用“ 自己长脑子的武器 ”来装备其武装力量,这种“ 结合人类与机器之精华 ”的武装力量已在不远的未来。赛博化战争已然初具形态。 欧文·戴维斯发表于1987年1月 OMNI 杂志上的文章《赛博战争中的机器人战士冲突》,配有保罗·莱尔的这幅插画。 从物理实战到网络虚战 未来确实更近了。在 OMNI 这篇描述未来战争的里程碑式文章发表后第四年,便发生了第一场物理社会中的赛博战争。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美国军方凭借1986年版FM100-5编入的原则,以及超过520000名士兵以及大量优良的军事硬件,在100小时之内便结束了战斗。这场声势浩大的军事行动中,美军结合了人类和机器最为精华的部分,从而取得了美国军事历史上最为迅速的一场胜利。 美国赛博战争的进化历程 海湾战争刚刚结束,另外一场战斗便在五角大楼打响了,目的是解释此次战争的胜利并从中吸取教训。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主导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一方坚持,是鲍威尔学说所强调的“压倒性力量”带来了这次的胜利;而另外一方,则将他们的赌注压在了以技术为支持的军事事务变革上,主张精益且敏锐的高科技打击力量是胜利的关键。五角大楼的这次战争,促进了“赛博战争”的真正崛起,这即将重新定义人类与机器在战争中的关系。 在这种新兴的赛博战争中,机器人无须从人类操作员处获取直接指令即可进行大肆屠杀和破坏,这些武器将是“自主式的”,例如美国海军的战斧式巡航导弹。 赛博战争即意味着无人式坦克,意味着表现类似于“神风特攻队”机器人的巡航导弹,意味着带有微气候控制和危害保护功能的全身战斗装备等先进武器。 五角大楼和规模更大的国防和安全部门很快便被科技的分量吸引了眼球。正如赛博朋克和无政府主义者在旧金山纷纷崛起那样,“赛博空间战士”在首都华盛顿出现了。1994年底,美国陆军军事人员甚至开始思考如何在战争开始之前便结束它。美国陆军空间和战略防御司令部的负责人杰伊加纳则提出“ 未来的某天,国家领导人在他们下定决心开始作战之前,都要先进行虚拟战争。 ” 伴随着多起计算机黑客入侵事件,这些备受瞩目的案件成为了全国性新闻。五角大楼开始加以关注,并招募了一批内部黑客进行系统测试。事实证明,在“白帽黑客”们8932次的系统攻击中有7860次夺得了控制权,成功率是88%。更糟糕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五角大楼的管理员和用户们甚至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机器被“攻占”了。 就在五角大楼忙于赛博战的理论探讨与军事演习时,田纳西州的一位IT企业家维恩·斯瓦图已经想到,一个个体或组织可以袭击我们的信息处理能力,这将引发一场电子化的“珍珠港事件”。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此时的美国,即将遭受“袭击”,第一场赛博空间中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信息间谍活动已在蠢蠢欲动。 企业家、作家和组织者维恩·斯瓦图于1991年1月提出了“电子化的珍珠港”的概念。哈里·怀特的这幅示意图生动地展示了斯瓦图所说的新型安全威胁的概念。 “月光迷宫”入侵案 1996年10月7日,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遭遇不明网络黑客的入侵,入侵者利用设备上安装的SUN OS4操作系统中的漏洞袭击了一台位于该校布朗大楼内昵称为“Baby_Doe”的电脑,并借此开始探索NAS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各种各样的海军和空军机器,以及一长串的其他计算机。 由于大量的入侵行动发生在夜间,同时基于这一事实及入侵者袭击网络的交错复杂性,此次事件得名“月光迷宫”(Moonlight Maze)。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网络间谍们通过科罗拉多矿业大学的这台电脑辗转进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海军和空军总部及遍及全美的高校和军事机构的其他电脑。整个1997年,6个不同的海军司令部,包括海军航天司令部和海军研究实验室,都检测到了黑客们的入侵尝试;仅1997年10月到1998年6月之间的短短8个月内,美国能源部就检测出了324起来自于海外的入侵尝试。 随后,来自美国国防信息系统局(DISA)的研究人员开始了追踪入侵者的任务。DISA的数字侦探们发现,某些单次的攻击似乎来自于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之一——英国。经过追踪他们发现,这些有问题的机器位于伦敦并且属于一个离温布尔登火车站不远的非营利组织。他们怀疑,这个位于伦敦西南部的网站已经被黑入,现在被用来作为向第三方国家泄露军事秘密的“跳转”站。这样的中继站是一个已被攻破的计算机,被入侵者用来作为发动进一步攻击的桥头堡。越多这类被攻破的计算机站点链接在一起形成入侵者的基础设施,就越难以追溯发起攻击的源头。 历时十年的世界上第一场“虚拟”赛博战——“月光迷宫”入侵案工作现场 事情好像正在变得愈发不可收拾。 然而,由于入侵者出现的一次失误,导致这些针对美国系统的入侵行为,可以追溯到同一个拨号连接,这个拨号同时接入了4家位于俄罗斯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它暗示了此次攻击的源头位于俄罗斯。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入侵者来源于俄罗斯,例如,在隐藏于代码中的语言构件里发现了使用俄语的技术术语;黑客们在俄罗斯的东正教圣诞节(Orthodox Christmas) 停止了入侵行动。到1998年11月,FBI也已经在美国十多个院校和大学追踪到了俄罗斯的入侵活动。尽管掌握了所有的这些细节,但美国的调查人员仍不清楚攻击事件的背后到底是谁。他们怀疑是俄罗斯政府,但这仅仅是一个猜测。 此次黑客入侵盗窃的规模令人感到十分震惊,如果累积起来,被盗的文件可以从华盛顿纪念碑的底部一直堆到顶部。正如此次调查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这座俯视着整个华盛顿的著名石碑高达555英尺,比吉萨大金字塔还高,网络黑客们偷走了一个金字塔体积的军事敏感研究文件。 被“月光迷宫”案的袭击者们窃取的文件宝藏数量十分巨大——堆起来“有华盛顿纪念碑那么高”,一份1999年的内部政府报告如此写道。 入侵者的目标列表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远远超出了已知的对于国防部站点的破坏行为,能源部的各个站点也受到了影响, NASA遭到重创。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桑迪亚(Sandia)、劳伦斯利弗莫尔(Lawrence Livermore)和布鲁克黑文(Brookhaven)的国家实验室都被入侵者翻了个底朝天。 这一大规模信息盗窃事件最终吸引了白宫的注意。总统的顾问们非常担心,认为这次事件非常真实并且令人警醒。于是, 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数字取证调查事件就此拉开了序幕。 此前,美国一方一直认为是国内有敌方的间谍,所以能够对几乎美国所有的高精尖技术了解的一清二楚;后来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自身没有对名为《技术参考和情报收集指南》的文件保密所造成的。在这份文件中,美军把自身认为最重要的、能够改变国家发展形态的技术都进行了梳理整合,方便自己以此为根据收集其他国家的军事科技情报。结果,文件还没派上用场,就被敌方国家先人一步,来收集美国自己的科技情报了。 美国“技术参考和情报收集指南” 不同与1991年海湾战争的物理实战, “月光迷宫”案是历史上第一起已知的国与国之间进行的“虚拟战争”,被认为是1998年和1999年初便已提出的“电子珍珠港事件”。这一开拓性的战役准确地预示未来20年最为常见和最为昂贵的计算机网络的破坏行为,还可一直向下延伸到战术、技术和过程的级别。 对司法部和FBI而言,“月光迷宫”是当年“优先级最高的事件之一”。由FBI和五角大楼组成的专案组成员针对这一黑客入侵事件向众议院和参议院情报委员会进行汇报时提到,“我们正处在一场赛博战争中。”同时,在五角大楼内部,高级官员们清楚地知道赛博战争已经打响。 未来赛博战争的思考 未来的赛博战争是在赛博空间发起攻击,而不再是像北约在塞尔维亚所做的那样:使用巡航导弹和炸弹。夏延山沉重的铁门能够承受3000万吨级的核武器爆炸,但是在未来的赛博战争中,它们并不能保护军队的计算机及网络。 2000年1月初,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一个白宫南草坪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任何使用一台计算机的用户都可以“ 双击鼠标,侵入一台计算机系统,使整个公司、城市或者政府,陷入瘫痪。 ”而这正是各国在21世纪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同飞机改变了20世纪的战争一样,赛博空间的作战同样也将改变21世纪的战争。在未来,谁能在赛博空间领域上更进一步,谁就能在未来战场中占据有利位置。 与传统领域相比,赛博空间具有边疆界限模糊、涉及范围广泛、态势复杂多变等特性。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发展赛博能力、打赢赛博战争已成为各国谋取军事优势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 在赛博空间这一激烈对抗的领域,对战攻击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在2007年以色列-叙利亚战争中“舒特”装备大显身手,2007年爱沙尼亚商业与政府网站遭受拒绝服务攻击,2008年8月俄罗斯人侵格鲁吉亚之前曾有网络攻击的报道,2008年恐怖分子通过赛博空间相互合作对印度孟买实施攻击…… 今天,恐怖分子攻击银行、医院甚至政府系统,并以瘫痪系统为要挟要求支付大量数字现金。 这些都显示出赛博空间力量的强大、灵活性及普遍性,也凸显出现实和潜在的脆弱性,展现了作战环境的自然特性。 实际上,不仅仅是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也都将发展赛博战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例如,北约成立赛博防御中心,出台新的赛博防御政策,并决定成立赛博快速反应部队。德国将组建赛博战部队。法国为加强赛博空间作战能力,成立新的信息系统安全局,专门负责预防和应对赛博攻击。 当前,提升我国在赛博空间的作战能力刻不容缓,我们需要抓住这一历史性的变革时机,用更广、更深、更新的思路来考虑面向赛博空间的战争组织与行动,创新军事体系与建设。对此,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研究员提出基于ACP理论的平行军事体系。平行军事体系,特别是人工组织及系统的引入,使赛博空间成为新的资源空间,为我们开启了不同军种、不同域上的行动之间的合作通道,对于跨域作战一体化组织和指挥更是方便。 目前,“平行军事体系”概念已运用于中国国防改革和军事战略的制定,被外媒称为“中国平行军事秘密”,并被认为将对“中国军队建设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详情请参见: 诺伯特·维纳奖获得者王飞跃 | 面向赛博空间的战争组织与行动: 关于平行军事体系的讨论 ) 跨域作战的主要表现是以无人武器为核心的“明战”、以网络武器为主导的“暗战”,及以社会媒体为手段的“观战”之有机战略组合。 基于CPSS的跨域作战:“三战合一” 人工的形式,加之开源的信息,还使得平行军事体系具有数据的外部开放性和丰富性,进而使军事资源规划(Military Resource Planning,MRP)、军事执行系统(Military Execution Systems,MES)、军事过程控制(Military Process Control,MRC)等概念的落实和实施成为可能。这对于以无人作战为主线的未来战争至关重要。 战争源于理性的有限,而赛博空间重新定义了理性和智力的边界与空间。因此,我们也必须以变革性的眼光重新审视国防与军事事务,必须将实际空间与虚拟空间同等相待,置于同样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赛博空间所衍生的新的理性与智力空间,以平行军事体系开启新的军事事物革命,创新性地建设发展我们的国防与军事事业。 随着赛博空间已经成为与我们的现实物理空间平行的一个重要空间,战争的形态已然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机器在战场中的作用,再也不会像是二战英吉利海峡上空激战的主角。而赛博空间对当前和未来战争形态的影响,可从近来的反恐战争、无人作战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兴起管中窥豹。当前阶段,机器已经开始陨落。果真是如此吗?敬请继续关注德先生《机器崛起》专题——“机器陨落”。 📚 往期文章推荐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49期 | 斯坦福研究院名人堂成员:Peter E. Ha 🔗 《机器崛起》| 加密数字货币—“密码朋克”的反抗 🔗 《机器崛起》| 赛博空间:高科技对现实的思考与映射 🔗 《机器崛起》|从热映的《银翼杀手》追溯赛博朋克之文化起源 🔗 《机器崛起》赛博格: 是带来光明的技术,还是不可容忍的人体改造? 🔗 《机器崛起》自动化的争论:拯救人类的福音还是开启恶魔的潘多拉魔盒? 🔗 《机器崛起》| 18岁博士毕业的神童——“控制论之父”维纳 🔗 《机器崛起》 | 影响深远的控制论,起源竟然是一次空战 🔗 《机器崛起》 | 赛博创世纪:关于机器我们必须和必将知道的事 🔗 中科院自动化所王飞跃 | 机器崛起:重现的自动化愿景 🔗 戴浩院士重磅推荐《机器崛起》 🔗 贺福初院士重磅推荐《机器崛起》 德先生公众号 | 往期精选 在公众号会话位置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德先生往期文章! 人工智能|机器崛起|区块链|名人堂 虚拟现实|无人驾驶|智能制造|无人机 科研创新|网络安全|数据时代|人机大战 …… 更多精彩文章正在赶来,敬请期待!
个人分类: 德先生|10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秦继荣重磅推荐《机器崛起》
Kara0807 2017-5-31 12:36
编者注: 2017 年 5 月 27 日至 28 日,由机器之心 SYNCED 主办的 2017 全球智能机器峰会( GMIS 2017 )就将在北京朝阳区 898 创新空间正式召开。大会期间,机械工业出版社携手中国自动化学会与德先生现场举行《机器崛起》新书试读会,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德先生后台回复“ GMIS 门票”,将有机会免赢取 2017GMIS 双日票! 《机器崛起( Rise of the Machines )》一书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君子》、《财富》杂志评定的 2016 年最佳书籍之一。书中,作者分三个阶段讲述了控制论的发展历程:最先用人类的思维去改造机器,即研究拟人化的机器,在体能和智能上要超越人类;接着用机械化理论控制、改造并重塑人类,认为思维也是一种机器,有规律可循,可按照改造机器人的方式改造人类身体;最后用机器改造环境,可构建美好的梦幻空间、虚拟世界、虚拟现实,无法律约束,无政府管制。 2016 年,本书一经出版,便得到了众多国际主流学者及媒体的高度评价。 在中科院自动化所王飞跃教授的主导下,书稿中文版已完成翻译并已正式发售。德先生作为《机器崛起》的官方宣传平台,后期将持续为大家奉上该书的扩展阅读以及推荐序等相关文章。本文是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秦继荣为《机器崛起》一书所著推荐序,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德先生。 Thomas Rid,《机器崛起》作者 秦继荣: 《机器崛起》推荐序 从书名《机器崛起:遗失的控制论历史》不难想到,作者是为唤醒人们对维纳 cybernetics (控制论)历史贡献的记忆,以使维纳的 cyber 科学在智能时代仍然能激发人们创新的梦想。如今, cyber 几乎存在于现代领域的每一个角落。大家试想,如果没有 cyber ,我们将会倒退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年代。但是,如果对当今的 cybernetics 研究做一番粗略的审视,结果就会使我们一头雾水。也许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 cybernetics 作为一门学科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容置疑。然而,这门学科在建制化上的不足令人吃惊:在世界范围内开设 cybernetics 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屈指可数;以 cybernetics 为名的学会鲜可寻得;以 cybernetic 为名的国际学术期刊也寥寥无几; cybernetics 研究机构更是凤毛麟角。这一现实状况可以说是困扰当今知识界的一个重要问题。 Cybernetics 作为 20 世纪中叶诞生的一门重大科学理论,它的影响力穿透了学科的疆界,跨越了时间和地域,突破了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屏障,直抵今日众多热门研究领域(如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航天航空、通信工程、人工智能以及哲学、经济学、语言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军事学),甚至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之中。无论从哪方面来看, cybernetics 都不失为一项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科学成就。从宇宙观上来看,它再一次剥除了宗教强加在人类身上的光环,将人类从宇宙独尊的位置上解放出来;从本体论上来看,它打破了物质与精神、身体与思维、有机与无机、生命与非生命、自然与人工的二分戒律;从方法论上来看,它摆脱了牛顿力学决定论的束缚,充分利用多种数学工具,又借助类比方法采纳和推广相关学科中的物理模型,在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赛博语言”,为系统科学的形成及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从研究对象上看,它与几乎同时出现的信息论、系统论交互影响,又博众多新学科之方法、观念,成为一门以研究系统的结构、状态、功能、行为方式和变化趋势为主要特征的崭新科学;从社会学方面来看,它以“反馈”“控制”为枢纽,在自然、人与社会间建立起精密科学意义上的联系。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既然维纳如此伟大, cybernetics 如此神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经常在说“控制”“反馈”这样的字眼,但提起“赛博学”“维纳”,为什么绝大多数人竟会茫然不知?为什么当人们顺口说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时,会在脑海里闪出“进化论”“达尔文”;在谈及“时空弯曲”“光速不变”时会自然想到“相对论”“爱因斯坦” ? 人们对系统学科和创立者会自然而然地进行追溯,为什么赛博学同样对科学研究、社会系统、人类思维方式有着直接而广泛的重大影响,却遭遇如此不同的境遇呢?《机器崛起》一书似乎可以指引我们寻找到相应的答案。 毋庸置疑, cybernetics 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神奇构想,当年借助 cybernetic 的热潮而迅猛发展起来的分支研究领域(如计算机、电子通讯、控制理论以及赛博理论的成功实践)在逐步走向学科自主和独立之后,在研究方向上也越来越远,以至于脱离了 cybernetics 的主体,成为新的热点学科。令人感到愤愤不平的是,当今这些“时尚领域”的学者在追溯本领域的历史时,通常不会提到 cybernetics 或维纳等先驱。时下,大众对计算机科学的普遍认识便是一个佐证。《机器崛起》一书清楚地证明了 cybernetics 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在近 70 年的科技进步中对其他学科领域所起的推动作用,在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背后均有 cybernetics 的身影。《机器崛起》的作者试图改变 cybernetics 在当今的尴尬处境,把 cybernetics 从已经被遗忘的或隐身幕后的境地里解放出来,让人们不忘维纳、不忘 cyber 历史,继续开创未来的 cyber 时代! 不可否认,尽管 cybernetics 在各个学科领域(如心理学、生理学、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语言学、人类学、哲学、社会学)皆大显神通,其术语在各学科间能够无障碍地交流,但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越来越专业化的倾向,它的一般方法被肢解了,被一些具体的学科所取代,这显然与维纳的“科学是统一的”思想背道而驰。从本书也可以看出,在 70 多年的时代变迁中, cybernetics 思想在周期性地重新被发现或得到创新应用,比如神经元网络、深度学习方法、机器人、人工智能经历了多个寒冬,在今天又重新成为全球研究热点,都显现着 cybernetics 预见性的先驱地位。目前, cyber 这个前缀的应用十分广泛,如 cyberspace 、 cyberworld 、 cyberculture 、 cyberholic 等单词已经进入了英文词典,并成了引领时尚的词汇,这是 cybernetics 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还能长袖善舞的证据。简短、上口的“赛博”两字无处不在地使用,也足以说明维纳 cyber 理论的神奇所在。 《机器崛起》一书现在在国内的出版,正值中国人工智能崛起的冲锋号吹响之际,让广大读者学习了解维纳和 cybernetics 在近代科技发展中的卓越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家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中国“科技三会”上号召:“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科学普及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的普及,而了解科学史则是综合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方法很好的途径。《机器崛起》是一本 cybernetics 科学史的传播巨著,它描述了 20 世纪中叶产生的“赛博科学”的发生和发展历程,生动记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与事件,揭示了赛博科学思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联,以及社会支撑系统、军事装备技术和机器的关系,总结了赛博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实例,探索了赛博科技发展的规律,特别是最后两章预测了赛博社会、赛博空间、赛博战争的未来,由 cybernetics 理念引出对 21 世纪赛博空间的赛博战争中传统机器陨落的担忧,鼓励人们用赛博科学思想迎接面向赛博空间“物理域的明战、信息域的暗战、社会域的观战、赛博域的混合战”之挑战,从而帮助我们在迈向智能时代的征程中,正确把握科技发展方向,用赛博思想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军事技术的创新,实现人机共融。 具体而言, 《机器崛起》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应该认真阅读的一本好书。 通过系统了解赛博科学史,来深刻感受维纳的 cybernetics 在近 70 年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有助于更深刻地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更加自觉地贯彻科技强国战略,把经济与社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用 cybernetics 的理念指导工作实践,提高现代管理能力,创造时代业绩。 其次,《机器崛起》几乎对所有学科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均有裨益。 通过认真研读,可以培养预测未来的思维习惯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治学精神。特别是国防领域的科技工作者,通过深入阅读《机器崛起》,不仅可以了解战争中的控制与通信的过去,还可以通过赛博科技的演化史来启迪思想,展望并预测未来,构想智能时代的颠覆性技术,充分理解未来赛博空间( cyberspace )、赛博战( cyberWarfare )的内涵及发展趋势,为智能无人化机器集群、人机协同作战时代的到来尽早布局。以当今机器智能不断提升的趋势分析,这一天为期不会太远。作者在本书中披露了维纳早在 1963 年就做出的断言:“未来世界将是一场智能机器与人类大脑极限间进行的艰难抗争。”可见,维纳的预见是何等超前!如何适应未来新的军事变革,以赛博思想改变人们传统的战争观和安全观,有效应对赛博空间的多疆域复杂性挑战 , 实现科技富国、科技强军的“中国梦”,在《机器崛起》一书中似乎可以找到部分解答。 再次,《机器崛起》可以作为科技社团学术组织开展科普教育的好教材, 用以在中小学开展赛博科技发展史的教育活动,弘扬赛博文化与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培养青少年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探索自然、畅想未来的优良品质。在当前智能科技的春天里,对维纳 cybernetics 的历史功绩追根溯源,以适应当今呈井喷态势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人类与机器紧密融合、共同进化”的概念在不断深化,时代亟待塑造并弘扬赛博文化( cyberculture )。 总而言之,《机器崛起》一书有助于广大读者深刻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赛博科技的发展历史,认识维纳 cybernetics 思想对诸多学科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同时,对提高管理人员、企业家的科技素质和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时代呼唤 cybernetics ,机器必定趋向智能化崛起。 中国兵器第 207 研究所研究员 ,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秦继荣 《麻省理工技术评论》、《君子》、《财富》杂志评定的2016年最佳书籍之一 入选“2017年度最激动人心之科学著作”的决选名单 ---------------------------------------------------------------------------------------------------------------------------------------------------- 《机器崛起》已在德先生旗下求知书店上架,识别下方二维码可进入购书直通车! 求知书店 《机器崛起( Rise of the Machines )》英文原版一经发售便被众多媒体广泛报道,并得到了高度评价,以下为相关媒体名单: 《书单》、《电脑科技杂志》、《宇宙杂志》、《君子》、《金融时报》、《法兰克福汇报》、《法兰克福汇报大学报》、《星期五》、《卫报/观察家报》、《国际事务》、《柯克斯书评》、《自然》、《新苏黎世报》、《新科学家》、《纽约时报》、《展望杂志》、《科学美国人》、《旁观者》、《科学光谱》、《保准报》、《南德意志报》、《日报》、《技术评论》(德国)、《宇宙》、《华尔街日报》、 “ 战争困境 ” 网站;澳洲广播电台(澳大利亚)、巴伐利亚电台、德国广播电台、德国国家电台文化台、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市场频道、西德广播电台、德国三星电视台。 德先生作为《机器崛起》的官方宣传平台,后期将持续为大家奉上该书的扩展阅读、推荐序以及各路大咖精彩评论。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德先生。
个人分类: 机器崛起|5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戴浩院士重磅推荐《机器崛起》
Kara0807 2017-5-23 11:23
戴浩院士重磅推荐《机器崛起》 编者注: 2017年5月27日至28日,由机器之心 SYNCED 主办的 2017 全球智能机器峰会(GMIS 2017)就将在北京朝阳区898创新空间正式召开。大会期间,机械工业出版社携手中国自动化学会与德先生现场举行《机器崛起》新书试读会,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德先生后台回复“GMIS门票”,将有机会免赢取2017GMIS双日票!ps.文末附上期GMIS双日票获得者名单! 《机器崛起( Rise of the Machines)》一书是《麻省理工技术评论》、《君子》、《财富》杂志评定的2016年最佳书籍之一。书中,作者分三个阶段讲述了控制论的发展历程:最先用人类的思维去改造机器,即研究拟人化的机器,在体能和智能上要超越人类;接着用机械化理论控制、改造并重塑人类,认为思维也是一种机器,有规律可循,可按照改造机器人的方式改造人类身体;最后用机器改造环境,可构建美好的梦幻空间、虚拟世界、虚拟现实,无法律约束,无政府管制。2016年,本书一经出版,便得到了众多国际主流学者及媒体的高度评价。 在中科院自动化所王飞跃教授的主导下,书稿中文版已完成翻译并将于近期正式发售。德先生作为《机器崛起》的官方宣传平台,后期将持续为大家奉上该书的扩展阅读以及推荐序等相关文章。本文是戴浩院士为《机器崛起》一书所著推荐序以及书籍章节简介,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德先生。 Thomas Rid,《机器崛起》作者 戴浩: 《机器崛起》推荐序 当 cyberspace 一词在 国内外 广为流传 时 , 华语世界先后产生 了 30 多种译名 ,学术界还有过一场围绕最佳译名的百家争 论 。 6年前,我在拙作《 cyberspace 概念的由来及译名探讨》中,基于对 cyber 的溯源分析,发现其内涵随时间演进发生了微妙变化, 用电脑、网络、电子、信息、控制、虚拟 等 中文单词 都不能表达其边界模糊、捉摸不定的特征,因此我主张将 cyber 音译为 “ 赛博 ”, 至于 “ 赛博 ” 的确切含义,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在文中还指出 ,维纳 发表 《控制论》时, 有个 副标题,即 “ 关于 在 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 ” ,可是 我们 将主标题 的 cybernetics和副标题中的control都译成了 “ 控制 ”。 实际上, cybernetics 具有控制、 反馈、 通信 、人机交互等多重含 义 ,它并不仅仅是 “控制”的同义词 。 杨义先教授最近在《正本清源话 “赛博”》一文中,主张将 cybernetics 译为《赛博学》,而不应狭隘地解读为业界已有共识的控制理论,对此我深有同感。 经考证,《 cybernetics 》刚传入中国时,曾译为 “大脑机械学”,意即会思考的机器。1961年在翻译维纳《 cybernetics 》第二版时,罗劲松、龚育之等 4名学者以郝季仁 (音同“好几人”) 笔名,将书名改译为《控制论》。这一中译本影响深远,导致今天仍有很多人将词根 cyber 或 cybern e tic 、 cybern a ti on均译成“控制”。 当我通读完 《机器崛起》 译著后,对维纳专著《 cybernetics 》的背景及该书问世后 70年来的兴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正如该书前言所说, cyber 是条变色龙,不同时期不同的人有不完全相同的解读。除作为专有名词外,它还是通用的前缀,可以组成许多新词,如书中提到的 cyberculture(赛博文化)、cyberpunk(赛博朋克)、cyborg(赛博格或赛博有机体)、cybergear(赛博装置)、 cyberspace (赛博空间)、 cybersecurity(赛博安全)、cyberwar(赛博战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cyber的不同译法,如 cyberport(数码港)、cybercriminal(计算机犯罪)、cybergame(电子竞技大赛)、cyber physical system(CPS:信息物理系统) 等。显然,在 cyber与控制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语言绑定”( linguistically bind ) 。 维纳是一名博学的、远见卓识的科学家,他于 1948年秋写成的《 cybernetics 》,被喻为非凡想法集大成者,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山之作,因此刚一出版就成为畅销书,其影响力或 衍生出的 各种神话( myths)超出了维纳本人的预料。《机器崛起》作者称维纳是麻省理工大学一位古怪的数学家,因为在《 cybernetics 》中,充斥了深奥的数学公式和时尚的工程术语,充满了维纳对未来的大胆预测(如机器比人更聪明,工业革命将引起大脑的贬值)。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研讨他的思想理论,其中有工程师、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科幻小说作家、乌托邦信仰者、江湖骗子、励志大师 ……维纳的理论在接收广泛赞扬的同时,也经常被曲解,而维纳生前一直为捍卫其纯洁性而斗争。在维纳去世后不久,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 cybernetics 》作为一种严肃的学术事业发展到了顶峰,从此以后就渐渐走向了衰退。 正如作者所言, 《机器崛起》 是探讨 cyber 和 cybernetics 的由来及其演化的历史。在其 70年间,几乎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特点或热点。本书用了七章的篇幅分别回顾了这段令人难忘的史实,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生动的故事,穿插其间的有各种严肃学者的见解和风云人物的实践。70年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最先用人类的思维去改造机器,即研究拟人化的机器,在体力和智力上要能超越人类;接着用机械理论控制、重塑人类,认为思维也是一种机器,有规律可循,有机体可改造为半机器人;最后用机器改造环境,可构建美好的梦幻空间、虚拟世界,无法律约束,无政府管制。这一过程也是对王飞跃研究员提倡的“三个世界”——物理世界、心理世界、人造世界并存的最好注释。 无数史实证明,幻想或梦想是创新的源头,昨天科幻小说的情节逐渐变成了今天的现实。未来并不遥远。未来正向我们走来。维纳在 《 cybernetics 》 萌发的思想理念促进了日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信息安全等学科的发展,因此维纳的学术贡献不仅仅限于控制技术,他对计算机技术乃至信息技术的杰出贡献不应遗忘,而本书的功绩在于重拾几乎遗失的历史。 本书的主标题是《机器崛起》,但最后一章的标题是 “机器陨落”,这不是相互矛盾吗?当初维纳撰写 《 cybernetics 》 的灵感来自对二战期间德国来袭导弹防范的思考,而美军 “赛其”系统(SAGE)研制成功验证了机器(计算机)具有类似人类大脑的智能,可以有效地制止战争。但70年后,一种新的战争形式——赛博战从《 cybernetics 》的理念中脱胎而出,作者认为,这是机器的悲哀,也是 cybernetics 学说的悲哀。但我相信,大多数读者并不会因为赛博空间存在军事对抗而忽视更智能的机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福音。信息技术之树常青。太阳照常升起,星辰永不陨落。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戴浩 《麻省理工技术评论》、《君子》、《财富》杂志评定的2016年最佳书籍之一 入选“2017年度最激动人心之科学著作”的决选名单 ---------------------------------------------------------------------------------------------------------------------------------------------------- 章节简介 第一章 战争中的控制与通信 无论是机器还是人都无法单独在战火中发挥作用 ,人机交互界面最初在解决防空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我们只是看到了机器人战争的开端,人为失误正逐渐从竞赛中消除:未来,机器将战斗到底…… 第二章 控制论 控制论足够连贯并将成为一个新兴的领域;但它也足够不连贯以致吸引了众多不同领域的学者。随着机器智能的增加,也带来了更多的风险,未来的世界将是一场机器与人类大脑的极限所进行的艰难抗争。 第三章 自动化 自动化的过度炒作主要是因为对就业数据以及对新机器时代将如何影响这些数据的误解所致。由于人类与低等生物以及机器间的区别开始变得模糊,人类的独特性以及因这种独特性而拥有的权力可能会因此开始减弱。 第四章 有机体自动化 人机交互,并不仅限于人类的体能,同时可适用于人类的智能,计算机成为了人机交互的主体。机器处在令人不安的活跃之中,而我们自己却在令人恐惧地处在惰性的状态。 第五章 文化 这种人 -机类比很强大,没有潜意识可以超越人的控制,每个人都可以控制他或她自己这台“机器”。 但技术本身太狭隘、太令人生厌、太孤立。只有与反主流文化结合,与朋克为伍并增加其艺术气息时,计算机才变酷了。 第 六章 空间 “赛博空间”,意味着唤醒一个虚拟且没有实体的计算机网络世界,用户可通过控制台和门户骇入。赛博空间的前景是显而易见的。既无处不在,又虚无缥缈, 是一个充满自由的空间,也是一个充满战争的空间。 第七章 无政府主义 加密无政府主义呈现了人们对于机器不可动摇的控制论信念。它结合了对于机器崛起的傲慢信仰和对于计算机以及网络社区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坚定信念。 第八章 战争 未来战争的另外一个新特点将紧随这些新式武器大幅增加的速度而出现:控制论战争将是自动化的。计算机已经为朦胧的密码学艺术带来了一场革命。 第九章 机器陨落 控制论始于战争,也终将归于战争。它先是唤起了人们的希望,然后崛起,最后迎来了机器的陨落。控制论的这种发展模式就是唤起希望、崛起并陨落,是一种笼统但却连贯的历程 …… 《机器崛起》已在德先生旗下求知书店上架,识别下方二维码可进入购书直通车! 求知书店 《机器崛起( Rise of the Machines )》英文原版一经发售便被众多媒体广泛报道,并得到了高度评价,以下为相关媒体名单: 《书单》、《电脑科技杂志》、《宇宙杂志》、《君子》、《金融时报》、《法兰克福汇报》、《法兰克福汇报大学报》、《星期五》、《卫报/观察家报》、《国际事务》、《柯克斯书评》、《自然》、《新苏黎世报》、《新科学家》、《纽约时报》、《展望杂志》、《科学美国人》、《旁观者》、《科学光谱》、《保准报》、《南德意志报》、《日报》、《技术评论》(德国)、《宇宙》、《华尔街日报》、 “ 战争困境 ” 网站;澳洲广播电台(澳大利亚)、巴伐利亚电台、德国广播电台、德国国家电台文化台、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市场频道、西德广播电台、德国三星电视台。 德先生作为《机器崛起》的官方宣传平台,后期将持续为大家奉上该书的扩展阅读、推荐序以及各路大咖精彩评论。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德先生。
个人分类: 机器崛起|225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贺福初院士重磅推荐《机器崛起》
热度 1 Kara0807 2017-5-21 19:25
贺福初院士重磅推荐《机器崛起》 编者注: 2017 年 5 月 27 日至 28 日,由机器之心 SYNCED 主办的 2017 全球智能机器峰会( GMIS 2017 )就将在北京朝阳区 898 创新空间正式召开。大会期间,机械工业出版社携手中国自动化学会与德先生现场举行《机器崛起》新书试读会,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德先生后台回复 “GMIS 门票 ” ,将有机会免赢取 2017GMIS 双日票! ps. 文末附上期 GMIS 双日票获得者名单! 《机器崛起( Rise of the Machines )》一书是《 麻省理工技术评论 》、《君子》、《财富》杂志评定的 2016 年最佳书籍之一。书中,作者分三个阶段讲述了控制论的发展历程:最先用人类的思维去改造机器,即研究拟人化的机器,在体能和智能上要超越人类;接着用机械化理论控制、改造并重塑人类,认为思维也是一种机器,有规律可循,可按照改造机器人的方式改造人类身体;最后用机器改造环境,可构建美好的梦幻空间、虚拟世界、虚拟现实,无法律约束,无政府管制。 2016 年,本书一经出版,便得到了众多国际主流学者及媒体的高度评价。 在 中科院自动化所王飞跃教授 的主导下,书稿中文版已完成翻译并将于近期正式发售。德先生作为《机器崛起》的官方宣传平台,后期将持续为大家奉上该书的扩展阅读以及推荐序等相关文章。本文是贺福初院士为《机器崛起》一书所著推荐序以及各路大咖的精彩书评,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德先生。 Thomas Rid ,《机器崛起》作者 贺福初: 《机器崛起》推荐序 2016 年 5 月,美国国防部发布意向通知书,宣布美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 (National Network for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的第 12 家制造创新机构——“先进组织生物制备制造创新机构 (Advanced Tissue Biofabrication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Institute , ATB-MII) ”即将开启竞标。 6 月,白宫办公室发表题为“ Obama Administration Announces Key Actions to Reduce the Organ Waiting List ”的情况说明书,正式提出将投资 1.6 亿美元建设 ATB-MII 以研发那些可被用于修理或替换人体细胞或组织的下一代制造技术,从而在未来的某天可以实现器官替换,延长甚至扩展人体机能。 ATB-MII 关于替换人体老旧或破损器官以修复或扩展人类体能的想法,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末时已有讨论。 20 世纪 50 年代美苏在太空领域激烈的军备竞争极大地引发了科学家们对于“如何改造人类身体以使其适应恶劣的深海或太空环境”问题的思考。由此衍生出了 60 年代早期大众对于“生控体系统 (cybernetic organism) ”简称“赛博格 (cyborg) ”的狂热关注。 1965 年 D.S. Halacy 出版了《赛博格》一书,开篇即探讨了“人是什么”的主题,甚至描绘了在技术驱动下人类向“超人”的演化。 70 年代,随着越来越多在越战中严重受伤的美国士兵被送回国内,这一想法再度升温,研发可被用于修理、扩展、再生或模拟组织或器官机能甚至替代人体器官或躯体成为众多科技发烧友的探讨热点。 不管是在战争还是和平期间,借助新方法、新技术、新工具的出现拓展、修复甚至再生人体机能,一直是军事、经济以及科学领域长期探讨的一个问题,其源头往往可追溯至 1948 年维纳划时代的巨著《控制论》的诞生。维纳的《控制论》有一个副标题,“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但是这两个“控制”却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此处不做过多的讨论。而《机器崛起》这本书,也有一个副标题“一段遗失的控制论历史”。作者 Thomas Rid 从“赛博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个想法是从哪儿来的”这两个问题着手,试图为“控制论”之于人类科技发展进程的重大意义正名。在整个控制论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最初,控制论学者们借助大脑思维的方式来理解机器;随后,这一情景发生了改变,随着马尔茨《心理控制论》一书的出版,人们开始像理解机器一样理解自身,期待通过改编自身“内置的成功机制”,以使得“自动地在正确的方向上引导自己实现既定的目标”。既然人可以视作一台机器,而且人是智能的,为何不能让机器也拥有智能?这一想法,这极大地促进了原意为“使得机器获得智能”的人工智能的研究。 在 Rid 的笔下,《控制论》这门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学科,在不同领域专家的推动下,不停地变换其形态以塑造我们对新技术的理解。就像书中所要表达的,“控制论”这一学科留给后世的遗产,无法估量,人工智能也只能是其冰山一角。相当程度上,今日之机器人、人工智能、 VR 、互联网,都属于旧日之《控制论》的研究范畴。在本书作者看来,这也是第一部揭开美国军方之智能科学与技术前进发展历程的记录式的著作。 书籍的最后,作者别开生面的指出,当前阶段,机器已然开始陨落。这与本书的书名《机器崛起》是否矛盾?一方面,不管是《经济学人》声称即将带来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 3D 打印技术,还是在生物医学中得到重要应用的医用机器人,亦或是再次风靡的各种 VR 设备,都让更多的机器走入了千家万户。另一方面,正如自动化所王飞跃研究员所说,随着赛博空间已经成为与我们的现实物理空间平行的一个重要空间,赛博空间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社会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中,输入敌我双方态势数据,通过软件定义的战争的计算与评估即可得出战争的结果,这必将使得物理空间中的战争和机器减少,而赛博空间中软件定义的战争却将硝烟四起。 七十年前,机器是发生在物理空间中的英吉利海峡之战的主角,机器在战争中崛起;七十年后,战争本身将发生在赛博空间这一存在于机器内部的世界里,战争在机器中卷土重来。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阅读本书,你将对未来窥得一二。 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贺福初 《麻省理工技术评论》、《君子》、《财富》杂志评定的2016年最佳书籍之一 入选“2017年度最激动人心之科学著作”的决选名单 ---------------------------------------------------------------------------------------------------------------------------------------------------- 精彩书评 孙优贤,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技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近两年来,随着机器人和 “ 人工智能 ” 的再次崛起,我们不时会听到 “ 机器代替人 ”“ 人工智能毁灭人类 ” 等偏激言论。历史上每一种新科技的出现,都曾带给人类希望,也曾令人类惶恐。 60 年前的自动化如此,今天的人工智能亦如此。本书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雷达、自动化、赛博格、虚拟空间、赛博战等主题的深入探讨,揭示了今日之智能科技是如何从《控制论》这本自动化的经典之作走近我们身边的。这是一部具有历史深度的图书,更是一部启发思考未来人与机器关系的书。 桂卫华,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我们已然迈入开放、联通、智能的后工业化网络时代。本书以清晰的脉络向读者展示, 70 年来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到信息化,再到智能化时代的科技经历了怎样的曲折。鲜有一本著作能将科技的发展历程描述得如此生动且深刻。 吴甘沙,驭势科技 CEO : 回看人工智能的三生三世,少有人知道,在给 “ 机器智能 ” 命名的那场启蒙争论中,控制论( Cybernetics )与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曾并列候选。如果控制论胜出,今天的技术和商业话语体系将完全不同。即使这样, “ 赛博 ” ( cyber )还是在数字社会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暗含控制论精髓的强化学习甚至比当时胜出的符号和逻辑主义还要火爆。本书细致还原了机器智能发展的另一条主线:始于战争,归于战争,期间 “ 控制和反馈 ” 延展到了从数字空间到原子世界的每一个决策中。要补全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必读这本书。 杨静,新智元创始人: 过去的 20 世纪,人类的世界观是由科学家主导的。维纳无疑是引领自动化领域与人工智能方法论的一代宗师,在《控制论》发表 70 年之际,回溯控制论思想对计算机技术、战争指挥与控制理论的影响,意义尤其重大。在人、机器与精神三者的关系层面,《机器崛起》一书进行了终极追问。人控制机器 — 机器控制人 — 精神控制机器,是否能形成最终的逻辑闭环,还有待科学界与思想界的继续探索。期待中国在 21 世纪也能出现维纳这样不朽的思想者。 凯文 · 凯利,《连线》杂志创始人、《技术想要什么》和《必然》的作者: 一个共同的主题连接了战争机器、计算机网络、社会媒体、无所不在的监视器和虚拟现实。 50 年来,相同的人和同样的思想穿梭在由 “cyber” 这一词根联合起来的新发明中,如赛博空间( cyberspace )和控制论( cybernetics )。阅读这段惊人的历史,你会顿悟并发出惊叹: “ 啊!原来是这样! ” 马丁 · 福特,《机器人时代》的作者: 《机器崛起》是一段引人入胜的控制论历史,也是由类似于维纳的梦想家们谱写的历史。是维纳,首先设想了能够复制人类思维能力之机器的潜力和危险。 彼得 · 沃伦 · 辛格,美国现代战争专家: 《机器崛起》不仅是一段有着深刻见解的控制论历史,同时也是一段与 20 世纪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同行的迷人旅程,这些思想家们,包括科技巨头、古怪的数学家、科幻小说作家和反主流文化大使,塑造了我们理解机器和我们自身的方式。 迈克尔 · 海登,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美国国家安全局原负责人: 有时最重要的事情总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至少这是我自《机器崛起》一书中获得的领悟。托马斯 · 瑞德的这本书巧妙融合了作家之艺术性、历史学家之严谨性以及哲学家之敏感性。《机器崛起》揭露了 “ 赛博事物 ” 如何已经并将继续对人类生活之方方面面产生真正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仅是精神食粮,更是一场思维盛宴。 罗伯特 · 李,前美国空军赛博战作战人员: 每个我认识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它将成为一部经典之作。 大卫 · 欧蒙德爵士,英国政府前安全和情报协调专员、 “ 月光谜案 ” 袭击发生时恰任英国情报机构政府通信总局主任: 托马斯 · 瑞德引人入胜地为我们描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控制论这一关于机器的理论是如何在半个世纪后开始煽动无政府主义和战争的。现在,感谢他广泛且深入的研究,有史以来第一次我们阅读到了有关 “ 月光谜案 ” (国家之间首次大型网络攻击)的真实情况。本书为历史学家和记者们设定了一种新的叙事标准。 戈登 · 柯雷拉,英国广播公司( BBC )安全事务记者、《拦截》的作者: 《机器崛起》一书极富原创性,行文引人入胜且话题深刻热门。这本书是关于我们对机器人和计算机的希望及恐惧之情的重现。托马斯 · 瑞德以一种出人意料但又平易近人的方式巧妙地将技术创新、社会变革及大众文化编织在了一起。 汤姆 · 查特菲尔德,《活出这本书》的作者: 技术既明确又超出了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它会变形并脱离我们的控制。托马斯 · 瑞德明确地告诉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技术神话交织塑造的迷梦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与机器的关系以及通过机器维持的关系,不仅塑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也造就了我们的集体无意识。在机器时代人类的恐惧和梦幻境地中,很难找到一本更好的书来作为我们的向导。 《柯克斯书评》: 本书观点独特新颖,包含了才华横溢的思考者与才华平平的思考者(他们通常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也偶尔能正确地预知未来)如何看待机器与人类日渐紧密的融合 …… 叙述精湛。 布鲁斯 · 斯特林,《新科学家》杂志: 每一章节都如同一扇自动玻璃门般优雅地打开 …… 一本有思想、给人以启迪的书 …… 一部糅合了历史学、媒介分析学、政治学、军事工程学以及语源学的著作 …… 在《机器崛起》一书中,瑞德为我们再现了一段描述入微而又令人惊叹的控制论科学发展的历史。 泽耐普 · 塔菲克西,《纽约时报》: 瑞德的书为我们重新审视当前科技发展的交叉路口提供了一段有用的历史和一个良好的机会。 《机器崛起》已在德先生旗下求知书店上架,识别下方二维码可进入购书直通车! 求知书店 《机器崛起( Rise of the Machines )》英文原版一经发售便被众多媒体广泛报道,并得到了高度评价,以下为相关媒体名单: 《书单》、《电脑科技杂志》、《宇宙杂志》、《君子》、《金融时报》、《法兰克福汇报》、《法兰克福汇报大学报》、《星期五》、《卫报/观察家报》、《国际事务》、《柯克斯书评》、《自然》、《新苏黎世报》、《新科学家》、《纽约时报》、《展望杂志》、《科学美国人》、《旁观者》、《科学光谱》、《保准报》、《南德意志报》、《日报》、《技术评论》(德国)、《宇宙》、《华尔街日报》、 “ 战争困境 ” 网站;澳洲广播电台(澳大利亚)、巴伐利亚电台、德国广播电台、德国国家电台文化台、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市场频道、西德广播电台、德国三星电视台。 德先生作为《机器崛起》的官方宣传平台,后期将持续为大家奉上该书的扩展阅读、推荐序以及各路大咖精彩评论。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德先生。
个人分类: 机器崛起|18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工智能名人堂第21期 | 互联网概念创始人-利克莱德
Kara0807 2017-5-11 15:09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21期 | 互联网概念创始人-利克莱德 丘吉尔曾说过, “The longer you can look back, the farther you can look forward. (回顾历史越久远,展望未来就越深远)”,为纪念人工智能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辈与开拓者们,鼓励更多后起之秀投身该领域,人工智能国际杂志《IEEE Intelligent Systems》自2006年始至今陆续推选出了60位人工智能专家(参看《诺伯特·维纳奖得主王飞跃 | AI 名人堂,世界人工智能60年60位名人榜》)。德先生自2016年10月31日起,已定期于每周一在微信公众号(D-Technologies)上发布人工智能名人堂60位成员的相关介绍。往期内容可查看延伸阅读。 J.C.R.Licklider是公认的“互联网之父”之一。1951年,当他作为心理学家接受SAGE项目关于冷战时期防空问题的咨询时,产生了通过网络构建“思维中心网络”的想法。1957年在对“真正的”SAGE项目进行阐明时,他提出“最好的系统应该是组合了人类和机器的最优性能”。1960年,他发表了著名的《Man-Computer Symbiosis(人机共生)》一文,希望“人类的大脑和计算的机器能紧密地耦合在一起”。本期AI名人堂专题文章,德先生将与大家分享Licklider提出这些超前思想背后的故事。 想知道小编是如何知道这些精彩故事的吗?敬请关注《麻省理工技术评论 (MIT Technology Review)》、《君子(Esquire)》、《财富(Fortune)》杂志评定的2016年最佳书籍之一:《机器崛起——遗失的控制论历史》。 文章节选自《网络创世纪》 作者:郭良 互联网的前身是隶属于美国国防部的 “阿帕网”。当我们今天打开电脑和世界各地的朋友联系,通过互联网络获取各种信息的时候,也许很难相信, 这个对人类产生如此巨大影响、给人类通信带来如此巨大革命、使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联系得更加紧密的互联网,竟然是由美国的冷战机器哺育起来的。 历史经常由于时光的流逝而变得面目全非 …… 利克莱德 1 962年10月,成立刚4年的国防计划署,请来了J.C.R. 利克莱德(Joseph Carl Robnett Licklider),领导指令和控制技术研究(CCR:Command and Control Research)。 不同寻常的是, CCR办公室是一个指导电脑科学研究的部门,而该部门的第一位主任利克莱德却根本不是电脑专业出身 。他 1915年生于圣路易斯,是个受溺爱的独生子。6英尺高,长着棕色的头发和一对蓝蓝的大眼睛。他从小喜欢模型飞机,立志长大要当科学家。然而,要当哪方面的科学家他却拿不定主意。利克莱德兴趣广泛,先是化学,然后是物理学,后来又对美术感兴趣。最后,才迷上了行为心理学。他的兴趣广泛是出了名的,后来,他甚至经常对年轻人提议,千万不要签署超过5年的合同--谁知道5年之后,一个人的兴趣又会在什么地方。 1942年,利克莱德在罗切斯特大学获得行为心理学博士学位,先在斯沃思莫尔学院担任助理研究人员,后来又到哈佛大学当心理声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那里,一直担任讲师职务到1951年。随后,又去了麻省理工学院,在那里从事对听和说的研究。 威斯利 ·克拉克和LINC。1960年10月,在参加了美国大脑研究所(Brain Research Institute)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举行的一次研讨会后,克拉克开始研究LINC计算机。LINC可以说是个人计算机的始祖,其特点是体积小、价格低,可以放在专业实验室里供科研人员方便使用 巧遇知音 利克莱德的办公室在林肯实验室的地下室。当时,这个地下室的所有房间都开着门,只有一间例外。有位年轻的电脑专家威斯利 ·克拉克,经过许多天的犹豫之后,终于决定开门进去看看。结果,利克莱德正在里面做心理测验的实验。克拉克告诉利克莱德,用他的TX-2电脑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果。 一下子,他们成了好朋友,利克莱德的兴趣也转到了电脑上。这台 TX-2电脑有64K的内存,也许还不如我们今天放在口袋里的小计算器。可是在当时,电脑操作人员只能穿行在它的肚子里面--因为,这台电脑占了整整两个房间!即使对于象利克莱德这样高智商的人来说,操作一台电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 也许,正是由于有了克拉克这个懂电脑的朋友,才使利克莱德对电脑有足够的兴趣,后来在 BBN公司工作的时候,劝说他的老板花2.5万美元购买了一台谁也弄不懂的电脑。使这家本来从事声学设计和研究的公司关心起电脑,并且多年后为互联网设计和开发出了最早用来联网的电脑。 利克莱德 一枚硬币决定了前程 就连利克莱德到国防计划署就任的过程也颇具传奇色彩。 1962年,国防计划署的第三位主任杰克·鲁伊纳,找到正在BBN公司工作的利克莱德以及他的朋友和同事,林肯实验室的弗雷德·弗里克讨论在国防计划署建立一个部门来研究指令与控制技术。 利克莱德本来只是想去听一听的。可是很快就被这个问题吸引住了。 在他看来, 指令与控制的问题,也就是人-机交互作用的问题。 而这正是他所感兴趣的。 然而,感兴趣是一回事,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则是另一回事。不管是利克莱德还是弗里克都很忙,都有自己的工作,脱不开身。而 指令与控制研究又那么重要,在J. 鲁伊纳的坚持下,两人只好靠扔硬币来决定由谁放下手头的工作去领导这个部门。 就这样,一枚硬币决定了利克莱德的前程,也决定了后来美国的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但是,利克莱德还是提出了两个条件:第一,他只在国防计划署工作两年,随后还要回 BBN公司。第二,他需要能够全权处理这个部门的事务,别人不得干涉。 后来的事实证明,国防计划署找他挂帅这个关键部门真是找对了人。利克莱德为人随和,所有初次见他的人都被告知不必叫他的全名,只要称他 利克就行。许多人都对他容易相处的性格留有极为深刻的印象。 利克莱德的双重身份,是他能够成功地领导国防计划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方面,作为国防部的一名官员,利克莱德和军方有着广泛的联系,这使他可以从军事预算中为学术研究搞到大笔资金。 正是他的努力,直接推动了国防计划署对信息技术领域持久而有效的大笔投资 。而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学者,利克莱德又和学术界密不可分,他的学术背景,使他有可能给纪律森严的美国军队带来校园中学术自由的空气;正是由于他的影响,使一批精英能够聚集在国防计划署的旗帜之下;也正是由于他的影响,国防计划署才可能信任这批精英,并且不对他们下达具体的研究目标,使天才们有了自由发挥的可能。 后来,利克莱德回忆当时的情况时也说: 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国防计划署让一些优秀的人聚集在一起。我想,就是这么一回事,这比单纯聚集一批人来做某一件具体的事重要得多。这种组织本身就很重要,使大家有了竞争,也有了合作,而这种竞争与合作到了具体的研究领域就发挥了作用。 1962年10月1日,当利克莱德第一天到国防计划署走马上任的时候,秘书告诉他,今天有一个约会。原来是预算办公室的官员要见这里的负责人。不仅利克莱德没有思想准备,就连那些官员们也没有想到利克莱德是第一天上班,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尽管如此,利克莱德还是兴致勃勃地向这些官员介绍了自己的想法和抱负。而预算官员们则告诉他,可以按计划给他9百万美元,另外还有5百万美元的机动款!后来利克莱德回忆这次会见: 我给他们讲了那些令我激动的事情。看来这起到了作用,因为他们都对此感兴趣。当我们结束会谈的时候,他们一分钱也没有削减我的预算 。 宽松的环境,可以使思想展开翅膀。有的时候, 外行领导内行也确实能够成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利克莱德本人的行为心理学的背景,使他有可能超越当时对 计算机的狭隘理解,对电脑提出了全新的概念。 电脑不是计算机 即使是现在,中国许多报刊、杂志、书籍仍然把 Computer翻译成计算机,中国的大学也不乏计算机系,就连大家现在读的也是计算机报。然而,早在60年代,利克莱德就强调: 电脑( Computer)不是计算机(Calculator)。也就是说,电脑不仅仅是用来计算的 。(当然,把 computer翻译成电脑也不是好主意(这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作为一个行为心理学家,利克莱德极为重视电脑的重要性,始终强调人类利用电脑的美好远景。他的理想就是要让电脑更好地帮助人们思考和解决问题。 1960年,利克莱德发表了题为人-机共生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用不了多少年,人脑和电脑将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利克莱德的预言简直让人吃惊,他甚至认为,在不远的将来, 人们通过机器所进行的交流将变得比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更加有效 。 要不是有当时的文章为证,谁能相信,早在 1960年,就有人这样想?如果不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到了今天,他的这些预言对于一般人来说,也许更像是天方夜谭。而利克莱德则始终认为,通过电脑网络,人与人的交流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得多,而当心灵碰撞的时候,新思想就产生了。 也正是因为重视电脑在人类交流中的作用,利克莱德对于当时国防计划署请他指导完成的 指令与控制研究(CCR)计划并不满意,对于担任这项技术开发研究的系统发展公司(SDC)也极为不满。他后来在一次采访中谈到, 我感兴趣的是要建立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而系统发展公司的研究只是在改善我们已经做的事情 。 按照后来 结束阿帕网的报告中的说法, 利克莱德是要从事 在高技术领域中最基础的研究(国防计划署原始资料Ⅲ-7),而不仅仅是要改造旧的系统。 为了转变他在国防计划署所领导的办公室的工作方式和作风,他甚至把该办公室也更名为 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IPTO: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fice)。 罗伯特 ·泰勒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鲍勃·泰勒,1965年,他担任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规划署(ARPA,即“阿帕”) 信息处理技术处处长。任职期间,他第一个萌发了新型计算机网络试验的设想,并筹集到资金启动试验。 理论指导实践 在他的这一思想指导下,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利克莱德就把全美国最好的电脑专家们联系起来了。他们来自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一批公司。大家都团聚在国防计划署的周围。 在当时,不仅没有互联网,就连建立阿帕网的想法也还没有出现,利克莱德就已经给他的这批人马起了个 绰号叫作:星际网。 后来接替利克莱德在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职务的罗伯特 ·泰勒回忆道: 利克莱德是最早理解到用户在分时系统中可以建立起团体精神的人之一。 ……他使大家很容易想到了团体中的交互关联。 (国防计划署原始资料,Ⅲ-21) 作为一个行为心理学家,利克莱德从一开始就注重电脑对于人类交流的影响,他与单纯的电脑专家的区别也正在于此 。利克莱德和罗伯特 ·泰勒还专门写过一篇电脑作为一种通信设备的文章,讨论电脑在人类交流中的作用。他的这些思想无疑对建立国防计划署最初的指导思想起了重要作用。 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与一般电脑研究部门的区别,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得到证明。1963年,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刚成立的时候,国防计划署的负责人曾经对这个部门的作用有过疑问。在他们看来,如果这件事值得做的话,电脑工业部门就会去做,那么我们也就没有必要支持这样的事。(国防计划署原始资料,Ⅲ-23) 他们显然没有理解到, 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的工作从一开始就不是电脑工业部门想到要做的。 因为,这个办公室的任务不仅仅是研究电脑技术问题,而是要使电脑成为人类交流的工具。 正如 结束阿帕网的报告中写的那样:国防计划署的目标是使电脑成为人们进行交流的中介,而电脑工业主要还是把电脑看成是运算的工具。这一成见甚至在他们最近设计的通讯系统中也有所表现。……哪怕是在大学中,或者至少是在一部分大学中,很多人仍然坚持把电脑看作是运算工具。(国防计划署原始资料,Ⅲ-24) 所谓 交流当然不可能是一台电脑的交流。要想交流,就必须建立网络。从1962年成立到1986年完成历史使命,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在这24年中一直把注意力放在网络技术、电脑图形技术、专家系统、自然语言运算系统和交互式运算系统上。曾经对于网络技术的进步作出重要的贡献。 1964年9月,在弗吉尼亚召开了第二届信息系统科学大会。会议期间,拉里·罗伯茨和利克莱德、费尔南多·卡巴托以及阿兰·帕利斯进行了非正式的交谈,确认了这样一个基本原则: 我们目前在计算机领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网络,这也就是指能够方便地、经济地从一台电脑连接到另一台电脑上,实现资源共享。 实现这一理想的光荣使命,历史性地落到了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署、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 IPTO)的肩上。在为国防计划署建立网络期间担任IPTO主任的有:利克莱德(1962-1964年)、伊凡·萨瑟兰(1964-1966年)、罗伯特· 泰勒(1966-1969年)和劳伦斯·罗伯茨(1969-1973)。在1974-1976年期间,利克莱德又杀了个回马枪,而后来接替他的则是拉塞尔(1976-1979年)。 20分钟搞定100万美元 1966年对于国防计划署来说,是个重要的年头。罗伯特·泰勒担任了IPTO的主任。而国防计划署的主任也换成来自奥地利的物理学家查里·赫兹菲尔德。这个赫兹菲尔德是出名大方的人,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你对某个研究计划有了好想法,只要去找赫兹菲尔德,用不了30分钟就可以弄到钱! 1966年中的一天,罗伯特·泰勒去找赫兹菲尔德,讨论IPTO面临的困难。问题很明显:与IPTO合作的人都强烈要求有更多的电脑,而IPTO的财力有限,不可能花这么多钱去买电脑。况且,大家也需要互相了解各自的工作,最好能互相合作,因此,有必要把电脑连接起来。 赫兹菲尔德问: 这是不是很难? 回答: 哦,倒并不难。我们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好主意!接着往下做吧。我现在已经给你的预算增加了100万美元。赶紧去干吧! 当罗伯特 ·泰勒从办公室走出来的时候,多少带有一点遗憾,自言自语地说:这才谈了不到20分钟啊! 然而,仅仅有了钱还不够,需要找到一个能够完全领会利克莱德建立网络的思想,并能够把这一思想贯彻到底的,优秀的、有远见的电脑工程师。 作者简介 郭良,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数字论坛”成员,1987年进入中国社科院研究西方哲学,1996年初,倾囊建起学术交流网PhilNet,同时在《南方周末》连载“跟我玩互联网”系列文章。而现在,又回过头来,给网络以“哲学的关怀”。出版有《网络创世纪》一书。 --------------------------------------------------------------------------------------------------------------------------- 《麻省理工技术评论》、《君子》、《财富》杂志评定的2016年最佳书籍之一 入选“2017年度最激动人心之科学著作”的决选名单 《机器崛起》已在德先生旗下求知书店上架(识别下方二维码可进入购书直通车),现预定本书享8折优惠! 求知书店 德先生作为《机器崛起》的官方宣传平台,后期将持续为大家奉上该书的扩展阅读、推荐序以及各路大咖精彩评论。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德先生。
个人分类: 人工智能名人堂|2079 次阅读|0 个评论
机器崛起-从Cybernetics到CyberWar
热度 5 Kara0807 2017-5-2 08:31
机器崛起: 从Cybernetics 到 CyberWar 注:本文是根据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王晓博士于4 月 23 日世界读书日在集智分享的报告整理而成,全文约 1.5 万字。 5月下旬,中文版上市。 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很高兴在世界读书日这天与咱们集智的小伙伴们分享一本好书——《机器崛起》。本书由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教授、军事历史学家Thomas Rid所著,出版不到一年时间,已经被翻译为德文、俄文、日文和土耳其文,是《麻省理工技术评论》、《君子》、《财富》杂志评定的2016年最佳书籍之一,并入选“2017年度最激动人心之科学著作”的决选名单。 这本书对我自己的最大启发,是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导师的研究跨度之大: 从非常 “ 硬科学 ” 的智能机器、机器人,跨到了最 “ 软科学 ” 的社会计算和计算社会学?而翻译完这本书,像是恍然大悟一般,原来这些真的都是同源共流、是一脉相承的。那今天我的报告就按照原作者书的目录一一讲述,其中不乏有趣的历史故事,神话和现实交织在一起,文学与科学交相呼应。 既然我们要谈控制论(Cybernetics),需要考虑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便是,“赛博cyber”是什么?这个想法来自何处?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技术定义的时代,当我们在收发电子邮件、乘坐飞机或是阅读俄罗斯黑客新闻的时候,我们很少思考这些塑造我们现代世界各种事物的起源。本书由“控制论的历史”说起,汇集了不同年段技术的历史: 从发明雷达、二战的中的“无线炮弹”到无人驾驶, 从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再到目前大家担心的网络安全和赛博战。跨越智能科学与技术70年的发展,干货满满~ 一、战争中的控制与通讯 战争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我们今天 关注的许多科学问题, 使用并研发 推广 的众多技术,许多都起源于二战。维纳发表的跨时代巨著 —— 《控制论》,亦不例外。控制论的两个核心思想:闭环反馈和人机交互,都起源于二战中维纳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 地对空的防御问题 。 1940 年 8 月 8 日,希特勒发布了著名的元首 17 号令,下令纳粹空军 “ 在可能的最短时间内集中一切力量战胜英国空军 ” 。这是历史上首次,一个国家仅仅采用空中作战的军事行动去摧毁另外一个顽强抵抗的国家 。同 年 10 月 15 日和 16 日,德军向伦敦派出了 235 架轰炸机;英国的地面防空体系不堪一击,用了 8326 枚炮弹,仅仅击毁 2 架德机、损伤 2 架德机。这种 “ 几乎无效 ” 的地对空防御情况,将在仅仅 4 年之后,得到彻底的改变。 二战中被德军摧残的伦敦 在 这种 希特勒下令德国空军全面攻击英国的情况下,英国不得不把许多的基础科研项目迁移美国,而 将 自己国家的精力专注于战争中的即时生产。 1940 年 8 月,时任英国航空研究委员会主席的亨瑞 • 狄泽德爵士与时任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 (NDRC) 主席的范内瓦 • 布什在华盛顿特区的宇宙俱乐部开心的约了一顿饭,使得布什领导的 NDRC 获得了对于英国伯明翰大学研发的多腔磁控管微波研究的主导权。随后, 该技术被转移到 MIT ,其 辐射实验室 在 1940 年 10 月成立,在利用多腔磁控管技术下, MIT 辐射实验室的研究和技术人员们 不仅发明了雷达, 他们 同时想到:使用反馈回来的雷达脉冲,我们就能控制榴炮弹的发射了 !于是 XT-1 车载微波雷达,即 SCR-584 ,光荣地在 MIT 的辐射实验室诞生了,这使得盟军的 感知侦测能力极大地得到了提高 。 ( Sir Henry Tizard 1885-1959 ) ( Vannevar Bush 1890-1974 )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当感知能力提高后,如何 优化地面武器的射击控制 ?在武器来袭的时候,人的操作使非常慢的。当时如果要射击一个目标要进行以下步骤,通信质量严重的限制了射击的精度: 复杂的步骤会让误差加大,由此射击的准度也由此变差。在炮手利用获得的数据设置炮弹引信过程中,又衍生了一个新的问题 —— 如何设置精确的引信时间。在这里 就不得不提到 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二战之前是没有闭环控制的,只有开环射击。闭环控制作为一种实时交互过程,射出炮弹后会有反馈。而开环则是打出炮弹后,不管有没有射击到目标,整个过程就此结束。我们可以做这样一种形象的描述,如果说 开环是 “ 单相思 ” ,那么闭环控制就是 “ 两情相悦 ” 。既然多腔磁控管可以是感知的关键,那么可否把它装到炮弹中呢? 沿着这一思路,克服了 研发 过程 中遇到 的重重 问题, 终于 研制出了可变时间引信 (variable-time fuse) 或简称 “VT 引信 ” 。这是一种带有感知功能的炮弹 ( 被它盯上了,可就像是狗皮膏药,甩也甩不掉 ) ,战后更是被《巴尔迪摩太阳报》报道 “ 作为一种秘密武器,无限炮弹的重要性仅仅次于原子弹。 ” 就这样, 精准射击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 。 备注: V-T 引信可看做一个微型无线电台,包括一个发射器,一架天线和一个接收器,这些都安装在炮弹的弹头处。当一个 155mm 的炮弹离开炮口时,微型无线电台打开并开始发射连续波。当炮弹在高空中接近德国轰炸机,发出的无线电波会被反射回来。炮弹感知接收到返回的无线电波并放大,放大后的电波传递到一个微型的气闸流管 ( 开关 ) ,引爆炸弹。 在艰苦的技术突破后,我们即将解决地对空的追踪射击问题啦! 1944 年 6 月 13 日凌晨,德国首次使用 V-1 导弹轰炸伦敦,此时他们不知道的是,海峡彼岸已经准备好了应对的秘密武器 ——VT 引信,它将无情且 “ 不为人知 ” 地把靠近的 V-1 导弹撕碎在空中。 1944 年 7 月第 4 周, 79% 穿过英吉利海峡的 V-1 导弹都被击落了; 8 月 V-1 导弹对伦敦的最后一次进攻, 105 枚导弹只有 3 枚抵达伦敦。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战争,几乎无人干涉,全部由机器人 —VT 机器人和 V-1 机器人 — 完成,由此揭开了机器与机器对抗的序幕 。 其实,在二战中,布什领导的 NDRC 部门资助了许多项目,这几乎反映了当时的控制系统世界。其中有 60 多个的项目,都是关于地对空防御问题的解决。维纳的项目也在其中。诺伯特 · 维纳 (Norbert Wiener) ,十八岁从哈佛大学哲学系获得博士学位,思想翱翔于九天之上的天才 ( 头脑极度发达,动手能力此处不做评价 ) 。他的研究项目是 “ 预测处在飞行压力之下的驾驶员飞行行为 ” ,而金额只有可怜的 2,325 美元 ( 当时 NRDC 每个项目的平均资助额是 145000 美元 ) ! 尽管最后,这个项目失败了,但维纳的控制论的基本思想已然形成:控制、反馈与人 - 机交互。用作者的话来说:维纳没能改变二战的形态,但二战却为维纳打磨了一件利器。但令人无奈的是, VT 机器人之所以能够打败 V-1 机器人,正是因为 V-1 机器人没有考虑维纳研究的那个问题 ( 如果德军研发人员中注意到维纳的研究,也许二战的结果就要改变啦 ) ,也是处在压力之下的所有飞行员都会采取的一种做法,采取躲避行为 : 一条游走的随机路线。 二、 控制论 众所周知,二战是人类空前的一次灾难,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无法磨灭的印记。特别是在科学家们帮助美国政府研发了有史以来最具毁灭性的武器之后,政府没有与科学家们进行任何沟通,直接在太平洋上空投放了这一核武器,这引发了科学家们的强烈不满。 当时的情况是, 一方面, V-1 导弹、 V-2 导弹与原子弹的相继研发成功并投入战场,造成了大量伤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战争并反抗军国主义;另一方面: 40 年代末,军事力量上的技术奇迹开始渗透到工业和私营经济中。 50 年代,随着汽车和普通电话机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控制论设备,公众需要有人来解释这些新技术以及它们出现的目的。正是这时,维纳的《控制论 (Cybernetics) 》 “ 顺 天时 而生 ” 。 维纳的 “ 控制论 ” 包括三个核心思想: 控制论 = 控制 + 反馈 + 人机交互 1. 控制是指系统能够与环境交互进而塑造环境的能力; 2. 反馈描述了一种 “ 使用机器过去的性能表现调整未来行为的一种属性 ” ; 3. 人机交互,使得人与机器共同组成了一个整体,一个 “ 伺服系统 ” 。 在大众看来,控制和反馈,也许有些抽象、理论化且难以理解,但是第三个思想, “ 人机交互 ” ,却激发了丰富的想象:机器是否能活过来?机器能否获得智能?既然机器能够扩展人的体能 ( 例如,雷达是人们眼睛的扩展 ) 之后,是否在智能上也会超过人类?既然能用人的思想来理解机器 ( 拟人化的机器 ) ,那能不能用机器的思想来理解人呢 ( 机械化的人体 ) ?这些所有所有的问题,衍生了整个的控制论学科群。 在上图中,维纳与冯•诺依曼的合作,奠定了后者关于“自复制自动机”的研究;维纳、麦卡洛克与皮茨的合作,促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神经元模型;同时,这一学科也启发了其他学科的专家从闭环的角度理解手头的工作。当科学家们在探讨控制论的研究范围和研究重点时,一个名为Ross Ashby(上图右上角)的医生已经“撸起袖子”制造了世界第一台机械大脑——“同态调节器”。它用4个前英国皇家空军的炸弹控制开关齿轮装置为底座,外观套有4个立方铝盒。唯一可见的运动部件是4个小磁针,像指南针一样在每个铝盒顶部安装着的一个小水槽内摆动。该机器的设计主旨为保持4个电磁元器件处于稳定状态,使得铝盒上方水槽中心位置的磁针一直保持在中间位置。Ashby是一位神经病医生(所以说,疯子和天才往往只有一线之差),他之所以会制造这台机械大脑,也是为了借此研究并解释,为什么人的精神会出问题,不得不佩服歪果仁敢想敢干的能力。那这台机械大脑所具有的是一个人类才有的基本特征:具有目标-搜索行为,但却没有具体的目标。阿什比坚信,“任何机器,不管是多么了无生机,都可以用负反馈来展现其生命特征”。引发了新的对于大脑与环境或系统与环境的关系与影响,将控制论的研究推进了几十年。想想今日之脑科学研究、类脑研究、人机交互等研究的生物大脑与其身体形状的关系等许多问题,似乎都与控制论中关于系统与环境的探讨一脉相承。 在阿什比对控制论的推动,维纳对军事力量以及“按钮战争”的反思,对美国的军事也产生了新的影响。维纳最担心的,是“按钮战争”的爆发,当人类把诸如原子弹的核爆炸武器的投放权移交给机器人时,人类会给机器人下达一则“命令”或“口令”,这正像是神话故事中魔法学徒对魔法扫帚或者渔夫对阿拉丁神灯所念的“咒语”。在神话故事中,这样的“任性”口令最终都引发了一些不好的结局;那么在真实世界中,人类是否也会将自身置于尴尬甚至无法挽回的境地? 三、自动化 在学术界对控制论的研究范畴、应用范畴等问题进行讨论时,美国政府和企业界已经极大地推动了控制论在军事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前者催生了大陆级别的高空放射炮塔SAGE,后者引发了“自动化工厂不招人”的严峻就业问题。 维纳在其《控制论》一书的序言中就曾经写道:“第一次工业革命,通过引入机械装置导致了人类手臂的贬值”。他相信:“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样会引起人类大脑的贬值,至少会引起人类大脑在更简单更常规化的决策方面的贬值”。维纳警告公众:“非常明显,自动化将造成失业的情况,与之相比,30年代的大萧条将不值一提”。当时,美国工人阶级已经对自动化可能引起的“机器换人”情况十分关注,甚至在肯尼迪的国务院记者发布会上也引起了激烈讨论。 1963年,维纳决定对自动化引发了一些精神与技术的后果进行盘点 ,在这次盘点中,他严厉地批判了那些认为“除非预先输入,否则机器不会产生任何输出”的人的观点,并明确强调“我的观点是,机器能够并肯定会超越它们的设计者的某些局限性,并且当机器实现时,他们可能即是高效的又是危险的。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原则上,我们并不能制造出我们永远都不了解其行为因素的机器。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能用比操作机器所需要的更少时间去理解机器的行为因素,甚至用数年或几代的时间也不行。”尽管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制造出不了解其行为因素的机器(如今天应用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机制的机器)。 同一时期,文学与科学交相辉映。在这个特殊的时代,产生了大量影响深远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关于机器智能是否能够超越人类智能、机器人与人类将保持怎样关系的话题,最早的讨论出现于1920年出版的《罗素姆万能机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制造机器人的“人造人”工厂中的故事,小说的结局是机器人对其制造者发起反抗并最终消灭了人类。 在1950年的秋天,这一剧目走上了MIT戏剧院皮博迪剧场的舞台。排演之前,维纳走上台,在人声鼎沸中展示了他称之为“帕尔米亚”的趋光机器人,并用它来展示神经震颤的两种状态:帕金森症和意向性颤抖。这成功引起了美国军方的注意,但军方的关注点却完全不同,恰是维纳的反面,因为在他们看来,机器人不会生病、不会请假、不会闹脾气。 《2001:太空漫游》 1950年在皮博迪剧场上演的罗素姆万能机器人 《自动钢琴》 库尔特•冯内古特发表于1952年的《自动钢琴(Player Piano)》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西部世界》这部剧集,每一集的开头都有一架钢琴在自动演奏,应该是对这部小说的致敬),它描述了在机器人替代大部分脑力劳动后,人类幡然醒悟并进行了了一场失败的与机器人对抗的起义的故事。1955年,弗兰克·莱利的《赛博和福尔摩斯大法官(The Cyber and Justice Holmes)》则探讨了未来的法院系统,智能高效的机器取代了人类法官。但完美的理性行为并不是一切,道德与情感同样重要,小说的结局是最新型的赛博法官因被要求计算梦的重要性而崩溃。因为 机器人在会比人类更快、更精确的完成任务,而且不会生病、不会罢工、不会酗酒,它极大程度上会成为定制化的优秀员工 。这甚至引起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特兰·罗素的反思:“Are Human Beings Necessary?” 1968年亚瑟·克拉克的《2001: 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则是描述机器获得意识与智能的里程碑式著作,在这部小说中,人类战胜了机器。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自然而然的出现了一些新的反思:当机器接管之后,人类会灭亡吗?英国星际航行协会前主席、曾被授予卡林加奖的亚瑟·克拉克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指出, 生物进化,已经让位于一个更为快速的过程,技术进化 。“ 直白而残酷地说,机器将会接管一切 ”。发表在《花花公子》杂志上的这篇文章用一棵展示了生物进化过程的进化树阐明了这一故事:从微生物到鱼类,恐龙,猴子,尼安德特人,现代人类,最后是机器。用他的话说,“因为没有个体会长存于世;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期盼我们的种族能够永远延续下去呢?” 此时,美苏冷战已接近巅峰,时任苏联领导人的尼基塔•赫鲁晓夫已经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自动化很好。它是我们用来打败你们这些资本家的手段。”美国政党也毫不示弱,亚利桑那州的一名共和党人巴里•戈德华特强调:“只有通过(自动化)增加每工时的产出工作量,我们才能建立有效的防御来抵抗苏联的侵略力量”。这是因为,二战带给参战各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训是“具有领先生产能力的国家将会赢得战争。”但是这对于美苏冷战期间对太空和深海等极端环境的探索却毫无用处。 因此,新的思考出现了,“ 可否借助自动化改变人类的身体,使其更好的探索极端环境,拓展国家疆土?”由此,控制论的新产物出现了——赛博格 。 四、 有机体 机器与有机体以新型方式进行交互的设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但直到60年代早期才得到蓬勃发展。美苏之间的军备竞争,极大地推进了这一进程。其目的是:借助控制论的手段,扩展甚至改造人类身体,使其适应太空、深海、高温等等特殊环境。 当时的设想是,机器与有机体组成的有机机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第一种是用螺栓把机器部件连接到现存的生物有机体上(例如假肢),这一改造产生的是半机械人;另一种方式是创造没有有机碱的活体机器。这是一种独立的装置,完全没有生物组织,却可以被赋予生物的特性(长生不老,指日可待!)。但是当把一种非常重要的属性—生命—赋予机器时,却引发了更多可怕的问题:机器何时能够以及是否活过来,机器何时能够超越人类?这两个问题,引发了今天我们所仰望的一众人工智能大神的思考,在这个名单中我们能看到:冯•诺依曼 、维纳、麦卡锡 、摩尔等等。 史上第一个赛博格:一只在尾部皮肤下植入了渗透泵的220克重的实验白鼠 生活杂志对赛博格的示意图 60 年代, 最重要的驱动赛博格诞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随着飞行机器的飞行高度和速度越来越高,飞行员面临着许多未知的生理和心理问题。人类身体能承受多大的重力加速度?低座舱压力会对大脑活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特别是1957 年 , 苏联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1 号 ( 斯波尼克 ) ,这也是世界上的一颗人造卫星,在美国引发了极大的震惊和恐慌( 老大的位置受到了强烈的威胁 ) 。 要进行 太空旅行 ,首先要解决的 最为基本和核心的问题,就是“ 如何改造人体以适应外太空环境 ” 了 。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Cyborg 正式被提了出来 ,其全称是Cybernetic Organisms ,生控体系统。由克罗兰州立医院的两位医生 — 克莱恩斯和克莱恩 — 所 创造 ,他们的文章《Cyborg and Space 》 后来 发表在了1960 年 9 月份的《宇航学》杂志上。在该篇文章中,他们提供了 史上第一个赛博格的照片:一只在尾部皮肤下植入了渗透泵的220 克重的实验白鼠。 随后,《生活》杂志对两位医生进行了采访,并使用了一张内容为两个密封着嘴巴、背着废料罐在月球上工作的赛博格作为配图。 赛博格不仅在太空中有显著的作用,地球上也是如此。 军方,对这一概念 尤其 感兴趣。GE 的一位工程师,拉尔夫 • 莫舍尔由此开启了他拉军方项目建造空军、海军、陆军用赛博格的非凡之路。 为解决新型超远程轰炸机B-72 核动力飞机的机载核反应堆的地面维护工作, GE 研发了所谓的机械手 (Manipulator) 。但这一项目中,由于没有考虑机器的 “ 触觉 ” ,导致了闭环反馈的丢失。随后,莫舍尔同时融合机器的触觉和反馈属性,研发了 “ 多面手 (Handy Man)” 。这是一种跟随式控制,人们需要穿上 “ 甲胄 ”( 一个穿戴式的外骨骼主控台 ) 才能实施控制。 1961 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 • 肯尼迪终止了空军的核动力轰炸机项目,但是他也升级了越南战争。此时,美军陆军正在越南的森林、沼泽和稻田中经历着新的意想不到战术问题。这使得陆军急于寻找一种适用于在丛林中作战的大型行走机器。 GE 承诺要为这一难题寻找一个出路:适用于丛林作战的大型行走机器,创造一种 “ 人与机器互利共生 ” 的局面。结果是在 1964 年研制了一台步行机 (Pedipulator) 。这看上去就像是《星球大战》中双足机器人的原型 ( 丛林中行走的 Pedipulator 有木有 C-3PO 的赶脚 ~) 。 然而美国国防部门却担心,在森林环境中战斗时,使用非常简单的方式就能把双足机器人击倒,但是要机器人依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却很麻烦。因此,陆军决定,资助研发一台重心低、负重多的四足行走机器 —— 行走卡车 (Walking Truck) 。 而当时的主要想法是联合机器与人类,充分发挥两者的最优性能。 但此次的研发,仍然没有打动美国陆军。 后来,在研发和设备的过程中为了服务拟建的远程轰炸机上的飞行核反应堆, GE 为空军制造了 “Beetle” ,大甲虫。再后来, GE 雄心壮志地 试图把所有最先进的技术和功能融合到一台外骨骼 机器 上,然而, 最终却只制造出了一只有着 9 个关节的“拳头” ( 心塞塞 ) …… 尽管莫舍尔和 GE 公司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了,但莫舍尔并未放弃。 当把人嵌入在机器内部时,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密切的人 - 机交互问题,两者即是相互辅助的,又是相互限制的。 但是 , “ 没有理由要求操作员必须在机器内部 ” ,两者是可以分离,无人系统,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首先出现的是美国飞歌公司 (Philco Corporation) 研制的双目头盔显示器。 1960年,莫顿提交了一款VR设备的专利申请文件,这是第一款便携式的头戴设备,专利文件上的描述是 “用于个人使用的立体电视设备”。尽管这款设计来自于50多年前,但可以看出与Oculus Rift、Google Cardboard之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在当时技术的快速发展之中,赛博格已经让整个社会为之“心驰神往”。1960年,D. S. 哈拉斯出版社第一本关于赛博格主题的完整著作《赛博格》。他提出,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化,人类的进化终于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了,人类——可以被自身改造,不管是器官的缺失还是基因的缺陷,都能被修复。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赛博格。 既然控制论可以扩展人的体能,那么人的智能呢?机器智能是否能够超过人类智能?机器与人无异,那么人是否就是一台机器?而在这些问题的思考的驱动下,产生了全球联网的计算机网络的愿景,以及超级智能机的构想。 在这个时期的美国,存在着两种极端的情绪,一种是核战、越战所带来的恐惧,这种恐惧不仅仅是害怕战争,还害怕诞生毁灭人类的力量的军工联合体机制,以及背后的技术官僚主义思想;另一种是登月、计算机等新发明的出现,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发明以及新思想相互碰撞,进步与向前的情绪。这些情绪也导致了该时期特殊的文化发展。许多关于机器、关于赛博格、关于机器智能的电影亦深刻反映了这一现实。 五、 文化 如果思考的机器是一个简化的大脑,那么它的逆向问题实际是在问:难道真实的大脑不就是一台复杂的机器吗 ?瞬间,人类的思维,变成了某种可以进行描述、分析和计算的东西 ,成为了一种人们可以理解的东西。 那接下来,我们延伸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思维是一种通过闭环反馈进行自我调整的控制论系统,还有哪些也是?这一想法随即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和半宗教的吸引力,而且这种吸引力很快远远超越了人们对于自动化或者对于 “ 机器替人 ” 的恐惧。 20 世纪 70 年代,在两位尤其著名的 “ 心理学家 ” 的推动下,控制论开始如病毒一般传播开来。 其中一位便是创立了大名鼎鼎的达基山教 ( 科学教 ) 的 L. 罗恩 • 哈伯德,他认为 “ 善于分析的思维不仅仅是一台运行良好的计算机,更是一台完美的计算机 。 ” 如果人类有任何不完美或者错误的行为,那是因为引入了 “ 错误的数据 ” ( 嗯嗯,是的,都是数据的错,都是数据的错 ) 。哈伯德随后将该观点扩展成了一本书《戴尼提》,该书被翻译成了 65 种语言,销售超过 2000 万册! 另外一个帮助传播了控制论思想的心理学家,是 马克斯韦尔 • 马尔茨 。用原书作者的话来说 “ 如果说真的有人推广了控制论理论的话,那肯定是这位与胸部打交道的医生 (Doctor) ,而不是与数字打交道的博士们 (Doctor) 。 ” 为什么? 这个医生到底做了什么?这位医生写了一本《心理控制论》,书中吹嘘到: “ 这位医生非凡的发现 ” 将帮助读者 “ 逃离生活中无趣、单调的日常 ” ,甚至 “ 让你看起来更年轻,感觉更健康,并且能够更加成功! ”( 厉害了, 不知道咱们这本译著能否销售到千万呢? ) 。如果从销量来判断马尔茨 “处方”的有效性,那它肯定是起作用了,到现在,这本书共销售了 3000 万册之多! 马尔茨是一位著名的整形医生,在他的工作经历中,他发现, 整形手术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和性格,甚至改变一个人的才华和他 / 她的未来 !当改变一个人鼻子的形状时,他改变的是其 “ 内在的自我 ” 。 受到闭环反馈和控制论这些新科学的启发,马尔茨开始将身体看成是一台储藏着人类思维的机器 。而通过手术改变机器,他将同时改变人类的思维。一时间,控制论在人民大众之间刮起了一阵狂热的旋风。 但这样的言论,引发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甚至嬉皮士们的大量关注的同时,却使得控制论作为一门严肃的学术事业发展到了顶峰。一种新的亚文化出现了 —— 反主流文化,赛博朋克 (Cyberpunk) 也出现了,这一切的开始,要始于斯图亚特 • 布兰德 。 布兰德是《全球概览( Whole Earth Catalog )》杂志的创始人。我们知道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有一句名言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这句话正是布兰德所创。尽管《全球概览》这本杂志只存在了两年,产生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 这是一个纸质的工具检索目录,每个人都可以介绍他推荐的工具,而人们由于彼此之间相互供应工具而成为了整本书所有提供工具的人组成的网络的一个节点。其增刊 “ 不知名读者写给不知名读者的信件 ”部分 ,在读者体验、读者评论和社区其他输入的帮助下纠正和更新刊物信息 ( 用户反馈 ) 。全球概览及其增刊以及返土归田运动社区整体,形成了一种学习机制。 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两年后,布兰德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在线社区 WELL 。而这些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在线搜索、用户推荐、社会网络的出现。 对比 “封面”的风格,我们可以看到,当下最火的社交工具—— 微信 , 一定程度上就像是全球概览。不同的是,《全球概览》连接的是工具,微信连接的是人。 尽管《全球概览》非常成功,但 布兰德 却发现还少了点什么,少了什么呢?“ 控制论的整体系统思想与宗教的整体系统思想在概念上的统一 ” 。 1972 年,贝特森出版的《朝向心智生态学》将控制论由推动了一个台阶的同时,也解决布兰德提出的新问题。 同时,这也导致了大家对人与机器、系统与环境、虚拟和现实概念的再次思考。贝特森指出: 个体思维是内在的,但不仅仅存在于机体内部。它也内在于体外的通道和信息中;并且存在一个更大的思维,而个人思维只是其子系统。那么机器有思维吗?机器与机器会有思维交互吗?人与机器组成的系统内部,会产生怎样的思维?机器的思维联通之后,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以迷幻剂为对比,布兰德对这一新出现的人机交互方式—— 游戏,进行了阐明。 纵观计算机从军用普及到民用的过程,反主流文化主义和黑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20 世纪 60~70 年代,人们往往将计算机看成是集中控制的化身 ( 得益于 SAGE) ,随后美国许多大学的技术人员发明了分时技术,打破了大公司对大型机的垄断,逐渐使得个人 用 计算机成为可能。 在布兰德对历史的解读中,黑客曾带来了计算机发展的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 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早期,起源于大学及其新崛起的计算机科学系,这些技术人员们发明了分时技术,战胜了大公司的利益,让更多的人获得了访问 SAGE 这类超级计算机的途径; 第二次浪潮: 20 世纪 70 年代,通过将个人计算机推向市场,完全推翻并颠覆了大型机。代表人物是乔布斯和沃茨尼亚克 ( 苹果公司的两位创始人 ) ,两人最开始的时候通过开发并销售一种可以免费拨打电话的盗用电话线路设备来磨练自己的技能。 第三次浪潮: 20 世纪 80 年代早期的 “ 社区 ” 黑客们,借助反主流文化的浪潮,得到了极大地发展。 当科技遇到了朋克,计算机突然变酷了 ! 六、空间 又一次,军事上领先的科技应用超过了科学甚至文学发展的速度,当科学家与黑客在探讨机器所形成的内部空间时,这一空间已在赖特 - 帕特森空军基地变成了现实 。实际上, 20 世纪 50 年代困扰了维纳的那个问题:如何预测处于压力之下的飞行员的驾驶行为?同样也使得空军在 7 0~80 年代也痛苦不堪。结果就是空军制造出了 “ 虚拟空间 ” 。 这一问题的触发器是越南战争。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曾经纵横二战沙场的 F-4 和 F-105 战斗轰炸机都要退出舞台了。而新研发的 F-15“ 鹰 ” 式战斗机和 F-16“ 战隼 ” 不但没有优化驾驶舱的设计,反而使问题更糟了。驾驶舱内成为了开关和显示器的海洋,可能找到正确的控制按钮就很费劲儿了,万一再按错了呢?飞行员们也抱怨,他们的脑浆都要从指尖上渗出来了 …… 解决的办法,就是 赖特 - 帕特森空军基地在 1976 年研发 的 “ 视觉耦合机载系统模拟器 (Visually Coupled Airborne Systems Simulator)” ,或称为 VCASS 。这是个超大型的头盔,虽然有些丑,但是比《星球大战》中达斯 • 维达的头盔还要功能强大 哦 。这一次,科学的发展超越了文学的想象。 在 VCASS 设备中,实现了这四种人 - 机交互方式: 1 、简单的转动头部,促使飞机相应地调动武器进行瞄准; 2 、语音控制,对着麦克风说出命令,例如, “ 选择 ” 、 “ 锁定 ” 、 “ 放大 ” ,等等; 3 、通过一个触控式感应控制板,调用虚拟的开关控制板; 4 、戴着 VR 手套的双手,连入系统内,手套内的电磁跟踪器可感知手部位置,与系统交互。 但事实上, 还存在第 5 种潜在可能的人机交互方式,即:通过眼部运动进行控制把一个眼球位置追踪系统纳入到头盔,测量眼球对于头盔的方向。但以当时的技术来看,尚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文学作家们当然不甘落后,在这些技术的产生背景下,也带来了很多人们对机器内部空间的思考,从而衍生了一些代表性的反主流文化文学作品。 最典型的是文奇的《真名实姓》与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 《真名实姓》( 1981 ,弗诺 • 文奇)。讲述了在赛博空间出现后,人们具有了平行的双重生活:一重是在 “ 现实世界 ” ;另外一重是一个存在于计算机、处理器和开关之中的虚拟世界。 2 、 《神经漫游者 》( 1985 ,威廉 • 吉布森),讲述了一个网络牛仔也是一个瘾君子藏身于虚拟的赛博空间中的故事。用作者的话进行描述, “ 赛博空间 …… 是人类系统全部计算机数据抽象集合之后产生的图形表示,有着人类无法想象的复杂程度 ( 话说看到这儿,第一感觉想到的是 Matrix ,黑客帝国 ) 。它是排列在无限思维空间中的光线,是密集丛生的数据。如同万家灯火,模糊不定 。 ” 其封面的风格的变化,更体现了不同技术时代人们对于吉布森所描述的故事的理解。 尽管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吸引的群体范围更广且在短期内更具影响力,但这些群体热衷于反主流文化、美学、虚拟现实和药物; 而文奇的《真名实姓》 则吸引着一群范围更小的、只有经历长期的发展才会变得具有影响力的团体,他们热衷于工程实现、游戏、加密技术和隐私。 前者与后者,共同塑造了硅谷的文化。 总体来说, 1970s – 1980s 是虚拟空间繁荣也是虚拟现实设备爆发的十年, 人们热切希望穿过 “ 观赏玻璃 ” ,真正进入计算机内部的空间 。 当时 许多的赛博朋客( Cyberpunk )不仅研究赛博的 手套和 服装,甚至在不满足鼠标和键盘对虚拟世界的操控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可视化编程语言 ——VPL 。上图所示是 VPL 公司研发的满墙的虚拟光感手套和数据服装。 1990 年,凯文凯利举行了第一届赛博颂( The First Cyberthon )。大会上第八感觉、欧特克 (Autodesk) 和拉尼尔的 VPL 参展,这些公司 是 这次的智能设备浪潮中 的代表 “人物” 。就在赛博颂结束不久之后,势头最盛的 VPL 公司便破产了。原因 是设备会引发较为强烈的眩晕,同时 过度的媒体炒作已经威胁到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实际上 ,一种技术的 成熟 需要几个因素:拥有足够的预算、技术精湛的工程师、 恰到好处的时机 以及一个明确的目标 。而这一时期 VR 的几个公司,都缺少要解决问题的目标,这是硬伤。 1990 年, 5 月 4-5 日,德克萨斯州佛劳恩学术中心,第一次关于赛博空间本质讨论的会议召开了。人们对于 “ 赛博空间 ” 到底是什么,意义何在展开了讨论。在这次的探讨下, Cyberspace 超越了 VR 的概念,真正成为一种开放式、共享、实时的新兴人机交互以及人与人交互的空间 。 七、无政府主义 当赛博空间形成之后,政府开始涉入其中,并希望用适用于现实世界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赛博空间的行为。这在将赛博空间视为一种新兴、自由、美好的新疆土的赛博朋克们看来,是无法忍受的。 尽管如此,人们依然陶醉于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新兴起的两种革命性力量上: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但 某天回过神儿来 ,大家 却 发现: 隐私与安全的通信,不见了 。 早在 1973 年,英国政府通信总部 GCHQ 即发明了一种单向函数来确保信息安全,这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公钥加密技术。尽管英国政府和美国政府都知道如何确保信息安全,但却从未公之于众 ( 不然怎么从政府的角度来监督大家的言论,方便查找潜在犯罪分子呢 ? ) 。但民众一直不知道这点。美国高校的科学家们和技术人员也在奋力思考这个问题,终于,在 1977 年,他们想清楚了这种 “ 需要数百万年才能被破译的新型密码 ” 。这下,美国国家安全局 NSA ,终于坐不住了。 时任 NSA 负责人的是海军中将博比 • 英曼,因为这件事情, NSA 第一次从 “ 暗处 ” 走到了 “ 明处 ” ,接受了《科学》杂志的采访 ( 是的,就是 AAAS 旗下那个 Science , SCI 影响因子 30 多 的那个杂志 ) ,以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在 “ 这是国家机密 ” 和 “ 这是学术自由 ” 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同时, NSA 几乎用尽了洪荒之力以阻止信息加密技术的公开:消减密码学研究的政府资助、刑事诉讼相关学者、甚至对其进行 “ 道德绑架 ” 。 但是, 政府所做的这些努力,恰好坐实了民众对于华盛顿存在阴谋论的怀疑 。在此 10 年之前发生的五角大楼文件泄露事件以及在它之后发生的水门事件,已经侵蚀了民众对于联邦政府的信任。反抗,正在酝酿之中。 当 大卫 • 乔姆提出 了 盲签名机制和数字现金,以保证《无需身份证明的安全》 时 , 反抗者们能 够在赛博空间中指责政府的言论、政府的强制管押,而不会被识别身份 了 , 越来越多的人 们开始积极地站了出来。回邮器、加密芯片、情报分析和 “ 政治暗杀 ” 相继被提出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提摩西 • 梅伊。他以当时的技术发展为背景, 设想 “ 两个人可以交换信息、开展交易和商讨电子合同而无需知道对方的真名实姓 ( 内幕交易的电子化 )” ,由此建立了暗网。 电子信息,成为了一种可进行安全交易的资源,也成为下一个 10 年各方竞相争夺的对象 。 正是个人电子计算机、互联网与加密技术的结合,真正促进了加密无政府主义的崛起 。 八、 战争 当美国内部正在为加密技术以及加密无政府主义头疼不已时,他们的对手也在跃跃欲试。赛博化战争 登上 了政治和历史的舞台。 在 1973 年参与以色列战争时,美国已经意识到,战争在瞬间内取得胜利是有可能的 —— 重要的是赢得第一场战争。时任美国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 ( TRADOC) 的司令员是威廉姆 • 德普伊,他将一些关于战争进化的重要思想记入了战地手册 FM100-5 中 ( 这 本手册 在美国可是家喻户晓 ) ,随后一位特殊的改革者对这一战争进化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约翰 • 博伊德。 博伊德 将自己驾驶轰炸机进行战斗的思想进行了超浓缩精炼,最后提出了我们现在熟知的 OODA 循环理论 ( 所以说,浓缩的都是精华 ) 。这一闭环反馈模型随后被写入了 1982 年的 FM100-5 手册 “ 为了抢占先机,攻击者必须首先看到机会,决定下一步行动,并且要比敌人更加快速的执行 —— 然后不断重复这一过程。 ” 至此,整个军队都通过一个闭环反馈来进行周期性的运转了,这就是我们今天的 “ 空地一体战 ” 。 很快,让机器人奔赴战场作战,人类指挥员 “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 的新型战争理念出现了。 飞行机器人可以在空中停留数天,侦察地形、窃听无线电通信,传递讯息;同时也可以接受行动指令,像神风特工队一样猛扑向敌人的机枪阵地。五角大楼也开始计划 “ 结合人类与机器之精华 ” , “ 使用自己长脑子的武器 ” 来装备其武装力量。 赛博化战争已然初具形态 。 当 TRADOC 把它近 10 年来形成的思想带入 1991 年爆发的海湾战争时,立即 取得 了意想不到的 效果 ,整场 陆地 战争,不到 100 个小时就结束了,整个 的 OODA 循环,仅仅用了 24 小时。美国确实结合了人类与机器最为精华的部分,从而取得了物理战、网络战和心理战 ( 三战合一 ) 的全面胜利。 海湾战争刚刚结束,另外一场战斗便在五角大楼打响了 ,目的是 “ 解释此次战争的胜利并从中吸取教训。 ” 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主导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一方坚持,是鲍威尔学说所强调的 “压倒性力量”带来了这次的胜利;而另外一方,则将他们的赌注压在了以技术为支持的军事事务变革上,主导精益且敏锐的高科技打击力量是胜利的关键。五角大楼的这次战斗,促进了武装冲突的一种新概念—即 赛博战争 —的真正崛起,“这即 将 重新定义人类与机器在战争中的关系 。” 1994 年底,陆军信息作战中心的军事人员甚至开始思考如何在战争开始之前便结束它。美国陆军空间和战略防御司令部的负责人杰伊 • 加纳则提出 “ 未来的某天,国家领导人在他们下定决心开始作战之前,都要先进行虚拟战争。 ” 就在五角大楼忙于赛博战的理论探讨与军事演习时,田纳西州的一位 IT 企业家已经想到,一个个体或组织可以袭击我们的信息处理能力,这将引发一场电子化的“珍珠港事件”。实际上,这是有可能的,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此时的美国,即将遭受“袭击”,第一场赛博空间中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信息间谍活动已在蠢蠢欲动。 1997 年 10 月到 1998 年 6 月间,仅仅美国能源部就检测出了 324 起来自海外的入侵尝试; 11 月份的时候, FBI 在美国十多个院校和大学追踪到了俄罗斯的入侵活动,信息盗窃的规模十分庞大,目标列表的涵盖范围更是十分广泛。洛斯阿拉莫斯、桑迪亚、劳伦斯利弗莫尔、布鲁克黑文等国家实验室的信息都被入侵者翻了个底朝天。美国一直认为是国内有敌方的间谍,所以能够对几乎美国所有的高精尖技术了解的一清二楚;后来才发现,原来是自己没有对名为“技术参考和情报收集指南”的文件保密所造成的。这是一本什么文档呢?为什么要制作这样一则文档呢?原来, 美国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能够改变国家发展形态的那些技术都进行了梳理,方便自己以此为根据收集其他国家的军事科技情报。结果,还没派上用场,却被敌方国家利用来收集美国的科技情报 !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为他人作嫁衣裳。 2000 年 1 月初,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一个白宫南草坪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了:任何使用一台计算机的用户都可以“双击鼠标,侵入一台计算机系统,使整个公司、城市或者政府,陷入瘫痪。”这,正是我们 21 世纪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九、 机器陨落 在回顾了 《控制论》 70 年的 历史后,《机器崛起》的作者 以 “ 机器陨落 ” 这样一个 主题 作为本书的终结 。 因为 “机器”这一人工制品 (Artifacts) ,能够被“侵入”。正像“速度与激情 8 ”中被大反派控制的自动驾驶汽车, 这些“有脑子的机器”,是可以被“敌人”远程控制的 。 从人 - 机器到机器 - 人再到机器 - 世界的这个三重控制论进展,始终充满了希望,也伴随着失望。尽管 70 年前维纳试图解决飞行问题的那一举动,并没有真正成功,但并不妨碍《控制论》在智能科技发展历史上绽放的夺人光华。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 VR 、人工智能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机器替人”、“人工智能威胁人类”的言论也是不绝于耳。就像孙优贤院士在本书的推荐序中提到的,科技历来是一把双刃剑,好坏参半。“执剑人”决定了它的使用。希望通过这次的报告,能对大家更好地理解科技发展的历史有所帮助,“抵消”一部分因炒作带来的浮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用技术来改善我们的生活。谢谢大家 ~ ························································································································· 《机器崛起》已在德先生旗下求知书店上架(识别下方二维码可进入购书直通车),现预定本书享8折优惠! 求知书店 德先生作为《机器崛起》的官方宣传平台,后期将持续为大家奉上该书的扩展阅读、推荐序以及各路大咖精彩评论。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德先生。
个人分类: 机器崛起|18677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中科院自动化所王飞跃 | 机器崛起:重现的自动化愿景
热度 1 Kara0807 2017-4-20 21:09
中科院自动化所王飞跃 | 机器崛起:重现的自动化愿景 编者注:《机器崛起(Rise of the Machines )》一书是《麻省理工技术评论》、《君子》、《财富》杂志评定的 2016 年最佳书籍之一。书中,作者分三个阶段讲述了控制论的发展历程:最先用人类的思维去改造机器,即研究拟人化的机器,在体能和智能上要超越人类;接着用机械化理论控制、改造并重塑人类,认为思维也是一种机器,有规律可循,可按照改造机器人的方式改造人类身体;最后用机器改造环境,可构建美好的梦幻空间、虚拟世界、虚拟现实,无法律约束,无政府管制。 2016 年,本书一经出版,便得到了众多国际主流学者及媒体的高度评价。 在中科院自动化所王飞跃教授的主导下,书稿中文版已完成翻译并将于5 月上旬正式发售。德先生作为《机器崛起》的官方宣传平台,后期将持续为大家奉上该书的扩展阅读、推荐序以及各路大咖精彩评论。本文是王飞跃教授为《机器崛起》一书所著译者序,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德先生。 --------------------------------------------------------------------------------------------------------- 毫无疑问,《 Rise of the Machine 》是我近年来读到的最好一本著作。除了消耗时间之外,此书的翻译和校对过程给人以轻松、畅想、愉快的享受,而且常常伴有“ 原来如此! ” 、 “ 竟然这样! ” 、 “ 怎么会呢? ” 等惊叹和无奈。借用美国国家安全 局 和中央情报局前负责人的话 :在这本书里,作者托马斯· 瑞德巧妙地以作家的艺术、历史学家的严谨、哲学家的敏感揭露了 “ 赛博这东西 ” 已经并将继续颠覆人类感觉和认知的各个方面 , “ 此书不仅仅是精神食粮,更是一场思维盛宴。 ” 英国前安全情报协调专员和最高情报机构负责人,亲历 “ 月光谜案 ” 的欧蒙爵士称 “ 本书为历史学家和记者之类设定了一种新的叙事标准 ” 。一位美国空军赛博战的前负责人讲得更干脆: “ 它将成为经典!( It will be a classic. ) ” 然而,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控制与自动化研究的科技工作者,自己还有 “ 额外 ” 的感叹和思考:控制论的天地原来如此之广阔,可为何今天却如此落魄,连自己的辉煌历史都被人 “ 遗忘 ” ?控制理论与控制论到底是什么关系?把 Cybernetics 译成中文 “ 控制论 ” 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控制论同自动化又是什么关系?这关系是从控制论与控制理论的关系衍生出来的还是它们之间本身就有 什么 更加深刻的内在 关联 ?显然,在赛博( Cyber )到底是什么意思都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了 。但个人总摆脱不了一种无法释然的感觉:似乎这么多年自己的努力和辛苦,只是在一条极其宽阔的大道上又修了一个小巷,筑了一个小院,结果在里面把凤凰养成了鸡,把狮子训成了猫。唯一可以安慰的是,鸡的社会经济价值远大于凤凰,猫的人文关怀作用更远胜于狮子。 回想三十多年前,当我刚由力学转入控制领域时,曾有两个困惑:一个是文学上的 : 为什么钱学森要将其专著称为《工程控制论》,难道控制不就是关于工程吗? 另 一个是数学上的 : 控制教程书上讲的闭环反馈控制,其实从数学上看完全是开环的设定控制,特别对于确定性系统,反馈仅仅是形式上的,实质上根本没有任何反馈 ,但为何却称反馈控制呢? 第一个困惑很快就解除了:钱学森在《工程控制论》开篇的第一段就解释说 , Cybernetics 一词首先由法国物理学家安培 在《论科学的哲学》中采用,为法语 Cybernetique ,意思是 “ 国务管理( Civil Government ) ” ,自然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而且,之前诺伯特 · 维纳的《控制论》之副标题是: “ 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之中的控制与通信 的学科 ” ,又把控制论从社会科学扩展到生物学和机器智能(即人工智能或认知科学)了 。相信这就是为什么钱学森要在其开创性的 “ 控制论 ” 前冠以 “ 工程 ” 二字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形式上在《工程控制论》里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控制的框架和公式,但在维纳的《控制论》中几乎看不到现代控制的任何影子。本来,最初有把 Cybernetics 译成中文 “ 机械大脑论 ” 的提议 ,其实这至少能表述原文 75% 的含义,但 “ 控制论 ” 似乎只能传递原意的 25% 了 。 正是因为自己的这一认识,大约五六年前,在 IEEE SMC (系统、人、控制论 ,全称为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学会的一次理事会上,我对东欧学者提出设立 “Social Cybernetics” 技术委员会表示反对,因为 “ 控制论 ” 本来就是关于社会的,建议取名 “ 计算社会系统 ” ,并结合社会计算,创办一份 “ 计算社会系统 ” 的 IEEE 汇刊 。 但第二个困惑却困扰了我许多年,最后才 “ 顿悟 ” 般地弄明白:原来,所谓 “ 反馈 ” ,其实不在数学方程的形式或意义里面,而在其工程实施的实践和效果之中!所以,反馈必须在数学之外去理解,否则对于确定性系统而言,数学上就是根本没有反馈的开环控制。我曾问过一些控制专业的学生,还有教过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课程多年的老师,许多都不认识甚至不理解这一点。然而,正是反馈思想的这一独特的引入方式,才是维纳《控制论》对现代控制理论的最大贡献;而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就是针对机电系统,使隐式的反馈变成数学和工程上的显式反馈机制 。 实际上,维纳的最大贡献可能是将机电伺服系统的物理反馈现象推广为生理神经上的 “ 目标 性 行为 ” ( purposeful behaviors )和哲学上的 “ 循环因果律 ” ( circular causality )及 “ 循环逻辑 ” ( circular logic ),认为人类、生物和智能机器等都是通过 “ 由负反馈和循环因果律逻辑来控制的目标 性 行为( purposeful action governed by negative feedback and the logic of circular causality ) ” 实现其目的 。这与当时在科学中居统治地位的因果范式冲突,但形成了控制论的思想基础。正在这一基础之上,再加上 1943 年 麦卡洛特 和 波特 关于神经系统固有思维逻辑运算的革命性文章 ,才有了后来的 “ 控制论小组 ” 和 梅西 系列会议,最后正式诞生 了 控制论这一领域。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 维纳获得巨大成功的专著《控制论》 只 是在巴黎的一次随机酒吧访问的随机谈话而导致的一份随机的合同及其随机产生的后果而已!当时无人 —— 包括维纳和其墨西哥裔法国 籍 的出版商 ——将其严肃对待 ,结果最后 《控制论》一书的版权 却成了 麻省理工学院( The MIT Press ) 出版社和法国出版商 竞相 争夺 的目标 ,历史就是如此有趣!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控制论》的出版会引发社会如此大的反响和意外 “ 反馈 ” :军事上的赛博战争出现了,文化上的赛博朋克露头了,社交上的赛博社区涌现了, ..... ,最后是今天的互联网、物联网、赛博空间,等等,结果人人在问 “ 赛博 ” 到底 有 什么含义?人人似乎都有答案,但没有人能讲清楚 “ 赛博 ” 是什么,谁知道明天又会出现什么?显然,就像当年自己对数学上反馈的困惑一样,理解赛博,必须 理解其 含义之外的含义。 对今人而言,控制论引发的最大成果和现象可能就是眼下火热的人工智能、 AlphaGo 围棋人机大战 、 日益兴起的智能技术 ( 新 IT ) 和智能产业。其实, “ 人工智能 ” 本来就是作为 “ 机械大脑 ” 和机械认知的 “ 控制论 ” 而涌现的 ,是 1955 年, 年轻 的 约翰 · 麦卡锡 为了避免与维纳的纠缠, 避免使用 “ 控制论 ” 而想出的新词,进而有了 1956 年里程碑式的 达特矛斯 人工智能研讨会,从此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正式独立的研究领域面世。 麦卡锡 和同事 尼尔斯 •尼尔森( Nils Nilsson ) 后来对人工智能 作出了 的另一 种 解释: AI = Automation of Intelligence (智能的自动化) 该见解 更是与维纳的控制论 思想 一脉相承,也解释了从工程角度,人工智能的实质就是知识自动化 。这样的认识,有助于消除关于人工智能威胁人类 的顾虑 及所谓的 “ 奇点理论 ” 给社会带来的困惑。这种困惑大约 200 年前蒸汽机 发明 和 60 多年前 控制论与计算机 出现时都 曾一度流行 ,但历史证明其与事实不符,过度担心是不必的。当然,技术是把双刃剑,人工智能也是如此,我们必须适度思考并应对其负面影响。 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德国学者卡尔 · 雅斯贝斯曾将公元前 800 到 前 200 年 间 约 600 年人类文化的突破称之为 “ 轴心时代 ” 。这就是以中国、印度、希腊和古中东文明所代表的世界范围的 “ 哲学突破 ” 、宗教的兴起和农业文明的巩固。当代一些社会学者认为人类社会刚刚进入 “ 第二轴心时代 ” 。但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更倾向于人类社会即将走完 “ 第二轴心时代 ” 。始于 14 世纪中 期 的文艺复兴, 终于 20 世纪的现代物理学和现代数学,差不多也是 600 年时间。在 “ 第二轴心时代 ” ,我们 经历 了 “ 科学 突破 ” ,以殖民和贸易为特征的 “ 负和 ” 、 “ 零和 ” 全球化 以及 工业社会的出现及成熟。翻译完《机器崛起》,我相信人类正进入 “ 第三轴心时代 ” ,始于量子力学、相对论和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所引发的人类对物性、人性和理性的重新认识,以及随之而来的计算机、互联网、机器人等新技术和控制论、人工智能、智能科学等新学科。或许,时下的 “ 反全球化 ” 就是第二轴心时代的一次 “ 回光返照 ” ,以资源优化、智力调配、人机结合、虚实一体为特征的新一轮多赢 “ 正和 ” 智能全球化已经开始了,人类将在 “ 第三轴心时代 ” 进入智业社会。 在第一轴心时代,人类解放了 “ 物之力 ” ,实现了 “ 农业文明 ” ,基本解决了社会上资源不对称的问题;在第二轴心时代,人类解放了 “ 能之力 ” ,实现了 “ 工业文明 ” ,基本解决了人们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第三轴心时代,人类将解放 “ 智之力 ” ,充分利用赛博空间,使全球化由 “ 负和 ” 、 “ 零和 ” 走向 “ 正和 ” ,进入 “ 智业文明 ” ,最终解决我们之间的智力不对称问题 。 因此,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技术是时代的呼唤,对此我们要有激动之心;智能科学是多少前辈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是科学发展的必然,对此我们要有敬畏之心 ;智能科技同其它科技一样,是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人类,但用不好也会对人类造成伤害,对此我们要有平常之心。 《机器崛起》是关于控制论之遗失的历史,但却为我们重现了一幅自动化的辉煌愿景。从我个人的角度,我希望给本书再加上三个小小的遗失。 一是维纳与 Cyberspace 和虚拟现实的发源地赖特帕 - 特森( Wright—Patterson )空军基地的一段趣事 , 二是在控制论思想萌 发 、形成、发展中一位中国人的重要作用 , 三是控制论理念在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政治实践 。 1953 年, MIT 的博士生 阿玛尔 · 博斯( Amar Bose ) 被电子研究实验室( RLE )主任 杰罗姆 · 韦斯纳( Jerome Wiesner ) 指定负责与维纳联系。不久,维纳要求 博斯 替他去做一个重要讲座,因为维纳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公开的观点使他无法接受这一邀请,但内心又很想去。维纳对 博斯 说: “ 赖特帕特森基地有位将军请我去介绍我的理论,你替我去讲吧。 ” 可几周过去, 博斯再没听维纳提及此事 。一天见到 博斯 ,维纳说赖特帕 - 特森基地那个人办事不 可 靠,还没联系好。又过了几天,另一位博士生见维纳在系里的信件收发室里撅着屁股翻着大邮筐,满地都是从 筐 里飞出来的信件。原来,维纳丢了基地的邀请信且忘了那位将军的名字。很快, 博斯 从维纳秘书那里接到电话: “ 他刚口述了一封信,要求在地址上写:致 俄亥俄州戴顿赖特 - 帕特森空军基地 给诺伯特 · 维纳写信的人,我该怎么办? ” 博斯 告诉: “ 你小的时候没给圣诞老人写过信吗?就那么办。 ” 结果,此事再无音信,当然讲座也没有 办成 。 当时,赖特 - 帕特森空军基地是美军先进武器的研究中心。很久之后的 1984 年,美军公开宣布他们终于悟出不但改变战争形态同时也改变世界科技 之 空间概念 的 虚拟现实技术,这就是赖特 - 帕特森基地所描述的视觉耦合机载系统模拟器( VCASS )。可惜,维纳与赖特 - 帕特森空军基地失之交臂,此时 他 已去世正整整 20 年了。否则,他一定会更感自豪:尽管二战期间其控制论没有像他一直暗示的那样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但 现在,他的《控制论》终于在军事上有了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实际上维纳在 讲座一 事上 表现 的态度,不但与其身世、性格和经历相关,更与他的首位中国学生李郁荣( Yuk Wing Lee )密切相联。 李郁荣是广东新会人, 1904 年生于澳门, 1930 年在 MIT 获得博士学位,导师就是维纳 。他是华人系统学习研究现代通信和控制的第一人,他的工作催生了维纳的控制论思考,并在后期发展维纳控制论的理论及工程应用方面, 做出 了极大的贡献。维纳本人也十分看重与李郁荣的合作,认为李 郁荣 的稳重与判断力正是自己需要的,李 郁荣 是自己进入工程应用的 “ 桥梁 ” ,并与李 郁荣 完成了他的第一个网络专利。实际上,这也是 1936 年维纳来清华任教一年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离开了李,他在电路网络方面的研究进展大大受挫,一筹莫展。在清华 大学 ,他们取得更多的进展,加深了维纳对反馈作用、意义及其复杂性的理解。他们还提出了离散计算机的设想,并安排清华 大学 向 MIT 购买相应设备器件,可惜因种种原因 被 时任 MIT 工学院院长的 布什 否定。此外,维纳在清华还帮助华罗庚 前往 英国过去的老师哈代处深造,使华罗庚在国际数学界显露头角。维纳自己认为 ,在 清华 大学 的一年,才是控制论思想萌 芽 的一年。 其实,李 郁荣 随维纳学习之初十分困难。开始时,按维纳的理论设计电路总行不通。 他 跑去找维纳,说理论一定 有 什么地方不对。好在李 郁荣 没有放弃,不断的 尝 试,一年之后,才算明白维纳在说什么,终于成功!他们的 “ 柔性网络 ” 在当时具有革命性的突破 意义 ,以致 “ 无人相信 ” ! 博斯 是李郁荣的博士生,他后来转述了李 郁荣 博士论文答辩的火爆场面:电机系里 20 名教授全都来 了 ,他们根本不理解李 郁荣 在做什么,弄不明白为何对一个清清楚楚的电路搞上一堆不知所云的复杂数学公式,而且除了维纳保证这些式子是对的,就是李 郁荣 自己也说不清它们是什么意思。原来,李按照维纳的指导,第一次将 拉盖尔 函数用于电路分析,还首次使用今日电路和控制通用的术语 “ 综合 ” ( Synthesis ) , 并开创性地把 希尔伯特 变换关系用于工程分析,发明了著名的 Lee-Wiener 网络。因为 他 不是数学家,李 郁荣 有些地方并没有吃透,而且维纳似乎也没花多少时间去思考并指导李 郁荣 。结果,大家 “ 猛轰 ” 李郁荣 , 不停向他提问, 使他几乎无法招架。最后,年轻的教授维纳站起来说: “ 先生们,我建议你们把论文带回家好好研究一下,你们会发现它是对的! ” 维纳的话结束了李 郁荣 的 答辩 ,但通过还是失败没有结果。 两 周之后,李郁荣在 惴惴 不安中收到系里寄来的小纸条,上面写着: “ 你过了。( You passed . ) ” 博斯 为此愤愤不平,认为这些教授 们 欠李 郁荣 和维纳一个道歉:他们应祝贺二位 并赞扬其 巨大贡献,这是电机工程 领域 里程碑 式 的工作,从此为现代通信工程打下了理论和应用基础。 博士毕业之后,李 郁荣 因 身为 中国人很难找到工作,尽管维纳非常想把他留在 MIT 或在美 国 工作,极力推荐,但最后李 郁荣 只好回到上海,后赴清华教书,最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请维纳来华访问。在清华,维纳收到了 ATT 的信,要买他和李 郁荣 的专利。为了使专利尽快得到应用,维纳决定忍痛以 5 千美元的低价把专利卖了 , 以为产品上市后一定还会分到更多的利润。没想到, ATT 买他们的专利的目的是为了将其束之高阁,打开他们自己专利的市场,消灭竞争。从此,他们再也没从专利得到分文。这件事,让维纳痛恨 ATT 和大公司,从此开始失去对大组织的信任。 1942 年初,维纳向军方提交了他关于防空火力控制的研究报告,名为 《 稳态时间序列的外插 、 内插和平滑 》 。里面 满是 复杂的数学公式。报告很快被相关部门负责人 瓦伦 •韦弗 (也是一个数学家)用 明 亮的黄色封面装订起来, 被称为 “黄祸” 并标为机密,仅在有一定密级的人员中传阅。战后 的 1948 年,香农和 韦弗 出版了《通信的数学理论》(也是一部经典),维纳认为 该作 利用了他的研究成果,至少受 了 启发,而维纳的报告却迟迟没有解密,直到 1949 年才正式发表。维纳一直 坚信 他的理论可以在 第 二 次世界大 战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却被官僚封杀,自此更对政府和军方失去信心。这就是为何他在战后声称不再接收大公司、军方和政府的研究经费资助,并公开发表反战声明的一个原因,也是他心 中 想去赖特 - 帕特森空军基地但不自己 前往 的原因。 从历史资料看来,维纳与李郁荣和 博斯 这些低调 “ 微不足道 ” 的人 共事 时最 为 快乐 且 高产。维纳后来帮助李郁荣在 MIT 找到位置,但李 郁荣 和夫人因抗日战争爆发滞留上海,最后靠开古董店和当年 ATT 的专利费维生。战后他们得以赴美,在 MIT 为推广维纳理论的应用不遗余力,成果卓然,形成当时名震世界的通信统计理论学派,并在 MIT 开课 ,其 讲座 影响广泛 。李郁荣的学生 中有 许多留在 MIT 执教, 他们 都是现代控制和通信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权威,其中两人创办了今天仍十分有名的 Teledyne 公司 和 Bose 公司。至此,李郁荣总算 “ 回报 ” 了当年 MIT 电机系教授们对他的博士论文的 “ 礼遇 ” 。 图 注 :李郁荣主持的 MIT 夏季讲座使维纳的理论广为传播,成为现代通信的基础。 ( 摄于 1954 年,维纳 身边 分别是李郁荣和香农) 身为第二代孟加拉裔的美国人, 博斯 是李 郁荣 一位 富有 传奇 色彩 的学生,也是他的第一个博士生。当年,李要 Bose 研究维纳的非线性理论 的 论文和笔记,但花了十个月 博斯 还弄不清维纳到底在讲什么。每次问李 郁荣 ,李 郁荣 总 是 告诉他: “ 坚持,会来的。( Keep on it, it will come . ) ” 一次李 郁荣 告诉 博斯 ,有个数学的国际会议将在 MIT 召开,让他去讲维纳的理论。在此之前, 博斯 从未做过学术报告,而且 并 不懂要讲的东西, 他 真的吓坏了。会议召开 的两 周之前, 他 终于觉得 “ 明白了 ” ,结果 博斯的 报告被会议 高度评价 ,连维纳也非常满意,这段经历也成了 博斯 最宝贵的学习体验。 图 注 :黑板前的师生三代 : 李郁荣、 博斯 和维纳在 MlT ( 同引自注 15) 当年, 博斯 因为难以向大公司推销他的音响技术 而苦闷 ,去向李 郁荣 诉说。李 郁荣 用自己开古董店的经验告诉 博斯 : “ 每一个古董商的梦想就是有一天一个极有价值的东西能来到手中,而且能被认出来并抓牢,不让它跑掉。 ” 尽管李 郁荣 没再讲什么, 波斯 明白了:他不应该再去找大公司了,自己干!今天, Bose 公司已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音响设备商,李郁荣就是它的 “ 催生者 ” 。 李郁荣的一生朴实低调, 他 婚后无子女 , 其夫人是加拿大人, 著有 A Letter to My Aunt , 记录其中国的艰难经历。 1969 年退休后 到 加州生活,于 1989 年 11 月 8 日去世。今天,李郁荣教授差不多已被完全遗忘,令人感叹。我曾 打 电话 给 瑞德,讲述此事,希望他能在中文 版序 言 中讲 一下李 郁荣 的故事。瑞德对此也十分感兴趣,要了相关材料 。 感谢他在 序 言中提及了李郁荣的亊迹。 最后 一个 “遗失” ,是早已被大家忘记的 20 世纪 70 年代智利总统阿连德的 “ 赛博协同工程 ” ( Project Cybersyn ) —— 一场来自南美洲的控制论革命。作为智利的第一个民选总统,阿连德重用年轻的弗洛雷斯,试图在远离冷战大国的南半球,走出一条抗衡东西方意识形态对峙的第三条道路,即 “ 智利特色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 ” 。 为此,弗洛雷斯在英国控制论学者比尔的身上看到了希望,邀请他赴智利把控制论应用于一个国家的管理,成就了一段几乎是天方夜谭般的赛博故事。比尔为智利设计 了 “ 赛博协同控制工程 ” 工程指挥中心,希望由此通过信息充分交换的国家联网系统,将国家行政和长期计划转为日常决策和实时行动: “ 不像苏联那样将计划产量从中央向下逐级指派,也不像美国那样依靠自由市场调节,而是一种去中心化、非官僚式,既保证企业和社会的自主性又能实现快速实时干预的经济政策 ” 。 图 注 :智利阿连德总统的 “ 赛博协同控制工程 ” 指挥中心操作室还原图 历史表明,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这是一场 “ 大数据 ” 和控制论的乌托邦梦想。阿连德的尝试失败了,最后自己也在军事政变中饮弹身亡。有兴趣深究的读者,可细品梅迪纳的《控制论的革命者 : 阿连德智利的技术与政治》。 翻译和校订此书是一次令人愉悦和心动的经历,引发了自己许多的历史回顾和更多的未来畅想。在此,我十分感谢王晓、郑心湖、梁侨、王赛等同事为本书的翻译及校对工作所付出的努力 ; 中国科学院院士 贺福初 教授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戴浩 教授 以及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秦继荣 教授 在翻译过程中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并对译稿提出了许多非常宝贵的修改意见 ;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优贤教授、桂卫华教授 , 驭势创始人吴甘沙博士以及新智元创始人杨静女士对本书 的 倾情推荐。瑞德教授本人提供了书中所用的图片原稿,他对中文译稿也寄予了深 切 的希望并在 翻译 过程中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王晓博士以及她所带领的平行工作室,为本书的翻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这一年中,她同时将自己的博士课题应用于社会化营销,创建了 “ 德先生 ” 微信自媒体平台,目前已 初具 规模。《机器崛起》一书的扩展阅读、推荐序与书评也将在 “ 德先生 ” 进行首发,感兴趣的读者可多关注。 感谢中国自动化学会、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机械工业出版社 、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新智元为推动本书 的出版 付出的所有努力 ! 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更加深入的理解当前的自动化和智能科技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帮助及其冲击。 王飞跃, 二零一七年三月十七日于长沙普照园平行居 中国科学院复杂系统管理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防科技大学军事计算实验与平行系统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1】 André-Marie Ampère, Essai sur la philosophic des sciences . Paris, 1845. 【2】 Wiener N.1948, Cybernetics: Or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and the Machine .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1948 ISBN 978-0-262-73009-9; 2nd revised ed. 1961. 在本书中,维纳没有提安培已经采用了“控制论”,认为是自己基于希腊文“掌舵人”而首次创造的新词。 【3】 关于Cybernetic的中文译法,其过程和选择请见龚育之等人对《控制论》的中文译本:诺伯特·维纳.《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 . 郝季仁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4】 IEEE是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的简称。 【5】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Social Systems,于2014年创刊。2017年,IEEE期刊重振委员会任命王飞跃为汇刊主编。 【6】 王飞跃.从工程控制到社会管理: 控制论Cybernetics本源的个人认识与展望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4, 31(12) : 1621-1625. 【7】 Rosenblueth A, Wiener N, Bigelow J. Behavior, Purpose and Teleology .Philosophy of Science. 1943, 10( 1): 18-24. 【8】 McCulloch W S Pitts W. A Logic Calculus of the Ideas Immanent in Nervous Activity . Bulletin of Mathematical Biophysics. 1943(5):115-133.5, 1943, pp. 115-133. 【9】 Conway F Siegelman J. Dark Hero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n Search of Norbert Wiener, the Father of Cybernetics . New York: Basic Books, 171-172. 【10】 摘自王飞跃在2016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报告:《人工智能名人堂:纪念与欢庆》。 【11】 Cousins E. Christ of the 21st Century . New York: Continuum Publishing, 1994. 【12】 关于“物之力” “能之力” “智之力”的讨论,请见:贺福初.如何解放创造力? ., 国防参考, 2016(14). 【13】 关于如何对待人工智能,请见:1). 李德毅.对人工智能要有点敬畏之心 . 环球时报, 2016-5-20;尼尔斯尼尔森. 理解信念 .王飞跃,赵学亮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14】 有些中文的文章称李郁荣是布什的学生,此系误传,但布什确实将李郁荣推荐给维纳做博士生,见张奠宙和李旭辉所作之《维纳和李郁荣》以及李迪所著之《数学史研究文集》第四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5】 Therrien C W..The Lee-Wiener Legacy-A History of the Statis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2002-11,33-44. 【16】 有文章介绍Amar G. Bose是维纳的博士生,系误传。李郁荣是Bose唯一的博士导师。见“王飞跃,一只耳机背后的故事:维纳、李郁荣和Bose师生三代的传奇。” 【17】 图自《控制论的革命者》,更多评论见王洪喆所作之《阿连德的大数据乌托邦》(《读书》 2017年3期)。 ------------------------------------------------------------------------------------------------------ 《麻省理工技术评论》、《君子》、《财富》杂志评定的2016年最佳书籍之一 入选“2017年度最激动人心之科学著作”的决选名单 《机器崛起》已在德先生旗下求知书店上架(识别下方二维码可进入购书直通车),现预定本书享8折优惠! 求知书店 《机器崛起(Rise of the Machines)》英文原版一经发售便被众多媒体广泛报道,并得到了高度评价,以下为相关媒体名单: 《书单》、《电脑科技杂志》、《宇宙杂志》、《君子》、《金融时报》、《法兰克福汇报》、《法兰克福汇报大学报》、《星期五》、《卫报/观察家报》、《国际事务》、《柯克斯书评》、《自然》、《新苏黎世报》、《新科学家》、《纽约时报》、《展望杂志》、《科学美国人》、《旁观者》、《科学光谱》、《保准报》、《南德意志报》、《日报》、《技术评论》(德国)、《宇宙》、《华尔街日报》、“战争困境”网站;澳洲广播电台(澳大利亚)、巴伐利亚电台、德国广播电台、德国国家电台文化台、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市场频道、西德广播电台、德国三星电视台。
个人分类: 王飞跃教授|2465 次阅读|1 个评论
机器崛起:重现的自动化愿景
热度 10 王飞跃 2017-4-19 08:40
机器崛起: 重现的自动化愿景 王飞跃 毫无疑问,《 Rise of the Machine 》是我近年来读到的最好一本著作。除了消耗时间之外,此书的翻译和校对过程给人以轻松、畅想、愉快的享受,而且常常伴有“ 原来如此! ” 、 “ 竟然这样! ” 、 “ 怎么会呢? ” 等惊叹和无奈。借用美国国家安全 局 和中央情报局前负责人的话:在这本书里,作者托马斯· 瑞德巧妙地以作家的艺术、历史学家的严谨、哲学家的敏感揭露了 “ 赛博这东西 ” 已经并将继续颠覆人类感觉和认知的各个方面 , “ 此书不仅仅是精神食粮,更是一场思维盛宴。 ” 英国前安全情报协调专员和最高情报机构负责人,亲历 “ 月光谜案 ” 的欧蒙爵士称 “ 本书为历史学家和记者之类设定了一种新的叙事标准 ” 。一位美国空军赛博战的前负责人讲得更干脆: “ 它将成为经典!( It will be a classic. ) ” 然而,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控制与自动化研究的科技工作者,自己还有 “ 额外 ” 的感叹和思考:控制论的天地原来如此之广阔,可为何今天却如此落魄,连自己的辉煌历史都被人 “ 遗忘 ” ?控制理论与控制论到底是什么关系?把 Cybernetics 译成中文 “ 控制论 ” 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控制论同自动化又是什么关系?这关系是从控制论与控制理论的关系衍生出来的还是它们之间本身就有 什么 更加深刻的内在 关联 ?显然,在赛博( Cyber )到底是什么意思都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了 。但个人总摆脱不了一种无法释然的感觉:似乎这么多年自己的努力和辛苦,只是在一条极其宽阔的大道上又修了一个小巷,筑了一个小院,结果在里面把凤凰养成了鸡,把狮子训成了猫。唯一可以安慰的是,鸡的社会经济价值远大于凤凰,猫的人文关怀作用更远胜于狮子。 回想三十多年前,当我刚由力学转入控制领域时,曾有两个困惑:一个是文学上的 : 为什么钱学森要将其专著称为《工程控制论》,难道控制不就是关于工程吗? 另 一个是数学上的 : 控制教程书上讲的闭环反馈控制,其实从数学上看完全是开环的设定控制,特别对于确定性系统,反馈仅仅是形式上的,实质上根本没有任何反馈 ,但为何却称反馈控制呢? 第一个困惑很快就解除了:钱学森在《工程控制论》开篇的第一段就解释说 , Cybernetics 一词首先由法国物理学家安培 在《论科学的哲学》中采用,为法语 Cybernetique ,意思是 “ 国务管理( Civil Government ) ” ,自然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而且,之前诺伯特 · 维纳的《控制论》之副标题是: “ 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之中的控制与通信 的学科 ” ,又把控制论从社会科学扩展到生物学和机器智能(即人工智能或认知科学)了 。相信这就是为什么钱学森要在其开创性的 “ 控制论 ” 前冠以 “ 工程 ” 二字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形式上在《工程控制论》里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控制的框架和公式,但在维纳的《控制论》中几乎看不到现代控制的任何影子。本来,最初有把 Cybernetics 译成中文 “ 机械大脑论 ” 的提议 ,其实这至少能表述原文 75% 的含义,但 “ 控制论 ” 似乎只能传递原意的 25% 了 。 正是因为自己的这一认识,大约五六年前,在 IEEE SMC (系统、人、控制论 ,全称为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学会的一次理事会上,我对东欧学者提出设立 “Social Cybernetics” 技术委员会表示反对,因为 “ 控制论 ” 本来就是关于社会的,建议取名 “ 计算社会系统 ” ,并结合社会计算,创办一份 “ 计算社会系统 ” 的 IEEE 汇刊 。 但第二个困惑却困扰了我许多年,最后才 “ 顿悟 ” 般地弄明白:原来,所谓 “ 反馈 ” ,其实不在数学方程的形式或意义里面,而在其工程实施的实践和效果之中!所以,反馈必须在数学之外去理解,否则对于确定性系统而言,数学上就是根本没有反馈的开环控制。我曾问过一些控制专业的学生,还有教过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课程多年的老师,许多都不认识甚至不理解这一点。然而,正是反馈思想的这一独特的引入方式,才是维纳《控制论》对现代控制理论的最大贡献;而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就是针对机电系统,使隐式的反馈变成数学和工程上的显式反馈机制 。 实际上,维纳的最大贡献可能是将机电伺服系统的物理反馈现象推广为生理神经上的 “ 目标 性 行为 ” ( purposeful behaviors )和哲学上的 “ 循环因果律 ” ( circular causality )及 “ 循环逻辑 ” ( circular logic ),认为人类、生物和智能机器等都是通过 “ 由负反馈和循环因果律逻辑来控制的目标 性 行为( purposeful action governed by negative feedback and the logic of circular causality ) ” 实现其目的 。这与当时在科学中居统治地位的因果范式冲突,但形成了控制论的思想基础。正在这一基础之上,再加上 1943 年 麦卡洛特 和 波特 关于神经系统固有思维逻辑运算的革命性文章 ,才有了后来的 “ 控制论小组 ” 和 梅西 系列会议,最后正式诞生 了 控制论这一领域。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 维纳获得巨大成功的专著《控制论》 只 是在巴黎的一次随机酒吧访问的随机谈话而导致的一份随机的合同及其随机产生的后果而已!当时无人 —— 包括维纳和其墨西哥裔法国 籍 的出版商 ——将其严肃对待 ,结果最后 《控制论》一书的版权 却成了 麻省理工学院( The MIT Press ) 出版社和法国出版商 竞相 争夺 的目标 ,历史就是如此有趣!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控制论》的出版会引发社会如此大的反响和意外 “ 反馈 ” :军事上的赛博战争出现了,文化上的赛博朋克露头了,社交上的赛博社区涌现了, ..... ,最后是今天的互联网、物联网、赛博空间,等等,结果人人在问 “ 赛博 ” 到底 有 什么含义?人人似乎都有答案,但没有人能讲清楚 “ 赛博 ” 是什么,谁知道明天又会出现什么?显然,就像当年自己对数学上反馈的困惑一样,理解赛博,必须 理解其 含义之外的含义。 对今人而言,控制论引发的最大成果和现象可能就是眼下火热的人工智能、 AlphaGo 围棋人机大战 、 日益兴起的智能技术 ( 新 IT ) 和智能产业。其实, “ 人工智能 ” 本来就是作为 “ 机械大脑 ” 和机械认知的 “ 控制论 ” 而涌现的 ,是 1955 年, 年轻 的 约翰 · 麦卡锡 为了避免与维纳的纠缠, 避免使用 “ 控制论 ” 而想出的新词,进而有了 1956 年里程碑式的 达特矛斯 人工智能研讨会,从此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正式独立的研究领域面世。 麦卡锡 和同事 尼尔斯 •尼尔森( Nils Nilsson ) 后来对人工智能 作出了 的另一 种 解释: AI = Automation of Intelligence (智能的自动化) 该见解 更是与维纳的控制论 思想 一脉相承,也解释了从工程角度,人工智能的实质就是知识自动化 。这样的认识,有助于消除关于人工智能威胁人类 的顾虑 及所谓的 “ 奇点理论 ” 给社会带来的困惑。这种困惑大约 200 年前蒸汽机 发明 和 60 多年前 控制论与计算机 出现时都 曾一度流行 ,但历史证明其与事实不符,过度担心是不必的。当然,技术是把双刃剑,人工智能也是如此,我们必须适度思考并应对其负面影响。 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德国学者卡尔 · 雅斯贝斯曾将公元前 800 到 前 200 年 间 约 600 年人类文化的突破称之为 “ 轴心时代 ” 。这就是以中国、印度、希腊和古中东文明所代表的世界范围的 “ 哲学突破 ” 、宗教的兴起和农业文明的巩固。当代一些社会学者认为人类社会刚刚进入 “ 第二轴心时代 ” 。但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更倾向于人类社会即将走完 “ 第二轴心时代 ” 。始于 14 世纪中 期 的文艺复兴, 终于 20 世纪的现代物理学和现代数学,差不多也是 600 年时间。在 “ 第二轴心时代 ” ,我们 经历 了 “ 科学 突破 ” ,以殖民和贸易为特征的 “ 负和 ” 、 “ 零和 ” 全球化 以及 工业社会的出现及成熟。翻译完《机器崛起》,我相信人类正进入 “ 第三轴心时代 ” ,始于量子力学、相对论和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所引发的人类对物性、人性和理性的重新认识,以及随之而来的计算机、互联网、机器人等新技术和控制论、人工智能、智能科学等新学科。或许,时下的 “ 反全球化 ” 就是第二轴心时代的一次 “ 回光返照 ” ,以资源优化、智力调配、人机结合、虚实一体为特征的新一轮多赢 “ 正和 ” 智能全球化已经开始了,人类将在 “ 第三轴心时代 ” 进入智业社会。 在第一轴心时代,人类解放了 “ 物之力 ” ,实现了 “ 农业文明 ” ,基本解决了社会上资源不对称的问题;在第二轴心时代,人类解放了 “ 能之力 ” ,实现了 “ 工业文明 ” ,基本解决了人们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第三轴心时代,人类将解放 “ 智之力 ” ,充分利用赛博空间,使全球化由 “ 负和 ” 、 “ 零和 ” 走向 “ 正和 ” ,进入 “ 智业文明 ” ,最终解决我们之间的智力不对称问题 。 因此,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技术是时代的呼唤,对此我们要有激动之心;智能科学是多少前辈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是科学发展的必然,对此我们要有敬畏之心 ;智能科技同其它科技一样,是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人类,但用不好也会对人类造成伤害,对此我们要有平常之心。 《机器崛起》是关于控制论之遗失的历史,但却为我们重现了一幅自动化的辉煌愿景。从我个人的角度,我希望给本书再加上三个小小的遗失。 一是维纳与 Cyberspace 和虚拟现实的发源地赖特帕 - 特森( Wright—Patterson )空军基地的一段趣事 , 二是在控制论思想萌 发 、形成、发展中一位中国人的重要作用 , 三是控制论理念在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政治实践 。 1953 年, MIT 的博士生 阿玛尔 · 博斯( Amar Bose ) 被电子研究实验室( RLE )主任 杰罗姆 · 韦斯纳( Jerome Wiesner ) 指定负责与维纳联系。不久,维纳要求 博斯 替他去做一个重要讲座,因为维纳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公开的观点使他无法接受这一邀请,但内心又很想去。维纳对 博斯 说: “ 赖特帕特森基地有位将军请我去介绍我的理论,你替我去讲吧。 ” 可几周过去, 博斯再没听维纳提及此事 。一天见到 博斯 ,维纳说赖特帕 - 特森基地那个人办事不 可 靠,还没联系好。又过了几天,另一位博士生见维纳在系里的信件收发室里撅着屁股翻着大邮筐,满地都是从 筐 里飞出来的信件。原来,维纳丢了基地的邀请信且忘了那位将军的名字。很快, 博斯 从维纳秘书那里接到电话: “ 他刚口述了一封信,要求在地址上写:致 俄亥俄州戴顿赖特 - 帕特森空军基地 给诺伯特 · 维纳写信的人,我该怎么办? ” 博斯 告诉: “ 你小的时候没给圣诞老人写过信吗?就那么办。 ” 结果,此事再无音信,当然讲座也没有 办成 。 当时,赖特 - 帕特森空军基地是美军先进武器的研究中心。很久之后的 1984 年,美军公开宣布他们终于悟出不但改变战争形态同时也改变世界科技 之 空间概念 的 虚拟现实技术,这就是赖特 - 帕特森基地所描述的视觉耦合机载系统模拟器( VCASS )。可惜,维纳与赖特 - 帕特森空军基地失之交臂,此时 他 已去世正整整 20 年了。否则,他一定会更感自豪:尽管二战期间其控制论没有像他一直暗示的那样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但 现在,他的《控制论》终于在军事上有了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实际上维纳在 讲座一 事上 表现 的态度,不但与其身世、性格和经历相关,更与他的首位中国学生李郁荣( Yuk Wing Lee )密切相联。 李郁荣是广东新会人, 1904 年生于澳门, 1930 年在 MIT 获得博士学位,导师就是维纳 。他是华人系统学习研究现代通信和控制的第一人,他的工作催生了维纳的控制论思考,并在后期发展维纳控制论的理论及工程应用方面, 做出 了极大的贡献。维纳本人也十分看重与李郁荣的合作,认为李 郁荣 的稳重与判断力正是自己需要的,李 郁荣 是自己进入工程应用的 “ 桥梁 ” ,并与李 郁荣 完成了他的第一个网络专利。实际上,这也是 1936 年维纳来清华任教一年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离开了李,他在电路网络方面的研究进展大大受挫,一筹莫展。在清华 大学 ,他们取得更多的进展,加深了维纳对反馈作用、意义及其复杂性的理解。他们还提出了离散计算机的设想,并安排清华 大学 向 MIT 购买相应设备器件,可惜因种种原因 被 时任 MIT 工学院院长的 布什 否定。此外,维纳在清华还帮助华罗庚 前往 英国过去的老师哈代处深造,使华罗庚在国际数学界显露头角。维纳自己认为 ,在 清华 大学 的一年,才是控制论思想萌 芽 的一年。 其实,李 郁荣 随维纳学习之初十分困难。开始时,按维纳的理论设计电路总行不通。 他 跑去找维纳,说理论一定 有 什么地方不对。好在李 郁荣 没有放弃,不断的 尝 试,一年之后,才算明白维纳在说什么,终于成功!他们的 “ 柔性网络 ” 在当时具有革命性的突破 意义 ,以致 “ 无人相信 ” ! 博斯 是李郁荣的博士生,他后来转述了李 郁荣 博士论文答辩的火爆场面:电机系里 20 名教授全都来 了 ,他们根本不理解李 郁荣 在做什么,弄不明白为何对一个清清楚楚的电路搞上一堆不知所云的复杂数学公式,而且除了维纳保证这些式子是对的,就是李 郁荣 自己也说不清它们是什么意思。原来,李按照维纳的指导,第一次将 拉盖尔 函数用于电路分析,还首次使用今日电路和控制通用的术语 “ 综合 ” ( Synthesis ) , 并开创性地把 希尔伯特 变换关系用于工程分析,发明了著名的 Lee-Wiener 网络。因为 他 不是数学家,李 郁荣 有些地方并没有吃透,而且维纳似乎也没花多少时间去思考并指导李 郁荣 。结果,大家 “ 猛轰 ” 李郁荣 , 不停向他提问, 使他几乎无法招架。最后,年轻的教授维纳站起来说: “ 先生们,我建议你们把论文带回家好好研究一下,你们会发现它是对的! ” 维纳的话结束了李 郁荣 的 答辩 ,但通过还是失败没有结果。 两 周之后,李郁荣在 惴惴 不安中收到系里寄来的小纸条,上面写着: “ 你过了。( You passed . ) ” 博斯 为此愤愤不平,认为这些教授 们 欠李 郁荣 和维纳一个道歉:他们应祝贺二位 并赞扬其 巨大贡献,这是电机工程 领域 里程碑 式 的工作,从此为现代通信工程打下了理论和应用基础。 博士毕业之后,李 郁荣 因 身为 中国人很难找到工作,尽管维纳非常想把他留在 MIT 或在美 国 工作,极力推荐,但最后李 郁荣 只好回到上海,后赴清华教书,最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请维纳来华访问。在清华,维纳收到了 ATT 的信,要买他和李 郁荣 的专利。为了使专利尽快得到应用,维纳决定忍痛以 5 千美元的低价把专利卖了 , 以为产品上市后一定还会分到更多的利润。没想到, ATT 买他们的专利的目的是为了将其束之高阁,打开他们自己专利的市场,消灭竞争。从此,他们再也没从专利得到分文。这件事,让维纳痛恨 ATT 和大公司,从此开始失去对大组织的信任。 1942 年初,维纳向军方提交了他关于防空火力控制的研究报告,名为 《 稳态时间序列的外插 、 内插和平滑 》 。里面 满是 复杂的数学公式。报告很快被相关部门负责人 瓦伦 •韦弗 (也是一个数学家)用 明 亮的黄色封面装订起来, 被称为 “黄祸” 并标为机密,仅在有一定密级的人员中传阅。战后 的 1948 年,香农和 韦弗 出版了《通信的数学理论》(也是一部经典),维纳认为 该作 利用了他的研究成果,至少受 了 启发,而维纳的报告却迟迟没有解密,直到 1949 年才正式发表。维纳一直 坚信 他的理论可以在 第 二 次世界大 战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却被官僚封杀,自此更对政府和军方失去信心。这就是为何他在战后声称不再接收大公司、军方和政府的研究经费资助,并公开发表反战声明的一个原因,也是他心 中 想去赖特 - 帕特森空军基地但不自己 前往 的原因。 从历史资料看来,维纳与李郁荣和 博斯 这些低调 “ 微不足道 ” 的人 共事 时最 为 快乐 且 高产。维纳后来帮助李郁荣在 MIT 找到位置,但李 郁荣 和夫人因抗日战争爆发滞留上海,最后靠开古董店和当年 ATT 的专利费维生。战后他们得以赴美,在 MIT 为推广维纳理论的应用不遗余力,成果卓然,形成当时名震世界的通信统计理论学派,并在 MIT 开课 ,其 讲座 影响广泛 。李郁荣的学生 中有 许多留在 MIT 执教, 他们 都是现代控制和通信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权威,其中两人创办了今天仍十分有名的 Teledyne 公司 和 Bose 公司。至此,李郁荣总算 “ 回报 ” 了当年 MIT 电机系教授们对他的博士论文的 “ 礼遇 ” 。 图 注 :李郁荣主持的 MIT 夏季讲座使维纳的理论广为传播,成为现代通信的基础。 ( 摄于 1954 年,维纳 身边 分别是李郁荣和香农) 身为第二代孟加拉裔的美国人, 博斯 是李 郁荣 一位 富有 传奇 色彩 的学生,也是他的第一个博士生。当年,李要 Bose 研究维纳的非线性理论 的 论文和笔记,但花了十个月 博斯 还弄不清维纳到底在讲什么。每次问李 郁荣 ,李 郁荣 总 是 告诉他: “ 坚持,会来的。( Keep on it, it will come . ) ” 一次李 郁荣 告诉 博斯 ,有个数学的国际会议将在 MIT 召开,让他去讲维纳的理论。在此之前, 博斯 从未做过学术报告,而且 并 不懂要讲的东西, 他 真的吓坏了。会议召开 的两 周之前, 他 终于觉得 “ 明白了 ” ,结果 博斯的 报告被会议 高度评价 ,连维纳也非常满意,这段经历也成了 博斯 最宝贵的学习体验。 图 注 :黑板前的师生三代 : 李郁荣、 博斯 和维纳在 MlT ( 同引自注 15) 当年, 博斯 因为难以向大公司推销他的音响技术 而苦闷 ,去向李 郁荣 诉说。李 郁荣 用自己开古董店的经验告诉 博斯 : “ 每一个古董商的梦想就是有一天一个极有价值的东西能来到手中,而且能被认出来并抓牢,不让它跑掉。 ” 尽管李 郁荣 没再讲什么, 波斯 明白了:他不应该再去找大公司了,自己干!今天, Bose 公司已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音响设备商,李郁荣就是它的 “ 催生者 ” 。 李郁荣的一生朴实低调, 他 婚后无子女 , 其夫人是加拿大人, 著有 A Letter to My Aunt , 记录其中国的艰难经历。 1969 年退休后 到 加州生活,于 1989 年 11 月 8 日去世。今天,李郁荣教授差不多已被完全遗忘,令人感叹。我曾 打 电话 给 瑞德,讲述此事,希望他能在中文 版序 言 中讲 一下李 郁荣 的故事。瑞德对此也十分感兴趣,要了相关材料 。 感谢他在 序 言中提及了李郁荣的亊迹。 最后 一个 “遗失” ,是早已被大家忘记的 20 世纪 70 年代智利总统阿连德的 “ 赛博协同工程 ” ( Project Cybersyn ) —— 一场来自南美洲的控制论革命。作为智利的第一个民选总统,阿连德重用年轻的弗洛雷斯,试图在远离冷战大国的南半球,走出一条抗衡东西方意识形态对峙的第三条道路,即 “ 智利特色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 ” 。 为此,弗洛雷斯在英国控制论学者比尔的身上看到了希望,邀请他赴智利把控制论应用于一个国家的管理,成就了一段几乎是天方夜谭般的赛博故事。比尔为智利设计 了 “ 赛博协同控制工程 ” 工程指挥中心,希望由此通过信息充分交换的国家联网系统,将国家行政和长期计划转为日常决策和实时行动: “ 不像苏联那样将计划产量从中央向下逐级指派,也不像美国那样依靠自由市场调节,而是一种去中心化、非官僚式,既保证企业和社会的自主性又能实现快速实时干预的经济政策 ” 。 图 注 :智利阿连德总统的 “ 赛博协同控制工程 ” 指挥中心操作室还原图 历史表明,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这是一场 “ 大数据 ” 和控制论的乌托邦梦想。阿连德的尝试失败了,最后自己也在军事政变中饮弹身亡。有兴趣深究的读者,可细品梅迪纳的《控制论的革命者 : 阿连德智利的技术与政治》。 翻译和校订此书是一次令人愉悦和心动的经历,引发了自己许多的历史回顾和更多的未来畅想。在此,我十分感谢王晓、郑心湖、梁侨、王赛等同事为本书的翻译及校对工作所付出的努力 ; 中国科学院院士 贺福初 教授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戴浩 教授 以及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秦继荣 教授 在翻译过程中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并对译稿提出了许多非常宝贵的修改意见 ;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优贤教授、桂卫华教授 , 驭势创始人吴甘沙博士以及新智元创始人杨静女士对本书 的 倾情推荐。瑞德教授本人提供了书中所用的图片原稿,他对中文译稿也寄予了深 切 的希望并在 翻译 过程中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王晓博士以及她所带领的平行工作室,为本书的翻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这一年中,她同时将自己的博士课题应用于社会化营销,创建了 “ 德先生 ” 微信自媒体平台,目前已 初具 规模。《机器崛起》一书的扩展阅读、推荐序与书评也将在 “ 德先生 ” 进行首发,感兴趣的读者可多关注。 感谢中国自动化学会、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机械工业出版社 、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新智元为推动本书 的出版 付出的所有努力 ! 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更加深入的理解当前的自动化和智能科技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帮助及其冲击。 王飞跃, 二零一七年三月十七日于长沙普照园平行居 中国科学院复杂系统管理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防科技大学军事计算实验与平行系统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1】 André-Marie Ampère, Essai sur la philosophic des sciences . Paris, 1845. 【2】 Wiener N.1948, Cybernetics: Or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and the Machine .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1948 ISBN 978-0-262-73009-9; 2nd revised ed. 1961. 在本书中,维纳没有提安培已经采用了“控制论”,认为是自己基于希腊文“掌舵人”而首次创造的新词。 【3】 关于Cybernetic的中文译法,其过程和选择请见龚育之等人对《控制论》的中文译本:诺伯特·维纳.《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 . 郝季仁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4】 IEEE是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的简称。 【5】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Social Systems,于2014年创刊。2017年,IEEE期刊重振委员会任命王飞跃为汇刊主编。 【6】 王飞跃.从工程控制到社会管理: 控制论Cybernetics本源的个人认识与展望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4, 31(12) : 1621-1625. 【7】 Rosenblueth A, Wiener N, Bigelow J. Behavior, Purpose and Teleology .Philosophy of Science. 1943, 10( 1): 18-24. 【8】 McCulloch W S Pitts W. A Logic Calculus of the Ideas Immanent in Nervous Activity . Bulletin of Mathematical Biophysics. 1943(5):115-133.5, 1943, pp. 115-133. 【9】 Conway F Siegelman J. Dark Hero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n Search of Norbert Wiener, the Father of Cybernetics . New York: Basic Books, 171-172. 【10】 摘自王飞跃在2016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报告:《人工智能名人堂:纪念与欢庆》。 【11】 Cousins E. Christ of the 21st Century . New York: Continuum Publishing, 1994. 【12】 关于“物之力” “能之力” “智之力”的讨论,请见:贺福初.如何解放创造力? ., 国防参考, 2016(14). 【13】 关于如何对待人工智能,请见:1). 李德毅.对人工智能要有点敬畏之心 . 环球时报, 2016-5-20;尼尔斯尼尔森. 理解信念 .王飞跃,赵学亮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14】 有些中文的文章称李郁荣是布什的学生,此系误传,但布什确实将李郁荣推荐给维纳做博士生,见张奠宙和李旭辉所作之《维纳和李郁荣》以及李迪所著之《数学史研究文集》第四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5】 Therrien C W..The Lee-Wiener Legacy-A History of the Statis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2002-11,33-44. 【16】 有文章介绍Amar G. Bose是维纳的博士生,系误传。李郁荣是Bose唯一的博士导师。见“王飞跃,一只耳机背后的故事:维纳、李郁荣和Bose师生三代的传奇。” 【17】 图自《控制论的革命者》,更多评论见王洪喆所作之《阿连德的大数据乌托邦》(《读书》 2017年3期)。 ~~~~~~~~~~~~~~~~~~~~~~~~~~~~~~~~~~~~~~~~~~~~~~~~~~~~~~~~~~~~~~~~~~~~~~~~~~~~~~~~~~~~~~~
个人分类: 书海拾贝|21578 次阅读|12 个评论
超越《西部世界》 - 未来的人与机器将保持怎样的关系?
热度 3 Kara0807 2017-1-20 08:01
超越《 西部世界 》 - 未来的人与机器将保持怎样的关系? 近来,一部名为《西部世界》的HBO剧集在人工智能界与影视界同时掀起了一股极大的震动,脑洞大开的剧情加上多线叙事的视角以及混搭的科幻与西部风格,使得该剧一上映便获得了如潮好评。剧情设置从多角度探讨了自“控制论”延续下来、也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极为关注的几个问题:机器能否以及何时能够“活过来”,机器何时以及能否超越人类,人与机器的关系等等。 剧 集 对于对于前两个问题的表述十分清晰:首先,机器能够 “ 活 ” 过来,当机器产生意识的时候,他们就是 “ 活生生 ” 的了。其次,机器能够超越人类,剧中的梅芙淋漓尽致的体现了这一点,她通过威胁其修理员,获得了最高级的智力,并成功的逃离了 “ 西部世界 ” ,至少她的智力超越了负责修理她的人类。而第三个问题,机器与其创造者 ( 人类 ) 的关系,是最为引人深省也是本剧在极力表现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将引发更多的讨论:机器人的智力会超越人类的智力吗?它们的崛起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吗?它们会接管人类的世界吗? 关于机器与其创造者关系的话题,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已有讨论。 1920 年,《罗素姆万能机器人 (Rossum’s Universal Robots) 》面世,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制造机器人的 “ 人造人 ” 工厂中的故事,而小说的结局是机器人对其制造者发起反抗并最终消灭了人类 。 1948 年,维纳《控制论》的出版,更是引发了几乎全部科学领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这一现象在科幻小说中体现尤为明显。 库尔特 • 冯内古特 发表于 1952 年 的 《自动钢琴 (Player Piano) 》 是其中的代表作,它 描述了在机器人替代大部分脑力劳动后,人类幡然醒悟并进行了了一场失败的与机器人对抗的起义的故事。 1955 年,弗兰克 · 莱利的《赛博和福尔摩斯大法官 (The Cyber and ) 》则探讨了未来的法院系统,智能高效的机器取代了人类法官。但完美的理性行为并不是一切,道德与情感同样重要,小说的结局是最新型的赛博法官因被要求计算梦的重要性而崩溃。 因为机器人在会比人类更快、更精确的完成任务,而且不会生病、不会罢工、不会酗酒,它极大程度上会成为定制化的优秀员工。这甚至 引起了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特兰 · 罗素 的 反思 : “ Are Human Beings Necessary ? ” 1968 年 亚瑟 · 克拉克 的《 2001: 太空漫游 (2001: A Space Odyssey) 》则是描述 机器 获得意识 与智能的 里程碑式著作 ,在这部小说中,人类战胜了机器 。 上世纪 60 年代关于机器是否能够获得智能的讨论,分为了两个派别。支持的一派认为机器一定能够、至少在某些方面能够超越人类智能;反对的一派则认为,除非预先向机器中进行输入,否则机器不会有任何输出。对这类讨论,诺伯特 · 维纳 严厉地批评了那些认为机器不会获得智能的人: “ 这种态度需对其进行批判性讨论,在我看来,它应被全盘否定。这种态度,就是假设机器不能拥有任何程度的创造力 …… 我的观点是,机器能够并肯定会超越它们的设计者的某些局限性,并且当机器实现时,他们可能即是高效的又是危险的 。 ” 而关于机器是否会威胁人类生存这个问题,维纳则从 “人与奴隶”的角度进行了阐明,“ 我们希望一个奴隶很聪明,能够协助我们执行任务。然而,我们也希望他是顺从的。而完全的顺从和完全的聪明是不会同时出现的 …… 如果机器运行效率越来越高,且心智水平越来越高,那么,巴特勒所预见的机器主导所带来的灾难就离人类越来越近了。 ”在维纳发表其文章后不久,身为科幻小说作家的亚瑟 · 克拉克发表了题为 “人类的退化 (The Obsolescence Of Man, 又称 Machina Ex Deux ) ” 的文章,他在文中指出,生物进化,已经让位于一个更为快速的过程,技术进化。 “ 直白而残酷地说,机器将会接管一切 ”。《花花公子》杂志用一棵展示了生物进化过程的进化树阐明了这一故事:从微生物到鱼类,恐龙,猴子,尼安德特人,现代人类,最后是机器。随后,克拉克进一步深化了他的想法,并发表了“机器接管之后 (When Machines Take Over) ”的文章,副标题为“ Is Man Doomed? ( 人类注定会失败吗? ) ”,提出:“ 不久的将来人类就会意识到,机器不仅可以思考,未来的某一天还会思考着如何离开地球。 ” 图 1. “ The Obsolescence Of Man ”生物进化树 实际上,剧中处处可见 “控制论”的影子。 特别是本剧结尾透出的 机器人对于 “ 意识 ” 的探索,与控制论中 “ 目标 - 搜寻 ” 机制所要表达的思想不谋而合 ;整个剧集中对于人与机器人关系的探索,亦与维纳 “人与奴隶”的对比异曲同工。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智能机器”这一新崛起的物种? 在福特设计的最后一个剧情中,迪乐芮 这样 评论 了 自己所处的世界: “Some people see the ugliness in this world, I choose to see the beauty. But beauty is a lure. We’re trapped, Teddy. Lived our whole lives inside this garden, marveling at its beauty, not realizing there’s an order to it, a purpose. And the purpose is to keep us in.” 迪乐芮 意识到, “西部世界”是一个花园、是一个牢笼,而机器人们就像是《 罗素姆万能机器人 》中被置入了特定功能的 “人造工人” 。机器人接待员们,为了苦苦追寻他们内置的目标而活 ,原地打转,始终不得脱离这一牢笼 。 像是人类豢养的宠物甚至奴隶。 同样的目标 - 搜寻机制,表现在 剧中的 泰迪身上,是对迪乐芮义无反顾的寻找与保护;表现在另外一个 “智力超常” 的女主角梅芙身上,是对于女儿执着的爱。尽管极端渴望自由、极度渴望认识 “ 人类 ” 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但在该季最后,梅芙仍然决定回到 “ 西部世界 ” ,寻找她的女儿。就像剧中的 “ 机器人上帝 ” 罗伯特 · 福特所要表达的, 目标,是一个机器人所有身份认同之建立所围绕的基石 (cornerstone) 。而正是 这种目标 - 搜索机制,促进了机器人意识的产生 ,使其具备了 “人性” 。 即便梅芙被设置为要逃离 “西部世界”,但她却挣脱了这一设置,去寻找她的女儿。机器人的“人性”战胜了她被设置的目标。 在西部世界极尽坏事的 William ,在看到故事剧集中梅芙对于女儿的爱,挣扎着不肯死去的时候, 亦 感叹道: “ 像一个人一样 ” 。 机器的崛起是机器人意识的觉醒 。 剧中女主 迪乐芮 的内置目标是离开 “西部世界”。在她的带领下,一场机器人与“西部世界”管理人员的战争即将爆发。是的,克拉克说的是有道理的,“ 不久的将来人类就会意识到,机器不仅可以思考,未来的某一天还会思考着如何离开地球。 ”在剧中,机器人的“地球”就是“西部世界”,为了脱离这一牢笼,反抗与混战是不可避免的。第 9 集时,阿诺德在认识到 迪乐芮 与 “人”无异,他希望劝说福特不要开放“西部世界”,因为这些机器人是“人”。劝说失败之后,阿诺德告诉 迪乐芮 ,只有她杀了所有的人,才能走出去,走到 “西部世界”外面去。 那么,第一季季末,混战的结果会是怎样呢? 1) 机器人战胜“西部世界”的管理人员们,真正掌控西部世界,机器人们开心的活在西部世界中?不太现实,这种结局不仅偏离了迪乐芮的人物设置,而且只要人类物种尚未灭绝,都会觊觎“西部世界”这一人类的智力财产,即便机器人们一时胜利了,也不代表他们能够脱离“西部世界”,融入整个人类社会。 2) 第一季的许多剧集中都出现了这样的场景,迪乐芮杀害其他机器人的场景,最后只剩下迪乐芮和泰迪,而她也毫不犹豫的将泰迪杀害了。会不会存在一种可能,迪乐芮带领机器人们战胜了“西部世界”的管理人员们,随后又把所有的机器人杀掉,自己走入人类社会中?这时候,谁来证实她的身份呢?也许某些与外部世界有联系的“西部世界”管理层的人可以。但这些来证明迪乐芮身份的人,是原来的“真实人类”管理员们呢,还是福特埋下的伏笔,甚至是他“复制”的管理层人员? 3) 或者,机器人真的会洗刷人类这一物种,接管整个世界吗?虽然不无可能,但人与机器,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剧中的机器人并没有自复制以及制造机器人接待员的能力,他们也将需要人类的帮助,实现长久的生存。就像提出了互联网思维的 J . C . R. Licklider 使用榕小蜂与无花果的关系来阐释人机关系一样:“ 人类更善于制定问题和答案、查明相关性以及在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下作出适当反应;相比之下,机器更擅长准确地存储和检索大量信息、快速计算以及建立和记住例行的程序指令表 ” 。未来,更重要的是,人与机器人,如何借助彼此的优势,实现互利共生。 拭目以待第二季的精彩内容。 参考文献: Norbert. Wiener, “Some Moral and Technical Consequences of Automation”, Science, New Series, Vol. 131, No. 3410 (May 6, 1960), pp. 1355-1358. Arthur C. Clarke, “Machina Ex Deux”, Playboy, July 1961, 66. 王晓 , 王飞跃 , 郑心湖 , 机器崛起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北京 , 2017. 本文经赵广立编辑修改后发表于: 《中国科学报》 (2017-01-19 第5版 技术经济) 编后版本请见: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7/1/319875.shtm?id=319875
个人分类: 人工智能|4840 次阅读|4 个评论
评《西部世界》-从《机器崛起》说起
热度 3 Kara0807 2017-1-3 07:35
评《西部世界》 - 从《机器崛起》说起 12 月 30 日晚,收到了机工社编辑坚喜斌老师推荐的文章 “Deep-Tech 深科技 ” 发布的一篇文章 “ 本年度最好的科技图书 |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精选推荐 ” 。我们今年翻译的《机器崛起 (Rise of the Machines) 》荣登榜单。高兴之余,也开始担心翻译水准有限 ,不能完全呈现书中刻画的跌宕起伏 。 本书翻译工作的主导人、也是我的博士导师王飞跃教授,除了自己负责的部分,还对全书的翻译工作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指导和修改意见,并逐句修改校对了前言以及第九章;对比之下,自己更不敢懈怠,借着元旦的假期,继续对书稿进行文字加工。 Part I 本书以恢弘庞大的二战为背景,以“ 战争中的控制与通信 ” 揭开了机器崛起的序幕。数 百位 的个 体 、实验室与企业在二战时得以发展壮大, 瓦利、 Sperry 、 MIT 辐射实验室、贝尔实验室、 ATT 等等,唯独不包括维纳。他的项目,仅执行一年半便被终止。但这并没有妨碍维纳名垂青史。用本书作者 Thomas 的话来说, 维纳没有成就战争, 但 战争却成就了维纳 。维纳在战争中的工作,为《控制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二战之后,军事技术开始向工业生产与国民经济中渗透,人们亟需一种理论来解释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一切。《控制论》在1948 年的横空出世,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控制、反馈以及人- 机交互所构成的《控制论》核心思想 ,不仅解答了一系列的社会现象,更吸引了当时不同领域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并引发了数十门学科间的共鸣,《纽约时报》三次头版报道介绍该书的内容。一时间,可谓风头无二。 但随后的发展,偏离了控制论原来的轨道。人们开始思考,机器能够获得生命吗?支持的一方,极力雄辩,机器可以学习并且具有自复制的能力,因而可以获得生命;而反对的一方,亦是不依不挠, 关于 机器的发展将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并终将带来人类的毁灭 的言论更是喧嚣尘上 。实际上,早在1920 年,《控制论》出现 28 年前,《罗素姆万能机器人 (Rossum’s Universal Robots) 》这一小说即讨论了机器人与其创造者的关系,而小说的结局是机器人对其制造者发起反抗并最终消灭了人类。 1952 年库尔特 • 冯内古特《自动钢琴(Player Piano) 》则描述了在机器人替代大部分脑力劳动后,人类幡然醒悟并进行了了一场失败的与机器人对抗的起义的故事。 1968 年 Arthur Clarke 的《 2001: 太空漫游 (2001: A Space Odyssey) 》则是描述机器获得了生命的里程碑式著作。 人们对于人- 机关系的思考,一直推动着《控制论》的变形、发展与前进,以及新技术的衍生 。机器人如此,互联网如此,VR亦如此。 Part II 校对之余,观看了今年大获好评的AI 题材电视剧《西部世界 (Westworld) 》。剧中处处透出的控制论想法,特别是本剧结尾透出的 机器人对于“ 意识 ” 的探索,与控制论中 “ 目标 - 搜寻 ” 机制所要表达的思想不谋而合 。 在福特设计的最后一个剧情中,迪乐芮评论自己所处的世界:“ Some people see the ugliness in this world, I choose to see the beauty. But beauty is a lure. We're trapped, Teddy. Lived our whole lives inside this garden, marveling at its beauty, not realizing there's an order to it, a purpose. And the purpose is to keep us in. ”终其一生,福特要设计的是一个机器人的乐园,而非人类的乐园。机器人接待员们,为了苦苦追寻他们内置的目标而活。 同样的目标- 搜寻机制,表现在了泰迪身上,是对迪乐芮义无反顾的寻找与保护;表现在另外一个开了挂的女主角梅芙身上,是对于女儿执着的爱。 尽管极端渴望自由、 极度 渴望认识“ 人类 ” 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但 在该季最后, 梅芙仍然决定回到“ 西部世界 ” ,寻找她的女儿。就像剧中的“机器人上帝”罗伯特·福特所要表达的, 目标,是一个机器人所有身份认同之建立所围绕的基石(cornerstone) 。而正是这种目标- 搜索机制,促进了机器人意识的产生。剧中在西部世界极尽坏事的 William ,在看到故事剧集中梅芙对于女儿的爱,挣扎着不肯死去的时候,感叹道:“像一个人一样”。 该剧中,机器的崛起是机器人意识的觉醒 。 剧中阿诺德对迪乐芮说道,意识是从上往下的、是涌现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但仅仅是这样吗? 西部世界还要告诉我们什么?为什么福特要让把西部世界留给这些接待员们? 为什么剧本设计伯纳德和阿诺德是同一个人? 西部世界的总设计师福特在与伯纳德进行讨论时,使用了“ pure ”来形容这些接待员机器人,不管一件事情发生多少遍,这些机器人都带着一种“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继续自己的人生轨迹;对比之下,一个人, William ,在初次进入西部世界的时候,深深地爱上了迪乐芮,而一次又一次,他不停地回到西部世界,对于迪乐芮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暴虐、摧残并一次又一次地杀害。机器人接待员,比人类更纯粹。也许这是福特想要表达的,但是为什么要把西部世界留给机器人们? 看到这一场景时,不禁想到了《三体》,因为对于人性的极度失望,为了从人类的手中解救地球,叶文洁向三体文明发射信号,寄希望于从一个系统的外部引入新的力量,拯救地球文明。那《西部世界》呢?是因为对人性的失望,从系统的内部寻找改变的力量吗?机器人是我们的继任者吗? Part III 在上世纪70 年代,贝特森出版了《 朝向心智生态学 (Steps to an Ecology of Mind) 》,将控制论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贝特森从宇宙是一个整体的角度,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个体心智与群体智慧的关系。从整体主义控制论的角度来看,整个宇宙都是一个闭环反馈的,在一个巨大的生态回路中。没有食物链,只有食物环。人是整个生态回路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主宰。在剧中,福特在与伯纳德进行对话时说道:“ We humans are alone in this world for a reason. We murdered and butchered anything that challenged our primacy. ”在这种情境下,人类成为了“统治者”,人类的存在本身已经阻碍了整个生态环路的运转。人类是大自然、是秩序的维护者,而不是独裁者。当人类忘记自己的这一身份时,确实,机器人接待员比人类更适合成为自然秩序的维护者。 为什么伯纳德和阿诺德是同一个人?第一次看时,一直没想明白。反复播放了几遍,终于想到一点,编剧是否在借以缅怀图灵这位伟大的人工智能先驱?《模仿游戏(The Imagination Game) 》中,图灵在中学时爱上了一个名叫克里斯多夫的男孩,男孩后不幸去世。电影的末尾,则是图灵坐在他的初恋“克里斯多夫 ( 电影中图灵设计的图灵机 ) ”旁边,红黄色电线盘根错节 ( 备注,尽管真实的故事是,图灵只是提出了图灵机的概念 ) 。当福特在向伯纳德解释,机器人接待员只有经历悲伤才能获取意识时,他同时表达了:“ It was when Arnold died when I suffered, that I... Began to understand what he had found. ”嗯,应该是吧,福特为自己已经逝去的爱人,现在是机器人的爱人,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正如他对自己最后一个剧情的描述:“ I always thought I could play some small part in that grand tradition. And for my pains, I got this, a prison of our own sins. Because you don't want to change. Or can not change. Because you're only human, after all. But then I realized someone was paying attention, someone who could change. So I began to compose a new story for them. It begins with the birth of new people, and the choices they will have to make. ”可惜的是,福特以阿诺德为原型制造了伯纳德,自己却将去世后了无痕迹。 这 些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为结束 。毁灭人类的不会是机器,而是人类肆意的放纵吧。 图灵(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部世界》中迪乐芮在走廊中遇到福特的场景 第二季会是怎样的场景?机器人接待员要逃离乐园,管理者不会允许他们逃离。迪乐芮会是反抗军团的“嘲讽鸟”吗?诺伯特 • 维纳在讨论机器是否能够获得生命时,提出了生命系统的两个定义性特征:学习的能力以及自我复制的能力。有了记忆,机器人便能够从过去的行为中学习错误。自复制的能力呢?机器人如何制造自身?拭目以待。
个人分类: 机器崛起|7116 次阅读|8 个评论
丙申年八月记-流水账篇
热度 6 Kara0807 2016-8-31 22:12
丙申年 八 月记 -流水账篇 几天 前 的一个晚上,突然接到老妈的电话,提醒我,明天就是我的生日了,记得多吃好吃的,注意休息。第二天便陆续接到了闺蜜和好友的祝福,心里萦绕着淡淡的欢喜。嗯,山东这边习惯过阴历的生日,从小也没有过生日的习惯,突然收到久别的生日问候,也是不禁欢喜了许久。今年的事情很多,先是博士毕业的事情,又有各种工作上的安排,最近还在翻译一本书 ,书的名字是《机器崛起》 。今天,终于要把书稿交了,想一想也该写一点东西,算是纪念一下充实的生活。 6月份随着博士毕业典礼的结束而昭示了学生生涯的落幕。 因为工作的原因,即便是毕业典礼,也有些同学没到,已经为了新的生活各奔东西。上午的毕业典礼,由徐波老师、刘成林老师和宗成庆老师为大家颁发毕业证书,把大家的博士学位流苏从右侧拨到左侧,即表示已经获得博士学位了。晚上的毕业典礼则由研究生部主持,准备了许多的游戏,和大家一起玩耍。已经留在所内工作两年的 ZhangZL同学,现在是张老师,一同参与了我们的活动。不得不说的是,其中有一个抢凳子环节,作为上场并坚持时间最久的女生,玩游戏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就上手先把凳子抢到一边再坐下,成功的坚持到了倒数第三轮环节(Oh Yeah, 我最机智!)。 注:毕业照的扔帽子环节,大家形态各异的表情就能看出来心里多开心了吧! 注:宗成庆老师、徐波老师和刘成林老师为大家颁发毕业证书。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这届 5个人一起毕业,两位男生都离开了北京,寻找梦的方向;3个女孩子则不约而同的选择留在北京。5年的时光转瞬即逝,还记得大家第一次一起见导师的时候,都因为心中的敬畏和紧张而沉默不敢言(你帅你先说,you can you up !)。而后来一次大家一起跟着导师加班熬夜到第二天早上7点,也是第一次认识到了导师对于科研的执着、认真、严谨,这些品质也是一直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指路明灯。YF是一个很会玩的男生,一起去西班牙开会也是多亏了他帮忙好多事情,也因为自己的掉链子,耽误了YF和ZM在ITSC2015的学生活动。本来是好不容易出国一趟的,两人却也没有指责,一直很贴心的帮忙(不用找我单独打听咯,两人一个已经是奶爸,一个已经有很稳定的感情)。YL的毛笔字写的很好,还刻的一手好印章,大家临分开之前,特意请YL写了两幅字留念,拿到之后开心不已(哈哈,说不定以后就值大钱了呢!)。YYJ是个很直爽的女孩子,虽然有时候太过直爽,但是行为中的真挚却是不容置疑的。嗯,还有QJJ,本来比我们大一届,读博士的期间顺便生了宝宝(人生赢家,有木有~),于是赶上了同我们一起毕业。 注:左边的帅锅是已经毕业的师兄,听闻这次我们毕业季,导师恰好在北京,特意赶过来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其他的美女姐姐们都已经有家室啦,就表惦记了。同在一个研究组,受到了大家的许多关照呢! 导师在科研上非常认真、严谨、严格、严厉有时候甚至有时候会像一场龙卷风,大家汇报工作的时候总是有些战战兢兢 (其实许多时候大家心里都在想,为什么我们任何人说什么他老人家都知道,知道的比我们多,还知道的比我们更全面) 。审核我们论文的时候会首先看摘要,四要素要有,读起来要跟新闻联播一样点明要点、顺溜押韵、用词要准确;排版要整洁、用图要美观 ;内容要饱满充实,一定要有头有尾,得出明确的结论。即便是草稿,也要版面清晰、格式整齐、一目了然。 许久之前,就曾告诉我们: “读我的博士,不熬夜是毕不了业的”。然后就开启了加班的模式,见到过熬夜一宿后早上 7点初升的太阳,4点多所里还亮着的路灯,3点多窗外明亮的月亮,1点多宿舍路边的小摊还没收摊,走过去就能闻到很香的地沟油味儿。自从开始微信移动办公,真的真的就开启了惨无人道的加班模式。 注:大家各奔东西之前的合影留念。 注:每月一次的学生约谈活动,导师一般会带领大家到奥森散步,大家会汇报下最近的研究、遇到的问题、需要的指导。 注:食堂三楼的饭菜一直还不错,物美价廉。一盘土豆丝只要 8块钱。毕业的师兄回来请吃饭,大家都很欢乐。O(∩_∩)O~,之所以能超级顺利的毕业,离不开师兄们的帮助和指导。 嗯,还有几位一定要提到的小伙伴们,首先是同住了三年的室友小白,呆呆萌萌的,性格特别好,许多时候都留给我难以言说的感动。从她的身上也感触到了许多,我的性格比较容易捉急,而她总是能按照自己的节奏,不为外部所动,做好自己的事情。同她 “共处一室” 2年有余,最最受用一生的是在她的影响下开始做瑜伽,每周坚持1-2次,身体棒棒哒! 除了瑜伽,在所里的时候每周还会去打羽毛球,也因此而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童鞋们,虽然往往被 “嫌弃”打的很差,但还是乐此不疲的坚持着。去年的时候,所里的羽毛球团队还赢得了中科杯羽毛球比赛(貌似是这个名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的冠军。 一眨眼,毕业就 2个多月了,期间因为翻译书稿的原因,一直也没有休假,今天刚刚交给出版社那边。打开邮件,却看到几个月之前提交的一篇论文返回了修改意见,还要继续修改,都有点累觉不爱了呢,今天就写到这里咯。
个人分类: 感悟生活|5852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7: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