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杨生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刘绪贻、杨生茂(黄安年博文目录,2007-2011)
黄安年 2012-1-31 07:30
刘绪贻、杨生茂(黄安年博文目录, 2007-2011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1 月 31 日 ( 北京时间 ) 发布 1082.3 . 6 刘绪贻 * 《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提要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3 月 1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18) * 《美国通史》 6 卷本提要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3 月 1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19) * 务实创新 富有时代气息——评新版《战后美国史》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1 月 2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5144) * 为刘绪贻先生九十五华诞 重温《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4 月 2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575) * 推荐李存训文 刘绪贻先生的学术道路 黄安年推荐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5 月 4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118 ) * 推荐刘绪贻文 : 八十九岁断想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5 月 4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201 ) * 推荐刘绪贻著译总目 ( 初稿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5 月 6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387 ) * 贺刘绪贻先生 95 华诞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5 月 7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463 ) * 记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开幕式暨刘绪贻教授 95 岁华诞庆典( 2008 年 5 月 24 日 )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5 月 2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046) * 在刘绪贻先生家祝贺他 95 岁华诞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6 月 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507) *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2008 年武汉年会图片选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6 月 3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718) * 祝贺刘绪贻先生 96 岁华诞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12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1340 ) * 值得一读 刘绪贻文 : 极应尊重创建者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 黄安年推荐刘绪贻文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9 年 7 月 10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242770 * 祝贺 97 岁学术老人刘绪贻口述自传 ( 上卷 ) 出版,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3 月 3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7635 * 《箫声剑影——刘绪贻口述自传》(上 卷)提要 , 黄安年的博客 , 2010 年 3 月 3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 307638 ’ *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 2008 武汉)(合影),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4 月 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9626 * 《箫声剑影——刘绪贻口述自传》(上 卷)提要 ( 图片版 ), 黄安年的博客 , 2010 年 4 月 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9325 * 读《刘绪贻著译总目》有感,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4 月 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9820 * 忆 1986 年武汉之行,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4 月 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0342 * 出精品、育人才——六卷本《美国通史》出版的启示 , 黄安年的博客 , 2010 年 9 月 2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7680 * 刘绪贻主编《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提要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0 月 2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7997 * 《时代周报》专访 98 岁高龄的刘绪贻教授 ---- 刘绪贻: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 ,图 11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1 月 6 日 发布 http://www.sciencenet * 黄安年博客中关于刘绪贻先生的博文目录 (2008.4 — 2011.1.6)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1 月 12 日 发布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03607 * 对话刘绪贻:我们应该顺应历史潮流,推荐马国川专访刘绪贻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1 月 21 日 发布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06478 * 刘绪贻文 再论把“民主”与“民本”区分开来,推荐刘绪贻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4 月 11 日 发布 123, 推荐专访 : 对话刘绪贻:一个自由主义者的生活态度,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4 月 29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38543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32033 * 祝贺刘绪贻、周世英夫妇 98 岁华诞 图 2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5 月 7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41391 * 推荐百岁学术老人刘绪贻《辛亥百年反思录》序,黄安年推荐刘绪贻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10 月 31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03122 1082.5 . 2 杨生茂 * 看望 92 岁高龄的资深教授杨生茂先生,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10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0978 ) * 杨生茂著《探径集》提要,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4421 * 痛悼杨生茂先生仙逝,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9922 * 德高望重的资深历史学家杨生茂先生逝世,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9976 * 杨生茂先生绝笔盛赞历史研究手段变革,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0032 * 杨生茂先生和南开美国史学研究的发展 --- 回顾 2004 年 6 月南开学术会议,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0397 * 《美国历史问题新探》,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0591 * 记杨生茂先生和《美国外交史》编写提纲讨论会 (1986 年 3 月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0926 * 敬请关注著名历史学家杨生茂先生的学术和道德遗产,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0980 * 杨生茂先生掂念万心蕙美籍华裔老人的三封信 (1996)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2321 * 缅怀杨生茂先生,人民政协报, 2010 年 5 月 10 日 C2 版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2380 杨生茂先生一直反对称他为“权威”,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2881 * 未向《美国历史杂志》推荐《美国外交政策史》的内情,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3059 * 再谈关注著名历史学家杨生茂先生的学术和道德遗产,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3182 * 重读杨生茂先生几封对赠书的复信,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4749 * 杨生茂先生为我晋升职称写推荐,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4781 * 杨生茂先生较真美国历史词典名称和译名,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4927 * 为《美国历史杂志》国际特邀编辑 杨生茂先生 1992 年给我的几封信,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5286 * 杨生茂先生关心南开弟子论文的信例,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5430 * 杨生茂先生就国际特邀编辑一次性赞助经费的通信,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5906 * 三谈关注著名历史学家杨生茂先生的学术和道德遗产,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6116 * 杨生茂《在梦想与现实之间—鲁斯与中国》读后感 , 黄安年的博客 , 2010 年 5 月 2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6709 * 怀念设计师、领航人和铺路者杨生茂先生——在追思会上的发言 ( 2010 年 5 月 22 日 下午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7576 * 杨生茂先生请辞《美国历史杂志》国际特邀编辑的几封信,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7603 * 参加杨生茂先生追思会随想:师生情(一),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3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7808 * 参加杨生茂先生追思会随想:师友情(二),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3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78097 * 南大举行著名史学家杨生茂先生追思会照片 ( 2010 年 5 月 22 日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7966 * 参加杨生茂先生追思会随想:父女情(三),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8100 * 从海归长江学者王希对杨生茂采访和追思会发言说开去,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8324 * 杨生茂先生请辞《美国历史杂志》国际特邀编辑的几封信 ( 续 ) ,黄安年的博 2010 年 5 月 25 日 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8521 * 杨生茂先生给我的最后一封信,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9273 * 看望杨生茂老先生——兼谈北京 -- 天津行印象记( 2006 年 12 月 13 日 ) , 黄安年的博客 , 2010 年 6 月 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3783 * 记一次天津行( 1992 年 3 月 19 日 ) , 黄安年的博客 , 2010 年 6 月 1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4066 * 和杨生茂先生合影 ( 1995 年 2 月 9 日 ), 黄安年的博客 , 2010 年 6 月 1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4417 * 怀念设计师、领航人和铺路者杨生茂先生(社会科学论坛版) , 黄安年的博客 , 2010 年 8 月 1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4541 * 黄安年博客中关于杨生茂先生的博文目录,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1 月 11 日 发布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03192 * 纪念杨生茂先生逝世一周年,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5 月 3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39842 * 纪念杨生茂先生专刊目录,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5 月 3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40062
个人分类: 博客专题目录(10-11)|1673 次阅读|0 个评论
黄安年博客中关于杨生茂先生的博文目录
黄安年 2011-1-11 07:28
黄安年博客中关于杨生茂先生的博文目录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 月 11 日发布 现在辑录的是我的博客中有关我国著名美国史、世界史专家、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室创始人、 中国美国史研究的重要奠基者之一、美国外交史研究的 一代宗师 、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顾问杨生茂( 1917.9.26-2010-05.04 )教授的博文目录。 顺便说说 , 中华读书报 2010 年 12 月 29 日第 19 版整版发表《 2010 永远的怀念》,呈列了在 2010 年 10 位逝去的学者,其中漏了杨生茂先生 , 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在中国 , 研究美国历史者不能不知道杨生茂。 * 看望 92 岁高龄的资深教授杨生茂先生,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1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0978 ) * 痛悼杨生茂先生仙逝,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9922 * 德高望重的资深历史学家杨生茂先生逝世,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9976 * 杨生茂先生绝笔盛赞历史研究手段变革,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0032 * 杨生茂先生和南开美国史学研究的发展 --- 回顾 2004 年 6 月南开学术会议,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0397 * 记杨生茂先生和《美国外交史》编写提纲讨论会 (1986 年 3 月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0926 * 敬请关注著名历史学家杨生茂先生的学术和道德遗产,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0980 * 杨生茂先生掂念万心蕙美籍华裔老人的三封信 (1996)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2321 * 缅怀杨生茂先生,人民政协报, 2010 年 5 月 10 日 C2 版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2380 杨生茂先生一直反对称他为权威,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2881 * 未向《美国历史杂志》推荐《美国外交政策史》的内情,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3059 * 再谈关注著名历史学家杨生茂先生的学术和道德遗产,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3182 * 重读杨生茂先生几封对赠书的复信,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4749 * 杨生茂先生为我晋升职称写推荐,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4781 * 杨生茂先生较真美国历史词典名称和译名,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4927 * 为《美国历史杂志》国际特邀编辑杨生茂先生 1992 年给我的几封信,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5286 * 杨生茂先生关心南开弟子论文的信例,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5430 * 杨生茂先生就国际特邀编辑一次性赞助经费的通信,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5906 * 三谈关注著名历史学家杨生茂先生的学术和道德遗产,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6116 * 杨生茂《在梦想与现实之间鲁斯与中国》读后感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6709 * 怀念设计师、领航人和铺路者杨生茂先生在追思会上的发言 (2010 年 5 月 22 日下午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7576 * 杨生茂先生请辞《美国历史杂志》国际特邀编辑的几封信,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7603 * 参加杨生茂先生追思会随想:师生情(一),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3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7808 * 参加杨生茂先生追思会随想:师友情(二),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3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78097 * 南大举行著名史学家杨生茂先生追思会照片 (2010 年 5 月 22 日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7966 * 参加杨生茂先生追思会随想:父女情(三),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8100 * 从海归长江学者王希对杨生茂采访和追思会发言说开去,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8324 * 杨生茂先生请辞《美国历史杂志》国际特邀编辑的几封信 ( 续 ) ,黄安年的博 2010 年 5 月 25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8521 * 杨生茂先生给我的最后一封信,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9273 * 看望杨生茂老先生兼谈北京 -- 天津行印象记( 2006 年 12 月 13 日)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6 月 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3783 * 记一次天津行( 1992 年 3 月 19 日)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6 月 1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4066 * 和杨生茂先生合影 (1995 年 2 月 9 日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6 月 1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4417 * 怀念设计师、领航人和铺路者杨生茂先生(社会科学论坛版)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8 月 1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4541 * 《美国通史》 6 卷本提要 ,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3 月 1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19) * 《美国历史问题新探》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0591 * 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 1775-1989 》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1122 * 杨生茂著《探径集》提要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4421 * 杨生茂编《美国历史学家特纳及其学派》提要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4493 * 杨生茂主编《美国南北战争资料选辑》提要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4690 * 《美国黑人解放运动简史》提要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8226 * 《美西战争资料选辑》提要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8254 * 杨生茂、张友伦主编《美国历史百科辞典》提要(一)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9137 * 杨生茂、张友伦主编《美国历史百科辞典》提要(二)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9214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2718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望杨生茂老先生——兼谈北京--天津行印象记(2006年12月13日)
黄安年 2010-6-9 15:39
看望杨生茂老先生 兼谈北京 -- 天津行印象记( 2006 年 12 月 13 日) 黄安年 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6 月 9 日发布 《看望杨生茂老先生 兼谈北京 -- 天津行印象记》一文 , 写于 2006 年 12 月 13 日 , 首发在次日的学术交流网。里面谈到 2006 年 12 月 3 日自美国返回北京后即去天津看望杨生茂先生和南开美国史同行的情况 , 详细描述了京津行的交通情况 , 颇有意思,所以在博客上发布,同时配发和杨先生的两张合影。 ************************************** 看望杨生茂老先生 兼谈北京 -- 天津行印象记 黄安年 文 发表:学术交流网 / 学术问题讨论 /2006 年 12 月 14 日首发 12 月 13 日我由北京乘 T531 次特快列车去南开大学看望德高望重的杨生茂老先生 , 同时也想和美国史同行小聚。今年 8 月 10 - 12 日在天津举办从国际视野重新审视美国历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于 8 月 13 日上午举行我国老一代美国史专家、南开大学美国史学科的奠基者杨生茂先生 90 华诞的庆贺会。他们发来书面函和电子邮件邀请我与会,我因人在美国未能与会感到十分遗憾。 自 12 月 3 日由美国返回北京时差还没有完全倒过来,不到 5 点即已起床, 5 : 50 分出门,天通苑最早的公交头班车是 5 : 40 分开始,但是正好碰上它并不容易。于是上了黑车,谈好 10 元价格到立水桥地铁车(公交车是 1 或 2 元),开车后司机说车子只能开到地铁站对面的立水桥过街桥边,下车后自己过街就到地铁站,我坚持要司机送到地铁站前,否则下车,因为那样还不如座公交车。他自知理亏,很快送我到了地铁站门口,这样省却了我走一段脏乱差的二三百米的通往地铁站的路程。买好了通票( 5 元)即到达站台,正好开来了一列头班车,上车人虽然很多,但是每人都有座位,不会发生是否需要让座的现象。车到终点站东直门后,下车直奔 2 号线转向北京站,从 13 号线东直门站到 2 号线站台虽然要走约七八百米的路程,但是好在不用出站,上了 2 号线地铁到了北京站才 6 : 45 分,我心中暗喜想这下可以赶上去天津的头班车。可以到售票处一问,头班车是 8 : 35 分,原先 7 点多的头班车早已经取消,票价 30 元一张,这样一来我可要在车站干等上 110 分钟。于是我花时间仔细观察车站的各个公共场所和候车室,发现除了在车站过夜的旅客,我注意到,赶早来到车站的旅客并不多,估计是和公交车需要配套的关系,如果始发时间太早给旅客带来困难。车站服务员对于在座位上躺着打盹的旅客很不友好,用超高音喇叭大声训斥,这种态度那里像在迎接 2008 年的气氛,看来北京的窗口服务态度有点不大和谐。无奈我走到广场,看来广场倒是井然有序,并没有见到乞讨者。但是到了中央候客大厅候车时,还是出现了乞讨现象而无人管理。北京站里里面在施工,所以显得很乱,我们等候在二楼中央的 5 号检票口,按照常规开车前的 8 : 05 分就该开始检票,尽管提示牌上已经写明正在开始检票,但是检票人员还是迟迟不来,门口聚集的旅客越来越多,车站广播也未做任何说明,后来知道自天津发来的火车尚未进站,直到 8 : 25 分火车终于进站,检票人员干脆敞开检票口让乘客快速通过,于是出现 531 次列车一边下人一边上乘客的公交车现象,说也奇怪, 8 : 35 分火车正点发车。 在列车上,北京段的服务员服务到位,列车整洁而明亮,列车有电视但没有放,有书报但很少人看,有茶水供应,还有购买返程车票的服务。我在车上买了一张 16 : 40 分的自天津返回北京的车票,价格 25 元,原来这是非高峰的票价,比高峰的 30 元要便宜 5 元。沿途看到正在兴建北京 天津的磁悬浮列车的基础工程,据说要在 2008 年前完工。天津北站也在加紧改建。 9 : 55 分列车正点下车。出站后我直奔出租汽车站,这里的广场管理极其混乱,一下子拥上来十几个黑车司机,开价去南开有要 30 元或 25 元的,如果 20 元需要搭人,最后我上了一辆不打计程表又给开发票的黑车,商议 25 元开到南开。沿途一路看来。和我 2004 年所见的天津市区变化不大,和北京相比,没有看到到处大兴土木现象,起灰也不大。 10 : 20 分车到南开正门,出租车不让进校园,这对来访者很不方便。好在到杨先生所住的北村 21 楼离学校大门不远, 10 : 30 分已经到了杨先生家,按了门铃,杨先生的爱女令侠教授已经下楼来接,而杨先生已经在门口站着了。看到先生身体消瘦,精神很好,感到十分的欣慰。 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从奉上拙著《沉默的道钉》及《美国纪行》谈到美国历史研究,先生谈到今年夏天来自海内外的博士和硕士弟子们来到南开聚集一堂,使他感到十分地欣慰。谈到杨先生还一直一如既往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学术和教育事业,关心年轻人的成长。本来杨先生完全可以享受南开的一次福利分房,但是他放弃了这一机会,依然住在当年属于高级专家的住房而现在就处于中低水平了,因为杨先生住在是四楼,没有电梯上下楼十分不便,因而很少下楼,这对于已经 90 岁的老人健康是不利的。尽管先生时有不适,病魔威胁,但是总体平稳,精神很好,思维清晰。我们还谈到从事美国研究老人们的情况,对 85 岁的刘祚昌先生突然病逝十分惋惜,他对于研究中心的人员流动也很关心,觉得时代不同了,总不能像以前那样把自己培养的人才圈在一起,扩大人才交流的确是个好办法,但是真是要有带头人离开南开心中总不是滋味。好在自己也想开了。先生还回忆起自己入党、文革时受冲击等情况,我们还详细讨论了老年人的保健等问题,时间很快就到了 11 : 45 分不得不和先生告别。祝愿我们这位中国美国史的泰斗健康长寿,诸事顺遂。 令侠教授陪我驱车前往附近的一家奇石轩就餐和美国史同行相聚,到了那里赵学功教授、罗宣副教授、张聚国副教授已经先期来到,李剑鸣教授也随之赶到,他是在广州讲学后昨天夜里赶回来的,和南开的同行们在一起聚会天南地北的聊天自然感到高兴。席间剑鸣提到几次请你来南开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你也不来,我答复道:有的题目我并不熟悉,恐怕误人子弟;有的是我故意回避而没有答应参加的,像几年前聚国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因为我是聚国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参加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还是避嫌为好。还有的是时间上发生冲突的关系。当然有句话我印象深刻没有当面说,还是在张友伦先生主持南开美国史研究室期间,他曾经对我说过:南开学校当局规定,参加博士论文答辩的必须本人是博士生导师,所以我们很遗憾没有办法请你参加。我并非博士生导师,自知并不够格,怎会给同行们造成难堪,免得提名后被学校当局拒绝呢,所以不参加实在是两全其美的事。我还提到一次何顺果教授打电话给我,希望我参加他的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我也婉言拒绝了,他好像有点不高兴,其实我已经解释清楚,你说的时间太紧,我恐怕看不完,当时的日程已经排得很满,我总不能走走过场。有一次刘北成教授打电话,要我参加一位博士后流动站的出站报告评审工作,我也拒绝了,也是因为时间太紧,我不想随便应付的关系。期间目前学术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目前放映的《大国崛起》、网络研究、广东的美国史研究等都是我们的谈话话题,使我了解不少信息。 南开美国研究中心早我们美国史研究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新一代美国史研究者担负起学术创新的重任,剑鸣虽然已经到北大历史系任职,但是南开领导依然不肯放行,现在属于往来于北大南开的状态,在南开培养博士生等任务依然不减,他在北大已经开始了新的学术研究。学功、令侠、罗宣、聚国等人的担子都不清,记得我在《致杨生茂先生 90 华诞的贺信》( 2006 年 7 月 12 日)中提到:杨先生创办的南开美国史研究基地已经走过了 42 年,在三代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南开已经成为我国美国史研究的排头兵,这是来之不易的。这里除了重视人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人才的有序流动、精心培养和积极引进学术带头人、着力发挥学术团队优势外,还有赖于坚持和发扬杨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精神。尽管在越来越宽松和激烈竞争的学术环境下,学术带头人会有更迭,但是只要在新的条件下坚持和发扬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相信杨先生所开创的南开美国史研究将会开辟新的局面,做出新的贡献。相信南开的同行们会在新的条件下作出新的努力,创造新的成果。在奇石轩话别后,学功、聚国陪我到美国研究中心小坐,继续谈起美国史研究的话题。 15 : 15 分离开南开去天津总站准备回京。 从南开到天津总站来时用不了半个小时光景,可返回是却整整花了 65 分钟,堵车现象也十分的严重。 16 : 20 分到了天津总站依然是乱糟糟,没有章法,仅在进站口就堵了近 10 分钟。天津站进口处虽有改进但是站内的厕所其脏无比,令人难以下脚。 16 : 40 分正点发车,就服务来比和来天津的列车组要差得多,简直没有什么服务,到是查票查得紧,有一位旅客手上的票是 12 日 13 : 30 分的,按照规定两日内到有效,她购买时问过列车员如果在两日内的其他时间上车可以么,答复是肯定的。然而检票员说还得重新购票,这张票已经是废票,因为没有改签,硬是要她补交 25 元了事。其实这种情况在美国是不需要补票的,可在中国还没有以人为本到这种程度。 18 : 10 分车到北京站,即登上开往东直门车站的 2 号环线,下车后到 13 号线起点站则还是要从站外绕着走,我不明白,为何不能像来北京站那样从站内直接上车?在东直门轻轨车站的站台上虽然依此排起了长队,但是维持秩序的站台工作人员并没有宣布老弱病残者优先排在前列。上车后挤得水泄不通,车上旅客抢占座位坐上位置,不少年轻人低下脑袋,似乎很很怕遇到老弱病残者。车站的广播也不说给老弱病残者让个座位,车到柳芳站上来一对抱着婴儿的夫妇,依然无人让座,过了光熙门站,一位站着的年轻人忍不住地高喊,坐着的年轻人没有看见么,哪位给抱着的孩子让个座,这十才有一位年轻女子起身让座。车到北苑在我身后座位下的一位年青人下站,旁边另一为站着的年轻人要我坐下,我说我下站就下,不用了,他还是希望我座下,我只有说声谢谢坐下了,虽然只坐了一站路,还是感受到温馨,我希望迎接 2008 年、建设文明和谐社会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到了立水桥站才 18 : 55 分,出站后打车回家( 10 元),这位司机有点像士兵学开车到处横冲直撞,我问他被罚过几次,他说已经好几次,总共被罚了 2000 多元了。他说夜间开车还是小心点,出问题就在一刹那之间。我说我的命运掌握在你手里,幸好这次算是快速安全,到家时 19 : 05 分,历时 13 个小时的天津之行结束。 写于 2006 年 12 月 13 日 23 时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学术问题研究 /2006 年 12 月 14 日首发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3938 次阅读|0 个评论
杨生茂、张友伦主编《美国历史百科辞典》提要(二)
黄安年 2010-5-27 12:03
杨生茂、张友伦主编《美国历史百科辞典》提要(二)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7 日发布 书名 : 美国历史百科辞典 主编: 杨生茂,张友伦 副主编: 李青、齐文颖、冯承柏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责任编辑 : 林益民 美术编辑 : 俞玮娅 摄影: 钱映芬 出版时间: 2004 年 2 月第一版 印刷时间: 2004 年 2 月第 1 次印刷 开  本: 787X1092 毫米 1/16 印张: 37 插页: 21 印数: 1-3100 册 纸  张: 胶版纸 字  数: 1 , 478 , 000 字 页  数: 552 页 定价: 86.00 元 ISBN : 5326-1352-6/K 127 内容简介   由杨生茂和张友伦先生主编的《美国历史百科词典》于 2004 年 2 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辞典为美国史方面的一部中型历史百科辞典。全书共收词目 4231 条,共约 148 万字。该书基本上以殖民地时期为上限, 20 世纪末为下限(在本书出版之前适当增加了 2001-2002 年底的某些资料),取材广泛,所收词目包括北美印第安人历史文化,英、法等欧洲国家对北美的殖民侵略和殖民统治史,美国独立和独立后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技发展史等,主要名词术语、人物事件(尤其关注妇女运动、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以及其他社会运动)、政党社团、组织机构、条约文件、民族民俗、历史地名、学校企业、科技发明、文学艺术(戏剧、音乐)、学术流派、报刊杂志、社会生活宗教、体育、名胜和理论学说等方面等。本辞典正文后附有《美国历史大事年表》、《人名译名对照索引》、《美国历届政府主要成员表》、《美国五十州总表》美国领土扩张一览表、美国历届总统一览表、美国行政部院概览表、美国驻中国全权代表、公使及大使一览表、中国驻美国公使、大使一览表、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一览表等供读者参考。书中附有插图 232 幅。   这本词典的编纂工作从 1986 年开始,历经四载完成。主要撰稿者是南开大学的教师以及部分硕士和博士生。北京大学的齐文颖教授和几位研究生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严四光研究员也参加了词典的编写和审阅。撰稿者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客观公正,言简意赅,并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图书资料,以使词条内容能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本书主要面向高等学校的师生、研究人员和对美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对于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凡例 词目表 正文 附录:一 美国历史大事年表 二 美国领土扩张一览表 三 美国五十州总表 四 美国历届总统一览表 五 美国历届政府主要成员表 六 美国行政部院概览表 七 美国驻中国全权代表、公使及大使一览表 八 中国驻美国公使、大使一览表 九 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一览表 人名译名对照索引 后记 杨主编词典的名称和译名的正确意见未被出版社采纳而十分遗憾,并诉诸学界同仁和媒体。 2004 年 5 月 31 日 , 杨先生写信给黄安年说 : 《美国历史百科辞典》于今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此书系 1986 年该出版社来天津组稿, 1990 年底交稿。不料责任编辑(黄安年按 : 姓名这里发布时隐去)因国家政策变更 , 遂怠工压审。中间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次补写,才于今年出版。其中经过一言难尽。我同责任编辑在书名上有分歧,我不主张在历史学科下加百科二字 , 这是画蛇添足,只能表示全书无序,而且全书也不够百科分量。 XXX (黄安年按 : 姓名这里发布时用 XXX 代替 , 下同)坚持己见 , 拒绝直接与我联系 , 所有事务都直接写给张友伦(二主编之一),再由张转告。最后书名仍用百科二字(即《美国历史百科辞典》更不幸的是 , 编辑在书封面上所译的英文书名 , 居然驴唇不对马嘴!(即 Dictionary of Amercian History Encyclopedia! )我让友伦写信去质询 ,XXX( 是比较老编辑 ) 回信竟推卸责任 , 含混其词 ( 见 X 给友伦信的复印件 ) 。如何面对广大读者〉如何使读者相信书的内容?木已成舟,奈何奈何!我真想写一篇小文 , 总结编辑的经验 , 并痛斥唯利是图的编辑们。今寄去 X 信复印件,详尽面谈。出版社只给一本书 ! 无法转赠,亦祈见谅。 (《杨生茂先生较真美国历史词典名称和译名》,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6 日发布 ) 杨生茂先生终于在学术界 2004 年第 6 期上发表短文《一个不忍目睹的荒唐的译名》短文强调可信性是工具书赖以存在的首要条件。今在封面上居然发生如此严重的硬伤,的确触犯了编辑工具书的大忌。毋庸讳言,读者无法在眼中揉下这粒沙子。《辞典》的质量自然会招致某种疑惑,甚而对中文书名使用百科二字的适当性也会引起疑义。请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加以修正。 ( 原载《学术界》 2004 年第 6 期第 139-140 页 )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学术问题讨论 /2004 年 12 月 10 日转发 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11324cid=18 对此,武汉大学李世洞教授发表评论文章:荒唐译名三思以《美国历史百科词典》的英译名为例(学术批评网 2005 年 1 月 12 日)说 : 杨先生的短文反映了出版、传媒界存在的一些具有倾向性的问题。它值得人们认真思考。 并说:早在去年( 2004 ) 4 月 12 日,杨先生在给笔者的信中就已很不安地写道:当我拿到成书后,瞠目结舌,惊愕不已。这个出奇的驴唇不对马嘴的大错误,怎么向广大读者交代?,黄安年教授在他的网上评论中也讲了杨先生三番五次给他写信、打电话、面谈此事。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除了文化素质外,主要还是在思想上把它看成芝麻绿豆而不予重视,因而在实践中缺乏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作风。学术批评网 (www.acriticism.com) 首发 2005 年 1 月 12 日 http://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5970type=1002 评论另见:评《美国历史百科词典》,付成双,《世界历史》 2004 年 4 期 附件照片(一) 26 幅 , (二) 15 幅。
个人分类: 美国书目提要(07-11)|36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杨生茂、张友伦主编《美国历史百科辞典》提要(一)
黄安年 2010-5-27 09:21
杨生茂、张友伦主编《美国历史百科辞典》提要(一)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7 日发布 书名 : 美国历史百科辞典 主编: 杨生茂,张友伦 副主编: 李青、齐文颖、冯承柏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责任编辑 : 林益民 美术编辑 : 俞玮娅 摄影: 钱映芬 出版时间: 2004 年 2 月第一版 印刷时间: 2004 年 2 月第 1 次印刷 开  本: 787X1092 毫米 1/16 印张: 37 插页: 21 印数: 1-3100 册 纸  张: 胶版纸 字  数: 1 , 478 , 000 字 页  数: 552 页 定价: 86.00 元 ISBN : 5326-1352-6/K 127 内容简介   由杨生茂和张友伦先生主编的《美国历史百科词典》于 2004 年 2 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辞典为美国史方面的一部中型历史百科辞典。全书共收词目 4231 条,共约 148 万字。该书基本上以殖民地时期为上限, 20 世纪末为下限(在本书出版之前适当增加了 2001-2002 年底的某些资料),取材广泛,所收词目包括北美印第安人历史文化,英、法等欧洲国家对北美的殖民侵略和殖民统治史,美国独立和独立后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技发展史等,主要名词术语、人物事件(尤其关注妇女运动、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以及其他社会运动)、政党社团、组织机构、条约文件、民族民俗、历史地名、学校企业、科技发明、文学艺术(戏剧、音乐)、学术流派、报刊杂志、社会生活宗教、体育、名胜和理论学说等方面等。本辞典正文后附有《美国历史大事年表》、《人名译名对照索引》、《美国历届政府主要成员表》、《美国五十州总表》美国领土扩张一览表、美国历届总统一览表、美国行政部院概览表、美国驻中国全权代表、公使及大使一览表、中国驻美国公使、大使一览表、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一览表等供读者参考。书中附有插图 232 幅。   这本词典的编纂工作从 1986 年开始,历经四载完成。主要撰稿者是南开大学的教师以及部分硕士和博士生。北京大学的齐文颖教授和几位研究生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严四光研究员也参加了词典的编写和审阅。撰稿者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客观公正,言简意赅,并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图书资料,以使词条内容能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本书主要面向高等学校的师生、研究人员和对美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对于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凡例 词目表 正文 附录:一 美国历史大事年表 二 美国领土扩张一览表 三 美国五十州总表 四 美国历届总统一览表 五 美国历届政府主要成员表 六 美国行政部院概览表 七 美国驻中国全权代表、公使及大使一览表 八 中国驻美国公使、大使一览表 九 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一览表 人名译名对照索引 后记 杨主编词典的名称和译名的正确意见未被出版社采纳而十分遗憾,并诉诸学界同仁和媒体。 2004 年 5 月 31 日 , 杨先生写信给黄安年说 : 《美国历史百科辞典》于今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此书系 1986 年该出版社来天津组稿, 1990 年底交稿。不料责任编辑(黄安年按 : 姓名这里发布时隐去)因国家政策变更 , 遂怠工压审。中间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次补写,才于今年出版。其中经过一言难尽。我同责任编辑在书名上有分歧,我不主张在历史学科下加百科二字 , 这是画蛇添足,只能表示全书无序,而且全书也不够百科分量。 XXX (黄安年按 : 姓名这里发布时用 XXX 代替 , 下同)坚持己见 , 拒绝直接与我联系 , 所有事务都直接写给张友伦(二主编之一),再由张转告。最后书名仍用百科二字(即《美国历史百科辞典》更不幸的是 , 编辑在书封面上所译的英文书名 , 居然驴唇不对马嘴!(即 Dictionary of Amercian History Encyclopedia! )我让友伦写信去质询 ,XXX( 是比较老编辑 ) 回信竟推卸责任 , 含混其词 ( 见 X 给友伦信的复印件 ) 。如何面对广大读者〉如何使读者相信书的内容?木已成舟,奈何奈何!我真想写一篇小文 , 总结编辑的经验 , 并痛斥唯利是图的编辑们。今寄去 X 信复印件,详尽面谈。出版社只给一本书 ! 无法转赠,亦祈见谅。 (《杨生茂先生较真美国历史词典名称和译名》,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6 日发布 ) 杨生茂先生终于在学术界 2004 年第 6 期上发表短文《一个不忍目睹的荒唐的译名》短文强调可信性是工具书赖以存在的首要条件。今在封面上居然发生如此严重的硬伤,的确触犯了编辑工具书的大忌。毋庸讳言,读者无法在眼中揉下这粒沙子。《辞典》的质量自然会招致某种疑惑,甚而对中文书名使用百科二字的适当性也会引起疑义。请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加以修正。 ( 原载《学术界》 2004 年第 6 期第 139-140 页 )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学术问题讨论 /2004 年 12 月 10 日转发 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11324cid=18 对此,武汉大学李世洞教授发表评论文章:荒唐译名三思以《美国历史百科词典》的英译名为例(学术批评网 2005 年 1 月 12 日)说 : 杨先生的短文反映了出版、传媒界存在的一些具有倾向性的问题。它值得人们认真思考。 并说:早在去年( 2004 ) 4 月 12 日,杨先生在给笔者的信中就已很不安地写道:当我拿到成书后,瞠目结舌,惊愕不已。这个出奇的驴唇不对马嘴的大错误,怎么向广大读者交代?,黄安年教授在他的网上评论中也讲了杨先生三番五次给他写信、打电话、面谈此事。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除了文化素质外,主要还是在思想上把它看成芝麻绿豆而不予重视,因而在实践中缺乏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作风。学术批评网 (www.acriticism.com) 首发 2005 年 1 月 12 日 http://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5970type=1002 评论另见:评《美国历史百科词典》,付成双,《世界历史》 2004 年 4 期 附照片(一) 26 幅 , (二) 15 幅。
个人分类: 美国书目提要(07-11)|47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海归长江学者王希对杨生茂采访和追思会发言说开去
黄安年 2010-5-25 08:59
从海归长江学者王希对 杨生茂采访和追思会发言说开去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2 日发布 这里向读者推荐的是王希教授 2009 年 8 月 27 日对 杨生茂先生采访笔记和 2010 年 5 月 22 日 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杨生茂先生追思会上的发言 ( 文字稿 ) 。 前者是他的 中国的美国史教学, 1949-2009 项目采访笔记。王希教授是北京大学引进的长江学者,他的这项采访计划涉及众多我国美国史学者,他集口述史调查、文献史了解和教材论著阅读于一体 , 这一项目的完成将有助于我们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中国的美国史教学状况有个较为清晰客观的了解。感谢王希博士的辛勤付出。我常想国内美国史研究者和现在的博士生为何没有想到进行这一项目的研究?为何我们的科研规划部门没有规划这类课题?为何一位师从美国历史学大家的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博士、任职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历史系主任的海归学者能花这么大精力和时间付出进行这项基础性研究工作 ? 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王希教授在追思会上谈到 : 杨先生在南开培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批美国史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是杨先生对中国美国史、世界史和历史学发展所做出的最大贡献。杨门弟子满天下,遍布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他们中间有不少人今天已经成为了中国美国史研究和教学的中流砥柱和领军人物,还有一些人则走向了世界,成为世界知名学者,将南开的精神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南开大学的历史研究和人才培养在中国高教界享有如此崇高的声誉,与杨生茂先生的学术贡献、学识和学风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而经久的影响力是分不开的。所以,杨先生是南开大学的精神财富,南开大学的学术经典,南开大学的光荣与骄傲。他称杨先生是南开学风的创建者和守望者。 的确,在我国老一代美国史研究领军人物中 , 杨先生培养的人才最多、影响最大。他在自述中说 : 一个单位研究工作的好坏 , 主要以成果和人才为标志。我们应当多出书 , 多出人才 , 特别是多出好书 , 多处优秀人才。(《探径集》 ,中华书局, 2002 年)杨先生就是多出好书 , 多处优秀人才的设计师、领航人和铺路者。 我认识王希教授多年 , 在我看来王希教授的美国史研究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他是我们学术事业需要的真正的海归人才 , 可惜并非所有把持大权的人都能够看准这一点 , 记得若干年前 , 他曾有来北京师范大学工作的选项,然而当时主管人事大权者却说出令人费解的话 : 我们需要的土博士 , 不是洋博士 ,迄今有兴趣搞个究竟的朋友不妨了解一下北师大现职博士学位获得者的背景,有哪位是洋博士,以歧视洋博士为标准的高校还自吹全国排行榜上第一 ? 如果说第一 , 恐怕是全国重点高校中引进洋博士之少第一倒符合实际。王希教授落户北大 , 李剑鸣也落户北大 , 感慨万千 ! 看来我们的高校不仅要出人才、育人才 , 还得有高超本领聚人才。 下面请读者看看王希教授的采访和发言 : ******************** 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杨生茂先生追思会上的发言 ( 文字稿 ) 2010 年 5 月 22 日 今天,我们在这里聚会,追思杨生茂先生。在南开大学举行这个追思会,是非常恰当的,因为杨先生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南开大学。杨先生不是一位普通的学者,而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他从 1947 年起就在南开大学任教,直到 1995 年退休,他 93 岁生命历程的一大半是在南开度过的。在南开的半个多世纪里,杨生茂先生教书育人,著书立说,为中国的美国史、世界史和历史学的研究和教学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贡献。 1950 年代初,他创办了《历史教学》,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个关于历史教学和研究的学术期刊,也是一份史学研究的刊物,对国内史学教学和研究的贡献巨大。 1964 年,他创建了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点(后改名为 美国史研究室 ),这是国内第一个从事美国史研究的专门机构,日后成为培养中国美国史研究人才的重镇之一。 1970 年代后期 文革 结束之后,杨先生与其他老一代美国史学者,发起和组建了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为改革开放时代的美国史研究奠定了体制基础。今天,这个研究会具有数百人的规模,学风淳朴,作风民主,成果厚重,成为国内专门史学会中的佼佼者。 1980 、 90 年代,杨先生与武汉大学的刘绪贻教授一起主编了新中国的第一套多( 6 )卷本美国通史著作,这套著作成为国内高校美国史教学的重要教材。更为重要的是,杨先生在南开培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批美国史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是杨先生对中国美国史、世界史和历史学发展所做出的最大贡献。杨门弟子满天下,遍布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他们中间有不少人今天已经成为了中国美国史研究和教学的中流砥柱和领军人物,还有一些人则走向了世界,成为世界知名学者,将南开的精神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我认为,南开大学的历史研究和人才培养在中国高教界享有如此崇高的声誉,与杨生茂先生的学术贡献、学识和学风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而经久的影响力是分不开的。所以,杨先生是南开大学的精神财富,南开大学的学术经典,南开大学的光荣与骄傲。 南开的美国史教学和人才培养为什么会如此成功?我想这与南开的学风有很大的关系,而杨先生是这种学风的创建者和守望者。如果我们仔细读杨先生的文字,无论是在 1950 年代还是在 1990 年代写的,我们会发现,在治学严谨、对思想和文字功力的追求方面,杨先生始终是一致的,始终具有自己的特色。他的研究是扎实的,文字是流畅的,风格是清新的,思想是深刻的。即便是在学术研究沦为意识形态的奴隶的时代,杨先生也力图保持史学研究的学术性和基于材料基础上的思想性。在当时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这种学风由他的学生们忠实地继承下来,并代代相传,在国内形成了一种具有南开特色的史学风格,成为中国美国史学界的一种楷模和标准。当然,这种学风的形成不是杨先生一个人的功劳,但如果没有他的主导与坚持,如果没有他将近半个世纪的润雨细无声式的言传身教,我们很难想象这种学风的产生和维系。 我由此想到,今天当我们在评述杨先生他们这一代美国史学者的学术建树时,必须不能忘记一个重要的背景,即他们是在何等艰苦的环境下来开创和建设中国的美国史研究和教学的。他们当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自去年开始,我一直在做一个研究,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美国史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我查阅了许多资料,重新阅读了老一辈美国史学者的著作以及他们编写的教材。我还采访了包括杨先生在内的一些学者。我从收集和研究材料的过程中,第一次比较深入地了解到中国美国史研究和教学起步的艰辛,了解到杨先生他们这一代学者(包括黄绍湘、刘绪贻、丁则民和刘祚昌等)所做出的极有创意性的努力,同时也体验到他们所付出的代价 因为他们必须在新形势下改造自己,重新塑造自己,从而能够创建学术,守望学术。正是老一代的学者们在艰苦和恶劣的学术环境下,竭尽全力,维系着中国的美国史研究。正是他们在机会刚一出现的时候,抓住时机,及时培养了中国的第一批美国史研究和教学人才,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美国史领域繁荣昌盛、后继有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杨先生的识见和贡献无疑是最为关键的。没有杨先生这一代学者的信念和坚持,就不会有中国美国史学的今天。 杨先生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南开和他的学生,也并不局限于美国史和美国研究领域,他对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和历史学界的贡献是得到公认的。我记得 1991 年 6 月在北京的一次讨论中美关系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当杨先生走进会场时,全场数百名与会者立刻出现了一阵骚动,人们纷纷起身离开座位,走到他的座位前去与他握手。还有许多人起立,向他致以敬意,足见他在中国学术界的影响。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杨先生本人,在众多的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与会者中,他的中山装、发亮的秃顶以及向他人致意时的质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当时对杨先生的了解很少,只听周围的人对他均以 大师 相称。我没有想到后来会有机会与他多次促膝交谈,更没有想到这些交谈帮助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 1997 年夏(北京会议六年之后),我应张友伦教授的邀请,到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为美国史专业的研究生开设为期三个月的研讨课。我到学校的当日下午,杨先生便顶着炎炎烈日前来看我。我因旅途疲劳,酣睡不醒,没有听到敲门声。醒来后发现杨先生从门下塞进来的一张纸条,说他来过了,希望有机会面谈。我当时非常感动,也很不安。第二天在庆祝杨先生八十寿辰的活动上,我第一次与杨先生正式认识,向他表示歉意,并将刚出版的英文著作送给他。杨先生拿到书后,立刻翻阅起来,并与我谈起重建史学的发展。活动结束后,我们又聊了许久,从美国史研究到美国当代政治与外交等。我注意到,杨先生对美国的美国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十分熟悉,不仅熟知外交史(国际史)领域的新著,对其他领域的动向也了如指掌,与他谈学问,不需要 换位思考 。第一次接触我就感到,杨先生待人十分谦和,平易近人,与他谈话,没有心理负担,没有拘束感,一见如故。我不是杨先生的学生,也不是学外交史的,但与他交谈,我有一种多年浪迹天涯的学子突然见到自己少年时代的老师的感觉,那种熟悉、亲近与温暖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 直到今天,我一直无法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但这成为我从心底对杨先生极为信任的基础。我到南开来讲课时,已经在美国大学任教,但在学术志向和道路方面,仍然处在一种探索之中。我想,杨先生注意到了这一点,并给予了我及时的帮助。杨先生很愿意与我分享他对学问和人生经历的看法。我们之间的谈话不是客套,也不是寒暄和问候,而是一种平等的讨论。我会提出许多的问题,有些问题会非常的尖锐和唐突,杨先生并不总是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但他会记住我的问题,并最终回到这些问题上来,让我在冷静下来后意识到自己思考中的偏见与漏洞。他的谈话方式很特别,也很艺术,但又是诚实的和诚恳的。记得有一次他对我讲起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想当记者跑到纽约去找工作的情形,谈到在亨利 路思( Henry Luce ) 美国《时代》和《生活》杂志的老板兼主编 的办公室参加面试因无经验而没有成功时,轻轻地叹息了一句: 哎,当时人年轻,哪里懂这么多,傻呀。 这一声 傻呀 的叹息来得非常自然,透出许多的遗憾,立刻引起我的共鸣,让我记想起自己在海外求学时的许多经历,距离一下拉近了许多。 当然,因为我受的美国史教育与杨先生相隔将近半个世纪,在我们的讨论中,我发现我们在对美国历史的认知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然而,我觉得我们分享的对美国历史和美国史学的共同认知要多得多。从与杨先生的谈话中,我能感受他对自己的原则和思想保持着一种坚定的秉持,我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在学术问题上保持着一种宽容和大度。他非常希望更多的留学生能够回到祖国来,以各种方式为祖国的学术和教学尽力。我感到,一方面,他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学者,即便在老年,他对学术动向和时事始终保持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位民族感情浓烈和深厚的中国学者,在涉及国家利益、学术的政治和道德价值观上,抱有一种毫不妥协的态度。换言之,他对史德非常重视。我从与他的交谈中,感受和习得了一种从美国大学的训练中极少存在的精神营养,补上了 Ph.D. 训练中的一门重要的功课。 与杨先生认识之后,我每次去南开讲课,都会去拜访他,而每次我们都会无拘无束地聊许久。 2000 年夏,我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导师埃里克 方纳( Eric Foner )到南开来讲课,杨先生不顾 84 岁高龄,专门设宴款待方纳教授,并与他谈起方纳的叔父菲利普 方纳 (Philip Foner) 教授对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的影响。也就是那一年,杨先生对我讲起他读到 1998-1999 年《美国历史期刊》(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上对我英文著作的评论以及由此引起的一场美国历史学家内部的争论。我以为国内根本没有人注意此事,没想到杨先生居然注意到了。杨先生读得很仔细,还与我开玩笑说, 你的书引起了争论,惹了麻烦,你的同学还为你打抱不平。 杨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但也他有自己的幽默方式。有一次我在南开讲完课后去向他辞行,他要我带一付围棋送给我儿子丹,说 就说是那个戴着帽子坐在沙发上吃冰棍儿的老头儿送的 。 戴着帽子坐在沙发上吃冰棍儿的老头儿 是丹最初见到杨先生时的记忆,杨先生却记住了这句童言。丹后来去了斯坦福大学上研究生,无意之中成了杨先生的校友。 我最后一次见到杨先生是在 2009 年 8 月 27 日。当时为了做中国的美国史教学题目的研究,我到杨先生家中与他做访谈,因考虑到他年事已高,原定只谈半个小时。没有想到杨先生抛开我事先寄给他的问题,一口气与我讲了三个半小时。他当时的精神状态非常好,始终是坐得直直的,毫无倦意,脑子非常清楚。访谈结束后,我把访谈内容整理成文字,请他修订。从 9 月初到 11 月底,杨先生托女儿杨令侠教授先后四次寄来修订稿(因为怕我感到麻烦琐碎,杨令侠教授没有将杨先生的最后一次 即 11 月 23 日 的改动寄给我,而是等到他去世之后,才将杨先生遗留的手书转给我)。他虽然是九旬老人,但对文字和思想依然保持一种精到的敏感力,他的改动往往是一个短语、一个字或一个标点,但这样的改动会使整个句子的境界得到提升。这次访谈也使我重新认识了中国美国史教学发展的历程,重新认识到早期留美学人在其中所起的关键的作用。 2010 年 1 月,我在美国历史学会( AHA )年会的 世界范围的美国史教学 小组会上与来自德国、美国、突尼斯、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的学者分享了初步研究的成果。之后我给杨令侠教授写了一封信,其中提到我对老一辈美国史学者的崇敬和感动。我说: 我从这个研究过程中学到不少东西,领悟到了前人的艰苦、精神与无奈,也看到了我们自身(尤其是我自己)的幸运、无知和绝不应有的虚妄。 我还请她转告杨先生,说等我完成手边的其他工作后,会将论文初稿进行修订,然后请杨先生过目。没有想到,几个月后,杨先生就离开了我们,没有看到这项研究的成果,为此我感到非常的遗憾。 为了表达对杨先生的怀念,寄托我的哀思,征得杨令侠教授的同意后,我将这份访谈稿公布出来,与美国史学界的同仁分享,希望我们能从杨先生对自己人生和学术生涯的回忆中感受他的学术与道德风骨。 http://www.ahrac.com/yjhxx/1988.html 作者:王希 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录入 : 韩宇 2010 年 05 月 24 日 中国的美国史教学, 1949-2009 项目采访笔记 采访对象:杨生茂教授 采访时间: 2009 年 8 月 27 日,下午 3-6:30 采访地点:天津南开大学杨生茂教授家 采访人:王希 王 :能否先请您谈谈大学学习与教学的历程? 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在南开教书的? 杨 :我是 1941 年从燕京大学去美国加州大学(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留学的。本科毕业后,又到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读硕士学位。导师是 Thomas Bailey, 他是研究美国外交史的。 1946 年我从美国回国, 47 年 9 月到南开任教。 49 年解放后,我一直在南开工作,直到 1995 年退休,在南开教书将近半个世纪。 王: 您当时为什么决定要去美国留学? 杨: 我 1938 年进入燕京大学时,正是 七七事变 之后。燕京大学是美国人办的学校,享有领事保护权,日本人不能进入,但出了校园,就是日本人的天下。当时燕京的校门就是现在北大的小西门。作为一个中国人,这个滋味很不好受。当时想, 1942 年毕业之后怎么办,去哪里。留在北平,就得给日本人做事,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去延安,心中莫底,踌躇不决,因为我是地主家庭出身,也受到一些国民党反动宣传的影响。去重庆,也不愿意,我对蒋 政权很反感,因为它不抗日,也很腐败。我想,无论如何,不能在北平呆下去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想到了去美国留学。 王: 当时是怎么去的呢? 杨: 我给一位在美国的同学写信,询问留学的情况。他很热心,给我寄来了各种申请表。我家里虽然不太情愿,但也没有办法阻止。我要去,他们也只得资助我。当时去美国需要找担保人,政治上和经济上都要担保,因为美国人怕日本间谍去美国。中国人担保还不行,必须是美国人。 王: 您找谁当您的担保人? 杨: 我有一个同学,也要去美国,他与燕京大学教务长司徒雷登( John Leighton Stuart )关系很好,请司徒雷登做他的担保人。他事先给司徒雷登打了招呼,说还有另外一位同学也要去美国,也要去签证。那位同学约我一块儿去美国领事馆,在司徒雷登担保的情况下,得到了签证,因为我是一同去的,他就不能拒绝给我签证,所以司徒雷登也就成了我的担保人,尽管他并不真正认识我。我们拿到美国签证之后,才去天津的公安局办护照。日本人见了美国的签证,不得不办护照。所以,我出国的程序是倒过来的,先拿签证,后办护照。记得护照上还是青天白日旗的印章。 王: 怎么去的美国? 杨: 从上海坐船去的。当时日美矛盾已经非常尖锐,美国人怕被袭击,船不到天津来,只到上海。我们到上海后,进入法租界,法租界受到治外法权的保护,等于进入了另外一个国家。我从法租界上美国船 President Harrison 号。航行了 21 天,在夏威夷停留一下,最终抵达旧金山。我们在船上住得不好,但吃得不错,当时船上有许多中国富家子弟,从上海、重庆等地来的。我对他们的感觉很不好。当时,因为美国支持蒋政权,我对美国也无甚好感,对燕京大学也没有太多的感情。 王: 您在伯克利学的什么专业? 杨: 到旧金山上岸后,就到伯克利念书。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计划。历史念得比较多一点,古代史、中古史都念。近现代史是不分的。我还去经济系、哲学系、社会学系和新闻系听课。伯克利的本科学位要求 132 个学分,历史专业 36 个学分,我的学分早就满了,但当时并不怎么过问。除了念书,我还打工。 王: 打什么工呢? 杨: 主要是教中文。原在北平的教会学校战时借加州大学教室办学。教美国赴华传教士,培养现役的美国军官。校长在北平呆过,看不起中国人,对华人雇员很不好,任意解雇。我后来也回敬他,教了几年后,突然辞职,给他个措手不及。 王: 在斯坦福的情况如何? 杨: 1944 年我从伯克利毕业后,战争也快结束了。我就到斯坦福去念外交史。为什么要念外交史呢?回想起来,当时的主要动因是民族主义的情绪。我上初中时, 九一八事件 发生。高中毕业时,发生 七七事变 。我也参加过学生运动,挨过打,但我不是学生领袖。日本人对中国的侵略给我刺激很深。我刚才讲,出了燕京大学校门就是日本人天下,在上海,要进入法租界才不受日本人管辖,这些事情对我刺激是很大的。当时就想学外交史,要知道外国欺压中国的根源。 我在斯坦福的导师 Thomas Bailey 当时说,外交是自私的。这种思想在美国的根基很深。 政府和学校宣传的都是扩张的世界观。也有学者批判扩张,但批评的是扩张的手段,而不是扩张本身的侵略实质。例如, 1898 年美国占领菲律宾,麦金利总统向上帝祈祷,问是否可去教化,占还是不占,他不考虑被扩张的菲律宾人的痛苦和感受,不理会菲律宾已经被西班牙教化过。 这种扩张主义思想的根源来自新教传统,对美国外交和民众思想都有很深的影响。 王: 您 47 年来南开后,教的是什么课? 杨: 我讲西洋通史。当时学校对西洋史并不如中国史那样重视,全校通常只有一个人教西洋史,顶多两人。北京的个别大学可能多一点,但其他学校大致如此。 王: 这门课是给那些学生开的?用的是什么教材? 杨: 选西洋史的学生主要是文学院的,选课的学生除来自历史系外,还来自政治学系、社会学系、哲学系、中文系、外语系、教育系和经济系等其他系。当时国内没有自己编写的西洋史教材,都是翻译的。主要用的是 Hayes (Carlton J. H. Hayes) 和 Moon (Thomas Moon) 编的教材,是美国的高中课本。 。当时也有苏联的教科书,也是翻译过来的。 王: 在 49 年以前就有翻译的苏联教材了? 杨: 是的。不过这些课本并不公开发行,都是通过不公开渠道流通的。 王: 49 年之后呢?您还教西洋通史吗?用的是什么教材? 杨: 49 年之后,西洋通史改名为世界通史。 1950 年代初,教育部曾经制定了教材编写的标准,主要是根据苏联的标准。从 1950 年代到文革开始,世界近代史的教材编写总是找我参加。我们当时编写的教材,如我与张芝联编的世界近代史教科书( 1961 年版),主要是借鉴苏联的世界史教科书,从内容到形式上。重要的历史解释,如英国革命、法国革命、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等内容,大都是借鉴苏联的。后来又搞世界近代史的新版本。我觉得我教美国史,对于世界近代史的新教材掌握不多,我就未参加。 王: 您有没有开过单独的美国史课?或美国史都是包含在世界近代史里面讲的? 杨: 当时没有单独的美国史课。 1958 年我曾开过美国史的课,但不多久因学习过多而中断。美国史是世界史的一部分。 王: 1964 年在南开成立美国史研究点的背景情况是什么? 杨: 这是教育部的指示,由中央决定的。 王: 中央当时为什么提出要研究美国呢? 杨: 中央指示不光是要研究美国,而是研究外国,也不是只研究历史,还要研究外国的经济、哲学、宗教和其他问题。南开被指定研究美国历史,还有其他大学。南开的美国史研究点是按自上而下的指示建立的。 王: 怎么创建的?任务是什么?有没有经费的支持? 杨: 当时在南开建立美国史研究室,开始时称之为 点 。当时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很厉害,我们无法直接订阅美国报刊和书籍,都是通过第三渠道去订购。财政部专门拨款 600 美元给南开的美国史点,这笔钱主要用来买书刊。我们用来订购美国的杂志。订阅是通过北京的国际书店,到国外通过友好人士代订。国民党人还捣乱,在杂志上贴一些反动标语。记得当时订的杂志有 Time 、 Newsweek 、 Harpers Monthly 、 New Republic 、 Atlantic Monthly 、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 The Journal American History 和 Nation 等。还订了 Political Affairs ,这是美国共产党发行的刊物, Herbert Aptheker 当过主编。 王: 当时有没有想到要买书,比如说,美国史方面的学术著作等? 杨: 钱太少,买不起。订美国杂志的时候,我们都是到国际书店去选,通过他们来订。订了这些杂志,遇到反浪费的时候,有的又被砍掉。所以,即便是这些资料的积累,也是不连贯的。 王: 当时的拨款 600 美元是年度性的,还是一次性的? 杨: 记不清了,当时也没有什么预算的说法,反正拨款下来就用。当时这笔款是直接拨到美国史研究点,学校是不能动的。这点我记得很清楚。 王: 后来美国史研究点都做了些什么事呢? 杨: 没有能做成什么事。工作还没有完全开展,就开始文革了,研究室的工作也陷于停顿。直到文革后才重新开始。 王: 文革后美国史研究和教学是怎样重新开始的? 杨: 文革后, 1978 年社科院在天津召开历史学科的会议,出席代表都是社科院邀请的。世界史学科有 20 多人参加,我也参加了。代表中有各学科的人,美国史、中古史、古代史等。记得是于光远在会上做报告,提出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社科院世界历史所出面推动美国史这一摊的活动,他们从侧面推动。当年世界史的人在武汉大学召开会议,美国史的人便一同去了。这是搞美国史的人的第一次全国性聚会。 王: 当时的气氛怎样?有什么决定吗? 杨: 当时大家见了面,都觉得很兴奋,想透透气,也想搞点东西。当时提出了三种意见,一是要集体编撰一部美国通史;二是觉得编通史能力不够,不如先进行专题研究,出论文集;三是说力量不够,慢慢来。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最后决定先把各校的资源搞清楚,让各校的人把本校有关美国的书籍资料整理出来,供大家分享。当时北图的一位女馆员,把北图有关美国的资料编了几本,寄给大家。其他学校也在搞。 王: 当时为什么要想到编写美国通史呢?编通史的目的是什么?做教材吗? 杨: 当时的想法之一是利用编写通史来练兵。至于做教材嘛,如果能搞出来,自然就是教材或参考书了。 1979 年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正式成立,会上继续讨论编写通史的事,反对的人不吱声了。编写的分工是以学校为单位,由各个学校自己报名。最后决定由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各负责一本,一共六卷。后来编写的学校有些变动,表示退出。各卷的水平和质量不一致。退出学校留出的卷改由他校编写。 王: 这些著作是由谁来执笔的,编撰原则如何掌握? 杨: 当时的做法是群策群力,发动大家,包括研究生在内。具体做法是拟定提纲,制定编写原则,现在看来,当时思想还不够解放。人民出版社的一位编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保证出书,这对大家是很大的鼓励。 王: 当时有没有想到翻译现成的美国史著作,不必费神编写?因为当时资料不全,又隔绝这么些年,对美国史情况不一定熟悉和了解,翻译来得更直接一些,而且当时不是也翻译出版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成长》和《光荣与梦想》这类书吗? 杨: 记得 1978 年有一位华裔美国学者在南开说,你们不用自己编写美国史,把美国人写的教材翻译过来就是了。我们回答说: 不可 。我们当时想的就是要自己搞,我们念了这么些年的外国人写的外国史,应当自己搞一套自己编的。 王: 后来的写作与出版顺利吗? 杨: 出版时,需要钱,我们也到处要钱,教育部和社科院的世界史所都资助过。 王: 您对这套六卷本的美国通史如何评价? 杨: 我认为,还好。如同编杂志,一本杂志,篇篇都是好文章不可能,但有一两篇好文章,杂志就能办下去。所以大致好就很不容易了。主要是通过编书来锻炼队伍,大家通过这个过程能增长学识,编出来的东西也可以为学生服务。 王: 黄绍湘教授为什么没有被邀请参加这个项目? 杨: 她手头的编写任务很重,无有余力。她是新中国第一个真正编写美国史的人,她写的《美国简明史》( 1953 年)、《美国早期发展史》( 1957 年)都是开山之作,而且是一个人搞出来的。她从 49 年前就开始研究美国史,解放后出版的书大都是修订本。 王: 我想问一下文革之后中美史学交流方面的情况。当时南开都请过那些美国学者来交流?他们怎么来的? 杨: 最初我们请的都是一些新左派( New Left )史学家。如我们曾经想请 William Appleman Williams ,但富布赖特计划没有兴趣,因此没有来成。 Philip Foner 是黄绍湘通过教育部特邀来的。他来过南开几次。他的主要功劳是将美国工会的档案史料整理出来,写了好几本工运史。当然后来通过富布赖特计划邀请的人越来越多,多不胜书。 王: 您对美国的民主问题怎么看? 杨: 我认为,民主是多元的,不能输出,只能由当地生根发育。美国人输出的是傀儡民主。美国目前已经发展到后金融资本垄断的时代,不再是工业资本垄断了。国际金融垄断的发展,使早年的民主口号和机制缩水了。奥巴马上台是一个进步,黑人也能当选总统,但是,他上台后,还得听大金融资本的话,后台还是有钱人的利益,小富有者很难上台面。 王: 美国民主与美国外交思想的关系是什么? 杨: 美国人只知道扩张,不知道自己力量的局限性,也不管在外国民众间树敌太多。美国历史学家,如 Beard 、 Williams 和 Kolko 等都批判过。但布什政府还是穷兵黩武、横行霸道、一意孤行。奥巴马政府比较明白点,但只能换汤,只得推行 巧 实力。 王: 对中国的发展您如何看? 杨: 我赞成中国现在这样以人为本、不断发展的民主。这种民主需要不断改进深化。要改变延续了几千年的东西,不容易。我们自己脑子里就有好多封建的东西。在中国搞民主,得清除封建思想、地头蛇思想;现在贪污严重,与官本位的体制有关,要消除这些思想和体制,得随着经济、文化的增长一步一步来。现在的做法就是一种包公式的民主,打抱不平。贪婪的资本主义不可能做到这点,自然更不可能自願做到这点。 王: 应该如何看待美国呢? 杨: 有人说,中国的现代化就是美国化,这话是错误的。中国有很多大事要抓,国家安全、统一、污染、生计等问题,政府也在做。不能以小集团的利益为重。美国的民主也不是完全值得效仿的,其根基是以自私观为主的。只要国家这种现象存在,保护国家自身利益的现象自会存在,但不能损人利己。 王: 您现在经常想什么? 杨:一言难尽。我曾写过一篇小诗,内云: 不应沉浸于已经逝去的一切,从苦水中允吸些香醇吧,哪怕是点滴,为了明天,为了来人 。这就是向前看。但体力衰退了,例如因为双目接近失明,去年又将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美国历史期刊》)的通讯编辑一职辞去。你看到我房间挂的这幅画上的字吗? 淡泊惜陰斋 ,这说明了我的前瞻性的思想。 http://www.ahrac.com/yjhxx/1989.html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37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杨生茂《在梦想与现实之间—鲁斯与中国》读后感
黄安年 2010-5-20 15:54
杨生茂《在梦想与现实之间鲁斯与中国》读后感 黄安年推荐杨生茂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0 日发布 杨生茂先生文《在梦想与现实之间鲁斯与中国》读后感,发表在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2005 年 11 月 11 日。本文同时配发罗宣:《缅怀恩师杨生茂先生》一文 , 载 http://202.113.21.185/HistoryWeb/ASPWEB/news/news10065.asp **************************** 《在梦想与现实之间鲁斯与中国》读后感 杨生茂 这是一本耐读的好书,大可展卷细细品味。作者以活泼的笔触、丰富翔实的材料、铺陈有方的章法,娓娓动听地展现了亨利鲁斯父子两代人对旧中国的影响历程,活龙活现地将其刻画入微。特别是对亨利鲁斯利用巨大媒体势力,炮制扶蒋反共的手法与当时中国执掌政权者的具体实况节节排列对比,十分生动。在笔者眼中,这本书具有史诗式的气派。 笔者之可以有史诗气派的感触,主要还由于书中所记述的鲁斯活动的时间大部是笔者在美国海外教会大学和美国本地大学上学的年代。由于书中描写的中美关系一些具体政治现象,虽然当时知晓一二,但对其背景和缘由都不甚了了。作者结合具体史实,掀开内幕,解开连串的迷团,故读时心为之动。 举两个例子。在燕京大学读书时,常在未名湖畔一个小岛上锻炼身体。每晨一个年轻的园艺工人教我练拳。亭子周围土地不多,也无绿草。记得在亭中还参加过一个小型报告会,内容是沦陷区的日本经济。因为当时学校大门外就是日本人的天下,校内也有日本人的耳目(汉奸),所以这种报告是保密的。在燕京肄业 3 年间,岛亭给我留下的记忆比较深。今作者叙述路思义在华办学活动,也说明岛亭是为了纪念路思义而建立的。岛亭来历的记载为笔者久已消褪的记忆涂上一层新的色彩。这种色彩又显现了传教士几十年在华活动的底蕴。 又如,在美国大学读书时,于新闻系选修过几门课程。教师对鲁斯媒体帝国的权势讲述得如数家珍,我不会不对鲁斯深深欣慕。每周总要买《时代》周刊和《生活》画刊。但是只感到《时代》对新闻多描绘,多议论,对于具体事实却语焉不详,尤其对于中国的新闻报道很简单笼统,读后感到不能满足求知欲望,每月总须到图书馆去读《美亚》杂志,方能得知国内政局和战事的大致轮廓。尤其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两个杂志所言大相径庭。今读作者所叙述的关于鲁斯捏造新闻的累累事实后,方得一目了然。在二战期间,虽然也曾零零星星地读到执拗偏颇的鲁斯与其驻外记者发生矛盾的新闻,但底细不清。今读本书,才有谜底毕露之感。 美国向海外扩张是以四种人为前导的。军人、外交官、商人和传教士是海外扩张的急先锋。美国建国初期海外扩张是以商人开道,因为当时美国国力不敌英国,未敢随便挑战。即使进入 19 世纪,美国海外扩张还是紧随英国之后,迫使中国订立一些不平等条约。教士们在治外法权的庇护下,进行各种活动。及至 19 世纪末,英美在北美大陆所开展的遏制反遏制的中,以美国胜利而结束,同时,美国新兴垄断资本开足马力,加强海外扩张,这就开始进入了鲁斯父子所处的时代。 路思义起步于垄断资本开始海外扩张的初期。鲁斯起步于垄断资本开始问鼎全球的初期。二战后冷战初期,美国的锁链把中国缠得更紧,鲁斯更大力扶蒋反共。结果事与愿违,其声望坠入谷底。 鲁斯父子在中国所起的影响是一脉相承的。尽管在时代和形式上不同,但在实质和涵义上是相通的。父亲出力教化人民,儿子保护腐朽专制政权。可以说,前者主要以教化中国人心为己任,后者主要以摆弄中国统治阶级为目的。美国建国以来,宗教势力很大,影响钻心。鲁斯父子在海外施展的影响显现教会的特质。 作者在书中使用了情结二字。笔者觉得宜慎重审视。我认为,一个人在某地生活一段时间,往往对该地怀有一定的情感。这是普通的情形,但对于身居媒体帝国要津,并能左右时局的人物就不能轻易以此度量。若以寡情少义、偏颇执拗视之,倒很适宜。鲁斯扶蒋反共,撒天下之大谎,无所不用其极。在鲁斯思维中决定的想法是以美国利益为归依,何情之有?笔者不厌其烦地提倡鉴别吸收, 情结也属于鉴别之列。作者用文采生动的排比笔法揭示了鲁斯情结的狰狞面孔。这无异告诉我们一个治史道理:治史尤其治外国史,必须具有鉴别吸收的功力。鉴别是勇于和善于吸收的基本条件。如此,方可避免醉心于译文组合的弊端。本书是匡正这类流弊的一种范本。 罗宣:《在梦想与现实之间鲁斯与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http://ahrac.com/xsdt/dspl/1197.html *****************8888 罗宣:缅怀恩师杨生茂先生 两周前,忽然接到师兄们通报杨先生病危的邮件,心急如焚,却苦于身在美国,无法前去探望,遂嘱托爱人和学生代为关照。几日后传来先生去世的噩耗,心痛不已。回想先生于我的恩情,他那清瘦、矍铄、两耳垂肩、声音洪亮的音容,仿佛就在眼前,但人却已悄然离开人世,不禁黯然泪下。 说来惭愧,虽号称杨先生的关门弟子,我却从未有缘随杨先生上过一堂课。这听来蹊跷,但原因却很简单:杨先生收我做弟子时已然 78 岁高龄,已经多年不教课。杨先生之所以收我做学生,实际上是出于同情与爱心。 那是 1995 年春,历史系决定保送我上博士,但因系里没有美国史方向的博导,必须自己联系导师,否则名额作废。我立即联系了硕士导师冯承柏教授。冯先生第一个反应是:找杨先生啊!转天,冯先生和我便赶往北京,登门拜见在儿子家养病的杨先生。杨先生亲切和善地接待了我们,寒暄之后,杨先生简单询问了我的情况,便开门见山地真诚表态:收冯老师的学生做弟子我当然愿意,只是有个情况要说明。我年纪大了,教不了课,也不能系统地指导你的博士学习,所以还要请冯老师和我一起来带你。冯老师负责具体工作,我从旁给予力所能及的指点。冯老师若同意,今天咱们就把此事定下。冯先生当下欣然同意,我也便成为了历史系史上唯一享有同时有两位先生指导殊荣的博士生。只可惜我才疏学浅,辜负了两位先生。 杨先生虽未系统给我上过课,先生朴实谦逊的为人,严谨踏实的学养,每每令我敬仰不已。冯先生和杨先生家住在同一栋楼的同一个单元。冯先生住二楼,杨先生住四楼,而这为我拜望两位先生行了方便,每每可以一举两得。杨先生上了些岁数,腿脚不方便,上下楼对全家都是个挑战,所以这些年来,先生很少下楼。隔三差五地,杨先生或打电话或委托女儿杨令侠老师给我带纸条,将他想到的论文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平日阅读书刊杂志中遇到的相关观点或资料线索告诉我。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每次与先生交流,先生都会语重心长地反复提醒我两点:一、外交政策是国内政策的延伸,归根结底,美国一切外交政策及围绕外交政策的活动都是为其国家利益服务的。二、要清醒地认识到,亨利鲁斯在美国几乎一手遮天的援蒋反共宣传造成的影响极坏,误导美国视听,使美国人民未能看到中国的真相。先生的提醒对我把握论文写作帮助极大。在人物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往往不知不觉会被研究对象的思想经历所牵引,而丧失对对全景的把握和客观的判断。尤其令我感动的是,博士论文答辩当天,冯先生因病住院, 81 岁高龄的杨先生带病坚持为我主持了答辩会!先生的恩德这些年来一直是对我无形的鞭策。 这些年来,杨先生虽未正式给我开过一堂课,但每次与先生见面,都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慨。先生有些耳背,很少能听清来言,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先生按照自己的思路从一个话题转向另一个话题。先生生性朴实,但言语却不时流露些顽皮、幽默和大智慧,因此先生的自话自说常常妙趣横生。先生所谈话题涉及范围极广。从其自身经历,到中国、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从对时事的看法到对历史的评述,从中美外交到文化、思想、经济,从中外历史人物到现实生活中的同事亲友的评价,这其中充满了先生多年思考得出的为人、处世、治学乃至治国等方方面面的智慧。 回想过去这些年中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话题,大致有三个: 第一、对资本主义国家最深刻的认识。先生认为,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美国无论如何发展,其扩张主义的世界观不会改变,这是其本性。认清其本性,才能明白其国策的用意。最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人谈自己向外发展时称之为扩张,而绝对不是侵略;但若其他国家进行扩张,就会被冠以侵略之衔。若要认识当前美国社会的问题,就要意识到美国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货币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货币金融资本是控制其经济命脉的主要力量。而过去两年的金融危机正是货币金融资本垄断经济所造成的。 第二、对中外历史人物是否死得其所最幽默的评点,先生自嘲为知识分子的无聊之举:列宁死得太早!其设计的五年计划、新经济政策、市场自由化等正等待他大展宏图,这些计划若能实施的话,苏联的社会主义之路可能走得更远更好;毛泽东死得太晚!杨先生说:我认为他 1956 年去世正好。因为 1956 年时人们对他的评价最高,会对其功劳予以最高的肯定,而对其此前的失败也能够接受。更重要的是, 1956 年后毛泽东的作为除了尼克松访华的光辉时刻,几乎都是不堪回首的错误;林肯死得不早不晚正是时候!奴隶制的废除无疑是里程碑似的成就,但此后南部重建问题以及与黑人问题相关的一系列棘手问题的解决或者未解决,都会使人们对林肯的印象大打折扣。因此,美国内战结束去世对林肯来说是保证其清名的最佳时机。 第三、也是先生经常谈论的话题,即先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原因。虽然屡受文革等错误路线的折磨,但先生从不后悔选择回国,选择加入共产党。理由有三:一、还在美国留学期间,先生逐渐坚定了一个信念:共产党是代表进步主义潮流的新生力量。进步主义是杨先生赴美前闻所未闻过的思想,在美国的学习中,了解了进步主义理论,并接受了该思想,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中国社会也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在 20 世纪 30 、 40 年代,中国共产党之取代国民党代表的是进步主义潮流,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二、复兴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众的梦想。国民党面对外侮,却将枪口瞄向同胞;外侮退败后又刻不容缓地挑起内战,政府及其军队屡屡显露其无能腐败,不得人心。复兴中华民族的重担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担当。三、国民党军队到处欺民扰民、共产党军队虽衣衫破旧,但个个干净利落,而且纪律严明,半夜进城,百姓毫无察觉,早上起来,只见共产党将士合衣睡在屋檐下,比较以往国民党军队的劣行,人心无不所向。 女儿出世后,杨先生格外喜爱,每次去先生家探望,无论女儿是否跟随,先生事先都一定备好小礼物相送。一次,先生见女儿胖嘟嘟地着实可爱,随兴题诗一首,先生文字的俊雅,风趣及对小女的美好祝福都跃然纸上: 南开园里一奇葩, 神采奕奕小菩萨。 端量远胜千斤重, 鹏程锦绣似红花。 杨先生在杨令侠老师的悉心照料下,虽有时听说有些小恙,但身体一直无大碍。我内心底里曾窃窃期望,依杨先生的淡薄心态和健康状况,我几乎能清晰地勾画其百岁寿辰的情景。可是,在弟子们还在为其 95 岁寿辰筹备贺礼时,先生却突然走了。 这次来美访学前曾特地看望杨先生,也许是预感,也许是出于留下些纪念的念头,录下了这次谈话的全部内容。不想,这却不幸成了先生最后留给我的教导。先生,您走好,不孝弟子将谨记您的教诲,沿着您的学术足迹奋力前行。杨生茂先生永垂不朽! 2010 年 5 月 13 日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 http://202.113.21.185/HistoryWeb/ASPWEB/news/news10065.asp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3058 次阅读|0 个评论
杨生茂先生就国际特邀编辑一次性赞助经费的通信
黄安年 2010-5-18 17:41
杨生茂先生就国际特邀编辑一次性赞助经费的通信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8 日发布 作为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的 Contributing Editor in China, 杨生茂先生、刘绪贻先生和我三人 , 1992 年起接受聘任,其中我在该年晚些时候接替邓蜀生先生受聘。按照 JAH 编辑部的要求,我们要定期向 JAH (美国历史杂志)推荐少量优秀论著和博士学位论文 , 还要推荐书评人。自 1992 年以来,我们没有任何项目费也从不计算工作量,不仅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 还一直是自己掏钱,编辑、打印、复印、往来通信等 , 长此以往开支上也是一笔可观的数字 , 尤其在 90 年代初的低工资待遇和高国际邮资情况下 , 更显得经费的拮据,所以曾希望美方考虑我们的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赞助经费 , 以专门用于从事推荐工作所必需的邮资等费用。对此杨生茂先生 1992 年 6 月至 1994 年 7 月间,曾就争取国际特邀编辑赞助经费事宜 , 给我有二十几封信涉及这个话题。几经交涉,最后美方答应给予一次性 300 美元,但是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更多投入时间精力和费用的任务。我们则依我方实际情况,独立运转,量力而为,不给美方牵着鼻子走 , 维护自身权益。现将杨先生这二十几封信中与经费相关的话题摘要如下,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我们是在经费十分拮据情况下 , 履行我们的国际特邀编辑职责的。顺便说明 , 这些信件的内容远不止是谈经费 , 经费仅仅是其中一个小、但必要的话题,信件的原件保存在我这里。 杨生茂先生 1992 年 6 月 4 日在给我的信中 ( 天津邮局 9 日寄出 ,11 日收到 ) 谈到所述编目问题 , 也有工作报酬问题。这得将来同 Thelen 交涉。 杨生茂先生 1992 年 6 月 19 日在给我的信中 ( 天津邮局 24 日寄出 ,27 日收到 ) 谈到美国史资料目录索引工作对 Thelen 事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工作基础。向 Thelen 争取工作报酬(翻译工作)。 杨生茂先生 1992 年 6 月 29 日在给我的信中 ( 邮局 7 月 5 日寄出 ,6 日收到 ) 谈到编写英文目录,属于服务性工作 , 似乎 OAH 应出写报酬,可以交涉,但究竟有多少希望,也很难说。因这项工作系国际文化交流工作 , 不只中国学者为此服务。 杨生茂先生 1992 年 7 月 9 日在给我的信中 (11 日收到 ) 长达 5 页详尽谈到 contributing editor in China 如何开展工作的意见 , 信中谈到面临经费拮据困境情况时说 : 信件往返 , 很浪费时间(说白了 , 邮资也花不起。我们所里 , 从去年十一月就不能报帐,连出差费都不能报,手中报帐单据积压越百几十元。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 !)(当然这些话 , 只能在自己人间聊聊 , 在外国人面前,无法启齿。) 顺便说说 , 先生的信封有些是利用来信信封翻面做成的, 5 页信纸上字写的密密麻麻,能写在一张上的决不写在第二张上 , 以便节省邮资。 杨生茂先生 1992 年 10 月 1 日在给我的信中 (5 日收到 ) 谈到美方要求将推荐的书邮寄美国历史杂志,存在许多实际困难,书由被推荐者寄也不现实 , 谁肯花钱?但可以试一试。推荐书寄去 , 还可能石沉大海!信中也谈到有必要由美方资助少量推荐运作中的经费 , 经费 500-1000 美金,你可直接告诉 Thelen 商量,并先给刘绪贻先生打招呼,征询意见。 杨生茂先生 1992 年 11 月 5 日在给我的信中 (11 日邮局寄出 ,12 日收到 ) 谈到:绪贻同志来信,建议向 Thelen 要求资助数目为 1000-2000 元。我想还是提出一个具体数字比较好,商量一个具体数字 ( 在 1000-2000 元之间 ) ,直接告诉 Thelen 即可。(也应通知绪贻先生一下。) 杨生茂先生 1992 年 11 月 24 日在给我的信中 (26 日邮局寄出 ,28 日收到 ) 谈到:来信说 ,2000 元之数,我也表示赞同。此数在刘先生所提的范围之内。 杨生茂先生 1993 年 1 月 28 日在给我的信中 (29 日收到 ) 谈到:关于寄书的办法,同意你提出的办法,即请 JAH 电传作者,征询意见 , 并由作者寄书。 杨生茂先生 1993 年 2 月 28 日在给我的信中 (3 月 3 日邮局寄出 ,5 日收到 ) 写道: 安年同志 : 二月十七日来函谨悉。 所言拟寄来 list ,我当如期阅毕奉还(或将意见奉告)。你花费这么多时间 , 奋力从事,辛苦之至。除表景佩之情外 , 还应代读者向你们致谢。若无努力从公的学者参加 , 恐怕什么事也难凑效。 关于经费事,还需缓缓图之。操之过急,也恐难收效。不过我们的财政困难情况应当 Thelen 知道。我也曾写信向他说明。今夏 appleby 来威海时,也当面述实际情况。 Appleby 是前任美国历史学家组织的主席。 杨生茂先生 1993 年 3 月 17 日在给我的信中 (19 日收到 ) 写道: 今日又接到 Chad Berry 的传真,因也有传真至你处 , 不需在此详述。可是遇的难题是 : 要求我们把书寄去。真有点强人所难。我们不是财主 , 无力购书 , 并付邮资。今天来的传真 , 南开外事处还要去 18 元手续费!这样下去 , 如何得了。有何高见 ? 商量个应策。 Chad Berry 是美国历史杂志的编辑助理。 杨生茂先生 1993 年 3 月 18 日又在给我的信中 ( 邮局 20 日寄出 ,21 日收到 ) 写道: Chad Berry 发来的传真(想你也收到),我想 , 不得已的办法是让 JAH 直接向书店购买。我们无力买书 , 更无力空邮。上次你已在信中 , 向他们交待了出版处(书价呢?)。他们仍置若罔闻,未免强加于人。 Berry 前几天来的传真 , 我交了 18 元,才从外事处拿到 , 长此下去,如何得了。(这些事目前不必向 Thelen 叙述)。 杨生茂先生 1993 年 3 月 22 日又在给我的信中 ( 邮局 25 日寄出 ,27 日收到 ) 谈到书评一事时写道:顶好写信告 Chad Berry 由他们直接到书店去买。我们可将书店地址和定价告诉他们。无力去买书 , 并邮寄。 1993 年 5 月 31 日 , 我们三位国际特邀编辑联合一致签名写信给美国历史杂志主编 David Thelen ,其中就申请必要资助问题详细陈述我们的意见。 信中说到 : Yang, Sheng-mao, Institute of History,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Liu, Xu-yi, Department of History, Wuhan University, Wuchang, Hubei Province 430072 Huang, An-nian, Department of Histor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 May 31, 1993 David Thelen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1125 E. Atwater Bloomington, Indiana 47401 U.S.A. Dear Dr.Thelen: We received the FAX from editorial assistant Chad Berry on the 16th of March, 1993. And Professor Huang An-nian sent to you  the list of recommended recent Chinese scholarship in American history ??(1990--1992)(Books, Articles, Dissertations) on the 31st of March,1993 , which must have reached you. Now 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based on our actual situation. Please inform us after your considerations over these following suggestions. 2) There has been a great achievement in recent Chinese studies on American history, some of which were on the list of 88 pages enclosed in the letter of March 31, 1993. If you think the list is too long, please give us a fixed number of topics so as to avoid unnecessary wastes 3) Considering that the best books recommended by us not to be the ones you will eventually decide to recommend for review, and we are unable to buy and send the books to you at our own expenses, we suggest you send order-mail or FAX directly to publishing houses concerned, and meanwhile give us a duplicate copy so that we will do our best to expedite the publishing houses. 4) Professor Huang Annian sent you a name-list of Chinese reviewers, which were recommended by us three, in his letter of January 31, 1993. If you approve it, you can notify them directly or send us a formal notice to be passed on to them. 5) In reply to what you stated in the letter of September 8th,1992 (We understand your request for a small amout of money.Please give us an idea the amount you think you will need and we will see whether the OAH can make a modest execption in your case.) Professor Huang An-nian, according to our real situation, wrote in the letter of December 3, 1992 that We hope JAH provides us financial means to cover necessary expenses such as purchasing, editing, mailing, plone calls, etc. The total amount would be U.S. $ 1500-2000 each year. Answering Professor Huang, you said in the letter of February 2, 1993 that We could afford to pay $ 50-100 a year to cover direct costs of postage or FAX or e-mail. We provide you with a detailed cost-list which includes postage , computer typing and printing charges, and Xeroxing charges, and totals RMBY 1740 (equals US$ 300, official exchange rate).If editing charges are added, the total sum will amount to RMBY 2320 (equals US$ 400,offical exchange rate). In addition, we three here paid total amount of RMBY 2900 (equals US$500,offical exchange rate), including postage, data charges, information charges,FAX service charges, ect. (Note: We have topay our institution concerned some money for each FAX we receive) We think this sum of money is very modest to middleclass people in the U.S., but it is fairly large, for Chinese individual professors (our overage wage amounts to US$ 100 each month), If this academic work will be continued regularly,elementary financial aid support is needed.We three frankly and resolutely hope you would take this situ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With best wishes, Sincerely yours, Yang Sheng-mao Liu Xu-yi Huang An-nian cc: Professor Joyce Appleby Professor Lawrence W. Levine ( 以上 . 部分内容发表时简化了 , 该信 5 月 20 日拟就草稿 , 通讯修改后于 5 月 31 日定稿寄往美国 ) 杨生茂先生 1993 年 6 月 5 日在给我的信中 ( 邮局 9 日寄出 ,11 日收到 ) 写道:今天 (6 月 4 日 ) 上午南开大学专家楼来电话通知我去取 Fax 。因每页须交 6 元手续费,我让专家楼通知历史所办公室去取 , 不知结果如何? 你收到 Fax ( 6 月 2 日发)否 ? 是不是 OAH 发出的 ? 有无重要内容 ? 杨生茂先生 1993 年 9 月 15 日在给我的信中 (19 日收到 ) 写道: 安年同志 : (复印件已寄刘先生) 最近接到 Thelen 回复我们三人寄给他的信。对于经费也提只能提供 300 美元,并说明 unfortunately , we will not be able to do this again 。经费问题 , 也是一次性的。再争 , 似乎也无可更动。我的想法是摸着石头过河,继续搞一段 , 看看情况再说 ( 按照 Thelen 要求 ) 。不知尊意若何? 杨生茂先生 1993 年 9 月 23 日在给我的信中 (29 日收到 ) 写道: 安年同志 接 9 月 20 来书。 关于资助问题 , 目前先不要再争 , 搞一段再说 , 因为他们并不理解我们的情况 , 虽然向他们反映了意见 , 但仍未被充分考虑。等到他们确实感到我们对他们的帮助很大 , 而且有效 , 到那时再提出这个问题。选送目录事在目前拮据情况下 , 已很难办其他事了。关于 300 元事, Thelen 能否准时寄来 , 很难说。我想现在尚难考虑。不过我是遵从你和绪贻同志意见的。你出力最多 , 耗资最多 , 应该考虑这个事实。 祝好 杨生茂 9 , 23 杨生茂先生 1993 年 9 月 29 日在给我的信中 (30 日收到 ) 写道: 安年同志 关于 Thelen 来信,前已致函,谅已收到。 关于 300 (美)元事,绪贻同志昨已来信,我想也有信至你处。我认为 , 此事目前先不考虑 , 因这是最后一笔款 (Thelen 语 ) ,而且 Thelen 尚未兑现,暂勿分掉 , 以利来日工作 ; 若分也得考虑依劳行事,不宜过于笼统,这也是考虑有利来日方长工作。如何? 杨生茂先生 1993 年 12 月 25 日在给我的信中 (1994 年 1 月 4 日收到 ) 写道: 安年同志 Thelen 来信问款子汇给谁 . 我想 , 你也收到类似信函 . 款子应汇给你 , 你可将此意转告 Thelen 。今日我也给绪贻同志去信,说明此意义,他会去信告诉你的。 杨生茂先生 1994 年 1 月 8 日在给我的信中 ( 天津邮局 1 月 16 日邮寄, 1 月 22 日收到 ) 写道: 安年同志 300 元是一次性报酬, Thelen 似乎来说以后的事。我的想法有二 , 一全部放在你那里,因为主要开支和劳务在你处使用 ; 二假如分开,可依黄 3/5 ( 180 ),刘,二杨均分 2/5 (各 40 )。如何? 信中所言二杨中的一杨的杨系指杨玉圣同志,他在初期参与了协助我进行论著资料的收集工作,出力不少。 在我们 1994 年初终于收到 Thelen 寄来的 300 元一次性赞助费以后 杨生茂先生 1994 年 2 月 14 日在给我的信中 (15 日收到 ) 写道: 安年同志 接 2 月 7 日来信。可巧我在是日离京去外地过春节(实际上是出去散散心)。十三日晚返津,在书桌上看到来鸿。 我不能接受所言 85 (美)元,因为你应该多得些报酬,你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多得多。我还坚持上次我信中所谈的 : 你得 3/5 ,其余 2/5 由刘、杨和我三人分。我觉得这比较合适。不知刘绪贻同志有何意见。若寄来 ( 或捎来 )85 元 , 那还须退回多余的部分 , 反而增加麻烦。请不要客气了。 杨生茂先生 1994 年 4 月 2 日在给我的信中 ( 天津 11 日寄出 ,12 日收到 ) 详细谈及特邀编辑工作的开展后,附带写道: 安年同志: 3 月 30 日来函考虑周详,兹将所提问题依此奉复报酬问题应按劳取酬,不要搞平均主义,你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多 , 应享最多报酬,请勿客气。 杨生茂先生 1994 年 7 月 3 日在给我的信中 (5 日收到 ) 写道: 安年同志 接 7 月 10 日惠书。 关于酬俸事,来信提出 85 元 , 实觉突然。你出的劳动最大 , 宜得 2/3 ,我只能取其余 1/3 中之 1/3 。实事求是,万勿客气,至盼 杨生茂先生 1994 年 7 月 22 日在给我的信中 (25 日收到 ) 写道: 安年同志 郑政同志今来舍下 , 带来人参一大盒和美金 85 元。谢谢。 人参系眷念粗体之馈赠,自当接受。 85 元则系逾越常规的厚赐了 , 受之有愧。俟来日再议。 郑政同志是我在天津工作的亲戚,趁他来京之际托带 , 为最佳人选。 以上是最近整理的部分信件内容,可能还要遗漏,但是这些内容足以说明这项工作我们所付出的精力、时间和相应的财力。对于向美方推荐论著和博士学位论文等事宜,杨先生和刘先生两位同样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 在运筹和把关上起了关键性的决定作用 , 他们几乎是来信必回 , 快速运转,才能够即时有效地向美方介绍我国美国历史研究论著的成果 , 这里不存在谁的贡献大小的问题 , 但是杨先生的推让为我们竖立了一个榜样,值得学习的榜样。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341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美国历史杂志》国际特邀编辑 杨生茂先生1992年给我的几封信
黄安年 2010-5-17 08:42
为《美国历史杂志》国际特邀编辑 杨生茂先生 1992 年给我的几封信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7 日发布 《美国历史杂志》(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是美国历史学家组织 (the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Historians) 的主要出版物,美国历史学界的最具权威的刊物之一。 1992 年《美国历史杂志》编辑部负责人 David Thelen 分别写信给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三位顾问杨生茂教授、刘绪贻教授和邓蜀生编审,邀请他们为该杂志国际特邀编辑 , 并请他们负责推荐中国新近出版的优秀的美国历史论著和博士学位论文 , 以及书评人等。(见《美国历史杂志》与我会三位顾问建立联系 , 赵学功供稿,《美国史研究会通讯》 1992 年第 2 期,第 28 页, 1992 年 7 月 10 日版) 为了更加有效的运转 ,1992 年 5 月 18 日,杨生茂先生写信给我 (23 日天津寄出 , 我 23 日收到 ) ,信中说 : 日前曾接邓蜀生同志来函称,他拟请你代替,并将 Thelen 寄来的资料奉上。若蜀生同志不拟参加此事,请你代替,亦可谓人选物色有方,因你过去对编选资料事经营多年 , 很有建树,老马识途,有利工作 ; 另外,你担任学会秘书长,对于动员关心此事,也十分有利。我们几个人均年事已高 , 健康状况毕竟不如往年;另外,手中还有任务 , 无法将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此事(蜀生同志考虑周到),颇有力不从心之感。故需中年同志协助,玉成此事。 杨先生信中提及日前曾接邓蜀生同志来函称,他拟请你代替,并将 Thelen 寄来的资料奉上。一事,邓蜀生先生在 1992 年 5 月 7 日写信给我 , 信中说 : 安年同志 : 上周收到《美国历史杂志》主编 David Thelen 的来信 ( 我不认识他 ), 要求我协助该刊介绍我国研究美国史的情况和成果 , 我因为与各院校美国研究者联系很少 , 加上精力与时间都不济 , 所以推荐你代我参与此项工作 . 我已写信给刘绪贻先生 , 提出我的意见 , 我认为应该有年富力强的学者参加 , 而这方面的最合适人选是你。寄上有关材料 ( 复印件,不必退还 ) ,请将你的意见告知。我十分希望你接受 , 并希望得到你的简历(职称 , 职务 , 著作 , 当然也应有年龄和从事专业工作的年头等 , 英文)。这项工作对开展美国研究会的工作可能或有帮助。盼速覆。 问好 邓蜀生 92 , 5 , 7 1992 年 6 月 4 日,杨生茂先生写信给我 (9 日天津寄出 , 我 11 日收到 ) 说 : 既然邓蜀生同志已推荐你负责参与 Thelen 事,希勿推却,而且史学会负责同志参与其事,有许多助益,成为有力的推动。 1992 年 6 月 19 日 , 杨生茂先生又写信给我 (24 日天津寄出 , 我 26 日收到 ) 动情地说 : 我希望答应邓蜀生同志的推荐请求(今将 5 月 8 日蜀生来信奉上,以供参考),因为 : ( 1 )蜀生请求你替代他 , 似不要过分客气,不然我们三人只得三缺一了 , 你若概允,正好三人。( 2 )你在史学会负责, Thelen 虽然未同史学会直接联系,但你完全能够胜任 contributing editorships 的要求,且在(工)作上有许多便利条件和经验。绪贻和我年近八旬,已无精力和时间过多地过问此事了。若具体安排落实不下来值得打退堂鼓,重蹈 Louis Hank s 事的旧辙了 ! ! 我是尽力说服你 , 动员你 , 欢迎你为此事分忧。假如你实在有困难 , 我很难强人所难,那样也似乎不近人情了。总之,我们三人一齐担任 contributing editors 好吗?请考虑。希赐复。 祝好 杨生茂 6 , 19 杨先生所附的邓蜀生先生来信内容如下: 生茂同志 : 来示悉。我拟推荐黄安年同志代替我 , 因为我现在无助手,手头的事又多 , 无精力也无时间来办《美国历史杂志》所要求的事。你们二位有学校相关同志可依托,而且了解的情况 ( 信息 ) 也远比我多 , 似可由你们二位再加上黄安年同志把这件事承担起来。当然,要解决必要的经费问题。我已函黄安年征求意见,并将有关材料复印了一份寄给他 , 他作为学会秘书长,办此事有很多便利条件,不知尊意如何? 祝好 邓蜀生 92 , 5 , 8 20 日,我回复杨先生表示 , 恭敬不如从命,如果美方同意,我将尽力协助两位先生做好推荐的具体工作。 1992 年 6 月 29 日 , 杨生茂先生再次写信给我 (7 月 5 日天津寄出 , 我 6 日收到 ) 说 : 安年 , 接 20 日来信。 争取给 Thelen 写信的意见很好 , 再拖 , 就有点不和情理了。 你负责作 contributing editors 之一 , 是最适当的人选。蜀生同志锐眼认慧珠。你的条件均合此事的要求,而绪贻和我因年事已高,毕竟力不从心了。下月来津欢迎。 1992 年 7 月 9 日 , 杨生茂先生写信给我 (11 日收到 ) 说 : 安年同志 接到七月六日来信和履历表 , 谢谢。下次给 Thelen 写信时将履历表寄去。 我在接到你上次的来信,当时立即给绪贻同志写了一封信,不料次日就收到绪贻来信。我在信中所商谈的事当然他不可能看到 ( 可能在星期一才看到 ) 。在接到他的来信后,我又发了第二封信,进行商量。对上述二信。我还未收到回复。可能在他从九江回武昌后 , 才能收到回信。 1992 年 7 月 17 日 , 杨生茂先生写信给我 (19 日收到 ) 说 : 安年同志 今天( 7 月 16 日)接到绪贻同志寄来的信。这是他从九江开会后返回武昌写的 (7 , 13) 。主要内容有 : ( 1 )同意由黄代邓作三个 contributing editors 之一。(这点 , 我 ( 杨,下同 ) 赞成。 由于邓先生的提议和推荐,杨、刘两位老先生向美方力荐,美方接受了由我取代邓蜀生先生为美国历史杂志国际特邀编辑一职。 1992 年 9 月 18 日 , 《美国历史杂志》主编 David Thelen 分别写信给杨生茂、刘绪贻和我,正式通知《美国历史杂志》聘任杨生茂、刘绪贻和黄安年三人为该杂志在中国的特邀编辑。 1992 年 9 月出版的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Vol.79 No.2 的 International Contributing Editors 中国特邀编辑名单是 Deng Shusheng, People s Publishing House, Liu Xuyi, Wuhan University, Yang Sheng-mao, Nankai University 。 1992 年 12 月出版的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Vol.79 No.3 的 International Contributing Editors 中国特邀编辑名单则是 Huang Annia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Liu Xuyi, Wuhan University, Yang Sheng-mao, Nankai University, 其后一直没有变化。 我们三人的工作很快进入了运作阶段 , 并且开始陆续向美方提出了我们的一致推荐建议。特约编辑负责向《美国历史杂志》推荐中国学者对中国以外的美国史专著进行评论 ; 每年两次向该刊提供经选择的中国学者的美国史论著和博硕士论文目录及学术会议动态 ; 每年向该刊推荐中国学者所写的 3-6 本优秀的美国史专著供该杂志约请外国学者进行评论。目前三位特约编辑已完成了 1992 年的推荐任务 , 其中包括对 1990-1992 年间出版的优秀美国史著作的推荐 , 以及 THE LISTOF RECOMMENDED RECENT CHINESE SCHOLARSHIP IN AMERICAN HISTORY(1990-1992)(BOOKS, ARTICLES, DISSERTATIONS), 后一项共 88 电脑版 , 集中反映了我国三年来的美国史研究成果 , 对于扩大中国美国史研究的国际影响将会起积极作用。(见《面向四化 , 面向世界 , 办好学会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1993 年 8 月 1 日)》,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3 月 2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6433 ) 2009 年 2 月 26 日,我在博文《默默奉献美国史研究的资深学者邓蜀生》中写道 : 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美国权威的《美国历史杂志》在 1992 年提名三名中国美国史研究者杨生茂、刘绪贻、邓蜀生为中国特邀编辑 , 当时邓先生已经年近 70 ,杨生茂、刘绪贻两位也已经年近 80 ,邓先生在和杨、刘两位商讨后一致提议由我来接替邓先生的中国特邀编辑职务 , 我当时才 56 岁 , 自知难以胜任,美方接受了中方的提名,这体现了邓先生等老一代学者提携后学的高尚风格。邓先生一身干了无数实实在在的事 , 但很少公开张扬 , 我们的学术研究需要这样甘为人梯奉献精神,当你看到一些真正的学术精品面世的时候,你可注意这里面有邓蜀生编辑一份默默无闻的铺路人的贡献。 ( 请参见黄安年文《德高望重的邓蜀生先生和中国的美国史研究》 , 《美国史研究通讯》 , 2004 年第 2 期 ( 2004 年 12 月 )( www.annian.net/search.aspx?keyword=%B5%CB%CA%F1%C9%FA - 12k -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7325   杨先生、刘先生和邓先生提携和鼓励后学的精神是令人感动的 , 在杨、刘两位先生的指导和帮助和我们三人的协力下 , 我们较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责任 , 认真地向美方提出了我们的建议 , 宣传了中国学者的美国史研究成就,也维护了我国学者学术独立地位。      附杂志和信件摘要影印照片等 16 幅。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4270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读杨生茂先生几封对赠书的复信
黄安年 2010-5-15 15:55
重读杨生茂先生几封对赠书的复信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5 日发布 最近重读杨生茂先生几封对我赠书的复信,倍感亲切,没有丝毫居高临下的架势。先生对他自己个人和主编的著作近乎苛求 , 而对他人的著述赞扬有加 , 给后学以激励和信心,跃然纸上。这里列举几封来信: 1985 年 7 月 11 日 , 杨先生在给我的信中写道 : 安年同志 : 今天在系里看到你的大作《麦卡锡主义:美国的法西斯主义》。我想是你托人带来的。谢谢。 这本小册子 , 是商务印书馆 1984 年 10 月出版的外国历史小从书中的一册。 1989 年 10 月 27 日( 31 日收到) , 杨先生在给我的信中写道 : 安年同志 : 今接到大作《二十世纪美国史》,十分感激。近年你的论文与著作连连问世,可见治学之勤奋,实为我学习的榜样。 如今出版事业凋零,好书的确少见 , 尤以国人系统阐述外国历史 , 并具有真知灼见者,更不可多得。二十世纪美国史,可以填补一个重要的空白。 再次谢谢 顺候 文祺 杨先生 谨启 10 , 27 这里说学习的榜样只类的话 , 实在不敢接受 , 只是感到自己 1958 年大学毕业留系任教后不久 , 就被学校调到学校研究部工作 , 离开教学第一线 18 年( 1961-1978 ),重返教学岗位后需要急起直追。 1992 年 12 月 26 日( 31 日收到) , 杨先生在给我的信中写道 : 安年同志 : 收到大作《美国的崛起》,非常感激。 1997 年 6 月 20 日 , 杨先生在给我的信中写道 : 安年同志 : 5 月 22 日惠书早已收到。尊著《当代世界五十年》,也收到了。谢谢。 1998 年 7 月 4 日 , 杨先生在给我的信中写道 : 安年同志 : 收到大作《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谢谢。洋洋 47 万字 , 系统阐述了美国一个社会福利工程 , 的确可以说是填补空白的巨著,钦佩之余,再次说声谢谢。 顺致 暑祺 杨先生 98 , 7 , 4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2445 次阅读|0 个评论
杨生茂主编《美国南北战争资料选辑》提要
黄安年 2010-5-15 11:11
杨生茂主编《美国南北战争资料选辑》提要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4 日发布 书名 : 《美国南北战争资料选辑》 主编 : 杨生茂 出版 :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发行 : 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 印刷 : 上海市印刷三厂 开本 : 787X1092 毫米 1/32 7.875 印张 字数 : 162000 字 版次 : 1978 年 12 月第 1 版 1978 年 12 月第 1 次印刷 印数 : 60000 册 定价 : 0.74 元 页数 : 236 页 统一书号 : 11074 385 该书引言写道:为了给阅读美国史的同志一些基本史料,我们拟按历史事件编译若干资料选辑,分册陆续出版。《美国南北战争资料选辑》是其中的一种。围绕南北战争有关问题 , 本书分六部分 , 选编了 71 件资料。为了便于阅读,每件资料前写了按语,用活体字排印。每部分的文件是以该文件写作或事件发生的年代顺序编排的。参加本书翻译的有 : 周基堃、查良铮(已故)、陈文林、王敦书、杨生茂、李元良、张友伦、冯承柏、白凤兰。 该书第一部分是 , 内战前奴隶主的残暴统治。黑人奴隶反对制的英勇斗争。 第二部分是 , 内战前资产阶级奴隶主关于奴隶制问题的争论。 第三部分是 , 人民群众 , 特别是黑人群众是反对奴隶制战争的主力军。 第四部分是 , 战争进程。 第五部分是 , 资产阶级当权派在反对奴隶制战争中的态度。 第六部分是工业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大工业资产阶级与旧奴隶主的合流。黑人为彻底解放而继续斗争。 该书附有大事记。 在引言中说 : 1861-1865 年间,美国南部和北部发生了一次战争 , 史称南北战争。在这场内战的烈火中 , 南不的黑人奴隶制被摧毁。黑人奴隶在 17 世纪早期就被运到英属北美殖民地 , 至南北战争时美国黑人奴隶制已存在了两个半世纪之久。在独立战争中作出贡献的广大黑人,没有获得自由的权利。奴隶制非但没有被废除,在进入 19 世纪后反而更加扩大了。广大黑人的反抗斗争沉重打击了奴隶主的反动统治。黑人奴隶反对奴隶制的斗争是多种多样的。武装起义是斗争的最高形式 , 对奴隶主的打击也最为沉重。内战前 , 围绕奴隶制问题所展开的争论极其激烈。这场论战既是当时美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的反映 , 也是各个阶级在战前为自己所作的舆论准备。在这场论战中 , 资产阶级营垒内部是不一致的。在内战前围绕奴隶制问题所进行的论战中 , 废奴主义者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861 年 4 月 12 日南北战争爆发。美国内战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正义在北部。领导联邦军队战胜南部奴隶主的 , 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阿伯拉罕林肯 (1809-1865) 。林肯死前只重建了路易斯安那、阿肯色和田纳西三州,没有来得及实现他的全部重建计划。约翰逊的重建计划导致重建初期的反动。 1876 年,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与代表大种植园主利益的民主党完成了一笔肮脏交易。这样,重建时期就结束了 , 但黑人并围取得自由平等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 附该书影印照片 15 幅。
个人分类: 美国书目提要(07-11)|3849 次阅读|0 个评论
杨生茂编《美国历史学家特纳及其学派》提要
黄安年 2010-5-14 19:59
杨生茂编《美国历史学家特纳及其学派》提要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14 日发布 书名 : 《美国历史学家特纳及其学派》 编者 : 杨生茂 出版 : 商务印书馆 发行 : 新华书局 印刷 : 北京新华印刷厂 开本 : 850X1168 毫米 1/32 10 3/8 印张 字数 : 246000 字 版次 : 1984 年 2 月第 1 版 1984 年 2 月北京第 1 次印刷 印数 : 4700 册 定价 : 1.3 元 页数 : 308 页 统一书号 11017 629 本书收录了特纳原著 7 篇 , 外国历史学家论特纳及其学说文章 6 篇。 1982 年作者在代前言的《论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的边疆和区域说》一文论述了特纳的假说、特纳假说产生的社会背景、特纳假说是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特纳假说影响的衰落及其原因,并且作出小结指出边疆史学是一现的昙花,在美国史学发展上也曾起过巨大的影响。这是由于它适应了帝国主义的社会需要 , 例如边疆扩张论、美国资本主义例外论、垄断制度合理论和种族优越论等 , 都得到垄断资本势力的赏识和欢迎。这就是特纳假说仍然不绝如缕的原因。文章认为就美国历史编纂学来说 , 特纳所处的时代相当与美国史学发展的中间阶段 . 前特纳时期 , 历史在美国不是独立的学科 , 而是从属于文学的范畴。其特点是 : 在内容上 , 偏重政治和军事 ; 在方法上 , 偏重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在观念上 , 未能挣脱宗教信仰的羁绊。特纳青年时代 , 美国史学在一批留欧学生的影响下 , 从文学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当时在方法论上 , 着重资料的收集和鉴别,在理论上则奉实证主义为圭臬,历史学开始跻于科学之林。及至特纳从研究院毕业后 , 美国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 垄断资本的形成给美国带来许多新问题。特纳适逢时会 , 在历史上提出新的解答。他着重宏观历史 , 着重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新史学的开创人之一。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史学界三巨擘所倡导的进步派史学,几乎压倒了所有其他可能产生的构思。新特钠学派从新的角度对西部历史进行研究 . 他们着重微观历史 , 即实例研究。研究的范围缩小了 , 研究的问题集中了。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就事论事,大有见木不见林之势。在史观方面,新特钠学派比旧特钠学派倒退了一步。 附该书的影印照片 幅。
个人分类: 美国书目提要(07-11)|5917 次阅读|0 个评论
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 1775-1989》提要
黄安年 2010-5-7 17:42
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 1775-1989 》提要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7 日发布 书名 : 《美国外交政策史 1775-1989 》 编者 : 主编:杨生茂;副主编:王玮、张宏毅,参编者:任东来、张红路、徐国琦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 邓蜀生 封面设计 : 倪天煦 印刷 ; 北京新华印刷厂 经销 : 新华书店 出版时间 : 1991 年 11 月第 1 版 1991 年 12 月第 1 印刷 开本 : 850X1168 毫米 1/32 印张 ; 21.875 字数 : 519000 字 印数 : 1-3000 册 价格 : 8.95 元 页数 : 684 页 ISBN: 7-01-000900-7/K 99  本书是我国有关美国外交政策史的第一部专著,全书上溯美国建国初期,下迄布什上台,共 15 章 73 节。并附有大事年年表、参考书目举要、美国领土扩展简表、美国外交主要决策人物表、美国驻中国及中国驻美国历任外交使节表、索引等。   本书绪论认为 : 如今国内尚无一本较系统、较完整的有关美国外交政策史的专著。写作本书的目的在于填补这个空白 , 期能产生一些抛砖引玉的效果。更重要的还在于应答时势的需要 , 为有志与研究美国外交政策的读者服务。撰写和学习美国外交政策史 , 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意义,即了解美国在对外政策中是如何实现其国家利益的。外交是内政的延续。美国的外交政策总是翻印其决策人所持的国家利益观。利己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基本核心。在外交活动中 , 资本主义美国的对外政策完全以本国国家利益为至上的唯一的圭臬,从没有真正的利他主义,更不可能有真正的国际主义。   绪论说 : 本书的基本构思是 , 一过外交政策的制订基本上是由其国内和国外政治、经济和思想意识诸因素所制约的。一过外交政策政正是这些国内外诸因素的合力。不过外交政策具有复杂的易变因素,如意识形态的作用 , 舆论媒介的作用 , 决策过程中人的作用,实施外交政策的时、空选择等等。因此这种合力不同于物理合力,不能由一条单一的直线来表述。由于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在国内外因素中 , 国内因素是基本的、主导的、决定性的。国外因素只是外部条件,同国内因素相比 , 其在政策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次要的。在国内外诸因素中 , 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因素,但这不等于说 , 其他因素有时不能起决定作用。   绪论认为扩张是贯穿整个美国外交政策史的主线,也是理解美国外交史发展的关键。绪论分析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三个时期:大陆扩张( 1775-1897 )的四个阶段、海外扩展( 1898-1945 )的三个阶段、全球称霸( 1945 至今)的四次大调整。 李剑鸣, 1999 年在《杨生茂教授小传》中写道 : 他对美国外交史有多年的研究,作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80 年代中期,他提出要撰写一部中国人自己的美国外交史,其目的是填补国内尚无一本较系统、较完整的有关美国外交政策史的专著的空白,对美国外交史提出中国学者自己的解释,并且应答时势的需要,为中国对外开放、了解世界提供有益的读物。积数年之功而成的、长达 50 余万言的《美国外交政策史( 1775 - 1989 )》,于 1991 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体现了杨先生对美国外交史的独到认识。他认为,扩张是贯穿整个美国外交史的主线,也是理解美国外交政策发展的关键;美国外交政策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无论提出什么样的口号,其目的都是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的。杨先生组织撰写这部美国外交政策史的意图,就是要了解美国在对外政策中是如何实现其国家利益的。自问世以来,这部著作一直是国内美国外交史研究和教学的主要参考书之一。 http://ahrac.com/yjhxx/1853.html 相关评论文章见席来旺 刘笑盈 :系统审视一个国家的扩张史──评《美国外交政策史 1775 - 1989 》,《世界历史》 1994 年 03 期 附该书影印照片 22 幅
个人分类: 美国书目提要(07-11)|102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杨生茂先生和南开美国史学研究的发展---回顾2004年6月南开学术会议
黄安年 2010-5-6 07:29
杨生茂先生和南开美国史学研究的发展 --- 回顾 2004 年 6 月南开学术会议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6 日发布   93 岁高龄的南开大学教授杨生茂先生于 2010 年 5 月 4 日在天津逝世,杨先生是我国美国史学科和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享誉海内外的美国史和世界史资深学者,也是我国美国史研究重镇南开美国中心的创始人。杨先生的美国史、世界史研究成果及其学术思想和道德文章,身体力行、锲而不舍的精神,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作风,几十年来影响着我国美国史和世界史的许许多多研究者,我们这些后学者深受先生的恩泽。杨生茂先生的逝世,是我国世界史、美国史、学术界的一大损失、也是南开大学的重大损失。    6 年前的 6 月 , 南开大学举行了一次《世界近现代史的回顾和展望》学术讨论会 , 在这次会上 , 与会学者一致盛赞杨生茂先生对美国史和世界史研究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和道德文章 , 笔者有幸参加了会议 , 从中更多地了解和学习了杨生茂先生的学术成就、学术思想和道德风范。这次会议也再次说明 , 没有杨生茂就没有南开美国史研究的发展 , 南开美国史研究机构和美国的发展每一步都浸透了杨先生的心血和辛劳。杨先生培育和滋润了南开重镇的成长和壮大。 2004 年初,我在美国探亲期间,接到李剑鸣和张聚国分别发来的电子邮件 , 询问我能否参加订于 2004 年 6 月下旬在南开大学举行的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机构成立 40 周年的庆祝活动 , 我计划在 5 月下旬回国 , 参加这次纪念活动正是一次学习了解目前国内美国史研究的最新学术动向的机会 , 同时可以看望德高望重的杨生茂先生。我回国后看到自 2003 年 12 月以来,杨先生先后给我写了四封信,我赶紧和杨先生通了电话并特地说明,这次来南开开会一定要来看望他老人家。利用在南开机会我还可以和南开及国内其他学术单位的美国史研究同行交流 , 实在是件美事,所以我欣然接受了邀请。 5 月 24 日回到北京后看到了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5 月 20 日发出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讨论会邀请函》,上面写道:定于 6 月 19-20 日举行的这次会议的宗旨是:为加强世界史学科的建设,提高世界史教学和研究的水平,促进我国的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和繁荣,并纪念南开大学美国史、日本史和拉美史三研究室成立 40 周年。对于这一学术讨论主题我有着浓厚的兴趣,尽管时间仓促,我还是赶写了一篇文章《 高度重视适应 21 世纪需求、富有时代气息的 20 世纪世界史教学和研究》,发表在 2004 年 6 月 17 日学术交流网世界历史研究栏目中,权当与会的入场券。 依据我的记事本的记载 2004 年 6 月 18 日上午 11:00 ,我离开天通苑乘 849 路到城铁 (2 元 ), 转乘轻轨由立水桥到东直门再转二线地铁 (5 元 ) 到北京站时才 12:05 分 , 即在站口购买北京 ---- 天津的直达火车票 (30 元 ), 最近一次是 T539 次北京 天津的直达快车, 13:00---14:19 分 , 在车站等了片刻即上车 , 火车提速 , 开得很平稳,这天是星期五 , 去天津的人特别多,显得很拥挤。 14:20 分正点到达天津东站 , 为会议服务的杨令侠的研究生已经在那里等候 , 在他们的安排下我,乘出租车于 15:00 到了会议报道处 , 天塔入口处对面的红楼大酒家 , 报道后领到一份会议资料 , 其中有《南开拉丁美洲史学四十年》、《南开日本史学四十年》、《南开美国史学四十年》、南开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编的《世界近代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 5 月出版),这套会议资料集中介绍了南开三个世界是史领域的研究机构 40 年来走过的不平凡道路,也是我国世界史地区过别史领域发展历程的一个侧面。到了下榻的 402 房间和以往不同是一人一间,正放下随身带了的小包,李剑鸣和原祖杰前来看望。剑鸣是南开美国史研究的学术带头人,从杨生茂到张友伦再到李剑鸣,南开美国史三代学术带头人,了解了日程安排后即打车下午 3 : 20-5 : 20 在杨生茂先生家,看到他身体健康,住房在 10 年前是第一世界,现在则是第三世界了 , 但是他一直不愿意搬。谈到美国的《美国历史杂志》,他特别说自己无功而碌,我为先生照了像,时王玮和梁茂信也在哪里。打的回红楼大酒家后与张聚国聊天。 6 : 15 分我的表弟媳跃芬来,表弟郑政一家开车带我到附近一家饭店吃饭,然后去他们家坐了一个多小时, 10 : 40 分郑开车送我回到红楼。 6 月 19 日白天参加全天的会。会议期间和张象教授,陆镜生教授和张友伦教授等聊。下午开会时为罗宣的书稿《鲁斯与中国》写推荐信(评审意见),晚上王淑丽等人来,不久韩铁来长聊,深夜 1 点半玉圣在井建斌陪同下了聊。 20 日上午分组讨论,我和韩铁主持美国史组的会议。 13 : 00 出发去汉沽新技术开发区参观,主要参观俄国的基辅号航空母舰( 110 元),并于 5 : 20 分开始返回北京,到北京东三环的国贸时已经晚上 8 : 20 了,回到天通苑家则 21 : 40 分了。 对于这次南开学术讨论会 , 我提交了一篇论文 , 会后写了两篇短评。 6 月 23 日 , 我在有感于南开《世界近现代史的回顾和展望》学术讨论会 ---- 从开幕式和大会主题报告谈起一文中谈到 : 与会许多热情洋溢的讲话,都涉及一个共同的话题:饮水思源,回忆杨生茂教授、吴廷璆教授( 2003 年 12 月 3 日逝世)、梁卓生教授( 1982 年已调北京外交学院)创建和发展研究室的历史性贡献,谈到创业的艰难,收获的喜悦。德高望重的杨生茂教授昨夜专门来到下榻的天津红楼大酒家看望外地代表,今天一早又来到会场和与会代表相聚并参加开幕式在主席台上就座,外地代表的发言很自然地联系到杨生茂先生的道德文章和学术贡献以及他们和杨生茂先生的个人交往。张芝联教授在讲话中专门回忆了他和杨生茂教授一起根据 1961 年全国文科教材会议精神受命编写世界近代史全国高校统编教材的难忘情景,那时的物质条件很差,但是编写人员倾注全力日以继夜的努力,终于使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高校世界近代史统编教材面世,这部教材集中体现了 60 年代初我国世界近代史工作者的研究水平。张教授还谈到研究历史贵在求真,而求真的历史研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历史研究工作者要把求真放在第一位。任东来教授作为南开第一届美国史博士生谈到了在南开受到的做学问做人的终身难忘的教育,详细而生动地谈到杨先生治学精神和道德文章 , 概述了杨先生在美国史学史和美国外交史研究上的历史性贡献。 会上校内代表讲话的有杨生茂教授、俞辛焞教授、洪国起教授和王敦书教授,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回忆三个研究室的艰难困苦的发展历程,杨生茂教授谈到了 60 年代编写全国统编教材反复修改的细节,并就美国史研究室学术发展道路进行了回忆,强调指出了四点 :1. 坚持三个重点发展方向不变。 2. 坚持美国通史研究 , 并持续开设通史课程 , 克服急于求成过急的浮躁情绪,在研究基础的上,开出和写出断代史与专题史。 3. 在研究与教学中 , 着重提高学生积累资料能力 , 强调理解资料的语境与意境的识别能力。 4. 长期坚持史学史的研究与与教学。在学术会议上侃侃而谈在近年来对于杨先生还是少有的现象。 6 月 20 日 , 我在学术讨论会分组会上的发言,该发言经修改后以《关于南开美国史学研究机构 40 年发展历程的思考》为题发表在 2004 年 6 月 22 日学术交流网上。文章谈到 : 南开的美国历史研究机构从那时起到现在 40 年方面来无论在出人材和出精品,推动中国美国史研究的发展和繁荣方面成绩显赫,这既不是偶然的,也不是轻而易举的。 南开美国史研究机构创始人杨生茂先生在《南开美国史学四十年( 1964-2004 )》一书的《序》中谈到四个令人感受最深、光彩夺目的特点时指出: 1. 建立据点时确定的三个重点发展方向一直坚持至今。 2. 坚持美国通史研究 , 并持续开设通史课程 , 着重贯通纵向与横向历史发展的全貌,克服急于求成过急的浮躁情绪,培典研究基础,进而开出和写出断代史与专题史。 3. 在研究与教学中 , 不仅着重提高学生积累资料能力 , 且强调理解资料的语境与意境的识别能力,摆脱各色教条主义影响。 4. 长期坚持史学史的研究与与教学。杨先生强调坚持、坚持、再坚持,而要长期坚持并非易事。 笔者在文章中谈到了 : 40 年来南开美国史研究机构的三代学术带头人发挥了传帮带承上启下管好班、选好班、交好班、接好班的作用。这保障了南开美国史学术机构机构的运转和发展,杨先生领衔培育了 富有南开特色的博士团队 , 这个团队成为我国美国史研究新一代队伍的中坚力量,在全国美国史研究机构的学术队伍建设中突显了南开的活力。文章尤其对比南开和武汉说 : 南开和武大都是在 1964 年成立的美国史研究室,在 1979 年又都是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创建单位,还是大型美国通史的两个主编单位,时有北有南开、南有武大之称,然而南开和武大两个研究单位的发展态势不同,南开获得了博士点授予权,而武大却没有,这一事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以至 80 年代实力雄厚的武大团队的学术地位急转直下,到了 20 世纪末,美国史学界的两强态势成了南开一枝独秀,连武大学术带头人刘绪贻先生的得意门生韩铁最终深情告别武大,加盟南开美国史研究机构,尽管刘先生的个人学术成果累累, 93 岁高龄仍笔耕不停,但是难有挽回团队之力。这一事实显示了南开、武大学术团队的兴亡是和有没有博士点授予权相关的,博士点授予权的获得和扩大成为一个学术机构学术团队的学术生命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关键。 文章还说 : 南开现象是值得庆贺和庆幸的,南开精神更值得学习,希望在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中,能够多几个南开这样的美国研究研究学术机构,让南开精神推向全国。也希望南开为今后美国史学术的繁荣发挥更大作用。 有鉴于此,我希望今后南开能够及早主办新一届中国美国史年会,以满足全国美国史学界同行学习南开经验的愿望,因为迄今南开尚未主办过一届美国史年会,京津鲁冀豫地区的美国史研究队伍几乎占全国的一半,杨先生年事已高,难出远门,人们有理由能够期望再次聆听杨先生的教诲祝愿他健康长寿,并来到来南开学习南开经验,从这次纪念活动中,杨先生见到不少同行显得格外兴奋。 遗憾的是 , 健康状况时好时差的杨先生没有能够等到这一天 , 或者说 , 南开的同行过于谦逊,将主会场让给了兄弟单位 , 当然这种事情可遇不可及。 杨先生虽然走了 , 但是他的学术思想、道德文章和学术成果却为我们留下了一份沉甸甸的宝贵财富。 附两篇文章全文 :   **********************  关于南开美国史学研究机构 40 年发展历程的思考 黄安年文 发表 : 学术交流网 /2004 年 06 月 22 日 南开大学美国研究机构,从 1964 年成立的点经过室和中心 40 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在全国高校中独树一帜最有影响的美国史研究机构和培养高级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 30 年前根据毛主席反修放修的指示精神,在全国一些重点高校和科研单位中成立了外国问题的研究机构,在武大、南开、北师大等高校当时都紧急组织力量开始涉外研究,北师大的外国问题研究室主要研究美国教育,日本教育和苏联教育问题。南开的美国历史研究机构从那时起到现在 40 年方面来无论在出人材和出精品,推动中国美国史研究的发展和繁荣方面成绩显赫,这既不是偶然的,也不是轻而易举的。 南开美国史研究机构创始人杨生茂先生在《南开美国史学四十年( 1964-2004 )》一书的《序》中谈到四个令人感受最深、光彩夺目的特点时指出: 1. 建立据点时确定的三个重点发展方向一直坚持至今。 2. 坚持美国通史研究 , 并持续开设通史课程 , 着重贯通纵向与横向历史发展的全貌,克服急于求成过急的浮躁情绪,培典研究基础,进而开出和写出断代史与专题史。 3. 在研究与教学中 , 不仅着重提高学生积累资料能力 , 且强调理解资料的语境与意境的识别能力,摆脱各色教条主义影响。 4. 长期坚持史学史的研究与与教学。杨先生强调坚持、坚持、再坚持,而要长期坚持并非易事。张友伦先生在《序》中谈到他作为学术带头人在交班时物色到人品好、才华出众、学术造诣十分突出的学者李剑鸣作为新的学术带头人,这样有了新的带头人和杨生茂先生的声誉、学术地位这样宝贵的无形资产,美国史研究室在各个方面都作出了喜人的成绩,并预言在未来十年中美国史研究室还会不断兴盛。这些分析符合实际,令人信服。 我自 1979 年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成立以来就和南开的美国史研究同行有着多方面的交往,多年工作中接触了解到的我国各个美国史学术机构的发展变化,从比较分析中有以下几点突出的感受。 第一,学术机构的学术带头人的承传和发展关系学术机构的命运。 40 年来南开美国史研究机构的三代学术带头人发挥了传帮带承上启下管好班、选好班、交好班、接好班的作用。这保障了南开美国史学术机构机构的运转和发展,尽管由于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总体上没有大起大落,除了文革一度中断外,一直维持发展势头。这和南开同时起步具备相同学术实力的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相比要好得多,比起东北师大、南京大学也要好些,比起山东师大、四川大学和北京师大都要好。回顾改革开放 25 年来的发展,在学术带头人的选班、交班和接班问题上,可以说其他高校都难以和南开相比,可见这对于一个美国史研究机构的成长和发展关系何等重大。当然造成这种情况往往和学术带头人自身没有多大关系,问题往往出在运行机制特别是行政干预上面。这种现象值得教育部和学校主管部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南开美国史机构在走出去请进来扩大与美国学术机构和美国学者交流、组织和扩大派出留学访学活动中卓有成效,成绩显赫。《南开美国史学四十年( 1964-2004 )中提供的一系列数字显示:南开学人历年来出国访问研究 22 次,国内外讲学 25 次,参加国际会议 24 次,国内外学者来校讲学 57 次,并主办了国际学术会议。就其规模来说超过了其他高校同类的美国史机构。这对于大大缩短南开美国史研究和美国史学研究的差距起了积极作用。 第三, 1990-2002 年,南开作为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秘书处的所在地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杨生茂先生作为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张友伦( 1986-1996 )和李剑鸣( 2003- )担任了三届学会理事长的重任,不仅对推动学会的发展起了核心作用,同时也使南开在中国美国研究中享有盛名,加强了改革开放以来南开在全国美国史研究队伍中的优势学术地位。客观地说,南开美国史研究者中的理事长、秘书长和秘书处工作者既为中国美国史研究工作无私奉献付出了巨大的辛劳,同时有助于南开美国史研究机构在全国起到了学术组织和领导的作用。 第四 , 从 1984 年起 , 南开美国史研究机构的学术带头人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 , 南开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获得美国史博士点授权的高校之一 , 经过 20 年的连续 , 已经毕业和在读的博士生 44 位 , 形成了富有南开特色的博士团队 , 这个团队成为我国美国史研究新一代队伍的中坚力量,在全国美国史研究机构的学术队伍建设中突显了南开的活力,其中有的人还在美国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中一显身手。尽管和北京相比,南开的区位优势不如北京的高校,但是南开队伍建设和学术力量的优势弥补了区位优势上的弱点,吸引了不少北京地区的生员,而北京一些高校与南开相比为之逊色。南开和武大都是在 1964 年成立的美国史研究室,在 1979 年又都是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创建单位,还是大型美国通史的两个主编单位,时有北有南开、南有武大之称,然而南开和武大两个研究单位的发展态势不同,南开获得了博士点授予权,而武大却没有,这一事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以至 80 年代实力雄厚的武大团队的学术地位急转直下,到了 20 世纪末,美国史学界的两强态势成了南开一枝独秀,连武大学术带头人刘绪贻先生的得意门生韩铁最终深情告别武大,加盟南开美国史研究机构,尽管刘先生的个人学术成果累累, 93 岁高龄仍笔耕不停,但是难有挽回团队之力。这一事实显示了南开、武大学术团队的兴亡是和有没有博士点授予权相关的,博士点授予权的获得和扩大成为一个学术机构学术团队的学术生命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关键。当然,有了博士点并不等于一定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人才,南开不以量取胜,重在精心培育,这个经验尤其值得时下博士扩招中需要极度关注确保培养质量借鉴的。 南开现象是值得庆贺和庆幸的,南开精神更值得学习,希望在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中,能够多几个南开这样的美国研究研究学术机构,让南开精神推向全国。也希望南开为今后美国史学术的繁荣发挥更大作用。 有鉴于此,我希望今后南开能够及早主办新一届中国美国史年会,以满足全国美国史学界同行学习南开经验的愿望,因为迄今南开尚未主办过一届美国史年会,京津鲁冀豫地区的美国史研究队伍几乎占全国的一半,杨先生年事已高,难出远门,人们有理由能够期望再次聆听杨先生的教诲祝愿他健康长寿,并来到来南开学习南开经验,从这次纪念活动中,杨先生见到不少同行显得格外兴奋。同时我还建议南开美国史研究中心投入力量建设富有特色的南开美国史网站,做到资源共享,使南开和我国的美国史的研究成果推向全国和世界。南开具备这个学术的技术的和物质的条件,罗宣博士还在南开开设了《史学电子资源利用》和《美国史网络资源概论》两门课程。我们有利用指望南开美国史研究机构在网络化资源共享方面加快缩短和美国学术机构差距的步伐。 ( 说明 : 本文是 2004 年 6 月 20 日在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为纪念美国史、日本史、拉美史三研究室成立 40 周年而举行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讨论会分组会上的发言 , 发表时 所增补 )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 2004 年 07 月 05 日 转发 http://ahrac.com/mgjw/mgwh/559.html 有感于南开《世界近现代史的回顾和展望》学术讨论会 ---- 从开幕式和大会主题报告谈起 黄安年文 发表 : 学术交流网 / 学术问题研究 /2004 年 6 月 23 日首发 6 月 19 日是为期两天的在南开大学召开的《世界近现代史的回顾和展望》学术讨论会的重头戏,参加这次活动使我有机会集中了解美国史、日本史、拉美史、世界近现代史的近年来的学术动态,所以对于与会的每个发言都感兴趣。在上午的开幕式上,宣读了兄弟单位和学术同行对南开美国史、日本史、拉美史三个研究室成立四十周年的贺词,对于他们所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像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秘书处的贺词就写得很好,相当的到位。会上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教授和历史学院院长李治安教授代表校方和院方分别致词,外地代表北京大学历史系张芝联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齐世荣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庞卓恒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吴恩远研究员、南京大学中美文化中心任东来教授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这些讲话都涉及一个共同的话题:饮水思源,回忆杨生茂教授、吴廷璆教授( 2003 年 12 月 3 日逝世)、梁卓生教授( 1982 年已调北京外交学院)创建和发展研究室的历史性贡献,谈到创业的艰难,收获的喜悦。德高望重的杨生茂教授昨夜专门来到下榻的天津红楼大酒家看望外地代表,今天一早又来到会场和与会代表相聚并参加开幕式在主席台上就座,外地代表的发言很自然地联系到杨生茂先生的道德文章和学术贡献以及他们和杨生茂先生的个人交往。张芝联教授在讲话中专门回忆了他和杨生茂教授一起根据 1961 年全国文科教材会议精神受命编写世界近代史全国高校统编教材的难忘情景,那时的物质条件很差,但是编写人员倾注全力日以继夜的努力,终于使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高校世界近代史统编教材面世,这部教材集中体现了 60 年代初我国世界近代史工作者的研究水平。张教授还谈到研究历史贵在求真,而求真的历史研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历史研究工作者要把求真放在第一位。任东来教授作为南开第一届美国史博士生谈到了在南开受到的做学问做人的终身难忘的教育,详细而生动地谈到杨先生治学精神和道德文章 , 概述了杨先生在美国史学史和美国外交史研究上的历史性贡献。 会上校内代表讲话的有杨生茂教授、俞辛焞教授、洪国起教授和王敦书教授,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回忆三个研究室的艰难困苦的发展历程,杨生茂教授谈到了 60 年代编写全国统编教材反复修改的细节,并就美国史研究室学术发展道路进行了回忆,强调指出了四点 :1. 坚持三个重点发展方向不变。 2. 坚持美国通史研究 , 并持续开设通史课程 , 克服急于求成过急的浮躁情绪,在研究基础的上,开出和写出断代史与专题史。 3. 在研究与教学中 , 着重提高学生积累资料能力 , 强调理解资料的语境与意境的识别能力。 4. 长期坚持史学史的研究与与教学。在学术会议上侃侃而谈在近年来对于杨先生还是少有的现象。洪国起教授特别谈到了梁卓生教授对建立拉美史研究室的贡献 , 和拉美史研究室艰难的恢复过程,会前他还专门拜访了梁教授。王敦书教授回忆起自己在资料员工作期间为研究室建设的亲身感受。俞辛焞教授受到重病后遗症的影响,讲话的逻辑受到干扰,但是还是能够清晰感受到他对研究室建设的奉献精神。 在下午的大会主题发言共有四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宏毅以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会长的身份做了《世界之交我国现代史研究现状与几点思考》报告,这份报告曾经在前不久中国社科院召开的世界史学会负责人会议上提交。报告从八个方面论述了现状,报告给人印象是着重强调齐世荣教授和现代史研究会负责人们的学术贡献,报告在列举学术成果时还把国别史例如美国史的研究成果也囊括在内。在谈到思考时强调现在现代世界史学界有人提倡指导思想多元化,但是并没有具体指出是谁在哪些文章中明显地表现出来,然而全球思想文化多元化趋势和主张在中国实行指导思想多元化并不是同一回事,而研究全球思想文化多元化趋势实在是我们的研究者需要注意的。 资中筠研究员主讲的题目是《美国向何处去》。她的交谈式深入浅出报告和听众拉近了距离。她分想清楚的问题和还没有想清楚的问题两个方面论述。认为:美国走向富强,达到今天这样的全球影响在美国历史上是空前的,例如美国的创新机制最强,对于出现问题有着自我调节功能,丑闻能够及时曝光,得力于舆论监督的净化器,强调基本的四大自由民主等。在她看来对内民主和对外霸权是可以并行不悖的。一般说美国在国内有此机制,而在国际上则没有,在国际上基本上还是强权政治,在国内拥有的条件使得美国具有称霸条件。她强调美国的势力还在上升,越来越霸道,现在实际上多极化没有形成,还没有形成联合反美态势。以上是想清楚的问题。 但是 9 11 后是一个转折点,使美国乱了方寸。有些问题还没有想清楚,从阿富汗战争到对伊拉克战争,都有这样的问题。例如对伊战争涉及干涉内政问题,不能说在任何条件下不可以干涉,而是她不相信美国能够在干涉后驾驭伊拉克局势。用大规模战争的手段来改变一个政权,迄今还没有先例,这种情况和当年的日本不同。伊人民是愿意在暴君统治下生活还是愿意在外国枪炮统治下生活?反恐是越反越多,还是越反越少?国内安全的突出,在一定程度下转移了注意力,潜在的种族歧视已经显露出来。疟俘事件是不是可能成为一个转折点?现在美国已经摆到最右了还说不清楚。她还认为在美国现代史上 20 世纪初的进步主义运动和 60 年代的民权运动对于美国影响较大。资中筠研究员的发言给人以思考的较大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冯昭奎研究员作了《从历史的角度看中日关系》的报告。他回顾了日中历史上的力量对比的变化,认为目前日中关系是的相对强弱型关系 , 日本在骨子里是看 不起弱者的中国 , 问题的关键在中国还不够强,在军事上日中力量不对称:中国有能力毁灭日本,而日本不能毁灭中国;但如果日美联合起来则优势在日本方面,如果发生海上战争则优势在日本方面。日中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根本途径是是早日建成我国的现代化强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员苏振兴的报告题目是《关于拉丁美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这是一份具有新材料、新观点、新结论的研究报告的概要简介。报告以大变革与 民主赤字 为题认为:拉丁美洲从来没有那么多的成就,也从来没有那么多问题。报告分析了《思想与贡献:拉丁美洲的民主》研究报告,从民主角度切入,分析了 20 多年来政治与经济变革的成就与问题。报告从政治民主、公民民主、社会民主三个方面进行总结。调查了 18 个拉丁美洲国家的宁要发展不要民主的主张,有 56.3% 的人认为经济发展更重要。 54.7% 的人认为如果一个专制政府能解决经济问题,宁可支持专制政府。少关心指标体系,多研究实际问题。苏振兴认为 : 在拉丁美洲很多事情不是按照发达国家的规律来走的,如城市化问题, 1940 年阿根廷就超过 60% 。拉丁美洲第三产业的产值早就超过了第二产业,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的结果。关于工业经济比重的下降问题,工业经济衰落是当前世界的新趋势吗?是到了工业经济衰落和知识经济崛起相联系吗?知识经济崛起一定要以工业经济衰落为提前吗?他以为是 工业化倒退 ,而不是什么 新趋势 。拉丁美洲的收入分配绝大部分是上升而不是下降,现在人均 GDP 以超过 3000 美元,但是也没有出现转折点,收入差距还在扩大。苏振兴的报告给人以新的思考,他不是根据传统的或官方的结论为指导来进行调查,而是以求真务实为调查的指导原则,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研究工作者是否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的大问题。 四位学者的报告风格不同,但是我更欣赏资中筠研究员和苏振兴研究员的论述方式。 附照片 4 幅,前两幅于 2004 年 6 月 18 日杨先生家中,后两幅于会场主席台上。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61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杨生茂 陆镜生 著《美国史新编》提要
黄安年 2010-3-21 10:12
杨生茂 陆镜生 著《美国史新编》提要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3 月 21 日发布 书名 : 美国史新编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著者: 杨生茂 陆镜生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特色 :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印刷 : 北京外文印刷厂 排版 : 昌平华生印刷厂 经销 :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 开本: 大 32 开 页数: 609 页 印张: 19.375 装订: 平装 印数: 1-5000 册 字数 : 477000 字 定价: 6.85 元 出版时间: 1990 年 4 月第一版 , 印刷时间: 1990 年 4 月第一次印刷 ISBN 7-300-00875-6 《美国史新编》是杨生茂 陆镜生教授合著,由杨生茂、陆镜生商定提纲 , 由陆镜生执笔写成,杨生茂通审修订。该书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前言说 : 本书是为本科大学生撰写的教科书,对于广大美国史爱好者来说 , 也是一本适用的读物。本书的特点是以政治线索为纲,依照时间顺序,着重阐述经济、社会、思想意识、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政策法令、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具体政治事件和军事行动的过程,均不作重点叙述。 相关评论文章请见 : * 任知初 :美国史研究的新成就简评《美国史新编》,《历史教学》 1990 年 10 期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ISI199010017.htm 《世界历史》 1992 年 04 期 * 李剑鸣 :探索美国历史的新视野评《美国史新编》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IST199204016.htm * 杨玉圣:厚积薄发历久弥新评杨生茂著《探径集》 学术批评网, 2010 年 1 月 29 日 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3.asp?Newsid=11448type=1002 所附照片 11 幅为笔者拍摄
个人分类: 美国书目提要(07-11)|7771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望92岁高龄的资深教授杨生茂先生
黄安年 2009-5-10 10:49
看望 92 岁高龄的资深教授杨生茂先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10 日发布 5 月 8 日 , 笔者应南开大学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的邀请在南开大学作学术讲座。第二天上午八点一刻,我和老吕来到住在南开校园的杨生茂先生家中 , 他已 92 岁高龄,是我国美国史和世界史学界德高望重的资深老教授。先生的爱女令侠教授说头天晚上都没敢告诉他 , 不然老爷子睡不着觉 , 会想很多事, 9 日一早告诉老爸,他很兴奋 , 老爸年龄大了 , 白天自己一个人在家感到很“孤独”,没有太多说话的机会 , 有学人来看望他会很兴奋。我和老吕走上楼时,先生已经在门口拄着拐棍等候。先生身体略感清瘦,思维清晰,精神也很好 , 短短的一个小时内我们谈论的话题很多,他去年病后恢复到现在这样实在不易。先生认识老吕,还向我们问起老太太的情况 ( 老吕的母亲, 2004 年 95 岁仙逝 ) ,他还说起在我们家作客时品尝老太太手艺的情景。先生谈到学校和系、所每年在春节等节假日有人来看望他 , 但平时见面机会也少。还谈起李剑鸣、王晓德离开南开时自己的脑子一下子“嗡”了 , 后来慢慢才平静下来。我说 , 现在的人才培养和竞争机制和以往有所不同 , 是双向人才选择机制,人才流动不仅对于个人有利,也避免了学校人才机制的近亲繁杂,老先生对此也很想得通 , 说:是这样的 , 我已经退休多了 , 没有必要为这些事操心,再说操心也没有用。我们还谈到引进海归人才问题 , 先生有许多子弟在美国 , 他们均学有所成,如果有人回国创业自然很好 , 不够这里对于海归人才来说不光是个人的事 , 还涉及配偶就业安排、孩子上学、住房和工资及社会保障待遇等问题 , 如果中间一两个环境处理不好就会出现障碍 , 此外也有“土博士 ” 和“洋博士 ” 的协调 , “武大郎”开店的问题。话题还说到南开准备纪念八十周年校庆等热点,说到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成立 30 周年的变化、万心蕙教授关心后学和奖学金来自不易、冯承柏先生英年早逝,还涉及黄绍湘、刘绪贻、刘祚昌(已故)、邓蜀生、严四光(已故)等先生的情况。在美国史领域迄今三位 90 岁以上德高望重的刘绪贻( 96 )、黄绍湘( 94 )、杨生茂( 92 )先生的健康长寿,是我们从事美国史和世界史研究工作者的幸运,常来看望这些老先生,这也是我们这些后辈的应尽之职。 杨先生十分关注国内外大事 , 国际时事新闻电视是每天必看和评论的话题,令侠戏言,家里的常住护工快成“博士后”了。杨先生住在四楼 , 下楼很不方便 , 几年前他有条件搬到学校新建的有电梯的高知楼上 , 他放弃了 , 现在想在现在的住地降底楼层换房也做不到了 , 年纪越来越大,住在底层的好处也越来越明显 , 所以先生告诉我 , 他当时决策时“犯了错误”,现在情况变了 , 住的楼房没有电梯,就下不了楼了。先生的腿脚不大利落 , 极少下楼 , 如果住在一层,方便进出 , 对于身体健康必有好处。 时针走得真快 , 杨先生还要说下去 , 担心说话长了于身体不利 , 在先生和我们合影后 , 起身告别,约定下次有机会来津再来看望杨先生。 下面是和先生及吕启祥分别合影的照片。
个人分类: 世界各国见闻(09-11)|488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