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父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人生路上的一种悲哀
hjchang 2009-5-22 21:01
前几天给妻打电话,得知父亲这段时间消瘦得厉害。害怕离家乡千里之遥为我照看孩子的母亲太担忧,我打电话给母亲。她告诉我是说瘦了。她怕我着急,让我不要担心,说父亲也去检查了,没什么,可能是胃病造成的消化吸收不好,他能照顾好自己的。其实我知道母亲是担心的。 也许是从小到大离开父母太早太长的缘故,也许是父亲胃病已经好长时间我也习惯了,也或许是别的原因,我只是有一些担心,但这点担心也被繁忙的准备毕业的事情给挤掉了。今天吃完晚饭,忽然想起父亲。我打电话过去。 询问父亲最近怎么样,他还是敷衍我,说好了好了。他知道我问的是他的身体他的胃病,怕我担心而影响学业,所以每次都这样。我说听说他瘦了。他说没什么,瘦一点好,现在也吃着药,能吃能喝,不要担心。我说也不知道究竟怎么回事,得去好好检查一下。他说都检查过了,肝啊都没有问题。我说去县城做个CT检查吧,全面一点。他说没有那个必要。我问他没有钱吧。他说有,只是没有必要去查。我只能说,那你就多注意身体,注意饮食,不舒服就去瞧病,我只能问问而已,用不上力。说到这里,我心酸,不觉流出泪来。草草说了几句,挂了电话。 三年前离别妻和尚未出生的儿来到北京读博。后来儿子出生了,就让丈母娘过去给我看孩子。妻上的在职硕士,除了学习还得上班,哄孩子的事情几乎都让丈母娘一个人承担了。孩子小,总哭闹,丈母娘每天累得不得了,后来手腕由于长时间用力也肿了。再后来,我实在不忍心,就让我的母亲去给我看孩子。过了大半年,又让丈母娘来替换我母亲看孩子。这样,他们都是千里迢迢地来回交替给我看孩子。我晓得都很无奈,也没有办法。有时候,觉得自己很自私,很无能。都快30的人了,还在向父母等索取。 虽说哄孙子是享受天伦之乐,但撇开家和生病的父亲实属无奈;都快六十的人了,生病都没人照顾,作为儿子的我只能电话问问,不能不说是他的悲哀,也是我的悲哀。有时候想想,其实父母真的很可怜,就算是以后让他们到城里来享福,但由于某些原因,他们却没有福分消受...... 马上就要去离家数千里的西北工作了,到时候回一趟家恐怕很难。只能期盼以后的岁月里父母的身体健康,而这种期盼却是我心中的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75 次阅读|3 个评论
有收音机相伴的日子
liudongyang 2009-4-25 14:00
坐在电脑前听英语,偶尔想起收音机。一些经历,写成日志,备忘而已。 家中唯一的家电 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开始分了田地,又赶上天照应老百姓,收成不错,有了几个余钱,父亲就买了一台收音机,好像是红灯牌的。农家买收音机听个豫剧,了解个新闻,最关紧的是收听天气预报安排农活。我那时还小,不知何时就与收音机结下了缘分。先是听小喇叭,后来上了小学听小说连播。常听河南台和中央台的节目。母亲有时还说起我当年听收音机的样子,十月种完小麦,各家各户就开始刨红薯干,晒红薯干,父母在麦田忙碌,我就坐在小凳子上怀抱收音机听小喇叭,小脚还跟着节奏一点一点,煞是入迷。小喇叭上面播送孙敬修先生讲的故事,现在还可以回想起孙爷爷的缓慢,略带沙哑的声音。小说短短续读的听,中午放学就直奔家中,打开收音机听小说。在农村的那个年代(现在也是),看报很少,也没有上什么补习班,收音机是我接受教育的另外一位老师。潜移默化中普通话融入了脑中,在我考普通话证书时起了关键作用,那是后话。父亲因为经常听天气预报,在路边,村头,乡邻见面总要问:老五(父亲行五),今儿啥天,明儿天咋样?南阳人说儿化音相当多,今儿发音很有韵味。 父亲摔了一台收音机 父亲脾气暴躁,母亲则是以柔克刚。一年夏天收麦时节,不知何事,父亲大怒,摔了碗,又到麦场摔了收音机,砸了木锨和桑扠,我们姊妹三人大气不敢出,母亲只是抹眼角。暴风雨过后,我把收音机的零件找了回来,堆在一起,却发不出声音了。父亲事后后悔,又到潦河供销社买了一台。摔坏那一个,我取了磁铁做玩具,在沙堆里吸铁屑。 我所喜欢的播音员 河南台的播音员有潘婷,郑兰,庄重大方,音质醇厚,听来亲切。还有陈明,张蒙。张蒙是河南台招考的播音员,好像是开封尉氏县人,属于男低音,也有几分金属质感。当时,我是小粉丝,闹不明白人家说话就那么好听。这几年兴起了方言进电视节目,云,川,湘,鄂皆有,听外省方言不觉不妥;听到河南方言进到节目里,我是浑身不自在。总觉得,川普比豫普耐听一些。 中央台的播音员,没说的,好。傅成励、虹云、陆洋、方明、于芳等,现在只有于芳在主持节目了,其他各位已经退休。夏青先生的新闻播音,我听的不多,他主持的古文欣赏听过好几次,也许上了年纪,他的播音有一种老年人的颤音,听来回味无穷。中央二套的冯娅、肖玉和卫东主持439播音室,青春型节目,卫东的播音也是我的偶像。现在中央台改版了三次,新生代的播音员更多了,苏阳、姚科、庞莹、玉亭、大民、卢迪等均是音容俱佳,真要感谢网络,使得我能一睹电波后面的播音员。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姚科 用收音机学英语 进入大学,开学每人发了一台收音机,用来听校园英语调频广播,校方的初衷是好的,奈何我们很多人把收音机作为一个玩具。校园的广播听的不多,听的多是谈心节目,宿舍熄灯后,围着收音机听某知音大姐或某人生大哥在为青年人解疑答惑。这类节目那阵子很热。后来,收音机上的药贩子和名医越来越多,愈来愈不能听。汉语没法听,就听英语吧,先从VOA开始听,英语老师向我们推荐过VOA,当时觉得太难,没有几个人去听,即使听了,也半途而废。我从99年开始听VOA中文节目中的英语教学节目,陆陆续续的听,只混个耳熟。到2001年,正式开始听VOA慢速英语,08年开始听VOA标准英语,现在听VOA改在电脑上听。听了8年,听力有长进,口语还是原地转圈。归根于自己懒惰,不愿张嘴,怕丢面子。 2000年,学校要求必须过普通话二级甲等,我用一个星期准备,考了87.5分。有哥儿们怀疑我找了枪手,真冤枉死我了。南阳方言中,雪发的音是--xuo,月亮的发音是--yuo亮,很多人栽在这个音上,幸亏有常听收音机的根底,普通话没有成为的我的噩梦。 为父亲买了一台收音机 日子慢慢过,时间悄悄流。转眼间父亲已经迈向老年,07年一场大病更加快了衰老的步伐。07年八月份,我在千里之外的安阳为工作在瞎跑,打电话,求别人;递简历,盼机会。家中来电,父亲脑内出血,速回。父亲老了,身体健壮也不能抵挡脑出血这种厉病,精神也垮了一半。住院的20天,给父亲解闷,就买了一台数字调频收音机,父亲习惯于带旋钮的机子,对这种机子用不好,心情焦躁,就说到,还是研究生,买这收音机不能听,很愤然。小妹偷笑,数落他,自己不会用,埋怨买的机器不好。出了院,父亲愈发离不开收音机,我就找了一台带指针的简单的收音机让父亲用,数字的机子放了起来。 电脑在普及,网络无处不在,电台的影响力趋于式微。去年汶川地震,收音机又显示了它的优势。我还保留着一台收音机,已经伴随我六年,在没有网络的地方还可以从容地打开收音机,享受来自远方的声音,THIS IS VOICE OF AMERICA ......。
个人分类: 乡情家事|978 次阅读|6 个评论
与父共舞 Dance With My Father
jjczhang 2009-4-6 22:43
我是多么想再跟父亲跳一次舞。从来没有想过父亲会离开我。每当听到这首歌, 我都禁不住留泪想起我父亲. 在2007年的圣诞除夕,从医院回到家的父亲躺在他熟悉的床上,目睹所有子女, 慢慢地闭上眼睛, 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从来没有想过父亲会离开我, 不幸的是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在这清明之季, 我深深怀念我的父亲和母亲, 永记他们的爱. 是他们把我高高举起! 尽管我们为他举行了当地最隆重的葬礼, 但仍然不能表达我们对他的爱. 曾经听过另一首描写父亲的中文儿童歌. 其中的歌词包括爸爸是个好爸爸... 打起屁股啪啪啪.... 似乎好爸爸太严厉了. 自己也是孩子们的爸爸. 我的体会是父亲要把孩子高高举起,给他们创造最好的条件与机会,培养他们成人. 推荐 Dance With My Father 这首歌. It really moves me! 歌词:   Back when I was a child, 小时候,   Before life removed all the innocence, 天真懵懂。   My father would lift me high, 父亲会把我高高举起,   And dance with my mother and me, 跟我和母亲一起翩翩起舞。   And then... 然后,   Spin me around til I fell asleep, 抱着我转圈,直到我入睡。   Then up the stairs he would carry me, 父亲会把我抱上楼。   And I knew for sure I was loved 我知道父亲深深爱着我。   If I could get another chance, 如果我还有一次机会,   Another walk, another dance with him, 跟父亲散步,与父亲共舞,   Id play a song that would never ever end 我会放一首永远不会结束的曲子。   How Id love love love... 我是多么想   To dance with my father again. 再跟父亲跳一次舞。   When I and my mother would disagree, 当我不想听母亲话的时候,   To get my way I would run from her to him. 我就会跑到父亲跟前。   Hed make me laugh just to comfort me, 他会想办法让我笑起来,安慰我。   Then finally make me do just what my momma said. 但是最后让我照母亲的话去做。   Later that night when I was asleep, 那一晚在我睡觉的时候,   He left a dollar under my sheet. 他在我的床单下放了一块钱。   Never dreamed that he would be gone from me. 从来没有想过父亲会离开我。   If I could steal one final glance, 如果我能再看父亲一眼,   One final step, 再迈出一步舞步,   One final dance with him, 再跟父亲跳最后一支舞。   Id play a song that would never ever end 我会放一首永远不会结束的曲子。   Cause Id love love love... 因为我是多么想   To dance with my father again. 再跟父亲跳一次舞。   Sometimes Id listen outside her door 有时候我会在母亲的门外,   And Id hear how my momma cried for him 听见她思念父亲的哭声。   I pray for her even more than me... 我为母亲祈祷hellip;   I pray for her even more than me..... 我为母亲祈祷...   I know Im praying for much too much, 我知道我的要求有点过分,   But could you send back, 但是你能不能   The only man she loved. 把她唯一深爱的男人送回来?   I know you dont do it usually, 我知道你一般不会这么做,   But dear Lord shes dying, 但是我的主啊,   To dance with my father again. 她是多么想再和父亲共舞啊!   Every night I fall asleep 每晚入睡以后,   And this is all I ever dream... 同样的梦境重复出现hellip; 你可以在下列网址听到这首歌: http://www.1949diy.cn/post/123.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96 次阅读|1 个评论
儿要亲生,树要亲根!父亲信仰与传统文化
chrujun 2009-4-1 21:55
儿要亲生,树要亲根。是父亲经常讲的一句话。意思是养别人的儿子靠不住,就像树没有自己的根一样。父亲还经常讲一些短语,作为他干什么事的理论依据。这些短语已经成为了他的信仰。下面我介绍我父亲经常讲的一些短语,并简单解释一下。由此可以发现父亲的信仰及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 1. 葬好地不如开好亲,开好亲不如存好心 。解释:将自己祖先埋葬在一个好地方,不如找一个好妻子,找一个好妻子不如自己心地善良。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遗传比风水重要,人品比遗传重要。 2. 孝心感动天和地。 解释:孝心可以感天动地,不孝要遭天打雷劈。孝是百善之首。 3.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解释:钱财和仁义相比,简直一文不值。仁义是做人的根本之道。 4. 三穷三富到不了老 。解释:人生坎坷,有几个人会一辈子享受荣华富贵呢? 5. 儿大要分家,树大要发桠 。解释:儿子大了,要独立,父亲想管也管不了,由他去吧。 6. 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打得满天飞 。解释:还是自己的崽靠得住! 7. 儿要亲生,树要亲根 。解释:没有儿子,就像树没有根一样! 8.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解释:儿子对妈妈的感情,不离不弃!还是养儿子好啊! 9. 穷不丢书,富不丢猪 。解释:想变穷,就一直读书!到现在还是一样啊! 10. 远亲不比近邻 。解释:千万不要和邻居吵架,邻居有时比远方的亲戚还重要。 11. 带钱带蚀,带话带长 (zhang)。解释:风言风语总是越传越厉害。 12. 中年怕丧妻,老年怕丧子 。解释:人到中年,最怕死老婆,留下一堆孩子没人养;人老了,最怕儿子没了,无人照顾。 13. 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 。解释:出嫁后还想分父母的财产,没门儿!
个人分类: 历史忧思|12120 次阅读|4 个评论
父亲和儿子之间的雷人对话
chrujun 2009-3-23 02:44
父亲看见八岁的儿子一直玩个不停,想劝他学点知识。 你怎么老是这样玩啊?还不花点时间看一下书! 父亲心平气和地对儿子说道。 我不要你管!儿子还是玩个不停,把父亲的劝告顶了回去。 我是你爸爸,为什么我不能管你? 父亲想和儿子讲道理。 你不是我爸爸!儿子再顶一句,还是在玩。 谁告诉你的,你怎么知道我不是你爸爸?父亲好奇地问。 其他人都知道,就你不知道!儿子还是若无其事地玩,平静地回答了父亲的问题。 父亲一声不吭、闷闷不乐地走了。留下了还在玩的儿子。
个人分类: 陨石秘密|915 次阅读|2 个评论
父亲
WangShanShan 2009-2-25 15:51
最近常常挂念父亲,有时梦中也会梦到。以前是常常担心母亲的健康,父亲的身体要比母亲好的多。近年来父亲身体状况也不好了,可能是工作,生活压力的常年积累,到了该清闲的时候,毛病就都来了。我长年在外地求学,家里发生了事请他们都瞒着不让我知道。这次又是忙着做课题一年没回家,春节回去后得知,父亲在半年前发现长了三腺瘤,做了手术取掉了一侧的面部淋巴,父亲的身体不如从前了。 小时候,妈妈在外地学习,是父亲和我的干奶奶把我带大的。父亲常带我玩耍,喂我吃饭,给我梳头发,剪指甲。我经常钻到父亲的大背心里,父亲就是我的整个世界。长大了,父母为了让我受到更好的教育,搬出了那个兴安岭的小镇。告别了那段生活无忧无虑,充满了欢声笑语的日子。 到了大城市后,我们没有房子,只能寄住在亲戚家。年过四十的父亲工作有从头开始,母亲学历低,开始自学考试,而我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以前学习基础不好,学习上比较吃力,这时父母不断的关心和鼓励我。日子一天天过去,父母熬白了头发也都在各自的领域扎下了根,我也如愿以偿的读了博士,家里也搬进了新居。可是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 也许是那逝去的快乐,父亲是一个不善表达的人,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不像母亲喜怒哀乐都挂在脸上。但他特别喜欢和朋友出去喝酒,回来后话就很多,有时会表现的失态。我总是因为他喝酒和他吵架。我很理解父亲,酒或许能暂时忘记生活工作中的所有的烦恼,忘记自己曾背井离乡,可它在身上留下了病痛,也深深的痛在我的心理。虽然单纯的生活已离我们而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里我们都要从新找到我们的快乐和幸福。 现在快轮到我了。再有七年时间,让我领着您和母亲感受这别样美好的世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幸福只有一种理由
famingkuang 2009-1-14 11:41
幸福只有一种理由 我父亲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但他对我的幼年时候的教育,却使我一辈子都受用不尽。 记得小时候,爸爸讲得最多的一句是 说话要看天,走路要看地 ,走路要看地这一句,我一开始就能理解了,因为不看地走路就会摔跤嘛!但说话要看天这一句,随着自己的年龄越大对它的理解也越深。小时候对说话要看天很是不解,常问爸爸:说话为什么要看天呢?看着天说话那不成了呆子啦?。每当这时,爸爸就说:傻孩子,说话要看天,不是叫你看着天说话,是叫你说话前多想一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你就知道话该怎么说了。 生长在山里的孩子,没见过海的博大,也没有见过草原的宽广,但却见过天,其实父亲想要告诉我的就是: 说话人的心胸要象天一样宽广,说话前多替对方着想,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这样说出的话定能做到不伤人了,即使苦口良言也定能变成良言一句三冬暖了。 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父母一辈子都能那么恩爱得令人嫉妒了。我渴望自己的家庭也能象他们一样。可是却总是难以如愿,总是痛苦的多幸福的少,现在想来,原因就是自己想要的太多,而想给予她的却太少。思之再三,我终于明白,原来我并不能真正理解 说话要看天,走路要看地 的真义,而且也因为自己多读了几本破书早就将这句话不当回事地将它遗忘在少年时代里了。 如今将父亲在我年幼的时候教我的这一句说话要看天,走路要看地重新检回来,变我想要。。。。为她想要。。。。。,多替对方想想,我想,如果大家都能 说话要看天,走路要看地 那么天下定能没有不幸福的家庭。 不幸的家庭有一万种不幸的理由,幸福的家庭只有一种理由,那就是都懂得多替对方着想,都能做到 说话要看天,走路要看地 。
个人分类: 感恩|1713 次阅读|10 个评论
父亲六十
gaihua559 2009-1-8 02:32
悄悄地,父亲就真的六十了! 一直觉得六十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数字,但却真的来到! 父亲结婚较晚,竟然比母亲大了八岁,真是汗颜!传说,父亲年轻之时,也打算不婚,真是我的榜样了! 小时候在家,经常不见父亲,因为父亲总是远出忙于生计! 父亲很好,因为每次回家都会带上很多好吃的!父亲也不像母亲那般要求严厉,从不打骂我和我哥!父亲也很沉默,就像一头默默耕耘的! 父亲还很强壮,支撑着这个家,一直使我十分崇拜! 父亲心态很好,或者说是不问世事的那类,总是与世无争!所以,曾经很多年,父亲的音容一直没有多少变化!在母亲的照料下,身体健康,竟比母亲更显年轻! 可惜,数年前,一场小病,让父亲迅速地显老,出现了白的胡须,白的头发!甚至还有些许的皱纹!在医生的嘱咐下,迅速地戒了酒!从此,也再无嗜好!一生都无几场病的父亲,突如其来的小病,杀伤力却是那般强悍,闻之心痛! 奇怪的是,小时候挨过母亲无数的打骂唠叨,大了,有什么事,最多只是和母亲说说!也许母亲总是担心儿子太多 听说,父亲对我的一切,还是十分自豪的,让我些许意外 性格上,我似乎遗传了父亲的绝大部分,不善表达自己的感情,还有就是无所谓,天下万般事,不过如此而已 算来,父亲的嗜好,估计就只剩下书了!好在我又收集了不少书籍,相信可以让父亲闲暇之余,一饱眼福! 上次打算外出买胡须刀送给父亲,可惜,临行之时,被老板叫去,加上近段时间,忙于准备考试,也无心力记叙太多!但礼物,回家之前,一定要拿到手! 发文以纪父亲大寿!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01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物素描】:父亲
luohuiqian 2008-11-25 23:15
(亲友卷)之九:我的父亲 我这一辈子,谁对我影响最大呢? 毫无疑问,答案是我的父亲母亲。我继承了父亲和母亲的基因,也继承了他们身上的品质。父亲和母亲在我身上的烙印永远伴随着我,父亲和母亲的影子永远是我影子的一部分。 我的父亲,一个典型的赣南客家农民,一个在教育基层辛勤耕耘了近40年的老教师,一位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中共党员,一位年逾花甲、和蔼可亲、疼妻爱子的一家之主,一位 要形容我的父亲,是无法用这么简单的几个字说清楚的。父亲是一本厚厚的书,无论何时你翻阅起来,都能得到新的心得体会。 父亲的一生,风雨、沧桑、坎坷,我已经无法细细去描述,因为我忽然发现,其实我对父亲的历史并不了解。姑且就拣父亲的一些小事叙述罢。 父亲的教书生涯。 父亲出生在新中国的第一个春天,父亲的命运和这个初生国家的命运就这么紧紧联系在了一起。父亲的童年,是饥饿和辛劳的童年。我家到爷爷这一辈,已经沦落为普通农民了,家境的贫寒让年幼的父亲更早的懂事。其他的孩子吃完饭都去禾场上嬉耍,而唯有父亲默默地坐在厨房的门槛上等大家吃完,然后起来收拾碗筷洗干净。做完家务便到自己的屋内认真地做作业、看书,父亲从小聪颖,读书读的好。可是家境实在贫苦,父亲读完小学,便被迫辍学了。父亲的少年,是新中国动荡不安的狂躁岁月,读书几乎不大可能,可父亲却认真自学了初中的课程。在当时乡村教师严重缺乏的情况下,父亲主动要求当一名民办教师,到乡里最贫困的那个村任教。仅有小学文凭的父亲就这样和他的另一个同事钟老师支撑起了一个村小学,当时学校的状况很差,房子是找村民盖的土房,窗户是两人用山上的木头打造的,没有玻璃,冬天冷就用报纸封住,至于座椅都是支呀作响的,而黑板不过是墙上的一块黑油漆而已。父亲和钟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了十多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甚至已成金兰之好。有趣的是,我在初中的一位钟同学也成为了我的兄弟,而钟老师和他是叔侄关系,父亲一辈的友谊居然得到了延续。父亲从走上讲台那一天开始,一直到今天也没有走下来,乡村教师的身份,伴随了他近四十年。后来父亲到了我们自己村的小学任教,父亲坚持不懈地自学,他顺利从一个民办教师转正为公办教师,终于有了个正式的教师名份。自从第一个教师节开始,父亲每年的教师节都能拿到一张奖状,上书:优秀人民教师。自从乡里开始统考评成绩以来,父亲每个期末都能拿到一个奖状,上书:全乡某年级数学第一名(或第二名)。多年来,父亲的奖状堆满了整个抽屉,我从拿到第一张奖状开始,把父亲、哥哥还有我的奖状拿出来贴在卧室墙上,如今,整整一面墙,已经满满当当。所有亲友跨进这个卧室都要露出羡慕和欣赏的眼神。父亲的荣耀就是我们兄弟俩个的动力。父亲因为优秀的教育成果,很快升为村小学的教导主任,当了个小官。在我读小学的第二年,父亲被提拔到乡中心小学当副校长,管理全乡小学的教学工作。在父亲的带领下,全乡小学的教育质量大为提升。在我们这些偏僻的乡镇,当个乡里小官一般都是腐败的典型,三年两头就足以捞到钱,然后盖一栋二层小洋楼,然后趁机调走,留下一副烂摊子。而父亲,是我见到的真正的清官。父亲很早就成为了中共党员,作为全村那少数几个党员之一,父亲一直严格履行着党员的义务,村里无论大小事务,只要村民有求于他,必定帮忙到底,而且从不求回报。父亲作为中心小学副校长的那几年,工资虽然若有所涨,但却不见其他钱多起来,我家的生活依旧清贫。我清楚地记得,在父亲从职位上退下来时候(那时因为新教育局长上任,把一批正派一些的各乡学校领导全部以年龄过大辞退了。),有人问他作为一个不大不小的校长,一年能捞多少钱。父亲的回答很简单:油水很少,如果除掉工资奖金之外的收入,大概一年也就500左右吧!这个数目差不多是父亲一个月工资的一半而已。要知道,县教育局长每年明目张胆地要求乡初中和中心小学领导必须上交1000-3000元不等,父亲的这点灰色收入根本不够塞满哪个红包。父亲在当副校长的几年,我从小学到了初中,而父亲在我高中年代终于退了下来,那一年刚好哥哥从中师毕业,他进到了父亲所在的中心小学,不过教的是语文。父亲回到了村小,原因是年龄太大,接近退休。父亲也不再争取什么了,他知道母亲一个人在家是何等的孤单寂寞。父亲在乡里的几年里,我在县城读高中,哥哥在市里读中师。一个月里或许最多有那么一天,那么一个晚上,我们一家四口能围坐一桌,愉快地吃晚饭。只有等到暑假和农忙,我们才有机会天天在一起。而其他时间,都是母亲一个人,守着那栋诺大的土房,我不知道对声音和毒蛇异常敏感的母亲经历了多少个胆战心惊的夜晚,她又是何等地思念她的丈夫和儿子们的,我只知道,我的母亲,有足够的坚强!父亲累了,于是回到家里,天天和母亲作伴,在步行十分钟之远的村小里轻松的完成教育生涯的最后年月。如今的父亲,是快乐和满足的。 父亲的农民生涯。 父亲是个乡村教师,父亲也是一个农民子弟,他自己也是一个农民。爷爷没有给父亲留下任何遗产,一栋破旧的土屋还是当年村组里围屋的一部分,而田地是土改时候分到的,只有三亩半,奶奶去世的早,在分地前一年就走了,所以她没有。而哥哥来的晚,刚刚好分地那年出生,分到了半亩。我,连一分地都没有。就这三亩半土地,父亲和母亲一直辛勤的耕耘着,一年到头没有多少余粮,仅够糊口而已。田地里的活,母亲能干的她都包了,只有像牵牛耕地这样的重活必须父亲动手。父亲就这样,教学之余抓紧每个周末在田地里劳作。我常常看到他的学生有了问题,拿着作业本,循着田间小道,去找那头老黄牛和后面挥鞭耕地的父亲,于是师生两人坐在田埂上讨论起了问题。家里的农活是很累的,尤其是暑假双抢,既要抓紧收割,又要准备接着的播种和插秧,这些完了之后还有晒谷子和拔花生榨油等等,一直要累到九月开学才算结束。父亲的所有假期,就这样被农活占据了。但是他从不抱怨,他知道母亲在家天天干活,肯定比他要累的多。我们兄弟,从小学开始便帮着家里做农活,中学时代每逢农忙更是要帮着下田劳作,而晒谷子之类便由我们兄弟两个包了。记忆最深刻的是收稻草,稻草晒干了要赶在下雨之前收回来,好几公里的田埂路,一百斤左右的稻草,就这样肩挑一担担的回来,往返数十趟,我们兄弟往往累个半死,可父亲母亲却还要在明天继续下田插秧。父亲是个地道的农民,他知道靠二十四节气和天气情况判断农活的时节,他知道如何看秧苗是否健康,禾苗是否茁壮,水源是否充分。我从父亲的身上学到了如何观察气象,如何预测天气,也学到了作为农民应该知道的一些手艺。常年农业劳作也让父亲更快的衰老,病痛也随之而来,如今他常常说干活大不如前,干一点点就气喘吁吁,而后还要浑身疼痛数天。可是此时,我们兄弟离父亲却越来越远了,再也不能在农忙时节帮上一星半点忙。在我们的劝说下,父亲放弃了一部分地,只留下门前的几块小地,足够他们两个口粮就成。农田耕作渐渐不再是父亲的负担,而他也一直期待着我们能尽快有能力接出他们来。 父亲的品质和性格。 我想谈谈父亲的品质,还有他的性格。可父亲在我心目中总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我无法找到哪个线索顺着讲下去,姑且就说几点想到的吧。 父亲很认真。他是教数学的,自然要求严谨认真。他不允许我们打马虎,也不允许我们随便糊弄他。父亲自己做事总是有板有眼,按照计划一步一步严格走下去,力求做到完美。父亲会一些木匠活,他常常自己打造一些简单的工具,我和哥哥的卧室里面的书架都是他的设计。记得一次父亲还亲手做了一个打铃器,一个木盒子装好十几节电池,接上电路,作个电铃,这个打铃器成了他们小学里每天上下课的指示。 父亲很勤劳耐苦。在大伯和父亲尚未分家的时候,大伯年龄比父亲年长很多,很早就出去在外打工,而父亲则在家里负责农活,在刻薄的奶奶面前,他依然干的很出色能得到夸奖。母亲嫁过来之后,父亲和大伯决定盖一栋新房然后分家。整个新房,上下两段对称分布,里面的绝大部分东西都是父亲两兄弟一点点担过来的。母亲曾经告诉我,家里的每一根房梁(总共估计有五六十根)都是父亲和大伯两个人从百里之外的深山里推回来的,那时每天早晨三点出发,步行到深山老林砍树,到晚上十点才回来,就为了一根木头!父亲常常累的趴在床上,连母亲来喂粥都懒得张口了,而明天却仍然要继续。在我们读中学时候,当年盖的土房已经破旧不堪了,父亲决定全部粉刷一遍,当然他请了师傅,不过哪些铲去墙上旧石灰的工作大都是我们自家人做的。随后父亲又决心把家里所有的泥地面改造成水泥地,他借来的钱仅仅够买水泥石灰,而所有的沙子石头都是母亲带领我们兄弟从村里的小河一担担挑来的。那时常常和母亲比赛谁挑的多,我们一担其实仅仅抵的上母亲的半担,可数目却从来没超过母亲,要知道一天挑个三四十担可不是好玩的!每年的五一十一哪些假期,父亲就带着我们,把家里里外外换成水泥地,用他发明的水管水平仪还有墨盒划线施工,研究如何防潮等等。现在每次回家走进小院,就看到当年我们父子三人铺设的那条小小的石子路,石块和小石子是我和哥哥拣来的,而花案是父亲设计我们动手铺设的。每次踩那亲手摆放的石头上,都是一种亲切感。 父亲很博学开明。童年的我总喜欢问为什么,而父亲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我。小学四年级时候我第一次出院门,是去千里之外的外公家,父亲把沿路所有的交通标志牌都给我讲解了一遍。自从我翻起了堂兄那套《十万个为什么》,问题更是多了,父亲也有回答不了的时候,但他从不感到郁闷和窘迫,反而是建议我自己去找答案。父亲的小学文凭丝毫没有影响他的知识水平,他订阅了很多杂志书刊,还仔细地按照年份订在一起,就这些书,成了我最初的启蒙读物,至今回家都会偶尔翻阅看到新的知识。随着我读书生涯的增长,我从中学到了大学,而后成了研究生。父亲的知识已经不能应付我的问题了,反而常常虚心向我请教外面的世界。父亲在当副校长的时候曾经借机出去旅游几趟,从上海、杭州、庐山到海南等等地方,相对于村里其他农民而言,他算是见多识广,可他却非常乐意向他的儿子们请教。每次回家父亲总喜欢和我们聊天,谈论对社会的看法。我们幼稚而天真的观点往往在父亲面前现丑,父亲总是用他的人生经验不断提醒我们。在为人处世方面,父亲永远是我的老师。 我和父亲。 我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父亲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记忆里依稀有那么几件事情。 小学年代我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然而我一直意识不到自己的局限和弱点。直到一次乡之间的数学竞赛考了个大零蛋。我清楚记得,父亲那晚阴沉的脸,可他没有骂我,只是把一份空白试卷交给了我,说:我不相信你是这么一个水平。之后我把父亲给的另一套厚厚的竞赛套题做完了,完成了我在数学上的飞跃。从此我学会了自学。记得父亲常常在我面前说,我们自己要学会要。这个要字的秘诀,我至今未能完全参透。 父亲的坚强让我印象最为深刻。一次父亲耕地晚归,在水沟洗脚时候不小心被竹篾削掉了半个小脚趾,所谓十指连心,这种痛楚是非常人能忍受的。可在后面上药和换药的时候,父亲总是坚忍着疼痛。父亲如今患有肩周炎,可他很少向我们提起,我知道每次他用臂力的时候都要疼的冒汗,可他从不哼一声。我从父亲这些,学到了坚韧和坚强。 父亲的友善和乐于助人让我从小就得以熏陶。父亲善于观察人,也善于分析问题,更乐于尽己之力帮助别人。村里不少人都喜欢来找父亲,从小两口子闹矛盾到两兄弟闹分家到和邻村的利益争执,父亲都愿意出面调停。父亲在村人面前是有学识和见识的代表,村人都很敬佩他。而到后来,村人在父亲面前更多的是对他拥有我和哥哥这样两个令人骄傲的儿子而由衷的羡慕。客家人崇尚读书,尊敬文化人,也尊重教师,父亲的身上就是例证。而我,作为村里面前学历最高的人,也成为了其中一员。我必须努力,不让父亲失望,不让乡亲失望。 父亲的朴实和开明更是让我受益匪浅。我从小到大,都未曾因为自己来自老区农村而感到自卑和羞愧,我为我拥有这样的家乡而自豪,我为我在这些善良纯朴的村民中成长而骄傲。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身和心都永远属于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父亲的生活总是朴实无华,他总是很清楚自己的生活定位,从来不和别人去攀比,也从来不去炫耀。父亲也是开明的,我从小到大,很少挨过父亲的巴掌,唯一的一次不过是我和哥哥打架过凶。而父亲更多的是用眼神和话语激励我们,我内心中一直依靠父亲对我的那份殷切期望而不断激励自己上进的。父亲甚至很少责骂我们,如今父亲和我们说话都是一种商量的口吻。他从来都是让我们自己想问题解决问题,他乐于提供参考和帮助。正是父亲这种宽松而敏锐的态度,让我从小便走向独立生活独立思考,我形成了我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也走出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感谢父亲! 我和父亲,还有很多故事。一时却想不起来那么多,就说到这吧! 父亲给我的教育可以总结为一个字:要。要学会自己去要,要学会如何去要,要学会要什么。我从小学开始听到父亲如是对我说,那时我是懵懂茫然的。而后在我的中学,我逐渐悟出了要字的含义,终于体会到自己想要什么如何去要的快乐。在我的大学我的研究生生涯,我从这个要字,选择出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和道路。可是,直到此刻,我相信我认为完全悟透这个要字的精义。父亲是我一辈子都学不完悟不透的财富,我为拥有如此完美的父亲而深深欣慰。 愿父亲一生平安! 更多相关博文请访问 【 若水阁 】(参赛科学博客) , 欢迎 投票 支持我的博客! http://www.penrosent.cn/
个人分类: 故乡回忆|1456 次阅读|0 个评论
父亲.曾经的我写给父亲节的礼物.愿与大家共赏
zxysfish 2008-11-12 22:37
张晓昱 ( 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 2003 级 ) 那一年冬天 / 我生命的曲线开始延伸 / 父亲在我的掌心 / 画下一个太阳 / 烘得我全身煦暖 / 后来我去远行 / 父亲深深的双眼 / 流下江河 / 送我的小船起航 / 在颠簸的历程里 / 我紧紧 / 紧紧抓住父亲 / 强健粗糙的手 / 让他抚摸我的脊梁 / 输入一身刚强 我很喜欢这首写父亲的诗。父亲节来临之际,也写了一些文字献给天下所有的父亲。 父亲 从来,人们赞美母爱居多,对于父亲,好像放到了一个遗忘的角落,就连父亲节也是在母亲节确定后的 20 年才姗姗来迟。 对于父亲,我的印象既模糊又清晰,他不算伟岸的身体却能帮我遮住天空的阴霾;他不算宽大的肩膀却能背负起我整个的重量;他不算温暖的胸脯却能传递给我爱的信息;他不算有力的双手却能托起我的明天与希望对于母亲我会在每次放学后搂住她说我爱你;我会在每年春节替她做上一顿美餐,帮她打扫房间,让她休息;我会在每年母亲节偷偷在她的梳妆台上花瓶内插入一束康乃馨;我会在她的生日时用平时攒的零花钱买上一个大蛋糕 可是我对父亲做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只知道父亲对我的爱真真切切;忘不了小时候,当一张无情的诊断书心肌炎,心脏杂音三级,左心房房缺,先天性心脏病待查打破了家庭的宁静时,他心痛的眼神。瘦弱的他背着同样瘦弱的我,顶着刺骨的寒风,到北京给我看病。为了节省几角钱的车费,父亲基本上不搭车,肩背着我过大街窜小巷。那时我扒在他的背上,感到了他急促的呼吸,这是一位父亲对女儿挚热的爱。双手搂着父亲的脖子,虽然只能看到他瘦弱的脸庞,但我依然能感受到父亲那温柔的目光。为了能挂上专家号,父亲半夜四点就到医院排队。 12 月份北京的天气是极其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刮着,路上的行人都缩着脖子,捂着衣服。我看了看自己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身体,再看看父亲身上单薄的衣服,我问他冷不冷,父亲却笑着说他不怕冷。可是,我感觉到他握我的大手是冰凉的,我不知他的心是不是也是冰凉的,为了我,他才这样。终于等到医生给我珍断了,我看到父亲在门口坐立不安,等待医生的诊断结果。不知是父亲的爱感动了上苍,还是命运给我开了玩笑,诊断书上百纸黑字的印着心肌炎系误诊,先天性心脏病已自行痊愈,一年后复查。那时的我高兴得跳了起来,而父亲也在一旁不停地揉眼睛,我问他怎么了,他笑着说我眼里好像有个东西,可我分明看到父亲眼中晶莹的泪珠。幼小的我忽然明白了父亲眼中是高兴激动的泪,他的泪缘于我,因为他是疼我爱我的,我的健康就是父亲的欢乐。 从来没说过爱我,他却用无声的言语表达了对我的爱;从来没说过想我,他却在我上学回来后抱着我默默地传达想我的讯息;从来没有因为学习惩罚过我,他却会在我熟睡的时候为我解答一道道书上标了记号不会的习题渐渐地,我在他宽广的胸怀、深沉的爱中成长。 我是数着父亲的银丝长大的。当我开始真正地了解父亲、了解父爱时,却发现他的眼角多了几条皱纹,头上添了很多白发,父亲老了,我的成长是以父亲的衰老为代价的。我努力地去回忆父亲给予我的点点滴滴,回忆令我感动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件琐碎小事。虽然我笨拙的笔并不能完全表达我对父亲的爱,虽然我仅仅把自己的感情变成了铅字,但我相信我对父亲的爱是从我出生的那一刹那便已注定的,因为我和父亲有着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我更相信我对父亲的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浓烈。父亲为我们做着他应该做的一切,却不苛求我们的回报,我已经无力赞美父爱,因为我早已融化在这浓浓的父爱之中。 异地求学,我对父亲的思念愈发强烈。我想为父亲做一顿可口的佳肴,让他能够下班回来就品尝美味、享受天伦之乐;我想为父亲拔掉头上的白发、抚平脸上的皱纹我想为父亲做的事情太多太多,而现在身处遥远异乡的我,却只能在父亲节来临之际默默地为父亲祝福,为父亲献上藏在女儿心底很久的一句话:我爱您! 欢迎访问文章源地址 http://news.hnu.cn/xiaobao/xbconten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5379
个人分类: 人物体制|228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七律二首书呈父亲大人
luckyleexy 2008-11-8 18:39
余少时,家贫四壁,父性寡言,多严厉,耕读传家,棍棒治孝。及弱冠,离乡千里求学,嘱予勤书奋笔,好学善问。忽忽五载,多蹉跎,少勤勉,未克全功也。父之言犹在耳际,余心甚愧。 老父已过知天命之年,为人师,授书凡三十四载,兢兢业业,桃李满园,乡人共仰,可为余敬业之榜样。父爱如山,一生难还,父亲节之际涂七律二首锦书以传,聊表寸草孺慕,略尽人子孝心。 其一 千里书传念父音, 梦回桑梓月听琴。 求经但咏出乡赋, 拓志仍歌游子吟。 孔孟门中无弱者, 圣贤书里有黄金。 幼时不解其中义, 今日方知老父心。 其二 西岭田边长种汗, 南楼窗下苦论经。 笔耕三尺孺儿志, 墨润千秋夫子铭。 荏苒冬春霜满鬓, 葳蕤桃李叶飞星。 常嗟传道辛酸处, 每作巡园第一丁。
个人分类: 旧体诗|2696 次阅读|3 个评论
祭父三章
龚胜生 2008-11-4 22:09
祭父三章 (2006-10-27 16:42:50) 《祭父三章》是2000年7月19日我在国外梦见父亲之后所作,诗类乐府,不过表达思念之情而已。今年是父亲七十周岁生年,录此旧诗,以示纪念。 一 天道阴阳难为人,倏忽相隔十八春。 死生有命原无恨,只怨无由报父恩。 二 阴阳相隔忽重九,父恩如山难相酬。 儿忆父兮当祭酒,父思儿兮莫担忧。 三 父辞子兮何其促,大儿在学未叮嘱; 父辞子兮何其猝,大女刚嫁回家住。 子失父兮何其早,次儿十岁上华小; 子失父兮何其蚤,次女五岁尚吵闹。 如今十八年过去,儿女皆已成家主; 父亲若在将古稀,安享晚年多幸福。 大女生得两儿郎,家道殷实入小康; 大郎十八读高中,二郎初中上学堂。 大儿苦读立他乡,大学教授又漂洋; 妻贤儿慧家庭好,事业蓬勃声名扬。 二儿在家耕田土,还望父亲多保佑; 农家生活多艰辛,两儿尚小负担沉。 次女婚姻错不幸,郎婿不肖闹离婚; 女儿四岁无父爱,城市谋生也苦厄。 母亲守寡六年多,后携弟妹寄新窝; 分分合合十余年,往事不堪回首过。 父亲九泉当有知,儿女人中皆出头; 而今我禀家中事,父亲且听且进酒。
个人分类: 亲情流露|4634 次阅读|3 个评论
唐山地震追思(一)
热度 1 suxinhua 2008-11-2 09:48
唐山地震追思:父亲的手稿 在中国地震史上,迄今为止,唐山地震是唯一在震前有地震工作者追踪震情奔赴现场并在地震极震区殉职的一次地震。当时,在全国的地震队伍中,专程赶去唐山的就是河北省地震局地震地质组的六名地震工作者,最后六人小组在唐山极震区全部以身殉职。 这六人小组带队的组长苏英俊,是我的父亲。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把我所知道的关于父亲赴唐山前前后后的真实情况如实地写下来,这不仅仅是追思,也是一种反思。 (序) 回忆唐山地震是件心痛的事。 时光流逝,万物轮回,从唐山地震到汶川地震,三十二年间,中国发生了两次毁灭性的大地震,成千上万生命瞬间化为乌有,数以百万计的人们顿失亲人,地震带来的伤痛牵动了亿万人民的心。当灾难来临,人类是多么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可是在灾难面前,人类的亲情和爱的情感呈现得淋漓尽致,处处都闪现出了人性的光芒,那些生死离别的诉说、人间真情的流露,总是令人潸然泪下。 汶川地震让人联想起了唐山地震。其实,我时常都会关注有关唐山地震的文章,每次当我看到“唐山地震”这四个字时,我都会想起我的父亲,可是三十多年来,我从来没有写过自己的父亲,哪怕是只言片语都没有。唐山地震的日子我不愿想起,但也从未忘记。 当再一次把父亲的遗物打开,看着父亲在唐山留下的支离破碎手稿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波涛起伏、思绪万千,心中思念父亲之情犹如潮水奔涌,阵阵地敲击着我记忆的闸门。追忆过去,不堪回首的往事在人生旅程中竟是那样残酷。 1976年,我的父亲苏英俊在河北省地震局分析预报室工作,当时任地震地质组副组长,负责组里的技术工作。在唐山地震的前夕,为预报唐山地震,父亲带领地震地质组共六人从石家庄奔赴唐山,对那里的地震地质进行现场勘察…… (一)“唐山要发生大地震” 父亲离开家去唐山是在一个早晨,当时的情景我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是我最后一次看到父亲。 那天早晨,我们全家起床比往常都早,父亲要出差走了。我起床后看到父亲在客厅收拾东西,母亲在厨房用扇子扇着炉火在做早饭。平时一向豁达开朗的父亲看上去有些沉闷,我注意到地板上放着父亲出差用的大挎包,挎包里装得鼓鼓囊囊的。父亲每次出差都是用这个大挎包,挎包上有两个醒目的大字:“冀震”。 我知道,早饭后父亲就要远行了。 早饭还没有做好,父亲就迫不及待背上了挎包,他说来不及吃早饭了,然后就准备出门。他走到门出口打开门犹豫了一下没有出去,然后又把门慢慢关上,父亲把挎包重新放回地板上,突然把我的哥哥拉进一个房间,然后把房间门关上,我奇怪地看着。过了几分钟,父亲打开门和哥哥一起走了出来。我望望父亲,父亲脸色有些凝重,我再看看哥哥,他则是满脸的疑惑。父亲对我和妹妹说“你们一定要听妈妈和哥哥的话”,我和妹妹答应着。父亲和我们全家告别后,背上大挎包就出门了。 等父亲出门以后,我好奇地问哥哥:“刚才爸把你叫到里屋说什么了?还那么严肃认真。”哥哥皱着眉头说:“我也不知道爸今天是怎么了,爸说唐山可能要发生大地震,他必须要赶往唐山。”哥哥又说:“爸说咱妈身体不好,如果他在唐山万一有什么意外,让我照顾好你和妹妹。” 当时我还嘻嘻地乐着:“那怎么会呀,咱爸就是搞地震预报的,如果真有地震发生,哪能砸着他。”说着说着,我们一家突然一齐冲去阳台,从楼上望着远去的父亲,父亲没有回头,渐渐消失。 没有想到,这次和父亲的告别竟是永别。 哥哥后来几次提起父亲临走时的嘱咐,都是捶胸顿足、悔恨万分。当时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父亲的话后来竟会成真。那一年哥哥16岁,我14岁。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几个片断让你清晰地记上一辈子,那都是刻骨铭心的事情。至今我都难以理解,父亲在临行前已经意识到了唐山要发生地震,而且还是专程去那里勘察震情,可是,还是走了一条不归路。 父亲离开家的这一天,是唐山地震即将发生的前一个多月,1976年6月22日。 (未完待续: 二、奔赴唐山)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8398 次阅读|21 个评论
父亲与儿子
jxz1963 2008-10-26 20:29
前几天,与一哲人(只所以称其为哲人,是他所讲的话有一定的哲理)在一起聊天,哲人的同事告诉我,一起出差外地时,哲人老是要去书城(书店),哲人对我们说:没事了就喜欢逛书店,只要去了书店就要买书,买了书就一定要读,只有读了书才知道书里的黄金是多么的珍贵。上书店、买书和读书已经成了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都成了瘾,几天不买书手就痒痒! 只所以能成为哲人,是否与其爱书有一定的关系呢?爱书的哲人的穿着却十分地时尚,问起原因,哲人笑着说:过去我小的时候是穿我父亲的旧衣服长大的,现在虽说有了一点钱,儿子刚买没穿几天的衣服扔了太可惜,没办法我就拣起来自己穿上,管它好看不好看,穿上不冷就行了。 由衣服谈到了儿子,哲人说:我爸爸当儿子时,每月给爷爷寄5元钱生活费,我工作后不给爸爸钱,因为他的退休工资够花,再说了还要供给儿子上学,但儿子工作了说单位发的工资不够花的,还要我每月给一点。 哲人还说:为了给爷爷寄5元的生活费,爸爸骑自行车去邮局,结果让小偷把自行车给偷了。 爸爸、我、儿子,我们三代人的观念截然不同,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社会在前进,传统的东西看来是越来越少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周与小周
jlpemail 2008-8-16 21:27
老周胖子,小周瘦子. 小周犯案以后,无法在国内继续居住了. 老周凑了些钱,把儿子送到了新加坡读书. 儿子远离了那些狗友,逐渐收敛了. 可是,小周的学费昂贵,老周的工资那里供的 起.老周就找自己的接班人,报销了若干万假 发票..... 小周还没有毕业,老周的接班人就突然故去了. 老周第一次为金钱发愁了.他挺着大肚子在 18层楼的客厅里.....
个人分类: 科苑记事|2887 次阅读|0 个评论
父亲的诗:我读着你的诗篇
suqing1961 2008-8-11 17:12
我读着你的诗篇 苏畅斌 喜读青儿诗集《爱的交响》,夜不能寐,试作新诗一首,是以为序。 (一) 我读着你的诗篇, 一双智慧的眼, 闪耀在我的眼前。 机敏,天真, 看到的都是细流涓涓。 (二) 我读着你的诗篇, 一张热诚的脸, 微笑着在我的面前, 诚恳,稚气, 爱的火焰已经点燃。 (三) 我读着你的诗篇, 一颗纯洁的心, 跳跃在我的眼前。 朴实,单纯, 把世界看成阳光一片。 (四) 我爱你的诗篇, 更爱你的事业, 能揭地掀天。 专注,勤奋, 理想一定能实现。 (五) 我爱你的诗篇, 更爱你未来的幸福, 像蜜一样甜。 勇敢,认真, 硕果一定丰圆。 (六) 我爱你的诗篇, 更爱把你牢牢地, 栓在心间。 希望,幻灭, 就是我们的苦辣酸甜。 (七) 诗表人生,人生是诗, 有沸腾的热血, 就有壮丽的诗篇。 它不一定写在纸上, 但却能在人间流传。 1985 年秋于长沙
个人分类: 诗联拾趣|4112 次阅读|2 个评论
父亲节忆父亲
wangdh 2008-6-15 03:51
父亲节忆父亲 王德华 今年的母亲节,我写了一篇文章怀念我的母亲。我想有母亲节一定就有父亲节了。有一天上网查询,得知国际上的父亲节是每年 6 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那么今年 2008 年 6 月 15 日应该 就是父亲节了。我特想在这一天给我父亲写篇文章。 读过很多描写父亲的文章,特别喜欢读这样的文章,每当读到这些文章,就很自然想到自己的父亲。我的父亲很普通,他就是山东昌潍大平原上一个小村庄里的一位农民,一位没有上过学还认识一些字的农民。 小时候印象深的就是等父亲回家吃饭了。我们家的规矩是父亲不到家,全家不能掀锅盖。尽管我们的肚子饿得叽哩咕噜叫,母亲始终坚持这个原则。每每这个时候,母亲就让我去生产队里喊父亲回家吃饭。每次看到他,父亲总是在生产队里忙碌着、招呼着。父亲的农活特别好,有些技术活如扬场(就是将脱了皮的小麦向空中扬去,随着风力,混在小麦中的皮就飘向另一边,这样就将小麦粒和麦皮分开了)、扶犁(耕地时牛拉着犁,需要用力按住犁耙,犁刀可深下去,深浅曲直很有技巧)、扶楼(秋天耕种小麦时,小麦种子要用耕种楼将小麦混着肥料种在地里,扶楼是需要技巧的,必须有节奏地左右晃着耕种楼)等等。说是技巧,现在看来这些活计都是最卖苦力的,紧张又卖力,这样一天下来整个身体跟散了架子一样。我只记得小时候,看到自己的父亲做这些其他人干不了的活计,心里特别自豪。最快乐的时光就是父亲干完活后,跟父亲一起到河边去洗澡。我喜欢给父亲搓背,感觉到他那古铜色宽厚的背是我们全家的支柱。我也喜欢我给父亲搓完背后,父亲给我搓搓背,那可真是一种享受。小时候脖子是最不干净的地方,记得父亲总是用力给我揉搓着,难受但很享受。 父亲没有上过学,却能认识不少字,还做了多年的生产队里的保管员。那时的保管员,除了管理生产队里的公共财产外,还管理公款。记得父亲手里有一大串钥匙,生产队里的每个仓库都是他去开门,但是他对每把钥匙都熟悉得很,能快速找出每一个仓库的钥匙。父亲不识字,因此从我会写字开始他就让我替他记录有关账目。我当时特别期待着每天父亲让我给他记帐。他说着,我记着,阿拉伯数字和汉字大小写混杂着写着。每每完成任务,父亲总是问问我相关的字,认真端详着、核实着。父亲对于生产队里的财产,每一笔收入、支出和借款(当时是会计管帐,父亲管钱。这应该算是个聪明的做法),总是记忆那么清楚,每次碰到现金有出入问题,父亲总是说出具体的日期、经办人、目的、场所等等,因此多少年来,生产队里的公共财产和经济账目都没有出差错。父亲凭着一身的正气赢得了生产队全体社员的人心和信任! 父亲的正气有时候也会得罪个别掌权人。记得一年的秋天生产队里分口粮,分刚从田地里掰下来的玉米棒子。我们家的是下午分到的,我们姐弟四 人好不容易将分到的玉米棒子弄回家。傍晚父亲回家,看了看堆在院子里的玉米,没有说什么话。晚饭后,让我们姐弟四 人装筐,他称量。大概是他感觉到了分到的玉米分量不够。我们就一筐一筐地装着、称量着,整整秤了半个晚上。第二天我们将玉米棒子又折腾到队里去称量。相关人员承认有误,给我们家的玉米棒子分量不够,虽然后来又给补足了分量,但是质量是不能保证了。记得我们家的玉米棒子青色的特别多,小个的特别多。民以食为天呢,在冷冷的月光下,相信那一晚上父亲的心在流血。可父亲就是这样的倔犟! 我母亲过世后,父亲有好长一段时间没缓过来,经常是自己抽着闷烟。没有了母亲,家里冷清多了,饭菜也没有以前可口了。日子就这样过着,母亲去世那一年我考上了大学,离开了家去济南读书了。开学前,父亲焦躁不安,天天为我准备着什么。上大学的前 3 年,家里还有一个姐姐陪伴着父亲。后来姐姐年龄实在有些大了,也就出嫁了,这样家里就剩下父亲一个人了。上了大学后,我开始给家里写信,收信成了父亲最大的期盼。听姐姐和堂哥讲,父亲都是将我的信小心保存着,请村里不同的人给他读,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信封都破损了,他还是仔细地保存着每一封信。信中的每句话他都记得烂熟了,但还是喜欢再听一遍。每当请他人读信的时候,他抽着烟,眼巴巴盼着下一句话,就像幼儿园的孩子听熟了的故事一样,总是问个不停,信上还说什么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句话是什么含义?也许在人家给他读信的时候,他是在享受这个过程,也在搜寻着儿子的什么信息,是解脱自己思念的一种方式。那是真的是想儿子了。今天想起来,我还是很感动。父爱如山呢,可当时年轻不理解啊。 每当放假前,我总是给家里写封信。没有想到,这就成了父亲的牵挂。从县城到我们村之间有个叫宿家埠的地方,是长途汽车的一个停车点,离我们村有 8 里地。听姐姐说,还没有到我回家的日子呢,父亲就不自觉走到那个停车点去等。一连几天就这样去一直等着,望着每辆车下来的人,没有等到,就回家了。第二天,又去了,一直等到我坐的那辆车。等我下车,父亲急急得接着我手里的行李。每年的暑假和寒假,父亲就是这样迎着我回家。 在我上大学期间,父亲去过济南看我,那是唯一的一次,是在我毕业前。他给我捎去了煮熟了的鸡蛋和新鲜的豌豆。记忆深的还是父亲告诉我不要浪费的话。当时宿舍里有时候有剩余的馒头,馒头干了后大家就不喜欢吃了。父亲看着对我说,别浪费了,掰着吃了吧。有几个鸡蛋有了馊味,我说不要了,父亲不让,还是用开水烫了烫,吃了。在济南住了几天,我借了同学的海鸥相机,给父亲在大明湖和千佛山照了一些相片。这些相片后来也成了他每天翻阅的寄托了。 记得我大学期间有一个寒假回家,家里每天晚上都是客满,大家喝着我从省城捎回的茶叶,其实只是五角钱一包的,当时的茶叶全国还没有流通。等客人走了以后,我们父子俩还要聊上一段时间。父亲说你回来了,家里就热闹了,你走了,家里就没有这么多客人了。那个晚上我们父子俩聊了很久,不记得都聊了些甚么了,隐隐约约记得的就是种地啊、耕地啊、村里的家长里短什么的。父亲低着头,抽着烟,一直在唠叨着,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也就在那个晚上,父亲生平第一次给我递了一根烟,我突然意识到,父亲觉得我长大了。家里的这些事情,是要跟我商量呢。 大学毕业后我考取了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生。上基础课那一年是在兰州大学。由于暑期所里有个国际会议,导师希望我们结束基础课学习后直接回所里参会。那个夏天我没有回家。我让我的一个好友去看望了我的父亲,我的朋友还帮助父亲晒了晒剩余的粮囤里的小麦。冬季时节,我突然接到了家里的电报,说父亲病危速归。我当即买了第二天的火车票,请假回家。在列车上的三天两夜的晃荡中,我几乎没有合眼,一直在思索着父亲的病情,心里也在责备着自己为什么夏季不回去看看。到了潍坊站,姐夫和堂哥在车站等着接我,没有说什么话,我也不敢问什么,只是简单寒暄着。等到了县城已经很晚了,我们到了一个亲戚家里,他们在一边背着我密谈着,实际上是县城没有车了,想托在公路站上工作的亲戚找个车送我们回家。车来了后,很快我们就到家了。快到家的时候,姐夫说话了,说父亲的病很严重啊。我很纳闷,病情严重为什么不去医院?回家意味着什么?等到家门口的时候,我心跳的厉害,神情已经有些恍惚了,只听得姐夫又说话了,他说父亲已经走了,走的很安详。我几乎是冲到屋里去的,看着父亲在静静地躺在西屋里,很安详,就跟平常睡着了一样,我不知道说什么了,只是呆呆地望着父亲,想说点甚么给他听。我也就呆呆地听着家里人给我描述着父亲发病的过程。就这样一夜就过去了,按照规矩第二天要给父亲叫魂了,我按照村里丧事主管教给我的话,大意是父亲您上西天了,您走好啊,我几乎使出所有的力气,嚎啕大哭着,将憋了一晚上的话声嘶力竭地哭喊出来。记得姑姑在一边流着泪看着我,扶着我,劝着我。为父亲守灵的时候,我一直跪在父亲的棺材前,眼泪不停地流着,不知怎么,眼泪就那么止不住,谁劝都不行。我就一直跪着,跪麻了双膝也全然不觉。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孝,才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愧疚。实际上我当时意识里还是不相信父亲的离开,一直到最后一天要盖棺了,我才明白过来,父亲要永远离开我们了。村里的丧事主管问我还想不想看父亲最后一眼,我当然要看呀。就在他们扣上父亲的棺材盖时,我又一次仔细端详着父亲那慈祥的脸庞,旁边的人一直劝着说不要将眼泪滴在父亲的脸上。父亲还是永远那么微笑着,安静地躺着,就在丧事主管的一声喊叫后,父亲的棺材盖被扣严了。这一扣,就将父亲与我永远分开了 那年父亲只有 58 岁!患急性心肌梗塞去世,听二姐说从发病到离开人间只有半个小时! 我回到单位,我给我的好朋友们都去了一封长信,倾诉我心里的痛苦。记得有一句是我已经无家可归,成了浪迹天涯的人了 。我的朋友给我寄来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磁带,当时我也听不懂,只是感激,一直很仔细地保存着。就是今天,想起这些,我的眼睛还是湿润的。没了双亲,也就没了窝,父母亲已经都离我走了,我那还有家呀。只有空房子,那不是家。村里的老人说父亲有福气,没有受罪,没有痛楚,就走了。可是他的福气,却变成了我的痛苦,我终身的遗憾,一生的痛楚。一想起我的父母亲,我就泪流满面。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孝子,总感觉对不起父母。父母养育了我,但没有跟我享受一天的好日子。我现在的家庭很幸福,儿子今年也参加高考了,这倒更勾起我对父母亲的怀念了。有一种爱,昂贵得无法报答,就是父母的爱! 父亲离开我已经近 22 年了,中秋的时节,春节的时刻,吃饺子的时候,我就会经常想起他老人家。唉,也只能想想了。可是我真的是很想念父亲啊!这份思念会一直延续着,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思绪反而越来越浓了。思念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啊! 今年的父亲节,我终于写出了这些文字。我也想给我在天国里的父亲过个父亲节。父亲,儿子全家跪着给您祝福,祝福您在天国里过得快乐安详!儿子想给您说,真的很想念您。祝您节日快乐! 祝天下的父亲节日快乐! (王德华 2008. 6.15 )
个人分类: 人生漫笔|7720 次阅读|27 个评论
父亲的遗产
龚胜生 2008-1-26 23:15
《父亲的遗产》一文写于1998年6月11日。为出版个人文集,今日整理旧稿,得此短章,上挂于此,聊以纪念。 记忆是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在时间的磨蚀下,有些东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有些东西却在时间的河床里熠熠生辉。父亲是个石匠,身材高大,不苟言笑。在我记忆中,他属于那种力大无比的人。他可以猫腰抱起三四百斤重的石头,掷去老远;也可以一口气点燃七八个火炮,出惊入险。记得那时,爆破用的导火线都是用窗户纸和硝磺自制的,燃烧速度极快,所以一到村子里开渠修路,奶奶和妈妈总要为父亲捏把汗。 父亲无他嗜好,唯爱喝酒。酒一下肚,平时寡言少语的他,也有了话说,偶尔还能讲讲民间故事。但这样的机会极少,因为那时家里穷,难得多少酒喝。父亲爱酒,但酒不在多,傍晚劳作归来,总叫我打两毛钱散装白酒,独斟独饮。这样的事记不起有过多少回,但令我终生难忘的却是这样一次。那个傍晚,我从代销店沽了两毛钱白酒,打着飞毛腿回家。父亲掂量掂量,高兴极了,说今天两毛钱酒怎这多。猛地喝了一口,却是点灯用的煤油!我一下子懵了,不知如何是好。父亲是相信黄荆棍下出好人的古训的,虽不轻易揍人,但一旦动怒,往往在劫难逃。我蜷缩着,等待他的巴掌。不料父亲看了看我,只淡淡地说了一声:酒不喝了,煤油点灯用。多少年来,这件事使我对父亲一直怀着深深的愧疚. 父亲七兄妹中,他排行老大,所以很早就得自食其力。我不止一次听到他翻古,说他十一岁当挑夫,十三岁用犁耙,十六岁走江湖,下益阳、华容割过禾,出岳阳、湖北谋过生,也算是洞庭湖的麻雀,经过些风浪。每当翻古起这些,父亲大多心平如镜,唯有一件,每每使他黯然神伤。那是他十二岁的时候,他跟祖父挑煤到四十里外的镇上去卖,山路上把踝关节摔脱了臼,疼得嗷嗷直叫,可祖父非但没有帮他,反而呵斥他粗心,他硬是咬着牙自己把踝关节揉复了位。这件事对他太刻骨铭心了,后来竟成了他教育我的典型事例。记得唐山地震后的那年春节,十岁的我即将小学毕业,父亲决定带我到百里之外的县城亲戚家去拜年。天刚蒙蒙亮,父亲就带我出发了,可当我们赶到二十里外的山下停车点时,每天一趟的班车已经早走了。父亲要我打转回家,我却不愿放弃这盼望已久的机会,硬是走走停停,跟在父亲身后,半路上,竟把母亲给纳的新布鞋底磨穿了。黄昏时候,约莫走了七八十里地,我实在挪不动了,站在那里,用企盼的眼光远远地瞧着父亲,希望他能背我一程。可是,父亲只是停了下来,给我讲起了这个祖父留给他的故事直到夜阑人静的时候,我才拖着一双几乎失去知觉的腿,踏上县城古老而冷清的街道。可怜我的一双小腿,第二天都不能下地走路。就像祖父留给父亲的,这次长途跋涉,父亲也留给了我铭心刻骨的记忆。现在回想起来,孩提时的这次长途跋涉,其收获远不止是得到几本梦寐以求的小人书,更为重要的是,它使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父亲从未进过学堂门。他曾希望我初中毕业即打道回府,继承他种田耕地的神农事业和凿石开山的鲁班事业。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主意。那是七十年代末刚包产到户的当儿,夏天天旱,塘水干涸,责任田需翻车灌溉,抢着车水的人又多,家中缺少劳力,父亲犯愁了。我让父亲从煤矿借来几十米小水管,利用虹吸原理一个晚上就把干涸的禾田灌了个饱。父亲高兴极了,说他原来只听说过仙水翻坳,想不到家里出了这样一位仙人。从此以后,父亲便对知识另眼相看了。八二年高考预选时,我考出了十分好的成绩,从未踏过学校门槛的父亲,竟亲自步行到他过去挑煤卖的镇学校里给我送钱来,嘱咐我不要太节俭,饭要吃饱,说他在村里煤矿下井,钱来得快些,高考前准备为我买块手表。我打了三两白酒答谢他。父亲觉得我有孝心了,显得非常高兴,连夜便赶路回了家。想不到,这杯酒,竟成了我给父亲的唯一报答!几天后,传来了父亲在井下事故中去世的噩耗。 父亲走的时候,刚刚度过人生的第四十四个年轮。他一生辛苦奔忙,却连照片也没有留下一张。如今十六个春秋过去,时间流逝,没有磨蚀掉父亲留给我的为数不多的记忆。父亲克隆给我的坚毅自强的性格,成了我人生路上不断进取的动力。坚持不懈,自强不息,正是父亲留给我的最可珍贵的遗产!
个人分类: 亲情流露|4943 次阅读|5 个评论
一部现时代的《论语》――读苏畅斌《活好:游刃有余的强者之道》
suqing1961 2007-11-27 23:55
今年年初,我父亲出版了一本书《活好》。朋友刘绪义博士读后写了一篇书评。特放入博客,以谢朋友捧场。 《活好:游刃有余的强者之道》, 苏畅斌 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 社 2007 年 1 月第一版, 定价: 32.00 元 一部现时代的《论语》 ――读苏畅斌《活好:游刃有余的强者之道》 刘绪义 从书名看,这是一本毫无阅读障碍的书。老实说,我对这本书的作者事先没有一点了解,一点也不合孟子知人论世的规矩。但现在我偏要先论一论作者这个人。这是因为,任何一个读完此书的人,心底里都有一个作者的像。 这就和我们读《论语》,能够读到一个和蔼可亲的孔子一样,读《活好》,一样能读到一个游刃有余的苏畅斌。 都说《论语》是孔子的语录,其实真正的《论语》是孔子人生的画传,虽然不完整,但基本上凸现了一个真实的孔子。而《活好》虽然带有 苏畅斌 先生人生的自传性,但无疑又是他对时代与人生的精彩语录。 我颇喜欢于丹解读《论语》的一个心得,她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那种快乐的生活。而《活好》的真谛,则是要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达到我们人生中所需要的那个幸福生活的圆心。 一个七十岁的老头,在人生的暮年,能把他那个时代特殊的人生经历写成这样一部极富《论语》性(哲理性)的著作,给了今天的我们以无穷的启示。他的经历连同他对人生的思考都是一座富矿,足够我们吃一辈子。 他 15 岁那年土里土气地踏上离乡的火车,到退休的时候,他离开岗位回乡,口袋里依然干干净净,只落得个同事们十里长堤相送,热泪数千行。小学毕业的他,从一名普通技术人员到经济学教授的转变,他只用了 8 年; 15 年的探矿、采矿经历,换来的依然是白手,退休前,在单位他这样的技术能手却只能像古人那样循墙而走。退休后,在商海里他游刃有余,不仅办起了多家公司(国际物流、长江航运等),而且不断地收购国有企业,这中间他只用了 10 年。在人心普遍物化的今天,他却扶贫济困,助人为乐,四处撒钱,大手大脚。 这本《活好》正是他抵达幸福生活的圆心时的精彩旁白。 如果说人类 20 世纪的主题是活着,那么 21 世纪的主题就是活好。 然而,活着已属不易,活好似乎更难。 苏畅斌老先生的前半生活着就不容易,然而,即使不容易,他也没有只停留在活着的层面,他要活好。举个例子,上个世纪 80 年代,单位本来分给作为骨干的他一套住房,但当他看到一个老干部又哭又闹地吵着要房时,一咬牙就把房子让给了那位老干部。房子是活着的必需,但并不是活好的唯一。如今的他,别说房子,别墅都住了好多年了。 怎么才能活好,活出游刃有余之道?换句话说,活好,凭什么?凭道行深浅,凭境界高低,凭权力支配,凭方法策略,凭正道修练。《活好》分五个部分剖析了游刃有余的强者之道。就道行来说,有智道、人道、事道、商道、家道等;就境界来说,有看、简、求、乐、气、参、品等诸法;就权力支配来说,有空间支配权、时间支配权、信息支配权、交友支配权、分享支配权、需要支配权、心理主控权等;就修练来说,他提出了八正之法:正眼即眼睛决定天堂和地狱、正面即对自己的面相负责、正形即对自己的形象负责、正语即表达关乎命运、正思即解脱别人方能解脱自己、正行即如何超越自我、正合即如何凝聚人心、正行即每天修正一点点。 孔子够博大了吧,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这应该是他老夫子的心得。然而,自古以来,真正有几人做到了七十而从心所欲? 苏畅斌 先生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体验到了孔子的境界。正如他所说,他是用心来体验阳光、体验美、体验幸福、体验温馨、体验关爱、体验勤奋、体验劳动、体验汗水、体验思考、体验感激,终于使他成为一个博大的人。 博大就能游刃有余,博大的人就是强者。 多年以来,人们把活着的姿态一分为二,一边是强者,一边是弱者。而强者的定义更集中在拼杀,在奋斗,在竞技,如此等等。似乎强者总是鹤立鸡群,强者总是屡败屡战坚强地活着的人,强者就是永不放弃的人。自然它的反面就是弱者。这样的定义导致一个什么结果呢?弱肉强食,这样强者就往往与活着很累同义;弱者则往往与活着很苦同义。为了成为强者,许多人不惜把别人踩在脚下;为了成为强者,许多人不惜喝人血食人肉;许多成为强者的人,他的人格早在厮杀中碎裂,在血海中萎缩。强者的背后往往就托着一个矮小人格的尾巴,成为他心灵深处的阴影。 苏畅斌 先生的强者定义不是这样,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哲学思索告诉我们,强者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活得真情、活得踏实、活得舒适、活得开心、活得流畅、活得有益于他人的人。 苏老 先生的经历和他书里的人生哲学思索是这样的天衣无缝,进一步表明强者往往就是一个极普通的人,一个极本真的人。《活着》抒写的便是这样一个本真意义上的人字:游刃有余!人,不是社会的奴隶,更不是金钱的仆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活着》是现时代的《论语》。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5501 次阅读|3 个评论
想象1947年的父亲
jlpemail 2007-2-26 09:19
丁亥年(1947)惊蛰过后,八路军太行某支队的接兵干部来到我的家乡,平静的村庄热闹起来。这个太行山东麓的村庄,1945年秋天从日寇的铁蹄下解放出来,就成了解放区。 那年春天,父亲还不满十八周岁。和平生活过了才一年半,他就要和一些同龄人从戎了。当时,故乡的青年们崇尚早婚。父亲也不例外。民国年间,父亲这个高小肄业生也相当于现在的知识青年了,可以称为投笔从戎吧。参军时,他已经成家好几年了。同年兵里,有的虽然刚二十出头,可是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有的即将成为父亲,他们的妻子已经怀孕,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有的是弟兄一个。 我曾经不只一次地想象,父亲得知自己要上前线时,是什么心情。是留恋刚刚开始的和平生活,是牵挂家中的双亲、妻子,还是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并无生存之虞的人们,有几个向往硝烟弥漫的战场呢?当时的人们谁也无法预料战争何时结束,战场上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父亲身体强壮、个子已经一米七,在距离故乡一百多里的一个城市郊区短期集训后,被分配到炮兵连是很自然的事。参军后,父亲所在的部队总是不停地徒步行军、战斗。他们曾经连续趟过同一条冰凉的河流、两次住在同一家百姓屋里。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在一个团直属的炮兵连。这个迫击炮连的伤亡率很高。第一仗大约是在河南打的,硝烟散去过后,他们消灭了若干敌人,也伤亡了一些战友。有些战士,连长还教不上名字来。 不知道,父亲是否在参军的第一年就学会了抽烟。后来这个习惯伴随了他近四十年,直到在母亲的劝说下戒除。廉价的旱烟或者树叶子成了战争间隙排解忧愁思绪的工具,成了交流感受的战友们的共同爱好。烟草的味道与硝烟的味道带来的心理感受截然不同,尽管同样冲击着他们的鼻孔。 我的想象是,在一次战斗的间隙,战友,也许是个副班长,卷起一颗大炮,用战壕里的火种点燃。他喷吐烟圈的夸张动作,以及那种美妙享受的姿态迷惑了父亲。副班长教会了父亲吞云吐雾,当天晚上就在战斗中牺牲,还不满二十岁。父亲和战友一起,挖坑埋葬了副班长,并且做了一些记号。父亲没有叙述他一次次掩埋战友尸体时的心情,可是提起过挖战壕时排长的一些粗鲁的话语。他也没有描述自己第一次受伤时的感受,只是说:醒来以后,我突然发现自个儿在战地医院里。 四十多年后,时光流逝到了1990年代,父亲在一个冬夜和我谈起了入伍前后的一些场景。还激动地唱起了一些老军歌,节奏感非常强烈的军歌。
个人分类: 散文广场|364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9: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