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读书学习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记母亲的几件事
热度 7 fdc1947 2017-5-11 08:42
记母亲的几件事 母亲小时候只上过两年学,她常常说外公是想让她继续读书的,可是外婆不让,说女孩子读什么书,早晚是要嫁人的。由于她大哥病亡,大嫂出走,就让她在家看她哥哥的孩子了。对此,她一直感到遗憾。到了99岁临终的前几天,她还说起此事,接着还非常流利地背诵了一段她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文:“ 人手足刀尺,山水田,狗牛羊,鸟虫鱼,我你他。 一身二手。大山小石。天地日月。父母男女。红黄蓝白黑。小猫三只四只。白布五匹六匹。……”。 虽然母亲只上过两年学,但是后来她还是能够读书看报的。记得50年代初,国家号召扫除文盲,邻居的四五位中年家庭妇女,都到我家来学习。有一位陈老师(好像姓陈),来教她们几个,我母亲也参加了。断断续续的,大概有一年光景。后来,邻居家的那几位都仍然不识字,只有我母亲能够看书读报。她说,这一段扫盲很使她受益。我估计,她在辍学以后的二三十年中,还是自己学到了不少,扫盲时又都比较系统地巩固了她的自学。 大概50年代早期,我就听她常常读一本《张正芳民歌集》。张正芳是一位民国时期的苏州民歌艺人。我记得书里有许多有关苏州的街道、建筑、名胜古迹的歌谣。什么“几顶桥来桥对庙”、什么“天后宫来崇真宫”、什么“七塔八幢九馒头”之类的。还有一首说虎丘的歌谣,从头山门开始说起,经无梁殿、憨憨泉、真孃墓、千人石、五十三参、双吊桶桥、剑池等等,说遍了虎丘名胜。这些都是七言歌谣,朗朗上口,过了六十多年,我还偶然记得几句。母亲一边读,一边还给我讲歌谣涉及到的传说、故事。那本书当时就被翻得比较破旧,经过文化大革命都没有了。 母亲常常看的书是评弹开篇书,一边看一边哼唱。也看一些越剧、沪剧等江南地方戏的小戏考,有些也能够哼唱。母亲喜欢听评弹,也常常给我们讲一些长篇评弹中的人和事。有些后辈艺人不大说起的故事情节,她都能够讲给我们听。到了晚年,她又喜欢上了京剧,她认为京剧比越剧唱腔好听,铿锵有力。在电视上看了京剧,常常跟我说对京剧内容和演唱的评价,询问我一些历史方面的问题。八十多岁的时候,她有时到济南来,我们白天上班,怕她在家里寂寞,便买和借了不少故事书给他看,到了晚上,我们下班,她看我们有空,聊天的时候便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述这些书里的故事。看书中遇到不认识的字,看不懂词,她都问我们,绝大多数情况下,她问一次都能够记住了。 到了她真正的晚年,由于耳聋,与她交流时,有时候涉及一个新的内容,用助听器都无法分辨清楚所说的事情,我们只好用笔写给她先看几个关键词,她就能够理解了。所以,母亲虽然上学很少,但是她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勤奋学习,这使她一辈子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有一次,她甚至打电话告诉我,她给自己拟了一条挽联,不但诙谐,还真是自然地合乎平仄。 在1958年,街道动员家庭妇女都出来为社会工作。居民委员会动员了四五个不同程度上会做一些服装的家庭妇女。利用我家前面临街的门面,办起了一个“缝纫组”,承接做衣服的活计,当然,当时还需要改制衣服。由我母亲做负责人。把几个中年家庭妇女凑到一起,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各人的制作技术不同,有的手快,有的手慢,有的会裁剪。有的只会手缝,缝纫机又都是各人家的,这些问题都不是容易解决的。但是,母亲却能够把这几位的工作都做到家,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冲突。缝纫组里常常是欢声笑语。 到了1959年,上级领导又要求各居民委员会办起居民食堂。市里派了一位沈部长、一位张科长到我家所在的居民委员会“蹲点”,要办起两个食堂,指定让母亲做第一食堂的主任。当时,我们食堂的饭都是把米放在小瓦罐里蒸的,有三两一罐的,有四两一罐的,菜也是事先盛好在一个个小瓦碗里。我家的孩子也与其他人一样,在窗口拿饭票菜票买饭买菜,从来没有一次到伙房里面多吃一口。食堂的几位工作人员也大都是家庭妇女,给他们的“工资”是每月27元钱,我母亲跟她们一样起早贪黑,比她们忙得多,但因为其身份是居委会副主任,拿的还是副主任的津贴每月11元,刚刚够她自己的饭钱。后来,我远在西安工作的姐姐要生孩子,再三申请,才同意母亲辞去食堂的职务,远赴西安。 母亲的一生,经历了军阀混战、民国建设、抗日战争、共和国建设、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等多个历史时期。她养育了我们七个子女,又为大多数孙辈服务。前半辈子吃了苦,晚年总还算幸福。她作为一个普通城市家庭妇女,她又懂得许多民俗和传统词语。人总是要去世的,老话说人生百年,母亲活到了99岁,也算接近了人生的极限。她去世两年了,我常常觉得缺少了一位老师和顾问,有很多过去的东西,都无处可问了。 今年的母亲节就要到了,我怀念我的母亲。 附: 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1 )—— 奉军、婚礼和万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885491.html 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2 )—— 伤寒、鹅血和逃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886016.html 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3 )—— 石雨声先生与苏州日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886795.html 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4 )—— 我参加婴儿健康比赛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888977.html 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5 )—— 二哥“ 丢” 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890771.html 听老人说立夏习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686933.html 听妈妈讲民国年间苏州民间的寄名仪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747081.html 端午吃只粽 一夏健松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698905.html 立夏时节说蚕豆(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567665.html
个人分类: 我的回忆|7278 次阅读|14 个评论
读书学习有感——一定要把接触到的科学知识变成自己的科学知识
xcl2822 2009-5-10 10:40
肖长来,吉林大学,2009-5-10 一个人的一生是极其有限的。如何将有限的人生融入到掌握无限的知识之中,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在奋斗的目标! 知识河科学技术非常有用,科学技术不但可以促进当今的社会进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改变人们的主观世界!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当今的世界更需要知识,更需要科学技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高强的技术,就可以更好地工作,更好的生活! 获取科学技术知识的途径有很多很多!可以通过读书,看报,看杂志,写作,观察,思考,听报告,辩论,上网等多种途径获得我们需要的知识。但是有一点应该注意,就是我们的经历本身就是财富,有必要把握我们的经历,把握们我经历的事物和各种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例如,到野外考察了一些地方,看到了许多好的现象,提出了一些好的问题和相关解决方法。这些有必要必须把握,这些经历会成为以后的范例和案例,也会成为人们不断深入思考乃至发现和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很多人不注意自己的经历,包括我的一些研究生在内,可能总觉得自己见过的没有用,有用的自己没有见到!实际上恰恰是这些曾经见到的十分平常的诸多事物和问题,正是今后解决其他类似问题的关键所在! 把握好所见过的、所经历过的一切,让知识和科学技术融汇贯通,要满怀信心地去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 知识的多少是时间的积分,没有时间的投入不可能有广博的知识! 每个人都应热爱读书,热爱学习,把读书学习作为终生的爱好,读书学习会给你最好的回报! 热爱读书,热爱学习,获取知识,快乐无比!
个人分类: 学习交流|355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6: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