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卫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星系的演化和人类胚胎的发育
moxj 2009-5-25 23:05
以前介绍月球起源的时候写了一篇日记:《 关于月球起源的几种假说 》。只聊了三种常见的假说,其实我关注这个问题是源于一篇叫做胎盘假说的文章。这些先不聊了,今天提起这个事情,是因为听到很多胎儿畸形的报道。有器官位置生长不正确的,也有血管或一些组织生长有了问题的总之,都是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出了问题。 听到这些,我突然想起了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 豫章故郡, 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 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 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 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 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 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 宾主尽东南之美。 层台耸翠, 上出重霄;飞阁流丹, 下临无地王勃这篇流传千古的文章大家在初中时便开始背诵,很多人到现在很记得。 古人对世界观察很细致,我们的观察也不断深远: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见到的事物越多越丰富,我们先前的疑惑在减少,但新的问题也不断的来了。有人曾经问过:银河系为什么就那样扁平的旋转?我写过一篇日记:《 人造卫星和我们的生活 》。 那些卫星不是在不同平面上绕地球很正常的旋转吗?电子是怎样围绕原子核运动呢?和那些卫星运动轨迹一样的能级理论对吗?还是卫星的位置只是量子理论里某个时刻存在的那个点?时间是什么?我们感觉到的长度对吗?孩子的畸形是绝对的吗?我们的校正方式正确吗?社会里的变态和常态又是什么?什么是演化?什么是变异
个人分类: 科普思考|4020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白天看星星?并非痴人说梦!
jlpemail 2009-5-20 19:11
大白天看星星?不是梦话,不是胡话,是真话.在有些地方,还是现实呢! 这个星星是卫星,看也不是用肉眼看.是一种望远镜.一种光子探测装置. 这种装置的听力如此良好,可以从比有效信号强百万倍的噪声中提取出 需要捕捉的信号来.在室内的显示器上,可以显示的是描述卫星飞行的轨迹. 在晴朗的白天,在晴朗的夜晚.我们的镜头都不愿意对准太阳或者月亮.它们 的亮度实在是比卫星强多了.尤其是强烈的阳光,对于我们的仪器是致命的威胁. 所以,在软件中,有回避日光和月光的代码. 镜头,在白天追踪卫星,得到激光测距信息.难度是可以想像的.目前,全球的SLR (卫星激光测距)站,实现这个目标的不算多.国内自然寥寥无几.个位数!将来或许 可以达到两位数. 白天观测卫星,需要一定的硬件和软件的支持. 白天观测近地卫星和晚上一样,比远地星一样,要容易多了.已经宣布实现了白天观测卫星的 SLR站,观测近地卫星的比远地星的多.那个公式可以在雷达书籍中查阅到(雷达公式). 可以这样简单地描述,其他因素不考虑的话.观测到卫星的探测概率的数值和卫星测站的 距离的四次方的倒数成正比.1000公里和10000公里的R(距离)的四次方的比值为10000. 换句话说,其他条件一样的话,观测到1000公里和10000公里平均高度的卫星的概率,前者为 后者的10000倍.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计算一下,不考虑其他元素,只考察距离因素的话.观测月亮(月地平均距离按 38万公里计算),在地面观测1000公里高的卫星的概率,为观测到月球的概率的多少倍.天文工作 者喜欢用天文数字.文学工作者夸张时,也喜欢用天文数字形容. 硬件硬,软件软,天公作美.观测员上心(别伤心),就可以在愿意观测的时候观测到卫星.无论是白天 还是夜间. 现在,一个同事已经打开了圆顶.北京远郊的太阳刚落山.天色将暗淡下来. 他就要开机了.我的博文只好暂时结束了.我要去观摩了!一套全新的,.........................................
个人分类: 时空与重力场|54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要下雨,星要相撞】
等离子体科学 2009-5-9 10:43
北京很少下雨。昨夜下了点,早晨起来不那么闷热了。找出今年2月一篇旧文,算是紧张的一周后周末的一点松弛:) 北京下雨了! Finally ! 晚间走在雨中,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本书,里面有一段: 爷爷回来说:下雨了。 孙女问:您身上怎么没淋湿? 爷爷笑了,神秘地说:我从雨点的缝隙里走,就淋不到了! 那时怎么也想不出,怎么可以从雨点的缝隙里走。是的,雨点之间是有缝隙的;而且雨点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会儿落这里、一会儿落那里。可是怎么走才能总是在雨点的缝隙里不被淋到呢? 后来知道,人体迎雨面的尺度是远远大于雨点平均间距的。物理上,这个迎雨面可以用散射截面来描述。这么大的散射截面,被雨点滴到的概率一般来说是 100% ! 但是如果是一个小小的昆虫,这样的小雨里,被雨点滴到的概率就很小了。 回到家里,就看见新闻:美俄卫星相撞。 这比雨点滴到小虫子的头上的概率还要小不知多少倍! 两个卫星相撞的概率,大概可以用卫星大小与两个卫星轨道各自所在的球壳所包围的空间的大小的比来估计。(当然还要乘上这个空间里的卫星个数。但是因为这个比趋近于零,而卫星个数有限,乘了以后还是趋近于零!) 即使它们在同一球壳上,因为卫星本身大小的缘故,这个轨道球壳的体积大概是卫星直径乘以轨道球壳面积,等于 4 X 3.14 X ( 6400 公里 + 790 公里 )的平方 X 卫星直径。而卫星大小是 3.14 X 卫星半径的立方 X 4 / 3. 。假设卫星半径 10 米 ,那么这个概率大概 近似为 10 的 12 次方分之一!! 就是用反导系统去打也打不了那么准吧?! 笔者知道, 90 年代嫦娥计划刚酝酿的时候,就是想把卫星当成炮弹去打月球:管它软着陆还是硬着陆,打中就算成功!月球那可比另一个卫星不知大多少倍(而且它的实际截面要按其引力圈来计算)! 可是就愣撞上了! 附:新闻来源: 新华网华盛顿 2 月 11 日 电 美国宇航局官员11日表示,美国一颗为私营公司所有的商用通信卫星与俄罗斯一颗已经报废的卫星10日在西伯利亚上空相撞,这是太空中首次发生完整的在轨卫星相撞事件。 美宇航局发言人当天表示,此次撞击事件于美国东部时间10日11时55分(北京时间11日零时55分)发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 790公里 处。撞击产生的大量碎片已经散落到太空中,这些碎片撞到国际空间站的风险不大,但可能会影响同一轨道上的其他卫星。美宇航局将在数周内评估此次撞击事件的强度及影响。 此次撞击事件由美国国防部空间监视网观测到。发生相撞卫星分别为美国铱卫星公司的 铱3 3 卫星和俄罗斯的 宇宙225 1 军用通信卫星。前者重约 560千克 ,于1997年发射;后者重约 900千克 ,发射于1993年,之前已处于报废状态。 位于马里兰州的美国铱卫星公司当天也发表声明确认,该公司一颗卫星与俄罗斯已报废的 宇宙225 1 卫星10日相撞,该公司提供的服务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公司已经采取措施力图将影响降到最低。声明称,这是一起 概率很低的事件 。 美国铱卫星公司拥有66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网络,主要提供通信服务,美国国防部是其最大客户之一。 ( 本文来源: 新华网 作者:任海军 ) 。。。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40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气遥感卫星仪器SABER/TIMED简介
zjwang 2009-4-14 22:19
作者译自:TIMED Mission Guide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已经意识到地球自然环境受到不断变化的太阳对地球大量的太阳能量辐射的影响。近年,他们开始认识到人类活动在环境的改变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地球大气中的部分,科学家相信全球变化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太阳循环和来自人类活动释放到大气中的气体,如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的影响。全球变化信息还没有一个基准,用来进行地球上层大气未来变化的比较、分析或者预测,因为科学家仍然对很多日地系统,包括地球大气区域缺乏认识。 发射于2001年7月的 TIMED 卫星(Thermosphere, Ionosphere, Mesosphere Energetics and Dynamics),其任务是研究太阳和人类对地球大气中探测和认识最少的区域中间层和热层底部/电离层(Mesosphere and Lower Thermosphere/Ionosphere MLTI )的影响。MLTI范围是研究地球环境与空间的入口,在此范围太阳能量首先储存于地球环境中。TIMED侧重于研究大约地表60-180km以上大气区域部分。 在这样一个紧密依赖卫星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社会,探索我们大气中这样一个重要的范围内的变化,科学家可以预测其对通信、卫星跟踪、飞行器寿命等的影响。TIMED对空间天气的研究将帮助科学家获得对这个MLTI入口范围的动力学知识一个更好的认识。 我们还从未对MLTI范围进行全球综合研究,地基仪器仅能观测观测点上空一小部分上层大气,这个范围对于气球来说太高了很难到达。探测火箭(火箭仅在回落之前几分钟飞入上层大气)仅能提供火箭附近的MLTI范围活动的一个短暂的快照。 其他飞行器对MLTI部分范围有过研究,但是TIMED是首次以获得全球MLTI范围图像为已任的卫星,而此范围正是科学家需要的用来更好的理解我们的上层大气的。TIMED的任务是建立一个基准,用来对未来此范围变化研究进行比较和分析。TIMED卫星观测相对没有探测的沿着地球圆形轨道625km处的边缘范围,采用了先进的遥感技术,卫星整套仪器将与全球地基观测网协作,获取一个前所未有的气温、气压、风和化学成分及其能量输入及输出的全球观测。 TIMED搭载4个仪器:Global Ultraviolet Imager(GUVI),Sounding of the Atmosphere using Broadband Emission Radiometry(SABER),Solar Extreme Ultraviolet Experiment(SEE),TIMED Doppler Interferometer(TIDI). SABER 是多通道红外辐射计,用来观测大气在一个宽广的高度和光谱范围的热辐射。SABER的主要科学目标是探索MLTI范围以确定其能量平衡;大气结构(温度、密度和气压随高度如何变化);化学(氧族和氢族的重要气体变化);在大气区域内(不同高度,从两极到赤道,东西向)大气运动或大气动力学。它同时测量全球温度剖面和大气变冷的源泉,比如能量辐射回太空时发生的气辉。 SABER在TIMED上详细地探测从未用来研究的MLTI范围的大气。每58秒SABER扫描地平线上下1次,获取自地表至180km处数据,它观测大气成分如臭氧、水蒸气、二氧化碳、氮气、氢气及温度的垂直分布。在一次轨道运行中,SABER观测一个半球的极区到另一半球较高纬地区,一天中,SABER覆盖15经度带。在此任务中,这个仪器将绘制MLTI范围随纬度、经度、高度和时间的变化的全球影像。 SABER的探测将开启一个全新的辐射平衡领域。它获取比低层大气区域变化更复杂的辐射和化学观测,因为此区域分子更稀少且缺少活性。SABER是第一个用来探测MLTI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全球尺度分布的仪器。二氧化碳是由自然释放、化石燃料燃烧、电力发电及许多其他工业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从地表传输到地球上层大气。SABER测量一氧化氮的发射,科学家现在相信它是导致上层大气区域变冷的主要气体之一。
个人分类: 卫星遥感|136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此曲只应天上有
等离子体科学 2009-4-9 14:30
(再说一个聆听大自然声音的故事。) 杜甫名句: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说的是天子之乐,民间怎能擅用? 但是,自然界中确实存在着 只应天上有 的宇宙之音。美国 Kronos Quartet 乐团演奏的 Sun Rings (《太阳鸣奏曲》),就是根据 Iowa 大学的著名空间物理学家 Don Gurnett 教授从事空间探索 40 年来从一系列人造卫星和人造行星(从最早的 Pioneer 10 , 11 到已经飞到太阳系边缘的 Voyager 1 , 2 )的仪器上探测到的地球和外行星周围磁层的哨声波( Whistler Waves )和合声波( Chorus Waves )编谱的。真正的 此曲只应天上有 ! 但并非 人间能得几回闻? 2008 年美国物理学会的年会上, Don Gurnett 教授就放了地球、土星、木星等几个星球的 Chorus Waves 的录音。用他的话说: Chorus waves sound like a dawn chorus of chirping birds :音频的合唱波(或者翻译成乐团波?)听起来像一群啁啾轻唱的小鸟的晨曲合声。。。 播放这几曲行星之音的时候, Gurnett 教授的 PPT 显示着他 17 岁时做高中科研时为一颗卫星研制一个信号接收仪器的照片。当年笔者到 Iowa 大学工作的时候, Gurnett 教授就已经白发苍苍了。但从他早年照片充满稚气的脸上,仍然可以找到如今容颜的一些影子。而更相像的,是他 17 岁时脸上充满对宇宙和未来的憧憬与在讲坛上聆听 Chorus Waves 的太阳鸣奏曲时专心致志的神态。。。 这些来自宇宙空间的乐曲,可以在 Gurnett 教授的 website 找到: http://www-pw.physics.uiowa.edu/space-audio/index.html 并附有下述说明: This is a sampling of some of Professor Don Gurnett 's favorite sounds of space. These sounds were recorded by University of Iowa instruments on a variety of spacecraft over the past 40 years and include audio samples provided to Terry Riley and the Kronos Quartet for their work Sun Rings . The multimedia production Sun Rings is based on sounds of space collected by University of Iowa Prof. Don Gurnett over a 40-year period. The musical portion of Sun Rings was composed by Terry Riley and performed by the Kronos Quartet, and accompanied by a visual production created by visual designer Willie Williams. Download and enjoy them! J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5749 次阅读|3 个评论
太阳同步轨道理解
zjwang 2009-4-8 23:15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轨道倾角大于90度且附近,所以也为近极轨卫星,他的轨道面与太阳的取向一致,所以叫太阳同步卫星。每天向东移动0.9856度,这个角度正好是地球绕太阳公转每天东移的角度。 下面结合当前研究内容,以ODIN卫星为例理解一下: 轨道倾角90度附近,即几乎垂直地球赤道面。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取向一致,则卫星不像地球同步卫星一样随地球自转而转动,即卫星只有沿轨道方向速度,即垂直于地球自转方向,没有沿地球自转方向即自西向东方向旋转速度。严格地说,还是有自西向东的速度的,因为地球在自西向东公转,所以卫星要保持轨道面与太阳取向一致,必须有一个与地球公转一致的角速度,即360度/(365天)=0.9863度/天。 卫星总是在相同的地方时经过同一位置。比如,每天上午10:00经过长春上空,每天下午4:00经过武汉。ODIN卫星周期为96分钟,而一天是24*60分钟,所以卫星一天绕地球转24*60/96=15圈。如此,看来,卫星每天重复一次轨道运行,即只经过长春或武汉一次。这样,每一圈轨道观测地球不同的地方,以达到观测全球的目的,第二天上午10:00又回来观测长春。其实,这是卫星轨道没变化,地球自己转动了,卫星一圈需时96分,地球自转96/(24*60/360)=24度,地球有360/24=15个24度,于是,卫星在一天绕地球转15圈。而且,在一个短时期内,一地区太阳照射情况不会有太大变化,所以可以对一个地区相同的太阳照射情况进行多次观测。 ODIN卫星轨道倾角为97.8度,如图1所示,春分和秋分时,白天和黑夜分界线与赤道垂直,所以,轨道线北半球在白天,南半球在黑夜,即探测不到太阳辐射;夏至时,更是这样,而且白天时离太阳更近;冬至时,与夏至相反,卫星经过北半球是黑夜,经过南半球是白天。因为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取向一致,所以同一天或同一段短时期,不会出现一会儿卫星在北半球白天南半球黑夜,一会儿又跑到北半球黑夜南半球白天的现象,必须换季才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当然,当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候,会出现卫星在黑夜和白天分界线的位置上运行,这样卫星一直探测的是黎明或黄昏的太阳辐射了。 ODIN卫星升交点为18:00, 如图2,卫星0度时在当地时太阳落山时候,90度时当地为正午,180度时为当地日出时候,270度为午夜,360又为当地太阳下山时。 图1 太阳同步轨道不同季节示意图 图2 卫星轨道角、纬度、太阳天顶角对应关系
个人分类: 卫星遥感|38248 次阅读|2 个评论
朝鲜卫星掉进了太平洋
nwsuafliu 2009-4-8 04:53
朝鲜举国体制,一心要搞有震撼力的东西。这次,完全依靠自己的智慧,霸王硬上弓,来了一把人造地球卫星秀,虽然用的是老技术。 一看朝鲜的架势,大伙儿都紧张得不行。美国、日本、韩国都紧密跟踪,俄罗斯也在一旁看着。 发射完了,竟然各说各话。朝鲜自己说很成功,还煞有介事地说,卫星正在播放他们的将军之歌呢。美国、韩国军方随后说卫星并没有上天,而是进入了太平洋。 竟然能进入3000公里以外的地方,朝鲜的实力确实大有长进,也难怪日本吓出一声冷汗来。 我更相信美国的跟踪能力,这个真的没有成功。而朝鲜呢,肯定在技术上还是半生半熟,以他的跟踪能力,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发生啥事了,只好睁着眼睛说,成功了,成功了。要是真的成功了,怎么在轨道上没有新东西进入呢?如果朝鲜的卫星不是具有隐形功能的话,那么就是,朝鲜自己穿着皇上的新衣。
个人分类: 废话连篇|37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希望这次别再推迟了
jlpemail 2009-3-1 10:33
以下资料说是 : 国际重力界期盼已久的 GOCE 卫星 , 要在这个月发射 . 由于等米 (----GOCE 获取的实际数据 ) 下锅 , 众多研究者已经消磨了些许时光 , 处理 GOCE 获取的重力梯度 ( 重力位的二阶导数 ) 的软件已经有 N 种 . 只要数据有了 , 相信会引发一个股论文潮 . 不会再总是以模拟数据进行模拟计算了 , 这样的结果才让人更兴奋 . 实测数据将检验以下三个 预期结果 : 以毫伽 (1 mGal (1 mGal = 10 5 ms 2 ) ,ms 2 即米 / 秒的平方 ) 的精度确定重力异常 . 以 1 -2 厘米 的精度确定大地水准面 . 实现 100 公里 的空间分别率 . 以下资料来自欧洲空间局网站 http://www.esa.int/esaLP/ESAYEK1VMOC_LPgoce_0.html ESA's gravity mission GOCE Planned for launch in March 2009, ESA's Gravity field and steady-state Ocean Circulation Explorer (GOCE) has been developed to bring about a whole new level of understanding of one of the Earth's most fundamental forces of nature the gravity field. Dubbed the 'Formula 1' of spacecrafts, this sleek high-tech gravity satellite embodies many firsts in terms of its design and use of new technology in space to map Earth's gravity field in unprecedented detail. As the most advanced gravity space mission to date, GOCE will realise a broad range of fascinating new possibilities for the fields of oceanography, solid Earth physics, geodesy and sea-level research, and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further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climate change. Although invisible, gravity is a complex force of nature that has an immeasurable impact on our everyday lives. It is often assumed that the force of gravity on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has a constant value, but in fact the value of 'g' varies subtly from place to place. These variations are due to a number of factors such as the rotation of the Earth, the position of mountains and ocean trenches and variations in density of the Earth's interior. 橙色部分大意 : 尽管重力不可见 , 这种复杂的力 , 一直在 ( 难以估量地 ) 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 人们常假定重力的数值恒定 , 其实它 ( 以 g 表示 ) 随空间的变化在奇妙地变化着 , 影响因素有地球的自转 , 山脉海沟的位置 , 以及地球内部密度的变化等 . GOCE to map gravity as never before Over its lifetime of about 20 months, GOCE will map these global variations in the gravity field with extreme detail and accuracy. This will result in a unique model of the geoid, which is the surface of equal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defined by the gravity field crucial for deriving accurate measurements of ocean circulation and sea-level change, both of which are affected by climate change. GOCE-derived data is also much needed to understand more about processes occurring inside the Earth and for use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such as surveying and levelling. GOCE takes six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s of the gravity field Since the gravitational signal is stronger closer to Earth, the 'arrow-like', five-metre long GOCE satellite has been designed to cut through of what remains of the Earth's atmosphere at just 250 km above the surface of the planet. This low-orbiting spacecraft is the first mission to employ the concept of gradiometry - the measurement of acceleration differences over short distances between an ensemble of proof masses inside the satellite. GOCE is equipped with three pairs of ultra-sensitive accelerometers arranged in three dimensions that respond to tiny variations in the 'gravitational tug' of the Earth as it travels along its orbital path.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position in the gravitational field they all experience the 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 of the Earth slightly differently. The three axes of the gradiometer allow the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six independent but complementary components of the gravity field. Although the gradiometer forms the heart of the satellite, to measure gravity there can be no interference from moving parts so the entire spacecraft is actually one extremely sensitive measuring device. Mission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gravity-field anomalies with an accuracy of 1 mGal (where 1 mGal = 10 5 ms 2 ). to determine the geoid with an accuracy of 1 -2 cm . to achieve the above at a spatial resolution better than 100 km .
个人分类: 时空与重力场|4018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造卫星和我们的生活
moxj 2008-11-23 17:49
首先要解释下一个敲打地球上石头的人,为什么总在关注天上的事情.看过前几天的文章《 从新仪器的研发看社会中的各种二元结构及创新 》、 《 从消费能源的演替看未来的交通工具 》以及《 亚洲太空开发 三国探月卫星 》大概你因该知道,当今世界好多国家的太空探索首席科学家都是地质学家.即使连 NASA 的科学家也奇怪我们为什么翻译这个词叫美国宇航局.他们并不搞什么宇航,只是叫那些能把他们的研究设备和想法送上太空的公司帮他们实现自己的想法,比喻波音这样的公司.可见不管我们走的多远,只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服务人类.何况我们现在的人造卫星大部分并未脱离地球,只是在我们身边几百公里的地方,比喻每一次的太空人活动. 人类科学的提出到太空去大概已经有几百年了,最上面的图片表明:牛顿和开普勒的理论为这一想法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在人类太空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还有德国人的贡献.二战前德国人对液体推进技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二站中的火箭也是当时最先进的. 然而人类的第一颗卫星直到 1957 年 10 月 4 日才由苏联成功发射.从此美苏的太空竞赛拉开了序幕.(这颗卫星不像现在的卫星那样有什么实际作用) 最终,人类的第一次太空竞赛以美国人的登月全面胜利.这期间苏联人也发射了大量的卫星. 在人类太空探索中,有数位宇航员献出了生命(名字记不得了,永远纪念他们).阿波罗系列计划耗资 200 多亿美圆,合现在约 2000 亿.推动了现在的电子通讯等技术的发展.影响延伸到了诸多领域.投入产出比约是 1:14 . http://sports.eastday.com/eastday/mil/node62186/node62670/node124620/userobject1ai1936254.html 据美国的一个科学家小组 2005 年底透露,美国在太空的卫星数量超过了世界其它国家的卫星总数。目前在太空约有 800 颗卫星,其中有 413 颗卫星属于美国, 382 颗卫星属于其它国家。 其中 俄罗斯目前在轨有 87 颗卫星,中国 34 颗。(引用网络的数据)当前的数目远远超过这组统计.但太空废弃的卫星也非常多. 虽然从第一颗卫星升空到现在才短短 50 余年,但卫星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无数人的生活,下面仅举几类抛砖引玉,盼望将来有专业人员为大家介绍. http://www.nd.chinanews.com.cn/news/PicNews/08-5-30-85.html 每天我们看到的天气情况由风云系列卫星提供数据 http://jiahuikeji.zq.sd.cn/html/200601/20/084817234.htm 资源一号卫星提供森林 、 海洋等方面数据 http://www.nxnet.cn/guonei/xwsm/200711/t20071121_65747.htm 鑫诺二号,提供通信服务. 对于不同的地球卫星,运行的高度也不同. 7.9km/s 是人地球卫星进入轨道时的最小速度。也是卫星的运行速度是最大的速度.很多卫星都只有几百 公里.同步卫星飞行高度较高. 距地面 36000km , 线速度约为 3.1km/s .一颗同步卫星在赤道面约需要 3 . 可见卫星资源现在也很有限. 我国的嫦娥一号虽然耗资 14 亿人民币,但也只相当于北京地铁 2 公里的造价.我们的太空计划不但意义重大,而且投入的产出也将非常可观.(之所以写后面这些,因为今天看新闻,某上市公司把投资人几百亿挥霍一空,却没有什么问责.相比之下,我们的科技人员做了个几百万的项目,那些搞管理的就在屁股后面一个紧的起哄.官是什么?知识又是什么?)
个人分类: 科普思考|5648 次阅读|2 个评论
卫星科普三日游
jlpemail 2008-11-6 17:29
2006年我策划和实施过卫星科普三日游: 一日游 1 科普内容:参观距离北京市中心约 60 公里、北京房山人卫站的卫星激光测距仪器(接收口径 60cm 的天文望远镜)、现有半导体激光器一台。介绍全球卫星激光测距、月球激光测距概况。 2 周围景点:张坊古栈道;云水洞; 80 年代发现舍利子(现在云居寺保存)的古塔;康熙宠臣大学士尹桑阿的墓地。路过:韩村河。 3 适合人群:成人、中学生和高年级小学生。 二日游 在一日游的基础上增加: 科普内容:卫星激光测距夜间观测,图片展等项目。 景点:游云居寺 三日游: 在二日游的基础上增加: 景点:北京猿人遗址、银狐洞。 科普内容:卫星模型制作、开关激光器、操作计算机观测卫星。
个人分类: 游若有方|4019 次阅读|3 个评论
“狗眼”看人低吗?
blsm 2008-11-5 22:25
狗眼看人低吗? 哈,可不要小看狗眼哦,不过这个狗眼可不是普通的狗眼哦! 狗眼为网友戏称“GeoEye”卫星哦^_^ 其最常用的中文名字是“地球之眼”或“地眼”,哈不过偶觉得译过狗眼更巧啊。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军方就一直在使用高清间谍卫星。但直到最近这几年年,这些技术才逐渐转向民用,并大幅提升了清晰度、多时段、全天候、多谱段地观测地面信息。而谷歌2004年推出的 “谷歌地图Google Earth” 服务,其图像还很模糊。但到了2006年3月,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已经能够看到自己家的高清鸟瞰图了。 Google Earth 进入初始界面: GeoEye-1(地球之眼-1)于美国西部时间2008年9月6日11时50分(北京时间7日2时50分)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由一枚德尔塔2型火箭运载发射升空。作为全球精度最高的商用成像卫星,卫星上有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商用成像设备,可以从太空拍摄地面棒球场上本垒板的清晰图片。 如下图: 说明:这是通过GeoEye-1拍摄的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库茨敦大学(Kutztown University)的鸟瞰图,这张照片拍摄于美国东部时间2008年10月7日中午,当时这颗重达400磅的卫星正以每小时1.7万英里(2.72万公里)的速度,在距离地面42英里(680公里)的轨道上由北极向南极运动。 背景知识: “地球之眼”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卫星遥感公司,在发射“地球之眼-1”之前,已拥有“轨道观测-2”、“轨道观测-3”和“艾科诺斯”3颗成像卫星在轨工作。 第二颗成像卫星GeoEye-2预计在2011至2012年发射,GeoEye公司表示,第二颗卫星的清晰度将达到25厘米。 而“地眼-1”是目前全世界最清楚的商业地球拍照卫星,黑白分辨率高达41厘米,彩色分辨率高达1.65米,但根据目前美国××的规定,公司只能向公众提供0.5米精度的地面照片。 另附图 : 2008.8.18由IKONOS卫星拍摄的“鸟巢”和“水立方”: 当把图像的北方旋转到下方将会得到更好的立体效果哦,附图: 背景知识: IKONOS(艾科诺斯)卫星于1999年9月24日发射成功,是世界上第一颗提供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商业遥感卫星。IKONOS卫星的成功发射不仅实现了提供高清晰度且分辨率达1米的卫星影像,而且开拓了一个新的更快捷,更经济获得最新基础地理信息的途径,更是创立了崭新的商业化卫星影像的标准。   IKONOS可采集1米分辨率全色和4米分辨率多光谱影像,同时全色和多光谱影像可融合成1米分辨率的彩色影像。时至今日IKONOS 已采集超过2.5亿平方公里涉及每个大洲的影像,许多影像被中央和地方政府广泛用于国家防御,军队制图,海空运输等领域。从681千米高度的轨道上,IKONOS的重访周期为3天,并且可从卫星直接向全球12地面站地传输数据。 所以说, 可不要小看狗眼,它可是可以从高空看到很低的你哦。。。
个人分类: 科苑星空|5619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的卫星主题博文汇总
jlpemail 2008-10-23 07:50
标题 作者 时间 乌鲁木齐将建卫星激光测距站 jlpemail 2008-10-19 从卫星大地测量到空间大地测量...... jlpemail 2008-10-17 韩国第一个激光测距卫星 jlpemail 2008-10-15 北斗卫星的激光测距试验 jlpemail 2008-10-15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采用了卫星激光测距(SLR)技术 jlpemail 2008-10-13 一篇卫星激光测距的优秀论文 jlpemail 2008-10-10 五个台站对静止卫星ETS-8 的激光测距 jlpemail 2008-09-30 GOCE卫星计划9月10日发射(图) jlpemail 2008-08-31 转载一则分析报告(GIOVE-B卫星) jlpemail 2008-08-26 感谢间谍卫星? jlpemail 2008-05-29 标题 作者 时间 导弹能击中失去控制的卫星吗? jlpemail 2008-02-23 月球卫星与月球重力场 jlpemail 2007-11-05 一本关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新书 jlpemail 2007-09-13 EIGEN-GL04C:GRACE卫星的科学成果之一(图) jlpemail 2007-09-12 卫星重力资料与华北地下水漏斗 jlpemail 2007-07-28 CHAMP 卫星,在轨飞行将进入第八年(图) jlpemail 2007-07-14 上看下看左看右看CHAMP卫星(图4) jlpemail 2007-07-09 利用CHAMP卫星数据得到的四种地球重力场模型 jlpemail 2007-06-27 卫星重力学是天文地球动力学的组成部分之一 jlpemail 2007-06-24 CHAMP 卫星的有关信息(资料,图) jlpemail 2007-06-19 三种重力卫星一起飞翔(图) jlpemail 2007-06-19 超期服役近两年的CHAMP卫星(图) jlpemail 2007-06-10 我为何关注重力卫星(图) jlpemail 2007-05-19 标题 作者 时间 呼之欲出的GOCE卫星(图) jlpemail 2007-05-17 Grace! 双胞胎卫星 jlpemail 2007-05-11 第一颗导航卫星上天47年了。 jlpemail 2007-04-17 GPS-36卫星上的反射器(图) jlpemail 2007-03-28 ETS-8静止卫星上的后向反射器(图) jlpemail 2007-03-28 一颗刚开始激光测距观测的静止卫星 jlpemail 2007-03-27 我国安置在南半球的卫星激光测距仪 jlpemail 2007-03-20 卫星激光测距有关的两张照片 jlpemail 2007-03-20 属相、星座与卫星分类 jlpemail 2007-02-22 卫星观测站的月季花 jlpemail 2007-02-22 卫星梦开始的地方 jlpemail 2007-02-15 卫星激光测距简介 jlpemail 2007-02-13
个人分类: 消息场|4136 次阅读|0 个评论
GLAST:美国海军实验室的新年礼物
songshuhui 2008-9-3 11:45
Melipal 发表于2008-05-31 星期六 3:34 分类: 天文 | | 注:第一次在松鼠会群博发文,先讲一些本行相关。本文写成于去年年底,如今高能天文卫星GLAST发射在即,于是搬贴,题目干脆也不作修改了。关于伽玛暴的简介,可以参考本人翻译的一篇 旧文 。 既然在NASA的介绍里, GLAST 被比喻成了美国海军实验室收到的节日厚礼,本人也不妨再用一下这个比喻。今年万圣节前后,当GLAST初到该实验室准备做整体测试的时候,确实是象礼物一般包装得漂漂亮亮的,也确实是象礼物一样让众人充满希望并且迫不及待。不过于我来说,这份礼物意味着:要抓紧时间突击伽玛暴高能辐射的理论了,最好能赶在它发射之前做些东西 初到美国海军实验室的GLAST(图片提供:NRL) 自从大四定下研究生的学习方向以来,GLAST这个名字就开始不绝于耳,无数次小组讨论和报告都会提到它,更不要说那林林总总的长短文献。在伽玛暴研究的圈子里,对GLAST的期待并不亚于早年的BeppoSAX、HETE-2与Swift。于是自己也就如法炮制,在本科毕业论文中煞有介事地作了番GLAST时代的展望。 GLAST是伽玛射线天文卫星,作为康普顿天文台的后续设备,计划肇始于1993年。GLAST原名大视场硅片伽玛望远镜(Gamma Large Area Silicon Telescope),现在的全称是伽玛射线大视场太空望远镜(Gamma-ray Large Area Space Telescope)。它的亮点在于高能段伽玛射线波段的全天域连续成象观测:主力设备大视场望远镜(LAT)的能谱范围20 MeV至300 GeV。当年康普顿天文台的高能探测器EGRET探测上限不过是30 GeV,灵敏度也只有LAT的1/30不足。 单听名字,GLAST就很有爆发的感觉。事实上,它相当一部分的研究对象正是爆发现象,伽玛暴自然是当仁不让地打头炮了。GLAST专门为伽玛暴的观测准备了闪烁晶体制成的爆发监视器(GBM),主要在能谱较软(低至8-10 keV,高端与LAT重叠)的波段上工作,用作卫星的触发设备,兼以提供爆发位置和谱信息,并实时将这些数据传回地面。预计GBM每年可探测200余次爆发。 GLAST的口号号称探索极端宇宙。NASA为它定下的科学目标是: 1、探测宇宙的终极前沿,自然界在这里驾御着远远超越地球的力量与能量; 2、探索最深刻的科学问题,如宇宙的成分,并搜寻新的物理定律; 3、解释黑洞将喷流物质加速到接近光速的机制; 4、协助破译惊天爆发即伽玛暴的谜团; 5、回答大量领域中持久存在的问题,如太阳耀斑、脉冲星和宇宙线的起源。 本人对其他方面的了解并不很多,伽玛暴现今的极高能段探测倒是少而又少,除了EGRET记录的几十个爆发和地面切伦科夫望远镜的少量工作,但前者疑问重重,后者又只能对TeV光子进行探测。关于高能辐射的行为,倒是有颇多的理论来讨论,有重子主导,也有轻子主导,辐射的起源位置几乎是内外正反激波的排列组合,换句话说那是相当的不确定,由此又牵涉到了大质量恒星的死亡过程、组分、中心引擎等诸多问题。好在不同的理论对高能余辉有着不同的预言,GLAST解决理论难题的能力也就被众多业内人士寄予厚望。不过针对伽玛暴的观测,GLAST有一点不足:由于其能量阈值是以积分形式给出的,对于短暴来说,虽然其瞬间辐射能量不小,但由于时标较短,积分流量并不大,很可能不会被探测到。 还有物理学家期待着GLAST能凭借伽玛暴探测到不同波段光子到达的时间差,这是量子引力的预言,关乎普朗克长度下的时空结构,只是效应针对极高能的光子才会明显。虽然不论是理论还是观测方法上都存在不少的疑问与难点,相关文献却是已经有了不少。至于X射线乃至更低能段的爆发余辉,那是Swift与地面望远镜的天下,GLAST并不过问。凭借 伽玛暴坐标定位网 ,联测还是颇有可能的。 就个人来说,还有一个颇感意外的地方:太阳耀斑,因为之前本人对此的了解少而又少。GLAST算是通用的天文卫星,而由于亮度和视面积等原因,一般情况下,对太阳的观测是用专门的卫星专用的探测器完成的,倘或把哈勃之类的空间望远镜对准太阳,等待它的基本就是严重受损甚至相机报废了。GLAST计划研究耀斑的背景是,EGRET曾经观测过来自太阳的GeV辐射,RHESSI也在能量更低的波段上探测到了耀斑辐射。这样的现象有望追溯耀斑电子的加速机理。同时,第24个太阳活动周即将开始,到时候也只有GLAST有能力探测GeV的辐射。估计是因为太阳的甚高能辐射与其他天体相比也不算太强吧,否则GLAST如何能禁受得住呢 其他的观测对象可以算是康普顿的延续,有活动星系核、超新星遗迹、中子星、伽玛射线背景辐射和点源等等,外加早期宇宙和暗物质湮灭的探测。 主力探测器LAT的本体很重,足足有2吨半还多,是利用的是对产生原理设计的,与其说它是伽玛射线望远镜,倒不如说是粒子探测器。16组钨制探测器按4*4排列成方阵,一旦有高能伽玛光子射入,会产生对应能量的正反基本粒子对。与钨层交替排列的多层硅探测器可以通过追踪粒子的轨迹来确定光子的源头,光子能量则用碘化铯热量计测出的粒子对能量来反推。LAT之外,另设有用于隔离宇宙线粒子的反同时探测器(Anticoincidence Detector),可以过滤99.9%以上的干扰信号。结合热量计的筛选以及星载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基本可以排除带电宇宙线粒子的干扰。 LAT的16组探测器,每组包括钨探测器、追踪器和热量计,下方另有数据采集系统(图片提供:SLAC)/p LAT的视场超过2立体角,相当于全天4立体角的1/5。巡天工作时,只消两个轨道周期就可以扫过整个天空,精度优于1角分。对于高能伽玛射线来说,这一数字已是相当不易了。由此,GLAST也可以为康普顿时代发现的伽玛射线源进行重新定位,更好地揭示其本质。 左图是测试中的GBM(图片提供:NASA/MSFC/D. Higginbotham),由朝向不同的12个盘状碘化钠晶体(8 keV至1 MeV)与2个锗化铋晶体(150 keV至30 MeV)组成,覆盖视场更大(约8立体角),几乎是没有被地球遮挡的全部天区。GBM对准的天区位于LAT视场的背面,只要有4个低能探测器记下信号,源区即可被定位,精度虽然逊于Swift的触发器BAT,但也有3度左右。对于大视场的LAT来说,这一数字也够用了。除了伽玛暴,其他瞬变源包括耀斑的探测也要依靠GBM,卫星本体会在接到触发信号之后自动转向。LAT也可以触发自身,不过GBM可以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也让GLAST的工作波段大大扩展。 GLAST的发射算是2008年本人最期待的事情了,只是具体时间经过一再拖延,现在是排到了春末夏初的时候,运载火箭为德尔他II型,轨道与Swift类似,是高度500余公里的近圆轨道,可以尽量避开带电粒子的影响。升空后先经过2个月的测试与调整,预计3个月后正式公布第一批结果。当下NASA的计划是,GLAST触发十秒之内,伽玛暴坐标定位网就可以接收到坐标信息,以便及时安排后续观测。 同时GLAST并不意味着地基切伦科夫望远镜的终点,毕竟只有后者才能探测GLAST的能量上限之上的光子。而GLAST又可以作为桥梁,衔接更低能段的Swift等卫星和高能切伦科夫镜的数据,完善天体的全波段信息。 GLAST一年巡天的模拟图(图片提供:LAT Team) 标签: 伽玛暴 , 卫星 , 天文
个人分类: 天文|1492 次阅读|0 个评论
犹记里程碑——写在GLAST发射前夕
songshuhui 2008-9-3 11:45
Melipal 发表于2008-05-31 星期六 3:41 分类: 天文 | | 如果一切顺利,NASA的新一代高能天文卫星 GLAST 将于6月初发射升空。这颗卫星的一大重点是伽玛射线暴的探测,背负着揭示伽玛暴高能辐射谜团的重任,更有树立新的里程碑的机遇。如今在GLAST发射前夕,不妨再回顾一下过去30年来那些为伽玛暴研究作出里程碑式贡献的卫星们,也重温一遍那激动人心的年代。 说来伽玛暴是天文学的一个异数,首当其冲的就是持续时标,短暴只有零点几秒,长暴也不过是几十秒,且不说与那几乎亘古不变的恒星相比格格不入,就算用超新星这类突发现象的指标来看都是短而又短。当然还有天空中那完全随机的分布,人们永远无法预知下一次爆发出现在何方。正是这两大特点,给研究者竖起了高高的壁垒,也造就了相关探测器发展的主线索对反应时间与视场的追求。接下来,就从头讲起吧:   Vela:冷战的馈赠 Vela一词在英语中的意思是菌膜,或是南天的船帆座。不过对于Vela卫星来说,却要取其西班牙语含义看守者。这一系列的卫星共计6组12颗,于1959年开始研制,1963至1965年间陆续发射。它们纯粹是冷战时代的产物,用于监视东方国家尤其是前苏联可能进行的外太空核试验,而这样的试验是被国际条约禁止的。 Vela卫星外观呈20面体,发射时两星彼此相对(如右图,图片提供:NASA),在远地点推进引擎处连接,入轨后分开。每颗卫星带有12架外置X射线探测器以及18架内置伽玛射线探测器,稍晚的Vela 5与Vela 6两对卫星还携带了光学探测器,用于探测大气层以内的核爆炸。卫星轨道高度在范艾伦辐射带之外,设计寿命只有6个月,但实际上,每颗卫星的工作时间都超过了5年。 本人初入伽玛暴组时,导师第一批指定阅读的论文就是从Klebesadel, Strong Olson 1973开始的一系列观测热点报告。这Klebesadel, Strong Olson 1973总结的就是在1969年7月至1972年7月这3年的时间里,Vela 5与Vela 6探测到的16次爆发,持续时间从0.1秒到30秒不等,来自天空的各个方向,开创了伽玛暴这样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当年的电气工程师Klebesadel在无意间拣了个大大的便宜,论文被人引用无数不说,他本人还跟着扬名一回,也做到了名垂青史。 再往前追溯,Vela 4在1967年就已经探测到了伽玛射线流量的突增,更早的时候,Vela 3似乎也发现了类似现象。一般的说法都是认为,由于Vela的观测涉及军事机密,因此直到积累了足够多的数据,确认这些现象来自地球之外的深空以后,结论才得以发表,不过荷兰科学作家在G. Schilling在他的一本普及著作中,却引用Klebesadel本人的话否认了这一点,更且又揪出了痛失伽玛暴发现良机的Tom Cline等等的一批人。 Klebesadel的八卦本人是无从考证,不过为什么要说Cline等人是痛失良机呢?因为在Vela的前前后后,有一系列仪器也发现了类似的高能流量突增,如Cline搭载在IMP上的设备。但这些要么是被解释为已知现象,要么直接被计划的参与者忽视。由此看来,大胆假设与数据共享还是很重要的 其实在Vela发射之前,美国人并不是没有意识到伽玛射线辐射的可能性。Colgate就曾参与过Vela卫星可能目标的讨论,而他在1968年发表的文章里,更是预见了日后红火的坍缩星模型,只是当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而已。而Vela之后,伽玛暴也为其他计划纷纷证实,如前苏联的预报7号卫星与金星号探测器,以及美国的阿波罗登月和先驱者金星探测器。 轨道上的Vela卫星(图片提供:NASA) Klebesadel, Strong Olson 1973发表后的几年间,是伽玛暴理论研究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各式模型纷纷出笼,总数居然比探测到的爆发数目还要多,其中就衍生出了日后的两大派系宇宙学距离上的坍缩星起源说以及银河系脉冲星起源说。在众多天文爱好者中似乎颇为流行的黑洞蒸发模型也是此时提出的,虽说对伽玛暴圈子的影响并不算很大。 截止到1979年,Vela 5/6探测到的爆发总数是73个。这是对该现象的最早一批数据积累。 不管其他计划的参与者有多么多么的后悔与不平,也不论Vela的记录是如何如何地粗糙,事实却是,Vela成为了伽玛暴研究的奠基者。今天的高能天文软件包 HEAsoft 仍为Vela保留了一席之地,这也算是冷战留下的遗产之一吧。只是不知道Vela卫星的设计者们面对这样一个无心插柳的重要发现会作何感想。   银河:够水准的搅局者 与其说银河(Ginga)卫星是伽玛暴研究的里程碑,倒不如说它扮演了搅局者的角色。有人说银河是让伽玛暴这样一个年轻的领域倒退十年不止(要知道至今它也只有不到30年的历史),也让上至大牛下至小研的大批人马误入歧途。事情自然是几十keV回旋共振吸收线问题,还是在不止一次的爆发中发现的。其实之前有Mazets等人得出了类似结论,但其准确性不是太高,银河是将此说巩固了下来。因此在银河之后,宇宙学起源理论几乎沦落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坚持此说的Bohdan Paczyński还一度被众人孤立,而中子星相关模型却是蜂拥而上。可惜本人没有读过那篇 Murakami et al. 1988 的全文,更不知道当年的纷乱究竟到了何种程度。 所谓回旋共振吸收线的一个例子,GRB 880205。两条吸收线能量分别为19.3以及38.6 keV。 Murakami et al. 1988也许还不算是最好玩的,更好玩的还是随后不久发表的 Lamb et al. 1988 ,虽然现在方便看到的只是发表在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 上的短短一段。列出的作者也堪称豪华阵容,第一作者Donald Lamb是出了名的脉冲星起源派,而伽玛暴的发现者Klebesadel也被拉了进来。他们根据谱线求算的是磁场、温度和密度,还以此为基础煞有介事地作了一番讨论。由此,可以一瞥银河的观测数据在当年的影响力了吧? 话说这位Murakami是早已改行软伽玛射线再现源之类的现象与朱雀卫星,连他本人的 主页 都是对银河卫星的事情绝口不提;当年坚持河内起源说的死硬分子Lamb如今也转投伽玛暴宇宙学。可是这回旋线的问题到底有说法没?反正本人是没有考证到 扯远了,还是来说说卫星本身。银河卫星于1987年在鹿儿岛发射,1991年退役。卫星在发射前原名ASTRO-C,是日本的第3颗X射线天文卫星。其上搭载的设备包括大视场计数器、全天监视器以及伽玛暴探测器,其中最后一台仪器的工作能段较宽,为1.5-500 keV,可以做到全天观测。从这个配备来看,伽玛暴在当年就已经成为天文界的关注焦点了。 银河卫星(图片提供:ISAS) 其实银河卫星的主要贡献还是在其他方面,比如发现了瞬变黑洞的候选天体、在X射线脉冲星中发现了回旋辐射的谱线、在塞佛特星系中发现铁的吸收与发射线、在银心区域探测到了6-7 keV的铁线,等等。至于那莫名其妙的伽玛暴回旋吸收线事件,还是不要再提了罢   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柳暗花明 说来这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真可以称得上是伽玛暴宇宙学起源之说的大救星。现在所用的伽玛暴基本理论,大多还是在康普顿时代发展起来的,比如Tsvi Piran、Reem Sari、Martin Rees等等高人在此期间发表的大量论文,大致是把源于宇宙学距离上的标准火球模型确立了。 准备由航天飞机发射的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图片提供:NASA) 理由自然是因为康普顿所发现的伽玛暴各向同性分布,让河内起源说大势尽失。作出这一重要发现的功臣是康普顿携带的BATSE,也就是爆发和瞬现源实验设备,正是为了伽玛暴的探测而设计,并可以从事谱分析。由此结果还引发了1995年 第二次天文学大辩论 的举办,参与双方正是前面提到过的Paczyński与Lamb。 作为NASA大天文台计划的组成部分,康普顿的仪器自然要代表当年的最佳水准。以BATSE为例,该设备由8台碘化钠探测器组成,一旦有伽玛光子入射,可产生可见光闪光,并给出入射光子的能量。8台探测器占据卫星的8个顶点,覆盖20-600 keV的能段。这样安排的好处显而易见:无论是发生在任何方向上的爆发,都处在4台探测器的视野之内,由此就可以给出暴源的坐标。BATSE携带的分光设备是为了弥补因种种原因被取消的GERSE。也正是它们,否定了银河卫星以及更早的仪器测得的回旋吸收线之说,并让伽玛暴的非热辐射图景深入人心。后来通行的Band双幂律谱函数正是此阶段的成果。 关于BATSE对伽玛暴研究的贡献,还有一个插曲是 伽玛暴坐标定位网 (GCN,当年的BACODINE)的成立。不过其动机却是不很光彩:BATSE的记录设施损坏,因此无法象预计的那样定期经由跟踪和数据传输卫星系统中转将数据批量传回地面,只好随时解决传输问题。但这一网络却给日后的协同观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应该算是因祸得福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EGRET(右图,图片提供:NASA/GSFC),这是康普顿携带的高能探测器,工作能段20 MeV-30 GeV,利用对产生原理进行高能伽玛源的全天监控。在将近10年的工作期间,EGRET发现了30余个高能伽玛暴,其中GRB 940217的最高能量更是高达18 GeV。这些发现可以认为是GLAST的一大研发动力。 康普顿天文台还配备有成象设备COMPTEL以及光谱仪OSSE,它们在太阳耀斑高能辐射、超新星遗迹、银心正反物质湮灭等方面作了奠基性的观测。 2000年,星上搭载的一台陀螺仪失灵。如果第2台陀螺仪再发生故障,星体姿态将失控,有可能坠入人口密集区域。为避免事故的发生,6月4日,NASA决定人工控制让仍可正常工作的康普顿天文台脱轨,返回大气层,落入太平洋。自1991年发射以来,康普顿共探测到了2700余个伽玛暴,发现了爆发时间的双模分布以及一系列统计关系,大大促进了理论研究。此外,康普顿还进行了完整的铝26巡天以及高能巡天,发现了软伽玛射线再现源,等等,也让天文学家第一次系统准确地一窥高能宇宙。 现在对伽玛暴的观测早已进入迅速准确定位多波段后续观测的时代,但康普顿的数据仍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如伽玛暴的时延仍是沿袭了康普顿时代的能段定义,而 Tsutsui et al. 2007 仍是用康普顿观测到的500余次爆发寻找统计关系。   BeppoSAX:余辉,余辉 对于伽玛暴宇宙学起源模型来说,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只能算是救星,并非最终的确立者。第二次天文学大辩论后,主持者将问题的最终解决托付给了将来;而康普顿时代发表的那些理论文献现在看来是初学者必读的经典,但在当时尚处未决状态,想必各位理论家都在迫不及待地等待着爆发余辉的发现与红移的测量,这才是验证标准模型的不二法门。但要想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毕竟以秒计算的伽玛暴没有给低能段的后续观测仪器留下多少指向定位的时间,康普顿粗至几度的分辨率又不足以完成这一重任。 最终发现余辉从而让标准模型发扬光大的,是意大利与荷兰合作的BeppoSAX。关于这颗卫星,应该如何评价呢?突破?黑马?还是诧异?要知道这是一颗X射线而非伽玛射线卫星,主要研发方也缺乏运营科研卫星的经验。据说是BeppoSAX在设计之初甚至根本没有考虑伽玛暴的探测,后来才添加了专门的监测设备;其研制过程更是一拖再拖,拖延了10年之久,还险些中途搁浅。书写历史的居然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伙,就不由得让某些人大跌眼镜了。 BeppoSAX卫星 BeppoSAX最初的设计目标其实是X射线宽能段,是第一颗从0.1 keV覆盖到几百keV的天文卫星,适宜观测具有宽频辐射的目标。卫星的另一特点是可以以角分级的精度监测大视场。这两大优势结合在一起,对于伽玛暴研究关键突破的完成发挥了主要作用。 BeppoSAX的设备包括宽视场照相机与窄视场设备,前者为两台编码板照相机,有40度乘40度的宽视场,对2至30 keV的能段敏感,可以进行伽玛暴的早期定位;后者包括中低能光谱仪、气体火花正比计数器等,还有兼作伽玛暴触发设备的极硬X射线探测器PDS。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因为PDS的杂乱信号较多,往往还是宽视场照相机与康普顿天文台的BATSE协调观测,互相认证。 BeppoSAX的星载宽视场照相机,为荷兰研制(图片提供:SRON) 自从1996年4月发射以来,BeppoSAX接连记录下了多次伽玛暴,但想确切地探测到X射线乃至更低能量的余辉,还需要等到1997年2月28日那次里程碑式的爆发。期间的事情除了必要的仪器校正,更有种种人事上的纠结。 现在来看BeppoSAX时代,重大的突破接二连三,让人有恨不得时光倒流以参与其中的感觉:首次探测到X射线和光学余辉的GRB 970228,首次探测到宿主星系红移与射电余辉的GRB 970508,首次探测到可能与超新星成协的GRB 980425,首次探测到强光学闪的GRB 990123还有两度位列《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技进展这样让人津津乐道的事情。而高能天文大奖Bruno Rossi奖,也于1998年颁发给了名利双收的BeppoSAX小组。同时在理论界,伽玛暴标准模型的地位被巩固了下来,种种后标准效应也随着观测的深入而粉墨登场。 对于伽玛暴观测来说,BeppoSAX一大不足是探测率。康普顿基本是每天探测到一次爆发,但BeppoSAX每年的探测总数却只有两位数,因此无法对更多的伽玛暴进行细致研究。而其窄视场设备在触发后几小时的定位延迟也是个问题,至少这对持续时间短于2秒的短暴探测力不从心,也不利于地面与空间的台站及时安排后续观测。 1997-1998年间BeppoSAX观测到的伽玛暴(图片提供:BeppoSAX SOC team, Telespazio, Rome, Italy) BeppoSAX在其他领域也作出了不少工作,主要是对大量X射线源所作的宽波段光谱观测。2002年4月,BeppoSAX结束了科研任务,并于次年坠入大气层。 顺带说一下,Vela的意思是看守者,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是以高能天体物理先驱Arthur Compton命名的,那么这个BeppoSAX是在指什么?小小考证一番,SAX是意大利语Satellite per Astronomia a raggi X的缩写,也就是X射线天文卫星之意;而Beppo则取自意大利物理学家Giuseppe Beppo Occhialini,他曾经在1947年参与了介子衰变的发现,同时也是伽玛射线天文学的元老之一。   HETE-2:长暴尘埃落定 说起HETE-2(High Energy Transient Explorer 2,高能暂现源探测器2号),那真是可以用命途多舛来形容。没办法,谁让前身HETE-1在1996年发射的时候那么不走运,直接来了个星箭分离失败呢?否则率先发现余辉的荣耀可能就要归于它了,毕竟它在当年承载着最大的希望。所幸HETE计划并没有因这次失利而终结,零件备份转而用于后续卫星的建造。最终HETE-2于2000年10月发射。 出于发射成本和卫星本体重量(273磅)的考虑,HETE-2并非象康普顿那样由航天飞机运送,也没有采用德尔他火箭或是BeppoSAX所用过的Atlas,而是选择了机载发射的飞马XL。实际上飞马(Pegasus)火箭的这种改型早年也是故障率颇高的,其首飞就是失利,而HETE-1也是毁于其中。好在HETE-2的发射还算顺利,虽说已是错过了开创新纪元的黄金时期。 已完成星箭对接的HETE-2(图片提供: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p HETE-2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3年。与BeppoSAX近乎混乱的设计过程不同,HETE一开始的定位就是探测伽玛暴,配备有宽视场的伽玛射线探测器以及X射线成象设备。由于在BeppoSAX工作的最初几年内并未探测到太多有较强光学/紫外辐射的爆发,HETE-2在建造过程中把原先安置的紫外照相机替换成了软X射线照相机(SXC)以及光学CCD,后者主要充任导星仪器。 HETE-2卫星(图片提供: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为避免太阳的干扰,同时充分利用太阳能为帆板供电,HETE-2的2立体角视场中心始终指向太阳对侧。由于控制人员很清楚地知道卫星的指向,就为安排后续观测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样一来,巡天视场却是有所限制:只能沿黄道观测全天的60%。 HETE-2最大的亮点是确认了超新星与伽玛暴长暴的成协性,也就是GRB 030329与SN 2003dh的成协。大质量坍缩星作为长暴中心能源的地位此时被正式确立,跟随GRB 980425而来的超超新星(Hypernova)模型也由此得到了发扬。当然,此时已不是纯粹回归于60年代Colgate的假说,而是有了更深入的探讨。 这颗卫星另一大功绩是解决了BeppoSAX时代的光学暗暴之谜。这其实是BeppoSAX反应速度过慢,无法及时安排地面后续观测所致。由于HETE-2的SXC可以在爆发后几分钟内完成暴源的角分级定位,大多数(80%)的伽玛暴都有光学/红外余辉观测到。对能谱较软的X射线闪(X-ray Flash)也在此时期被大量发现。这些与确认同超新星的成协性一道让伽玛暴相关话题又一次列入了当年的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无论如何,HETE-2很好地发挥了桥梁的作用,至少是将BeppoSAX退役后Swift发射前的空白填补了。现在仍旧在轨的HETE-2尽管在观测效率上无法与后起之秀比肩,却仍旧在发挥着余热。   Swift:更快更宽更强 提到Swift(雨燕),不由得联想到的却是雨燕飞行表演队 宣传册 上的一段话:自孩提时代,我们就倾慕于那些敏捷的鸟儿它们那绝妙的斤斗令人屏息于是,雨燕的图案就骄傲地出现在了表演队的座机上,在苍穹之中翱翔翻飞。 右图:Swift卫星的徽章(图片提供:NASA E/PO, Sonoma State University, Aurore Simonnet) 其实伽玛暴的研究者何尝不是羡慕雨燕。如果探测器能拥有此般敏捷的反应,那么精准的定位与及时的后续观测也就不是问题了,大量的谜团,尤其是持续时标短于2秒的短暴相关也都会迎刃而解。于是以反应速度标榜的Swift并没有遵循NASA以知名人物命名航天器的一贯传统,而是将最灵活的鸟类作为自己的名称与标识。正因为如此,《天空和望远镜》杂志曾将这颗卫星形容为名字轻狂,而它也应该算是迄今反应最为迅速的卫星了: Swift搭载的3台科研仪器覆盖了从软伽玛射线到光学的空前宽波段,其中能覆盖全天1/7面积的爆发预警望远镜(BAT)可以在触发12秒内完成爆发的初步探测与定位;X射线望远镜(XRT)可以在100秒内转向并为爆发进行角秒级精确定位;紫外/光学望远镜(UVOT)可以在30秒内作出反应,同时在300秒内请求地基台站的协助观测。这样的性能与配置实在是让前辈相形见绌。由此,Swift注定要树立新的里程碑。 Swift的紫外/光学望远镜眼中的旋涡星系M33,这是迄今像质最好的紫外照片之一,由此可以一瞥星载仪器的质量(图片提供:NASA/Swift/Stefan Immler) 2004年11月20日,Swift搭乘德尔他火箭升空。同年12月17日,尚处调试期的BAT就探测到了第一次爆发。次年5月,GRB 050509B成了第一个有余辉探测到的短暴,并成了当年十大科技进展之中子星相关的主角。Swift也就此完成了一大设计目标。 其实GRB 050509B只是让Swift小试牛刀,证明它达到了要求。与短暴相关的一系列研究也随之兴起,如宿主星系的证认、相关参数的统计,以及理论模型计算。长暴研究自然是不甘落后,不过Swift的快速反应可以用于早期余辉的探测,所见的光变曲线却与标准模型不那么相符,着实给理论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短暴GRB 050509B的宿主星系,为红移0.225的椭圆星系,支持致密星并合的理论(图片来源:Gehrels et al. 2005) 不妨来看看NASA给Swift安排的预定目标究竟完成得如何: - 确定伽玛暴的起源:长暴已经不是问题,短暴起源模型基本上是倾向于双致密星并合模型; - 为伽玛暴分类,并寻找新的类别:发现了兼有长短暴性质的GRB 060614等,并促使人们从前身天体的物理本质而非单纯的时间角度考虑爆发的分类; - 确定激波的演化及其与周围介质的作用:得出了余辉的正统光变曲线模型,根据Swift的观测对余辉演化的一系列理论工作; - 利用伽玛暴探测早期宇宙:用伽玛暴限制宇宙学参数并一窥早期宇宙中的恒星形成,红移达6.29的GRB 050904 总的来看,任务完成得不错。此外Swift还对活动星系核、软伽玛射线再现源以及X射线巡天也作了不少贡献。Swift的设计寿命虽然只有两年,却有望工作到2010年之后。凭借空前的反应速度、较宽的工作波段(从BAT成象模式下的150 KeV上限到UVOT的6000埃下限)以及每年100次爆发的探测率,它很有希望在未来与GLAST一道作出更多的发现。 说来虽然Swift的工作波段很宽,其不足之处也是与此相关的:BAT的150 keV上限在实际使用中往往显得过低。作为比较,康普顿的BATSE能量上限达1000 keV,更携有负责GeV天空的EGRET;HETE-2是400 keV;早年的Vela和银河分别达到了750 keV与500 keV;就连以X射线为主的BeppoSAX也有着300 keV的最高探测能量。个人猜测,这一缺点与仪器的设计相关,因为所有这些探测器中,只有BAT是采用了编码板成象原理制造,一味提高其能量上限的代价就是探测器本体的过重过厚,直接给设计和发射造成困难。不论如何,这150 keV还是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如已有文献讨论过由此引起的爆发峰值时刻相关参数的不可靠。而高能敏感的GLAST倒有希望补充这一点,期待   群星榜:For Those Unsung Heroes 以下这些卫星或星际探测器,虽说没有在研究伽玛暴的过程中作出过里程碑式的贡献,但也不容忽略,于是在文末一一列举: 上排左起:哈勃太空望远镜、尤利西斯、ASCA、GGS-Wind;中排左起:RXTE、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XMM-牛顿、NEAR-苏梅克;下排左起:INTEGRAL、斯必泽太空望远镜、朱雀X射线卫星、AGILE 哈勃太空望远镜 :大名鼎鼎,无须过多介绍。它进行了大量的光学后续观测以及对伽玛暴宿主星系的研究。 尤利西斯 :1990年由航天飞机发射,曾多次飞越太阳极区,其上携带有可以监测伽玛暴的设备。 ASCA :日本的第4颗X射线卫星,1993年发射,进行了多次伽玛暴余辉的观测。 GGS-Wind :1994年发射的NASA太阳风探测器,位于日地之间,载有俄罗斯制造的伽玛暴探测器Konus。 RXTE :1995年发射的X射线时变探测器,为GCN数据源的组成部分。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 :NASA的X射线望远镜,延续了BeppoSAX对余辉的观测工作。 XMM-牛顿 :欧洲空间局的X射线望远镜,1999年发射,主要贡献同钱德拉。 NEAR-苏梅克 :主要身份是飞往433号小行星爱神星的探测器,其上搭载的X射线/伽玛射线光谱仪于2001年1月至2月间探测到了10余次伽玛暴。 INTEGRAL :欧空局的伽玛射线卫星,2002年发射,能谱分辨率较高,不过空间分辨率稍逊,亦是GCN数据源的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它探测到了与SN 2003lw成协的低能暴GRB 031203。 斯必泽太空望远镜 :NASA大天文台计划的最后一台设备,2003年发射,进行过伽玛暴的红外波段后续观测。 朱雀X射线卫星 :日美合作的X射线卫星,进行过伽玛暴的X射线后续观测。 AGILE :意大利牵头的项目,2007年4月由印度的PSLV-C8火箭发射,可以观测几十GeV的伽玛光子,目前已探测到多次爆发。 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行星际观测网(IPN),成立于1976年,由携带有伽玛暴探测仪器的多架航天器组成,能够依照各航天器信号到达的时间差来为暴源进行定位,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Kevin Hurley整体负责。IPN的早期成员包括美国的先驱者金星、前苏联的金星11号和12号、宇宙卫星、德国的太阳神2号等。上面提到的部分卫星亦属于IPN,此外尚有RHESSI、火星观察者、2001火星奥德赛等计划加盟。   GLAST的使命也许过于沉重,不知道有多少研究论文在末尾的展望部分会将未决的问题交付于它。虽然说GLAST的任务其实是补充多于代替,因为它并不能完成高分辨率的低能成象与成谱工作,但却可以延续康普顿天文台的EGRET所进行过的MeV至GeV的爆发监测,开拓这片人们所知甚少的能段沃土,同时衔接太空软伽玛射线与地基TeV伽玛射线的数据,借以回答一系列的根本问题。 So nothing to say but good luck, GLAST! We have been expecting you for so long 标签: 伽玛暴 , 卫星 , 天文 , 钩沉索隐
个人分类: 天文|19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四川汶川地震与潮汐关系的NCEP数据证据
热度 2 杨学祥 2008-6-4 18:38
四川汶川地震与潮汐关系的 NCEP 数据证据 杨学祥,杨冬红 马未宇利用美国国家环境数据中心( NCEP )数据,获取 2008 年 5 月 12 日 发生在我国四川汶川县 Ms8.0 级地震过程中的增温异常图像。结果表明,震前增温非常明显,最高增温达到 9 摄氏度 以上。 分析 NCEP 图像,马未宇得到其时空变化的总体规律: 1. 起始增温: 2008 年 5 月 5 日 ,在汶川西南出现异常增温,位置是三板块运动形成的破碎带,较容易出现热异常。 2. 加强增温: 2008 年 5 月 6 日 ,运动加剧,热异常沿 Y 字型断裂右侧断裂继续发展,最高温度达到 7 摄氏度 以上。 3. 高峰增温: 2008 年 5 月 7-8 日最高温度达到 9 摄度以上。 4. 增温衰减: 5 月 9-10 日温度降低,进入临震状态。 5. 发震:北京时间 2008 年 5 月 12 日凌晨 2 : 00 再次增温, 14 : 28 发震。 6. 发震后增温衰退,但仍然存在异常,表明其后仍有余震 。 我们在 2008 年 4 月 28 日 指出, 5 月 5-8 日强潮汐 B 组合: 2008 年 5 月 5 日 为日月大潮 ** , 2008 年 5 月 6 日 为月亮近地潮 ** , 2008 年 5 月 8 日月亮赤纬角最大值 **27.62531 度。三者两两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最大,地震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 NCEP 图像显示的 2008 年 5-8 日增温过程与强潮汐时间一一对应,增温衰减与 9-10 日潮汐变弱一一对应,发震时间与上弦月相以及日、地、月在同一平面时间对应 。 马未宇的论文为四川汶川地震与潮汐关系提供了 NCEP 数据证据。 参考文献 1. 马未宇。汶川地震前的 NCEP 异常现象。科学导报, 2008 , 25 ( 10 ): 37-39 2. 杨学祥 . 关注 5 月 2 日 和 5 月 5-8 日强潮汐 . 发表于 2008-4-28 4:54:4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212 3. 杨学祥,杨冬红 . 日月同纬与自然灾害:可能是四川地震和余震的激发因素 . 发表于 2008-5-25 19:32: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612 附图见: 杨学祥,杨冬红 . 四川汶川地震与潮汐关系的 NCEP 数据证据 . 2008-6-5 5:09 :43 科学网论坛。 http://www.sciencenet.cn/bbs/showpost.aspx?id=2268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411 次阅读|12 个评论
导弹能击中失去控制的卫星吗?
jlpemail 2008-2-23 21:55
导弹能击中失去控制的卫星吗? 有报道说,最近美国进行的试验中,导弹与卫星在大气层边缘 以36667公里/小时的相对速度相撞.这样的相对速度,假如卫 星轨道或者导弹弹道计算不准确,它们会在预期的时间和地点 遭遇吗?应该比较困难.这个速度大于10公里/秒或者100米/0.01 秒,再或者10米/毫秒. 这种实验算是TMD实验吧?或者更改了名称? 低轨卫星的预报以及中短程导弹的弹道计算都比较困难,需要 精确地确定它们飞行区域的以重力数值为代表的各种数据, 所以,声称击中的卫星已经失去控制是值得怀疑的.既然可以 击中,那就说明这样的卫星还可以预报,可以进行准确的短期预 报;同时,导弹弹道的计算也是相当准确的,并且导弹的战斗部 的导航技术也很过关,才可以保证它们在那种相对速度的条件 下完成使命.它们都不是庞然大物,不会在太空中偶然相撞的. 故此,笔者有理由相信,那个结果说明卫星和击中它的导弹都 在人的掌控之中.说卫星失去了控制要么是谦虚的说法,要么 是另有目的.
个人分类: 科技会场|4333 次阅读|4 个评论
CHAMP 卫星的有关信息(资料,图)
jlpemail 2007-6-19 21:28
Orbit Characteristics The CHAMP satellite was launched with a Russian COSMOS launch vehicle on July 15, 2000 into an almost circular, near polar (i = 87) orbit with an initial altitude of 454 km. The design lifetime of the satellite system is 5 years. The 87 degree inclination is the maximum inclination which can be served from the Plesetsk cosmodrome. The reason for choosing an almost circular and near-polar orbit is the advantage of getting a homogeneous and complete global coverage of the Earth's sphere with orbit and magnetometer measurements, being important to resolve the gravitational and magnetic geopotentials. An advantage of the 87 orbit vs. a dawn-dusk sun-synchronous orbit is the local time variation of the satellite's ground track which is essential for all three scientific applications in order to enable the separation of constituents of periodic phenomena like tides and day-night variations. An initial altitude of about 454 km is chosen (a) to guarantee a multi-year mission duration even under severe solar activity conditions, (b) to account for the requirement imposed by the atmosphere/ionosphere application to look from the outside through the different atmospheric layers, i.e., an even higher altitude would be the optimum in this regard, and (c) because 454 km is the adequate altitude to observe the Earth's magnetic main field. From the gravity field's point of view an even lower initial altitude would be desirable. Due to atmospheric drag the altitude will decrease over the 5 years mission lifetime. As CHAMP will pass through the solar activity maximum in about 2001, the predicted natural decay depends on the magnitude of the actual solar activity cycle and may amount to more than 200 km or only 50 km within the 5 years.. Therefore at least one velocity change manoeuvre by the 40 mN thrusters cold gas was foreseen, correcting for orbit injection errors and rising or lowering the orbit of the S/C to guarantee a 5 years observation period above 300 km and some months of observation time below 300 km altitude towards the end of the mission. After 2 orbit changes in 2002 CHAMP will provide further highly valuable data for another 2-3 years from low altitude. The International Laser Ranging Service (ILRS at http://ilrs.gsfc.nasa.gov ) provides tracking from its global network of laser ranging stations to support the project. Launch The CHAMP satellite was launched from the cosmodrome Plesetsk (north of Moscow) aboard a Russian COSMOS launch vehicle. The launch took place on July 15, 2000 at 11:59:59.628 UTC. Plesetsk Cosmodrome The launch site Plesetsk is located 800 km north-east of Moscow and has historically been the most active launch site on earth, from which over one third of all launches ever realized took place. From this site a wide range of up to almost polar inclinations can be served. COSMOS Launch Vehicle The POLYOT Design Bureau, Omsk has manufactured the Cosmos launch vehicle for nearly 30 years. The two-stage booster burns unsymmetrical dimethyl hydrazine (UDMH) as a fuel and either nitric acid or nitrogen tetroxide (N 2 O 4 ) as the oxidiser. The first stage employs two 11 D614 (RD216) main engines, while the second stage relies on a single, restartable 11D49 main engine. The second stage also carries an independent propulsion system for coast and spacecraft deployment operations. Used only for low earth orbit missions, the Cosmos-3M has a demonstrated payload capacity of 1,500 kg to a low altitude, 51 inclination parking orbit. However, since 1988 all Cosmos-3M missions have originated from the Plesetsk Cosmodrome with inclinations of 66, 74, 83, 87 and SSO.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SMOS launch system: Launch facility: ground supported, stationary Total launch mass: 109 metric tons Payload mass: up to 1500 kg Payload orbits: 250 to 1700 km Total length of launcher: 32.4 m Core diameter: 2.4 m Launches: 700 Success Rate: 97.4 %
个人分类: 时空与重力场|9575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Newton到Goce(图)
jlpemail 2007-5-19 09:55
说起重力加速度或者万有引力,我们自然会联想到牛顿爵士在至少三百二十年前观察坠落的苹果的情景。假如地球也是个苹果,那一定是个超超超超级的大苹果。在三百二十年前出版的那不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爵士对于地球的重力场有所论述。 三百多年来,科技人员设计制造了多种测量地球重力场的仪器设备,其性能越来越完善。它们被用于进行局部、区域或者全球重力场的测量。目前,“绝对重力测量”的精度已经达到0.000000005g(g=9.8伽)。但是由于其造价昂贵、运输不便,无法在实用中得到普及,无法在短期内完成全球重力场图的绘制。 重力卫星的发射使得以上目的得以实现。分别于2000(德国)和2002(美国、德国)年发射的CHAMP和GRACE卫星(轨道高度均为四百公里)已经获取了大量数据。全球地球重力场的观测数据已经产生了多个版本的地球重力场模型。GOCE(轨道高度约为二百五十公里)上携带的重力梯度仪,将大大提高对于地球重力场的分辨率,空间尺度约为100公里。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三种重力卫星,都具备跟踪GPS卫星的设备。亦即所谓的卫星跟踪卫星技术(satellite-to-satellite tracking)。(本文图片来源:ESA网站)
个人分类: 时空与重力场|383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为何关注重力卫星(图)
jlpemail 2007-5-19 08:49
原因很简单,在部队的时候做过几年中队长,专业就是重力测量。测量作业本身也许不难,但地球重力场理论的研究需要相当深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非常具有科学魅力。有人把它归于大地测量学,也有人把它归于地球物理学。 地球重力场是地球的基本物理场之一。重力场及其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特性,反映了地球表层及内部的密度分布和物质运动状态。它决定了大地水准面的起伏和变化。地球重力场在地球物理、地震、地下资源勘探、海洋、空间技术、军事应用和环境科学等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地球重力场的研究历来是大地测量学的热点之一。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经进入了的重力卫星时代,即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观测的方法来确定地球重力场。 目前在空飞行的重力卫星有地球科学研究与应用(CHAMP)卫星、重力恢复和气候试验(GRACE)卫星。 预定于2007年发射的重力场和静态洋流探索(GOCE)卫星,无疑将是地球重力场研究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我意搜集相关资料、关注其进展情况。如果条件成熟的话,可能会做点小文章。
个人分类: 时空与重力场|60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属相、星座与卫星分类
jlpemail 2007-2-22 07:27
今年是猪年,吉利点说,金猪年。。猪是十二属相中的最后一个。 人的属相,基于一种假定人的性格可以与某种大家熟识的动物相似。属相是人们的吉祥物。无论哪种动物,都可以说出吉祥的道理来。。 我关注的是这十二种属相代表的动物如何分类。 民以食为天,先按食物分吧。 可以分为吃人间烟火的和不食人间烟火的。 龙是第二类。 其它属于第一类。 这第一类,又可以分为吃草的,吃肉的,吃粮的。马、牛、羊、猪、兔和猴吃草。蛇、虎、狗吃肉。鸡和鼠吃粮。 不过,有个问题,马、牛、猪不仅吃草,也吃粮食;鸡不仅吃粮食,它也捕捉虫子,解馋吃肉。似乎应当和虎、狗归为一类。 问题说明,分类的方法有问题。。 同样假如按个子、智商、胆量,有无翅膀,居住环境,有无足,有无角,不同的分类,得出不同的结果,也有脚踩两只船的属相。 国人讲属相,与此类似的还有人与星座的说法,正好也是十二种,比如白羊、金牛、双子等。 卫星的分类,也会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 星座不熟悉,还是说卫星吧 太空中飞行着数千颗卫星。他们如何分类呢? 可以按轨道高度分。低、中、高轨道卫星。其中低、中、高的公里数有多种说法,不一一列举。 可以按用途分:科学、技术试验、应用技术。 可以按是否安装了后向反射器分为激光测距卫星和非激光测距卫星。目前在太空飞行的激光测距卫星20多颗。没有国产的。航天器曾经有过,神舟四号曾经是卫星激光测距的合作目标。 可以按用户分:军用和民用(商用)。 GPS最初无疑是美国军方的(与互连网类似,起源与军方),现在民用比重远远超过了军用的。GALILEO的卖点是商用,可是其军事价值不可忽略。俄罗斯的GLONASS也一样。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目前主要也是军方用户。它的第二代、第三代日趋完善,发展趋势也是民用用户比重日益加大。 卫星分类的话题,远未结束,只是博主今天刚刚想到这里了。
个人分类: 散文广场|485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8: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