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论文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学习毛泽东之《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
热度 1 DynamoChina 2011-6-16 13:16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rar 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的意义和方法以及关于农村调查报告的论文集。由中 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根据1941年延安出版的《农村调查》一 书增订而成。1982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文集收录了 毛泽东从1926—1941年所写的有关调查研究的论著、调 查报告及有关材料17篇。毛泽东在《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 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一文中提出了“不做调查没有发言 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在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践》等论文中,精辟地论述了调查 研究的重要意义,强调在调查研究中要善于运用矛盾分 析、阶级分析的方法,做到个别和一般、典型和全面相结 合,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相结合,从总体上全面 地、具体地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毛泽东农村 调查文集》的出版,为认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历 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也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尤其是通 过调查研究了解中国国情具有指导作用。
2151 次阅读|1 个评论
第六届全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将于6月20日举办
热度 1 陈安博士 2011-6-11 07:12
   全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系列( NCEM )是目前国内知名的应急管理领域会议系列,到目前已经开了五届,分别是在北京(第一届、第二届)、湖北宜昌(第三届)、河南开封(第四届)、山东济南(第五届)。从第六届开始,将成为“一年两会”模式,其中上半年的会议为“专家论坛”,邀请行内专家,尤其是在本年度获得研究进展的学者与实践届人士,进行一天的学术与应用交流;下半年的会议为全国范围内的征稿会议,正式出版会议论文集。今年下半年的第七届全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将于2011年11月4-5日在广州举行。    第六届全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与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于2011年6月20日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主要为邀请报告、专家论坛与自由研讨等几种形式,准备就现代应急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理论、方法、技术、应用、实践展开深入研讨。 会议日期: 2011年6月20日 会议地点: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901会议室(北京 中关村 北一条15号) 研讨会主题(不限于):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机理分析方法   应急预案与体制、机制、法制   应急评价及其应用   风险评估方法   应急队伍建设与应急资源管理   应急平台的构建及其开发   应急指挥与协调   应急监测与预警 日程安排:   上午:开幕式与邀请报告   下午:专题报告与自由研讨 会议报名联系方式:   请将姓名、性别、职称、单位、e-mail、联系电话、是否报告(请注明题目)、是否愿意做报告评述人等信息于6月16日之前发送至 emergency_manage@163.com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3916 次阅读|6 个评论
论文集与期刊的纠结
热度 12 zhaodl 2011-6-8 11:40
论文集与期刊的纠结 长期以来,学术会议与学术期刊和平共处、相互促进:期刊通过会议约稿,会议通过期刊出版,也有会议借用书号出版。刚才,我与一位作者交谈中谈到:目前的学术会议,都不出版正式的论文集,那么按着常规的做法,就可以在会议交流之后,投稿学术期刊发表。但有一种新的情况:尽管是会议不“正式出版”——传统的出版,而会被数据库服务商以论文集的方式收录,以数字化的方式“网络出版”。 问题就来了,网络出版算不算出版?算不算正式出版?传统认为不算——没有正式的书号和刊号!不对,现在的数据库出版商多数都有“数字出版权”——尽管没有赋予论文集独立的数字出版编号,但有出版资格。我查询了一下中国知网的会议论文数据库:有的论文集有出版单位,有的有纸质版没有出版社,而有的没有出版单位也没有纸质版。 那么,这些没有出版单位也没有纸质版的网络出版,算不算正式出版? 即使是有纸质版没有出版单位的算不算出版?既有出版单位又有纸质版——即有书号或刊号,而没有同行评议有如何对待? 我不能拒绝作者投稿,如果拒绝就要在“算不算正式出版”上纠结。所以,我回答:可以投稿,但是在同等条件下我不愿意录用这样的文章。即使是网络出版的只是“大摘要”,也要通过比对,看看文章的主体内容的重复程度。或者说:同等条件下,任何期刊应该“更愿意”发表“首创性”的成果。这里,我仅仅说是“更愿意”,因为还没有明确的界限可以遵循。 如何面对网络出版的冲击,传统出版如何调整,值得思考和研究。这是我出版者的纠结,我相信也是作者的纠结——重复多少算是一稿两发!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10457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庆贺历史学家张友伦教授八十华诞论文集》前言和目录
黄安年 2011-5-9 16:39
《庆贺历史学家张友伦教授八十华诞论文集》前言和目录 转载该文集前言和目录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5 月 9 日发布 **************************88 李剑鸣、杨令侠:《美国历史的多重面相——庆贺历史学家张友伦教授八十华诞论文集》前言 时间 :2011 年 5 月 7 日 作者:李剑鸣 杨令侠 来源 : 学术批评网 2001 年 5 月,南开大学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的师生聚会,庆贺张友伦教授七十华诞。当时,我们几位同门商议,到张先生八旬寿诞时,一定要专门编一本文集作为贺礼。正所谓日月如梭,转眼即近十年。年初,我们向张先生提出编书之议,他的第一反应是辞谢。据我们的理解,张先生为人处事向来冲淡宽和,自然不想在做寿这件事上过于“张扬”;同时,他更不愿给别人增添任何负担或麻烦,即便这次的“别人”是他指导过的研究生。我们解释说,编一本书并不费事,对我们做学生的,不过是答谢师恩于万一;而且,以书祝寿志庆,学术界早就有例在先。经我们反复劝说,张先生终于同意启动组稿和编辑工作。 按照惯例,以编书为前辈学者祝寿,有几种常见的做法。一种是约请学界同行专门撰写论文,另一种是从同门弟子已发表的论文中编选文集。我们采用的是后一种方式。这主要是考虑到,想约的学者在各学校和研究机构多为骨干,工作负担繁重,每年都有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指标;而论文集中的文章,又往往不能作为“有效成果”计入工作量。再者,约稿有时间限制,在短期内写出的文章,难免带有急就章的特点。如果从已经发表的论文中挑选佳作,则更可能把有价值的论文集中起来,更好地展现同门弟子的学术水准。这种想法得到了各位同门的支持和响应。于是,这部文集很顺利地就编成付梓了。 我们这些曾受教于张先生的研究生,目前分散在国内外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各自的学术工作中,一直谨守师训,力争无辱于张先生的教诲。在我们的心目中,张先生在许多方面都树立了标范,给我们提供了终身受益的精神资源。 在我们的印象中,张先生是那种身教胜于言传的老师。当年我们在门下求学时,很少听他谈起他自己,包括他求学和治学的经历。我们对这些情况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其他的途径。张先生于上世纪 50 年代在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求学,回国以后一直在南开大学任教。他在国际共运史和美国史领域,都是公认的权威学者。对南开大学乃至国内的美国史学科建设,他所做的工作尤多;其意义在今天美国史研究和教学的兴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张先生精通俄文,其学术生涯的最初二十年,重点研究国际共运史。很多同行最早了解张先生的学问,可能是通过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那套“外国历史小丛书”;其中与国际共运史有关的几本,就是由张先生撰写的。从 70 年代末期开始,张先生转治美国史,并很快在英文的运用能力上,达到了我们很多人都未能企及的程度。张先生的学术兴趣集中在美国工人运动史,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个领域与他长期从事的国际共运史研究有联系,同时也由于他觉得,在中国这样的国家有必要关注美国工人阶级的经历。国内美国工人运动史最活跃的时期,正是张先生专注于这个领域的阶段。为了更深入的理解美国工人运动史,张先生先后涉猎美国农业史、西部开发史、民主政治史和种族关系史;但他在这些领域发表的论著,并不是工人运动史的“副产品”,而具有独立的学术价值,同样很受学界同行的推重。 在张先生执教的南开大学,美国史是一个特色学科,长期在国内史学界享有盛誉。杨生茂教授于 1964 年创建美国史研究室,经过多年惨淡经营,到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已经颇具气象。随着杨先生年事渐高,正当盛年的张先生开始操持具体事务。 1986 - 1990 年张先生出任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这期间他对美国史学科的事情,同样倾注了很大心力。特别是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美国史研究室陷入低谷,老教师退休,年轻人出国,新成员尚待成长。应对这种局面,张先生殚精竭虑,一心要保南开的美国史学统于不坠,并在困境中求得发展壮大。在鼓励和扶持年轻人成长方面,张先生用力最多,许多事迹在南开至今有口皆碑。作为承上启下的学术带头人,张先生在南开美国史学科发展的关键时期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张先生曾担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达十年之久。这个学术团体创建于改革开放初期,一直是全国美国史学人共有的学术平台,对美国史研究和教学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老一代学者退出研究会领导岗位之后,张先生也担负了承上启下的重任。从 1986 年到 1996 年,研究会在处在一个难题接踵而至的时期,特别是 1990 年研究会秘书处搬到南开以后,张先生身上的担子更重。按照他的本意,早就想从理事长的位子退下来;但出于需要和大家的信任,他一直勉力支持,领导研究会度过了难关,并且取得了新的成绩。此外,张先生还始终参与中华美国学会“美国学丛书”的评审,多次担任富布赖特项目的面试专家,以不同的身份,为美国史学科的发展做着相同的工作。 同学们当年对张先生普遍有一种敬畏感,在单独面见时,不免有些紧张和局促。这种感受来自于张先生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其实,只要同张先生有所接触,就不难发现,他待人十分随和平易。旧史称魏之管宁“名行高洁,人望之者,邈然若不可及,即之熙熙和易”;在我们看来,张先生正是这种“即之熙熙和易”的长者。无论是在受教期间,还是在毕业以后,我们都感觉到,张先生的教导和关怀,正如春天的微风,自然和顺,时时都给我们以美好的熏染。由于受张先生处世风格的感染,我们平时很少向他当面表达敬佩和感激之情。这次欣逢张先生八秩寿庆,终于有机会让我们展露一直深藏的心意。 这部文集的编选,得到了各位同门的关心和协助;在出版上则蒙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岳秀坤先生的大力支持。没有这些条件,本书是难以如此顺利地面世的。我们编选这部文集,除以志老师华诞之庆外,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对美国史研究略有助益。至于这些文章的学术价值如何,则只有留待同行和读者来评定。 目 录 前言 // 李剑鸣、杨令侠 大西洋视野中的北美黑奴新教:一种文化混合体 // 高春常 清教对殖民地初期马萨诸塞政治的影响 // 毕健康 “人民”的定义与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 // 李剑鸣 对《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中宪法译文的意见 // 周学军 论美国殖民协会的性质 // 张聚国 “多数的暴政”与“舆论的宗教”——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中的公众舆论观念 // 马凌 天主教爱尔兰移民及其在美国的政治参与( 1840 - 1860 ) // 原祖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中产阶级妇女走向社会的动因和问题 // 张聪 论美国公共行政管制的发展与变革 // 谭融、于家琦 《农业人口外迁与美国的城市化 // 陈奕平 哈里森毒品法》与美国社会的毒品问题 // 翟帆 女性、阶级与种族因素的互动: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美国妇女史研究 // 倪亭 1913 年美国威尔逊政府率先承认中华民国的决策过程 // 秦珊 “剩余品”时代美国的对外粮食援助政策 // 王慧英 战后初期美国原子能国际控制政策的形成及其失败 // 李胜凯 美国与加拿大史学界对两国关系的研究 // 杨令侠 平常的经历,肤浅的感受(代跋) // 张友伦 附录一:张友伦教授著述目录 // 杨令侠整理 附录二:作者简介 (《美国历史的多重面相——庆贺历史学家张友伦教授八十华诞论文集》,李剑鸣、杨令侠 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李剑鸣: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杨令侠,南开大学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感谢李剑鸣先生惠寄) 学术批评网( www.acriticism.com )发布 2011 年 1 月 27 日 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12741type=1010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23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学术会议及其论文集”严重缩水“了吗?
热度 5 chinyung 2011-4-23 20:23
近年来,学术界对国际学术会议及其论文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贬不一。最近,和高校的朋友一起聊天,也谈到此事。一个朋友所在的高校,部分教师通过每年发表较多数量的conference paper,获得了不少的科研奖励。然而,这些论文的质量却反映一般;所承载的所谓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内召开,也流程简化,评审不够规范和具体,更缺乏必要的、应有的学术交流。相当一部分的作者只在乎论文的发表,并非学术思想的传播和碰撞。致使,目前国内大陆召开的部分学术会议,被普遍认为“严重缩水“,”毫无价值“。相应地,高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如科研处、学科处,也只能随即调整策略,以摒弃这些”成果“和盲目的数量,而追求高水平、有价值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应用佳作。 国际学术会议及其所产生的论文集,应该是学术成果的一种重要载体,也是学术界一直认可的重要成果,特别是笔者所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术会议上发表和交流的论文具有鲜明的时效性和”新鲜性“。有些论文虽然是作者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但足以看出作者敏锐的、创造性的ideas,为相关科研人员、工程师和管理者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与理论指引。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它们也具有引领一个学科发展的重要作用。 国内学术会议,应当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的原始动机,摒弃其他非学术性的目的。必要时,也可采取有效的策略,像IEEE,对于没有Oral/Post交流的论文,排除在IEEE数据库之外。否则,换来的只能是一摞摞的”papers“,和鱼龙混杂的国际会议平台,使得作者无法识别、学校无法认同、政府无法评价。
5775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关于读研读博的一些感想 --- 哈工大计算机系刘挺博士
热度 2 wanghuatao09 2011-4-16 22:37
关于读研读博的一些感想 --- 哈工大计算机系刘挺博士 2009-07-20 18:58 关于读博士的一些感想 http://blog.sina.com.cn/tliu7221 虽然还不是博导,不知不觉中门下已有10位博士生,深感责任之重大,战战兢兢,唯恐误人子弟。最近在学校的BBS上博士生们对学校对导师颇有微词,纷纷诉说读博士的艰辛,我也想谈一谈我最近对博士生培养问题的思考。 读博士确实很不容易,我1995年到1998年在哈工大计算机学院读博士,当时的条件比较艰苦,我的导师已经处于退休返聘状态,而且常去香港做客座,实验室里总共3-4个学生,没有研讨的环境,硬件设备多年不曾更新,我在毕业时使用的仍然是一台386,实验室不提供上网环境,查资料需要到北图,去一次背回来一堆资料,偶尔从别的实验室搞到一点国外比较新的会议论文集,如获至宝。我读博士的最后阶段在我的记忆中绝非愉快的经历,当时我已经结婚,微薄的收入让人感到拮据,等待论文录用通知的焦急心情和整理最终博士论文的莫名压力都是很折磨人的,亲戚朋友时常询问我何时毕业,询问中满含同情,因为他们觉得我似乎半辈子都已经花在读书上了,成天忙得昏天黑地确实可怜。 现在的博士生们和我当年相比,有一些苦恼增加了,比如毕业论文的要求升高了,而国内一级刊物的录用难度比我们当年还大;也有一些苦恼减轻了,比如有了互联网,查资料太方便了,而且可以请教网络上的高手,包括直接和国外的学者交流。还有不少苦恼没有变:贫穷(和已经参加工作的同学相比),迷茫(包括对研究工作的迷茫和对未来出路的迷茫),失落(获得的尊严暂时和自己的年龄与能力不相称)。 读博士这么苦,为什么还要读博士呢?在博士生中间,读博士的动机差别是很大的:有的人为了拿一个学位将来好在高校里继续当老师,在职博士大多是这种想法;有的人是为了换专业,从机械等不太热门的专业或者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拿到硕士学位后开始读计算机的博士;有的人是要换学校,本科硕士阶段哈工大一直是自己的梦想,读博士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能不能读下来暂且不论,能进入哈工大的门槛就是胜利;有的人是为了父母读博士,往往工大自己的子弟有这种倾向,父母望子成龙,儿女肩负父母的期望走上了读博士的道路;有的人读博士的目标比较模糊,是靠着一种惯性,如同入队入团入党一样稀里糊涂地读完硕士就读上了博士。最后一种,凤毛麟角的,是喜欢研究,也善于从事科研工作的,这样的人只要不受别人抱怨之声的影响,是可以很顺利地比较愉快地拿到博士学位的。 硕士入学难,毕业容易,是人人可读的。博士则不同,它需要你调动多年积累的全部知识和技能,在学习期间针对某一课题,往往是人类不曾解决的具有充分挑战性的课题独立思考解决方案,在完成课题的同时实现自身能力的全面飞跃。搞研究的人必须是聪明人,有的同学的确笨一些,思维不够灵活,不能触类旁通,这种只下笨功夫的人读硕士做工程没有问题,读博士就比较难了,要产生质的提高,是需要一定的先天资质的;有的同学基础太弱,写一篇文章逻辑不清楚,语句不通顺,文字全是网络语言,错字连篇格式混乱,英语阅读困难,口语更困难,数学基础不好,计算机算法知识不扎实等等,如果你有一两项短腿可以在博士期间弥补,但如果多项短腿,到博士阶段再补确实有点来不及了。有的同学天性好动,就是坐不住板凳,他们善于交际,杂事很多,心总是静不下来,他们应该去做行政,做管理,做市场,如果强行改变天性做研究是不明智的。 因此,我劝博士生同学们,首先要想一想自己的动机是什么,自己的基础怎么样,博士是培养高层次的科研人才的,不要把它看成一个人人都应该得到,都能够得到的美丽光环,应该把它看成多条人生道路中的一种,对照自己的条件冷静地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读博士。如果自觉不适合,我建议同学们不要读,已经读上的如果时间还不长应该果断退学,想开了没有什么丢人的,美好的生活可能正在等待着你,青春不用浪费自己不喜欢,也不适合的工作中。 同学们对导师的抱怨较多,目前学术精湛,又有很多时间和你一起讨论的导师实在太少了。现在的老师们压力也非常大,故意偷懒不指导学生的导师或许有,我还没有见到,大多数导师太忙了,他们要忙着跑课题,干课题,验收课题,忙着管理实验室的杂务,忙着参加大大小小的答辩会,忙着讲课,很多老师身体透支,实在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学生们经常研讨,特别是近年来博士生扩招,每个导师平均带10个以上的博士生,这个比例就决定了导师无法充分地指导学生。另一方面,由于导师太忙,或者说被迫地瞎忙,导师的水平不断下滑,尤其是在计算机这种发展速度很快的学科中更是如此,部分导师只知道一些宏观的概念,而不了解研究的细节,他们脱离了研究第一线,抓不到博士生的痛点,实在是想帮忙也帮不上。因此,我看选导师能够选到学风正派,真心培养学生,能够为学生创造各种研讨和学习的环境,在博士二年级后能够主要让学生做一些基金项目而不是一味干工程的导师就不错了,不必苛求。导师指导的不充分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有利的因素,在这种条件下确实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生真得到博士学位了,比倍受导师关照的学生更有独立工作能力。读博士关键靠自己,我想国外也强不到哪里去,我认识一个MIT的博士生,导师是大名鼎鼎的乔姆斯基,也就是一个学期师生见一面聊一聊。国外的名导师的长处是对国际上的研究动态更敏感,能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国际学者。 很多同学抱怨学校学院对论文的要求太高了。高和低都是相对而言的,相对我们学院目前的博士生培养能力和生源质量来说确实高了,比如有的老师自己都不曾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过论文,而要求学生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当然困难了。学院提高毕业门槛的初衷是好的,是要保证哈工大博士的质量,但是目前毕业周期太长,很多优秀的硕士毕业生不在本院读博士了,很多外校外专业的同学考进来,这些同学的基础弱一些,需要先花1-2年补基础,这样毕业时间就更长,整体毕业时间越长,大家越是不敢赌博士了,生源就越差,久而久之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其实,对于很多优秀的计算机专业硕士来说,如果他们读博士的话,即使是现在的毕业标准,他们也能够在3-4年达到,特别是硕士博士在同一个研究方向上工作的同学更是如此。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对科研的兴趣,兴趣增长的地方,压力就会被化解。我读本科的时候对计算机一点兴趣也没有,苦闷得很,后来我在家里的墙上贴满计算机的图片,天天暗示自己喜欢计算机,那时没有充分的上机时间,恰好我父亲借给我一台PC1500,比计算器大不了多少,只能编写BASIC程序,我就成天玩,还用它编写了俄罗斯方块让我母亲玩,从那时开始对计算机真正有了兴趣,那已经是大学三年级了。硕士一年级的时候我在PC机上写程序,由于对汉字系统不熟悉,我也不喜欢问别人,有2-3个月的时间,我一个人在实验室里苦苦捉摸,摸不着门径,常常死机,但是兴趣非常足,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就通了,那时的日子真的很快乐。从我的经验上看,研究的兴趣一定是可以培养的,总想着毕业这个目标是不行的,好好体会研究的乐趣,象猜谜一样提出你的见解,如果验证结果是对的,成就感会是对你的辛苦的最好补偿。除了研究本身的乐趣外,开学术会议的乐趣也是非常大的,会议往往在倚山傍海风景如画的地方举行,喝着咖啡,和慕名已久的学者们切磋一下学术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啰里啰唆,感慨不少,读博士是苦的,先想想有没有必要吃着份苦,如果你的确有志于此,请你甘受其苦,苦中作乐吧。
个人分类: 科研人生|127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请数学行家评议数学论文集
zhpd55 2011-4-2 12:06
附件是我们打算推荐给MR编辑部的预选论文,请数学行家就附件中的论文进行评议,指出相对较弱的论文,作为我们最终遴选时参考。评价意见请寄回理科学报办Email: lkxbb@163.com ,谢谢。 MCCU2011-1,2.pdf
个人分类: 数学研究|2655 次阅读|0 个评论
CoNLL系列评测(笔记)
gothere 2011-4-2 00:08
CoNLL(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Natural Language Learning) 大会有论文集和评测 06年:13种语言的依存句法分析评测(有汉语) 07年:多语言依存分析(有汉语);英文依存分析的跨领域测试 http://cs.jhu.edu/EMNLP-CoNLL-2007/ 08年:英语 的依存句法-语义角色联合标注 09年:7种语言的依存句法-语义角色联合标注(有汉语) 10年:英文句子中的不确定句(may、It is believed) http://www.inf.u-szeged.hu/rgai/conll2010st/ Task 1 : learning to detect sentences containing uncertainty and Task 2 : learning to resolve the in-sentence scope of hedge cues . 11年: Modeling Unrestricted Coreference in OntoNotes http://conll.bbn.com/
个人分类: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67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家科协香山学术会议论文集 序
热度 3 何裕民 2011-3-28 08:51
现代物理科学巨匠,也可以说是与上世纪初爱因斯坦齐名的科学奇才—英国的霍金,最近推出了他的新作:《大设计》( The Grang Design )。在该书的第三章《何为真实》( What Is Reality ?)中,霍金提出了下述的推论:假定有一个鱼缸,里面的金鱼透过弧形的鱼缸玻璃观察外面世界,它们中有头脑的学者开始发展“金鱼物理学”,归纳出了观察到的现象,并建立起一些定律,这些物理定律能够解释和描述金鱼们所看到的外部世界,且较正确地预言外部新现象,甚至还可能事先部分预知地震、海啸等人类目前困惑的难题 —— 总之,完全符合人类现今对物理学定律的要求。而金鱼的认识和人类现今的物理学定律肯定有很大不同。比如,人类看到的直线运动可能在“金鱼物理学”中都表现为曲线运动。霍金提出的问题是:这样的“金鱼物理学”可以是正确的吗? 当然,按照现有的主流性理解,这些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它们与今天被认定的“符合客观规律的”物理学定律相冲突,或者是无法“通约”的。因为人类已将今天对外部世界的某一类认识定义为“真实”或“客观”,而将所有与此有所不同的认识 —— 包括来自非主流文化的 —— 都判定为谬误。而霍金却诘问道:“我们何以得知我们拥有真正的没被歪曲的实在图像 ?…… 金鱼的实在图像与我们的不同,然而我们能肯定它比我们的更不真实吗?”用国内知名的科技史专家江晓原的话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答案并不是显而易见的。” 霍金如此推理的真实动机何在?其实,他想强调人们认知客观世界时都是借助于某种“模型”或“图像”的。这就有点像恩格斯笼统所说的科学家“在哲学指导下思维”;也像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的依赖于脑袋瓜中原先所存在的“认知结构”。霍金并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不存在与图像或理论无关的实在性概念”。也就是说,不存在一种唯一的、超然的、绝对客观的实在性概念。霍金本人认可的是一种“依赖模型的实在论”。对此,他进一步阐述说:“一个物理理论和世界图像是一个模型,以及一组将这个模型的元素和观测连接的规则。”并特别强调“依赖模型的实在论”在科学认识上的方法论意义,视其为“一个用以解释现代科学的框架”。江晓原教授认为霍金以“不存在与图像或理论无关的实在性概念”的哲学宣言,正式加入了“反实在论”的阵营。事实的确如此。形形色色的“实在论”,可以说是当今物理科学的哲学根基及方法论核心;而各种各样的“反实在论”,其核心则在“一定的约束下否认存在着一个‘纯粹客观’的外部世界”。对此,国际科学哲学界已经展开了针锋相对的争辩。在此,我们不作展开。我们感兴趣的是霍金所强调的所有“实在性概念”都依赖于一定的图像、模型或理论的这一结论。这一睿智的论断,可以为中医学某些理论的深入探讨,提供些许哲学支持或思路指导。 其实,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任何科学探索都是人脑的思维活动;既是人脑的思维活动,就必然遵循人脑思维的一些规律与特点。比如,受到了思维方式制约,受到了某种模型、图像的影响。对于循经感传(经络现象)或经络理论(包括中医其他理论)的研究,又何尝不是这样!?脱离了思维方式或认知模型、图像,进行所谓的纯科学的经络实质等的研究,无异于缘木求鱼,所以多年来劳而无功;至少是不得其要,表现为事倍功半。 近来,国外学者对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出现了不少有份量的专著。比如说尼斯贝特的《思维的版图》、库伯·雷默的《不可思议的年代》等等。人们强调一点:东西方(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东亚;及源自古希腊传统的,以欧美为主体的西方)的确在思维方式及认知世界的模型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类不同造就了他们不尽相同的“实在论”及相应的对世界的不完全相同的描述。经络理论与中医学的其他一些理论就是其代表性产物之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理论能够解释和描述许多生命事实及现象,且能够较正确地预言某些新出现的现象,并可相当大的程度指导人们的保健及医疗实践活动。因此,按照霍金的“金鱼物理学”假设,推定中医学的这些认识肯定比今天的主流性认知“更不真实”,是缺乏认知心理及哲学根基的,或者说是个“伪命题”。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包括中医界的主体)基本不考虑思维方式及认知模型之异同,只是在现代化、科学化的旗号,强行地削足适履,一个劲把“经络”等的有关研究硬性地“塞入”现在唯一的主流性物理定律框架之中。这样做,只能导致以下结果:不是被排斥,就是受蔑视;或者结果只是个四不像,谁都难以接受。显然,这是有欠公允的,或者根本上说是种“无知”!问题就出在忽略思维方式及认知图像或模型的差异上。 这次科协的香山会议,以“象思维和经络实质”为主题,就是试图对上述有欠公允或武断的科学研究行为做出分析、批判与反思。可以这样简单地概括:象思维(或者象思维所基本涵盖的中国及东亚思维)是有别于西方“实在论”基础上还原思维的一类思维方式,而“经络”等则是在“象思维”过程中东方古贤对生命世界的某些现象或事实所做出的“另类”的描述与解释,并一定程度上提出了某些规律性的认识。本次香山会议,会聚了全国这一领域诸多研究专家的真知灼见,本论文集中便有较充分体现。相信本次香山科协会议的召开及论文集的出版,将对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深入,并相应辐射到经络及中医理论的梳理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鉴此,乐于为序。 何裕民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1 年 3 月 18 日 说明: 年前,在香山召开第 45 次香山科协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象思维’经络实质”。在这个全国最高级别的科学会议上,何裕民教授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黄龙祥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席。应国家科协要求,会议论文须编撰成册,并邀请何教授作“序言”。故有此序言。
3321 次阅读|2 个评论
拜读杨叔子先生惠寄给我的论文集有感
lzl2431 2011-2-28 12:40
拜读杨叔子先生惠寄给我的论文集有感
最近收到杨叔子先生惠寄给我论文集上下二册, 初步拜读之后,其他的暂且不提,单看封底的三句话(请看下图)就使大为震动。9因有他事,文图待续0 这三句,言简意赅,字字千钧,掷地有声,切中当前教育弊端,大有振聋发聩之效。不过,还得看有关当局如何决策了!
37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1年第九届Esri中国用户大会 论文集征稿通知
dongyanqing 2011-2-18 09:12
2011 年第 九 届 Esri 中国用户大会将于 9 月在北京举行。会议将针对 Esri 最新技术与产品发展规划、 GIS 最新应用、成功案例等作专题研讨和交流,并邀请 Esri 资深专家及我国著名专家学者做大会主题、专题报告。本次会议将在全国范围内面向 GIS 专业人士征集论文,编辑出版《第 九 届 Esri 中国用户大会论文集》。 论文集将以正式出版物的形式公开发行。欢迎各相关用户单位、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其他各合作单位人士踊跃投稿并参加会议交流。 本论文集将交由测绘出版社出版,为了保证全书的规范和印刷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请务必按照本征稿通知要求提交论文。 1 ,征文内容: GIS 、遥感技术研究、 Esri 和 ENVI/IDL 相关产品论文,包括: GIS 应用领域相关开发成果、行业解决方案; GIS 技术发展研究; ArcGIS 和 ENVI/IDL 软件应用开发; 2 ,征文要求: · 论文要求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读性; · 论文应为未在国内外杂志或会议上公开发表的; · 论文应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简洁,数据可靠,准确,图形图像清晰, 不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及技术秘密 ; · 投稿的论文都应有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地址(只需省,市)、邮编、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并按照所列顺序依次书写,基金资助项目附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 · 论文字数在 8000-12000 字以内; · 论文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物理量、计量单位及其符号按 GB3100 ~ 3102 - 93 的有关规定执行,常用的单位符号用法如下: ① 单位符号(正体):米 m ,千米 km ,厘米 cm ,毫米 mm ,赫兹 Hz ,度、分、秒 ( °′″ ) ,秒 s (不用 sec ),分钟 min ,小时 h (不用 hr , hrs ),天 d (不用 day )。 ppm 和 Gal 都不是国际单位,应分别写为 10-6 和 10-2 m/s2. 数值与单位之间留一空格,如 20 min ; ② 矢量、矩阵符号用黑斜体,一般变量用斜体,π, min , max 等一律用正体,矩阵的转置符号上角标 T 用正体。针对上、下角标,是数字的用正体,英文变量用斜体,英文缩写用正体,如: f 1, Δ i , X ICLS ,次级下标同此规则; · 图名、表题在正文中需有引用文字。图名放在图下方,表题放在表上方; · 为保证论文集印刷质量,请在提交文档时,同时单独提交文中插图的图片文件(格式为 JPG 、 BMP 、 TIFF 等),拷屏图采用 800 × 600 的分辨率; · 论文集采用黑白印刷,所以请提供黑白图,文中说明也与黑白图一致,即不要出现颜色指示(如红线、蓝色区域等); · 论文中若有世界性地图、全国性地图(含历史地图),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图,涉及国界线的省区地图,涉及两个以上省级行政区域的地图,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地图,世界性和全国性示意地图时,请参照国家测绘局网站提供的标准底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参考网址为: http://www.sbsm.gov.cn/article/zxbs/dtfw/ ; · 凡论及他人工作和观点时均应引出文献;参考文献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制,请按正文引用顺序排序;非正式出版物文献资料在文中加括号标注,不列入文后参考文献;如正文引用不标准,或参考文献不标准,由于时间有限,出版时可能作删除处理。 · 论文全文以 Microsoft Word 格式编辑,并以 email 形式向组委会投稿,并提供投稿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截止日期 2011 年 5 月 15 日(不涉及政治等原则性问题以及文章要义的修改在截稿日后一律不接受)。 3 ,论文格式要求 1 .论文题目(一级标题)用2号标宋,居中,占4行; 二级标题用4号黑体,标题前空2格,占2.5行; 三级标题用小4标宋,标题前空2格,占2行; 四级标题用5号黑体,标题前空2格。 2 .正文用5号宋体。 3 .正文前作者姓名、单位、地址( × 省 × 市)、邮编,用 5 号楷体。 4 .“摘要”、“关键词”为 5 号黑体,其内容为 5 号仿宋。 5 .文章后可以附参考文献,字体小 5 宋, “ 参考文献 ” 用 4 号黑体,前空两格。参考文献格式,请参见附录 2 。 4 ,稿件审理 · 所投文稿经审稿后符合录用标准者,将向作者发出文稿录用通知书和版权协议。录用与否均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 组委会将对所有通过 email 提交的稿件进行 mail 回复,如在五个工作日内没有收到回复,请主动与组委会联系。 5 ,投稿邮箱及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 2011ucpaper@esrichina-bj.cn 联系电话: 010-65541618- 用户大会组委会 传真: 010-65544600 2011 年第九届 Esri 中国用户大会 组委会 附录1 投稿论文格式要求实例 附录2: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个人分类: 杂谈|23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生们2010年的十件大事
热度 9 陈安博士 2011-1-25 01:58
第一个同学: 虽然这才是第二次写年度十件大事,可是已经要成为我在这个团队的最后一次了。以后会很怀念这种感觉吧。 1,体验了在北京蜗居地下的生活,非常残酷,发誓以后再不会住在这样的地方,意思是我会努力,呵呵。 2,有机会去国外参加国际会议。怀着新奇plus纠结的心情去了法国巴黎、葡萄牙波尔图和西班牙马德里,当时最大的感觉是焦灼,回来之后才慢慢体会出那段日子多么的美好和珍贵。 3,“最优终止理论”历时两年终于发表,虽然瑕疵多多,幸运的成分也很多,但还是非常高兴。有种付出会有回报的感觉,关于刚开始写这篇文章时的兴奋和努力,记忆犹新。 4. 参与组织了一次有30多名国外学者参加的国际会议,做了英文大会报告并且较自如地发挥了。同时,也很高兴设计了这次会议的论文集封皮、海报、certification等,因为有好几个人说喜欢它们。 5. 第一次喝醉,不过跟第4件有点重复,但对我来说是件大事。为了防止爸妈知道责备我,我必须解释,是为了更好的沟通交流才喝的,当时没有别人撑场。很后悔浪费了一个好好发酒疯的机会。 6. 应急管理研究网第二次改版,这次改得很精心,跟同学一起设计了很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的用心。是中国风的,呵呵。 7. 《管理机制设计理论》中英文论文的撰写。很高兴承担了这个任务,虽然怎么也赶不上陈老师的思想,但还是尽力完成了两篇文章的。 8. 找工作。终于终于走到了学生时代的末尾,不过——没想到这个这两个月我做的最多的事情在这里却一点都不想说。 9. 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下来了。写过许多申请书,这次也是付出有回报了。记得那个在科苑公寓熬夜的晚上,我和李季梅通宵没睡,亓菁晶也到两三点才睡。里面那个我画的有些像乌龟的研究逻辑图在以后的申请书中被借鉴了许多次。 10. 炒股。并不只是风投,是开始关注社会新闻,比如CPI,比如房价,比如北京的人口调控政策…..长大了呀~ 第二位同学: 1. 首次异国旅行,巴黎、波尔图、马德里体验欧洲风情。 2. 首本以作者身份参与撰写的应急管理专著出版。 3. 加入求职大军,开始体验群殴与大白菜身份。 4. 赴福建,首次作为课题组代表对外进行项目合作。 5. 组织参与的ICCEM’2010 EMTAP’2010、国内会议及研讨会顺利召开。 6. 非正式实习,初体验工作生活。 7. 参与撰写的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获批。 8. 两篇EI检索的会议论文及三篇期刊小论文发表。 9. 拜访男友家人,老弟领女朋友回家。 10. 尝试炒股、团购、写真、滑雪、桌游…… 第三位同学 (1)在国际大会上进行英文报告。第一次用英文汇报是在济南举办的中韩双边会议上,第二次则是在10月份的国际会议上,简单比较一下,第二次明显比第一次多了份自信,少了份对英文的畏惧。多说英文,挑战自我,新的一年里一个重要的目标。 (2)第一次负责大型国际会议。进入应急管理团队两年多时间了,参加的会议不下十次,但10月份的国际会议是印象最深刻的,因为是自己第一次负责组织筹备工作。不做不知道,一做起来才知道这件事情的艰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议最终圆满落幕。 (3)第一篇论文正式发表。我的第一篇论文在ICEMMS 2010国际会议上正式发表了,这是一篇关于应急管理中的三方博弈模型的文章,也是毕业论文核心模型之一。 (4)计算机课程项目顺利“竣工”。研一时选修的计算机课程项目(共六门课)经过一年半的时间终于全部修完,虽然实际编程能力依然在低位徘徊,但对计算机领域确实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回想研一时跟计算机学院的同学一起熬夜苦战的经历,竟然还有些还念。 (5)放弃转博,坚定了硕士毕业先工作的决心。仔细分析了下自己的特点,读博士对我来说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不后悔,加油! (6)参与撰写两本应急管理著作。希望能在应急管理的土地上留下更多属于自己的足迹。 (7)攒了几个月的钱给爸妈分别买了一部手机。虽然不是时下流行的iPhone,但是看到他们拿到手中开心的样子,才知道幸福的滋味。 (8)买了第一身正装。狠了狠心去西单给自己买了身打折西服,终于向“逢重要场合借西服穿”的尴尬日子说再见了。 (9)办了张游泳卡,开始健身。上学期在期末考试前腰疼的站不起来,最终被室友搀扶着去考场的痛苦经历,让我真正明白了健康对一个人的意义。这学期一开始,我便削减“腐败”的开支,办了张学校的游泳卡,让悲剧不再重演。 (10)开始攒钱,为未来做储备。今年开通了招商银行的基金定投业务,每个月向卡里存一些小钱买基金,并准备长期持有,在攒点钱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财意识和水平。 第四位同学 1. 4月第一次作为负责人之一,在济南协助组织第5届全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这是第二次参加学术会议并进行了下午的报告,这次会议我是第一次开始真正接触这一研究方向,算是我应急管理学习和研究的起点吧! 2. 10月假期开始协助撰写两本书,第一本负责里面的一章+一大节,第二本只负责里面的一小节撰写,但是有了经验后感觉好多了。 3. 10月15-17日国际会议。经过一年的前期准备,第四届国际“危机与应急管理”学术会议(ICCEM’2010)在10月15日—17日顺利召开,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也是第一次在会议上进行英文报告,虽前期报告时问题很多,但是最终报告还是得到李在恩、Audrey、Eva-Karin Olsson等教授的肯定。此外,由于我负责国际会议很大一部分的接待工作:从接三个美国佬,到接17名韩国朋友,再到去机场送美国佬和瑞典的Eva-Karin Olsson教授,其中还包括会议会场服务与大家的接触,自己也认识了很多国外朋友。这些国际友人中,尤其比较要好的是Audrey、Janet、Eva-Karin、Petr Teply以及6个韩国年龄相仿的朋友,还记得那天早上去送别韩国朋友时,금동이和윤진녕哭了,他们走之后的那个周,我感觉自己内心空牢牢的,发现我们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此后,与금동이和윤진녕在Skype上讨论亚运会、20国集团峰会,与崔晞天博士、Audrey、Janet、Eva-Karin、Petr Teply等互致“贺电”更加深了我们的友情~~~ 4.在项目方面,截止2011年1月17日,在顺利拿下2010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个培育项目后,课题组又掺和了几个项目。以前认为申请项目是挺“欢乐”的事,现在发现好麻烦啊。 5.在课题组的其他方面,截止2011年1月,我已经正式融入这个课题组。第一篇应急管理相关的论文发表,虽然仅在《科技促进发展》杂志发表;自己主要负责的“应急管理简报”创刊,并已经成功发行三期;参加了一些列课题组本年的各种活动:香山写书、汇刊五周年、给课题组招新、张继伟大校报告、2011课题组的第一个系列报告等。 家庭篇 6. 1月是我小外甥女(10年元旦前两天诞生)度过的第一个元旦,我不善于言谈,但是都说大舅和外甥女是最亲的,我是这么认为的,不知还不会说话的小家伙怎么想的,会不会也像我疼她那样疼老舅。7月、8月大学毕业在家整整待了两个月,这是自高中以来在家里待得时间最长的假期,也是与爸妈的交流最多的一段时间,后悔以前没有多与父母交流,希望以后可以把以前的都补上。此外,暑假就是天天帮老妈哄小孩,哄小孩真累啊~ 研究生篇 7. 9月研究生生活起航。因为之前已经过来一段时间了,报到那天心情并没有“波澜”,但是之后的半年研究生生活,自己收获很多。学习上:虽然很多课都是与金融相关,但是做研究的方法是相通的,课程上还学到不少知识。交际上:来到科苑半年的时间里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我认为这是半年在班级收获较大的)。 8.我们的学生活动蓬勃发展:1)由我们组织的研究所“新生讨论班”正式开班已经成功举办11期,讨论班不仅涉及经济管理研究热点,更有国家理论、天下体系、论语、庄子等哲学思想的讨论。之后我们又成功接手了“管理咨询协会”,现在讨论班和协会在我们的组织下正快速发展。2)第一次作为主要力量,协助负责所里的元旦晚会,同时负责院里元旦晚会的一部分,所里由于男生相对较少,我是既担任男主持人+跳舞+朗诵,那个累啊。院里的晚会自己作为晚会节目思想当时第一个提出的人,感觉压力挺大,就怕最后演砸了。但是最后都还不错,所里的晚会,大家玩的都很High;院里的晚会我们的节目无疑将晚会推向了高潮。嘻嘻~,自我表扬一下。 大学毕业篇 9. 3月-6月在北京、济南、泰安三地顺利完成了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和生产实习,第一次写这么长时间的实地实习,第一次完成这么长的论文,虽然现在看看毕业论文有点水,还是得了个“优秀”。 10. 6月离别的季节。没有了往日对食堂的不满,没有了往日对校园的抱怨、没有了往日对济南恶劣天气的指责,在毕业季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已经舍不得这里,舍不得这里的一草一木,舍不得这里的每一面笑容,舍不得这里的每一处记忆。记得离校回家的路上,回想着在济南、在山大的点点滴滴——周末的野山坡游记、考试前麦当劳的通宵自习、朋友间说不完的话、吃不完的饭。总之,大学四年不论酸甜苦辣都在我的人生画卷上留下了浓浓的一笔,值得永远回忆。 总结篇 最后,今年有很多流行词:“不给力”、“神马都是浮云”、“不靠谱”……,不管“给力”与“不给力”,相信2011年一定是“给力”的。 第五位同学: 不能称每一件都为大事,有些只是有纪念意义的事: 1. 辛苦找工作,发现工作真的不好找 2. 参与两本书的编写,发现书真的不好编 3. 主要负责了第五届应急管理研讨会 4. 与老外面对面交流,克服了自己一见老外腿就软的毛病 5. 地下室里住了半年,也算是生活的历练吧 6. 减了一点点肥 7. 第一次去了青岛,见识了青岛的海和风 8.参加了国考,以失败告终 9. 今年家里实现了每人一部手机,妈妈发给我的第一条短信我还留着 第六位同学 1.7 月中旬加华中科技大学夏令营,回到有过一年记忆的母校,心中无比的激动。再次从华科离开的时候有许多不舍,在公交车上哭了好久,有点丢人 2.9 月第一次来到北京参加面试,加入应急管理创新团队。这是我今年最幸运的一件事,也是家人最骄傲的一件事,非常感谢陈老师、赵老师和每一位师兄师姐。 3. 再次来到北京,参加第四届国际“危机与应急管理”学术会议并做报告,第一次全程参与组织这么大型的会议,在其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4. 参与新书的编写,虽然我负责的内容不多,被陈老师委以如此重任,但还是深感责任重大,尽自己的力量做好。 5. 终于在 11 月份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在被许多事情搁浅之后,终于算告一段落了。 6. 陈老师安排我跟师姐师兄一起做晨曦项目,虽然最后因为一些原因搁浅了,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7. 小外甥在感恩节那天出生了,我们这一大家人又多了个开心果。 8.12.22 期末考试完之后我第一次没有着急回家,在学校好好编写新书。每天白天去图书馆写书,周末和晚上出去做家教,虽然忙,但是感觉生活很充实,比十一月份的时候堕落爽多了。 9. 寒假回家给老爸买了个手机,给堂姐家的小外甥、外甥女买了衣服,给姥爷买了吃的……老人小孩都被我哄的很高兴,他们高兴我也开心,以后继续努力、做个更加孝顺的孩子 10. 今年 4 月底,爷爷的离开是我今年最伤心的事情。很后悔没能见爷爷最后一面,是我永远都忘不了的,也算是今年我的十大事情之一了。 第七位同学【非正式成员】 1. 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 2. 三月份一个月的时间在弄调剂,不会忘记打了 n 个电话,给学校发了 n 个自己的简历,最后选择了两个学校。 3. 辗转上海、北京参加复试,上海学校把我拒了,时间也已来不及北京的学校复试,伤感之余想找工作,妈妈的一个电话催我坐快车到了北京,还好差一点就赶不上复试了。 4. 照毕业照,吃专业、班级、寝室散伙饭,第一次喝了两杯啤酒还吐了。 5. 暑假自己在老家办了一个暑期培训班,赚了三千块钱。 6. 研究生入学,首经贸,没有高兴的感觉。 7. 第一次参加了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的研讨会,还见了第一报考院校的院长,还有自助餐吃。 8. 开始在中科院实习,认识了陈老师、赵老师,认识了好多有才的学生,受益匪浅。 9. 竞选院党支书落选,参加院研究生元旦晚会表演节目,研究生期末考试。 10. 第一次一年去了这么多城市,上海、北京、青岛、福州,参加了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并还参与了福建省交通厅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5464 次阅读|15 个评论
培根论文选译
warlong 2010-10-2 10:39
培根论文集选译 〔英国〕弗朗西斯·培根 注:中学时读到王佐良所译培根之《谈读书》,觉其典雅,屡读无厌,然其所译之文言文不多。而又觉前人所译之白话文文句累赘,表达不清。故本人创译,总体遵循原义,但局部细节有所补充修改。然培根之论,亦有糟粕,读者自当辨之也。---郑中 论党派 郑中 译 人多有成见,曰:“君主治国,人臣理事,其政之大要,在乎兼顾诸端之利欲。”此不尽然也。虽明君之治,可合天下力,谋苍生利,然乱世之计,亦不避手腕,阴私摆平。故党派形势,不可忽也。 夫卑微如草根者,纵有青云之志,非先依附不可也;夫显贵而掌权者,如蛟龙之潜四海,明哲莫外乎中庸。入仕之初,当以和为佳,悉各党之态,惬各方之意,方能乘势而上。 夫若小党派,声微力薄,团结而坚,常有俊杰者,舌战群雄,捭阖之间,折服人心。 一党既倒,而余派纷争。如卢库拉斯与罗马贵族党,曾与庞拜、恺撒相持一时,待参议会威信扫地,庞恺便二虎相争。安东尼与奥克塔威亚努斯,曾一度团结,相争于布鲁塔斯、拉西亚斯,待后者颠覆,而前者相残。此皆战之争也,党之争亦然。 如若名士,值天崩地裂,声名雀起,书生意气,后为时势所弃。何哉?鼓之以言,不如修之以武也。待政敌既灭,直笔者流血,呐喊者齐喑,此文人之哀也。 若夫洞悉阴阳者,深隐守时,待诸侯蜂起,群雄对峙,若得之而定乾坤,必有智谋之士出焉,成则留名青史,败则遗臭万载。两党之间,蹈中庸者,并非性温也,或持中守已,明哲保身,或持中用两,周旋进取。意大利之教皇自称“众人之父”,而人疑之,以为自贴尊荣而已矣。 故为帝王者,务必谨慎,不可偏倾,以至一党独裁,而架空朝廷。党争之重,在于人心,不可不防也。诸党私倡,以弱君上,如法兰西神圣同盟之为。党争愈烈,王威愈暗,于国不利。故帝如太阳,周绕行星,诸侯动向,制在乾纲。 论兴亡 郑中 译 所罗门曰:“世无新事”,复曰:“凡新事,皆忘事也”。柏拉图亦曰“一切知识皆回忆”。故利司河潜乎九泉,流乎地上。昔闻星命学家曰:“天维缺失,世界不存”。凡物在变,永无停歇,然哉!夫淹玄黄者,洪水也;覆大地者,地震也。大火不能灭苍生,大旱不能涸天下;坏车难以驱驰,颓马不能千里。 以利亚之时,三年大旱,不过一域,而有民存焉;西印度常起天火,然其毁坏甚狭。二灾之中,幸生之遗民,多无知识,长居山中,时久而忘,故往史湮灭,如死去不存。西印度之民,比中东之民,更为新生。埃及僧侣传曰阿岛沉没,亦非地震,而乃洪水也。此处地震罕见,而其大河奔腾,三洲为之逊色;其群峰刺天,西方为之低昂。故有民可脱难于洪水。 若夫马基亚委利曰:“宗教之怨嫉,乃古史遗忘之原由”,且谤曰:“格瑞高瑞一世,曾焚灭异教文物”。狂热至此,未见其明智。至若萨比尼安继位,遂恢复文物。 诸天之变易,非本文所论。若世界一直绵延,至柏拉图之大年发生,并非人人复活,而是世界更新。于是彗星掠天,灾兆降临,仰望其划过长空,其效难知。盖随大小、颜色、光芒、位置、时期而有不同也。不弃旧闻,可以思之。荷兰人以三十五年为一期,谓之复始。反观以往,余以为然也。 上谈天道,下及人事。然人事变数之最大者,莫过于宗教。宗教之于民众,如天衢之于行星。真正之宗教,中流砥柱于历史浪涛之间。且论其兴衰。 若宗教为党所利用,而至其颓败,德行堕落,丑闻甚多,时代浑浊,人性丧乱,若有诡异者之鼓吹,则有新教兴矣,谟罕默德宣法之时如此也。然若新教既无颠覆之目的,亦无纵欲之邪行,则不必惧之。夫标新立异之说,如古之埃瑞安派,今之阿米尼安派,虽影响人心,但于国家无大碍,除非扰乱政治。新教之树立,其方式有三:或借助异象,或以广布言论,或兴兵起义。至于鼓吹殉教,渴望圣洁,皆异象之类也。若阻新教之兴,莫如改良弊端,调和分歧,宽仁处之,避免流血,奖励擢升,收服首领,而不宜以暴激怒之。 战争之变化,在于战场、兵器、策略。古代战事,多由东向西,如波斯人、亚述人、阿拉伯人、鞑靼人,皆东方人也;高尔人乃西方人。览卷思之,有两大入侵:一是侵入盖莱西亚,二是侵入罗马。但东西之间,入侵方向,不太确定。但南北之间,入侵方向较确定,南侵北者少,北侵南者多。故北方乃好战之群,或因北斗高拱,或因陆广无垠,而南多大海。盖北方寒冷,血气旺也。 至若国家崩析,朝廷颠危,则必有戎马之事也。国之勃兴,威布四海,山河稳固;国之将倾,天地反复,涂炭苍生。罗马帝国、日耳曼帝国、西班牙王国,比比皆然也。大国兼并,战争频仍,何哉?国之极盛,衰之始也。如罗马、土耳其、西班牙,皆可为鉴。纵观天下,蛮夷自为而节生,则天下太平;蛮夷不自为而繁衍,则每一两代,必有泛滥之灾。古代北方民族,常抽签以决迁留。承平日久,好战之国,则民富风靡,必招外来入侵。 至于武器,难以定论,当依时而论。印度之奥克西掇克斯城,早已有大炮。大炮者,马其顿人曰魔法雷电。然中国人之用大炮,已二千年之久,世人皆知。然其性有三:能攻远,威力大,使用便。 至于战策,初以多胜少,将士勇猛,扎营对阵,一决雌雄,而轻视列营布阵。后来倚仗精锐,懂得抢占地利,诱军深入,调配兵力。 呜呼!国之草创,武事为盛;国之规模,学术勃兴;国之太平,文武辅备;国之将衰,艺商猖獗。学术亦有童年,萌萌然而多稚气;然至少年,勃勃然而有血气;然至壮年,浩浩然而有大气;终至老年,髦髦然而有倦气。悲哉!日月轮转,千古悠悠;人世兴亡,文不解愁。 论恋爱 郑中 译 舞台多爱情,而人生多荆棘。恋爱之剧,有时欢喜,有时悲凄;而人生之路,红颜祸水,时如蛊惑之妖精,时如复仇之女神。君不见古今伟人,谁为情所困?固成大事者,安能纠缠于儿女情长耶!然有两人例外,西罗马帝国之统治者安东尼,与立法者阿皮亚斯·克劳底亚斯。前者好色无度,后者严肃睿智。故爱情之箭,若城府不深,可攻心夺魂也。埃皮扣拉斯曰:“你我之间,大有舞台”,此话差矣,呜呼!人之为人,仰观天象,俯察万物,何必独跪倒于石榴裙耶!夫任其俯仰,而自作奴隶乎?过度之情欲,非人之本性,亦无甚价值。故甜言蜜语,惟适于爱情。古人云“一切谄谀,皆为独夫”,而情人之言更甚于此。况人性之私,甚于人性之爱。故古人云“情爱与智慧,不可兼得焉”。 玉之瑕疵,旁观可清,而好者不察,此本玉之幸也。爱情之福,生于回报,绝于相轻,此言不虚也。若情欲乱纵,小可失物,大可失命,故应防之。且以诗为鉴。夫海伦之美,使人弃妇,使人舍财,干柴烈火,神智难保,故情欲乃愚蠢之子也。或仁爱而谨慎,不参与公务。吾不知英雄何以难过美人关,豪杰何以多沉爱河也。呜呼!杯盏之间,其醉生梦死矣。人性之中,隐隐有爱,若不能交付佳人,则泛爱苍生,普渡迷航,僧侣之爱,或如此也。 故夫妇之爱,使人蕃滋;朋友之爱,使人完美;若情欲无度,则败坏世风,作践人性。 三十六 论雄心 郑中 创译 雄心如胆汁,无碍则人心奋敏;野心如毒液,积郁则精神焦躁。故有志于仕途者,与其悬崖走马,不如勤登不倦。怀才不遇,则心怀怨愤,遇乱世而欣然;若太平之世,身为人臣,此性危险矣。故为君者,若用志士,须常升而不抑,方为良术,此不得已矣。若不用,奈何?能力不称,必随波逐流也。然何以不得已而用之?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军无斗志,如车无轮轴。豪杰可临危救驾,仁人可力挡众嫉。庸人胆怯无为,勇士赴汤蹈火。谋士可以间敌,如泰比瑞亚斯用马克罗,颠覆西亚努斯,此必用之。然何以驾驭而无伤?若出身微贱,用可抵抗贵族;若天性暴戾,用可震慑顽儒;若俊才新星,用可对付老奸。 或用宠臣,对付强臣。赏罚出焉,权莫大焉。或以人制人,平衡竞驱。若用此术,则需有中庸之臣,以和解之;否则,船有颠簸之危也。故为君者,可培植微贱,以制约政敌;若其天性怯弱,此术甚有效也;若其坚强顽固,此术甚危险也。若欲颠覆野心者,恐其察觉,惟不断赏罚之也,而人不知君心也。 论诸种野心,与其平时炫耀,不如大事率先;与其招生嫉妒,不如突扳权机。使其忙于事务,不能拥众得势。若鹤立鸡群,或自招难堪;若妄自尊大,则世人诋毁。欲谋取高位,或天赐良机,或能近王侯,或积累财富。诚实君子,不过如此;而识得君子,则为贤主。 是故王国择人任势,在于责任重于权欲,良知重于名利,做事重于作秀。其无为乎,其有为乎,其务实乎,其务虚乎,其服务乎,其贪权乎?先识其心,后用其能。 三十一 论猜疑 郑中 创译 猜疑如蝙蝠,乱飞于心灵之黄昏。猜疑如毒雾,远朋友,生烦恼,阻碍事务。故宜制之。君主猜疑,易施虐政;丈夫猜疑,久生离心;智者猜疑,寡断抑郁。猜疑非心病,乃脑疾之性也。天性勇健者,亦生猜疑,如英王亨利第七是也。论勇健,非其莫属;论多疑,无过于他。然此类猜疑,无甚有害。不贸然听信,先考察其实。然天性畏惧者,则猜疑更甚。之所以猜疑,源于不知;故应常相交流以释疑,而不应彼此隔绝而增疑。 人何以求?所用之人,所交之客,岂皆圣人乎?岂不谋私乎? 岂不更 忠于己乎?故为之计,处世态度,则当半信半疑,不全以为真。预先防范,以免伤已。心生疑念,如蜂蝱嗡然。然别人报告,则助长猜疑。坦诚沟通,乃最佳除疑之法;如此,则彼此相知更多。然本性卑虐者,此法不可取,一旦察觉猜疑,则应提防之。意大利格言:疑心解除忠实责任。即,忠心远离疑心。上生疑心,不去则宜忠心更甚,以却其疑也。 --------------- 谈读书 王佐良 译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谈真理 王佐良 译 真理何物?皮拉多笑而问曰,未待人答,不顾而去。却有见异思迁之徒,以持见不变为束缚,而标榜思想与行动之自由意志。先哲一派曾持此见,虽已逝去,尚有二三散漫书生依附旧说,唯精力已大不如古人矣。固然,真理费力难求,求得之后不免限制思想,唯人之爱伪非坐此一因,盖由其天性中原有爱伪之劣念耳。希腊晚期学人审问此事,不解人为何喜爱伪说,既不能从中得乐,如诗人然,又不能从中获利,如商人然,则唯有爱伪之本体而已。余亦难言究竟,唯思真理犹如白日无遮之光,直照人世之歌舞庆典,不如烛光掩映,反能显其堂皇之美。真理之价,有似珍珠,白昼最见其长,而不如钻石,弱光始露其妙。言中有伪,常能更增其趣。盖人心如尽去其空论、妄念、误断、怪想,则仅余一萎缩之囊,囊中尽装怨声呻吟之类,本人见之亦不乐矣!事实如此,谁复疑之?昔有长老厉责诗歌,称之为魔鬼之酒,即因其扩展幻想,实则仅得伪之一影耳。为害最烈者并非飘略人心之伪,而系滞留人心之伪,前已言及。然不论人在堕落时有几许误断妄念,真理仍为人性之至善。盖真理者,唯真理始能判之,其所教者为求真理,即对之爱慕;为知真理,即得之于心;为信真理,即用之为乐。上帝创世时首创感觉之光,末创理智之光,此后安息而显圣灵。先以光照物质,分别混沌;次以光照人面,对其所选之人面更常耀不灭。古有诗人信非崇高,言则美善,曾有妙语云:“立岸上见浪催船行,一乐也;立城堡孔后看战斗进退,一乐也;然皆不足以比身居真理高地之乐也;真理之峰高不可及,可吸纯洁之气,可瞰谷下侧行、瞭徨、迷雾、风暴之变”。景象如此,但须临之以怜世之心,而不可妄自尊大也。人心果能行爱心,安天命,运转于真理之轴上,诚为世上天国矣。 如自神学哲学之真理转论社会事务,则人无论遵守与否,皆识一点,即公开正直之行为人性之荣,如掺伪则如金银币中掺杂,用时纵然方便,其值大贬矣。盖此类歪斜之行唯毒蛇始为,其因无公行之足,唯有暗爬之腹也。恶行之中,令人蒙羞最大者莫过于虚伪背信。谎言之为奇耻大辱也,蒙田探究真理,曾云:“如深究此事,指人说谎犹言此人对上帝勇而对人怯也,该说慌者敢于面对上帝,而畏避世人”。善哉此言。虚伪背信之恶,最有力之指责莫过于称之为向上帝鸣最后警钟,请来裁判无数世代之人,盖圣经早已预言,基督降世时,“世上已无信义可言矣”。 谈美 王佐良 译 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貌俊秀,与其貌美,不若气度恢宏。 人不尽知:绝色无大德也;一如自然劳碌终日,但求无过,而无力制成上品。因此美男子有才而无壮志,重行而不重德。但亦不尽然。罗马大帝奥古斯提与泰特思,法王菲律浦,英王爱德华四世,古雅典之亚西拜提斯,波斯之伊斯迈帝,皆有宏图壮志而又为当时最美之人也。 美不在颜色艳丽而在面目端正,又不尽在面目端正而在举止文雅合度。美之极致,非图画所能表,乍见所能识。举凡最美之人,其部位比例,必有异于常人之处。阿贝尔与杜勒皆画家也,其画人像也,一则按照几何学之比例,一则集众脸形之长于一身,二者谁更不智,实难断言,窃以为此等画像除画家本人外,恐无人喜爱也。余不否认画像之美可以超绝尘寰,但此美必为神笔,而非可依规矩得之者,乐师之谱成名曲亦莫不皆然。人面如逐部细察,往往一无是处,观其整体则光彩夺目。 美之要素既在于举止,则年长美过年少亦无足怪。古人云:“美者秋日亦美。”年少而著美名,率由宽假,盖鉴其年事之少,而补其形体之不足也。美者犹如夏日蔬果,易腐难存; 要之,年少而美者常无行,年长而美者不免面有惭色。虽然,但须托体得人,则德行因美而益彰,恶行见美而愈愧。 谈高位 王佐良 译 居高位者乃三重之仆役:帝王或国家之臣,荣名之奴,事业之婢也。因此不论其人身、行动、时间,皆无自由可言。追逐权力,而失自由,有治人之权,而无律己之力,此种欲望诚可怪也。历尽艰难始登高位,含辛茹苦,唯得更大辛苦,有时事且卑劣,因此须做尽不光荣之事,方能达光荣之位。既登高位,立足难稳,稍一倾侧,即有倒地之虞,至少亦晦暗无光,言之可悲。古人云:“既已非当年之盛,又何必贪生?”殊不知人居高位,欲退不能,能退之际亦不愿退,甚至年老多病,理应隐居,亦不甘寂寞,犹如老迈商人仍长倚店门独坐,徒令人笑其老不死而已。显达之士率需借助他人观感,方信自己幸福,而无切身之感,从人之所见,世之所羡,乃人云亦云,认为幸福,其实心中往往不以为然;盖权贵虽最不勇于认过,却最多愁善感也。凡人一经显贵,待己亦成陌路,因事务纠缠,对本人身心健康,亦无暇顾及矣,诚如古人所言:“悲哉斯人之死也,举世皆知其为人,而独无自知之明!”
个人分类: 历史人文|2967 次阅读|1 个评论
“第三届全国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序言与目录(预告版)
热度 1 gongshiliang 2010-8-17 11:12
本文为初拟稿,仅供参考。请以即将出版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0年增刊为准。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0年第37卷增刊 第三届全国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序言 地面沉降是我国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之一,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国家对地面沉降问题历来高度重视,防治工作不断加强,控制成效日益显现,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特色的地面沉降防治之路,为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与地质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显著的社会成效,地面沉降理论研究与防治实践,也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良好影响。 国土资源部与中国地质调查局组建成立以来,进一步扎实、有序地推进我国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的深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促进科技进步,切实提升防治整体水平,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将地面沉降研究不断引向深入。先后于2002年在上海、2006年在北京组织召开全国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全面总结我国地面沉降研究最新学术成果与防治实践,交流各地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经验,研讨地面沉降研究中的学术问题,寻求新形势下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深化的对策与措施,以此进一步推进我国地质灾害防治跃上新台阶。 华北平原地域广阔,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水资源不足以及开采地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问题逐步显露,成为制约华北地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以河北为代表的华北平原地面沉降监测、研究与控制,不断加大投入,通过实施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项目华北平原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综合研究,在项目负责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的主持下,联合河北、北京、天津、山东等地的地勘单位,以及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在密切配合和联合攻关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和业绩,有力推进了我国地面沉降防治工作,丰富和充实了地面沉降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届全国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 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努力创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我国地面沉降研究与控制向纵深发展。 本届会议得到国内相关单位及广大科研人员的热情支持与积极响应,收到参会论文近80篇,经约请业内专家学者的审稿评阅,遴选代表性文章64篇辑录成集,在核心期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杂志,以论文集形式出版增刊。在此诚挚感谢各位审稿专家的倾情奉献!并对给予本届会议大力支持、热情帮助和积极参与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文集依据文章内容,初步拟定了进展与现状、分析与测试、监测技术、信息系统与数学模型、环境影响与风险评价、地裂缝与地面塌陷、对策措施与理论探讨等7个栏目,由于近年来地面沉降研究日益注重综合和系统,如此编排只是对文章适当归类,难免存在失当和欠妥之处,谨此说明,文集编辑出版时间也较为紧促,可能存在的不足或差错也请予以理解和见谅。希望本文集能记录我国地面沉降研究与防治实践的一段里程,为活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研氛围有所裨益。 我国地面沉降防治工作任重道远,相信定期的学术交流与工作研讨,将有助于承前启后、推陈出新,进一步促进我国地面沉降研究与防治不断取得新突破、取得新成就! 目录 ● 进展与现状(7篇) 01上海和苏锡常地区区域地面沉降数值模拟(薛禹群,张云,吴吉春,等) 02我国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最近十年进展概述(张阿根,龚士良) 03 略论华北平原地面沉降及其控制 ( 吴爱民,李志明,李长青,等 ) 04 北京地面沉降发展特点及重点地区趋势预测(郭萌,贾三满,叶超,等) 05海平面上升与地面沉降对城市影响的风险性评价(何庆成,刘凯,宋建新) 06 沧州市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工作总结与综述 (田小伟,张保江,杜兴明,等) 07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现状分析(俞俊英) ● 分析与测试(10篇) 01 河北平原第四系地层岩性与地面沉降的关系(刘峰川,张进才,范建民,等) 02 北京地面沉降区压缩层组划分及其变形特征(田芳,郭萌,贾三满,等) 03 天津市压缩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韦劲松,解大可,陆阳) 04 天津市辛口镇地面沉降分层监测动态特征(郑玉萍,韩晔,陆阳,等) 05 城市密集地下构筑物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分析(许烨霜,沈水龙) 06 地下开挖引起地面沉降对框剪结构的影响研究(于广明,井征博,袁长丰,等) 07 软土地基加筋土挡墙应力应变分析(李辉利) 08 衡水地面沉降区粘性土体的渗透特征研究(陈刚,胡成,马峰,等) 09 衡水地面沉降区粘性土体压缩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李亮,胡成,陈刚,等) 10 恢复地层原始孔隙比的试验研究(白晋斌,牛修俊) ● 监测技术(13篇) 01 区域地面沉降高精度GPS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研究(张勤,王利,武健强,等) 02 基于GPS技术的地面沉降监测基准的研究 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例(易长荣,周俊,徐鸣) 03 GPS基准站稳定性及在沉降监测控制网中的作用(熊福文) 04 应用GPS技术监测地面沉降的实践(姜晨光,路奎,林长胜,等) 05 集成角反射器与PSInSAR技术的区域性地面沉降监测(葛大庆,王艳,张玲,等) 06 上海地区地面沉降PSInSAR监测及分析(裴媛媛,魏恋欢,方志雷,等) 07 StamPS技术在廊坊市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雷坤超,宫辉力,李小娟,等) 08 CRInSAR用于西安f3和f11地裂缝两盘垂直形变监测试验(朱武,张勤,杨成生,等) 09 高分辨率SAR数据大型建筑形变提取(魏恋欢,万青,裴媛媛,等) 10 基于PSInSAR技术的沉降监测及断层影响研究(侯婕,宫辉力,张有全) 11 北京市地面沉降监测站标孔设计改进与自动化监测系统升级(周毅,田芳,赵守生,等) 12 华北平原区地面沉降监测标组标孔结构与成标技术(常林祯,徐树,张保江,等) 1 3 海口地区地面沉降现状与监测网络规划建设(谢振福,麦照秋) ● 信息系统与数学模型(7篇) 01 MAPGIS在河北平原地面沉降易发程度分区中的应用(李志明,兰建梅,李采) 02 基于ArcGIS的华北平原地面沉降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胡成,叶疆,陈刚) 03 沧州市地面沉降演示系统设计开发(宋建新,何庆成,陈刚,等) 04 沧州地面沉降信息系统应用开发 研究 (田小伟,田文法,邢忠信,等) 05地面沉降模型中参数反演方法探究(罗跃,叶淑君,李勤奋) 06 地面沉降非线性完全耦合数学模型研究(李培超) 07 考虑粘性土体低速非Darcy渗流的地面沉降模拟仿真(胡成,陈刚,丁国平) ● 环境影响与风险评价(9篇) 01 北京区域地面沉降对高速铁路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京津城际轨道交通为例(王荣,阚京梁,贾三满,等) 02 地面沉降对沧州沿海海岸防护工程的影响分析(邢忠信,邢一飞,张保江,等) 03 沧州地面沉降经济损失体系建设(房浩,何庆成,李采) 04 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风险研究(于军,武健强,闵望,等) 05天津市地面沉降预警评价系统及应用展望(罗立红,白晋斌) 06 上海市地质环境容量评价与应用示范(王寒梅,刘金宝) 07 河北省唐山市地面沉降风险区划研究(曾令海,张成兵,田小伟,等) 08 沧州市区及沧县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价(杨旭东,马学军,王洪磊,等) 09 沧州海平面上升与地面沉降影响风险性评价(田小伟,杜兴明,迟秀成,等) ● 地裂缝与地面塌陷(8篇) 01 北京市庙卷地裂缝的勘查与评价(罗勇,王荣,周毅,等) 02 河北平原地裂缝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王兵虎,马学军,孟顺祥,等) 03 沧州浅埋古河道与浅层地裂缝的关系(秦同春,何庆成,李采) 04 沧州市地面沉降诱发地裂缝研究及防治对策(邢一飞,邢忠信,古艳艳) 05 河北曲阳县峪里村采空沉陷危险性评价方法初探(李伟,王洪磊,马学军) 06 唐山市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勘查、治理与监测(迟秀成,田小伟,田俊花,等) 07 河北涞水县安阳村地面塌陷成因分析及防治(马学军,王洪磊,杨旭东,等) 08 河北徐水县新乡村地面塌陷成因 分析 (王兵虎,刘蕴,杨旭东,等) ● 对策措施与理论探讨(10篇) 01 天津未来城市发展中的地面沉降控制(姜衍祥,于强,王威) 02 河北平原地面沉降灾害防治分区(张进才,李志明,陈英杰,等) 03 天津市地下水开采重点控制区选择(徐佳,陆阳,王淼) 04 应用临界地下水位控制地面沉降研究(白晋斌,牛修俊) 05 控沉区浅层地下咸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分析(杜兴明,张保江,田文法,等) 06 浅层地下水回灌技术控制工程性地面沉降的试验研究(杨天亮,严学新,王寒梅,等) 07 基坑降水工程地下水回灌分析(瞿成松,朱悦铭,黄雨) 08 廊坊市区东部浅层地下水水平水井开采试验(李小杰,李炳平,叶成明,等) 09 对地面沉降问题的几点思考(蔡香玲,杨英姿,朱烨昕,等) 10 地面沉降系统调控优态共存集对论(龚士良)
个人分类: 地面沉降|6760 次阅读|1 个评论
IFSA 2010 大会主旨发言录像、PPT、论文集
FSD 2010-7-16 18:29
论文集(有ISBN号): http://ifsa.boku.ac.at/cms/index.php?id=107 主旨演讲: http://ifsa.boku.ac.at/cms/index.php?id=plenary
个人分类: Articles on FSD|4688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征订《第12届国际膏体和高浓度尾矿学术会议论文集》的通知
glj264 2010-7-15 18:13
第 12 届国际膏体和高浓度尾矿学术会议于 2009 年 4 月 21 日至 24 日在智利维纳德马举行。会议由澳大利亚地质力学中心主办,智利 GECAMIN 公司承办。会议主题涉及尾矿流变学、尾矿浓缩技术、尾矿水的管理、尾矿膏体输送技术、尾矿膏体处置技术、尾矿液化、尾矿膏体充填及处置案例。 《第 12 届国际膏体和高浓度尾矿学术会议论文集》共收录了来自智利、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巴西、秘鲁、伊朗等国家的论文 42 篇。本论文集反映了发达国家膏体充填及尾矿膏体处置技术最新成就和进步。 本论文集每套售价人民币5 00 元(含邮资)。 欲购者可来函来电垂询。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外文兴街 1 号,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邮编: 100044 电话:( 010 ) 63299666 Email: minefill@126.com 联系人:郭利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征订《第13届国际膏体和高浓度尾矿学术会议论文集》的通知
glj264 2010-7-15 18:11
第 13 届国际膏体和高浓度尾矿学术会议于 2010 年 5 月 3 日至 6 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会议由澳大利亚地质力学中心主办,加拿大高登膏体技术公司承办。会议主题涉及尾矿管理、地下矿山膏体充填应用实践、尾矿露天处置、尾矿流动设计及流变学、尾矿浓缩技术、石油砂处置应用实践。 《第 13 届国际膏体和高浓度尾矿学术会议论文集》共收录了来自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中国、瑞典、南非、英国、巴西、智利、西班牙、波兰、土耳其、加纳、坦桑尼亚等国家的论文 46 篇,会议首次收录来自中国的论文 2 篇。本论文集反映了世界膏体充填及膏体尾矿处置技术最新成就和进步。 本论文集每套售价人民币 500 元(含邮资)。 欲购者可来函来电垂询。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外文兴街 1 号,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邮编: 100044 电话:( 010 ) 63299666 Email: minefill@126.com 联系人:郭利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被“行政化”的代序
fqng1008 2010-4-14 08:09
序 言 一 历时两年,全市卫生系统的中医四大经典轮训工作终于告一段落。今天,我们刊印《深圳市中医四大经典教学研究论文集》,一方面是对前阶段的工作的一个总结,一方面是下阶段工作的一个起点。因为,我市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加强中医药内涵建设,落实中医药强省措施,提高中医药的服务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中医四大经典的轮训工作,是我市的一个创建。毫无疑问,它对于提高广大中医工作者临床能力和理论素养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止步。我们还要结合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各项战略目标,深入实际地、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工作。例如,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争取将《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纳入市人大的审议项目,力争尽早颁布实施;按照十一五期间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本目标、重点任务、主要措施及项目要求,加快2007-202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工作,促进中药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为中医药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制订《深圳市中医重点/特色专科(专病)评估标准》,逐步建立研究方向稳定、队伍结构合理、管理规范、中医特色突出、群众欢迎的中医重点学科体系;加强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临床基地建设,加强对中医药急诊急救、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加强中医医院重大传染病的研究,提高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快全市中医院的硬件建设;加强中医药进社区工作,建设一批中医示范社区,开展中医名家和中医药适宜技术进社区活动,积极扶持民营资本对中医药进社区的投入;要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管理,促进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 我希望,通过该论文集的刊印,进一步促进我市中医药工作的学术繁荣和临床进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瑰宝,为我市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是为序。 二○○七年十一月十五日 序 言 二 历时半年的全市卫生系统的中医经典与临床高级研修班结束后,为了对学习效果有一个基本了解,以便更进一步推动今后的工作,我们要求每个学员(科主任以上人员)书写论文作为考核指标。值得高兴的是,所有学员都积极参与,不少人还提交了3~5篇论文,说明这个研修班办得非常及时和成功,也体现了我市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对于学习经典的高涨热情。 今天,我们刊印的这本《深圳市中医经典与临床高级研修班优秀论文集》,是中医处和继续教育中心组织专家通过初审、检索、作者签署原创性声明和终审等程序评选出来的一、二、三等奖论文,随后附有部分参评论文的摘要,也是对这项工作的一个善始善终的锦上添花。从项目申报、筛选和聘请演讲专家、日程安排、组织研修人员到评选优秀论文,项目管理者做了大量默默无闻的工作,我想,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近年来,我市中医药蓬勃发展,中医药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扎实成绩,也得力于我们的管理者的兢兢业业。在此,我代表全市中医药工作者对他们的忘我奉献和勤恳工作表示感谢! 前一阶段,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离建设中医药强省战略、我市名院、名科、名医战略的远大目标,它仍然只是一个起点。我们还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争取将《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纳入市人大的审议项目,力争尽早颁布实施;按照十一五期间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本目标、重点任务、主要措施及项目要求,加快2007-202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工作,促进中药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为中医药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制订《深圳市中医重点/特色专科(专病)评估标准》,逐步建立研究方向稳定、队伍结构合理、管理规范、中医特色突出、群众欢迎的中医重点学科体系;加强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临床基地建设,加强对中医药急诊急救、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加强中医医院重大传染病的研究,提高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快全市中医院的硬件建设;加强中医药进社区工作,建设一批中医示范社区,开展中医名家和中医药适宜技术进社区活动,积极扶持民营资本对中医药进社区的投入;要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管理,促进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 我希望,通过本次中医经典与临床高级研修班优秀论文的评选工作,进一步促进我市中医药工作的学术繁荣和临床进步,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一○年四月十日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288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宇航学会制导与引信信息网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序言
热度 1 bitdjh 2010-1-1 11:14
不日前,慧敏约我给今年1月在哈尔滨召开的中国宇航学会制导与引信信息网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写个序言,岁首欣然拨键,面呈读者。 序言 当岁月光标飞掠 2009 人类步入 2010 之际,我们满怀激情相聚在祖国北疆美丽冰城――哈尔滨,共同分享中国航天信息协会制导与引信信息网 09011 学术交流会的快乐。 面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精确打击对精细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的需求与挑战,挟祖国 60 华诞阅兵庆典的雄威,携十二五论证调研的丰厚技术信息,上海航天 802 所,航天科工集团二院 25 所,航天科工集团三院三部、 35 所、 310 所,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新技术推广研究所,兵器 212 所,北京特种机电技术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单位制导与引信界同仁共同奉献,完成了这本论文集。浸染着他们辛勤的汗水、闪现着他们聪颖的智慧,该论文集涉及制导与引信领域的探测与控制、信号处理与目标识别、仿真与测试等技术。它的出版必将促进我国制导与引信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推进其创新和发展。 《论文集》的出版得到了各网长、网员单位的鼎力相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及水平所限,错误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和同仁们不吝指正! 祝大家虎年快乐!愿制导与引信技术虎虎生威,蓬勃向上! 中国航天信息协会制导与引信信息网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与控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2010 年 1 月
个人分类: 未分类|6223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术交流——我主编的图书
eminor 2009-5-8 09:29
以下是我主编的论文集或专刊。需要者可以和我联系。
个人分类: 学术研讨|4401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4: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