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团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术争论的演变:中印的文化差异——禅的行囊(之八)
罗非 2017-11-23 09:10
导读:后期佛教分成了许多宗派。其实,不论是最初上座部和大众部之分,还是后来大乘佛教空宗和有宗之分,争论的都不是世俗的领导权,而是对内心认识的不同。在佛教内部,这些争论没有发展成团体的斗争和领导权争夺,而是采取了中国古人的智慧: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不同宗派各自开山讲学。但不同宗派之间,论辩是常见的。据说在印度学术史上远非这么和平,论辩失败的一方被要求全体加入胜利的一方为徒。除非失败者自杀以谢学术界。到了中国,各个宗派的论辩就大为缓和。不过,偶尔也会比较白热化。 净慧打断了我的走神。他告诉我,敦煌发现的《坛经》所录惠能诗第三句是错的,正确的版本应该是 “ 本来无一物 ” (晚出的版本都写作此)。这一句是禅宗的根本。但是,让净慧烦恼的是,敦煌发现的两个《坛经》手抄卷子比后世通行的版本更古,都写于惠能圆寂后一百年之内。这里出现的分歧基本上就是后世佛教大乘空宗与唯识宗之间争论的关键所在,可现在净慧批评我翻译了 “ 错误 ” 的版本。我一时无语。他却突然再次抓住了我的胳膊,大笑起来,仿佛是在说: “ 跟你开玩笑呢。上当了吧! ” 【这个回念可圈可点,老和尚比大胡子还是圆融一些。】 幸运的是,寺院里宣布开饭的斋板突然响了起来。我们全都站起身,向专供方丈的客人使用的斋堂走去。自助式的午餐十分美味,我吃完一轮又去盛第二轮。以前来中国旅行总能让我减肥,现在不会了。饭后,一名僧人领着明尧和我,还有另外两名居士到房间休息。这几个房间通常是给挂单的僧人准备的。时间还早,但是因为房间里太冷,所有人都上了床。我把身体紧紧蜷缩在一床十斤重的厚棉被下面。窗外,有人在燃放鞭炮庆祝即将来临的般若法会,但我还是很快就睡着了。明天将会忙个不亦乐乎,早课凌晨三点开始,预计会有数千人参加。我决定行使自己作为客人的权力,睡个懒觉,等到太阳出来,外面暖和了之后,再去参加《大般若经》的集体念诵不迟。 我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2:45 ,明尧把我叫醒。到时间了,他说,法会开幕的仪式就要开始。我不想动,但是作为一名客人,是不可以说 “ 不 ” 的。看见我还在磨蹭,明尧又说, “ 老和尚 ” ,也就是净慧,特别说明希望我能参加。我赶忙钻出热被窝下了床。我是穿着袜子睡的,所以只要套上裤子和鞋,就可以抓起衬衣和大衣一边穿一边半梦游地向外走。不过刚走到室外,我立刻醒了。空气冷得彻骨,漫天繁星都仿佛被冻得直哆嗦。 我扣上衬衫的纽扣,拉上大衣的拉链,跟着明尧穿过一个足球场般大的院子,来到一座巨大而冰冷的佛堂。里面已经来了上千人,还有更多人在我们身后陆续赶来。大殿的一端靠墙立着五座巨大的鎏金佛像,另有一万尊一尺高的佛像布满了所有墙面。这是我见过的最大佛殿,建造它据说花费了三千多万人民币。 我很快发现,净慧确实是希望我来参加。佛堂中间放了一百零八张小桌子,每张桌子都铺了黄色的锦缎,上面放着一套三只细致的瓷钵:中间那只用来烧香,左边那只放着檀香粉末,右边那只装着整支的檀香。瓷钵后面是一只木制的读经架。除此之外,每张桌上还放了一张卡片,上面用汉字写着人名。我被人领着来到一张桌子前面,看见卡片上写着: “ 比尔 ” 。这下逃不掉了。 我痛恨仪式。小时候,我痛恨教堂;后来,我痛恨军校;再后来,我痛恨军队。 1967 年 3 月,在撤军回国前的最后一天,军士长把我叫进他的办公室,对我说,我是他见过的最差劲的士兵。这一点儿也不奇怪。我不喜欢仪式。在我看来,所有的仪式都跟巫术差不了多少,虽然也许并不都是又唱又跳。而现在,我坐在一万尊佛和数千名也许即将成佛的人中间,向十方神灵祷告,乞求法会得到佑护。我后来听说,佛堂里挤进了三千人,门外还站了一千多。我猜想所有的仪式目的都在于此:聚集更多的参与者,让众人形成一种集体归属感。而我一旦意识到自己成了集体的一部分,就立刻生起夺路而逃的念头 —— 这一定是我前世的业障。
个人分类: 科普|10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年底聚餐,我的祝福都在这酒里!
热度 1 张海霞 2012-12-28 14:07
中午,是单位的例行年底聚餐,我醉了,彻底地醉了,因为感动,最近太忙,没注意到通知年底聚餐的安排,昨天我的助理说:明天中午年底聚餐,你一定要参加呀!是呀,我一定要参加,因为这是每年一次大家有机会在一次见面畅谈畅饮和祝福,我一定去。今天中午提前就跟工会的领导说好,走的时候一定叫我,因为我一般工作起来不知道时间不吃午餐。她及时跟我打电话,跟上同事一起,大家都不开车,冒着严寒走过未名湖到畅春园去,这已经是我们单位聚餐的固定地点了。 一上楼,正在踌躇找位置中就看到我们MEMS团队的创始人武老师在遥远的里面站起来跟我们招手,立马奔过去,您旁边的座位我定了,一定是我的,因为我想跟武老师坐在一起,我们很久没见了,尽管通过电话,但是多想跟他在一起做聊一聊啊!坐下,同事们都来了,坐着一起,热闹,真的是热闹,我已经很久都没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吃饭了,我们今天喝二锅头,把隔壁那桌的酒拿过来,我们就喝二锅头,没有杯子也不要紧,我们就拿茶杯喝,大家高兴,真的高兴,我们又到一起了!这一年,我们经历了搬家和换届的种种折磨和苦难,我们终于又到一起了!创始人武老师说的好:“不是我不来呀,是大家都关着门,我来了也没意思!”是呀,回想当年大家都挤在一个办公室到大家都挤在一个办公区、中午集体踢毽子到现在我们分别在一层不同的区域里隔壁封闭的办公室里不见面的状态,真的是有很大的感情疏离和隔阂,可是不管我们在哪里,我们都是那完整的一家,大家一起在做事的完整的一家。是呀,在这个寒冷的岁末,我们又有机会坐在了一起,大家来吧,为着这巴普洛夫的理由,喝吧,找个祝福,喝吧,最香最醇最能够表达感情的就是这朴实无华的二锅头,来,我的兄弟我的战友我的师长,咱们干! 酒过三巡,隔壁桌上是我们敬仰多年的已经退休的师长,去敬一杯;那一桌是我们多年的实验支撑团队,去敬一杯;那一桌是多年受尽苦累和委屈的行政团队,去敬一杯;那一桌是我们默默无闻的后勤团队,当然已经缺少了我们那个远去的好兄弟,去敬一杯,干!这里是我们的好合作伙伴,这里是我们的好协作战友,干!...... 走过来,没有一个不是亲人,跟着我的是另外一个研究方向的好兄弟,“你们是什么组合?”“我们是速配!”好,我的兄弟,我们是科研合作中的速配,这么多年来尽管我们没有更深入的科研合作,可是在工作中的相互支持已经足以说明我们是多么好的一个团队! 走回到我们桌的时候,已经是又加了若干个座椅的大家庭,我们终于聚齐了,从创始人来世吧、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我们来叙叙我们的历史和情谊吧!喝高了的我,被推举为代表,来讲述我们的历史:从哪里开始呢?从哪里入手呢?看着这些十几年来生死与共的兄弟,这些待我如亲人的师长,这些情投意合的好兄弟姐妹,我真的不知从何说起!十几年一起走过的已经逐渐成为历史,十几年一起修炼的已经是情谊,十几年沉淀下来的已经是品着香甜、喝着醉人的人生醇酒,虽然,转眼间我们都已经不再青春年少和意气风发,可是我们依然是活跃无比!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醉话不说了,情谊都在这香醇的二锅头里,干一杯吧,为了这个美好的记忆,为了这个美好的集体,为了这个最寒冷却最温暖的冬季!我的祝福都在这酒里!
5054 次阅读|1 个评论
读学位,应该营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社会
Elephantd 2012-9-1 06:56
读学位,应该营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社会 注: 我女儿和我的几个学生,问是否念博士?做了如下答复。抄录于此,与有相同兴趣的同仁共勉、探讨。 读了你近来 QQ 的若干留言,有些想法,与你交流。可能言语不妥,但都是真心实话,仅供参考。 8 月 18-23 号的国际会议分 30 多个专题,我提供了两个 abstract ,有一个专题主持人说我的题目和 abstract 都好,另外一个没有回音。到了会场,发会议资料,我有两个 presentation ,吓死我了。因为我只做了半个,计划在会议期间补充,现在是两个,咋办? 熬夜!! 我不仅赶时间,而且没有了思路,但,明天上午就要作报告。急呀! 好不容易把 presentation 准备好,好不容易完成了一个给人深刻印象的 speech ! 多想有人分享。 …… 我得到一个应该说是真理的概念: 人活在世界上,可以不做或者不会做大事,但小事一定要做,而且要做得很好! 什么是小事?把地板整理干净、把房间维持整洁、把上街要用的零钱准备好、出门带好钥匙、聚会不迟到 …… 只有把小事做好,才会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尊敬。人世间,大家都在忙,没有哪个会毫无条件地停下来去关注你。你的一举一动,哪怕是脸上的一丝哭或笑,手指上的一个动作,都在给别人一种启示:这个人值得深交吗?别人不与你深交,怎么肯定你、尊敬你! 因而, 像个人一样地表现自己,太重要了! 一潭水,就是一潭水,说简单也好,说宁静也好,反正就是一潭水。如果栽一盆鲜艳的荷花,这潭水就有了生气、灵气;如果撒落一张白纸在其中,这潭水就有点刺眼;如果浮现出一只死老鼠,这潭水就彻底完了。荷花、白纸、死老鼠,哪一个有意义? 人,何不是这样。一个人出现在一个团体中,就有荷花、白纸、死老鼠的效果,应该扮演谁呢?荷花、白纸、死老鼠是一眼就能辨别的,而人,则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人好印象,这种好印象,是一抬足、一耸肩、一媚笑,而不是做出重大贡献。当然,作出重大贡献是巩固和发展这种好印象的关键。 我越来越觉得自己身为教授,越来越不如故世的父亲和爷爷了。在那艰难时世,他们的努力,赢得乡亲邻里的认同,也着实推动了家乡的发展。因而,从内心里说,我希望你有所发展。这是多年的心愿,但不敢说,因为我怕说多了,会给你带来压力和负担。 既然你有发展的抱负,我就说了。千万不要有什么负担,量力而行。 当然, “ 朝朝暮暮目目嘲,叹无人知我隐伤。 ” 在这个物质丰裕的人世间,孤独到处存在,只是有的人意识到自己的孤独,有的没有;有的人在孤独中消沉,有的人在孤独中成长。有时,我真的有点 “ 失去剥开荔枝的勇气 ” ,但想想荔枝真的好吃,也就鼓足勇气了。 在中国的情况,有个洋博士学位,在大学可以找到一个职位。但是,过几年,洋味淡化,工作也就磕磕碰碰了。为什么?因为没有自己构建成一个社会。 科学研究,大学谋职,与金庸武侠里的武林比武是一样的,即:自身的功夫和别人的奉承。谁来奉承你?你奉承过的人! 几年前,我参加一个有关湿地的会议,是一个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回国的人组织的,会议的主人是其导师,会议的骨干是其师兄师弟,这些师兄师弟遍及欧美、亚非多个地方,一声招呼,到中国来开会了!来了这么多外国人,单位领导高兴,也就对这个回国的年轻人刮目相看了。 这叫做起点高。 一样的,如果同学、同门在什么国际大公司里任职。总会说,我们的师兄师妹、我们的同学在哪里,总会做,我们如何照顾我们的师兄师妹、我们的同学。 如果你真的在美国念博士了,就不要忘记,不要仅仅拿个博士学位,博士学位就是一张纸,重要的是这张纸形成的团体、纽带。 人的位置越高,越辛苦,这种辛苦是自身能力的挑战,而不是为了有口饭吃。 说我逍遥自由,我算什么自由? 我只是一个平庸的大学教授。 好了,不早了。停笔。 8 月 28 日
个人分类: 教与学|33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莫将下属做鹬蚌
jlpemail 2010-11-10 09:46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说法,让一些担心自己丧失主导地位的机构负责人,使出了挑动部署争执,然后以调停者的身份劝说的招数。这个招数,多半是昏招。 鹬蚌和渔翁是三个不同的利益团体或者个体的时候,渔翁得利是轻而易举的。而当把下属看做鹬蚌,自己渔利的时候,一些机构的负责人就已经犯了战略性错误。他把下属的利益和自身的利益绝对对立起来,没有看到他们应该是一致的。把下属看做鹬蚌的机构负责人,其行为的结果是把下属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平等对待了。只有平等,才有真正的争执。这实际上降低了自己的威信和影响力。 公元一世纪的一个经典战例,可以作为这些负责人的警钟。公元 25 年,正式开始建国大业的刘秀,命人持节敕封 24 岁的邓禹为大司徒。这个年少成就功名的邓禹,后来在长安与赤眉军的作战中,由于迟迟按兵不动,贻误了战机,自己的部下还出了问题。 而且,当时的赤眉军兵力不少、战斗力不弱。他带两万精兵西征,征途中还召集了兵马,独与二十四个骑败回洛阳,内部不和、威信下降是大败的一个重要诱因。后来号称东汉开国第一功臣的他,惭愧地上缴了大司徒的印绶。刘秀看在他以前的功劳的份上,保留了他的侯爵和将军的称号。 同样是作为机构负责人的刘秀,在发现寇恂和贾复这两位下属因故争执,几乎兵戎相见时,亲自出面,避免了两虎相争的局面出现。还让他们消除前嫌,成为莫逆之交。他考虑的是整个机构的总体利益,不是趁机拉一个、大一个,搞渔翁得利那一套鬼把戏。 要想维护一个机构的团结和凝聚力,机构负责人必须一碗水端平,远近和亲疏太明显了,甚至是靠裙带关系支撑自己的所谓事业,那是短视的、不足取的可怜行为。其事业的基础将是脆弱的,经不起风吹草动的。 从提高凝聚力和影响力这个角度看,一个机构的负责人只有把不同出身、经历和背景的人,都团结起来,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如果把下属看成鹬蚌,看他们的热闹甚至企图渔利,那就得不偿失了。因为那样的话,这个负责人的水平就下降到了他的下属之下,成了利益的第三方,而且是无法掌控全局的第三方。这样的渔翁,或许可以得到微薄小利,他失去的将不仅是下属的支持,连自己的宝座也会岌岌可危。
个人分类: 科学书场|3309 次阅读|2 个评论
团体枪手打造(SCI)神话杰作
jlpemail 2008-4-12 05:59
N 个脑袋胜过一个脑袋,团体智慧和威力自然远远高于单打独斗的侠客。即使后者武功高强也只好对前者望洋兴叹。 不论是小说剧本还是专业论文,把大量产品归功与一个神话作者是非常有利的举措。据说,大仲马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聘请过一些枪手历史小说,这些印刷品自然以大仲马的名义出版,枪手获取劳务费。也有人说,比较含蓄地,莎士比亚的剧本多数是改编的,不然编导演全才的他何以如此高产?(我国的四大名著,至少 3 部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虽然署名只有一两个。我们的编者敢于正视、公开的就是它们是多年流传、不断改进的结果。这不影响一代代读者喜欢水浒、三国、西游,并从其中汲取营养)。 什么产品产销、可以获取超额剩余价值,其制造者就倍受推崇。在科学界, SCI 论文排名优先,就有想得开的院校或者科研院所,选定实力雄厚的人员打造神话作者。以每周不低于一篇的速度不断推出 SCI 论文,不断向学科、学校、院所的预期目标推进。这种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一种塑造科学英雄的捷径。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 SCI 神话作者何只三个帮手。这种做法,外界无可厚非,因为是合理的做法。期间,隐含了一些无名英雄,但他们也是有利可图的。这样的多赢效果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一个优秀的作者,制造 SCI 论文的篇数毕竟有限。而万千宠爱加于一身,效果就截然不同了。获取的收益也就截然不同了。 巴尔扎克依靠咖啡的刺激加班写作,消费的咖啡以吨计算,就这样仍然还不清债务,经济的和文字的。当代作家,创作高峰期间,可以轻松地日产万言。但是,人的创造季节不会永远持久的。科学、文学一个道理。那么,为了打造神话作者,从 18 岁到 80 岁的,都可以使用枪手的。未成名的可以使用,已经成名的也可以。未成名的需要出名、已经成名的需要保持暴光率。暴光率需要作品的支撑,作品需要创造力、需要不断出现的 IDEA 和数据的支持。 对于那些每周出产不少于一篇 SCI 论文的神话作者,对于那些每年都出书的神话写手,我不是不相信他们的神话,而是觉得其中有些值得需要研究的名堂。集体智慧,使用一个笔名的做法,早有先例。记得多年前,就有个周洪系列的图书,就是这样运作的,就是多个作者使用一个笔名,攒书,由于质量一般,终于没有系列下去。 论文的风格不像文学作品那样明显,批量制造更非易事。所以,对于论文的制作者,我们不必要强求的,顺其自然才合乎道理。 假如一味宣传 SCI 神话作者,称赞论文大跃进,不论其作品是否经得起推敲,只以数量唬人,是不会长久的。真正成为经典的科学或者文学作品不是当时的宣传可以决定的,是日后的时光,是历史抉择的。所以,即使暂时光环耀人、魅力四射,也经受不住历史的考验。 宁缺勿滥,科学、文学作品的制造者,尤其是职业制造者,难以走出定期出产品的无奈。这不全是作者的错。是某种体制的涩果,因为这样的体制决定了其从业者必须不断出产品。而且,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逼迫着他们不得不做些有违初衷的举动。 我觉得,比较理性的做法是,对于曾经创造过优秀作品的人予以敬佩即可。即使他们后来创造力下降了,甚至消失了也无须太在意、过于贬低。江山代有人才出。沉舟侧畔前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其实无须伤感的。这不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那些曾经以杰作激励过我们的需要肯定,那些即使以只言片语激励过我们的也需要肯定;那些以瞬间、暂时的举动感动我们的人需要肯定;那些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以其闪光照耀过我们视野的人需要肯定。即使他们已经从时代的聚光灯下淡去或者消失(以 1970 年代末为例,这些名字我从来不会忘记,比如华罗庚、陈景润、杨乐、张广厚,甚至宁铂)。 附带说一句,神话的受益者,也可能是受害者,他们在成为神化的过程中难免迷失了自我。从这个后果来看,他们是需要同情的,可怜的,比如(从略)。
个人分类: 科学书场|6215 次阅读|6 个评论
每周一篇SCI论文?
jlpemail 2007-2-24 11:49
据报道,有SCI论文高产作家,一年发表了26篇(第一作者)SCI论文,甚至有希望在某年度发表50多篇SCI论文。 如果,那些论文不是一年写的,而是集中到一年发表的,这比较可信。报道中只强调了一年发表的文章数量,却没有说是否一年内写作的。如果50多篇论文都是(不知道是否第一作者)一年内写的。假如既是第一作者,又是一年内写的,我看有点悬。有人据此怀疑其真实性或者论文的质量,我看未必。 在繁重的科研、行政工作之余,有此佳绩,本来就十分难得。可以想象得出高产作家项目多、勤于思考,下了常人下不到的工夫。单是这几乎每周一篇的论文写作,就够作家忙活的了吧。 进行一下简单的计算之后,发现不是有人想象的那么回事。 按每篇50007000字计算(目前,学术论文5000字上下的居多,许多远不止5000字)。每周,查阅30多篇文献,撰写一篇5000字的文章,对于熟谙此中奥妙的高产作家来说,不在话下。一天看五篇文献,每篇看半个小时,两个半钟头的事情,留些余地,按三小时计算。平均一天才写不足千字,一小时足矣,不难做到。有计算机协助就更是小菜一碟了。 这样下来,一篇论文从读文献、构思到生产出来,才需要每天四小时,每周仅需抽出二十八小时。对于SCI高产作家来说,未尝不可。
个人分类: 时空与重力场|506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