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聚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寂静的春节
lixiong45 2020-2-1 16:23
1 月 20 号,我便从单位请假回到了几百里之外的老家,接下来 2 天主要在“学习强国”平台关注了习大大在云南考察慰问的足迹。 按照往年,我通常会在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随家人去县城赶集,买点年货,顺便看看家乡父老的生活面貌。今年可能是因为懒,也可能是害怕了年前那种拥挤的场面,便临时取消了这一惯例。 其实直到大年三十这一天老家的人们都丝毫没受到武汉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听堂客说集市和超市依然挤得水泄不通。家里过年需要的物件一样也没少,年夜饭也一样丰盛。 家人是在吃年夜饭的时候才感觉武汉疫情的严重,也从电视和手机上不断地获知国家的号召:少出门、不聚集、勤洗手、戴口罩……字里行间预示今年将是一个寂静的春节,就连跨入新年时的礼炮声也比往年轻短不少! 家乡的大年初一很神圣,禁忌十分之多,其中包括不允许串门。印象的大年初一家人总喜欢到县城的文艺广场去玩,有时也会去城里的一座寺庙拜佛。无论去哪,对我而言,最主要的就是看热闹,原本想着带着刚会说话的儿子看看老家的热闹也是人间一乐。但为了家人和他人的健康,看热闹的事自然不能去做。而且今年的天气和大街小巷的气氛一样清冷,吃年夜饭的时候天气就开始变幻,大年初一起来地上竟铺了一层白白的雪,这也算是一种新鲜和美妙,毕竟记忆中大多数时候的大年初一都是蓝天白云相伴的。“瑞雪兆丰年,预示华夏大地能早日战胜冠状病毒疫情,也暗示努力的人们在新的一年能够心想事成。”这是我对着新年第一且可能是唯一的一场雪许下的愿望。 在往常,从大年初二开始,就是亲戚们轮流请客吃饭的日子,一家一天,轮完的时候也就到了该开工上班的日子。今年,几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取消了聚餐的想法,除了初二有个远房亲戚依然按期举办了老人 90 岁的寿宴,母亲一个人带着口罩去吃了两顿饭。家里人每天与电视、手机和床相伴,都感觉整天“睡觉 - 吃饭 - 吃饭 - 睡觉”的日子很难熬,虽然也有些按耐不住,想去凑凑热闹的感觉,但终究是被每天增长的病毒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以及电视、手机和广播不断重复的宣传语给压制住了。但村里有些人对疫情不以为然,聚集打牌和麻将的依然进行,反正没人管。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劝阻父亲不要去参与。 这几天,有关疫情的各种小视频很火,因为连家里人都以刷这些视频作为消遣的主要方式,我个人对有些视频挺反感的,毕竟传播的是非正能量或非科学的内容! 我每天过得也挺无聊的,单位发了多次消息劝阻我们不要急着回去,考虑到路上交通不便和儿子可能不愿戴口罩,以及工作地的疫情更为严重,环境更复杂,我想暂时隔离在老家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我除了有时看看文献,有时读读推送的科研报道,偶尔和同事讨论一下和工作有关的事,大多数时候都在陪儿子玩。只有他睡下午觉时,时间才真正属于我:我常静静地坐在床头,将半个身子埋进被子,摆弄一会电脑或手机,然后蜷进被子陪儿子睡一觉,迷糊中听着窗外呼呼的风声,偶尔夹杂着一声鞭炮声,让我想起温室的实验材料……一觉醒来,又到了吃晚饭时间!
个人分类: 生活缩影|73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与驴友吃饭
Mech 2019-3-8 08:44
当年游厦门的驴友,旅程结束后仍偶尔聚餐。大致的频度是每年一次。我基本都参加,除非出差在外。迄今还没有买过单,通常是有喜事的人买单。正在申请中。 在这队驴友中,我比较不争气。出过两次洋相。一次是把自己丢了,参加聚会,找不到地方,手机马上没有电了,只好原道返回。还有一次短途旅游,上错车还拿错了包。这或许加深了外行对教授丢三落四心不在焉的 stereotype 。闲聊时,他们都称我教授。除了这些驴友,想不起还有什么场合被这样称呼,真有些不太习惯。 过去吃饭都不记录。这次破个例。因为是在家著名饭店,包间据说是伊丽莎白女王用过。这家饭店我倒是去过一次。很多年前,有位前辈教授在这里宴请海外来访的教授,我有幸谨陪末座。 饭前用手机拍两张照片。 下次聚餐暂定为在一位驴友的单位食堂。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初二的聚餐
热度 7 huailu49 2019-2-7 10:18
个人分类: 动物世界|3078 次阅读|14 个评论
研究生导师都应当从中吸取一些教训
热度 20 fdc1947 2017-1-21 09:35
研究生导师都应当从中吸取一些教训 近日江苏大学某26岁研究生参加聚餐之后不幸死亡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一些波澜。看到这样的消息,虽然死者及其家属都与我并不相识,更无亲无故,但可能是做了一辈子教师的缘故,看到这样的事情,“物伤其类”,心里总有些痛惜,悲痛和可惜的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逝去了,给研究生家庭、给学校、给国家都带来了损失,国家和研究生本人及其家庭二十多年的努力都付之东流。 这件事情是从学期末放假时江苏大学的一位工科的教授、研究生导师请学生聚餐引起的,参加聚餐的有约50人(包括4名教师)。外界可能不大清楚,这样的聚餐在理工科各专业的导师和研究生中间是常事。通常来说,理工科专业的新老研究生之间,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平时的交流会比较多。大多数研究生工作也都还卖力,从而比较辛苦。因此,到了年末放假之时,师生往往会在一起聚餐,这里有导师慰劳研究生的意思,当然,还希望自己的研究团队更加团结、更加努力。当然,像这位教授那样聚上五十来个人,规模是比较大了一点。应当说,年末导师请研究生聚餐,并不是坏事,但是却出了事情,而且是人命大事,这就麻烦了。 对这件事情,科学网博客上至今似乎没有什么反应。科学网上的博主在国内做研究生导师的人不少,大概是想等到事情的真相都能清楚之后再发表意见。现在,善后事宜已经处理完毕,学校和家长也声明不希望媒体“炒作”此事件。不过,对于研究生导师和他们的学生,我看都应当很好地思考或讨论一下,看看从这一事件中能够吸取怎样的教训。 前几年,我写过一篇博文,题为《 中国的知识分子 》 2013-5-20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691623.html ,说到在当今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唱主角的中年知识分子的特点时说:“ 当国门打开时,他们正好青春焕发,他们懂得的新东西远远超过懂得传统的一切,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两千年多来的中国传统文人的气质在他们身上已经不多了。他们已经不是能够委曲求全的童养媳,受到不公正对待时他们会拍案而起。他们也不是关在书斋里的书呆子。他们有灵活的社交能力。与上一代知识分子相比,中年知识分子少了一些酸气,多了一些辣味;少了一点文气,多了一点野气;少了一些懦弱,多了一些勇猛;少了一些内敛,多了一些开放,他们是能够成大事者。 如果也要 用一种味道来表征这一代知识分子,那就是“辣” 。他们在奋斗,他们是火爆的,追求刺激,喜欢用川菜、湘菜的手法去烹调 生猛海鲜 。 如果用一种物品来表征他们的爱好,那就是“ 酒 ”,他们都是饮酒的能手,他们聚在一起,不论是朋友或是对手,往往就是举杯痛饮,在酒桌上解决问题。 ” 这一点,恐怕也是我们中国人共同的问题,我们的社交方式,“在一起聚一聚”,也差不多就是在一起吃喝一顿。过去,学校的领导(他们也都是中年知识分子)带头,公款吃喝是常事,这些人过去很少能够在家里吃饭的。各高等学校都有专门供人们燕饮的场所,学校的很多“学术骨干”也都是那里的常客。中央“八项规定”之后,公款吃喝收敛了不少,但是,好吃喝的习惯一旦养成,一下子很难改掉,何况对如今学校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学术骨干”们,他们的经济收入也足以供给他们隔三差五去“小小的奢侈一番”。他们需要这样的社交,甚至可以说,已经依赖这样的社交了。除此之外,他们也没有什么其他可以接受的社交方式。 实际上,在很多学生那里,好喝之风自从进了大学就逐渐养成。学生的社交,很多就是喝酒。青年人在一起喝酒,往往爱面子,好像如广告宣传的那样,男人不喝酒,似乎就不够男人样。因此,往往不用别人劝说,就自己“拼”上了。 我看,我们的研究生导师,都应当从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 第一, 是自己要少喝酒。 第二, 要教育学生少参加酒宴,即使参加,也不要斗酒,喝酒要量力。不能喝酒并不丢脸。 第三, 教师与学生搞好关系,交流感情,不一定就要请学生聚餐喝酒,也应当想一些别的方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关心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总之,大家都要吸取教训,出了问题,对什么人都不好。 附1: 《关于江苏大学学生史某某猝死善后情况的通报》 扬子晚报讯(记者万凌云)江苏大学一名研究生参加饭局后不幸离世,引起多家媒体关注。19日,江苏大学给扬子晚报发来《关于江苏大学学生史某某猝死善后情况的通报》。记者在通报中看到,目前善后事宜已处理完毕,学校将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并引以为戒。同时,校方表示将对个别媒体的多处不实报道,予以追责。   学校通报全文如下:   2017年1月15日晚,我校(江苏大学)研究生史某某参加导师课题组同学在校外举行的离校前聚餐活动,结束回宿舍后突感不适,后经抢救无效身亡,医院诊断为猝死。现将善后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关于此次聚餐的一些细节,经调查核实,情况如下:   1、经调查,此次聚餐为私人性质聚餐,共花费5634元(实际支付5630元)。15日中午,导师朱老师将现金6000元预支给学生,当晚22:03由学生通过支付宝支付,未开发票。   2、当晚5桌人,共饮海之蓝(白酒)13瓶,一品苏黄养生态(黄酒)5瓶,特种兵(饮料)7瓶,并非个别媒体报道和转载的“25瓶白酒”。   3、史某某的导师朱老师平时对学生关爱有加,深得学生爱戴。朱老师提供的一份微信聊天记录显示,当天他特意嘱咐:“为确保聚餐安全,晚上博士穿插到每一桌,严格控制白酒总量。”20:30左右聚餐结束回去后,他又通过微信询问同学们是否安全返回宿舍。整个聚餐过程中,并不存在个别媒体所报道的劝酒行为。   二、1月19日,史某某家长针对最近媒体报道其子猝死一事发出声明。声明对学校成立善后处理工作组积极协调处理表示认可,对媒体的不实报道给江苏大学和导师朱老师造成的负面影响及伤害表示歉意。恳请相关媒体不要继续转载,也请网民不要转发及恶意评论,让死者安息。   三、对史同学的不幸离世,学校和学院领导、老师深感痛惜。通过与家长积极协调处理,目前善后事宜已处理完毕。学校将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并引以为戒。   四、对个别媒体的不实报道,学校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附2:《科学网·新闻》“ 江苏大学研究生参加导师饭局后猝死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1/366401.shtm ​ ​
个人分类: 教育|10035 次阅读|46 个评论
英国人吃什么?
热度 2 andydong 2014-2-7 01:49
英国人吃什么?也许我的硕士导师在邮件里说的好:地球人都知道英国是没有食物的国家。 英国的食物真是单调而无美感啊,如果还可以称为食物的话。 说说一日三餐。 一般来说,英国早餐品种比较固定,土豆饼、玉米粒、蘑菇块、香肠、培根、煎蛋、面包片等,然后果汁、咖啡、牛奶等,还有麦片、黄油、番茄酱等可选,以上被称为 Full Breakfast ,据说早些年 Farmer 到农场下地干活才吃这么全,一般人都是选择其中的几种。评价:蔬菜过少,碳水化合物过多,牛奶和煎蛋提供的蛋白质有些过量。 午餐一般都是工作简餐,最常见的就是三明治,大面包里抹上黄油或沙拉,夹火腿或培根,再加上几片黄瓜片、番茄片、菜叶等,价格实惠量又足。我在食堂里也常见米饭、浓汤、薯条、各种派等,几乎就是 KFC 的翻版,那个浓汤里拌着各种菜,味道怪异,却是老外最爱之一。春节那天,好不容易来了个中餐特供,我点了个类似京酱肉丝的菜,却只有两小张很硬的面皮,肉丝加甜酱,还有几片黄瓜,也不是印象中的中餐味道,看来缺了中国人的酱油是什么做不了啊。评价:西方饮食特点之一就是要看见食品的各种内容物,我们的包子馅饼之类讲究含蓄,他们的披萨、派、三明治等还属于食物进化史上的早期阶段,需要再修炼。 晚餐不管是聚会还是家庭,都是 Dinner 大餐。参加过几次他们晚宴聚会,一般都是分为 Starter, Main Course 和 Dessert 三拨,前餐一般都是冷餐,鱼虾卷饼肉串等比较常见,小酌几杯;正餐变化较多,泰国菜、印度菜常是炒米饭,意大利菜常是炒通心粉,英国本土常是蒸或炸土豆块蘸番茄酱,还有大盘鸡块或牛排,配蒸熟的花椰菜、胡萝卜、青豆等;餐后甜点一般都是 Coffee and Cake 或者起司蛋糕、冰淇淋之类,甜到腻。评价:晚餐过于丰盛,糖类、脂类摄入过多,但低油少盐值得一赞。 英国,或者西方都是如此,只要聚餐都是 Go Dutch ( 各付各的 AA 制 ) ,少有国内那种很豪爽的 It is my treat ( 今天我请客 ) ,少了些人情味,但也多了些两不欠的平和。参加过一次博士答辩后聚餐,国内习惯一般是导师请答辩委员和学生,这里各点各的,餐后买单时更是传到每个人手里,根据自己的点餐加上钞票,有时还有大把的硬币(英国的硬币有八种,可以算的上世界之最了),估计很多国人会觉得太小家子气了,可这里人习惯而自然,买单时依然谈笑风生。聚餐如此,学术会议经常没有主办方的晚宴提供,如果有所谓的 Gala ,也需要另付费。待久了,就会很习惯,接待来访或出去交流,茶歇或工作餐,一律自己去付费,真是没有免费的午餐啊。 英国人常见的聚餐形式是一个长桌两边做,各吃各餐,邻座交流,少有国内那种一帮朋友围桌在同一锅里涮羊肉那种的喜庆热闹(不知去年卡梅伦首相访华去吃川式火锅要传达怎样的信号)。经常说英国人绅士,其实这种气质多指的是彬彬有礼、尊重女性、保护隐私、穿着得体上,而不是国内常说的那种仗义、豪爽、灵通、场面。他请你吃饭,却没有帮你付款的义务。
471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秋在杜春耕家和画坛第一鹰黄妙德聚餐
黄安年 2013-9-19 17:40
中秋在杜春耕家和画坛第一鹰黄妙德聚餐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9 月 19 日 ( 北京时间 ) 发布 午间雨过天晴 , 我们来到红学版本专家杜春耕先生家 , 为当代画坛第一鹰黄妙德一家来访作陪。聚餐的主题集中在黄妙德先生最近的文化活动上。他告诉我们,他的画鹰作品应文化部要求,最近将走出国门到迪拜展览 , 在这以前还将在上海展出。这是一个可喜的文化信息。在我国博大精深、百花齐放的画派中 , 黄妙德先生是画鹰第一人。鹰画走出国门 , 将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沟通。我们知道在世界各国的国徽中含有鹰的就有 30 多个 , 其中包括美国、俄罗斯、德国、墨西哥等国;在世界各国的钱币中含有鹰的也有 10 几个 , 其中包括美国、俄罗斯、德国、墨西哥等国。通过绘画传递鹰文化对于企业文化也是重要的标示,  鹰文化作为企业文化,要求员工像鹰一般的扑捕目标。联想的企业文化是典型的目标导向。 聚餐后,孙伟科、计文君夫妇来访,为中秋增加了欢乐气氛。 照片 2 张为即时拍摄。 *********************** 龙年初一在杜春耕家遇黄妙德画家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1 月 23 日 ( 北京时间 ) 发布 昨晚 , 我们在红楼梦版本著名专家杜春耕先生吃年夜饭。今天中午 , 杜春耕先生宴请黄妙德画家一家 , 我们应邀作陪。今年 61 岁的黄妙德先生是著名的工笔画家,近年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他的《工笔画鹰》,是中国花鸟画史第一部图文并茂,较为全面系统的画鹰专著,也是黄妙德艺术成就的一次总结。他为人低调 , 倾心创作,令人敬佩。我们和 黄妙德先生一家、杜春耕先生一家 , 品尝了何涛亲手制作的丰盛特色佳肴,以及茅台镇军酒、特制黄酒,四个多小时一恍而过。 照片 8 张中前两张取自网上 , 其他 6 张为即时拍摄的。 1. 2. **************************** 黄妙德 :男 1951 年生于浙江永康。受家学熏陶自幼习画,少年时师从赵少昂学生张志林先生,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又师日本画家市川保道学习日本绘画。曾先后在文化馆、展览馆、杂志社、美术公司任职从事美术创作工作。现为专业画家。   近年来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展览,著书《新工笔猛禽画技法》、《中国画名家指点画鹰 —— 黄妙德工笔翎毛经典范例》、《荣宝斋国画技法丛书 —— 工笔画范 · 鹰》,近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工笔画鹰》,该书由 “ 画鹰概说 ” 、 “ 工笔鹰画法 ” 、 “ 论工笔画鹰的创作 ” 、 “ 作品图版 ” 四大部分组成;画鹰创作中的塑造艺术形象、写生、构图、笔墨、敷色、意境,以及翎毛、配景、象征等篇,比较详细系统地阐述了画理、技法、观念、审美诸内容,是中国花鸟画史第一部图文并茂,较为全面系统的画鹰专著,也是黄妙德艺术成就的一次总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531211.html 今年又在杜春耕吃年夜饭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2 月 10 日 ( 北京时间 ) 发布 好客的杜春耕、何涛夫妇邀我们到他家吃年夜饭,同时还邀请一 画家一家同来聚餐。三家七口聚集一桌边品尝丰盛的年夜饭 , 边看春晚节目和评论,在看完郭德纲的几乎没什么掌声的节目后 , 起身告别回家,这时路上很难走 , 到处烟火爆竹,安全成了首要注意的了。回到家中看烟火爆竹可谓最佳位置,窗前一览无余。入睡时已经下一点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60909.html
296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式聚餐
热度 45 SY2012 2013-4-27 16:14
中国式聚餐 澳洲的节日很多,什么圣诞节,劳动节,复活节,老兵日,女王的生日等等等等,感觉是有事没事就找个理由给大伙放几天假。在澳洲呆时间长了,再勤奋刻苦的炎黄子孙也会变得很休闲。那休闲起来总要干点啥吧,聚餐,中国式的家庭聚餐,那味道,太熟悉了,太亲切了,一股浓浓的春运的气息,迎面而来,喧闹过后,忍不住会想家。 最近,一来澳洲十多年的老兄邀请我参加他们的家庭聚会,受邀的人很多,黄皮肤,蓝眼睛的都有。这位老兄早年留学欧洲,后来去过美国,日本,最后漂泊累了,到了澳洲说啥也不走了。我们这些人基本都有着类似的经历,有时候找个理由聚一聚,与其说是驱赶一下异国他乡的寂寞,让孩子们找个机会多练习练习汉语,不如说是为彼此疲倦的中国心找一个熟悉的港湾休息片刻,因为明早太阳照常升起,又是一个忙碌奋斗的一天,等着我们。 中国人的聚餐跟老外聚餐不同,虽然不用自己准备一道自己拿手的菜,但也不能白吃白喝。因为老婆孩子回国小住,我更是简简单单,从超市选了一瓶还是很上档次的红酒作为礼物,开上车就出发了。因为我知道中国人聚餐吃的问题根本不用担心,那实在是一种厨艺的表演,能人有的是,带上肚子就行了。我的车是远远地迎着一股十三香爆炒鱿鱼的亲切味道找到了朋友的住处。 朋友住的房子在澳洲叫 house ,就是有前院后院,带游泳池的,四室两厅,总共面积七八百平米,放在国内应该算别墅了,但在澳洲这是非常普通的,因为周围的各家也都是这样的格局。但中国人的院子跟老外的院子还是一下就能区别开来。凡是房前屋后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尤其是用过修边机处理过的草坪十有八九是老外的。因为老外们似乎都实在闲的要死,整天看着自家这些花儿,草儿的不顺眼,总想修理一下出出气。他们家里的各种工具就跟咱们的五金门市部似的,要啥有啥,草坪修边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都是名牌。中国人通常对这些细节问题都不太讲究,只用剪草机每隔一段时间修理一下差不多就行了。到底隔多少时间,这主要取决于自己的懒惰极限还有就是邻居的善意提醒。因为一个小区的整体环境还是要大家共同维护的,太过分了有关部门是要罚钱的。当然中国人家的院子还有一个自己独特的标志,就是爱在自己的后院,开荒种地,种上豆角,西红柿,黄瓜,韭菜,大白菜,凡是超市敢卖的,我们都敢自己种,自给自足嘛,日子不能长算,还是能省不少钱的。当然这种情况百分之百是家里老人来了,百分之百是老人们闲得实在难受,要再不种点地,晚上根本睡不着觉。 再说说我这哥们家中的内部格局,绝对是中西合璧。在美国也好,澳洲也好,我去过很多老外的家中做客,老外的家具以实用舒适为主,让客人感觉很随便。而我们海外的中国人的家具主要功能是让别人看的,实用不实用倒是其次。所以很多老外到中国人的家里做客都有一种很拘谨的感觉,这也不敢碰,那也怕弄脏了。而我们中国人 把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本来是对客人的尊重。其实老外就喜欢家里随便的跟狗窝似的,那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下面说说厨房,中国人的厨房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对洗碗机的使用。老外大家都知道,吃完的盘子碗子从来就是直接往洗碗机里一放,直到外边的盘子实在没有可用了,才发动洗碗机一起洗。就这种作风,我们中国人哪受得了?吃完饭不刷碗那还让人活不?当然洗碗机还是要用的,但完全不需要它运动起来的功能,主要是用来凉盘子碗,还省电。以后谁要是再说我们中国人缺乏创新精神,我跟谁急。 这次聚会受邀的有一家人也是中西合璧,丈夫是老外,妻子是中国人,生了一个可爱的混血小女孩,真是漂亮,就跟洋娃娃似的,其实就是洋娃娃。通常,中国人聚会如果有老外在场总会有点放不开,因为大家平时工作不得不用英文交流,英文就是再好也不如自己的母语溜啊。今天可算是见到亲人们了,那天南海北的方言侃起来,过瘾啊。但如果现场有一国际友人,大家就得迁就他,不得不说一句翻译一句,讲个笑话得解释半天。比如说谁谁的英文不错,简直就是伦敦音,我来句郊区的,大家都笑,老外就很疑惑,郊区的就郊区的呗,这有什么好笑的?对这样求知欲望很强的学生,你得有耐心,你得从赵丽蓉的小品一点点普及,最后不是笑死而是累死。 说起吃,那做的饭菜真是五花八门,全是各位大厨的绝活。比如说苏格兰打卤面,我们中国人吃起来,是不用讲究的,到处是“吸溜,吸溜”的声音。而我们这位老外哥们则是用叉子很认真地把面条一圈一圈缠成一个圆柱形,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到嘴里,再然后很费劲的咀嚼。看着他那难受劲,我的朋友都想一头撞死,被我拦住了。 通常老外吃饭是桌子上的东西越来越少,而我们中国人的桌面上是越来越多。因为我们吃的鱼头,鸡爪子,鸭脖子,螃蟹,皮皮虾什么的,吃的都很细心,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枝末节,还带着各种吮吸的声音,总之桌子上的东西越堆越高,那叫一个满足啊! 我国内一哥们曾经问我一个问题,说,为什么电影里老外喝红酒都是那么一小口一小口的品?我说红酒不就应该这么喝吗?哥们说,不对,他们单位的俄罗斯老外酒后吐真言说,为什么一点点地品?那是因为这些名贵的红酒太贵了,大家都舍不得喝,到了中国才敢这么一杯一杯地干。看着国内哥们很学术的样子我很感动。当然老外跟中国人喝酒也有疑惑,有一老外哥们问我,你们中国人喝酒的时候为什么要先说“走一个”?我想了半天不知怎么回答他,只好说“L et’s go together (一起走)”. 这就是文化,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
12847 次阅读|109 个评论
寄语学生:放假与天堂
wangxh 2013-2-15 19:58
每次考试结束了、放假了,大部分学生迫不及待的扔下书包——这是他们通往天堂最好的工具,去聚餐,通宵上网,旅行,KTV,闲逛,狂欢......认为自己终于解放了、仿佛进入天堂...... 殊不知的,你们争先恐后离开的——正是天堂!
27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聚餐地点
zjzhang 2013-1-16 11:11
2012年08月26日,厚德路赣南宾馆一号餐厅牡丹厅
个人分类: 文学|19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无救--如果你的学院聚餐时所有人都去敬领导酒
热度 12 lin602 2012-12-25 20:06
我们化工院全院一年一度新年聚餐刚刚回来,回到自己办公室坐在电脑前,突然想到,如果你们院聚餐时,所有的教职工都无一例外地端着酒杯去敬领导们酒时,那我明确告诉你,你这院没有救了。在这院工作一辈子,是学者人生的一大不幸。 因为, 权力让你这院所有的人都低下了高贵的头颅,特别是年岁不小的教授们。 许多领导大家都是不认识的,特别是院外大领导或职能部门领导们,他们已经前呼后拥。 真正的学者,头是永远不低下来的。可以平视与总理碰杯,可以平视与乞丐喝酒。这是学者的风骨。 我们不能苛求年轻人,因为他们是弱者,得罪不起领导们。 其他不多说了,我想大家都明白。
3886 次阅读|14 个评论
幸福的聚餐
热度 2 tj403 2012-10-26 22:31
今天是博士生胡龙的生日。他买了很多菜,请食堂的熟人做了一大桌菜,水煮鱼,小炒肉,酸辣牛肉,还有很多大螃蟹,非常丰盛的一桌。整个组里聚在一起为胡龙祝贺生日,大口吃肉,大声欢笑,让我重温当年本科在黄山路吃羊肉串的感觉。然后是吃组里买的蛋糕,刚开始还很斯文,后来好像是亮仔突然就把一块大蛋糕抹在胡龙脸上了,大伙都乐开了,也放开了。胡龙的脸上白色的,褐色的,黑色的奶油与巧克力,很喜庆很现代。还有LMY 追胡龙追了两圈要报仇给胡龙“添砖加瓦”,让我们见识了湖南妹子的辣。我脸上也有幸被涂了几块,当然也狠狠的报了仇,让HJ 和ZJ脸上没少“沾光”。 很久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大概是人到中年吧。快乐,要年轻,要放松,要大家一起疯;希望组里这种快乐团结的气氛能坚持下去。
3490 次阅读|3 个评论
和浙江外国语学院潘、朱、尹、毛四位老师聚餐
黄安年 2011-7-26 06:49
和浙江外国语学院潘、朱、尹、毛四位老师聚餐
和浙江外国语学院潘、朱、尹、毛四位老师聚餐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7 月 26 日发布 浙江外国语学院(原浙江教育学院)潘迎华教授、朱秀芳教授、尹铁副教授、毛巍蓉副教授是我在世纪之交认识的同事,当时我多次赴杭州参加北师大历史系和浙江教育学院联合办班而结识她 ( 他)们,在杭州期间得到她 ( 他)们的多方面关照。近年来联系减少。这次来杭州有时间老朋友格外感到高兴。现在浙江教育学院更名为浙江外国语学院,她 ( 他 ) 们也面临新的转型。 7 月 5 日晚 , 我们应约和四位老师见面 , 朱秀芳教授开车来到我们正在葛蛰苏表哥家的麒麟街,接我们去浙江外国语学院参观 , 然后名人名家酒店聚餐,席间畅谈十来年的巨大变化,千变万变 , 我们间的友情没有变。照片 6 张是即时拍摄的。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48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团拜聚餐
jing 2011-1-12 08:46
一年一度的实验室团拜会昨天晚上胜利圆满结束。气氛很不错。领导非常亲和,每次都是主导一桌桌的给敬酒。 其实,喝酒是可以调节气氛的。知识,二十多桌的聚会,难免很多人都照顾不到,向我们这些研究生就在此列。我们倒也达成共识了,就是开席后放开了吃。先尽量吃饱,等领导来敬酒是能喝多少是多少。当然,我们也会主动出击。都是一个团队为单位来进行。一群人敬一个人。当然,参加团拜会还有一个好处,可以张张见识,只能在读文献时看到的铅印名字此时可以看到活人了,还是很激动的,胆子大一点的会可以过去巴结一下。 呵呵,幻想着成为那样的牛!
个人分类: 未分类|0 个评论
北师大历史学院2011年新年团拜聚餐
黄安年 2010-12-31 17:16
北师大历史学院 2011 年新年团拜聚餐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2 月 31 日发布 今天是 2010 年的最后一天 , 中午时分北师大历史学院在实习餐厅举行新年团拜聚餐 , 我误以为地点仍在传统的兰蕙公寓 , 结果冒着凌厉的寒风走了近半个小时的冤枉路 , 也错过了领导致辞的节目。在退休教师一桌入座 , 许多老师说 : 以为你来不了呢 。我说这次没看仔细看通知,走错了餐厅,所以晚了。席间谈论最多的还是彼此的健康 , 现在能够保护自己健康的,还就是自己和家人,自我爱护、保护自己是最重要的。席间有一件作为喜讯来传播的,是自明年一月起学校当局给退休人员每月增加 600 元补贴。我问可信度怎么样,有四、五位老同事异口同声地说 : 确实!好像很快就能工资卡上得到证实似的,我说 : 但愿如此 , 我希望尽快从自己的工资单上得到证实。说点大实话 , 这一年间,上面有点抓两头 ( 资深教授、博导、在职学术骨干一头,低保人员另一头 ) ,压中间 ( 我们这层普通退休教师 ) 的味道,因为我们这层人在工资待遇上没有任何增加 , 其他许多优惠待遇都没有在我们身上得到体现。说遗憾是回事,希望明年真正落到实处却是共同的期望,唯其如此 , 人们对传闻学校为退休人员增加补贴是宁信其有了。也有的退休教师称:来得太晚了 , 其他学校早加了。我们感觉这些未富先退的同事们并没有赶上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时代,现在的生活水平在向两头中低的一头倾斜了,这种状况到了应该改变的时候了。还有的说 : 我不会说感谢的话 , 要听真话:早该加了。 聚餐时见到很多平时不常见的同事,即时拍照留个纪念。 聚餐前 , 我来到马家骏教授家拜年,聊天近一个小时 , 合影后去学院。 1 ,历史学院 2011 年新年团拜会 2 ,郝维仁、杨燕起 3 ,杨燕起、郭大钧 4 ,郭大钧、王新 5 ,韩文娟 6 ,郝维仁(已是四代同堂的曾祖父) 7 ,刘彦江 8 ,马卫东(本桌唯一在职教师 ) 9 ,武尚清、潘缉熙夫妇 10 ,武尚清 11 ,武尚清书法 12 ,武尚清书法 13 ,马家骏夫妇 14 ,黄安年、马家骏合影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4865 次阅读|1 个评论
聚餐时喜看周洋勇夺女子1500米短道速滑冬奥会冠军
黄安年 2010-2-21 21:13
聚餐时喜看周洋勇夺女子 1500 米短道速滑冬奥会冠军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2 月 21 日发布 今天中午应杜春耕夫妇之邀,我们来到他家聚餐,在场的还有来京的杜春耕妹妹和妹夫、杜春耕在京的四位中学或大学同学, 10 人聚餐充满欢乐,更有意思的是聚餐时恰逢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的冬奥会 1500 米短道速滑决赛 , 年仅 18 岁的小将周洋第一次参加冬奥会能够独自一人打破三名韩国选手的封堵和力克其他选手的竞争 , 勇夺冠军,极其不易,这是 中国选手首次在这个长期由韩国选手垄断的项目中获得冠军 。 这场令人激动的决赛吸引了与会所有人的眼光,用老杜的说法这长来之不易的胜利使得今天的聚餐更有意义。有意思的是 , 除夕中午 , 在老杜家聚餐时也恰恰碰上冬奥会开幕式。杜春耕夫妇不仅对于冬奥会情有独钟,而且对于网球等世界体育大赛也兴趣极浓 , 一次专门打来电话让看李娜和郑洁的冲击战。 下面的5 幅照片可以看出,参与聚餐的 70 开外的老人对于冬奥会的关注。
38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邓小平特型演员的酒楼聚餐
黄安年 2009-8-4 20:39
在邓小平特型演员的酒楼聚餐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8 月 4 日发布 今天上午老吕和我来到住在万柳中路的智能化锋尚国际公寓 , 看望 50 多前在北师大中文系的老同学 , 午间他们一家在公寓对面的春天酒楼和我们聚餐。这家酒楼颇有特色,酒楼的法人代表戴宝明先生是邓小平先生的特型演员,又是特级厨师。他受益于改革开放,崇拜邓小平气魄,宣传邓小平理论,深信小平先生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精辟格言。在酒楼里一进门处有邓小平的全身塑像,二楼楼道处有邓小平的画像还排列着邓小平文选,在楼上有四副邓小平的巨幅宣传画,柱子上挂满了纪念小平 100 周年诞辰的书法 , 整个酒楼使我们想起了春天的故事,酒楼的菜肴色彩美观,味道也鲜醇,体现了绿色时尚健康饮食。这家酒楼宽大的气势、高雅的情调、舒适的环境、可接受的价格对我们来说是一次美餐。 下面的照片 23 幅是笔者即时拍摄的 , 最后第二张合照则是请人拍摄的。
个人分类: 国内纪行见闻(09A)|4069 次阅读|1 个评论
和南开美国史研究同行聚餐
黄安年 2009-5-10 21:12
和南开美国史研究同行聚餐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10 日发布 5 月 8 日下午在南开学术讲座后 , 晚上 6 点 , 我们应邀和南开美国研究中心的美国史研究同行在专家楼餐厅聚餐 , 美国中心成员除韩铁教授在美国外 , 赵学功、杨令侠、罗宣、张聚国、肖军、丁见民等美国研究专家全部参加 , 已经退休的前南开美国中心主任、前学科带头人张友伦教授,已经退休的陆镜生教授也专程前来聚餐。我事前和南开美国中心主任赵学功教授和负责具体接待的张聚国博士言明 , 准备 9 日上去专门看望张、陆两位 , 谁知他们晚上直接前来聚餐和我见面说免得第二天上午我们的时间排得太紧,这使我感到很不好意思。近几年来 , 在南开之行和张、陆两位很少见面 , 思念之情很切 , 这次南开之行希望有机会和已经退休多年的美国研究老同行 , 见见面 , 聊聊天 , 话家常 , 所以机会难得。话说回来即使南开的在职同事之间,他们和张、陆两位见面的机会也少 , 这次南开聚餐也等于是美国同行的会师。聚餐时的话题自然很多,不仅涉及也谈到老年保健、饮食健康和抚养婴幼儿等等 , 尽欢而散。 短暂的南开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和南开的同行多年来有着多方面的联系 , 其中除丁见民不大熟悉外 , 其他人的交往均很多。南开先后三位学科带头人和我本人都有多方面的交往。在我看来,南开毕竟是我国美国史研究的重镇,几位学科带头人为南开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南开有着国内一流的硬件设备 , 南开培养的美国史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也广泛分布在国内外学术阵地 , 形成南开学人的联系网 , 南开的学术培养模式也相当的规范和领先 , 南开的团体精神有力地推动着南开学人的研究 , 尽管学科带头人已经离开南开去北大任教,但是不会因此影响南开的学术地位和学术事业的进展,何况人才多向交叉交流也将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 , 相信在现任主任赵学功教授的带领下 , 南开的美国研究中心将在中国的美国史研究中继续发挥排头兵作用。 附:即时拍摄的照片三幅 , 第一、二幅的分别是黄安年、张友伦、陆镜生。第三幅前排是吕启祥、黄安年、张友伦、陆镜生,后排自左至右是 : 杨令侠、肖军、张聚国、赵学功、罗宣、丁见民。
个人分类: 国内纪行见闻(09A)|603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0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